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

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

时间:2023-08-03 17:29:1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

第1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人的本质理论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6)08-0041-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6.08.020[本刊网址]http//

学说将追求人的解放与自由作为自身最终的目标,由于在思想教育中人既是主体也是客体,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在本质上也是人的问题。这使得我们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需要从“人”出发,构建起在“人”基础之上的一切基本工作。

一、关于人的本质理论概述

“人的本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哲学问题,在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德提纲》中对此进行了详细的阐释,马克思提出“人的本质并某非单个个体所固有的抽象事物,而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对于马克思的阐释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理解:

(一)人的本质是个体性与社会性之间的辩证统一

在实际生活当中,人并仅仅是属于个体的,同时也属于社会的。为了充分地认识这个问题,需要反对两个极端:一是纯粹的脱离社会的个人倾向,根据费尔巴哈的理论,我们需要认识到的是当个人离开社会,缺乏社会历史内涵时,必将会被完全排除在实践活动之外。因此,人必须放人到社会当中去,切实地在社会实践中充分把握住个人。二是脱离个人的纯粹社会倾向,关于“社会关系中的个人”这一观念事实上表现出了人和社会之间的辩证关系思想,揭示了社会不能对个体加以排斥,社会并不能脱离个人而存在。

(二)人的本质是现实性与超越性之间的辩证统一

我们每个人都是身处于各种社会关系之中的,也正因为如此社会关系之中的每个人身上都能够对社会关系某种特性予以反映。现实的社会关系是不断发展与变化的,并且发展的根源是直接来自它本身的,即说明了超现实性的一面也是在人的本质之中存在的,在不断发展的社会生产力推动下,对现实社会关系的超越性特征往往会在无产阶级身上表现得越发强烈。

(三)人的本质是恒定性与变动性之间的辨证统一

在社会实践中,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是变动的,并非一成不变的,同时也并非捉摸不定的。”也就是说,社会关系一方面具有变动性也具有恒定性,其变动性表现在,社会关系是社会能够获得发展、社会生活能够获得延续的基本保证;另一方面表现出的恒定性则是社会能够保持稳定的基础,社会关系的这两种性质(恒定性和变动性)也是辩证统一的。历史的意义与价值,也在这种辩证统一中获得了体现。

二、关于人的本质理论对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一)思想政治教育应体现出更强的整体性

“人的本质”实际上就是人的社会性的阐释,而这也是人类社会中人存在的一种根本属性。人不能脱离社会关系而存在,个人与其他人之间建立起各种关系,这种种关系的建立在很大程度上扩展了个体的活动空间,同时也让情感、心理各个方面得到交流。人在与周围环境进行信息交流的过程中,其思想道德观念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从人生历程来看,既有学校教育所产生的影响,也有家庭教育的产生的影响,更有在社会生活中的各种影响。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开放,让家庭、学校及社会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的直接与有机,由此也要求学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加强其整体性,一方面需要对大环境进行积极地创建,创造出积极地政治、经济、文化、人际环境,以良好的大环境使教育对象在耳濡目染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另一方面还要注重营造良好的小环境,强调学校、家庭与社区等小环境的积极作用。通过大环境与小环境之间的协调与合作,共同促进受教育对象的健康向上的发展。

(二)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切实的坚持“以人为本”这一理论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其主体与客体都是人,而思想政治教育也是以使人获得符合社会发展思想品质,让人得以全面发展为最终目的的。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心环节,并且“以人为本”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之所在。不同的人类个体间存在一定的差异,不仅仅是个体在遗传中所表现出的差异,同时这种差异也会随着社会化的进程而发生变化,并且千差万别,在这种情况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根据个体不同个性来实时个别教育,具体来讲,就是根据个体的特点与差异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实施针对性个体化教育,在教育方式方法上也应灵活多变,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思想政治教育中人的主体地位是由“人的本质”来决定了的,这表明,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应发挥其自身的主体性,在人的思想品德发展规律之下,既要将思想观念符合个人、社会的发展需求与发展作为目标,同时还应给予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充分的尊重,开发其主体性。教育者应深知,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并非只是教育者应社会要求组织进行的教育工作,同时也是被教育者的一种内在的需求,受教育者通过自己的思考,在主动选择与受教育过程中不断地受到影响,不断地进行自我的教育。

(三)思想政治教育需要进行不断发展与创新

人无法离开社会而存在,而社会关系也是一定条件下的社会关系。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的本质的内容往往是不尽相同的。社会每天都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种种社会关系也会随之变化,人的本质的内容也将变的与以往不同。所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就要不断研究当下人所在的社会环境,立足于新的思想实际,以新的思路和方法解决新的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并不是一种抽象的概念,而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实践活动,中华民族文化博大浩瀚,而在思想政治上的积累也是宏富精深,实现对传统优秀文化的继承、弘扬,其中取传统思想、道德的精髓是关键,同时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实施路径。思想政治教育既具有历史性,同时也是人类宝贵的、共同的财富。在我们对西方先进科学技术进行引进的同时,也需要实现西方先进文化与优秀思想的引进,并将其与我国的本土优秀文化与思想进行结合,实现民族文化与道德的进步、创新,对社会的繁荣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三、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理论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实践

马克思在社会学层面上说明了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本质”,同时也从哲学层面上对“人的本质”进行了阐述。“人的本质”在马克思看来是一种“自由的自觉的活动”,这种活动的实现与确证需要人类的实践,这种实践具有两个方面的特性与意义,第一,能够实现人自身的本质力量;第二,通过这种实践,人能够实现自身自由自觉本质的发展,并让这种实践活动达到一种新的阶段。由此,从这个角度上来看,“人的本质”是实践,在实践的过程中对有利因素积极地、不断地予以发扬,而对那些不利的因素予以摒弃,并实现对自在世界的超越,并在这种超越过程中实现对人类本质与现实世界的重构。实践作为“人的本质”的规定,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可靠的方案。

首先,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其主体应该是学生而并不是老师,学生作为接受教育的人应得到尊重。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传统教育方法下,老师的主体地位受到重视,而学生的主体往往被无情地忽视,这导致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学生表现出兴趣的缺乏,也就使良好世界观的形成更加困难,难以对所学内容加以理解等等问题。这些问题使得学生成为了没有独立思想、也缺乏自主意识、创造性匮乏的人,这样的人类和机器人没有差别,在这样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使对思想政治失去了兴趣,学生的积极性减退,教学目标也就无法实现。

其次,应深刻理解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在于实现人的自我塑造,而并非是通过外力来将受教育者朝着教育者想要的方向进行塑造。这种自我塑造也即是指受教育者(学生)其精神世界是通过自己的思想来进行建立的,并非外力促成。实际上思想政治教育这一过程,既是老师积极组织实施教育的过程,同时也是学生内心的需要,在自身的积极实践过程中进行自我教育。思想政治素养提高的过程中,教育属于外界因素,而自我教育这是重要的内在因素,由此可见,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为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需要实现“将教育者作为主体”的转变,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目的。

最后,思想政治教育并不是将普通的个体作为培养目标,而是将具有实践能力历史主体作为目标。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之下,越来越多的单一技能的人将被造就;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思想会不断地出现在社会生活当中,思想政治教育要使受教育者要坚定信念,不为消极思想所动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对象是人,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根本意义就在于培养出一代代有思想、有能力、不畏艰难、勇于进取的人。思想政治教育使人们不断怀着审慎与自信的态度不断超越现实世界和现存自我,使社会不断更好更快的发展。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也是推动我们社会发展的动力之一。

第2篇

摘 要: 本文首先从谈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开始,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进行了分析,紧接着又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进行了简单论述,最后探讨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方法,分析了怎样才能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的更加完善。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本质;重要性;实施方法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

随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深入发展,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基础理论研究也在不断深化。在此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问题,是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的逻辑起点,如果不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就无法构建和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体系,也无法完成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任务。可见,准确界定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一切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总纽结,是整个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立论之本,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问题也是揭示思想政治教育是什么的问题,即是思想政治教育根本属性的问题。随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发展,目前已有许多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对此作了大量的研究。从现阶段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目前对此研究大致有以下几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的某种特性为其本质。这种观点把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概况为:政治目的性、内容历史新、手段多样性等。

第二种观点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过程的本质为其本质。这种观点认为“培养人的社会性正是人类一切思想教育活动的本质内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本质就是人的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质的社会化。我们也把这称之为“社会化”的观点。

第三种观点认为意识形态性为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观点。这种观点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无产阶级用自己的意识形态去转化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就是实现政治社会化。我们也把这称之为“转化”论、意识形态论的观点。

还有学者认为“是调节个人与社会的思想政治关系,促进个人思想品德与社会意识形态同质发展,以实现个人与社会良性、互动的实践活动”。而笔者认为正确的观点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人们思想和行为的互动,是把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思想和行为作用于受教育者,进而对受教育者的思想和行为有所影响,并促使受教育者的思想行为向某一方向或状态发展变化的活动,我们称之为“思想行为互动”。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问题是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体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开展的内在依据,同时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的集中体现。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性定位问题的提出,既是时展的客观需要,又是思想政治教育学发展的内在要求。不仅是传统“生命线”命题在表述上的变化,更主要的是研究者的自觉,是研究者从更高的层面看待思想政治教育对人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意义与效用的需要。试图通过对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性的研究状况、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内涵、本质、类型、特点和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主客体等问题的探讨,以期从价值的视角对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发展中的问题作进一步的思想和探索。

思想政治教育自有了人类活动开始就已经产生,一直发展至今的社会实践活动。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条件下,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更显得尤为重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增强民族的凝聚力。 21世纪的中国更需要综合国力的提升,而综合国力的提升则有赖于民族凝聚力的增强,而要使民族凝聚力增强,则有赖于思想政治教育。民族精神是民族凝聚力的核心,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民族精神,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只有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培养和弘扬民族精神,才能增强民族凝聚力,才能促进民族团结。因此,增强综合国力,需要大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二)、提高人的综合素质。 人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因素,没有人的发展,就没有社会的全面发展。要提高个人的素质,首先要提高个人的思想政治素质,因为思想政治素质是其他素质的灵魂,而人的思想政治素质的持续发展,则有赖于思想政教育。

(三)、激发人的社会主义积极性。 物质生活的不断改善,导致人们精神文化需求不断增加,而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又是思想政教育的责任,同时也是思想政治教育时代性的体现。无论是物质激励,还是精神激励,都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确引导。

(四)、调适人的心理状态。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带 来了很多方便,但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如电脑的普及使越来越多的人成为“宅男”、“宅女”,使人与人之间适当的面对面的沟通越来越少,人与人之间的隔膜越来越多,使很多人都像是“装在套子里面的人”,而不是一个社会成员。这种情况下,除了需要人们加深对科学技术的认识以外,还必须进行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从而解决人们的心理问题。

三、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方法。

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方法十分重要,实施方法的好坏将决定教育的效果是事半功倍还是,事倍功半。下面谈一谈笔者认为比较常用的几种方法:

自我教育法。自我教育就是受教育者自己教育自己,受教育者按照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要求,主动要求提高自身的思想认识、道德水平和改正自己错误思想的方法。一种方法是通过不断反省、反思自己,在此基础上达到改造自我的目的,我们称之为自我修养法。如《论语》中所提到的“吾日三省吾身”“克己”“内省”等方法。另一种方法是自觉地用纪律、法律、规章、制度和道德规范等约束自己,调节和控制自己的行为的自我管理法。自我教育法充分的体现了人的主体意识,这种主体意识是人所特有的,这种意识能调动起主体的欲望、希望、兴趣和需求等,激发主体树立奋斗目标,激励主体积极能动的去实践。自我教育法是最有效、最直接的教育方法。

理论教育法。理论教育法多种多样,最常用的几种方式就是1、讲授讲解法。最常见的就是高校中开设的理论课和思想政治教育课,这两门课程通常都是以讲授讲解法为主。2、理论学习法。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学习和法律法规的学习等常采用此方法。3、理论培训法。主要通过围绕某一类或某一个问题举办的培训班、讲习班来学习理论知识的方法。4.宣传教育法。主要是应用大众媒体向人们宣传、灌输正确的思想和理论。5、理论研讨法。这种方法常采用研究、探讨的方式进行。

理论教育法是最常用的方法,但要想保证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必须注意避免出现“教条式”、“行政式”、“注入式”的“单打一”方式,增加理论教育的趣味性和愉悦感十分重要。

实践教育法。人们思想的形成、发展、检验都和社会实践息息相关,都是由社会实践决定的。社会实践是人的正确思想形成的发源地,是人的思想发展的动力,更是思想认识的目的和检验人的思想的标准。人的全面发展也离不开社会实践。可见实践对于人的教育的重要性。可想而知实践教育法有多么重要。实践教育法是与理论教育法相对应的一种方法,是一种通过组织、引导人们积极参加实践活动,使人们提高思想觉悟和认识能力的一种方法。一是理论联系实际,知行统一,通过实践,加深对理论认识的理解。二是坚持到实际中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人们的主观世界,提高人的思想认识。

在运用实践教育法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知行合一,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知与行不可分离,这是实践教育的根本要求。就如陆游诗中所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可见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从知、行两方面入手,强调知一行一,知行统一,才能积小善而成大德。通过实践把学过的知识、理论,内化、升华、再外化为自觉的行为。 (作者单位:云南财经大学学院)

参考文献:

第3篇

(一)思想政治教育与群众路线本质相同

从本质上来说,思想政治教育与群众路线在本质上不谋而合,思想政治教育和群众路线共同体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将改造群众、凝聚群众、鼓励群众、培养群众作为其存在的本质。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统治工具,其是服务与统治阶级的,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其又是服务于人民群众的,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的行为全面的带动人民群众参与社会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起到团结群众,服务群众的根本作用。可见,在本质上思想政治教育体现出了群众路线的要求,群众路线又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指引了方向,二者相互作用,共同发展。

(二)思想政治教育与群众路线互相离不开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教育行为,其离不开实践的检验,群众路线就是思想政治教育行为检验的一种标准,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行为离不开群众路线实践活动的检验。同时,群众路线的群众诉求和维护群众利益的根本思想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给予贯彻和落实,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带动群众路线的发展和体现。可见,思想政治教育与群众路线是相互离不开的关系。

二、当代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贯彻和落实群众路线的问题及改革措施

基于群众路线和思想政治教育之间具有相同的本质,且思想政治教育与群众路线又是相互离不开的关系,二者需要相互扶持,相互帮助。从目前我国独立院校的思想政治整体情况来看,还是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不利于群众路线的贯彻和完善。

(一)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贯彻群众路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素质不高。在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队伍中,还存着一些思想素质相对不高,教育教学工作无创新,对群众路线理解不透彻的教师,这些教师在很大程度上不利于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贯彻群众路线。同时,有些独立学院由于教师资源缺乏或者是教师人员配置安排不合理等问题,使得一些非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教师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这些教师不仅不能从专业的角度对问题进行分析,真正的体现群众路线,同时,他们由于其他学科工作的需要,不能够完全将精力集中到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过程中来,也不利于群众路线的贯彻。第二,独立学院的学生对于思想政治学科重视不足。在独立院校中,大多数学生都专注于专业课程的学习,思想政治课程作为一个公共课没有受到学生应有重视,一些学生甚至利用思想政治学科的学习时间忙于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独立学院学生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不重视,甚至是忽视导致群众路线无法贯彻。第三,缺乏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大多是教师都将重点放在了理论上,忽视了实践的总结和实践规律,更忽视了群众路线的本质意义,这种缺乏实践检验的理论根本无法得到长远的发展。

(二)完善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贯彻群众路线的措施

第4篇

摘要:从对象的角度看,目前我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着不尊重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主体地位和不注重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的问题。本文结合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现状提出了几点改进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主体

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以学生为核心的,因此把研究学生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是提高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能的关键。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思考,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经验和方法的总结,可以不断地丰富思想政治教育成果。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只有与时俱进地完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法,才能适应教育对象的变化。

1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内涵

学生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定对象,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对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并不是包含体力、智力、伦理、情绪等所有方面,而是侧重于学生的情感、态度、道德等方面,以期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1]。总而言之,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指的是身心不断发展,需要学校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政治观点等引导和帮助的大中小学生。

2从对象的角度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不尊重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主体地位。目前很多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只注重规范制度,而忽视了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学生的主体地位。思想政治作为学校的一门公共课,师生普遍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只是走过场,忽视了学生品德的培养,这种理念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然是低效能的,容易使学生依赖规章制度约束自我,形成被动性甚至是强迫性的人格,最终导致学生丧失主体意识,不会从内心去审视自己的言行举止是否违背社会公德或自身意愿。

(2)不注重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传统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忽视了学生的内在需求,大多采用强行灌输的方式,单向地向学生灌输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主要表现为照本宣科、生搬硬套,使学生对学习产生了惰性。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师生关系也是一种控制与被控制、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学生在心理上有一种抵触情绪,自然失去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意愿。

3从对象的角度改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

(1)着力于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政治教育。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教育观念更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强调知识的内化。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政治教育转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思维视角,基于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健康成长和发展需要,从对象的行为特点、身心基础出发,将国家、社会的要求转化为对象自身的需要和要求,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更能增强对象对国家意识的适应性,培养适应国家和社会需要的身心健康的人才。

(2)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能。首先要认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内涵、价值、地位,并在此基础上了解对象的情感特征、行为特点和发展需要;其次要系统地认识影响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能的因素;最后还应着眼于现实探讨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适应性。从现实出发,系统认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能的必由之路[2]。

(3)深化认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和规律。只有系统地认识和把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诸多要素之间的联系,才能深刻地认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和规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要素是对象,对象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动力和指向中心,从对象这个中心发散研究联系其他要素就可以更加深刻全面地认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和规律。研究教育对象是探求教育规律的前提和基础,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去了解教育对象,与教育对象沟通,分析教育对象遇到的种种问题,从实际工作中去认识对象的成长发展特点,从而深化认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和规律。

总之,为了适应时展的需要,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只有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思想政治教育人才队伍,才能不断强化文化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人学取向;研究

作者简介:于欣,山东大学学院博士研究生,聊城大学思政与学院副教授(山东济南250100)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人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人学向各个学科领域的辐射力日益显现。其中,越来越多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者致力于运用人学,尤其是人学的研究成果进行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反思、批判和建构,由此形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学取向研究热潮。这对于进一步深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建设和增强其实效性无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试就二十多年来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学取向研究历程与现状做一简要回顾与评价。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学取向研究的发展历程

追溯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学取向研究历程,从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迄今大体可分为如下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思想政治教育人学取向研究的萌生期(1988—1994年)

本阶段的研究主要基于对期间非人的思想政治工作的进一步拨乱反正,在实践经验层面上强调对人本身的尊重和重视。最早明确体现出人学研究取向的学术论文是李禹兴发表于1988年的《思想政治工作是“人学”》,文章指出“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门研究和正确引导人的需求的学科,是激励和调动人的积极性、创造性、主动性的学科,这是该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最本质的特点。”思想政治工作是人学,其内涵包括要尊重人,要将心比心,设身处地,要以情动人。刘锋在《人的主体性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出路》一文中较早论及了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的主体性问题,认为传统思想政治工作不适应社会发展要求所面临的种种危机,其症结在于对人的主体性的漠视,必须弘扬、尊重人的主体性。林亦平在《人的本质与思想政治工作》一文中较早将对人的本质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结合起来,指出“准确把握人的属性和本质,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提,也是思想政治工作学基础理论研究应首先解决的问题”。虽然在本阶段思想政治教育刚刚步入学科初创期,人学取向研究较少,且主要限于经验层面的反思与阐发,但思想政治工作的人学性质,及人的主体性、人的本质、以人为本等重要命题和范畴均已明确提出并予以初步探讨,这表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人学取向正在萌生中。

第二阶段:思想政治教育人学取向研究的探索期(1994—2004年)

在这一时期,随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取得新的突破,人学取向的研究也日趋明朗化、自觉化,正式提出并探讨了以人学为理论基础,指导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林伯海在《人学与思想政治教育学》一文中较早提出应以人学为理论基础,建构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体系。张增孝、郭政在《思想政治教育人学取向研究初探》一文中明确主张以人学取向研究作为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创新的突破口,并将其初步界定为“在人学理论指导下,遵循由心理、思想、伦理、法理以至政理的渐次形成规律,人道地进行富有人情人性意味的思想政治教育,进而增强教育的针对性、系统性和创造性”。此外,大部分学者重点阐发了人学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和指导意义,或以人学的分析视角,反思并探讨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历史渊源、基点、目的、价值、矛盾、方法论等问题,关注了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培育和弘扬,“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贯彻等问题。可见,本阶段的研究逐渐拓展至思想政治教育的诸多论域,为人学取向研究热潮的形成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学建构创造了有利条件。

第三阶段:思想政治教育人学取向研究的繁盛期(2005—)

在此阶段,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学取向研究热潮已经形成,相关研究成果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均明显超过前两阶段。其中代表性论著主要有:王东莉的《德育人文关怀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万光侠等著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学基础》(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张耀灿、曹清燕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人学取向探析》(《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6年第12期),张耀灿的《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的人学转换》(《思想教育研究》2010年第7期),褚凤英等的《现实的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出发点——兼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人学范式》(《探索》2006年第3期),曹清燕的《论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学意蕴》(《求实》2011年第4期)等。研究者们以人学为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的诸多层面进行了更加深入的反思与探求。以张耀灿为代表的学者们进一步将其提升至学科建设的高度,提倡建立“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人学”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的分支学科,即以人学为理论分析框架,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动,以揭示其本质和规律。在此基础上,重新审视思想政治教育整个学科群,重构思想政治教育原理、思想政治教育史和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等主干学科,逐步推进学科理论体系的创新研究。至此,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学建构正式启动。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学取向研究的主要论域

综观20多年来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人学取向研究的诸多成果,所涉及的主要论域和代表性观点可概括如下:

第6篇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应用话语体现理论说服力的活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就是以话语为中介实现教育者和教育对象的信息传递以获得沟通理解、接受认同的过程。作为传导、输送、转译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载体,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有效性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直接相关。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语境的变迁,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话语差异和冲突愈益明显,由此导致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价值的式微消解了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并直接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必须通过创新实现范式转换,摆脱话语困境,以实现其价值诉求。

    一、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范式释义

    “范式”(Paradigm)一词,来自希腊文,原意是“共同显示”,由此引出模式、模型、范例等含义,在拉丁语中它有“典型范例”的意思。1962年,托马斯?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中提出了范式理论。尽管库恩在使用“范式”一词时,前后常常有差异,但他仍然表达了一个基本思想:范式主要是指特定的科学共同体从事某一类科学活动所必须遵循的公认的“模式”,它包括共有的世界观、基本理论、范例、手段、方法、标准等与科学研究有关的所有东西。就此而言,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学科中的一个重要范畴,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无疑有其自身所关注的“元”问题与“核心”问题,有其自身的基本理论、观点与方法,也有其学科共同体所共有的信念、价值、目标、技术与方法论等,这些要素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所特有的基本范式。基于对库恩范式理论的理解,可以把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范式界定为:由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本质、规律、体系等方面共同约定或者全部承诺构成的整体,包括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共同的基本理论、观点、方法、共同的目标和规范、共有的信念。具体地讲,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范式是指一定时期内,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联合状态)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带有支配地位的看法,包括对“为什么说”、“说什么”、“如何说”等根本问题的比较一致的看法。一定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范式都以其独特的形态存在,具有相对稳定性。从内容来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范式涵涉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即具有理论与实践两种品格。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范式并不仅仅只是形而上层面的思想观念、理论和规律,还蕴含形而下的应用操作层面,具有实践指向性的内涵和特征,所以能够成为联结、沟通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理论与话语实践的桥梁。随着时代的变迁和语境的变化,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范式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范式变化的核心是思维方式和教育理念的转变。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范式彰显着不同的教育理念和价值追求,因为理念是主观观念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事物的本质性反映,包括对事物发展状况、发展规律、发展趋势等核心问题的理性认识。形而上理念层面的主要依据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特点、价值观念和标准所形成的信念,主要包括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本质、功能、作用、目标以及发展理念和价值诉求等宏观的问题。理念受观念的制约,又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从形而下的操作层面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指涉实践层面,主要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方式、话语传播、话语形式、话语交往、话语内容、话语载体、话语权分配等微观问题。在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范式的两个层面中,理念具有相对稳定性,一般不易发生变化。一旦理念发生变化,那么,整个范式便发生一次“格式塔转换”。范式是理论的灵魂,理论是实践的指针。只要实践在变,理论就得变,只要理论在不断创新,范式就得不断转换。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范式转换的实质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哲学观点、理论体系和总体方法等方面的整体性变革,即思想政治教育哲学的重构。需要指出的是,范式的转变绝不仅仅是一个概念或者是一系列范畴的转变问题,而是一种方法论意义上的转变,是整个思维模式的变革,它是整体的,而非局部的。不同的范式之间拥有不同的前提假设、概念体系、理论方法和社会背景。因此,范式的转换是哲学观点、理论体系和总体方法的整体性的革命过程。

    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范式转换的主要内容

    在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快速发展的社会环境中,常常困绕着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是:他们发现用自己的职业话语与受教育者对话变得越来越困难,尽管他们还在不断言语,但无人聆听,没有对话,思想政治教育话语陷入失效的困境。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失效消解了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并直接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根据库恩的范式转换理论,科学是一个不断提出问题又解决问题的过程,当既有的概念、方法和理论不能解决新出现的问题时,就必须进行概念、方法和理论的重新整合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现实困境催生其范式的转换,重拾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价值诉求必须通过创新实现范式转换,以重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新范式。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范式的转换主要基于以下四个方面的创新。

    (一)话语理念的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理念是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观念起统领作用的核心观念,是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关于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本质和规律的理性认识。理念问题说到底就是对事物本质的厘定问题,也就是确定、指认、廓清其本体的问题;而创新从一定意义上说是对传统的超越和对现实的反思,是以其对“本体”的寻求来实现的。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理念的厘定是建立在对本体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本原追问的基础上。从本体来看,人是语言的存在物,“惟语言才使人能够成为那样一个作为人而存在的生命体”1,而思想政治教育是做人的工作,其逻辑起点和归宿都是人。显而易见,无论是话语还是思想政治教育,其本体都是“人”。从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本原来看,它是思想政治教育本原的直接体现。换言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是思想政治教育本原的话语指向终端,而思想政治教育的本原由其社会职能决定。这就意味着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有效性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直接相关。因此,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有效性,从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这是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理念创新的原点。理念的创新是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范式转换的灵魂。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理念的创新必须反映和符合时代特征及社会背景,以满足受教育者的需要为支点,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范式的转换应确立以实证方式关注个人的现实生活需求与理想的方式关怀人生终极意义相统一的理念,其核心是以人为本,彰显“平等”“和谐”“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人文情怀。要把话语创新置于真实的人和社会生活背景下,以引领受教育者全面自由发展作为话语创新的终极目标,设置符合受教育者接受规律和心理、情感、利益需要的话语体系,在融合“意义世界”和“生活世界”的基础上,拓宽主体间的对话语境,从而向受教育者说出可理解和信赖、能听懂和信服的语言,实现主体间自由交流的可通约性,最终实现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视界融合”。

    (二)话语内容的创新话语内容的创新是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范式转换的核心。从逻辑本源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具有一致性。从学科设置的宗旨看,作为理论一级学科下属的二级学科,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围绕理论一级学科的指向而展开,体现出其意识形态性。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还有非意识形态的属性,尤其是随着社会的日益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建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从过去的政治话语、文件话语、权力话语纠缠中超越出来,其非意识形态的一面凸显出来。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必须进一步优化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的结构。思想政治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此要围绕受教育者全面发展的要求来设置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要把政治性内容的教育纳入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轨道上来,使政治性话语与生活性话语相融合,把整体性、全局性的宏观话语内容与个别的、具体的微观话语内容结合起来,以扩大和融合教育者和教育对象的“共识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生命力在于“同自己时代的现实世界接触并相互作用”,为此,要结合当今社会建设和发展中出现的经济、政治、文化和道德等问题,善于从政治、经济、文化、网络、生活等领域的话语资源中提炼出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话语,在坚持主旋律的基础上,拓宽话语内容的外延,使每一个新生的领域都能及时充实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中。对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在推进其现代性转换的同时,要不断拓展其内涵,延长其概念的解释链条,在此基础上创构具有时代价值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的创新还要注重吸纳非本体的话语资源,以世界眼光和科学态度,充分借鉴和吸纳其他学科直接反映社会发展变化的新概念,将反映人类社会进步的普适性范畴和话语具体化、学科化,使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话语实现一定程度上的耦合和对接,以拓展和丰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

    (三)话语方式的创新话语,在哲学意义上可以作为主体实践的一种形式。既然是一种实践形式,那么话语从本质上说就是一个关系范畴。因此,从逻辑根源上讲,它从哲学范畴的主体间性那里获得了存在的根据。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方式的转换要立足于关系性和共时性的视角,使之走向多元对话和开放建构的新范式。话语理解的过程不仅指向规范意义的澄明,而且涉及主体之间的相互沟通。然而,在思想政治教育场域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因其不同的社会角色、地位以及对文化资本的占有程度不同,教育者的话语处于强势地位,受教育者的话语则处于弱势境遇,由此形成的劝导式、控制式的话语方式内在地彰显着主体地位的不平等,言说者与听话者无法进行平等的话语交流。由于主体间缺乏真诚的交往意向和理解与沟通,导致师生间关系的隔阂与隔膜,最终造成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不被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价值目标不是在控制与被控制的基础上形成“强迫的共识”,而是在平等对话交流的基础上的达成“协商的共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在的价值诉求是提升教育对象的思想品质和道德修养,在这一价值目标下催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方式应该充分契合道德发展的科学规律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本真价值,应该充满人文关怀和人性价值。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要合理分配话语权,避免话语霸权和对受教育者话语权的“假性赋予”;要从传统的单向度的权力格局走向网络状的新型权力格局,从教师独享话语权力到师生共同拥有话语权;要尊重受教育者的独立人格和他们独特的生命体验,通过开放式的、自由平等的话语交往激发个体的道德理性。因此,创设一个平等对话、互不排斥、兼容并包的教育学术生态,是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方式创新的应然诉求。只有在这样一种理想的话语情景中,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才能实现其“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四)话语形式的创新从话语形式来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表现为文本话语和实践话语两种形式。相应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形式的创新体现在文本话语的创新和实践话语的创新。其中,实践话语的创新是文本话语创新的基础,文本话语创新为实践话语创新提供理论支撑。文本话语是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核心内容,从宏观上可分为教材话语和理论话语两大类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范式的转换必须实现文本话语的创新,把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指向从理论主义倾向向大众化教育思维转化,要把不符合马克

第7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实现

思想政治教育目的是思想政治教育学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的一个重要的问题,目前理论界主要侧重于实践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研究,而在学理上的探讨略嫌不够。事实上,学理问题没有弄清,必然影响实践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本文试就此问题做一简要分析。

一、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本质及性质

1. 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本质。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本质是由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决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其政治性,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本质就是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列宁指出:“在各方面的教育工作中,我们都不能抱着教育不问政治的旧观点,不能让教育工作不联系政治。”①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政治性主要体现在: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具有政治意识性。思想政治教育目的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是社会对思想政治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的总体设想。因此它本身体现着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意识。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在阶级社会中实际上是社会的统治阶级,它在社会经济、政治、文化上占据主导地位,这也就使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在本质上是社会统治阶级的教育思想和意识,它就必然具有了鲜明的政治意识性。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说:“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只不过是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不过是以思想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因而,这就是那些使某一个阶级成为统治阶级的各种关系的表现,因而这也就是这个阶级的统治的思想。”②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目的还具有政治意志性。由于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制定与贯彻存在于政治过程中,因而也就具有政治意志性。认为,在阶级社会里,社会意志过程集中表现为以国家为中心的政治活动,政治是典型的社会意志现象和社会意志过程。其中,在经济上居于主导地位的阶级就成为政治意志过程的主体,而处于劣势的阶级成为了政治意志过程的客体。在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制定过程中,统治阶级作为政治意志主体不可避免地发挥决定性的影响与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说,思想政治教育目的都是由统治阶级制定的,反映着统治阶级的意志和要求。

2. 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性质。从理论的角度看,思想政治教育目的表现为主观的意识,是带有主观理想状态的期望,因此它体现着思想政治教育理想的主体价值取向。思想政治教育理想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核心,实际上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规律与主体的利益和需要之间的一种价值关系的反映。由于这种价值关系是客观存在的,因而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形式虽然是主观的,但内容却是客观的。

思想政治教育目的作为价值范畴,它势必要受到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主体的利益和需要的制约和影响,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目的总是体现一定社会主体的利益和需要。正是由于世界不能自发地满足人们的需要,他们才去主动改造世界的。人们总是从自己以及自己所属集团的利益和需要出发去设定自己的理想和目的。一定社会集团之所以要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正是由于自然的、没有受过教育和训练的对象不能满足他们为维护其秩序所需要的各类专门人才的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制定必定受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利益和需要的制约。由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主体的利益和需要总是具体的,所以受利益主体和需要制约的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就必然受到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就必然体现着一定历史和时代的具体内容和特色。在这个意义上,思想政治教育目的是一定人们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合乎目的性的、关于利益和需要的一种追求。

从实践上看,思想政治教育目的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的内在要素和必要环节。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人类有意识、有目的的社会实践活动,自始至终都受自觉的目的驱使、支配。这种目的不仅使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行为动机具有明确的目标和指向,而且还支配和调节着整个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过程,并最终体现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结果上。由于思想政治教育目的是对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结果的一种预测和追求,它决定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性质和方向,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就内在地规定着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

二、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确立原则

1. 人的主体性原则。马克思指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③社会是由人组成的,历史是由人创造的,社会的活力来自于人的活力,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人的主体性使其在与自然和社会斗争中认识自然与社会规律,并按自身的尺度改造自然与社会,提升自身的主体价值,使自然与社会更加适合人的发展。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目的要满足实现人的主体性。

2. 人的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统一的原则。马克思曾说过:“个人是社会存在物。因此,他的生命表现,即使不采取共同的、同其他人一起完成的生命表现这种直接形式,也是社会生活的表现和确证。”④人是社会的产物,只有实现了社会的发展,才能完成个人的自由发展;同样,社会在发展的同时也必须满足个人一定程度发展的需要。以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过分要求个人对国家和社会的服从,因而,在思想政治教育目的中存在着片面追求社会价值的倾向,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个人价值。其实,人是社会与个体的内在统一,应该做到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内在统一。这种统一的价值观要求国家和社会应当尊重和兼顾个人发展的内在需要,保障个人的正当利益,尽最大可能为个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和创造条件,以促进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协调发展。

3. 灌输社会规范与培养能力和个性有机结合的原则。过去,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部任务被仅仅归结为“传道”,即向人们灌输社会的政治、思想和道德规范,不重视培养人们的能力和个性,甚至存在着否定和抹杀人的个性的倾向,受教育者仅仅被视为社会规范的接受器。事实上,社会规范的灌输与个人能力和个性的培养是有机统一的。个人的发展包括其思想品德的发展既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也是一个个性化的过程。没有社会化,人就不能适应社会;而没有个性化,人也不可能成为一个独立的、自主的、富有创造性的主体。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说过:“道德教育的首要事件,决不是发展某种外表的行为模式,而是在儿童心中发展明辨的识见以及与它一起的相应的意志力”,“绝对清晰、绝对纯粹的善与正义的观念,成为意志的主要目标,按照这些观念,性格的内在中心——人格的核心——决定性格本身,并把所有任意的冲动推回去,这才是道德培养的目的所在”⑤。因此,我们必须在提高灌输效果的同时,着力培养人的能力和个性,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4. 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社会批判性。思想政治教育既然是一种主体性的活动,其目的就必然有自己的价值追求和价值选择,但是价值追求和选择需建立在教育主体对社会的批判的基础上。社会生活是极其复杂多变的,因而社会对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制约也是复杂的,这就需要对复杂的社会制约进行科学与理性的分析和批判,适应正确的、积极的社会要求,拒绝错误的、消极的社会要求。恩格斯指出:“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⑥失去了社会批判性的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就根本谈不上培养主体性的个人。

三、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层次

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层次可以划分为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横向方面包括理论层面和实际层面的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纵向方面包括应然的和实然的思想政治教育目的。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层级分类是横向与纵向的结合,是理论与实际层面的贯穿,是在应然的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理论指导下的纵横交错。具体说来,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层级构成如下:

1. 一级层次的思想政治教育目的。一级层次的思想政治教育目的是国家及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总要求。它在宏观上规定着受教育者的素质及规格。在形式上,它一方面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对人的促进功能,但更重要的是它强调思想政治教育要完成社会的功能,使之有利于社会的稳定、繁荣和发展。它的制定一方面以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特点及规律为依据,但更多的是要以社会的客观要求为基础。尽管它是由代表着一定国家利益的团体所制定的,但是,组成这些团体的个人仍有自己的主观判断、表述方式。

2. 二级层次的思想政治教育目的。二级层次的思想政治教育目的,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者在领会上一层次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基础上制定的对各级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受教育者的规格和质量,是一级层次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具体化。它必须全面贯彻一级层次的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同时又要全面理解各级各类思想政治教育及受教育者的特点,有的放矢地规定受教育者的一般规格和要求,充分体现各级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另外,由于二级层次的思想政治教育目的一方面需要贯彻执行一级层次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同时又要对三级层次思想政治教育目的起指导作用,所以,在对其理解和执行过程中,由于主体的价值判断及价值取向的不同,可能会产生某种偏差。

3. 三级层次的思想政治教育目的。三级层次的思想政治教育目的,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领会二级层次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并具体指导自己思想政治教育实践

的行为准则。它规定着受教育者的具体培养目标和发展方向,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具有具体的指导功能,是以上各级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在实践中的体现,并且使之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它的特点是具有可操作性。 四、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实现

通过对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层次划分,使思想政治教育目的更趋于实际的个人和社会发展,也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目的有了具体化实现的可能。但是,要真正使思想政治教育目的更具操作性,还需要对思想政治教育目的进行目标细化。

目的与目标之间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目的是由人的主体意识、价值观念、社会历史条件所决定的,相对于目标,它在实践各阶段中具有长期性、根本性和稳定性特征。而目标则由形成目标的条件与人的意志所决定,具有一定的时间变化性、环境可调性及因人而异性。目的是具有导向性、方向性的观念意识,目标是具体的、可操作的可能达到预期的一种设计,它是目的的分解和细化。目的是目标的中心和指导,决定着目标的最终方向,目标使目的更为具体并具备可实现性,它解释着目的的各个因素,目标可以是多个、多方面的,它们整体构成了目的。

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目标操作,要做到以下几点:

1. 制定符合长远目标的近期化目标。目标按时间有远期、中期、近期目标,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也是多样的。按它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所处的地位、时间、实现的可能性,可区分为总目标和分目标、远期目标和近期目标、主要目标和次要目标等。一般说来,总目标、远期目标是最高层次的目标预期,而分目标、近期目标则是基层组织、教育主体所要考虑的问题。思想政治教育的远期目标规定了国家和各个行政部门、各单位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目标,也规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远期目标要经过长期努力奋斗才能达到,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必须在远期目标的指导下,定出近期目标或每个人的具体目标。近期目标就是将思想政治教育远期目标按层次与阶段分成无数个近期目标,再把近期目标一个个地联结起来,形成目标锁链,最后按最近层次、第二层次、最高层次的次序逐步加以实现。这样循序渐进,步步深入,最终达到长远目标的实现。近期目标的特点在于具体,在于切合集体或个人的现状。如果始终用远期目标来要求个人,会使人感到难以达到而失去信心,这样反而会影响教育效果。所以,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要尽可能做到长远目标近期化。

2. 将抽象目标转变为具体的可行目标。在制定实际目标时,不能过于简单、抽象。目标简单化则不能引起人们的兴趣,目标会无法实现;目标抽象化会造成无所适从,从而带来目标聚合性的丧失。所以,目标的制定要建立在人的主观条件和客观环境基础上,要依据个人的愿望、要求与能力等方面的主观情况,依据人们所处的客观存在,包括政治因素、社会因素、经济因素和文化因素等客观环境来制定。只要目标的确立符合个人的主体因素和社会历史条件,就是具体的实际的目标,就会使人们感觉到这个目标只要通过自身努力就可以实现,从而能够激励人们奋发进取。同时,目标必须具体明确,切实可行,而不是空洞含糊,需要从时间、地点、数量上都加以确定。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实现,要求制定的目标既要积极先进,又要切实可行,尽可能使目标具体化,只有这样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加科学化。

3. 把理想目标融入现实的行为目标。在实现应然的思想政治教育目的时,由于其理论化的理想状态,使得在实际的具体思想政治教育目的中可能会无法全部达到,因此,要实现这种理想目标,就必须把它行为化。人的主体性,决定了人的行为是由人的思想、情绪、感情、能力和行为动机等因素组成的综合体,理想目标要针对不同对象提出不同要求,否则理想目标就是不切实际的。所以,理想目标要同每个人的具体理想、具体行为、具体工作结合起来,尊重、支持、引导人们在远大理想下实现自己的具体理想和具体目标,注意日常行为中的各方面修养,逐渐把理想行为化。

4. 对整体目标做个体化处理。在教育结构中,如果个体目标不能与教育结构的整体目标统一起来,思想政治教育目的是难以实现的。所以,要努力实现整体目标与个体目标的统一,使教育结构中的个人视整体目标如同个体目标,在实现个体目标的同时也为实现整体目标作出贡献。个体目标与组织目标愈接近,那么整体目标与个体目标就越能达到。目标的这种统一要通过整体目标向个体目标转化,即将个体目标纳入整体目标来实现。

要实现这个转化,必须具备如下的几个条件:第一,整体目标要具有个体意义。整体要含有为个人所能够接受、所乐于接受的一定因素。个体意义的因素要联系个体目标结构的各个成份来考虑,如个人的能力、兴趣以及物质利益与精神需要的满足等,如果整体目标不具有这种个体目标意义,与个体目标选择的标准和期望的内容相去甚远,转化就是不可能的。整体目标必须包括工作任务的完成和成员需要的满足两方面因素。第二,要有高水平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来保证。强有力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保证教育对象思想觉悟的提高和世界观、价值观改造的重要因素。没有这一条件,便不能实现个体目标的转化。

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转化的途径有:第一,鼓励个体接受整体目标。第二,将个体目标纳入整体目标。不少人都有自己工作上、事业上的个体目标,对于在性质上无损于整体利益的个体目标,在与整体目标一致的方向下,教育主体可为它们的实现创造条件、提供机会,从而使个体目标成为整体目标的有机组成部分,纳入整体目标的体系。第三,引导个人修改个体目标。在个人的个体目标与整体目标不一致的情况下,需要对其加以引导,自觉地予以修改。第四,教育个人更改个体目标。对于那些背离整体利益的个人目标,在种种物质条件无法满足的情况下,则要通过教育、批评甚至必要的强制,使之回到与整体目标一致的方向上来。

思想政治教育要运用目标来实现预期的目的,必须做到:第一,制定目标必须与需要和动机相结合,使目标既是鼓舞人心的奋斗方向,又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心理学通常把目标称为“诱因”,思想政治教育要利用这个“诱因”来达到目的。第二,无论设置个体目标或整体目标,都要让对象本人参与,参与程度越深,义务感也越强。若教育主体只是一味地为个人设立目标而轻视整体目标,那么个人会认为整体目标不是自己的目标,从而减低诱发力量,目标的实现会延缓或不能实现。第三,当人们受到阻碍不能实现目标时,往往会发生两种不同的动向,一种是客观地分析原因,调整力量,修改并制定更适宜的目标;另一种是导致非理智的破坏行为。教育主体要善于引导,避免后一种倾向的发生。

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实现需要目标化的操作,才能使得理论化、抽象化的观念形态的预期能够在现实中达到。这种目标化操作是在具体历史条件下进行的,它依据的是实际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关系,最终要实现的是社会和个人共同发展的总体目的。

注释:

①《列宁全集》第39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399页。

②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2、18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22页。

第8篇

[关键词]挫折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一致性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6)05-0062-02

挫折教育是指让受教育者在受教育的过程中遭受挫折,进而通过挫折经历提升受教育者的素质能力和增强抗挫折能力的目的。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视阈下,开展挫折教育具有学理性和可行性,可以说挫折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是具有一致性的。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进行挫折教育是锻炼学生能力、提高学生潜能、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很好方法。

一、培养目标指向的一致性

每门学科的培养目标是实施一项教育活动所期望达到的效果,它规定着教育的内容及其发展方向,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制约着整个教育活动的全过程。挫折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都是为社会发展培养合格人才的教育实践活动,二者从根本上说培养目标的指向是一致的、相互促进的。

挫折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抗挫折能力,这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之一,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则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重要构成。抗挫折能力是指通过学生挫折教育,增强学生对挫折的容忍能力和对挫折的超越能力,也就是指接受过挫折教育的学生在遭受挫折时,不仅具有使自己的行为和心理不至于失常的能力,而且具有能够忍受挫折,并以顽强的意志、积极的心理战胜挫折、获得成功的能力。学生是未来社会发展重要的人力资源,是民族的希望和祖国的未来。要使学生成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全面人才,不仅是教育的培养目标,更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培养目标。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社会各种竞争日益激烈,学生作为社会中的特殊群体,面临着就业、学习、经济、人际交往、恋爱、竞争等多方面的巨大压力,这就给学生在自我管理、求职择业、人际沟通、环境适应、恋爱情感、心理调适等方面带来了诸多问题和困惑,学生的思想活动也呈现出个性化、多变化和差异化的特点。通过挫折教育,增强学生承受各种压力和处理挫折事件的能力,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已成为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同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一方面有利于学生树立自强自立意识、创新成才意识、就业创业意识,另一方面又使一些学生的思想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价值取向扭曲、思想观念偏激、社会责任感缺乏、团结协作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诸多问题,因此,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是学生挫折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共有的培养目标,这就使得学生挫折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具有指向的一致性。

二、教育功能的趋同性

教育功能是教育本质的外在集中体现,了解一种教育实践活动的功能,有助于更加全面地把握其内在本质。挫折教育的基本功能是正心、养德、调育,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功能是导向、教化、育人,虽然在基本功能的表述上各有不同,但从本质上说二者的教育功能则趋于相同。无论是挫折教育还是思想政治教育,都有相同的教育对象――学生,都有相同的教育目的――培育和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因此,同样作为教育实践活动,学生挫折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分别从不同层面发挥着教育功能。

挫折教育侧重于正心、养德、调育。在学习阶段,学生的心理发育还没有完全成熟,受社会环境和个人自身发展的影响,有时可能会出现一些不良的心态和情绪,如顺境时的骄傲自满、自以为是,逆境时的怨天尤人、自暴自弃等。针对这些情况,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就是要有意创设一些比较困难的任务,使学生不能轻易、顺利完成,使其面临失败的情境,然后在教师因势利导下,促使他们自己找到原因,从而产生自愧、欲助的情绪体验,正视挫折,磨炼身心,使学生能够在挫折中自强、励志、修德、成长。挫折教育能够协调多种教育实践,并使之协调发展、相互促进。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性和意识形态性的鲜明体现就是导向、育人和协调功能。导向功能主要包括理想信念导向、奋斗目标导向和行为方式导向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分别针对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三方面内容,即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基本道德规范教育,这三个方面的教育共同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的协调发展。

挫折教育是通过抗挫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正确认识挫折、有效预防挫折、妥善处理挫折,保持心理的平衡,从而促进学生各个方面素质的整体提升;而思想政治教育则是通过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和心理等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两者发挥的教育功能都是为了培养拥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良好身心素质的人才,为未来社会发展需要提供优秀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挫折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目标具有趋同性

三、环境影响的相同性

作为教育对象的人,其生存和发展都是以特定的环境为前提的,学生的思想政治品德和抗挫能力也是在一定的环境之中形成和发展的。环境是指与人类密切相关的、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自然和人为因素的总和,即我们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面对的一切。人们习惯把环境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共同作用于人的思想、心理和行为,共同影响教育活动的开展。但是,自然环境对人的影响作用不能脱离社会环境而孤立发挥作用,所以社会环境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和抗挫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宏观社会环境通过社会的经济关系、政治关系和文化关系来影响学生思想政治品德形成、发展和抗挫折能力的培养。宏观社会环境对人的政治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质的形成和发展影响最大、最全面,并制约着微观环境。其中经济环境是环境诸要素中最基本的因素,是决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挫折教育的重要因素。社会的经济环境为学生的政治思想品德和抗挫能力的发展提供外部的物质技术条件,并对其提出相适应的发展要求,而学生的政治思想品德和抗挫能力的发展水平归根结底是由物质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所决定的。政治环境是形成学生的政治观的外在重要因素,也是实现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客观条件。社会的文化环境通过融合人们周围的各种教育因素间接地、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政治思想品德和抗挫能力的养成。微观学校环境是学生挫折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共同的微观环境。学校是建立在一定的社会关系基础上的社会组织体系,是一种专门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特殊单位,它由教育对象、内容和校园文化等诸多因素构成。良好的学校环境对学生思想政治品德和抗挫能力的培养产生积极的影响。

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环境中的积极因素对学生的思想政治品德和抗挫能力的培养具有促进作用,环境中的消极因素对学生的思想政治品德和抗挫能力的培养具有促退作用。因此,在对学生挫折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过程中要重视和加强社会环境的研究,发挥社会环境中积极因素的影响,抑制消极因素的影响,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氛围,引导学生的思想政治品德朝着积极健康向上的方向发展,并促使学生的抗挫能力不断提升。

四、本质属性的统一性

第9篇

关键词:美学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一直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我国公民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我国教育不断发展,公民思想政治素质不断提高的背景下,当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也面临着新的问题和挑战。无论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还是全体公民思想政治教育都是为了促进公民自身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让公民自身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得到正确树立。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有了一定的改善,但是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在美学的视阈下,结合美学的特点,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全面的论述。

一、美学概述

对于“美”的讨论自古就有,很多学者也一直尝试对“美”下一个定义,但是对于“美”的看法和认识并不是统一的,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对于“美”会有不同的理解。“美”也被分为广义的美和狭义的美,广义的美是指一切审美对象,不急包括优美,也包括崇高、悲剧、喜剧、荒诞、沉郁等各种没的形态,这也是我们今天说的美学上的美。狭义的美是指我们在审美时讨论的优美,是一种比较单纯、完整、和谐的美,也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的美。无论是广义还是狭义上的美,都有其一定的道理,也有一定的缺陷。早在19世纪德国著名的哲学家费尔巴哈就对美有了深入的研究,他从审美主体和审美对象的关系入手,提出了“对象是人的显示出来的本质”的命题。伟大哲人马克思也在其《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美进行了探讨,他将人的本质力量纳入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加以考察,认为劳动才是创造美的,人的美就体现在其劳动产品上。这是体现了他将美和其他的劳动产品归为一类,把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了。本文主要在认同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联系现实情况,认为美的实质就是人的本质力量在社会实践中的感性显现,体现了整个客观世界与人的审美关系。在人类实践过程中,体现出来的人类的一些基本属性就是人的本质力量。无论是从美的形式部分还是从美的内容部分来看,人类都是先接触那些对象性的形式,在欣赏形式之后才体会到内在的美。

二、美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体现

将美学与教育相结合一直都是我国教育者在关注的问题之一,很多教育者都指出无论是美学,还是形式或者内容,都可以有效与教育相结合,在教育中发挥一定的功能,促进教育的发展。下面将逐一论述美学思想子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体现。

2.1美学中的意、情、知理念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体现

意志、情感和认知一直都是心理学在讨论问题,也是人类心理活动中的重要内容。通常所说的认知是指人类认识活动的过程,主要强调个体对感觉信号进行接收、检测、转换、简约、合成、编码、储存、提取、重建、概念形成、判断和问题解决的信息加工过程。了解事物的内在和外在性质是认知行为的目标。情感有其独立性,但是它也属于一种特别的认知活动,它把认识事物的价值作为其目标,不仅包括价值感,而且还包括道德感。根据意志的特性,又可以把意志看做是特殊的情感,属于情感中的另类部分。虽然意志是特殊的情感,但是其有着自身区别于情感的部分,它主要是人类对于自身行为的价值关系的主管反映。美学中的意志、情感和认知虽然都有着各自的特点,也有着相联系的部分,但是它们都共同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作用,其精髓也都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有所体现。首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就是一个认知的过程,不仅在主客体之间的知觉和感觉上有体现,而且可以将这些知觉和感觉进行处理,最后形成个性的知觉。知觉和感觉所得到的认知在被储存起来之后,主客体之间的沟通就可以根据观察的结果来进行,进而获取更全面和有效的信息。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活动过程中,教育者可以根据学生所接受到的信息状况,采取不同的教育思路和教学方法,最终有效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2.2美学中的真、善、美在大学生思想组织教育中的体现

根据我国文学艺术的发展,“真”主要是指艺术作品对社会具有的意义和影响。“真、善、美”一直都是我国哲学家和教育家在认真研究的问题,也是一个一直没有定论的问题。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和立场出发,会对“真、善、美”有不同的解释,大多数观点认为“真”主要是相对假而言,是符合实际的。“善”是相对恶而言,是主体产生了一种精神上的愉悦感觉。有人将“真、善、美”和价值率判断相结合,提出“真”的含义是指事物的发展有利于主体的本质力量,“善”就是人类的某一行为有利于发展主体的本质力量,“美”就是某个生理性事物对发展主体的本质力量有一定的利处。“真、善、美”都是相对的,相对于“假、恶、丑”而言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直都在秉持“真、善、美”的理念,努力将“真、善、美”贯穿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美学中的“真”很好地体现在大学生思想教育中,这是因为这些思想教育活动本身就是一直思维性的事物。其次,“善”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体现主要是因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所采取的行为是一种行为性事物,在这个过程中,教育者根据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最终实现教学的目标,因此,很好体现了美学中的“善”。最后,美学中的“美”主要是通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采用的具体方法、教育的整体环境、教学课堂的设计以及教师自身的教学魅力等,都体现了生理性事物在发展过程中利于发展主体的积极因素。由此可见,美学中的“真、善、美”理念一直渗透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

三、如何开展美学视阈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经历了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笔者在研究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现状基础上,联系自身工作经验,从美学的视阈出发,对美学视阈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路提出自己的研究和看法。

3.1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让自身体现出更多的美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重要因素。笔者认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在大学生面前不仅是一个教育者,也是一个行动榜样,因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应该尽量提升自身形象美,展现出当代大学教师的良好素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应该在工作和与大学生的相处过程中表现真诚,并且运用自身的专业知识的技巧向学生传达健康科学的思想政治意识。其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应该努力提升自身品德素养,在与学生的相处中表现出良好的道德素养,展现与人为善、健康积极的态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如果教育注重提升自身形象美,提高自身综合素质,而且将良好的形象美展现在大学生面前,那么将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进而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进步。

3.2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造良好的环境

环境对于教育的发展以及教育的效果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效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更是如此,良好的教育环境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来说非常重要,也会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因此,笔者认为应该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造良好的环境,突出教育环境中的美,不仅包括校园环境的美化、教学氛围的美化,还包括家庭环境的美化和社会环境的美化,这些环境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都有一定的影响作用。在大学校园内创造美的校园环境,让大学生在大学校园内感受到更多的美,进而改善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尽量营造美的教学氛围,这或许需要一定的文化积淀,也需要教师和学生之间的配合,所以这就需要教育者更加关注教育氛围的营造问题,让教育氛围更加适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和目标。最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可以树立自身特色的教学风格,形成符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魅力,良好的教学风格会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

3.3努力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措施更具形式美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的选择和采用都会对教学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立足于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现状,笔者认为提升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形式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就是一项传达美的活动,因此,这开展这项活动的过程中更是应该注重教育形式和教育手段的形式美。第一,在教育过程中,教育工作者应该注意语言的合理使用,无论是在正式课堂上,还是在下课与学生的交流中,都要合理使用语言,科学采用沟通技巧,尽量借助科学合理的语言和沟通技巧丰富教学活动的过程,增加教学过程的形式美。增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形式美,不仅可以为教学过程中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而且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美、接受美、发展美。其次,为大学生创造一些接触真实美的机会,让美不仅停留在课堂上和课本上,让美走进学生的现实生活。可以带领学生在学校周边进行一定的实地考察,让学生亲自接触到身边美的人和事,将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理念与现实相结合,将美融合到学习和生活中。最后,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可以为学生一定的反思机会,并不是一味灌输给学生诸多的思想政治理念,而是给学生一定的反思空间,让学生自己检验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让学生在反思中发现自己的问题,让学生在反思之后正视自己的问题,将传达的思想政治理念与自己的问题结合,解决自己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王洪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与艺术[M]. 沈阳: 辽宁

教育出版社,2007: 145,146.

第10篇

关键词:情感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认识规律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8-0104-02

马克思曾指出,“激情、热情是人强烈追求自己的对象的本质力量。”“情感是人对现实世界的一种特殊的反映形式,是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体验。”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情感是人们从一定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出发,对客观现实和主观行为产生的一种偏好的情绪态度。情感教育是指,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中,通过情感交流触发人们积极的情感体验,唤起人们自我教育的主动性,促使人们在相互依赖、彼此尊重的心理基础上,将正确认识转化为自觉行为的教育。情感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整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全过程。重视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情感教育,改进情感教育的方法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手段,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保障,更是以人为本理念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的重要体现。

一、思想政治教育中情感教育的本质

“情”与“理”的辩证统一是情感教育的本质。人的情感和理性原本是交织在一起的。情感作为人的非理性部分,是构成个体精神世界的重要基础和前提。理性作为人的认识系统的核心要素,能够帮助人对事物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把握,进而认识事物的本质,从而使人的认识符合客观规律。思想政治教育要解决的正是人的思想认识问题。情与理的辩证统一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重视情感教育和理性教育的结合,重视情感和理性的共同作用,坚持以理服人和以情感人的结合。以往,我们在情与理的辩证关系问题上存在割裂情感与理性的辩证统一关系的认识误区。一方面,片面强调理性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这种错误认识,导致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工作中生硬的讲授“概念”和“理论”。这样的教育方式很难实现从概念到信念的转变,无法发挥理论体系所具有的独特魅力,只会引起受教育者的反感之情。另一方面,片面强调感情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重视情感教育并不是说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放弃理性。情感是思想政治教育中最容易“泛化”的因素。所谓“情到理方至,情阻理难通”,情感一经产生,便能促进并巩固与情感有联系的理性认识。没有理性的支撑,情感就会变成盲目的冲动和激情。不能把情感教育变成片面的激情教育,不然不仅无法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甚至会导致受教育者对社会主导价值的观的否定,引发学生的逆反情绪。以理服人与以情感人相结合是情感教育的本质要求,只有“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情理交融,思想政治教育才能收到最佳效果。

二、思想政治教育中情感教育的规律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实施情感教育要把握情感教育规律。情感教育规律具有特殊性,它是一种复合型规律,既包含人的认识规律又包含了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是二者的有机结合。情感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组成部分,其规律的特殊性是人的认识规律和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决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目标是要解决人的思想认识问题,帮助人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一培养目标决定了情感教育要符合人的认识规律。人对事物的认识是从感性开始的,情感因素对人的感性认识起着很大的作用。人对客观事物、思想观点的认识程度往往受人的情感因素的制约。如果主体对某种价值取向、理想信念、道德观点有好感、有激情那么主体就会主动的去认识这些事物,并上升到理性认识,最后将这些认识内化到主体的思想中指导实践。反之,则不会取得这样的良好效果。

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是情感教育规律的另一个影响因素。长期以来,我们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忽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采用“说教”和“灌输”的方法对受教育者进行教育。生硬的、命令式的教育方式没有考虑到受教育者的主观情感体验,导致受教育者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只是在讲授脱离情感、脱离实际的大道理。这种忽略受教育者主体性的教育方式,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产生了很强的负面影响。随着近年来对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不断探索,“主体间性”理论逐渐为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所认同。所谓“主体间性”是指作为社会主体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涉及到人际关系以及价值观念的统一性问题。哈贝马斯认为,现实社会中的人际交往行为是主体间,交往行为应该建立在互相理解、沟通的交往理性基础上,以达到社会的和谐。哈贝马斯的“主体间性”理论虽然带有乌托邦的性质,但是其对情感教育还是具有定的借鉴意义。在情感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主体,双方处于一种平等、共生的交流对话关系中,因此,二者的情感不可避免地发生碰撞和感染。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被受教育者的情感认同之后,受教育着就不是单纯的对思想观念、道德规范有了认识,而是从情感上接受这些认识。只有受教育者情感接受的教育内容才能真正的内化到受教育者的思想中去,外化为其自身行为与实践。

三、思想政治教育中情感教育的方法

情感教育方法的选定要把教育内容和情感结合,把情感性因素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紧密结合受教育者的需要设计教学方式,以受教育者易于接受的形式出现会减少障碍和阻力,增强教育效果。完整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包含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两个方面。情感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贯穿于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两个方面。研究情感教育的方法论问题,不能脱离理论教育和实践教学两个方面。

(一)创设情景教学,以景生情

创设与情感教育相匹配的情景教学是实施情感教学的一个有效方法。情感教育的教学情景应该包含融洽的课堂教学情景和良好的教学内容情景两部分。融洽的课堂教学情景是建立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友好、平等、信任、尊重等关系的基础之上。在良好的课堂教学情景下,受教育者容易获得被信任感、被尊重感和归属感,从而促使他们挖掘出自身的潜能,激发出学习热情;教育者同样能够发挥出自身的人格魅力和知识素养,实现用自身的形象气质感染和教育受教育者。在这样的课堂教学情景下,教育双方能产生情感共鸣和情感体验。教学内容情景的创设主要取决于教育者对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教育者可以选取发生在受教育者生身边真实的道德案例、感人的典型事迹,激发学生产生情感;可以利用现实生活中情景、通过多种生活角色的体验,让受教育者触景生情、换位移情。另外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为情感教育也了便利的条件。教育者可以根据教学内容,使用音乐、视频、图片等多媒体技术渲染课堂气氛,实现有利于情感教育的课堂情景。

(二)实施实践教学,以行践情

任何思想理论和道德规范都必须付诸于实践,因此实践教学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归宿。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进行情感教育,对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实践教学中的情感教育要和生活紧密结合,因为生活本身就是一种社会实践。教育者可以根据受教育者在生活中遇到的道德情感问题来选取社会实践主题。教育者积极引导受教育者参与社会实践,注重培养和锻炼受教育者的交往行为。通过志愿者服务、爱国主义演讲、角色扮演、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等活动,去体验道德情感,践行道德情感。

第11篇

关键词:马克思人性观;体育院校;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1)05-0105-03

体育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途径,是对体育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主渠道。然而,目前体育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低下,教育教学效果不理想制约了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实现。从根本上说,体育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建立在“人”的基础之上的社会实践活动。在这一活动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是具体的活生生的人,而人的思想和行为形成与发展变化的规律受人性这一深层因素的影响,所以以解决人的思想道德和理想信念问题为目标的思想政治教育必然受人性的制约和规定。因此,科学地把握人的本性,对于探索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体育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至关重要。马克思丰富而深刻的人性思想对体育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根本的理论指导意义。

一、马克思人性观基本内容解读

人性观是思想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马克思的经典著作中,对人的本性有三段最具代表性的论述。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他指出:人直接的是自然存在物。人作为自然存在物,而且作为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具有自然力、生命力,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这些力量作为天赋和才能。作为欲望存在于人身上。在这里他论述了人是自然界的产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但是把人理解为自然存在物,还不能与动物区别开来。为此马克思写道: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自觉地活动。在此他论述了人与动物相区别的一般本质,即有意识的主体活动。1845年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界说指明了如何在人这一同类中区分不同质的人,即社会关系决定论。

人性是人所具有的全部规定性。它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表达了基于人的本质之上的人的全部完整性。马克思认为,人是自然性、主体性、社会性三重属性的有机统一体。人性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属性:一是人的自然属性。自然性是人性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这一属性告诉我们,人作为生命存在物,人同动物一样都有生理机能,都具有满足自身需要的自然性需求。也就是说,人是一个生命的自然存在,是一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实体,具有自然属性。因此,追求需要的满足便是人性的必然,尊重他人的需要更是人性化的表现。二是人的主体属性。主体性是人性力量的外在表现,是人类有目的有意识地把握生命活动的能力,即“自由”、“自觉”的活动能力,它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动物生产只能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能够依赖“自由”、“自觉”的活动即有目的、有意识的阶级斗争、生产劳动和科学实验去改造世界。这种自由、自觉的特性,换言之就是人的主体活动的特性。三是人的社会属性。社会性是人性的现实表现,是人之为人的根本属性。动物的活动与其生命活动具有直接统一性,与之有着根本区别的是,人通过有意识的生产实践活动不仅改造了自然界,而且还创造了社会关系和社会本身。人的生成与发展无论是肉体或精神都表明为一种关系的生成与发展,个体所具有的一切都是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与他人和社会发生联系、产生相互作用而获得的,而个体也都是以其特有的方式作用于他人和社会。

二、马克思人性观视界中体育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困境

体育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离不开人这个主体,体育大学生相对来说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具有不同于其他普通大学生的个性特征。马克思关于人性三重属性相统一的科学论断为我们分析体育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困境提供了新的视角,从人的自然性、主体性、社会性三个角度去分析,我们不难发现体育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问题及根源所在。

(一)体育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脱离了体育大学生的个性需要。违背了人的自然性。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然性的论述表明,人是一个生物实体,满足生命存在和发展的生理心理或精神需要是人与生俱来的本性。人的自然性决定了人对自身利益的追求成为一种客观存在。人总是要从自己出发谋取利益,这是必须给以尊重的客观事实。体育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育人实践活动,人的自然属性客观上要求其必须以关注大学生自身的需要为实践起点,但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一直以来,体育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个体需要的关注、尊重和满足都不够,忽略了体育大学生的个性需求。教育者只是按照教材照本宣科或者是从自己的角度而不是从体育大学生的现实需要去选择教学内容,其教育教学过程难免会脱离体育大学生的实际,针对性不强。

这种违反人的自然属性的教育方式使学生产生了厌恶和抵触心理,思想政治教育由人的自觉需要异化为外在的强制力量。看不到思想政治教育与个人需要满足、个人自我发展完善的关系。体育大学生特有的个性心理反叛会使他们疏远甚至拒绝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内容定位上高远空泛,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因教育内容与学生的具体需求关联度不高,致使教育教学不能引起学生内心深处的共鸣,学生没有学习的热情。

(二)体育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忽视了体育大学生的能动作用,违背了人的主体性。马克思认为,人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构成了人的主体性。人的思想政治观点的形成是在外在的价值理念引导下借助个体主体性的发挥,不断努力探索、构建,从而达到自主自觉的过程,教育者所传导的思想伦理规范要求能否被接受,在多大程度上被接受,取决于教育对象能动作用的发挥。

一直以来,体育院校不恰当地把思想政治教育等同于政治宣传,突出了教师的主体地位,把教师视为主体,把学生视为客体,忽略了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种忽视大学生主体能动作用的教育方式,强调老师的权威和学生的服从,学生被置于绝对客体化的地位,观念的说教、规范的灌输、行为的约束成为体育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表征,作为教育对象的大学生异化为消极被动接受社会规范的工具。在基础教育的中小学阶段,由于教师拥有知识信息的优先权和传播权,强制性灌输尚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但在开放性多元化信息时代的大学校园,在主体意识强、思想活跃、社会交往实践活动频繁的体育大学生面前,强制性灌输的合理性和时效性必然面临冲击和挑战。

(三)体育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离散了教育合力,违背了人的社会性。马克思关于人的社会性的

科学论断揭示了人在本质上是一种关系性存在。个体与他人建立起普遍的关系,普遍关系的建立大大扩展了个体活动的空间,使个体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心理、情感、信息等方面得到交流。人的思想观念是个体与他人在交往过程中通过相互交流、相互影响而不断形成和发展变化的。从体育大学生成长发展的环境来看,其思想伦理观念的形成是各方面教育力量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体育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实施离不开学校各专业、各部门和社会教育合力的发挥。

但长期以来,体育院校把思想政治教育等同于专业教育,使思想政治教育与其他专业教学相互游离,造成思想政治教育试图用一元的价值观念和规范标准去教育大学生,离散了应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合力。思想政治理论认知教育由专任教师担任,而作为思想政治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实践活动往往由学工部、团委来进行。由于归属不明,两方面的教育者难以进行有效的信息交流和教育合作。缺乏两方面合力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极易导致大学生的智能分离、言行脱节。另外,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价值多元化的今天,作为社会个体的学生无法拒绝来自社会四面八方各种浪潮的冲击,特别是西方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生活理念和意识形态对个人的影响无处不在,社会生活不断以事实并且多半以消极的事实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尚未完全成熟定型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学校的应然教育遭致社会实然教育的强力消解,大学生在相互矛盾的校内外教育中会产生迷茫与困惑,甚至形成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逆反心理,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不高也就难以避免。

三、马克思人性观在体育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指导意义

马克思关于人性的自然性、主体性和社会性相统一的科学论断,对体育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价值,为体育院校摆脱思想政治教育困境,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提供了有益启示。

(一)立足于人的自然性,完善以体育大学生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既然体育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由于机械地对待教育内容,脱离大学生的实际需要而导致困境的产生,那么要使思想政治教育富有实效,就必须彻底改变单纯讲授理论知识的教学模式,把理论说教与大学生切身的利益、成才的愿望、存在的思想困惑有机联系起来。体育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一方面要遵循社会发展的规律,构建反映时代精神的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体系;另一方面必须与体育大学生的现实需要相契合,要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理论的彻底性、科学性不仅在于抓住事物的根本,而且在于抓住人的根本,而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体育大学生作为一个活生生的现实个体,他们有自己的利益和需要,有属于自己的“前见”式的价值观和社会态度,对于思想政治教育传送的内容信息,他们往往会根据自身的需要、理解、期望与接受情况进行判断和选择。体育院校的大学生因其特殊的知识结构、思想观念和精神品质,表现在个人需要的问题上比普通大学生更感性、更具体、更现实,偏向近期目标和眼前利益的满足。因此,体育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立足体育大学生的个性特征,从体育大学生的现实生活出发,充分考虑体育大学生的实际思想水平和接受能力,把握教育内容的系统性、层次性和可接受性。只有依据体育大学生的实际需要来选择和完善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既有主导价值趋向的先进性内容,也包含适应体育大学生现实的广泛性要求的内容,才能增强体育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第12篇

1中职院校缺乏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高素质教师

网络环境的日新月异,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难题,针对这些问题,许多中职院校仍采取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很明显已经不适合网络环境下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新要求。针对中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师的专业水平是其中很重要的影响因素,直接决定了教育的水平和质量,但是现在很多中职院校缺乏思想政治专业素质较强的教师队伍。因此,中职院校要注重加强自身教师队伍的建设,培养具备较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素质的教师,提高教师的综合能力和知识结构以适应网络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求,更好的完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2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方法单一

面对网络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职院校也开始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改革,但是仅仅是将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内容进行简单的结合,没有实现真正彻底的改变。例如,某些思想政治教师只是将课堂教育的内容到网络平台上供学生浏览,这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只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从现实环境变为网络环境而已。中职学生正处于思想的叛逆期,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就具有一些抵触心理,长篇大论和内容空洞的思想政治教育只会导致学生的抵触情绪,不利于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

3中职院校缺乏系统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

在网络环境下,中职院校的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通过网络他们可以拥有更多的自,选择自己喜爱的教育内容。现在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速度远远要落后于网络的发展速度,大部分中职院校缺乏系统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通过网络的渠道学生不能接受专业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因此,大部分学生将业余时间花费在上网聊天和网络游戏上,错过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时期。

4中职院校对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不重视

部分中职院校还没有适应网络的快速发展,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上仍采取传统的教育方式,教育理念跟不上网络发展的变化。中职院校对改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热情不高,重视程度不够,导致部分教师也始终受到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束缚,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缺乏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直接影响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二网络环境下中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对策

网络对中职院校学生的思想政治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教育活动。随着网络的普及,中职院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将会遇到越来越多复杂多变的问题,这需要思想政治教师不断探索教育的新方法、新路径,充分利用网络的力量和优势,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1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师资力量

随着网络环境的变化,中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师要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网络知识、多媒体使用技术、网络信息处理技术等,增强自身的知识储备和综合能力。中职院校可以通过开设相关培训课程,提升整体教师队伍水平,也可以与外校进行合作交流,招聘高素质的思想政治教师。作为中职院校思想政治教师,除了接受学校的培训教育外,也要积极利用各种途径不断提高自身的网络技术水平、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将二者有机结合,为中职院校学生处理各种思想政治问题,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

2创新网络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是言传身教,照本宣科的教育模式,而中职院校的学生大多处于青春期,心理和思想尚未发育成熟,对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难免会有抵触情绪。因此,要针对中职学生的年龄特点,利用网络技术的力量,开展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比较常见的方式是通过网络进行沟通交流,现在的网络沟通交流的工具有很多,例如微信、微博、qq、msn等。在不同的专业和年纪中可以建立一个qq群用于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和沟通,教师能跟学生随时随地的聊天,在交流的过程中能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思想政治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及时的解决,有针对性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微信公共平台或微博上,教师可以一些关于网络诈骗和网络犯罪的案例,帮助学生培养识别网络不良信息的能力,避免学生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走向违法犯罪道路。通过网络论坛和微博话题,教师与学生针对某些思想政治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学生可以自由的发表言论,教师通过指导和建议的方式,帮助同学们解决思想政治方面遇到的问题。这样不仅有助于解决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难题,也加深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3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平台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是中职院校开展网上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因此,中职院校要注重平台的建设工作,教育部门和相关机构要对网上思想政治教育平台进行科学的规划和整合,充分发挥网络平台的优势,促进中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紧跟时代的步伐。现在很多的中职生沉迷于网吧,对此,中职院校可以建设校内网络,通过建设校内网防火墙,将网络上的不良信息直接屏蔽掉,建设绿色安全的网络环境。

4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互联网价值观

从本质上来说,思想政治教育是对某种思想的灌输和教育的过程,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学生在日后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解决各种可能遇到的苦难和挫折。网络的普及不仅带来了物质生活的极大便利,也带来了一些不利的文化思想,例如拜金主义、个人英雄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不良思想,青少年的思想意志力比较薄弱,容易受到不良思想的影响,为中职院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带来困难,对此,我们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价值观相一致,坚持社会主义立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水平。

三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