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电影发展的背景

电影发展的背景

时间:2023-08-03 17:27:3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电影发展的背景,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电影发展的背景

第1篇

一、跨文化的中华民族形象在电影中的不同呈现

拉斯韦尔传播“三功能说”中,社会文化传承被作为一项重要功能提出来,即传播以一个社会群体或一个社会文化事象通过各种不同的媒体介质传递下去,用“文化”这一特有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感染着社会个体。①作为媒介的电影,其文化信息传递的特质反映着所属的社会意识形态。因此,在不同意识形态下,电影媒介传递的“文化”信息亦相差甚远。

(一)境外导演:中华文化的错误编码

时常能看到一些外国导演有意无意地对中华民族形象的错误编码。仅以迪斯尼出品的动画电影《木兰》为例,这一源于中国“孝义”典故“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缘由,却被导演设定为木兰“相亲失败的痛苦”,显然与原典故的“忠孝”观大相径庭。②可见这种美国式的个人英雄主义价值观所导致的对中国文化经典的恣意篡改或以他位视角的随意诠释时有发生。无独有偶,好莱坞商业大片《洛杉矶之战》的结尾处,也令人不解地在电影时间2050年里呈现出中国上海20世纪的旧城风貌,这显然是西方导演对中国“刻板化”的印象。

(二)中外合拍电影:恣意篡改文化经典

众所周知,如意金箍棒是我国四大名著《西游记》中孙悟空的法器,以此为由,《功夫之王》在情节上设置了与《西游记》故事的诸多对应点。然而,导演罗伯·明可夫却在影片中刻意地安排美国功夫小子杰森在两位中国武林高人醉侠和默僧的护送下,前去拯救中国的孙悟空。这样一来,就在外国编导对中国经典的改写过程中扭曲了原文的本义,他们让依附于中国古典名著叙事情节中的角色形象杰森,在中国高人的护送下,穿越回到中国,营救赫赫有名的大圣孙悟空,从而避免了人类的灾难。这难免不让人置疑:难道在中国人心目中神通广大的神怪英雄孙悟空都必须依靠杰森这一美国英雄的营救?《功夫之王》首映便轻取票房2 090万,却鲜有人提及其电影叙事中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亵渎和对我们民族形象的贬低。

(三)华语影片及国产片:“刻板印象”形象放大

迄今为止,成功打入国际市场同时展现中华民族形象的华语电影,当以2000年的《卧虎藏龙》为代表。然而,这也难免给西方受众造成一种因经验场缺失而产生的片面解读,误以为中国式英雄都长须长辫,为儿女情长浪迹天涯。甚至是颇具国际化视野的导演李安都忽视了受众解读的异变,更不用说纯中国式意识形态背景下的电影创作了。这就印证了为何在外国受众眼中,一提及中国,其印象就停留在张艺谋执导的《大红灯笼高高挂》中的旧时留影,殊不知片中之类封建时代的民俗符号早已与当今时代背景下的中华民族形象不相符合。由于影像是一种直观的符号,它形象、生动、直观,作为动态的画面和各种传播信息符号的互文见义,无需受众更多的思考就能解码。③但直观的影像符号本身也易于导致误读的发生,特别是在跨文化传播中,由于受众经验场的缺失或“刻板化”的印象,更易造成这种误读的放大。

二、以英雄主义为取向的

民族形象塑造之冢:集体无意识 在当下的国际电影市场上,被广泛认可的华语电影仍是以“打夫”英雄的故事为主线条的类型电影。以成龙和李连杰等好莱坞东方明星为例,“能打”和“好打”一直就是中国电影传递给世界的主要信息。打夫英雄,成了世界为中国电影贴上的形象标签。虽然“英雄主义”原本就是好莱坞商业大片叙事的核心内容,但其英雄的模式化生产却带有浓厚的个人主义情结。如《功夫之王》中的杰森,由于自幼习武和梦喻的引导,注定其角色平凡却又不平凡地存在。这一双面性的塑造正好符合了美国一向推行的文化帝国主义观的宣传策略。

比较中美两国的电影创作理念,不难看出,同为以“英雄主义”为取向的民族形象塑造却呈现出完全不同的效果。其中,中国导演在意识形态上的无意识引导成为差异的主要原因。在华语电影的创作团队中,极少有对电影媒介传播中的文化传播内容进行指标性考量。这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题材选择的局限性

造成对中华民族的形象误读,单一的题材选择是祸端。全美票房亚洲电影前三甲《卧虎藏龙》《英雄》等均讲述历史的中华民族英雄故事,呈现的只是古代中国的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历史题材便于制作团队塑造兼具个性和审美体验的民族英雄形象,而又不易触犯当下意识形态的雷区。二是,为了满足受众特别是西方受众的猎奇心理。这与受众对于固有形象的期望有关系,外国受众更乐于看到中华民族极具“神秘感”的过去。殊不知长此以往,中华民族形象便呈现出“固态化”,从而引起受众误会。

(二)主题立场的狭隘化

尽管华语影片中不乏像《叶问》这样的优秀影片,不仅塑造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伟岸形象,也获得了不俗的票房收益。但相比于美国电影,华语影片中的英雄则多为“苦情”蛮夫,无形中强化了西方受众的“刻板”印象。事实上,这一“苦情英雄”的形象塑造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便风靡中国,当时,用历史兼具武术元素来弘扬爱国主义的影片大量出品,它们都一味地表现中国人在忍无可忍的境况下将狂妄自大的外国人打倒在擂台上的故事,博得了广大观众的热烈喝彩。殊不知这种逞一时之快的镜头狂欢并没能理性地弘扬爱国主义,反而折射出某些人的狭隘民族意识,这也难免导致外国观众对中国电影的偏见。

(三)创作思维的模式化

近年来,我国一些商业电影正趋向于模仿性的模式化生产。如《痞子英雄》,其悬念叙事、大场面调度以及个人英雄主义的人物塑造都类似于好莱坞大片的制作模式,但因特效技术及 资金投入的局限,使得其在视觉效果上略显笨拙。试想,如果我们的电影不能充分地运用中国元素自信地塑造我们的民族形象又何以赢得全世界的瞩目和尊重?“类型可以是非常具有伸缩性的、有弹性的,是随着不同时期的文化需求而不断演变的。”④缺乏民族意识和原创精神的电影作品必然不可能屹立于世界电影之林。

三、利用国家意识形态机器(AIE),

重塑大国民族形象 路易·阿尔都塞曾作出过这样的论述:与镇压性国家机器并立的,还有一种意识形态国家机器(AIE),它们以一些各具特点、专门化机构的形式呈现在临近的观察者面前。⑤在社会发展中,AIE的功用是“运用意识形态发挥功能”。由于意识形态被赋予了一种结构和功能,以至于变成了非历史的现实,它唤醒社会个体,把具体的个人“构成”为主体。⑥如果以此理论为据,那么,只要明确了意识形态的目的,接着再搭建传播内容结构,便可能获得预期的宣传效果。

2011年1月17日,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亮相纽约时报广场。应该说影片通过“中国名人”的画面性再现,对中华民族形象起到了积极的宣传作用。但是,这仅仅是一个概念性设计,因为表层形象的解码在其过程中极易由于受众经验场的差异而产生误读。因此,对于民族形象的塑造还应该采取一种深层结构的编码进行传播,而作为有故事有剧情的电影正好可以起到这方面的作用。无论是故事片还是文艺片,均可以运用影视手段和视听符号编码,呈现中华大地极具历史韵味的多民族文化的和谐共荣,展现华夏儿女的崭新面貌,进而通过影像的生动叙事来宣传国家形象宣传片中所弘扬的中华精神:开放、持续发展、多元共荣、共富以及节俭。如果说国家形象宣传片是扁平性的形象符号,那么故事片和文艺片就可以通过圆形化的人物塑造,实现中华民族形象的全方位塑造。既然如此,在创作此类影片时,创作团队就应该有意识地进行民族形象的重塑。

首先,中国电影作为国家意识形态机器,应明确其“政治外交”身份,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将一个开放、民主、持续发展及多元共荣的多民族和谐国家呈现给全球观众。因此,在文艺片和故事片的创作中,制作团队应自觉地确定主流价值立场。在影片的选材、创意和角色形象塑造上,有意识地导向现实中国的形象塑造,将影片制作的理念上升至国际传播层面。

其次,明确文化传播定位,提升中国电影主流文化意识的着力点。哪怕是正在强化类型意识的国产主流商业大片也应该做到以类促型,而不能以型束类,如果仅仅是按部就班地为了创造视觉冲击而选择武打片类型,那么这样的类型就注定只能成为观众一时的兴奋点,而不能发挥电影作为影像的“文化大使”的作用。显而易见,中国电影及其所展示的中华民族形象绝不能仅仅用一个“打”字了得,全面展示和提升中国电影的主流文化意识必须是也必然是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题中之意。

注释:

①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10页。

② 康宁:《比较文化视野下的花木兰》,《电影文学》,2010年第16期。

③ 刘迅:《〈功夫之王〉的胜利——一种务实的电影观》,《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8年第10期。

④ [德]克拉考尔:《电影的本性》,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⑤⑥ [法]路易·阿尔都塞:《哲学与政治——阿尔都塞读本》,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34-346页,第360页。

[参考文献]

[1] 康宁.比较文化视野下的花木兰[J].电影文学,2010(16).

[2] 克拉考尔.电影的本性[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

[3] 刘迅.《功夫之王》的胜利——一种务实的电影观[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8(10).

[4] 李洪杰.结构主义理论下美国电影中的英雄人物[J].安徽文学,2010(12).

[5] [美]罗伯特·考克尔.电影的形式与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22.

第2篇

电影的背景音乐制作功能的体现,要经过制作主体进行创作,影片的导演进行编辑,电影音乐的演奏主体进行演奏录制,和别的电影视听元素互相协调、补充和作用,实现一起对影片效果产生促进的作用,促使观众更好的进行理解,引导观众的内心活动,同时通过对影片的欣赏激发观众的思维和想象能力,一起构建电影中视听新时空,最终实现最佳审美的总目标。影片背景音乐的制作和发展,还有价值是否能够得到实现都和主体密切的结合在一起。电影背景音乐的主体元素主要包括了:影片导演、影片创作人、电影背景音乐的演奏人以及广大观众等等。影片导演、影片创作者人、电影背景音乐的演奏人都是制作主体,其中观众是欣赏的主体。

音乐在一开始进入到电影中的形式是以伴音方式出现的。在19世纪的末期,法国的卢米埃尔兄弟在录制放映电影史上的第一部商业片中,就大胆的进行创新,当时他们邀请到了一名钢琴弹奏家进行现场的伴奏。从此以后“无声”电影制作模式被彻底的打破了,这是有史以来电影第一次和音乐进行合作。当时影片伴音者的任意而为、随意发挥,让当时的电影音乐作品中的风格和情绪没有很好的和影片的画面以及内容进行有机的配合与协调,当时很容易出现南辕北辙、文不对题的现象,导致电影音乐的伴奏降低了影片的最终表达效果。而到了1909年时,那个时候爱迪生专利公司特地给影片的故事情节选用了一些特定的音乐片段,并且进行了分类,例如有“快乐的”、“伤的”、“安静的”、“热闹的”等。这样一来便可以结合电影中的故事情节的发展进行具有针对性和方向性地选择和运用。

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有一些音乐家已近逐步有意思有目的的创作一些和电影故事情节相吻合的背景音乐,以达到音乐和影片的有机结合。在1927年,华纳兄弟公司正式推出了世上第一部有声的影片《爵士歌王》,也彻底的淘汰了无声电影的时代,与此同时电影音乐和影片图像也真正意义上的实现了有机结合,正式的登上了历史的大舞台。这以后音乐变成了影片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电影音乐的制作在很大的程度上得到了发展,受到许多音乐家的重视,也越来越多的音乐家参与到了电影音乐的制作中去。

要想能够让观众更好的理解到影片中的创作意图,那么创作主体一定要在做好影片画面的同时也应该注重对电影背景音乐的对位处理,还必须重视在对电影背景音乐的题材与曲式结构进行处理的时候,一定得结合相关影片的内容特征。如果不能够做到结合相关电影的图像内容,就相要让电影音乐的欣赏主体进行很好审美,那是一件异想天开的事。在电影的背景音乐中要表达的相关内容,一定要是电影画面和文字等别的元素无法进行表达的东西。

音乐是一种能够快速引起人类的情感反应的东西,所以电影音乐应该很好的利用到电影的故事情节中去,并且要把握好音乐在影片中出现的时间和场景,同时要能够达到完美表现影片中人物的情绪与情感。结语电影音乐有着它独有的吸引力,电影的创作主体对电影背景音乐的创新、思考以及妥善编排都可以使欣赏主体更好的感受和领悟影片中的内容和主旨,可以很好的扩展电影中的想象和思维空间以及体验的层次,从而实现将电影中的艺术可体验性推向了更高的境界。

作者:谢雨田 单位:河北传媒学院

第3篇

[关键词] 电影;建筑;背景;时间;空间

电影作为荟萃艺术文明的舞台,具有高度的综合性。而建筑技术的发展不断创造着奇观,并使其自身逐渐成为电影无法回避的主角。建筑是人们生活、居住、工作、社交的场所,建筑空间正是通过在影视作品中与人的互动体现其价值。它作为电影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本身的文化内涵对电影主题的彰显、完整叙事空间的展开、意义的深化、文化价值的提升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建筑在电影中的背景作用

艺术是相通的,建筑与电影有很多相通之处,建筑是一个实用对象,又是一个艺术的对象。[1]电影是将艺术与科学结合而成的一门综合艺术,二维的画面带给观众三维空间的幻觉。特定空间背景和时间环境是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场景的真实感是电影创作追求的目标。为了给电影中的人物活动提供理想和真实的空间环境,电影制作者们往往在建筑背景的选择上费尽心机,去挑选最佳的拍摄场景来求得最佳的空间视觉效果。电影与建筑相互配合,从剧情出发、从角色出发,运用建筑场景的室内外环境来烘托电影气氛、辅助剧情发展、衬托角色,使电影情节更为突出。例如,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的乔家大院,院院相套的建筑空间,屋檐相连的封闭构图,映射了封建社会女人被压迫和束缚的命运,很好地诠释了一个时代的背景。又如《巴黎圣母院》是一部根据法国著名作家雨果的名著《巴黎圣母院》改编的电影。其中,这座宏伟的哥特式教堂“巴黎圣母院”是贯穿整部影片的一个最主要的场景,其故事的最主要部分和事件都是在那里发生的。建筑作为主体背景成为电影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几乎每部电影的潜在主题都是建筑的室内外空间,成为电影背景的真实主题。由此可见,背景是决定影片整体气氛的重要因素,也是影片成功的关键因素。建筑背景的准确合理运用,可使电影故事表现更有环境依据,角色更有可信度,更有利于形象塑造的生动性。

建筑作为艺术领域的重要分支,在电影艺术表现上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它的作用在很多情况下不仅仅是起到烘托气氛和刻画角色的作用,同时也起到叙事作用,它是展示故事情节发展的场所,对影片剧情的发展和角色个性情绪发展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故事的展开需要特定的场景,人们往往对电影中的某个场景记忆犹新,例如某个城市的标志性建筑在某部电影中出现,或者某栋建筑通过电影使建筑空间震撼,因此建筑的选择必须具有典型性,只有典型的建筑空间环境才有益于典型性格的塑造,也就是说建筑应具有强烈的时代感或地域特色,如北京的四合院、江西的客家民居或的喇嘛寺等,这些建筑具有鲜明时代性和地域色彩都是电影讲述故事的先决条件。

电影中恰如其分的建筑场景布局,成了电影信息传达的载体,他们通过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建筑形式讲述了电影故事的时代特征、生活环境、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及历史环境、民族文化等,这使得建筑在电影中具有超越本身的效能。在电影艺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运用建筑作为载体不但可以代替语言,甚至可以表现出超出语言的更为生动、真实的效果。电影运用建筑的隐喻、联想、回忆等手法进一步加深了故事的深度,可以准确地向观众传达相关信息,甚至可以进一步让观众感受到建筑上所看不见的东西。所以从20世纪初开始,电影已经成为探究建筑与城市的平台。无论科幻片、冒险片、动作片还是纪录片等所有电影类型,无不运用建筑作为背景。建筑就像一个隐形的演员,帮助演员为故事的演绎埋伏情节,增加故事发展的悬念,造成人物的矛盾和冲突、变换节奏、推动剧情。例如电影《花样年华》的背景建筑都是60年代的香港大都会,以灰暗的色调为背景,使主题显得厚重、深沉和压抑,表现这一时代的人与人的情感和情感的漂泊与失落。运用现代化高层建筑的都市空间在电影中不仅是一种真实的、描述性的环境,更是一种独具韵味的象征,现代人的心灵不正像那高层建筑一样是封闭的。建筑场景设计的确定服务于角色与剧情,它根据剧本中故事情节要求提供舞台,设定了风格基调并和其中起伏的情节保持平衡和一致。建筑不仅仅只是电影的舞台,实际上建筑也像一位演员一样在表演,电影不仅在表演上要求“生活化”,而且一切场景也要贴近生活真实,尤其是建筑的室内外环境的真实性。

二、建筑在电影中的时间作用

电影需要同时占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来完成形象的展示,而且也要求表现空间与时间的自由性。剧情的发展往往涉及不同的时间和地点,这就需要镜头画面表现出不同时间与空间背景的转换。以情节发展为线性和以时间的发展顺序为轴线的组合是电影的独特魅力,当不同的影视时空以独特的蒙太奇组接方式进行结构时,电影故事的发生和发展是在一个时间段和一个建筑背景中演绎故事的。运动的画面随时可以跨越建筑空间与时间的界限,只要内容需要,天南地北的不同建筑形式可以在瞬息之间相继出现在画面上。这种以时间顺序为轴线串起来的空间跨度,由于中间的曲折变化形成了故事情节,依照故事情节发生发展的顺序,以时间的先后来组织不同的画面,自然地表现出生活的流程,打破了时间的先后次序让有关的场景互相穿插,出现交错、倒叙等。在建筑场景的配合下,使电影有了时间概念,这就形成了建筑场景所要表现的具有时空跨度的场景的联想空间环境,这种场景的联想空间是虚拟的、不固定的、具有时间性的,这成为电影区别于其他艺术类型的鲜明特征。影片的故事时间与现实的物理时间不同,为了实现一定的美学目的,电影中的布景师能够控制家具、房间、建筑、城市等,使时间的“第四维度”在深度上扩展了空间,建筑和环境通过视觉成为人们心理和精神活动的媒介。它可以主观打乱故事时间,创作表现非现实时间,可以说是创作时间艺术。

巧妙地运用时间是电影创作的重要手段,在电影中角色演绎某一特殊气氛、情绪、动作等非常规动作时,可以用特殊镜头、特殊场景,如慢镜头的方式把时间放慢,演绎故事表象。也可以运用跳跃的方式,用一句话或是一个简单的镜头去表现10年或是人一生的跨度,这种时间的延长和缩短,在视觉和听觉上去表达与释放我们的阅历与情绪。[2]影视艺术所表现的内容,可以涵盖由古至今的历史,在时间空间上表现上下五千年,但影片的处理是把时间跨度很大的事件加以浓缩,或者把发生在很短时间内的事件加以扩展来渲染气氛和增强艺术效果。如何在短短的几十分钟内将故事生动、准确、完整地表现出来,就需要对时间进行压缩处理。电影的时间可以通过场景和建筑空间的变换,用色调、构图、造型、审美视觉心理等来表现客观的物理时间。电影蒙太奇可以把古今中外的许多城市建筑片段都汇集其中,这种蒙太奇式的拼贴在一瞬间会让人产生在时空上的恍惚感,但视觉上的某种真实性让人没有质疑。在现实中,事物的发生、发展的时间永远是线性和连续向前的,但是在电影叙事里时间是创造出来的,是艺术化的时间形态,也是蒙太奇的时间,它既可以表现无限的时间长河,又可以使时间的造型进行片段分切和组合并使其具有意义,这就形成了电影中建筑场景所要表现的具有时空跨度的空间环境,形成了电影时间概念。

三、建筑在电影中的空间作用

建筑的室内外空间是电影中人物活动的场所,电影的叙事离不开空间的转换。电影艺术挖掘出了关于时间和空间的潜能,使建筑不再受束缚。在电影中,叙事的空间在多数情况下并不是始终连续的,两个连接在一起的镜头,其空间也可能相聚甚远,可能是几公里、几十公里、几百公里甚至几千公里,所以电影在创造运动和时空渗透的效果是其他艺术类型无法比拟的。通过电影,时间变成了空间的工具。然而这种人物空间关系的场面调度和它们的形式只有从运动中去寻找,这种运动不只是建筑和演员的位移运动,还包括摄影机的运动来完成。建筑空间也是因时间的加入而具有四维性,使建筑更加生动和富有活力,也使时间在空间的构成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建筑场景分为室内空间、室外空间和室内外结合空间,是剧情单元场次的特定空间环境,都是依据文学剧本和导演分镜头剧本所涉及的内容和剧情的要求设定的。建筑作为电影的空间载体能为电影提供无限丰富的展示空间,对促进和辅助电影角色艺术形象的丰满完善、艺术风格的形成有着重要作用。电影中的建筑是一种随时空的转换进行空间布局的,不同的建筑空间可以引起观众不同的心理反应,烘托环境气氛。建筑成为电影角色表演以及影视语言表达的空间载体和主要依托,角色的运动演绎与场景空间具有很强的交融性和互补性。[3]例如角色在忧郁的时候,建筑空间气氛可以设计成灰暗的,随着角色心情变得愉快,建筑空间变得明亮起来。建筑空间的形状、大小、方向、开阔程度等都具有一种影响情感的因素,诸如痛苦与悲伤、孤独与落寞、凄凉与冷漠、压抑与奔放、温情与浪漫等。随着电影情节和故事发生、发展得以展开空间环境,因此它必须符合电影的剧情内容、体现时代特征、事件的性质及特点,体现剧情发生的地域特性、历史时代、民族文化和角色特征。在电影作品中建筑空间能烘托出角色的心理变化和内心的情感世界,具有抒情和表意的功能。设计师通过对建筑的色彩、光影、结构及镜头角度等合理的设计,将角色的内心情感和情绪变化通过建筑空间表现出来,通过这种人景互换,使场景变成了人的心理活动的外延。

建筑空间可以衬托主体,表现空间深度以及表现人物和事件所处的环境,造成各种画面气氛、情调,帮助阐释影片内容。电影中建筑场景善于把时间性叙事转换成视觉的场景空间型叙事,通过强有力的叙事空间的表现,把故事演绎得更加富于情绪、富有感染力。电影中角色与建筑空间是互相联系、互相映衬、相互作用的,通过场景设计与刻画,观察其中的陈设和空间布局,能从另一个侧面描述和反映出角色的身份、性格、爱好、阶层、时代、地域、生活习惯、职业特征等诸多情况。因此,电影建筑场景具有设定空间距离的作用,是安排人物与活动场所的空间关系,它规定和制约着电影某个段落的角色、叙事、动作的构成与处理。突出功能是以景叙事,烘托出角色的心理变化和内心的情感世界。电影角色和建筑的关系是不可分割的,是相互依存的关系。通过建筑空间描述,使观众产生对电影角色性格、内心世界和情绪的认知理解。

四、结 语

电影与建筑存在着紧密的互动关系,建筑在电影中有无穷的表现潜力,通过运用建筑背景再现空间和时间营造真实感,给人们以身临其境的审美感受。电影与建筑的相互渗透,使电影能够逼真地记录和复现建筑的存在,而建筑又构建了关于时间的流动和空间转换的电影背景,这些正是电影叙事的重要功能和基本特征。

[参考文献]

[1] 沈福煦.建筑概论[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4.

[2] 顾严华.动画场景设计[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

第4篇

[关键词] 钢琴音乐;发展;美学特征;美学表现;作用

在我国现代社会中,音乐逐渐成为电影背景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并贯穿于电影作品的始终。其中,被誉为“乐器之王”的钢琴其音乐在影视作品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位置,它具有音域广、音色美和丰富的表现力等特殊性能,特别是在对影片的故事结构、审美艺术及意境渲染等方面都存在着特殊的意义。在现代电影行业中,人们把钢琴音乐作为一种新的素材,与电影的画面、旁白等元素共同构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故被视为“电影中的璀璨明珠”。因此,将钢琴音乐融入电影作品之中,受到越来越多的电影人士喜爱和推崇,不仅因为它独具特色的音乐功能和美学特质,而且它所带来的美学意义为电影行业的发展构建了更多无限的可能空间和想象。

一、钢琴音乐的发展及美学特征

作为一门独立艺术学科存在的音乐,有着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特殊性和综合性,它在电影艺术的动态构成中,将故事内在的含义同现实生活中的人生哲理合二为一,呈现出审美情趣和视听上的美感。中国音乐有着几千年的发展历史和优良传统,其价值在很大程度上在于其是否具有丰富的感情内容和审美趣味,如果没有表现内心情绪的手法只是纯粹的声响,那么音乐便没有生命和内涵。钢琴音乐的历史是漫长曲折的,钢琴音乐能够主观自如地唤起人们对似真非真的现实美景的想象。钢琴音乐的表现力极为丰富,主要特征与演奏者所表现出的艺术魅力不可分割,钢琴音乐一生追求落在以情感人的角度上,不分国界种族,在钢琴音乐发展和演变的过程中,不仅在描述主人公情感历程上有所发挥,而且在描述自然现实主义的方向上也堪称为最好的乐器。总而言之,钢琴音乐作为电影中的一种新体裁形式存在,在表现主人公的个人情感和创作意图,引发欣赏者的感情共振和艺术想象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位置和作用。最终以抒发主人公的内心世界,从而引起观众在情感和心理上的共鸣,也正因为如此钢琴音乐这种特殊的美学特征被广泛应用于电影作品的各个环节之中。

二、电影中钢琴音乐的具体美学表现

随着电影中音乐的出现,以钢琴音乐为主要题材的电影越来越多,在这些影片中钢琴音乐的美学体现被发挥得淋漓尽致。在钢琴音乐美学因素的基础上,从三个方面分析它在电影作品中的具体美学表现,即起着抒发故事情感、营造背景氛围和提升电影艺术品位的作用。

1.抒情作用是音乐本身都具备的一种功能,特别是在电影中的钢琴音乐可以起到很好的抒情作用,提升电影的审美感受,钢琴音乐类型根据不同的背景有明确的限定,如紧张的情节应配以急促的音乐,惊悚的场合大多配以高低起伏的音乐等。但是,在任何场景下的钢琴音乐所抒发的情感都是清晰具体的、有所突出指向的,它特定的抒情功能被十分明显地体现出来,并极大程度地融入电影本身中去。在当今很多电影作品中,比如电影《立春》和《音乐之声》中,前者女主角演奏的钢琴音乐反映出她对于艺术的无上追求和崇敬,以及对于爱情的渴望和骄傲,而后者中的钢琴音乐完全展示出女主角积极的人生观念和性格特征,随着钢琴音乐的不同旋律也突出了她对于爱情的心理变化。

2.同时,钢琴音乐对于营造电影的背景氛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一部优秀的电影,如果没有了声音元素的加入,电影也就失去了鲜活的生命,比如《钢琴家》中钢琴音乐在营造背景气氛方面也发挥很好的功能,电影中四处躲藏的钢琴家最终能够逃生,发现他的德国军官并没有表现出纳粹刽子手的模样,当男主角躲进阁楼时,楼下传来了德国军官弹奏的《月光奏鸣曲》,琴声清冷悲伤充满了人情味,在此钢琴音乐努力营造出一种悲伤的氛围,钢琴的运用为后面的电影很好地做了铺垫。又如电影《海上钢琴师》中的斗琴片段,主人公与爵士乐大师片中的三次钢琴较量让人为之惊叹不已,也体现出影片中的部分。此刻钢琴演奏的美学意义被非常明显地体现出来,主人公的倾情演奏,钢琴曲时而舒缓低沉,时而急促高亢,钢琴唯美的曲调让观众进入到跌宕起伏的音乐中,而剧中的主人公也已经完全陷入到音乐的海洋,完全忽略了蓄意挑衅他的演奏大师。最重要的是观众在钢琴营造的氛围当中体会到主人公的内心孤独世界和美妙绝伦的音乐技巧,前两首钢琴曲子使观众在剧情中提出问题并想象结果,直至第三首钢琴曲完成,使观众放下紧张情绪而豁然开朗。此片中钢琴音乐同人物画面结合得淋漓尽致,声音在此贯穿到每个细节,让人不免感叹。

3.除了在营造背景和抒情之外,钢琴音乐在提升电影的艺术品位方面也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从更深层的意义上讲,在诸多的音乐中钢琴音乐是最具有高贵特质的音乐,也最为被观众所接受和熟悉。在电影中注入钢琴音乐,可以有效提升电影作品的艺术品位,在很多作品比如《钢琴课》《海上钢琴师》《天使爱美丽》等以音乐作为主题的电影中,钢琴在其中的取材比例相比其他乐器多出很多,因为电影中钢琴音乐本身就是一种对艺术上的享受盛宴。此外,钢琴音乐作为背景音乐被运用在很多电影中使电影增色不少,而且影片中选择的钢琴音乐也多以肖邦、贝多芬、德彪西的钢琴名曲为主。钢琴自由的曲调可以让演奏者跟随自己心声完美展现出,使内心得到缓解和释放,电影中行云流水般的音符在释放无尽的浪漫同时给观众带来优美的音乐享受,随着钢琴音乐的深刻演绎,电影的艺术品位也随之提升。比如在电影《钢琴师》中,非犹太裔大提琴演奏家的钢琴演奏片断,在她演奏巴赫的《G大调前奏曲》时,表情庄重内心却是十分悲痛,钢琴音乐让观众更加体会到主人公对纳粹的痛恨,而与她内心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又形成深沉对比,这种深邃耐人寻味的艺术感觉直达观众内心,从很大程度上提升了电影的艺术品位。

三、分析钢琴音乐在电影作品中的美学作用

在当今很多电影作品中,影片的内在之美是现实生活中许多审美的主体所追求向往的一种美,观众从感官的接触、情感的共鸣逐步到达对电影深层内涵审美的理解,从而揭示出电影作用在审美主体的感官上、感情上以及心理上不同层次的美感效应。此外,钢琴音乐的魅力就在它特殊的声音,钢琴演奏比其他乐器更富于浪漫感,从美学的观点出发,电影中的钢琴音乐可以使观众更好地把握剧情和洞悉人物的内心情感,最后使两者达成思想上的共识,这也是电影中钢琴音乐的真正内涵。在《阿甘正传》一片中,影片开头一片缓缓飘落的白色羽毛和着背景音乐出现,随着悠扬缓慢的钢琴音乐,影片中的白色羽毛随同音乐起伏跌宕,最后羽毛落在主人公的脚下,故事开始。而故事结尾同样是悠扬的钢琴音乐,影片结尾主人公把儿子送上了校车,从他的书中落下了一根羽毛,又开始随风飞舞。钢琴音乐同整个故事完美融合为一体,不仅吸引观众的眼球,同时深刻体现了人物内心的情感波动,给人以美的视觉感受和心灵感受。

电影作为一种视听结合的现代影视艺术,其中电影音乐的创作在如今越来越被艺术工作者所重视,一部电影的成功与否和其中的音乐有着莫大的关联。钢琴音乐以其独到的艺术功效和美学价值受到人们的高度评价和重视,因为电影音乐直接影响观众在观看影片时的情绪与心理活动,钢琴音乐既能主导环境背景的艺术美感,给观众以艺术感染力和渲染力,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又能与电影有机相结合,达到“乐中有景,乐中有情”的效果,使观众得到“以情动情”的最佳艺术认知。在《海上钢琴师》中,从影片的开始部分一段欢快的钢琴曲开始,使观众感受到主人公心中的悲伤与孤独,直到在一次船房录音的时候看到窗外出现的女孩,使主人公真正感受到爱的真谛和潜藏的温柔,他的眼睛跟随她的脸,同时弹奏了一曲即兴的以爱为由的曲子,让录音师哗然。这时的钢琴音乐音调舒缓、清新欢愉,整个片段中钢琴音乐的曲调随着女孩的行为而变化,电影中钢琴音乐真实和细致地塑造出主人公的情感内心,不仅使电影画面感变得生动鲜活,也让欣赏这部影片的观众达到了情感上的共鸣,体现出美学上的真正价值所在。

随着我国影视行业的快速发展与不断变革,钢琴音乐的特殊美学效力在电影中被发挥得淋漓尽致,并且揭示出它在电影美学中的效能是通过从审美感官过渡到审美感情再转化为审美理解这样一个逐渐深入的审美过程,它的流程随着社会的发展反映了审美的动态性,成为当今社会越来越普遍的一种审美现象。钢琴因素的运用表明了“美”永远是人们所追求的精神方向,而电影中表现出的意境美态仍然是许多审美主体在心底追寻的美好。因此,钢琴因素的融入将电影作品中的内在主旨与观众的内心紧密结合起来,达到深化电影作品文化内涵和抒发电影美学的现实意义,也正因为钢琴音乐的美学意义,钢琴音乐才会被广泛运用于电影中,以从根本上达到引起观众共鸣和使观众获得审美趣味的目的。

四、结 语

总而言之,在经济不断发展的当今社会,钢琴音乐在影视作品中的重要性使得创作者更应该重视其功能和意义,在电影音乐中,钢琴音乐的本体和载体便是音乐和乐谱,钢琴演奏的画面一般是不会出现的。一部好的电影离不开好的钢琴音乐,它使得电影作品的审美感受得到升华和稳进,也使得电影中人物特点更加鲜明,电影画面更加丰富。从美学意义角度上看,钢琴音乐不仅丰富了电影语言的叙述和表达,而且有力地给观众带来新的感官享受和视听体验。同时,钢琴音乐在电影中有着强大的艺术表现力和美学因素,这就使得它在营造背景气氛、抒情力和提升电影艺术品位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作为乐器之王的钢琴,其音乐在电影的艺术构成中展现了不同于其他艺术元素的美学功能。

[参考文献]

[1] 杜恩云.浪漫主义钢琴音乐的美学特征[J].艺术研究,2006(01).

[2] 敖坤.美学视域下电影音乐的功能――兼评《钢琴师》的电影音乐[J].电影文学,2009(02).

[3] 李佳.钢琴音乐在电影中的美学意义――以《钢琴家》《音乐之声》《海上钢琴师》等为例[J].电影文学,2010(17).

[4] 刘向阳.论电影音乐的审美特征及艺术性表现[J].电影文学,2008(07).

[5] 潘屹.电影《钢琴家》中钢琴音乐的美学意义[J].电影文学,2010(05).

[6] 杨彤.钢琴演奏艺术中的美学因素[J].消费导刊,2009(08).

[7] 李锐.《海上钢琴师》的经典镜头分析[J].华商,2008(03).

第5篇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身份;认同;思索

课题项目:本文系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中国民航大学专项“后现代视阈中流散身份的惑与解――菲利普・罗斯‘祖克曼系列’作品研究”的成果论文(项目编号:ZXH2012F009)。

后现代主义思潮原仅指一种以背离和批判现代和古典设计风格为特征的建筑学倾向,后来迅速蔓延到文学、艺术、美学、哲学和政治学等诸多领域,以电影为主的大众媒体领域也不例外,后现代主义思潮对电影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甚至催生了后现代电影批评的产生。

将熟悉的、清楚的和简单的事物陌生化、模糊化和复杂化是后现代的一大主要特征,因此在改造过程中往往充满了对概念的新造,所呈现出的结果往往是复杂的、矛盾的,而且令人迷惘的一个多面体。目前,后现代主义已近成为一个涵盖范围广泛且内容丰富的观念,但是无论属于在各个领域有着不同变身的后现代主义之间存在共同之处,那就是需要对传统的形而上学、人类中心主义、二元论、理性主义、父权制、机械主义、经济主义、本质主义等理论倾向进行反对、颠覆和超越。当后现代与这些的理论进行相互交叠和改造时,就使得对身份概念的不断的颠覆和再造成为后现代主义的重要阵地。

斯图亚特・霍尔认为“identity”集“身份”和“认同”为一身。首先点明了身份和认同之间的关系,但“身份”要想最终得到“认同”是个艰难的过程,首先身份要能够通过各种途径进行自我构建和表达;其次,身份的表达和认同需要一个与社会各种话语相互斗争直至互相妥协的过程。最后,它需要通过各种媒介作为载体。身份的表达和认同是一系列成功联结的产物,[1]任何一个环节的缺失都可能造成失败。作为大众媒介主要形式的电影则充当了主要载体的作用,从来都是向公众展现身份变迁的重要场所。它不但塑造社会公众的身份、思想和情感,而且不可否认的是左右公众行为的有效工具。[2]

在以反对、颠覆和超越传统为特征的后现代主义的背景下,电影本身的身份也面临着挑战。而这种挑战和变化使得它所承载的各种身份的表达和认同更为复杂,也使得电影的身份问题的思索变得更为重要。社会学家将身份划分为自我身份和社会身份。相应的,自我身份认同也就是上文所提到的身份通过各种途径进行自我构建和表达,通过寻找“我”与“我们”的不同而得以形成。社会身份认同是通过寻找“我们”与“他们”的不同而形成的,这又涉及提到的“我们”与社会各种话语中“他们”的相互斗争直至互相妥协的过程。最后两种身份认同通过各种媒介载体得以普及确立。

一、后现代主义背景下电影自身身份之思

电影出现的时间可以追溯到19世纪晚期,比如爱迪生成功地使用强灯光把拍摄的形象连续放映在银幕上,还有被称作“电影之父”的法国卢米埃尔兄弟等都为现代电影的诞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国内外很多古老的娱乐活动都有电影的痕迹,如中国流传已久的皮影戏和走马灯等。到目前为止电影已经有了近一百五十年的历史,也形成了自己约定成俗的定义。不难发现,电影成为由活动照相术和幻灯放映技术结合在一起的现代艺术之一,是集艺术形式,如表演、文学、绘画、音乐、舞蹈、建筑等的结合体,表现能力强,传播性广,可满足人们更加直观、真实地感受生活的愿望。

后现代主义思潮出现的时间则比电影的出现晚了约近百年,这让人觉得电影的后现代主义特征是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才出现的。目前很多后现代电影都出现在近期,如以太空生物和各式各样宇宙飞船著称的《星球大战前传之幽灵的威胁》和具有魔幻奇特的特技风格的《黑客帝国》等等,这给我们的感觉是只有以现代高科技特别是电脑技术和声光影技术参与电影制作,效果夸张奇特、前卫的电影才是具有后现代主义特色的电影,其实不然。如果仔细分析电影的形成历程、定义,不难看出,电影本身从产生之始在自身身份上的后现代主义特征。

电影集各种艺术形式为一体的特征决定了其在表现形式上将大于各个艺术形式,而又离不开各种艺术形式的本质,没有哪一种艺术形式是绝对的基础。后现代主义思维也是如此,从法国哲学家德里达的解构逻各斯中心主义,到让-弗朗索瓦・利奥塔的对元叙事的怀疑,无一不在表明后现代主义是一种无限的思维方式,反对任何假定的前提、基础、中心和视角,其具体理论内容表现为对惟一中心、据对基础、纯粹理论、等级结构、单一视角等的彻底否定。而在电影由多种艺术形式构成的自身身份中也蕴涵了后现代主义思想。任何一部好的电影必然是多种艺术形式的统一体,并非某一项艺术形式的结构,各种形式缺一不可。

而电影的后现代主义特征随着后现代主义的普及而表现得更加明显。传统电影一般所遵循传统的电影章法的基础是戏剧冲突为基础,人物形象清晰。随着以反传统和非理性为主要特征的现代主义思潮在各个领域的席卷而来,电影在表现手法上更加多样化,这种多层次的解构方法提供了更加证实的思考问题的角度,并注入了更多的新的视觉元素,这样,目前后现代主义电影变成了时代的主流。

二、后现代主义背景下电影他者身份之思

“other”(他者)是后现论中的重要概念。这一概念基础是对“差异性”(difference)的包容。尤其是在“identity”的表达和认同中,就是主体与他者之间的差异化体现。没有差异性,就没有身份的概念。社会身份认同是通过寻找“我们”与“他们”的差异而形成的,这又涉及提到的“我们”与社会各种话语中“他们”的相互斗争直至互相妥协的过程。

毫无疑问,作为媒体手段和大众文化主要方式的电影与其他媒体方式有着不同之处,英国的文化研究学派都对于电影的他者身份其进行了反思。对后现代主义背景下电影的他者身份思索主要来自于两个视角的对比。

首先是电影作为他者的身份之思。虽然电影是众多艺术手法的结合体,侧重整体的效果,也发扬了个体艺术优势。在电影中,当需要发挥这些艺术说法的整体效果时,导演则会万箭齐发,场面宏大,而当需要发挥个体艺术效果时,则会突出个体的力量,这就是为什么有些电影中的配乐或者某个场面能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原因。电影的这种特征是其他媒体手段所无法相比的,而这与后现论中的差异性的理论紧密相关。后现代主义理论认为差异性、语言游戏等是世界的常态。而电影肯定了其他艺术手段与自己的差异性,并且在众多与自己不同“语言游戏”的艺术手段进行了游戏和自由利用,最终将各个差异性的他者的价值进行了最大化,这也是后现代主义提倡的自身包含着一种超越自身,进入一种不同于自身状态的差异性中。

其次,观众眼中的电影的他者身份之思。后现代主义学者让・鲍德里亚认为后现代社会就是第三种仿真时期,这时,仿真和真实之间模仿关系模糊,仿真结构就是真实。现实与想象、真与假的界限在逐渐地消失,每一个事件都是现象和现实的混合物,仿真、虚假的物充斥着整个社会。“在该秩序里,我们拥有的只有被构造出来的仿真品:我们的城市建设依靠一系列的规划、模型,我们的家庭布置需要一定的样板间;甚至于我们的人际关系也要根据大众传媒所提供的模型。”[3]他进而认为大众传媒是最大的仿真机器,它不断地制造出大量的形象、符号和代码。整个社会受到这些符码的控制,人们失去了对于外界真实世界的联系,因为这样虚假的真实更加真实,比美者更美,比现实更加现实。鲍德里亚认为迪斯尼乐园是最好的例子,而在大众传媒中,电影是最好的例子。

后现代背景下,电影成为观众眼中的现实社会,混淆了电影与现实社会之间区别的“他者”地位,进而我们将电影中的片段视为真实事件,游离于真假虚幻之间。但后现代主义背景下,电影的“他者”地位的消逝,可谓喜忧参半,因为如果碰到励志的影片,可以激发观众的道德观念,促进社会的良好风气,而如果影片质量堪忧,则会让许多人,尤其是青少年观看造成不良后果,比如追星就是典型的将电影的“他者”地位淡化之后的社会现象。

三、后现代主义背景下电影载体身份之思

后现代电影通过反经典、反权威、反真理、反传统等这些重要特征将其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从作为载体的身份来思索,后现代主义背景下电影的具体特点如下。

首先,后现代电影的内容常常向人们展示传统文化所制止的各种生活形态,而且对传统经典、常规不断地充满嘲讽、质疑乃至。在电影《低俗小说》中凶手在每次杀人前要先背诵一段圣经,此时劝人向善的宗教成了凶手的工具。《阿甘正传》展示了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现实带给人们的甚至是自我毁灭的过程。而大量后现代科幻电影中,比如《后天》《2012》等电影中,因为大量生化武器的出现,造成了后现代社会人们的生存恐慌。这些情节都在颠覆我们现在所生存的正常世界,凭借着电影“他者”地位的淡化,起到了异常的警示作用。

其次,后现代电影的表现手法也别具一格。拼凑、剪贴、戏仿、反讽等都在以后现代特征为表述方式的影片不断地被反复使用。而过去和未来、记忆和幻想、现实和神话的顺序也并无章法可循,根据剧情的需要随意剪贴拼接。在时间叙事处理中,有的采取有重复循环式,故事行走在一个周而复始、循环往复的叙事圆圈里,如电影《大话西游》等采取的都是这种模式;有的采取杂合交汇式,突破正常的时间限制,让几个相互之间关联或者不相联的故事交叉在一起并且同时发生,各种时间相互杂糅和交错衔接,比如《低俗小说》和《太阳照常升起》等就采用了这种模式;有的则采取本末倒置式,即采用倒叙的手法,从故事的结尾讲起,再到故事的开始结束,比如《记忆碎片》和《时间裂痕》等采取了这种模式。而在空间的处理方面,有的采取多次重复式,指某种场景或者空间多次出现,比如《罗拉快跑》《迷墙》等采取了这种模式;有的采取多维表意性空间,指电影通过光线、画面和色彩等途径呈现出一种象征性、隐喻性的含义。如红色表示焦虑,黄色表示精神分裂等;有的则直接采取异化奇怪的空间,一般指与梦境相关的场景,或者将梦境作为直接的表现方式。

四、结语

电影是一门极受人们喜爱的综合性艺术表现手段。随着电影的发展,它从传统的民间的娱乐形式发展成为传统电影、现代电影一直到后现代电影,电影研究理论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可以预见的是,电影的发展必将随着后现论的发展拥有更加广阔的天地,凭借着后现代的技术,未来的后现代电影必将能奉献出更多的精品。

[参考文献]

[1] Stuart Hall,Paul du Gey.Questions of Cultural Identity[M].London:Sage Publications Ltd,1996.

[2] 庞慧敏.媒体话语对公众身份认同的构建[J].试听专论,2010(03).

第6篇

关键词:电影产业;文化消费;文化交流;个性化主义

中图分类号:I2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3)11-0095-02

一、电影产业的文化消费背景

电影,自它诞生以来,身上似乎就背负起了“商业性”和“艺术性”的感叹号,在它一步步的发展过程中,电影的商业趋向在它的娱乐性作用的驱使下,已经被深深的冠上了以科学技术为依托的、给人以视听刺激的“商业产品”的头衔。面对经济危机的考验,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各行各业的经济结构都在发生重大改变。电影行业亦是如此。“没有任何其他行业会在没有任何公众保证的情况下就投资千万地把它完整的制作出来,没有任何其他行业会由公众使用过它的产品之后,仅仅把对他的记忆带走”[1]。在电影的身上它有它独特的文化消费背景,并且,在新媒体和消费环境的变化下,电影文化的消费背景也正在发生着改变。

电影作为一种文化产业,它所要肩负的责任就更加重大起来,它要有的不仅仅是一种商业性的运营体系,更重要的是阐释好文化传承的使命,如此的定义,也就让电影文化消费背后的文化密码不禁复杂起来了。中国的电影产业更是正在经受着巨大的变革,面对如今电影质量下降所导致的观众群流失的现象,我们应该思考,我们的电影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到底出现了怎样的问题,他们在文化产业链条中的文化交流到底出现了怎样的断痕呢。这也正是本文中所要论述的问题。

二、电影产业中文化交流断层的根源

在消费主义的今天,消费文化正在迅速崛起。如今的生产者已经不再是消费环节中的主要角色了,他们不能再决定人们的消费需求,反而必须跟随着消费者的需求确定自己的生产结果。消费者已然翻身作了“主人”。这种“文化优势”使得任何商品生产者都必须以为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为前提来进行生产。电影的生产态势也表现在其中,电影制作者必须根据市场的需求选择题材、演员,更甚至是宣传方式,来迎合观众的文化需求,这样的电影才可能获得成功,仅仅是才可能获得成功。在当下,大众消费的信息获取渠道越来越丰富,信息交流越来越便捷,观众和电影产品之间的文化交流也愈来愈宽泛,从观影渠道上看,中国电影产业中的观众有了更多的私人观影渠道,不再是必须进入电影院才能观看影片。虽然我们现在的院线水平已经提高,大众的影片消费意识较之以前有所改变,他们在一部新片上映或者有自己喜欢的故事、演员出现的时候会进入电影院观看电影,但是这几百万或者几千万的观众也只是我们十几亿人口大国中的几十分之一,如此看来在我国选择影院观影渠道的消费者其实可以说得上是寥寥可数。而相对,私人的观影渠道却特别的畅通,受众可以选择DVD、压缩碟、BT下载、在线观看太多的方式获取一部电影的观看权力。如此的私人观影渠道所形成的电影消费环境大大冲击着电影院的消费空间,无疑,这就形成了个人性消费挑战集体性观赏的现象。而个人消费的文化倾向在选择影片上,更体现了把注意力偏向在后现代感的、贴近民众小情感的影片上。

从观影大众上看,试问,究竟喜欢看国产影片的人多,还是喜欢看欧美影片特别是好莱坞影片的人多呢?或许在以前我们会毫无疑问的回答,喜欢看欧美电影的人多——早前一份针对北京市民电影消费喜欢的随机抽样调查中显示,62%的被访者表示喜欢看大片。可是现在,欧美影片在我国电影市场发展的过程中,慢慢的好似呈现出了一种“水土不服”的现象,虽然我国的电影消费者对欧美影片依旧关注,但是它们的票房却在我国的电影市场呈现出了水平线的状态,看似没有变化,可是在发展的中国电影市场里这却是下降的写照,这是因为我们的电影消费者,他们处在相同的文化背景中,并且在他们的内部,有着自身文化传统、文化现实高度认同及基础上的文化思想交流,更容易形成文化上的共识性,对本国文化的认同成为了他们不可自我扭曲的情感倾向,从而也就慢慢的产生了对欧美电影的“眼球冲击即忘”的审美倾向。这也是欧美电影和国产电影在我国电影消费中的格局现象。从国际上看,较之国外影片走进来的情况,国产影片走出去的情况则不容乐观。我国的影片在大多数国际电影消费环境中是失语的,我们大多数电影产品都是在国门内自得其乐的电影,这些电影在我们自己的文化空间中出生并且无声消逝着。我们在对外开放电影国门的时候,我们自己好像只做好了接收的角色,却忘记了自己身上还担负着走出去的责任。

三、怎样弥补文化交流的断层

在消费的生产时代,消费的逻辑表现为“一种社会性的结构方式,也即当人们消费商品的时候,社会关系也就显露出来[2]”费瑟斯通认为,消费文化中,由于人们对商品的消费不仅是其使用价值,而主要是对他们的形象的消费,即是从形象中获取各种各样的情感体验。在影像担任使用价值的电影中,我们又该如何在现实的背景下发展电影产业,填补电影产业中传出和接受环节中的断裂现象,个人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新颖度的魅力

在当下的社会文化体系中,要求的是极端个人魅力的彰显,基于这样的背景,个人特色的消费习惯也会在消费文化中进行渗透,电影消费者在选取电影时,不再单单的被影片的叙事文本本身所吸引,可能还会要求影片的演员、宣传方式也要符合自己的个人性的消费文化背景,那么,我们就必须要做到全方位的使影片有卖点,第一,要有吸引人眼球的影片故事。当下,我们电影的主要消费群体是相对集中的70后和80后消费者,他们内心需要的情感共鸣就是如今电影市场应该开拓的电影题材,前不久上映的都市时尚情感题材的由吴秀波、汤唯主演的 《北京遇上西雅图》和正在热映的由赵薇导演的忆青春题材的《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两部票房都突破四亿的影片就说明了这一点,前者是点燃了受众对于美好爱情的向往,而后者则是对受众青春回忆的唤醒;第二,更应该懂得如何抓住电影的营销优势,这也是电影在“产业”中商业性的重要体现。信息传播渠道的变化,传统的宣传方式已经显得“力不从心”,2011年由文章和、白百合主演的小成本电影《失恋33天》的大卖,就是充分的把握了新媒体环境下网络、微博等新型的信息传播方法。我国现在也正在掀起一股制作中小成本电影的热潮,在小导演、小明星、小成本的电影构成中,如果能探索到恰当的营销方式和营销渠道,可能会有第二部、第三部或者更多的电影来刷新《失恋33天》的神话记录。

(二)类型化消费

纵观国产电影的发展,经过好莱坞电影的诠释我们的电影被分成了众多的影片类型,延续到今天,似乎好像已经不能完全界定今天我们看到的很多电影范围了。比如说小成本电影和它所形成的特色,在过去是完全不被关注的,而它现在却成为了国产影片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一类电影。 电影产业已经到了需要重新挖掘和总结电影类型体系的时候了。这一重新挖掘和总结,并不是在传统意义上增加新的电影类型,而是要针对观众群体来划分电影层次。上面我们说了现在的消费者更多的成为了个性化消费的主体,他们的个性化消费已经演变成固定的文化消费习惯,所以我们要通过完善的类型体系满足不同观影人群的需要,同时建立个性化人群组成主流群体观影的良好机制,从而不断提供更新类型电影。我们要改变现在国产电影市场偶尔出现一两部轰动一时的“节日式”影片之后就无声无息的现象,要牢牢地抓住自己的消费群体。

(三)文化关怀

电影中的艺术属性告诉我们,电影消费行为毫无疑问是一个充满文化关怀的行为,没有文化关怀的电影无论如何也不会赢得人们的喜爱。文化关怀并不是一个很难与商业电影扯上关系的词汇。简单点说,文化关怀的电影只是需要电影可以激发消费者思考,可以让消费者的思想情绪得到释放。如书一样,没有读者喜欢看和揣摩一本毫无文化内容的书,电影亦是如此。电影中的商业属性又告诉我们,电影自身是作为消费者的一种娱乐形式存在的。娱乐作为我们不可缺少的消费方式,它存在于各个生活阶层里。有调查甚至表明,“从各消费阶层之间的比较来看,最富裕阶层把时间用于交流的话题、空间、材料或者主题,而‘娱乐’的家庭比重最低,而用于‘学习’、‘运动’和‘旅游’的家庭比重最高;在‘社交’方面,富裕阶层和中上阶层家庭进行这方面闲暇消费最多;但特别令人意外和深思的是,最贫困阶层中将闲暇时间用于‘娱乐’的家庭比重也高达66.4%,仅次于中等消费阶层而排在第二位。[3]”或许从这里我们能得到启示,新文化消费环境里的电影主要是要抓住对哪个阶层的人群的文化关怀了。

四、总 结

作为现代人的消费者,想要从电影中获得的已经不仅仅是消磨时光或者满足思想,更是想要获取交流的话题、空间、材料和主题。因而我们现在的电影是要足够担负起文化交流的职责和重任的。从我国电影消费者多种多样的交流欲望来看,我国的电影产业还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从而使我们的电影产品丰富起来,进而避免出现《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和《无极》这样的交流中断现象。我们期待我们的电影产业早日找到属于自己的文化逻辑,期待一个众生喧哗的电影文化消费时代的到来。

参考文献:

[1] (美)巴里里特曼(BarryR.Litman)著.尹鸿等译.大电影产业[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第7篇

在最初的有声电影中,音乐还没有被运用于电影中,只有人物对话以及简单的声响,其效果不是特别理想,当电影与音乐相融合后,电影的综合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有了音乐的融入,提升了电影的效果,给观众带来了更多的乐感。

(一)电影音乐结构的灵活性。

电影音乐的特别之处在于其音乐的结构无限制,[1]具有较强的灵活性。比如《盗贼同盟》中,无论在哪一个片段都会听到一些由演奏者即兴而来的弹奏,这些音乐片段看似不规则,让人没有头绪,可是实际上,它们有着较大的关联性,此音乐可以阐释为盗贼在偷窃时心虚的表现,也可阐释为警察与盗贼在斗智斗勇时信心与胆识的自然流露。

音乐是一种较为灵活的语言,它没有规定的语义。电影音乐内容的可阐释性是其首要特质。不同的观众对电影音乐会有不同的阐释,当电影音乐响起时,观众可从音乐中感受故事的情节发展。在《假如爱有天意》中,以小提琴演奏的卡农序曲来开场,悠扬的琴声似乎将一幅幅完整的画面展示在观众眼前,使人浮想联翩,让人回味无穷,使观众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宁静。

(三)电影音乐的联想指向性。

电影音乐的联想指向性主要由电影音乐内容可阐释性延伸而来,电影音乐的自由想象空间与其他的音乐相比较小。[2]电影音乐最先带给观众的是画面的即视感,随之而来的是个人对电影的想象与联想。当观众展开想象时,电影音乐的出现就给观众带来了一定的指向功能,在《飞屋环游记》中就有一个镜头:主人公卡尔在自己屋顶上系上成千上万个氢气球,当这些氢气球飘出,房子缓缓上升时,伴随着上行琶音音节,使观众无论从视觉还是从听觉上都有一种腾然而上的感觉。这就是电影音乐的联想指向性。

二、电影音乐的组成结构

(一)电影背景音乐。

电影背景音乐指在电影影片中,作为背景进行衬托的音乐,一般都是无人声的。电影背景音乐主要是标识电影地域、环境以及场合的音乐,一般以画内音为主要电影背景音乐。当观众在观看电影时,调动观众情绪的除了电影情节外,还有电影的背景音乐,当两者相结合才可有效的抓住观众的眼球。许多经典的电影作品由于时间的流逝使其人物和情节被观众忘却,但影片中的背景音乐,其节奏、旋律和带给观众的感受等都是让人无法忘记的经典。

(二)电影场景音乐。

电影场景音乐主要是在电影的某一场景中所选用的音乐,电影场景音乐具有情节性,是根据电影中出现的某一情节或具体场景而定的,其目的是对电影中人物的情感变化进行渲染、铺垫以及烘托。比如在《飞屋环游记》的影片开始时,主人公卡尔由于希望自己成为一名冒险家,便拿着气球,想象自己是一名能翻山越岭的冒险家,与此同时,场景音乐便响起,这里的音乐是一种欢快的爵士乐,其风格非常活泼幽默,不仅贴近主人公卡尔的童趣,还能有效地将观众引入影片中,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对影片情节氛围有着较强的烘托作用。

(三)电影主题音乐。

电影主题音乐是概括电影感情与主题思想的音乐,在一些具有鲜明主题思想、人物性格和情绪基调的影片中,其音乐常常带有一个主导动机式、动机式或旋律式的核心,这就是电影主题音乐。伴随着影片主人公的出场,电影主题音乐多以原型出现。电影主题音乐除了表现影片主人公的性格或者思想感情,还可表现影片的某一观念或者某一事物。[3]电影主题音乐大多是由作曲家来创作的,但也不排除选用已有的电影主题音乐作品,比如《城南旧事》便选用《送别》作为电影主题音乐。电影主题音乐的功能主要是将观众带到一个特定的文化氛围、历史情境或者情感范畴中。在《黑天鹅》这部影片中所引用的主题音乐是《天鹅湖》,整部影片中贯穿着不同的演奏风格,以此来渲染气氛,引领主题。

三、结束语

第8篇

(一)、深化主题

一部优秀的电影作品通常都有受欢迎的音乐。例如电影《Schindler'sList》(辛德勒名单)的主题音乐,它以柔和、圆润的音调形成了温柔、感人的音乐风格。如果单独聆听音乐,是悲伤的情绪,然而将其放置在影片结束部分时,则引起了观众的同情并且使得主题不断深化,这里的音乐已不仅表明柔软的情感,同时引发了人类对美好未来的希望以及对和平世界的渴望,这时音乐已被赋予了不同的含义。有时音乐还可以起到帮助作用,反映出角色不言而喻的想法。每部影片中,演员们都希望通过自己的表演,将角色真正的想法、立场传达给观众,通常,音乐可以帮助演员承担起此重任。音乐有助于传达一些无法用语言表达的角色真正的思想和性格,或者使用很少的解释就可以让我们深刻地理解。音乐的正确使用可以感动观众,使电影更令人印象深刻。

(二)、渲染气氛

音乐通常具有能使观众产生感情的能力,通过它渲染气氛,刺激观众的情绪、推动情节的发展、增强激烈的效果、控制画面的节奏,目的是用来更加深刻地描述人物的内心世界,塑造完美的艺术形象。例如,作曲家们经常使用弦乐来强调浪漫和悲剧的情绪,用铜管乐来象征力量和悲伤;用打击乐来增加悬念。《Glory》(1989)(光荣战役)和1976年由史泰龙编剧及主演的电影《Rocky》(洛奇)等影片就是用音乐来激发观众强烈的情感,以达到渲染气氛的效果。

(三)、控制节奏

音乐可以增强或者松弛电影的节奏。音乐在帮助叙述故事情节的发展时,可以使影片具有其独特的韵律和节奏,并且变得更加有内涵,更具吸引力。例如在动作片中,音乐经常加快速度或者使用紧凑的节奏,而且音量通常增强,尤其是为了配合电影中一些激烈的大动作。在电影《Heat》(1995)(盗火线)中,从影片开始到结束,所有抢劫场景中都保持着一定强度的脉冲音乐。

(四)、增加喜剧效果

在很多电影中,音乐成为增加喜剧效果的小工具。片中经常使用低音鼓、大号等乐器的演奏来加强喜剧、幽默的声音和画面。例如搞笑片《theThreeStooges》(三个臭皮匠)和《HomeAlone》(小鬼当家)都是用音乐来创造出喜剧效果的。

(五)、此时无声胜

有声电影中音乐的戛然而止或不使用任何形式的音乐,可以产生一种无声的力量。作曲家可能创作一部电影音乐的部分是完整的沉默,而不是强烈的、震撼的音乐。电影《theexorcist》(大法师)中几乎没有音乐,反而增加了它的可怕的现实主义氛围,这里体现出“沉默”的力量。在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lfredHitchcock)A的电影《NorthbyNorthwest》(西北偏北)中那段非常著名的卡里格兰特追逐场景中,也没有使用任何音乐,只可以听到飞机震耳欲聋的轰鸣声,却使得影片悬疑的场景增加了孤立、无助的感觉。

二、音乐在电影中运用的方式

基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音乐是电影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通过电影音乐,使得观众的视觉和听觉相结合,产生了惊人的效果。此外,音乐可以加深观众对于电影所要传达内涵的理解。随着时代的发展,音乐在电影中的运用方法更是多种多样,大致可以分为原创、改编、挪用三种,为了实现以上目标,电影音乐创作者必须有大量的音乐积累,并可以熟练使用不同种类的音乐元素,如节奏、力度、风格、配器等等。只有这样,音乐才能发挥其作用,有效地促进电影情节的发展。

(一)、直接使用古典音乐

在电影音乐中,并不是所有音乐都是原创的,还有一部分是直接使用了现有的音乐,最具代表的是一些古典大师的名作。在使用中可以原封不动地照搬,也可以进行不同风格地改编,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服务于画面。在电影《ModernTimes》(摩登时代)中,卓别林饰演的理发师工作的片段,配乐用的是勃拉姆斯的《匈牙利舞曲NO.5》,用舞曲的节奏配合理发师磨刀、剃须的动作,大大增加了影片的喜剧效果。电影《2001:ASpaceOdyssey》(2001太空漫游)中用到理查德•施特劳斯的交响诗《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这是迄今为止世界电影史上古典音乐现代引用最经典的案例之一。在香港电影《东成西就》、《河东狮吼》中则是对古典音乐进行改编后在影片中使用:《东成西就》中将罗西尼歌剧序曲《威廉•退尔》中的片段填词成搞笑歌曲“我爱你”;《河东狮吼》中将奥芬•巴赫的轻歌剧《地狱中的奥菲欧》中的“康康舞”填词,均加强了影片的娱乐功能。

(二)、音乐传达历史背景

通过选用适当风格的音乐来创造环境气氛,换句话说,导演和作曲家在电影中使用与特定时间和地点相匹配的特定风格的音乐,用来说明时间和地点,传达历史背景。音乐大师埃尼奥•莫里康在电影《TheMission》(战火浮生)中成功地使用南美音乐主题来帮助创建背景、营造氛围。电影《ColdMountain》(冷山)的音乐汲取了美国在南北内战期间的民间音乐,反映出电影中的故事发生的历史背景。希腊作曲家范吉利斯(Vangelis)电影配乐最具代表性的作品《ladeRunner》(银翼杀手)中创作出未来音乐的幻想,巧妙地与主题呼应。

(三)、音乐配合画面动作

音乐经常模仿屏幕上的动作。例如当一个物体从高处跌落,音乐这时就模仿性地创作出从高到低的旋律走向。这种和动作共同发生的音乐被称为“并行音乐”,也被称为“凸显”出行为的音乐。在电影啊《Jaws》(大白鲨)中,当大白鲨潜入海底,音乐也伴随着下行的旋律。并行音乐最早出现在迪斯尼的动画电影《SteamboatWillie》(威利号汽船)中的“米老鼠”的角色中,因此,平行音乐还有个绰号叫“米老鼠”。

(四)、音画统一对应方式

电影音乐可以使用主题的方式和电影统一。一个特定的主题可以和一个特定的人物、地点或者主要环节紧密地结合,并且多次重复并贯穿在电影中,由此使得观众在电影事件和音乐之间产生联系。当不同音乐动机配合不同人物、事件等贯穿在整部电影当中,它将电影与音乐巧妙地合二为一。电影音乐创作大师约翰•威廉姆斯(JohnWilliams),在他50多年的创作生涯中,主题音乐创作法成为其重要的创作特点,用不同主题连接不同人物及情节,使得音乐与电影完美结合,代表作有《Schindler'sList》(辛德勒名单)、《StarWars》(星球大战)、《JurassicPark》(侏罗纪公园)、《E.T.》(外星人)等等。

(五)、音画游离混合运用

第9篇

《电影文学杂志》2014年第十四期

一、法国电影《欢迎来北方》的民族特色

(一)跳脱了以巴黎为主体的创作背景关于法国电影的特征,GeorgesKiejman曾在《世界报》上作了总结,这个法国电影预助金委员会主席说法国人在拍电影上具有极大的才华与能力,这一点法国人可以有勇气承认,但他们所拍摄的影片都有一个相同特征,即影片故事发生背景永远停留在巴黎这个大都市,而且这已似乎成为一个不成文的规定。从GeorgesKiejman的宣称中我们可以看出,法国电影一直沦陷在以首都巴黎为主体的创作模式中,并逐渐形成了集权性的创作特征,而这特征可以说是法国电影的标识,同时也可以说是法国电影的致命痼疾与缺陷。在法兰西电影史上,大多数电影都局限于都市题材影片类型中,描述着法国巴黎都市中人们的焦虑与孤寂,揭示人与人之间的隔膜、偷窥及交流障碍等。于是乎,在众多法国电影中观众时常看到巴黎都市的标志性建筑,如罗浮宫、凯旋门、埃菲尔铁塔、塞纳河等,但这些美丽风光只是让法国民众及其他国家观众了解一部分的法国与民族特色,而且似乎永远也只局限于对这些的了解。不可否认,那些具有首都集权特征的法国电影曾经创造了一个时代的奇迹,许多国家的观众通过法国影片爱上了充满浪漫、时尚的巴黎,爱上了这个都市的美丽风光及经典景致,甚至让观众产生一个美丽错觉,认为巴黎属于全世界,认为巴黎是他们的第二故乡。但观众们很难从一部法国电影中了解更多、更全的民族信息,如民族风俗、民族精神、民族性格等,所以这种缺失不仅是观众们的审美遗憾,而且更是法国电影无法呈现多样化的关键瓶颈。因而,对于巴黎许多观众是熟悉的,但是除了巴黎观众对法国其他地区的了解则少之又少,尤其是法国北方地区,甚至就连许多法国人都较为陌生。为此,一批法国电影人致力于开发外省地区的电影,从而削弱法国以巴黎为创作背景的一枝独秀现象,但是最终的结果并不理想,甚至是惨淡。然而,《欢迎来北方》这部电影却创造了奇迹,为法国外省电影树立了成功的榜样,使得法国地区电影获得了发展新动力,这部电影不仅跳脱了以巴黎为主体的创作背景,而且还将法国电影触及了极少被问津的北方地区。在该部影片中,导演将观众带到了法国北方地区的偏远小镇上,虽然这个小镇在物质、经济、城市外貌上不及首都巴黎,其自然风光不及法国巴黎那宜人的蓝色海岸。但是在贝尔格这个北方小城镇中,其人文风景丝毫不逊色于法国首都巴黎,这里的人们质朴善良、真挚热情、友好互助,这里的生活惬意而平和,与城市相比更多了一些人情味。因而,透过《欢迎来北方》这部电影,观众在欣赏影片故事剧情时不知不觉获得隐性的信息,观众能够更加清晰了解法国民众最真实的民族性格、感人的民族精神以及独具特色的民族风俗。在贝尔格小镇上,菲利普感受到了北方人民的热情好客与洒脱性情,在这个充满人性的生活环境中,菲利普改变了原先对北方人的偏见,令他渐渐爱上了这个北方小镇。

(二)贴近了法国民众的生活、思想与情感在20世纪90年代,法国有一批年轻导演立志于纠正法国电影的畸形发展,并扩展法国电影的类型,从而让法国电影更加贴近法国民众的生活、思想与情感,以彰显法国电影的民族特色,实现法国电影与世界电影市场的衔接与顺应。尤其到了21世纪,随着电影市场越来越国际化与全球化,具有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电影作品往往更能吸引观众目光,满足观众的探寻需求。因此,纵观2000年以来的法国电影可以发现,法国电影的发展方向正逐渐向民族化趋势转变,如《天使爱美丽》《放牛班的春天》《蝴蝶》等,这些法国电影作品逐渐在影片中展现法兰西的民族文化,展现法国民众的生活、思想与情感,凸显法国电影的民族特色,从而让法国公众以及外国观众了解法国的民族风采。这些民族化的法国电影更能够触动观众的内心,更能获得观众的审美认同,进而令法国电影逐渐与世界电影潮流相接轨,并让法国电影大获成功。于是乎,一些法国电影人不断寻找新颖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故事题材,将拍摄视角投向以往法国电影人尚未挖掘的题材与地区中,就如2008年上映的法国电影《欢迎来北方》一样,这部电影之所以能够获得法国民众的认同与欢迎,正是得益于影片对法国北方地区的深入挖掘,将法国民众的生活、思想与情感一览无余展现而出,从而令该部电影作品烙上了明显的民族特色印记。正如观众在银幕上所看到的那样,在电影《欢迎来北方》中观众较少看到以往法国电影中常常出现的巴黎以及都市的标签,那些时尚、性感的都市特色在北方这个贝尔格小镇中被朴素、纯洁所替代,展现给观众的是完全贴近法兰西民族人们的生活、思想与情感。如人物服装方面,整部影片凸显而出的是简单大方、随意朴素,而要说具有时尚、性感元素的服装则是一套低胸装,这是影片人物Marivin的着装特色,用以衬托该角色的气质,但这一角色并不像以往法国电影中的时尚、性感女性形象,她充满了纯真与友善,而且对待爱情非常诚挚与忠贞。又如在生活与情感方面的剧情上,影片更多呈现的是和谐、幸福的家庭婚姻生活,即使夫妻双方迫于无奈而分居两地,但他们彼此依然非常忠爱,正如Merad和妻子一样。该影片中也涉及办公室恋情的戏码,但这种恋情不会像巴黎类影片那样被塑造得理想、浪漫,甚至是疯狂,与之相反给人一种纯粹、朴实的感觉,正如Boon和Marivin一样。此外,影片中最能体现民族特色的一大亮点体现在语言使用上,大量的北方方言出现在银幕之上,通过影片情节与人物情感的渲染,使得原本晦涩难懂的北方方言变得异常亲切、随和,纵然听不懂但观众并不会为之反感,相反却成功勾起了法国观众的民族情结。因为方言最能挖掘出一个国家的民族性,间接体现出这个国家的民族礼仪、民族习惯与民族文化等,其北方方言在《欢迎来北方》中使用恰恰凸显了该部影片的民族特色。

二、结语

不得不说《欢迎来北方》这部喜剧片是法国电影历史上的一个成功奇迹,它不仅以其低成本投入获得了法国电影票房冠军的最佳成绩,同时在凸显法国电影民族特色方面无不让人刮目相看、拍手称赞。尽管在许多情节上这部电影与巴黎类法国电影相比稍逊一色,没有其那般的精致与动人,但是这部电影却鲜明彰显了法国电影民族性,跳脱了以巴黎为主体的创作背景,让法国观众以及其他国家的观众能够了解到除巴黎之外法国其他地区的自然与人物风光。同时,该部电影在故事叙事与情节设计上还非常贴近法国民众的生活、思想与情感,有利于影片进一步展现法国民众的生活与精神状态,从而体现法国电影中的民族特色。此外,电影《欢迎来北方》的大获成功为法国外省、地区电影发展注入了一剂强心剂,极大鼓励了其他法国电影人更加注重对民族电影的发展。

作者:张燕单位:辽宁大学外国语学院

第10篇

【关键词】微电影广告 电子商务 发展趋势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电子商务环境的不断成熟,网络广告的娱乐性与互动性不断增强、快捷性文化的流行,使得广告与电影“牵手”,微电影广告应运而生。微电影广告是一种将广告的商业性与电影的娱乐性相结合的形式,是电子商务环境下广告发展的必然产物。据有关数据统计,2012中国网络视频市场广告收入为88.3亿元人民币,较2011年增长82.7%,市场保持较稳定的发展。面对庞大的市场空间,寻求新的营销和发展模式是每个视频网站所面临的难题,微电影成为当前最火爆的新兴艺术形式。几乎所有的大型在线视频网站都推出了自己的微电影战略。微电影营销成为在线视频网站竞相寻求差异化品牌营销的法宝,而推出专属微电影频道则成为视频网站发展的新趋势。

一、微电影广告产生的背景

(一)网络环境下的快捷化需求 微信、微博、微电影,这些新颖的媒体形式不约而同地选择了以“微”取胜的方式。同时,它们也不约而同地选择了互联网这一信息传播速度最快的载体。从这些的巧合中或许能够窥探到到网络化带给我们的生活需求上的改变。时代的快节奏发展,人们对于生活中一切事物都要求灵活、简便、快速,而微电影广告正是满足了现阶段人们对于生活紧迫感的宣泄。

(二)满足了受众个性化需求 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观念的改变,社会需求也朝着多元化发展。人们的消费重点已经从共性消费转化到个性消费,消费需求向着人类的高级阶段发展。细分市场逐渐成为了商家的销售重点。在这样一个宣扬个性的时代,“定制营销”逐渐成为了一种更为与时代密切、与消费者贴近的营销模式。微电影广告虽然目的在于宣传企业产品,但它同时也是基于人们的心理特点,结合当下热点话题将人们身边的故事以电影形式展现出来以满足受众需求的重要形式。

二、微电影广告的特点

(一)短小精悍,情节动人 微电影广告首先它是一部电影,具有动人的故事情节,这正是微电影广告即使采取自动弹出的形式,也能够较少地引起受众反感的原因。微电影广告时长较短,一般为几分钟至几十分钟不等,可以做到在受众感到审美疲惫之前达到宣传产品、传达文化思想的目的。如范冰冰的为诺基亚做的广告《不跟随》,时长两分多,每一句台词都是当下年轻人发自心底的呐喊,因此引得一阵好评。

(二)成本低、收益高 与制作精良的大片不同,微电影广告每一个镜头的花费都远远低于电影成本。它不需要昂贵的明星代言和特效制作,只要你的思想能够和受众达到共鸣,一个草根也能将电影主旨演绎完美。如《11度青春》对于微电影广告营销体系的成功开创。

(三)剧情与电影的完美融合 在观看电影的同时,将产品实物、公司标志或者是文化理念与电影情节巧妙融合,以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如东芝的《奇幻心旅》中,男主人公每天醒来都会变成另一个人,即使每天都能看到自己心爱的人,但是迫于自己模样的改变,只能将爱深藏于心。因此,他没有朋友、没有亲人,更不可能向自己的爱人道一声“早安”,他只能将一切心情记录在东芝笔记本中。在他穿梭于不同身份的同时,内心却只渴求守住一份感情。

三、微电影广告的不足

(一)创意不足 由于微电影广告一夜走红,很多商家纷纷将微电影搬上荧幕。但是,由于广告主对于广告创新不重视,使得微电影广告市场形成了数量急剧上涨,质量不断下降的局面。能够让消费者过目不忘的优秀作品更是少之又少,这使得微电影广告市场呈现文化价值下降趋势。

(二)过度使用使得受众产生逆反心理 2011年是微电影广告的一个时代,但同时借助于这股时尚风潮的是:雷同的广告题材、相似的故事情节,同质化的恶果。这使广告非但不能让人人印象深刻,反而导致了受众对于微电影广告的厌倦。这使得微电影广告市场陷入了一个尴尬的局面。

(三)微电影成本缩水 由于微电影广告门槛低,该市场还未作出明确规范。不少商家对于微电影广告的认识存在误区,认为微电影就意味着低成本,将其作为一个廉价推广平台使用。这使得微电影广告市场还未真正打开,就开始出现质量下滑的情况。

四、微电影广告的主要发展策略

(一)注重个性化定制,进行广告全面创新 由于现代社会的个性化需求越来越强,想要满足所有人的需求是不可能的。因此,在确定了受众的细分市场后,根据目标受众的心理需求而进行广告制定就显得尤为重要。由于现在观众对于新鲜事物的刺激反应较小,但同时又有强烈的猎奇心理。因此,应该做到广告内容、形式的全面创新,以博得“眼球经济”。

(二)提升微电影广告人文性 微电影广告作为一种电影形式,是一种思想载体。因此,广告的人文性要有所提升。所谓人文性,就是在人类文化中先进的思想及价值体系。这要与我们的社会环境相结合,在尊重人、重视人的基础上,对人的思想产生引导作用。

(三)打造完整产业链 微电影广告还应向上游和下游拓展。比如向上可以培养自己的明星团队和制作团队;向下可以拓宽渠道,对自己的产品进行多渠道的推广和销售。目标是打造“平台+内容+硬件+服务”的全产业链模式,其产业链已经不囿于平台和内容。

五、结语

微电影广告市场潜力大、发展迅速,只有在端正对它的认识的前提下,才能够更好地利用它。我国微电影广告市场虽然存在着诸多问题,但是其的规范化、成熟化是发展大趋势所在。微电影广告仍在持续走高,但是走好的关键在于创新。这样才能吸引受众,这也是广告的价值的根本所在。

参考文献:

[1]任翀.微电影广告的启示[J].解放日报,2013.

[2]陈娜.对微电影广告的反思[J].新闻爱好者,2012.

第11篇

关键词:舞蹈;电影作品;运用;作用

一、舞蹈在电影作品中的运用

舞蹈在电影作品中的运用可以将原本只能在现实舞台上欣赏到的艺术形式,通过电影的蒙太奇手法多维的、全方位的诠释,让舞蹈的魅力充分彰显,拉近了舞蹈与观众之间的距离,各种类型的舞蹈样式为越来越多的观众所熟知。

(1)中国古典舞元素在电影中的运用

中国古典舞是在民族民间传统舞蹈的基础上,经过历代专业工作者提炼、处理、加工、创造,并经过较长时期艺术实践的检验,流传下来,被认为是具有一定典范意义的和古典风格特点的舞蹈。中国古典舞因注入了中国戏曲的呼吸和身段元素,形成了细腻圆润、刚柔相济、情景交融、技艺结合以及精、气、神和手、眼、身、法、步完美协和与高度统一的美学特色。中国古典舞还吸收融合了武术的动作和造型,形成特有的刚柔并济的美感。

(2)中国民族民间舞在电影中的运用

中国民族民间舞一般运用在表现民族生活题材的电影作品当中。如电影《孔雀公主》中运用了大量的傣族舞蹈元素。傣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拥有丰厚的舞蹈文化底蕴。影片中,在男女主角婚宴上的一段舞蹈是傣族舞中的“嘎光”舞。“嘎光”舞步欢快,跳跃,表示对新人的祝福。影片中还出现了孔雀舞的片段。孔雀舞在傣族舞蹈中是最具特点的表演性舞蹈。傣族人民通常用孔雀来形容女性的身段美。紧束裹身的服饰突出了女性曼妙的身材,同时也束缚了舞蹈步伐,形成了典型的勾踢步。电影中许多舞姿动作把女性婀娜多姿的身材及优美舞韵表现出来。《孔雀公主》中运用傣族舞蹈元素,让人们了解到傣族舞蹈和深厚的传统文化。

(3)芭蕾舞在电影中的运用

芭蕾舞元素适合运用在表现现代生活题材的电影作品当中。电影《芭蕾人生》讲述的是女主角蕾从一个刚进芭蕾舞剧团的新人走到首席领舞的艰难历程。电影中多幕芭蕾舞场景贯穿了整部影片。蕾在条条丝带中翩然起舞的那一幕令人难忘。蕾高高立起脚尖,舞姿轻盈飘逸,好似蜻蜓点水般轻盈。这一幕注重意境的创造,扩大了观众想象力的空间,使舞蹈动作在连续流动的过程中给人以美的享受。这部影片中有一段双人舞的表演。双人舞是芭蕾舞的结构形式之一,并且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位置。舞蹈的律动美为整部影片增添了艺术感染力。《芭蕾人生》中运用芭蕾舞元素向人们诉说,生命如同舞台,只要不断追求梦想,就会获得如舞蹈一般绚丽的人生。

二、舞蹈元素在电影作品中的作用

舞蹈艺术与电影艺术的融合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电影的发展。舞蹈元素运用在电影作品中丰富了电影的表现手段,使电影更具吸引力。根据剧情的需要在影片中加入舞蹈片段,不仅为电影添加了亮丽的风景,而且对影片营造氛围、突出主题、反映社会时代背景、表现人物性格和内心情感、推动剧情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1)突出电影主题

电影的主题是影片的中心思想,是创作者通过对社会现实生活的认识、理解而创作出被观众感知的艺术形象和生活场景。一部主题明确的电影不仅能反映现实生活的本质,还能引起观众情绪上的变化,达到理想的艺术效果。舞蹈元素运用在影视作品中,是基于一个电影大主题下的艺术表现形式,舞蹈与影片在主题上相呼应,给影片氛围加以烘托,更容易使观众产生情感上的激动,进而体会到影片所反映的主题思想和生活内容。

(2)体现社会时代背景

社会生活的变化发展是影响舞蹈艺术发展的重要因素。特定社会时代背景下的舞蹈元素在电影作品中,与影片所反映的时代背景相呼应,让观众从心理上产生共鸣。电影中常借助具有时代特征的舞蹈元素界定历史时代背景。电影《夜宴》讲述的是五代十国时期的宫廷悲剧。在电影开场和厉王为封后举行的晚宴上都安排了舞蹈场景。影片开场的面具舞,动作简单而又呆板,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加上吴彦祖扮演的太子在舞蹈时戴的似笑非笑的面具,显示着太子那如傀儡般的生存状态与心境。在封后晚宴上,由演员周迅扮演的青女为爱慕已久的太子献上了一段越人舞,表达对太子的爱慕之情。五代十国时代是一个从唐朝末年藩镇割据的分裂混乱走向统一安定的过渡时期,亦是一个在文化上有所成就的时期。越人舞是源于古代伎乐的一种舞蹈。它与傩舞异曲同工之处在于舞者都要戴木刻面具,这就逐渐形成了一种特有风格的“假面傩舞”。由于五代十国距离我们太远,越人舞的表现形式我们所知甚少,而这种面具舞蹈在电影中的出现,使观众对五代十国时期人们的生活环境和精神生活状态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3)表现人物的性格及情感

舞蹈来源于对人的生活以及大自然各种运动形态的模拟,但又是对这些形态的提炼、凝聚与升华。它可以通过人体的动作折射出人情、人性和人生的真谛,充分表达人的内在心态。舞蹈的一个重要特性就体现于抒感,情感是由复杂的客观外界事物所引起不同倾向的心理反应,通过舞蹈这一艺术形式表达出来,更具独特韵味。舞蹈元素在电影作品中的运用也凸显出这一特性。电影作品中运用舞蹈元素根据影片中人物性格和情绪的纷繁变化而做出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以表现人物性格及情感。

第12篇

一、 对赛珍珠畅销小说《大地》的改编

美国著名文学作家赛珍珠所著作的文学作品《大地》,是其享誉世界的经典之作,于1931年3月在美国出版并获得广泛好评,该部文学作品不但符合西方社会的审美思想观念,还将中国形象鲜明呈现在大众眼前,疯狂掀起中国热的浪潮,这是启蒙运动过后西方再次掀起中国热浪潮的重要标志,还可以看作是中国热的起点。[1]赛珍珠所著作的文学作品《大地》自出版后便受到社会众多读者追捧,并一度居于美国文学作品销量榜首,堪称当代社会畅销书籍。于同年年底,米高梅公司则以高价将该部文学著作的改编权买下,可见该部文学作品的影响力极其大。

对改编自赛珍珠所著作的文学作品的优秀电影进行深入分析,可知其所著作的《大地》反映出中国农民勤劳勇敢和坚韧不拔的特性。该部电影呈现着朴实无华的农村生活,象征着美国流行文化在表达中国生活上的进步。在电影改编过程中采用了美化策略对小说加以修饰,并且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上映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堪称是当代美国影视领域中不可多得的以中国形象为载体的经典电影。在该部影视作品中,呈现着中国农民勤劳勇敢和坚韧不拔的人物形象,颠覆了美国电影史上刻板的中国人物形象。[2]影片《大地》自上映后便收到了良好的评价,这和国际社会关系以及赛珍珠所著作的文学作品有着极为密切的关联。电影中塑造着勤劳勇敢和朴实善良的农民形象颠覆了当代美国社会中刻板的华人形象,成为往后电影作品中国人物形象塑造的基础。影视作品《大地》上映后给美国社会公民呈现出真实的中国农村人物形象,并让他们真切地认识中国人物形象。而实际上该部电影中几乎所有主角都是选用欧美裔演员进行演绎,在电影中只有饰演女主人公雷纳表演技艺精湛,其余演员的演艺仍然有待加强,没有充分认识到中国人物的真实形象,这是该部电影的遗憾之处。

二、 改编以战争为题材的小说作品《龙子》和《中国天空》

电影《大地》自上映便高居好莱坞电影榜首,获得受众群体的一致好评,因此,好莱坞又将赛珍珠所著作的其他以中国为题材的文学作品改编成电影。在太平洋战争中,美国社会对于在战争里中国所发生的事情充满着好奇和热情,战争亦成为关注中国的重要焦点。文学家赛珍珠便以中国作为小说撰写的背景,编写出《龙子》《中国天空》等多部经典作品,这两部作品出版后也迅速被好莱坞电影拿来做电影题材。美国好莱坞影片属于美国商业文化产物,其主要目的是为美国社会创造出更多的经济利润,同时还代表着美国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主要媒体介质。[3]从《龙子》与《中国天空》两部好莱坞影片中,便可以看出好莱坞和美国政府之间的相互合作,其中好莱坞不仅是创造出娱乐作品的地方,而且还是宣传美国主流意识和政治思想的主要媒体介质。太平洋战争中美国视中国为战争盟友,因此米高梅公司与雷电华公司通过改编战争电影来加强对政府的援助。

赛珍珠所著的文学作品《大地》自出版后便受到良好赞誉,随后其以中国为背景的文学作品《龙子》也受到热切追捧,米高梅公司更是将该部文学作品改编成为影视作品。文学作品《龙子》能够让美国社会公民能够了解到同盟国在战争中的实际状况,美国评论界更是高度赞扬该部小说作品,而美国《时代周刊》也认为该部小说能够真实反映中国人民的发展,因此米高梅公司决定高价购买该部小说的电影改编权,不仅能带来巨大的商业利益,还能够满足美国社会公民的需求。将小说作品改编为影视作品的过程中,该公司在场景布置和人物服装方面花费着较多资金,邀请知名演员凯瑟琳・赫本饰演女主人公,并盼望该部电影作品能如同《大地》收到良好效果。

电影《龙子》改编自同名小说作品,主要以中国抗战时期作为社会背景,大力宣传中国所表现出的英勇精神,并将作为同盟国的协助精神呈现出来。影视作品《龙子》主要叙述着中国人民的英勇抗日精神,讲述着中国人民与日军抗战的故事,并呈现出同盟国的协助精神,这不仅符合原文学著作的内容主旨,还能够满足当代社会政治的基本要求。文学作品经过影视改编后,人物形象都增添了英雄主义色彩,这体现了美国政府对于中国英勇抗日精神的颂扬。电影中的农民人物形象都具有理性和英勇的特点,的集体行动和个人形象中都充满着英雄主结协作的精神,使得影视作品的政治色彩更加浓厚,具有着极强的政治教育意义。而实际上在该部影片中添加过多的政治教育,也受到了部分评论者的抨击。

好莱坞是传播大众文化的主要符号,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好莱坞为了迎合社会民众需求创造出许多以战争为社会背景的影视作品,譬如由雷电华公司所创作的《中国天空》便是时展文化产物。[4]在20世纪30年代后期,中国在中所体现出的英勇抗战精神受到美国公众的敬仰,日本人烧杀抢掠的恶劣行径受到美国全体公众的鄙夷。在影视作品人物刻画过程中呈现出中国人勇于抗争的正面形象,日本人恶劣的反面形象。在电影中过度强调日本丑陋本性,大力宣传美国在中的协助精神,缺少原著中赛珍珠对于战争爆发的深思。在影视作品中增添许多战争中的感人事件,表现出美国人民和中国人民的友好之情,不仅表达了同盟国的协助精神,还建立起美国正面形象。在电影中重点表达了美国医生对于所做出的贡献,却没有将中国人民独立自主思想和精神表现出来,导致中国人物形象过于谦卑,这正是美国对于中国人物形象的固化认识。该部电影在改变时完全体现出原著作者赛珍珠的意思,在文学作品《中国天空》中的反种族歧视精神没有在影视作品中得到体现。

三、 以作为创作背景的《撒旦永不眠》的悲惨道路

赛珍珠所著作的文学作品大多都被搬上好莱坞影视荧幕,并且都在上映后获得良好的评价,以冷战为背景的作品《撒旦永不眠》也被搬上好莱坞银幕。当二战结束后美国和苏联开始进入到冷战阶段,美国崇尚资本主义,苏联崇尚社会主义,后来美国共和国党议员更是秉持思想。在这种社会政治环境背景下,许多政治主流意识形态的好莱坞电影也不断出现,其中以为电影背景的影视作品也在当代社会引起一阵轰动,《撒旦永不眠》更是众多影视作品中的其中一部。这是文学家赛珍珠结合导演利奥・麦凯里所供给的故事材料进行电影剧本制作,并创作出《中国故事》,然后赛珍珠再将该电影剧本不断拓展构成文学作品。自影视作品《撒旦永不眠》搬上银幕后,其文学作品也开始在市场上发行。

以冷战为社会政治背景的影视作品《撒旦永不眠》自上映后并没有获得赞誉,而是受到社会评论界的激烈抨击,影视作品票房也是惨不容睹。导演利奥・麦凯里认为该部电影中之所以没有受到外界好评,是因为局限于原著《中国故事》。正是因为美国和中国在意识形态领域中出现各种分歧,因此才导致文学家赛珍珠对中国产生误解,也因此在《中国故事》中没能真实的描写出中国发展动态。

四、 文学作品《群芳亭》的跨时代改编

文学作家赛珍珠所著作的中国人物形象文学作品《大地》《龙子》以及《中国天空》等都成为美国影视行业领域相继改编的作品。经历漫长的发展过程,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电影国际化趋势也在迅速发展,伴随着电影文化相互交流日益频繁,文学家赛珍珠所著作的文学作品再次受到电影制作人的重视。知名华裔罗燕充分利用中国和美国资源来改编文学家赛珍珠所著的知名小说《群芳亭》,该部小说也堪称是好莱坞影视大作,具有国际性意义。为了保障影片符合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和满足群众基本需求,制片人罗燕在政治方面、娱乐方面以及艺术方面等进行了斟酌。

结合文学家赛珍珠所著的文学作品《群芳亭》改编成为影片《庭院里的女人》,该部电影属于爱情故事片,并且和中国第五代导演所创作的影视作品有着许多相同点。该部电影的拍摄地点选在中国,通过镜头和影像来表现出中国江南水乡的环境特色和风俗习惯,并创造出唯美的影像画面,使得影视作品更富有艺术魅力。借助于镜头和影像来呈现出中国江南环境特点和文化内涵以及风俗习惯等,使得影片更富有美感,让观众能够切实享受到江南水乡的美丽,这对于提高影视作品的艺术价值有着极大促进作用。

影视作品在改编的过程中重点表现着原著文学作品主旨内涵,并重新构造了中国家庭文化,重点讲述文学作品中的精髓部分,而忽略文学作品中的传统家庭伦理秩序,这是影视作品中新的突破。文学作品中对于“家本位”与包办婚姻的思想有着认同的态度,而影视作品则更加重视“人本位”,注重社会中的个体享有的自由和幸福,在社会当中不同的人都拥有着独立的人格,并批判了传统家庭中的伦理秩序,在家庭伦理秩序上与文学作品有所差异。在文学作品中赛珍珠对于中国传统家庭伦理秩序始终保持着崇敬的态度,并认为女性只有在自我完善和为他人尽责中才能够实现自我价值。在罗燕所改编的影视作品中融入了较多的现代化思想和价值观念,并对人物形象进行了重新塑造,对于具备着反叛意识与反叛精神而始终维护着传统的吴夫人则直接塑造成为充分认识到自身价值的女性,并逐渐从中国传统男尊女卑思想中觉醒。影视作品中在封建社会中男女不平等地位进行大幅度描写,并认为女性想要获得个体自由就需要脱离家庭束缚,这在故事情节构造上显得没有深度,这也正是这部电影的缺陷之一。电影中充分将个人主义与女性自由主题的思想呈现到观众眼前,这表明着现代社会中的更多女性渴望个体自由和独立,并对妇女解放问题进行深入反思,这表明着电影所创作的时代背景和文学作品所创作的是社会背景有着很大的差异。

结语

美国著名文学作家赛珍珠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便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其所创作的中国系列文学作品自发行后便广泛受到热切追捧,好莱坞影视作品更是多次以其所著作的文学作品作为电影创作材料。赛珍珠所创作的中国题材文学作品大都是在美国经济萧条期和太平洋战争期以及冷战阶段等,其文学作品中大多反映着社会发展史程。对其所创作的作品和当代改编的影视作品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真切认识历史发展进程。

参考文献:

[1]李青霜.赛珍珠中国题材小说的电影改编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0:13.

[2]黄橙.论赛珍珠四部小说的影视解读[J].译林(学术版),2012(4):5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