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03 17:29:0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社区治理的建议,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从实践“三个代表”的高度大力推进社区建设,是新时期各级党委政府、社会各界以及人民群众密切关注的一项系统工程。当前,我市城市社区建设已进入迅猛发展的快车道,发展势头喜人。但如何进一步借鉴社区建设中的新思路、新做法和新经验,真正建设好和谐社区,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尤其是社区建设中的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是建设和谐社区的关键一环。本办参与“和谐社区”主题调研课题,目的就在于协助调研组及时掌握情况,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提出新的思路,并写出调研报告,为市委、市政府和有关部门决策提供参考。
二、参与调研内容
(一)社区的基本情况
(二)对近几年来开展社区治安综合治理的基本评估
(三)当前社区治安综合治理情况
(1)社区治安综合治理的组织体系
社区治安防范组织情况。社区有哪些治安防范组织,各类组织的人数、人员待遇、经费来源情况;
各类治安防范组织如何开展治安防范;
社区警务情况。
(2)社区治安综合治理的工作方式
创建平安社区的情况;
有效组织开展群防群治的情况;
社区法制宣传教育的形式、内容。
(3)社区治安综合治理的工作内容
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情况;
吸毒人员管理教育情况;
对减刑、假释、保外就医、监视居住人员的管理安置情况;
对组织的防治、打击情况;
帮教组织设立情况;
未成年人的法律保护情况;
流动人口登记管理、出租房屋管理等情况进行调查摸底。
(四)社区治安综合治理的基本经验
(五)目前社区治安综合治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六)对今后加强城市社区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三、参与调研方式
在调研组的统一调度和计划安排下展开调研。总的要求,调查面要广;挖掘资料要深;掌握的数据、经验、主要问题要实;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要新。
1、深入群众、街道了解情况;
2、召开有关基层机构部门负责人座谈会;
邹平县城镇化建设概述
邹平县地处鲁中泰沂山区与鲁北黄泛平原的叠交地带,东接工业重地淄博,西邻山东省会济南,南依胶济铁路,北靠黄河。面积为1251.75平方公里,总人口70多万人。县辖13个镇,3个办事处,1个国家级开发区。地理位置优越,是滨州市经济较发达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和良好的政治社会背景,为邹平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2011年以来,邹平县按照“老城特色化、新区现代化、大力城镇集聚化、农村社区化”的思路和“统一政策、统一标准,依法行政、让利于民,先急后缓、分步实施”的原则,实施大投入、大搬迁、大建设,实现了城镇跨越式连片开发和组团式扩张。
把和谐城乡建设作为邹平新一轮快发展、大发展的切入点,实施了旧村改造、农村社区建设、重要节点改造和大型现代城市片区建设,强化措施,攻坚克难,“以拆促建”,城乡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围绕县城建设,邹平精心打造了县城北大门片区(黛溪三路与老北外环交叉口区域)、县城西大门片区(高速以北、黛溪湖以西、黛溪中学以南区域)、县城东大门片区(宏诚集团原址区域)和三山两湖一河片区、中轴线人工湖以南片区、西董片区、鹤伴二路与邹周路交叉口片区、高速路出入口片区、会仙一路西出口片区、黄山南路片区、老北外环两侧片区等11个精品片区。通过实施精品片区建设,将从根本上塑造现代化、花园式、富有丰富文化内涵的魅力邹平,大幅度提升城市形象。
二、小城镇建设中出现的环境保护问题
由于我县小城镇建设基础差,起点低,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小城镇建设过程中,出现了一些环境问题。针对我县在小城镇建设中的问题与矛盾,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有些小区建设中环境影响评价不规范,“三同时”制度没有落实。在我们日常工作中发现,特别是对于社区住房的建造中,取消环保前置审批手续;有的不按照规定报批环评报告,“三同时”制度落实不到位。这些因素会最终导致阻碍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步伐,因此,建议在环评过程中要严格环境监管,落实“三同时”制度,加强对建设项目的环评审批。
(二)部分乡镇没有完整的市政排水管网,排污管网采用雨污合流制污水收集系统存在明显缺陷,这与城市化建设目标极不适应。为提高污水处理能力,建议一是要加大污水处理厂建设力度,所有镇(办)建设相应的污水处理厂;二是在小城镇和社区的开发建设中,要建设完善排水管网,实现雨污分流。污水无法排入镇(办)污水处理厂的要自行建设配套的污水处理站。
(三)新建小区存在大气污染问题。由于近年来,居民楼的开发建设加快,有的居民楼是在未办理审批手续的情况下突击建设的,存在很多弊端。一是未有效实行集中供热、增加了大气污染电源。二是设计不合理,把锅炉或换热设备直接安装在楼内,取暖期内产生的噪声、震动很大,近年来此类环境呈上升趋势。三是集中采暖锅炉未安装烟气治理设施。污染物未经处理直接排放,严重影响我县大气环境质量和对外形象。建议小区实行集中供热,无法实行集中供热的要配套烟气治理设施。
【关键词】居委会;社区;社区自治;基层民主
社区居委会在社区管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社区治理、社区服务以及社区居民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和自我监督等各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一直以来,我国社区居委会在实际工作中发生了角色错位,给社区管理和基层民主建设等方面带来严重的影响。定位好社区居委会在社区管理中的角色,能促使居委会更好地发挥作用,对加强社区建设、推动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和基层民主制度完善等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应然视角下社区居委会角色
应然视角下的社区居委会角色就是指在现行法律法规或社会规范下,社区居委会在社区治理和基层民主建设中的所应具有的特征和作用。我国现行的对社区居委会角色及作用做出明确规定的法律法规主要有《宪法》和《城市居委会组织法》。这两部法律从居委会的建立与组成、作用内容与方式等方面进行了规定,成为我们了解并定位居委会角色的基本依据。
(一)法律法规规定的社区居委会角色所应具有的特征
我国《宪法》第一百一十一条明确规定:城市和农村按居民居住地区设立的居民委员会或者村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我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也规定:居民委员会是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不设区的市、市辖区的人民政府或者它的派出机关对居民委员会的工作给予指导、支持和帮助。居民委员会协助不设区的市、市辖区的人民政府或者它的派出机关开展工作。从以上法律法规条款可以看出,居委会的在社区治理中主要扮演着自我监督者的角色、自治主体角色、基本公共服务提供者的角色。
(二)法律法规规定的社区居委会角色所应具有的作用
根据《宪法》第一百一十一条的规定: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设人民调解、治安保卫、公共卫生等委员会,办理本居住地区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解民间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并且向人民政府反映群众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
根据《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规定,居民委员会的任务体现在以下方面:宣传法律、法规和政策,维护居民的合法权益,教育居民依法履行义务,开展社会文明建设活动;办理本居住地区居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解民间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协助行政部门做好各项与居民利益有关的工作,如社区环境卫生、社会保障、社区居民教育等;向行政部门汇总并反映社区居民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对行政部门的行动改进建议等。
二、实然视角下社区居委会角色
实然视角就是将一个事物放在社会历史这一大环境中,根据它在这一大环境下的运作方式、状态表现及其与周围事物的关系来定义这个事物的性质,说明其实际状况是怎么样的。实然视角的社区居委会角色,就是考察社区居委会在实际的社区管理、提供公共服务和基层民主建设中所承担的角色。通过对社区工作流程的考察和研究,居委会的实然角色可以归纳为以下方面。
(一)政府行政任务执行者
为充分了解当前社区居委会的实然角色,笔者对湖南省岳阳市岳阳楼区某街道办及其所管辖社区进行了考察。岳阳楼区社区各居委会在职能部门的设置上,与街道办的市政科、卫生科、民政科、治保科等部门相对应,居委会设有综合治理、计划生育、卫生工作、居民调解、文体娱乐、老龄工作、社区服务等各个小组,由居委会成员专人负责。居委会的日常工作大部分都是受是街道办的命令。每个星期,各个居委会的有关人员都要按时到街道办去开工作例会,向街道办领导汇报工作并接受街道办领导对居委会的工作指示。在接到市、区级工作任务通知时,街道办的各个部门人员还经常通过电话或到居委会直接指导工作或分派任务。同时,街道办也通过评比以及各种创建活动对委会的工作进行考核并分出排名先后,排名靠前的居委会,街道办就会发给一定数额奖金。不难看出,现在的街道办事处基本上已经成了居委会的直属上级部门,居委会也成了街道办的行政任务执行者。街道办通过掌控居委会的财权,对其发号施令,将使之不完全再是自治性的组织而是听令于街道办下属行政机构。同样的现象不只存在于岳阳地区,全国也屡见不鲜。比如,深圳市罗湖区湖景居委会只有6个编制,却挂有45个牌子,大约平均每人要顶8块牌子。据统计,深圳市内各社区居委会实际上承担着计生、治安等至少28项本应归于街道办的政府职能。这些现实都无疑论证了居委会作为政府行政任务执行者的角色。
(二)社区居民非真实意愿的代表人
通过对社区的考察,我们也发现了现今社区居委会的一个更加明显的角色特点:居民会虽然仍然代表社区居民表达意愿,但是更多时候却并不真实,它所表达的意愿通常都是经行政部门“过滤”后的居民意愿。
比如,在街道办进行人大代表选举中,居民委托居委会来选举人大代表。由于受到第一个角色的影响,行政化了的居委会由于受到“上级”街道办事处的制约,在选举的过程中,参与投票的居委会成员出于自身利益考虑,会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投票方案,而不是遵从社区居民真实意愿的投票方案。在这里,居委会虽然形式上还代表着社区居民行使选举权力,但是实质上却并不能真实的表达居民的意愿了。显然,一个不能真实表达居民意愿的居委会,是很难真正为社区居民们表达意愿与诉求的,此时的居委会成了居民非真实意愿的代表人。
(三)社区关系的协调者
社区管理需要一些社会民间组织和政府官方组织的共同努力,也需要处理好这些组织之间的关系。社会民间组织中,除了社区居委会外,还有如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公司等等组织。但现阶段,社区管理面临的显著问题之一就是社区居委会、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公司等甚至是一些政府组织都未能合理定位自身角色和处理好彼此之间的关系,而且各种组织之间的功能作用多少都有重叠交叉。社区居委会在这里就可以扮演一个很好的协调者。社区居委会的成员是由本社区居民组成的,与社区居民联系密切,但是又由于它是已经行政化了的组织,使它与街道办等政府部门也密切相连。这样一种“双面人”的地位无疑能使它在社区各种组织力量之间斡旋,发挥很好的协调作用。
三、居委会角色错位所带来的问题
社区居委会角色的错位虽然为上级行政机关的工作带来极大的方便也省去了不少事情,但是造成的问题远远超过它所带来的“方便”。具体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阻碍基层民主建设进程
居委会已趋于行政化,与社区居民的联系逐渐拉远,不再是“听令于”社区居民的组织。因而实际上对于社区居民来说,就失去了表达自身诉求的有力途径,使得居民不再能很好的通过社区居委会来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治理,使得社区层次的基层民主建设失去了它最可靠的组织基础,直接阻碍了整体的基层民主建设进程。
(二)社区居委会工作不堪重负
后果就是不可能很好地完成每一项工作,任务完不成,上级政府部门又将责任推卸给居委会承担,居委会在此时不仅要承担繁重的工作而且还要面临责罚的困境,极大地打击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因此,时下一些城市社区居委会干部戏称自己为“小巷总理”,意思是什么都管,简单罗列一下他们的工作,大的不下十几项,小项多达百余个。
(三)基层政府工作人员人浮于事
基层政府(街道办)将工作交由居委会去执行,导致居委会工作量的膨胀的同时也必然是基层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人浮于事,办事推脱。一般而言,只要有机会,人们都会将自己的任务推给别人去完成,而社区居委会的存在及其与基层政府的渊源(听令于基层政府),使得基层政府工作人员没有理由不将工作任务推向居委会这一机构。
(四)居民监督失效
居委会成员是由居民选举产生的,从理论上讲,居委会成员的业绩的考核应该由居民或居民代表来执行,基层政府只能对其考核程序与结果等提出建议或提供帮助。但在现实中,基层政府的考核和监督的效力及执行力远远大于居民。因此,从对居委会的监督的角度看,与广大居民群众对居委会的软弱无力的监督相比,基层政府可以对居委会的监督更加有效力。
四、社区居委会角色的矫正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本应作为社区居民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和自我监督的居委会蜕变成行政任务的执行者,使得居委会在社区治理和社会基层民主建设上无法正常发挥作用的问题日益凸显。本文从治理理论出发,提出采取如下对策来矫正社区居委会的角色:
(一)正确定位政府和居民委员会在社区管理中的角色
依据治理理论,在社区治理中应当追求社区治理主体的多元化,正确定位政府和居民委员会在社区治理中的角色,寻求政府、社区组织和社区居民在社区治理中主体关系的和谐。政府是当前社区治理的重要主体之一,它的职能是宏观性的,主要在于制定社区建设规划、培训社区管理人员、帮助社区完善必要的服务配套设施、培育社区中介组织和整合社区资源以促进社区发展。政府在对社区事务进行管理时不能将居委会管得过死,应转变管理观念和管理方法,改变惯用的领导、命令、控制等行政化管理手段。街道办事处应回收本应由其承担的却已转移给居民委员会的行政工作,下放一部分社会管理权给居民委员会。
(二)提高社区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和管理技能
依据治理理论,在社区管理中应当追求社区管理主体间责任界限的模糊性,强化各主体的责任意识。因此,实现居委会角色的矫正,就要在加强社区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其管理技能和责任意识上努力。居委会和基层政府的工作人员应该提高自身的责任意识,要建立科学高效的绩效评估体系和责任到人,避免人浮于事和推脱工作的现象,防止他们将工作和责任推给居委会。
(三)培育和完善社区居委会的独立性
治理理论要求平衡主体间权力的互相依赖性和互动性,为此,政府必须要逐步授权给社区居委会,使之摆脱政府的主导,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同时,要用法律法规进行制约,提高居委会自治与自律能力,建立基层政府与居委会的相互协作的互动关系,将居委会的财源从基层政府剥离开来,使居委会在行事时不再受到基层政府的制约,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其本身应该发挥的作用。
(四)建立政府与公民之间的合作互动关系
基于治理理论关于自主自治的网络体系的建立和政府作用范围及方式的重新界定的要求,必须建立政府与公民之间的合作与互动关系,以促进公民社会的成长。社区居委会是公民便利直接地表达自己意愿的有效机构,为恢复居委会这一角色的作用我们还必须重视教育,加强宣传,这是能够有效提高居民积极参与民主治理的意识,实现转变社区居委会角色良性转变充分发挥其应有作用的一条重要途径。
五、结语
实践证明,定位一个正确的居委会角色,能够使居民通过社区居委会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来行使自身民力得到保障,从而使我国的基层民主制度更趋完善。现在,虽然居委会的角色定位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但是我们坚信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社区居委会在社区中的角色将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
参考文献
[1] 张培元.6个人的居委会竟挂45块牌子[J].新民晚报,2004-10-15(10).
[2] 杨小华.社区建设中的“三巨头”(社区居委会、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角色探讨[J].社会纵横,2007(11).
[3] 龚志成.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城市社区居委会转型研究――以上海市为例[D].上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4] 俞可平.治理与善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0(1).
[5] 杨云霞.社区居委会不堪重负[J].宁夏日报,2004-10- 09(10).
[6] 马军涛,周剑.城市社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9-11(9).
[7] 马健.城市社区自治存在的问题与创新探讨[J].重庆行政,2007(5).
[8] 张勤.转型期城市社区自治:内涵、问题及建议[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32).
[9] 徐君.社区自治:城市基层社会管理的发展走向[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7(4).
[10] 白健.论我国城市社区居民自治存在之问题及对策[J].湖南农机,2007(9).
[11] 李薇薇.社区自治组织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及其发展对策[J].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
[12] 郭卫建.城市社区自治的困境、实践、方向和对策[J].现代物业,2007(13).
[13] 王君健,齐军营.从社区行政化到社区自治[J].社区,2007(5).
2014年11月,住房城乡建设部、中央农办、中央文明办、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环境资源保护部、农业部、商务部、卫生计生委、全国妇联在全国启动了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专项行动,四川省列为2015年第一批接受验收省份。遂宁市作为第三批验收城市,于2015年6月顺利通过国家“十部委”组织的验收。验收期间,我区加大农村垃圾治理设施建设进度,成功筹办了全省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现场会,农垃治理工作机制在全省予以表扬推广。
农垃治理迎国检工作刚刚过去,各乡镇、街道都花了大量资金,建了大量池子,但运行管理中存在很多问题,已影响到群众生产生活。今年5-9月,全区效能热线共收到群众关于这方面的投诉有190余件(次),群众对此类问题反映强烈。10月15日,市委督查室、市目督室、市整治办对我区农垃治理工作情况进行了暗访,我区分水镇、东禅镇、保石镇、聚贤镇、横山镇、会龙镇6个乡镇农垃治理工作推进不力在10月26日《遂宁日报》第二版要闻栏予以全市通报批评。9月14日,四川省下发了《关于全面深化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意见》(川城乡治办〔2015〕28号)文件,要求全省各地均要建立起农垃治理长效机制,所需经费由区、镇、村三级共同承担,要成立专门的治理机构负责这块工作。
我区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面临的形势已刻不容缓,为借鉴先进,分析问题,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与措施,10月19—22日,由区法制办冉光培主任牵头,组织区整治办、区人大办、区政协办、区财政局、区效能热线办等单位组成调研小组,选择了地理条件与我区差不多,机制比较成熟的安岳县及我区白马镇、拦江镇、东禅镇、分水镇、玉丰镇、马家乡、大安乡、柔刚办等8个乡镇开展了为期10天的调研工作。
一、调研活动安排情况
10.19日,组织部分乡镇、街道分管负责人和整治办主任,区直有关部门分管负责人召开调研工作安排会;
10.20日,前往安岳县考察学习农垃治理成功经验;
10.22日,深入白马镇、拦江镇、东禅镇、分水镇、玉丰镇、马家乡、大安乡、柔刚办等地查看现场,走访群众,听取乡镇主要负责人关于这块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10.23-28日,区整治办汇总各方意见,起草《调研报告》;
10.29-30日,将《调研报告》反馈至各乡镇及调研小组成员单位征求修改意见。
二、安岳县农垃治理情况
安岳县辖69个乡镇,926个行政村、35个社区,总人口162万。安岳县从2011年全省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罗江现场会”后就开始着手农垃治理工作,成立了以县长任组长,分管副县长任副组长,相关责任部门为成员的领导小组,明确县治理办负责该项工作的统筹、协调、指导,由县住建局长兼任治理办主任,落实人员编制8名,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确保了该项工作有序推进。
从2011年开始,安岳县财政累计投入3120余万元,建设垃圾定点收集池31125个,分类减量池2454个,再生资源回收点1022个,小型垃圾填埋场10个,购置垃圾清运车103辆,手推车926辆,人力三轮车412辆。县财政每年投入垃圾清运及处理费1600余万元,其中垃圾清运费用1000万元,主要用于垃圾转运及设施设备购置、维护等;600万元主要用于无害化处理费用,按54元/吨计算。
2011年-2014年,安岳县每年财政定额补助农村清扫保洁费用1400余万元。根据国省干道、县乡道路、非公路沿线区域产生垃圾量大小和各村人口多少,确定了保洁人员数量。其中,国省干道公路沿线10个组以上的村配4名保洁人员、10个组以下的村配3名保洁人员,县财政将补助经费核定到乡镇,补助标准为每名保洁人员每年4000元;县乡道路公路沿线10个组以上的村配4名保洁人员,10个组以下的村配3名保洁人员,县财政将补助经费核定到乡镇,补助标准为每名保洁人员每年2500元;非公路沿线按1名保洁人员把补助经费核定到乡镇,补助标准为每名保洁人员每年4000元。全县共配场镇保洁员346人,农村保洁员2153人,实现了清扫保洁全覆盖。从2015年开始,安岳县政府明确各村级运行维护经费每年5万元主要用于解决村级保洁人员经费,该项经费不再列入县财政预算。
在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方面,安岳县财政将乡镇河道整治、绿化整治、设施整治、秩序整治等经费实行了定额补助,其大乡镇10万元/年,中小乡镇5万元/年,非驻乡集镇3万元/年。
安岳县通过到南部、乐山、绵阳、深圳等地进行实地考察,提出下步将建成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置系统。计划引进垃圾焚烧发电等资源化利用项目,该项目已完成选址、地勘、规划设计等前期准备工作,即将进入招标建设,目前已有10多家企业前来咨询,协商。安岳县还计划在9个片区乡镇积极筹划建设乡镇垃圾压缩中转站,以尽力降低垃圾转运成本。
三、我区农垃治理情况
从2008年全省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以来,我区就着手农垃治理,但仅局限于乡镇场镇(莲花、安居镇除外)及国省道公路沿线105个村庄。全区共设置有72个垃圾固定转运点,由所属乡镇将垃圾转运至转运点,由城管局组织乡镇与意佳源环境卫生服务有限公司签订服务外包协议,由外包公司将固定垃圾收集点内垃圾清运至市垃圾处理厂进行无害化处理,协议经费共266万元/年,其中区财政解决225.8万元,乡镇自筹40.2万元。
2011年全省“罗江现场会议”后,我区曾启动实施“户集、村收、镇转运、区处理”的农垃治理模式,但因投入过大,财力不足,仅在玉丰镇、安居镇、西眉镇、磨溪镇4个乡镇进行试点,建设了少量垃圾池,配备了少量保洁人员。终因覆盖面不大,机制运行不起来,被搁浅。
2014年11月18日,全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提出全面启动农村生活垃圾5年专项治理,使全国90%村庄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2015年3月20日,全省召开验收动员大会,提出以“95%以上行政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为目标,以“五个保障”(有垃圾收运处理设施,有清扫保洁队伍,有再生资源回收点,有村规民约,有资金投入机制)为重点,以4月、5月、6月三个批次为时间节点开展验收,遂宁作为第三批验收城市,提出以“100%以上行政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为目标。
安居区积极响应上级政策,全面启动并推行“户定点、组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区处理” 农村生活垃圾生态处理模式,按照“五个保障”要求,在镇村一级新建垃圾池5696个,再生资源回收点471个,区财政按照每个池子补助200元,每个再生资源回收点补助500元的标准,补助乡镇建设经费135万元。区整治办向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主管部门争取到项目资金110万元,主要用于补助遂资眉连接线、G318线、遂安快捷通道沿线乡镇。
因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量大,机制不成熟,财政投入不足,引入市场手段不充分等因素,导致农垃治理问题越来越突出。
(一)乡镇面临巨大压力。按照农垃治理覆盖100%行政村的要求,原不在治理范围内的垃圾也必须得到有效治理。垃圾池建成后,由于乡镇经费保障不到位,存在资金缺口,导致保洁人员聘请不到位,大量垃圾迟迟得不到转运,上级检查,群众投诉经常反映问题,社会影响较差。加之农垃治理保洁面宽、转运路程远,人员需求量大,村级运维经费又要承担“六联机制”、“村村响”、“村道路维护”、“村级活动室”建设等,乡镇普遍没有经济来源。特别是街道办,区财政未匹配村级运维经费,没有垃圾处理费征收来源,治理经费全靠办事处兜底。
(二)外包公司提出追加经费。随着村(组)垃圾池的建成,原未纳入转运范围的村(组)垃圾也急需转运及处理,导致区统一选聘的转运公司垃圾转运量及处理量增大。据现场核实,全区每日新增垃圾量17.3吨,年需增加转运经费61万元,年增加市垃圾处理厂的无害化处理经费29.5万元,共需追加经费90.5万元。转运公司压力增大,提出需追加转运及处理经费,才能确保日产日清。
四、我区下步工作建议
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借鉴安岳县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区实际,现就我区下步工作提出以下几点建议,提请区委、区政府研究。
(一)建立完善社区、村庄管理机制。在各乡镇、街道大力推行农村社区“1+N”综合管理和村庄院落“一长五员”管护机制。组织开展“幸福美丽家庭”评选、“法律七进”等活动,打造平安和谐幸福社区(见附件一)。
(二)全面推行“户集、村收、镇运、区处理”模式。农村生活垃圾采取两级运行。一是镇村清运。由乡镇增配保洁人员,每日负责村(组)清扫保洁,将村(组)垃圾池内垃圾转运至镇中转站。二是区转运及处理。由统一选聘外包公司将镇中转站垃圾转运至市垃圾处理厂进行无害化处理。
(三)引导村民做好垃圾分类,源头减量。由各乡镇指导各村,由各村指导各户,要求农户在家门口设置垃圾坑,将可以降解的垃圾分解至垃圾坑里面,将可回收利用的垃圾分解至再生资源回收点内,将不可回收、有毒有害垃圾扔进垃圾池内,从源头上做好农村生活垃圾减量收集工作。
(四)调整农村环境综合治理月考核办法。将各乡镇、街道农村社区“1+N”综合管理和村庄院落“一长五员”管护机制建立、落实情况纳入我区农村环境综合治理月考核的重要内容,逗硬实施考核(见附件二)。
(五)建立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专项督查考核机制。对乡镇、街道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进行严格考核,考核方式由区整治办组织相关部门实施,实施季度综合考核,平时不定时考核。对考核结果进行排位。分别评选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对获得名次的进行奖补,奖补资金从城管局预算外农垃治理专项资金30万元/年中列支,每季度支出7.5万元,其中:一等奖2万元;二等奖1万元;三等奖0.5万元。获奖单位以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指挥部下发的考核文件为依据兑现奖励资金,该项经费列入区财政每年预算(见附件三)。
(六)加大财政支持引导力度。
1.在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方面。为减轻财政负担,我区保洁人员配备建议借鉴安岳县模式,国省干道公路沿线10个组以上的村配4名保洁人员、10个组以下的村配3名保洁人员,补助标准为每名保洁人员每年4000元;县乡道路公路沿线10个组以上的村配4名保洁人员,10个组以下的村配3名保洁人员,补助标准为每名保洁人员每年2500元;非公路沿线按1名保洁人员,补助标准为每名保洁人员每年4000元。场镇社区根据实际需要配备,补助标准为每名保洁人员每年9600元,全年所需保洁人员经费847.03万元。建议区财政每年承担50%,计423.515万元,剩余50%由乡镇从村运维经费中予以解决(见附件四)。
(一)美国高等教育治理模式中利益相关者的角色定位分析
美国联邦政府没有直接管理教育的权力,而是建立了以州为单位、分权为特征的各具特色的治理体系:复合型治理模式、规制型治理模式、无缝隙模式和社区服务模式以及市场型治理模式。复合型治理模式又称为分割模式。如加利福尼亚州的UniversityofCalifornia、CaliforniaStateUniversity和CaliforniaCommunityCollege各自拥有不同的服务对象、学术项目及权利,州政府是资金提供者和管理调节者,加州继续教育委员会在三大公立高等教育机构之间起着协调作用。三大机构均享有宪法赋予的自治权,各自拥有一套具有较强独立性的与州政府及立法机关沟通的工作程序,机构的具体职能和工作不受政府干涉。教师参与治理主要通过教师评议会、教师工会等组织,就涉及教师利益的相关内容进行讨论。规制型治理模式又称为统一模式,有22个州采取这种模式。以佐治亚州为例,佐治亚州公立高等教育机构由一个统一的协调委员会负责管理,州宪法赋予该董事会极高的自治权。GeorgiaEducationCoordinatingCouncil(简称ECC)由州长和州高级官员组成,包括了校长和佐治亚大学系统的董事会成员。ECC负责全州的教育事务,在理事会之间进行教育政策与项目的沟通。ECC中没有教师成员,但教师个人可以在ECC季度公开会议上发言,还可参与ECC下属委员会中的审计、发展和执行特别事务,教师的建议通常能得到实质性的批复。州长通过宪法赋予的权力直接与ECC打交道,州政府在高等教育中扮演着资源提供者的角色。ECC利用宪法赋予的自治权平衡学术和社会公共利益,保证了大学作为学术组织的延续和运行,维持了良好的学术内部治理,创造了宽松的学术研究环境。无缝隙治理模式的代表是明尼苏达州和佛罗里达州。Minnesota把学前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治理联结起来,不同层级的教育在评价标准、师资标准、课程标准等方面良好衔接,确保学生顺利升学,维护教育的效益与公平。LocalEducationAgency(简称LEA)负责向公众、政府和立法机构提供与高等教育相关的财政明细、战略规划、项目和数据分析以及政策等,州政府依据法律向独立大学董事会(具有公法人资格)制定规则和拨款,不参与经费的支配。教师参与系统层次的决策主要通过教师工会,也可自由参与公开的董事会会议。该治理体系提高了教师、学生、学术专业人员等利益相关者在大学教育发展、教学、科研、职称评定等方面的决策权,创造了良好的学术和工作环境。社区服务模式的代表是NorthCarolina,其公共高等教育主要服务于所在社区,由社区和学生家长决定公立高校的发展方向。社区理事会负责审批学校预算、发展规划、决策方案和课程材料选择以及新教师聘用。社区学院的使命是支持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于州内各社区。社区学院董事会拥有选举校长、确立学校项目等权力,非常重视社区、学生和家长的需要,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管理。社区学院董事会中没有教师代表,但教师可以作为教师协会的代表参与董事会会议和分委员会会议。社区服务模式在董事会、教师和行政管理者之间形成利益平衡。市场型治理模式的代表如密歇根州和特拉华州,高校有独立的董事会,其成员多通过全州选举产生,拥有治理大学的决定性权力,可以根据州政府的法律和拨款、高校实际情况以及社会、市场的需求独立做出决策。依据州宪法,董事会拥有议会和行政部门不可介入的权力。市场型治理结构使高校既可以接受政府大量拨款的资助,又可以免受州立法机构的控制和政治的影响。高校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学术研究中,高校不同专业的学费能反映出学科或专业的市场价值。公立院校的董事会成员通常是选举产生的,能够代表公众利益,可以很好地将学术使命和社会使命统一起来,既有助于实现大学作为学术组织的发展目标,又有利于对市场需求作出快速反应。但由于缺乏宏观调控,这一治理模式会形成过度竞争,导致资源浪费,不利于资源有限、实力较弱的大学成长。
(二)美国高等教育治理利益相关者角色定位的特点
美国高等教育治理利益相关者角色定位的特点是:(1)政府不是高等教育的直接管理者,而是通过提供资源和制定规则对高等教育进行宏观调控,间接参与高等教育管理。不同模式下,州政府或扮演资金提供者和管理调节者的角色,或根据法律向独立大学董事会拨款和制定规则,但州政府不能支配经费和操纵大学的具体管理。(2)除市场型治理模式外,其他模式均设置了宪法赋予自治权、拥有较强独立性、在职能及工作程序中不受政府干涉的委员会,负责教育事务,使其较好地充当了高等教育治理结构中的矛盾调和者。(3)高校有独立的董事会,其成员基本通过选举产生,拥有治理大学的自力。(4)教师通过教师工会、教师协会等组织积极、全面地参与大学决策。(5)较高的社会参与度。20世纪80年代以后,美国公立大学的政府拨款逐步下降,社会参与度日渐提高,高校主要通过与工商企业以及各种形式的基金会合作来稳定和发展财政及其他事务。根据BurtonR.Clark的三角模型分析,美国高等教育与市场的融合度较高,对政府拨款的依赖逐步减少,形成了高等教育的市场竞争规则,派生了独具特色的经费市场、生源市场和师资市场。尽管美国存在不同形式的高等教育治理结构,但是总体而言,均对社会经济变化的敏感度较高,能够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课程设置和研究方向,服务于教育产品需求方,所提供的智力资源和教育产品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使教育更好地满足社会发展和学生成长的需要。其中,社区服务模式和市场型治理模式尤为显著。
二、高等教育治理利益相关者的角色再造建议
根据高等教育治理利益相关者的关系分析,可以发现我国现在的高等教育治理基本是政府中心模式,高等院校和社会都是从属者。要使利益相关者都能够参与、分享高等教育的成长,政府就应明确其宏观调控的职能,引入市场机制。美国高等教育与社会(包括市场)融合度较高,因而借鉴美国高等教育治理的经验是非常必要的。
(一)政府角色的再定位建议
政府中心型高等教育治理结构中,政府角色再造是理顺利益相关者关系的核心。政府作为教育主管部门,应给予高等教育机构更大的自。政府在高等教育治理中的主要责任,应由教育资源的直接提供者、教育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和控制者转变为教育质量的保证者,制定规则并进行宏观调控。在教育管理方面,可以更多地依靠行政合同而不是行政手段和命令来管理高校,将办学权交给学校,使高校成为真正的独立法人实体。从角色定位的角度,政府应该从规则制定者与执行者转变为规则建议者与监督者;从治理层面的角度,政府应该由具体操作转变为宏观调控;从治理方法的角度,政府应该从行政管理转变为合同管理或目标管理。各级政府和所管理的高校之间可以采取每5年(与国家的5年计划保持一致)签订管理合同的形式,从总体上对高校的专业方向、发展目标以及财政拨款进行协商。高校在合同目标约束的基础上,进行自我管理。政府在合同中对高校的发展目标和教育理念进行约定,形成制度性文件,在目标清晰的基础上,不应再对高校财政的使用情况和具体的教学过程,甚至教学文件的细节做干预。
(二)成立负责教育事务的第三方机构
美国高等教育治理结构中除市场型治理模式外,其他模式均设置了不受政府干涉的委员会,负责教育事务。由于该机构独立于政府和高校,因此能够较好地调和利益相关者的矛盾。就我国目前的情况而言,建议成立负责教育事务的第三方机构,由该机构建立教育质量、绩效与经费管理的评估机制并定期向政府、高校和社会公众公布关于专业设置、发展方向、经费使用、教育质量的相关信息。
(三)尊重高校的自治权
高校不同于企业及行政单位,其根本职能是发展学术、培养人才、服务社会。在现有的高等教育治理结构中,高校具有学术属性、行政属性和社会属性。学术属性是高校的根本属性;社会属性由其在应用学术研究的成果服务社会的过程中演化而来;行政属性则是由高等教育政府中心化的治理结构形成的。学术研究是高等院校的灵魂,也是高校区别于其他组织的根本特征。高校只有不断探索、研究、产生、传播和运用知识,立足于学科发展的前沿,才有持久的生命力。因此,高校应该按照学术发展的规律形成其治理结构,学科组织、建设和管理应成为高等教育治理的立足点和出发点。社会是高校赖以生存的基础,学术研究必须取之于社会,用之于社会,一旦脱离社会,学术研究将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没有生机与活力。因而,高校的价值诉求是坚守与融入,即坚守学术研究,融入社会发展。同时,高校应去行政属性,成为具有学术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独立法人。教师作为高等教育的基石,应该有参与治理的途径。在美国高等教育治理的不同模式中,教师均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表达诉求,积极、全面地参与到高校的内部治理。建议高校赋予学术委员会真正的治理权,实现“教授治校”,将教学、课程设置、招生、学位授予、科学研究等事项交由教授委员会决定。在“教授治校”的基础上,进而实现“教师治校”,工会主席应该由教师选举产生,使工会成为教师参与内部治理的组织,而不仅仅是一级行政机构。学术研究不能急功近利,短期性的量化指标无助于提高研究质量。同时,教师应该有权参与到教师绩效、晋升标准的制定中。高校成为“教授治校”“教师治校”的具有学术和社会属性的独立法人,将有助于扭转重数量、轻质量的研究导向及功利化的绩效管理趋势。
(四)引入社会资源
协同创新在高等教育治理利益相关者角色再造的理念下,非政府组织甚至个人也可以通过合法的途径提供教育产品或服务。美国私立高校在高等教育系统中有着重要地位。近年来,我国民办高校发展迅速,但仍旧无法与公立高校相提并论。社会力量办学既有助于高等教育多元化,也有助于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接轨,从而更好地实现其服务社会的功能。美国斯坦福大学在世界一流大学中属于较年轻的私立大学,它创立的思想是与社会进步相融合,理念是“功用”,教育目标是培养“有教养的和有用的公民”。虽然斯坦福大学是一所私立院校,但它争取到了联邦政府的科研经费,抓住机遇发展工学,审慎掌控科研的学术性和功用性的平衡,通过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政府资助的科研项目来实现其教育理念。斯坦福“有用”的理念使其与社会紧密结合。1965年,“硅谷”在斯坦福诞生,形成了世界性高科技社区,树立了高校服务社会的典范,形成了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富有活力的知识生态。社会资源投入高等教育,既有助于缓解政府财政的压力,又可以使高等教育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在高等教育治理利益相关者角色再造的视角下,可以选择不同的行业,推荐各行业的龙头企业、行业协会与相关高校合作,研究形成实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吸引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到高校的投资、创立及管理中,从而使高校融入社会,协同创新。
三、结语
(一)由学校教职工成立学生生活管理委员会
我国宪法规定,居民委员会是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群众性自治组织。可以明确的是我国是积极鼓励社区居民进行自治的,在高校管理中,我们也可以根据当代大学生的特点,积极地鼓励学生自治,并加以适当的引导。所以,在高校学生的管理模式改革中,我们可以大胆借鉴社区的管理模式,建立高校学生生活管理委员会,尤其要强调的是这一组织可由学工部门和后勤部门的相关人员并吸收一些学生会干部来组成,由管理部门负责起草学校学生管理的相关章程和各种管理制度、管理办法和管理条例,并且履行主要的监督职责。
(二)组建由学生代表构成的学生自治委员会
根据30多年来的社区治理经验来看,业主委员会的积极参与是实现我国社区治理有效完成的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社区的治理工作,为本社区的治理提供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不仅可以针对本社区的具体情况,提出与该社区居民关系最为密切的问题,也可以根据不同社区居民的具体情况,将不同社区居民的合理诉求予以满足。所以,在高校的学生管理过程中,可以选出优秀学生代表,组成学生自治委员会,由学生代表来听取同学们的有关生活和学习上的问题,反馈给学生生活管理委员会,生活委员会将学生的合理诉求建立相应的档案并下达给执行部门并监督落实。但是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必须有生活管理委员会负责遴选,在真实反馈大多数同学的合理诉求的情况下,剔除某些同学的不合理要求,并且生活管理委员会有责任监督学生自治委员会的运营情况和调研工作的开展情况。
(三)积极引入第三方组织机构参与学生日常生活的管理
根据笔者调研情况来看,目前的高校学生日常生活管理工作主要由学校的后勤部门完成,这就无可避免的出现了或多或少的“寻租”行为,所以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改革的进程中,我们可以大胆的学习社区治理的相关经验,在学生管理的过程中,引入物业公司或相关的专业公司来实现高校学生的日常生活管理。笔者建议,日常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实施者,应由专业公司来完成。由学校招投标管理部门组织和实施公开招标,选择具有相关资质的专业公司前来竞标,择最优而录用。由专业公司全面负责学校的教学楼和校园环境卫生工作,学生的宿舍分配与管理工作,和学校食堂的管理和运营工作。由学校按照相关标准负责物业公司的酬劳问题,后勤部门主要负责制定各专业公司的职责范围和完成标准,并在专业公司的服务过程中,履行监督其服务行为的职责。每学年结束的时候由各相关业公司进行任务完成情况报告,并由后勤监督部门及选取一定数量的学生对专业公司所提供的服务进行评价打分,若是该专业公司能够取得较为理想的评价,可由该公司继续完成第二学年的原承担的相同服务管理工作,若该专业公司的评分不理想,则服务合同终止。由学校重新组织招标,选择更具有竞争优势的公司进行来年的学生管理服务工作。这样一来既可以避免由单纯的一个部门进行学生的管理工作所带来的弊端,也可以不断激励真正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部门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改善同学们普遍反应的宿舍管理人员态度差,对食堂饭菜质量不满意,而且价格偏高等诸多问题,从而达到有效为在校学生服务的目的。大学阶段是人生的黄金时期,是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所以,努力提高大学生的成长环境对大学生们的成长成才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历时20余年的商品房建设时期在社区管理方面已经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所以积极的将成功社区的管理模式引入到到高校学生的服务管理工作中来,将对我国高校学生的管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在实现高校学生的管理作用时,除了要发挥学校有关部门和老师们的引导和监督作用,更要积极的充分发挥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积极鼓励高校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合理诉求,培养高校学生的公民意识。使得高校不仅是大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神圣殿堂,也为高校学生的成长成才成为重要的重要孵化基地。
作者:柴斯羽 田园 单位:河北联合大学
【关键词】 精准扶贫 移民搬迁 “社区工厂” 识别 考核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一、问题的提出
移民搬迁是指在生态脆弱区或贫困地区防范自然灾害和解决贫困共生问题的重要手段,是扶贫开发“五个一批”脱贫路径的重要组成部分。2011年7月,陕西省政府正式通过了《陕南地区移民搬迁安置总体规划(2011年―2020年)》,计划从2011年起用10年时间,搬迁移民60万户240万人。在该项政策背景下,陕西省政府于2011年正式启动了陕南百万移民搬迁工程。在移民搬迁过程中生态环境的保护、农民生活条件的提高等成效显著,但如何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对移民搬迁政策绩效提出了挑战。从移民搬迁精准扶贫的各个主体角度来看,移民搬迁存在着以下问题:一是地方政府治理的碎片化困境成为困扰精准扶贫有效实施的最大障碍。李博、左婷认为在搬迁过程中制度衔接的缺失与行政联合的缺场使扶贫治理陷入了碎片化的困境,背离了精准帮扶与精准管理的目标要求[1]。二是搬迁移民的可持续生计和社会融入成为移民的生存难题。付少平、赵晓峰认为目前移民工程的实施来看,普遍面临着移民后失业、再贫困,生计能力下降,生计不可持续的问题[2]。姚蓉认为搬迁移民融入迁入地的过程涉及移民文化观念、经济活动、社会生活等方面的转变,对多数移民而言是一个艰难的过程[3]。三是企业的产业基础薄弱,移民就业渠道狭窄。何得桂、李卓认为陕南移民搬迁工程仍处于“重安置轻保障”的阶段,企业的后续产业发展薄弱,安置点周边带动就业的项目较少,难以为移民提供充足的就业岗位[4]。
为解决移民搬迁中存在的困境与问题,陕西省平利县在实践中坚持一手推进移民搬迁,一手发展“社区工厂”,初步探索出了一条以就业推进移民搬迁和精准扶贫的新路子[5]。“社区工厂”可以被定义为:在平利县移民搬迁集中安置社区内创办工厂,引进劳动密集型产业入驻社区,带动社区贫困群众就业增收,助推脱贫的组织方式。“社区工厂”实现了政府、企业与搬迁贫困群众共建共赢,成功探索出一条“就业式精准扶贫”新模式。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与发展,平利县的搬迁移民工作和“社区工厂”的运作在扶贫方面已初具成效。截止2016年,全县先后建成移民搬迁集中安置区130个,搬迁贫困群众4.8万人,建设农村社区75个,创办各类“社区工厂”41家,其中电子元件加工厂18家,手套、棉鞋等加工厂7家,其他行业16家,吸纳群众就近就业3000人以上(搬迁群众1800人、贫困群众600人)年创造产值1.8亿元以上,先后帮助2500余户贫困户摘掉了“贫困帽”。
基于安置搬迁移民建立起来的“社区工厂”,进一步结合了精准扶贫的政策导向,在地区精准扶贫模式创新中树立了典范。本文将从精准扶贫所涵盖的四个维度出发,立足于治理理论,剖析“社区工厂”的现状与不足,并针对性地提出优化建议,以期能为其他地区开展精准扶贫工作提供借鉴。
二、精准扶贫政策下的“社区工厂”现状分析
1. 精准扶贫分析框架
精准扶贫是一场涉及到资源、技术、制度和文化的贫困治理,在精准扶贫政策的框架之下,包含了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精准考核等几大要素。本文在厘清精准扶贫框架的基础上分析了“社区工厂”模式目前在对接精准扶贫政策过程中存在的现状问题。(如图1所示)
2. 精准扶贫下的“社区工厂”现状
精准扶贫是由政府推出的一项基本政策,近年来,全国各地纷纷实施脱贫攻坚工程,积极探索地方精准扶贫新模式。“社区工厂”是平利县探索出的一种创新型的精准扶贫模式,从“社区工厂”构建至今,分别从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精准考核等四个方面有效帮助当地进行精准扶贫。在不断发展过程中,平利县政府和“社区工厂”相互协作、不断创新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但是,不够成熟的新型扶贫模式依然存在很多题有待解决,下面本文将从四个方面对“社区工厂”参与精准扶贫的现状和不足进行分析:
(1)“社区工厂”立足精准识别,建立扶贫基础
精准识别是精准扶贫的起点和基础。平利县围绕“发展社区工厂带动脱贫一批”的总体要求,深入移民搬迁中的贫困对象,“社区工厂”目前已提供就业岗位2000余个,现在岗就业1000余人,累计吸纳在册贫困人口就业172户529人。搭建了工厂发展与贫困群众就业的桥梁纽带,实现“社区工厂”与搬迁群众的脱贫发展与互惠双赢。
从扶贫对象识别方式的精准来看,因为贫困群体的致贫原因和贫困程度是不尽相同的,而“社区工厂”下的贫困户都是经过了政府的筛选评价过程,在“社区工厂”的需求与政府责任的联动之下,政府工作人员通过对贫困户居住条件、家庭生活情况、收入水平、致贫原因等方面采用实地考察的方式,促进并建立了一套多元化、多层次、自主性的贫困评价体系,有效的推进了对贫困户的精准识别。
从扶贫对象的识别流程来看,“社区工厂”的贫困户对象都是由相应的扶贫部门选派干部队伍入村入户开展调查工作,切实掌握第一手扶贫资料之后,并根据扶贫资料对各村贫困户建档立案。根据贫困状况登记入册,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贫困户档案体系的不断完善,基本确保了识别过程公开公正,规范透明。
当然,目前“社区工厂”在精准识别对象方面依然存在弊端,目前在确定的贫困户的过程中依然以物质条件为评价依据,这种识别方式没有考虑到部分群众存在的精神贫困状况,可能出现将有些精神贫困对象排除在外的情况。
(2)“社区工厂”创新精准帮扶,提高扶贫效率
精准帮扶是精准扶贫的中心和关键。“社区工厂”模式在不断发展中从项目安排、资金使用、措施到户等精准帮扶方面都取得一定的成效。
在精准扶贫项目安排上,“社区工厂”坚持方针,安排精准、因地制宜。坚持总部建在园区,车间办在社区,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主导、能人引领、基地孵化、连锁推进”的思路,以针织品加工、机电配件加工、传统手加工等为重点,大力引进劳动密集型企业,引导外出能人返乡创业,促进贫困群众积极就业实现脱贫。
在精准扶贫资金使用上,针对“社区工厂”里工作的贫困户,由政府提供资金、专家对他们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知识和工作技能来帮助他们脱贫。此外,政府还投入大量的扶贫资金为社区工厂提供厂房并设有专项资金提供无息贷款,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社区工厂”的扶贫力度。
在措施到户的精准上,“社区工厂”到村到户,力求因镇施法、因户施策。如该县三阳镇由于地处山区,交通不便,“社区工厂”产品销售就成了一大难题。为此,该镇积极帮扶企业谋销路,引进农村淘宝项目,创办了电商孵化园,建起电子商务服务站,率先开拓“社区工厂+电商”模式,极大的促进了当地“社区工厂”的发展,实现了助力脱贫。
不断另辟蹊径“社区工厂”结合精准帮扶政策,在精准扶贫过程中不断进行动力机制和结构变革,将精准扶贫融入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经济发展理念之中。但是,在精准帮扶的过程中,除了要营造产业建设、资金投入、措施到户等外在扶贫环境以外,更为重要的是要通过加强贫困群众教育和文化娱乐水平的提高,增强受助者的自主脱贫能力,从而提升教育的反贫困绩效,而“社区工厂”的扶贫效果更多的体现在物质层面,文化娱乐设施不够完善,企业文化尚未建立,在生活与精神层面的贫困依然精准扶贫今后要探索的难题。
(3)“社区工厂”健全精准管理,促进扶贫开发
精准管理是指扶贫过程的合理化、有效化和可持续化。在阳光操作管理方面,“社区工厂”项目作为一个扶贫环节,促进了政府将扶贫资金直接用于被扶贫对象,简化了扶贫资金的发放流程,提高了扶贫资金的利用效率,使得“社区工厂”一定程度上对扶贫项目资金起着较好的监督作用。
在组织结构管理方面,扶贫过程同样也是一个社会治理过程,在多元扶贫主体之下,“社区工厂”与政府建立了积极的合作,在平利县成立了社区工厂办公室,有效的建立交流机制,加强了“社区工厂”与政府间沟通协调,推动扶贫主体间的资源、信息共享,加快形成主体间协调融合、责任共担的合作意识,形成合力共同扶贫。
(4)“社区工厂”强化精准考核,落实扶贫工作
精准考核是精准扶贫的保障和优化。在突出考核导向,以发展成效促进扶贫方面,平利县各镇成立了“社区工厂”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后备干部包抓机制,始终坚持“社区工厂”与脱贫攻坚融合发展。
在考核扶贫成果方面,当地政府转变观念,不断提高扶贫工作在政府工作中的权重。一方面,当地政府将“社区工厂”带动的经济效益考核放在首位,对扶贫项目开发绩效进行重点考核,平利县政府先后出台了《平利县2016年度社区工厂建设考核评选办法》,将2016年社区工厂发展工作纳入扶贫工作考核中。另一方面,当地政府强化精准指导,在社会各界的调研交流中,县政府与专家学者、其他地方政府加强合作,计划在平利“社区工厂”成立“社区大学”,培养提升社区人的素养。
但是,对于“社区工厂”的考核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在政府和“社区工厂”方面,“社区工厂”在发展过程中没有明确与政府之间的考核责任主体,发展过程中考核指标的制定、执行和推动目标实现以及事后分析等方面依然存在问题。在“社区工厂”与贫困群众之间,未能形成良性的企业文化,员工对于绩效考核不够重视,工厂对于生产管理指标也没有一定的规范标准,贫困群众缺乏参与,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考核方式和过程与精准考核战略目标的脱节。
三、精准扶贫创新模式的可持续发展建议
精准扶贫政策效果的有效发挥,需要良好的精准扶贫机制的支撑,更离不开创新的精准扶贫模式拓宽脱贫空间和激发脱贫活力。因此如何实现精准扶贫创新模式的可持续发展是精准扶贫推进工作的重点。本文在精准扶贫政策体系框架下,对精准扶贫模式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 精准识别:更新识别技术,建立多维识别体系
精准扶贫模式的可持续发展应以技术创新为动力,不断推进精准识别工作。首先是实现识别技术的创新。在贫困户的精准识别过程中,政府应在现有建档立卡基础上,突破以年人均收入为贫困户识别的单一指标,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对贫困人口进行分级、分类识别管理,着力攻克例如可视化分析、数据挖掘算法、预测性分析、语义引擎等大数据技术的核心问题,完善云计算平台等硬件设施的建设。[6]
其次是建立多维度的识别体系。政府应构建贫困人口识别和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数据化的贫困人口信息库和多维度的精准识别体系。在“社区工厂”模式中,当地政府、企业、社会组织以及社区居民应加强相互间的沟通与协作。政府应拓宽政策传达沟通渠道和社情民意反映渠道,深入了解贫困户的信息,贫困户通过申请评议建立起“社区工厂”的多元主体治理体系,在技术更新下使政府瞄准贫困对象,将贫困户有效识别出来。
2. 精准帮扶:加强扶贫专业化队伍建设,实现高效脱贫
精准扶贫模式的可持续发展应以专业化队伍的建设为活力,促进精准帮扶的措施到户精准和因村派人精准。一是健全^域内精准扶贫机构,配备专业化的扶贫队伍。政府在与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管理人员的合作基础上,建立专业化的扶贫队伍,完善各地区的扶贫机构,实现基层扶贫工作的效力。二是提高扶贫队伍定向帮扶水平,增强脱贫致富责任人制度。贫困地区的专业化扶贫队伍能够为贫困群众提供有益指导,为贫困地区制定合理科学的脱贫措施及项目,促进精准扶贫的可持续发展,提升贫困地区乡村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建设。“社区工厂”模式可同高校、科研机构、公司等第三方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利用其人才、知识、资本为“社区工厂”注入活力,提高“社区工厂”的管理技术和生产技术,带动脱贫能力高效发展。
3. 精准考核:建立动态监测体系,提升扶贫绩效水平
精准扶贫模式的可持续发展应以扶贫绩效考核为保证力,对贫困户和政府工作实行动态监测,将各项扶贫政策、工作落实到位。一是建立起扶贫效果为导向的考核机制,对政府扶贫工作实行动态监测。在政府扶贫工作中,政策的落实、项目的安排、资金的使用等都是考核的重要内容,应将定性与定量考核相结合,激发地方政府的扶贫积极性。二是建立贫困户的退出标准体系和脱贫户生计特征动态监测体系,适时帮扶,巩固脱贫成果,解决漏贫、返贫、“被脱贫”等“三贫”难题,加强对贫困户的信息系统的动态监测。“社区工厂”模式应加强对贫困户和政府扶贫工作以及企业管理的动态监测,完善政府在“社区工厂”工作中的考核指标,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实现政府、贫困群众、企业的三方共赢,全面提高精准扶贫绩效。
四、结论
“社区工厂”不仅仅是移民搬迁的衍生物,更重要的是推动了精准扶贫工作的实施,成为一种移民搬迁精准扶贫新型模式。基于以上论述,我国移民搬迁精准扶贫工作的优化路径应在精准扶贫的核心影响因素基础上,在不断改进和完善的过程中,促进移民搬迁精准扶贫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在精准识别上,“社区工厂”准确定位了现有的扶贫对象,深入探究其贫困原因,制定精准脱贫措施,未来,“社区工厂”应结合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实现识别技术的创新。在精准帮扶上,“社区工厂”结合地域资源优势,充分利用国家优惠政策,实现了“社区工厂”辐射区域物质条件的改善,让贫困户看到了新希望和新发展路径,“社区工厂”及有关部门应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积极探索“授人以渔”途径,实现搬迁困难群众“助人自助”。在精准管理上,“社区工厂”有效实现了与政府有关部门的扶贫合作,在探索过程中实现由管理向治理的转变。在治理理论的视域下,如何让群众以及更多的主体活跃在脱贫的大舞台上,实现更好更快精准扶贫是“社区工厂”模式的未来探索的重点。
综上,各地在开展精准扶贫有关活动时,应更加注重精准落实落地,即结合当地特色,因地制宜地实施扶贫;更加注重综合施策,在扶贫时,应当考虑到贫困户自身以及政府实力的各个方面;更加注重激发内生动力,通过激励、发掘贫困户、到村干部等的能力、潜力,推动贫困户自主脱贫;更加注重脱贫质量,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对扶贫绩效的考核应当尽可能数量化,定期化,设计专门的考核机制,敦促有关人员积极实施扶贫。
参考文献:
[1] 李博,左婷.遭遇搬迁:精准扶贫视角下扶贫移民搬迁政策执行逻辑的探讨――以陕南王村为例[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2):25- 29.
[2] 付少平,赵晓峰.精准扶贫视角下移民生计空间再塑造研究[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6):8- 13.
[3] 姚蓉.试论陕南避灾扶贫搬迁移民的社会融入[J].新西部,2014,(27):25- 27.
[4] 何得桂,李卓.陕南地区避灾移民搬迁的价值与困境分析[J].科学经济社会,2013,(03):73- 76.
地质灾害资金请示一区政府:
经我街巡查发现位于南湾社区常春大街6号房屋后面山体严重开裂,经市国土房管局黄埔区分局地质灾害防治办和广州市地质调查院工作人员、专家现场勘察,证实该处存在地质灾害安全隐患,随时可能出现山体滑坡、崩塌,危及附近居民人身、房屋及其它财产安全。根据广州市地质调查院《关于黄埔区穗东街南湾社区常春大街6号民宅边坡潜在地质灾害调查情况的函》(穗地调灾函[20xx]005号)和黄埔区地质灾害防治办《关于做好南石市社区常春大街6号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复函》的要求,我街已完成靠近地质灾害隐患点附近居民的搬迁安置工作,并安排社区专人监控、设立《危险警告》牌、下发《预防地质灾害安全告知书》。由于雨季来临,为尽快消除该处地质灾害安全隐患,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我街根据区地质灾害防治办建议,在“广州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政府网站”公告的“广州省地质局地质灾害防治甲级资质单位情况表”中委托“广东省地质科学研究所”对前期作应急抢险处理工程进行设计和预算,共需经费为9.2万元(包施工、设计和监理等费用),经区财政局评审在合理范围内。根据区财政局《关于穗东街南湾社区长春大街6号地质灾害经费的办理意见》(埔财预办文〔20xx〕215号),该项资金拟在历年区水利基金结余中解决。
妥否,请批示。
地质灾害资金请示二三明市国土资源局:
泰宁县属地质灾害易发区,地质灾害点多面广,据统计全县有135个地质灾害隐患点,威胁着近万间民宅及1056户6844人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近几年来,我县在省、市上级国土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积极采取避让搬迁和工程措施治理相结合,目前全县已采取工程治理与简易工程措施治理隐患点26处。全县仍有三分之一的隐患点需进行搬迁或采取工程措施治理,且资金投入量较大。目前急需治理的项目有:
1、上青乡上青村滑坡治理项目。该灾害点20xx年“6.18”期间,受强降雨影响发生山体滑坡,发生大面积山体滑坡约1.5万立方米,山体出现多处裂缝,直接威胁着45多户196人的生命财产安全。,近几年6-8月份,每逢大雨,该处山坡坡面常发生小型滑塌。该项目20xx年8月委托省地矿建设集团编制完成了可行性研究报告,主要是重力式挡墙+锚索框架+削方+截排水沟,项目总投资280万元,其中:申请省级补助资金230万元,自筹解决50万元。
2、大龙乡大布村桥头滑坡治理项目。该滑坡位于大龙乡大布村街道桥头,由于20xx年6.16连降暴雨引发山洪,发生严重山体滑坡达2.5万立方米,山顶处出现滑体后缘拉张裂缝长100-300M、宽10-30CM、深10M,直接威胁居民112户426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大该项目20xx年8月委托省地矿建设集团编制完成了可行性研究报告,主要是采用重力式挡土墙+削坡+锚索(锚杆)格沟+坡面防护+截排水沟。项目总投资240万元,其中:申请省级补助资金200万元,自筹解决40万元。
3、新桥乡新桥村滑坡治理项目。该点属不稳定土质滑坡,20xx年“6.18”期间,受强降雨影响,发生大面积山体滑坡约1.1万立方米,山体出现多处裂缝,直接威胁着32多户136人的生命财产安全。,目前滑坡处于欠稳定~基本稳定状态,一旦受强降雨等不利的影响,将可以再次产生滑动,其危险性、危害性大。该项目20xx年8月委托省地矿建设集团编制完成了可行性研究报告,主要是采用挡墙+削坡 +坡面防护+截排水沟,项目总投资160万元,其中:申请省级补助资金130万元,自筹解决30万元。
我县为全省经济欠发达山区县,县乡两级财力有限。为此,恳请给予列入20xx年度省级地质灾害治理资金补助计划。
以上请示妥否,请批复。
地质灾害资金请示三天全县人民政府:
新场乡新场场镇老街,农户房屋临荥天河而建,涉及农户38户。目前,该人口密集点临河土层出现下滑现象,严重威胁到农户的房屋安全。今年6月,已有两户农户的房后护坎发生垮塌。
在得知这一情况后,我乡庚及上报县国土资源局,由国土资源局帮助联系四川省核工业地质局“二八二”大队工程师现场进行了勘查。确定土层逐步下滑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荥天河水长期冲刷土层基础,导致土层基础淘空,因而出现下滑。“4.20”地震进一步加剧了土层下滑。
Abstract: Rain and sewage diversion drainage system refers to separate transportation of rain water and sewage by different pipes for discharge or subsequent treatment, which is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waterlogging prevention. Using the method of questionnaire surve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gnition and cooperation willingness of community residents in Xiangshan Town of Maanshan City on local rain and sewage diversion project, and points out that urban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project has not solved the practical problems because the system is not connected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and public opinion was not incorporated into the policy. It is proposed that publicity of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should be expanded to increase public participation.
关键词:基础设施;雨污分流;认知;配合
Key words: infrastructure;rain and sewage diversion;cognition;cooperate
中图分类号:F2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02-0015-03
0 引言
2016年6月下旬,世界银行马鞍山慈湖河流域水环境治理项目检查与督导团访问马鞍山市,要求在向山镇雨污水管网综合整治工程的准备工作中引入公众参与活动,并在会议期间进行了培训。世行专家要求,在项目的准备过程中,要向居民相关信息,征求意见和建议,在参考收集的意见和建议基础上改进和完善项目准备工作。
公众参与活动围绕向山镇雨污水管网综合整治工程项目展开,预期达到的目标有:①在项目准备和设计阶段,向项目涉及的各利益相关群体项目建设信息;以灵活而多样的方式,征求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阶层的向山镇居民对社区目前的环境状况(特别是洪涝和生活污水问题)的感受,对雨污水管网的建设提出初步意见和建议。②对收集的相关信息进行归纳和分析,提供给项目业主单位和设计部门以及其他相关部门,优化项目设计和项目实施管理,并将各种优化措施向社会公众公开反馈,通过持续的公众参与和信息交流沟通实现项目准备和设计的最优化。③在项目建设的过程之中,通过参与式的公众参与,动态收集项目实施阶段各利益相关群体的抱怨、意见和建议,发现潜在的问题,寻求合理地解决问题的途径,保障项目建设的顺利实施,实现项目社会价值的最大化。
以往的调研多由政府部门协助发放调查问卷,统一回收,不仅结果不够真实可能覆盖面也不具有代表性。本次调研更多的是以闲聊的方式,对居住户进行采访,以期在轻松的环境下了解到居居民生活环境上的困扰从而得出更多真实的、符合生活实际的想法。
1 工程简介
慈湖河是安徽省马鞍山市城区最长的长江支流,由南向北穿越整个城区东部。慈湖河上游区域是马鞍山市重要的矿区,长期以来,上游植被受到严重破坏,水土流失加剧。近几年,慈湖河沿河两岸不断建设开发,局部水系空间被居民建筑侵占(特别是支流水系),部分水系断面过窄,影响水系排水能力。干流下游部分堤防达不到防洪要求,两岸的排涝泵站与自排涵闸修建年代较久远,设施老化,抽排能力过小,不满足两岸的排涝要求;河岸部分为直立挡墙,房屋建于挡墙上,两岸垃圾挂岸,整体视觉效果较差。
为此,马鞍山市政府适时提出慈湖河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并印发了《慈湖河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方案》(马政[2008]48号文)。方案提出“化工企业整治工程、采选矿企业整治工程、酸性渗出水治理工程、垃圾场渗滤液处理设施改造工程、污水集中治理工程、河道整治工程、水土保持与生态恢复工程、绿化工程”等工程建设。其中向山镇雨污水管网综合整治工程,是马鞍山市慈湖河流域水环境治理利用世行贷款完善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2 认知与意愿调研
2.1 调研目的及问卷设计
2.1.1 调研目的
为准确把握当地城区居民的基本生活情况和对向山镇雨污分流工程的了解程度,完善雨污水管网建设方案,本次调研对向山镇四大社区的居民进行了实地调查,采用调查问卷和访谈法等手段把当地居民对工程项目的了解度、配合意愿及其他情况做了统计分析。
2.1.2 问卷设计
本次调查,全面收集了被调查家庭户成员的各种社会经济信息,主要内容包括家庭人口状况、对生活现状的评价及对安置工作的期望、项目影响与期望等七个方面。前六个方面主要反映当地居民的经济状况和生活水平,最后一部分主要反映居民对项目的看法及参与意愿。
2.2 调研过程描述及样本分析
2.2.1 调研过程描述
三峡大学非自愿移民研究中心受深圳水务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的委托,承担了向山镇雨污水管网综合整治工程项目公众参与活动的组织与实施工作。本次调查进行于2016年7月底到8月上旬,在安徽省马鞍山市向山镇的四大社区展开。主要采取座谈会、问卷调查和随机式问答相结合的方式,所有调查均为被调查者纯主观作答,力求获得被调查者真实的意愿、反映出最真实的情况。在四大社区走访中,一方面借助社区居委会场地,随机召集10名左右不同年龄、性别的群众参加座谈会;另一方面对路上行人和店铺商户进行采访,让当地群众表达所居住地区存在的各类生活环境问题并给出改进建议,做好录音和记录的同时填写完成调查问卷。
2.2.2 样本分析
由于本次调查以访谈为主,花了较多时间在与群众交流上,所以只回收了38份完整的有效样本,其他信息都是通过采访时的记录来进行补充。其中西山社区、北山社区、平山社区、石山社区各有样本10份、5份、4份、19份,各占样本总比例的26%,13%,10%,和51%。问卷调查对象年龄主要分布在31-59岁(占50%),文化程度主要为初高中的居民群体,60岁以上人口达到21.25%,将问卷信息录入电脑后用SPSS19.0分析相关数据,得出部分结论如下。
2.3 调研结论
2.3.1 群众环保意识强烈却缺乏深层理解
调查中发现,当地居民在选择环境问题的重要性时,见表1,绝大多数群众都认为水污染、空气污染包括垃圾处理等环境问题都是非常重要的,这点首先反映出环保问题在当地群众心中是有地位的,对项目的开展奠定了基础。然而进一步采访发现,当地居民认为内涝现象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垃圾桶太少,因为乱扔垃圾堵死河流下水道使排水不畅;环卫工人素质低,投机取巧扫垃圾,堵塞下水道等表面现象,他们反映出来的解决措施也基本上是针对这些方面的,极少群众知道或者想到管网的建设问题。
2.3.2 对工程项目的了解途径少、认知度小
调查发现,如表2和表3所示,52.6%的居民表示并不知道当地准备开展地下雨污管道和河道治理工程,在知道的居民中也基本都是通过各级政府或者干部通知的渠道了解。而了解状况较好的西山社区也是因为在发放问卷调查之前临时召开过会议进行了宣传,然而询问起对雨污分流具体作用、实施意义、工程内容、实际效果等问题时也表示并不清楚。对雨污分流工程的认知在许多方面存在问题,这表明相关部门宣传普及不够,没有宣传或者采用的方式不合理,同时也说明居民对公共事务的参与意识较为薄弱。
2.3.3 盲目相信政府、缺乏自我表达和认知
通过调查发现,即使很多群众并不知道当地的雨污管网建设项目,但是却不约而同的勾选出了该工程有很多诸如水质改善、空气净化、居住条件改善等好处见图1,并且高达89.5%的人表示愿意配合政府实施工程。询问其原因时,答案则纷纷表示:“政府做的肯定是好的,不会害我们。”或者“不配合也没办法啊,必须配合啊”这样的结果反映出群众一方面对自己切身利益相关的问题并没有过多的了解盲目选择相信政府,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群众表达意见的渠道少或者表达了也没有受到重视而感到不起作用。
雨污分流不仅是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工程问题之一,也是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理论上应该受到当地居民的广泛参与和关注,并且也应该采纳民众建议来完善工程项目,然而通过实际调查走访发现,不论是政策层面还是实际施工方面,真正受到群众影响的地方少之又少。
3 主要措施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环境问题,是为了不断提高或改善人民的生活质量,既然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就需要以平衡好各种具体的社会需求、促进居民生活质量的提升为目标,在城市经济发展中促进社会公平。这次雨污分流工程的准备过程中,通过一些采访和调查结果发现了诸多问题。对此,为了将重大建设工程更加深入群众,应在充分反映利益主体的多样性、综合性的基础上,考虑其诉求之后再做改进和完善。
3.1 扩大宣传,增加项目认知度
城镇居民尽管对生活环境有着较高的要求,但是对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却知之甚少,很多百姓并不知道其中具体的含义和内容,政府建设工程着重关注理论意义,停留在制度层面,与百姓生活脱节,是无法真正解决问题的。所以第一步,有关部门就应该加强宣传,把工程建设的相关内容做普及,采取诸如政府/干部发放通知、报纸/电视宣传、安放工程公示牌等多种方法,首先要让群众了解项目才有可能给出意见和建议。
3.2 重视民意,扩大群众发言渠道
一些有想法有问题的群众没有途径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久而久之就失去了表达的愿望,有的可能提出了建议却没有受到重视也失去了表达的热情。那么相关部门就应该增加群众的发言渠道可以通过设立信箱、增设项目接待室等方式,将有价值的内容做合理采纳。
3.3 开展教育,鼓励群众勇于表达
很多群众不敢说,也不知道说什么,是因为不知道有民意表达的权力,认为政府权力很大,存在偏见。既然本身知识不足,就更需要有关部门进行教育和引导,让群众知道自己的能力和权力。同时群众自身也应该多多关注相关内容,提高自己的主人翁意识,提高自己的话语权,勇于表达。
4 结语
通过对向山镇四大社区各居民的实地走访调查,获得了社区居民的真实表达和意愿。根据调研结果,对工程项目的群众参与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在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文章从政策层面的加强宣传教育、政府方面的扩大发言渠道到居民层面的增加主人翁意识等几个方面探讨了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深入群众的方法。一方面为向山镇雨污水管网综合整治工程的完善提供了帮助,另一方面,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群众参与相关课题研究和实践提供了理论参考。在城市重大工程建设中,公众参与应该贯穿始终,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引导公众科学、合理、有效、自主地参与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中,是让城市建设工程更全面的反映民声、更加联系群众的关键。
文章的社区居民参与意愿分析,调查内容涉及面广泛,设计问题经过充分论证,资料真实,其结果基本能反映向山镇居民社区参与的实情,分析的结果基本能符合社区居民参与的愿望。但由于种种原因,调查时成功回收的问卷数量较少,样本量过小可能导致分析不够全面,结论是否具有普适性还需做进一步的探讨和论证。
参考文献:
[1]孙海兵.耕地外部效应的认知与意愿调查分析[J].农村经济2010(2):24-26.
[2]刘雪桐,于涛.城市重大建设工程的决策与实施机制―以南京雨污分流工程为例[J].规划师2016(4):50-54.
[3]陈晓键.公众诉求与城市规划决策:基于城市设施使用情况调研的分析和思考[J].国际城市规划2013(28):21-25.
关键词:丰台;治安防控;公民参与
一、引言
公众参与是指社会成员自觉自愿地参加社会各种活动或事务管理的行动,是社会成员对公共管理中各种决策及其贯彻执行的参与,是对社会的民主管理,意味着社会成员对社会责任的分担和成果的共享,它使每一个成员都有机会向政府表达意见,以维护自己的利益,都有机会为谋取社会共同利益而施展和贡献自己的才能。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创新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而随着治安管控难度的增大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治安任务越来越重,而政府改革的目标是服务型政府、有限政府,因此政府参与治安防控的力量不一定会增大,因此积极发挥社会公众参与社会治安防控的作用,将成为必然选择。
二、提出问题
如何提高公民参与度、找到提高公民参与最有效的途径成为政府部门及专家学者研究的重中之重。而研究丰台区治安防控中的公民参与过程中的问题不仅对解决丰台区的治安防控中的问题有帮助,为丰台区政府解决治安防控问题献计献策,也能以丰台区为例为北京市下辖16个区县做好治安防控工作提供参考。
三、相关调查研究
(一)问卷调查基本情况简介。关于丰台区社区治安防控中公众参与情况调查问卷设计了四个部分共18道题目,第一部分是6道个人基本信息题,对参与调查的丰台区社区公众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居住年限进行掌握;第二部分是辨别题,对公民参与社区治安防控活动的情况的判断;第三部分是针对参加过社区治安防控活动的公众设计的问题,包括公众参与的频率、参与的方式、参与的原因、参与的满意度、参与的不足及建议;第四部分是针对丰台区未参与社区治安防控的居民,了解其不参加的原因以及改进建议。
采用线下纸质问卷和网上填卷的方式,共收集到485份问卷,采用SPPSS17.0对数据进行分析和汇总。
(二)关于社区治安防控中公民参与情况的描述统计分析
1、目前居民参与社区治安防控的比例不是很高,仅仅为31.55%。接近一半的人对社区治安防控不了解。这些数据的结果反映出参加过治安防控的人数占比仅为32%,未参加过社区治安防控活动的比例为68%,比不了解社区治安防控的比重高出近20%。
2、对参加社区治安防控活动的人的调查,居民加入社区治安防控队伍的原因中,居委会动员参加的比重最高为67%,而因为新闻媒体宣传参加的比重最低仅为7%,这表明新闻媒体宣传作为最有利的宣传手段在社区治安防控中的作用还需要加强。
3、居民参加社区治安防控的活动类型主要有法制普及活动,志愿参与社区“巡逻队”,加强社区治安防控意识系列讲座和居民防盗、防骗、防火、禁毒等安全防范常识为主的宣传活动。这些活动参加的比例都非常相近,说明这些活动形式对居民都很有新引力,居民都愿意积极参加。
4、居民参加社区治安防控的原因主要是作为社区一份子,志愿为社区服务,达到了77%,而且大家参加社区治安防控后的收获主要也是通过大家巡逻,小区更安全了。说明这些活动对社区治安防控具有显著的作用。
5、对于社区治安防控过程中公民参与情况存在的不足,主要是公民参与热情不高,参加的人数太少(51%)和获取参与活动信息的途径太少(28%),这两个原因都反映出宣传方式较落后,宣传渠道单一,宣传的结果不是特理想。
6、对于接近70%未参加的居民,原因主要就是不知道怎么参加(36%)和没有时间(38%),对于没有时间的群体,解决的难度比较大,但是对于不知道怎么参加的群体,和上面一直强调的宣传的问题具有相同的性质。
(三)关于社区治安防控中公民参与情况的深入统计分析。通过对调查结果进行以卡方检验为主要方法,课题组从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户籍情况、居住年限六个方面研究了其与公民参与社区治安防控活动的关系,并逐一进行卡方检验,得出如下结论:
1、年龄、文化程度、职业以及居住年限对参与社区治安防控活动有很大的影响,卡方检验支持这一结果,各自与参与社区治安防控活动之间有着显著关系。年龄越高、文化程度越低、退休人员以及居住年限越长越积极参与防控活动。
2、性别或者户籍情况对参与社区治安防控活动无太大差异,卡方检验表明他们之间无显著关系。社区治安防控活动的积极意义使不同性别以及户籍情况的人都愿意参与其中,使得参与活动情况与性别与户籍情况无关。
3、研究局限性。通过从收回问卷的基本情况来看,在职业分布上,行政事业单位人员及在校学生人数较多,这主要是受到问卷的发放者职业的影响。这可能会导致年龄职业的样本分布不均,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产生误差。以后的改进方向是要多途径发放问卷,尽量保证样本的均匀分布,以期获得更准确的研究结论。
四、对策与建议
(一)加大宣传力度,多样化宣传形式。目前社区的软硬件资源普遍集中在健身、养生和娱乐等方面,社区管理部门应该结合现有资源,通过视频展示、印刷宣传册、张贴海报等形式,加强宣传力度,有效调动积极性处于中间层级的公民参与治理。社区在推动公民参与治安防控过程中,除了增加针对中间人群的动员宣传,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已有治理活动的参与方式宣传,减少公民因为缺少信息而无法参与治安防控的情况。
(二)改进优化社区治安防控活动的参与方式。由于目前社区组织的治安防控工作主要以组织红袖标巡逻队、开办安全讲座等形式,使得处于上班学习状态公民很少能参与进来。因此优化公民参与治安防控的形式,将时间和参与地点灵活化,能够有效的拓展参与治安防控工作的群体。如结合电子政务平台,增加线上参与治安防控的形式、简化参与的方式,使得更多公民可以参与活动意见征集、提出指导建议。
(三)建立有效参与机制,提升工作完成质量。建立规范的公民参与的教育和培训制度,通过加强公民素质教育,切实提高公民的参与能力。参与治安防控工作,光靠积极性是不够的,如果素质不高、能力有限,即使有很高的参与热情和愿望,参与效率也是非常低微的,甚至适得其反。所以只有提高公民自身的素质和能力之后,才能更有效地成为治安防控的主体,发挥自己的作用。
要大力发展文化科技教育,切实提高公民的政治、文化素质,使公民能够运用理性思维来看待治安防控工作,不断丰富公民的治安防控知识,提高公民的参与技能,使公民懂得如何参与治安防控,并通过实践不断提高其参与能力。例如,可以将治安防控工作中有关的试点、管理手段方式做成立体的规划模型,在社区内进行展览,这些都为公民了解治安防控工作提供了有效的途径,有助于有效地提升公民的参与能力,同时也极大的提高了公民的素养。
3月26日下午,xx社区召开2020年第一次党支部会议,会议主要围绕“不忘初心 砥砺前行”主题开展,镇党委委员xx、xx党支部成员参加会议。xx党支部书记xxx主持会议。
会议一开始,镇党委委员xx宣布镇党委政府决定3月23日起,任命xxx同志为xx党支部书记。并对xx社区防疫期间的工作表示肯定,希望xx社区围绕特色街区治理,更好地为居民服务。
随后,xx书记就近期镇里召开的四大工程推进会议精神和会议内容进行传达,并汇报了xx社区前阶段的工作内容,涉及全域秀美、环境整治、垃圾分类、民政残联、党建引领、疫情防控等方面。针对上述工作,李书记结合xx社区的实际情况,又提出了2020年的工作计划,如便民服务工作、垃圾定时定点投放工作、帮困救助工作等,并希望各位党员能对社区的工作多提出建议,大家群策群力将社区打造的更好。
最后,xx表示今年的党建工作,xx党支部将利用不同形式来落实制度,多开展党的知识学习,提升党员理论水平,创造条件实地参观学习,在建党等重要节点开展困难党员走访,慰问老党员等活动,发展优秀的年轻党员来充实社区的党员队伍,做好党费收缴工作。在建党百年即将来临之际,逐梦金平湖,助力新仓再崛起!
关键词:新建小区;人口统计;计生服务
中图分类号:R1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4)07-0164-02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区面积不断扩大,各类新建小区如雨后春笋般日益增多,人口迅速向城镇集中,如何做好新建小区人口的统计和计生服务管理工作成为人口计生工作新的挑战。为此,我区结合城区工作实际,积极转变工作思路和方法,开展计生工作“网格化”管理,加强社区综合治理,积极主动融合,在部分新建社区推广了“区镇统筹、村居负责、物业配合、业主自治”的城区住宅小区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新模式,促进了社区计生工作的有序开展,取得了一定实效。本文对此进行探讨,并提出加强新建小区人口统计和计生服务的一些建议。
1 新建小区人口统计和计生服务管理上存在的问题
一是人口统计职责不明。按照计划生育属地管理的原则,新建楼盘居民的计划生育统计与服务应归属所在镇居委会管理。但新建小区建立后,很多没有及时和所在居委会建立隶属关系,形成了计划生育统计和服务的盲点。部分新建小区居民的出生信息统计及计生服务等方面出现了“无人管、无法管、难以管”的局面。
二是人口服务管理不到位。管理不到位是新建小区人口和计生服务管理的难点。新建小区内居住人员成分复杂,居民居住相对封闭,搜集信息困难,掌握变动情况任务繁重。在统计人口信息和提供计生服务时普遍存在“进门难”、“婚育信息掌握难”等问题。
三是人员管理力量欠缺。由于新建小区人口统计和计生管理要扎扎实实,一幢一幢、一户一户、一个一个落实到位,才能抓出成效,目前村居一级负责计生工作的人员常兼有多项工作,难有精力管理新建楼盘小区,现有的管理仅限于被动管理,兼任计生信息员的小区楼组长由于没有报酬大多有名无实,往往工作不能到位。
由于上述原因,新建小区的人口信息往往不能及时统计更新,开展避孕节育措施知情选择、随访服务、药具发放等具体工作难以落实,育龄男女青年的婚、孕、产及节育信息等无法采集,不仅育龄群众得不到应有的计划生育宣传、服务和权益的保障,更给计划外怀孕、生育的人群提供了避风港,同时也易引发其它一些社会问题,必须高度重视,及时加以解决。
2 加强新建小区人口统计和计生服务的一些做法和建议
2.1 理顺工作机制,明确人口统计和管理服务职责
(1)明确责任关系。坚持“属地管理”原则,加强对新建小区计生管理和服务。认真梳理,明确区域,落实责任,谁的地盘谁管理。把新建小区的计生管理与服务工作纳入社区工作考核的总体方案,明确管理责任和管理地域,实行综合治理。
(2)明确管理机构。由政府牵头,对各相关职能部门的工作职责进行了明确:区人口计生部门负责指导协调新建小区的人口计生管理服务工作,将新建小区人口计生管理服务工作纳入考核体系;房管部门负责指导、督促、协调物业服务公司开展新建小区综合治理工作;街道和社区成立计生管理网络,通过法定程序聘请物业管理公司经理等工作人员,作为小区的计划生育第一责任人;社区在小区居民中选配部分身体好、责任心强、热心计生工作的同志担任计生信息员,建立考核机制,年终根据考评情况兑现报酬,确保人口计生信息畅通。
(3)明确资金来源。将住宅小区计生管理经费纳入区、街财政预算。加大经费保障力度。政府在社区运转经费上给予进一步支持,实施专项转移支付补助,同时,区各部门也按“费随事转”的原则给予支持。
2.2 推行行业管理,攻克信息采集和计生服务管理难点
(1)坚持计划生育工作与行业管理工作同布置同检查。城乡建设局与房地产开发商、物业管理企业签订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责任书,检查、指导、督促其配合居委会做好新建小区计划生育管理工作。房管所在办理房屋租赁证时,查验房屋出租单位与所在地计生办、派出所签订的《房屋出租户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责任书》,并定期将人口信息向属地计生部门通报。
(2)实行物业管理企业法定代表人计划生育工作责任制。物业管理企业落实法定代表人计划生育工作责任制,协助计生主管部门做好新建小区的计划生育工作。如规范完善小区居民档案,配合计生主管部门重点做好育龄妇女和流动人口的登记建卡工作等。
(3)实行房地产开发公司(单位)计划生育管理责任制。房地产开发公司(单位)与计生部门签订责任书,对在建小区、分期建设小区,房屋开发单位在出售已建成的部分房屋前,通报所在地计生部门,并管理好本企业职工计划生育工作。积极宣传计划生育政策,协助政府严格控制违法生育。
2.3 建立计生“网格”,完善计生人口统计和管理服务机制
(1)开展计生“网格化”管理。建立“职责明确、信息畅通、管理高效、服务优质、全域覆盖”的责任网格体系。在社区网格中,可按照300户左右规模配一名网格员,全面负责本网格中的计划生育及其它各种事务,并以“事”为中心,整合使用社区内各种资源,完成服务整合。每个责任网格服务管理人员做到一专多能,综合开展社区人口计生信息统计和服务管理等各项基础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