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低碳经济的核心特征

低碳经济的核心特征

时间:2023-08-03 17:29:18

低碳经济的核心特征

第1篇

[关键词]低碳经济 城市转型 产业结构升级

[中图分类号]F2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623(2013)04-0055-04

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城市转型的研究,西方学者从城市社会经济改良角度提出了许多理想的城市发展模型,如19世纪末由英国社会学家E·霍华德提出的“田园城市”理论;1922年霍华德学派专家L·翁温提出的“卫星城市”理论。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关注度增加,城市的环境问题也开始得到重视,城市消费了全球能源的75%,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80%,不少城市已经认识到自己的责任,以城市为单元开始实践低碳发展的理念。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特征的经济发展模式,其核心是新能源的开发和能源利用。把低碳经济与城市经济转型相结合是人类寻求可持续发展途径的重要研究思路。本文以深圳为例对其进行相关理论与实践的积极探索。

一、低碳经济是城市经济转型的主要动力因素

城市经济转型受到多方面动力因素影响,如经济全球化、低碳经济、区域整合、信息化、技术创新、交通运输等。其中,低碳经济是城市经济转型的核心因素。是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政府可以不断调整政策措施,企业为获取更多的利润,可以不断转变自己的生产方式,最终推动产业结构和经济空间布局的转变,进而推动了城市经济的转型。图1所示的就是各种因素对城市经济转型的影响过程。

二、深圳低碳转型的主要动力因素

低碳经济的发展可避免城市化进程中的能源浪费和大量的碳排放,有力推动城市经济结构的转型。深圳低碳经济作为主要动力因素的表现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从城市能源消费结构特点来看,深圳地少人多,能源和主要资源依赖外部,这决定了深圳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走集约化道路,注重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因此,深圳发展低碳经济能促使城市能源消费结构进一步优化。这不仅要求节约能源使用、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而且也要求更加关注其他资源的合理、高效利用,更加关注生态环境保护。更加关注城市中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从产业特点来看,深圳致力于构建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既要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尤其是高端服务业,也要坚持发展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因此,深圳培育发展低碳经济能推动城市产业结构升级,加快服务经济发展,促进低碳经济与服务经济的融合。

从人文特点来看,深圳具有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城市精神,市民受教育程度和基本素质总体上较高,对新事物、新理念的接纳程度也较高。深圳倡导和实施家庭低碳消费,绿色出行,形成低碳化、低能耗的消费习惯,鼓励企业积极开发和探索可替代、可回收材料,引导企业生产低碳产品,实现生产领域的低碳化、生态化,大力倡导传统产业的低碳革新文化。因此,深圳培育发展低碳经济能促使城市社会文化环境理念进一步提升。

三、推动深圳低碳城市转型的思路——构建四大低碳体系

深圳城市转型发展需要建立发展低碳经济的支撑体系,包括四个方面。

(一)资源体系:以低碳能源系统为基础

低碳能源体系是指城市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前提下,保持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处于较低水平,能源生产、运输和供给体系低碳化。低碳能源体系是城市低碳经济的支撑系统,与低碳产业体系、低碳基础设施体系、低碳社会消费体系密不可分,并对其他体系起着支持和保障作用。

深圳发展低碳经济,需大力发展节能减排技术、新能源技术。节能减排关系到深圳经济的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要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重点发展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质能;另一方面要进一步扩大天然气、沼气等清洁能源的利用,大力推广分布式供能系统,提高清洁能源在一次能源中的比重。此外,要在确保深圳能源安全的基础上积极应用能源环保技术,促进化石能源的低碳利用,依托能源环保技术,促进煤炭等化石能源的清洁利用、高效利用。发展太阳能等清洁能源,逐步提高新能源的使用比例,缓解深圳碳排放压力,为深圳经济发展预留碳排放空间。

(二)动力体系:以低碳产业为核心

建立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和消费方式。是深圳实现低碳发展的核心内容。应对气候变化,减缓碳排放增长,核心的对策就是要建立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包含传统产业的技术升级,发展战略性低碳新型产业,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根据深圳的产业方向和比较优势,构建低碳的产业体系包括两个层面。首先,要加快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低消耗、低排放、高附加值的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其次,要大力发展有利于降低能耗、减少排放的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为促进深圳乃至全国低碳发展提供装备、技术和服务支撑。目前,在深圳的产业版图中,高新技术、金融、物流和文化四大产业比重超过60%,现代产业体系日臻完善。要进一步推进产业升级,淘汰落后工艺、技术,促进新能源、互联网、生物、新材料和文化产业等新兴战略产业快速发展。

(三)社会体系:低碳理念的生活方式

深圳发展低碳经济的主体包括政府、城市、企业和居民。政府应通过网络、电视、报纸等加强低碳发展的宣传,培育低碳发展意识。践行低碳的生活方式,要引导市民逐步加深对节能减排、气候变化和低碳经济等相关知识的了解。逐步形成主动节约资源和能源、减少消耗和排放的消费意识和消费习惯。

(四)评价体系:建立深圳发展低碳经济的评价指标体系

深圳发展低碳经济必须建立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以反映低碳经济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深圳低碳经济评价指标应包括碳交易、碳排放、低碳产出等。不仅要关注碳排放总量,还要关注单位GDP的碳排放。分层次建立低碳生态城市指标体系,形成对深圳建设低碳生态示范城市这一总体目标的层层分解,具体包括四个层次:(1)总指标,可对应深圳市规划和国土委编制的《深圳建设国家低碳生态示范市规划纲要》中的总目标。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地制定总指标。(2)支撑系统子层,对应深圳低碳生态示范市建设的各项分目标,可以建立不同的子系统。(3)路径层,为达到各分项目标的路径选择。(4)指标层,为约束路径的具体因子,可作为评价考核的各项量化指数。

四、深圳低碳转型的切入点

2010年1月,国家住建部和深圳市政府签订了《关于共建国家低碳生态示范市合作框架协议》,深圳正式成为全国第一个部市共建的国家低碳生态示范市,重点探索在城市发展转型和南方气候条件下的低碳生态城市规划建设模式。本文基于深圳的城市发展特点,推出率先启动低碳经济转型的切入点。

(一)低碳实践区:以现代服务业、物流业为主导的区域

前海中心区、蛇口工业区和光明、坪山新区这三大低碳实践区,既各具特色,又有较大空间,有利于综合而系统地推进低碳理念、低碳技术、低碳产业在区域内的全方位发展。

1 前海中心区

前海合作区从地理位置看来,不仅位于整个珠三角湾区的核心位置,而且还处在对于构建珠三角国际大都市圈具有至关重要作用的“香港——深圳——广州”核心位置之上。其功能定位为:深港合作先导区、体制机制创新区、现代服务业聚集区、结构调整引领区,它可发展成为深圳主要的大规模综合性产业区、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物流服务中心。前海中心区要优化城市空间结构,优化产业布局。加强高新技术产业带和重点产业园区的生活配套,促进居住、就业的平衡,减少大规模、长距离的通勤出行。因此在前海中心实践区推进低碳发展。可利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模式,以低碳能源和低碳交通为突破口,带动低碳产业发展和产业低碳化发展,使重装备产业更轻,产业链更绿,物流业更净。

2 蛇口工业区

城市更新改造是深圳重要的城市规划方向。要从建设低碳城市的总体战略目标出发,科学梳理蛇口旧工业区的城市发展与产业转型、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先进技术与基础条件之间的有机联系,从功能、空间、形态、交通、基础设施等角度全面开展规划研究工作,制定实施方案,为蛇口低碳经济发展、低碳城市建设,提供客观、全面的科学依据,最终将蛇口建设成为深圳市、广东省和国家低碳城区建设的先进示范区,生活舒适、环境优美、功能完善的宜居宜业城区。

3 光明、坪山新区

光明、坪山两个新区是深圳的新型功能区。新区的定位为科学发展示范区,综合配套改革先行区,深圳未来新的经济增长区。在光明新区可重点推动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绿色照明、低冲击开发模式的规划和建设。坪山新区可以引进项目规模大,低污染、低能耗,具有高附加值,高投资密度。高技术含量的企业和项目,以“动感绿都”行动为重点,提高对资源的再生利用,重点建设低碳试点小区、低碳社区、中心区低碳生态体系、新能源汽车产业园等示范项目。

(二)对城市低碳化的改造方向

1 城市交通低碳化改造

贯彻“推动低碳出行、倡导零碳出行、鼓励减碳出行”的基本思路,一方面制定机动车二氧化碳排放标准,转变机动车类型结构,积极推广交通新科技及新能源应用,包括开发利用智能交通系统,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等。另一方面用征收机动车碳税等方式,通过价格信号和低碳信号引导企业生产和机动车市场结构改良和优化。还可加大推进绿色道路规划建设,在有条件的地方率先开展自行车公共租赁服务,在改造和新建道路中推广应用绿色材料。

2 城市建筑低碳化改造

低碳建筑是指在建筑材料和设备制造、施工建筑和建筑物使用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减少石化能源的使用,提高能效,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建筑在二氧化碳排放中几乎占了50%,这一比例远远高于运输和工业领域。因此要重视低碳建筑的技术开发,从规划设计阶段就贯彻绿色建筑理念,积极推行本土适宜技术,加强节能设计标准执行情况检查,确保新建建筑100%执行建筑节能标准;以政府机关及大型公共建筑为重点,提倡绿色施工,推进建筑工业化,全方位推进绿色建筑示范工程。

3 城市废弃物低碳化改造

第2篇

低碳经济的概念,最初是由英国在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导致的全球气候变暖已经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造成严重威胁的情况下提出的。2003年2月24日,英国政府发表的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一个低碳经济体》,呼吁世界各国高度重视气候变暖问题,从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人手,建立一种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即低碳发展模式。但是到目前为止,作为一个具有广泛影响的前沿经济理念,低碳经济还没有一个约定俗成的严格定义,国内普遍认同且被普遍采用的概念是:低碳经济是一种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其实质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创新清洁能源结构,核心是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发展观的演变。与此相关联,碳生产力、碳锁定、碳足迹、碳中和、碳税、碳源、碳汇等与低碳经济密切相关的一系列新概念、新术语也相伴而生。通过这些概念与术语,也可以从不同的层面来理解低碳经济的内涵与特征。碳生产力,简单地讲,就是指每排放一定量的碳,所能够生产出的GDP或产品的实物量。在全球都在严格控制C0排放的大背景之下,实现碳生产力价值的最大化是一种必然的选择。

发展低碳经济,实质上就是一个不断提高碳生产力的过程。碳锁定最早是由西班牙学者格利高里•乌恩鲁提出和使用的,是指自工业革命以来,对化石能源系统高度依赖的技术盛行于世,政治、经济、社会与其结成一个“技术一制度综合体”,并不断为这种技术寻找正当性,并为其广泛商业化应用铺设道路,结果形成了一种共生的系统内在惯性,导致技术锁定和路径依赖,阻碍替代技术(零碳或低碳技术)的发展。发展低碳经济,核心就在于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观念创新,从根本上解除碳锁定。碳足迹,指的是一个人或者团体的碳耗用量。碳就是石油、煤炭、木材等由碳元素构成的自然资源。2007年12月,联合国开发署的《应对气候变化:分化世界中的人类团结》对碳足迹的解释是:一个国家的碳足迹可以通过存量和流量进行衡量。国家碳足迹的深浅同过去和现在的能耗方式密切相关。尽管发展中国家总的碳足迹在加深,但发达国家更应承担排放的历史责任。碳中和是指计算出个人或者团体的CO,的排放总量,然后通过植树、投资建设节能环保新设施等方式把这些排放量抵消掉,以此达到环保目的。这个概念最初是由英国伦敦的未来森林公司提出,旨在通过节能环保、植树绿化来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碳税也叫碳关税,是指根据化石燃料的碳含量征收的一种货物税,因而仅限于含碳燃料。长期以来,经济学家和国际组织一直主张征收碳税,因为同传统的碳减排政策相比,碳税可以用较低的成本实现同样的减排目标,还可为探索清洁技术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碳汇与碳源是两个相对的概念,《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将碳汇定义为从大气中清除CO的过程、活动或机制,将碳源定义为向大气中释放CO:的过程、活动或机制。碳源量和碳汇量就是指在这个过程中形成的碳量。所以,低碳经济也被称为碳汇经济,是指由碳源、碳汇相互关系及其变化所形成的对社会经济及生态环境影响的经济,即碳资源的节约与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提高。可见,低碳经济是一种新的发展模式,是21世纪人类最大规模的经济、社会和环境革命,将比以往的工业革命意义更为重大、影响更为深远。低碳不仅意味着环保和节能减排,同时也意味着人类生产、生活方式以及价值观念的重大转变。因为低碳经济正在创造一种新的规则,碳排放是其新的价值衡量标准,从个人到企业再到国家,每一个参与者都将在新的标准下重新谋划;低碳经济也将催生新一轮的科技革命,以低碳经济、生物经济等为主导的新能源、新技术将改变未来的世界经济版图,每一个国家都会在这场巨变中重新定位,以新的姿态迎接未来的机遇与挑战。

2低碳农业的基本内涵

由于低碳农业在我国的发展仅仅处于起步阶段,所以相关的研究还比较零散,不够系统。笔者就目前所掌握的资料,通过文献回顾的方式对低碳农业的概念、特征和功能作简要的述评,由此对低碳农业的基本内涵进行大致的界定。

2.1低碳农业的概念

吴一平等认为,“低碳农业就是以低消耗(能源、资源)、低污染(环境、产品)、低排放(废弃物、CO等温室气体)为基础的现代农业,实质是能源、资源利用高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以及清洁生产问题,核心是能源、资源利用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人类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张全国强调,“低碳农业是一种现代农业发展模式,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利用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能源消耗,减少碳排放,实现农业生产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而且进一步解释说,低碳农业是生态农业、绿色农业的进一步发展,不仅像生态农业那样提倡少用化肥农药,进行高效的农业生产,而在农业的能源消耗越来越多,种植、运输、加工等过程中,电力、石油和煤气等能源的使用都在增加的情况下,低碳农业还更注重整体农业能耗和碳排放的降低。许广月则从农业与温室气体排放的关系、农业的功能、农产品的生命周期等方面对低碳农业的内涵进行了全面分析,指出低碳农业是在低碳经济背景下出现的以低能耗、低物耗、低排放和低污染为特征,以提高碳汇能力和减弱碳源能力为突破口,统筹经济功能、生态功能和社会功能,在整个生命周期内进行低碳化设计的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农业形态。

2.2低碳农业的特征

梁龙等认为,完整的低碳农业应该具有以下4个特征:①它是一个自然生态系统光热资源利用最大化、外源性投入最优化、资源循环高效利用的开放性系统;②它是一个高固碳、高中和、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两高三低”的高技术集成系统;⑧它是一个从原料开采、农资生产,到农业生产,再到产品使用和废物处理的全生命周期过程;④它是安全型系统,必须采取多种措施,将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中可能对社会带来的不良影响降到最低限度。吴一平等则认为,以农业多功能为核心的低碳农业具有3个特征:①实现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的统一。低碳农业必须在符合经济规律的基础上,遵循生态平衡自然规律的要求,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和谐统一。②完善以农业为核心的产业链。农业多功能性,随着现代科技和经济的发展,农业与其他部门的结合空前紧密,迅速形成互进互动的一体化生产体系,进而使得农业和其他产业联系更加紧密,形成良性循环。③低碳农业的多目标性。农业生产方式的绿色化,农业投入的高效化,使得现代低碳农业的整体收益较之传统农业迅速提高,可以满足社会、经济和环境等多重目标的需求。

2.3低碳农业的功能

李晓燕等认为,低碳农业具有多元功能,概括起来主要有5个方面:①农业生产功能。低碳农业是一种新型农业,它通过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和调整农业结构等手段,既保证作物高产稳产,又不会对气候变化增添压力。可持续性的农业生产是低碳农业的基本功能。②安全保障功能。低碳农业采用的是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生产体系,通过推广节能减排技术、发展生物质能源等手段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提升农产品国际竞争力,保障农业安全。③气候调节功能。低碳农业提倡发展农业生物燃料代替化石燃料,如生物燃料作物、作物秸秆等,提倡发展循环农业和立体农业,以减轻农业生产对气候变暖的压力。④生态涵养功能。低碳农业的生态涵养功能主要体现在治理农业污染、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自然生态资源等方面。⑤农业金融功能。低碳农业具有其他农业形态所不具备的资金融通功能,即发展低碳农业所减少的碳排放量可以在市场上进行交易,既做到了节能减排保护大气,又能获得不菲的收益。许广月则对传统农业过分注重经济功能的倾向进行了利弊分析,强调低碳农业应该统筹兼顾经济功能、生态功能和社会功能,实现3种功能的有机统一。综上所述,尽管人们对低碳农业的内涵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见解,但就其实质来看,至少在以下3个方面是没有异议的:①低碳农业是低碳经济理念在农业发展中的实现形式,是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②低碳农业的“低碳”体现在农业生产、经营、消费的全过程,关键是通过技术和制度的创新,实现碳能源的低消耗、环境的低污染、温室气体的低排放,同时获得最大社会收益;③低碳农业本质上是一种节约型、安全型、健康型、效益型经济。

3发展低碳农业的主要障碍

低碳农业是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应运而生的一种绿色的农业发展模式,是对现有高碳农业模式的一种反思,它要求在农业生产、经营、消费的全过程实现碳能源的低消耗、低污染、低排放,从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节约有限资源,降低农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显然,发展低碳农业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也是我国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动农业转型升级的优先选项,理应大力推广。但在现实中,和工业的转型升级相比,农业的低碳发展和转型升级却面临着更多的障碍。

3.1思想观念的障碍

低碳农业是低碳经济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一种新生事物,理论上的探讨仍然有限,实践中也存在着认识上的偏差,尽管理念先进,但却没有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首先,对地方领导干部来讲,招商引资、发展工业是重中之重、头等大事,因为投资和项目是地方经济实力的象征,也是财政收入的主要保障。而农业往往投入多、收效慢,很少有领导去认真研究低碳农业的发展问题。其次,对广大农民来讲,大多数人由于经历、经验和知识所限,只能局限于眼前利益,认为低碳经济和低碳农业离自己很遥远,没有积极性。其三,与工业对环境造成的明显影响相比,整个社会对农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认识不足,许多人可能还不知道现代农业也是一个高碳产业,是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第二大来源,因而对发展低碳农业重视不够。

3.2体制机制的障碍

改革开放后在我国农村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曾经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促进了我国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成功地解决了土地集体所有制下农民的温饱问题。但要发展低碳农业,这种体制就不适应:首先,分田到户是典型的小农经济和散户经营,投资少、规模小,因而,能够看得到的短期利益是经营者优先考虑的目标,他们对保护生态和低碳技术的应用、推广缺乏动力;其次,农户分散经营的小农经济模式与规模化经营的低碳农业发展模式,从根本上说是不相容的,推广低碳农业难度较大;其三,目前农村的土地流转制度对农民进行土地流转限制太多,不利于土地的规模经营,也不利于低碳农业的发展。

3.3生产模式的障碍

在农业生产方式上,农民长期以来形成了对化肥、农药使用的严重依赖和惯性思维,这种高碳化的化学农业生产模式对农业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破坏。首先,化肥、农药的长期使用,造成土壤板结、肥力下降,结果又导致新一轮种植时化肥、农药用量增大,形成恶性循环;其次,由于农技人员缺乏,农户很少得到系统的技术指导,农民所购买的化肥、农药包装上说明又不够充分、恰当,导致化肥、农药的使用结构不合理、方法不科学,既增加了农业投入成本,又污染了环境;其三,国家提高粮食产量、确保粮食安全的需要,也在无形中强化了这种农业生产模式,化肥、农药的使用量还在增加,农业的低碳化发展仍有不小的阻力。

3.4技术标准的障碍

发展低碳农业,关键是要有新技术、新标准对农业的低碳化发展给予强有力的支撑和推动,但在我国,由于科技投入不到位、科技成果转化困难等原因,支撑、推动低碳农业发展的新技术、新标准仍然比较缺乏。首先,支撑低碳农业发展的成熟对路、前景广阔的技术比较少,一些急需的技术出现空白,无法满足实践的需要;其次,现有的、成熟的低碳技术,由于推广应用不到位,没有起到降低农业生产成本的作用,反而造成了发展低碳农业的“不经济”,影响低碳技术的推广、应用;其三,相关技术规范和评价标准不完善,没有考虑到前后衔接的问题,比如,有关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标准常常政出多门、前后不一,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低碳农业的发展。

3.5人力资本的障碍

与一般农业相比,发展低碳农业需要较高素质的劳动力,或者说经过培训、具有一定知识的人力资本是发展低碳农业必须投入的前期成本之一。但在我国农村,目前的现状、劳动者的素质令人忧虑。首先,素质较高的青壮年劳动力大量流向城市,留在农村的基本是老人、妇女和小孩,农业劳动力呈现“老弱妇孺”化倾向,根本没有能力发展低碳农业;其次,与城镇居民相比,我国农村居民接受教育的年限普遍较短,文化程度较低,接受新知识、新观念的速度较慢,不利于低碳农业的发展;其三,农村的教育培训机构不健全,农民接受新知识、新观念、新技术的培训渠道和培训机会都不多,这也在一定程度限制了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影响低碳农业的发展。

4促进低碳农业发展的对策

发展低碳农业,农民是主体、政府是主导、技术是关键,低碳农业在实践中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几乎都与这3个方面密切相关。所以,在推进低碳农业发展的问题上,任何思路的设计、对策建议的提出,都要充分考虑到这3个主要因素,综合协调,汇聚共识,使低碳农业真正成为带动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的可持续农业发展模式。

4.1形成有利于低碳农业发展的政绩考核导向低碳农业

能不能顺利发展,政府的主导作用至关重要,而政府作用的充分发挥,归根结底还是要靠各级领导的重视和推动。这就涉及到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也可以说是核心问题,即如何才能使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并全力推动低碳农业的发展,最好也是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考核,把低碳农业的发展纳入到各级领导干部的政绩考核体系,以考核机制的刚性转变保证低碳农业的发展。就目前来讲,政绩考核机制的转变,首先必须有助于从根本上消除长期以来形成的4种偏好,即:GDP偏好,以实现经济的片面增长为核心;投资偏好,以盲目扩大投资为动力;外资偏好,以超国民待遇吸引外国直接投资;外贸偏好,以不计成本的出口创汇为功劳,把各级领导干部的注意力切实引向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主题。其次,要加大“三农”问题,特别是农业的转型升级、农村的生态保护、农民的培训教育等事关农业长远发展问题在领导干部政绩考核中的比重,引导各级领导干部真正从思想上、行动上重视农业、发展农业。

4.2建立有利于低碳农业发展的激励约束机制

制度经济学理论认为,制度比技术更重要,好的制度会促进创新,不好的制度则会遏制创新。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制度具有激励和约束功能。制度构成了社会的保护和激励结构,使人们对创新具有可以预见的期待,从而极大地激发整个社会的创新热情和创新积极性。就发展低碳农业而言,激励约束机制的建立,关键是要通过激励与约束手段的运用,达到鼓励低碳发展、限制高碳发展的目的,从而有效地引导农业低碳化发展。比如,可以通过政策优惠、金融支持、生产补贴等各种措施,旗帜鲜明地对低碳发展予以鼓励和奖励。也可以通过生态补偿等手段,对高碳农业征收生态补偿费用,加大高碳农业的成本,通过经济利益的反差,引导各经济主体自觉走向低碳发展。

4.3完善支撑低碳农业发展的技术创新体系

低碳农业是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一种新的农业发展模式,低碳技术是其最重要的支撑。所以,发展低碳农业就必须牢牢抓住科技创新这个关键,通过技术创新、引进、吸收、消化等多种途径,关注低碳技术前沿,跟踪低碳技术趋势,尽快完善我国的低碳农业技术体系,为低碳农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技术基础。完善我国农业低碳技术体系,亟需解决以下问题:首先要加大对农业低碳技术的研发投入,确保农业低碳技术的开发、应用、推广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其次,要制定促进农业低碳技术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对低碳技术的研究、开发、引进、转让和使用予以税收方面的优惠;其三,要优先开发通用性强、使用范围广、经济效益高的低碳农业技术,比如种养殖清洁生产技术、农业固碳减排技术、农村新能源技术等。

第3篇

[关键词]低碳经济;路径;碳税

[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0)49-0205-02

1 低碳经济的概念和历史沿革

“低碳经济”这一概念是21世纪初英国政府在其发表的《能源白皮书》中首次提出的。低碳经济是指在不影响经济发展的前提下,通过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降低能源与资源的消耗,尽可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温室气体和环境污染物的排放,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该白皮书中,英国政府也为低碳经济发展设立了一个清晰的目标。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日益严重,极端气候导致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常规化石能源的短缺以及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使得“低碳经济”这一概念逐渐形成并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法国、日本和加拿大等国已经采取了相应的政策措施大力发展低碳经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京都议定书》的签署也成为了全球各国为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以及环境恶化问题而建立公共响应机制的初步探索成果和理论研究基础。然而更为紧迫的现实是,一方面,发达国家的能源政策和发展模式不能很快适应碳排放总量的刚性约束,其经济运行在2008年年底以来的经济危机下举步维艰;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实施可持续发展措施,走低碳经济发展路线在技术、资本、劳动力分配方面仍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难题。因此,在总体上,低碳经济发展虽然已经得到全球范围的认可,但其在操作层面仍然需要深入地探索。

2 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现状

2010年4月,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了委托中国人民大学调研并撰写的新一期《中国人类发展报告:迈向低碳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未来》。该报告指出:目前中国采用的经济增长模式已经不能应对目前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的压力和挑战,很难长期维持。这意味着,如果中国想进一步平衡经济发展和环境的可持续性、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威胁,向低碳经济发展之路的转变是不可避免的。

在国际社会围绕温室气体减排的责任与义务纠缠不休的背景之下,我国必须认真收集、分析、运用国际低碳经济的发展经验,结合自身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早日找到具有中国特色的、符合我国国情的低碳经济发展路径。

3 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路径

3.1 构建大型生态城市

现阶段,中国正在全面推动城市化建设,预计在未来20年中,城市将会面临大约4亿农村人口的大迁徙,这一数字将超过美国总人口的数量,同时伴随而来的就是温室气体的排放量骤然增加。虽然起步较晚,但我们仍然可以抛弃过时技术,直接采用更清洁和环保的方式,从而实现跳跃式发展。

目前,我国各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都在开展低碳经济区试点工作,一些国家级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技术开发区、蓬勃发展的地区特色工业园区,无论在区域层面、工业区层面,还是企业层面,都能为低碳经济发展提供丰富的试点内容,可为全国低碳经济试点城市的发展提供大量的经验和方法,产生巨大的示范效应。

(1)小步快走,构建生态城市圈

针对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不平衡,人才、资源分配不均的具体情况,可以在华北、华东、西北、华南四个区域分别选择一个经济发展稳定、人口数量适中,且循环经济发展较好的城市,建立试点低碳城市,中央和地方按比例适当拨付资金并推出相应的财政税收优惠政策,以加大环境整治的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以优良的经济环境来吸引海外的高层次人才和高端产业。目前,江苏省无锡市成为国内第一个完成低碳城市发展战略规划制定的城市。该规划不仅提出了无锡市2015―2020年的低碳城市发展目标,也制订了无锡低碳发展的路线图和时间表,明确了低碳产业、低碳交通、低碳建筑、低碳消费等重点发展领域和任务,值得借鉴。

在试点城市发展低碳经济的基础上,重点关注跨区域的低碳生态城市圈建设,例如,以武汉为核心的华中城市圈、以上海为核心的长三角城市圈、以深圳为核心的珠三角城市圈。这样以点带面、循序渐进地将低碳经济的发展融入到区域发展中去,正如改革开放的发展路径一样,将使改革的思路、改革的经验教训在实践中逐渐地深入到城市、区域直至全国,而同时又使得变革的代价、改革的成本接近最小化。

(2)从节能减排入手,发展低碳经济

为解决城市化建设中带来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增加问题,我国需要在建筑和电气产品生产的能源效率上引入更为高效的技术手段,从人民生活最普遍同时也是耗能大户方面入手控制能源和原材料的消耗,以达到可持续发展。我国目前正处在快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在未来的20年中将有大量的基础设施和设备投入运营。在大规模投资的背景下,如果不采用先进的设备和发展理念,一旦建成,在其整个生命周期内就被锁定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的路径上。应尽早开始发展低碳经济,在发展中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合理的城市化模式和节约型的消费方式,走上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发展道路。

3.2 大力发展低碳技术

低碳经济的核心就是低碳技术,它包括了清洁煤和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总理在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别强调,要“大力开发低碳技术,推广高效节能技术,积极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要努力建设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和消费模式”。

目前,我国需要通过自主创新积极研究开发推广应用碳捕获和碳封存技术、能源利用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绿色消费技术等,有效发挥先进技术在节能中的特殊作用,促进清洁生产和清洁循环利用,提高能源附加值和使用效率,保障能源供应安全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鼓励推广包括风能、太阳能、生物能源、核能技术在内的“低碳能源”技术,广泛应用于清洁燃料交通工具、节能型建筑、环保型农业等领域。

3.3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发达国家提出的低碳经济是在基本解决了工业化带来的传统环境问题之后倡导的有利于发达国家的发展模式。而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一是在国际产业链分工中成为低端产品的“世界工厂”;二是在产业结构上“重化工业”要加速发展;三是要实现工业化与城镇化并举的艰巨任务。同时,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和先进技术的缺失都将在很长一个时期内成为我国低碳经济转型的重大挑战。围绕低碳经济的目标,云南省自“十一五”以来已累计关停淘汰91.8万千瓦的小火电机组,成为发展低碳经济、淘汰落后产能的成功实践者。

推动低碳经济技术发展涉及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和各个行业,关系到经济结构的调整、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和战略性新型产业的培育,关系到国际的科技竞争和市场竞争。政府要充分发挥自身的领导能力,在低碳技术发展的基础上,带领企业走低碳经济发展道路。对传统产业要进行产业提升和优化,同时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低碳产业如绿色能源、绿色消费产业。

3.4 碳税立法探索

用市场激励机制,包括征税,形成企业和社会节能减排的动力,已成为财政学界的共识。但环境税、资源税、碳税等相关税制开征的制度设计和实际却一直悬而未决。随着气候谈判和国内低碳经济法发展形势的压力不断增大,环境领域相关的税制安排必须尽快落实。碳税的征收可以减缓国内生态环境的压力,树立我国负责任大国的国际形象,同时有利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环境税制的完善。

在碳税的立法原则上,第一,应该针对碳能源的生产、温室气体排放的环节,目前主要涉及石油、煤炭、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涉及的行业主要有火电、化工、工业等燃烧化石燃料的行业。第二,温室气体排放是一个发展问题,如果对所有温室气体排放行为征税是不公平的。应当把握抓大放小的原则,征收碳税时,应当从其他排放大户和排放的重点行业入手,对于小型企业,本着促进就业和经济增长的原则,可以考虑不予征收或者给予税收优惠。第三,在征税伊始,市场的萎缩对企业来说会是很大的挑战,所以为确保经济运行的稳定性,要给予企业一定的税收优惠。碳税调控的主要目标应该是新增的投资,对于原有的投资,要尽量采取措施弥补和稳定其收益,不给企业带来太大的负担。这一点可以借鉴瑞典等发达国家的经验和国际通行的做法。

在碳税的实施方式上,可以想办法通过改造现有的税种,包括资源税、消费税等,通过对这些税费的改革,来达到减排二氧化碳的目的;也可以考虑将碳税列为环境税的一个税目;或者单独设立一个税种。如果把所有的与能源相关的税收全部归纳为碳税,将会是最理想的模式。这样对中国的资源保护、对节能减排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第4篇

[关键词] 低碳经济 发展障碍 对策建议

低碳经济是以低耗能、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实质是能源高效循环利用、清洁能源开发的问题,其核心是人类能源技术和节能减排技术的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的创新,目标是减缓气候变化和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所谓低碳经济的扶持政策,是指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组织为支持低碳经济的发展而制定的公共政策体系、公共政策过程和公共政策措施。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到“巴厘岛路线图”、从《京都议定书》到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低碳经济一直是世界广泛关注的焦点。我国政府也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扶持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法规,如:《清洁生产促进法》《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中国的能源状况与政策》白皮书《循环经济促进法》等。本文从公共政策和公共管理的视角,探讨我国低碳经济发展面临的现存障碍和解决思路。

一、我国低碳经济发展面临的现存障碍

基于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的现状,推进低碳经济在我国已达成共识。然而,作为一种全新的发展模式,低碳经济的推进还存在着深层障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成本与价格的单向权衡构成了无法回避的利益障碍。作为经济活动当事人的经济主体,在经济活动中所考虑的主要是成本与收益的关系。从成本因素分析,按照新古典主义的解释,就是要实现利润最大化,在成本既定的情况下收益最大,或者在收益既定的情况下成本最小[1]。在清洁生产尚没有全面推广和成为硬性要求的前提下,企业进行清洁生产需要投入大量的环保设备、采购清洁原材料、使用清洁能源,这就要比同行业没有采取清洁生产的企业背上更多的负担,其生产成本就会高于同类产品的社会平均成本,从而偏离“成本最低”的原则,导致“绿色产品”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比如前些年遍地开花的小煤矿和小造纸厂就把大量正规企业逼上了绝路。从价格因素分析,由于初次资源和再生资源的价格形成机制不同,一方面是初次资源价格过低,这是因为矿藏资源价格和生产支付的环境成本过低,廉价地侵吞了公共资源。另一方面,再生资源价格偏高,这是因为各种废旧产品和废弃物的集中回收成本高,再利用和再生技术发展滞后,规模效益差。这样,再利用和再生利用原料的成本常常比购买新原料价格更高,由此构成了推进低碳经济的价格障碍。成本与价格的单向权衡在市场规律的利益导向下,支配着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

2.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与现有的环保体制缺陷形成了现实的制度障碍。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有很多是以资源的高消耗、环境的高污染为特征。传统的经济增长具有惯性,使得转变增长方式很难一蹴而就。再加上现阶段我国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效益仍是考核政绩的主要指标之一。各地区为了发展本地经济,很有可能选择急功近利的经济政策来获取政绩,使得低碳经济目前仍然只停留在技术层面上的探索,仍然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更为艰难的是,我国现有的环境保护制度存在着很多问题。首先,环境保护力度不够,漏洞较多,没有足够的权威,因而不能保证有效地贯彻实施。特别是随着经济的发展,污染形式日趋多样化,定量日趋复杂化,使得现有法律、法规效力减弱。如排污收费制度,排污收费标准既难以与通货膨胀相适应,又不足以改变排污者的行为。其次,我国依旧还存在着部门分割,如涉及生态环境保护就有农业部、林业部、环境保护部、国土资源部等部门。分部门的多头管理不仅使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行动难以协调一致,而且容易出现政出多门、政策冲突或政策盲区。最后,我国环境法律、法规体系中还有一个重大缺陷,就是未能明确公民的环境权益,从而使得公民不能维护自身权益,导致政府在监管污染排放方面成本过大。

3.惨淡的市场需求与严格的组织边界构成了低碳经济的技术障碍。对我们发展中国家的普通消费者来讲,同等质量的产品,价格上的优势要比环境品质更为重要;而且,目前一般消费者也不会过于关心清洁生产及其对环保的作用,消费者的环保意识仅仅依赖的是个体的道德力量。这种惨淡的市场需求直接构成了低碳经济的技术障碍。经典的研究认为,大约70%的重大创新是由已被认识到的市场需求推动的。由于当前国内企业大都信奉“以质量求生存,以数量求发展”的理念,绿色产品与低碳经济无奈让位于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如果说消费者的购买意愿是企业技术创新的分流器,那么,企业内部严格的组织边界就成了技术创新的无形壁垒。传统的组织由于将工作设计成标准化的过程,对工作范围的狭窄说明及僵化的岗位绩效指标考核,使员工难以用广阔的眼光看待企业,在企业中难以形成技术创新的合力。[2]特别是在物质利益与生态利益发生冲突时,首先挥起的是物质利益的指挥棒。

4.模糊的目标路径认识与狭隘的本位主义观念构成了低碳经济的思想障碍。事实上,中国的低碳经济发展在起步阶段,就已开始露出走入歧途的迹象。比如说,一些地方把低碳经济发展当做一个项目来抓;个别部门把推动低碳经济与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混为一谈。尽管低碳经济的概念温度在不断上升,但是对路径问题还相当模糊。另一种值得注意的情况是,在有关低碳经济方面,更多看到的是政府主导的身影,而作为市场的主体,数量庞大的各类企业似乎置身事外。发展低碳经济本来是全社会的事情,现在却似乎变成了只属于某个或者某几个政府部门的事。许多地方经济增长和就业压力往往很大,地方政府通常会把保障和鼓励更多的企业生产放在第一位。未来,国家一旦颁布推进低碳经济发展的有关法律法规,条件必然比关闭“十五小”的更为苛刻,届时来自地方政府有形或无形的阻力也将会更大。

二、扶持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1.增加政府的制度供给,提供低碳经济发展的制度保障。首先,要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3],加紧制定《低碳经济法》《可持续发展法》《资源循环利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体系,为低碳经济发展提供法律支持。其次,要及时出台相关奖罚政策,如征收碳税、征收填埋和焚烧税、征收生态税以及某些领域实行减免税收,等等。再次,要改变过去对领导干部的考核办法,明确将低碳经济纳入政府决策者政绩的考核体系,建立新的评价和考核指标体系。各级政府自上而下应该层层签订低碳经济目标责任制,督促其行使低碳经济职能,抑制地方保护主义。最后,重构资源的产权制度,对那些可能或已经留下“公地悲剧”的产权制度进行改革。比如,那些小造纸、小炼油之类的“十五小”企业之所以屡禁不止,是因为法律没有明确附近居民、农民拥有不受污染的权利。如果政府明令受害者可按单位排污量得到赔偿,那么,老百姓就能有效“维权”。

2.重构社会价格体系,解决价格和成本障碍。一方面,要完善自然资源价格形成机制,驱动企业低碳经济的实现。资源的稀缺性必须通过市场供求反映为高价格,否则,企业没有压力来实施碳减排。因此,应取消对自然资源的价格管制,并将部分垄断级差收益当做资源的再生费用留给企业;另一方面,应该对当前一些轻描淡写的收费加大征收力度,大幅度提高碳排放收费标准,使企业的污染成本大幅度地提高,让企业感到切肤之痛,促使企业外部成本内部化,使企业在高昂的污染代价和清洁生产、循环再利用增值之间作出正确的选择,自觉走低碳经济之路。

3.建立绿色GDP核算体系,科学衡量经济发展水平。所谓绿色GDP(全称为绿色GDP核算),即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4]。其主要框架指标包括:资源生产率、资源消耗降低率、资源回收率、资源循环利用率、废弃物最终处置降低率等。它综合了经济与环境核算,是一种全新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它可以理解为“真实GDP”,因为它不但反映了经济增长的数量,而且反映了经济增长的质量,更科学地衡量一个国家和区域的真实发展和进步,真正体现环境-经济大系统的低碳经济理念。

4.明确环境产权,制定奖惩规则。明确环境产权[5]界定范围既包括现有的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又包括破坏生态环境与资源所造成的侵权和经济损失。对产权难以界定的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如空气、河流等,可以通过划分各地区一定的责任范围,如合理分摊环境治理费用和严格法制约束,制定出明确的奖惩规则。对无法避免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可以通过政府作为维护生态环境的代表与污染者之间进行环境产权与排污权的付费许可污染的交易以及排污权的产权交易,尽可能减少环境污染和无节制使用自然资源及由内部经济导致的外部非经济。

5.开展绿色教育,倡导低碳消费。为了提高低碳经济政策的实施效果,需要加强对公众环境意识的培养。低碳消费引导低碳生产,而公众的环境意识又决定其消费偏好。绿色教育政策包括:逐步建立和完善环境保护工作制度,带动民众广泛参与环保实践;经常举办环境污染案例听证会,加强环境案件的社会影响;加强舆论宣传,强化环境意识。低碳消费则至少应从三个方面来理解:一是倡导消费未被污染或者有助于公众健康的绿色产品。二是在消费过程中注重对碳减排的倡导,尽可能减少环境污染。三是引导消费者转变消费观念,注重环保,节约资源和能源,改变对环境不宜的消费方式。

参考文献:

[1][美]丹尼尔・布罗姆利.经济利益与经济制度――公共政策的理论基础[M].上海:三联书店,1996:57.

[2]AfzalS,Sidddiqui,Chris Marnay.Realpotions of US federal LC

Eresearch[M].Boston:AllynandBacon,2007:99.

[3]HenrikLund.LC Estrategies for sustainabled evelopment [J].

Energy,2007(9):77.

[4]Kurokawa,Kosuke.AnoverviewofsystemtechnologyinJapan[J].

第5篇

[关键词]辽宁;沿海经济带;低碳产业

[中图分类号]F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3)8-0091-03

当前低碳经济发展方兴未艾,正在成为世界经济新的增长点。绿色低碳经济已经成为我国实践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战略。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逐步深化,全球发展低碳产业格局的要求,尽快形成开放式的以现代绿色产业体系为基础的低碳产业集群成为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中的重大战略性问题。

1 辽宁沿海经济带构筑开放式低碳产业集群的重要性 21世纪是人类共同应对全球环境危机、寻求可持续发展的时代。在金融危机解构和重构世界经济风云际会中,人们愈加感到资源和环境对人类发展的重要性,迫切需要找到新一轮经济增长的突破口,于是绿色低碳经济呼之欲出。

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产业发展是支撑。对辽宁沿海经济带而言,与当初长三角、珠三角的开发开放在一张白纸上描绘美好的画图有所不同,作为老工业基地,辽宁长期偏重于以煤为主的高碳式重化工产业,伴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建筑、交通等能源消耗在一定时期内还会呈现增长态势。因此,在新一轮开发开放中,发展绿色环保的低碳产业集群显得尤为重要。

1.1 发展低碳产业集群是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

从全球产业集群的分工体系上看,我国产业集群总体上有一些显著特征。一是集中于生产制造环节,在设计、营销、物流等环节比较落后;二是从价值上看,是处于全球价值链的底部。这样的产业集群显然具有明显的高碳特征,这将对中国日后的减排工作造成巨大压力。另外一些国家的某些跨国公司为躲避国内的碳税,有意识地将高排放的粗加工制造环节转移到中国,又从中国进口初级产品到本国进行精加工。

1.2 发展低碳产业集群是企业提高竞争力的必然要求

我国地方产业集群的快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消耗大量物质资源实现的,存在着严重的高排放和高污染的问题,高碳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实质上损害了企业的竞争力。西方国家早在研究所谓“绿色竞争力”,并利用其技术上的竞争优势,在国际上推行低碳贸易壁垒,限制高能耗、高排放的产品出口到这些发达国家去。面对这种贸易壁垒,我们一方面要保护自身利益;另一方面要着眼于长远,提高产品能源效率,降低排放,最终提高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1.3 发展低碳产业集群是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我国地方产业集群在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过程中,重要的问题是处理与能源及环境的关系。要摒弃发达国家走过的老路子,也要清醒看待过去自身走过的老路子。这条老路子的基本特征就是高能耗、高排放的“高碳型”工业化道路。从全球经济合作和长远观点来看,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中应当坚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低碳产业集群,降低能耗和排放。

2 辽宁沿海经济带低碳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2.1 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发展方式仍然粗放,产业分工处于价值链低端 改革开放以来,支撑辽宁经济增长的主要是石油天然气、冶金、石油化工等传统产业,新兴产业如日用家电、电子通信等产业增长缓慢。缺乏支撑经济增长的替代产业集群,使产业演进出现断层。一是从产业结构上看,辽宁地区一个显著的特点是重工业偏重、轻工业偏轻。由于长期搞资源开发和产品初加工,形成了复杂产品制造与初级产品价格并重、最终产品少、中间产品多的局面。二是产业结构调整缓慢,资金缺乏,企业发展后劲不足。三是国有经济比重过高,分布战线过长,布局不够合理。

2.2 自然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污染较为严重

在辽宁工业体系中耗能高、污染重、资源综合利用差的传统产业比重较高,使支撑这些产业的各种资源日渐枯竭,资源保障程度逐渐降低,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环境约束日益严峻。

2.3 政府对低碳产业政策的扶持力度不足,对低碳产业投资结构和投资方向不尽合理 虽然我国已颁布和实施了《环境保护法》等20多项环保法规,也采取了相应的经济和行政干预手段来保证环保目标的实现,但政府对发展绿色低碳产业缺乏必要的资金投入,因而无法保证投资结构和投资方向的正确性。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经常受到地方保护主义和各种人为因素的干扰,环境法规无法真正贯彻落实,最终导致了政府不能从宏观上采取有力措施来支持绿色低碳产业的发展和对违反环保条例的企业加以严厉处罚,使绿色低碳产业处于一种自然发展状态。

2.4 产业区域内企业聚集存在脆弱性,缺乏低碳产业集群机制 辽宁地区作为重化工业基地,虽存在一批国家重点企业,但大多数产业状态较为分散,各企业相互之间产业关联度较低,彼此间仅仅是一种简单的配套关系。先进的生产企业和落后的配件企业同时并存,地方的配套企业只能加工一些低附加值的加工件,大量的配套产品无法在本地配套,从而造成了许多企业仅是空间上的聚集,致使产业链的延伸与对接程度较低,无法形成相对完整的产业链。

3 构筑辽宁沿海经济带开放式低碳产业集群的对策 经济危机是主动调整能源产业结构、发展绿色能源产业的重要良机,要勇于并善于化挑战为机遇。目前辽宁沿海城市发展仍处在大工业时代向现代工业转型阶段,发展绿色低碳产业是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要认真调查研究,依据辽宁实际构筑一个开放式低碳产业集群。

3.1 以开放视野,高起点做好低碳产业规划

从本区域产业发展实际出发,借鉴发达国家低碳产业发展的方向,科学合理规划城市的低碳产业发展布局,重点在核电设备、风电设备、新能源汽车、半导体照明等方面培育低碳产业集群。进行低碳产业集群规划试点并逐步推广。确立低碳型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作为重点产业领域;研究低碳产业集群体系规划;编制有利于低碳经济发展的产业集群地区的交通与物流规划、市政设施规划;扩大产业集群地区的碳汇系统规划等。

3.2 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改造,使传统产业“低碳化” 在结构调整中,实施总量调整和增量提升并进的战略。坚持对传统产业进行“低碳改造”和新兴产业发展“两条腿”走路的办法,加速各城市产业的“低碳化”。构筑以绿色产业为方向、以高新技术为引领、以集群发展为特征、以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为支柱,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聚集区,推动辽宁沿海经济带乃至东北地区产业结构升级。

3.3 建设一批生产业的产业集群

以生产业服务业为重心构建产业集群,就要着力解决生产业内部结构层次不高的问题,推动生产业成为现代服务业的领头行业。为此,围绕新型服务业产业集群建设,要抓好生产业功能区块规划建设,抓服务业项目推进建设工作,抓服务业市场主体培育,抓发展服务外包产业突破,积极扩大服务业招商引资、完善服务业统计和形势分析工作。

3.4 完善相关低碳产业的法律法规,开征环境资源税和实行排污税 要加快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的制定、实施与完善,加强执法力;运用经济手段,对一切开发、利用环境资源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其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程度或污染破坏环境资源的程度征收环境资源,对于污染环境严重的企业征收排污税。当前,发展低碳产业的核心技术大都掌握在发达国家手中,我们不能在低层次、低技术水平上盲目发展低碳产业。关键是要加强政策调节,既要出台一些扶持性政策,支持这些地区以新能源为重点的产业集群建设,发展一批新型低碳产业集群,又要出台一些限制性政策或法规限制地方重复建设,鼓励创新开发更节能、更环保的低碳产业技术,率先打造一批技术先进的低碳产业集群。

3.5 积极扶持绿色低碳产业的发展

进一步完善促进产业聚集发展的政策措施在低价、税收、投资环境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大力发展高附加值、低污染、低能耗、体现自主创新能力的绿色低碳产业,加快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和增长方式。加大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扶持力度,加快研发先进技术和设备,多途径利用可再生能源。尤其是在新的形势之下,瞄准节能和环保产业快速发展这一世界产业发展的新主流,积极推动高效清洁能源和节能、环保技术与产业的引进,积极发展核电、风电、新燃料电池等新能源、新材料和环保产业,大力培育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吸引国内外的技术、人才、资金和企业,逐步形成聚集效应,推动低碳产业在辽宁沿海经济带生根开花、发展壮大。

3.6 实施龙头企业和大项目战略牵动低碳产业发展

结合生态工业园区规划与建设,以优惠政策和优良环境吸引地理位置相对分散、生产工艺或产品比较接近、具有产业共生关系的企业集中起来,形成低碳经济产业群落;鼓励大量中小企业为之配套和延伸加工,以低碳产业集群效应促成企业向生态园区集中,带动低碳研发、设计、物流、服务等行业发展。

3.7 坚持发挥优势产业与发展低碳产业相结合

加快推进优势产业、重点行业和骨干企业的发展壮大,拉长产业链,提高配套能力;同时,大力发展低碳产业,通过低碳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开发核心技术,提高骨干企业和拳头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在每个产业集聚区,都要建立工业废弃物处理“库”,实行资源的循环利用,从而达到低碳经济目标。

总之,构筑辽宁沿海经济带开放式低碳产业集群,就是要以国家战略的大开放为契机,以低碳排放为目标,以优势产业为基础,以大型骨干企业为龙头,以拉长产业链条为主线,加快产业聚集、技术聚集和人才集聚,培育发展一批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对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有较强带动作用的低碳产业集群。

参考文献:

[1]徐康宁.开放经济条件下的产业集群及竞争力[J].中国工业经济,2001(11).

[2]刘友金,黄鲁成.产业集群的区域创新优势与我国高新区的发展[J].中国工业经济,2001(1).

[3]桑金琰,张英华,李辉.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我国中小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研究[J].集团经济研究,2007(2).

[4]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5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J].环境保护,2006(12).

第6篇

关键词:低碳经济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全球碳排放激增,造成全球气候变暖,引发台风、局地暴雨、高温热浪、低温冷害等极端气候现象频繁发生,海平面上升、冰川退缩。气候变化已经影响到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已经演变成为综合性的发展问题。为了应对气候变暖,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低碳含量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成为全球热点,发展低碳经济成为一场涉及生产模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国家权益的全球性革命。作为发展中的中国,构建一个多维度的低碳经济综合性评价指标体系,来度量实现低碳经济过程中所处的发展阶段、寻找存在的差距及对策,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低碳经济的内涵、特点规律:

1、“低碳经济”的内涵

“低碳经济”的提法,最早见诸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目前,作为具有广泛社会性的前沿经济理念,低碳经济还没有约定俗成的定义,人们对它的理解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但为了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笔者认为,还得从中国实际出发,给出一个较切实可行的名词解释。

所谓“低碳经济”是人类应对国际社会大量消耗化石能源、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引起全球气候灾害性变化而提出的新发展方式和经济形态,它是一种“四低三高”经济发展模式,即以低能源消费,低排放和低污染、低碳含量和高的碳生产力,高的社会生产力水平和高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为基本特征的经济发展模式。

低碳经济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产、消费、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2、低碳经济的特点和规律

低碳经济不是“减排经济”、“零碳经济”,也不是”低效经济”、“低速经济”,更不是“道德经济”。发展低碳经济不等于摒弃传统行业和产业。从宏观角度分析,“低碳经济”存在一定的特点和规律,这些可为构建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有启发作用。

(1)碳排放与经济发展

专家研究发现,碳排放与经济发展之间有着微妙的联系,而能源在其中起到了桥梁和纽带的作用。

对石油、天然气、煤炭为主的化石能源的过度依赖,使得所有国家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经历了能源消费量剧增,同时还伴随着温室气体排放量的上升。以发展中国家为例,1970年到200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22.37倍,能源消费总量增长8.06倍,碳排放量增长7.50倍。

图1 1970-2007年期间中国的GDP、能源消费总量和碳排放量

数据来源:《2050中国能源和碳排放报告》

通过考察2008年8月到2009年12月这一段时间内的国际能源价格、碳交易价格以及我国的总体经济情况,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三者之间的联系。碳排放和能源消耗、经济发展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一般来说,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能源消耗的上升,而能耗的上升又会导致碳排放量的增加,反之亦然。同时,碳排放量的增加又会导致购买碳指标的需求上升,同时碳价也会上涨,减排成本增加。

图2 国际能源价格走势

数据来源:美国能源情报署(EIA)网站,Bluenext交易所网站

图3 国际碳市场价格走势

数据来源:美国能源情报署(EIA)网站,Bluenext交易所网站

图4 国家统计局宏观经济景气指数先行指数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

对于少数发达国家来说,由于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人口密度以及生产技术等方面的优势,成功实现了本国经济发展、能源消耗、碳排放这三者之间相关度的削弱。

(2)低碳经济和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

欧美发达国家大力推进以高能效、低排放为核心的“低碳革命”,其着力发展“低碳技术”,并对产业、能源、技术、贸易等政策进行重大调整,以抢占先机和产业制高点。

我国目前正处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加快推进的时期,属能源需求快速增长阶段,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不可能停止; “高碳”特征突出的“发展排放”,成为中国可持续发展的一大制约。

“富煤、少气、缺油”的资源条件,加上煤价低廉,决定了中国能源结构以煤为主,低碳能源资源的选择有限。中国经济的主体是第二产业,这也决定了能源消费的主要部门是工业,而工业生产技术水平落后,又加重了中国经济的高碳特征。资料显示, 1993―2005年,中国工业能源消费年均增长5.8%,工业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约70%。采掘、钢铁、建材水泥、电力等高耗能工业行业,2005 年能源消费量占了工业能源消费的64.4%。

发展低碳经济是社会生产方式的转变,是一个长期的历史的进程。为了度量我们在实现低碳经济过程中所处的发展阶段、寻找存在的差距及对策,需要建立一个符合中国国情的多维度综合性评价指标体系。

二、 低碳经济的评价指标构建

1、构建原则

低碳经济的评价指标体系不是一些指标的简单堆积和随意组合,而是根据某些原则建立起来能客观评价与反映低碳经济发展程度的总体特征的指标集合。因此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即要遵循构建指标体系的一般原则,又要根据影响低碳经济的主要影响因子来确定。具体构建原则:

①科学性和实用性原则。指标体系的设计要符合低碳经济的客观规律和要求,既要从认识低碳经济的性质、特点出发,又能对发展现状进行评价,为科学发展决策提供客观依据。这是最基本的出发点。

②系统性和层次性原则。评价指标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要用系统的观点对低碳产出、消费、资源、政策等指标的构成要素进行客观描述。确定各方面具体指标时,必须依据一定的逻辑规则,体现出合理的结构层次。要将各子系统有机结合,并在系统的不同层次上采用不同的指标 ,以有利于进行控制。

③全面性和主导性原则。一套指标体系不可能涵盖所有碳指标,但必须全面反映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高碳排放的主要问题。因此,选取指标时需选择那些有代表性、信息量大的指标。

④可测性和可比性原则。评价指标要尽可能地量化,但任何事物都有量的规定性和质的规定性 ,对于一些在目前认识水平下难以量化且意义重大的指标 ,可以用定性指标来描述。定性指标应有一定的量化手段与之相对应,且这些指标的计算方法应当简单明确,计算所需数据应比较容易获得。

⑤ 时空耦合原则。评价体系的研究总是在一定空间范围内进行。低碳经济形态是一个动态的时空耦合过程 ,指标体系既要反映经济发展的现状,又要反映其动态变化性;既要从时间序列又要从空间序列来评价和判定。

⑥3R原则。即减量化(reducing),再利用(reusing)和再循环(recycling)三种原则相结合,重点是通过适当的方法和手段尽可能节约能源、提高能效、提高物质循环利用率、降低碳排放或零排放,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2、 评价指标的选取方法和指标内容

根据低碳经济过程中所处的发展阶段、存在的差距及可以采取的政策手段,采取纵横向比较方法,即横向比较各国或经济体离低碳经济目标有多远,纵向比较各国或经济体向低碳经济转型的努力程度。可从低碳产出、消费、资源、政策四个维度来建立综合性评价指标体系。

①低碳产出指标:

碳生产力被认为是衡量低碳化的核心指标,并且,这一指标将能源消耗导致的碳排放与GDP产出直接联系在一起,能够直观地反映社会经济整体碳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同时也能够衡量一个国家或经济体在某一特定时期的低碳技术的综合水平。

根据我国2005年相关数据,一次能源消费量为22亿吨标准煤,其中煤、油、气、水电的比重分别为68.7%、21.2%、2.8%、7.3%。估算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为51亿吨,其中约50%来自能源加工转换部门(主要是电力),约35%来自终端工业部门,约15%来自交通、农业、服务业与居民生活。还有数据表明,建筑业能耗占社会总能耗的27%--30%。因此在评价时还要选取电力、交通、建筑、冶金、化工、石化等重点行业单位关键产品的单位能耗指标。

碳生产力:指单位二氧化碳排放所产出的GDP(国内生产总值),碳生产力的提高意味着用更少的物质和能源消耗产生出更多的社会财富。

单位能耗指标:如吨钢综合能耗、水泥综合能耗、火电供电煤耗等。

低碳消费指标:

碳消费水平旨在从消费侧来衡量一国(或经济体)人均碳需求和碳排放水平。尽管消费模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人均消费的碳排放”可作为一个综合性指标来界定消费模式对碳排放的影响。这一指标可以根据最终消费占GDP的比重(即最终消费率)与单位经济总量的含碳强度(即单位GDP碳排放)等相关指标来推算。考虑到居民(包括政府和家庭部门)的最终消费支出中,既包括本国(本地)生产的产品与服务,也包括其他国家(地区)进口的产品与服务,这里以人均碳排放水平代替人均消费碳排放水平。

低碳资源指标:

碳资源禀赋及利用水平,主要关注一国(或经济体)的能源结构、零碳排放能源和代表碳汇水平的森林覆盖率情况,包含三个核心指标,即零碳能源占一次能源比重、森林覆盖率和单位能源的CO2排放因子。其中,水力资源、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和核能属于零碳排放的资源,以及对于全球减排和适应气候变化有积极贡献的森林覆盖率,是一国实现低碳化的重要物质基础。

④低碳政策指标:

从经济学角度看低碳经济属正外部活动,需要国家从税收、技术、管理等政策方面来引导,从制度环境的配套与政策工具来推动。是否具有低碳经济发展战略规划,是否建立碳排放统监测、统计和监管体系,公众的低碳经济意识如何,建筑节能标准的执行情况,以及是否具有非商品能源的激励措施和力度等,可以反映一个国家低碳经济转型的努力程度。

低碳经济的评价指标可归纳为下表:

4、 低碳经济的评价方法

① 统计指标的正向化和无量纲化处理

在建立的评价指标中,由于各指标的产生方法不同,量纲不同,不能进行简单的综合运算,需要对其进行标准化处理。由于有些指标是正向指标,有些是逆向指标,同时各个指标之间的量纲不同,如果直接运用这些指标对低碳经济进行评价就存在不合理性,因此,有必要对这些指标进行正向化和无量纲化处理。

② 指标权数的确定

评价指标的权重是对各个评价指标在整个评价指标体系中相对重要性的数量表示,权重确定的科学合理与否对综合评价结果和评价工作质量有决定性的影响。因此,权数的确定过程是综合评价过程中的核心环节。由于各评价指标在指标体系中的重要程度不同,需要根据各指标对目标层的影响程度赋予其权重。通常可采用德尔斐法(Delphi),通过多方相关咨询专家意见,确定了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中各个指标的权重。

③ 指标值的综合合成方法

常用的有:线性加权综合法、非线形加权综合法、增益型线形加权综合法、理想点法等,笔者认为采用线性加权综合法即可。线性加权综合法(也叫“加法”合成法),指应用线性模型Y=∑wjxj来进行综合评价的。其中Y为系统的综合评价值(表示发展程度),wj为与指标xj相应的权重系数。

④ 结果判断

在参考国内外相关碳排放资料的基础上,咨询专家,建立起低碳经济评价等级标准。根据指标值综合合成方法计算出Y值。再与评价等级标准相比较,判断低碳经济的发展水平。

结束语

作为一种新经济发展模式,全球气候变化和能源危机推动下低碳经济是一个逐渐优化的过程。目前进行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评价还存在很多问题和困难,如对低碳经济认识有待提高、相关统计资料和计量手段严重欠缺等,需要加强统计的方法和标准的统一,与国际先进标准接轨,完善碳排放量的统计、监测、考核,以便为国家为碳减排的科学决策提供客观依据,发挥正确引导作用。

参考文献:

1、付允等.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研究,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03

2、梁燕君. 浅析关于发展低碳经济的若干思考 , 《论文天下》 2010-05

3、潘家华、庄贵阳等.构建低碳经济的衡量指标体系,《浙江日报》2010-06-04

4、北京工业循环经济服务平台. 低碳经济的历史背景和时代特征ttp://省略/control/ 2010-01-11

5、毕军.发展低碳经济不只是减少碳排放news.nju.省略/show.php?id=10575 2009-12-17

6、陈乔第编辑.发展低碳经济须澄清十大误区《新华网》 2009-09-08

作者简介:

第7篇

关键词:低碳经济;绿色人力资源管理

随着近些年来大气污染的日益严重,空气质量不断的下降,人们对环境保护越来越重视,低碳经济也不断被人们提起并逐渐成为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实施和完善的模式。所谓绿色人力资源管理就是将环保意识引入企业管理,并改进和创造企业绩效。

1低碳经济下的绿色人力资源管理概念

新的经济形势下,低碳经济成为人力资源管理的新的发展方式,逐渐转向以“人”为中心的模式。

1.1绿色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

绿色人力资源管理是不仅依靠低碳经济理论做支撑,同时还包含绿色经济、可持续发展等理论支撑的一种管理方式,通过绿色人力资源管理,改善公司或企业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管理环境,合理安排人员的使用,实现企业集约化管理的新模式。

1.2绿色人力资源管理特征

和谐、环保和生态是绿色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特征,将这些特征充分运用和体现在人力资源管理中,能够同时兼顾企业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从而促进企业的长久发展。

1.2.1和谐性

和谐性管理特征下,是指企业内部和外部的和谐,以及企业内部各部分之间的和谐。企业内部的和谐主要体现在办公及各部门沟通上的绿色和谐,广泛运用科技手段和电子技术,进行无纸化办公,减少纸张的使用和浪费。同时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关系,促进各部门员工间的和谐相处,从而创造和谐稳定的内部环境。对于外部而言,则是要协调处理外部环境,合理处理企业和政府、市场等部门之间的关系。

1.2.2环保性

所谓环保性就是将环保的思想理念引入企业管理,使员工具有较高的环保意识和节约意识,注重对各种资源的合理利用,减少资源的消耗。同时将绿色环保的理念引入企业日常工作,积极倡导绿色环保的办公方式,从而使企业内部形成低碳健康的工作环境。

2 低碳经济对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

2.1低碳经济对人力资源管理目标的作用

在传统发展方式下,人力资源管理更加注重对于各项事务的管理而非对员工的管理。在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下,应当注重方式和管理目标的转变,注重对“人”的管理,以员工为中心,加强对企业员工低碳经济意识的培养,努力使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有机结合,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进而为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2.2低碳经济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主体的作用

发展低碳经济的主体通常是企业和公司,因此实现企业和公司低碳经济模式下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显得十分重要。对于公司来说,这一理念促使管理者转变人力资源管理的旧观念,引入新的发展模式和理论,减少工业污染和排放,提升资源的使用效率,不断学习和使用先进技术,将粗放型的发展方式转变为顺应自然环境的发展方式。

2.3低碳经济对人力资源管理方式的作用

在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到企业不同部门员工的特征、工作方式、发展目标等因素,将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环保、和谐和生态的理念引入日常管理的各个环节中,秉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进行规划管理,将员工利益考虑到企业管理中,综合分析考评员工的绩效、培训等内容。

3 低碳经济模式下绿色人力资源管理的具体实施方式

3.1企业内部发展环境的绿色管理

企业内部环境的绿色管理主要是从企业物质管理、文化管理和思想管理的角度入手,优化企业资源配置,合理分配企业各部门的员工配置,在产品销售、客户营销、客户维护等方面引入低碳经济的理念,发展绿色经济,减少污染和排放,同时建立绿色企业文化,树立绿色、环保、低碳的企业形象。

3.2绿色人力资源管理内容的实施方式

公司绿色人力资源管理的具体实施过程中,从人员招聘、员工培训到日常考核都要走绿色发展的模式,以减少资源消耗为目标。

在企业招聘环节,应当要求员工熟悉基本的环保知识,有较强的节约意识,在员工录取时采用无纸化的招聘方式,例如网上招聘,投放电子简历的模式,大大减少纸张的使用。在培训环节,也要减少纸张的使用,转而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既能够达到教育培训新员工的目标又减少了资源的消耗。对于日常考核环节,也应使用计算机进行考核记录,以电子表格等方式将定期考核的结果发送给各个部门和员工。通过不同方式将绿色低碳理念深入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环节,间接影响每位员工,提升他们的环保意识和责任。

3.3绿色人力资源管理外部的环保化

对于公司企业来说,任何发展都要适应国内外的大环境,遵循政策方针的要求,积极响应国家的政策和号召,适时调整产业结构和发展方式,增强企业的社会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切实做到低碳发展。同时,积极研究发展新技术并将其运用到企业生产建设上,实现绿色发展模式。对于政府来说,还应当鼓励发展绿色就业,鼓励绿色环保行业的发展和壮大,增加资金的扶植力度。另外,还要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交流绿色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方式和先进的技术管理水平。

4 结束语

随着当前我国经济的发展,环境保护越来越重要,政府在大力宣传低碳环保模式以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企业也应当积极响应,并努力实现绿色转型,减少资源的消耗,减少排放,不断的研发和引进新的技术和管理经验,积极学习发达国家的新思想,从而运用到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上,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为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刘先涛,石俊.基于低碳经济的绿色人力资源管理研究[J].生态经济,2014,30(9):53-55

[2]张丽宾.发展绿色就业[J].中国发展观察,2010,(2):41-46

[3]杨进,姚亚平.低碳经济范式下企业行为模式的博弈分析[J].人力资源管理,2011,(9):25-25

第8篇

关键词:低碳经济;区域创新;发展模式

Abstract: Climate warming and energy shortage and global issues, which makes the research of low carbon economy has become the main topic of today's society. Low-carbon economy based on low energy consumption, low pollution, low emissions as the starting point of the mod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inevitable choice to develop low - carbon economy but also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This paper from the economic and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situation of low carbon of our country, analyzed the difference of effect, low carbon economy of regional development model of regional differences and low-carbon development mode, and then explore the main path of regional development of low carbon economy.

Key words: low carbon economy; regional innovation; development mode

中图分类号:F120.3

一、我国低碳经济与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全球气候变暖、能源短缺等问题,使得低碳经济研究成为当今社会研究的主要课题,发展低碳经济成为世界各国应对危机的重要战略。传统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已经无法有效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区域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在低碳经济条件下,区域经济发展已经由追求经济利润最大化的传统目标模式,转向社会成本最小化、生态经济效益最大化、民生最优化等综合目标。

不同类型区域在发展低碳经济时的条件、任务、目标有很大差异。1.欠发达地区工业开发强度低,拥有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基础,可以借助低碳经济发展的契机,实现良好的经济转型;2.发达地区工业水平高,经济实力较强,可以通过技术创新、产业转型升级、体制机制优化等途径发展低碳经济。当前,急需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和相应的低碳经济指导理论,以促进我国低碳经济发展。以地处长江三角洲的无锡为例:该城市属于全国主要的经济城市之一,将新能源产业作为新兴产业的主要方向,全力推动太阳能光伏、风能产业发展,使之成为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基地,加大推进生物智能等产业规模化发展。同时,着重发展旅游行业,为低碳经济发展做出了较好的示范性作用。

二、低碳经济内涵的相关解析

低碳经济的目标是促进经济产业活动以更快、更科学的发展方式进行,实现区域可持续化发展,实现区域生态、环境、经济、社会多目标协调发展。低碳经济不是简单的区域碳排放水平的降低,而是区域发展模式的根本转变,低碳经济的本质内涵涉及技术创新、经济发展模式转型。

低碳技术创新是区域低碳经济发展的核心,其核心是相关的技术创新与突破:第一,与区域碳减排直接关联的新能源技术、节能减排等低碳技术的突破,从而有效控制区域碳排放量;第二,产业技术的创新,产业经济活动是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快速发展中的新兴地区主要的碳排放源之一,以技术创新促进三次产业的发展,提高三次产业资源能源利用效率,提高产品经济效益,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与效率,转变支撑经济增长的核心要素;第三,低碳技术的突破,会形成全球的新技术革命,从而改变人类目前社会经济发展的能源基础。

在低碳经济条件下,区域发展由以经济增长为主,向经济、环境、生态、民生等多目标协调发展转变,区域经济发展由传统的以资源、能源等要素投入主导向着以技术创新、制度创新、治理模式创新等创新主导的发展模式转变,区际关系由传统的基于产业链分工合作的垂直式关系向基于创新合作的水平式关系转变。区域发展模式转型是低碳经济发展的基础,通过区域学习、区域创新、区域合作机制,形成以区域创新体系为核心的新型发展模式。低碳指标与创新指标一起作为衡量区域新型发展模式的核心考核指标,是外在的直接表现形式。

三、低碳经济对区域发展模式的影响

在低碳经济条件下,创新成为区域发展的最主要动力,区域发展由资源要素投入主导向创新主导转变。低碳经济对区域发展模式的影响表现在如下方面:

1.重新构建区域发展支撑要素。传统的商品、服务和生产环节的资源、资金、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影响下降,而区域生态、环境、治理机制、技术创新等要素的作用上升。

2.重新确立区域关系。低碳经济条件下,影响区际关系的要素发生了改变,由传统的经济要素向民生、民权要素转变。对区域内资源进行掠夺式的开发,对生态环境破坏的传统发展之路必将走到尽头,人们将逐步认可合理的区际生态补偿。

3.形成区域低碳经济发展新模式。区域低碳发展的过程很复杂,涉及到制度、技术、文化等方面。重点在产业、交通、建筑、能源、治理等低碳要求方面进行系统创新。需要特别重视隐性低碳知识的重要作用。

四、区域差异和低碳发展模式的差异

(一)欠发达地区基于区域学习的低碳经济发展。不同区域低碳经济发展的基础不一样,欠发达地区的低碳经济发展主要是学习与模仿,关键是要提高学习能力。知识的差异性、积累性和特有的类型特征等决定了区域对于低碳学习的特征。

欠发达区域学习包括三个方面。

1.区域内核心企业间的交流式学习过程。区域核心企业间在空间上、产业的关联、社会文化等因素作用下,核心企业通过交互式学习实现低碳知识的共享和再创造。

2.区域低碳知识在系统内的交互式学习过程。以区域内科研院所等组成的低碳知识创新中心、中介、信息中心、风险投资等服务机构构建的专业服务通道,实现创新性的低碳知识持续地向以企业为核心的区域生产体系流动,促进区域向着以创新主导的低碳化模式转变。

3.区域的网络向核心网络的低碳知识流动,跨区域的交互式学习与创新过程。前面两个层次是区域低碳经济发展的基础,因为区域低碳经济发展最终需要建立在自身发展基础和优势发挥的基础上。区域外部低碳知识的融入,以及内部相应低碳知识的调整与重组,构成了区域低碳知识的再生产,产生新的低碳知识进入区域内外的流通。由此,促进区域低碳发展,实现欠发达地区低碳发展的跨越。

(二)发达地区基于区域创新的低碳经济发展。由于发达地区在低碳经济发展过程中,已经积累了相当的经济、技术、制度等基础。其区域发展核心是区域低碳创新体系的构建,包括创新知识,创新制度与文化,低碳创新系统等。

五、区域低碳经济发展主要路径

1.区域治理模式的创新。区域治理模式创新突出了区域低碳经济发展的量化指标、市场配置机制及公共产品与完善的服务。以此为据,构建区域低碳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以指标体系引领区域低碳建设方向,规范区域低碳建设行为,调控区域低碳建设进程;构建区域生态环境类商品和服务市场体系,突出生态环境类商品和服务的经济属性及其市场体系的建设;构建区域低碳发展公共服务机制,不但完善基础设施等物质性产品,同时也进一步完善低碳经济发展相关法律、法规、制度等体系的建立;建成区域低碳发展的经济利益协调体制,充分发挥居民参与区域低碳的积极性。

2.经济发展方式上的转变。区域低碳经济发展的根本途径是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需要调整区域产业发展方式,调整需求分配结构、产业结构优化、进出口结构调整、能源结构。首先是调整经济发展的驱动要素,创新成为区域发展核心驱动力,积极培育区域创新体系。区域生态环境、本地居民生活、区域经济政策等嵌入生产过程,逐渐成为重要的因素。在区域分工合作体系中,推动区际关系由传统的产业链向基于创新合作的水平式关系转变,并调整传统资源新环境下低碳市场价值的开发,打破传统生产模式。

3.优化地域系统。低碳城市规划主要关注于公共住房、公共空间、公共交通建设及制度与政策等方面融合社会不同阶层差异化需求。区域空间形态发展主要决定于紧凑型城市空间规划,低碳建筑技术的创新以及居民的低碳生活方式。在土地开发上,尽量做到土地混合使用、复合功能开发,创造多功能集合。交通规划与城市居住、就业、休闲功能区进行合理规划、紧密结合,以达到低碳经济城市规划的要求。坚持以轨道和公共交通优先的城市公交体系,大力推广以步行和自行车为主的慢速交通系统,并在城市的社区、街道、商业中心等小地域空间内建成发达的短距离道路体系,同时尽量提高新能源交通工具比例,并在城市道路建设中,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来降低污染物排放量,尽量吸收交通工具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

参考文献:

[1]倪外,曾刚.国外低碳经济研究动向分析[J].经济地理,2010,30(8):1240-1247.

第9篇

随着温室气体排放的增加,全球面临着严峻的气候问题,人们生存环境越来越恶劣。而我国早在2002年就已经成为世界最二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能源消费不断上升,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同时,在哥本哈根会议上,总理也提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要比2005年下降40%—45%。我国如何实现低碳经济成为当前的关键问题,而碳税被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成本有效的经济手段之一。对此,许多高能耗企业不得不担心征收碳税会不会使企业雪上加霜。 一、开征碳税的必要性 碳税是根据化石燃料中碳含量或排放二氧化碳量征收的一种产品消费税。它以环境保护为目的,希望通过削减二氧化碳排放来减缓全球变暖。碳税有利于推动消耗化石燃料产生的外部负效应内部化,通过增加能源的使用成本以达到减少能源消耗的目的,所以开征碳税是促进我国节能减排和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有效经济手段之一。具体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开征碳税是减缓国内外压力的需要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碳排放量逐年增加。根据世界资源研究所的研究结果,1950-2002年间中国化石燃料燃烧二氧化碳累计排放量占世界同期的9.33%。气候变化已经对中国的自然生态系统和经济社会系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同时,中国的发展面临着人口、资源、环境的严重约束。为此,政府采取了相关的政策措施。但是“十一五”期间,中国的节能减排工作做得很艰苦。该时间段内,大部分节能减排任务主要是以行政手段来实现:下达减排指标,由地区或者行业来分解。然而,通过行政手段来节能减排,效果十分有限。国际上,我国作为仅次于美国的碳排放量第二大国也面临着种种压力。在这种情况下,碳税作为实现节能减排的有力政策手段和保护环境的有效经济措施,应成为中国应对气候变化中的主要政策手段之一。 2.开征碳税有利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经济发展方式粗放,特别是经济结构不合理,是我国经济发展诸多矛盾和问题的主要症结之一。节能减排是进行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开征碳税能够推动化石燃料和其他高耗能产品的价格上涨,导致此类产品的消费量下降,最终起到抑制化石能源消费的目的,进而还能达到因减少使用化石燃料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以及减少其他污染物排放的目的。因此,开征适度的碳税,会加重这些高耗能企业和高污染企业的负担,抑制高耗能、高排放产业的增长。同时,征收碳税有利于鼓励和刺激企业探索和利用可再生能源,加快淘汰耗能高排放高的落后工艺,研究和使用碳回收技术等节能减排技术,结果必然是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降低能源消耗和加快节能减排技术的开发和应用。 3.开征碳税是完善环境税制的需要 虽然我国目前也存在着一些与环境保护相关的税种,如资源税、消费税等,但目前尚缺乏独立的环境税种,符合市场经济的环境税收制度尚未建立起来,环境治理的效果不理想。开征碳税,可以设立直接针对碳排放征收的税种,增强税收对于二氧化碳减排的调控力度。同时,也有助于我国环境税制的完善,碳税作为一个独立税种或者作为环境税的一个税目,配合其他环境税的开征,可以弥补环境税的缺位,构建起环境税制的框架,加大税制的绿化程度。 4.开征碳税与碳排放权交易等相互补充 碳税的减排效果还未确定,而碳排放权交易在减排目标上更加明确。但同时,碳排放交易实施条件要求严格,实用范围受限。相比之下,碳税的征收可以基本依靠现有收税体系执行,波及面更广。因而,碳税和碳排放权交易之间可形成相互补充的关系,两者与其他二氧化碳减排经济政策一起,共同发挥促进二氧化碳减排的调节作用。 5.开征碳税可避免碳关税的征收 如果我国国内主动征收碳税,基于贸易法律上不允许双向收税,就可避免它国对我国某些出口产品征收碳关税。与其让这部分碳税流向它国,不如国内主动利用好碳税来实现节能减排。 日前,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有关课题组经过调研,形成了“中国碳税税制框架设计”,在资源税改革后的1-3年期间择机开征碳税,预计为2012-2013年。对此,我们研究开征碳税对企业会产生怎样的影响,这些影响企业应该如何应对才能将负面冲击减少到最小同时寻找到在低碳时代的全新发展空间。 二、开征碳税对企业的经济影响以及其应对措施 (一)经济影响 以经济学的视角,假定碳税按照消耗燃料的多少来征收,且与燃料量成正比关系,那么设总消耗的燃料征收Y元碳税,每消耗1吨燃料所生产的产品产量为Q,则Y=KQ(K为常数),则依据微观经济学中成本论的相关观念:总成本TC=不变成本TFC+可变成本TVC(Q)边际成本MTC=dTC/dQ从会计学的视角,来分析征收碳税后经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诸多问题以及企业应该如何应对。通过查阅高能耗高碳行业财务报表,提取相关数据,来对此影响做进一步分析。 下面以一个具有代表性的高能高耗的钢铁企业的财务模型为例加以分析:该公司是一个上市公司,主要经营范围:黑色金属冶炼、钢坯、钢材轧制、烧结矿冶炼;焦炭及副产品制造、销售;冶金机械配件的加工、维修。主要产品:圆钢、螺纹钢、角钢、槽钢、中板、线材、热轧卷板、酸洗卷板、镀锌卷板及焦炭等。该公司生产所需原燃材料主要是铁矿石、焦炭、煤等,钢铁生产会产生一定的污染,如废水、废气、废渣等,主要污染物包括水污染中的悬浮物、油、大气污染中的二氧化硫、总悬浮颗粒物等以及钢渣、氧化铁皮等工业固体废物。 在财务分析中,资产负债率是新的财务评价指标体系中的一项重要指标,用以衡量企业利用债权人提供的资金进行经营活动的能力以及反映债权人发放贷款的安全程度。在进行财务评价活动中,资产负债率计算方法简便、易行,一定程度上综合反映了企业所拥有的经济实力。其运算公式为: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p#分页标题#e# 此外,净资产收益率是反映企业盈利能力的核心指标,其计算公式是:净资产利润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100%,其中平均净资产=(期初所有者权益+期末所有者权益)÷2。这样可以算得,在国家还未征收碳税时,企业的资产负债率P1=0.694277,净资产利润率R1=0.0940277。 要计算征收碳税后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和净资产利润率,就必须了解一下当前关于碳税的征收方式。不久前,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联合抛出碳税专题报告,提出了我国碳税制度的实施框架,包括碳税与相关税种的功能定位、我国开征碳税的实施路线图,以及相关的配套措施建议。 国家发改委能源所研究员姜克隽介绍,欧洲目前现行的碳税是200-300元每吨,折合算下来每吨煤的成本提高400-600元。如果初期采用这个价格,就会明显影响到经济发展和国家的产业结构。所以在拟定《研究报告》之初,已考虑到影响经济的问题和企业适应能力的问题,税额可能会定在每吨二氧化碳征收10-20元作为尝试,而后根据企业适应能力逐步提高。 具体而言,每消耗1吨标准煤所产生的二氧化碳约为1.9吨,等于把煤价提高30-40元,按照现行的煤价来计算,征税所造成的煤价上涨为3至5个百分点。 而环保部规划院课题组则建议,每吨二氧化碳排放征税20元,到2020年可以征收50元/吨。具体而言,煤炭(每吨)、石油(每吨)、天然气(每立方米)分别征收11元、17元、12元的碳税。 根据以上信息,若每吨二氧化碳征收10-20元税率的碳税,那么,根据能源消耗表,该企业一年的能源消耗大致为285万吨,这样在一年内所排出的二氧化碳总量大约为541.5万吨,通过计算,该企业一年所要缴纳的碳税为54,150,000元-108,300,000元。这些碳税会核算到“应交税费”科目中,从而使负债总额增加。假设该企业其他资产保持不变,那么,该企业负债合计的期末余额将变为65,914,668,000元-65,968,818,000元。通过公式,可进一步计算出资产负债率P2为0.6944510-0.6946252,净资产利润率R2为0.0902849-0.0921563。则资产负债率的变化率为0.2506‰-0.5015‰,净资产利润率变化率为1.99%-3.98%。 而在财务分析过程中,一般认为,资产负债率的适宜水平是50%左右。对于经营风险比较高的企业,为减少财务风险应选择比较低的资产负债率;对于经营风险低的企业,为增加股东收益应选择比较高的资产负债率。 1.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资产负债率,征收碳税后,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增加比率只有万分之几,说明征收碳税会使企业的负债有一个较小幅度的增加,虽然增加的比率不高,但是对一个规模较大的企业来说,其影响也会相应关系到企业的债权人、股东和经营者的利益。 2.站在债权人的立场看,他们最关心的是贷给企业的款项的安全程度,也就是能否按期收回本金和利息。如果股东提供的资本与企业资本总额相比,只占较小的比例,则企业的风险将主要由债权人负担,这对债权人来讲是不利的。更何况,从前面的计算中可以看出,未征收碳税时,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已经超过50%,更重要的是征收碳税后企业的负债更重,这样,债权人担当的风险会更大,势必会影响他们对企业的信任,从而会使他们相应地收回部分本金和利息,这样导致企业的资金缺损,不足以对企业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和技术设备的更新,由此对今后的发展不利。 3.站在股东的角度看,由于企业通过举债筹措的资金与股东提供的资金在经营中发挥同样的作用,所以,股东所关心的是全部资本利润率是否超过借入款项的利率,即借入资本的代价。在企业所得的全部资本利润率超过因借款而支付的利息率时,股东所得到的利润就会加大。如果相反,运用全部资本所得的利润率低于借款利息率,则对股东不利,因为借入资本的多余的利息要用股东所得的利润份额来弥补。同时,从股东的立场看,在全部资本利润率高于借款利息率时,负债比例越大越好,这样企业股东可以采用举债经营的方式,以有限的资本、付出有限的代价而取得对企业的控制权,并且可以得到举债经营的杠杆利益。那么征收碳税后,净资本的利润率下降那么全部资产利润率也会下降,即便借款利率不变,也是对股东不利的。更何况征收碳税后各个企业都希望举债来应付危机,借款利率在国家不予以调控的情况下将会上升,此时更是对股东不利。 征收碳税后,总体说来:债权人担当风险更大,并且相应收回资金,可能造成企业资金短缺,股东担心借入资本的代价。碳税增加企业成本,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企业的利润,一定时间内造成企业资金紧张,影响企业经营。 (二)应对措施 1.企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如果举债很大,超出债权人心里随程度,则认为是不保险,企业就借不到钱。如果企业不举债,或负债比例很小,说明企业畏缩不前,对前途信心不足,利用债权力人资本进行经营活动的能力很差。借款比率越大(当然不是盲目的借款),越是显得企业活力充沛。从管理的角度来看,企业应当审时度势,全面考虑,在利用资产负债比率制定借入资本决策时,必须充分估计预期的利润和增加的风险,在二者之间权衡利害得失,采取适当的措施缓解资金压力。 2.通过调查自己的企业在日常生产和运作过程中的碳排放量,摸清相关情况。在成本的压力下,企业要明确自己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能够承受的成本压力以及技术改进的空间。特别是煤炭高消耗的企业,如火力发电厂等。在关注自己的承受能力的同时,企业也要注意在会计统计上下苦功,细化成本的分摊,明确成本的构成。对相应的科目做出调整,例如增加碳税在成本中指向性。也就是说,是那些环节引发成本的曾加,一定要在会计核算中加以明确。注意才为降低成本做好准备。在这个基础上,企业要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着手技术上的升级,以降低在制造过程中的成本,引进降低碳排放量的技术。 3.企业投资节能减排提升企业的社会形象。在21世纪人们会更加注重环境的保护,在一系列环境破坏导致的矛盾的压力下,政府和民众都迫切的希望改善我们的居住和工作的环境。而碳税的征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种需求。民众和政府希望通过碳税的征收唤醒企业对环境保护的重视,从而保护我们美好的家园。碳税的征收,特别是对那些对环境有巨大伤害的企业征收,是合乎民心的。所以经过一段时间的过渡以后,民间必将渐渐的接纳这一税种,同时淡漠相关的担心。企业在节能减排上有所作为,也将间接的反应在企业的碳税的征缴上。反过来也反映了企业为社会在环保上作出的贡献,民众也会在心理上会给相关企业加分,进而对企业的相关经营时有利的。企业的社会形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如果企业能在这个方面做好,必将对企业的社会影响力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p#分页标题#e# 4.投资节能减排的减少长期成本。因为碳税的存在,迫使企业在资源的节约上作出努力,这在一定程度上是会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和运营成本的。技术升级的长期效益会将不断的显现。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在碳税的指引下,一部分企业会在技术上改造,进而获得比较优势。 如果企业能够及早在节能减排方面下功夫,必然能够赢得政府和社会的认可,获得补贴和优惠不说,更重要的是完成了自我品牌的一次蜕变和经营改革的一次提升。总的说来,从长期来看,对节能减排的投入产生的效益必然会超过碳税带来的负面影响。 不然的话,政府实行碳税政策后产生的效果就不是实现低碳经济低碳社会而是使一部分高碳高能耗企业破产。 总之,企业应将节能减排工作看成是一项投资而不是成本,因为在低碳时代它所带来的效益会超过资本的投入,所以企业应该更注重节能减排产生的收益。对一个高能耗高碳行业来说,征收碳税会在开始阶段给企业带来负面影响,短期内使企业资金紧张,此时可以采取适当的缩减规模等举措缓解资金压力,但同时应该以低碳的眼光加大对节能减排方面的研发支出,制定一个长期的走低碳路线的规划。虽然牺牲了短期经济效益,但是只有这样才能尽早完成经营管理方面实施低碳路线的变革,赢得社会的支持特别是消费者的认可,进而在长期中完成低碳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实现一个从长期角度来衡量的最大盈利。尽早开始相关方面的工作,无疑拥有了在新一轮激烈竞争中取胜的机会。

第10篇

内容摘要:未来的竞争是低碳产业之间的竞争,低碳产业的发展将是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来源。对我国来说,应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率先布局低碳领域,积极推进新兴低碳产业的发展,才能在世界经济低碳化过程中赢得主动。

关键词:经济发展方式 低碳产业 发展策略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有效模式:低碳经济

(一)低碳经济的特征

低碳经济具有综合性、战略性与全局性的特征。发展低碳经济是中国实现跨越式发展和节能减排目标的重要路径,发展低碳经济是中国实现能源消费结构转变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挑战的双赢选择,发展低碳经济有助于降低发达国家向中国进行污染转移和转嫁的风险(陈翥,2010),因而发展低碳经济具有综合性、战略性与全局性特征。低碳经济不是一个简单的技术或经济问题,而是涉及到技术、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等多方面的综合性问题。

低碳产业将成为一个新兴产业。低碳经济的发展以及低碳技术的创新会带来产业结构的调整,低碳领域的开拓会带来新兴产业的发展。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目前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矛盾十分突出,重化工业快速发展需要大量的化石能源支撑,而以化石能源为基础的产业发展又不可避免地带来高能耗、高污染和高排放。因而,推行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大力发展低碳领域是我国顺应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的需要,也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更是在未来建立我国国家综合竞争力的需要。

低碳经济是一场新国际趋势。《联合国》将国家疆土用国际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任何国家都不得以武力掠夺他国领土及其之上的各种资源,而《关贸总协定》则允许各国以国际贸易的形式,利用他国领土上的资源,包括货币资源、人力资源和自然资源(李俊峰、马玲娟,2008)。而气候变化后制定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则是规制世界上国家、民族、企业和个人利用这种资源的权利的原则和法律。庄贵阳(2008)认为,英国提出低碳经济概念,是为了打破国际气候谈判中的僵局,着眼于国际气候制度建设,希望以此建立起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相互理解的桥梁。

(二)低碳经济发展对转变发展方式的意义

低碳经济发展模式转变,与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清洁生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即高资源生产率,但低碳经济更强调低能源强度和低碳排放强度,这同样也是全球范围内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中国在面对气候变化的形势下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和国家整体国际竞争力。

通过技术进步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传统产业的低碳化发展,通过技术进步促进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传统能源的清洁利用和高效利用,通过国际合作,集成技术,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目前,低碳技术国际合作紧密,发达国家并承诺要向发展中国家大规模转让温室气体减排技术,作为能源消费和温室气体排放的中国,应抓住时机,积极引进先进技术,促进自主创新。

低碳经济的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国民经济发生重构,低碳产业蓬勃发展,新能源产业异军突起。同时,消费者要转变观念,提倡低碳生活方式,大力倡导适度消费、公平消费和绿色消费,促进生产领域低碳技术和工艺的开发与应用,带动低碳产品和服务的发展。

低碳经济是建立在高资源生产率基础上的经济与环境双赢,以更少的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获得更大的产出。当然,这里的“产出”不仅仅是产值或GDP,还应包括发展机会。茅于轼、李来来(2007)认为,“低碳经济”比单纯追求GDP能创造出更多的体面就业、不错的收入、更少的废弃物或零废弃物以及良好的生活空间,那么“低碳”相对高GDP而言,就可能使人更多一些快乐。

我国目前低碳经济发展的重点:低碳产业

在任何时代,任何经济发展模式,产业的发展都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国际竞争能力提升的巨大推动力,低碳的兴起和发展是社会分工的产物和科技进步的结果,也是人类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低碳产业也理应成为低碳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支柱。林善浪、吴肇光(2003)指出,国家核心竞争力就是产业国际竞争力,在国际市场上,国家之间的竞争表现为各个国家的产业之间在国际市场上的实力较量,在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下,低碳产业必将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来源。低碳经济,要求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实现能源利用转型和经济转型,这样就必然带来产业结构、能源消费结构、科学技术等领域的一系列变化。

低碳经济的发展源于具有竞争优势的低碳产业及产业集群。对碳基能源的低消耗,对碳中和、碳封存和碳捕获技术的密集使用,以及对新兴清洁绿色循环能源及原材料的充分利用为基础的可持续发展,意味着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产业基础应该是低碳乃至非碳消耗的新兴产业或产业簇群(王海霞,2010)。因为具有竞争力的低碳产业会吸引经济资源、生产要素等流入该领域或相关产业,同时形成分工明确、相互关联的企业、供应商、专门化的制度和协会聚集于某一区域,最终必定推动具有竞争力的低碳产业集群的形成。低碳产业集群在国际市场上会获得竞争力,给一国带来持久的核心竞争力。

低碳新兴产业体现技术的创新性和先导性,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了良好的氛围及服务保障。低碳产业发展中技术创新是核心,技术的先导性是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下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通过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在提高能源效率的同时,也降低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强度。刘畅等(2008)对29个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科技经费支出的增加有助于高能耗行业能源效率的提高,其中工业部门的技术改进是影响能源消耗强度的主导因素。因此,我们必须实行严格的生态保护制度,提高产业项目环保准入门槛,特别重要的是要淘汰污染严重的落后工艺、技术和产品,引导节能技术和清洁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将低碳技术创新置于低碳产业组织环境。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背景下我国低碳领域布局策略

(一)加强领导且强化低碳产业发展规划的组织实施

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组织协调机制,明确各级各部门的职责和工作任务。建立发展低碳产业联席会议制度,注重解决低碳产业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尽快建立健全低碳产业体系的统计指标、监测和评价体系,建立健全产业安全预警应急机制和政策实施反馈机制,优化低碳产业发展的外部环境。

做好专项规划、年度计划与总体规划的衔接,根据总体规划的要求,科学制定年度计划,分年度落实规划提出的目标任务。对规划中提出的政策性内容,相关责任部门要研究制定具体的实施意见落实,确保规划的可操作性。建立规划实施监督考核机制,由人大、政府督查部门和政协相关部门组成联合考核组,分年度和中期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建立和完善规划评估修订机制,做好规划中期评估工作,落实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及重大项目等内容。

(二)加强低碳技术创新以构建产业自主创新体系

当今世界,以技术创新为导向的新的一轮世界低碳经济角逐已拉开帷幕。因此我们必须做到:贯彻落实相关关于加强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若干规定,做好国家、自治区技术创新、高技术产业化等项目储备工作;组织多方力量联合开展低碳经济关键技术的科技攻关,制定长远发展规划,优先开发新型高效的低碳技术;发挥资源优势,选择电力、交通、建筑、冶金、化工、石化、汽车等众多产业作为重点支持的产业,及产业相关的新产品开发,新技术、新工艺开发和产业化;利用国际国内产业转移承接企业的新产品和先进技术引进,充分利用国内外、区内外的科技人才、技术资源和市场,多渠道实现低碳技术引进。

(三)设立低碳产业导向资金以打造融资平台

多渠道加大资金投入力度,设立低碳产业发展导向资金。在整合重大战略低碳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基础上,重点支持关系低碳产业全局的关键领域、战略性新兴低碳产业的领头项目以及欠发达地区低碳产业发展;用好节能减排、“双转移”以及现有支持自主创新和低碳产业发展的各项专项资金。广辟社会筹资渠道,引导和带动社会民间资金投入现代低碳产业体系建设,设立高新技术低碳产业投资基金,争取国家支持募集建立若干低碳产业投资基金。积极推动国有企业和优势中小企业上市融资,稳步发展企业债券市场。建立低碳产业投资基金,逐渐完善低碳产业投资公司内部运营机制,确保投融资工作加快推进;鼓励发展私募股权融资基金、风险创业投资基金,探索发行用于基础建设的项目收益债券,开展保险资金投资基础设施试点。

(四)培育和发展骨干龙头企业以提高本地企业核心竞争力

做好骨干龙头企业的选择、认定,培育、引进一批工业、农业、服务业骨干龙头企业,重点培育一批加工主导型和流通主导型龙头企业,选择培育发展一批规模较大、效益较好、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支持在市区的骨干龙头企业的搬迁改造,到开发区、工业园区继续扩大规模,利用原有土地建设研发中心和发展都市型工业,鼓励现有龙头企业在开发区、工业园区投资开发新的项目或建立特色产业园区,鼓励园区内中小企业向专、精、新、特方向发展,为骨干龙头企业做好配套服务,从而提高产业集聚度,形成产业集群优势;努力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提高本土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实施自主创新行动计划,健全行业、区域自主创新服务平台,实施自主创新重大科技专项。加大骨干龙头企业研究开发投入,提高骨干龙头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大力研究和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和专有技术。

(五)转变政策导向以提高工业园区质量

根据国际惯例建设和发展工业园区,从单纯的税收优惠变为创造整体的有利于高科技企业发展的环境,从主要依靠政府的推动变为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从以技术引进为主变为技术引进和技术创新为主,逐渐过渡到以技术创新为主;通过与跨国公司结成多层次、多方位的战略联盟,造就一批高科技的产业集团,融入世界经济的良性循环,选择和支持具有与跨国公司结成战略联盟条件的大企业和高级科研机构,或者科研与产业一体化的企业集团;加强科技力量,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把提高大型高新技术企业的技术创新意识、能力和效率放在重要位置,将技术创新成果列入考核指标,瞄准国内一流的高校和科研院所,进行紧密的技术合作,加大集结国内一流技术成果和人才的力度,重视知识产权工作,加强知识产权制度研究,加快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业。

(六)加强国际低碳技术合作且建立排放交易市场机制

我国应该参与全球低碳经济发展体系,加强与各国的交流与合作,积极争取获得发达国家资金支持和技术转让。在技术、立法、体制等方面学习发达国家的经验,在理解、平等的原则下进行对话和协商,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尽快缩小低碳技术方面的差距,通过共同研发、技术转让等途径提高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张鹏飞,2009)。同时,建设完善碳排放在内的排放权市场及碳交易市场机制,从资本的层面入手,通过划分环境容量,对碳排放权进行定义,以最低成本来实现减排的重要途径,整合各种资源与信息,通过市场调节价格,用市场化的方法规范各个企业的交易行动,降低交易成本,增强我国在国际碳交易定价方面的话语权。

参考文献:

1.陈翥.低碳经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新引擎[J].学习月刊,2010(10)

2.李俊峰,马玲娟.低碳经济是规制世界发展格局的新规则[J].世界环境,2008(2)

3.庄贵阳.低碳经济引领世界经济发展方向[J].世界环境,2008(2)

4.茅于轼,李来来.气候变化:社会学与经济学的对话[J].环境经济杂志,2007(7)

5.林善浪,吴肇光.核心竞争力与未来中国[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6.王海霞.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下新兴产业发展问题研究[J].生产力研究,2010(3)

第11篇

一、两市低碳试点工作进展与成效

贵阳市自2010年被评为全国首批低碳城市试点以来,把“全国低碳试点城市”作为城市名片,统筹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既要赶,又要转”的战略目标,努力探索西部地区“在保护中发展”的低碳路径。遵义市自2013年被列为国家第二批低碳试点城市以来,坚持把发展低碳经济作为实现后发赶超的有力抓手,各项低碳试点工作有序推进。

(一)以低碳发展规划及配套政策为主导,构建城市低碳发展的体制机制

贵阳市成立了由市长任组长的低碳城市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部门联席会议制度;组建了贵阳市低碳发展领域的专业智囊团和低碳发展专家顾问委员会,借力专家智慧为城市低碳发展保驾护航;出台了《贵阳市低碳城市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贵阳市低碳发展中长期规划(2011―2020)》、《贵阳市2014―2015年节能减排低碳发展攻坚方案》、《贵阳市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条例》等一系列低碳发展的政策文件;此外还正在筹备编制《贵阳市应对气候变化专项规划(2014―2020年)》和《贵阳市应对气候变化条例》,加快构建低碳发展的政策法规体系。

遵义市按照《遵义市低碳试点工作初步实施方案》的要求,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相关职能部门为成员的低碳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将低碳试点的各项任务分解到相关职能部门;将低碳发展相关要求纳入《遵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启动了低碳发展专项规划的编制;形成以遵义市环科所为代表的研究团队,开展低碳发展研究,为稳步推进低碳试点工作提供智力支持。

(二)以重点领域为突破口,构建以低排放为特征的低碳产业体系

贵阳市将工业、能源和建筑作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领域,建立以低碳、绿色、环保、循环为特征的低碳产业体系。一是推动工业转型升级。编制了《贵阳市产业发展指导目录》,杜绝新增“两高”项目,2014年淘汰了24家企业的落后产能;二是优化能源结构。推进“缅气入筑”工程。2014年底,居民用气全部实现天然气供给,建成开阳、清镇两个生物质燃料基地,一期装机容量为49.5兆瓦的花溪云顶风电场投入运行,全市水电、风电发电量已占总发电量的47%;三是推行绿色建筑。出台《贵阳市绿色建筑实施方案》和《贵阳市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测平台建设实施方案》,推广土壤源热泵、污水源热泵、地表水源热泵、太阳能光热等技术在建筑中的应用。

遵义市则实施了“新型工业化、绿色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化同步的低碳发展战略,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发展可再生能源、节能与提高能效、增加碳汇等措施推动尽早达峰。一是发展低排放的特色轻工业。将烟、酒、茶等特色轻工业作为经济发展重点,推进茅台酒厂循环经济示范园技改,打造“遵义名烟基地”,提升茶叶种植加工水平,形成西部赤水河流域白酒工业走廊和东部烟草、茶叶加工带的产业空间布局;二是发展可再生能源。形成了以电能为主,煤炭为辅,农村沼气、城市天然气为补充的能源消费模式;三是节能提效。2014年关闭淘汰落后产能11户,中心城区累计改造4吨以下燃煤锅炉182台,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5.65%;四是增加碳汇。2014年完成造林75万亩,成功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森林覆盖率达53.6%。

(三)开展多层次试点示范,低碳发展理念深入人心

贵阳市作为第一批国家低碳试点,同时也是全国首个循环经济试点城市、2013年度智慧试点城市和全国首个“国家森林城市”,全力推进低碳社区试点和低碳工业园区试点工作。贵阳市先后实施了“乌当碧水人家”、“温泉新城”等一批市级低碳社区试点,探索形成具有贵阳特色的低碳社区“G”模式,建立社区低碳指标统计办法和贵阳市低碳社区评价指标体系,为低碳社区建设和改造提供可以量化的评价标准;贵阳市高新区于2014年6月获得国家低碳工业园区试点,编制了《贵阳国家高新区低碳经济示范园实施方案》,充分发挥高新区的区位优势和发展特色。

遵义市在低碳试点建设过程中,打造了茅台镇绿色低碳城镇、凤冈富锌富硒茶低碳示范区、高新技术园区循环化改造等低碳园区,累计创建了5个国家级生态示范区、39个生态乡镇、3个省级生态县、24个生态乡镇和45个生态村,积极探索适合园区、集镇发展的低碳绿色发展模式;创建打造了一批示范性强、带动面广、关联度高的低碳项目,发挥了引导示范作用,扎实推进低碳发展。并于2015年1月被评为贵州省首个国家环保模范城市。

二、两市低碳试点工作特色与亮点

(一)因地制宜,发展新兴低碳产业

贵阳市本着在保护中发展的原则,大力发展金融、旅游、会展等低碳产业。在金融领域,实施“引金入筑”工程,有近20家金融机构签约入住贵阳国际金融中心。截至2013年9月,贵阳市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5684亿元,同比增长31%,占全省地、市、州的43%;主打旅游业,发挥生态、气候、人文优势,打造“爽爽贵阳、避暑之都”品牌,推进旅游标准化、国际化建设,优化提升一批景区景点;发展贵阳特色的会展经济,通过举办“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以及中国科协年会、酒博会、旅游产业发展大会等重大会展活动,使会展经济效益年均增长30%以上。

遵义市积极发展“红色旅游”,加快茅台、土城、苟坝、沙滩、赤水文化旅游创新区和长征文化博览园、赤水景区、中国茶海景区建设,深度开发娄山关景区,打造《传奇遵义》常态演出精品剧目和中国长征、茅台酒、仡佬等文化旅游节,打造“红色遵义、人文遵义、醉美遵义”旅游形象品牌。

(二)创新驱动,构筑低碳发展的智慧城市

贵阳因四季温差小的气候特点被评为“最适合投资数据中心的城市”,是唯一被授予“2014年中国智慧治理领军城市”称号的西部省会城市。贵阳将发展大数据产业作为实现后发赶超、产业转型和新型工业化的战略选择,努力打造高度信息化、全面网络化的“智慧贵阳”、“数谷贵阳”。截止2014年,大数据产业规模达660亿元,“云上企业”超过2900家,预计2017年“呼叫中心”将带动就业50万人(贵阳市人口约400万)。以上可见,大数据产业在很大程度上能够使贵阳以相对较低的排放代价实现经济的较快发展。

(三)全方位推动交通领域低碳发展

贵阳市是国家甲醇汽车试点城市,国家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示范城市,在促进交通领域低碳发展、控制交通领域碳排放方面做了大量的探索工作,取得了不错的成效。贵阳市以“疏老城、建新城”为核心推进城市建设,规划建设1.5环快速路,促使城市交通流由“中心集聚”向“环网分担”转变,以此改进交通运输的整体效率。城乡路网不断完善,“三条环路、十六条射线”的现代化交通路网体系全面完成,这些都进一步缓解了交通拥堵,减少车辆尾气排放。此外,贵阳还启动编制了《贵阳市快速公交系统专项规划》,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和混合动力汽车,积极发展公共交通和轨道交通。贵阳市公交公司根据贵阳市的能源和道路特点,因地制宜,研制推广了气电双燃料混合动力汽车和甲醇燃料车,产生了良好的减排效果。

三、两市低碳试点工作的建议

(一)需尽快研究提出碳排放峰值目标及其实现路径

调研发现,遵义市提出力争到2030年左右达到碳排放峰值目标,但缺乏明确的达峰路径;而贵阳市并未提出峰值目标,对于峰值目标的测算也缺乏研究。我国已经提出在2030年左右达峰,因此建议两市进一步强化应对气候变化和低碳发展的顶层设计和战略研究,提出碳排放峰值目标及可行的实现路径,并将相关目标纳入未来的规划当中。

(二)进一步提高温室气体排放核算能力

调研中发现,贵阳、遵义两市的关键排放源没有基础数据支撑,温室气体统计核算领域的专业学者缺乏,低碳领域的研究机构和技术平台能力较弱,缺少基础数据统计及监测平台,影响了地方低碳发展进程。建议两市尽快开展本地区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编制,摸清排放家底,同时加强数据收集和核算系统建设,建立相关温室气体排放数据的管理体制,为低碳发展做好数据基础支撑工作。

(三)鼓励两市积极开展低碳城市间的国内、国际合作

贵阳、遵义等西部地区是全国的生态屏障,关乎国家的生态安全。全国各地特别是东部发达地区应帮助西部地区走向经济发展与生态改善的“双赢之路”,同时西部低碳试点地区也应主动汲取东部发展的经验教训,结合自身特点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建议贵阳、遵义两市总结城市低碳发展的经验和成果,积极参加中美气候智慧型城市合作。响应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思路,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城市结成“低碳姊妹城市”,共享低碳发展经验。同时,积极探索气候变化“南南合作”框架下的低碳城市合作模式,推进本地区绿色产能国际化。

(四)进一步加强制度创新和模式探索

贵阳和遵义在温室气体排放交易方面起步较晚,2014年,全省首单中国自愿减排(CCER)项目上海金融机构购买贵州盘江煤层气开发利用有限责任公司80万吨CCER指标成功交易,实现碳交易的零突破。建议贵阳、遵义两市积极做好参加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的前期准备,加强对城市碳资产的盘查工作,并推进贵阳市环境能源交易中心在参与碳排放权交易中的积极作用。

(五)加强应对气候变化人才队伍建设

发挥好“贵阳市低碳发展专家顾问委员会”的智囊作用,建立贵阳市低碳发展研究中心等专业研究机构,打造本土应对气候变化的专业研究团队。在国家下一步打造低碳城市试点升级版的过程中,邀请更多国际、国内专家学者为贵阳和遵义两市的低碳发展建言献策,探索出一条适合西部地区发展阶段的低碳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李建平,李闽榕,王金南.“十二五”中期中国省域环境竞争力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2]Axel Baeumler,Ede Ijjasz-Vasquez,Shomik Mehndiratta. 中国可持续性低碳城市发展[R].2012

第12篇

关键词:低碳经济;评价体系;评价方法

中图分类号:X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3-00-01

随着工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剧增,资源、能源的过度消耗和环境的破坏,使人类生活环境出现了严重的生态危机,温室气体的浓度不断增加,使全球变暖的趋势不断加速,全球灾难性气候变化屡屡出现。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多角度从各领域对低碳经济进行了的研究,而关于低碳经济评价及相关理论的研究则相对较少,并且国际上至今尚未出台具有权威性的低碳经济评价体系。发展低碳经济成为各级部门决策者共识,不少城市已经提出了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低碳城市的发展目标,通过建设低碳城市、低碳示范区等,推动了低碳经济的发展。而国内对低碳经济评价的研究也刚刚起步,做好低碳经济评价,可以了解自己在低碳领域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不足,促进自己在低碳经济领域的发展壮大。

一、低碳经济的概念及其特点

1.低碳经济的概念和特点。学术界和决策者在低碳经济的概念尚未有明确的共识,低碳的概念最初是从人类的经济发展领域产生的,英国在《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的白皮书中首次提出这一概念。并指出低碳经济是创造更高的生活标准和更好的生活质量的途径和机会;是通过更少的自然资源消耗和更少的环境污染,获得更多经济产出,为发展、应用和输出先进技术创造了机会,同时也能创造新的商机和更多的就业机会。随后,低碳的理念由经济发展领域扩展到社会生活领域。低碳经济的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实质是能源效率和清结能源结构问题,目标是减缓气候温室效应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庄贵阳是我国较早研究低碳经济的学者,他认为低碳经济是指依靠技术创新和政策措施,建立一种较少排放温室气体的经济发展模式,从而缓减气候变化。笔者认为,低碳经济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一种高级的社会经济形态,其发展模式以技术创新和政策措施为支撑,以建立一种高效低排的低碳产业链为途径,从而实现经济发展方式低碳化、人类生活消费方式低碳化,其核心前提是经济的稳步增长,最终目标是实现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2.低碳经济具有经济性、技术性和目标性三大特征。经济性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低碳经济应按照市场经济的原则和机制来发展;二是低碳经济的发展不应导致人们生活条件和福利水平的明显下降。其发展模式相对于高碳经济,要求摒弃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以低碳发展为发展方向,以节能减排为发展方式,以碳中和技术为发展方法的绿色经济发展模式。同时,改变传统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充分发掘消费和生活领域节能减排的巨大潜力,但不应导致人们的生活条件和福利水平明显下降。技术性即通过技术进步,在提高能源效率的同时,也降低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强度。低碳技术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支撑,低碳技术包括对现有能源技术的改造、能源效率技术、在可再生能源及新能源、油气资源和煤层气的勘探开发等领域开发的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新技术等。

二、低碳经济评价体系

1.低碳经济评价指标的构建原则。为了科学地评价实现低碳经济过程中所处的发展阶段、存在的差距及可以采取的政策手段,在明晰低碳经济内涵的基础上,需要建立一个多维度的、科学的衡量其各方面发展水平的尺度,即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这套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一方面要能够横向比较各国或经济体离低碳经济目标有多远,另一方面要能够纵向比较各国或经济体向低碳经济转型的努力程度。笔者在充分吸收和借鉴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认为构建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系统优化与层次化相结合原则。对低碳经济进行评价,不仅要能全面反映循环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能较客观地反映城市发展的水平,又要避免指标之间的重叠性,因此应追求评价指标体系的总体最优或满意。为实现系统优化,应根据系统的结构分出层次,并将指标分类,使指标体系结构清楚,便于使用。(2)科学性与可行性相结合的原则。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不仅要能对低碳经济系统各层次、各环节进行高度概括,科学地揭示其性质、特点等内在的客观规律,其评价指标体系还需简繁适中,评价计算简便易行,各项评价指标及其相应的计算力求标准化、规范化,有明确的释义。使从现有资料中获取不到,但能够反映低碳经济现象、体现其特征的指标也应适当纳入,以体现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和可行性相结合原则。

2.低碳经济评价方法。(1)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低碳经济综合评价。目前国内关于低碳经济评价对象大多是一个区域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而对一个区域的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分析、评价涉及低碳能源、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政策、低碳金融、碳汇、碳足迹等众多方面,同时其评价应多角度选取多个指标综合分析,所以区域性的低碳经济评价是一项繁琐、复杂的研究工作。运用层次分析方法来评价可以解决上述问题,因为层次分析法的特点就是在对复杂的决策问题的本质、影响因素及其内在关系等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利用较少的定量信息使决策的思维过程数学化,从而为多目标、多准则或无结构特性的复杂决策问题提供简便的决策方法。(2)基于物质流分析法的低碳经济综合评价。物质流分析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是描述物质输入、输出相关系统的路径及其输出量、输入量的一种系统工具。通过研究物质在环境―经济系统输入―贮存―输出的实物量变动,提示物质在特定区域内的流动特征和转化效率,从而找出环境压力的直接来源,为区域的低碳经济发展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为实现地区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三、结语

低碳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己经引起各国的关注。我国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投身于低碳经济的研究领域,并设立了很多低碳经济试点。但是目前有关城市低碳经济的研究文献主要以定性分析为主,很少进行定量分析。应用过程中还应该注意到,由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可能会对评价结果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应不断对低碳经济评价指标进行修改完善,构建起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使其更具代表性,更符合实际,促进低碳经济先进的理念发展,为当前的城市低碳经济评价提供更科学的依据。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