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旅游资源开发的必要性

旅游资源开发的必要性

时间:2023-08-03 17:27:5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旅游资源开发的必要性,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旅游资源开发的必要性

第1篇

[关键词] 资源整合 河南省 旅游

河南是我国旅游资源大省,近年来旅游业发展开始步入快车道。但是,由于一些地方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盲目开发,重复建设,从而造成了一些资金的浪费和资源的破坏,许多极具旅游价值的资源尚未得到有效的开发利用。

一、河南省旅游资源特点及布局

河南省地处黄河中下游平原,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孕育了丰富的旅游资源。从总体上说,河南的旅游资源是以人文资源为主,占资源总量的63.62%。河南以拥有丰富的古文化旅游资源而著称,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在这里开创了人类文明的先河。从公元前21世纪中国第一个王朝――夏代到公元13世纪的金代,这3500年间,先后有20多个朝代的200多位帝王建都或迁都于此,留下了难以尽数的文明遗迹;河南自然资源也较为丰富,是我国自然上南北和东西两大自然地理界线的交叉地,东西走向的秦岭―淮河线是我国亚热带和温带的南北重要自然分界线,南北方向上分布的太行山和伏牛山是我国地形上重要的东西分界线,他们在河南的交叉组合,造就了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自然景观,占资源总量的36.38%。在这众多的资源储备中,以河南省省会郑州市为中心,主要分布在包括洛阳、开封、新乡、焦作、许昌、漯河、平顶山、济源等省辖市。从空间分布看,自然旅游资源主要分布于京广铁路以西,资源密集区主要在西部、北部和南部的山地;而人文旅游资源主要集中在黄河两岸及其流域范围内的洛阳、郑州、焦作和新乡四地区的结合部。这9座城市地处我国腹地、河南省域中部,区域内有14个县级市、33个县、340个建制镇。区域土地面积为5.87万平方公里,占河南全省的35.1%,总人口4012. 5万人,占全省的41%。

二、河南省旅游资源整合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1.河南省旅游资源整合的必要性

近年来河南旅游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河南人文旅游资源开发率较高,自然旅游资源开发程度也逐步加快,已初步形成了以“古、河、根、拳、花”五大特色为主导的旅游产品系列。但旅游资源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掘,旅游产业的带动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主要表现在:(1)旅游资源开发深度不够,产品规模小、等级低;(2)协作开发意识淡薄,忽视地域组合,低层次竞争激烈;(3)人文与自然资源脱节,资源整合力度小。由此引发了该省旅游产业发展质量不高,资源的低水平重复配置,产业整体竞争力不强等问题。在这一背景下,提出整合旅游资源,进一步提升景点、景区档次,打响品牌,增强竞争力显得尤为迫切。

2.河南省旅游资源整合的可能性

河南省城市在空间上相互临近,市域之间有铁路、公路等组成的交通网络紧密相连,内外联系非常便捷,而且9市拥有相对独特的自然地理景观与地域文化景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已初具规模,都需要通过旅游业的发展来推动区域经济的腾飞。“突破行政区划的局限与分割,开展区域旅游合作,建立资源互用、信息互传、客源互送、产品互补、效益互享的旅游网络,是实现区域旅游产业横向联合发展,提高其总体发展水平的必然选择。

三、河南省旅游资源整合的原则及思路

1.河南省旅游资源整合的原则

(1)统一规划,合理布局。河南省旅游资源应由政府统一制定旅游规划政策,对全省旅游资源进行统一规划,合理布局。政府应充分利用宏观调控职能,确定各地区的区域布点、特色内容及市场定位,以政策信息为旅游开发商提供开发指导。

(2)优势互补,协同发展。要发挥河南省内各地区特色旅游资源优势,促进优势互补,形成互补型的旅游产品结构,增强旅游整体竞争力,尤其是要加强省内不同类型的旅游资源的整合。同时,必须坚持协同发展原则,彻底打破行政壁垒,树立全省一盘棋的思想,以市场为导向,形成区域共同发展的格局。

(3)主题形象突出。主题是对一个地区旅游资源特色的高度概括,凝聚着区域地方特色最本质的内涵,对区域的旅游开发活动具有极强的整合作用。区域旅游的主题形象越鲜明、与众不同,表明旅游开发整合质量越高,反之,则整合层次较低。因此,旅游主题突出与否,是区域旅游开发整合程度的一个重要的衡量指标。

2.河南省旅游资源整合的思路

以促进地区旅游业协同发展为目标,以协调共享机制为重点,通过打破行政壁垒,培育区域利益共同体的方式,加速推进区域旅游资源深度开发和有效整合,具体如下:

(1)空间层次整合。将同属于一个较高空间层次的旅游资源整合起来,形成一个大资源,建设一个大景区,扩大规模,提升档次,集中力量在一个更广阔的空间里开发产品、开拓市场。

(2)主题整合。在某一个区域内,根据旅游资源的总体特点和市场状况,制定旅游产业的发展方向和战略,确定区域旅游的主题和形象,借此整合区域内的旅游资源,使其服从或服务于区域旅游的主题,形成鲜明的旅游形象,打造最具市场竞争力的核心产品,形成有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

(3)产品或服务整合。将某些不能形成成熟旅游产品和服务或市场竞争力较弱的旅游资源依据某种产品开发理念整合起来,形成新的旅游产品,改善市场形象提升市场竞争力。

(4)线路整合。利用旅游资源在区位、交通和功能上的联系,将分散的旅游资源组织起来,组成旅游线路整体推出,共享客源市场,丰富旅游内容,提高对游客的吸引力和旅行社运作的可行性。

(5)市场整合。根据区域旅游的目标市场定位,将不同类型旅游产品中核心目标市场一致的旅游资源捆绑开发,打造多类型的旅游产品,增加游客的停留时间和消费额,实现客源的充分利用。

参考文献:

[1]陈蔚德王宝玉:河南旅游基础[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2

[2]河南省“十一五”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纲要[Z].豫政[2006]62号

[3]龚绍方:关于中原城市群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的实证研究[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8(3):66~71

第2篇

【关键词】 上海;旅游资源;开发路径

一、上海旅游资源开发路径研究的必要性分析

上海旅游资源的开发经过20多年的快速发展,已经形成了相当的规模,旅游管理和经营运作体系日渐成熟,旅游产品结构趋于多元,市场环境也更加公平公正,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也应当清楚地看到,上海旅游资源的开发仍然面临着种种问题和挑战。立足国际视野,从旅游业发展的全局和长远利益角度出发,上海旅游资源的开发亟需从宏观的战略层面进行开发路径的重新审视,以便在新世纪的发展战略高度,实现上海旅游业新的跨越式发展。

二、上海旅游资源的开发阶段回顾

(一)上海旅游资源开发阶段划分

第一,是改革开放。自1978年起,风起云涌的改革开发的大潮使得上海从计划经济的束缚下解放出来,也拉开了上海现代旅游业从无到有的发展序幕。

第二,是浦东开发。1990年,我国政府正式宣布开发开放上海浦东,上海利用这一千年难遇的历史机遇,形成了推动上海旅游第二轮发展的动力机制。

第三,是世博会。2002年12月,上海成功获得2010年世界博览会主办权,上海旅游业以备博、办博为契机,又开始了新一轮的跨越式发展。

从近20年来的上海接待旅游者的数量波动曲线(见图1)显示,游客接待数量的增长曲线恰好与上面提到的几个重大事件发生的周期相吻合。以上述提到的几大事件为分界点,大体上将上海旅游资源的开发划分为如下三个时间阶段:第一阶段,改革开放~1989年;第二阶段,1990年~2001年;第三阶段,2002年~至今。

(二)上海旅游资源开发的阶段性特点

1.第一阶段:改革开放~1989年

此时上海旅游业尚处于懵懂的起步阶段,旅游资源的开发理念传统,规模较小,类型单一,主要是一些古文化遗址,纪念地和名人故居的修复性保护型开发,以及为数不多的一些自然风景的开发。

2.第二阶段:1990~2001年

20世纪90年代,上海社会经济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旅游业也出现高速增长的态势。本阶段以1997年为分水岭,在资源开发类别以及特征上,呈现出比较明显的转变。这主要是由于1997年3月,上海市委、市政府决定成立旅游事业管理工作委员会和旅游事业管理委员会,采取“两级政府,两极管理”的新体制。并且提出了“都市旅游”的概念,将上海旅游业的发展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峰,本阶段上海旅游资源的开发又可以划分为两个时期:

(1)1990年~1996年。本阶段是上海旅游旅游资源开发的发展期。特点如下:

首先,政府在旅游资源开发的全过程中起着绝对主导作用。

其次,本阶段旅游资源的开发无论是规模上,还是数量上都有明显的增长,涌现出一大批高质量高水准的旅游景观,如上海地标性的建筑东方明珠,南浦大桥,杨浦大桥,陆家嘴高楼群以及城市中央游憩区人民广场等,为后来“都市旅游”的提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最后,本阶段也是上海主题公园建设的高峰期,建设了如锦江乐园,南上海水上乐园,环球乐园等数十家主题公园,不过普遍效益不佳。佘山的水上漂流世界也已闭门谢客,曾经轰动一时的环球乐园如今杂草丛生。这固然可能因为经营不善,不过政府和投资者对主题公园这种高风险高投资的旅游产品缺乏足够理性的认知,以及急于求成的浮躁态度也是造成失败的原因之一。

(2)1997年~2001年。这一时期可说是上海旅游资源开发成熟期,开发理念上的前瞻性和整体性特征比较明显。具体来说,特点如下。

其一,政府在旅游资源开发中依然发挥着主导作用,企业的参与为旅游资源的开发注入了新的活力。如1999年开放的上海青青旅游世界就是由伟盟集团投资开发的。可以说,投资主体上的这一变化意义深远。

其二,在资源开发方式上,开始对旧有资源进行创新利用。由于在寸土寸金的城市中心不可能有太多的空间去建立新的景观景点,本阶段在合理科学的利用旧有资源,结合时代特征进行深度开发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外滩三号的出现便是一例。

其三,在资源开发类型上,不再拘泥于单一的观光游览,而是逐步偏向各类人文游憩资源的整合与创新利用,特别突出休闲功能。不仅在市内出现了大量文教类旅游吸引物,且将原有的农业旅游景点继续巩固,做大做强,形成了一些较有影响的品牌,如崇明的“农家乐”为上海居民的休闲提供了好去处。

其四,会展旅游发展迅速,为后来上海申博成功奠定了现实基础。本阶段上海先后成功举办了“世界500强财富论坛”、“上海六国首脑会议”和举世瞩目的APEC会议,大大提高了国际知名度。而在硬件上,全市主要的八个场馆,有4个是建设于此时期,从而为上海会展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见表1)。

资料来源:根据《上海旅游年鉴1997~2005年》,上海辞书出版社;以及上海会展行业协会省略 相关资料整理制作

3.第三阶段:2002~至今

从2002年至今,这一阶段除了延续和进一步深化了上一阶段在开发主体和资源类型、利用方式等方面的的特征外,还呈现一些新的趋向。

首先,工业旅游资源的开发成果显著,并逐步走向精品化、个性化,在上海都市旅游产品体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上海现有工业旅游资源单体100处,其中已开发工业旅游资源单体88处,可以分为四种类型:工业企业、现代工业园区、创意产业集聚区和行业博物馆。

其次,城郊的农业旅游进入整合与规范化阶段。同上一阶段(1997~2001)相比,本阶段农业旅游资源的开发明显进入了休整时期,着重于解决之前发展过快过急,市场不规范,各区县缺乏协调配合等所带来的种种问题,以确立结构合理、服务良好、效益明显的农业旅游体系。

最后,绘制水上旅游新蓝图。 国际发展经验表明,一流的现代化都市必然有一流的滨水景观岸线。2010年世博会的召开,掀起了上海的水上旅游发展的新。在今后的一段时期内,上海将全面发展以游船、游艇、邮轮为主要内容的水上旅游。旅游资源的开发重点也逐渐由陆地转向水域。

4.小结

由上面的分析,不难发现,上海旅游资源开发在不同阶段呈现出比较明显的阶段性特点(见表2)。

三、上海旅游资源开发路径的特点及其存在的问题

(一)上海旅游资源开发路径的特点

1.旅游资源的开发总是与城市经济的发展水平相吻合,受到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城市化进程以及城市的定位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国际发展经验表明,人均GDP在3000~5000美元将是城市休闲化全面来临的临界点。上海早在1997年便跨入了人均GDP3000美元的发展阶段,在旅游资源的开发上就表现为功能定位上的转型,从原来仅仅是为了满足更多的外来游客的观光需求这一层面,逐步朝着既能满足外来游客需要,又要满足本地市民的休闲娱乐需求的方向发展。

2.上海旅游资源的内涵和外延也不断发生着变化,逐渐呈现出从有界到无界,从有形到无形的发展趋势。一方面,在全国大部分地区还将城市旅游的建设重心仅仅放在城市中的“景点”时,上海已率先提出了“都市旅游”的概念,并将整个城市作为最具吸引力的要素加以塑造、完善、整合、包装,突破了传统意义上对城市旅游资源的狭隘理解和界定的束缚,迎来了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上海旅游资源开发的重新组合与不断创新。上海旅游资源的开发已经融入到城市的建设与布局之中,扎根于城市居民的社会生活中,城市资源与城市旅游资源的界限日渐模糊。

另一方面,上海都市旅游资源开发重点已经从有形的景点建设,转移到深度发掘高附加值的文化内核和“软资源”上来,具体表现为对都市文化氛围的营造,对文化景观的建设和文化活动的举办上来。

3.从时间上来看,上海旅游资源的开发表现出了比较合理的时序搭配,始终保持与经济和城市发展的同步性,既不盲目急躁也不消极放任,而是显示了一种循序渐进的开发节奏。资源开发定位从20世纪90年代初的以观光为主到如今的多元化综合指向,不仅体现了城市旅游业的发展与进步,也是上海经济发展与旅游市场日渐成熟完善的最好证明。从空间上来看,上海旅游资源的开发呈现出从市区逐渐向周边郊县的拓展的趋势,旅游的各项基础系统的建设也随之完成了相关的配套。空间布局上日趋合理。

4.开发模式的日渐成熟。从上海旅游业的发展历程中,不难发现,上海旅游资源的开发模式,也随着内外部条件和市场环境的变化而不断进行着调整,并日渐成熟。旅游资源的开发方式逐渐从粗放无序向集约有效的方向演进,旅游资源的开发主体结构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政府在提供日渐完备的制度保障的同时,也在进行着相应的角色转换。

综上所述,上海旅游资源的开发路径可以简单描述为:一个从无到有,从单一到综合,从以资源为导向的简单开发到将现代城市建设成果进行旅游功能叠加,再到以市场为导向的专业化和综合性开发,一步步迈向成熟的过程。

(二)存在问题

1.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关系失衡

上海是一个发达繁荣的经济中心城市,旅游并不是唯一的城市功能,所以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关系在某些方面略显失衡便在所难免。一方面现代化建设导致城市本身特色文化的消失。在政绩导向下,上海同不少城市一样,倾力追求“现代化”、“国际化”,不加辨识地推倒大片颇有特色的弄堂老街,这种以牺牲文化为代价的浮躁建设,大大降低了都市旅游的吸引力。

另一方面城市规划和城市旅游规划的关系亟需协调。城市旅游规划是城市规划的有机组成部分,对都市旅游资源的开发设计必须站在城市总体发展的层面上,对都市旅游资源进行空间整体化规整,建立理想的空间布局关系。显然目前上海在这一问题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2.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资源优化配置程度较低

上海旅游资源开发已经逐渐摆脱粗放的开发模式,逐渐走上集约化的开发路径。但是在现实的开发中资源低效甚至无效利用配置的现象依然存在,旅游资源在空间上的不当配置,往往会引发区域内低水平的重复建设现象,如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蜂拥而上的主题公园建设。从而导致资源使用的浪费和市场的冲突。

3.缺乏综合效益评估体系和专门的旅游投资项目的审查监督部门

由于没有专门的旅游投资项目的审查监督部门,使得上海旅游资源的开发在前瞻性和综合协调性方面明显不足。

在今后的旅游资源开发中,要正确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促进城市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城市规划的有机结合,注重对旅游资源的深层次综合开发与整合。以科学的理念持续优化旅游资源的开发路径,实现整个旅游系统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晓云,张帆.旅游学导论[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4

第3篇

    [摘

要]

图书馆蕴藏着丰富的旅游资源,是旅游部门开拓景点,充实旅游内容的所依赖的支撑点之一;图书馆在支持旅游资源开发的同时,也丰富了特色馆藏,完善了服务体系,繁荣了图书馆事业。

[中图分类号]

G252

[文献标识码]

B

    旅游业是低消耗、低污染、多关联、可持续、投入少产出高的优秀产业。有关资料显示,旅游业的投入产出比为1:4.6;旅游收入每增加1元,相关产业可增加收入10~20元;每增加1个旅游从业人员,可增加相关就业人数5人以上。旅游产业的发展能带动区域经济的群体增长,旅游事业构筑了一个向外界展示地区风情风貌、资源配置情况、经济建设状况的平台,通过游客的流动展现地区的整体形象,提高知名度,进而推动经济的发展。基于以上原因,各级政府都非常重视旅游事业的发展,通过各种途径和措施来促进旅游事业的繁荣。以浙江省金华市为例,在2003年9~10月份,就举办了形式多样的节会活动,其中规模较大、效果较好的有:永康中国五金博览会、义乌国际小商品博览会、东阳横店农民旅游节、金华黄大仙文化旅游节。通过各种节会的举办,营造旅游品牌,开拓客源市场,提升旅游事业。同时向外界充分展示了金华市范围内的产业结构状况及其优势,形成强势产业群体,吸引资金和人才,推动经济的发展。不仅如此,金华市委市政府为了促进本地旅游事业的发展,会同有关部门多次组织团队前往香港、上海、南京、杭州、温州等地举办各种展示会,展开各种宣传,做大做强金华的旅游产业。

    旅游事业的发展,关键在于旅游资源的开发。旅游资源是旅游者参观游览的目的,也是旅游业存在和发展的必备条件。通过充分挖掘和开发旅游资源,使其具有独特的吸引力,才能招徕众多的游客,促使旅游事业可持续发展。旅游资源的开发并非凭空臆想而为,需要通过搜集相关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才能开发出具有高档次、高品味的旅游产品。承担着"保存文化遗产,传递科学知识"职能的图书馆,有着丰富的信息资源和深厚的文化积淀,在支持旅游资源开发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在旅游资源开发中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

1 图书馆支持旅游资源的开发

   旅游资源可分为3类:一是以山水风貌为主体的自然资源,二是以历史遗迹和人文景观为主的人文资源,三是包含民俗风情、民间曲艺在内的文化资源。旅游资源的开发就是针对这 3 类资源的开发。无论是人文资源还是文化资源,都需要充分的考证、挖掘,才能得到开发利用。即使是怡情怡性的以名山大川为主的自然风貌,也只有注入文化内涵后,才能显示其魅力。图书馆长期收藏积累的文献信息资源中蕴含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信息,能很好地支援旅游资源的开发。

1.1 图书馆支持旅游景点的建设。    旅游资源开发中最重要的一环就是旅游景点的建设,只有建好旅游景点,才能凝聚人气,开拓市场,获得经济效益。旅游景点的建设主要包括:一是对古寺名刹、文物遗址的重建和修复,如杭州西湖景区重建雷峰塔、修复净兹寺。二是依照景区的有关历史事件和人物传说增建相关景点,如金华双龙洞景区黄大仙故宫的建设。三是主题公园的开发,如绍兴柯岩风景区"鲁镇"的建设。旅游景点的建设都必须通过规划、设计和实施三步实行。在进行旅游资源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利用相关的信息进行查全、考证,才能建设成蕴含文化内涵的景点,重现景点的历史和文化风貌,才能构成人无我有的吸引力。图书馆应运用信息资源和人才的优势,积极参与旅游景点的建设,为景点的规划、设计提供相关的图片、资料等有关信息,帮助相关部门快、好、省地建设旅游景点。金华市鉴于黄大仙(原名黄初平,东晋时浙江金华人,传说于金华赤松山修炼成仙)在港澳及东南亚一带的影响力,决定在黄大仙修炼得道之所--赤松山修建黄大仙故宫,以吸引港澳及外资的投入。金华市图书馆闻讯而动,搜集、整理有关黄大仙的资料以及浙中一带道观建筑风格的图片,提供给相关部门,使黄大仙故宫在短时间内就建成,并对外开放。并通过今年的黄大仙文化旅游节的举办,取得了旅游事业发展和经济建设双重丰收的效果。

1.2 注入文化内涵,深化文化旅游。

旅游者是因为了解异质文化的需要才产生旅游动机,实施旅游活动的。现时,城市人喜欢到农村旅游,农民以到过大城市为荣,吸引双方互动的原因就是农村简朴的生活、淳厚的民风和城市的繁华所体现的文化本质。文化是旅游活动的本质属性,旅游景区都包含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 古寺名刹记录着各自不同的宗教文化;文物遗迹跳动着历史的脉搏;名山大川则诉说着各种传说、朗诵着古诗名赋。缺少文化内涵的旅游景区,只能短暂地吸引游客的目光,无法震撼游客的心灵,缺少生命力和竞争力,最终会在旅游市场的竞争中被淘汰。发掘旅游景区的文化内涵,是旅游资源开发的重中之重。图书馆丰富的文献,记录着历史长河中点滴事迹,积淀着各种文化。图书馆应结合各地的文化背景,有针对性地提供相关信息,为旅游景区注入文化内涵,增添景区的文化魅力。东阳横店影视城里建有各种古致而宏伟的建筑,如秦王宫(仿秦阿房宫而建)、清明上河图,初听其名,令人神往。可走进秦王宫一览,里面只见亭台楼阁,水池和回廊环绕其中,而楼阁廊柱间却是空白一片。如果在建设秦王宫时,有图书馆的参与,通过查找相关历史图谱及相关资料,各幢建筑分别给予宫名,在各处门口或廊柱间配上对联,使游客置身其中,或赏联玩味,或触景联想,在游玩的过程中定能增添许多乐趣,也将吸引更多的客源。

1.3

挖掘民间曲艺,充实旅游内容。      旅游景区吸引游客的不仅仅是景区的景色和相关的文化内涵,各地的民俗风情、民间曲艺更具吸引力。笔者在北京游览民族公园时,就被其中的民族节庆活动和歌舞的表演所吸引而流连忘返。图书馆收藏的地方文献中,详细地记载着各地民俗风情和民间曲艺。图书馆应积极配合相关职能部门,充分挖掘这份财富,通过编排,在旅游景区内进行表演,定能增强景区的竞争力。浙江永康的"十八蝴蝶"和"九狮图"就是挖掘出来的民间曲艺节目,它们相继在法国桑特民间艺术节和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走红。如能通过缩编,在永康方岩刚开发出来的南岩广场上进行表演,不但充实了方岩景区的旅游内容,而且能提高景区的影响力,取得市场竞争优势。

2 旅游资源的开发,促进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2.1 促进了图书馆特色馆藏的建设。在现代信息环境下,各类网络信息服务系统风涌而起,冲击着图书馆在信息服务市场中的主导地位,造成了信息服务体系的重组。图书馆只有具备自己特色的馆藏资源,提供特色服务,才能显示其存在的价值和必要性,在信息服务的竞争中处于有利的位置。地方文献是图书馆最显自身特色的馆藏资源。某一地区的地方文献是当地的社会、文化、经济发展的缩影,它包括记载着与某一地区有关的人、事、物的所有文献资料。旅游资源的开发也是针对地区的人、事、物进行综合的基础上进行的。这正是地方文献与旅游资源开发的契合点。由于各地的关联性和人物的流动性,地方文献中有很多重要的资源流传于本地区之外。图书馆在支持旅游资源的开发过程中,仅仅借助于现有的文献信息资源是不够的,必须通过各种途径搜集与旅游资源开发相关的完整的文献信息,比如通过网络查寻、走访外地的名人或者名人后代、馆际互借,等等;挖掘流传于民间的传闻、传说及其相关的曲艺节目等。通过搜集、整理,不断完善本馆的地方文献资源体系,促进图书馆的特色文献建设。杭州西湖景区的主要景点环湖而设,在南线有西湖十景中的"南屏晚钟"、"柳浪闻莺",更有与北线的岳坟齐名的于谦墓。"赖有岳于双少保,人间始觉重西湖",说明了当时环湖景区的风光。不知何时起,南线景点逐渐冷落,游客渐稀。对面的岳坟却是热闹胜过往昔。为了重振南线旅游风光,杭州市有关部门决定从重塑于谦形象而起。"于谦史迹万里寻踪"就是在此背景下由杭州市委宣传部和市政协牵头,由相关部门实施的旅游资源开发的行动,于2003 年9 月9日启动。图书馆应跟踪而行,为有关单位提供于谦生活的足迹,以便更好地实现"寻踪行"的目的,并在"寻踪行"的过程中求得相关文献信息,充实馆藏资源。

2.2 促使地方文献科学地开发利用。    图书馆收藏文献信息资源的最终目的是被用户所利用。现代信息环境下,图书馆为用户提供文献单元的服务已满足不了用户的需求,只有通过对文献信息中包含的知识的开发、提炼,提供知识服务,才能满足用户的需要。图书馆在参与旅游资源的开发中,应主动介入旅游资源开发的全过程,通过分析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的现时情况,充分发挥图书馆工作人员的信息能力,分析综合地方文献,抽取文献中与当前旅游资源开发相关的信息内容,通过整合、组织,及时地提供给相关部门,为相关部门在旅游资源的开发中节约时间和金钱,加快旅游资源开发的速度。通过开发利用地方文献,进一步认识到地方文献的价值所在。图书馆应结合当地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状况,主动地、科学地开发利用地方文献,为地方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服务,为地方的两个文明建设服务。如:通过分析名人录以及相关媒体的人物报导,将有关地方名人的情况提供给相关部门,为引进资金、技术和人才做好前期准备工作;挖掘地方文献中的传统文化,与有关部门或者社区配合,为社区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文化原料。

2.3

体现了图书馆的价值。 图书馆长期以来深处闺中,只是被看作是收集文献资料和借还图书的场所,其价值不能被人所认识,这种境况严重地制约了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图书馆支持旅游资源开发,展示了图书馆工作多元性及其价值;通过开发地方文献为旅游资源服务,支持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展现了图书馆文献信息的作用。所以,图书馆应全力参与地方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同时加强宣传,促使人们重新审视图书馆,了解图书馆的价值和功用,营造优良的环境和氛围,促进图书馆事业的繁荣和发展。

图书馆经历漫长的历程,在今天依然保持着昌盛的局面,正是不停地紧跟历史潮流,不断地深化着内涵的结果。图书馆支持旅游资源的开发又是一种与时俱进、提高服务层次的具体表现。图书馆在参与旅游资源开发的过程中不但加快了旅游资源开发的速度,提高了旅游景点的品位,其自身也深有得益:通过支持旅游资源开发的实践,丰富充实了馆藏特色资源,完善了图书馆的服务体系,提升了图书馆的社会地位,加强了图书馆在信息服务市场竞争中的生命力和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刘 华. 论图书馆对《道藏》的开发与利用. 中国图书馆学报, 2002(2)

2 刘莉. 对西北地区地方文献开发的思考. 甘肃高师学报, 2002(3)

3 曹诗图, 袁本华. 论文化与旅游开发. 经济地理, 2003(5)

4 马晓冬,翟仁祥.论旅游文化资源及其开发. 人文地理, 2001(6)

 

[作者简介]

第4篇

【关键词】 任务驱动教学法 旅游资源与开发 课程教学

【中图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10(a)-0042-02

1 引言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活动中心,在强烈的问题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并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引导学生产生一种学习实践活动的教学方法。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将需要完成的任务下达给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由小组成员共同制定计划,通过分工合作完成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在探索中学习,学生会不断地获得成就感,可以更大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培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应用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团队意识和竞争意识,真正做到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旅游资源与开发课程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

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和先决条件,即旅游业发展依托于旅游资源的开发。《旅游资源与开发》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不仅担负着向学生传授旅游资源基本知识、旅游资源开发的基础理论的任务,更担负着培养和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重任。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自然旅游资源的特征、成因和主要类型及人文旅游资源的特点和旅游价值,掌握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初步了解开展旅游资源调查的方法和步骤,重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开发能力。

随着旅游景区竞争愈加激烈,对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高水准人才提出了新的挑战。但传统的教学法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知识,学习态度不积极,造成学生学习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不是为了获得知识,因此课堂上很容易出现不认真听课的现象。而且传统的教学内容多以传授枯燥的概念、基本理论和相关知识点为主,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以课堂为主,以教材为主,实践能力不强,限制了学生的沟通能力、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发挥。所以学生毕业后工作适应能力、实际操作能力比较弱,给就业带来一定困难。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课程设置除了理论课程的讲授外,还需开设技能性、实践操作性的专业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旅游资源与开发》课程引入任务驱动教学法,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分组形式参加任务设计和运作,参与相关资料的搜集、野外调查,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使学生主动建构思考、实践、解决问题的能力,弥补课堂教学和案例讨论在教学中的不足。通过小组协作,可以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为日后成为一名合格的旅游工作人员打下一定的基础。

3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旅游资源与开发课程中的实施步骤

3.1 任务设立

“任务驱动”的特点之一就是围绕任务展开教学,因此任务的设计非常重要。任务的设立要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出发点,以满足学生的探究欲望为主观愿望,以完成教学任务为最终目标。

任务由教师提出,要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也就是说任务要包含教学内容,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以教学内容为依据,需要实际操作完成,引导学习者带着真实的"任务"进入学习情境,使学习更加直观和形象化。让学生既能运用所学知识又能锻炼和提高实际能力。任务的难易程度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确定,既要有一定难度,又具有可操作性,促使学生带着问题完成任务,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2 任务布置

教师确定好任务后,关键是学生的构想和创意。教师要围绕任务讲授相关的理论知识,对任务进行分解,阐述任务解决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任务进行分析,让学生尽可能对该任务提出多种方案,然后请大家共同讨论。该课程的任务布置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通过搜集二手资料即可完成,如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的相关基础知识。讲解某一内容时选取一代表性景观,如山地型旅游资源,可以选取黄山为代表,让学生思考该类旅游资源的特点,从哪几个角度进行鉴赏。教师可以下达这样的任务:假如你是导游人员,你将如何进行导游讲解服务。任务下达后,教师首先要讲授山地型旅游资源的特点、旅游吸引因素和鉴赏视角,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要完成黄山的导游讲解服务要考虑哪些因素,搜集哪些资料。另一类是需要通过野外调查结合搜集相关资料完成的任务,如旅游资源的分类、旅游资源开发等内容。可以布置“对家乡旅游资源进行分类”、“某景区的资源开发或深度开发方案”等任务,例如后者教师可以结合景区开发的实际,给学生下达这样的任务:“假如同学们是景区的工作人员,请同学们使用PPT、FLASH等形式来提出景区深度开发方案。”

3.3 任务实施

教师在布置任务后,学生会根据所学知识以分组形式进行讨论如何完成任务,将此任务所需的知识进行梳理,讨论出一个本组认为最为合适的实施方案。分组时教师要根据学生情况,依据学生能力强弱进行搭配,科学合理的分组,一般五六人分成一组,并指派组长,明确组长责任、组员之间的协作关系,调动学生兴趣,引发思考,组员积极配合,相互合作完成任务。各组要制定任务实施计划,包括组员分工,完成时间等。例如对于教师下达的“某景区的资源深度开发方案”任务,学生会学习自然(人文)旅游资源开发模式等知识,并去景区进行实地考察,之后展开小组内讨论,提出解决方案,各小组开始撰写方案实施计划书。计划书的撰写要求学生运用网络检索相关信息,熟悉景点的资源状况,市场需求乃至消费层次等知识。根据小组确定的讨论结果,每组选一个代表以PPT、FLASH等形式进行展示,讲述整个方案,然后大家进行讨论,并让学生对方案的可行性提出问题,小组人员要针对所提问题进行解答。这一过程可以通过学生的踊跃发言提出各种方案。这一过程有助于学生更具体形象的理解课堂讲授的基础知识。通过实地考察,对资源开发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懂得了景区开发的重点及景区开发成功的关键。此任务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增强了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3.4 任务成果评价

各小组成果展示和讲解后,进行评比并分析各策划方案的优缺点,由教师对每组成果进行点评,在点评各小组方案的基础上确立本任务的最佳方案。学生通过任务的实施,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4 任务驱动教学的体会

4.1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单纯枯燥的理论教学让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感到无比乏味,失去了学习的兴趣。任务驱动教学将旅游资源与开发课程理论分解成具有可操作性的任务,将过去枯燥的理论运用到旅游资源开发实践中,让学生感到理论是易懂易操作的,让学生觉得对景点进行导游讲解服务及景区开发不是遥不可及的事情,使学生的自信心得到增强,同时学生的学习热情得到提高。课堂教学模式也由过去的教师为中心变成以学生为主体,大家参与讲解、讨论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4.2 有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专业能力

旅游资源与开发课程任务化教学,让学生接触到导游讲解服务,对资源进行实地调查,对景区进行野外考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懂得做一名导游如何提供高质量的讲解服务,让学生懂得景区如何才能在激烈的旅游市场竞争得以生存。通过实训学生也从中体会到了作为旅游工作者需要具备的基本能力,在课程学习中学生的专业能力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团队意识等得到了培养和发展。

综上,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教学方法,在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中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使专业课程的教学充满了活力,在教学中发挥了教师主导作用又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展示了现代教育“以学生为主体”、“以能为本”的宗旨,使所学知识更能适应社会需要。作为旅游专业的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还应不断的探索教学新思路,把任务驱动教学法不断的加以完善、发展和丰富。

参考文献

[1] 甘枝茂,马耀峰.旅游资源与开发[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7(第二版)

[2] 刘作平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探究http://.cn/xxjs/jszj/jylw/201008/t20100827_784198.htm2004.8

第5篇

关键词:优化资源开发;人地和谐;生态农业

中图分类号:F27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1-0069-03

宝桑园在一定意义上可以理解为生态农业观光园。生态农业观光园作为生态观光农业的具体形式之一起源于二战后的欧美国家,最初以小规模的观光果园和休闲农庄为主,逐渐发展至今成为将生态农业与旅游观光有机结合的新型农业形式,是具有一定地域性、文化性和参与性的交叉型的农业产业园区。随着我国城镇化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逐渐加入现代化潮流,人们开始认同农村工业化和农业生产现代化的发展方式。正因如此,农业生产过程往往避免不了通过化肥对土壤进行无情毒化。美国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卡奈尔说:“日常供应的食物中所含的营养成分已大不如前,食物虽然保持了原来的外形.但受大量生产的影响,品质已变。化学肥料只能提高作物的产量.却无法补充土壤中枯竭的‘全部元素’,因此影响到食品的营养价值。”[1]毫无疑问,这种农业发展模式不仅损坏了人们的生存环境.而且损害了人们的身体健康。人们的内心开始出现对这种发展模式的不满,眷恋原始耕种传统、回归大自然的情绪逐步在人们心中积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宝桑园等生态农业观光园未来的发展前景十分乐观,宝桑园需客观分析园区旅游资源多样性开发的意义,宏观把握自然、生物和人文等资源的开发利用并微观利用全方位的开发途径对园区进行改造完善。

一、宝桑园旅游资源开发的必要性

(一)提高花都区生态农业建设效益

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经之路是发展生态农业。发展生态农业,既可以为现代人提供体验传统和回归自然的环境,也可以提高花都区生态农业发展的效益。发展宝桑园蚕桑新生态农业,以桑蚕生态农业观光、休闲和农业体验为特色,体现宝桑园生态性和独有的农业文化可以充分利用花都区的自然资源和生物资源,提高花都区生态农业资源利用率。宝桑园的建设不仅能为广州市花都区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建设作示范,而且能通过生产科研推广蚕桑高效生产利用的新技术。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花都区生态农业的生态功能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广东农业园区建设居全国领先水平的大好形势下,宝桑园建立蚕桑新生态农业示范基地能依托广州市的重点农业区花都区的农业经济效应来提高花都区的生态农业建设的经济效益,开辟花都区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和生态农业建设的新路子。

(二)以花都区生态旅游产业为试验点激发广州市现代化建设中缺失的生态旅游建设的潜能

生态旅游作为旅游众多分类中的一种高层次的主题旅游,是让旅游者可以享受自然赋予的优美景色和独具特色的文化遗产并且接受环境教育和可持续管理的一种观光活动。生态旅游要有好的发展前景需要制定详尽的可持续发展规划。保证生态旅游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是经济可行、环境保护和社会影响三者之间的平衡。实施持续旅游还面临必须解决和协调的问题,比如成本损益分析、环境承受能力的确定和社会旅游趋势的变化等。

旅游是一个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发展的必然产物,广州在现代化建设中要大力发展旅游事业,做到既能最大限度地让消费者欣赏自然美景、了解本土民族风情,获得身心的享受,又不破坏城市环境,就应该加强生态旅游建设。广州要想加强生态旅游建设,可以以花都区生态旅游产业为试验点建立监测系统,通过宝桑园游客的问卷调查和专业人士研讨会等不同方式,广泛征求和搜集广州及世界各地游客的意见,随时进行生态旅游规划方案的必要调整,确保广州市生态旅游水平不断地向更高的水平发展。

(三)以宣传生态旅游开发前景为契机,有利于广东省新农村建设的发展

生态旅游业作为发展前景广阔的朝阳产业,标志着一个地区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的进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旅游消费的逐步升级,生态旅游产业将会对经济社会发展起更大的拉动作用。一是生态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龙头,是一种污染少、环境关联度大以及综合效益高的资源节约型产业,发展生态旅游业有利于广东省农村发展模式的转变,乡村生态旅游作为新农村发展的重要载体,可以使农村发展模式实现由简单经济增长向持续和谐发展的转变。二是发展旅游业有利于扩大消费需求、拉动区域经济发展。在现代经济发展中,旅游业已广泛地涉及农业、建筑、餐饮、交通、文化、娱乐等产业,具有“一业兴而百业旺”的效益倍增效应,能够有效解决农民就业问题,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三是发展旅游业有利于增强广东省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对外吸引力,提高广东省对外开放水平。人的流动是旅游的本质,人流会为广州市带来物流、信息流和财富流,以花都区生态旅游开发为契机展示广东本土良好的农垦风貌、美丽的自然风光、浓厚的文化底蕴和优良的投资环境能提高广东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促进现代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等方面的对外交流合作,增强广东省的经济与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活力,有利于广东新农村建设的新发展。

二、宝桑园旅游资源开发的多样性分析

(一)自然资源开发

宝桑园位于自然资源丰富的花都区,花都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土地平坦,土质属沙壤土,土壤肥沃。花都区阳光充足,雨量充沛,历年平均降雨量1800mm,终年气候温暖,年各月平均最高气温29℃,最低气温13℃,平均气温22℃。宝桑园南北侧均有河流通过,排灌条件良好。经土地整治后,宝桑园开辟鱼塘水面积达70亩。有利的自然环境条件,为基地发展热带、亚热带农作物的种植和蚕桑生产提供了天然的保障。另外,花都区矿产资源已探明的有18种,其中储量大、品位高的有石灰石、高岭土、黏土、花岗岩等,开采前景好。全区有近200平方公里的山地,湖泊、水库众多,比较知名的水库有芙蓉嶂水库、集益水库等。环绕水库的是森林覆盖率高、林相整齐的秀丽山峰,山林与水体有机组合,山奇水秀、环境优美,形成颇具吸引力的观光、休闲、度假旅游景观。目前,全区林业用地面积57.5万亩,占国土面积的39.7%。

(二)生物资源开发

生物资源的合理开发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基础,因此,在进行旅游资源开发规划时应充分地考虑生物资源的保护问题,制定有效的保护措施,严防生物资源流失,严防生态系统遭受破坏。宝桑园现种植优良果桑品种500亩,年产桑果800吨,可生产原果汁400吨。桑果原汁加工是基地的主要产业之一,因此需注重桑树优良品种的培育,加大优化园区果桑生长条件的力度。果桑品种除收果外,500亩还可年产桑叶1000吨,应积极进行原蚕饲养和蚕种生产,培育虎斑蚕、油蚕等形态各异的蚕种及种植四边桑、大树桑等极具观赏性的桑树。以桑枝为原料栽培灵芝,可生产桑枝灵芝60吨,因此要将桑枝灵芝进行深加工,品质好的灵芝作为商品灵芝出售,外形独特的灵芝制作灵芝盆景。灵芝次品等下脚料制成饲料喂鸡可产出营养价值丰富的灵芝鸡,而鸡粪又可作为有机肥培桑。

要充分开发宝桑园生物资源,还需完善宝桑园生物链体系,建立宝桑园生物多样性示范区并注重建立健全宝桑园生物保护区开发的规划机制。

(三)人文资源开发

随着国际产业开始从制造业向服务业转移,世界经济正面临着向服务型经济转型的趋势。因此,在国内外的大环境下,广州市文化旅游业具有大好的发展机遇。人文资源作为文化旅游的主要内容,能使旅游者获得极具文化内涵和真实参与感的旅游体验。文化作为旅游的灵魂,能通过旅游这个载体将旅游产品的竞争力最终体现为文化的竞争。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相互融合促进必将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只有深入挖掘旅游地域的文化内涵,提升旅游活动的文化品位,才能使旅游业加快转型升级,实现品牌化、可持续发展战略。

要实现文化与旅游发展的双赢局面,就必须尽快实现从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向文化旅游产业建设的转变。一要坚持展现当地原汁原味的文化内涵;二要坚持符合时代观念和消费者实际的消费需求;三要坚持拓宽产业链,全方位开发人文资源。宝桑园在促进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的过程中,可以与当地旅游部门密切合作,组织召开旅游研讨会、推介会,开展“宝桑园蚕丝文化旅游体验年”等活动,建立“花都区宝桑园旅游定点接待单位”以培育具有鲜明华南地域特色的文化旅游品牌。

三、宝桑园旅游资源多样性开发的优化

(一)深入挖掘自然资源,丰富生态旅游类型

1.加强宣传“人地和谐”理念

在生态旅游开发中,生物资源常常被当作取之不尽的廉价资源任意开发。在这样一种近乎野蛮的开发方式中,即使连最应该与自然亲近的审美活动也变得具有暴力倾向。例如“自然美的崇高”就被我们的现代美学家理解成是“由于人类社会实践将它们历史地征服之后,对观赏(静观)来说成为唤起激情的对象。所以实质上不是自然对象本身,也不是人的主观心灵,而是社会实践的力量和成果展现出崇高。”[2]161生态旅游离不开优美的自然景观,大自然千万年的沧桑变迁才造就了气象万千的自然景观,但很多自然保护区却因旅游的开发利用丧失了原有的景观风貌,只顾眼前利益而无视未来发展的不合理开发往往忽视了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宝桑园在开发旅游资源的过程中应该尊重大自然,重视自然环境的保护,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适度开发自然资源,在开发过程中不忘保护环境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存。通过生态保护的意识影响人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模式,诱导一种健康、文明的旅游及生活方式[3]53—56。

2.因地制宜,开发独特自然资源

生态旅游作为保护自然环境和维系当地居民生活的旅游活动,通常将自然保护区的试验区视为主要对象。旅游资源的定位就是对旅游资源的特色进行定位,对旅游资源的市场吸引力进行定位。宝桑园应结合花都区在空间上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的特征,利用不同的生态旅游资源具有其存在的特殊条件和相应的地理位置这个规律以闻名中外的珠江三角洲农业生态方式桑基鱼塘为开发模版,创新开发花都区独特的自然资源,园区内可利用花都区储量大、品位高的由石灰石、花岗岩等塑造成的奇石配以桑树花木装饰的美景吸引游客观光。

(二)深入利用生物资源,提高资源开发效益

1.完善宝桑园生物链体系

完善宝桑园完整生物链体系,需以塘基种桑、桑叶养蚕、蚕粪喂鱼、鱼泥上塘基的物质循环再生方式为思路寻求其他更多生物链体系。如将宝桑园附近餐饮服务业的剩余物经过加工后用于园区内“灵芝鸡”的养殖以增加鸡肉的营养含量;修建沼气处理系统,鸡群养殖业的废弃物通过沼气处理后可用作园区内果业、园艺业及水产养殖业等的肥料和饲料;修建污水处理系统,园区内所有废水集中处理后用于农业灌溉及养殖业用水;采用果园养鸡养鸟治虫的办法减少桑树农药施放量,同时鸡粪和鸟粪作为有利于果树生长的有机肥,能使宝桑园的种植业产品成为绿色食品,形成种养结合的完整生物链。

2.建立宝桑园生物多样性示范区

宝桑园在开发过程中,可以农业为背景,开辟建设农业大观园,并利用建设经验建立宝桑园生物多样性示范区。如建设“宝桑园生物多样性示范区之草本植物示范区”,草本植物作为适应性极强,照管成本低的生物,具有覆盖土壤,吸收二氧化碳和有害气体,吸附降解灰尘等生态保护功能。夏枯草、薄荷、野、生地等草本植物是具有药用价值的药材,宝桑园可在这些草本植物生长地附近建宣传栏介绍其药用价值,普及游客的科普知识。灰灰菜、白蒿、马齿苋、蒲公英、荠荠菜等是营养丰富且深受人们喜爱的食用野菜,宝桑园可以开展“采摘野菜活动”,带给游客一种回归自然的乐趣。而野、鸢尾、星星花、打碗花、芍药等众多野花同样可以起到美化大地的作用,为宝桑园增添生命气息,宝桑园可以设立“插花艺术馆”,聘请专业插花老师教导游客采摘合适的野花来设计观赏性极强且富有大自然气息的新鲜野花。

3.建立健全宝桑园生物保护区开发的规划机制

确保宝桑园生态可持续发展需正确分析园区环境容量。中国科学院崔凤军博士后将这种容量能力定义为旅游环境承载力(TECC),其内涵为:在某一旅游地理环境(指旅游环境系统)的现存状态和结构组合不发生对当代人及未来人有害变化(包括环境美学价值的损减、生态系统破坏、环境污染、适宜度减弱等过程)的前提下,在一定时期内旅游地所能承受的游客数[4]105-109。而对旅游环境承载量(TECQ)赋予新的含义:旅游地区(景点、景区)在一定条件下实际承受的旅游数(或活动强度)[5]303—308。建立健全宝桑园生物保护区开发的规划机制,应对现有的生物资源状况进行监测和评估,确定宝桑园的环境承载力和环境承载量,根据评估的结果制定相应的旅游规划和游客接待计划。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是旅游活动的前提,大力推行生态保护和建设,建立生态安全预警系统是维护园区内的生态安全的重要措施[6]8—15。只有完善宝桑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才能确保宝桑园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生物保护区是一个有限的生态系统,宝桑园要根据园区的环境承载力和环境承载量来确定各个时段的游客容纳量,通过游客休闲区,游客等候区,游客禁止区等多方面游园设施建设来规范游客活动;通过游园指引图等规定游客的旅游线路,控制游客的旅游时间等;通过聘请高素质专业导游对游客进行宣传和教育。告知游客宝桑园生态旅游开发的基础知识和生物保护区的管理方法,教导游客正确的游园技巧,力求为游客提供高品质的知性之旅。

(三)深入分析人文资源,突出文化交流性质

1.精选特色文化,提高人文资源吸引力

宝桑园生态旅游开发中应深入开发特色桑蚕文化,普及桑蚕古今历史知识体验,这样不但可以增加公众科普知识,提高公众环境生态意识,而且可以提高企业知名度,树立企业良好形象,提高消费者的亲近感和信任感。可以实施深度开发华南桑蚕文化战略,营造浓厚的桑蚕文化旅游环境。围绕海上丝绸之路等特色华南文化,突出游客怀旧情结。同时,在全园开展文化环境建设,整治宝桑园环境,在游园主要线路区建筑装修,加强绿化,提供自行车等交通工具让游客享受轻松的游园心情;树立宝桑园商业形象,注重商品包装与宣传,在产品说明上介绍华南桑蚕文化,组织企业员工积极到全国各地进行宝桑园旅游宣传推介活动,积极与知名旅游企业建立旅游营销合作关系,提高消费者对宝桑园的文化认可度。

2.弘扬民族文化,凸显人文资源真实性

宝桑园可以通过“宝桑园桑蚕文化节文艺晚会”等活动打造精品文化旅游节目,通过小品类节目、话剧类节目的形式介绍华南桑蚕文化的浓厚历史底蕴,宣传保护生态环境的必要性,把“宝桑园桑蚕文化节文艺晚会”逐步打造成为艺术风格独特、民族文化气息浓郁的生态旅游品牌活动。

3.鼓励游客参与,体现人文资源趣味性

宝桑园人文旅游资源的传播要充分发挥消费者的主体作用,第一,企业应拓宽发展思路,吸引知名企业投资,为宝桑园的进一步发展奠定经济基础;第二,园区旅游资源的发展应重视人际传播,调动消费者人文旅游资源传播的积极性,在华南人文资源研究特别是历史文化研究中加大资金投入,组织相关的知名教授开办华南桑蚕文化等历史人文知识讲座,一方面,可以加强广州市本地区民众对广州本土文化的认知度和认同感,增强本土文化的自豪感,有利于拓宽人际传播的广度;另一方面,将人文研究成果撰写进宝桑园园区讲解员的导游词中,并加强对导游人员的培训,提高其传播广州市人文资源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有利于扩展人际传播的深度。文化体验与旅游相结合能最大程度上调动游客,满足消费者感受大自然的精神需求,鼓励消费者积极参与当地旅游开发、管理与服务。通过鼓励消费者参与宝桑园新型农业技术的观光和实践,并且对高科技产品进行包装宣传,积极开发桑蚕文化旅游纪念品,通过游客这一宣传主体向外界宣传推广宝桑园,必将让宝桑园区中更多具有特色的生态旅游文化产品进入市场。

参考文献:

[1]王治河,樊美筠.第二次启蒙[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2]李泽厚.李泽厚哲学美学文选[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

[3]吴人韦,杨建辉.农业园区规划思路与方法研究[J].城市规划汇刊,2004,(1).

[4]崔风军.论旅游环境承载力——持续发展旅游的判据之一[J].经济地理,1995,(1).

第6篇

【关键词】地方政府;财政;激活;旅游资源;财政支持

一、引言

旅游产业以其附加值高,经济环保、产业链长、辐射面广等优势,逐渐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极。我国旅游产业已发展近30年,无论在规模上还是影响上都取得了让人瞩目的成绩。区域经济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发好全域旅游产业,不仅可以创造环境友好型社会,还百姓绿水青山,更是地方政府增加财政收入的来源。因此,地方政府应该加大对旅游事业的财政投入力度,发挥财政的杠杆作用,做大做强区域旅游产业。

二、全域旅游产业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分析

1.区域旅游尚未找准品牌定位

地方政府在发展旅游产业前未进行充分调研,只靠主管领导的主观愿望对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建设,缺少科学系统的规划。有些地区领导跟风上项目,做表面功夫,只求政绩而忽略百姓利益,有的地方政府过度利用资源进行开发,盲目实施项目,不仅破坏优美自然环境,而且使部分不可再生资源受到破坏,有些地方片面追求高、洋、奇等现象。在品牌形象树立上,地方政府很难因地制宜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形象标志和口号,或者过度简洁粗糙,或者笼统难记,一味求全求大,缺乏个性,很难在旅游市场上立足品质品牌,提升品牌知名度,形成品牌竞争力。

2.追求短期利益,破坏旅游资源

目前很多地方政府在开发旅游资源过程中,不顾及环境的可承受范围,看见收益大的项目便盲目开发,一拥而上,不仅导致旅游产品同质化严重,更是使旅游资源遭受严重破坏,也许短期内可以为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带来可观收入;或随意招商引资,引进的企业占着优质旅游资源,不按合约的规划进行投资开发建设或应付性的搞点小搭盖,就收门票,使得优质的旅游资源和形象遭到损坏,负面效应明显,积累起来的旅游品牌形象变成一块“鸡肋”。

3.专业人员数量短缺,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我国旅游业发展近30年时间,大部分旅游区集中在大中旅游城市,辐射度不够,全域旅游发展时间不长,积累的经验也不丰富,加之地方从事旅游产业的人才流失严重,特别是旅游专业管理人才、市场推广人才和导游人才;此外,从事旅游服务的一线员工缺乏专业能力和职业态度,不能提供给游客周到的服务。这样的资源配置无法带动地方旅游走出低水平发展状态,很难实现旅游产业的大发展和快发展。

三、全域旅游产业发展对于财政扶持的必要性

区域旅游资源的保护需要资金的支持,旅游景区开发同样需要政府财政提供扶持,由于两者在旅游产业中起到基础作用,仅靠市场调节效果不佳,因此财政扶持就显得尤为必要。

1.财政政策是做好旅游资源开发的基础

长期以来,区域旅游产业主要依靠自然资源,一是因为区域经济财力有限尚不能大规模进行旅游资源的人力开发。二是依靠一些景区门票费用还不能支持旅游景区的日常开支。近年来,地方政府给与了相应的财政支持,区域旅游产业便开始大力发展,但由于历年累积投入的财政刀罱仙偾曳稚⑼蹲剩区域旅游产业发展确实需要财政支持,力争各地旅游产业能百家争鸣。

2.旅游资源开发的不确定性要求财政政策的扶持

由于地方政府将有限的财政资金投向旅游基础设施,对景区开发更多侧重市场调节机制,采取招商引资的办法经营。对旅游景区的开发来说,投资大、时间长、回报慢,很难得到投资商的欢迎,久而久之导致开发景区积极性不高,信心不足,即使政府也出台了优惠的投资政策,也未必能像其他产业那样收到预期的回报。只有加大各级地方政府财政对全域旅游产业各环节的投入,确保为旅游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3.旅游资源区域合作需要地方政府财政扶持

我国的旅游资源主要分布在沿海、山区、湖泊等旅游带,由于缺乏统一的城乡规划及配套的财政扶持,这些区域存在低质量的重复开发,新壶装旧酒的问题普遍存在,这样的发展模式导致各地方景区之间恶性竞争,之后演变为“地方保护”,曾经完整的旅游产业链,被迫分割成几块旅游区域,没有了整体规划配合,可能会导致建设成本增加,投资收益下降。从全局来看,这样各自为战的情况造成政府的财力、人力的极大浪费。

4.走旅游“精品”路线需要财政政策扶持

目前,区域旅游除了已经具备规模和知名度的景区外,打造新的精品旅游项目,就需要大量资金做支持。各地方政府或企业依靠自筹资金组织“小打小闹”形式的开发,这样在本区域内也许会有一定影响,但很难开发成省内外一流的旅游产品,更难以打造成知名的精品旅游路线。要打造精品,应坚持政府主导统一编制旅游规划,树立地区“一盘棋”的开发思想,明确本区域内的功能分区,落实地方政府旅游规划,通过地方政府财政支持,逐步打造上规模、讲档次的旅游精品。

四、激活全域旅游业的对策

1.加大对目的地旅游服务产业的财政支持力度

地方政府财政对全域旅游产业的支持力度直接关系到全域旅游产业发展水平。从道路桥梁等交通设施的改善到目的地旅游景点公共服务设施的改善,涉及到的内容方方面面。地方政府财政部门应加大对旅游产业支持的力度,会同相关部门制订一整套地方旅游发展纲要,聘请专业机构编制旅游规划,制定一套的扶持当地旅游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按照规划根据财力有计划建设好景点并逐步完善旅游相关配套服务设施。同时,也要注意区域间的协同发展,开发当地特色旅游,调整旅游产业结构,从而塑造本地区对外的形象。此外,地方政府应该协调相关部门把旅游产业同文明创建、脱贫攻坚等民生重点工作结合起来,全方位多角度发展本区域的旅游产业。

2.加大对目的地广告宣传的财政支持

不同地区都拥有着各自独特的旅游资源,发展潜力巨大。地方政府要重视对旅游产品市场调查和分析,找到一个合适的定位并开展相关宣传工作。首先明确创立的旅游品牌,并着力建设好该品牌,作为对外的窗口,旅游部门可以利用互联网和移动终端进行网络推广,最新的旅游信息,并可以同相临近地区建立区域旅游联盟,共享旅游信息资源,扩大网络宣传的规模,提高本地区旅游品牌的知名度。

3.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增强旅游人才教育培训力度

地方政府应该重视本地区中高等院校旅游专业的建设和旅游人才培养,特别是对发展当地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旅游专业的财力投入。地方政府可以出台扶持旅游产业发展吸引旅游人才的优惠政策,对获得全国、省级优秀导游员的个人进行表彰,并在境内从事旅游服务工作满两年以上的,对获得全国外语导游员资格的个人分别给予奖励。对在境内从事旅游行业,并在全国、省级旅游部门组织的技能竞赛中获奖的企业和个人(公职人员除外),地方政府政给予一次性奖励。对获得全国导游资格证书,并在本地从事导游工作满两年以上的导游员,高级导游员、中级导游员、普通导游员分别给予的奖励。另外,定期对旅游行业相关服务人员采取岗位培训继续教育工作,使从业人员了解自身工作的影响力和重要性,不断提高旅游服务人员和专业导游素养和能力。

4.通过招商引资倒逼地方政府加强财政投入,发展地区旅游产业

一个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好,直接会给该地区增加印象分,提高该区域形象,打响地区品牌,这对地方政府招商引资大有裨益。旅游业发展的好,说明该区域活跃度高,带动娱乐业、批发业、餐饮业等服务行业发展。从近些年招商引资的工作经验来看,要想顺利进行招商,就必须要有良好的城市形象,让投资商对该区域产生兴趣,进而对发展有信心。可以说,政府重视旅游产业,就是重视招商引资工作,旅游业发展的好,招商引资工作便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郑颖莉.内蒙古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模式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1.

[2]工娟.辽宁省加快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则政政策研究[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14. (1).

第7篇

 

关键词:旅游业  旅游环境  影响

在当今社会,旅游业已成为重要的第三产业,在有些国家或地区旅游业甚至成为经济收入最大的支柱产业 近年来开放政策和经济的高速发展为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我国旅游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并由此产生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而旅游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产生的一种社会经济现象,是以满足人们休息、消遣和文化需要为主要目的的非定居者的旅行和暂时居留所引起的一切现象和关系的总和.在旅游活动及旅游业给人类带来许多有利影响时,同时也带来了对环境的不可低估的破坏性.旅游是经济、社会、文化等现象的综合反映,这一特性决定了旅游的发展必然给旅游地带来经济。环境、社会等一系列积极的与消极的影响。在发展旅游的道路上普遍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在其初期阶段,人们往往只注重旅游事业所带来的经济效益而忽视对综合效益的研究;虽然认识到旅游与环境的密切关系,却忽视旅游的发展给环境带来的消极影响。其结果便是人类在发展旅游的同时也在破坏着旅游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环境,并且影响到人类发展的长远利益。为使旅游业持续、协调发展,有必要分析旅游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影响方式和所造成的结果,为我国旅游业发展的管理、决策提供服务,对旅游环境影响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将对我国旅游事业的管理以及充实旅游学有关理论具有重要意义。

一、旅游环境与旅游业的关系 

一般意义上的旅游环境,指对于具体的旅游客体——旅游区,影响旅游活动的主体——游客的旅游行为的各种外部因素,包括社会环境、自然生态环境、旅游气氛环境和旅游资源等。这里仅指旅游区的旅游资源、自然生态及相应的旅游气氛。与之相联系,旅游环境问题也就指由于外界作用使上述因素受到影响和破坏,使游客旅游活动的满足程度受到影响。旅游区的旅游资源是游客观赏的对象。对于游客而言,旅游资源本身蕴含的各种美学特征及其历史、文化、科学价值是旅游行为的直接激发者,资源的破坏将直接影响旅游者的满足程度。

旅游区的自然生态环境是旅游区地貌、空气、水和动植物等生态因子的总称,这些生态的有机结合形成了旅游区环境的优美与愉悦。从人类审美的心理需求来看,自然景观美是基础,在一个空气污浊、水体污染、四周嘈杂的环境中,游客是无法去领略、欣赏、体会具体游览对象的各种美学特征的。特别是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的闲暇时间逐步增加,城市居民进行旅游、回归自然,借自然环境的洁净达到锻炼和疗养身心的愿望正日益高涨。由此看来,旅游区的自然生态环境从某种意议上来说也是一种旅游资源。 

旅游气氛环境指旅游区所特有的地方特色、历史、民族风情及与之相适应的外部氛围。旅游环境美是形象与意境的双重美,而每一具体的游览对象,其对游客旅游行为的激发,很大程度上是它反映出的特殊的历史、地方、民族特点或一种异国、异地的特殊情调。所以,旅游区环境状况的好坏对旅游者旅游效果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游客旅游的满足程度与旅游区环境条件息息相关,直接影响旅游业持续发展,必须充分认识到保护旅游区环境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二、旅游对环境的有利影响 

    1. 旅游对经济环境的有利影响是最为显著的,旅游业和其他产业相比,是一个投资少,见效快,无污染<相对污染工业而言>的产业,同时,旅游业还能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这就使旅游业对于该地区国民经济收入具有重大的意义. 

    2. 发展旅游业,还能增长当地的就业机会,使更多的人有业可从,解决了社会中就业的一大难题,降低社会制安事件的发生频率.同时,各地游客的进入,增长了当地居民和外地人的接触和交往,促进了相互间的文化交流,扩大了视野,提高了文化素养. 

    3. 旅游业对生态环境也有明显的有利影响.随着旅游业的日益发展,不断地开发旅游资源,其中有不少旅游资源原来就存在一些生态问题,,在旅游资源开发中,便可采取旅游生态建设和污染治理的措施,使开发出来的旅游资源比原来的生态环境质量更高,即旅游开发美化了生态环境.旅游业还能保持生态环境.旅游资源开发出来进入利用阶段,若能科学地管理,能使当地生态环境进入良性循环. 

    三、旅游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旅游对环境的消极影响主要表现在:对大气的影响、对水体环境的影响、噪音污染、对动植物的破坏和干扰、对景观环境的破坏等方面。大量事实表明,旅游已成为环境污染源之一,因此有必要对于旅游污染环境的主要途径及其特殊性做一总结,归纳出旅游影响环境的基本规律,从而为从旅游管理角度加强环境保护提供依据。 

    旅游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时刻都离不开环境的影响,同时旅游文化也在时刻影响环境。旅游文化的发展对环境的负面作用和消极影响,日益显现出来,已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旅游文化活动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是近年来颇受重视的研究课题,国内外有不少学者对此作了相关研究。我们这里介绍的是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归纳的八个方面的负面影响,具体如下:

(一)对地表和土壤的影响 

随着各自然区域内旅游活动的开展,旅游设施开发与日俱增,已使很多完整的生态地区被逐渐分割,形成岛屿化,使生态环境面临前所未有的人工化改造,如地表铺面、植被更新、外来物种引入等。无论是陆地还是水域表面都可能受到旅游活动的影响,岩岸、沙滩、湿地、泥沼地、天然洞穴、土壤等不同的地表覆盖都可能承受不同类型的旅游冲击,尤其是地表植物所赖以生存的土壤有机层往往受到最严重的冲击。如露营、野餐、步行等都会对土壤造成严重的人为干扰。土壤一旦受到冲击,物理结构、化学成分、生物因子等都会随之发生变化,并最终影响土壤上植物的种类与生长,昆虫、动物也会随之迁徙或减少。 

    (二)对植物的影响 

    人类的旅游活动对地表植被和植物的影响可分为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两大类。直接影响行为包括移除、踩踏、火灾、作为营火材料采集和对水生植物的危害。间接影响财包括外来物种引入、营养盐污染、车辆废气、土壤流失等问题,这些都会间接地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健康。 

第8篇

关键词:自然灾害;旅游资源;利益关系

中图分类号:F5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6)02-0157-02

人力迄今尚不能支配控制自然灾害的发生。近几年我国自然灾害呈现频率高、类型多特点,造成大量自然资源被破坏及人员伤亡、社会失序现象。旅游资源因为其开放性的特点,极易遭到自然灾害的破坏;而资源本身的唯一性、不能重现性、不可再生性等特征,又会导致资源一旦被破坏后将不可逆转。随着人口、资源与环境矛盾的日益加深,全球各区域的自然灾害成灾次数、经济损失和受灾人口明显增多,对旅游资源的破坏极大。相对国外而言,我国旅游资源开发程度强而保护措施弱的特点,导致其受自然灾害破坏的范围更广,时间更长,严重影响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

实现自然灾害下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必须研究利益主体。本文结合自然灾害的不同发展阶段,从对旅游资源进行保护的角度出发,研究自然灾害下利益主体诉求及利益关系现状,从而提出旅游资源保护建议。

一、自然灾害不同阶段下旅游资源保护的利益主体诉求分析

伴随着灾害的增多及其破坏力的加剧,灾害管理研究也相应得到了重视和发展,逐步形成了以下两点共识:一是灾害是自然与社会相互作用的结果,可以通过调整人类行为而减少灾害的影响和损失;二是灾害的社会属性超越自然属性,开始占据主导地位,外部风险所占的主导地位转变成了被制造出来的风险占主要地位。灾害社会属性的显著,决定了处于社会网络下的利益主体是研究自然灾害下旅游资源保护的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利益主体为任何影响旅游资源保护目标的形成或受该目标影响的群体,其行为的调整可以减少自然灾害的影响和损失。从灾前预警、灾时应对到灾后修建,不同阶段下旅游资源保护中的利益主体诉求不同。

借鉴叶欣梁等人的研究,通过识别利益主体及利益诉求,确定灾害背景下旅游资源保护中关系最为密切的核心利益主体是政府、旅游企业、社区、旅游者。在自然灾害不同阶段,四者的利益诉求也不同。

(一)灾前预警阶段

此阶段重点是树立自然灾害的发生会破坏旅游资源的危机意识,围绕规避或降低风险,协调主体关系,增进预警中的合作。相对于其他利益主体而言,政府部门具有宏观掌握局势的能力。作为旅游资源开发与经营的旅游企业,由于内部预警机构的建立需要付出相应成本,同时又可能看不到短期经济效益,所以往往缺乏资源保护的危机意识。预警会给社区居民带来心理恐慌,利益诉求由适度开发变为资源保护。同时,灾前预警会抑制旅游者出游动机,改变旅游消费行为。此阶段利益冲突明显,政府部门的宏观掌控及关系协调非常重要。

(二)灾时应对阶段

由于灾难的突发性和动力机制的模糊性,灾害发生时对旅游资源的保护,不能单纯依靠政府自上而下的灾害管理体制来进行,而是需要其他社会力量的补充与完善。此时的利益主体关系由相对封闭、分散状态向彼此增强信任、加强合作方向发展。此阶段具有较成熟行为的旅游企业与社区,作为灾害发生时最直接的受害者,能快速组织起来,运用各自拥有的不同的社会资源,弥补政府无力顾及的问题。而旅游者则会自觉选择放弃旅游消费行为。

(三)灾后修建阶段

灾后管理必然要求把旅游资源的修复与重建工作放在首位。由于缺少约束利益主体行为的外在力量,利益诉求冲突加大,只有通过政府的政策支持、旅游企业的修复与重建、旅游企业和社区的共同开发、旅游者的理解与配合四方努力,才能达到利益均衡。政府承担灾后重建、资源保护重任,同时希望尽快重新开发旅游资源以带动地方经济发展。旅游企业由预警阶段的消极配合变为修建阶段的积极合作,但追逐经济的短期利益行为会导致对旅游资源的二次破坏。社区对灾害感受的持续时间最长,是积极保护旅游资源的主体。旅游者的消费行为会基于目的地风险因素和“灾后找回”目的而发生两种不同方向的变动。灾后资源禀赋的不均衡分配与流动使利益冲突剧烈,而灾后修建的特殊性尤为期待利益协作关系。

正是因为利益主体不同的利益诉求,导致自然灾害下对旅游资源进行保护时,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呈现出协作与冲突两种状态。

二、自然灾害下旅游资源保护的协作关系与冲突关系分析

旅游资源的利益主体角色可以确定为:1.核心利益主体――政府部门,承担着架构者和监控者的角色。2.重要利益主体――旅游经营者,其经济动机要远远大于文化动机。3.影响旅游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因素――社区及社区居民,要重视社区对于旅游业发展的认知。4.旅游活动的主体――旅游者,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对旅游地的保护与功能利用有一定的影响。尽管在自然灾害的灾前预警、灾时应对、灾后修建三个不同阶段下同一利益主体的诉求会有所不同,导致利益诉求呈现阶段性变动特点,进而导致利益主体关系状态随之发生关系性质及关联程度的变动,但是,利益协作与利益冲突两种状态却是客观存在的。不同的利益诉求促使利益主体构成两种不同性质的利益关系。

一方面利益主体认识到在自然灾害面前维持联系的必要性,在利益重叠交点基础上趋于产生协作关系。另一方面由于灾害不同阶段要素分化与结构整合之间的失衡,以及资源的非均匀流动,驱使利益追求者通过设置各种不正当竞争手段及障碍,建立自己优势地位,在资源过于集中基础上趋于出现冲突关系。

利益协作关系与利益冲突关系在保护旅游资源共同目标因素的作用下,会呈现动态演化特点。如对利益诉求无限制的话,最大化诉求会驱使追求者通过设置各种不正当竞争手段及障碍,侵害其他主体利益,建立自己优势地位,加剧利益冲突关系。所以,必须根据资源分配现状寻求利益诉求的重叠交点,进行策略选择。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灾害任一阶段,只要利益诉求相互协同和均衡时,构成利益重叠交点,协作就成为可能。协作关系可以达成利益主体共同的保护旅游资源的目标,所以,必须促进主体问关联的不断增强,形成长久的、良性协作的关系状态。

2.尽管存在共同行动的意愿,但基于资源要素禀赋的不均衡,冲突成为可能。冲突关系起因于追求各自利益最大化而引发的矛盾升级,会破坏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所以,要促进利益主体向有序方向转化,发挥系统整体效应与联合效应,尽最大可能保护旅游资源。

3.利益关系时空动态性较强,自然灾害的不同阶段,各利益主体的发育程度与协调能力有所差异,需进行多次协调才能达到均衡状态。

(二)建议

1.建立管理体制,优化利益主体功能。可以通过法律和法规强化政府机构的管理权限,明确旅游企业的权责,加强社区居民的参与。同时,采取一定措施对旅游者进行有效的政策宣传与疏导,从而确保在自然灾害下各利益主体对旅游资源的保护。

2.结合利益关系整体状态进行跟进、调整与优化的策略选择,才是最优选择。为此,要突破自然灾害下旅游资源保护中利益主体微观分析、利益关系局部分析的局限,系统考虑灾害整体过程及利益关系各阶段动态演化的特点,分析利益关系状态形成的内在规律性,达到满意的决策结果。

第9篇

引言

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地区,主要是指由山西省的临汾市、运城市,河南省的三门峡市,以及陕西省的渭南市共同组成的一个位于黄河中游两岸的三角形区域。本区域位于我国中西部接合带,在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战略的大背景下,黄河金三角区域对发展的诉求越来越强烈。

一、本区域旅游合作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一)必要性

晋陕豫三省都有围绕各自省会城市建立的城市群,分别是太原城市群、中原城市群和关中--天水城市群这三大城市群,从而形成三个增长极。增长极的形成,必然改变区域的原始空间平衡状态,使区域空间出现不平衡。增长极的成长将会进一步加剧区域的空间不平衡,导致区域内部经济发展差异。而黄河金三角地区正好位于这三大城市群的中心,受极化作用的影响,黄河三角区域的四个城市都被各自的省会城市群边缘化。

(二)可行性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推进,旅游业的竞争日益激烈,旅游业发展的区域差异性与不均衡性以及区域旅游发展规模和发展水平,在空间上具有明显的不均衡性。区域性是旅游和旅游业的基本特征,旅游区域是由一定的旅游资源、资源的组合以及支持旅游业发展的各相关要素组成的旅游活动的空间。不同的旅游区域由于所具有的资源禀赋、政府对旅游业的政策支持、旅游环境建设和市场开拓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本区域属于区间旅游层面。

二、本区域旅游合作优势分析

(一)客源优势

一级客源,晋陕豫各省会城市及其城市客源。金三角地区处于太原,西安,郑州三大城市圈的连线的中心,随着区域内交通设施的发展,缩短了本区域与省会中心城市的时间距离。本区域的黄河两岸自然风光独特,对于处于省会城市的人群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太原,西安,郑州这三大城市群本身就是旅游区,每年的游客众多,客源基础相当雄厚。

二级客源,位于海外的华人,以及喜爱中国传统文化的外国友人。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国家实力日益增强,海外华人以及外国友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日益强烈。而本区域的华夏根祖文化,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又能满足海外华人归根认祖的需要。相对于其他地区,具有竞争优势。

三级客源,主要指长三角、珠三角、黄渤海三大传统客源市场以及石家庄、重庆、呼和浩特、兰州等邻近客源市场。本区域拥有的典型黄河民土风情、黄河风光,以及传统的历史文化氛围,对于处于上述这些城市的人群很高的吸引力。

(二)政策优势

旅游政策是旅游行政机构干预旅游活动的主要手段,体现了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的旅游发展目标和达到这一目标的策略。本区域的三个省际边缘城市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成立了“晋陕豫黄河金三角经济协作区”。多年的合作经验以及国家的政策扶持,使得本地区在基础设施、农业合作、能源资源,尤其在旅游产业方面都有了一定的经验。

(三)资源优势

本地区拥有中条山国家森林公园、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运城盐湖、西岳华山、霍州陶唐峪等雄伟壮观自然景观。还拥有尧庙、舜帝陵、关帝庙、永乐宫、司马光墓、虢国墓地、仰韶文化遗址等深厚的华夏文化,以及众多寺院如普救寺、关帝庙、水神庙等丰富的宗教资源。

(四)交通优势

旅游交通服务是指为旅游者实现从居住地到旅游目的地的空间往返,以及在旅游目的地逗留期间所提供的各种交通方式、交通工具和运输服务的总和,它是旅游活动的前提条件和重要保证。

位于本^域中心的运城市已建成一座等级为4D级的机场,是本区域重要的航空枢纽。区域内拥有同蒲铁路和陇海、侯月铁路,以及连接西安与太原等地的旅游轻轨专线。区域内的运城市公路网密度达到每百平方公里99.2公里,本区域内形成了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络。山西省分别与陕西、河南、签署了《界河水路交通管理合作协议》, 本区域的水路交通也日益成熟。加快区域交通网络的对接协调资源开发和生态保护以及构建互动发展平台,真正促进区域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大力提升各城市的实力。使得各市之间形成一个密集的流动网络,旅游通道更加便捷,促进本地区旅游产业的发展。

三、结语

第10篇

本文旨在探索做好旅游资源生态补偿机制建立的前期准备的有效途径,解决机制构建的基础条件问题。论文从四个方面归纳了机制构建的前期基础,首先需要从上至下的形成涵盖政府主管机构、政府其他相关部门和社会组织机构的组织基础;其次建立全方位的制度基础,包括生态补偿经济制度、管理制度、法律制度、社会制度和补偿资金管理制度;再次需要具备生态补偿机制建立必要的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和配套技术;最后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完善补偿机制的网络平台,促进生态旅游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利用,为建立合理完善的旅游资源生态补偿机制和保证机制的长效稳定运行奠定坚实基础。

一、机制构建的组织制度基础分析

1、组织基础

建立旅游资源的生态补偿机制,加强生态建设和生态资源环境保护是我国乃至全世界的一个长期持续的战略部署,因此,应从上至下设立专门的组织机构拟定相关政策法规等,并负责组织实施和监督。在我国,生态补偿的相关活动由国务院所属的环境保护部统调,由其下设机关自然生态保护司(生物多样性保护办公室,国家生物安全管理办公室)主理,并交由内设机构综合处、生态功能保护处、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处分管各项具体事务。

(1)政府主管机构。除中央政府外,各级省、市、州(区)政府应成立独立的组织机构,加强环境保护综合管理,完善相关政策、法规、规划,制定标准和技术规范,加强对旅游资源生态补偿机制相关工作的组织领导,并建立评估检测、考核和责任追究等监督协调保障机构。

(2)政府其他相关部门。各级国土资源、水利、农业、林业、海洋、发改、环保、经贸、科技、财政、建设、统计、物价等部门和单位要依据职责分工,密切配合,做好旅游资源生态补偿的相关工作。

(3)社会组织机构。生态学会、科研机构、研究中心以及其他非政府组织间形成合理分工、相互服务、相互支持新型合作发展的组织格局,共同推进资源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妥善处理旅游资源区管理与当地经济建设及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支持生态薄弱的地区加强生态资源环境的保护。

2、制度基础

旅游资源的生态补偿机制是一个复杂综合的运行体系,需要多部门相互配合,依据经济、管理、法律和社会政策的内在逻辑关系,构建完整的旅游资源生态补偿制度体系。

(1)生态补偿经济制度。主要解决生态补偿的核心问题——生态补偿资金的筹集,需要对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生态补偿费制度、生态税制度和生态补偿基金制度进行设计和完善。

(2)生态补偿资金管理制度。要求程序化、科学化和规范化,遵循分级审批、层层把关和资金跟踪检查程序,形成事前预算、事中控制、事后反馈的管理控制体系,可以包括生态补偿资金规划管理制度、资金使用管理制度和效果评价制度三个方面。

(3)生态补偿管理制度。涉及生态补偿管理机构的设置、权限的分配、职责范围的划分、各相关机构的运行和协调,需要涵盖科学合理的信息通报、联合磋商以及纠纷处理等相关制度。

(4)生态补偿法律制度。国家及各地区需要健全生态补偿的相关立法、补偿法律责任制度、补偿救济制度和执法监督管理制度,形成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制度和行为体系。

(5)生态补偿社会制度。在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的局面下,寻求的一种新的旅游资源生态补偿的制度手段,包括发动公众的自觉参与,完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表达机制,加强生态补偿的宣传教育和扶植绿色社团等。

二、机制构建的技术和网络平台准备分析

1、技术准备

积极发展科学技术,提高重点产业的技术水平,是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要特别发展对旅游产业升级有重大带动作用的高新技术,以及能够推动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和生态旅游资源环境保护的共性技术、关键技术、配套技术。

首先要安排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技术支撑,针对旅游资源生态补偿的重点和难点,加强补偿标准确定的技术方法的研发和集成,推进生态旅游资源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生态补偿主体识别,以及旅游资源开发和生态补偿效果评价等方面的技术发展,加大全方位开展规划设计、技术指导和科技培训等服务力度,使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技术推广同步设计、同步实施、同步验收。

其次还要加强生态补偿相关技术的基础理论和方法论的研究,加强科研管理等专业人员培训,建立生态旅游资源分布数据库,建立卫星遥感监测和地面监测相结合的生态补偿区内资源和环境监测系统,吸收有关大学和科研院所的研究人员成立生态补偿科技支撑专家组,以技术承包、技术合作、技术入股等多种形式参与旅游资源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和落实。

2、网络平台准备

旅游资源生态补偿机制的网络平台准备是充分运用信息、网络等现代技术,对补偿的基本要素进行资源上的战略重组和系统优化,促进生态旅游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利用,强化生态补偿服务供给,降低生态补偿机制运行成本,提供开放高效的服务和保障体系,促进旅游生态环境改善。

(1)建立资源信息共享数据库。网络平台可以整合和完善稀有动植物资源库、生物标本资源库和种质资源库等,汇集各类信息进行规模化的整理加工,并提供资源数据、补偿服务、社会和政务等信息,形成区域科学数据分级分类共享和信息服务资源中心。

(2)提供生态补偿一站式服务。网络平台可以提供生态补偿主客体的个性化服务,转让生态服务价值等专业性的中介服务,补偿额度数字参考咨询服务,补偿信息的和检索服务等,并将补偿交易等信息在统一的界面上进行展现,形成旅游资源生态补偿一站式的网络服务平台。

(3)促进区域资源紧密联系。网络平台应以旅游资源生态补偿信息共享为核心,打破部门之间、地域之间、行业之间、军民之间、产学研之间资源分散、封闭和垄断的状况,激活区域内存量旅游资源,有效调控增量资源,在保证生态服务功能稳定和环境不受破坏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发挥现有生态旅游资源的潜能。

三、小结

各地区可以根据生态旅游资源特点,结合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加强统一规划,把握重点,突出特色,采取试点、示范的方式,分步骤、分阶段积极稳妥地推进旅游资源生态补偿机制基础条件的建设,并在中央和地方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建立相关制度和法律法规的同时,重点整合重组有基础的、有突破带动作用的补偿技术资源,重点支持有利于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旅游资源开发,充分调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中介机构、行业协会、企业等各方面的积极性,遵循生态旅游资源有序开发和市场经济规律,充分运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搭建具有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的生态补偿机制的基础条件平台,以有效改善生态旅游环境,增强持续发展能力,为旅游资源生态建设的长远发展和环境保护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注:基金项目:贵州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创新项目资助,项目编号:校研人文2011047;经济学发展与应用研究中心2011年规划项目资助。)

【参考文献】

[1] 孙根紧、何婧:中国生态补偿研究综述[J].商业时代,2011(1).

[2] 李文华、井村秀文:生态补偿机制课题组报告[EB/OL].http://.cn/web/meyw/2010-07/21/content_649053.htm.

[3] 李宁、丁四保、王荣成、赵伟:我国实践区际生态补偿机制的困境与措施研究[J].人文地理,2010(1).

[4] SUSANA T. Manuela Sacramento Tourism and Strategic Competition in the Air Transport Industry[J].Advances in Tourism Economics,2009.

第11篇

关键词: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旅游业

随着全球气候暖化,空气质量下降,削减二氧化碳排放量,已成世界各国人民的共识。相关统计表明,近些年来,我国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雾霾天数逐年增加,受到雾霾影响的城市数量也在逐步扩大。关注低碳发展,实现产业低碳化,就我国的国情而言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关注第三产业的低碳发展尤其正处于蓬勃发展期的旅游业就显得更加重要。

一、低碳经济

(一)低碳经济的内涵

所谓低碳经济就是,通过更少的自然资源消耗和更少的环境污染,获得更多的经济产出,是绿色生态经济,是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生活和低碳发展等经济形态的总称。换句话说,低碳经济就是经济发展方式、能源消费方式、以及人类生活方式的一次全新变革,它将全方位地改造建立在化石燃料(能源)基础上的现代工业文明,转向生态经济和生态文明。提高能源效率,开发清洁能源,追求绿色GDP是低碳经济的题中之义,能源技术创新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是低碳经济的最终目的。

(二)低碳经济的实质

低碳经济是以低碳技术为核心、低碳产业为支撑、低碳政策制度为保障,通过创新低碳管理模式和发展低碳文化实现社会发展低碳化的经济发展方式;是积极承担环境保护责任,完成国家节能降耗指标的要求;是调整经济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益,发展新兴工业,建设生态文明。这是摒弃以往先污染后治理、先低端后高端、先粗放后集约的发展模式的现实途径,是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双赢的必然选择。低碳经济的实质在于提升能源的高效利用、推行区域的清洁发展、促进产品的低碳开发和维持全球的生态平衡。

二、旅游业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

根据国家旅游局的规划,到2020年我国旅游总收入将达到46443亿元人民币,其比例占到GDP的7%,旅游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我国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因此,旅游业的低碳发展不仅仅能够促进其行业的发展趋向于绿色和可持续,也可以对其上下游产业的绿色低碳发展起到积极的带动作用。旅游业通过实现相关上下游产业的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必然能够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从而实现创造绿色GDP。

旅游业本身依托于旅游资源优势而发展,很多旅游资源极其珍贵且具有不可在生性,旅游业一旦因循原有的发展道路,先污染后治理、先低端后高端、先粗放后集约的模式,给我们都带来的损失便是无法估量的。

三、张家口市旅游业低碳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河北省张家口市,地处京、津、晋、蒙四省市交界处,该市四季分明,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享有塞外明珠的美誉。张家口市各地旅游资源特色鲜明,崇礼滑雪场、蔚县古城、赤城温泉、张北坝上草原等等远近闻名,张家口市的旅游业发展如火如荼,颇具影响力,由旅游带动的上下游相关产业基本完善,然而该市旅游业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传统问题制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与低碳城市建设。

(一)旅游资源的粗放开发和盲目利用

张家口市旅游业起步较晚,人们对旅游资源的开发意识不足,同时资源观念落后。片面追求通过旅游业的发展带动景区的经济发展,而对旅游资源开发对当地的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尚无足够的重视,其主要反映在:旅游资源的粗放开发和盲目利用。具体表现在,开发旅游资源时,缺乏深入的调查研究和全面的科学论证评估与规划急功近利,在缺少必要论证与总体规划的条件下,便盲目地进行探索式,在粗放式的开发开发中,重开发轻保护,造成许多不可再生的贵重旅游资源的损害与浪费,同时由于调查缺失开发出来的旅游景区效益甚微,既造成环境的破坏同时又增加了不必要的开支。

(二)旅游业粗放式运营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

随着新的旅游模式的开发,餐饮业、住宿业娱乐业、农业、轻工业、文物、通讯、零售业等越来越多的融入到旅游业中然而,餐饮业住宿业娱乐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一些承包商为求利益最大化,使用一系列非环保产品如宾馆饭店的一次性牙刷牙膏、一次性筷子、一次性拖鞋等日用品,质量差使用率低浪费严重,而且生产过程中和使用后都会给环境造成很大压力,导致风景区内垃圾废渣废物剧增。

四、张家口市旅游业低碳发展的对策

(一)合理规划生态承载量

一定时间内,在旅游地域的生态环境不致退化的前提下,旅游地所能容纳的旅游活动量称为生态承载量。旅游地生态承载量取决于,自然生态环境对于旅游污染物的净化与吸收能力,以及一定时间内每个游客所产生的污染物量。生态旅游承载量作为旅游者、旅游资源与环境,旅游、社区居民及管理者之间的有效接口,对于实现旅游业低碳发展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二)统筹选择低碳运营模式

各地旅游资源都有优势和劣势,应根据本地的经济地理交通市场等条件,因地制宜开发旅游资源,张家口市的旅游业才能朝着多样化、专项化、高层次的方向发展。大力开展乡村旅游、小城镇旅游、温泉旅游具有特色的专项旅游。积极推进三农旅游旅游业,大力发展农业旅游、乡村旅游、农家乐旅游,让农民走上致富奔小康道路的同时,利用这些天然的潜在资源,合理开发,实现清洁生产机制,必定会大力促进旅游业低碳发展的进程。全面推进一些县市的生态旅游,因为生态旅游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首选。

结论

旅游业低碳发展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不是一个部门或一个产业在一年两年内可以完成的,需要经过整个旅游业及其相关产业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去努力和探索并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发展战略,统筹各相关产业之间的联系,寻求适合的低碳发展模式,实现清洁生产机制,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整个旅游业的低碳化发展,更好的促进总体经济的低碳发展。(作者单位: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1]辛章平,张银太.低碳经济与低碳城市[J].发展战略,2008(4):53-55.

[2]庄贵阳.低碳经济中国之选[J].中国石油石化,2007(13):11-13.

[3]李劲松.浅析旅游业在30年中的定位与功能[J].当代经济,2009(1):10-14

[4]李敏.论我国旅游发展中的环境问题及保护策略[J].中国旅游,2008(11):23-25.

[5]吕学都.气候变化的国际博弈[J].商务周刊,2007(10):40-47.

[6]鲍健强,苗阳,陈锋.低碳经济:人类经济发展方式的新变革[J].中国工业经济,2008(4):153-160.

[7]陈诗林.低碳经济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J].经济论坛,2010(3):18-17.

第12篇

一、旅游发展战略格局确定

平顶山市以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丰富的自然资源、雄厚的工业基础以及源远流长的灿烂文化,备受中外瞩目。平顶山自然环境优越,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有沙河、汝河、澧河、甘江河等31条河流,大中型水库175座,库容28亿立方米。境内丛林叠嶂,山峦起伏,国家4A级尧山风景旅游区、石漫滩国家森林公园、白龟山风景旅游区、昭平湖风景旅游区,山明水秀,交相辉映。

2006年到2008年,平顶山市将构建以平顶山城区为中心支撑、石人山为龙头带动的“一心三区三条线”(即一个中心、三大旅游区、三条骨干线路)旅游发展格局;实施“1123”精品工程(即一园一衙二山三寺):三苏园、石人山、二郎山、风穴寺、佛泉寺、香山寺,建设一批观赏性好、文化品位高、参与性强、拉动力大,具有独占性的旅游大项目。

一个中心:平顶山市(含叶县城区)。深度开发县衙、山顶公园、金牛山风景石榴园、湛河公园、鹰城广场、平煤水库疗养院,加快香山寺、生态园、新城区环湖游憩带的建设,成为区域旅游中心城市。

一个龙头:石人山。充分发挥和突出石人山独特的山水林旅游资源优势,加大深度开发力度,将石人山做大做强,成为国内山水旅游的著名品牌,我市的一张名片。

三大旅游区:大石人山旅游区、石漫滩环湖旅游区、泛风穴寺旅游区。以石人山、二郎山、风穴寺为核心,以周边景区(点)为补充,构建山水风光、休闲度假、宗教文化三大旅游区,将大石人山旅游区建设成为国内著名的山水观光和生态休闲养生型品牌旅游区,把石漫滩环湖旅游区建成中原地区著名的休闲度假旅游胜地,使泛风穴寺旅游区成为融自然与人文为一体的省内外知名的宗教文化旅游区。

三条骨干线路:西线、南线、北线。西线:平顶山―鲁山以山水观光、温泉养生和刘姓寻根为主的旅游线;南线:平顶山―叶县―舞钢以休闲度假、历史文化、叶姓寻根为主的旅游线;北线:平顶山―宝丰―郏县―汝州以文化古迹、宗教文化、民俗探秘、温泉养生为主的旅游线。

二、平顶山旅游转型的必要性分析

在全球提倡低碳经济,节能环保减低高碳能源的消耗的背景下,中国政府也庄重承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40%~45%。要想实现这样的目标,资源型城市转型必不可少。于是平顶山市逐渐开始调整传统的产业结构,进行经济结构转型。由于平顶山市旅游资源相对比较丰富,于是发展旅游业成为平顶山市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实现低碳发展的主要举措之一。但是,在平顶山市发展旅游业的过程当中,又出现了与低碳经济相悖的重复开发,过度开发等情况。

1.旅游业转型升级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旅游已成为社会大众消费的重要组成,在国民经济中得地位逐步提高;休闲时代的到来,重观光、轻休闲的滞后旅游发展观念以及休闲供求不均衡,市场化程度低,旅游设施利用效益低等严重制约了旅游产业的发展。因此旅游业转型刻不容缓。

2.旅游资源均衡开发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目前,平顶山市的旅游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同时,在旅游开发的过程当中存在着管理不善、经营困难、市场萎缩的现象。综合来看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1)旅游开发过度依赖观光资源。平顶山市的许多人文资源基本停留在文物保护阶段,仅立碑说明,没有进行合理的开发,缺乏实质性的保护,部分人文资源破损现象较为严重。对马街书会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缺少市场开发,导致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有逐渐消亡的危险。

(2)旅游开发过度依赖鲁山县、舞钢市,缺乏对其他县市的合理规划与开发。例如鲁山的尧山自然风景区、温泉,舞钢市的自然风景区等是众多旅游者的首选之地。但对其他县市如叶县、郏县等地的自然山水、乡野农村、宗教寺庙、民俗风情等丰富的旅游资源缺少合理而有效的开发。同时,在已经开发的景点当中,缺乏更深度的利用,例如鲁山温泉等自然资源。

(3)过度依赖现状,深度开发不足。除尧山风景区外,平顶山市的旅游景点中缺乏在国内有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景区。同时,尧山风景区现在也面临着部分接待设施老化、产品过于陈旧、旅游市场萎缩的等不利局面。

3.旅游业转型升级是加快旅游发展的必要途径

旅游活动的开展在带给当地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带来了一些副作用,过度的旅游活动导致环境破坏的同时,也导致旅游资源严重破坏。平顶山市旅游活动开展对旅游资源的破坏,主要表现在旅游资源生态系统功能退化、景区环境污染严重、旅游景区传统文化风俗遭到冲击三个方面。

一是旅游资源生态系统功能退化。尤其是五一、十一等重要的节假日,景区的游客数量剧增,超过了景区的环境承载力。二是景区环境污染严重。伴随着旅游活动开展的同时,景区的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已成为旅游资源的隐形杀手。三是旅游景区传统文化风俗遭到冲击。当地居民的思想观念相对趋于保守。但是随着旅游活动的开展,旅游景区带来的巨大效益,给当地居民思想观念带来巨大的转变。在一部分人通过旅游服务业富裕起来后,带动大量的当地其他人依托旅游资源也搞起旅游服务业。这样既增加了经济收入,又提高了生活水平。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一些当地居民在长期生活过程自发形成的、带有浓郁地特色的传统文化风俗遭到了市场经济的猛烈冲击。长此以往,一些传统的民俗如鲁山县的鼓儿词、宝丰县的提线木偶、舞钢市的轧琴、鱼灯花社等面临着消亡的危险。

三、平顶山旅游转型的可行性分析

1.旅游资源开发带来的后发优势

平顶山市作为一个资源型城市,除了煤炭、钢铁等,还拥有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丰厚灿烂的文化遗存,特别是八百里伏牛最美的山――尧山、世界第一大佛、汉唐皇家温泉和夏季漂流玩水项目,深受广大游客的青睐。随着平顶山丰富的旅游资源不断开发、推广,一个令人耳目一新的平顶山逐渐被世人认识、发现。“神奇尧山,中原大佛,观音祖庭,近悦远来”的旅游形象和“山、佛、汤”特色旅游产品逐渐为国内旅游界接受,把平顶山建设成为海内外知名旅游目的地的宏伟目标越走越近,平顶山旅游渐入佳境。平顶山市地处伏牛山生态旅游黄金位置,坐拥国内最好的山水温泉带,具有世界级的旅游资源禀赋,其中,“佛山汤”是平顶山市的顶级旅游资源,尧山-中原大佛景区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国家5A级旅游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尧山的奇峰、怪石、山花、红叶、飞瀑、温泉、云海、森林、珍禽、异兽及人文景观构成了完整的风景体系。专家评价具有华山之险、峨嵋之峻、张家界之美、黄山之秀,可谓“中原独秀”。“中原大佛是世界最高的佛教造像,大佛总高208米,吉祥金钟净重116吨,是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的世界最大外击青铜铸钟。“登尧山、拜大佛、沐神汤”已经成为全省旅游的特色产品、“黄金产品”。平顶山市旅游项目及基础设施建设可谓硕果累累。2012年全市在建旅游旅游大项目33个,项目总额179.8亿元,改变过去旅游项目单一、旅游内容分割的局面。“2013年,平顶山市共接待海内外游客2910万人次,同比增长15%;实现旅游总收入138亿元,同比增长16%。”2014年,平顶山旅游将围绕“形象定位、营销重点、主要市场、旅游专列”四个方面开展工作,聘请行业领先组织着手编制并实施《平顶山市旅游目的地形象推广和营销纲要》,推进旅游目的地品牌建设。在产品营销方面,按照保大舍小的原则,重点关注能够面向全国市场的“山、佛、汤及水上项目”,充实四季旅游产品体系,鼓励旅游企业拓展省内及周边市场。综合采用各类营销手段,组织多种营销活动,实现多层次营销;继续紧贴北京市场,同时寻找天津市场机会,继续拓展河北市场,建立京津冀客源区域,达到效益最大化。“在旅游专列方面,我们将优先从北京组织旅游专列,不放松其他市场的专列开行,全年力争开行5趟专列,初步形成北京专列的客源组织联盟。”

2.交通格局不断完善带来的新变化

旅游交通的便利程度不仅是开发旅游资源和建设旅游地的必要条件,其还直接影响着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选择。平顶山市位于河南省中南部,区位优势明显,地处京广和焦枝两大铁路干线之间,横贯市区的洛宝铁路衔接这两条大动脉,周边有三个航空港,其中新郑国际机场距市区仅100公里,许平南、南洛高速穿境而过,郑石高速已全面贯通,太澳高速公路即将建成。

3.旅游产品结构调整带来的新契机

平顶山作为我省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平顶山的夏季游一直很火,“游尧山、拜大佛、浴温泉”黄金组合产品既受旅行商的青睐,也为广大游客钟爱,市场热度持续不减。2011年,玩水项目又使这一黄金组合产品更加丰富。尧山大峡谷漂流、碾盘山极速回旋漂流、军事秘洞仙境漂流和森海湾水上乐园,以极强的参与性、体验性、刺激性吸引了大批游客,成为我省玩水产品的新宠,让平顶山的夏季旅游火上加火。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