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新媒体与社会治理专业

新媒体与社会治理专业

时间:2023-08-03 17:29:2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新媒体与社会治理专业,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新媒体与社会治理专业

第1篇

关键词:移动小屏;出镜记者报道;应用型复合型;课程群

一、四川省内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出镜记者报道课程群建设情况

2020年全国新文科建设工作会议对新文科建设作出全面部署,指出面对用人市场对知识复合、学科融合、实践能力强的新型人才的迫切需求,需进一步推动现有专业升级改造,推动专业知识体系和能力要求的更新,探索原有文科专业内涵提升、改造升级的实施路径,进一步夯实课程基础体系,积极探索育人新模式。同时,全媒体时代的到来,进一步降低了移动直播技术的门槛,逐渐形成“人人可播,想播就播,随时直播”的趋势。为此,“要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要加强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创新”。因此,研究电视大屏和移动小屏的融合,培养相应的全媒体人才,显得十分关键。对于与此相关的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来说,目前全国开设有该专业的院校共204个,其中四川地区的相关院校有15个,位列全国第三,专业发展水平较好,竞争激烈。四川省内开办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15所院校均开设有《新闻学》《新闻采访与写作》《出镜记者报道与技巧》《视频剪辑与制作》等新闻理论和新闻实务实操课程。虽然出镜记者报道能力提升课程群建设具有广泛性和普遍性,但未能集中优势,进行课程群的打造和建设,并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缺乏双师型教师对该课程进行打磨。该课程群教师新闻理论知识扎实,但普遍缺乏行业一线的实操经验,即便部分教师曾经就职于行业一线单位,但年龄普遍偏大,对于技术赋能下的实操环节有心无力。二是缺乏相关专业教材对该课程群的指导。出镜记者报道类的教材较多,但针对技术赋能的小屏传播报道的教材较少,缺乏针对性指导。三是部分院校学生人数较多,小班授课较少(25人以下),普遍存在产出作品多但重量不重质、课程打造的特色度不够等问题。四是缺乏技术支持和相应平台。技术赋能下出镜记者课程群的建设探索离不开技术和平台的支持,虽然部分院校通过校企合作建有融媒体中心,但基于技术的专业性和开机成本费用考虑,无法真正做到实操和上手,因此相应的平台更多地作为院校展示和申报成果时的支撑材料而存在,而学生相应的小屏报道和移动端的拍摄、剪辑,往往存在训练实操不到位的情况。综上,新技术的发展、同类专业的高度竞争,导致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需进一步强调课程中技术赋能的重要性,通过对出镜记者报道能力提升的课程群建设、探索和实践,打造具有高显示度的特色课程群和特色专业,同时为社会提供符合目前行业需求的全媒体人才。

二、出镜记者报道课程群的建设———以成都理工大学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为例

成都理工大学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出镜记者报道课程群自2014年探索至今,课程群开设有《即兴口语表达》《新闻采访与写作》《出镜记者报道与技巧》《视频剪辑与制作》4门实践课程,同时配有《融媒体综合实训》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夯实课程体系,持续推动教育教学内容更新。《即兴口语表达》旨在使学生达到融媒体时代播音与主持工作的实战要求,掌握广播电视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及出镜记者口语表达的基本特性和基本规律,促进学生即兴口语表达能力和水准的提高,同时紧密结合专业要求,紧跟时代步伐改进课程,通过系统讲授出镜记者现场报道相关理论,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融媒体时代现场报道的基本技巧。在巩固播音员、主持人口语表达规范化、标准化的基本要求之外,重点加强出镜记者尤其是移动小屏报道中现场报道新闻复述、现场情景描述、新闻采访、新闻短评等综合能力,力图彰显口语表达的文化底蕴、训练即兴口语表达的机智性,对学生提升移动小屏传播报道能力有重要的实际指导作用。《新闻采访与写作》重在指导学生在融媒体时代下,在小屏传播中进行策划、采访与写作,有效增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进一步提升学生移动小屏报道的采写能力。融媒体时代,H5新闻、数据新闻、基于移动小屏端的短视频新闻、VR新闻等各种崭新的新闻形态相继呈现,进一步提高了信息传播效率,为新闻传播事业的进步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也对从业者提出了新的要求。本课程力图解决融媒体新闻的策划与采写问题,使学生充分掌握融媒体新闻尤其是移动小屏新闻的报道流程。本课程学生需有新闻学的基础知识,对新闻记者的职业和道德素养有明确认知,课程重点教授新闻策划、新闻采访、新闻写作、重要新闻形态四个部分。该课程要求学生对新闻源、新闻线索的发现与选择有捕捉能力,能给出恰切的策划方案,能熟练掌握新闻采访的提问方式和类型,熟知新闻写作的结构,尤其对融媒体时代的新闻文本写作、对融媒体时代新闻文本运用的基本要求有明确认知,对图片新闻、视频新闻、数据新闻、移动小屏新闻的写作方式有充分思考,熟悉新闻标题的制作,掌握融媒体时代导语写作的技巧,同时使学生明白,虽然技术革新带来传播方式的变化、使受众追求新鲜口味,但新闻工作的基本职能不变,基础实用的新闻理论不变。《出镜记者报道与技巧》课程主要为培养能胜任融媒体时代各类型电视节目的出镜记者服务,是本专业的特色课程。课程的定位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对大量具体案例的剖析、对设备准备和现场出镜采访等技巧的传授,指导学生熟悉出镜记者的工作规律与行为规范。该课程从出镜记者现场报道的实操角度,讲授融媒体时代直播记者的选题策划、设备准备、现场出镜采访等技巧,指导学生熟悉出镜记者的工作规律与行为规范,掌握小屏移动新闻报道和直播现场报道的出镜技巧,以适应融媒体时代对播音主持从业人员的新要求。具体达成以下目标:通过对出镜记者现场报道的了解和学习,使学习者能系统掌握出镜记者现场报道的基本理论,有效地对新闻现场进行观察、讲述、采访、体验和评论;掌握预知性、突发性新闻事件的现场出镜报道的基本方法与操作规范;了解新媒体时代中外出镜报道的发展趋势;掌握小屏移动新闻报道和直播现场报道出镜技巧。《视频剪辑与制作》课程内容主要包括视频拍摄和视频剪辑两大部分,该课程是培养应用型、复合型融媒体传播人才课程体系中的基础性支撑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视频拍摄和剪辑在作品创作中的地位和作用,熟悉视频的基本技术,理解视频拍摄和剪辑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理论,掌握数字视频的基础知识,熟练应用单反、摄像机和非线性编辑软件的同时,掌握移动小屏拍摄、剪辑技术,能熟练使用手机编辑软件进行移动小屏新闻报道,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能够独立自主地在移动设备上完成从拍摄到剪辑的全过程。《即兴口语表达》《新闻采访与写作》《出镜记者报道与技巧》《视频剪辑与制作》共同组成课程群,来支撑实习课程《融媒体实训》,为培养融媒体记者服务。课程的定位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对大量具体案例的剖析和情景模拟教学法,从出镜记者现场报道实操出发,讲授融媒体时代直播记者的选题策划、设备准备、语态特点、现场出镜采访等技巧,指导学生掌握出镜记者的工作规律与行为规范,掌握小屏移动直播现场报道的出镜技巧,以适应融媒体时代对播音主持从业人员的新要求。

三、对课程群实践教学体系的升级打造———提高教育教学的时代性、学术性和针对性

(一)针对移动小屏拍摄、出镜、剪辑、的课程打造和探索

成都理工大学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出镜记者报道课程群建设着力教学手段的创新升级,使用智慧型教室,开启翻转课堂教学,采用主题讨论式课堂,与行业一线专家、业界记者同堂授课,给予学生实战指导,培养全媒体直播记者人才,力争打造社会实践金课,其中《出镜记者报道与技巧》《新闻采访与写作》两门课程联合进行升级打造,具体表现在:进一步夯实理论基础,强调媒介融合,要求学生掌握融媒体新闻的基本概念,熟知融媒体尤其是移动小屏端新闻报道的采编制作流程,锻造新媒体思维,注重用户思维及体验,对产品思维、整合思维、互动思维进行探究,积极架构融合形态,强调融合新闻报道的伦理与法规,研究形态创新与行业应用融合。重点讲授策划方案的可实施性,梳理国内外典型案例,通过对经典案例的复盘,使学生了解移动小屏报道的实施流程,同时对移动小屏直播的历史沿革和现状进行探究,着重训练学生找选题、确定选题、策划实施选题的能力。强调学生对新闻线索的捕捉能力,教授其在身处现场时如何第一时间发现、获取有效信息,并进行有效传播。着力分析移动小屏报道,尤其是直播报道记者的语言表达特点,通过对语体、语态的分析,讲解记者如何准确描述现场、还原现场。强调采访的地位,对如何把握采访尤其对现场采访的实施步骤进行案例分析和实施演练。尤其强调移动报道技术的培养,对目前普遍使用的移动小屏报道的设施设备作介绍,要求学生熟练上手。讲解移动直播的技术特点和技术装备,尤其是手机拍摄的技巧、高质量的收声效果、快速便捷的剪辑软件、有品质的后期包装,以便于后期实操训练。补充拓展运营推广等相关营销知识,介绍相关短视频平台,对如何有效信息、推广和运营视频进行培训。

(二)实训实践课程着眼于培养学生跨领域的知识融通能力和实践能力

在学生具备融媒体传播实训理论素养与业务制作能力后,成都理工大学将开展融媒体综合实训实战演练,其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移动小屏报道的基本制作流程,再次熟悉我国移动小屏新闻报道的现状与特点;训练学生融合新闻报道的能力,重点训练学生作为出镜记者在新闻现场收集素材、报道、采访的能力;培养学生关注国家重大战略决策,主动承担宣传任务的职业道德素养,养成扎根基层、关注民生的工作习惯。学生两人一组,完成前期对相关资料的查阅,了解主要新闻事实,中期进入新闻现场实地拍摄,后期进行剪辑制作移动小屏新闻的实战训练。具体新闻样态为:移动小屏新闻出镜记者报道、移动小屏端直播报道。每组学生利用编辑软件完成素材合成编辑,并配以标题、字幕等元素,包装成新闻成品,筛选优秀节目公开播映。依托《融媒体实训》课程展开移动小屏课程实验活动,通过实训,能让学生熟练掌握小屏移动直播现场报道的出镜技巧、拍摄模式和编辑技能。

(三)建立实践基地,演练由“虚”到“实”

成都理工大学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与成都市成华区、新都区融媒体中心、成都市广播电视台成都交通文艺广播分别建立了艺术学生实践教育基地———融媒体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实践基地,每年定时定点进入基层,开展稳定、深入的合作。同时,学校进一步打造移动小屏传播报道实践实训基地,提高学生的艺术创作能力和艺术实践水平,加强学校教学与社会人才需求的联系,进一步为探索学校与行业单位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提供坚实平台。2017—2019年,学生依托以上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以民生、社区文化等为主题,进行相关移动小屏报道实训,其优秀作品在相关平台播出,此举为积极开展实践教学改革提供了良好经验。此外,课程团队教师组使用形式多样的专业教材辅助教学,通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将整合相关讲义、教案,完成自编教材的撰写,并投入课程使用。总之,课程群高度重视新文科实践课程建设,把如何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如何培养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作为课程群建设和探索的重点。同时,不断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实践基地建设,建设实践教学平台,实现产教良性互促、校企协同推进,致力于培养艺术与传媒复合型人才,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

四、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打造课程群建设的创新点

(一)着力打造优势特色显著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基于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移动小屏传播报道能力提升的课程群建设需求,成都理工大学承担课程群建设的教学团队均为双师型教师,教师中有在行业一线工作且极具实践性的新闻记者、主播,也有成功入选“马工程”精彩一课的骨干教师。教学团队具备与讲授专业相对应的行业、职业素质,同时具备宽厚的行业、职业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夯实“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尤为重要,这不仅是目前教师队伍建设的特色和重点,也同时响应用人单位的呼声———力争培养政治立场坚定、新闻素养佳、实践操作能力强的新闻人。

(二)聚焦实训实践活动,技术赋能虚仿平台,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力争服务地方、服务社会

2021年成都理工大学融媒体综合实训再次升级,聚焦生态环境治理、乡村振兴等新闻选题,实地前往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以震后生态环境修复、治理与保护为主要内容的移动小屏融媒体报道,重点报道我校在九寨沟震后生态环境修复中的主要工作及成效,同时关注九寨沟震后生态治理的具体举措及成果。该实训取得较好效果,学生积极开展生态环境治理移动小屏融媒体新闻报道社会实践活动,致力于科普九寨沟生态环境治理情况的同时,宣传九寨沟县独特的生态、丰富的旅游资源,挖掘特色文化,融合助农,推动旅游业发展,利用生态旅游促进乡村振兴,助力九寨沟县科学规划实施乡村振兴战。在实训过程中,有关生态环境治理的新闻教学存在实训成本高、安全隐患大、课程资源贫乏等问题。为此,课程群工作组于2021年建设生态环境治理融媒体新闻报道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其作为核心要素的仿真设计有两个,第一个是仿真成都理工大学生态环境治理科研团队近年来开展的“若尔盖草原沙化治理”“九寨沟震后修复”“青海省木里煤矿采坑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等真实生态环境治理科研项目情况,虚拟各生态环境治理点的治理前、治理中、治理后三个不同治理时期的场景和数据,打破新闻采访时间跨度和空间距离限制,让学生在仿真环境中完成科技新闻的前期素材收集和新闻调查训练。第二个是仿真当前融媒体新闻生产流程,形成课程内的虚拟新闻制作环境,实现新闻效果的可预测和可修改,让学生练习对同一新闻任务的不同写作方式、素材组合方法和反复体验,直观感受在不同媒介平台上同一新闻事件的传播效果差异,从而培养具备较强生产实践能力的融媒体新闻传播人才。该项目弥补了目前高校传媒专业融媒体新闻生产平台建设落后、学生参与度低、难以还原新闻生产环节等短板,是国内首个集生态文明理念普及、环境治理宣传、融媒体新闻报道训练于一体的传媒教学平台,可实现新文科视域下“文理交叉、科创融合”的课程创新。

(三)课程群的再升级———力争打造课程思政、社会实践金课

第2篇

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特点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要求教学方法必须实施根本性的变革。本文提出了研究生教学必须坚持“三个转变,两个结合,一个核心”的新教学法。所以,探寻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特点与方法,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的主动性和互动性,增强研究生教学效果的时效性,对于提高研究生思想政治水平和政治觉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新媒体;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自然辩证法

随着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方案的调整,要求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和手段也要做相应的变革。特别是在新媒体时代,传统教学方法面临巨大挑战,如何充分结合网络、手机终端,在微博、微信、数字电视、数字网络的影响下,开展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成为广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者和管理者积极探索的问题。本文结合西南科技大学研究生教学的长期探索与实践,探寻现阶段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基本特点和发展趋势,并分析影响这一趋势的原因,并进一步提出了在网络化、信息化条件下,构建以硕士研究生为本、师生双向互动的“321”教学模式。该方法主要是指研究生教学必须坚持“三个转变,两个结合,一个核心”的教学法。“三个转变”是指教师教学逐步由“主导向引导转变”,学生学习由“被动向主动转变”,课堂氛围由“单一被动向双向互动转变”;“两个结合”是指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一个核心”是指整个教学成败的主体是教师,教师在教学中起着核心作用。研究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在新媒体条件下的特点,并探寻适合时展的方法,增强教学的可行性和时效性,对于提高研究生思想政治水平和政治觉悟,培养主业能力强、政治素质过硬的高层次社会主义建设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不足

“对青年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由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性质和办学宗旨决定的,是社会主义教育区别于资本主义教育的根本标志之一。”[1]自我国研究生招生以来,我国培养了大批的专业精、政治素质过硬的高层次人才。这其中与对研究生有效开展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是分不开的。但是,随着我国研究生的扩招,研究生规模越来越大 ,对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授课的效果出现了下滑的趋势。特别是近几年来,新媒体迅速发展,网络化、信息化的大量普及,微博、微信充斥丰富了我们生活,同时对研究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等带来了巨大冲击,这为我们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带来了巨大挑战。

(一)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总体来说是积极上进,有责任感。但由于显示各种因素的影响,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还是表现出了不仅令人满意的一面,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 ,政治素养不高。研究生从小学开始就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接受理论教育,到了大学本科阶段,进行了比较系统和全面的学习理论,并要求他们能以立场、观点、方法去研究新情况、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各种新问题。但从现实情况看,不少研究生对的基本立场和观点都不熟悉,更不要说运用的立场去分析和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一些理工类研究生对政治不感兴趣,专注自己的专业,结果出现了一些“政治文盲”,经常闹出政治笑话。

第二,道德行为与其学识极不匹配。研究生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培养的高层次人才,不仅要求其有过硬的专业素质,同时也要求他们具有较高的道德水平,能够在社会、生活中做出较好的道德表率,成为道德模范。但是,有些研究生却表现出了与其知识和学历不相匹配的道德意识和行为。具体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其一,责任意识薄弱。由于受个人主义、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有的同学以个人利益为中心,片面强调自我价值的实现,因而缺乏社会责任感,缺乏社会担当,甚至一些研究生连研究生班的干部都不愿意担当。其二,集体观念淡薄,团结协作意识差。研究生由于学习的特殊性,研究生集中学习只有一年,其余时间大部门都是各自做试验和课题,这必然导致研究生参与集体活动的机会比较少。再加上自私和自我封闭,长期以来必然导致他们集体观念淡薄,团结协作意识差。其三,心理素质较差,缺乏克服各种困难的心理准备。近年来,由于竞争日趋激烈,研究生在学业、经济、就业、以及处理个人问题上的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这些压力使得他们难以平静心情专注学问,生活中变得自私自利,学习上急功急利,在各种压力下,心理这些年来各高校频频出出现各种问题。历年来的研究生跳楼事件就典型的说明了这一点。

第三,研究生创新能力不强。研究生作为我国高等教育教育培养的高层次人才,“自然辩证法”作为研究生的公共课,其开设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把握自然、科学、技术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了解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与科技创新能力,提高理工科学生的科学和人文素养。自然辩证法在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方面担负着重要的责任。但从现实来看,研究生创新能力的表现却不令人满意。究其原因,是多方面,但其根本原因确是创新文化的缺失。研究生创新意识的形成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受一定文化影响,这种文化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中国文化,二是西方文化。从通行的 《自然辩证法》教科书?内容来看,的自然观、科学技术观、科学技术方法论、科学技术社会论、科学技术观与创新型国家五个方面,全书是以科学技术的成就和哲学认识的巨大进步为基础进行论述,全书仅在文末提到科学技术与中国现代化的问题,涉及中国文化内容很少,这不得不说是一个遗憾。因此,“在课堂中引入中国文化因素是不可缺少的,它可以弥补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中本土文化底蕴的不足。”[2]而我国研究生在在整个人生学习过程中,受西方形式逻辑的影响非常严重,因此,缺乏创造性思维和创新意识,在实践中则表现为创新能力不足。

(二)从教师层面看,传统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时展要求,教师个人的素质和能力也影响着研究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的效果和水平。

第一,传统的教师“一言堂”已经不能时展的要求。在旧媒体时代,媒体对学生的影响是有限的,媒体传播的信息是可靠的 ,大众往往是被动地接受媒体传播的知识和信息。除此之外,学生大量的知识是靠教师在课堂上传授给学生。学生在课堂上也主要是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但是,随着网络化、信息化的发展,新媒体的迅速发展,微博、微信广泛发展,新媒体影响着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且学生也成为媒体终端,学生对信息的获取也由过去被动接受变为主动获取,学生更直接成为各种信息的提供者和者。所以,学生对教师在课堂中“满堂灌”不感兴趣,对教室教授的不感兴趣的话题也在关注。所以,出现了现在课堂中教师在课堂上“口沫四溅”,学生在自己座位上毫无反应,低着头,关注自己的手机的不协调现象。所以,教师必须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引进与现时展的新的教学方式。

第二,教师的个人素质和能力也影响着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效果。从我国研究生师资培养来看,我国研究生教师随着招生的规模逐年增加,总体上满足了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需要。但是,随着教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教学改革,《自然辩证法》这门课程由原来54个学时,变为现在的18个学时。随着学时的改变,所需教师就大量迅速减少,一些学校原来打算引进这方面专业的教师,现在也不在引进。随着老教师的逐步退休和一部分教师转上其他专业课程,自然辩证法方面的专业教师就越来越少,一些学校就临时找来上公共课的教师临时凑数,教学效果就可想而知。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教师也不在是真正的“传道、授业、解惑”者。教师成为了一种职业,部分教师也放低了对自己的要求,把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当做一份职业,他们只关心自己完成的工作量的多少和报酬的高低,对上课的真正实效漠不关心。教师的责任心的缺失和专业素质的不高必然导致教学效果的偏低。

(三) 学校管理部门的考核方式也直接影响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效果。从目前各高校对于教师教学也记得考核来看,大多数学校只注重教师教学工作量的完成,比较注重数量的考核情况,而不太注重教师教学的真正实效。就其原因,数量的考核直观、清晰,易于把握,而质量的考核则不易把握。在公共政治理论教学中更是如此。一些学校也采取了“专家评价+学院领导评价+学生评教”的方式对教室授课进行考核,从实际情况来看,效果也不尽如意。如果说是这个领域的专家,那还能真正提出一些实质性的效果。但有些学校所谓的专家,其实就是退休教室,甚至出现文科专家听取理科教师上课,理科退休教师为文科教师打分的荒唐现象。学科的不同,教学思路与理念会出现较大差别,难怪一些年轻教师对所谓专家不屑一顾,对专家的评价极其不满。在学生评价方面,最初学校设置评教系统,是便于教师认识到自身教学的不足,从而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最终提高教学效果。但从我校实际操作效果来看,结果完全相反。这是由于管理部门的“懒惰”所造成的。由于管理部门简单、直接利用学生评教结果,把学生给教师打分直接当做教师授课水平考核的依据,并将这一结果与教师的奖金、评优、评职称挂钩,这就必然导致教师不得不认真对待学生评教。甚至一部分教师为了学生对自己评分高些,不得不采取一些迎合学生的措施。所以,学校出现了教师怕得罪学生,不愿意管学生的敷衍教学的状况。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必然变差了。

二、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存在的特点

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本科生相比,具有其自身特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有自己特定的研究对象,它主要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以及人们掌握和运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争取最佳教育效果的规律。同其他学科相比,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较强的思想性、政治性、理论性、现实性和实践性,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创新有其独特要求与特点。目前不同学校教育者都在努力探寻适合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特点与方法,并结合本校研究生的具体实际,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如复旦大学学院王贤卿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方法创新,最核心的是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创新理念。山西财经大学学院武晓峰则认为,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力求做到“四个突出”,即:要突出培养研究生的思想政治素养、理论思维能力与科学研究能力;突出教学内容的时代性、实践性与针对性;要突出研究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突出考核目标中的综合素质与研究能力考查。西南民族大学贾秀兰则认为,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要实现教育观念的转变、加强教学内容的现实性和针对性。教学方法的探索是一个重点,要把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列为专题加以讲授,并进行课堂讨论,形成教学互动,促进师生交流,可有效地提高研究生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增强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但是,这些教学方法探索与教学特点的探寻还是具有单一目标,缺乏对学生现实时代环境的分析与考量,特别是在新媒体时代,要充分考虑网络、微博、微信、数字网络与数字电视等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影响和冲击;同时也应充分考虑在当今网络化、信息化时代,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要求,探寻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特点和方法,并充分利用新媒体具有的优势,并结合传统媒体的优势,探寻更加符合研究生认知心理和可接受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提高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时效性和时代性,培养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创造型社会主义建设者。为此,西南科技大学政治学院和研究生院出台研究生改革和创新计划,支持教师大胆改革。为此,《自然辩证法》课程组对本课程教学进行了大胆探索,提出了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的“321”模式教学法。该方法是指研究生教学必须坚持“三个转变,两个结合,一个核心”的新教学模式。其具体内容包括:

第一,“三个转变”是指教师教学逐步由“主导向引导转变”,学生学习由“被动向主动转变”,课堂氛围由“单一被动向双向互动转变”。首先,教师在具体授课过程中,必须改变传统“一言堂”的授课模式,改变教师完全忽略学生的主控课堂的教学习惯,教师在课堂中要引导学生向有关问题的方向思考,教师职责则由主导向引导方向转变。其次,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改变学生被动学习、听课和做笔记的习惯,要通过事先设置问题,让学生积极、主动通过网络、图书馆等途径完成有关问题的学习,并在课堂中和其他师生探讨,从而提高自己的认识。其三,课堂教学中要实现由“单一被动向双向互动转变”。由于过去是教师完全主导课堂,忽略学生这个主要主体,所以教学效果不佳。现今要充分发挥学生这个主体。因此,在进行问题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学生这个主体的切身实际,符合学生认知规律,要引导学生对有关话题有话说,想要说,而且必须说,从而实现教师与学生互动,活跃课堂氛围,增强学生参与性,从而引导学生朝着积极、健康、正面发展。

第二,“两个结合”是指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为了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学的时效性,教育部开设了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践课,目的就是把大学生在课堂中所学到的知识用于分析现实社会问题,增强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通过此环节,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有了正确的认识,用有关理论解决现实社会重大问题的能力也不断得到提高。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虽然没有专门的实践课,但是各高校也都设置了相关的实践教学环节。但是,目前很多学校这一环节都是由学工部在负责,因此往往与理论教学相脱节。为了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践性,同时也为了增强学生实践环节的目的性,本课程教学过程中强调把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结合起来,让理论教学的教师参与实践教学,并把实践教学中的事例和材料引入课堂,从而达到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增强了时效性,学生也能真正感同身受,从而真正达到对研究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正确引导。

第三,“一个核心”是指整个教学成败的核心在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学课堂的把控、课堂问题的设置、课下材料的准备、课堂互动的引导与把控,各方面工作做得好坏与否,效果怎样,核心人物还是在教师。所以,教师在课前要做充分地准备,要详细到每一个环节,每一个问题。否则,就可能失败。正因为有这样那样的担心,所以有些教师完全不让学生参与发言,怕掌控不了课堂。有些教师又完全让学生发言,教师掌控不了课堂,起不到正面引导的作用。

三、“创造5分钟”,是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探索。

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培养还要受到创新环境的影响。创新环境包括硬环境( 由物质环境和刚性的管理体制及人员组成) 和软环境( 由人文环境、弹性的研究方向和评价体系组成) 两大类。本文主要涉及创造过程的人文环境中课堂创新氛围的小环境的营造,具体途径就是在每堂讲课前设置“创造5 分钟”。所谓“创造5 分钟”,就是研究生通过创新文化等的熏陶、创新意识的培养,把自己在生活中或学习科研中最有创意、最有心得、最受感动的一件事用5 ~ 10 分钟的时间在课堂上通过视频、图片、讲演、实物、表演等向大家展现。由于这个活动是一种自由、开放灵活的交流活动,参与活动的人只要有灵感、创意、创作,都可以走上讲台。通过这个活动,其目的在于交流研究生的创新心得,打破思维定势,营造浓厚的创新氛围,从而唤醒每个研究生潜在的创新意识,激发他们的创新冲动并最终投入到创新实践中。“创造5分钟”这一活动环节最先由中国科技大学刘仲林教授创立,笔者作为刘仲林教授的博士研究生,深深感到这一环节的时效性,所以在笔者回到西南科技大学后,在我校本科生和研究生教学中推行这一教学实践环节,也赢得了同学的广泛好评和喜爱,效果非常好。

总结: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效果决定着我国高层次人才的培养质量,关系到中国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败。只有各级研究生管理部门和广大教师学者深入探讨,才能不断提高研究生的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水平,提高研究生的政治素养和政治觉悟,从而为早日实现中国梦献出自己的力量。

[注释]

①目前各高校使用的 《自然辩证法》 教材版本不尽相同,本文主要以郭贵春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 2013年1月第 1 版) 的 《自然辩证法概论》为依据。该教材是教育部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配套用书・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社科司:《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文献选编》( 1949-2008) [M].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2]赵四学 刘仲林:《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 “五创一体”法探微》[J].科技管理研究,2014年第9期,第16页.

第3篇

、教育部明确指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目的是一致的,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职学生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主阵地。只有做好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工作,就做好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核心问题。要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首先,加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专职教师队伍的建设。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专业理论知识功底、人格的魅力和独特的教学风格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所以,教师应不断增强自身的综合素质、知识结构、品德修养等,以优良的教风促进学风,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更好地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内容,达到教学的目的。其次,优化整合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针对当前高职学生的性格特点、知识背景和思政课堂存在的不足,通过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的时代性、现实性和生活性,主动帮助解决高职学生成长中遇到的困难和迷惑,对思政课堂教学的内容逐步进行优化整合,提高教学的实效性。最后,改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方法。在教育的方法上,采用案例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情景教学法和问题讨论法等丰富的教学方法,再辅以多媒体课件、精彩典型视频播放等先进的教学手段,使课堂教学形式多样化、现代化,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挖掘专业课的教育潜力,提升专业课育人价值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系统传递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的主渠道,专业课是扩展学生专业知识、提高专业素养和科研创新能力的重要平台,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将两者有机统一起来。教育者应当充分挖掘专业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潜力,“充分发挥人文学科的独特育人优势,进一步提升教学、科学、技术等课程的育人价值。”①与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同的是,高职学生专业课教学时间长,载体多,学生在校三年都要进行专业课的学习,直接关系着学生的就业和发展。作为专业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专业课教师应挖掘专业课的教育潜力,从专业的发展历程、对社会的作用以及涉及的伦理学知识等多角度对所授课程进行讲解,通过介绍专业领域中著名人物的动人事迹和专业的社会价值准则,以生动的事例,培养高职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敬业勤奋精神、诚实守信品质和团结友善的性格。高职院校应积极探索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渗透在专业课知识传授过程中并使之转化为专业课的教学目标,贯彻在专业课教学活动中。

三、丰富高职校园文化内涵,强化文化熏陶力量

高职校园文化对高职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对高职学生起着舆论引导、文化感染和精神塑造的作用,承担着感染人、教化人和塑造人的角色,履行着思想教育和人才培养的重要使命。因此,必须积极重视和推进校园文化的规划发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渗透到校园文化的建设发展过程中,积极倡导高校校园文化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旋律,不断增强高职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情感认同和接受意愿。首先,改善校园物质文化条件。在校园文化的建设中,要积极加强教学楼、图书馆、食堂、学生公寓、体育馆、体育场等学生学习、生活、娱乐的场所和设施的建设和管理,不断提高其舒适性、娱乐性和教育性。其次,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要积极主动地占领高校校园媒介阵地,充分发挥校园广播、校园期刊、校园报纸、校园宣传栏、校园影院等传播媒体的宣传优势,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旋律,加强高职学生的价值观引导。要充分发掘校歌、校训、校史、校园雕塑等校园标识物的丰富文化内涵和深刻教育意义,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刻内涵有效地融入到校园标识物的宣传和教育的过程。最后,丰富校园文化活动形式。要充分利用各类节日、重要纪念日、重大事件等集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题教育活动,如组织开展“迎五四接力长跑”、“建党知识问答”等活动,不断创新高职学生的校园文化活动形式,开发更多更好的高职学生喜爱的文化活动,如艺术节、技能节、寝室文化节、读书节等,对高职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达到知行统一

高职院校的各种实践活动是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取得成效的关键手段之一。说:“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由物质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质,即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这样多次的反复,才能够完成。”理论来源于实践,实践需要理论的指导。广泛参与社会实践,高职学生不仅能从中更深切地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和精神实质,而且为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在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过程中要注重发挥社会实践的教育作用。实践活动具体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第一,在暑期,组织高职学生深入企业和社区、农村,进一步了解社会、国情和新农村建设情况。通过参观祖国名胜古迹、大好河山,使高职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通过参观历史革命纪念馆、红色旅游等,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等;通过深入企业和社区,感受我国社会快速发展所取得的新成就,认识社会转型时期思想多样化所提出的新问题;通深入新农村,了解新农村的发展状况,加深对城乡发展现状的认识。其次,开展多样的创新创业和顶岗实践活动,使高职学生树立艰苦奋斗和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高职学生在参与各级各类的创新创业竞赛和专业顶岗实习,提高学生专业学习兴趣和实际动手能力,培养他们自身的改革创新的精神风貌,同时,学校给予一定的激励措施,奖励和扶持其中优秀的创业项目和优秀学生,让高职学生的创新创业和顶岗活动落到实处。再次,广泛开展社区和志愿者服务活动,使高职学生在服务奉献的活动中坚定理想信念、培养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五、构建网络教育平台,发挥新媒体育人功能

当前,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为高职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互联网具有虚拟性强、开发性强、互动性强、信息海量和时效性强的特点,受到高职学生广泛使用。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减少网络的负面影响,发挥网络的教育优势,为高职学生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网络平台,营造积极健康的网络教育环境。首先,高职院校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发挥网络教育优势,创新网络教育方式,组织丰富多彩的网上教育活动,加强对高职学生价值观的引导。例如利用网络开展咨询服务、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报刊、书籍,收听广播、收看电视节目等。也可以建立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网站,开展高职学生价值观现状的网上调查,更有针对性地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教育,也可以针对当前关于价值观的热点问题组织网上讨论等活动。同时,在利用网络对高职学生进行教育之外,要针对高职学生的年龄特点、个性特征以及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探索丰富多样的网络教育方法,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不再是枯燥乏味和传统说教,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的亲和力和吸引力。其次,在教育内容的更新上,既要保证信息内容的质量,又要保证信息内容的时效性和丰富性。最后,再交流互动上,教育工作者可充分利用微博、微信、飞信、QQ等聊天工具宣传积极健康的主流价值观,加强与学生平等地交流和对话,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确保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针对性及有效性。同时注意引导高职学生掌握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技能和提高其网络道德修养。

六、建立健全保障机制,形成教育合力

高职院校要根据客观实际,构建有利于促进高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工作机制,从制度上明确学校教育教学、学生社团、学生会和后勤服务等部门的工作职责,建立健全校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专兼职队伍相结合、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大力支持的各项保障机制,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合力。主要建立以下几个机制。

1.组织保障机制。

在高校党委成立领导小组,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进行全面部署与安排,使相关职能部门责任明确、密切协作、党政齐抓共管、切实完成相关任务。

2.教师队伍保障机制。

要从体制和机制上按照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要求,建立一支稳定、业务能力强、理论功底扎实、政治立场坚定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队伍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

3.社会实践保障机制。

要不断完善高职学生社会实践的相关程序规范和规章制度的制定,要不断完善高职学生社会实践成果的考核评估体系,实现高职学生社会实践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稳定化。要完善高职学生社会实践的经费管理,不断加大对高职学生社会实践的资金投入,积极建设和完善高职学生社会实践基地,为高职学生社会实践提供良好的物质保障。

4.建立激励评价机制。

第4篇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课 多媒体课件 设计与思考

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然而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却常常生硬死板,本应生动活泼、关系学生发展的内容,常常因为教材的限制而成为理论说教。实现课堂教学生动活泼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多媒体教材的设计与运用,多媒体教材不但可以把生活中很多新鲜的相关材料呈现给学生,而且能够较好地激发大学生道德情感上的斗争,促进道德意志的形成。

一、现有多媒体课件的评价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课件已经成为现代教育教学中不可或缺的辅助手段,而且心理学研究表明,多种感官刺激同时作用比单一感官刺激作用获得的信息量要更大,印象更深刻。

1.多媒体方式教学的优点。

多媒体课件的应用,为高校教师提供了新颖的授课方式,为课堂知识提供了多样的表现形式。能够把抽象的教材知识通过图画、影像、声音等媒介转化为符合大学生认知特点的各种媒介语言,优秀的多媒体课件能够创造出丰富多彩、声色光电的学习环境,使教学变得更加生动、直观,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多媒体方式教学的缺陷。

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在不同的环境(情况)下,优势也会转变为缺陷,在日常的多媒体课件的应用中,亦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

多媒体课件信息含量大、呈现内容多,操作必须很快才能赶上教学进度,授课过程中若没有给学生预留时间做笔记,则学生容易陷入是专心听讲还是抓紧时间记笔记的矛盾之中。同时会因跟不上老师的教学节奏,听不懂、不理解,进而放弃学习。

此外,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班(学生多,教室大)授课,学生本来就多,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以后,课堂互动就更加困难。老师坐在讲台后面操作电脑,只是将注意力集中在讲解课件内容上,不能及时了解学生的接收情况。加之大学课堂流动性很强,老师上完课就要赶着去别的教室上课,则学生根本没有时间和老师沟通交流,更不用说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最后老师不认识学生,学生不熟悉老师,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二、多媒体课件的特征

多媒体课件作为现代教育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笔者认它具备以下特征:

1.科学性。

在教学内容(场景设计、材料选定、名词术语等)的选择上,要符合教育规律及被教育者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既要遵循课堂教学的一般规律,又要遵循各学科教学体系的特殊规律,做到以学生为本、师生紧密联系、理论联系实际,才能得到老师和学生的一致认可和肯定。

2.适用性。

现在的大学生基本上都是“90”后,他们生活在我国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年代,受国外多元化价值观的冲击最为强烈,自主性意识、竞争意识和个人主义意识表现突出。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不仅要涵盖专业知识,还要根据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构成提供相关例证,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对老师所传授的知识的认同感。

3.技术规范性和美观性。

多媒体课件不管是制作还是应用,都需要借助多媒体设备进行,所以多媒体课件必须符合一定的技术规范要求。另外,随着物质条件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美”越来越重视了。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制作中,既不能是简单地照搬教材,又不能过于繁杂、花哨,干扰学生对知识内容的感知。

三、思想政治理论多媒体课件设计与思考

1.重视师德,提高教学技能水平。

教师良好的职业操守和高尚的人格魅力,对大学生起到榜样教育作用,在道德教育中表现得尤为突出。教师应该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加强专业业务和教学基本功的学习训练,及时补充新知识,掌握新的教学技术,提高个人素养。只要教师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地工作,尽力做好每一节课的授课工作,不管是用传统方式授课还是使用多媒体课件的现代化教学,都会赢得学生的尊重和爱戴。同时,那些认为现代化教学就是使用多媒体教学,把多媒体教学当成电子板书,只是把教材内容照搬到屏幕上,把需要讲述的知识字幕化;以及那些工作态度不端正,课件从网上下载,生搬硬套,完全不考虑是否符合本校学生认知构成和心理需求,使课堂变得教条、呆板的“拿来主义”者,都应该好好反省,重塑师德。

2.遵循教学规律,明确教师主导者地位。

教育是一个过程,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真正起主导作用的是教师,多媒体课件只是辅助教学的手段,把书本知识生动、形象、直观地传递给学生的手段,是师生互动的一个桥梁。多媒体课件的应用是为教师更好地“教”和学生更好地“学”服务的。老师不能完全生搬教材上的课件,再把课件搬给学生,成为教材的“搬运工”,使课件因过多的文字而失去应有的魅力。教师亦不是设计大师,过于注重画面的生动性、形象性;过于追求画面的精美,声音的美妙,色彩的炫丽;插入过多无用的音、影、图、画,会喧宾夺主,忽视教学内容的思想性和理论性,使课堂演变为“音像厅”,教师沦为课件的解说者和播放者。

3.突出实效性,遵循应用适度原则。

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是指教师向学生传递、灌输社会所要求的政治观点、思想、政策、道德规范和法律体系;学生主动学习、接受、相信、遵守和信仰国家的主流指导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道德法律要求,积极内化为自己的行为意志,外化为实际行为,并取得良好的社会效应①。突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多媒体课件必须贴近学生生活。只有符合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构成,从学生的角度和身边出发,深入浅出,寓教于乐,用通俗的语言、生动的案例、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引导学生参与其中,增强教学的针对性。

突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还要详略得体。过于华丽和信息含量过大的多媒体课件不仅会浪费老师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会造成学生视觉疲劳和心理反感,不能为“粉饰”课堂而使用多媒体,更不能为“多媒体”而使用多媒体。所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能盲目使用课件,特别是年轻的教师,要从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出发,从教师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作出合理的选择,实现现代化教学方式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有机结合。

4.多媒体课件材料选择要真实切题,紧贴学生生活。

精准的案例材料选择是设计制作优秀思想政治理论课课件的重要前提条件。思想政治理论课多媒体课件例证材料的选择要科学切题,具有时代性和代表性,并且贴近学生生活。

课件知识选材要科学切题,即材料的收集选择要紧扣教学主题,案例能够准确反映课件所有体现的知识点或者重难点。如绪论“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用漫画或者动画短片,精准地反映出大学新生对大学生活存在的不适和困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其树立新的学习理念和生活态度,理解社会主义荣辱观和科学发展观在日常生活学习中的重要地位。

课件知识选材要具有时代性和代表性,紧贴学生生活。案例材料的选择更多地还是要选择贴近生活,最好是近期发生的真人真事,让学生感觉没有较强说教,而且还可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例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第五章“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的课件材料选择中,可以利用反面教材广州“小悦悦事件”,正面教材杭州“最美妈妈”吴菊萍等,让学生做课堂讨论,引导学生恪守社会公德。让学生自己收集有关材料案例,日常生活中通过隐性教育使课堂知识内化为品质外,化为行为。

多媒体课件不管多么声形并茂、绚烂多彩,也不可能取代教师在课堂上以手势、表情、抑扬顿挫的语言等表现取得的教学效果,缺少教师用教学理念和理论知识分析讲解,引导学生参与和理解的教学,都会陷入教条、呆板、“填鸭”式教学的范畴。因此,教师需要认真掌握教学内容,灵活运用现代化教学技术,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达到教学目的。

注释:

①周中之,王亚娟.多媒体课件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中应用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10(7):61-64.

参考文献:

[1]吴潜涛.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性质、逻辑结构与主线[J].教学与研究,2006(8).

[2]雷宇,李勇.多媒体在高校课堂教学中的合理运用[J].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08(9).

[3]张耀灿,郑永廷,吴潜涛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第5篇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 高校辅导员 辅导员工作专业化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3.057

1 新媒体对高校辅导员工作专业化影响

1.1 新媒体的内涵

所谓“新”与“旧”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例如,互联网媒体兴起后,电视则同广播、报刊一起被划入传统媒体的行列,各类媒体都曾经是“新媒体”,只是因为更新的媒体形态出现变成了“旧”媒体。数字技术推动出现的新媒体形态,比如互联网媒体和手机媒体。这些媒体自成一类,他们提供的即时传播、超链接、搜索、社会化网络等服务不但彻底改变了我们的信息获取方式,而且改变了整个社会生活。目前,业界通常提及的新媒体也主要特指互联网媒体和手机媒体。

1.2 新媒体对高校辅导员工作专业化的积极影响

1.2.1 拓宽了高校辅导员工作专业化的途径

一直以来,高校辅导员工作专业化大多采用课堂教学为主的教学方法,同时辅助心理辅导、社会实践等。新媒体的出现开辟了广阔的空间,微信、QQ、微博、网络论坛以其灵活、快捷的特点成为一种崭新的高校辅导员工作载体。通过使用新媒体高校辅导员开展工作不用在规定的时间、地点,而可以通过飞信、微信、互联网等新媒体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拓宽了辅导员工作专业化的途径。

1.2.2 提高了辅导员工作专业化的实效性

使用新媒体的每个人都是信息源和信息的快速传递者,这种平等性,增强了师生交流的实效性。在微博、腾讯、微信等沟通环境中,非正式的文字表达方式可以避免双方当面交流造成的心理戒备和情感尴尬。从某种程度上使交流的双方都达到了特定环境下的平等、互信。作为高校辅导员,工作的特点就是繁琐,一个人要面对两百甚至更多的学生,学生一有问题就会来找辅导员解答,而经常会遇到一个问题很多同学都来问,而采用飞信、微信、微博等方式,可以避免工作的重复性,大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

2 新媒体时代高校辅导员工作专业化存在的问题

2.1 传统的工作方法依然为辅导员开展工作的主要途径

辅导员开展工作依然以“一对一”“一对多”等干瘪的灌输、说教形式为主。传统的工作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辅导员与学生深入交流。学生与辅导员的角色定位决定了两者之间无形中存在交流沟通的屏障。如班会、谈话只能解决学生信息获取的需求,而不能彻底解决学生的情感等心理问题。当代学生的需求日趋多元化,他们不再对老师盲从,因此高校辅导员应该利用各种新媒体跟学生多沟通、多交流才能深入学生内心。

2.2 新媒体技术对高校辅导员工作带来了技术上的困难

由于教育理念、教育模式的滞后以及辅导员队伍在新媒体应用上的不足导致辅导员对新媒体的使用距离“专家化”的水平还有一定的差距。目前高校辅导员的工作方法比较简单,一般是通过微信、飞信等互联网和移动媒体结合,在更深层次上利用新媒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却因为网络技术水平不高,接受速度慢等原因落后于学生。

2.3 新媒体的负面影响对高校辅导员工作专业化形成一定的阻碍

新媒体的广泛传播,使信息具有了不确定性、难以控制性等特点,从而影响个人思想观念和道德认知,造成信念迷失、价值观混乱等系列问题。高校辅导员所从事的主要工作是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以及价值观、人生观的教育,因此如何最大限度的消除新媒体技术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成为辅导员队伍“专家化”建设的挑战。

3 新媒体时代高校辅导员工作专业化的发展建议

3.1 提升辅导员自身的媒介素养

媒介素养是指公众对各种媒介信息的解读和批判能力,以及使媒介信息为个人生活、社会发展所用的能力。目前高校辅导员队伍的主力军大多数是“80后”,他们所学专业范围较广,大多数没有经过系统的学生教育管理、思想政治理论学习,通常凭借做学生干部时的经验来工作,在面对很多社会热点问题时,不少辅导员难以正确做出价值判断。因此,要切实提升自身媒介素养,对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要帮助他们去伪存真、由表及里,预防突发性事件、的发生。

3.2 培养辅导员的新媒技术能力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在辅导员工作的专业化要通过学习新媒体相关的理论知识,掌握新媒体时代下信息传播技巧;加强对高校辅导员的新媒体技术应用能力的培训力度。通过各种渠道熟悉和掌握新媒体的特点,同时可以利用各种新媒体优势,能够灵活的使用各种新媒体新技术。如充分掌握利用微博、微信等手段开展工作,同时注意与传统教育手段的结合,促进高校辅导员工作专业化的发展。

3.3 加强使用新媒体的监管和伦理的规范

作为高校辅导员,要与时俱进跟上时代变化,学会用流行的网络语言来开展工作,并且要时刻加强自身的政治理论学习。只有这样辅导员才能具备话语权,才能正确引导学生。另外,辅导员一人的能量是有限的,应培养具备较好的网络技术的学生干部,通过学生干部责任到班,对每个班级网络进行监管。一旦有不文明的用语、人身攻击等违反网络道德的现象出现可以及时控制。学校有关部门也要制定相关制度,采用技术手段加强新媒体技术的管理。例如对于BBS上的虚假信息等违反网络道德的行为要严惩。

参考文献:

[1]游敏惠,张绍荣.网络思想政治工作新探讨[J].中国青年研究,2009,(9).

[2]张辉.新时期高校学生辅导员工作方法探索与创新[J].沧桑,2009,(1).

[3]张品良.新网络环境下领导干部媒介素养的提升[J].求实,2010,(6).

[4]邱杰.高校辅导员执行力的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1).

第6篇

所谓传播力,就是媒体传播力,指:“一个媒体通过各种传播方式的组合,将信息扩散,导致产生尽可能好的传播效果的能力。它包括传播的信息、传播速度与精度、信息的覆盖面以及影响效果。”[1]媒体传播力“就其本质而言,媒体影响受众思想的能力才是传播力的真正体现”[2]。从传播学角度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也是一种信息传播活动,这种传播就是:“教育者有意识、有目的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传递、接受与反馈,以达到彼此共享、互动和共识的社会行为、活动和过程。”[3]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传播而言,其传播力就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传播者(教师)通过对思想政治理论信息(教育内容)的搜集、筛选和整合,选择合适的传播媒介将思想政治理论信息扩散,达到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培育、政治情感养成和正确行为引导的影响能力。

一、把握四个要素是增强传播力的前提

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传播作为一种信息传播活动,它具备一般传播活动的基本要素。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传播过程主要由四个要素构成,即传播内容、传播关系、传播媒介和传播方式。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传播者而言,要增强传播力,实现有效传播,必须分析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传播过程的四个要素,把握好以下几点:首先,把握传播内容的共享性。传播内容就是思想政治理论信息,要实现思想政治理论信息的师生共享,应从两方面入手:一是需要传播者将教材体系转化为通俗易懂的教学体系,将教材语言转化为生动活泼的教学语言,实现抽象表达与具体分析相结合;二是传播者要善于从社会生活中捕获大学生喜闻乐见的话题,并将这些内容进行提炼、升华,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做到感性材料与理性内容相结合,达到教师易于传播、学生容易接受的程度。思想政治理论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抽象性、思辨性和逻辑性特点,而大学生日常生活、学习所接触的又是图像化、视觉化、娱乐化的信息内容,只有将两者相对接,传、受双方的信息交流才能处在一种最佳状态,才有利于实现传、受双方对内容的共享。

其次,把握传播关系的和谐性。传播关系的和谐,有利于传播者增强传播力,提高传播效果。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传播过程中,和谐的传播关系包括两种:一是传、受双方人际关系的和谐,二是“人—媒”关系的和谐。构造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要通过“学”来引导。学高为师: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传播者要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和广博的知识,以“学识”的魅力使学生主动亲近,“信其道”方能“亲其师”。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传播者要有高尚的人格,身正为范,通过“德”来示范,以高度的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心、饱满的热情参与到思想政治理论的传播活动中。教师的示范作用,无疑能引起学生潜意识的追随,“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说的就是这个道理。通过“技”来表达,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传播需要传播者通过积极引导、情感示范、内容互动等技巧,调节气氛,产生认同。“人—媒”关系的和谐则是指传播者要善于选择传播媒介,如把握好多媒体的使用时机,正确处理多媒体和粉笔、黑板、普通教具、语言表达之间的关系,处理好多媒体教学操作时间与适时的课堂讲解、板书、交互、反思时间的关系等。[4]通过合适的传播媒介及其组合熟练进行思想政治理论内容的表达。

其三,把握传播媒介的现代性。大众传播媒介的发展已经深入到当代大学生的生活,各种传播媒介通过声、光、电、图等形式将信息集束传播,与此相适应,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也要在充分发挥传统传播媒介优势的基础上,从大学生的信息接受习惯出发,采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设备进行传播。现代多媒体课件将声音、图像、文字、动画、电影等信息融为一体,实现了抽象概念具体化、逻辑命题情境化、理论阐述形象化,能够将理论性强的文本语言转换成符合学生认知结构的各种媒体语言来表达,有效地提高了传播力。最后,把握传播方式的多样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传播,不是静态的、平面的传播,而是动态的、全方位的、立体式的传播。这就要求思想政治理论传播者不仅仅通过课堂教学这一单一的传播方式,而且还要在新的传播环境下,充分利用校园网、校园广播、博客、手机短信、实践课堂等方式实现多样化的传播。

二、对受众进行正确定位和分析是增强传播力的关键

教育心理学家丁赞说:“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是作用于大学生思想、情感的,是做人的工作。要使理论、观念成为大学生成长的需要,实现教学内容有效的转化,就要准确分析大学生的特点。

首先,分析当代大学生媒介接触特点。随着通讯技术的进步,现代传播媒介日益丰富,越来越多的媒介进入大学生的生活,在新媒介环境下成长的他们,对媒介具有独特的适用性和依赖性,视听交互是他们习以为常的生活和获取信息的方式。与以前大学生相比,他们更加崇尚媒介的新奇消费、个性消费,媒介接触模式和标准也在发生着变化,表现为他们接触媒介的目的是为了获取信息,进行娱乐消遣和学习知识。对新兴媒介敏感,尤其是对网络较为倾心,从网上获取信息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在对媒介的认知理解上,他们对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兴媒介有较多的了解,但对传统媒介缺乏足够的认识。而且他们对媒介传递的信息缺乏足够的判断和警惕,一般相信媒介传播的信息。[5]因此,作为传播者的教师,只有了解当代大学生的信息接触特点,知晓他们对媒体传播信息的认识态度,才能对症下药,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

其次,分析受众需求的层次性和差异性。“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而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6]所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传播要注重分析大学生需要层次性和差异性,找准他们的差异性需求,使思想政治理论的传播更有针对性。层次性主要表现在低年级与高年级、新生与毕业生、学习困难学生与贫困生等,他们的不同需求存在着层次性。差异性主要表现在男生和女生、文科生与理科生、普通专业类学生与艺术类专业学生的不同。要有针对性地构建思想理论问题体系,通过理论的层层细化,将大的理论难题结合在小的现实热点、焦点问题上,逐条进行解答来回答学生的疑惑,从而形成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的强大的传播力。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设置传播议题,合理选择传播媒介,有效组合传播内容,提高传播的导向性,增强理论的传播力。#p#分页标题#e#

最后,要了解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信息的接受特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主要是立足于学生被动地接受信息基础上的,因此分析当代大学生如何被动地接受信息是我们必须认真研究的方向,这是增强思想政治理论的吸引力、提高传播力和有效性的重要手段。传播学中有一个选择性定律,包括选择性注意、选择性理解和选择性记忆三个层次。在思想政治理论传播过程中,学生首先对教师传播的概念、理论、观点产生选择性注意,从这些信息中搜集与自己经验中相符合的内容,如果教师传递的信息与其原有的观点一致,则他们就选择有意注意,否则就屏蔽这些信息;其次是选择性理解,就是学生依据自己的价值观念及思维方式对接触到的信息做出个人判断,根据自己的需求,在已接受和理解的信息中选出对自己有价值的信息,做出选择性记忆。选择性定律突出地显示着受众在传播活动中所占据的地位,认清大学生这种地位,了解其信息接收机制,就能进一步把握传播的双向交流性。[7]

三、合理组合媒介,将信息有效编码是增强传播力的核心

编码就是把搜集到的信息转换为可以传递的符号和信号[8],而将编码后的信息进行传递则要通过一定的载体。思想政治理论传播活动中,同样的教学信息,使用不同的载体则传播效果不同。这就要根据信息的对称性、相似率等进行信息组合与优化,在传播中要灵活把握。针对当代大学生的信息接受特点,采用现代多媒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无疑是非常合适的。首先是冲击力和感染力。多媒体课件集文字、图片、声音、动画、电影等于一体,信息容量大,含有大量视觉冲击强的影像,冲击力和感染力极强。思想政治理论传播借助多媒体课件,可以实现文本语言的多媒体化。把单一的文字语言转换成多种媒体语言,把静态的文本转换成动态的图像,把平面的视角变成立体的界面,把无声的语言转化为有声的语言,把单一的画面转化为多频的画面,使传播内容更为直观、清晰、生动、形象,具有逼真性和立体感,从而使传播内容对学生产生吸引力和感染力。其次是刺激多种感官。多媒体课件图、文、声、像并茂,呈现的信息密度大、强度高、对比度鲜明,可以使学生的听觉和视觉同时接受刺激,引起有意注意和信息量的增加以及信息内容构成的变化,从而加深对传播内容的理解和记忆,有利于提高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9]其三是化难为易。多媒体课件可以设置问题情境,将抽象问题具体化、情境化,可以使理论变得通俗易懂。需要注意的是,在思想政治理论传播过程中,要注意到多媒体课件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过多地呈现图片、动画、视频,不利于学生深入思考,把握不好容易导致娱乐化和庸俗化。因此,只有将多媒体辅助教学与传统教学方式有机结合起来,才是提高传播力的正确选择。

四、信息的搜集、筛选和整理是增强传播力的基础

在当前信息爆炸的现实背景下,要更好地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传播,要更加注意对传播内容的分析、筛选,内容永远是提高传播力的根本。

首先,要明确选择什么信息。这是进行信息搜集和筛选的第一步,要具有目的性、有效性,符合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主要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等,这是一个完整的内容体系。[10]所选择的信息都要符合这一标准。在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我们较偏重政治教育,基本围绕着政治内容进行,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政治教育,而对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内容关注不够,造成“泛政治化”倾向。

第7篇

关键词:舆论监督; 公民社会; 新闻传媒

市场经济的蓬勃带来了我国公民社会的发展,较之国外,发展不成熟,结构不健全,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有限,成为我国公民社会的特质。社会的开放性促成了今天大众公民意识的提升,责任意识的觉醒,公众的社会参与意识不断增强,在扶贫、慈善、维权、环保、文化、志愿活动等领域都活跃着公民社会组织的身影,它们对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起到了不可轻视的作用。舆论监督方面,尽管媒体作为公共领域的物质载体仍是主要力量,但公民社会的活跃为我国舆论监督增添了更加专业、理性的力量,公民社会语境正在形成。对于转型中的我国而言,这是一个契机,它使舆论监督朝着更加理性和专业的方向发展,也为舆论监督带来了广阔的空间。如何使公民社会的舆论监督功能得到增强,从法制、环境等方面进行完善,形成社会监督合力,是新语境下我国舆论监督发展亟需探讨的问题。

1 以法制建设为新语境下的舆论监督提供制度保障

法律是舆论监督的有力支持,是防止舆论监督权利滥用、维护舆论监督正常开展的有效途径。应将舆论监督与公民社会的法制建设有效结合,针对公民社会发展带来的新语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情况具体规定,为新语境下的舆论监督提供制度保障。

目前,我国舆论监督缺乏细化法律条款,参政议政权和公民言论自由权是其主要依据,在公众行使舆论监督权和一些公权力运用权力的实践中可能出现主观随意性;而相关法律的缺失,也使得舆论监督过程中可能出现媒体遭到暴力、权力威胁。针对这种状况,有法可依就成为法制建设的重中之重。因此,需要制定《新闻法》或《舆论监督法》以及相关司法解释来明确监督内容、保护措施和矛盾化解方式等,使社会公共利益及公民合法权益在舆论监督中得到保障。立法要突出授权性规范和保障性法律的制定,使新闻传媒的采访权、报道权和公民的知情权、表达权得到充分保障。

同时,要健全我国公民社会法律体系,加强对公民社会的法制建设。应制定《公民社会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做到有法可依,结合公民社会组织发展实际,规范权利义务,尤其是舆论监督方面的权利及义务,重点应放在公民社会对公众在社会参与的规范和制度引导上,使公民社会能够成为配合国家进行社会治理的力量,能够提升大众的公民意识、责任意识,在营造社会民主氛围方面起到积极作用。

2 以新语境环境营造为新语境下的舆论监督创造良好氛围

目前,我国公民社会虽然组织规模相对弱小,公众认识和参与不足,活动也相对零散,但其发挥的实际作用和带来的社会价值远大于规模与结构。我们不难看到,公民社会组织在抗击灾害、保护环境、扶贫济困、服务公益、志愿服务的实践中都做出了积极贡献,在社会生活中发挥了积极作用。鉴于这种积极作用,营造公民社会语境下的舆论环境,增强公民社会的舆论监督影响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政府应重视公民社会的作用,并积极参与到公民社会的建设中。政府应该主动进行规范与引导,在社会生活中明确公民社会的地位,使它们能够在社会治理层面与政府进行更好的配合。其次,媒体应充分发挥宣传引导功能,营造新语境下的舆论监督氛围。利用报纸、电视、互联网等不同媒体优势,宣传报道公民社会组织的活动,让公众了解它们在扩大公民参与、推动基层民主、改善社会治理等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更重要的是能够促成公众进行合理、规范的社会参与,并且更加有效地监督公民社会组织的活动,营造良性舆论监督环境。再次,公民社会应提高自身舆论监督功能,以监督为基础行驶责任。公民社会组织应将舆论监督功能放在重要位置,应注意提升自身的社会监督作用,以高尚的组织目标,使公众形成参与意识,参与社会生活,并进行有效监督[1]。

3 以媒体与公民社会协作加强新语境下的舆论监督效力

实践证明,媒体与公民社会之间关系密切,媒体是公民社会的宣传者,公民社会为媒体提供丰富资料,二者应依托这种密切关系构建起良性协作,应以互动合作机制将二者资源有效整合,根据公民社会组织的特点,结合公民大众的声音,形成更加公共化的社会治理理念[2]。

二者的互动合作离不开双方的主动性。对于媒体,行政化使得其在实践中存在监督盲点,视野也不够开阔,媒体应主动走进公民社会,从媒体视角进行关注和监督,发挥媒体作用;对于公民社会,自身弱小,公众认识和参与不足等,使其活动范围十分有限,在舆论监督中的力量也相对柔弱,它们应主动寻求媒体帮助,通过媒体搭建专门的信息平台,扩大自身影响,以正规、权威的渠道进行信息传播,提高自身信度。

合作的同时还应建立互动监督机制。通过公民社会对媒体进行有序监督,使监督主体更专业且更具威慑力。确保公众知情权,使公众不再受媒体“把关”局限,切实了解媒体活动;有序监督还可以使媒体在市场经济环境中提高警惕,防止“双重封建化”的危险。同样,通过媒体对公民社会活动的主动进入和监督,可以一定程度上杜绝公民社会组织中腐败行为的发生,确保其公共性和公益性。

4 以社会各界配合监督形成新语境下的舆论监督合力

4.1 将公民社会监督与公众个体监督结合起来,实现公民舆论监督的合力

在公民社会不断发展的今天,舆论监督不仅需要公众个人意见,更需要为公众代言的公民社会组织的意见,舆论监督的主体是从公众个人到全体社会的合力,这种合力使监督更富理性,可以在最大范围内实现监督的效力。实践中,应该更加注意发挥公民社会的作用,通过公民社会的有效引导,对社会事务进行有序、理性、科学监督,实现利益群体的不同诉求[3]。

4.2 发挥不同媒体优势,实现媒体舆论监督的合力

应该充分发挥不同媒体的优势,构建媒体配合机制,增加舆论监督的强度。媒体作为公共领域的物质载体,是公众进行舆论监督的重要平台。舆论监督的强度与其布量和流量密切相关,不同媒体拥有自己的受众及 覆盖空间,媒体合作可以扩大舆论布量;不同媒体不同方位、层次的报道,可以增大舆论流量,增加舆论强度。网络、手机的迅捷、随意使舆论监督主体权得到回归,但新媒体的匿名、平等、开放所带来的非理性因素,也使舆论监督应该成为在传统媒体的公信力和新媒体的感召力下强化的媒体监督合力。

4.3 将公民社会监督与社会其他监督相结合,实现社会监督的合力

任何社会监督,由于信息的广泛性都存在一定的局限。公民社会语境下的舆论监督作为社会监督的重要组成,应该与党内监督、人大代表监督、法律监督等进行积极配合,使社会监督的各个部分互动合作,扫除监督盲点,有效突破监督局限,发挥更有效的监视作用,使社会实现善治。社会其他监督也乐于借助公民社会的公共性和媒体的传播力所带来的影响力,动员更加广泛的社会参与,获得更强的监督声势和更有效的监督效果。

参考文献

[1] 邓正来. 国家与社会. 中国市民社会研究.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第8篇

为的敦促。关键词:问题企业;财务重述;负面报道;权威报道

引言

随着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媒体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此背景下,媒体在资本市场中的治理作用逐渐引起学界关注。周开国等(2016)发现媒体监督能显著降低公司违规的频率,李培功和沈艺峰(2010)研究了媒体曝光对上市公司纠正违规行为的影响,得出媒体曝光度与公司纠正违规行为呈正相关的结论。显然,媒体报道对公司治理的影响更多在于监督与纠错的作用,故本文只关注媒体负面报道的作用。与财务舞弊行为密切关联的一种行为是财务重述,财务重述的本意就是对公司前期所公布的财务报告进行补充更正,然而,随着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和发展,这一行为逐渐被烙印上了舞弊欺诈的痕迹,也得到了很多实证的支持。上市公司把财务重述作为自利性工具,肆意操纵会计信息,这不仅降低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也反映了企业的道德水准,无疑会是投资人和财经媒体共同关注的焦点。

过去的研究者大多都从公司的内部治理结构、财务特征等传统角度来入手研究影响财务重述的因素,且多基于全体上市公司。在各种开放式、互动式媒体日益发达的今天,本文的研究试图发现媒体负面报道与财务重述之间的关联。为了排除更多复杂因素的干扰,本文以注册会计师认定存在财务信息质量问题的企业为研究对象,即“问题企业”,同样是问题企业,为何有的企业会发生财务重述而有的企业却不会,该行为选择是否与媒体监督有关呢?理论上媒体的负面跟踪报道会给管理层带来持续的压力,加大其舞弊行为被关注和发现的风险,为了逃避责任,管理层更可能通过财务重述自我纠错。如果结论是肯定的,什么样的媒体对敦促其财务重述更加有效呢?

一、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在经济环境风云变幻,科技蓬勃发展的当今社会,媒体已经是人类社会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媒体的公司治理作用在中外学术界的研究中已经得到广泛的证实。在公司治理领域,媒体对企业信息进行搜集、确认、选择和加工,同时,它因覆盖范围广泛,运作过程专业,使得各种有关上市公司的信息高效低成本地传达给投资者、消费者等外部主体,市场透明度获得了极大的提高。在声誉机制下,媒体力量与民意表达结合形成的舆论压力,更迫使市场监管机构介入,调查企业不当行为。这在很大程度上对被报道者的声誉构成影响,对企业形成了约束,进而阻止公司及其管理层为了企业利益和私人利益低质量的信息,信息不对称问题得以缓解。

当前,媒体治理作用的研究正向着更广更深的范围展开,单纯的媒体关注度研究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媒体治理作用的探索。对媒体报道进行细分成为了媒体治理研究领域的一大新趋势。Tetlock(2007)第一次根据语言内容分析法通过对《华尔街报纸》上“每日一栏”内容的分析来判定其是积极还是消极信息,发现消极信息会造成向下的价格压力以及随后的反转,这表明不同的媒体报道方式和语言将导致不同的投资者情绪。正面报道有助于树立上市公司的良好形象,提高投资人的预期,进而引发较大的社会期望差距;非负面报道中相对无明显倾向性的报道一般不会影响上市公司的声誉;而表达批评抨击以及带有揭发性质的负面报道才会引起市场及监督者的关注,真正使企业形象受损,面临来自公众及监管机构的压力。被媒体负面报道的上市公司在很长的时间内都会处于社会公众及监管机构的关注之下。因此,年报存在问题的上市公司本身就已经引起了投资者及相关机构的格外关注。这些企业利用财务重述对会计信息进行操纵时,相较于那些被出具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的上市公司更容易被发觉。媒体对企业进行负面报道后,企业的利益相干者通常认为,企业存在的问题状况比媒体所报道的更严

 

,等龙益姚(益利的身自护来此以法方取采极积而重,进

2011)。而负面报道的传播也往往最能引起社会的反响,而且大量来自媒体的批评报道也会给予上市公司管理层以巨大的压力,为避免社会形象受损,他们会努力正面积极回应媒体报道,即时纠正可能被发现的错误,正确对待财务重述,减少对投资者利益的损害。据此,提出假设 1。

假设 1:问题企业的媒体负面报道比例与其进行财务重述的可能性存在正相关的关系。

我国证券市场监管机构—

中国证监会在政府居于强势主导地位的中国是整个证券市场最具权威性的机

构。而其指定的四大信息披露媒体《中国证券报》、《上海

证券报》、《证券日报》、《证券时报》更是对市场的重大事

件和重要信息享有一手和独家报道权。具有权威性的媒

体因为覆盖的受众更多,也具有更大的影响力,因此,笔

者认为四家权威性媒体对财务重述行为产生的影响相较

于其他媒体更大。据此,提出假设 2。

假设 2:权威媒体报道数量与问题企业进行财务重

述的可能性呈正相关。

若假设 1与假设 2均成立,说明媒体负面报道比例

和权威媒体报道数量均会促使问题企业发生财务重述行

为。而权威媒体的负面报道显然能引起更广大的关注度,

给问题企业造成更大的压力。故本文将近一步探究权威

媒体对负面报道的调节作用,并提出假设 3。

假设 3:权威媒体有利于加强媒体负面报道比例与

问题企业进行财务重述可能性的正相关关系。

二、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择

 

本文所选样本的媒体报道数据来源于中国知网的《中国重要报刊全文数据库》和中国资讯行的《中国商业报告库》,该项数据的采集方式为手工检索。本文选择了《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证券时报》、《证券日报》

和《金融时报》、《21世纪经济报道》、《中国经济时报》、《第一财经日报》等专业财经与其他综合媒体。本文以所有样本企业的名称或简称为检索条件进行了查询,确定报道为该企业的相关报道的标准是,该企业的名称或简

称在标题中出现。

本文认定的财务重述是指因年度财务报告中所披露

会计信息的质量存在问题而进行的财务重述。非标准无

保留的审计意见恰好可以证明财务报表存在一定程度的

问题,因此本文选取 2010到 2014年间被出具过一次及

以上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的上市公司为“问题企业”,

同时对样本执行了以下的筛选程序:1.去除属于金融保

险行业的上市公司;2.剔除 ST和 *ST公司;3.剔除数据有

缺失的上市公司。问题企业样本共计 282例,其中重述样

本共计 102例。数据来源为巨潮资讯网(证监会指定信息

披露网站)。

(二)模型构建为验证本文假设 1、假设 2,构建模型一;为验证假设

 

CROSS=COV-(CROSS项乘加交增基础上一的模型,在3

ERAGE1×COVERAGE2),以此来表示权威媒体对负面报道的调节作用,由此构建模型二。模型一:

RESTATE=α0+α1 ×COVERAGE1+α2 ×COVER-AGE2+α3×LEV+α4×ROA+α5×SIZE+α6×SE+α7×

AD+ε

 

模型二:

RESTATE=α0+α1 ×COVERAGE1+α2 ×COVER-

19

 

 

 

AGE2+α3CROSS+α4×LEV+α5×ROA+α6×SIZE+

α7×SE+α8×AD+ε

 

(三)变量描述控制变量参考何威风、刘启亮( 2010)的做法,模型中所涉及的变量及相关定义见下表。表1变量定义表

 

三、实证结果

(一)样本分布分析表2财务重述分布表

 

表 2列示了财务重述的样本分布。可以看出, 2010-2014年,进行了财务重述的“问题”企业共计 102例,占样本总量的 36.17%。除 2014年达到了 46.5%,基本上每年都有 30%-40%的问题企业进行财务重述。从数量上看,2012年与 2013年进行财务重述的企业分别为 24例和 22例,而笔者在搜集数据时发现,这两年也是中国 A股上市公司财务重述较为集中的年份。由于财务重述是一个较为笼统的概念,各种类型财务重述的数量分布差异是较大的,因此笔者还按照动因以及样本上市地点对财务重述进行了分类。结果显示,在动因方面,非故意性重述是指上市公司的年报在编写时工作人员出现笔误、专业知识欠缺等问题造成年报出现错漏报而进行的财务重述。这类重述虽然数量较少,但仍说明了我国上市公司年报的编写不够严谨。故意性财务重述多是由会计问题、舞弊嫌疑、证监会压力引起的,进行这类重述的样本企业比例极高,一直在 80%以上。这说明问题企业进行财务重述通常都是故意性行为,比如以财务重述的名义进行盈余管理以此来掩饰糟糕的财务状况等财务造假行为。在上市地点方面,上交所与深交所的样本企业的财务重述行为在数量上没有太大差异。

(二)描述性统计

表 3列示了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情况。结果显示,财务重述样本与非财务重述样本的自变量均值有较为明显的差异。财务重述样本的媒体负面报道比例 COVER-AGE1的均值大于非财务重述样本 COVERAGE1的均值,这也初步预期了假设 1的正确性。权威媒体报道次数在财务重述样本中为 2.8325,而在非财务重述样本中仅为 0.7696。说明权威媒体的高关注度使问题企业更有可能发生财务重述行为,初步预期了假设 2的正确性。财务重述样本中故意性重述样本 89例,而非故意性重述样本只有 13例,说明问题企业的财务重述动因主要为故意性动因。两种动因样本的各变量均值无明显差异,说明问题企业的财务重述动机与其他变量并无明显的关系。在公司的财务特征方面,问题企业的平均资产负债率达到了 102%,这说明这些企业的负债较多,经营过程中存在着较高的财务风险。总资产报酬率的平均水平只有 3%,表明样本企业的盈利能力较差。就公司规模而言,总样本企业的规模指数均值为 21.064,规模处于相对合理的状态。上交所与深交所的企业根据平均值的显示,在数量上是基本均衡的。从审计意见角度看,总样本企业平均审计意见为 0.63,这说明在控制年份的情况下,样本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企业较多。

表3主要变量描述统计

 

(三)多元回归结果分析

表 4列示了对模型一的回归分析结果。结果显示,财务重述模型回归后,模型通过了显著性检验,拟合优度较好。媒体负面报道比例 COVERAGE1与权威媒体报道次数 COVERAGR2的 Sig值均为 0.000,都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这说明无论是媒体负面报道还是权威媒体报道次数,均与问题企业的财务重述行为呈现正相关关系,且关系显著,验证了假设 1和假设 2。媒体负面报道比例的系数为 3.136,说明媒体负面报道在督促上市公司纠正弥补年报问题方面起到的作用是极大的。这是由于“盯住效应”会促使被媒体负面报道过或被权威媒体报道过的问题企业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在这种情况下,为了避免监管机构对其进行调查,被发现错误而受到更大的处罚,为了给社会大众留下知错就改的正面形象,问题企业更倾向于通过财务重述积极纠正前期财报出现的错误。在各控制变量方面,资产负债率、总资产报酬率、公司规模等财务特征变量均未能通过显著性检验,说明这些变量与样本公司的财务重述行为之间并无显著相关关系。但是, 审计意见的 Sig值小于 0.05,说明问题企业财务重述行为还与审计意见呈负相关的关系。

 

 

四、进一步分析

根据上述结果显示,权威媒体报道占比与媒体负面报道对问题企业的财务重述行为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为了验证权威媒体报道对负面报道的调节作用,从而产生的对问题企业财务重述行为的影响,对模型二进行

 

。4表如果分析,结归回

由回归结果可知,CROSS的 sig值为 0.000,小于 0. 05,通过了显著性检验。CROSS的系数为 2.069,说明权威媒体对媒体负面报道有显著的调节作用,权威媒体能增强媒体负面报道对问题企业的财务重述行为的敦促作用。由模型一回归结果可知,权威媒体报道与媒体负面报道比例均对问题企业的财务重述行为有促进作用,因此,权威媒体负面报道与问题企业财务重述行为的显著正相关关系可看成加重影响。由此可见,权威媒体的质疑和批评不仅能够引发更多投资者的关注、造成更大的社会舆论压力,而且更有可能导致监管机构的介入,从而促使上市公司管理者在声誉受损和监管调查的压力下,增加财务重述行为,及时纠错,以此尽可能地挽回负面影响。

表4模型回归结果

 

 

注:括号中数字为标准误,*、**、***分别表示在置信水平 10%、5%、1%时具有显著性。

五、稳健性检验

企业的财务重述行为具有显著影响,方向一致,均为正向影响,且媒体负面报道比例的影响力更强。这说明,媒体负面报道比例与权威媒体报道次数会形成对问题企业的有效督促,推动其主动解决年报中存在的问题,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

表5稳健性检验

 

(二)对权威媒体报道次数与媒体负面报道比例进行进一步交乘分析发现,权威媒体对负面报道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权威媒体有利于加强媒体负面报道比例对问题企业财务重述行为的敦促作用。这说明,问题企业在关注度较高的情况下(即被权威媒体报道),当负面消息占主导地位时,企业会迫于舆论压力,不得不及时纠正年报中的问题,从而做出财务重述。

本文的研究验证了媒体负面报道对财务重述的重要影响,这意味着媒体负面报道发挥了显著的公司治理作用。随着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媒体报道对我国资本市场未来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这也启示着媒体负面报道尤其是权威媒体报道必将在保护投资者知情权、监督权及表达权方面发挥扮演难以替代的角色。本文的局限性在于选取的媒体报道仅为报纸这一传统媒体,可能会导致研究不够全面。此外,有关媒体报道的测度问题在本研究中可能会对结论产生一定影响。媒体报道的基调判定是一个较为主观的过程,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偏误。新闻报道中究竟哪些真正属于负面报道,仅通过某些词语很难将其归类。这可能也会影响本文的结论。

参考文献:

本文所选样本为问题企业,而问题企业的重述样本本

身大多进行的就是故意性财务重述,非故意性财务重述样本偏少,媒体负面报道比例与权威媒体报道的增加对问题企业发生何种类型的财务重述无显著影响。因此,以故意性财务重述替代财务重述进行上述研究,分别回归模型一和模型二。结果表明模型回归结果与前文相同,见表 5。

六、结论与启示

(一)媒体负面报道比例与权威媒体报道次数对问题

第9篇

【关键词】统招生 对口生 教学改革 高职高专教育

一、问题的提出

首先,对于服装专业统招生和对口生两个不同生源的学生在办学模式上与普通高等院校雷同。学习的内容是按学科体系课程的内容统一编排的,尽管这一体系考虑了学习过程中,学习者认知的心理顺序,即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表及里,但对于很多对口生来说,他们本身对一些较容易理解的基本知识已经掌握的相当熟悉,而统招生却对专业知识一无所知,相比之下他们的艺术灵感要比对口生灵活的多,想象力丰富,文化功底深厚。在学习过程中他们会误入迷途,各门学科一起抓,缺乏实践经验,不知道自己的发展方向,这就导致许多服装专业毕业生到企业岗位上,虽有一定的理论知识,但职业能力较差,企业不得不重新进行上岗培训。

其次,课程内容与课程设置脱节而造成技能教育的重复,或者是知识和技能教育的“空白”。如对口生在课程内容及技能教育方面出现与过去所学知识重复要求出新,统招生却迫切要求加大基础技能培训时间即实践教学环节。如何提高培养现有的生源质量,让他们充分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成为我们必须面对和着力解决的一个现实课题。

二、探讨

1.教学内容的有机渗透、互为补充

对于两个生源的学生,统招生多数在专业科方面有很多的不解与疑惑,对服装的制作更是一塌糊涂,而对口生显然对设计一窍不通,思路狭窄,不能设计出很好的服装款式,这样的现象就造成了学生们很难把服装设计与制作很好的融合到一起,这就影响了学生在校期间对专业知识结构的把握。很多学生都感觉到学习三年时间却一无所成,对专业失去情趣和信心。

兴趣是导致学习成功的原因,而学习成功也是导致兴趣产生的原因,因此,我们认为要使学生对某学科产生兴趣,就应该尽可能为学生在该学科学习中创设成功的机会。然而,在传统的服装专业的教学中,学生是否成功,唯一判断标准是看衣服做得好不好。

所以对于不同生源的学生制订不同的教学计划,在教学计划中对于对口生可以多进行艺术的熏陶,美术教育,提高他们的审美,锻炼他们的设计及绘画能力,让他们从枯燥的死记硬背的中专教育模式中走出来,通过一些先进的教学手段,比如多媒体教学,服装CAD教学等,开阔他们的眼界,拓宽他们的思路,改变他们对服装的传统审美观;而对于统招生来说,则应该多开设服装结构及工艺课程来弥补专业课方面与对口生的差距,尤其是实践课程的开设便于他们对结构课的理解,只有对服装结构充分理解,才能设计出更合理而好看的服装。另外服装工业化生产、服装营销两门课程应该是两个不同生源的学生所共同重视的,因为它是与服装生产和销售直接挂钩的,是一种经验性的交流,所以在教学当中也应当加以重视。

2.改革实践教学内容,实施模拟企业化生产作习

近几年,随着整个就业市场日趋成熟,社会、企业对人才实际操作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根据对一些服装企业走访调查中了解到:服装企业招聘员工,一般岗位工人,贴上一张广告,就可以找到大量熟练生产工人,对于技术、治理工种,一方面重视文化,技术职业技能资格,强调动手能力,另一方面又必须具有熟悉企业运作治理,与人沟通、团队协作能力,强调综合素质。服装企业迫切需要业务精、能力强、熟悉企业运作和实际生产操作的一线治理技术工人,而不是一线生产工人。

目前我们的学生在实践动手制作方面是他们共同的弱项,也就是连企业生产所需要的一线熟练生产工人的水平都达不到,对服装企业化生产管理模式方面的知识更是陌生。服装制作能力的强弱与学生的悟性及提供一定量的练习积累有关,所以动手能力是能够通过服装动手制作练习来实现的,而要熟悉企业运作就必须进行实际而有系统的练习。所以改革传统的实践教学内容,实施模拟企业化生产作习将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这就要求我们的老师深入到企业、公司用人单位,摸清企业人才需求现状,了解企业对人才业务要求及今后发展趋势等情况。通过模拟企业生产性方式教学,提供大练习量机会,使学生的动手能力有很大的锻炼和提高。模拟企业化生产方式,使理论联系实际,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进行服装设计、加工制作、以及销售一条龙,使学生既动手又动脑,不仅会制作,还懂治理,分工协调,增强发展后劲。

3.改进教学方法,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提高教学质量

对于两个生源的学生来说,他们对现代化的教学技术都很向往,因为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陪伴他们走过了九年义务教育,以及高中教育,尤其是对口生他们传统教育有更深刻的印象:枯燥无味,死记硬背。他们更渴望现代化的教学方式,重新改变他们对服装的认识。例如使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很直观很生动的把教学内容展现给学,并且能使他们记忆深刻。在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能给出优美和谐的直观感受,具有很强的表现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习内容,使学生更牢固地掌握所学知识。如《服装弊病分析及处理方法》中,指出各种弊病的现象并分析它的原因以及修正方法,利用Flash制作成动画的效果,以动态的效果代替静止的现象,这样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能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不仅牢固掌握了所学理论,还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另外,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很多服装企业都已经普及使用服装CAD软件,因为使用服装CAD软件既可以免去打板师手工推板的劳累与艰辛,还可以大大提高生产效益,很适合服装工厂的使用。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强专业教学方法的研究与改革,完善服装专业CAD中心和多媒体教室以及电化教室的建设,使学生毕业后很快适应社会工作,对校内服装实训工厂进行设备更新与改造,加大专业教学仪器设备的投入,创造现代教学技术条件;运用这类高效直观性强的现代教学设施以及方法进行教学,使理论与实践教学质量均得到保障。

参考文献:

[1]章建春.对服装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考[J].职教论坛,2002,(24):33.

第10篇

【关键词】全媒体 融合发展 大媒体

强调,要加快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充分运用新技术新应用创新媒体传播方式,占领信息传播制高点。

一、融合:区县报的现实选择

在全媒体时代,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特别是年轻一代获取信息和娱乐的主要渠道,手机等移动终端已经成为上网的主要载体,“智能终端是人感官的延伸,移动互联网才是真正的互联网”越来越成为共识。

截至2013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18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5亿。微博、微信、移动客户端等新兴媒体的裂变式发展,不仅极大改变了新闻传播和新闻生产方式,也从根本上改变了媒体格局和舆论生态。加快推进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极端重要、迫在眉睫。

融合发展是降低社会治理成本的时代要求。在开放社会和信息时代,新闻媒体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内容,舆论引导能力是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体现。网络等新兴媒体具有信息、舆论传播、社会动员等多种功能,驾驭和运用到位、引导到位,才能发挥正效应,降低社会治理成本。传统媒体必须适应新兴媒体碎片化、个性化、分众化的特点,加快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占领新兴舆论阵地,以巩固红色地带、影响灰色地带、改造黑色地带。在服务群众、满足群众中引领群众,在报道社会主流、关注社会热点中引领社会舆论,在增强传播力影响力公信力、提高舆论引导能力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融合发展是落实党管媒体原则的历史使命。党管媒体原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闻观的本质要求。微博使自媒体迅猛发展、新闻即刻传播,微信公众账号则改变了新闻生产方式,成为深度报道的新兴载体。随着4G技术的广泛应用,每部手机都可能成为一个移动的电视台,每个手机用户都可能成为一个现场直播的记者。人在哪里,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点就应该在哪里;新的媒体形态出现在哪里,党管媒体的原则就应该落实到哪里。传统媒体必须加快与新兴媒体的科学融合,在新的舆论格局中继续成为名副其实的主流媒体,主导舆论议程设置,掌握话语权和主动权,成为引领网上舆论的风向标。

融合发展是传统媒体转型升级的现实选择。面对新兴媒体的冲击和挑战,传统媒体特别是区县报的生存空间受到多重挤压。过去,面对电视媒体的冲击,纸媒通过增加信息、文化和思想的深度守住了阵地。今天,面对新兴媒体的挑战,仅靠坚守已经难以独善其身。必须主动进军新兴媒体领域,借鉴新兴媒体的表述方式和信息加工方式,融合新兴媒体的技术优势和传播特点,巩固传统优势,形成新的优势,实现在全媒体背景下的发展壮大。

二、路径:建设立体传播体系

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目前还没有成熟的经验和路径,谁有勇气、有谋略,谁就能赢得先机和主动。

重庆市永川区新闻社在推进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过程中,进行了积极探索。在战略上树立“大传媒”观,通过整合内部资源、加强外部合作、新建传播平台等办法,综合应用文字、声像、网络、通信等传播手段,全方位、立体化展示党的宣传工作内容,走出了加快推进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新路径。

抢占先机,搭建平台。2008年,率先推出了由重庆市永川区新闻社与新华社合作的永川网,开设了国际国内新间、本土新闻等几大板块栏目。这一报网互动的尝试,不仅扩大了受众面、提升了媒体影响力,更提供了一个外界了解永川、关注永川的窗口。同时,永川区新闻社联合中国移动永川分公司推出了第一份《永川手机报》,内容突出永川本地要闻,关注国内国际时政大局,同时涵盖财经、生活、体育等多方面内容。经过几年发展,永川区新闻社又先后与中国电信永川分公司、中国联通永川分公司合作,实现了《永川手机报》全网运营,至今已有用户达20万户。2011年,永川区新闻社与方正集团深入合作,投人近20万元开发了永川日报多媒体数字报,并于当年10月向全社会推出,以其新颖悦目的视觉效果和多媒体新闻功能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好评。新平台的搭建,大大拓展了传统媒体的传播空间和形式。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通过多渠道、多层次向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传递,落实的效果、群众的意见又通过这些渠道反馈回来,为党委、政府加大督办力度,制定新的政策提供了依据和参考,从而极大地推动了党的中心工作。

错位发展,互为补充。永川区新闻社利用《永川日报》丰富的新闻资源和完备的信息网络,广泛深入采访,获取鲜活的第一手新闻素材,狠抓深度报道;利用网络媒体强大的信息整合功能和扩展性强的平台作用,全面整合、包装、展示、推介新闻资讯;利用手机报时效性强、阅读便捷等优势,实时最新资讯,提高新闻时效。这样,从始于新闻现场的手机报多点发送、网上快讯滚动播报,到随后报纸、网站的纵深报道,实现广泛覆盖、“第一时间,分级信息传播”全媒体报道格局,进一步增强了党的宣传工作的亲和力、吸引力和感染力。

第11篇

摘要:本文拟对于当代计算机技术通过互联网的研究与开发在当代社会公共服务中,尤其是城市社会发展中的公共安全、公共卫生、公民服务和文化教育领域的应用现状进行总结和分析,并对计算机技术通过互联网的发展和变化在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和预测。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的社会环境发生了剧烈的变化,传统的社会管理体系逐步瓦解,新的需求不断涌现,尤其在城市社区的管理中,一场由社区管理向社区治理的转型已经迫在眉睫。在社会治理的过程中,运用科学技术发展的先进成果,有效开展社会治理活动,增强治理效率,优化治理结果,需要社会中从政府职能部门,到行业技术人员,以及各行各业的百姓在认识上提升对于互联网等电子信息技术手段的重要性的理解,在社会工作和日常生活中增强对于电子信息技术的了解和应用,以及专业人士增强在电子信息技术与社会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中的技术手段与现实运用的对接能力。总而言之,社会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中,可以应用计算机系统的领域可以说是无所不包,且从未来的趋势上看,呈现出应用日益广泛和领域更加深入的态势

一、变社会管理为社会公共治理的过程中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作用和重要性

在专业的公共管理领域里,变社会管理为社会“治理”是近几年的事,体现出政府在社会公共服务领域的职能和角色的变化。与以往的管理理念不同,社会治理集中地把政府的职能重点转移到政府、公民、社会组织等各个方面的社会角色在公共服务中的合作性关系,表现出将社会的管理权从政府集中走向归属于社会的发展方向,在这一重大的职能转变中,互联网在当今和日后的以社会治理为重点的公共服务活动中已开始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对于人们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重所具有的愈加重要的地位,如何将移动互联网的多功能与迅捷性与社会公共服务日常工作相结合,考验着政府和相关领域技术人员的智慧和创造力。因为,移动互联网在信息传播和日常通讯中的颠覆性技术革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使信息传输、获取信息的时间和地域更加碎片化、灵活化,互联网终端在操作和获取上更加智能化、互联网技术应用平台更加集成化。这些新特征都使得百姓的工作和生活、社会组织的日常运作和政府的,需要应对随着互联网的技术在改变生活中扮演的角色的日益重要而产生的新沟通手段和新的信息平台等变化。有效地运用互联网微信客户端,信息并与媒体和各大门户网站进行沟通,对百姓的需求进行有效的倾听,制定出满足公众需求的公共服务产品。

二、未来互联网信息技术对于公共服务治理的发展趋势

根据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的指示精神,“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其中,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现离不开以计算机技术作为主要推动力量的互联网先进技术水平的支持和应用,把互联网的应用和发展与政府的制定社会公共服务的各个环节进行支持和融合,在民声沟通,信息和政策服务对接等各个方面进行有效的改进和升级,提升公共服务的技术基础和管理水平,真正以互联网+公共服务的模式推动社会公共服务发展的未来趋势,,更好地推动和开展我国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对于西方发达国家现有的社会公共服务模式进行考察和经验借鉴来看,完善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与现代城市社会的方便和发达,安全和稳定密不可分。对此,政府为公务人员应早日培养和完善基于计算机技术领域的互联网思维,改善以往自上而下的政务应对与处理模式,变社会公共服务管理为社会公共服务供给,以往社会公共服务那种基于政府主导的单一的,缺乏信息技术手段作为辅助作用的非智能的,纸媒文件为主导的传统治理模式向政府与社会组织多元化,办公与社会沟通网络化、操作和管理模式智能化。目前,我国正处在互联网发展的上升阶段,各个社会生活领域都在深受互联网的影响和发展,在行业内产生运作方式和管理模式的变革。最突出的体现在物联网领域和大众传媒领域,网上商城逐渐超过和取代传统百货业,网络媒体和网剧取代电视节目的趋势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历史事实,一次,在社会公共服务领域,政府相关部门也应该作出迅速的反应。利用互联网传播平台和数字管理系统,辅佐政府的日常公共服务,必将对现代政府管理产生深远影响。借助"互联网+"对公共服务供给模式进行智慧化创新,不仅能够提升公共服务供给效率,更可以更好地改善政府工作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节省公共资源,更加有效地利用政府部门在税收领域获得的资金资源,从而有效提升社会公共服务水平。随着经济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互联网已经步入了千家万户,融入了大部分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同时深刻的改变了社会资源的组织和分配方式,而“互联网+”这一概念的崛起,更是证明了互联网已经成为了我国的一项重要基础设施,是当今中国任何经济和社会领域改革都不可忽视的背景之一。因此,如何将互联网技术有效运用到社会公共服务中,对于节省公共开支,方便政府及社会组织的日常工作,增进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具有重要作用。日后,在互联网技术与公共服务管理系统进行融合发展的道路上,还要从技术研发和政府思路创新与百姓的关注和认可度上进一步提升和发展,开创互联网与政府公共服务进行技术融合的新局面。

作者:赵红平 单位:沈阳理工大学

参考文献:

[1]周民,吕品.“互联网+”政务外网——新时期国家电子政务外网发展思路[J].电子政务.2015(08)

[2]张衠.“互联网+”背景下城市公共服务发展趋势及其风险初探[J].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2015(07)

[3]吴克昌,杨修文.公共服务智慧化供给:创新要素与模式构建[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1)

[4]戴金承.市场经济时代公共服务的供给模式探讨[J].中国商贸.2013(36)

第12篇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意识形态;意识形态安全;教育

一、深化理论教育

提升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度的重要内容,就是培养大学生树立坚定的社会主义信仰,这是一项特殊又无比重要的教育实践活动,对维护大学生的意识形态安全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理论中蕴含着丰富的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内容,是指引大学生确立正确人生价值取向、克服人生道路发展困难和坚定大学生人生信仰的科学指南。加强对大学生的理论的教育,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理论素养,增强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从而自觉维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安全。

二、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高校传播的主渠道,是培养大学生意识形态的主要课程,在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用中国化的占据意识形态教育领地。基于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为学生讲授相关知识时,要善于用中国化的立场和观点,切实从学生意识形态现状以及国内外形势出发,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促使中国化的深入大学生的心中,使学生了解、认同我国主流意识形态,保证大学生可以有效应对意识形态方面的挑战。恩格斯说:“一个民族想要登上科学的高峰,终究是不能离开理论思维的。”课堂上的意识形态安全教育要以大学生理论思维能力训练为切入点,这是大学生掌握精神实质的必然要求。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讲授理论时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导入课程要善于运用社会热点和大学生关心的问题,以此激发大学生学习理论课的兴趣,同时通过引导他们正确分析社会现象和时事热点,帮助他们自觉抵制意识形态领域各种错误思想的侵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直接影响了大学生对意识形态的理解以及吸收效果,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需要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不断尝试创新,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大学生学习兴趣,增强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从而使大学生对产生认同感,坚定他们的信念。

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直观体现,基于此,要想保证大学生处于意识形态安全领域中,使其更好地应对意识形态领域挑战,就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十用24个字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层面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从社会层面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从公民个人层面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在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领域,怎样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呢?我们可以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大学生通过了解自己的祖国,认识到“家国一体”,进而可以培养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的意识,从而更好地抵制西方腐朽思想和价值观的冲击,保证了意识形态领域的安全。另外,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润物细无声地浸润学生们的心田”,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增强学生的价值判断能力、价值选择能力、价值塑造能力”,最终引领大学生成长成才。

四、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高校校园文化是当代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重要载体。作为反映社会意识的大熔炉,它总是通过营造浓厚的意识形态氛围,把社会主导的思维方式和信念、价值观传输给大学生,潜移默化地熏陶和影响大学生的意识和行为。高校要积极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强化校园文化活动与当代大学生的亲切感,例如通过开展红色主题教育活动、学术交流会、知识竞赛等校园文化活动,将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融入到日常生活中,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主流文化的魅力,进而保证受到意识形态安全教育。

五、有效利用新媒体平台

新媒体的广泛应用带来了信息传播的巨大变革,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成为当代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必然选择。新媒体既拓宽了当代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视野,又创新了当代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方式。充分发挥网络新媒体、手机新媒体的教育功能,让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内容在进教材、进课堂的基础上“进新媒体”。充分利用新媒体拓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内容的传播渠道,引入实效性强的理论内容,不断满足当代大学生的精神文化需求,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当代大学生的吸引力。

六、发挥高校宣传舆论阵地功能

校报、校园广播、校园网络、校园标语墙与电子屏以及校史馆等都是高校舆论宣传的重要阵地。通过这些阵地的文化传播、新闻报道等宣传活动,可以大力贯彻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正确引导社会舆论,使大学生掌握正确的信息,从而提升辨别是非的能力,增强了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有效性。

七、加强意识形态安全教育队伍建设

一支素质过硬的优秀教师队伍是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基本保障。高校可以通过多种激励措施,不断提高大学生意识安全教育队伍的政治素质、道德素质、专业素质、文化素质、教育素质,以及利用现代化教育教学手段的能力,培养他们对所从事工作的认同感和责任感,以及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的工作态度,从而保证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顺利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