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03 17:29:4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教育的主要内容,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1.培养语文学习氛围
我们这里所说的创新不能仅仅从智能方面进行解读,还需要从其内在进行更深层次的探讨,这种创新更是一种氛围、环境、境界,只有认识到这个层面,再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而为了培养语文学习的氛围,主要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着手:
(1)激发学生好奇心。为了培养学生创新学习的氛围,首先就要认识到学生的天性,小学生在各方面发展尚未成熟。这虽然是一种不足,但是也孕育着崭新的可能,碰到一些不理解的事情或者问题,学生们就会产生极大的兴趣。而这种热情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好奇心,好奇心不同于我们经常用来提高学生的那些外在的方法,好奇心更加内在。相对于其他方法而言,这种方法更加积极、持久。要使学生增强创新意识就需要使学生产生好奇心,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学习中收获快乐,从而引导其兴趣,激发其潜能。
(2)尊重学生的想法。小学生想事情没有很强的逻辑,往往天马行空,完整度和严密性都存在一定的缺陷。但是这些缺点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逐渐变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切忌矫枉过正,那样只会打压学生的天性。如果教师对学生的要求过于严格的话,学生对于创造性就会产生恐惧感,这样对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养成非常不利。
(3)施行激励教学。有一句俗话“好学生都是夸出来的”,这句话不无道理,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还没有定型,还存在着很大的发展空间。而学生创造性的激发与教师的激励是分不开的。教师在日常教学的时候,要善用激励的教学方法,对于学生的小发现,要给予学生适当的鼓励和帮助,这样就使学生养成创新的习惯,增强创新活动的动力。
2.创设有创新价值的情境
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具体的创新情境,要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相应的锻炼,就需要对其进行情境锻炼,这样才能在短时间内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了达到这种目的,需要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语言重组。创设情境可以从基本的语言着手,语言并不只能起到表达的作用,通过学习语言,学生能够对课文产生新的理解。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将课文进行重组论述,在不脱离文章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将自己心中的一些想法表现出来,而这种表现也就是创新。
(2)激发想象。课堂的条件毕竟是有限的,所以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往往会用到想象的教学方法,通过为学生设置一定的情境,使学生能够在自己的脑海里构建出相应的景象,进而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单纯的知识的学习,只会使人更加死板,只有依托于想象才能使学生的思路和视野得到不断的开拓,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3.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学习
创新能力的提高需要具体的实践来巩固和提高,只有在教师的鼓励和支持下,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主要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1)鼓励创新见解。在实际的教学当中,学生会提出许多独特的见解,教师要对学生的这些想法进行鼓励。例如,学生对“卧冰求鲤”这个词语有不同的理解,鲤鱼不是应该去钓么,用破冰求鲤不是更好么。学生存在这样的疑问教师应该对其进行肯定,并进行必要的疏导,使学生既能充分的理解,又不至于打击其学习的积极性。
通过几年的探讨与实践,目前理论界和教育实践工作者都认识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是开展心理辅导,不仅仅是要解决在少部分学生身上发生的心理问题,它更主要的内容应当是面向所有的学生,促进学生心理全面健康发展,形成健全人格并积极预防心理问题的出现。具体来说,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应当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开发学生的心智潜能:促进学生注意、观察、想象、记忆和思维等能力的发展。促进学生情绪和情感能力的发展,促进学生求知欲和探索创新精神的不断提高。
2.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和能力:既帮助学生形成完善独立的人格,又预防各种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发生。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1)正确的自我认识。客观地了解、评价自己,全面认识自己的能力和心理特点:有适当的独立性、自信心和好胜心;正确对待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悦纳自己;认识执著追求成功的重要性,自觉克服虚荣心、自大、自卑、悲观、依赖、自我中心、拒绝自我等问题。
(2)坚强的意志。有较强的自信心、自制力、坚持性(恒心);果断沉着,当机立断;坚毅、不畏艰难,不怕挫折。自觉地避免冲动性、易受暗示性、优柔寡断、顽固、惰性和随意性的不良心理特征。
(3)稳定的情绪。能自我调节情绪,用理智控制各种情境中的情绪波动,基本做到稳定而乐观;自觉地克服抑郁、厌烦、烦恼、急躁、易怒、压抑、孤独、焦虑等心理倾向。
(4)良好的品格。有健全的人格,有积极正确的社会认知,自觉遵守社会规则和行为规范,有利他人精神和集体观念,自觉避免自私、狭隘的心理倾向。
(5)积极的心态。有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有较高的学习热情:自信、自强;能确立适宜的目标,不断追求,争强好胜,立志成才;自觉避免消沉、失望、自卑的心理倾向。
3.训练人际交往能力:认识社会交往的重要性,乐于交往;掌握正常的交往准则和处理人际关系的技巧,建立相互理解、信任的关系;在交往中积极求得进步,让对方了解或接受自己的思想观点,能自觉地克服紧张、恐惧、偏见、故意报复、猜疑、嫉妒等心理倾向。
4.强化学习效率:认识学习的价值,形成恰当的动机;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学会学习;能合理与人竞争,正确对待成功和挫折;能合理应试,自觉减轻焦虑程度等。
5.培养良好的性文化:认识自身性生理的变化及其对自我发展的价值,形成科学的性意识和健康的性心理,掌握准确的性知识,学会适宜的异往方法:能用有益的方式宣泄自我望,调节控制自我的性冲动;能自觉地抵御不良的性诱惑。
作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心理辅导,其辅导的内容通常包括以下几方面:①学习能力辅导;②应试能力辅导;③自我发展辅导;④人际关系辅导;⑤应对挫折辅导;⑥青春期辅导;⑦意志品质辅导;⑧情绪情感辅导;⑨休闲与消费辅导;⑩升学与就业辅导等等。
从辅导的功能来说,又可以分成发展性辅导和问题性辅导。从辅导的形式来说,又可分成团体辅导、个别辅导和家庭辅导等。
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
1.全面渗透在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
学校教育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学校各种教育要素之间都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所有活动也是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许多现象和效果更是互为因果的。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必须渗透在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在学科教学、学校德育和德育管理工作中,都应注重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都应注重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这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
在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渗透,对全体教师来说,更重要的是要能充分运用心理学、心理健康学、心理咨询学的原理和方法,有机地与自己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所使用的方法和手段相结合,从而积极有效地对学生施加良好的心理刺激和影响,达到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目的。
2.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
在中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主要途径就是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有些地区也叫心理健康教育课。本人认为,无论名称如何称呼,中学心理健康教育都不应该以传授心理学、心理卫生学的知识为主要目的,而必须始终以心理能力训练为目的。通过运用各种适合学生心理活动特点的方式方法,让学生在活动中提高对自我的认识,了解自我心理发展的状态,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心理能力和良好的心理健康水平。
心理辅导活动课可以是专门开设的一堂课,也可以是在班主任安排和指导下的主题队会课。课程的内容可以按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逐段、逐课进行;也可以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和面临的现实问题在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的基础上,以主题的形式开展的活动。
3.开展团体与个人心理辅导
团体辅导是指在心理测查或调查的基础上将有基本相同心理问题的学生组合在一起,通过系列主题活动和其它形式的心理辅导与心理训练,帮助这些学生在相互交流和相互促进的基础上解决心理问题、减轻心理压力、提高心理能力,个人心理辅导则是心理辅导教师与来访学生一对一的、面对面的帮助、分析、训练、宣泄、矫治的过程。
团体辅导和个人辅导一般应在专门的心理辅导室内进行。心理辅导室的建设可以根据各学校的自身房屋建设特点,因地制宜地确定。但是,从方便学生来访的角度出发,有几点本人认为应当认真加以考虑:①地点要有安全可靠感,即有利于学生保护个人的隐私。②室内要有亲切舒适感,即有利于来访学生放松自己的紧张和不安。③要有文化层次感,即有利于来访学生从各种摆设中得到心理诱导和启发。④要有一定的科学技术感,即有利于来访学生对心理辅导建立信任感。
三级安全教育的的做用是为宣传劳动保护的意义、任务、内容和其重要性,使新入厂的职工树立起“安全第一”和“安全生产人人有责”的思想,主要包括:
第一级:公司安全培训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国家和地方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规、标准、规范、规程和企业的安全规章制度等。
第二级:项目安全培训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工地安全制度、施工现场环境、工程施工特点及可能存在的不安全因素等。
第三级:班组安全培训教育的主要内容是本工种的安全操作规程、事故案例剖析、劳动纪律和岗位讲评等。
(来源:文章屋网 )
关键词: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宏观管理;调控
中图分类号:G75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9-0180-02
一、问题的提出
当前,宏观调控已成为世界各国政府宏观管理少数民族高等教育的重要手段。它首先在发达国家掀起,逐渐蔓延到世界各国。根据以往经验,本研究将少数民族高等教育领域中的政府宏观调控的客体分为主要内容和主要措施两个方面。其中,主要内容包括:少数民族高等教育的规模、质量和结构;主要措施包括:少数民族高等教育政策、教育中介机构、教育评估、财政拨款、信息服务以及教育行政六个维度。
二、少数民族高等教育领域的政府宏观调控现状
(一)主要内容的宏观调控现状
目前主要内容的政府宏观调控体现在以下几点:1.政府通过调控实现了对少数民族高等教育规模的绝对控制;2.少数民族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科类结构、形式结构以及布局结构都受控于政府的调控;3.目前政府对少数民族高等教育质量的调控职能起到指导和辅助作用,太多的控制不利于少数民族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
(二)主要措施的宏观调控现状
目前主要措施的政府宏观调控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政府通过制定包括招生政策、就业政策等在内的一系列少数民族高等教育优惠政策,以期通过这些政策的实施,对少数民族高等教育的规模、结构等实现绝对调控;第二、目前针对少数民族高等教育的中介机构还没有出现,或者说这种组织的雏形散见于中央民族事务委员会和教育部民族教育司的部分事业单位中,这些组织大多是赢利性组织,且蕴含在普通高等教育序列之内;第三、政府财政拨款是目前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得以顺利发展的重要的资金来源渠道;第四、少数民族高等教育评估影响着政府的调控,而调控又反作用于教育评估;第五、针对少数民族高等教育的信息服务非常缺乏,大多处于半官方的地位,很难准确的调控信息;第六、政府对少数民族高等教育调控的行政手段比普通高等教育强。
三、少数民族高等教育领域中政府宏观调控存在的问题
(一)主要内容的宏观调控存在的问题
1.教育规模调控科学性不够。自高校扩招以来,短期内学生人数的增加可以降低生均教育成本,提高教育经济效率,刺激教育消费,拉动经济增长。可是,随着在校生人数的持续增加以及民族院校的不断扩张,必然会出现相对的教育资源紧缺,致使教育质量下滑,引发严重的就业危机,进而导致教育经济效益的下降而削弱教育经济效率,最终出现少数民族高等教育规模不经济的现象,甚至出现少数民族高等教育质量退步的恶果。
2.教育结构调控不均衡。长期以来,政府把少数民族高等教育结构的宏观调控力度过分集中于教育科类结构和地区布局结构上,而忽略了教育层次结构的宏观调控,已经明显地出现了少数民族高等教育结构严重不均衡的现象。首先,各教育层次间所占比率差异太大,容易造成不同教育层次间的人才断层现象;其次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层次结构过于刚性,导致本可以上更高教育层次的少数民族学生只能按部就班地学习,致使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年龄较汉族学生普遍偏大,影响就业竞争力。
3.过分强调教育质量的硬件调控,忽视软件调控。中央和省级政府对少数民族高等教育质量的调控主要集中于制定优惠的招生政策、支持民族院校持续扩张以及加强和鼓励民族院校的综合性大学建设,原则上同意他们采取“合并”或“新建”的方式实现学校的持续扩张。这种带有明显政策倾向的调控促进了包括在校生规模、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在内的少数民族高等教育硬件质量的快速发展。但是,对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教学、科研和教师队伍建设却放任不管或出现调控失调。
(二)主要措施的宏观调控存在的问题
1.政策内容结构调控严重失衡,政策执行监管不力。长期以来,政府制定的少数民族高等教育政策只关注招生工作,而忽视了包括学生培训、心理辅导、社会实践、就业管理等一系列与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利益相关的内容。政策内容结构的调控过分单一,导致许多教育行政机构唯“招生工作”是从,而很少过问其他教育关节的工作。此外,仅有的招生政策在具体的执行环节中还存在严重的监管不力现象。往往受“地方保护主义”、“政策理解偏差”以及“高校曲解政策”等因素长期存在的影响,致使部分招生政策在颁布后无人问津,具体的落实情况如何,执行效果怎样,几乎无人检查。
2.财政投入不足,财政资金使用缺乏有效监管。近年来非财政性教育经费增长速度已明显快于财政性教育经费的增长速度,以政府投入为主的多元教育投资格局已基本形成。但是,主要依靠财政性教育投资发展的民族院校几乎拿不到非财政性教育经费,导致民族院校实际的财政教育经费严重不足。此外,以往的财政性教育投资还表现出各地实际经费差距较大、投资结构不合理、投资效率低下等问题。造成上述问题的最根本原因在于以往的教育财政性资金使用缺乏科学有效的监管,很多民族院校资金违规使用现象屡见不鲜。
一、选择题
1.课外校外教育是指(课程计划和学科课程标准以外)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活动。
2.课外校外教育的特点是(自愿、灵活、实践)
3.经常在活动中自己设计、自己动手、自己检查,体现了课外校外教育的(实践性)
4.三结合的教育一般是指(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三结)
二、辨析题
1.课外校外就与课内教育没有共同处。
错误。课外校外教育与课内教育有共同之处。他们的共同之处在于,他们都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
三、简答题
1.课外校外教育有什么重要意义?
1)课外校外教育有利于学生开阔眼界,获得新知识
2)课外校外教育是对青少年实施因材施教,发展个性特长的广阔天地
3)课外校外教育有利于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各种能力
4)课外校外教育是进行德育的重要途径。
2.课外校外教育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1)社会实践活动
2)学科活动
3)科技活动4)文学艺术活动
5)文娱体育活动
6)社会公益活动
7)课外阅读活动。
3.课外校外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要有明确的目的
2)活动内容要丰富多彩,形式要多样化,要富于吸引力
3)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并于教师的指导相结合。
4.学校与社会教育机构联系的主要形式有哪些?
1)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校外教育组织
一、引言
尚美,顾名思义,就是追求美,尊重美。其本质内涵包括四层意义,即:认识美、发现美和追求美、创造美。尚美教育,就是要求教育者本身需先具备基本的审美素养,且乐于四处发现美的存在,然后怀着强烈爱美之心,用自己高尚的审美人格去努力创造美的生活和世界。
小学体育教学,是一门带有艺术性美的学科,将在教学中渗透尚美教育,这种独特的教学方法不但能达到将体育知识与审美熔于一体,激发小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它让小学生愉悦的心情中学习到精湛的体育知识外,还潜移默化的接受着审美教育。因此,尚美融入到体育教学,成为众多小学体育教师追求的最高境界。但究竟二者如何融入,实现有机结合,达到渗透的终极目标,是广大小学体育教师值得思考的重要课题。在此,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就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尚美教育的重要意义,基本内容与主要途径,提出自己肤浅观点,并作出一一阐述,还请行业内广大同事给予批评指正,共同为促进培养小学生审美情操和创造美感能力的教学目标实现。
二、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尚美教育的重要意义
当前,随着互联网的风靡普及,小学生接受的信息渠道是越来越宽广,他们在网络中,既可欣赏到社会上许多美好的东西,但也同时接触到一些复杂丑恶的现象,这对审美识别能力欠缺的小学生来讲,极为不利于身心健康的成长,也给教育带来了严峻挑战。因此,作为小学体育教师,须正视这个课题,通过在教学中主动积极的渗透尚美教育,达到美育与体育的完美结合,从而让小学生自小就树立起正确的审美观,培养他们拥有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符合时代主流的审美素质。因此,其实现意义非常重要,主要表现为:
(一)通过渗透,让体育教师在培养小学生进行强筋骨、健肌肉的锻炼过程中,引领着他们对身体形态美的主动追求,从而以美强体,达到举止行为非常得体,杜绝恶陋丑习的发生。
(二)通过渗透,让小学生在体育课堂上,也学习到教师的高尚品格,继而生成自己的感悟与心得体会,并充分体现出来,达到以美强志。比如:积极进取的精神,追求公平的竞争,能够经受胜败的考验等等。
(三)通过渗透,让小学生在观摩体育教师精湛的体育动作与技术过程中,获取体育知识的同时,更加注重对体育技巧美的向往,达到以美怡情,产生愉悦情感,激发出浓厚地学习兴趣。
(四)通过渗透,唤起小学生对美的创造,产生对体育锻炼新的动力,接受新的知识,这也是尚美教育所要达到目标的精髓所在。
三、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尚美教育的主要内容与实现途径
充分认识到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尚美教育的重要意义后,体育教师要进一步去落实到实际的教学课堂中,这里需重点与大家分享,其渗透的主要内容与途径。
(一)主要内容
小学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渗透尚美教育,主要内容集中在四个方面,具体表现为:
一是仪表美。小学生的模仿能力较强,因此,体育教师要抓住这一有利特征,主动当好他们的一面旗帜,保持个人精神面貌和行为举止上,不论是酷署还是严寒,都要饱满、敏捷和整洁、得体等,使小学生在对其形体楷模的审美中,也潜移默化学习到对自身体态、仪表、神情、举止的注重。
二是语言美。小学生的思想还处于成长阶段,理解能力与领悟能力都十分有限,因此,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对体育知识和体育技巧动作要领的讲解,做到口齿表达清楚,语言精练扼要、形象生动。特别是被小学生不易理解的,可借用生活中他们熟悉的事物来比喻,如立定跳远,可形容成“蛙跳”的动作,加速他们的理解并掌握,从而促进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也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三是动作示范美。体育教师在给小学生做体育运动的示范时,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的动作,须达到姿势正确、熟练和优美利落。以跳箱为例,不管在助跑、上板,还是在踏跳、腾空、落地等环节,教师都应该是:轻松自如、优美轻盈和稳定沉着等姿态优美的表现。从而获得学生由衷的钦佩赞美,良好的示范美效果也激发出他们对体育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快速的掌握到要领与技巧。
(二)实现途径
一是积极创设教学环境氛围的倡导。在体育课堂中,一方面体育教师要对班级学生的审美现状有一个全面准确的了解,同时结合小学生审美心理规律、特点的理论知识,积极烘衬出浓厚的尚美教育,让小学生全身心投入其中,对渗透的尚美,表现出极大的热情。比如做游戏,体育教师可以与小学生打成一片,通过兴致勃勃的呼喊、激发学生练习热情,直接增强了体育课堂的教学效果。
二是融入在体育教学内容中。体育教师要主动打破常规传统性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主动而大胆地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内容中,融入具有趣味性和艺术性的艺术体操等内容,来达到对尚美教育的渗透。比如可利用体育准备活动,组织学生跳健美操,让学生在娱乐身心的同时加强了对美的创造性和鉴赏力。
三是贯穿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可按照审美原则,设计出别具一格的造型来优美队列,引导小学生进行训练。促使他们在训练中因感知队列变化给身心带来美的娱乐;还可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对每位学生都充满关爱,必将以情换情唤起学生的尊重,从而保持整个教学过程处于和谐情感之中。
四、结束语
关键词:“双跨”课程;工程教育;改革;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5-0050-02
一、对工程教育的认识
(一)工程教育实际是社会经济生产与理论模式课程的高度结合
工程教育是指将学科中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社会经济生产中的工程任务相结合,以任务为导向带领学生系统的学习知识,学生在完成工程任务的时不但理解了理论知识,也增加了实践能力。在这里,工程任务要与实际工程相符合,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的了解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做到理论和实践的统一。
(二)工程教育是对生产项目工作的有机分解与统一
将一个完整的经济生产工程理论化,并根据其发生的特征结构化、模块化,合理拆解以后重构成理论教学课程的过程是工程向课程转化的必要条件。
在这个转化过程中,对完整的工程进行合理的拆解是有技巧的,要注意切入点和断层位置,重构也要顾及横向重构与纵向重构两个维度,不是盲目的章节组合,在联系的前提下实现尊重现实工作需要的分解与统一。
二、“双跨”课程的工程教育改革思路
“双跨”课程是不同于认知性的公选课的课程,它在一定意义上属于直接或者辅助参与社会经济生产的工程任务类课程模式,所以它的工程教育改革也是不能忽略的。
“双跨”课程的工程教育改革应该以完整的工作任务为载体,结合创业型大学模式,鼓励学生参与专业公司工作或者自己创办产业,以公司、产业的经济任务为背景,在工作中摸索课程理论知识的内涵,并归纳新经验。
这里以商务类“双跨”课程《国际电子贸易与单证缮制》为案例,描述工程教育改革的探索。
此表将完整的制单出口流程界定为合同商定、资金流、商流三个工程分解,每个工程分解都有其需要的工作能力构成的子工程支撑,并以具体工作任务为观察点,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效果进行监测。
下面是合同与信用证两个子工程的设计内容:
(一)子工程一:合同
1、工程项目准备
问题1:你对国际商事磋商了解多少?磋商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问题2:你了解形式发票么?形式发票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问题3:你知道订单么?订单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工程项目任务
任务1:翻译英文合同的主要条款并理解其内涵
任务2:根据磋商中行走的函电拟定一份国际商事合同
3、能力提升训练
实训1:给定资料,填写合同主要条款
实训2:给定资料,拟写国际商务合同
(二)子工程二:信用证
1、工程项目准备
问题1:信用证与合同的关系是怎么样的?
问题2:信用证的性质与特点如何?
问题3:信用证、托收、电汇三种支付方式的业务流程是怎么样的?各有何优缺点?
问题4:工作中如何选择支付方式?注意哪些问题?
2、工程项目任务
任务1:学习信用证的主要内容
任务2:审核信用证
3、能力提升训练
实训1:译证
实训2:审证
三、“双跨”课程工程教育改革的成绩
(一)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培养了学生工程视野
传统教学模式具有以下特点:听中学,教师主体——没有PDCA的循环过程;理论知识点为观察点;分节分段,打散完整工作体系,节奏感强,但是瞎子摸象,缺乏整体性;缺乏目的性的教学,学生没有方向感和动力;后期没有提高阶段,不能体现温故知新。
而工程教学具有以下明确的优势:做中学,学中做,学生主体,教师指导——体现PDCA环节;工程任务拖动理论知识点;宏观与微观统筹兼顾,时刻站在全局角度分析局部;设定工程项目准备要求,指定问题为教学方向做准备;加入深化提高内容,可持续学习。
(二)培养了学生跨界的思维模式
“双跨”课程的工程教育模式培养了学生跨学科的思维模式,了解跨学科的知识体系,并有机地与自己的专业知识相结合,实现全面发展的目标。
关键词:安全生产;建筑施工;教育培训
一 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
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是指在施工活动中,施工企业和工程项目部组织安全生产的全部管理活动,通过对生产要素的具体状态进行控制,使施工中的不安全行为和状态减少或消除,不引发事故,尤其是不引发使人受到伤害的事故,使项目的效益目标得到实现。然而,目前我国在安全管理中还存在不少问题需要解决,建筑从业人员,特别是农民工的教育培训现状尤为堪忧。
二 农民工教育培训差的原因
首先是农民工的文化知识水平低,接受能力较差;其次是农民工流动性较大;第三是有些建筑施工企业和专业(劳务)承包队伍,受利益驱动,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安全意识淡薄,放松了安全管理,特别是在对职工的安全教育培训,在经济上和时间上不舍的投入,导致作业工人安全技术水平低下,特别是对新进场或转换工种的农民工没有接受过任何安全教育就直接上岗作业,特种作业人员无证上岗,不懂本工种操作规程,不掌握安全技术规范标准。这些人完全没有安全防护意识,缺乏自我保护能力,有的农民工上班没几天就死于工伤事故。由于以上这些现状的存在,导致建筑业企业伤亡事故时有发生。
三 关于加强建筑施工现场培训教育的措施
(1)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安全生产法》第二十一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第二十三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方可上岗作业。”《建筑法》第46条规定:“建筑施工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劳动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加强对职工安全生产的教育培训,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人员,不得上岗作业。”为加强建筑业企业职工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建设部印发了《建筑业企业职工安全培训教育暂行规定》,对建筑业企业安全教育培训提出了具体实施办法。
建筑施工企业必须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要求,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内容对工人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同时各级安全生产主管部门必须严格执法,加强对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特别是对农民工的培训进行监督,真正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才能确保建筑企业安全教育培训工作的实效性,才能够实现安全生产。
(2)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培训教育制度,加强安全生产培训教育制度的执行力度
1)建立健全安全教育培训责任制,明确安全教育责任,落实安全教育培训制度。首先要明确施工现场各级教育培训的责任,确立安全教育培训的实施责任人,同时明确现场安全教育接受者的主体――施工现场全体人员;其次要加强对责任主体的监督和考核,对考核不合格的责任人进行换岗或清退;第三要注意培养安全教育实施责任人的职业素养和责任感。2)建立健全三级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和安全技术交底制度,明确安全教育内容、学时,加强作业人员的教育培训,在每一位新工人入场(或转换工种)后严格按照《建筑业企业职工安全培训教育暂行规定》中相关要求做好每一级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和安全技术交底工作,真正做到先培训、后上岗。3)实行安全教育登记制度和考核制度,对每一位工人建立安全教育培训资料卡,实施一人一卡制度,主要包括需要培训内容、学时、培训人、时间、地点以及考核成绩等。对每一位经过培训的工人进行安全考核,不合格者不得上岗作业,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自我保护意识。4)建立安全教育培训经费管理制度,在安全生产措施费中将安全教育培训费单独列项,并对培训经费的使用情况进行张榜公布,做到专款专用,为安全教育培训提供资金保障,确保安全教育培训教材等培训费用的资金投入。
(3)完善安全生产培训知识的内容,增强培训内容的针对性
新工人入场后,要严格按照《建筑业企业职工安全培训教育暂行规定》中相关要求做好各级培训教育工作和安全技术交底工作,同时,也要在施工过程中对工人进行经常性的安全生产教育,在教育的过程中,必须确保教育内容的针对性,真正达到进行安全生产教育的目的。
三级安全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第一级公司安全培训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国家和地方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规、标准、规范、规程和企业的安全规章制度等。第二级项目安全培训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工地安全制度、施工现场环境、工程施工特点及可能存在的不安全因素等。第三级班组安全培训教育的主要内容是本工种的安全操作规程、事故案例剖析、劳动纪律和岗位讲评等。安全技术交底的主要内容是施工项目的作业特点和危险点、针对危险点的具体预防措施、应注意的安全事项、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和标准、发生事故后应及时采取的避难和急救措施等。目前,许多建筑企业安全教育工作往往忽视了对工人进行安全生产知识考核,结果造成作业人员对施工现场、本工种的安全生产知识技能和安全注意事项一知半解,达不到安全教育培训的目的,导致工人由于安全生产技能、知识的贫乏而酿成事故。因此,应该严格执行考核上岗制度,根据工种进行安全操作规程、安全注意事项等方面的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岗作业,提高施工现场作业人员的安全操作技术水平、安全生产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参考文献
[1] 梁进坚.对建筑行业农民工安全管理的探讨[J].现代装饰(理论).2011年04期.
[2] 孙将平,杨洁,邹胜勇.建筑施工业安全生产体系研究[J].科技传播.2011年15期.
1、新教师任职学校向中心校提出符合任职资格的指导教师推荐人选;推荐人选可以是本校,也可以是外校的教师;
2、中心学对指导教师的推荐人选进行审核,并确定一名指导教师报市教师进修学校;
3、市教师进修学校颁发指导教师聘书。
二、指导教师的任职资格
1、师德:遵纪守法、为人师表;认真学习、乐于奉献;教学规范、不断创新。
2、学科:必须与新教师任教的主要学科相对应;
3、资历:小学高级教师、中学一级教师及以上职称;骨干教师(包括培养对象);市级及以上名师;市级及以上教坛宿将、教坛中坚、教坛新秀获得者;市级及以上教学大比武、课堂教学比赛获奖者;片小及以上学科教研组长、教导主任。
三、指导教师的任务
(一)指导教师的主要任务
指导教师的主要任务包括对新教师的学科教学实践、教育教学常规、班级管理工作等。
1、学科教学实践指导的主要内容有:教学计划的制订、课堂教学的设计、课堂教学的实践、学科辅导、作业批改、学科评价的方法与方式以及学科课外活动等;
2、教育教学常规指导的主要内容有:学校教育教学常规、课堂教学组织、课堂教学常规、后进学生转化等;
3、班队管理工作指导的主要内容有:学校教育机制、班主任工作常规、班集体建设、班队活动组织与设计技能训练、家访与特殊学生的管理等。
(二)指导教师的具体任务
1、对新教师的教育教学常规工作检查指导每学期不少于5次;
2、审核新教师的教学设计每学期不少于6次;
3、听、评新教师的课堂教学每学期不少于6节;
4、专题为新教师作示范教学的课每学期不少于4节;
5、指导新教师实践汇报课每学期不少于1次;
6、与新教师交流研讨每学期不少于10次;
7、指导新教师撰写2篇以上教育教学总结与教育教学反思;
8、指导班级管理工作每学期不少于4次(指导教师无法完成的可委托其他教师承担);
9、指导班队活动组织与设计技能每学期不少于2次(指导教师无法完成的可委托其他教师承担);
10、解答新教师在集中培训、校本培训中的疑难问题,并提供专业咨询。
四、指导教师的工作要求
指导教师履职期一般为一年。通过指导,应使所指导的新教师在学科教学实践、教育教学常规以及班级管理工作等方面达到学校规定的基本要求。为此,明确指导教师以下工作要求:
1、制定新教师的年度指导计划,报新教师任职学校;
2、参加中心学校召开的新教师指导教师工作会议;
3、落实新教师的各项指导活动;
4、关心与指导新教师的工作和生活;
5、经常与市教师进修学校的负责同志、培训处保持联系与沟通;
6、参与新教师的结业鉴定与考核工作;
7、指导新教师撰写教育教学总结与教育教学反思;
8、做好实践活动指导的建档工作;
9、加强自身建设,注意发挥自身的示范作用。
五、指导教师的政策保障
1、指导教师完成指导任务的,由任职学校按实际情况给指导教师核计一定的工作量;并由市教师进修学校核发继续教育12学分。
2、任职学校年度考核给予指导教师一定的附加分;
【关键词】新课标 初中数学 学习方法 探究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教学的灵魂和精髓,它是人们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形成的某种观点,只有从根本上掌握此方法,才有助于学生提高数学学习的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改变思想方法,在当代初中数学教育中是一种必然。
一、引导学生预习,细心读教材
自学能力的培养是当代中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遇到的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学生不善于理解而是死记硬背。当学到平行线的性质时,学生把平行线的性质、定理背得比较熟,但是在应用这些性质与定理时却不够熟练,这是由于没有读懂造成的,这导致初一新生在自学能力与实际应用方面没有达到要求。所以,要对读法指导有所重视以提高初中新生的学习能力。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引导学生会读问题,达到眼到、口到、心到以及手到。在方法上主要应用随课预习或者单元预习的方式。在预习之前,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预习提纲来预习,让学习有一定的目的。实践证明,有了良好的预习习惯,学生的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
二、做到突出重点,实现精益求精
初中数学的考试大纲要求:在内容的理解、了解上有重点要求,还要对方法有所掌握,达到会、能两个层次的要求,对于需要理解的内容,要对方法有所把握,了解考试的重点。在每年的考试中,对于出现的概率较大的考题;在相同的试卷中,当试题所占有的分数比较多时。我们要结合学生出错的内容,多下功夫,使重难点更突出,要在主要内容及方法上多下、狠下功夫,再就是结合重点内容与次要内容间的联系,做到以主带次,使重点内容与整个内容紧密联系。只有对主要内容有了深入理解,其它方面的内容与方法也会迎刃而解。也就是说,主要内容与次要内容都得抓,不能分开来抓,要对各内容的联系进行分析,通过比较能够自然地突出主要的内容。
三、抓住重难点,归纳总结复习方法
众所周知,重复是学习的母亲,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不要把学习之母变成后娘。”在学习时,学生们要对所学习的所有知识点,每个章节的内容进行归纳,加强新旧知识间的联系,使所学到的知识进一步系统化。
1、理清知识点间的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网络.
在平时的学习中,大脑只能接受比较单一的知识点,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大多数同学理不清头绪,头脑里装太多东西,感觉很乱。通过将这些闪光的、零散的知识加以整理与归纳,让学生的头脑展现清晰的知识网络,构建相对完整的、系统的知识体系。
2、突破重、难点,做到学以致用
在梳理知识点时,要对重、难点问题加以剖析,并运用于实际当中。再结合学生日常的学习的情况,对需要复习的内容加以指导,根据复习资料的难易程度区分侧重点,处理重点也不要结合学生较易混淆,较难理解的内容之中。
总之,结合新课标要求,指导初中学生逐步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并与教学改革同步进行,做好协调,并持之以恒。将转变思想与传授方法相结合,使学法与教法相结合,将教师指导与学生的探求相结合,在此基础上,形成纵横交错的学法指导网络,从而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
参考文献
关键词: 安全技术措施 安全生产检查 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安全生产事关改革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建筑业作为支柱产业,安全生产不容忽视,必须大力加强,现从以下三个方面谈谈建筑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
一、安全技术措施
工程大致分为两种:一是结构比较复杂、施工特点较多的称为特殊工程,二是结构共性较多的称为一般工程,安全技术措施是在施工项目生产活动中,根据规模、工程特点、工期、结构复杂程度、劳动组织、施工现场环境、施工方法、变配电设施、施工机械设备、架设工具和各项安全防护措施等,针对施工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和预测,找出危险点,建筑施工的伤亡事故主要发生在物体打击、高处坠落、机械伤害、触电、坍塌等五个类别中。从管理和技术上采取措施加以防范,消除不安全因素,确保项目安全施工。
施工安全技术措施主要包括:1.地面及深坑作业防护;2.施工现场安全规定;3.立体交叉作业及高处防护;4.机械设备的安全使用;5.施工用电安全;6.采用的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和新结构;7.自然灾害(防雷击、防台风、防地震、防洪水、防冻、防暑降温、防滑等):8.防火防爆措施。
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施工企业安全教育工作是贯彻施工企业方针、目标,实现文明生产、安全生产,提高员工安全素质,增强安全意识,防止产生不安全行为,减少人为失误的重要途径。其重要性首先在于促使员工及施工企业管理者树立安全生产管理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帮助其认识和学习职业安全的健康法律法规知识。其次能够普及员工的技术知识,增强安全操作技能。
(一)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对象
包括建筑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其他从业人员(包括其他负责人,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各岗位的工人以及临时聘用的人员)、特种作业人员。
(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内容
1.对建筑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主要内容
(1)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知识、行业安全生产技术与方法。(2)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法律、政策和法规及有关行业的规章、规范和标准。(3)国内外先进的安全生产管理经验。(4)重大事故防范、应急救援措施及调查处理方法,重大危险源管理与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原则。
2.对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主要内容
(1)安全生产管理的技术,劳动卫生知识和安全文化知识,行业安全生产管理专业知识;(2)工伤保险的政策、法律、法规;(3)事故现场勘验技术,应急处理措施;(4)重大危险源管理与应急救援预案编制;(5)国内外先进的安全生产管理经验。
3.对其他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主要内容
对新从业人员应进行车间(工段,区,队),厂(矿)班组三级安全教育。(1)车间(工段,区,队)级安全生产教育主要的内容: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串岗的危险因素;本车间(工段,区,队)安全生产状况和规章制度,防范措施及事故应急措施等。(2)厂(矿)级安全生产教育主要的内容:安全生产基本知识;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劳动纪律;防范措施及事故应急措施,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有关事故案例等。(3)班组级安全教育主要的内容:岗位操作规程;安全装置,生产设备,劳动防护用品(用具)的性能及正确使用方法;事故案例等。
4.对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建筑企业的特种作业主要包括建筑架子工、建筑电工、建筑起重机械司机、建筑起重司索信号工、高处作业吊篮安装拆卸工建筑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工等。一旦发生事故,便会带来较大的损失。因此,对特种作业人员必须进行专门的安全技术知识教育和安全操作技术训练,并经严格的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
(三)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形式和方法
经常性安全培训教育的形式有:每天班前班后会上说明安全的注意事项、安全生产会议、安全活动日,张贴安全生产招贴画,事故现场会、宣传标语及标志,安全文化知识竞赛等。
三、安全生产检查
安全检查是安全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通过安全检查可以发现建筑施工企业施工中的危险因素,安全生产检查主要包括定期检查、季节性检查、经常性检查、节假日前检查、专业(项)检查和综合性检查。
(一)安全生产检查的内容
安全生产检查的内容包括软件系统和硬件系统。软件系统主要查管理、查隐患、查事故处理、查整改。硬件系统主要是查作业环境、查安全设施、查辅助设施、查生产设备。
(二)安全生产检查的方法
1.常规检查:安全管理人员到作业现场,通过感观或辅助一定的简单工具、仪表等,对作业人员的行为、场所的环境、生产设备设施等进行检查。
2.安全检查表法:列出各层次不安全因素,确定检查项目,并把检查项目按系统的组成顺序编制成表,进行检查或评审。
3.仪器检查法:用于获得设备、机器内部的缺陷及作业环境条件的真实信息或定量数据,为后续整改提供信息。
(三)安全生产检查工作程序
1.确定检查目的、对象,掌握有关法规、规程的要求;了解检查对象的工艺流程、生产情况、危险因素;制订检查计划,安排检查方法、内容、步骤;编写安全检查表或检查提纲;准备必要的检测仪器、工具、记录表格或记录本;训练和挑选检查人员,并进行必要的分工等。
2.依据获得的信息和数据,进行分析,做出判断,找出主要问题,即管理、环境、人、物等方面的不安全因素,必要时可以通过仪器进行检验。
3.通过访谈、查阅文件和现场观察、记录、仪器测量的方式获取信息。
4.针对存在的问题,确定需采取的纠正和预防措施。
5.对复查整改落实情况进行复查、验证,实现安全检查工作的闭环。
参考文献:
[1]徐金梁.陈玉珍施工企业加强合同管理的思考[J].建筑经济,2007.
[2]孟宪海.国际工程担保制度研究借鉴[J].建筑经济,2000.
关键词:韩愈;教育思想;成因;启示
1 韩愈教育思想的社会成因
韩愈生活在李唐王朝自安史之乱后国力由盛转衰的时代。儒学正值日衰,佛道势力则持续增长,以“仁义”为主要内容的儒家之“道”,遭到“绝仁与义,民复孝慈”的老子之“道”和“弃君臣,去父子,禁生养”的佛家之“道”的致命冲击。唐朝的教育在本质上是统治阶级用来为巩固其政治与经济制度服务的。再加上隋唐科举制度的建立,直到唐中叶以后,教育目的趋向功名利禄,而学校沦为“养士”的功能。
韩愈教育思想的目的在于:为唐代统治者培植大批能自觉地继承正统的封建伦理、道德及文化观念,并为恢复和发展封建等级制度,建设统一、安定、繁荣的国家,“虽死灭万万无恨”的“俊良英才”。这种教育思想是中唐统治者力图振兴已呈衰微的封建统治的产物,它是在唐贞元至元和年间统治阶级内部矛盾重重,表面却呈现虚假太平的特定历史条件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2 韩愈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2.1 “仁智契合”的教学目的观
从继承先王之道出发,韩愈重视德行结合教育,强调志行合一,优于德行,将其与博学能文之文学才能、贤能安民之政治才能的培养结合起来,期望所育之才达到知行合体、美善相乐、仁智契合的和谐发展境界。
他将德育置于教育目标的主位,将儒家道统之仁、义、礼、智、信五德结合起来,以明先王之教为德育的主要内容,又以仁、义为其主导。韩愈重视德育,但并不忽视智育。他强调学的作用,他认定学习才能增进智慧,从而成为有用之才。他自身就一直致力于此:“行之乎仁义之途。游之乎诗书之源,无迷其途,无绝其源,终吾身而已矣。”(《答李翊书》)显然,在韩愈看来,刻苦读书,遨游于诗书之中,是修养身心之良方。
2.2 “志乎古道”的教学内容观
韩愈认为教育的内容,除了学习儒家所要求掌握的六艺,即《诗》、《书》、《礼》、《乐》、《易》、《春秋》外,当然也包括经典要籍。这正如他自己所说的:“始者非三代两汉之书不敢观,非圣人之志不敢存”、“其所读皆圣人之书,杨墨释老之学无所入于其心”与“行之乎仁义之途,游之乎《诗》、《书》之源,无迷其途,无绝其源,终吾身而己矣。”
2.3 “勤学求精”的学习观
1、学业的精进在于勤勉
关于学生如何“进学”的问题,韩愈在《进学解》中提出的第一句名言就是:“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这是他治学多年宝贵经验的结晶,也是他对先人治学经验的总结。同时他还叙述了他自己为学之勤已达到“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的地步。
2、在博的基础上求精
韩愈在教学实践中领悟到博与精的辨证关系。博与精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没有博,也就没有精;没有精,博就是一种大杂烩。韩愈一方面强调“贪多务得,细大不涓”。另一方面又要求讲究精约,提出“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勾其玄”。
3、把学习和独创结合起来
韩愈认为以古人为师不必拘泥于章句文辞,而是要学习古人文章中的思想、方法。他赞成吸取前人的优秀成果,但反对沿袭剽窃。他主张万事要有自己的真知灼见,能“抒言立意,自成一家心语”,从而达到“闳其中而肆其外”的境界。韩愈的文章能造语生新,风格独具,自成一家,就得益于其能很好地把学习与独创结合起来。
2.4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教师观
韩愈认为无论地位高低、年龄长幼,谁掌握了道,谁就是教师。这和孔子“就有道而正焉”的思想一脉相承。学生“从师”,即“从师道”,是向老师学习其道。为人师,必须忠于道,必须传道卫道;而传道又是通过授业来实现的。所以衡量教师的标准:首先是“道”,其次是“业”。凡是具备了“道”与“业”的,就可为师。
2.5 “弟子不必不如师”的师生观
基于圣人无常师的思想,韩愈认为师生之间,教师并非时时、事事、处处都要贤于弟子,闻道在先,术业有专攻者,即可为师。“弟子不必不如师”,破除对教师的盲目迷信,学生完全有可能超越老师。而“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之为师标准,则要求做教师的要尊重学生,向学生学习,在某些不如学生的地方亦可以学生为师。
3 韩愈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韩愈是中国教育史上少有的既有丰富教育管理经验,又有独创性教育理论的教育大家。虽然他在教育方面的巨大成就往往被其文学的光芒所掩盖,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其教育思想将更加凸显生机和活力。
3.1 “业精于勤”:对学生的启示
大学是汲取知识的乐园,在这一方乐土上本该有一批寓教于乐的教师和一群求知若渴的学生。然而,现实却让我们很无奈,“选修课必逃,必修课选逃”现象比比皆是。韩愈在《进学解》中指出:“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这句经典名言道出了学习是学生的天职,时至今日,仍有着很大的价值。
3.2 “精于传道”:对教师的启示
教师的基本任务,“传道”、“授业”、“解惑”。在今天,教师首先要教授学生最基本的科学知识,解答学生在学习道和业的过程中所提到的疑难问题。其次,还要教授学生动手能力,劳动实践技能,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在教师的标准方面,在提倡“以人为本”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对教师本身的素养要求更是严格了,尤其是师德建设。
3.3 “师弟子平等”:对师生关系的启示
对于大学师生关系的建设,梅贻琦曾说过:“从师受业,谓之从游。”即建立一种“游于圣人之门”式的师生关系。他的这种“从游”的师生关系正是来源于韩愈通过通信、交游、个别辅导等形式指导后学。当下,我国要培养优秀人才必然离不开融洽的师生关系。教师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1、为人师表。“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教学是一个言传身教的过程,教师的言行举止、思想道德都是学生模仿的榜样,它将直接影响学生对道德品质和审美修养的培养。
2、加强沟通与交流。一个温馨的电话、一段倾心的交谈,都有助于师生情的建立。教师不仅要关心学生的科研学术,还要关注学生的日常生活及思想动态。
3、教师要完善自我。教师只有不断吸收新知识、新信息,补充新鲜血液,才能正确地给学生以指点,学生才会因教师无形的人格魅力、渊博的知识而乐于与教师交往,并在教师的身教影响下乐于求知,积极探索。
4、积极关注、赏识和赞美学生。学生的进步要得到教师及时的鼓励和赞扬,教师可以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实施“情感管理”。
学史以鉴今。在教育事业大力改革和发展的今天,我们研究古代圣人的教育思想,是为了“温故而知新”,在继承中发展。韩愈的积极教育思想,特别是通识教育观、平等师生观、创新学习观及终身教育观等无不对现代教育起着十分重要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胡守仁.韩愈叙论[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9.
2、刘d.旧唐书・韩愈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5.
3、韩愈.韩愈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4、邱华荃.韩愈“师说”探析[J].育达学院学报,20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