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03 17:28:3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初中生素质教育自我评价,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初中 音乐 课堂教学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2-0232-01
音乐课程是人文类学科中非常重要的领域之一,是对学习者开展美育的主渠道,而初中音乐课堂又是对初中生群体开展美育教育的重要方式,是面向全体初中生的一门必修课。因此,如何更好地提升初中音乐课程教学的有效性,就成为了亟待破解的问题。下面,将就此谈谈看法。
一、创设一流的初中音乐教学氛围
既然音乐教学属于美育范畴,那么布置好初中音乐教室就能够创设出一种优美的环境,让学生们一进入教室就能产生心旷神怡的感觉,再加上悠扬的音乐,会让人感到爽心悦目。学习者能够极快地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之中,从而很好地提升了教学的有效性。所以,音乐教师应当勤于动手与动脑,依据需要对音乐教室实施改造。比如,在座位设置上,可打破一贯以来的单一呆板的排列方式,设计出富有艺术感的圆形或者半圆形等新排法。在教室的墙壁上,还可贴出一些著名音乐家的画像,也可贴出与教学内容有关的风景图片。比如,一次在让学生们欣赏《祖国颂》时,就挂出了一幅名为《江山如此多娇》的图片,其中包含了我国具有代表性的山水。初中生们顿时就被吸引住了,就如同置身于美景怀抱之中。可见,根据画面来加以欣赏与体会,是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
二、构建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
音乐是一种代表美的艺术,而音乐教师则是美的化身和使者。音乐教师应当用赞美、肯定、微笑的神情来拉近与学生的关系,尤其是对于初中生们在课堂上回答的问题,均应予以充分地鼓励,为其带来勇气与信心。同时,要尽量让每一位初中生均能深切地感受到教师在关心、帮助他们。这样一来,学生们就能更加积极地参与讨论和畅所欲言,从而让初中音乐课堂中展示出浓郁的民主意识,让每一位初中生都能有发表自身见解与上台进行表演的契机。在学生们的注意力高度集中之后,其思维就会变得极为活跃,这就有利于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三、全力发挥多媒体教学的积极作用
要依据初中生群体心理与思维特征,合理应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这样不但能够激发出初中生们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学生们认真欣赏音乐的主动性,并且还能实现提升教学成效的作用。在新赏乐曲教学的过程中,应当积极引导学生们依据音乐与画面以感受到音乐所具有的力度、速度以及乐器音色等。所以,多媒体教学就能为初中生们欣赏乐曲营造出良好的情境,发挥非常强烈的感染作用。在每一段音乐欣赏好之后,学生们就能十分容易地区分出各段乐曲所表达出来的意境与情绪,从而自然地产生出美好的联想。
四、充分拓展初中生的想象空间
初中音乐教材只是一种材料与资源,只是帮助学生们提升教学有效性的工具,但是课后所提问题与作业设计均具开放性,其答案主要不是唯一和不确定的,如此做就是为了促进与发展初中生们的个性,鼓励其自身探索与思考。这与每一个个体对音乐所具有的理想与感受是截然不同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依据初中生们的个性特征,赋予其以巨大的想象空间,从而发挥出初中生们的创造能力。比如,在让学生们欣赏民乐《百鸟朝凤》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们依据自身的爱好与特长,运用绘画、表演或者讲故事等方式展示出自身对于此首乐曲的深入理解,其结果是:一部分学生画了百鸟鸣叫的欢快场面,另一部分学生走至讲台前生动地描述森林中鸟儿吵架的故事,从而展现出丰富的创造力,提升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五、积极鼓励初中生实施自主性评价
笔者觉得,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对于教学考核的标准应当不再进行统一地规定,考核的标准应当具有更大的弹性以及开放度,倡导自主性评价,让同学们在自主性评价过程中发现、提出与解决问题。以往,对初中音乐成绩的考核都是实施期末一次性考核的,考核的内容和形式十分单一,考核的标准显得过于僵化。在考核过程时,学生们为了能够得到理想的成绩,只能一味地适应于这一考核的标准,这就限制了初中生的思想。音乐教师为了发挥出每一位学生在评价过程中所具有的主体性,从而让学生成长为实施自我评价的主人,从而展示出评价的自主化程度。比如,在音乐考试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们在演唱完毕之后先依据评分标准实施自我评价,随后再由本班同学进行集体审评,最后再由教师来决定分数。因为每一位学生都会希望自己是最优秀的评委,所以他们在考试过程中都能集中精力听取他人的演唱,并给予其他同学以公正评价。运用这一考核方式,课堂教学气氛往往会十分活跃,同学们经常会为了某人的评分而进行交流、探讨乃至于争辩。这样一来,不但能够提高初中生群体的音乐表现能力,而且还能让学生们了解到自身的优势与不足,从而明确自身在音乐学习上需要加以努力的方向,更为重要的是拓展了学生们的视野,激发出其创新之欲望,从而推动了音乐教学的质量提升。
六、打造高素质的音乐教师队伍
音乐对于培养初中生的综合素质以及创新能力均具有难以低估的重要作用,甚至将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文化修养与思想境界,决不能懈怠。各初中学校应当高度重视音乐教学,强化对音乐教师人才的培训,持续提升其综合素质。从方法上来说,可通过走出去和请进来等各种途径提升教师群体的音乐素养,进而提升初中音乐教师的总体素质。
七、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音乐教育在我国整个音乐教育体系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上。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当想方设法,努力培养与发展初中生的音乐思维,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并为他们其他各个方面的学习创设出良好的条件,以实现初中生群体各方面素质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斌,金亚文. 小学、初中音乐教学大纲的指导思想、基本精神和主要特点[J]. 中国音乐教育,2002(1).
[2]刘蓉. 关于中学音乐教学的几点思考[J].华商,2008(20).
[3]伊拉拉塔. 更新观念是成功的基石——论中学音乐课程的重要性[J]. 科教纵横,2011(4).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正在不断改革,其目的是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水平。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遵循教育规律,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以尊重学生的主体和主动精神,注意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素质教育是在新形势下改变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针对基础教育中应试教育的弊端而提出的,学校体育要从重视体质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的转变,是教育思想的重要改革。体育教学作为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施素质教育中具有其它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也就是说,体育教学不仅要重视发展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体质和体能,而且要重视发展学生的智力,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与个性发展,以及思想品德的教育和培养,有效促进初中生的全面发展,提高新世纪的人才素质,因而,在体育教学中贯彻素质教育是切实可行的,也是十分必要的。
二、更新体育评价观念,实现素质教育
(一)建立全新的评价观,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
按照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力求突破过去注重终结性评价而忽视过程性评价的状况,强化评价的激励、发展功能而淡化其甄别、选拔功能,从根本上建立全新的体育评价指导思想。从单一的评价视角转向多角度、多方法的综合质量评价。既要评价教学效果,又要评价教学过程;既要评教师的教,又要评学生的学;既要考评知识、技能的学习成果,又要关注学生的身体发展和体育能力培养,以及思想、意志、品质,还要重视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进步幅度与努力求知程度。
(二)注重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
体育极为复杂,有其特殊性,存在着大量的人文因素,特别是素质教育的提出,21世纪所需的是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通过体育学生不仅要发展身体,增强体质,而且要培养健全的人格、良好的心理素质。对于思想品德、心理素质、锻炼能力等并不容易量化,单靠定量的方法无法认清评价对象的本质特征,所以,教师必须将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
(三)建立自评与他评的评价方式。
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离不开任课老师的自我评价。因为任课老师工作在第一线,了解教学活动的情况,清楚教学质量的优劣。但由于评价时的心理压力与主观因素,任课老师往往过高估计自己的教学工作,因此还需他评,由同行教师评价,结合任课老师提供的信息,按评价标准进行,这样才能较全面、客观地反映任课老师的教学水平。对于学生来说,只有亲身体验的内容才能正确地评价。特别是情感、意志、态度、兴趣等不易外在显露的心理倾向,只有通过自我评价才能获得真实的材料。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实现自我评价,以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根据课程标准所设定的各学习领域的水平目标,制定学生自己的学习目标,这将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自我评价的能力,树立终身体育的思想。
(四)建立重在激励的科学评价。
青少年喜欢参与体育运动,教师改变评价内容和方式,充分运用评价结果来激励学生,能使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至关重要。例如,在评价过程中,对各层次学生作纵向比较,设立各种激励学生投身体育锻炼的表格,使每一位学生都能看到自己的进步和提高,等等。
三、体育教学中应强化素质教育的主体性
素质教育在本质上是主体教育观的体现。应试教学向素质教育转变是客体教育观向主体教育观的转变。因此,体育教学中的一切工作都要围绕这一宗旨来组织,才能培养自觉性和创造性的人才。主体性具有两层的含义:一是指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即学生在与客体相互作用中应具有的主体性;二是指体育教师教育的主体性,即教育应以培养主体性的人为根本宗旨,既包括教师创造性地加工教学信息,又包括教师主动地适应学生。
四、结合体育教学内容突出素质教育
体育教学包括体育理论课和实践课,在理论教学中,教师应通过体育知识传授,使学生更多地了解和掌握体育科学知识,懂得体育锻炼的目的和意义,自觉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提高体育的意识,同时尽可能结合实际,介绍我国优秀运动员刻苦训练,顽强拼搏精神,在奥运会上为国争光实例,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体会运动员为国争光的情感,激发起学生爱国主义的热情,自觉参加锻炼。对实践课的内容,教师可结合教材特点,运用各种有效手段和方法,提高学生体质,同时有效实行素质教育,如田径项目有跑、跳、投,特别是长跑项目,更能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另外可根据教材的性质不同,更多选用比赛和游戏方法,让学生参与比赛和组织工作,这样不但可以培养竞争意识,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某些能力素质,只要教师在教学中精心计划,合理安排,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愉快的教学活动中练习,有足够的时间参与,就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
五、教学中应重视思想品质培养
体育教学的目的,不仅是使学生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而且需要培养各种思想品质。就教学内容而言,许多内容多有针对性项目可选:只要从学生需要出发,在教学中可选择带有明确规则的游戏或竞赛活动,以发展学生遵守规则、公平竞争、不断进取的精神;也可选择娱乐性。集体性的内容,以培养学生良好情感、性格、人际关系与团结协作的品质,也可选择韵律感强,节奏鲜明的练习,发挥学生美感的情操;还可选择时间较长,难度较大或具有一定危险性的练习,发展学生勇敢顽强,不怕困难,教于拼搏的意志品质,等等。只要我们努力做,精心选择,培养好学生的各种思想品质,就不是一件十分难办的事。
[关键词]留守儿童;行为习惯;德育;观念
一、分析影响农村初中生养成教育的因素
1.学生个人因素
由于农村初中生社会见闻、知识面等方面相对缺乏,加上自身年龄小,社会阅历少,分辨意识差,对社会上的善与恶、美与丑、是与非等问题还缺乏正确的认识。
2.家庭教育不容乐观
有些家长让孩子自由发展,对子女教育放任自流。农村初中生的父母文化水平和道德素质较低,很少能从心理上关心、照顾孩子,在学习上给予帮助和指导,或疏于管教及简单说教,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孩子良好行为意识及习惯的形成。
3.社会因素潜移默化的影响
随着对外开放的深入,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作为农村新生代的初中学生,他们思想活跃,容易接受新生事物,喜欢赶潮流,加之分辨能力不强,于是对新事物就会模仿甚至全盘吸收。
二、德育现状堪忧及构建新教育理念的德育评价体系,以促进留守儿童成长成才
1.学校德育工作滞后
随着留守儿童问题的日趋严重,我们越来越感到学校的德育工作存在诸多不足。在传统的做法中,重视对学生进行道德知识的灌输和教育,德育的考核也重在考查学生对道德知识的掌握。
2.学校德育工作创新改革
(1)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做到全员育人①增强育人观念。“观念的转变比技术的进步更重要”,首先抓理论学习,组织教师学习素质教育的思想、理论、观点。同时学校还建立了学科德育研究与实践的运作机制。学校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培养学生良好意识行为习惯”德育研讨会,真正做到德育工作“全员化”,齐抓共管。②加强班主任工作。健全班主任各项工作制度,严格执行班主任例会制度,定期召开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座谈会。将班级德育状况作为评价班主任工作及评优的首要依据。(2)转变德育观念,努力探索德育工作新方法①落实德育民主化,使德育方法由单向灌输向平等交流转变。学校强调德育工作要以人为本,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将理解人、关心人、尊重人、帮助人作为活动准则。②落实德育实践化,使德育方法由封闭式向开放式转变。改变以往德育局限于课堂,满足于讲解道德知识的状况,要对学生情感、意志和行为进行培养,打破单一的课堂讲授模式,加大实践环节。(3)注重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①优化校园建设,使校园成为理想的育人环境。校园环境的规划力争体现出一定的文化内涵,巧妙设计各景点。学校的公示栏精心设计,内容丰富。②成立多个社团、兴趣小组,创建文化氛围。由校团委负责开办的“校园之声”广播站,每天两次播放。学校成立“绿原”文学社,吸纳有写作兴趣的学生入会。
三、加强课堂教学改革,通过课堂教学的改革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
1.教师学习、实践、反思相结合,更新教育观念,达成教育共识
教师在课堂中直接总控着教学进程,直接控制着学生的思维,直接掌握着学生学习的方向。我校坚持每周组织教师集体理论学习,围绕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有计划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师培训,形式灵活多样。
2.注重反思,改进教学方法
(1)严密课堂组织,严格课堂管理长期坚持抓课堂纪律,学生自觉地遵守规章制度,逐步内化为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教务处则对此采取随堂听课、问卷调查等形式对课堂管理情况进行抽查和监督。(2)教师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教师与学生朝夕相处,长期生活在一起,学生自然视教师为学习的楷模,教师要言行一致,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成为学生最直观、最重要、最活生生的典范。(3)引导学生自我教育通过学生自我激励、自我调节、自我评价,达到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课堂教学中容易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和存在的不足之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必须针对这些问题,及时进行评价,提出表扬与批评。最终帮助这些生活在山区农村的未成年留守儿童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为他们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作者:高洋 单位:江苏连云港市班庄中学
[参考文献]
关键词: 多媒体 初中语文 自主探究
顾名思义,自主探究学习是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结合体。自主学习是相对于“被动学习”而言的,它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式,是一种高品质的学习。这样的学习学习者有目的、有信心、有毅力、有方法。在学习活动开始前,学习者能够确定学习目标、制订学习计划,做好具体的学习准备;在学习活动过程中,能够对学习进展、学习方法做出自我监控、自我反馈和自我调节;在学习活动结束后,能够对学习结果进行自我总结、自我评价和自我补救。探究学习是相对接受学习而言的,它具有更强的问题性、实践性、主体性和开放性。把这两种当代最好的学习方式结合起来,称为自主探究学习。
初中学生语文“自主探究”就是要求学生用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通过课前和课内的自主学习探究,掌握课文语言文字的运用,思想内容的表达技巧,通过小组、班级内相互交流,发现并接受新的语文知识和发展学习语文的能力,完成语文学习任务。
因为我们的母语是汉语,所以初中生学习语文不是从零开始,具备相当的语文功底和基础。从语文课文本身的构成看,每篇课文的内容都是通过语言文字的规范组合来表达的,都同样渗透着字、词、句、篇、语、修、逻、文等方面的知识;课文与课文之间有相当多的可以迁移的知识。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看,他们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已经对许多事物有了一定的认知,并具备了运用语言文字的相当能力。这些为初中学生语文“自主探究”提供了便利条件。加之初中生的成长特点,“自主探究”兴趣比较浓,这就为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实施学生“自主探究”搭建了非常有利的平台。
当下,深化和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了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符合教育改革的方向,适应素质教育的潮流和大趋势。如果能充分利用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对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辅助型功能,寓教于乐,则初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提高指日可待,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必将把初中生培养成为会学习、会生活、会做人的合格的现代公民。
一、利用多媒体对学生学法指导的便捷性,教会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人的思维发展,总是从具体到形象,从一般到理论。初中生的年龄正处在思维发展的最佳时期。多媒体教学直观、形象、具体、生动性,符合初中生的年龄特点。只要我们利用好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就可以帮助学生顺利开展自主探究学习。初中生可以依据自身具有的知识,积极、主动地探究解决问题的新途径或新方法,使理性的抽象知识延伸到解决具体问题中,促进知识迁移,使知识得到深化、巩固和扩充。因此,对初中生的学习方法进行指导,不能只进行抽象讲述,而应与学生学习的具体内容相结合,借助多媒体,从而快速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探究学习的资源和动力是问题,问题是“发现”的前提。外国专家在我国某中学听课后吃惊地问:“为什么看不到学生提问?学生没有疑问,他们到课堂学什么东西?”美国哈佛大学有一句名言:“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让人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多媒体教学,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信息,让学生在比较、整合中发现问题,在相互讨论、交流中解决问题。
二、利用多媒体对学生能力提高的便捷性,实现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根据“百度百科”对能力的解释:能力,是生命物体对自然探索、认知、改造水平的度量。如,人解决问题的能力,通常是在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初中生了解并在学习过程中尝试使用“自主探究”学习方法,并不等于学生完全掌握了这种学习方法,在实践中熟练自如地运用这种方法。因此,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提高,仍然需要初中语文老师为之创造机会、搭建平台,进行提高。作为一线教学的语文老师,笔者从最基本的课堂导入入手,提醒学生学会审题,从初步感知课文到分析理解课文,再到小结归纳,老师要尽可能为学生创造机会,为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搭建平台。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是参与者、引导者,要利用多媒体,帮助学生解决想讲而讲不清、想挖而挖不深、想结而结不了的问题,多方位、全角度地呈现学习内容,指导学习方向,让学生的眼睛、耳朵、大脑等多种器官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使听觉能力、视觉能力、注意力、联想力等得到强化。
关键词:思想品德;个性教育;教育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30-0140-02
学生的个性教育问题是实行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目的,也是推广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而当前,在中学教育体系中,肩负青少年个性教育任务的是思想品德教育。思想品德教学包含了大量的人文知识和风格的教育素材,是培养中学生良好个性、促进中学生个性发展的主要途径。根据发展心理学理论,初中阶段是中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阶段,因此,在当前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大趋势中,在初中生思想品德教学中贯彻实施个性教育,促进初中生的个性发展,培育初中生的优良个性,已成为当前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1]。然而,目前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还存在种种问题,尤其是个性教育方面,还需要不断探索。
一、初中思想品德课个性教育的问题
1.教育模式传统,教育观念陈旧。当前的教育模式仍然是重智能轻个性,不少教师甚至学校领导仍然把应试和升学率放在第一位。很多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只重视智力的培养,而忽视了个性的培养,思想品德课教学往往脱离学生的实际生活,导致思想品德课脱离现实、远离生活。在这种应试观念的指导下,教育过程中的科学化和人性化无法体现,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新能力,只能培养出一大批刻板的机器人。
在这种只重学习成绩而轻个性的传统教育模式下,教师忙于应付升学率,很少有精力去更新和提升自己的知识技能,造成不同程度的知识僵化、技能老化。思想政治教师在教学中往往照本宣科,内容枯燥,导致课堂气氛沉闷,这就难以满足学生对课堂生动性和趣味性的要求,使其难以真正接受和消化教学内容。
2.教学方法单一,教学过程形式化。新课程改革倡导对话式教学,要求师生加强互动,但由于新的教学方法和方式尚未成熟,教师难以放弃说教者的角色,师生对话受到限制等方面原因,“以课堂为中心,以教科书为中心”仍然是当前的主要教学方式。这种方式突出表现在课堂教学往往采取问答式教学——教师问,学生答。问答式教学其实是“灌输式”教学方法的变体,而不是课程理念所倡导的对话式教学[2]。
新课程改革还提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再被动地接受教材或教师讲授内容,主张学生自主学习,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亲身参与。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实践和体验,主动思考和探索是非常重要的。然而,有的教育者因此而完全抹杀了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必要的指导作用。有些教师在思想品德的个性教育中过分重视探究性学习或合作性学习,为合作而合作,为探究而探究,使得自主学习的过程形式化。
3.评价方式有待改进。目前,我国中学教育的评价方式仍然以“评语+成绩”为主,注重结果而忽视过程,重视对课本知识的考核而忽视对实践能力的考核,这种评价是有局限性的,容易导致学生只注重考试成绩,而忽视实践能力,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当前的思想品德教学将学生学业的评价扭曲化,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①评价指标单一,只关注考试成绩这一结果,而忽视对学习过程的评价;②评价手段单一,过于注重传统的纸笔测验,这属于自陈式评价,完全来自于学生自身,对于其他评价方法不够重视,如他评法等;③评价主体单一,学生处于被评价的地位,自尊心、自信心容易遭到打击,难以发挥主观能动性。思想品德课个性教学评价的不足导致学生死记硬背,负担重、压力大,最终制约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初中思想品德个性教育的策略
1.改变传统教育模式,树立个性教育理念。传统的教育模式是教师是主导者和传授者,学生为接受者,教室的舞台属于教师。要改变这种传统的教育模式,在理念上,就应树立“以学生为本”,教室的舞台应是师生共有,将课堂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另外,还要引导学生养成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习惯和能力。在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教师要由教学的“主导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由教材的阐述者转变为学科资源的开发者,由传统的知识搬运工转变为教学活动的研究者。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教师容易陷入只讲概念、理论的误区,书本成为了思想品德课知识的唯一来源和载体,学生成了装理论和概念的容器。这就使学生失去了学习的乐趣,更使得思想品德课失去了活力。因此,思想品德个性教育要在“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指导下,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学生个性的成长。作为教育者,面对不断变化的时代和教育对象,不能闭目塞听,而应抱着终身教育的意识,不断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此外,教师还应当“引进来,走出去”,要多组织或参加一些普及性的讲座,多参与校内外的交流。总之,教师要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地更新知识,扩宽视野,不断地学习现代教育技能,才能适应现代和未来教学的需要。
2.创新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方法,应摒弃单一的“讲授式”教学方法,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如讨论法、实验法、参观法等,也可以综合利用这些方法;创新教学方法,还要把教法和学法联系起来,把教师的引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起来;创新教学方法,教师应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如情景教学、尝试教学、发现教学等[3]。具体讲,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创新教学方法:
第一,提升课堂学习的趣味性。思想品德课教师在阐述理论观点时,要避免平铺直叙,而应生动幽默,寓教于乐。例如,选择幽默故事或绘画、影视等为教学内容,并以生活中的实例、名人轶事加以辅证。在教学手段上,可以采用实物实验、表演、图表分析等,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在教学过程中,应以活动为载体、以问题为主线。活动教学法和探究学习是当前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在思想品德的个性教育中,应加以灵活应用。这需要教育者在立足课堂的基础上,突破教材,发掘更广阔的教学资源。结合学生个性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主动理解和掌握社会规范及要求,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三,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应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发言。对学习中的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探索,并组织讨论,让学生准备发言。这样既启发了学生的思维,又锻炼了他们的表达能力。思想品德课教学方法应因人而异,因地而异,因时而异,只要不断探索,就一定能促使教学往更好的方面发展,使思想品德课真正起到德育教育的作用。
3.改进思想品德课的评价体系。根据目前思想品德课评价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可以从以下方面加以改进:首先,改进评价方法。以往评价主要是量化评价,应转向质的分析,定量与定性想结合。除了考试测验以外,还可以采用行为观察、教师或同学评价、问卷调查等方式,考察的主要内容可以是学生课堂行为表现、自陈报告等;其次,在评价主体上,应提倡自评与他评,参与与互动相结合[4]。以往的评价主体为教育者比较单一,应该逐步使教育者、学生、家长参与到教学评价中。还可以借鉴国外的经验,采用“成长记录袋”评价法,其中主要内容是学生的自我评价,以此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尤其是在学生的个性培养上,自我评价和反省是比较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1]叶奕乾.人格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75-83.
[2]李晓兰,李忠艳.关于思想品德课教学内容的拓展的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4,(3):47-48.
在2004年第一批参加课程改革的初中生毕业前夕,为了促进和规范课改实验区中考改革,教育部发文指出:有关实验区要着力改变以升学考试科目分数简单相加作为唯一录取依据的做法,积极开展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尝试,并将其作为初中生毕业与升学的重要依据之一。截止到目前,这场改革已进行了近4年,许多国家级和省级实验区都相继公布并实施了有关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指导意见或方案。就整体而言,改革推进得较为平稳,相关学生、家长和教师都能理解这场改革的意义,并基本认同实践中的一些具体做法。需要指出的是:综合素质评价是一项相当复杂的工作,有关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各地(市)的综合素质评价实践在评价内容指标体系、评价主体、评价方法、评价结果表达与使用等方面都面临着一些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一 评价内容指标体系
在我国,素质教育观念早已深入人心,很多人在研究文献和日常对话中都经常使用“综合素质”一词。但是,学术界对综合素质的确切内涵及其构成成分尚未达成统一的认识,不同的研究者从语义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不同的视角对它提出了见仁见智的看法。从起源上说,“综合素质”是针对教育实践中片面追求考试分数和升学率而提出的,它在外延上包括了传统纸笔考试所能够考察的各种知识和能力,但在通常的意义上,则指的是学科测验所不能体现的其他各种素质的总和。综合素质是一个外延十分广泛的概念。它是个体道德、情感、意识、智慧、身体等多方面素质的有机结合,由多种复杂的成分构成。
基于对综合素质的理解,很多省、市和地区都构建了在各自辖区范围内使用的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但是,这些评价指标体系所包含的维度(出现较多的是道德品质、学习能力、合作沟通、体育与健康、审美情趣、综合实践活动、科学实验操作等)和指标差异较大。笔者无意卷入某个维度或某个具体指标是否应该设置以及所占权重大小的争论之中,仅就以下几个突出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其一,评价维度与指标选取的差异反映了教育工作者对综合素质的内涵缺乏应有的共识,特别是综合素质与学科素质的关系还没有厘清。有些地(市)在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中设计了“体育与健康”、“普通话”、“英语口语交际”等维度或指标,但这些指标基本上属于学科教育目标范畴,可以在相应的学科测验或课程评价中加以测评。把它们从学科测验中分离出来并放在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之中,就使得综合素质与学科素质之间的关系变得混乱且难以区分。综合素质究竟是什么?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实践中的综合素质应包括哪些重要成分?它们与学科素质的关系如何?这些都需要加以明确的界定。
其二,有些评价指标可能对中小学教育发挥不良的导向作用。在我国当前高中教育资源尤其是优质高中教育资源严重不足的情况下,中考无疑是一个重要的“指挥棒”。原来的高中录取把分数作为唯一的依据,致使初中学生为分数而学,初中教师为分数而教,初中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发展状况令人堪忧;而改革之后的高中录取则把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作为重要的依据之一,要“多一把衡量的尺子”,从多个维度或侧面评价学生。把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作为高中录取的重要依据之一,其本意在于促进学生的多方面发展。但是,如果选取的指标不合适,则可能导致学生庸俗的“全面发展”,甚至会对学生发展产生误导。以“审美与表现”为例:有的地(市)规定在艺术比赛中获奖或参加艺术考级获得某一级别证书的学生,可以在“审美与表现”评价中加分。这无疑会促使(也可以说是迫使)大量学生涌入业余艺校或聘请家庭教师,学习自己未必真正感兴趣的声乐、器乐或美术。
其三,有些评价指标难以客观测评,缺乏可操作性。桑代克曾说:“凡物的存在必有其数量”;麦柯尔则声称:“凡有数量的现象都可以测量”。但这描述的都是理想状态。教育测量通常属于间接测量。就当前的测量与评价技术而言,我们还不能保证能够客观地测评综合素质的所有成分.如果不加区分地将一些难以客观测评的指标纳入指标体系,就必然影响整个评价的质量。例如:有些地(市)在综合素质评价方案中设置了学习动机、意志、个陛、心理健康等指标。但是,这些心理品质的评价难度很大,即便是由专业的心理学工作者实施,在关系到能否毕业、升学的高利害情境下,也很难获得准确(效度好)、可靠(信度高)的评价结果。
应该说,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尚需要通过广泛的意见征询、深人的专家论证以及民主的决策机制加以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笔者认为:从理想的角度看,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导向性,即所选取的指标要符合新课程的学生培养目标,反映新课程所倡导培养的各种素质或能力,能对正在实施中的课程改革发挥积极的导向作用,能够促进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2)学科共通性,即所选取的指标应该是跨学科而不是某个学科所特有的。如果指标局限在某个学科范围内,那在学科测验中进行评价即可,不必纳入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3)可测评性,即所选择的指标应该有操作性定义,可以进行既准确有效又可靠一致的测评。4)可比性,即收集来的反映某个指标的数据资料,可以在评价对象之间进行比较,能够区分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水平。5)可行性,即指标的选取或方案的设计要获得学生、教师、家长等各种利益相关群体的广泛认可,且有足够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作保证。
二 评价主体
改变单独由教师评价学生的做法,让学生、同伴和家长等多主体参与到评价中,使评价成为多主体共同参与和协商的活动,已成为当前教育评价主体选择的重要发展趋势。很多地区实施的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都十分重视多主体参与,要求不仅有教师或教师小组的评价,而且要有学生同伴互评或学生自我评价。但是,这些主体的评价能否做到客观公正,尚待深人的分析和讨论。
在多主体评价中,受到质疑最多的当属学生自我评价。应当说,在日常教与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对自身素质、自己所从事的活动或已完成的作品进行自我评价和反思,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分析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使之从自身经验中发现更多有意义的东西,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发展。但在关涉毕业与升学大事的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中,学生往往很难做到客观评价,这不仅仅是由于学生自我评价能力有限,更深层的原因是学生身处的文化环境。即便学生能够客观评价自我,在主观上也想这么做,但他们的家长或教师也可能提供“必要的指导”,让学生在自评中给自己“贴金”。这种现象在某些已实施中考改革的地区日益突出:学生的自我评价意见通常文辞优美,充斥溢美之辞,给人以一种“雾里看花”“不识庐山真面目”的感觉。
学生同伴互评也颇受争议。支持者认为:同学之间朝夕相处,彼此十分了解,而且由多个学生对同一个学生进行评价,可以有效地减少评价误差。‘翻但是,反对同伴互评的意见也很尖锐。首先,学生在同伴互评中能否保持客观公正值得怀疑。同伴互评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同事评价很类似:当评价结果与某种高利害决策联系起来时,个体可能会知觉到某种利益的冲突,即给予别人高分可能会减少自己的机会,因而很多人会依据世俗惯例进行评价。其次,每个学生对评价标准的理解不尽相同,加之缺乏相应的培训和指导,评定结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难以保证。最后,在高利害评价中采用同伴互评,可能会出现学生互相讨好、互相猜忌或互相贬抑等现象,使学生的人际关系出现微妙的变化,使学生变得虚伪。
较之学生自我评价和同伴互评,由教师或教师小组来评价其所教初中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似乎更为合理,但它同样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例如:有些教师同时任教多个班级,所教学生数量较多,尽管教师工作认真负责,但对学生的了解却很有限,因而在评定时,教师往往较多地依据印象和学科测验成绩进行评价。有些教师反映,每个教师对综合素质的各个维度和指标理解差异较大,因而难以保证评价的信度和效度。还有的教师坦率承认自己在评价过程中无法克服首因效应、近因效应、晕轮效应和人情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当校长或其他强势人物干涉评价时更是如此。教师实际上也是升学竞争的参与者——学生毕业与升学的结果与其奖金、职称评定以及声誉等切身利益紧密相关。这种角色上的冲突,必然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科学性和公平性。 无论是学生自评或是互评,以及教师或教师集体评价,都难以保证评价的客观性、科学性和准确性。要解决这个问题,恐怕不能寄望于改进学生自评或互评,较为可行的途径是从改变制度和文化人手,尤其是改变以学生分数或升学率来评价教师工作业绩的做法,使教师能以相对独立的身份和立场,在广泛收集有关学生综合表现信息的基础上,做出较客观的评判;或者借鉴国内外高校招生制度,直接组织高中学校教师参考初中毕业生提供的某些关键资料以及自己通过面试等手段收集的信息进行评价。
三 评价方法
如前文所述,综合素质是一个外延十分广泛的概念,它由许多复杂的成分构成,其评价的方法也多种多样。可以肯定地说,传统的纸笔考试由于难以评价学生在真实世界中的表达能力、批判性思考能力、合作与沟通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实践能力等影响个体终身发展的重要能力,无法评价新课程所倡导的习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因而已不能满足综合素质评价的要求。为此,必须在纸笔考试之外寻找一些其他替代性的评价方法。
目前,各地(市)采用较多的综合素质评价方法是主观评定法,也就是由某一评价主体(如学生同伴或教师)根据评价对象的平时表现及提交的有关资料,在若干个维度和指标上进行量化评分。这种方法实施起来较简便,但难以获得理想的效度、评分者一致性信度和重评信度。有些地方参考国外大学招生过程中的综合素质评价经验,尝试或建议尝试使用推荐信(1etters 0frecommendation)、成长记录袋评价(portfolio assess-ment)和面试(interview)等多种方法。这些方法可以为当前的综合素质评价提供一些新的思路,但需注意的是每一种评价方法都有其优势和局限性。只有合理使用,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推荐信是国外大学招生中较为常用的一种综合素质评价方式。推荐信通常由高中教师或其他社会人士撰写。推荐者要用具体(不能空洞且要用事例支持观点)、有说服力(必要时进行量化和比较)的语言,介绍学生在日常学习、课外活动、社会交往、个人特点等方面的实际情况,并预测学生在所选择领域的发展前景。这些信息有助于招生人员更加全面地了解候选高中生。值得注意的是:即便是在美国,推荐信为大学所提供信息的参考价值也很有限。G·西斯坎德(G.Siskind)曾分析了19所大学33名学生的推荐信。这些推荐信一共包含958个评价观点。G·西斯坎德将这些观点分为4类:1)积极评价;2)认为自己不太了解被评价者;3)认为被评价者存在因年龄或经验不足而导致的某方面问题;4)认为被评价者存在与年龄或经验无关的某方面问题。结果发现:推荐信中87%的评价观点属于积极评价;属于第四类的评价观点仅有6%,且主要来自少数几封推荐信。在我国,由于受教师评价制度、诚信文化以及教师撰写推荐信的能力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果采用教师撰写推荐信的方式来评价初中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其内容的客观性和公正性恐怕更加难以保证。 成长记录袋评价,又称档案袋评价,是一种质性评价方式。它既可以用于形成性评价,又可以在高利害的终结性评价中使用。服务于毕业或升学的成长记录袋可以将初中毕业生的有关作品(如研究性学习报告)、证据(如社区服务记录)以及其他资料收集起来,用于反映他们的综合素质状况以及付出的努力、取得的进步和获得的成就,供高中学校在招生时参考。不过,如何克服成长记录袋评价中的评分主观性,如何保证成长记录袋所收集的东西具有真实性,如何将成长记录袋评价与招生联系起来,如何使相关利益群体(如家长)认可这种评价方式等,这些问题都还有待深入、细致的研究。从国外在大规模、高利害评价中使用成长记录袋的经验来看,我们需要谨慎、稳妥地进行有关改革,经过试点研究后再考虑在较大范围内推广使用。
面试在员工选拔实践中十分常用,在综合素质评价以及学校招生中也可以采用。面试使招生单位或部门有机会直接与候选人接触,对候选人的语言表达能力、交际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操作表现能力及仪表、态度等综合素质做出评判,能更全面地了解候选人,避免录取高分低能的学生,为综合素质高而考分较低的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但是,这种方法工作量大,实施起来较困难。去年国内有大学通过以面试为主的方式选拔新生,但受到了较多的质疑和批评。能否保证面试过程与结果的公平,如何克服面试中的主观性和偏见,面试能否有效地选拔优秀学生,已成为广大学生、家长以及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问题。
不难发现,所有的评价方法都有利有弊。使用得科学合理,能够促进学生的发展,有助于高中学校选拔新生;如果使用不当,则不仅耗费资源,还可能妨碍学生的发展乃至教育事业的进步。笔者建议:在综合素质评价实践中,首先要选择和使用科学的方法,确保各种评价方法的实效性、效度、信度、公平以及区分度等指标合乎测量学要求。其次,不要把从国外借鉴来的新方法简单地“拿来”使用,要对我国的国情和新方法的使用条件有足够的认识,要在区域性实验和培训的基础上谨慎地选用。最后,综合素质的构成成分多而复杂,使用任何一种单一的方法都难以保证评价的客观和有效。在实践中,要把多种方法结合起来,以防止“一叶障目”或“以偏概全”。
四 评价结果的表达与使用
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的表达形式是量化的等级还是传统的综合评语,这也是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遇到的一个现实问题。就毕业而言,初中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必须达到某个共同认可的最低标准,因而采用传统的综合评定方式即可;而就升学而言,招生人员需要比较不同初中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水平,因而需要以量化的形式表达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应该说,量化等级和综合评语这两种表达方式各有利弊。在目前公正、诚信、和谐等主题备受百姓关注的情况下,绝大多数实验区都采用了等级加综合评语的折衷方式,这不失为一种明智之举。
如何使用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的评价结果是初中生毕业与升学制度改革中的关键问题。已经实施新一轮中考改革的地区,通常要求学生在综合素质达到某个规定的等级后方能毕业。但在升学方面,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使用的方式却大不相同。它们大致可以区分为4种情况:第一种是“硬挂钩”,就是将综合素质评价的等级视同一门考试科目的成绩,将之与其他科目成绩相加后作为高中录取的依据;第二种是“部分挂钩”,即规定各科考试总分在某一区间内的学生按照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录取;第三种是“分层挂钩”,具体做法是规定报考不同性质(普高或职高)和水平(是否是示范高中)高中学校的学生要在综合素质方面达到不同的等级标准;第四种是“不挂钩”,即学生的综合素质只要达到毕业标准就可以不加任何区分地参加高中录取。
关键词:数学课堂教学 学生 思考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5-0101-01
众所周知,初中数学课堂系初中生学习数学知识,提升数学思维,提高数学水平的关键媒介。就目前而言,绝大部分初中数学老师在实施数学中考复习时往往倾向于选用让学生跟着自己的步调走的教学方式。此种教学方式对于老师教学任务的圆满完成是特别有利的,然而它从某种程度上却限制了学生的思考,不利于其思维的开启。鉴于思考能力的强弱对于初中生数学复习效率的提升具有决定性作用,所以,作为初中数学老师,我们理应给予学生思考能力的提升充分的关注。
1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为学生提供有利于思考的环境
身为初中数学老师,我们理应相信且尊重每一位学生,同时还应和他们展开平等的对话及交流。此外,鉴于良好的学习氛围对于学生学习兴趣、思考兴趣的提升及心智的开启具有特别大的促进作用,所以在实施初中数学知识传授时,我们理应尽可能地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以更好地开启他们的心智,让他们能够主动地进行数学问题的思考及探索。大家都知道:复习课往往兼具枯燥、乏味的特性,中考数学复习更是如此。所以如何在复习过程中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供有利于其思考的环境便成了我们必须要做的事情。比如,在复习浙教版八年级上《图形的轴对称》一节时,为了更好地吸引学生,为他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老师们可以选择用PPT课件的方式为学生展示各式各样的轴对称图形,如长方形,圆等,当然选择在PPT里放入苏州园林具有轴对称特性的物体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在为学生展示一系列图形之后,老师便可以趁势要求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抑或小组合作的方式找出图形的对称轴,通过此种方式,促使学生积极思考,进而感悟数学学习的乐趣。
2 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思考欲望的提升
常言道,“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中考数学复习亦是如此。如果老师在进行中考数学知识的复习时,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勾起初中生的学生兴趣,积极引导他们展开思考,那么学生们思考的欲望自然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所以说在实施中考数学复习时,我们理应善于抓住学生的感兴趣点,进而勾起他们的探索欲与未知欲。毋庸置疑,初中生所具有的好奇心是特别大的,因此这一特点便可以成为我们激起孩子们思考欲望的工具。例如,在复习浙教版《用计算器进行数的开方》一节时,为了更好地激进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我们可以在课堂上选用计算机开方的方式,让学生领略计算机的妙用;还可以通过在课前要求学生准备好计算器,课上亲自动手进行操作的方式,让学生对用计算器开方的操作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最后,老师可以为学生讲解用计算器开方的原理,巧借计算器的强大操作,勾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促进其思考欲望的提升。
3 倡导用多种方法解题,提高初中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在传统教学环境下,老师们通常倾向于选用“填鸭式”的教学法进行中考数学复习,此种教学法的选用对于学生思维灵活性和创造性的发展是特别不利的。再者,由于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特别深,许多老师心中总是会抱有这样的想法:每道数学题的答案都是惟一的。如此则势必会造成学生在解答完数学道后,根本不会再对其展开进一步的探究,这样必然会导致学生中考复习封闭局面的出现;不利于其对数学题展开全方位的思考,这样其思维的灵活性及创造性自然没办法得到相应的提升。正因为如此,所以,我们在学生进行数学题解答时,不但需要求他们对习题展开简单的解答,同时还应引导其选用多种方式对习题展开解答,力求使他们在开放式的训练里对数学知识有一个相对全面、系统的了解,同时促进其思维灵活性及敏捷度的提升。
4 传授思考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鉴于长时间受传统教学方法的熏陶,导致部分初中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慢慢地习惯了等待,习惯了接受,在此种环境下,他们自然不会再思考。针对这一部分学生,我们理应传授其思考的方法,并引导他们积极思考。比方说,在复习浙教版第十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一节时,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联系之前复习过的知识,展开思考。如此,学生便会猛然发现前面所复习过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与本节课所复习的知识有相似之处,不过当下的困难是分母不一样,如何将其化为同分母分数呢?这样,学生便可以慢慢地将之前学过的知识回忆起来,其思维的大门也会瞬间开启,随后这一节知识的复习自然可以水到渠成了。
5 优化教学评价机制,提倡学生深入思考
毫无疑问,科学的评价机制可以较好地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当然实施教学评价亦属于数学教学至关重要的构成部分之一。通过长时间的教学,笔者发现:定期对学生实施指导评价可以促进学生对自身学习展开反思,找出学习时存在的问题,进而明晰自己需改进的方向。加之新课改倡导老师们在教学时理应积极鼓励学生展开自我评价,进而让学生对自己有一个全方位的认知,最终为其可持续发展奠定牢固的基础。所以,身为新世纪的初中数学老师,为了更好地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为了有效地促进学生数学思维水平的提升,我们理应积极地优化自身教学评价机制,将学生自评纳入评价机制之中,巧妙利用自评,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学习成效展开深入地思考及反思,让他们对自己的学习有一个全方位的了解,帮助他们养成积极思考的良好习惯,从而提高其数学思维能力。
总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属于初中生数学学习的核心时期,身为初中数学老师,我们务必须在圆满完成自身教学目标的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帮助他们养成乐于思考的良好习惯,力求为其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汪志敏.数学课堂教学应让学生多思考[J].中外交流,2015(35).
[2] 蒋佳邑.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J]. 西部素质教育,2015(01).
综合素质评定作为中考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关系到学生升学乃至他们的命运前途。普通高中以分数简单相加为单一录取依据的传统招生模式被初步打破,招生录取标准和依据开始趋向多元,有利于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全社会教育观念的转变。
二、案例背景
使用新课程的初中生实施新的中考方案。改变以往以考试科目分数简单相加作为唯一的录取标准,在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综合素质评定、高中招生录取三方面有所突破。实施综合素质评定对于打破分数决定一切、全面考查学生素质能力是一个很大的突破。
三、案例情况
综合素质评定带有抽象、主观和定性分析的特点,容易掺入人为因素,与学科项目考试不同,在实践中进入这样两个误区:
一是流于形式。由于6个方面的指标抽象笼统,在评价中难以区分相差无几的学生,形成了一个班级中只有几个大的档次,甚至各个档次之间也没有大的差别,最后仍然由学科考试分数决定。
二是成为滋生腐败的温床。如何使综合素质评定做到公正、公平,涉及千百万考生的切身利益,涉及每个家庭的利益,也直接影响到这次中考改革的成败。
四、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及效果
综合素质评定是学生升高中考试的重要依据,为了使综合素质评定做到公正、公平。
评定结果体现在四个方面:(1)道德品质、公民素养两个方面采用“合格”与“不合格”的方式呈现;(2)交流与合作、审美与表现、研究性学习能力、运动与健康实行A(优)、B(良)、C(合格)、D(不合格)四级评定。孝义市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定领导小组对各校上述四项评定的A级进行比例限制;(3)综合素质评定除呈现最终6个维度的评定结果外,还要包括学生自我评价(描述性评语)以及同学互评、教师评价分别对同一维度的评定结果;(4)学校必须以综合素质评定的内容为主要依据,对学生给予综合性的评语,应突出学生的特点、特长和潜能,要包括学生所获各种荣誉和所达等级等。6项均要达到合格以上等级,才能依据学业考试前5科成绩由高到低录取。
从实际效果来看,绝大多数考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等第与中考成绩具有高度的一致性,说明评价是客观的,挂钩是有效的。也有极少数考生由于平时不注意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在综合素质评价中,部分项目毕业等级较低而影响到综合等第未达B等,因而未被重点高中统招录取。总体来看,综合素质评价对初中教育的正确导向作用已经日益显现。
[关键词]初中;教师评价;发展性教师评价
一、选题背景
初中学校现行教师评价仍主要为传统的奖惩性评价,在这种评价机制下,评价活动或费时费力或流于形式,教师始终处于被动地位,评价的功能和积极作用不能得到充分发挥,评价难以调动全体教师的工作积极性,难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不利于高素质中职教师队伍建设。因此,用什么导向机制评价教师工作,如何运用合理的评价制度促进教师的发展,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已成为初中学校改革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城市中学已普遍接受了发展性教师评价的理念,实践活动也是如火如荼,那么,在农村中学教师评价的现状如何?存在哪些问题?又该如何对现行教师评价体制进行改革呢?根本出路就是选择以教师素质发展为取向的教师评价,教师与学校之间必须实现对话与沟通,即发展性教师评价。
二、存在的问题
教师评价可归纳为发展性、奖惩性两种教师评价体系。发展性教师评价是一种形成性评价,它不以奖惩为目的,是在没有奖惩的条件下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从而实现学校的发展目标,是一种理想的教师评价体系。奖惩性教师评价是面向过去的教师评价制度,以奖励和惩处为最终目的,通过对教师工作表现的评价,做出解聘、晋升、调动、降级、加薪、减薪、增加奖金等决定,这种教师评价主要着眼于教师过去已具备的素质、已承担的职责和已取得的工作成就。我国农村初中学校普遍采用的就是奖惩性教师评价,这种体制存在诸多问题,例如评价目的不是为了切实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而是为了方便学校的管理,教师则是为了自己的前途而片面迎合奖惩性教师评价体系;评价主体主要是上级领导,其次是学生,最后才是教师自己,这样就造成教师对评价体系的参与度不够,积极性下降;评价标准混乱,奖惩性教师没有统一标准,没有合理的硬性指标和量化指标,造成评价主观性和随意性强且不易操作;评价结果的呈现也是形式不定,且主要以初中生期末考试和会考成绩为主。
1、评价的目的主要是为学校管理决策服务,忽视教师发展需要
据调查显示58.5%的教师认为现行教师评价中,学校对教师的需要和想法不了解;66.1%的教师最希望从学校教师评价中得到个人发展的指导和帮助;33.9%的教师认为学校现行的教师评价对教师个人发展没有促进,56.9%的教师认为有促进但促进不大。可见,现行农村初中学校教师评价的目的单一,主要出于学校管理的需要,强调对教师教学工作的管理监控,而忽视教师发展的需要,忽视对促进教师发展的帮助和指导,难以调动全体教师的积极性。
2、教师评价功能缺失:重鉴定和检查监控,轻改进和激励交流
教师评价应有的主要作用是激励与改进功能,而现行农村初中学校教师评价着重发挥的是评价的鉴定、检查监控功能。这就与教师评价的初衷相违背了,教师变得“聪明”了,从来不违反学校的规定,积极追求自己的前途,或是升迁或是加薪,也就没有心思从发展的角度来切实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业务技能。
3、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的制定主要是学校管理人员
大多数教师对学校的评价标准是不甚明了的,更有甚者认为教师评价结果的好坏完全取决于领导的一念之间。所以他们就整天围在领导的周围,说领导爱听的话,做领导爱做的事。教师既无权参与评价标准的制定也不清楚评价的结果。
4、评价体系缺乏差异性,不能满足教师教学个性化和专业发展要求
现行农村初中学校教师评价中,各学校一般只采用一套统一的评价标准、指标内容、评价量表来测评全体的教师,评价的结果也是统一排序、统一分等。在进行教师评价过程中,将所有教师,无论专业课教师、公共课教师、实验指导教师,也无论新手教师、熟练教师,放在一个指标体系下进行评价。这样的评价忽视了教师教学工作个性特点及教师专业发展个性需要,做出的评价缺乏合理性和不公正,使教师工作积极性受到挫伤。
三、初中教师评价存在的问题的原因分析
其实初中教师评价存在的根本问题就是奖惩性教师评价。奖惩性教师评价是面向过去的教师评价制度。具有如下主要特征:强调外在动力的必要性;强调干劲、成就、效率和效果;频繁使用奖励、表扬、处罚等手段并推行等级制度;增强管理意识的教师评价制度是一种终结性的评价,它对全体教师不具有激励作用,常常只能引起极少数受奖或受惩教师的共鸣和响应。另外,在判断谁受奖或谁受罚时,很容易在教师之间产生矛盾冲突。所以我们要探究农村初中教师评价存在的问题的原因就是要分析奖惩性教师评价存在和产生的原因。
1、应试教育体制的限制
应试教育的指挥棒指引着老师和学生一切活动都是为了成绩、分数。教师水平怎么样,看的是升学率,没有升学率作保证,学生会抱怨老师,家长会抱怨老师。教师的升迁和加薪一切都取决于成绩和升学率。
2、功利性思想的影响
当今社会物质经济飞速发展,物欲横流。教师也会受这种社会氛围的影响,教师实施他们的工作和职业,他们会片面的认为工作就是为了养家糊口或者升官发财。忽视了教师工作的神圣性、公益性。未来的社会栋梁是教师一手培养出来的,教师没有良好的教书育人的品德势必造成恶劣的结果。
3、农村落后的教育观念和经济状况的影响
由于农村经济基础薄弱,人们受教育水平相当有限。经济基础的薄弱使他们对教育的期望就是让学生上学,改变命运。家长对老师的唯一要求就是提高自己孩子的学习成绩。孩子学习成绩好,教师就是好老师;孩子学习成绩差,教师就是差老师。选择升学时,他们会使尽所有力气去把自己的孩子送进好老师所在的学校,而“差老师”所在的学校却无人问津。久而久之,学校对于教师的评价就集中到他能否教出成绩好的学生。
4、初中学校僵化的管理方式
学校为了方便管理老师、监控教师的言行。对于符合学校规定的行为就奖励,对于偏离学校规程的行为就惩罚。教师怕触碰学校规章这条红线,就缩手缩脚,不敢大胆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理念。
四、改进初中教师评价的措施
1、大力推行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的着重点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不完全是学习成绩。教师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自主性。他们就不会片面跪求学生的高分来提高自己的收入。
2、实施广泛的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就是对教育和教学工作的自我检查过程,他们即是评价的对象,又是评价者。教师正确地进行自我评价不仅能对自己的教育学工作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还能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评价能力。自我评价突出了教师的主体性,在自我评价过程中,教师拥有知情权,参与权和决策权,这大大提高了教师的主体意识、责任意识。
3、强调差异、本土性
有些学校管理者为了求省事,就采用“千人一面“的教师评价标准。用一把尺子量人,表面看去似乎公平,有时显然不是科学的,应该因地区、因学校、因学科、因年级而异,体现其区分性。不同地区有不同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需求,各级各类学校有不同的教育任务和办学方针,各门学科有不同的性质、任务和要求。
4、从多方面确立评价内容,强调教师评价指标的具体性、可操作性
我们还应注意到,教师职业具有多样性、复杂性、长期性的特点,教师的责任是育人,这就决定了评价标准中的某些涉及态度和素质内容,如敬业精神、工作态度、责任心等是难以量化的。正如在调查中很多老师感叹的“当教师是个良心活”。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管理人员在指定评价标准时,把某些概括性的、模糊的标准转换为具有行为特征的评价标准。通过测量这些具体的评价指标,可以得出比较客观的评价结果。
5、正确处理奖惩与发展的关系,完善教师评价的激励机制
经深入调查研究,我国目前的教师没有起到激励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专业发展的作用。要么既无奖惩,也无其他形式的反馈,教师无法从评价中获得积极的有意义的信息来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要么仅有小范围的奖惩,无法体现对广大教师的信息反馈。
一、树立新的作业观是优质高效教学改革的前提
学习的一般过程应该是一个理解与运用的过程,即学生先理解学习内容,再与原有知识建立联系,在解决问题时进行运用,最后通过一定的熟练化的手段完成记忆,实现知识建构的过程。而练习只是一种狭义的作业。要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教师必须改变“作业观”。
转变“作业观”,要从狭义的练习中“跳出”来,把作业布置视为学习设计,使之成为推动学习进展的载体与线索。因为,作业是联系学与教的“桥梁”,是学生学的具体形式,也是教师对学生学习的规定与指导的体现。
二、校本作业编写的多样化是优质高效教学改革的关键
优化书面作业——让生活化的作业成为学生生存智慧的加油站。以往的书面作业较多侧重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巩固,却忽视了书面作业其实也是让学生了解生活常识、积累生存智慧的一个很好平台。在作业设计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生活情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生活背景出发,用生活化的理念来设计思品作业,使学生通过作业感悟生活,认识社会。这样的作业既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突出德育功能——让体验型作业成为学生情感升华的助推器。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将课程的目标和主要任务定位在加强初中生思想品德教育,并在教育教学分类中将情感、态度、价值观列为首要目标。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内心精神世界的塑造都是课程的核心。为此,我们课题组在作业设计过程中,有意识地摈弃了以往过多的卷面式作业,尝试一些不太需要学生动笔的情感体验型作业,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自己的价值观,树立健全的人格,培育高尚的道德情操。
秀出自我——让展示型作业成为学生的一段美好记忆。有时,学生之所以把作业看成一种负担,是因为作业没有灵活性,学生没有选择权,张扬不了他们的个性。初中生大多活泼开朗,表现欲强,充满个性与生命活力,他们希望能够有机会表现自我,实现自我价值。展示型作业正好给学生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如进行每周一次的课前五分钟“一周要闻播报”,学生们以轮流的方式全员参与,热情高涨。
躬身践行——让实践型作业成为学生投身社会的支点。实践型作业是让课堂走向生活的通道,是学会创新的基石。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并布置一些实践类作业是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实践证明,这种贴近生活、重在实践的探究性作业,一方面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忧患意识、参与意识和主人翁意识;另一方面,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精神、合作探究精神和社会实践能力,而且在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成就感、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中都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总之,思品作业的多元化策略,更注重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以及个性的发展,为学生提供了发展的平台。
三、作业评价体系的多元化是优质高效教学改革的核心
作业的评价功能主要是帮助学生挖掘潜能、认识自我、展示自我,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所以,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不仅要恰到好处,更要帮助学生学会自我评价,让学生在练习与评价中,获得满足、愉悦和成功的体验,使他们对后续学习更有信心。
评价原则的科学化。一是坚持发展性原则。评价的主体和对象是学生。所有评价活动的宗旨在于促进学生进行进一步的有效学习,避免没有方向和低质量的评价。评价不能只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简单的好坏定性,而在于强调其形成性作用,注重发展功能。评价不仅是对学生上一次作业的总结,更是对其做好下次作业的起点、向导和动力。
二是坚持全面性原则。在评价时,不能仅仅针对学生的学习,要以学生各方面的表现为参照。我们首先要明确学生是人而不是接受知识的容器。人的一切活动,包括学习是受人的意识支配,所以教学评价不能仅仅局限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要注重促进其兴趣、爱好、意志等个性品质的形成和发展。
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教师对学生作业的评价方式,应当是多角度、多形式、多元化的,并要以激励为主。其评价除了运用分数与等级之外,还应多采用评语的形式。在作业评价中,教师恰当运用评语,能让学生加深自我认识,感受到被关注和尊重,从而使他们建立自信、体验成功,促进每个学生健康发展。
让学生互相批改作业,不仅能增进彼此之间的交流,也可以提高学生对作业批改的参与性。如可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让学生结队互评。学生之间的相互批改要以欣赏为主,要发挥互助、合作、探究的协作精神。小组学生之间的互评,可以弥补自评的不足,使学生对自评有个更公正的认识,同时也是学生相互学习和提高的机会。
学生自评——在学生完成作业后,要求他们用简要的几句话分析自己的作业,并写在作业的右上角,其目的是让他们学会自我欣赏。对于学生的自评,教师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认可,鼓励他们有敢想、敢说的勇气,敢于客观评价自己、陈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教师对待每一位学生的自我评价,应充分尊重和肯定,要以表扬、鼓励、肯定、帮助、改错、解答、商榷等正面的方式对待学生的自评,呵护他们幼嫩的求知热情。
集体评议——先让学生对作业进行自由点评,并要知其然和知其所以然,力求讲出道理,说出理由。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发挥纽带作用,随时进行必要的引导和指点,在最后采纳集体智慧的基础上,进行较全面的点评。通过集体评议的环节,可以给学生一个交流的空间,也给他们一个发表自己看法的机会,让他们对自己有一个更客观、中肯的认识,同时也可增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
评价方法系统化。作业评价将由对知识积累的关注转向对学生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新课程作业评价功能将重在帮助学生发现与发展潜能,认识自我、展示自我,促进学生生命整体的发展。在评价方式上,提倡多元评价f如诊断性评价、自我评价、集体评价等)相结合,淡化单一的终结性评价,注重作业对学生成长的教育发展功能。
评价过程动态化。作业的评改将由静态的分离式走向动态的参与式。在新课程中,教师传统而单一的作业批改方式,面对多样化的作业趋势将感到无能为力,更多的应是参与学生作业过程或间接地参与学生作业过程,进行辅导式评改。将来评改作业不再仅仅是教师,而是包括学生、家庭、社区等有关人员组成的共同体,让其共同参与学生作业辅导及评改,并关注他们的成长。另外,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作业的呈现方式及评改方式也将数字化。师生间尽管时空分离,但网络技术将使他们将评改变成讨论、交流的对话过程。
关键词:农村;初中生;感恩现状;感恩教育
一、关于农村初中生感恩现状的调查
(一)感恩的定义及其意义
国内不同学者对感恩有不同的理解,有的学者认为感恩是一种情感,是一种对恩惠心存感激的表示;有的学者认为,感恩是对自己生存和发展过程中产生过积极作用的人和事物的一种感激与回报等。我们认为,感恩是对自然、社会和他人给予自己的恩惠和方便由衷认可,并真诚回报的一种认识、情感和行为。
社会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感恩。社会是由恩情联结起来的,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应该心存感恩。懂得感恩,说明一个人对自己与他人、社会的关系有正确的认识。人人都去感恩,社会才能存在,才能健康发展。
(二)农村初中生感恩现状及特点分析
笔者从实际工作出发,于2009年11月对海门市货隆初中学生的感恩现状进行了调查。由此,获得了对农村初中生感恩现状的初步了解,其结果不容乐观。本次调查分为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首先在海门市货隆初中进行抽样调查,共发出调查表500份,收回调查表500份,总回收率100%,整套问卷共设计选择题31道,分别涉及学生的感恩认知、情感和行为。
1、感恩意识欠缺。调查中发现,有33.75%的学生认为感恩就是“实现自己的价值”、“找一份好工作”;45.88%的学生认为感恩就是“今后考上好大学”、“参加工作挣大钱”;59.85%的学生认为感恩就是“参加工作后往家里寄钱”;33.37%的学生认为感恩就是“在心里记着某人对自己的好”;16.69%的学生认为“感恩过时了”;有78.48%的学生认为“感恩是未来的事情”;21.06%的学生对感恩“不太理解”。可见,学生的感恩意识是欠缺的。
2、感恩行为欠缺。根据感恩的对象将学生的感恩行为分为感恩父母的行为、感恩师长与他人的行为、感恩社会的行为及感恩自然的行为。调查结果如下:30%的学生自己的袜子从来不洗,37.2%的学生偶尔洗一下,还有16.1%的学生洗不洗袜子视情况而定;在父母身心疲惫的时候,只有15%的学生主动承担家务;42.2%的学生不会对父母由衷的说声“谢谢”。这说明农村初中生感恩父母的意识并没有化为行动。教师节时,只有17.8%的学生经常以适当的方式给老师送去问候和祝福;当被一向关心爱护自己的老师偶尔伤害自尊时,只有20.5%的学生经常是原谅老师的。这说明农村初中生感恩师长的行为不是很积极。“主动帮助过他人”的学生只占21.36%;“学校每次组织的捐款活动,属于主动捐的”学生只48.75%;学生自我评价“还没有过较明显感恩言行”的占52.36%。大部分学生谈到感恩,涉及的对象多是父母、老师。这种状况反映出他们的感恩行为是欠缺的,感恩对象没有扩展延伸到团体、社会以及自然层面。
二、农村初中生感恩欠缺的主要原因
(一)家庭方面的原因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家庭环境对一个人有终身的影响。“年初外出年尾归”是农村大部分在外务工者的生活写照。据不完全统计,农村中学的学生中,沦为“留守”孩子的多达60%,在某些偏远地区更多,超出70%。初中阶段的孩子都进入了青春发育期,在这个重要的阶段,孩子是十分需要父母的关爱与监督的。而“留守”的命运将他们推向孤立的境地。青春期孩子的问题在爷爷奶奶的面前得不到解决。
(二)学校方面的原因
学校是专门的教育场所,学校对青少年起决定性的作用。但目前农村学校教育存在不利于初中生感恩品质培养的问题。农村中学的学生在拥有大课间与兴趣小组的同时,依然可以感受到头顶飞舞的试卷。考试仍旧是他们最大的恐惧来源。学生的内心深处,都背负着“分数”的包袱。农村中学的校园生活无疑是有待改善的,条件的局限性,使校园生活无法满足活泼、好奇的他们。
(三)社会方面的原因
社会是感恩教育的育人阵地,但目前社会中存在着许多不适宜实施感恩教育的因素。社会上各种不良现象增加,社会风气败坏给涉世之初的学生带来了不少负面影响。越来越多的丰富多彩却没有“安全栅栏”的社会活动进入了他们的生活。这些远离父母的孩子,在某个同学的生日会上点燃了第一根烟;或者在好友的拉扯下第一次进入了网吧……
(四)初中生自身的原因
初中时期是人生的关键时期,具有自身独特的身心方面的特点。这个时期的学生,对其他人隐含的动机、欲望、恐惧等等有了更大的感受性,这时的个体已经具备一种按照自我愿望和要求从事角色活动的看法,也获得了按其群体的整体需要以及群体对他本人的期望而合理行事的观念。所以,感恩品质的欠缺另一个原因是由于初中生正处于身心不成熟、自律意识薄弱,认知与行为之间产生偏差的特殊阶段。
三、学校实行感恩教育的必要性
(一)感恩教育的理论基础:感恩教育的定义及实质
所谓感恩教育,就是教育者根据教育目的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运用一定的教育内容对受教育者实施的识恩、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感恩教育的实质是培养人的感恩意识。感恩意识是指人们感激他人对自己所施的恩惠并设法报答的内在心理要求和心理趋向。感恩是“感”和“恩”的两个过程,“感”是感知、感受,也就是知恩的阶段,是报恩和施恩的前提和基础。
(二)感恩教育的实践意义
1、感恩教育对学生自身及家庭教育的意义。在成长的过程中,初中生常常被错综复杂的心理矛盾缠绕着,心理学家史坦勒豪尔称这段时期为“狂风暴雨”的时期。感恩可以帮助人们消解内心的积怨,重新认识这个急剧转变的社会,找准自己的位置,学会做人的支点。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元,会感恩的家庭是会感恩的社会的基础。让孩子从小学会感恩,学会对父母感恩,对身边的人感恩,对家庭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2、感恩教育对学校管理及道德教育的意义。学校开展感恩教育以生活为导向,从生活方面的问题入手,顺应道德形成的知、情、意、行发展的客观规律。学生从心里接受感恩教育,从内心深处去感悟人为什么要懂得感恩,以达到学校管理的“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教育之“育”,应该从尊重生命开始,使人胸襟开阔,使人唤起自身身上的美好“善根”。感恩教育就在于能启发人性的自觉,在于教会学生怎样“做人”。所以,感恩教育作为教学德育的一个载体,能避免学校德育内容的“大”、“虚”,而追求“小”、“实”,从而能提高德育的针对性。
3、感恩教育对促进社会和谐的现实意义。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孜孜不倦地追求社会和谐,努力建设美好社会。古人讲究忠、孝、节、义,“孝为报亲恩”,“忠为报君恩”,“义为报友恩”,祭祀也为报恩,透过其表面的差异,我们可以发现其内在核心都是感恩,都是以双方之间的恩情为基础的。可见,感恩既是一种传统美德,也是调节人际关系、实现家庭和睦、构建和谐社会的一剂良药。
四、学校实行感恩教育的基本策略
(一)宏观教育策略
1、校外联动策略。感恩是一种和谐,是社会、家庭、学校共同努力才能达到的整体和谐。感恩教育要想取得实效,只靠学校单方面的努力还难以成功,还需要发挥家庭、社会的联动教育作用。学生所接触的环境包括学校、家庭及社会公共场所等方方面面,因此,德育包括感恩教育的引导主体不应该是单一的,不能仅局限于学校一方责任,还必须依靠社会、家庭、学校等多方主体的共同配合,才能形成教育的合力。
2、校内互动策略。(1)建设校园感恩文化,为感恩教育提供良好的氛围。所谓感恩校园文化是指一种将感恩教育渗透进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外文化活动中,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感恩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群体文化。在“环境”优化中构建感恩文化,包括校舍、教育教学物质设备、校风、学风、学校人际关系。良好的“环境”能够营造浓厚的教育氛围。无论是“硬环境”还是“软环境”,都能使师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得到熏陶,从而为校园感恩文化的形成奠定基础。(2)充分利用课程资源,开展感恩教育。课程中蕴涵着丰富的感恩资源,需要人们进行开发。开发的感恩课程又能促进感恩校园文化的形成。利用教材中的古文进行优良传统道德教育,中国传统文化在感恩思想这方面留下了极其丰富的遗产,中华文化赞赏“知恩报恩”的美德,它在今天仍然有着极强的教育价值。孔子说:“仁者,爱人也”,主张首先从爱自己的父母做起,然后才能推及别人,逐步做到爱天下的父母,爱天下的人。仁即是一种热爱生命之心,表现了对自身、他人他事、他物关心和帮助的精神。在我们的课本中可以看到很多这方面的文章。(3)理论联系实践,开展多种形式的感恩教育活动。丰富多彩的活动作为校园文化的一部分,能够使学生增长知识,开阔眼界,活跃思想,陶冶情操,加深并拓宽课堂知识,开发潜能,能够促进校园文化整体水准的提升。例如,结合三八妇女节、母亲节、父亲节,感恩父母,懂得回报;结合清明节缅怀革命先烈,感恩幸福生活;结合教师节,感激老师的培育之恩;结合国庆节,感激祖国之恩;结合学雷锋活动,感恩社会,服务他人等。还可以在主题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例如通过征文、演讲、歌咏比赛、讲故事比赛、书画大赛、文艺汇演等帮助学生分享活动的体验和收获;懂得感恩要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
(二)微观教育策略
1、加强教师感恩意识,发挥教师的人格感染作用。感恩教育的成功首先在于教师有一颗感恩的心,教师带着感恩的情怀教育学生,才能教育出有感恩心的学生。美国心理学家鲍德温研究了73位教师与1000名学生的相互关系后得出结论:一个情绪不稳定教师容易扰动其学生的情绪,而一个情绪稳定的教师也会使其学生的情绪趋于稳定。贝克斯特的研究发现,在一个能体谅别人的教师的影响下,学生也会表现出体谅的态度。他们的研究结论都指出了教师自身的素质是影响学生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感恩教育中,教师要重视加强自身的感恩意识,用自身美好的心灵去塑造学生健康的心灵。
2、用师爱进行爱的教育。正如前苏联伟大的文学家、教育家高尔基曾经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她,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能教育好孩子。”爱是开启心灵之门,明智的爱是适当地给予加适当地要求。我们关爱学生的成长,要严厉要求他们的学习,适当监管他们的社会交往。教师唯有多爱他们一点,多和他们谈心,多关心他们的心理变化,多理解并鼓励他们。总之,多填补爱的空白,就多成就一颗感恩的心。
3、善于发挥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在感恩教育中我们要善于发挥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树立人人是德育教师的观念。在教书育人过程中,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利用榜样的力量感染学生,寓感恩的美德教育于日常生活的一言一行中。在平时教学中,教师要做到上课不迟到,不误一节课,言行统一,说话算数,尊老爱幼,团结同q志,乐观向上,有良好的心理状态,爱岗敬业,尊重学生,乐于助人。这样,学生就愿意和老师交朋友,说知心话。老师的美德将会传授给学生,老师的感恩情怀也同样会影响着学生的情感。
参考文献:
1、黄俊.让孩子带着感恩之心成长――谈感恩教育[J].教育科学研究,2006(4).
2、鲍承模.美国的品质教育与中国的素质教育[J].教育发展研究,1999(9).
关键词:西北地区;农村;初中;辍学;控辍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11-0132-01
在中国,西北地区的教育欠发达,表现在西北广大地区的农村初中学生辍学现象严重,本课题的研究对掌握农村初中生辍学问题,提高人们对控辍迫切性的认识及控辍的自觉性和责任性,推动农村实施义务教育发展有重要作用。
一、西北农村地区初中学生辍学主要原因分析
西北农村初中学生辍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涉及社会,经济、教育、家庭、文化等各方面,导致初中学生才学的主要原因分析如下。
(一)厌学。厌学是导致农村学生辍学的最主要的直接原因。农村初中辍学学生中,多数对学习产生一种厌恶的心理,对学习没有兴趣,由厌学走向辍学。“应试教育”对西北农村影响比较突出,一切活动都围绕着升学率。学校的自我评价和社会评价的唯一指标也是升学率,多数县把各乡镇的中考升学率放在首位。追求升学率的后果之一就是学生压力加重。考试压力和学习太累失去了信心。
(二)观念落后、错位。在农村,农民的观念并没有也不会随着农村的发展而同步改变。落后、错位的观念依然支配着他们的教育行为。长期落后、贫困的农村环境以及不平等的城乡待遇,作为父辈的农民,受尽了一辈子的煎熬,他们认为下一代改变这种命运的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好好读书,考上大学,脱离农村,这是多数农民教子读书的价值观,也是多数农村孩子的价值追求。但应试教育给农村孩子带来的伤害比希望大得多。农村教育质量差,升学的机会远远不能和城市相比。每年能上大学的寥寥无几。农民普遍认为,中学学的东西农村用不上,如果“考不上学,还上这个学有什么用”,“什么时候种地都是种地,早种比晚种强”。在这种环境下,有的农村地区“读书无用”、“文盲无害”的错误思想在农村很盛行。
(三)农村教育缺失。农村学校教育还没有离开应试教育,素质教育的理念还没有真正成为学校教育的指导思想更没有成为教育的实际行为。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全体学生的综合素质,还是一句空话。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仍然以升学率作为衡量学校好坏的惟一尺度,作为奖惩学校和教师的基本依据。访谈时学生告诉我们,为了追求合格率和升学率,很多教师体罚学生使学习不好的学生退学。
(四)经济困难。我国农村经济无论从相对的角度,还是从绝对的角度说都是落后的。虽然有的地方比较富裕,但就农村的整体来说,多数西北农村经济落后,农民生活水平低。农民家庭主要经济来源靠种地得到的收入,由于土地有限,而且多数靠传统方法耕作,收入更有限。正常年景可以维持生计,一旦遇上天灾人祸,家庭温饱问题难以维持,更没钱供孩子读书。有一部分学生就是因为家庭出现变故而被迫辍学。
二、控制西北农村初中学生辍学对策探讨
(一)落实“三农”政策,强化教育扶贫力度。“三农”政策是解决农村、农业、农民问题的基本国策,只有认真落实这一政策,才能加强西北农村社会主义建设,促进农业发展,才能全面提高农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质量,实现西北农村小康。同时,落实“三农”政策,也是解决西北农村教育和控制农村学生辍学的最根本措施。从教育这个角度说,落实“三农”政策,也是解决西北农村教育和控制农村学生辍学的最根本措施。从教育这个角度说,落实“三农”政策,就是要强化教育扶贫力度,开发西部教育更好的为西部教育服务。
(二)依法治教,加强政府责任。政府要依法行政,按照《教育法》规定,要依法保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对各种违反国家规定,侵犯少年儿童接受义务教育权的行为,随意改变教学计划、削减思想品德课、体育课的行为,非法印制复习资料、加重学生课业负担的行为,教师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的行为,要进行重点查处。
依法防止初中学生辍学,实行乡镇政府目标责任制,将控辍任务落实到乡、村一级,依法健全和完善辍学学生报告制度。县、乡镇和学校辍学,立即查明原因,查明后由当地政府和学校针对具体问题帮助解决,动员学生复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