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低碳经济基本特征

低碳经济基本特征

时间:2023-08-03 17:29:2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低碳经济基本特征,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低碳经济基本特征

第1篇

全球气候变化是目前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IPCC明确指出近百年来的全球气候变暖问题主要是由人类活动大量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所引发的温室效应造成的。长期以来,碳排放研究主要集中在工业部门、商业部门、交通部门等,这种“部门”的碳排放研究忽视了个人消费行为对碳排放的影响,也忽视了作为人类社会的基本单位、生产活动终端需求的家庭的生活消费。目前,从研究成果来看,家庭的碳排放越来越受到学者的重视。如比娜(Bina)等运用CLA模型对美国居民消费行为和环境影响间的关系进行了探索研究,发现超过80%的能源使用和CO2排放是由居民的消费行为和满足其需求的经济活动产生的。根据社会学基本理论,家庭是人类社会的基本单位,居民消费多以家庭消费方式展开。美国研究人员发现,1997年家庭消费行为占全美能源消耗的28%,其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全美排放量的41%;王彦等研究中国家庭碳排放,结果表明,家庭消费引起的碳排放量占碳排放总量的比例由1995的19%上升到2004年的30%。由此可见,家庭碳排放对全社会碳排放的影响不容忽视。与此同时,“部门”碳排放研究不能解释家庭活动的碳排放结构特征、影响因素,也无法解释同一个城市或社区家庭特征(包括家庭人口数、文化特征、经济特征等)差异而产生的碳排放的差异。因此,基于家庭消费视角的碳排放研究对低碳城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二、文献回顾

目前,国内外关于城市家庭碳排放的研究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家庭基本特征和家庭能源消费方式对碳排放的影响。国外学者帕乔里(Pachauri)借助家庭微观调查的研究,结果表明,家庭收入是家庭碳排放的重要影响因素;杰克逊(Jackson)的研究表明,家庭规模、住房面积、成员结构、消费水平等家庭特征是家庭碳排放的主要影响因素。弗林格尔(Vringer)等发现,户主年龄在40-50岁的高收入群体,其家庭能源消耗最大。杨选梅等以南京为例认为常住人口、交通出行、住宅面积是影响家庭碳排放的显著因子。杨瑞华等对全国不同地域9个城市的家庭碳排放情况进行跟踪调查,对城市家庭碳排放特点和不同地域城市碳排放差异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家庭碳排放量与家庭经济文化水平和家庭常住人口数呈正相关,沿海经济发达城市家庭的碳排放量高于内陆城市和经济欠发达城市。威尔森(Wilson)等研究了家庭成员的环境认知、能源消费行为对家庭碳排放的影响。二是家庭碳排放的空间分布差异研究。阿尔蒙德(Almond)等研究发现,在中国,秦岭-淮河以北地区由于需要家庭集中供暖,其碳排放量特别高。卡恩(Kahn)通过使用1993年美国居住能源消费调查数据,研究发现居住郊区化对能源消费的显著影响以及其环境后果。黄茹等通过广州市3个不同区位类型社区家庭的问卷调查,结果发现郊区社区家庭碳排放量最高,市区社区家庭碳排放量居中,城乡结合部家庭碳排放最低。张馨等研究了城乡居民家庭能源消费的碳排放,结果表明,从2000-2007年城镇居民家庭的直接能耗和间接能耗碳排放都呈上升趋势,农村居民家庭的直接能耗碳排放逐年增加而间接能耗碳排放有所下降。三是从时间序列分析家庭规模的变化对碳排放的影响。蒋耒文等认为,相对于个人而言,家庭是消费的主要单位,在人口总量保持稳定的情况下,家庭规模变化导致的家庭户总量的变化有可能对碳排放产生明显的影响。陈佳瑛等就中国1978-2007年家庭模式变化对碳排放的影响情况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家庭规模与总户数对于碳排放具有较大影响力,家庭户单位体现出对人均单位未能包括的家庭消费行为模式的包容,因而可能成为更合适的居民能源消费产生碳排放的分析单位。王钦池认为根据边际效应递减规律,在一定的经济社会条件下,应该存在一个能源利用效率最高的家庭规模,称之为最优家庭规模。当家庭规模大于或者小于最优规模时,都会导致能源利用效率的降低和碳排放量的增加。总体说来,家庭碳排放的研究视角从开始较多地集中在宏观层面逐渐转向家庭微观层面。随着我国新型城市化建设的加速推进,人们生活方式将发生巨大变化,城市居民生活水平也将不断提高,城市生活能耗消费量将不断增长,导致城市家庭能耗碳排放对环境的影响更加明显。因此,有必要对某一区域或省域的家庭碳排放特点及变化特征做详细调查研究,这样可以针对不同研究区域的家庭特征、低碳消费行为分别研究碳排放的影响因素,从而制定更有针对性的区域、社区及微观家庭成员的减排政策。本文将以微观家庭调查数据为基础,以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省份江苏作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江苏城市家庭碳排放的结构特征和区域差异性,并分别对调查城市家庭的基本特征、家庭成员低碳消费行为与家庭碳排放的相关性作回归分析,最后得出江苏城市家庭碳排放的主要影响因素。

三、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数据来源

研究采用2013年南京邮电大学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江苏城市家庭碳排放调查”研究小组对江苏省城市家庭活动的调查数据。该调查按照江苏南北区域经济发达与不发达等特点选取了苏南的南京市、苏中的南通市以及苏北的连云港市,由于三个城市2012年的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性支出分别与所在区域的平均水平最接近,且南京市是江苏城市化程度最高的城市,南通市是苏中地区三个市中人口最多的城市,连云港市2012年人均GDP排在江苏13个地级市的倒数第二位,因此,选取这三个城市体现了江苏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性和典型代表性,可以代表不同区域的城市家庭碳排放基本情况。研究在每个城市选择三个社区(市区社区),为了使数据收集更具广泛性和灵活性,并且提高问卷收集速度,在每个社区选择150户家庭采用入户随机发放和现场填写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要求每个家庭18周岁以上成员填写调查问卷。研究共发放问卷1350份,收回有效问卷1288份,问卷有效率为95.4%。调查问卷包括三个部分:家庭基本特征、家庭低碳消费行为和家庭碳排放结构。家庭基本特征包括家庭的人口统计特征、消费特征(居住面积)、出行特征、文化特征、经济特征(家庭收入)五个方面,其中人口统计特征包括:家庭常住人口数、被调查者的性别、年龄。家庭低碳消费行为包括家庭成员的每周购物频率、在外就餐频率、垃圾分类情况、空调温度调控、自备购物袋以及“一次性”用品的使用六项内容。家庭碳排放结构包括家庭能耗(家庭用电、水、天然气或罐装液化气)、交通出行(飞机、火车(动车)、长途汽车、地铁、公交车、小汽车、电动车)、家庭生活垃圾三个方面。

2.研究方法

比娜等提出了消费者生活方式方法(ConsumerLifestyleApproach,CLA),该方法是从家庭外部环境、个人决策因素、家庭基本特征、消费者行为以及消费行为产生的后果五个方面研究家庭碳排放。该模型首先被用于美国家庭碳排放研究中,随后该模型被众多学者引用。此模型中消费者是指为满足其生活需要购买产品和服务的个人或家庭的实体;生活方式影响并决定了消费者的个体消费行为。该模型的目的是通过理解消费者的个体行为以便制定出更好的公共政策。由于各种影响因素的相互交织,并且其中一些因素随着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因此,了解“消费者”变得很复杂。本文在此方法的基础上加以修改和补充,绘制了基于家庭消费行为特征的家庭碳排放影响因素技术路线图。

四、结论及政策含义

第2篇

一、发展低碳经济,促进资源城市转型的历程

铜川因煤而兴,长期以来依托丰富的煤炭、石灰石等矿产资源,走着以煤炭、水泥、铝业为主体,伴随高能耗、高污染、低效能的工业发展道路。严重的水泥粉尘、煤烟污染使铜川的生态环境付出了沉重代价,曾被新闻媒体称作“卫星上看不见的城市”,老百姓调侃为“进门要洗脸,吃饭要打伞”。近年来,铜川经济社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GDP增速连续5年排在全省前列,但这个发展总体上是建立在资源产业发展上面的。

从2003年开始,铜川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一手抓煤炭、水泥、铝业、陶瓷等传统主导产业的升级改造,降低整个国民经济的碳强度;一手抓装备制造、食品、医药等非资源性替代产业的培育壮大,积极发展果业、旅游业等绿色产业,在城市经济转型,探索新发展模式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尤其是近两年,市委市政府以建设“经济强、文化兴、生态美”的全国知名休闲养生城市为目标,利用连通关中陕北的区位优势,深入挖掘“药王”品牌蕴含的医药、养生、文化、旅游资源,将做大做强中医药养生保健产业作为促进城市转型的突破口,为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探索资源型城市转型和实现低碳化发展开拓了新路径。

二、铜川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和发展低碳经济的难点

过渡依赖资源的开发是铜川经济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为:

1、能耗仍处于较高水平。铜川的主导产业水泥、电解铝、火力发电都是能源消耗大户。2012年我市单位GDP能耗为1.641吨标煤/万元,同比下降3.62%,单位GDP能耗降幅较大,但指标值还远远大于全省、全国0.816吨标煤/万元和0.764吨标煤/万元平均水平,在经济发展速度上升比率一致的情况下,消耗的能耗量比全省、全国平均水平高了一倍多。

2、新能源产业总体规模小,成长不快。2012年新能源产业产值总量仅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1.1%左右,大多数企业规模偏小,有一定规模的企业(集团)和名牌、支柱产品几乎没有,总体处在起步阶段,作为替代产业仍有很长的一段路程要走。

3、金融对低碳技术项目支持不够。多数银行很少对低碳技术项目融资,即使实施融资,其信贷数量也非常有限,不能满足低碳技术发展的资金需求。一方面是许多低碳技术还不够成熟,另一方面则是成本较高。投入产出比较低,企业积极性有限,金融机构兴趣不浓。2008年以来我市金融单位仅对2户企业发放科技项目贷款900万元。社会资本投入更是微乎其微。

4、发展低碳经济意识淡薄和人才队伍缺乏阻碍低碳产业发展。一是人们尚未充分认识低碳经济对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意义,对子孙后代的重要影响,能源危机意识不强,忽视了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二是企业很少投入,多数企业忙于应付企业经营的现实需求,很少考虑在低碳技术和产品开发引进方面投入。三是缺乏科技人才。2012年全市各类单位从业人员中,中高级技术人员占1.59%,而这些人员很少从事低碳技术和产品研发,对我市经济社会低炭发展和城市转型十分不利。

三、发展低碳经济的有利因素

1、面临着千载难逢的政策机遇。铜川先后被确定为国家资源型可持续发展试点城市、关天经济区次核心城市和陕甘宁革命老区生态能源经济发展实验区成员,中省政府为铜川发展红色旅游、宗教文化、药王养生产业,促进经济转型,提供了许多优惠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可以运用这些政策,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进低碳经济的快速发展。

2、拥有招商引资、引技的较好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铜川地处省会城市西安以北一小时经济圈,是陇海铁路、包茂高速及210国道的重要节点城市,交通便利,利于外来客商投资发展。铜川有较好的生态环境,由昔日卫星上看不见的“黑色煤城”完成了向“绿色保健城”的华丽转身,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80%,城市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达到328天,森林覆盖率超过50%。随着西铜第二条高速公路的开通和西安―铜川城际铁路的建成通车,更为铜川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

四、低碳经济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1、建立健全低炭经济发展规划。以低碳经济的理念,规划城市和经济发展,出台一系列鼓励低碳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以发展清洁能源和节能减排产业为主,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鼓励低碳产业项目落地我市,使我市经济发展步入低碳化轨道。

2、加大科技投入。鼓励企业利用高新技术和成熟实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高传统产业能源利用效率。

3、加快新兴产业培育。抓住国家出台鼓励十二大产业发展的政策机遇,充分利用全市在中医药、新能源、建材等方面的产业基础优势,加快培育发展生物能源、生物环保、生物医药等生物产业。努力促进产业之间的配套和积聚,形成低炭发展高地。鼓励制造企业向下游服务业扩张,在二、三产业的融合中寻找新的利润空间。

4、开发利用优质清洁能源。逐步降低煤炭在一次能源结构中的比例,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替代能源,并形成促进新能源发展的激励机制,有效改善我市的能源结构和供给保障,依靠技术进步不断降低成本,多途径利用可再生能源,提高其在能源中的比例。

第3篇

关键词:低碳生产;内涵;特征;核心要素

自2003年英国政府发表能源政策白皮书――《我们能源之未来:创建低碳经济(low carbon economy)》以来,低碳经济理念便迅即引起各方关注并得到世界各国认可。然而,要将低碳经济从概念转化为行动,就必须寻求明确、具体的发展路径。由于物质资料的生产、流通、分配、消费构成整个社会经济活动的四项基本内容,生产又是流通、分配、消费等各项经济活动的基础,低碳经济的发展路径应以低碳生产为逻辑起点。因此,探讨低碳生产的内涵、核心要素及特征等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应用价值。

一、低碳生产的提出背景

“低碳生产”,英文为low carbon manufacturing/production,缩写为LCM或LCP,是相对于大量消耗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并以高能耗、高碳排放、高污染为特征的“高碳生产”而言的。

在17、18世纪的欧洲工业革命之前,人类的主要活动是农业(包括林业、畜牧业、渔业等,人们将其称为第一产业,primary industry),人类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力,栽培植物或饲养动物,以获得所需的产品,可谓是“低碳生产”,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对生态的破坏较小。

欧洲工业革命于18世纪中叶开始,分别以蒸汽机、内燃机的发明为标志,人类社会经历了“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包括煤炭、石油、电力、钢铁、汽车、造船、电子、纺织工业以及建筑业等在内的第二产业(secondary industry)发展迅速、地位普遍上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生物工程的发明和应用为标志开始了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人类社会跨入“信息时代”,包括商业、交通、通信、金融、文化、教育、科技、信息等在内的第三产业(tertiary industry),即服务业获得巨大发展。

在历经三个多世纪的工业以及科技革命进程中,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碳基)能源成为工业生产以及人类生活的主要能源,表现为高能耗、高碳排放、高污染的“高碳生产”特征。由于大量消耗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致使地层中沉积碳库的碳以较快的速度流向大气碳库,从而引发了温室气体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以及一系列环境灾难,这是低碳生产提出的直接原因。其次,煤炭、石油等碳基能源逐步耗竭是发展低碳生产的内在要求。再次,低碳生产有着巨大的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

相对于大量消耗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并以高能耗、高碳排放、高污染为特征的“高碳生产”而言,以低碳生产为基本内涵的发展模式便提到了日程之上。

二、低碳生产的内涵与特征

在全球气候变暖以及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耗竭的大背景下,在生产领域如何节约能源消耗、努力降低CO2等温室气体排放,即努力实现低碳生产。低碳生产是“从供给角度倡导低碳理念、追求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等”。低碳生产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

第一,全能耗,指生产过程中直接能耗和间接能耗的总和。前者是指产品生产过程中的直接能源消耗,包括煤、油、天然气等一次能源消耗和电、煤气、蒸汽等二次能源消耗;后者是指产品生产所需的原材料、设备、厂房等在其取得或建造过程中的能源消耗。产品生产的全能耗如图1所示。

因此,我们在全面地研究能源消耗问题时,应同时考虑直接能耗与间接能耗,两者总称为全能耗。在节能过程中,既要千方百计降低单位产品或单位产值的直接能耗,又要千方百计降低原材料的消耗,充分发挥设备、厂房的作用,使单位产品或单位产值的间接能耗最低。

第二,低排放,包括相对的低碳排放和绝对的低碳排放两种情况。前者是基于资源投入与产出的成本效益原则而言的,如果生产过程中单位碳要素投入带来经济利益的相对增加,即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增加幅度低于生产产出(可以一定时期的生产总值或销售收入表示)的增长幅度,则可称为相对的低碳排放;后者强调一定时期内一个企业、一个行业、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碳排放总量的绝对降低。它们都是低碳生产的直接表现形式。

然而,即使一个企业、一个行业、一个地区实现了相对的低碳排放,由于过度追求生产发展,碳排放总量依然可能大幅度增加,从而无法遏制由于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引起的全球气候变暖以及一系列环境生态问题。因此,低碳排放不应仅是相对的低碳排放,而应以整个国际社会排放总量的绝对降低为目标。

第三,高产出,指用更少的物质和能源消耗产生出更多的社会则富。在有关低碳生产的研究中,我们引入碳生产力指标,用以衡量低碳生产的实现程度。碳生产力指单位C02排放所产出的产品产值或一个行业、一个地区或国家的生产总值(GDP),其数值越高,表明低碳生产的实现程度越高。

第四,持续性,即强调低碳生产的实现不是一蹴而就的,应该基于“持续改进”以及“动态平衡”的思想,从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以及产品设计、生产、消费的全过程探索节约能源消耗、减少CO2排放的实现途径。

第五,行业性,即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产业结构不同,对能源的消耗强度及由此引起的碳排放强度不同。在三次产业中,第二产业的能耗强度就远高于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在第二产业中,重化工业的能源强度远高于一般制造业;而且在同一行业中,技术水平越低则能源强度越高。可见,产业结构影响能源消耗总量和能耗强度,第二产业是实现节能、减排,促进低碳生产的重点行业。

第六,层次性,即应从微观、中观或宏观等不同的层面分析低碳生产的实现方式。

首先,在微观层面,不管处于社会发展的何种形态,生产活动都是由不同的微观主体(个人或企业)进行的。18世纪欧洲工业革命以来,机器大工业代替以手工技术为基础的工场手工业,企业成为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加者、社会生产和流通的直接承担者。企业低碳生产的内涵就是指“从源头以及生产过程中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的过程。此外,如果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效率较低,就会产生能源过渡耗费问题;与此同时,如果生产运营方案不佳,也会导致大量二氧化碳排放到大气中。因此,低碳生产的内涵应从环境的概念扩展到能源消费以及生产效率等方面。”

其次,汇总一个行业、一个地区或者一个国家内的众多微观主体的生产活动,从而构成了中观或者宏观层面的社会生产活动,形成不同的产业集群或总体。中观或宏观层面的低碳生产就是以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为基本目标,构筑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生产体系。

三、低碳生产的核心要素

由于涉及的范围、关注的重点以及具体的手段不尽相同,从微观、中观或宏观等不同层面审视低碳生产,其核心要素是存在区别的。

(一)微观层面的低碳生产核心要素

生产是指将劳动、土地、资本等生产要素进行组合,以制造各种产品的活动。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生产资料和劳动力集中在企业,由企业进行有组织的规模化生产;专业化分工不断发展,各种产品生产之间协作更加密切;通过产品的市场化和市场自动调节,使生产过程各环节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努力节约能源消耗、不断降低CO2等温室气体排放,即努力实现低碳生产,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减少源排放,在现代企业的生产中,几乎所有的机器、设备都将电作为主要能源。如果通过不断调整和改进,使机器、设备耗用的能源达到最少,则来源于机器、设备的CO2排放就会降低。

2.提高机器、设备的能源效率。生产过程中的能源输出与输入之比即能源效率,依据这一指标进行评价,低碳生产的能源效率要比一般或常规生产的能源效率高。

3.减少浪费,主要指减少机器、设备的闲置时间、等候时间及排队时间,杜绝或减少不必要的浪费等。最优的设备运转状态及生产方案可以使能源消耗及CO2排放降至最低,实现低碳生产。

4.资源的有效利用,包括原材料的有效利用、减少排队及等候时间、生产优先等,它们均是实现生产最优化的约束因素。降低无效的能源消耗及CO2排放、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是低碳生产的重要因素。

企业低碳生产的核心要素,如图2所示:

(二)中观或宏观层面的低碳生产核心要素

中观或宏观层面的低碳生产,以LCP来表示,是指一个行业、一个地区或者一个国家内的众多微观主体以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为目标构筑的低能耗、低污染的生产体系,其核心要素可以概括为资源禀赋、低碳技术、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五个方面,分别以R、T、F、G、C来表示,

则从中观或宏观层面的低碳生产可以表示为:LCP=f(R,T,F,G,C)。其具体含义分述如下。

1.资源禀赋,包括传统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核能、碳汇资源等,它决定着一个行业、一个地区或者一个国家的能源结构,对低碳生产有着重大的影响。由于碳排放来源于化石能源的使用,在整个能源消费结构中,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碳排放系数是递减的)以及煤炭、石油等的比重越高,碳排放量就越大。在我国的能源探明储量中,煤炭占94%,石油占5.4%,天然气占0.6%,这种“富煤、贫油、少气”的能源资源结构,一方面决定了我国实现低碳生产的艰难程度,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我国发展风能、太阳能、核能、低热能和生物质等清洁能源、优化能源结构的重要意义。

2.低碳技术,是指涉及电力、交通、建筑、冶金、化工、石化等部门以及在可再生能源及新能源、煤的清洁高效利用、油气资源和煤层气的勘探开发、二氧化碳捕获与埋存等领域开发的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新技术,包括减碳技术(指高能耗、高排放领域的节能减排技术,煤的清洁高效利用、油气资源和煤层气的勘探开发技术等)、无碳技术(指核能、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技术)以及去碳技术(指二氧化的碳捕获与埋存(CCS))。低碳技术的开发与利用决定着实现低碳生产的进程。当前,我国与发达国家在低碳技术方面还存在着较大差距,一方面要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另一方面要多管齐下、加快我国低碳技术的自主创新和推广速度。

3.产业结构,即不同的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它主要取决于社会经济的发展阶段。在三次产业结构中,第一和第三产业的生产能源消耗较少,第二产业,特别是重化工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越大,能源消耗就越大,碳排放量就越高。它是一个行业、一个地区或者一个国家由“高碳生产”向“低碳生产”转型的起点和背景。

依据我国第一次(2004)、第二次(2008)经济普查结果及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进程分析,我国正处于以重化工业为主的工业化中期阶段,由此,一方面决定了我国相对于发达国家推动节能减排、实现低碳生产的巨大空间和较低成本,另一方面决定了我国低碳产业体系(包括火电减排、新能源汽车、建筑节能、工业节能与减排、循环经济、资源回收、环保设备、节能材料等)发展的紧迫性。

4.增长方式,即一个行业、一个地区或者一个国家生产增长的实现模式,分为粗放型和集约型两种形式:前者主要指由生产要素投入量增加导致的生产增长,而后者主要指要素生产率提高引起的生产增长。由于能源是生产发展的基本要素之一,增长方式就决定着能源消耗的量与质,从而决定着低碳生产的实现状况。

5.消费模式,指人们与消费资料相结合的方法和形式。生产的目标最终要服务于现实或未来的消费,因而一切能源消耗及其排放在根本上都受全社会各种消费活动的驱动。由于发展水平、自然条件、生活方式等多方面的差异,不同地区或国家居民消费产生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具有较大的差异。低碳生产最终应通过杜绝奢侈、浪费,采取低碳消费来实现。

参考文献:

1.王丽华.低碳生产模式在旅游业中的应用研究[J].辽宁经济,2010(2).

2.潘家华,庄贵阳等.低碳经济的概念辨识及核心要素分析[J].国际经济评论,2010(4).

第4篇

论文关键词:陶瓷,低碳,经济,评价,体系

在当前低碳浪潮到来的时代,陶瓷行业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选择,低碳、环保、绿色陶瓷产品已成为陶瓷行业普遍追求的目标,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已是陶瓷业发展低碳经济共同的祈求。但目前陶瓷市场还缺乏一个具有说服力陶瓷低碳经济的鉴定标准,如何构建陶瓷低碳经济评价体系有效开展陶瓷低碳认证和评估,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一、评价体系构建目标

“低碳经济”是人类应对当前世界大量消耗化石能源、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引起全球气候灾害性变化而提出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表现为通过低碳技术和能源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优化能源结构,节约能源,提高能效,开发低碳产品,从根本上转变生产、消费和生存观念,其实质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低碳含量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优环境为基本特征的经济发展模式。“低碳经济”本身是一种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和谐构建的发展方式。

陶瓷业可以说一直被认为是高能耗、高污染的“双高产业”,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矿石土地等相关资源,而污染问题又一直无法得到有效解决。在低碳减排的大军里,陶瓷行业的减排任务可谓任重道远,在全球生态环境保护行动中承担着艰难的任务与使命。陶瓷行业如何发展低碳经济?如何构建陶瓷产业低碳经济评价体系?

陶瓷产业低碳经济评价体系的主要目标:(1)以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通过减少碳排放,保证全球气温上升不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陶瓷产业可持续发展,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2)以技术开发和制度创新为动力:通过低碳技术促进陶瓷企业和相关部门低排放和能源技术、CO2捕集与埋存技术等开发和推广,加强国际技术合作,科学实行监督、管理,促进制度创新,提高能源效率,降低CO2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强度。(3)以经济效益和社会利益双赢为原则:有效降低成本,增加产出,提高经济效益,在发展低碳经济过程中排放最少的温室气体,获得整个社会最大的产出。按照市场经济的原则和机制发展的同时,也促使人们的生活条件和福利水平同步提高。

二、评价体系构建原则

陶瓷低碳经济的评价指标体系是对陶瓷低碳经济发展程度的客观评价与反映,因此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一方面要遵循构建指标体系的一般原则,另一方面,还要根据影响陶瓷低碳经济的特殊影响来确定。具体来说,陶瓷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应遵循以下原则:

(1)定性分析与定量核算相结合原则:指标体系和评价体系应具有可测性和可比性,定性指标应有一定的量化手段,评价指标应尽可能采用量化的指标,但有些指标很难量化,可将它分成若干个等级,将定性指标定量化。

(2)综合性与重点性相结合原则。综合考察陶瓷产品生产、流通、服务、分配、消费等各环节和能源、成本、产品、技术、设备、运输、排放等陶瓷经济各要素进行系统的评价体系构建,同时各环节各要素在陶瓷低碳经济中的影响因子不同,进行加权计算和不同情况的分析,对影响大、重要的指标重点分析。

(3)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相结合原则。指标评价体系的设计要符合低碳经济的客观规律和要求,既要科学地概括低碳经济的基本特征,又能对发展现状进行评价,为科学发展决策提供客观依据。同时必须全面反映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高碳排放的主要问题。因此,选取指标时需选择那些有代表性、信息量大的指标。

(5)整体性与层次性相结合原则。指标体系作为一个整体,应该较全面反映低碳经济发展的具体特征,即反映社会文化、经济产业、政策法律、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状态特征及动态变化、发展趋势。确定各方面具体指标时,必须依据一定的逻辑规则,体现出合理的结构层次。

(4)动态性与平衡性相结合原则。建设陶瓷低碳经济是动态过程。这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指标设置的动态性,即指标应随着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作适当的调整;二是指标权重动态性;同时指标体系的在一定时期内的相对稳定,所以,设计指标体系需兼顾静态指标和动态指标平衡。既反映经济发展的现状,又反映其动态变化性。

(6)3R原则:即减量化(reducing),再利用(reusing)和再循环(recycling)三种原则的简称。陶瓷低碳经济重点是通过节约能源、提高能效、提高物质循环利用率、降低碳排放或零排放,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三、评价体系构建依据

陶瓷是一个传统的朝阳产业,目前的低碳经济还是停留在概念阶段,对企业来说没有执行标准。需要政府和社会建立起一套非常严格而又可操作性的体系标准与实施方案。如佛山陶瓷产业在当地政府努力下建立了一套体系标准,引导陶企发展,经过了近三年的调整与提升,使得产业布局更加合理,重复投资得到遏止,并催生陶瓷产业总部经济逐步建立,进而带动研发、营销等快速进步。虽然这一标准还不是完整意义上陶瓷低碳标准,但已显示出评价体系与标准的重要性,也为我们研究陶瓷产业低碳经济评价体系提供了借鉴。

二〇〇七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就公布试行了《陶瓷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几年来,这一体系得到了众多陶瓷企业广泛认可和普遍执行,但随着社会变化和陶瓷产业经济实践的发展,体系中有一些值得深入探讨和研究的细节或指标,也有需要去进一步完善的地方。特别是低碳经济现在政府已经重视了,只是没有一个标准,大家有一个可以执行的标准,陶瓷界都清楚的认识到发展陶瓷低碳经济的必要性何重要性,不少陶瓷企业都制订了切实的行动方案,这位我们研究和构建陶瓷低碳经济的评价指标体系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

四、评价体系构建方法

1.分类构建

考虑到日用陶瓷、干压陶瓷砖和卫生陶瓷生产工序和工艺过程有所不同,本指标体系根据这三类企业各自的实际生产特点,对其二级指标的内容及其评价基准值、权重值的设置有一定差异,使其更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2.分层构建

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一级指标为普遍性、概括性的指标,二级指标为反映陶瓷企业低碳生产各方面具有代表性的、易于评价考核的指标。

3.分路构建

分别沿两条路径进行选取评价指标:一条是横向路线,根据产业链路径来确定碳排放的指标,即生产过程碳排放――流通工程碳排放――消费碳排放――废弃物处理碳排放,碳排放主要集中在这一路径上;另一条是纵向路线,根据经济发展各要素指标建立评价模式,通过对各项指标的实际达到值、评价基准值和指标的权重值进行计算和评分。

4.分性构建

传统的评价指标体系往往只考虑企业产品本身的因素,其实陶瓷低碳经济发展和评价需要考虑到不同性质的因素,一般有内因和外因之分,陶瓷产业的发展固然是产业本身的内部因素起决定作用,还与当地的政策、制度、文化社会等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没有一定的有效的政策等方面的保障,发展低碳经济就可能是一句空话,所以构建完善的陶瓷低碳经济评价体系,也要把不同地区、不同状态的陶瓷产业发展的外在因素纳入体系之中。

参考文献:[1]《低碳经济论》张坤民等主编中国环境出版社2008-05

[2]《陶瓷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07-04

[3]《低碳管理》陈军著海洋出版社 2010-08

第5篇

关键词:生态文明 低碳消费 对策研究

生态文明视野下低碳消费观

(一)低碳经济:生态文明着力点

生态文明建设从某种意义上讲意味着对传统工业文明的批判。苏州作为全国经济领先的开放性城市,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史上,特别是近10年苏州的高速发展,基本上是依靠制造、电子、代工等传统粗放式的增长方式拉动,经济的发展在给苏州带来巨大物质财富、人民生活水平改善的同时,也造成了空气的污染、生态环境的恶化。广泛推动低碳经济发展,目的就是要改变破坏环境的经济增长模式,大力推行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倡导人们低碳生活方式。这就要求苏州市的经济发展不能再走以前的老路,所引进的项目必须低碳化,要鼓励市民更多地低碳消费行为,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的发展同时意味着低碳消费方式的构建,使人们的生活、消费方式逐步地走向低碳化,从而促进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生态文明社会的建设。

(二)生态文明:低碳经济落脚点

发展生态文明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尊重自然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提,以人、自然、社会三者之间的和谐共生作为中心,资源环境的承受能力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产业结构和可持续的发展能力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是低碳经济,低碳经济发展的归宿是生态文明。当前,苏州正处于典型的后工业化时期,苏州市政府严控污染项目进入招商目录,对污染行业实施一票否决制。

苏州构建低碳消费方式面临的现实问题

(一)低碳消费理论研究问题

消费领域研究是一个系统工程,如果仅仅研究消费方式显然是不够的。因为低碳消费方式还关乎其他很多方面:比如经济、文化、社会、心理领域等。苏州市对低碳消费的研究基本上属于缺乏阶段,具体表现为:苏州市民对“什么是低碳消费”、“低碳消费有何特点”、“低碳消费在苏州市经济发展中的地位”等等认识缺乏;苏州政府有关部门对不容乐观的消费环境、消费形式不太了解,没有构建低碳消费方式的动力;还不清楚低碳消费对低碳经济的强大引导能力。近年来,苏州开始重视对低碳消费理论的研究,“苏州市低碳研究中心”于2010年在苏州大学成立,这将为苏州市低碳消费理论研究提供巨大的智力支持。

(二)低碳消费法律构建问题

“市场经济是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通过市场的手段配置资源是我国经济运行的基本特征”。所以,政府部门要用市场手段、在遵循市场规律的前提下管理和引导低碳消费。如果没有健全的有关低碳消费的相关法律法规,促进低碳消费方式的形成便是一句空话。2007年,英国颁布了《气候变化法案》,倡导英国市民推行低碳消费。2008年,德国政府颁布了《节省能源法案》,主要是为减少碳排放提供法律依据。近年来,苏州市出台了一系列有关生态文明的文件:2012年正式施行的《苏州市湿地保护条例》;2010年通过并实施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苏州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2012年颁布的《苏州市“十二五”污染物总量减排规划》等。但到目前为此,苏州市有关“低碳消费”的专门法规还没有制定,为了构建低碳消费方式,培育低碳消费文化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苏州市需要建立并完善专门的低碳消费立法。

(三)低碳消费机制培育问题

改善气候不断恶化的根本途径是低碳消费,是在世界发展新形势下的一种共生型消费新方式。这就要求包括社会经济在内的多种方面进行持续不断的机制创新,政府、消费者、民间组织及企业等各方主体共同参与。低碳消费绝对不仅仅是某个消费领域的事,涉及到社会环境、消费总量、经济发展、科技进步、文化思想等许多领域。目前,苏州市的有关职能部门的协调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各种配套机制还没有完全理顺。值得欣慰的是,该市碳抵消交易已经开始了。2013年6月18日,该市完成江苏省首笔碳抵消交易。所谓碳抵消交易是一种全新的低碳消费理念,通过购买节能减排项目,为自己碳排放的产生买单。

(四)低碳消费管理模式问题

消费活动拥有典型的社会属性,所以,消费者的消费行为理应与社会、道德规范相契合。何为低碳消费管理?要指在正确理念指导下,对市民的消费进行科学、适当的管理,以使市民的消费行为更加趋向低碳化。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对低碳消费方式展开适当管理是低碳消费方式构建的重要保障。但到目前为止,苏州市低碳消费的管理方面还有许多的问题:苏州市政府还没有制定政府层面的低碳消费发展战略;低碳消费优先发展系统还没有建立起来;有关低碳消费配套设施还没有建立起来;各类低碳消费市场、消费产品体系还未建立起来。

(五)低碳消费体制建立问题

首先是制度问题。市场在苏州市的有些重要资源领域里还不能发挥配置资源的作用,价格的作用还没有真正发挥出来,“较低的资源价格不能反映出资源的环境价值”,这对苏州市低碳生产、技术发展相当不利;其次是资金问题。资金支持是低碳消费方式构建的重要保障。如果苏州市能建立专门的低碳消费基金,低碳消费方式的构建过程将会加快,并最终有利于低碳消费文化的形成;再次是信息沟通问题。我们的消费者还不能有效地辨别低碳,因为大多数消费者缺乏低碳消费产品的专门知识和信息,最终的结果会影响消费者购买低碳商品和服务的积极性。

第6篇

[关键词] 低碳经济 低碳发展 经济发展路径

“低碳经济”概念首先由英国提出,其实质是能源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目标是减缓气候变化和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即依靠技术创新和政策措施,实施一场能源革命,建立一种较少排放温室气体的经济发展模式,减缓气候变化。

“低碳经济”的理想形态是充分发展“阳光经济”、“风能经济”、“氢能经济”、“生物质能经济”。但现阶段太阳能发电的成本是煤电水电的5-10倍,一些地区风能发电价格高于煤电水电;作为二次能源的氢能,目前离利用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提取的商业化目标还很远;以大量消耗粮食和油料作物为代价的生物燃料开发,一定程度上引发了粮食、肉类、食用油价格的上涨。从世界范围看,预计到2030年太阳能发电也只达到世界电力供应的10%,而全球已探明的石油、天然气和煤炭储量将分别在今后40、60和100年左右耗尽。因此,在“碳素燃料文明时代”向“太阳能文明时代”过渡的未来几十年里,“低碳经济”、“低碳生活”的重要含义之一,就是节约化石能源的消耗,为新能源的普及利用提供时间保障。特别从中国能源结构看,低碳意味节能,低碳经济就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

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有两个:一个是来自国际社会施加的巨大压力,要求中国承诺温室气体减少排放的义务;二是在中国的工业化进程中,起主导作用的重化工产业不可避免的要大量消耗能源和资源。

一、能源的供给和安全成为制约中国工业化的主要

因素

1.中国工业化进程的主导是重化工产业

中国正处于工业化进程的中期阶段。工业化的主要特征是快速的城市化、基础实施建设以及产业结构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的转化。从发展速度上来看,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一直超过世界平均水平,并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趋势。2003年,中国人均GDP首次突破1000美元。用这一指标来衡量,中国已经从一个农业国进入了快速工业化阶段。国内外专家学者普遍认为未来20年中国经济年均增长率达到7~8%是比较客观和实际的。中国国民经济增长具有内在的高增长的动力和压力。从发展规模上看,巨大而继续增长的人口意味着,中国在实现工业化过程中所需要的材料生产和消费比其他经济体都要大。

2.中国的环境压力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重化工工业化特征相当明显。近年来,我国工业占GDP的比重出现了比较大幅度的增长,2000年超过了50%。2000年共工业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超过了60%,2003年达到63.5%,增长势头迅猛。电力、钢铁、机械设备、汽车、造船、化工、电子、建材等工业成为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重化工产业具有资源消耗高、污染排放强度大的基本特征。与发达国家的工业化过程不同,发达国家工业化百年来分阶段出现、分阶段来解决的环境问题,在我国改革开放以为短短30年的发展中集中体现和爆发出来,呈现明显的“复合型”、“压缩型”特征。中国生态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已经不仅仅在于排污总量的增加、生态破坏范围的扩大和资源供需矛盾的严峻,而是资源、环境问题之间以及同社会经济发展之间互相影响,已经危及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现有的研究足以表明:中国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带来的经济损失是相当巨大的,按不完全的保守估计,就相当于GDP的7%~20%。由于中国面临着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艰巨发展任务,未来的发展必然面临巨大的环境压力,而且这种压力将会越来越大。

二、低碳发展是低碳经济的发展方向

所谓低碳发展是指在保证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和可持续发展的条件下最大限度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低碳发展,重点是低碳,目的是发展,是一种更具有竞争力、更可持续的发展。低碳约束将制约经济发展方向的选择,决定经济社会向低温室气体排放的方向演化发展。在保持现有技术水平和经济发展模式不变的情况下,碳排放的总量约束会限制经济发展的速度;而在保持现有经济发展速度和质量不变甚至更优的条件下,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提高能源效率,改善能源结构,增强技术创新能力等措施可以实现碳排放总量和单位排放量的减少。由此而知,为了实现温室气体排放降低和经济规模持续增长的双重目标,我国需要重新审视现有发展模式,重新选择更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而低碳经济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首选,低碳发展是低碳经济的发展方向。当然,要实现低碳发展,关键是技术创新。

中国的低碳经济之路任重而道远,但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一定可以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低碳发展之路。实现经济与环境,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为构建和谐世界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中国科学院能源战略研究组.中国能源可持续发展战略专题研究

[2]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2004年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

[3]齐建国: 中国经济长期发展趋势与环境分析

第7篇

关键词:低碳经济;实施路径;技术创新;政策工具

中图分类号:F124.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1-0191-02

一、低碳经济模式内涵与特点

“低碳经济”这一理念始于气候变化和能源安全的考虑。随着实践的进展,低碳经济的内涵不断得到拓展,人们从不同的角度提出对低碳经济的理解。目前大多数学者认同低碳经济是一种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为主要特征,以较少的温室气体排放获得较大产出的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从经济形态上讲,简单来说,低碳经济是低碳发展、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生活等一类经济形态的总称。低碳经济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本特征,以应对碳基能源对于气候变暖影响为基本要求,以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基本目的。低碳经济的实质在于提升能效技术、节能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和温室气体减排技术,促进产品的低碳开发和维持全球的生态平衡。这是从高碳能源时代向低碳能源时代演化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1]。

二、技术创新视角下发展低碳经济的路径探讨

“科技将决定能源未来、科技将创造未来能源”。从科技角度讲,我们在重新认识自然资源价值的基础上,要重视资源生产率革命,一方面依托现有最佳实用技术,推动产业升级,实现技术进步与效率改善:另一方面在循环经济、低碳经济领域寻求技术突破,以更大限度提高资源生产率。只有将资源生产率置于技术发展的中心地位,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消耗,才有可能减少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真正实现科学发展[2]。

从技术超越的角度来实现低碳经济,简单来说就是开发新技术减少污染物排放,合理利用资源和能源,更多地回收废物和产品,并以环境可接受的方式处置残余的废弃物。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技术:

1.替代、再利用或减量化技术。所谓替代技术就是指开发新资源、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替代原来所用的资源、材料、工艺和产品,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轻生产过程中环境压力的技术;再利用技术就是延长原料或产品使用周期,通过反复使用来减少资源消耗的技术;减量化技术指在用较少的物质和能源消耗来达到既定的生产目的,在源头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的技术。

2.资源化或能源化技术。资源化技术就是通过对重要元素的循环代谢分析,将在生产消费中产生的废弃物变为有用的资源或产品的技术;能源化技术可分为常规能源利用技术和新能源利用技术。新能源利用技术有太阳能、核能、地热能、氢能、风能利用新技术等,常规能源利用技术即开发节能新技术。

3.制造、建筑、生物、化学和材料领域开发绿色或节能技术。例如,开发“绿色再制造技术”,既通过对报废产品进行修复、改装、改进或改型以及回收利用等一系列技术措施或工程活动,使其保持、恢复可用状态或加以重新利用;开发“节能、环保建筑技术”,即控制建筑物的体型系数节能设计技术,采用各种高效保温的节能技术,加强冷桥部位的保温构造设计,设置“温度阻尼区”技术等;开发“生物炼制技术”,即用生物质来生产能源和各种化工产品与生物材料、生物质制氢技术。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以生物质为原料利用热物理化学方法制取氢气,另一类是利用生物转化途径转换制氢,生物质能转换技术。生物质能源是一种可持续利用的清洁能源;实行“绿色化学技术”,绿色化学技术中最理想的是采用“原子经济”反应,即原料分子中的每一原子都转化成产品,不产生任何废物和副产物,实现废物的“零排放”;新材料技术被誉为“高技术的基础”,是介于基础科技与应用科技之间的应用性基础技术。

4.绿色消费技术。绿色消费技术主要是指在生活消费领域中,对公众性资源进行综合循环利用的技术,对生活垃圾进行合理的分类、处置及再利用,尽可能不造成或减少环境污染的技术。

中国还应重点瞄准低碳能源和低碳能源技术,积极开展研究开发和示范工作,以期在低碳经济上占领技术制高点。低碳技术广泛涉及石油、化工等多个领域,包括煤的清洁高效利用、油气资源和煤层气的高附加值转化、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开发、传统技术的节能改造、碳捕获与埋存技术等[3]。

三、发展低碳经济的理论阐释与政策工具设想

现有的产业经济学目前产业经济学中关于低碳经济的政策工具有以下五类,下面做简单探讨。

1.基于市场失灵理论的低碳政策工具。传统的市场失灵理论认为,垄断、外部性和信息不对称的存在,使得市场难以完全解决资源配置的效率问题,充分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大化,从而出现市场失灵。为了实现资源配置效率的帕累托最优,就必须借助政府干预来完成。现代市场失灵理论认为,市场不能解决的社会公平和经济稳定问题也需要政府出面化解。政府干预经济领域的扩大,既说明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也对政府管理效率有了较高的要求。经济学理论以外部性和公共品性质来解释能源环境领域的市场失灵,经常采用的是政府管制、税收、补贴、碳基金等手段。政府管制就是政府通过制定严格的产品能耗效率标准逐步淘汰现存的高碳产品,并对进口贸易商品确定并认定其能耗标准;碳排放税就是政府针对二氧化碳排放所征收的税种;碳税通过对燃煤和石油下游的汽油、航空燃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产品,按其碳含量的比例征税来实现减少化石燃料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是目前普遍看好的政策工具之一,有望成为撬动经济增长模式转向低碳经济的杠杆;补贴又称为“反税收”工具,其作用与税收的负激励作用相反,是起到正向激励的效用,诸如对新能源技术研发给予补贴等等;碳基金就是通过设立基金来促进碳排放和促使开发商采用低碳技术,例如中国目前设立了清洁发展机制基金(政府基金)和中国绿色碳基金(民间基金),以支持低碳发展的资金需要[4]。

2.基于产权理论的低碳经济政策工具。这一观点认为,在处理外部性问题时,市场失灵与产权紧密相连,效果最优化的实现依赖产权的分配与界定。碳交易是为促进全球温室气体减排、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所采用的市场交易机制。碳排放权交易制度作为市场经济体制下最有效率的污染控制手段已在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采用。

3.基于信息不对称、委托―理论的低碳经济政策工具。是指为了克服能源节约与碳减排方面的信息不对称和复杂的委托―问题,依据激励相容机制理论设计的政策工具,包括自愿协议、标签计划等具体措施,用以激励厂商和消费者主动减少“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自愿协议主要指发达国家一些社会责任意识比较强烈的企业,通过自愿承诺减少碳排放或采用清洁生产技术,以实现减少政府管制的目的。标签计划、ISO14000认证等均属于激励信息公开的政策工具。企业通过这些认证能够在社会上树立起自身“碳中性”和“碳生态足迹为零”的良好“低碳”形象。

4.基于不确定性理论的低碳政策工具。凯恩斯将不确定性牢牢地置于经济各阶段的中心,并指出“不确定性的预期”在消费、投资及货币政策三大规律中起着决定作用。在低碳经济政策工具研究上,对于不确定性碳排放和企业责任测度,成为低碳政策工具的重要内容。

5.基于生态工业学理论的低碳政策工具。生态工业学通过把生态学、经济学和工业组织理论联系在一起,研究工业系统的能源物质流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低碳经济发端于生态经济,将范围从生产延伸到消费领域,以源头预防和全过程管理替代末端治理的模式。这类政策工具主要倡导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在国外发达国家生态工业园区,已经成为能源环境和发展政策的关注焦点。2009年5月,科技部社发司、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组织成立了低碳科技示范专家组,提出了《低碳经济科技示范区工作方案》。据此方案,科技部将选择不同类型的城市、社区、行业进行试点和示范,建设低碳经济科技示范区。在示范区开展技术推动和完善推广,通过可复制的模式探索,最终实现整个社会的低碳发展[5]。

实现低碳经济,还包括一些开展“应对气候变化法”的立法可行性研究,在相关法规修订过程中,增加应对气候变化的有关条款,逐步建立起应对气候变化的法规体系。

总的来说,通过技术创新手段是应对气候变化、实现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的根本途径。要求通过气候变化国际合作的新机制,引进、消化、吸收先进适用的低碳技术,参与制定行业能效与碳强度的国际标准、标杆,使中国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的低碳技术、设备和产品达到国际先进乃至领先水平。要求按照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原则,研究提出中国低碳发展的技术路线图,促进高能效、低碳排放的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逐步建立节能和能效、洁净煤和清洁能源、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以及自然碳汇等多元化的低碳技术体系;加快对燃煤高效发电技术、CO2捕获与封存,高性能电力存储,超高效热力泵,氢的生成、运输和存储等技术研发,形成技术储备,为低碳转型和增长方式转变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从政府政策规制上讲,采用经济、立法和行政等政策手段是实现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长效机制。近期将提高能源效率放在优先地位;进一步实施计划生育、节能减排、植树造林、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等政策以及实现碳税、碳金融等手段;中远期(如2030年)利用价格、排放权交易、自愿协议、能源服务公司等经济手段,形成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1]UK Energy Paper.Our Energy Future - Creating a Low Carbon Economy,Feb,2003.

[2]付允,等.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3):15-20.

[3]庄贵阳.低碳经济: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的发展之路[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6.

第8篇

关键词:生态设计;低碳建筑;生态原理

一、生态环境与怎样低碳建筑探讨

据有关资料介绍,目前碳排放主体是排放在大气中的碳源——二氧化碳,那么对碳吸收的有两个方面:①主要是森林吸收并储存二氧化碳的量,②是贝藻碳汇,还有土壤固碳、海洋固碳,碳截存等方法。

生态位原理可以从三个方面理解:第一,根据生态位原理,所有的生态元均具有相应的生态位,在空间、时间和循环链维度上找准适宜生态位,有空位要抢占,有偏位要挤占。第二,要避免生态位重叠,一旦出现重叠必会引起竞争,因此,必须依照生态位分离原理来解决。生态位分离会导致共生,共生才能促进系统的稳定发展。第三,要合理利用现实生态位,挖掘潜在生态位。低碳建筑和绿色建筑相比,在内涵和目标上基本一致,只是侧重点不同。绿色建筑侧重强调减少污染排放,低碳建筑侧重减少碳排放,它更切合节能减排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主题。因此,我们也可以把用低碳技术策略打造的绿色建筑称为低碳型绿色建筑。

二、环保建筑、降低碳排放量迫在眉急

据统计,全世界39.2%的能源消耗来源于建筑物生产原料的能耗。我国建筑能耗约占全社会总能耗的30%左右,58.5%来源于建筑物维持功能上。目前,我国建筑相关能耗占全社会比重较大,每建造一平方米的房屋,约释放出约0.8吨碳。我国既有建筑拆除率占新建筑面积的40%左右,欧洲建筑的平均使用周期近百年,我国建筑平均使用周期较短,由于建筑平均使用周期短,增加了建筑物拆除、建造的碳排放量。在新建筑中,高能耗建材、高能耗建筑较为普遍,随着中国城市化的进展,将导致建筑能耗的持续上升。

(一)将“低碳”提上议程。2009年,我国在哥本哈根国际气候峰会上确定的目标是:到2020年,全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当低碳减排正式成为国家责任时,作为中国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中重要支柱的建筑产业,必须正视产业的现状。最近,国家发改委下发了《关于开展低碳省和低碳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选择5个省和8个市开展低碳省和低碳城市试点工作。《通知》要求试点省和试点城市研究制订“十二五”低碳产业发展规划;出台支持低碳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加快建立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建立温室气体排放数据统计和管理体系;积极倡导低碳生活方式。这足以说明我国已经将“低碳”提到到了重要的议程。

(二)加速低碳相关法规政策的出台。当务之急,要健全完善低碳特征工程建设标准。完善低碳特征标准体系,制订低碳特征标准体系发展规划。加强基础性标准研究工作。建立低碳建筑标准研究机构,开展基础性标准研制工作。编制《低碳生态城市发展的标准体系》和低碳建筑的基础标准、设计标准、技术标准、产品标准、工程标准、运行标准、管理标准、检测标准、能耗标准、新能源利用标准等。

(三)借鉴国外低碳发展的模式。与发达国家工程建设标准接轨,建立低碳建筑技术、产品认证机制,加强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强制性标准的实施与监督,保证建筑使用周期的合理性。在国外,建筑施工领域对建筑垃圾的处理,有一些好的做法。比如实行“建筑垃圾源头削减策略”,它是通过科学管理和有效的控制措施将其减量化,对于产生的建筑垃圾采用科学手段,使其具有再生资源的功能。荷兰将建筑废物循环再利用的重要副产品是筛砂,目前已有70%的建筑废物可以被循环再利用,他们制订了一系列法规,建立限制废物的不合理处理,强制再循环运行的质量控制制度。节能省地型住宅、绿色建筑、生态建筑、智能建筑、宜居城市、花园城市、人文城市、魅力城市、最具竞争力城市等发展理念,无不贯穿着“低碳”的思想。加强工程建设标准化制度建设,完善低碳特征工程建设标准,降低碳排放量势在必行。

三、建筑物生态化管理

建筑生态化有三个基本特征:

第一,能为人类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包括健康宜人的温度、湿度,清洁的空气,良好的光环境、声环境以及灵活开敞的空间。

第二,在自然资源的利用上,重复利用可利用材料,主要指节约土地,在能源与材料的选择上,坚持减少使用、重复使用、循环使用和用可再生资源替代不可再生资源的原则。

第三,对环境的影响要最小,主要指减少碳排放,妥善处理有害废弃物,减少光污染、声污染和空气污染。建筑生态化对建筑的要求不仅仅是建筑的使用过程,而是建筑的整个使用周期。

(一)生态技术和生态建筑。生态技术是利用生态学的原理,从整体出发考虑问题,注意整个系统的优化,综合利用资源和能源,减少浪费和损耗,以较小的消耗获得较高的目标,从而获得资源和能源的合理利用,促进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从北京大兴义和庄的“新能源村”建设,到国外运用生态技术建造的各种形式的生态建筑,生态建筑的发展从理论上、技术上以及建筑设计的实践上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生态建筑是指根据当地自然生态环境,运用生态学、建筑技术科学的原理,采用现代科学手段,合理地安排并组织建筑与其它领域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使其与环境之间成为一个有机组合体的建筑物。

(二)发展生态建筑的社会条件。虽然生态建筑才刚刚起步,但它的发展有着深厚的社会认识的转变奠定了当今发展生态建筑的社会思想基础。从“以人为本”到“以环境为中心”的社会思想认识的转变奠定了当今发展生态建筑的社会思想基础。我国也在尝试建设花园城市、生态城市,这标志着延续200年的“以人为本”的现代化模式向“以环境为中心”可持续发展模式的过渡,从而使发展生态建筑具有了广泛的社会思想基础。共同的社会生活理想是世界各国发展生态建筑的社会道德基础。这就是将即时利益和整个人类的长远利益结合起来,公正合理地与他人分享地球的有限资源。

第9篇

【摘要】 本文分析了人类建筑活动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阐明了树立生态价值观的必要性,应用生态共生原理,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共生建筑的基本要求和设计要点。

【关键词】 生态原理,低碳建筑,生态设计

【 abstract 】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nstruction activities of human natur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influence, illustrates the necessity of ecological values set, the application of the principle of ecological coexistence, and put forward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basic requirements of building environment coexistence and key points of the design.

【 key words 】 ecological principle, low carbon building, ecological design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全球气候变化的形势对建筑领域节能减排的意义尤为重大。建设低碳生态城市、低碳生态社区,已经成为全球应对挑战的主要策略。如何降低碳排放量,至关重要。 1降低碳排放量势在必行 据统计,全世界40%的能源消耗来源于建筑物的能耗。我国建筑能耗约占全社会总能耗的28%。城市里的碳排放,60%来源于建筑物维持功能上。目前,我国建筑相关能耗占全社会比重较大,每建造一平方米的房屋,约释放出0.8吨碳。我国既有建筑拆除率占新建筑面积的35%左右,欧洲建筑的平均使用周期近百年,我国建筑平均使用周期较短,由于建筑平均使用周期短,增加了建筑物拆除、建造的碳排放量。在新建筑中,高能耗建材、高能耗建筑较为普遍,随着中国城市化的进展,将导致建筑能耗的持续上升。 1.1降低碳排放的奋斗目标。2009年,我国在哥本哈根国际气候峰会上确定的目标是:到2020年,全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当低碳减排正式成为国家责任时,作为中国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中重要支柱的建筑产业,必须正视产业的现状。最近,国家发改委下发了《关于开展低碳省和低碳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选择5个省和8个市开展低碳省和低碳城市试点工作。《通知》要求试点省和试点城市研究制订“十二五”低碳产业发展规划;出台支持低碳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加快建立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建立温室气体排放数据统计和管理体系;积极倡导低碳生活方式。这足以说明我国已经将“低碳”提到到了重要的议程。 1.2加速低碳相关法规政策的出台。当务之急,要健全完善低碳特征工程建设标准。完善低碳特征标准体系,制订低碳特征标准体系发展规划。加强基础性标准研究工作。建立低碳建筑标准研究机构,开展基础性标准研制工作。

1.3借鉴国外低碳发展的模式。与发达国家工程建设标准接轨,建立低碳建筑技术、产品认证机制,加强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强制性标准的实施与监督,保证建筑使用周期的合理性。在国外,建筑施工领域对建筑垃圾的处理,有一些好的做法。比如实行“建筑垃圾源头削减策略”,它是通过科学管理和有效的控制措施将其减量化,对于产生的建筑垃圾采用科学手段,使其具有再生资源的功能。荷兰将建筑废物循环再利用的重要副产品是筛砂,目前已有70%的建筑废物可以被循环再利用,他们制订了一系列法规,建立限制废物的不合理处理,强制再循环运行的质量控制制度。节能省地型住宅、绿色建筑、生态建筑、智能建筑、宜居城市、花园城市、人文城市、魅力城市、最具竞争力城市等发展理念,无不贯穿着“低碳”的思想。加强工程建设标准化制度建设,完善低碳特征工程建设标准,降低碳排放量势在必行。 2生态位原理与低碳建筑探索 据有关资料介绍,目前碳排放主体是排放在大气中的碳源、二氧化碳,对碳进行吸收有两个方面:一是林木碳汇,它主要是指森林吸收并储存二氧化碳的量,二是贝藻碳汇,还有土壤固碳、海洋固碳,碳截存等方法。 生态位原理可以从三个方面理解:第一,根据生态位原理,所有的生态元均具有相应的生态位,在空间、时间和循环链维度上找准适宜生态位,有空位要抢占,有偏位要挤占。第二,要避免生态位重叠,一旦出现重叠必会引起竞争,因此,必须依照生态位分离原理来解决。生态位分离会导致共生,共生才能促进系统的稳定发展。第三,要合理利用现实生态位,挖掘潜在生态位。绿色建筑侧重强调减少污染排放,低碳建筑侧重减少碳排放,它更切合节能减排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主题。因此,我们也可以把用低碳技术策略打造的绿色建筑称为低碳型绿色建筑。

3建筑生态化 建筑生态化有三个基本特征:第一,能为人类提供宜人的室内空间环境,包括健康宜人的温度、湿度,清洁的空气,良好的光环境、声环境以及灵活开敞的空间。第二,在自然资源的利用上,对环境的索取要小,主要指节约土地,在能源与材料的选择上,坚持减少使用、重复使用、循环使用和用可再生资源替代不可再生资源的原则。第三,对环境的影响要最小,主要指减少碳排放,妥善处理有害废弃物,减少光污染、声污染和空气污染。建筑生态化对建筑的要求不仅仅是建筑的使用过程,而是建筑的整个使用周期。 3.1生态技术和生态建筑。生态技术是利用生态学的原理,从整体出发考虑问题,注意整个系统的优化,综合利用资源和能源,减少浪费和损耗,以较小的消耗获得较高的目标,从而获得资源和能源的合理利用,促进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从北京大兴义和庄的“新能源村”建设,到国外运用生态技术建造的各种形式的生态建筑,生态建筑的发展从理论上、技术上以及建筑设计的实践上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3.2发展生态建筑的社会条件。虽然生态建筑才刚刚起步,但它的发展有着深厚的社会认识的转变奠定了当今发展生态建筑的社会思想基础。从“以人为本”到“以环境为中心”的社会思想认识的转变奠定了当今发展生态建筑的社会思想基础。我国也在尝试建设花园城市、生态城市,这标志着延续200年的“以人为本”的现代化模式向“以环境为中心”可持续发展模式的过渡,从而使发展生态建筑具有了广泛的社会思想基础。共同的社会生活理想是世界各国发展生态建筑的社会道德基础。这就是将即时利益和整个人类的长远利益结合起来,公正合理地与他人分享地球的有限资源。 3.3生态建筑的发展动向。目前,生态建筑在各地方发展都处于起步阶段。西欧和北欧是发展较好的地区,近年来,在日本和新加坡均有现代意义的生态建筑建成。目前,各国建筑师都在潜心研究生态建筑的技术和设计方法。从建筑设计上看,首先是将建筑融入自然,把建筑纳入与环境相通的循环体系,从而更经济有效地使用资源,其次是将自然引入建筑,运用高科技知识,促进生态化,人工环境自然化。在现代都市中引入自然,再现自然,运用生态技术,将植物、水体等自然景观引入建筑内部。 总之,生态建筑代表了二十一世纪的发展方向,从全球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来看,提倡各种建筑生态技术的应用,发展低碳绿色生态建筑,有助于推动全球生存品质的改善。对于发展中国家,加大低碳绿色生态建筑的研究,推进建筑的生态化,无论从环境的角度、能源的角度或是可持续的角度都将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10篇

关键词:低碳经济 风险投资 分析 预测

一、引言

“低碳产业”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产业。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低碳经济”、“低碳技术”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低碳技术涉及电力、交通、建筑、冶金、化工、石化等部门以及可再生能源及新能源、煤的清洁高效利用、油气资源和煤层气的勘探开发、二氧化碳捕获与埋存等。正是因为“低碳产业”的可持续性优势,走向低碳化时代是大势所趋。一直以来,人类对碳基能源的依赖,导致CO2排放过度,带来温室效应,对全球环境、经济,乃至人类社会都产生巨大影响,严重危及人类生存,这比经济危机更为可怕。解决世界气候和环境问题,低碳化是一条根本途径,也是人类发展的必由之路。2007年12月3日,在印尼巴厘岛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为全球进一步迈向低碳经济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继此之后,“低碳产业”在世界范围内开始普及,低碳行业的公司企业也像雨后春笋般涌现,不少投资者见其发展迅猛频频将手中的资金投向该行业,其中不乏大型的机构投资者。

二、低碳经济模式研究文献综述

在《低碳经济的若干思考》一文中作者阐释了低碳经济的内涵和发展的必要性、可能性以及发展势态。并指出近年来我国在调整经济结构、发展循环经济、节约能源、提高能效、淘汰落后产能、发展可再生能源上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在对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确实进行预测和分析后,作者提出了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相关措施。

什么是低碳经济,为什么要发展低碳经济,我国发展低碳经济条件如何,怎样发展低碳经济。《低碳经济研究综述》一文就中国如何既遵循经济社会发展与气候保护的一般规律,顺应发展低碳经济的潮流和趋势,同时立足于中国的基本国情和国家利益,寻求长期和短期利益的均衡的角度对中国发展低碳经济进行了分析,旨在引导中国低碳经济迈入科学发展的轨道。

同样是对低碳经济的研究,《低碳经济与环境金融创新》一文跳出了低碳经济本身,将低碳经济与环境金融联系起来,从环境金融的角度,总结了国内外研究与实践经验,探讨了环境金融创新的各种途径,并针对我国实际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作者就低碳经济的背景下如何实现环境金融的创新提出了一些见解,对低碳经济和环境金融的相互促进做出了贡献。

在《中国的低碳经济选择和碳金融发展问题研究》一文中,作者提出低碳经济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面对低碳经济时代的要求,我国必须尽快构建与低碳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碳金融体系,包括金融市场体系,碳金融组织服务体系和碳金融政策支持体系几大方面。作者支持目前中国碳金融的发展只能说是初露萌芽,发展相对滞后并存在诸多问题。

对低碳经济的相关文献进行研究和综述后,低碳经济的发展是大势所趋,但如何科学地发展低碳经济,如何将低碳经济同其他行业合理的结合,如何引导投资者正确地投资于低碳行业,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研究的是低碳行业的风险投资,通过对目前低碳行业风险投资的分析及预测,希望能科学地引导低碳行业的发展。

三、低碳经济模式下的风险投资现状分析

“低碳经济”提出的大背景,是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严峻挑战。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能源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及其诱因不断地为人们所认识,不止是烟雾、光化学烟雾和酸雨等的危害,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也已被确认为不争的事实。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是国际社会应对人类大量消耗化学能源、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引起全球气候灾害性变化而提出的能源品种转换新概念,实质是解决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低碳经济定义的延伸还含有降低重化工业比重,提高现代服务业权重的产业结构调整

转贴于 升级的内容;其宗旨是发展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本特征的经济,降低经济发展对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影响,实现经济活动中人为排放二氧化碳与自然界吸收二氧化碳的动态平衡,维持地球生物圈的碳元素平衡,减缓气候变暖的进程,保护臭氧层不致蚀缺。广义的低碳技术除包括对核、水、风、太阳能的开发利用之外,还涵盖生物质能、煤的清洁高效利用、油气资源和煤层气的勘探开发、二氧化碳捕获与埋存等领域开发的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新技术,它涉及电力、交通、建筑、冶金、化工、石化、汽车等多个产业部门。

当前世界面临的一个最大的环境问题就是全球气候变暖,而其原因正是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现在人们已充分认识到这个问题,并且已开始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进程。工业正是二氧化碳排放的一个重要来源。而想要减少工业排放二氧化碳,发展低碳行业无疑是一种解决之道。低碳行业泛指任何以低碳排放或者致力于减少碳排放为特征的行业,如可再生能源发电、核能、能源管理、水处理和垃圾处理企业。这个行业是符合保护自然的规律的,因此具有很光明的前途。在2009年的金融危机中,低碳行业产值不降反升,表明这个行业正是一个很有潜力的行业。

哥本哈根会议虽然未能达成成果,但低碳环保风潮已经在风投之间劲吹。正如前面对低碳行业的分析,低碳经济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主要特征,以此为中心衍生出较多的投资主线,主要包括:节能、减排、清洁能源领域。中国现在很多新的产业都跟这些领域有关。而事实上,越来越多的企业也将发展方向往这些领域方面靠拢。经历了金融危机后的风险投资再度热了起来;而比风投更热的,则是低碳经济。根据中国风险投资研究院(CVCRI)对556家风投机构的调查显示,2009年VC对能源环保领域共投资了35亿元;VC投资的项目中,每10元钱中就有1.1元投向了能源环保领域。在很多的风投机构看来,节能环保、新能源等既属于产业政策扶植范畴、又对经济周期不敏感,这种低碳行业特殊的特性也是迎来风投广泛关注的原因。

历时3个月、访问了556家风险投资机构后,民建中央下属的中国风险投资研究院(CVCRI)得出结论:2009年中国VC/PE市场募资、投资规模均逐步回升,迎来了复苏和发展。CVCRI指出,由于经济的复苏和创业板的推出,2009年下半年的投资热情增加。上半年投资案例数为229个,占总案例数的38.10%,投资总额为120亿元,占全年投资总额的40.43%;而下半年的投资案例数为372个,明显高于上半年,投资金额也占到了全年投资总额的59.57%。另一个可以观察到的现象便是低碳能源环保行业的崛起。据CVCRI数据,2009年风投对能源环保的投资项目数为99项,总金额为34.99亿元;仅次于狭义IT行业的135项和43.29亿元,成为继传统行业、狭义IT行业之后的第三受宠行业。另外更加值得关注的就是556家风投机构将能源环保行业评为了最具投资价值行业。其次是医药保健和消费服务行业;而传统产业、狭义IT则甚至没有进入前十名。2009年度风险投资总额为315.34亿元。除此之外,不少风司也对低碳行业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其中中国风险投资有限公司总裁王一军表示低碳经济是大势所趋,而核心则在于节能减排和发展新能源。以我国过去走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来看,节能减排在技术、推广等领域都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而中国对石油的需求日益增长也在驱使着新能源的发展。

对于“两高六新”的公司,即具有成长性高、科技含量高、新经济、新服务、新农业、新材料、新能源和新商业模式的公司,是风投关注的重点,而这些特点也是低碳行业所具备的。基于上述对低碳行业前景的分析,对于低碳行业的风险投资无疑成为了一个热点话题。但凡是投资都存在着风险,众多的投资者在投资低碳行业之前也会对该行业的众多上市公司进行综合评估,通过行业数据和公司相关的各方面指标选出最具发展潜力和盈利能力的公司进行投资。

在对低碳行业风险投资概况进行综述之后,从投资价值的角度将低碳行业和其他行业进行比较,图2是2009年统计的最具投资价值行业分布情况,从中我们不难看出低碳能源和环保列居首位。

四、低碳经济模式下的风险投资前景预测

前面通过对低碳行业的风险投资数据和图表的分析,低碳经济模式由于其得天独厚的可持续发展潜力受到了投资者们的青睐。风险投资是众多投资方式的一种,风险投资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权益投资,投资者们为了获得公司上市和退出时的高额收益,还要为初创期的公司提供技术支持。前面说到了低碳经济模式的可持续性发展优势,这一点是风险投资决策时的一个主要决策因素。所以,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将会有越来越多的风险投资者涉足低碳领域,既促进了低碳行业的高速发展和繁荣,同时也为风险投资者提供了一片全新的投资领域。由于低碳经济是一种绿色经济,不仅促进了经济的高速发展,同时也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做出了贡献,所以,在今后几年中政府必将会持续出台相关政策推动低碳经济在我国的发展,这些政策也将为投资者的资金进入低碳领域敞开了大门。综上所述,在未来几年里,风险投资与低碳经济模式的结合将是投资领域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基金项目: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08EYA002)]

参考文献:

1.冯之浚,周荣,张倩.低碳经济的若干思考[J].中国软科学,2009(12)

2.王仕军.低碳经济研究综述[J].开放导报,2009(5)

3.任卫峰.低碳经济与环境金融创新[J].上海经济研究,2008(3)

4.王遥,刘倩.中国的低碳经济选择和碳金融发展问题研究[J].投资研究,2010(2)

第11篇

摘 要:近些年,随着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政府明确提出将低碳经济的发展作为国家战略,一时间低碳经济下的绿色会计的研究成为学术界的探究热点。论文在综述了国内外研究文献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低碳经济下绿色会计的发展现状,发现其在我国发展中存在的诸如绿色会计理念并未确立、绿色会计体系不成熟、绿色会计发展的监管不足、专业绿色会计人才匮乏等问题以及形成的原因,并针对这些问题和原因提出有意义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低碳经济;绿色会计;利益相关者

一、引言

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世界经济进入高速发展阶段,低碳经济主题跃然成为学术界探究热点,中国政府在2009年年底召开的哥本哈根会议中明确提出将低碳经济的发展作为国家长期战略,并严格制定了二氧化碳排放的约束性指标,将低碳经济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可见,低碳经济的发展势在必行,中国经济进入低碳经济时代。

在中国,绿色会计的发展是受到多种因素影响的,它涉及了情况十分复杂的各个方面。绿色会计并不仅仅是会计行业的问题,也是针对现阶段的主要社会、环境问题应运而生的主要内容,它是以政府和企业合作为前提,需要政府对其进行大量推广活动,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做好环境保护,节约能源,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二、文献回顾

发达国家对于绿色会计(早期称为环境会计)的定义研究起步很早。英国学者比蒙斯(1971)在期刊《会计学月刊》上就发表了论文论述了污染的社会成本转换的研究。而在1973年,马林讨论了污染的会计问题,这是两篇开启绿色会计研究的文献。Stewart Jones(2008)最早提出了“碳会计”这一全新的定义,他定义了碳排放会计,认为碳排放会计是将碳排放及其排放权交易和相关鉴证等的会计问题的统称。Alan Mann(2012)认为将碳成本与实际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量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成功应对全球气温升高造成的威胁。

20世纪90年代,中国的会计从业者开始对绿色会计展开了研究与讨论,但遗憾的是由于环保意识欠缺,导致整个社会对其关注度很低。中国的绿色会计理论是从介绍发达国家绿色会计的研究情况为起步点。在绿色会计的袁增申(2011)教授在他的研究中强调绿色会计是一门具有传统会计特征,更兼有可持续发展观的哲学特点的综合科学。

三、低碳经济与绿色会计

低碳经济顾名思义就是要将“低碳”和“经济”归集于一体,它是现代社会在应对环境日益恶劣的情况,实现经济社会健康有序发展的一种全新模式。低碳经济具有能耗低、碳排放低、污染程度低等三大基本特征,其核心在于两大技术分别是能源技术和节能减排技术。

绿色会计又可以称为环境会计,最早起源于二十世纪初的西方国家。传统会计将能源和原材料等归入了成本,但并没有将环境成本核算到其中。绿色会计与传统会计不同,它运用了绿色理念对传统会计理论体系进行进一步整合,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的独立的核算与控制的综合管理。

绿色会计是低碳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目前来看绿色会计的提出,是因为机器化大生产对自然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全球气温升高、社会经济发展遭到环境的威胁的背景下而造成的,绿色会计的提出是为了跳出传统会计的局限性,为经济模式的转变服务,坚持走社会主义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也就是为了实现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必然要求绿色会计体系的健全。

四、低碳经济下的绿色会计的发展现状及问题

绿色会计对于低碳经济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且绿色会计对于当今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实现以及环境污染的现状的改善也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由于绿色会计牵涉到一系列的复杂问题,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会遇到许多困境。

绿色会计的体系还没有完全成型。我国的低碳经济发展还处于初级水平,所以还有许多环保的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需要建立和完善。绿色会计体系需要较长时间的理论构建和反复实践证明才能够完整地建立起来,在这段体系构建的时期内必然会存在一定程度的绿色会计事务的混乱。

绿色会计的法律法规不够健全,存在诸多漏洞。环境污染长期得不到解决,与政府的监管力度密切相关,绿色会计制度的发展也缺乏相应的监督,导致了发展的不完善。因此,要提高我国的绿色会计发展水平,需要政府、社会以及企业自身的广泛参与,对绿色会计的实施过程进行监督。

企业对于绿色会计的了解不够深入,在目前的外部环境下也不够重视绿色会计相关人才的储备,所以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方法不合理以及操作不规范等问题。但是,由于发展的时间较短,我国的绿色会计理念提出的时间不是很长,在企业内还没有完全确立,绿色会计的体系还不够完善,其概念也还没有被人民群众广泛地熟知。

五、政策建议

(一)强化利益相关者绿色会计意识

对于企业来说,由于其经营活动具有外部性,尤其是有些制造型企业的生产过程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废气,排放到环境中会产生污染,产生负的外部性。绿色会计制度的实施通过影响企业的成本对企业的经营决策产生影响,管理者在做出决策时就必须要将环境因素考虑在内,从而在源头上达到治理环境污染的目的。对于公众来说,要提高他们的绿色会计意识,可以通过媒体的宣传来达到效果,例如在电视上投放公益广告,在网络上积极宣扬环保小措施,以达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二)健全会计准则,完善绿色会计体系

要保证我国低碳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完善绿色会计体系就是实现这种发展的基础。积极引导企业实施绿色会计制度,制定一系列的优惠政策来鼓励企业的会计制度改革,根据研究出来的绿色会计理论框架,补充具体的绿色会计实施制度,满足市场和社会的需要,积极实施绿色会计核算制度对促进企业建立科学完善的绿色会计体制有巨大的作用。

(三)加强利益相关者监督力度

加强对于绿色会计实施过程的监管,需要针对各个阶段的不同情况分别进行,不能够一刀切,以免对企业造成不良的影响。企业每年独立编制环境报告书,对绿色费用和收益、资源资产和折耗等表内信息,以及废弃物利用水平、环境规定落实情况、质量状况等表外信息进行披露,而且要结合多个专业领域的专门机构对此加以评估和审计,通过这种方式来提高绿色会计信息的披露质量。

(作者单位:湘潭大学)

参考文献:

[1] 比蒙斯(F.A.Bcams).控制污染的社会成本转换研究[J].会计学月刊,1971,(3):24-28.

[2] 马林(J.T.Marlin).污染的会计问题[J].会计学月刊,1973,(2):18-22.

第12篇

20世纪初盛行的利益法学派认为,“法律其实就是为保护特定社会上的利益,而牺牲其他利益”。我们把这种法律所保护的利益叫做法益。利益分析是法学研究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方法。那么发展低碳经济的利益是什么?这种利益有什么样的特点?只有搞清楚了这些问题,才能对我们所要保护利益进行更好的保护。

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与生活方式造成了大量的碳排放,超过了大气的碳容量进而影响气候变化异常。而低碳经济模式以碳的低排放为基本要求,尽量减少人类活动对全球气候的破坏,以达到人类与自然和平共处。可见,发展低碳经济所指向的利益是全人类的气候利益。适宜的气候可以说是一项资源,从经济学的角度,我们可以把它看作是一种公共品(publicgoods)。按照萨缪尔森定义,“公共品是指这样一类商品:将该商品的效用扩展与他人的成本为零;无法排除他人参与共享。”适宜的气候,对人类来讲是一种生存必不可少的物品。作为一项公共品,它的生产或者维持必须要有公共支出予以保障,其经营管理也必须由国家、政府等非盈利组织承担。作为倾向于追求私益的企业和个人是不可能主动承担这项责任的。

由此可知,我们要发展低碳经济以保护我们的气候环境,国家和政府在其中应该承担主要的责任。并且发展低碳经济本身是对现有模式的一种改变,这就涉及到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的取舍。国家和政府作为发展低碳经济的主要责任者,就要协调各方利益,这样低碳经济才能获得更好地发展。

二、低碳经济法律保障的相关主体

发展低碳经济关乎全人类的利益,涉及经济、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改变,其牵涉的主体众多,各主体之间的关系非常复杂。从国际范围来看,主要是国际组织与国家以及相互间的关系;从一国国内来讲就是政府与企业、个人以及相互间的关系。

(一)国际组织与国家

低碳经济的提出源于全球气候变暖,而气候问题本身就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单个国家的作用是有限的,这需要各国之间进行合作,共同来促成低碳经济的发展。但是,各国之间在发展低碳经济方面是存在着利益冲突的。

1.全球公共利益面临公共资源稀缺性与产权无主性的矛盾。人类的活动使温室气体的环境容量这一公共资源越来越稀缺。《斯特恩报告:气候变化的经济学》提出“应当把目标设定为将温室气体含量稳定在450~550ppm(百万分之一)CO2(二氧化碳当量)的范围之内,如果目标高于上述范围,就会大幅度地增加带来严重危害的风险”。如果按照2008年全球CO2浓度为380ppm计,则人类还有70~170ppm可使用的温室气体排放额度。”减少全球碳排放首先要面对的是环境经济学的一个基本问题,即全球温室气体的环境容量是无主的,正是这种所有权的缺位,才导致各国在没有外界压力时对其视而不见乃至过度使用。

2.国家利益与全球公共利益的矛盾。首先,发展中国家发展空间受到限制。以中国为例,中国目前是世界第一大发展中国家,全球第二大CO2排放国,按照发展低碳经济的要求,这样的碳排放量显然是不行的。气候变化既是环境问题,也是发展问题。CO2排放空间,说到底是国家未来的发展空间。中国所遇到的问题,也是很多发展中国家同样面临的问题。其次,发达国家对待低碳经济态度有异。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的能源未来:创建低碳经济》指出:英国能源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到2050年,从根本上把英国变成一个低碳经济的国家;着力于发展、应用和输出先进技术,创造新的商机和就业机会;在支持世界各国经济朝着有益环境、可持续的、可靠的和有竞争性的能源市场发展方面,英国将成为欧洲乃至世界的先导。美国布什政府就以减排将“损害美国经济”为由,拒绝签署《京都议定书》,不愿在国内实施强制减排措施。而美国现任总统奥巴马则认为,应对气候变化将对经济产生积极长远影响,其着眼点在于清洁能源在创造就业方面明显拥有巨大潜力,并主张在危机过后,寻找一个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因此,在减排方面采取了积极态度。由此可见,由于各国国家利益不同,各国在对待低碳经济的态度上也各异。要在全球范围内推进低碳经济的发展,以联合国为代表的国际组织应当发挥更积极的作用,促成各国迅速达成共识。

3.国际组织的努力。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就通过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它是世界上第一个为全面控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以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给人类经济和社会带来不利影响的国际公约,也是国际社会在对付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上进行国际合作的一个基本框架。《公约》于1994年生效,据统计,目前已有191个国家批准了《公约》。1997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次缔约方大会在日本京都举行,并通过了著名的《京都议定书》,对2012年前主要发达国家减排温室气体的种类、减排时间表和额度等做出具体规定。《京都议定书》于2005年开始生效。根据这份议定书,从2008年到2012年间,主要工业发达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要在1990年基础上平均减少5.2%。目前已有170多个国家批准了这份议定书。

《联合国气候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就是国际上在低碳经济方面所达成的两个最主要的条约。由这两个国际条约所形成的一些原则和制度对促进各国发展低碳经济,平衡各国利益起到了明显的作用。《联合国气候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确立了两项核心的原则和制度。

(1)“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核心内容正是“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中的共同责任,是指每个国家都要承担起应对气候变化的义务,因为这关涉到每个国家的利益。而区别责任是指发达国家要对其历史排放和当前的高人均排放负责,它们也拥有应对气候变化的资金和技术,而发展中国家仍在以“经济和社会发展及消除贫困为首要和压倒一切的优先事项”(公约语)。《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正是因为考虑到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历史责任和当前人均排放上存在差异,才确定了“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根据这个原则,发达国家率先减排,并给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发展中国家在得到发达国家技术和资金支持下,采取措施减缓或适应气候变化。

(2)碳交易制度。按照《京都议定书》规定:到2010年,所有发达国家排放的包括二氧化碳、甲烷等在内的6种温室气体的数量,要比1990年减少5.2%。但由于发达国家的能源利用效率高,能源结构优化,新的能源技术被大量采用,因此本国进一步减排的成本高,难度较大。而发展中国家能源效率低,减排空间大,成本也低。这导致了同一减排量在不同国家之间存在着不同的成本,形成了价格差。发达国家有需求,发展中国家有供应能力,碳交易市场由此产生。清洁发展机制(CDM)、排放贸易(ET)和联合履约(JI)是《京都议定书》规定的3种碳交易机制。除此之外,全球的碳交易市场还有另外一个强制性的减排市场,也就是欧盟排放交易体系(EUETS)。这是帮助欧盟各国实现《京都议定书》所承诺减排目标的关键措施,并将在中长期持续发挥作用。

(二)政府与企业、公众个人涉及到国家内部,政府在发展低碳经济中应该发挥主导的作用。所谓的政府主导,是指政府以市场化的、财政的手段以及非市场的行政力量,通过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推动、调控和引导低碳经济的发展。在这一过程中,既要遵守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又要弥补市场经济的失灵,以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政府运用的手段主要有行政强制和行政引导两种。所谓行政强制,是指行政主体为实现行政目的,对相对人的财产、身体及自由等予以强制而采取的措施。在低碳经济法律调整机制中的行政强制,是指国家通过制定和实施低碳经济法律法规,以命令性、强制性、执行性的措施单方面干预社会经济生活,保障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行政指导是行政主体基于国家法律、政策的规定而做出的,旨在引导行政相对人自愿采取一定的作为或者不作为,以实现行政管理目的的一种非职权的行为。在发展低碳经济中,行政指导手段应更加关注行政相对人的自愿性选择和自己的意志表达,更加减少行政相对人的抵触情绪而接受行政指导,从而更加有效地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在低碳经济模式下采用行政指导手段,可以弥补相关的立法空白,推进环境无害化技术的开发与普及,对低碳经济模式下社会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进行综合平衡。

1.经济刺激企业进行改变。企业是最重要的市场主体,在发展低碳经济中企业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企业是以经济利益为其追求目标,而发展低碳经济涉及到对现有的生产技术、产业结构等变革,从短期来讲会损害企业的现有利益。因此对于企业我们应该采用经济刺激的手段来促使企业走低碳之路。低碳经济法律调整机制中的经济刺激手段是以“成本———效益”为核心,具体制度主要有收费制度、税收制度、押金制度等等。经济刺激能够使企业等市场主体根据自身利益的大小,自由、灵活地选择具体的发展模式,通过影响市场主体的决策和经济活动过程,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共赢。

2.倡导企业应该勇于承担社会责任。所谓企业的社会责任,就是指企业不能仅仅以最大限度地为股东赢利或赚钱作为自己的唯一存在目的,而应该最大限度地增进股东利益之外的其他所有社会利益。在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下,企业的社会责任主要是企业在环境保护、资源利用方面责任制度的确立和相关法律义务的负担与履行。从某种程度上讲,企业的社会责任与其赢利性特征是背道而驰的。但是从长远发展角度看,企业所承担的环境利益方面的社会责任和其赢利性又不是完全对立的,而是一种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有益补充和互动。因此,在提倡发展低碳经济发展中刺激企业的社会责任是必须的,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低碳经济法律调整机制在经济刺激企业的社会责任方面还有明显的不足。例如,激励管制工具不健全、不完善,缺乏有效的激励管制程序和监督救济措施等等。因此,可以采取以下激励工具:补贴政策、税收政策、价格政策、低息(或者贴息)贷款政策、公益基金政策等等。此外,环境责任保险、信贷担保等激励工具也是推动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工具。

(三)鼓励、引导公众广泛参与

社会公众是生态环境的受益者、使用者和受害者,对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最为了解、最为敏感。由于公众的行为既影响政府同时还影响企业,所以发展低碳经济离不开社会公众的积极参与。政府应运用各种手段和舆论传媒加强对低碳经济的社会宣传,鼓励公众改变其对环境不利的行为。比如我们现在所倡导的“绿色生活”方式,已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绿色生活、绿色消费正成为一种时尚的生活方式。在我国现阶段,鼓励、引导公众广泛参与具有重大意义。首先,政府在推动低碳经济的建设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决策失误、损害相关主体的利益等情况,而社会公众的参与有利于弥补政府的这种缺陷,为政府决策提供必要的信息和反馈,降低政府运行成本,同时有利于形成长期有效的监督机制,制约政府的权力滥用。其次,社会公众个人的参与有利于引导企业实施低碳经济战略部署,社会公众的消费观念、消费水准、消费需求能够给企业指明前行的道路。再次,公众的广泛参与能够加快低碳经济观念的宣传和落实。因此,发展低碳经济,提高低碳经济政策的实施效果,最终要落脚于公众环境意识的提高和参与能力的增强。

三、低碳经济所涉及法律领域及中国的法律现状

低碳经济是经济发展模式更是一种生活模式,它涉及到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发展低碳经济必须用法律的形式来对其进行鼓励保护,所涉及的法律法规是非常庞杂的,具体可分为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工业生产活动、人们的日常生活消费、环境保护这些领域。而在这些领域,我国相关的法律制度尚存在着诸多问题。

1.资源(矿产资源)能源领域。关于我国的资源(在这里指矿产资源)法律集中体现为《矿产资源法》以及相应的法律制度。其在现实中主要体现的问题是探矿权、采矿权有偿取得问题,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比例过低等。我国的能源立法如《节约能源法》和《可再生能源法》体现了低碳经济的要求,但是还存在能源基本法律缺位,一些能源单行立法中存在不少空白。

2.生产领域。在生产领域,与低碳经济有关的法律主要有《节约能源法》《可再生能源法》等法律,这些法律虽然规定了一些有利于低碳经济的条款,但总体上看这些法律条款数量较少,且规定较为疏漏,实践中具体落实的难度较大。在生产领域最密切的是《清洁生产促进法》,该法系统地对节约资源与能源、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率、综合利用、废物回收利用等进行了规范,但是由于现行清洁生产法等是以促进法的方式建立的,法律责任条款太少,鼓励性条款虽多却难以落实。《清洁生产促进法》的这一基本特征,大大降低了该法的实施效力和约束力。

3.消费领域。在人民的日常生活消费领域,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引导消费者进行绿色生活、绿色消费减少碳排放。我们现行法律法规中,鲜有在消费领域与低碳经济相关的专门具体规定,利用市场手段(如税费、财政信贷政策的)调控消费行为引导绿色消费基本处于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