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03 17:29:0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初中地理教学经验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初中地理;教学
随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将逐渐成为教改的主阵地,而具备良好操作性的多元智能理论,则成为了支撑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理论基础。在促进多元智能理论与初中地理教学融合的过程中,教育工作者应注重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有机结合。笔者凭借自身的教学经验总结出:初中地理教学要善于为学生创设多元化的教学情景,将地理学科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在教学过程中融入多样化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建立起个性化的地理课堂教学。
一、多元智能理论
所谓智能是指文化环境或社会环境下判断和评价个体解决难题能力、生产创产品能力的标准。多元智能理论注重多方面能力的培养:第一,与逻辑相关的数理智能,具体指个体逻辑思维能力、推理能力、运算能力;第二,与言语相关的语言智能,特指个体理解语言能力、运用语言的能力;第三,身体运动智能,主要是指个体对自身身体能力的运用,具体表现是个体对身体的良好控制、根据具体事件做出准确身体反应和合理运用身体进行情感表达;第四,与音乐相关的节奏智能,指人体表达能力、记忆能力、对音乐的感受能力;第五,与视觉相关的空间智能,指个体记忆能力、空间关系辨别能力;第六,人际交往智能,主要是指个体体现出的与人交往等各方面的能力,可以根据别人的情绪、情感和意图做出有关反映。
二、多元智能理论与初中地理教学相关性分析
1.多元智能理论与地理教学目标的相关性
由于初中地理教学的具有多种多样的课程标准,为此在地理教学中可以根据课程标准对每一条目标进行详细分解,并根据分析的结果制定相应教学目标,从而发现多元智能理论与地理教学目标的相关性。为了深入探析多元智能理论与地理教学目标相关性,笔者以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中的《中国的疆域》为例,按照《中国的疆域》一节的教学要求,让学生对中国疆域图进行学习和辨别,将我国主要岛屿、海峡、邻国等标注在我国疆域空白图上。根据此教学目标,可将课程标准分解为熟练运用中国疆域图和通过疆域图辨别相应位置,此过程锻炼了学生的空间智能、自然观察智能、言语――语言智能和逻辑――数理智能。
2.多元智能理论与初中地理教学内容的相关性
笔者针对“可以利用地图对我国地理位置及其特点进行讲解”的教学目标,从培养空间智能、自然观察智能、言语――语言智能和逻辑――数理智能等方面,根据湘教版地理教材提供的内容进行教学。比如针对地理教材提供的中国在世界上的位置图、活动题和相关文字说明等内容,学生应以中国在世界上的位置图作为学习重点,通过对此图的学习,掌握中国位置,并总结中国位置特点。
三、多元智能理论对初中地理教学启示
1.转变传统教学思想树立新的教学理念
学生掌握一定的地理技能和知识对其以后的生活和生存具有积极作用,教育工作者要认识到传统教育存在的缺陷和不足,不能再单纯为了应对考试而重视相应学科学习。因此,在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教师要树立新的教学理念,认识到地理知识对学生综合发展的重要性,根据学生个体智力情况采取多种教学策略,让学生获得最高效的学习方式。
2.教师应采取多样化教学策略和手段
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认识到此阶段的初中生已经具备一定抽象思维,能够从多角度对问题进行思考,但在其认知过程中仍以具体思维为主的现状。比如通过借助多媒体演示麦哲伦环球航,或通过小知识竞赛形式,向学生询问麦哲伦航海的起点和终点在哪里,以及拓展其他实例来证明地球是球体。
3.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根据多元智能理论的理论知识,初中地理教学要遵循因材施教原则,根据学生个体差异开展个性化教学,实现学生智力的全面发展。另外,教师要积极开展各类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知识兴趣的教学活动,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使其将所学知识真正运用到生活中去。比如为了培养学生的身体运动智能,教师可以制作我国行政区模板,开展我国行政区拼图游戏;通过让学生自己介绍自己籍贯、家乡特征、自然环境培养学生的自我认识智能;还可以为学生安排介绍个行政区名称来历、划分依据的课堂作业,实现学生语言智能的提升。
四、结语
多元智能理论以其全新评价观、智力观和良好操作性的独特优势,成为促进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理论基础,对基础教育改革产生了积极影响。因此,在促进多元智能理论与初中地理教学融合的过程中,教师应注重与教学实践充分结合,为学生创设多元化的教学情景,注重对学生空间智能的开发,将学生空间智能发展作为评价学生学习成果的标准。
参考文献:
[1]侯晓倩.基于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初中地理教学研究[J].长春师范学院,2010.06.01
关键词:活动教学法;初中地理课堂;游戏活动案例
美国华盛顿儿童博物馆的墙壁上有这样一段话:“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
这段话强调了学生学习不能只是听,只是接受,应该让学生动用眼、耳、手、脑等多种感官参加学习,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国家义务教育阶段对地理课程的要求是:“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构建开放的地理课程。”而活动教学就是体现这一理念的有效途径之一。
那么什么是活动教学?活动教学怎样在初中地理学科中的运用?
一、活动教学的含义
活动教学,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使学生自己动手、动口、动脑。采用比较自由、不拘形式,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教学模式。其重点是让学生自己活动和思索去获得知识。学生在活动中充分调动多种器官参加学习,兴趣浓厚,情绪激昂,思维积极,感知丰富,乐学易懂。
二、活动教学在初中地理课堂设计中的应用
人教版新课标实验教材给人印象深刻的是教材内容大胆取舍,锐意改革,始终贯穿“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全新地理教育理念,突出能力,重在实践,在每一章节中,将大量知识点通过“活动”这一新栏目来完成。这就要求每位地理老师在教学中多采取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课堂活动来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实践创新能力。
1.巧用教材活动设计模块
灵活应用前文知识。此类活动以书面资料为主,运用实际所学进行判断和阐释,一方面巩固刚刚学到的知识,联系前面所学,另一方面让学生学会应用知识去解决现实问题。
案例一:东南亚“十字路口的位置”活动模块2有关马六甲海峡的阅读材料,本来教材中已经阐述了马六甲海峡咽喉要到的重要位置,但只是说出了欧洲、非洲到东亚最短距离的特征,学生们并不理解其真正的对世界的影响。但课后活动里的材料就有一个积极推动,让学生不仅掌握马六甲海峡是重要的交通要道,同时用实例说明重要到什么程度,让学生深刻领悟知识点,如果学生没有体会,教师还可以通过数据更深层次的展示马六甲海峡地理位置及交通作用的重要性,将知识点进行深入扩展。
培育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这种活动会融合课本知识,全班一起参与,一步一步地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地理技能。
案例二:经线和纬线的学习,会让学生在地球仪等教具的辅助下感知这两种概念的不同,进行相应的活动,让学生掌握经纬度以及相关的定位。
对热点问题参与解决。社会热点往往是街头巷议、重复率高的问题,可以融入所学知识并带入课堂进行探讨,引发学生参与的热情,激发他们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分析推断的能力。
案例三: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北京时间20 11年3月 l1日13时46分。在日本本州东海岸附近海域发生9级地震,震源深度约2O公 里。由于产生9. 0级地震进而引发海啸及核泄漏。福岛第一核电站6座反应堆不同程度被损坏,不仅给日本本国带来极大的不利影响,而且给世界各国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日本对处理此次核泄漏事故的态度也直接影响到日本留给世界的印象。通过案例的给出,学生们首先要讨论的是日本为何多火山地震的原因,其次分析我国是否多地震?知道那里发生过地震?再次,讨论有效的减灾措施?最后升华生命价值高于一切。
2.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活动再创造
教学中的地理学习活动,着重强调“地理学习过程”,注重实践与运用的环境。包括阅读和绘制图表、地理实验、地理制作以及讨论和辩论、角色扮演、游戏等活动,旨在通过活动,培养学生“掌握阅读和使用地球仪、地图的基本技能;掌握获取地理信息并利用文字、图像等形式表达地理信息的基本技能;掌握简单的地理观测、地理实验、地理调查等技能。”
案例四:经纬网定位知识点,可以通过游戏活动来完成。既生动有趣又深化知识点。游戏设计①每组派2个同学在前台站好,每人手里拿一张经纬度数的卡片。②教师发号口令,如120E,30 N,持这张卡片的同学迅速跑到课桌相应的位置上,找准位置者为胜,依次下去,一直到每个同学都找到为止。③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活动情况和所学知识,探讨经纬网的作用和经纬线的分布规律。
这样的活动设置有很多,就不一一赘述了。
三、活动教学开展应注意的问题
1.注重提高教师的素养
在活动教学中,教师是活动方案的设计者,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指导者、促进者。课堂开放了,课堂活起来了,但如何做到“活而不乱”、“活而有序”、“活而有效”。这些问题都与教师素养有关,换言之 教师素养直接影响活动教学的开展。因此,教师要通过培训与不断学习,提高素养。
2.学生评价制度的改革
实践证明,运用地理活动教学不仅能够提高学生上课的参与率,而且在学习的过程中强加给学生的教师意志相对较少,教师的感情、思维定式、方式方法等对学生的负面影响减弱,学生可以自由自在地学习、创造。按自己的意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使自己的个性创造潜能得到最大的张扬和发挥。使自主学习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使每位学生都积极投入课堂学习中。学生在教师创设的学习情境中,愉快学习,学得轻松,学得开心,在“玩中学”、“ 做中学”、“思中学 ”,有了充分自主活动的时空,有了广泛交流思想的机会,大胆发表个人见解,在争论中活跃思维,提高各方面的能力。
所以教师要不断学习,更新知识,拓宽视野,用新的教学理念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用勤奋和智慧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改变我们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让我们的学生动起来,让我们的教材活起来,让地理课堂大起来。
参考文献:
[1]《新课程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