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03 17:27:4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幼儿园管理知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幼儿园管理家长有效参与
【中图分类号】G6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9-0180-02
前言
目前,教育改革如火如荼地进行,幼儿园教育的改善也从未停止,并且幼儿园内部的管理机制和方法受到了高度重视,“园本课程”的开发成为幼儿教师和管理者的一项重任。孩子在幼儿园中快乐地学习、生活和成长,是每个家长,每位教师的心愿,而这些需要家长的积极参与。家长参与到幼儿园管理中来,并非是“指手画脚”,而是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很好地统一起来,提供有价值的建议,实现教育的统一性,知识性教育和心理教育都会事半功倍。而且,从教学资源的角度来说,家长的参与是非常重要的,对孩子成长的具有重要意义。
一、开放幼儿园管理。
许多家长不放心幼儿园的管理,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他们并不了解幼儿园的管理规划,缺乏对幼儿园管理的整体观念,只能从某个点上看,造成对幼儿园管理的误解。因此,要想实现家长参与的幼兒园管理,就必须向家长开放幼儿园管理,将幼儿园现行制度和方法公开化,将未来的管理方案公示,更让家长了解幼师和管理者为自己孩子量身定做的管理方案。开放幼儿园的管理,可以通过文字的形式,如向家长发邮件;或是通过图文的形式,如黑板报和家长会的结合;或者是通过讲说的方式等等。开放幼儿园的管理能表现幼儿园对家长的信任和对自身教学水平的自信,降低了家长因为不了解而与幼儿园发生冲突的可能性。而且要注意这种开放是向全体家长的开放,体现一定的公平性,否则也是会容易出现误解的。在家长了解了管理方案之后,可以同时站在管理者和幼儿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一些原本的“症结”就很容易伸展开。
二、组织家长监督会。
并非所有的家长都有时间和精力参与到具体的幼儿园管理之中,并且人数太多也容易造成意见的拥挤和不畅,办事效率也比较低。因此建议采用组建家长监督会的形式,在诸多家长中,由家长自己选择有精力和能力来具体参与幼儿园管理的这部分家长,成为家长与幼儿园之间的维系者,实现相互意愿的沟通。在出现家校矛盾时,能作为沟通者代表家长发声,并向其他家长传递解决办法和结果。培养家长监督会,完全凭自愿和选举的方式,并且建议定期进行更换,尽量可以让所有的家长都轮流参与到这个小组当中,能增强主人翁意识,和幼儿园之间建立更加紧密的关系。这也是家长参与幼儿园管理的一种责任,需要家长慎重并积极参与。
三、借助大众媒体宣传。
现阶段,幼儿园在实行教学和管理方面的改革,与传统的教育理念有所不同。而对于部分家长,这种转变往往是不可接受的,这也是幼儿园的宣传教育不到位。家长也是通过自己做“孩子”的经验来判断幼儿园管理的优劣,实际上是不科学的。究其原因,是他们不熟悉幼儿管理的趋势和方法,未认识到新的管理手段给幼儿发展带来的积极作用。所以幼儿园要借助大众媒体的宣传方式,将现行的幼儿园管理模式通过视频的方式播放出来,并将参照的国外管理实例,以及他们的管理结果等都加入其中,以促进家长对现行幼儿管理方式的了解,对幼儿管理提出更多好的建议。幼儿园教育离不开家长的参与和理解,所以幼儿园必须持有开放的心态,将家长也纳入管理者的一份子,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家校联合。因此要信任这些家长,将必要的管理知识与之分享,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更有助于提升幼儿园的管理教育水平。
四、实现家园合作。
家园合作是一种双向的互动和管理行为,家庭教育和幼儿教育必须紧密结合起来,家园合作才是最佳的教育途径与方式。当前,在幼儿园教育中,家长的作用越来越被重视,更多的家长也被邀请参与到幼儿园的活动中。例如“家长开放日”的举办,邀请家长来到园内,观察孩子们日常所受的教育,并且参与到一些亲子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与父母之间感情的同时,更提升了家长对幼儿教育的理解,有助于日后的沟通。或是举办幼儿成果展览,家长最希望看到自己孩子的进步,这也是他们将孩子送到幼儿园的目的。所以,在进行成果展览时,要注意展现每个孩子的进步,可以是各个方面。让家长不仅从中收获对自己孩子的了解,更接受一些新的教育方式,融入到日后的家庭教育之中,是非常高效的。另外,更要加强幼儿园和家长的有效沟通,如在家长接送孩子的间隙,可以轮流与家长进行交流,简单了解孩子的思想动态和学习成长等。
总之,幼儿园是孩子快乐成长的乐园,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启蒙老师,实现幼儿园管理家长的有效参与,能使得家庭教育与幼儿教育相同时,实现教育的连贯性,共同促进良好的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彦力.让家长有效参与幼儿园管理[J].山东教育:幼教刊,2004(36):34-35.
[2]陈琨.分析如何让家长有效参与幼儿园管理[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版,2017(5):66.
人文关怀首先体现在对人的思想关怀。正如罗吉尔•培根所说:“德行使心灵明晰,使人不仅更易了解德行,而且也更易使人了解科学的真理。”幼儿园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坚持以德治园,树立“教人先教已”的师德观并运用于幼儿园的管理之中,建立起一支“和谐、求真、务实、进取”的育人团队。
(一)加强领导团队的学习
管理者必须先学做人才有资格从事管理。例如,园长是幼儿园的核心和灵魂,如何体现园长在管理中的作用,是我们经常思考的问题。实践证明,作为园长,只有不断学习法规法律和现代管理知识,树立对教育的热爱和高度的责任心,开拓进取,做教职工的典范,才能发挥人格魅力在管理中的作用。
(二)提高教职工的思想政治素质
一方面,要加强政治学习,培养教职工高尚的道德情操,鼓励教职工积极向上,树立“爱岗敬业、一切为了孩子”的思想及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提高全体教职工的思想觉悟、品德修养和政治素质。另一方面,要尊重教师个性,鼓励自主发展。例如,鼓励教师制定每学年的个人发展计划,收集自己喜爱的师德箴言。把它们作为自己奋斗进取的目标,并不断转化为个人成熟的精神追求,满足个人的发展需要。
(三)制定人性化的民主管理制度
规章管理制度是建设和谐校园的基础,是幼儿园确保每个教职工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有序开展而必须遵守的共同行为准则[1]。为了增进幼儿园管理制度的合理性、科学性和有效性。幼儿园可在制订制度职责前,先深入教职工,在广泛听取教职工的意见和要求后,制订出初步方案;再组织教职工讨论、修订、学习,汇编成册,并印发人手一本。整个规章制度的制定和实施过程强调突出教职工的“决策参与者”角色。不仅有利于增强教职工的自我管理意识,而且使教职工乐于接受和积极实施各项管理制度。从管理的效果来看。这一过程规范了幼儿园的办事程序和教职工的行为规范,使教职工工作目标和岗位职责更加明确并有所作为,从而使整个幼儿园工作得以高效地开展。
二、以情感管理,体现园本人文关怀
人文关怀的核心是对人的心灵的关怀。正如西欧中世纪思想家波其武(Boethius)所说:“爱,维持了人与人之间神圣的契约。”在幼儿园管理过程中,我们坚持以情感管理为重点,注重从改善教师的心理环境着手,以关爱为本,凝聚人心,把工作做到教职工的心坎上,最大限度地拉近与教职工心灵间的距离。
(一)倾听教职工的心声
管理者要深入一线。真诚地关心教职工的生活、学习和工作,观察她们平时的行为.倾听她们的心声,了解她们的困惑,发现她们的闪光点,多鼓励、少批评,多引导、少指责,多服务、少埋怨。
(二)加强管理艺术
管理者不仅注意利用自身的个性、才能和人格魅力唤起教师的亲近感,而且利用人际交往和沟通的艺术巧妙地将自己的管理思想转化为教育行为,通过有效的言语沟通方式,消除管理的障碍,拉近与教职工的心理距离,产生亲近感。在交往和沟通中,整个幼儿园逐步形成了“人本和谐、诚信关爱、奉献进取”的良好园风。
(三)营造幼儿园良好的人际氛围
在管理过程中,建议提倡有事当面说,有意见当面提,有问题共同解决的工作方式,促进了幼儿园和谐、合作的良好氛围的形成。同时,通过譬如每周的行政会议和教师会议、每月班级会议和教职工会议。为教职工提供了一个舒心的便于沟通的工作环境,形成相互信赖、团结协助、和谐相处的人际氛围,凝聚了团队的力量,密切了领导与教职工之问、教职工与教职工之问的关系。良好的人际氛围有力地促进了幼儿园管理工作的开展。例如,在创建文明校园或晋升幼儿园等级的过程中,从环境布置到班级管理以及各项工作的开展,让全园教职工上下一致、不分你我、齐心协力,达到各项工作合作融洽、协调统一的良好局面。
三、以人为本,满足教职工自主发展
人文关怀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全体幼儿的健康成长和全园教职工素质的提高。在幼儿园管理中,要本着以人为本的宗旨,积极为教职工搭建成长的平台,满足教职工自主发展的需要,增强她们的主人翁意识,最大程度调动她们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一)注重差异化发展,有效张扬个性
每一个教师都有自己的特长和个性。幼儿园的管理者应该理解教师的个性特点,用其之长,容其所短,充分发挥教师的潜能,使每一位教师获得更好的有个性的发展[2]。在具体管理工作中,首先要进行科学合理的岗位设置,因人而异地安排工作,把人的工作能力和工作任务结合起来。可以结合幼儿园的实际,采取公布幼儿园所设岗位、个人填意愿、竞争择优上岗的办法,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在此基础上,全面制定推选岗位责任制,明确岗位职责,层层分解,责任到人,使各项岗位职责和工作检查细则构成体系。在管理过程中,可以根据幼儿园的工作特点,制定考核量化的制度,把考核的具体量化与定期不定期的检查和抽查相结合,进行动态的量化管理。依据考核结果,适时调整教师岗位,以做到“人尽其才”,让每一位教职工主动、积极、创造性地工作。
(二)善于捕捉成功点,激发工作热情
一个幼园的成功,实际上是每位职工成功的总和。因此幼儿园管理者要采取多种有效的方法,寻找每一教师的成功点。例如:对新来的年轻教师,明确出“一年站稳讲台、三年基本过关、五年确保才”的阶段性目标,激发他们快成长、早成长。满足教师提高业务能力的愿望,支持教师参加学历进修和有关的专业培训,在时间和物质上给予保证开展师德演讲比赛,保育员技能比武,举办专业知识讲座和计算机等级培训等。另外,还可以组织公开课、观摩课,让大家展示自己的教育教学方面的成果,从而体验成功的喜悦;积极帮助教师总结经验,提高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关键词】幼教;预防管理
一、幼教事故的原因和基本特点
(一)幼教事故的原因
幼教事故的发生可以有多方面的原因。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1)体制原因。自教育部门提出了“幼儿教育社会化”的措施以后,专业幼教人员和机构的不足,同时数量巨大的幼教儿童对幼儿园的预防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因预防不当导致的事故多发。2)管理原因。许多新建的幼儿园尤其是民办幼儿园都不在其当地的教育部门管理之下,相关政府和教育部门以及幼儿园自身的管理缺陷是导致幼教事件发生的重要原因。3)社会原因。当今社会经济发展而来带的一系列社会关系和矛盾日益复杂,各种利己主义和坑蒙拐骗等违法行为的发生越来越频繁,这给幼儿园的安全稳定管理带来严峻的挑战和压力。
(二)幼教事故的基本特点
幼教事故的首要特点就是复杂性,其表现是多方面的复杂性:首先因各种预防管理不当而诱发的幼教事故发生时间的出现复杂不确定的,即可能是在常规的幼儿园教育时段,同时可能发生在非常规幼教时间段,例如户外活动和上放学途中。其次,幼教事故可以是各个层面上,可以是身体、财产的客观实际存在,同时亦可以是心理和声誉等非客观实在性的,其概念是十分复杂而宽泛的。再次,导致幼教事故发生的原因是复杂多元的,可以是幼儿园的制度管理的不当,同时与有关主体幼师的临时处理措施不当或者是幼儿身心特点有关系。
幼教事故第二大特点就是伤害性一旦发生,所有相关人员以机构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身心伤害,首当其冲的就是幼儿自身的身心健康受到伤害,其次作为监护人的父母等家长同样受到巨大的心理伤害。同时幼师作为当事人负有主要责任,其次幼儿园等管理机构也会受到社会以及法律的惩戒。
二、加强幼教预防管理的措施
综合分析上述幼教事故发生的原因,并结合其特点,我们从预防管理方面着手,加强幼教预防管理水平,提高幼儿园人员预防管理能力,为保障幼教事业的安全进行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本文主要从下建设预防管理部门、建立预防管理制度、提高预防意识水平、加强社会协调管理四个方面阐述如何加强预防管理,为幼教提供强有力的安全保障。
(一)建立预防管理部门
为了有效保证及时安全的应对幼教事故,必须在幼儿园成立专业的预防管理部门,健全预防管理机构,完善预防管理措施。预防管理部门应对幼儿园管理层以及参与幼教的教师定期展开预防管理知识学习培训大会,切实提高管理人员和教师的预防管理水平,增强他们的对因预防不足而出现的紧急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并定期对参与培训教育的人员进行考核评价,对因预防管理水平能力低而出现预防不足进而导致的幼教事故教师进行批评和责任追究。
(二)加强预防管理制度建设
预防管理需要人力的实施,但更为重要的是制定科学有效的预防管理制度。在科学制度的引导之下,预防管理必定会更加科学有效。科学有效的幼教预防管理制度首先要依据国家和当地的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其次预防管理制度应该明确参与幼教活动的有关人员在预防管理过程中间的各项具体职责和行为规范。科学有效的制度可以为预防管理在执行力和效率方面提供有力依据,同时也便于幼儿员工作人员学习理解并实际掌握和应用在日常的预防管理中。从制度层面加强预防管理可以强制保证各项预防管理措施的实施,全面提高预防管理能力。
(三)提高预防意识
意识决定行为,优秀的预防管理水平和能力必然需要根深蒂固的预防意识,因此,提高幼儿园工作人员的预防意识对于建设高水平高能力的预防管理有强大的促进作用。因为预防具所包含的不确定性因素有许多,幼教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程度是复杂和未知的,这种不确定性对工作人员的预防意识提出了更高要求,只有树立了居安思危的预防思想和意识,才可以及时发现和处理幼教过程中潜在的不确定性的安全隐患,进而做好预防管理,避免幼教事故的发生。此外,预防意识的加强不仅在于幼儿园工作人员,其他在幼儿教育的相关从业人员也要有一定的预防意识,如此,在合理的预防管理下,幼教事故的发生必然可以得到有效控制。
(四)加强社会协调管理
高水平的幼教预防管理必定是多方面各层次的有机结合和全社会的协调管理。正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安全有效的幼教预防管理不仅是幼儿园工作人员的责任和义务,同时也需要家长和社会各层面的积极配合协调管理。加强预防管理,树立幼教安全屏障,首先在预防管理的工作中,上与幼儿园周围所在的医院、消防、公安等周边重要单位协调合作管理,保障幼儿园周围良好的治安条件和防控措施。在事故高发时间段合理调用各方面资源保证幼儿安全,如在幼教过程中举行的浓重活动,需要公安和消防的出动,预防险情的出现。此外,日常的预防管理工作中可以邀请幼儿父母等监护人参与预防管理,与监护人持续交流沟通,使其严格遵守幼儿园接送等规章制度,同时要求父母共同学习预防管理知识,并在幼儿的家庭生活中及时普及和教育,提高幼儿预防意识。
三、结语
幼儿教育关乎国家未来。切实贯彻执行国家政府有关幼教安全问题的方针政策,同时树立安全防范意识,建设和完善幼教预防管理制度,加强社会协调合作管理,从各方面努力加强幼教预防管理,确保适龄幼儿幼教安全,为祖国未来花朵的茁壮成长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一、当前日常活动中幼儿常规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一些幼儿管理人员对幼儿管理工作的方式存在一定的问题,导致幼儿的管理水平难以得到有效提高,幼儿的健康成长受到一定的影响。当前幼儿日常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幼儿日常管理方式有待于完善
幼儿由于生长期的特殊性,对其的管理既不能压制幼儿的活泼天性,同时又要规范幼儿的行为活动,保持良好的班级秩序。但在实际操作中,对幼儿的管理往往忽视了幼儿的天性,一味地追求幼儿活动的统一,遵循相关的班级管理秩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幼儿的发展。这种条款式、权威式的管理方式对于幼儿的健康成长是十分不利的。
(二)幼儿管理人员的素质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近期出现的虐童事件造成了十分不良的社会影响,它从客观上反映了一些幼儿日常管理人员的素质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以避免因幼儿管理知识缺乏和相关管理经验不足导致的事故的发生。
(三)幼儿日常管理工作缺少监督
由于幼儿管理工作的监督工作未能发挥到位,导致工作中经常出现一些漏洞,对幼儿的管理工作造成十分不利的影响。虐童事件的出现充分反映出当前的幼儿园管理工作缺少相关的监督,对于幼儿日常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难以及时发现并进行有效地解决。由于缺少相关的监督工作,考核的标准也不规范,导致幼儿管理的考核工作难以正常进行,这对于幼儿管理工作有着十分不利的影响。
二、日常活动中幼儿常规管理的建议
幼儿日常管理工作对于幼儿的健康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当前随着教育改革的进行,对于幼儿管理工作的要求也逐渐增加,幼儿园的管理人员和幼儿教师需要不断提高管理水平,更好地促进幼儿健康发展。
(一)提高幼儿教师的素质
幼儿教师的言行举止对于幼儿的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教师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提高自身的素质,促进幼儿教育管理工作。一方面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意识,采取合理的幼儿管理方式。另一方面幼儿教师需要不断增加管理经验,应对幼儿管理中出现的突发事件,以合理的方式对幼儿进行管理,突显对幼儿的人文关怀。
(二)改善幼儿管理的方式
我们要改变当前幼儿管理中权威式的教育方式,在管理中充分体现幼儿的天性和幼儿时期的特点,以更人性化的管理方式建立班级的管理秩序。可以在班级管理中树立良好的榜样督促学生模仿学习,以鼓励的方式促进学生积极性的提高,树立学生的自信和积极性。另外对于学生的生活管理也需要进行积极的引导,由专门人员对幼儿的用餐和午休进行管理,避免由于管理不当导致的事故。同时,在幼儿用餐前或洗手前,以小故事等方式教育幼儿节约粮食和水,使幼儿养成勤俭的习惯。
(三)建立规范的幼儿管理制度
关键词:幼儿园;一日生活;安全管理
安全是每一个幼儿园孩子都应该享有的基本权利,近年来,许多地方都出现了侵害幼儿人身安全的事件,幼儿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幼儿安全管理指以幼儿人身安全、身心健康发展为主旨的安全防护与管理。在此,笔者就幼儿园一日生活中如何进行安全管理进行了研究。
1晨检工作:幼儿园工作的首要环节
早晨检查是幼儿园管理工作的第一步,育儿园负责晨检工作的是幼儿保健医生或幼儿教师。在晨检过程中,保健医生或教师一方面要认真进行安全检查,为幼儿园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打下坚实的基础;一方面要及时进行安全教育,以提高幼儿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晨检工作的重点是:首先,检查幼儿精神面貌、身体状况是否与平时有所不同,看看幼儿是不是感冒了、情绪不好等。如果幼儿确实患病或心情不好,教师要及时询问家长是否带药,及时将药品登记,做好喂药标记,做好幼儿情绪开导工作。其次,检查幼儿是否带有不安全物品,如幼儿教师在与幼儿打招呼、问好的过程中,可以顺便帮他整理一下衣服口袋,看孩子手中、口袋里是否带有不该带的物品,如打火机、小刀等。如果幼儿带有不该带的物品,教师要想方设法让其交出来,如告诉他“让老师先给你保管一下,待到放学了交给妈妈一起带回家,妈妈会夸你好宝宝的”,让幼儿远离危险物品。再次,保健医生要认真检查孩子服装上是否带有危险物品,并估计这些物品可能带来的隐患,如女孩子的发卡是不是过于锋利,衣服上的边角形纽扣是否牢靠、会不会在运动时候刮破皮肤,孩子脖子上的项圈可能会引起他人伸拉等,然后及时取下这些物品,代为保管。在这一过程中,幼儿教师要关注自己的态度,给予幼儿更多的关爱,通过微笑、表扬、拉拉小手、摸摸额头等动作让孩子有更多的安全感。
2幼儿在校期间的安全规范与管理
2.1晨间活动:注重个体身心安全管理
幼儿年纪尚小,自我保护意识、保护能力较差,因此,幼儿教师在安全管理方面要有持之以恒的态度和决心,将幼儿安全管理常抓不懈。晨间活动是一日生活中的重头戏,教师可以晨间活动为契机及时进行幼儿安全教育。具体来说,幼儿教师首先要将幼儿安全教育内容、目标细化,然后再将之分解、渗透到晨间活动中去。一般而言,在晨间活动前,幼儿心情较为放松,教师可以通过活动前谈话进行安全教育,如谁将自己带的玻璃弹珠交了出来,谁在上楼梯时做到了礼貌让人,值得表扬和学习等。借助晨间谈话,加深孩子对安全问题的认识和了解,巩固孩子原有的安全知识。在晨间活动中,幼儿教师也要结合活动内容适时进行安全教育,并在特殊活动中做好安全管理,如在玩滑梯时,告诉幼儿如何玩滑梯最安全—在玩滑梯时要排队,不要拥挤,并且,在下面的小朋友还未滑到底、还未离开时,上面的小朋友不要往下滑;在做小手工时,教师既要给幼儿分发那些钝口圆头的剪刀,还要告诉幼儿使用剪刀时要集中精力,不要大意说笑,不要四处乱换和奔跑,用完后及时将剪刀放到安全的地方,避免伤及他人和自己;在幼儿荡秋千时,教师既要在一边做好安全防护,还要教导幼儿要坐稳拉近。总之,晨间活动是幼儿教师进行安全教育、安全管理的重要环节,幼儿教师要把握晨间活动这一良好机遇,做好幼儿教育和管理工作。
2.2日常生活作息中的安全细化管理
幼儿园生活活动内容复杂,涉及的事务范围非常广,幼儿进餐、午睡、入厕、玩耍等,都属于幼儿生活活动的范畴。幼儿园生活活动的复杂性、特殊性要求幼儿教师必须关注许多细节问题,并在系列活动和细化活动中进行安全教育。如在幼儿饮食方面,教师首先要严格按照幼儿园膳食制度,督促幼儿在饮食前认真用肥皂洗手。教师自己在幼儿进餐管理中也要穿上工作服,不涂指甲、不戴首饰、不化妆。再次,在幼儿进餐过程中,教师还要教导幼儿不要含着东西说话、打闹,不要急于吃过烫的饭菜,以免烫伤自己;教导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随便浪费粮食,吃完自己的饭菜。在幼儿午睡时,教师要轻声走动,教导幼儿不要在床上吃东西,不要将杂物带到床上玩耍,教导幼儿尽量避免侧身睡,以使幼儿在身心完全放松的情况下入睡。在幼儿午睡结束后,教师还要以故事的形式,针对那些爱睡懒觉的孩子讲述按时吃饭、按时睡觉、按时起床的好处。在孩子入厕时,教导孩子们有序入厕、将手纸丢进垃圾桶、便后洗手,同时讲述更多的卫生知识如不要对着别人打喷嚏、学会用纸巾擦鼻涕等,以提高幼儿卫生安全意识。在幼儿玩耍时,告诉幼儿不要在门边、窗户边、楼梯口玩耍,不要将手放在门缝处,不要拿器械打闹等。总之,细节决定成败,细节是管理的挑战,也是安全教育的机遇,幼儿教师要善于从细节入手,做好幼儿安全管理。
3离园与返家的身体管理与安全敦促
3.1离园前的安全督促与教育
离园活动与幼儿晨检工作一样,都是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重要一环。不过,与晨检不同的时,忙碌了一天的幼儿教师这个时候已经非常疲惫,这个时候的工作也更加复杂,因此,许多幼儿教师都将离园环节称为“冲锋战”。与教师截然不同的是,许多幼儿在离园前心情都非常浮躁,许多人都急于早点见到自己的父母,急于早点回家,这给幼儿安全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不但要维护好班级纪律,让孩子们安静下来,还要本着负责到底的工作心态,将离园活动当作常规教学的一部分,做好幼儿教育与管理工作。那么,幼儿教师在幼儿离园前如何进行安全教育呢,笔者认为,首先,教师可以故事、游戏等形式先让孩子们的情绪稳定下来。其次,让孩子们回顾一下当天所学的知识,了解他们想如何将自己掌握的“新技能”表现给家人看。当然,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对幼儿的想法给予积极肯定,也要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引导,以提高幼儿的自信心。最后,教师要腾出专门的时间进行安全教育,通过情境创设讲述一些交通安全知识,结合一些小故事告诉幼儿如何防火、防盗、防拐骗等,提醒孩子们注意饮食卫生,不要喝太多的冷饮,晚上睡觉要盖好被子等,帮助幼儿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理念。
3.2家园携手,做好安全管理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在幼儿园安全管理中,家长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幼儿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教师单方面的努力,根本难以从根本上避免幼儿安全问题。家长与幼儿教师一样负有保护幼儿生命安全的重任,从某个角度来说,家园携手共同进行幼儿安全管理,不失为一个提高幼儿安全管理质量的好方法、好途径。因此,在幼儿安全管理中,幼儿教师要加强与家长的交流和联系,争取更多家长的支持,如幼儿教师可在家长接送孩子时,与家长交流更多有关幼儿安全管理的信息;在日常管理中,通过短信、微信等形式,为家长提供更多的幼儿管理知识。其次,幼儿园要定期召开针对家长的安全教育活动,建议家长平时要督促孩子多做锻炼,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经常给孩子讲解卫生知识等,建议家长配合幼儿园食谱给孩子增加适当的营养,请家长配合做好幼儿安全管理工作。
4结语
让幼儿在幼儿园中平安过好每一天,是每一个幼儿教师的共同愿望。鉴于此,有教师要提高安全意识,将安全管理落实在行动上,并在幼儿生活、学习、游戏中采取有效手段进行幼儿安全管理。只有这样,才能为幼儿快乐学习和成长提供良好条件,才能有效提高学前教育的质量。
作者:张媛 单位:集宁师范学院幼师学院
参考文献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省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若干规定》和市“十二五”师(干)训规划,围绕加强与创新教育管理,以“注重内涵发展,提高工作质量”为目标,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提升校(园)长管理能力为着力点,进一步健全培训制度,提高培训质量,优化培训资源,强化信息化管理,努力打造培训品牌,凝练培训特色,为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提供有力的队伍支撑。
二、工作原则
1.需求至上、优质高效的原则
加强对校(园)长和教师队伍现状及参训需求的调研,为培训项目设计提供依据。以满足校(园)长专业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为出发点,根据培训课程体系设置的总体要求,科学合理地设计培训项目和方案,优质高效地实施培训活动。
2.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原则
培训工作不仅关注教师作为职业人的工具性存在,更关注教师作为社会人的主体性存在。培训项目的设计与组织,既关注教师职业素质的要求,也关注教师工作过程中的心理感受和职业生涯中的成就感、幸福感,关注教师的生理与心理健康。
三、工作任务
(一)注重培训调研
教师进修学校通过调查问卷、个别访谈和课堂观察,及时发现校(园)长和教师所面临的疑难困惑,及时了解他们的迫切愿望。通过对调研所获信息的梳理归纳和综合分析,科学合理地研发培训项目,开设贴近课程改革、贴近课堂教学、贴近教师需求的培训课程。
(二)创新培训模式
1.凸显管理干部培训
小学校长提高培训。加强校长科学治校能力和内涵品质的提升,加强校长职业精神、专业水准和个性品质的凝炼,立足本区,将专题学习与教育热点问题研讨相结合,理论学习与管理实践相结合,课题研究与特色创建相结合,不断完善知识结构,提高开拓创新能力,以造就研究型、创新型、专家型的校长队伍。
校本研修管理者培训。注重校本研修管理者理念的提升、视野的扩大,通过专题讲座、互动对话、经验介绍、实地考察等方式,了解校本研修的内涵与模式,掌握校本研修的过程管理与方法,分享校本研修的做法与经验,有效进行校本研修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以促进校本研修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局管后备干部培训。遵循中小学(幼儿园)后备干部成长规律,以树立现代教育思想、提高科学管理能力为重点,通过专家引领、案例剖析、名校考察、易校蹲点和实践反思,对后备干部进行思想政治素质、现代办学理念、学校管理技能和科学思维方式的培训,以加深对教育管理内涵的理解,促进专业自主发展,为各级各类学校储备领导新生力量。
中层干部培训。为推动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强化中层干部的学习意识和研究意识,分别开展中小学教科室主任、教务主任培训。根据不同对象和要求,制订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以掌握履行岗位职责所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主要目标,突出重点,体现特点,以提高学校中层干部的专业能力和履行岗位职责能力。
民办幼儿园园长培训。促使幼儿园园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儿童观,掌握履行幼儿园管理职责所必备的管理知识和技能,具有实施学前教育课程的专业能力和科研水平,具备不断更新和拓展的学习能力,培养一支职业道德素养好、管理能力高、业务素质强、适应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园长队伍。
2.开展名优教师高端培训
采用“按需施培、突出重点、评价导向、滚动推进”的工作策略,通过结对挂靠、导师带教、任务驱动、著书立说、成果展示,加速名优教师专业成长进程,提高名优教师课程执行力和影响力,形成个性化的教育教学风格。
3.着力90学时集中培训
综合分析中小学(幼儿园)实际教育教学状况,全面了解教师培训期望,以“找准定位、体现理念、注重特色和保证质量”为宗旨,积极开发与申报特色鲜明、优势凸显和富有成效的培训项目。高度重视培训活动的前期策划和后期延伸,不断丰富培训形式,增强培训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让教师带着问题而来,带着满意而归。
4.抓实其他各类培训
全方位、多层次地开展各类培训活动,扎实做好青年骨干教师培训、班主任提高培训、各学科“以生为本,打造‘三有课堂’”专题培训、试用期新教师培训和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教师培训,将理论提升与实践探索、专家引领与自我研修、满足培训需求与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有机融合,聚焦课堂教学,不断提升执教能力。
(三)丰富培训载体
1.加强基地建设
建立并完善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实践基地,强化参训教师教学实践环节,实现教育理念与教学行为的有效对接。实践基地学校把承担参训教师教学实践指导工作,当做教学业务推进、拓展校际交流的良好契机,实现“输出”与“吸收”的双赢共进。
2.发挥网络优势
开设“教师培训”专题网页,通过“名师课堂、名师博客、资源频道、教学园地”栏目,开展网络导学,实现资源共享,使之成为教师交流思想、切磋技艺、增进感情的重要平台。积极参与全市联网的“中小学教师培训电子档案系统”建设,丰富网络培训内容,提升网络培训层次。
3.开展教学论坛
围绕“科学管理,提升质量”这一主题,开展义务教育段校长论坛活动,促使校长及时梳理管理经验,提升办学理念,触发新的生长点,推进内涵发展。
(四)盘活名师资源
1.发挥名师工作室作用
以“在课堂实践中成长、在深度研修中发展、在交流访谈中提升”为宗旨,在名师工作室导师引领下,开展工作室成员集中培训活动、课堂调研活动、教学论坛活动和主题研讨活动,为名师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为学科骨干教师搭建历练成长的平台。
2.组织名优教师送教活动
定期组织名优教师送教活动,活动做到有计划、有组织、有效果,通过教学展示、设计意图介绍、现场互动评课和专题讲座,促使农村教师掌握和运用具有实用价值的学科教学模式,实现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同步转变。
3.开展名优教师蹲点工作
以“理念引领、专业指导、品牌推动、催生特色”为出发点,根据蹲点学校实际和青年教师需求,针对性地制订指导计划,并分步实施。通过课堂教学观察、教科研指导、主题研讨活动、教学质量分析,实现对农村学校的长效支持。
(五)强化校本培训
1.精选培训内容
紧密联系中小学(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实际确定培训内容,有选择地开展本体性课程、条件性课程、实践性课程、发展型课程和研究性课程的培训,主题明确。校本培训分指定内容和自选内容两大部分。其中指定内容培训以8学时为宜,本年度具体内容为:普通中小学教师以学习教育部新修改的课程标准、《省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若干规定》和《市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实施细则》为重点;中职教师以学习《教育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和中职教育课程改革标准为重点;幼儿园教师以学习《市学前教育促进条例》和“市学前教育三年提升行动计划”为重点。下半年,市师训中心将通过组织统一考查等形式,对指定内容的培训效果进行检查。自选性内容培训以16学时为宜,有选择地开展本体性、条件性、实践性、发展性和研究性课程培训,突出主题,注重过程,体现系列,切合实际。
2.丰富培训形式
依托学校自身的资源优势和特色,注重吸纳校外优质资源,将专业引领、同伴互助与自主学习反思相结合,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地开展校本培训,努力营造“合作、共享、创新和有效”的培训氛围。
3.改革培训机制
为进一步提高校本培训质效,逐步建立规范化、科学化的校本培训制度,实行校本培训项目制,培训项目需经审核认定方可实施,切实做好项目开发、审核、实施、考核评价和学时认定各项工作。
4.注重典型引路
根据“十二五”教师专业发展培训要求,修订与完善《区校本培训示范学校评估标准》,以评选示范学校为切口,通过师(干)训专题会议、校本培训现场展示会、校本培训案例汇编,培育先进典型,推广先进经验,促进校本培训的区域均衡发展。
(六)加强培训管理
1.合理使用经费
教育行政部门按教职工工资总额3%的比例安排专项经费,并将其中70%部分核拨到校;中小学(幼儿园)按照不少于年度日常公用经费总额10%的比例,提取教师培训经费。严格按规定管理和使用培训经费,确保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工作顺利推进。
2.统筹安排选课
中小学(幼儿园)根据教学安排需要,以及培训经费情况、教师培训申请,统筹安排教师参加培训。确保每年有22%的教师参加90及以上学时的集中培训。教师年人均完成培训学时在76学时及以上,且在省教师培训网络管理平台上自主选择培训学时在38学时及以上(不含校本培训和指令性培训学时)。
3.确保参训人数
教师自主选课后实际参训率(教师实际参训人数与选课后应参训人数之比)需达到95%及以上。已报名成功的参训学员如无法如期参加培训,需在省教师培训网络管理平台提出请假或换人申请,经学校、培训机构审核通过后,方为有效。
4.及时进行评价
教师进修学校需在培训结束后5天内,对每位参训学员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包括学习态度、作业完成、到课率等。参训学员需在培训结束后10天内,对培训项目质量总体的满意度进行评价,包括培训形式、授课教师、培训管理等。参训学员只有对培训项目进行评价后,才能查看该培训项目的学时和评价信息;只有对本学年、本学期培训项目进行评价后,才能进行下一学期选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