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04 17:23:5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方式,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摘要]核心素养强调“学生应具备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高中生物教学要真正树立以生为本的理念,将核心素养培育当成教学目标,当成是教学内容组织与教学方式选择的根本依据。
[关键词]高中生物;核心素养;教学思考
所谓核心素养,就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社会发展和终身发展需求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在这一宏观视角下,高中生物教学应当做哪些改变?本文试从三个方面来回答。
一、核心素养背景下的目标预设与达成
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生物的教学目标应如何确定呢?又该如何判断其是否达成了呢?笔者的观点是:预设教学目标的时候,要放在核心素养理论下观照,而判断其是否达成时,要看学生是否形成了相应的品格与关键能力。以“特异性免疫”这部分知识的教学为例,如果从三维目标角度来界定,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能够概述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的过程,能够说明特异性免疫的特点;通过小组合作等方式,制定特异性免疫过程的概念图并能够利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够认识到特异性免疫与生活的联系,并了解特异性免疫是生物体适应性的表现,而免疫调节是人体与病原体共同进化的结果等。核心素养特别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特别强调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是“学生应具备的”,因此,教学目标预设可以描述为:学生能够通过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认识特异性免疫的过程并说明其特点;学生能够在认同免疫调节是人体与各种病原体共同进化的结果的基础上,认同特异性免疫是生物体适应性的体现,并认识到其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要多关注学生而不只是教师的教学流程是否完成,更要从学生学习结果的角度判断这些目标是否达成。“免疫系统如何抵抗甲流病毒”是一个实际问题,此问题的分析与解决,指向核心素养中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也是判断学生能否将生物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的重要标准。
二、核心素养背景下的教学内容重组织
核心素养背景下,在重新组织教学内容时,更多的要围绕问题解决的思路来进行,这样更有助于学生在形成“关键能力”的过程中生成“必备品格”。笔者设计本课从“甲流”开始:甲流来袭,人们采取的措施是什么?学生自然知道是接种甲流疫苗。接着提出问题:为什么甲流疫苗可以防治甲流呢?当学生以为是“抗体”在起作用的时候,教师要告诉学生:长期保护人体的并不是抗体。而当学生的认知开始失衡的时候,教师再抛出探究性问题:是什么在长期保护着人体?其后的探究过程,可以从研究甲流病毒(图片)开始,从病毒侵入人体内,到其利用自身表面的蛋白质与宿主细胞表面特定的蛋白质相结合,进而完成对宿主细胞的侵入,然后在宿主细胞内大量繁殖;同时研究此过程中人体的抵抗过程,如甲流病毒在呼吸道中遇到的呼吸道黏膜,再后来遇到巨噬细胞、抗体(在体液中起作用,即对应着体液免疫)、T细胞(细胞免疫)等。学生在理解这一过程的时候,经常会自发地进行小组讨论。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还会自发地打比方,例如:把巨噬细胞比喻为快速反应部队,速度虽然快但数量不够等,又比如说病毒所隐藏的宿主细胞相当于一个碉堡等,通过这样的比喻,学生就能够对甲流病毒与人体的免疫过程有更深刻的了解,进而对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也有比较深入的理解。
三、核心素养背景下的教学方式新选择
教学方式对教学效果的影响不言而喻,对于高中生物教学而言,要想让核心素养的培育落到实处,在教学方式的选择方面有两点必须要注意:一是包括情境创设在内的许多教学细节的设计,要注意真实性。通常为了教学某部分知识,教师会创设一些虚拟的情境,这些虚拟的情境在生活中并不常见,学生多不感兴趣;而真实情境又比较复杂,不容易直接引用,因此,十分考验教师的选择意识与设计能力。但无论如何,基于核心素养的“以生为本”是选择教学方式的唯一重要依据。二是注意基于学生的疑惑选择启发方式。这是针对课堂上的细节而言的,生物是自然科学学科,学生感到疑惑的地方,教师不要单纯地让学生去记忆,而应当顺着学生的思维去梳理,并借助于比喻、比较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学生的生物知识建构、能力形成与品格塑造。总之,高中生物教学需要一切从学生出发,一切从关键能力与必备品格的培养出发,这样才能达成核心素养培育的目标。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核心素养;课程建设;课程体系;课程内容;教学方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717(2017)03-0037-06
收稿日期:2017-02-14
基金项目:中国工程院咨询课题子课题“工科学校创新创业现状调查及其对创新驱动发展的影响分析”(2016-XY-44-05);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青年基金项目“湖南省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研究”(JK015QGD003)。
作者简介:成希(1983-),女,湖南湘潭人,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湖南大学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张放平,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当前,创新创业教育作为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举措在我国高校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作为创新创业教育实施中的重点领域,在建设过程中亟待新的课程理念来推进课程改革,让创新创业课程真正体现创新创业教育的精神和价值。当前关于核心素养的研究引起了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将核心素养作为教育之魂,以此为导向推进、引领和统领课程改革与建设,已成为教育界的共识。这一理念对我国高校创新创业课程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核心素养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
1. 核心素养的内涵与特征
“核心素养”( Key Competencies) 这个概念舶来于西方。“key”一词在英语中指的是“关键的”“基本的、主要的、必不可少的”含义。“competence”主要是指能力、胜任力。自1997年以来,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欧盟(EU)等国际组织先后开展关于核心素养的研究。在这些组织的相关文本中,这一术语取代了传统使用的以“读、写、算”为核心的“基本技能”(Basic Skills)以及能力( ability)、知能( literacy)等术语。近年来,随着世界教育改革浪潮的推进,美国、欧盟、新加坡等国家或组织根据自身的文化传统和人才培养需求,在教育领域建立学生核心素养模型,遴选和厘定了核心素养要素,并形成了具有内在逻辑体系的核心素养框架(表一)。尽管各个国家所提出的核心素养要素各具特色,但其目的都在于使个体具备终身学习能力,帮助个体更好地适应全球化浪潮和知识经济挑战,提升国民个人素养与国家竞争力。
本文采用的核心素养的定义是:基于人的教育,从终身学习目标出发,指个人在发展中必不可少的“胜任力”,是促进成功的生活和健全的社会的最基础的、最关键的素养。其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关键性。核心素养不是一般的、普通的素养,也不是学生发展诸多能力要素的简单相加,而是面对复杂多元的信息化社会和未来情境的关键能力、核心竞争力,其核心就是善于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综合性。“核心素养”之所以取代了“基本技能”“基本能力”等概念,在于核心素养比“基本能力”的内涵更广泛,是集知识、能力、态度等多方面的综合表现,涵盖了稳定的特质、学习结果(如知识和技能)、信念价值系统、习惯和其他心理特征[1]。它并非单一的能力素养,因而在个体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整体性的功能。三是发展性。核心素养的提出是21世纪社会对人才素养要求的动态反映,目标上指向的是对“教育应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问题的回答。
2. 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与目标
“创新创业教育”这个概念来自于“创业教育”(Enterprise Education)。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次提出“创业教育”概念,认为21世纪的青年除了接受传统意义上的学术教育和职业教育外,还应当拥有第三本“教育护照”即创业教育。1999年,我国政府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首先提出“创业教育”。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拓展创业教育内涵,正式提出了“创新创业教育”,围绕“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为学生灵活、持续、终身的学习打下基础。当前我国开展的创新创业教育不是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的简单相加,而是结合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实际,基于创新的创新创业教育,创新教育是创业教育的基础和源泉。这在理念和内容上体现了对创新或创业教育的超越[2]。
创新创业教育的灵魂是“创造”,它的目标不仅是让学生创办企业,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取得可持续发展。它并非一种学科教育而是一种新的教育范式和理念,旨在面向未来培养新型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因此,它的着力点在推进教育教学改革,通过教育教学内容、方式和评价的改革,让学生个性和潜能得到自由发展,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从而推进创新、创业。
3. 核心素养与创新创业教育
第一,从两者的本质上看,核心素养与创新创业教育都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核心素养的概念在目标上指向的是对“教育应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问题的回答。它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基于人的教育的顶层设计[3]。其实质是以人的发展为本位,即通过关键素养的习得实现个人的成功和促进社会良好运行。创造性的问题是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的主要问题之一, 创造性人才培养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根本目标[4]。创新创业教育就在于激发人人都具有的“创造”天性和潜能,培B学生的创新意识、求异思维和创业能力,让受教育者得到更好的发展。这些都与核心素养所蕴含的“发展性”内涵基本一致,都体现出对人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的终极关怀。
第二,从两者产生的背景来看,核心素养与创新创业教育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知识经济的兴起不仅仅要求新的生产方式,对教育也产生了深远影响。当人们意识到教育的内容、形式、手段与所培养的目标不相适应的时候,人们就会进行调整或改变,使二者适合或基本适合[5]。核心素养和创新创业教育,都是在当代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教育理念,都体现出新的社会发展时期教育的先导性和适应性。在推进方式上,两者都是以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式来推进,以转变观念为先导,以课程与教学改革为核心。
第三,从两者内涵关系上来看,创新创业教育是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2005年,欧盟正式《终身学素养: 欧洲参考框架》的8个方面中,“创新与企业家精神”作为一项关键素养被提出。美国P21框架确定的三项核心技能之一的“学习与创新技能”,指的主要是创造力与创新、批判思维与问题解决。2016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提出中国学生发展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将“实践创新”作为六大素养之一。从全球范围内不同组织或经济体的政策制定者的29个素养框架中,可筛选出18项核心素养[6],其中批判性思维、创造性与问题解决等七大素养为各国际组织和经济体高度重视。创新创业教育所关注、倡导并且培养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及其所蕴含的价值观念,正是当今人们应当掌握的一种核心素养,是个体终身发展和适应社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可见,创新创业教育就是一种核心素养教育,是当下核心素养教育的重要内容。
二、我国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实施现状
2012年,教育部在《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中提出,创业教育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并规定将《创业基础》作为高校必修课。2015年的《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纳入学分管理,建设创新创业教育专门课程群。在国家“动”下,众多高校迅速“跟进”,高校创新创业课程数量增长迅速,从2002年教育部9所创业教育试点院校仅开设《创业基础》等1~2门选修课程到一大批研究型大学开发出几十门课程并逐步开发出相对完整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一些大学积极推进慕课、视频公开课等在线开放课程,并积极引进海外优质创新创业课程。尽管创新创业课程建设近年来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是依旧存在着诸多问题,致使大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满意度依然不高。
1.课程目标模糊。高校管理者和教师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识和理解不一,对创新创业课程建设目标定位也参差不齐。有的高校将创新创业教育狭义地理解为培养企业家的教育,将传统的商业教育中的企业管理类课程改头换面,或直接照搬西方商学院创业课程体系;有的高校将其泛化为一种素质提升培训,将学生创新实践课程、就业指导课程、职业生涯课程等纳入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这些既说明当前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知理解不深刻,也反映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边界模糊、目标不清晰。
2.课程内容同质化。由于对课程目标的认识不清,一些高校的创新创业课程成了“关于创新创业的课程”,大多开设“创业基础”等普适性的选修课程,课程中充斥着大量概论性或者导论性的内容,仅仅停留在零散的知识传授层面,课程内容同质化、碎片化,能力和素养也被弱化、边缘化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以独立学科为主的格局并没有根本改变,不同学科参与程度低,创新创业内容缺乏与专业、学科的融合,不能满足不同学科类型和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需求。
3.课程体系简单化。当前我国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还不健全,还没有形成涵盖创意、创新、创业的完整链条的课程体系,单一的课程结构并不能支撑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目标。一些高校重创业、轻创新,更多的是关注培训创业者的课程,却缺乏培养创新者的课程。一些高校在开设课程的数量和内容上看起来很“丰富”,但课程间相互没有关联,学校并未深入思考为何而开设,只是将关于创新、创业方面的课程毫无层次和结构地简单堆砌,使得一些创新创业课程只能沦为边缘式、补充式的课程,难以纳入学校整体的课程体系中。
4.教学方式形式化。创新创业教育之所以被认为是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关键在于它倡导探索未知的、体验式的学习理念,构建个性化的知识结构。尽管一些高校将信息技术融入课程,并大力推行翻转课堂、“大班授课、小班教学”等新的教学模式,但课堂“形似却未能神似”,“重理论、轻实践”“重传授、轻创新”的现状还未得到根本改变,师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还有待激发和培养,创新创业课程未真正体现出创新创业的精神内核。
三、核心素养理念对课程建设的影响和意义
国际上优秀的教育思想和理论是解决现阶段我国所面临的一些教育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中心工作,是人才培养的主战场。当前,我国以“核心素养”引领和统领课程建设,其目的就在于以先进的教育理念来重构我国课程政策、课程标准,加强课程体系构建,推进课程改革。它对于课程建设的影响和意义主要体现在:
第一,引发课程观念革新。核心素养改变了过去对知识的绝对化,从“教”的角度转向了“学”,不是“为了知识的教育”,而是“通过知识来获得教育”,通过知识来提升人的素养和能力[7],超越了传统的知识技能观。因而,核心素养引发了一种新的课程观,即课程价值取向由“知识本位”转向“核心素养本位”,从过去重视教学当中学科知识体系的科学性和完备性,转向重视学生核心能力和素养的生成;从过去重视学生知识结构而忽视学生能力培养,转向促进学生能力提升和全面发展[8]。
第二,改变课程结构设计。知识观是课程设计的哲学基础,知识观的转型势必引起课程设计的变革。核心素养是跨学科的,高于学科知识的[9],因而任何一种核心素养都不是一门单独的学科可以完成的。在这种新的课程理念下,课程结构设计也发生了变化,由强调学科内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习得的分科课程,到强调学科间的互动、共同发展核心素养的课程结构的改变,以及新的整合型课程(或单元)的建立。
第三,推进教学内容及方式的革新。核心素养作为主体诸多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品格等的综合体现,在教学内容上,重视统整认知、技能与情意等面向的学习内容并加以实践。在教学方式上,回归生活世界,强调情境中的互动学习,在问题情境中掌握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非只是技术性的技能。这些都将使得课程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实践能力的培养。
四、基于核心素养理念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思路
综上分析,当前创新创业教育课程问题的根源主要在于缺乏一种先进的且具有适切性的教育理念和课程理念来进行引导。创新创业教育是新时期核心素养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内容,课程教学是核心素养从理念转化为实践的关键环节。高校创新创业课程建设应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从课程体系、课程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推进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改革(图一)。
1. 课程体系:分层、分类
在核心素养的课程改革理念下,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应改变传统的标准化、同|化的课程建设模式,根据每个学校人才培养的定位以及学生素养发展需求来设计课程目标和课程结构。
一是分层设计课程目标。根据学生兴趣潜能以及未来发展方向,分层设计课程目标,每一层次目标都应体现知识、能力和品质等素养内涵。如,第一层次以创新创业精神、创新创业思维为核心,面向全体学生培养21世纪具备良好创新创业素养的社会公民,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帮助学生建立起基于创新创业的思想价值体系。第二层次围绕“创业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未来在工作岗位上具备创新创业能力的创新型人才。这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根据学校人才培养的定位不同而异,既包括学术驱动型,也包括职业驱动型。第三层次针对创新创业方面具有专长和兴趣的学生并结合社会发展实际,主要培养“具有创新意识与能力的企业家”,以及运用创业的原则推动社会发展的“社会型创业者”。
二是分类开发多元课程。从知识结构来看,可以分为创新创业通识类、启蒙类课程,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类课程,跨学科交叉创新类课程以及基于创业过程和按照特定主题开发的强化类课程。从教育方式上看,可分为渗透性课程、普及性课程、重点性课程和专业性的课程。根据课程类型不同,又可分为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实践课程、环境课程,涵盖讲座、案例教学、交互讨论、阅读等形式。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每一大类课程都可围绕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目标和创新创业的内涵结构来设置若干模块,每一个模块都有独立的课程目标,既相互独立,又都反映每一个学习领域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教师根据每个人的特点和需求进行施教,科学设置各类课程的比重和结构,帮助学生实现多元化生涯发展的可能。
2. 课程内容:融会、综合
核心素养体现了从知识本位向学科本位转变,但并不意味着课程内容脱离了知识,而是将课程内容的确定依据从知识在学科中的意义,转向知识在核心素养培养中的意义上来[10]。对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而言,当前最重要的并不是要重新设计出全新的课程,而是要明确现有知识体系中哪些能够提升创新创业方面素养,并以此作为创新创业课程内容选择的重要依据。
一是将创新创业的理念和知识融入到各学科课程。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与专业教育融合,关键是要把创新和创业思维、技能融入到现有学科课程中,明确相关素养与已有学科课程之间的对应与关联,使核心素养在整个课程体系中融会贯通。我国对创新创业教育以及核心素养的研究尚处在起步阶段,高校更多的是结合学科、行业发展趋势,在专业课程中强化学生的创新创业理念,取得“学科知识”与“基本能力”两者之间的均衡。如聚焦学科发展过程中的创新或突破对相关行业的发展带来的重大影响,把学科发展脉络和国际学术前沿等融入课堂教学,将课内教学与行业实践相结合,开设“行业产业发展与创业”等课程。这不仅明确了创新创业课程在学科教育中的定位,反过来也塑造了专业课程。
二是整合现有课程资源开设跨学科综合课程。核心素养是对于知识、能力、态度的综合与超越,任何一种核心素养都不是一门单独的学科可以完成的。创新创业教育本身就具有综合性学科的特点,它是包括心理教育、风险教育等在内的多维度教育,且当下的创新创业越发呈现出学科交叉和产业跨界的趋势。在创新创业专门课程建设中,如果仅依靠商业、经济学科来开展边缘教学内容,这样的课程建设只能浮于表面进行。因此,必须依靠整个大学的课程体系,从跨学科的角度打破被专业、学科所割裂的知识、技能体系,综合社会组织、文化价值、经济政策、法律实践等内容,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应用意识与实践能力,使创新创业教育成为跨学科、个性化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
3. 教学方式:情境、体验
核心素养教育理念带来一种新的课程观。在课程中,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新的变化,他们除了向学生传递客观知识,还要成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创新能力、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激励者,学习条件的创造者和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教师通过组织基于行动或体验式的教学活动,挖掘和激发每个学生的才能和兴趣,并渗透到学生的知识结构、情感倾向、行为习惯、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中,使之能够在未来的职业、个人和社会生活中有效地适应各种情境。
一是推进虚拟情境式教学。按照“以社会为中心”、“以创新创业活动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的新的教学范式,虚拟或者模拟一种基于创新创业的“亲身体验”环境,通过案例分析、问题讨论等方式,使学习者能够有机会系统地将知识、理论应用于常见问题的解决,并通过深入探讨成功的创新创业案例的过程以及创新创业现象中的个人特质和行为,让学生了解创新创业活动过程的内外部规律,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沟通能力,训练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二是探索基于真实项目的教学。在课程中设计关于创新、创业的真实情境,将创业技能与项目设计相连结。比如,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地亚哥分校要求管理专业的学生修读“从实验室到市场”(lab to market)课程,参加课程的研究生在教师和商业导师的指导下,创造新的产品或服务,并经历使其商业化的整个过程。当下,我国高校应聚焦创新创业教育和技术创新的专业化实习,将学生与教师新兴科研项目、技术转移办公室、风险投资公司和企业直接关联起来,更多地将教学场所放到创新实验室、实习实践基地、市场乃至企业现场,与研发线、生产线和客户线相衔接,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下来应对现实世界所面临的挑战。
五、实施中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1.关于理论核心的问题。基于核心素养的创新创业课程,必须深入研究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创新精神、企业家精神、创业能力等核心素养的本质内涵与维度,建立起核心素养知识、能力、价值等方面的结构目标。只有首先解决这个问题,才能编写出基于核心素养提升的创新创业课程教材,才能在课堂上处理好核心素养与学科知识体系的关系,使核心素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效衔接,核心素养目标与课程体系相一致,避免核心素养与课程建O“两张皮”而导致核心素养泛化为一个概念的现象。
2.关于课程机制的问题。在课程开发方面,创新创业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的学科课程以及跨学科交叉创新课程是课程建设的难点。由于我国长期沿袭的是专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即使在局部进行了课程改革,但是专业教育模式下的课程体系及教学相关制度依旧根深蒂固,课程建设中专业决定课程的现状依然难以改变。因此,树立“课程构成了专业,专业是由课程来体现”的大学课程观[11],推进大学组织结构、管理机制调整,才能为教师和院系创造实践机会和工作架构,并进行课程创新、学科间的合作和新的教学模式试验等。
3.关于师资队伍的问题。基于核心素养的创新创业课程实践性很强,尤其是情境体验式教学的推广,对课程的授课者和管理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高校不仅要整合不同学科的教师力量,还必须引入企业界、创投界和相关行业组织参与,形成校内外协同合作机制。此外,如何改革现有的教师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促使教师参与到创新创业生态系统中来,使具有创业精神的教师成为创新者并将企业家精神传授到学生等等,这些都是在课程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蔡清田.国民核心素养之课程统整设计[J].上海教育科研,2016(2):8.
[2] 石国亮.时代推展出来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J].思想教育研究,2010(10):67.
[3] 刘义民.国外核心素养研究及启示[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6(4):73.
[4] 王伟廉.中国大学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历史与现状[J].大学教育科学,2008(2):43.
[5] 徐华平.高校创业教育的哲学阐释[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10):70.
[6] 师曼,等.21世纪核心素养的框架及要素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3):33.
[7] 余文森.从三维目标走向核心素养[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1):13.
[8] 辛涛,姜宇,王烨辉.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课程体系建构[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7.
[9] 褚宏启.核心素养的概念与本质[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1):1.
1.开展项目研究,改进教学方式
实施新一轮课程改革以来,学校课堂教学发生了积极的变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与启发、讨论、任务驱动的教学方式不断推广,但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还没有完全实现,学生的学习很多时候处于一种表层状态。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出,迫切要求学生深入理解学科概念和学科学习过程,形成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这就要求我们探索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方法。
以“深度学习”促教学改进。学校参加了由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发起的“深度学习教学改进项目”。该项目的切入点基于教师,为教师提供一种教育教学的改进方案和实践策略,归宿点指向学生,给学生创设高质量的学习体验,培养学生理解世界、解决问题的能力。项目直指教学系统中四个最基本的问题――教什么、学什么、怎么教、怎么评,教师要基于深度学习理论,围绕单元教学设计,聚焦深度学习四要素,构建单元教学设计的基本程序。
我们力争通过三年时间,形成本土化的深度学习理论体系和教学实践模型;建设优秀教学实践案例库;形成部分学科教学指南。推进中,我们特别强调体验式研修,在小、初、高各学部都开展了系列研究活动。
以项目式学习改进教与学。我们以项目引领的形式建设专业教室,开设人文主题课程、实践探究课程、传统文化课程、思维类课程、STEAM课程、领导力课程、戏剧课程等跨学科课程,丰富学生的实践体验途径。
以STEAM课程为例,STEAM课程群包括通用技术六模块、工业4.0六模块、清华大学工业训练中心课程等。高一学生分成小组,组内合作,设计海报LOGO、项目路径,学习软件、设计零件,进行设计组装,调试运行。小组内的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其中,分工合作,交流思想。这便是STEAM课程的魅力所在――不仅仅教会学生做,更教会学生在遇到全新事物时如何去认识它、理解它,如何更深入地思考。高二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技能水平更高,体现出能力层级的发展性。他们首先进行工具及技能学习,如文献查找、数学建模、设计软件等,之后基于各自的设计进行尝试,试错修正,组装、编程、调试。该课程将学术性内容直接运用于实际的项目中,强调探究性学习、技术支持下的学术探索及学科在真实世界中的应用,学生通过“工程学”思想和“做中学”模式,全面提升能力。
2.改变评价着眼点,探索多样化评价
改变评价着眼点,推动课程体系改革。以学生能力发展作为评价的着眼点,能真正推动课程建设、课程实施以及学校各方面建设。评价学生能力,要考量能力点包含什么,如何发展这些能力。学校据此给学生提供培育批判性思维、创新思维、系统思维等一系列能力的课程。
借助大数据,评价学生能力起点。在开学初,我们借助大数据对新生进行学习力的评价。从逻辑推理、概括提炼、心理旋转、听力记忆、知识广度五个方面测评学生的学习特质,以判断学生的能力起点,对学生进行分类、分层,做好个性化指导。后期还要通过课程管理系统对学生选课进行指导。
关键词:核心素养;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实践探讨;人才培养
随着核心素养理念的提出,对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的课程改革和师生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可否认,当前中职计算机专业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例如课程设置与教学实际需求不符,导致学生的素质整体不高,缺乏沟通、协作、创新等能力。为了将学生打造成适应当前社会发展所需的人才,需要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素养,提高学生与人沟通、与人合作等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修养和综合素质。
1中职计算机专业学生核心素养的内涵
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的内在修养,是指学生适应当前信息化、复杂化的社会,能充分的将所学的知识、能力、水平展现出来所必备的品格与价值观念。当前,中职阶段的学生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职业道德修养,是指学生能够有效地按照职业道德的规范与操作,使自己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能够形成充分地适应未来工作;其次是学生的专业操作能力,主要是指学生学习实践的专业素养,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所从事的工作岗位;再次是人际关系的能力,是指学生能够正确处理好与他人与团队之间的关系,能够适应与人相处,具备一定的沟通协作的能力,具有很好的团队意识;最后是自我提升的能力,计算机专业不是新兴专业,随着时代的发展,也正在飞速发展,为了让学生能适应未来计算机行业的发展,需要不断提高其自我学习的能力,不断补充前沿知识,从而避免被时代所淘汰[1]。
2基于核心素养进行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
2.1理论与实践结合,提高学习趣味
计算机专业作为一个相对比较抽象的专业,很难真正提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因此要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能够系统全面地学习知识,从而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学校可以举办学校程序设计、网页设计、图像处理、硬件维修等比赛,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大胆地参与进来,在竞争过程中加强程序设计、网页设计、Photoshop、组装维修等相关知识的学习,从而调动自身的学习兴趣,并不断探索理解程序设计、网页设计等的意义和相关操作[2]。
2.2基于核心素养,把准教学方向
许多中职学校在展开教学的过程中,没有充分把握学生学习的动向,因而浪费了大量的课堂时间,使教学内容、教学进度与教学质量难以得到保证,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需要探究、把握准确教学的方向,想方设法让学生能够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实践学习上,同理还要更多地探究和了解当前行业、企业所需的人才素养。因此,广大的计算机专业教师要尽可能对目前的人才市场做更多的了解,从而能够有效地改进课程教学内容,让学生能够符合当前市场对人才的要求。就目前的就业方向而言,网络管理、广告设计、人工智能以及程序编码等相对比较热门,所以中职教师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培养学生向此类方向进行发展与探究,促进学生能够在未来的就业岗位上发挥更多的自我价值。
2.3运用现代媒体,改革教学方式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逐渐成为教学改革中的有利条件。为了提高课堂的趣味性,增强学生对于计算机知识的丰富程度,促进学生处理常见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以采取参观教学法、任务驱动法或者项目化教学法,让学生能够通过直观感受增强对于所学知识、所学内容的理解,或者是通过任务或项目的方式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提高。教师要尽可能运用现代化手段,通过多媒体进行形象生动的教学,帮助学生理清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并为学生提供多次上机操作实践机会,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进而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3]。
2.4丰富自身内涵,助推素养提升
教师作为课堂的引领者和推动者,首先需要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与专业能力,以此带领学生进行学习与探索,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所以中职学校需要重视对教师的培训,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与职业素养。同样,学校可以通过举办教师层面的知识、教学和技能竞赛等方式,来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通过比赛,教师不仅能够使自己所学的知识充分应用与发挥,同时还能够促进教师主动更新自己的专业素养与知识,有效提高教师对于专业领域的拓展与了解。此外,还可聘请名师、专家、教授到校讲座或派教师到行业企业进行顶岗实践锻炼,让教师能够充分了解最前沿的知识与技术,进而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使教师的专业素养得到全面的提升,进而更好地投入教育教学活动中,培养出社会所需的专业人才。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美术;教学优化思考
所谓“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各个学习阶段的中应当具备的适应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关键能力、必备品格,强调人文底蕴、科学精神、自主学习、创新精神、社会责任等内容,是最关键核心的素养。判断一个学生是否具备学科素养,不是学生对学科知识的掌握,而是看学生在生活中能否运用相关知识的能力。近年来各个学科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美术学科也不例外。
一、高中美术有哪些核心素养
高中美术课程标准确立将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作为美术学科的核心素养。
“图像识读”是对图像符号的认识、比较、辨别。图像具有直观性、真实性的特征。它是当今图像传播方式变革的需要,成为当今社会人们必不可少的一种素养。“美术表现”是指运用媒体、技术、美术语言,创作有思想、文化内涵的美术作品,它是因交流、表达的需要提出的,是人们交往、表达不可少的一种素养。“审美判断”是对美术作品中隐含的各种美的因素的感知、分析、比较和诠释。它是人们对美与丑事物的判断,是人们在学习、生活、工作中不可少的又一种素养。“创意实践”是指运用联想、想象生成有创意的意图,可进行创造和实践。它是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当今社会发展中不可少的素养。“文化理解”是从文化角度出发,尊重、理解不同国家、民族的文化内涵。它是为了尊重、理解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需要,是当今社会不可少的素养。
通过美术的学习便可以形成美术学科核心素养,最终会成为人的一种关键能力、必备品格。因此,作为高中的美术教师,要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进行这一素养的培养。
二、高中时期的“核心素养”如何在美术教学中得到优化
1.在高中美术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首先,教师对教学模块进行优化,从而提高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高中的美术课,是培养学生全面性的美术学科素养。教师对每个教学模块在教学的过程中进行优化,丰富教学活动内容,促进学生美术素养的形成。其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资源,使用图片、视频、声音等多种媒体,让学生感受、体验美术的魅力,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培养艺术素养。第三,教师培养高中学生美术素养时,教学评价是重要的手段。建立良好生评价机制,使学生在评价的过程中美术素养得到提高。第四,教师使用多种教学方式,来促进学生美术素养的提高。
2.利用课外活动,促进学生美术核心素养的发展
教师不仅可以在美术课上对学生进行美术核心素养的培养,还可以利用丰富的课外活动,对学生的美术素养进行培养。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只要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让学生多欣赏中外著名美术作品,从而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大量的实践机会,能够促进学生对艺术的应用。
3.参加美术学科竞赛活动,提高学生美术核心素养
学生参加美术学科竞赛,对学生来说是一种历练,能够获得课堂上不能获得的知识、经验,如:色彩对比调和、黑白灰分布、形式美法则的运用、用笔、线条组织、构图安排、造型设计、元素融入、托物寄情等,使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得到有效的提升。
4.联系生活,激发兴趣
作为美术教师,要将课本和生活联系在一起,并积极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感知学习内容中的美术情感和思想。通过专门的教学方式、方法,将学习内容中的思想情感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这样学生才会乐于学习,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兴趣,提高美术学习的效果。如在湘版《美术鉴赏》第三单元第三课《托物寄情》中,课前我问了几个问题:同学们,你们孤独吗,孤独的时候你们会去干点什么?然后展示自己孤独时候画的一张国画小鸟,并进行讲解,进而引出课题,这样学生会有共鸣,对本课的内容会有兴趣,假如很理论的说课,学生的兴趣减弱,课堂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5.优化师生情感,促进学生美术素养的提高
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情感关系的好和坏,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对美术的学习效果,师生之间的情感关系得到优化,为学生的美术学习提供一个良好、积极的氛围,学生自然会喜欢美术的学习,这样也会形成一个良好的情感教育氛围。要想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首先教师要具有较高的美术素养,它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因此教师要不断地进行美术方面的训练和学习,来满足新课改中美术教育教学的需要,从而提高学生美术教育教学的质量。另外,高中美术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还应该积极的、充分的尊重学生对美术作品的理解,对美术作品的认识,让学生结合作品创作的背景,来充分认识创作者的意图,来理解创作者所要表达的意境。另外,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很重要。高中生作为个体,是有人格、有尊严的人,因此如果教师在美术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不尊重学生,不理解学生的想法,学生的心理会产生阴影,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会受到阻碍,师生情感教学无法顺利进行。所以,在美术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学生美术素养的基础。
三、结语
“教育应培养什么样的人”是 “核心素养”的核心问题。教育部门和教师应当重视地方文化的发掘、整理、开发、利用,形成有效的校本课程,唤醒人们更多地关注自然、生活、生命、社会,以及身边的文化遗存,让学生真切地感受身边文化的存在,不忘历史、文化史,延续我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方文化,让这种属于我们自己的地方文化生根发芽,不断传承。作为一名高中的美术教师,多年的教育教学经验告诉我,提高民族文化的素质需要美术文化教育,塑造民族的性格需要美术文化教育,开放民族的胸怀需要美术文化教育,提升民族的理想需要美术文化教育,推动民族的创新同样需要美术文化教育。美术文化教育在提升“核心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胡知凡. 基于高中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命题与测评[J]. 教育参考,2016,04:9-17.
[2]李艺明.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美术鉴赏课――千年历史文化古镇贡川[J]. 学周刊,2017,10:232-234.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语文教学;深度融合
语文学科的实践性和综合型特征要求初中语文教育需要具有系统性和整合性的视野,伴随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及移动重点的普及和推动,使初中语文课程教改中的知识获取、传播、创造、存在方式出现了新的变化,这也为社会语文生活的全新改变,以及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学科的深度融合提供了新的机遇。
一、初中语文教学改革中信息技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1、基于人为因素知识体系的支离破碎。初中语文的课程功能在以人为本为原则后,可从知识本位向人本位方向转型,此过程是个漫长而长期的过程,仅仅依靠新教改的推动显然是不能瞬时完成的。现阶段的初中语文课堂,大都从课本知识和大纲层面入手,关注初中语文语言技能以及听、说、读、写四项技能的培养,但是此种教学方式会人为的割裂初中语文教学的系统性。初中语文教学以知识点的训练、分析、讲解为前提时,在以成绩作为评价方式的当前教学环境中,更容易导致初中语文教学知识体系更为支离破碎。如果教师不能设计出符合学生最近发展区的活动,不能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活动中,学生最终获得的知识内容和体验均为碎片化的,故而很难整体提升语文素养。2、基于教学方式单一的核心素养难以成型。语文学科本身包含工具性及人文性,从整合视角来考察语文课程时,当前的初中语文教学脱离了语文文本核心价值,过度重视传授忽视人文精神,重视应用手法而忽视人文及学生真实语言体验的需求,在此两种情况的影响下,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无法及时形成,即便是在信息技术及多媒体技术的惯性引入辅助下,由于教学方式以练习、问答、分析、传授等为主,导致学生语文学习与社会语文生活割裂,继而导致学生的学习方式僵化,学习负担加剧。
二、初中语文学科信息化教学深度融合方式
1、以互联网技术为依据构建学习者中心环境。初中语文教学为丰富教材内容,可通过构建符合课程需求的数字环境,来为学生提供教师所期望的数字资料。考虑到初中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特征,在数字环境构建时,一方面教师可为学生提供无线网络能全部覆盖,每个学生均可使用移动学习终端,随时随地搜集并获取资源,应用、思考、反馈、共享的智能学习空间,另一方面可借助互联网技术与多媒体技术的引入为学生丰富课堂所需的影像、图像、文字等资料,来辅助课堂教学。在传统教学手段下,信息技术环境的设计大都为支持教师而设立的,教学内容基本围绕课程大纲来运作。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普及和推广,初中语文学科信息化教学深度融合可借助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来完成。如借助“互联网+学科”的战略思维,完成初中语文学科与微课、微信公众平台的融合、设计、应用。这是学生与教师在互动沟通的过程中,以技术打通语文学习巨大信息源通道的辅助条件。2、明确教学目标,统整教学资源。语文学习的目标在于让学生学会使用语言文字辅助自己沟通与交流,吸纳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来提升自己的素养,因此在初中语文信息化教学模式的过程中,为进一步深化初中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力,建议在数字化环境下,关注学生语文核心价值和素养的融合要求,努力体现语文综合型和实践性特征,融合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知识与能力三维目标。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整合语文学习资源时,可从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角度出发,将学生的文化生活和语文教材等的共同点作为课程资源,设计教学活动,比如小说单元可结合课外阅读小说的内容,构建评小说、读小说、演小说以及写小说的大单元学习活动体验,充分发挥学生构建新知识的能力。数字化教学环境可打破课堂空间,在信息化教学的辅助下,建立基于全球链接的初中语文学习共同体。基于社会结构来推动实践共同体和学习共同体中的成员完成生活和学习的无痕连接。比如组织学生使用“维基百科”,创建学校百科词条等,将生活与作文融合,在“自主学习—交流分享”模式的辅助下,灵活运用电子词典和思维导图等,辅助学生结合自身学习习惯,进行互联网技术辅助下的语文自主交互学习。综上所述,文中以整合视野为前提,构建初中语文数字技术环境下的学生自学中心环境,在提升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活动主线下,探索初中语文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方式及途径,继而在数字化环境下,设立系统性的语文整合教学体系。就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教学的深度融合而言,可从学生的学习阶段性特征和表现、水平等入手,以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学习活动需求作为主线,以一定学习阶段作为基本单位,进行初中语文教学内容的整合,借此来整体性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朱艳萍.谈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实践深度融合——以《光的折射》为例[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6,(10):118-119.
[2]戴晓娥.整合视野下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深度融合的实践探索[J].中国电化教育,2015,(03):110-114.
【关键词】问题导学 “学讲做”;教学方式
随着现代职业教育理念不断更新,教学方式有了新的改进,教学质量逐步提升。但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效果并不理想。在部分职业学校课堂教学中,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学,教学气氛沉闷,教学效率不高的现象依然不同程度的存在。转变职业教育理念,大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改变学与教的方式,仍然是教学改革面临的十分重要而迫切的任务。因此,怎样改善课堂教学生态,使学生学习变得更加主动、有趣、活泼,使教学活动更有目的性、针对性、实效性,使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变得更有成效、更具教育和生活的意义,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实现教育本质的回归。实施基于问题导学的“学讲做”教学方式改革是有益的尝试。
一、基于问题导学的“学讲做”教学方式理论依据
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一切思维活动都是从问题开始的。问题是促进学生认知的动力机制。按照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知识是学生学会的,不是教师讲会的。以问题为核心的课堂教学实质上是促进学生认识在原有基础上的螺旋式发展。根据职业学校学生的特点,我在职业学校教学中实施基于问题导学的“学讲做”教学方式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教学做合一”教育思想。陶行知先生依据杜威“从做中学”的理论提出“教学做合一”思想,认为对事说是做,对已说是学,对人说是教;“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而“做”是根本、是中心。陶行知先生推行“小先生制”,他认为:为教而学必须设身处地,努力使人明白;既要努力使人明白,自己便自然而然的格外明白了,也就是“讲明白”。而要想“讲明白”和“做出来”,“学进去”是前提。据此,“学讲做方式”强调以帮助同伴“做、讲、练、教”为主要内容的“讲明白”、“教别人”、“做出来”,使学生在教别人的过程中不断反刍内化自己所学的知识,真正达成学生自己的“教学相长”。
二、基于问题导学的“学讲做”教学方式的基本环节
“问题导学”中的“问题”设计主要是针对教材开发“是什么”(What)、“为什么”(Why)、“怎么做”(How)三类问题,简称“3W”法。课堂教学流程的主体结构为:“学进去、讲明白、做出来”三步。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一般为:“问题导学(学进去)、交流展示(讲明白)、操作练习(做出来、学进去)、检测反馈(讲明白)、反思提升(做出来)”。简称“三步五环”教学方式。基本环节不是固定不变的流程、模式,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学段、学科、课型自主变通、组合形成教学流程。
三、基于问题导学的“学讲做”教学方式的基本内容
“问题导学”(学进去):由于职业学校学生基础薄弱,缺乏学习能力,因此,要用明确具体的“问题”引导学生学习。教师根据学习内容、教学目标及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预置问题,学生在课前或刚开始上课的时间段内自主学习,发现疑难,提出问题,经由教师和学生共同梳理后提取出课堂学习的主要问题(即知识点、重难点)。学生带着思考和质疑进入自主学习和讨论,达到提高课堂教学针对性的目的。首先,给予一定限度的学习时间和进度安排的自主性,保证不同学习速度学生学习的公平机会,对于自主学习不能解决的问题,再进行小组讨论。小组讨论是贯穿课堂教学过程的教学组织形式。通过“兵教兵”实现“一对一”的教学。在自学的基础上,通过小组合作讨论解决生生交互可以解决的问题。
“交流展示”(讲明白):是固化学习成果的重要环节。可以借助黑板、投影等诸媒体,由学生报告学习成果,引导其他学生整理学习内容,理清问题解决思路,培养学生观点概括、问题表述和问题解决以及表达、交流等综合能力。
“操作练习”(做出来、学进去):是深化学习的环节。在“交流展示”的基础上,把共性的问题、组内尚未解决的问题、需要拓展探究的问题,通过互教互议、教师指导、组际竞赛等方式,进一步加以解决后,学生开始自主或合作将本次课的主要“任务”“做出来”,进行实际操作练习,也可以是做习题,实践是理论学习的深化。
“检测反馈”(讲明白):是评价、反馈、矫正的环节。通过提问、观察、测试等手段,对学生“操作练习”的成果或“作品”进行检测,学生或教师评估学生的学习进展和学习成就,给学生提供明确的反馈,指导学生查漏补缺,提高当堂目标达成度。
“反思提升”(做出来):是建立知识联系,领悟学习成果的环节。引导学生概括、小结学习内容,绘制知识结构图、思维导图,领悟学习方法、思维模式,增强学习习惯养成的自觉性,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
四、基于问题导学的“学讲做”教学方式的效果和不足
实施基于问题导学的“学讲做”教学方式,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参与,真正使学生由“不会”到“学会”再到“会学”,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职业素养,体现了“能力本位”的教学理念。当然,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比如:让学生“学进去”,学生往往缺乏学习能力和兴趣,对“问题导学”不能得到很好落实。从而“讲明白”的效果不理想,学生上台“讲明白”的积极性不高,还要教师更多的引导;“做出来”学生往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摸索,教学效率有时不尽如人意,这时教师的示范操作和引导要及时,巡回指导的力度要加强。因此,开始时教师的引导和点拨要多一些,教师的讲解也是必要的;有时让学生讨论也并不热烈,甚至讨论不起来,达不到“兵教兵”的目的,这是因为所讨论的问题要么太“难”,要么太“简单”;因此,教师在设置“问题”的时候要考虑学生的实际,要形成“问题链”,要有“追问”,要以生为本,要低台阶、小步子,贯彻循序渐进的原则。有时讨论又太吵闹,影响其他小组学习,甚至讨论偏离主题,这时教师要及时引导,制定讨论规则,比如:讨论的声音只能让本组学生听到,不要影响其他人。
参考文献:
一、高中英语核心素养概述
1.高中英语核心素养的概念
高中英语核心素养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基础保障,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们对英语的思维品质,逐渐强化学生们的语言能力,最终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英语交流能力和应用能力的目的。要培养出良好的英语核心素养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是要通过长期的培养和教育来完成的,核心素养也是文化知识经过长期的沉淀而形成的。英语核心素养蕴含的层面很多,不仅仅是包含英语基础知识的层面,还包括英语的应用技巧层面和英语的逻辑思维能力层面,英语核心素是在英语基础知识上的不断延伸,充分满足当下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教学需求。[2]
2.培养英语核心素养的教学原则
要在英语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出学生们良好的核心素养,首先,英语老师作为英语教学的主导,要发挥其主导的作用,注重教学中的语言环境,创新教学方式,培养学生们自主学习的能力。第二,要合理的掌控高中英语知识的重点,以此来设计教学目标。第三,在教学中了解学生们对英语学习的需求,引导性的开展各类教学活动。[3]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1.引导性教学,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高中英语阅读的教学过程中,英语老师可以采用引导性的教学方式来提高学生们的思维能力,要在课堂上和同学们积极地展开互动,一方面要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提高自身的思维能力,比如经过对英语课文的阅读,老师可以像学生们进行提问,如果遇到学生们难以回答的问题,要进行引导性的提示,引导出学生们对英语的思维品质,打开思路。这样不但可以加深学生们对英语知识的印象,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老师在讲解《Life in the Future》这篇课文的时候,可以让学生们充分的展开对课文题目的联想,可以向学生们展开提问:“Let’s think, what will the life be like in the future?”先让同学们用自己的英语知识回答问题,充分的展开联想与思考,然后再进行英语课文的阅读,这样不但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还能够使学生们加深对课文知识的理解。在同学们阅读完课文之后,老师在进行讲解之前,还可以提问:“What do you get from the article?”,在提问中,老师也可以了解到学生们的英语水平,方便设计整体的教学规划。
2.引入情景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在英语阅读的教学过程中,老师们要与时俱进的创新教学的方式,比如在课堂教学中引入情景教学的方式,这样做可以充分调动起学生们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老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来进行具体情景的设计,在情景教学中充分的锻炼学生们的英语交流能力。比如,在英语阅读的教学中,老师可以根据课文的内容设计场景,让学生们根据场景内容扮演不同的角色,?同学们展开英语对话交流,老师在设计情景的剧本时候可以不用完全遵循课文的内容,要以课文内容作为基础进行加工创作,也可以让学生们自主参与创作,只有这样才能使同学们在情景教学之中学到新的英语知识,在英语交流之中提高英语的应用技巧和能力,也可以引导学生们自主的发挥,不必有固定的英语交流内容,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出情景教学的优势,提高学生们的英语学习能力,培养出良好的英语核心素养。
3.加强教学中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
在教学中加强情感体验,是培养英语核心素养的最有效手段之一。老师可以在英语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针对教学的内容,给学生们讲解一些相关的文化背景,加深学生们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情感体验,老师在讲解的过程中可以融入自身的情感和感受,充分的调动起学生们的共鸣,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这样做就可以逐渐的培养出学生们的文化意识,加强自身英语核心素养的培养。
基于此,学校近年来面对立德树人的历史使命,通过“杭州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十大核心素养”构建课程体系,尊重个体生命的独特性,给学生选择权,并通过课程的有效实施和运行,使学生的核心素养逐渐得以提升,成为“自信个体”“成功学习者”和“负责任公民”,从而实现了育人模式的转变。
一、确立学生的核心素养,明晰“培养什么人”的方向与途径
(一)学生核心素养的构建
鉴于杭州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学生特点、教师特长、学校特色,学校确立了“努力寻找适合学生的教育”的办学理念。学校坚持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和具体要求,坚持本土和国际相结合、传统与现代相融合的理念,明晰了“具备本土文化意识兼有国际视野的自信个体,善于学习、勤于学习的成功的学习者,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负责任的现代公民”的育人目标。
为使育人目标具有更清晰的指向性,学校立足自身实际,结合自身的传统和优势,借鉴国际已有经验,从“人与自我”“人与工具”和“人与社会”三个维度提出了杭州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学生的十大核心素养:身心素养、自我管理素养、终身学习素养(认知素养)、语言素养、审美与人文素养、数学与科学素养、数字素养、沟通与合作素养、生态素养、跨文化素养。这十大核心素养紧密联系,相互促进,互为基础,互相补充,具有一定完整性、和谐性、互动性。
全面发展的核心素养整体观,使学校的育人目标有了具体的落脚点。学校通过核心素养有效地联结学校育人目标与学校课程体系,在这样的框架下设计课程、设计教学,是从学生最需要的角度出发去寻找适合学生的教育。图1所示的杭州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课程体系在设计时即体现了这样的理念。
(二)学生核心素养的具体达成目标
十大核心素养要达成的具体目标如下:
【身心素养】掌握有利于身心健康的知识和技能,促使对自已的健康负责;具有强健的体魄,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具备积极的心理品质,能够有效沟通、积极交往,能建立并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自我管理素养】能够准确认识自己的特点,有自我规划和自主行动的意识和动机;能够独立自主地行动,做到生活自理、行为自律,对自己所做的事情负责;能够制定并实施自我发展规划,并根据环境要求作出适当调整。
【终身学习素养(认知素养)】 具有积极学习态度和动机,敬业乐学,有终身学习的意愿;能够合理利用多样化的学习资源与途径,采用有效的学习策略与方法;能够自主学习,善于自我反省,在经验中获得成长。善于发现并提出问题,作出合理的分析与决策;能够运用已有知识技能,设计和实施问题解决方案;具有探索精神,对事物保持好奇心和开放性态度,对现象能够进行反思质疑;敢于挑战,能够提出新颖和有价值的想法并实施。
【语言素养】具有语言的基本知识,熟练掌握听、说、读、写等基本技能;能够根据不同的目的、对象和情境,恰当运用母语和外语进行理解、表达和交流。
【审美与人文素养】能够感受和欣赏各种美的事物,理解其中的思想、经验和情感表达,具有一定的艺术表达能力,最终提升个人的日常生活品质;能够掌握基本的人文科学知识与方法,关注人,尊重人,理解生命的意义和人生价值。
【数学与科学素养】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和原理,会用数学语言表达和交流,能运用数学解决问题,具有良好的数学情感态度价值观。掌握基本的科学技术知识与方法,具备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具备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真的科学精神,正确理解科技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数字素养】能有效地获取、分析和评价信息,恰当地使用信息解决问题,正确认识和处理与信息有关的道德及法律问题。
【沟通与合作素养】能够与家人、同学、老师、朋友友好交往,并能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交流,表达自己的观点、想法;积极倾听,勇于发问,能清晰、富有逻辑地思考,能运用各种方式将知识和资讯清晰地传递;学会尊重、欣赏他人;学会宽容、平等、信任;明确自己在团队中所承担的任务,并努力完成,适时地利用集体的智慧。
【生态素养】关注、爱护环境;具有生态危机意识,有正确的生态价值观,主动参与环保行动,能基于生态知识的掌握,积极反思自己的生态行为。主动参与促进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活动;关注个人健康,热爱运动;积极为可持续发展而努力。
【跨文化素养】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忠于祖国,对祖国有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了解和欣赏国家的历史文化,具有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能将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相联系,自觉维护国家尊严和利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努力;能以全球化视角关注世界发展现状和动态,理解我国与世界发展的关系;了解世界不同文化,理解、尊重和包容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认识人类发展的相互依赖性,积极追求全人类的和谐共处、共同发展。
二、落实学生核心素养,实施“怎样培养人”的策略与措施
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需要通过教育教学实践得以落实。在杭州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十大核心素养的基础上,如何借鉴已有的国际经验,结合自身实际,建构融目标、过程、方法、评价为一体的培养机制,是学校面临的重大挑战。
(一)基于核心素养的育人机制构建
2014年2月,学校高一年级开始了必修课分类分层走班教学的探索。随着高中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浙江省高考改革新方案的实行,“选课走班”成为普通高中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和必然选择。传统的班级管理和育人模式将面临极大挑战。对此,学校探索、建立了基于核心素养的育人机制。
1.完善学生自主发展的管理模式
自主发展是促使学生适应社会和实现个人价值的重要前提。为养成学生的行为习惯,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素养,学校尝试“把班级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管理”,“把舞台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成长”,“把评价权还给学生,让学生自我评价”。以“我们的舞台”“我们的声音”“我们的足迹”为载体,学校尊重学生个性创设一切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活动,建立学生自主发展的管理模式,努力构建学生的精神家园,实现“不让学生的精神去流浪”,培育学生“自尊、自信、自强”的理想人格。
2.建立学生生涯规划指导制度,完善成长导师制
学校建立学生生涯规划指导制度,通过相应的课程和活动,提高学生认识自己的能力,妥善处理自己的兴趣特长、潜质倾向与未来社会需求的关系,提高学生生涯规划能力和主动发展能力。同时,学校完善成长导师制,为每个学生配备成长导师,负责学生的德育、生涯规划、学习指导、选课指导和心理疏导等工作。
3.优化选课制度,全面推进实施分类分层走班制度
学校在总结以往选课指导经验的基础上,建立学程制,编制好《选课指南》,详细说明各类课程的定位和功能、各学程的课程具体安排、考试要求、选课程序和要求等,班主任和成长导师指导和帮助学生形成合理的课程修习方案;切实保证学生选择修习课程的权利,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学校还及时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协调,共同做好学生的选课工作。
学校还进一步探索行政班和教学班并存情况下的管理组织体系,修订与新课程、新高考制度相适应的课程安排、学段设置、教师调度、班级编排、学生管理、教学设施配套等的制度,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创造条件。
4.完善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作用
在实施学分制和综合评价制度的基础上,学校进一步建立与核心素养体系相配套的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引入突出过程评价的课堂教学管理办法,将学生每节课的出勤、课堂表现、作业情况以及考试成绩,与学分认定和最终成绩结合起来;根据综合素质评价的原则、内容和方式,客观地认定和记录学生各方面的表现和成就,全面反映学生发展情况,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
学校建立了以增量评价为主的教师教学工作评价办法,通过教学巡查、满意度调查和增量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形成教学班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办法。
根据学生实际,学校合理规划学生参加学业水平考试时间,保证学生参加全部必考科目的考试,反对过早偏科;指导学生参加相应选科考试和高考,发展自身长处,实现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学科方案建设
遵循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调结构、减总量、优方法、改评价、创条件”的总要求,学校结合自身的传统和优势,根据核心素养目标,建立核心素养与学科的关联,开发校本特色选修课程群,构建适合学生发展和满足学生多样选择的学科建设方案。
1.建立核心素养与学科的关联
学生的核心素养并非与生俱来,需要通过课程的实施加以培养。核心素养具有的可教、可学、可测特点,为各个学科课程目标和学科核心素养的确定提供了方向。不同学科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学科属性,所关联的核心素养也有所差异。核心素养与各学科间的关联是实现核心素养塑造的前提,学校着力于研讨核心素养在各学科的表现,使核心素养更为具体化、具有可操作性。
2.构建学科课程方案
构建基于核心素养的学科课程体系应至少包含三个部分:教学目标、内容标准和质量标准。其中,具体化的教学目标和质量标准要体现学生核心素养,内容标准要促进学生形成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的体现具有跨学科性。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和学生发展阶段的身心特点,各学科围绕本学科所关联的核心素养,按学段建构可理解把握、可操作实施、可观察评估的课程目标,使各学段的育人目标彼此衔接,上下贯通。
学校聚焦核心素养所指向的育人目标,精心选择学生所要掌握的核心内容,进一步加强必修与选修的融合,使之互为补充与促进,从而克服学科知识本位的行为,真正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
学校着力于建立从知识向能力、从能力向素养不断提升的发展水平等级标准,并借此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进行观察评估,实现对教学行为的有效反馈与指引。
3.建设特色选修课程群
学校从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学生的核心素养体系,着力建设五方面的特色课程群。
(1)架构以“自我管理素养”为核心的生涯规划课程群。开发与开设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认识自我与认识职业、大学专业介绍等课程,并以“我们的舞台”“我们的声音”“我们的足迹”等活动课程为载体,重构以“自我管理素养”为核心的德育课程群。
(2)提升以“生态素养”为核心的西溪湿地课程群。在原有的西溪湿地课程群六大子课程的基础上,进行优化与重组,进一步完善与提升以“生态素养”为核心的西溪湿地课程群。
(3)重构以“跨文化素养”为核心的多元文化融合课程群。在原有课程的基础上进行筛选与创新,凸显文化融合,如利用学校新疆部的民族优势开设“大美新疆”课程,利用国际部的文化优势开设“西方文化”课程等,对多元文化融合课程群进行改造。
(4)完善以“终身学习素养”为核心的学能课程群。在原有的经典阅读、思维课程、英语口语课程、大学选修课程、AP课程的基础上,整合各类课程资源,进一步开发以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为核心的相关课程,如“绘本与哲学”课程等。
(5)统整以“数字素养”为核心的ICT课程群。原有的ICT课程群包括虚拟机器人、Flash公益广告设计、Office Visio应用制图、电子商务、Visual Basic入门等,课程群有一定的规模,且子课程与核心素养的关联度也较高。在原有基础上,学校针对各学段学生的课程需求、学习兴趣,围绕数字化素养的下具体化的课程目标,对ICT课程群进行统整,并帮助学生把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
(三)基于核心素养的学教系统完善
为寻找有效的学教方式,落实各学科基于核心素养的学生学业质量标准,学校根据《浙江省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建立并完善了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学教系统。
1.学教内容进行分层与分类
在尊重学生差异性的基础上,学校对语文、数学、英语课程实施分层教学;根据学生不同的兴趣特长与专业倾向,对七选三课程[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技术(含通用和信息)]和一些自主选修课程实施分类教学。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与特长不同,对体育、艺术课程实施分项教学。
2.学教方式凸现自主与探究
为让学生在经历中学习,转变“被动、单一、无视学科差异”的方式为“主动、多样、尊重学科性质”的方式,学校通过主题教研活动、微课等载体,开展一系列有效教学活动,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去自学、去尝试、去探究、去发现、去解决,从而提高学生的深度学习效能。
3.学教策略侧重合作与竞争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利用学案等载体,从学生的学习起点出发,按照学生的学习规律和学习需要进行教学策略选择,并通过小组合作、组际竞争等方法,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迁移和运用。
(四)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是影响核心素养落实的重要因素,在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过程中扮演着转化者的角色。要将核心素养融入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须加强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引领。
1.开展教师专业发展校本培训
学校开办教师发展论坛,加大名师培养力度,实施“名师培养规划”和“青蓝工程”,并继续与华东师范大学、杭州师范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合作进行骨干教师高端培训,关注教师的内功修炼,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2.深化校本主题教研
学校积极推进校本教研制度,营造民主、开放、共享的教学文化,建立注重反思交流、平等互助的教学研究共同体。学校鼓励和支持教师进行教学方式改革的探索,形成个性化的教学风格和特色。学校要求各教研组通过主题研讨,寻找适合的途径和方式将核心素养融入实际教学过程中,确保教师能够成为学生核心素养形成和发展的有力引导者、辅导者、咨询者以及合作者,并实现师生核心素养的共同发展。
3.引领教师进行核心素养相关课题研究
学科教研组进行必修课程的校本化研究和选修课程的校本化开发,制定并完善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各学科课程建设方案。
4.完善教研组考核机制,加强教研组建设
学校建立教师专业发展档案,编写了《杭师大附中教师专业发展读本》,创办了《杭师大附中教科研》等刊物,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搭建平台。
(五)基于核心素养的校园文化建设
文化育人春风化雨、潜移默化。校园文化是立德树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文化建设是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
1.建设优美整洁的校园文化环境
校园环境既是校园文化的物质载体,也是校园文化的重要形式。学校加强校园的绿化、净化、美化建设,营造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绿树成荫、干净整洁、恬静雅致的校园环境,增设校园文化景观,建设文化宣传长廊,改建体育场馆、实验室,完善图书馆、音乐厅、天文台、学科专用教室的设施设备,让校园成为培育学生生态素养、审美与人文素养的重要场所。
2.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学校成立新知社、简舞社、漫画社、话剧社、摄影社、广播社、心理社、MAX电脑工作室、环保社、爱心社、E音乐社合唱团、歌舞团等众多学生社团,开办“附中大讲坛”“附中好声音”,邀请名人名家进校园,建立“家长正能量工作坊”,举办校园文化节、科技节、社团节、体育节、成人节、毕业季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陶冶学生的情操,张扬学生个性,培育学生的自我管理素养、沟通与合作素养。
3.创建多元融合的校园文化特色
学校“一体两翼”(本部+新疆部+国际部)的多元办学格局,为建设多元融合的校园文化创造了条件。
学校利用中华民族的春节、端午节、清明节、中秋节和少数民族的肉孜节、古尔邦节,以及西方的圣诞节、复活节、万圣节等节日,举办各种活动,展示杭州地方传统文化、新疆少数民族文化和西方国家的文化,培育学生的跨文化素养,促进学生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和认同,逐步形成“尊重多元、兼容并蓄、和而不同、共同发展”的价值观。
【摘 要】W校教育改革的重点是课程与课堂的改革,当下许多学校都在着力改变旧课堂与建设新课堂,江苏省薏韪呒吨醒Ь褪瞧渲兄一。从他们的改革探索中我们看到,课堂改革要准确定位教学理念,关注学生学习,整体优化教学生态。
【关键词】核心素养;深度学习;优化学习;优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19-0071-01
【作者简介】倪娟,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南京,210013)基础教育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教育学博士,化学博士后,南京师范大学教育博士校外兼职博导,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兼职硕导。
分析当下中学课堂教学改革模式的典型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它们都关注于“核心素养”目标之下的“深度学习”“优化学习”“优化教学”等几个关键词,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都经由课程体系的校本化设计来带动课堂教学的深刻改变,大力发展教师,高效优质培育学生。江苏省薏韪呒吨醒У母母锾剿髌鹾狭苏庋的特点,具体而言,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准确定位教学理念。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从这一点上看,“优学课堂”抓住了这一理念的核心要素,或者是优化改良旧课堂,或者是着力建构新课堂,都指向于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让每位学生都受关注,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导、学、练相结合,以促进每位学生的发展。
二是重点关注学生学习。薏韪呒吨醒提出真正的学习的发生当以深度学习为目标。指导学生会学,让每个学生从思维到行动彻底地“动”起来,语言上主动、行为上主动、心灵上主动、思维上主动。
三是整体优化教学生态。薏韪呒吨醒强调以优教促进优学,针对旧课堂教学中存在“低效化”严重的问题――备课简单化、讲授碎片化、提问浅表化、讨论形式化、点评主观化、练习扁平化、思维片面化,教师讲得太多与讲不到位等普遍现象,建构了优先学习、优化选择、优质互动、优效生成的“优学课堂”教学模式。其基本特征是优先学习、优质学习、优化过程、优选方式、结果优效。优学课堂倡导学习态度积极,情感意志良好,师生关系融洽,思维状态活跃,学习生成自然的课堂生态。
当然,以薏柚醒У鹊湫桶咐为代表的中学课改仍有发展的空间。比如,“优学课堂”可以以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为基础,结合学校实践来确定最优化的教学内容标准是什么,最优化的教学策略如何选择,最优化的评价标准是什么;学习目标如何引领、教学方式如何转变、学生思维如何培养、问题与情境的创设策略、课堂结构的设计等等,都尚需进一步的实践探索。校本化课改的基础是什么,特色是什么,基础与特色之间的关系如何建构,“深度学习”“学科核心素养”如何指向于学生的“核心素养”,其联系与区别何在,诸如此类的问题也需要获得解答。 再比如,如何促进教学目标从短期目标向远景目标转变?内容组织如何从碎片化知识向结构化图式转变?学习任务怎样由抽象知识学习向“基于问题或项目”学习转变?对话方式何以由单向权威式向多向生成式转变?学习评价怎样从“关于学习的评价”到“为了学习的评价”转变?……这些似乎还需要在已有基础之上进一步研深研透。
总之,还应加强课堂模式有效性研究、课程资源开发的研究、模式的优化与创新研究。
关键词:学科核心素养;思想政治;选择;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32-0010-01
为了展示常州市高中在学校办学思想和核心价值观统摄下所形成的教学特色,引导高中教师研究如何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从而加深对教育教学的理解,深化高中课程改革,促进高中教育的良性高位运行,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围绕“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生成性教学研究”这一主题开展了“八所高中联校主题教研活动”,以“同题异构”的方式开设了研究课“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在完成本课内容的教学以后,针对本次教研活动,结合活动主题,作如下研究。
一、对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理解
(1)什么是核心素养。“核心素养”一词是由2014年3月30日正式印发的 《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的,核心素养体系被置于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基础地位,引人关注。教育部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修订组首席专家朱明光教授指出,所谓核心素养,是指个体在面对复杂的、不确定的现实生活情境时,能够综合运用特定学习方式所孕育出来的学科观念、思维模式和探究技能,结构化的学科知识和技能,以及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内的动力系统,在分析情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交流结果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性品质。
(2)什么是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包括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等四个要素,四者之间相得益彰、相辅相成。政治特级教师方培君教授在谈到2015年上海高考文科状元刘逸冲同学为什么选择加试政治时,给出了刘逸冲同学的回答:“出于政治学科对于社会现象的理解与分析、思维上的锻炼,有挑战性;出于对社会经济政治现象的兴趣”“通过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学习,分析社会政治经济现象的思维模式,不再仅仅看到 ‘是什么’,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进一步分析为什么和怎么样,让自己变得更‘聪明’,且慢慢从纯粹的观察者逐渐进入到参与者甚至小决策者”。由刘逸冲同学的回答可以清晰地认识到:作为将来中国社会公民的学生来说,思想政治课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从核心价值来看,这是一门进行基本观点教育的课程;从基本功能来看,这是一门提高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能力的课程;从培养目标来看,这是一门培养公民思想政治素养的课程。
二、对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教学探索
(1)在情境体验中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政治认同:培养有立场、有理想的中国公民,关系着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也决定着学生成长和发展的方向。政治认同教育既是促进高中生政治社会化的需要,也是达成思想政治课程任务的需要。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先后创设了“公平之意”“公平之重”“公平之路”“公平之伴”四个环环相扣的教学情境,构建基于政治认同的教育内容,如“共享发展”“两会热点”“深化收入分配体制改革”“个税改革”等,促使学生在形成一定政治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积极的政治情感体验,从而坚定学生的政治认同和政治信念。
(2)在问题探究中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理性精神:培养有思想、有理智的中国公民,是达成政治认同、形成法治意识的主观要求;法治意识:培养有自尊、守规则的中国公民,是公共参与的必要前提。理性精神的培育需要多管齐下,其中,尤其需要从这两方面着力:一方面,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够坚持以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分析各种现象,防止孤立地、僵化地、片面地看待问题; 另一方面,要注重培养学生重逻辑、讲规则的意识。在本节课“公平之路”环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用视频展示了我国现阶段收入差距扩大的相关新闻报道,在此基础上设计了“直面现实:概括我国现阶段收入差距扩大的具体表现”“追根溯源:了解国民收入分配的过程”“出谋划策:谈谈你对解决收入分配差距扩大问题的解决措施”的三个环节。一事一议,引导学生理性思辨,以合作探究的形式来诠释深奥的经济道理,引领学生理解并学会运用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来分析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在氛围营造中培养学生的公共参与意识。公共参与:培养有担当、有情怀的中国公民,是法治意识的必然表现,也是政治认同和理性精神的必然结果和行为表现。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始终融入了体验式的教学方式,创建情景、营造有利于学生“亲历政治”的课堂氛围。在“公平之路”环节的最后一个教学内容中更是设计了“模拟提案”环节,鼓励学生就如何解决收入差距扩大问题提交自己的“议案”。
三、结束语
以核心素养为中心的课程改革已经扑面而来,要让学生在学科学习中获得终身受益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任重而道远。作为政治教师,应对国家政治生活基本要义做出理性的把握,并引导学生以正确的方法和理性的态度触摸社会的政治脉搏,进而培养其独立的辨析能力、理性的爱国精神,以及对社会责任的担当,就一定能够实现“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宏伟愿景。
参考文献:
关键词 试点专业 教学方法 实训 创新 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Teaching Innovation and Reform Research on
"Smuggling Crimes Investigation" Course
CHEN Wei, ZHANG Kai
(China Criminal Police University, Shenyang, Liaoning 110035)
AbstractIn the context of politics and recruiting training system, the pilot program of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nd teaching methods innovative training model innovation is the central task of the project, "the investigation of smuggling crimes," China Criminal Police College courses as "professional recruiting training system reform course construction, "one of the seeds of courses, course set deep reflection on teaching issues, teaching ideas update, in their daily teaching activities and try to carry out a number of innovations, especially in the classroom teaching, practical teaching, assessment methods, and methods of teaching staff construction and other key segments of fruitful innovation and reform.
Key wordsprofessional pilot; teaching method; practical training; innovation; reform
随着我国政法招录培养体制改革试点专业(以下简称“试点专业”)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试点专业”的人才培养与教育教学工作已成为警察院校办学的重心,“试点专业”课程建设与教学方式方法创新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工程的中心任务,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是实现由普招学历教育向职业化教育转变的重要途径,也是当前警察教育所面临的公安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中国刑事警察学院经侦系走私犯罪侦查课程组经过多年的教学改革探索和研究,对于《走私犯罪案件侦查》课程的教学创新取得一定成效。
1 课程建设目标
《走私犯罪案件侦查》课程建设的总体目标是:作为新时期的警察工作理念,即服务为本位,因此警察教育培养学生应该具有职业基础的宽泛性,能够全面掌握公安业务知识,能够胜任警察工作中的各个警种。另外,警察职业岗位还具有针对性,各个警种之间从事的业务不同,具有很强的专业性,这就要求我们应该以实战出发,服从基层警察职位的流动性特点,设置课程具有宽基础的特点,实行“订单式”培养,在岗位标准制定、培养方案设计、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教法研究、教学活动实施、实训实习基地建设、学生考核评价等方面与公安机关密切合作,共同培养人才。课程的教学与实施应该充分满足学校的教学计划要求和实战部门的实训要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具体目标是:
第一,以警察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以适应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建设的实际需要为宗旨,突出警察职业特色,努力实现“培养复合型应用型公安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
第二,以职业化教育为导向,牢固树立基于工作目标、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的课程建设和教学方式方法创新理念。
第三,以“优化课程设置、整合课程内容、强化实践教学和信息化建设”为抓手,着重解决“课程设置过细、学时分配不均、教学内容繁冗、教学方法手段落后、考核方式单一”等问题,积极构建“教、学、练、战”一体化的新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
2 讲授教学方法创新
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是教学研究永恒的课题,是着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现代各种教学方法的改革都是以研究和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及发展学生的聪明才智为追求目标。针对学生的实际,思想问题以思想来克服,心理问题以心理来强化,知识问题以知识来补救,能力问题以能力来培养。凡是先进的教学法,都是把提高学生素质放到首位。
2.1 尝试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
课程组采用“任务驱动、讲练结合”互动式教学方法,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教师的“精讲”与学生的“自学”相结合,教师主要起“启发”和“引导”的作用,贯彻“精益求精”的原则,以点带面去激发学生获得更多知识的欲望,调动学生的学习自觉性。课程组应该把传统课堂理论教学、实训教学、多媒体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加以运用,努力实现最佳教学模式。在教学方式方法上,摒弃教师“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方法,采用案例教学、项目实践、现场观摩、情景教学等以学生为本位、师生互动的教学方法。同时,积极引入现代化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学。课程组教师花大力气精制多媒体课件,特别是利用多媒体课堂教学的方式进行精讲,节约课堂教学时间,加大信息量,增加课堂教学内容。还注意克服课件制作中的技术困难,使课程更流畅、信息量更大,条理更清晰。
2.2 大力加强网络在教学中的应用
课程组应充分利用学院的网络教学辅助平台建设(Blackboard),大力加强网络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推广应用网络教学辅助平台(BB教学平台),课程组充分利用这一教学平台,进行网络教学的尝试。网络教学平台对于提高课程教学效果和学生自主学习一定会起到相当大的促进作用。教师可以利用此平台拓展相关教学内容,实现与学生的课下互动。
3 实训方法创新与改革
现代警察教学工作要以警察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以适应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建设的实际需要为宗旨,突出警察职业特色,努力实现培养复合型应用型公安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大力倡导“基于工作目标、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的课程建设与教学方式方法创新。实训课程是学生学习《走私犯罪案件侦查》课程的关键,因此要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要想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必须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主导是为了主体的确立,而不能削弱、代替或否定主体。发挥主导作用,是为了发挥主体作用。教师主导作用发挥的水平,要以学生主体作用发挥的水平来衡量。教师的善教应该体现在学生的乐学善学上。主要采取以下几种训练方法:
第一,分析讨论训练法。训练前,教师将训练材料下发至学生事先预习;训练课开始后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并撰写训练报告;小组讨论后,小组代表陈述各组意见,随后教师进行讲解。
第二,模拟对抗训练法。将学生按照犯罪嫌疑人、侦查员、检察官、律师等角色分组,小组先进行讨论,随后各方进行模拟对抗训练,通过各方交锋,训练学生对该类犯罪案件证据收集、侦查思路、准确定性等内容的把握。
第三,逆向思维训练法。本方法为设计性训练模式,即教师先给出案件性质结论,由学生自行设计案情,编写案例。
4 考核方式方法创新与改革
按照学院的相关文件规定,考核标准依据招录培养体制改革试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大纲制订,体现课程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实现“警务技能达标考核、专业核心能力验收考核及其他课程多样化考核”的目标,要特别注重过程考核和能力测评。
因此,课程组在考核方面,按照课程的不同属性,设计不同的考核模式,采取操作考试、口试、开卷考试、情景模拟等方式,实现“警务技能达标考核、专业核心能力验收考核及其他课程多样化考核”,特别要注重过程考核和能力测评。实训比较多的课程,分理论和操作两个部分进行考核。课程组应该不断改革考核方法,推广“实地、实景、实警”考核方法,丰富考试考查载体和手段,采用开卷、闭卷,笔试、口试、机试、实务操作、综合演练等多种考核形式,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全面考核。
课程组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尝试专门安排口试环节。口试的内容主要包括该课程必须掌握的理论知识、重要执法规范及教学自学内容等,甚至可以探讨一“模拟案例分析”的方式进行。为了学生应对口试,课程组将专门制作《走私犯罪案件侦查口试题库》和经侦专业《走私犯罪案件侦查》口试评分标准等,以便保证口试的实际效果。
5 师资队伍建设
高校教学管理的核心是教师队伍建设。教师是组织与实施教学内容的主体,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实践者,是教学方法的设计者、实施者,特别是警察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尤其重要。一流的教学内容、一流的教学方法、一流的教材、一流的教学管理首先需要有一流的师资队伍。在高校的教学建设中的教材、教法、教师“三教”关系处理的核心在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效把握和正确处理知识传授与人才培养关系、教材与教学内容的关系、科研与教学的关系等,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教师的参与和作用的发挥,起决定性作用的是教师。
(1)鼓励课程组教师进修学习。积极创造条件,鼓励教师在不耽误本职工作的条件下到各院校进行深造,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
(2)组织课程组教师到各级海关缉私实战单位实习锻炼或者挂职锻炼。实战是检验理论的有力工具,只有通过实践,才能丰富公安教学的内容,提高教师应用性教学的能力。课程组积极贯彻学院的有关指示,落实好教师的锻炼工作。对于新进入的老师,听课一年后,必须去经侦部门实习锻炼1年,其他教师相应安排到海关等实战部门进行实习锻炼或者挂职锻炼。
在中国刑警学院教务处等管理部门和经侦系领导的支持和鼓励下,《走私犯罪案件侦查》的课程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充分调动了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实现了试点专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强化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丰富教学方法与手段,广泛应用网络技术,提高多媒体教学水平,完善考试考核方式,坚持教、学、练、战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最终实现培养政治坚定、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熟悉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掌握本专业基础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具备开展经济犯罪侦查工作的职业核心能力和创新精神,能够适应基层公安机关经济犯罪侦查工作需要的复合应用型高素质专门人才。
中国刑警学院“招录培养体制改革试点专业课程建设与教学方式方法创新”课程建设阶段性成果;公安部公安理论与软科学计划项目“后全球金融危机视角下的加工贸易走私犯罪及侦防对策探究”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