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社区治理的方法

社区治理的方法

时间:2023-08-03 17:27:4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社区治理的方法,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社区治理的方法

第1篇

摘 要:美国社会各方力量参与到社区学院治理过程中,促进社区学院基于社区需要提供教育服务。企业与社区学院开展教育合作,社

>> TAFE学院师资模式对我国应用型本科高校师资建设的启示 美国社区学院的“共同治理”模式及其启示 美国社区学院治理结构中校长权力的制衡及启示 美国养老基金参与公司治理的经验及启示 社会资本视域下美国社区公民参与的衰落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美国高校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及其启示 美国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美国社区学院的发展及启示 基于社会治理视角的劳动与社会保障复合应用型人才建设 美国公立社区学院治理的基本特征 应用型本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问题导向式”教学法的探索与实践 美国公司治理缺陷及对我国国企治理的启示 对独立学院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若干问题的探讨 新加坡城市治理的特色及对中国的启示 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探索 社会参与治理下的公共政策范式研究及启示 新加坡社会治理的经验及启示 社会转型期的城市社区治理:社区公民参与的发展状况及问题浅析 美国治理学生顽疾的方法及其对我国高校的启示 20世纪60年代美国社会危机的治理对策及启示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10]里奇兰社区学院[EB/OL].http://richland.edu/board.

[11]圣地亚哥社区学院学区[EB/OL].http://sdccd.edu/public/district/trustees/.

[12]洛杉矶社区学院学区[EB/OL].http://laccd.edu/Board/Pages/default.aspx.

[13]圣地亚哥社区学院学区[EB/OL].http://sdccd.edu/public/district/trustees/.

[14]于守海,李漫红.美国社区学院董事会的权力均衡及其启示[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07(3):126.

[15]卢洁莹.美国社区学院治理机及其理论基础[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11:221-222.

[16]Kevin Dougherty, Educational Policy-Making and the Relative Autonomy of the State: The Case of Occupational Education in the Community College[J].Sociological Forum, 1988(3):415.

第2篇

[关键词] 城市社区 治理模式 创新路径

一、城市社区治理模式创新内涵

1.社区治理的内涵

社区治理是指以社区地域为基础,政府与社区组织、社区居民共同管理社区公共事务的活动,它体现为社区范围内的不同主体依托各自资源而进行的相互作用模式。正如美国政治学学者埃莉诺・奥斯特罗姆所说“社区治理通过借助既不同于国家也不同于市场的制度安排,可以对某些公共资源系统成功地实现适度的开发与调适。它可以弥补国家和市场在调控和协调过程中的某些不足,成为国家和市场手段的补充”。

2.社区治理模式创新的内涵

所谓社区治理模式创新,就是一个改革过程,就是对社区管理公共事务的理念、方式、体制、制度等等进行重新设计和运行的过程。在社区的治理模式框架中,所有的内容发生了变更,都可以称之为治理模式创新。如果我们结合熊彼特的“创新理论”,来考察社区治理模式创新,则社区治理模式创新可被定义为:引入新的治理因素或对原治理模式进行重构。

二、城市社区治理模式创新框架

城市社区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我国城市管理体制、民主政治建设、公共服务的供给与运行及社会稳定与发展,更涉及政府、市场和社会三元结构的关系调整。正如上文所说,社区治理中的任何要素发生了变动,都可以称之为革新。因此,社区治理模式创新就是一个系统,是多维度的集合,其涵括的内容非常广泛。根据治理要素的内容,笔者构建了城市社区治理模式创新的框架,认为社区治理模式创新,应该涵括治理目标的创新、治理理念的创新、治理主体的创新、治理结构的创新、治理方式的创新和治理过程的创新等若干层面的创新。

三、城市社区治理模式创新路径

正如上文所说,城市社区治理模式创新是一个多维的架构,这个多维的架构,为社区治理模式创新提供了选择路径。

1.城市社区治理目标创新:构建社区善治的导航目标

社区治理模式创新,需要正确的目标引导。正确的目标,使社区治理模式创新有了方向,有了航标。笔者认为,我国社区治理模式创新的走向,应该是通过创新,实现良好的治理。因此,善治是社区治理模式创新的目标。那么何谓社区善治?所谓社区善治,就是长效的、良好的社区治理的治理。它是使社区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区管理过程,其本质特征就在于它是社区居委会与社区居民对社区公共生活的合作管理。

城市社区善治的目标和测量指标至少应该包括以下基本要素:第一,合法性,即社会秩序和权威被自觉认可和服从的性质和状态。第二,透明性,即社区信息的公开性。第三,责任性,即与某一特定职位和机构相连的职责及相应的义务。第四,法治,即所有人都依法行事,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第五,回应,即公共机构和管理人员要对社区居民的要求做出反应。第六,有效,即管理的效率。善治实际上是政府权力向社会的回归,善治的过程就是一个还政于民的过程。善治表示政府与社区或者说政府与社区居民之间的合作。善治有赖于社区居民自愿的合作和对权威的自觉认同,没有社区居民的积极参与和合作,至多只是善政,而不会有善治。城市社区的良好治理涉及社区经济、环境、资源利用、居民意识、民主管理、生活质量等的综合平衡发展。

2.城市社区治理理念创新:树立参与、和谐、服务的治理理念

社区治理模式创新首先要从理念或价值层面上入手,社区治理的核心理念是参与、和谐、服务。也就是说,通过社区成员的积极参与,努力实现共同的发展目标,共同享受创造的成果。社区治理理念是对社区治理活动合规律性和合价值性的认知定势和认知运行模式的总和,从本质上讲是一种思维模式,这就决定了它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其创新是社区治理模式创新的先声和基点。城市社区应以新的治理理念为指导,进行传统的社区治理模式创新。

(1)社区治理的参与理念

社区治理模式创新的理念之一,是变革传统的基层管理理念,强调社区成员的治理参与性。所谓社区成员的治理参与性,是指社区各类成员要参与到社区公共事务制定决策中去,以不同身份参与到社区治理活动中,并分别担任不同的角色,承担了安排者、生产者、监督者等不同的职能。社区发展的各项规划、社区建设的实施,以及社区事务的处理等都必须体现社区居民的广泛参与,与居民的要求相适应。

社区治理参与理念的树立,需要社区居民公民意识的建立,需要不断地加强公民意识教育,逐步培育“参与共享、互助共进”的理念,提升参与意识,提高参与行为。因为能否有效地参与社区的公共事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居民是否具有强烈的参与意识和成熟的社区理念。社区公民参与意识和公民精神的培育需要适宜的生长空间和土壤,因而,政府一方面要抛弃管制和包办的做法;另一方面,要提供更多政府与公民合作、沟通的平台。

(2)社区治理的和谐理念

正如我们在前文所说,社区治理模式创新的目标是实现社区善治,通过社区善治,使得社区和社区内成员都得到壮大和发展。为此,建设和谐社区是善治目标下的应有之义。所谓和谐社区是指基于法律框架和道德约束,以人为中心的人、自然与社区的协调统一。互相帮助、互相照顾、奉献爱心是和谐社区的精神理念。也就是说,创新型的社区治理模式下,社区将建设政通人和、经济繁荣、居民生活幸福、社区功能不断完善的社区,一个以人为本、注重全面发展、充分实现社会正义的社区,一个人与自然平等发展、和谐统一的社区。

(3)社区治理的服务理念

社区服务是社区建设的永恒主题和生命力所在。社区治理模式无论如何变革,强化社区服务都是核心的理念。社区发展的终极目标是使社区内的所有成员都能得到全面发展,而这种全面发展的实现,则有赖于完善的、良好的社区服务。社区的所有工作都应当围绕社区居民的需求来开展。因此,我们应当变革原有的“小社区服务”理念,树立“大社区服务”的理念,看到社区服务已经不仅仅是福利性质的扶贫帮困和志愿服务,它还涉及到社会保障、基层政务、公共服务、社会工作、第三产业、互惠交换等领域,形成多层次、多样化的综合服务体系。

3.城市社区治理主体创新:构建多元参与的治理主体

传统社区治理模式下,社区治理主体单一,这会造成权威统治。而治理主体的多元化,则使治理过程民主化,使治理决策科学化,治理结果合理化。Hayek说:“我们每个人在做自己要做的事的时候,彼此产生了协调,这种自发式的协调所产生的秩序,足以证明自由有利于这种个人行为,可称之为自由的行为,因为它不是上司或公共权威所决定的。个人所需服从的,是法治之下的法律,这种法律应是无私的普遍的有效的。” 所以培育社区非营利组织,提高居民的组织化、社区化程度,构建多中心秩序,无疑将是社区治理模式的理想选择。社区本是多元主体的聚合体,因此社区主体多元化是社区治理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这个趋势下,除政府以外的非政府组织、企业、社区部门和社区居民都可以成为社区治理的主体。不同主体在对社区事务的管理中发挥各自的特点和优势,相互合作,共同为社区建设出力。

多元主体治理模式下,所有社区利益相关者都是社区治理的主体,即与社区需求和满足存在直接或间接利益关联的个人和组织的总称,包括政府组织、社区组织、社会中介组织、驻社区单位、居民等。他们通过合作、协商、伙伴关系、确立认同和共同的目标等方式实施对社区公共事务的共同管理。社区参与者之间进行适度分权,不通的社区参与者被授权拥有与其角色相对应的社区决策权、管理权、执行权和监督权。社区多元治理主体之间的自愿平等合作关系被强化,凭借合作网络实现各个主体间的协调和沟通,实现治理机制与治理理念的转变。

4.城市社区治理结构创新:构建合作共治的治理结构

所谓社区合作共治,是指社区治理多元主体间以伙伴关系为基础,在治理中相互关怀、相互协调、相互交换资源并通过合作而达到社区治理目标的治理架构。

在合作共治的治理架构中,各治理主体的“平等性”被强调,治理主体因面对需要解决的社区发展共同问题、社区公共事务这―共同客体而相互需要,由若干个“我”构成为“大我”、“我们”,构成为共同体、共同主体的内容。合作共治其基本的价值取向在于正确处理好互为治理主体的主体间的关系,其核心内容是治理主体间如何相互协调并达成目标的一致性,寻找达成目标一致性的路径。治理主体间的平等、建立在相互信任基础上的网络化联系、价值认同、对资源的相互依赖性、对治理规则的认定是维系多中心治理的基础。

其次,社区共治是互惠基础上的合作。社区共治是借助科层制、市场机制、合作机制、组织间网络、自组织制等混合机制,对社区公共事务的共同管理。这种共同治理的实质在于互惠基础上合作关系的建立。互惠规范的确立,有利于建立多元主体之间的伙伴关系,才能使合作得以持续发展。

再次,社区共治是权力与权利的结合。社区共治是公共权力的分散化与公民权利的民主化为基础,实现了权力与权利的结合。社区居民有权参与社区事务的治理,特别是随着社区居民民利意识的增长,权利的诉求逐渐转变为一种对社区发展治理权力的追求,要求参与到公共权力体系中,实现对社区事务的治理。

5.城市社区治理方式创新:向自治化、制度化、综合化治理演进

(1)社区自治是社区治理方式转变的必然选择

创新的社区治理模式下,必然要求采取“自治”的治理方式。自治型社区治理方式,需要服务型政府的出现。政府管理理论认为,社区的治理结构取决于政府的主导:一个管理型的政府,其基层管理也必然是管理型的;而一个服务型的政府,其基层管理也将是自治型的。所以在当前社会转型、经济转轨时期,我们要不失时机地推动政治体制改革,发展公共服务型政府,收缩政府管理战线,避免把社会事务管得过严,理得过宽,统得过死,通过各种方法和途径,积极促进社会力量的壮大,促进公民社会的实现。

(2)制度化的专业治理是社区治理方式转变的必然要求

传统的社区治理方式,由于一些制度性的缺陷,使社区日常事务管理,很多主要是依靠经验进行。这种依靠经验的非制度化管理,使社区活力受到抑制,难以有更大的发展。随着新的治理模式的创新出现,必然要求经验式治理方式向制度化治理方式演进,新型的专业化治理要求应运而生。专业化的发展要求社区治理的技术化、制度化和专门化,特别是在社区服务的提供上,需要专门的技术型、知识型人才,单单依靠社区自身可能满足不了对这些人才的需求,外聘职业经理人实现对城市社区的专业化治理正逐步成为一些发达地区社区的选择。

(3)多层次的综合治理是社区治理方式转变的必然方向

传统的社区治理模式下,社区的治理是执政党一元化的单向治理,社区居民与其管理者之间是服从与被服从的关系,在文化上表现为大众行为的趋同性和意识形态教条化。随着社会经济体制的改革,社区各类问题(流动人口问题、老龄化问题、就业问题、环境问题、康乐问题等等)的产生,催生着城市社区治理向多层次、综合化的方向发展。在居民自治的基层民主治理试验之外,社区多种多样的中介组织、自治组织、营利组织和非营利组织等等都在城市社区治理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他们关心公共事务、参加公益活动、参与决策、对社区建设进行监督评估等,使社区治理向多层次的综合治理演变。

6.城市社区治理过程创新:由行政控制向民主协商演变

在我国城市社区治理中,政府担任着重要的角色。在传统的“两级政府,三级控制”的治理模式下,社区治理过程通常表现为行政控制,公安、民政、疾病预防、消防、交通、计划生育等政府部门对社区治理进行渗透,它们根据自己的权力、职责在社区建设中找到参与的切入点和落脚点。而创新的社区治理方式,要求治理过程向民主协商演变。这是同治理主体的多元化和治理架构的共治性向吻合的。社区共治架构下,多元的治理主体间既不可能是行政命令机制,也不可能是市场交换机制,而应该是多方协商机制,并通过制度使协商机制规范化、定期化和有效化。治理的一个重要基础是有关各方达成共识,而达成共识,必须依赖于良好的沟通与协调。一方面,参与治理的各个主体之间需要进行沟通协调;另一面,在治理主体与各利益相关者之间也要进行有效分的沟通协商。社区事务的多方协商,可以通过多种形式来实现,比如通过定期召开听证会、协调会、评议会、咨询会和议事会等形式,对涉及具有社会性、公益性、群众性的社区事务进行议事协商、协调联络、监督评议,充分了解民情、反映民意、集中民智,汇聚民力,规范社区成员参与共同治理的议事规则、工作制度,逐步形成合法、合适的社区民主组织形式。

参考文献:

[1]王青山 刘继同:中国社区建设模式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2]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公共事务的治理之道[M].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2000

[3]斯蒂格利茨: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角色[M].北京:中国物质出版社,1998

[4](美)理查德・博克斯.公民治理[M].孙柏瑛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5]俞可平:治理与善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6)

[6]郭 强 陈井安 李 良:我国城市社区可持续发展机制分析[J].社会科学研究,2005(6)

[7]F・A・Hayek. The Constitution of Liberty[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60

[8]翟桂萍:社区共治:合作主义视野下的社区治理[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8

第3篇

为进一步增强和改良底层统计基本工作,完美县政府购置社区统计查询服务机制,进步统计数据质量,依据统计司法、法律和市有关文件精神,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进一步进步对增强和改良底层统计工作紧迫性的看法

随着我区经济社会事业的疾速发展,各级党委、县政府和社会各界对统计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多,对统计数据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统计在服务指导决定计划、科学治理方面的效果也越来越突出。底层统计是统计工作的基本,是统计数据的源头。增强和改良底层统计工作,关于夯实统计工作基本,保证数据的真实性、牢靠性,具体、精确、实时反映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不时进步统计才能、进步统计数据质量和县政府统计公信力,具有非常主要的意义。

近年来,特殊是施行县政府购置社区统计查询服务以来,我区统计工作严厉依照统计司法、法律的要求,坚持健全统计机构,明确统计工作职责任务,充分底层统计步队,严厉各项治理,不时进步统计人员才能本质,进步统计数据质量,进步统计服务程度,获得了明显的成果。然则与越来越深重的统计任务要求比拟,我区底层统计工作还面对很多问题和应战,突出显示在:镇街统计本能机能没有明确,统计机构不健全;专职统计人员数目不足、营业才能欠缺;统计工作经费与统计工作量不匹配;购置社区统计查询服务工作机制和工作准则不够完美等。增强和改良底层统计工作,增强统计基本,是一项非常急迫的任务。

二、进一步夯实镇街统计工作基本

要采纳有力办法,坚持健全统计机构,完美工作机制,保证工作经费,切实增强镇街统计工作,为推进统计工作打下坚实基本。

1、镇街统计本能机能,坚持健全镇街统计机构。区机构编制委员会要依照《统计法》和《州市人民县政府关于进一步增强统计查询力气进步统计服务程度的意见》(政函〔2012〕2号)要求,明确镇街统计工作本能机能,设立镇、街道统计机构。各镇街要结合各自实践,在经济治理科(经济发展办公室)增挂财务统计办公室牌子,明确统计工作职责,完美相关工作准则。

2、充分镇街统计力气,坚持专职统计查询步队。镇、街道统计机构要合理设置统计工作岗亭,装备与工作任务相匹配的专职统计人员。在财务统计办公室不添加人员编制和指导职数的前提下,内部明确办公室担任人和专职统计工作人员。各镇、街道要充分应用县政府购置社区服务的政策和资金,依据统计工作量和往后发展趋向,采纳一致雇用、集中办公、一致治理的方法,充分统计力气。

3、完美经费保证机制,改善底层统计工作前提。各镇街要落实专门经费和办法,保证财务统计办公室的办公场合、办公前提和电脑等办公设备,增强统计信息化建立,并依据各自实践,布置必然的营业经费和奖励、津贴经费,保证统计工作的正常开展。

三、进一步改良县政府购置社区统计查询服务

要依照上级文件要求,总结前期工作经历,查找存在的不足和问题,进一步完美工作方案和施行方法,改良县政府购置统计查询服务。

1、增强工作本能机能。要依照市县政府办公厅《关于增强社区统计查询工作的通知》(政办函〔〕210号)、《关于进一步增强和改良社区统计查询工作的意见》(统〔2011〕83号)要求,每个社区(村)明确一名统计担任人,共同镇街专职统计人员,认真做好社区(村)范围内工业、批发零售、住宿餐饮、服务业企业以及个别工商户统计查询的联络、注销、催报等工作,做好严重国情国力查询(普查)、各类专项查询、民情民意查询等工作,协助镇街做好名录库单元的清查摸底工作并实时供应相关信息,做好镇街布置的统计查询工作。认真开展统计法制宣传普及和统计征询工作,增强辖区内统计单元的检查、指导和服务。社区(村)统计担任人要积极参与统计营业培训和统计从业资历证测验,不时进步社区(村)统计查询步队的综合本质和工作才能。

2、优化工作方案。区统计局要依照市统计局文件精神和本意见的要求,创新工作思绪,认真制定相关施行细则、工作方案,并协同区财务局,完美社区统计查询经费治理方法,保证工作的平稳、有序开展。

3、完美工作机制。要认真总结县政府购置统计查询服务实施以来的经历,进一步完美人员治理、经费治理准则,统计台帐、统计检查、统计法制宣布道育准则,增强对社区统计查询工作的治理,推进社区统计查询工作的准则化、标准化和科学化。

4、增强步队建立。区统计局要会同人事局和相关镇街,认真研讨制定人员治理方法,充分、不变镇街专职和社区(村)兼职统计查询步队,并增强统计查询人员营业培训、工作交流和“挂职”磨炼,进步统计人员的学历和营业程度,进步社区(村)统计查询人员统计从业资历证书的持证率,保证依法持证上岗。

四、进一步增强对底层统计工作的指导和指导

要把增强和改良底层统计工作作为一项长期的任务来抓,实时研讨处理统计工作呈现的新状况、新问题,切实增强组织指导和工作指导。

1、切实把统计工作列入镇街主要议事日程。各镇街要增强对统计工作的指导,按期听取当地区统计工作状况的报告请示,实时研讨处理统计工作呈现的新问题。要明确统计工作分担指导,努力构成首要指导亲身抓、分担指导担任抓、专职人员详细抓的工作机制,保证统计工作有序开展,并积极争创全市统计工作进步前辈乡镇(街道)。

第4篇

一、思路明确,把综合治理工作高定位

坚持从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出发,明确“抓稳定、抓治安,根本上就是抓经济、抓发展的指导思想,深刻理解”创平安社区的意义和目标,建立了“以人为本、多管齐下、齐抓共管、综合防范”的工作思路。为此,我们把开展综合治理、维护社会稳定、确保社区平安作为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平安社区“的创建对于塑造辖区形象、展示辖区魅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创建活动能不能形显着成效,首先要看熟悉,只有熟悉上有高度,行动上才有力度。本着这样的熟悉,我社区在领导高度重视下,做到“五个到位”:一是领导到位。成立了由社区党支部书记为组长,社区工作职员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并制定开展治安防范工作实施方案和工作计划,定期召开会议,研究探索新形式下治安工作新方法、新途径。认真解决工作中碰到的新情况、新题目,积极稳妥地推进防范工作的开展。二是熟悉到位。众所周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是一项关系人民群众亲身利益的系统工程,能否搞好关键是解决熟悉题目,尤其是领导的熟悉,我们正是充分熟悉开展综治工作的重要性,历来都将治安防范工作摆上支部重要议事日程,列进年度两个文明建设工作计划,逐步推进,不断实现新突破。三是责任到位。社区专门成立以书记负总责、警务区*主抓、社区群防群治巡逻为骨干的治安防范队伍,形成齐抓共管,层层负责的工作网络。四是宣传到位。通过街道、社区干部及社区*进家进户做工作。我们利用分发街道党工委和办事处印制的《安全防范必备手册》的机会,广泛征求居民的意见,激发社区群众共同参与治安防范的积极性。同时,结合开展“创建平安社区示范点”创建活动,经常性的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活动。定期刊登《安全防范365招》、《安全防范15招》和“四防”宣传。五是经费到位。在安全防范上我们舍得狠下血本,在社区主干道全面实现“亮灯工程”同时还安装电子监控系统,有效地进步了社区治安防范能力。

二、深化创安,把民心工程做强大

“三个代表”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要坚持为民服务。当前人民群众最强烈的愿看是平安。因此,开展创建安全社区活动是一项得人心、热民心的防范工程。区委、街道在20*年把我社区列进创“平安社区”示范点,作为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的有效载体,建设整治就成为搞好治安防范工作的重点。社区内曾经进室盗窃比较严重,群众意见很大,为彻底扭转治安混乱的不利局面,经规划研究,对社区进行了全面建设整治,实行专项整治。一是完善“物防”设施建设。针对社区原没有停车场所,出现机动车随意停放和被盗等实际情况,社区一方面多方筹集资金,建起停车场,最大限度的满足社区居民的停车需要;另一方面,加强对车场的整治,制定了社区《停车场职员值班守则》、《停车须知》等制度,并对停车场的治理职员进行培训,有效地减少了机动车被盗案件的发生。二是强化“技防”建设。在区政法委和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共投资1.8万,在辖区主要路口建起了以视频为主体的技防设施,对主要路段和部位实行24小时监控。配备了专职的巡逻队员,分两个时段进行巡逻,下午巡逻一次,大约2小时,第二次巡逻时间是晚上10点至凌晨5点。在巡逻方式上采取巡逻队员签到制度,还为巡逻队配备了与Xx派出所联网的无线电设备与全街所有联网的110、保安巡逻队和社区巡逻队联系,在第一时间内把握了主动权。

三、攻坚克难,在活动人口治理求突破

活动人口治理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单靠某一方面的气力、运用简单的手段是难以奏效的。只有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才能收到显着的成效。社区有活动人口1360人,占社区总人口的36.8。在加强活动人口治理中,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1.健全加强活动人口治理机制。成立活动人口治理站,配备了专职的协管员。在治理上,首先加强对出租户的治理,对出租户实行等级治理,制定了10条的评分标准,实行10分考评制。同时还与出租户签定了《出租户治理责任书》实行一户一档,把出租户的所有资料扫描过录到电脑中,实行微机治理。在活动人口的治理上,主要采取电脑治理,把活动人口的基本情况、相片、身份证过录扫描到电脑。同时制作了“罗建社区活动人口动态治理操纵平台”加强治理。

2.突出抓好活动人口治理的关键环节。我们在治理中,从活动人口流进一开始,就着力抓好四个关键环节、三个重点群落。“四个环节”是指登记、发证、清查和注销。活动人口来到我区后,必须到治理站登记、验证。保证做到“五个清楚”即流进时间、地点、原因、从业单位和现实表现清楚。对无婚育证的敦促补办,证件齐全的准予办理暂住证、营业执照等。并将资料输进电脑。活动人口离开时必须到治理站注销。对于“三个群落”即散居的活动人口群、用工单位活动人口群和“三无”活动人口群。对于散居的人口和用工单位活动人口群,我们同房屋出租户和用工单位签定目标责任书,实行连带责任制,促进形成治理工作的协力。实践中,我们把对出租户的治理作为对活动人口的治理途径。

3.不断完善活动人口长效治理措施。为了把活动人口治理纳进长效化、规范化的轨道,我们始终坚持“四个结合”确保各项治理措施落到实处。(1)治理与清查相结合。(2)治理与服务相结合。在严格治理的基础上,我们把服务保障工作推向前沿,利用挂图、图片、宣传资料进行计划生养教育,为活动人口进行环检、孕检,免费提供避孕药具。(3)治理与教育相结合。采取图片展览、宣传栏等形式,进行形象直观的教育,增强遵纪遵法意识。(4)治理与检查相结合。为了总结经验,及时发现解决活动人口治理工作中存在的题目。

四、众志成城,把治安防范体系筑牢固

综合治理的根本任务就是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犯罪。为了认真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人民群众需要不需要,满足不满足”为工作目标。从强化社区警务工作,着力进步驾驭社会治安综合能力着眼,立足社区实际,在警务配置、*职责、运行机制、保障措施等重要内容进行探索和实践。充分利用110这一广大人民群众信赖的品牌,达到“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足”的目标。

五、超前防范,把治本之策做深进

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是综合治理的治本之策。社区成立以来,积极以法律法规宣传教育为重点,大力倡导社区干部学法、懂法、用法。通过组织开展综治“宣传周”“宣传月”活动,编写宣传资料、户外挂牌、宣传栏等广泛宣传综合治理,使群众家喻户晓。加强两劳开释职员安置帮教工作,社区*和社区组成帮教小组,从思想上引导、生活上关心帮教对象。确保对有重新违法犯罪可能的刑释解教职员不漏管、不失控。目前社区内3名两劳开释职员都能安心工作。因地制宜地做好闲散青少年的教育、治理、服务工作,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鼓励他们通过自学和其他途径进步文化知识水平,为就业创造条件。对有不良行为的青少年,我们配合家庭做好重点帮教,避免他们走上犯罪的道路。大力开展创建“无毒害社区”和“社区青少年阔别”活动,最大限度降低的危害。同时,为了增强活动的实效性,社区设立了治安举报箱、公布举报电话,全面发动群众检举揭发违法犯罪。

六、突出满足,把综治队伍抓过硬

加强综治队伍建设,着力进队伍伍素质。为了确保综治队伍在任何艰难困苦的复杂情况下都能经受住考验,始终保持高昂的士气和旺盛的斗志。在开展“三个代表”教育的基础上,依照上级同一部署,加强对综治工作职员的业务培训。学习新时期综治工作法规和要求,使开展综治工作的能力有了明显的进步。并组织综治职员广泛开展调研活动,先后对活动人口治理、深化创安活动、辖区治安环境等方面进行调研。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积累了一些有益的经验:

---捉住责任制这个“龙头”。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关键在于领导高度重视,责任到人,为了保证综治工作职员真正从思想上、组织上、工作措施上切实加强对综治工作的实施,以领导责任制为龙头,做到领导个人责任与工作职员责任相结合,牵头领导责任与协作领导责任相结合,总体领导责任与分管领导责任相结合,使综治领导责任制环环相扣,节节相连。使一张责任书,将维护稳定的千斤重担分解到每个综治工作职员的肩上,形成了人人有责任、个个有压力的良好局面。

---发挥“综合”这个上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是各种气力、各种手段的综合。社区治安状况良好,人民群众满足,这是坚持社会治安社会治,综合治理综合抓的结果。街道始终以发展求稳定、以稳定促发展,致富、治安一起抓,做到“三个综合”即在气力上综合、手段上综合、工作上综合。并充分发动人民群众积极支持和参与综合治理工作。

---夯实基础这个关键。综合治安工作的重点在基层,落实综合治理各项措施的关键在基层。为了夯实基层工作基础,通过“五个加强“(加强台帐治理,做到整洁规划;加强业务培训,进步综治业务能力;加强信息反馈,保持情况畅通;加强分类指导,注重解决题目;加强检查验收,总结推广经验)使综合治理的各项工作一件一件落到实处。

---落实创安这个载体。实践进一步证实,凡是基层创建安全文明活动开展得好,各类案件就明显减少;哪个社区领导重视,宣传发动深进,哪个社区创安活动就开展得有声有色;哪个社区结合实际,重点突出,哪个社区创安活动效果就十分明显;哪个社区舍得投进,注重基础建设,哪个社区创安活动就能管长效;哪个社区注重把治安治理、法制教育、释教职员的安置帮教、活动人口治理等纳进创建内容,哪个社区

第5篇

关键词:社区教育;社会管理;协同治理

一、从协同治理的视角看社会管理创新

“治理”一词最初的含义是指控制、操纵和引导,基本上与“统治”同义,随着社会科学的不断发展,该词的内涵也不断丰富起来,如民主、参与、自治、协商等涵义的纳入,逐渐形成了现代意义上的治理理念。俞可平教授认为,“治理”是指“在一个既定的范围内运用权威维持秩序,满足公众的需要。治理的目的是在各种不同的制度关系中运用权力去引导、控制和规范公民的各种活动,以最大限度地增进公共利益。”[1]此处的“治理”落脚点在于增进公共利益。

(一)协同治理理论的基本涵义

“现在的社会管理已经不是国家的‘独角戏’,而是四方共治的‘群英会’。”[2]协同治理理论就是为了改善治理的效果,用自然科学领域中协同论的知识基础和方法论来重新检视社会科学领域的治理理论,其核心内容在于强调治理权威的多元化,政府在治理中发挥主导作用,但是政府不是治理的唯一主体,社会团体、民间组织、企业、个人等其他社会主体是社会治理的利益相关者,在一定范围内发挥主动性并体现其权威性,众多社会主体有机配合,实现有效治理。协同治理过程中,政府不再仅仅依靠强制力,而是注重发挥公众参与的作用,通过协商对话、相互合作等方式增强与其他主体的互动,并在一个持续的过程中不断沟通,引导其他主体在社会管理中积极作为,协同管理社会公共事务。1.治理权威的多元化。源于民主和法治思想的有限政府理论表明,政府的权力来源于公民个人可转让的那部分自然权利,其存在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保护个人权利。协同治理理论将自然科学的理性因素引入社会治理范畴,主张政府、民间组织、企业、个人等都能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治理,符合我国宪法第二条第三款规定的“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3]2.治理主体间的协同性。唯物辩证法认为内因是事物自身运动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协同治理就是从治理的内在本质出发,强调主体间基于共同利益和共同目的而形成的良性互动。“协同治理就是强调政府不再仅仅依靠强制力,而更多的是通过政府与民间组织、企业等社会组织之间的协商对话、相互合作等方式建立伙伴关系来管理社会公共事务。”[4]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协同治理要求治理主体在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时通过协商、合作的方式分担相应的责任,充分发挥不同主体的作用,减少矛盾冲突,从而达到提高治理效果的目的,这也是协调发展理念的内在要求。3.善治规则的形成。无规矩不成方圆,秩序的存在是人类社会一切活动的必要前提和基础。“协调各方权益,维护公共利益,实现良序社会,是社会治理的重要目标。”[5]协同治理强调多元化主体在社会公共事务治理中发挥作用,目的是通过对话、协商的方式建立伙伴关系,同样是以秩序价值为基础的。在依法治国的背景下创新社会管理,应当在承认社会分工和社会差别的基础上,对社会利益进行有效协调,形成各类利益主体统一遵循的基本规则,从而确保社会的有序发展。张文显教授在《法治与国家治理现代化》一文中指出,中国语境下的善治包含以人为本、依法治理和公共治理三个方面的内容。[6]因此,协同治理理论下的善治规则也应当由这三个方面的内容组成。以人为本即要求社会管理创新以尊重和保障人权作为基本的价值取向,通过发挥各类社会主体在社会管理上的自主作用,优化社会管理的效果。依法治理即要求社会管理创新以建设法治国家和法治社会为目标,通过强化各类社会主体基于共同利益而产生的协同性,增强其自律性或者说是守法的自觉性,提升法治效果,共同建设良好的社会秩序。“公共治理,就是让公众以主体身份参与到国家治理当中,既管理国家事务、经济社会文化事务,又对自身事务实行高度自治。”[6]以最优的方式凝聚共识、化解分歧和冲突,充分体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理念和思想。

(二)协同治理视野下社会管理创新的内在需求

1.坚持法治化的发展方向。依法治国背景下的社会管理创新必然要坚持法治化的发展方向。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上指出,凡属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据。华东政法大学刘松山教授认为“社会管理创新必须是在依法治国大方略之下的创新。”[7]在社会管理创新中坚持法治化发展方向,就要发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以共同利益为基础,促使多元主体参与社会公共事务治理,既确保主体行为的合法性,又保障主体权利的充分行使,从而有效缓解社会管理过程中的冲突,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2.鼓励自下而上的公民参与。传统的社会管理主要是依靠政府的政治权威自上而下地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单向管理,其他各类社会主体作为被管理者,主动参与社会事务的积极性难以被充分激发。协同治理理论倡导管理对象参与社会公共事务,强调通过政府与其他各类社会自治主体间的对话与协商,使整个社会系统内部资源得到优化配置,从而增进管理的效用。“社会治理必须要将顶层设计和底层设计结合起来,在底层社会力量的自发努力和国家权威性资源的合法运用之间形成制度变迁的合力。”[8]因此,在社会管理创新上,为了实现管理过程的上下互动,客观上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鼓励自下而上的公民参与。3.培植各类社会自治主体。治理的目的在于以公众需求为基础最大限度地增进公共利益,在现代社会,从本质上讲,无论是政府、个人还是社会团体等其他社会主体,都有共同利益和目的,因此他们参与社会活动都应当围绕增进公共利益这个共同的目标而进行。只有了解公众的需求才能更好地增进社会管理的效用,增进公共利益。管理过程中的公众参与是准确地了解公众需求的重要途径,而培养各类社会自治主体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则是实现公众参与的基础。而且,治理主体间的协同发展也要以各类社会自治主体自身得到充分发展为基础。因此,有必要采取有效措施培植各类社会主体。4.培养公民的法律意识。“社会治理体制能否得到创新,其创新的成果能否得到认可,其重要的一点是要具有各种必要的制度滋生的土壤,这个土壤就是公民对它的认同感。”[9]社会公众对社会管理的理念、制度、运作方式等的认同是取得社会管理实效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法治背景下创新社会管理,就要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公民的法律意识,增强社会公众对法律的信仰和对社会制度的认同。

二、社区教育在实现社会管理创新上的独特价值

开展社区教育,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纲要(2010-2020年)》的重要举措,是教育服务和谐社会和学习型社会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与以传授知识和技能为目的的各种类型的学历教育和非学历继续教育相比,社区教育形式多样,面向的对象广泛,在内容的选择上也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在满足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终身学习需求、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区和谐、维护基层稳定等方面,也担任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彰显着独特的价值。

(一)化解社会矛盾

社区本是一定区域的居民与政府之间的桥梁。一方面,它扎根于社会基层,能及时发现并密切关注基层冲突的产生根源、基层民众的利益诉求,并及时为政府决策提供扎实的依据。另一方面,作为服务居民的场所,可以采取开展各种文娱活动、宣传教育活动、志愿者服务活动等措施消减负面情绪,缓和矛盾冲突,释放社会张力。社区教育以专题讲座、送教进社区、知识竞赛等活动为载体,将法治思想、传统文化、文明知识、生活常识等向基层居民普及,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从源头化解社会矛盾。

(二)形成价值共识,增进基层民主

“行政民主强调行政过程中的平等相处和选择自由,呼唤行政机关与行政相对人之间的良性互动,要求为行政相对人参与行政管理、自主管理提供更多选择机会。”[10]社区应当是居民生活的共同体,但是,目前城市社区居民的居住现状表明,以行政区域划分出来的社区、小区实际上只是生活在同一区域的陌生人群体。在这种状况下,居民们缺乏一种归宿感,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的积极性很低,相互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很少,对社区事务、政府决策等大多持事不关己的态度,在这种状况下,很难达成真正意义上的价值共识,基层民主也没有牢固基础。而社区教育的出现却能巧妙地解决这个问题。“通过社区教育丰富多彩的教育学习活动,为社区居民提供一个共同活动的平台,在活动的互动中,原本处于零散状态的社区居民开始转变为社区学习团队中的成员,随着持续的社区教育活动的开展,团队成员间的心理距离逐渐拉近,社区共同体由此形成。”居民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得到提升,无形之中提高了居民的组织化程度,参与公共事务的意愿也相应地被激发。

(三)促进社会公平

教育是提高人的素质和能力的基本途径,教育资源的稀缺性与人们在适应社会发展过程中对教育的需求之间的矛盾是导致教育机会不均等、受教育权得不到充分保障的根本原因。社区教育作为实现终身教育的重要途径,面向社区全员、指向社区成员的终身发展的全程、满足居民全方位的教育需求,是缓解传统的教育资源短缺的有效途径,也是实现教育公平、保障公民受教育权的重要方式,其着眼点在于使教育更好地为建设和发展社区服务,也可以说,社区教育通过满足居民的多样化教育需求的方式追求教育公平的实现,从而实现维护社会稳定和公平正义的社会价值。

三、社区教育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基本途径

基于社区教育的独特价值,通过社区教育这个平台,发挥各类社会主体在社会公共事务中的积极作用,从而促进政府与社会主体之间的对话、合作,不失为基层社会管理创新的一种可行途径。

(一)坚持终身教育理念,合理规划社区教育计划

终身教育理念下成长起来的社区教育,在本质上应当积极地关注教育均衡,最大限度地运用公共资源维护弱势群体的利益,促进教育公平。“非正规的社会教育,要走上现代化的发展之路,适应现代社会对教育的需要,必须走专业化道路。”[11]因此,一方面,社区教育要根据终身教育、教育社会学等理论,以居民学习和社区发展为目标加强社区教育的专属性和专业化建设;另一方面,社区教育要在实施全民教育的基础上,重点关注底层群众、社区老年人、外来务工等群体,着眼于就近、方便、参与的原则,立足于满足这些群体急需的、非正规教育培训与学习需求,制定社区教育教学计划,为实现教育公平提供必要的学习平台。尤其要结合不同区域的实际需求,从关注就业、提高居民素质等方面着手,安排有针对性的教育课程,促进社区的稳定和发展。

(二)树立全民教育的视野,构建社区教育资源体系

丰富、实用的资源体系是开展社区教育的必备条件。社区教育本身就是一种社会性活动,不仅为居民参与社区事务和互相交往提供了一种教育和沟通的平台,还能通过蕴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管理目标等正能量的课程内容,对学习者产生积极的引领作用。在全民教育视野下建设社区教育资源,不仅要考虑不同区域社区教育资源的现状和需求实际,实行差别对待、特殊策划、特色发展,还要将民主、平等、和谐、法治等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理念融入进去,发挥社区教育的教化功能,以潜移默化的方式促进社会管理目标的实现。一方面,要加强既有资源的整合开发与共享。根据居民学习的需求建设多样化的课程资源,搭建完善的社区教育学习平台,同时采取妥善的措施,稳步推进优质科学、文化、教育资源向公众开放,充分利用各类学校、医院、图书馆、公园、博物馆等优质资源,为市民提供更多有效的学习机会。另一方面,针对不同时期、不同社区居民学习需求的特点推进特质教育资源的开发。如为提升市民素质,衡阳市社区大学组建讲师团队,开发特色课程资源,向全市居民推出“相约文明”系列讲座课程。

(三)维护利益均衡,建构参与式的社区教育

协同治理理念下的社会管理必然要求居民积极参与公共事务,成为一个负责任的“社会人”,从而建构参与式的社区教育。1.立足市民生活区域,挖掘社区教育的潜在价值,搭建政府与居民之间的沟通桥梁。一是开设民情专题讲座,针对社区居民关注度比较高的民生问题,邀请理论知识与实务经验兼备的基层干部担任主讲,为居民宣讲相关的知识和政策,并当场快速地反馈问题,提供解决办法,有效化解矛盾,同时实地听取意见,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二是从社区居民中选拔威信较高的居民到社区学校定期进行主题培训,然后由这些居民到其所在社区去宣讲相关的政策及知识。三是将时事政治、法律知识、传统文化、文明礼仪等知识纳入社区教育的教学内容。2.立足社区教育网络平台,充分利用文体活动、主题讲座、志愿者行动等方式,构筑社区人际关系新平台,促进居民对社区公共事务的关心和参与。通过社区教育平台,社区居民之间的熟识度增加,对社区公共事务也更加关心。同时,在社区教育各种学习活动的设计上,注重适当融入公德教育、普法教育、市民教育等内容,培植以平等为主要特征的公民社会文化,能有效地激发居民参与公共事务的意愿,从而为实现法治背景下的社会治理打下牢固基础。3.积极推进社区教育与各类群众性创建活动的融合。以重大创建活动为契机,如在文明城市创建活动中承担市民素质提升项目,通过社区教育平台的优秀课程,充分展示出社区教育在提升市民素质和参与意识方面的独特功能,促进社会对社区教育的支持和参与的同时,彰显社区教育服务于社会管理的独特价值。

四、结语

第6篇

一、社区公民参与深度的内涵

社区公民参与的广度由参与的人数和范围来确定,即参与的普遍性。一个社区内少数人完全而有效的参与,不能构成民主。广度是第一位的。在此基础上更要关注参与时是否充分、有效,即参与深度。在转型社会中,要更新社区参与理念,将衡量社区参与水平的标准由居民参与的广度调整到参与的深度。科恩强调:所谓参与的广度是指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普遍性,而参与的深度则是指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有效性。美国学者亨廷顿和纳尔逊认为参与广度即指从事参与的人的比例,即有多少人参与,又有多少人置身于其外;深度即该种参与活动影响整个决策系统的程度和持续性,以及它对决策系统的重要性。因此说,社区治理中公民参与的深度是指公众参与的层次,包括参与议题、参与决策、参与执行、参与监督、参与反馈等环节,以及参与过程中产生的影响力、有效性和持续性。

公民参与的广度,是衡量公民参与量的纬度;参与的深度则是衡量公民参与质的纬度。二者是矛盾统一体。社区公民参与的深度和广度在整体上呈现负相关的矛盾关系,参与的范围越大、人数越多,参与者感觉到的有效性反而越低;要想社区公民参与达到一定的深度,在参与广度上又难以铺开,参与规模受到局限。

二、影响社区公民参与深度的因素

首先,社区性质决定了社区公民参与的深度。不同的社区治理模式社区性质不同。社区治理模式可分为四种类型:第一类行政型社区。以行政型社会资本为主,公民参与受到行政方面的严格限制,参与意识和参与行为严重缺乏。第二类共治型社区和第三类自治型社区。参与型社会资本丰富,公民参与意识强烈,参与行为积极,参与条件成熟,参与能力较强。自治型社区彻底撇清了行政力量的介入,凭借公民自治力量承担起社区的一切公共事务。第四类自然型社区。居民往往以个人利益为中心,无心社区的公共事务,这类社区的公民参与水平非常低。

其次,托马斯认为社区公共政策属性对于公民参与深度具有决定性意义。公共政策属性包括公民参与的公共政策的性质及执行目标、政策本身涉及的公共问题的性质及解决方案。公民参与的深度取决于公共政策本身的一些性质和内在要求,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公共政策本身具有的本质或性质约束,如技术性约束、安全性约束、规制性约束、预算约束等,它们影响着公民进入公共政策制定和执行过程的可能性,决定着公民参与面对的各种规制与限制。公民参与的深度与公共政策制定的专业性程度、技术含量、保密程度、规制限制程度成反比,与预算成正比。二是公众对公共政策的接受度和认同度越高,与政策利益关系越紧密,则参与热情越高,参与方式越积极,参与深度就越高;反之则参与程度较低。

第三,居民的参与素养是影响社区公民参与深度的关键因素。现代社区公民以关心社区事务、参与社区建设、承担社区责任为基本标志,没有现代社区公民就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社区参与,更不会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社区善治。社区公民影响其公共参与的主要素质有:一是参与意识。应培养积极主动地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的意识,应该将参与作为公民身份和公民资格的必然要义。二是参与热情。公民没有付诸实践的热情、兴趣,积极性不高,能动性不强,也不能产生深度的参与行为。三是参与能力。公民参与的能力主要是指参与的方法和技巧,其中包括讨论和沟通、对话和协商、妥协和达成共识等参与手段的掌握和运用。有参与意识和参与热情,而没有参与能力,最终不能付诸实际,参与也只能成为空谈。

三、社区公民参与的适度深度

公民参与的深度是衡量社区民主治理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现实中,公民参与深度存在两种极端:一种是参与不足。公民由于参与公共事务不深,对公共决策缺乏了解,引发对社区治理的怀疑、冷淡甚至逆反心理。这样的情绪一旦持续增长,会造成社区成员参与水平的进一步下降,最终将危及到社区民主的存在和发展。再有一种是社区局部参与深度不足,如社区公民参与主体中一个或数个重要团体受到的重视不够,对公共决策参与的加入不多,而且这类团体对相关决策问题拥有动员能力,公民参与就可能面临失败的风险。另一种极端是参与过度。过度参与一般表现为社区公民对于公共事务的关注过高,热情过盛,对于决策过程的介入过于深入、专断,参与活动缺乏有效的组织和协调。其结果是公民自我主义膨胀或民主的失控,引发社区的不稳定甚至治理混乱,导致公共资源不必要的浪费和决策过程复杂化。

第7篇

社会管理强调政府行政管理,社会治理则强调居民自治和社会共治。是由多元主体共同进行的以法律为依据的综合治理。对社会体育而言,应该进行如下管理模式的革新。一是居民体育自治模式的建立。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于行政主导的工作模式,忽略群众的自主、自治能力,有时甚至害怕群众自发开展活动,怕给政府带来麻烦。建立居民体育自治模式就是要充分发挥居民自主开展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为居民的自发性体育活动保驾护航。同时,通过制度性安排,使居民体育逐步形成自律和互助的活动形态,达到居民体育自治的理想状态。二是要在社区及以上层面实现政府与社会体育组织共治的新型管理模式。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是政府职能转移,也就是说,政府应该将社会体育管理改为与社会体育组织共治的管理模式。由于社区体育已经出现部分自治管理形式,有一定的共治基础,因此,可率先在社区层面推行体育共治模式,由社区体育组织走到前台,协助政府实施社区体育治理。然后再县、地、省层面实施共治管理模式。在社会体育组织参与共治的过程中,要解决好政府部门与社会体育组织的关系,发挥社会体育组织的治理积极性。

2创新社会治理体制主要是转变社会治理方式,社会体育也需要转变体育治理方式

2.1坚持系统治理,把社会管理从政府单向管理向政府与社会多元主体共同治理转变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是要把社会管理从政府单向管理向政府与社会多元主体共同治理转变,因此,如何共同治理将成为今后社会治理的新课题。在由政府与社会多元主体构成的治理体系中,政府部门应该建立与其他主体的合作伙伴关系,分工负责,共同实施社会治理。政府在整个社会治理过程中起主导作用,但不是领导作用,政府作为治理主体之一与其他主体是平等关系,而不是其他主体的主管领导。从社会体育系统治理看,首先要建立多元主体共同治理体系。这里的多元主体是指包括政府主管部门在内的相关利益群体。如社区体育治理应该由社区行政与社区体育服务组织共同进行治理;老年人体育治理就应该由政府主管部门与老年人体育协会共同进行治理;区域社会体育应该由地方政府与地区体育服务组织共同进行治理。其次,系统治理要有明确分工,政府与多元主体各司其责,互相配合,实施共治。政府部门尽可能退到后台,发挥调控和协调作用。比如,不同利益群体间产生矛盾时,政府部门可以进行调解,但要避免政府部门过多干预的情况再现。再次,系统治理过程中,要体现民主协商的运作机制特征。即在多元主体的共同协商下确定治理方式,产生分歧时通过民主的方式做出决定。要避免行政决定、其他组织执行的传统管理模式再现。

2.2坚持依法治理,把社会管理从行政管理向法治保障转变

坚持依法治理,就是要加强法律规制在社会活动中的作用,用法律来约束人们的社会行为,用法律来监督管理者的治理行为。依法治理还要把社会管理从行政管控向服务保障转变,鼓励人们依法开展各种社会活动。过去,政府用行政管理手段进行社会管理,管了很多不该管的事,也引起许多不必要的麻烦。因此,社会体育的依法治理就是要改行政管理为法制管理;改一方管一方为法律管双方;改行政管控为服务保障。由行政管理向法制管理转变,首先,要求建立健全社会体育法律法规体系,这是依法治理的基础。其次,要学会以法律为准绳,以法规为标准进行社会体育治理,要减少对社会体育活动的行政干预,实施法制化管理。要充分信任人民群众,在法律的框架内,放手由民众自主地开展体育健身活动,促进全民健身活动的蓬勃发展。由一方管一方向法律管双方转变,就是要改变政府与民间的管理与被管理关系,把双方都纳入依法治理的体系中去,又都在法制的监督之下。双方既是合作方,又是监督方,各自都按照法律的规定行使自己的权利,又通过互相合作,促进社会体育的发展。由行政管控向服务保障转变,是要改变以控制为手段的管理方式,减少对社会体育活动的限制。通过提供服务保障等方式,为社会体育活动保驾护航。过去,社会体育发展中存在“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现象,其原因与简单管控方式有很大关系,即要么不许乱说乱动,要么放任不管。其根源还与行政思维模式有关,即管理就是控制。因此,由行政管控向服务保障转变,不仅是转变方式,更是转变思维。

2.3坚持综合治理,治理手段从单一行政手段向多种手段综合运用转变

坚持综合治理,就是要改变过去单一采用行政手段进行社会管理的简单管理模式,采用“多管齐下”和“多策并举”的综合治理手段进行社会管理,以期获得最佳治理效果。由于行政管理手段多为强制性手段,不适合用于作为生活方式的社会活动管理,而社会治理由于采用综合治理手段,效果和感觉会更好。从社会体育治理角度看,除了行政手段外,还有法制、道德、规范、文化、教育等多种管道可以规范体育行为。这样,不仅可以在制度上约束人们的行为,也可以在思想上引导人们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还可以在舆论环境、文化习俗以及教育培训等方面齐抓共管,使人们从内心认同社会治理模式,接受外部环境压力,达到自觉、自律的社会效果。社会体育治理还应该采用多策并举的方式进行管理。如调整社会体育政策,并通过优惠政策引导社会朝有利的方向发展。再如制定发展策略来推动社会体育的进步,像扶持体育创新、支持有组织体育活动等,一定会带动社会体育的发展。还有改变行政主导的活动开展方式,放手让相关体育协会自主开展活动,政府对符合法律规定的体育组织活动给予经费、资源等方面的支持。再有通过构建、完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来推进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总之,要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与时俱进,通过有效的方式方法完善社会体育治理。

2.4坚持源头治理,把治理关口从事后处置向事前和事中延伸转变

坚持源头治理,就是要把治理关口从事后处置向事前和事中延伸转变,因为“亡羊补牢”式的事后处置方式对已经造成的损失无能为力,采用前置治理和事中治理可以避免或减少损失。前置治理主要指决策前要广泛听取群众意见,经过充分论证和必要听证,确保决策符合客观实际,符合群众需求,符合国情、国力等。事中治理主要指均衡各种利益诉求,及时解决利益冲突与矛盾,增强社会和谐,激发社会的活力等。源头治理讲究标本兼治、重在治本。从社会体育的前置治理看,就是要把与群众联系的窗口设到老百姓身边去,方便群众反映情况,方便政府了解情况,方便各方的沟通和互动。具体讲,就是要在社区层面设置公共体育服务平台,倾听百姓的呼声与需求,有针对性地服务。源头治理还应该建立智库机构,为政府提供决策咨询,以保证决策的科学性。政府部门在决策前,要请科研机构开展决策咨询研究,提出可行性报告,在有把握的情况下再去召开听证会,征求民众的意见。从社会体育的事中治理看,就是要坚持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以民众利益为重,均衡各方利益,促进社会和谐。在社会体育活动中产生的冲突与矛盾,大都为人民内部矛盾,可以通过调解和深化服务得到解决。在调解群众体育矛盾时,可以通过群众体育组织进行劝解,也可以通过组织间的谈判获得和解。总之群众利益矛盾在自治组织的范畴内解决比较有利。坚持源头治理,还要做好激发社会体育组织活力,创新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的机制,以及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工作,实现社会治理体制的创新。

3创新社会体育治理体制的几点建议

3.1转变社会体育管理观念

从传统管理到社会治理,意味着治理主体、治理的目标、方法等方面都要发生转变。因此,政府主管部门及社会体育服务组织首先要转变思想观念。一是要学习“社会治理”理论和方法,明确社会治理的目标、内容、方法及组织运作模式等,为创新社会体育治理奠定基础。二是要明确政府职能转变方向,建立多元共治及群众自治的社会治理理念,积极推行社会体育领域的治理。三是要建立综合治理的基本观念,改变单一行政和行政主导的管理方式,实现社会体育综合治理的新格局。

3.2改革社会体育体制

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不仅是理念的更新,也是管理体制的创新。从社会体育共治的要求看,社会体育组织全面参与体育治理是社会体育体制改革的第一步。政府部门必须尽快做好职能转移的安排,在社区层面实现基本自治,即可以让群众自治的部分,交给群众进行自我管理,如健身团队、基层体育组织管理等,暂时有困难的,交给社区体育服务组织进行管理。在县及以上地区实现基本共治,即由政府主管部门与相关体育组织共同进行社会体育治理,并在治理过程中,逐步放手让社会体育组织独立承担体育活动的开展与维护,政府部门把精力更多地用于政策与规划的制定与体育发展的宏观调控方面,通过协作共治体制的建立与完善,促进社会体育的和谐发展。

3.3调整社会体育机制

要调整纵向等级管理机制,采用扁平化运作机制,使各个层级都有根据自身条件自主开展体育活动的权利,充分调动各个层级的积极性,实现群众体育自治的良好局面。要调整社会体育的信息沟通机制,建立包括自下而上渠道的双向型体育信息通道及信息处理机制。要调整按规定办事的固定程序管理机制,实行目标管理机制。要减少程序约束,改革评价方式。要调整行动激励机制,比如通过政策引导,鼓励体育创新等。推行调研活动,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要完善绩效考核、群众评议和反馈等机制,促进社会体育的良性发展。3.4培育社会体育服务组织长期单一行政管理模式造成我国社会组织的弱化,对社会体育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形成一定的困难。要提高社会体育组织的社会治理能力,必须有一个培育过程。首先,可以采用购买服务的方式把公共体育服务项目交给社会体育服务组织,并通过建立绩效考核、评价机制与监督制度,确保社会体育服务组织为群众提供优质体育服务。其次,可以采用委托管理的方式将若干社会体育治理项目交给社会体育服务组织,政府主管部门通过业务指导帮助社会体育服务组织提高社会体育治理能力,并逐步放手让其独立开展工作。再次,可以发挥社会体育服务组织的中介作用,即政府通过其传达政策法规及其他社会治理信息,群众通过其转达对社会体育治理的意见与建议,使其成为政府与群众联系的纽带。

4结论

4.1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对社会体育发展与改革具有重要影响,社会体育管理必须尽快向社会体育治理转变。社会体育治理须从管理理念、管理模式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

4.2社会体育转变治理方式要坚持系统治理、坚持依法治理、坚持综合治理、坚持源头治理。

第8篇

关键词:治理理念;社区服务;非营利性组织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3(2013)01-0032-02

一、治理理念对社区服务的要求

治理理念强调治理主体的多中心秩序和治理权力的多向度,强调自下而上的对话、协商与合作,而不是单纯的命令与服从,它强调政府、企业、非营利性组织和公民的互动与协作,强调目标导向的治理理念,是市场经济发展和民间组织兴起的必然要求。对社区服务的要求如下:

1.社区所有居民平等享受社区提供的服务,而且服务质量和费用标准一样。其中包含有两方面含义:一是社区居民享受的社区服务质量不因其社会地位、种族、性别和信仰的不同而不同。二是社区服务主体提供的服务是非营利性的,制定的服务价格标准是服务对象所能承受的。

2.多元化的服务主体,政府之前是公共产品唯一的提供者,虽然提供具有普遍性的服务,但不能满足不同人群的差异性需求,迫切需要其他服务主体的参与来满足居民多层次需求。多中心治理在协调利益和化解冲突方面优势明显,能有效化解各方利益冲突,促进居民之间的人际关系良性发展,为建立和谐安定的社区提供保障。

3.多样化的服务方式,治理理论注重以人为本,以满足社区居民的多样化需求为首要目标。为了让居民满意,在服务的方式上力求创新,提供多样化服务。

二、非营利性组织在社区服务中的作用

非营利性组织是指不以营利为目的,主要开展各种志愿性的公益或互益活动的非政府的社会组织。非营利性组织作为除政府和市场之外的第三部门,在社会和谐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它具有组织规模小、责任感强、贴近服务对象、能对服务对象的多层次需求做出快速反应等优点。非营利性组织参与社区服务有利于降低社区服务成本以及提高社区服务质量和效率,也有利于提高社会的自我管理能力和社会自组织化程度。具体作用表现如下:

1.满足社区居民的多层次需求。政府部门对社区居民的服务需求反应较慢,效率低,不能有效满足社区居民的需求。非营利性组织在社区服务中的优势明显,其贴近民众,组织制度灵活,并且不以营利为目的,而是出于利他的动机,能够有效地满足各种群体和不同层次居民的多层次的服务需求。

2.政府职能的承接者,弥补政府资源的不足。为了实现“小政府,大社会”的目标,政府需要精简机构,提高办事效率,通过委托等方式将原来由政府承担的一些公共服务交给非营利性组织去承担;也可以通过合同方式对非营利性组织进行资助,由非营利性组织为社区提供各种服务项目,满足社区居民对社区服务的多层次需求,大大减轻了政府在社区建设和社区服务中的负担。

3.推动志愿者参与社区建设和发展,社区志愿者给非营利性组织带来丰富的免费资源和支持,有效地减少了非营利性组织的负担,帮助其扩充了服务范围和提高服务效率。

三、非营利性组织在社区服务中的阻碍

非营利性组织作为新生力量参与社区服务作用明显,但一些因素影响着非营利性组织在社区服务中顺利开展工作,概括如下:

1.缺乏独立性。非营利性组织是由政府机构直接建立,或由政府职能部门转化。职能和业务主要依赖政府,难以发挥其本身作用。另外,非营利组织被当作是政府部门安置闲散人员的机构,开展工作受到政府的限制,不能很好履行本身的职责。

2.自身能力差。当前我国非营利性组织没有完善的管理机制,所涉及的社区服务领域窄,服务项目少,创新和变革能力不足。另外缺乏社会的监督,存在违法违纪现象,引起公众对非营利性组织的信任缺失。

3.无相关法律支持。目前还没有针对性的非营利性组织管理法律条文,仅停留在部门规章上,组织立层次不高,不够系统和全面,阻碍了非营利性组织开展工作。

4.经费来源缺乏。目前经费不足使我国非营利性组织发展明显受阻,很多非营利性组织因为资金严重匮乏无法提供有效的社区服务,原因在于非营利性组织的非营利性和公益性,通过提供社区服务所获得的利润微薄,一般靠政府的和企业的支持以及公众和海外的援助,但这些支持都非常有限。

四、结论与对策

非营利性组织在社区服务中确实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政府、社会和非营利性组织自身应该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为非营利性组织的发展壮大创造条件,使其成为社区服务的主要承担者。首先要建立和健全有关社区非营利性组织的法律制度,对非营利性组织在社区服务中的性质、地位、服务宗旨、运营机制等问题做出明确规定,形成完备的法律法规来规范其行为,保证社区非营利性组织健康发展。其次政府要合理安排资源,为非营利性组织提供必要的财政支持。再次加强政府与非营利性组织互动合作,政府需转变对非营利性组织的态度,将其视为合作伙伴。最后加强非营利性组织的自身建设,建立多元化的资金来源渠道,通过完善自身硬件设施,改善工作环境、建立公正的激励机制、塑造良好的公众形象以及广泛交流来扩大非营利组织的影响,吸引更多的人才来壮大社区非营利性组织队伍,能够更好地为社区服务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全球治理委员会.我们的全球伙伴关系[M].牛津大学出版社,1995.

[2] 王名.非营利性组织管理概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第9篇

摘要:环境作为公共产品,无疑会遭遇到“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的双重夹击。本文试图引入社区作为环境治理的主体,通过分析社区中激励优势和合作优势来论述社区如何成为治理的最佳主体,并提出借助社会、非正式制度以及法律的力量推动社区的环境治理。

关键词:社区;环境;治理

我国经济发展的霸道性和压榨性所产生的恶果,一定程度在环境问题上凸显而出,这种不计代价的发展使我们不得不冷静下来思考如何治理“那片灰色的天空,和那条发着恶臭的河流”。为了解决环境问题和经济低效率,学者们致力于研究谁是环境的最佳治理主体。目前无论是政府管制还是走市场激励的路都无法“药到病除”。我们看到的是NGO、民间组织和社区日益成为治理主体的新宠。而社区的角色在近20年的时间里,其角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它已成为治理最为炙手场。

一、社区与生态环境治理

德国的社会学家滕尼斯早在1881年提出“社区”一词,并将其纳入社会学研究范畴。他将社区解释为一种由同质人口组成的具有价值观念一关系密切、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的富有人情味的社会群体。自此以后,社区的概念不断的演变,先后经历了“组织”论阶段、“区域”论阶段和“综合”论阶段。尽管学者对社区的概念莫衷一是。但是构成社区概念的因素是普遍认同。希勒里从1995年收集的资料发现,在已经存在的94个社区定义中,有69个认为社会的本质因素有三个社会互动、地区、共同约束[1]。社区作为一个非正式制度下的制度体系最突出的特征是文化机制,也是社区精神的层面体现。另外,社区中的社会机制,如社会关系纽带和社会声望是社区运行的剂,这些都是现代政府和市场关系中所缺失的,同时也是社区与政府、市场的区别之所在。社区既强调本土知识,又注意到特定地理空间上形成的生态环境共同利益。在生态环境管理方面,社区被描述为具有自己在长期的历史中形成的本土知识的生态体系,任何保护行为要想成功或者更加有效,都需要这样的本土知识的参与。社区成员作为资源拥有者与使用者的双重角色,他们自主拥有资源时的激励力量是任何别的主体所不具备的优势,因此,社区参与生态环境治理既必然又有效。[2]

强调社区基础上的环境治理是基于环境治理的“双重失灵”的既有背景,双重失灵是指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环境是典型的公共产品。环境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人人都可从自然环境中受益而不能排除他人从中受益。对于环境问题而言,由于环境污染的负外部性、环境资源的公共性、环境资源产权不存在或难以界定以及环境信息的稀缺性与不对称性等的存在,就使人们对环境的所作所为难以经过交易方式反映出来,于是环境问题就表现出某种外在的失灵。环境产权的难以界定为政府管制提供了依据,而政府不是万能的,正如阿格拉沃与吉伯森所指出的,过去几时年的经验表明了,国家想要通过强制的手段来推行不受欢迎的发展与保护项目,管制人们的资源使用行为是,其能力是有限的。政府面临着高额的管制成本、理性的有限性、监督缺位和寻租等问题,出现了政府失灵。“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的同时存在就使得环境问题成为名符其实的“公地”。要促进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仅靠政府与市场的调控是不可能的,环境治理必须引进其他治理主体[3]。

二、社区治理环境的优势分析

洪大用教授认为,以社区为基础的环境治理(保护),是指:完整的社区拥有以社区为主体的保护;同时又可以向另外两个主体延伸:向上可进入政府的保护活动中,往下又进入环境资源私有化的范围。通过社区机制的建立,进一步扩大了环境治理的主体,明确了相关方面的责任,而且有效地整合了政府活动与个人行为,提高了环境治理效率[4]。社区是最容易达成相互合作的场所,社区的小规模、互动频繁而容易通过沟通实现合作。社区中的人际关系、相互认同与团结程度高,人们之间已经达到一定程度的一体化,而社区中存在的互惠机制加强了一体化的程度。此外,社区的社会机制让违规者无法逃脱公众的“法眼”,减少了“搭便车”行为,这是因为社区内监督日常化,匿名困难、舆论优势产生了强大的外在力量让社区的政策执行起来更透明、民主和高效。在社区中,选择“搭便车”会使其失去社区中的人际关系和声望。最后社区具有产生并维系社会文化的功能。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信仰、信念,这是社区成员共享的。正是它们不仅促使了规制的产生,而且成为这些规制背后的依据,这样的组合促进社区合作,改善激励。如,在文化价值上,在资源极度短缺时期,资源的价值的上升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是资源的纯粹物质价值上升,人们对资源的需求增加;二是是资源被社区文化赋予某种神圣化的意义,人们对其的敬畏增加。在不同的价值观引导下,人们的合作效果天壤之别。前者只会因资源稀缺,物质价值上升,导致人们争夺,后者则会因其神圣的光辉增加拥有者的合作。这些核心价值成为社区的道德力量。经过长期的宣传和存在,内化为社区成员自我约束的规则。环境管理作为社区的公共事务,每个人都有责任,这些共享的价值文化一方面强化个人的环境保护意识,减少个人破坏环境的行为,另一方面,督促个人监督他人的行为是否违规是否有利于利于社区的环境发展。总体来说,就是营造出一种“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参与式氛围。将管理环境的权利下放给社区,意味着环境资源直接赋予社区。社区保护在激励机制上的优势与社区的地理空间密切相关,正是在特定的地理空间上,塑造了环境问题上的利益共同体。利用社区成员关注其自身利益的要求,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这就是所谓的激励机制。社区产权相对于私人拥有的优势是不需要完全私有时高额的交易成本。在由政府治理到社区“私有”的过程中,没有进一步私有到个人,这是世界性的社区治理趋势的另一面体现。资源属于社区,资源又是社区成员的生存根本,社区成员可以从良好的环境中获得利益。无论是作为个体的成员还是作为集体的社区,都有着共同的目的就是管理好环境,从中获益。与政府机关作为公共利益人时所出现的监督问题,造就了政府管理的激励不足,滥用公共资金、腐败、将权力变为压制手段而限制了社会成员应有的民主和自由相比,社区由于规模小,没有正式权力体系,权力主要来源于民间,而显得更民主,理性和具有责任感。

社区可以被看成是为了降低交易成本的产物,它代替了政府与市场而成为更有效的治理主体。从这层意义上讲,它是工具性的。社区特有的激励结构,又促使我们利用它来作为保护环境资源的最有效手段,这是它工具性的体现。但是最终,社区超出了工具的范围,社区拥有的文化价值构成了一个包含物质内容与精神内容的生存空间,而不像市场,除了经济、效率与正式制度这些没有“人情味”的概念外,见不到更为丰富的社会内容与文化成分。(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吴开松,城市社区管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2]EEIN S,MYERS H,Policy reviews and essays:traditional environmental knowledge in practice J.Society and Natural Resources,2002,(15):345 - 358.

[3]箫代基,郑惠艳,吴佩瑛,钱玉蓝等.环保之成本效益分析——理论、方法与应用[M].台湾.俊杰书局股份有限公司,2002:66 - 71.

[4]洪大用.中国民间环保力量的成长[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第10篇

(一)提高认识,强化领导,不断增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为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了以付兴国镇长任组长,副镇长任副组长,相关部门、驻镇单位及村(社区)负责人为组员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设办公室于镇城管中队,由城管中队队长赵清明担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日常工作的开展和联络协调等工作。

突出重点狠抓落实。针对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特点和难点,及时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做到问题找不准不放手、发现问题不解决不放手、问题解决不彻底不放手。坚持以专项治理行动、小区治理、卫生村创建等重大活动为契机,以点带面促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全面落实。

(二)健全机制,强化责任,不断探索全民参与、全民动员、齐抓共管的新路子新方法

强化责任管理。在年初工作安排会上,对镇、村(社区)及驻镇单位各自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进行了责任明确、分工明确和职责明确,层层签订了目标管理责任书,严格落实门前“五包”责任。明确了各单位负责人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第一责任人,对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负全责,进一步增强的各级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完善工作制度。建立健全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联系会议制度、月汇报工作制度、月明查暗访考评制度、季通报制度、环卫人员工作制度,村(社)保洁员工作制度等相关制度。通过制度的完善,促进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进一步落实。

健全奖惩机制。为切实抓好全镇的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提升镇容镇貌,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经党委政府研究决定,制定下发了《黄舣镇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以奖代补考核办法》,对各村(社区)的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实行单独考核。采取平时检查考核与年终考核相结合,镇上考核与区上考核相结合的办法。直接把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与经济挂起钩来,极大地调动了工作积极性,促进了各项工作任务的圆满完成。

(三)突出重点,强化投入,不断推动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上台阶

加大硬件设施建设投入。针对南北干道人行道路面、休闲座椅等损坏严重的现象,政府投入20余万元对路面进行了修补,对休闲座椅进行了更换,受到广大群众的充分肯定。针对垃圾库、垃圾箱等环卫设施自然损坏现象,政府共投入50余万元加强环卫设施建设。添置更换垃圾箱50个,维修垃圾库、垃圾箱43个,更换下水道井盖12个,硬化道路500米,修剪绿化面积约5000平米。

加强安置小区综合治理。政府针对五期安置小区四通八道无围墙,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情况,投入70余万元,修建了围墙200余米、物业管理用房100余平米,制作安装铁艺门5道、电动门1道,地埋式垃圾库2个、制作各种公示栏4块。成功引进物业公司对五期安置小区进行物业管理。完善了五期安置小区内综合文化广场的建设,安装了4组射灯和休闲坐椅以及相关健身器材。为广大群众休闲健身提供了良好环境。

突出抓好专项治理行动。一是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圆满完成了高速公路及国、省干道沿线非交通标示广告牌的清理拆除工作;二是针对“三线治理”要求,认真组织队伍,重点抓好了长江沿线的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三是积极配合有关部门认真开展机动车扬尘污染治理行动,及时向再建工程项目部下发了整改通知书,通过不断治理,成效比较明显。

深入开展卫生村创建工作。2013年我镇村和村被列入省级卫生村的创建,在接到任务后,及时召开了宣传动员会,成立了专门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学习了创建相关文件精神,做到统筹协调、分工明确,通过镇、村的共同努力,顺利通过验收,创建成功。

(四)加强宣传,强化意识,不断提升全民爱卫生、讲文明的良好素质

创新宣传形式。在充分利用社区公开栏、社区阅览室、宣传画廊、文化站(室)等固定宣传点进行宣传的同时,专门组织宣传队伍利用赶场天,在车站、农贸市场等人员密集的地方设置流动宣传点。通过现身说法、发放倡议书及爱卫知识宣传单等,进一步增强了群众的卫生意识,乱丢乱扔垃圾的现象得到有效治理。一年来共发放宣传单12000余份,教育群众2万余人次。同时,积极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学校、进村庄、进企业等活动,积极营造“治理环境卫生、人人有责”的良好氛围,通过一系列的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知晓率,营造浓厚舆论氛围,进一步激发了广大群众参与到爱卫生、讲文明行列的热情。

加强文明劝导。随着黄舣的不断发展,场镇流动人口增多,群众的卫生意识和文明素养参差不齐,黄舣社区和黄桥社区分别组建了10人的文明劝导队伍,分布在主要街道、主要路口等人员相对密集的地方,对乱丢乱扔垃圾等不良现象进行劝导,通过劝导行动,广大群众的卫生习惯和文明行为得到了有效的改善。

(五)注重培训,强化队伍,不断提升城管执法队伍人员的综合素质和管理水平

随着黄舣场镇建设的不断扩大,原有的城管工作人员已不能满足工作的需要,党委政府及时补充了城管工作人员,针对新进人员业务不熟、法律法规掌握不足的实际,在自身加强学习的同时,集中组织了为期一周的培训。通过培训,使同志们在最短的时间内形成战斗力。同时,我们还组织城管队伍走出去参观学习,借鉴别人好的工作方法,极大地提升了城管队伍的综合素质和管理水平。

二、存在的问题

认真回顾一年的工作,我们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清醒地认识到仍有许多不足和需要加强的地方。一是在促进群众公共卫生意识以及素质的切实提高方面,任重而道远。卫生宣传的内容和形式还不够丰富,还必须注重“润物细无声”的渗透;各村对群众的城乡环境综合整治重视程度不够。二是全镇群众的环卫意识有将于进一步提高。尽管我镇做了大量的宣传工作,但群众的意识还需要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手段进一步增强,只有通过全民参与,城乡环境面貌才能得到全面彻底改观。三是城管执法队伍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不高,在开展工作的方式方法上创新不够。

三、明年工作打算

1、进一步完善目标管理责任制,加强层次管理,严格考评,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动员全民参与,全民监督。

第11篇

关键词:参与式治理;社会资本;信任;动员能力

一、问题的提出

20世纪80年代之后,社会资本的功能逐步得到重视。社会资本这一概念由社会学家率先提出,而后被经济学家、政治学家等广泛采纳并用来诠释和说明各自研究领域问题。社会学家关注社会关系网络(PierreBourdieu,1983)、社会资本的功能、影响要素分析(JamesS.Coleman,1990)以及社会资本指标的测量和理论模型的构建(NanLin,2001);政治学家强调社会资本对社会稳定和政治发展的重要意义(RobertD.Putnam,1993);经济学家则强调用社会资本解释经济增长(JohnF.Helliwell,1995;MichaelWoolcock,1998)。经过二十多年的积累,社会资本理论和应用研究不断拓展。从社会资本研究的基本趋势来看,逐渐从系统性研究和面上研究转向重视某一具体问题的深入研究。

社会资本的概念具有较为广泛的包容性,西方学者基于不同的研究角度,对于社会资本的界定存在不同的观点。尽管不同学者对于社会资本的概念尚存在不少分歧,但社会资本所指涉的社会关系网络和社会信任等积极作用却获得了普遍认同。在本文研究中,笔者将社会资本定义为嵌入于特定社会结构中并能产生投资回报的资源,表现为能调整人们行为以实现特定目标的各种规范和社会关系。基于社会资本的这一定义,本文所讨论的村级治理的社会资本即为嵌入于村级治理网络并能提升村级治理绩效的资源,是在村级治理过程中村民们经常性的互动中所形成的共享知识、理解、规范、规则、信任和期望。它包含三个基本要素:村级治理网络、规范(主要指村规民约等)和信任关系。

参与式治理是指社会组织和公众参与社会共同事务,促进社会公共利益以及推动社会发展的过程和状态。这一概念强调了社会组织和公众个人参与社区的管理过程,它体现了现代民主政治发展的基本趋势。在村庄社区中,参与式治理主要指在村庄范围内多元治理主体运用村级公共权威管理村庄范围的共同事务,解决村庄范围的公共问题,促进公共利益和集体目标,构建、维持正常的村庄秩序,推动村庄发展,最终达到善治的过程和状态。它是一种动态的过程,包括以什么样的方式产生治理权威,通过什么样的程序保证广大村民有权参与重大村务和公共事务的管理与监督等等。

在促进社区公共利益和集体行动这一点上,参与式治理与社会资本理论具有共同的落脚点和契合点。一方面,社会资本是解决社区集体行动困境、提高社区治理绩效、实现社区善治的关键;另一方面,通过参与式治理促使社区治理主体产生利益集合,形成社区身份认同和权利共识,从而为社会资本积累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二、参与式治理与社会资本积累的作用机制

社会资本积累是一个过程,它是“嵌入于治理网络并能提升治理绩效的资源”获得持续动员的过程。因此,嵌入在治理网络结构之中的资源动员潜能和动员能力的再生产影响着社会资本的存量。通过参与式治理,可以获得基于相互认同的信任。并且,参与式治理为资源动员潜能的发掘以及资源动员能力的再生产提供了一个运作平台。

1.参与式治理:构建基于相互认同的信任。“信任关系”是社会资本中的核心元素。传统的乡土社会中“信任”是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之上的以宗法家族为核心的社会关系网络中。20世纪50年代,在其《乡土中国》一书中讨论乡土社会的基层结构时提出“差序格局”理论。“我们的社会结构本身和西洋的格局是不相同的,我们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象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改革开放之后二十多年的市场化逻辑以及城郊村民的大量流动,当代的中国城郊村庄正在日益原子化,“流动的村庄”取代了传统意义上封闭的城郊村庄共同体。城郊村庄由原来的熟人社会向半熟人社会转变。传统村庄社区以血缘、地缘等关系为主的信任运行机制在社会转型期受到了冲击,面对信任、合作等困境,在现代城郊村庄社区治理过程中,信任关系如何获得与维持呢?

实践中,村庄社区的信任关系主要是通过持续的沟通、参与来实现的。在持续的沟通、参与过程中,生成基于相互认同的信任。这种信任正是村庄社区社会资本的核心要素。通过参与式治理,促进了村级治理过程中村民、干群形成相互认同关系。它们促进了网络成员之间的交往,拓展了信息的交流渠道,从而提高互信程度,使得合作成为可能。因此,参与式治理对于城郊村村庄社区而言,它整合着村庄社区的社会生活,是村民获得相互认同以及社区归属感的重要途径。

英国谢菲尔德大学政治学教授保罗·怀特利提出过“社会资本创造的可供选择模型”:(1)社会资本由个体的人格特征所创造;(2)社会资本由个体关于规范的信仰和道德密码创造;(3)社会资本是由“想象的”社群的成员身份创造的。这三种基本模型分别强调了个体人格、社会道德及基于个体的社会认同和社会归属感而形成的社会信任和社会资本。在社区参与式治理过程中,一方面,社区精英个体魅力获得放大效应。另一方面,参与过程中的社会化促使社区成员关于规范的信仰和道德密码的再创造,并且,社区成员相互认同和社区归属感得到升华。因此,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参与式治理构建了现代村庄社区治理过程中社会资本培育和积累的重要基础。

2.参与式治理:资源动员能力再生产的运作平台。作为一种“资本”,社会资本具有一般“资本”形式的特征与意义。它蕴含“投入”——“经营”——“增殖”——“收益”的基本逻辑。然而,“嵌入于村级治理网络并能提升治理绩效的资源”是如何形成为社会资本的?对于这个问题的探讨,关注的焦点是嵌入于特定社会结构中的资源是如何被动员起来的?即“动员能力”和“动员过程”。在村级治理中,“动员能力”即村级权威为了实现既定的治理目标所拥有的发动村民响应、支持并按照其意愿行动的能力。而资源的动员本身是一个持续的过程,“社会动员是一个过程,通过它,一连串旧的社会、经济和心理信条全部受到侵蚀或被放弃,人民转而选择新的社交格局和行为方式。它意味着人们在态度、价值观和期望等方面的变化”。

在治理过程中,行动者能否有效运作社会资本,往往不仅仅在于其各自拥有多少资源,更重要的是在于社会资本运作转化的能力。嵌入在治理网络结构之中的资源动员潜能和动员能力的再生产影响着社会资本的存量。如图1所示。

动员的过程是社会资本运作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参与式治理为资源动员潜能的发掘以及资源动员能力的再生产提供了一个运作平台。动员的潜能以及动员能力的再生产构成“动员过程”的两个核心要素。一个重要的假定是:如果在过程开始时,无论他本身的动员能力、技术及其所掌握的资源,都使他并不足以成就这样一个动员的结果。那么,在此过程中,治理精英的工作方法和工作态度是非常关键的。

过去的研究更多的注重的是一种单向的动员过程,或者说看他的动员能力、动员能够达到一种什么样的结果等等。其实,它是首先假定了村级权威具有一种很强的动员能力。但事实上我们看到它本身的资源并不乐观,在事件之初甚至都缺乏动员能力。因此,对于动员能力的生产和再生产的过程和特性的关注是关键的。动员能力可以在动员过程中获得不断创造和强化。一些城郊村庄社区的实践也反复验证了村民参与的能力可以在参与的过程中不断习得,并在反复的参与实践中逐步提高的。

三、社会资本积累是一个动态过程

社会资本积累本身是一个动态过程。乌斯拉纳教授从理论分析上得出了“民主和社会资本似乎是共生关系”的结论。实践中,积极参与社区事务的治理精英所进行的基层民主的建设和变革——参与式治理,成为资源动员潜能的发掘以及资源动员能力的再生产的一个运作平台,它客观上促成了一种特有的动员机制和动员能力。正是这种特有的动员机制和动员能力推动了社区社会资本的持续积累。

第12篇

【关键词】蚊虫蚊蝇孳生地环境治理

【中图分类号】R1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0)08-00-02

蚊子和苍蝇是影响我国居民生活的主要媒介昆虫,它们不但干扰了人们正常的生活,而且也是多种传染病的传播媒介。例如蚊虫能传播黄热病、疟疾、乙型脑炎、登革热等,苍蝇能传播菌痢等传染病。有效控制和杀灭蚊蝇是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的中心任务之一,也是我们开展传染病防治工作,保障人民身体健康的主要手段之一。化学防治虽然是治标措施,但其高效、快速杀灭媒介昆虫,控制其危害的优点是其他措施不可替代的,体背仔蚊传疾病流行或应急情况下化学防治时首选措施,但化学防制也有诸多弊端,如使用方法不当会大量杀伤非靶动物,影响生态平衡,甚至危机人畜安全;长期单一使用,会产生抗性,因而失去应有的效力。使用化学杀虫剂进行防治时,科学合理、安全用药,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1-2]。环境治理是除四害的主要手段之一,也是最有效的防治手段,特别是在环境治理过程中通过蚊蝇孳生地处理,减少孳生地数量、降低孳生地阳性,是防制蚊蝇工作的治本之举[3]。在2007年底我社区发动全民行动进经环境治理,过一年的努力,现将我社区不同区域、不同环境蚊蝇孳生情况报告如下。

1 监测方法

1.1 蚊虫监测

1.1.1 成蚊监测

1.1.1.1 监测时间:每年3-11月,每旬一次,在日落后1小时进行。

1.1.1.2 监测方法:人工小时法即用电动吸蚊器在每个监测点捕捉15分钟,分类计数。

1.1.1.3 监测点的选择:

在辖区内按东:富民新村11号楼、南:牲畜棚百家村10组、西:牡丹新村5号楼、北:和平二村7号楼、中:卫生院地理方位选5个监测点。城区监测点选择居民区(居民区可以选择在楼道)、公园(含街心公园)、医院各1处,农村选择民房和牲畜棚(牛棚和猪圈等)各1处,定时、定点、定方法进行成蚊密度监测。

1.1.2 白纹伊蚊成虫监测:

1.1.2.1 监测时间:每年4~10月,每月调查1次。

1.1.2.2 监测方法:人工小时法即用电动吸蚊器在每个监测点捕捉15分钟,分类计数。

1.1.2.3 监测点设置:在辖区内各选择1个居民小区、公园和/或特殊生态环境(如轮胎堆放场所、废品收购站、大型容器堆放场或建筑工地等)为白纹伊蚊幼虫监测点。

1.2 蝇类监测

1.2.1 成虫监测:笼诱法

1.2.2 监测时间:每年3-11月每旬监测1次,分类登记,每旬逢6上报区疾控中心。

1.2.3 监测方法

捕蝇笼直径为25cm,高40cm,圆锥形芯高30cm,顶口直径2cm。于设定的监测点内9:00-15:00放置6小时,诱饵采用50g蜜红糖、50ml食醋(袋装山西老陈醋)及50ml水。

1.2.4 监测点设置

社区、中心城镇在东:农贸集市、西:解放新村、南:唯丽都饭店、北:解放新村、中:张堰公圆大型绿化五个方位设成蝇调查点5个,其中一个设在农贸集市外、一个设在公园或大型公共绿地内、其余三个设在居民住宅区;每个点放置1只捕蝇笼。每旬(4~7日)放置一次,间隔不小于7天。每次放置24小时,雨天顺延。

2 结果

(1)2007年3-11月份张堰镇蚊虫监测密度指数分别为:0.67、7.60、28.27、30.80、30.53、18.67、24.13、12.00、6.13。2008年3~11月份张堰镇蚊虫监测密度指数分别为:1.60、1.33、5.60、21.6、32.27、23.07、8.4、11.73、5.47。 2007年--2008年张堰镇蚊虫监测密度指数对比见图1:

从总体上看2008年蚊虫密度有所下降,但中间有几个月有所升高,可能由于全球环境变暖、气候变化而造成。

(2)2007年、2008年白纹伊蚊成虫监测CI,BI,HI指数对比见图2:

(3)2007年3-11月张堰镇蝇类监测笼诱法捕获数分别为:3月/只、3月/只、3月/只、3月/只、3月/只、3月/只、3月/只、3月/只、3月/只。2008年3-11月张堰镇蝇类监测笼诱法捕获数分别为:3月/只、3月/只、3月/只3月/只、3月/只、3月/只、3月/只、3月/只、3月/只。2008年张堰镇蝇类监测笼诱法捕获数明显比2007年降低。2007年--2008年张堰镇蝇类监测笼诱法捕获数对比见图3:

(4)蚊蝇滋生地阳性率

2007年选择居民、公园、学校、机关、建筑工地、废品收购、旅馆、宾馆、机修厂、饮料厂、一般工厂、酿造厂、轮胎集中处 、外环境等14个场所共1245处,监测阳性数为25,阳性率为2.01%,其中居民点阳性率为1.89%、公园阳性率为2.11%、一般工厂阳性率为4.02%、酿造厂阳性率为2.24%、外环境阳性率为3.37%。2008年以同样的检测场所共916监测阳性数为28,阳性率为3.06%,其中居民点阳性率为4.67%、建筑工地阳性率为37.5%、废品收购阳性率为20.15%、一般工厂阳性率为5.88%、酿造厂阳性率为10.00%、外环境阳性率为8.74%。从上可以看出不同环境蚊蝇滋生地阳性率相差较大,建筑工地、废品收购站的阳性率较高,应重点防控。

3 讨论

蚊虫的孽生习性是蚊类的重要生态学之一,是环境治理的基础,不同种类的蚊虫往往擎生在不同类型的环境中[4]。在蚊虫控制工作中,加强突击防制和长效管理相结合,从防制的目的、蚊虫的生态特性、环境因素、社会因素以及经济条件等整体观点出发,因地、因时、因虫制宜,合理采用环境治理、化学防制、生物防制、物理防制以及其他手段,本着安全、有效、经济、简便,本标兼治,以治本为主的原则,把蚊虫控制到不足为害的水平,并争取清除,以达到害灭病和减少其骚扰的目的[5]。针对蚊蝇滋生地阳性率较高的环境,进行全面开展综合防制措施,能从根本上降低蚊蝇密度、减少蚊蝇对日常生活的干扰是可行的;在创建文明镇过程中,广泛发动群众,提高群众知识知晓率、行为形成率是可行的。

参考文献

[1]汪诚信,刘起勇,姜志宽,等.有害生物治理[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41-231.

[2]汪诚信,姜志宽,刘起勇,主编.有害生物管理(PMP)手册[M].武汉:武汉出版社,2006:35-43.

[3]冷培恩,朱仁义,徐仁权.蝇类密度控制标准的现状.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2005,43:79-81.

[4]柳小青,马红梅,燕念知,等.南昌市不同生境蚊幼虫生长状况调查,2007,15(10):354.

[5]徐承龙,姜志宽,蚊虫防制(三).M.人民卫生出版社.

作者单位:

1.金山区张堰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