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03 17:27:4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培养综合素质的重要性,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0)12-0007-01
高校教育工作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基础,是我国专业人才培养的关键,是我国教育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体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关系到学生综合身体素质的提高,关系到学生工作后良好身体状态的保持,关系到我国人口综合素质的提高。传统高校体育教学活动更多的注重学生体育教学达标的教育,忽略了对学生综合身体素质以及终身体育教育的重要性,偏离了高校体育教育的目标。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也必须根据教改后高校的教学目标进行改革,以此达到现代高校体育教学活动的根本目的。
一、高校体育教学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高校体育教学已经开始逐步实施并完善体育教学的改革。但是由于传统体育教学理念以及教学目标的根深蒂固,其改革效果并不明显,同时由于高校体育教师受传统体育教学方式的影响导致其创新意识不够,严重制约了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开展。现代高校体育教学工作的开展不仅是对学生在校期间身体素质的培养,更是学生终身体育兴趣与爱好的培养,以此为学生毕业后的身体素质培养奠定基础,为学生综合身体素质的提高奠定基础。
二、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
(一)构建科学的体育教学改革体系,促进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实施
构建科学的体育教学改革体系是促进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实施的基础,其对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有着重要的意义。高校必须认识到体育教学改革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性,对高校体育教学资源情况以及学生心理、生理特点进行综合分析与论证,科学的开展体育教学改革工作。高校应构建科学的教育改革管理架构,有体育教学改革领导小组牵头、组织体育教师对现代体育教学范式、体育教学理念、学生实际情况以及高校体育教学大纲等进行分析,明确体育教学改革方向,并以此为基础构建科学的体育教育改革体系,促进体育教学改革的实施。
(二)根据现代体育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运动习惯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身体素质的认识也不断提高。但是由于对体育运动缺乏基本的理论指导以及对良好运动习惯的认识,在日常的体育锻炼中出现运动损伤的情况时有发生。良好的运动习惯是有效避免运动损伤的基础,其对高校学生毕业后的体育运动开展、身体素质培养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中必须注重学生良好体育运动习惯的养成。在日常体育教学中,注重体育运动前的准备活动、在理论教学中注重良好体育运动习惯重要性的讲解,培养学生对良好体育运动习惯的认识,促进学生良好体育运动习惯的养成。
(三)以兴趣培养为基础,提高学生体育运动参与的积极性
现代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必须以培养学生体育兴趣为基础,以此提高学生对体育运动参与的积极性。注重改革传统体育教学枯燥、单板的教学方式以及单调的教训内容,以现代体育运动以及休闲体育运动为教学重点,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为培养学生终身的体育爱好奠定基础。并以兴趣较为切入点,开展体育教学中的达标项目。以达标项目检验学生综合身体素质,并针对高校学生年龄特点以及心理特点情况进行综合身体素质的培养。以此促进学生体育运动爱好的养成,促进学生体育运功参与的积极性
(四)注重多媒体教学方式在体育教学中的影响
促进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实施多媒体教学是现代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式之一,虽然在高校传统体育教学中也有所应用,但是其应用效果并不理想。究其原因是由于高校体育教师没有认识到多媒体教学的重要性,仅仅将其当做书本的另一种形式进行教学,没有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针对这样的情况,现代高校体育教学中应更加注重多媒体教学范式的优势,运用其教学优势开展体育教学活动,促进高校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
三、注重高校体育教师综合素质的培养
促进体育教学改革的实施高校体育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对体育教学改革的实施有着重要的影响。高校必须加强对体育教师综合素质的培养,加强其对体育教学理论、现代体育新兴项目的熟悉、良好体育运动习惯等知识的培养,以此为基础促进体育教学改革的实施。由于现代体育运动项目的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体育休闲项目成为了人们日常体育锻炼的首先,因此高校体育教师综合素质的培养过程中,要注重体育教师知识结构的时效性。增加爱高校体育教师对新兴体育项目的了解,并在实际教学中加以应用,以此为基础开展体育教学的改革,培养学生一生的体育运动爱好,促进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实施。
四、结论
综上所述,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对我国专业技术人才综合身体素质有着重要的影响。其科学开展需要以院校牵头、全体体育教师参与、由体育教学改革小组进行汇总与推广。针对高校学生特点进行教学改革,以此提高改革成效,促进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同时注重现代体育教学理念的发展与变化。着重对学生体育运动兴趣爱好以及良好体育运功习惯进行培养,以此为学生终身体育爱好的培养奠定基础,为学生终身身体素质的培养奠定基础,为提高我国专业技术人才综合素质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杨海龙.也论高等院校体育教学改革方向[J].教育资讯,2009,7.
关键字:企业;政工队伍;综合素质
1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我国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概念,并且对其进行探讨与学习。我国的很多企业都在进行科学发展的学习,并且付诸了相应的行动,尤其是在企业政工队伍中,对企业的政工队伍进行科学发展观的学习,不但能提高企业政工队伍的综合素质,还能通过科学发展的实践活动来建设政工队伍,在这一过程中,能够通过多种方式对政工队伍进行培训与锻炼,在思想上有所提高,专业技能上有所提升。但是,随着经济市场自由化,企业之间竞争日益激烈化,企业政工队伍的培养面临着很多问题,这对这些问题企业必须进行认真思考并加以解决。
2 目前政工队伍的现状
2.1 企业管理方面不足
我国大多数企业在政工队伍的管理和监视方面没有一套健全的方案,企业政工队伍的思想政治工作不能有效的展开。企业的政干部掌握着企业政工队伍的管理与建设,但是,有很多的企业中政工干部没有结合实际问题展开工作,而是浪费时间做着那些中看不中用的工作,不能真正认识到思想政治工作对企业的重要性,导致企业政工队伍的综合素质偏低。甚至有的企业的管理者认为思想政治工作对企业的发展来说根本没什么用,更不会重视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正是因为管理层没有认识到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使得企业政工队伍的综合素质得不到提升,导致政工队伍工作积极性降低,影响企业的发展。
2.2 缺少创新人才
企业在进行提升政工队伍综合素质的时候,缺少专业的创新人才,政工干部缺乏创新精神。在如今到处都是创新的社会中,企业对创新人才的需求是巨大的,但是在政工队伍建设这一方面创新意识很低,所以政工队伍建设工作进展相当缓慢,政工队伍的综合素质得不到根本性的提升,这就严重阻碍了企业的发展。
2.3 缺乏专业政工人才
企业在政工队伍的建设中缺乏专业人才,从而影响政工队伍的综合素质,但是随着我国企业的不断改革,企业的政工队伍的建设也必须跟上,但是,很多企业的政工队伍的综合素质不高,缺少专业型人才,导致政工工作进展缓慢,无法满足企业的发展要求。
3 政工队伍综合素质的要求
3.1 提升政工队伍的知识内涵
要提升企业政工队伍的综合素质,这对企业知识内涵上边提出了新的要求。企业要进行发展与壮大,必须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通过知识来武装企业,增强自身政工队伍的综合素质,才能使企业发展更上一台阶。企业政工队伍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时候,除了对理论知识进行学习外,还要重视知识的实践应用,只有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的过程中,才能有效地提升政工队伍的综合素质。
3.2 政工队伍要有专业技能
企业在进行提升政工队伍的综合素质的过程中,必须依靠那些拥有过硬技术的工作人员,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技术,所以,增强企业政工队伍专业技术能力,能够帮助企业健康发展,提升政工队伍的综合素质。
4 提高政工队伍综合素质的办法
4.1 重视思想政治工作
企业要想提高政工队伍的综合素质,必须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建设。通过企业政工干部的带领,他的政治思想水平体现了这个企业的思想政治水平。所以,企业要想快速发展,必须依靠思想政治的引导,只有加强思想政治的建设,才能提高企业政工队伍的工作水平,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率,保证企业的健康发展。
4.2 培养专业人才
企业政工队伍的主要职责就是要给企业培养出一批专业的技术型人才,企业招聘过来的人员一般是专业相对的,所以政工队伍要更加重视培养这部分人才,政工队伍不但要对这些人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还要进行更加专业化的技能培训,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与此同时,还要加强对企业政工人员的素质培训,进行的培训要有针对性,以提高政工队伍的综合素质为目标,只有企业的政工队伍的能力提升了,企业的发展才有动力与活力。
4.3 培养政工队伍的信念与政治立场
企业在进行政工队伍培养的过程中,必须拥有坚定的信念,坚持政工工作的政治立场。企业要提高政工队伍综合素质,必须明确立场,加强管理。企业的政工队伍拥有自己的政治立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工作过程中遇到问题时,应该通过各种方式解决问题,绝不向困难低头,增强企业政工队伍克服困难的能力,提高整支政工队伍的综合素质。
5 总结
总而言之,企业要想发展就离不开企业政工队伍的建设,而针对政工队伍最为重要的工作是提高整体的综合素质,只有保证了企业政工队伍的建设力度,才能保证队伍的综合素质水平。但是,目前我国的企业对政工工作的认识不到位,企业政工队伍的综合素质偏低,导致企业发展缓慢,跟不上时代潮流,所以,加强政工队伍素质建设对企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参考文献
关键词:高职院校;非艺术专业;艺术素质教育;综合素质
随着社会分工的不断细化,高职院校承担着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的重责,以往学校过于重视学生理论知识和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学生的素质教育,致使学生在初入社会时无法很好的融入其中。高职院校顺应社会的发展对教学活动进行调整,将综合素质教育作为教学活动的重要内容,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近年来,高职院校加大了对于非艺术专业学生的素质教育活动,对学生进行艺术熏陶,以期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优秀人才。
一、高职院校非艺术专业学生艺术素质教育的现状
高职院校在开展教学活动时不要只是僵硬的向学生灌输书本知识和实践技巧,还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怎样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当前高职院校非艺术专业的学生在学校除了必修的艺术课程外很少会接受到艺术教育,致使学生艺术素质相对较为匮乏,且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也忽视了艺术教育,课堂上的一些陈词滥调模式化的教学,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多数学生只是为了得到学分才选择艺术课程,无法实现教学效果。学生也错误的认为自己并非艺术类学生没必要接受专业的艺术教育,只要把专业知识掌握了学习任务也就完成了,没有意识到艺术教育的实际价值,艺术教育也就成了一个可有可无的存在,以至于形成两极分化的现象,对艺术有兴趣的学生积极开展教学活动,为得到学分的学生消极应对,致使学生的艺术素质教育参差不齐,当下我国高职院校非艺术专业学生的艺术素质教育问题并不容乐观。
二、艺术素质教育的内涵及重要性
艺术素质教育主要是对学生进行艺术教育,以期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丰富学生的感情世界、促进师生和学生间的情感交流,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它在教学活动中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艺术能力和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以期学生在艺术熏陶中塑造正确的道德观念,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发散他们的思维,锻炼他们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完善他们的知识框架,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奠定基础。
三、高职院校非艺术专业学生的艺术素质教育对其综合素质的影响
艺术教育自古便有,中国是一个非常重视美育的国家,像古代教育中的礼教、乐教,后学校越发重视学生的“美育”工作,前辈更是提出了“以美育代宗教”的主张,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长越发重视学生在艺术方面的教育,学生也希望在学习生涯中可以接受艺术熏陶,教师更是看到了艺术教育的深层教育意义,积极组织学生进行艺术教育,以期提升学生的艺术素质,进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以便学生能够净化心灵,自觉运用道德准则规范自身的行为,利于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和工作氛围,推动社会稳步向前运行。近年来为了应对市场挑战,企业对员工的综合素质提出更多更高的要求,而学生的实际素质与市场需求未能达到一致高度,阻碍了社会前进的步伐。学生的综合素质主要是由道德品质、学习能力、合作意识、审美鉴赏能力等几方面组成。开展艺术素质教育,便于学生培养群体意识,进而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便于学生具备良好的团队精神,实现自身与团队共同进步,避免恶性竞争事件的发生,为社会的和谐发展打下基础。组织学生表演话剧,让学生在活动中了解团结协作的重要性,在活动中陶冶心灵,升华群体意识和协作意识。对学生进行艺术素质教育便于发散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探索欲,避免学生在日后工作中只会套用书本知识,禁锢思想,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对学生进行艺术教育容易激发学生在情感上的共鸣,填补了他们在逻辑思维中的漏洞,充分调动学生的创作热情,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力。研究表明,艺术教育对于开发人们的智力、培养人的创造力、形成良好道德品质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应该重视学生的艺术教育,重视学生审美鉴赏能力、想象能力的培养,以便更好地为日后的工作贡献力量。学生接受艺术素质教育,能在艺术熏陶中明白其中的内涵,净化心灵,明辨是非,远离低俗情趣,因此该教学活动有着良好的感化作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不能让学生真正理解教育的实际意义,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教育,说教式的灌输,并不能真正提高人们的综合素质,通过艺术教育的方式,让学生在艺术活动的参与中,在熏陶中有所感触,“知善恶、识美丑”真正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让学生在接受艺术教育之际,进行德育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结语
高职院校其教学任务不仅是向学生灌输专业知识,同时也承担着学生艺术素质、文学素养、职业精神培养的多重责任。当前高职院校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愈发重视非艺术专业学生的艺术教育,以便学生能够明辨是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当下市场环境愈发复杂,学生在日后工作中会遇到多种诱惑,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以便学生能够更好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的综合素质与社会的实际需求达到一致的高度,促进就业,推动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冠.高职院校艺术素质教育对非艺术专业学生综合素质影响之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11):143.
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近些年来,学校、家长、社会对艺术教育的投入逐渐增多,艺术教育成为提升个人综合素质的一种重要方式。但中职的艺术教育仍在摸索中前进,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地位有时也显得有些尴尬。笔者拟从四个方面阐述如何改善中职艺术教育的现状。
一、艺术教育要注重从单学科摸索到多学科融合转向
艺术教育的单学科研究会让视野变得狭窄,许多教师囿于
技法的教学,让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不到提高,经常出现一位教师教出来的学生画风完全一样的情况,学生的作品缺乏个性和活力。多学科的交流有利于拓宽教师的视野,能从别的学科中得到启示,从而更新自己的教学方法。例如艺术教育的教师如果能增加一些心理学、教育学的知识,他会更有效地对学生的创作加以引导。
二、重视人才评价体制转变
人才评价体制变了,人才选拔标准、师资、课程设置等才会出现一系列的变化,人们对艺术教育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就会变。刚开始的时候或许只是浅层次的认识会变,只是富有功利心的认识上的转变,但当足够长的时间之后,当人们看到了艺术教育给人的发展创造的价值时,便会相信艺术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性了。当然,人才评价体质的转变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实现的,如今,虽然我国实行的是素质教育,但实际上大部分人还是以高考的成败去评定一个人,而要在高考中取得成功,就必须在文化课考试中拿到高分,所以艺术教育的次要地位本质上是没有改变的。很多教育工作者都在研究有什么样的体制既可以培养出有利于的社会发展的全面型、创新型人才,又能选拔出相对更优秀的人才。例如,近几年来,很多地区取消文理分科,在高考中加艺术特长分,很多人又在研究高考改革方案。因此可以说中国人才评价体制研究从未中断,只是成果还不鲜明。而与中国目前的人才选拔中对艺术的不重视相反,美国哈佛大学录取新生时考核的却是综合素质。它除了要求SATl400分以上的成绩外,还有另外六项考核内容。其中一项就是业余爱好与特长,如音乐、绘画、舞蹈、外语,所以在美国没有接受良好的艺术教育就没有进入一流高校的希望。
现在中国教育界也在人才评价体制上加强了对综合素质的教育,例如2009年高考中,山东省为了强化学生对综合素质的重视,在临沂师范学院、山东政法学院两所本科院校部分专业开展试点,按1:1.2的比例进行投档后,由高校教授组成的专家组对考生的电子档案和综合素质评价信息进行审阅,最后决定是否录取考生,结果因为“综合素质低”而被退档的考生有十几个之多。这无疑给考生、家长、学校敲响了警钟,告诫他们不能只关注学生文化课的学习,而应该在关注其学习的同时,对其综合素质进行培养,但这样的评价机制却也是有漏洞的,因为对于综合素质的高低的评定有可能会失去客观公正,从而让一些在投档线稍偏下的考生钻了空子。但无论怎样,这是对人才评价体制做出的一次重大挑战,这样的趋势之下,教育部门会逐渐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与其密切相关的艺术教育的改革也指日可待。
三、不断进行国内外最新成果的交流
中国自古就懂得相互学习的重要性,“三人行,必有我师”的古训永远都不会过时。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研究的深入,以及诸多国家对艺术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艺术教育的理论也不断出现新的研究成果,艺术教育的研究不再局限在单学科内部,而是增强了学科与学科之间的融合,诸如脑科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研究理论在很多方面给予了艺术教育研究以新的思路,以及新的科学根据。由于各国艺术教育的发展程度不同,以及各学科新近的研究成果也不一样,因此各国在理论研究上出现了不平衡。所以要改善艺术教育就必须加强国际间的成果交流,学习借鉴其它国家的最新研究成果,然后再结合本国的国情制定出行之有效的艺术教育方案,将艺术教育的功能最大化。
四、运用多种媒介、多种途径进行艺术教育
媒介和途径的多样性及灵活性能让艺术教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艺术教育无处不在,家庭中、学校中、社会中,我们不能仅仅通过一种媒介进行艺术教育,电视、课堂、音乐会、剧院、美术馆、博物馆等都为艺术教育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渠道,但在这多种途径和媒介的运用之下,引导式的教育显得尤为重要。霍华德·加德纳曾说过:“孤独的儿童艺术家是永远无法实现自身潜能的……年幼的儿童,即使表现出大有前途的潜质,在没有更加博学的成年人强有力的指导和主动干预下也会一事无成。”所以一线的艺术教育工作者,以及家长等都要对孩子进行引导式的教育,与孩子进行沟通和交流,通过艺术教育提升孩子对自我的正确认知、对审美认识的提高和对心态的优化,让他们往更好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 建立 ;医专学生;综合素质
医学科技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给医专学生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而高等医学专科学校多由中等专业学校合并升格而来,其课程设置难以突出使医学生具有较强实践能力、较强应用基础知识能力、较强分析判断能力的培养目标,忽视了对医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从而影响到医专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1 加强医学生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为了加强学生适应社会的学科改革与建设,我校于2009年7月对2009届大专毕业生进行毕业前问卷调查。发出问卷500份,收回问卷348份,回收率69.6%。
表1 进入工作岗位前对自己的担心
表2 实习后期对自己最该加强环节的评价
透过问卷,从我校医学生来看综合素质方面存在的以下主要问题:1)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医学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必须通过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2)人际交流能力缺乏。部分医学生缺乏起码的社会常识、行为规范和人际交往经验,毕业后难以适应社会需要,处理不好人际关系和医患关系。3)人文科学素质欠缺。部分医学生进入临床实习期间,病历书写不规范,层次不清,语言艺术性差,文字书写能力差;知识面窄,对专业以外的相关学科知识知之甚少。4)心理承受能力脆弱。有的学生认为自己是专科生,在能力和知识上肯定不如本科上,存在一定的自卑心理;有的学生文化课成绩高,但心理素质差,缺乏战胜困难的勇气。
综上所述,医学生是未来的医学人才。医学生能否成为合格的医学人才,对其实施的综合素质培养训练就显得尤为重要。
2 建立适合医专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意义
高等医学专科学校旨在把医学生培养成具有必要的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使医学生在今后的临床实际工作中,对常见病、多发病具有较强的独立处理能力,作为一名医专学生如果不具备自我完善提高、自我发展的潜能,他将不能进步,终将被社会淘汰。只有具备较强临床实际工作能力和较好创新能力并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医专学生,在今后的临床实际工作中和人才竞争中才具有较突出的优势。
3 提高适合医专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的途径
目前,我国医学专科学校基本上仍是在传统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指导下,以传统的医学教育模式组织教学。
表3 希望学校在综合素质培养方面所开设课程
表4 你对师弟师妹在校生活安排的建议
1)注重医专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发现,可把学习和实践相结合作为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重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通过实践,锻炼动手能力。2)注重医专学生组织协调能力的培养。医生作为一种公众职业,必须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能够在实践工作中,正确处理和运用医护关系等等。因此要求应具备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和协调能力,能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3)注重医专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可采取小班或者组为单位的实习实训教学,增加学生与社会接触的机会,有助于医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创新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一、高校共青团组织在人才素质教育中发挥作用的重要性
首先,当今时代谁有发达的教育和掌握最新的科技知识和能力,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以及较强的学习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和开拓创新精神等高素质的人才,谁就能在未来的世界竞争中起主导地位。其次,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与国际市场接轨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尽管这是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但人才作为智能资源在市场经济供求关系中的影响,要求按市场机制优先配置人才资源。它打破了以往计划配置人才资源的局面及单一技术人才或政治人才的模式,取而代之的是全面发展的高素质,高智能的人才,这就要求高校把培养目标确定为培养具备多方面素质和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挑战,才能成为祖国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高等教育在人才的培养中,肩负着及其重要的作用。正因为如此,它已经成为国际竞争的一个重要方面。高校共青团组织要以教育人、培养人为本职工作,把提高青年一代的整体素质,造就一批优秀青年人才,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来抓。时代的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要求高校共青团组织把人才素质教育作为当前的重要工作,重视对人才素质的培养和提高。
二、高校共青团组织在人才素质教育中发挥作用的可行性
首先,是由高校共青团组织的性质决定的。共青团是党的坚强助手和后备军,是先进青年的群体组织。尤其作为高校的共青团组织,其成员整体上层次很高,具有生机和活力。能够围绕学校培养人才的根本任务,通过开展生动活泼、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校园文化活动,使共青团组织起到青年学生的政治学校的作用,使他们在活动中受到了教育,得到了锻炼,陶冶了情操,提高了素质。同时,广大青年学生本身的特点和成长成才的愿望,使他们愿意并热心于参加团组织开展的各项活动。其次,高校团组织工作具有灵活、机动的特点,空间范围大,不受时间的具体限制。工作时间灵活,可以利用学生所有的业余时间,工作时间更宽松。因此,可以增强活动的组织性和学生参与活动的广泛性。另外,目前学生素质欠缺,主要表现在思想修养不够,文化素质不高,人生价值观偏向,集体主义观念不强,而这些正与团组织工作目标相吻合,团的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要解决学生这方面素质存在的问题。因此,只要高校团组织积极努力,不断探索,使工作上层次、上水平,就一定能在学生综合培养素质方面取得成就。
三、高校共青团组织如何在人才素质教育中发挥作用
1.加强思想教育工作。提高人才的素质,促进培养目标的全面成才,用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思想教育他们,用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和敬业精神勉励他们,用高尚的道德情操陶冶他们,帮助青年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只有抓住思想教育这个中心工作,才能做好党的助手和后备军,把中华民族培养跨世纪的高素质、高质量的人才作为世纪之交共青团的主题,并贯穿到工作的各个方面,融汇到各项工作中去。
2.提高校园文化建设质量。校园文化建设是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重要渠道之一,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可以给学生的成长提供良好的精神土壤,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建设是陶冶情操,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高校共青团组织要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充分发挥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提高的作用,努力营造一个健康向上和具有较高科技含量的校园文化氛围,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向更深的层次进展,逐步完善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结构,发挥高校共青团组织应有的作用。
3.加强基础文明教育。好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建立良好校风,提高学生精神文明素质的重要措施,是培养高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条件,高校团组织应从大局着眼,从小处着手,加强基础文明教育。教育广大学生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艰苦创新精神,提高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水平,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杜绝不文明,不道德的现象发生。
4.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方式,能使学生受到教育,学到知识,增长才干。组织好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是新形式下高校共青团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团组织为青年学生成长成才服务的重要渠道,抓好社会实践活动,能较大促进青年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刘明安.浅谈新形势下共青团组织建设和团的工作新模式[J].卫生职业教育,2010(08).
[2]李蔓荻,高欣舒.共青团在中医药高职教育中发挥的作用[J].中医教育,2005(06).
关键词:学前音乐教育;幼儿素质;培养;重要性;分析
在教学改革的背景下,要求教育工作要实现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以确保人才的能力素质能够满足当前社会的实际需求。在幼儿教育中,音乐教学的开展能够通过自身优美的旋律变化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进而使幼儿在音乐的熏陶下逐渐具备综合素养,为幼儿的全面成长奠定基础。但是,在实践的过程中,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等无法满足学前音乐教育的实际要求,致使学前音乐教育的重要性无法得到充分的发挥,幼儿综合素质的培养无法得到落实。
一、当前学前音乐教育所呈现出的弊端
(一)片面强调技巧的教学。对于幼儿音乐教学来讲,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应该注重的是以音乐在听觉上的优势作用来实现对幼儿智力的开发,这不仅符合了幼儿发展阶段的特点,同时也是幼儿教育阶段实施音乐教学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是,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所注重的是音乐技巧的传授,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如何唱歌,而不是如何通过歌曲来表达自身的情感。幼儿音乐教学更应注重的应是情感教学,强调的是要通过音乐教学来实现对幼儿情感的启蒙,进而确保幼儿能够度过健康、快乐的童年。
(二)过于重视学前音乐教育的商业价值。实施学前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能够实现对幼儿智力以及其情感的启蒙,以确保幼儿身心的健康成长,因此,在开展幼儿阶段音乐教育的过程中,需要将这一教育建立在幼儿兴趣的基础之上。但是,由于大多数家长要么禁锢在传统的教育理念下,要么对素质教育的理解出现偏差,使得学前音乐教育在实践的过程中偏离了轨道,成人化的教育思想使得教育者过于重视学前音乐教育的商业价值。实施学前音乐教学是为了给幼儿以更好的情感启蒙,进而使其在音乐的世界中懂得什么是快乐,能够表达自己的情感,这也是幼儿音乐教学之所以倡导寓学于乐的原因所在。
二、学前音乐教学对幼儿素质培养的重要性
(一)能够通过音乐韵律节奏的感染力来激发幼儿的感知力。音乐作为一门艺术,能够通过韵律与节奏的变化来展现歌词中所蕴含的情感,进而引起聆听者情感上的共鸣。而对于幼儿阶段的学生来讲,其尚未具备逻辑思维能力,更多的是以感性思维来理解这个世界,音乐在听觉上所制造出的感染力要远远强于生硬的语言文字,这就能够更好的实现对幼儿注意力的吸引,使幼儿全身心的融入于音乐的世界中。正因如此,在学前音乐教育中,通过音乐的感染力能够启发幼儿的感知力,使其在音乐的情感世界中快乐的遨游、健康的成长。比如在节奏、韵律欢快的音乐中,幼儿能够通过对音乐的感知力来享受音乐的快乐;在节奏与韵律舒缓的音乐中,幼儿能够放松自己,安逸的聆听。
(二)能够提升幼儿的审美能力,并具备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学前音乐教育能够使幼儿在感知音乐、享受音乐的过程中,以快乐、轻松的姿态来度过每一天,而正是在这种积极、阳光且快乐的心态下,幼儿才能在受教育的最初阶段拥有良好的心态,这就为其日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奠定了基础,也是确保当代学生实现全面成长的根本所在。与此同时,开展学前幼儿音乐教育能够使幼儿具备审美能力,进而在发现美、感受美的过程中能够将美进行传递,这种正能量的传播是一个人终身所应具备的美好品质,只有幼儿阶段具备此种意识,才能够乐观、自信的成长、成才。
(三)能够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并培养幼儿的兴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不断的培养、增强幼儿的兴趣,才能够使其集中注意力投入到学习中。音乐本身所具备的感染力与吸引力会使得幼儿愿意投入到其中,加上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会充分的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在好奇心的引领下,幼儿便会情不自禁的走进音乐的世界中,这种好奇心与兴趣的培养不仅使幼儿能够更好的投入到音乐教学中,还能够使其逐渐探索新的未知领域,进而具备敏而好学的求知精神。知识的世界是无穷的,只有具备强烈的好奇心以及浓厚的兴趣,才能够在不断求索的过程中具备奋发图强的精神。
(四)能够通过对幼儿情操的陶冶使其具备良好的精神品质。音乐能够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心灵,这是音乐本身所具备的艺术魅力。在音乐的学习中,最为重要的是用心去感受音乐中所蕴含的情感,优美的音乐往往能够使人变得从容而豁达,而高亢的音乐往往能够使人热血沸腾、斗志昂扬。任何一种形式的音乐都能够给人以不同的情感体验,在幼儿音乐教育中,正是通过音乐本身能量的传递来实现对幼儿心灵的净化与陶冶,进而使其具备良好的精神品质,能够在音乐中获得快乐的力量,并健康、全面的发展。
综上所述,学前音乐教学对于幼儿综合素质的培养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通过音乐教学能够激发幼儿的感知力,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与良好的精神品质,并使幼儿具备对事物的好奇心与兴趣,进而在全面提升幼儿综合素质的基础上,确保幼儿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因此,这就要求当前学前音乐教育要结合自身在教学中所呈现出的问题,强化对学前音乐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从而以全新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来发挥出幼儿音乐教育的价值与作用。
参考文献:
[1]张穹,张智辉.权力制约与反腐倡廉[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9.
如今,阅读学习在小学的语文教学中已经占有重要的位置,加强小学生的语文阅读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也有巨大的帮助。通过语文阅读的学习,提高小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逻辑分析能力,促进小学生的多方面发展。因此,重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新课改下,如何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成为当下语文教育工作者急需思考的问题。
我国语文学科是基础学科,是进行其他学科学习的基础条件,其中小学语文阅读学习也是影响其他学科学习的关键。在小学生语文教学课堂上,阅读教学是一项基础教学,小学语文阅读学习不仅能够提高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文字运用能力,更能促进小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本文分析了小学语文阅读学习的重要性,并针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遇到的挑战,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来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正确理解小学语文阅读学习的重要性
要提高小学生的语文阅读水平,需要认清小学语文阅读学习的重要性,在新课改下,提高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更是受到了广泛的关注。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阅读教学对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的培养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我们经常需要通过阅读去获取信息,比如,通过阅读书籍、报纸、杂志等文字信息,去进行学习、工作等活动。因此,在社会生活工作中,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小学语文教师要注重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使学生提高文字运用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进而顺利开展其他学科的学习,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小学的语文阅读教学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遇到了许多的挑战。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适应新课改下的教学要求,在以往的语文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虽掌握了一定的教学方法,但在课堂教学上却难以实施。在语文阅读教学课堂上,教师只是讲授书本内容,学生被动地接受理论知识,没有阅读实践的运用机会,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很难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因此,单一的教学模式不能使小学生形成科学的阅读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传统的应试教育观下,小学生也没有充足的课外阅读时间,阅读训练仅限于课堂,然而课堂的教学时间是有限的,小学生的阅读训练只占据了一部分模块,没有充足的阅读训练时间。另外,小学生的语文阅读材料较少,大多数的语文阅读材料都来源于课本内容,而课本的内容显然已经不能满足于小学生的阅读需求,所以很难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无法提高小学生语文阅读教学的课堂质量。
三、提高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策略
首先,小学语文教师应改革语文阅读的传统教学模式,将语文阅读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开展语文阅读教学活动。根据班级学生的特点,设定合理的教学方案,不断创新教学方法,组织开展适当的阅读训练活动,调动小学生语文阅读学习的积极性,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其次,小学语文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课堂的教学时间是有限的,并且课本的阅读材料也是有限的,而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需要有充足的阅读训练时间。这就要求语文教师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通过增加课外阅读时间来弥补课堂教学时间的不足,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活动,拓展学生的视野,增加语言积累,使学生在课外阅读中感受到阅读的快乐。最后,构建小学语文阅读的综合性评价体系,正确利用教学评价的作用,建多元化的语文阅读评价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兴趣,培养语文阅读习惯,使学生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也应多采用激励教学的方式,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多关心学生、鼓舞学生,多与学生进行交流,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四、结语
目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着一定的挑战,如何提高教学效率,推动语文教学发展是教育工作者需要反思的问题。为此,小学语文教师应承担起教学的重任,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阅读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又是一项潜移默化的、长期教学任务,需要语文教师付出更多的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教育;改革;对策
语文,作为我国的教育体系当中的一门重要学科,一直得到我国教育人士的重视。但是在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当中,大学语文一直处于被忽视的边缘。语言是我们进行人际交流的必备能力,语言的使用与操作能力对于学生的社会生活有着直接的影响。在我国素质教育大力发展的趋势之下,高职院校逐渐认识到大学语文课程对于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重要影响,更认识到学生综合素质对于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性,开始注视起大学语文课程。
一、高职大学语文现状分析
在社会对于综合素质人才需求越来越强烈的时候,高职院校逐渐认识到大学语文课程对于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积极作用,开始进行大学语文课程教育改革。但是,我国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发展现状却令人堪忧。下面,我们就来对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教学现状进行介绍:
(一)高职大学语文出现边缘化现象。目前,我国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学生都渴望在高职院校当中学习到可以立足于社会的一项技能,因此,尽管我国对于个人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素质教育的认可度不断提升,但是在我国的高等院校当中,大学语文,这个注重人文精神培养的学科,依然没有得到教师与学生的重视,已经处于边缘化境地。特别是在一些理工科的高职院校当中,教师对于学生的专业技能与社会实践能力更为重视,认为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是其主要的教学任务,忽视了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更有甚者,为了实现学生专业技能的提升,根本没有设置大学语文相关课程。正是因为这样,大学语文课程在我国的一些高职院校当中出现了明显的边缘化现象。
(二)高职院校学生的语文能力不如人意。通过对我国高职院校学生的调查来看,大部分学生对于大学语文课程没有兴趣,认为大学语文课程的开设没有必要,第一,一些学生没有进行思想学习的能力,对于问题的认知,只看表面,不想深层。第二,高职院校当中的个别学生的人际交流能力很差,其口语表达不尽文明,也没有文化内涵。就这两点来说,高职院校的学生在未来的社会生活当中,特别是在人际交往方面,会存在很大的困难。第三,高职院校的学生在语文写作方面能力也十分有限。可想而知,在未来的工作当中,一份实习报告、调研报告对于他们来说,都是一件不能完成的任务。
二、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教育改革的对策分析
(一)平衡教育重点。在高职院校当中,学校将学生的职业化技能作为教育的重点。这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形成与提高都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高职院校应当将做人、做职业人、做有文化的职业人作为其教育的主要思路,将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与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相结合。这样,才能使学生在未来的社会生活当中更好地立足,更好地与人进行交流,更顺利地实现自我进步。一个具备职业技能的人,不一定可以满足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而一个具有文化的职业人,一定是社会人才市场上所需要的人才资源。
(二)对课程内容进行改革。高职院校应当对学校的课程内容进行改革,使学生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实现一体化。在保证专业课程的基础上,加大人文课程的比例。还可以将科技教育的相关思想融入到人文教育当中来。大学语文课程是一门内容丰富、包罗万象的课程,因此,可以与科技教育实现完好的结合。这就需要我国高职院校的教师们有意地在二者之间进行协调,使大学语文课程可以服务于高职院校的职业课程。
(三)设置大学人文语文课程。在高等院校当中,大学语文课程是一门文学色彩相对深厚的学科,但是,在高职院校当中,大学语文课程的内容可以进行适当的修正,比如说,在课文的选择上,可以以科技选文为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课文内的科技精神进行领悟,使其产生崇拜的情绪,这样一来,教师就可以顺利地引导学生对正确的人文精神进行学习与模仿。
(四)设置大学应用语文。高职院校的学生之所以不愿意从主观上接受这门课堂,主要是因为他们觉得大学语文对于他们的学习与工作没有帮助。因此,在高职院校进行大学语文教学这,要有意提高大学语文的应用价值。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为基础,大力加强人际交往技巧的教学。比如说与不同身份的人的交流技巧、口语交际当中应当注意的问题等等。这样,大学语文的教学成果就会在高职院校学生的日常生活当中得到体现。在发现大学语文课程对自己的影响之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提高,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课程可以得以顺利地开展。
(五)设置大学实践语文。学以致用,方可知道学习的重要性。所以,在高职院校当中,要以学生的职业技能学习为主导,对大学语文课堂进行灵活性的调整。因为,在高职院校当中,人文课程的时间很难保证,所以高职院校当中的大学语文课程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实践教学。给学生更为随意的自主学习与实践时间,进行大学语文的实践教学,促使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三、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以高职院校为载体,对大学语文课程的教育现状与教育方法进行了分析。希望我国的高职院校可以找到更为合理的育人思路,在保证学生的职业技能提高的同时,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大学语文课程作用一门人文社科性课程,对于学生人际交流能力、写作能力、处理问题的能力都有着积极的作用。因此,希望我国的高职院校可以认识到社会对于人才的真正需求,明确大学语文在高职院校当中的定位,对学生进行全面教育。
参考文献
[1] 欧阳灵芝.高职语文课程改革探索[J].才智,2009(03).
[2] 张兰.浅议高职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7(09).
Abstract: Moral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task, related to the overall quality of higher education personnel, life and values to develop; i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personnel of higher education. How to keep the needs of the times, how to carry out moral education according to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values of modern science has become the key to modern moral education. In the paper, the status of moral education system construction and improvement measures are briefly discussed.
关键词:高校;德育制度;建设;现状;改进措施
Key word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moral education system;construction;status;improvement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30-0177-02
0引言
现代高等教育是我国科技发展与经济发展的重要工作,是我国科研技术水平发展、全民综合素质提高的关键。加强高校德育教育是关系到我国高校人才综合素质提高、学生良好人生观与价值观养成的关键工作,其对我国高校毕业生综合素质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德育教育工作的认识逐渐明确与统一。现代高校德育教育必须以“加强”与“长期坚持”为基础,运用现代教育方式促进高校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为提高我国高校学生综合素质、道德品质奠定良好的基础,为我国人才培养综合素质奠定良好的基础,为我国经济发展与科技水平的提高奠定基础。
1关于现代高校德育教育与德育制度建设的分析
现代高校德育教育工作是我国人才培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系到我国人才综合素质与思想政治的基础。现代高校德育教育研究的不断深入使得我国高校明确了德育教育发展的方向,以长效机制为基础,运用现代教育理念增强德育教育工作的针对性、时效性,促进我国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虽然我国高校德育教育在近年来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积累了许多经验,但是随着改革开放后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价值观的转变,传统高校德育教育制度与教育内容已经不能紧跟时展的需求。如何针对我国高校德育制度现状对齐进行改进,促进高校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已经成为我国高校德育教育是否能够科学开展的关键。
2高校德育制度建设现状与改进措施
2.1 我国高校德育制度建设现状分析现代高校德育工作的基本职能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引导学生培养和数量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目前我国高校德育教育制度建设严重缺乏时效性,导致高校德育教育不受重视。其主要是由于高校在进行本科生源、研究生报考等情况家,智育作为首要的考评指标,忽略了德育教育的重要性,造成德育教育在大学的教育中严重失位。另外高校德育教育制度中德育目标定位过于片面、忽视学生主体内在需求也是导致高校德育教育现状的关键因素。现代高效教育目标过于强调德育教育同一标准、统一方法要求学生,很少重视学生主体的内心需求,这也导致了高校德育教育忽视了教育工作的个体功能。这也使得高校德育教育工作突出强调政治教育职能,忽视了受教育者的基本需求,同时也导致德育的急功近利的不良情况,引起高校德育的片面化、畸形化,失去德育真实的现实意义。
另外,高校德育“两课”教学过程中教学方式脱离实际、教学内容匮乏滞后也导致了高校德育教育 “两课”教学教法单一、满堂灌输的特征。单纯的注重学生的死记硬背,以考试的方式检验学生德育教育成绩,学生没有真正理解德育内容的实质。虽然在我国德育教育中一再强调德育教学改革强调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采用了多种教育方法,但总体收效甚微。
2.2 针对我国高校德育制度建设现状的改进措施种种原因导致了我国高校德育教育制度建设的现状,也导致了我国高校德育教育工作开展并不能有针对性的提高学生思想道德品质。针对这样的情况,加快我国高校德育制度的改进已经成为现代高校德育教育工作能否科学开展的关键。
首先,高校德育教育制度必须要强调德育教学的首位意识,是高校形成良好的“德育”氛围,是高校教育工作的根本职能――培养全面发展高素质人才中的思想品德教育能够得到重视。以德育首位的思想意识使其成为高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将高校德育教育工作摆在高校各项工作的首位,促进高校德育教育工作的科学开展。将传统教书育人中的德育教育落实到高校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使其在专业课程教学、管理、生活服务中时时刻刻体现德育教育形成高校的德育氛围,全面营造高校德育的立体、综合育人环境,促进高校德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另外,高校德育教育制度的改进必须要真正认识到高校教育德育的本质。摒弃传统教育中学生被动接受灌输的现象,以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树立德育教育工作“以学生为本”的德育教育观念。注重学生主体能动性,正确处理好教师主导型与学生主体性的辩证关系,在德育教育工作中培养学会僧的道德认知能力、提高学生到的推理与判断能力,帮助学会僧自觉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并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使其感受到良好的道德品质的重要性。
针对传统德育教育单纯说教与灌输情况,现代高校德育教育制度应加强教学方式的改革,通过多种教学途径使学生加强对良好道德品质的认知,通过拓展学生对社会的接触、科学的实践活动开展将学生在课堂中所接触的到的理论知识与现实社会相结合,帮助学生认识社会、服务社会,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强化道德品质的消化,巩固学生道德信念,以社会服务达促进高校德育教育目的的达成。
2.3 针对现代高校德育教学对师资力量的需求,加快高校德育队伍建设高校教师的言传身教是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重要因素,高校教师中任何专业课程的教师,在教授专业知识的同时都会传达一定的思想观点与价值取向,而这一现象对高校学生德育教育、道德价值观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在现代高校德育教育制度体系建立中,高校要深刻认识到德育队伍建设的重要性,认识到高校每一名教师的人格示范作用。以强调高校教师队伍建设为基础,提高教师综合素质与道德品质,以此促进高校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以此为基础充分发挥教师教学过程中的人格魅力与人格示范作用,将高校德育教育工作落实到高校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落实到高校服务学生的各个环节,使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下培养学生思想道德品质,为高校德育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3结论
综上所述,现代高校德育教育制度的建设应认识到德育教育是融合在高校整个教学活动与生活中的、以培养良好思想道德品质为目的的教育过程。其需要高校德育教育制度对德育教育首要性的强调、需要高校对学生考核评价标准、升学评价标准的综合性改革是学生主体、家长主体认识到德育的重要性。通过社会与高校的双重作用开展的提高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教育过程,是提高高校整体学生群体思想政治觉悟的关键。
高校德育教育工作必须以自身实际情况出发、深入了解现代高校大学生的思想状态,以针对现代大学生心理特点的、时效性较强的内容促进学生对德育教学知识的理解,切实承担起高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任,为我国经济腾飞、科技的发展输送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强.高等院校德育教育工作现状分析[M].西南教育出版社,2009.
[2]马德良.现代高校德育教育改革的必要性[J].中国高等教育,2009,1.
[3]赵瑞祥.关于高校教师综合素质对德育教育重要性的分析[J].华育资讯,2009,9.
一、高职院校艺术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理念比较落后,无法满足人才培养需要
高职院校非常重视专门人才的培养,重视学生专业素质的提高,这也直接导致了很多高职学校对素质教育不够重视,这是和教育活动本质背道而驰的,也给高职院校艺术教育更好的进行造成了阻礙[1]。所以,高职院校必须进行教学理念的更新,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二)教学资源匮乏,教师素质无法满足教学需要
很多高职院校自身的实力和规模都是非常有限的,并且没有专门的艺术系,虽然现在很多高职院校都都美育比较重视,师资队伍也在不断的增加,但是负责艺术教育的教师无论是学历还是人数和职称都无法和其他专业教师相比。并且没有专门的艺术教室,相关的器材也比较少。高职院校艺术教育专业教师,不到那需要其艺术教育理论水平较强,还需要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将艺术和生活结合,而现在,教师的素质明显达不到要求。
(三)课程设置随意,并且课程较少
高职院校在行艺术类课程设置的时候,往往会比较的随意,甚至会随意的更换,课程设置不够稳定。有些时候,开设的课程和社会发展不适应,课程结构不合理。高职院校没有认识到艺术教育本身的特征,没有将其和学生发展结合在一起,这也给高职艺术教育课程设计造成了很大影响,我们必须真正的认识到这一点[2]。
(四)教学方法不够灵活,效率低下
高职院校在进行艺术课程设计的时候,存在照搬本科院校的情况,没有全面的考虑到学校的特点和学生的需要,教师教学的时候,还一味的采取满堂灌的方式,没有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这也导致了艺术教育教学效率比较低下。
二、做好高职院校艺术教育的策略
艺术教育对于高职院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我们必须真正的认识到艺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问题有针对性的采取策略,切实做好高职院校艺术教学,将艺术教育的作用发挥出来。
(一)转变艺术教育理念
高职院校想要做好艺术教育,必须真正的做到以人为本[3]。首先,需要根据艺术教育的规律,这种的做到因材施教,考虑的学生的需要,将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运用进去,重视实践教学。其次,高职学校应该认识到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视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将学生艺术精神以及科学精神结合在一起。最后,需要重视艺术教育实践途径的拓宽,艺术教育具有实践性,只有实践性较强,艺术教育才可能真正的做好。
(二)重视高职院校艺术教育课程的完善
高职院校在设置艺术课程体系的时候,需要将其和高职院校培养目标结合在一起,并不断的进行完善。为了切实提高艺术类教育的质量,需要做好调研工作,并以调研为基础来进行课程的设置。并且还应该将艺术成绩纳入到学生总成绩中去。此外,还应该重视艺术教育课程设置的灵活性,提高课程的针对性[4]。比如建筑设计类的专业应该进行和美术有关课程的开设,通过美术教育不断的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三)提高教师师资队伍
对于高职院校艺术教育而言,教师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只有高职院校教师的素质合格,艺术教学质量才有保证,所以,高职院校必须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首先,必须重视教师队伍综合素质的提高,重视教师理论素质、创新能力、职业道德素质等综合能力的提高。其次,还应该给艺术类教师机会,让其不断的充实自我,比如给教师进修的机会、争取科研课题等。最后,还应该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教师队伍结构包含了教师的年龄、学历以及职称等,进行创新能力强的高职艺术教师队伍建设。
三、结语
艺术教育对人的全面发展是非常重要的,高职院校在进行专业人才培养的时候,必须认识到艺术教育的重要性,真正的重视艺术教育,解决艺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发挥艺术教育的作用,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吴迪.高等院校艺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音乐时空,2015,06:155.
[2]章樱樱,承剑芬.试论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2:19-21+25.
[3]买中傲.工科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应对——以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现代教育,2016,06:42-43.
[4]吴宝聪.浅谈现存高职院校艺术设计教育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思路[J].科技信息,2013,11:277.
[关键词] 高中学生 综合素质 提高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对人才的需求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只有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才能适应未来社会的剧烈竞争。综合素质主要体现在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六个方面。而在学校里,由于高考的重压,学校教育几乎完全倾向于对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的要求上来,许多教师关于优生的标准也多数是表现好、学业成绩高,这显然还不够全面,因为表现好,学业成绩高还不能完全体现出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质量观
有什么样的教育思想,就会有什么样的教育行为,没有学校领导、教师、家长乃至整个社会教育思想的转变,就谈不上真正意义的国民素质教育,现在一些教育行政部门、一些学校领导,对存在许多弊端的“应试教育”已习惯于接受,对于素质教育的有关要求以及重要性、紧迫性缺乏认识,我国现代化建设需要培养大批复合型的人才,决不是仅靠少数通过“应试”选的“英才”,这就需要国民素质的全面提高。教育工作者要有全面的人才观、质量观,面向全体学生,从社会需求出发,为每一类人才的成长打好基础。
二、改变教学方法、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1.在教学方法上,要注重多种方法整体效果的优化,从而提高教学质量。要充分利用各种先进的教学技术和教学设备,使学习内容更富有趣味,减少教师讲授的时间,增加学生在多学科学习中动手操作的机会,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使学校的课程在教学中能形象直观教学,发展提高学生的推理、思维和自学的能力。
2.提高教学质量,首先要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教师除了具备本专业的知识外,还要努力使自己成为多面手,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学校也应根据课程的发展需要,从实际出发,相应地制定出长短期教师培训计划,根据学校的整体需要和个人的志愿,分期、分批培训更新知识,使教师具备一专多能。要多学习,丰富自己,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三、把思想品德素质做为学生的最重要的素质
人的素质包括德、智、体、美、劳等多个方面,其中德是第一位的。我国历来非常重视“德”。《论语》强调“为政以德”;《三字经》则强调“教之道,德为先”。然而,当前我国思想品德教育的现状却不尽如人意。具体表现在:德育教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德育没有贯穿于专业教育和学校管理全过程,未能体现不同年龄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德育的内容和方法较为陈旧、单一。因此,加强和改进思想品德教育,切实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是当前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当务之急。
四、在课堂教学中融入生活道理
以信息技术课学科为例,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下,我会尽量在我的课堂中融入一些生活中的道理。例如,在学习“搜索技巧”这一节时,在前一节课的基础上为了让学生能更快更准地搜索到自己需要的信息,老师需要给学生布置一些搜索任务,让学生上网输入相关的关键词,看谁能更快更准的找到自己想要的信息,并总结、归纳出相关的搜索技巧,然后老师再对他们的结论进行分析、讲解。既然要布置任务,我可以有针对性的给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在掌握所学知识的前提下完成如下搜索任务:查找每年全国、全世界有多少土地正在沙漠化;查找每天有多少种动、植物正在消失;查找一个塑料袋需要经过多少年才能被土壤完全化解;查找纸制品在制造过程中需要哪些原料;查找全球变暖的相关原因。
在学生分别完成搜索任务、掌握所学知识后,可以给学生2分钟时间思考并讨论一下,面对如此情况作为地球上一员的我们能做些什么?从而引出当前环保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这都可以从每个人身边的点点滴滴小事中体现出来,出游在外时,垃圾随身带走、不要随地吐痰、能少用一个塑料袋就少用一个、能节约一张纸就节约一张纸、最好不要吃任何野生动物等。
除上面所说例子外,信息技术课也还有许多可以拓展学生知识的地方。例如,在学习“信息的一般特征”时,告诉学生“一个大学生被人以打工为名拐卖到乡下”真实发生的事,以此提醒学生信息是有真伪性的,自己要学会辨别,要懂得保护自己。在学到“合理使用信息技术”时,让学生搜集相关材料,并讨论“网络成瘾症”给自身、给家庭、给社会带来什么样的负面影响,我们能够用网络做些什么、学习些什么等。
不仅我们这门学科可以这样,其他学科比我们学科在这方面具有更多的优势。如果全国每一所学校,每一门学科能使教学融入生活,长期以往、日积月累的让学生在课堂上这有限的时间内、有限的条件下开阔视野,丰富知识,肯定可以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五、注意培养学生多方面的爱好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照此理念培养出来的学生可谓是畸形人才,这实质上限制了学生潜力的发挥,所以,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有益的活动,包括音乐、美术、书法、体育等,同时学校也应该多开展如下一些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1.由学校团委组织学生的演讲和辩论比赛,每个学期组织一次。各个班级相应的也组织班级的演讲和辩论。这些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积极参加活动的意识,锻炼了他们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2.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加计算机比赛以及各类技术比赛,特别是通用技术课程的开设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兴趣,由学生制作一些作品。鼓励学生在报纸杂志上发表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促使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有显著的提高。
3.在身体健康方面,学校积极开展各种体育活动,学校可以组建田径、篮球等球队。在心理健康方面,学校可以专门建立心理辅导中心,而且在每班都设立心理委员。
4.学校组织有艺术特长生的课外兴趣活动小组,参加各种文艺汇演,积极开设艺术课程,每年向高等学校输送艺术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