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食品市场风险

食品市场风险

时间:2023-08-03 17:29:2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食品市场风险,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食品市场风险

第1篇

一、农产品市场的特点

1、农产品进入市场的供与求。农业生产是从事有生命的动植物的生长、发育、成熟、收获与储运全过程。因而具有自然与市场的双重风险,农产品的供求关系必然受其规律支配:其生命周期造成了严格的农时季节,一旦耽误季节或当季减产绝收,无法弥补;受水、旱、风、雹、冻、热和病虫等自然灾害影响,会造成农产品生产的自然风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产品还会因供求关系变化而造成市场风险,并与自然风险交织,形成互为因果、反相关的双重风险。当自然风险小时,农产品因丰收质优量大,价格相应走低、市场风险变大,反之,自然灾害重时,农产品因欠收量少,价格上扬,此时,市场风险相对变小。供求关系与价格变动引导农民按市场的需求来组织生产。农民在“双重风险”中的经营决策行为,对市场供求关系及自身收入的影响也很大,有的盲目跟风,市场涨就扩大生产。市场跌就减少生产,不仅加剧了市场波动,也使自身遭受额外的损失:有的冷静观察思考,不盲目跟风。还有的“反弹琵琶”坚持生产优质农产品,反而获得较高的收益。随着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形成和参与经济全球化,一方面一地的丰欠可以通过全国或全球的余缺调剂来化解市场风险:另一方面也因为全国、全球市场变化难以预测,有可能放大市场风险。

2、农产品进入市场的多与少。农产品的多少要以满足人民的生活需求来衡量。首先要满足人口增长的需要,同时要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对营养、美味、健康、安全等多样性需求,随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人们的膳食结构已经发生巨大而又深刻的变化:由改革开放前的8成粮:1成肉:1成菜(温饱型),转变成现在的4成粮:3成肉:3成菜(营养健康型),虽然直接吃粮减少了,但肉类需要更多的粮食转化。增长的蔬菜水果则占用更多的农田,因此要让13亿多人吃饱、吃好、吃得营养健康,维护粮食安全和食品品质安全,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

3、农产品进入市场的分与合。农产品除具有鲜明的季节性、鲜活性、地域性等特点外,进入市场还有“分散一集中一分散”的流通轨迹,即由农户“分散”生产,拿到市场出售时,由经营者收购、贮藏、运输、加工等环节进行“集中”,再经批发、零售等环节,最终“分散”到消费者。这是一个带有规律性的普遍现象,在东南亚各小农生产的国家与地区,如日本、韩国、越南以及我国台湾地区,皆是普遍现象。我国农业长期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体制。由小农户“分散”生产也将长期存在。即使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生产也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由“分散”农户来完成。

4、农产品进入市场的安与危。农产品绝大部分是食品,农户“分散”生产的农产品在进入市场的“集中”环节会“归大堆”,如众多农户生产的水稻,经收购、仓储、加工后变成大米,在这种开放式的“集中”过程中。存在两种危及食品安全的情况:一是源头性不安全,如有少数农户生产的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或质量不好。“归大堆”后无法检查溯源,难以分辨是哪一农户生产的。二是“集中”环节易为少数不法之徒为赚黑心钱而做手脚。因此,维护从田头到餐桌全程的食品安全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

5、农产品进入市场的快与慢。如果细析各类农产品的上市途径,其进入市场的快与慢大体有以下几种:一是鲜活农产品的直接快速上市,如蔬菜、活鱼等;二是稍作加工处理后及时上市,如生猪、牛、羊、家禽屠宰后上市:三是经加工制成半成品或成品均衡上市,如稻谷加工成大米、麦子加工成面粉、牛奶制成奶品等;四是加工贮藏延后上市,如苹果窖藏、蒜苔低温库贮存待淡季上市。还有的烘干、晒制处理成干品再延后上市:五是多环节深度加工成精品上市,如面粉加工成方便面、饼干、面包、糕点等。农产品上市的快与慢都会影响到品质和农民的收入,如该快的上得慢了,不仅农产品会枯黄、腐烂、坏死,消费者食用很不安全,农民也会因此减少收入。

6、农产品进入市场的顺与反。农业具有鲜明的季节性、地域性等特点:①按农时季节生产出的农产品。我们称之为顺季产品,这种按“四时八节”上市的时鲜货鲜活、味美,量大价廉;②随着工业装备农业的能力不断增强,设施农业大量出现,主要是蔬菜大棚和工厂化养鸡场,还有培育果蔬、花卉的园艺工场等,生产出反季节产品;③随着加工、保鲜技术的进步,原先按季节集中上市的农产品,可以拉长上市时间,形成错季节上市产品;④随着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形成、交通运输业和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参与经济全球化及中国与东盟十国自由贸易区的形成,由此可以常年不间断上市,北方人能吃上热带果蔬,冬季能吃上新鲜瓜果蔬菜,内陆人能吃上海鲜产品,通过全国或全球的余缺调剂,这不仅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也让农民们找到新的生财致富之路。

7、农产品进入市场的流与通。各类农产品进入市场,既有“流”就有“通”,既入市,就要有“场”,这既包括传统的乡村集贸市场。也有遍布城乡的各类新兴专业批发、零售市场,甚至是季节性田头批发市场等有形“市场”;也有物流中的无形“市场”;这种“流”与“通”当然是由各类市场主体来实施的,不仅是广大农民出售自己的农产品。更有包括从事收购、贮藏、运输、加工等各类市场主体,不仅有国企、还有各类公司,更有大量个体私营企业经营者,特别是零售环节。绝大部分是个体经营者。有的是前店后坊式家庭小店,他们和消费者共同完成了农产品进入市场的“流”与“通”。城镇里的批发、零售市场好像是联结广大农村的脐带,源源不断的农产品物流,滋养着城乡人民,常“流”常“通”,生生不息。

8、农产品进入市场的远与近。农产品进入市场流通的半径大小,对市场供应和农民收入影响很大。传统小农户的产品只能在家门口的集贸市场低价出售,或受上门收购小贩的杀价;而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型公司、农产品协会等发挥组织功能。凭借规模、优质等优势,把农产品卖到大中城市、大型连锁超市,大的龙头加工企业甚至打向国际市场。有的合作社还自己组织运销车队、自办农产品批发市场、物流业,还有的把优质农产品直销店开到城里。各地区还认真贯彻中央惠农政策,建立农产品快速流通的“绿色通道”。减免运输农产品的

路桥通行费,这样,不仅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的生活,也有效的增加了农民收入。

9、农产品进入市场的粗与精。农产品大多以三种形态进入市场:①以原生物形态,如鲜活蔬菜、水果、鱼类水产品等;②简单粗加工的初级产品,如水稻加工成大米、麦子磨成面粉等;③多层次深加工,开发出种类繁多的精加工产品并实现多环节增值升值,如棉、麻、蚕通过纺纱、织布、加工成各类服饰实现价值倍增,带动工业发展、人民就业、农民增收。

10、农产品进入市场的名与利。我国数千年农耕文明。产生了一大批优质农产品。在封建社会称之为“贡品”,由皇家评定,仅供帝王贵族享用;在计划经济时期称之为“名优特产品”,由政府机关评定,仅供国家出口换取宝贵的外汇;在今天市场经济体制下,优质农产品成为广大农民增加收入的宝贵资源,是否是优质安全农产品,需要在市场竞争中由广大消费者评判,好的被称之为“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放心食品等。有名就有利,在市场上就能卖出好价钱。

二、从农产品市场的规律中找准服务“三农”的着力点

1、深入解析、认识社会转型期农产品市场的特点和规律有多重价值。一是深化对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取得巨大成就的认识,只有改革开放才能使13亿多人迅速解决衣食温饱,并快步迈向小康;二是深化对社会转型期农产品市场规律的认识,提高规制市场秩序的水平;三是从农产品市场规律中找准服务“三农”的着力点。

2、衡量农产品市场是否健康有序。一是农民出售自己的农产品能不能顺畅流通,能否卖上好价钱;二是各类市场主体能否把丰富的农产品流通到社会需求的各环节,并通过多层次加工、保鲜增值获得较好收益:三是好的市场机制发出准确市场信息,引导农民按市场需求生产出丰富的农产品,来满足城乡人民的营养、美味、安全等多种需求,这是农产品流通市场最重要的功能,也是重构新型农村市场的最基本目标。

3、多视角解析对农产品市场的需求。一是从国家的视角来看,以健康有序的市场机制,加上政府的惠农政策,引导农民按市场需求生产出丰富的农产品,以维护粮食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二是从消费者的视角来看,期望农产品丰富营养、价廉物美,尤其是食品要安全;三是从农民的视角来看,期望农产品能顺畅流通,能卖上好价钱以增收致富:四是从各类参与农产品经营的市场主体来看,期望能从服务中获得较高的收益。把政府、社会、消费者、生产经营者各方面对农产品市场的需求整合好,从中找出最大公约数,正是工商机关履行职能,强化对农产品市场监管的多重目标,也是服务“三农”的着力点。

第2篇

自助餐厅创业策划书范文

一、餐馆名称:

XXXXX。命名规则说明:低调,简单,易记,有特色(这里的特色不是说直接反映风味)但不古怪,不超过四个字,不带湘字。目前预定的形式是XXXX酒家或XXXX荘

二、餐馆风味:以湘东地区的农家风味为主

三、餐馆预计面积:280 ~ 350 M2

四、目标城市:广州

五、选址要求:

1.在周边1里内起码要有一个中型居民小区,周围最好一定量的流动人口,应该是白领来往或是租房目标区;

2.如果条件不能满足第1点,则位置需要交通比较方便,来往有一定量私家车和有消费能力的人员能醒目的看到餐馆的位置;

3.租金不能超过60元/M2,40元/M2为最佳,最好是1楼有一个10M2左右进出铺面,主要营业面积在二楼;

4.餐馆本身需要能停车7 ~ 10辆家用轿车的能力,或是附近不超过200M有停车场。

选址总体评价,由于新手投入资金不宜过大,因此餐馆位置不能为现今已经很繁华处,但希望往来比较多的人员,并且具有消费能力,希望通过餐馆的风味特色能吸引到老客户,要求能在三个月后能做到盈利1万元/月。

六、餐馆布局要求:大厅内部要求能摆放4人小台或小圆桌12 ~ 15张,10人大台4张,16M2包厢(4*4M规格)4 ~

5个。(但具体要看店铺的布局)

七、餐馆开张预算:

1.租金:两按一租,以300 M2计算,每M2预计50元,此应一次支付4.5万元;如果面积有出入,无论如何不能超过5万

2.装修设计费用:800元

3.装修费用:A.门面外部装潢能突出特色、显眼、但不夸张费用为X元;B.内部大厅装修风格以突出农家风味为主,装修一般,但要求装修完不能有异味,费用为X元;C.厨房面积为40

M2,装修强调排污、通风,费用为X元;D.厕所两个,男厕为1.5M2,女厕为1M2,要求通风,其他无特别需求,装修X元。 自己买材料,总共预计8万元

4.办证费用:要求有消防、环保、卫生许可和营业执照等,费用预计6万元

5.购买用具费用:A.3台5P的空调,包厢4台小1P空调,共元(也可能使用中中央空调);B.十把吊扇或壁扇,共3000元,C.两个冰箱,两个冰柜,一个消毒柜,其计1万元;D.厨房用具,共4.5万元;E.

桌凳,共5000元; F.其他(请见清单),共计2000元,G.自动洗衣机1台,1000元

6.其他不可预计费用,2000元

八、餐馆装修风格说明:

1.门面装修要求显眼,突出特色,不夸张,简练,能体现其消费水平

2.大厅说明:A.桌凳使用原木色的大小八仙桌和长条板凳,或是使用外观上比较结实的大小圆桌,大小圆桌上覆上比较好的米黄色桌布;B.墙面和厅中原有柱子的1M2左右以下以深色瓷砖,厅中为了装修目的自立柱子均以深色为主,天华板不进行完全装修,使用射灯,射灯以上的天华板喷为黑色,大厅灯光要求柔和,但桌面上的灯光要求明亮。(这里只我的想法,实际以最终的设计为准)

3.包厢装修与大厅一样

4.其他无特别要求

九、人员配备:

1.厨房:共6人,1个主厨,2个副厨,1个配菜切菜,1个洗涤人员,1个洗/捡菜人员

2.包厢:以5个包厢计算,5个服务员,

3.大厅:5个人,每四张台1个

4.其他:其他临时人员1人(主要用于服务休息时的轮换),店主1人。

十、运营费用明细:

1.物业管理费用:每平方不能超过2元/月,以300 M2共计600元/月

2.排污费用:600元/月

3.水电费用燃油费用:水电4000元/月,燃油2000元/月(暂时以此计算,如果燃油越多,说明生意越好)

4.人员费用: A.工资:主厨为1800元/月,副厨为1400元/月,其他均为1000元/月,共计1800*1 + 1400*2 + 14*1000

= ;B.住宿火食费用:住宿为2000元/月,火食费用以200元/人/月,共计18*200 = 3600元/月

5. 折旧费用:

6. 原材料:A.原料, 共元/周

7. 其他不可预知费用:1000元/月

十一、菜品说明:

1.坚持两个特色:A.绿色健康食品;B.湘东地区的地道农家风味,大概30%左右的菜品在一般湘菜馆吃不到。

2.坚持推重出新:A.不断推出新菜品,每月2个新菜品;B.跟季节变更,及更换菜品

3.消费水平定位:跟门面地址周边环境相关,但初步定为平均 35~60元/人。

总体来讲,以农家特色和绿色健康为卖点来,不一样的菜品才能买得到比较高的价格,并取得比较高的利润

十二、直接成本估计:

直接成本主要包括,油,盐,各种佐料,以及构成菜品的原料。

1.特色菜(挙头产品)成本控制在50%

2.中档但一般湘菜馆少见的,成本控制国40%以内

3.中档常见成本控制在60%以内

4.低档常见菜控制在30%以内,此类主要以蔬菜为主。

以不改变菜品的质量为前提来降低直接成品

十三、最终费用核算:

十四、其他问题点:

计划安排,租房要求房东提供三个月的免租期,第一个月办理与营业相关的各种证件,第二个月准备装修,第三个月准备好与开张相关的事宜。

五 优势与劣势:

本餐厅经营解决了学校食堂饭菜口味单一等问题,也无流动小摊卫生没有保证的担忧,并且与食堂同样方便快捷,节约时间。另外,本餐厅采用自助选择方式,应该很容易受到顾客欢迎,并能节省部分人力资源。同时,非餐点还提供冷饮、冰粥、等,并提供免费茶水。简洁舒适的装修将是餐厅的一大特点,学生普遍喜欢在干净、服务态度好的餐馆就餐,因此令人满意的服务也将是本店的一大特色。此外,学校食堂有明确的就餐时限,而校外很少有餐馆出售早餐,因此在校外的本店则可以较容易地抓住这部分因时间差而导致丢失的市场份额,换句话说就是由在就餐点前后的一段时间要就餐的潜在客户群所产生的市场份额。

由于刚起步,快餐店的规模较小,如就餐的人力资源、服务项目等都比较有限。而校区内外的竞争也是比较激烈的,因此还存在着不小的劣势。另一方面,因为学校假期是固定的,寒暑假期间的客源会骤降,而寒假期间会比暑期更少,这将会是一个比较难以解决的问题。据我们的市场调查与分析,本店产品的市场需求是存在的,并具有一定的竞争力。而本人正是学生----这个最大客户群中的一员,所以更能了解顾客需要什么样的产品和服务,从这些方面来看,是应该是很有机会挤入该餐饮市场的。

六 财务状况分析

1.初始阶段的成本主要是:场地租赁费用(3万),餐饮卫生许可等证件的申领费用,场地装修费用(5000),厨房用具购置费用,基本设施费用(5000)等

2.运营阶段的成本主要包括:员工工资,物料采购费用,场地租赁费用,税,水电燃料费,固定资本,折旧费,杂项开支等。

3.据计算可初步得出餐厅开业启动资金约需12600元(场地租赁费用5000元,餐饮卫生许可等证件的申领费用600元,场地装修费用2400元,厨房用具购置费用1000元,基本设施费用等2600元)。资金可有父母提供80%,自己积蓄20%。

4.每日经营财务预算及分析

据预算分析及调查,可初步确定市场容量,并大致估算出每日总营业额约1500元,收益率30%,毛利润500元。由此可计算出投资回收期约为一个月。

七 风险与规避

1 外部风险

随着中国加入WTO,国外大型餐饮公司进军中国,国际品牌既快又多地进入中国市场,必将给中国餐饮业带来极大的冲击。餐饮业竞争激烈尤其是来自国外的快餐连锁店,如肯德基、麦当劳在中国的快餐业中占据很大的市场份额。

2 内部管理风险

餐饮业是一个技术含量相对较低的行业,但是它需要严格的管理才能赢得消费者的信赖,对于大多数中国自办的餐厅来说大部分存在着内部管理松散,服务人员素质较低,如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健全企业经营机制强化企业内部管理关系着企业的生与存,成与败。

3 市场风险

市场是不断变化的,所以我们必须考虑到市场的风险,具体有以下几种风险可能:

(1) 在本项目开发阶段的风险,市场上可能会同时出现类似餐厅的开业。

(2) 项目生产阶段的风险,如果项目已经投产,但没有生产出适销对路的产品,项目可能没有足够的能力支付生产费用和偿还债务。

(3)项目生产经营阶段的风险,项目投产后的效益取决于其产品在市场上的销售量和其他表现,而对于本阶段项目而言,最大的市场风险来源与市场上餐饮业的竞争风险,如果项目投产后效益良好很可能会带来一系列相似经营项目的诞生,从而加剧了本项目的竞争压力。

4 原料资源风险

本餐厅的原料主要以果蔬、豆类、菌类为主,是当今最受欢迎的绿色天然无污染食品,尤其本餐厅是以保健为主的餐厅,因此在原料的选择上需要专业的知识和技术投资,这样才有利于采购到新鲜、天然、无污染的绿色食品。

5 应对措施

(1)汲取先进的生产技术与经验,开发出自己的特色食品。

(2)严格管理,定期培训人员,建立顾客服务报告。

(3)项目开发阶段进行严格的项目规划,减少项目风险。

(4)进入市场后,认识食品市场周期,不故步自封,积极开发更新食品。

(5)与原料供应商建立长期并保持长期的合作关系,保证原料资源的供给。

第3篇

一、创建新食品经济体系的紧迫性

1、创建新食品经济体系是知识经济时代特征所决定的

知识经济时代的食品经济体系,有同过去时代不同的特征。知识经济时代食品供给与需求是连锁在一起,与传统食品供需体系有很大不同。过去是农民以掌握的种子从事生产,再通过运销商、食品加工厂及食品零售商转售到消费者。但在知识经济时代,这个流程就变为,以市场为导向,以消费者为中心,由食品零售商掌握的消费者需求信息,透过电子网络传到食品加工企业、运销商、农民和农业科技研究机构等上游供应单位,农业科技研究人员再研究开发消费者喜爱的产品。例如,我们现在很多食品企业开发的产品就是按这样的模式生产的,即国外所说的“垂直统合经营体系”。许多学者认为“垂直统合经营体系”是知识经济时代新食品经济体系的主要内涵,是由知识经济时代特征所决定的。

这种从科研、生产、加工、销售形成的垂直统合经营型形态的经济体系,在食品工业实践中有着许多优点:一是有利于食品产业链的形成,带动农业结构调整,使农民增收致富。二是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和卫生安全水平,提升产品竞争力。三是有利于形成产品规格化、标准化、条形码化及品牌的建立。四是由于生产要素的整合,可以加快生产经营专业化、规模化步伐,降低成本,获得规模效益。总之,能适应时代的新形势,新要求,因此,这种经营模式被许多食品企业所采用,并取得显著成效。

2、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迫切需要食品产业推进经营体制和机制创新

加入世贸组织后,给我国农业和食品产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和冲击。从近几年的情况看,加入世贸组织后给农业和食品产业发展带来的冲击,表面上看是贸易摩擦或者是“绿色壁垒”等问题,但从深层次看,有两种挑战很值得重视:其一,对我们经营体制的挑战;其二,对管理体制的挑战。目前,食品工业的市场竞争主要表现在两个层面。一是国际竞争国内化。现在许多国际知名品牌的食品已进入我国,世界食品企业前50强中,已有20个进驻我国市场。从食品市场的竞争趋势看,在营销工作上划分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将越来越没有实际意义。二是国内知名品牌之间的竞争。由于消费者对食品需求讲求营养、绿色、质量的理念不断增强,市场消费向名牌产品高度集中,企业间的联合与兼并愈演愈烈。面对国内外市场竞争愈来愈激烈的形势,食品企业只有努力提高产品的竞争力,才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而积极推进食品产业经营体制和机制的创新,创建适应时代特征要求的新食品经济体系,是提高产品竞争力的有效途径。这是因为:竞争力的提高最重要的取决于两个要素,即产品的质量和价格;市场的应变能力和手段。为要在这两个方面提高水平,不断探索产业经营体制和机制的创新,包括产业组织制度的创新,是十分关键的环节。

二、创建新食品经济体系,积极推进食品产业经营体制和机制创新

1、双向延伸,建设高品质、规模化、标准化的食品原料基地

我国食品产业经营体制和机制的创新,应按照新食品经济体系的理念,创新经营组织模式和运行机制,有效地在食品产业的产业链上加以应用。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度发展,在食品原料基地建设方面,目前实际上呈现了双向延伸的新格局:农业部门通过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方式,由原料向加工延伸;食品部门企业为增强规模和效益,提高产品竞争力,把基地、农户视作“第一车间”,由加工不断向原料基地延伸。从国际经验和我们实践看,双向延伸的目标一致,即形成一个以产、加、销垂直统合经营为主要特征的食品产业经济体系,以适应时展的需求。创建新食品经济体系,重点要研究采取什么形式和机制使原料基地的农户和加工企业形成一种紧密联结,相互依存,收益共享、共同发展的利益联结机制。这在我国还是比较薄弱的环节。目前,全国各地采取的四种主要类型的组织模式,各有特色和利弊,企业可根据各种产品的不同特性和自身的不同情况,灵活加以运用。

(1)“公司+基地+农户”,即食品加工企业与生产原料的农户通过签订收购合同等形式,形成较稳定的产销关系。因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积极推进,这种组织形式已积累了不少成功经验,这类组织形式有些问题也需进一步探索,如公司与农户的利益联接机制如何进一步紧密;合同形式如何更加规范,具有法律效力和信用度;如何共同防范市场风险等等。

(2)“公司+专业合作社(协会)+农户”,即生产原料的农户在自愿和民主的基础上联合起来,组成专业合作社作为组织载体,再由合作社通过合同等形式,与食品加工企业建立稳定的产销关系。它有利于食品产业链各参与主体利益联接的紧密结合,有利于向农户提供社会化服务,提高农户的经营地位和经营效益,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使公司与农户实现互利和“双赢”。这种形式在北京、山东、浙江等地区已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并在积极探索之中。

(3)“农户十专业合作社十公司”,即由生产原料的农户联合起来组成专业合作社,再由合作社单独或联合起来办加工企业。这种模式在国际上很普遍,而在国内则因农民素质和资金等制约因素,推广难度较大,数量还很少。但浙江等地农民已进行了有创新意义的探索,如被养蜂界称之为“江山模式”的江山养蜂协会,就是有典型意义的例子。这种模式最大的优点是,可以把农产品在加工、销售环节创造的利润保留在农业内部。

(4)“公司+农场+农业工人”,即食品加工企业自办种植(养殖)场,聘请农场工人生产符合企业质量、规格要求的原料。这种模式多数是出于公司须严格控制原料的高标准要求,生产出口产品而采用的。采取这种模式的优点是,原料的质量、数量、供应时间都可以直接控制,缺点是投资较大,成本较高,且经营风险都在公司自身。

2、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做好创建新食品经济体系的重要基础性工作

从世界各国经验看,各类合作社组织是世界各国食品产业垂直统合系统中很流行的组织方式。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农民组织的合作社在农产品产销一体化经营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我国近几年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育对食品产业发展已产生了积极推动作用。

(1)专业合作社已成为食品垂直统合经营体系中良好的组织载体,成为食品产业链中联接龙头加工企业及农户的重要组织纽带和桥梁,有效地提升了食品产业的整体水平。面对开放的大市场,分散、小规模经营的农户,单家独户的农民势单力薄,难以进入市场,防范市场风险;难以解决良种提供、防疫、销售等服务问题;难以确保产品的标准化、规格化、高品质。而专业合作社使分散的农户联成一个整体,农民入社后,生产有计划,物资有来源,技术有指导,产品有标准,销售有渠道,不仅提高了农户在市场交易中的地位和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而且成为分散农户与大型加工企业之间的组织载体。

(2)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有效地提高了食品标准化生产和现代化水平。实践启示我们:产业化必须标准化,标准化又离不开组织化。只有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生产标准化才能有效实施,产品竞争力才能提升。这已被许多食品加工企业的实践所证明。

(3)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培育和发展,为探索解决我国食品产业发展资金,建立投入新机制发挥了显著的作用。山东、四川、北京等地食品产业快速发展的实践已证明,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合作社规范地运作,充分调动了广大农民资金投入的积极性,实际上是培育了一种“社会资本”和“信用资本”,对食品产业的发展有着积极推动作用。

目前我国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总体上尚属起步阶段,组织规模较小,经济实力不足;利益联接不紧密,社员盈余受益显得不足;服务层次较低,市场竞争力还不强。因此,当前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需要进一步研究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其一,加快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立法,为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其二,借鉴国际合作社发展的有益经验,坚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自主性。其三,多种形式探索合作社资本形成,不断增强合作组织的服务功能和经济实力,提高其市场竞争力。其四,建立健全科学的管理制度和治理结构,提高合作组织的内部凝聚力。其五,加强政府对合作经济组织的扶持和支持。

3、做大做强龙头食品企业,提高企业研发能力和规模化水平,提升市场竞争力

企业的“大”和“强”,是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企业有了一定规模和实力,才能投资建设研发中心,开发有自的新产品,投入必要的广告宣传,把品牌做大;然而企业不“强”,也很难做“大”。食品企业的大和小,也要辩证地认识。要清醒地看到,我国目前称为“集团”、“龙头企业”的食品加工企业,其生产规模在国内看,与一般企业相比是“大”了;但放开眼界,与国外跨国公司相比,就变得“小”了,还有很大的差距。世界50家实力最强的农业食品集团,其中最小的一家年销售收入也达38亿美元,相当于300亿元人民币,目前我国大型食品企业集团中,还没有达到这个水平的。因此,加快培育和发展我国龙头食品企业,组建生产规模更大、科技含量更高、竞争力更强的龙头企业集团,任务已十分紧迫。

(1)努力提高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打造自己的品牌。要增加科技开发的资金投入,建立企业研发机构,开发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新产品,努力提高产品在世界市场的占有率。有重点地实施技改项目,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采取技术入股等多种形式,加强同科研院所的联姻与合作,提高“产、学、研”合作能力和绩效。当前,特别要处理好企业利润最大化和信誉最大化的关系,着力提高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确保企业诚信,提高企业品牌知名度和信誉度。

(2)做大做强龙头食品企业,是资产重组、产业整合,提高企业集中度的过程。要运用资产重组、兼并、收购、资本运营、强强联合等战略,实现资产、品牌、经营的整合,使企业不断提高规模化水平。

(3)进一步加强政府对食品工业的调控和扶持力度。食品工业涉及一、二、三产业,具有产业链长、行业跨度大的特点。长期以来,食品企业主要分属于轻工、商业、农业等不同的系统,管理上部门分割、职能交叉,不能形成合力的现象比较严重。因此,加强政府调控、协调和扶持的力度,对推动龙头食品企业做大做强极为重要。

4、加强食品企业与流通及物流业的互动,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

许多发达国家的实践证明,现代化的流通能促进现代化生产,小规模的流通只能适应小规模生产,大规模流通才能促进大规模的生产。食品工业规模化程度提高了,没有现代化流通方式的带动,龙头食品企业是很难提上更高水平的。

(1)重视运用连锁经营、集中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商业物流形式,不断改进企业营销策略,努力开拓国内外市场。

(2)注重企业销售模式的革新。如双汇集团提出用21世纪新型的肉类连锁和物流业态整合我国肉类市场的思路。他们借鉴欧美发达国家“冷链生产,冷链配送,冷链销售”的经营模式,以“生鲜十便利”为宗旨,在省内外建设了400个肉类连锁店,把公司生产的生鲜肉和肉制品直接配送到店。既方便了消费者,确保了肉制品从从生产到销售整个过程的安全性,还推动了整个肉类营销模式的进步。

(3)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应用信息技术变革企业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调整和重构企业核心业务,加强企业运作控制,进而不断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和应变能力。许多龙头食品企业已经和正在按照这样的理念,适时地强化信息化工作。在这方面应继续努力,取得更好成效。

第4篇

(一)摘要

项目名称:H&n(health&nutrition)营养餐厅

使命:为同学提供实惠方便的绿色餐饮服务,并且为移动餐厅,哪里有需要,我们就往哪里去。

创业项目的起源:当前在学校能买到食品的地方为数不多,且地方小种类少,垃圾食品量多。同学们上课下课时间是规定的,所以校内商店购物高峰期统一,尤其是对于赶时间的同学来说,购买食品不方便一直是个让人烦心的大问题。原本男生宿舍楼仅有的超市,也被搬迁到校外,而在二教,主楼附近更是想买东西都买不到。在学校里也只有2个师生超市,一教的小卖部,2食对面的超市,整体来说,在学校里买东西很不方便的,尤其是在2教上课或上自习,有时候渴了,饿了,还要跑出2教,在冬天遇上下雪或大风,有些同学不得不选择饿肚子,这对身体和学习的影响都很大。

相信这种情况在各大高校或多或少都存在,鉴于当前学校的情况,我们创业团队想到在我们学校开一个移动餐厅,来解决这个问题。

首先我们的移动餐厅是利用二手车为主体,并进行改装,使之能进行制饮品,冷藏等,并要有一定的空间来储存。我们还要购置一些桌椅,供顾客使用。

我们营业场地并不固定,但主要集中在某几个地方,如2教,主楼,田家炳附近,初步打算在田家炳东侧设立一个场地,作为节假日的固定场所。这可以行使我们露天饮品店的功能,方便又浪漫。地点也是主要看哪里有需要,我们就往哪里去。

我们的营业时间也并不固定,也是主要看客源情况。但我们营业时间主要是在上课前和上课后,主要供应健康食品,绿色饮品,此外供应同学们需求量大的食品等。

考虑到资金的问题,我们主要使用的是二手车、桌、椅,对二手货翻新,使之有更好的使用价值。

对于资金的融合,我们可以申请贷款,毕竟我们的项目需要的资金不会很多,如果家里有条件的,还可以投资。

在初期我们还要对我们的店员进行培训,如如何做饮料,加工食品等,使我们的产品质量更好,还要在上岗前进行服务培训,做好我们团队的形象。我们坚信,良好的客源是建立在产品的质量上的。

我们创业团队首先在我们学校D北京林业大学进行试验,如果收入可观,我们将对其他学校进行调查,如果有好的前景,我们将推广我们的校园移动餐厅到其他学校,并成立连锁餐厅。

此外,我们还要对我们的项目进行宣传,吸引对我们项目感兴趣的商家进行合作。我们相信我们优良的服务和优质的产品一定会得到商家的兴趣,学校的支持和同学们的喜欢。

(二)公司概述

北京林业大学校园移动餐厅有限责任公司的定位是现代化学生营养餐配送服务企业。目标是建成成为北京市学生营养餐定点生产单位,最终成为一家正规的全方位营养餐饮业企业。

所需材料均由中央厨房统一加工、统一配送,杜绝食品添加剂,全面启动食品健康、无污染的绿色工程。此外,加工车间根据市场需求生产的食品要做到色、香、味俱佳。可以与北京林业大学附属小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语言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等多所周边高校的用餐单位与公司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公司始终坚持严格高效的科学管理,确保食品安全,从而赢得社会各界的赞誉和认可。

树立品牌意识,创立属于自己公司的品牌是公司发展之初各位股东的一致意见,为了创立属于自己的品牌,我们决定吸取一些起步较早,发展较好,品牌创立方面做得比较好的企业的先进经验,这样一方面可以少走弯路,另一方面上手也比较简单。相信有了一定的品牌效应积累,对于我们公司的发展会是有更大的好处的,他可以成为良好的口碑,成为我们宣传的好助手。

(三)产品的研究和分析

产品的绿色与营养我们餐厅的主要亮点。我们的主要产品是针对现在高校学生身体健康普遍状况、个时间段需求而分时段供给。下面介绍一下我们的一些特色供给方式。

花草茶

花草茶是我们主要共饮健康饮品,饮品种类分为单一花草茶、综合花草茶、果粒混合花草茶

花草茶是近十年才开始在大城市流行,因为花草茶不含咖啡因,每一种花草都具有奇特的疗效,花草茶的功效大约可分为3种:

1. 松弛神经 - 帮助镇静身心、去除紧张、安抚烦躁的心情。学习中休息时间的最好选择。

2. 提振精神 - 可增强身心活力、并助有助消除疲劳。代替咖啡,既达到提神效果也没有咖啡因的伤害。

3. 加促新陈代谢 - 能促进体内毒素的排出、有助于美容和健康。爱美又爱健康的女生们的最爱。

我们将推出多种不同功效的主打花草茶,并且根据不同顾客的需求要求为其合理搭配花草茶。

并且搜集各种花草茶功效的知识做成精致小册子,供顾客翻阅。

相信了解花草茶的同学将成为我们的常客,不了解花草茶的同学也能通过我们的餐厅了解花草茶爱上花草茶。

水果汁

水果的好处就不用多说,是每个人每天都应该摄入的。对于不爱吃水果或嫌麻烦的同学来说,水果汁就是很好选择。

我们的水果汁要求鲜榨且无添加不兑水。但由于水果运输并不方便,为保证新鲜,我们实行限量供应限时抢购。并且,水果汁并非主打,可以说是作为一种提升我们餐厅趣味性,增加同学们对我们餐厅兴趣的产品。

水果挞

这种由红提、猕猴桃、橙子、青苹果、红苹果、西瓜、香瓜和芒果8种材料组成的水果挞,挞底松软,香草味奶油入口即化,水果清新爽口,外形、颜色、味道都十分棒。

(四)产品/服务

产品/服务描述:本公司产品目前处于策划筹备阶段,考虑到市场上餐饮产品、保健品的价格因素,本公司的产品定价将处于同类产品的中低价位。占领一定的市场份额,形成规模经济效应,以低成本获得高利润。在产品的价格及其组合上,我们是依据消费者不同的消费层次和需求,加工、提供各种具有食疗保健价值的营养餐品,其中在价格的制定上我们严格按照原料的利用率来计算,比如果蔬的去根多少、是否去皮、去叶,最后厨房的加工程度,为消费者提供每份6-100元不同餐品组合的标准,顾客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食品。

本公司将通过一系列的公关活动,处理方方面面的关系,为餐厅的发展提供宽松有利的经营环境。

1 与员工、供应商建立精诚团结、信任一致的合作关系。在管理人员与员工之间搭建起平等、便捷的沟通方式,通过发行内部刊物、免费会员提供奖励,集体娱乐健身等活动增加员工的凝聚力和工作积极性。为获得充足的原料,制定正确的合理的进货政策,积极为供应商提供市场信息,进而开拓市场空间。

2 学校消费群众关系。为保证充足的人力资源,获得稳定的顾客群,得到可靠的后勤保障,应积极参与维护社区环境、积极支持社区公益事业。尊重顾客的合法权利,提供优质餐品和服务,正确处理顾客的要求和建议。

3 学校投资方的关系。及时了解并遵守学校相关规定,加强与学校相关部门的联系,主动协助解决一些社会问题。与投资方保持广紧密关系;向其提供本行业的真实信息。

本公司特色营销将侧重于以下一些重点:

主要的文化特色:健康关怀、人文关怀

主要的产品特色:具有食疗保健功能的餐品

3、预期成立时间:2010年2月份

4、预期注册资本:

初始阶段的成本主要是:餐车桌椅及改装(3万),餐饮卫生许可等证件的申领费用(600),厨房用具购置费 主要的服务特色:会员制的跟踪服务 移动服务

主要的环境特色:具有传统文化气息的绿色环保就餐环境和送货上门的优质服务。

主要消费对象:北京林业大学校在校学生。

(五)管理与团队

1)

1、拟定的企业名称:H&n(health&nutrition)

2、企业基本情况:本公司正处于初步策划阶段,领导队伍基本确定。餐饮业技术含量低,员工主要来自本校学生,勤工俭学或个人爱好。

2) 运营阶段的成本主要包括:员工工资,物料采购费用,场地租赁费用,税,水电燃料费,固定资本,基本设施费用(5000)等

3) 据计算可初步得出餐厅开业启动资金约需33200元(餐车租赁费用3万元,餐饮卫生许可等证件的申领费用600元,厨房用具购置费用、基本设施费用等2600元)。资金学校提供20%,校外投资方50%,自己筹备30%。

4) 每日经营财务预算及分析

据预算分析及调查,可初步确定市场容量,并大致估算出每日总营业额约1500元,收益率30%,毛利润500元。由此可计算出投资回收期约为三个月。

5、预期注册地点:北京林业大学

6、 企业主要股东情况:列表说明股东的名称及其出资情况。

7、 企业内部部门设置情况:

1、领导组:财务负责人、市场营销负责人、技术开发负责人。

2、服务组:本组由领导组内人员担任相关任务。

8、 董事会成员名单:(可根据本公司实际情况去决定职位安排)

序号职 务姓 名学历或职称联系电话

1财务负责人罗书勤大学本科****

2市场营销负责人王永宽大学本科*****

3技术开发负责人陈建行大学本科

(六)校园移动餐厅市场与竞争分析

校园营养餐厅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原因一由于学校一教旁边的林大师生超市价格较高,在下课上课高峰期人满为患,很多同学买东西不方便,而且一教和二教周围没有什么超市,同学们购物难成为了一个问题。同学们在上课或上自习的时候,赶时间想买一些零食来充饥,或者当同学们自习感到很饿的时候,想买一些食物来补充能量。我们可以把我们的移动快餐车开到一教或二教门口,品种齐全,价格低廉,会吸引很多同学前来选购。我们还会在一教的三层、二教的四层成立采购点,供高层上课或自习的同学所需,为他们节省了很多上下楼的时间。我们推断很多同学为了省点钱或少走一段路多节约时间而选择我们的移动餐厅。我们会加大宣传力度,印制传单或海报,在各个宿舍楼、教学楼张贴、发放。有可能的话,我们会和我们学校的广播台取得联系,来帮助我们宣传我们的移动餐厅,扩大影响力。之所以说我们的移动餐厅有很好的市场前景。

原因二,我们餐厅的主要特色是营养,营养对于学习就业压力越来越大的高校学子来说非常重要。并且随着生活水品的日益增高,营养与保健越来越成为大家关注的问题。学校超市食品大多为对健康无益的零食,学校食堂供应时间短且远离教学楼。我们餐厅胜在解决了营养与便捷双面问题。

原因三,我们学校有众多的家属区。在周末或公共假期,我们将移动餐厅来到家属区,让他们来购买我们的产品。庞大的家属区一定会给我们的移动餐厅带来不菲的收入。我们还会提供送货上门服务,让他们足不出户就能买到放心的产品。我们的服务绝对是一流的,目的是给顾客留下良好的印象,得到一些固定的客户。我们会采取积分制和会员制。积满一定的积分或购买到一定数额后,会得到相应的礼品或打一定的折扣。会员也会得到一定的优惠。

我们在本校拓宽我们的市场后,还会在附近的高校、社区逐步拓宽市场,让我们的移动餐厅成为一道风景线。我们在创业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一些困难和竞争。在面对这些竞争时,我们团队首先要保持冷静,团结起来想一些应对策略。其次,我们会推出我们的特色产品和特色服务。我们相信,有了自己的特色,一定会站住脚跟,至少在特色产品和服务上我们不会落后。

财务分析和融资需要

一个好的创业团队要有一定的资金储备。我们团队会把融资作为创业的第一步,我们主要从各自家长那儿得到创业所需的大部分资金,毕竟我们还是学生,还没有挣钱。如果这笔资金不够,我们会申报团中央,努力得到他们提供的创业资金,来扩充我们的资金。我们会争取到一个或更多的赞助商,一方面他们给我们提供一些物资和资金的赞助;另一方面,我们会在学校里给他们做宣传,给他们做广告。这样经过多渠道的努力,我们的资金就不是问题了。等我们的创业团队挣了自己的第一笔钱,我们不能先将这笔钱平分,而是先将这笔钱用到自己的团队建设上来。毕竟我们的团队还年轻,以后还需要大量的资金来维持正常的运转。等我们的项目成熟了,再将赚的钱平分。说到融资需要,我们的项目需要很多资金,我们的移动餐厅需要一辆甚至更多的二手车,还有提货的资金,员工的工资都需要大量的资金。各种设备,物品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来购买。我们会制定一份详细的购买物资明细单,做到心中有数,不能盲目投资。我们团队的融资需要和财务分析是我们团队建设的重要步骤,我们会用百分百的认真去做好这件事情。

(七)风险与规避

外部风险

随着中国加入WTO,国外大型餐饮公司进军中国,国际品牌既快又多地进入中国市场,必将给中国餐饮业带来极大的冲击。餐饮业竞争激烈。

同学们适应食堂就餐超市购物的习惯不会一时间改变,并且对我们的新型餐厅的接受需要一定时间。

内部管理风险

餐饮业是一个技术含量相对较低的行业,但是它需要严格的管理才能赢得消费者的信赖,对于大多数中国自办的餐厅来说大部分存在着内部管理松散,服务人员素质较低,如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健全企业经营机制强化企业内部管理关系着企业的生与存,成与败。

市场风险

市场是不断变化的,所以我们必须考虑到市场的风险,具体有以下几种风险可能:

(1) 在本项目开发阶段的风险,市场上可能会同时出现类似餐厅的开业。

(2) 如果没有生产出适销对路的产品,可能没有足够的能力支付生产费用和偿还债务。

(3) 项目生产经营阶段的风险,项目投产后的效益取决于其产品在市场上的销售量和其他表现,而对于本阶段项目而言,最大的市场风险来源与市场上餐饮业的竞争风险,如果项目投产后效益良好很可能会带来一系列相似经营项目的诞生,从而加剧了本项目的竞争压力。

原料资源风险

本餐厅的原料主要以果蔬、豆类、菌类为主,是当今最受欢迎的绿色天然无污染食品,尤其本餐厅是以保健为主的餐厅,因此在原料的选择上需要专业的知识和技术投资,这样才有利于采购到新鲜、天然、无污染的绿色食品。

应对措施

1.汲取先进的生产技术与经验,开发出自己的特色食品。

2.严格管理,定期培训人员,建立顾客服务报告。

3.项目开发阶段进行严格的项目规划,减少项目风险。

4.进入市场后,认识食品市场周期,不故步自封,积极开发更新食品。

5.与原料供应商建立长期并保持长期的合作关系,保证原料资源的供给。

保险和法律事务健身中心的保险将通过中国平安保险公司购买。资产保险将保险固定资产和私人资产的实际市场价值,商业意外保险保证赔偿由于意外事故而关门造成的固定现金流入损失。为了防止意外事故而造成会员、顾客利益受损所引起的法律诉讼,我们还将购买一般责任保险。当然,中心管理人同会采取有关预防措施,如提供适当指导,给予必要的警告,同会员签署无责任条款合同等。中心的法律事务交由有丰富经验的法律事务所负责处理。

初期(1-3月)

主要产品是针对城市三种群体不同身体健康状况的餐品,市场策略为通过积极有效的营销策略,挤占食堂超市的校园市场分额;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提升知名度、美誉度;收回初期投资,积极进行市场调研、开发,产品的研制、推广,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积蓄资本。

中期(1年)

巩固、扩展已有的市场分额,扩大销售服务网络;进一步健全餐厅的经营管理体制,提高企业的科学管理水平;着手准备品牌扩张所必须的企业形象识别系统、统一的特色优势餐品、统一的管理模式等方面的建设;在此基础上,向外部定向募集资金,并着手诚招个人或企业加盟。

届时本公司将以多种形式接受合作伙伴的加盟,包括优先股、可转换债、附任股权债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公司将不再局限于北京市境内发展,而要向全北京乃至全国的高校餐饮业挑战进军。

第5篇

1、加强宣传引导,营造发展氛围。紧紧抓住国家出台扶持发展养殖业生产稳定市场供应的系列政策的机遇,采取多种宣传手段,多角度、多层次地开展宣传,宣传国家扶持发展养殖业生产的政策,提供养殖经济市场信息,进一步提高广大干部群众对养殖业发展认识,增强养殖信心,充分调动养殖户的积极性,营造上下联动齐心抓发展的良好氛围。

2、科学合理布局,强化规范管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有关养殖业生产发展的文件精神,全面落实行政领导负责制,认真编制养殖业生产发展规划,正确处理好发展养殖业生产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做到发展与保护并重,积极推进养殖业生产的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和现代化,从政策上鼓励和扶持有条件的农民和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养殖业生产。要依法规范养殖场管理,对现有养殖场进行整治和规范,扶持其健康发展。凡符合建设沼气工程条件的养殖户应全部建设沼气池并使用沼气,推广养殖业和种植业相结合的生产模式,鼓励养殖场(户)充分利用鱼塘、农田等消纳养殖废料废水,推行健康养殖、生态养殖和标准化生产。

3、建立长效机制,鼓励做大做强。在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好国家和省、市有关鼓励扶持生猪生产发展政策的同时,要对发展规模养殖场(户)或养殖业龙头企业在项目、税收、基地建设等方面给予优惠倾斜,特别要积极为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养殖场(户)争取国家生猪标准化扶持建设资金,更好地扩大和发展生产;要积极帮助解决用水、用电、交通难等问题。不少规模养殖场(户)都是分布在山塘附近或较偏僻的山坡上,普遍存在用水、用电、交通难问题,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积极帮助解决困难,从根本上改善养猪生产条件;要适时推出“保护价”政策。对存栏5000头以上,符合标准化养殖要求且具有较强的带动能力的生猪养殖场(户),当出售肉猪的价格低于一定的价格时,按保护价给予补贴,并将该资金列入每年的财政预算;要强化龙头企业带动,培育发展养殖业龙头企业。目前,全县存栏——头(按当地规模养殖场的标准填写)以上的养猪场(户)已达——家,存栏——头以上的养牛场(户)已达——家,但是成为龙头企业的只有——家。因此,我们建议县政府应挑选3-5家生产条件较好、管理能力较强、发展潜力大的养殖场(户),采取“公司带动农户”的生产模式,结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济共同体,要在政策和资金等方面给予倾斜,把他们培育成龙头企业,提高生产的组织化程度,扩大生产规模。通过扶优扶强,促进规模生产,引导扶持养殖场(户)做大做强,增强幅射带动发展能力、抗御市场风险以及市场竞争力,推进产业化经营,提高生猪生产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各有关职能部门和屠宰场要增强服务意识,牢固树立为农服务的思想,积极为养殖场(户)排忧解难,提供尽职的服务,保护养殖业生产者的积极性,促进养殖业生产又好又快发展。

4、强化科技服务,提升发展水平。要建立和完善县、乡、村三级服务网络,加强畜牧兽医专业技术人员业务培训,增强服务本领,组织技术人员进场入户,实行互联对接,提供快捷有效服务,及时帮助养殖户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实施科教兴牧战略,大力推广品种改良、标准化生产、动物疫病防治等技术,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加大科技培训力度,对青年农民进行现代技术、现代管理理念、现代经营理念全方位培训,培育出一批观念新、懂管理、懂技术、会经营的科学养殖能手。

5、加强疫病防控,筑牢发展保障。近年来,我国家畜疫病流行有所增加,养殖风险加大,直接影响农户养殖的积极性。因此,我们必须坚持预防为主,全面落实以口蹄疫为主的强制免疫措施,确保免疫到位,积极推行动物二维码标识制度,建立可追塑制度。加强产地检疫、屠宰检疫、市场检疫工作,严格把好监测、检疫、消毒关,切实加强交易市场的监督管理,严禁病死牛、猪及其产品进入流通环节,防止疫情传播和扩散;要引导和组织养殖场(户)进行标准化生产,严格实行封闭式管理,推进养殖方式转变,改善防疫条件,大力推进监管执法力度,推行兽药、饲料市场准入制度,建立牛、猪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

6、加强屠宰管理,严厉打击私屠滥宰行为。近年来,特别是近两年来,我县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生猪屠宰管理条例和省、市有关文件精神,严格实行定点屠宰、集中检疫、统一纳税、分散经营的制度,进一步规范屠宰经营管理取得了较好成效。但由于屠宰管理涉及范围广、难度大,鉴于目前我县仍存在私屠滥宰现象实际,应进一步加大管理力度,切实保证牛、猪产品质量,保障人民身体健康:一要抓好宣传。采取各种有效的宣传形式,向消费者宣传消费私屠滥宰、未经检疫猪、牛肉的危害性,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杜绝消费未经检疫销售的猪、牛肉;二要责任到位。各镇各职能部门要各负其责,通力协作,齐抓共管,确保工作落实到位。三要加大对私屠滥宰行为的打击力度。在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从经贸、畜牧、工商、国税、地税、卫生、食监、公安等有关部门抽调力量组成强力工作组,加强对肉食品市场的巡查,发现不法经营者,要严格依法打击,进一步规范和维护好我县屠宰管理,确保人民群众吃上放心肉

因不知道你县养牛产业是以养黄牛为主还是奶牛为主,特别提供奶牛养殖业发展对策建议如下:

1、搭建奶牛养殖业发展的公共技术平台。奶牛养殖涉及一系列的技术问题。诸如奶牛的品种,饲料营养和饲喂技术,配种繁育技术,疾病的防治和挤奶技术等。要使这一系列的技术为奶农所掌握,就需要政府部门搞好服务,成立配套组织机构,搭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包括奶牛自繁体系建设、青贮料贮化技术集成与推广、规模化养殖技术与疫病防治、公共科技信息服务体系等。只有如此才能支撑奶牛养殖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2、加强人才引进和技术培训工作。建议整合科技、农业、劳动等部门培训资源,系统开展专门人才培养和从业人员培训;同时,积极与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以高校和科研院所为依托培训技术人员。

第6篇

【关键词】巴州地区;林果业;产业化;特色品牌;经营

前言

进入新世纪以来,新疆把建设特色林果基地作为实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的重要内容,林果面积每年以百万亩以上速度递增,目前,自治区特色林果种植面积已突破1100万亩,基本形成了南疆环塔里木盆地林果主产区和东疆、北疆若干特色鲜明的林果基地,成为调整优化农村经济结构,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1]。

一、巴州地区特色林果业发展优势分析

(一)特色林果业的资源优势

巴州发展经济林果业有其独特的自然环境优势、品种资源优势和生产优势。巴州地处新疆东南部,属暖温带和中温带大陆性气候,因此光热条件极佳,特别利于果品糖分的积累,使得果品十分香甜,口味上佳。巴州地表水年均自产流量106亿立方米,东西和南北最大长度均为800余千米,适宜耕种面积大。另外新疆具有悠久的果树栽培历史(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品种资源丰富,广大农民历来就有房前屋后、田间地头种植林果的习惯,其中核桃、巴旦1杏、红枣、杏、石榴等特色果树在国内外都有很大的影响,新疆有3个核桃品种被列入了国家级良种行列,其中新疆阿扎343被美国引种,这些果树将成为今后新疆大力发展的名特优果品[2]。科学(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的栽培管理技术的应用再加上独特的地理(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位置,令该地林果具备独特的品质,在同类产品市场中具有较强竞争力。

(二)特色林果业的市场优势

1.巴州特色产业的政策支持。巴州政府在财政、金融、税收、土地使用等方面对发展特色产业的单位给予适当的优惠。在财力允许的前提下,每年拿出一部分资金用于特色产业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的建设,改善特色产业的发展条件;金融机构为特色产业地区的农户发放一定量的短期、低息贷款;还为企业减免15%的企业所得税,对已征收的特色产业所得税还要拿出不低于15%的部分用于返还企业;适当放宽土地使用、征用的审批条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发展特色产业的需求。强化市场观念,深入研究、把握、开拓市场,健全以往商品经济和市场发育程度较低的局面。这一系列有力措施成为巴州发展特色产业的优势,为特色产业的发展铺平道路。

2.林果产品的产业优势。龙头企业确保林果产品产业化发展。例如新疆拓普农产品有限公司引进世界最先进的气调储藏保鲜设备和工艺,使得香梨保鲜期增加到12个月,出库时仍能保持香梨特有的色泽和口味。并借此打开了东南亚、欧美等准入门槛很高的发达国家和地区特色食品市场。并且该公司被国家林业局评为“首批全国经济林产业化龙头企业”。

近些年来无工业污染的天然食品在国内及国际市场备受青睐。至2005年,巴州特色林果业实现农业总产值达39121.93万元,同2004年相比增长32.65%。轮台县通过大力发展杏产业,人均纯收入增长300元,特色林果业正逐步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

以龙头企业为突破口,结合地缘、资源优势,积极培育、扶持发展林果业营销企业,增强林果贮藏保鲜、加工转化能力。全州涌现了拓普、冠农果蔬、世光仓储、乡都酒业、华隆杏酱、楼兰红枣加工等一批国家、自治区、自治州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林果产业得到快速发展,体现了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推动了产业化经营。

(三)规模化发展潜力突出

特色林果面积和产量的高速增长,带动了巴州水果生产快速发展。较为突出的是巴州的库尔勒、尉犁、轮台地区36万亩库尔勒香梨基地、轮台11.5万亩轮南杏、若羌且末地区4.56万亩红枣基地、焉耆盆地5.8万亩葡萄基地。“八五”到“十五”时期,全州特色林果种植面积年均增长14.5%。生产产量呈波动式增长,1991年产量最少,为35436吨,2005年产量最高,达到了293159吨。特色林果面积占年末实有水果面积的比重由1991年的70%,增加到2005年的94%;特色林果产量占全州水果总产量比重,也由1991年的84%,增加到2005年的89%[3]。巴州特色林果发展潜力非常突出。

二、特色林果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树种、品种的结构不合理

这种结构的失衡导致不能满足现代市场各时期、各地区、多层次、多品种、多花色的果品需求。树种和品种的定位是林果产业发展方向性的大问题,它维系林果产业的前途和命运。当前存在部分特色林果产品的产销矛盾是因前些年特色林果发展的盲目性,缺乏科学(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规划和适当调控引起的。这种比例失衡主要原因之一是香梨面积较大,约占51.2%,加上杏子总计为71.3%;葡萄和红枣只占28.7%。实践证明,大宗类水果与其他水果较为合理的比例关系为6:4。另一主要原因是,加工用果树品种还没有形成规模[3]。

(二)林果产品贮藏保鲜、深加工的能力不足

高附加值的林果产品加工业是现代特色林果业的主体,也是推进新疆新型工业化建设的重要领域。现在新疆林果基地面积已达1200万亩,为大规模实施工业化开发打下了良好基础。但目前对内对外开放不足,招商引资力度不够,引进贮藏保鲜和精深加工龙头企业还不多,巴州地区龙头企业的加工能力只有农产品总量的37%。全州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企业238家,仅占全州工业企业总数的9.34%[4]。因而辐射带动力也相对较弱。

(三)品牌保护、对外宣传力度不够

全区各地不一致的品牌宣传使利益受损。另外对外宣传缺乏问题,主要体现在缺乏商标意识,把地方特色混同于品牌,不注意商标的注册、宣传、开拓和保护;以及创名牌意识弱,商标注册后保护和宣传措施不到位。

(四)企业和农民的利益冲突不断

由于信息不对称和利益机制不完善,造成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冲突。关键是农户与龙头企业定单履行问题,表现如下:一是龙头企业掌握市场信息居主导地位,掌握合同签订中的价格主导权,极易将市场风险落到农民身上;二是当市场中农产品价格发生波动时,公司方会通过违约来规避损失,将损失转嫁给另一方;三是农户未按合同要求组织生产,导致农产品质量达不到收购质量标准,使龙头企业压价或拒绝收购,从而形成了农户与公司之间的矛盾[4]。

(五)科技力量不够

出口的种类和数量少体现出巴州特色林果品质量总体上的水平还较低,优质高档果比率低,生产与市场脱节表现得尤为突出。在生产中,由于国产

农药研制开发水平低,高效、高毒、高残留的农药比重较大,加上不少果区果农也做不到科学(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用药,很容易造成药性降低,毒性增加,高残留和高污染,出现部分果品的质量检测常常达不到相应的国际标准。从出口商品结构看,全州的水果出口主要是库尔勒香梨,杏酱也有部分出口,葡萄和红枣的出口为零;从数量上看,香梨的出口量只占总量的1.64%,而世界上主要的果品出口大国,大多出口比重在10%~50%之间,这与水果种植面积和产量居全疆前列的地位是极不相称的[3]。

三、加快巴州特色林果产业化经营的对策与建议

(一)调优调强树种、品种结构

针对树种、品种的结构失衡这个问题,我们必须从发展思路上进行转变,把握机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引入特色鲜明的优势主导树种和品种,逐步调减市场需求量少、经济效益差、产业化程度低的树种。同时,对同一区域的同一树种则精选良种,调优品种,按照市场和加工需求,重点推广1至3个特色优良品种。加快无公害、绿色、有机果品生产基地建设,创建优质高效外向型特色林果基地,努力形成布局合理、结构科学(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优势集中、产业发达的现代特色林果业体系,提高林果基地建设能力。通过调优树种、品种结构,配套组合林果产业链,确保林果产业稳步发展[5]。

(二)政府加大改革力度,扶持龙头企业,发展精品林果,打造名牌产品

1.政府为龙头企业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用新型工业化的发展思路,把林果产品加工业纳入新型工业化建设的重要内容,重点推动。政府虽有一些扶持措施,但关键在于解决企业发展资金短缺,融资渠道较少等问题。因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和信用社等农村金融机构为回避风险,只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粮油收购提供信贷,对从事农产品加工的企业和农民仅提供少量资金支持,无法满足其投资和生产的需要,而影响了企业更新技术、设备和企业开发名、优、特、新产品的能力,限制了龙头企业规模发展及扩张。此时政府则应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广泛吸引国内外资本进行特色林果产品开发,及创新经营机制,支持现有龙头企业通过参股、控股、兼并、合并、租赁等形式,跨区域、跨行业、跨所有制进行资产重组整合,组建大企业大集团,建设林果产品加工园区。

2.提升林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引进先进技术设备、管理模式、营销策略和经营理念,提升林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引导各种经济成份积极参与林果产品加工、贮运、保鲜业和市场营销,建设一批有特色、有效益、有市场潜力的加工企业群体,延长产业链,形成林果产业集群优势。主产区将广泛发动果农,采用简单有效的传统加工和储藏保鲜技术,搞果品转化,促进千家万户果农增收。

3.发展精品林果,打造名牌产品。着力创建名牌林果产品。名牌就是效益,品牌创造形象。要做好产品定位,注册名牌商标,实施品牌战略。加大对现有特色林果产品品牌的整合力度,打破行业、地域和所有制界限,建立战略联盟,壮大强势企业。大力推进统一标准、统一采摘、统一收购、统一分类、统一包装、统一品牌、统一标识、统一检验检测的品牌发展战略[6].如香梨,库尔勒和阿克苏是香梨的产地,要统一打库尔勒香梨的品牌;阿克苏红富士苹果只用“阿克苏”一个品牌,其他果品的品牌也要照此运作。支持龙头企业按照国际质量标准生产、管理、打造名牌产品,形成生产、销售、贮藏、运输、加工、包装一体化的经营模式。积极开展地理(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标志产品保护认证,无公害、绿色和有机果品生产基地认证,加快出口基地申报注册,建立名牌果园,凭借名牌优势,占领国内外市场。

(三)实现企业和农户双赢

企业与农户之间的矛盾是否解决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规范企业和农民的生产经营行为,营造公平合理诚信的环境,协调好企业与农民的购销协作关系,实现企业和农民双赢。确保企业按照规范的程序,以合同定单形式,与基地、农民建立稳定的产销关系,维护合同的法律效力。积极探索建立企业与农民共同出资的抗风险机制,减少因市场波动造成的损失。推广“公司+基地”、“基地+农户+股份制(合作制、股份合作制)”的经营模式,形成企业与农民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经济联结体和利益分配长效机制。[1]鼓励、引导果品生产、加工、销售和技术服务等企业和组织,共同抵御市场风险,带动林果基地和农户的发展。

(四)着力提高科技支撑能力

一是走产学研之路,加强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的合作,要充分利用科技人员在品种调优、果品加工和市场研究中的作用,鼓励、支持他们深入基层、深入果园,围绕林果基地建设的关键技术环节,直接向农民传授实用、实效、通俗易懂的林果生产管理技术。

二是建立一批优质高效丰产栽培示范基地、良种繁育示范基地和绿色果品示范基地,扶持一批科技示范村和示范户;支持科研单位、龙头企业建立优质高效外向型示范基地。积极引进、研发和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不断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三是全面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加大林果技能培训力度,积极培养一批了解市场信息、掌握生产管理技术、具有现代经营理念的新型农民[6]。

四、结语

巴州地区经济迅猛发展离不开特色产业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它让巴州经济发展步入“快车道”,为巴州经济发展提供一条捷径,使之成为新疆最具发展活力的地区之一。同时,发展起来的巴州也应充分利用自己的优越条件,紧跟市场,努力完善当地的特色林果产业,实现巴州的经济腾飞。

【参考文献】

[1]安元芝.新疆用新型工业化思路发展特色林果业[J].中国林业,2006,(3).

[2]刘晓芳,蒋腾,李萍,赵亮,帕提古丽。新疆发展特色林果的优势与途径[J].经济林研究,2006,24(3).

[3]李杰.关于新疆巴州特色林果业发展的思考[J].****乌鲁木齐市委党校学报,2007,6(2).

[4]尹辉,李杰.巴州特色农产品产业化经营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乌鲁木齐市委党校学报,2006,9(3).

第7篇

关键词:农产品;农业的功能;农业经济与政策

作者简介:黄季(1962- ),男,福建长乐人,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首席科学家、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农业政策问题研究。

中图分类号:F32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96(2010)03-0001-07 收稿日期:2010-05-05

一、全球农产品供求展望

预计到2050年,未来农业将不仅继续发挥其保障食物安全和人民生计、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传统功能,而且将担负起提供再生能源以缓解全球能源危机和为人类提供优美生存环境等新的历史使命,从而使人类进入一个新纪元或“新农业”时代。

1、人类食物和纤维需求将不断扩张,同时消费结构将发生显著变化

未来50年,全球对食物和纤维等农产品的需求将成倍增长。从需求的国家类别上看,增长将主要来自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的食物和纤维需求已趋向稳定,增长缓慢;而发展中国家的人口持续膨胀、经济增长和城市化将不断提高人类对食物和纤维总量和质量的需求,并改变全球的食物消费结构。从总体上看,全球食物和纤维需求变动将出现如下几个特征和趋势。

首先,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将使农产品需求显著增长。据联合国权威机构预测,全球人口将从2005年的64亿增加到2050年的90亿,增长40%;其中新增26亿人口中近90%(23亿多)将来自现在的发展中国家。

其次,发展中国家的收入增长将显著提高人均农产品的消费量。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2008年的研究结果表明,发展中国家人均畜产品消费从2000年到2050年将会成倍增长,其中东亚及太平洋地区、南亚地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人均畜产品消费将会有大幅度增长(如图1所示)。

第三,由于人口和人均食物消费量的增加,全球从2000年到2050年谷物(食物+饲料)食物的需求总量将会增加75%。除发达国家外,世界各地区对谷物的需求都将显著增长(如图2所示)。

第四,在食物消费增长中,高价值农产品(如畜产品、水产品、蔬菜和水果等)需求会随着收入的增长而更快增长。

第五,随着经济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类对食物质量和食品安全将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时人类的消费结构将进一步改变。

2、人类对农业的多功能需求(如生物能源、优良生存环境等)将不断扩张

经济的快速发展将诱发人类社会对农业多功能需求(如生物能源、优良生存环境等)的不断增长,其中对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减缓气候变化(碳吸收、土地复被)、提高水土保持能力、提供观光农业和田园景观等环境正外部性的多功能需求将会不断扩张;对社区传统生活习惯、农业文化遗产及农业对社会提供的多样化及保持社会基本稳定等文化及传统知识传承中的多功能需求也将会不断扩张。这种对农业的多功能需求将使人类进入一个“新农业”时代。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世界许多国家都出现了能源危机感。这诱发了农业生物能源产业的崛起。上个世纪末以来,世界能源价格不断上涨,这使世界上许多能源进口国在能源安全上产生强烈的危机感,并促成了现代生物能源产业的崛起和迅速发展。以农林等生物质为原料的生物液体燃料的发展,虽然在近期遭致的争论不断升温,但它将在强大的政治、能源安全和经济利益驱动下异军突起,成为未来国民经济中一个具有强大活力的崭新部门。美国和巴西是目前最大的生物质燃料(乙醇)生产国家,2000年~2007年间出现了快速增长,总产量分别达到850和500多百万加仑。

农业生物质燃料的发展对农业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2000年~2007年间农业生物质燃料的发展已经导致了2006年~2008年的全球粮食危机,国际市场粮食价格出现成倍增长(见图3)。我们的研究表明,2006年-2008年间全球粮食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是石油价格高涨、生物液体燃料能源崛起、投机行为及贸易封锁(图4),而石油价格上涨诱发的生物液体燃料发展是其根本原因。

2008年7月份以来,国际粮食价格出现大幅度的回落(见图3)。这是因为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近年来支持国际粮价上涨的三大因素短期内消失了。受金融危机影响,石油价格直线下降,部分生产生物液体燃料的工厂关闭,国际投机行为和贸易行为也大大减少,这些因素共同促使粮食价格大幅回落。但从图3还看出,虽然粮食价格大幅回落,但是整体价格水平仍然高于2006年以前。

世界各国农业生物质能源的发展不但将拉动农产品价格的上升,同时还会使国际主要农产品的价格随着能源市场价格的变化而产生经常性的较大波动。这将进一步加大粮食安全和粮食市场的风险。

过去几年农业生物质能源的发展对农业的影响仅仅是“万里”的开始。美国和巴西已经计划到2020年使其生物质燃料的总产分别达到2200和1300百万加仑(见图5)。近年来,欧盟及其他许多国家也都制定了雄伟的农业生物燃料产业发展规划。

总之,生物能源发展将打破百年以来在需求上由恩格尔定律左右粮食价格(不断下降)的规律(图6),使粮食以至所有的食品市场同能源市场紧密联系在一起,一个比粮食市场大数倍的能源市场开始主导食品市场价格的走向。

3、未来全球农业面临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1)全球农业面临的发展机遇

至2050年,全球农业将面临一系列的发展机遇,其中以下五方面的发展机遇尤其突出。

首先,人类对食物和纤维需求的不断增长将为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市场的扩张提供发展空间。一个产业部门的发展同社会和市场对其需求紧密相关。受人口膨胀和收入增长因素的影响,未来50年,全球食物和纤维需求将成倍增长,这为世界许多农产品主要生产国提供了市场保障。

其次,人类对农业多功能需求的增长将可能使未来农业成为一个拥有无限发展空间的产业。人类对优良的农业生产和乡村环境以及生物能源需求的增长可能将使农业进入发展的新纪元,农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将逐渐从传统的保障食物和食品安全等,延伸到环境正外部性和文化传统知识传承等功能的提供。

第三,农业将不再是比较效益较低的产业,其相对比较优势将得到显著提高。过去100多年农产品价格长期下降的趋势将发生改变,农产品价格将在波动中不断提高。农产品价格上涨将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比较效益,农业及其相关产业将可能会吸引大量的国家、企业和社会资金投入,从而提高农业生

产力并进一步提高农业相对比较优势。

第四,经济全球化将促进全球农业资源利用的优化和农产品贸易,促进全球农业的发展。经济全球化将是21世纪经济发展的主旋律,它在对各国农业发展提出各种挑战的同时,也为其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到2050年,各个地区和国家将基本上依据其资源和农产品的比较优势发展农业,国际贸易将在促进各个国家发展农业生产上发挥重要的作用。

第五,未来50年,农业科技的许多领域都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如果国家和企业能够不断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农业科技必将成为农业生产力增长的最重要的源泉。我们预测在未来50年,基于分子生物学、遗传工程和自然资源管理领域而迅速崛起的新技术将与传统育种技术一起,成为农业生产力提高的主要技术。

(2)全球农业面临的挑战

至2050年,全球农业在面临许多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将面临一系列巨大的挑战。而且,未来农业还将面临气候变化和资源环境恶化等带来的许多挑战和风险。

首先,满足2050年90亿人口对食物和纤维数量和质量的需求是巨大的挑战。由于全球人口膨胀、经济增长和城市化,人类对食物数量和质量的需求将成倍增长,这将对水资源和耕地等造成越来越大的压力;通过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土地产出率以增加全球食物的边际成本也将越来越高,难度增加;同时,全球动物产品消费快速增长对饲料需求的持续增长,需要各国愈益注重口粮和饲料粮供应结构的协调问题。

其次,农业生物燃料产业的发展在为农业提供发展机遇的同时,也提出了一系列的挑战。在全球能源危机大背景下,农业生物燃料产业的发展在农产品需求上与传统食物需求的竞争将日益突出,发展中国家的粮食等食物安全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处理好农业生物燃料发展同“与人争粮、与粮争地、与畜争饲”问题将是未来50年农业发展面临的新的和巨大的挑战。

第三,水资源短缺、不可再生能源的耗竭、土地和森林资源退化等威胁着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过去,许多国家农产品产量的增加在很大程度上是以牺牲环境和不可再生能源为代价而实现的,未来这一趋势可能还将继续。资源的退化和耗竭可以促使人类在开发新的替代能源技术方面作出努力,但同时这种对资源利用的新组合又会对资源可持续利用形成新的挑战。

第四,气候变化和生态环境对农业生产形成新的挑战。IPCC报告认为,未来食物进口程度在许多发展中国家会越来越高。全球农业GDP会在今后20年由于气候变暖而下降16%。虽然气候变化的影响区域性强(有正面和负面双重影响),但超过40个发展中国家粮食产量会减产;南亚一些国家的减产幅度会很大,有的要达到22%(IPCC,2001)。当然,气候变化也会给一些地区带来好处(如部分发达国家和南美)。从地理区域看,半干旱地区种植面积可能会增加(非洲)。但是,增加的这些种植面积只能够在不断减少的水资源的前提下开发利用,这给农业科技发展带来新的挑战和复杂性。气候变化也导致生态环境脆弱性加强,极端气候、灾害频度等增加很快,对农业的影响增加;且对如何应对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包括精度预测、影响研究、响应策略(包括应对和适应)等等。

第五,未来50年,农业生产的增长将主要依靠生产力的提高,而能否承担起这一艰巨使命是科技界面临的重大挑战。根据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的预测,未来50年,除了撒哈拉以南非洲、拉丁美洲及加勒比海地区、中亚与北非地区的农作物面积还将继续扩大外,世界其他地区农作物面积都将出现长期的下降趋势。更值得一提的是,世界所有国家的谷物生产增长将主要依靠单产的提高,而单产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需要强大的科技来支撑,所以科技进步能否承担起这一艰巨任务是未来全球农业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

二、中国农产品供求展望

1、中国食物和纤维需求总量将显著增长,同时食物消费结构将发生根本变化

首先,中国居民的畜产品、水产品和饲料粮需求将显著增长(见图7)。收入增长和城市化将是未来50年中国人均畜产品、水产品和饲料粮需求增长的主要驱动力。由于未来50年中国人口将出现从缓慢增长到缓慢减少的趋势,所以对农产品需求的增长主要出现在2030年以前。

其次,中国居民的水果、蔬菜、食油和食糖等其他副食品需求也将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农作物生产结构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见图8)。收入增长和城市化也将是未来50年中国人均水果、蔬菜、食油和食糖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但值得关注的是,收入增长和城市化并没有带来大米和小麦这两种主要粮食人均需求的增长。我们预测,在未来,大米和小麦人均消费量将延续过去10年的下降趋势,这主要是由于收入增长和城市化带来动物产品和其他高附加值农产品消费的增加,从而部分地替代了大米和小麦的消费。

第三,中国的经济增长和服装纺织业的发展将极大地提高市场对棉花等纤维农作物产品的总量需求。未来50年,中国对棉花等纤维农作物产品的需求将不但受到国内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带来的影响,而且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出口导向型的服装和纺织行业将继续得到快速发展,这将极大地提高市场对纤维农作物产品的需求。

2、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将使国家和社会对农业的多功能需求逐渐增长

未来50年内,中国将逐渐从现在的中等收入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的行列迈进,而在这长期的、持续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国家和社会对农业的多功能需求将逐渐增长。中国经济能否持续增长与国家的能源安全紧密相关,同时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将使整个社会对农业生产和生活环境的改善提出更高的要求。

我们预测,到2020年,在资源紧迫、需求持续增长和多元化等一系列压力下,中国农业在继续发挥其保障食物安全、改善人口营养和维护农民生计等传统功能的同时,开始承担起改善生态系统、减缓气候变化、提供观光农业和田园景观以及提供文化和传统知识传承等功能。2030年~2050年,对农业的多功能需求将逐渐增长,农业将进一步担负起为缓解能源危机提供再生能源和为国民生存提供优美环境等新的历史使命。

3、未来中国农业面临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1)中国农业面临的发展机遇

首先,中国将同世界其他许多国家共同分享人类对食物和纤维需求及对农业多功能需求增长为农产品市场扩张提供的发展空间。在世界各国未来食物和纤维需求增长中,中国是对畜产品、水产品、水果、食油、食糖和棉花等农产品的需求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目前,中国对农业多功能的需求才刚刚起步,而未来对农业多功能需求的增长将极大地扩展农业的发展空间。

其次,中国农业生产结构将得到不断优化,经济全球化将为中国许多有比较效益的农产品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中国在水产品、部分畜产品、蔬菜、水果和花卉等产业有相对比较优势。经济全球化为发

挥中国这些农产品的比较优势和扩大生产、充分利用国内外资源和市场调节国内市场、改善农业生产结构等都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第三,未来50年,中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将有极大提高,中国农业科技将达到世界领先水平。随着国家科技发展中长期规划的贯彻和实施,国家对农业的科技投入(包括传统的和现代的生物技术)不断增加,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在农业发展中的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和地位将得到进一步提高。

作为世纪之交最有前途和最具创新性的技术之一,转基因技术的发展曾经引发了一场世界范围内的争论,最近在我国媒体和网络所引起的争论更为激烈。这些争论给现代生物技术的应用带来了显著的负面影响。中国是最早商业化采用转基因作物的国家之一。我们的研究表明,中国已从转基因抗虫棉的商业化生产中获得了巨额效益。它不但显著地提高了棉花生产率、增加了农民的收入,而且在农民健康和环境保护方面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Huang et al,2002a)。我们的研究还表明,如果中国实现了转基因水稻的商业化,经济和环境效益将更加可观(Huang et al,2005)。我们预计,作为现代农业生物技术核心的转基因技术将同信息技术和自然资源管理等领域迅速崛起的新技术以及传统育种技术一起,成为今后几十年农业生产力提高的主要技术;转基因技术将在缓解资源约束、保障食物安全、保护生态环境、拓展农业功能等方面显现出巨大潜力(Huang et al,2002b)。

第四,国家对农业的投入不断增加,并逐年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使我国农业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国家不仅加大了对农业科研和基础设施的投入,同时也加大了对农业的各种补贴(见图9)。

(2)中国农业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

未来50年,中国农业在面临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将面临一系列挑战。未来50年,中国农业不但将面临着全球农业所要面临的五大挑战,而且在如下几方面还将面临同我国国情紧密相关的一些挑战。

首先,中国农业在满足国内日益增长的对农产品总量和质量的需求以及保障农业安全等方面将面临极大的挑战。我们的预测表明,国内生产没有相对比较优势的许多农产品自给率将显著下降,这些农产品的供给安全将受到一定程度的威胁。虽然我国有相对比较优势的农产品的自给率将保持较高的水平,但畜产品、水产品、蔬菜和水果的质量安全、食品安全以及生产扩张将导致农业生态和污染等问题的巨大压力(Huang,2008)。

其次,中国农业发展将面临日益严峻的保障耕地和水资源总量及质量安全的巨大挑战。工业化和城市化是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发展的必然趋势,但这趋势必将不断吞噬有限耕地。未来50年,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耕地资源约束将会日益严峻。中国还将面临日益严峻的威胁着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短缺和危机问题。水资源危机已被联合国和世界银行等国际机构列为威胁全球食物和农业发展的最大因素。中国作为世界水资源最短缺的国家之一,面临的问题尤其尖锐。我国农业用水所占比例已经从1949年的97%降低到了2004年的65%,到2050年,将进一步下降到40%甚至30%以下。

第三,中国农业发展将面临日益严重的小规模经营生产方式的制约,农业现代化进程面临巨大的挑战。农业小规模生产同农民增收间矛盾、农户分散经营与现代农业及食品安全间矛盾日益突出。我国农业现有的小规模生产已经发展到了难以支撑农民增收目的的阶段。我国农产品生产体系由2.4亿小农户组成,户均耕地从20世纪80年代初的约0.8公顷下降到2007年的不足0.6公顷,并且地块有“细碎化”趋势(见图10)。靠如此小的生产规模来提高农民的农业生产积极性、实现农民未来不断增收几乎不大可能,农业兼业化、副业化和老年化趋势日益突出。

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对6个省的抽样调查表明,新一代的农民更不将农业作为主业。该调查表明,农村16岁~25岁的劳动力中从事非农就业的比例已由1990年的29%上升到2006年的86%和2008年的90%左右。小规模生产、副业化和老年化已经开始影响我国农业的比较优势,阻碍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它们导致了农民采用新技术积极性的下降,影响了农业机械化作用的发挥,妨碍了农业生产力的提高。

但我们也看到,随着我国近些年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改革的推进,也出现了有利的因素,我国的耕地流转市场开始发展。截止到目前,我国已有15%左右的农地开始流转,在浙江、江苏和广东等地区,这一比例甚至达到了30%左右。

同时,我们也看到,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有了快速的发展。到2009年初,全国有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的村达到13.3万个,约占全国村庄总数的21%(见图11)。参加专业经济合作组织的农民有2381万,占全国农民总数的9.5%;其中正式成员991万,占4.0%,非正式成员1390万,占4.5%。

虽然我国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数量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但还远远不够。有专业经济合作组织的村所占的比例还比较低,还远远不能适应农村经济的发展。在未来,我们还需要在土地和经济合作组织等制度上继续创新。

第四,国内外对农业生物质能源需求的扩张和对农业多功能需求的增长将进一步影响中国的粮食安全和水土等资源的超载压力。我国是一个能源总量高度稀缺、能源供需矛盾突出的国家。在全球能源危机的大背景下,世界主要经济体已经把农业生物质能源发展列入21世纪发展的主要议程。目前对农业生物质能源的争论可能改变不了它的长期发展趋势。我国发展现代生物能源产业的需求迫切,但它的发展也将对平衡国内农产品供给和需求提出新的挑战。农业多功能需求的增长在为农业提供发展空间的同时,也将进一步加大对水土等资源的超载压力。过去50年,中国农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付出了极高的环境代价。对农业改善生态系统、减缓气候变化、提供观光农业和田园景观等多功能需求的增加,都对农业的投入、科技和未来水土等资源的利用产生巨大的压力。

第五,未来50年,全球气候变化将给中国农业发展带来许多极不确定的影响。未来50年,全球气候变化在威胁人类生存和生态系统的同时,也给中国农业发展带来许多极不确定的因素。气候变化对中国的农业生产可能产生重大的和不确定性的影响,将增加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放大产量的波动。我们最近的研究也表明,气候变化对我国不同地区、不同农户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差别(Wang et al,2009;Wang et al,2010)。

三、农业经济和政策前沿问题

基于以上对未来50年全球农产品供求变动趋势和中国农业发展前景的展望,我提出对农业经济和政策前沿问题的一些认识。

1、农业经济学科前沿问题

在农业经济学科前沿方面,我分四大领域来讨论。

(1)农业科技经济与政策。主要学科前沿问题包括: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与政策;农业生物技术经济与政策;生物能源技术经济与政策;生物多样性经济与政策;适应全球气候变化技术经济与政策。

(2)农业资源环境经济与政策。主要学科前沿问题包括: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制度保障和政策;土地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政策;农业的面源污染控制政策与措施;生物能源发展对资源与环境的影响和对策;全球气候变化对资源与环境的影响和适应。

(3)农业要素市场与制度创新。主要学科前沿问题包括:农村劳动力市场与制度创新;农地市场与制度创新;水资源市场与制度创新;农业资金与信贷市场制度创新;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各种要素的组合)。

(4)农产品市场(需求、供给、贸易和市场)。主要学科前沿问题包括:全球、国家和区域食物安全贸易经济(市场/分配/贫困影响)和政策;全球化和农产品供应链;市场风险与风险管理;全球化的公共物品经济和政策(产品供应链、食物安全、食品安全、生物安全、农业科技等);生物质能源等新市场的发展;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减排增汇、适应性、碳交易市场等)。

2、农村经济发展学科前沿问题

今天这个报告因为仅仅涉及农业经济问题,所以没有讨论未来整个农村经济发展领域的学科前沿问题,但我也想借这个机会,提出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学科前沿问题,供大家参考。

主要学科前沿问题应包括:公共物品供给政策;政府治理和政策;社区治理、农民组织和基层民主的制度保障;城乡要素(土地/劳动力/资金)市场创新和改革;农村教育和人口素质提高制度保障和政策;农村社会保障(低保、养老、医疗等)制度和政策。

3、农业经济和政策学科前沿的研究方法

第8篇

在省市二级和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县欠发达地区立足自身实际,进一步加大产业开发力度,经济结构战略调整取得了明显成效。2004年,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98亿元,比上年增长12.4%。其中:第一产业17.95亿元,增长4.86%;第二产业54.02亿元,增长12.25%;第三产业30.13亿元,增长11.96%。三次产业结构比重分别由上年的11.12%、54.65%和34.23%,调整为2004年的10.85%、54.7%和34.45%,尤其是第三产业比重提高了0.22个百分点。同时2004年第三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0.86%,高于“九五”期间平均贡献率38.71%,第三产业发展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明显加大,我县长期以来主要依靠第二产业为主带动经济增长的局面已逐渐改变,以第二、三产业为主共同带动经济增长的新格局正在形成。

从三次产业的发展来看:一产通过全力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使农业的基础地位进一步得到加强,生态环境进一步得到改善。基本形成了以传统优质杂粮,特色干鲜果、高山蔬菜、绿色畜禽为主导的龙头、基地。2004年,全县农业经济总收入达259.6157亿元,比去年233.1902亿元增长11.3%,农业总产值17.9646亿元,比上年17.5718亿元增长2.2%。农民人均收入4030元,比上年3794元增长6.2%,农业产业化水平和农民组织化程度进一步提高,相继涌出了全省乃至全国享有盛誉的四季柚之乡,蘑菇之乡,席草之乡。

二产以工业园区建设为载体,突出抓好扶优扶强、产业升级等重点,发展后劲明显增强。2004年全县实现工业总产值为21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去年增长10.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48.4亿元,比上年增长16.98亿元。纵观工业经济全年运行情况,表现为增长速度前高后低,全年保持适度增长,并有以下特点:一是规模企业竞争力强、经营稳定、管理规范等优势突出,2004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势较强,增幅比整体工业高出近1.5个百分点,其占全县工业比重也由上年的24.4%提高到26.3%。二是强镇区域经济特色明显,在工业园区建设的带动下,强镇区域特色经济的规模效益和集聚效应进一步明显。在规模以上企业中,五大强镇工业产值占全县工业比重达99.3%。三是主导行业优势显现,规模以上工业中,全县塑编、印刷、纺织、机械仪表、食品五大主导行业分别比上年增长16.1%、16.4%、32.8%、17.3%和13.3%,五大主导行业产值占全县工业比重达到82.8%。对外贸易发展较快,全社会外贸供货值11.2亿元,自营出口4500美元,比上年分别增长10%和89.79%。

第三产业通过创新体系,强化服务、改善环境,信息、中介、房地产和技术服务、社会服务等新兴产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200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5.5亿元,比上年增长13.6%,市场销售稳中趋旺。特别是旅游业已经成为我县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2004年是近几年我县旅游业发展最快的一年,全年共接待海内外旅游人数达57.6万人次,同比增长37.1%,全年旅游总收入1.8亿元,同比增长44%,同时资源保护和开发工作进一步加强,实现了环境保护和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二、主要经验

概括我县产业经济发展取得的成效,我们关键把握了以下五点:

一是开拓智力——更新观念换思路。我县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县社会经济发展十五规划》,在2004年提出了“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创造特色、争先发展、调产见效、全面进步”的总体要求,紧紧围绕生态农业、特色工业、园林城市、信用政府的发展方向和建设绿色@@的目标,加快以塑编、印刷、纺织、机械仪表、食品行业为主的结构调整步伐,逐步确立和壮大自己的特色产业,通过创造特色,在全省显优势,在全国争位置。

二是强化动力——深化改革转机制。加大对主导产业的扶持力度。近几年来我县已经规划建设11个县级以上工业园区,规划总面积1.25万亩,已启动3727亩,已实施项目181项,完成投资8.6亿元。进一步扶持了我县印刷、塑编等产业的壮大发展。同时,加大了人才机制的创新力度。通过全面实施人才战略,引进高中级专业技术人才560多名,其中高级管理人才130多人。

三是借助外力——扩大开放搞引进。2004年全县实现全社会外贸出口供货值10.5亿元,自营出口5400万美元,其中自营出口达4500万美元,同比增长89.79%,金田集团公司和宇宙集团公司出口突破1000万美元大关,成为我县出口新的亮点;审批外商投资企业4家,总投资689万美元,合同利用外资239.5万美元。同时设立均外机构3家,带动出口350万美元,国外经济技术合作的发展形势看好,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四是形成合力——山海协作聚优势。为促进我县欠发达地区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我县大力实施“山海协作工程”,坚持“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市场运作、谋求双赢”的原则,通过政策引导、牵线搭桥、信息咨询、排忧解难等工作,广泛组织发动经济主体,走出去,请进来,积极开展与发达地区的产业协作。重点做好招商引资工作,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的重头戏来抓,去年全县欠发达地区共引进项目1000多个,协议总投资超过100亿元。

五是培植主力——民营企业唱主角。我县先后出台了扶持民营经济壮大发展的有关优惠政策,鼓励党政机关干部领办、创办、帮助民营企业发展,政府通过集中有限的财力、物力兴办好的项目,吸引民间资金积极投入,并依法放开经营范围,给予民营企业优惠待遇,促使民营企业加入到结构调整这个主战场,在结构调整中不断做大做强。

三、存在问题

一是县域经济发展水平低,相对贫困面大量广。2004年全县农民人均收入4030元,比全省农民人均收入4940元低22个百分点,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不足全省的一半;县域经济发展极不平衡,贫富差距较大。我县有31个乡镇75万人口分布在山区半山区,贫困面较大,今年我县有25个乡镇被列入省“欠发达乡镇奔小康工程”,占全县36个乡镇比例的70%,全县人均收入低于2366元的低收入人口还有20多万人,要完成这些低收入群体的生产生活问题难度较大。

二是投入不足,资金短缺。我县目前财政较困难,乡镇财政赤字达2亿元以上,一些大的项目建设常常由于资金问题无法启动,导致产业开发相对滞后,资源优势不能转化为特色优势,县里在招商引资上政策还不是十分到位,力度还须进一步加强。

三是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投资环境须进一步改善。目前全县基础设施建设总体水平还较低,特别是交通条件较差,城市配套功能不完善,政府与企业合力打造的一个良性的投资环境还未真正形成。

四是产业发展不均衡,区域差距明显。从产业内部结构分析,第二产业尤其工业结构则存在明显的单一化现象,作为经济增长的主导产业我县工业经济主要依靠印刷、塑编等传统轻工业,而其他的高新技术产业如电子信息业、机械装备等制造业等比重较低。而且区域间发展差距明显,全县31个欠发达乡镇工业产值仅占全县0.7%。

五是中高级人才队伍短缺,技术创新相对滞后。目前全县人力资本投资不足,高级人才和熟练技工外流,中高级人才比例偏低,成为我县产业经济发展技术创新和体制创新较大的制约因素。

六是政府部门引带作用还未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服押意识不强,办事效率不高,在产业发展规划中还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地方。全县规划建设用地有限,产业布局急需加强规划,我县发达乡镇可供利用的土地资源不足,欠发达乡镇用于连片开发的集中工业用地也越来越少,城市规划与工业规划尚需进一步衔接。

四、下一进发展思路

在下一步发展中要以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抓住发展这一第一要务,加速城市化进程,实施新型工业化战略,发展效益农业和提升第三产业,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优化投资软环境,努力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增强全县的综合经济竞争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我县到2007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00亿元,年均第三产业74亿元,年均递增14.48%;工业总产值438.6亿元,年均递增15%;财政总收入16.33亿元,年均递增18%;其中地方财政收入6.5亿元,年均递增13.5%;社会消费品零售额62.3亿元,年均递增7%;农民人均纯收入5022元,年均递增4.5%。

为完成上述预期目标,今后我县在产业经济发展过程中要把握六大优势,强化四个重点,做好四项工作。

把握六大优势:

一是比较优势。@@劳动力资源丰富,价格低廉,素质较高,在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某些高新技术产业中的劳动密集型环节方面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二是资源优势。@@县内有168公里的黄金海岸线,众多的沙滩、岛屿,广阔的海涂尚可开发,海洋渔业资源十分丰富,港口资源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很有特色,省级风景名胜区——滨海——玉苍山、渔寮、炎亭沙滩等具有较高的休闲观光、渡假考察价值。三是区位优势。@@是浙江开放的南大门,依托腹地广,占据浙南闽北四县、市边际物流、人流、信息流的集散中心之地利。104国道、龙金大道、环海公路等公路纵横交错,温福铁路、高速公路、东海大道建成后,陆路交通更加便捷,经济腹地进一步延伸和扩大,在开展区域经济合作,加强内外联系等方面具有明显的区位和交通优势。四是机制优势。@@市场机制与市场体系较发达,在经济发展许多方面,率先进行取向改革,走出了一条具有鲜明区域特色非国有经济发展路子,形成了经济发展独特的“温州模式”之一。全县市场体系较完善,并拥有水产品、副食品、礼口等市场80多个,辐射面达闽东北、浙南十几个县市。民营经济成为@@经济的主体,党的十六大,为民营经济发展进一步拓宽了空间,也为我县经济新一轮的发展提供广泛的机遇。五是产业基地优势。全县拥有印刷、塑编两个国家级生产基地,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目前温州正在全力打造“国际轻工城”,产业结构发生较大调整,@@的区位及滩涂、土地资源优势,完全可以成为温州“国际轻工城”的后方生产基地之一。六是@@人经济优势。@@原有十几万供销大军在全国各地,目前又有一大批人才、资金在外地创业,有着丰富的创业、销售、管理等经验和雄厚资本。

强化四个重点:

一是强化“特色”。特色就是竞争力,特色就是生命力,特色是商战中克敌制胜的法宝。我们要探索产业发展的新路子,要把握好“@@特色”这4个字。要腾出土地资源和政策空间,下决心建设一批综合性的特色产业,要坚持与区域经济既有的特色优势相结合,把传统产业做强做大。二要强化“先进”。要进一步壮大产业经济,始终要先行一步、领先一着。通过特色产业发展,推动科技创新,力争在特色产业技术创新上取得重大突破,从而提升行业和产品的整体竞争力。特色产业园区建设要注重利用和发挥信息化的力量,通过信息化加快形成先进生产力。使我县产业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主要产业的技术装备和绩效在国内领先,骨干企业的产品开发能力、技术创新能力、经营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成为省内同行的排头兵。三要强化“绿色”。我们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必须把可持续发展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树立全民环保意识,搞好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要实现产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经济增长和生态建设并重,全力打造一个“绿色@@”。四要强化“效益”。必须发挥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要整合资源优势,着眼于产业的融合,服务的配套,充分参与专业化分工和社会化协作,提高产业的经济效益。

做好四项工作:

(一)扩大开放,借助外力促发展

实施跨越式发展战略,前提在于扩大开放,核心在于借力发展。尤其是在战略启动阶段,在立足自身努力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开放,争取外援支持、依靠外力推动至关重要。

1、谋求更大的开放。一是要培育更加开放的观念。树立“敢为天下先”的发展观,突破传统体制和观念的束缚,突破一般的开发框架与模式,突破区域界限,用新思路、新机制、新方法实现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二是建立更加开放的机制。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实施“引进来”、“走出去”战略,更积极地面向国内外市场。推进经济运行机制创新,建立更加开放的经济运行机制。三是建立更加开放的区域经济体系。认清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冲破“围墙”阻隔,实现行政经济向区域经济的转变,提高区域经济分工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增强区域经济的特色性和互补性。四是采取非均衡发展的战略,明确一个方向,确定一些重点,集中全县的人力、财力和物力,主攻奋斗目标,每年办成几件大事。

2、狠抓招商引资工作。招商外资是借力发展的主要途径,要把招商引资作为我县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要进一步加强领导,落实专门机构和足够的招商引资经费,主要乡镇也要成立专门的招商引资机构,落实责任制,上上下下都要引起对招交引资的高度重视,人人参与,形成招商引资的,要制定激励政策,把招商引资工作与奖励分成和用人制度相挂钩。强化机遇意识,既要做好引进内资的文章,积极主动接受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寻找本地资源与外地资本的结合;又要努力扩大利用外资规模,力争在利用台资上有所突破。把握好招商引资的主攻方向,努力做好前期项目工作及项目库的建设,做好招商引资项目的包装工作,特别要注重大产业、大项目引进,在着力抓好工业招商的同时,积极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农业、旅游等领域的招商引资工作。

(二)突出主线,加快推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加快推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必须以体制创新、技术创新为动力,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改造提高传统优势产业,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大力发展服务产业,积极发展效益农业,全面提高产业层次、产品档次和国际竞争力。

1、积极发展效益农业。一要大力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不断优化农业生产布局,把蘑菇、四季柚、草食型畜牧业、马蹄笋、蔬菜、席草、浅海滩涂养殖作为我县农业七大支柱产业来重点培育。重点抓好畜牧业、四季柚等我县特色产业的发展;大力发展优质高效畜牧业,重点发展食草动物和特种动物,五年内,建成2-3个规模较大、有一定带动能力的畜禽规模养殖示范场及5个特色畜禽养殖基地。二要把农产品加工营销业作为新产业来大力发展。通过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营销业,使农产品的包装水平上档次,增加产品附加值,打响品牌,提高产品的竞争力,推动农业结构调整从“平面式”向“立体式”转变。按照发展贸工农一体化的龙型经济思路,加大对特色农产品加工园区的扶持力度。五年内,要重点培育蘑菇和卤制品2个加工园区。三要加快建设主导产业农产品生产基地,并逐步向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基地发展,围绕七大农业主导产业建设一批具备一定规模和特色的农产品生产基地,按照“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有技术规程、有质量标准、有品牌和包装、有营销载体”的“五有”要求进行全面改造。五年内,建成省级无公害农产品基地15个。四要继续实施名牌战略,注册一批农产品商标,组织、申报一批国家级、省级名牌产品和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与产品以及放心农产品基地和产品。五年内,全县争创各类名牌农产品10个(新增)。同时,要通过媒体、会展,大力宣传我县主导产业的品牌形象。

2、加快工业结构优化升级。@@与全省经济发展的主要差距在工业,潜力和希望也在工业。一要主动接轨“国际轻工城”,承接产业大转移。这也是工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年度高速公路贯通,温州瑞安用地紧张,给产业大转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大好时机。要创建高效服务环境,设立服务机构,实行特事特办,跟踪服务,要提前做好土地利用规划调整和工业园区规划调整,抓紧增加规划连片、大规模的工业园区,争取列入省重点项目,转农保地为工业建设用地,以解决工业项目用地上卡脖子的问题,要勒紧裤腰带,下决心集中有限的县、镇财力,提前做好园区的基础设施工作,使入园企业一来就能安得下,一来就能基建、生产、早日出效益。当前要重点落实好灵溪家俱产业生产基地、不锈钢生产基地和礼品生产基地的用地指标与前期工作,尽快使其动工投产,发挥示范作用,以引进更多的相关产业进入。二要坚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相结合,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对印刷、塑编、纺织、食品等传统产业和优势特色产业进行改造和提升,保持发展优势,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要进一步加大技改力度,五年内力争完成技改投资26亿元,做好技改投资服务,重点要做好投资在1000万元以上技改项目的跟踪管理和指导服务工作,积极发展仪器仪表、家俱、不锈钢、礼品等新兴行业。三要大力打造国家号品牌,目前,我县已有“中国印刷城”、“中国塑编之都”两个国字号品牌,“中国礼品之都”正积极申报之中,要进一步深化区域品牌创建内涵,完善基地配套工作。发展一批有竞争力的上规模的行业龙头企业和大型企业集团。要鼓励中小企业与大公司建立协作关系,加入其产业链,增强抗市场风险的能力。四要进一步加快工业园区建设步伐,工业园区建设是今后一个时期我县工业化的主要载体,是我县新一轮经济发展的亮点。要进一步编制好温州“国际轻工城”后方基地规划,龙金大道两侧经济走廊规划及温福高速公路接口处规划,重点园区要作为城市的主要功能来建设,加强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保证必要的投资强度,进一步解放思想,要把工业园区开发建设推向市场化,鼓励大集团、大公司及民间资金进入工业园区建设,今后政府的财力投入要集中用于园区的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上,改变以往那种“撒胡椒面”、“遍地开花”的投入方式,对乡镇一级工业工作考核,主要看其为园区产业集聚所作的贡献。要加大对灵溪、龙港各5至10平方公里的市级工业园区建设的扶持力度,规范园区建设,在灵溪、龙港设立扶资开发区,引导周边经济欠发达县、乡镇的项目、产业向扶贫开放区集聚,同时,加强对金乡、钱库、宜山的特色产业的培植,布置一批规模适中的特色工业区,形成新的发展优势,在全县逐步形成省级特色工业园区——市级工业园区——县乡工业小区三级体系框架,打造好新一轮工业经济发展平台。

3、大力发展服务业。服务业是今后一个时期新经济增长点,要推动结构转型,带动消费升级,拓宽就业门路,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一是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要抓快制定现代物流业规划的编制,把培育物流市场作为现代物流发展的重中之重,充分发挥我县港口、交通便捷,专业市场发达和区域块状经济明显的优势,加快运输、邮政、仓储、配送、货运等企业向现代物流服务业转型,合理规划和建设物流设施,大力发展连锁超市、配送中心等现代流通业态,积极推广特许经营等现代交易方式,提高商贸流通业现代化水平。要继续做好浙闽轻工贸易城、金乡台挂历市场等重点市场建设,大力扶持副食品市场、水产品市场、温州礼品城等专业市场规范发展,建立良好的物流市场秩序。二是着力培植旅游业。搞好旅游规划,充分利用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优势,积极整合旅游要素,拉长产业链,提高产业化水平。要抓住一个中心,重点推出三条旅游热线。抓住一个中心:要强化灵溪、龙港二镇在我县旅游发展集散中心的功能和作用,使其成为“城景交融”的综合旅游功能区,集食、住、行、游、购、娱为一体,努力开发人文、历史、农业、工业观光景区和健康有益的夜生活娱乐场所作为重点。推出三条热线:构筑和完善滨海游、生态游、商务游等三条旅游线,渔寮、玉苍山、炎亭、玉龙湖等景区争取成为形象鲜明、设施齐全、吸引力强的3A以上国家级旅游景区,年均游客接待量达120万人次,使我县成为温州市旅游副中心,渔寮景区成为全省乃至全国闻名的旅游和度假胜地。三是规范提高房地产业。围绕城市重点发展方向,合理布局开发项目,凸现城市区位功能。增强质量意识,建设一批环境优美、设施配套的精美住宅小区。规范房地产开发经济秩序,搞活住房二级市场,促进住房消费,激活房地产市场。四是加快发展新兴服务业。积极拓展物业管理、医疗保健、文化娱乐等社区服务领域,加快发展信息业,制定信息化发展规划,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构筑住处基础平台,积极放大信息技术应用领域,推进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全方位服务体系。

(三)构筑载体,以城市化为龙头促进经济发展

城市化建设为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提供了新空间,为调整城乡社会结构提供了新平台,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了生态和发展的新舞台,以城市化为载体,促进经济社会的自驱动起飞,是@@县实行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抓手。

1、努力培育中心城镇,构筑科学合理的城镇体系。

扎实推进城市化,切实加强中心城镇规划、建设与管理,根据《@@县城镇体系发展纲要》建设的总体要求,拉开城市框架,西进北联,基础先许,流动发展,加快县城中心区、龙港中心区的建设进度,抓好@@大道、龙港世纪大道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要树立“经营城市”的理念,把一切可以经营的各项城市资源推向市场,在城市燃气、交通运输、电力、通讯、供排水等行业,加快产业化、市场化运作力度,形成投资、经营、回快的良性循环机制。加快旧城改造步伐,扩大城市规模,把@@建设成为既有文化内涵,又有山水风貌的浙南闽北边际的制造、物流与文化中心。积极发展中心城镇,择优培育经济强镇,完善城镇体系。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构筑发展平台

要实现跨越式发展,投资拉动是最直接的举措。投资对促进经济增长、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功不可没。今后8-10年是大力发展基础设施的“黄金时期”,全县上下要努力争取项目建设有一个新突破,争取每年有15-20%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通过兢兢业业的工作,投入大规模的资金,从微观环境中、在项目建设中抓出GDP来,抓出跨越式发展的速度和效益来。要积极做好重点建设项目储备工作,努力争取国家和省对我县的资金支持,积极向省里、国家争取大项目、重点项目落户@@。探索建立集中财力办大事的工作机制,提高政府投资效益,加强重点项目实施管理工作,进一步做好温福铁路@@段、高速公路@@段、挺南水库、瓯南大桥,河道整治、龙港、灵溪工业园区、礼品城产业区、温州家俱产业园区,大渔湾围垦、江南海涂围垦,灵溪龙港煤气管道等一大批关系城市化发展的重点项目建设,使项目早日建成、早日发挥效益。以投融资改革为契机,研究出台鼓励投资的政策,把握投资政策导向,促进投资增长,吸纳民间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保护民间资本投资兴业积极性。

(四)强化支撑,塑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实施跨越式发展,科技教育是基础,人才是根本。我们要坚持“科教兴县”的战略方针,把提高人的素质、充分发挥人的创造性作为我县实施跨越发展的关键环节来抓。

一是坚持“科教兴县”的战略方针。要与时俱进地抓好“科教兴县”工作,深化目标责任制考核,落实科技经费,大力推进科技进步与创新,鼓励和支持科技人员创新创业。要加大科教投入,发展教育事业,用好用足省委、省政府支持欠发达地区发展的政策,在发展科技教育中赢得更大的支持;要大力开展职业培训,尤其是加大我县支柱行业专业职业技术培训,提高广大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和资源转换能力。要在全社会开展广泛的“信息教育”,政府行政管理、社会公共服务、企业生产经营要积极运用网络技术,学校要积极推广计算机及网络教育,在全社会普及网络化知识和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