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打造社会治理新格局

打造社会治理新格局

时间:2023-08-03 17:29:3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打造社会治理新格局,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打造社会治理新格局

第1篇

高新技术、新兴产业护航转型发展新格局

在“十二五”《建议》转型发展方面,各地传统产业、支柱产业纷纷以高新技术为带动,同时新兴产业在经济比重中占据日益重要的地位。例如,杭州“十二五”期间将深入实施“工业兴市”战略,并且积极运用信息技术等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另外,“十二五”期间,深圳将加快推进三网融合,大力发展物联网和云计算,率先建设“无线城市”,着力打造“智慧深圳”。

以“菜篮子”稳定市场

现代农业方面,各市普遍把进一步加强“菜篮子”建设、稳定市场供应作为下一阶段工作重点,另外科技农业、特色精品农业、农业风险防范能力建设也是“十二五”期间各市发展现代农业的主要着力点。其中,杭州“十二五”期间将深入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深化“数字兴农”工程,加快农业信息化和农业机械化;宁波等地也将积极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增强农业风险防范能力。

构筑生态屏障 打造生态文明之城

各市在制定《建议》时根据中央和省委精神,结合地区实际,纷纷把努力打造水清、天蓝、树绿、气爽的生态城市作为城市发展的目标之一。在武汉的《建议》中,“十二五”期间将加快大东湖生态水网的构建。深圳在《建议》中首次推出打造“区域生态环境安全体系”这一概念,加快生态城市建设。严格管理基本生态控制线,修复和保育自然生态环境,切实保护森林植被、水源和生态湿地,提高生物多样性。

打造低碳城市 发展碳交易市场

节能减排、打造低碳环保城市是各市“十二五”期间的工作重点,因此提倡低碳生活、完善检测体系、发展可再生能源也就成为各地建设低碳城市的主要抓手。济南将积极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大力发展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杭州也提出“十二五”期间将加快打造“六位一体”的低碳城市;深圳更是将发展碳交易市场写入规划《建议》之中。

用“市场”和“特色”做强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方面,开放利用地域民俗、传统文化,大力实施产业集聚,鼓励引导非公资本投资文化创意产业成为各地文化产业的主要发展方向。其中,济南“十二五”期间将着力培育泉文化品牌;深圳将加强对文化创意产业的统筹规划,加快推进国家级创意产业园区的规划建设,着力打造“设计之都”、“时尚之都”。

扩大社保覆盖面 逐步实现社保账户跨省可接续

做好扩大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覆盖面工作是“十二五”各地社保工作的基本要求。济南提出“十二五”期间将“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宁波、厦门等地也将实现“社保账户跨省可接续工作”。

“一体化”开辟城镇化建设新局面

《建议》中“一体化”和“特色城镇”是“十二五”期间各地城镇化建设的主要目标。例如杭州的城乡区域一体化、厦门的岛内外一体化、深圳大特区的“六个一体化”等。

第2篇

在报业兼具意识形态属性和产业属性的理论框架下,舆论场和市场,通过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的种种关联而达成一致。舆论场是媒体的生存场所,是媒体的本质所在;市场则是舆论场在经济领域的映射,是媒体在现代社会扩张生存场所的必备工具和必由途径。虽然舆论场是意识层面的,市场是物质层面的,但在现代报业环境中,两者互为决定性因素。谁占有舆论场,谁就占有市场。反之亦然。

舆论场还具有“对层”传播的规律。随着社会的进步,舆论层级开始分化。每个特定的舆论场,在共性之外,都有个性独特的话语体系和传播方式。这就要求,有特定媒体为特定“舆论场”服务。媒体分众化的趋势就此出现。与之相对应,作为舆论场的映射,报业市场开始了细分化的过程,特定媒体占有特定市场,并可能采取不同的赢利模式和发展方式。

媒体分众化、市场细分化的发展趋势,对单个媒体而言可能并非一件好事。特别是曾经以“大而全”为特征的大众化媒体,必须在新的舆论层级分化中重新自我定位,自觉取舍,明确自己所服务的特定舆论场。定位之外的舆论场,则要让给其他媒体去服务,同时也要从其对应的市场中撤出。于是,报业市场也就作了重新分化。

但是,这种发展趋势对报业集团而言却是一件好事。报业集团是一个经营文化产品的经济组织。一方面,分众化趋势促成了媒体集群的出现,报业集团就是媒体集群在经济社会中的映像;另一方面,分众化趋势对单个媒体带来的弊端,可以在集团内部消化。就是说,集团中一个媒体重新定位后所让出的那部分舆论场,正可以由集团的其他媒体去“填充”。这样,单个媒体间的市场竞争,转化为集团内部的精细分工和市场分化。藉此,报业集团不仅丰富了媒体种类,也促进了事业的繁荣。所以,面对媒体分众化的趋势,报业集团只需要分析各类舆论场的不同特征,科学设置媒体布局,使分工精细化、覆盖立体化,就能最终达到整体市场占有最大化的目的。

从这个意义上看,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就是对报业集团产品布局和市场布局进行重构的过程。由此观之,大众报业集团党委提出“构建以党报为龙头、晚报生活类报刊和新兴媒体为两翼,定位明确、特色鲜明、功能互补、覆盖广泛的舆论引导新格局”,其意义决不仅仅限于舆论阵地的巩固,而是能够从根本上推动报业集团产品结构、生产方式、发展方式和组织运行方式的转变,对集团未来的发展都将影响深远。

新格局―新结构―新机制

舆论引导新格局的构建,是对舆论场进行层级分析的结果。大众报业集团提出构建“以党报为龙头、晚报生活类报刊和新兴媒体为两翼,定位明确、特色鲜明、功能互补、覆盖广泛的舆论引导新格局”,分别对应高端舆论场、大众舆论场、网络舆论场、专业舆论场来区分媒体功能。按照这个路子发展,报业集团就占有了高端市场、大众市场、网络市场和专业市场。这样,现有媒体的定位进一步明确,对自身所服务的舆论场、所占有的市场更加清晰,报业集团既实现了全媒体,也实现了舆论场和市场的“全覆盖”。

因此,新格局的构建,首先是对报业集团产品结构的进一步明晰。报业集团现有的产品结构,是自然生发和历史形成的结果。党委机关报,为应对读者文化需求的不断增长和市场经济的发展,相继创办了晚报、都市报,办起了网站,在全国报刊治理整顿过程中又接收了行业报、专业报,组成一个媒体群。报业集团转制后,各媒体的分工仍然遵循原有定位,基本坚持了惯性发展和自主发展。这种自然状态,是不符合报业集团功能要求的。报业集团(公司)的主营产品是报纸及其他媒体,发展取向是传媒企业集团。以不同定位的品牌应对不同市场,是企业集团自我发展的重要战略思路。所以,报业集团的媒体定位,应该遵从于集团的战略规划,根据内部分工的需要,确定各自应该服务于哪个舆论场,应该占有哪个市场,依此进行媒体的差异化定位。对产品和产业进行合理布局,是报业集团的重要使命和重要战略。这种重新布局,未必是“洗牌”式的调整,而是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使主营产品的定位更加明晰,由此对辅营产品作出适当调整,形成更加科学的产品结构。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意义正在于此。

新格局的构建,在全方位占有舆论阵地的同时,也必将带来报刊结构调整和报业集团运作机制的全新变革。新格局的构建,首先改变了媒体架构,提供了资源重组和集团化的基础,使集团成为各媒体发展的平台,通过规程设置更高效地发挥好集团的服务功能,促进了集团化的融合。报业传媒集团的发展方向,是以资本为纽带的、跨媒体、跨地域的大型文化企业集团。报业传媒集团不是通过经营一般产品、而是通过“经营”传媒企业来创造净价值。也就是说,传媒集团通过资本控制媒体的种类数量,确定主营业务的范围、规模,规范发展方向。因此,集团的意义,并非简单地将各类媒体“集而团之”,而是建设一个面向传媒产业的市场主体,培育一个以品牌媒体为主要产品的生产平台。报业集团体制机制变革的目标,就是强化集团作为市场竞争主体的独立性、主动性和统一性,强化集团作为各媒体发展平台的服务性;以及以此为出发点、以集团化为目标的赢利模式重构和采编流程再造。产品结构直接影响组织结构。组织结构,其实质是各类资源在一个组织内有序流动、整合及分配的方式。报业集团的组织结构,要保证报业资源的有序流动、有效整合及合理分配。近两年,在集团党委、编委会的支持下,我们曾经在“新闻信息多层级开发和采编流程再造”方面作过尝试。实验成果已转化为集团奥运报道平台建设。但从实践中看,报刊定位不够明晰、内在驱动力不足,仍然是内部资源整合的最大关口。新格局的构建,产品结构的进一步明晰,从集团层面对各媒体相同的工作流程进行整合,就有了更加现实的基础。

结构调整―资源重组―高度集团化

舆论引导新格局的构建,需要具体的工作推进。在实践的层面,可以分为三个过程:结构调整―资源重组―高度集团化。

1.结构调整

对集团所属媒体定位,是一个结构调整的过程。舆论引导新格局的构建,已经从集团战略的高度,对各类媒体的发展方向作出了规划。规划要成为现实,实现“定位明确、特色鲜明、功能互补、覆盖广泛”,还需要逐一分析、研究所属媒体的状况,对定位有所重合的媒体进行边界确定,对空白的舆论场和市场空间,应该通过调整尽快填补。这个过程,就是结构调整的过程。集团对产品定位进一步明晰之后,作为“产品”的媒体,有责任刚性执行集团确定的媒体定位和结构,使集团媒体的发展战略得到切实有效的推进。

2.资源重组

资源重组,实际是集团化的流程再造。资源重组,并非简单化地把资源从一个口袋装到另一个口袋,或从强势媒体拿到弱势媒体。而是将相似的生产环节拿出来进行专业化整合,为集团内的各个媒体服务。所以,资源重组的目的,不是利益的重新划分和调整,而是从集团层面强化为各媒体提供优质、专业服务的能力。按照这一目的,我们应该围绕媒体发展的需求,将生产流程中那些相似的环节独立出来,将原来分散在各媒体的资源集中起来,打造专业化的服务团队。

我国的报业集团多从报刊社发展而来,“大而全、小而全”的问题普遍存在,所属的每家媒体都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如果不在资源重组方面迈出实质性步伐,报业集团只会继续维持“一群麻雀”的状况,最多变成“一群大雁”、“一群苍鹰”,而不会打造成真正的“报业航母”,实现质的飞跃。

资源重组的第一步,是“宣传、经营两分开”,将为媒体服务的广告、发行、印刷等经营性的辅助部门统一到集团,提高专业化运作水平,为各媒体提供专业化服务。所以,“两分开”的意义,不仅是报业集团经营体系的企业化、市场化,更是报业经营资源的重组。而后者,对于报业集团的发展而言,有着更加实质性的意义。

资源重组的第二步,是采编流程再造。就是将各媒体采编流程中相同的环节和业务类别整合起来,建立专业队伍,为各媒体服务,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使用效率,节约采编成本。媒体是报业集团的基本产品。信息是报业内容生产的基础性资源。采编流程再造,就是站在集团总体的视角,遵循信息的流动规律,重新规划报业集团的产品结构,明确各个产品在总体流程中的定位,细化流程中的资源交换规则,使整个集团成为一个高效运转的报业生产平台。

3.高度集团化

目前,大多数报业集团仍然是“翻牌公司”。之所以被称为“翻牌公司”,不仅仅是经济运行方面的不完善,也是生产、管理、发展方式等多方面的不完善。而经过结构调整和资源重组,集团成为报业生产的决策中心、产品中心、控制中心、服务中心,就进入了高度集团化的阶段。

“高度集团化”包括三层含义:第一,报业生产自觉有序,有一套高效先进的生产平台,脱离了原始的各自为政、自我发展状态,计划性、应激性、市场的灵活性大大提高,任何媒体拿到这个平台上都可以获得很好的发展;第二,内部专业化分工精细严密,丁是丁卯是卯,同时又在精细分工的基础上,具有高效全面的信息沟通系统和综合反馈系统;第三,内部市场机制健全,每个环节之间,上一流程和下一流程之间,都由市场机制调控和联结,用以保证生产平台的流畅运行。

达到高度集团化的目标,需要立足于报业产品生产的要求,从品牌媒体发展前沿的视角,反观集团平台建设这一重大课题。就是要进一步思考:在集团战略的统领下,应该建成一个什么样的报业集团?这个集团应该怎样高效运转?各部分之间如何联结、交易?生产流程如何才能顺畅、高效、科学?集团这个平台的建设,代表着报业的核心竞争力。任何报业资源进入这个平台,都能高效发挥作用,产出价值。品牌媒体的竞争力强了,集团的竞争力自然就强了。

高度集团化,从新格局构建开始

高度集团化是舆论新格局构建的最终效果,是一个系统的组织设计。它包括:采编流程再造、按照媒体生产需求对营销体系进行合理配置、采编体系与生产营销体系科学融合、支持辅助体系优化等三个方面。这个设计要求高,实施工程浩大,需要从每个点上突破,集腋成裘。而新格局构建,是首个端点。

新格局构建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1.网络媒体与平面媒体的流程再造

这两种媒体,由于传播介质的天然差异,有条件也有责任在新格局构建中、在资源整合方面先行一步。网络媒体与平面媒体的流程再造,首先要实现采访资源的共享,即通过流程设置,使集团各报采集到的新闻第一时间在网站上滚动播出。

2.平面媒体的结构调整

按照集团战略发展的要求,对各媒体的定位进行科学规划,同时,在制度设置上规范采编活动区域,使集团内平面媒体定位明晰、结构互补,日常工作领域严格遵循。

3.集团内信息流动的框架设计

采编流程再造,实际是按照信息流动的规律,对全集团所有采编生产活动的过程作出梳理。新闻发生后,通过记者的采集形成一条信息。当这条信息进入生产线,会按照流程所设定的路径不断往前运动,按照从网络媒体到平面媒体、从资讯型媒体到深度分析型媒体、从日报到周报、从报纸到期刊、从媒体到资料汇总分析的路径,走到哪个节点就会按照程序产生相应的效应,产出相应的产品。这就是信息流动的规律。

在这个步骤中所要做的,就是遵循信息流动的规律,参照报业集团媒体的定位,对新闻信息在集团内的流动过程进行总体框架设计。同时,要明确信息交换的规则以及考核办法。

4.各报系板块平面媒体的流程整合

按照设计好的框架,一次性整合集团所有媒体的流程,显然不太现实。那就要由各报系板块先进行内部整合,待几个板块整合完毕后,再进行集团化的整合。各板块整合中,要按照集团总体框架设计进行。

5.集团化的流程再造

各报系板块分别整合完成后,再进行集团内的整合,实现整个集团范围内的信息交换和新闻资源共享。同时,要根据运行情况,对框架设计进行统筹,对不适合的地方作出微调。在此基础上,确定集团采编流程总体框架,并正式实施。

第3篇

关键词:公共文化服务;文化治理;跨界融合

党的十报告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将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纳入国家“十二五”战略,提出建立网络健全、结构合理、发展均衡、运行有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毫无疑问,公共文化不仅和民众的生活息息相关,更是民族历史和精神的传承和发扬。随着综合国力和经济水平的日益提升,民众对精神文化需求的标准和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文化治理模式也面临着改革和创新,建立政府主导、多元参与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将成为趋势和潮流。此外,以往相对单一的文化产业链条也将发生重组、扩充,形成区域化管理的全新融合模式。

1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特征和趋势

从广义上说,公共文化服务属于公益性质的项目,主要是丰富民众的精神生活,同时起到宣传教育的作用。相比于其他的专业而言,它的门槛设置较低,能够以最广阔的平台去接纳和满足最庞大的受众,自身呈现出的特征主要有以下三点。第一,公共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是针对特定的人群设计的,也没有排他性,对于民众的参与实行普惠制。同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项目的资金来源大多是公共财政,项目的性质是隶属于政府而服务民众的,而非商业机构。第二,双重属性。当文化超越艺术这一狭义范畴,扩展为商品和服务乃至形成产业时,文化产品和服务具有了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两种属性。①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仅具备精神属性,而且具有经济属性,是两种属性的叠加。主要是用文化的内涵给经济实体带来附加值。第三,外部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在满足民众精神需求的同时,还将引发一系列后续的“连锁”反应,带动相关产业链条和实体经济的发展,从侧面体现公共文化的价值。我国的公共文化发展体系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备受民众的欢迎。特别是随着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发展,更将呈现出如下发展趋势。第一,政府主导、多元参与的文化治理新格局。如今,全能型政府正逐渐过渡为多元参与、协同共治。在文化治理领域,相关的企业和非营利组织会有更多的自由和发展空间,也将承担更多的责任,形成全新的治理和产业格局。第二,按需提供文化服务。如今,经济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正改变着精神消费层次,民众的公共文化需求也越发多元。根据大众的集体需求开办定制化的项目不仅实现了点—点的服务,更是公共资源的有效配置。第三,产业集群化、项目区域化。部门和项目闭门造车、固步自封显然不能适应新时期的需要、特别是公共文化的边界已经越来越模糊,产业和项目的跨界融合不仅可以最大化地发挥资源和人才优势,更能够提升品牌和档次。

2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遇到的问题和困惑

我国有着悠久和灿烂的历史文化,然而具有深刻价值和内涵的文艺作品依旧匮乏。同时,艺术形式由于没有深入挖掘和有效利用,感染力和影响力也大打折扣,加上物质经济和精神需求断层、不均衡地发展,都使得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发展遇到了相当的阻力。第一,公共文化的内涵和原创力不足。优秀的文化艺术作品需要具备丰厚的底蕴和优雅的气质,不仅要刻上特殊的文化烙印,更要加强文化创意理念的塑造。而我国公共文化不能引人入胜和让人沉醉,根本就是内生动力不足,没有深度挖掘潜在的价值和情感上共鸣的东西,很难打动受众的内心,传播的内容仅是碎片化的收集和整理,没有成型的创意和灵感。第二,公共文化的外在表现方式略显单一。传播内容的有效性不仅取决于内容本身,也和传播载体和方式密切相关。而公共文化的传播多是单向的,展现形式和手法也相对固化,不具有互动参与和复合传播的特性。把公众定位在被动视听的角色,没有体验和沉浸感,不仅是对公共文化传播的削减,更是对软硬件资源投入和使用的过度消耗。第三,公共文化的附加价值应用还不够丰富。公共文化的价值不仅仅是传播内容本身,更应该是渗透到其他产业的附加值。特别是对于相对偏远地区的农业、建筑、旅游等产业,具有一定的规模和资源,但价值有待开发,需要借助文化的标签激发活力。此外,日常的产品如果能够融入文化元素,进行包装设计,就会产生超出产品本身的巨大价值。

3全面构建新时期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对策建议

目前,我国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和国外的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必须坚持政府的文化政策导向和相关扶持力度,保证公共财政,进行内部人才培养和购买公共服务、外部全媒体跨界融合的公共文化服务新格局。第一,加大创意型人才培养战略。文化创意是兴起的朝阳产业,是能够与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直接对接的专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申请建立高校、企业、培训机构等多个培养创意型人才的站点:在高校,设置相关的专业、学科、研究团队;在企业,通过实战的案例边操作边培养;在培训机构,主要针对应用技术和软件操作。此外,要建立人才梯度培养和“走出去、引进来”战略,保证人才队伍持续的战斗力和前沿的视野。第二,强化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机制。不可否认,多方参与文化治理可以营造更多的竞争机制,打破僵化的制度,激发民族的文化创造力,有利于市场的正向运转。中央明确指出:“鼓励社会力量、社会资本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培育文化非营利组织。”①政府通过购买公共服务不仅可以腾出更多的空间,更可以敦促企业和非营利组织不断自主创新和研发,设计用户体验新模式,提升公共文化的产品创意和服务质量。第三,建立全媒体和网络参与平台。文化艺术作品的价值在于在精神上给民众满足和教育,而通过图书、电视剧、电影、动漫、游戏、玩具等多元载体的传播不仅内容更丰富,而且能够给受众持续的视觉刺激和心理期待,让文化价值深入内心。同时,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实时的用户体验和分享不但可以满足公众的猎奇心理,更能够从侧面收集相关的数据信息,用大数据去分析和判断用户的浏览轨迹、使用习惯、相关指令等,改进公共文化服务的细节。第四,打造跨界融合的产业集群和示范区。新时期,不同产业的融合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特别是具有经济叠加效应的文化产业,更应成为各大产业竞相追逐的热门。随着“互联网+”平台效应的逐步放大,文化与教育、科技、医疗、农业等领域的融合也就水到渠成。根据“羊群聚集”效应,建立成熟的产业园区,不仅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更实现了优势资源的互补,保证了文化附加值的最大化利用。此外,强化相关文化项目区域化,打造引领示范区,对于提升文化内涵和品质都是大有裨益的。中国有着丰厚的历史文明和底蕴,承载着几千年灿烂的文化。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但是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政府主导、多元参与的先导性产业,和公众的生活密不可分。实现内外兼修,即对内要努力培育原创作品和创意人才来提升品质,对外要积极搭建平台园区来打造规模,不仅可以有效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满足公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更是文化“共建”和文化强国战略的重要抓手。

作者:胡哲 单位:国家行政学院 北京市委党校

参考文献:

[1]高宏存.政府文化管理前沿[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4.

[2]陈波.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财政保障机制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

[3]连玉明.中国大数据[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14.

[4]阿里研究院.互联网+:从IT到DT[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

第4篇

一、坚持生态立区,打造“美丽吴中、美在太湖”新品牌

吴中区拥有太湖60%的水域面积,提供苏州市区80%的饮用水,保护太湖是我们最大的政治责任。为此,我们树立“生态立区”理念,做好“保护发展”文章,展现太湖碧波美景,焕发太湖生态之美,全力打造“美丽吴中、美在太湖”新品牌。

推进生态治理,展现太湖碧波美景。将太湖生态环境保护治理放在经济社会发展重要位置,在全省率先建立实施生态补偿机制,对环太湖地区实行侧重于生态建设的差别化考核,实施太湖流域水环境“五位一体’’综合整治,实行最严格的环保准入标准,项目环评率达100%,全区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100%。

开展生态建设,焕发太湖生态之美,珍惜“鱼米之乡”、“人间天堂”美誉,持之以恒加强生态建设,为美丽吴中添砖加瓦、为美好江苏增色添彩。制定实施“美丽吴中、美在太湖”生态文明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基本完成总投资达24.8亿元的东太湖综合整治工程,推进总面积达3.5万亩、长三角最大的生态湿地保护区建设,创成太湖湖滨湿地公园、三山岛湿地公因两个国家级湿地公园,累计建设林地、绿地总面积35.1万亩,创成穹窿山、金庭两个国家森林公园,中心城市绿化覆盖率达45%,陆地林木覆盖率超30%。

提升生态风貌,建设太湖美丽乡村。累计投入13.75亿元,开展村庄环境整治和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全面完成1167个自然村整治,沿太湖9个镇(街道)全部开展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铺设农村污水管网780公里,农村改水、改厕率分别达100%、96.2%,打造形成生态自然、集中居住、古村保护、人文特色四大村庄环境整治类型。2012年,新华社、人民日报等18家主流媒体集中报道吴中村庄整治亮点,“乡村,让城市更向往”成为吴中农村的生动写照。

二、坚持生态业,形成三次产业协调发展新亮色

强化“绿色发展”理念,实施外资、民资、同资和集体经济“四轮驱动”和开发区、度假区、城区、中心镇“四大板块”战略,加快经济结构渊整,三次产业结构为2.6:53.1:44.3。

打造以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为引领的城市经济和高端产业集聚区。实施“产城融合”战略,高标准打造25平方公里东太湖科技金融城、12平方公里吴淞江科技产业同、3平方公里吴中出口加工区等一批生态产业同区,规划建设高端制造、城市商贸、区域总部等“十大产业集聚区”,深入实施“干企升级创新转型计划”,推动形成以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5大主导产业为基石,以检测认证、金融服务、文化创意、研发外包为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上半年,全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和新兴产业产值分别达279亿元、254亿元,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提高到46%。

打造以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为龙头的环太湖旅游文化产业集聚区。围绕“苏州第一旅游强区”定位,突出太湖山水、吴地文化、古镇古村、民风民俗,加快资源整合,提升产品品质,推动文旅、体旅、商旅、工旅和农旅融合发展,全区对外开放景点达60余个,年接待游客近20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超220亿元,吴中太湖旅游区成功创成国家5A级景区,当前正大力实施“后5A”旅游服务业“6+4”提升计划,打造环太湖旅游文化产业组团,预计到2015年全区旅游业占GDP比重将达10%。

打造以国家级农业示范园区为代表的现代农业发展格局。突出生态建设主题,扎实推进农业“园区化、合作化、农场化”步伐,培育形成以西山、太湖、澄湖三大农业园区为主体,东山设施蔬菜科技园、角直淞南生态观光园、横泾水稻示范园等10大专业农业同为支撑,生态科技和高效农业为特色的区域农业发展格局。坚持走特色品牌兴农之路,西山以“林果茶”、太湖以“种养殖”、澄湖以“水八仙”为方向,争创国家级地理标志产品和中国驰名商标。目前,全区千亩以上的种养基地超50个,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率达85%,现代农业“6+1”产业产值达35.6亿元。

三、坚持生态立行,构建生态文明共建共享新格局

生态文明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要转化为实实在在、立言立行的实际行动,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项制度性、社会性、群众性的实践活动,构建“政府引领绿色发展、企业加快生态转型、公众践行低碳生活”的生态文明建设共建共享格局。

完善制度体系,促进生态文明建设规范化。将制度引领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先导工程,先后制定出台环境保护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排污申报、生态补偿等制度,基本形成宽领域、多层次、全覆盖的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制度体系。近年来进一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顶层设计,先后出台《吴中区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苏州市吴中区生态区建设规划》、《“美丽吴中、美在太湖”生态文明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等,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行动指南。

强化创新驱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科学化。将科技创新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驱动,针对区情特点,立足产业、区域、企业多个层面,大力推进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建立产学研合作联盟,围绕新兴产业、支柱产业发展需求开展关键技术联合攻关,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至2012年底,已与同济大学苏州研究院、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等共建合作创新联盟22个,农业三大园区分别与上海海洋大学、清华大学等建立产学研基地。

第5篇

今后五年,是江干区迈入现代化中心区的重要历史阶段。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建设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现代化浙江”总目标和市委“打造东方品质之城,建设幸福和谐杭州”的决策部署,江干区将以全域城市化、城市国际化为主抓手,扎实推进经济现代化、社会现代化、治理现代化、文化现代化和生态现代化,全面建设“城市新门户、都市新中心、浙商新高地、金融新蓝海”,全力打造“国内一流的现代化中心区”,努力成为全省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和示范区。

推进经济现代化,全面提升区域综合实力。现代经济是打造“国内一流的现代化中心区”的核心基础。今后五年,江干区将构建以总部企业高度集聚、现代商贸业和金融业高度繁荣、高端制造业高度发达、城市经济功能完善为主要特征的现代经济。力争到2016年,财政总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翻一番,全区地区生产总值突破600亿元,综合发展水平进入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43个中心城区前列。一是全力打造总部中心。实施总部发展战略,深入推进“浙商回归工程”,全面落实浙商总部中心发展战略规划及浙商创业创新扶持政策,推进浙商总部金融服务中心、文化发展中心、管理决策中心、销售运营中心和技术研发中心建设,大力发展会计、法律、咨询、会展、广告、人力资源等中介服务业,提升、完善服务功能。争取到2016年,引进企业总部60家以上,其中浙商总部50家以上,成为全省的“浙商新高地”。二是大力建设产业集聚区。实施科技经济园拓园工程,着力打造高端制造园、研发创意园和总部经济园;积极推进杭州(九乔)国际商贸城、“北游”皋亭山景区等项目开发建设,为经济转型发展提供广阔平台;加快钱江新城金融服务集聚区、三里亭1737建筑设计聚落等产业集聚区建设,争取到2016年,创建省市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6个以上。大力实施特色楼宇培育三年行动计划,到2016年,实现楼宇税收总额占财政收入比重达到45%。三是大力发展金融产业。依托钱江新城金融核心区的功能定位,加快发展现代金融产业,积极引进省级金融市场投资平台、省股权托管交易中心和金融资产交易所,积极培育产权交易市场,努力打造服务民营经济的区域性金融中心,成为全省乃至长三角“金融新蓝海”。到2016年,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20%。四是重点扶持服务业发展。坚持服务业优先发展战略,强化服务业品牌建设,加快培育一批有影响力的江干服务品牌;把招商引资和招商引智相结合,注重培养和吸收现代服务业高端人才。到2016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73%以上,基本形成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

推进社会现代化,全面提升城市综合功能。现代社会是打造“国内一流的现代化中心区”的重要目标。今后五年,要通过实施“全域城市化、区域一体化”战略,实现城市功能更加完善,城市管理更加科学,区域发展更加协调,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社会保障更加完备。到2016年,城市建设区比例达到70%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一是大力推进重点区块开发。全力支持钱江新城、城东新城、丁桥新城、运河综保、地铁等省市重大项目建设,同步推进功能型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充分发挥区级自转力,创新项目运作机制,积极拓展融资平台,制定并实施杭州(九乔)国际商贸城、“北游”皋亭山景区、艮北新区、普福区块、运河区块、科技园区拓展区块等项目开发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加快区本级项目建设,提升商业商务休闲功能。二是大力推进征迁安置工作。积极实施重点区块拆迁和扫尾工作,到2016年,完成拆迁面积640万平方米以上。完善工作体系,加快项目建设,全面提升农居品质,妥善安置被征迁群众,到2016年,累计完成新开工安置房300万方、竣工350万方,回迁安置12000户。三是大力推进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全力配合城市快速路建设,推进秋石快速路三期、东湖快速路、德胜东路东延高架、艮山快速路“两纵两横”快速路网成型,积极推动沪杭高速抬升工程,加快120公里主次干道城市支路建设,加快同协路、丁桥东路、沿江大道等道路建成通车;着力解决断头路问题,提升道路联网贯通能力。加快建设大型立体停车设施,到2015年建成停车位7500个以上;加快慢行交通设施建设,力争到2016年每平方公里道路密度达到1.96;结合地铁二号线建设,高标准实施庆春广场地下空间改造工程。四是大力推进城市管理体制机制创新。以城市管理机构改革为契机,巩固管理重心下移成果,全面落实属地责任,加快城市管理资源整合,扩大“数字城管”覆盖面,充实网格化管理内涵,不断拓展城市管理领域,提高现代化、精细化管理水平。深化分类管理理念,加强洁化序化和防违控违拆违等工作力度。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和群众参与城市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一步打造整洁、有序、优美的城区环境。

推进治理现代化,全面提升管理服务水平。现代治理是打造“国内一流的现代化中心区”的有力保障。今后五年,将建立起政府主导、社会和市场共同参与的现代多元治理新格局。到2016年,全区法治建设水平保持全市主城区前列,党风政风满意率达90%以上。一是全面推进依法行政。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推进行政审批职能整合工作,面向社会的行政审批事项100%纳入区行政服务中心受理、办理。创新公共资源交易管理机制,建立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全面推广政府投资项目实时监督管理系统。进一步健全三级政务服务体系,到2016年,行政(便民)服务体系覆盖率达100%。二是探索治理主体多元化。统筹政府、社会组织和市场在社会管理中的分工和角色,继续推进市政服务主体的多元化试点,引导和鼓励企业与社区组织参与到市政服务及社区服务。放宽基本公共服务领域投资准入限制,探索公共服务项目经营权转让机制,采取BOT、公私合营等方式向社会资本转让全部或部分经营权,提升服务的专业化水平。三是创新社区管理服务机制。深入开展社区组织参与社会管理试点,建立有效的问责机制,切实提升社区居民自治水平,到2016年,90%社区建立“五位一体”的服务体系。切实加强社工队伍建设,全面推广“责任社工”管理服务体系,到2016年,第三方测评的群众满意率达到90%。四是深化矛盾防范化解体系。坚持依法治区,深化“网组片”建设,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位一体”的大调解格局。到2016年,实现矛盾纠纷人民调解率和调解成功率分别达到98%和95%;劳动关系和谐指数全市排名前三。五是深化“平安江干”创建成果。加强公共安全、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积极开展“六五”普法教育、平安和谐家园等创建活动,健全外来人员服务管理,大力营造安定有序的社会环境。

第6篇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双城记》中的这句话用于形容当前的环境问题,再合适不过了。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确实称得上是最好的时代,但随之而来的便是环境问题。自人类开始真正利用掌握规律起,就开始与自然进行着无形的抗争。工业革命大多数资本主义国家正为他们高效的生产而沾沾自喜时,自然给予他们当头一棒。美国洛杉矶,英国伦敦烟雾事件。日本水误病,骨痛病,印度博帕尔事件。过往种种,触目惊心。

 

这些惨痛的教训让各国各界意识到发展不应与自然环境相违背。但若想处理环境问题,就必须先了解什么是环境问题?总的来说,包括两大部分。一是环境污染,其中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是主要。二便是生态破坏包括资源枯竭,生态问题,如水土流失等。

 

就江西省来说,作为中部地区又处于鄱阳湖流域,是我国著名的革命老区,也是我国南方地区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当前面临发展经济和环境保护的双重压力,如何构建生态文明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新格局,打造美丽中国,是当前的重要话题。

 

作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江西省在面临当前的环境形势,采取了如下措施。

 

首先,战略定位,明确问题。

 

江西省是中部地区的先行区,山水林田湖草治理区。较于发达的一线城市,全省在生态文明建设情况和生态环境状况保持良好。其主要问题是河流治理,水土流失,生态破坏。

 

其次,因地制宜联系整体。

 

根据本省和与植被和湿地覆盖率,把实际情况作为出发点和立足点,提升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理念转变为全省上下的共同意志,共同行动。并总揽全局,统筹兼顾。建立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先巩固山林田,防止水土流失,再打通河道减少泥沙淤积,从而使全省内生态统一。

 

最后,创新体制,调整产业。

 

结合省内实际,构建严格治理和监管体制,构建促进绿色产业的市场体系和责任终身追究制度体系。与此同时,调整产业结构,促进新兴绿色产业的发展,扶持第三产业,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积极探索绿色低碳的可持续发展路径,不断提高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相统一,做到利益与环境的双丰收。

 

20xx年环境攻坚战怎么打?以江西省为典例示范。就当前污染问题打好蓝天保卫战,减少污染气体及碳排放量。打好青山保卫战,退耕还林还草。还要打好绿水保卫战。打击水污染产业从上流至下游狠抓严打。

 

第7篇

市委宣传部:

按照《***市委办公室关于印发***的通知》要求,我局就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情况进行了认真自查,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强化领导,着力构建意识形态工作的新格局

局党组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总体安排部署,深刻认识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明确了由主要领导亲自挂帅,一名党组成员专门分管此项工作,切实把意识形态工作摆上了重要日程,进一步健全完善了党组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宣传工作分工明确、各相关科室积极配合,共同提高意识形态工作的新格局,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主动权、管理权和话语权。

二、创新方式,全力营造意识形态工作好氛围

局党组不断探索新的方法,把党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宣传教育与国土资源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把广泛的宣传教育活动与解决个别性、群体性的思想认识问题紧密结合起来,把做好政治理论的宣传教育与加强法制宣传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充分运用个别谈心、耐心疏导、平等交流、民主讨论等方法,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使意识形态的宣传教育工作做到入情入理、潜移默化。一是从严学习教育,营造了同频共振的良好氛围。先后6次召开党组会研究“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工作,并建立了每月一次的“***讲堂”和两个月一次的专题研讨学习制度,班子成员带头备课作专题辅导,带头撰写学习体会交流发言,得到了干部职工的充分肯定。2016年共举办“**”*期,开展警示教育8次,上廉政党课6次,为党风廉洁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有力有序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二是从严安排部署,增强了上下联动的责任意识。市局召开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层层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年中由市局党组主要负责人带队,深入全市各县区国土资源局扎实开展党风廉洁建设半年督查暨集体约谈,共约谈县区局班子7个,开展单独谈话120人,发放并回收民主测评表120张,征求意见建议梳理为24条,反馈各县区领导班子结合工作实际认真进行整改。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召开后,市局党组制定了《各分局各县局和市局科室主要负责人述责述廉制度》,对述责述廉对象、时间、内容、程序、结果运用等方面进行了明确规定。11月14—26日,对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进行了年度全面考核,做到了年初有部署,年中有督查,年底有考核。三是从严管理队伍,构建了促进工作的转化机制。严格管理干部队伍,细化完善了16项内部管理制度和科室岗位职责,有效规范了行政权力运行,构建了以党风廉政建设促进业务工作的相互转化工作机制。强化干部培训,年内共组织系统干部职工参加省、市举办的各类培训班200多人次。积极开展系统内干部职工轮训计划,计划三年内对全体干部完成一轮轮训,2016年举办全市业务知识培训班两期,培训110人。建立完善了廉政防控预警机制,干部提拔任用前,认真落实干部任前廉政谈话、诫勉谈话、述职述廉等程序。四是从严执行规定,培养了节俭办事的良好习惯。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双十条”规定、市委“八项”规定和省厅“九项”规定,加强机关作风建设,严肃工作纪律,精简会议文件,厉行勤俭节约,切实做到正文风、改会风,转作风、树新风。严格落实干部职工廉洁自律和廉洁从政各项规定,用制度管人管事、约束权力、有效预防腐败的内控机制逐步形成。

三、强化基础,树立意识形态工作队伍良好形象

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队伍建设,按照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要求,在全系统开展了内强素质、外塑形象的主题实践活动,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点滴做起,将打造一支思想理论好、综合素质高、具有丰富意识形态工作经验的干部队伍作为加强意识形态领域建设的基础,强化学习教育,树立高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保障了意识形态工作的开展。同时,市局党组多次召开会议、组织学习,在局网站宣扬党的领导下国土资源工作的重要意义,树立了新时期国土资源工作者的良好形象。

四、抓住抓重,努力完善意识形态工作新理念

要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抓好党建是关键。一是科学部署党建工作。2016年初,按照市委党建工作要点要求,组织全局党员干部围绕新形势、新要求下党建工作的重点,周密谋划了全年的党建工作。重点研究部署了“两学一做”专题活动,保证了各项重点工作的有序、有效开展。一年来,我局的党建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实现了以党建工作促队伍建设,以队伍建设促国土资源工作不断登上新台阶的目标。二是详细分解工作责任。明确了相关领导、相关部门和各支部的党建目标任务,在班子内部,进一步明确党建工作分工,党组书记负总责,班子其他成员结合分工抓好分管工作范围内的党建工作。局党组每月至少召开一次专题会议,听取工作情况汇报,研究解决重要问题,从而形成了党组统一领导、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党建工作新格局。三是坚持监督检查严要求。对各项工作,做到了有布置必有检查,有检查必有通报。

今后,我局将进一步认真学习,贯彻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对研判发现的问题,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梳理抓好意识形态工作的思路,增强忧患意识、政治意识,增强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动意识和主体意识,进一步建立健全意识形态工作相关规章制度,落实党组责任主体,明确科室责任制,提高系统干部的思想高度,更好地履职尽责,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

第8篇

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批复将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地区设立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这是继关中--天水经济区、陕甘宁革命老区之后,我省又一区域发展战略上升到国家层面。

自1986年成立“晋陕豫黄河三角经济协作区”以来,陕晋豫三省在共同编制规划、建立合作机制、共建基础设施、加强产业合作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社会交往更加频繁,三地共识更为深化,有力提升了这一区域的整体形象和竞争能力。设立晋陕豫黄河金三角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有利于突破行政区划界限,在更大范围内整合优势资源;有利于创新区域合作机制,为中西部地区合作承接产业转移探索新途径、新模式;有利于促进中西部产业结构升级,优化产业分工,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增强整体竞争实力,培育形成新的区域增长极。特别是对于我省加快推进渭南陕西东大门建设,实施韩城省内计划单列试点,优化全省区域城镇发展格局,也具有重大意义。可以说是正逢其时,机遇难得,助推有力。

晋陕豫黄河金三角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设立既是我省承接产业转移、加强招商引资的重要平台和有力抓手,也是强化对外开放、提升我省经济外向度的重要突破口。我委将在国家政策的引导和支持下,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体制,推进科学承接、绿色承接、合作承接、和谐承接,全面完成示范区建设的各项任务。

一是以科学规划为先导,加快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黄河金三角。围绕中西部地区重要的能源原材料与装备制造基地、区域性物流中心、区域合作发展先行区和新的经济增长极四大战略定位,依托承东启西的区位交通、良好的资源环境、丰富的人力资源和广阔的周边市场四大优势,积极会同山西、河南两省有关部门编制示范区规划,制定实施方案,以陇海、郑西、大西和煤运南通道为发展带动轴,以共同建设黄河绿色生态带为依托,合力构筑经济一体化空间发展框架,形成资源要素优化配置、地区比较优势充分发挥的新格局。

二是以承接产业转移为抓手,联手打造产业分工合理、区域竞争力强的富裕金三角。结合关中—天水经济区、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和中原经济区建设,一是推进农业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和品牌化建设,大力开展果业、蔬菜、畜牧业合作,建成全国重要的果业等现代农业生产和加工基地。二是促进三省四市跨区合作,加快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率先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建设具有重要影响力的铝镁、黄金、钼等有色金属深加工,现代煤化工,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三是抓住国家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机遇,争取在新能源汽车、新能源产业、新材料、生物医药和节能环保等领域实现突破,努力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崛起区。四是依托黄河、华山、尧舜禹遗存、司马迁故里等资源,大力推进旅游、文化的深度合作,联手打造一批在全国乃至世界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精品旅游线路和品牌文化景区。五是依托连接中西,三省交界,四市毗邻、黄河纵穿西与郑西跨越优势的区位优势,积极推进现代物流、金融、信息和中介服务业的发展,全面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

三是以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共建共享为先导,合力打造人与自然友好相处的绿色金三角。提升电力、交通等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构建南北贯通、东西顺畅,运行高效的一体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优化水资源配置,强化黄河综合治理,建设沿河、沿路绿色林带,探索建立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合作机制,共同提升区域环境保护水平和环境承载能力。

四是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目标,加快构建社会安定有序、公共服务均等的和谐金三角。加强社会管理区域统筹,共同争取国家支持,按照均衡配置、资源共享的原则,统筹教育、科技创新、就业、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资源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合理配置,建立公共服务资源共建共享的体制机制,并逐步向西延伸,充分利用西安的高等教育、优质医疗、历史文化等资源,积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开创公共服务与社会管理的区域合作新局面。

抓好金三角建设,关键在项目。省发改委将积极配合渭南市在产业转型、基础保障、城乡统筹、文化旅游、招商引资等方面谋划、培育、落实一批带动性强的大项目,乘势而上,顺势而为,全力以赴协助做好项目备案、立项、实施等工作。同时,加大与山西、河南两省的联系沟通力度,形成合力,共同争取国家投资,获得更大支持,统筹各方力量推进黄河金三角建设。使渭南在全面建设西部强省的进程中,地位更加提升,作用更好发挥,贡献更为凸现。

第9篇

“十二五”期间,在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心帮助下,在澄江全县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澄江荣获国家卫生县城、中国楹联文化县、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全国法治县创建活动先进单位、中国(云南)最具投资价值文化旅游县、省级园林县城、省级文明县城、省级科普示范县、省级药品安全示范县、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省第九届“双拥模范县”等称号,相继被列为全国水利改革和高效节水减排试点县、全国农村污水治理试点县、全国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县、2013―2015年度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云南省县域经济转型升级试点县、全省地下空间开发试点县、省级供销社综合改革试点县。

近年来,在澄江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四套班子同心同德、和衷共济,团结带领全县干部群众攻坚克难、干事创业,认真贯彻执行中央、云南省、玉溪市的各项方针政策,实现了生态良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局面。

近年来,澄江县在深化县情认识、加强调查研究、遵循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始终坚持用生态文明理念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加快传统产业向特色高效环保产业转型升级,先后实施了北岸生态移民、棚户区改造等一批重大项目,环境承载能力和环境容量大幅提升,经济社会进入了转型升级、加速发展的新阶段。

近年来,澄江县始终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交通、水利、教育、卫生等方面入手,打基础、补短板、惠民生,抓牢抓好城乡水网、路网、电网、能源网、信息网建设,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夯实了基础、积蓄了正能量,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万元,城镇居民人均收入突破3万元,2015年县域经济综合排名在云南省排名第13位。

近年来,澄江县始终牢固树立敢为人先、敢闯敢试、敢走新路的理念,推动政治、生态、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改革,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云南省、玉溪市发展战略,以向上争资、招商引资、项目投资为引擎,大招商、招大商,大抓项目、大干项目,改革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日益凸现,累计完成招商引资近20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倍,投资对县域经济发展形成了强劲支撑。

近年来,澄江县始终把政府自身建设作为首要任务,在政府系统全面贯彻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坚持问题导向,强力治贪、治庸、治散、治乱,政府执行力、公信力明显提升,干部作风明显转变,培养了一大批想干事、敢干事、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干部,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保障。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抓好今年的工作对于“十三五”开好局、起好步至关重要。澄江县旨在抓好以下七项工作:

全力打好生态保护攻坚战。保护抚仙湖是永恒的主题,一刻也不能松懈,一天也不能耽搁。澄江将以抚仙湖径流区统一托管为契机,科学谋划抚仙湖全流域的保护与发展,巩固扩大保护成果。

聚力发展以生态文化旅游为核心的现代服务业。始终把以生态文化旅游为核心的现代服务业作为龙头产业,沉下身子、静下心来、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富于创新、敢闯敢试,谋划旅游发展新格局。

强力推进高原特色农业现代化。在继续巩固提升烤烟、粮食、蔬菜等传统产业的基础上,依托旅游产业发展,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快发展以蓝莓、荷藕、大樱桃、景观苗木、??鱼等为主的现代生态休闲观光农业,促进农业产业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与良性互动,延伸农业产业链,实现经济价值、生态价值、景观价值最大化,确保农业总产值增长7%以上。

大力推进工业转型升级。以园区规划建设服务为引领,筑巢引凤,引导生产要素向工业园区集聚,抓好园区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实现工业增加值增长6%以上,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以上。

合力推进城乡统筹提升人居环境。围绕生态旅游要素,优化城乡发展空间,完善旅游服务功能,积极稳妥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打造“湖清城美、湖城共融”的特色旅游城市格局。

着力提升人民群众福祉。坚持把民之所盼作为施政所向,持续加大民生投入、优先推进民生项目,切实做到保基本、兜底线、促公平,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面对新常态、新问题、新情况,运用新思路新办法破解难题,推动工作提高群众的幸福指数。澄江县委、县政府更加认真地履行政府职能,更加自觉地规范行政权力,更加有效地营造发展环境,推进政府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切实担当起推动澄江跨越发展的责任和使命。

第10篇

    我是XX街社区的专职社工XX,首先在此感谢这一年来各位居民朋友对我工作的支持,感谢领导对我的关怀和信任,感谢各位同事给予我帮助,特别感谢社工路上,一路陪伴我成长的社区志愿者和广大的社区居民,在此,请接受我最真挚的感谢。

    一、岗位工作基本情况

    老旧楼栋、拆迁面积大、流动人口多,这是下半城社区的共同特点。社工的服务是以需求为导向,与辖区其他社区比较,我们的组员招募显得更加困难一些,这成为社工开展小组和社区活动的一大瓶颈,社工开展服务4年来,根据我社区的情况,重点服务老年和青少年人群。今年我继续参加了XX区社区社会工作助理督导培养对象培训班以及XX区社区社会工作骨干人培训,培训的目的是提升我们的专业能力,让我们能更好的为大家服务,社区创新治理的今天,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只有充分发挥好居民自我参与社区建设的能动性,社区这个大家庭才会越来越美好,做为社区的专职社工,我们也希望真正做到“社工让社区更美好”。

    二、具体履职情况

    现在,我就2018年全年社工工作开展情况做一个简单汇报,有不妥之处,请各位领导和各位居民代表批评指正。

    2018年整体项目的主要服务对象是青少年群体和老年群体。全年完成了10个个案、6场社区活动、6个小组活动、建档100人、询访218人次……保质保量完成了全年的工作任务。与去年一样,社区的品牌项目“健康365”。社区有一个得天独厚的资源,那就是滨江公园,立足于辖区实际情况,探索性的开展了以提升辖区居民健康意识为主题的“健康365”系列活动。青少年人群主要围绕安全、环保开展活动。志愿者能力提升将作为社工接下来开展的重点工作。

    三、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在专业活动方面,虽然积累了一些经验,但专业知识水平还有待提高,实践能力远远不足。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加强专业学习,参加上级组织的专业培训活动,更多地咨询督导和其他同工的意见,听取工作建议,不断改进工作方法,争取做出更好地的工作成效。

    (二)、活动组织的创新性不够。在开展的社区,小组活动中,思路不够开阔,融入的创新元素不多。在今后的工作中,加强学习来争强自己的专业能力,借鉴别人的好的活动创意,结合服务对象的需求,设计出更好的社区活动和小组活动。

    (三)、对服务对象的细化不够,没有挖掘出居民的深层次需求,用已有的工作经验去开展服务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有的服务,发现了自己身上更多的不足,如何提供更精准化的服务,有针对性的服务,我们需要更加努力的挖掘自身的潜能。

    四、下一步努力方向等内容

第11篇

统筹区域协调发展,要始终坚持全国“一盘棋”,在服务全国大局中加快重庆自身发展

推进大国发展,需要统筹兼顾,下好全国“一盘棋”。市第五次党代会报告提出要坚持全国“一盘棋”,这不是一句空口号,而是要把重庆置身于全国大局和国家战略来谋划强化重庆的功能分担、拓展内外发展新空间,不仅强调要算自己“一亩三分地”及眼前的“小账”,还要注重算全国大局及长远发展的“大账”。去年在视察重庆时,对重庆提出了“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支点、‘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联结点”战略定位,为重庆在服务全局中发展自己、提升自己指明了方向。市第五次党代会报告立足战略定位,首次系统阐释了重庆的定位体系及其丰富内涵,明确提出“加快建成城乡统筹发展的国家中心城市”以及“加快建设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加快建设国家重要现代制造业基地、国内重要功能性金融中心、西部创新中心、内陆开放高地”,“加快建设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国际航空枢纽”等。这既是中央赋予重庆的特殊重大使命,也是摆在全市人民面前的重大战略任务。

直辖20年的实践充分证明,没有祖国的繁荣昌盛,就没有重庆的蒸蒸日上;离开全国“一盘棋”,就不可能有日益发展的新重庆。重庆作为中西部地区唯一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未来五年要实现市第五次党代会描绘的宏伟目标,尤须把握协调发展这个制胜要诀。我们必须按照赋予重庆的战略定位要求,顺应区域发展规律并丰富完善既有发展策略,在更高层次和水平上统筹提升重庆区域发展整体性、协调性、联动性和可持续性,在融入和服务全国大局中审视重庆、发展重庆、提升重庆。结合重庆当前改革开放实际来看,更是要与时俱进、积极主动融入国家系列战略部署,充分发挥好重庆自贸试验区、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等开放功能平台和载体作用,全面增强重庆东北向、西南向、东南向对外大通道联系,着力提升都市功能核心区和拓展区开放引领功能,强化城市发展新区开放支撑能力,拓展渝东北渝东南两大生态发展区对外开放空间,加强与“渝新W”国际铁路和渝昆泛亚铁路沿线国家、地区的经贸交流合作,全面深化与周边省市乃至整个长江流域区域协作,努力在国家区域发展和对外开放格局中发挥独特而重要作用,争做西部对外开放排头兵。

统筹区域协调发展,要始终坚持“全市一盘棋”,着力优化完善区域发展功能布局和明晰发展重点

三年多的实践充分证明,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实施卓有成效,是全面的、综合的、整体的、系统的、长期的发展战略部署。与此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待深化解决,比如各功能区域彰显首要功能亟待提速突破,资源优化配置和全市域、全链条整体谋划能力还有待加强,功能导向性还不足等。市第五次党代会报告提出坚持全市“一盘棋”,突出问题导向,在坚持既有功能导向不变的前提下,围绕重庆新的战略定位、综合定位和功能定位,突出区域特点和优势,再次强化了各自功能分担,更加科学地明晰了重庆大都市区、大生态发展区域各自的首要功能和发展重点。这是促进各功能区域发展差异化、资源利用最优化和整体功能最大化的内在要求,强调的是不搞“大一统”“齐步走”“排排坐、分果果”,而是要求不能不顾资源禀赋和功能定位盲目上项目、铺摊子、配资源。按照市第五次党代会的决策部署精神,我们要全市“一盘棋”、上下“一条心”,全面统筹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推动国土空间、产业布局、人口规模和环境容量更加协调匹配,要素配置、公共服务与区域主体功能定位更加契合,塑造要素有序自由流动、主体功能约束有效、基本公共服务均等、资源环境可承载、融合联动的区域发展新格局。

首先,要整合资源推动大都市区紧密融合、一体化发展。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重庆大都市区对功能优化调整和一体化发展更显迫切,如大都市区首要功能不强,一体化发展进程有待加快,对大生态发展区的带动作用发挥有限。这就需要我们正视问题,按照“组团布局、功能集聚、互补支撑、一体发展”原则,依托轨道交通一体化、主干道路网格化、集中供水同网化和信息服务同城化,加快促进都市功能核心区、拓展区和城市发展新区纵向贯通、要素融聚;依托长(寿)―涪(陵)、永(川)―大(足)―荣(昌)、合(川)―铜(梁)―潼(南)、綦(江)―南(川)―万(盛)等功能组团,促进功能分担、圈层拓展;依托规划建设一体统筹、资源要素一体配置等体制机制改革,提升大都市区同城效应和集聚能级。只要各方共同努力,未来大都市区经济总量和聚集人口数量全市占比将有望分别达到80%、70%左右,将构建形成与直辖市体制、国家中心城市功能、超大城市规模相匹配的城市空间载体,成为成渝城市群的“极核”支撑。

其次,要聚焦生态着力推动渝东北渝东南两大生态发展区加快“面上保护、点上开发”。渝东北渝东南两大生态发展区首要功能是“面上保护、点上开发”,市里明确不再考核GDP、工业增加值,但并不代表市里不要求域内区县(自治县)不加快发展、不考核发展实绩,进而更多的是要求区县(自治县)要按照首要功能加快绿色发展,这是更高层面的发展要求。在当前和今后一段相当长的时期内强化“面上保护”的要求下,渝东北渝东南两大生态发展区加快全面小康和脱贫攻坚任务更显艰巨。这就需要我们全市上下,特别是渝东北渝东南两大生态发展区的区县(自治县),要以贯彻市第五次党代会精神为契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为本,以重点板块、生态经济为突破口,打好“生态牌”,全面提升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生态服务功能,加快构建“北带南廊”的“点上开发”新格局。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要依托“万开云”、长江三峡旅游“金三角”等重点板块的一体化发展,联动丰都―忠县、垫江―梁平、城口等特色板块,着力打造沿江特色生态经济带。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要立足产业发展生态化、生态资源产业化,协力加快打造民俗文化生态旅游、特色资源绿色加工、现代特色效益农业为主导的渝东南生态经济走廊。要推动梁平―垫江―长寿―涪陵、丰都―忠县―石柱―武隆等连接板块的联动发展,强化大都市区和大生态发展区、渝东北渝东南两大生态发展区之间的有机联系和联动发展。

统筹区域协调发展,要始终坚持“四个跟着走”,进一步提高各功能区域资源要素配置效率

对未来五年的发展及2030年愿景展望,市第五次党代会既明确了总任务,又拿出了路线图。我市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目标的实现,离不开资源和人口、资本等要素的优化配置和有效支撑。未来五年,要紧扣空间功能布局的优化,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全面增强交通等基础设施的配套性,着力优化劳动力、土地和资金保障等方面制度供给,不断提高全市资源要素配置的整体质量和效益。

要全面提升区域互联互通水平。五大功能区域互联互通建设是个系统工程,不能简单、形而上学的“为联而联”。未来五年要更多地结合空间功能的优化,突出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强化市域统筹,统筹做好交通等功能设施保障,持续改善提升各功能区域互联互通的整体效率。要把交通联通作为先行领域,紧扣功能布局,强化市级统筹,加快发展高速铁路、高速公路、水运、航空和城市综合交通,着力打通京渝昆、渝长厦两大高铁通道,加快建设“米”字型高铁骨架、“三环十二射多联线”高速公路骨干网络和“一干两支四枢纽九重点”内河航运体系,基本实现高速公路、铁路“县县通达”,着力构建形成内畅外联、互联互通的现代综合立体交通体系,构建智慧、绿色、快捷、高效的现代交通服务和治理体系,五大功能区域内外交通联系的整体性、融合性和便捷性显著增强。要立足资源统筹整合,统筹推进能源、水利、环保、信息等基础设施一体化布局。要着力打造内陆国际物流枢纽和内陆国际物流大通道,加快完善市域物流园区体系和配套衔接,全面改善五大功能区域物流条件。

要进一步增强产业发展的协同性。产业合理布局是我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未来五年要按照契合各功能区域功能定位、符合当地实际、具有市场比较优势、具备较强关联带动性等要求,进一步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加快形成区域特色鲜明、分工合理、协作一体的产业新格局。要完善产业目录清单,分功能区域落实十大战略性新兴制造业、十大战略性新兴服务业、七大特色农业产业链和“6+1”传统优势产业的规划布局;引导各区县按照既有产业布局和目录清单要求,各有取舍地开展招商引资,各有侧重地培育发展主导产业,促进各区域形成各具特色、优势鲜明、互补联动的区域产业集群。要绕产业区域分工,按照“龙头企业带动、上中下游联动、供应半径合理、前后侧向延伸”思路,以物理流向、交通线走向、流域关系等为主线,整合区域优势资源,强化区域产业协作配套,加快构建若干沿大流域大通道拓展、集聚效应显著、供应链条完整、资源配置高效、核心竞争力突出的优势产业链。

要进一步增强公共服务供给的均衡性。民生持续改善,是我们第一工作目标。没有民生的持续改善,我们做的所有工作都毫无意义。未来五年,要按照“五个坚持”原则,统筹做好整体民生工作,不断提升各功能区域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和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要按照供给主体更多元、供给方式更多样、资源配置更高效的要求,以服务半径、服务人口为基本依据,统筹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布局,建立健全与各功能区域功能定位、人口分布相适应的基本公共服务资源配置统筹规划和保障机制,重点引导都市功能核心区优质公共服务资源有序梯次向外转移或延伸,推进都市功能拓展区公共服务设施集群化配置,引导市级优质教育、医疗资源向城市发展新区拓展,着力补齐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和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短板,实现五大功能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共享。

要稳定并适度扩大人口势能。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人口红利的持续释放是重庆未来建成城乡统筹的国家中心城市的重要基础和有力支撑保障。未来五年,要切实落实全面两孩政策,健全生育服务和家庭支持体系,引导总和生育率逐步提高。要实施更加积极开放的就业、落户、购房、人才等政策,着力引导人口向大都市区和区县城集聚。要加大外来劳动力资源的吸纳集聚,通过返乡创业政策引导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就业一批,通过职业院校吸引周边地区初高中毕业生来渝就读就业一批,通过人才优惠政策引进紧缺型高端人才来渝创业工作一批。要调整优化都市功能核心区和拓展区落户条件,有序放开城市发展新区城区落户限制,建立完善人口转移与建设用地和财政转移支付挂钩机制以及与人口相适应的基础设施配套机制,推动渝东北渝东南两大生态发展区人口有序向大都市区转移集聚。要增强人口集聚区承接能力,统筹考虑人口转移趋势,加强人口集聚区市政公用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第12篇

7个“狠抓”

1.狠抓运行调度和企业服务

有效开展服务企业、服务项目大行动,启动实施工业“百千万”工程。组织开展6批项目集中开工、3次全省项目建设现场观摩和多次专题观摩。

2.狠抓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

出台多项改革措施。

简政放权、市场主体培育、资源配置体制、生态文明体制、扶贫机制创新等方面均有成效。

3.狠抓产业培育和转型升级

大力培育五大新型产业,出台支持产业发展政策措施。

“云上贵州”系统平台上线,“7+N”云工程加快实施。

4.狠抓重大平台和重点工程

全力打造“5个100工程”。

全力突破基础设施瓶颈,贵广高铁建成通车,9个市州均实现机场通航。

5.狠抓新型城镇和美丽乡村

加快黔中经济区发展,积极推进安顺、都匀两个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加快小康路、小康水、小康房、小康电、小康讯和小康寨建设。

6.狠抓生态环保和安全生产

发出“多彩贵州拒绝污染”的强音,获批建设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严格执行环境监管“六个一律”。

7.狠抓社会事业和民生实事

全面完成“十件民生实事”。

深入实施教育“9+3”计划,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政策,基本医疗保险异地就医即时结算实现全省覆盖。

6个工作着力点

1.着力保持经济稳定增长

指标留有余地,工作不遗余力,确保经济不失速。

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

扩大投资规模,既要抓好产业投资,还要继续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重点。

2.着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

做好“加减乘除法”,坚持市场要活、创新要实、政策要宽,发现和培育新的增长点。

加快培育电子信息产业、大健康医药产业、现代服务业、现代高效农业、新型建筑业和建材产业。

3.着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制定实施绿色贵州建设三年行动计划。

加快封山育林、退耕还林、植树造林的步伐,落实“六个严禁”。

坚持走绿色低碳循环的发展路子。

4.着力推进改革开放

走自由贸易区的“路子”,推进综合保税区、无水港和电子口岸等平台建设。

围绕完善市场体制机制、市场主体发育、依法行政深化改革,加强改革效果的评估。

5.着力防范经济社会各类风险

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解决非法集资问题,重视产能过剩引发的风险。

坚决杜绝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

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坚决防止发生重大腐败案件。

6.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更加注重保障基本民生、关注低收入群众生活、重视社会大局稳定。

启动实施基本普及15年教育计划。

像这些年抓教育一样抓医疗卫生事业。

5个方面的困难和问题

1.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保持经济较快增长任务艰巨。

2.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增多,做大做强实体经济任务艰巨。

3.偿债能力加重,防范化解经济风险任务艰巨。

4.财政收入增长放缓,民生支出具有刚性,保障改善民生任务艰巨。

5.一些部门工作不够主动,营造良好发展环境任务艰巨。

8项重点任务

1.深入推进改革开放创新,不断激发经济发展动力活力。

要推动全面深化改革迈向新阶段、构建全方位开放新格局、打造创新驱动新引擎。

2.大力推动新兴产业发展和传统优势产业升级,在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中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在培育新型产业的同时,加快传统优势产业向中高端迈进,提升发展能源原材料产业、特色轻工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等产业。

3.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提升“三农”工作水平。

着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调整农业结构、加强耕地保护和农田基础设施建设。

4.加快建设绿色城镇,有序推进新型城镇化。

进一步优化城镇空间布局和规划、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动产城景互动融合、提高城镇经营管理水平。

5.高质量建设重点发展平台,不断优化布局、提升效益。

推动产业园区提质升级、推进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增产增收、增强示范小城镇发展活力、提高城市综合体功能品质、打造重点旅游景区特色品牌。

6.着力加强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加快建设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

在“治”“建”“改”“管”上下功夫。

推广复制赤水河流域生态文明制度改革试点等经验做法。

7.全力实施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加快突破瓶颈制约。

有力推进现代综合交通运输网络、现代水利工程网络、信息基础设施网络、能源基础设施网络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