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会计计价方式

会计计价方式

时间:2023-08-03 17:28:1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会计计价方式,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会计计价方式

第1篇

关键词 资产评估 会计 协调与合作

中图分类号:F275.2 文献标识码:A

一、资产评估与会计计价内涵

(一)资产评估的内涵及特点。

资产评估就是对资产重新估价的过程,是一种动态性、市场化活动,具有不确定性的特点,其评定价格是某一时点的价格,也是一种模拟价格。资产评估是伴随中国市场经济改革而发展起来的,其业务类型涉及产权转让、破产清算、资产重组、资产抵押以及财产纳税、财产保险等经济行为,在市场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资产评估具有以下特点:(1)市场性;(2)公正性;(3)专业性;(4)咨询性。

(二)会计计价的内涵及特点。

会计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以提高经济效益作为主要目标,采用专门的方法对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的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综合、连续、系统地核算和监督,提供会计信息,并随社会经济的发展,逐步开展预测、决策、控制和分析,是经济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会计核算阶段,主要有三个基本特点: (1)以货币为主要的计量单位。(2)以会计凭证为依据。(3)具有连续性、系统性、全面性和综合性。

二、资产评估与会计的联系

(一)会计信息是资产评估的重要依据。

在进行资产评估的过程中经常会利用并参考会计信息,包括会计数据和会计方法。评估人员无论采用何种评估方法,会计信息都是资产评估专业人员进行资产评估的最重要的依据之一,同时会计信息的质量还对资产评估的质量有重要影响。资产评估利用并参考会计信息的情况是经常发生的,会计信息资料的准确程度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资产评估结果的质量。

(二)都是以经济主体的资产为主要对象。

资产评估的发展起源于会计,其许多概念源自于会计,其很多工作也与会计密切相关。资产评估对象的分类是依据财务会计制度对资产的分类划分的,资产评估在评估项目方面的阐述口径与会计也是非常一致的,即资产划分为固定资产、流动资产、无形资产、长期投资等。

(三)现代会计计量方法在资产评估中得到大量运用。

资产计价方法有历史成本法、现行市价法、重置成本法等多种方法。其中:历史成本法是最传统的计价法,其他方法简称现代计价法。分析其特点,历史成本法具客观性和可验证性,长期以来世界许多国家的会计准则中都规定非货币性资产采用历史成本计价。但现在通货膨胀变得非常严重,大大动摇了会计关于币值不变的假定,历史成本法的弊端就自然越来越多;另一方面,虽然在理论上现代计价法能更好地反映出企业的真实财务状况和当期经营成果,但由于多种原因,按照会计准则规定,目前在会计实务中现代计价法还行不通。但是,在发生产权交易、变动时,必须以资产的公允价值作为交易的依据,显而易见,产权持有者都认为:帐面历史成本不能真实地反映资产价值,只有采用现代会计计量法,引入公允价值才能更真实地反映资产在交易时点的现实价值。

三、资产评估与会计计价的区别

(一)假设前提条件不同。

资产评估中的基本假设是持续使用假设、公开市场假设和清算假设;会计的基本前提有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会计须同时满足四个基本假设,而资产评估只满足其中一个假设即可。

(二)目的不同。

会计中的资产计价是就资产而论资产,是货币能够客观的反映资产的实际价值量,资产计价的目的是为投资者,债权人和经营管理者提供有效的会计信息。资产评估是就资产论效益,资产评估价值反映资产的效用,并以此作为取得收入或确定在新的组织,实体中权益的依据。资产评估的结果则是为资产的交易或者投资提供了公平的价值尺度。

(三)二者所指对象的范围不同。

资产评估中所指资产,是指为特定主体拥有和控制的能为其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会计计价中的资产是指为经济主体拥有和控制的、能用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比如:资产评估可以对一些自创形成的无形资产进行评估,但会计工作中,只有在企业重组时才能对自创无形资产予以确认。此外,会计计价将开办费、长期待摊费用等也作为资产,而在资产评估中,只是以能够为特定主体带来未来经济利益为评判标准,这样,一些无用的待摊费用、过时设备的价值为零或者只有残值。

(四)二者的计价基础不同。

资产评估得到的是评估时点的市场价值,在会计中资产计价依据的是历史成本。时点不同,资产评估的价值也会不同,而会计上账面原值不会改变。就资产评估而言,专业人员须对所评估的资产的市场行情非常了解,不可能用一个统一的评估模式来套用。对于会计计价而言,则更多是考虑历史成本。

会计师更注重历史成本而评估师更注重市场价值,这也是评估师和会计师在关注点方面的最大差异。会计准则中要求会计师必须准确记录建筑物成本,然后定期以折旧的方式将建筑物成本调整为期末净值,该处理方法是以建筑物日渐老化而丧失其使用价值为理论依据;而资产评估师则对其市场价值更感兴趣,比如,一些过百年的古典建筑物,在会计上早已经折旧完毕,但资产评估认为其价值非常高。在衡量企业各类资产的价值时,评估师和会计师有不同的看法。按照会计确认和计量的一般原则要求,会计将取得各项资产时发生的实际成本作为入账价值,其依据为成本是实际已经发生的,有客观依据,也容易确定和核查,且数据比较可靠。而资产评估是为资产交易或者投资提供价值尺度,在资产交易市场比较发育,能够比较容易找到与被评估资产相类似的交易案例参照物时,对资产评估的计价大多采用现形市价法。现在,物价水平波动很大,时间越长,历史成本与现行市价间的差距就越大。

(五)二者的计价方法不同。

在评估之前,资产评估专业人员需要收集被评估资产各方面的信息,在获得详尽资料的前提下,对被评估实体价值再作出相应的判断。在评估过程中,往往要根据评估原则,运用科学的评估方法进行估价,它更多的强调评估师的判断,这也带来评估结果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会计计价则简单得多,只需要在原始账面价值的基础上进行核算即可确定资产的价值,而且这个价值往往是直接计算得出的,与市场价值存在一定差距,但在计价中也非常可靠。

(六)二者的程序不同。

会计计价有较固定的程序和准则,根据相关法规和会计准则,即使是对不同人员,如果是同样的工作,能够得到一致的结果;而资产评估就具有较大的主观性和自由度,对同样一项资产的评估,不同的人,可以采用不同的评估方法,评估结果可能会有很大差异,这就要求资产评估专业人员不断提高专业水平,谨守职业操守,为客户和信息使用者提供优质的服务。

四、如何促进资产评估更好地服务于会计

(一)改变会计报告格式,实行会计报表表内信息与表外资料披露相结合。

按照我国目前的相关规定,除上市公司在发行股票或者发生交易行为时需公布其资产评估及账项调整的资料外,有关资产变动、物价波动及其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等方面的信息,未纳入会计报表信息的范围。但是根据相关规定,要求会计报表附注中对企业会计报表中未能列示的重大的信息必须予以披露。根据以上的分析,会计报表无法提供企业真实的价值等方面的信息,所以,笔者认为,应该改进相关会计准则,用资产评估报告对现有会计报表的不足进行修正,即:改变会计报表格式,实行会计报表表内信息与表外资料披露相结合。这样,表内信息就反应传统的会计方面的信息,表外信息反映资产的评估价值,既不随意调整账面价值,又让报告使用者全面了解资产的价值。达到资产评估和会计计价的完美结合,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让会计报告尽可能给报告使用者提供最充分且符合市场实际情况的信息。

(二)在会计计价中,进行财产清查时资产评估往往必不可少。

按照相关财务制度,会计计价中需要定期或者不定期的进行财产清查,并根据清查结果进行账务调整。对于盘盈的实物资产,需要对进行资产评估确定其现实价值,以资产评估结果入账,这个时候资产评估就是必不可少的。

(三)在对外投资中,资产评估定价是会计计价的基础和前提。

企业对外以实物资产或无形资产投资,如果以账面价值直接计入被投资企业,实物资产往往价值非常低,有的无形资产账面价值为0,为什么?投入研发的费用直接被分摊作为以前的费用了,账面价值没有反映,就算反映也只是成本,一些专利等无形资产,其实际价值可能比投入部分上涨了几十倍或者上百倍,必须要进行资产评估确定其价值,并根据评估结果入账,这是相关会计准则的要求。

(三)尽快制定财务报告利用资产评估结果的相关准则。

中国资产评估协会已于2007年颁布了《以财务报告为目的的评估指南(试行)》,在实际工作中,以财务报告为目的的报告越来越多。曾经有一个上市公司公布了一项土地资产账面价值为5000多万元,但在财务报告时点的实际评估价值达到3亿元,而企业在账面上一直以历史成本记录,没有进行调整,本次评估结果公布后立刻引起股价连续多个涨停。这充分体现了资产评估对财务报表的修正作用。当然会计准则中关于公允价值也提到了很多,财政部在很多文件中也引入了公允价值的概念。但财务报告如何使用资产评估结果进行修正?关于这方面的具体操作性的准则还非常欠缺。需要有关部门尽快制定更具可操作性和更加细化的具体准则。

(四)评估界与会计界的协调发展势在必行。

资产评估与会计尽管在遵循的理论、工作程序和方法上有各自的特点,随着新会计准则的实施,会计与资产评估的联系已经变得更加紧密,二者既相互依存,又需要相互合作和支持,达到共同更好的发展。在今后的一段时间里,会计需要学习和研究资产评估,包括评估技术,并及时向资产评估界寻求技术支持;反过来,新会计准则也给资产评估界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提供了更多的发展空间,比如,由于物价波动比较大,注册会计师在编制报表提取减值准备时,仅凭账面历史价值无法准确的进行减值准备的测算,需要借助资产评估师了解资产的现值。当然,资产评估行业要更好地服务于财务报告,这也对资产评估师提出了要求:注册资产评估师要抓紧学习并掌握新会计准则,研究和掌握以财务报告为目的的资产评估的具体规范和技术要领。随着财务报告使用者对会计报表披露资产现值需求的提高,资产评估必将更好地为会计服务,财务报告也将为报告使用者提供更丰富、更充分、更准确的信息资料。因此我们应该加强评估界与会计界协调与合作,实现评估界与会计界的有效互动,促进各行业的共同发展。

(作者单位:湖北永业行资产评估咨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刘杰.会计视角下的资产评估.2011.

[2]刘萍,徐泓.资产评估会计.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3]姜楠.资产评估学. 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

第2篇

关键词:房产现状;会计计价

一、房地产的狂热与寒潮论的博弈

今年以来,一线城市楼市持续火爆,价格飙涨。据报道,北京的某套准备出售的房子100多万元,因隔夜卖,就比前天多出了200万,其疯狂,恐怕后无来者。对此,各界众说纷纭。有人认为一线楼市是稀缺资源,刚需太大,必定会出现继续上涨的结果。

但随着事态的发展,影响“首付贷”政策的不断出现,“楼市”、“场外配资”两个字叠加起来,就有让人联想到的最可能的“系统性风险”了。特别是“十.一”期间,多地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让人在亢奋你的同时,又不禁想起楼市“最后的晚餐”。

这两种结论交织的结果及出现的可能性,将导致房地产价格极大可能的不稳定,甚至出现剧烈的高低起伏。这将给会计相关资产的准确计价带来了严峻的考验。

二、会计计价的要求与矛盾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核心是真实性原则,会计的计价要体现财务状况的真实性和客观性,财务报告要求能尽可能准确、客观地反映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相关的信息。所以在对不同资产的价值计量和计价方式上,采用了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等几种计量方式。

相关性和可靠性也是会计信息的两大质量要求,二者在使用上应得到维护真实性原则的最佳结果,得到对会计信息使用者最有用的信息。相关性和可靠性在某些层面上虽是统一的,但在另一些方面又存在着矛盾和对抗。财务报告的目标应广泛集中于提供对现在的和潜在的投资者、管理者、债权人、政府监管部门和其他使用者做出合理的投资、信贷和类似决策、监督的有用的信息。不同的使用者对企业关注的角度不同,相同的信息对不同使用者具有不同的价值。所以企业应该选择哪些方式来确立信息,以何种方式对外披露就成了一个无法避免的问题。

占企业资产较大部分的房地产如何计价才能更好地符合信息质量要求?特别在现在房地产价格不断上涨,但前景又不完全看好的情况下,如何能更好地达到这样的“真实”?这是会计学界这几年一直探讨的一个课题。

我国大部分企业均将房地产按历史成本计价,这主要考虑房地产是大宗资产,且价格相对稳定、变化不大,所以按成本计价和计提折旧处理基本能符合该项资产的现实状况。虽然投资性房地产按照公允价值计价,但限定了较多的前提条件。在这种要求下,依据现在的房地产现状,企业的财务报表就很难将企业的真实情况体现出来,在给报表使用者提供参考和决策的时候,也很可能会引起误导。

如10年前在某一线城市中心区域买的100平方米房屋,当时买价10000元/平方米,房屋入账价值100万元。按照会计的计价要求,按50年无残值平均折旧。10年后的今天,资产余值为80万元。但按照我国实际情况,以房地产这几年价格的上升幅度计量,现在市价在1000万元左右。这种结果和报表价值产生的差距,会给不同的报表使用者带来严重的误导,也会给决策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

就上述案例,企业现在的账面价值已和现实完全背离,其结果就是报表项目反映状况的严重失真。这给相关资产的处置、利用带来严重的不良后果,也给报表使用者产生巨大的误导,同时也可能给政府监管部门带来信息缺位的可能。曾经盛传的某上市公司因为连续多年亏损,面临退市。为了挽救“退市”的命运,仅靠出售两套房屋产生的巨额利润就达到了目的。这是对我国财务报表反映的现状的极大讽刺!试想,如果在房地产价格变化的当期进行了相关合理的会计处理,还有可能存在这样的可能么?

三、处理的思路

思路一:采用投资性房地产的计价方式,以公允价值入账和进行期末调整。在这种方式下,房地产的账面价值在会计期末按公允价值确定,本期公允价值和上期账面余值的差异,计入当期企业其他资本公积。在所得税的处理上,比照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的处理来予以调整。

这种处理思路产生的结果比较符合实际,能及时反映资产的现状,也能把因资产价格变化产生的损益计入企业当期的所有者权益中,及时反映因价格的变化带来的影响,能使报表的使用者掌握企业较真实的财务情况,有利于判断和决策。不足之处在于房地产的公允价值较难获取,且获取公允价值产生的信息成本较高。假设一个企业房地产较多且处在不同的区域,要按区域获取不同位置的房地产的公允价值,难度显然在继续增加,且动用的人力、物力也较巨大。另外,在公允价值下,随着经济周期的变动,利润变动也较大,不利于相关指标的统计和整个国家层面的监管。

思路二:采用现值的计量方式。在这种方式下,按照企业对资产的预期使用目的和产生的预期效益,依据未来预期产生的总效益折合为现值作为资产账面价值的确定标准。这种思路主要比照资产评估中无形资产评估价值的评估方法来确定。

第3篇

【关键词】金融创新;金融监管;银行会计制度改革

一、金融创新对银行会计冲击的表现

在我国经济体制转型成功和经济快速发展背景下,金融业呈现出一种多元化结构并存、相互竞争的新格局,金融业务得到快速发展,金融新产品层出不穷。而会计部门面临的不确定性却逐渐增大且已严重影响到金融业的健康发展。因此,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会计风险成为当前金融管理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按照现行金融制度安排,我国已建立了以总、分行基本制度为主体,以会计业务责任授权、岗位工作规范、操作规程、实施细则等为辅的制度体系。但在现行的经济运行中,环境的迅速变化以及在实践领域中日益显现的人格特性使得在起初的制度设计中得到充分论证的制度框架产生了诸多不确定性,极易导致金融会计风险的形成和爆发。

1.呆、坏帐损失的确认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呆、坏帐核销的实质是为了更好地保全资产和维护债权。如果商业银行仅仅热衷于呆帐核销,而对相关档案及资料妥善保管采取不作为的态度,放弃担保期间的努力,就会形成实际意义上的呆、坏帐损失。另外呆、坏账的确认难度也较大。

2.微观有效激励不足与宏观监管不作为并存。一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及转轨期间的制度“真空”,金融业产权问题亟待解决,内控制度薄弱、权利制约失衡、会计信息失真、岗位设置不合理、信息不对称等现象屡有发生,极易发生操作风险。二是由于环境的不确定性、复杂性、微观行为主体自身缺乏知识迁移能力以及对信息的不完全考虑,金融会计人员常倾向于在既有方案附近寻找解决方案,在海量信息面前表现出“有限理性”,而这很难激发会计人员参与学习的动机。三是部分金融企业在本位主义驱使下的违规竞争、高息揽存现象,使金融会计信息严重失真从而形成市场风险。

3.现行信息管理体系与防范金融会计风险自相矛盾。由于政企不分,金融企业现行运作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仍照搬政府的运作方式,形成庞大的委托链条和过长纵向管理链条,横向的分工与制衡关系强调不够,信息管理体系只是被动地适应,并没有起到促使金融企业流程再造、职权重新分配、工作重新分工的作用,极易产生信息失真和信息不对称现象,在经济效率降低的同时,反而加大了边际成本和交易成本。

4.知识内隐对金融会计人员专业素质和道德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知识运用过程中,由于因果关系不明、人格特性模糊以及既得利益(特权、优势等)的维护,知识的横向、纵向转移十分困难,共享机制难以有效形成,显明知识成为冰山一角,更多的知识则隐藏于金融会计人员。

二、对银行会计改革的几点思考

(1)重新考虑和组合银行结算体系。现行支付结算办法对银行汇票、商业汇票的开办行与使用范围进行了较为严格的限定。在实际操作中,中小金融机构由于汇路不通被排除在银行汇票的开办之列,而商业汇票由于城乡信用社条件所限也被排除在外。小型金融机构结算工具单一无法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但为了自身业务的拓展,小型金融机构自身变通的开办商业汇票一类的业务。结果给人民银行的会计检查带来了难度,因为从会计结算监督的角度来论,私自变相开办结算工具属于超范围经营,但从支付结算办法中又找不到强有力的证据。因此,无论从业务的拓展上还是监管角度,甚或服务经济方面,都应对原有支付结算办法进行修订。(2)拓展金融企业会计要素范围。对会计对象按会计目标进行基本分类即形成会计要素,其中最基本、最主要的是反映一个会计主体制定时点财务状况静态信息和某会计期间经营成果动态信息的“资产”和“负债”。根据金融企业的会计目标需要,将会计定义的“资产外延扩充”,即把现行会计制度中的资产区分为“确定资产”和“不确定资产”。同理,“负债”也应包括“现实负债”和“或有负债”两种。(3)采用多重化的计价基础。传统会计多采用历史成本作为计价基础,具有精确性、客观性等优点,应继续坚持并不断完善。由于新金融工具不存在历史成本,其会计计价最可行的办法是按其公允价值进行计价。不同的会计计价基础适应着不同的经济业务的计价要求,更符合金融发展的客观实际。(4)实现银行业会计制度的国际协调。资本市场是市场体系的核心,资本市场全球化已经成为不可否认的事实。

参考文献

[1]沙莹.我国金融创新产品的监管机制研究[J].时代金融.2011(9)

第4篇

关键词:国际贸易反倾销会计机制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国际贸易磨擦和贸易纠纷越来越多,倾销与反倾销已成为国际贸易中的热点问题。为维护公平贸易和正常的竞争秩序,世界贸易组织允许其成员在进口产品因倾销、补贴的激增等给其国内产业造成损害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等贸易救济措施。因而,在当前的国际贸易中,反倾销税已成为新的贸易保护主义手段。

我国遭到反倾销的现状

近年来,随着对外出口的增长,我国已成为国际滥用反倾销的最大受害国,有数据显示,因国外的反倾销造成的损失已达800多亿人民币。面对严峻的形势,如何正确解读国际反倾销中的若干会计问题,建立起预防和应对反倾销的会计保护机制,充分发挥会计在国际反倾销中的作用,已成为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迫切需要。随着我国加入WTO,倾销与反倾销作为当今贸易领域的热点问题,已越来越为中国企业所熟悉。所谓倾销是指出口商以低于正常价值的价格向进口国销售产品,由此对进口国产业造成损害的行为。反倾销,则是当倾销行为发生以后,出口国因此对进口国相似产品工业造成实质上损害时,进口国为抵消或阻止倾销,可征收不超过该产品倾销幅度的反倾销税的一种法律行为。

自1979年至2004年9月底,共有34个国家和地区发起了665起针对或涉及我国产品的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及特保措施调查案件,我国成为世界上反倾销的最大受害国。20多年来,对华反倾销案给我国出口造成的损失累计约100亿美元,直接影响了我国的对外贸易。

我国企业反倾销败诉的会计原因分析

我国企业遭到反倾销指控,在应诉的企业中胜诉率很低。据有关部门统计,在国外对我国470多起反倾销案件中,国内企业应诉率只有60%-70%。在应诉案件中,绝对胜诉率不到40%,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国际反倾销规则对中国企业的歧视和企业自身的应诉不利造成的。而国内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差异以及缺乏对反倾销会计规则的正确解读更是引起中国企业败诉的决定性因素。

会计准则的差异

“非市场经济国家”是我国在应诉国外反倾销案中大量败诉的一个重要原因。近年来,以欧盟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将中国视为“转型经济国家”,只有满足五个方面条件,才被认为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开展经营活动。而其中对会计的具体要求是:企业必须有一套清晰的基本会计账簿;会计账簿应当根据国际会计准则记账;基本会计账簿必须进行过独立审计并有通用性;企业生产成本和财务状况不再因为过去的非市场经济制度而受到严重扭曲,得考虑设备折旧、其他折旧、以物易物和以债务抵消方式所列的支出。

但目前我国的企业大多没有按照国际会计准则进行记帐,因而要求市场经济地位屡屡被西方国家驳回。其中,国内《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主要差别在于:《企业会计准则》在资产的会计计价与财务报告披露方面强调会计计价基础是历史成本与真实列报原则;《国际会计准则》要求资产的会计计价必须是公允价值,财务报告披露必须遵循公允列报原则。目前,我国不少企业的土地、厂房,很多是以前国家划拨的,并不按照市场价值评估的,经过多年的折旧后,现在办产权证,企业补的地价可能很低。而国际会计准则是按照市场价格来对资产评估作价。这样一来,价格相差就比较大,企业的生产成本和财务状况也就会受到影响。因此,在接受反倾销调查时,由于提供的会计资料不能“真实”反映出口产品的正常价值,而被否定了市场经济地位,采取替代国制度,确定正常价值。而选择的替代国又与我国的发展水平差异较大,这直接导致了我国企业接受反倾销调查的败诉。

缺乏对竞争对手的会计研究

反倾销案件发起国的调查当局如果认定所调查商品的出口国为非市场经济国家,将引用与出口国经济发展水平大致相当的市场经济国家的成本等数据计算正常价值并进而确定倾销幅度,实施相应的征税措施。于是,我国企业能否胜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选择一个合适的“替代国”,并迅速考察该替代国有关企业的成本构成和销售价格。目前,我国的出口企业平时缺乏积累境外主要竞争对手的财务信息资料,没有替代国国内有关企业同类产品的生产成本要素、运输、保险费、销售价格等相关信息,一旦涉诉,很难根据竞争对手的情况,主动选择对我国企业有利的具体替代国,最终导致败诉。

没有深刻解读国际反倾销法会计规则

对于反倾销会计规则的理解是否深刻,事关规则的遵循以及涉诉企业维护自已的权利,保护自己合法利益。我国企业在接受反倾销调查时由于缺乏对国际反倾销会计规则的理解和运用,造成败诉的案件也屡见不鲜。

国外在反倾销会计方面的经验

起用竞争对手会计

国外的企业为了更好地适应国际竞争,应对反倾销的形势,都纷纷启动了竞争对手会计。竞争对手会计是通过各种现代管理方法搜集和分析竞争对手的财务与非财务信息,应对国际反倾销的一种现代管理方法,以掌握国际主要竞争对手的情况,应付竞争局面和规避、迎战国际反倾销诉讼。采用竞争对手会计,对于反倾销诉讼可谓未雨绸缪,一旦遭受针对本国的反倾销诉讼,便可以拿出对本国有利的会计举证,从而赢得诉讼。

建立商业情报网

许多国家设立官方的商业情报机构,在海外设立商情网,负责向出口厂商提供所需情报。例如,英国设立的“出口情报服务处”,由英国220个驻外商务机构提供情报,并由计算机进行分析,整理出近5000种商品和200个国家或地区市场情况的资料,供有关出口厂商使用,以促进商品的出口。

我国预防和应对国际反倾销的会计措施

我国企业面对严峻的国际反倾销形势,必须未雨绸缪,建立起预防和应对反倾销的会计保护机制。

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

按照我国入世承诺,我国将面临15年非市场经济国家的待遇。因此,目前要利用《欧盟384/96号规则》规定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实现国内《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接轨,以实现我国市场经济地位的突破。

符合“转型期”要求,会计需满足两个条件。一是企业必须建立一套符合国际会计准则的、账目清楚的会计账簿,该账簿需按国际通用会计准则进行独立审计并有通用性。具体包括:企业必须有一套清晰的基本会计账簿;会计账簿应当根据国际会计准则记账;基本会计账簿必须进行独立审计并有通用性。二是企业生产成本和财务状况不再因为过去的非市场经济制度而受到严重扭曲。特别得考虑设备折旧、易货贸易、债务抵消等方面的会计处理,要求企业在过去的非市场机制向市场机制过渡时,其生产成本和财务状况不存在重大扭曲。

会计上仍需四个方面突破

在会计规范国际化中发挥应有作用。积极参与会计准则的国际协调和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向世界介绍中国会计改革在会计规范国际化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实现会计规范的国际化。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应尽可能国际化。对经济全球化中的会计共性问题,我们力求接受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制定的会计准则,而对我国的特殊问题,需要制定符合我国情况的会计准则,但也应该以国际会计准则为指导来进行会计实务的梳理。

出口企业按国际惯例进行独立审计。

会计举证提供可信的资料。在反倾销案诉讼中,可靠和经得起查证的会计举证才是惟一能说明我国出口企业成本信息的方法。要求举证所涉及有关生产企业及出口公司的账本、生产记录、购销合同、发票、运输、保险等资料必须可靠,账务处理方法符合国际通行惯例的做法,并能在相关会计资料之间具有可验证性,否则会导致会计举证无效。

建立反倾销会计保护机制

我国企业无法赢得反倾销诉讼的最大原因之一,正是缺少一个反倾销会计保护机制,建立“反倾销会计”制度势在必行。

建立出口企业反倾销会计保护机制。出口企业的反倾销会计保护机制在于配备反倾销会计人员、建立反倾销会计信息平台,执行反倾销规避、应诉、提起等会计业务。

建立行业商会反倾销会计保护机制。行业商会反倾销会计保护机制在于建立行业商会反倾销会计信息中心,在出口产品反倾销规避、反倾销调查的应诉和进口产品反倾销的调查等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建立政府机关反倾销会计保护机制。政府机关反倾销会计保护机制在于解读国际反倾销法中的会计规则,建立我国产业损害经济指标的会计预警机制,以及反倾销核查会计。

建立中介机构反倾销会计保护机制。中介机构反倾销会计保护机制是指会计事务所和律师事务所等提供的反倾销国外应诉准备、反倾销国内申诉、反倾销国内应诉的会计服务业务,发挥注册会计师和律师在反倾销中的作用。

建立反倾销会计信息平台与竞争对手会计

起用竞争对手会计,不仅能够积累境外主要竞争对手的财务信息资料,还能在涉诉过程中,根据竞争对手会计信息平台的指引,选择对本国有利的具体替代国方案,进行充分的会计举证。

通过会计来加强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等内部会计资料的积累,结合反倾销调查内容做好有关资料的收集,做到有备无患;通过会计搜集外国产品在我国市场倾销的信息,就外国产品在我国市场的倾销进行会计预警,为进行反倾销申诉而举证。

起用竞争对手会计还要关注三个要素,一是企业境外主要竞争对手的确认。在国际竞争中,作为一个国际化经营的企业,就必须了解国际上的主要竞争者,为每个值得关注的竞争对手创建一份信息档案。二是竞争对手会计要搜集的信息。从竞争对手相同产品的产地或出口的分布情况,以及与这些产品销售有关联的企业;竞争对手产品的生产成本要素、成本结构、费用开支、市场份额、经营策略等财务与非财务信息;竞争对手产品在本国市场的销售价格及在第三国市场的销售价格、销售数量情况;竞争对手产品在与我方竞争市场上的销售价格、销售数量情况。三是竞争对手会计获取信息的渠道及方法。有关竞争对手的信息渠道是多样的。主要来源渠道包括:政府统计公告、行业分析报告、行业协会资料、行业专家顾问的咨询报告、贸易金融报道、公司公开财务报告、竞争对手广告、产品技术分析、共同的供应商和顾客、竞争对手的前雇员等。

综上所述,面对严峻的国际反倾销形势,面对西方国家在反倾销诉讼中所拥有的会计优势和人才优势,面对我国对外贸易的不断发展,反倾销会计保护机制的建立与完善迫在眉睫。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所得税会计准则 比较

会计经历了其重心从资产负债观到收入费用观,再到资产负债观的转换过程。2003年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出了关于《对美国财务报告采用以原则为基础的会计体系的研究》的报告。该研究报告通过比较后指出:“在制定准则,特别是在确立目标导向的体系时,采用收入费用观是不恰当的。历史的经验表明:资产负债观为经济实质提供了最有力的概念描述,从而成为准则制定过程中最合适的基础”。在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上,也经历了从应付税款法、递延法、损益表债务法到目前的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这样一个核算过程由简单到复杂、计量准确性由低到高的过程。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早在1987年的96号财务会计准则公告中,就建议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当年和以前年度经营活动所产生的所得税纳税影响。1996年修订的国际会计准则第12号,也由原来要求企业采用递延法或损益表债务法改为禁止采用递延法,要求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由此可见,无论从制定准则所依据的基础观念还是所得税会计的核算方法,我国所得税会计准则都顺应了所得税会计发展的国际趋势,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之间实现了实质性趋同。

一、计税基础与暂时性差异的确认是关键

2006年2月财政部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成为新准则体系中实施难度最大的准则之一。该准则明确指出所得税会计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理念发生了重大变化,与原来企业适用的《暂行规定》和《企业会计准则―所得税》有较大差别。

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要求企业的资产与负债分别根据会计准则与税法的不同要求进行计价,简称会计计价基础和税法计价基础。会计计价基础即账面价值,是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根据会计准则规定在账面上确认的资产或负债的金额。税法计价基础即计税基础,是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根据税法规定为计算应交所得税确认的资产或负债的价值,也是申报所得税时该资产或负债的计税金额。

二、所得税准则的比较分析

1、所得税差异的分类方法不同

在原准则中由于会计制度和税法的目的不同,对资产、负债、收入、费用等的确认时间和范围也不同,从而导致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税所得额之间产生了差异,并将这一差异分为永久性差异和时间性差异。永久性差异是由企业一定期间的会计收益与应税所得之间计算口径不同而产生,产生于当期,以后各期不做转回处理;时间性差异是由于企业在某些收入、费用项目计入应税所得的时间与计入会计收益的时间不一致而产生的差异,发生于某一时期,但在以后的一期或多期内可以转回。而新准则与国际惯例接轨,摒弃了“两种差异”的提法,引进了暂时性差异的概念。

新准则从资产和负债的定义出发明确了资产和负债的计税基础。资产的计税基础是指企业收回资产账面价值的过程中,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以自应税经济利益中抵扣的金额。负债的计税基础是指负债的账面价值减去未来期间计算应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予抵扣的金额。暂时性差异是指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不同产生的差额,因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不同,产生了在未来收回资产或清偿负债的期间内应纳税所得额增加或减少并导致未来期间应交所得税增加或减少的情况,形成企业的资产或负债,在有关暂时性差异发生当期,符合确认条件的情况下应当确认相关递延所得税负债或递延所得税资产。

根据暂时性差异对未来期间应纳税所得额的影响,暂时性差异也分为两种形式。一是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是指在确定收回或清偿该资产或负债的账面金额未来期间的应税利润(可抵扣应税收益额的亏损)时,将导致应税金额的暂时性差异。二是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是指在确定收回或清偿该资产或负债的账面金额未来期间的应税利润(可抵扣应税收益的亏损)时,将导致可抵扣金额的暂时性差异。这种变化体现了对包括所得税会计处理在内的企业财务会计视角已经由损益表观转变为资产负债表观,反映了当前会计界视野的拓宽和认识的深化以及目标的国际趋同。

2、所得税会计核算方法不同

原准则中企业既可以选用应付税款法,也可以选用纳税影响会计法中的递延法或债务法进行所得税会计的核算。应付税款法不要求对所得税进行跨会计期间核算,也不确认时间性差异对未来所得税的影响,而是将本期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差异均在当期确认为所得税费用,造成的纳税影响额直接计入当期损益,而不必递延到以后各期,当期的所得税费用等于当期应交的所得税。纳税影响会计法中的递延法或债务法则要求对所得税进行跨会计期间核算。在核算时首先按税前会计利润计算当期所得税费用,然后根据应纳税所得额确定应交所得税款,最后根据所得税费用与当期应纳税款之差倒算出本期的递延款。

新准则要求企业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进行核算,即要求将所得税进行跨会计期间核算。在资产负债表中,企业首先根据税法对税前会计利润进行调整,按照调整后的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当期应交所得税;然后根据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与税法计税基础确定暂时性差异,据此计算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的账面余额,其期末、期初余额之差是本期发生和转回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净额;最后通过确定了的当期应交所得税及递延所得税来推算利润表中应予确认的本期所得税费用。其计算公式为:本期所得税费用=当期应纳税所得额×税率+(期末递延所得税负债-期初递延所得税负债)-(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期初递延所得税资产)。与原准则相比,新准则有三方面的变化。一是对暂时性差异的处理不允许在应付税款法和纳税影响会计法之间做选择,统一要求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二是在纳税影响会计法中,不允许在递延法和债务法之间做选择,统一要求采用债务法。三是摒弃了损益表债务法,而改用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要求的资产负债表债务法。

3、所得税项目列报和披露不同

与原准则相比,新准则对所得税项目在财务报表中的列报和披露内容的规定也有差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所得税相关项目在资产负债表中的列示不同。原准则只要求企业在负债类科目中设置“递延税款”科目,核算企业由于时间性差异造成的税前会计利润与纳税所得之间的差异所产生的影响纳税的金额及以后各期转销的数额,于是在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方增设“递延税款―递延税款借项”项目,以反映企业尚未转销的递延税款的借方余额;在负债方增设“递延税项―递延税款贷项”项目,以反映企业尚未转销的递延税款的贷方余额。这种在资产负债表上将“递延税款”借方余额和贷方余额分别表示预付税款和应付税款的列报方式混淆了资产与负债的内涵,如果资产与负债抵消后反映,则这种列示方式不恰当,因为抵消后递延税款无法完全真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不利于报表使用者利用资产负债表对企业财务状况做出客观、公允的评价。新准则规定企业应在资产类科目中设置“递延所得税资产”科目,核算企业由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及按能够结转后期的尚可抵扣的亏损和税款抵减的未来应税利润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在负债类科目中设置“递延所得税负债”科目,核算企业由于应税暂时性差异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应当分别作为非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负债在资产负债表l中列示,所得税费用应当在利润表中单独列示。与原准则相比,新准则在资产负债表中将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与其他资产和负债合并列报,并且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也应与当期所得税资产和负债区别开来,使得“递延税款”的含义大为扩展了,并且更具有现实意义。这种处理方法可以清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更有利于企业做出正确决策。

(2)所得税相关项目在损益表中的列示不同。原所得税会计准则规定损益项目仅包括企业本期所得税费用,具体是在利润表中的“利润总额”项目下设置“减:所得税”项目,以反映企业本期所得税费用。而新所得税会计准则规定,损益类科目不仅包括企业当期所得税费用,还包括递延所得税费用。

(3)所得税相关项目在财务报表附注中的披露不同。通过以上比较可以看出:新准则中运用的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在对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进行确认以及计量时能够严格地遵循关于资产、负债的定义,进而能恰当地反映一个企业在一定时点的财务状况,从而为财务报表的外部使用者提供有用的财务信息。由于新准则不再要求提供两大类方法供企业会计人员进行选择,而要求所有的上市公司均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进行所得税会计的核算,这能更好地满足不同企业在所得税会计处理方面的可比性,即加强了会计信息的可比性。新准则对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充分体现了谨慎性原则的要求。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如果预计未来会计利润不能大于应税所得,那么资产负债表中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就是虚增资产,因此新准则设定了可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的上限:“企业应当以可能获得的应税所得为限,确认由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可见,新准则不仅沿用了谨慎性的会计原则,而且对其加以丰富,其内容都是首次出现在所得税会计规范中,首次执行新准则会影响企业的当期损益。

【参考文献】

[1] 刘洋:所得税会计准则比较分析[J].财会通讯,2007(9).

[2] 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S].2006.

第6篇

一、我国物价变动会计与国外差异的表现

1.业务起因不同。国外的物价变动会计起因于物价变动时期对会计信息相关性的要求,其目的是为了保证企业会计报表的使用者能注意到物价变动对企业经营成果的影响,或者是在恶性通货膨胀时期以改变会计计价单位、计价基础来对外输出有用的会计信息,而何时调整会计报表,依赖于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力。我国物价变动会计的起因与国外大不相同。按我国财经法规的规定,企业平时不能随意改变历史成本的计价基础,只有在企业发生产权转让、股份制改造以及国家有特殊规定(如清产核资)时,方可统一运用。

2.调账依据不同。国外物价变动会计的调账依据,一是社会公布的一般物价指数,二是以被调整资产分类物价指数表现的现行成本,然后才是资产的重置成本。由于我国没有定期公布物价变动指数的制度,这便形成了直接使用一般物价水平会计的困难,因此采用资产评估的结果作为账项调整的基本依据。具体表现为主要以资产评估来提供企业改制、产权转让等所需的企业整体价值资料,这样,资产评估已经成为促使我国企业产权交易顺利进行的重要中介业务。相对而言,清产核资只在某一时期存在,在某一时点发挥作用,而资产评估及其账项调整,则存在于近乎所有的产权交易业务中,成为调账依据的主要提供者。

3.处理结果不同。我国现阶段以资产评估及其账项调整为表现的物价变动会计就是为产权交易服务的,因此物价变动的结果必然会作为产权的一部分而确认。而国外的物价变动会计的运用主要是在不同的物价变动时期剔除物价变动对会计信息的影响,从而确定企业的资本保全程度,因此物价变动的结果为与资本保全相关的净收益。据此,如果企业经常按物价变动来调整账项,其资产价值应当与市场价格相接近。因此当企业进行产权交易时,即使不再进行资产评估和账项调整,也不会对交易结果形成大的影响。

4.产生效用不同。西方国家的物价变动会计已经成为企业会计自身的事情,可随企业所处的情况、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力而灵活实施;而我国的物价变动会计仍局限在一些特定的范围,为特定的目的服务。

二、我国物价变动会计与国外差异的原因分析

1.会计信息的披露范围较窄。在我国,除股票上市公司在发行股票前需公布其资产评估及账项调整的资料外,有关物价变动及其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影响的信息,还尚未被列入会计信息披露的范围内。这是我国物价变动会计发展缓慢的原因之一。

2.有关物价变动信息来源的局限。美、英等西方国家均有定期公布物价指数的制度。但是,我国现阶段尚不具备定期公布,尤其是按季、月公布物价指数的条件。企业、社会无法取得这样的数据,也就无法进行物价变动会计的操作。我国现阶段对此的重要补救措施,即为在企业有产权交易业务时,以资产评估来提供与物价变动紧密相关的替代信息,并依据资产评估的结果进行账项调整。

3.会计准则及相关法规滞后。虽然在我国的各项会计制度中,与物价变动会计相关的规定处处可见,但没有关于物价变动会计的专门规定。这样,在物价变动这一客观事实已进入社会经济领域,对会计信息的利用已造成了影响,并且国际会计领域已形成了物价变动会计处理惯例的情况下,我国有关物价变动会计的准则与法规已经明显滞后了。这也是我国物价变动会计难以与国际会计界相融合的重要原因之一。

此外,我国现阶段会计处理手段较落后,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不高,这也是我国的物价变动会计与国外物价变动会计形成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我国物价变动会计的改进措施

1.进一步总结经验,完善财会法规。由于稳健性原则与物价变动会计的内在矛盾,在现实经济生活中暴露出一些问题。这些都需要我们以物价变动为中心,进行深入探讨。当前要做的首要工作是在弄清理论问题的前提下,完善各种财经法规,制定出适合我国具体情况的有关物价变动会计的法规。

2.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揭示企业物价变动的信息。近年来,我国对股票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披露要求,对提高会计工作水平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中,对资产评估及其账项调整的信息披露,是我国披露物价变动信息的主要方式。按此思路,在平时披露物价变动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影响的资料,在社会发生较大物价变动时期披露账项调整的信息,即可较快地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对物价变动方面的信息要求。目前,对一些重要的企业提出披露物价变动方面的会计信息,应当是有成效的。

3.改善与之相关的基础工作,为物价变动会计创造更好的条件。从外部来看,我国应尽快地建立主要社会产品物价变动指数的定期公布制度,为企业的会计操作提供可供参照的依据。从内部来看,我们应当加速会计处理手段的更新和会计人员业务素质的提高,为企业的会计操作创造出更好的内部环境。

四、我国物价变动会计远景展望

首先,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应充分认识物价变动会计的重要性,资本运营、资产重组等概念的提出和业务实施,也会对物价变动会计提出客观要求,因此,物价变动会计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逐步成形。

第7篇

摘 要:会计信息失真是目前会计学界讨论的热点,但绝大多数学者都把会计信息失真的定义局限在会计作弊上。我们认为会计信息失真的范围应该比会计作弊更广泛,它包括合法会计信息失真和非法会计信息失真。合法会计信息失真和非法会计信息失真的区别在于其产生的原因不同。如果失真的会计信息产生于合法真实的原始凭证,并且其依据的是合法合规的会计处理过程,这就是一种合法会计信息失真。反之,如果会计信息的失真是基于一种违规会计处理,那么,它就是一种非法会计信息失真。

关键词:会计信息失真 合法 非法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

1、会计准则的偏差因素。首先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的人员组成是否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如果代表性过窄,会计准则就可能出现偏向性;其次,会计准则是否具有较长的适用性和可行性,如果是一种临时应急性措施,不用多长时间就会丧失作用,需要修订;再次就是会计准则定义、释义的准确性,如果一项会计准则的涵义可能有多种理解,甚至有歧义,必然产生实务操作的不确定性。以上这些会计准则的偏差因素,都会导致合法会计信息失真的产生。

2、会计信息提供者与使用者利益的不完全一致性是导致通过选择会计政策引起合法会计信息失真的深层原因。会计反映的结果往往是以利益分配方案为依据,会计报表所提供的数据指标可能直接影响使用人利益,会计信息提供者(如经理阶层润占有信息优势和直接参与会计活动而最有条件实施干预,经理直接或间接参与企业会计工作,在追求本身利益最大化驱动下,在合法的范围内选择有利于自身绩效评价或其它目标的会计政策,造成会计信息偏离实际情况。事实上,在会计准则和制度的空隙间,信息提供者总能作出使自己得益的选择。而一旦会计信息的生成有隐蔽的主观意愿参与,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必然会受到影响。

3、新旧法规以及各个法规之间存在着矛盾及不协调。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所导致的会计环境的不断变化,致使会计法规的建设明显滞后,如1992年11月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已显示出一定程度的不适应性。到目前为止,具体会计准则也只出台了9个,其中6个还只在上市公司中实施。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新的经济行为、新的经济业务、新的市场工具不断涌现,会计准则的缺位使得会计事项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带有很大的弹性。另外,各会计法规之间也存在着不协调,如基本会计准则与具体会计准则之间,具体会计准则与行业会计制度之间,会计准则与财务通则之间都存在不协调甚至矛盾的地方。会计法规体系内部的不协调,必然会增大经营者、会计人员与监管部门、社会公众之间的“博弈空间”,增加全社会的交易成本。这些都使合法会计信息失真产生的可能性加大。 4、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可选择性。任何一个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不可能尽善尽美、涵盖一切,它们只是对会计工作提出基本的原则和规范,而且大多数只是对以往会计实践的总结,每当许多新情况、新领域、新行业出现的时候,总是很难找到一个恰当的会计准则作为会计操作的依据。也就是说法定会计政策往往滞后于会计实践的发展,因此,客观上需要不断创新会计惯例,但为了在一定时期内保持法定会计政策的相对稳定,法定会计政策必须有一定的弹性,如会计计量方面的区间规定以及会计计价方法的多样性规定等。虽然制度规定同一企业在不同时期计价方法要保持一致,但不同企业可以选取不同计价方法。当前我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求赋予企业充分的自主权,与之相适应的会计改革也要求给予企业较大的会计政策选择权。同时,随着企业经营方式的多样化,经营活动范围的扩大和社会、法律、金融环境的日趋复杂化,使同类会计事项的个性日益丰宜,法定会计政策也趋向于为企业提供更大的会计政策选择范围。这样,合法会计信息失真产生的可能性也因此加大。

二、相应预防措施

1、适当限制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权。法定会计政策和会计处理方法的可选择性是导致合法会计信息失真的重要因素,所以要减少合法会计信息失真产生的可能性,就不能忽视这一问题。但是现实的矛盾是:我国正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给予企业较大的会计政策选择权。所以我们不能通过限制企业的选择权来解决这一问题。我们认为,会计政策的可选择性在目前情况下是不可缺少的。所以应通过内部审计或一定的监督机制来制止企业钻会计政策可选择性的空子。另外,对于同一行业相类似的不同企业,其会计政策的选择性范围应有所限制。

2、我国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中的内容需要不断改善。尤其是对于一些实际中遇到的新问题,如对一些重要表外信息、无形资产及一些重要的非经济信息的处理,应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相应的规定,以后再根据实际使用后的反馈信息作进一步的修订。

3、在制定会计法规、会计准则时,应尽量克服或减少其本身的不确定性。如制定机构的人员组成应选择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群体;最终确定的会计准则应对未来会计环境的变化有较科学和具有一定超前的分析和预测,使会计的发展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持续性,避免未来环境不确定性对会计产生过多的影响;对于准则中的某些定义和释义要有精确的分析和解释,如果某一定义和释义可能会有多种理解,则应对各种可能的理解均作详细的阐述,表明各种理解的适用情况,这样就不会给准则的使用者造成误解。另外,在一些会计概念或会计核算方法选择的规定上,尽可能少用“也可”、“或者”等模糊性词语,尽量使同一内容的规定一致。

第8篇

1.知识经济会计模式下的会计目标--决策有用性与经管责任相结合

关于会计目标,有两种观点,即经管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这两种观点都是建立在两权分离的基础上的。经管责任观主要建立在所有者和经营者都十分明确,没有模糊、缺位,委托者可以就受托资源的管理,向受托者提出具体的要求,如果受托者不能完成既定的目标,所有者可以更换经营管理者。经营责任观强调会计信息的客观性、可行性而需要采用成本基础,采用权责发生制计量利润。决策有用观所认定的两权分离是通过资本市场进行的,委托、受托双方不是直接进行沟通、交流。管理当局的经营绩效如果不能令人满意,资源的所有者一般不是直接更换管理者,而是通过资本市场卖出这部分"产权",并购入投资者订为有效的“产权”,从而要求资本市场的资源管理者提供所有决策相关的信息。决策有用观强调会计信息的相关性,迫切要求采用公允价值会计,充分要求对商誉、人力资源等软资产进行计量,用未来现金流量反映价值(企业财富)等。

我们认为:(1)决策有用观对两权分离的认定更适合于知识经济。在经济时代,由于通信技术、机等信息技术的广泛,使资本市场越来越发达,资本市场有走向全球化的的趋势,因而,将决策有用性作为会计的目标更为恰当。(2)两种观点各自所认定的两权分离是同时存在的,在资本市场上既有能够行使控制权的大股东,也有中小规模的股东。从上,知识经济时想的会计目标应当是两种观点的有机结合,既注重决策有用性,又不轻视受托经管责任。

2.会计假设将被取消,会计表现为一个系统化、集成化的信息系统

会计假设中除会计主体假设外(会计主体假设其实更像会计原则,因为领土主体是实实在在而并非人为假定的),其他假设实际上都是传统经济特定的产物。在工业经济会计模式下,由于使用手工进行财务处理,受到成本效益原则的限制,无法使用实时报告所需要要的会计分期假设,无法既用货币计量又使用非货币计量而假设货币是最佳计量单位、币值是稳定不变的,使会计的作用大大削弱,会计信息的有用性受到怀疑,使会计处于一个非常尴尬的境地。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将取代资本成本经济的纽带,由于经济创新速度越来越快,加上时间和空间限制的减弱,经济环境变得动荡不安、难以捉摸,持续经营、币值稳定、分期报告都显得不合时宜。而一旦信息技术用于会计后,由于计算机的快速、高效、计算成本廉洁等特点,上述各项限制均会不复存在,会计可以是一种既有原始成本又有现行成本等多种计量属性的信息系统,可以是一种既分期报告又实时报告的信息系统,可以是一种既有货币性计量又有非货币性计量的信息系统,总之,会计可以是一个系统化的、集成化的信息系统。

3.会计基本原则方面的变化

在知识经济时代,尽管知识成为最重要的资源,也决定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但人们在进行知识财富生产的同时仍然要进行物质财富的生产。因此,作为对再生产过程进行反映和监督的会计,不仅要具备适应知识经济的会计原则,同时也不能抛弃适应工业经济的原则,应该多种原则并存。本文主要挑选原始成本计价原则和权责发生制原则进行说明。

(1) 原始成本计价原则

原始成本计价原则以成本作为评价及入账的基础,除非有新的交易发生或消耗,入账的成本就不再变动。在知识经济时代,在以知识为主要资源,依靠发达的技术作为企业生存发展的决定条件的情况下,单一原始成本会计计价具有很缺陷,其中最主要的缺陷为企业的"软资产"没有得到确认和计量。“软资产”是指能够被企业所控制,并能为企业带来未来超额经济效益,但没有物质形态,在企业资产负债表没有确认的资源。主要是一些无形资产。

知识经济时代,产品制造模式向知识密集产品转变,软资产的类型日益增多,价值越来越大,“软资产”在许多企业的资产中都会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原始成本下的资产负债表就不能够真实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另外,由于资产负债表与收益和现金流量表紧密相关性,资产负债中的缺陷终将连带到收益表,最终和整个财务信息在某种程度上失去相关性。

原始成本存在着较大的缺陷,但并不是说在未来的知识经济会计模式下放弃原始成本计量,其实,原始成本完成经管责任会计目标方面是相当出色的,因而,我们的结论是:原始成本计价将与其他的计价原则同时存在于知识经济时代的会计中,失去的只是其"一统天下"的局面。

(2)权责发生制原则

权责发生制是用来确定企业在报告期内的营业收入、其他收入及费用、成本和其他支出的。权责发生制在影响收入和费用确认的同时,也影响到资产和负债的确认。权责发生制受到较大挑战的原因主要表现在:首先,权责发生制不利于反映现金流量信息。由于收入确认的实现原则和费用配比原则的实施,使企业的现金流量和经营业绩相联脱节,而且,忽视了在经济管理中需要着重考虑的货币时间价值和风险价值观念。其次,权责发生制依赖于人们的一项未经证明的假定。无论是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还是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O),在其提出的概念框架结构体系中,都假定"采用权责发生制会计所得出的企业收益方面的信息,比只依靠现金收付说明的财务状况更为有用"(FASB,SFACNO.1,HIGHLIGHTS;汪祥耀主编,《最新国际会计准则》,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然而,上述假定并没有得到实践的验证,相反,却似乎越来越多地否定上述假定。同时还存在着全球都非常重视编制现金流量表这一事实上的反证作用。

与原始成本计价原则一样,在知识经济时代,权责发生制也不会消失,而是与现金收付制、现金流动制同时存在于知识经济会计模式中。

4.会计工作中心的转移--从有形资产会计向知识资源会计转移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资本将作为企业的核心资本取代财务资本的地位,知识资源(包括知识、信息和创新能力等)也将替代稀缺资源(少数除外)而成为企业生产和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因而,知识经济会计模式要求从以稀缺资源为核心反映财务资本信息的会计管理,向以知识资源为核心反映知识资本资本信息的会计管理转化,即从有形资产会计向知识资源和未编码的知识资源,已编码的知识资源不存在形式就是企业的无形资产,而未编码的知识资源就是企业的人力资源,所以,知识经济会计模式是以无形资产会计和人力资源会计模式为核心的会计模式。

二、知识经济会计模式的实现策略

知识经济会计模式是一种以决策有用和经管责任的结合为会计目标的、多种计量属性并存的、多种确认制度同时存在的会计模式、依靠体传统的手工处理,会计信息是无法实现的,其实现策略主要是充分应用计算机技术和技术,并对现有的会计模型进行改造。本文简单说明以下几项策略:

1.事件驱动模式代替顺序化处理程序

在工业经济会计模式下,企业的每一项经济业务都是按照“凭证-账簿-报表”这种顺序进行会计处理的,我们称之为顺序化会计处理程序。由于采用单一计价和单一信息报告模式,因而提供给使用者的是共同需要的信息,即主要信息、通用信息。

在知识经济时代,人们对会计要求不仅是能够“落实经管责任”,而且能够对“决策有用”。在决策有用的要求下,在不同的使用者之间主要信息和次要信息往往是不能划分的,特别是在决策时,专用信息处理方式采用事件驱动方式(EVENTDROVEN)。即平时不进行顺序性信息处理,储存在计算机中的是一些原始性信息,当决策者需要某项专用信息时,只需驱动相关专用信息代码处理,由于计算机的高速度,随时满足需要。在事件驱动模式下,把信息使用者所需要的信息按使用动机不同划分或若干种事件,设计时,为每一种事件设计一个“过程程序”模型,当决策者需要某种信息时,根据不同事件驱动相应的“过程”处理品程序,从而提供相应信息。比如,把事件划分为历史性信息、前瞻性信息、不确定性信息、非货币性信息等。通过实时联机系统(On-line Real-time System),会计信息使用者通过网络,根据自身需要随时可以得到相关信息。在这种模式下,实现了决策者从被动接受财务报告到主动筛选信息化。

2.事项会计取代价值会计

在工业经济会计模式下,经济业务发生后,在经济事项可以用货币进行计量的前提下,会计凭证作为记录经济业务的最小单元,会计科目作为会计分类的最小单元,经过账薄的分类汇总,然后通过提供会计报表形式提供信息,即价值会计。在知识经济会计模式中,经济业务发生后,除了要用货币进行计量外,还要用共他计量单位进行多重计量,如果继续使用工业经济下会计模式,则需要设计出为各种决策模型服务的各项"分类账薄",而决策模型多样性,会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如果采用事项会计,则能较好地解决这一。事项理论的核心是将事项作为会计分类的最小单元,在日常核算中,仅仅把各项交易活动的事项进行存储、传递、而不进行会计处理。会计信息各项交易活动的事项进行存储、传递,而不进行会计处理。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根据各自的需要,对事项信息进行必要的积累、分配和价值计量,最终将事项信息转化为适合于使用者决策模型需要的各种会计信息。

3.复式记账法发展为多式薄记账

复式薄记制的核心是“经管责任”。在知识经济时代,当会计目标转向“落实经管责任”和实现“决策有用性”时,多式薄记法的优点显而易见:从早期的棋盘表到矩阵会计、最后到三式薄记等,为多式薄记的建立提供了基础。事项理论与多式薄记理论已经可以完美结合。多式薄记和事项会计都面临的薄记成本难关也因近年来计算机技术,特别是数据库存网络组织结构技术的发展,为其应用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4.知识经济会计模式下的会计报告

在知识经济时代模式下,如何提供、提供何种样式的会计报告,是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要充分发挥知识经济会计模式的功能,其会计报告可以借助于发达的数据库技术、计算机网络和远程通迅技术、超级文本、多媒体技术以及光盘存储技术等信息技术的支持。在全国建立一个或多个全国性的计算机化的会计数据信息中心,各企业在经济业务发生后,将有事项性质通过E-Mail的形式传向该中心,该中心与Internet相连接,每个能够进入Internet的人均能通过事项驱动方式收集、分析、提取其中的信息,以供决策之用。

知识经济会计模式将同时采用两种方式传送会计报告,即"企业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形式和"企业-信息中心-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形式。在这两种传送方式,应以第二种方式为主,它可以满足潜在的信息使用者的需要,同时应以第一种方式作为必要的补充,向已知的、合同规定的和要求的必须报送的信息使用者提供信息。会计报告的形式将实现联机报告和脱机报告相结合,实际报告与定期报告相结合。报告的信息风格也将多样化。

由于企业实时提供有关事项信息并实现了由信息使用者已加工信息、信息可以进行多元组合,则可以打破会计报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界限,可以得到一天、三天、一周……等任何点、任何时期的信息,也可以得到企业单个分部、几个分部、全部企业的个别信息和汇总信息量。会计报表的格式可以是表式、图像或声音等。

三、知识模式需要解决的

知识经济会计模式仅仅处于的热门研究,在和实施上都存在着不足和局限性,需要不断地加以改进和完善。

1.事项理论的不足

首先,多重计量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多重计量到底该用哪些属性?使用了多重计量后,各种属性之间的勾稽关系应如何在会计上实现?如何实施审计?等等,目前均未有现实的标准。其次,事项理论将怎样使用会计事项信息、怎样决策留给了信息用户自己处理,而信息使用者的处理能力能否达到要求也是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如果能达到,则预期的目的可以实现;如果达不到,则系统将会失败。

2,“成本-效益”原则的限制

知识经济会计模式的建立需要工费较高的成本,而且要求管理的基础工作较好,管理水平较高,企业规模较大,信息使用者众多且分布较广。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该模式的效率,满足"成本-效益"原则的要求。因此,上述模式主要适应一些大中型企业,特别是股票上市公司。

第9篇

关键词:合并会计报表;控股合并;特殊合并

资本市场是企业发展外部环境中的关键因素,在资本市场,企业家以生产经营为基础,通过企业合并、分立、重组等手段来优化企业的产业链,降低社会和企业的交易成本①;并不断壮大优势资产,盘活不良资产,以资本营运促进生产经营,确立企业在竞争中的战略优势;并带动社会经济整体进步。企业合并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也给会计理论和实务带来了新问题,以会计研究来健全和繁荣企业合并的实际运作环境,无疑将为我国社会经济整体的繁荣昌盛添砖加瓦。下面笔者谈谈自己对企业合并财务报表编制方法的一些浅薄看法,希望能对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起一点抛砖引玉作用。

一、 控股合并的三种会计处理方法

企业合并主要有吸收合并(兼并)、新设合并和控股合并等三种方式,吸收合并和新设合并都形成单一的主体,不需要在合并完成以后的年度编制合并报表,采用常规的会计方法对合并进行处理。而控股合并不形成单一主体,需要我们在母、子公司个别财务报表基础上编制控股集团的合并财务报表,其编制方法主要有购买法、权益结合法和重新开始法。

国际流行的是购买法,实际上是对公允价值计量的肯定,其假定在合并过程中涉及母公司购买子公司的交易。其主要优点在于它可以使被并购企业有一个“新起点”,如果被并购企业的资产在此前有被高估或低估,则可在合并时调整到公允价值,从而消除单一报表中存在的价值扭曲,使合并报表中相关科目得到合理计量。权益结合法仅流行于美国,且目前对其应用的限制越来越多;其特点是不改变计价基础而大量使用原账面价值,它假设通过交换权益证券联合股东权益。它按原账面价值合并被并入企业的资产和负债,然后将被合并企业的留存收益加总并入合并企业的留存收益,虽然合并中要对个别科目进行一些必要调整,但总体上并不改变其原有的会计计价基础。重新开始法为新思想,目前还没有得到普及,它假定合并过程实际是全部有关企业均应视同解体,只有合并产生的新企业作为会计主体继续存在。对这一新企业而言,在此时获得的各项资产和负债都要按其现行市价入账。

由于权益结合法不改变计价基础,就有人认为它符合持续经营假设和历史成本计价原则;但是,企业合并后与合并前单个企业的组合并不一样,假设什么事情都没发生往往更易引起误解。笔者认为,权益结合法忽视了合并过程实际涉及的资产和负债交易,在理论上是存在缺陷的,因而企业合并采用购买法更为可取。此外,权益结合法假定留存收益的合并是发生在被并入企业的成立之初,而不是发生在合并日,这也与现实相矛盾;而购买法将被购入企业的留存收益转入“投入资本”,而非与合并企业留存收益相合并,这更为可取。从实证看,被并企业的总资产在评估后均有较大幅度的增减,而权益结合法“无视”这些增(减)值的存在,在账面上不体现这些增(减)。如2004年1月30日,TCL集团采用了权益结合法完成对TCL通讯吸收合并以实现整体上市。有学者计算,因为使用权益结合法处理合并业务,没有计算合并产生的商誉,其净资产比购买法下减少14.08亿元,占TCL集团净资产比例为22.55%。同时,净利润比购买法下多0.63亿元。加上其他因素的共同作用,使得权益结合法下2003年上半年净资产收益率较购买法高出58.09%。如果剔除IPO②因素,两种会计方法下净资产收益率的差异更加明显,权益结合法比购买法高出96.43%。

从目前规定看,我国以前允许采用的实际上是购买法,表明了对购买法和公允价值计量的肯定。但根据今年2月15日的新会计准则,准则要求对于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原则上应按照权益结合法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规定企业合并对价按资产账面价值进行会计处理,放弃合并时使用公允价值调整账目的做法。其原因主要是在国内当前情况下大规模确定以市场价格为主要依据的公允价值存在一定困难,造成一些不良经营者利用合并报表编制来操作企业合并体利润的漏洞。这种做法虽然在理论上属于回头路,但却是从我国市场经济发育和资本市场现状的实际出发的;它要求谨慎地使用公允价值,规范企业盈余管理行为,提高企业利润的可信度,因此将从一定程度上净化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整体环境。另外,新准则对于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继续允许使用购买法。

二、 几种特殊合并会计报表的编制

合并会计报表理论主要有母公司理论、经济实体理论以及所有权理论。母公司理论认为,企业集团的股东只有母公司的股东,将子公司中的少数股东看成公司集团的外部债权人,如此编制的合并资产负债表中的股东权益和合并损益表中的净利润仅指母公司拥有和所得部分。经济实体理论侧重于公司集团的全部企业,并不过分强调控股公司股东的权益,认为对于拥有公司所有权的股东均应以同等重要地位来对待,合并会计报表应该以整个合并实体的观点来编制。所有权理论提出,有重大影响的投资者应按投资份额将被投资者的资产、负债、收入和费用等要素纳入相应项目中,不属于控制者的部分不在合并会计报表中反映。

1.合营企业情况。国际会计准则第31号对合营企业的会计和报告规定采用“比例合并法”,即:将合营者在共同控制实体的每一项资产、负债、收益和费用中所占的份额与合营者财务报表中类似项目逐行合并,或是在合营者财务报表中分别作为单独项目列报。与一般的控股合并会计处理方法类似,对于合营者与合营企业的交易,按该准则规定,如这一交易的资产尚未转售给独立买主,合营者就不能确认合营企业从这一交易所得的损益中属于自己的份额。

比例合并法实际上采用了合并会计报表的所有权理论,在该方法下,由于各合营者将合营企业的会计要素按比例合并到自己的合并报表中,就解决了非任一投资者单独控制的合营企业报表合并问题。因而,在各合营者的合并报表中,将不会出现与合营企业有关的“少数股东权益”和“少数股东本期收益”项目。2006年2月的新会计准则排除了非控股股东的比例合并法,要求母公司不能利用比例合并法把非被控股企业的资源纳入合并报表,而对所有能控制的子公司均需纳入合并范围,而不一定考虑股权比例。笔者认为,在合营企业情况下,如确实由双方(多方)共同控制,也应使用比例合并法编制各自的合并报表,其关键在于识别控制的实质,没掌握实质控制权,就不该合并会计报表,以此杜绝非控制企业通过比例合并法虚增(减)要素的价值。

2. 复杂控股情况。混合式控股情况下合并报表编制的主要问题是合并顺序问题,通常采用的是分步法合并技术。即将子公司、子公司拥有的孙公司部分视为企业集团的附属集团,先对子、子公司拥有的孙公司部分的个别报表进行合并;然后,再将母公司、母公司直接拥有的孙公司部分以及已完成合并的附属集团合并报表进一步合并,顺次完成整个混合式控股集团合并报表的编制。

3. 相互持有股权情况。相互持有股权有母子公司间与子公司之间两种形式。对母子公司间相互持有股权有两种合并方式可采用。其一是库存股票法,它在子公司账务处理时将其持有的母公司股票视为合并个体的库存股票,用成本法处理其投资;在合并资产负债表内将这项投资成本作为股东权益的减项。其二是传统法,即按权益法处理子公司投资的母公司股票,将子公司的投资账户在合并工作底表中视为赎回,并与其在母公司股东权益中的应得分额相冲销。至于子公司之间相互持有股权,因母公司拥有的股票全部为多数股权持有股票,无库存股票,故只能采用传统法。

4. 跨国企业集团情况。跨国企业集团合并报表的编制,其特别之处在于要解决境外子公司外币报表折算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还要处理外币报表折算差额在合并报表中的揭示问题。外币报表折算方法主要有四种:即现行汇率法、流动与非流动项目法、货币性与非货币性项目法和时态法。其中时态法的理论性最强但操作相对复杂;现行汇率法最简单,是我国目前采用的方法。

单一公司的折算差额和外币业务汇兑损益不同,它全部属于未实现损益,对它的会计处理,主要有递延处理法和记入当期损益法。在递延处理的情况下,将折算差额以“报表折算差额”单独列示于折算后资产负债表的所有者权益中的“未分配利润”项下。记入当期损益法是将折算差额以“汇兑损益”单项列示于折算后的利润表中,并构成折算后的利润分配表中“未分配利润”的一部分,进而包含在折算后资产负债表的“未分配利润”项目内。我国准则要求采用递延处理法。

在跨国企业集团合并报表的编制中,由于合并报表折算差额的产生受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利润分配表中采用的诸多种不同汇率③的影响,无法将其与某种特定项目相抵消;而且,此差额产生时并未伴随有账务处理,因而,在合并报表中就不必对其进行抵消,而仍然采用与单一外币报表折算差额相同的方法来处理。

注释:

①科斯教授指出,企业存在的理由在于合理规模的企业能够降低社会上商品交换的交易成本,因此通过企业重组、合并,以合理规模的企业运作代替社会间交易成本更高的商品交换将降低整个社会的经济运行成本,进而取得最佳的企业结构和规模将大大降低整个社会的交易成本,带动全社会的发展进步。

第10篇

摘要:当前,会计行业逐渐走向国际协调与趋同的形式,再就是受中国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与变化的影响,新会计准则应运而生。集团化逐渐形成并不断普及,企业合并也成为热潮,传统的财务报表已经不能够满足企业的需求,为解决集团的财务经营,合并财务报表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本篇论文先是对合并报表进行简单的论述,对中国合并报表的编制进行介绍,其后重点分析了新会计准则对合并财务报表的影响。最终通过论述指出合并财务报表的重要性,对中国经济体制发展所起到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新会计准则;合并财务报表;影响

近年来,经济全球化的日趋发展,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合作日益密切,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之间互相联系、互相依存以及互相影响,在这种背景之下要求我国会计审计改革需借鉴国际通行准则,对会计审计准则进行不断的完善,最终保证我国投资环境的建设与优化,有利于中国企业的迅速发展与成长。

一、合并报表的概念

早在19世纪末期,合并报表在美国某些公司编制出现,主要因为美国控股公司出现的早,正是在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与国际会计的协调和组织下,才带动了全球合并报表的发展。

通常国外合并报表方法包括两种方法,分别是购买法与权益结合法。其中购买法指的是以母公司购买子公司做为假设,并由此编制合并报表。其中母公司获得子公司的控制权其实就是母公司将子公司的净资产购买下。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上所体现的子公司的净资产,其入账价值是指购买日的公允价值。合并报表的购买法将被购买方的会计计价基础改变了。合并报表的权益结合法是指母公司取得子公司的控制权但并不是买卖交易,子公司并没有被母公司购买,两者之间只是存在一种合作关系,实质并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企业合并采取权益结合法时有着严格的限制条件。

其中合并报表使用的购买法,通常购买成本大于被控股公司净资产的公允价值,因而极易造成合并商誉问题,但权益结合法却不会造成合并商誉问题。此外,合并报表购买法下存在利润的特点,所有者享有较高的权益,但所有者权益回报率却不高。然在合并报表权益结合法下,因为利润高,所有者权益虽低但回报率高。

当前国外合并报表形成了自身所独有的体系,并且在多年来的发展中,各国针对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也不断的对合并报表进行完善。中国合并报表的内容主要包括:资产负债表的合并,利润表的合并,现金流量表的合并以及附注。

二、新会计准则对合并财务报表的影响分析

新会计准则对合并财务报表的影响,多是对会计中编制报表的程序,以及报表所披露信息的体现。合并报表所提供信息,多是通过其组成部分来反应和体现的。其中合并资产负债表反映的是公司的财务状况,合并利润表反映的是企业经营情况,合并现金流量表则是对公司现金的流入和流出情况的表现。

(一) 新会计准则对合并资产负债表的影响

合并资产负债表是以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子公司之间的资产负债表为依据,合并资产负债表将由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之间的内部交易所产生的影响,全部抵销后并由母公司对所需的合并资产负债表进行编制。在新会计准则背景之下,对合并资产负债表的体现,多体现在变化的科目、变化的编制程序以及对商誉的影响等方面。

(二)新会计准则对合并利润表的影响

企业按合并前后的控制权分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两种形式,这是在新会计准则的背景之下形成的。在规定范围内,母公司应当把子公司在合并当期内部交易互相抵消后,将收入、费用以及利润制作成合并利润表。通常合并利润表包括的内容,合并方合并前的收入、费用、利润和合并后的收入、费用、利润。也就是说,合并利润不仅包括了合并后的利润收入,也包含了企业在合并之后所实现的利润收入。

新会计准则对合并利润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合并利润表的标题与内容的变化;会计科目的变化;会计处理方式的变化等方面。

(三)新会计准则对合并现金流量表的影响

现金流量表指的是按照收付实现制,对企业在一定时间内会计所流入和流出现金的统计。合并现金流量表作为一种综合考虑,主要针对母公司与其所属子公司所组成的企业集团,在某一特定时间内现金的流入和流出数量及其增减变化等情况。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不管经营、债务偿还还是对投资者的回报,这些都离不开现金形式的支付。

新会计准则对合并现金流量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这几个方面:合并现金流量表格式的变化,这是对特殊行业的科目特性的体现;合并现金流量表会计处理的变化。此外,因为中国合并报表的编制在多数情况下都是参考国外标准,因而合并现金流量表的编制与当前发展趋势保持相一致,新会计准则对合并现金流量表的影响并不大。

(四)新会计准则对合并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影响

在某一时期中,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反映的是所有者权益组成部分增减变动的情况。借助这一财务报表,完全可以不通过利润表,就可以直接披露所有者权益的得失情况,方便使用者借助利润表与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及时的对企业收益进行全面的了解和掌握。

在新会计准则影响下,母子公司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做为合并企业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基础,合并企业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对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间内部交易相互抵销之后,由母公司来编制。新会计准则中,对子公司的投资改成了按照成本法进行核算。

三、结论

总体来看,新会计准则对合并财务报表的影响以及对合并范围的规定做出极大的改进,使中国会计事务不仅趋向于国际会计准则,而且还有助于中国会计事务的规范操作。对具有利润操纵动机的公司进行遏制,有利于提高中国会计信息的质量。中国新会计准则的制定,将中国经济的实际发展情况与传统法律管理相结合,保证推进了会计准则建设的稳定发展,促进会计准则工作的完善。合并财务报表的产生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着紧密的关系,受市场经济发展影响深远,也必然在经济发展中不断完善。(作者单位:江苏明都汽车集团)

参考文献:

[1]周丽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生产模式改革的经济学思考》.《财会通讯》.2006年第2期.

[2]米新英,刘胜花.《关于我国应对会计准则国际化策略的研究》.《会计之友》.2006年第1期.

[3]翟羽佳.《我国企业合并会计报表合并范围问题研究[D]》.北京对外经贸大学.2006年

第11篇

盈余质量一词,起源于美国,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被提出,即在传统收益确定模式确定之后盈余质量观念就形成了,随后得到了学者们的不断扩展。学者们对于盈余质量的定义及其影响因素都做了诸多研究,从不同的角度定义,盈余质量主要有以下几类观点:

(一)结果观重点关注利润实现的过程以及由此而带来的结果。Richardson认为盈余质量是在下一个期间盈余能够持续的程度。持续性在某种意义上被理解为公司能够很长一段时间保持盈余,即当前的盈余对未来的盈余提供了很好的指示。未来持续性越强的公司,盈余质量越高。张新民(2003)认为,利润质量是企业利润的形成过程以及利润结果的质量。高质量的企业利润应当表现为资产运转状况良好、企业所信赖的业务具有较好的市场发展前景、企业对利润具有较好的支付能力、利润所带来的净资产的增加能够为企业的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资产基础;反之,低质量的利润,则表现为资产运转不灵、企业所信赖的业务具有企业的主观操纵性或没有较好的市场发展前景、企业对利润具有较差的支付能力、利润所带来的净资产的增加不能为企业的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资产基础。

(二)真实观关注会计盈余是否真实反映了企业的盈利情况。周浪波(2002)认为,会计收益质量包含两层含义:会计收益与真实收益的匹配程度,它取决于会计计价基础的中立性和适当性;会计收益与企业未来净现金流量的数额、时间、或然性的匹配程度,体现收益信息的预测价值。周斌(2003)认为,收益质量指会计收益所表达的与企业经济价值有关的信息的可靠程度。高质量的收益是指报表收益对企业过去、现在的经济成果和未来经济前景的描述是可靠和可信任的:反之,如果报表收益对企业过去、现在经济成果和未来经济前景的描述具有误导性,那么该收益就被认为是低质量的。杨功敏(2003)认为,收益质量是指会计报告收益与公司业绩之间的相关性,一般我们认为:如果会计收益能如实反映公司的业绩,则认为公司的收益质量好:反之,则认为公司的收益质量不好。李琳(2006)认为,盈余质量是指会计盈余所表达的与公司经济价值有关信息的可靠程度。

(三)现金流量观认为盈余质量的高低取决于与现金流量的匹配度。美国会计学会(AAA)2002年将盈余质量定义为“随着时间流逝,由应计制所确认的收益数额与公司流入的现金数额的弥合程度”,即盈余质量是指会计收益转化为现金流入能力的高低程度;能够转化为现金的能力越强,盈余质量越高。储一昀、王安武(2000)认为,盈利质量是反映盈利的获得是否同时伴随相应的现金流入,即以应计制为基础的盈利是否与现金的流入相伴随。只有伴随现金流入的盈利才具有意义,其表现为以权责发生制计算的有关指标数值与以现金制为基础的有关指标数值的差异程度,差距越小,盈利质量越高。艾健明(2001)认为,收益质量是指在谨慎的、一致的财务基础上,一家持续经营企业在某一时期内创造稳定自由现金流量的能力。郦玉敏(2005)认为,盈利质量是指在传统盈利能力评价基础上,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对公司盈利指标进行进一步修正和检验,对公司盈利状况多视角、全方位综合分析得到的反映公司该时期获取利润的质量好坏的一种评价结果。

(四)决策有用观这是从投资者的角度,研究会计盈余对投资者决策的有用程度。余新培(1998)将盈余质量定义为“合格产品的情况下,损益表被使用者直接使用或放心使用的程度”。程小可(2002)认为,盈余质量就是当期或历史盈余预测未来现金流的能力,即对于投资者的决策相关性。佟岩、王化成(2007)将盈余质量定义为会计盈余解释与预测市场回报的能力。曾祥飞(2009)认为盈余质量就是指盈余信息含量对于投资者的决策有用性。

(五)综合观认为盈余质量涵盖以上真实性、稳定性和收现性的各个方面。齐飞(2002)认为,利润质量主要包括利润的真实性、利润的稳定性和利润的现金保障水平三个方面。其中,真实性是利润质量的基础,现金保障水平是利润质量的核心。费明群、干胜道(2003)认为收益质量既要反映会计收益和真实收益的匹配程度,又要反映企业在某一时期创造稳定自由现金流量的能力。苏龙(2004)认为,收益质量是指收益和评价公司财务业绩之间的相关性包括收益的完整性、稳定性和持久性。

综上,对于盈余质量及其影响因素,学者们都有不同的观点,本文比较赞同综合观,认为盈余质量的高低,不仅表现在收现性,而且表现在利润的稳定性及真实性方面。

二、盈余质量的评价方法研究

由于对于盈余质量的定义不同,学者们对于盈余质量的评价方法也有所不同,从大类上来分,主要分为定性和定量两种。

(一)定量分析 定量的方法是选择财务报表中的某些指标来测定盈余质量,并加以定义在何种情况下代表价高的盈余质量,在何种情况下代表较低的盈余质量。例如,艾健明(2001)认为应从自由现金流量和收益稳定性两方面分析盈余质量的高低,提出主要的指标有主营业务收入收现比、投资收现比、净利润现金比率等。齐飞(2002)主要从利润真实性、稳定性、现金保障水平三个方面进行指标分析,提出分析利润真实性的指标主要是收益现金比率(即净利润现金比率),分析利润稳定性的主要指标是现金流入量结构比率,分析现金保障水平的主要指标是销售收现比率、购货付现比率、营业利润现金保证率、投资收益现金回报率、净利润营运指数、净利润现金比率。陈丽萍、郑磊(2002)认为指标分析可能是相比之下最有效的分析工具,提出几个比较有效的指标:净资产现金回收率、主营业务收现率、非主营业务收现率、现金毛利率。

(二)定性分析定性分析主要侧重于分析会计政策的选择、运用,会计信息的披露程度,以及客观因素中的风险、会计环境、会计人员自身素质(杨功敏,2003)。此外,周斌(2003)认为评估公司的盈余质量应分析公司的审计报告、分析公司的现金流量、分析公司的收入来源、关注敏感账户、分析公司的会计政策。很多学者也认为,会计信息的质量(袁淳、王平,2005)、公司的治理结构、股权结构都会对盈余质量有影响。

对于盈余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其分析方法,大量的学者对其进行了研究,并设计了相应的指标和方法,虽有所不同,但大体可归类为上列的两个方面,特别是指标方面,大多数都是集中于稳定性、收现性和真实性几个方面。总体而言,国内对于盈余质量的分析方法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并进行了相关的实证检验。

三、盈余质量与股票市场表现的研究

理论界直接论述盈余质量对股票价格影响的文献较少,主要是集中在对会计盈余的披露,会计盈余的构成、会计盈余的变化等对股票价格的影响研究。由于会计盈余相关的信息也就决定了其盈余质量,因此,对盈余质量与股价的相关性的研究,可以借鉴会计盈余与股价的相关性研究。

(一)国外研究在国外相关文献中,对于会计盈余与股价的关系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实证领域。Ball和Brown(1968)对纽约证券交易所的261家上市公司从1946年~1965年会计盈余信息披露前12个月到披露后6个月的股价进行经验研究,通过运用符号检验的方法,发现盈余变动的符号与股票非正常报酬率的符号之间存在显着的统计相关性,从而为收益信息的有用性提供了实质性的证据,第一次证实了披露会计盈余的价值相关性,验证了盈余变化与股价报酬之间存在显着正的相关性。

在此基础上,学者们继续研究,Beaver、Clarke和Wright(1979)等也通过研究证明了会计盈余信息的披露的确向市场传递了有用的信息。Lev(1989)汇整了自1968年以来有关研究盈余与股价报酬关联性的文献,发现大部分的研究结果虽显示盈余与股价间确实存有关联性,但其相关程度却无预期高。Easton和Harris(1991)在分析了基于账面价值的计价模型和基于市场价值的计价模型之后,分别比较研究了盈余水平和盈余变化对这些样本股票报酬的解释能力,运用回归分析法分析了股票报酬与盈余变化之间的相关关系,发现股票报酬与盈余变化存在更强的相关关系。

随后,研究人员又转向于研究市场对会计盈余信息的不同反应,即盈余反应系数(ERC)的研究。Kormendi和Lipe(1987)的研究表明,非期望的当期盈利变动的持续性越强,ERC值越高。Lev(1993)根据财务分析人员评估盈余质量的12条基本原则,给每个样本公司的原则分别赋值1分或0分,以其分数总和来衡量盈余质量,并将样本公司分为五组,最后运用回归分析法给每个样本组估计一个平均ERC值,发现盈余质量越高的样本组,其ERC值也越高。

(二)国内研究由于我国股票市场相对不完善,而且对盈余质量的研究还未深入的情况下,国内学者对盈余质量与股票价格相关性问题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

在国内相关文献中,最早运对会计盈余信息价值相关性进行实证研究的是赵宇龙(1998),他得出的结论是投资者对具有相同会计盈余但盈余质量不同的公司股票不能对其区别定价,对会计盈余数字的反应仅锁定在名义的盈余数字上,而对会计盈余的质量缺乏应有的关注,功能锁定障碍对提高市场效率和优化资源配置具有消极影响。

陈晓、陈小悦和刘钊(1999)以沪深两市261家上市公司1994年~1997年年报的764个公告数据,在交易量分析的基础上,对公司盈余数字的有用性进行了大样本检验,研究结果发现:股市对盈余公告有显著的反应,从而证实了我国A股这一独特的新兴市场中,盈余数字具有很强的信息含量,公司财务报告向投资者提供了与其决策有用的信息。

吴世农、李常青和陈碧华(2001)采用回归分析方法,研究了会计盈余和现金流量在其信息公布前后的市场反应,探讨了现金流量是否能够在会计盈余信息的基础上提供增量信息。

柳木华(2003)仿用Lev(1993)的研究方法,利用沪深股市1995年~1999年公布的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相关数据对盈余质量计量与市场反应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市场反应与基于财务报告的盈余质量计量正相关,即盈余质量高的样本组的ERC值比盈余质量低的样本组的ERC值大。

袁淳、王平(2005)以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为核心,研究会计盈余与股票的价格相关性的影响。以深市上市公司2001年、2002年和2003年共计1452家公司为样本,选择盈余资本化模型对会计盈余价值相关性进行研究,通过分析深交所进行的信息披露考评结果对会计盈余价值相关性的影响,研究了交易所信息披露考评的有用性。结果发现交易所的信息披露考评结果作为会计信息质量的替代指标,对会计盈余价值相关性有着显著影响。即信息披露考评结果越好,会计盈余价值相关性越高;信息披露质量越高,反映股票价格对每股利润的变动越敏感。

陈炳辉、黄文锋(2005)从理论上通过对计价观与信息观、会计盈余与经济盈余、永久盈余与暂时盈余、会计盈余与现金流量等会计范畴的研究,发现股票价格与会计盈余之间具有非线性的、互动的、结构性的、实证的关系。并特别提出,非持续性的盈余不应该对股价产生影响,若股价因非持续性的盈余而上升了,是市场传递的虚假的信号。建议在资本市场上,不仅要披露盈余的大小,更重要的是披露不同盈余的性质,或者可以把非持续盈余直接驱逐在会计报表中的会计盈余之外。

王庆文(2005)以沪深两市1999年~2005年的数据为研究对象,以经过总资产标准化过的应计项目作为公司会计盈余的质量标准,研究样本股票在第t年度的会计盈余质量是否会影响第t+1年度的会计盈余,同时是否会对接下来两年内的股票收益产生影响,得出的结论是,投资者会高估那些会计盈余高而经营现金流量低的股票,而低估那些会计盈余低而经营现金流量高的股票。

王菊仙(2009)以非正常应计利润作为盈余质量的替代指标,分析了盈余质量与会计盈余信息之间的关系。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在我国上市公司中,会计盈余水平和盈余变化具有显著的价值相关性。当把盈余质量作为交叉项代入收益模型时,得出盈余质量好的公司比盈余质量差的公司盈余反应系数大,投资者更依赖于盈余质量好的公司的会计盈余信息;盈余水平对股票收益的解释能力要强于盈余变化对股票收益的解释能力,且盈余质量好的公司盈余水平的解释能力要高于盈余质量差的公司盈余水平解释能力。

以上研究都是基于会计盈余的变化或者是盈余质量的某一方面与股价的关系的研究,而直接研究盈余质量与股价关系的文献并不多,林敏(2004)通过设计影响盈余质量的指标设计,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直接探讨盈余质量与股价之间的关系。得出的结论是,我国证券市场投资者的投资观念呈现非理性,还不能够充分理解和利用有关信息来评估证券价值从而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证券市场的“功能锁定”现象依然存在。总体上我国上市公司盈余质量对股价变动的解释力度较小,年报的解释力度稍强于中报的解释力度。林敏的研究相对于以前的突破是,设计了具体的影响盈余质量的指标,将影响盈余质量的因素具体化,更为明确。

四、评述与展望

通过对盈余质量的相关概念的回顾可以发现,对于盈余质量的定义,主要是集中于盈余的可持续性、盈余的收现性以及盈余的真实性这三个方面,对于盈余质量与股价的相关关系的研究,大多是采用实证研究的方式,来验证会计盈余与会计信息的相关性的关系,即会计盈余的真实性、持续性、以及披露程度与股价的相关关系。但是会计盈余的质量对于股价的波动究竟有多大的影响,学者们的观点还是有较大分歧的。另外,学者们大多是从整个市场的层面来考察会计盈余对于股票价格的影响,并没有将研究对象细分,并没有区分该公司当年是亏损还是盈利,也没有区分公司是正常的公司还是被ST的公司,可以预计,不同性质的公司,其盈余管理的压力是不相同的,因此,其盈余的质量也可能是不一致的,若是将这些公司区别开来,可能会更具有说服力。

通过已有文献的回顾也可以发现,学者们对于盈余质量与股价之间的关系大多是通过会计盈余这一大概念来分析,很少直接用影响盈余质量的因素的指标来直接分析盈余质量与股价之间的关系。笔者认为,若是从盈余质量的定义出发,根据影响盈余质量的因素,设计相应的指标和模型,直接研究盈余质量与股价之间的关系,对于研究我国股票市场,促使投资者理性投资,应该具有更现实的意义。

参考文献:

第12篇

一、企业合并方式

所谓企业合并,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依据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合并为一个企业。根据我国现行法律、法规的规定,企业合并的方式概括起来无外乎有三种:即吸收合并、新设合并和控股合并。

1、吸收合并

吸收合并也称兼并,是指一个企业通过发行股票,支付现金或发行债券等方式取得其他一个或若干个企业;

2、新设合并

新设合并,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联合成立一个新的企业,用新企业的股份交换原来企业的股份,原来各企业依法注销;

3、控股合并

控股合并,是指一个企业通过发行股票、支付现金或发行债券等方式取得另一个企业或两个以上企业的全部或部分有表决权的股份,控股企业与被控股企业均保留其法人资格,前者称为母公司,后者称为子公司,并以母公司为中心,连同所控股的子公司,达到一定规模时,就被称为企业集团。

以上三种企业合并方式可见于我国《公司法》(2005年修订,2006年1月1日实施,下同)第九章以及我国《企业兼并有关会计处理问题暂行规定》的规定中,如,《公司法》第九章规定:公司合并可以采取吸收合并和新设合并两种形式,而《企业兼并有关会计处理问题暂行规定》中将兼并分为被兼并方丧失法人资格和保留法人资格两情况,即吸收合并和控股合并两种。

二、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方法

目前,我国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的规定,主要表现在《企业会计准则――投资》、《合并会计报表暂行规定》、《企业兼并有关会计处理问题暂行规定》以及即将于2007年1月1日在上市公司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企业合并》和《企业会计准则――长期股权投资》,而企业合并实践中又采用了不同于上述规定的其他方法,概括起来,有以下两种方法:

1、购买法

购买法,即一个企业购买另一个企业净资产行为,是一方购买另一方资产并承担其负债。购买法认为,对所获资产和负债均按公允价值入账,购买价高于所获净资产公允价值的部份确认为商誉,如果购买价低于所获净资产公允价值的部分,则可先调整长期资产公允市价,调整后如果还有差额确认为负商誉。在购买法下,合并当年利润包括企业合并利润和被合并企业自合并日后产生的利润。合并前经营成果不需追溯调整,因此,合并前后的会计报表不具有可比性。

2、权益结合法

权益结合法,是原企业所有者风险和利益的联合。权益结合法认为,当一个企业完全以自身的普通股去换另一个企业几乎所有的普通股时,其实质不应该是购买,而是参与合并的各方企业所有者联合起来控制他们的全部净资产和经营,以继续共同分担合并企业实体的风险和利益,不存在购买,也不存在改变会计计价基础,合并日资产负债表按账面价值合并,合并当年利润包括了合并各方全年实现的利润,对合并前的会计报表需追溯重编。

权益结合法与购买法比较,各有利弊。权益结合法对实施合并的企业财务报表产生较有利的影响,它避免了较高的资产折旧和商誉的出现,给报表使用者以企业增长的感觉,因此采用权益结合法通常对公司股票价格的走势是有利的。但同时,采用权益结合法给利润的操作空间增大了,相关成本也会增加。而采用购买法进行会计处理更为合乎会计理论的要求,商誉的摊销,公允价值入账,确认收益等都遵循了现代财务理论。但是购买法需要准确地评估企业的公允价值,在实际操作中难度较大。因此,购买法是否成功实施就与公司资产结构是否合理及相关的评估行业执业水平密切相关。

三、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的运用现状

1、我国关于企业合并的法律规定及实践情况

目前国内关于规范合并会计的文件主要有《合并会计报表暂行规定》、《企业兼并有关会计处理问题暂行规定》、《关于执行具体会计准则和有关问题的解答》、《企业会计准则――投资》以及即将于2007年1月1日在上市公司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企业合并》和《企业会计准则――长期股权投资》。这些文件均未明确提到“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这些规定也都没有考虑股权交易,但从文件内容来看,《合并会计报表暂行规定》中规定,在编制会计报表时,将成交价与子公司净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作为“合并价差”项目,列入合并报表;《企业兼并有关会计处理问题暂行规定》中规定,被兼并企业先进行资产评估,后按评估结果调账,兼并方按评估价记录资产价值,按成交价与评估价的差额记入“商誉”账户。这种处理方法显然就是“购买法”。即将于2007年1月1日在上市公司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企业合并》和《企业会计准则――长期股权投资》对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与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方法的规定是不一致的,前者相当于“权益结合法”,后者相当于“购买法”。

从实践方面来看,我国的企业合并大多采用的是权益结合法。由于此类合并得到了中国证监会的批准,使权益结合法获得事实上的认同。例如,1999年6月,经中国证监会的批准,清华同方与鲁颖电子采用换股方式正式合并,清华同方在吸收合并公告书中明确指出:本次合并采用权益结合法进行会计处理。这是我国首起使用权益结合法处理企业合并的案例。其后,又有多起合并业务纷纷效仿,而我国现有的会计制度中并没有权益结合法的位置,但实践中权益结合法又在我国企业合并得以广泛运用。

2、国外企业合并的会计方法的应用情况

最初,许多国家规定企业合并可采用权益结合法和购买法,由于权益结合法能使合并报表的盈余数字好看,更多的企业选择了权益结合法。为了防止对它的滥用,后来许多国家开始对权益结合法进行了严格的限制,约束该方法的使用。现在有许多国家已取消了权益结合法,规定企业合并只能采用购买法。例如,在美国,为了防止对权益结合法的滥用,1970年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第16号意见书《企业合并》对应用权益结合法提出了12个限制性条件,只有完全符合这12个条件,才能应用权益结合法。然而,该规定并未完全阻止权益结合法的滥用,于是,1999年4月21日,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全体委员一致投票表决取消权益结合法。FAS141《企业合并》中明确规定,从2001年7月1日起,美国所有企业合并一律采用购买法。其它许多国家,如日本、加拿大、英国、德国、法国、瑞典、荷兰、澳大利亚等也都先后经历了任意选择运用权益结合法,到严格限制运用权益结合法,最后取消权益结合法的历程。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在最近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3号――合并会计(征求意见稿)》中,也取消了权益结合法。

四、目前我国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存在的问题

1、企业合并的概念不明确

我国《公司法》和《企业兼并有关会计处理问题暂行规定》中说明了企业合并的几种方式,但并没有对企业合并的概念给出明确的定义。即将于2007年1月1日在上市公司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企业合并》,虽然给出了“企业合并”的概念,但那只是会计上的概念,是针对“报告主体”而言,并非法律意义上的概念。

2、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没有明确的定义

无论从我国现阶段的规范化文件(包括即将于2007年1月1日在上市公司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企业合并》和《企业会计准则――长期股权投资》),还是从合并会计处理实务中,均未对“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这两种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做出明确定义,只是对操作方法作了规定。

3、缺乏不同合并方式下适用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的规定,或者说没有对“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适用条件的约束

4、缺乏对有关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的普遍规范

目前,我国只对吸收合并方式的两种情况即被兼并方保留法人资格和丧失法人资格作了会计处理规定,但没有有关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方面的统一的规范性文件,诸如能普遍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企业合并》。

5、不同的法规之间的规定不统一

在《企业兼并有关会计处理问题暂行规定》中规定采用的“购买法”,与在《合并会计报表暂行规定》和《企业会计准则――投资》中规定的采用“购买法”的处理办法不一样。

6、我国现行法规规定以及实务操作同国际准则不一致

我国现行法规规定的会计处理方法比较接近于购买法,而实际操作中却大多数采用权益结合法。国际准则只规定了购买法,取消了权益结合法,而且,同样的购买法与国际惯例也不一致。

五、进一步完善我国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的措施

首先,必须尽快普遍实施《企业会计准则――企业合并》等有关企业合并会计处理的规范性文件,修改和完善与企业合并有关的现行法规和规章,形成统一的完善的配套实施的企业合并规范性文件体系。

其次,在建立和完善企业合并规范性文件时,特别是在制定企业合并会计准则及其实施指南时,应该对包括企业合并、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等做出严格的定义,对不同合并方式下的具体会计处理方法的运用做出具体的规定,如各种会计处理方法的适用条件、资产入账价值标准、合并日及合并日后合并报表的编制、商誉的确定与摊销 ,等等。

第三,在建立和完善企业合并规范性文件时,既要参考国际会计准则,保持一定的协调统一性,又要考虑我国目前市场环境与会计环境的具体情况;既要考虑与现有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接轨,又要考虑解决企业合并中的具体问题。

鉴于此,笔者认为,我国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应该统一采用购买法,这是因为:

1、采用单一的方法有利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2、采用这种方法,与国际会计处理方法协调一致;

3、采用购买法符合会计理论的要求;

4、采用购买法可以防止企业合并方式人为操纵利润。

但是,采用购买法面临被并企业资产公允价值的合理确定。由于我国目前尚不具备使用公允价值的条件,包括证券市场、评估市场等方面的不成熟。因此,目前,我国采用的购买法还不能完全同国际惯例那样按公允价值入账,必须对购买法予以相应修正,即以账面价值代替公允价值作为被并企业资产的入账价值,这样既解决了方法的多样性引起的会计信息的混乱,又符合我国国情,便于操作,同时又与国际接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