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03 17:27:4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安全管理学知识点,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食品质量与安全管理;教学改革;教学实践;内容;方法
食品质量与安全管理作为食品生产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日益受到食品企业和高校的高度重视。“食品质量与安全管理”是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对提高食品专业学生的业务素质和专业水平起着关键性的作用。“食品质量与安全管理”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涉及多个学科的内容,知识点较多、理论性较强,学生在理解方面会存在一定的困难;而且现阶段此门课程的教学授课形式单一,忽略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严重降低了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因此,如何对课程进行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使学生牢固掌握质量与安全管理的知识,培养他们的创新与实践能力,已成为“食品质量与安全管理”教学改革的重点。
1改革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质量
1.1改革理论教学
1.1.1完善理论教学内容
当今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知识更新迅速。作为知识的承载体———教材,却往往落后于社会发展。一般而言,专业的教学内容具有稳定不变性,但科技引领着食品质量管理方法的不断变更,使得教学内容必须与时俱进,做出相应的调整。以陆宗道、刘金福等编著的《食品质量与安全管理》教材为例,虽然在阐明理论的同时,还适当的举例来进一步便于学生的理解,对枯燥理论知识的传授有着较好的作用,但是书本知识有限,所以无法及时补充更新内容。在学生学习教材理论的同时,还要通过互联网等方式让他们了解到食品质量与安全管理方面国内外的最新发展动态,把先进的食品质量与安全管理方法和资讯及时地向学生们讲授,使他们掌握最新的知识。
1.1.2适当删减重叠知识
每门课的授课学时有限,在有限的时间内要讲授完所有知识是不可能的。即使做到,也会使每部分的知识点讲解都是蜻蜓点水,一带而过,使学生似懂非懂。因此,教学内容需要改革,力求知识结构合理、内容精炼,更易掌握。江苏大学食品专业除了此门课程外,还同时开设了“食品安全学”“食品标准与法规”“食品感官评价”等课程。因此,将此门课程的教学内容重点放在品质、安全管理等相关概念、食品品质成本管理、食品安全支持体系、食品品质和安全检验等方面,删除与“食品安全学”重复的内容(如HACCP、ISO9000等),删除与“食品感官评价”重复的感官检验等。这样不但突出了此门课程的学习重点,而且使知识结构更合理,便于学生的学习掌握。
1.2改革实践教学
1.2.1重视实验课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构成了高校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但现阶段大部分学校重视理论教学而忽略了实践教学。实验是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是为学生毕业后走上社会打好基础的关键环节。“食品质量与安全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课程,所以开展实践教学,刻不容缓。实验课与理论课一样有自己的教学大纲和完整的实验内容,并最后有实践操作的现场考核。课程大多以综合性和创新性实验为主,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与研究能力、提高他们的文献阅读能力,以及设计实验方案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与团结合作能力。
1.2.2理论与实践结合
除开设实验课外,还专门设置了本门课程的课程实习。通过选择一些知名大规模的食品企业,进行调查研究。实践与理论教学相结合可以提高教学的质量与效果,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巩固。江苏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每年都会组织学生前往南京雨润公司、镇江中储粮公司、恒顺酱醋公司、上海益海嘉里公司、光明公司等单位进行调查研究。通过这样的课程实习,学生不仅可以了解到相关产品生产的工艺流程与技术要点,而且还可以了解到相关产品目前所采用的质量与安全管理方面的预防和应急措施。最后要求学生针对此门课程的工厂实习,总结一些企业质量管理方面的经验,分析可能存在的问题,尝试寻找解决方案。这样既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又让他们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了他们的创新与实践能力。
2改革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积极性
2.1启发讨论教学法
启发讨论教学法是启发式教学法和课堂讨论相结合。启发式教学是指教师在教授过程中,引导学生主动、积极、自觉地学习知识的教学方法[1]。传统的教学方法仅仅是发挥了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单方面的教授,学生们被动听讲或者不听,教学质量不尽人意。为了调动学生们学习的主动能动性和积极性,教师在对教材内容作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把要求学生们掌握的知识点,以具体问题的形式给出,然后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在阅读教材的过程中寻找答案,并展开小组讨论。最后,教师对学生给出的观点加以评价分析;或者是让学生们课后自学一些章节,在课堂上提出问题,共同讨论,进行竞赛。这种方式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增加教师与学生课堂上的互动,活跃了课堂气氛,加深学生对讨论内容的理解与记忆。
2.2案例教学法
课本上的知识是落后于时代的发展,教材上的案例受出版桎梏也是有限的。案例教学法是指在学生掌握相关知识的基础上,教师选取与知识相关的典型案例讲授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析,最后总结的一种互动与集体协作的教学方法[2]。如在本课程的教学中,“质量管理的数学方法与工具”这一章节中的统计方法、作图方法等,采用案例教学法讲授,将枯燥乏味的理论与具体的案例结合,不仅可以让学生们牢记这些概念和公式,而且加深了学生对其的理解与应用。选取像“冰激凌李斯特氏菌中毒”这样的典型事件作为案例教学,让学生们充分利用网络等资源,了解造成事故的原因,知道预防与处理的措施,使他们意识到食品质量与安全管理的重要性。采用案例教学法,不但可以让学生们了解一些典型的案例,而且可以让他们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全面地分析这些案例,既巩固了他们的理论知识,又调动了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实践能力。
2.3网络电化教学法
随着时代的进步、计算机网络化进程的加速,传统的教学模式已逐渐被电化教学取代。电化教学法是一种新兴的教育方法,它借助于网络、多媒体,由声音加图画构成,直观易懂,让学生身临其境,将书本上枯燥乏味的知识变得生动活泼起来,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同时,网络上资源丰富全面,可以有效地弥补教材的一些不足,充实教学内容。而且网络的普及,不仅可以使学生查阅到更多的资料,而且方便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在教学的过程中,针对讲课的知识点,让学生查阅相关的资料,在课堂上相互交流讨论。既增加学生的查文献能力,丰富他们的阅历,又增加他们的交流表达能力,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4综合考核法
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考试,而是希望通过学习的过程来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为此,采取平时成绩、实验操作与期末调研相结合的综合考核法。平时成绩由课堂讨论和回答提问相结合,占30%。很多学生平时不听讲,考前突击一下,就可以取得理想的成绩,但过后就忘。因此,通过课堂讨论与回答提问结合就可以有效地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而且通过提问也可以了解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及时做好教学计划的调整。实验操作成绩占30%,是考察学生们独立动手能力的环节,提高他们的创新与实践能力。期末调研采用撰写论文的形式,占总成绩40%。让学生们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食品质量与安全管理方面的内容,通过一些市场调研或者利用互联网了解国内外的食品热点问题,给出自己的见解,撰写质量与安全管理的论文。这样不仅拓宽学生学习的渠道,而且锻炼他们搜集资料、独立思考、给出意见的能力,为以后从事质量管理方面工作打下实践基础。
3结语
“食品质量与安全管理”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新兴学科,教学必须理论联系实践。教学内容必须有合理的理论体系,还要有形象生动的案例。随着科技的进步,不断涌现出大量的食品质量与安全管理的新方法。因此,此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应及时完善,教学方法需不断改进,以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出高素质的食品人才,推动食品行业的进展。
参考文献:
曹慧,徐斐,管骁,等.食品质量管理学教学工作中的创新与实践[J].科技信息,2010(14):473-475.
且不说轰动全国的三聚氰胺事件给国民经济和社会稳定带来一系列不良影响,并且直接推动了《食品安全法》的出台;光说2011年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就让不少消费者心寒:双汇“瘦肉精”事件、沃尔玛毒板鸭事件、上海超市染色馒头事件等。
随着食品安全事件常常见诸报端,不少百姓感叹,我们还能吃什么?更有不少人把食品安全问题看作当今中国社会最主要的民生问题之一。
颇受重视的新兴专业
食品安全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关系到政府和国家的形象。目前,中国食品出口行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为了突破各国设置的贸易壁垒,化危机为机遇,在贸易、质检、生产等单位,都需要大量专业人员从事食品的判别、监管、治理等工作,以杜绝食品卫生、食品安全问题,而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三十二条明确规定“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应当建立健全本单位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加强对职工食品安全知识的培训,配备专职或者兼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做好对所生产经营食品的检验工作,依法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第二十七条规定“食品生产经营应当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并符合下列要求:有食品安全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保证食品安全的规章制度。”这些条款明确指出生产经营企业必需配备专职或兼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是一个应用性强、多学科交叉的专业,它涉及化学、生物学、食品科学、现代分析科学、管理学、农学、病理与生理学、预防医学、环境科学、动物科学、标准化与法律法规等领域。
2001 年,“第一届中美食品安全全程控制研讨会”提出在我国设置食品安全专业。2002年,教育部批准食品质量与安全作为编外目录专业率先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设立;并批准中国农业大学等 16 所高等院校开办此专业。至2010年,全国已有117所大学开设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
我国开办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学校在类型上分布广泛,但主要集中在农业类和理工类大学中。分布特点是:在食品工业较发达、粮食和农牧产品产量较大以及经济较发达的省份相对较多。主要原因是开设新专业时,学校可以依托自己原有的优势课程,利用其教师资源以及教学资源对新专业的发展进行规划,办出自己的专业特色。食品加工占优势的学院,如中国海洋大学、广东海洋大学等,侧重于保鲜加工安全控制;农畜水生产占优势的学院,如吉林农业大学、河北科技大学等,侧重食品原料生产过程安全;检验检测设备、技术占优势的学校,如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计量学院等,侧重的是检测科学技术;管理科学有优势的学校,如浙江工商大学、哈尔滨商业大学等,偏重于质量安全管理;农科院校、理工科院校以及综合性大学,如中国农业大学,江南大学等,则在农产品、化学检测技术方面有很强的研究基础……每所学校依靠自身优势培养出来的人才特点不同,恰好符合了不同就业领域对食品质量与安全人才需求的不同。
技术与趣味相结合的实践类专业
老话说“开门不离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食品专业说到底就是为老百姓“吃”的问题服务的。
学习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不像某些其他理工科专业那样充满数据、表格和计算,而是有许多可以与生活知识相结合的知识点。很容易学以致用,成为实用型人才,而不是理论型人才。这个专业的实际操作要求比较高,许多课程都配备有专门的实验操作课程,通过这些训练,可以很好的理解和消化理论知识、适应国标检测方法、强化实际工作能力。比如食品化学课程的实验中,会让同学们用国家标准方法去测定食品中的蛋白质、脂肪、灰分等物质的含量,这些在生产工作中,都是很实用的技能。在此基础上,大家还会接触到更高端的仪器操作(仪器分析课程),提高大家的实验、检测、研发技术。
在我的大学――江南大学,不仅有很强的专业课,也有许多很有趣味的兴趣课。比如“食品感官”这门课,就是让大家通过品尝食品、评价不同食品的气味、味道、口感等来学习的。通过这门课程,能够很好的发掘出味觉非常灵敏的“感官评定师”,比如品酒师。在食品学院里还有非常有特色的“烘焙俱乐部”,同学们在这里学习烘焙的知识和技术,认识传统蛋糕、日本蛋糕、法式面包等糕点的不同特点,并能自己亲手制作烘焙食品,里面总是充满了欢声笑语和美食的味道。
食质专业是一个理论性和技术性都比较强的专业,要学好它,一是要牢固掌握基础知识。许多专业课与生物、化学方面的知识关系密切,学好这两门课有助于后期专业课的学习。二是要建立学习兴趣。理工科的学习有时很枯燥,然而许多理论型的内容都会与后期的动手操作结合起来,当你在学习的时候有兴趣,许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三是要多思考,勤动手。做实验不仅是动手的事,还要多思考,才能“理论联系实际”,才能把知识落实到手上,才能让实验更科学合理。多想多练,把技术打牢,才能掌握好这个专业的本领。
这是一个进修方向很多的专业
如果你想从事科研,继续深入学习这门学问。本科毕业后,你会有很多的选择,比如出国留学、研究所研究员、研究生、企业研发部门等等。因为这个专业的专业课中食品化学、毒理学、营养学、安全学等都可以细化为将来的科研方向,而这些方向在研究领域都是比较热门的,在国内外的大学、科研机构、企业中都不少见。只要你有兴趣,尽可以通过本科的积累,来继续学习!
建筑安全学科是传统的建筑行业相关学科与现代安全工程学科的有机结合,该学科具有典型的交叉学科和应用型学科的特征。由于建筑行业产品和生产活动的特异性,使得建筑安全问题及相应的管理手段不能简单照搬一般的安全管理经验。同样的,建筑安全科学建设也不能将安全工程学科模式直接移植,而是要在现代安全工程理论框架下,尊重建筑生产活动客观规律,以培养建筑安全人才为目标,以服务建筑安全行业的安全生产和安全监督工作为主。因此,建筑安全学科建设必须立足于工程实践,紧紧围绕社会现实需求,通过理论研究与实践需求的互动,为学科发展注入推动力和生命力,避免陷入“大而全”、“重理论轻应用”、“重技术轻管理”的僵化建设思路,培养适应实践需求的建筑安全从业人员,其学科体系建设基于三方面的实践要求。
(1)以执业资格教育为导向
在建筑行业,针对安全工作从业人员的执业资格能力评定分为两个层次:一是侧重于职业资格审查的安全员上岗证书考试;二是侧重于执业能力测试的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前者开展面广,通过率较高;后者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覆盖面较窄,测试难度较高,但能力提升效果好,含金量高,是我国安全工作领域执业资格制度推进的重点。尽管两个层次测试难度有异,考试科目设置也不同,但其对安全工作从业人员核心能力的考核都围绕着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安全生产技术、管理及实务几个模块的内容。借鉴建造师、造价师等专业执业资格管理的经验,安全领域的执业资格制度建设可以为安全从业人员层次划分和知识水平测定提供规范化标准,因此,建筑安全学科建设也必须与建筑安全执业能力检定的标准相呼应,相应的整合执业资格考试的科目和考核重点,将考核知识点有机渗透到课程体系中,让建筑安全专业学生在学校的专业学习阶段储备知识,以便于走上工作岗位后,达到一定的实践积累再参加相关执业资格考试,从而大幅提高建筑安全工作从业人员的学历水平和能力层次,同时也助推安全领域职业资格制度的建设。
(2)安全技术与安全管理教育并重
传统意义上的安全工程学科课程体系主要从两个层次入手,一是围绕广义的安全科学理论、安全技术开设课程,如《安全学原理》、《安全设备工程》,二是围绕特定行业的专业知识、技能和工艺,如《建筑施工安全控制学》、《建筑安全事故应急处理方法》等。这种课程体系的设计仍停留在传统的“唯技术论”的思想上,侧重于对学生技术能力的培养,而对学生安全管理相关知识和能力的培养关注不足,更忽视安全工程的公共管理职能,不符合建筑行业人才需求特征和建筑企业运行的客观规律。在工程实践中,由于安全管理目标的特殊性,使其往往与建筑企业及建设项目管理的成本目标、工期目标相互冲突,客观上要求安全工作人员善于通过管理协调和沟通解决除安全技术之外的制约安全管理目标实现的问题。因此,从学科定位来分析,建筑安全学科具有交叉学科的特征,是建筑学科、安全学科和管理学科在实践领域的交叉应用产生的应用型学科,其学科建设也应突出这种应用特征和交叉特征。
(3)强化宏观安全管理能力培养
近年来,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造成的生命和财产损失让全社会付出了惨痛的代价。随着社会安全意识的提高,安全问题引发了社会的普遍关注,安全监管成为相关部门越来越重要的职能。而政府公共管理理念的更新,改变了以往传统安全监管实践的思路和工作方法,在转变政府职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总体改革目标之下,新时期的宏观安全管理侧重于资质管理、资格管理、独立监督和安全执法,而围绕工程项目实践和企业运营的安全技术和微观管理职能则逐步下放给第三方独立监管机构和企业专职安全工作人员,为适应这一发展必然趋势,建筑安全学科体系建设必须做出相应调整,尤其是要突出安全法律、公共管理等相关理论,以便于覆盖政府监管、行业监督等多个层面的人才需求,为社会安全监管职能的改革与实践提供适用的人才。综上所述,新时期的建筑行业安全管理实践的发展和需求的变化,为建设面向应用的建筑安全学科提出了客观要求和工作思路,为了使建筑安全学科人才培养更加具有专业特色和实用性,在学科建设中必须要响应上述实践需求。
2面向实践的建筑安全学科课程体系
2.1建筑安全学科的人才培养要求
围绕建筑行业实践要求,建筑安全学科的人才培养综合目标是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和较强实践能力的建筑安全工程专门人才,这一目标实现的核心是建设科学、系统的课程体系,可以通过不同层次的课程设置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主要分为两个层次:
(1)基本能力
通过学校教育,锻炼学生身体素质,开展道德品格和政治思想教育,培养学生达到思想政治、基本文化和身体与心理素质要求;结合社会对人才的基本素质要求,培养学生具备一定水平的英语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
(2)专业能力
通过技术、法律、管理等专业课程设置,培养学生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形成服务于安全技术及工程、安全控制与管理、安全监督与监测、安全设计与生产领域的理论储备,并通过适当的训练具备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
2.2建筑安全学科课程体系设计
借鉴安全工程学科培养体系建设的经验,以满足建筑行业安全工作实践需求为出发点,在遵循教育教学客观规律的基础上,为了实现对专业基本能力和专业能力的培养,建筑安全学科的课程体系应由互相联系、互为支撑的四个模块构成。
(1)公共基础课程模块
按照教育部对本科学历及工程专业的培养要求,公共基础课程涵盖培养学生基本政治素质、文化素质、身体与心理素质、外语素质及计算机素质的课程。
(2)专业基础课程模块
根据建筑安全学科特征和建筑安全人才需求特点,专业基础课程须依托土木工程、建筑学、工程学等建筑相关学科,并开设通用安全技术课程,体现建筑安全交叉学科的特色。
(3)专业课程模块
建筑安全学科专业课程应摒弃“大而全”的设置思路,突出建筑行业特征,符合建筑行业安全工作实践的实际需要,通过专业课程教育,培养学生具有特色的专业技能。从专业课程分类而言,主要包括法律课程、技术课程及管理课程,全面塑造学生兼顾技术与管理、宏微观结合的专业能力。
(4)实践环节模块
为了实现理论学习与工程实践的无缝对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鼓励学生提高动手能力、创新能力,需重视实践环节的培养强度和力度。实践环节通过课程设计、实习及毕业设计三个维度训练学生知识运用、理论联系实际及综合统筹的能力,鉴于建筑安全学科的应用特征,实践环节的设置和开展直接影响学科体系建设紧密联系实践目标的实现。通过上述4个模块的设计,形成一个有机的互为支撑,面向应用的建筑安全学科课程体系,同时结合人文社科类选修课程的开设,在突出专业特色的基础上实现全面提升学生能力培养的水平。
3面向实践的建筑安全学科培养模式
围绕实践需求建设建筑安全学科,并不是降低理论水平或知识点难度,而是通过构建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良性互动体系,一方面,以前沿创新理论指导实践工作,另一方面,紧密围绕实践问题开展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确保理论研究有的放矢,因此,对建筑安全学科的人才培养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高水平的学历教育
在立足本科学历教育的前提之下,构建本科学位-双学位-专业硕士学位的学历教育体系,以满足安全实践对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本科学历教育是建筑安全学科建设的基础,是专业人才培养的主战场。依据课程体系科学编制教学计划,开展教学活动,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课程学习着力打造建筑安全本科专业,形成人才输送的主渠道;其次,由于建筑安全学科的交叉学科特性,可以开设双学位及辅修学位,在建筑、土木、工程管理等相关专业中择优进行第二专业学习,有利于快速扩大生源规模和素质;此外,在本科学历教育的基础上,布局长远,争取申报开办专业工程硕士领域,通过教育层次的提升提高建筑安全学科理论研究水平,带动学科建设和层次的水平提升。
(2)灵活创新的教学与培训结合方式
针对目前建筑企业、政府部门及研究机构普遍存在的专业人员缺乏,从业人员学历水平不高的现状,开设建筑本科专业的高校可以发挥理论教学优势,利用高校现有资源开展不同形式的培训活动,如学历再教育、夜校等,对相关专业毕业生及现有从业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形成持续教育、终身学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同时,由于执业资格考试呈现出难度逐步提高,规模逐渐扩大的趋势,社会对执业资格培训的需求也逐步增大,在此领域,高校也可以发挥系统化教学的专业特长,创新培养方式,开设培训课程,进行针对性辅导,一方面帮助提高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加速培育专业人才队伍,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搭建高校与企业及社会交流的平台,从而为加强社会安全教育,促进我国安全工作水平的提高承担高校应尽的社会责任。
(3)高层次的实训基地建设
为增强学生理论转化实践的能力,让学生对所学知识和技能具备直观的认识,最为直接有效的途径就是加强建设实训基地。从建设模式上看,一种是加大校内实训基地,依托学校现有各类专业实验室、网络中心,结合各门专业课程,通过课内实验、课程设计,增加学生接触操作和实践的机会,这种模式需要学校一方面整合现有资源,提高各类实验中心的利用率,同时也需要学校持续加大投入力度,丰富、更新或改善实验中心的种类、设备等软硬件条件;另一种是通过校企合作建立校外实训基地,以认识实习、毕业实习等方式,让学生直接参与工程实践,这种模式在减轻了高校资金投入压力的同时,既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技能,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提高学生的就业水平,为学生与对口人才需求单位建立直接联系。两种模式缺一不可,建筑安全学科建设的实践特色必须通过持续加强的实训基地建设和充分利用凸显出来。
4面向实践的建筑安全
学科建设关键因素建筑安全学科属于新兴的应用型交叉学科,发展历史不长,借助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依托发展相对成熟的建筑、工程及管理学科,建筑安全学科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机遇,但也面临诸多影响学科发展速度和建设水平的关键因素,
(1)开放创新的办学思路
现代教育强调交流、融合和创新,特别是在全球化发展的背景之下,建筑安全学科建设不能墨守陈规,故步自封。建设实践特性突出的专业尚属我国高校专业建设的新领域,没有可照搬的范例,只能依靠勇于创新,以开放的姿态借助多元途径开辟办学新路。首先必须具备国际化的视野,美国、德国,我国香港地区的诸多高校已积累了安全专业建设的相当经验,尤其是在加强实训教育方面,因此,面向实践的建筑安全学科建设必须在考虑我国现实的前提下,吸收国内外相关学科的办学经验,兼顾特色的同时紧跟国际化的教育发展趋势。其次,建筑安全学科建设需制定具有前瞻性的学科建设目标,追踪前沿理论研究成果和创新技术,运用模拟仿真等前沿研究方法和设备软件,以高起点建立适应行业需求的建筑安全学科体系。
(2)政产学研一体的合作方式
面向实践的建筑安全学科建设不能闭门造车,必须举政府、高校、企业及研究机构之力,构建“宽平台,重联系”的特色专业学科。首先,政府部门发挥引导作用,学科建设必须借助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的政策支撑,创建灵活、宽松的办学环境;其次,高校合作的关键,以学科建设为引领,一头联系行业需要、企业经营和项目建设,一头沟通科研机构和研发部门;同时,企业是实践的前沿,通过校企合作,为学校提供实训实习平台,同时高校反哺企业,定制式的培养专门人才;此外,科研机构是深化发展的基础,理论和技术创新可以提升学科建设的层次。通过建立政产学研一体的合作体系,对接政府及行业公共安全管理、企业安全实践、安全理论和技术创新的多方需求,实现基础扎实、水平先进的学科体系建设。
(3)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是学科建设的基础。目前各高校的安全学科建设普遍遇到人才瓶颈,要搞好学科建设,需要充分认识和掌握建筑安全学科发展客观规律的学科带头人,以及一批既掌握前沿理论又能密切联系实际的教师。能否建立起专业素质高、科研和教学能力兼具的师资力量,形成师资人才发展梯队,是决定建筑安全学科发展水平的决定性因素。高校一方面要优化内部资源,鼓励现有教师采用进修、交流等方式,提高自身专业水平,另一方面要依靠人才引进,拓宽人才交流的通道,创造条件吸引有经验、有能力的专业人才加入到师资队伍中。此外,面向实践的学科建设还需要从实践领域吸收特殊师资,不拘一格用人才,可以聘请政府监管部门、企业安全管理从业人员以导师、开办讲座、开设选修课程等方式弥补教师实践经验的缺乏。
(4)系统化的教材建设
专业教材是建筑安全学科建设的基础素材,由于我国目前各类安全工程学科开办时间尚短,尤其缺乏高质量的专业教材,目前使用的教材往往不成体系,通用安全课程缺少统一的教学大纲和统编教材,不同专业课程教材存在内容重叠,知识陈旧,甚至观点相互冲突的情况,给教学工作的开展带来阻碍,因此,必须结合建筑安全学科课程体系设计,遵循教学和实践规律及经验,组织编订实用的教材体系,着重更新理论和观念,并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加以修订,尽快形成体系化的教材系列。
一、传统教学模式在建筑工程管理课程教学中面临的困境
传统的工程项目管理教学模式仍然是一种以讲授为主的静态教学模式[1]。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基本还是通过教师“讲”,学生“学”完成课程知识的传授。这种教学模式对于一些着重理论化、逻辑关系强的课程,如数学、力学等不可否认仍具有较强的适用性。但对于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来说,由于课程内容的特殊性和抽象性,传统教学模式在该课程的运用面临诸多困境。
(一)传统教学模式不能适应课程自身性质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课程系统性和综合性强,既包括进度计划编制、施工技术等实践性较强的内容,同时又包括质量管理、安全管理等管理类内容,是介于工程技术学和管理学之间的交叉学科。这一课程性质不但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理论知识,更要切实具备实际项目管理能力。传统教学模式虽能基本满足理论知识讲授要求,但对于提高学生相关实操技能却作用有限。
(二)常规教学手段不能满足教学需求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课程特殊之处在于它对实践性的要求不体现在具体工程技术问题或是某个固定场景上,而是要求学生能从工程项目的投标阶段开始到最后竣工清场,全过程掌握项目实施和处理其中发生的各种经济、技术、法律和管理问题。因此受制于这一因素,常规教学手段中的课堂讲授、实验、现场实习等措施都无法完全满足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教学需求,工程项目管理理论知识很难通过实验或现场实习得以重现。
(三)课程对象要求教学模式的创新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与学生习惯的前后内容联系紧密,数学公式推导环环相扣,知识点具体形象的一般工科课程大不相同。该课程融入了大量的管理学和经济学等知识,理论推导较少,但理念、流程、规范、法律要求等较多。对于学生来说,将这些抽象知识具体化、实际化,进而与工程实际相联系,是他们的迫切需求。为使学生深入掌握这些理论知识,必须认真探索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
二、PMST系统在建筑工程管理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中的作用和意义
如前文所述,受课程性质和内容等客观因素制约,传统教学模式和常规教学手段在建筑工程管理课程中的作用受到较大限制。为保证课程教学质量,培养合格现代工程管理人才,必须开拓思路,运用新型技术和方法,改革课程教学模式。
PMST系统,即工程项目管理沙盘模拟系统(Project Management Simulation Triaining)[2],借鉴现代沙盘教学形式,贯穿融合工程技术、管理理论等知识,模拟一个工程项目从中标开始到竣工结束的全过程管理。其核心思想在于强调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课程知识的具体化和实践化,通过硬件仿真模拟操作和软件智能方案评分,使学生将理论知识在仿真环境下最大限度地用于工程管理实践。充分结合PMST系统探索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和理论意义。
1.完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课程实践教学手段
“管理是科学也是艺术。”[3]建筑工程管理课程实践性很强,但同时也要求学生领悟工程管理的艺术。受限于工程现场实际情况和教学手段等因素,以往的工程项目管理课程实践环节基本与施工技术、施工组织等课程无异,学生只能看到具体施工部位和施工技术的做法,而很难把课程中的管理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如何让课程与工程实际相结合,一直是工程管理类课程的薄弱环节。PMST系统为解决课程教学与工程实际脱节问题提供了一种切实可行的途径和方法。
2.促进形成逻辑完整严密的课程知识结构体系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作为工程管理类专业核心课程,内容比较繁杂,一般包括进度控制、质量控制、成本控制和安全管理、合同管理、信息管理等内容,知识结构学科跨度大。在以往教学实践中,学生往往反映课程学习内容繁多,相互间找不到有机联系,掌握起来难度很大。引入PMST系统后,课程理论知识如融资计划、施工管理方案、现场紧急事件应对等在全过程模拟中都得以重现,各种理论知识按照实际工程开展顺序逐一得到应用,课程与实际紧密结合,形成前后呼应、逻辑严密的知识体系,使学生对课程内容产生十分直观、深刻的理解。
3.锻炼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PMST系统能逼真模拟工程实际,允许系统参与者自主确定项目盈亏决策、进度计划编排、资金筹措、资源使用计划等活动,并依据系统软件自动判定项目参与者自主制定方案的合理性与可行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充分结合PMST系统,促使学生不止满足于基本原理的掌握,激发学生求知欲望,锻炼独立思考能力,将理论知识灵活运用到工程实践中,寻求项目管理的最优化方案。
4.提高学生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
现代工程管理中很重要的一点在于和各方的沟通协调,因此作为培养项目管理人才的本课程来说,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是教学任务之一。在PMST系统操作过程中,每5~6人一组,完全按照工程实际管理岗位设置项目经理、财务经理、生产经理、经营经理等不同角色,由学生各自担任,在项目执行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由学生自由讨论,PMST系统要求每一位参与学生在真实气氛中体验项目管理决策,强调和组内其他成员的交流与合作,为学生在实际工作岗位中的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打下良好基础。
三、基于PMST系统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教学方案设计与实施
(一)切实做好课程理论知识准备工作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课程强调实践,但并不否定理论知识的重要性。相反,只有深入熟练掌握理论知识,才能进一步将其运用到工作实际中。运用PMST系统进行教学,要根据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内各项工作开展的先后顺序和各个岗位的技能要求,对课程理论知识进行分析和重组,加强技术、经济、管理、法律等各学科知识的有机结合,使之模块化、系统化,可大大改善教学效果,为PMST系统的实际操作打下坚实理论基础。
(二)认真领会PMST系统操作规则
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根据PMST系统操作规则,完成仿真工程项目启动。以广联达公司出品的工程项目管理沙盘模拟(PMST)系统为例,首先将学生每5人一组模拟组建一个真实的项目经理部,让学生自主决定项目经理、经营经理、生产经理、采购经理、财务经理的人选,确定各岗位在系统仿真操作过程中的职责和任务。然后教师向学生详细讲解PMST系统软、硬件使用方法,尤其是解释清楚关于系统的基本假定、系统操作规则、施工费用支出、施工紧急事件补救以及施工报表填写方法等方面内容,为学生后续的项目执行做好准备。
(三)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
实际工程项目面临的情况千变万化,PMST系统同样可以仿真模拟出工程实际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让学生从自主讨论和决策中深入领会相关知识的运用技巧。从资金筹措计划到各项施工费用的支出决策,从各构件施工顺序到施工材料,从施工现场临时设施容量确定到劳务班组的进出场安排,实际施工中所可能面临的一切问题,在PMST系统仿真模拟操作过程中都会遇到。每一事项的决策,都会影响到项目最终盈利数字,从而真实反映出学生对于工程仿真项目的管理水平。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评判者”角色,不能也无法直观给出“标准答案”,而应充分激励学生运用所学相关知识自主思考和讨论,并最终统一意见实施决策。
(四)借助PMST系统软件完成操作评价
在PMST系统操作过程中,由于各个项目部(学生小组)资金筹措计划、施工方案、劳务进出场安排和现场临时设施数量等各不相同,因此各学生小组最终操作成果无法用人力简单判定,必须借助系统自带的软件系统完成评价工作。这就要求学生必须按照现实中工程项目施工过程资料管理要求准确填写PMST系统中的施工单据,并输入系统评价软件,从而判定仿真操作过程中是否存在错误环节和项目管理最终盈利水平。
四、运用PMST系统的几点建议
在使用PMST系统进行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教学过程中,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问题需要注意。
首先,运用PMST系统不能只重操作,忽视策划。PMST系统在课程教学应用中可以归纳为项目策划和项目执行两个阶段,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普遍存在只重项目执行操作,严重忽视动手之前的工程前期研究和策划的问题。这一现象必须避免,因为从PMST系统设置初衷来说,追求的并不是让学生精确而近乎机械地完成仿真项目执行,而是借助系统提供的仿真工程项目,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做出项目管理最优决策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这一角度来说,“看不见”的项目决策重要性远远超过“看得见”的项目执行。
其次,教师要多应用PMST系统自建项目功能,加大系统应用深度。PMST系统初始状态下只有较简单的几个仿真项目供学生练习,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难免出现仿真项目紧缺、深度不够的问题。这时教师应充分研究PMST系统,依托其强大的项目自建功能,根据可视化语言自由创建仿真项目供学生练习,并由PMST系统软件自动完成其操作成果评价。这样不但充分发挥教学设备效益,更能加深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
最后,建议继续深入研究完善PMST系统。目前PMST系统的一些基本假定和操作规则距离工程实际仍有相当距离,例如,将所有构件简化成绑钢筋、支模板、浇筑三个工序,假定施工现场所有机械不需要人工值守等。这些假定和规则明显过于简单和理想化,建议相关专业教师和科研人员继续深入完善PMST系统,使其更加符合工程实际。
1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现状分析
课程体系建设既是专业建设的关键与核心,也是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在电子商务专业核心课程设置方面,国外各高校大都突出自己的传统优势,或侧重商务,或侧重技术。英国高校在电子商务教育方面发展较快,课程体系强调课程的前后相关性即学科的整体性,选修课方面更加强调学生的自主,在实践教学方面非常重视,注重与实习基地的共建[1,2]。我国高校目前电子商务本科专业发展总体上有两大基本方向:电子商务经管类方向和电子商务工程类方向,由于两大方向各自的培养目标不同,因此在知识与技能体系方面各有侧重。例如,浙江大学电子商务本科专业分别设置在经济学院与管理学院中,依靠学校的优势资源,采用由经济、管理、计算机三个学院联合培养的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强调电子是手段,商务是根本,加强商务管理和商务实践方面的课程,注意学生知识模块的平衡建设及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3]。以经济管理类学科为主的财经类院校,电子商务专业起步本身较晚,既没有综合性重点大学雄厚的学科基础,也没有理工类院校信息工程学科的支撑,在课程体系的建设中存在以下问题:
1.1无法准确把握电子商务专业内涵,课程体系结构缺乏有机性
电子商务专业是一个内容非常广泛的学科领域,要从中选择出既能体现学科前沿,又能体现财经类院校特色;既能符合财经类院校教师专长,又能保证培养的学生适应社会人才需求,这存在一定难度。文献[4]汇总统计发现电子商务专业的核心理论课程设置都体现了电子商务学科的交叉特点,但课程设置的内在逻辑性和相关知识的有机融合方面有所欠缺,没有形成有机的课程体系,反映信息社会和电子商务最新发展的前沿类课程较少,对学生创新与创业能力培养侧重不够,人才培养方向模糊等问题。
1.2专业师资缺乏,较难形成具有特色的课程体系
目前,国内高校电子商务专业老师大部分由于缺少电子商务专业知识的培训以及电子商务的实际操作经验,在教学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环节能力较为薄弱,因而造成了学生的实践意识及动手能力不强。另外,国内财经类院校的电子商务专业招生生源质量与其他专业相比处于劣势,这在一定程度对人才培养的质量和专业的深入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
1.3实践教学环节重视程度不够,实践教学体系需要完善
电子商务从信息技术和商务实践中发展而来,许多课程都包含大量的实践内容,实践性是电子商务学科的核心[5]。这一方面需要改变传统认识及做法,实践教学不再局限于实验室模拟软件的使用及实习基地的参观,而是要将案例教学、应用技能的培养分层次地纳入到实践教学环节之中。另外,还需要根据企业、社会对电子商务人才多层次、多元化的需求特征,建立起符合市场需求的实践教学体系,做到“宽”与“专”的结合。
2财经类院校电子商务本科专业课程体系设计的思路
电子商务本科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需要考虑学科特点及核心知识体系、社会需求,现代信息技术影响等多种因素,采用什么方法科学合理的构建课程体系是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对财经类院校的电子商务专业而言,在准确把握电子商务专业内涵、有机构建课程体系、寻求专业特色基础上,协调好学科特色与社会人才需求的关系,使电子商务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的既具稳定性,又能与时俱进,文献[6]提供了具体可行的思路,即从相对静止的学科特点入手,从问题解决的途径中找到本专业的特色,即核心课程,然后扩展成课程体系,再用相对动态的人才需求及其能力构成进行修正。虽然它是应用于信管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但是这一设计思路很好地平衡了学科特色与社会人才需求之间的关系,使课程体系的设置更加合理,对财经类院校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3上海金融学院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设计实践
上海金融学院电子商务本科专业2005年经上海市教委批准设立,隶属于信息管理学院,2006年开始招生,授管理学学士学位。按照高校电子商务专业教指委的意见和专业规范,结合专业特色定位,利用上述思路,对我校电子商务本科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了优化。
3.1初步确定重点课程
我校电子商务专业根据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和上海市电子商务行业发展对电子支付专业人才的需求,以及学校金融学科强和与金融行业的天然联系,建立了通过信息技术与金融经济和管理相融合,培养具备网络金融和电子支付基本理论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电子商务特色人才,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服务,为上海电子商务行业发展服务的培养目标。如何更好地实现电子商务与金融经济、管理的结合,一是可以通过网络及信息技术帮助企业实现电子商务。例如金融类企业由于自身行业的特殊性,在实施电子商务的过程中,如何加强安全性及实时性成为关键,这就涉及到对电子商务相关技术有整体理解和把握。对于技术的要求,一方面考虑对现行ERP、CRM等软件或系统的应用,以及电子商务安全技术的应用,另一方面考虑电子商务系统的开发,主要在于系统的规划、分析能力的培养,强调信息技术及安全技术与商务模式的创新与融合,以区别于计算机专业和信息管理专业。二是电子商务意识的培养,熟悉不同类型企业的传统商务运作流程及特点,善于发现利用信息技术从事电子商务活动的规律,能用现代企业管理方法、网络技术、项目管理等方法为企业设计、创造和管理电子商务,并对电子商务的运用以及由此带来的问题有较深的认识,电子商务环境下能分析和识别出商业机会及能带来的盈利能力,如何引导商业需求,发展电子商务给企业带来更多发展的机遇等。考虑到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科特点及知识体系,结合以上的分析识别出一些重点课程。例如电子商务系统分析与设计、WEB系统开发实践、电子商务安全管理(支付方向)、网络营销及项目管理等课程为电子商务在金融行业中的实施及应用提供技术和管理支持;电子支付与结算、网络金融等课程对电子商务环境下支付与结算体系有更全面、深刻的认识,依托学校的优势资源,突出专业特色。以上这些课程把系统分析与设计、企业管理、电子支付与电子商务金融环境有效融合,使学生能认识、理解、掌握如何用电子信息技术从事电子商务系统开发、推广、咨询与管理,特别是为企业解决电子支付的应用与管理中的问题。
3.2市场人才需求及能力特征分析
目前社会对电子商务人才需求的主体是企业,企业对电子商务类人才的需求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由于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导致商业模式变化,传统企业开展电子商务对人才的需求;二是由于电子商务的出现导致新的企业类型对相关人才的需求[7]。两个方面的人才需求都离不开技术与商务,但这不是技术与商务的简单叠加,而是要实现两者有效融合,从而适应企业的要求。要适应以上市场需求,需要对其进行层次细分,各个层次体现出对所需的人才能力差异性,不同的能力需求体现出专业培养的不同方向和层次,如下表1所示。从表中岗位群的分析可以得出对电子商务专业的人才能力需求分类基本上为技术型、商务型、战略型,另外考虑到电子商务教育的发展还有教学科研型电子商务人才,主要是指在大专院校、相关科研机构及相应部门和企业中从事电子商务教学及科研工作的人才[5]。从能力层次上分为高、中、基本三个层次,对于高层次的人才能够根据环境和企业的具体条件对电子商务战略进行规划与决策;中等层次的人才能灵活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从事电子商务项目运营、实施与管理;基本层次的人才一方面以技术为主的能进行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美化,另一方面以商务应用为主能进行网络营销、网上交易等。由于我校的金融背景及招生的地域特点(以上海生源为主),毕业生就业单位大部分集中在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要能够突出专业优势,体现专业特色,需要按照不同的岗位层次及能力需求,在人才培养上围绕信息技术与金融、管理的融合与创新这一主线开展,才能更好地适应电子商务环境下金融机构新的发展。通过以上市场需求及能力层次分析,结合学校优势及信息学院的计算机技术背景,本专业培养人才主要面向电子商务师、面向电子商务的应用与管理等人员,突出金融行业;从能力层次要求上来看主要以基本层次为基石,中等层次为目标。当然考虑到学生的长远发展,综合类高层次人才更符合市场所需以及学生未来发展的方向,进行课程设置时可以通过一些选修课或者与企业的合作,有条件的话参与企业的咨询与顾问工作等多样的方式进行。
关键词:职业岗位能力;混合式教学;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
一、问题的提出
学科培养的不仅是学生的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岗位职业能力。职业能力包括知识维度、技能维度、态度维度、情境维度等,从行为表现性的维度拓展到默会的、潜能的维度,从聚焦职业岗位本身扩展为职业群、甚至生活领域的相关能力[1]。高等职业教育是指在高等教育阶段实施的职业教育,兼有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双重属性,强调以能力为本位,以提高职业能力为目的,课程设置注重以职业需要为主线,强调职业素质和岗位职业能力的培养[2]。《仓储配送技术与实务》课程作为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对应着企业的仓储配送岗位,也是物流管理专业其他课程的基础。课程不仅需要学生掌握仓储管理知识,还要熟练掌握仓储配送作业流程、会使用各种仓储设施设备,对仓储配送作业进行操作,是一门培养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仓储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课程。
混合式教学是一种将线上的数字化在线教育与线下的课题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强调以学生微众,充分发挥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并借助在线教育职业与信息技术推动学科教学,以达到更有效的学习效果[3]。随着信息化时代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互联网+”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改革势在必行。2017年笔者承担的《仓储配送技术与实务》获得校级在线精品共享课程建设的立项支持,对本课程进行混合式教学改革,以本课程参加2019年广东省职业院校教学能力大赛并获得一等奖。经过近年来课程改革与建设,已经建成较为完善的在线课程。文章基于仓储配送职业岗位能力要求,根据课程特点,将从教学分析、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混合式教学模式设计,并应用于教学实践中,最后通过教学效果进行分析,完成对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探讨和总结。
二、高职《仓储配送技术与实务》开展混合式教学改革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一)《仓储配送技术与实务》课程的教学现状
《仓储配送技术与实务》作为物流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均很强的课程,包含仓储商务活动、仓储规划与设计、入库作业、在库保管、出库作业、配送作业六个模块,知识点和技能点多,对于培养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非常重要。目前本校该门课为56课时,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以教师讲授知识为主,受课时限制,组织学生对部分技能点进行实践演练,更多的技能点需要学生课后进行实践和总结。传统教学模式中,师生沟通实时性差,教师难于掌握学生课外实践演练情况,学生积极性和自主性不高,学习效果不佳。
混合式教学中,基于“超星学习通”建设课程平台,在平台上展示所有的课程资源,教师课前通过平台任务和引导问题,学生课前自主学习,进行课前在线测试,教师通过平台了解学生自主学习情况,确定教学难重点,调整教学策略。课堂上只需要针对学生在课前学习的难点和重点讲解即可,更具针对性;学生带着疑问进课堂,更具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取启发式教学模式,创设情境和问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析、讨论、解决问题,完成课程项目任务,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学生课后技能训练情况可以录制视频上传平台,教师更易掌握学生技能培训情况,实时点评,学生能更好地改进和提高。师生通过平台可以实现课前、课中、课后实施沟通交流,共同探讨课程中的各种疑难问题,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
(二)网络环境和教学平台支持混合式教学的开展
笔者所在学校已经建设完成数字化校园,校园网络实现全覆盖,学生拥有智能手机和电脑的比例达到100%,学校已经购买超星学习通教学平台,为实施混合式教学活动奠定基础。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问卷、在线测试、随机提问等方式,实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学习效果,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策略。
三、基于岗位职业能力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
根据《仓储配送技术与实务》的岗位职业能力要求、课程的特点,确定以学生为中心,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包括教学分析、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四个阶段,如图1所示。
(一)教学分析
教学分析主要包括对于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学情分析、教学环境分析、职业岗位能力与教学目标分析、教学内容分析五个方面进行分析。
1.学情分析。《仓储配送技术与实务》授课对象为物流管理专业二年级学生,开课前对学生发送调查问卷,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学生对于网络学习的能力、对于课程的认知、仓储配送岗位职业能力要求的认知。调查发现,通过前续学习,他们已经具备商品学和仓储管理基础知识,但是对于仓储配送岗位所需要的知识、技能、职业素养并不清楚;基于对高职物流管理学生学习特点分析,发现他们喜欢探究式学习、爱动手,愿意团队协作,不喜欢灌输式教学,愁死记,缺乏严谨细致的科学职业素养。
2.教学环境分析。要进行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改革,必须需要有功能强大线上教学平台、教室学习环境和实训环境。课程所使用的平台是超星学习通,通过平台可以展示课程资源、讨论交流、教学任务、学习通知、主题讨论、在线提交作业等功能,教师可以通过平台掌握学生学习进度、在线测试情况,并实时反馈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问,平台也能满足学生线上学习需求,并方便沟通交流。学习环境和实训环境在本专业的物流综合实训室,配备有电脑、多媒体等信息化教学设备,并建成仓储配送实训所需要的各类仓储设施設备、实训软件等,能满足课堂知识讲授和技能实践演练的需要。
3.职业岗位能力与教学目标分析。根据2019年7月30日教育部出版的《高等职业学校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标准》,仓储配送主管是物流管理专业主要的岗位群之一,培养目标为具有信念坚定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且有一定科学文化水平、良好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工匠精神;具备专业技术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能够从事仓储、运输配送等基层管理和物流服务的高素质技能人才。通过对物流企业、企业物流部门仓储配送岗位进行调研,与企业行业专家进行座谈,共同确定仓储配送职业岗位能力要求有以下三个方面。
(1)职业素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具有质量意识、环保意识、安全意识、信息素养、工匠精神、创新思维;能吃苦耐劳,具有较强的自我管理、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2)职业知识:熟悉仓储配送相关法律法规、环境保护、仓储安全等知识;掌握商品的出入库作业流程;熟悉仓储在库管理、库存控制知识;熟悉仓储商品流通加工的项目、操作方法及流通加工业务的组織知识;熟悉配送中心的基本作业流程,了解典型的配送模式和类型并掌握配送路线设计和优化的方法。
(3)职业技能:能开展仓储商务活动;能独立开展仓库的出入库作业;能开展货物在库管理以及仓库安全管理;能进行有效的库存控制;能根据配送订单要求选择科学的方法进行商品分拣和流通加工作业并为出库商品选择合理的配送模式,完成配送作业。
确定仓储配送岗位职业要求,即确定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培养具有仓储配送管理、操作知识,具有独立开展仓储商务、仓储日常管理及配送工作、仓储信息处理等专业技能;具有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吃苦耐劳、团队协作等职业素养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成为具备知识、技能、素养可持续发展的现代物流管理人才。
4.教学内容分析。《仓储配送技术与实务》作为物流管专业的核心课程,选用国规教材《仓储管理实务》,依据国家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仓储从业人员资质国家标准,结合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对教材进行重构,设置了六个教学项目:仓储商务管理、仓储规划与设计、入库作业组织、在库管理组织、出库作业组织、配送作业组织。并对各个项目进行细化,设置教学任务,并根据学生的课前学习情况和岗位能力要求确定课程的教学难点和教学重点,确定各个项目之间的逻辑关系和技能训练关键点。
(二)教学设计
依据混合式教学理论,主要从教学策略设计、教学资源设计、教学环境设计、教学组织设计、教学活动设计五个方面开展。
1.教学策略设计。2014年国务院印发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和2015年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均指出,要深化产教融合、深化校企协同育人,通过加强行业指导、评价来提升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因此,在课程设计过程中通过引入企业导师,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演练、强调职业岗位所需的职业素养、指导学生的课后企业实践,并全程对学生的技能训练情况进行评价。在课堂设计实现工学结合,达到校企双主体育人的目的。
在教学设计过程中采用启发式教学模式,通过任务驱动法、小组讨论、Flash游戏、讲授、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思考和探究,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混合式教学理念。采用超星学习通APP、国家教学资源库、动画、游戏、思维导图(Mindmaster)、微信视频连线、3D仓储虚拟仿真软件等教学手段,并引入企业导师参与到课堂答疑、技能实践评价、课后拓展教学中来,实现“工学结合、校企协同育人”的教育理念;最终实现课程教学形式与手段的多样化,激发学生的学生兴趣,活跃教学气氛,实现“知行合一”教学目标。
以课程中项目三入库作业中的任务二“货物入库验收”为例,首先确定线上学习和课题学习的关键点。学生通过超星学习通进行课前学习和在线测试,掌握基础知识。在课程设计时以货物入库验收流程为主线,贯穿整个教学任务;根据学生课前学习情况,设置任务情境,设计两类货物验收项目,分别是模拟货物验收,掌握货物验收关键知识和技能,并采用实训室货物,随机抽取货物进行实物验收,虚实结合,锤炼学生实操技能;在教学过程中,设置三个引导问题,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兴趣,提升知识理解深度;依据货物验收步骤,将任务分解,确定验收四步骤,一边学习理论知识一边完成子任务,在任务的完成过程中,通过小组讨论、“连连看、货物找茬”等Flash小游戏及绘制四维导图、企业导师参与指导评价等方式,促进知识与技能的融合,强化职业核心能力。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贯穿“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中心,通过任务驱动、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采用多种信息化教学手段,逐步推进教学环节,突破教学重难点,最终达成教学目标。
2.教学资源设计。网络教学平台中所有课程资源,包括课程的基本文件、课程学习资源、课程拓展资源。通过实现各种资源形式的多样化,来提升学习的兴趣。资源形式如表1所示。
3.教学环境设计。线上的教学环境主要采用超星学习通APP,所有的课程资源,线上任务和在线测试,学生通过电脑或者下载APP利用手机完成线上学习任务和在线测试,学习中的疑问通过平台实时与教师、同学进行交流解答;教师通过平台了解学生的线上学习情况和任务完成情况,实时点评反馈;课堂教学环境主要利用物流实训室,通过多媒体设备进行知识点的讲解、组织学生进行重难点讨论、展示项目任务完成情况,并利用实训室的仓储配送设备、仓储配送管理软件对技能点进行实践演练,提升专业技能。
4.教学组织与活动设计。《仓储配送技术与实务》教学组织方式主要包括课堂讲授、实践演练、在线学习。通过课堂讲授完成教学重难点的讲解,实践演练完成专业技能点的训练,在线学习主要在课前课后完成,通过网络平台在线学习,预习新知,巩固知识和技能点。因此整个教学活动设计为课前、课中、课后3个环节,每个环节的教学活动安排如图2所示。
(三)教学实施
依据构建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本研究以课程中项目三“入库作业”中的任务二“货物入库验收”为例,实施混合式教学。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根据货物入库验收流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将教学内容细化,课程任务分解,通过课前感知、课中演练、课后提升来实施混合式教学。
1.课前感知。教师将提前一周通过教学平台任务,上传教学资源,设置课前在线测试;学生通过电脑或者手机登录学习平台,学习微课、教学资源,完成在线测试;以小组为单位到企业体验验收,拍摄视频上传学习平台,教师在平台上建立讨论主题,学生分享课前体验入库验收个人感悟,形成对货物验收的感性认识;教师查阅学生课前测试情况、完成的任务视频和讨论情况,分析学生对货物入库验收的感知程度和对知识点的理解程度,调整教学策略,确定教学难点。
2.课中演练。学校每节课为45分钟,一般是两节课连排。课中演练的环节如下。
(1)创设情境(8分钟):教师创设任务情境并引导学生分析任务,要顺利完成此批货物的验收,必须要做哪些工作,一起对项目任务进行细化,确定子任务。
(2)任务解决(35分钟)。这部分主要是解决学习重难点。教师将入库验收任务分解成核对单据、确定验收比例、验收实物、异常处理四个子任务;设置“是不是所有货物入库前都要验收呢?货物验收需要验些什么呢?出现验收异常应该如何处理呢?”三个引导问题,并通过《验收流程拼图游戏》《货物验收比例连连看》《货物质量来找茬》等小游戏、知识点口诀归纳、企业专家连线、绘制货物验收思维导图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行知识点的巩固,训练专业技能,实施过程通过由易到难,强化学生观察、思考能力。学生通过游戏,自我反思,完善思维导图并展示。教师连线企业专家,讲解企业实际工作中异常处理的方式,并强调在验收过程中一定要严谨细致,做到诚实守信,实现校企双主体育人。
在整个讲授过程中,教师利用教学平台、各种信息化教学工具在解决教学重难点,并指导各小组完成各个子任务。最后由学生汇总分解任务,完善情境任务方案,上传平台,教师点评打分。
(3)仿真实训(15分钟)。这部分主要是利用虚拟仿真软件检验其最终验收方案的正确性。学生登录3D仓储虚拟仿真软件,体验货物入库验收操作,如果某一环节操作错误,系统将自动给出提示,直到修改正确才能进入下一环节,最终完成货物入库验收,通过虚拟仿真实训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4)实践演练(20分钟)。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教师在物流实训室设置多组具有不同异常情况的货物,并制定货物验收评分表。小组同学随机抽取一组货物完成验收操作。在这个过程中考察学生操作是否规范、异常处理是否妥当、现场是否做到7S,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爱岗敬业的职业素养。同时,互拍视频上传教学平台,师生、校企专家同步评价。
(5)点评总结(12分钟)。学生针对方案设计、虚拟仿真、实践演练情况进行小结,教师对各小组表现及存在的问题点评总结。
(6)课后教学拓展与反馈。课后教师梳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易错点,编制课后测试题,学生完成课后测试,并参与合作企业、学校仓库、食堂入库验收工作,巩固提升专业技能。
(四)教学评价
课程在开展混合式教学时,采用过程性评价,对整个线上线下学习的内容进行分解,设置评价指标和评价权重。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依据项目任务的难易程度、学生的学习情況实时调整。考核环节采取学习平台打分、仿真软件自动评分以及小组、教师、企业专家共同评价的多维度评价方式,保证评价的全面、公平与客观,以“货物入库验收”为例,教学评价设计如表2所示。
四、基于岗位职业能力混合式教学改革的效果分析
(一)教学效果
《仓储配送技术与实务》课程在实施混合式教学之后,通过向学生发放问卷、课后座谈等方法,完成对课程混合式教学评价。问卷显示:(1)98%以上的学生认可当前进行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他们认为通过混合式教学模式以及多种信息化教学手段的使用,能够提高学习兴趣与学习效果,小组协作完成项目任务能提升沟通交流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2)90%的同学认为混合式教学模式可以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学习,实时分享学习情况,提高了自主能力,线上的预习新知让课堂学习更具有针对性,课后拓展学习可以更好拓展知识面,专业技能、职业素养提升明显。(3)85%学生认可当前的评价体系,不再唯期末考试作为最关键的成绩参考,可以督促同学们平时加大对于课程的投入时间,主动去思考、解决课程项目任务,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平时加强知识的积累,在实践环节可以更深刻地体会到职业岗位要求,学生更明白如何去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知识素养和职业素养。从教学效果来看,通过课前、课中的学习和演练,学生在课后测试成绩提升明显,参与企业的实践演练操作规范,学生参与企业工作好评率更高。
(二)教学特色与创新
《仓储配送技术与实务》课程在实施混合式教学过程中,通过问题引导,多种教学方法、信息化教学手段融合使用,化解教学重难点,激发兴趣,培养学生好学、乐学、勤思、明辨的学习习惯。
通过课前在线学习、体验工作过程、课上学习重难点、完成项目任务、开展实践演练,课后参与企业实际的仓储配送工作,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实现课岗融合,工学交替,培养学生思学结合、学行并重的行为模式,实现知识、技能、素养的可持续提升。
五、基于岗位职业能力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总结与启示
关键词:物流人才培养建议
中图分类号:F208文献标识码:A
Study on the Training of Logistics Talents in China
Zhou Tingcao
(Chongqing Three Gorges University)
Abstract: Considering the current scarcity of modern logistics talents, analyzing the significance and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training of talented logistics personnel,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as to how to establish a scientific system for training such people. According to the paper, we should specify the knowledge structure and quality requirement for logistics personnel, improve the quality of highly-trained logistics talents, and develop the non-degree education for logistics personnel as well.
Key words: logistics talents; training; suggestions
一、物流人才培养的意义
随着信息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提高,现代物流业的竞争已从低端的价格竞争转向高端物流和信息流的能力竞争。因此,市场急需大批的现代物流人才:从需求领域看,主要集中在企业、规划和咨询部门、科研和教学机构等三大领域;从需求层次分析,主要有物流操作人员、物流实际管理人员和高级物流管理人才等三个层次。然而由于长期受到“重生产、轻流通”传统思想的束缚,我国物流水平不仅低下,而且物流教育严重滞后于物流业发展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造成现代物流人才的严重匮乏。因此,实施物流人才培养工程,造就一大批善于运用现代信息手段、精通物流业务、懂得物流运作规律的专门人才,对于解决我国物流人才短缺,缩短与发达国家物流业发展差距意义重大。
二、我国物流人才培养的形状
在我国传统观念中,生产的重要性远远大于流通。因此,长期以来物流领域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物流从业人员整体素质较低。 在学历教育方面,许多高校开办物流专业,开设物流类课程,以培养高级物流人才。截至2006年底,国内共有130余所高校开办了物流专业,每年可为社会培养近万名物流人才。在非学历教育方面,为适应市场对大量物流人才的急需,近年来积极推进职业培训工作。概言之,目前国内物流人才培训大约有四种类型。一是认证培训;二是结业培训;三是研讨培训,就是由一些咨询机构和培训机构从国内外知名的企业和大学邀请资深专家就一些物流界普遍关心的问题进行讨论;四是短期培训,就是由各企业根据自身的需要自行组织物流方面的培训。
三、建立科学合理的物流人才培养体系
由于物流学科是一门综合学科,是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学科;物流产业又是一个跨行业、跨部门的复合产业,同时还是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相结合的产业,发展物流产业不仅需要高级物流管理人才,还需要大量的物流执行型与操作型人才。因此,培养物流人才,必须在明确物流人才的知识结构及基本素质的前提下,使学历教育与非学历培训双管齐下。
1.明确物流人才的知识结构及素质要求
对物流管理人才而言,他们应该是复合型的。既要懂得物流技术,又要懂得物流经济;不仅要熟悉物流管理技术,更要掌握供应链流程,同时熟悉软件程序和信息技术系统电子商务技术。这就需要他们具有广博的知识,如跨国贸易和通关知识、仓储运输专业知识、,财务成本管理知识、安全管理知识和法律知识等。与此同时,他们还应具有能接受现代物流理念,系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强烈的管理愿望和高超的管理技能,以及挑战精神等基本素质。
对操作型物流人才而言,在知识方面应具有物流通用知识和技术,掌握经济贸易、信息科学、工业工程的基础知识和技术方法。在技能方面,应全面掌握运输、仓储、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和信息服务等方面的基本技能。同时具备吃苦耐劳,正直诚信和有效沟通的基本素质。
2.提高物流人才学历教育的培养质量
高校是培养高级物流人才的主要阵地,要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合格人才,各高校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及市场对物流人才规格的要求,进一步优化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的目标设计、课程体系的构建及培养方式等方面体系出自己的特色。
准确定位,做好培养目标设计。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设计是以各学校的办学定位为依据的。目前国内高校在办学定位方面各有侧重,有的培养研究型人才,有的培养应用型人才,有的培养复合型人才。但就物流专业人才培养而言,由于物流学科的综合性,物流产业的跨行业、跨部门性,物流人才必须是符合型的。这类人才一方面应该具有比较扎实的理论基础,比较宽泛的知识面和比较强的适应性;另一方面还要具有有效组织物流活动的实际操作能力。因此一般而言,高校物流专业的培养目标应该是:培养有扎实的经济与管理理论基础,掌握信息科学技术方法与手段,具备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物流活动的能力,从事物流运作与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搞好物流学科建设,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现代物流学科是一门新兴学科,正处在不断研究和完善的过程之中。作为一门交叉学科,它与管理学、经济学、工程学、交通运输工程等息息相关,但又不同于这些学科。因此要开展对物流学科的研究,搞好物流学科建设。在物流专业课程设置方面,必须根据专业特点,着眼于拓宽基础、突出创新、注重能力,按照“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广适应”的原则建构课程体系。
创新物流人才培养方式,推断物流的产学研结合。物流作为一门应用性极强的科学,作为一门实践性极强的产业,作为理论性极强的学科,离不开产学研的结合。所以,要把研究与教学结合起来,把研究的成果用于企业,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实践教学。在培养方式创新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制定与培养目标相匹配的教学计划,构造学生网络式的知识结构,使学生能较早接触和熟悉工程技术科学的基础知识和工程环境;二是改革专业教学方法,将传统的三段式教学模式改造成大信息量,突出知识点渗入,强调能力本位的综合化教学模式;三是加强专业教学设施建设,建好物流实验室和实验基地,为培养物流管理及应用的复合型人才开辟良好的实践环境。
3.做好物流人才非学历培训教育
物流人才的极度匮乏,学历教育的长期性和所培养人才的少量性,使得物流人才培训市场的潜在价值自然突显出来。做好物流人才的非学历培训工作,不仅可以满足市场对物流人才的大量需求,而且可以不断提升物流从业人员的知识与能力。为此,我们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加强对认证培训的监管,确保认证质量。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物资的广域流通,要求所有物流从业人员必须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这就需要物流认证培训。认证培训要达到预期的目的,取得良好的效果,与培训机构的资质有很大的关系。因此,政府职能部门应做到:加强监管,建立统一标准;杜绝无师资、无场地,仅以盈利为目的的培训机构扰乱市场;定期对培训机构进行评估,对其资质进行鉴定。
对物流培训市场进行细分,正确培训的针对性。由于现代物流行业是多种产业的整合,是强调管理实务与操作能力的职业领域,所以物流人才的培训应尽量有所侧重,对各种不同的物流认证按应用方向进行细分。从类别上分为企业物流人才、规范(咨询)物流人才、外向国际物流人才、科研教学物流人才培训四等;从层次上分为物流操作人员、物流实际管理人员、高层物流管理人才三等。
充分利用科研院所和高校人才资源,加强短期培训。高校和科研院所有着丰富的物流人才与信息资源,高校在完成学历教育任务的同时,可以对非物流专业的学生进行形式多样、层次不同短期培训,以便为社会输送更多的物流人才。企业也可以采用请进来,送出去等形式,与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培养自己所急需的物流人才和进一步提高在职物流人员的素质。
企业高度重视,加强对对各层物流相关人员的培训。现代物流的优势是伴随现代科技的发展和运用不断体现出来的,物流业快速发展的趋势要求培训教育应逐步发展成为物流从业人员的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美国物流企业的经验表明,最直接的物流人才培训应来自企业本身。企业对现有物流人员的培训可分层次进行,针对工作性质的不同,制定不同的培训目标和不同的培训内容。第一层次为高层物流管理人员,对其应加强系统意识、服务意识、合作意识和增值意识的培训;第二层次为物流实际管理人员,对他们的培训主要是加强成本意识、效率意识和服务与培训意识;第三层次为物流操作人员,培训的重点是加强质量意识、效率意识和协作意识。
作者单位:重庆三峡学院
参考文献:
[1]季靖.我国物流人才培训的形状与对策研究[J].物流技术,2005,5:48-50.
[2]兰呸武,曹翠珍.浅论现代物流人才的教育与培养[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5,3:78-80.
【关键词】粮油专业;过程式;多元化;学习评价体系
在粮食专业的教学管理中,学生评价是教育评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粮食专业现行学习评价体系存在若干问题,目前的学习评价体系还是把理论考核方式作为评定的依据,导致学生重理论轻实践,毕业生技能不强,综合素质不高,无法适应职业需求,影响学生的市场竞争能力。如何根据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以能力为本位”建立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知识、能力和素质三位一体的评价体系,如何形成科学的课程体系及相应的评价方法,以多元评价为原则,如何建立有利于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和发挥其主动学习与探究精神和可持续学习能力的考核办法。目前仍是每一个职业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课题。
一、学习评价体系的研究现状
(一)多元智力理论
1983年,美国哈佛大学发展心理学家加德纳(Howard Gard-ner)在《智力的结构》一书中提出了多元智力理论,提出人的智力结构是多元的,包括言语-语言智力、逻辑-数理智力、视觉-空间智力、音乐-节奏智力、身体-运动智力、人际交往智力、自我反省智力、自然观察智力、存在智力等九种智力。多元智力理论提出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评价观,强调多主体、多元化地评价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强调动态评价过程,重视在真实的场景中评价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尊重学生能力发展的多样化评价,提出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内容多元化,评价情境真实化,鼓励学生参与评价和自我评价,作为现代智力观的一个新视野,无疑为改变我国当前的学生评价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和提供了一个新的选择。
(二)真实性评价理论
真实性评价理论 (authentic assessment)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美国,凝结了各种当代学生评价思想,是当代知识观、学习观和质性研究方法在学生评价领域的最好体现。真实性评价的核心就是通过提供给学生与现实生活中相关领域类似的真实性的任务,让每个学生充分应用相关知识、技能态度及智慧,展现其理解水平和对已有知识的驾驭能力。“真实性”是真实性评价的重要特征,即:学习任务的真实性、评价信息的真实性、评价标准的真实性、评价环境的真实性、评价方式的真实性和评价内容的真实性。因所采用的具体形式和途径的不同而被称为“表现性评价”、“档案袋评价”、“动态性评价”等。从真实性评价的内涵和“真实性”特点可以看出,真实性评价本身就是一种多元化的评价理念,这种以学生发展为目的的多元化的评价思想,对于我国现阶段的学生评价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三)澳大利亚TAFE课程评价
澳大利亚TAFE课程评价的成功经验,既要注重总结性评价,也要注重过程性评价,应该将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效果、学习表现以及学习态度作为评价其职业能力的依据,可以实行课堂评价、平时测验、阶段课程评价、期中课程评价、面谈和评语等多种形式的“形成性―过程评价”与期末课程评价相结合的形式,这样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明确自己的学习方向,改进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同时教师也可以及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效果,及时发现问题并迅速调整教学,改进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态度等,有的放矢地开展教学工作,发挥课程评价的导、学、促、教功能,不断促进教与学,使教学成为一个有结构的、系统的、循环往复不断提高的可控过程,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
近年来,随着职业教育改革的深入,国内一些院校也不断加大实践课程在教学中的比例,但评价标准仅停留在多一个实践考核,并没有与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相适应。实践中,我们要注意体现评价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多元化和情境化,形成尊重差异、各尽其能的学生评价观,要坚持评价的全面和全过程,即多元性和过程性成为学生学习质量评价的重要标准,要不断探索新的有效的评价方式,促进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
二、过程式多元化学习评价体系的建立
(一)建立过程性考核方式
过程式评价,是对于粮食类专业学生整个高职学习生涯采取全过程式评价方式,对学生学习成长过程的评价,是对学生获得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全面评价。
1.针对粮食类专业学生学习不同培养阶段不同学习领域进行全面多元化的评价。具体包括(1)思想政治学习领域(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毛特概、形式与政策等主干课程)、人文素质学习领域、职业技术基础学习领域(专业基础课)等职业素质课程体系的评价;(2)粮油加工操作学习领域(谷物加工技术、油脂制取与加工技术、粮油深加工技术、饲料加工技术、粮油食品加工技术等主干课程)、粮油品质控制学习领域(粮油检测技术、粮油质量安全管理等主干课程)、粮油仓储及流通管理学习领域(粮油储藏技术、粮油市场营销等主干课程)、粮油机电维修与管理学习领域(电工电子技术、电气控制等课程)和职业综合实践学习领域(课程实习和实训、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等实践环节)等职业技术课程体系的评价。
2.针对粮食类专业学生每门课程的学习评价。实行课堂评价、平时测验、阶段课程评价、期中课程评价、面谈和评语等多种形式的“形成性―过程评价”与期末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形式。过程性评价与学习过程紧密相连,即在学中评,练中评,学练评一体化,评价过程包含在学习过程之中,具体包括平时成绩(包括作业、实验报告、出勤率和课堂表现等方面);面试;理论笔试;实操考试等环节。
通过将过程式教学条件下粮食类专业高职教育考试模式在校中进行了相应的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具体表现:(1)新的评价方式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使学生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增强了学生实践技能水平,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思考,增加了对学习的兴趣,在理论知识和职业技能上都有了较大的进步,学生逐步地转变了过去的考前突击的思想,而是注重学习整个过程,提高了平时的知识和经验的积累,从而有利于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2)粮油类专业高职院校教师也从新的考试模式中获益,教师转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够钻研,完善自身的理论体系,具备丰富实践经验,从而能够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3)对于新的评价方式,在考试时间、考试地点、考试内容、考试形式和考试评价上都和传统的考试模式有了较大的改变,学生可以获得更多的职业技能实践机会,进而可以胜任未来在用人单位的工作。
过程式教学的发展和高职教育考试模式的改革是相辅相承的,在关注过程式教学的同时应该更加重视考试模式的转变,充分地发挥出考试的指引功能,促进高职院校过程式教学的不断深化。
(二)建立多元化的评价内容
评价内容多元化是当前粮油专业学生学习质量评价改革的一个重要特点。高职院校是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基地,其学习质量评价必须从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素质入手,依据多元智能理论,重视学生的其他潜能和特质的发展。针对粮油行业教育适应工作岗位要求的特点,从多个角度、方面、特质评价学生。不仅要评价学生对粮油专业理论知识与专业实践技能的掌握情况,还要注重共通能力的评价。理论知识的评价,要着重评价对基础性、粮油专业性及关联性知识的学习理解运用能力,坚持理论知识学习为实际操作能力培养服务的原则;专业技能的评价,主要评价粮油加工操作、粮油检验、粮油仓储等方面实践技能,注重项目或任务完成情况的评价;共通能力的评价要把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自我管理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创业创新能力等现代职业人的基本素质纳入评价指标。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果,还要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和变化过程,关注学生的心灵,关注学生在动机、兴趣、情感、信念、态度、价值观等非智力因素方面的发展评价。
粮油专业学生评价内容多元化,主要包括语言智能(专题发言、讨论等能力)、逻辑智能(实验设计、实验结果分析处理、实验报告提交等能力)、身体-运动智能(实验实训等实践技能操作等能力)、视觉-空间智能(实验发现问题及观察等能力)、人际交往智能(团队协作和竞争、交往沟通等能力)和自我认识智能(责任心、自我控制、自我评价及反思等能力)等内容。评价通过发挥导向作用来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从而实现高职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的目标。粮油专业主要可分为职业技术基础课、职业技术课、实习实训课等三类课程。
1.职业技术基础课程。在专业课程理论“必需”的原则下,加强平时及实验的考核。实验成绩的评定主要强调每一次实际操作过程,以增强学生对每一次实验的重视和掌握程度,增加学生对实验过程的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同时也可以增加实验成绩的透明度。如《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有十个实验,教师可根据每个实验的难易程度制定每个实验的分值,再给出实验报告和学生在学习中的非智力因素的量化评分,并计算总分。
2.职业技术课程。粮油职业技术课程的成绩评定,除对任课教师的命题规则、评阅卷方式作一些原则性要求外,也采用灵活多样的测评形式,如测试可以是形成性测试,也可是总结性测试,方法可笔试、面试、闭卷、开卷,单独设置的实验课或实验学时较多的课程可考核实际操作,也可采用操作加笔试、面试的方法进行。
《粮油品质检验》课程的多元化学习评价体系由四大部分,分别为平时成绩、理论笔试、面试、实际操作考试。平时成绩包含作业、实验报告、阶段测验、出勤率、课堂表现等方面,督促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积极性。理论笔试主要是考查学生对质量指标、操作方法的基本原理、实验结果的准确计算等方面的掌握情况,摆脱笔试题目要涵盖所有知识点的模式,大幅度降低“机械记忆题”的比重,突出笔试题目的优势,有针对性地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面试主要是针对学生对案例分析的能力,考查学生动脑整理、总结知识点的能力;面试题目的案例设计为如何对某一粮食样品进行全面品质评估的这一类型题,目的在于让学生具备将各个检验项目进行串联,按合理顺序,有条不紊的开展实际工作的能力。实操考核分为平时实验的操作考核和综合实训考核两部分。平时实验的操作考核,通过教师对学生实验项目操作的掌握程度进行考核。综合实训考核以项目小组为考核单位,每个小组实训项目的的选择、实验方案的设计、实验方案的实施、实验的完成,实验成果的汇报和分析总结,团队分工合作等方面,进行考核。通过这样的操作技能考核方式,促使学生积极投入到实验课程中,切实提高动手能力和操作技能,增加团队组员间的合作及沟通能力。
3.实习实训课。实习实训课包括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等内容。该课程成绩的评定可以将各阶段的实训内容分解为若干个定量性指标,进行量化评定。学生的实训成绩主要包含几个的量化指标:由课程标准制定的实训目标;行业对该课程的基本要求;实训的非智力因素如学生出勤率、学习态度(包括课堂听讲、提问和答问)、作业完成情况、协作精神、职业道德等。采用动态过程式评价观、以企业指导教师评价为主的考核方式,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将会产生积极的意义。
(三)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主体
对粮食类专业高职教育“工学结合”的教学环境而言,评价主体多元化是指打破传统的以教师为单一评价主体,形成教师、学生、管理者、企业人员、家长评价、社会权威部门评价(如国家职业资格鉴定)和第三方的教育数据咨询公司(如麦可思公司)等共同组成的评价主体。教师将逐渐成为学习评价的引导者,而学生自我评价将不断受到重视。只有当学习者能够负责任地自己决定评价的准则、学习目的以及达到目的的程度时,才称得上发生了真正的学习。同伴评价有助于互相了解学习进展情况,从中进行反思和学习。企业在工学结合培养人才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他们能从社会实践的角度来评定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发展情况。当学生的实践学习具有明确的服务对象时,客户也就成为重要的评价主体之一。评价主体多元化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粮油类专业学生学习评价不同评价方式,采用不同评价主体,具体如下:
1.平时考核。平时成绩包括作业、实验报告、出勤率和课堂表现等方面,由主讲教师根据各项的平时记录来评分。
2.面试考核。面试,过程由两名教师对学生回答问题的完整性、语言组织性、思维逻辑性、表述时的仪态等方面进行评分,将两位教师的评分平均后为该名学生的面试成绩。
3.理论笔试考核。理论笔试,试卷由粮油专业相关课程教师编写题库,由教师评价。
4.实践技能考核。分为平时实验的操作考核和综合实训考核两部分。平时实验考核依据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实验完成情况、分工协作情况,以教师考核为主,学生自评、互评为辅。综合实训考核,以项目小组为考核单位,根据每个小组实训项目的的选择、实验方案的设计、实验方案的实施、实验的完成,实验成果的汇报和分析总结,团队分工合作等方面,评分以项目小组学生自评、各项目组学生互评为主,教师评价为辅的评价主体。
5.校外实习实训考核。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采用企业指导教师为主,学校指导教师为辅的评价主体。
6.实施第三方评价。建立就业(用人)单位、行业协会、学生及其家长、研究机构等利益相关方共同参与的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制度,将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企业满意度、创业成效等作为衡量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对毕业生毕业后至少五年的发展轨迹进行持续追踪。建立毕业生成长水平考核目标及考核办法,公布在黑龙江粮食职业学院的网站,让家长、学生、企业充分知情和参与监督。
通过将国内外先进的多元智力理论评价和真实性评价理论融合、归纳总结运用,构建一套粮油专业过程式多元化学习评价体系,建立真实性评价情景,在学生学习培养过程中,将适合的多元化评价内容、评价方式、评价主体运用和实施到粮油专业学生学习评价体系中,可以提高学生的职业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实力、社会适应力,激励学生进取,促进学生的未来发展,实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 [美]霍华德・加德纳.智能的结构[M].沈致隆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2] 俎媛媛.美国真实性学生评价及其启示[J].教育发展研究,2007(3).
[3] 江荣华.澳大利亚TAFE课程考核评估的体系和特点[M].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7).
[4] 陆霞.基于过程式教学条件下高职教育考试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成人教育,2012(9).
[5] 冯宁.高职院校学生学习质量评价体系探究[J].职业与教育,2013(23).
关键词:半工半读;职业素质;人才培养;工学结合
作者简介:倪宁(1975-),女,浙江杭州人,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网站开发、电子商务。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32-0075-02
一、高职院校开展半工半读的背景和意义
工学结合,半工半读是现代职业教育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早在2006年的《关于职业院校试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意见》(教职成[2006]4号)文件中就明确指出:“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精神,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逐步建立和完善半工半读制度”,“把此项工作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重点,精心筹划,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推进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新思路、新措施和新方法。”半工半读符合职业教育发展的规律,是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素质和工作技能的需要。
据悉,未来5年,我国3000多万家中小企业中,将有半数企业使用电子商务工具,国内电子商务人才需求量将达到300万以上[1]。如何制定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方案、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电子商务行业发展培养急需的技能型人才将成为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需要探讨和研究的问题。
职业教育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毋容置疑,以德国、澳大利亚、美国、日本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在经济中取得的重大成功都离不开职业教育的巨大支撑,职业教育在他们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可见职业教育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是非同一般的。而企业参与则是发达国家职业教育发展改革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也是它们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特色[2]。
高职教育部不同于与高等教育,高职侧重于学生技能的培养,注重培养实践能力、专业技能,创新能力。在技术发展迅猛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企业在选人、用人上越来越看重求职者的适应性和知识转化力。面对企业的知识、技术、产品的日新月异,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授课内容、方法也应该根据企业需求进行及时转变,确保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有利于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就业能力的提。如果仅依靠课堂的课本教学,那所传授的知识和当前岗位所需要的知识相比,不仅存在滞后,甚至可能有脱节现象。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模式“学中有工,工中有学”,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按照工作过程设置课程模块,课程管理模块化,教学考核任务化[3]。
二、开展半工半读人才培养模式必要性的依据
(一)法律依据
我国《教育法》中第四条明确规定:“高等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2006年教育部印发的《关于职业院校试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意见》(教职成[2006]4号) 文件指出:“职业院校试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是遵循教育规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需要;是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有效促进学生就业的需要;是帮助学生,特别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的需要;是关系到建设有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的一个带有方向性的关键问题”。可见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培养模式符合职业教育规律,符合我国国情,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方向必由之路。
(二)理论依据
马克思早在《资本论》中就明确的指出劳动与教育想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会生产那的一种方法,而且是早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列宁也说过:“没有年轻一代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未来社会的理想是不能想象的,无论是脱离生产劳动的教育,或者没有及时进行教学和教育的生产劳动,都不能达到现代技术水平和科学知识现状所要求的高度”。这些科学论断充分体现了工学结合、半工半读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工学结合、半共半读的教育学理论基础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理论。
美国麻省理工大学教授B·约瑟夫·派恩(B. Joseph Pine II) 在《体验经济》书中指出:“阅读的资讯,我们能学习到百分之十;听到的资讯,我们能学习到百分之十五;但所经验过的事,我们却能学习到百分之八十[4]。” 体验性学习理论认为,从体验中得到的知识比被灌输得到的要深刻和有效的多。
(三)现实依据
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信息技术学院电子商务专业在2011年推出“项目实战”班,尝试甄选部分经验丰富的高级职称的双师型教师担当导师,挑选部分高年级学生,双向选择,形成项目小组进行教学,专门开设了项目教学的场所,提供必要的实施设备,出台了相应的政策和措施保证教学的正常开展和教学质量。共选了60余学生,一个学期完成项目17个,项目的类型主要包括企业电子商务网站开发、营销外包和淘宝网店。所有项目均来源于真实企业的真实项目委托,由企业提出需求和要求,导师独立进行小组指导,学生将上课中传授的知识运用与实践,完成项目。
经过一年和企业的共同培养,调查表明:参加项目班的学生都反映更喜欢项目教学这种教学模式,感谢学校和老师给予了他们这次宝贵的机会,让他们学到的知识更多,更深入,更实用。我们也看到他们在答辩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沟通能力和组织领导能力比其他学生普遍要强。在项目实战教学过程中,教师将零散的知识点和具体的生产过程有效结合,学生在实施完成项目要求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实施过程中会产生的各种问题,这要求学生主动的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不断分析、探究、交流、实践和创新。学生的角色不再是单纯的知识接受者,而是有技能的生产者和创造者。
在进行“项目实战”班级教学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学生、学校、企业共赢的优势,唯一的不足是由教师承接的项目一般较零散,为了巩固工学结合的成功,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强制度创新,2012年,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信息技术学院在校各级领导的支持下,将有计划、分批次的引进若干家知名企业入驻学校创业基地,旨在依托学校的办学力量,师资力量和企业的技术参与、实训指导对学生进行共同培养。
三、开展半工半读人才培养模式的培养目标、指导思想、原则
(一)培养目标
坚持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需要,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具备“诚毅勤扑”的优良品质和良好职业道德;熟练掌握计算机软件、硬件和商务贸易的专门知识、电子商务网站开发与管理、网络贸易与物流专业技能;能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胜任电子商务应用与开发工作的高素质、高技能的复合人才。
(二)指导思想
《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试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意见》(教职成[2006]4号) 文件中强调:职业院校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在确定教学目标时,要注重培养学生具备适应企业工作岗位的实践能力、专业技能、敬业精神和严谨求实作风以及综合职业素质。要瞄准市场设置专业和培训项目,及时调整教育教学内容,突出实践技能教学。要大胆探索学分制、弹性学制等教育管理制度的改革,以适应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要求。
(三)实施原则
与时俱进,继承和创新的原则;提高培养学生质量的原则;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的原则;以社会和企业需求为培养导向的原则。
四、开展半工半读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实施
以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信息技术学院引入杭州纳维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进行半工半读、校企合作为例来阐述具体实施框架。
通过调研和商讨,最终校企双方就合作事宜, 签定具体的合作协议。作为杭州的本土公司,公司将在学院的创业园内设立分部,分部主要工作包括官网设计管理部、网站推广部、SNS维护及推广部、平面设计部、消费者服务共5个部门,公司将会为每个部门派驻1-2为公司资深管理人员进行管理和培训,并和学院的老师共同做好工作学生的教学服务工作,使培训学生在一年的工作和实训期间能够获得电子商务从业的必备工作技能和实战经验,并且按照公司化的管理考核标准进行日常工作管理,为学生今后走入工作岗位打好坚实的基础。
学生的半工半读、顶岗实习时间安排: 本校在读在校的电子商务专业的三年制学生的二年级的第二学期,连暑假,到三年级的第一个学期这两个时间段, 保证学生毕业前有1 年时间的工作实践。
人才培养模式是教育质量的首要问题,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是教学改革的核心内容[5]。在教学形式上将采用不能再沿用之前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人才培养方案首先要进行量身制定。由于学生将在岗位上通过实践完成部分的学习任务,为确保教学质量,新制定的培养方案中保持原来所制定的教学计划中的理论课时不变,理论课仍采用课堂教学手段,由教师完成教学任务。而原本涵盖在课堂教学的实践课时抽离课堂教学,统一集中起来放到企业课堂中去完成。在实训基地,在企业提供的岗位上,真正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并由企业的业务骨干、资深管理人员担任实习指导教师。此外,还提供校外课堂教学,即通过行业、企业聘请一些经验丰富的兼职教师,给学生开设企业业务知识培训、企业文化、团队合作、学术报告、讲座等,把来自经营管理的最新知识、最新技术、最新经验传授给学生,将产业要素、行业要素、企业要素、职业要素融入教学实施中。
德国的“双元制”强调教学同生产紧密结合,我国由于在校企合作上缺乏制度保障,因此在实践“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时,客观存在难以复制的现象。学院的电子商务创新创业实训基地将作为企业入驻的场地,由公司提供场地装修与环境布置方案,由学校负责装修,设备配套,按照企业工位模式设立学生实训工位。学校真实的建立了类似企业的实习培训基地,由企业承担生产技能训练和定向实习任务,企业将为学生制定企业岗位学习培训计划。
在学生管理上,制定了《学生的管理办法》、《课程考核办法》、《学生工作岗位职责》、《学生业绩考核方案》、《学生安全管理制度》,《学生工作期间请假制度》等一系列的管理制度规范和管理学生。
构建半工半读模式,是以行业需求为导向,以企业要求为标尺,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主要目标,将职业素养参透到学生培养过程中,逐步建立和制定一系列的制度来保障做强专业,培养电子商务的高素质人才的有效手段。
五、开展半工半读人才培养模式的优点
(一)学校的利益
半工半读模式的其中一个益处就是能有效解决毕业生的就业问题,熟悉企业生产流程,具备熟练操作技能,又有一定理论水平的学生在毕业后直接可以上岗,这样的学生比一味的埋头读书或者做学问的学生更符合企业需求,更受欢迎。另一方面,高校实验室很需要引进企业的真实项目,而不是闭门造车,校企合作有利于学校专业的发展和实验室的建设。
(二)教师的利益
高职学校一直积极鼓励教师去企业挂职锻炼,但是由于教学任务、科研任务等工作,大部分教师只有假期才能短暂进入企业,现在企业就在校园里,企业中工作经验丰富的技术专家和技术能手和专业教师通过频繁接触、交流学习,使学院专业教师在实践能力、专业水平都得到提升,能更有力地带动后续教学的改革和开展。
(三)学生的利益
半工半读作为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可以尽快培养学生自力更生、自强自立的精神,同时也可以适当减轻国家和学生的经济负担。
通过半工半读,学生在生产第一线得到了锻炼,积累了社会经验和岗位经验缩短了毕业后的适应期,加强学生对职业的体验和理解,提高就业竞争力。此外,学生还能享受企业的多种福利,如企业培训、企业提供的奖学金、假期工作的津贴等,工作表现突出的学生在取得毕业证后有机会和企业签订劳动合同,进入企业工作,成为正式员工,有效缓解高校的就业压力。
(四) 企业的利益
半工半读这种教育模式使得企业可以获得雇佣成本非常低廉的实习学生,并通过观察,了解、考核、选拔优秀的人才充实企业的员工队伍。缩短甚至避免了企业对新员工的培训,大大降低了企业的成本,解决了企业的人才问题。
通过校企合作,企业在产品的研发推广方面,也可借助于学校的师资力量,把项目带进高校的研究室,解决企业的技术储备问题。
六、开展半工半读人才培养模式值得思考的几个问题
引企业入校的目标的是校、企、学生三方共赢,但由于半工半读模式与传统的教学模式有的很大的差别,开展实施也处于探索状态。在实施半工半读过程中应重视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明确工半读人才培养模式的目标是培养人才,在制定教学计划和实施教学管理的过程中应注重如何提高学生的素质和技能。明确“工“和”读“都是目的,不可偏颇。
应逐步建立和完善合适的教学计划和教学管理制度,特别是合适的考核制度和相应的奖惩措施。借鉴企业的考核制度,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形成全面合理可行的岗位考核制度,激励学生努力工作,提升业务水平,促进学生发展。
其次,人员的稳定。为保证企业生产正常运作,需要辅导教师经常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适时引导学生调整状态,锻炼劳动技能,熟识工作岗位,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为自己的终身职业能力的课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6]。
在校企合作中还需要注意的是应避免企业由于追逐利润而出现的短视行为。企业应该根据学生的情况不定期举办企业的文化讲座,技能培训和主题讲座,传播职业理念,关注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潜移默化的感悟职业教育,为其今后真正踏上工作岗位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未来5年电子商务人才缺口300万职教如何接招[EB/OL]http://.cn/web/articleview.aspxid=20111207112549345
&ca ta_id=N188.
[2]蔡媛莉.职业教育工学结合、半工半读培养模式的研究[D].天津大学硕士论文,2007:1-1.
[3]肖放鸣.工学交替-半工半读-培养模式的探索[J].湖南农机,2009(5).
[4]王国强. 体验式学习理论及其对成人教育的启示[J].河北工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