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03 17:28:5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核心素养下的劳动教育,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德育活动显实效。
1.传统文化教育成系列。
结合二十四节气开展“过农历的日子”系列活动,带领学生围绕多方面展开研究:舌尖上的二十四节气、诗词中的二十四节气、农耕文明里的二十四节气、气象变化下的二十四节气、动手创造的二十四节气,内容多样、形式有趣。
结合传统节日开展“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加强晨读古诗、午间写字过程性评价;
对快板课程、中国结课程进行主题展示,加强学生传统文化教育,增强文化自信,引起家长、学生广泛好评。
2.红色基因教育显成效。
传承红色教育基因活动,与少先队实践活动积极结合,以“争做新时代好队员”为主题,组织清明祭扫、观看红、排演红色小剧、组织多层级的队前教育,用丰富的少先队活动吸引更多的少先队员参与到学校少先队文化的建设中,用多彩的少先队活动提高更多的少先队员的红色教育的实践体验。
3.家国情怀教育落实处。
以“我与他,我与这座城”为主题开展系列的家国情怀教育活动:结合各纪念日开展“为我的家种下一片绿色”、“我们决不让地球去流浪”等主题活动,开展“扣好人生第一颗纽扣”主题演讲,开展“爱在绿色创意中”废旧用品再利用的环保教育活动,结合学校自主设计的志愿卡使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
4.多彩劳动教育,培养社会责任感
本学期,我校的劳动教育丰富多彩:结合二十四节气的食材开展的劳动教育课程:种麦子、刮土豆、摘香椿芽、摘豆芽、剥橘子……开展“金童爱劳动”系列家务劳动主题活动和劳动实践周活动;开展“岗位责任制”中体验校内劳动的快乐;结合“我与他,我与这座城”志愿卡开展校外劳动;为不同年级设计有针对性的“金童劳动卡”;为毕业班学生准备了最后的礼物——劳动研学……培养学生劳动兴趣、磨练学生意志品质、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5.我是爱的源头,成就健康心理。
开展心理课堂、“我爱我”主题活动、“我是爱的源头”主题升旗仪式等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结合全员育人对学生心理问题进行疏导,形成了“产生爱、奉献爱、汇聚爱”的良好局面。
二、德育体系有规划
1.爱的十品行,月月有主题。
学校制定推进方案,结合德育工作一体化,每月一品行,推进区级“以海明德十品行”工作。三月开展以“爱+仁”主题活动,我校志愿服务团队荣获青岛市志愿广场“最具活力志愿服务团队”称号。四月突出“爱+融”主题,各年级进行综合实践活动;五月开展“爱+志”主题活动,引导学生从小立志。
2.“三Y”育人制,尊重学生个性。
完善“三Y”(前预、首遇、全育)全员育人中的班导会、导师联系等制度,邀请高校教师、有特长的家长试点组建“全员育人导师中心专家组”项目。各班专家组根据自身优势为学员进行“个性化辅导项目”,每月至少与学生亲切交谈一次,每学期个性化辅导一次。
3.创设真实情景,落实德育目标。
以“尊重他人,学会合作”德育目标中各年级开展不同的实践活动:一年级在与人交流时做到尊重他人。二年级创设情境研究与他人合作。三年级在研究中草药过程中体验与人合作。四年级在研究春天中学会尊重身边事与物。五六年级在辩论赛中体会尊重的含义。
生产劳动的德育价值
劳动是人有目的、有意识地制造和使用工具,按照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改造客观世界的社会活动。生产劳动作为生产实践活动的一种基本形式,是人通过有目的的活动改造自然对象并在这一活动中改造人自身的过程。它与其他生产实践形式相比,生产劳动更具有目的性和指向性。首先,生产劳动使人类维护生存的方式对于外部世界而言是能动的,决不像其他生物那样“顺其自然”。这种能动的改造外部世界的过程,不仅使人认识到自身与其他生物在生存方式上存在差异,如人在“衣、食、住、行”等方面与其他生物的不同,正是人认识自身与认识自我的起点,而且为人形成一定的价值观念奠定了最原始、最朴素的客观基础。价值观念来源于人对自身的反思和对生存体验的结果,这为建构人的道德基础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人正因为有了以生产劳动为内容的生活,才能实现对生活的体验,也才能经常遇到人们对生活艰辛的感叹。这些大量没有经过系统化和理论化的生活品味慢慢融合成人的生活价值元素,成为自然自我的价值标准,为他今后为人处世确立了基本范式。其次,生产劳动成为认识他人和认识社会的基本通道。生产劳动是建立在分工基础上的社会性劳动,以生产劳动为基础而建立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构成了生产关系的核心内容。因而生产劳动的社会性不仅突破了单个自然人在特定有限的境域中,对美好生活无限追求所形成的诸多矛盾,而且为人类社会的形成和在一定社会场域中建立起来的社会伦理与道德准则产生重要影响。道德的本质就是人们在以生产劳动为核心的社会实践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对现存社会关系的一套评价体系,它与法律一道作为稳定和发展社会关系的两大支柱。凡被认为是道德的,它会以社会的各种方式进行褒扬,激励人们沿着特定的方向去生活;凡被认为是不道德的,在社会的谴责中受到抑制和制裁。于是每个人的生活赋予了特定的生活价值,并建构起一定的道德准则。同时,生产劳动是“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的根本动力,也是人在融入社会过程中形成德性的关键。所以人以生产劳动的方式融入社会便成为生活德育的基点,而决不是来源于脱离生产劳动的道德灌输。所以,生活德育是关注生活的教育,是指引人建构生活德性的实践性教育。人正是在以生产劳动为基础的社会化过程中,确立了自我价值的方向,在竞争共存的社会规则中做出“适”与“不适”的反应,从而将人对他所生活的社会产生道德认同感,因而人的社会化过程也是道德内化的过程。人的生活是有层次的,其层次结构与人类的需求层次结构大体上是对应的。生活的基础是生存,它保障了人的生命的延续,满足了人的“衣、食、住、行”的生理上的需要。人之所以成其为人,最为关键的一步就是从生存向生活的跨越。这不仅实现了生活对生存的超越,而且为人向更高目标迈进奠定了心智基础。从生活德育的观点看,对生存的超越练就人的勤劳、节俭、忠厚的道德品质,使人具备了做人的基本品质,这也是成人的基础。因而维持生存不仅是生活的基础,而且是生活超越生存的动力源。一方面只有人能存活下来,他才能以现实的存活状态为参照,去构想更加美好的生活远景。也不管最终能否跨越这关键一步,但人类用自己的双手对生存维护的历程却改造了人的自身。虽然其他生物同样具有维护生存的本能,但由于它们不能通过想象并凭借生产劳动对生存的维护和超越,所以无论如何达不到人的境界。另一方面,只有实现了对生存的超越,才能激发人们去努力找寻成人之道的斗志和热情。或许充满许多曲折与坎坷,但正是在愈挫愈勇中实现了人的跨越,也将人类与其他生物彻底区别开来。人也正是在满足一定的生活层次并不断提升生活层次的循环进化中关注自我、反思自我、完善自我,从而确立和建构一定时代背景下的道德素质。
我国生活德育的虚化
(一)生产劳动的弱化对生活德育的影响道德不仅是历史的,而且是社会的,道德的价值在于为每个人的生活赋予了特定的社会意义。一个自然人的生存可能无需道德的存在,但在以共同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的社会关系中,道德的作用便立即凸现出来。在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面前,因为人与人之间的各种矛盾需要道德加以调整和规范,以此保证自我与他人的各种利益得以实现。生产劳动的社会性越强,人们之间的矛盾就越发错综复杂,因而社会对道德的诉求更加强烈。生产劳动的社会性不仅对道德的效度提出了要求,而且要求道德所涉及的范围更加广泛。如果一个人从小就大量参与生产劳动或社会实践,那么他一般会表现出较强的社会意识与社会责任,这正是生产劳动对人的德育功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逐步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社会面貌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曾经以集体生产劳动为方式的生产关系逐步被分散式、自主式的生产形式所取代,因而生产劳动的社会性正日益被众多分散的小型化生产方式所分割。每个人在无形地从社会性较强的生产关系体系中游离出来,导致现代人的社会性在不断弱化。人们在以自我为主导的分散式的生活中,开始对道德和伦理疏远,从而使人的德性基础受到全面的冲击。我们关注到“80后”、“90后”的问题,他们普遍表现出的自主性和张扬性就是社会性弱化的必然结果,鲜明地嵌入了我国社会急剧转型的时代烙印。值得关注的是,生产劳动的社会性不断弱化的社会问题不仅发生在以工业为主导的城市空间,而且也广泛地发生于以农业为主导的广大农村。由于我国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农村人口向城市大量迁移,使广大农村的社会问题不容忽视。作为生产劳动主力军的农村青壮年大规模地向城市转移,不仅使农村人口密度的大幅下降,更严重的是使农村生产劳动的社会性的弱化与日俱增。驻守在农村的人口以老、弱、病、残为主,基本上是劳动能力不足的弱势群体,生产劳动的虚化与社会性的弱化,使农村青少年长期处在自主分散的生存境域中,再加上留守儿童急剧增多,亲情的缺失使他们从小就在相对封闭、落后和无助的环境中生活,导致人格虚化的问题日益突出。(二)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生活德育的影响人的道德素养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伴随着人的整个生命历程。由于每个人对生活的指向表现不一,有的人从低一级的生活层次向高一级的层次跃迁后,生产劳动在他生活的构建中或许变得没有原先那么重要了,为了贪图生活的安逸,回避和远离以生产劳动为灵魂的社会性生活,其道德水准可能就维持不变甚至倒退。人唯有不断地通过生产劳动或社会实践广泛地接触社会并不断地反思自我,那么他的道德素养才能不断地得到巩固和发展,“活到老,学到老”不光只是解决知识学习的问题,同样对于人的德性的维护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为什么有不少人刚开始的时候人品不错,可在某些特定环境中却干出了不道德的事情,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就是因为他所生活的条件和环境发生了变化,而缺少生产劳动的再教育往往成为其中的主因。经济的发展不仅导致收入分配的不均,而且加剧了生产劳动在社会各阶层分布失衡的矛盾。一方面,随着居民收入的快速增长,使原本由每个人事必亲为的生产劳动方式开始以货币交换的方式转嫁给其他人,使一部分人的生活中严重缺乏“成人”所需的生产劳动。这不仅影响人自身的身体状况,更为严重的是影响了参与生产劳动的深度和广度,不利于人的道德结构的全面优化。另一方面,家庭收入水平的提高,使人的劳动外包的倾向十分明显:衣服破旧了,只要有钱到了商场就能购买新的;家里没有大米,只需一个电话就有人上门服务;招待客人无需在家庭的劳动协作中实现,只要付费完全可以坐进酒店享受全程的“周到服务”;等等。这些变化说明了我们的生活的确变得方便快捷,但也从另一个方面折射了现代人的生产劳动在急剧分化中变得弱化和失衡。从青少年道德教育的视角看,养尊处优的生存方式,反复地强化生存的实然结果而又不断地掩盖超越生存的艰辛历程。原本由生产劳动奠基的生活系统被“外包”式的优越条件切割成生活的碎片,将原本通过生产劳动而构筑的人的社会性被先进的科学工具分割成缺少协作包容的自然性。特别是电子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人基于现实的社会性正在被虚拟的电子社会在不同程度地替代,因而当代青年人在生产劳动严重不足的社会背景下,其精神世界正让位于虚拟的电子世界,于是网络成瘾、网络犯罪等社会问题也就不足为奇了。因此,人在以更强的能力和手段改造着外部世界的同时,同样以更快的速度加剧了人性的虚无。这不仅印证了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的道理,同样说明了经济的发展应该与人类的进步和谐共进。(三)功利性的学校智育对生活德育的影响生活德育就是要引导学生去关注生活,关注自身存在的意义,并寻求适合于自身的“人的活法”,从而去建构有意义的生活。我们的德育就是要面对那些独一无二的生命个体,去引导他们积极实践,并在实践中反思自身存在的现况,去超越自身探寻生活的价值。因此,生活德育是以学生接触社会、体验生活为前提的。而我国现行的学校教育将生活德育所需的基本条件完全剥夺。首先,智育模式的严重仿生倾向使学生逐渐失去自我。我国基础教育一直实施的是模塑式教育,即仿生教育。一种模拟生命,而实际上是否定生命自主活动的设计思路和方法所主导的教育。它把对学习者生命活动的观察、分析和模仿,转化为控制性的指导思想或技术规范,并加以实施的教育。从操作层面上看,仿生教育的本质是用生理的强化去代替生命的领悟,是强化教育者“教”的措施和技术手段,从而以学生在大量的局部、机械和物理的观察、分析和模仿中去代替生命价值的重构。让学生在预设的机械模仿中构建知识体系,使学生在大量预定的作业中实现“量到质的转变”,这些都是仿生教育的细节所为。只要我们的教育观念和教育体制没有根本转变,仿生教育就不会停止。基础教育成为没有硝烟的战场,视为“致胜法宝”的“题海战役”也逐年升级。铺天盖地的试卷作业,从课堂做到课外,从学校练到家庭,从平时学到周末,试问哪里还有学生关注生活、参与实践、自我主张的机会呢?仿生倾向将学生接触社会、体验生活、参加生产劳动的基本权利透支得一干二净,哪里还有德育的“自我空间”呢?其次,智育边界的无限扩张,让学生在知识增容中不能自拔。基础教育一直默认并强化一种观念,那就是唯有知识的增量才是生命活动的不竭之源。在这种观念的指导下,基础教育拼命地尝试着拔苗式的超前教育,大学的内容下移到高中,高中的内容下放到初中,初中的内容下移到小学,小学的知识向幼儿园渗透。于是基础教育的“地盘”做大了,教学节奏加快了,学习难度提高了,学生自主实践和自我探索的空间压缩了。正常的周末打了折扣,法定假日成了奢望,更长一点的寒暑假期变得遥不可及。学生每天在不停地像机器一样机械地运转,僵化地关注着作业、考试和分数,缺乏生产实践,缺少生活内涵。学生的身心不堪重负,畏学厌学情绪普遍滋生。其结果是竭泽而渔,得不偿失。知识如浩瀚的海洋,永无止境。当一个人因为生命价值所需而具备了持续学习的动机与能力,那将成为畅游学海乐学终生的永恒追求。反而言之,倘若学生因为迫于各种压力勉强地学习,那么今天所进行的一切智育活动将因他们离开学校后而变得毫无意义。教育原本是让生命个体获得幸福,可是一个年轻稚嫩的生命从接受教育的那一天起,他的快乐就无形地被我们的智育所剥夺。试问,教育的幸福观从何而来?道德教育生活德育需要学校教育的全面发展,尤其是德育与智育的协调发展。我国改革开放之后,为了大力发展生产力,急于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科学技术也便步入了巅峰。与之同行的智育也因此顺理成章地超越于德育而成为教育的核心。更为糟糕的是,在加强智育而推动的教学改革中,由于顶层设计忽视了德育的内在机制与内在要求,将德育实践智育化,结果是原本以实践为主导的道德教育类课程被人为地抽象成教条式的文本,严重背离了道德教育的初衷,从而全面冲击了我国教育的健康发展,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
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即教育。这看似很简单的一句话,却包含了深刻的生活德育原理。从方法层面上看,它是要以生活来进行教育,指明了教育的价值取向。生活德育需要全社会的大力配合与支持,在青少年成长的关键时期,要以学校德育为主导,全面推进生活德育的深入开展。要回归德育在学校教育中的主导地位。学校教育是牵动整个社会教育的生命线,只有将德育回归到它应有的地位,才能促进全社会关注青少年的德性养成,才能引导全社会重视青少年的品质培养。为此,学校教育要真正地按照“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总体要求,切实改变重智育轻德育的不良倾向,要将智育的一切活动牢牢建立在德育发展的基础上,并将德育贯穿智育活动的全过程。当前,我国学校教育中的劳动教育基本上停留在口头上,既没有适合青少年进行劳动教育的生产劳动基地,也没有劳动教育的长远规划和系统构架。因此,充分发挥劳动教育在道德教育中的基础性作用,使青年学生通过参加一定时间和一定强度的集体式生产劳动,在共同的生产劳动中去感悟生活、体验生活和反思自我,对于青年学生的成长大有裨益,这是知性德育永远实现不了的教育效果[3]。
本文作者:叶华光工作单位:黄冈职业技术学院
生本教育是相对于传统的师本教育而言的,它以学生的学为本的教育理念和教育体系,它是主动的假设,认为学生是天生的学习者。其核心就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为宗旨的教育”。“生本教育”最著名的例子中,其中有一个就是“抛秧启示”,类比到教育上来,老师就好像插秧的农民,主观意愿很想丰收,但没想到当农民强行对秧苗进行密植时已经破坏了自然规律。但“生本教育”并不这样认为,它提出“学生才是教学的最大资源,教学过程要以尊重学生的内部自然规律为教学前提”。因此,在初中劳动与技术的教学中,教师要尊重人的自然规律,发展学生的天性,发挥学习的潜能。现以《工艺制作》为例,谈谈在“生本教育”理念下,初中劳动与技术教育的探索和实践。
一、在实践中培养学生主体意识
著名心理学家瑞士人皮亚杰说:“知识的本身就是活动,动作和思维密不可分。”劳动与技术教育是以学生获得积极的劳动体验,形成良好技术素养为基本目标,以操作性学习为基本特征的教育。其强调每个学习者都应通过现实的亲自操作过程获得直接经验,获得操作体验。尤其在《工艺制作》的教学中,需要学生带好制作作品所需的合适工具,利用一些材料制作一些工艺品,学会一些简单工艺制作的技能,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因此,教师要认真进行教学设计,体现学生的主体性,确保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只有当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与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得到发挥时,劳动技术课堂才能真正地生动活泼起来,才能富有成效。
例如在《工艺品项目的确定和设计》这部分内容中,要求让学生利用身边的常用材料,如纸、纸板、竹、木、石、石膏、可塑泥、塑料、金属、织物、废弃物等进行工艺制作,以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动手能力。于是,笔者要求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一个易拉罐工艺品的制作,从先画出若干张设计草图、确定设计草图,到最后的分工动手制作,有的小组制作了成小汽车,有小组制作成了带有装饰作用的笔筒,还有的小组制作成了机器人等。通过废旧易拉罐的工艺制作,培养了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也提高了学生实践技能和创新思维能力。
二、在创新中优化课堂教学
一个良好的课堂可以让师生愉快地进行教学活动,达到事半功倍效果。劳动与技术课程的学习不是就技术学技术,而是以完成一件制作、从事一个任务、形成一样产品、进行一项设计的项目形式展开。它注重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及行为与习惯等方面目标的统整,注重学生的劳动与技术能力与共通能力发展的统一。因此,劳动与技术课程既要体现学生的认识发展规律,又要反映技术的静态结构和发展态势。教师要加强劳动教育在日常生活和日常学习活动中的有机渗透,充分利用一切有益起源,调动一切教育因素,提升劳动教育的广泛性和有效性,从而达到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促技、以劳强体、以劳益美、以劳创新的目的。
例如《工艺制作》课共16课时,可以分散安排,也可以集中使用,但必须保证有足够的实践活动时间。教师可以文字、图片、作业、实验等形式展现教学内容,力求图文并茂,生动活泼,趣味性强。并且可以设置一些开放性作业,引导学生通过查找信息、观察、研究、调查、实验等方式,获取工艺制作方面的知识与技能。
三、在资源整合中突出合作和探究
生本教育的另一个重要属性特点就是强调学生小组学习。小组合作的模式也非常适合劳技课的特点。劳动与技术课程注重课程内容的综合性,同时强调基础性、通用性和循序渐进性。因此,教师要加强劳动与技术学习领域内各科目、各项目、各内容之间的联系与统整,构建符合学生认识特点、符合技术特性、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内容体系。就初中劳动与技术课程来说,把研究性学习作为学习方式,信息技术教育作为学习手段,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观,能有效促进劳技课程与信息、研学领域的整合、联动。
例如《绣出美丽的画卷――刺绣的制作》是工艺制作教材中活动篇的实例七:刺绣的制作。对中学生来说他们大多没有接触过刺绣,所以选择刺绣项目作为教学内容重在知识性,了解和艺术欣赏等,感性上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技能训练上基本掌握绣品外观设计和一般针法的应用即可。因此,笔者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在课前在网上搜索刺绣制作的相关材料,以及对刺绣历史、刺绣文化、刺绣在生活中的作用的了解,增长知识面。在进行十字绣过程中,笔者考虑到完成一幅作品时间比较长,学生会多少产生一些不耐烦情绪或者遇到困难就要放弃的念头,所以笔者也同样采用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安排两学时让学生小组完成一幅作品,并办了一次十字绣展,展示周围同学的作品来激励学生。
总之,通过在初中劳技课中运用生本教育的理念,笔者明显感到,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每个学生都有所收获,能将劳技课堂真正还给学生。时代呼唤教育改革,生本教育理念的提出,对今天的我们如何实施素质教育或多或少的指明了方向。我们希望“生本教育”理念能让初中劳动与技术课堂教学走出一条特色发展之路。
美化校园环境,创建育人氛围
汾西县第一小学先后栽种了各种树木107株,修建草坪500余平方米,绿化面积占到了学校总面积的20%;同时,还购置了3500盆花,摆放于教学楼之前;并在全校学生中开展了“我与盆花共成长”活动,所有学生每人在校养一盆花并摆放在本班教室内外窗台。校园草木错落有致,三季有花,四季常青。此外,学校的教学楼和众多树木上,全部安装了彩带、彩灯,每至夜晚,华灯竞放,霓虹闪烁,勾勒着校园整体外观,给人一种安静祥和的感觉,使得校园的夜晚别具一番风采。
坚持升旗制度,树立集体意识
坚持升国旗制度 每周一或重大节日,本校都会举行隆重的升国旗仪式,并进行国旗下讲话。学校每学期都要围绕爱国主义教育制订“国旗下讲话”的主题,各班学生轮流进行国旗下的讲话。这一活动,有利于培养学校师生的爱国主义情操,激发学校师生的爱国热情。
升班旗活动 升班旗的考核办法主要依托是“学校一日常规考核”。具体操作办法为:学校对班级常规工作提出具体要求,具体项目包括学生到校、佩戴胸卡、佩系红领巾、班级卫生、路队、普通话等10多项内容。学校值周领导每天对全校所有班级的上述常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并逐班逐项登记,实行日检查、周小结、月汇总。依托汇总情况,评选出每月每年级的“优胜班”,举行“升班旗”仪式;升班旗时,全班同学行队礼,全校同学行注目礼。这一活动,有利于加强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和团队精神,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集体责任感。
争创标兵班,增强荣誉感
为了进一步优化班级工作,学校开展了争创“四个标兵班”活动。“四个标兵班”分别是卫生标兵班、路队标兵班、文明标兵班、普通话标兵班。同时,学校还制订了“四个标兵班”的标准要求和考评办法,对获得标兵班称号的班级进行表彰奖励,标兵班学生佩带相应的胸卡。
开展主题班会,细化养成教育
主题班会是学校养成教育的重要途径。为组织好每周一次的主题班会,学校主要从“四定”入手:一是定主题。开学初,由学校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能力,确定本学期班会主题计划,如“安全在我心,Y貌伴我行”“学会感恩,孝敬父母”等,各班依据学校计划,立足学生年龄特征,精心组织,积极开展班会活动,对学生实施主题教育。二是定时间。每周一下午第一节课为全校各班主题班会时间,其目的主要是体现班会的严肃性,也便于学校考核检查。三是定责任。各班的主题班会由各班主任组织召开。四是定考核。学校对各班的班会组织情况进行检查考核,并将考核结果纳入对班级工作的评估指标体系。在“四定”原则的指导下,各班都能认真、主动、创造性地开展主题班会活动。
确定教育基地,开展养成教育
通过考察,汾西一小先后确定汾西县革命烈士陵园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汾西县公安局为国防教育基地,汾西县凤凰生态公园、汾西县森林公园等为劳动教育基地。学校定期请公园工作人员对学生进行栽种养护花草等劳动技术教育,请当地司法部门同志举办法制教育讲座,请退伍军人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每年清明节组织学生去烈士陵园扫墓等。通过定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和德育基地的实地教育,让学生们多角度、深层面、全身心地走近社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也使学校德育工作得到了必要的补充和延伸。
优化课程资源,开发校本课程
学校还开发实施了“素养提升活动”校本课程。该课程由学科知识延伸类课程、个性特长类课程、养成教育类课程三大板块组成。这一校本课程给学生们提供了展示自我、锻炼自我和发展自我的平台,为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丰富校园生活发挥了积极作用,大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使学生们的良好行为习惯得到良性发展,尊师爱生、文明礼貌的品质得到塑造,为引导学生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高职学生 劳动礼仪值周 职业素养
职业素养是指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在围绕五年制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探讨改革时,我校探索了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新途径,提出了劳动礼仪值周的计划,并加以实施。
一、劳动礼仪值周的提出
劳动礼仪值周的落脚点在五年制高职的“高素质”培养要求上,为学生未来的就业和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素养基础。
(一)理论背景
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是社会生产的必然产物。在我国,有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教育理论,主张“过什么生活便受什么教育”,把“会烧饭菜”、“会种园”、“会修理”等列入了十六常能之中。①而早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德国就采取了“学生参加生产和经济工作”、“经济与教育合作”等多种形式,明确了要在普通学校里加强学生从事未来职业活动的基础教育。
礼仪作为一种律己、敬人的行为规范或行为模式,是适应时展、促进个人进步和成功的重要途径。中华民族自古就有崇尚礼仪的优良传统,早在我国周代就已形成了一套完善的礼仪制度。日本设立“道德时间课”、“自爱课”,韩国设立“道德课”,英国将“德行、智慧、礼仪和学问”作为教育的出发点,而美国则把礼仪教育看作是品德教育的入门课,认为理想的楷模就是英国的绅士。
这些理论与实践对于我们今天开展劳动礼仪教育是很有启发的。
(二)社会背景
国际著名城市规划学家沙里宁曾说:“城市是一本打开的书,从中可以看到他的抱负。”目前,无锡地区产业升级转型催生人才结构变革,人才尤其是高素质高技能人才成为“一座城市的渴求”,这为本地区五年制高职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而从学生就业推荐的角度来看,很多企业又在叹息“有些学生的基本素质不高”。
很多事实表明,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满足企业的用人要求,是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转型的必然要求。
(三)学生背景
五年制高职招收初中毕业生,其中考成绩往往在当地属“中尾部”。据省联合总院对个别地区个别学校进行的调查显示,有72.24%的学生上高职是因为没有考上普高的无奈选择,他们当中在小学到初中从未受到表扬的比例为79.16%。②以上数据都反映了我们的学生存在着缺乏自信、自我要求不高等心理特征。同时,信息社会的纷繁芜杂、经济社会的激烈竞争、职业教育的社会地位偏低也随之带来一系列高职学校学生教育问题。这些问题如不及时进行正确的引导,则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培养的人才质量。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根据学生的现状,寻找突破口,以重建学生的自信心,更好地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二、劳动礼仪值周的实施
2009年9月起我校开始在一、二年级学生中实施劳动礼仪值周课程,时间跨度一周,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和学分体系。2010年3月起将参与学生扩展到三年级全体学生。在一年多的摸索探求中,我们及时总结经验,不断调整实施过程,初步形成了一些具体实施方法。
(一)怎么上课
仍旧采用班级授课形式,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值周,指定班级停止一周理论课程的学习,按照学校统一要求全面参与学校管理和服务性工作。每周排定两个班级承担值周工作,主要是清洁校园卫生和学习文明礼仪知识。劳动课程学生在指定的工作区域内进行,礼仪课程每天上午下午各一节,并且在早晨进行礼仪立岗。
(二)怎么管理
1.明确工作规范,树立学生良好形象。
要求学生按规定统一身着劳动礼仪服装,在左胸前佩带好工号牌;站立姿势端正,精神饱满;语言文明,礼貌待人,率先垂范;清整卫生做到“一清、二扫、三拖、四擦、五检查”;严禁擅离岗位或对工作不负责任,劳动中要勇于吃苦,工作中要任劳任怨;工作时动作要轻,不要影响正常教学秩序;遇到特殊情况或大事要及时向管理老师或班主任汇报。
2.明确二级管理,指导学生自我管理。
学校遵循着校系二级管理体制,由学工处负责总体安排,两位劳动指导老师具体负责指导与考察学生劳动情况,两位礼仪指导老师负责训练学生礼仪知识并进行礼仪站岗指导。各系具体安排班级值周运转计划,具体负责班级考核评比。班主任在保证自己课务的同时协助指导教师管理,值班班长、小组长是最基层的管理人员,担负着协调沟通的重要任务,充分发挥学生自我管理的作用。
(三)怎么具体实施
1.准备阶段。
首先,做好宣传动员工作,由班主任统一组织学习《劳动礼仪值周工作实施细则》,使学生充分认识劳动礼仪值周的重要性。其次,根据任务和班内实际,认真制定《班级劳动礼仪值周计划安排》,做到定人、定岗、定责任。
2.实施阶段。
各班根据一周的任务分区设岗,定岗到人,明确职责任务,提出要求。严格按时间上岗,并按要求高质量地完成各项任务。加强值周管理,做到各岗区分工明确,逐级负责,劳动礼仪管理人员、班主任和班干部要巡回检查,做好值周日记,及时总结讲评。
3.总结阶段。
班主任和班干部要每天汇总和讲评值周情况,值周结束后,要召开总结会,按总人数20%的比例评出值周明星,将名单连同值周总结一并交学工处。
(四)怎么放大教育作用
学校利用升旗仪式定期对值周明星和值周先进集体进行表彰,全体学校领导给获奖学生颁发劳动礼仪之星奖牌,并与每位明星合影留念,作为成长的见证。每周制作劳动礼仪之星墙,布置于学校橱窗内,发挥榜样的作用,放大劳动礼仪的教育作用。
三、劳动礼仪值周的原则
我校劳动礼仪值周课程的开设紧扣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教育,坚持“课程开发―瞄准职业素养;课程建设―紧贴学生就业;课程服务―适应学生发展”的指导思想,值得注意的是,在实施中我们还要坚持下列原则:
(一)知行合一的实践性原则
态度是职业素养的核心。陶行知先生倡导“教学做合一”。劳动礼仪值周就是遵循了这一实践性原则,从清洁打扫到礼仪问候,在实践中引导使学生把劳动礼仪意识转化为劳动礼仪态度。
(二)显隐合一的综合性原则
劳动礼仪值周把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相融合,以具体的活动承载了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教育。目前我校一至三年级开设了劳动礼仪课程,四年级学生走进实训车间开始“理实一体化课程”学习,五年级学生走进企业进行“顶岗实习课程”学习,形成了一个有梯度的综合体系。
(三)身心合一的量力性原则
劳动礼仪教育要根据学生的年龄、性别,选择学生力所能及的无毒、无害、无危险的劳动内容和礼仪项目,既要确保必要的训练时间,又要严格控制强度。礼仪立岗我们一般控制在早晨半小时左右,送水、打扫厕所等劳动强度大的工作不作为劳动的任务,仍旧采用后勤服务外包形式。
(四)校企合一的对接性原则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模式。劳动礼仪值周不是为活动而活动,而是主动把企业对员工的要求引进学校,使企业文化和校园文化实现对接。
注释:
①引自《陶行知文集》.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6:882-883.
②以上数据引自马能和著.五年制高职教育发展及实证研究.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10:32.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N],2010.
[2]陈茂旺.强化职业教育公益性的战略选择[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19).
【关键词】:技能培养;实践;教学方法
1、课程特点与传统教学方法的弊端
四川城市职业学院建筑工程学院物业管理专业的《建筑构造与识图》课程是一门专业基础课。学习目标是培养学生识图能力、房屋构造认知能力,为学生形成综合职业能力和学习专业核心课程打基础。教材内容包括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建筑构造”;第二部分“建筑识图”。传统职业教育在教学现象上的特点有:一是内容主要以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为重点,二是方法以教师授课和学生记忆、理解为主。而大部分学生由于初中成绩较差,对学习没有上进心,对全新的专业课程学起来既新鲜又费力。教师的教学手段多是课堂授课,主要载体是大量的文字和辅图片、视频等,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渗入则十分有限。学生多数时间被淹没在抽象的知识点、大量的专业术语与名词中,尤其建筑构造部分,包含诸多构造做法和工艺,内容复杂,数据量大且易混淆,专业性强,对没有施工现场实践经验的学生来说,构造做法多采取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知识体系不扎实,学习积极性不高,收效不理想。做为教师,应突出知识和技能,尽量做到将知识与技能相结合进行教学设计、改进教学方法、应用教学手段,巩固理论知识的同时强调技能实践的重要性,利用学生乐于动手操作的特点,1是用橡皮泥做建筑物分部分项的简单模型,(梁板柱等)最后利用专周实训制作建筑模型2是改变教学方法,先做后学,让学生先绘制16张建筑图形,在进行讲解。将教学重点放到岗位所需知识的学习和应用上,提高学习兴趣,通过实践操作达到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目标。
2、目前中国建筑识图和构造课程中的问题点分析
实践证明,整合之后的教材缺乏了整体性及系统性。教师目前因为教育进行改革,在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选择的上较为灵活,最大化调动学生的主观思考能力,教学需要使得学生明确操作中的具体思路,需要将教学变得更为合理化。
3、项目教学法应用于建筑识图和构造课程
项目教学法的本质是使用模拟项目的模式进行教学。就是人们说的使用一个完整的方式对问题急性解答,教学的问题需要使得学生可以通过新思维明确教学知识。教师在教学中将自身定义为一名导师,教材项目展示给学生,学生通过对于项目的分析,将自身搜集到的资料进行设计和探讨,学生根据自己收集的内容开展方案的设计和实践最后进行评价。项目教学法在实施中仍有很多的漏洞。实践中无法引入其他案例进行教学。教师需要重视学生在实践中的自主探索能力发展,学生在对于一个问题出现疑问的时候教师可以进行针对性回答。建筑识图和构造课程作为面对着当今学生的重要课程,将制图环节及计算机技术进行尖端结合,使其成为较为灵活化的融合,最终成为较为实用化的课程。课程不仅是重要的,同时也是较为专业化的。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项目教学法将知识点之间进行结合,随后将其进行分解,综合及分解。最基本就是将知识之间的联系分开。教师的教学可以以学生先行自主学习,然后再进行教学,教学法的根本就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得每位学生都能够进入教学环境。并且教师也有很多的时间对于学生的学习进行观察。
4、项目教学法的项目化应用
第一,项目教学法使用是为了解答课程教学中的难点问题。该目的的达成需要教师积极提升自我水平,将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关系拉近,日常加强和学生的互动和交流。教师将教学的项目进行分析后,将其代入项目教学法的任务中,让学生积极自主进行学习。通过制作模型,不断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教师需要加强对于学生的激励。对学生进行任务的时需要联系实际和日常,使得学生感受到知识就在日常中,明确知识的作用性,每位学生在学习中充分感受到自己的存在是重要的。教师将技能考核和教学进行融合,考核明确学生的技能和知R掌握程度,教师可以根据考核结果更好地将教学优化。第二,《建筑构造与识图》课程的教学内容项目化,可以让学生明确知识点关系到的项目内容,学生可以更加主动地加入项目教学法中,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使其明确专业技能。第三,教学将建筑识图和构造课程教学任务进行更深层次的分解,依据课程的分解对于任务开展较为合理性的分配。第四,考核可以反映出教学的效率和学生的掌握程度。教师可以根据考核的内容进一步完善化后续教学内容,保障学生的学习掌握程度。将教学更加完善化和课程内容相符的评价系统,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的各项自主能力发展,同时可以使得学生获得专业素养的提升。
5、实践教学的效果
5.1增强了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
5.2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得到提高。
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由死记硬背变为勤动手,学生学习兴趣被激发,学生不再对课程感到抽象和茫然,“做中学、做中教”,使学生真正体会到本课程与岗位能力的紧密联系,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兴趣。
结束语:
项目教学法是一种较为科学性的教学方式,其作为一种将各种教和学进行融合的教学方式,作用在于让学生加强对于知识的掌握和进一步巩固,探索新知识,在调动学生的自主能力的同时养成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相信以后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该技术可以获得更好的发展。
2010年2月我国首次在国家层面制定的《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中也明确提出:“家庭教育指导应注重科学性、针对性和适用性。重视儿童学习过程,促进儿童快乐学习。”在构建和谐社会大环境之下,把家庭教育仅仅作为学校教育补充和延伸已无法满足青少年健康成长需求,只有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真正提高青少年教育质量和民族整体素质,才能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处于主动状态。为全面了解90后大学生家庭教育状况,笔者以南京工业大2012级部分新生家长作为调查对象,采取随机抽样办法,发放问卷600份,回收问卷560份,有效问卷545份,有效回收率90.8%,在有效问卷中,其中子女为男的有305人,为女的有240人。笔者采用了SPSS11.5统计软件和Excel对问卷进行统计,通过对调查问卷统计与分析,旨在针对青少年家庭教育存在问题,引起人们重视,促使高校学生教育管理时加以针对性的弥补,从而促进青少年更好地全面成长。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笔者设计调查问卷内容,涉及家庭基本情况(如家长的年龄、受教育程度,是否为独生子女,经济条件,家庭组成结构等)家庭教育观念、家庭教育模式,亲子互动关系,教育关注及对子女期望,教育子女与个人事业上冲突等。
1.家庭基本情况
被调查对象来自城镇人口占43.9%,(大城市、地级市与县级市),来自农村人口占56.1%,其中大多数为独生子女家庭,子女拥有自己独立房间的占绝大多数。目前我国家庭成员构成和经济状况发生了很大变化。家庭结构以独生子女为主,父母和孩子组成的核心家庭占了多数。孩子少,家长更容易对孩子期望值过高。[1]90后大学生父母出生在上世纪60年代末占到40%多,出生于60年代初占20%左右,他们在童年受到影响,大多数在高度计划经济下,与物资匮乏、经济拮据相伴下完成小学和中学阶段学习,他们中只有很少一部分赶上了高考,进入了大学,多数与大学无缘。60后做了父母后,感到在竞争激烈时代,认为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对子女有着过高的期望和自身巨大压力,容易导致青少年心理产生不良行为,对他们的成长造成极大危害。
2.家庭教育模式
对青少年教育有三种: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种教育各有所侧重,都为了青少年健康成长。家庭教育是教育孩子的第一课堂,影响着一个人成长的各个发展阶段。然后从图1显示,不少家长对于家庭教育没有清醒认识,有6.1%的家长认为孩子身心和谐发展的任务主要由学校完成;仅26.8%的家长认为孩子身心和谐发展需要学校家庭共育,学校与家庭在全面培养基础上各有侧重。香港商人萧百佑以“棍棒式”教育将三个儿女打入了北大,并将教育的“成功经验”编写了《所以,北大兄妹》一书,被大众媒体称为“狼爸”。笔者调查2012级学生家长对“狼爸”倡导教育理念“三天一顿打,孩子进北大”态度,54.3%的家长持反对态度,认为这是对孩子人权的压制;6.7%的家长对此表示支持,认为是有效教育方式,有利于孩子正确价值观和生活习惯养成;还有39%的家长保持中立的态度,认为是无奈之举,在竞争激烈环境下很有必要。孩子犯错时,被调查家长中,45.2%从不选择打孩子的方式,46.5%偶尔打孩子,8.3%的家长经常打孩子,说明现在家长大多数舍不得打孩子。按照心理学理论,转变一个人态度,改变不良习惯,有时与恐惧感存在一定关系。恐惧感不能过低或过高,教育过程中如果一点恐惧感没有,不给孩子一点触动,态度转化率很低,当然过高恐惧感也会给孩子带来严重心理问题,同样不利于态度改变。鲍姆令德认为家庭教育模式分为四类:(1)溺爱型。家长总是尽可能满足孩子而不对孩子提出任何要求。即使有要求,一看孩子“脸色”,也会放弃或改变要求;(2)专制型。家长是典型的“暴君”,只一味对孩子提出高要求,却不理会孩子感受。如果孩子有什么不顺家长意,就表现为非常粗暴,是绝对“成人中心”的养育方法;(3)权威型。家长对孩子有合理的要求,对孩子的行为也总是做出适当的限制,会为孩子设立一定行为目标,并坚持要求孩子服从并达到这些目标;对孩子成长足够关爱,能耐心地倾听孩子,而且懂得恰如其分地激励孩子自我成长。(4)忽视型。家长对孩子的成长持漠不关心,既不对孩子提出什么要求和行为标准,也不会表现出对孩子关心。笔者通过走访调查,家庭教育模式属于权威型的家庭居多,占总数70.4%,专制型15.2%,溺爱型10.5%,忽视型3.9%,说明目前多数家长都能采取一种比较科学的教育模式。
3.家长与子女关系
关于“别人家孩子”微博流传于网络,引发众多网友共鸣“,从小我就有个夙敌叫‘别人家的孩子’。他从来不玩游戏,不聊QQ,不喜欢逛街,天天只知道学习。长得好看,又听话又温顺,回回年级第一,还有个有钱又正儿八经的男/女友。研究生和公务员都考上了,一个月七千工资。会做饭,会家务,会八门外语。上学在外地一个月只需要400元生活费还嫌多……。”在此次调查中,11%家长表示经常将别人家孩子与自家孩子做比较,70%家长偶尔拿孩子与其他孩子攀比,在攀比方面位居榜首的是学习成绩,占50.1%。在攀比动机上,其中有67%的家长曾经对孩子说过“这都为你好,你长大后就会明白”等。中国家长经常夸奖别的孩子,总是只看到“别人家孩子”优点,把自己孩子放在较低位置上,以此激励自己孩子。当前我国居民日常生活条件改善,居住面积增大,网络普及,通讯发达,优越物质条件,在为孩子学习提供便利同时,容易造成孩子与父母沟通越来越少。笔者对家长与子女关系的调查,得知大多数家长感觉子女能够尊重自己,但不能主动和家长谈心里话,仍存在部分家庭子女和家长关系疏远,甚至出现关系紧张、对立、冲突现象。对于孩子兴趣、爱好、朋友圈,22.8%的家长表示不了解,55.1%的家长表示知道一些,而仅有22.1%的家长表示了解(如图2所示)。即使在提倡素质教育今天,笔者调查发现唯分数至上的家庭教育观依然普遍存在。当问及家长对于孩子课余兴趣、爱好、交朋友,仅29.6%的家长表示全力支持;59%的家长虽然表示支持,但一旦孩子成绩下降时,会让孩子放弃兴趣、爱好;还有5.9%的家长表示不支持,他们认为无关学习的都是丧志。家庭教育不应仅仅追求学习成绩的高低,而应重视孩子全面、可持续发展,尽量为孩子的全面发展争取或创造更多的条件和机会,尽量让孩子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征选择自己的学习,以充分发挥孩子天资和潜能。考试分数代替不了孩子的全面发展,不应以考试分数为代价牺牲孩子全面发展的机会和可能。在孩子填报高考志愿时,仅有20.2%的家庭是完全由孩子决定。而77.2%的家庭曾在选择专业的时候发生分歧,在发生分歧时,30%家庭中孩子选择服从家长决定。父母与子女之间虽然具有不可磨灭的血缘关系和情感联系,但是在家庭教育中父母与子女之间既不是一种人身依附的关系,也不是“命令服从”关系,而是建立在人格平等基础上的以对等和平等为特征的新型关系,其中父母扮演“引导者”和“指导者”,而不是“命令者”角色。
4.教育关注与期待子女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和家长受教育水平的提高,家长教育孩子水平得到了提高。在众多家庭教育内容中,家长最关心的按先后顺序分别为: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心理素质、劳动技能素质、审美素质和生理。青少年心理发展在不同阶段,其需求和对外界事物的认可不同。调查显示,当前家长已慢慢注意到心理素质教育,但还远远不能满足青少年健康发展需求。劳动教育仍然处于被忽视的地位,调查中,只有25.3%的家长经常让孩子劳动,66.1%的家长偶尔让孩子劳动,还有8.6%的家长从来不让孩子参加劳动。问及“当孩子对您提出的物质需求超出您可以承受的经济能力”,24.7%的家长选择“满足孩子要求,只要是孩子想要的,无论如何都要满足”。更有12%的家长担心孩子军训,希望学校取消军训。陶行知认为以下几种现象是“学生人格异化”典型:(1)越学越弱的“书呆子”;(2)越学越懒的“少爷”、“小姐”;(3)越学越自私的“守知奴”;(4)越学越假的“伪君子”、“伪知识阶级”“、假人”;(5)越学越狂的“人上人”。家长都爱自己的孩子是无可争辩的事实,但有时家长对孩子的爱会过度或变质,甚至有些家长会走进家庭教育的误区。[3]对孩子未来,61.9%的家长认为未来生活是孩子自己的,要他们自己努力创造;16.7%的家长认为自己既然有能力,就要给孩子提供一个美好未来,并已经为孩子规划好了未来;21.4%的家长表示如果自己有能力,也会为孩子前程铺路。家长为孩子做的太多,但总有一天,孩子要独自面对社会的挑战,到时候没有了父母,谁还会包办一切呢?由图3可见,比起金钱、地位、名誉,家长更期待子女过上幸福的日子。在调查中“您希望孩子将来成为什么样的人?”的六个选项中,家长选择“未来能建立幸福家庭的人”最多,其比例达40%。而11.5%的家长选择“愿意帮助他人的人”,14.6%的家长选择“注重兴趣爱好,享受生活的人”。家长比较注重孩子人格、兴趣方面的发展,期待孩子具有同情心以及未来幸福的家庭生活。
5.教育子女与个人事业上冲突
当代家庭中家长的文化水平都有所提高,但激烈的社会竞争使年轻家长压力增大,由此而导致的心理问题也明显表现出来。家庭教育的基石是家长,家长的整体素质是家庭教育成败的关键,因此,家长自身文化素养和思想素养的不断提高显得尤为重要。研究证明:家长文化素养和思想素养的高低与子女发展的顺利程度是成正比的。[4]调查中,在教育孩子方面,家长最大烦恼便是“忙于工作,没时间教育孩子”(比例为55%),其次,便是“孩子难管教,不知道教育方法”(比例为23.8%),“态度不耐心”(比例为22%),“家长长辈溺爱孙辈”(比例为17.9%),“夫妇意见不一致”(比例为11.3%)。而当父母双方在工作和教育孩子间发生冲突时,48.2%的家长认为“教育孩子要亲力亲为,放弃工作”。而多过一半的家长选择“放弃教育孩子”,将孩子托付给(外)祖父母、保姆、专业家庭教师。
6.家庭学习氛围
关键词:艺术教育;素质教育;功用;探析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3-224-2人的智力水平的根本标志就是人的综合发展状况,其实就是人的综合素养,素质教育中艺术教育又是一项重要内容。进入二十一世纪,艺术教育引起各个国家的高度关注。因此我们需要改变原有的教育理念,应该对艺术教育进行深入分析,以便能更好地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有用人才。在开展素质教育过程中素质教育的功用有哪些?
第一,素质教育,是根据社会发展需要,运用科学方法,遵循教育规律,以开发受教育者的身心潜能,切实发挥自身天赋,发掘学生潜在能力,全面提升人的素质为根本目的的教育,是德、智、体、美教育的完整结合。艺术教育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它也是一种基本素质教育,透过艺术教育,展现人们的思想、情感和现实生活,让人们对它产生兴趣和爱好,具有对美的感受、表现能力和初步的鉴赏、创造能力,教会学生如何认识生活、感受生活,其在某种程度上创造新的生活,进而培育学生的优良品格与健康性格,最终推动学生的综合发展。事实上艺术教育是以艺术为媒介,让施教者和受教者双方一同参与运作的活动,其全部功用和艺术紧密相关,准确地说,都受制于艺术本性。艺术教育审美效应落实在个体素质的陶冶和塑造,使个体素质走向全面协调而自由地发展;落实在群体素质的陶冶与建构,使社会群体和谐有序而自由地发展,从而促进社会文明的建设。素质教育的核心目标就是培养全面综合发展的人才。就想国家的教育方针―“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劳等多方得到全面发展”。艺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实现素质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 艺术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对人们的思想道德起着规范之功用
艺术教育是一种柔性教育。它切实展现了人的主体性。艺术教育涵盖很多德育方面的内容,以艺术为媒介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其形象性、愉悦性、感染力都将大于抽象说教的形式,提高受教育者的接受兴趣。
澳大利亚悉尼铁路局面对屡禁不止的破坏公共设施的行为,在6个火车站试点,不停播放古典音乐。让人没想到的是,损坏公物的行为降低很多,有3个车站基本不再出现损坏公物的现象。这6个火车站的修理费和原来相比大概下降了大致70%。所以可以这么说,这种教育和影响是“随风潜人夜,润物细无声”,使人于不知不觉之中受教育。
二、 艺术教育对提升学生的智力水平有重要作用
智力教育是一种认知活动,尤其是课堂教学,需要学生在不长的时间内获得、加工、贮存很多信息知识,对学生的智力活动提出了很高要求。相关心理研究表明:情感对人的认知过程有组织和分解之功用。相关心理学研究还显示,快乐情绪有利于智力操作活动,而痛苦、惧怕和愤怒等情绪不利于该活动;兴趣和愉快的相互作用为智力活动提供最佳的情绪背景。而艺术教育侧重于形象性,情感性体验,可以使学生从中获得美感。这种美感必然有利于他们的感知,活跃他们的思维,有助于培养他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可以提高听觉和视觉的综合感知能力、幻想性和创造性、信息记忆和反馈力、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等,进而提高在实践活动中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对他们今后的学习、工作都有积极的影响。当他运用这些技巧来直接创作或二度创作时,也是一种积极的、愉快的感情和心灵的体验。如歌咏比赛就是一种再创造的过程,
一是培养歌唱者高度集中的整体意识、凝聚力和向心力,实现情景交融的境界;二是身临其境地进行情感、思想的体验和表现,有助于情操意志的陶冶。若说艺术创作是把其实际生活体验运用语言、音响、颜色、线条等展现出来,则艺术鉴赏就是运用想象,把语言、音响、颜色、线条等等,还原为自己原来有过的相近的生活感受。就是在和艺术家们的沟通交流过程中(包括和艺术作品的相互交流),在对现实生活的再次感受中,获得艺术之美的享受。
艺术教育能够推动智力的提升,大致表现在对人大脑的右脑的开发方面,有一份关于二十一世纪人才素质的调查显示,认为“21世纪的人才必须具有开拓进取精神,必须具有立足于本职工作基础上的创造性思维与创造力。”并认为“创造能力”是“21世纪人才最重要的素质之一。”我们知道,人的创造力源泉就是人脑。”左脑负责理解文字、语言以及数字计算,它把复杂的事物分成单纯的要素,然后再进行有条不紊的综合概括,这就是通常所说的逻辑思维。右脑则负责认识空间、图形、鉴赏绘画、雕塑、建筑、观赏自然风景、欣赏音乐、舞蹈、凭直觉观察事物、纵观全局,把握整体,这就是所谓形象思维。右脑是想象的大本营,是人类智慧的宝库,一个人聪明不聪明,才思是否敏捷,关键在于右脑的开发程度。在开发人的右脑、培养人的创造能力方面,艺术教育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因为艺术教育是通过具体、生动、直观、可感的美的形象来进行教育。艺术教育涵盖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经验的内容,例如关于自然的、社会的、人文的等。艺术教育利用艺术这种媒介,把科学文化、知识经验传达给受教育者,极大地提高了受教育者的智力素质中的知识结构层面的质量和水平。艺术教育给予受教育者的科学知识、生活经验,往往是很生动具体的,内化为知识后会长久不忘。
今天的中国,正在蓬勃发展。面对新的世界科技革命的挑战和国际竞争的挑战,对青少年创造力的培养已引起很高的重视。现在,世界各国在教育改革中都看重学生智力开发和能力培养,都强调艺术教育对创造力培养的重要性。
三、 艺术教育有助于人们身心的健康发展
身体心理素质教育包括体质、体能教育和心理教育。体质、体能教育的目的在于增强人的体魄,而强壮的体魄通过健美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或者也可以说,健美的形式本身就是增强体质、体能的重要表现。因此,体质、体能教育的过程也是建立美的形式的过程。而美的形式的建立,离不开对美的感知和判断,以及对其有意的追求涉及到审美意识、审美情趣、审美标准等。艺术教育所提供的审美自由精神和超越境界的培育,会有助于体魄自由强劲发展,艺术教育中的审美创造,直接影响身体素质,使体质更趋于完善,使行动、坐姿、步伐、走势,都洋溢着一种美感,显示一种教养、一种精神的文明。如艺术化了的各种体育运动,艺术体操、剑术、太极拳、芭蕾等,都已经使两种教育的内容有所融合。艺术化的体质教育活动关系到体态、动作、行为、举止的自由和谐,关系到身体自由均衡的发展,使身体具有审美性质,这必然有助于身体富有活力的健康发展。
四、 艺术教育重点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
“我已接触到了苦难俄罗斯人民的灵魂深处。”这是托尔斯泰在听了柴可夫斯基的弦乐四重奏《如歌的行板》后潜然泪下时所说的。通过聆听,仿佛身临其境,在这欣赏的过程中,不仅有强烈的感情冲动,而且还包括了认识和理解,伦理判断和理性的丰富内涵。再如列宾的油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画中突出表现了拉卡尔这个有反抗精神的人物,整个画面表现了沉重的劳动和纤夫不甘忍受奴役的愤激情绪,同时也表达了画家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对剥削阶级的强烈抗议。对现实的欣赏者来说,通过这画面可以“听到”那低沉压抑的《伏尔加船夫曲》……这聆听一感受一理解一认识的过程,就起到了净化“心灵”的作用。人类在求真向善中表现出来的理性、道德、情操、意志、品格等,便会深深地感染启发着我们,这些优秀的艺术自然成了人生理想的教材。艺术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感受能力。审美素质的提高和发展,主要依靠艺术教育,依靠艺术教育中的审美教育功能的发挥。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指出:“节奏与乐调有最强烈的力量侵人心灵的最深处,如果教育的方式适合,它就会拿美来浸润心灵,使它也就因而美化。”可见,音乐有利于人们净化环境、振奋精神和美化身心。艺术教育所给予的审美素质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心理层面,培养一种自由把握和创造形式的能力;二是精神层面,培养一种超越精神与情怀。这两层关系到性情塑造、人性建构、心灵、文化心理建构等。在人的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中,审美素质的培养、建构是极为重要的。艺术教育是打动情感的教育,它深切真挚,陶冶性情,移风易俗,被视为改造社会的一种重要力量。高雅的艺术可使学生迅速地在综合的环境氛围中进入自己的艺术想象,让学生在美的氛围中吸取艺术的营养,充分体验艺术美感,逐渐提高其鉴赏能力。
艺术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整个教育事业中,美育是非常重要的,它是运用艺术美、自然美、社会生活美,培养受教育者正确的审美观念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它在提高人的素质方面有着其它教育学科所不可替代的作用。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在童年和少年时期对美的惊讶、赞赏和崇爱―这是人性态度的基础,舍此,人的文明素养的真正培育和形成便不可思议。”
五、 艺术教育能够培育与提升人的劳动素养
劳动素质教育涵盖劳动精神状态、劳动技术能力、劳动操作技巧的培育,大部分都是要靠劳动教育来实现。艺术教育包含关于劳动精神品质、劳动知识技能及劳动技术方法等方面的内容。被教育的人能够从艺术教育中接受这方面的观念、知识、经验,为劳动素质打下某种知识观念基础,艺术教育十分重视艺术操作、训练,掌握某种艺术技巧方法融合贯通,可以促进劳动技能的提高。艺术教育给予受教者那种审美的、自由超越精神和自由创造。这种审美精神和审美能力融入受教育者的劳动素质里,会极大改善和提高劳动素质的质量和水平。艺术教育的活泼自由形式能够改善劳动环境,调节生产者的情绪。审美素质渗透融人劳动生产活动,可以为劳动技术注人新的观念和操作艺术,提高把握和创造形式的能力;可以促进技术与审美的融合,技术的艺术化,改变劳动技术的单一操作方式,引导劳动技术活动走上自由发展的道路。
艺术教育的特殊性,在于它是一种多元综合的教育形式,它关注、涉及每一单项教育形式,可以为任何一种素质教育提供支持。它的目标是综合多元教育因素走向素质教育目标的总体。艺术教育自身不能完成这一目标,它要靠德、智、体、美、劳等教育通力合作,而艺术恰恰在这种合作中起着一种支援、联通、融合的作用。这种多元综合性是艺术教育所独有的。综上所述,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今天,要特别重视艺术教育对素质教育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一、培养“三心”
时代对班主任的道德素养、能力素养和心理素养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除了要求其具备教书育人的意识、健康的身心素质、民主法治意识、创新和改革意识外,还要求其具备高超的管理技巧、科研能力、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班主任必须不断地加强自身学习,不断地积累、更新,才能更有效地开展自己的工作。
爱心、耐心、宽容心是班主任与学生交往的桥梁。有了爱心,学生才能与你亲近;有了耐心,才能促使学生与班主任交心;有了宽容心,才能得到学生的信任。作为班主任,应使自己整个身心都与学生融为一体,以宽容的心和友善的态度包容学生的缺点、不足。对于一些犯错的学生,以劝导为主,向其指出错误所在,帮助其分析原因,共同找出改正方法,并督促其改正错误。同时班主任还要注意批评的艺术,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教育中真正的爱是对学生未来负责,这种爱包含着对学生的严格要求,而绝不是一味的纵容。
二、创设良好的班级环境
1、以“严格”作为人格教育的基石。“严格”就是对学生在思想、学习和生活等各方面严格要求,不断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作为班主任,我经常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诸方面的教育,并通过讨论和辨析,引导学生在纷繁复杂的社会多元思想中形成自己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并能正确借鉴和吸收多元思想中的精华,摈弃糟粕,形成良好的班级思想道德氛围——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并为全体成员认同;有健全的组织形式、严格的规章制度、强有力的领导核心;有正确的舆论、优良的作风;团结友爱,有强大的班级凝聚力。良好的思想道德氛围是学生自我教育的力量源泉,能促进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提高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责任心,使学生尊重自己和他人,促使学生的知识、情感、意志、行动向着理想的方向发展。
2、以“平等”作为人格教育的出发点。“平等”是管理班级的出发点,不歧视任何一位学生,特别是所谓的“后进生”,要发掘每一位学生的闪光点,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其原有基础上不断进步。现在的中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心理承受能力差,思想又比较简单,一些学生往往因为老师一句挖苦的话或一次不平等的处理,就自暴自弃,不求上进。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显得尤为重要。本学期我新接手班级中的小陈,据原来的班主任反映,上一学期曾受到学校的处分,不遵守校纪班规,不服从老师、班干部的管理。接班后,我先找他谈话,帮助他分析自身存在的不足之处,鼓励他本学期要增强克制力,遵守各项纪律。在他取得一系列进步后,我又及时地提出申请,撤消了对他的处分。之后,我又多次找这位同学谈话,及时肯定他的进步,并提出了进一步提高学习成绩的期望。 经过耐心细致的工作,这位同学思想受到很大的触动,不仅不再有违反纪律的现象,而且在第二学期期末考试中各科成绩均及格了。
3、以“和谐”作为人格教育的目的。“和谐”有助于培养师生间的情感,增进学生间的友谊,努力营造一个团结、融洽、民主、友好的人际环境和客观公正、抑恶扬善的集体舆论环境。可以使学生学会愉悦地接纳自己、认识自己,提高个人成就感与自信心。可以使学生学会关心与宽容,学会人际沟通的技能,学会愉悦地接纳别人。可以使学生学会正确地对待集体、对待社会。
三、以主人翁的态度发挥自己的积极性
刚刚建立一个新的班级之时,师生要共同制定出班级奋斗目标,包括近期目标、阶段目标和学期目标,涉及文体、卫生、纪律、学习等各个方面,每位同学也制定出自己的近期和远景目标,他们个个精神抖擞,信心十足。要想管理好一个班级,需要依靠全班同学的努力,特别是使学生干部来参与管理。为了使自己能从繁琐的日常管理中摆脱出来,更为全面地锻炼学生的能力,我对班级管理体制进行了大胆改革,让学生在竞争中取得班干部的身份,定期竞选,每个班长只能当两个月,可以自己推荐自己,也可以别人来推荐,再发表演说,再由全班投票,最后根据票数先出班委。
四、加强家、校、社会三位一体化
要想管理好一个班级,也需要调动社会各方的力量,特别是发动学生家长来齐抓共管。在以往的家访中,我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家长是政工干部和教育工作者,很善于作政治思想工作。事实告诉我,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单靠班主任单枪匹马孤军奋战是不够的。所以,班主任必须善于把学生周围主要成员的积极因素都调动起来,团结一致,统一行动,人人都来作思想工作,为提高教育质量而协同作战。基于这一认识,我在自己带的班里发起倡议——成立“家长协会”,推选工作热心、能力强的家长担任“会长”和“理事”。“家长协会”建立后,制定章程,集资成立奖学基金,每届班委必须定期向“会长”和“理事”汇报情况,听取意见,接受监督,以取得他们的帮助,改进班级工作。有时,请他们来班级作报告,举办家长讲座,向进步显著的同学颁奖,开展思想教育。有时也请他们联系社会实践活动单位,协助开展劳动教育,走访任课教师,密切任课教师的关系,并请“家长协会”负责定期召开家长会,组织学生家长———“会员”交流教育子女的经验……这样就充分调动了学校、家庭和社会三股力量参与班级管理,建起了学校—家庭—社会的全方位的立体式管理网络,有力地推动了整个班级工作的前进。
[参考文献]
[1]祖嘉合、论校园文化环境在大学生道德教育中的作用[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5)
[2]杨鑫辉、心理学通史(第五卷)[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433
关键词:德育工作;新形势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9-125-01
近年来,一些学校“轻德育,重智育”的活动依然盛行,德育教育中形式主义严重,实效性差,不讲究艺术。从而,学校德育的要求与现实形成了强烈反差,中小学德育面临着许多新的严峻的挑战。在整个教育中我们必须以“追求善的理念,造就美德”作为根本目的,始终坚持“育人德为首,立世品为先”的育人宗旨,我们必须用情感陶冶情感,用灵魂塑造灵魂,用意志锻造意志。新时期,党和国家对学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那么,在新形势下,怎样搞好学校德育工作呢?
一、构筑育人合力是做好新形势下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保证
构筑育人合力,即整合学校、家庭、社会资源,使三种力量形成合力。对德育工作来讲,就是建立“三位一体”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体系。本文认为,学校、家庭、社会这“三位”应该是动态地,协同地对学生的德性发展发挥各自的优势和作用,三者对学生德性养成都能发挥自己独特的优势,或者说应当针对学校所处场所对学生进行不同方式的德育教育。如学生在家庭时,应该充分发挥家庭特殊的育人功能,利用亲情、为人处世等来教育学生;当学生在社会时,应该利用友情、公民意识等来教育学生。至于在学校时,多方面的教育就不必说了。这样,三者的影响好像齿轮一样,都能对学生德性的发展起到自己独特的作用。但必须指出的是,三者并非等级关系,应该是相互协同的,而不应该是相互割裂的,即当学生处于某一地点时,另外一种德育功能仍然应该发生作用。因此,对于学生的德性发展来讲,三者都要动,缺一则运转的动力不足,只有三者相互协调起来,才能对学生的德性发展产生最大的动力。但三者也应该是合而不同的,即各自都有自己的独特性,而不应当用一种模式来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在现代社会中,虽然学校、家庭、社会对学生的德育功能难分伯仲,但也要注意克服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影响。要提高学生的道德免疫力,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就必须彻底转变学校德育独撑一片天的单一化的德育状况。这就需要我们建立学校、家庭、社会的立体德育网络,优化德育课程平台、管理平台、学校家庭沟通平台,进一步加强研究,优化学校德育运行机制,促进学生的自主管理、自我教育。
二、提高教师队伍素质,特别是班主任队伍素质是做好新形势下学校德育工作的突破口
学生在人际交往中,除父母外,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是他们接触得最多的人,班主任对学生的人格、品德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领导者、组织者和实施者,是沟通班级与班级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领导之间、学生与家长之间、学校与社会之间桥梁和纽带。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是新时期学校德育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突破口,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本保证。因此,就工作的特殊性而言,班主任必须具备比一般教师更高素质。
三、调整和充实德育工作内容,是做好新形势下学校德育工作的关键
新形势下,学校应改进德育工作方式,充实德育工作内容,才能适应当前和今后德育工作的目标要求。具体来讲,就是在继续加强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社会主义教育、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优良传统教育、国防教育和国家安全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环境意识、人文素养、健康心理和强化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创新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前进发展的动力。特别是当前,我们国家已经作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学校更应该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组合教育资源,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等途径,帮助学生树立创新志向,发展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也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因此,学校德育工作应该增加实践内容,通过动手创造、参加公益劳动、社会调查、军训活动、参观访问、阅读等。让学生参与到社会实践中去,让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使他们亲身体验,独立探索。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锻炼其意志,树立崇高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创新校园文化,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是做好新形势下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
校园文化是指学校师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所创造和形成的精神财富、文化氛围、以及承载其活动的形势和物质形态,即特定时空条件下的校园精神气候与文化氛围。教育学研究表明,校园文化能以特有的象征符号向学生潜在地或公开地灌输某种思想和价值标准。这种教育的独特之处在于它能绕开意识的障碍,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虽然是滴水击石、润物无声,却有强大的凝聚力和明确的指向性,让学生在“近朱者赤”的过程中受到良好的教育。
因此,学校应该根据社会的需求,遵循高品位的原则,不断创新校园文化,让学校成为学生自己的家园。譬如,学校结合学校发展历史和现实状况,融入家乡的发展变化来教育学生。甚至可以把这些编写成教材,作为学校校本教材开发的一部分。这样既可以开发校本德育教材,符合国家三级课程建设制度,又可以增强学生热爱学校、热爱家乡的情感。
关于“立壁角”
笔者是一位70后,相信所有的70后对“立壁角”都不陌生的,至今“立壁角”仍是一些教师会采用的惩戒措施。
端午节放假前,看到了两个立壁角的例子:①两个学生上课违反纪律,被教师惩罚站在办公室门口,一左一右,像门神一样,互相挤眉弄眼,嘻哈一片;② 三个学生敲打直饮水处的设备,被惩罚站立总务处办公室,一人鬼脸,一人无所谓的神态,一人咬着嘴笑,3个人互相配合,笑声此起彼伏,完全没有一点“立壁角”的自觉。
这样的状态,如果你是那个叫他们“立壁角”的教师,会怎么想呢?毫无疑问,肯定是更生气。冲动是魔鬼,一生气,情绪一激动,大多老师都会忘记一件大事情,那就是叫他们“立壁角”的初心。初心是什么,解决问题,达到较好的教育效果。由这两个例子,笔者脑海里跳出来的第一个想法就是,在常规教育中――永远把解决问题放在第一位。
没背课文就背;没写作业就补;没带作业本,让家长放学接孩子时带来;敲打公共财物,损坏就赔偿,没损坏就在公共区域打扫卫生或做临时“保安”,或取消使用公共财物的权利等等。(这条比较有意思,人只有在失去的时候才会懂的珍惜。公共设施所有人都有使用权,但不要忘记,每个人也有爱护公共财物的责任和义务。)
一定要“立壁角”的话,一个一个立,立在那里要交给他任务,让他在限定时间内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30秒,1分钟,老师发完本子的时间等),通过后立即执行。牢记,作为教师不和孩子斗气。不给他惹你生气的机会,不影响他当下的学习。
可有的年轻教师忍无可忍,怎么办呢?再支你一招:把“立壁角”的学生当校长,试想哪位老师敢叫校长立壁角呢?也可以把学生惹的祸当奥数题或论文答辩来对待,这样一想,心情就一下子就好起来了?
友情提示:慎用“立壁角”“见家长”“找校长”这些方法,因为学生一旦知道教师没有别的办法时,以后的教育会很难。而且这三板斧解决不了根本性问题,直面问题、解决问题才能在根本上赢得学生的尊重和信任。
关于班级制度
育人是融合在教学、与学生相处的每一刻里,不是割裂独立的。“立壁角”不能用,用什么法宝教育学生呢?班级制度是一条出路,因为制度是有力量的。
一般每个班有3项制度――①班风:简洁明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校训“爱德求真”4个字)。②班规:建议不要超过10条。来自学生,共同商讨,形成公约。③评比:《素养之星评比细则》《金钥匙积分细则》,多样激励方式(物质、精神的、儿童化的,例如另类兑换电影、换座位),意外的教育效果(如预发积分,有对后进生的激励作用;积分换电影、点歌、Q座位,有交友、分享;换升旗手、国旗下讲话,有组织、合作、自信、展示)。
如果说前两项是从大方向上把握班级建设的话,那后一项就是学生更为关注的具体的操作指导。《素养之星评比细则》《金钥匙积分细则》在我们城中校区,每个班都有,每个班都不一样,而且全体老师都会参与进来,是真正的班报化、师本化的制度,是学科教学走向学科教育的体现。
以金钥匙积分为例,有物质的、精神的、有个人的、团体的多样化的激励方式。请看这些特殊兑换:换电影、点歌、换座位的,里面包含了感恩、交友、分享的内涵;换升旗手、国旗下讲话的,一定有组织、合作能力的培养,一定有在大众面前展示自己的自信和勇气在里面。有意思的是有的老师还想出了预发积分的方法,给那些鼓足勇气的学生往前冲,但又没有后续力量的后进生一个再次起跳的桥墩,让他们有了保住这来之不易的积分的机会,从而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在这些特别的兑换里,有老师的智慧,更有老师的爱。
关于环境
与制度一样有力量的是环境,虽然环境的力量更多时候是润物细无声的。
安静的环境里,没人好意思大声讲话;整洁的环境里,没人好意思随地吐痰、扔纸屑;环境可以改变行为习惯。
为了让我们老旧小的城中校区有一个相对理想的环境,以潘校长为领头羊的后勤装备处动足了脑筋,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我们新改造的教室,把原来“我们的约定、班务栏、黑板报、学习园地、星星闪烁”五个板块集中在了教室后面一块板上,让狭小的教室显得相对整洁美观一些。经过一学期的使用后,我们又做了进一步的调整,把五大板块基本融合成2大块:制度部分和展示部分。让每一张上墙的纸鲜活起来,各自发挥出特有的育人语言。
职业素质教育历来深受重视。早在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要求“职业院校要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2006年,教育部16号文《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就明确提出了高职教育“高素质”的人才培养目标。2014年2月26日,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中,提出了要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其中就提到了“创新职业素质教育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如何培养出较高职业素质的旅游人才引起了很多学者的关注。如贺丽霞[1]认为要从课程设置、课堂教学、团队组建、学生考评中来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郑莉红[2]认为应从日常教学、仿真实训教学、社会实践等渠道提升高职高专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朱海岳[3]提出了“五位一体”旅游专业职业素质养成教育实施体系;雷晚蓉[4]在对国外著名旅游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经验的总结下,从专业定位、实践教学、师资队伍、课程体系等方面来构建高素质人才培养模式。这些研究从多个角度为高职院校旅游类专业职业素质的培养提供了很好的建议和措施,本文正是受这些研究的启发,考虑到职业素质教育的渗透性和长期性,构建了“一核双轮四驱全过程”的职业素质养成教育模式。
二、高职院校旅游类专业职业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重实践轻理论。不少院校将旅游类专业人才的培养定位为“能适应各类旅游企业服务一线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再加上毕业生去向基层性特点,使得一些院校过于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而忽略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另外,实践技能的提高具有短期性和显著性等特点,这也是院校重视对学生实践技能培养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教育内容和教学形式的单一化。很多院校意识到“职业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但对职业素质的理解不够深入,往往以开设几门素质文化课程作为素质教育的全部内容,而忽略了隐性课程的开发;在教学形式上,以传统的“讲授”形式为主,缺乏对于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引导和发挥。
(三)忽视了学生日常行为的培养。学生职业素质的提升不仅体现在职业生活中,也应该贯穿到日常生活中。一些教师在教育学生时,传授给学生“工作中要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要尊重企业领导、要记住‘客人永远是对的’”等理论,而对于学生上课迟到、课堂中玩手机、见到老师绕道而行等行为不予制止和引导,那么,职业素质的教育就很难有真正的成效。
三、高职院校旅游类专业职业素质养成教育模式的构建
在职业活动中,职业素质是具有决定性作用并相对稳定的重要品质,它是一个人通过自我的内在修炼和外界的教育、引导而逐步形成的[5],包括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理想、职业技能等。因此,职业素质的养成教育具有长期性、渗透性和连续性,是一个内外合力的过程。因此,本文秉承“理论与实践并重、校内和校外并驱”的理念,尝试构建“一核双轮四驱全过程”(图1)的养成教育模式,以期为各高职旅游类院校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提供参借鉴和参考。一核:以职业素质的提升为核心;双轮:理论和实践;四驱:家庭、学校、企业和社会同时发挥作用;全过程:职业素质的培养贯穿到从新生入学前到毕业后的全过程。
(一)入学前———营造良好氛围,提高职业认同感
1.提供专业填报咨询。通过长期教学发现,有不少学生是因为“别无选择”、“缺乏了解”才选择了旅游类专业。各高职院校可以在每年的高考志愿填报期间,请旅游类专业的骨干教师、企业的代表在主要的生源地城市为学生及家长提供专业报考咨询。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对将来所学专业有个清晰的认识,变被动接受为主动选择,也可以让家长参与其中,便于今后教育过程中的双向沟通。
2.树立行业先进典型。先进典型人物、典型事迹的正面影响往往比单纯的说教效果好。充分发挥微博、微信、QQ群等校园媒体的作用,在学生及家长中积极正面宣传行业的先进代表人物,让学生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中形成、内化正确的职业理念和积极向上的职业信心。
3.量身打造素质提升方案。根据高考录取结果,为每一个填报旅游类专业的考生提供个人素质提升方案。结合测试结果和家长提供的信息,全面了解学生的职业潜能和不足,为其制定素质提升方案。
(二)学校中———扎实理论和实践基础,增强职业意识
1.课程设置“多元化”。课程的学习是学生职业素质提升的主渠道。各院校应该构建一套合理的课程体系,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不仅要有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还应有通识课程,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其职业胜任力。
2.教师队伍“专业化”。师资力量是教育教学效果以及教学计划完成的重要保障,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职业素质的提升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学校应为学生配备专业化的老师。一是要提高教师的进入门槛,除了常规的企业经历、学历、科研能力等方面的考核外,更要注重教师“职业道德”的考核;二是要加大“双师型”教师的比例,“双师型”不仅是教师拥有职业资格证书,而是要参与相关职业活动。专业教师要定期到校企合作企业进行顶岗锻炼,熟悉行业发展动态,了解企业最新人才需求,增强实践能力,更好地服务于教学;三是聘请行业专家进课堂,行业专家担任部分课程的主讲教师或与其他专职教师共同承担一门课程的教学任务,将实际的工作场景搬进课堂。
3.实践活动“常态化”。实践活动是完善和补充课堂理论学习的重要载体,而这也是深受学生欢迎的教学形式。如新生开学第一周,安排学生到星级酒店、旅行社、旅游景区等企业参观学习,使学生对行业有个直观的认识;每学期安排一定的时间进行专业技能实训,有助于学生掌握操作技能,深化职业认知;开展义务劳动教育,由学生负责校园指定区域的卫生和草坪的维护,有助于服务意识提升;定期举办职业技能大赛,提高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学生对专业的热爱;开展“读书月”活动,督促学生广泛阅读书籍,充实大学生活,提升人文素质和自身内涵。
4.班级管理“企业化”。班级是学校教育管理中最基本单位,班级管理“企业化”使学生在学校不但能够学好理论知识,提高专业技能,同时能感受到企业氛围和企业精神。首先,设计出符合职业特点的校服,规范学生的职业形象;其次,制定出一套班级管理制度。例如,竞选出班长为“总经理”,学习委员、团支书等为“部门经理”;小组长为“主管”,宿舍长为“领班”等,分别管理相应的事务;上课要签到,穿职业装,不允许带手机……;最后,在期末考评时,除了卷面成绩和教师给的平时成绩外,还要有各自“领导”根据“员工”平时表现(班规的执行情况)的打分,最终优秀的员工可以发放奖状及“年终奖”等。
(三)毕业后———加强跟踪调查,评价职业素质
毕业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意味着学校学习的结束和职业生涯的开始。对毕业后的学生进行跟踪调查,是对职业素质的培养过程进行动态的管理,及时发现问题、总结经验,不断调整和完善,以使职业素质养成教育能够朝着正确的方向进行。
1.评价主体多元化。要客观、全面地对职业素质的培养情况进行跟踪测量评估,就要构建家庭、学校、企业和社会的“四方”职业素质教育评价体系。家庭是学生较为放松和随意的地方,学生的思维和言行的变化在家庭中能真实流露,而且一个家庭对应着一个学生,家长的评价就具有针对性和相对权威性。家长可以对比学生大一入学前和毕业后的意识和行为的变化,对变化的具体方向和表现进行记录或直接反映给学校教育者;学校是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主导者,更能深刻地察觉其中的成效与不足。学校的领导、学生辅导员(班主任)、任课教师、后勤工作人员等和学生有较多交流和接触的工作人员,都是参与评价的重要主体;企业是学生毕业后的去所,也是检验其职业素质的重要基地。企业的领导、人力资源部的工作人员、学生的企业导师、部门同事等可以对学生实际工作情况以及工作中体现出的职业素质进行评价;社会对学生职业素质的评价比其他主体都要苛刻,旅游类企业的消费者、其他行业的招聘者、兄弟院校的教师等可以作为评价的主体,他们的评价和建议是我们高职院校旅游类专业的教育工作者应高度重视和努力完成的重要任务。
2.评价内容多维度。学生的职业素质提升是一个从生理到心理、从知识到能力的过程,其评价也应该包括多方面。如:在具备社会公德的基础上,学生是否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在具备职业技能的基础上,是否具有较好的理论素养;在具备职业能力的基础上,是否具有良好的职业态度和服务意识;在具备社会适应力和岗位从业能力的基础上,是否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等。诚然,任何一个要素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任何一个主体也很难全面考察这些素质,因此,需要将各主体提供的评价内容进行提炼和挖掘,运用定性和定量的评价方法,得出的结论才具有较高的真实度和较强的说服力。
3.评价方式多样化。依据不同的评价主体,采用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充分挖掘学生职业素质中的隐性部分。家庭在评价时,可以通过观察法、面谈法获得真实的资料;学校在评价时,可以通过理论考试、问卷调查、技能比赛等方式,了解学生在知识、能力方面的实际情况;企业可以通过民主评议、现场服务观察、业绩考核等形式,给学生的职业素质进行阶段性评价,检验学生人际关系的维护能力、工作能力等;在星级酒店、旅游景区等随机采访旅游者,通过个别访谈和问卷调查收集顾客意见;采访其他行业的招聘者,了解高职旅游类专业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的表现及职业的适应情况。当然,在评价时,既要注重结果性评价也要加强过程性评价。过程性评价意在发现不足并及时纠正,避免在培养过程中出现问题;结果性评价旨在鉴定和验证,避免出现不良结果。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