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儿童素质教育培训

儿童素质教育培训

时间:2023-08-03 17:27:5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儿童素质教育培训,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儿童素质教育培训

第1篇

摘 要:广播电视部门属于人才密集型行业,是藏龙卧虎之地。在绝大多数人眼中,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是令人羡慕的职业,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和专业素质。然而,随着全媒体时代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和人民群众对节目期待值的提高,在专业技术队伍中,开展“素质教育”是非常迫切的需要。结合河北张家口广播电视台开展的“素质教育”工程具体做法,探讨全媒体时代时代广电事业的发展之路。

关键词:全媒体时代;广播电视;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2-0219-02

“全媒体”即“omnimedia”,其概念尽管没有获得学术界的共识,却在传播领域的实践中日复一日丰富发展着它的内涵。“全媒体”的“全”不仅包括报纸、杂志、广播、电视、音像、电影、出版、网路、电信、卫星通讯在内的各类传播工具,涵盖视、听、形象、触觉等人们接受资讯的全部感官,而且针对受众的不同需求,选择最适合的媒体形式和管道,深度融合,提供超细分的服务,实现对受众的全面覆盖及最佳传播效果。

一、开展“素质教育”是全媒体时代广电事业发展的需要

进入“十一五”之后,中国的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建设已进入关键时期,作为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播电视事业也随之进入大繁荣快发展阶段。对于市一级广电媒体来说,机遇与挑战共存,希望和困难同在。市级广播电视在全媒体时代的压力,主要来自于这么几个方面:一是上级部门和领导对全媒体时代要求的压力。广播电视是党和政府的喉舌,在信息多元化、传播手段多样化的今天,上级部门和领导对广播电视的节目质量、表现艺术、宣传效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二是受众需求重大变化的压力。随着对外开放的逐步深入和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群众有更多的机会和渠道接受先进的文化,分析和鉴赏能力越来越强,要求广播电视节目不断推陈出新,适应本地受众的需求。三是新的媒体迅速兴起的压力。数字和网络技术快速发展,催生了网上广播影视、IP电视、移动多全媒体时代电视、手机电视、数字电视等多种新的全媒体时代形式。特别是这些新媒体随时随地收听收看和互动性强的优势显现之后,传统的广播电视在全媒体时代的绝对优势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四是来自中央和省级媒体的竞争压力。随着有线广播电视数字化的普及,受众有了更多的选择自由。市级台与中央台、省级台处于同一起跑线,他们不会因为是市级电台、电视台而降低对节目质量的要求。广播电视的竞争核心是人才的竞争,面对上述四个方面的压力,首先要做的就是提高广播电视专业技术人员的素质。另外,张家口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多年来引不进高素质人才,留不住人才,出现人才断档现象。当时的局党委根据“十一五”发展规划和广播影视跨越式发展的形势需要,针对从业人员普遍存在的学习氛围不浓厚、业务能力和基本素质不过硬的情况,在客观分析队伍现状的基础上,放眼长远,审时度势,结合局情,做出了在全局和全市广播影视系统开展以政治素质、专业技能和职业精神、职业道德为主要内容的“素质教育”工程的重要举措。按照“素质教育”工程的总体规划和年度要求,全局上下因势而动、全面推进、逐步深化,较好地落实了“素质教育”工程的各项学习和培训任务,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二、“素质教育”工程紧密联系广电事业发展实际

“素质教育”不同于一般的学历教育,是以提升专业素质、能力水平,推动工作开展为根本目的。在“素质教育”工程中,注重做到三个结合。一是坚持标准,按需所学,素质教育与执业资格相结合。素质教育是实行广播电视执业资格和岗位资质的基本要求。遵照广播电视执业资格标准,对播音员、主持人、编辑、记者实行资格准入制度。电台、电视台、广电报社230名播音员、主持人、编辑、记者参加了省、市资格培训并获取国家新闻出版总署颁发的执业资格证书。摄像、制作、技术及其他专业人员按照岗位准执业资格的要求进行了业务培训和岗位练兵。对公开招考、聘用、引进人员除特殊专业外,均要求达到本科学历,所学专业与岗位相符。对“出镜”、“窗口”和服务、管理等岗位人员针对工作性质,提出了普通话、计算机等培训要求,严格把好入口关、上岗关,从根本上确保从业人员的学历与素质要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覆盖面达到98%。大专以上学历达到了90%以上,初步达到了增强政治水平,夯实业务基础,强化队伍管理,提升全员素质,造就突出人才的基本目的。经过,全局通过素质教育,推动了队伍的整体建设,基本完成了“十一五”人才建设规划的各项目标,全局具有高、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达到150余人,具有技师、高级工等级的技术工人达到了180多人。一批业务骨干和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二是强化基础,注重实效,素质教育与重点工作相结合。“素质教育”工程实施的三年,正是广播电视加快发展,全面落实“十一五”规划的关键时期。全局素质教育很好地把握了各个阶段的中心任务和重点工作,按照“事业发展、实力增强、人民满意”的总要求,紧扣年度工作目标,突出重点,扎实开展。先后围绕学习实践活动,深入开展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科学发展能力的培训;按照跨越式发展的要求,大力学习外省市广电行业先进管理模式和发展经验;认真组织党和国家政策方针及新闻从业人员职业道德、职业纪律和法纪教育的培训;针对岗位业务需求,开展采编、制作、摄像、播音主持及节目创优的培训。三年来,全局规模集中学习培训近百次,综合参训率达到95%以上。通过强化基础,提高素质,宣传工作亮点频出,事业发展快速推进,经营创收大幅增长,管理职能不断强化,行业作风得到转变,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业务骨干和优秀人才脱颖而出。2009年,评选出36名优秀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和广播电视十大品牌节目。三是立足实际,放眼发展,素质教育与改革创新相结合。改革创新是广播影视发展的不竭动力。“素质教育”的实施和深化,体现在广播影视体制机制改革和各项工作的创新上。遵循广电发展规律和管理特性,对电视三个频道广播三个频率进行重新定位,对人员、栏目及节目资源大力整合,牢牢把握导向,抓好主题宣传,实现民生新闻和宣传本土化的新突破;对外报道连续在省排名取得新高,2007年以来电台、电视台连续五年名列第三、第二,其中,电视《全省新闻联播》件播出量第一,荣获2011年全省电视新闻突出贡献奖;健全评审评优机制,精品生产和节目创优取得历史性的好成绩,电台创作的10集广播剧《春到喜鹊沟》三部曲先后获得全国和省“五个一”工程奖,实现了全国最高奖项零的突破。电视纪录片《骏马少年》荣获第八届圣地亚哥国际儿童电影节最佳儿童电影奖,第十六届河北省影视艺术“奔马奖”电影类特等奖;坚持技术革新,投资5 000多万元用于更新摄录编播及发射设备,在全省率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设备数字化;健全以人事、财务和奖惩激励为主要内容的内部管理机制,调动和发挥了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全局树立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新的氛围,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三、“素质教育”实现常态化、制度化

广播电视是一个需要不断创新的行业,特别是对于市级广电全媒体时代来说,“素质教育”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阶段性任务,而是一项长期的、时刻不可放松的工作。张家口广播电视台在认真总结三年“素质教育”工程的基础上,实现了“素质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一是继续完善组织领导体系。“素质教育”工程阶段性工作任务完成之后,依然保留了领导机构,并按照人才建设的要求,强化职责,完善功能,切实发挥出各级领导小组、办事机构和专业小组的作用,加强教育培训的宏观指导和组织管理,使之成为推进教育培训的主体。二是建立多层次的教育培训体系。全面分析和评价从业人员的学习需求、特点和现状,以提高政治理论水平、岗位专业技能和科学发展能力为目标,结合各单位、各部门的实际,开展有针对性、适用性的培训,采取集中培训与分类培训,外出进修与岗位培训等多种方式,使教育培训全方位、多角度。三是健全考核评价监督体系。制定可操作的考核评价和监督管理办法,对各单位、各部门素质教育和人才建设进行动态考核和追踪监管。各单位、各部门也都建立起责任明确、程序科学的人才评价标准,认真做好人才选拔。四是建立科学的奖惩激励机制。制定相关的奖惩激励制度,对先进典型进行大力表彰,对作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给予奖励,将教育培训与专业技术人员的上岗资格、考核评优、职称评定、等级晋升和聘用人员的使用挂钩。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落实相应待遇,激发从业人员追求知识、超越自我的热情。2012年,在编辑记者、播音主持等四大行业中推行首席、标兵、优秀制度,并实行动态管理,每年一评,与岗位津贴挂钩。五是完善经费保障体系。将教育培训经费列入年度预算并严格执行,保证专项经费落实到位。

实践证明,在广播电视专业技术队伍中开展“素质教育”,能够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敬业精神和创新能力,提升市级广播电视台的实力和竞争力,推动各项工作和事业发展。

第2篇

关键词:未成年人;消防安全;宣传培训;构建

社会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工作作为加强新形势下消防工作的重要举措,得到了各级部门的高度重视。近年来,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消防工作的意见》(国发[2011]46号)、等八部委的《全民消防安全宣传教育纲要(2011—2015)》等文件的实施,为推进消防宣传教育体系的构建提供了强大的政策支持和理论依据,消防宣传教育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性发展机遇。

1未成年人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存在问题

根据公安部消防局近五年的数据统计,全国共有1624名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在火灾中丧生,占火灾亡人总数的18.6%,少年儿童成为极易遭受火灾伤害的高危人群。据中国互联网及全球儿童安全组织的不完全统计,我国15岁以下青少年每年因火灾、水害、车祸、机械性事故、跌落等原因造成意外伤害及死亡的人数近50万人,其中5万人意外死亡(意外死亡成因前6位的有溺水、道路交通事故、意外机械性事故、意外中毒、意外跌落、火灾)。未成年人的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十分重要。然而,在对未成年进行宣传教育中存在以下问题。

1.1未成年人性格特点增加了教育难度

由于孩子天性好奇顽皮、喜欢玩火,加之看管不严,极易引发火灾事故。通过分析伤亡原因,80%的事故是由于未成年人安全意识不强,自我救护能力太差所导致发生意外。近五年全国因小孩玩火引发的火灾多达2.7万起,直接导致264人死亡、96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1.3亿元。特别是2013年1月4日,河南省兰考县城关镇一民房发生火灾,造成7名儿童遇难。2014年10月26日13时50分许,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市西郊乡北门村二组帅某家因小孩玩火发生火灾,3名孩子在火灾中丧生。

1.2责任不落实

目前美国、法国、日本、俄罗斯等发达国家早就将未成年人消防安全素质教育列入国家安全基础性工作,设有系统的安全知识教育体系,把未成年人的消防安全培养上升到国家安全的高度。在我国,对未成年人的消防宣传还未得到足够的重视,不少地方仍存在“对未成年人消防宣传就是消防部门的事”的错误观念,幼儿园、学校等未成年人活动聚集场所也未形成稳定的消防宣传组织和消防宣传阵地,抓消防宣传工作的责任不落实,浮在面上,满足于形式上的简单应付,在实际工作中“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等重形式的情况较为突出,往往就是悬挂几幅宣传标语、印发一些宣传资料、举行宣传仪式、进行几次授课,这些做法看似大张旗鼓,实则收效甚微,导致消防宣传效果不佳。

1.3经费不落实,师资配备落后

目前,消防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中没有明确专项纳入消防宣传经费的要求,各级政府划拨开展消防宣传的经费有限,针对未成年人开展的专项消防安全宣传教育保障经费更是无法保证。学校与未成年人教育机构也未建立专业安全教育的教师队伍,同时尚未制作规范、系统的安全知识教程。

1.4机制不完善,创新能力差

从总体情况来看,对未成年人的消防宣传教育还缺乏总体、长远的统筹和规划。政府部门、学校等机构和消防部门的联动性不强,没有建立有效的可联动消防安全知识宣传机制。消防宣传创新不够,宣传形式存在单调化、形式化、表面化的现象,停留在办仪式、搞咨询、拉条幅、贴标语及印发一些宣传资料的方式上,缺少易于未成年人接受带有新鲜、趣味的内容和形式,宣传效果、宣传作用难以有效发挥。

2构建未成年人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培训体系设想

面对我国未成年人每年大量的意外伤害死亡数据,让未成年人掌握安全逃生知识与技能是相关部门的工作和责任。学校学习是未成年人进入社会前的一个最重要的阶段。根据国内外的经验,学校消防安全教育开展的好,火灾事故明显减少,特别是群死群伤的火灾事故很少发生。加强学校的消防安全教育,具有起点早、学习接受能力强、易于开展集中教育培训等优点,只有抓住学生消防教育这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社会消防安全教育培训体系才能有牢固的基础和稳定的框架。笔者设想将未成年人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培训体系分为四大系统:消防安全知识技能讲授系统、消防安全知识实训体验系统、学生消防安全数据追踪系统、专家分析研判薄弱环节系统等组成。

2.1消防安全知识技能讲授系统

我国目前没有针对未成年人系统的消防安全知识教程,学校对学生消防安全知识讲授时多是在某些课程中渗透,或者上任何非必修课时,由非安全专业老师代授,没有消防安全教育的明确目标,只是按照国家教育大纲要求,又或是利用近期发生的学生消防安全事故案例,讲解一些零散的消防安全知识。这些课程大多由于杂乱、无序、重复、专业性不强等弊端,导致学生学习时产生对消防安全知识排斥、不重视、不明白、没兴趣等心理。笔者认为未成年人安全知识的学习应该专设一门安全方面的必修课程,设置消防安全专业老师上课,由消防安全专业老师按照学生的认知程度或年级的不同,开发消防安全知识材,教授消防安全知识及各类情况下逃生技能。未成年人从幼儿园开始到大学毕业,通过安全课程的学习,就会系统掌握消防安全知识与紧急情况下各类逃生技能。未成年人踏入社会开始工作的时候,与社会单位行业消防安全知识相接轨,继而提高全民消防安全素质,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2.2消防安全知识实训体验系统

通过走访调研,我国目前没有专业的全景模拟消防教育机构,目前,消防安全知识的实训体验基地分为两类:一类是以政府为主体,像北京安全教育基地、公共安全馆、全民安全馆等场所,由政府部门或安全部门举办,面向全体公民,以公益为主,以全民普及安全知识为定位,某些消防体验项目专业性知识性强,但全民认知程度不同,缺少消防体验师专业指导,体验项目设计互动性弱等因素,导致民众体验学习无兴趣,走过场,实际安全教育效果不明显。另外一类是以社会单位为主体,像比如世界、蓝天城、酷贝拉、大人物社会等儿童体验馆,主要以商业盈利性为目的,以未成年人为主要消费群体,通过室内职业体验、角色扮演等项目,辅以消防安全知识讲授,在体验馆中穿插了很少部分的消防安全实训体验设施。这些体验馆大多以娱乐方向为定位,对安全体验认知不全面、有偏差,安全体验效果与安全培训教育存在区别。像北京新大陆拓展、北京安全自救教育体验基地等户外体验场所,也是以盈利性为主要目的,以室外项目体验娱乐为定位,穿插很少安全体验项目,且缺少安全知识支撑,无系统性,体验效果较一般。通过以上对各类安全体验场所的调研,该类场所具有安全知识普及与民众体验效果,但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笔者设想的消防安全知识实训体验系统是以消防安全知识讲授系统为基础,以消防安全知识国家材为指导,按照材中的课程顺序,制作各类真实事故场景,模拟事故现场环境,让每名学生通过真实感受,检验安全教育课程中的学习成果,达到每节安全知识课讲授完毕后,紧跟一节巩固安全知识课的实训场景训练,让学生不单有消防安全知识学习的热情,更让学生真正掌握了在该类似场景下的逃生技能。

2.3学生安全成长数据追踪系统

通过调查,我国目前未建立学生消防安全追踪数据库。目前全球儿童安全组织(中国),是我国唯一一家儿童安全数据的网上平台,该数据平台引进美国“预防儿童意外伤害”活动理念,以数据统计分析为主,具体数据来源不详,无儿童一对一安全成长数据追踪。笔者设想,将学生成长安全数据建立一个系统,就像每个学生的学籍一样,包含学生从幼儿园到大学毕业的各类学生信息,学生的安全成长数据追踪系统就是通过网络,建立一个学生安全成长的数据库。数据库记录每名学生从幼儿园开始到高中或者大学毕业期间的所有安全方面的数据记录。数据详细记录下学生曾经发生过的各类事故,例如:火灾、摔伤、烧伤、骨折、中毒等,数据的收集由家长、老师、学生及安全工作者等共同完成,以图片、视频、文字等各类形式,录入学生安全数据追踪系统。系统将以“大数据”方法为支撑,完成各类安全方面的分析与研判,数据录入越庞大,信息录入越仔细,系统研究分析就会越准确。

2.4专家分析研判完善系统

通过调查,我国未建立针对儿童消防安全事故分析制度。不同的行业专家,对儿童安全分析保持不同的态度,一般模式是出现某种特大儿童安全事故后,召集儿童安全专家,通过对特大儿童事故的分析,得出儿童安全可能需要家长或者机构做出某种行为的结论。笔者设想专家分析研判完善系统是基于消防安全知识讲授系统、消防安全知识实训体验系统、学生安全成长数据追踪系统三个系统最重要的工作。学生安全知识学习数据,实训体验数据,安全成长数据,都是为专家分析研判完善系统的基础工作。通过学生实践与专家的分析,达到安全知识讲授系统的完善,带动体验实训系统的改进,从而更好地指导学生消防安全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四个系统自然形成一个闭合的链条,相辅相生,形成未成年人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培训体系。通过四个系统的循环,提高未成年人消防安全知识水平,掌握消防安全逃生技能,达到降低我国未成年人意外伤亡的目的。

3结束语

第3篇

〔关键词〕少儿舞蹈初级教育市场现状问题

近年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也带动了文化市场的发展,各种艺术类教育培训机构应运而生。江苏省人口基数大,经济发达,文化产业基础雄厚,为江苏省的舞蹈培训行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江苏省庞大的舞蹈培训市场为我们的调研提供了丰厚的资源,基于此,我们对江苏省少儿舞蹈培训市场做了深入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一方面,江苏省少儿舞蹈培训行业的发展呈现出繁荣的景象;另一方面,我们也从学生家长的反馈中发现了不少亟待改进与规范的问题。

一、江苏省少儿舞蹈培训呈现出飞速发展的繁荣局面

江苏省作为全国的经济文化强省,仅以当下论,舞蹈培训行业经济效益好,市场潜力大,发展势头迅猛。我们对江苏省内多所知名舞蹈培训机构进行了实地考察与问卷,通过调查结果分析得出其飞速发展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需求强烈,生源充足,师资丰富。

江苏省拥有庞大的人口基数,为舞蹈培训行业提供了庞大的市场,我们在对江苏某小学三年级六个班的随机抽样采访中发现,平均每班有近三分之一的学生学习过或在学习舞蹈。强烈的需求,充足的生源,推动了少儿舞蹈培训市场的发展与繁荣。同时江苏省的高等学府数量位居全国前列,这些高校毕业生和在校生,数额庞大,为江苏的少儿舞蹈培训提供了丰富的师资。

(二)舞种丰富齐全

十几年前,少儿舞蹈培训舞种仅限于民族民间舞,中国舞。而近年来,北京、上海、南京等一线城市率先引进了街舞、体育舞蹈、肚皮舞等多种新兴舞蹈。如今的江苏,少儿培训的舞种十分丰富。爵士舞、拉丁舞、摩登舞、中国舞、现代舞、街舞、民间舞,种类繁多且齐全,培训舞种的可选择空间比较大,更能满足少儿的不同兴趣,大部分孩子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做出相应的选择。

(三)设施设备齐全

调查发现,多数培训机构能提供相应配套的舞蹈培训设备及设施,也拥有符合相关条例的教学场地。大型机构如南京知名的小银星等机构还给学生配备了隔音设备、独立更衣室、电脑等先进设备、拥有多间舞蹈教室,支持数百名同学的同时培训,称得上是设施齐全。

(四)收费合理

从调查问卷情况来看,虽说苏南苏北地区经济发展差异较大,培训机构中也存在“周末班”“寒暑假班”“集训班”等不同模式,总体来说,江苏省少儿舞蹈培训市场的收费方式还是以课时计费为主,每课时收费100元左右。所以从舞蹈培训学费这方面来说,江苏的收费标准相对比较公平合理。

4、舞蹈培训的成效卓著

通过问卷反馈来看,多数家长认为舞蹈培训实现了他们的初衷:孩子的身体素质好了,抵抗力增强了;经过舞蹈培训的孩子大都形体优美、气质优雅。一部分家长还反应,孩子的注意力、表现力、自信心、审美能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在各类各级的舞蹈比赛中,江苏省儿童获奖的人次也越来越多。不少知名品牌培训机构的学员们还出现在国内甚至国外艺术节的舞台上,为江苏省赢得了更多的国际荣誉。

二、现阶段江苏省少儿舞蹈培训行业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全国少儿舞蹈培训行业的兴起与发展,舞蹈培训行业的负面新闻也时有报道,2013年的北京舞蹈老师打骂学生事件,2015年河北女童学舞蹈致脊髓损伤事件,各地多起少儿舞蹈培训机构乱收费屡被曝光。受伤事件和乱收费现象在江苏也并没有完全杜绝,然而学界与媒体探讨的焦点都集中在了解决措施与社会援助方面,鲜有对根源问题的关注。

(一)培训过程中的问题。

首先是教育体系方面,我们于项目初期与江苏省内的几所少儿舞蹈教育培训机构进行了接触。通过了解发现,当下的少儿舞蹈培训行业内有一套相对固定的教育体系,即是“技能”“体能”“身体素质(软度)”的高强度训练,追求“速成”的教育成果。北京舞蹈学院教授,中国舞等级考试创建人孙光言老师在《谈中国舞等级考试课特征》一文中对软开度的训练有着完善且明确的规定:“4岁到7岁腿的训练是从勾绷脚开始,进而慢慢拓展一些简单地面动作,10岁时再至把杆上压腿,11岁时开始地面扳腿”1。而部分培训机构过早地进行体能强度、身体素质的训练,使得舞蹈学习的过程枯燥且繁重。此外,由于一些培训机构对少儿生长期的健康因素考虑不充分,因训练过度对少儿造成损伤的案例也时有发生。因此我们需要一个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相关机构加强管理力度尽可能的减少类似情况的发生。

在教材的选用方面,我们发现大部分的培训机构不发放文本教材,极为少数的大型综合培训机构使用的教材也不尽相同,没有一个统一的教材选用标准。若能在教授专业课的同时加入如舞蹈史,舞蹈鉴赏等课程,可以有效的帮助学生体会舞蹈。学生在强健体魄的同时,艺术修养、文化素养、鉴赏能力也得到了提升,相比于单纯的训练更加有效。真正做到早在建国之初提出的“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2。

在师资的选用的调查中,我们发现不少机构聘用在校大学生作为教师,其中大部分没有考取教师资格证。少儿阶段舞蹈的教育重点应侧重于少儿身心的健康发展,其次才是教育的成效问题,这就要求在训练过程中老师应尽量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3。而没有受过相关技能培训的教师很容易在培训过程中出现意外。

最后,当下的舞蹈培训充满了“功利性”4,多数儿童学习舞蹈是出于父母的要求而非自愿。这是令人担忧的情况,家长应多考虑孩子的看法而非与人攀比,毕竟孩子自觉自愿的去进行培训的效果远高于被要求着进行培训。

(二)培训市场中的问题

前面也谈到,江苏少儿舞蹈培训的学费是相对公平合理的,但课时费之外,每月花费在舞蹈服装、用具、比赛考级的费用远超课时费。其中舞蹈用品多数情况下由舞蹈教师统一购买,也由教师带领学生参加各种演出和比赛,这类开支在一些尚不规范的培训机构中,并不透明,个别教师便从中赚取差价。这种现象并不普遍,但也时有发生,对于培训市场来说,是亟待规范和整顿的。

调查还发现,部分小型少儿舞蹈培训机构中还存在着硬件设施不齐全,规范性差的问题。个别培训机构的场地是租赁的,硬件设施达不到办学要求。按照舞蹈教学场地相关标准要求,“一般场地面积应在120平方米以上”5。少部分培训机构办学不考虑条件,只考虑成本,硬件设施不规范,不仅不利于舞蹈教学,还会对少儿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相关部门应提高培训机构的开设门槛,加强监管力度,从重从严的处罚违规办学的机构。

三、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

少儿舞蹈培训市场中出现问题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两方面:

第一是舞蹈培训的“功利化”。当下的少儿接受舞蹈培训相当一部分是为了舞蹈考级、艺术考试、表演等目的,使得培训过程充满了功利性,家长及机构负责人要求教师出成绩,教师在教授课程时就会急功近利,不顾孩子的身体极限和承受能力和身心协调发展。才造成了以“身体素质训练”为核心的教育模式。

第二是经济利益的驱动。经济社会的发展,带动舞蹈培训行业空前繁荣,对少儿舞蹈培训机构的需求随之增大,而其中的高额利润使得“经济利益的驱使与教育价值的体现成为主要矛盾”6。为了获得更大的利润,个别培训机构想办法降低成本,违规办学。而处罚机制的不完善助长了一部分培训机构愿意投机来获取更大的利润。

综上所述,正是由于舞蹈培训的功利性目的以及更大利益的引诱才导致现如今的少儿舞蹈培训行业诸多问题的发生。

四、结论

在本次研究中我们发现,江苏省庞大的人口基数带来的强烈需求,以及多所高等学府提供了师资人才造就了行业市场的繁荣景象。但目前的少儿舞蹈培训市场尚且不够成熟,相关部门没有完善的管理约束机制,导致现在的少儿舞蹈培训市场中存在文中所述问题亟待解决。我们期望人们能够客观理性地看待少儿舞蹈培训的发展现状,树立正确的培训观念。无论如何,儿童舞蹈培训事业仍然是任重道远。

注释:

1孙光言.谈中国舞蹈等级考试课的特性[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2.(1): 48-53

2徐鑫明.论“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J].体育学刊.1996.(2): 37-38

3姜丽艳.因人而异,因材施教[J].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12.(3): 29-29

4庞小强.中国青少年舞蹈美育教材建设现状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2:79-84

5夏里.少儿舞蹈教育培训存在问题的分析[J].大众文艺:学术版.2012.(18): 230-231

6庞小强.中国青少年舞蹈美育教材建设现状研究[D].2012.中国艺术研究院.2012:79-84

参考文献:

[1]王辉.儿童舞蹈是教育还是艺术.[J].舞蹈.2008.

[2]王海燕.舞蹈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研.[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8.

[3]刘西媛.对少儿舞蹈教学的几点建议.[J].北京.舞蹈.2006.

[4]刘立.少儿舞蹈的教学及创新.[J].四川戏剧.2008.

[5]夏里.少儿舞蹈教育培训问题的思考.[J].大众文艺.2012.

[6]任雅莉.试论少儿舞蹈教育的素质教育功能.[J].舞蹈.2000.

[7]莫敏洁.儿童身心健康是少儿舞蹈培训的目标.[J].舞蹈天地.2013.

第4篇

(重庆师范大学重庆400700)

摘要:生活在竞争越来越剧烈的社会中,学生单是依靠学校的教育设施,开展素质教育远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所以,各类培训班相继开展。通过乡镇小学暑假教育培训班的现状调查研究,找出各类培训班的不足,提出相应措施,促进学生的轻松健康发展,以适应21世纪国家建设的需要。

关键词:乡镇小学;暑假;培训班;现状

科教兴国是党和政府建国近六十年来始终不渝的战略方针。在城市化快速发展过程中,农民工纷纷涌入城市,农民工子弟在城镇学校中的比例因而大大增加,教育资源匮乏,配套设施建设跟不上等现象也不鲜见这必然会对教学质量造成严重影响,致使更多的学生需要通过课后补习来弥补。非正规教育,即社会、团体及其他非学校组织开展的教育与培训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弥补学生在学校教育中的不足,让孩子参加培训班在大部分家长心目中是一件大事。伴随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进步,中小学生“校外教育”(包括教育培训班)开始受到全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与重视。然而目前,我国学术界缺少对校外教育需求的专门研究,因此对中小学生校外教育需求内容和需求程度等信息缺少基本的了解,对影响学生校外教育需求的因素也少有探究。笔者通过在云南省曲靖市B镇的几次小学暑假培训班兼职老师的经历和对相关文献的研究,发现乡镇小学暑假教育培训班存在很多问题。

一、乡镇小学暑假培训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素质不高

大部分培训班招收大学在读生为培训班的兼职老师,招收标准并不高,2014年暑假本人通过面试应邀到曲靖市B镇,培训班对招收的老师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态度真诚。面试程序也很简单,首先是报名,然后试讲10分钟的课程。面试的时候培训班的老师主要是看大学生“像不像一个老师”,以引起学生家长的信任,大多数老师并不是师范类专业的,他们没有丰富的专业知识,也没有经过教师技能的培训,只是凭着想象,以前老师是怎么教的就怎么去教,所以在教授知识给孩子的过程中难免出现知识的错误,文本解读不够深入,甚至他们都不知道教案该怎么写,只是网上找一些课件,视频草草看一下,对学生的学习当然也是敷衍了事,没有真正地做到培训班该有的价值。

(二)管理制度不健全

1.对于学生的收费管理制度不健全。

没有一个固定的价格,虽然在传单上写明了,但是真正报名的时候,为了达到招生数量越多越好的目标,会因为乡镇家庭的贫困而减少费用,也会因为家庭富裕而多收费。

2.对兼职教师的管理制度不健全。

培训班老师招兼职教师的时候,会告诉我们各种好处,比如说:招生的时候每人一天50元钱,招一个中学生每人30元,一个小学生20元……同时也只是给少部分兼职老师签合同,最后的工资结算并没有按照当时的口述结算。

二、针对乡镇小学暑假培训班存在的问题提出的建议

(一)提高兼职教师教学技能和专业知识的要求,并加强培训

1.为了能够让学生得到专业的培养,促进他们健康成长,各培训班老板应该加强兼职老师的教学技能和专业知识的要求。

2.对兼职教师进行专门的培训

(二)政府应该高度关注监督各培训班,找出学校教育的不足并解决

“鱼龙混杂、泥沙俱下”这是一位有多年办学经验的校长对目前教育培训市场的评价,这也是教育界人士对整个市场的共同感觉。所以,在教育补习活动的政府管制方面,政府应该辩证地看待教育补习活动,认识到文化课补习的积极意义,重新评价教育补习的地位;其次政府应结合校外课程补习的发展情况,反思学校教育系统存在的疏漏或应该调整改善的地方;再次由文化课补习所带来的教育公平失衡问题,政府应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

(三)培训机构应该加强自身管理体制的建设

私营校外教育应当进一步加强对自身管理体制的建设,保证在获取盈利的同时,永远把学生的教育需求与教育获得放在第一位,为加强我国全民教育添砖加瓦。

(四)家长应该练就一双慧眼,为孩子选择适合的培训班

美好的人性,应该从幸福的童年开始。把童年和童心还给孩子,这是教育的基本要求,人的一生其实是围绕童年展开的。教育不仅是为未来的幸福做准备,教育生活本身就应该是幸福的。这样的幸福不是简单的感官的快乐,而应该是完整和谐的。人们习惯于把儿童与明天联系在一起,似乎是为了明天才重视儿童,这是很不全面的。人生的每个阶段都有独特的价值,童年的意义绝不仅仅是为了长大成人[4]。小学生的学习应该是轻松有效的,家长应该练就一双慧眼,选择适合的培训班,让孩子度过一个轻松快乐的假期,还孩子一个完整的童年。

参考文献:

[1]丁晗,刘鹏飞.校外教育的文化反思[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2013,02:1-3.

[2]蔡亦卉.中小学生校外教育需求的调查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3.

第5篇

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深化农村教育改革,积极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加快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增强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保障弱势群体受教育权利,努力维护教育公平。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不断激发教育发展活力。加强教育系统党风政风建设,着力提高领导教育科学和谐发展的能力。出台《教育现代化发展纲要》,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

二、具体目标

1.学前教育:学前三年入园率达93%。

2.义务教育: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初中入学率达99.8%;小学无流生,初中流生率控制在3‰以内;“三残”少儿入学率达97%以上。

3.高中段教育: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段学校比例达95.75%;职普招生比保持在1∶1左右。

4.高等教育:积极发展普通高等教育、高教自考、电大教育和远程教育,自学考试报名0.6万人次,毕业生人数360人。全市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40%。

5.基础教育重点工程:

(1)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扩面工程:继续实现“应助尽助”。

(2)爱心营养餐工程:继续实现“应助尽助”。

(3)名师资源共享工程:完成各类优秀课堂实录、教育教学讲座摄制200节。

(4)校舍安全工程:按照全国、省校安办制定的时间表和线路图,完成当年计划,确保校舍安全。

(5)领雁工程:完成省级培训199人,市级185人,县级286人。

6.职业教育“双六计划”

(1)奖学助学:中职学校免费入学比例全市平均达40%;奖励品学兼优的中职生,奖励比例达5%。其他学生(不含高三)都享受国家助学金。

(2)实训基地建设:争创国家级、省级实训基地2-3个,评选市级实训基地2-4个。

(3)师资队伍建设:继续选派专业课教师参加高技能培训,“双师型”教师比例达60%以上。

(4)成人教育:深入实施“万名农民素质工程”,全年培训预备劳动力2000人。扎实开展城乡成年居民“双证制”教育,全年完成5000人。

(5)服务地方经济和校企合作:鼓励行业、企业参与职校办学,创建1-2个省级职教优秀校外实习基地、1-2个省级优秀职工教育培训基地,建立市级优秀校外实习基地和职工教育培训基地各3个。

(6)县级职教中心和示范专业建设:指导职校开展国家级重点职校和国家高水平示范中等职校创建工作;新增省级示范专业2-3个,评选市级示范专业3-5个。

四、重点工作

1.以提升整体水平为重点,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

制定出台《教育现代化发展纲要》,召开教育现代化专题推进会,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在*实现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坚持教育的“三个面向”,坚持改革、稳定、创新,坚持科学发展,“好”字当先,把教育现代化目标要求落到实处。正确处理好眼前与长远、需要与可能的关系,继续推进各类教育体系的战略性调整,实现规模、布局、结构、效益和质量的统一,在更高平台上提升教育的人才支持能力、知识贡献能力。加快建立优质教育总量供给更加充足、结构布局更加合理、服务功能更加健全的现代化教育体系,在更大程度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高质量、多样化优质教育的需求。

2.以推进校安工程为重点,抓好学校安全工作

根据省市政府确定的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实施意见,继续完善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总体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编制每所学校的校园平面规划和校舍加固建设具体方案,加强工程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建立一支数量充足、专业性强的专职技术队伍,配备相应设备,建立专门的档案室,做好工程实施各个阶段的信息档案。协调有关方面,拓宽融资渠道,积极筹措工程资金,积极争取省加大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扶持力度,千方百计确保工程资金及时到位。认真总结学校建设维修经验,制订好中小学校舍维修规划,完善中小学校舍日常管理和维护的长效机制,在争取省校舍维修改造专项补助的基础上,落实地方配套资金,推进校舍维修改造和农村教师宿舍的改造。切实加强对气象灾害的预防宣传、对特种设备和校舍安全的检查工作,落实责任,做到防患于未然。

坚持依法办学,落实学校安全稳定工作责任。进一步规范教育收费,认真执行教育收费公示制度,坚决制止教育乱收费。完善对民办学校的督查制度,依法规范民办教育的办学行为。牢固树立“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意识,加大中小学幼儿园安全教育工作力度,重点开展防火、防溺水、防交通事故、防、防爱滋病(包括防各种传染病)、防甲流以及食品卫生安全的教育,加强各类安全预案的演练,切实提高广大学生自我防范意识和自护自救能力。进一步强化中小学、幼儿园接送车的管理。全面推进校园示范店、放心店、放心肉等“放心工程”。

3.以实施“双六计划”为重点,提高职教整体实力

切实提高职业教育整体实力,加快推进四省边际职业教育培训中心建设。针对发展变化的经济社会形势,不断调整职业教育发展内容,以实施“双六计划”为重点,推进职业教育的转型升级,市本级认真做好职业教育资源整合工作。以提高基础能力为重点,加强实训基地、专业设置、学科教材和专业课师资队伍建设。以“做强、做精、做特”为目标,制定全市职业学校专业调整计划,因地制宜开展专业调整工作。强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服务企业、服务产业、服务社会,切实提高职校毕业生在本地企业的就业率,提高职业教育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助推*工业经济新飞跃。以双证制教育培训工作为重点,大力发展成人教育,认真做好农村预备劳动力培训工作,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4.以提高幼教质量为重点,大力发展学前教育

切实加强学前教育,努力提高教育质量。进一步贯彻落实省政府学前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因地制宜、积极进取、量力而行、科学规范”的原则,确定学前教育发展目标。加强对农村学前教育的扶持力度,建立完善以乡镇中心幼儿园为骨干的农村学前教育管理指导网络,提高村级幼儿园的办园水平,保障农村儿童能接受较好质量的学前教育。加强对城市配套幼儿园的规划和建设力度,大力规范城乡结合部幼儿园办学,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进一步抓好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和幼儿园等级评定工作,推动我市幼教工作再上新台阶。

5.以提升教师素质为重点,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以实施“领雁工程”为重点,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分类、分层推进教师培训,加强教研员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继续实施农村中小学教师“领雁工程”,扎实完成省、市、县三级培训任务。深入实施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加大“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力度。完成各级各类校长培训、班主任培训工作。推进网络培训,做好校长远程培训的过程管理。加强幼儿园园长和幼儿园骨干教师培训,提高幼儿教育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继续做好在职省特级教师和市名师的年度考核工作,充分发挥引领、示范的辐射作用。开展第十批“浙江省特级教师”、第四届“*市名师”和三百优(百优学科带头人、百优班主任、百优教研组长)评选工作。进一步推进青蓝工程,完善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工作,继续加大对农村教师的倾斜力度。深化人事制度改革,进一步推进学校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在完善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工资改革的同时,做好非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工资的实施工作。做好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工作,调动广大教师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广大教师的工作热情。

6.以推进教育均衡为重点,创新教育发展机制

坚定不移地实施教育资源配置向农村、欠发达地区、薄弱学校和困难群体倾斜的政策。继续做好教师支教工作,完善教师结对、挂职锻炼、短期交流等制度,多形式组织和鼓励更多的优秀教师到农村和欠发达地区开展支教活动。进一部优化推广“名校托管,一校两区”和“义务教育发展共同体”推进教育均衡的创新举措。积极抓好“书香校园”工程,促进六大校园建设。进一步改善特殊教育办学条件,提升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水平。

7.以深化课程改革为重点,大力推进素质教育

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转变人才培养模式,提高育人质量。以课程改革为契机,加强教师和校长队伍建设,加强校园文化和学校制度建设,鼓励改革创新,鼓励特色发展,适应人民群众多样化的教育要求。创新教研方式,促进教师成长,创新管理机制,推广“轻负担、高质量”教学模式,探索建立有助于增强学生学习信心和兴趣的课堂评价体系,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保障水平,加强素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重视体育、艺术、卫生工作和环保教育、科普教育,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完善考试科目、考试内容、考试方法以及综合素质评价方案,努力形成有利于素质教育导向,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有利于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新机制。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着力在课程实施、制度创新、教师专业成长、均衡发展等方面取得突破。建立和完善督学责任区工作机制。不断培育优质教育资源,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

8.以保障教育公平为重点,推进教育惠农工程

继续做好经济困难家庭子女资助工程和爱心营养餐工程,确保应保尽保、应送尽送。继续做好贫困家庭大学新生就学资助工作。推进名师资源共享工程,加快摄制各类优秀课堂实录,充实名师课堂资源。继续实施农村教师宿舍改造工程,逐步改善农村教师工作生活条件。实施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工程,努力提升乡镇中心幼儿园示范辐射能力。实施第二轮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提高农村学校信息化水平。

9.以净化教育环境为重点,切实规范办学行为

严格规范中、高考加分政策,从严控管加分项目、标准,加强过程监督,加强责任追究。认真研究择校与收费问题,坚决制止任何形式的捐资助学与学生入学挂钩。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认真落实课程计划,开齐开足规定课程,严格控制学生在校时间、作业量,坚决制止各种形式的节假日、双休日补课。认真学习贯彻《浙江省义务教育条例》,更好地解决“公平、均衡、素质、质量、协调”等教育改革发展问题。严格执行义务教育收费“一费制”和公办普通高中招生“三限”政策,严肃查处教育乱收费行为。强化学校财务管理,规范财务收支行为,加强对教育资金的使用及绩效的考核。

第6篇

“如杨乐等许多数学家所言,这种重在解难题、怪题,所谓的‘数学杂技’和高强度的集中训练,与提高数学素养毫不相干(正如会全套的脑筋急转弯并不意味着高智商);相反,只能扼杀和败坏儿童的学习兴趣,这正是许多中国孩子严重厌学的原因。其对少年儿童的摧残之烈,远甚于黄、毒、赌,远甚于网瘾网迷,说它祸国殃民毫不过分。青少年正被少数人的物欲所绑架,他们打着‘智力开发’、‘优质教育’、‘培优’的美丽旗号,内外勾结,在谋取私己的暴利!”

截至完稿前,该博文的点击率已经超过48万,评论则有近7000条,绝大多数网友对杨教授的意见给予支持和肯定。同时该文被各大媒体转载,引发讨论热潮。

背后的利益

对此,“黄河新闻网”刊登的文章《别再让“奥数”竞赛扼杀我们的天才》分析奥数背后各方利益博弈指出,奥数培训班,图了经济效益;家长,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当然也有一点小小的虚荣心作祟;孩子,除了极少数有兴趣以外,大部分是为了无条件服从家长;学校,还是以各种名义在升学时将二者挂起钩来。算计来算计去,谁是牺牲品?恰恰就是我们祖国的花朵。青春年华,每天在不属于自己的痛苦中徜徉。

《北京科技报》的记者则从利益的角度分析了此种现象,刊发了《奥数经济黑幕》,文章指出:查询了北京市某培训学校奥数培训班的收费情况,其中小学3、4、5年级的奥数培训为1950元,16周,每周六上课;6年级为1600元,13周,同样也是每周六上课 。如果一个学生从三年级开始参加该培训学校的奥数培训,不考虑价格变动和重复学习的因素,到六年级其培训费用就要达到7450元。有的培训学校由于把奥数课程延伸到了小学一年级和二年级,其培训费用加起来更是高昂,将会达到万元之上。

虽然奥数培训的价格不菲,但是为了让孩子在“小升初”时能够选择一所理想的学校,众多的家长还是把自己的孩子送进了专门的奥数培训学校,有的家长甚至专门请家教到家里为孩子进行单独辅导。

在巨大的市场需求面前,中国众多的奥数教练得以产生。目前,奥数教练已经成为一种专门的职业,不少教育培训机构依靠众多奥数教练让奥数教育走上了产业化的道路,甚至培训奥数教练员也成为了一种赚钱的手段。一位在北京市做了十多年的奥数教练坦言,奥数带火的就是奥数经济,目前在中国从奥数培训教材、电子课件到奥数培训、竞赛消费,奥数经济已经形成了庞大的市场规模。目前北京市义务教育阶段的奥数培训市场有两三亿元的市场规模。

但是,大部分培训机构并不是在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学生在这里学到的只是解答奥数题的技巧,并没有增长自己钻研数学问题的能力。

很多地方媒体针对当地的奥数教育情况也提出了相同的质疑声音,如《江西日报》的《奥数不能因“财”施教》,《常州日报》的《奥数根本没必要!》,《信息时报》的《奥数教育造就一批“仲永”》等等。

被异化的奥数教育

事实上,无论是最早发端于1894年匈牙利的中学数学竞赛,还是后来在罗马尼亚的推动下被确立下来的“国际数学奥林匹克”,其遵循的核心宗旨――“激发青年人的数学才能、引起青少年对数学的兴趣、发现科技人才的后备军、促进各国数学教育的交流与发展”,目的都是非常纯粹的。

中国数学会普及工作委员会副主任,2008年中国奥数国家队领队、主教练熊斌在接受《解放日报》专访时表示:奥数与传统数学课堂教学最大的区别,在于它能充分激发起你对数学的浓厚兴趣。日常教学比较按部就班,非常强调教学内容和方式的规范性、系统性,当然这更有利于知识的普及,但会折损掉不少主动学习的乐趣。而奥数题恰恰打破了这一拘泥。有不少题目,你乍一看不大能马上判断出应该从哪个知识分支入手,但随着解题过程的深入,你会在那些新颖而有创意的题干的启发下,用上各种分支上的知识和方法。这对锻炼一个人的数学抽象能力、逻辑分析能力、归纳能力,增强他对于数学的好奇心、想象力都是非常有益的。如果只是一味做些按部就班的题,就很难有机会享受沉思的乐趣。只要引导得当,奥数能使一个有天赋的孩子学数学的层次由“做”提升到“悟”。

《镇江日报》发表文章《别全盘否定奥数教育》提出:奥数教育带来一系列危害,主要原因不是奥数教育本身有问题、有危害,而是奥数教育的严重泛滥,不管什么素质的学生不问时间的拼命地去学奥数,做奥数题目。

中国数学奥林匹克高级教练员、南昌二聘名师左福士在《江西日报》上呼吁:“学奥数的孩子年龄越来越小,人数越来越多,培训机构更如雨后春笋,遍地开花,这对一些孩子来说无异于拔苗助长。”

针对“奥数旋风”将一些本不适合学奥数的孩子卷入,左福士说,奥数不是数学补习班或者提高班,孩子如果对数学没有浓厚的钻研兴趣,强行让他学奥数,只会让他越来越厌恶数学,扼杀他本有的数学才能,沉重的压力甚至会摧残孩子们的身心。

让左福士更为担忧的是,现在一些培训机构因“财”施教,唯利是图。为了谋取更大的经济利益,一些培训机构可能根本没有相应的师资力量,就开设奥数培训班,赚取辅导费,误人子弟。左福士说,奥数老师必须有钻研精神和奉献精神。

社会该如何面对?

其实,叫停奥数已经不算是新闻了,这些年,网络以及媒体关于“停办奥数竞赛”、“讨伐奥数”的声音一浪高过一浪。

“人民网”分析指出:国人怎么会对奥数教育这么感兴趣?按理说,家长、学生应该把有限的精力放在无限的分数中去才为常理,但是在高考中,奥数并没有相应的位置。现实却并不奇怪。这是因为今天高考的竞争早就走向了低年龄化,在小升初、中考当中,很多学校为了体现自己的“名校”境界,都毫不例外地对奥数获奖学生开了绿灯。为了让孩子在未来的高考竞争中获得一些胜算,无数的家长只能从小学开始就让孩子走上奥数这条路。

停止奥数是一个大问题,靠政府强制执行吗?《中国青年报》的一则报道《评论:靠什么打到万恶的奥数教育》指出:事实上,针对奥数在中国的盲从状态,教育部早在2005年明确规定,公办初中、小学禁办奥数班。随后又逐步取消了奥数加分、免试入学等政策。2006年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规定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就近免试入学。

有人认为是政府部门监管不力,“有令不行”。对此《新京报》发文《均衡发展义务教育比监管奥数管用》指出:平心而论,对于奥数教育,政府的监管,只能集中在两个领域,一是公办初中和小学,不得直接或变相举办奥数班。校外培训机构举办奥数班,只要收费按照标准、教育组织规范,没有违反《教育法》,政府根本无法“监管”。二是义务教育学校招收学生,不得举行任何形式的考试。这对于实行就近免试入学的公办学校管用,而对于招收特长生的学校,可跨地区招收新生的学校,也很难监管,不考试,反过来,看证书就变成了重要的选择依据。

这并不是单凭行政命令就能够解决的问题,这是我们的教育体制和考试制度所引发的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不少业内人士都持相同观点。

均衡教育资源才是出路

令人厌,但停不了,改不动。这就是奥数教育在我国的生态。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在《新京报》撰文阐述:因为有择校,所以才有众多家长送孩子上各类培训班,以获得可在择校中派用场的各种竞赛成绩证书。就如整治择校热最好的办法,是抓住源头,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一样,让奥数回归理性――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与数学素质――也只能是让每个初中、小学办学质量均衡。

所以,与其呼吁政府“监管”奥数等培训班,还不如监督政府切实履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只有办好每所义务教育学校,出现在义务教育中的培训热、考证热,才可能真正降温。“万恶”的奥数教育,不用打倒,也会走向平静,在学生培养中发挥其应该发挥的作用。

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数学家王元也认同此观点,在接受《北京科技报》专访时表示:美国只有3亿人口,却有众多优秀的基础教育学校,教育资源比较均衡,孩子们和其家长很少有浓厚的择校情结。但是,中国目前的教育资源特别是基础教育资源极不平衡,在大中型城市,学校众多,中小学生和家长选择的空间很大,他们不由自主地就被绑架到了“择校升学”的轨道上,奥数竞赛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砝码也成了很多学校和教育培训机构加以利用的工具。

回归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

“新华网”的《素质教育莫沦为“应赛教育”》文章,则从注重素质教育的角度对此提出了思考。从事多年教育工作的上海某校常务副校长蒋建平认为,基础教育阶段本应是培养孩子良好习惯和兴趣的阶段,却被应试培训占据了,美育、德育被搁置,教育资源被浪费了,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教育荒废的问题。急功近利化的教育是该悬崖勒马了!

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所长杨小微指出:“归根到底,现在很多学校的教育还是落入了应试教育的窠臼。现在升学主要还是看考试、看分数,于是什么东西有加分就考什么,导致各类竞赛教育泛滥。”

杨小微所长认为,与硬件知识相比,软件知识对现在的小学生来说更重要。现在小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都已经积累得不少了,学校要更侧重对他们兴趣的引导,要让孩子逐步建立起自己的志愿和目标,重点在于“育人”,在于孩子们的主动性。

第7篇

党建带妇建

4月16-17日,省妇联副主席马丽华等一行4人到大连就党建带妇建和妇女教育培训工作进了专题调研。4月16日下午,调研组在万达国际酒店召开了三级妇联参加的座谈会,市妇联、沙河口区妇联、庄河市妇联汇报了党建带妇建、妇建服务于党建、以“优雅主妇”评选活动为牵动的女性素质教育培训、大连女性论坛、中外妇女联谊晚会、中国家长教育工程、“沐浴阳光,共享和谐”系列活动以及社会化宣传和项目化运作等工作。

马丽华副主席对大连妇女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指出大连的妇女工作具有很强的时代感和超前性,同时又具有很强的实效性和针对性,针对高层女性开展的一系列活动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充分体现了开放性城市的特点和新时期女性的特色;针对贫困弱势妇女儿童群体设立的一系列项目,如“特困母亲救助项目”、“春蕾奖学金”项目、“爱心午餐”项目等,充分体现了新形势下妇联工作实施项目化、实事化运作和发展的新趋势,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满足了不同层次女性多元化的需求。大连市妇联近年来联合新闻媒体开展了一系列大版块、大篇幅的宣传,变“妇联想方设法争取新闻媒体宣传”为“新闻媒体主动找妇联宣传”,变“妇联四处拉赞助”为“新闻媒体主动为妇联拉赞助”,充分体现了妇联组织强大的社会影响力和妇联工作超强的社会吸引力。每次到大连来调研都有新感觉,有新发现,有新感悟,都会发现新典型,可以说大连的妇女工作一直引领着全省妇女工作的潮流,为推动全省妇女工作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很好的经验。

马丽华副主席对沙河口区和庄河市妇联的工作也分别给予了充分肯定。她说,沙河口区妇联对新形势下的妇女工作进行了深刻的理性思考,组织建设找到了很好的切入点,组织形式灵活,妇女教育培训工作开放度很高,充分体现了女性文化和自我教育的特点,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抓住了不同妇女群体的实际需求,因而工作起来游刃有余。庄河市党建带妇建工作非常有特点,把“三大主体”活动纳入了党建工作重要内容,给妇女工作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不论是在机制建设,还是在班子建设上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妇联工作有吸引力、影响力和号召力。马丽华副主席希望大连市各级妇联组织进一步深入贯彻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在如何提高新形势下妇联组织的适应力、加强妇女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索。

市妇联主席崔庆群在座谈中提出,做好党建带妇建工作,需要各级党委的高度重视,切实纳入议事日程,内容明确,责任清楚,措施到位,使之制度化、规范化。各级妇联组织更要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加强思想、作风、组织、队伍建设,自觉地服从服务于党建,自觉地围绕党的工作大局、围绕“三维交点”去设计、筹划、开展工作,做到有位更要有为。在谈到妇女教育培训工作时,崔庆群主席提出了三点建议:(一)开展妇女教育培训是妇联组织永恒的课题,是妇联组织长期而重要的任务,要贯穿于妇联工作的全过程。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针对妇女群众的多元化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培训,做到培训形式多样性,培训内容广泛性,培训效果实用性,切实体现鲜明的时代特色,满足不同利益群体的需求;(二)不断巩固发展妇女教育培训阵地,充分发挥阵地作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大连市妇联要重点打造三块阵地,一是面向广大妇女儿童的文化科技培训基地,二是面向下岗、失业妇女的就业培训学校,三是面向知识女性的培训活动场所,从而基本覆盖全市妇女;(三)整合社会资源,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多做“联”字文章,实现妇女教育培训工作的社会化。要坚持实践先行,取得成效后,积极争取政府的支持,大连市巾帼网上致富工程的顺利实施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这几年,大连市妇联实施项目化运作,充分挖掘社会资源,动员社会力量加强对妇女和妇联干部的教育培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4月17日上午,省妇联领导到旅顺口区进行了视察调研。旅顺口区区委副书记邹振松围绕党建带妇建工作,全面介绍了旅顺口区委开展的“五带五同步”活动,即:带思想建设,实现教育同步实施;带组织建设,实现组织目标同步规划;带队伍建设,实现干部同步培养;带工作发展,实现党政中心工作同步开展;带阵地建设,实现活动阵地同步创建。旅顺口区妇联主席丛霞从妇建服务于党建、妇联基层组织建设创新、妇联干部队伍建设等方面作了详细汇报。

听了旅顺口区党委、妇联的全面介绍后,马丽华副主席指出,旅顺口区党建带妇建工作已经形成了一套体系,“五带五同”的内容具体,机制健全,有特色,有效果,值得在全省推广。党建带妇建最重要的是用成果来检验。旅顺口区的成果就是带出了一个好的妇联班子,每个妇联干部都积极进取、情系妇女、奋力拼搏,是一个想事、干事、干成事的好班子。“共建共享、共同发展”的理念,在旅顺口区妇联的工作中体现得很明显,形成了社会化的工作格局、群众化的工作方式、市场化的工作机制,反映了大连市党建带妇建工作的总体水平。希望旅顺口区在党建带妇建、妇建服务于党建上有进一步探索,积累更多的经验。

第8篇

关键词:音乐艺术;南京;社会音乐教育;音乐传播;音乐社会考级

中图分类号:J60文献标识码:A

社会音乐教育,英文写作SociologyofMusic德文写作SoziologiederMusik,法文写作SociologiedelaMusigue,意大利文写作SociologiadellaMusica。从多种语言的读法来看,社会音乐教育是与社会、音乐、教育三方面均密切相关的。社会音乐教育这一词强调了音乐教育,也指向了社会,则明确标志出音乐传播和教育的对象是社会。它们(社会和音乐教育)是紧密互动的关系,从广义上来说,社会的经济基础决定着音乐教育物质条件;社会的政治制度与方针政策直接影响并制约着音乐教育思想方针的贯彻执行;而良好的音乐教育对于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带动经济社会的发展,推动文化事业的繁荣又发挥出它独特的功能。

音乐传播的定义可以理解为音乐作为信息在社会系统中的流动。音乐传播离不开社会关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又体现一定的社会关系。传受双方或者创作、演奏、传播、接收几方都有着各自的社会角色和社会地位,不管音乐传播是以横向的空间性流散,还是以纵向的时间性流散,它都不可避免的要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同时反映甚至派生新的社会关系。

从狭义上来说,音乐教育者是音乐的传播者,而社会上的人们是广大的受众,传播者们把对于受众未知的或不太了解的音乐知识和音乐传授给他们,使得受众求知欲获得满足,并提高了他们自身的艺术修养和艺术鉴赏力,而受众良好的反馈又会让传播者获得不同程度上的成就感,从而更加积极地投人到传播教育中去。这种精神上的传播与交流形成了良好的循环,因此能够达到一个理想的、传必求通的效果。

一、南京地区社会音乐教育现状概述

1.办学机构

南京地区的社会音乐教育机构一般分为四类:第一类,注册在文化局或教育局的教育培训学校,这类学校由教育局或文化局直接管理。第二类,各个区文化馆或群艺馆开设的艺术培训中心。第三类,挂靠在艺术院校下的艺术考级点,同时兼办艺术培训。第四类,注册在工商部门的琴行艺术培训中心。这四类艺术教育培训机构分布在南京市的每一个城区,虽然他们的办学目的不同,有的是为了社会教育需要,有的是以赢利为目的,但正是这些艺术培训机构的存在,才使社会音乐教育慢慢地开始普及,直到今天变成热门。

2.师资

南京有一所艺术专业院校,三所师范院校,其中都有音乐学院或音乐系,除此之外还有很多诸如省歌舞团等这样的艺术团体,所以师资资源对于南京来说还是十分的充足,对此我们也可以进行分类,第一类,专业院校的教师;第二类,专业院校的在校生;第三类,有艺术特长的非艺术院校者(比如艺术团体演员等);第四类,非艺术专业的音乐爱好者。一般情况下,由于专业院校教师和艺术团体演员的学费标准较高,教育培训机构为了赢利,一般会选择艺术专业院校的学生来做某专业的老师,这里老师的层次有本科、硕士与博士,硕博研究生学费标准要高于本科生,他们在培训机构的待遇也相对来说要好于本科生,而学生家长对于高学历的老师信任度也会高一些。不过也有一些规模较小的培训机构为了考虑赢利问题而会选择非艺术专业的音乐爱好者作为教师。

3.受众

南京是六朝古都,文化历史源远流长,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气息。这里的人们对于文化有着得天独厚的灵敏度,当社会音乐教育在上海、北京刚刚起步的时候,由于上海与南京的地理位置较近,容易受到上海社会音乐教育的辐射与影响。南京的社会音乐教育在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已形成雏形,在20世纪末到2l世纪初的十几年中迅速发展。从而形成了今天大规模的普及。南京社会音乐教育的受众群体各个年龄层次都有不同比例的存在,其中以小学生及幼儿园中班大班生为主,约占整个受众的70%左右;初中、高中及大学生约占整个受众的10%;社会中25—40岁的中青年人约占整个受众的13%;40岁以上中老年人约占整个受众的7%。由此看出,少年儿童是主要受众,占整个社会音乐教育对象比例的四分之三。

4.社会音乐教育课程设置与内容

第9篇

关键词: 育名师 创名校 校长 教师

我羡慕那些拥有一流的教学设施的现代化学校,我仰慕那些有着一颗敬业精神与教育教学成果显赫的师资队伍,我钦佩那些艰苦办学有创业开拓精神与深远影响力的名校长,我甚至企盼着自己能够置身于心目中理想的学校。当前如何办出让人民满意的教育是广大教育工作者讨论最为热烈的问题,“育名师”、“创名校”是当今教育、社会、家长所期望的,那么,又如何育名师、创名校呢?

一、争当成熟的校长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是对校长的期望和鞭策,是对校长的要求和勉励,是校长职责追求的目标,更是校长应该时时警醒自己的座右铭,我们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以先进开放的理念,严谨活泼的学风,神圣庄严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清楚地认识自己的校长职责,以完美的人格魅力带领全体师生员工,构建和谐校园,创造教育业绩。一个名校长,首先必须是一个称职的校长,必须是一个善于管理的校长,必须是一个博才实学、见多识广的校长,校长的思路决定着学校的发展和上升,校长的决策决定着学校的未来。有充分凝聚力的校长,即使学校存在着很大的困难,也会迎难而上,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创造佳绩,因此争创“名校长”是一个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陶行知先生很早就说过,校长是学校的灵魂,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学校和教师。欲育“名校,创名校”,自己必先成为一名成熟的校长。一是充满热情,校长要保持高度的自觉性,把全身的每一个细胞都调动起来,完成内心渴望完成的工作。二是确立责任意识,责任意识会使校长尽快成熟,会让校长更加卓越。三是科学发展的决策者、研究者。四是应有的聪明才智。校长乃一校之魂,这“魂”便是思想。五是重在实践。作为校长,有思想是前提,但更重要的是实践,在实践中用思想凝聚人心,管理学校,创造先进的办学模式。六是反思。校长要养成反思的习惯,培养反思的品质,常反思思想工作、经历和差距。差距也是财富,只有承认差距才能想办法缩小差距,才能超越。七是创新。没有创新,就没有出路,创新与学习,创新与反思是分不开的。八是自律。自律便是表率,也惟有自律,才能走向成熟抵达成功。

校长成熟的标志是:从以抓事为主到以抓思想为主,或者说由行政领导到思想领导,这时育名师,创名校就有希望了。

二、组建一流的教师队伍

一支结构合理、素质精良的教师队伍是教育发展的不竭动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我校立足于“两个适应”:一是适应新世纪发展要求;二是适应素质教育要求。坚持“三个着眼”:一是着眼综合素质加强;二是着眼整体素质提高;三是着眼整体结构优先。要加大“名师”队伍建设的力度,制定“名师”队伍、骨干教师队伍、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的具体措施,努力建设一支与学校品牌相称的、结构合理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我们鼓励教师通过岗位大练兵和参与教科研活动,通过学习县教育局下发的关于教师常规教学50条,通过学校的量化考核,通过师德培训,加强对教师的管理,提升教育教学水平;还通过召开家长会,介绍学校的办学方向和管理措施,介绍老师的敬业奉献精神和关心爱护“留守儿童”的事迹,让学生们“亲其师,信其道”,通过暑期的师德培训,使教师充分认识到教书育人,培养祖国栋梁的重要性和对工作的敬业奉献精神。我们在师资力量不配套的情况下,正在扎扎实实地结合本校实际,努力把我校教师培养锻炼成为有一定知名度的当地名师。北京大学有位校长说过:“有大楼,不一定就是好大学,有大师,也不一定就是好大学,有大爱才是一所好大学。”这话对中小学也适用,“育人先育德,成才先成人”,公平公正的阳光管理、大爱无私的教育和教学才是学校的发展之源。教师都爱着这个光荣而艰巨的职业,都爱着这群天真活泼、刻苦学习的学生,都爱着这个艰难中不断奋进的学校,教学才会达到理想的效果。

我校的做法是内部挖潜,大力培养年轻教师,促进教师跨专业流动,在新的岗位上实现专业化成长,做到循序渐进地“育名师”,通过大力提倡教师学历进修、自学考试、师资培训、继续教育培训、远程教育培训、名师讲座培训,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等方法,让教师多看、多听、多写、多实践、多反思来提升自身的业务素质。我校制定了校本培训计划、教师专业发展计划(以点带面)、教学教导工作计划、教研组工作计划,并且在日常实际工作中,认真贯彻落实。我校通过召开多次班主任会议,互相介绍班级管理经验,促进了班主任队伍建设的管理,使之科学化、规范化。我校注重的外语教学师资薄弱,在这种情况下,我校挖潜内部人才,采取集中培训,到开封市县街小学听课、交流,在校讲练示范课,现在,我校外语教师张淑菁在2007年度省、市外语优质课评选中被评为二等奖,我校教导处薛克红主任陪同听课、评课,并认真地总结教训,促进了教师专业化成长。

由于我校群策群力,依据校情管理学校,发展了学校,弘扬了学校的正气,因此,近几年来,没有学生辍学和转学现象,巩固率达到了99%以上。目前我校班子团结,士气上升;教师积极钻研新课改,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努力改进教学;分管负责人和班主任管理到位,学生遵守中小学生行为规范和文明之风正在逐渐形成,家长、社会和上级领导对学校的口碑日趋良好。

“育名师”,“创名校”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除以上论述的几个要点外,还需要有力的后勤服务保障和纯正的校园文化熏陶,需要我们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和教育形势,结合学校特点,制定长期规划,确立短期目标,从制度上保证,在实践中探索,于反思中前进。

我校曾几度辉煌,也几经徘徊,相信我们会走出困境,再次赢得赞誉。虽然还不能达到领导和社会的要求,但是我们正在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关于教育的方针政策,正在努力创造条件,以期办成人民满意的学校,争创有特色的学校,脚踏实地地争创一方“名校”。

只要我们怀着一颗对教育的赤诚大爱之心,名校离我们就不会太远,名师也将会逐渐培养出来。

参考文献:

第10篇

为进一步了解我市儿童少年校外活动场所的整体情况,更好地发挥儿童少年校外活动场所在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育人作用,全面推动我市儿童少年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和文化事业的发展,××市妇联对全市儿童少年校外活动场所进行了一次全面调查。通过发放调查表、层层摸查,对我市的儿童少年活动阵地的基本情况和存在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调查,现报告如下:

一、我市儿童少年校外活动场所的概况

近年来,我市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加大投入力度,积极建办儿童校外活动场所,为全市儿童少年提供了很好的校外活动阵地。主要有:

××市图书馆。2002年,市委市政府拨巨资在石梅广场建了一个占地9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11000平方米的现代化图书馆,设计藏书容量80万册,阅览座席800个。该图书馆分为书借阅处和少儿图书借阅处,许多中小学生都办了借书证,前去阅览,同时也开展少儿艺术培训。各中小学图书室、阅览室均可向学生开放,程度有所不同,教育局要求各小学图书室、阅览室向学生免费开放,各学校均有落实。这些都是儿童少年校外活动的有利补充。

××市青少年文化活动中心,是儿童少年校外教育的主要场所,1999年10月建成,占地面积1850m2,建筑面积4800m2,拥有各类大小教室和少儿剧场。现有专兼职教师60多名,其中5名高级职称,11名中级职称。开设美术、书法、器乐、舞蹈、棋艺、跆拳道、武术、文学读写、英语等专业,不定期地组织开展各类艺术比赛、知识竞赛、专业展览。

虞山少年宫,现有建筑面积1800m2,开设科技、文艺、体育、学科四大类20多个培训项目,年平均培训少儿10000多人次,现有专职教师13名,兼职教师100多名。为儿童少年很好的校外活动场。为了让××市儿童少年有更多更好的校外活动场所,建筑面积20000m2,投入6000万左右的××市青少年宫已列入市规划。

另外,电影院、公园也是青少年校外活动的主要场所。××市有京门影城、虞山大戏院、虞山国家森林公园、尚湖公园、宝岩生态观光园、赵园、曾园、燕园、亮山工程等,还有沙家浜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国防园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翁同和纪念馆、博物馆、美术馆、古琴馆、评弹馆和庞薰?美术馆等,儿童少年在学校组织下或利用假日常去活动。

除政府财政支持的这些儿童少年活动场所外,还有虞山业余艺术学校、小青松培训中心、塔前业余育人学校、图书馆教育培训中心、上海汪齐凤芭蕾舞学校××雅典娜分校、东方音乐培训中心、小哈波外语培训学校等10多处社会力量兴办和个人主办的培训学校,都是儿童少年校外活动的有力补充。

除上述列举这些培养儿童少年素质全面发展场所外,目前全市共建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30个、德育教育基地30个、法制教育基地25个、健康教育基地1个、科普教育基地13个、交通消防安全教育基地4个、劳动社会实践基地46个、社区健身路径20多处,这些场所也是儿童少年校外经常活动的地方。

二、儿童少年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市儿童少年校外活动场所为数不少,呈现蓬勃发展的趋势,但与先进地区儿童少年校外活动场所建设相比,还存在差距,与我市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相比,还存在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主要表现在:

1、场所数量、规模不足,在布局和结构上不平衡。××市儿童少年校外活动场所的规模还不能满足全市18万儿童少年的活动需要。有些场所没有充分发挥出教育功能,如一些学校的阅览室、电脑室、运动室等。市级儿童少年活动场所建成率太低,乡镇、街道尤其是社区的儿童少年活动场所较少。无法形成市、镇、社区三级儿童少年活动阵地网络。家长普遍反映,孩子活动的地方太少。

2、经费和投入不足,活动场所功能和设施不完备。从目前我市现有各类教育基地和文化活动场所来看,属市直接投入建设和管理的比例不高,除图书馆等大的活动场所外,大部分场所和设施都是单位自建,并以资源共享的形式向社会开放,尤其是社区内的活动场所投入太少。现有活动场所的设施添置、损坏维修、场地拓展因投入有限无法及时维护和更新,一些儿童少年活动场所的资金只能应付日常开支,难以对现有的设施和功能进行更新换代,更谈不上有较大的发展。

3、校外活动项目不全面。儿童少年校外活动应该包括科技、艺术、体育以及思想品德、劳动技能、社会交往等方面内容。由于我市儿童少年活动阵地自身条件限制和指导思想的原因,所以活动场所的活动项目一般主要集中在艺术类的教育和培训。而科技类、体育类、技能类、思想品德类(心理类)和社会类等的活动项目比较少,不能适应儿童少年素质教育和全面发展的要求。

4、校外活动场所管理体制不规范。因为多方面的原因,各种专门的儿童少年活动场所,诸如青少年文化活动中心、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等没有充分发挥其应有功能。一些属于公共设施的图书馆、体育馆等,也没有真正为儿童少年提供更多的方便,免费的活动场所屈指可数。而且这些场所又分属于不同的职能部门管理,很难统一协调,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浪费。另外,在对儿童少年文化娱乐场所的管理上,往往形成职能管理和治安管理的脱节,造成管理和处罚上的漏洞。

三、关于加强儿童少年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工作的对策建议

一是加强领导,加大对儿童少年校外活动场所的建设力度。搞好儿童少年学生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是各级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要积极争取将儿童少年校外活动场所建设纳入规划。儿童少年教育工作职能部门要统一思想,集中精力,争取各级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关心与支持,尽早规划,尽快实施,力争三至五年内建成一批市、镇、社区儿童少年校外活动场所。结合城市住宅建设以及小城镇建设的发展,在社区内大力开辟儿童少年活动场所,建立社区儿童少年服务中心。特别是中心集镇一定要建有一处以上儿童少年活动场馆。逐步形成以市青少年宫为主阵地,以各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儿童少年实践基地和社区、镇村活动场所为延伸的功能齐全,布局合理,设施完善的市、镇、村(社区)儿童少年活动网络。原创:要积极争取各级政府对儿童少年活动阵地建设的投入。由于儿童少年活动阵地建设所需资金较大,仅靠社会捐款和部门筹集建设是十分困难的,必须依靠政府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希望各级政府广开渠道,筹集资金。比如可以增加彩票发行额度,发行教育彩票,吸纳筹集资金,专款专用于儿童少年校外活动场所建设。要积极采取多种方式,因地制宜地加快各级儿童少年活动阵地建设。从××实际情况出发,我们认为可以采取财政投入新建扩建、改建和利用现有房屋设施三种方式建设市、镇、社区儿童少年活动阵地。在此基础上,积极发展以社区为依托,公办和民办相结合的儿童校外活动场所。同时,对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等给予儿童少年活动场所(包括新建)的捐赠,在缴纳企业所得税时予以优惠,捐献部分准许全额扣除。

二是严格管理,保证现有活动场所的充分利用。政府投资的文化体育场所必须坚持公益性原则,低费甚至免费向儿童少年学生开放,切不可挪作他用,或对外出租。中小学校要全天对本校学生开放图书馆、语音室、实验室、电脑室等活动场所和设施,图书馆、体育馆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要注意把握好关系,做好三个结合:一是校内外结合,就是把校内的现有设施建设和校外活动场所的建设相结合。校外教育不一定场所都在校外,可以因地制宜,校内外结合;二是新建和现有设施的完善相结合;三是建设、维修相结合。要调动多方面的积极性。政府所拨付的专项资金使用应通过联席会议进行讨论,要规划好、统筹好、使用好。

三是完善措施,提高校外活动场所的教学质量。

第11篇

摘 要:少儿舞蹈教育,是近年来根据我国少儿素质培养的教育理念要求,在教育机构上推出的一种崭新的教育观念。它对少儿智力、形体、品格、情操、审美的培养以及身体素质的提高等方面都起着很大的促进作用。本文结合实际调查数据和当前存在问题来浅析少儿舞蹈教育的特性和作用。

关键词:少儿舞蹈;素质教育;特殊性与作用

随着我国经济和文化的快速发展,艺术教育以它特有的艺术性、思想性、时效性和普遍性,逐渐成为提升我国素质教育的一项有力抓手,而将舞蹈这门独具创造力、审美力和表现力的艺术形式纳入艺术教育课程,也对提高少儿的艺术修养和思想素养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少儿舞蹈教育的特殊性

(一)少儿心理与生理的特殊性

少儿舞蹈教育是舞蹈教育中的初等教育阶段,对少儿的教育要不同于其他阶段的教育方式。首先是心理方面,少儿学生较为兴奋,缺乏持久和耐力,注意力容易分散,因此在掌握其心理特点的同时,要更加注重科学性与规范性;其次是生理方面,少儿学生骨骼组织含水量多,钙和盐磷成分少,骨密度较低,骨骼柔软,整个骨化过程尚未完成,是练习柔软度的最佳时期,但同时过度训练或非正规教学都易造成学生受伤或骨骼变形。

(二)少儿舞蹈教学的特殊性

在少儿舞蹈教学过程中,要以引导少儿发展为主体,促进其身心健康成长为核心进行教学。一是要遵循教学循序渐进的原则,由小到大、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地进行科学性训练,既要注重动作规范性,又要合理安排训练时间;二是要根据少儿的年龄、体质、生理及心理特点合理安排教学内容,避免使少儿产生乏味感;三是选择有趣味性、自娱性的集体舞蹈来激发少儿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开发其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少儿舞蹈教育的作用

(一)加快身心发育

少儿舞蹈非常符合孩子们好动的、通过感知和依靠表象来认识事物的心理特性,所以舞蹈动作这种肢体语言很符合他们的特性,并能激发他们的联想能力,开拓创造新思路。科学的舞蹈训练能提高少儿身体的灵活性和协调性,促进生理机能发育,还可及时纠正少儿的不良姿势。

(二)锻炼意志品质

少儿舞蹈基本都是以群舞的形式来表现的,通过锻炼不但可以培养其集体观念和协作精神,还可以激发其表现欲望,克服胆小、内向的心理,培养吃苦耐劳精神。

(四)培养审美观念

舞蹈中活泼可爱的人物、动物形象,配以悦耳的音乐,可以使少儿通过具体形象来认识世界;丰富的民族民间舞蹈,也可以使少儿了解各民族传统文化,让少儿通过自身的肢体、情感体验能真实的认识美、感受美。

(五)增进情感交流

舞蹈作为一种肢体语言交流方式,每个作品中除了美的展现,更着重在于情感的表达。例如少儿舞蹈《爱我你就抱抱我》就是通过直观的动作语汇来表达少儿内心情感,用他们所理解的陪伴、亲吻、夸奖、拥抱这些爱的表达方式,使父母感受到少儿的情感需求,从而增进他们之间的情感交流,家庭氛围更加融洽。

三、现阶段少儿舞蹈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监管难度大,措施待完善

近年来,少儿舞蹈教育呈现出火热趋势,各类舞蹈学校、培训班如雨后春笋般呈现。很多人把开办舞蹈培训班当成是一种盈利手段,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虽然能通过办理办学许可证和年审手续对办学机构进行监督,但对于未办证先办班、注册登记后改变教学场所及对于各类从事教学工作的艺术团体等缺乏有效监管,是导致违规办学问题发生的主要原因。

(二)家长选择存在盲目性

调查发现,将孩子送去舞蹈培训的家长有四种动机:一是父母总想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在孩子身上,替自己实现年轻时的舞蹈梦;二是家长间攀比成风,认为只有多掌握一门技艺才能保证今后足够的竞争力;三是通过舞蹈训练培养孩子高雅气质和优美的形体;四是为考艺术院校打基础。家长大多对舞蹈教育培训方法知之甚少,认为只要是舞蹈班就能训练好孩子,这也为违规办学、无证办学提供了生存土壤。

(三)硬件、软件水平有待提高

少儿舞蹈教学场所除了教学应有的设施外,还要考虑少儿身体健康成长这个重要因素。首先教室面积要足够大,且通风、采光适合;其次考虑到儿童骨骼发育和舞蹈训练弹跳动作多的特点,舞蹈教室地面设施应当有一定的弹性和防滑处理,否则会对少儿骨骼发育产生破坏性作用;另外,舞蹈训练班的部分教师是专业院校在读的学生,虽然有一定的舞蹈专业水平,但是缺乏少儿舞蹈教学的理论和经验,不能完全了解孩子当前的心理。

四、如何使少儿舞蹈教育的作用充分发挥

古人云:“玉不琢,不成器”,少儿作为“璞玉”,在舞蹈教育这个特殊而又复杂的环境下,逐渐陷入了被动,而少儿舞蹈老师如何去“琢”,怎样去“琢”,让每一块“玉”都能绽放其自身最美好的光彩,这才是摆在我们每一个少儿舞蹈教育者面前的问题。

1.建立健全监督管理机制。

一是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统一的教学质量考评标准,对各类培训学校进行年度考评,并将考评结果予以张榜公布;二是监督少儿舞蹈教材使用,制定教学目标和大纲,对于没有按照大纲要求完成教学任务的予以处罚;三是将业余艺术教育纳入职业教育管理,定期组织教学旁听、评比等;四是成立教育执法组织,加大对违规办学、无证教学人员的违规处罚力度。

2.加大少儿舞蹈教育教师培训力度,充分发挥少儿舞蹈教育的积极作用。

一是强化少儿舞蹈教师的基本素质。少儿舞蹈老师应该注意自己的仪态和言行举止,不应佩戴过多的首饰或是浓重的彩妆;应多用鼓励性的语言去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用激情和肢体动作去感染他们,带领他们进入欢乐的舞蹈世界;勤学敬业、品德高尚,有积极的工作态度,更要具备良好的师德。

二是提升少儿舞蹈教师的综合艺术教育水平。少儿舞蹈不仅有独立的专业性,也具有综合性,少儿舞蹈教师也应具备多面、丰富的少儿艺术知识。形象鲜明具有儿童特点的音乐,充满幻想和情感的童话故事、童谣,都能让少儿舞蹈教育者从不同的角度去捕捉这个专业的闪光之处,对儿童舞蹈进行补充、启示。教师还应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水平,时刻保持着创新精神,同时多与家长沟通,经常了解孩子的学习生活情况。

综上所述,少儿舞蹈教育的开展不仅可以拓宽少儿知识领域,提高认知能力,更有益于促进少儿大脑健康协调发展。舞蹈集德、智、体、美教育为一体,且有直观性、形象性、参与性、感受性,符合少儿的心理、生理特征,是对少儿进行素质教育的一种很好的教育形式。少儿舞蹈教育应坚持少儿主体性原则,根据少儿独特的生理条件及心理特征,在充分发挥舞蹈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前提下,以全面促进少儿身心健康发展为根本出发点进行教学。可以看出,在这个教与学的过程中,少儿舞蹈教师是少儿舞蹈教育的关键性力量,只有完善教师队伍体制建设,才能使少儿舞蹈教育在素质教育和社会发展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作者单位:新疆师范大学)

注释:

① B.A.苏霍姆林斯基.《苏霍姆林斯基选集》(蔡汀/王义高/祖晶译)[M].北京:科学教育出版社,2001:538.

参考文献:

[1] 吕艺生.舞蹈教育学[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

[2] 朱智贤.儿童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 陈丽.少儿舞蹈的教育作用[J].魅力中国,2007(7)

第12篇

关键词:幼儿;体智能课程;教学模式

体智能课程在幼儿的学习成长当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时这门课程也是学前教育不容忽视的一个构成要素,关系到幼儿体质素质的增强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在大力推动阳光体育教育的背景下,在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之下,必须把着眼点放在幼儿教育上,对体智能课程教学模式进行积极探索和全面改革,为幼儿体育教育指明改革方向和前进道路。本文将重点就幼儿体智能课程教学模式进行探讨。[1]

一、幼儿体智能课程的主要特征

体智能课程为幼儿各方面能力的发展,特别是体育素质的进步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要对课程教学模式进行积极探索,首先还需要了解这门课程的主要特征。第一,体智能课程倡导将快乐作为根本出发点。体育的本质就应是快乐快乐,体育才称得上是成功的体育,所以在课程教学中要让幼儿感受到其中的快乐,轻松掌握多元化的技能。第二,体智能课程关注体育社会价值的实现。也就是说,除了能够在体智能课程支持之下,提高幼儿的体质素质和智力能力之外,还能够培育幼儿文明礼貌、诚实守信、互帮互助、团结协作等方面的习惯,使得他们的社会适应力得到有效发展。第三,体智能课程安排要求关注幼儿的兴趣爱好。要让幼儿积极主动的参与课堂学习活动,并且从中学有所获,就要考虑到他们的兴趣爱好,用他们感兴趣的形式呈现内容和技能,保证教学质量。第四,体智能课程带有延伸性和挑战性。体智能课程并非是单一的体育课程,还实现了在教学内容和教育目标方面的延伸。同时课程还有明显的挑战性,能够为幼儿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发展提供必要支持。

二、幼儿体智能课程教学模式优化方法

1.关注幼儿教师综合素质提升确保课程有效实施

教师的素质能力直接关乎课程教学质量,假如教师的综合素质不过关,不能够为幼儿提供必要的学习支持,那么体智能课程教学模式的优化也无从谈起。幼儿体智能课程对幼儿教师素质的要求是非常高的,而且在这门课程的实施当中,教育部门给出了幼儿教师最低学历要求以及有关教育经验的严格规定。幼儿教师要想真正承担起课程教学的职责,在体智能课程教学当中发挥个人价值和幼儿的主观能动性,就需要主动接受相关教育培训,不断丰富知识和提升技能,为体智能课程的全面实施提供必要条件。幼儿正处在快速发展阶段,其身心发展规律和特征也有一定的特殊性,这就需要体智能教师在推进教学活动时,要充分尊重幼儿,给予他们自由发展的空间和平台。面对缺乏体智能课程开展经验和对幼儿身心特征把握不够全面的教师,需要开展专门化的教育培训,以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尤其是要让幼儿和教师之间保持密切亲近的关系,要求教师避免用成人化思维指导他们参与学习活动,使得幼儿在体智能课程当中快乐成长与健康进步。[2]

2.发挥活动在体智能教学中的价值拓展实践平台

体智能课程和其他的课程相比更具实践性,而且更应该把关注点放在引领幼儿完成体能锻炼方面,注意增加室外以及户外的实践活动,以便增强幼儿参与学习活动的主动性,让他们拥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教室以外的内容,扩大他们的眼界,为幼儿体智能综合素质的发展提供必要条件。其中在晨间的实践活动当中,可以为他们提供各式各样的体育玩具以及体育器材,让他们从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材料,自由结伴,并根据个人喜好和意愿完成体育游戏活动。这样的活动形式能够锻炼他们的自主能力,培养独立性。在午餐后的活动当中,可以组织开展相对闲适的体育游戏,比方说带领幼儿去到树林当中散步,带他们去到花园当中为花浇水。下午的游戏活动可以适当的增加难度和活动力度,增加体制能课程的竞技性,让他们在玩耍娱乐的同时得到锻炼,特别是培养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总而言之,教师需要恰当安排教学实践活动,在时间和内容以及活动形式方面进行准确合理的设定。[3]

3.充分挖掘幼儿爱好特长丰富拓展活动教育内涵

体智能课程是关乎幼儿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课程,而教师承担的职责不单单是要看护好广大幼儿,更为关键的是要结合幼儿的兴趣爱好以及天赋条件组织训练活动,让他们的内在潜能得到发挥,也让幼儿可以将兴趣爱好转变成为专长与个人能力。过去体智能课程教学模式落实当中存在的一个偏差就是忽略幼儿的特长以及兴趣,不仅无法让幼儿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还在极大程度上限制了他们的成长。幼儿教师需要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对幼儿进行全方位的观察,为他们建立成长档案,记录他们在体智能课程当中的表现,归纳和总结他们的兴趣爱好以及特长,以便在接下来的教学组织实施当中更具针对性。其中需要特别注意增加亲子活动,引导家长主动参与体智能教学,让家长可以以此为契机与幼儿进行互动交流,更加深入的了解孩子,帮助他们更好的成长。

幼儿时期正是发展智力和培育性格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积极助推体智能课程的教学和创新有助于推动幼儿的全面发展,同时也能够扎实我国的教育基础,为教育事业的进步和人才培养工作的落实作出贡献。幼儿教师必须树立开放性和创新性的教育理念,把改革体智能课堂教学模式作为一项关键性内容,在对幼儿进行体育训练的同时,充分挖掘其智能发展的潜力,最终为幼儿的综合素质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参考文献

[1]刘梦.牡丹江地区幼儿体智能课程现状研究 [J].体育大视野,2018,(10):168-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