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骨折病人护理问题

骨折病人护理问题

时间:2023-08-03 17:28:1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骨折病人护理问题,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骨折病人护理问题

第1篇

【关键词】 老年人 骨折病 健康教育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老年人骨折日趋增多,由于患者年龄大,合并症多,因此,对老年骨折病人进行治疗并给予健康教育,能使老年骨折病人了解疾病的诊断、治疗、康复的基本知识,积极配合疾病的治疗与康复,清除或减轻患者负面心理效应,进而达到减少防止护理不当引起的后遗症,促进骨折早日康复的目的。

1 临床资料

2007年2月~2008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老年骨折病人53例,其中男28例,女25例,年龄60~82岁,其中车祸26例,高处坠下15例,摔跤12例。

2 方 法

2.1 入院介绍。由于老年骨折病人发病突然,缺乏心理准备,加之疼痛较剧,大多具有恐惧、紧张、忧虑的心理反应。入院时护理人员要热情接待病人和家属,详细解答病人提出的问题,尽可能多向病人提供有关信息。向其介绍主管医生、护士和病区护士长,并及时详细询问病情,简明介绍病区环境,医院膳食及探视制度等。使病人感到亲切、安全,从而产生信赖感,初步形成良好的接受治疗与护理的身心状态。

2.2 检查前教育。老年骨折病人体弱多病,许多患者往往不同情度地伴有其它慢性病,如冠心病、高血压、慢性支气管炎等。因此检查的项目相对较多,主管护士要向患者说明做检查的目的、前期准备、注意事项等等。

3 术前、术中、术后教育

3.1 手术前期。对已经决定手术方案的病人,要详细介绍手术前期的准备工作、术后的治疗及护理、术后的功能锻炼的配合、术后停留各种导管及训练床上大小便的必要性等,主管护士需详细向患者交待清楚术前注意事项。

3.2 手术期。手术后自理能力的丧失、手术引起身体有剧烈疼痛、各种潜在可能发生的并发症,这些都需要护士在心理和生理上给予病人支持和安慰。提供全方面的生活护理,密切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以减轻病人术后的疼痛。

3.3 手术后康复期。术后告诉病人或家属不同麻醉所需禁食时间,术后3小时以后,术后的疼痛已减轻,各种导管已拔除,这时期病人必须尽快进行各种术后的康复锻炼。向病人提供各种锻炼计划,监督执行。出院前必须做好出院指导,如:出院后的休养,老年骨折病人出院后的休养十分重要,应做到起居有律,动静结合,心情舒畅,饮食有节。继续加强功能锻炼,复诊时间、注意事项等。

4 保守疗法健康指导

老年骨折病人有相当一部分不宜手术,也有病人不愿意手术,一般采用保守疗法。如股骨干骨折、股骨粗隆间骨折等,一般先需牵引,使骨折正确对位。必须向病人说明牵引重量现位置十分重要,不可擅自改动,牵引后,因需长期卧床,要指导患者及家属预防早期并发症有发生,如勤拍背、有效咳嗽及深呼吸等运动每天1~2次,每次10~20分钟,可预防肺部感染。勤换,保持床单清洁平整,骨突部位用红花酒精勤按摩,补充老年患者足够的营养素,可防止褥疮的发生。

5 饮食指导

老年骨折病人的饮食:宜营养丰富、易消化、含钙量高、低胆固醇的饮食。在骨折早期,鼓励患者多吃粗纤维食物蔬菜、水果等,防止大便干燥,以利大便通畅。在骨折早期,因局部组织损伤可出现创伤反应, 如吸收热、疼痛等,使食欲下降,这时宜进清淡可口易消化的软食,如粥、面条、软饭、新鲜鱼、蔬菜、水果等。骨折中期,需补充大量的蛋白质、维生素、磷、钙质,如鸡蛋、牛奶、豆制品,以满足骨折愈合的需要。骨折后期,按中医的理论要滋补肝肾,如排骨汤、红枣枸杞子汤等等。

6 出院指导

6.1 休养。老年骨折病人出院后的休养十分重要,应做到起居有律,动静结合,心情舒畅,饮食有节。告知病人出院后要坚持按计划进行肢体功能锻炼,预防骨折后期并发症,使关节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恢复。

6.2 复诊。根据不同骨折愈合情况,可15~30天来院复诊,主要检查伤口、骨折愈合及功能恢复等情况,给予换药、拍片及其它相应处理。遇到特殊情况,如出院后发热、伤口红肿热痛等,要及时来院处理。

7 结 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的护患关系-主导与从属的模式发生相应的变化,病人的自主性、法律意识,对医疗护理质量要求不断提高。通过全面评估病人的情况,了解病人的所需。给予具体化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知识指导。制定病人及家属的教育需要;建立教育目标,选择教育方法;执行教育计划、出院指导等。使病人了解疾病的有关信息,有利于消除焦虑紧张的心理情绪,使病人产生一种安全感;提高了病人健康保健知识,同时也可有效地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达到减少并发症,防止护理不当引起的后遗症,促进骨折早日康复。

第2篇

关键词:老年股骨颈骨折;护理风险与防范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3-0215-02

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年人疾病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而股骨颈骨折又是老年人高发的一种外科疾病,同时老年人常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基础疾病,因此,对老年股骨颈骨折病人存在或潜在的风险因素进行评估,根据风险类型制定有效防范措施是非常必要的。2008年1月至2011年11月,我科共收治了70岁以上老年人股骨颈骨折患者 80例,我们从病人自身的风险因素 (年龄、合并疾病、性格、心理状态等)、环境的风险因素 (病床、地面)、给药的风险因素、 病人交接的风险因素、便器使用中的风险因素、护理人员素质水平的危险因素、工作流程上的风险因素等几方面来评估病人潜在的客观存在的各种风险,并及时制定有效防范措施,有效的减少了风险的发生,所有病人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康复出院,治疗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1 做法

1.1 评估老年股骨颈骨折病人存在的护理风险:由于老年人自身适应性、协调性下降,主动活动减少加上年龄偏高,生理调节、自身调节能力下降,容易引起误吸、猝死、摔倒、坠床、压疮 、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等并发症;常伴有高血压、脑血管病、糖尿病、骨质疏松症、早期老年痴呆、视力障碍等疾病,治疗常常涉及多专科用药、治疗;护理上涉及多专科护理,工作上存在较多的护理风险,有时即使极为简单或看似微不足道的护理活动都会存在风险[1]。如:各型糖尿病的专科治疗、各种胰岛素使用和注意事项,如没有经过专科的护理培训,注射胰岛素使用方法不正确容易引起低血糖、低渗性昏迷等护理风险。

1.2 组织全科护士对科内潜在和存在的护理风险进行学习交流,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对常见潜在护理风险:误吸、猝死、摔倒、坠床、压疮 、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心力衰竭、出血性休克、骨折部位移位、术后内固定物(螺纹定、钢板、植入骨片等)松动、人工髋关节脱位、伤口感染或髋关节感染等相关知识,及时组织全科护理人员进行学习,并规范各工作流程;对涉及它科的护理风险的相关知识,采取护理咨询,护理查房、组织专科讲课、参加院内相关知识学习等形式,不断提高护士处理风险的应急能力,提高风险意识。

1.3 制定科内各种护理风险的应急处理流程,完善各种报告制度:根据科内常见潜在和存在护理风险,制定猝死、误吸、跌倒、坠床、术后人工髋关节脱位等应急预案处理程序,并经常组织学习及在晨会期间或床旁交接班时抽查提问,同时组织全科护士演练误吸、摔倒、坠床等常见风险预案及处理程序,使全科护理人员通过观看演练,加深理解,熟练掌握,并正确应用。

1.4 组织实施,防范于未然:老年股骨颈骨折病人由于疼痛、肿胀等刺激,病人容易并发各种并发症。过去护士进行护理操作时,很少向病人及其家属告知可能出现的问题具有风险性,以及解释需要配合的方法和原因等。而风险管理则强调将护理操作中的高风险在护士和病人、家属间透明化,使“家长制”管理转变为“理解配合”型,达到护患双方互利的目的,保证了护理安全和服务质量[2]。病人入院时,接诊护士要认真做好体格检查工作,对压疮好发的骨隆突处认真检查皮肤情况,对院外带入的压疮要写好护理记录,并填写高位压疮评估表及压疮报告单,留家属陪护,详细做好入院须知宣教及健康教育,告知住院期间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减少因未尽告知义务而导致护理风险的发生。

1.5 加强风险管理,提高护理质量:病人入院后及时评估存在和潜在的护理问题,制定出原始的护理方案和护理措施并组织实施。入院初期,由于骨折致局部剧痛、肿胀,病人往往拒绝翻身、抬臀、活动患肢。患者骶尾部、足跟部、内外踝等受压的骨突部位,极易发生压疮。同时由于疼痛的刺激,病人出现烦躁不安,拒绝配合的情绪变化,有发生坠床、摔倒等风险。疾病初期护理措施的重点做好病人的健康宣教,讲解压疮危害及防范措施,根据病情帮助或协助病人翻身、抬臀,受压部位予垫水垫或气垫,减轻局部受压。烦躁病人适当使用约束带、加防护床栏、专人看护、关心安慰病人,取得病人的配合,防止坠床、摔倒等护理风险的发生。其后应根据疾病各期特点,动态式制定相关的护理措施,预防护理风险的发生。对非本专科能解决护理问题,采用护理咨询、护理查房等方法寻求解决措施。整个管理过程,应遵循规范-创新-再规范-再创新的管理思路,用扬弃的观点,不断审核各项护理流程[3]。

2 体会

2.1 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各种应急预案,护士既是创造者,也是使用者和受益者,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各项应急预案从评估制定实施,整个过程由科内护士直接参与,整个过程护士心中有数,能充分调动护士的主观能动性,使护士能深入了解风险管理的意义,并积极投身到风险管理中去。

2.2 有效降低护理风险的发生,营造良好的护患关系 。护士工作时能更有效地对重点病人、重点病种、重点的治疗、重点护理、重点时段及时有效地监控。根据我科部分病人并发糖尿病,在接受胰岛素治疗期过程中,任何时间都可以发生低血糖,但夜间多于白天[5]的特点,凡接受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人都会被列如夜间重点监控的对象;同样地当天接受手术治疗,特别是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的病人,早期可因术口出血量多而有出现失血性休克可能,也列为重点观察的对象。科内潜在和存在的护理风险预报及各项专科应急预案的制定,使护士工作更有目的性,把有限的时间放在重点的工作中去,克服盲目性、依从性,有效降低护理风险的发生 。

2.3 风险意识增强,保护意识、自律性高;病人入院体格检查、皮肤情况的检查由马虎应付式主动检查和汇报;通过强化护理风险管理,强化了护士护理风险意识和责任心,明确了职责范围,克服了随意性,盲目性,使各项护理工作规范化、合理化、标准化,有效降低护理风险的发生,保障了病人的生命安全,护理质量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 陈辽平.香港医院的医疗风险管理[J].医院管理杂志,2000,7(4):313-315

[2] 钟煜.普外科风险管理体会[J].护理学报,2006,13(9):89-90

[3] 张广清.流程再造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临床护理,2002,1(3):37-39

第3篇

【关键词】 骨折;疼痛;护理;镇痛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2-0958-01

骨折患者最痛苦的经历,莫过于疼痛,特别是手术后疼痛对患者影响较大,也不利于术后的恢复。我院在术后镇痛方面,一直是麻醉医师为主导,护士在疼痛护理中缺乏主动性,这种模式对病人的镇痛效果虽然较为专业,但由于麻醉医生与病人接触的时间没有护士多,病人出现疼痛时,不能在第一时间内得到及时地业务与心理指导。基于这种现状,为了发挥护士的优势,让更多的患者享受无痛的权利,拓展护士的职业,我科建立了疼痛护理管理模式,将护士作为疼痛管理的主导人员,强化护士主动参与疼痛管理意识,以提高患者疼痛控制的质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3年1月――6月,对我科收治的78例创伤性骨折患者,实施疼痛护理管理模式。其中,男51例,女27例,年龄17-69岁。其中,上肢骨折19例,下肢骨折52例,多发性骨折5例,骨盆骨折2例。根据主诉疼痛的程度分级法(VRS法),设定疼痛护理目标为:疼痛级别占骨折病人总数应达到Ⅰ级(轻度)80%以上,Ⅱ级(中度)低于20%、且疼痛次数24小时不得超过3次,Ⅲ级(重度)低于5%,且疼痛缓解时间不得超过30分钟。

1.2 方法 将疼痛管理纳入骨折患者疾病护理常规内,责任护士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按照无痛化护理管理模式进行疼痛护理工作,并作好相关记录与效果评价,具体内容包括对患者进行疼痛教育、疼痛评估,提供非药物疼痛治疗方法,参与、实施镇痛方案,持续评价镇痛效果,负责术后镇痛泵的管理。

第一步:患者入院时,根据病情评估患者对疼痛的认知度和对医疗镇痛的期望值。入院后一天三次评估,即早7点、上午11点、下午三点、晚7点.连续三天3分,即改为一天一次,每天下午3点评估,记录在三测单疼痛评估栏内。术后一天四次,连评3天3分,即改为一天一次,每天下午三点评估,记录在三测单疼痛评估栏内。疼痛大于或等于4分,每4小时评估一次,连测3次3分后,按规范评估。

第二步:根据评估情况,对病人进行个性化疼痛教育,改变错误的疼痛认识和对镇痛药物的过度期望,并和病人一起确定术前与术后的疼痛控制目标。

第三步:护士把评估情况报告主管医师和麻醉医师,以结合病人创伤程度、手术时间长短、手术范围大小,预先制定术前及术后镇痛方案,开出医嘱。

第四步:病人手术结束后,与麻醉医生交接术中麻醉、镇痛药物、镇痛泵的使用情况,护士主动对镇痛泵进行管理。即必须在日常评估单上记录,每班观察及交班。

第五步:责任护士执行镇痛医嘱后,对病人疼痛持续评估,并实施疼痛护理管理模式,对Ⅰ级(轻度1-3分)疼痛,由护士采取非药物疼痛治疗方法缓解疼痛;对Ⅱ级(中度4-7分)疼痛,护士在采用非药物疼痛治疗的同时,告知值班医生,遵医嘱使用镇痛药物;对Ⅲ级(重度)疼痛,立即告知值班医生,遵医嘱临时使用镇痛药物和执行新修改的镇痛医嘱。

第六步:每日8时,对前24小内疼痛护理效果进行评价和记录,并把评价结果告知主管医师,以修改镇痛医嘱。

2 结 果

2.1 镇痛效果明显 通过实施疼痛护理管理模式,骨折病人术后镇痛效果总体水平得到提高,本组骨折病术后1-3天内,总体疼痛控制在轻度有87.6%、中度10.7%、重度1.7%,达到了疼痛护理设定的目标,见表1。

2.2 患者满意度提高 我院在骨折病人的疼痛管理中,传统的方法是术前由医师医嘱镇痛药物,术后由麻醉医师使用镇痛泵。特别是术后镇痛泵的管理,病房医护人员均依赖于麻醉人员,当病人出现控痛效果不好时,医护人员才与麻醉医生联系,但麻醉医师由于工作性质,不能做到随叫随到,有时因为到病床查看的时间延迟,病人心理上很不满意,也会加重疼痛的感受。通过实施疼痛护理管理模式,责任护士每天对疼痛评估,随时到病床前解决疼痛问题,能够在药物镇痛的同时,配合非药物的护理方式,提高了镇痛效果的同时,体现了优质护理服务,患者对医疗服务很满意。

3 讨 论

疼痛是骨折病人最痛苦的经历,其症状受心理状态和其它因素的制约,直接影响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早在1995年,美国疼痛协会主席James Campbell就提出,将疼痛列为继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四大生命体征之后的第五大生命体征。我国传统的疼痛管理常由麻醉医师实施[1],而麻醉医师的首要任务是麻醉及术中疼痛管理,术后与科室医护人员交接之后,病人的疼痛管理成为了空白区。

骨折疼痛不仅由创伤直接导致,患者的不同心理反应也会不同程度地影响疼痛感觉阈和耐受阈[2]。护士主动参与疼痛护理管理有很多优势,在护理观察患者病情时,可以根据患者的表情行为,充分了解患者疼痛的心理因素,针对不同情况分别予以非药物治疗,如与患者交谈而转移注意力,选择适当的时机告知患者治疗的进展及计划,鼓励患者积极参与疾病的治疗,使患者的情感得到发泄,以减轻或避免疼痛。在实施护理操作时,要准确和轻柔,减少对伤口的刺激。在术后镇痛泵的管理中,按时检查止痛泵的使用情况,以了解镇痛方案的有效性,当发现有疼痛不能耐受的患者,及时与医生联系,必要时使用止痛药物。

在疼痛的治疗过程中,护士运用心理护理学为患者服务,教会患者全身放松法,做好心理疏导工作,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说明其创伤组织可获得恢复,以减轻其焦虑程度,缓解不良情绪造成的致敏性疼痛[3];护士应用非药物疼痛治疗方法,使病人在心理上得到安慰,再配合镇痛剂的使用,使患者疼痛得到及时的处理,缩短了疼痛缓解时间并增强镇痛效果[4]。

参考文献

[1] 鄣向丽,周玲君,钱火红,等.术后患者疼痛状况调查研究[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9,15(36):3865-3867.

[2] 郭文琴,李会川.创伤骨科患者的心理护理与疼痛干预.临床合理用药,2010,3(2):89-90.

第4篇

【关键词】扶拐;骨折;康复;护理指导

拐是下肢骨折病人康复过程中常用的辅助工具,扶拐练习行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有的病人因为护理指导不到位,出现再次骨折,内固定断裂等严重并发症。

1临床资料

我科自2003年5月至2007年4月共收治下肢骨折43例,由于扶拐不当致内固定物断裂2例,再次骨折1例,骨折成角畸形3例,神经麻痹1例。经扶拐训练的护理指导宣教,2007年5月至2010年9月共收治下肢骨折病人51例,无一例因扶拐不当发生并发症。

2 护理指导

2.1医护合作:骨折病人的治疗与康复计划一般都由医生制定,也有的医生注重手术而忽视康复治疗。护士在指导病人扶拐训练时要争取医生的指导和支持,做到医护合作,制定出详细的训练计划。

2.2护患合作:患者是执行训练的主体,在指导训练的过程中,要得到患者的认可、理解与合作,这就要求护理指导者有扎实的骨科康复理论知识,掌握骨折愈合的全过程及注意事项。

2.3前期准备:根据骨折部位、固定方式及愈合程度,在确定可以扶拐训炼前,要指导患者在床旁训练1―2周。先可坐在床旁,将双下肢悬于床边,加强髋膝踝三大关节的屈伸训练。对于股骨骨折和膝关节损伤的患者,膝关节的屈膝功能会有一定程度的障碍,只能在小腿自身重力下进行膝关节的屈曲练习,不可强外力下屈伸膝关节。对于胫骨骨折及踝足部损伤的患者,要提前告知因患肢垂悬,静脉回流不畅,会出现踝部、足部充血水肿,这时需平卧并抬高患肢,待肿胀有所消退后再作下肢悬垂训练,反复多次进行。几天后可坐在床旁方凳上做坐姿训练,足底不用力的平踩地面,同时可进行滚“线圈”锻炼,患肢功能锻炼的同时,健肢也要进行肌肉与力量的锻炼。

2.4拐杖选择:选择质量好、扶手牢固、高度可调试、拐头有防滑装置的轻便拐杖,通常用铝合金制品最佳。发放拐杖时,要检查拐杖是否存在质量问题,要根据患者的身高调试好拐杖的高度,一般高度是患者双手扶拐,拐顶距离腋窝5cm。

2.5扶拐步态:

2.5.1站姿训练:患者扶双拐站立,健肢和双手用力,患肢自然下垂,足底着地不受力,与健足平行并相距5―10 cm,双拐着力点稍前,使双足与双拐头呈等腰三角形。如果踝关节背伸受限患肢可稍前伸,不可强求双足平行而屈膝前足着地。

2.5.2重心训练:患者直立,在双拐保护下,身体的重心向健侧肢体转移,单腿直立,稳住重心,同时提起双拐前移20―30 cm,患肢提起跟着向前迈步,身体前倾,重心前移,双手扶拐受力,腱肢提跟前足着地欲迈步姿势。重心后移,身体直立,患肢及双拐同时收回,恢复原姿,反复多次训练。

2.5.3行走训练:扶双拐直立,先迈患肢同时提拐前移20―30 cm,足与拐头同时落地,足尖不可超越双拐头连线,站平稳后,双手撑拐同时健肢向前迈移,如此前行。早期训练时腱侧足不可超过患侧足,一般以落后患侧足底1/3为宜,以免重心后倾身体后倒,待扶拐行走适应后再指导双足等距行走。

2.5.4患肢力度:扶拐行走时如何掌握患肢受力程度要给予明确的指示,长时间不受力会导致骨与关节的废用,更不利于骨折愈合和肢体功能恢复。过度受力会导致内固定疲劳甚至断裂,骨折不愈合。根据骨折的不同部位、固定方式和愈合程度,指导患肢在不同阶段的受力。可让患者将患肢站在体重秤上用力,感受患肢受力的大小。

2.6弃拐时机:下肢骨折病人用拐是暂时的,骨折愈合后应该及时弃拐。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发现部分病人弃拐过早,导致骨折畸形甚至钢板弯曲或折断,影响病人的康复,甚至需要再次手术。也有部分病人对骨折愈合存有顾虑,不敢弃拐,时间久了,可以造成双下肢力不平衡而不利于患肢的康复。弃拐的原则是骨折部达到骨性愈合。

2.7注意事项

2.7.1早期扶拐行走要有人陪护,陪护人员要跟随在患者的后方,防止重心不稳身体后倾跌倒。

2.7.2在确定可以弃拐前不可随意弃拐。有的患者自律性效差,如在室内拿东西懒得扶拐,认为弃拐走几步没事,诸不知身体重量全部集中在骨折处,长此必损。

2.7.3对于下肢长管骨骨折,不主张扶双拐一段时间后改扶单拐,因扶单拐患肢受力时会产生剪切力,使骨折处疲劳。

2.7.4如果较长时间扶拐,拐头上的防滑装置破损,要及时更换以免不慎滑倒。

参考文献

[1] 陈春莲.交锁髓内钉在下肢骨折中的应用及护理[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7(13).

第5篇

【关键词】 老年;骨折;心理护理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2.08.390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2723-01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发展,中国已成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老年人口已达1.34亿,占全国总人口比例已达10%,并以每年3.2%的速度增长,预计到2050年将达到4亿,占总人口比例的25%,老年骨折患者也随之增加,老年患者占我科的4%,随着现代护理学的发展及护理观念的更新,医院的护理工作已由以疾病为中心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为提高老年骨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康复效果提供了参考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09年3月至2010年9月老年骨折患者49例,男28例,女21例,年龄62-85岁之间,体重47-60kg。其中股骨颈骨折16例,股骨粗隆骨折16例,胫腓骨骨折8例,尺骨骨折7例,髌骨骨折2例。

1.2 判定标准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在入院时和出院时各进行一次观察记录患者的生活质量。采用国际普通生活质量量表(SF-36)[2],对老年骨折患者生活质量进行测评,此量表由36个单项组成,分别从生理机能(PF)、生理职能(RP)、躯体疼痛(BP)、一般健康状况(GH)、精力(VT)、社会功能(SF)、情感职能(RE)、精神健康(MH)等八个方面,对骨外科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测评。首先对有效问卷编号,计算原始分,再以标准公式计算转换分数各维度得分范围为0-00分,除BP外,得分越高说明该方面健康状况越好,详细结果,见表1。

1.3 数据处理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以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χ±s)表示进行t检验,P

2 护理

2.1 入院人性化护理 骨折患者在入院初始就遭受着急性的疼痛,肢体功能障碍的折磨,这就要求我们尊重、理解、关爱老年患者,关心体贴患者,积极了解患者的心理变化,以亲切温和的语言和文明规范的行为,对患者进行耐心、细致的心理沟通和帮助,以帮助其解除思想负担,使患者以轻松愉悦的心理状态积极地配合治疗。从温暖的家庭到陌生的医院,对周围一切环境会表现出一定程度的不适应,多数老年患者会表现出过于关注自己的健康状况,入院后在心理上容易产生焦虑和恐惧,这就要求我们根据患者不同的受教育情况、生活习性、家庭经济状况等情况,主动运用不同方式与患者进行必要的沟通交流,把科室的环境、主管医生、主管护士的信息、详细地向患者及家属做讲解,让患者对治疗方面放心。为稳定老年患者情绪,要详细介绍其病的相关知识,让患者放松心情,帮助患者尽快适应环境,让患者积极配合治疗。

2.2 支持性心理治疗

2.2.1 解释 通过对患者讲解所患疾病的一般知识,如疾病的性质、治疗方法和预后等,让患者明白自身疾病的实际情况,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

2.2.2 安慰 安慰性语言能对患者起到支持性作用,它消除陌生感,使恐惧的患者获得安全感,使疑虑的患者产生信任感,使紧张的患者得以松弛;使孤独的患者感到温暖。护士在安慰患者时,应充满爱心同情心,真正站在患者的角度理解患者,只有情感交融,才会收到理想的效果。

2.2.3 指导 指导性语言是指运用语言的教育指导作用,提高患者的认识水平,敢于面对疾病治疗和转归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情况,保持积极稳定的情绪,有助于疾病的康复。

2.3 松弛训练 通过指导患者放松技巧来消除患者的紧张和焦虑。如音乐疗法,通过物理和心理两大机制发挥治疗作用。同时,在音乐治疗时应注意音量控制不要超过70dB。此外,在治疗过程中须保持情绪的稳定,待休息好后再进行治疗。思想集中,治疗效果会较好。

2.4 治疗性沟通 目的是建立一个相互信任的、开放的良好医患关系,与病人共同讨论确定需要护理的问题,并通过共同努力达到预期目标。方法:分步骤交流,目的要明确,并有特定的专业专科内容,交流要应用心理学、社会学原则;在交流中要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通过治疗性沟通识别和满足病人的需要,提高护理质量。

3 结果

49例老年骨折患者接受心理治疗后,八项生活质量标准(除BP外)高于入院时,P

4 小结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年人的健康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不断关注和重视,当其不慎摔倒或发生碰撞后极易出现骨折,心理、生理条件都受到一定的限制,对需要手术和进行康复性训练大多表示拒绝,担心费用太高给子女增加经济负担,加上对医院环境产生的陌生感和距离感,心理问题极其复杂。作为护理人员首先要掌握老年患者的心理状态,应耐心细致地与老年患者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让老年患者增强信心,能积极配合治疗程序和护理工作,提高生活质量和康复效果。

本研究采用的是一项有针对性、系统性的护理方案,分别从入院人性化护理,支持性心理治疗、松弛训练、治疗性沟通等方面进行心理护理,49例老年骨折病人接受心理护理后,评估其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一般健康状况都较入院时有所提高,疼痛感比入院时明显降低,对提高生活质量及康复的效果是显著的,是当前行之有效的护理方案。

参考文献

第6篇

健康教育是有计划、有目的向病人以至健康人群传授医学保健知识、培养健康行为的一种护理活动,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整体护理正在向更深的层次展开,健康教育越来越成为护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临床实践中,针对不同住院病人的具体情况,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健康教育,对促进患者疾病康复提高护理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1 教育内容

1.1 健康教育内容要有针对性,主要是护士要从收集到的护理资料中认真寻找护理问题,针对护理问题确定健康教育的重点内容,如一例胫腓骨骨折病人,我们在与其交谈中发现她情绪低落、不思饮食、睡眠欠佳等,我们要进行健康教育时,将这些问题视为重点,耐心给病人解释,要有良好的心态,增加营养、保证睡眠,为手术创造条件,并经常关心与其交谈。

1.2 简明扼要,使健康教育具有可操作性,一般对疾病的发生机理及治疗方案等病人不易感知的内容少讲,对发病原因、发现及注意事项等,确实需要病人了解配合的内容,则要详细讲解,以引起病人的注意,发挥主观能动性使其积极配合,主动改变过去不健康的行为习惯,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

2 教育方法

2.1 循序渐进,打破陌生感逐步引入正题,进行健康教育前,可先和病人拉家常或简单地询问生活起居,等病人注意力全部转移到护士身上时,即可进行健康教育,语言朴素、简练,使病人易于接受护士的建议和指导,也便于记住。

2.2 教育内容不能过多,要分次讲解,特别是对儿童或老年人,平均每次讲2~4点内容,为增强病人的记忆,每次指导限于1~2个步骤,如每次功能锻炼的时间与次数等。

2.3 采用小组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对有相同的健康问题和需要的病人将其组织在一起,对相关知识和技巧,掌握的方法、行为进行示范教育,如正确牵引,纵轴翻身,术后功能锻炼方法等,对不同个体,不同时期不同的健康问题和心理状态者,给予正确的个别指导。

3 根据病人不同特点,选择沟通

3.1 文化层次高适应能力强的病人,医务人员应积极地向他们介绍医院的工作时间、生活环境、各种管理制度以及病人的诊断治疗和护理心中有数,积极配合。文化低适应能力差的老人、小孩及农村病人,除耐心指导饮食休息,帮助整理室内卫生和床上用物、代购生活用品等活动外,应主动向病人介绍自己的有关情况,如姓名、职务、办公地点、上下班规律,使病人有问题及时得到解决,对这类病人护士一定要不厌其烦地耐心地说教。

第7篇

【关键词】骨科;便秘;原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3-0477-01

便秘是指大便秘结不通,排便时间延长,或虽有便 意却排便困难。骨科卧床患者易发生腹胀与便秘,不利于原发病的恢复。总结我科2012年3月至9日对骨科卧床患者便秘的护理,分析原因,采取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应用药物等措施,临床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2]

1 临床资料

本组90例中男68例,女22例,20-86岁,其中颈髓损伤3例,腰椎骨折16例,骨盆骨折30例,下肢手术2例,脊柱手术17例,股骨骨折30例。本组患者卧床均超过15天,多伴有腹胀。

2 便秘原因

2.1 骨折病人多属意外伤害,发病突然,对预后担心,使病人产生紧张、焦虑、恐惧等心理变化。损伤疼痛、情绪紧张等应激反应均可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出现胃肠蠕动减弱。

2.2 患者机体变化:骨折病人卧床时间较长,尤其是颈椎骨折、股骨骨折病人,胃肠蠕动减慢,食欲下降,摄入食物及水分较少,肠内容物不足,刺激正常蠕动。

2.3 饮食与机体下降的影响:多数病人家属为使病人早日康复,给予高脂、高蛋白、低纤维饮食,粪便在肠道内移动缓慢,水分被过度吸收,大便干燥,形成硬便,腹部可触及硬块。自述在直肠部有饱胀或下坠感,排便费力。

2.4 排便习惯及姿势的改变,正常人多采用蹲姿,利用全力和增加腹内压力促进排便。本组病人对床上便用便盆不适应,以致便秘。

2.5 排便场所改变:传统文化上,排便是一件非公开的事情,本组患者排便时所制造的气味和声音容易传出去,使病人心理紧张,排便反射受到抑制引起便秘。

2.6 腰骶部手术患者排便时由于腹压增加,牵扯切口引起疼痛不敢用力,抑制了排便。[2]

3 对策

3.1心理护理:及时了解患者的心态,并积极疏导。向新入院的患者详细介绍病区环境,作息制度,病区工作人员及同室病友,使患者尽快熟悉环境。平日经常与患者谈心,对患者的遭遇表示同情和理解,告知患者尽量放松心情,把主要精力放在疾病治疗上,使患者相信医护人员会尽力全力救治护理;介绍成功病例,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按时于家属及陪护人员沟通。对床上排便有顾虑者解释床上排便的必要性,减轻意识性的抑制排便,告知床上排便的方法及注意事项,提供隐蔽性可采用下列方法:(1)拉上屏风;(2)要求访客和工作人员暂时离开;(3)打开窗户和收音机或电视机;(4)利用芳香剂除臭。做好家属或陪护人员的思想工作,保持床单元整洁,被服污染及时更换。

3.2饮食指导:向患者及家属宣传营养知识,让他们明白合理的饮食对身体康复有着重要意义,并因人制宜,因病制宜,经常指导患者调整饮食。嘱进高热量、高蛋白、高纤维素、多维生素食物。如每日早晚各加1个鸡蛋,250g牛奶,中午吃适量肉类或鱼类,一日至少2餐有新鲜蔬菜,午餐、晚餐前1h或晚餐后0.5 h吃水果,一日三餐主食粗粮合理搭配。每日饮水量2000ml。术后6h先喝300-400ml谈盐水,以后每日晨起,饮前先喝500ml温开水。术后第1餐以咸流质食物为主,如鸡汤、排骨汤加煮碎青菜,量约400ml。术后3d内少吃或不吃甜点、奶粉、豆奶分等,平日饮食与术前同。进食时细嚼慢咽,要求患者每吃一口食物,经约05s再吞咽,避免快速吞咽吞进较多空气引起腹胀。禁辛辣刺激性食物和烟酒。[2]

3.3活动指导:在病情允许时患者可加强活动,增加全身代谢,促进肠蠕动。除需按骨科功能锻炼的步骤每日定时运动外,还应增加腹部按摩。具体步骤是:以脐部为中心,环形按摩腹部,先逆时针按摩100次。再顺时针按摩100次,1-2次/d力度适宜以肠道有轻度受压感为度。幅度由小至大直至患者有便意为止。[2]

3.4其他:口服缓泻药物和简便通便法,必要时可口服蜂蜜、导泻药物。对于3天未排便的病人,可服用一些缓泻药物。临床常用番泻叶3-9g浸泡100-200ml沸水中代茶饮用,一般老后体弱者用100ml左右,体质较好可服用150-200ml,约在服药4-10h开始排便,可排便2-5次。对于大便干硬,有便间者可外用开塞露、甘油栓、肥皂栓塞肛达到加软化粪便,刺激肠蠕动,一般在15-30min见效。超过5天无大便者可给予灌肠,使患者顺利排出卧床后的首次大便,找到排便的感觉。择期手术的患者于术前训练床上排便,背部有切口的患者排便时给切口适当加压扶托,以缓解大便时腹压增加对切口的牵扯。

4 讨论

便秘是粪便在肠腔内滞留时间过长,粪便干燥硬结,排出困难,引起坠胀、疼痛、腹胀、腹痛、食欲不振、头晕乏力等不适的常见病、多发病。便秘与腹胀是困扰卧床患者生活的一大难题。因人制宜、因病制宜地对卧床患者进行护理指导,对机体尽快康复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通过增加饮水量和食中的纤维素,恰当及时的心理疏导以及床上运动。有助于治疗便秘,解除便秘给患者身心带来的痛苦,促进康复。[2]

参考文献

第8篇

[关键词]护理;外固定器;骨折

骨折外固定器(架)是指在骨折线两端经皮穿入固定针,再用连杆及钢针固定卡将在皮外的针端连结起来,对骨折进行固定的一种治疗方法[1]。该方法在骨折或其他疾病治疗中很有价值,具有良好固定及矫正的作用,与其他手术固定比较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患者痛苦少等优点[2]。我院自2005年2月~2010年2月对不能用钢板、带锁髓内针固定或难以固定的粉碎型胫腓骨骨折、桡骨远端骨折、股骨骨折和骨盆骨折等施行外固定器固定治疗,本文对治疗中的护理措施进行总结,并将体会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54例,其中男41例,女13例;年龄20~78岁,平均年龄(40.28±11.54)岁;其中胫腓骨骨折27例,桡骨远端骨折15例,骨盆骨折12例;致伤原因:车祸34例,重物砸伤11例,锐器伤4例,机器绞伤3例,爆炸伤1例,摔伤1例。伤后至就诊时间最短30min,最长5h,平均(1.64±0.60)h。

1.2方法:所有患者在硬膜外、臂丛或全身麻醉下进行手术,取平卧位,患肢外展。其中24例胫腓骨骨折患者行胫前内侧纵形切口,14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则于桡背侧切口,11例骨盆骨折患者在双侧髂前下棘处切口;显露骨折断端,清除淤血块和嵌入的软组织,将骨折断端复位,以持骨钳临时固定,再用骨盆外固定架固定;胫腓骨骨折、股骨骨折等四肢骨折用单边外固定器固定。早期给予加压静力固定,术后第二天开始肌肉等长收缩训练,1~2周主动活动关节及肢体。固定期间,注意穿针处皮肤护理,局部每日以络合碘溶液消毒,有脓性分泌物溢出者,予以换药并全身使用抗生素。

1.3判定标准:优:骨折解剖复位,对位对线好,关节活动正常或摹本正常;良:骨折基本解剖复位,对位对线尚可,关节活动接近正常或轻微受限;差:骨折对位约85%,轴线成角5°~10°,关节活动受限。

2结果

本组54例病例,随访6~24个月,平均(11.40±4.20)个月,均获临床愈合。愈合时间3~15个月,平均(7.35±4.25)个月。优46例,良7例,差1例。

3护理

3.1术前护理

3.1.1心理护理:大多数患者对外固定器的结构及性质不了解,从而对其固定效果持怀疑态度。护理人员应向患者介绍外固定器的结构、原理及应用优点,在固定手术前护理人员应讲解有关手术、骨折相关知识。骨折病人以急症、突发居多,经历了创伤,饱受疼痛煎熬,病人容易产生焦虑、紧张等心理变化,且病情危重,常伴有失血性休克或疼痛性休克[3]。因此,在急诊多发骨折手术中,不仅要提高专业急救水平,还要重视患者的心理疏导,在与病人及家属说话时尽可能耐心细致、通俗易懂,用成功的病例解除病人的思想顾虑,使其充满信心地接受手术治疗。向患者及家属介绍该手术成功的病例,树立信心,配合治疗。讲明手术的方法、过程和预后,使用骨外固定器可能带来的生活不便,以及克服的方法。

3.1.2术前准备:根据麻醉方式术前需禁食者详细告知禁食的原因及时间以取得患者的配合。为了更好地配合手术,器械护士术前与术者沟通,了解手术方案,备齐各类必用与备用的经高温,高压灭菌的器械、敷料。术前做好手术区域皮肤的准备,术前剃除毛发,用肥皂水清洗,再用温水冲洗,以预防感染。做好手术前各项检查化验工作。术前需导尿、胃肠减压者,操作前应向病人认真解释原因以取得配合[4]。

3.2术后护理

3.2.1:术后依据不同的麻醉采取相应的麻醉护理常规,如硬膜外麻醉患者应术后取枕平卧禁食6h[5]。

3.2.2一般护理:严密观察患者神志、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变化并及时记录,如有异常通知医生。除监测生命体征外,注意观察敷料渗血或引流量,注意观察患肢末梢血液循环情况,如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保持病室清洁、安静,空气新鲜、定时消毒。保持床铺清洁、干燥、平整。协助病人取合适并做好生活护理。对长期卧床的患者应做好皮肤及口腔的护理。

3.2.3支架护理:外固定架同定的时间较长。约需8~12周,针眼易于感染。术后次日开始对针眼点滴75%酒精,每日2~3次,并用酒精纱布覆盖针眼周围[6]。观察针眼进入皮肤处是否有红肿、渗出,注意分辨是感染还是针眼处异物反应。并注意观察外固定架是否松动、滑脱,发现问题及时调整。

3.2.4饮食护理:要加强营养,卧味患者肠蠕动差,应给予患者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的易消化的含钙量多的食物。为防止大便干燥导致便秘,因此要多食蔬菜、水果及含纤维素多的食物同时多饮水,每天行腹部按摩,促进肠蠕动。

3.2.5功能锻炼及出院指导:应向患者讲解早期功能锻炼可促进骨折愈合,缩短骨折愈合时间,防止关节粘连,肌肉挛缩等骨折并发症的发生,鼓励患者积极配合功能锻炼。指导患者活动伤肢,早期作肌肉及关节的被动运动,动作轻柔,3-5d后行主动运动,以肢体关节的伸屈为主,活动强度以伤口疼痛能够耐受为宜。患者多带架子出院,应教会患者滴酒精的方法,保持针孔清洁干燥。

参考文献:

[1]董永华.30例骨折采用骨外固定的护理[J].当代医学,2009,15(25):101.

[2]薛英.600例单侧外固定四肢骨骨折病人的护理[J].全科护理,2009,7(22):2024.

[3]陈明慧.单臂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骨骨折150例围术期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9,15(8):36-37.

[4]刁国宣,龚群英.外固定器治疗多发骨折的护理[J].重庆医学,2009,38(8):956-957.

第9篇

关键词:多发性骨折 护理 措施

Sends the bone fracture 93 example first aid nursing experience

Ren Xiaoqin

Abstract:Objective:Discusses sends the bone fracture case of illness nursing measure.Methods:Sends the bone fracture case of illness situation to 93 examples to carry on the analysis,the prompt treatment and the processing complication.Results:When this group of 32 example out of hospital fine rate 91%,rescues success ratio 97%.Conclusion:Sends the open bone fracture case of illness after implementation system whole nursing,the excellent nursing technology and the humanities concern perfect union,the advancement whole nursing development,achieved satisfies the patient to request the final goal truly which lets the patient profit.

Keywords:Sends the bone fracture Nursing Measure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0)12-0144-01

多发性骨折是全身严重多发损伤的一部分,是骨伤科常见的急症之一,常见于车祸、高空坠落等情况。多发骨折的特点是病情紧急、损伤部位多、全身情况差、伤情复杂、并发症多。早期急救护理容易发生漏诊、误诊或继发性损伤,其处理不当,会直接增加患者致残率及死亡率。所以应尽早及时的开展急救护理,为患者赢得抢救时机。我科在2006-2008年收治的168例多发性骨折患者,经过精心救护,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救护经验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93例,男70例,女23例,年龄11~86岁,平均38岁。开放性骨折37例,闭合性骨折56例,其中受伤2处者17例,3~5处者29例,6处以上者47例。发生原因:高处坠落伤33例,交通事故伤21例,其它39例。其中2例入院后因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经抢救无效死亡。合并脑损伤6例、头部外伤11例、合并血管、神经损伤12例。16例伴有不同程度的休克。

2 结果

本组治愈73例,好转16例,截肢2例,死亡2例。

3 护理体会

3.1 初步诊断。详细询问病史,包括受伤的时间、地点、受伤情况及伤后症状及处理经过。迅速检查伤处。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包括:意识、血压、呼吸、尿量、出血等变化,及时发现潜在威胁生命的内脏损伤。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快速确定急救护理措施。

3.2 根据病情对症处理。①确保气道通畅,充分供氧 根据损伤特点要及时确保气道通畅,维持足够的通气量。要特别注意胸廓活动情况和肺部听诊,如有呼吸困难者应立即给氧,深昏迷和呕吐者取侧卧位,及时清除口腔及呼吸道分泌物及呕吐物,并查找呼吸困难的原因。对于痰多影响呼吸及心搏骤停者,配合医生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术及心肺复苏术。②迅速建立静脉通道。最好是两路以上,其中一路是大静脉,同时应避免在各种外伤的肢体上做静脉输液,至少不能在受伤部位远端输液。③控制出血。对活动性出血点应迅速止血,抬高出血肢体,特别警惕内出血的存在。④生命体征监护。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同时根据某些外伤的特点密切观察。

3.3 护理。①患者应保持一定的强迫。多发骨折病人的应根据骨折的部位而定。四肢骨折者,适当抬高患肢,促进静脉回流,股骨颈骨折着保持肢体外展中立位;胸腰椎骨折者,仰卧于硬板床上,直线翻身。颈椎骨折保持平卧位,佩戴颈围固定,颈下垫小枕;颅骨、肋骨等骨折可适当采用半卧位或坐位。②患者由于长时间固定,加上骨折带来的多处疼痛,患者翻身的要求会很频繁。搬运患者时动作一定要轻柔、平稳。翻身时要严格掌握直线翻身的原则。对脊柱损伤的病人要做到头、肩、背、臀及下肢同时抬起,勿使脊柱扭转。颈椎损伤的病人保持平卧,将头部固定在中立位,防止颈部旋转或戴颈围保护。

3.4 疼痛护理。对于引起疼痛的不同原因对症处理。根据患者情况,合理应用镇痛药。教会患者掌握减轻疼痛的技巧:缓慢呼吸、听音乐、看电视、阅读等,遵医嘱酌情使用镇痛药,注意观察用药效果。患者改变或咳嗽时可用手按住骨折处,以减少骨折部位的振动,减轻疼痛,避免血气胸发生。患肢用三角巾悬吊于胸前,保持屈肘90。功能位,不能随意移动及摆动患肢,以免加重疼痛。

3.5 畅通呼吸道。病人人院后先观察呼吸情况,当发现患者口鼻部有较多分泌物时,首先应给予吸痰,以防误吸和阻塞气管引起窒息,必要时行气管切开或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并按常规持续吸氧,每分钟4~6升。密切观察呼吸情况的变化,每30~60min监测生命体征1次,注意呼吸有无反常,呼吸的频率、节律,患者的神志、面色、发绀有无改善,有无气短、呼吸困难发生,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病室保持整洁、通风良好,防止吸人刺激性气体或烟雾,室内禁烟,保持空气新鲜但避免直接吹风。

3.6 心理护理。因患者的性格、年龄、职业、文化修养、社会环境的不同,其心理表现差异较大。特别是伤势较重、遗留较严重的生理功能减退或障碍者,其精神状态会受到影响,如忧郁、消沉、悲观失望,过多的考虑到家庭和个人前途等问题,不利于治疗。护理人员应向患者解释病情,暗示患者伤后几天疼痛反而比受伤初期更为厉害,并不是病情加剧之故,而是病情的发展规律。关心体贴患者,运用和蔼可亲的语调和神态,帮助解除患者的思想顾虑,消除其忧伤、恐惧心理,树立乐观的精神状态,使其主动配合治疗。护理人员需仔细观察有何病情演变,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进行对症处理。

3.7 饮食护理。骨折早期,由于食欲下降,肿痛较剧,饮食宜以青菜汤、米粥、藕粉等清淡流质、半流质的食品为主,忌油腻、生冷、酸辣及发物,以调理脾胃。病情好转、疼痛减轻、食欲增加后可酌情给予牛奶、鸡蛋、豆类、鱼、肉、新鲜蔬菜、水果、骨头汤和富含锌、铁的食品,如海产品等。后期可给予蹄筋等壮筋之品。恢复期多食用补肝肾之品:猪肝、猪肾、排骨、鳖等,还可多食用饴糖、大枣或常以枸杞子泡水代茶饮。多食桔饼、青果、橄榄等顺气化痰之品,忌辣、蒜、酒及酸涩收敛的食物。

4 讨论

多发性骨折的救治与护理中时间就是生命,救护应该是在最短的时间做到瞬间判断、正确评估、果断处置。护理人员应具有一定的临床知识,对各种骨折的并发症应有充足的认识,早发现早汇报,边汇报边处理。急诊护士必须恰当运用沟通技巧,向患者及家属解释病情,以期获得理解,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更好地配合医院的治疗,使急救工作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第10篇

1 临床资料

男性81 例,女性52 例; 年龄在60 ~ 70 岁99 例, 71 ~ 80岁26 例, 81 ~ 90 岁5 例, 90 岁以上3 例。其中胸腰椎压缩骨折19 例,上肢骨折63 例,下肢骨折39 例,肋骨骨折2 例,其他骨科疾病占10 例。平均住院天数18 天。

2 术前护理

2. 1 心理护理

老年患者就医时,面对的是医护人员和其他住院的病人,且要等待各种检查、治疗、手术,加之大多数病人生活自理能力差或者已完全丧失,于是表现出紧张、焦虑、烦躁等心理问题,这些心理状态都不利于疾病的治疗。故要根据老年病人的经历、文化素质、生活习惯、家庭情况及经济状况等,采取不同的交谈方式,加强护患沟通,给病人心理上的安慰,消除悲观情绪,让患者树立生活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2. 2 营养护理

老年阶段饮食结构和消化功能均有所变化,因此应根据老年特点进行补肝益气,强筋壮骨,调饮骨汤配放枸杞子、红枣等。鼓励患者少食多餐,若伴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应给予饮食安排,忌生冷、酸辣、辛辣、香燥及发物,戒烟酒。饮食要求营养丰富,多样化,色香味俱全,以便增加病人食欲。鼓励病人在床上进行力所能及的活动,促进肠蠕动,必要时口服消化药。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高钙易消化饮食,以增强病人的抵抗力,减少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利于伤口组织生长修复,更利于伤口愈合及全身健康。个别病人因生活不能自理,为减少大、小便次数而控制饮食。对于这类病人,护士应向其说明营养的重要性,鼓励其多饮水、多进食易消化食物,保持大、小便通畅。

2. 3 日常护理

护理工作要尽量适合老年人的特点,绝大部分老年病人喜欢安静,应尽量安置病人少的房间; 减低病房环境中威胁的措施,减少噪音,减少床边的杂物; 对活动能力受限的患者,要向家属讲解病人活动能力的障碍,指导病人缓慢起立、坐下及上下床,协助病人变换等; 选用合适的老年轮椅,坐轮椅时使用轮椅安全带。对长期卧床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要加强生活上的护理,保持病人口腔、头发及皮肤的清洁,协助生活所需。

2. 4 皮肤准备

皮肤破损或感染是造成术后伤口感染的潜在因素之一,因此术前彻底清洁、消毒皮肤至关重要,是皮肤准备中预防切口感染的重要措施。术前1 天用肥皂水清洗手术部位皮肤后,剃除毛发,注意不要剃伤皮肤,用碘伏棉球消毒后用无菌巾包裹。备皮时应特别注意老年人皮肤松弛、皱折多,一定要彻底清洗手术部位。

3 术后护理

3. 1 病情观察

术后对病人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实行严密监测,注意伤口出血量及渗血情况,防止发生失血性休克。老年病人生理功能退化,各脏器的储备能力减少、反应迟钝、慢性疾病多、对手术的应激能力差,术后病情变化的可能性极高,故护士应严密观察,除按时监测生命体征外,还应密切观察病人的意识情况。

3. 2 疼痛护理

给予患者中药汤剂口服,骨折早期应予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方药以桃红四物汤,骨折中期予活血通络,续筋接骨,方药以活血通络汤,骨折后期方药以温肾补骨汤。

3. 3 并发症预防及护理

3. 3. 1 心、脑血管并发症预防护理进入老年期循环系统发生明显的衰退,如心、脑血管硬化,心肌收缩相对减弱等,加上创伤疼痛的刺激、精神紧张,有潜在发病的可能,导致并发症出现。此类病人入院要引起重视,除进行各种检查外,应严密观察病人的血压、脉搏、神志等体征变化,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 3. 2 压疮预防老年人由于皮下毛细血管血流量降低,表皮细胞再生缓慢等原因使皮肤变脆薄,弹性较差,加之骨折后长期卧床,易发生褥疮。因此必要时应给予气垫床、海绵垫或骶尾部加防褥疮垫,骨突处可垫海绵圈或应用减压贴[4]。护理工作中一定要职责到人,护士长不定时抽查,每班检查交班。做到勤翻身、勤检查、勤换洗、勤整理、勤督促,做好皮肤的护理,充分注意皮肤的清洁,保持床铺平整、干爽、清洁、无皱折,严防褥疮的发生。

3. 3. 3 泌尿系感染预防护理保持会清洁卫生,每天用温水擦洗会2 次,尿潴留病人在留置尿管期间,妥善固定导尿管。经常变换,以便引流通畅,定时,训练膀胱肌肉收缩。

3. 3. 4 呼吸系统并发症预防护理肺部感染是高龄卧床病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骨折后长期卧床,活动减少,极易发生肺心病、坠积性肺炎等并发症。因此要求病人戒烟、戒酒; 鼓励病人多咳嗽、咳痰,做深呼吸,定时翻身叩背; 必要时给予雾化吸入,以利稀释痰液。

3. 3. 5 防止骨延迟愈合护理老年人运动量减少,骨细胞活动性降低,而钙吸收利用率低易发生骨质疏松,骨折愈合时间明显延长或不愈合。可给病人服钙剂,进食高钙食物,并用适量维生素D 增加钙的吸收利用。

4 功能锻炼

功能锻炼是治疗骨折的重要环节,锻炼应循序渐进地贯穿于骨折愈合的全过程。康复锻炼不可操之过急,要注意安全,并根据自身体质,采取适当强度循序渐进的进行,起到理气活血、舒筋活络、强筋健骨的作用,以加速骨折愈合,恢复肢体功能。护士要教会患者具体的锻炼方法,让患者有目的、积极主动地进行功能锻炼,防止肢体肌肉萎缩及关节僵直粘连。

第11篇

总结我院116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功能锻炼存在的问题与实施的对策。主要是围绕手术前后存在的问题,分层次提高护士的专科知识,定期进行经验交流。针对不同患者制定动态的功能锻炼计划书,实施并进行效果评价。可以有效的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减少患者的住院天数,取得了满意的护理效果。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116例 ,男67例, 女49例 ,年龄52~93岁,平均74.5岁。骨折部位,股骨转子间骨折78例,股骨颈骨折38例。

1.2治疗方法:股骨转子间骨折78例均采用C臂X线下复位PFNA髓内钉固定。股骨颈骨折38例中的17例采用C臂X线下复位空心螺钉固定。7例行人工股骨头置换。14例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

2髋部骨折术后功能锻炼中存在的问题

2.1护理人员对功能锻炼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目前普遍存在着护士编制不足,工作量大,缺乏专业功能护士。功能锻炼没有连贯性[1]。

2.2病人缺乏功能锻炼重要性的认识,髋部骨折手术后,大部分病人因为怕疼,不愿意进行功能锻炼。

2.3功能锻炼操之过急,部分病人痊愈心切,认为手术治疗成功,骨折固定牢固,一旦被允许活动时,会有一种失而复得心态,为了尽快恢复正常的生活,往往会背着医护人员,报着侥幸心理强忍疼痛超负荷运动。结果导致因功能锻炼中用力过大,负重过早而造成损伤及发生并发症。我院就有2例转子间骨折病人因为过早下地负重导致髋内翻畸形。1例人工股骨头置换病人发生脱位。

2.4功能锻炼方法不正确,一是由于护理人员对功能锻炼认识不足,指导没有连续性; 二是对髋部解剖生理功能认识不清楚,缺乏功能锻炼全过程的专业知识,致使病人不能掌握正确的功能锻炼方法,另外只注意了局部锻炼而忽视了全身锻炼[2]。

3实施对策

3.1 提高骨科护士专科知识,每周科内固定安排一个下午进行业务学习,高年资与低年资轮流讲课。高年资讲课时低年资要提出不同意见,低年资讲课时高年资要指出不足之处。每次讲课结束进行考核。经过2个月的学习,科室业务水平得到大幅提高。

3.2 我院建立了完善的髋部手术前后健康教育处方,以生动的图片配以简明的叙述。让老年患者从心理上就比较容易接受,积极配合责任护士进行功能锻炼指导[3]。结果同以往单纯指导功能锻炼相比较取得了很好的效果。98%的患者非常愿意配合功能锻炼。

3.3 术前为每一位患者制定详细功能锻炼计划书,术后加强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指导督促患者,每日有效果评价,责任者签字[4][5]。通过建立功能锻炼计划书,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发现患者的异常[6]。根据患者情况随时修改功能锻炼计划书。功能锻炼计划书的制定,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了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3~5天。

3.4 加强护士业务学习,每月举行一次科室护士座谈会,交流功能锻炼的经验,以及存在的不足,并不断完善。定期指派护士外出学习进修。

总之老年髋部骨折手术后,早期的功能锻炼能促进骨折愈合及患肢功能的康复,有效的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天数。

参考文献

[1]何丽红.高龄髋部骨折伴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15).

[2]陈秋菊.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J].医药前沿,2012,02(17).

[3]刘冰.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57例的护理体会[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2,18(01).

[4]谷春艳.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的康复训练[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03).

第12篇

【关键词】 骨折;早期固定;老年;健康教育

随着社会的发展,老年人口在社会中的比重越来越大。老年患者将越来越多,70岁以上的老年人骨科创伤主要原因是跌伤[1],老年人普遍存在骨质萎缩疏松,跌倒时更容易发生骨折,老年人跌伤占老年骨科疾病的61.8%[2]。作为一名骨科护士应熟悉老年人生理心理变化特点,了解老年人疾病发生发展特征,了解老年人生理生活特殊需求。老年人的心理特点是记忆力差、反应慢、辨别力迟缓、灵敏度降低。患病老年人更是有忧虑、恐惧、危机感,怕自身承受不了病痛的折磨,怕得不到满意的医疗护理,怕由此失去家人的关心或对恢复健康感到厌烦,宁愿默默的死去。表现为:不配合治疗护理。我科2010年3月入院1例高龄股骨骨折患者,由于老年人突然从健康人转变成患者角色,加之对骨折的处理缺乏正确的认识,更对自己身体状况缺乏信心,患病后担心拖累子女和被他们遗弃,产生紧张、恐惧和孤独的心理。患者和家属不愿意配合治疗,导致病情的变化。入院第3天自行翻身出现左膝创口大出血,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分析大出血的原因。现对该患者大出血原因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患者,女,81岁,因左下肢下段外伤疼痛、肿胀伴功能障碍1个月,伴畏寒、发热1周入院。入院时:T 36℃,P 80次/min,R 20次/min,BP 110/87mmHg。表情淡漠、精神差。睑结膜苍白。左下肢外旋畸形,较健侧肢体短缩约3cm。伤处肿胀明显,近腘窝处可见两条约0.5cm长的裂口,深达皮下,压之有大量血凝块及坏死组织由裂口溢出,左膝关节活动障碍。X线:左股骨下段骨折,血常规示:Hb 66g/L。入院诊断为:左股骨下段开放性陈旧性骨折伴创口感染失血性贫血。

1.2 治疗方法 入院后给予伤肢石膏外固定、创口换药、积极输血、补充电解质、抗炎、补充营养等对症处理。

2 结果

治疗中病人极不配合,于入院后第3天自行翻身后出现左膝创口大出血。原因可能为:(1)骨折断端切割到腘血管。(2)坏死组织侵蚀血管壁。(3)可能是血容量补足后血压上升冲破血管壁。

3 讨论

3.1 大出血的原因分析

3.1.1 与骨折早期未正确固定及处理有关 固定的目的是避免增加伤害防止在搬动过程中移动骨折断端而更多的损伤周围神经血管等,同时可减轻疼痛,有利于防止休克,便于转运。对引起肢体显著畸形的骨折应用手力牵引患肢,使之挺直,然后固定。该病员早期没有正确的固定骨折处,使伤处皮肤很快被骨折断端移位刺破转为开放性骨折并出现了创口感染。由于创口感染、中度贫血、身体虚弱,暂无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指征。只能积极的换药、伤肢予石膏外固定制动、补充电解质等对症处理。

3.1.2 与病员在治疗中极不配合有关 健康教育落实不到位。该病员入院时表情淡漠、其子女对她关心程度不够,家庭经济困难,老人长期独居生存质量不高。股骨骨折后,生活自理能力完全受限。入院后专科护士多次向老人、家属讲解伤肢石膏外固定的目的和注意事项;也反复教会老人和家属如何翻身,床上大小便时如何正确放置便盆。但患者不相信自己的骨折会好,更担心儿女的嫌弃,不愿意接受治疗。加之家庭经济困难,子女对她关心程度也不够。医护人员虽然反复进行了一系列的健康教育指导,由于其病员、家属的极不配合,健康教育落实实在困难。该患者在自行翻身时,家属没有妥善托起伤肢,骨折断端切割到腘血管,是引起大出血的主要原因。

3.2 对策

3.2.1 作好健康教育工作,正确教会老人及陪伴正确的翻身方法 骨折病人卧床时间较长为病人翻身搬动身体时要注意保持两骨折断端的轴线呈一直线,在操作前要了解损伤部位和病情有针对性的采取保护措施,主要是防止病变部位受压和扭曲以免使局部产生剪切力和旋转应力,四肢骨折的病人患肢局部应妥善支托固定使局部不受压也不悬空,下肢骨折病人行石膏外固定后,如是单侧翻身时应以健肢作轴翻转;如为双侧,则应将病人抬起悬空翻转。本病例老人自行翻身时无他人妥善托起伤肢虽然伤肢已行石膏外固定但还是在翻身后造成了骨折处伤口大出血现象。

3.2.2 加强病人的心理护理,作好健康教育工作 首先要建立老人生活下去的信心,帮助老人建立不畏老、不怕病的健康自我意识。让老人知道我们的社会为老人、贫困家庭、伤残人士提供了很多优惠政策。让老人及其子女知道有医疗保险,生病住院治疗基本花不了多少钱,我们具有强大的社会支持系统。取得老人的认可后可为老人争取社会帮助,消除其经济上的顾虑。让老人知道她的健康问题现在医学是可以解决的,让同种疾病恢复期的老人现身说法,多与其沟通交流。告知老人其各器官功能基本正常,消除其生理上的顾虑。其次,要做好老人子女的思想工作,让其子女陪伴,多关心老人,做到让老人感到子女的关心和愿望(希望老人活着)等,从而增强老人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医务人员要加强与老人及家属的沟通,理解老人的处境,尊重他们的人格,帮助他们解除痛苦和不便。第三,适当要求老人完成一些她力所能及的事情,让其有成就感,认为自己不是废人,她也可以为他人做一些事情。在建立起老人康复的信心后,再多次向老人讲解她所面临的问题,治疗方案及需她配合的事情,告诉她伤肢石膏外固定制动的目的和注意事项。

3.2.3 加强病情观察,做好基础护理 老年人股骨骨折后,因反应迟钝,对伤后症状不敏感,病情往往发生变化。护士要随时巡视病房,严密观察患者的神志、体温、血压、脉搏、呼吸、伤肢血液循环情况、肿胀情况、感觉运动。在观察中要耐心听取病人的倾诉,如有胸闷、心慌等不适,立即报告医生,及时处理。同时该高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应适当补充钙剂。入院时患者已是感染失血性贫血,为了满足骨痂生长的需要促进骨折愈合,指导家属适当为患者补充高营养,高维生素,高蛋白,易消化的饮食。为保持大小便通畅,指导患者多喝蜂蜜水,以防治便秘。

4 小结

通过本病例的讨论,提示了骨折早期的处理重要性,提出了护理人员应在临床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针对骨科患者的不同情况,强调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护理中要重视患者的心理护理,特别是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医护人员应掌握老年患者的心理活动,要从言谈举止和服务质量入手,理解老人的处境,尊重他们的人格,帮助他们解除痛苦和不便。以热情周到的服务态度、严谨准确的护理操作取得老人的信赖,增加他们心理上的安全感,使他们从不良的心理环境中解脱出来。因为健康的心理、乐观的情绪是战胜疾病的重要支柱,所以老年人的心理护理在骨科工作中显得更为重要。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