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青少年素质培养

青少年素质培养

时间:2023-08-03 17:28:2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青少年素质培养,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青少年素质培养

第1篇

舞蹈是人们表达情感最古老也是最直接的艺术形式,青少年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身体素质得到全面提高,心理素质和审美情趣也会得到很大的升华。在多年舞蹈教学中,我更深切地感受到舞蹈对提升青少年综合素质重要作用。

一、舞蹈训练能够提高青少年生理机能。舞蹈训练能够改善青少年心肺的结构和功能,提高共心肺系统对运动的适应水平,这将减少患心脏病的危险性,降低血压和增加骨骼密度,同时使人精力和体力更加充沛,不易疲劳。当前,我国的教育还是以文化课学习为主,学生在大密度、高强度的文化学习中,辅以舞蹈训练可以起到良好的调节和辅助作用。此外,青少年正处在长身体的关键时期,舞蹈训练无疑会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二、舞蹈训练能够改善青少年的体型,带来美的改变。人体的形态与机能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于先天因素,由遗传决定,但是,后天的影响也起着一定的作用。舞蹈训练可以使青少年身体挺拔,克服弯腰驼背等一些不良的身体姿态。科学化、规范化的舞蹈训练还有助于少年儿童身体各围度的均衡发展。研究统计表明,我国青少年的身高和体重逐年提高,但机能指标呈下降趋势。同样性别同样年龄的少年儿童,参加舞蹈训练的比不参加舞蹈训练的,身体各部位的围度测量指标更均衡,机能更合理。

三、经过舞蹈训练,青少年的关节活动幅度和韧带的机能也会得到相应的提高,而关节灵活的提高,使人的动作舒展优美而协调,从而姿态优美动人。舞蹈训练还可以使附着在骨骼上的肌肉、韧带得到拉伸,变得长而有弹性,可以运动肌肉的力量得到提高,增加肌肉的横断面,减少肌肉上覆盖的脂肪,展现人体肌肉的曲线美,使其匀称而有线条,从而增加了美感。

四、舞蹈训练要求学生的听觉、视觉等几乎所有感觉器官都要发挥作用,整个身心都投入进去,生命机能得到了总动员。身体内各项感觉器官,均衡协调发展,神经的兴奋性和延续性都会大大提升。

五、舞蹈学习能够发泄情感,驱散不良的心情,缓解亢进的肌张力和精神紧张,并使大脑皮层得到积极的休息,使人感觉心情舒畅,从而稳定情绪,改善心境,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如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动作迟缓、粗心大意、动手能力差、运动笨拙、协调能力差、胆小、敏感、情绪不稳、自信不足、计算粗心、阅读多字少字以及自闭症、孤僻、自卑等,经过舞蹈素质训练都会得到相应的改善。

六、舞蹈教育是增进人类社会的情感交流的重要的训练手段,在当前的社会瞬息多变的环境中,尽管青少年的交流方式多种多样,但大多以静态的或者电子产品的形式出现。舞蹈也是一种文化,是一种人的本质的情感的需求和表达,舞蹈训练以其独特的美的表现和肢体的演绎,传达着人类共同享受,共同追求的情感,它为我们展现了人类心灵深处的情感,不仅为特定民族所接受,而且也引起全人类的共鸣。当我们以美好的、生动的、诗一般意境的舞蹈进行交流时,让学生体验到的是对人类的热爱,对和平的向往,对真善美的渴求以及对人生的珍重。

七、舞蹈教育和青少年素质教育的主旨是通过创作、训练、表演,对青少年进行德、智、体美的教育,开发他们的潜在能力,为培育社会主义新人打好扎实的基础。舞蹈教育可以锻炼和培养青少年的集体意识,大量的组合和剧目训练需要多人参与才能完成,不仅能增强青少年的社会模仿能力,也能增强他们主动参与社会的能力。舞蹈训练可以培育青少年的艺术美感,美感不仅增强个人欣赏能力,也增强他们对生活的积极想像,热爱和追求。 舞蹈训练可以培养学生协作的精神,为今后的生活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团队精神的基础。

八、舞蹈教育可以丰富人的情感,发展人的想象力,增强人的自信心、自豪感,使人注意力集中,培养人的协调性以及友好合作的品德,使青少年在接受舞蹈教育中得到高尚的情操,高雅的气质,端庄的仪表、仪态,使学生内外兼修,身心得到锻炼。

舞蹈是一门艺术,它不仅是舞蹈专业工作者的事业和追求,也是舞蹈教育工作者实施教育的根本立足点。舞蹈教育工作者的任务不仅在于提高专业教育的水平,也在于用舞蹈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教育青少年,达到提高青少年素质教育的目的。舞蹈教育的深远意义还在于使人更好地体验和理解美好的人生,焕发出人心向善的人性本质。

第2篇

青少年的身体练习主要分为几个阶段。

首先是速度和灵敏的训练。

速度和运用速度的能力是网球中必不可少的,根据网球运动的特点,尤其要提高运动员对复杂信号的反应速度。而灵敏素质的优劣,往往决定着技术水平的高低。灵敏素质是力量、反应能力、速度、爆发力和协调性等素质的综合反应。

速度和灵敏的训练应该放在训练课的前半部,不应该在身体疲劳的情况下进行,并且要循序渐进,逐步增加强度和量。

速度和灵敏的训练方法:

(1)半场扇形跑移动。

(2)多线往返跑:要求队员从球场的最外面的一条开始起跑,每跑到一条线手要触碰到地面,然后转身跑回起始线触碰地面,直到把每一条线全部跑完结束。

(3)海宁跑:从单打线到中场线快速滑步移动,30秒内尽可能完成最多的来回。

(4)小腿后踢或外踢跑:双手放在臀部,小腿后踢或外踢,使得脚跟碰到手掌。

(5)跳绳:单脚跳、双脚跳、双替跑。

(6)两人一组,一人向前后左右方向抛球,另一个人快速移动将球接住,两人交替进行,1分钟一组。

(7)交叉步、侧跨步移动跑。

(8)原地小步跑、后踢跑、高抬腿跑,跑三组,每组2分钟,看或听信号快速跑30米,练习5组。

(9)“米” 跑、变速跑。

其次是耐力训练。

网球比赛的时间没有规定,一般女子是三盘两胜,男子是五盘三胜,所以一场激烈的比赛打下来时间是相当长的。到了成年后的运动员,技术水平相当的情况下,拼的就是体力,所以耐力是不可小视的。

耐力训练应安排在训练课后半部进行,并要注意与速度灵敏相结合。

耐力素质的训练方法:

(1)跳双飞:2分钟双飞跳是最好的耐力训练,用秒表计时,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数量。

(2)台阶跑:要求连续练习1分钟~2分钟,每分钟上下跑台阶50个~60个,休息2分钟左右,再做下一组。

(3)长跑练习。

(4)变速跑:在田径场上划分几片区域,在指定区域要求快速冲刺,冲刺完短距离的放松,紧接着再冲刺,连续4圈~5圈。

(5)不定点多球练习,连续进行,20个好球为一组。

最后是柔韧素质训练。

在网球运动中,缺乏柔韧性,会造成大运动量后恢复慢,严重的会造成肌肉拉伤。

青少年是训练柔韧性的最佳时期,除了在身体训练中进行柔韧性练习,还可在训练前的准备活动和课后的整理活动中进行。

柔韧性训练的方法:

(1)压腿练习:可成坐姿,上体向前压,或者弓步压腿。

(2)腰背练习:双腿分开,上体向前左右振压。

(3)手扶固定物或两人压肩动作,或转体拉肩。

(4)两人背对背互相拉压肩韧带。

(5)劈叉。

每个人的素质发展总是不同的,所以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有所侧重。同时,在青少年进行身体素质训练时,我们要充分了解各个年龄段的男生和女生的各项素质和差异,根据他们训练时能承受的负荷来合理安排训练计划。

第3篇

【关键词】射击 运动员 心理 训练方法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2)12(a)-0230-02

1 前言

射击是一项技术性强,精确度要求高的体育运动项目,运动员想要提高水平发挥并在比赛中正常发挥,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它包括技术动作、心理素质、运动器材等,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错都会影响十环的命中率。在众多因素中,心理因素占据很重要的地位,越是高水平的大赛越是如此。运动员充分发挥技术水平并取得优异成绩是优良的技术动作及稳定心理的有机结合。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鹤岗市体育运动学校射击队步枪班学员16人。

2.2研究方法

2.2.1实验法:在多次的考核与比赛中测试、观察及研究。

2.2.2访谈法:请教一些有经验的教练员和运动员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2.2.3统计分析法:对大量的资料和实例进行统计和分析。

3 研究方法

3.1预防和克服心理障碍的方法

射手在实弹射击过程中,因主客观等多方面的原因,难免会出现一些心理障碍,导致射击失利。其实,心理障碍并不可怕,通过科学系统的训练是可以有效地加以预防和克服的,其方法是:

3.1.1放下“包袱”,轻装上阵。许多优秀射手失利的主要原因就是过分看重环数和结果。对自己期望过高,想赢怕输,由此背上了思想“包袱”,加重了思想负担,产生了急躁情绪,失掉了自己的技术风格。殊不知,通往成功的最大障碍就是对成功苛求太多。越想打出好成绩,就越感到力不从心,手指和身体就越不听“使唤”,失败得就越惨。从心理学上讲,这是过高的期望水平带来了较低的活动效果。托马斯-富勒曾非常经典而形象地说过:“一个人目标过高或过低都会偏离靶心。”

3.1.2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提高自我意识水平。心理活动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没有客观事物的刺激作优势,克服内心的恐慌,强迫自己保持镇静,取决于意志对情绪状态的调节作用,这种调节作用因人而异,有强有弱。而通过训练可以提高和完善其调节功能。

3.2进行表象训练

射击运动是以射手的自我感觉为调节的高精度闭锁性技能,对射手的射击技术和心理品质均有较高的要求。在传统的射击教学中,射击技能的传授主要靠教练员的语言讲解的动作示范,但语言讲解只能对正确的射击动作的一种尽量逼近的描述,而动作示范仅能给射手提供极为有限的射击动作的外部信息,对于射击过程中与据强枪、瞄准、击发等射击动作密切伴随的心理活动,则更是语言描述的动作示范中难以表达的深层信息。“只能议会,不能言传”,射手对这些内容的学习和掌握主要靠自己的“悟性”。再基础射击教学中,“教”与“学”之间存在着这种矛盾,一直是困扰射击教学的难点。表象训练法就是针对上述问题而采用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其核心是充分调动射手大脑的想象思维能力,用清晰的射击动作表象作为自己射击动作的“镜象”和射击过程中心理活动的引导。

3.3进行模拟训练

模拟训练又名脱敏训练法,实际上是一种适应性训练,运动员在遇到新的对手或在复杂的、陌生的环境中比赛时常感到不安和紧张,模拟训练就是认为的制造或模拟引起运动员情绪紧张的刺激物或比赛环境,让运动员在进行训练或比赛使只逐步适应环境,并产生抗干扰能力,以便在正式的比赛时保持比较稳定的心态,模拟训练一方面可增强神经活动的耐力;另一方面可刺激物的反复出现,不在引起运动员的条件反射,既运动员对此已经司空见惯,习以为常,不至于出现怯场,据了解,目前模拟训练法在各射击队运用的相当广泛,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模拟训练可分为实景模拟和语言图象模拟两类。实景模拟是设置竞赛的情景和条件对运动员进行训练。包括模拟对手可能采用的技术战术,场上的意外情况,比赛地点的气候,场地观众的倾向性等等。语言图象的模拟是利用语言或图象描述实际比赛的情景。例如,描述比赛的情景、对手的行为和自己的行动,通过电影、录象、以及播放录音等来显示对手的特征和比赛气氛等,以便使运动员形成对比赛情况的先期适应,对稳定运动员的情绪状态和发挥战术水平是有好处的。

3.4培养运动员的注意力集中

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分散注意的因素很多,诸如身体方面、环境方面、心理方面等,都会分散注意力,这就有必要进行注意力集中训练。注意集中训练,就是使运动员学会全神贯注于一个确定目标,不接受任何外来刺激的影响和内心杂念所分散,始终把心理活动指向和集中干当前活动的任务上。

注意的集中是在大脑皮层相应区域形成优势兴奋中心,这个优势兴奋中心可以根据射击动作的需要而转移,也可以受外界刺激或自身情绪变化而不由自主地转移,产生注意分散或不持久、不恒定,或不该转移的转移,集中注意力训练就是引导运动员集中注意的指向,既将注意力指向干运动员所要完成的动作上,排除无关信息的输入和杂念干扰,当注意力高度集中,视、听觉系统对外界无关刺激的感受性极低,真正达到“人枪和一”的境界,这说明射击运动员在比赛时,注意力越集中,指向越正确,抗干扰力就越强,比赛成绩就越好。

3.5自我暗示调节法的运用

这是用语言、思想或表情对心理活动施加影响的方法。当前很多国家都非常重视暗示调节的研究,他是调节运动员临阵状态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自我暗示法就是通过积极的言语,既第二信号系统的积极作用,来调节大脑的兴奋水平,以调整自己的心境、情绪、和意志,保持稳定的心理。暗示是通过多次的重复词句或口诀来安慰鼓舞自己,抑制射手的紧张情绪。如在平时训练的时候,选择“忘我何求”为暗示语,激发射手良好的动机。心理学告诉我们,动机是推动人行动的内在力量,良好的动机能给行动以强大的助力。人只有在达到一定的动机水平时,其工作能量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如果射手具有良好的动机和高动机水平,那么感受紧张的程度就会降低;反之,则高。“默念”是一种有效的只我暗示方法,它能使运动员保持一定的心理稳定状态,在赛场上充分发挥自己的竞技水平,不少运动员采用自我暗示的方法,帮助他们的比赛获得了成功。例如,有的运动员说:“我为了消除赛前的惊慌,是大脑安静下来,我的暗示口诀就是镇静、镇静、镇静就是胜利,我相信自己的能力,我一定能行。”国外有些运动员在谈到运用自我暗示情况时说:“我在射击瞄准时,心理反复默念准星,缺口,准星,缺口,可以提高射击的稳定性和准确度。”不仅自我暗示能影响运动员的心理状态,他人暗示有时也能对运动员的心理状态产生影响。例如,有时教练一个恰当的动作和表情,能对运动员起到浅移默化化的作用,一个不恰当动作和表情,会影响运动员失掉信心和勇气。

3.6培养自信心

自信心是相信自己的能力,一定能够战胜各种困难而实现自己理想的一种情绪状态。对于射手来说,自信心是奋斗拼搏的支柱,是夺取胜利的力量源泉,有了自信心,不仅能在射击比赛中沉着地应付各种复杂变化的情况,遇难不怕,遇挫不慌,也能在心理上给对方造成一定的精神压力。相反,自卑感是从事任何事业失败的大敌,许多人失败不是因为他们不能成功,而是因为他们不敢去争取成功。只有充满必胜信念的人,才能果断行动,获得胜利。射手应该相信自己,并深刻的认识自己,射手自信心的训练应该贯穿到日常的技战术训练和生活中去,这种训练可以通过一次次成功的训练,一个个短期目标的实现来增强自信心。一一定要使射手多体验成功的心情,哪怕是降低训练难度,人为的创造一些有利的条件。

4 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心理因素对射击运动员比赛发挥影响密切,运动员要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而且更需要运动员有良好的心理素质,特别是赛前准备活动,要求稳定情绪,做到心平气和,肌肉舒松,为了达到以上要求,可以延长准备活动时间,逐步进入比赛状态,调整与掌握好自己的心理状态,使紧张度能够达到一定的低值,上场前做到胸有成竹,呼吸沉稳,这样有助于技术水平的发挥,达到最佳竞技状态。

第4篇

论文关键词:青少年;足球;文化素质;培根教育

1前言

一个国家青少年足球的普及、竞赛、训练体系的完善程度与国家足球竞技水平有直接的关系。中国足球发展要从本国的现状出发,最主要的问题是做好青少年的培根教育,充分重视青少年运动员在足球兴趣和文化学习上的培养,使球员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和很强的领悟能力,进而逐步提高足球水平。金志扬教练曾执教过国家队、俱乐部队以及大学生队,对中国足球运动员的综合素质有清醒的认识:“年维泗、陈成达这一代的球员都是大学毕业,是大学生。我们这一代大部分是高中生,我的学生沈祥福是初中生毕业,而现代队这批球员连初中文化都不具备,”反映出中国当代球员的文化素质过低。在每年的球员转会市场上,摘牌后都有400~503名球员下岗,他们过早地接受职业化足球训练,从而在成年阶段失去了进一步提高的空间,同时缺少必要的9年义务教育和专业教育。中国足球在青少年的早期专业化违反科学的教育观。因此,体教结合,提高文化素质是今后中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培养和发展之路。

2对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问卷调查及结果

通过对大连实德、山东鲁能等国内7家足球俱乐部的预备队l5—17岁青少年足球运动员进行问卷式调查,反映出他们在培根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

2.1问卷调查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青少年足球运动员从事足球运动的经历(踢球时间、球龄、每天训练时问等);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追求目标(国家队、球星、兴趣和爱好、金钱等);青少年运动员的文化素质(文学常识、自然常识、历史知识、时事新闻、电脑知识等)。

2.2调查结果

调查结果显示,追求国家队和明星占95%,而兴趣和爱好只占1,2%,其它占3.8%;球龄在7 8年占87%,参加过全国U15、U17比赛、城市运动会的占83.6%,而文化素质方面电脑游戏知识得分最高。通过调查反映出我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培训体系存在几个方面的问题:文化素质过低,成人化训练过早,足球普及度过窄,足球学校过滥;其中文化素质过低是影响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发展的关键因素。在调查中大多数球员是从小学直接进入足球学校或俱乐部预备队的,连9年制义务教育都没完成。

3文化教育的培养是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首要目标

长期以来,足球界一直在争论一个问题,也是老生常谈,即文化学习好就一定能帮助球员把球踢好吗?在世界足球发达国家和发展速度较快的国家。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综合素质发展是培养的首要内容。在德国13~l5岁的青少年培训中,学习是首位,其次才是训练;在法国的培训体制中,青少年足球主要对象是13—15岁的适龄儿童,他们不得离开自己的学校、家庭和俱乐部,必须随自己学校的课程完成国家教育部门规定的学习;对15 17岁青少年培训分别在35个培训俱乐部进行,受训者加入俱乐部必须签订合同,保证在自己原来的学校继续学习。法国足协每年对俱乐部进行一次检查。监督他们完成规定的学业。

3.1文化学习是培养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基本条件

一支没有文化素质的青少年足球队是无法在培养和发展的道路上有较大的上升空问的。无论是健力宝青年队还是“超白金一代”的国青队、国奥队,在青少年时期由于身体素质和早期成人化训练,尽管成绩暂时领先,但在未来发展中由于受到机制和文化素质的限制而随之湮灭。200O年世青赛,中韩两个同样才华横溢的人才,经过3年时间的不同命运坎坷,朴智星已经在曼联队踢球,而曲波则在青岛队期待着能进入每场首发的阵容。在我们的近邻韩国和日本,青少年球员必须完成国家规定的教育义务,国家青年队直至国家队基本是从高中生和大学生中选的,具有一定的文化素质和技、战术素养,尽管在青少年的比赛中与中国队不占上风,但到成年队比赛中以心理素质和技、战术素养每每在重大比赛中取胜,文化素质起重要作用。

3.2文化教育是青少年足球运动员成长中的必须教育过程

9年义务教育是国家法律要求每名公民必须完成的教育过程,是青少年在德育、智育、体育等方面接受相应的教育和培训,培养爱国主义思想,具备一定的文化知识和法律意识。在调查中发现中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员法律意识和文化知识匮乏,在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矛盾时,只顾个人利益,包括对出国集训有抵触情绪,在国家队出工不出力等现象;沈阳青少年球员在街市中失手打死对方触犯法律以及个别青年球员参与假球、等现象从侧面反映出当代青少年球员的综合素质水平不高。

因此,体教结合将是中国足球乃至今后中国竞技体育的补充,是培养中国青少年足球人才的主要渠道;学校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而目前过于泛滥的足球学校培养体系,无益于青少年足球人才的培养和发展。在韩国的职业俱乐部不设预备队,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培养在于学校,由小学到中学直至大学,他们不仅要完成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在20岁时还要按国家的法律服兵役,这对青少年球员的综合素质培养是一个完备的过程,而职业俱乐部每年从高中生和大学生的比赛中发现和选拔队员,提高了国家足球的整体素质,这是中国青少年足球管理机制必须改革的关键。

4文化素质对提高中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技战术水平起着重要作用

目前,世界足球运动具有高度社会化、职业化和商业化的特点,其在所有运动项目中的显著地位和世界上的影响很大,并成为世界各国社会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但目前还是一个“足球人口小国”,面对世界足球运动快速发展的形势和广大人民群众越来越高的要求,根据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运用政策、行政和经济的管理手段,加大对青少年足球的宏观调控,促进青少年足球运动蓬勃有序地健康发展,为提高我国足球运动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

4.1提高基层教练员的素质

到目前为止,我国经过C级培训的基层教练员只有2572人,绝大部分青少年业余球队教练员没有经过岗位培训,总体水较低,我国在青少年足球培养方面尚未形成系统、规模效益型发展体系。突出表现为,青少年训练指导思想不明确,训练方法、手段滞后,忽视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技术、心理、道德品质的培养,在竞赛、训练体系仍未摆脱注重比赛结果、看重比赛成绩的循环中,严重的急功近利思想导致青少年足球训练早期专业化、成人化。因此,足球从业者首先要提高文化素质,对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培养目标以及各阶段发展特点有深刻的认识,把培养兴趣和技术作为青少年运动员训练的指导思想。日本和韩国足协每年都要派出大批教练员到世界足球先进国家,主要是近1——2年青少年足球发展进步较快的国家学习和交流,根据教练学习所带回的材料和研究成果编写进足球教学大纲,这种教学与训练方式的目的在于培养青少年学习足球的兴趣和基本技术,打好基础,而不是通过比赛来取得成绩。

4.2文化素质是培养青少年足球运动员提高技战术素养的基础

中国足协青少年部主任冯剑明在总结青少年足球过去一年的工作时指出:“国少队和国青队之所以取得去年的成绩主要是由:于他们的体能、身高和作风上的优势,而真正足球的精髓所在——技战术素养,却在他们身上没有得到充分体现。”运动员的运动寿命与文化修养程度是成正比的,道理很简单,读书太少的队员领悟能力低,在训练场上连教练很简单的意图都领会不了,当然不可能踢好球。当我们的年轻球员面对无论是米卢的“快乐足球”还是霍顿的先进足球理论都无法理解并在训练和比赛中贯彻,表现出中国足球运动员在文化素质方面的欠债。

欧洲足球运动员的成功是建立在良好的社会教育基础上的,他们所有的年轻球员在l5——l6岁前都是在业余俱乐部踢球,但没有错过基础教育;所在欧洲球员绝大部分都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在经过青少年时期的基础培训后,升到成年队时,在先进足球理念的指导下迅速成长,在比赛中表现出较高的足球技战术素养。而中国球员缺乏良好的基础教育,凼此,加强他们的文化素质是提高球员技战术素养的必修课。

4.3提高文化素质是青少年足球运动员自我发展的重要保障

对于提高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文化素质培养的问题,我们不得不涉及到一个更加敏感的问题,就是青少年足球运动员未来发展的多向性。一方面加强文化素质的培养对于提高球员的足球运动水平起着重要的基础作用,无论在职业俱乐部乃至在国家队的比赛中将发挥出较高的技战术水平;球员退役后由于具备一定的文化素质,可以到相应的高等学校进修学习,成为一名高水平的教练员或高素质的足球从业人员。另一方面,在众多的足球人才竞争中被淘汰下来的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自我发展方向成很大的问题。在国外,没有被俱乐部吸纳的年轻球员由于自身具备一定的文化素质,可以再回到学校继续学习解决就业问题。

5建议

5.1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培养关系到中国足球发展的未来,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是关键,这已被世界足球发展先进国家的成功所证明。中国足协应出台一项规定,即没有完成9年制义务教育的青少年队员不允许在俱乐部注册踢球。同时应建立…套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培养和发展的大纲,努力提高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文化素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足球人才。

5.2走教育与体育相结合的道路,规范足球学校以及预备队等不规范的教育、培养体系,本着对中国足球未来负责,为青少年足球运动员人生负责的精神,建立合理的健康的培养体系和社会环境,真正使青少年足球运动走上健康、快速的发展轨道。

第5篇

摘 要 举重运动员的心理素质训练是在根据竞技举重项目的特点进行科学选材的基础上,遵循心理素质发展规律所进行的长期、系统、有目的、有计划的心理能量调节训练,必须要从青少年阶段就抓起,才能够为未来的进步和后续的运动生涯奠定良好的心理素质基础。因此,本文就探讨了通过专门的心理调节训练培养和发展青少年举重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和通过竞技“实战”训练培养和发展青少年举重运动员的心理素质等两点关于青少年举重运动员心理素质训练的实施策略,希望能够借此为青少年举重运动员心理素质训练工作的科学化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举重运动员 青少年 心理训练

对于举重运动员而言,要想在竞技比赛中取得理想的运动成绩,除了自身的技战术实力之外,还需要过硬的心理素质和良好的竞技状态作保障。特别是在比赛各方技战术水平相当的情况下,心理素质和竞技状态往往就成为了一决胜负的关键。由于举重运动员的心理素质训练是在根据竞技举重项目的特点进行科学选材的基础上,遵循心理素质发展规律所进行的长期、系统、有目的、有计划的心理能量调节训练,所以,必须要从青少年阶段就抓起,将心理素质训练作为重要内容融入青少年举重运动员的日常训练之中,逐步培养运动员的竞技心理素质,才能够为未来的进步和后续的运动生涯奠定良好的心理素质基础。鉴于此,本文就针对青少年举重运动员的心理素质训练实施策略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够借此为青少年举重运动员心理素质训练工作的科学化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通过专门的心理调节训练培养和发展青少年举重运动员的心理素质

根据运动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可知,开展专门的心理调节训练是培养运动员竞技心理素质的一个有效途径,这一点对于青少年举重运动员而言亦是如此。在开展青少年举重运动员心理素质训练工作,培养和发展其竞技心理素质的过程中,根据训练的实际情况开展专门的心理调节训练是非常重要的,也是非常有必要的。由于举重项目的特点决定了影响运动员心理状态的因素主要有动机、归因以及运动焦虑和唤醒水平等四点,所以,在开展青少年举重运动员的心理调节训练时,也应围绕以上四点灵活采用以下几种训练策略开展训练工作:

首先,采用目标设置训练法,激发和强化运动员的内部动机。由于青少年举重运动员的竞技心理仍然处于萌芽的阶段,自身的内部动机普遍不够清晰和强烈。针对这种情况,在开展心理素质训练工作时,就可以采用目标设置训练法,通过设置正确的、合理的、与运动员现有能力相符的目标,来最大限度的激发和强化运动员的内部动机。在采用目标设置训练法时,教练员要注意目标的设置一定要符合“最近发展区”理论,切忌过大过空,而且还可以让运动员参与到目标设置中来,以提高其对所设置目标的认可度和目标完成之后的成就感,并最终实现激发运动员运动积极性,提高其战胜困难的决心和信心,促进其心理素质发展的目标。

其次,采用归因训练法,调节青少年举重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的情绪与状态。归因训练法是源自于归因理论,从结果出发来阐述行为动机的一种分析方法。在针对青少年举重运动员开展专门的心理调节训练时,采用归因训练法,能够让青少年运动员对自己在比赛和训练中的情绪与状态有一个更好的剖析与认识,并将上次训练和比赛后的归因作为后续行为的起点,促进后续的心理素质不断的向着理想的方向发展和改变,从而最终实现心理素质水平的不断发展与提升。

再次,采用意志训练法,降低青少年举重运动员面对训练和比赛中的困难所产生运动焦虑水平。意志训练法,就是通过有意识的制造困难,并引导运动员克服困难、战胜困难逐步树立不怕困难,积极寻求解决困难的主观态度和坚强的意志品质,以此来降低运动员在遇到困难或者是干扰时的运动焦虑水平,确保其能够在面对困难时,以积极的态度和良好的心态去解决和面对。

最后,采用唤醒水平调整训练,来提高运动员的自我心理调控能力。心理上的变化往往是伴随着生理上的变化一起出现的,因此,根据举重项目的特点,在训练时可以通过唤醒水平调整训练,让青少年运动员掌握一定的自我心理调节技巧,如,腹式呼吸放松法、自我暗示法等等,以此来达到调节唤醒水平目的,确保运动员能够以良好的竞技心理状态投入比赛之中。

二、通过竞技“实战”训练培养和发展青少年举重运动员的心理素质

青少年举重运动员的心理素质作为身体物质性素质不可分割,而又相对独立的素质之一,既需要通过专门的心理调节训练来进行培养,同时也需要在举重实战训练中不断的体验,才能够真正的习得和发展。因此,竞技“实战”训练也是培养和发展青少年举重运动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

在通过竞技“实战”训练来培养和发展青少年举重运动员的心理素质时,一方面要注意通过参加各种不同的竞技比赛,来积累青少年举重运动员的临场经验,让青少年举重运动员通过各种各样的比赛实战经历,来体会在不同的竞技心理情境中,如何去调整和保持良好的竞技心理素质,提高运动员的心理素质能力;另一方面,教练员在开展日常训练活动的过程中,还要积极的创设和模拟各种不同的实战比赛情境,通过运用严格的国际竞技规则组织开展实战模拟,将青少年举重运动员的体能训练、技战术训练与心理训练有机的结合起来,及时发现运动员在心理素质层面的问题,并对症下药进行有针对性的解决,以不断提高运动员在面对比赛中各种情况时的心理适应能力。

参考文献:

第6篇

青少年信息素质教育包含以下三个方面:1)信息意识教育。信息意识是人们对眼前的繁杂信息的正确判断与捕捉,也是人们对信息的敏感度。要培养青少年具有良好的信息意识,就是要培养他们敏锐的信息观察力,善于发现信息,利用信息,让真正有价值的信息为自己的学习研究服务。2)信息能力教育。信息能力包括信息的获取能力,信息的组织处理能力与信息的利用能力等。信息能力是青少年自主学习和创新研究的基础,也是未来社会必备的基本能力。3)信息道德教育。信息道德是个体在获取信息过程中所必须遵循的准则和规范。信息道德教育的目的在于促使青少年遵循一定的信息伦理与道德准则,来规范自身的信息行为与活动。要培养青少年具有良好的信息道德素质,有信息责任感,能遵循一定的信息伦理与道德,来规范自身的信息行为活动,那么未来的信息社会才会在良性循环的轨道上健康发展。

2 公共图书馆信息素质教育的现状

长期以来,在基础教育阶段,由于普遍注重应试教育的分数,升学率,忽略了对青少年人生很重要的图书馆自主学习能力的引导与培养,加之中小学的图书馆条件简陋,不成规模,学校义务教育中也没有一整套完全针对中学生的完备的图书馆知识教育体系的理论或教材做支撑,导致青少年图书馆意识淡漠,更不用说利用图书馆自主学习的能力及信息能力了。

信息素养是人的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国家民族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种精神,一种人格特征,一种综合能力,关系着个人、团体、社会在信息时代的生存与发展,关系着整个民族的国际竞争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强青少年信息素养培养不但能促进未来信息社会创新人才的培养,而且能使青少年获得知识创新的基本素质。更重要的是培养起青少年获取信息、分析判断信息及处理信息的能力,为他们将来的生存、竞争及终身学习奠定基础。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今天的信息素质能力的提高,综合素质的提升,既关系着个人将来在信息时代的生存与发展,也关系着整个民族的国际竞争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作为有社会教育职能的公共图书馆,应肩负重任,为青少年信息素质教育撑起一片蓝天,做出应有的、不懈的努力。

3 公共图书馆开展信息素质教育的优势

信息时代的公共图书馆作为社会教育系统的重要窗口,作为学校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基地,是知识和信息的主体,其丰富的馆藏信息资源、便捷的文献检索系统、 得天独厚的人才技术及特有的服务、在青少年信息素质教育中具有其他部门不可替代的优势。

3.1 公共图书馆具有资源方面的优势

公共图书馆作为社会教育系统的文献信息中心,肩负着为社会大众及青少年提供精神食粮、传递情报信息和传承人类文明等重要职能。它所蕴藏的丰富多样的文献信息资源,无论是纸质文献,还是电子信息文献及网上期刊数据库,其专业性、系统性、连续性,是任何其它信息机构所不能比拟的。所有这些都使公共图书馆成为社会首选的重要的信息素质教育基地;也使其成为普及社会大众及青少年信息素养的中坚力量。

3.2 公共图书馆便捷的文献检索系统、特有的人才技术及服务,使青少年信息素质教育更容易实施

公共图书馆具有浓厚的学术氛围,是集信息储存、开发、检索、评价、使用等为一体的信息管理部门,其便捷的文献检索系统,对青少年的信息素质教育具有无可替代的优势。在这里汇集了一批既有专业水准、又能熟练应用计算机等现代信息技术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队伍。公共图书馆通过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队伍,先进的技术手段,完善的服务设施,使各类杂乱无章的知识信息经过分类、排序、编目,成为有有章可循便于查找的有序信息,这种便捷的文献检索方法使信息素质教育更容易实施。

4 公共图书馆实施信息素质教育的措施

公共图书馆承担着社会教育和信息资源开发的双重功能,事实上已成为实施信息素质教育的重要承担者。应当充分利用图书馆自身信息资源和优势,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对青少年信息素质教育发挥其应有的引导作用。

4.1 通过公共图书馆入馆教育的专题宣传,培养青少年的信息意识

公共图书馆作为信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应根据自身的信息资源特点及服务优势,积极应用信息技术,做好关于信息素养实践的宣传。把新生入馆教育课做成网络专题宣传片的形式,放在图书馆主页的醒目位置,便于读者浏览与学习,也便于读者更快地学会利用图书馆的能力。入馆教育的内容是关于如何利用图书馆的信息导航:如图书的借阅方法,纸质期刊的查阅方法,电子期刊的网上查阅及下载方法,必须遵守的信息道德准则及规范等。图书馆在青少年首次入馆时便做好信息导航工作,引导其观看新生入馆教育宣传片,便于他们更快速地了解图书馆的各类信息资源及服务。图书馆的一线服务部门也要张贴有关本室服务的说明, 并备有相关资料的目录查询及索引、导航指南,与网上宣传相得益彰。这种周到细致的宣传,让青少年更快速的了解与熟悉图书馆信息资源,进而增强他们发现并获取信息的能力,因而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起青少年的图书馆意识、信息意识。

4.2 制定针对青少年信息素质教育的基础标准教材,有计划地开展青少年信息素质教育

我国目前还没有适合国情的专门针对青少年群体的信息素质教育的标准。应该尽快制定出满足青少年需求的信息素质教育标准,有计划地开展青少年信息素质教育。使青少年在接受能力、学习能力最强的学习阶段就能具备熟练的查询各类文献信息资源的本领和技能,为他们将来进一步的专业信息素质教育的学习与研究打下良好基础,也为国家培养具备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信息人才奠定基础。

4.3 公共图书馆可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与人才优势,不断培养青少年利用图书馆自主学习的能力及信息能力

公共图书馆凭借完备的文献信息资源、人才技术、及服务优势,可充分发挥在信息素养方面的教育、指导作用,不断培养青少年利用图书馆自主学习的能力及信息的获取和加工处理能力。国家要加强对图书馆的政策性支持及资金投入,支持公共图书馆不断拓展自身的社会教育职能,增强全社会的图书馆意识和利用图书馆终身学习的能力。

图书馆可以设立专人专室,专门从事青少年信息素质教育实践。在信息素质教育方面可以多借鉴国外先进的信息素养教育理念及经验。作为具有社会教育职能的公共图书馆,有义务与责任对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青少年,进行信息素养教育的学习与培训。青少年可以利用周末去图书馆,完成信息素养课的学习与实践。有了信息素质教育的基础学习与实践,相信在青少年的心里会种下信息素质理论与知识的种子。

公共图书馆是青少年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是否具备必要的信息技能,熟练地利用图书馆获取信息并有效的加以利用,体现了当今青少年的个人自学能力和研究能力,也是未来信息社会对人才素质的最基本要求。而探索青少年信息素质教育的长效机制,真正发挥公共图书馆在提高青少年信息素质中的作用,这又是当前信息教育管理者,特别是图书馆员将会长期面临的一项任务。面对信息社会的新挑战,公共图书馆需要做出新的尝试,做青少年信息素质教育的引领者。

【参考文献】

第7篇

【关键词】音乐教育 青少年 素质教育 作用 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1-0212-02

音乐教育作为青少年素质教育的重要部分,对青少年德、智、体、美、思维方式、身心健康等方面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素质教育在我国基础教学改革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对音乐的学习有助于提高青少年的综合素质,为此,学校应该充分认识到音乐教育对提高青少年综合素质中的作用,不断改进音乐教学。

一、音乐教育对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的影响分析

首先,音乐教育可以帮助青少年正确观念的形成;音乐教育主要通过音乐欣赏并夹杂对音乐知识的讲解让同学们喜欢并了解音乐。优美的音乐能够提高青少年的鉴赏能力,可以陶冶情操,能够美化、激励青少年的精神,促进青少年正确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正如荀子所言:“正身行、广教化、美风俗。”只有正确的接受音乐教育,才能树立自身的正义形象,逐渐融入社会大集体中,形成正确的社会观念。

其次,音乐教学可以促进青少年正确信念的养成;通过音乐学习,可以激发学生们的爱国热情和积极向上的学习热情,能够促使学生们保持一种积极的人生观念,学生往往会树立自己的信念并为之奋斗。如:《黄河大合唱》的学习,在了解创作背景之后,带着历史的厚重感欣赏并学习这首音乐,便能够感受到冼星海当时的心境,通过多种演唱形成,展现出了中华人民团结一心的精神,《明天会更好》通过歌词让我们感受到生命的热度。这些音乐都能够带给我们一种坚强向上,勇往直前的信念。

再次,音乐教育可以提高青少年辨别是非的能力,通过教师的正确引导,音乐教学能够使青少年提高辨别是非真假,善恶美丑的的能力,同时能够培养青少年的审美能力,逐步培养学生们爱憎分明的道德意识,能够使青少年坚定自己的信念,自觉杜绝不良诱惑,处于叛逆时期的青少年需要有自己的信念和理想,这样才能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建立自身的优势。

最后,音乐教育可以丰富青少年的情感,青少年处于人生观、价值观的完善阶段,在繁杂的社会生活中容易形成复杂的思想情感,此时,适时的欣赏优美的音乐能够丰富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处世态度。例如:在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时,首先根据家庭情况的相似程度将学生分组,进而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一起学习《感恩的心》、《听妈妈的话》、《父亲》等歌曲,让学生根据自身的情况谈谈感受。

二、音乐教育对青少年学习的影响分析

首先,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切实体现,学生的素质教育不能仅仅包括文化知识教育,更应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音乐教育在培养学生基本音乐素养的同时,能够带动其他学科的发展,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以及联想能力,通过欣赏音乐,学生会不自主的联想音乐发生的情境以及其中人物的感彩,充分培养了青少年的想象力。

其次,音乐教育能够提高学习动力。音乐能够激发学生灵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并把自身感悟融入到自己的学习中。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放松自己的身心,感受到音乐带给我们的乐趣,使学生平心静气,能够培养学生反省自身的习惯,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最后,音乐教育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荷兰教育家赫伯特说过:“每个孩子都应该有最基本的音乐教育,而音乐教育是开发人类智力的最好途径。”通过音乐学习,学生们能够开阔思维,加强自身器官的结合,优秀的音乐作品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例如《欢乐颂》、《仲夏夜之梦》为学生创造了想象的氛围,同时教师要求学生将联想到的东西和感受结合起来,谈谈对音乐的理解,在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也锻炼学生的联想能力。

三、音乐教育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作用分析

首先,音乐教育可以帮助促进学生外在素养的形成,提升学生的气质素养,而学习音乐或者是乐器的学生容易散发出一种自然的亲和力,美国调查发现,在美国中学生中,学习乐器的同学更容易获得老师学生的好评。音乐教学能够培养学生一种从一而终的精神,在学生演出或者演奏时要求学生一丝不苟,全身心投入,让学生形成一种坚韧,有张力的外在素养。为此,在我国现阶段的教学中也应该注意加强学生的音乐教育。

其次,音乐教育可以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目前,全国各地中学生的升学压力普遍较高,音乐教育要起到紧张的学习之余放松心情的作用,在音乐教学的同时,大课间公开播放轻松欢快的音乐能够调整学生学习状态,消除疲劳提高下节课学习效率,在上学时播放节奏较快的音乐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身体处于一种兴奋状态,提高学习效率。

最后,音乐教育可以在课堂上形成健康向上的音乐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音乐教学,教师调动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让学生都参与到音乐学习中来,积极开展相应的活动,能够营造健康向上的音乐氛围,培养青少年的集体主义精神。比如,在学校广播中播放中国传统音乐,在创造高雅的音乐氛围的同时能够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发展。

结语:

随着新课标改革的不断深化,社会各界越来越到认识到音乐教育的重要性,在中小学积极的开展音乐教学,可以有效促进青少年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第8篇

关键词:关青少年 校外 素质 教育

随着时代的发展,素质教育的普及,学校为提高学生的素质进行了不断的改革,其中针对青少年校外的素质,以及挖掘青少年校外素质的重点和实施的针对性对策,已逐渐成为教育界所关注的焦点。

一、青少年校外素质的重点

青少年校外教育活动对于提高青少年的校外素质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其具有众多的优势:全面性培养目标、科学性的教育方式的和开放性的教学手段等,因此,青少年校外素质的重点在于校外教育活动,具体体现为:第一,校外教育对能够提高青少年的道德水平,通过多种形式的社会活动促使青少年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接受正确的思想,进而可以提升自己的道德境界;第二,校外教育可以有效的增强青少年的合作意识。通过夏令营和小组活动比赛等活动,让青少年在合作和交流中互相学习,有效地培养了他们的团体意识,增加了对团结合作的重要性的认识;[1]第三,校外教育可以开拓青少年的视野,青少年校外教育的活动多种多样,种类丰富,涉及到演讲、舞蹈和摄影等多个方面,通过参加一系列的校外活动可以启迪学生的思维,提升了学生的眼界,开拓了青少年的视野,提升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总之,校外教育活动可以有效的提高青少年校外素质乃至整体素质。

二、对青少年实施校外素质教育的对策

1.创新校外素质教育的实现手段

当今世界是一个飞速发展的世界,创新已经成为了各行各业发展的一大增长点,因此,被广泛的运用在生产生活中。在提升青少年校外素质的进程中,必须要对原有的教育手段进行创新,这样可以为教育水平的提高提供动力和支撑力。具体地说:对青少年的校内素质提升主要靠学科课程的讲解以及各学科的教学内容,以知识的获取和传授为主线,从科学知识方面提升青少年学生的素质,但是这样有着明显的弊端,一旦学生对某学科缺乏兴趣,就不能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因此,提高青少年的校外素质要根据青少年的成长特征以及教育教学的实际情况,多设计一些实践活动和野外娱乐活动,在实践中让学生学习相关的知识,使学生在实践中逐渐地扩展自己的知识面和思想境界等多方面的能力,进而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另外,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创新校外教学方式,活动开展之前要做好与学生的沟通工作,充分地了解和听从学生的意愿及建议,相关的工作人员要深入到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去,在与他们的沟通和交流中了解他们的“所需、所想”,进而根据他们的意愿改革和创新教学方式,根据青少年学生各年龄段的成长特征和学生意愿,加强开展对教育手段的创新工作,充分的发挥出校外素质教育的作用。[2]

2.建立健全网上校外教育基地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教学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进行校外素质教育时,离不开互联网的支持,利用互联网开设教育平台已成为大势所趋。第一,相关的主管部门要加强学习和总结实践经验,在充分利用现有的青少年活动中心的基础上,通过对多方资源的进行整合,逐步的开展和建立网上校外教育平台,有专业性的技术人员对该平台进行维护,以及定期的检查和更进,以便可以满足青少年不断增长的知识和娱乐需求。第二,要在网站或平台上设立专门的“网上意见箱”网络版块,收集学生的建议和意见,以便更好地为学生服务。设立专门的网络管理员,这样可以及时地将这些建议分类整合到技术部门,尽最大努力对平台进行完善,提高青少年的关注度,进而可以为网上校外教育基地的扩大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三,要对校外教育的相关工作人员加强培训,以增强其职业技能和素质,提高他们的职业道德和责任感,这样可以更好地为网上校外教育基地服务。

3.大力发展社区校外教育

社会本身就是一个巨大而复杂的知识库,可以从生活中的一点一滴中学到知识,从生活中的细节获得感悟,我们要充分利用现有的社会资源,积极地在社区中发展校外教育,拓展校外教育的平台。根据当地情况,可以在合适的时间为学生免费开放博物馆和图书馆等公共设施,组织学生集体参与学习,积极地利用社会中的教育资源,在娱乐和文化氛围的陶冶中提高学生综合素质。[3]另外,当地政府部门要根据国家相关文件和学生实际情况,对一些公益性的校外教育基地进行税费减免或者资金补助,同时通过引导企业和学校加强合作,促使企业为学校提供建设资金和学习场所,增加社区校外教育活动平台。可以将这些基地命名为有强烈视觉冲击力的“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这样可以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增加其对青少年的成长和发展的关注度。因此,社区校外教育是青少年校外素质培养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

三、结语

提高青少年校外素质的主要途径就是加强校外教育,校外教育已经成为培养优秀人才的重要媒介之一,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不可少的基石,面对青少年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必须要与时俱进的对青少年校外教育手段和方式进行改革和创新,使之符合时展的潮流。对青少年校外素质教育的发展趋势和进程必须要全程关注,这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青少年的校外素质,进而可以提高青少年的综合素质,为社会提供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庞力伟.上海市青少年校外科技教育组织实施的调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

[2]连裕民.青少年活动中心在现阶段怎么发挥好自身的功能[J].群文天地,2011,06:22-28.

第9篇

所谓校外教育,即是由校外教育机构、社会团体组织实施的,在学校教育教学范围之外对学生进行多样化的教育活动。回顾校外教育的发展过程,校外教育是从青少年宫或青少年之家发起,即以配合学校教育为主要职责,其基本任务是补充校内教育的不足。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今天校外教育的发展在教育理念的思想解放中产生了突破性的变革,各地青少年宫积极主动地组织创新活动、劳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思想道德教育、合作精神活动等。在“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的影响下,我们更关注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个体需求和发展规律,学生在青少年宫组织中的活动表现,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和家长的关注。因此,青少年宫的校外教育不容置疑地成为国家基础教育的一部分,而且是整个教育环节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一、青少年宫的校外教育是促进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有力推手

思想品德教育是对青少年学生进行基础教学工作的基本任务之一,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将通过校内的各科目教学来实现思想品德教育,特别是通过政治科目、道德科目进行系统的政治理论和思想教学教育。学校思想道德教育形式固然重要,但是学校教学的形式过于单一、枯燥、呆板,青少年接受的程度、理解的深度,仍不能达到实际的效果。所以,应当同时利用更多、更丰富的校外教育活动来对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青少年宫作为校外活动的重要载体,以其灵活多样、内容丰富、寓教于乐、形象化、生动化的特点,通过更多的互动,把思想道德教育寓于生动活泼的活动之中。青少年往往能从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提高个人思想道德分析辨别能力,磨练自我的意志品格,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另外,青少年精力充沛,热爱课外活动,青少年宫为他们提供了多样化的环境。在这种环境中,学生更易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影响和感染,接受的教育和得到的收获远远超于校内课堂。青少年宫组织的灵活多样、生动活泼、形象化的教育活动,往往会在青少年的心灵中留下深刻印象,产生非常好的教育效果。总之,青少年宫的教育活动为青少年学生创造了轻松愉悦的环境,在此环境下,他们情感思维的动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张扬。

二、青少年宫的校外教育可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培养学生良好的修养和习惯

马斯洛的需求理论同样适用于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成长。青少年要求多层次的需求满足,需要多样化的精神层面的生活支撑,他们有学习求知的需要、独立自由活动的需要、从事创新创造的需要、对美的享受和娱乐的需要,等等。这一系列的需要单靠校内课堂教学是不可能完全满足的。青少年宫的校外教育,恰好弥补了校内课堂教学的不足,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比赛、表演、联谊、游艺、科技创新、生存训练等项目,让更多的青少年儿童在知识的海洋里驰骋和翱翔,有效地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美、劳方面的均衡发展。总之,青少年宫校外教育活动是丰富青少年精神生活的重要途径,通过情感的陶冶、习惯的培养、意志的磨练,促进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

三、青少年宫的校外教育有利于培养青少年的创新实践能力

素质教育是当今教育教学的重要主题。目前,学校教育虽将素质教育作为重要的任务来抓,但目前学校教育以升学考试为目的,整个教学以应试为主题,就注定了素质教育的开展效果会大打折扣。而青少年宫的校外教育就成了满足青少年素质能力提升的主战场,有着培养青少年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任务。在青少年宫组织的各类校外教育活动中,青少年通过动手、动脑、听、看、写、画、玩、做等方式,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自己动手实践,从中不断得到锻炼,受到启发,加深了他们与社会、自然以及生活的联系,有效地培养和发展了他们的创新实践能力。

四、青少年宫的校外教育有利于发展青少年的个性和特长

素质教育提倡青少年培养自身能力、发展自我个性。而强调个性发展是青少年宫的校外教育的一条重要原则。青少年学生的个性差异是客观存在的,青少年宫的校外教育的多样性,就决定了青少年可接触各类活动,科学的、艺术的、人文的,等等。通过对青少年学生的合理引导,使其自我发现兴趣、爱好,自由灵活地选择其所喜爱的各种活动和兴趣小组,有效扩大和深化青少年的知识领域、活动空间,把从课本上获得的知识,在具体的实践中加以深刻理解和运用,培养各种技巧、技能和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良好个性的塑造、特长的获得,将最终使青少年们受益终生。

第10篇

    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艺术教育,就不是完备的教育。

    由于体育,美育自身的特性,通过体育,美育不仅可以强健学生体魄,陶冶学生情操,促进学生身心和诣发展,而且,在增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观念。培养坚韧的意志品质,健康的心理素质,良好的协作精神,激发和强化学生的创造冲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想像力和创新精神等方面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在竞争激烈的当今世界,这些素质无疑具有愈来愈重要的作用。

    应试教育是片面的素质教育,任何教育模式和环境都会影响到人的整体素质,它往往作用于人的整个学习和工作过程。长期的应试教育给我们的人才素质培养留下许多遗憾。

    艺术教育对人的作用是非常深刻的,但过去我们的认识非常浅。

    舞蹈是人们表达情感的最古老也是最直接的好形式,然而,在青少年与人交往中,情感激动时表达都不大一样。

    我们在考察舞蹈教育与青少年素质教育的关系时能够得到什么样的启示呢?很显然,舞蹈教育一是在于提高个人对艺术的欣赏与参与能力,例如,通过舞蹈教育提高青少年对艺术的感知能力,审美能力,鉴赏能力,从而满足人对美的高层次的追求,通过舞蹈训练达到强身健体,美化身段的目的,从而提高人对自己的欣赏和自信心;二是增进人类社会的情感交流,在这个个彩纷呈的世界里,尽管青少年的交流方式多种多样,但舞蹈以其独特的美的表现传达着人类共同享受,共同追求的情感,它为我们展现了人类心灵深处的情感不仅为特定民族所接受,而且也引起全人类的共鸣。当我们以美好的、生动的。诗一般意境的舞蹈进行交流时,让我们体验到的是对人类的热爱,对和平的向往,对真善美的渴求以及对人生的珍重。因此,舞蹈教育与青少年素质教育的意义在狭义上指的是个人身心艺术修养的教育,在广义上意味首人类境界的完善与升华。

    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需要有一个过程,舞蹈教育和青少年素质教育的主旨是通过创作,训练、表演,对青少年进行德、智、体美的教育,开发他们的潜在能力,为培育社会主义新人打好扎实的基础。舞蹈训练可以锻炼青少年身体各部分的协调能力,不仅增强对形体美的认同,也增强他们的感知能力。舞蹈教育可以锻炼和培养青少年的集体意识,不仅增强青少年的社会模仿能力,也增强他们主动参与社会的能力。舞蹈表演可以培育青少年的艺术美感,美感不仅增强个人欣赏能力,也增强他们对生活的积极想像,热爱和追求。

    艺术教育应当寓教育乐,始终贯穿于音、舞、美课教学之中。音乐和舞蹈在艺术教育中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两者在艺术教育中也是不可分离的。舞蹈是看得见的音乐,音乐是听得见舞蹈。音乐和舞蹈可以丰富人的情感发展人的想像力,增强人的自信心,自豪感,培养人注意力集中,培养人的协调性以及友好合作的品德。使青少年在接受教育中得到健美挺拔的肢体,高尚的情操,高雅的气质,端庄的仪表,仪态。

    舞蹈是一门艺术,它不仅是舞蹈专业工作者的事业和追求,也是舞蹈教育工作者实施教育的根本立足点,舞蹈教育工作者的任务不仅在于提高专业教育的水平,也在于用舞蹈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教育青少年,达到提高青少年素质教育的目的。

第11篇

(牡丹江师范学院,黑龙江 牡丹江 157011)

【摘要】要保证青少年田径运动员的训练目标得以顺利实现,就必须将建立全过程的训练最高目标作为基本着眼点,也就是说要准确定位青少年田径训练实质,保证我国田径事业的健康发展。由此,我国要制定全面、系统、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实现技术、素质以及信念的全方位发展。

关键词 青少年;田径;训练

作者简介:崔健(1986—),男,黑龙江人,牡丹江师范学院2013级硕士研究生,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研究方向为专项理论与方法。

,女,黑龙江人,牡丹江师范学院2013级硕士研究生,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研究方向为学校体育教育。

开展的青少年田径训练不仅能使得青少年的运动潜能得以激发,还能使他们的运动水平得以提升,从而在田径比赛中拔得头筹。教练如果想要培养更多优秀的运动员,就必须在训练的同时,根据运动员各自的身体素质以及优劣势结合田径运动的特色制定合理的训练规划,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青少年田径训练的基本特点

从我国田径训练的人员构成来看,青少年是各国培养田径项目运动员的首要选择,在日常训练开展过程中,要准确把握田径训练的基本特点。结合我国青少年田径训练的实际情况来看,青少年田径训练具备以下要求和特点。

1.1要明确青少年田径训练的主要目的

之所以对青少年进行田径训练,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让青少年掌握田径运动的步骤,在他们身体机能尚未成型之前提高其心理和身体方面的技能,夯实日后训练的基础。在竞技类比赛项目中,田径训练是其中的主要内容,要培养起青少年较强的运动技能,就必须不断激发青少年身体机能的成熟和运动素质的提升。

1.2青少年田径训练要正确处理好与文化课的关系

与专业的成人田径训练不同,青少年田径训练有着一定的业余成分,所以青少年在田径训练中要正确处理好文化课与田径训练之间的关系。就目前而言,参加青少年田径训练的人员年龄集中在6—16岁之间,这一年龄阶段的学生必须接受学校的文化课教育,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并用丰富的知识储备武装自己的头脑是他们这一时期的主要任务。青少年必须加强文化知识学习,并将其运用到日常训练中,为日后取得优异的成绩奠定坚实的基础。

1.3青少年田径训练要有步骤、有层次地开展

青少年田径训练项目的人员构成不尽相同,心理年龄和生理年龄明显不同,所以在开展青少年田径运动项目时也要有计划、有步骤的展开。青少年心理生理极不成熟,对新鲜事物有着极强的好奇心,所以他们对新技能和新要领的掌握速度都远快于老运动员。据调查数据显示,青少年在6—12岁时,协调能力的提升最快,在13—14岁时,他们的协调能力已基本成熟。由此,在田径训练时,必须从青少年的实际情况入手,有针对性的提升其技能,保证训练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1.4青少年田径训练的内容和方法要得当

1.4.1内容方面

对青少年进行田径训练,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为将来的训练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由此,在具体的训练过程中要尽可能帮助运动员掌握较多的训练内容,从整体上提升运动员的运动技能,始终保持身体的协调,保证未来运动项目的顺利进行。

1.4.2方法方面

运动专家通过长期调查研究发现,青少年运动员自身的控制能力较差,难以长期将注意力集中在枯燥的运动项目中,要保证青少年田径训练的顺利实施,教练必须积极解放思想,从青少年的年龄特点入手,制定丰富多彩的训练项目和形式,切实减轻青少年的厌倦和不满情绪,激发青少年田径运动员的热情和主动性。

1.4.3步骤方面

就训练方式而言,青少年田径运动训练主要包括两类,即强度较高、训练量较小的训练方式和强度较低、训练量较大的训练方式。比较两种方式我们可以得出,当训练方式强度较大时,青少年的自身水平能在短时间内提升,而且能取得预期成绩,但是如此高强度的训练不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从青少年田径训练的目标出发,要选择科学合理的训练方式,从整体上提升青少年的技能水平和运动素质,将青少年的长期发展与全面发展有机的结合起来,所以,青少年应该尽可能选择强度较低、训练量较大的训练方式。

2青少年田径训练中需要注意的若干问题

2.1训练的根本应该是运动思想

对于青少年运动员而言,他们不仅需要参加田径训练,更要切实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实现竞技和学习的协调发展。为了保证这一目标的顺利实现,青少年运动员要学会权衡,合理分配时间。但是从我国目前青少年田径运动员的实际训练情况来看,教练将主要精力集中在体育训练上,忽视了对文化知识的学习。所以,在培养青少年田径运动员的过程中,教练要切实解放思想,合理安排学习文化知识和体育训练的时间,夯实人才基础。

2.2青少年田径训练中的运动负荷问题

2.2.1重视运动负荷在青少年田径训练中的突出作用

青少年运动员在田径训练过程中,要循序渐进,有步骤的增加运动负荷,从而切实提高青少年运动员的运动水平和技能,帮助其在比赛中赢得较好成绩。要切实提高青少年运动技能,就必须重视运动负荷的作用。青少年田径运动员生理和心理都不成熟,他们的心脏系统也处于发展不成熟阶段。由此,在开展青少年训练活动时,必须始终坚持实事求是,从青少年成长规律和身体变化情况入手,循序渐进的增加运动负荷。

2.2.2青少年田径训练运动负荷的制定要坚持科学性原则

运动员之所以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优异成绩,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能合理控制运动负荷的增加频率和节奏,而且他们的自身素质和技能水平也始终处于增长状态,所以他们有着常人不具备的更多突出优势。在对青少年运动员进行田径训练时,不能单单依靠无限制的增加运动负荷,需要从青少年的性别、训练情况以及年龄等多方面因素着手,适度的增加运动负荷。

2.2.3正确处理训练与比赛的关系

青少年田径运动员参加训练的目的并不是单一的,除了提升自身身体素质以外,还要参加比赛赢得较好的名次。在具体的田径训练中,要实现比赛和训练的有机组合,在训练的过程中切实提升青少年田径运动员的心理战术和田径技能。所以我们在制定训练计划时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和因材施教的原则,合理制定训练目标和方式,实现运动员自身特点和训练方式的完美统一,从根本上提升训练效果。

3总结

开展青少年田径训练不仅要结合运动员各自的身体素质还要结合田径运动的特点,并与文化课程不冲突,从而促进青少年的成长,达到素质教育中对青少年全面发展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曲淑华.中国青少年田径运动训练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6.

[2]陈泷.关于青少年田径训练量和训练强度的思考[J].湖北体育科技,2013,32(7):614-615.

第12篇

关键词: 足球运动 青少年 身心健康

健康不仅仅指健康的身躯,还应包括健康的心理状态和社会环境良好的适应能力,即健康包括生理和心理两方面内容。足球运动作为世界第一运动,已成为一种社会现象和社会文化,越来越受到青少年的追捧和热爱,其独特的魅力和精神内涵对青少年身心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1.研究方法

1.1文献资料法

根据撰写论文需要,查阅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大量有关足球运动对青少年影响的优秀学术论文,对其进行筛选引用。

1.2逻辑分析法

通过研究文献了解足球运动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影响,针对现状采取措施对足球运动的普及推广提出合理的建议。

2.结果与分析

2.1身心健康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青少年的柔韧性、耐力素质、肺活量等指标近十年来出现呈下降或停滞的趋势;肥胖儿童比率明显增加,肥胖正逐步取代严重的营养不良,成为青少年的主要健康问题之一。

有人曾就青少年时期的心理卫生状况做过调查研究,在这时期容易出现几个问题:一是这个时期的生理发育对他们的心理产生很大的冲击;二是冲动性、易变性的情绪导致问题的产生和心理抑郁的出现;三是自我意识虽然增强,易导致逆反心理的出现,但自我评价能力有限。所以,重视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预防青少年期心理疾病和心理障碍的产生,是确保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关键。

那么面对这样一群新时代的年轻人,足球运动就是最好的方式之一,而且青少年普遍比较喜欢这项运动,因此可以以足球运动为切入点地开展对青少年身心的教育。

2.2足球运动的特点

开展条件灵活,规则简易,足球运动规则简便易行,有利于青少年健身、游戏和竞赛。它与其他任何球类相比,足球运动不受场地的限制,人数、年龄、性别不限,既可男女混搭,又可以家庭为单位等,组织形式多样。

2.3足球运动对青少年的培养

2.3.1足球运动对青少年身体素质的培养

足球运动在锻炼青少年的耐力方面、肺活量方面有很高的锻炼价值。在足球比赛中,每名青少年在做突然加速、变速过人时都可以锻炼青少年的爆发力,并且在足球场上争抢高空球的时候锻炼青少年的弹跳力,在做变向时对青少年的柔韧性有所提高。

2.3.2足球运动对青少年心理素质的培养

踢球有助于塑造孩子的情商,培养青少年的意志力、自制力、责任感及勇敢顽强、机智果断、坚忍不拔、克服困难等品德情操和协作共赢、密切配合的集体精神。

2.3.3足球运动对青少年良好的品质意志培养

足球运动对抗性较强,足球运动员在比赛时经常地在强烈的对抗中必须运用各种战术进行强烈对抗,这种需要具有勇猛顽强的战斗作风中有利于培养青少年勇猛、机智、灵活果断的意志和精神。足球训练、教学过程因长期面对失败、面对竞争,在比赛时为追逐进球的挑战和艰难困苦,因遵守竞赛规则而受到限制和约束,为了最终获胜利而需坚忍不拔、意志坚定的努力奋斗等,有助于培养人的精神与人的全面的和谐发展,为人生的奋斗打下坚实的基础,这其实是一个美育的过程。

2.3.4足球运动对团队精神的培养

现代足球的显著特点是攻守双方各十一人在足球场上进行争夺,按得分多少决定胜负以射门得分为中心的一项集体性项目,为了取得胜利,它要球队每个队员必须密切配合,同心协力。只有以个人为集体,才能为个人技术的发挥创造机会。青少年时期好胜心非常强,常常为胜利而自豪、激动,为失败而懊悔、惋惜。为了争取胜利,他们会相互学习,相互鼓励,争取让技术发挥得更好,以争取竞技场上的胜利。

3.结论与建议

3.1总结

足球运动的开展能培养青少年的兴趣爱好,提高青少年各方面的素质,使参与锻炼青少年的内脏器官、神经系统等都得到良好的刺激和锻炼,从而促进青少年的身体健康。同时,通过开展足球运动,能够积极地调适青少年心理健康,促使青少年宣泄不良情绪,缓解平时学习生活中的心理压力,使青少年从运动中得到心理上的满足和快乐。因此,足球运动不仅能够增强青少年体质,还能够提高青少年的心理素质,增进学生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陶冶青少年的良好情操,培养青少年完善的人格,使青少年更自信自强,促进青少年形成良好的个性。

3.2建议

加大青少年足球场地活动设施建设的投入,在社区陆地中大力托建青少年足球活动场地,免费为青少年开发。建立以教育部门与体育部门统一的青少年足球注册系统,注册的青少年可以参加体育系统或教育系统组织的比赛,竞赛成绩互相承认,并要严格要求注册学生学习成绩达到良好标准,以达到竟教结合的目的;可以建立足球活动的保障体制和奖励体制,即鼓励省、市教育与部门制定足球特长生升学加分政策;对足球比赛中获得好成绩的学校给予奖励,教练员奖励;可利用课余时间聘请退役球员担任教练组织足球夏令营,以提升青少年足球竞技水平,丰富青少年的课余生活,达到锻炼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汤景瑞.小议足球运动中团队精神的培养[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3):176-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