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社会治理新体系

社会治理新体系

时间:2023-08-03 17:29:3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社会治理新体系,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社会治理新体系

第1篇

论文摘要:跨区域创新体系是不同行政区域联动形成的科技创新网络。在知识和科技日益成为区域经济发展关键性变量的背景下,长三角区域创新体系中地方合作的动力和阻力并存。本文从公共管理视角分析,认为地方合作应走向网络治理、整合利益机制、完善合作制度和进行组织创新。

上世纪90年代以来,长三角区域创新体系建设问题日益受到了学术界的关注,国内学者从不同角度对长三角区域创新体系的构建进行积极探索。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技术并非第一难题;如何让相关地方部门打破利益壁垒、跳出单个地方的囹圄开展科技合作,才是问题的关键。本文拟从公共管理视角,从利益协调、制度完善、组织构建等方面探讨长三角跨行政区创新体系中的地方合作机制。

长三角区域创新体系中地方合作的动力

(一)激烈的外部环境:地方合作的强大推力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国内区域经济全面发展,区域合作方兴未艾。珠三角地区和环渤海经济区在中国经济中已经占有重要的份额,西部大开发不断推进,东北老工业基地走向振兴,泛珠三角经济区、中部城市群等全国范围内以区域经济合作为特色的新一轮经济竞争格局正在形成。在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支撑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重要力量的时代背景下,加强长三角地方间科技合作,建设长三角区域创新体系以保持区域经济的竞争实力,是顺应科技发展趋势和激烈区域间竞争的必然选择。

(二)历史文化传统:地方合作的社会基础

地理位置相近、文化背景相通的社会背景为地方合作开辟潜能和空间。历史传统上,长三角中江苏省、浙江省和上海市两省一市地缘相近、人缘相亲、文化相通、风土人情相似,在经济、社会、科技等方面的交往与合作历史悠久。长期以来形成深厚的吴越区域文化共性和经济发展纽带,强有力维系了三地在文化和传统上的共性,一定意义上成为区域创新体系内三地合作的社会基础。

(三)科技资源优势互补:地方合作的前提条件

作为经济发达的区域,长三角积聚了国内外大量的知识和科技要素,初步具备有助于创新的物质条件。上海市是我国最发达的科技和教育中心之一,综合优势较强,江苏省优势在于基础学科领域,高校比较集聚,两地均拥有一大批著名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人才荟萃,科研实力雄厚。浙江省民营经济发达,市场机制灵活,科技需求旺盛。两省一市各具发展特色和科技资源优势,在科技创新与合作等领域有互惠互利和取长补短的需要。

(四)前期合作成果:地方合作的现实基础

在中央科技部协调支持下,长三角内的江浙沪地方政府陆续制定和出台了一系列科技合作和技术转移的政策和规定、签署了各方面的合作协议。从2003年11月,两省一市政府共同签署《沪苏浙共同推进长三角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协议书》,建立长三角创新体系建设联席会议制度。到2008年6月,两省一市科技部门正式印发《长三角科技合作三年行动计划》。长三角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从“对话性合作”走向“制度性合作”,针对长三角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关键、共性技术,由国家牵头、两省一市共同组织了不同领域的联合攻关。

同时,自“星期六工程师”始,长三角的民间科技互动早已开始。此外,许多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开展跨区域合作,共同研制和开发工业产品,成立研发中心。

长三角区域创新体系中地方合作的阻力

(一)行政区划下的制度壁垒

制度创新是区域创新体系的基础。由于我国经济区域和行政区域的非一致性,长三角内两省一市的行政隶属关系复杂,缺乏全局性的科技政策规划,地方政府利用行政权力筑起名目繁多的制度障碍,在市场准入、质量技术标准、行政事业性收费等方面,不同程度存在地方保护的倾向。例如,由于各地区程序和方法的不一致,跨地区销售的产品要经过多次检测或多个产品证书,人为加大企业成本。区域科技合作的制度化程度低,地方政府间倡导式的非制度性合作协调缺乏落实机制和法律效力。

(二)地方利益协调机制未完善

如上所述,按部门、地区条块划分的行政管理体制,造就了极力维护地方利益的行政区经济独立王国,地方合作中始终带有强烈的地方利益色彩,缺乏全局观念和协调利益行为的机制。科技领域的合作处于长三角一体化的“深水区”,触及各自利益的协调难度增大。利益冲突和利益补偿机制缺失导致地区合作的“貌合神离”。

(三)科技资源利用低效

相对于经济领域的资源配置,长三角区域内科技资源配置尚显滞后,科技资源遭到地方行政主体利益分割,科技人才、项目、设备的部门化和单位化仍是普遍现象。现有的协调机制更多关注资源优势互补,没有着眼于区域整体科技资源的系统规划和整合。这种科技资源的行政切割直接使区域科技资源沉淀,跨区域、跨领域的重大科研项目难以攻关,虽然中央财政拨款不断增加,但科研成本依然高居不下,重复建设、同构竞争、科技资源低层次消耗等相关问题严重。

(四)区域性科技中介尚未成熟

2004年6月,长三角地区科技中介战略联盟在上海成立,虽然科技中介联盟一定程度打破了长三角地区的行政区划,实现区域内科技中介信息共享,提高区域内科技成果交易、转化和转移的效率,但是在整合两省一市入盟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解决区域科技合作问题的实际能力、联盟日常运转等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整体看来,长三角区域科技中介机构徒有其形而缺其实,且部分科技中介遗留着行政机关烙印,对政府依赖性强,机制不灵活。

长三角区域创新体系中地方合作的路径选择

(一)由政府主导型为主转向网络治理

从整个长三角来看,科技创新不应该是单一部门、单一领域的事,它是在各部门之间互动产生的。“网络治理的规范基础在于行动者能够认识到彼此之间具有互补性的利益,基于信任、忠诚和互惠的相互依赖关系能够促使和维持行动者之间的合作行动”。其主要运作方式既不是由上级选定目标并控制预期效果的行政命令,也不是自主行动者为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争论议题,而是行动者在政策运行过程中水平式的自我协调。

首先,正确定位地方政府作用。长三角地方政府应当好引导者、服务者和统筹者,发挥科技合作政策平台构建、基础设施支撑和科技合作项目催化的作用,为地方科技合作创造良好发展环境。其次,以市场为导向,推动企业跨地区、跨部门、跨所有制兼并、联合、重组,培育和发展一批有国际竞争能力的大企业、大集团,激发企业的创新活力。再次,组建区域性的行业协会、商会及科技中介组织。行业协会要突破行政区划障碍,组成跨地区的行业联盟,共同制定区域行业发展规划、区域共同市场规则,按照市场化的方式推动产学研合作。在培育长三角民间组织发展同时,鼓励其自发组织各种类型的创新机构,完善创新过程中的专业化服务体系;推进生产力促进中心、技术市场等中介机构的改革与发展。

(二)健全地方利益协调机制

地方政府的利益趋向是决定区域内科技合作成功与否的关键问题。不断健全旨在寻找利益共同点的利益协调机制对长三角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意义重大:形成合作的战略共识,长三角的科技合作既是区域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国家的战略需要,地方官员应建立地方公共利益或区域公共利益的观念,淡化行政区划色彩,形成连横的强烈愿望,从国家战略高度,在省级层面上进行科技资源共享的合作,围绕国家战略目标开展科技创新项目联合攻关;搭建信息交流平台,信息流畅、准确、及时是有效沟通的基础,以现代网络技术为基础,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对各类科技资源进行整合,建立科技信息沟通渠道和全方位的科技信息交换制度,构建各领域科技资源的信息平台,促进政策法规等地方动态信息资源共享,使科技资源的各类使用者能够充分获知资源的相关信息;完善磋商机制,建立多边的直接协商对话机制,就地方间产业分工与协作、经济和科技资源的整合、区域科技合作管理机构构建、基础设施网络的规划和协调等问题进行交流和沟通,解决地方间争端。

(三)构建有效的合作制度框架

技术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不在于技术本身,而在于有益于创新的制度安排。制度为区域创新体系提供基本框架。一方面,构建科技资源共建共享秩序。建立跨委办、跨部门的科技资源与信息交流制度。另一方面,完善科技合作的配套制度。科技合作过程中的科技业务资质通认制度、技术规范、管理制度、服务补贴办法、资源共享服务绩效评价体系等方面均需在各地方的沟通下形成详细的制度条款,逐步建立、完善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制度、科技人才居住证制度、区域社会保障制度、重大课题联合申报共同承担制度、科技合作成果奖励制度。此外,国家应出台鼓励和规范地方科技合作的必要法规和政策以推动和规范地方科技合作,保障各地方的合法权益,使得地方科技合作中的磋商对话、合作宣言等松散型契约转变为具体的合作长效机制,落实各项合作制度。

第2篇

论文摘要:根据我国资源型城市创新体系组织结构存在的问题,在区域创新体系组织结构分类的基础上,选择区域创新网络作为资源型城市创新体系组织结构的培育目标,并构建了资源型城市创新网络模型。

1引言

目前,我国资源型城市的创新能力低下,多年来单一发展资源产业的模式造成了创新行为主体数量较少,功能缺失,创新能力、动力和活力不强;创新资源匮乏,配置不合理等问题。正如企业创新要求企业组织结构扁平化一样,创新的本质要求减少组织的层次,增加组织中要素的网络化联系。企业组织结构网络化的趋势及其优势,或许可以为资源型城市创新体系组织结构的培育和发展所借鉴。

2资源型城市创新体系组织结构存在的问题

我国资源型城市的经济发展长期以来实行的是条块分割以及自上而下的刚性管理,层级节制的权力结构使得城市经济发展规划大多以政府为绝对主导,这就形成了由政府控制创新行为主体间联系和创新资源配置的、高度集权的等级组织结构。资源型城市创新体系的这种组织结构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具有效率优势,有助于充分发挥政府在创新资源配置中的权威作用,统筹整个创新体系的发展。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这种组织结构的深层问题逐渐显现。第一,限制了创新行为主体的发展。由于资源型城市多处于内陆及中西部地区,加上长期以来运用以资源开采为主的指导思想,导致这类城市内的高校、科研机构与科技中介机构不仅数量较少,而且发展缓慢、功能缺失。资源型城市组织结构的等级化、机构职能的专门化、行为的程式化和权力的集中化,使得这些城市政府决策的效率低、积极性差、创新激励不足,影响了创新行为主体的积极性和灵活性。第二,阻碍了创新行为主体问的联系。政府凭经验办事,缺乏与企业的有效沟通,不能及时了解它们的需要。企业各自为战,行业内企业间缺乏信任与合作,交易费用很高;行业间缺乏交流,各产业领域难以融合。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间缺乏沟通与合作,它们与工商界的联系不足。第三,减弱了创新体系的开放性。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和等级组织结构的影响,资源型城市的发展大多较为封闭,而且受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使它们缺乏对外界创新资源的吸引力],这又进一步加剧了它们现存创新体系的封闭性。

3选择适合资源型城市的创新体系组织结构

鉴于与前我国资源型城市创新体系组织结构存在的诸多问题,本文认为在认真分析区域创新体系组织结构分类的基础上,积极选择适合我国资源型城市特点的创新体系组织结构进行培育迫在眉睫。

3.1区域创新体系组织结构的分类

根据文献,目前国外学者对区域创新体系组织结构的类型划分基本上分为3种。第一,根据区域技术转让的方式,分为基层组织、网络组织和国家计划控制的区域创新体系。第二,基于治理结构,分为基层式、网络式和统制式的区域创新体系。第三,根据与本地的关系分为地域根植性创新体系、区域网络式创新体系和区域化国家创新体系。尽管以上3种分类的角度和称谓有所区别,但笔者认为这3种分类的含义和特征基本相似,其实就是基层组织的区域创新体系,网络组织的区域创新体系和国家计划控制的区域创新体系。其中,网络组织的区域创新体系是一种比基层组织和国家计划控制的区域创新体系都理想的状态。

3.2创新网络是资源型城市的合适选择

国内早在1996年就有学者发现网络是一个由区域内各参与要素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所形成的具有创新特征的制度安排,它可以使创新在多个层面和多个环节中产生,它为企业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学习机会,是一种有利于创新的区域治理结构。网络处于等级组织和市场之外、介于等级形式和市场形式之间新的创新组织形式,它比市场稳定、又比等级组织灵活。区域创新网络可以活化资源和信息,增加灵活性,减少不确定性,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区域经济发展环境中,网络已经成为各行为主体所采用的新型组合与运作方式,网络组织的区域创新体系即区域创新网络作为区域适应知识经济特点的崭新形式,无疑将成为区域创新体系未来重点发展的组织结构形式。

根据目前资源型城市创新体系组织结构的现状笔者发现,其特征与国家计划控制的区域创新体系有一定相似性。总体来说,我国资源型城市尚未形成网络组织的区域创新体系,或者即使极少数资源型城市的创新网络初具形态也显得十分稚嫩。因此,对于资源型城市而言,其创新体系组织结构的发展方向应是一种创新网络组织结构,它能够为资源型城市的创新行为主体提供正式和非正式的交流渠道,有助于调动多个主体参与,激发更多主体进行创新,加强创新行为主体问的联系,形成创新合力;促进各种创新资源的合理流通,提高创新资源的配置效率。更重要的是对资源型城市整体来讲,这种网络组织结构的根植和发育,能加强资源型城市的创新积累,保持其持续的创新能力。为此,创新网络应该成为资源型城市创新体系组织结构培育和发展的最优选择,资源型城市必须转变政府职能,改革等级式的创新组织结构,创立网络化的创新组织结构。顺应该需要,本文构建了资源型城市创新网络模型。

4资源型城市创新网络模型的构建

4.1资源型城市创新网络模型的架构

资源型城市创新网络模型应该是在资源型城市内,由多元创新行为主体参与、有多种创新资源流动的开放的网络体系。它由网络的主要结点(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政府和科技中介机构等创新行为主体),网络中各结点之间的关系链条,以及网络中流动的生产要素组成],如图1所示。

(1)创新网络的基本要素网络的两大基本组成部分是要素和关系。创新行为主体作为网络的主要结点,它们之间的网络互动形成了创新网络的基本支架,这一过程称为结网。发生在不同空间的不同层面上的结网,使得创新网络中形成了许多稳定的和不稳定的网络结点。网络中结点密度越大,联系的结点越多,则交流机会越多,创新能力越强。各种交易场所、专业化市场以及讲习会、座谈会、公共食堂、文体活动的场所等,为企业之间的充分接触提供了条件,这些场所自身也成为网络中的重要结点。

(2)创新网络结点之间的联系创新网络结点间的联系在图l中用直线或虚线表示,这是通过创新资源在各创新结点间的流动实现的。创新资源在结点之间的流动可以通过技术许可转让、技术帮助、设备和软件购置、产学研合作、人员流动、信息传播、技术引进以及技术人股等途径。其中,生产者和使用者之间在知识信息交换中的相互学习是创新的推动力。如美国的硅谷常被称为“学习型区域”,就说明了学习在区域创新中的重要性。学习的主要内容是知识,其中隐含经验类知识占据整个知识的绝大部分。这种隐含经验类知识的积累,只有通过学习才能做到。但学习过程并不仅依靠正规教育,非正规环境下的交流、培训以及“干中学”和“用中学”更为重要。

(3)创新网络中的科技中介机构当前我国资源型城市中科技中介机构的发展处于起步阶段,在其发展规模、服务能力和规范管理等方面同国内发达城市相比有很大差距,对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的推动作用十分微弱。在资源型城市创新网络中,科技中介机构应以专业知识、专门技能为基础,与各类创新行为主体和要素市场建立紧密联系,开展与科技创新直接相关的支撑,影响知识和技术的产生、发展、转移和使用。由于科技中介机构并未直接参与产生创新的活动,因此在图1中它与其他创新行为主体问的联系用虚线而不是用实线来表示。

(4)创新行为主体间的组合方式在创新网络中,创新行为主体之间的组合方式主要有7种:企业与企业,高等院校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与科研机构,企业与高等院校,企业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与科研机构,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在资源型城市创新网络中,创新行为主体相互作用,各自加强有比较优势的创新职能,将它自身必需而非专长的职能,通过与相应具有该专项功能的单元分工,进行优势互补与功能耦合。

4.2资源型城市创新网络模型的特征

(1)开放性成功的区域创新体系需要利用内部产生的知识以及外部可利用的知识来增强创新能力和保持竞争力。我国资源型城市长期依赖某类自然资源生存发展,导致了相对封闭的生产体系和产业文化,因此在其创新体系营建中更应该重视开放性,强调通过与外部的交流合作提高其创新能力,从区外甚至国外引进转型所需的创新资源。同时,资源型城市也可以向区外进行创新扩散,从而打破单纯依赖当地自然资源的发展格局。

(2)动态性资源型城市创新网络是一个动态变化的结构。在这个结构中创新资源间的交流越频繁,则网络结点越多,其中有效联系的结点越多,则创新能力越强。而且,网络中的结点不是一成不变的,当某结点无效或在创新中无所作为时,则会被网络排除在外;而需要产生某些必要的联系时,则会形成新的结点。这主要表现为该网络组织对不合格创新行为主体的淘汰,从而使区域创新网络的“边界”处于不断变化之中。

(3)根植性创新环境是创新网络的载体,具有活力和充足社会资本的环境保证了创新的持续发展。创新网络与创新环境结合越紧密,网络从环境中汲取的“能量”就越高,发展后劲越足,愈能进行持续创新,反之,网络则会衰退。

(4)交流方式的两面性和交流者地位的平等性创新需要经济中不同行为主体之间进行大量的交流。在资源型城市创新网络中各创新行为主体间的交流方式应是正式性和非正式性并存,其中非正式的交流对隐含经验类知识的传播和扩散更为重要。

第3篇

男,山东济南人,河北经贸大学教授,研究方向为经济学;于清华(1967―),男,河北承德人,河北经贸大学马列教学

部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经济学。

[摘 要]自主创新是实现创新的核心和关键,也是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关键,河北省环京津区城创新体系建设已经初具规模,但也存在着自主创新能力差等弱点。河北省环京津区城要针对区域自身特点实现自主创新,加快区域创新体系建设。

[关键词]环京津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自主创新;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06)06-0010-04

经济发展的全球化和区域化使创新能力特别是自主创新能力日益成为某一区域获得竞争优势的决定性因素。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是增强区域创新能力的必由之路。区域创新体系包括区域内的创新执行机构、创新基础设施、创新资源和创新环境。

一、河北省环京津区域创新体系现状

河北省的唐山市、秦皇岛市、沧州市、保定市、廊坊市、张家口市和承德市,构成河北省的环京津区域。该区域共有7个地级市、13个县级市、65个县城,面积共13.96万平方公里,占河北省总面积的73.5%。该区域已经初步形成了区域创新体系。

(一)创新执行机构

河北省环京津区域集中了一大批具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大学、政府科研机构,它们是该区域的创新执行机构。就企业而言,既有像唐山钢铁公司、唐山机车车辆厂、承德露露集团等大型企业,他们历史悠久、技术先进、资金雄厚,技术创新能力强;也有一批高科技中小企业,创新机制灵活,紧跟市场和技术发展前沿,不断推出创新成果。就大学而言,该区域集中了燕山大学、华北电力大学、河北大学、河北农业大学等省部级重点院校,荟萃了一大批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其多次承担国家和省级科研课题,知识创新能力强。此外还有各市的科研机构和政府部门也是创新的执行机构。

(二)创新基础设施

河北省环京津区域在国家技术标准、数据库、信息网络、大型科研设施和图书馆等基本条件的建设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区域内的各中、小城市都建立了相应的数据库和信息网络,在保定、唐山、张家口等中等城市均有图书馆,开通了信息网络,在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等方面均已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特别是廊坊市基本上与北京、天津实现了创新基础设施的共享。

(三)创新资源

河北省环京津区域创新资源比较丰富。在大学、科研机构和企业中集聚着一批创新人才,而且随着创新体系建设的开展,该区域的知识、专利信息也越来越多。同时由于该区域毗邻京津,北京、天津的创新人才和知识、专利信息也越来越多地为河北的环京津区域所用。该区域土地、矿产资源极为丰富,水资源相对短缺,但基本上可以满足需要。

(四)创新环境

河北省环京津区域已经形成了比较好的创新环境,其创新体系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已经得到国家、河北省政府、北京、天津和亚洲银行等多方面的高度关注。国家将该区域的风沙治理和生态保护列为国家重点工程,写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十五”和“十一五”规划。刚匕省制定的“两环”(环京津、环渤海)和“一线两厢”(秦皇岛、唐山、保定、石家庄、邢台、邯郸为一线,一线两边的张家口、沧州等地为两厢)发展战略,都把河北的环京津区域发展作为重点。北京、天津也在积极探索与该区域的广泛合作,如农产品、新能源、旅游业的三方合作以实现三地的协调发展。2005年以来,河北的环京津区域的“环京津贫困带”已引起亚洲银行的高度关注,“环京津贫困带”的脱贫与发展,同样成为该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极大地改善该区域的创新环境。

二、河北省环京津区域创新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执行机构不完备,自主创新能力较弱

河北省环京津区域缺乏或者没有咨询与中介机构,导致创新资源无法合理配置,创新成果流动不畅,影响创新的正常进行。同样由于缺乏在发达国家存在的非赢利民间研究机构,导致创新活动和主体单一化,大量技术创新人才集中在政府等事业单位,创新动力不足。另一方面,该区域缺乏全国一流的大学、企业和科研机构,高层次创新人才奇缺,创新成果档次低、数量少,自主创新能力差。而北京、天津相关的创新基础设施因为地区行政分割等原因,无法充分服务于河北省环京津区域的创新体系建设。

(二)创新基础设施还相当落后,严重制约创新体系建设

河北省环京津区域创新基础设施建设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其中对创新活动最重要的国家技术标准、数据库和大型科研设施非常缺乏,至于信息网络主要集中于各中心城市和开发区,主要应用对象是政府部门和高等院校,而企业间的信息网络还没有建立起来。图书馆则主要集中在各高等院校,作为城市公共文化设施的图书馆尚需进一步完善其功能。上述情况表明,该区域创新基础设施无法为自主创新提供必要的支持,已经成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最为薄弱的环节。

(三)创新资源结构不合理,总体上相对短缺

河北省环京津区域除了矿产资源比较丰富外,其他创新资源如创新型人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信息和水资源都相当短缺,已经成为该区域进行自主创新的阻碍。另一方面,由于该区域长期大力发展自然资源初级加工和大量消耗的钢铁、采掘、建筑陶瓷等工业,导致自然资源储量明显不足。同时,该区域是北京、天津的水资源供应地,优先保证北京、天津的城市用水而导致该区域水资源紧张。“环京津贫困带”的存在,表明该区域资金也非常紧张。总之,河北省环京津区域创新资源非常短缺。

(四)该区域创新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

从国家的政策、法规来看,河北的环京津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并没有提到应有的高度,国家关注的重点是河北的环京津区域的生态环境建设,着眼于环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和水源保护,着眼于整个环渤海地区的发展。而河北省并没有将环京津区域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区域加以对待,而是将它与河北省的其他地区联系在一起,特别是环京津区域偏离河北省的政治中心――石家庄,又靠近全国的政治中心―叫匕京,因此,国家的政策影响在这里远远大于河北的政策影响。因此,河北省的“两环”战略实施效果并不令人满意,没有实现依托京津率先发展环京津区域的目标。此外,北京、天津、河北行政区划的混乱,造成河北的环京津区域支离破碎,在交通、通讯、户籍制度等方面造成极大不便。从管理体制、市场和服务方面看,管理上各自为政,沿用行政命令管理,没有形成统一开放的市场,在服务方面也没有鼓励创新的相应制度和举措。总之,河北

省环京津区域还没有形成自主创新的创新环境。

三、河北省环京津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对策

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它不仅需要将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等创新环节衔接起来,而且需要将区域的创新执行机构、创新基础设施、创新资源和创新环境等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因此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必须坚持政府引导、突出重点、集中力量的基本原则,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中心,着重于创新机制和能力的建设。

针对河北省环京津区域创新体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三方面加强河北省环京津区域创新体系建设。

(一)以自然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技术自主创新为突破口,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如前所述,由于历史和现实种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环京津区域的创新资源中的水资源和矿产资源的结构性短缺比较突出,同时自然资源的直接开发和利用的产业在该区域又占有极大的比重。因此将自然资源开发和利用的自主创新作为该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突破口,大力提高自然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技术自主创新,发展循环经济,保持该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所必须生态环境和创新资源。

1.对水资源开发和利用进行自主创新。众所周知,河北的环京津区域集中了北京、天津等全国特大城市,还有众多中小城市和城镇,水资源污染最为严重。为了保证北京、天津的用水的质量和数量,修建了输水管道和水库,同时禁止污染项目和退耕还林还草。但是上述措施技术含量很低,不能根本实现水资源循环利用。笔者建议:(1)对蓄水技术进行自主创新,将单纯大型水库蓄水变为山地蓄水和水库蓄水相结合。参照陕西、甘肃干旱地区蓄水的经验,在政府投资的帮助下,组织当地农民在山上和家里修建蓄水池,拦蓄雨水,解决生活和生产用水。在此基础上,在当地大力发展速生树木和优良牧草种植,大力发展适合圈养且经济效益好的动物品种,实现涵养水源与合理开发利用水源相统一,生态保护与农民富裕统一。(2)大力开展节水和水污染治理技术的自主创新。要运用机械、电子、航天、生物技术进行节水和水污染治理技术的自主创新,如采用节水洁具、节水阀门、循环处理水技术、植物和微生物污水处理技术等(其中植物和微生物污水处理技术是成本最低、效果最好的污水处理技术),提高该区域水资源利用效率和循环利用能力。

2.对矿产资源等自然资源开发利用进行技术自主创新。本区域产业以直接开发利用矿产资源等自然资源产业为主,技术水平低,能源消耗大,浪费严重,对自然环境污染和破坏严重。因此,该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对该区域的这些传统产业进行自主技术创新,提高产业和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发展水平。当前,应抓住首都钢铁公司迁入的契机,对钢铁冶炼产业进行产业重组和技术创新,大胆淘汰落后技术,采用炼炉复吹、热轧、冷轧等新技术,减少生产能耗、水耗,压缩技术含量低的产品生产规模,扩大彩涂钢、超薄钢和特种钢的质量和技术水平。同时,大力加强对矿石开采、炼铁、炼钢、陶瓷、水泥、石油等产业进行技术创新。

(二)以优化创新环境和建立良好的创新体制和机制为中心,推进创新模式的自主创新

创新环境是鼓励自主创新的关键。它与创新体制和机制相联系,是创新机制的组成部分。创新环境是国家政策与法规、管理体制、市场和服务的统称,优化创新环境即制定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政策和法规、管理体制、市场和服务,其具体体现为完善的创新体制和创新机制。

1.建立完善的创新体制。完善的体制催生创新动力。创新体制包括以自主创新为中心的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消化吸收再创新。原始创新就是敢于在别人未知的领域进行创新,提出新观点、申请新专利、创造新成果。当然也要站在人类优秀文明的基石上,瞄准世界科技发展的最前沿,揽四方菁华,纳八面来风,积极整合现有技术,推进集成创新;积极引进国外技术,充分消化吸收再创新。另一方面,我们要紧紧围绕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发挥市场配置科技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发挥国家科研机构的骨干和引领作用,发挥大学的基础和生力军作用,特别是发挥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作用,以实现最佳组合,产生最大效益。

2.健全创新机制,激发创新活力。创新机制包括创新运行机制和创新保障机制。我们要积极实施激励自主创新的税收、金融、财政投入、政府采购和技术引进等政策,为自主创新提供良好政策环境;要加快发展创业风险投资,加强技术咨询、技术转让等中介服务,改善技术创新的市场环境,使更多的科研成果进入企业、市场;要建立完备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加大保护力度,让投机取巧者无利可图,为创新成果提供法律保障;要形成公平有效的人才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既重学历更重能力,把物质鼓励和精神激励结合起来,给创新者应有的尊重和回报,让创新人才脱颖而出、施展才干。

(三)以整合区域内外创新因素为重点,构建完善而又充满活力的创新体系

1.打破行政区划分割,充分整合环京津区域内外创新因素。受京、津、冀行政区划的影响,环京津区域被分割成互不相连的几个部分。从地图上不难看出,环京津区域有廊坊、唐山、沧州、保定、张家口等市,他们被京津分割成南北两大部分,其中廊坊市又被分割成北三县(香河、三河、大厂)和南部数县。地方保护主义和目前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和管理体制,限制了京津冀之间的资源交流,不利于河北环京津区域创新体系建设。

第4篇

关键词:欠发达城市 区域创新体系 空间结构科技工业园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3-034-02

区域创新活动布局干特定的地理空间,具有一定的结构特征,是区域创新能力与水平的表征,合理布局的创新空间是创新体系功能发挥的重要条件。我国多数区域创新行为主体能力不强,创新资源匮乏,社会经济基础薄弱、技术条件落后,创新体系空间结构残缺,阻碍了其创新体系功能的发挥。因此,正确认识各种制约因素,合理布局区域创新体系的创新空间,选择符合其特点的创新体系空间结构发展方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科技工业园是区域创新体系空间的发展方式

在世界范围内,创新最先发源于经济基础较好、技术条件优越的发达国家和地区,然后向全球范围内扩散;在国内,创新首先集中于发达地区,形成创新高地,并逐步向欠发达地区推移;在特定区域内,创新也是发源并集中于自然、经济、社会、特别是技术条件较好的地域,再沿着一定梯度向其他空间扩散。这些区域内的创新高地,实质上就是区域创新集群。研究表明,创新行为主体在区域创新体系中有明显的空间集聚趋势。集聚的成因从生产过程的角度是为了节约能源和运费,共同利用地方资源优势和基础设施。从创新过程的角度来说,创新行为主体在地理上的接近和联系会产生如下作用:第一,促进关联实体的竞争和合作。地理上的接近使区域内的创新行为主体在更知同行创新压力时激烈地竞争;长期演化形成的制度环境会激励区域内的创新行为主体相互影响和合作。第二,有助于关联实体竞争力的提高。包括上游产业如投入品的供应商以及基础设施提供商,延伸到下游产业如顾客的分销渠道,以及为创新服务的政府机构和公共机构等。第三,推动了科学家、工程师和技术人员面对面的交流与合作,促使信息、编码化知识和隐含经验类知识的流通,降低信息搜寻和交易的成本。第四,有利于区域内形成学习和知识溢出的环境,促成集体学习的氛围。第五,促进新企业从现有企业中衍生出来。因此,区域创新集群是指一组在地理上靠近的由于共性和互补性而联系在一起的创新行为主体,它是一种有效的创新空间安排方式,成功的区域创新体系在空间结构上必然具有集聚性特征。

目前,区域经济不平衡的空间发展方式主要有增长极、梯度推移、反梯度推移、点轴开发、网络开发,以及近20余年经济地理学界刚开始研究的新产业区。创新的本质要求增加组织中要素的网络化联系,现代社会的发展也证明,网络为组织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学习界面,使创新可以在多个层面、多个环节中发生,成为各行为主体采用的新型组合与运作方式。国内在20世纪90年代就有学者研究发现网络是一种有利于创新的区域治理结构,是一个由区域内各参与要素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所形成的具有创新特征的制度安排,区域创新体系如果基于网络组织运行会更加高效,创新能力会更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网络组织的区域创新体系即区域创新网络作为区域适应知识经济特点的崭新形式,无疑将成为区域创新体系的主要发展方式。现在国内一些发达地区创新使用了网络开发方式,这些区域的创新网络结构已基本成形。由于欠发达地区不可能在薄弱的创新基础上和落后的创新环境中,直接形成内部空间单元有机联系的、发达的创新网络。根据区域创新集群的作用机理,欠发达地区只能集聚有限的创新资源,在一个较小区域内创造良好的创新环境,重点培育创新空间增长极,使这一小范围区域成为城市的主要创新源泉,增强城市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潜力,通过集聚效应和示范效应逐渐向周围地区或创新低梯度地区扩散,推动整个城市创新体系的营建。这一小范围区域的实质就是利技工业园,国内有学者称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凯斯泰尔兹和豪尔(astells and Hall,1994)认为,发展科技工业园的目的是再工业化、区域发展和协同创造。科技工业同的基本功能包括孵化功能、科技成果的引进吸收与创新功能、培训功能、辐射带动功能、信息集散功能、聚集功能和对外交流功能等。欠发达地区发展科技工业同的目的包括:第一,欠发达城市的再工业化。通过园区技术的产业化和集群化,来推进城市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和城市建设,实现城市的现代化。第二,欠发达城市的发展。利用现代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为区域发展提供技术和钾力保障。第三,欠发达城市的协同创造。以区域学习和区域结网促进知识的流动与创造,逐步提升以园区为主体的城市的创新力和竞争力。由此可见,科技工业园明显具有区域创新体系的集聚性特征,积极发展科技工业园能够推动区域创新体系的营建。

二、科技工业园对欠发达城市创新的作用

科技工业园是产业综合体,具有较高创新能力的经济社会区域,包括孵化器、科技园、科学城、大学研究园、高技术产业带、高技术加工区、高技术产品出口加工区和技术城等七种基本类型,它们的侧重点各不相同,尽管如此,它们的共同点也十分明显,这就是规划和建设好这些科技工业园,对整个区域的创新具有示范、带动和辐射作用。对欠发达城市而言这会进一步推动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从而促进城市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一)促进创新行为主体发展和创新资源整合

我国多数欠发达地区创新能力低下,多年来单一发展本地优势产业的模式造成了创新行为主体数量较少、发展缓慢、功能缺失;创新能力、动力和活力不强;创新意识薄弱。科技中介机构的发展处于起步阶段,在其发展规模、服务能力和规范管理等方面同国内发达城市相比有很大差距,对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的推动作用十分微弱。在创新资源方面,创新人才匮乏;创新人才部门和结构分布不合理,科技人员集中分布在中央企业、省直企业和资源企业,工程技术人员主要集中在本地优势产业及相关行业的科研机构;大多数城市底子薄,财力有限,创新资金投入能力较低;创新资源配置效率不高。产品的技术水平、企业的规模大小以及组织结构是影响高技术产业地方联系的决定性因素,科技工业园通过前后向联系吸引其他相关产业生产活动,促进它们共同发展,对欠发达城市就业产生拉动作用。科技工业园的发展对欠发达地区就业产生影响的大小取决于新的R&D活动和制造业活动增加的状况。国际研究表明,高技术活动在本地区所产生的就业增长仍然是有限的,科技工业园创造的就业机会可能会发生在城市之外,所以吸引园区外R&D活动和生产活动、促进新企业的衍生和集聚能够促进城市就业的增加。在此过程中,这些活动将促进城市创新企业的孵化,科技中介机构的发展,创业人才的培养及创新资源的整合。

(二)有利于创新环境改善

新产业区理论常被用来研究创新,该理论认为成功的区域就是区内企业能够持续创新的区域,但并不是所有区域都具备发展新产业区的条件,为此在建设区域硬环境的同时更要重视软环境的建设,因为完善的基础设施、便利的交通等硬环境可以成为创新的条件,但它不必然为创新提供机会,而区域内企业与企业之间、人与人之间正式和非正式的交流沟通等软环境,却能诱发创新。欠发达城市创新发展的软环境较差,缺乏一种有利于创新要素整合和高效率发挥作用的社会文化环境;创新活动受制于历史形成的制度,面临着市场竞争秩序不规范、市场法规不健全等困难和挑战,制度环境亟待改善。同时,欠发达城市空间布局呈离散状态,一些城市的建城条件很难满足一个正常城市对地形、交通、供水等方面的要求,城市基础设施亟待改善。

科技工业周内创新行为主体在地理上的接近,促进了园区内外知识和信息通过正式和非正式交流进行传播。同时,同内企业间平等互惠的联系有利于创新氛围的形成,带动整个城市市场环境的健全和完善;园区内的企业文化同当地文化相互交融,有利于城市创新文化的形成。由于科技工业园对同内基础设施具有一定的要求,而且随着科技工业园的发展会引起本地税收的增加,政府会有更多资金用于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这些都将促进城市创新硬环境的改善。

(三)促使创新网络和集群的形成和发展

区域创新网络可以活化创新资源,增加其灵活性,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减少创新的不确定性。由于欠发达城市长期处于计划经济模式,经济中的条块分割以及自上而下的刚性管理、层级节制的权力结构。使得地区经济发展规划大多以政府为绝对主导,形成由政府控制创新行为主体问联系和创新资源配置的、高度集权的等级结构。这种结构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具有效率优势,有助于充分发挥政府在创新资源配置中的权威作用,统筹整个创新体系的发展,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它限制了创新行为主体的发展,阻碍了创新行为主体问的联系,减弱了创新体系的开放性。因此,对于欠发达城市而言,其创新体系期望的结构应是一种创新网络结构,它能够为城市的创新行为主体提供正式和非正式的交流渠道,有助于调动多个主体参与,激发更多主体进行创新,加强创新行为主体问的联系,形成创新合力,促进各种创新资源的合理流通,提高创新资源的配置效率。

总的来说,日前大多数欠发达城市尚未形成网络组织的区域创新体系,或者即使极少数城市的创新网络初具形态也显得十分稚嫩。科技工业园在发展过程中会得到所在城市一系列优惠政策的支持,加之园区内良好的创新环境,会吸引园外适合园区条件的R&D活动和生产活动迁移到同内。在园内大量创新行为主体和创新资源的地理集聚,使同内各类正式与非正式、机构与非机构之问的联系密切,园区内外创新行为主体之间的联系加强。在创新网络中结点密度越大,联系的结点越多,则交流机会越多,创新能力越强。因此,区域创新体系内的网络结点丛生、创新频繁,将促使城市创新网络的形成和创新集群的发展。

(四)推动城市产业结构调整

目前我国大多数欠发达城市的三次产业比例严重失调,在向高级化产业结构推进中第三产业和第一产业相比较为落后,表现出“高工业化”的虚假性。而且第一产业多为粗放经营的传统农业;第二产业多以采掘业、加工业及其配套产业为主导,产业链条很短;第三产业多是为企业服务的商业和餐饮业,新型第三产业比重较低,特别是最能反映第一产业发展水平的信息产业、知识服务业等不发达;各产业的关联度较低,产业横向协调差、纵向水平低。

科技工业园能够推动欠发达城市产业结构调整。一是通过产学研合作,由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提供项目和技术,企业提供设备和投资,共同进行项目的孵化,使企业原有的产品和生产结构得到调整:二是科技工业园内高科技企业与地方企业通过供应和销售关系的建立加强前后向联系,促进城市产业结构升级;三是科技工业园自身吸引大量具有创新和创业精神的人才到本城市工作,给当地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创造了人才条件;四是在科技工业园内孵化成功的企业可在园外设厂,从而影响当地的产业结构。

三、结语

由以上分析可知,成功的科技工业园可以通过产业的前后向联系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推动城市的产业结构转化和升级。但是城市的经济结构和发展水平,科技工业园内部的组织管理,科技工业园与地方政府、高校和科研机构的联系,科技工业园内企业与城市内原有企业的联系等都可能成为科技工业园发挥作用的制约因素。科技工业园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程度,主要取决于它自身的发育程度,在自身发育不完善时,对周围区域发展的影响是有限的。科技工业园初期在本地诱发新制造业活动的潜力可能比较小;而当高技术商品化,生产标准化产品时,其生产的本地联系一般也不大。此时作为增长极的利・技工业园所发生的经济增长主要不在园区内,而是在同区外。因此,不能理想地认为只要建立科技工业园,就一定会带来城市的再工业化、城市发展和协同创造以及城市创新体系营建的大发展。

根据科技工业同对区域发展影响的阶段特征,目前,大多城市的科技工业园均处于发展的常规技术阶段即初级阶段。这时科技工业园宜把吸引知名的跨国高技术公司入驻作为重要战略,同时注意城市内创新环境的营造和企业家的培育。科技工业园应处于创新体系空间的核心位置,科技工业园通过集聚效应形成城市创新的高梯度区,又通过扩散效应向周同处于低梯度的地方辐射和推移,通过科技工业园与城市内其他区域之间长期不断的相互作用,以点带线、点线结合、网络化发展。

参考文献:

1.邹再进.欠发达地区区域创新论――以青海省为例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2.田红娜.营建区域创新体系推动我国资源型城市(地区)转型 商业研究,2007(07)

第5篇

【关键词】跨学科;大学生团队;创新;治理对策

跨学科大学生创新团队的创新机制是团队的个体因素在已有的情景环境下,基于知识共享的互动交流进而作用于客体因素,从而促进资源的整合、已有知识的突破、自我价值的实现与提升以及团队文化的塑造和进步,最终实现创新体系的构建以及高效率创新机制的形成。以下将对这个创新系统进行系统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研究对策。

1 跨学科大学生创新团队的协同创新现状

1.1 创新要素分散,缺乏有机整合

在协同创新机制当中,创新要素是机制作用的最基础的构成元素。这些元素包括跨学科的人才、协同创新的“社区文化”和联系纽带、支持协同创新的有形资源、协同创新的制度保障以及目前的发展纵深等等。这些直接或者间接要素都是影响跨学科大学生创新团队的重要因子,然而这些因素大多都是独立存在,缺乏系统有效的整合,很多的资源利用率极低甚至遭到了大量浪费,使得创新要素丧失了本有的活力。

大量的创新壁垒存在于创新要素之间,例如文化认同差异、学科交叉复杂、共同价值认可不统一、人财物资源的不协调、信息流的不畅通以及其他时空要素造成的不可抗因素等都阻碍了各个要素之间的信息传递与要素反应,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创新机制运作的效率,从而抑制了跨学科大学生创新团堆协同创新机制的完善与发展。

1.3 低共享低创新现象普遍存在

协同创新的基础是创新主体要素之间的知识共享,然而此种知识共享在大学生创新团队尤其是跨学科的创新团队发生的频率以及深度目前仍然较为尴尬,极易出现个人各自负责单一领域、各自为战的局面,这就导致了主体创新行为发生的准备条件的缺乏,抑制了创新行为发生的可能性,从而造成创新度低以及创新面较为单一的现状。

2 跨学科大学生创新团队创新机制的系统分析

2.1 协同创新的要素分析

协同创新的要素包括主体要素、客体要素以及情景要素。

主体要素包括大学生的创新意愿、创新能力和创新动机等。创新意愿决定了创新行为发生的可能性,一般来说,创新意愿强的大学生更加希望通过创新来实现自我价值和自我激励,自我效能的作用力影响更大,从而更容易刺激学生发生创新行为;创新能力决定了创新成果的高度,创新能力包括横向创新能力和纵向创新能力,横向能力即指在宽领域多层次实现多学科的整合创新,纵向能力即指在某一特定领域以多种学科知识作为理论实践工具深入发展,实现该领域的深层次突破;创新动机则决定了创新行为发生的持久性,创新动机本身具有阶段性,为了某一特定短期目标而开展的创新可能会使得创新的持续时间较短,然而具有长期性质诸如自我价值认可或理想抱负的实现等动机则会让创新行为获得源源不断的动力。

客体要素包括创新客体的复杂程度、收益性以及创新技术的易用性等。创新客体的复杂度决定了进行创新行为所要付出的必要成本,创新客体越复杂需要的资源支持越多,从事相关创新研究的团队数量相应会缩减。创新成果本身所具有的收益性以及实现的价值决定了创新主体发生创新行为的意愿以及资源的支持力度,可预见的收益性越高则创新的支撑资源就会越到位,创新意愿亦会越强烈;创新技术使用的难易程度又影响了创新行为开展的进度以及创新主体的数量规模,创新技术越难应用或者缺乏便捷性,则创新行为的开展将更具挑战性。

情景要素包括创新的文化氛围、团队结构以及激励制度等。团队成员的创新氛围(低沉的氛围和活跃的氛围)和内部结构(包括团队成员的知识结构和性格结构)以及激励制度(团队内部激励以及社会和国家的外部激励)构成了创新主体对客体实施创新行为的重要的外部因素。

2.2 协同创新的机制分析

从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知道协同创新机制是由主体因素、客体因素和情境因素三个部分构成的,然而创新机制的形成并不是三种要素形而上学机械式的简单叠加,他们需要系统地整合,相辅相成,互相配合。

通过现有文献成果的整理以及半结构的访谈调查,笔者认为协同创新机制分为三个阶段,即协同创新行为的发生阶段、跨学科大学生团队创新机制运作阶段以及协同创新运作模式和运作优势的固化阶段。三个阶段层层递进,循环往复,不断实现创新机制的更新与升级。第一阶段需要主体因素基于共同的价值目标以及受刺激于外部的激励而开展;第二阶段更加依赖与情境因素的维系以及受到客体因素的极大影响;第三阶段则在于前两个阶段各个因素进行不断的磨合与反应,将潜移默化形成的创新体系沉淀与保留,进行反思与改进并重新进入第一阶段开始新的体系更正与完善的进程。

3 跨学科大学生创新团队的治理对策

分析,我们应该从创新机制的各个要素主体出发,渗透作用与协同创新机制的三个阶段,进而提出以下三项促进跨学科团队创新机制的高效运作。

3.1 文化氛围的构造

文化无论对科技新还是人文创新的影响都是深远持久和潜移默化的。因此从高校层面,应该培育尊重创新的文化理念,塑造创新人才的文化形象,养成处处创新的文化习惯,达成创新是根本的文化共识,形成创新光荣的文化气质。从跨学科的大学生团队层面,要有敢于创新的勇气,养成创新竞争的意识,促进团队内部的知识共享,形成整体的创新意识,最终将意识形态的创新信念装变为创新的不竭动力。

3.2 团队结构的调整

团队结构相当程度上影响着创新效率的提高,尤其是跨学科的大学生团队,不仅在知识结构上存在差异,个体性格的差异显现的更加明显(因为他们在此阶段个性张扬最为彻底)。因此在团队内部,应该基于团队所研究的项目课题的特点,选择所需要的具备相应知识结构并且能够激发团队活力利于构造创新氛围的团队成员,并且可以据此作出相应的利好调整。

第6篇

论文摘要:循环经济是缓解我国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资源严重稀缺的重要手段。文章通过对循环经济制度发展的障碍进行分析,为我国循环经济制度的创新体系构建提供了新的思路。

所谓循环经济,是指按照生态规律运行,实行资源循环利用和清洁生产的经济形态,它要求将一般经济活动纳入生态系统的运行轨道,力求在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之间建立一种协调、和谐的关系。因而,循环经济是一种以物质循环和提高生态效率为特征的发展模式,体现了人类对自身经济活动中所面临的环境与资源约束问题的一种现实求解。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我国已逐步将循环经济作为指导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重要原则和战略。因而,如何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通过制度创新克服原有制度框架存在着的根本性的制度制约与障碍,为循环经济的顺利发展提供根本保障,就成为我国顺利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问题。

一、循环经济发展的制度障碍

由于循环经济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在现行体制下发展循环经济所产生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并不能同时体现为企业收益的增加,这种投入和收益的不相匹配,决定了现阶段发展循环经济不可能成为企业的自觉选择。因而,我国循环经济发展主要面临以下制度障碍:

(一)政府强制性制度缺乏

强制性制度是由政府命令和法律引入而施行的制度体系,它在构成一个特定社会结构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缺乏政府强制性制度的主要表现为:

1.我国现行的有关资源和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主要以末端治理模式为立法核心,不能适应循环经济模式发展的要求。发展循环经济要求摒弃对废弃物进行被动的“末端处理”的思想及生产模式,而转换为在生产和消费的源头进行“管端预防”为主的模式,因此,要促进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就必须对现行的末端治理思想为指导的制度进行全面的修改和废除。

2.我国现行环境和资源法律制度没有具体明确企业的责任和义务,也缺乏更加具体的专项法律法规。法律细则也比较笼统,缺乏系统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处罚规定普遍偏轻,极少追究刑事责任,因而法律的可操作性和强制性都受到极大的制约。如《清洁生产促进法》、《节约能源法》、《环境影响评价法》、《可再生能源法》等,都没有具体明确企业的责任和义务,实施缺乏强制力。

3.各级地方政府的强制性制度供给意愿和能力不均衡,阻碍了我国循环经济的全面执行。虽然我国中央政府表现出强烈的循环经济制度供给意愿,但是由于我国各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尤其是中西部地区的一些资源富集而经济基础薄弱地区的地方政府缺乏提供有效循环经济制度的意愿,往往采取过度消耗自然、环境资源的方法以求得经济发展、就业增加、收入提高,至于经济运行是否符合循环经济的要求,则常被忽略。

(二)市场诱导性制度不健全

市场诱致性制度指通过市场制度不均衡供给,诱导交易主体在响应引致的获利机会时所进行的自发变迁,其是构成一个特定社会结构的重要潜在运行制度。我国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市场诱导性制度缺乏主要表现为:

1.资源定价机制不健全。循环经济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目标,健全的市场价格机制能够使资源价格真正成为利益范畴,使它的变动对企业利益的增减有直接影响,具有较强诱导力量而能左右企业活动。其完全可以通过控制资源的价格,进而改变企业的利益来促使企业主动节约资源,发展循环经济。但是,目前在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我国资源定价制度的不健全,使得市场机制无法发挥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作用。

2.市场产权制度不清晰。科学的产权制度是经济运行的根本基础,可以促使产权拥有人和产权使用人愿意为循环经济投入改革成本。由于我国缺乏市场化的产权制度,在长期的经济发展过程中,资源和环境是作为一种半公共产品来使用,在产权上具有非排他性,因而存在着严重的搭便车行为,从而导致环境使用(污染)和资源开采的低成本性,不仅违背了等价交换原则,也造成了资源的紧缺和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

3.技术创新制度发展落后。由于循环经济的发展不仅是废旧资源的回收和利用,更重要的是资源综合利用率的提高。目前我国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创新制度发展落后,和发达国家差距很大,制约了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此外,由于我国对知识产权还缺乏有效的制度保护,也限制了企业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资源节约型技术的积极性。

二、循环经济制度创新体系构建

合理的制度创新是循环经济顺利发展的根本保障。理论和实践充分表明,制度创新是一个企业、一个地区乃至一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它通过调整制度来安排和协调经济利益主体关系,有效刺激与规范经济主体的行为,为经济持续发展不断注入新的活力。根据上文分析,我国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构建我国循环经济的制度创新体系:

(一)构建循环经济的法律制度创新体系

法律制度是循环经济制度创新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制度。它是规范各个行为主体,明确消费者、企业和各级政府在循环经济方面的义务和责任,使其按照循环经济的规律进行生产活动的基本约束和依据,同时将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问题统筹考虑,解决目前环境保护法律与资源性法律相互分割,环境执法和资源管理相互脱节的问题。循环经济法律制度体系应包括3个层次:综合性的循环经济法律;专门性的循环经济法律法规;在其它相关法律法规中充实能够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规定。

(二)加强循环经济的领导和监管组织制度创新体系

制定法律和政策是重要的,落实和监督执行更重要。首先,应考虑设立专门的、至上而下的循环经济领导和治理组织体系,赋予更大的执法权限,加大执法力度,使循环经济建设真正有组织保障,以克服由于涉及农业部门、林业部门、环保部门、国土资源等生态环境保护部门,导致的多头管理、政出多门、政策冲突或政策盲区等问题;其实,应改变过去对领导干部的考核方法,明确将循环经济纳入政府决策者政绩的考核体系,建立新的评价和考核指标体系;最后,应建立全国性的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各级政府自上而下层层签订循环经济建设目标责任制,督促其行使循环经济职能,抑制地方保护主义。

(三)建立技术创新制度、产权制度和资源定价制度的互动创新体系

一方面,通过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资源的产权制度创新,明晰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资源的产权,形成排它性的产权机制,使得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资源不再是一种无价的公共产品,并能够通过资源定价机制显现其稀缺价格,使得市场竞争主体可以将其与劳动力、土地及资本一样,作为生产要素计入企业成本,诱导企业主动寻求对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资源更合理利用的环境友善技术,推进面向循环经济的技术创新。另一方面,在环境容量资源产权可转让的情况下,对更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资源的技术需求就会增加,新的需求就会对现有技术创新制度的供给带来影响,主要表现为对技术变迁的激励制度和技术产权的保护制度的强烈需求。从而带来环境友善技术的开发与应用更加迅速。而环境友善技术的普及与推广,则会促进自然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和环境容量资源供给量的逐渐增加,从而形成技术创新制度、产权制度创新和资源定价制度的良性互动演进,推动循环经济的全面发展。

第7篇

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察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是我们党在新形势下坚持科学发展观,从完成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任务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全局出发,对反腐倡廉工作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因此,要使这一战略决策做到有效实施,关键要按照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要求,把握全局、突出重点,注重工作特点,认真抓好落实。

一是突出惩防体系的长远性,使惩防体系建设随着形势的发展和工作的深入不断创新完善。体系的建立健全要着眼未来,科学规划,适度超前,突出预防。要用发展的眼光,科学规划体系,既有阶段性任务,又制定长远目标。根据教育、制度、监督在体系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突出重点,以某一方面的适度超前,促进和带动整体工作。要紧密结合当前国内外形势变化、我国生产力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实际、人民群众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的新要求、党员干部队伍发生的变化,按照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使体系建设更加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二是突出惩防体系的创新性,努力建立起结构合理、程序严密、配置科学、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战略方针。要贯彻落实好这一方针,需要全面推进行政管理体制、财政管理体制、人事管理体制、司法体制、金融体制、投资体制、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等方面的改革,通过创新体制机制和制度来解决惩治和预防腐败的问题。从目前各级党政机关权力运行的现状看,虽然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规范权力运行,收到一定效果,但是,公共权力的滥用、自由裁量的空间过大、权力失去监督和制约或者监督和制约不力等问题还依然严重存在。因此,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非常有必要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紧紧抓住权力运行中容易产生问题的关键环节,坚持用改革的办法解决权力的规范和制约问题,从机制体制和制度上保证权力不被滥用。

三是突出惩防体系的应用性,把征防体系建设贯穿于反腐倡廉的各项工作之中。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查办违纪违法案件、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及治本抓源等工作都要按照“教育、制度、监督”三者并重的要求有效地开展,真正把教育作为基础性工作来抓,把制度建设作为根本性工作来抓,把监督作为关键性工作来抓,形成协调统一的有机整体,用惩防体系建设来促进工作的落实。

四是突出惩防体系的严密性,努力形成相互联系、相互配套的机制系统。结合反腐倡廉的工作实际,要完善从政道德原则和行为规范,加强宣传教育、自查自纠、监督检查和责任追究,建立起不愿腐败的自律机制;要进行体制创新,用改革的措施促进反腐倡廉,铲除腐败现象滋生的土壤和条件,建立起不易腐败的防范机制;要加强对权力的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建立起不能腐败的约束机制;要充分发挥查办案件的威慑作用,严惩腐败分子,建立起不敢腐败的惩治机制。

五是突出惩防体系的实效性,切实发挥惩防结合、综合治理的整体效能。反腐倡廉教育要突出纪检监察工作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并通过定量分析,综合评定教育的实际效果。在制度建立方面,既要加强实体性制度建设,又要注重程序性制度建设,使制度便于操作,利于执行。在监督方面,应突出党内监督这个重点,强化措施,实现监督力量和监督效果的综合体现。

六是突出惩防体系的层次性,形成各个系统紧紧相扣的大网络。根据反腐倡廉整体战略和具体部署,在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上构建惩防体系。宏观上,要把体系建设与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相结合,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和三个文明建设相协调,同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进程相统一。微观上,要对重点地区、领域、行业,集中时间,综合运用教育、制度、监督等措施进行重点治理,集小为大,构建惩防体系。(艾南昌)

第8篇

关键词:低碳经济;区域创新;发展模式

Abstract: Climate warming and energy shortage and global issues, which makes the research of low carbon economy has become the main topic of today's society. Low-carbon economy based on low energy consumption, low pollution, low emissions as the starting point of the mod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inevitable choice to develop low - carbon economy but also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This paper from the economic and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situation of low carbon of our country, analyzed the difference of effect, low carbon economy of regional development model of regional differences and low-carbon development mode, and then explore the main path of regional development of low carbon economy.

Key words: low carbon economy; regional innovation; development mode

中图分类号:F120.3

一、我国低碳经济与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全球气候变暖、能源短缺等问题,使得低碳经济研究成为当今社会研究的主要课题,发展低碳经济成为世界各国应对危机的重要战略。传统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已经无法有效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区域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在低碳经济条件下,区域经济发展已经由追求经济利润最大化的传统目标模式,转向社会成本最小化、生态经济效益最大化、民生最优化等综合目标。

不同类型区域在发展低碳经济时的条件、任务、目标有很大差异。1.欠发达地区工业开发强度低,拥有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基础,可以借助低碳经济发展的契机,实现良好的经济转型;2.发达地区工业水平高,经济实力较强,可以通过技术创新、产业转型升级、体制机制优化等途径发展低碳经济。当前,急需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和相应的低碳经济指导理论,以促进我国低碳经济发展。以地处长江三角洲的无锡为例:该城市属于全国主要的经济城市之一,将新能源产业作为新兴产业的主要方向,全力推动太阳能光伏、风能产业发展,使之成为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基地,加大推进生物智能等产业规模化发展。同时,着重发展旅游行业,为低碳经济发展做出了较好的示范性作用。

二、低碳经济内涵的相关解析

低碳经济的目标是促进经济产业活动以更快、更科学的发展方式进行,实现区域可持续化发展,实现区域生态、环境、经济、社会多目标协调发展。低碳经济不是简单的区域碳排放水平的降低,而是区域发展模式的根本转变,低碳经济的本质内涵涉及技术创新、经济发展模式转型。

低碳技术创新是区域低碳经济发展的核心,其核心是相关的技术创新与突破:第一,与区域碳减排直接关联的新能源技术、节能减排等低碳技术的突破,从而有效控制区域碳排放量;第二,产业技术的创新,产业经济活动是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快速发展中的新兴地区主要的碳排放源之一,以技术创新促进三次产业的发展,提高三次产业资源能源利用效率,提高产品经济效益,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与效率,转变支撑经济增长的核心要素;第三,低碳技术的突破,会形成全球的新技术革命,从而改变人类目前社会经济发展的能源基础。

在低碳经济条件下,区域发展由以经济增长为主,向经济、环境、生态、民生等多目标协调发展转变,区域经济发展由传统的以资源、能源等要素投入主导向着以技术创新、制度创新、治理模式创新等创新主导的发展模式转变,区际关系由传统的基于产业链分工合作的垂直式关系向基于创新合作的水平式关系转变。区域发展模式转型是低碳经济发展的基础,通过区域学习、区域创新、区域合作机制,形成以区域创新体系为核心的新型发展模式。低碳指标与创新指标一起作为衡量区域新型发展模式的核心考核指标,是外在的直接表现形式。

三、低碳经济对区域发展模式的影响

在低碳经济条件下,创新成为区域发展的最主要动力,区域发展由资源要素投入主导向创新主导转变。低碳经济对区域发展模式的影响表现在如下方面:

1.重新构建区域发展支撑要素。传统的商品、服务和生产环节的资源、资金、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影响下降,而区域生态、环境、治理机制、技术创新等要素的作用上升。

2.重新确立区域关系。低碳经济条件下,影响区际关系的要素发生了改变,由传统的经济要素向民生、民权要素转变。对区域内资源进行掠夺式的开发,对生态环境破坏的传统发展之路必将走到尽头,人们将逐步认可合理的区际生态补偿。

3.形成区域低碳经济发展新模式。区域低碳发展的过程很复杂,涉及到制度、技术、文化等方面。重点在产业、交通、建筑、能源、治理等低碳要求方面进行系统创新。需要特别重视隐性低碳知识的重要作用。

四、区域差异和低碳发展模式的差异

(一)欠发达地区基于区域学习的低碳经济发展。不同区域低碳经济发展的基础不一样,欠发达地区的低碳经济发展主要是学习与模仿,关键是要提高学习能力。知识的差异性、积累性和特有的类型特征等决定了区域对于低碳学习的特征。

欠发达区域学习包括三个方面。

1.区域内核心企业间的交流式学习过程。区域核心企业间在空间上、产业的关联、社会文化等因素作用下,核心企业通过交互式学习实现低碳知识的共享和再创造。

2.区域低碳知识在系统内的交互式学习过程。以区域内科研院所等组成的低碳知识创新中心、中介、信息中心、风险投资等服务机构构建的专业服务通道,实现创新性的低碳知识持续地向以企业为核心的区域生产体系流动,促进区域向着以创新主导的低碳化模式转变。

3.区域的网络向核心网络的低碳知识流动,跨区域的交互式学习与创新过程。前面两个层次是区域低碳经济发展的基础,因为区域低碳经济发展最终需要建立在自身发展基础和优势发挥的基础上。区域外部低碳知识的融入,以及内部相应低碳知识的调整与重组,构成了区域低碳知识的再生产,产生新的低碳知识进入区域内外的流通。由此,促进区域低碳发展,实现欠发达地区低碳发展的跨越。

(二)发达地区基于区域创新的低碳经济发展。由于发达地区在低碳经济发展过程中,已经积累了相当的经济、技术、制度等基础。其区域发展核心是区域低碳创新体系的构建,包括创新知识,创新制度与文化,低碳创新系统等。

五、区域低碳经济发展主要路径

1.区域治理模式的创新。区域治理模式创新突出了区域低碳经济发展的量化指标、市场配置机制及公共产品与完善的服务。以此为据,构建区域低碳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以指标体系引领区域低碳建设方向,规范区域低碳建设行为,调控区域低碳建设进程;构建区域生态环境类商品和服务市场体系,突出生态环境类商品和服务的经济属性及其市场体系的建设;构建区域低碳发展公共服务机制,不但完善基础设施等物质性产品,同时也进一步完善低碳经济发展相关法律、法规、制度等体系的建立;建成区域低碳发展的经济利益协调体制,充分发挥居民参与区域低碳的积极性。

2.经济发展方式上的转变。区域低碳经济发展的根本途径是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需要调整区域产业发展方式,调整需求分配结构、产业结构优化、进出口结构调整、能源结构。首先是调整经济发展的驱动要素,创新成为区域发展核心驱动力,积极培育区域创新体系。区域生态环境、本地居民生活、区域经济政策等嵌入生产过程,逐渐成为重要的因素。在区域分工合作体系中,推动区际关系由传统的产业链向基于创新合作的水平式关系转变,并调整传统资源新环境下低碳市场价值的开发,打破传统生产模式。

3.优化地域系统。低碳城市规划主要关注于公共住房、公共空间、公共交通建设及制度与政策等方面融合社会不同阶层差异化需求。区域空间形态发展主要决定于紧凑型城市空间规划,低碳建筑技术的创新以及居民的低碳生活方式。在土地开发上,尽量做到土地混合使用、复合功能开发,创造多功能集合。交通规划与城市居住、就业、休闲功能区进行合理规划、紧密结合,以达到低碳经济城市规划的要求。坚持以轨道和公共交通优先的城市公交体系,大力推广以步行和自行车为主的慢速交通系统,并在城市的社区、街道、商业中心等小地域空间内建成发达的短距离道路体系,同时尽量提高新能源交通工具比例,并在城市道路建设中,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来降低污染物排放量,尽量吸收交通工具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

参考文献:

[1]倪外,曾刚.国外低碳经济研究动向分析[J].经济地理,2010,30(8):1240-1247.

第9篇

原兰州市市长袁占亭:

煤・水・人:治霾“三字经”

兰州曾是雾霾深重的“黑兰州”,是卫星上看不到的城市,经过短短三五年治理,稳定退出全国十大空气重污染城市,迎来“兰州蓝”,在2015年巴黎气候大会上荣获今日变革进步奖。

兰州市原市长袁占亭说,兰州市委、市政府提出了“三个改变”的判断:改变大气污染不可治的悲观情绪、改变只有方案没有落实的消极作风、改变只有布置无人问效的工作格局。自此,兰州市全面打响了大气污染治理整体战攻坚战。2012年以来,兰州市从顶层设计、科学治污、落地实施抓起,把大气污染治理推向一个新阶段。

为提高大气污染治理的科学性,兰州市制定了“1+5”的综合治理规划:一个总体实施意见和工业、燃煤、机动车尾气、二次扬尘和生态增容减污等5个专项治理方案。在“1+5”规划框架中,兰州确定了环境立法、工业减排、燃煤减量等治污工程,凝练实施了916个项目,通过项目推进治污工作。

在治理工作中,兰州从造成大气污染的成因出发,重点采取了减排、压煤、除尘、控车、增容的综合措施。

2013年以来,兰州市已累计对150名治污不力的干部进行了问责;新《环保法》实施以来,共对152家违法企业进行了行政处罚,处罚金额722万元;2015年对包括央企、省企在内的54家环境违法企业进行媒体公开曝光和处罚。

数字背后,是兰州市探索出的一系列创新模式。在管理创新方面,兰州市全面推行了城市网格化管理,将市区划分为1482个网格,实行市、区、街道三级领导包抓,建立了网格长、网格员、巡查员、监督员“一长三员”制度,实现城市管理网格全覆盖、巡查全天候、调度数字化和应用多元化。同时,兰州在执法创新、排污权交易制度等机制创新方面有一系列措施。

兰州对蓝天的追求并没有止步。前不久,兰州地区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指挥部公告,向社会征集大气污染防治的好点子、好办法:“如果您对涉及兰州地区大气污染的工农业生产、城市建设、城市管理、道路交通等各个方面,具有可操作性强的合理化办法或想法,那么就请你秀出你的‘点子’,为兰州的天空添一抹蓝。”

济南市代市长王忠林:

治霾不能“等、靠、怨”

“等着风吹、靠周边城市帮忙、怨地形地貌。”2016年12月21日,济南市召开全市大气污染和交通拥堵治理工作会议,济南市委副书记、代市长王忠林毫不客气地用“等、靠、怨”来点出相关部门和负责人重视程度不高的问题。

“雾霾不是一种自然现象,而是一种人为现象。”王忠林表示,济南的工业总量并不高,煤炭年消耗量只有1600万吨左右,基本在全省也是最低的;人口713万,汽车拥有量180万辆,与南京800万人口,250万辆车相比并不算高,但是雾霾和拥堵依然很严重。“人为现象就需要人为解决。”王忠林表示,在治堵、治霾工作上需要勇于担当,因此济南需要克服等、靠、怨,认真扎实地治堵、治霾。

济南的PM10的贡献率占36.1%,PM2.5占30.1%,两项合计占66.2%,这两项作为霾的主要成分,正是由道路保洁、渣土运输、土地、工矿企业露天堆放等管理粗放所造成的。

王忠林举例表示,据专家测算,如果一辆渣土车没有篷盖好而撒落一块渣土,在经过车辆的反复辗轧之后再卷起到空中,可以污染几百甚至上千立方米的空气。因此,治霾要严格实行渣土车出厂前冲洗、全密闭运输、规范化处置、全过程监管。

足以见得这种看起来很细节的工作,对于济南的空气质量到底有多大的影响,而济南在此次出台的“双十条”中,“细”也成为一大特点。

“治堵治霾在很多方面也是紧密相关、相辅相成的,治堵的同时也是治霾,治霾的同时也是治堵。”王忠林表示,一方面路不堵了,汽车排放自然就少了,有利于治霾;另一方面,霾减少了,人们自然就愿意选择步行、骑自行车、坐公交车等绿色出行方式,也有利于治堵。

德州市市长陈飞:

打造科学治霾新体系

自2015年底因治霾不力被环保部约谈后,德州开始打造科学治霾新体系。

德州市委副书记、市长陈飞曾公开介绍,德州市将全面启动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考核、约谈、问责机制,对连续两个季度空气质量排名末位的县市区进行约谈和问责。3年内完成10万千瓦以上机组的超低排放改造。力争用3年时间,使挥发性有机物污染得到基本治理。另外,到2020年,力争森林覆盖率达到38% 以上。其他六市也根据实际情况做出了相应的介绍。

目前,德州找准污染症结,打造以“压煤、抑尘、控车、除味、增绿”为重点的治污体系,精准施治。重污染天是防治重点,德州积极构建“1(市政府专项预案)+13(县市区预案)+N(部门实施方案)”预案体系,提高重污染天应急管理能力。

地方政府是辖区大气污染防治的第一责任人,德州坚持党政同责。作为山东地级市制定的首部大气污染防治地方规章,《德州市大气污染防治管理规定》正式实施。保持环境执法高压态势,加大执法力度,今年检查企业5500余家(次),行政处罚123起;环保、公安部门联合侦办环境刑事案件57起,刑拘142人等。

同时,为提升治污能力,德州对环保能力建设实行“饱和式”投入。据统计,在德州重点区域、园区、乡镇等优化布点,新建91个空气自动监测站点,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广覆盖的空气监测监控体系,分布密度达到山东省平均水平的5.8倍。建设颗粒物源解析实验室和重污染天气预警预报平台,新建视频会商系统,提高预报预警准确率等。

郑州市长程志明:治霾要遵循“四个不放过”和“追责”

程志明表示“过去确实有失之于软,失之于宽的问题,这一次我们是下定决心,坚决不手软。坚决做到四个不放过,对失职的坚决追责。”

所谓的“四个不放过”就是指,污染大气环境的问题和因素、疑点查不清不放过、不处理不放过、不整改不放过、不消化不放过。而对失职的追责,郑州不仅出台相关规定,还已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了处理。

据了解,去年,中央环保督察组分别于7月18日、7月19日、7月20日向郑州市交办了3批共77项问题。而对于查处属实的问题,郑州市采取了关停取缔、限期整改、行政处罚、责令立即改正、责任追究等措施。

第10篇

关键词 生态文明 社会治理 治理体系 体制机制

中图分类号:D630 文献标识码:A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部署给创新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机制提供了新的思路。通过构建基于治理理论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创新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同时,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1生态环境治理体系与国家治理的关系

这里所指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与通常所说的“生态环境治理”有本质上的区别:前者所指的是一种体制,是一个包括指导思想、组织机构、法律法规、组织人员、制度安排等要素构成一整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体系;后者是一种行为或过程,指生态环境的整修、修复,与生态环境保护是同义语。

治理理论是一种公共管理理论,其涵义是政府、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社区以及个人等诸行为者,通过平等的合作型伙伴关系,依法对社会事务、社会组织和社会生活进行规范和管理,最终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的过程。由于当代的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的复杂性、利益主体的多元化、民众需求的多样性,使得管理的难度不断增大。“就治理理论兴起的直接原因而言,是西方的学者看到了在社会资源配置中既可能存在‘市场失灵’,也可能存在‘政府失灵’。”为管理好日趋复杂的社会公共事务,治理理论就被应用于社会公共事务领域,为创新体制、机制起着框架性解释和指导作用,构建起区别于传统管理模式的现代国家治理体系。

“当代中国国家治理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政党等方方面面。”因此,把治理的范畴和方法应用于生态文明建设领域所构建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是国家治理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和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具体内容之一。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的实现形式就是要构建多元主体的治理模式,强调多元主体参与生态环境治理,使民主、协作融入治理,形成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生态环境建设的运行机制,克服基于传统管理理念的旧的监管、建设体制的弊端,更有效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生态环境建设效益的最大化。

2治理理论对创新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的方法论启示

2.1培育多元主体

多元主体的治理模式是区别于基于统治和管理的传统生态文明建设体制的本质特征。培育和壮大包括市场主体、社会组织及公民个人等非政府的主体,是构建基于治理理论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的首先任务和前提条件,也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核心内容。由一元主体向多元主体的转变过程,就是从“管理”到“治理”的转变过程,既包含着制度、文化和行为方式等的综合性转变,也代表着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的创新。

2.2权力运行方式的多向性

传统的生态文明建设体制的主体一元性决定了与之相适应的运行方式是依靠公共权力来推行,表现出公共权力资源配置的单极化和公共权力运用的单向性特征。而治理理论强调公民和社会机构等非政府主体的参与,多主体通过参与、合作、协商谈判、反复博弈、伙伴关系等实现对公共事务的管理,所要实现的是一种权力上下互动的过程,其权力运行向度是多元的、相互的。

权力运行方式的多向性决定了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政府要改变传统的管理方法,应实现以下几种转变:一是从管制到服务。适应多主体的治理格局的要求,政府必须改变过去所使用的管理手段,加强服务职能,为非政府主体的参与创造和提供良好的环境。二是从规制到协调。要实现各种非政府主体有序参与生态环境治理,离不开政府的协调,所以政府的行为应实现从着重规制到着重协调的转变。三是从封闭到回应,多主体治理格局以互动性为基本特征,即权力从封闭的单向性的运行到对公众提出的政策建议做出迅速反应,呈现出互动性,从而提高公众参与的程度。

2.3丰富建设手段

与政府单一主体一家独大的传统管理体制相应的运行方式是以行政手段和法律为主,具有强制性的特点。而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更强调多元主体之间的合作,使生态文明建设手段和方法呈现多样化,除了行政、法律手段外,还包括社会化手段、市场化手段和自治化手段等。可以在不同的情况下,针对所要治理的生态环境问题的特点,采用单独或多种手段综合使用,能够更有效地处理和解决问题,从而提高治理的效果和降低治理的成本。

2.4追求目标和评价标准由“善政”到“善治”

传统的生态环境监管的理想模式为“善政”。善政的构成要素包括严明的法度、清廉的官员、高效的行政、良好的服务。善政是建立在传统的社会统治结构之上的,是包含于传统的政治与行政的理念之中。而治理的概念已经超出了传统的统治范畴,它强调了政府与公民对公共生活的合作管理,是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的一种新颖关系,是两者的最佳状态,所追求的是“善治”。

“善治”是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在“善治”状态下,社会治理能够得到最大程度上的维护和发展,经济与社会的长久利益和根本利益能得到最低成本的有效维护。因此,生态文明建设的“善治”,就是要使生态环境利益最大化的过程。要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善治”,政府必须转变观念与职能,必须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非政府主体进行培育、构建多元主体的建设格局。

3构建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的路径

3.1转换政府观念和职能,简政放权

构建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的目标就是要构建政府、市场、社会及公民个人多元主体平等参与协作的建设体制,关键是能否培育多主体,创造社会主体参与治理的条件。单一主体的建设体制式往往重视政府的管控而忽视对被管理对象合法权益的保障,必然会无限扩大权力的运行,窒息非政府主体成长的空间与参与建设的平台。因此,构建多元主体参与的建设格局的首要任务是转变政府职能,进一步简政放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减少权力运行的空间,把不该管,管不好,可以让社会管理的事情交给社会去管理,创造出非政府主体参与的空间,为其的成长壮大创造条件。

3.2积极培育多元社会主体

(1)通过培育市场主体来培育多元的生态文明建设主体。市场经济是公民社会产生和不断发展的物质基础,能够为公民的独立提供有力的保障。只有当市场完善和发展,才能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与生态环境建设相关的公共服务和公共问题的治理也才能通过市场的运作得以进行,如政府公共服务的外包、政府公共服务的购买等。

(2)培育和壮大社会组织。要进一步培育社会组织力量,倡导社会责任和培养公共人文精神,激发社会组织活力,推动社会参与,形成政府与第三部门合作伙伴关系,逐步迈向多主体参与,整体性协作,网络化治理的态势,实现治理结构良性和均衡,有效引导社会组织在志愿服务供给中的作用,弥补政府供给的缺位或低效,提高生态环境治理水平。

(3)引导公众参与。 转变政府观念,推进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化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的信息公开化,保障公民的知情权。 优化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效果,主要体现在建立公众建议意见的回应制度及引导和进一步发挥民间绿色环保等组织的作用。最后是积极培育公民的自治意识,逐步祛除“凡事找政府”的惯性思维,强化自我生态文明建设能力。

3.3发展和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方法与手段

要完善法律法规,做到依法行政;规范行政权运行规则,提高执行力,维护行政权力的权威性,划分行政权力运行边界,为社会化、市场化等手段的使用提供空间。

要强化市场机制在自然资源优化配置中的作用一是推动自然资源市场化进程,大力探索自然资源定价机制和自然资源交易市场运行机制、生态补偿机制。要大力推行第三方治理,畅通社会资本进入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的渠道,通过政策优惠、财税导向培育生态环保产业。培育和发展社会中介组织,充分发挥第三部门作用,完善社会的自治组织机构(如村民自治和城市社区自治),使之成为社会治理的基础,建立政府与社会的相互依赖、相互协作的互动关系。

参考文献

第11篇

【关键词】 城乡统筹发展 体制机制 创新

城乡统筹发展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多年来,我国形成了较大的城乡差别,这不仅表现在城乡经济收入差距悬殊,还表现在生活环境、生活方式、生活质量、政策待遇、文化教育和观念形态等方面的差异。归根结底,是我国在城市和乡村的体制和运行机制上存在差别,导致城乡差距的进一步拉大。“十二五”规划把“破除城乡二元体制、创新公共服务体制”作为“十二五”期间的重大改革任务。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完善农村发展的体制机制,以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因此,城乡统筹过程中的重要任务就是要通过深化改革突破多年来城乡分割的体制和运行机制,使农民享受国民待遇,让农村获得平等的发展机会。

一、城乡统筹发展体制机制创新的内涵

体制是指维持国家、社会和区域运行的组织体系和制度法律。组织体系是指组织机构。制度是指保证组织机构正常运转的规范。机制是指客观事物(系统)内部要素之间的组织、联结方式和要素功能发挥的方式。经济运行机制是指该社会经济在内在力量推动下用一定方式使社会经济主体相互制约和作用,产生效率和公平。机制蕴含在体制的内部,机制的形成与改变离不开标准、规则、程序三个要素。

城乡统筹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就是要把城市和乡村放在平等的地位并尽可能考虑农业的公益性,从法律和制度的层面建立长效稳定的建设发展和帮扶机制,突破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纠正体制和政策上的城市偏向,保障城乡统筹的顺利实现。

城乡统筹发展以体制创新为基础,促进机制的形成与作用。城乡体制统筹重在城乡制度的统一,以制度改革作为前提,使农民在教育、财政、户籍、社会保障等方面享有同等的权利,实现公共产品、服务均等化。城乡统筹发展的运行机制是在体制统筹的基础上,对城乡统筹机制形成的动力、作用机理以及城乡统筹过程中各要素的相互关系进行研究分析,探索城乡统筹发展的路径。

二、城乡统筹发展体制机制创新的意义

1、创新体制机制有利于破解城乡统筹发展战略目标实现的瓶颈

体制机制带有根本性,体制构建和运行机制具有可以引导整个社会朝着制度确定的方向发展的功能。完善的体制和运行机制是加快城乡统筹发展的基础和重要保证,也是破解城乡统筹发展战略目标实现的瓶颈的有力武器。城乡统筹发展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受到从科学、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到经济、法律、资源、社会保障等各方面政策和环境的影响。体制机制构建是城乡统筹发展的“龙头”工程,对城乡统筹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创新体制机制有利于推进农村经营体制和土地制度改革

伴随着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加速推进,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低、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等矛盾日益突出,迫切需要在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前提下,不断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加快农业经营方式转变,从而推动农村经济平稳快速增长。

通过建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服务中心,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工作;鼓励和支持社会中介组织参与农村土地流转服务;建立农民宅基地退出、土地流转补偿机制等一系列农村体制机制的创新,是有效解决新形势下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所引发的土地撂荒、流转纠纷频发和规模化经营困难等突出问题的关键。

3、创新体制机制有利于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和社会管理体制改革

通过推行股份合作制,确定农村集体资产产权,界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维护和保障其合法权益,鼓励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股份合作社、土地股份合作社等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完善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有利于大幅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业生产规模化和产业化,从而加快现代农业发展。

通过一系列推进农村城镇化的综合配套改革措施,如建立统一的城乡户口登记管理制度,实行城乡户籍一体化管理;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迁移制度,实行以具有合法固定住所、稳定职业或生活来源为基本条件的户口准入制,逐步消除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影响,探索城乡一体化的行政管理体制等,将大大促进城镇化的步伐,为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4、创新体制机制有利于推进城乡金融体系和公共财政体制改革

目前是我国社会财富增长最快的时期,同时也是农村资金最紧缺的时期。通过放松对农村金融的管制,培育多元化的农村金融机构,深化农村信用社的体制改革,改革目前的政策性银行支持体系,制定政策性农业保险条例等一系列措施,将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的融资投资问题,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资金保障。

我国的农业长期处于弱势地位,农村的公共品供给严重不足。推进城乡公共财政投入体制机制创新,进一步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加大公共事业经费向农村的倾斜力度,全面提高财政保障农村公共事业的水平,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对于加快农村的城镇化、城乡发展的一体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5、创新体制机制有利于推进城乡信息服务机制和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

大力推进农村信息化对于进一步增强农村经济竞争力,实现农村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农村信息化包括农村政务信息化、农村信息化、企业信息化、社区信息化、家庭信息化等。通过大力推进综合信息网络建设及应用开发,建成覆盖城乡的安全、可靠、高效的现代化综合信息服务网络,是农村现代农业建设的必要条件和有力保障。农业生产的最终目的是为了销售,针对当前农产品销路不畅的情况,加强市场发展规划,改善市场基础设施,扩大市场吸纳能力和辐射能力,加大粮食专业市场的培育,增加政府投入,解决基层和农民及生产者的信息连结,才能做到以需定产、以销定产。只有切实创新农产品流通体制,才能真正实现农产品的产、供、销一体化,提高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三、加快城乡统筹发展体制机制创新的实现路径

1、从加大对农村公共产品的投入力度出发,创新财税体制机制

要继续加大财政转移的支付力度;改革现行的财政体制,明确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责任;积极调整财政支农结构,明确财政支农重点;加大对农村公共产品的投入力度;结合税制改革进一步完善地方税体系。建立起以“农民投入为主体,财政投入为引导,信贷投入为依托,鼓励社会多元化投入”的农业投入增长机制。

2、从破解农村金融瓶颈制约的目的出发,创新涉农金融保险体制机制

创新涉农金融体制机制,放宽涉农金融准入政策,着力构建分工合理、投资多元、功能完善、服务高效的农村金融体系,努力建立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和其他金融组织相结合的农村资金供给的信贷体制和融资机制。积极推进农村金融组织创新,建立健全多层次的农村信贷管理和担保体系,不断提高各类金融主体特别是农村金融机构的支农实力、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优化农村的金融生态环境。

3、从落实农民市场经济主体地位的高度,创新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的体制机制

土地和劳动是农业生产的两个基本要素,只有使之成为有机结合的统一体,才能形成现实的生产力。要进一步深化农村的土地产权制度改革,明晰土地产权和土地流转条件,用政策法律保障土地流转;加强农村土地流转的制度建设,完善土地流转机制;积极推进农地股份制试点。同时,探索土地的种植经营权市场化模式,强化政府引导农民适度规模经营的作用,鼓励城镇或当地资本组成“龙头企业”,建立“土地银行”。

4、从保障农民基本生活权益出发,创新社会保障体制机制

要建立比较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目前,广大农民群众的基本要求和愿望是实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生有所靠”,因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农村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三项制度建设是重点。同时,成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管理机构,各地要从民政部门、人劳部门、财政部门、农业部门等相关部门,抽调经验丰富、熟悉业务的人员进入农村社会保障部门。明确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重点是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障可持续性。

5、从提升农民整体素质着眼,创新农村教育和劳动力培训体制机制

继续办好基础教育。基础教育关系国民基础素质,也关系教育者的基本人权及发展起点公平与正义;加快发展职业教育。针对农民的需求特点,向农民提供各种类型的职业教育培训和技术培训,使他们掌握一些社会需要的技能;充分发挥高等教育的人才和智力优势,统筹城乡教育,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统筹城乡教育经费投入,整合社会教育资源,多渠道保障优质教育供给;对游离于城乡间的农民工群体强化就业培训指导,健全社会保障。

6、从落实“以人为本”重要思想的高度,创新城乡就业体制机制

充分发挥各级政府在促进就业中的引导作用,努力开辟就业岗位,鼓励和扶持自主创业带动就业,为城乡劳动者提供就业渠道;健全就业服务制度,加快建设城乡一体的劳动力市场,建立健全基层工作平台制度,为城乡劳动者就业提供有效服务;建立健全城乡劳动者维权体系,为城乡劳动者提供就业环境。

7、从落实“三农”重中之重地位的高度,创新行政管理体制机制

要注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建设服务型政府。要以制度创新为重点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减少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加大行政审批中心建设力度;完善行政审批的方式,强化行政审批监督;切实解决越位、缺位和错位问题。通过行政手段、共同治理、委托、等灵活多样的方式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公共产品;更新农村治理理念,创新农村治理体制。要发展基层民主,依法搞好村民自治,推行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完善民主管理制度;完善制约和监督机制,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要关心乡村干部的工作和生活,适当提高他们的待遇和保障水平。

(注:本文系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课题编号:201103364);河北省科技厅项目(课题编号:11457202D-9)阶段成果。)

【参考文献】

[1] 谢扬:找准切入点培育城乡统筹的体制、机制[N].中国经济时报,2009-04-24.

[2] 刘杰:创新城乡统筹发展的新机制[J].学习月刊,2008(9).

[3] 陈学法:二元结构变迁中的户籍制度与土地制度变革[J].体制改革,2010(3).

第12篇

关键词:产业集群;河南省;区域经济;创新要素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9-0-01

对于区域经济创新要素的构件,应当通过不同角度进行分析。本文在创建区域创新系统组织结构中应当意识到,因为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功能是完成创新,而在区域创新范畴中的人才、技术以及知识等流动性方面的加强下,集群化在近些年的创新中愈发受到瞩目,其对创新的付出也愈发明显。可是当前通过集群的方向创建区域体系的分析并不多。产业集群的一个主要特点则为,集群中透过技术等不同因素的互动而出现的集群创新效应。这一创新效应,不仅体现于大企业在创新的效果,并且也表现在大多数中小企业都在创新方面的灵活度以及敏锐性。

一、产业集群的河南省区域经济创新要素分析

1.环境要素

其总体创新体系的供应要素,也就是生产当中的投入要素。包含了资源与基础结构设施两个因素。在这些基础结构当中,河南省的行政制度通常为最重要的因素。

2.企业要素

其成为所有系统结构的重要所在,决定了集群生产的效率。此要素包含了两方面因素:其一,供应商与相应企业。对于供应商而言,包含了供应的质量、多样性、当地供应效率、成本乃至买卖双方的关联。因为成本、质量以及协调的原因,集群外部供应商通常较难取代内部供应系统。对于相关企业而言,包含运用相近技术、可转移人力资源、近似的特殊基础结构乃至服务市场的企业。集群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这些企业的数量与质量,乃至集群竞争企业以及这些相应企业相互间的正式以及非正式的共同体所影响。这些因素一同作用构成良好的经济共同体,对总体集群的生产率的提升极为有利。其二,企业结构以及竞争和战略。包含集群内部的组织构造、灵活性乃至信任、增长战略与竞争[1]。

3.市场要素

其成为所有集群的所需要素。此要素包含了两方面因素,则为外部市场以及内部市场。内部因素的分析指的是对处在集群地理范围内的合作意愿。外部市场分析则意为集群地理区域外的所需特征。

二、对策建议

1.强化群内企业的分工和合作

执行专业化分工和合作,将产业链条延长,有利于企业相互间技术经济的衔接,透过聚集经济将区域中的相应产业带动起来。比如,在三门峡的水果加工产业集群,三门峡当前的水果种植面积达到了287万亩,而苹果面积占到了177万亩,特色水果面积110万亩,三门峡市的水果总产量约为23.6亿公斤,苹果占18.9亿公斤,果品产值约为71.3亿元,是农林牧渔业的1/3,果品产业已经变成了三门峡在农业农村经济当中的首要支柱产业。不仅如此,不再使用的老果木还衍生出诸多木材加工厂,果品加工业将近百家的包装业以及运输业带动起来,通过果渣建立了饲料厂,种植业带动了化肥以及农,从整体上给予运用和发展大产业集群的链条。

2.创建产业集群的产学研创新体系

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带领重要企业提高技术研讨,引进优良的国际先进设备。跟踪全球先进技术,提升产业技术能力,有效运用当地研究机构以及企业研发团队,实现产、学、研的有效融合。比如南阳理工学院执行的豫汽联盟计划,与河南省西陕汽车水泵有限公司一同创建的河南省汽车零部件联盟,展现出当地人力资源的专业优势,积极顺应经济发展形势,抓住新机遇,不断加强产教结合,校企合作。通过共同努力,携手科技攻关,培养人才,将河南省的产业集群创建为产品加工基地,令其变成产品的创新平台。

3.培育产业集群

提高国家与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及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鼎力支持,培养具备较强能力、聚集效应、特色明显、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不同园区应当依照本身条件与产业规划目标,建立区位特点,改良政策环境,加快区内中间产业市场与生产要素市场的构成。激励企业相互间创建垂直或水平技术的链接,强化园区高新技术的校企合作,通过河南大学、郑州大学等知名院校加快构成园区的聚集机制。

4.通过龙头创品牌

首先,集群品牌成为集群中企业透过优良的品质,完善的服务建立的总体声誉,经由集群品牌能够令顾客提高对企业的忠诚度以及信任度。并且,产业集群品牌能够保障质量和信誉,成为产业集群主要的竞争力。极力实施品牌战略,加强扶持高技术、高性价比、潜力十足的品牌企业。加强名牌的推广,通过名牌企业、名牌产品为根本,积极提高企业以及产品在国内外的知名度甚至美誉度。

渭河市源汇区的产业集群则为在品牌企业双汇集团的影响下,产生的一些列肉类加工企业,这些企业学习了双汇的技术、营销、管理的理念,将双汇的生产管理以及销售的模式照搬过来,甚至将双汇的核心力量挖过来,令企业的生产管理能力迅速提高到先进水平,并将整个地区产业的素质给予提升,展现出产业集群总体功能在溢出方面的成效[2]。

5.完善服务体系

河南省还处在经济不够发达的范畴,基础环境不够好。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集群构成发展的良好环境,为当地企业家在创业以及外企的投资做好了铺垫,河南省可以通过打造良好的制度以及政策环境,将社会服务的体系给予完善,加强服务创新,加速体系的建设,为产业配套提供更加完善的环境。

6.展现政府的引导力量

河南省处于集群产业阶段,所有特质并未彻底开发出来,假如此时不具备政府的协助,则较难构成集群,甚至会产生夭折的现象。因此,省政府应当依照各地市的因素给予正确的规划。并且,集群中应当公平竞争、完善社会化的服务体系,甚至创建集群外部的市场环境,而这些方面均无法脱离政府的帮助。

三、结语

总而言之,产业集群化的构成发展会被特定知识、传统文化、地方政府等方面所影响,所以令产业群的文化更加丰富。对产业集群文化范畴而言,还需要不断深入分析,从而加快区域经济内产业群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