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03 17:29:0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语文教学的感悟,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语文学习是一个体验的过程,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他们的个人体验是一种珍贵的教育资源。作为新课程的实践者,我们该如何去实施“体验”,进而让我们的孩子通过实践获得认识,形成情感,产生感悟,并以此作为今后生命之旅的底蕴?我认为关注的焦点仍应是课堂,仍应是教学过程本身。
(一)构建体验性教学的课堂模式
《标准》强调“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所以,教师必须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和规律,树立课程的实践意识,在设计教学结构、教学活动时应重视学习过程的体验,重视在学习实践中进行语文教学,在学习实践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1)在识字教学中体验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这句话很好地诠释了“新课标”的理念“让学生喜欢学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识字是很重要的教学内容,改变单一的教学方法,采用列表法、图像法、提问法、讨论法、媒体介入法等多样手段,引导学生体验和感知。例如:通过观看CAI课件,通过动手合作,让学生对所学的字进行组合、选择、淘汰,从而获得体验,培养了学生的集体协作精神,学生获得了成功的愉悦体验。有机地创设体验学习情景、体验学习气氛和体验学习的契机,能使学生对认知活动产生兴趣,产生爱意,自主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去体验和感悟,能动地拥抱知识,认识知识,学习主体与知识学习活动融为一体。在主客体的交融体验学习中,知识融入了学生的生命之中,使学生尝试到每一次学习体验都是生命意义的升华和对生命价值的体验,因而获得对学习汉字的持久兴趣。给孩子一点空间,他会带给你一份惊喜;还给孩子一点自由,他会创造无限奇迹;解放孩子们的思维,让他们走进识字的天空,自主识字,你所展望的将是一片明媚、灿烂的天空,而孩子们也会在识字中感受到快乐,体验到成功。
(2)在游戏表演中体验
对于游戏、表演,小学生大多有一种表现欲和表演欲,可以借助游戏、表演这一活动方式让学生来体验和品味课文内容和内涵。在表演之前,就必须对课文内容有深刻的理解和感悟,这样才能演得逼真,才能将课文中的情、意传达出来,不仅使演出的人得到深刻的体验,而且末担当角色的同学也能获得较具体而形象的感知。例如:我在课堂上经常采用的游戏有“猜字卡”、“找朋友”、“编儿歌”、“编字谜”等。著名语言学家安子介说过:“汉字是一个阿丽斯仙境,每一个拐弯抹角就是一段美丽的故事。”抓住汉字的构造特点,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和再创造,让孩子“编字谜”,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在教学生字“相”时,我们班有个小朋友就给“相”字编了个字谜:两mù读音同,可是字不同,左mù长得高,右mù看得远,两mù合一起,你说是什么?瞧,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会了动手,在游戏中认识了生字,在游戏中展示了自我,在游戏中学习了合作,而且从中感受到了识字的快乐,体验到了识字的成功,多棒呀!
(3)在生活实践中体验
实践是认知的基础,实践是体验性学习的基本方式。体验性学习要求学生学习不仅要用自己的脑子去想,而且要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嘴说话,用手操作,即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身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体验性学习就是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充分刺激学生的视觉、触觉、听觉,从而获得感知认识,完成对客体的认知。例如:在《棉鞋里的阳光》一课中,课文写了一个温馨的家庭故事:妈妈体贴奶奶,给老人晒棉被,贤淑的举动感化着小峰幼小的心灵,他也帮奶奶晒起了棉鞋,想让奶奶更暖和。针对这样的课文,教师应该与学生一起走进课文呈现的感情世界,和学生们一起用深切的感情来朗读课文,品味亲情。这样的过程,体验绝不仅仅是一般的认知活动,它是学生融入生命的直接参与,它使学生与课文人物进行着生命和情感的沟通,使得学生在掌握课文知识的过程中,领悟到教材知识和教学情境本身所蕴含的道德、审美意义,从而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学生的生活过程、生命过程、人文精神的培育过程。开展体验性学习活动,是在感知体验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调动思维和情感的体验,逐步获得对知识的感悟和认知。再通过动手实践制作的体验,检验感知的认识,校正和提升认知思维,再进一步获得创造与成功愉悦的体验。
(4)在写作过程中体验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让学生阅读一定数量的文学作品,并能根据自己的体会,写一些心得性的文章,这样就让学生在写作中获得体验、理解、感悟。“活动体验”型习作指导课是活动交糅着习作指导――即伴随着活动,进行动态的生成的习作指导,赋予“观察、想象、描述”等作文训练及指导以浓厚的活动色彩,教师以高超的习作指导艺术,用随机的“提问”“谈话”和“交流”去拨动学生的作文之弦……这样的课,既不冲淡学生盎然的活动兴致,又能激活学生内在的表达需要。例如:我曾安排过这样一次活动作文:《一场特殊的考试》
伴随着考试活动的展开,我不断进行以“体验”为附着点的习作指导的生成。
指导环节一:设置悬念,激发习作兴趣
课始,教师故意渲染考试的紧张气氛,严肃又认真地说:“同学们,今天我们要进行一场特殊的考试:‘国际天才儿童测试’。试卷共有20题,要求在五分钟之内完成。”边说边把装有试题的信封发给学生,并且提醒:“为了显示考试的公正,拿到试卷后,在听到老师说‘开始’后,才可以抽出试卷答题。”
(教师设置的悬念,让学生的“体验”油然而生。由此生成作文内容,让学生潜在的表达欲望在情境中萌动、发芽。)
指导环节二:渲染细节,捕捉习作情趣
为了丰富五分钟的考试体验,在考试进行了四分钟时,我提醒:“请同学们抓紧时间,还剩一分钟。”
请看学生作文中对考试感受的描写:
“‘还剩一分钟!’沈老师这话不说还好,一说把我脑子里原有的答案都‘赶’跑了。脑海里只有‘只有一分钟了’这句话。我必须快,我命令自己的手,命令自己的眼睛和头脑。”
“‘还剩一分钟!’我听了,不禁一怔,不会吧?我才做了一半啊!怎么办?我乱了阵脚,开始东做西做起来。”
……
这次活动体验获得了成功。课堂上,我引导学生在不同的活动阶段,不断激发、强化学生个体的活动体验,使学生“亲历”活动过程,学生的习作都有了鲜活的感受和语言。
(二)运用体验性学习的对话方式
【关键词】以学生为本,以生活为源,实践,感悟,内化
“小学语文感悟式教学”(以下简称“感悟式教学”),是以学生为本、以生活为源、以内化为宗、以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实践和感悟为主要活动方式的一种小学语文教学的理论和操作体系。本文就感悟式教学的核心——即三个基本理念作简要介绍。感悟式教学的基本理念包括“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以生活为源”的理念和“实践·感悟·内化”的理念。
1.“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这个“本”是指教学活动的本体。所谓“本体”,指的是事物的本源和本质所确定的对象本身。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发展的主体,是教学活动的目标指向和行为归宿,是“教学之本”。否认了学生这个本体,教学活动就会被异化。
当前,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已经为广大教师所接受,那么,如何认识这个理念的内涵,如何以这个理念指导我们的教学呢?
1.1 确立学生观,因为学生是能动发展的生命体。学生的生命是整体的,学生的个体是独特的,学生的发展是能动的。在教学活动中,学生不是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探求知识的主体,是充满活力的生命体。
1.2 确立师生伦理观,强调高度地尊重学生。“尊师爱生”的提法没有明确师生之间平等的关系。感悟式教学认为,师生是平等的,尊重是互相的。爱生的前提是尊生。教师要高度尊重学生的生命价值,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个体独立性和个体独特性,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1.3 确立教学效能观,充分地信任学生。教师对学生的信任,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教师应该相信学生个个优秀,相信学生一定能很好地学习和发展,相信学生每天进步,相信学生将来一定能成材。
1.4 确立学习主体观,即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表现在学生是语文实践活动的承担者和支配者,还表现在学生中有丰富的内部学习资源。
2.“以生活为源”的理念
“生活”是指人的生命活动、心灵活动,是指人在一个环境里生生不已。这里讲的“生活”一词的含义与“生存”的含义是不同的。生活是语文教学的源头活水,语文教学是发展学生言语的生活,以生活为源,才能让语文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这个理念用一句简要的话概括起来,即“以生活为源”。“以生活为源”的理念主要包括三个层面的内容。
2.1 生活是语文教学之源。庄子在《大宗师》中讲了一个故事:河水干涸,鱼靠在一起以湿气和唾沫相互湿润。离开水的鱼到底能存活多久呢?如果把语文教学比喻为水中的生灵,那么生活就是这生灵赖以生存的河流湖泊,离开了生活语文教学将失去活力;如果把语文教学比喻为河流湖泊,那么生活就是其源头,离开了生活语文教学将是一潭死水。语文是人的生活方式,语文学习自然不能离开人的生活。教学活动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过程,是生命与生命交流的过程。教学活动不能脱离开人的生活而存在。生活是语文学习和语文教学之源。离开了生活,语文——这一颇具人性魅力、显现人的生命活动和心灵活动的课程,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2.2 深入生活,使语文教学焕发活力。深入生活,才能使语文教学焕发生命的活力,才能使学生的语文学习变为真正有生活价值的精神活动、情感活动。要使语文教学达到这样的境界,应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要深入学生的心灵世界,二是要联系广阔的社会生活。前者要求心与心相通,这解决了语文教学的生活深度问题;后者则要求课内与课外相通,这解决了语文教学的生活广度问题。
2.3 语文教学是发展学生的言语的生活。语文教学在做什么?感悟式教学认为是三个方面:发展言语,感受文化,滋养心灵。这三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其中“发展言语”是语文教学的特殊性,那么语文教学就是发展学生言语的生活,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在言语生活中发展言语。
3.“实践·感悟·内化”的理念
从学习过程上看,语文学习是实践、感悟、内化三个过程相统一的立体活动过程;从方法论上讲,语文教学必须注重实践、注重感悟、注重内化。
3.1 确立新的语文学习过程观——实践、感悟、内化相统一的立体活动过程。过去,我们一直认为学生的语文学习过程是一条直线,即“知识-能力”。后来,这条线又被丰富为“知识-感知-体悟-练习-能力”。也就是说,语文学习是一个始于知识而终于能力的线性过程。感悟式教学认为,语文学习不是一个线性的练习过程,而是实践、感悟、内化三者相统一的立体活动过程。这里的实践是指学生自主的言语实践;感悟是学生对言语的感受、理解和领悟;内化则是指学生语文素养是在长期的言语实践与感悟中慢慢地积淀、熟习而得以提高,并融入自己的身心中去,化为自己身心的一部分。
针对小学语文课堂存在的两种倾向:1、把语文课上成语言分析文字训练课;2、架空语言材料,一味“创新”的教学状况。特进行“感悟—积累—运用”三层次的研究。本课题研究的方法和手段为文献查阅为基础,实验法为主,调查法为辅,通过研究过程中的个案分析、实验数据统计、经验总结等手段进行研究。从而研究出品读悟词等感悟四法,完形填空、关键语词串联等积累六法,情境造句和移用活用造段运用五法,此外还构建我校“三层次”基本语文教学模式。通过研究,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感,养成课内外自觉积累的意识、能力与习惯,提高语文阅读和写作水平,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有长足的进步。 【关键词】
感悟积累运用 教学三层次 读写能力
一、问题的提出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基础教育改革全面展开后,语文教师开始深入思考自己的教学观念与行为,逐步认识到语文教学根本任务在于“指导学生正确的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可见,要实现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总目标,离不开学生亲身参与语文实践活动,感悟语言材料中的人文内涵,积累、内化语言,从而获得提高。在语文教学中促进学生感悟、积累、运用能力的发展,已成为教育者关注的研究方向。
但实际教学中,语文课堂存在两种倾向:1、把语文课上成语言分析文字训练课。2、架空语言材料,一味“创新”。无论哪种倾向,学生多难于真正感受语言的美。究其原因,可思考几方面因素:教师是否准确把握了语文课程的性质,是否认识到学生必须成为语言学习的主体,以及实施“感悟、积累、运用”语文教学模式与方法等。
从语文教育的特点看,语文课程人文内涵丰富和实践性强,并对识字写字、思维发展等多方面形成影响。《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行为”,“是收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因此,语文教学过程就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语言、感悟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过程,现代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语言的认识是一个“同化”与“顺应”的过程。在教学尤其是阅读教学中,要避免繁琐多余的内容分析,转向“感悟、积累、运用”——这个符合语言学习规律的途径。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能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情感是语文教学的根”,在情移心动的前提下,易于他们自觉进行知识、情感积累、语言内化。有积累作为基础,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才可能得到更快的提高。由此也看出,“感悟、积累、运用”具有学习的层递性,构成了语文教学中逐级推进的课堂教学“三层次”。
课改关注教学中的三个纬度: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语文教学中的“感悟、积累、运用”不仅符合语言学习的规律,同时也在尊重学习者主体地位这一点上与三个纬度是相同的。能力是以知识为基础,知识的点滴积累,决定着能力的逐步形成:知识塔基的宽度和厚度,决定着能力金字塔的高度和强度。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华晔”(韩愈《答李翊书》)说的是同一道理。学生在对文本积累、感悟、运用的同时,文本中那鲜活的“生命形象”又促使学生知识、能力、情感的发展。传统语文教学非常重视学生对精点书面语言的感受和积累,在大量感受和积累的基础上才“开讲”。开讲,即对语言材料作些点评,旨在帮助学生领悟语言运用之妙。在讲的过程中,还重视学生的自悟,引导他们借助吟咏,从而“披文入情,缘情语文”。现代教学实践证明,只有当学生的背诵量达到了课本的4.5倍时,才有可能形成语文教学的一条途径,将有利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感情。
我校语文教研组因而提出了《关于“感悟、积累、运用”语文教学三层次研究》这样一个顺应时代潮流的研究课题。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其主要概念的阐释和界定
1.研究的主要内容:
①.如何通过科研促进教师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提高教师的素质。
②.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动机,构建乐学机制,使学生从苦学变为乐学语文。
③.从大量的阅读入手,探索促进学生感悟、积累的方法并规范学生语言积累,为内化和迁移语言打下基础。
④.探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增强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多种途径。
⑤.探索“感悟、积累、运用”的交合点及交合方式,构建有理论支撑的教学模式和方法。
2.主要概念的阐释和界定
①. “感悟”、“积累”和“运用”的内容:
感悟,即感受领悟。“恍然大悟”、“涵咏品味,妙由心悟”是对感悟的形象描述。在教学中就是让学生知有所获,情有所感,理有所悟。
积累,指学生的生活积累和语言积累两方面。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人文教育正在我国各级教育体系中有效推行。作为人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情感教育应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发挥其推动教学实现的积极作用。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激感性来提升教学效果,推动人文教育目标的实现。本文将结合教学实践就语文课中情感性激发问题进行探究。
一、情感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以情感人和以情陶冶人是文学的重要功能。对作者来说,创作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情感过程。对语文教学来说,教学过程也必然是一次情感体验与情感探索。在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要将其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透过富有个性和情感的教学过程传递给学生,以启发和引领学生读懂文本、掌握知识。这其中无不包含情感因素的作用。教师若想对文本有深入解析,并将成果有效传达给学生,其自我情感的激发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对文本理解得越深,其情感感悟就越丰富,也就越能引发学生共鸣。
作为语文教学的受众,学生的学习过程从来不是被动过程,学生自身对文本的理解力与思想力,对教师教学的接收能力等,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情感的作用,而情感领悟力强的学生往往在语文学习中占有相当优势。因此,将情感因素合理灌输进语文教学的全过程,会对学生的课程学习和人文素养提升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在语文教学中激感性的策略
(一)运用语言,抒感
语文课是一门需要充分语言表达的课程,学生需要通过语言去学习课文。教师准确、生动的语言可以让学生在充满感情的语言世界中接受知识、得到启发,而这就需要教师具有相当的人文素养和人文情怀。在具体授课中,教师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提升自己运用语言教学能力:一、从文本入手,依据文本特点,选择语言方式挖掘情感因素。二、从语言运用的形式入手,教师应对语音、语调、语速等基本技能进行细致打磨,提高教学基本功。三、从教师的人文情怀培养入手。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不仅要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还要具有相当的人文情怀。教师对学生情感性的有效激发,对教学语言的良好运用,都建立在自身人文素养和人文情怀之上。
(二)挖掘教材中的情感意蕴
语文教材含有丰富的情感意蕴,但受学生领悟能力、教师解读能力,以及教材本身难度等影响,一些课文的情感意蕴学生难以产生共鸣和理解。这就需要教师对教学有较为深入地研读,挖掘教材中情感意蕴,并以生动的形式为学生加以解读。海明威的《老人与海》表现了渔夫圣地亚哥不屈服于命运的安排,用生命与智慧与命运抗争的精神。作者简洁、明快的创作风格和写实的语言方式都令主题表达得十分含蓄与隐晦,需要读者细心捕捉,体会圣地亚哥口中“人可以被毁灭,却不可以被战胜”所表达的永不服输的斗士精神。教师在解析课文思想感情时,可引导学生加入自己的情感解读成分,讲出自己对“硬汉”圣地亚哥的理解,并启发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转换情感体验,只有这样才能深度挖掘和体会教材所包含的情感意蕴,从而逐步实现对学生的情感教育。
(三)创设情境,启感
在语文教学中,在实现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教师还可以对文本进行再开发,把文本中富含的故事、人物、情感等元素,通过情境再造,让学生在实践中引感共鸣。课堂上,教师在对课文进行充分讲解后,可以启发学生通过对文本的改编、重构等来感悟课本中的人文内涵,进行情感启发。对那些情节性强的课文,如《雷雨》《林黛玉进贾府》《鸿门宴》等课文,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将其改编成话剧来进行表演。要改编好话剧,就需要在深入研究课文、广泛收集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再创作。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会逐渐加深对文本的认识,而且其创新能力、审美能力等都可以得到锻炼。以《鸿门宴》为例,学生要排演好该剧,不仅需要对楚汉争霸的历史背景有一定了解,还要对项羽、刘备等人物在课文选段中的情感有较为准确的把握,这些实践过程都会激发学生对课文的情感体验,提升教学效果。
情感因素在语文教学的渗透,不仅局限于课堂,班会、演讲比赛、校刊投稿、文化参访等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都可以培养学生感悟能力和人文情怀。这些课外活动,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也让情感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富有了实践意义。因此,在教学内外合理激发学生的情感,也体现了语文教学对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 问题 解决途径
1.当前高中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和生活逐渐现代化,语文教学作为中学的一门基础学科,越来越显得不能很好适应新世纪人才的学生在语文素质,特别是语文能力方面的实际需要。因此,近年来各地语文教师、教研工作者以及学者、专家纷纷对当前语文教学提出批评,强烈要求对语文进行改革。笔者观察发现,语文课堂教学存在以下问题:
1.1 重分析,轻感悟。“语文”姓“语”,“语”就是语言,学好语言,最重要的途径就是品味和感悟。对课文中的精妙的语言,如果教师分析过多,势必限制了学生的思考空间,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学生在阅读中去品味、去感悟。比如教学《长亭送别》时,我将大量的时间用在了对本文主题和离别情感的分析讲解上,结果整堂课上得索然无味。如果下次再教此课,我会将重点放在学生的感悟上,让学生通过知识迁移,联想到所学的有关别离的诗文进行对比学习,尽量把时间留给学生。
1.2 重应用,轻精神。语文是鉴赏的,也是人文的。语文课堂教学应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为宗旨,以奠定学生的正确价值取向为根本。适量地进行专题训练与辅导是不可少的,但不能仅仅以考试为中心,以分数为准绳来进行语文教学,更要重视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比如在教学《促织》时,我在完成了文言文教学的字、词、句的重点教学后,又进行了拓展,给学生补充了《捕蛇者说》,两篇课文进行对比教学,让学生认识到封建社会的黑暗和残暴,同时给予广大劳苦大众同情,又发动学生用现代观念来审视课本内容。另外,课堂教学不能仅限于课本文本内容的讲解,应重视知识的相关拓展和迁移训练,尤其是语文学科的学习。
1.3 重传统,轻创新。30多年来,随着整个语文教学的改革,语文课教学方法也作了一些改进。不少语文教师重视启发式教学,不但教得实,而且教得活;有些教师不但研究教法,还研究学法;还有些教师注意运用电化教学手段,把电脑搬进了课堂。他们在不断探索和改进中,积累了不少有益的经验。然而这样做的教师只占少部分,大多数的语文教师教学方法基本上还是传统的老一套,主要由教师讲,满堂灌;普遍采用“三大块”教法――机械地划分段落大意,简单地归纳中心思想,抽象地概括写作特点:“三多一少”的现象仍然存在,脱离课文的语言文字架空分析思想意义多了,脱离课文的语言文字架空分析具体内容多了,脱离课文的语言文字架空分析表现方法多了,而相反的是扎扎实实的语言教学少了。总之,一般语-文教师多习惯于老一套教法,缺少改革和创新。为数不少的语文课,可以说教得呆板,教得空泛,教了不管用;学得枯燥,学得厌烦,学了不会用。这就无疑会严重地影响语文教学的实际效果。
2.高中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的解决途径。面对新的形势,作为语文教师,我们没有理由不对语文教学进行改革,更何况“语文教育”在基础教育中是最大的受害者。新形势下的语文教学改革的基本路径可归纳为:
2.1 语文教学生活化,学生生活语文化。吕叔湘先生说过:“语文课和别的课不同,学生随时随地都有学语文的机会:逛马路,马路旁的广告牌;买东西,附带的说明书。到处都可以学习语文。”既然语文无处不在,语文无处不有,学习语文的条件得天独厚,学好语文理应小菜一碟。但事与愿违,不少学生对语文失去了兴趣。你让学生写写自己的父母,有的竟然也“横眉冷对方格纸,俯首甘咬钢笔头”,让你哭笑不得。症结就是;语文教学缺失生活,学生生活缺失语文。
语文教学渗透“语文教学生活化,学生生活语文化”的理念,可通过两个途径:一是以语文的形式对话生活,给学生提供-+大语文的学习环境,保证学生学习和历练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二是以生活的内容丰富语文,变平淡的生活为丰富的精神世界。寒假让学生自创贺岁短信和迎春对联,就是很好的例子,这样能达到“从语文回归生活,再从生活升华语文内涵”的目的。这是新形势下语文教学必须走的第一步。
2.2 坚守阅读和写作两块阵地。有位语文专家说过这样的话:“一个负责任的语文教师,只需教会学生两件事,一是阅读,二是写作。”中国社科院哲学研究员周国平在《如果我是语文教师》一文中写到:“我没有当过中学教师,但我当过中学生。让我回顾一下,什么东西提高了我的语文水平,使我在后来的写作生涯中受益无穷,我发现是两样东西,一是读课外书的爱好,二是写日记的习惯。”周国平道出了语文学习的真谛。语文学科本身有“厚积薄发”的特点,讲究“课内打基础,课外练功夫”的方法。语文课外学习究竟应该练什么功夫?其实就是阅读和写作。当然,阅读和写作也是语文教学的真功夫。
新课程改革将学生的主体地位放在一个突出的位置,学生主体地位的凸显也成了新课改的方向。但是,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什么样的课改才是真正的新课改,似乎大家的认识是模糊的。
我国古代教育中有许多关于语文学习的理论,其中孔子“不愤不悱,不启不发”的教育思想就是最核心的语文教育思想,是孔子多年教育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符合语文学习特点的教育思想。但是,随着现代教育的推行和实施,语文学科也走入科学化的道路。我们将其和数学理化等学科等同看待。特别是语言学理论和修辞学知识的引进,我们将语文看作是一门科学课程,我们也是按照科学课程的方式和方法来从事语文教学。字、词、句、篇章、结构,语法修辞这些知识就成了语文学科学习的东西。语文课程也是沿着科学化的道路一路前行。但是,科学化并没有给语文学科教学带来明显的效果。语法修辞知识的学习并没有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提升学生的语言素养。人们开始反思语文教学,开始反思语文教学费时多,收效微的原因。
真正对语文科学化提出反思的是韩军老师。他的出发点就是从对语文学科的课程特点来反思语文教学的弊端。他以为人文性与语文的科学性相对立,语文是人文性的课程,语文教学不应该像其它科学课程一样去施教,而应该充分重视语文课程的人文性的特点。韩军老师的论述无疑是振聋发聩的,给语文教学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全新的思维。但是,后来,人们对韩军的认识存在诸多误区。他们以为语文课程既然是人文性的课程,那么语文教学就应该培育学生的人文精神。其实,语文课程确实具有人文性,但是,具有人文性并不意味着就是将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作为语文教学的任务。韩军老师张扬语文课程的人文精神,目的是要在语文教学中重视语文课程的人文性的特点。不能以科学的方式去教语文,而应该重视人文的因素。但是,后来人们在对人文性的认识上出现了偏差,许多教师把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作为语文课程的主要任务,语文教材的编排也是以人文性内容为单元。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许多教师不进行严格的语言的学习,而是挖掘教材的人文因素,重在对教材人文精神的发挥与拓展。课堂内容看起来丰富多彩,但是对于学生的语言能力的培养却起不到根本的作用。
其实,语文教学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的核心就是语言素养。新课标把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纠正这种教学中的混乱局面。那么语文教学回到语言的路上,是不是回到过去的老路上去,就要像过去一样进行语言训练呢?显然不是。的确,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学会使用语言,语言是思维的外在表现,学习语言需要同思维能力一起进行培养。而思维的对象是外在的客观世界,人在面对外在客观世界的时候,是需要心灵化的。对外在的客观事物的认识带有主观认识的特点,这种主观认识就使得语文教学具有了一定的人文色彩。学习语言既有对语言的学习,更主要的是对语言所反映的客观世界的认识,只有将这两者结合起来,语言才能学到手。那种单纯的从语言到语言的学习方法是不会学好语言的,也是背离语言的特点的。
因此,学习语言就需要调动学生的全部生活经验,调动学生的生命体验去感悟语言,理解语言,感悟作者使用语言的匠心。文本是作者对生活的反映,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一种情感体验和生命体验。要真正理解语言,理解文本,就需要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凸显学生在语言学习和文本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在生活中,学生就在语言的海洋中遨游,但是,学生使用语言却非常困难,这种困难并不仅仅是语言上的障碍,更多地是认识上的障碍,也就是说,学生对客观事物认识的不深,不透,理解的不深刻,他们在对事物的反应过程中就不会深刻。因此,语文教学我们不仅仅去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更主要的是透过语言培养学生感受生活,认识生活的能力,而且将这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真正有所得,有所获。
教育之本是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本的核心是以学生的思维为本,认识为本。语文教学不仅仅是要研究如何教,更主要的是要研究让学生如何学。当前,语文教学中让学生如何学,却并没有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郭思乐教授说要在语文教学中放牧学生的生命,关键是如何放牧。放牧生命,就是说要让学生的心灵充分的融入到文本之中,去感悟文本,体验文本内在的东西。达到学生与作者的同频共振的效应。
叶圣陶先生认为文本无非是个例子,语文教学就是通过文本的例子作用,达到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的目的。如何才能真正发挥文本的例子作用?这就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的探究性学习。一般的阅读都停留在浅层次上,语文教学的阅读就是要深入挖掘文本内在的东西,力争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超越他们自己的认识,在超越的过程中获得一种感受、一种认识、一种语言的能力。
由此可见,从语文课程的特点来看,语文是最适宜于自主学习的一门课程,语文教学不能像其他学科一样的去讲解、去分析。更多的应该是让学生自己去感悟,去在阅读中体验,去挖掘文本深层次的东西,特别是要探究作者的思路。许多论者认为语文素养的提高有赖于大量的阅读,但是,仅仅靠阅读量并不能从根本上提高语文素养。语文阅读必须是一种研究性阅读,阅读的过程中我们不仅仅要理解文本的内容,知道文本写了什么,更重要的是要知道怎么写的,这怎么写的才是语文阅读教学需要解决的问题。知道写了什么,只要不是太笨的学生,一般都能够从阅读中获得。但是,要知道怎么写的非要下一番功夫不可。许多时候,我们的语文教学就停留在写了什么这个层面上,没有和学生一起探究写了什么背后深层次的东西,学生学完文本,收获甚微。阅读文本开始吸引我们的可能是文本的语言,也可能是文本的情节,而文本的结构很少进入我们的视野。过去我们讲写作特点,但是这些东西很抽象,教师总结的特点就像给文本贴标签一样,标签贴好了,学生还是不知道究竟有什么用。
总而言之,语文教学要继承我国优秀的教育传统,在充分J识语文学科特点的基础上,深入挖掘文本内在的东西,在获得对文本内在的东西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自主学习的意识。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只有这样语文教学才有成效,语文教学的目的才能达到。
一、“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这个“本”是指教学活动的本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发展的主体,是教学活动的目标指向和行为归宿,是“教学之本”。如何以这个理念指导我们的教学呢?
(1)确立教学价值观,强调给学生美好的学习生活。追求更美好地生活是人类各项活动永恒的主题,它也是教育永恒的主题。教育和教学应以学生的美好生活(它包括明天,也包括今天)为最终的价值体现。教学活动要让学生经历美好的学习生活,这使学生的学习既为明天的美好生活做准备,也成为今天美好生活的一部分。
(2)确立学生观,因为学生是能动发展的生命体。学生的生命是整体的,学生的个体是独特的,学生的发展是能动的,在教学活动中,学生不是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探求知识的主体,是充满活力的生命体。确立教学效能观,充分地信任学生。教师对学生的信任,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教师应该相信学生个个优秀,相信学生一定能很好地学习和发展,相信学生每天进步,相信学生将来一定能成材。
(3)确立学习主体观,即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表现在学生是语文实践活动的承担者和支配者,还表现在学生中有丰富的内部学习资源。
二、“以生活为源”的理念
生活是语文教学的源头活水,语文教学是发展学生言语的生活,以生活为源,才能让语文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以生活为源”的理念主要包括三个层面的内容:
(1)教学活动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过程,是生命与生命交流的过程,不能脱离开人的生活而存在。生活是语文学习和语文教学之源。离开了生活,语文――这一颇具人性魅力、显现人的生命活动和心灵活动的课程,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2)深入生活,使语文教学焕发活力。深入生活,才能使语文教学焕发生命的活力,才能使学生的语文学习变为真正有生活价值的精神活动、情感活动。要使语文教学达到这样的境界,应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要深入学生的心灵世界,二是要联系广阔的社会生活。前者要求心与心相通,这解决了语文教学的生活深度问题;后者则要求课内与课外相通,这解决了语文教学的生活广度问题。
(3)语文教学是发展学生的言语的生活,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在言语生活中发展言语。
三、“实践・感悟・净化”的理念
“注重感悟”是感悟式教学的鲜明特色。感悟就是心对心和心对物的发现以及发现过程中的创造。“感”是感受,是“感之于外,受之于心”,又是“目击事物,便以心击之”。“悟”是领悟,是在感受基础上的进一步领会。感悟使学生的学习真正成为创造性的学习过程,真正的语文学习是内化的过程。这内化不是由外而内的吸收过程,而是学生的心灵与课文言语之间发生的化合过程。感悟式阅读改变了原来的教学方法和思路,让学生“自感自悟”,因人因时因地而宜地把自己的看法,独特见解表述出来,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
(1)在感知中认识。汉语言文字具有很强的形象性和意会性,学生通过对文本的直觉直感可以实现对文本内容的认识。这种认识从学生对语言文字的认读开始的,先指导学生读正确、读通顺、读流利,使语感得到初步培养。然后指导学生在默读中通过看题目,抓题眼,审清题意,提出问题,初读课文,整体地了解课文内容(大意)。读是语文阅读教学永恒的主题,把读书作为阅读教学中学生的主要活动,以读代讲,使学生处于自主学习,主动发展的状态。“好读书,不求甚解,每会意,便欣欣然”。学生通过自由的朗读,读准了字音,辨析了字形,粗略地明白一些字,词、句的意思,扫清了体会和感悟的学习障碍。还通过默读,学生对课文形成整体地感知,这是感悟的基础条件。
(2)在理解中体味。“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咀嚼课文中的语言,让他们动脑筋,经常比较、揣摩、养成习惯”。学生学习的水平毕竟是有限的,需要教师有目的,有重点地适时点拨引导,引导他们细细品味好词佳句的精妙之处,揣摩布局谋篇,立意构思的独到之处,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读为主线,以读促思,读思结合,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从字里行间体会到课文表达出的思想情感。
执笔:曾海霞
【内容提要】
针对小学语文课堂存在的两种倾向:1、把语文课上成语言分析文字训练课;2、架空语言材料,一味“创新”的教学状况。特进行“感悟—积累—运用”三层次的研究。本课题研究的方法和手段为文献查阅为基础,实验法为主,调查法为辅,通过研究过程中的个案分析、实验数据统计、经验总结等手段进行研究。从而研究出品读悟词等感悟四法,完形填空、关键语词串联等积累六法,情境造句和移用活用造段运用五法,此外还构建我校“三层次”基本语文教学模式。通过研究,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感,养成课内外自觉积累的意识、能力与习惯,提高语文阅读和写作水平,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有长足的进步。 【关键词】
感悟积累运用 教学三层次 读写能力
一、问题的提出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基础教育改革全面展开后,语文教师开始深入思考自己的教学观念与行为,逐步认识到语文教学根本任务在于“指导学生正确的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可见,要实现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总目标,离不开学生亲身参与语文实践活动,感悟语言材料中的人文内涵,积累、内化语言,从而获得提高。在语文教学中促进学生感悟、积累、运用能力的发展,已成为教育者关注的研究方向。
但实际教学中,语文课堂存在两种倾向:1、把语文课上成语言分析文字训练课。2、架空语言材料,一味“创新”。无论哪种倾向,学生多难于真正感受语言的美。究其原因,可思考几方面因素:教师是否准确把握了语文课程的性质,是否认识到学生必须成为语言学习的主体,以及实施“感悟、积累、运用”语文教学模式与方法等。
从语文教育的特点看,语文课程人文内涵丰富和实践性强,并对识字写字、思维发展等多方面形成影响。《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行为”,“是收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因此,语文教学过程就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语言、感悟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过程,现代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语言的认识是一个“同化”与“顺应”的过程。在教学尤其是阅读教学中,要避免繁琐多余的内容分析,转向“感悟、积累、运用”——这个符合语言学习规律的途径。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能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情感是语文教学的根”,在情移心动的前提下,易于他们自觉进行知识、情感积累、语言内化。有积累作为基础,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才可能得到更快的提高。由此也看出,“感悟、积累、运用”具有学习的层递性,构成了语文教学中逐级推进的课堂教学“三层次”。
课改关注教学中的三个纬度: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语文教学中的“感悟、积累、运用”不仅符合语言学习的规律,同时也在尊重学习者主体地位这一点上与三个纬度是相同的。能力是以知识为基础,知识的点滴积累,决定着能力的逐步形成:知识塔基的宽度和厚度,决定着能力金字塔的高度和强度。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华晔”(韩愈《答李翊书》)说的是同一道理。学生在对文本积累、感悟、运用的同时,文本中那鲜活的“生命形象”又促使学生知识、能力、情感的发展。传统语文教学非常重视学生对精点书面语言的感受和积累,在大量感受和积累的基础上才“开讲”。开讲,即对语言材料作些点评,旨在帮助学生领悟语言运用之妙。在讲的过程中,还重视学生的自悟,引导他们借助吟咏,从而“披文入情,缘情语文”。现代教学实践证明,只有当学生的背诵量达到了课本的4.5倍时,才有可能形成语文教学的一条途径,将有利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感情。
我校语文教研组因而提出了《关于“感悟、积累、运用”语文教学三层次研究》这样一个顺应时代潮流的研究课题。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其主要概念的阐释和界定
1.研究的主要内容:
①.如何通过科研促进教师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提高教师的素质。
②.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动机,构建乐学机制,使学生从苦学变为乐学语文。
③.从大量的阅读入手,探索促进学生感悟、积累的方法并规范学生语言积累,为内化和迁移语言打下基础。
④.探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增强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多种途径。
⑤.探索“感悟、积累、运用”的交合点及交合方式,构建有理论支撑的教学模式和方法。
2.主要概念的阐释和界定
①. “感悟”、“积累”和“运用”的内容:
感悟,即感受领悟。“恍然大悟”、“涵咏品味,妙由心悟”是对感悟的形象描述。在教学中就是让学生知有所获,情有所感,理有所悟。
积累,指学生的生活积累和语言积累两方面。
运用,指学生能把积累的语言在生活、学习中灵活的运用
②. “感悟”、“积累”和“运用”的相互关系:
感悟语言是基础,是前提;积累语言是准备,是保证;而运用语言才是终极目的。我们只有把语言的感悟、语言的积累、语言的运用有机地融和于阅读教学之中,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3.课题研究的主要理论依据
教育教学公理、《纲要》《课标》的有关论述以及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丁有宽的“读写结合”,江苏李尊栋和李郭忠两位老师研究的“四读、四培养”等作为主要的理论依据。
4.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对语文教学“三层次”的研究,主要目的就是要凸显语文本色,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注重对文本语言的“感悟”——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加强语言和知识的“积累”——厚实学生的底蕴;强化感悟积累后的“运用”—— 切实地提高学生的说写能力。
二、研究的方法和过程
(一)、研究的基本方法
1.研究的对象
研究对象原为我校8个教学班,即本课题组8位执研教师所在的教学班。中途三位教师调离我校,又有一位教师参入研究,一年后,这位教师也调离我校。2006年课题组横向发展,把研究成果向全校语文教师推广,课题研究普及全校。
2.研究方法的运用
本课题定位在对“感悟、积累、运用”语文教学三层次的研究,所以研究的方法和手段为文献查阅为基础,实验法为主,调查法为辅,通过研究过程中的个案分析、实验数据统计、经验总结等手段进行研究。
3.变量及其操作定义的具体界定:
(1).自变量
①.在实验教师中进行教学理论的学习和研究。具体方式:每月收集一定有关教育教学方面的名言警句,并熟记在心;每月开展课题小组的学习活动;上科研研讨课;参加实验设计等。
②.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培养学生语文综合实践能力,精心设计并开展各种的教学活动。具体方式:
鼓励学生进行摘抄、写读后感、做手抄报等,上用于交流展示的语文实践活动课,进行各种主题的语文竞赛等。
(2).因变量
①.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及教学能力的提高。
②.学生感悟积累运用语言的能力。(品词、品句、品读的能力;语言、生活积累;说写结合)
③.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和语文学习能力。
(二).研究的主要过程
1.参加本课题实验的人员:庾群若(副校长)、曾海霞(副教导主任、语文教研大组长)、彭素香(副教导主任)、江冰(语文教研组长)、黄彩琼(语文教师)。
2.实验程序
①. 研究实施前期阶段(2003年9月——2004年8月)
召开课题开题,参加总课题组组织的培训班、观摩学习活动,转变执研教师教学观念;研究具体的研究目标,制定详细务实的实施方案;通过调查问卷、收集原始资料;进行第一阶段相关内容的研究。
②. 研究实施的中期阶段(2004年9月——2006年12月)
根据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组织教师学习有关理论知识,结合教师自身课堂教学活动,结合学科教研活动,结合学校举办的课堂教学研讨、展示、竞赛等活动,积累研究事例和资料,根据研究的进展,进行阶段性总结。
a.立足以人为本,构建课题管理机制。
课题组以学校主管教学副校长为组长,按照“教导处——课题组——教师”的运行体系,层层分工,责任到人,制定完善的课题实施方案。
b.组织教师学习有关理论和知识。
在调查中发现课题组成员对课题内容认识不足,为此,我们印发资料,采用组织学习和个人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帮助教师提升对“感悟、积累、运用”的理论认识,开拓视野,放飞思想,丰富研究的方法与途径,使课题研究深入、有机地展开。帮助教师提升科研理论水平,掌握教育科研的基本方法,为课题研究提供技术性的支持。
科研结题报告 ·德育结题报告 ·课题结题报告 ·怎样写结题报告
c.结合校本教研活动,开展课题研究
近两年来我们结合校本教研活动,开展课题研究。促使教师能从平时课堂教育中反思,习以为常的工作状态,在课堂中带着研究的眼光,带着全新的理念走进新课程,实现由职业向专业的转变。
③. 研究的总结阶段(2006年12月——2007年8月)
整理各种资料,撰写结题报告,迎接结题工作。
在课题研究中,多次组织教师到拉堡实验小学参观学习,吸取经验指导课题组开展研究;积极参加每一次总课题组举办的活动,活动结束之后写学习体会,或者开展“沙龙”研讨等等。
三、研究的成果
(一)、 教师的综合素质不断提升
课题实验使实验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方法不断更新,教学水平不断提高,他们在学校举办的各类赛教课中分获一、二、三等奖,彭素香老师获柳北区青年教师赛教课二等奖,董燕老师获柳州市的赛教课二等奖。同时,实验教师的教学理论和经验也不断丰富,撰写的十几篇论文、案例、教案分获国、省、市级一、二、三等奖。
(二)、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和语文学习能力得到长足的提高
四年来,学生的阅读兴趣明显增强,阅读方法得当,阅读面及阅读量有了极大的提高。前测中,有50%的学生阅读兴趣不大,阅读是父母逼着读,为了完成作业而读;60%的学生只阅读卡通故事、动画故事、武侠小说、战斗故事等,而且只看情节,不重文采;70%的学生一、二个星期只看一本书,也没有做读书笔记的习惯;90%的学生没有阅读方法。而后测中,100%的学生都喜欢主动阅读,阅读面广泛,几乎涵盖所有体裁的文学作品,阅读量达到每周三本以上课外书籍;而且学生都能有意识地感悟生活、感悟文学作品、感悟名家名篇的表达方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见解,养成了做读书笔记的习惯。通过“说真话、***事、抒真情”系列训练,写作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实验班学生的习作质量高,每学期作文比赛都能获前三名,远远超出对比班的习作水平。2005年参加全国创新杯作文赛有四十多人获奖。
以生活世界为依托的语文教育在具有丰富内涵的同时也具有重要而深刻的理论及现实意义。对学生的全面综合发展及创新实践能力的提升有积极作用,同时也能够有效推动语文教育目标的实现,对教育教学作用的充分发挥有重要的意义。(1)语文教育价值的发挥只有以生活世界为依托展开语文教学,将语文知识的传授与学生生活紧密相连,关注受教者在现实生活中的不同体验,才能有目的地激发学习兴趣,从而进一步调动内在学习动机,受教者才有可能在课堂内及生活中主动学习并应用各种语文知识,我国的语文教学也才能发挥出自身的工具性价值[1];只有以生活世界为依托进行文化传播,才能展现并发挥中华文化的博大及包容性,学生的自我意识才能得到更深层次的激发,才能在精神层面感受到中华文化深远厚重的人文气息,而只有经历了文化对灵魂与精神的长久浸染和熏陶,学生才能得到精神上的升华及品格性情的陶冶,而语文教育也通过这一过程得到了更充分的发挥。(2)辅助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以生活世界为依托的语文教育将在很大程度上拓展教育时空,对学生现实生活的关注将使教育更能够触及到学生的深层次情感,使其得到情感的全新体验、心灵的更高感悟,以更博大的教学姿态激发出教学双方的参与热情,调动师生的自主性,提升教与学的效率,使受教者在潜移默化中掌握并能够熟练应用语文知识技能,最终达到学生母语语言文化素养全面提升的教学目的,在此基础上,学生也能够进行对自身的多层次多方向探究,学会如何看待和尊重生命、热爱并营造生活,积极寻求精神层面的良善美好,创造个体的存在价值。(3)还原语文教学的本真情态以生活世界为依托的语文教育能够淡化传统语文教育中师生双方的地位,展现教学双方作为独立个体的完整状态,营造更为平等和谐、氛围融洽的教学环境,使教师与学生能够在平等自由的心态下进行精神层面的交流与探讨,挖掘母语文化中的精粹,分享不同个体在生活中对于语文的不同体会,并在此过程中相互提高,为语文课堂赋予不一样的生命活力,实现语文教学的良性动态循环,还原语文教学最本真的情态。
二、以生活世界为依托的语文教育原则
1.以人为主体的教育任务
生活世界的主体之一是人,人在生活中不断发展并完善自我,以生活世界为依托的教育目标是人的培养[2]。作为主要教育科目的语文必须将育人作为教育的首要目标,在此基础上发挥语文区别于其他学科的作用。以生活世界为依托的语文教育教学,无论是浅层次的知识技能传授,亦或是更深层次的文化传承与精神发展,都应始终坚持以人为主体的最终教学目标,以培养人格健全、精神健康并具有高综合文化素养和自主创造能力的人才为教育任务。
2.语文教育的和谐性
在现实的生活世界中,人是主体,因此强调的和谐性代指人与生活世界中的对象之间的适度平衡,具体而言就是人与他人、自我、社会、自然之间的相互适应。以生活世界为依托的语文教育应注重教师与学生之间民主关系的搭建,使课内教学融洽而充满活力。以和谐原则为前提的语文教育课堂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隔阂能够取得最大程度的消减,进而能够做到真实而积极的、不同情感与精神的相互交流。教师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进行文学认知与感悟提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提升自我并体味如何实现与他人、自然及社会和自我之间的和谐发展。
3.语文教育的体验性
体验是人在现实生活中无可避免的一种存在形式,缺乏体验的个体无法具有情感的共鸣、精神的升华及智慧的启迪。体验是对生活的融入和思考,是人赖以生存发展的必要手段。语文教学同时也是学生用以感悟和理解语文文字及语言中深刻意义的重要途径。以生活世界为依托的语文教学需要坚持以体验性原则引导学生对课内文本进行深层次的领悟,挖掘隐藏在文字深处的艺术魅力,与创作者产生跨越时空的精神交流,拓宽精神视野。自我表达需要建立在体验的基础之上,作为母语语言学科,如果缺乏真实体验,学生将失去创作灵气与热情,因此,坚持体验原则,引导学生体验、品位生活中的细节,是我国语文教育教学的应有之义[3]。
三、以生活世界为依托的语文教育策略
1.加强语文教学的体验性
以生活世界为依托的语文教育教学内容不能仅限于学生对知识技能的认知和理解,同时更要重视受教者在现实生活中的体验、感悟及实践,积极寻求与他人之间的交流,并能够实现主动的自我个性构建。因此,语文教育并摒弃传统上机械、单调的知识技能传授模式,使学生能够以心感悟,用情感体验、捕捉生活中的瞬间。语文教学是由教师、受教者、文学知识以相互交融和促进的形式而构成的复杂体系,作为受教者的学生只有以自主体验的方式才能适应这一体系,而如若缺乏了体验性的教学过程,文学知识中的精神内涵则很难被学生内化吸收。因此,语文教育应采取情境塑造、诵读加强、课外实践等多种不同形式的活动课程以强化教学中的体验性内容。语文教学的活动课程是教育生活化的最佳体现形式,学校应重视并适当增加活动课程的开设,教师引导学生将书本知识与生活学习、学校教育与社会现实状况、课内传授经验与个体实际经历相互结合,不断拓展语文教育教学界限,使其能够与社会相互融合,并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学习语文知识、语言技能,促使学生提升母语能力,通过生活化的语文教育这一途径使学生个性得到培养、人格得到完善和健全。可充分发挥学校及有关教师的优势,深入挖掘校园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创办特色文化活动,积极开设文学选修课程,定期邀请专家学者进行文化文学知识讲座,营造活跃的生活化语文学习气氛,引导并鼓励学生组建学习小组或文学团体,积极开展科学而有计划性的社会调查、书法比赛、校刊编制等实践活动。以对社会和生活的关注为突破口,进行开放性的语文教育教学;以实践为手段为学生锻炼自身所学知识技能创造条件,逐渐培养和树立学生在语文学科上的自信心。
2.淡化课堂与现实生活之间的界限
现实生活是文学的来源,因此我国的语文教育不能脱离对学生现实生活的关注而独立存在[4]。要实现语文教育的价值、充分发挥其作用,教师应将课内知识延展并融入到学生的生活世界,以生活与文学知识的对比调动学生的探索兴趣,促进其思想观念、情感意识的自主激发。因此,教师应转变旧有教学形式,通过音乐、图片、视频等多种方式将课内涉及到的文学内容以更为生动而形象的方式展现到学生面前,淡化生活与课堂间的界限,将抽象的黑白文字与形象的生活美结合在一起,激发学生自主探索发现文学中、生活里及在二者交汇处的精神价值和内涵,在此基础上发散思维,自由想象,以生活为依托为课堂注入生命的气息,并以课堂为考据关注并改造现实生活。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内容或多或少都与生活有着联系,《兰亭集序》描绘了欢聚宴饮的乐趣,《雨霖铃》(寒蝉凄切)叙述了离别的愁绪与不舍,《荷塘月色》展现了自然的美好,《边城》则真切展示了端午节这一传统节日特有的风俗面貌。显而易见,语文教学以课文为起点延展向了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并在延展过程中具有了无限的开放性。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课文内容的人文性质进行挖掘,并在此基础上实现课文内容的生活化加工处理,在教授过程中将书本内容与受教者个人经历、现实生活及心情感触等因素相互联系,启发学生的创造性和想象力,在课本蓝图的指导下重构情境,在情境范围内指导学生对课本知识做更为深入的感知,进而提出并解决问题。组织学生对有关内容进行探讨,在课堂内容结束之后指导学生针对所学知识及自身感悟进行总结性报告,总汇、归纳知识要点,加深理解领悟,同时对报告中的谬误进行及时修正,使学生真正有所感悟和获取,满足受教者的精神生活需要,激发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关注和学习热情,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进行引导。
3.赋予语文教学以活力
(一)、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其主要概念的阐释和界定
1.研究的主要内容:
①.如何通过科研促进教师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提高教师的素质。
②.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动机,构建乐学机制,使学生从苦学变为乐学语文。
③.从大量的阅读入手,探索促进学生感悟、积累的方法并规范学生语言积累,为内化和迁移语言打下基础。
④.探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增强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多种途径。
⑤.探索“感悟、积累、运用”的交合点及交合方式,构建有理论支撑的教学模式和方法。
2.主要概念的阐释和界定
①.“感悟”、“积累”和“运用”的内容:
感悟,即感受领悟。“恍然大悟”、“涵咏品味,妙由心悟”是对感悟的形象描述。在教学中就是让学生知有所获,情有所感,理有所悟。
积累,指学生的生活积累和语言积累两方面。
运用,指学生能把积累的语言在生活、学习中灵活的运用
②.“感悟”、“积累”和“运用”的相互关系:
感悟语言是基础,是前提;积累语言是准备,是保证;而运用语言才是终极目的。我们只有把语言的感悟、语言的积累、语言的运用有机地融和于阅读教学之中,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3.课题研究的主要理论依据
教育教学公理、《纲要》《课标》的有关论述以及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丁有宽的“读写结合”,江苏李尊栋和李郭忠两位老师研究的“四读、四培养”等作为主要的理论依据。
4.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对语文教学“三层次”的研究,主要目的就是要凸显语文本色,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注重对文本语言的“感悟”——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加强语言和知识的“积累”——厚实学生的底蕴;强化感悟积累后的“运用”——切实地提高学生的说写能力。
(二)、课题研究的背景
基础教育改革全面展开后,语文教师开始深入思考自己的教学观念与行为,逐步认识到语文教学根本任务在于“指导学生正确的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可见,要实现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总目标,离不开学生亲身参与语文实践活动,感悟语言材料中的人文内涵,积累、内化语言,从而获得提高。在语文教学中促进学生感悟、积累、运用能力的发展,已成为教育者关注的研究方向。
但实际教学中,语文课堂存在两种倾向:1、把语文课上成语言分析文字训练课。2、架空语言材料,一味“创新”。无论哪种倾向,学生多难于真正感受语言的美。究其原因,可思考几方面因素:教师是否准确把握了语文课程的性质,是否认识到学生必须成为语言学习的主体,以及实施“感悟、积累、运用”语文教学模式与方法等。
从语文教育的特点看,语文课程人文内涵丰富和实践性强,并对识字写字、思维发展等多方面形成影响。《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是收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因此,语文教学过程就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语言、感悟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过程,现代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语言的认识是一个“同化”与“顺应”的过程。在教学尤其是阅读教学中,要避免繁琐多余的内容分析,转向“感悟、积累、运用”——这个符合语言学习规律的途径。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能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情感是语文教学的根”,在情移心动的前提下,易于他们自觉进行知识、情感积累、语言内化。有积累作为基础,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才可能得到更快的提高。由此也看出,“感悟、积累、运用”具有学习的层递性,构成了语文教学中逐级推进的课堂教学“三层次”。
课改关注教学中的三个纬度: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语文教学中的“感悟、积累、运用”不仅符合语言学习的规律,同时也在尊重学习者主体地位这一点上与三个纬度是相同的。能力是以知识为基础,知识的点滴积累,决定着能力的逐步形成:知识塔基的宽度和厚度,决定着能力金字塔的高度和强度。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华晔”(韩愈《答李翊书》)说的是同一道理。学生在对文本积累、感悟、运用的同时,文本中那鲜活的“生命形象”又促使学生知识、能力、情感的发展。传统语文教学非常重视学生对精点书面语言的感受和积累,在大量感受和积累的基础上才“开讲”。开讲,即对语言材料作些点评,旨在帮助学生领悟语言运用之妙。在讲的过程中,还重视学生的自悟,引导他们借助吟咏,从而“披文入情,缘情语文”。现代教学实践证明,只有当学生的背诵量达到了课本的4.5倍时,才有可能形成语文教学的一条途径,将有利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感情。
我校语文教研组因而提出了《关于“感悟、积累、运用”语文教学三层次研究》这样一个顺应时代潮流的研究课题。
二、研究的方法和过程
(一)、研究的基本方法
1.研究的对象
研究对象原为我校8个教学班,即本课题组8位执研教师所在的教学班。中途三位教师调离我校,又有一位教师参入研究,一年后,这位教师也调离我校。20*年课题组横向发展,把研究成果向全校语文教师推广,课题研究普及全校。
2.研究方法的运用
本课题定位在对“感悟、积累、运用”语文教学三层次的研究,所以研究的方法和手段为文献查阅为基础,实验法为主,调查法为辅,通过研究过程中的个案分析、实验数据统计、经验总结等手段进行研究。
3.变量及其操作定义的具体界定:
(1).自变量
①.在实验教师中进行教学理论的学习和研究。具体方式:每月收集一定有关教育教学方面的名言警句,并熟记在心;每月开展课题小组的学习活动;上科研研讨课;参加实验设计等。
②.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培养学生语文综合实践能力,精心设计并开展各种的教学活动。具体方式:
鼓励学生进行摘抄、写读后感、做手抄报等,上用于交流展示的语文实践活动课,进行各种主题的语文竞赛等。
(2).因变量
①.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及教学能力的提高。
②.学生感悟积累运用语言的能力。(品词、品句、品读的能力;语言、生活积累;说写结合)
③.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和语文学习能力。
(二).研究的主要过程
1.参加本课题实验的人员:*(副校长)、*(副教导主任、语文教研大组长)、*(副教导主任)、*(语文教研组长)、*(语文教师)。
2.实验程序
①.研究实施前期阶段(20*年9月——20*年8月)
召开课题开题,参加总课题组组织的培训班、观摩学习活动,转变执研教师教学观念;研究具体的研究目标,制定详细务实的实施方案;通过调查问卷、收集原始资料;进行第一阶段相关内容的研究。
②.研究实施的中期阶段(20*年9月——20*年12月)
根据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组织教师学习有关理论知识,结合教师自身课堂教学活动,结合学科教研活动,结合学校举办的课堂教学研讨、展示、竞赛等活动,积累研究事例和资料,根据研究的进展,进行阶段性总结。
a.立足以人为本,构建课题管理机制。
课题组以学校主管教学副校长为组长,按照“教导处——课题组——教师”的运行体系,层层分工,责任到人,制定完善的课题实施方案。
b.组织教师学习有关理论和知识。
在调查中发现课题组成员对课题内容认识不足,为此,我们印发资料,采用组织学习和个人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帮助教师提升对“感悟、积累、运用”的理论认识,开拓视野,放飞思想,丰富研究的方法与途径,使课题研究深入、有机地展开。帮助教师提升科研理论水平,掌握教育科研的基本方法,为课题研究提供技术性的支持。
c.结合校本教研活动,开展课题研究
近两年来我们结合校本教研活动,开展课题研究。促使教师能从平时课堂教育中反思,习以为常的工作状态,在课堂中带着研究的眼光,带着全新的理念走进新课程,实现由职业向专业的转变。
③.研究的总结阶段(20*年12月——20*年8月)
整理各种资料,撰写结题报告,迎接结题工作。
在课题研究中,多次组织教师到拉堡实验小学参观学习,吸取经验指导课题组开展研究;积极参加每一次总课题组举办的活动,活动结束之后写学习体会,或者开展“沙龙”研讨等等。
三、研究的成果
(一)、教师的综合素质不断提升
课题实验使实验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方法不断更新,教学水平不断提高,他们在学校举办的各类赛教课中分获一、二、三等奖,*老师获柳北区青年教师赛教课二等奖,董燕老师获柳州市的赛教课二等奖。同时,实验教师的教学理论和经验也不断丰富,撰写的十几篇论文、案例、教案分获国、省、市级一、二、三等奖。
(二)、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和语文学习能力得到长足的提高
四年来,学生的阅读兴趣明显增强,阅读方法得当,阅读面及阅读量有了极大的提高。前测中,有50%的学生阅读兴趣不大,阅读是父母逼着读,为了完成作业而读;60%的学生只阅读卡通故事、动画故事、武侠小说、战斗故事等,而且只看情节,不重文采;70%的学生一、二个星期只看一本书,也没有做读书笔记的习惯;90%的学生没有阅读方法。而后测中,100%的学生都喜欢主动阅读,阅读面广泛,几乎涵盖所有体裁的文学作品,阅读量达到每周三本以上课外书籍;而且学生都能有意识地感悟生活、感悟文学作品、感悟名家名篇的表达方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见解,养成了做读书笔记的习惯。通过“说真话、***事、抒真情”系列训练,写作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实验班学生的习作质量高,每学期作文比赛都能获前三名,远远超出对比班的习作水平。20*年参加全国创新杯作文赛有四十多人获奖。
【关键词】新时期;加强;高中汉语言文化;教学
目前,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学生在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中被动的学习,导致相关的语文教学实践难以开展。同时,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难以提升,学习积极性不高。新时期,教育发展,又必要在高中语文教学实施组织中不断思考和探索,改进高中语文教学现状。
一、高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语文教学中以填鸭式教学为主
高中语文教学是在初中语文教学的基础上,从阅读、写作、词汇等角度进行语言文化的延伸,具有较强的文化性。良好的语文教学方式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然而,当下高中语文教学在应试教育以及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下,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以填鸭式的教学方式颠倒课堂教学主次。面对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被剥夺。学生的学习方式效果不佳,久而久之,学生在实际学习中将会失去兴趣,语文素养难以养成。
(二)语文教学活动缺乏针对性
教育发展逐渐从整体性管理的模式中转换到了个体教育管理模式中,也就是说学生的差异性教学逐渐成了当今教学中的主流形式。为了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需要为学生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符合学生发展方向以及知识基础。但是就高中语文教学中的现状来看,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沟通,很多教师认为在课堂上与学生进行过多的沟通,将会影响课程进度。教师对于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程度不了解,这种因赶教学进度而开展的教学,缺乏针对性,教师难以捕捉到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疑惑点,在教学活动的开展上难以吸引学生。
二、新时期加强高中语文教学的对策
(一)丰富语文教学的方式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高中语文教学方式单一,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学习热情不高。为了丰富语文教学的方式,可以将语文教学与其他类型教学相互结合,实现活动教学中的语文知识渗透。例如,在语文课堂上开展德育活动,与语文教学环环相扣,与语文教材内容相互融合。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学校为学生开展德育活动,能够在学生的思想上进行启发,激发学生的真情实感。首先教师可以为学生拟好题目,为学生提供德育演出,如在某中学中,国家残疾人协会为学生组织了一场演出,在演出结束之后,教师为学生布置观后感写作,题目为《我的中国梦》。学生对于该类型具有特殊意义的演出格外关注,在思想上得以启发,对于梦想等有着一个更加深刻的认识。那么在进行写作时,学生就可以将其所看,所感应用其中。在这样的情况下所写出的来的文章深刻、真实、激情洋溢。这样的教学方式既能够实现高中语文教学德育渗透,也能够提升学生写作水平。
(二)针对性课题的主讲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着很多意境深刻的教学内容,为了以意境深刻的知识启发学生,教师可以将具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提炼出来进行课题主讲,以提升学生的注意力。在学习宋末词人蒋捷的《虞美人听雨》时,教师首先在讲台上为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燕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学生仔细听教师朗读诗词,能够从字面与语气上感悟诗人一身的功名成败,感悟诗人背后的人生苦短,加深对于诗词含义的理解。从观察他人的行为中感悟到人生真谛。“书不尽言,言不尽意”,教师需要将通过不同的知识,不同的教学方法,去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该种方式下,一是帮助学生实现了主动学习,二是帮助理解知识。
三、结论
综上所述,在本文中对高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针对教学方式传统、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活动缺乏针对性等问题提出具体的解决对策。为了丰富语文教学的方式,可以将语文教学与其他类型教学相互结合,实现活动教学中的语文知识渗透。同时教师可以将具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提炼出来进行课题主讲,以提升生的注意力。希望通过相关的研究能够促进高中语文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关国青.高中语文教材古诗文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
“一部现代语言学史是汉语的人文精神与汉语的科学主义矛盾、困扰的历史。”申小龙《语文阐释》中的这句话高度概括了中国现代语言史永恒的争论主题,这一争论至今还在延续。但不管如何争论都无法抹杀汉语的人文性和科学性的双重特性,也很难准确界定二者孰轻孰重。语言是人文的语言,人文是语言负载下的人文,二者水融的关系告诉我们,人文性与科学性的刻意隔离无异于对人的灵与肉的强行肢解。人文是美,是鲜活的生命;科学意义上的语言是美化生命、强健生命、表现生命的皮肤和骨骼。语言总是”与人文环境互为观照的、动态的、内容上自足的表达与阐释过?因而语文教学上的这种争论注定是无益的,它无助于准确界定语文学习的任务。那么语文是谁?
语文就是语文,语文是文化的语文,语文也是科学的语文;语文是朦胧的美,――是空中楼阁般的梦幻,是荡气回肠的美妙乐曲,是意蕴悠远的诗韵,是美神维纳斯断臂的浮想联翩……
语文学习学什么?
语文学习就是对发现美、欣赏美、感悟美、表现美、挖掘美的想往。
当语文教学把语文的美肢解得越来越细的时候,无异于把美神维纳斯剖解得支离破碎,维纳斯不美了,语文还有美吗?失去了美,语文就失去了灵魂,也就失去了她诱人的魅力。
――语文学习还能学什么?
许多有识之士对当前语文教学”美”的不断失落倍感惋惜和忧虑。曾几何时,我们对那”渔舟唱晚”的恬静、”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凄柔、”飞流直下三千尺”的豪迈、”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正气、”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无怨无悔、”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的大义凛然,已经越来越淡漠,对美的感悟也逐渐失去了激情,取而代之的是化”美”为”丑”的忍耐,对”功利语文”的痛苦选择,美变得无关紧要,重要的是成绩和升学。
敢问语文教学路在何方?
人文语文与科学语文之争的最大”成效”也许莫过于舍”美”而取”考试”.语文不是一切为了考试的雕虫小技,她是一种厚实的涵养,是人文的沉淀,是美的升华。”考试””考”的就应该是中华民族语言文化动人心魄的美;语文学习就应该是如饥似渴地畅饮华夏文化源远流长的滋养。
语文的美,俯拾皆是;语文教学,路在脚下……
语文教学是流动着美的韵律……
当我们的教学被考试牵着鼻子走的时候,当课堂沉闷到师生都感到窒息的时候,语文美妙的韵律已经沉沉睡去……。一首歌唱道:”……我已不再想你,我失落了和你牵手的冲动……”,以此来阐释当前语文教学的现状可谓恰如其分。
当这个对象依然美丽照人的时候,却仍旧激发不了审美的冲动,感受不到美的愉悦,那么也许只能作以下假设推断:1、审美判断媒介缺失。2、审美环境导引偏差造成审美判断偏差。3、审美概念不健全。等等。审美判断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思维能力,并随着环境熏陶和媒介的引导逐渐走向成熟,从而最终形成独立的审美意识。可见,媒介和环境对审美对象的作用是多么的重要。依此推断,语文教学忧人现状应该与媒介和环境误导有关。我们的教育环境,我们的教师,我们的教材,我们的各种媒体时时刻刻都在向学生传输着共同的信息:考试!考试!考试!先看我们的课堂,当我们齐声诵读着”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感悟着它的气魄与美丽的时候,我们往往不会忘掉插上一句:这是千古名句,历来是考试的重点。一盆冷水从头上浇下,语文的美也随着流水渗入脚下的尘土。再看我们语文学术界,我们奉为瑰宝的语文教学理论,大多也都是随着考试的转轮,审察着或浅或深的车辙,然后告诉我们:考什么,不考什么,怎么考;学什么,不学什么,怎么学。研究不可谓不深,观点不可谓不新,作用不可谓不大。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却很少有人能完全摆?功利语文”的束缚,畅谈、宣扬纯美语文醉人的韵律和魅力。最后看我们的学生,当我们摇头摆脑赏析着”黛玉葬花”凄美情境,引导学生感悟人性的情与理的时候,下面突然冒出一句话:考试会考这个吗?……
我们的压力实在太大了!大得我们透不过气来,大得我们无暇也不敢去想:当我们领着学生畅游在五彩缤纷的语文海洋,尽情享受荡人心魄的流动曲线,倾心触摸着热烈欢跳的至美的时候,我们就无法应付考试?如果真的如此,那只能说明我们的”考试”还很不完善;如果事实并非如此,那我们为什么不试一试?
长期以来,我们已经习惯于戴着镣铐跳舞的沉重滋味,我们也习惯了日复一日地拿起剖刀剖解着静止的语文、僵死的语文;我们还不敢去想象脱掉镣铐后的解放的感觉,我们也不敢去体味美的语文的活力与生机。
语文教学需要解放的感觉,需要弹奏出她那流动着美的韵律……
语文教学是师生互动的韵律”教”是指挥,”学”是用不同种类的乐器演合奏出的和谐美妙的乐曲,”教”是灯塔,”学”是摇动舵浆划向那太阳升起的地方;”学”是主人,”教”是引爆主人思维活力的引线,”学”是创造,”教”是开启创造心扉的向导……
“教”与”学”的良性互动融化为流动的和谐的音符,勾描出”回头一笑百媚生”的动人的美。
语文教学是活化思维的韵律学识,智慧,解放,――张扬了个性,抒写了充满生命活力的美丽。
仁爱,宽容,民主,――激活了思维,催生了质疑和探究的欲望。
活力是美,创造是美;活化”学”的思维是美的语文教学的生命线。我们要不断给予养分,为她浇水,为她施肥,让美的语文茁壮成长。
语文教学又是审美的韵律美,需要发现,用淳厚的文化涵养去发现,发现”祥林嫂之死”背后的传统沉淀与人性悲情,阿Q身上流淌的哲学思辩,以及透视宋江传统的君臣意念而触摸到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值得思考的一面……
美,需要感悟,需要用心去感悟,感悟北京四合院的封闭与祥和,感悟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铮铮豪情下的无奈,以及在传统人情价值取向包围下的林黛玉和薛宝钗两个人物不同也不公平的评价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