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04 17:23:5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健康教育改革,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深化和课程改革的深入,"体育教育"也改为了"体育与健康教育",把学校体育的功能明确定位于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在倾注了大批专家、学者的无数心血之后也终于"千呼万唤始出来",然而,纵观当前学校体育教育的现状,我们感到学校体育教育改革这还仅仅是一个开头,它正面临着一场痛苦的抉择。
目前的中学体育教育中学习前苏联的体育理论与实践形成的以运动技术为中心的 "学科中心论"影响犹在,1979年"扬州会议"提出"以增强体质为主"形成的重视增强学生体质忽视学生的情感意志的培养及个性发展的"体质中心论"更加根深蒂固。另外,一些人打着"维护体育学科性地位"的旗号,旧瓶装新酒,做着"技术教育"的事;一些人形而上学的理解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认为体育教育天生就是素质教育的内容,穿新鞋走老路依然我行我素。
我们现在走到一些中小学却看一看就会发现,在体育与健康教学中按成人的目光把一项完整的运动分成若干个技术进行教学,教学实践紧紧地盯在运动技术的细节的传授上,"用技术教技术"和"为技术教技术",一叶障目,舍本求末。教学很少从多种价值上整体关注教材,从多种角度去整体研究运动教材。如球类教学,只注重对运动技术的传授,把一项完整的运动教材分割成一个个细小的运动技术进行教学,单纯的传技,而对于球类运动的文化价值从不理会。教学缺乏"多向性" 、"批判性",无法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另一方面,把提高学生生理机能指标作为体育教学的主要目标。把体育教学看成是发达肌体、增强体质和培养学生运动技术的工具,教学活动以教师为中心,教学为教"教材"而教,讲究授业、解惑,以传授体育知识、技术、技能为目的。目标指向存在单一化的偏误,缺乏"变通性"和"直觉性",课堂教学程序化、模式化,学生在教师的统一调度下进行教学活动,教与学的双方围绕窄小的机械分割了的技术苦苦追寻。教学活动统的太死,学生成了承接教材的奴隶。教学活动难有创意,缺乏活力。
为此,我们觉得,我们现在必须静下心来认真省思。首先,认清"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本意。了解创新教育的核心就是培养"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就是要发展学生的:多向性,即丰富的想象能力;变通性,即能根据问题的不同层面变换思维角度或思维路径的能力;批判性,即敢于怀疑或批判约定俗成的东西的能力;直觉性,即自由创造的能力。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就是确保学生的健康发展。健康是在精神上、身体上和社会交流上保持健全的状态。它不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还必须包含健全的精神和良好的社会适应。然后痛下决心改革传统学校体育教育教学的不合理的方式方法和教育理念。搬掉"体育学科中心论"这块绊脚石,建设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摸索中认识,在认识中顿悟,在顿悟中学到健身知识和健身技能。决不可以套用老方法简单地把"体育"课换成"体育与健康"课就完事。体育与健康课不仅要依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相应的水平目标做好文章,选择教材内容、组织教学形式,使之适应学生、适应于社会发展的大形势。同时在教学中要留有时间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大胆实践反复思考,鼓励学生标新立异,鼓励学生进行求异式思维的探索。或者说,要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主动体验和领会。要允许学生犯错,允许学生走有价值的弯道。一堂课上,不应追求教学生多少东西,而是注重让学生体会如何去获取知识、如何运用知识和技能。
我们绝不可以片面的理解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不能因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身体素质是人健康的基础,而素质教育中有身体素质的成份,就简单认定中学体育教育贯彻创新教育和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就是灵活多样的发展身体素质,再走回到"体质中心论"的老路上去。我们必须清楚,素质教育中的素质是指:"以先天禀赋为基础,在教育和环境影响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相对稳定的身心组织要素的总和"。它有三个层面:生理层面、心理层面和社会文化层面。而且人是万物之灵不是机器,这三个层面的素质要素统一在一个人身上时不是象机器零件一样一件件组合一层层叠放的,而是相互依赖相互渗透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而存在的。
当前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是一场深刻的教育革命,我们必须把许多背负在身上很久的、习惯了的包袱以及很久以来用习惯了的坛坛罐罐统统甩掉,痛下决心轻装前进。俗话说得好:思想是行动的指南。只有教育思想变革了,教育要才能深入持久。 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贯彻执行《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学体育与健康教育不能只做表面文章简单地改变学校体育的名称或改革教学授课形式,必须从改革体育教育观念、教育方法入手。必须从生理、心理、社会多角度正视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实现由"育体"向 "育人" 的全面转变,倡导"人性中心"的体育教学思想。把体育与健康教育定位在确保学生健康成长的基础上,确立体育与健康教育是为了学生的健康发展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而不是教给学生单调的运动技术。教学中学会整体把握教材,抓住教材的基本原理整体设、整体研究计、整体施教,留有空间让学生在体育教学的学习中领会体育运动中蕴藏的文化价值和健身价值,体验快乐;留有时间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浮想联翩、异想天开,发展求异思维,学会"举一反三"、学会创新。从而使学生学会健身、懂得健康、掌握终身健康锻炼的能力。
具体的说,可以通过对教材的重新整和,精练目标,优化过程,引导学生主动体验、主动实践、主动思考来实现。教学中让学生在练习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注重对学生认知能力、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的,着重发展学生应用能力,使学生掌握体育锻炼的运动方法,认识运动本质,树立正确的体育意识,并在日常生活中身体力行。以篮球教学为例:采用创新教育的方法,可以先让学生动起来,从整体学习开始,让学生在运动过程中得到健康发展、学到技术、学会技能。就是说先不对学生提出具体的要求,只要求学生学会打篮球,让学生自己思考。给学生提供运动场地和运动器材,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认识先进行运动。然后,教师再引导学生在接触篮球运动的过程中产生要了解篮球运动的特点、比赛方法以及基本技术和基本战术的想法,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掌握篮球知识,分析篮球技、战术的运用。把学生的积极的身体练习感知和主动思维认知有机的结合起来。让学生带着好奇心接触篮球,又带着探究的心理去思考"做什么""怎么做"和"为什么要这样做"。使学生学的开心,也学的深刻。这样,学生学习篮球运动的过程,不仅是不断认识运动技能形成规律的过程,反复提炼运动思维的过程,进行成功尝试的过程,更是进行创新思维实践的过程。
同时,我们在这里还要反对当前体育课程改革中的一种不良倾向:即 "拿来主义",盲目学习他人的先进经验的做法。自古云:教无定法。教法都是因人因地因时因材而异的。学校与学校之间、教师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健康水平、知识技能总是存在差异。如果一味地套用,再好的教法都难免不出现"淮南柑橘,淮北苦枳"。因此,当前的课程改革除了要痛苦的甩掉包袱以外,还要劳其心志不断进行自我的教育创新,不能坐享其成生搬硬套他人的成功模式。而且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作为一种新生事物也需要我们大家都学会在教学中创新和在创新中教学,需要我们大家具有课程开发的理念和课程建设、课程实施的能力,只有这样,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之路才会愈走愈宽,愈走愈亮。
关键词:健康教育;高职院校;新课程背景;课程改革
作者简介:姜丽(1966-),女,山东泰安人,山东科技大学讲师,研究方向为体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518(2012)11-0071-02
一、新课程背景下加强高职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在新课程背景下,各个阶段的课程都需要进行改革,高职院校健康教育也不例外。高职院校教育在中国发展的时间虽然不长,但是取得的成果却是令人欣喜的。高职院校教育与普通本科教育不同,所培养的学生一般是直接面向社会的,所以在学校学习期间,就需要对学生进行职业教育,使其具有在社会上生存的技能,具有独当一面的能力。除此之外,还需要学生具备健康良好的身心,这样才能更好的为社会主义建设做贡献。在新课程背景下的高职院校健康教育,发展至今,经过了几年的探索与实践,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无论是从教育模式还是教育理念上都有了新的变化。现代教育理念更多的关注的是人本身,提倡乐学而不是苦学。在这种理念下,诸如“快乐教学”、“多项选择性教学”等模式应运而生。这些变化都反映了健康教育的进步。
尽管如此,高职院校的健康教育还是存在着诸多问题。学生体质下降、运动能力不强、心理承受能力减弱等问题越来越严重。这是一个社会现象,也是有一定的社会根源的。现在社会压力越来越大,而现在的高职学生大多是80后,90后,他们是在家长的呵护下成长起来的,大多是温室里的花朵。他们的童年,大多是无忧无虑的,所有的衣食住行等方面的事物,父母能代劳的基本上就代劳了,这就导致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差,有的高职学生甚至离了父母自理都成问题。进入高职院校学习,对于很多学生来说,是第一次离开父母,自己单独生活,由于从小养成了对父母依赖的习惯,导致他们在校期间,极不适应。很多事情没有父母拿主意时,会出现很多负面情绪,心理状态不稳定,有时甚至会出现问题。无论是学生的身体上还是心理上的问题,都是需要受到关注的。我们的教育改革要意识到这个现状,针对这一代学生开展行之有效的健康教育,使得他们在校期间成长,出了校门,能从容不迫,像个成年人一样能面多问题和解决问题。所以说,开展高职院校健康教育不仅有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更有助于社会主义建设,更有助于社会主义的长期繁荣和稳定。
二、对新课程背景下高职健康教育的思考
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是课程改革,健康教育作为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育改革的重要手段。健康教育改革是与现代教育改革相同步的,其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高素质劳动者。
(一)健康教育改革必须有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健康教育主要包含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个方面的内容,而且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在身体健康教育方面,主要是根据高职学生的身体情况,开展适合的体能训练,包括身体形态的改变、健康水平的提高等。众所周知,现在中国学生的体质状况是令人堪忧的,虽然说体质健康检测结果显示,学生体质下降是全世界的一种趋势,但是在中国学生身下,这种下降体现得尤为明显,下降幅度之大,令人担忧。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但是学校的健康教育也有着不可推诿的责任。以往的健康教学,十分的死板,所有的教育者们的所有教育活动都是围绕着学科建设展开,不敢越雷池一步。但是,现代健康教育需要打破这种格局,要重新构建内容体系,所有的改变都是应该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为目的的。
(二)健康教育改革必须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虽然我们课改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健康教育改革也是围绕着这个目的展开的,但是健康教育改革最真实的落脚点应该是学生的身心健康。课改走到今天,教育者们对教育也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对于健康教育改革不再是过多的停留在理论层面上的探索和思考,更多是将精力放在操作层面,希望能加大健康教育的实践力度。健康教育一方面是加强学生的身体练习,另一方面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也就是说运动技术是健康教育的基础部分,增强学生的体质是首要问题。在此基础上,要把教人做事的教育发展成为教人做事与做人相结合的教育。所以,此时我们教育还需要关注到学生的内心世界。身体训练与心理健康教育是可以结合起来进行的。学生在进行身体练习时,往往需要克服很多身体上的极限,而这些都是伴随着心理考验的。学生在进行很多较难的体能练习时,很多时候会很累,也会想放弃,这时需要强烈的心理暗示才能支撑学生完成这些训练。所以的运动在考验学生的身体素质的时候,学生的心理素质也随之得到考验。在练习的过程中,学生的内心也逐渐发生着变化,坚定的信念、坚韧的意志品质等心理素质也逐渐形成,进而形成良好的健康的人格,这是一种潜移默化中的自我教育。健康人格一旦形成,将会伴随着学生一生,无论对他们现在面对学业,还是将来面对事业,都是大有裨益的。
(三)健康教育改革必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和创新精神。所有的教育者都应该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学生之所以会产生学习兴趣,是源于内在需要。有需要才会有动机,进而付之行动。在现在这个时代下,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学生除了需要具备基本技能的同时,还需要一定的抗压能力。而我们的健康教育开展的目的之一,是为了我们的高职学生在进入职业生涯之后,能很好的适应社会。健康教育在开展的过程中,要吸引学生的兴趣,那么就应该让学生感受到教育对他们自身的触动。教师更多的时候是需要为学生创设一个自由的学习空间。比如让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运动进行体能训练。在运动中,加入一些竞技元素,让运动不再单调,学生更多的体会到是运动带来的乐趣,而不是身体上的疲惫。在完成教育目标的同时,最大程度的将课堂交给学生,让他们自由发挥,创造出独一无二的方式,学生的创造精神也得到培养。
三、新课程背景下对高职院校健康教育的学习领域及目标的再认识
在新课程背景下,高职院校健康教育的教学目标也发生了变化。以往我们的高职健康教育强调的是对身体的完善和发展,而现在教学中更多体现的是人的全面发展。学习内容也丰富了许多,包括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等五个方面的内容。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也应该时刻围绕着新的教学目标来进行。整个课程体系主要是两条线,一个是运动,一个是健康,并且通过这两条主线来完成人的全面发展。不论是对于哪个层次的学生来说,都需要在五个领域汇总达到相应的学习效果,完成健康教育的学习目标。
教师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应该将整体目标细分,将其变成一个个具有实践性的教学活动,是明确而具体的。教师的教学效果的好坏是通过学生完成学习目标的情况来衡量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明确的是教师并不是为了教而教,而是为了让学生学到东西而教的。所以,教师教学课程的设计应该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安排的,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学习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健康教育也是如此,不可能仅在一堂课中,就达成一个学习目标。比如说,对于很多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在健康教育课程中都会接触到耐久跑训练。这是一个需要长期训练才能达成的目标,但是在这个训练的过程中,却是可以达成多个领域的目标。在耐久跑训练中,学生可以有多种方式的训练,比如可以选择定向越野或者是合作跑等手段,无论是通过哪种手段,都需要学生在跑的过程中使用正确的姿势。这样长期的训练下来,不仅是学生的心肺功能得到提高,训练中与队友的配合也使得他们团结合作的精神得到了培养,同时学生的意志品质也得到了锤炼。所以说,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将大目标转化为小目标,落实在每一个具体的教学活动中,而且尽可能将每一个领域的目标联系起来。在教学上要有的放矢,才能完成教学目标,取得相应的教学效果。
四、新课程背景开展高职院校健康教育的策略
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学目标和教学理念都发生了变化,那么,教学策略也应该随之改变。在此情况下,教学策略并不是说按照一个既定的模式来,而是需要教师通过日常的教学反馈,不断的总结和调整,选择最为适合自己和学生的教学方案。教学策略的指导思想应该是“健康第一”,围绕着这个中心,来确定教学内容、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在传统的高职院校健康教育中,过分的强调学科本位,将主要精力都花在所谓的学科建设和学科学习上,对于学生实际上得到的锻炼反而忽略了。在知识传授、课程的结构上都未能体现出对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理解,所以,使得学生的健康水平很难得到提高。现代教育理念和教育背景下,则要求每一个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从学科本位向人本位转变,最大程度尊重个体的差异性,因材施教。对一个教师来说,不仅需要扎实的专业知识,还需要具备驾驭课堂的能力,能与学生形成良好的互动,启迪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建立起适合的、有效的、可操作的教学评价体系。
五、总结
在新课程背景下,高职院校的健康教育也迎来了一个改革的契机。无可否认,长久以来,高职院校的健康教育都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到了现在,学生的体质明显不如以前。当然这是多种原因造成的,但是高职院校健康教育的失职也是原因之一。那么,在课改的背景下,高职院校的健康教育,可以借助这股改革之风,对健康教育进行改革,使其能与现代教育理念相符合的同时,也能完成自身的目标。
参考文献:
【关键词】高中体育;健康教育;心里健康;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
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在倾注了大批专家、学者的无数心血之后也终于“千呼万唤始出来”,然而,纵观当前学校体育教育的现状,我们感到学校体育教育改革这还仅仅是一个开头,体育教育的改革依然穿新鞋走老路,效果不容乐观。
正确认识和理解体育与健康教育的关系,有助于我们科学有效地开展体育教学。那么,如何认识和理解体育与教育教育的关系?如何科学有效地开展高中体育教学?笔者试着做一些简单的探讨,与同仁共勉。
一、正确认识和理解体育与健康教育的关系
体育一词,其英文本是Physical education(HAOBC),指的是以身体活动为手段的教育,直译为身体的教育,简称为体育。健康教育是以传授健康知识,建立卫生行为,改善环境为核心内容的教育。健康不能仅局限于生理的健康,它还涉及精神健康和心理健康,即具有正常的智力、恰当的情感、乐观的情绪、良好的人格品质、和谐人际关系、坚强的意志与成熟的心理行为等。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相应的条件,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学习的基本权利,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教育规律,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发展,应是学生具有自身个性特征的发展,“因人施教”、“率性而教”,而不仅仅是统一模式、统一标准的体育发展。教育是形成未来的一个主要因素,教育必须培养人去适应变化。学生的体育发展应在其原有的基础上可持续发展,其体质、健康会逐渐体现在他们今后很长的工作、生活过程中,而不仅仅以学校课堂中技能技术和成绩的获得为终点。
二、体育与健康相结合是顺应教育改革的趋势
体育与健康相结合是顺应世界教育改革的趋势,也是贯彻和落实国务院提出的学校体育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学校体育教育视为学校健康教育范围,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力求通过体育与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学校健康教育和学校体育对实施全民健身起着重要的作用,那么学校健康教育,应该在体育教育原有的学科体系中融入现代健康教育的内涵,以人的健康的整体发展为特征,使体格和人格相统一,促进人的身体、精神、情感、智力充分和谐发展。
1.科学的体育活动有利于促进人的心理健康
科学的体育活动能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的提高,为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同时,体育运动的新需要与原心理水平的矛盾,是推动心理健康发展的一种动力体育运动与日常自然的身体活动相比,内容和形式都不尽相同,所以原有的心理水平不能满足学习的运动项目需要。比如,在足球比赛中,带球进攻由于要了解队员位置,注意的范围就比较广,既要高速带球又要防止被对方拦截,需要善于分配注意力。几乎所有的运动项目都需要有勇敢、坚持、自制、不怕困难等良好的意志品质和乐观、友爱、愉快、同情等多种的感情。而就一般的心理水平来说根本满足不了上述的运动学习和运动竞赛需要。但学生不断提高自己的运动水平或战胜对手所进行的运动可以使原来的心理水平漫漫地得到提高。
2.体育运动推动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
体育运动多是集体性、竞争性的活动,自己能力的高低、修养的好坏、魅力的大小,都会明显地表现出来,使自己对自我有一个比较实际的认识。体育运动还有助于自我教育。体育活动中的情感体验强烈而又深刻,成功与失败、进去与挫折共存,欢乐与痛苦、忧伤与憧憬相互交织,同时人的感情表现也相互感染、融合。这种丰富的情感体验,有利于学生意识情感的成熟,有利于情感自我调节的发展。
3.体育运动能增强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
通过体育运动能使学生喜欢体育锻炼并从中得到乐趣,从而激发学生参加体育锻炼自觉性的兴趣,活泼好动是青少年的天性,所以他们之中绝大多数人喜欢上体育课,参加体育活动。好奇心是一种带有情绪色彩的探索事物或获得知识的认识需要,高中生的求新好奇心理仍然较明显,体育教师应知晓学生成长和发展规律,通过教学帮助学生有效地发展自身的体力、认知水平以及社会和情感的需要,培养学生乐观、开朗的性格,促使学生个性全面发展。
因此,传统高等教育阶段的体育教育也亟待改革。
将心理健康教育引入高校体育教育的课程中去,是为了引导大学生向身心健康的方向发展。将学生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统一起来,对塑造其健康的人格有着巨大的作用。
一、高等教育阶段心理健康教育与体育教学的现状
在现阶段,高校在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方面还有很大的不足。就大学生的年龄特点来说,他们正处于身心敏感期,大部分学生都面临着理智与情感、理想与现实等方面的矛盾和冲突。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得到及时的解决就可能诱发严重的心理问题与心理障碍。这种心因性的矛盾不但会给学生正常的学习生活带来困难,也有可能给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埋下巨大的隐患。
然而,目前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的开展时间不长,师资力量、理论基础等方面都还处在发展初期,不能有效地达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同时,本来就相对薄弱的心理健康教学活动往往流于形式,难以起到培养学生正确人生观与价值观和塑造完整人格的作用。随着社会群体压力的不断增大,大学生群体的心理障碍问题也有严重化的趋势,大学生中因为心理原因休学、退学的人数也在逐年递增。因此,在高校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变得刻不容缓。另一方面,体育教育在高等教育阶段的开展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各学校对学生的身体素质都给予了不同程度的重视,体育教育成为承担大学阶段健康教育的主要科目。在当前教育改革工作不断深化与发展的过程中,国家和高校对体育教育的开展也做出了调整,不仅将终身体育的教育理念引入到学科工作的开展中,也逐渐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与体育课程结合起来,从而全方位地提升学生的身心素质,为其将来走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体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相互作用
在高等教育阶段,无论是体育教育还是心理健康教育,都应遵从以人为本的原则,符合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体育教育和心理教育工作是培养学生身心健康的两个方面,缺一不可。心理健康对大学生养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重要的作用,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更是培养大学生自我心理调节能力的重要手段。良好的心理健康状况可以让一个人更加乐于亲近自然,也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其他活动中去。体育活动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一方面,体育活动能够改善学生的情绪,为营造健康的心理环境创造氛围,也能够使紧张的情绪得以放松,同时还能够让学生更加敏感地观察到自身的身体问题,从而自发地选择有针对性的体育锻炼项目。另一方面,体育活动可以协调学生的群体关系,通过体育项目中的良性竞争和自我超越,锻炼学生的意志与品质,完善健康的人格,逐步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社会竞争优势。
另外,在体育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等教育理念的相继提出开始引导高校体育逐渐走上不同的道路。现阶段大学中的体育课程正在逐步摆脱原本僵化、机械的体能训练模式,而转为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在今后的人生中保持持续的体育锻炼的知识与能力。因此,体育教育不仅致力于要培养学生健全的体魄,同时也关注学生是否具有保持长期进行体育锻炼活动的兴趣与健康的心理。只有同时拥有健全的精神与强健的体魄的人才能称得上真正健康的人,这也将成为高校开展健康教育的主要目标和导向。
三、体育教学与心理教育相融合的发展方向
在高校的健康教学活动中,体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因此,在未来的健康教育发展过程中,将二者结合起来,共同开展健康教育工作,是体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大方向。
(一)加速体育教育改革进程
体育教育改革的深化就是要引导高等教育阶段的体育教学课程逐步由原本的技能训练转变为体能素质训练。在大学体育课堂上,要将单纯的、机械性的体能训练逐步转变为学生乐于接受且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积极作用的体育项目训练。这种变化能够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找到乐趣并逐步提升自我成就感,进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同时,终身体育的教育理念也鼓励学生走出课堂,将体育锻炼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去。因此,在体育课堂上,不仅要关注学生的体育学习,也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健康教育理念的顺利实施。
(二)将心理健康教育引入体育教学课程
在体育课堂中,可以将心理学知识和方法有机地融入进去,提高学生身体素质训练的效果,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另一方面,在体育教学中引入心理健康教育,还可以保证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与有效性。体育课堂的教学实践设置要符合高等教育阶段学生的心理特征、个性特点和兴趣爱好等,更加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体育健康知识和心理健康知识的积极性,保证课堂教学的质量。同时,在体育教学与师生的竞技互动中,也容易发现有心理障碍和心理问题的学生。教师可以利用心理学知识,及时帮助有问题的学生。在课堂上,结合体能训练培养学生的自我调节能力,并尽量用优势教
【摘 要】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改革与创新,必须针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以提高职业素养、促进就业为导向,创新开展研究与实践。
关键词 高职生;心理健康;职业;探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5)05-0075-02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2013年度立项一般课题“高职院校学生心理亚健康影响因素调查与干预措施研究”(编号:2013LSZ065)、广西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3年度一般资助项目“高职院校学生学校归属感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研究”(编号:SK13YB155)、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2014年立项一般项目A类“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研究”(编号:2014JGA328)的科研成果。
一、问题的提出
高职教育是属于高等层次的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部分,是具有应用特性的一种特殊类型的高等教育,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不可取代的作用。高职教育兼有“高等性”和“职业性”两种属性。多年以来,职业教育的迅速发展为国家和社会的经济发展培养了大量的高技术、应用型人才,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企业、行业和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当前恰逢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时期,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明确指出:“现代职业教育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面向经济社会发展和生产服务一线,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并促进全体劳动者可持续职业发展的教育类型。”那么,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须根据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要求,以及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以职业为导向进行改革与创新,为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为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发挥作用。
二、高职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研究及存在的问题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发展的主要特征。高职教育的本质属性是以学生未来职业需要为导向的高等教育,职业导向性体现在教育教学改革中就是把培养职业岗位所需的实际能力作为引导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本指向。校企合作教育是一种以市场和社会就业需求为导向的运行机制。其基本内涵是产学合作、双向参与,实施途径和方法是产学结合、定岗实践,具体目标是增强办学活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对人才综合素质的需要。校企合作的课程特点在于:课程规划结合本地企业、行业需求,专业设计结合企业、行业发展,育人目标结合职业、岗位、社会的需要。
高职教育更多的关注点是聚焦在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技能,对学生的职业素质、心理品质、人格成长关注不够,对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培养力度不够,没有树立对学生的“全人”培养理念。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大部分都是“以就业为导向,立足岗位需求”。然而,从“可就业能力”的构成要素来看,学生能否顺利就业,专业知识、技能并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在劳动力市场环境相似的情况下,学生的心理素质,包括人生态度、思维方式(包括创造性思维、风险决策、问题解决、观察能力、学习方式、推理等)、个人品质(如责任感、自尊、社交效能感、自我管理、正直、诚实等)及其他能力(如各种资源使用能力、信息管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及系统管理能力等)将在很大程度上对就业及今后的职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而这些心理素质的养成主要依靠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由此可见,心理健康教育在高职生的全面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随着社会各界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关注程度不断提高,我国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获得了快速发展。教育部下发《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试行)》(教思政厅〔2011]1号)、《普通高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教思政厅〔2011]5号)等文件,这充分体现了国家层面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高度重视,尤其是要加强以课堂为主渠道的教育形式,是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经过各方面的努力,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了很大的进步,取得了一些成绩,积累了一些经验,但是其发展还很不成熟,存在很多问题。一是意识教学理念陈旧。以传统的消极心理学为理论基础,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关注的主要是高职生各种心理疾病的表现、成因及矫正方法,对有自杀倾向个体的危机干预也颇受重视,因而没能培养大学生健康、积极的生活态度,没能培养起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没能给学生灌注希望与力量;二是心理健康教育过于课程化和理论化。内容较为抽象空泛,与行业实践联系较少,没有考虑学生的实际应用需求,也没有结合高职生的心理特点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开展具有高职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致使学生认为所学知识多无所用,停留在表面上,实践性不强,从而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利于学生职业心理素质的形成和问题应对实际技巧的掌握;三是教育形式单一,教学方法不够灵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采用课堂灌输为主的单向教学模式,只注重讲授知识型内容,学生往往感觉没有新意,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程设计上没有创新和突破,得不到学生的认可,也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以至于无法保证教学效果;四是教学评价体系比较落后。目前多数高职院校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考核,与其他课程考核方式一样,采用课堂出勤、回答问题、平时作业成绩、期末写论文或考试的考核方式。这样的考核方式不符合这门课程的特点,不能充分了解学生参与各类心理健康活动的自我体验和感受。
因此,在当前“深化产教融合、加强校企合作”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背景之下,如何创新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和内容,促进高职生的身心健康和心理素质发展,是广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必须要深入思考的重要问题。按照协同育人的观点,在当前校企合作、产学融合的背景下,高职院校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长效机制,对协调各部门的分工与协作,发挥各系统的协同作用及结合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探索具有自身特色、专业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对促进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高职教育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高职教育既是高等教育,又是职业教育,高职院校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培养学生职业素质和岗位适应能力而进行的,这种以职业为导向的教育应当贯穿于高职心理健康教育的整个教学过程。在课程改革过程中,应当根据大学生的成长规律,突出就业的导向性,不断思考和探索提高教学效果的途径,改变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方法,将心理健康课教学与职业技能和素质教育相结合,培养学生具备将来从事行业工作所需的综合职业能力,帮助学生在确定职业发展目标的过程中找寻人生发展方向,体验感悟人生的意义,促进心理素质的提高和人生发展课题的实现,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思考
1.研究的价值与意义。立足高职生的长远发展,紧密结合职业岗位需求,注重学生专业特色,创建了高职心理健康教育的“产学研”结合新模式,为高职院校心理健康工作开辟新的途径。从理论到实践,从宏观到微观,建构以职业为导向的高职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包括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标准等,建立符合高职教育性质的心理健康教育人才培养新模式,为高职生职业心理素质培养探索一条有效途径。
2.研究的目标与内容。在当前“深化产教融合、加强校企合作”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背景之下,以积极心理学、积极组织行为学为理论视角,通过质性研究和定性研究相结合的聚合交叉设计探索和建构合理有效的以职业为导向的高职心理健康教育途径,旨在促进高职生的身心健康和心理素质发展,以适应企业、行业、产业对人才的需求。从教学理念、培养目标、课程定位、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管理、考核评价等方面创新高职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体系和活动体系。
3.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在文献梳理和心理测量的基础上,采用聚合交叉设计探讨企业、行业、产业对人才职业心理素质的需求并制定以职业为导向的高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案。接着,对高职生实施以心理素质培养和能力训练为主要内容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案及行为干预。最后,对教育效果进行评估,对教育方案进行修正,形成最终有效的以职业为导向的高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案、教育教学体系。研究采用文献查阅法,广泛查阅了国内外有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与途径;采用现有或编制的测评工具,深入企业、行业当中通过问卷调查和质性访谈考察企业对人才的职业心理素质需求;开展以职业为导向的高职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各种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技术,探讨以职业为导向的心理健康教育对高职学生职业心理素质的影响,对行为干预的有效性加以评估。
4.研究要有创新。在理论层面上,紧密结合职业岗位需求,注重学生专业特色,创建了心理健康教育的“产学研”结合新模式,具有前瞻性和针对性,可以对积极心理学、积极组织行为学理论进行检验,进而丰富和发展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在研究内容上,通过职业导向教育培养高职生过硬的职业心理素质,有意识地将其与学生的就业和生涯发展相契合,是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主动适应教育改革、以服务为宗旨的有为之举。在研究方法上,采用多种研究手段(质性访谈、心理测量、行为干预技术)相结合的方式比较系统的进行研究,符合现代心理学多质多法模型对研究结论可靠性促进的要求,并且具有研究方法上的创新性。在实践层面上,项目的研究结果可操作性和可行性较高,能够为高职院校心理健康工作开辟新的途径,也将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同时,可以帮助高职生突破对学历与择业关系的刻板理解,发挥其择业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提高选择职业的自我效能感,并最终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职业能力与自我和谐的心理机制。
参考文献:
[1]张汉芳.试论高职心理健康教育的就业导向性——高职心理健康教育的两条主线与两级目标[J].职业教育研究,2012,(2).
[2]沈绮云,肖平.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职业导向改革——基于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理论的视角[J].职教论坛,2014,(9).
[3]黎天业.基于职业能力发展的高职心理健康教学模式的构建[J].高教论坛,2013,(6).
[4]叶晓璐.高职心理健康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相关性研究[J].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6).
[5]柳波.从适应到就业:心理健康教学改革的就业导向性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4,(8).
当前,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改革的主流,而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对学生的人格教育,总结人本主义心理学对现代教育改革的启示,有以下几点:
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我们在教育活动当中,要确立人的主体性地位,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最终让学生实现自我实现。[2]
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教育要培养思想上、专业上全面发展并且有良好健康的心理素质的全面发展的人才。[3]科学和艺术是一个硬币的正反两面,一方面,在教育内容上,要扩大教学领域,加强各学科间的渗透。另一方面,在教学实践中,要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承认差异,因材施教,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
重视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一方面,我们要理解、尊重、关心学生,把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体现到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去。另一方面,要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4]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首先,要营造灵活、开放的创新教育环境。其次,教学方式要多层次、多样化,创新化。最后,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习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
发展心理学研究个体成长发展过程中的心理转变。学生主要的受教育时期是儿童青少年阶段,这一时期恰好也是他们身心快速发展变化的时期,怎么样让教育和学生的身心发展相适应,需要从个体心理发展与心理适应的角度来给予研究和指导。
教育教学需要发展心理学的指导。德育工作、美育工作如何展开,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如何培养和开发智力,如何安排课程、如何编写教材等等问题的回答都要考虑到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特征和规律,考虑到不同年龄段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心理需求。[6]
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发展心理学的指导。当前,大中小学都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青少年的心理压力、情感困扰和社会适应等心理问题依然存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将是发展心理学、咨询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领域更加关注的问题。
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需要发展心理学的指导。比如关于情感发展与情感教育、校外环境中的心理发展与教育、健全人格以及生涯规划、环境变化背景下的心智进化等等,这些都离不开发展心理学的理论和实践指导。
除此之外,还有认知心理学关于大脑工作原理和对学习、记忆、认识功能的研究;生理心理学对视觉、听觉、运动系统和神经网络的研究;语言心理学对语言记忆结构和语言学习模型的研究;社会心理学对学生人际关系和个体社会化的研究。随着心理学的新进展、新范式、新概念、新方法的产生,必将会对我国的现代教育改革产生进一步的推动作用。
作者:尤祺李美华单位:青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集体观念教育,丰富学生校园生活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量转移,年轻的父母为自己的事业而奔波劳碌,无暇顾及自己的孩子。于是把孩子托付给祖父母或外祖父母,这些祖辈对孙辈的教育,便产生了隔代教育。这类现象在当今农村比较普遍,70%的留守儿童就是隔代教育,是目前学校教育的一个新课题,笔者就这个问题,经调查,结合本校实际,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
1.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把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在整个教育教学活动中
“隔代教育”的学生存在着许多不良行为习惯,老师如果采用简单的说教、批评训斥的方式去教育这些学生,结果往往会事与愿违。因此,教师要创设符合心理健康教育所要求的物质环境,人格环境,寻找心理教育的契机,用爱心去教育转化他们。
1.1 教师要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班主任要对本班的隔代教育孩子有充分的了解,知道他们的家庭背景、人际关系、性格特征、行为习惯、道德品质、学习动机和态度。为他们建立起心理健康卡,留意每个学生的心理变化,并作详细记录,对他们不正常的行为表现及时干预,正确引导,并进行有关心理辅导,给他们更多的心灵关怀。 1.2 隔代教育的孩子因父母的远离,使得他们普遍缺少了和父母的沟通,缺少父母的赏识,缺少了来自父母的压力,自律能力相对差,内心孤独。对于他们和父母之间的这种情感空白,教师应更多地从情感入手加以弥补。这就需要我们深入到学生当中去,到学生的家庭中去,经常和这些学生进行情感和语言上的交流,以填补他们缺少父母呵护的空白。同时,经常开展形式多样的集体活动。比如给他们过生日,让每一个同学都来关心、关怀他们,消除他们的孤独感和自悲感,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1.3 爱是教育的基石。教师要经常利用休息的时间去家访,了解、关心他们的生活,对生活困难的学生要及时给予帮助。同时和他们的监护人互相沟通,使其积极配合学校共同教育:每天要督促孩子完成学习任务,要经常和孩子进行情感、语言上的交流,帮助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建立学习目标,激发学习动机。
1.4 教师和监护人是代替不了父母的,我们要让孩子感到父母无时不在自己的身边,满足他们安全感。因此,教师要教会学生经常以书信、电话的方式来加强同父母的情感交流,指导他们学会把生活和学习中的苦乐告诉父母,使情感得以抒发。
2.加强集体观念教育,引导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隔代教育”的监护人,多数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他们文化素质和思想觉悟都很低,多采用溺爱的方式,较多的给予物质上的满足,对孩子宽容、放任,其中有很多老人认为:能让孩子吃饱,穿暖和、健康就行了,而对于他们的学习,日常行为、心理状况根本没有办法去管教,也难以形成情感、语言上的沟通,从而造成这些孩子不关心集体,经常违反纪律,且屡教不改,我行我素。因此,教师和他们交流过程中要正确引导他们理解父母外出打工的艰辛,让他们珍惜难得的学习机会,努力学习。增强他们的是非观,判断力和责任感,使他们对父母的理解转化为学习的动力。教师要学会赏识,要善于发掘孩子身上的优点,对他们吃苦耐劳、自立自强的精神加以表扬,鼓励他们以各种形式把自己的心理话倾诉出来,号召同学们向他们学习。得到老师表扬和同学们的认可后,他们就会增强学习的信心,有了正确的学习动机后,就能极大的促进学习。
3.加强教育改革,丰富学生校园生活
体育与健康结合是世界教育改革的趋势。学校体育如何适应教育改革需要,如何在今后的教学中将过去单纯地追求身体(体质)的发展和运动技术的传习变为在新的健康理念指导下的体育教学?
一、对中学进行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1.健康教育是青少年学生发展的需要。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处于生理、心理发育的关键时期,生理上的急剧变化,心理上的突然“断乳”,出现了生理发育与心理发育的不平衡,加之学业上的重大压力,都会使心理上缺乏准备的中学生感到局促不安,无所适从。另外性机能的迅速成熟,也会造成这个时期学生心理的不适应,如果这个时期的学生没有受的良好的教育,没有明确的道德观念,没有充实的精神生活,并且由于缺乏成人的适当监护,照顾而接受不良性刺激,就会造成心理失常等种种后果。健康教育可以净化他们的心灵,陶冶他们的情操,有利于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为走上社会打下牢固的基础。
2.健康教育是教改的需要。一个健康的人应当是智力发达、情绪稳定,既要有健康的身体,还要健康的心理。在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今天,我们必须突破封闭、僵化、保守、落后的教育模式,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开拓进取、自强自力、艰苦创业的精神,帮助学生增强搞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
二、学校教育与健康相结合的途径
1.要树立现代体育观。健康教育和体育教育都是为增进学生健康和增强学生体质服务的,它们之间的密切联系。事实上,从目前学校的健康教育与体育教育状况来看是分离开的,健康教育只偏重于卫生保健知识的传授,体育又过于偏重于运动技术的教学,忽视锻炼习惯的养成,体育情感的培养,造成二者分离、脱节的现象。
传统的健康观是“无病即健康”,而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最新界定的健康定义是:“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不虚弱,而是生理方面、心理方面和社会方面都处于一种安宁完全的状态。”具体说:一是身体不虚弱,没有疾病;二是心理要健康;三是社会适应能力强。三者之间是相辅相承、相关互依在的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新健康理念,给学校体育带来一场革命性变化,它破除只注重生理健康的倾向、树立全新的健康教育观,在增强学生体质的同时,培养学生心理品质和社会适应能力,切实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
现代体育观是生理、心理与社会三维体育观,它所追求的不仅是学生体质的增强和体育知识与技能的掌握,而且还要促进学生的心理发展与社会化水平的提高,由此可见,现代健康观与现代体育观具有内在的一致性。
2.体育课要突出学生身心健康教育的特点。新制定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在教学目标方面,明确和充实了五方面的内容:一是发展身体的目标;二是认知发展能力的目标;三是心理健康与个性发展的目标;四是思想品德教育的目标;五是适应自然环境和社会能力的目标。新的课程标准反映新的教育理念,贯彻了素质教育的要求,体现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突出了学生的身心发展。
如何通过体育课堂教学来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培养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提高学生的心理调节能力,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和良好的品质呢?
(1)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和生动活泼的体育学习氛围,使学生的不愉快情绪能得到渲泻,沉重的心理负担与精神压力能得到减轻与解脱。
(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真正成为体育教学的主人。
(3)在课程教学总目标的指导下,指导学生自定学习目标,自选学习内容,自主进行学习,教师加强指导,使学生学有所成,学有所得,享受体育,在良好的课堂气氛中获得愉快和成功的情感体验。
(4)在课堂上充分利用教材发展学生的心理素质或抓住课堂上出现的某些偶发事件,教育学生怎样面对现实,如何控制情绪,从而提高学生抗挫折能力,心理调节能力与应激能力等。
3.建立学校和家庭心理健康沟通的渠道。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应多与学生沟通,密切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特别是对那些心理承受力较弱和抗挫折能力较差的学生。对学生学习,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挫折和心理压力要及时引导和尽力解决。对一些体育教师无法解决的问题,及时向学校领导汇报,争取学校的支持和帮助。同时体育老师也要注重与学生家长保持经常联系,与班主任及时准确了解学生的近期表现出和异常的思想行动,形成“学校——家庭”齐抓共管的局面。
4.加强对学生身体监测与评价。体育教学中的评价包括课的评价和成绩的考核与评价。以前我们评价一堂课的优劣。追求量化评价,强调所谓的科学性,不论什么样的体育课都要有脉搏曲红规律,用心率来评价课。成绩的考核与评价强调学生身体素质达标测试和“百分制”的“四合一”赋值方法,体质的增强就成了体育教学效果评价的标准。
体育教学转向素质教育,就是确立体育教学和学校体育以人的健康为核心,以人的合理发展为根本,突出“身心合一”形神兼备的健身统一性和“内外合一”“刚柔相济”的健身系统,克服对肌肉力量,筋强骨壮和意志磨练的片面追求,强调对身体健康与健身评价的综合性、科学性,改变单纯因外部行为度量身体素质与运动能力,并以此作为衡量教学效果和健身效果。同时尊重学生的先天条件、个体差异、兴趣爱好和性格特征,区别对等,从生物、心理和社会三维的角度来全面评价教学的效益。体育学习所取得的效果,不仅是对学生身体的生物改造,而且是生理、心理社会三个方面的综合作用的结果。”
三、影响学校健康教育的因素
1.缺乏系统的科学的健康教育。目前学生的健康知识较缺乏,特别是农村中学,很多人既没有树立现代的观念,又没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精神性和心理性疾病有所上升。
关键词:中小学生 减负
一、为中小学生减负的前提是认识减负的重要意义
(一)为中小学生减负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
过重的心理负担严重影响了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使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长期的压抑,容易导致睡眠不好、神经衰弱,甚至会把身体累垮。因此,切实为中小学生减负,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二)为中小学生减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提高实践能力的需要
过重课业负担严重影响了少年儿童的健康发展,因此,目前迫切需要把学生从过重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让他们多接触自然、接触社会,为他们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及潜能的开发提供充分的时间和空间。
二、为中小学生减负的根源是端正教育思想,摒弃陈旧的观念
(一)“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要充分认识到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先要振兴教育,真正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上。
(二)要真正从思想上重视教育
要从提高全民族素质的战略高度看教育,各级领导要主动走进学校,每年都要切切实实给学校办几件实事,努力改善校园环境,为教师提供良好的工作生活条件,使教师“进得来,留得住”。
(三)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增加教育投入,减轻学校的压力
(四)要切实转变思想观念
不能以升学率的高低评价教育部门和学校工作,而应看它们是否使全体学生在德智体美诸方面有较大的提高。
三、为中小学生减负的重点是进一步完善对学校、教师和学生的评价机制
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上级领导、社会、学校和家长的共同努力。减负工作已经提了好些年,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也下发了许多文件,作出了许多规定,但从总体上看,效果并不十分明显,现在的中小学生课业负担依然过重。目前的重点是要不断改革和完善对学校、教师和学生的评价机制,并抓好落实。
四、为中小学生减负的关键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全体教师要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关注民生,加强师德师风建设,重视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和纪律教育,树立和推广一批师德高尚、教书育人、无私奉献的模范教师,充分发挥典型示范作用,教育、引导教师做崇高师德的塑造者,为人师表、行为示范的践行者,弘扬奉献精神,立足岗位,恪尽职守,上好每一堂课,教好每一个学生,关心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全心全意为学生着想,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努力争当人民满意的教师。与此同时,要切实加强对教师的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教师要备好课,上好课,提高课堂40分钟的效率,尽量减少加班加点的时间,这就直接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此外,还可以结合教师专业化发展规划,努力拓宽教师培训途径,将“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力争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五、为中小学生减负的源泉是深化教育改革,努力创建高效课堂,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当前,要继续深化教育改革,加强教育科研,改进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结合创建高效课堂,教师要合理布置作业。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学生的身心和个性得到自由发展,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要努力让观察、诵读、表演、上网、辩论、参加社会实践等成为学生作业的形式,改变以前以书面作业为主的单一的作业形式,从而切实为学生减负。正如前苏联教育家所说:“课外作业数量与学习成绩并不完全是相关的,有些学生作业少,学习成绩并不差。”
六、为中小学生减负的有力措施是切实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
近年来,乱办班乱补课已经成为一个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个别学校和教师受利益驱动,无所顾忌地乱补课、乱办班等给整个教育系统造成了恶劣的影响,也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因此,要坚决制止不规范的教学行为,如对非法办班、乱收费、盲目布置作业、不按国家教学计划开课等热点和难点问题要加大查处力度,要使被查处的学校和教师真正能从中吸取教训,使其他学校和教师以此为戒。要进一步规范中小学的假日活动,严禁在节假日给学生补课或变相上课。与此同时,学校部分教育资源向社区、学生开放,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社会综合实践活动和社团活动。因此,只有真正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才能真正推行素质教育,真正为中小学生减负。
七、为中小学生减负的必要手段是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
学校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努力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和人人关心学生心理健康、人人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环境。要加强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教育,充分利用广播、校刊、校报、橱窗等载体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主题班团队活动、专题讲座等形式,广泛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培养师生的心理健康意识。有条件的学校应开设心理咨询室,由专业教师担任心理辅导工作,以此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健康心理,从而预防和矫治学生的一般心理障碍。此外,针对中小学生心理特点,还可以采取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切实为中小学生减负。
总之,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是各地基础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为中小学生减负是一个系统工程,其中的因素很多,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与反思。
参考文献:
[1]郝宽义.再谈中小学生“减负”[J].文教资料,2010(6).
[2]邓志祥.中小学生负担过重的原因分析[J].武汉教育学院学报,2000(2).
[3]朱凤俊,王厚海.换个角度说“减负”[J].现代家教,2000(9).
关键词 行为教育 思想教育 心理教育
小学语文教学的特点是在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意志品格、良好习惯和健康个性等心理品质方面的要求和培养,这种以人为本,追求学生可持续 发展 的教育教学, 自然 成为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阵地。下面我就浅谈一下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涵义及重要性
所谓心理健康指的是人的一种心理功能状态,即能够使人们所具备的全部心理潜能都得到充分发挥的理想状态。英格里士认为:“心理健康是一种持续的心理状况,当事者在那种情况下能做出良好的适应,具有生命的活力,且能充分发展其身心的潜能。”小学生处在少年时期,他们思想单纯,活泼好动,自理能力较差,容易受到社会不良环境、不良现象的影响,加之他们基本都是独生子女,大多受到双亲家庭的溺爱,在幼年期养成了许多不良的习惯,对以后的成长相当不利,心理素质脆弱,必须对他们进行心里素质的培养,进行爱国主义、 政治 、思想、道德和法纪等教育,使他们逐步成长起来,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树立集体主义思想,克服个人主义,文明礼貌、遵纪守法,养成学习、生活及日常活动的好习惯,为此加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尤为重要。心理素质教育是德育教育改革实践中对德育内容的拓宽,是对德育对象的深刻了解,同时也是时展对人才素质提出的新要求。心理素质教育是德育教育中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质教育。
二、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判断一个人的心理是否健康,通常有以下几种标准:一是要有正常的认识能力,能客观地反映外界事物,正视现实,接受现实,并能进行正常的判断和推理;二是要有乐观的情绪和积极健康的情感;三是要有正常的行为反映和良好的意志品质,有较强的耐受挫折的能力;四是要有正常的交往能力,能接受他人,并与周围人友好相处,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五是要有一个正确的自我观念,了解自我,能实事求是地进行自我评价,保持适度的自尊与自信;六是智力正常,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为此,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应包含:智能发展教育、非智力因素教育、人际关系教育、环境适应教育、健康人格教育等。通过教育,使学生了解智力发展 规律 ,挖掘智力潜能,优化智力结构,培养创新能力。要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良好的情操和情感、坚强的意志品质、积极的进取精神、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要让学生学会与人相处,把自身融于集体之中,有充分的心理准备适应环境的改变和所遇的各种困难。
三、如何实施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一)提高自身修养,注重人格的表率作用
教育中的一切教育活动都以教育者的人格为基础的,教师的人格影响着学生的情感与个性品质的发展。在语文教学中教师注意利用人格的张力感染和教育学生,去消除学生的心理、情绪和学习障碍,以逐步增强学生对人、对社会、对自然强烈的责任感和建设未来的使命感。因此,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不仅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知识,更注重提高自身的修养,力求通过言传身教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二)营造和谐氛围,优化心理环境
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我坚信,常常以 教育 上的巨大不幸和失败而告终的学校内许许多多的冲突,其根源都在于教师不善于与学生交往。以朋友的身份走进课堂。试想:一位摆着架子,整天板着脸不与学生沟通的教师,怎能让孩子们没有心理负担地与你接触?又怎会使他们学会与人交往呢?小学生心理状态还不成熟,遇事容易受挫折,便会产生心理压力,这时,就更需要教师做他们的知心人,耐心倾听他们倾诉,敞开心扉与他们交流,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减轻压力。那样,他们才能逐渐学会与人沟通,敢于面对挑战,适应社会。以长辈的身份开导学生。教师的身份应是多重的,教师的责任也是多方面的,朋友式的平等关系让学生有了一个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
(三)挖掘教材榜样,培养健康人格
新教材极为重视人的 发展 ,语文教师要在教学中把握关键,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因素,引导学生从中感悟,使心理健康教育在语文教学过程中 自然 地得以渗透。教材涵盖的内容十分广泛,既有语言文字训练的内容,也有思想品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因素;它不仅选入了大量文质兼美的优秀篇章,还塑造了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这是一条极其精美、丰富的人物画廊,老师应该让学生在认识这些人物高尚灵魂的同时,引导学生把这些人物形象作为榜样,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心灵得到净化,情操得到陶冶,有利于形成健全的人格。
(四)搞好实践活动,渗透心理教育
教育改革不断地发展,教育对语文教学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光凭每周几节课的学习当然是远远达不到教学大纲的要求的。所以,我们必须“开小灶”——搞一些语文活动给学生补充“营养”。
平时我结合语文实践活动,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一些心理现象,策化一个个具有教育意义的小活动,并有计划有步骤开展。诸如“我能行”系列活动:“上课大胆发言,我能行”、“待人宽容谦让,我能行”、“帮助他人,我能行”、“克服困难,我能行”……让学生在体验中得到锻炼,培养心理素质。
(五)以作文为渲泄,保持阳光心境
心理健康的人也有各种消极的心理体验,此时,人总有表述的欲望,所以说“一吐为快”。小学生的情感易外露,自制力较差,情绪很不稳定,容易激动和爆发。遇到高兴的事就喜形于色,连蹦带跳,碰到困难和挫折就垂头丧气,甚至哭泣。为了能让学生保持良好的心境,最好的方法是让他们把自己的心事倾诉出来。老师、家长、同学都可以是倾诉的对象。然而这些人不一定就会那么及时地,时地随时随地地倾听你的诉说。从而,作文本便成了学生最忠实的听众。
师德师风建设 心理健康教育 关系 地位 作用
近年来,有关农村学校存在的问题和教师的问题时见各种媒体。如因师德师风不良和教师自身心理健康问题,引发教师与学校领导发生不愉快的事,对学生进行各类侮辱、摧残、伤害学生事件以及教师自伤、自毁事件屡屡被披露。人们在思考教师的师德师风的同时,社会也在逐步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
一、课题研究的重大意义――新时代的呼唤
1.国人共识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学校兴衰,系于教师;教师素质,重在师德师风和心理健康;师德师风建设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提高教育质量,培养优秀人才;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是我们的建校之基、立校之本、兴校之源。
2.名人名言
“如果一个国家的人民缺乏一种能赋予这些现代制度之真实生命力的广泛和心理基础,如果执行和运用着这些现代制度的人,自身还没有从心理、思想、态度和行为方式上都经历一个向现代化的转变,失败和畸形发展的悲剧是不可避免的”――英格尔斯。
3.我市率先进行统筹城乡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
统筹城乡教育发展、推动教育公平已成为当前国际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流之一。为加快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城乡一体化教育体系,切实解决重庆市城乡教育差距问题寻找理论依据。
二、农村初中师德堪忧,心理尚健――新形势下的特况
1.不容忽视的师德师风
由于受社会环境的影响,不少教师,政治观念淡薄,课堂上不能把握分寸,导致负面影响;有的育人意识差,对学生缺少关爱,对学生的错误言论和不良行为不闻不问,把教书育人的天职置之脑后;有的把主要精力放在“第二职业”上,对本职工作得过且过,敷衍了事;有的缺乏责任心,备课不认真,教学方法陈旧;有的把个人的利益看得过重,动辄闹个人情绪,大局意识和奉献精神较差;有的个别教师有收受学生物品、违反纪律、放弃原则;这些问题和现象的存在,严重影响了教师队伍的形象和声誉,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也不利师德师风的建设,更不利于学生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因此,应把师德师风建设应放在学校队伍建设的核心位置。
2.令人堪忧的教师心理状况
我校对6所农村初级中学313名教师进行调查并作比较分析。结果是心理健康受损检出率为29.4%,其中强迫症状突出;男教师人际敏感因子分低于女教师;不同教龄组教师人际敏感、恐怖和躯体化因子分呈显著差异;不同学历组及不同职称组教师心理健康水平差异显著;未婚教师心理健康水平高于已婚教师。青年教师的人际关系问题、中年教师的压力问题、老年教师的躯体化症状问题以及教师强迫、抑郁、敌对和人际关系敏感等已形成心理问题。因此,也应把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放在学校队伍建设的核心位置。
三、深度剖析,追根求源
1.社会环境影响
世德不良,必然行德不良。行德不良,必然师德不良。同样,世风日下,必然行风日下,行风不正,必然师风不正。反之,师德优,可以带动行德,行德优,可以影响世德。同样师风正,可以带动行风,行风正,可以影响世风。
2.社会转型期,多元道德价值观带来的压力影响
(1)社会对优质教育的要求过高。
(2)教师生存状况揪心。经济收入低导致社会地位低;生活环境差导致对比心理强烈;工作压力大导致身心疲惫;思想更新慢导致认知偏颇;学生言行不良导致行为障碍。
3.教师自身原因
第一,放松和忽视政治理论和业务技能的学习;第二,现实与理想之间反差巨大;第三,个人的需要、理想等主观需求和客观实现之间存在矛盾;第四,自我认知出现偏差。第五,不善于进行自我心理调适。
4.学校管理之弊
(1)缺缺乏系统的、科学的、有效的职业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2)管理、教育评估机制不科学。
(3)学校领导是推动师德师风建设和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源动主力,教师是传递源动力的介质,源动力通过与介质产生的和谐共振现象不明显。
(4)和谐校园创建的要求改变了传统的师德师风教育在大小会议上的细说干叫的模式,致使学校管理的方式和方法还处于摸索实践过程中。
四、全面概括,寻求破解
(一)学校层面
1.对领导而言,要念好管理经。首先,要认识到位;其次,要不断学习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经验,用制度+情感=成效的管理模式来管理教师。因完善的制度不是绝对的良方,不断的真情付出才是铁石心肠的融化剂。
2.途径与方法:(1)在学习中强化师德师风意识。如学习政策法规,教育行为规范,学习身边榜样,学习现代教育思想等。(2)在开展活动中提升师德师风素养。(3)在团队中凸现师德水准。增强教师的群体意识,发扬团队精神,发挥群体效益,培养合作精神,以健全人格。(4)充分发挥领导、党团员模范带头作用。(5)给教师减压。如放宽工作的灵活度,创设更多的培训、发展和休闲娱乐的机会等。
(二)教师层面
1.对教师而言,要识大理――肩负着祖国需要的人材培养和民族兴衰的重任;要明身份――教师的言行是社会、学生、家长理想的标杆;要重情感――与领导、同事、学生、家长和谐共生共存是一生之乐。
2.途径与方法
(1)不断学习,认清形势,不断提高再认识,要主动适应教育形势发展的客观要求,如执教的理念、方式、方法,努力做到为了学生的一切。(2)规范言行,真正树立为人师表的光辉形象,使校园成为心灵的净士,人类健康的精神家园。(3)塑造健全的人格,完善自我。五、归纳论证,概说论为中心
1.师德师风建设得好与坏直接影响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劣,教师的心理健康如何又影响着师德师风建设的发展。因此,师德师风建设和心理健康教育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融合,是辩证的统一。
2.师德师风建设和心理健康教育应放在在学校工作中的同等重要的地位。因为学校管理主要是对人的管理,而人首要的是呼唤人本教育。对人的教育,要符合人的心理适应。心理不适应,思想不融通,师德师风建设就成为空中楼阁。
参考文献:
[1]郭垂江.新形势下如何拓展师德建设的新途径.
[2]坚持以人为本,推进师德建设工作.
[3]庞红卫.教师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
[4]罗五金.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努力构建和谐校园.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新形势下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培养造就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重要举措;是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
随着社会飞速的发展,大学生数量逐年增多,因而他们面临的压力也逐渐增大,包括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升学、就业等等,大学生中心理不适现象日趋增多,如不能得到及时的疏导和缓解,常引起激烈的心理矛盾冲突。因而,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在校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已成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大学生心理教育的主渠道,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室的指导作用,积极推进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教学研讨工作。充分利用第二课堂,丰富教学手段,不断提高教学效果。建立心理教育课程群,积极运用信息化手段开展网络培训、远程教学、短信督导、在线研讨等形式的教学活动,扩大心理健康教育的辐射范围,使心理健康教育成为超越时空界限的“大教室”。适应时代的发展与学生心理成长的需要,不断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增加挫折教育、生命教育、感恩教育等教育内容。
一、加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建设
目前我国大学生心理状况总体是良好的,但由于学习、就业、经济等方面的压力,部分学生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个别学生甚至出现心理危机事件,引起社会的关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现状还不能满足广大学生日益增长的实际需求。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当前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亟须做好的一项重要工作[1]。
(一)建立合理的课程目标
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了解心理学的有关理论和基本概念,明确心理健康的标准及意义,了解大学阶段人的心理发展特征及异常表现,掌握自我调适的基本知识;使学生掌握自我探索技能,心理调适技能及心理发展技能;使学生树立心理健康发展的自主意识,了解自身的心理特点和性格特征,能够对自己的身体条件、心理状况、行为能力等进行客观评价,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在遇到心理问题时能够进行自我调适或寻求帮助,积极探索适合自己并适应社会的生活状态。
(二)课程设计原则
目前大部分高校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作为当代大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其开设目的是为了保证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大学生的健康人格,以应对人生中的种种挑战[2]。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设计要遵循以下具体的设计要求:紧扣心理教育目标,结合学生实际,确立本学期心理教育的主题方向和单元题目。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发展状况,确定每个单元课程的具体内容和课程目标,并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在确定各单元的教学目标时,一定要明确和具体,不能笼统,泛泛而谈,要有可操作性。在教育形式和方法的选择上,要注意年龄特点。教学过程的各个步骤,都要以课程的教学目标为主线,不能偏离方向,同时要注意各环节内容的衔接和过渡。教学准备要充分,要考虑好教学场地,准备好所需的教具和有关材料。
(三)课程内容要与大学生活紧密结合
课程内容的选取是落实课程目标、实现教学目的、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与基础。调查表明,大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需求因人而异,各有侧重,在教学内容选取上应注重共性与个性的统一;情绪管理、人际关系、自我认识、压力应对是目前大学生最需要的教学内容,也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必须教授的重点内容之一[3]。
二、改进传统的心理健康教学组织形式
传统的心理健康教学多以教师主导、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师生之间互动较少,随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入开展,如何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促进师生参与体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成为高校心理健康课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
(一)弘扬学生主体性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要充分发挥师生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开展课堂互动活动,让学生从“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中“解放”出来,让学生在主体性、参与性的教学中习得知识,构建积极的心理,促进积极人格的生成,切实提高学生心理素质[4]。
(二)将团体心理辅导运用到课堂教学中
建立和完善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自助紧密结合的多层次、多方位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形式。心理健康教育应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让学生投身于各类活动之中,使他们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成长,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目前,大部分高校特别重视课外教育与大学生自助体系的结合,多采用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宣传阵地、印制心理健康教育宣传资料、举办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活动、指导大学生成立心理社团组织、建立学生心理热线电话和心理咨询信箱、开通网上心理咨询等形式,提高和增强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丰富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形式。加强心理健康知识宣传与普及。设立班级心理委员,并建立学生朋辈辅导中心。通过校园广播、校刊、校报、橱窗、板报等宣传媒体,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活动,为同学们丰富心理健康知识提供了平台。组织并引导学生参加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和社会实践,营造积极、健康、高雅的氛围,陶冶学生高尚的情操,增强学生相互关怀与支持的意识,引导学生保持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
根据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在不同年级学生中开展不同层次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沙龙活动、心理剧等丰富多彩的活动,针对不同的学生群体,开展不同主题的心理素质拓展训练活动。如:在新生班级开展促进彼此相互认识、相互沟通、信任以及增强凝聚力为主题的团体辅导活动,以带动各新生班级朝积极健康方向发展;在大二、大三年级的学生中开展以人际关系、恋爱、自我意识、情绪管理为主题的团体辅导;在毕业生班级开展以规划未来和感恩为主题的团体辅导活动。
通过多种形式的心理咨询与辅导,帮助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品质,提高心理素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同时有针对性地对需要帮助的学生(如环境适应不良、自我管理困惑、人际交往障碍、交友恋爱挫折、考试紧张焦虑、求职择业矛盾、人格发展缺陷、情绪调节失衡、生命意识缺失等)提供及时有效的心理咨询与辅导。大力开展有益于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第二课堂活动,通过举办心理剧场、心理沙龙、团体训练等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强化学生的自觉参与意识,加深学生对心理知识的理解,提升学生心理素质。举办“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月”,开展形式多样、为期一个月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发挥高校的引领作用。
(三)运用心理体验式教学,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
在教育教学方法上要积极探索和创新,力求贴近学生,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采用理论与体验教学相结合、讲授与训练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使同学们在学习心理知识的同时,掌握心理技巧和手段,疏解心理压力,体会到放松和愉悦;还可以利用现有社会资源,聘请权威专家,举办有关心理知识的专题讲座,利用这些补充教学形式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教学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