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03 17:29:0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初中语文教学环节,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字 初中语文教学 人文精神 个性化学习 和谐发展
一、前言
我国中学阶段学生的发展还处在一个增长知识、塑造人格、启发精神、锻炼心智的成长阶段,他们的价值观、人生观、道德观、世界观尚未成熟,换句话说他们的心理、意志、精神的可塑性很强,通过科学、系统、个性化、人文化的语文教学能有效的促进学生健康心理、积极向上心态、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完美形成,因此初中语文教学因其塑造人、感化人、鞭策人、鼓励人的教学特点而形成一种有效的文化载体,贯穿于初中生的整个成长阶段,
成为学生人生发展、前进道路上一盏指路的明灯。由此可见,充满了人文精神、个性化特点的初中语文教学将是激发学生潜能,塑造健康心理、形成正确观念的重要保证。我们只有本着以人为本、为人师表的原则,以科学的开展素质教育为契机,想学生之所想、能学生之所不能的大力发展具有人文精神的初中语文教学才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以健康的心态、积极向上的进取心和拼搏心走向社会,创造未来。
二、人文教育与个性化学发展的必要性
人文教育是以提高人的道德素养、文化内涵为前提,广泛的开展文化、科学、道德情操、素质、高尚行为的全面培养,是善良人性、高尚人性的历练与升华。人文精神无处不在,包含于形形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中,成为健康人性的力量与崇高人性的源泉。
而语文教学正是以对学生人性的培养为主,通过情感教育、素质教育、科学系统教学手法的运用激发学生热爱生活、努力学习的积极性及创造力、拼搏力。因此充分重视人文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是十分必要的。当然,我们还应在努力发展人文教育的同时注重中学生发展的特质、注重群体发展的共性和个性,针对不同的情况实施适当的、充满个性化的教学手段,从而通过有针对性的人文教育、语文教学满足学生的不同发展需求,塑造他们独立人格、个性化人格、自主人格的形成,以和谐发展、缩短差别、普遍提升、共同进步的理念实施个性化教育。个性化学习和人文教育是初中语文教学所需遵循的重点原则,教师们只有充分的把握这一原则才能有效的、科学的开展语文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使他们自主的、明确的、健康的、和谐的、有内涵的、创新的投身到语文学习中发展自我、提升自我。
三、实施和谐发展的有效教学策略
年轻的一代是充满了自信心、创造力、独立性、自主性的一代,初中语文教育者应充分的重视新时期学生的普遍特点,摒弃以往重教轻学的传统教学理念,以学生的需求出发、重视对其个性化、人文化的教育,鼓励他们通过自主的创造、自主的学习体会语文知识的丰富内涵和学习的快乐,从而形成广泛的学习热情和自主学习的进取心。
那么如何科学的设置合理的教学环节,对学生实施有效的教学策略,是关系到学生整体素质形成、学习热情塑造的关键,也是本文研究的核心。
(一)科学制定教学计划
只有科学、有效、合理的教学计划才能使教师按部就班、有根据、有目标的开展语文教学、实施人文精神教育与个性化教育。因此,初中语文教师不仅应重视对学生知识技能的教育,更应注重对学生素质的培训与人文精神的塑造。通过广泛的调研、不断的实践,在充分了解学生、明确学生需求与教学任务的基础上制定行之有效的教学计划,从而分层次、分步骤、分阶段的实施教学计划,给学生营造设计合理、进度适中、安排科学、注重个性化发展的语文教学进程。
(二)充分重视体现个性化教育、人文情感的教学环节设置
充满了人文情感的语文教学能更加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通过优美、形象、生动修辞的运用、充满人性化语言的表达,丰富人文情感的流露能充分的陶冶学生的情操,使之产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由此可见人文情感教学环节的重要性。我们应通过设置科学的问卷、调查、走访充分的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成长特点、发展方向进行缜密的教学环节设计,突出人文情感的运用。
(三)建立个性化的反馈、评价系统
在有效的实施个性化教育、人文情感教育的基础上我们还应建立个性化、一体化的反馈、评价系统,通过学生学习效果、合理化建议的反馈,使教师充分的掌握教学进程的实施状况、学生学习的满意度、时间分配的合理性、知识消化的程度,从而及时的发现教学实践中存在的缺点与不足并有针对性的对今后个性化教学、人文化教学进行全面的改进与完善。
四、结语
人文精神教育与个性化教学的和谐发展是提升语文教学效果、更好的实施中学生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因此我们应本着科学、创新、开放的发展原则积极的促进人文精神教育与个性化的培训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渗透,通过注重需求、遵循发展规律的开展语文教学构建教学功能完备、教学环节合理、教学效果明显、教学影响个性化,体现人文精神的系统科学的初中语文教育体系。
参考文献:
[1]李茂.个性化学习――英国2020年的教育愿景[N].中国教师报,2009:34-35.
[2]鹏程.新课标下初中语文教学的实践与反思[N].文化时报,2009:56-57.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语文教学工作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不断提升教学有效性,才能够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教学有效性的提高,对于教师与教学活动均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应当充分吸收借鉴其他教师的成功经验,将信息手段充分运用于自身的语文教学活动,并注重将各种有利于提升教学有效性的资源整合起来,从而促进教学有效性的提升。本文主要针对如何有效提升初中语文教学有效性开展论述。
一、提高借鉴吸收程度,有效优化教学模式
一个人的教学探究与经验总归是有限的,作为初中语文教师,要想提高自身教育教学能力,必须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充分了解语文教学改革最前沿的信息,广泛搜集各种成功的教学改革经验,并且在自身的教学工作中,结合实际进行本土化吸收,变它山之石为己使用,促进自身教学成效的提高。当前,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笔者在教学中,广泛搜集各种先进的教学经验,对自身的教学模式进行优化,在吸收小组合作、分层教学、质疑探究等多种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汇总探究出适合自身教学实际的“一二三”教学法,“一”就是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这一主线,始终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体现出来,让学生在初中语文课堂上能够自主开展学习活动,教师发挥引导与启发作用;“二”就是抓好课堂质疑探究、课后拓展训练两条主线,在课堂上以探究题为主线,组织学生进行深度研究分析。在课后,延伸教学环节,注重体现对学生的能力训练要求,“三”就是延伸课前预习、抓好当堂探究、指导课后科学记忆这三个环节,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给予预习技巧指导,让课前预习活动成为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课堂上做好学生学习活动的引路人,并在课后对学生进行各种先进记忆方法的指导,通过将先进的教学改革经验与自身的教学实际相结合,融会贯通,有效提升了教学成效。笔者在吸收借鉴成功教改经验,并消化性吸收运用的实践中,充分感受到,作为新时期的初中语文教师,不仅要善于思考,勇于探究,更要能够博取众长,站在更高的角度与层次来思考,将先进经验中的闪光点提炼出来,融入到自身的教学工作之中,有效优化教学活动,促进教学成效提升。
二、发挥信息手段作用,有效提升生动效果
当前,多媒体教学手段已经走进了绝大多数初中语文教学的课堂,信息化手段已经不是遥不可及的设备,但是,在硬件设施普遍到位的基础上,教师的操作与设计能力却存在着一定的软肋,部分教师不能熟练运用各种信息化教学手段,也有的教师在运用信息化手段辅助教学的过程中,机械生硬,没有能够融会贯通、自主创新,这也影响了教学成效的提高。笔者在教学活动中,一方面强化对信息技术手段运用的学习,做到熟练掌握操作技能,同时,在运用中体现自主和创新,不仅运用出版社设计好的教学课件,同时也能够结合教学的实际需要,将各种视频画面文字通过电脑软件进行整合、删减、设计,自己制作教学课件,在课堂上运用的针对性更为明显。教师在语文教学活动中,一定要注重理念的创新,将信息化教学手段运用能力作为基础性技能,不断学习与研究,通过提高信息化教学手段运用的方式,能够让让初中语文课堂融入更多的教学信息,教学的生动形象性明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激发,同时也能够深化对教学要点的理解。实践证明,多媒体教学手段在提升初中语文教学成效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教师必须要熟练掌握各种运用技能,同时提高创新运用能力,在语文教学中熟练运用各种信息化教学手段,提升教学成效。
三、注重教学资源整合,有效延伸教学环节
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一定要拓展眼光,不能将目光仅仅局限于45分钟的课堂之内,尤其要注重课内外相结合,校内外相结合,将各种有助于教学活动开展,有助于学生语文素养提升,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资源有效整合起来,通过课堂教学延伸、课外主题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方式,将教学环节进行延伸,提高教学成效。教师可以通过撰写读后感、续写课文等方式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成效。教师也可以借助于各种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培养学生语文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如通过形象化记忆兴趣小组活动,帮助学生运用联想比对等科学的记忆方法进行记忆,提高了学习效率。教师也可以将学生组织起来,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此过程中,增加对社会的认识,体会真实的生活,在增强感悟的过程中积累作文写作素材,有利于学生学习成效的提高。许多成功的初中语文教师在谈及自己教学成功经验的时候,无一例外地提到了教学资源的整合问题,在当今素质化教育深入人心的背景下,教师尤其要强化这一方面的研究,将有利于教学活动开展的资源作用发挥出来,延伸和拓展,提高教学成效。
四、运用情感因素促进,增强学生学习动力
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许多学生缺乏足够的学习动力,这样的现状对于语文教学有效性的提升产生了制约。笔者在教学活动中,首先强化对学生的激励,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的表扬激励远远超过批评,凡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了成功与进步,都及时予以表扬,以此来增强学生的积极情感,热爱语文学习,积极投入到语文学习活动之中。另外,笔者还经常与学生谈心,帮助学生分析学习中的薄弱环节,提高学习的针对性,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心,以此来增强学生的语文学习动力。
综上所述,在当前的初中语文教学工作中,教师一定要注重自身能力与素质的提升,要紧密结合教育教学工作要求,与自身能力实际找准薄弱环节,紧扣发展趋势,与时俱进地增强自身履职能力,为语文教学成效的有效提高奠定坚实基础。
(作者单位:江苏省邳州土山镇第一中学)
【关键词】初中语文 教学方法 预设 生成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2.163
“预设”和“生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是常用的教学方法,是培养初中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方式。“预设”和“生成”是初中语文教学中重要的教学环节,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详细的设计教学计划,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通过“预设”促进“生成”,丰富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形式。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加强“预设”的有效性,通过课前预设,使教学活动可以有序的进行,每个教学环节都有一定的目的性,把学生更快的带入到教学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更要注重“生成”效果,提高自身的教学素养和教学技能,能够灵活的应对教学中的各种情况,提高教学效率,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达到教学的目的。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预设”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预设”的重要性
初中语文教材涉及的内容比较广泛,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繁多,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完成教学目标,语文教师要做好备课工作,也可以说是进行课前“预设”。语文教师根据教学的内容进行课堂设计,制定详细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使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能顺利的开展。“预设”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使课堂教学更具有目的性,教学过程更具有条理性和计划性,以保障顺利完成教学过程,并且取得好的课堂教学效益,最终使学生真正的获得知识。
(二)合理的开展初中语文“预设”教学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往往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整个教学活动都是按照计划进行,教师“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占据了大部分的课堂时间,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挥。学生跟着教师的教学思路进行学习,学习比较机械化,思维活动受到了限制,教学效果不太理想。初中语文教师如果太过于依赖“预设”,学生机械式的接受知识的灌输,容易觉得枯燥,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课堂氛围不够活跃,学生的自主能动性没有开发出来,学习效率不高,更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语文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真正需求,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抓住教学的重点,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接受水平,进行精心的“预设”,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获得更多有价值的知识信息。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生成”
初中学生已经有了自己的思想和学习方式,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自主学习的意识增强,学生会有自己的见解和想法,思维方式与教师就会有相矛盾的情况,所以课堂教学不可能完全按照既定的模式开展。语文教师需要具有较强的教学技能,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及时调整课堂教学设计,灵活的把控课堂教学,真正的做的以学生为中心,使课堂教学能够在动态生成中取得更好的效果。
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时刻关注教学发展动态,密切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能够把握学生的心理,调整教学节奏。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教学中的突况是避免不了的,语文教师要根据课堂进度,以及学生的掌握情况,及时进行教学调整,突出教学的重点,加强对学生在学习中生成的新疑点的讲解,使学生能在有限的时间里获得更多有价值的知识信息。初中生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立的个性,每个人的思维和兴趣点都不相同,必然导致教学中各种情形的发生,语文教师要根据课堂教学的现场形势,随时生成新的教学目标,学生获得新的知识。
三、平衡“预设”和“生成”之间的关系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预设”和“生成”是对立又是统一的关系,“预设”具有计划性和限制性,而“生成”则具有动态性和开发性,语文课堂教学需要“预设”进行全面的课堂教学规划,把控教学的整体节奏,又需要“生成”即时的调整,到达更好的教学目的。语文教师要重视两者的协调统一,平衡两者之间的关系,产生互补的效果,互相促进。语文教师在进行“预设”时,要为“生成”打好基础,认真研究教材内容,充分考虑教学中可能出F的情形,进行详细的设计,在整个预设的过程中要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计划,以完成教学目标。语文教师要根据“生成”的动态性,以“生成”为向导,使“预设”具有灵活的可变性,把在课堂教学中依据教案开展教学活动变成根据课堂教学发展情况进行教案再创造,在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的同时,促进语文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四、总结语
初中语文教师要不断的学习和总结教学经验,把“预设”和“生成”协调统一,使两者的教学价值能够充分的体现出来,最大程度的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效率,促进初中语文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一、初中语文实施分层教学的背景
分层教学,顾名思义就是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层面,分别进行相应的教学目标要求和活动组织,以此满足不同层面学生的学习实际和要求。分层教学模式显著的特点就是将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进行细化,与相对应的学生发展基础相协调,力争通过对每一个层面学生设计符合学生能力基础的教学目标,在教学活动组织的各个环节区别对待,让每一位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都能够找到适合自己学习的目标定位,最大限度地激发学习积极性,同时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得到最大化的发展,达到全面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成效的目标。
二、初中语文分层教学的实施要点
1.教学目标分层制定。教学目标的制定在整个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具有方向性作用,所有的教学活动组织都是围绕着这一目标来开展的,所以分层教学活动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在教学目标方面的分层制定,让不同层面的学生具有适合自己的教学目标,让所有的教学环节都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我在初中语文教学目标的制定过程中,采取了“稳定中间变两端”的方式,就是将中等生的学习目标维持在教学大纲要求的水平之上,对于优秀生这一端,主要通过提高学习目标要求的方式来确定教学目标,具有拔高性作用;对于基础薄弱的后进生,则是进行教学要求和难度的降低处置,主要是通过这样的方式进行难度缓解。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对教学目标进行分层处置,能够为每一个层面的学生选择较为适宜的目标参照系,有助于教学活动因材施教成效的彰显。
2.课堂提问分层实施。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是有效进行传授和交流的途径,其中教学提问是主要形式,教师要通过课堂提问的方式了解学生在掌握教学内容方面的情况,分析学生的思维探究效果,学生则是在回答提问的过程中汇报学习掌握效果,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在互动过程中,提问作为重要的载体,一定要面向所有学生,注重将全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和激发出来,但是部分教师在提问过程中,难度处于一个层面,容易将其他层面的学生忽略,导致部分学生被边缘化。我在课堂提问过程中,对不同环节预备了几种难度系数的提问,在教学活动中穿插使用,力求能够兼顾到更多的学生,尤其是后进生,让全体学生都能够参与进来,进一步营造浓厚的课堂教学氛围。
3.探究提纲分层设计。自主探究模式是初中语文教学中常见的教学模式,能够体现学生在语文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让教学活动变得更加素质化。在这一模式教学过程中,语文学习探究提纲是重要的线索与载体,部分教师在设计探究提纲的过程中偏重难度深奥的方面,这就对小组合作探究带来了一些不利影响,因为兼顾到小组之间学习能力均衡性的原则,小组成员应是优秀、中等、后进各种类型均占据一定比例,过于深奥的探究提纲会造成小组成员中一些后进学生无所事事,这就降低了小组合作的整体性成效。我在教学探究提纲的设计中适当夹杂一些较为基础或者思维拓展性不高的内容,这样就能够让学生都积极开展思考,全部动起来,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
4.练习考核分层组织。课后练习是巩固教学成效的重要方式,在强化对学生进行复习巩固的基础上,练习的安排也要体现因人而异的原则,不能采取统一化的标准要求,要与教学目标和教学活动中的要求相一致,难度和作业量都进行适当的调整,保持学生大部分都能够独立、按时完成的水平。在考核方面,作为阶段性学习效果的检测,我也进行了调整,在阶段性检测方面,在原有的基础上将基础知识、阅读分析等大类内容均设置了B类附加题,中后学生可以选做,但是优秀生必做,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将考核内容范围与难度和学生的学习基础与能力相一致。这样处理,能够有效降低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畏难程度,尤其是提高后进生的语文学习热情,同时帮助他们走出低分自卑的困境,以积极的学习情感投入到语文学习活动之中,对于教学成效的提高具有积极意义。
三、初中语文实施分层教学的思考
1.要科学合理分层。对于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分层问题,教师一定要体现科学合理性,在分层层级的确定上要科学,一般情况下设置4―5个层级较为合理,在每一个层级具体成员的确定上面,也要注意科学合理,要结合学生一段时间以来的语文综合学习能力和表现进行确定,并向学生做好分层教学目的意义的宣传,让学生对分层教学具有全面的理解,积极投入到学习之中。
2.要动态实施管理。在分层模式教学中,教师要紧扣住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作业、考试等基本环节,同时也要在分层模式管理上做好文章,较为科学的方式就是动态管理,构建上下畅通的动态体系。在动态管理模式中,教师要定期组织对学生的学习等级评定活动,在突破了上一层级的目标要求之后,就可以进入上一层级的管理之中,反之则进行下调,以动态模式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
3.要注重激励促进。在学生分层级开展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要结合教学情况,在同一层级学生中间开展竞赛活动,在横向层面发挥竞赛这一模式的作用,有效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由于相互竞争的学生都处于同一个层面,学生的心理压力较小,学习积极性加大,对于提高学习成效作用非常明显。
现代教育不断发展,教育教学手段也不断推陈出新。作为一种新的教学资源,微课已经逐渐被大家熟悉,并渐渐地被引入到初中语文教学中来。传统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总是被动地去接受知识,主动学习的机会少之又少,随着微课的引入,传统语文教学方式也渐渐地发生改变。微课程的成功引入,极大地诱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除了要正确使用传统语文教学中的方法以外,更要重视微课程教学,微课程教学与其他教学模式一个最大的不同点就是课堂交互性。所以,初中语文教师一定要将微课程教学的这一特点合理地应用到语文教学中,以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积极性。
一、微课的概念
何为微课?简单来讲,微课就是依靠现代网络技术,在无线终端的发展下,依靠现有的教育模式以及教育技术,将某一知识点或者教学片段相互融合,从而制备出的一种短小精悍的教学资源。
二、微课的特点
(一)短小精悍,针对性强
微课是一种新型的教学视频资源,它可以准确有效地将某一问题定位并进行解答。由于微课是通过无限终端进行教学的,在这种优势下,学生可以随时随地查阅资料,进行知识掌握,并且,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还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找出不足,对症下药,采用适合自己的微课资源进行知识学习。再加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相对较短,微课很好地利用了学生这一特点,将微课教学时间控制在了学生可以接受的范围以内,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运用零散的时间自主学习,进而提升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二)资源开放,容易扩展
作为一种开放式的教学资源,无论在时间上还是空间上,微课比传统的视频教学更人性化。微课教学中,由于只是针对某一知识点进行讲解,对于知识点的结构可以进行无序调整,在必要时,将新的知识点代替原有的知识十分方便,同样使教学资源的扩展十分容易。
(三)服务对象各异,便于知识重复传播
由于微课只是对某一知识点进行讲解,这就使得微课的目标十分明显,主旨意思十分明确,不同年龄段的学生都可以很好地适应。再加上资源容量小,学生下载十分便宜,有利于知识的重复传播。
(四)教学资源运用合理,便于教学环节配合
微课程是以视频为主,其他教学环节相互配合的一种实践性教学活动,其他教学环节亦可以在无线终端上进行查阅管理,有效地实现了线内线外的沟通,这样,就使微课具备了良好的灵活性和机动性,学生对于微课程的喜爱程度也会越来越深。
三、微课教学意义
(一)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在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模式中,学生仅依靠老师的言传进行机械记忆,而自己却没有任何想法,学习模式单一,在这种情况下学习,学生的厌学情绪会越来越高,久而久之,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就会不断下降。
微课的出现,很好地解决了传统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不足。微课教学以视频为主,初中语文教师将多媒体应用到语文教学中,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将微课程短小精悍、目标性强等特点充分发挥出来,把繁琐的语文知识点有效整合,使学生更加容易理解知识,这样学生的学习热情就会不断高涨,语文学习兴趣就会不断提高。
(二)增加老师教学效果
传统初中语文教学模式中,教师在进行课文正式学习之前,总会做很长的铺垫,课堂时间本来就短,仅靠铺垫就会浪费很多时间,最终就会导致学生学到的知识少之又少,也会使老师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微课可以将学生所要学习的知识有效结合,大大缩短了课堂引入所浪费的时间。通过微课进入正文,学生也会学得津津有味,从而快速地接受知识。比如,在进行《宇宙里有些什么》这一章节的学习时,老师以“恒星”、“行星”、“银河系”为切入点,制备“微视频”。在课堂上,依靠老师设计的微视频,使得学生对将要学习的知识有了大概的了解,从而进行有目的自学。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成了课堂学习的主人,这是与传统初中语文教学最大的区别。学生在课堂上各抒己见,对于每一个问题独立思考,开拓思维,学生的学习能力不断提升,教师的教学效果也会随之不断提高。
四、微课教学提升初中语文交互性教学的措施
(一)合理运用PowerPoint,使学生与教学资源进行有效互动
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合理使用PowerPoint,将教学知识与其有效结合。老师运用PowerPoint,可以将学生所要学习的知识点完整呈现出来,避免了有些知识点在讲解过程中的疏漏。由此看来,使用微课教学,对于初中语文这类需要进行繁琐知识点讲授的课程来讲,是十分重要的。过去,初中语文教师一节课要写满满的一黑板内容去进行知识传授,这样既费时又费力,学生还有可能记不全,而PowerPoint的合理运用,不仅可以使老师有条理地将知识传授,也成功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学习热情有了很大的提高。
比如,在进行《卜算子・咏梅》这一诗歌的学习时,教师通过多媒体将冬天的梅花图片以及相应的背景音乐进行播放,让学生犹如身临其境,通过这种方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简单来讲,运用PowerPoint教学,抓住了学生好奇心强这一特点。
(二)合理运用音频、视频教学
初中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前,可以将所要传授的知识进行提前刻录,通过音频或者视频的形式在课堂教学中进行使用。教师在课前将所录制的音频或者视频进行有效剪切、整合,将完整的微视频文件展示给学生,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提前了解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这种教学方式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与课文内容有良好的交互性,在有所准备的条件下进行预习,为接下来的学习提高保证。
比如,在进行《邹忌讽齐王纳谏》这一章节的学习时,老师通过视频软件将主人公以及与其相关的人物制备成视频材料,并对每一个人的特征进行描述解释,将这些视频资料重复播放给学生,让学生加深对这些人物的理解,对这些人物有较深的印象。这样,在学习这节课文时,无论文中的人物关系有多复杂,由于学生对文中人物已经有了了解,所以,对于课文的理解也就显得游刃有余,教师的教学效果更会不断提高。
(三)设置剧情,提高教学交互性
在初中语文学习过程中,免不了会学习一些关于人物传记类的文章,初中语文教师要想教好这类知识,有必要进行情景剧情设置,让学生扮演角色,在真实的情境中,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情景剧教学单靠一个学生是很难完成的,这需要团队的力量。所以,在进行情景剧教学时,老师要在课前缜密思考,把自己当作情景剧的编剧以及导演,有效指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当然,情景剧教学一定不能离开课文,在进行角色扮演之前,教师要让学生对所扮演的人物有一定的了解,否则在没有基础的情况下学习,也就失去了教学意义。
比如,在进行《范进中举》的学习时,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在对人物以及当时所处的环境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进行台词以及装扮的设计,当设计完毕,老师修正过后,再进行角色扮演。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表演后,会对所扮演人物的特点有了更高的认识,这样,学生对于课文的学习认识就会更深一步。
综上所述,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教学手段,微课教学已经得到了广泛的推崇。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合理使用微课教学法,将其应用到教学中去,比如,运用PowerPoint软件以及其它教学软件等,都可以很好地辅助微课教学。另外,微课教学使得学生与其它方面的交互性成为了可能,使课堂教学效果更加具体生动,使每一位学生在每一次交流互动中都能够感觉到快乐,同样,使用微课教学,也可以使教师的教学任务高效完成。
参考文献:
[1]陆美兆.浅析初中语文多媒体教学[J].学周刊,2016,(08).
[2]戴培.充分利用微课,提高语文教学效率[J].中学语文,2014,(27).
[3]王慧英.浅析多媒体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5).
[4]赵世波.微课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4,(5).
[5]吴莹.浅议微课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中学语文,2015,(36).
语文教学里的修辞概念是指把不同的语言加以合理运用, 使文章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为了有效提高初中生更好地理解和领悟课文里作者所表达的思想和情感, 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引入修辞教学, 能有效促进初中生思维能力和思考能力的不断提高。但受到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 目前初中语文修辞教学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语文老师对修辞教学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也不清楚修辞教学的标准, 以及如何才能更好地做好修辞教学等问题。针对这种情况, 我们有必要对此进行细致的分析与思考。
一、 把修辞教学引入初中语文教学所面临的问题
1.初中语文教师对修辞教学不够重视
在实施初中语文修辞教学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语文教师没有充分意识到修辞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受到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 很多初中语文老师对修辞教学存在着认识上的偏差, 同时这些老师还不具备较高的修辞教学素质和能力, 即使进行修辞教学, 也难以收获理想的效果。另外, 还有一些语文老师把修辞教学理解成为对修辞格的判断, 造成初中生的语文能力发展受到严重的限制。
2.没有明确的修辞教学标准
在进行初中语文修辞教学的过程中, 还要面临的一个挑战就是没有明确的教学标准。目前的初中语文教学, 还没有制定出一整套目的明确的执行标准, 只有一些针对简单修辞方式的了解和论述, 而这些远远不能满足初中语文修辞教学的需求。
3.没有正确的修辞教学的教学模式
在实施初中语文修辞教学中, 教师对修辞教学的重点环节存在着偏差的现象。很多初中语文教师只是把修辞教学的基础知识传授给学生, 而忽视了修辞教学涵盖的巨大知识面和知识容量。虽然也有一些初中语文老师能够把语言能力的提高训练作为语文教学的一部分, 但还是不能真正把修辞教学同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联系在一起。
二、 如何正确实施初中语文修辞教学
1.正确认识修辞教学存在的问题
初中语文老师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不断地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和高度的职业精神, 避免在正确认识修辞教学环节上出现偏差。初中语文教师要深刻意识到修辞教学对初中语文学习的重要性, 还要具有较高的修辞教学的素养和能力, 并且能够在教学实践活动中不断地学习和提高自己, 使自己能够掌握更多的语文修辞教学知识和经验, 为修辞教学提供知识储备。
2.把修辞教学方法渗透到初中语文课堂里
语文教师要不断推进初中语文修辞教学的深入步伐, 在初中语文教学课堂里, 把修辞教学不断地进行渗透。在教育体制改革浪潮的冲击下, 初中的语文教学越来越要求更加有效地增强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积累。因此, 很多学校针对语文教学改革也做出了许多课程上的修正, 把修辞教学作为整个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 在丰富语文老师的专业知识和素质的过程中,实现初中语文教学质量和效果的提高。
3.要清晰掌握教学大纲所要求的修辞教学内容
如何才能有效扭转修辞教学的缺陷, 这就要求初中语文老师在进行修辞教学的过程中对教学大纲所要求的修辞教学内容要能够熟练地掌握和执行。也就是说初中语文老师对教学所要完成的任务和要达到的目标都有一个明确的认识, 并且能够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出来。同时初中的语文老师还要清楚这样一个事实,就是修辞教学不单纯指的是适格的教学, 它还包括像句式的修辞以及修辞方法的运用等层面, 不能重此轻彼, 造成修辞教学目标无法有效完成。
4.充分调动学生对修辞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
目前的初中语文修辞教学过程中, 还有许多老师不能准确地进行修辞方法的讲解, 这势必会造成学生的模糊认识, 更谈不上形成系统性和全面性的修辞认识。这种情况会极大地影响学生失去对语文学习的主动性和兴趣。全新的教育理念要求把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 这就要求老师能够把学生放在课堂上的主要地位, 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提高学生在语言上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从而有效提高学生们在修辞手法运用上的整体水平。老师可以采取趣味性教学方式, 在课堂上多引导学生发挥丰富的想象, 对课文所表达的内容进行情景的想象和演示, 把各种修辞方法运用到自己的想象中来, 促进学生想象能力和思考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有效教学;策略探索
作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教学环节,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能够全面有效地带动学生语文其他方面能力的提高,同时也能够很好地促进学生个人综合能力的提高,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切实有效地开展作文教学,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进而带动学生全面发展。
一、深化作文课堂教学内涵,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
作文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对学生文字组织能力以及遣词造句能力的培养上,这样学生所作的文章不免会空洞乏味,也会使学生在进行作文训练时产生误区,但是在初中阶段的作文教学中,学生由于年龄尚小,生活阅历十分有限,思想内涵不够丰富,这就要求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注重深化课堂教学的内涵,让学生的内在思想意识能够得到不断的提高,同时也要鼓励学生去广泛地积累素材。在自身学习兴趣的驱使下阅读课内和课外的素材内容,拓展眼界,丰富内涵。
二、丰富课堂教学手段,全方位提高作文能力
在初中作文教学中,作为教师应该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来全面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而不能仅仅采取一种教学手段来片面地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在培养学生写作议论文的时候要着重培养学生对于中心思想的把握能力,通过分组合作教学以及小组辩论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通过一段故事讲述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行文。在这之后,让学生分组进行文章的赏评,然后根据各自持有的观点进行讨论。
三、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培养良好写作习惯
在初中阶段为了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教师应该给予阅读教育以充分的重视,这是学生积累素材、丰富写作内涵的关键渠道,因此要鼓励学生多去阅读课内和课外的优秀阅读材料,并且要求学生做一些读书笔记,以此来记录自己读书过程中的真情实感,这样学生会在不断的积累素材和提高内在素质的时候也在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然后教师可以定期检查学生的读书笔记,了解学生阅读能力以及写作能力的实际水平,进而给予正确的指导,促进学生进一步提高。
总而言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作为教师应该给予作文教学以充分的重视,在课堂上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来培养学生全面的作文能力,同时也要注重深化课堂内涵,丰富学生的思想内涵,让学生的文章能够更加充实。除此之外,也要不断地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写作习惯,让写作和阅读能够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不断地提升自身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非智力素质;初中语文教学;教学模式
初中语文教学不仅要调动学生的智力因素,还要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其中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主要有学习兴趣、学习动机以及意志情感等。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呢?下面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进行进一步的阐述与分析。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在情感上会出现一些波动,比方说不爱学习等,这些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就是缺乏一定的学习动机。对于学生来说,学习动机是好好学习的根本原因,所以教师应该注重学生语文学习动机的培养。初中语文教师可以在班级中设置语文兴趣小组,引导爱好语文的学生来参加,可以为学生创造机会展示他们的语文作品,比方说在报纸杂志中发表的小文章等。这样不仅展示作品的学生会得到很大的提高,其他学生还会受到榜样力量的影响,语文学习动机就会被激发出来。
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要想使初中生的语文学习取得一定的效果,首先应该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从多方面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使学生产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初中语文教师应该不断地唤起学生学习语文的欲望,从而使他们更好地学习语文。
三、改进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初中语文教师应该充分把握教学课堂这一主要阵地,不断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首先,教师应该认真备课,对一些教学环节进行创新,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其次,教师应该对教学进行有效的组织,创新教学模式,使学生真正融入课堂教学中,这一过程同时也是学生创新思维得到不断发展的过程。学生创新能力得到了提高,写作能力也会得到相应提高,进而促进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得到乐趣。
如果学生在教学中产生了畏难情绪,教师就应该对学生的意志力进行培养,培养学生坚持不懈的精神。同时意志力也是语文成绩得到提高的一种保证,教师需要对教学形式进行创新,引导学生锻炼坚持不懈的精神。
在初中语文学习过程中,非智力因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应该抓住能够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机会,注重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帮助学生获得更积极的情感体验,进而更好地学习语文。
【关键词】初中教育;语文学科;分层教学
前言: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同样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所以每个人都是相对独特的存在,站在个人角度上我们可以称之为特点,站在群体角度上我们将其称之为差异性。由于每个学生的生活环境、学习能力、智力发育水平以及对语文学科兴趣都有所不同,所以在班级式授课模式下,面对同一位教师和同一种教学模式,学生在学习方面的差异性就自然而然的表现出来。教师作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想要实现对学生的知识培养,就必须要正确认识这种差异性,对不同学习水平学生进行不同难度的教学,这种教学模式就是“分层教学”。
一、充分调研,做好学习主体的有效分层
想要在初中语文教学环节中有效应用分层教学模式,教师必须要先做好对学习主体(学生)的分层,因为学生作为学习过程的接收者与知识的汲养者,教师必须要了解学生需要什么知识和什么样的教学方式学生能够接受,才能够保证分层教学的有效性,因此做好对学习主体的分层对于实现分层教学模式至关重要。
厚积薄发层:基础知识水平差,学习能力较差,语文学习兴趣低,学习主动性较差;
中流砥柱层:基础知识水平较好,学习能力一般,语文学习兴趣一般,学习主动性一般;
激流勇进层:基础知识水扎实,学习能力较好,语文学习兴趣浓厚,学习主动性较高;
经过对学生的科学分层后,笔者对学生的了解更为深入,为分层教学的有效实施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二、科学分析,做好学习目标的有效分层
完成对学习主体的分层后,教师就开始要根据不同层级学生的实际学习状态为他们设计合理的教学目标,在分层教学模式当中此环节叫做“学习目标分层”。
厚积薄发层:培养语文学习兴趣,调动学习主动性,着重做好基础知识教学,开始着手对学习能力的培养;
中流砥柱层:进一步提升学习兴趣,并以此逐步提升学习主动性,进一步夯实基础知识水平,以有效的教学方式大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激流勇进层:保持学生的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对基础知识进行阶段性复习,适当安排课外内容,加强对学生学习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在这一环节当中,教师要保证目标设置的有效性,因此必须要保证目标与学的实际学习需求与学习水平相结合,保证教学目标既能够让学生接受,还能够对他们有一定的培养,切不可将目标设置的过于简单或过难,因为过于简单无法达到培养学生的目的,过难则有可能造成学生的畏难心理,容易影响学生的学习自信。
三、统筹实施,做好学习方法的有效分层
在完成教学目标设置后,就进入到了教学环节,教学环节作为分层教学模式的直接实施环节,如果教师能够良好把握此环节,那么分层教学模式目标即将完成,当时如果教师把握不好此环节,那么不仅无法达到分层教学模式的教学目标,还有可能让教师之前的教学努力都白费力气。在进行此环节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分层教学目标的设计来进行教学,例如在进行《桃花源记》(第五单元21课,八年级上,人教版)教学时,笔者的分层教学法就是这样实施的:
厚积薄发层:仔细朗读课文,要求他们能够正确断句、通顺的朗读下来,在朗读课文环节,选择次层次学生进行课文接力朗读;
中流砥柱层:;仔细朗读课文,要求他们尝试进行文章的翻译,在翻译课文环节,选择此层次学生进行文章的翻译;
激流勇进层:仔细朗读课文,要求他们找出文中的通假字、异体字和古今异义字,并尝试对这些字进行解释,除此之外还要求他们尝试对文章进行分析;
此种教学实施模式可以有效的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分层,让他们能够在学习过程中根据自己的学习水平来进行知识学习,以保证他们能够更好的接受和吸收知识内容,如果学生能够超越自己所在的基本层次学习到更多的内容,那是教师最希望看见的教学效果,属于学生在学习能力上的突破。
四、全面把控,做好作业布置的有效分层
课后作业作为学生强化课堂知识记忆的关键,其必须要做到有的放矢才能够保证分层教学效果能够得到巩固。为此在进行作业布置时,教师也必须要遵守分层教学的基本要求。例如在进行《爱莲说》(第五单元22课,八年级上,人教版)作业的布置时,笔者是这样安排的:
厚积薄发层:
选词填空:予谓菊,花之( )者也;牡丹,花之( )者也;莲,花之( )者也。
A:君子 B:高贵 C:富贵 D:隐逸
中流砥柱层:
完形填空:予谓菊,( );牡丹,( );莲,( )。
激流勇进层:
课文默写:请默写《爱莲说》第二段,并对其进行分析。
此种课后作业的布置方法,不仅紧紧围绕课堂教学内容,能够帮助学生做好对课堂内容的巩固,还充分符合了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让他们在进行课后作业时,能够依靠自己独立的完成作业内容,从而达到分层教学的目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不是固定的,有些学生可能会进步,有些学生则可能会退步,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实际表现状态来对他们所在层次进行调整,保证学生能够始终处于一个正确的分层状态下去进行初中语文教学内容的学习,帮助他们实现知识水平的增长,学习能力的提升,为更好、更快的实现分层教学目标及初中语文教学目标做出努力。
总结: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学科教学中,学生所表现出的差异性会对他们最终的学习成果产生直接影响,想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语文学科学习中都实现进步,就必须要根据他们的实际学习水平开展针对性的“分层教学模式”。为了保证分层教学效果的有效性,教师必须要在开展分层教学之前,做好对学生实际学习水平的调研,实现对学生在语文学科学习能力、基础水平、学习兴趣等方面的全面信息掌握,才能够实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的教学目标,为学生语文学习水平的提升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张建安.对如何组织好初中语文分层教学的几点研究[J].考试周刊,2011,87:46.
关键词: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提升;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1-0089-02
目前,为了有效提升初中语文教学质量,就需要充分的尊重初中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合理的制定符合初中学生特点的语文教学方式,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与此同时,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对教学方式进行深度总结,打造高效课堂,形成一套完善的初中语文教学体系,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教学的作用。
1.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关键点
1.1 如何利用好现有的初中语文教学资源。打造高效课堂的关键一环就是利用好现有的教学条件,并合理采用优化设计的语文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积极性,活跃课堂的教学氛围,进而有效的提升教学效率。与此同时,还意味着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改革时不能一味追求大幅度创新,而是要贴合学生实际学情,循序渐进的进行语文教育改革,绝不能脱离现实的语文教学条件,防止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脱离教学的大纲,导致学生形成对语文知识点的"迷惑感",造成对课堂教学的恶劣影响。针对这样的情况,要想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利用好现有的教学资源,选择出最合适的教学方法。
1.2 如何解决传统语文教学过程中的问题。为了打造语文高效课堂,就必须要对传统的教学过程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研究,尤其是传统文言文教学过程存在的知识枯燥乏味、难以吸引学生注意力的问题。因此,就需要在打造语文高效课堂的过程中,认真地进行对学生的学习诉求的探索研究,打破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的桎梏,合理利用教学方法研究的方式,丰富课堂的教学内容,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帮助学生高效完成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和语文能力的运用。
2.打造高效课堂的有效途径
2.1 充分利用好现有的初中语文教学资源。在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过程中,要充分意识到,学生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离不开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支持。与此同时,这些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离不开现有的教学资源的支撑。针对这样的情况,在进行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深度总结现有的初中语文教学资源,合理分析学生的学习特点,合理的制定出相应的教学方法,促进语文课程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2.2 积极寻求初中语文教学的有效突破点。为了有效打破传统语文教学过程的桎梏,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提升初中语文教学质量,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实际学习特点进行深度的调查研究,对制约学生学习积极性提升、制约课堂教学效率提升的因素予以坚决地排除,进而有效提升教学效率。与此同时,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对语文学科的内涵进行深度分析,合理的寻找教学的突破点,并以突破点为基础,进行对教学新模式的不断更新研究,发挥出语文教学应有的作用。针对这样的情况,在进行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的注意到结合现有的教学条件,解决传统语文教学过程存在的问题,不断进行教学结构的优化设计,促进语文教学效率的持续提升。
2.3 深入了解学生并精心研究教材。美国当代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说过:"影响学生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教要以学生的学为最终目的。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一定要全面调查和了解学生的学情,了解学生是否已经掌握了与要学习的新知识有关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学生是否已经掌握或部分掌握了教学目标中要求学会的知识和技能,有多少人掌握、掌握的程度怎样。只有准确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才能确定哪些知识应重点精讲,哪些知识可以略讲或不讲,从而抓住教学的真实起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环节。此外,要想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必须要走进文本,深入钻研教材。教师对文本的主要研读内容是: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正确理解文本的主旨;把握训练点,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拓展和延伸,形成富有个性化的教学设计。教师必须与文本进行深层次的对话,充分发掘文本的潜在价值,解读其负载的文化思想内涵,善于把握作者语言特点和运用语言的特色,把握文本的系统性和整体性,提取文本中的养分,与教材拉近距离,与之亲和,产生共振共鸣,这样才能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
2.4 课堂设计要有明确的目标。从纵向看,语文教学目标有四个层次:课标意识――总目标;年级要求――阶段目标;单元要求――单元目标;课文要求――达成目标。这种设计思路意在克服以往将知识和能力、学习结果和过程方法、个体的情感体验和价值观的培养割裂开来,甚至对立起来的弊端,强调了三者的整合,注重了综合性。制订语文教学目标,必须依据语文教学目标体系的纵向层次和横向范围来精心考虑,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在纵横的交叉点上提炼出科学的教学目标,明确、扎实、有效果,既有结合课文特点和学生实际的针对性,又有体现综观全局、以点驭面的整体性;既有具体描述,便于检测评定的明确性,又有实施达成,在教学中落实的可行性。新课标要求教师树立新的教学理念,努力探索新的教法和学法,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既学到知识,又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和技能,同时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得到情感体验,这样才能使语文教学真正体现实效,最终达到高效。
3.结语
综上所述,提高教学有效性是促进学情发展、减轻学业负担、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种具体表现。在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提升初中语文教学质量过程中,可以通过合理考察初中语文教学特点,高效利用现有的初中语文教学资源的方法,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语文学习氛围,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肖庆红. 初中语文高效愉悦课堂的建设策略[J]. 教书育人,2015,25:47.
一、初中语文分层教学模式实施背景
笔者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实施分层模式教学,主要是针对传统语文教学模式中单一教学标准开展的。单一标准的教学模式,导致部分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难度过大、动力不足,甚至对语文学习失去信心,对教学成效的提升产生了重要影响。实施分层模式教学,主要是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客观分析评估学生语文学习基础与能力的前提下,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层面,分别赋予相应的学习要求,以及组织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开展专门考核,以此为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提供相适应的学习条件,激发学生学习自信心与上进心,提高教学成效。
二、初中语文分层教学模式实施原则
(1)科学分层原则。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实施分层模式教学,应当首先对学生进行科学分层,一般情况下,适宜将学生分为4~5个层级较为恰当,要保持层级阶梯的坡度缓慢,同时要保证每一个层面的学生数量适中,便于组织管理。
(2)动态管理原则。在实施定期考核评估之后,可以对学生所处的层级进行适当的调整,达到哪一个层面就上升到哪一个层级之中,以动态的管理模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动态管理之中激发竞争动力,形成你追我赶的浓厚氛围。
(3)激励促进原则。实施分层教学的目标和出发点,是为了给学生创造更为恰当的教学条件和环境,因此,在这一模式组织实施的各个环节,一定要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对学生进行有效地思想教育以及心理干预,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分层教学模式的意义,消除对分层教学活动的片面认识。
三、初中语文分层教学模式实施要点
(1)教学目标设计体现分层原则。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目标应当针对学生的实际状况,分层模式教学中的教学目标应当体现多样化特点。首先,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上面,应当包括三个方面内容,既要有知识性、能力性目标,又要有思想性目标,三者缺一不可。其次,在目标难度区别化处理上,主要是指对知识性目标和能力性目标进行分层,思想性目标一致。在分层中,侧重于对学困生降低教学要求,对优秀生的教学目标适当提高,通过这样的难度系数调整,实现教学目标与学生的实际状况相一致的目标。另外,教师在整个教学环节都应当坚持不同群体的目标引领,将其渗透到教学全过程。
(2)课堂教学提问体现分层原则。教学提问是语文课堂教学中最为常用的方式,也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开展互动的有效途径。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以及学生回答问题,能够检测学生学习效果,除此之外,学生在回答出教师的提问之后,内心会提高满足感等积极情感,有助于提高学习兴趣。但是,教师提出的问题过深,会导致学生在课堂上冷场,而对于优秀生而言,没有难度的回答则会钝化学生思维,无法有效激发学习探究欲望。所以,在教学提问上,一定要分层设计,要深入研究分析教材以及教学要求,将其中具有启发引导价值以及难度较大的问题,设计成为优秀生回答的问题,借助于优秀生的回答以及教师的点拨,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同时,还要针对中等以下学生群体,尤其是学困生群体,则要适当设计一些难度适中或者较低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之中穿插使用,尽可能地将每一个层面的学生“动”起来,使之全身心投入到语文学习之中。
(3)作业考试难度体现分层原则。教学目标体现了分层原则,与之相对应的练习以及考试难度等方面,也应当体现相应的原则。作业布置环节,对于学困生应当适当减少作业量以及降低作业难度系数,保证学生能够基本完成,否则过难的内容不仅脱离学困生的理解与接收基础,同时也会增加学生语文学习的畏难情绪。在考试环节,教师也应当进行相应的调整,一般情况下,可以采取两种方式进行改进,一种就是设计不同难度的试卷,简称为AB卷,对学困生选用难度稍微降低的类型,有助于学困生增强积极情感,取得较为满意的卷面成绩。另一种方式就是采取同一张试卷不同范围要求的方式,可以选定部分内容对学困生不做要求。通过这样的方式,保证学生在相适应教学目标的引领下,开展各个环节的学习活动,最大限度地保护学生学习积极性。
(4)课外活动组织体现分层原则。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课外活动拓展也是重要的方面,能够弥补课堂教学时间与空间的不足,整合各种教学资源,对课堂教学活动发挥促进和巩固提高的作用。在这样的课外拓展活动中,教师也应当针对学生的分层情况区别对待,分别建立不同的兴趣小组,开展不同的兴趣活动,发挥对语文教学的促进作用。
四、初中语文分层教学模式主要作用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实施分层模式,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思维能力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作用:一是学生学习动力明显提升。在分层模式教学中,学困生采取的是降低难度的考核,只要自己努力,就会取得较好的分数,摆脱了总是在班级垫底的境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到提高。加之教师在教学中给予的激励评价,能够提高学生内心积极情感,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这样的教学模式能够较好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二是整体教学成效得到提高。由于分层模式兼顾到了每一个层面的学生学习活动,因此在教学成效上实现了整体提升,每一个层面的学生都具有了不同程度的进步,以中后位置的学生进步幅度更大。三是管理科学程度不断增强。与传统模式不同的是,分层模式专门针对每一个层面学生细化了教学目标,以及采取相应的教学行为,能够实现量身定做的目标,这样的管理模式能够兼顾全体,因材施教,教学管理科学性明显增强。
【关键词】情境创设;学习兴趣;小组探究
一、前言
探究性教学方法是指在开展教学活动时,以教师的引导为主、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通过小组合作使学生充分掌握当前教学内容中的重难点知识,是一种能够达到认知与情感双重目标的教学方法。探究性教学方法使用的主要形式是小组合作,因此,学生的主体地位能否得到体现则成为探究性教学方法是否成功使用的主要判断标准,此外,教师的引导也是评判探究性教学方法使用效果的重要指标。由此可见,“主导―主体相结合”是探究性教学方法的基本特征。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探究性教学方法的作用
(一)提高初中语文课堂的趣味性
语文学科涵盖着许多丰富精彩的内容,但对于长期在教学中学习的学生来说,仍然存在着大量枯燥乏味的内容,对于增强学生的语文知识及其素养极为不利。探究性教学方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有利于提高语文学科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主动地收集资料,挖掘语文知识的潜在价值。听、说、读、写作为初中生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方法是否恰当直接关系到学生语文素养的高低,探究性教学方法通过问题设计与情境创设引导学生自己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锻炼,间接地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新课程标准指出,初中语文教学要在语文课堂中融入情感因素,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探究性教学方法包括创设情境、启发思考、自主探究、协作交流和总结提高这五大教学环节,在这五个环节中,学生学到的不仅仅是语文知识,还有人际交往能力、团结协作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等方面的素质都得到了提升。在运用探究性教学方法开展语文教学活动时,教师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深入地思考问题,锻炼学生的多维度思考能力。由此可见,探究性教学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完成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教学任务。
三、探究性教学方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一)以情境创设导入教学内容
初中生对于各种事物的好奇心比较强,且善于模仿,可利用情境创设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问题。情境创设是探究性教学方法应用的第一环节,对于探究性教学方法的应用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教师要以情境创设导入教学内容,为探究性教学方法的应用奠定基础。情境创设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质疑、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以朱自清的《背影》为例,上课伊始,教师就可以提出“本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这样的问题,然后让学生初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继而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创设情境,烘托氛围,要把重点放在父亲为儿买橘这一片段,学生通过表演能初步体会到人物的思想感情;当表演结束后,教师马上请同学来回答先前提出的问题,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对人物思想感情的把握。
(二)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重难点教学
初中语文课文中包含有大量的古诗和文言文,学生在学习这两种体裁的课文时会感到比较困难、枯燥无味。古诗中的一些字词蕴含着丰富的内容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当学生对古诗理解不深刻的时候,就不能深入分析古诗的主题思想,而文言文中一些字词与白话文有很大区别,古今意思也有所不同,学生如果对诗词与文言文的相关知识掌握不牢固,就无法很好地作答。教师应当对学生的兴趣爱好有一定了解,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设计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重难点教学,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以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为例,文中的一些字词古今意思有很大差别,比如“微斯人”中的“微”字,在文中的意思是无、没有,而在今天的意思是微小,如果学生不了解这个词的意思,就会误解句子的意思,因此教师应采取相关措施,克服这一难点。比如可以教给学生近似顺口溜的两句话,“古‘微’是没有,今‘微’是微小”。这样一方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加强了对文言字词的识记能力。
(三)小组自主探究
教师应当改变自己的课堂主体地位,给及学生充分的自主探究权利,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自行学习,不仅可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与正确学习方法的形成,还可以促进小组成员、师生之间的交流,为学生学习创造一个和谐、自由的氛围。在让小组自主探究时,教师也可以采取小组竞赛的方式鼓励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最大程度地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与效率,打造高效语文课堂。以《陋室铭》为例,教师可以让学生小组合作,翻译课文,找出文中的文言知识,比如在“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句话,学生在讨论之后,就会发现其中的文言知识主要有:丝竹,一种乐器,这里指奏乐的声音;之,语气助词,不译,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劳形,使身体劳累,其中劳是形容词,这里是使动用法,译作“使……劳累”。在经过分析之后,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此外,还可以让学生结合写作背景探讨全文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