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骨科病人护理要点

骨科病人护理要点

时间:2023-08-03 17:28:1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骨科病人护理要点,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骨科病人护理要点

第1篇

关键词:创伤骨科;多发伤;护理效果;护理体会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1-0383-01

多发伤简单的说就是指患者在同一伤害因素的影响下,身体上同时或相继有多个部位的组织器官受到伤害,并且任何一个伤害都十分严重,甚至可能给患者带来生命危险。到目前为止,我国并没有制定严格的多发伤判定标准,但是,按以往经验来看,具有以下两项或两 项以上的患者可以诊断为多发伤:(1)头颅伤;(2)颈部伤;(3)胸部伤;(4)腹部伤;(5)骨盆等多处骨折;(6)软组织伤。多发伤在病情程度,并发症以及预后方面都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临床治疗中比较困难,同时对这类病人护理也十分重要,高效的护理能减轻病人的痛苦,为了进一步研究创伤骨科多发伤病人的护理措施,我科收集了2011年11月到2012年9月的20名创伤骨科患者的病例资料,现将研究结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2011年11月到2012年9月到我科进行治疗的创伤骨科多发伤患者共20名,其中包括男性患者13名,女性患者7名,最大年龄为50岁,最小年龄为25岁,平均年龄32岁,经过调查发现,这20名患者中有10名因车祸所致,6名因重物砸伤所致,4名因摔伤所致,且有部分患者在转入我科之前在重症医学科或胸外科治疗过,经过一系列的身体检查发现有12名患者受伤部位发生感染,并且出现皮肤坏死现象,依据患者的不同情况对患者进行护理包括支架固定护理,心理护理,排便护理,皮肤护理等,观察患者的身体变化并做好记录。

1.2方法:现将比较主要的几种护理方法叙述如下:

(1)有关心理问题的护理:心理问题是创伤骨科多发伤病人很容易出现的一类问题,这主要是因为骨科创伤患者大多由意外事故造成,事件发生急剧,会对病人的心理造成很大的影响,再则,青年群体是骨科创伤的重点对象,心理压力,家庭压力和工作压力等都会影响病人的治疗,因此,护理人员要注意观察这类病人的心理情况,在出现问题时及时的进行疏导,帮助病人以健康,乐观的心态来配合治疗。

(2)减轻疼痛的护理:疼痛是创伤患者在治疗期间不可避免的一类问题,如果处理不好很可能直接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因此护理人员应该注意这一问题,及时有效的进行一定的护理,在最大程度上减轻病人的痛苦,总的来看,减轻疼痛的护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a.可以在患者病情稳定之后允许亲属朋友对患者进行适当的探视,利用亲人朋友和患者的沟通来分散患者的注意力,提高患者的情趣,从而达到降低疼痛的目的。b.对于一些病情较轻的患者可以利用一些止痛膏来帮助患者减轻疼痛。c.对于病情较严重的患者可以给予麻醉以及止痛药处理,必要时可以在睡前对患者进行50-100mg度冷丁肌注。

(3)有关并发症的护理:并发症也是创伤骨科病人在手术之后经常出现的症状,总体来看,并发症的护理可分为如下几个方面:A.褥疮的预防和护理:下肢骨折患者很容易残生褥疮,这时应该用双手护理人员可以帮助患者做抬臀运动,起初要保证每天10-15次。之后要根据病人病情的变化逐渐改变活动次数。对于颈椎,腰椎以及胸椎患者要保证每两小时翻身一次,并要定期对患者受伤部位进行按摩。当患者皮肤局部发红时可以用气垫垫起受伤部位,防止过分挤压。受压部位也可外敷爽身粉,六一散,赛霉安散保护皮肤。B.肺部感染的预防:对于上肢骨折的患者可以在石膏固定好的情况下进行患肢离床活动,下肢骨折的患者可以通过每天一段时间半卧位的方式来预防肺部感染,同时每天还要进行深呼吸运动,也可叩背。C.泌尿感染的预防:上下肢骨折的患者一般不会有小便方面的困难,这是时应该嘱托患者多喝水,适当的情况下可以将床头太高并且更换排尿,颈胸骨折的患者往往有一些小便困难,这时可以在无菌条件下向患者体内插入导尿管,并且没3小时左右开放一次,帮助患者排尿,在排尿的同时要按摩患者小腹,尽可能的将患者体内尿液排净,情况允许时也可以更换排尿。

(4)有关运动的护理:运动是帮助患者恢复身体的重要办法,护理人员要协助患者完成身体锻炼,以便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对于上下肢骨折的患者可以做一些被动的功能锻炼,先由手部运动开始逐渐扩展到全身运动,随着时间的增加患者的运动范围要逐渐扩大。对于一些颈椎,胸椎骨折的患者要保证患者至少每天进行一次受伤关节的运动,一方式关节僵硬,没有瘫痪的上肢可以进行一些哑铃以及徒手操的锻炼来增加机头力量。同时这类患者还要在护士的帮助下进行一些挺胸,含胸,俯卧撑等背肌的联系,运动时间和运动范围也要随着患者的病情而改变。

2结果

对20名患者进行了一段时间的治疗后发现20名患者的病情都得到了好转,但有2名患者恢复缓慢,患者的坏死皮肤得到了缓解,疼痛降低,且有15名患者可以独自进行一些运动,起初有3名患者因心理问题不愿意治疗,通过一定的心理护理之后,治疗得以顺利的进行下去。

3讨论

多发伤的特点损伤部位多;开放伤和闭合伤同时存在;明显外伤、隐蔽伤同时存在;不同系统伤的症状和体征互相影响;多半伤员不能自诉伤情;但只要掌握了创伤骨科多发伤的急救与护理观察要点,迅速有效的采取急救措施,就会提升抢救成功率并使患者得到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盛志勇.多发伤见黎螯主编。现代创伤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345

第2篇

【关健词】 骨科卧床病人;便秘;相关护理

1 便秘的相关因素

1.1卧床因素 骨科患者由于创伤和手术部位的持续牵引、制动等,卧床时间长、活动受限,使胃肠蠕动减慢,食物在肠道中停留时间延长,从而引起便秘。

1.2手术因素 骨科卧床病人手术多采用硬脊膜外麻醉,使交感神经节前纤维受阻滞,胃肠蠕动消失,内外括约肌、肛提肌等松弛,术后镇痛泵中芬太尼等阿片类药物,可刺激胃肠道的收缩,增加胃肠张力,增强肠腔内压,使胃肠推进性蠕动减弱,胃内容物不易通过大肠而导致便秘。

1.3 心理因素 骨科患者多为意外创伤,由于发病突然和对预后的担心,患者通常会感到紧张、恐惧、焦虑等,从而抑制了胃肠运动,导致抑制便意的情况。

1.4 年龄因素 骨科卧床病人中,老年病人占了很大一部分。饮食过于精细少渣,高纤维素食物少,肠道内水分缺乏,菌群失调,排便肌群收缩力下降,排便动力减弱,肠内容物在肠内的停留时间长,使水分吸收过多等,引起便秘。

1.5 饮食因素 骨科新入院或骨折术后病人,因禁食或进食量不足而导致的内容物缺乏,而术后进食时间过度推迟,老年病人食欲减退,只进少量流食或半流食,饮水量减少,这些都可以导致便秘。

1.6 环境因素:骨科卧床病人面对生活的改变,不适应床上排便而容易造成便秘。的改变,使患者不习惯床上排便,有意抑制正常的便意 。

2护理

2.1 心理护理 对新入院患者做好入院宣教,使患者尽快地熟悉环境,缓解其紧张情绪。耐心向患者讲解便秘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及其重要性。指导患者床上排便,做好家属及陪护人员的思想工作,并协助做好生活护理。

2.2合理使用缓泻药物 对于3天未排大便者,服用缓泻药物。应用开塞露40~60ml,以刺激肠蠕动、软化粪便。超过4天未排便者,给予灌肠。

2.3 创造良好的排便环境 患者在床上排便时,应保护其隐私,可让家属、探视者和工作人员暂时离开,必要时可用屏风遮挡;打开窗户和收音机、电视机,利用芳香剂除臭剂,避免患者因担心排便声音及气味影响同室其他病人而抑制排便;给患者提供充足时间,避免在排便时急于完成护理及治疗工作而催促患者,导致患者未完全排干净大便,使大便过长时间贮留于肠内而产生便秘。

2.4 健康宣教

2.4.1排便训练指导 每天定时引导病人排便,尤其是早餐后,“胃- 结肠反射”最敏感,最易建立生理条件反射,引发排便 ,可使患者养成规律排便的习惯。指导患者进行腹式运动,可伴腹式呼吸进行, 4~6次/min,持续5~10 min,以增加腹压,增进肠蠕动,有利于粪便向下移动。排便训练法对于骨折卧床病人发生便秘,具有更为积极的预防和治疗效果[2]。

2.4.2饮食指导 指导患者饮食有节、定时定量,不能饥饱无常,软硬冷热相宜;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食物,另外多添加富含纤维素及维生素的水果、蔬菜、粗粮等;经常食用蜂蜜、核桃仁、山楂、香蕉等,以起到自然导泻的作用。鼓励患者多饮水,在无疾病禁忌的情况下每日饮水不少于2000 ml, 晨起和晚餐前各饮水300ml温盐水以清洗肠胃,促进肠道蠕动。

2.5 按摩

2.5.1穴位指压按摩法 患者取卧位或坐位,于每日排便前10 分钟进行, 取穴位天枢穴( 位于脐中旁开2寸)用双手拇指指腹分别按压,由轻而重, 逐渐加重,3~5分钟后可有酸胀酸痛感和肠蠕动, 每次按压可持续数秒至1分钟。支沟穴( 位于腕背横纹上3寸, 尺桡骨之间) 手法同上, 3~5分钟后见效, 如一次按压效果不佳时, 可反复交替按压, 直至排便[3]。

2.5.2 腹部按摩 每天早晨起床前、夜晚临睡前或排便前20 min自行按摩脐周。方法:患者取平卧位,双膝屈曲, 腹部放松,双手掌相叠,掌心向下,以大鱼际肌和掌根着力,于下腹,绕脐周呈顺时针方向按摩, 使腹部下陷1 cm,力度以自己能承受为准,每日1 次, 每次10~15min[4]。

3小结

近年来对骨科卧床患者便秘的研究有了许多新的进展。骨科护士应转变观念,对长期卧床患者进行预防便秘教育。对发生便秘的患者,能够做到及早发现和分析发生原因,尽量少用药物治疗,采用按摩、湿热敷等方法,减少药物对肠道的影响,既能有效解决便秘症状,又能增加患者舒适感,有利于患者的彻底康复。

【参考文献】

[1] 石敏.骨科患者发生便秘的原因调查及护理[J].护理杂志,2004,21(5):21

[2] 张 丹,李一凡.排便训练法预防骨折卧床病人便秘的应用效果[J].黑龙江医学,2010,34(12):945-946

第3篇

1.1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骨科的护理人员50名作为该次研究的管理对象,并且按照管理时间的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护理人员的选取标准:护理人员均为该院骨科的临床护士,具有一定的护理水平,可以按照医嘱进行护理。对于病人的需求可以明确的知晓。护理人员均为女性护士,年龄在25~40岁之间。护理人员的年龄、两组护理时间内护理病人病情等不纳入该次数据统计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护理管理方法

对照组时间的护理人员采用的是常规的护理管理方法,实验组时间采用的是OEC管理模式进行管理,主要有确定护理责任、明确护理任务、医患沟通责任制和建立有效的监督制度。

1.3管理效果评价

在护理管理时间内,让病人对于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进行评价,可以按照护理人员的态度、护理技术、护理效果等进行护理满意度的评价,从而观察护理管理的效果。满意度分为3个等级,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和不满意。

1.4统计方法

该次研究采用的是统计学软件SPSS15.0进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其中计数资料采用的是[n(%)]表示,采用的是χ2检验。

2结果

从数据的统计上看,实验组时间护理的满意率为98%,对照组患者护理的总满意率为84%,实验组的护理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在骨科护理的管理中应用OEC模式管理,能够明显地提升护理的质量,通过明确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确定护理的责任,采用激励措施,可以提升护理人员护理的积极性,从而主动地参与到护理中,提升护理的效果。OEC模式强调护理的坚持,需要护理人员有着良好的工作意识和护理责任,以病人为中心,倾听病人的护理需要,从而建立一种主动的护理模式。在护理的工作中,需要明确每个人的工作责任,从而让护理人员更好地参与到护理工作中,综合地提升护理的效果。对护理人员进行量化考核,可以让护理人员更好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不断的学习和调整,提升自己的护理水平。护士长与护理人员之间的交流,可以让护士长清楚地了解护理工作落实的程度,及时地发现护理工作出现的问题。在本次研究中,OEC管理模式主要有确定护理责任、明确护理任务、病患沟通责任制和建立有效的监督制度。

3.1确定护理责任

护理人员可以分为护士长和护士,护士长需要确定护理的任务,并且详细地说明护理中的细节和要点,护士长的责任在于制定明确的护理目标和管理制度,通过运用一定的方法来管理护士的行为,制度需要具有可操作性和明确的针对性,加强对护士工作的指导,从而减少护理问题的发生。护士需要清楚每一个护理工作的操作标准、操作流程和岗位责任,对于自己的护理工作要认真对待,加强对自我护理工作的监督,及时的发现问题,解决并上报。

3.2明确护理任务

护理人员需要共同遵守护理工作的规范性,将护理工作细化,具体到每个岗位,每个护士。从危重病人的抢救护理预案与实施,到护理病人的日常琐事等,都需要进行明确的记录。在护理的过程中,需要制定护理内容记录表,将每个护理人员的工作详细地记录下来,护士长通过详细的整理和分析,对护士的工作进行总结。

3.3病患沟通责任制

每位患者的护理需要都是不同的,因此在护理的时候,需要按照病人病情的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护理。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前需要与病人进行详细的沟通,对患者进行自我介绍,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详细的讲解。用温和的语气对患者进行安慰和帮助,拉近与患者之间的关系。护士要掌握患者的病情程度,根据护理的目标来评估患者的护理情况,对于自己护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病人提出的问题都进行记录。

3.4建立有效的监督制度

第4篇

膝关节置换术已经成为对严重膝关节病变施行外科重建的主要手术方法。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直接影响到手术的效果。为了得到更好锻炼效果,常规在术后6小时即开始带镇痛泵的功能锻炼。现将带镇痛泵功能锻炼的护理要点及体会总结如下。

1 护理要点

1.1 术后当日,患肢抬高制动,局部冰袋冷敷,减少出血,减轻疼痛,促进血液回流。待麻醉作用消失后,给予患肢被动的肌肉按摩,由远端开始,双手挤压按摩患肢肌肉,以促进血液循环,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2 h 1次,每次5 min~10 min。

1.2 术后第1天、第2天为床上训练阶段。病人在前1 d被动按摩的基础上,增加踝关节背伸、跖屈训练及股四头肌训练。踝关节背伸、跖屈训练,即最大限度地主动屈伸踝关节,每个动作保持20 s,屈伸重复10次为1组,每日做2组或3组。股四头肌训练:①仰卧位,主动下压膝关节,保持大腿肌肉收缩状态20 s后放松20 s,重复10次为1组,每日做2组或3组。②仰卧位直腿抬高,抬高在20°~30°,保持20 s后放下,10次为1组,每日做2组或3组。以上3组训练穿插、间歇进行。

1.3 术后第3天开始,在前2 d练习内容的基础上增加膝关节的屈伸活动,主要使用膝关节练习器(CPM),初次活动范围为0°~50°,每日2次,每次30 min,以后根据病人情况每日或隔日增加10°。开始由于疼痛及恐惧,病人往往不能配合,指导患者在锻炼前15~30分钟前自控镇痛泵加药,达到更好的镇痛效果后再开始锻炼,让患者手持CPM机控制手柄,告知在疼痛加剧时可以暂停CPM机。鼓励病人循序渐进,既不要不锻炼也不要急于求成。

2 护理体会

2.1在镇痛泵应用过程中部分患者出现恶心、呕吐,尿潴留等不良反应,需及时发现,通知医生,积极处理。

2.2功能锻炼过程中突然出现的关节肿胀,首先因观察引流管的情况,如果发现大量的血性引流液,因考虑关节内活动性出血,及时通知医生处理。如果发现引流管不通畅,可以检查引流管有无打折、受压。引流管被血块堵住时可以使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引流管,操作过程中因严格按照无菌原则,没有经验的护士可以要求医生进行操作。引流管通畅后,暂停锻炼,冰敷膝关节半小时后继续锻炼。

2.3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一般48~72小时内拔管,少数因引流量多而延迟拔管的病人在行CMP被动锻炼时应特别加以关注以防引流管被拉出造成严重的后果。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将引流管全长显露、固定在不会受CPM机牵拉的位置上。2.告知家属在锻炼过程中严密注意引流管的情况。

2.4带镇痛泵进行功能锻炼的优越性在于:患者相对无痛;不断牵拉挛缩的股四头肌和膝周组织,恢复其弹性,防止再粘连;机械性研磨膝关节面,最大限度地维持关节活动度,为随后的主动锻炼减轻了阻力;患者依从性好,效果良好。

2.5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如患膝不能及时活动与得到锻炼,大量新生胶原组织会迅速沉积在关节周围,这种随意沉积的胶原纤维将造成膝关节粘连,限制膝关节的运动,使膝关节达不到病人日常生活所需要的活动度[1]。而术后住院期间是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的最佳时期,但就目前而言,我国康复方面专业人才不足,根本不能满足病人的需要。而康复强调连续性的照顾[2],在这种人力有限的情况下,骨科护理人员必须弥补此遗憾,担当起早期功能锻炼的责任。同时骨科护士必须知道影响病人早期进行功能锻炼的因素,并采取积极的对策,确保功能锻炼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朱建英,欧阳素贞,韩文军.人工关节置换术的护理进展[J].实用护理杂志,2003,19(9):7576.

第5篇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同期我院护理质控组检查的危重患者490例,均符合危重患者标准。其中重症医学科84例,心血管内科77例,神经内科69例,呼吸内科65例,神经外科39例,骨科30例,消化科28例,肿瘤科23例,妇产科18例,肾内科18例,普外科8例,儿科8例,泌尿外科5例,内分泌科5例,心胸外科4例,职业病科4例,五官科2例,结核科2例,中医科1例。同期我院在编护理人员483名,其中重症医学科22名,心血管内科29名,神经内科21名,呼吸内科22名,神经外科12名,骨科24名,消化科11名,肿瘤科13名,妇产科28名,。肾内科21名,普外科18名,儿科13名,泌尿外科10名,内分泌科17名,心胸外科11名,职业病科8名,五官科9名,结核科7名,中医科11名。

    1.2方法①制定危重患者护理质量考核标准,合格标准为90分。质量标准要点包括:规章制度20分、基础护理2O分、病情观察2O分、护理记录10分、仪器有效使用10分、危重患者护士“八知道”10分、护士长管理1O分。②护理部设护理质量安全管理组织机构,成立护理质控检查组,其中一组具体负责危重患者的护理质控检查,每月对检查考核结果进行评分,汇总分析存在的质量问题,以护理质量简报形式对存在的护理安全、质量问题及上月存在问题的整改情况进行通报,并召开护理安全质量分析会,对重点问题进行讲评,提出改进措施,积极整改。

    2护理质量问题分析

    2.1基本护理部加护病房,内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系内科,肿瘤科,内科,职业,“三短六根清净”(短头发,指甲,短的心血管,呼吸内科,短胡须,口腔清洁,干净整洁的头发,皮肤和清洁,干净清洁会阴,)不符合要求。内科呼吸内科,骨科的,神经外科,职业病房环境不干净,堆放的东西多了,床单位不干净,有污渍。内科呼吸内科,系内科,普外科,肾脏病人安全措施缺乏,如高风险的患者没有使用空气床垫,导管固定。内科妇产科,内科,系部,心血管神经基础护理是不完整的,基本的护理措施不到位,陪伴人员管理不到位。

    2.2观察评价内容重症医学系内科,神经外科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系内科,心血管,神经系统,肾系内科,五官科患者入院是不完美的,如皮肤评估,观察生命体征,特别观察,病情变化未及时向医生报告。

    2.3内分泌学,妇产科护理记录,呼吸道,内科温度单个项目不完整的内科心血管系系,不能修改规格,生命体征测量后记录不及时。缺乏记录,泌尿外科,心血管疾病,重症监护,对病情观察不完整的描述,缺乏连续性,临时处置没有相应的记录骨科内科医学系内科的单一内涵肾系。内科,内科,内科秩序门楣柱,柱底心血管系呼吸科填写不完整,处理订单后签名不及时。

    2.4仪器和有效利用内科呼吸科,ICU显示器表面不干净,用观察不到位,没有血压,血氧记录显示。

    2.5危重病人的护士被称为“八ICU,内科呼吸科,内科,内科,内科心血管神经消化系,泌尿外科,内科,普外科儿科系,肾结核科护士在危重病人:”八知道“(基本信息,诊断,疾病,患者的阳性体征和积极的指标,关键点,护理专科用药和预防并发症的主要目的,常见的,有针对性的康复计划)掌握较差的情况。

    2.6法规,内科呼吸内科,内分泌科床边内容的内科心血管部门是不全面的。神经外科,妇产科,普外科,心胸外科床头卡的内容和建议处不匹配,分级护理标识不准确的。部普外科肿瘤学系,健康教育不到位。在ICU,内科输液瓶神经内科是没有标记的开盘时间,签名不及时输液吊钩。内科呼吸内科,神经外科无需校准膜导尿管留置时间。内科妇产科行政命令的心血管科,签名后,不及时,不输血单护士签名。肿瘤导尿管,尿袋标签不清晰。

    3对策

    3.1加强护理管理部每周至少2次,所有的危重病人护理和护士长的管理在护理工作情况,评论对危重病人,并提出了存在的问题,积极整改,全面提高护理危重病人的质量。护士长应是护理人员合理安排,明确责任,加强对危重病人的护理管理。护士每天不少于2次的患者重症监护质量检测,订单的准确执行,在护理观察,护理措施,护理记录,急救物资,设备管理,安全防护,交接和加强监管等方面,评估,纳入考核范围。护理危重病人是一个非常重要和严肃的工作,护理人员护士在长安排名高资历,经验,负责危重病人的护理。护士应掌握的基本情况,患者的诊断,疾病,阳性体征,阳性发现,分,护理专业用药,客观,并发症的预防,有针对性的康复计划,为病人提供全面,全过程,连续的护理。加强护理安全质量教育,提高护士的风险意识,院两级采取多种形式,加强护理安全知识和法律,法规,教育,加强对重点环节的监控和管理:护理人员监控(新转让,刚毕业的,实践中,有护士监测病人(患者)的情绪和想法,新的医院,危重,大手术);实时监控(节假日,双休日,工作繁忙,夜班);护理操作监控(准备输液,输血,过敏试验,术前),提高护理技能,规范护理操作,强化责任,规避风险。

    3.2实施核心系统的关键核心系统的实施,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严格的管理制度,如值班交接班制度,检查制度,分级护理制度,危重病人,医疗记录系统编写标准和管理制度,护士患沟通制度,消毒隔离制度。规范危重病人床边交接手续,提高了换挡品质,强化责任意识,从病人的生命体征床头交接,意识,瞳孔,全身皮肤的完整性,各种导管关闭扭曲堵塞,患者的评价,交接记录中的心理状态。双方移位到内容审批,在床头交接记录双签名将这两个。关键的是,操作,实施特殊的病人陪同考察护送到位,保持工作的连续性。高度重视病人的安全保护,患者冷敷,用特殊的护理措施约束,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加强宣传,告知,密切观察到位。昏迷,烦躁不安,老年患者,一个专门机构,以防止坠床,拔管,不良事件。加强身份识别,昏迷,手术的实施,新生儿特殊的患者应使用手腕。

    3.3培训部门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培训的性能,操作方法,设备,并填写检查记录。观察仪器的性能的护士状况良好,没有报警,数据是可靠的工作,一旦报警,检查,如果发现有异常的参数,与医生及时沟通,耐心赢得了最佳抢救时间。护理文件作为病历的重要组成部分,记录由护士在住院的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护理活动和文本数据的其他内容,各种记录,以达到客观,真实,准确,完整,及时,规范。认真学习“记录书写标准”的组织护理人员版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护理人员熟悉规范的要求,加强临床专业知识,观察能力,指导下写作能力的训练,在“记录书写标准”,不断提高护理记录质量。

    3.4提供优质的服务单元,干净,安静,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医务人员不谈论病人在床上,以避免噪音。在家访时,要注意换位的宣传,可以让家庭成员都能理解并配合护理工作积极配合。早上好,晚上护理病房,保持病房清洁,空气清新,温度,湿度,物品放入有序,没有多余的物品。护士护理服务,根据病人的自我保健护理的能力和水平,以提供安全,优质,满意的。查房更加活跃,与患者沟通,发现在治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的护理人员,适时观察危重病人,提高病人的安全,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护理风险。

    参考文献:

第6篇

慢性骨髓炎多数是由急性骨髓炎迁延来的,是由于急性骨髓炎未能彻底治愈遗留下死骨,无效腔,分泌物,以及窦道,和瘢痕,长期不愈,反复发作,少数病人是由低毒性病菌引起的。开始表现即是慢性过程。多数病人都有贫血,消瘦,营养不良,急性发作时患肢有红肿热痛,压痛明显 ,结合以上症状护理要点如下:

【病情观察】

1 应每日测量、记录体温、脉搏、呼吸,发现有异常时应及时症处理。

【护理措施】

1、急性期应卧床休息,加强基础护理,做好口腔卫生,经常翻身,预防褥疮。

2、注意患肢疼痛、如遇急性期应抬高患肢,下肢用枕垫起,上肢用三角巾悬吊,以利静脉回流,减轻肿胀。为了限制患肢活动,减少疼痛和减轻炎症,防止病理性骨折,一般用石膏托或皮肤牵引固定患肢。石膏固定及牵引要注意肢体血液循环,凡发现肢体皮肤发紫、发冷、肿胀、麻木等,说明有血液循环障碍,应找医生及时处理。

3、慢性骨髓炎没有急性的全身症状,主要有面色苍白、消瘦等营养不良表现。可协助患者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功能锻炼,如让其散步等,炎症控制后,应指导和协助病人进行关节活动,防止关节强直及肌肉废用性萎缩,恢复运动功能。

4、注意调理患者饮食,多食滋补肝肾及补气养血的食品,如动物肝、肾、瘦肉、牛奶等,提高机体素质,增强抗病能力。纠正营养不良:慢性骨髓炎病程很长,长期消耗,容易造成体质弱,贫血。手术前应加强营养,以增强病人抵抗力,鼓励病人多吃高蛋白、高热量的饮食,如糖、鸡蛋、牛奶等,同时补充大量维生素C, B 。

5、因病程长、反复发作,患者易产生苦闷、悲观等情绪,所以应注意心理护理,精神上多加安慰,使之精神愉快,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早日恢复健康。

6、根据医嘱用药,并做好用药护理

7、出院后注意不要剧烈运动,坚持治疗,防止复发。

第7篇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医学技术和护理学科也实现了一次又一次的飞跃,同时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也日益增加,传统的护理模式已不能满足患者的需要。所以 ,伤口专科护士应具有较高水平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有丰富临床经验的高级护理人才[1]。伤口护士要有责任心,爱心 ,耐心。

一般资料

我科室于2011年有了伤口专科护士,负责对本科室伤口处理及疑难伤口的处理每月约30例,患者人数较多,一些如压疮、糖尿病足、术后感染、脂肪液化等慢性伤口的患者。由于病程长,疼痛等原因患者常伴有焦虑、恐惧、悲观等低落的情绪。这些情绪常与疾病的发展与治疗有着密切关系,因此,伤口护理治疗中不仅要护理伤口,还应注重患者的心理护理,并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从而促进伤口的愈合。

2 患者常见的心理状态及心态变化

2.1焦虑的产生

一种模糊的不适感,其来源对个人来说通常是非特异的和不可知的。多表现为紧张情绪,常坐卧不宁,缺乏安全感,整天提心吊胆,心烦意乱,对外界事物失去兴趣。面色苍白或潮红,胸闷、心跳、易出汗,四肢发冷,手指发麻,手抖,肌肉跳动,眩晕、心悸等。

2.2恐惧心理

由于清楚地意识到面临危险而感到威胁所产生的一种反应。常表现为住院环境、伤口换药引起的疼痛、患者看见自己的伤口与纱布上的鲜血感到恐惧等。

2.3悲观的心理

骨科患者伤口多为慢性难愈合伤口,如三、四期压疮、糖尿病足、足溃疡等。在治疗期间伤口换药时间也长,如久治不愈,患者就会出现情绪低落,心情悲观,失去信心而疑心重重。

3 护理对策

3.1缓解焦虑 1)耐心倾听病人的诉说,理解、同情病人感受,与病人一起分析焦虑产生的原因及不适,尽可能消除引起焦虑的因素。2)对病人提出的问题(如伤口治疗效果、预后恢复等)给予明确、有效和积极的信息,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使其能积极配合治疗。3)正确地引导病人正视伤情现实,树立信心。4)向病人婉言说明焦虑对身心健康与伤口恢复可能产生的不良影响。5)帮助并指导病人及家属应用松弛疗法如按摩、听音乐等。6)为病人创造安静、无刺激的环境,限制病人与具有焦虑情绪的病人及亲友接触。

3.2尽量减少、消除引起恐惧的心理 1)耐心听取病人的倾诉,理解、同情病人的感受,并共同分析恐惧产生的原因,尽可能消除其相关因素。 2)耐心详细地介绍特殊敷料及治疗(如上皮爬行期、肉芽生长期等)、全身营养状况、局部环境等与配合的要点。3)对伤口的预后多给予明确、有效和积极的信息,可让治愈效果较满意的病人与其交流配合治疗的经验。4)伤口换药时伤口护士动作轻柔,边交流、边检查、边换药,分散患者注意力,消除恐惧心理。5)我科室有专门的换药室,医疗工具与污物桶的放置比较隐蔽,当患者换药时将会很快的处理掉带鲜血的纱布,这样患者就会消除换药带时来引起的恐惧。6)利用护理手段给患者身心方面良好的照顾,从而使恐惧程度减轻,安全感增加。

3.3避免悲观心态 伤口护士首先要让患者了解自己的病情与伤口的状况,向患者讲解治疗方案,如新型敷料的应用可减轻换药时带来的疼痛,能缩短住院时间,医疗费用也可减少等好处。只有让患者了解病情及治疗方案,积极配合治疗,同时让患者看见希望,对治疗充满信心。从低落的情绪中走出来。

4结果

伤口护士坚持以病人为中心,深化护理专业的内涵。全面细致的为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每月约30例的患者心情舒坦,从而有效的促进伤口愈合。

第8篇

【关键词】急性创伤;疼痛护理;心理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061-01

近年来,随着现代工业和交通运输的迅猛发展,各类事故发生率逐年增高,导致创伤骨科患者众多,因伤情严重而截肢的病例也随之增加。急性创伤往往突然发生、病情危重、恢复缓慢、肢体活动受限,加之焦虑、恐惧、抑郁等不良情绪使患者饱受身心双重伤害。患者尚未从急性创伤中恢复过来又要面对截肢的残酷现实,而这种强烈的身心反应无疑会增加治疗和护理的难度。随着心理-生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发展,护理学不再是单纯的临床护理,而更强调的是人性化的综合护理。通过几年的骨科护理经验,笔者认为鉴于急性创伤所致截肢患者的心理,生理特点,除了做好积极地临床护理外,疼痛护理和心理护理显得尤为重要,现将实际工作中的具体做法和体会介绍如下。

1 疼痛护理

创伤骨科患者均面临着由于不同程度创伤引起的疼痛,目前,疼痛已成为继4大生命体征之后的“第5大生命体征”。对于急性创伤患者,疼痛可能伴随患者诊疗、康复的全过程。疼痛不仅由创伤直接导致,患者的心理反应也会不同程度地影响疼痛感觉阈和耐受阈[1]。对患者进行疼痛干预,消除或减缓不良心理反应,对患者的诊疗与康复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1.1 术前疼痛护理

术前因为患者处于急性应激状态之中,护理工作要尽可能安抚患者情绪,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适量的苯二氮卓类药物缓解患者的恐惧和焦虑情绪。并适时进行疼痛教育,疼痛教育包括手术过程介绍、术后常见症状、恢复情况、疼痛的概念、疼痛评估的方法、术后常用镇痛方法及其优缺点、疼痛可引起的一些不良反应等。责任护士在病人入院后一对一首次实施疼痛教育,在手术前再次巩固疼痛教育内容。疼痛教育能使病人掌握正确评估疼痛的方法,增强自我控制疼痛的欲望和能力,使病人住院期间对采用药物镇痛不再担心其成瘾性,转变为积极主动要求治疗。研究证明术前积极进行有关疼痛知识的教育,能提高患者对疼痛控制的认知水平和控制疼痛的能力,对控制术后疼痛具有正性作用。

1.2 术后疼痛护理

术后疼痛会持续较长时间,疼痛不仅会影响恢复而且会加重患者的焦虑,烦躁等负性情绪。作为护理工作者要善于通过监护病人的某些生命体征变化,如心率、呼吸方式、局部肌肉的紧张度、掌心出汗等,间接了解病人的疼痛程度,或者可使用线性视觉模拟评分法 等,及时准确的向医生汇报疼痛情况,便于医生采取恰当的医疗措施。这里要强调的是护士要充分了解一些止痛药物包括啊片类镇痛药物的药理知识,配合医生合理使用这类药物,而不是因为惧怕药物的成瘾性而让患者一味忍耐。

1.3 残肢痛护理:

残肢痛的原因主要包括神经断端刺激(神经瘤粘连或位于瘢痕内受到牵拉是造成疼痛的原因);断肢端循环障碍;残端肌肉异常紧张;残端骨刺四类。对残肢痛的处理除应用镇痛药等对证治疗外,还应根据病因进行治疗。护理方面要注意观察外固定情况,矫正,解除外部压迫等。还要减少外源性疼痛刺激,在实施医疗操作时,动作准确轻柔,尽量减少刺激,如行导尿、换床单等操作时应给予支持协助,使其舒适,避免反复的疼痛刺激。

1.4 加强社会支持因素

制定合理的探视制度,让病人有更多机会与家人共处。保持病房环境舒适和安静,利于病人休息和睡眠。避免同病室病人之间的情绪互相影响。争取病人家属的配合,当病人忍受疼痛时,陪伴家属的情绪必然受到影响,易出现焦虑不安的情绪,这种情绪又影响病人,加重疼痛程度。因此护理好病人的同时,也要向病人家属进行咨询指导,取得他们的理解和配合,创造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2 心理护理

疼痛病人多半焦虑、恐惧、易激惹,长期疼痛还容易使病人产生悲观绝望甚至轻生念头,这种心理状态又降低疼痛阀,加重疼痛反应,形成恶性循环[2]。所以说心理护理和疼痛护理是相辅相成的,对于急性创伤的截肢患者,面对巨大的应激事件,心理护理尤为重要,我科在实际工作中总结出了下列行之有效的心理护理方法。

2.1 入院之初的心理护理

对急性创伤的截肢患者,当务之急是尽快了解受伤的原因,对神智清楚的患者以同情、关心的心态及时与其进行交流沟通,消除病人的紧张情绪,给病人亲切安全的感觉。救治工作要做到镇静、从容、有条不紊。对需要马上手术的病人,要向病人解释手术的必要性,消除病人的恐惧心理。

2.2 术后病人的心理护理

对于手术后的病人,在转入ICU监护的过程中,理护人员要尽快帮助病人适应ICU环境,向他们介绍监护室工作的特点,并告知病人在什么条件下可以转出监护室。当病人病情稳定后,认真做好病人的健康宣教,使病人及时消除人格受限的心理感觉。对于这类患者,手术不是意味着痊愈而是面对肢体的残缺,等从躁动不安,焦虑恐惧中逐渐恢复后,多数会伴有抑郁,意志消沉,适应障碍,甚至出现幻觉。这就需要护士应多次巡回病房,主动与患者交流沟通,做好相关的健康宣教和心理安慰,并详细介绍治疗的原理和愈后可能出现的状况及治疗效果,介绍一些典型的成功病例,鼓起患者战胜疾病痛苦的勇气,增强患者对今后生活的自信心。长时间坚持与患者沟通交谈是减轻其心理压力和精神负担的最好方式。截肢患者的康复是一个长期艰苦的过程,家属的态度和配合尤为重要,为此也要做好家属的心理疏导工作,让他们尽快从悲痛中恢复过来,学会乐观积极地面对患者,注意观察患者的病情和情绪变化等。

2.3 自我形象改变的心理护理

截肢患者最大的心理困扰就是肢体缺如,日后无法像正常人那样生活这一可怕的现实。术后初期往往表现为烦躁不安,时而情绪激动、时而焦虑消沉,甚至产生厌世情绪,特别是年轻一些的病人表现得尤为明显。此时患者的思维和神经对周围的一切始终处于极为敏感状态,工作人员要对他们的痛苦做到感同身受,注意自己的言行,让患者有一种亲近感。只有拉近医患间的距离才能建立起融洽的医患关系,才能进行更进一步的交流和心理疏导。对产生轻生想法的患者,我们要特别注意加强防范,避免意外的发生。

2.4 幻肢痛的心理护理

截肢术后仍有已截肢的手或脚的疼痛即为幻肢痛。幻肢痛的性质常有不同表现,如瘙痒、针刺感、火灼感、冰冷感等。幻肢痛是一种疼痛,更是患者截肢后特殊的心理不适反应,这种反应与患者文化程度、心理素质以及截肢前是否存在疼痛有关。据资料报道有50%以上的患者出现幻肢痛,其中有90%以上的患者对幻肢痛不了解。针对一些患者出现幻肢痛时我们应耐心讲解其发生的机理,告之患者这种疼痛使用镇痛剂无法达到有效的止痛效果,通过恰当的心理护理是消除患者心理不适反应的必要措施。当患者出现幻肢痛时,应减少患者对患肢注意力,多与患者交谈,帮助患者进行一些适当活动,或者对截肢残端进行冷、热敷,做适当的按摩或轻叩以及理疗等综合措施,让患者在生理、心理上处于最佳状态。事实证明工娱治疗对此类患者有较好效果,此外,说服患者及早安装假肢是克服幻肢痛的最好方法。

2.5 创伤恢复期病人的心理干预

主要是不断强化病人及家属的康复意识,调动他们参与的积极性,讲清功能锻炼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同时鼓励家属积极参与病人的康复训练,包括督促和协助完成。

2.6 一些简单的心理治疗方法也在我科护理工作中尝试,针对患者术后失眠情况,还尝试采用了心理治疗中常用的放松疗法,对有创伤后应激障碍一直无法面对现实,情绪特别悲观的患者可以给予认知行为治疗,当然这些方法需要一定的专业基础和相应的人力物力,目前在我科尚未能形成体系,还需进一步探索。

总之,社会发展和科学的进步对护理工作不断提出新的要求,作为护理工作者也要与时俱进,学会在工作中不断总结创新,提高护理质量,对患者实行真正人性化的护理。

参考文献:

第9篇

【关键词】 骨折;股骨颈;老年;护理

1心理护理:老年患者骨折后长期卧床,易引起各种并发症,对骨折愈合缺乏信心,易出现悲观、烦闷、恐惧心理,因此在生活上要多关心照顾病人。术前向患者详细介绍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及术后可能出现的不适及注意事项,使患者对手术有较全面的了解,以减轻或消除紧张恐惧心理、稳定情绪,从而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鼓励病人表达心中的郁闷情绪,及时向病人介绍成功的病例,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骨牵引的护理:保持伤肢外展30°― 40°,足部中立位,保持牵引的有效性,观察滑轮是否滑脱,牵引锤是否着地。防止针孔处感染,每天用75%酒精消毒2次,及时消除针孔处分泌物,观察患肢血液循环情况及感觉运动情况,同时做好患肢的保暖工作。

3术前护理:

3.1术前评估患者的健康状况,了解血糖、血压、出凝血时间等,有异常要及时处理;

3.2由于患者术后长期卧床,需在床上进食、大小便。因此从病人入院即开始练习床上大小便,教会正确使用便盆,并说明其重要性,以防止术后长期卧床出现便秘、尿潴留,教会病人深呼吸、有效咳嗽、咳痰,以防止术后出现坠积性肺炎;

3.3指导三点式引体抬臀(双肘、健腿足);

3.4遵医嘱常规备皮及禁食。

4术后护理

4.1术后 全麻患者术后去枕平卧6小时,患足穿丁字鞋,保持患肢外展15°―30°立位,两足间放一软枕,将一小枕垫放在膝下,以便膝关节能有较好的屈曲,使患肢更舒适[1];

4.2切口观察与护理:术后注意观察切口,渗血情况详细记录,敷料固定情况,如有敷料脱落或污染及时更换,保持负压引流通畅,防止引流管扭曲、折叠、堵塞等,注意观察引流液的性质及量并详细记录,观察末梢血运,足背动脉搏动情况,观察足趾的皮肤颜色、温度、肿胀及运动情况。

5预防并发症

5.1预防坠积性肺炎:鼓励患者每日进行深呼吸及有效咳嗽训炼,可以轻叩背部从而改变肺通气功能。锻炼腹肌,使痰液及时咳出,预防坠积性肺炎的发生。

5.2预防压疮:护理人员对压疮问题的重视和预防意识的提高是防治压疮的基础 [2]。实践证明,长期卧床的老年患者有无压疮的发生,全体护理人员重视是基础,掌握老年患者发生压疮的危险因素,在临床实施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并能保证护理措施的落实是关键,患者配合是手段,做好患者住院期间的各个环节,就可以有效地防止压疮的发生,从而减轻老年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5.3防止血栓形成:60岁以上老年人脑血栓形成的患病率高[3],尤其是牵引卧床时间长的患者,因此适当应用血管扩张剂,同时借助骨科床的拉手鼓励患者练习床上坐起、翻身,促进全身血液循环,预防血栓形成。同时,牵引中一律禁止提高床脚进行头低足高的对抗牵引。

6功能锻炼:术前鼓励患者进行股四头肌舒缩锻炼,并进行膝、踝关节及足趾的被动活动,防止肌萎缩及关节僵直[4]。术后2周可以做髋、膝关节的屈伸运动,2个月后可以扶拐下地不负重活动,约4个月时在骨折达到临床愈合后可逐渐增加负重量,直至弃拐行走。

7出院指导:责任护士向病人讲清注意事项,术后恢复期间特别注意防止患肢外旋、内收,因为这样的动作是重复受伤的主要原因,可使钉子脱出。嘱咐患者不要做盘腿的动作而内收和外旋患肢。睡觉时平卧,不要侧卧,以取得合作。加强营养合理饮食,多吃鱼、骨头汤、鲜牛奶、虾皮等含钙高的食品,多到户外晒太阳,以防维生素D缺乏不利于钙的吸收和骨折愈合,多吃蔬菜、水果、喝适量蜂蜜水,保持大便通畅。

总之,老年人的生理功能下降,修复能力差。通过对老年股骨颈骨折的观察和护理,体会到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做好心理护理、术前做好准备、术后做好并发症的预防,正确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可使老年患者手术成功率和肢体功能恢复达到预期效果,提高生存质量,达到促进康复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宁宁 《骨科康复护理》[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5:2

[2]魏先、龚敏 《预防截肢患者发生褥疮的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1.36(10)784-785

第10篇

【关键词】创伤骨科 骨科患者 心理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4)01-0112-02 创伤骨科患者以其特有的突发性和创伤性而有别骨科中其他的患者。主要表现在突如其来的严重创伤,往往给毫无心理准备的患者造成严重的心理和生理上的损害。由于创伤的严重性,往往致使患者治疗期较长,患者在心理上的伤害往往得不到足够的重视,这对于患者的恢复和治疗的配合都会起到消极的影响,因此在临床上针对创伤骨科患者的心理护理展开积极的干预,对于患者的治疗和恢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本院从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66例创伤性骨科患者的心理干预效果对于治疗的影响情况做回顾性分析,现将研究的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性资料

本院从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66例创伤性骨科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男性有38人,女性28人,年龄为18-76岁,平均年龄42±22.4岁。其中上肢骨折21人,下肢骨折18人,肋骨骨折20人,多处骨折7人;

1.2 方法

采用自制的患者护理心理情况调查表,对患患的心理情况进行分类评估,以患者的年龄为分组的依据。针对不同的年龄段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分析,并设计相应的护理措施。

2 结果

调查分析的结果显示,66例创伤性骨科患者中,在创伤的初期,表现紧张的患者占96.97%,经过适当的心理护理之后,创伤中期下降到81.82%,创伤后期降到了18.18%;表现出恐惧感的患者初期为95.45%,中期下降到74.24%。后期降到了16.67%;表现出焦虑感的患者,前期比例为77.27%。中期下降为59.1%,后期下降为33.33%,表现抑郁的患者前期有24.24%,中期上升为37.88%,后期又下降为7.58%。总体而言,青年患者以恐惧和紧张为主,中年患者以恐惧和焦虑为主,而老年患者四种不良情绪都各有分布。

3 心理护理探析

3.1 不同阶段心理护理分析

从患者在不同治疗的心理情况来看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需要根据患者所处的不同治疗阶段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

3.1.1 创伤前期心理护理 从分析的结果来看,在创伤骨科患者的前期心理特征主要是以紧张、恐惧和焦虑为主,因此针对这个阶段的患者主要以积极的心理开导,主动的病情沟通和人文关怀为主,让患者对于自身情况进行充分的了解,以缓解紧张不安、焦虑恐惧等情感。从调查数据中看出,采取积极的护理干预措施之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3.1.2 创伤中期心理护理 这个时期,患者已经开始接受了一定的治疗,但是蔓延的疼痛感和漫长的住院时期相对于患者的康复内心期盼而言,依然显得悠长和毫无尽头。该时期患者的心理变化以焦虑和忧郁为主,长期的心情不良,不但对于患者的免疫有一定的影响,而且对医嘱的执行也存在不利的影响,这个时期内的护理要点是,主动以开导和鼓励患者采取积极的心态为主,配以适当的健康知识培训,或者以一即将或者以极高痊愈的创伤患者作为榜样来对治疗期中的患者进行现身说法的经验交流,以重建创伤患者的信心。

3.1.3 创伤后期心理护理 在前期和中期的心理护理的措施实施之后,患者的心理环境得到了较为有效的改善。这个时期内患者的心理情况都较之前有了大幅度的降低,但是依然有少数的患者心结较重,无法直面自己的心理创伤。因此这个阶段的主要护理工作内容分为两个部分,其一是,继续做好改善患者的心理环境的工作,定期和患者进行亲切的交流和沟通,及时掌握患者心理的变化和状态,将之前的护理效果维持下去,二是针对心结尚未打开的患者,要求耐心地做好他们的心理护理工作,不能因为担心无效而放弃对于患者的心理干预措施。

3.2 不同年龄患者心理护理分析

在调查分析中发现,不同年龄阶段的患者,在心理上有着各自的特点。除了考虑创伤周期之外,还需要针对不同年龄段的患者进行分析。

3.2.1 青年的心理分析 由于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因此青年患者大部分都为独生子女,这种突发性的创伤性骨折对她他们的心理冲击是非常巨大的。从小缺少兄弟姐妹之情略显孤独,而这个年纪又是精力较为旺盛好奇心强的年龄,情绪多变而性格尚未完全成熟,针对这样的特征,护理措施上可以将同一年龄段的患者集中在一间病房内,缓解他们的焦虑和寂寞感。激发他们对于治疗的积极性。

3.2.2 中年的心理分析 中年创伤性骨折患者往往由于病情的影响,造成了对于家庭和工作的愧疚和不安,主要表现的情绪以焦虑和忧郁为主,针对这个年龄段的患者,应该采取讲道理和灌注健康康复知识为主要的护理手段。通过告诉患者"身体乃革命之本钱",只有治疗好身体的创伤,才能及早投入到正常生活和工作中,以此激励和建立患者对于治疗的配合性和主动性。

3.2.3 老年的心理分析 老年人患者由于人生阅历丰富的原因,往往不容易相信护理人员的说辞和解释,因此在心理护理的工作上也是最为难以开展的对象。同时老年人患者由个别人还会存在缺乏家庭关注和长期冷落的情况,因此针对这个群体的主要心理护理工作要以耐心和温情为主。提供足够的关心和关怀。逐渐与患者之间建立起信任的桥梁,改善他们对于治疗的悲观情绪,消除他们心理的各种疑虑和不安,让他们放心地接受治疗。

参考文献

[1]王艳春.创伤骨科患者的心理护理及疼痛干预[J].中国医药指南. 2011(08)

[2]黄玲莉.创伤骨科患者的心理护理[J].求医问药(下半月). 2011(02)

[3]张晓茂.浅谈骨科患者的健康教育[J].医学信息(上旬刊). 2011(06)

第11篇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血栓;预防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10.625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6081-01

由于长期卧床、大手术、骨折、老年人、静脉回流受阻等原因易致下肢深静脉血栓(VP,血液瘀滞、血管内皮损伤、血液高凝状态、吸烟、心血管疾病等都是引起VP的病因,研究发现未采取任何预防措施的骨折后病人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可高达58%[1]。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将我院2010――2012年收治的30例股骨颈骨折手术病人作为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9例,女性11例;患者的年龄在46-72岁,平均年龄61岁。

1.2方法患者入院后完善检查,24例行髋关节置换术,6例行开放复位内固定术。术后积极采取预防措施及各项护理,本组未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全部治愈出院。

2预防措施及护理

2.1与休息将患者置于外展中立位,下肢抬高,促进静脉回流。衣着宽松,注意保暖,寒冷季节室温宜在25℃[2]。

2.2饮食进清淡少盐,富含维生素,选择高纤维素、高蛋白、低胆固醇、低糖食物,多饮水,每日饮水量2500ml,忌辛辣油腻食物,保持大便通畅,禁烟酒,因烟中尼古丁可使血管收缩,血流缓慢[3]。

2.3功能锻炼术前牵引期间,指导患者平卧,抬高患肢,每天4-6次,每次30-40组,做远端关节(踝屈伸,股四头肌小腿肌肉的等长收缩,并用双肘关节及健肢屈膝挺腰撑床做抬臀运动;同时病人家属应每日给病人做下肢的按摩,重点是按摩下肢肌肉组织,按摩时应从下至上循序进行,每次重复按摩时都应从小腿远端开始,这样能加速下肢静脉回流,加速血液流动;麻醉清醒后即可指导患者开始功能锻炼。通过主动运动和被动运动可以减少静脉栓塞75%-77%[4]。

2.4心理护理患者因疼痛及功能障碍、担心愈后、角色转变、治疗时间长等原因可产生焦虑恐惧等情绪,我们应多关心病人,耐心讲解,介绍康复病例,增加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2.5病情观察加强巡视,密切观察患者神智、生命体征及足动脉搏动、趾端皮肤颜色等下肢末梢血运情况。

3治疗

3.1物理治疗术后第二天开始使用气压循环促进静脉回流。弹力袜借助专业的压力梯度设计,由脚踝处逐渐向上递减,通过收缩小腿肌肉对血管腔的加压,促进静脉回流,防止下肢瘀血,在临床应用于预防VP的发生和发展效果显著[5]。

3.2药物治疗术后8小时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2500-5000U每天一次,连用七天,也可口服拜瑞妥,连续35天。

4小结

经临床研究证明术后早期活动锻炼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仅为1.49%[6],因此我们应加强病情观察,实施功能锻炼,积极采取预防措施,从而预防VP的发生。

参考文献

[1]赵.创伤骨科静脉血栓栓塞防治[J].中国现代临床医学,2007,6(8:41-44.

[2]陈晓滨,杨伟国.70岁以上老年人深部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干预[J].中国现代医生,2008,6(32:115-116.

[3]马金玉.神经外科术后老年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护理[J].实用临床医学杂志(护理版,2009,5(1:53-54.

[4]章左燕,陈海燕。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的原因及护理进展[J].上海护理,2007,7(5:64-65.

第12篇

【关键词】人工髋关节;置换;重建;功能锻炼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0255—01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采用金属及高分子聚乙炔材料模拟人体的关节(人工髋关节代替已无法正常使用的病损髋关节),解决疼痛、畸形和功能障碍,是一种功能重建的手术,是一种较为有效的关节成形术,最终为了使病人的自理能力得到改善。我院骨科自2010年7月—2012年7月共对25例病人施行了手术,现将有关护理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25例病人,男15例,女10例,年龄45岁~85岁。其中股骨头坏死5例,股骨颈骨折15例。类风湿性关节炎5例。

2 术后护理

2.1 严密观察病情

术后24h内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每小时测血压、脉搏、呼吸、尿量1次; 了解患肢末梢血运情况:通过观察患肢皮肤颜色、温度、毛细血管回流情况、患肢的感觉及肿胀程度;观察切口出血情况;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颜色、量,并确保引流管的通畅。患者持续高热,髋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是术后感染的重要征象。本组中2例病人术后中度发热,经过加强抗生素应用后有好转。

2.2 麻醉后护理

硬膜外麻醉患者要去枕平卧6 h,全身麻醉患者未清醒前,应头偏向一侧,防止口腔内呕吐物或分泌物误吸入气管;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患者舌根后坠发生窒息;注意保暖,防止意外损伤;同时要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预防出血和休克的发生。

2.3 心理护理

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多数病人术后不敢活动,怕疼痛,担心切口裂开、关节脱位等。护士要针对病人的心理,做好相应解释工作,以解除病人的心理压力,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最终能保持良好的心态配合医生治疗及功能锻炼。根据患者自身就和术后恢复情况制订恰当的康复锻炼计划,在进行康复锻炼的早期,密切观察病人的心理反应,并及时了解病人的康复锻炼情况(如关节活动度、直腿提高的程度等), 最好使家属能够协助病人的康复锻炼,以利于出院后康复的锻炼,以提高练习的效率。

2.4 术后并发症的预防。

2.4.1 感染的观察与护理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一般将病人安置于单人或双人房间。保持切口清洁干燥,观察敷料,如有渗血或渗液及时更换.注意观察伤口有无红肿热痛等炎症反应,切口有无疼痛、体温的持续升高(术后3 d体温超过38.5 ℃)等,提示有感染的可能。保持负压引流的通畅,密切观察引流液色、性、量,并防止引流液倒流。切口换药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有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医生。另外,要鼓励病人做有效的咳嗽保持呼吸道通畅,以防坠积性肺炎的发生。如留置导尿期间,做好尿道口的护理,会阴擦洗2次/日。并鼓励病人多饮水,一般每日饮水量保持在约2 500 mL以上,可以有效地预防泌尿系统感染发生。

2.4.2 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

病人长时间制动,会导致下肢静脉血流缓慢,有可能会导致髂静脉血栓形成。因此,要鼓励病人早期进行关节和肌肉的功能锻炼,同时密切观察肢体情况,如发现肢体肿胀,肢端皮温降低,出现发紫或发绀,疼痛等,应立即报告医师以便早期采取措施。

2.4.3 防止压疮发生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病人宜卧气垫床,保证每2 h翻身拍背1次,以促进血液循环。本组病例中无压疮发生。

3 康复功能锻炼

3.1早期。手术当日即进行患肢自足背开始进行向心性按摩,同时以足趾,足踝关节主进行被动伸屈练习;第2天进行腘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练习,主要是健侧下肢直腿抬高运动,10 min/次,3次/d;第3天可以拔除引流管,并脱去防旋鞋,同时进行髋膝关节屈伸和膝关节伸屈运动,防止膝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抬臀(3点支撑)运动,10 min/次,3次/d。髋关节伸展和旋转练习,屈髋位练习时双手拉住床上支架作上身左右摇摆,臀部不能离床。

3.2中期。术后第5天逐步由卧到坐,并指导患者于坐卧位时进行扩胸运动,同时活动双上肢,腕关节前屈、外展、后伸、内收等运动,锻炼上肢肌肉张力,保持呼吸功能,5 min/次,3次/d。

3.3后期。主要是进行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制动期过后,患者在床边进行踢腿运动,5 min/次,3次/d。

3.4循序渐进。进行髋膝关节屈曲练习超过90°。拄拐行走时,应用足跟着地,患肢少负重,关节活动范围在0~60°,外展达30°,可加强髋关节的稳定性。术后8~12周遵医嘱酌情做较大活动度练习。

4 出院指导

4.1 指导病人进行功能锻炼。

要注意循序渐进,主要是活动下肢各个关节,加强肌肉力量。也可使用关节功能康复仪,被动活动关节。锻炼时,避免髋关节的内收、外旋,以免发生脱位。患者可先做卧床练习,然后扶拐站立,适应后再扶拐行走。最终可以弃去拐杖,独立行走(但避免屈患髋下蹲)。

4.2 日常活动指导。

无论站立或坐着,弯腰不要超过90°。 坐着或躺着时,避免双叉(俗称二郎腿)或盘腿动作。转身时避免只转动上身,要整个身体转动。 不要弯腰屈髋拾物,可用延长杆或请人帮忙。椅、凳、沙发宜稍高,建议有靠背和扶手。大小便不宜用蹲厕,马桶也不宜太低,建议装有扶手,以利起身站立。

4.3 术后6周复查

摄X线片,观察假体有无松动或位置有无改变等,如病人情况良好,应鼓励病人增加活动量,特别增加髋关节外展肌、屈膝肌的锻炼。如遇拔牙或泌尿生殖系统手术,应给予预防性抗生素治疗,以防因菌血症发生导致髋关节晚期感染。肥胖病人要适当减肥,戒烟戒酒。

5 讨论

老年人骨质疏松,只需很小的扭转暴力,就能引起骨折。股骨颈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一种骨折形式。而尤其是头下型股骨颈骨折时,旋骨内、外侧动脉的分支受伤严重,对股骨头的血运影响最大,因此骨折难以愈合,导致股骨头坏死,影响生活及生存质量。 随着社会逐渐进入老龄化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进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越来越多。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术后康复显得尤为重要。护士应正确指导患者及家属进行功能康复锻炼。并增进了病人自理的主观能力,使病人从被动接受转为主动参与,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提高治疗的效果效果,同时减少经济支出,最大程度的恢复患者的自理能力。

参考文献:

[1] 杜克,忘守志.骨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