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次贷危机的根源

次贷危机的根源

时间:2023-08-03 17:29:3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次贷危机的根源,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次贷危机的根源

第1篇

1999年美国政府颁布了《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传统商业银行通过自生或并购的路径转型为综合性金融控股集团,其业务迅速扩张到证券投资、基金和杠杆授信等领域,大量融合了投融资和信用支持功能的创新型金融产品进入市场,在增加商业银行收益同时,也改变了银行风险的范围和性质。

房地产和资本市场的过度繁荣,导致商业银行在利益驱动下,未能充分履行尽职调查,向不具备优质按揭资格的客户发放了大量资质较差的按揭贷款,放松信贷标准的操作风险促成次贷规模不断扩张,并通过债务抵押凭证流入资本市场。从1996―2007年,美国次级抵押贷款证券余额从650亿美元上升至16700亿美元。早在20世纪70年代,海曼和明斯基就提出,对信贷的不严格评估可能引发资产泡沫和消费模式的不可持续性,信贷标准持续数年的恶化最终会达到一个由盛转衰的临界点(即明斯基时刻),届时市场流动性会趋于枯竭。2004年6月之后,美联储为对抗通胀,连续17次加息,将联邦基金利率从1%提升到5.25%。随着房价从2006年开始下降,资信状况欠佳的次级贷款借款人逐渐难以承受房贷的负担,次贷特别是可调利率次贷的不良率显著上升。2007年7月,次贷严重拖欠(90天以上)的比率接近15%,A级以下次级债券平均亏损80%。

在创造次级贷款证券产品的同时,银行还进一步对证券化产品衍生化,以降低业务扩张对资本的依赖。次贷证券的包销制度,使商业银行必须承担未能卖出的资产支持证券,而传统内控机制难以有效管理高度专业化和复杂化的证券投资业务。出让资产的银行在购买次级受偿证券时,需要通过信用违约互换(CreditDefauItSwap)实现外部信用担保,CDs市场规模从2003―2007年膨胀了15倍,达到50万亿美元。2007年底,以次级受偿权为核心的信用增级证券达1000亿美元,一些银行机构持有该类证券超过其所有者权益的10%。商业银行大量投资于这类衍生证券产品,不但回收了间接融资市场的信贷风险,还增加了证券市场的投资风险。在次贷二级市场面临赎回压力时,银行必须承担流动性供应,这种风险循环回归改变了证券化设计的基本功能,使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状况极易受刮金融工具流动性的影响,增加了市场风险暴露的广度和深度。

按照巴塞尔新资本协议,银行直接参与次贷二级市场,需要分配20%的资本权重,较低的参与程度能够确保风险可控。而通过发行CDs进行对冲,对冲后的资本要求为O,使商业银行完全摆脱了资本约束。为了争夺有限的间接融资市场,并从高速扩张的直接融资市场中获利,许多银行成立了专门结构投资机构(SIV),或通过投资对冲基金参与次债市场。美国商业银行向投资机构大量授信,由于投资业务的高杠杆性,尤其是衍生品对冲交易较高的杠杆比率,使其破坏性远比信贷资产内含的违约风险大得多。

次债及其衍生品的过度证券化,导致债务人原始信息被严重弱化,投资者大多根据外部评级结果进行定价,投资策略高度趋同。抵押物支持证券市场的剧烈波动,导致各种风险都向银行集中,并经过银行扩散至整个金融系统,造成对资本的大量需求,银行集体惜贷进步加剧了流动性枯竭,进而形成金融危机

二、次贷危机的根源

如前所述,资产证券化为资金需求者和供应者建立了直接融资关系,商业银行在出售信贷资产的同时也转移和分散了风险资产证券化本身对金融市场的流动性和风险控制是有着其积极作用的,次贷危机并非是资产证券化的失败。在次贷危机中,无论是作为宏观风险管理者的监管当局,还是对自身业务风险负责的商业银行,都没能表现出良好的应对能力,暴露出在风险管理方面的制度性缺陷。自生性滞后是造成监管当局本次反应不力的重要原因,次贷危机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美国传统的分散型监管体制面对综合化金融市场的缺陷。长期以来,包括金融产业在内的美国经济在整体上遵循了诱致性变迁的制度演化路径,市场力量主导金融产业发展,监管机构基本上属于危机驱动的滞后性设置。为了促进市场创新,美国监管部门有时会容忍市场参与者突破既有规则的行为,产生人为监管滞后。金融现代化服务法案的颁布,标志着美国金融监管的理念从最早的规范金融交易行为、强调对风险的管理和规范,发展到放松金融管制以促进金融业的跨业经营和竞争。面对商业银行的综合化转型,政府实施了功能性监管变革。与英、日、德等国建立统一监管机构不同的是,美国的功能性监管体制是在不触动现有监管体制的前提下,促进各监管机构之间的职能协调、信息沟通和执法合作,本质上仍然是分业监管的模式,而且没有明确的制度构建和授权支撑。

在迅速发展的金融创新产品面前,权力分散和组织独立的监管体系并不能有效地实施功能性监管。分散型监管对市场的监控信息是支离破碎的,在不同监管部门的交流过程中也会大量流失和扭曲,各监管部门调控行动的一致性会由于权力机构固有的利益属性而失去效率。银行转型为综合型的金融控股集团后,覆盖了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和对冲基金等各类金融实体,并分别参与到证券化市场的各个环节,证券化市场本身亦是基于综合化的金融衍生产品,跨越了证券、期货和保险等,金融机构和金融产品的双重综合化使得监管体系在金融创新上出现了大片监管空白。对于次级住房抵押贷款质量和可能造成的风险,监管部门的监督和管理不足。评级机构对次贷相关金融产品的评价相对不透明和金融机构的高杠杆率,监管机构也未能做出有效的监管预警。

相对于外部监管的不利,转型后的银行机构也没能成功培育出相应的内部风险管理机制。现代金融契约理论认为,银行综合化经营的本质是用所有权关系代替价格机制以便节约交易成本。但在节约交易成本的同时,综合化经营也给银行带来了多方面的风险,包括组织结构复杂化和文化多元性带来的利益冲突、子公司之间的关联交易风险、会计制度和行业适用监管制度差异带来的信息披露风险、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风险传递带来的系统性风险以及内部人道德风险等,都可能降低综合化经营的正面效益。企业边界取决于核心知识和能力所能支持的活动范围,资源整合能力是边界变动的内在原因。商业银行的综合化经营不但需要物质资源,也需要良好的管理能力,包括熟练的风险管理能力,但在转型中,商业银行更多的是以交易成本的节约来确定扩张边界,而忽视了对风险管理能力的判断。Saunders(2000)认为,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保险公司等不同金融分支具有差别极大的业务文化和风险倾向。由于综合化经营在资源配置、组织架构和企业文化等方面都以商业银行为主导,这种差异性风险被进一步放大。

三、对我国商业银行业务风险管理的借鉴

第一,建立基于长期价值的风险管理战略体系。商业银行在业务发展中应坚持审慎经营的基本原则,业务发展和承担的风险必须与其风险管理能力相匹配,以实现安全和盈利的平衡。在进入更高风险领域时,必须寻求充分的安全保障,把风险控制放到突出地位,完善业务、风险和审计相互独立、相互监管的治理架构。综合考虑风险战略与业务战略,强调长期价值的经营理念,注重风险文化的培育,避免激励短期化及其导致的道德风险。在中间业务创新中,坚持以了解你的风险为前提。

第2篇

解读金融危机根源的新视角――评《东亚金融危机的根源与启示》

相信大多数人都会赞同,这是一个充满金融危机的年代。1992年的欧洲货币危机、1994年的墨西哥比索危机和1997年的东亚金融危机尚未淡出人们的记忆,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一场金融海啸再次席卷了全球。在经历了一场又一场的金融危机之后,人们迫切地想知道,金融危机从何而来,又将带来什么?

这正是《东亚金融危机的根源与启示》一书将要告诉我们的。作者依靠其在世界银行总部丰富的工作经历和对大量文献的分析,向读者再现了东亚金融危机发生时的惊心场景,揭示了隐藏在危机表象下的根源本质,得出了令人深思的重要结论。

关于东亚金融危机的专著有很多,然而大多数仍然沿用新古典主义与国家主义这两种主流学派的观点。本书的创新之处在于作者在对两大主流学派进行批判的基础上,提出了四种可供替代的危机根源模式:投机攻击模式、全球化模式,政治危机模式和经济不平衡模式。这为我们理解新兴市场金融危机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系统分析框架。

投机攻击模式是四种模式中唯一的外部因素。作者剖析了固定汇率制度本身内在的脆弱性,提出了纯粹的投机攻击足以给实行固定汇率制度的经济体带来危机,而不受其宏观经济基本面等因素的影响的重要结论。

全球化模式认为,全球化引起的金融系统的脆弱性造成了许多东亚经济体的危机隐患。在这个过程中,政府监管的缺位导致金融部门特别是银行系统高负债和高不良资产。这是造成金融隐患的重要原因之一。

政治危机模式则强调了政治因素。作者论证了政局的不稳定和政策的不确定在很大程度上会加剧金融危机的程度,甚至能引发金融危机、经济危机、政治危机和社会危机相互交织的总危机。

经济不平衡模式指出政府的过度干预可能导致经济结构的不平衡。新古典主义学派虽然也看到了政府干预带来的问题,却错误地认为裙带资本主义是危机的根源。作者纠正了这种对韩国金融危机根源的解释,帮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韩国金融危机发生的实质。

在同一危机案例适合多种模式的时候,不同模式实质上是从不同角度和不同层次分别解释危机案例。这比两大主流学派用单一原因解释金融危机的方法更具系统性。这种全面、系统,清晰的分析无疑有助于我们了解金融危机的本质。

第3篇

关键词: 基本矛盾 经济危机 生产过剩 资本金融化 资产证券化

一、引言

在20世纪末到本世纪初,美国经济经历了低通胀高增长的黄金时期。西方学者们乐观的认为,通过金融体制改革可以避免了经济危机的发生,使资本主义制度再次焕发了活力。他们认为,金融深化理论的发展使投资不再受到资金流通情况的制约,消费也不会受到收入水平的限制。即使在经济衰退的情况下, 信贷也不会完全枯竭,即使收入骤减,也可以凭借信用贷款继续消费,这样就打破了“收入和消费之间僵化的关系”。这样的改革确实达到了短期内推动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平稳增长的目标,但最终却没能阻止经济危机的发生。

基于此次危机的教训,西方学界将危机爆发的原因归罪于金融信用领域。有“金融期货之父”之称的梅拉梅德认为此次危机的根源在于信息的不透明和政府监管缺位。在08年“中美金融高峰论坛”上,经济学者将灾难归因于资产证券化所导致的金融衍生品的快速创新。而格林斯潘在为自己的辩护中指出,危机的根源在于经济的高速扩张导致投资者过分乐观,低估了风险。这些问题只是引发经济危机的表面原因的解决只能缓解、延迟危机的爆发,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危机。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资本主义自我调控能力有所增强,但它却无法摆脱经济危机的阴霾,因为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内生的,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决定的。

二、资本主义对抗性分配制度决定的劳动者贫困化

消费资料的任何一种分配,都不过是生产条件本身分配的结果。生产条件的分配就是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生产资料归谁所有,谁就能支配生产过程并占有生产成果,所以,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决定了个人消费品的性质。因此,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根本特征的资本主义分配制度必然使分配方式有利于私有制基础上的有产者。劳动者通过辛勤劳动创造的财富未必会被劳动者享用,财富的分配取决于生产资料的所有制。

美国从1996年至2007年,美国经济持续扩张,实际GDP的增长迅速,达到每年3.3%的水平。与此相对应的是个人收入的增长却低于GDP的增速,而且作为个人收入重要组成部分的个人工资收入的真实值在2001年和2002年连续两年出现了负增长,分别是-0.48%、-0.81%。

经济发展了,国民收入增长了,以上的数据却表明劳动者分享的经济发展成果的份额在不断的降低。在美国,过去的二十年中最贫困的40%的人的人均财富下降了59%,同时,最富有的1%的人占到收入增长总额的33%;处于金字塔顶端最富有的1%的人掌握着34.3%的家庭净资产,最富有的10%的人掌握着将近71%的国民家庭资产,而处于金字塔底层最贫困的80%的美国家庭仅占总资产的15.3%,而处于最底层的40%的家庭只占有0.2%。

三、生产与消费的矛盾,使资本主义通过促进消费缓解生产过剩的危机

剩余价值的积累与实现,内在的要求消费需求相应比例的增加,而资本主义对抗性的分配制度导致劳动者由于贫困化而消费萎缩,这就不可避免地引发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矛盾与冲突。“资本主义生产本身只是为资本而生产,表现为生产的起点与终点,表现为生产的动机与目的”。这一趋势使得资本主义生产脱离了社会需要而呈现出无限扩张的态势。而与此形成明显对照的是,以广大劳动者为主体的社会需求却相对萎缩。加速扩张的生产规模最终在狭窄的市场中无法获得市场实现,不得不面临着剩余价值的生产与剩余价值的实现之间的矛盾――一个与需求相对的潜在生产过剩问题。

在美国,由于有效需求的不足,致使生产能力过剩,表现为实际工业产出始终低于潜在工业产出。美国工业能力利用率从94年的峰值80%逐年下降,直到01-02年的低谷63%,虽然工业能力利用率在04年伴随着固定投资的迅猛增长回升到了70%,但仍然低于90年代平均76%的历史记录。为满足生产无限扩张的要求,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不得不促成消费在绝对数量上的增加来缓解剩余价值生产与实现之间的矛盾。

美国的GDP中消费占到了2/3,消费是推动GDP增长的主要动力。近十年中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始终高于投资、进出口和政府支出。网络泡沫的破灭造成了美国经济发展的停滞,2001年GDP增速只有0.8%,其中一季度和三季度出现负增长,分别是-0.5%和-1.4%。与以往经济出现停滞或衰退不同的是:消费支出并没有随之大幅下降,反而增长了2.5%;在当年投资与进出口均出现下滑的情况下,消费支出对GDP的贡献率达到了1.74个百分点。2002年,消费支出增长了2.7%,贡献率1.9个百分点,高于GDP实际增长率。2003年消费支出增加2.9%,略高于2.7%的GDP增速,它为增长贡献了2.05个百分点,占全部经济增长的76%。消费成为阻止美国经济下滑和推动之后又一轮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动力。

四、借贷消费的现实根源是:劳动者维持艰难的劳动力再生产

消费是收入的函数,消费的增长应该是以收入的增长为前提的。从此次经济危机发生前几年的统计数据来看,个人收入在1999和2005年增幅明显小于GDP,消费支出的增速在这几年始终高于个人收入增速。同时,个人储蓄占可支配收入比例呈下降趋势,且出现负储蓄率。2002年个人收入仅增长了0.2%,但是消费支出却增加了2.7%;2005年个人收入增长了2.2%,消费支出增加了3.0%。

在收入增长缓慢,且呈现“零储蓄”的情况下, 对消费支出和个人收入的解释,只能到家庭债务中去寻找答案。从2000年开始,美国家庭债务与可支配收入的比率从91%上升到120%,家庭负债与家庭资产的比率从13.3%升为16.9%,债务实际支付比率从12.6%升至13.7%。截至2007年底,居民债务(不包括房地产贷款)总额达2.9万亿美元。其中37%为信用卡,63%为汽车贷款和学生贷款。住房贷款余额在2007年已超过13万亿美元,与GDP规模相匹敌。加上房地产贷款,居民债务总额将达到16万亿美元之巨,平均美国每个公民要担负50000多美元的债务,而根据美国人口统计局2007年调查显示,美国中等家庭的年收入为50233美元。虽然各种形式债务的快速增加在短期内推动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的增长,但是这样的经济增长是难以维系的。债务的不断增加不仅会加剧金融信用的过度膨胀,同时也会使金融信用机构因不良贷款增加而面临巨大的经营风险。

五、信用制度的发展强化和加速了危机的出现

金融信用体系的基本职能是动员社会闲散资金用于企业的积累扩大。而在当代,由于对产业性投资进行充分融资的机会减少,导致消费信贷和住宅融资的重新启动,以劳动大众为融资对象的贷款得到扩大。在具有广泛分工的市场经济中,由于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市场的不确定性日趋增大。金融机构纷纷利用资产证券化来分散经营风险,降低运营成本,同时提高非流动性资产的流动性。在资产证券化的过程中,金融机构创造了种类繁多的信用衍生品。

金融机构在将原始的金融产品分割、打包、组合开发各种金融衍生品的过程中,原始的金融产品被变形为高出自身价值几倍甚至几十倍的金融衍生品。从这些金融衍生品的本质来讲,它并没有降低投资的风险,而是将风险分化转移,而且风险在分散的同时,也变得越来越隐蔽。随着金融衍生品的不断推出,金融交易链条也在不断拉长,由于信用杠杆的作用,不但使金融产品的价格成倍上涨,而且也使面临的风险成倍增加。至2006年,美国的金融票据和证券规模已经达到129万亿美元,是当年GDP的9.7倍,其中债券占28万亿美元,住房按揭贷款占12万亿美元,消费贷款占2.5万亿美元。而且与消费贷款相关的信贷违约掉期市场的估值已达到60万亿美元。至2007年上半年,美国次贷余额为1.5万亿美元,在按揭贷款市场所占份额从2001年的2.6%增加到15%,连同中间级贷款,非优质贷款所占份额已达到46%。次贷余额通过杠杆作用产生的影响也超过了10万亿美元。如此规模的贷款利益链条,一旦借款人违约,则风险将沿着利益链条逐步蔓延,其后果不堪设想。

2004年至2006年7月,为对抗通胀,美联储通过17次提高利率,使联邦基金利率从1%上升至5.25%。利率的升高、房价的下跌,使次贷借款人越来越难以承受房贷的负担,至2007年,次贷拖欠60天的比率超过15%,是2005年同期的3倍。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文件显示,截止08年10月,美国17家大型信用卡托管机构逾期30天未还款的违约账户已经激增26%,信用卡坏账率上升18%。信用贷款机构的坏账激增与信贷市场的流动性紧缺已经使美国5大投行以及12家商业银行倒闭,金融危机爆发了。

六、金融危机成为现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主要表现形式

纵观过去这一百年资本主义体系下发生的几次重大的经济危机,都是由股票、外汇、债券等金融市场发生,并最终导致了以经济衰退、失业率上升、企业大规模倒闭为标志的经济危机。因此,很多学者认为,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已经过时,危机的根源已经从生产领域转移到了金融领域。当危机来临的时候,他们总是在金融领域里去寻找经济危机的根源。资本主义在最近二十年推进的以金融深化为核心的金融自由化改革,要求消除资本流动的障碍,利用市场机制进行资本的自由配置,其实质就是要减少政府对金融市场的监管和干预。而政府对金融市场监管和干预的缺失必然会导致市场的过度投机,过度的投机必然使金融泡沫迅速膨胀。但是当泡沫破裂,经济学家又将金融市场的不稳定归因于市场的过度投机和政府的监管缺失。这在逻辑上是自相矛盾的,因此这些背弃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经济学家始终无法找到现代经济危机的真正根源。

在市场经济空前发展的当代,金融深化所造就的具有吸引力的各种新型金融衍生工具提高了其吸收这些资本的能力。金融深化一方面为资本开拓了增殖的空间和市场,另一方面也使资本家可以以很低的成本从金融市场中获得资金。在这两方面的作用下,金融市场的规模不断扩大,金融信用已经深入到了整个经济的各个领域,因此以前以工业经济为主要内容的资本主义经济贴上了金融经济的标签。“在再生产过程的全部联系都是以信用为基础的生产制度中,只要信用突然停止,危机显然就会发生。所以乍看起来,好像整个危机只表现为信用危机和货币危机”。虽然危机发生在金融信用领域,但是其根源还是在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参考文献:

[1][澳]尼克.比姆斯.资本主义的世界性危机和社会主义前景[J].国外理论动态,2008(11),第10页.

[2][7]资本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第273页、第555页.

[3][美]大卫.M.科茨.新自由主义进入危机和终结阶段[J].国外理论动态,2007(12),第10页.

[4]黄树东.美国金融危机的原因及对中国的启示,2008年11月25日.

[5]闫立良.60万亿CDS会否扩大次贷危机[N].证券日报,2008年5月19日.

[6]雷曜.次贷危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第15页.

第4篇

关键词:次贷危机;金融危机;差异性消费贷款;资产证券化

中图分类号:F830,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544(2009)01―0007一03

次贷危机又称次级房贷危机,是指一场发生在美国,因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而引起的金融风暴。2005~2006年美国房地产泡沫破裂,引发了次贷危机。2008年9月演变为金融危机,之后蔓延到了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直观地看美国金融危机的导火索是次贷危机的爆发,通过研究发现,其深层次的诱因是:美元国际本位制和美国长期实行的“双赤字”经济政策以及美国经济过度的虚拟化,这才是这次金融危机的根源所在。可以说,在这些因素不改变的情况下,即使次贷危机不爆发,也会有别的金融产品危机来引发美国金融危机,区别只是时间上的早晚问题。了解次贷危机形成的机理与这次金融危机的根源对我们正确对待危机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美国次贷危机的形成机理

(一)次级住房抵押贷款是金融市场竞争和深化的结果

20世纪80年代,美国从以银行为主的金融体系开始发展成为以市场为主的金融体系。美国金融业面临着外部和内部两个方面的竞争压力:一方面,随着美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企业开始充分利用资本市场进行直接融资,从而取代了以往主要利用银行部门进行间接融资的发展模式。另一方面,金融自由化的热浪打破了银行业的准入门槛,更多形式的中介机构应运而生,银行靠传统的、日趋标准化的、面向企业的信贷业务已经无法保证自己能够获得持续稳定的收入。这就迫使银行逐渐缩减传统的信贷业务,把新的业务增长点转向了差异很大的消费者客户群体上。这一业务内容的变迁,实际上完全改变了原来银行业长期积累的商业信贷管理的有效模式。来自资本市场和其他金融机构的激烈竞争使商业银行被迫改变经营战略:从以公司信贷业务为主转变为以个人信贷业务为主;从传统稳健的资本管理模式,转变为激进的风险管理的现代模式。这样经营业务和战略上的转变给商业银行和监管机构都带来新的挑战。

对传统的商业贷款而言,减少不良贷款的方法是对贷款申请者进行事前的甄别和事后的审核。但是,由于消费者信贷业务与企业信贷相比贷款数额小,差异性大,收入状态确定困难,所以中介机构无法发挥自己“规模经济”的优势,而是否采取费用昂贵的信息生产技术来降低贷款违约率是一个非常困难的决定。在一个过度竞争的环境里,个人信贷业务事前甄别的费用,必然会通过利率的调整转移到借款者身上,这就容易发生优良客户的“离场”――“逆向选择”问题严重化。

虽然次级住房抵押贷款业务本身属于信用风险较高的业务,但如果按照金融机构最初的设想,完全可以把这类业务的风险通过适当的“差异化”风险定价,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它可以对每一个借款人的信用风险进行非常有效的科学评估,然后根据风险的大小来设定贷款的差异化价格和支付方式。比如,次级住房抵押贷款的利率水平会根据对方的资信水准、首付能力而发生变化(主要是基于对这类特殊客户群的“信用评分”),但总是要高于普通住房抵押贷款利率200点以上,这就是所谓的“风险溢价”。

也就是说次级住房抵押贷款本身并没有问题,真正出现问题的是金融机构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而无法实现原先的风险控制设想。这些影响因素中最重要的应该是金融市场的过度竞争。金融市场过度竞争使金融机构失去了通过适当的“差异化”风险定价和事前甄别贷款对象的能力和动力;相反,过度竞争又在一定程度上促使金融机构采取“自我膨胀式”的风险“逃避”方法,通过扩张次级住房抵押贷款总量来稀释风险。这直接导致了信用风险发展成为市场风险。

因此,从上面介绍的关于美国次级住房抵押贷款的信用风险管理理念、监管能力和运营模式等方面来看,我们认为,这种特殊贷款体制本身并不是直接导致这场金融风暴的始作俑者,而是金融中介机构在开展消费者信贷这一现代金融业务时,过度竞争和标准化的风险定价方法使得它们无法根据消费者差异化的特征制定出正确的风险“价格”(贷款对象的差异化要求贷款合同也必须差异化,但由于种种原因而没有做到),从而导致它们过度的贷款扩张行为。这样不知不觉地就埋下了金融风波爆发的种子。

(二)次贷风险的放大和扩散――资产证券化过程

将同类性质(比如信用等级、流动性水准等)的抵押贷款集中起来打包成新的债券再卖给二级市场中的投资者,这一资产证券化过程已经在美国信贷市场上被普遍采用。美国次级住房抵押贷款机构为了解决市场扩张所需要的流动性更是变本加厉,次级债(金融衍生品)的发行比例占了整个次级住房抵押贷款(标的资产)的六成以上。标的资产信用风险的大小取决于次级抵押贷款机构所做出的资信审查报告和贷款机构自身的风险定价能力。但在流动性过剩和竞争激烈的时代,资信审查的动力会大大削弱,次级住房抵押贷款的信用风险会大大增加。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次级抵押贷款债券的发行需要多方金融机构的参与,这样一种细分化的工作流程,目的就应该是将标的资产市场和衍生品的市场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得衍生证券的定价水平能够公正地反映标的资产的收益和风险。

1,次级抵押贷款机构:寻找次贷需求者,对他们进行审核,对不同类别的借款人提供不同条件的贷款。抵押贷款机构为了提高自己的信用供给能力,将上述不同条件的贷款重新打包形成各种收益和风险类型的次级债,将自己各类贷款的收益索取权卖给投资银行。

2,投资银行:投资银行根据标的资产的收益和风险状态设计出新的资产形式(次级债),然后批发给承销商。

3,信用评级公司:信用评级公司对债券的信用等级进行评估,评估结果会影响到这一证券化的资产在一级市场的销售价格和二级市场的交易价格。

4,证券承销商:负责向投资人销售次级债,赚取佣金。

5,各国机构投资者:根据自身风险收益的偏好,进行资产组合的配置。包括共同基金、对冲基金、保险公司、养老基金和外国的中央银行。

在上述资产证券化过程中,为了提高债券的信用等级,次级债的发行人还会向投资者承诺某些“赎回条款”,以确保资产证券化――次级债的申购过程顺利完成。这一承诺保证,实际上就起到了一个“信用强化”的作用,为此,它为“次级债”争取到了较高的信用评级。但这样的承诺需要有充足的拨备准备,在市场竞争激烈、监管缺位的情况下,次级债的发行

机构很难做到这一点。拨备不足容易引起资金链的断裂,造成像现在这样市场大范围地沽空次级债的局面(在流动性过剩时代,流动性危机的爆发也不可避免)。

次级债市场的积极作用是,增强次级住房抵押贷款市场的信用创造能力和改善次级抵押贷款的整体流动性,保证了次级住房抵押贷款市场的繁荣。更为积极的意义在于,通过次级债的设计和发行,向市场提供更为多元化的投资工具,满足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的收益需求。

但是另一方面,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和次级债市场的竞争激烈,再加上资产证券化过程环节的细分化所带来的市场参与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和利益冲突问题十分明显,很难做到信息的准确和风险定价的无误。资产证券化是“双刃剑”,它能分散风险,却不能消灭风险,在分散单一机构风险的同时也把局部风险裂变成全局性风险,把个别市场风险演化成系统性风险。所以,虽然资产证券化可使单一机构的风险得以分散,但在整个金融系统内部风险还依旧存在。如次级债,它在分散银行信贷信用风险的同时,也把抵押信用风险向债券市场、股票市场等领域扩散。当银行成功将现有次级贷款信用风险分散后,它会主动寻求更多次级贷款风险(非理性信贷膨胀,稀释风险),有意识地扩大风险分担的范围其结果只能是金融系统总体风险不断增加(风险的“传染效应”),形成十分严重的市场风险――标的资产市场和衍生市场的双重危机!

二、美国金融危机根源

美国金融危机的源头,是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美元本位制和美国长期实行“双赤字”政策效果的积累。美国经常项目逆差从1982年的55亿美元,迅速扩大,到2006年已经超过8115亿美元,24年间增长了大约148倍。经常项目下1美元国际货币的流出,往往带给世界的流动性扩张是两倍以上的基础货币增加。美元国际本位货币的地位,使得美元持续大规模经常账户赤字成为现实,而美元全球流动的机制又导致了美国虚拟经济过度膨胀以及全球流动性膨胀。根据国际清算银行保守估计,2006年底,美国境内的股票、债券、外汇、大宗商品期货和金融衍生品市值约为400万亿美元,为美国12万亿美元GDP的30倍左右。而其他国家类似计算出来的这个比率最多只有十几倍,充分说明美国虚拟经济具有了一定的泡沫性。

次贷危机根源于美国证券化债务资产的过度膨胀,即美国虚拟经济的过度膨胀。次贷危机根本不是流动性短缺的危机,而是投资者对美元资产的信心在动摇,对美国金融机构资不抵债心怀恐惧。

次贷危机中,低收入者的收入流可以被资本化。由于美元的全球环流机制,使得在美国所有的收入流,只要稳定就可以被资本化,被证券化。每一次收入流重新资本化,创造出新的虚拟资本,这种新虚拟资本代表原本的货币资本,距离最初借款人贷款就更远一步,虚拟性越发增强,常年累月积累下来,造成了美国虚拟资产的过度膨胀和泛滥。在此过程中,低收入者的收入流一再被杠杆化,形成了杠杆链,这一方面延长了风险源头到最终持有者之间的风险传导路径;另一方面,也使得各类金融杠杆的作用交织在一起,使得经济中的风险不断增大。

经济虚拟化最大坏处就是将金融杠杆的风险分布到了整个经济,也就将金融的脆弱性带给了整个经济,具体表现为:首先是杠杆活动泛化的同时,导致货币收入和风险的放大机制也泛化了。其次,金融杠杆的推广导致风险传染链条深入到了整个经济的各个方面。这才是美国次贷危机为什么必然会不断深入扩大的深层次原因,而且即使美国没有次贷危机,也必然会有其他从杠杆化尖端金融产品开始的金融危机。

第5篇

一、美国次级贷危机产生的缘由

美国抵押贷款市场的“次级”(Subprime)及“优惠级”(Prime)是以借款人的信用条件作为划分界限的。根据信用的高低,放贷机构对借款人区别对待,从而形成了两个层次的市场。信用低的人申请不到优惠贷款,只能在次级市场寻求贷款。两个层次的市场服务对象均为贷款购房者,但次级市场的贷款利率通常比优惠级抵押贷款高2%~3%。次级债务的固定期限不低于5年。除非银行倒闭或清算,不用于弥补银行日常经营损失,且该项债务的索偿权排在存款和其他负债之后的商业银行长期债务。美国次级贷原本只是普通的银行和住房人之间的借贷现象,为刺激不景气的消费,尤其是房地产业,美国银行业放松信贷管制,把钱借给了那些没有还贷能力的人们。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这也只是银行借贷中的问题,不过这种金融行为被包装为产品出售,穿上了金融衍生工具的外衣,性质就完全两样了。当一项金融产品进入资本市场自由交易之后,如果没有建立相应的制度,使之能够完全公开透明地受到市场的监督,人们只能“盲人摸象”谁也看不到产品流程了。由美国次级贷风波造成的资金流动性短缺扩散到全球后,欧洲央行紧急给流动性短缺的银行注资,也只是一些银行流动性短缺的时候才发现问题的严重性,全球如今吞食的只是“次级贷”变为金融衍生品进入市场后的最终“成果”。从2001年以来美国次级抵押贷款的发放量逐年上升(图1),这样在次级抵押贷款资产证券化过程中(图2),就加大了风险。

在许多人无法还贷的情况下,危机就爆发了。银行的资金缺乏,严重影响其流动性。同时由于是市场上大多数人无法还贷,即使银行把房屋拿来拍卖,也没有购买者了,这样越积越多的情况下,房贷金融机构不得不倒闭。从而又影响了银行的贷款,居民对银行的信用降低,出现挤兑现象。世界许多金融机构对美国这样的金融衍生产品进行了投资,在危机爆发时,严重影响了银行的流动性,于是通过银行把这样的危机带入了欧洲和亚洲以及世界其他的市场,于是形成了一场世界性的危机。

二、美国次级贷危机的影响

(一)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对于美国“次级贷”的影响几何,其能量传递会在何时消散,都有待进一步观察。最近卷入风潮的国家越来越多,受牵连的证券市场也越来越多,已经有经济学家和金融专家提示:要注意全球金融危机的出现。首先,对于爆发源头美国来说,受次级贷危机的影响,美国经济已经陷入整体下滑状态,进入一个新的调整期。美国一些大型的金融集团,如花旗等也大量裁员,来缓解次级贷危机的影响。美国居民的整体消费水平大大下降,特别是对房地产的影响。世界经济已经陷入次级贷危机影响之中,大多数国家的外汇储备中以美元计价的占大多数,这样许多国家的外汇储备大量缩水。欧洲地区的经济也放慢了增长的步伐。世界主要的股票市场出现了下跌趋势。一些银行因为挤兑风波而被政府托管,巴黎银行经过政府的几次大量注资依然没有从次级贷危机中走出来。亚洲等其他地区的影响相对来说要小点,主要是这些地区市场和美国的联系没有欧洲市场那么紧密。其次这些地区的投资理念相对比较保守,对于新兴的金融衍生产品持谨慎的态度投资。

(二)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

我国商业银行也对美国次级贷危机中的金融衍生产品进行了投资,主要影响是投资收益的影响(表1)。

从表1中可以看出,目前在美国进行投资的六大商业银行投资美国证券市场有一定的规模,虽然投资次级贷所占的比重不大,但是损失还是不小的,尤其是中国银行,高达35.83亿元。中信的投资相对小点,是因为其对于次级债投资少。从图中的数据来看,我国商业银行受到美国次级贷的危机影响不小,并且这次危机的深远影响还没有完全显现。

三、我国商业银行防范外部金融风险措施

(一)建立风险预警体系

第一,监测警源,发现警兆(识别子系统):大多数海外投资风险是可以监测的,风险监测子系统就是对境外投资风险因子和风险表现进行连续、系统的监测和追踪,对得到的第一手资料进行鉴别、分类和初步分析,以便及时灵敏反映出风险变化。境外企业在警情爆发之前,总会有一定的警兆(前兆),风险监测系统就是要通过监测警源,并借助一定的经验和方法,确定是否出现警兆;第二,预测警度,判断警损(评估子系统):根据警兆的变化状况,联系警情的警界区间,参照警度的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境外企业实际情况,从而预测警度,判断实际警情的损失程度;第三,适时报警,寻找警源(预报子系统):依据预测警度和实际警情的损失程度,适时发出警报,并根据预警对象的特点和变化规律,积极查找产生风险警报的警源,寻找警源也是实施对策的前提;第四,选择对策,排除警患(排警子系统):海外投资风险排警子系统,即风险快速反映子系统是指在境外投资风险科学分析基础上,根据警源情况和风险分析结果,确定与风险相适应的风险管理措施,及时采取预先已制定好的计划和方案,防止潜在风险的发生。通过建立海外投资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预报——风险排除的境外投资风险预警系统,可以实现对海外投资风险的跟踪、监控、报警并及时采取排警措施,从而大大降低海外投资风险。商业银行应该充分利用资源在投资进行前和投资过程中进行预警分析。

(二)实行资产负债比率管理

资产负债管理就是银行根据对资产负债平衡表中的资产和负债每个项目的利率预测,在维持流动性的前提下谋求风险的最小化,收益的最大化。并且通过此来考虑最佳的资产负债的数量和期限的结构。在商业银行进行外部投资中,通过资产负债管理,可以有效的预测外汇、利率、信用等方面的风险。在国际市场利率,汇率波动的情况下,可以主动性的进行调节。推行资产负债管理,必定使商业银行在平常管理中量力而行,自我平衡,合理经营。对负债促使其致力于筹集资金,自觉控制资产,扭转其超负荷经营状况,削弱其资金依赖懒惰性;同时对资产管理有利于其从事投资业务,激发了创造收益的积极性。

(三)加快金融衍生工具的发展

金融衍生工具的灵魂可谓之风险,其本身就是以风险的存在为前提,并为适应风险管理的需要而产生的。金融衍生产品的设计初衷,绝不是为了扩大市场参与者的风险,更不是为了让某些人投机获利。恰恰相反,该类产品的出现原本是为了降低市场参与者的风险。金融衍生工具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具有降低、分散市场风险的功能;另一方面,在转移风险的同时,也可以用来进行冒险式的投资。次贷危机的根源是风险定价问题,而不是创新本身,如果没有创新,受损失的只能是银行。从美国经验看,对房地产贷款进行证券化简便易行且容易获得市场认可。目前我国银行机构最主要的资产是信贷资产,也是存在风险最多的领域,而房地产贷款又属于信贷资产中的优质资产。通过对房地产信贷证券化,可以有效分散、转移我国银行业承担的大量风险,改善资产结构。因此,对房地产贷款证券化不失为我国银行业加快金融创新的一个重要突破口。现阶段我们应扩大房地产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范围,为进一步开展金融创新提供思路和经验。

(四)加强银行业的监管

第6篇

关键词:次贷危机;资产证券化;金融风险

Abstract:This paper generalized the relevant articles and opinions on the U.S. subprime crisi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auses and effects. Firstly,it outlined the causes of the U.S. subprime crisis from outside economic circle and internal asset securitization process,and then analyzed its global effects including the effects on financial institutions,capital flow and economic entities. In conclusion,this paper gave some suggestions to Chinese economy on financial risk prevention,financial supervision strengthening,macro-policy balance and mode transformation of economic growth.

Key Words:subprime crisis,asset securitization,financial risk

中图分类号:F832.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2265(2009)08-0017-05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全面爆发以来,国际金融市场剧烈震荡,并不断向全球实体经济蔓延。此次百年一遇的金融海啸,究竟是如何形成、爆发,会对全球经济产生怎样的长期后果,学者们提出了诸多不同的观点,本文将对这些观点进行梳理、归纳,在此基础上提出次贷危机对我国的几点启示。

一、美国次贷危机传导过程及成因

此次次贷危机起源于信贷危机,先是在信贷市场和资本市场之间相互传递,然后传导至实体经济并逐渐向全球蔓延。张明(2008)分析了整个过程:基准利率上升和房地产价格下跌引爆了次贷危机,次贷的证券化、金融机构出售风险资产的去杠杆化操作使危机从信贷市场传导至资本市场;商业银行为特别目的载体提供的信贷支持及资产价格下跌导致的商业银行“惜贷”行为使危机再度从资本市场传导至信贷市场;次贷危机所导致的美国住房投资萎缩通过财富效应、托宾Q效应和金融加速器机制抑制了居民消费和投资,危机从金融市场传导至实体经济;在经济和金融全球化的背景下,危机通过贸易和投资渠道,从美国传导至全球。

从上述传导过程来看,经济周期及与之相对应的货币政策引致了利率的上升和房价的下跌,使信贷市场出现了借款人违约现象,信贷危机出现,当其转化成资本市场次债危机后,便通过资本市场价格的变动与银行体系产生了多维度关联效应,冲击整个金融体系,进而通过房产市场的衰退和金融市场的梗阻影响市场主体的消费、投资支出及信心,逐渐扩展到实体经济,可见经济周期是诱发次贷危机的外部因素。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则加重了其影响力,这一过程中各方的非理、金融衍生品定价方式的局限及监管的疏漏是导致危机的内部因素。

(一)外部因素:美国的经济周期及相应货币政策

曹红辉等(2008)指出次级贷款以浮动利率贷款为主,且购房者的信用等级较低,其“贷款价值比”和“债务收入比”较高,对利率和房屋价格较为敏感。这两大因素又与美国经济周期及相应货币政策相联系,房地产市场的非理性繁荣、对相关各种信用衍生品投资热情高涨、次级贷款规模迅速扩大同时出现,形成了美国近10年的房市繁荣,但也孕育了次贷危机。在此基础上,王漪(2008)基于“明斯基模型”对经济周期引发次贷危机的过程进行了更为细致的分析,指出繁荣和危机都始于外部冲击,正向的外部冲击给经济参与者带来获利机会,使经济走向繁荣,金融创新与证券化、美联储扩张性货币政策都形成了正向冲击,与此同时也积累了金融脆弱性,表现为信贷门槛降低、评级体系漏洞和风险控制方法缺乏,当投资偏离理性时泡沫开始产生,泡沫大到一定程度时内部人意识到风险而撤出,市价下跌,此时一个负面的外部冲击就会致使危机全面爆发。美联储逆转性的货币政策给予了市场内部人离场的信号,房价泡沫被挤出、次级债产品市值缩水、金融机构亏损甚至破产,以及资产支持证券评级下调均形成了“负向冲击”,引爆了次贷危机。

(二)内部因素:资产证券化运作过程中的漏洞

美国次级抵押贷款证券化的运作流程是:次级抵押贷款公司向低信用购房者提供贷款,并将贷款转给特别目的机构(Special Purpose Vehicle,SPV),SPV通过承销者将贷款打包并证券化,经过评级公司评级后在市场上出售给各类投资者,次级贷从而转变为次级债,在这一过程中环环紧扣,任一方出了问题都会加大整个证券化链条的风险,正是资产证券化过程中各参与主体的非理、证券化产品定价方式的局限及对各环节金融监管的漏洞共同酿成了次贷危机。

1. 市场主体的非理。

(1)借款者的低储蓄和过度消费。高消费低储蓄是美国社会的经济特征。李石凯(2008)认为美国次贷市场违约的根源在于借款人还款能力的下降,还款能力取决于借款人可支配收入水平和储蓄,前者一直在习惯性增长,后者就构成了消费者违约的关键因素。除了储蓄因素外,卢宇峰等(2008)指出美国低收入阶层凭借各种信贷手段形成的过度消费导致了短期投资膨胀和社会总需求扩大,造成利率上扬,随着还贷期的到来,房地产等大宗商品消费难以维持,最后形成银行呆坏账和房地产业的衰退,构成了次贷危机的实体基础。曹红辉等(2008)进一步对这种低储蓄和高消费所形成的过度负债进行了定量描述,并认为过度负债成为次贷危机发生的社会基础。

(2)特别目的载体“借短投长”的经营特征。张明(2008)分析了SPV在加深市场流动性危机方面所扮演的角色:商业银行通过设立一个或若干个SPV来间接进行高风险高收益投资,SPV通过发行短期证券即资产支持商业票据来融资,然后投资于更长期限的资产支持证券,靠两者的息差收入来赚取利润,如果SPV购买的长期证券价值低于其销售的短期证券价值,便会面临资不抵债的风险,如果市场出现流动性短缺,则SPV不能继续发行短期证券融资,只能在低迷市场抛售资产,造成严重损失。

(3)评级机构的评级误差。在次贷产业链中,评级机构的职能是将债务抵押债券(Collateralised Debt Obligation,简称CDO)分层,据标准普尔的研究报告,2005―2007年创立的抵押贷款CDO类别中的85%被给予了AAA级,且三大评级公司对证券化资产评级具有相同结果,说明评级误差已升级成一种系统风险。史健忠(2008)进一步分析了造成这种误差的原因:首先是评级的非透明性;二是预警能力的滞后性;三是评级技术的局限使得评级机构不能精确地对证券发行人信息进行评估,造成了次债产品信用评级的虚增。

(4)其他市场主体的推波助澜。曹红辉等(2008)认为贷款发放机构和投资者的非理也对危机的孕育蔓延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次级贷款发放机构大部分缺乏销售网点,大多以经纪人、客户为销售渠道,而且这些机构大多依赖于贷款的二级市场和信贷资产证券化来获得流动性。相关的机构缺乏有效的贷款审查和风险管理制度,在利益驱动下,忽视了借款人风险。主要投资者如对冲基金、银行等机构在CDO交易中运用高杠杆比率进行融资,由此使其收益和损失都随杠杆比率的提高而放大,一旦发生波动,就必将产生连锁反应,从而造成市场整体波动。

2. 证券化产品结构设计和定价方式的局限。次债产品经过了由次级贷到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ortgage-backed Securities,MBS),再到资产支持证券(Asset-backed Securities,ABS)的多重衍生过程(CDO即是ABS的一种),采用了分档技术,根据投资者对期限、风险和收益的不同偏好,将债券设计成不同档级。史健忠(2008)分析了这种多重衍生的结构设计弊端:一是整体次级贷款规模因为CDO的存在而增加。二是CDO的存在使得间接参与次贷危机的金融主体增加。三是CDO拉长了次贷借款人和投资者的距离,使投资者难以正确估计风险。另外,CDO产品流动性较差,缺乏透明的市场定价机制,主要依靠模型计算违约概率及投资损失率,进而确定其价格。黄小军等(2008)揭示了这种盯模定价方式的局限性:这些模型具有较多假设条件,如市场流动性不存在及对CDO背后抵押证券组合中各种贷款相关性的假设,当次贷危机使市场出现流动性紧缩时,这些贷款间的相关性也发生改变,使得依赖于模型的多层CDO定价体系崩溃,投资者资产价值大幅缩水。

3. 金融监管的缺失。次贷危机产生的制度因素在于金融监管不力,师子奇(2008)分析了监管机构的失职:对抵押贷款标准的降低使相当一部分信用不佳的购房者通过贷款购买房屋;对评级机构监管的放松也增强了产品评级的主观性,评级机构的信用增级促进了CDO产品的热销,而市场环境改变后大范围调低评级又极大地打击了投资者信心,加剧了市场恐慌;对银行和证券公司监管的放宽也使其将很多亏损的投资科目不列入资产负债表以达到迷惑投资者的目的,监管者并未制定更详细的规则打击这种有害行为。辛乔利、孙兆东(2008)指出,CDO产品通过私募出售,价格没有透明度,监管者并未有任何风险预警,监管处于真空状态。可见,金融监管缺失助长了市场主体的非理,也成为危机不断蔓延的根源之一。

二、次贷危机对全球及中国经济的影响

美国次贷危机首先打破了国内金融市场的均衡,利差的产生激发了金融资本的跨国流动,进而波及商品市场,利率、汇率及通货膨胀率等价格变量的连锁反应最终影响到实体经济。

(一)对金融机构的影响

次贷危机对发达国家的金融机构影响较为显著,使金融机构资产大幅缩水引起账面亏损,市场对全球金融业在次贷危机中损失金额的估计也不断增加。然而,次贷危机对我国金融机构的影响较为有限。周小川(2008)指出,中国金融机构次债投资占比较小,并且这些金融机构规模较大,经营状况较好,少量的损失可以承受。此外,国内银行业投资海外次贷产品都没有使用杠杆,且危机对持有次贷资产的中资商业银行的影响是一次性的,属于沉没成本,不会对其未来的经营活动产生太多的影响。吴晓灵(2008)进一步指出,次贷危机不会对中国金融机构造成系统性风险,因为中国金融业经历30年的改革开放,银行、保险、证券、信托投资公司等金融机构不断健全:以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工商银行为代表的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取得了成功,证监会等部门对高风险券商的综合治理化解了股市风险,通过对国有保险公司的股份制改造化解了保险公司的利差损问题,对信托投资公司的数轮治理整顿也为其打下了稳健运行的基础。

(二)对资本流动的影响

次贷危机会导致发达国家流动性出现局部紧缩。危机使发达国家的金融机构损失惨重,加之市场信心缺失使金融机构谨慎放贷,国际金融体系从原来的流动性过剩转变成流动性偏紧,许多欧美金融机构出现资金短缺,从亚洲市场抽回资金进行弥补。此外,次贷危机也影响了中国市场的流动性。易纲(2008)指出,次贷危机造成全球流动性从泛滥到紧张,从理论上说应当减少我国的流动性过剩压力,然而在某些市场发生危机时仍有一些游资需寻求相对安全的市场,中国恰是这样的市场,因此抽资与进入的资金有可能大致抵消。也有观点认为次贷危机可能会加剧中国流动性过剩的局面,主要原因一是美联储的持续降息形成中美利差倒挂,会吸引国际资本流入;二是中国金融体系相对独立,与美国资本市场的关联度低于欧、美等发达国家;三是中国经济增长一枝独秀;四是对人民币升值预期提高。

(三)对实体经济的影响

1. 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次贷危机使发达国家贸易环境恶化:欧元大幅升值削弱了欧元区产品的竞争力,欧盟统计局2008年7月18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欧元区2008年5月份外贸逆差约46亿欧元,大大超过此前预测的10亿欧元逆差。由于进口大幅增加、出口增幅微弱,日本也于2008年8月份出现了26年来首次月度贸易逆差,逆差额达到3240亿日元。次贷危机引起的欧美市场需求收缩和人民币升值预期同样影响着中国对外贸易。一种观点认为影响显著:如果美国进口下降10%,中国出口将下降3.5%,如果同时人民币实际汇率升值10%,中国出口将下降7%;另一种观点认为影响有限:中国出口市场多元化程度的提高使出口增长与全球需求增长的同步性明显高于与美国需求增长的同步性,并且从贸易结构来看中国对美出口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品, 其收入弹性相对较小,同时美国经济放缓后, 美国公司增加业务外包的可能性上升,有利于我国增加对世界其他地区的出口。

2. 对制造业的影响。次贷危机使欧美制造业倍受打击。欧洲制造业已出现自2001年以来的首次衰退,企业主和消费者经济信心指数持续下跌,欧盟零售销售月率也自2007年10月开始逐月下降,消费日渐萎缩。

次贷危机所引起的油价高企及美元走软使中国制造业面临严峻市场环境。油价高企凸显了接近需求地区制造业的运输成本优势,对中国传统的劳动力成本优势形成挑战,加上美元的走软使美国制造业订单开始出现回流,这对于有1/4出口份额供应美国市场的中国制造业打击沉重:从2008年次贷危机全面爆发后的情况来看,2008年7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 PMI)自2005年1月以来首次回落到50%以下,为48.4%。新出口订单指数连续4个月回落,7月已下滑到50%以下。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房产、钢铁、纺织行业,据第一纺织网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1―7月我国纺织业累计完成投资1534.10亿元,同比仅增长13.14%,增速较2007年同期回落了13.15%。全国钢铁产品价格平均下跌20%。截至2008年10月5日,沪深两市28家业绩预告的房地产公司中,有11家因业绩下滑而报忧。

3. 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次贷危机对实体经济的负面冲击使全球经济增长明显放缓:2008年发达国家经济增长基本停滞,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有所放缓,但增速仍较快。

现有研究从两个角度分析了次贷危机对我国经济增长率的影响:一是发达国家经济减速会通过影响出口而影响我国经济增长。华而诚(2008)相对乐观的估计是假定发达国家经济仅轻微减速,美国、日本和欧元区的整体经济增长率2008年下降到2.0%,则中国的外贸顺差增长率将下降到33.54%,经济增长率将下降到10.6%。相对悲观的估计是假设美国经济显著衰退,美国、日本和欧元区的整体经济增长率2008年下降到1.5%,则中国外贸顺差增长率下降到25.2%,经济增长率下降到8.0%。二是美国GDP 增速会通过影响进出口、投资和消费影响中国GDP增速,吴海英(2008)构建模型的估计结果显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2008年美国GDP增速下降1%,中国GDP增速将下降1.34%。

三、主要启示

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的启示在于:从次贷危机的成因看,应充分认识金融创新中的各种风险并加强监管。从次贷危机的全球影响来看,应把握好资本市场开放、汇率稳定及货币政策独立性的综合平衡,构筑坚实的“防火墙”;同时也应针对次贷危机冲击下我国出口、投资需求都有所萎缩的形势,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升消费需求对实体经济的拉动作用,增强对外界负面冲击的抵抗力。

(一)充分认识房地产金融创新中的各种风险

美国的次级债是在次贷基础上经多重衍生而成的金融创新产品,这一金融衍生品在提高住房二级市场流动性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风险:首先是产品定价风险,次债产品的盯模定价方式使其价值过于理论化,理论价值与市场价格极易脱节。二是信用链过长而引起信息不对称风险。信息的不对称使投资者过分信任评级结果和中介推销,造成了CDO市场非理性繁荣。三是经济周期所带来的系统风险。当经济处于上升周期时,借款人违约率较低,CDO产品理论价值大幅上扬,刺激了证券化各参与主体的非理,而一旦经济周期发生逆转,违约率也随之上升时就会影响CDO定价模型的假设条件,造成定价体系的崩溃,加之市场主体恐慌性抛售,理论价值和市场价格纷纷踏空,金融危机由此爆发。与美国相比,我国房贷市场不存在如此复杂的证券化链条,但也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风险:首先是经济周期所引起的系统风险,近几年房地产业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产业,但一旦形势逆转出现通货膨胀,宏观调控政策转向可能导致房贷违约率逐渐加大。其次是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我国的住房按揭贷款以浮动利率为主,放贷银行不承担利率风险,容易将流动性较强的短期存款长期放贷,形成期限错配,这种短存长贷的行为日益积累可能引发严重的流动性风险。可见,充分认识房地产市场的金融风险是防范危机的基本前提。

(二)在金融创新的同时加强金融监管

证券化在提高住房抵押贷款流动性的同时也带来一定风险,因此加强金融监管十分必要,这种监管体制包括:第一,加强房贷过程中的信息披露。整个次贷的证券化过程是将风险层层传递、逐步化解的过程,监管者应对市场主体的信息披露加强监督,在风险转化的同时保障信息传递的通畅。第二,加强关键环节的审查力度。放贷、资产真实出售及信用增级是资产证券化中较为关键的环节,也是监管部门监管的重点所在:对借款人的资信状况应充分考量并及时公开;审核SPV的财务状况及经营行为,实现最大程度的“破产隔离”。第三,实行风险预警制度。次贷产品的盯模定价使其理论价值与宏观经济形势所决定的利率、房价及违约率有密切关系,因此在经济周期发生逆转、评级机构下调次债产品评级之前监管部门就应进行风险预警,使投资者提前作出防范。

(三)把握资本市场开放、汇率制度及货币政策的综合平衡

我国应把握好资本市场开放、汇率稳定和货币政策独立性的综合平衡。首先,应审慎开放资本市场,密切监视国际游资进行人民币套利行为,加强对短期资本流入的控制,加大对各类金融机构跨境交易的监管。其次,保持人民币在稳定的基础上小幅升值,以适当缓解通胀压力,减少市场主体预期的不确定性。最后,应合理掌握货币政策的操作空间。如何在有限的空间下通过适度操作保持物价稳定、保持经济增长是对我国宏观调控提出的挑战。

(四)顺应形势,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实体经济带来了不利影响,从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来看,美元的贬值和外需的减少对出口形成打击,大量的信贷投放又可能导致资产价格出现泡沫,因此尽管一定时期内还需依靠投资来抵御危机对经济增长的冲击,但长期内传统的靠出口和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必须改变,应充分发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居民消费在我国GDP中所占的比重仅为35%左右,而其他国家都在70%以上,因此鼓励消费、增强消费者信心仍是当务之急。总之,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是在外界负面冲击下增强我国实体经济防御能力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辛乔利,孙兆冬.次贷危机[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7.

[2]张明.次贷危机的传导机制[J].国际经济评论,2008,(4).

[3]黄小军,陆晓明,吴晓晖.对美国次贷危机的深层思考[J].国际金融研究,2008,(5).

[4]王漪.次贷危机产生与发展的根源―基于“明斯基模型”的分析[J].世界经济情况,2008,(7).

[5]李石凯.低储蓄率是美国次贷危机的根源[J].中国金融,2007,(21).

[6]史健忠.次贷危机中评级机构的角色及影响[J].上海金融,2008,(9).

[7]史健忠.CDO 对美国次贷危机影响分析[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8,(3).

[8]李若谷,冯春平.美国次贷危机的走向及对中国经济的影响[J].国际经济评论,2008,(2).

[9]卜伟,段建宇.次贷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分析[J].宏观经济研究,2008,(3).

[10]段霞.次贷危机下美货币政策及其对中国的影响[J].现代国际关系,2008,(8).

[11]华迎,陈文敬.美国次贷危机影响与中国宏观经济政策[J].国际贸易,2008,(9).

[12]赵坤.当前欧洲经济形势及次贷危机对欧洲经济的影响[J].中国经贸导刊,2008,(8).

[13]张明.“美国次贷危机与中国”研讨会综述[J].国际经济评论,2008,(3).

[14]周纪恩.从次贷危机根源和实质看宏观金融风险监管[J].新金融,2008,(6).

[15]焦继军.次贷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及政策建议[J].经济问题,2008,(8).

[16]卢宇峰.收入差距:美国次贷危机的根源与本质[J].统计与决策,2008,(16).

[17]李明伟.金融创新工具缺陷与风险控制缺失―美国次贷危机成因再透视[J].北方经济,2008,(8).

[18]曹红辉(执笔).美国次贷危机考察报告[R].中国经济研究报告,2008,(69、70).

[19]易纲.美国资贷危机:起源、传导与启示.人大经济论坛,2008-1-11.

[20]易纲.次贷危机并未明显抽出国内流动性[N].第一财经日报,2007-10-29.

[21]师子奇.解析美国金融风暴之原因篇:六因素推动危机爆发.中国经济网,2008-10-7.

[22]周小川.中国金融机构受次贷危机影响损失数量和比例不大.新华网,2008-3-6.

[23]吴晓灵.次贷不会对中国金融机构造成系统性风险.新华网,2008-9-26.

[24]唐建伟.次贷危机对中国经济金融的影响及其对策.交通银行研究报告,人大经济论坛,2008-4-2.

[25]国家统计局国际中心世界经济分析小组.发达国家经济下滑间接影响不可低估―2008年前三季度世界经济形势及全年展望(上,下)[N].上海证券报,2008-10-18.

[26]苑德军.不必过分悲观中国宏观经济走势―中国银河证券公司[N].上海证券报,2008-10-17.

[27]郑杨.美次贷危机对中国经济影响到底多大[N].国际金融报,2008-3-20.

[28]王惠绵.解析美国金融风暴之影响篇:五波危机后谁能接班.中国经济网,2008-10-7.

第7篇

关键词:危机非均衡危机影响资本管理

中图分类号:F850.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770(2009)04-031-04

2007年初在美国初露端倪1的次贷危机,在过去的两年时间内,不断升级,蔓延为一场全球范围的金融海啸。当前,百年一遇的国际金融危机尚未见底,对实体经济的影响还在加深。危机暴露出世界及我国经济金融深层次问题的同时,也为这些问题的解决创造了机遇,本文将对危机的生成机理加以辨析,对危机给商业银行造成的影响加以考量,进而从财务管理角度探寻商业银行具体应对之策。

一、危机形成及蔓延的根源

危机爆发后,包括经济学家、金融从业者,监管者等在内的大量观察家分别从不同角度对当前的危机根源进行了剖析。总体来看,无论从哪个方面,我们都可以抽象出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偏离以及由此推动的越走越远的经济非均衡的祸端。者认为危机根源是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矛盾,价值创造与价值实现的冲突的论断在此次危机中再次得到证实。

1 从价格与价值这对矛盾角度来看,本次危机告诉我们,价格是不能无限偏离价值的。第一,商品,如房地产价格不能无限偏离价值,无限上涨,价格是商品间的相对比价关系,商品间的比价关系应相对服从于价值关系,一旦个别商品价格大幅上涨,商品间的比价关系大幅偏离了商品的相对价值,必然会出现价格向价值的回归;第二,金融产品的价格不能无限偏离它所对应的实际资产的价格,那些基于房产等基础资产价格无限上涨逻辑的金融衍生产品的价格,在这一命题证伪的一瞬间将化为无有;第三,一国货币,即便是脱离了商品属性的信用货币,也是构筑于其国家实力基础上的,不可以无限扩张,危机告诉我们,国家亦可破产,基于国家信用的货币信用也不是无穷的。

2 从宏观经济金融供给与需求这对矛盾来看,本次危机告诉我们靠当代金融体系信用创造带动的实体经济的非均衡状态是不能无限持续的。

当今国际金融体系中,美国依托于其国家实力不断在国内外金融市场中创造着包括美元,美元债务、美元衍生产品等信用,以此刺激本国的投资和消费,形成长期以来的财政和对外贸易的双赤字。而那些具有资源,低成本生产优势或是实施出口导向发展战略的经济起飞国家,如70年代的中东石油输出国、80年代的日本,90年代中期后的东南亚国家及金砖四国等,则相继成为顺差国,国际经济普遍长期呈现日益加剧的非均衡状态。首先,1971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后,信用货币美元充当了国际货币,在缺少约束的国际货币体系中,美国的信用扩张摆脱了实物羁绊,成为脱缰野马,推动了日益扩大的贸易逆差,从图1可见,美国经常帐户从1971年开始形成持续性逆差,到2006年底其经常帐户逆差占到其GDP总量的6.15%,占到全球经常帐户余额的75%,达到8111亿美元。其次,美国通过在国际上大举国债,使得大量的资金回流到美国本土,进一步刺激本土经济。如此循环使得这种构筑在信用膨胀基础上的国际经济的非均衡状态很难长期持续下去。

然而,这种通过信用创造刺激经济的过程,同时也积累着风险。美国自1985年以来长期处于财政赤字状态,2004年底成为全球最大的债务国。为了缓解2000年IT泡沫破裂对美国实体经济的冲击,美联储进一步实行持续的宽松货币政策,这更加刺激了其信用扩张。巨大的信用泡沫不断加剧着美国国内的供求失衡和全球范围的经济失衡。美元标价资产在这一过程中亦大量积累泡沫。 文章内容:

正如前述,价格与价值不可能无限偏离,信用泡沫不可能无限积累。一旦信用扩张引起美元贬值,而政府重拾稳定币值的经济目标,采取加息措施,长期以来的低利率刺激消费的政策,推动资产价格上涨的逻辑链条断裂,基础资产价格便向其价值回归,构筑于其上的大量信用泡沫则瞬间破裂,产生严重的信任危机,造成金融机构乃至全社会资金链条的断裂。并且,随着泡的破裂,人们的财富也大幅缩水,加剧了消费的下滑。房产、汽车,零售等原先严重依托于信用扩张的产业也随之遭受重创。而基于信用泡沫基础之上的经济失衡亦无法维系,正是在全球化浪潮下,美国信用链条在国内外金融市场上的广泛大量的延伸,继而在无法维系的情况下断裂,才使得华尔街危机对包括其自身在内的全球金融,乃至全球实体经济产生如此深刻的影响。

那么,是什么促使经济走上违背价值规律无限制造泡沫的不归路呢?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视角及现代制度经济学引导我们进一步从制度上去探求根源。第一,从国际金融体系的机制漏洞来看,当前的国际金融体系仍被霸权所垄断,实行实质上的美元本位制,缺少国际民主、监督和制裁机制制衡的国际金融体系的霸主在国家利益的驱动下,就会倾向于无限的利益扩张,制造有利于自己的经济失衡,而信用扩张无疑是一种比武力扩张更为有效和文明的手段;第二,从货币政策制定者来看,一旦中央银行失去独立性,有着维持货币稳定和推动经济增长的双重目标,在谋求任期内短期经济增长的动机驱动下,中央银行自身也会存在短视行为,制定缺乏远见的以刺激经济为目标的货币政策;第三,从市场机制本身的缺陷来看,金融监管部门缺少严格的监管制度,不能严格执行风险监督职能,维持市场透明度,约束企业的风险偏好,则会使市场在缺少约束的情况下倾向于追逐短期利益,忽视风险,埋下危机的种子;第四,从企业内部机制来看,当前企业的不合理的薪酬激励及不完善的企业风险管理及内控机制进一步助推企业的短期行为。

此外,从技术层面来看,制造信用的能力超出了管控信用的能力,即信用工具制造技术的发展超前于监督及风险管理技术,也是形成危机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此次危机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

华尔街金融海啸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渠道包括:

(一)金融市场渠道

自营债券及衍生品价格冲击我国商业银行在美国的投资主要投向债券,次贷相关债券,以及受累于次贷相关产品的企业的债券在危机中大幅贬值,直接造成对我国商业银行的现实冲击。此外,一些以这些受损产品相关的产品,如雷曼迷你券,商业银行由于风险揭示不充分、被迫承担投资者的损失等,也给商业银行带来直接的损失。而危机中,安全的投资途径减少,将使商业银行的理财等中间业务减少,损失相应

收入。

(二)实体经济渠道

金融动荡影响了美国投资、消费、就业、居民收入,使得其从中国进口下降,对华投资下降。而中国多年来保持着较高的对外依存度,因而危机对中国实体经济的影响必将是深刻的。危机会触及中国的出口、企业利润、居民实际收入,房产等资产价格,从而影响商业银行的存款来源,以及现有资产的规模和质量,影响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开展,在经济的下滑过程中,商业银行无疑也将面临寒冬。例如,次贷危机中,我国出口公司、为出口提供服务的公司业绩受到严重影响,比如浙江,广东的GDP回落速度比较快,出现大量倒闭的中小企业。从而间接地影响到商业银行的贷款质量,增加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

(三)政策层面影响

为了全面评估和预测本次危机对商业银行的影响,我们还应关注我国政府力稳定金融市场,保持经济增长而连续出台的若干货币、财政、产业政策及监管政策。

就货币政策而言,为了增加市场的流动性,降低融资成本,刺激经济,我国政府自2008年9月份以来,相继出台了降低存款准备金率、降低存贷款利率、取消商业银行贷款限额等政策。并通过公开市场操作释放流动性。持续的降息,一方面使得存在期限错配的商业银行利差收窄,另一方面在利率下降周期里,商业银行所持的固定收益资产价格会有所上升,这对银行交易账户债券重估产生正面影响。而降低准备金率和取消贷款限额则给予商业银行更多的运作空间。然而,由于取消对商业银行信贷规模的限制,银行对贷款的议价能力降低,这一定程度会影响银行的业绩。

就财政政策而言,为了降低危机的负面影响,优化产业及社会收入分配结构,解决社会保障和能源环境等深层次问题,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对未来将产生持续性深远影响的财政政策,始增值税和出口退税的调整等。

就产业政策而言,发改委2009年了十大产业振兴调整规划,针对受危机影响严重,与就业和经济增长高度相关、主导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的钢铁、汽车、造船、石化,轻工,纺织、有色金属,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和石化十大产业制定了振兴规划。其中节能减排,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将是产业振兴规划的重要导向,对商业银行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新的产业政策对商业银行未来长期业绩表现的影响将是正面的,尤其是那些在振兴调整规划导向领域业务比重较大的银行。

就监管政策而言,银行业监管部门将采取更为审慎的监管政策和措施,对复杂金融产品创新将采取更为慎重的态度,一段时间内银行业将面临更为严格的监管环境,复杂金融产品创新将受到一定抑制。

(四)心理层面影响

本轮危机由于对实体经济产生了巨大的破坏作用,深刻地动摇了投资者及消费者的信心。危机所带来的收入不确定性直接影响了人们的当期消费,资产价格的巨幅波动使人们对投资更加谨慎,受此影响,商业银行投资类理财产品业务拓展将面临困境,而避险类理财产品将有广阔的市场。

三、我国商业银行财务管理的应对之策

从此次危机中我们可以吸取的教训是,只有遵循经济规律,合理平衡利润和风险,银行业的发展才是科学的,才具有可持续性,才能实现兼顾社会效益的长期利润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终极目标。针对此次危机所暴露的问题,从财务角度具体可采取以下措施:

(一)针对危机适时调整财务预算

加强对宏观形势,行业形势及市场动态分析,充分评估危机所带来的交易账户的资产缩水、降息政策下总体利差收窄,不良贷款的增加、理财产品相关收益减少等负面因素。同时考虑取消贷款限额,经济刺激政策和产业规划调整政策带来的潜在收益空间。商业银行应综合考虑上述正面及负面因素,调整对未来业务规模,盈利及风险预期。

(二)加强内部资金转移价格体系的政策导向作用

内部资金转移价格是商业银行成本收益信号和内部管理政策的重要传递手段,是商业银行日常管理的风向标。就内部资金转移价格总水平而言,商业银行应密切关注危机中市场利率的变化,在考虑政策稳定性的同时适时制定和调整内部资金转移价格,以体现资金真正的机会成本。就内部资金转移价格的政策导向性而言,商业银行应在充分分析国民经济发展及产业结构区域调整的基础上,适时调整内部资金转移价格政策参数,发挥政策导向作用,合理优化业务发展方向。

(三)加强资本管理

由于资本连接着银行的收益和风险。因此,对于财务工作者,更好地把握风险和利润的平衡,一个重要的工作方向就是加强资本管理。通过资本的规划、配置及其相关指标在绩效考核产品定价中的深度应用,形成对银行风险管理的现实约束和激励机制,以保证商业银行兼顾社会效的长期利润最大化。

1 加强资本充足率管理

如前所述,危机的爆发一方面会造成商业银行与次贷相关的金融资产的损失,需要大量计提拨备,降低利润,侵蚀商业银行资本金。另一方面,经济下行,房产等资产价格下降,房产等押品的担保作用下降,这必然会使风险资产总额增加,以上两方面因素最终将使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下降。商业银行应及时准确衡量危机影响,制定新的资本充足率目标,适时调整资本规划:制定合理的筹融资方案。

2 加强内部资本约束

此次危机集中考验了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危机以信用风险问题为起点,逐步蔓延为市场风险,最终各类风险以流动性风险形式集中爆发,整个金融市场出现流动性危机。顺利走出危机的银行中,大多数能够较早捕捉风险因素,及时处理风险资产,如较早发出风险预警并采取措施的汇丰及花旗银行,这些银行都有较为完备的风险管理体系,以及基于此上的资本管理体系,具有严格的资本约束机制。我国商业银行应在充分考虑危机影响的前提下,强化资本约束,适时调整资产扩张规模和风险结构。

3 建立健全考虑长效因素(风险)的绩效考评体系

通过分析华尔街金融机构风险积累的过程,我们可以看到,以当期利润作为绩效考评的主要依据容易引起经营者的短期行为。只有将风险因素考虑进来,以风险调整的收益率指标为重要考核依据,才有利于商业银行长期利润最大化,有利于股东价值最大化。我国商业银行应加快完善经济资本管理体系,增加不良资产率等风险指标或RAROC等将风险和收益相结合的指标在考核体系中的权重,增加股权激励等长效薪酬在工资收入中的占比。

(四)备付金管理

2008年三季度国内各上市银行大幅计提海外投资减值拨备,但仍存在较大的拨备缺口,需要进一步补足。截止三季度末,工行持有美国次级贷款相关债券(次级贷款抵押债券、雷曼兄弟,“两房”债券)合计面值42亿美元,计提减值拨备合计13.9亿美元,拨备覆盖率33.10%。建行持有美国次级贷款相关债券(次级贷款抵押债券、雷曼兄弟、“两房”债券)合计面值22.4亿美元,累计计提减值拨备8.64亿美元,拨备覆盖率38.57%。交行持有雷曼、冰岛三家银行,摩根斯丹利等债券面值24.79亿元,拨备计提折人民币14.88亿元,拨备覆盖率为60.02%,水平较高,但仍存在较大缺口。商业银行应及时评估危机所造成的损失,适时冲销坏帐,补足拨备。

第8篇

[关键词] 华尔街 金融海啸 金融创新 金融监管

一、华尔街金融海啸的演变过程

从2001年开始为了防止经济衰退、促进经济增长,美国实行了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降低利率的扩张性货币政策。长期的扩张性政策带动了房地产市场的繁荣。同时,在相对宽松的监管条件和巨大利益的驱动下,贷款机构开始放松贷款条件,向信用程度较差和收入不高的借款人提供住房抵押贷款。而放贷机构又对抵押贷款资产实行证券化,包装成资产抵押债券(ABS)向投资银行等金融机构出售。投资银行进一步将其分级、重新包装为各类债务抵押债券(CDO)出售给保险公司、对冲基金等各类金融机构。通过金融衍生品的不断创新重重包装,具有巨大潜在风险的次级债券被评为高等级的债券进入银行、保险公司、基金公司等金融机构的投资组合中。自2004年6月30日开始,美联储为应对经济过热局面两年内连续17次加息。这就造成了房地产市场逐步降温,房产价值大幅度缩水,使得借款人还款压力增大。房屋的价值下跌到不足以偿还剩余贷款的程度时,违约率不断上升。由此造成了巨额的坏账和损失,引起了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危机的爆发。

二、华尔街金融海啸产生的根源分析

1.房贷公司草率房贷,房地产泡沫破裂是此次金融危机的导火索。次级贷款是指向负债较重,多数没有固定收入凭证的“劣质客户”提供贷款。在激烈的竞争面前,按揭贷款发放机构降低住房信贷消费准入标准,把大量的房地产按揭发放给没有能力偿还贷款的中低收入购房者。出现了零首付及向“劣质客户”提供贷款的行为。

2.美联储实行的货币政策失败。美联储从2001年“9.11”恐怖事件后开始连续13次降息,将联邦基金利率下调到2003年6 月的1%,创下45年来的最低水平,并将1% 的低利率维持到2004 年6月。空前的低利率大幅降低了贷款的实际成本,刺激了房地产市场的投机。导致房地产价格大幅上升,形成更大的房地产泡沫,而泡沫的破灭引发金融市场剧烈动荡,因此,次贷危机是美联储货币政策的失败,是政府失灵,而不是市场失灵。

3.信用评级机构出现严重问题加速了危机的形成。信用评级机构的主要工作是评估风险,从而决定债券发行人能否向投资人偿付所承诺的本金和利息。在次贷资产证券化的过程中,投资者无从了解次贷衍生品的实际情况,对评级机构依赖性较高,存在较大的信息不对称。由于信用评级机构的收入是直接向评级的企业收取的,并按照所评的证券金额的百分比来提取。因此,评级机构出于提高自身收入的需要而人为降低评价标准,次贷产品达到了仅次于美国国债的3A级。而当危机演化至今,评级机构又过于主动,迅速调低了对这些公司债券的评级,甚至在短时间内将原来评级为3A的金融资产骤然降至3B级以下,更加剧了市场的恐慌抛售。

4.次级贷款证券化和金融衍生品过度引起风险迅速扩散。证券化是通过金融工程把流动性差的某个资产转化为证券的过程。放贷机构把次级住房贷款转换成证券在市场上发售,这就是“住房抵押贷款支持债券”(MBS)。金融机构以 MBS为基础,又发行了被称为“担保债务权证债券”(CDO)。据美国经济分析局的调查,美国次贷总额为1.4万亿美元,在其基础上发行了近2万亿美元的 MBS,进而衍生出超万亿美元的担保债务权证(CDO),特别是到2007年底,信用违约掉期合约(CDS)这一次贷衍生品所承保的金额达到了62万亿美元,等于美国4.6年的GDP。金融创新的规模呈几何级数膨胀。在这种膨胀的背景下,次贷发生问题就使得以此为基础的MBS和其他衍生品的风险迅速扩散开来,次贷危机演化成了大规模的金融危机。

三、华尔街金融海啸对我国的启示

1.坚持审慎有序的金融开放原则,建立风险预警系统。目前金融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潮流,这就要求一国实行金融开放与自由化,但应该看到历史上,频繁爆发的金融危机有多次是与金融开放的程度及金融自由化的进程过快有关。历次的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金融系统的冲击都相对较小,这与中国政府审慎对待金融开放,以及金融自由化,尤其是资本与金融账户下的人民币不可自由兑换等政策密不可分。推进经济金融开放的根本目的在于在国际化背景下提升金融配置效率和产业竞争能力。坚持审慎开放,就是要把握好金融开放程度与经济发展阶段、金融市场发育程度、金融监管能力及风险承受能力,防止过度开放,防止金融权失控。

2.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加强金融监管。我国要在现有机构监管模式基础上,逐步融合功能性监管的理念,更全面地将金融监管涵盖到各类金融业务,特别是创新性金融业务上。要加强各金融机构间的信息共享机制,确保反映整体金融风险的各类信息能够及时有效地汇集,减少金融监管冲突。要增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独立性,建立有利于金融稳定的货币政策框架。

3.鼓励创新,警惕金融创新过度带来的风险。美国金融危机是次贷危机蔓延的结果,是次贷危机与美国金融创新过度和不恰当使用金融衍生品的产物。借鉴美国金融危机的教训,我们有必要对金融创新进行重新审视。对我国这样的新兴金融市场,创新仍应得到倡导,鼓励适度创新,以激发市场活力,提高金融机构的创利空间和竞争能力。实践中,要加强创新研究和评估,如果创新是为了分散市场风险,完善市场结构,并且是可评估和可控的,那么这种创新就应该鼓励;如果创新不能评估和可控,创新的目的是无限逐利,创新带来的一定是金融市场的泡沫、危机和灾难,那么,这种创新就一定要严加管制。既要看到其对金融发展推进器的作用,又要对其令人防不胜防的放大风险一面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把金融创新的风险置于可控范围内。

参考文献:

第9篇

【关键词】国际性金融危机,生成,传导

由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逐渐演变形成的国际性金融危机,不仅改变了世界的经济实力格局,也使我国在经济发展形态上不断反思。当前金融危机的发生机制究竟是什么,近年来一直在各学派经济学家中间争论着。新古典经济学学派认为,危机根源于政府对金融市场的干预;国家干预学派则认为,危机应根源于政府对金融市场监管缺位。不难看出,两派的观点可谓是旗帜鲜明,却莫衷一是。考察目前争论的理论前提可知,其都是以西方经济学理论作为分析框架。这就意味着,人们只能从表面的运行角度,对金融危机的诸多信息给予理解。

在上述背景下,笔者试图在经济学视阈下,来审视当前国际性金融危机的生产和传导。在此之后,笔者还将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历史唯物主义原则下,探讨我国金融业的业态优化路径。

一、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生成机制分析

金融危机是伴随着信用经济的发展而出现的,本质在于虚拟经济发展与实体经济之间严重背离。因此,仅在金融监管与否上绕圈子,无助于理解金融危机生产的机制。具体而言,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一)经济指导理论的偏见。众所周知,在上世纪80年代新古典经济学,逐渐成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官方经济政策的理论来源。在此理论指导下,政府官员对于市场机制的全能性给予充分信任;而金融机构则在该理论指引下,要求“政府监管”退出金融市场。从而,这就直接形成了美国金融业长期膨胀发展的制度根源。这一理论偏见不仅从制度面影响到政府公权力的行使,也从经济哲学的高度影响到盎格鲁―撒克逊模式的社会生态。

(二)劳资收入分配的失范。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劳资关系天然存在着对抗性,尽管二战之后资本主义各国相对改善了劳资关系,但在新自由主义思潮泛滥的90年代,历史却倒退了。上文所提到的“社会生态”,可以理解为社会达尔文主义。在此经济哲学影响下,社会收入分配逐渐向资本性收入倾斜。根据数据显示,美国工资性收入只占收入总量的23%左右。从而,民众有限的收入数额严重制约了社会的有效需求。为了拉动内需,从克林顿政府时期就期望通过发展房地产业,来获得范围经济的效应。结果,广大民众的有限收入水平,则成为日后次级贷产生的潜在风险。

(三)金融风险转嫁的无度。为了广大民众购买房产,那么在房贷领域的金融创新则成为必然。在零首付的优惠政策下,美国商业银行将这些劣质贷款,通过打包所形成的基金产品形式,被房利美、房地美认购;之后,在二者金融再创新的基础上,向社会公众销售。由此可见,当因房贷利率上升所导致的断供现象出现,自然沿着金融衍生路径的逆向轨道冲击着美国金融体系。

从而,在长期的历史动态演进下,美国的金融危机爆发了。最终,又在开放经济体范围内形成了国际性金融危机。

二、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传导机制分析

考察国际金融危机的传导机制,实则需要引入“实体经济”这一中介。至少从我国被传导的角度来看,是符合这一要求的。具体而言,传导机制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国际金融危机形成了贸易保护主义。国际金融危机对西方国家的打击最大,主要表现在政府债务直线上涨,伴之着国民经济增速下降、失业率上升。针对这一现实,一贯推销贸易自由化的美国也奉行起贸易保护主义来。不难知晓,正因西方国家市场的萎缩以及国际贸易环境的恶化,导致了我国诸多外向型企业的破产倒闭。从而,在实体经济面冲击着我国国民经济。

(二)人民币与美圆比价一直处于上升通道。美国面对消费乏力的国内市场,努力寻找着海外市场。为了降低自己产品的出口门槛,一再要求我国提高人民币的外汇比价。按照标准比价表示,目前1美圆=6.2元人民币。这就意味着,我国实体经济的出口压力大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势在必行。

(三)国外大量投机性热钱流入我国金融机构。伴随着人民币的升值,以及我国商业银行相对较高的利率。国际上大量的投机性游资流入我国金融体系中。这一现状不仅增加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还造成我国金融体系的统统性风险。不难理解,在资金逐利性使然推动下,若大量热钱突然抽走,将导致我国金融体系面临崩溃

三、上述背景下我国金融业的优化导向

结合以上论述,我国金融业的优化导向需要从这样几个方面着手:(1)强调与实体经济发展相契合。美国次贷危机的演变,则是典型的反面案例。(2)增强政府对金融机构的监管力度。不难理解,在资本逐利性推动下,金融机构形成投机动机,从而需要政府的监管来抑制。(3)设计出金融风险防范机制。金融制度的建构非常重要,这需要金融界、学界、政府机构的共同努力。

最后,笔者强调着力打造“银企互联业务”。具体而言,以企业运营为核心的信息流、资金流的交互机制;同时,企业与银行间形成正和博弈态势。从而,形成我国金融业健康稳定的发展路径。

四、小结

当前金融危机的发生机制究竟是什么,近年来一直在各学派经济学家中间争论着。新古典经济学学派认为,危机根源于政府对金融市场的干预;国家干预学派则认为,危机应根源于政府对金融市场监管缺位。而应在经济学视阈下,来审视当前国际性金融危机的生产和传导。

针对我国金融业的优化路径,应强调与实体经济发展相契合;增强政府对金融机构的监管力度;设计出金融风险防范机制。最后,将充分借助目前的信息技术,构建“银企互联业务”。

参考文献:

[1]傅雪莹.全球金融危机传导的地理层级性及其对中国防范金融危机的启示[J]. 地理科学,2010,(4).

第10篇

【关键词】 金融发展;金融监管;金融创新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全球经济陷入恐慌当中。这是一场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其冲击力度之强、影响范围之广、危害程度之深前所未有。尽管由于我国参与全球化的步伐较为谨慎,较大程度地避免了全球金融危机的直接冲击,这并不说明我国的金融体系是无忧的,我国金融体系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是存在很大差距的。这次金融危机给美国及其欧洲带来的如此变化,也启发中国应对新一轮金融改革的路径、目标和模式进行重新思考。

一、从金融危机角度看我国金融发展的不足

(一)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的程度不够

根据经济体制改革的整体战略需要,我国在金融对外开放过程中采取了循序渐进的策略,确保了金融系统的稳定运行和发展。在引进外资金融机构的同时,通过实施“走出去”战略,中资金融机构开始进入国际金融市场。中国金融对外开放程度总体上讲仍然非常的低,尽管中国已经完全开放了经常项目,对其资本项目的开放还是做出了一定的限制。

(二)金融创新发展滞后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虽然我国在金融创新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从总体上说,我国的金融创新仍处于一个较低的阶段。主要表现在:第一,金融机构缺乏主动创新的意识。第二,缺乏宽松的金融创新环境。第三,金融创新产品种类比较单一,现在推出的许多创新产品更多的是为了赢利,一些具有重要风险管理特征的金融工具基本没有。第四,盲目追求创新数量而忽视质量。以银行卡业务为例,各大银行都争先发行大量银行卡,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还影响了银行业的高效发展。

(三)金融监管仍待改进

第一,监管内容和范围比较狭窄。我国目前金融监管的内容主要是机构的审批和经营的合规性,对金融机构日常经营的风险性监管尚不规范和完善,在监管范围上重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轻其他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

第二,监管方式和手段存在缺陷。目前我国金融监管的方式较为单一,主要是外部监管,自我治理虽有,但自我约束、自我治理机制不完善;行业自律组织很少,还没有发挥大的作用。从监管手段上来说,监管应是依法进行,现实情况却是法规不健全、实施细则缺乏,造成在具体的监管可操作性比较低。

第三,尚未形成有效的监管机制。我国目前的金融监管中仍只强调防范风险,市场的准入和退出机制十分僵化,这事实上保护了垄断,极大地降低了金融效率。

二、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金融发展的启示

尽管我国在这次金融危机中受到的影响较其他欧美国家相比程度并不很深,仍应充分认识危机产生的根源并结合现阶段我国金融发展的不足,总结出对我国金融发展的一些启示,促进我国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

(一)合理施行货币政策

从美国次贷危机产生的根源来看,过于宽松的货币政策足以成为这场次贷危机的导火索。正是因为美国政府为了刺激本国经济的发展,从2000年到2004年,美联储连续降息,联邦基金利率从6.5%一路降到1%,一方面导致整个房地产市场的泡沫的膨胀,另一方面也不可避免的造成一定程度的通货膨胀。我国在制定货币政策调控经济的同时,应该把握好货币政策调节的重点、力度和节奏,在保持币值稳定、关注通货膨胀指数的基础之上,也应充分考虑其对资本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影响,保持经济的又快又好的发展。

(二)注重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平衡发展

实体经济是虚拟经济的基础,当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匹配良好的时候,虚拟经济将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提供更为广泛的融资渠道,转移市场运作的风险。当虚拟经济过度膨胀时,就会产生泡沫经济甚至导致金融危机。我国要认真汲取美国次贷危机的教训,在大力发展金融的同时决不能背离实体经济的基本面,一定要有坚实、高质量的实体经济作后盾。

(三)稳步推进金融创新

金融创新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金融创新有利于提升银行的竞争力,其创新出的产品也可以分散和转移风险,另一方面在监管和风险防范薄弱情况下,过度的金融创新会使金融机构的安全性以及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受到冲击。与美国相比,我国的金融发展滞后,缺乏创新的宽松环境,金融创新受到较大抑制,必须推进金融创新。首先,为金融创新建立有利的政策和市场环境,主要是要充分发挥政府在金融创新的推动作用;其次,要以市场为基础,研发的金融创新产品必须符合市场的需求;再次,要建立一个完善的风险监控机制,并尽可能地披露产品信息,以便客户了解真实的金融风险;最后,还要控制好金融创新的节奏,过度的创新可能会满足当前盈利和竞争的需要,但过犹不及反而诱发不良后果。

(四)继续开放我国的金融市场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金融市场的全球化是必然趋势。从这次的次贷危机可以看出,金融业在对外开放的同时也面临着较大风险,甚至会影响一国的经济安全。不仅要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主动融入金融全球化进程,要有效防范金融对外开放可能带来的风险,这就必须建立一个稳健的金融开放机制。

(五)进一步地完善金融监管制度,拓宽金融监管范围

首先,由于金融体系特别是银行体系内在的脆弱性,审慎、有效、持续的监管是银行业的生命线,必须加强对以银行业为主的金融机构的监管,包括:(1)对银行业资本充足率的监管,充足的银行资本可以抑制风险资产的过度膨胀,保护存款人和其他债权人的利益。(2)坚决抵制银行业、金融机构过高的拉高杠杆率进行经营和操作。杠杆率越高,所获得的回报越大,期间携带的风险也将成倍的扩大。(3)对金融机构内部激励约束机制的监管。美国次贷危机与金融业高管的巨额奖金有一定关联,高奖金刺激了高风险行为。在我国,金融企业高管薪酬管理仍为空白,应当及时治理金融企业高管高薪放任自流的状况,建立起奖金与长期业绩挂钩的机制。

其次,要对金融创新进行监管。监管机构必须加强对金融衍生产品的设计、经营等过程的监管,以防止风险的扩大及传递。

最后,要建立防范系统性风险的预警系统。这个系统能够观察到每个市场参与者的风险位置,并准确判断出遇到的风险的类型,以方便监管当局充分做好及时处理相关风险的准备,降低风险带来的各项损失。

(六)提高投资者风险防范意识

金融管理部门要大力宣传金融风险知识,加强投资者风险教育,增强投资者对金融风险的辨识能力。作为金融市场的主体,无论是机构投资者还是个人投资者都必须加强金融风险知识学习,树立永久的风险防范意识。收益和风险是并存,投资者投资行为做出后必须时时关注评估所面临的各种风险,对风险做出准确合理的判断,当风险出现时,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将损失控制在最小程度。

参考文献

[1]雷鸣.《次贷危机对我国金融创新的启示》.武汉金融.2009(2)

[2]肖材林.《美国金融危机的原因和启示》.商业现代化.2008(11)

第11篇

关键词:次贷危机;进出口;人民币利率;人民币汇率

自从2006年底以来全球承受着由次贷危机所引发的一波又一波的金融寒潮,美联储投入7000亿美元救市试图控制金融危机的扩散,但其举措究竟能否奏效?对中国的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又会有怎样的影响呢?

一、次贷危机的根源以及扩散层次

1、次贷危机的产生及本质

美国次级住房抵押贷款是美国住房抵押贷款的一类,贷款对象为信用等级低于优质客户的贷款人,违约风险一般较高,银行对于这类贷款应该持审慎的态度并要求较高的贷款利率。2001年网络经济泡沫破裂之后,美国将金融衍生工具和房地产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发动机。美联储为了刺激经济发展连续14次降低再贴现利率,连续13次降低联邦基金利率,原来那些信用不佳、收入较低的家庭在超历史低水平的利率和房屋价格不断上涨情况下纷纷购房。而在利率不断下跌的预期下,绝大多数贷款都是选择浮动利率贷款,为危机产生埋下伏笔,到了2004年6月,美联储在通货膨胀压力加大的情况下,两年内连续17次将利率从2004年的1%提高到2006年6月29日的5.25%。次级贷款客户由于收入无法偿付贷款利息因而贷款违约不断,最终不得不交回住房从而大面积引发次级贷款信用危机。因而次贷危机的本质是信用过度扩张引发的信用危机。

2、次贷危机扩展的层次

次贷危机的扩展经历了次级贷款—次级债券—资产担保债券三个层次。美国住房抵押贷款的规模约为7-8万亿。而其中的次级贷款存量约为1.5万亿,占整个住房抵押市场的20%。据估计直接损失为4000亿元对于美国13万亿的GDP和25万亿的债权市场可以说影响不会太大,而美联储已对金融机构注资累计超过2万亿,远超过次贷市场的存量,这说明次贷危机的冲击和震荡仍在通过一定体系蔓延,因而不得不探究资产证券化。美国绝大多数住房抵押贷款是通过地区性的储蓄银行和储蓄贷款协会发行的,由于受到资金规模的限制,这些金融机构将贷款资产打包以此为担保发行不同级别的债券,通过资产证券化的途径让各类投资者购买,抵押贷款发行者将利息收入的一大部分转移出去获得流动性。资产证券化市场的基础是金融资产的信用,如果原始标的出现了坏账造成现金流中断,以这些资产为担保发行的债券就会大幅缩水,投资于这类证券化债券的金融机构会面临巨额亏损。而更为严重的是其他各类资产担保的证券在绝大多数投资基金的投资组合中处于相似的信用风险级别,一旦次级贷款担保的证券发生问题就会波及其价格。因此从本质上看次贷危机是信用扩张不当所引发的信用危机,而金融衍生工具的发展就是其传导的锁链使其进一步延展激增恶化。

二、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的影响

1、使得国内金融机构蒙受巨大损失并使我国金融市场的风险加大

进入2008年以来欧洲股市以及亚太股市普遍表现不佳,这与全球金融危机的加深有着密切联系。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股市和金融市场的流动性也会产生影响:一种可能是由于受到次贷危机的影响,投机性资金会对中国等新兴市场的投资风险进行重新估计,撤资回国,以缓解流动性和融资危机,这样势必会造成中国面临经济的瞬间停滞和输入型通货膨胀;另一种可能是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会成为国际游资的安全避风港,进而加速热钱流入影响国内正常经济秩序。

2、次贷危机对我国进出口的影响

美国次贷危机有可能通过外贸途径对中国的实体经济产生影响。我国的对外贸易政策是以出口为导向的,出口在支持经济发展中占主要地位,贸易依存度相当高而美国次贷危机将会萎缩美国以及相关国家的国内消费需求,减少对中国的进口,从而对中国实体经济的发展。在国内消费不足的情形下我国就会出现产能过剩和供给过度的问题进而我国政府会采取紧缩的宏观调控政策限制产能导致通货紧缩,出口不振增加就业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压力。另一方面美元的持续下挫导致国际石油等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扬,对以相关原料开展加工贸易的企业构成极大压力。同时由于中国的油价与国际油价倒挂,形成了中国变相补贴全球油价的局面,而国际游资会通过FDI境外资金进驻内地的各种能源消耗领域、石油石化下游产业、依靠石油运转的工业领域变相的套利对中国的能源资源进行掠夺。所以随着时间的推移,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实体经济和经济增长的影响将会逐步显现。三、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的启示即对策选择

1、调整贸易战略,推动产业升级

次贷危机使得美国国内以及欧洲市场萧条导致进口需求的减少。中国出口导向型的目标推动中国走过了经济两位数增长辉煌的十年,但我国的出口贸易主要是依托加工贸易等低技术含量、低产品附加值处于国际贸易价值链下游的贸易支撑,应调整出口贸易战略,鼓励能源节约型、高技术、高产品附加值的产品出口,扶持相关自主品牌的发展。同时加大政策扶植力度。引进先进技术、设备、管理、人才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积极生产国内消费升级所需要的产品,以出口支撑进口,以进口支持产业结构优化。

2、刺激内需,扩大投资发展实现持续稳定增长

消费需求不足源于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和收入分配制度不合理,要扩大消费需求让更多的公民能够分享到经济持续高增长带来的好处就要完善社会保障和调整收入分配制度。一条有效途径是加薪,特别是提高工资增长极低的诸行业中就业者的工资,实现社会收入的公平合理分配进而配合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建设,推进社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增加政府转移支付,只有解除了人们的后顾之忧才能有效拉动消费。在收入结构方面要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比例,调节高收入群体的收入,实现国民收入分配从哑铃型结构向橄榄型结构过渡。在内需不足的情况下应该加强政府购买,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重点工程项目的开展,支持经济持续发展。

3、谨慎使用利率政策工具

目前中美贸易不平衡的矛盾更加突出,2007年中美贸易顺差高达1633.32亿美元,美国的降息政策扩大人民币与美元的利差同时热钱的流入制造的“繁荣景象”对人民币升值造成很大压力而流动性过剩和通货膨胀的压力也在逐步增强。如果我国提高利率不够谨慎很可能会刺破房地产泡沫导致金融危机。2007年央行6此上调存贷款利率,其中五年期以上基准利率由6.84%上调至7.83%,并多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今年的最高存款准备金率达17.5%创下20多年来新高,如果继续调高利率很可能使贷款者丧失还款能力。今年以来劳动力市场逐步紧绷,进口大宗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信贷成本不断推升,企业的经营环境逐渐恶化利润增长率开始显著放慢,提高利率对企业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不利于实体经济的发(下转117页)(上接116页)展。提高利率还会造成国际资本的套现。2008年第一季度我国贸易顺差为414.2亿美元,外商直接投资为274.14亿美元,但同期外汇储备新增额高达1539亿美元约有850亿美元找不到出处,可以用热钱来解释,这些热钱着眼于中国人民币年基准利率比美元高约2%,并人民币存在升值预期,中国将成为为国际游资提供稳定预期收入的避风港

参考文献:

[1]周维良流动性过剩初探,金融经济,2008(2)

[2]唐双宁关于解决流动性过剩问题的初步思考,经济研究,2007(9)

[3]贾晓薇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的影响及对策,宏观经济,2008(8)

[4]刘藏慎美元危机对中国的影响,经济论坛,2004(21)

[5黄泽民人民币汇率继续改革的理由及其改革方向,国际商务研究,2006(1)

第12篇

[关键词] 次贷危机 住房金融 风险 警示

一、次级贷款危机的背景和过程

2007年4月,作为次级贷款企业巨头的NEW CUNTURY金融公司面临空前的危机并申请了破产保护。这成为了这场影响全球金融市场、使美国经济陷入倒退危机的次贷风波的开端。随之而来大量次贷金融公司破产和以次贷为支撑的各种金融衍生品的风险向持有者转移使全球包裹CITI BANK在内的很多大型商业银行亏损,使全球金融陷入恐慌之中。

这次危机起源于2001年的9・11恐怖袭击后,美国政府为了刺激经济,降低建筑业的税率并制定了大量的利于建筑业发展的政策;与此同时,美联储在2001年到2004年间不断降息使其达到了40年的最低点。这些在很大的程度上刺激了美国的房地产市场的繁荣,此时美国房价普遍上涨,美国人买房的热情不断高涨,次贷市场也日益繁荣起来。然而在2005年,美联储17次加息,美国房地产市场趋冷。在房价下跌、利息不断上升的双重打击下,市场出现逆转。越来越多的次级抵押贷款借款者不堪重负,无力还贷,整个资金链条断裂了,最终爆发了令人震惊的次级抵押贷款危机。

二、次级贷款危机产生的原因分析

1.对信用等级要求放松过宽

在2001到2005年的时间中,为了刺激美国经济复苏,美联储连续降息,这一措施导致利率一直在低水平徘徊,使得美国金融业的利润增长逐步减速。各个金融机构都急于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房地产的火热让各个机构都开始青睐方兴未艾的次级贷款市场。大量的放贷机构的建立使这个本来火热的市场进入了白热化的竞争时期,各个机构为了吸引更多的客户,不断地放宽自己的贷款要求以求得对市场的占有,据美联储的调查,1985年到2005年的9年时间中,房地产贷款占美国商业资产结构的比重从15.88上升到了32.43,整整上升了一倍,而住房抵押贷款发放标准则处在较低的要求中。在2006年中,银行等金融机构已经明显的意识到危机,降低了房地产贷款的比重,同时提高了对贷款尤其是次级贷款的信用要求。为了占取市场,金融机构不断放宽自己的贷款信用要求,直接导致了这一恶果。

2.资产评级公司的操守存在问题,以及政府监管不到位

美国次级贷款的运作中,资产评级推动着所有业务环节。比如,次级贷款机构资产证券化的次级债产品,初期穆迪或标普只给予BBB以下评级。此时,对于只能涉足AAA级的退休基金、保险基金、政府基金等美国大型投资机构而言,次级债根本就不在其投资范围内。但是,经过投资银行的提炼与包装,穆迪、标普动摇了,其处于多方面考虑,最终给予了高级品CDO评级为AAA。这样,经过包装后的高风险的次级债纳入了大型投资基金,以及外国投资机构的视野。而风险更大的中级品CDO与普通品CDO由对冲基金来管理。由于高风险对应高回报,在房地产景气时候,对冲基金获得快速的发展。商业银行也渐渐接受对冲基金的CDO质押贷款,参与到这高风险的游戏之中。此后,CDO的衍生物,比如CDO合成、CDO平方等,获得了快速发展。其中,风险非常高的普通品合成CDO,也获得穆迪、标普AAA评级。毫无疑问,这些大基金的投资品种的范围选择,是以资产评级公司的评级为投资依据的。而资产评级公司的操守存在问题,以及政府监管不到位,必将影响国家房地产金融安全。

三、次贷危机对我国住房金融的警示

1.按揭贷款不一定全是优质资产

目前,“住房按揭贷款是优质资产”的神话仍是国内房地产市场的一种主流观点。当美国次级房贷危机将这一神话打破时, 这种资产的“优质性”受到严重质疑。在我国住房按揭贷款市场, 凡是申请住房按揭贷款的人, 都基本上能得到满足, 住房按揭贷款者是没有什么信用等级可分的。这比美国的次级房贷管理差远了。正因为如此, 近年来, “假房贷”、“假按揭”案件层出不穷, 房贷不良率连续三年呈上升趋势。因此, 如果我们不深刻检讨银行体系按揭贷款存在的问题, 不更新“住房按揭贷掀是优质资产” 的旧观念, 我国的房地产信贷市场就迟早会出问题, 国内银行就可能会面临类似美国次级房贷危机的风险。

2.加强房贷风险管理刻不容缓

美国次级房贷危机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放松了对贷款者的审查和管理。当前, 国内银行对住房抵押贷款的风险管理是相当薄弱的, 既缺乏信用风险预份机制, 又没有风险评估工具, 防范和控制风险的能力很低。因此, 国内银行应积极借鉴国外信用风险的管理经验和技术, 切实提高房贷风险管理水平。

总得来说,加强我国住房金融风险控制,避免房地产过热引发金融泡沫导致国家宏观经济出现危机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徐 凡:美国次优抵押贷款危机的回顾与展望[J].国际金融研究,2007.9

[2]冯 科:从美国次级债危机反思房地产金融风险[J].南方金融,2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