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社会治理的核心

社会治理的核心

时间:2023-08-04 17:23:5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社会治理的核心,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社会治理的核心

第1篇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思想政治理论课 信仰 教育教学

一、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信仰教育教学的必要性

(1)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在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学习生活实践中,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中,逐渐地理解和接受,并由思想上的相信转化为确信,从而就可以升华为社会的信仰。

(2)教育教学的内在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才不至于形同虚设,才能为高校学子提供一种精神家园,才能为社会转型期间社会的发展提供方向和精神动力,并以动机的形式来指导高校大学生的行为,从而引领社会转型期间复杂多样并相互冲突的价值观念。

(3)加强主流意识形态的需要。在国内外各种思潮影响下,社会价值观念多元多样多变,大学生思想活动状况的选择性、多样性和差异性明显增强,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是应对非思潮威胁,巩固指导地位的有效途径。

二、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原因分析

全面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研究高校各层面信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状,有利于针对性地提出融入途径。

(1)师资队伍的建设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自身的特点和性质,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式,都对教师的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师资队伍素质参不齐,部分教师综合知识缺乏,专业知识落后;部分教师政治立场不够坚定,政治敏感性不强;部分教师爱岗敬业精神不强,对教学工作热情不高;部分教师自身素质有待提高,缺乏表率作用,总体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2)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人生发展逐渐成熟的重要阶段,也是他们“三观”逐步确立的关键时期。处于这个重要阶段和关键时期的大学生,体力和精力处于最佳,独立性逐步增强;认识能力全面增强。但部分大学生存在政治信仰迷茫、价值标准混乱、功利主义盛行、困惑与压力加大、道德水平下降等现象。

(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方式与方法有待改进。现行的考核方式均以知识测验为重点,对学生能力的考核多是一带而过,而对于学生是否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真正形成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要求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文化素质的考核,却是流于形式、办法不多。

(4)重视理论层面的考核,对于实践层面的考核却比较欠缺。现有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对学生学习的引导侧重于知识的讲授,对于实践能力的评判则几乎没有一个成型的测评体系,与此相对应的,在考核环节只注重理论知识层面,忽视学生实践、行为层面的考核,这就势必出现学用分离、知行不一的情况。

(5)仅注重课程的终结性考核,忽视了对学生的成长性和过程性评价。当前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考核只重视学生的期末成绩,对学生平时的表现和进步考核得不够,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教与学、评价与被评价过程中的情感交流和相互促进。这样的考核方式并不能够动态地反映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科学理论素养的提高,从而导致学生只重视最终的考试结果不重视平时的学习过程,只看重分数高低而不重视素质提升,不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实效性的提高。

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信仰教育教学的路径

(一)不断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师的综合素质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特点和性质决定了教师必须政治信仰坚定,具备良好的政治素养和较高的政治鉴别能力;必须理论修养较高,具备扎的专业理论素质和广阔的知识面;必须具备出色的教育教学能力。只有对自己宣传的意识形态坚信不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身体力行的教育者,才能真正完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任务。

(二)不断发挥教育教学对象的主观能动性

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要达到人才培养目标,必须认真分析研究学生,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思想,准确掌握他们的实际状况、心理承受能力和理解接受能力,科学地设计教学计划、安排内容、有的放矢,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他们的主体意识、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力性。

(三)不断增强教育教学内容的时代性和科学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不断结合时代特征和实践的需要,把富有时代气息和创新精神的内容传输给学生,与其他各类课程同心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才能真正起到统一思想、激励斗志,约束行为的作用。

(四)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方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在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面对新情况和新特点,必须探索有效教育教学的新形式和新方法,增强教育教学的灵活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强化大学生的思想、提高他们的觉悟,解决他们的各种实际问题;有效利用影视、网络、手机等新媒体,把丰富的教育教学内容寓于其中,生动而直观地展现给学生,增强教育教学效果。

第2篇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指引作用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1-000-01

中央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高校作为意识形态工作前沿阵地,肩负着学习研究宣传,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这表明作为高校应该具有的历史使命和历史责任。

一、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现实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只有24个字,这个24个字从国家、社会、个人层面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髓。承载了中华民族的历史责任感,也体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价值使然。而高校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政地,是贯穿学校工作的始终,也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大学生的高贵的品格和思想觉悟,思想政治理论课与社会主义人才培养要求相适应,符合人才培养,德育优先的体要求。

我国已经处在改革开放的攻坚阶段,社会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一,政治、经济、文化、生态协调发展,但还存在很多矛盾性的问题。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迅猛,不同的社会思潮已经入侵到中国,对我们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念,价值认同有很大的影响,影响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现在有部分学生崇拜明星,有崇洋的心态,总认为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外国的星星比中国的亮。在学习上不努力、考试作弊、学风不正;在思想上拜金主义崇尚,喜欢过享受的生活;在诚信方面也缺失。在这样的情况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进大学生的头脑、武装大学生的头脑,为大学生指明方向。

二、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指引作用需改变教学模式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内涵丰富,逻辑结构严谨。它是凝聚了中华民族的优化精华和中国人民的智慧。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长期的的历史过程,是持续不间断的学习领悟过程。需要高校改变教学模式从而更好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一,改变教育教学模式。随着高校的扩招,高校学生数量多,学生素质参差不齐,对象高校的工作带来困难,对人才的培养也有困难。传统的教学方法有些滞后,不能适应新时期高校的教学要求,要分参差教学,逐步成梯次的执行教育教学,要正对性的教学,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现时效性。第二,改变高校师资队伍。过去我们很多非思想政治理论专业的老师也在上政治理论课,没有思想政治理论专业素养的老师不是不能上,只是缺乏一定理论素养去上课会达不到一定的效果。这样对自己也不能提高对学生也的政治素养也不能达到预期目标。要努力的提升高校思政课老师队伍知识结构,让老师们不断的充电,努力的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方法,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实现其自身的价值作用。第三,认真诠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指引功能。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到社会主义价值观经历一个演变的过程,是融合吸收了很多精髓的东西,24个字大学生都能烂熟于心,但是真正的提出背景、理论来源、现实意义,绝大部分学生是不清楚的。授课老师必须要先吃透教程讲义,吃透每个字的理论含义,把抽象的理论具体化,要让学生领悟到最核心的东西。

三、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策略

正确合理的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策略中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指向作用,需要智慧,需要明白策略的意义以及做出合理的指向方法。第一,高校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宗旨是为广大青年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所谓正确的价值观是对人生有意义,为大学生在做出价值选择时有借鉴的地方,不能让大学生迷迷糊糊的对自己所作所为看不清楚,摸不着头绪。传统的思想政治课有些滞后,已经不能适应今天的要求,已经不能适应当代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和人格塑造。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需要做出新的调整,做出变革。要把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名族观教育落到实处就需要不断更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模式或者策略。这样才能符合当代大学生的健康发展。第二,传统优秀的中国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立足点。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优秀的传统文化,这是我们的命名和跟基。中华文化五千年的历史沉淀是我们的骄傲,我们不能忘记或者丢掉传统优秀的历史文化。不能认为过去的都是些过时了的不需要再学习,片面的批判这是不对的。广大青年应该明白中华文化为什么源远流长从未断层,并对世界都具有深远的影响,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第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在思想政治课中需要落到实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发挥作用,要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生根发芽,需要多种途径、多种方法来传播。高校学生他们的学习生活丰富多彩,高校教育工作者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功能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运用到大学生生活学习之中。建立微信平台,通过网络传播正能量,弘扬高尚的道德情操,传承中国优秀文化,培养爱国奉献的道德公民。

总之,在新的历史时期,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并贯穿于高校各项工作的始终,要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指引作用就必须做出一些举措,目的是增强大学生的意识形态的辨识度,提升大学生素质,培训大学生人格的完善。让大学生做利国利民的合格人才,这也是实现中国梦的力量之基。

第3篇

、教育部明确指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目的是一致的,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职学生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主阵地。只有做好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工作,就做好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核心问题。要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首先,加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专职教师队伍的建设。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专业理论知识功底、人格的魅力和独特的教学风格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所以,教师应不断增强自身的综合素质、知识结构、品德修养等,以优良的教风促进学风,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更好地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内容,达到教学的目的。其次,优化整合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针对当前高职学生的性格特点、知识背景和思政课堂存在的不足,通过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的时代性、现实性和生活性,主动帮助解决高职学生成长中遇到的困难和迷惑,对思政课堂教学的内容逐步进行优化整合,提高教学的实效性。最后,改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方法。在教育的方法上,采用案例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情景教学法和问题讨论法等丰富的教学方法,再辅以多媒体课件、精彩典型视频播放等先进的教学手段,使课堂教学形式多样化、现代化,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挖掘专业课的教育潜力,提升专业课育人价值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系统传递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的主渠道,专业课是扩展学生专业知识、提高专业素养和科研创新能力的重要平台,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将两者有机统一起来。教育者应当充分挖掘专业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潜力,“充分发挥人文学科的独特育人优势,进一步提升教学、科学、技术等课程的育人价值。”①与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同的是,高职学生专业课教学时间长,载体多,学生在校三年都要进行专业课的学习,直接关系着学生的就业和发展。作为专业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专业课教师应挖掘专业课的教育潜力,从专业的发展历程、对社会的作用以及涉及的伦理学知识等多角度对所授课程进行讲解,通过介绍专业领域中著名人物的动人事迹和专业的社会价值准则,以生动的事例,培养高职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敬业勤奋精神、诚实守信品质和团结友善的性格。高职院校应积极探索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渗透在专业课知识传授过程中并使之转化为专业课的教学目标,贯彻在专业课教学活动中。

三、丰富高职校园文化内涵,强化文化熏陶力量

高职校园文化对高职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对高职学生起着舆论引导、文化感染和精神塑造的作用,承担着感染人、教化人和塑造人的角色,履行着思想教育和人才培养的重要使命。因此,必须积极重视和推进校园文化的规划发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渗透到校园文化的建设发展过程中,积极倡导高校校园文化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旋律,不断增强高职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情感认同和接受意愿。首先,改善校园物质文化条件。在校园文化的建设中,要积极加强教学楼、图书馆、食堂、学生公寓、体育馆、体育场等学生学习、生活、娱乐的场所和设施的建设和管理,不断提高其舒适性、娱乐性和教育性。其次,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要积极主动地占领高校校园媒介阵地,充分发挥校园广播、校园期刊、校园报纸、校园宣传栏、校园影院等传播媒体的宣传优势,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旋律,加强高职学生的价值观引导。要充分发掘校歌、校训、校史、校园雕塑等校园标识物的丰富文化内涵和深刻教育意义,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刻内涵有效地融入到校园标识物的宣传和教育的过程。最后,丰富校园文化活动形式。要充分利用各类节日、重要纪念日、重大事件等集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题教育活动,如组织开展“迎五四接力长跑”、“建党知识问答”等活动,不断创新高职学生的校园文化活动形式,开发更多更好的高职学生喜爱的文化活动,如艺术节、技能节、寝室文化节、读书节等,对高职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达到知行统一

高职院校的各种实践活动是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取得成效的关键手段之一。说:“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由物质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质,即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这样多次的反复,才能够完成。”理论来源于实践,实践需要理论的指导。广泛参与社会实践,高职学生不仅能从中更深切地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和精神实质,而且为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在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过程中要注重发挥社会实践的教育作用。实践活动具体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第一,在暑期,组织高职学生深入企业和社区、农村,进一步了解社会、国情和新农村建设情况。通过参观祖国名胜古迹、大好河山,使高职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通过参观历史革命纪念馆、红色旅游等,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等;通过深入企业和社区,感受我国社会快速发展所取得的新成就,认识社会转型时期思想多样化所提出的新问题;通深入新农村,了解新农村的发展状况,加深对城乡发展现状的认识。其次,开展多样的创新创业和顶岗实践活动,使高职学生树立艰苦奋斗和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高职学生在参与各级各类的创新创业竞赛和专业顶岗实习,提高学生专业学习兴趣和实际动手能力,培养他们自身的改革创新的精神风貌,同时,学校给予一定的激励措施,奖励和扶持其中优秀的创业项目和优秀学生,让高职学生的创新创业和顶岗活动落到实处。再次,广泛开展社区和志愿者服务活动,使高职学生在服务奉献的活动中坚定理想信念、培养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五、构建网络教育平台,发挥新媒体育人功能

当前,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为高职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互联网具有虚拟性强、开发性强、互动性强、信息海量和时效性强的特点,受到高职学生广泛使用。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减少网络的负面影响,发挥网络的教育优势,为高职学生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网络平台,营造积极健康的网络教育环境。首先,高职院校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发挥网络教育优势,创新网络教育方式,组织丰富多彩的网上教育活动,加强对高职学生价值观的引导。例如利用网络开展咨询服务、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报刊、书籍,收听广播、收看电视节目等。也可以建立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网站,开展高职学生价值观现状的网上调查,更有针对性地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教育,也可以针对当前关于价值观的热点问题组织网上讨论等活动。同时,在利用网络对高职学生进行教育之外,要针对高职学生的年龄特点、个性特征以及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探索丰富多样的网络教育方法,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不再是枯燥乏味和传统说教,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的亲和力和吸引力。其次,在教育内容的更新上,既要保证信息内容的质量,又要保证信息内容的时效性和丰富性。最后,再交流互动上,教育工作者可充分利用微博、微信、飞信、QQ等聊天工具宣传积极健康的主流价值观,加强与学生平等地交流和对话,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确保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针对性及有效性。同时注意引导高职学生掌握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技能和提高其网络道德修养。

六、建立健全保障机制,形成教育合力

高职院校要根据客观实际,构建有利于促进高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工作机制,从制度上明确学校教育教学、学生社团、学生会和后勤服务等部门的工作职责,建立健全校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专兼职队伍相结合、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大力支持的各项保障机制,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合力。主要建立以下几个机制。

1.组织保障机制。

在高校党委成立领导小组,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进行全面部署与安排,使相关职能部门责任明确、密切协作、党政齐抓共管、切实完成相关任务。

2.教师队伍保障机制。

要从体制和机制上按照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要求,建立一支稳定、业务能力强、理论功底扎实、政治立场坚定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队伍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

3.社会实践保障机制。

要不断完善高职学生社会实践的相关程序规范和规章制度的制定,要不断完善高职学生社会实践成果的考核评估体系,实现高职学生社会实践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稳定化。要完善高职学生社会实践的经费管理,不断加大对高职学生社会实践的资金投入,积极建设和完善高职学生社会实践基地,为高职学生社会实践提供良好的物质保障。

4.建立激励评价机制。

第4篇

职业核心能力无疑是一个人在职就业期间所必须具备的最为重要的能力,体现于职业人智商和情商的修养水平,是一个人职业生涯中除岗位专业能力之外的基本能力,也是除了适应本岗位需要,到其他岗位上均需要的综合能力,是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具体体现。中职学校是社会职业人的培养基地和输出口,理当承担好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重任,而且这一重任更聚焦于中职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学,因为在中职学校开设的所有课程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既关乎学生思想政治理论素养的积淀,又关乎学生道德品质操守养成的课程,也即要培养学生在智商和情商上双得双收,尤其在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情商上见成效。在当前我国就业竞争激烈的形势下,职业核心能力的修养状况无疑就是学生就业竞争实力的拥有状况。由此,中职学校必须加强思想政治课课程建设,充分履行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责任。

一、职业核心能力的内涵与职业竞争力的关系

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由发达国家率先提出,强调对学生与人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我国对大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重视和具体要求最早可见1998年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办法的《国家技能振兴战略》,在这一文献中,对职业核心能力概括为:与人交流、数字应用、信息处理、与人合作、解决问题、自我学习、创新革新、外语应用等方面的能力。又可见国家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在这一文献中提出,要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终身学习理念,学习、交流沟通、团队协作、实践、创造、就业和创业能力。

职业核心能力无疑体现了一个人的职业竞争力,经过大中专院校培养的学生进入社会后,只会背诵书本上的教条的“书呆子”形象是不适用的,正如社会上用人岗位对大中专院校初始应聘的评价:“高分低能”“眼高手低”“智商和情商不对等”。在中职学生中不乏理想观念淡薄、道德水准低下、理论素养不高。对于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缺少清醒的认识,缺少坚定的理想信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在处理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时,更多的是片面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关键时刻看不到一名青年学生的大局意识、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和勇于担当的意识,这样的思想品质绝不会适应职业需要。而对于中职学校对学生的培养效果说来,更不能与大学人才培养的模式和方向所相提并论,因为中职学校对于学生的培养目标是具有一线工作能力的操作型和技能型人才,对于中职毕业生说来,要增强他们的职业竞争力需要的是技能,技能即技术和能力的统称,技术上要有一技之长,用人单位需要具有一技之长的员工;能力上要具有相应的“八项职业核心能力”,如果中专毕业生具有在工作岗位上能够与同事和团队和谐共事,能够开拓进取力争上游,能够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能够做岗位上的技术尖子和劳动模范的潜质,自然会被用人单位所青睐,也会为这些走上工作岗位的中专毕业生打下坚实的可持续发展的职业优势和职业能力。

二、中职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联系不紧密的问题

中职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联系不紧密的问题突出地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偏重课程灌输,忽略切身体验

中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教学上仍然是以理论灌输为主要模式的,理论灌输对于中职学生说来固然需要,可以说没有理论灌输就没有理论教化,理论灌输是理论教化的先导,但如同其他专业课的灌输式方法一定不适应思想政治理论课。品一品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味道”,思想两个字是前置于政治理论前面的,也就是说强调的是思想,理论灌输不能停留在学生的记忆层面,让学生能够记得住,在考试时能够答好卷子,而是要让学生和自己的思想实际联系起来,能够将灌输到大脑中的政治理论武装自己的思想,指导自己的言行。所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思想和理论的结合体,课程知识的传授要理论联系实际,能够和学生的思想挂起钩来,让学生懂得并明白自己应该怎样去做。

(二)囿于课本化,缺乏时效性

中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理当遵循教材,但鉴于这门课程的特殊性,又不当“唯教材”,但恰恰目前中职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囿于课本化的教法明显突出,这里有教师的教学心理因素在作怪。一方面,教师具有经验性讲课的思维定势,讲了多年的这门课程,在教师的教法上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惯性,利用经验性做法轻车熟路,完成讲课任务就万事大吉,缺乏改革教法的主观能动性,即使学校强调在思想政治课的讲授上要突出对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就教师的讲课方式来看,也很难在讲课过程中和授课效果上体现出来。另一方面,有针对性有时效性的讲课需要教师能够灵活地、切合现实社会中和学生存在的实际问题去讲课,需要教师费心费力地去讲实讲活,而一些教师并不情愿这样去做。当然,这里也还存有教师职业能力不对称的因素,学校对专业教师的这种授课能力的培养不足。

三、中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突出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对策

中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突出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效果要见证于学生的政治理论素养和道德品质操守“双馨”“互惠”的实效上。

当中职学校的毕业生进入社会后能够在人品、敬业精神、责任意识、行为操守、工作能力上成为用人单位称道的合格员工,乃至富有创造能力的人才。因此,必须调整中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

(一)课堂教学实现“理实一体化”

“理实一体化”的概念即理论和实践相统一。思政课是典型的理论型课程,教学效果需要通过学生的“知行合一”来体现。也即理论灌输必须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一道进行,让学生在信服的基础上接受道理,在自觉的基础上约束言行、塑造品质。要让学生信服就是要让学生动脑思维所学习的理论,这里有抽象性的思维,即反映在学生大脑中的将所学知识和已有经验的结合性思考,也有具象思维,即所学理论与想象、真实、切身体验的事物的联系,这种思维的形成需要研讨氛围的形成,课本知识、教师的导向都不能也不应该限于教师的单向灌输,应该有教师和学生共同探讨,允许学生质疑,给予学生争辩机会,通过讨论所明确的观点会更入耳、入脑、入心。需要一种有形的载体,这种有型的载体需要教师的提供,或者是对生活中实例的分析,或者是动手动脑完成的任务,如:开展讨论、进行演讲等。通过“理实一体化”的课堂教学,让抽象的理论教条在学生的认知中鲜活起来。再如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需要达成共识、信守、践行的“理实一体化”,就需要丰富校园文化,不能单一地靠教师对课本知识的讲授,著名学者与作家余秋雨先生在他的“文化散文”中启示人们:从长远历史看,决定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荣辱兴衰之命运的,往往取决于该国家与该地区的文化积淀深度如何。对于一个国家如此,对于一所校园亦如此,作为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要渠道即优秀文学作品的弘扬,理应该得到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广泛重视。

(二)实践教学实现基地化

中职专业课教学重视基地建设,发挥基地的作用,同样,中职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也需要重视实践教学,发挥基地作用。中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地应选择于社会,如以社会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为突出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基地,让学生从情感体验上理解和升华课堂上所学习的政治理论;到企业生产一线去感受老员工们是怎样兢兢业业地为企业做出贡献的,感受一名企业的员工当如何做人、处事、干工作的;组织学生以志愿者身份投身社会的某项具体工作中,感受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勤工俭学带给自己的教益,明晰和加深对国情和理论热点问题的认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通过实践教学基地和实践教学活动,学生增加了生活体验,感受到的是所学理论的社会价值的耳濡目染和切身体验,感受到的事社会实践对一个人职业核心能力的需要,看到了自己认识上和具体表现上的差距,才能从中增强学习理论的自觉性和以理论要求来塑身的自觉性。

(三)考评体系过程化

中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效果怎么评价,所持有的评价方式和标准必须和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状况挂起钩来。必须打破以书面考试成绩论优劣的做法,也必须仅以考试成绩+评语(班主任教师或同班学生的) 的做法而论,应采用多元化考评体系,毕竟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的内涵就是多个方面的,尤其反映在学生的理论修养、为人处事、职业操守方面。因而,应尝试采用过程化考评标准,也即对于学生学习成绩的考评分阶段、多角度、多元化的考评,考评结果的做出要通过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共同形成。有学者提出,对于思政课的考评要坚持五个标准,即:理论与实践考核统一,知识和能力考核统一,过程和结果考核统一,认知与行为考核统一,多样性考核。这种阐释很有道理,思政课的考评与其他学科的考评就应该有所不同,以和专业课的考评方法趋同的方法来考评绝对不会考评出学生学习和修身的真实情况,加强对中职学校思政课考评体系实现过程化管理的具体方法需要进一步探索。

第5篇

城市环境治理是指多元利益主体对环境污染这一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过程,以达到有效解决城市环境污染问题,维护人们享有清洁环境的公共利益。学术界普遍认为利益相关者概念最初是由斯坦福研究院于1963年提出的,并将其定义为“组织没有这些群体的支撑将无法存在”,包括股东、员工、客户、供应商、债权人和社团。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学者们提出了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定义,其中Freeman(1984)的定义最具影响力。Freeman将其界定为“能够影响一个组织目标的实现,或者受到一个组织实现其目标过程影响的所有个体和群体”,这个定义被应用于许多研究中。由于环境问题的复杂性和重要性,尤其是牵涉到一系列利益,利益相关者管理开始流行于环境治理领域。城市环境治理利益相关者管理能够提出一套分析框架,分析者可以据此勾画出城市环境治理多元利益主体的行为关系,通过理性地处理这些关系,达成“共赢”的合作方案和环境“善治”的目标。随着社会-政治学理论(如治理理论)在某些关键主题上的概念化,如自反性现代化、协商民主、彻底的多元主义和生态民主等,该理论逐渐融入到传统管理理论中,以提供一个更好治理环境风险的分析框架(Benn等,2009)。利益相关者管理理论的发展是遵循着个体-关系-网络的逻辑线索,体现了研究者对于利益相关者管理行为的理解和认识是一个渐次发展的过程(林曦,2010)。这也反映了相对于个体视角和关系视角的研究,网络视角更加符合实际的利益相关者管理情境。但是,这并不是意味着排斥个体和关系视角的研究,因为个体和关系是构成整个网络的基本单元,而应将其作为网络视角的基石。因此,城市环境治理利益相关者管理理论的构建和发展也应围绕着网络视角展开,并且个别学者已在该领域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二、利益相关者网络结构形态模型再思考

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前提条件是清楚的,即一个好的运行环境是有利的,而一个坏的运行环境则是有害的。但是,针对组织问题和目标,人们喜欢聚焦于利益相关者及其关系的影响,而尽量简化利益相关者所处的混乱和复杂的背景环境。许多学者就这一问题展开了激烈地讨论,并且Vidgen等(1996)将利益相关者定义为能够影响一个人类或非人类组织单元的政策,或者受到一个人类或非人类组织单元的政策影响的所有人类或非人类组织单元。虽然此定义可能有失公允,但是其目的是想引起人们对利益相关者所处环境因素的重视。尽管Rowley从社会网络的视角切入了对利益相关者管理理论的研究,重点关注了网络密度和中心性,实现了对于二元关系视角的超越(Rowley,1997)。但是,他过分关注网络的整体属性而忽视了利益相关者分析所坚持的主体属性分析,使得网络中节点间互动关系中的结构和行为要素无法进入分析范围。林曦以企业为研究对象,通过融合关系行为和网络结构维度,得出了一些整体结构分析无法得出的结论和启发(林曦,2013),但是她并无法清晰阐释利益相关者互动行为的发生机理及其过程。这种情况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该利益相关者网络结构形态模型缺乏对利益相关者主体行为的影响、承受和表现载体的考察,即利益相关者行为运行环境。基于此,本文试图引入行动者网络理论重新构建利益相关者网络结构形态模型,弥补传统社会网络模型的缺陷,拓宽对于利益相关者及其行为分析过程的理解。ANT有利于帮助匹配影响组织成功的利益相关者(人类主体)和其运行环境(非人类主体),其贡献在于明确了利益相关者网络结构及其形成机理,因为它强调谈判和协商的作用,并承认非人类主体作为组织、群体和个体环境的重要性,将人类主体和非人类主体共同纳入网络结构形态模型当中。

三、行动者网络理论及城市环境治理转译过程

20世纪80年代中期,由法国学者MichelCallon、JohnLaw和BrunoLatour为代表(巴黎学派)的社会科学家共同提出了行动者网络理论,为诸多学科领域的研究带来了新的思想和理论。ANT认为应该平等地看待“人”与“非人”的网络要素,通过“异质性”网络模型刻画社会实体之间的关系,并认为网络结构环境对单一行动者提供了机会和限制,以及个人、群体或组织的行为受到了其他网络行动者关系的影响。此外,ANT强调联合整个行动网络的价值,重视行为主体之间的利益协调与整合,主张通过社会行动者之间的沟通、谈判、协作等社会互动行为来将社会冲突转化为秩序,为研究利益联盟网络的形成提供独特的视角和方法(王爱民等,2010)。行动者网络理论是以三个核心概念为基础,分别为行动者、广义对称性和转译。ANT将有主观目的和意图的人类主体和非人的观念、资本、科技等主体认为是行动者,即任何可以改变事物状态的东西。这些“异质性”行动者构成了网络的基本要素,具有一定的影响能力。广义对称性认为应该克服传统社会学中的二元划分,整合自然系统与社会系统,以完全平等的方式对待网络中的“异质性”行动者,打破以人类行动者为中心的传统思维。转译概念是ANT的中心,是事实建构者给出关于他们自己的兴趣和他们所吸收人的兴趣的解释,反映了行动者之间相互作用的途径以及其网络形成的过程,并且刻画出在构建网络过程中利益嵌入的特征。转译成功的关键在于每个行动者都获得满意的角色,将处在各个领域的异质性行动者联结起来,构建起一个处于动态稳定的网络。行动者网络理论,又称为转译社会学,认为只有过转译才能构建起行动者网络。行动者网络的构建并不是原有预定的行动者简单组合,而是每一个行动者的利益、角色、功能和地位都在新的行动者网络中重新加以界定、安排和赋予。1986年,Callon通过对圣柏鲁克湾的海扇贝养殖案例的分析,描述了一个由海洋学家、渔民、海扇贝、海湾以及多样的技术等元素所构成的网络是如何建立起来的,并辨出五个转译的关键环节,分别为问题呈现、利益赋予、征召、动员和异议。在此转译过程中,还应设立一个强制通行点(ObligatoryPas-sagePoints,OPP),OPP是指核心行动者的问题成为实现其他行动者目标或利益的必经之点,是所有行动者进入网络的唯一选择。在此研究基础上,许多学者通过结合特定的研究问题和情景进行了对应的行动者网络转译分析,那么针对城市环境污染问题,城市环境治理异质行动者网络的转译和构建过程可如图2所示。根据图2可知,城市环境治理异质行动者网络的人类行动者包括政府、企业和公众,分别代表国家、市场和社会力量,而非人类行动者则包括生态、政策、资金和资源等,并且一般由政府部门承担着核心行动者的角色,因此OPP可设定为治理环境污染,实现清洁环境。尽管这些转译环节看似分开的,但是它们并不总是可分的,有些环节可能会重叠。此外,成功转译后所构建的网络也有可能遭到某些因素的破坏,并且一旦网络结构发生变化,新的转译将重新开始,更多利益需要再次协商。总之,转译是一个实体引导其他实体朝其所期望的目标前进而必须经过的路径,并最终说服其他行动者被征召和动员进网络。

四、城市环境治理利益相关管理过程分析

城市环境治理是一个基于“满足-理解-管理(Meet-Understand-Manage)”的过程,其中多方利益相关者的诉求和知识将被关注和采纳,而不仅仅只是规则制度(Parr等,2003)。城市环境治理的概念内涵表明其需要解决两个基本问题:多元利益主体的作用范围和正当角色;多元利益主体采取什么样的行为来达到城市环境治理的目标。同时,多方利益相关者参与过程还应充分考虑某些条件影响因素,如社会文化、政治、法律、技术、时空和生态等。也就是说,城市环境治理利益相关者管理应该符合地方背景和实际环境情况。那么,行动者网络理论通过平等地看待人和非人行动者,将所有影响核心组织目标实现的要素纳入到网络中,因此城市环境治理也可认为是人类和非人类行动者网络组构过程,即多方利益相关者的不同利益取向和行为方式在其运行环境背景和条件下透过转译建构起一个动态稳定的异质行动者网络。基于此,本文提出了一个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的城市环境治理利益相关管理过程分析框架,并说明了其具体步骤和详细内容,请见表1。根据表1可知,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的城市环境治理利益相关管理过程试图将治理理论、利益相关者管理理论和行动者网络理论融合在一起,通过良好的城市环境治理利益相关者管理,提升城市环境治理效率和水平,以期创建一个推进城市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践过程,其具体步骤如下:

1.明确治理对象并界定所需解决的核心问题。

目前,我国城市大气、水和土壤污染治理最为紧迫和重要,并以大气污染治理为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考虑到不同的环境污染问题具有不同的属性特征,如污染来源、途径和方式等,明确具体的治理对象是有必要的。ANT表明应该将问题呈现作为转译的第一阶段,而问题呈现是围绕核心行动者进行的。尽管政府不再是城市环境治理的唯一主体,但是以政府主导的国家力量依然是城市环境治理的核心主体,是不可替代的组织者和指挥者。因此,以政府环保部门为代表的国家力量应认定为核心行动者,即核心利益相关者,其急需解决城市环境污染问题,以实现城市环境清洁的目标。然后,根据核心行动者的目标,设置一个强制通行点(OPP),将核心行动者的问题成为其他行动者目标实现的必经途径。

2.识别利益相关者的关键利益以及各自差异。

城市环境治理要求治理主体多元化,即除了政府外还需要其他行动者参与到治理过程中。Carole提出在城市治理过程中政府应将更多基础设施和服务的提供义务和责任转移给其他组织,如企业、NGO和公众,强调开发和管理不同类型的组织间网络的必要性(Carole,2001)。同时,国家、市场和社会三元理论也表明了城市环境治理不仅只是政府干预,还应该发挥市场和社会的调节作用。基于这一宏观选择范围,并结合核心行动者的问题,辨识出城市环境治理的利益相关者,并明确各自的关键利益。其次,界别利益相关者在资源、权利、意识和知识等方面所存在的差异,有利于进行合理的利益赋予、征召和动员。此外,还应明确利益相关者在网络中为了达到其所期望的目标所需排除的主体障碍。

3.勾画人和非人异质行动者的网络关系图谱。

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城市经济、社会和环境三者协调稳定发展,并且这种平衡会在一定程度上约束城市环境治理利益相关者的行为取向和选择。因此,城市发展过程中的经济效率、社会公平和生态和谐三者应该确定为异质行动者网路的系统属性,即系统行动者。一般而言,利益相关者行为分析包括利益相关者的实际行为、合作意愿和冲突威胁。那么,这就有必要首先界定和明确利益相关者的行为选择范围和行为期望,并且辨识出能够影响利益相关者行为的其他非人类行动者,包括政策、资金、资源和其他等。最后,在人类行动者和非人类行动者的基础上,初步勾画出行动者之间的网络关系图谱。

4.赋予利益并进行网络行动者的征召和动员。

根据资源依赖理论,依赖体现了组织与其环境之间的利益交换关系,并且这种利益交换是在资源稀缺的条件下进行的。分析利益相关者之间的资源依赖,有利于理清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和行为关系,以进一步识别利益相关者行为支持/反对态度和认知相似度,为转译过程中的赋予利益环节提供可靠的基础依据。然后,根据核心行动者的目标,赋予其他网络行动者利益或角色,以激起其加入网络的兴趣,并召集所有异质行动者,进行初步的讨论和协商,以达成行动共识。从国家、市场和社会的逻辑出发,设计人类和非人类异质行动者的互动机制,并动员所有行动者进入到治理网络当中,实现城市环境治理行动者网络的初步建构。最后,辨析和评估核心利益相关者目标与其他利益相关者目标的内在契合度,并重新识别和定位利益相关者群体的核心价值,以巩固和稳定异质行动者网络。

5.制定具体的利益相关者管理策略和计划。

如何制定利益相关者管理策略是利益相关者管理研究的重要问题,特别是不同利益相关者类型匹配不同的管理策略。因此,结合异质行动者网络建构过程,分别从个体(合作意愿和冲突威胁)、关系(兼容性和必要性)和网络(网络密度和核心组织的网络中心性)角度,制定具体的利益相关者管理策略。然后,分别针对整体和具体的利益相关者,制定详细的利益相关者管理计划,以利于城市环境治理工作的有序进行。此外,通过采用听证会、座谈会和专家论证会等,评估城市环境治理利益相关者管理策略和计划可行性。

6.执行决策和监测网络。

第6篇

为提升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质量和效果,有必要对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考核方式进行分析,并且不断改进和创新考核方式。

一、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考核方式的分析

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考核方式表现出的不足之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偏向于理论知识层面的考核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偏向于理论知识层面,而对于学生品德、行为层面的考核却忽视了,学生虽然懂得了相关的理论知识,但却在行为上缺乏该具有的修养,导致知行不一的现象时有发生,而且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方式也影响了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应有的自主能力的发展,还丧失了对学生学习和健康成长的指导意义。因此,我们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课程考核,就需要根据教学目标制定的合适的考核内容和标准,对学生的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式的选择起到明确的引导作用。2.考核结果不能反映出真实的教与学成果的功效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方式在相当程度上不能反映出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情况,也不能从考核结果中判断准确出学生的理论水平,更不能反映出政治素质和思想道德状况;而且,考核的整体成绩也不能反映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教学水平,建立在学生考试分数的分析与反馈不能反映现实教学的情况,也不能作为改进教学的主要依据。因此,我们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课程考核,应该能较好的评判教师教学的效果、学生对此课程的学习效果。3.考核方式在激励功能方面大打折扣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考核往往是一场闭卷笔试,没有把学生平时的学习状况纳入考核范围,考核成绩的区分度也不高,这就使得传统考核方式在激励功能方面大打折扣,使一些学生自律放松,课堂纪律松懈,出现逃课、消极散漫的不良现象,在知识学习上不愿意深入探究、简单机械记忆来应付考试。传统考试考核方式没有有效激发出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我们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课程考核,就需要转变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态度,引导他们通过积极、主动地学习不断完善自己。4.考核方式偏离教育目标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方式由于卷面考核的局限性和考分的简单量化性,没有反映出学生的的信仰和社会主义信念,没有反映出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某种意义上讲,传统思政课考试考核方式在事实上没有达到应有的教学目标,这就等同于降低了学生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因此,我们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课程考核,就需要引导学生形成符合主流意识形态要求的政治信仰、文化信念、思想观念和道德素养。综上所述,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方式在考核内容、效果等方面出现的问题表明: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理念已经滞后于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现实要求,需要我们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教学中改进或创新考核方式以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效果。

二、新型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方式的设计

基于如上对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考核方式表现出的不足之处的分析,并着眼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根本目标,我们设计了新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方式,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为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考核评价改革方案考核评价方案由知识评价和日常行为评价两个系统组成,其中日常行为评价系统又包括班主任、辅导员、班委会评价系统和思想政治课老师评价两个子系统。(一)知识评价知识评价占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业成绩的50%。该成绩由学生期终考试成绩乘以50%得出。试题要求:1.试题总分为100分。2.试题突出时代性。3.试题覆盖面较大。4.试题分为基础性、应用性两大部分。(二)日常行为评价日常行为评价占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业成绩的50%(其中班主任老师、班委会评价占20%,任课老师占30%)。1.辅导员老师与班委会成员(辅导员为指导、班委会成员为主体),对学生日常行为进行追踪,根据考评细则,酌情量化评分,以100分为标准,只扣不加,(对班级、系、学院做出贡献者可由班主任酌情加分,分别以0.5分、1分、2分为标准)。如果学生没有违反考评细则中的规定,按满分100分计算,有上述规定的贡献者,可以超过100分;如果学生有违反考评细则中的行为,按考评细则的规定从100分中扣除,学生最终成绩按百分折算。上述行为量化在辅导员老师的指导下,由班委会与班主任老师共同认真完成,每学期分期中和期末两次将学生日常行为得分加盖院系章后以电子表格形式汇集于该辅导员老师处(第二次要在期末考试前完成),由任课老师按两次成绩的平均成绩乘以20%计入期末考试成绩,并把该成绩存入德育档案中。2.思想政治课堂既是传授知识的殿堂,更是进行学生行为规范矫正的场所,任课老师应在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课堂传授知识的同时,对违反课堂纪律行为的学生,要与其谈心,并对其错误行为进行矫正。根据学生课堂表现填写上课记录,期末对学生的课堂表现量化计分,以100分为标准,最后乘以30%计入期末考核成绩。

三、新型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方式的效果

第一,本考核评价方式改革有利于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全面提高。通过改革,加大了学生日常行为在综合评价中的权重,使学生对思想道德与法律的知识的学习不仅仅停留在口头上,更要落实到行动中去,最终达到知行统一,符合了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律教育的本来要求,第二,本考核评价方式改革引导《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方式的改革和思想政治课老师自身行为的转变。原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中较侧重于知识传授,思想政治课老师与班主任、班委会联系较少,对学生了解较少。通过考核评价方式的改革,思想政治课老师在教学中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授,更加注重大学生行为的矫正;不仅完成教学任务,还要与班主任、班委会联动,参与到学生的管理中去。第三,本考核评价方式改革有利于学院、系对学生的管理。由于本次改革后的考核评价系统由班主任、班委会与思想政治课老师两大系统组成,这样就加强了班主任、班委会与任课老师的沟通和联动,对学生的管理形成了班主任——班委会——思想政治课老师的一体化管理,各教学学院、系与思想政治课老师因目标的共同性而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会使学生管理提高到一个更高的水平。

作者:周玉锋 单位:潍坊工程职业学院

第7篇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益事业;青少年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949X(2014)-09-0057-01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青少年公益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青少年公益事业是促进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其他社会公共和福利事业,指直接或间接地为经济社会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的一系列与青少年生活有关的社会活动,青少年公益行为体现了当代社会的主流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契合了当代社会青少年的目标追求和价值追求,符合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景,能够增强社会的凝聚力、国民的向心力,是中国公益事业发展的精神旗帜。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青少年公益事业在目标上是一致的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就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精神基石,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精神支柱,是实现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力量。青少年公益事业是文明社会的产物,作为青少年社会保障体系的有效补充和解决和化解社会矛盾的重要途径,它的本质是为了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目标是让社会更加和谐幸福,国家更加富强文明。两者都是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为目标。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青少年公益事业发展的动力源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文化的精髓和核心,它决定着中国文化发展的层次和方向。特别是在我国正值经济社会转型期,如果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思想文化就容易迷失方向。青少年公益事业的发展也离不开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文化市场体系,价值体系的发展,只有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国民的整体素质和对民族文化的了解和认识的提高,大发展大繁荣青少年公益事业才能成为现实。中国的青少年公益事业正是在继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的基础上,与当代文化碰撞中形成的结果,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具体表现,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恰恰正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摄的文化“正能量”,必将成为公益事业发展不枯竭的动力源泉。

四、青少年公益事业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要融入到中国的社会生活,让全体中华儿女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动。公益不是一个口号,也不是一个人或者一拨人的事情,他是为所有人的公共利益服务的事业,是每个国民必须承担的责任,青少年公益事业正好符合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精神和特质,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表现。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让“青少年公益”越来越受到有责任的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的重视,他们纷纷组织和参与到各类青少年公益活动,并将青少年公益活动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融合,“青少年公益行动”几乎成为了“青少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代名词。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我国的青少年公益事业发展已经迎来了了一个崭新的时期,国家政府在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与民生关系密切的领域已经开展了一系列的改革试点,激发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到青少年公益事业的发展当中,也将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公益服务。青少年作为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他们必将成为未来如日中天的社会公益栋梁,他们所肩负的社会责任也将会在公益事业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2014年度湖北省共青团和青少年工作重点研究课题,项目编号:2014ZD010。

参考文献:

[1]李迎生. 加快慈善公益事业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J]. 中州学刊,2006(4).

[2]王淑玉.社会管理创新与青少年公益慈善意识的培养[J]. 中国青年研究, 2012(8).

第8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能力建设互动教学

[作者简介]黄文进(1970-),女,广西鹿寨人,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社科部,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广西南宁530023)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11-0152-02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以职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核心,以技术训练为内容,其课程建设和改革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在坚持思想政治理论课意识形态性的前提下,着重围绕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展开,基于能力建设为核心的互动教学是实现目标的有效方式。

一、基于能力建设为核心的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互动教学的实施依据

“互动”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和学生与学生之间多途径、多方位的积极配合和共同参与。基于能力建设为核心的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互动教学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创造品质为目标,以学生的主动发展为中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差异性,强调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辩证思维能力、信息采集和分析等综合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形成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课堂教学氛围,真正实现教学相长,提高课堂整体效率。

1.主体间性理论是实施基于能力建设为核心的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互动教学的教育心理学基础。主体间性教育理论认为,现代教育是主体间性教育,主体间性即师生间的交互关系,是现代教育的本质所在;现代教育过程是一种主体间性活动过程,师生间的双向或多向交互活动是现代教育过程的关键所在。深刻认识师生间的交互关系,也就深刻认识了教育的本质;准确把握师生间的交互关系,也就准确把握了教育过程的关键。思想政治理论课互动教学是思想政治教育者与教育对象双方思想信息与感情的一种双向交流活动,有了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之间的双向互动,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教育者)、客体(教育对象)、介体(教育内容、载体、方法、设施等)、环体(教育环境)等各种静态结构要素形成动态有机系统,使教育对象自愿接受教育而实现教育目的。主体间性教育理论为思想政治理论课互动教学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方法论原则。

2.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实施基于能力建设为核心的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互动教学的现实要求。根据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要求,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建设和改革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目标。现代意义上的职业能力是综合素质的体现,是知识、技能、人格的复合物,包括贯穿于劳动者职业生涯的就业和创业能力、工作能力、职业转换能力、社会能力,反映职业素质的综合性能力等。目前,多数高职院校强调“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很多学生的职业技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但深入观察发现,学生的生存和从业能力、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社会适应能力、自我调控能力、不断学习和发展的能力等综合能力的提高不显著。有的学生知识面很狭窄,有的学生组织协调能力较差,有的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遇到一些困难很难调整心态,有的学生面对市场就业竞争束手无策。基于能力建设为核心的互动教学体现了学生能力培养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实现了由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的转变,由单极主体性向交互主体性的转变,由封闭式向开放式的转变,由传递接受式为主向以引导探究为主的多样化教学的转变,有利于学生创新品质、应用能力及实践能力的培养,个性、心态和才能的全面发展。因此,在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实施基于能力建设为核心的互动教学,对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整体素质至关重要。

二、基于能力建设为核心的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互动教学的能力目标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根本目标是引导和帮助学生树立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结合高职教育的能力培养目标,基于能力建设为核心的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互动教学的能力目标,通过构建学生主体学习活动,实现师生合作与交往,在师生间的交互过程中,开发学生潜能,完善人格个性,培训综合能力,提高整体素质,促进学生基本发展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社会能力的提高。

1.开发和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提升学生的基本发展能力。基本发展能力是学生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工作方法和学习能力,是劳动者在职业生涯中不断获取新技能和新知识、掌握新方法的重要能力。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通过引导学生确立自己的学习目标,找寻实现目标的最好途径;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进入丰富生动的教学环境,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分组讨论大胆猜想、设计实验探究新知、归纳总结交流评价、课外实践发展个性等互动教学方法,创设自主学习的空间,使学生能够探索、辨析、历练。这种方法能力的训练,给学生行为和思想很大的自由度,促使他们能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增强自主意识、创新能力、辩证思维能力、信息采集和综合分析、动手协调能力等,提升了学生的基本发展能力。学生的基本发展能力是“知识爆炸”的时期生存、发展和成功的基础,影响着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速度、深度和广度。

2.注重应用能力和实践应变能力的培养,增强学生的市场竞争能力。基于高职院校能力培养目标的要求,高职教育要坚持应用性原则,强调实践训练。基于能力建设为核心的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互动教学注重交流和协作,注重应用能力和实践应变能力的培养。在互动教学中,要经常采取专题研讨、小组讨论、情景模拟、项目训练等教学方式,使学生在平等、真诚、互助的合作学习中学习沟通交流,锻炼组织管理能力。同时,强调学生之间的互动,评价学生成绩时不仅依据个体表现,还重视小组团队协作的成就,使个人目标与小组目标紧密联系,引导学生创建互相爱护、互相尊重的合作关系,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强化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实践应变能力以及创造性工作的能力。

3.关注学生健全人格的自我塑造,培育学生的社会能力。社会能力是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行为能力,主要是在学生的综合素质中建立的一种情意结构,是学生在学会共事、学会做人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正确的行为规范、价值观念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基于能力建设为核心的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互动教学着眼点于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上,在传授知识的同时,重视对学生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关注学生的人格发展。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不断与环境交互的过程,强调学生的体验、心灵的感受,在感人的场景中让人从内心深处发出良好的人性呼唤;在互动的过程中发现自己和别人的生活态度,从而领悟到什么是健全的人格,完成人格的自我塑造,培育和完善学生的社会能力。

三、基于能力建设为核心的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互动教学的实施策略

教学改革的理论研究是为教学改革实践服务的,因此,要在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进程中完善基于能力建设为核心的互动教学,进一步加强和推动各项教学管理制度建设,实现从注重知识传授向更加重视能力和素质培养的转变,充分调动教师运用互动教学的积极性,有针对性地使用正确的策略,切实提高互动教学的实效。

1.引导学生明确职业方向,师生就职业的知识体系和技能体系达成共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主动性是开展互动教学的主体条件。高职教育目标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职业方向明确,才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愿望,使其有意识地参与学习,参加社会实践,丰富职业阅历。因此,在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互动教学中,要尽力把学生引导到职业学习的轨道上来,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强化学生的职业意识和专业思想,师生就职业的知识体系和技能体系达成共识,使学生对其未来职业走向有明确的定位,对专业学习内容有正确的认识和明确的学习计划,从而主动构建和完善职业知识体系,积极培训就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2.开展小组互动,提高合班上课实效。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合班教学的学生人数远远超过了教师的控制能力,教师在“身处百人”的大班环境中上课,无法全面了解和关注每位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思想动态。高职学生得到教师关注的时间相对减少,师生关系变得疏远,师生之间心理距离扩大。高职学生基础差底子薄,没有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一旦缺乏归属感,情绪低迷,就会变得浮躁不安,难以坚持学习,直接影响互动教学效果。营造井然有序而又生机勃勃的课堂教学环境是高职合班教学实施互动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小班化教学尚不能在大多数地方实现的今天,在课堂上实施“化整为零”的小组活动方式成为有效的互动策略。小组活动不仅符合学生追求交往、自由表达的需要,还利于学生全员参与和提高小组成员参与互动的频率,能够切实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互动教学的实效。

3.增强教师素质,优化教师评析环节。教师评析是互动教学中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营造乐于参与互动的和谐氛围及互动目标的实现。教师在评析环节首先应注意对学生的互动热情与探讨精神给予鼓励和赞许,让学生感到互动的最大价值不仅在于观点的正确性,更在于认真思考、多角视野、辩证思维后获得的启发和帮助。同时,要对学生们提出的不同观点进行概括和评析,揭示分析的思路和方法,展现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过程,既保证互动教学的全面实施以及学生互动激情的充分延续,又训练学生的创新品质与综合能力。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有深厚的专业功底和广阔的知识背景,还要具有对新信息、新问题和新方法极强的分析判断能力。

4.实现心灵互动,达成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互动教学的最高目标。师生互动的最高境界是教师的人格精神与学生的人格精神在课堂知识交流中的相遇、碰撞和共鸣。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善于运用自身的教育教学艺术与人格魅力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实现对学生固其知、强其智、动其心、晓其理、激其情,最大限度地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育人功能。只有实现思想与心灵之间的协调互动,政治理论才能完成由“进教材、进课堂”到“进头脑”的最终转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目的才能最终实现。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基于能力建设为核心的互动教学,能显著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和谐全面的发展,真正落实以人为本,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职业教育基本理念。

[参考文献]

[1]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2]冯建军.主体教育理论: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1).

[3]梁德友.近年来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综述[J].兰州学刊,2008(4).

[4]赵国龙.朱明贤.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互动式教学的“互动”范畴[J].教育探索,2008(4).

第9篇

【关键词】治理;乡镇社会治理;体制机制;构建和完善;研究

治理,是指政府治理或公共治理,是公共权威为实现公共利益而进行的管理活动和管理过程。治理与统治存在着异同,统治的主体是政府权力机关,而治理的主体可以是政府组织,也可以是非政府的其他组织,或政府与民间的联合组织。统治的着眼点是政府自身,而治理的着眼点则是整个社会。农村问题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根本问题,是中国社会的核心问题。农村问题反映到政治层面,是乡村治理的有效性问题。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经济社会事业不断发展,农村社会利益格局深刻调整,城乡一体化、新型农村城镇化等新格局的问题和矛盾日益凸显,人民群众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不断提高,改革已进入“深水区”、“攻坚期”。要加大资源投入力度,建立和完善乡镇社会治理体制机制,切实为农民群众提供优质高效服务,让其享受市民待遇,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一、问题的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农村城市化的进程是由以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城市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进入21世纪,中国城市经济社会事业快速发展,同时也带动了农村的不断发展。但总体上看,农村发展仍然相当滞后,人民群众对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追求有更高的期望。因此,促进农村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一个极为紧迫和现实的重大课题。我国农村发展既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和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农村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和挑战中,不完善、不科学的社会治理体制已成为一切问题的核心。加强乡镇社会治理体制研究,强化党的坚强领导核心地位,不断发展经济社会事业,是为了让人民群众过上安逸富足的生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促进社会和谐,实现长治久安。

二、中国乡镇社会治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一)公共机构设置不科学,乡镇政府服务职能难以发挥

公共机构设置不科学,乡镇内设机构不合理,服务效率不高。乡镇政府是一级政权组织,依法治理本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和各项社会事务,是中国政权体系实现统一领导的客观需要。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形势的变化,一些行政职能权限相继从乡镇体制中剥离,实行了垂直管理。但一些行政职能责任和义务却没有随之剥离,使乡镇常常面临有责无权、有事难管的窘境。乡镇职能正在被弱化,乡镇政府成了“有限的权力无限的责任”政府。乡镇内设机构遵循与上级机构、部门对等对口的设置模式,通常每个乡镇有15--30个“站、办、所”,既有省、市、县直机关向下延伸管辖的站办所,又有归乡镇政府管辖的站办所。延伸的站办所虽在乡镇,但人财物权仍由上级单位掌管,造成指挥调度不灵,责、权、利难以相互统一,机构运转效率不高。缺少足够的精力、人力、物力、财力投入为民服务、为民办事。基层机构人员素质不高,存在“”问题,责任意识不强,大局观念淡薄,宗旨和服务意识不强,服务效率低下,乡镇政府服务职能难以发挥。

(二)公共财政资源短缺,难以保障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根据“一级政府,一级财政”的原则,乡镇设置内设机构财政所。由于大多数乡镇不具备区域位置优势,基础设施条件落后,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导致乡镇财政资源极其有限。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和取消农业税后,中央与地方存在“中央钱多地方钱少”的现象。乡镇政府财力不足,难以保障公共事业的发展。以上级转移支付方式满足公共产品的供给、分配带有很大随意性,出现跑“部”“钱”进现象,滋生权力寻租问题。财政收入逐级上移,责任逐级下移。“土财政体制”的存在,乡镇需上缴部分财税供上级政府使用。乡镇自行承担自身运转所有经费,财政严重入不敷出。有些乡镇举借大量债务,财政收不抵支,无力偿债,“面临破产的可能性”。财政供养人员未统筹安排,存在人情财政情况。涉及人民群众最直接利益的人口计生、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环境、就业等项目支出,无财力安排。缺乏有效的财政财务监管,乱收乱支现象有时极为普遍。

(三)乡镇政府职能转变滞后,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发展进程

乡镇体制不合理,权力和责任不对等,乡镇权力被缩小、职能被收缩,责任并未减少。“全能政府”的模式未根本转变,部分乡镇工作还在靠传统的行政体系和行政手段,工作上无所不包、无所不管,政事不分,村委会的自治权利被弱化,政社不分,村级职能政府化。考核乡镇政绩指标体系不够合理,导致乡镇由被迫玩“数字游戏”。考核机制存在缺陷,干部队伍素质不高,乡镇干部的工作围绕上级安排,难以围绕农村工作。乡镇政府履行职能主要依靠行政推动,难以依法履行职责。公共服务职能薄弱,行政管理与命令难以有效满足社会需要,制约农村经济发展,激发新的社会矛盾,影响农村社会的稳定。乡镇干部观念转换不到位,缺乏组织资源和人力资源,工作自主性差,为民服务意识淡薄,农村公共产品不足,农村社会保障日益困难,农村文化教育缺乏,农村土地承包纠纷增多,乡镇职能转变缓慢,作用难以充分发挥,严重阻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进程。

三、基于公共视角的中国乡镇社会治理体制改革新路径

第10篇

【关键词】大学生;核心价值体系;情感认同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2-0024-02

根据有关的调查资料发现,大学生还不能从个人情感出发对社会主义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行积极的体验和感受,对高校开展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满意度总体偏低,致使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实效性不高。因此,对大学生实施情感教育,在动之以情中培养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情感认同十分必要。

1在教育者的“以情动情”中培养情感认同

情感具有自行扩散的规律,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的情绪可以感染教育对象。由此可见,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情感认同,可以在教育者对教育对象的“以情动情”中培养。这就要求教育者自身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有深刻的认知和坚定的信仰以及高度自觉的践行,以自己的学识和人格魅力感染学生,使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首先要用言语传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由此,教师必须要有扎实的知识功底,要认真学习马列主义精髓,深刻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实质。同时要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应该肩负的传承传统文化、历史人文的重任,为政治理论课注入人文活力,实现内涵拓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工作不仅要靠真理的力量,更要靠人格的力量。因此,教师不仅要以自己的博学多知来教育学生,还要以自己的高尚人格去感化学生。孔子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要坚持言传与身教相结合,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率先学习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要求,为大学生做出榜样。只有这样,教师才能让学生真正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实质,提高情感认知,才能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觉意识,形成积极的情感共鸣。

当然,这里所讲的“教育者”不单指政治理论课教师,还应当包括学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所有的任课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这支教育队伍必须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实现在与教育对象的情感互动中“以情动情”,合力培养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情感认同。

2在教育对象的“以需动情”中培养情感认同

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时,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以大学生的生存与发展为中心,从大学生自身需要出发,切实解决大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以需动情”中培养大学生对核心价值体系的情感认同。

大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有强烈的自尊需要。由此,在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时,首先要尊重和关爱大学生,要视学生为朋友,与大学生建立起良师益友的关系。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实际需要开展教育活动,或帮助学生了解更多的理论知识,或带领学生开展实践活动来理解掌握知识。大学生只有感到被尊重、被关爱,对教师产生亲近与尊敬感,才能产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积极的情感体验,自觉学习和探究核心价值体系内容,接受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在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时,要时刻关心大学生的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需要。当前,少数贫困大学生因交不起学费而产生自卑心理或步入歧途甚至辍学依然有之,这些都极不利于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并直接影响到他们的未来人生。因此,我们应当首先从物质方面来帮助他们,可以通过“奖勤减贷”等办法减轻他们的经济负担。其次,要关心大学生的精神利益需要,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使大学生明晰荣辱标准,尚荣抑耻。还可以建设服务咨询平台,为大学生提供学业、心理、就业等方面的咨询,不断满足大学生各方面的合理需求,让大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关怀和温暖,深化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积极的情感体验。

3在教育环境的“以景动情”中培养情感认同

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情感教育,可以通过教育环境的建设,在“以景动情”中培养大学生正向的情绪情感。大学生所生活的校园是其所处的主要教育环境,因此,学校要加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使大学生在优美的育人环境中自觉自愿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校园文化环境建设中,一方面要加强校园物质文化的建设。学校必须结合自身的思想文化资源,精心设计和建设校园文化景观和文化设施,要着力营造净化、绿化、美化的人文环境,搞好校园内雕塑、雕像等人文景观建设,加强校牌、校徽等学校标识物建设,把学校精神和核心价值观融入其中,充分利用学校“文化长廊”包括学报、橱窗、黑板报,广播站、校园网等,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教育。在保持校园环境整洁美观的基础上,大力弘扬人文精神,提升人文品质,使大学生在一片宁静优美的校园环境中深受感染和启发,激发其内在的积极情感。

另一方面要加强校园精神文化的建设。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深层结构,是学校风格和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它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起着“润物细无声”的作用。我们要坚持寓教于乐原则,可以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涵,利用一些具有纪念意义的重大节日或课外活动时间,积极开展既具有时代特征又体现学校特色的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比如:举办先进事迹报告会、优秀电影展播、歌咏比赛、征文比赛、诗歌朗诵会等活动。通过丰富有趣的校园文化活动,不断提高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满意度,增强大学生内心积极的情感感受。

参考文献

[1]陈深汉.提升高职大学生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效果浅析[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2010,(1)

[2]胡红梅.情感教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有效方法[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2,(4)

[3]任星宇.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研究[J].新疆师范大学,2010,(6)

第11篇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创新网络是由核心企业主导下的知识生产、扩散和应用所形成的核心企业创新网络。本文在回顾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集群创新网络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核心企业主导下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的内涵和结构。创新网络治理是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创新发展的关键。核心企业的知识控制力对创新网络治理起着决定性作用。文章从知识权力视角,基于信任、知识控制力和知识影响力等构建了核心企业主导下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的治理机制。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 集群创新 创新网络 治理机制 核心企业

相关文献回顾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是指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核心,在同一产业的地域范围内高度集聚的具有水平和垂直联系的企业或相关机构所构成的产业综合体,具有高度集聚性、高度技术性和高度互动性(李扬等,2010)。近年来,国内学者开始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进行研究。刘志阳和陈海狮(2010)从创业扩散角度研究了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以及集群培育模式和网络特征。王欢芳和何燕子(2012)提出了集群式发展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式发展遵循“种子期—培育期—成长期—成熟期”的演进路径。喻登科、涂国平和陈华(2012)从价值链、知识链和物联网整合角度,提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协同发展的单核、多核和星形模式。尽管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进行了初步探索,但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的关注甚少。

(二)集群创新网络

创新网络是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形成的各种正式与非正式合作关系的有机整体,具有资源和能力异质性、行为协同性、结构松散耦合性等特征(谢永平等,2012)。集群创新网络是一种具有垂直和水平联系的相关产业的企业和机构通过地理集聚而形成的技术创新群落(刘友金,2004)。近年来,学者们主要从网络演化和网络结构对集群创新网络进行研究。刘友金(2008)从混沌理论视角指出了集群创新网络的混沌特征,并对其演化机理进行深入分析。张永安和付韬(2010)从焦点企业视角深入分析了集群创新网络的结构,并构建了集群创新网络的演化模型。蔡玮(2010)从关系和结构维度全面研究了集群创新网络的结构特征。王卫东(2012)运用预警管理理论,深入分析了集群创新网络结构及其风险防范体系。

核心企业主导下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的内涵与结构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的内涵

根据叶文忠和刘友金(2007)关于集群式创新网络的相关界定,本文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创新网络是指在核心企业主导下,以研究开发为主要内容,集群创新主体基于重大技术创新而开展探索式协同创新和交互作用所形成的,根植于地方社会文化环境的各种正式或非正式关系的总和,包括创新中心网络(核心企业、一般企业、供应商和客户等)和创新支持网络(科研机构、高校、金融机构和政府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创新网络是技术创新活动新的组织形式,本质上是由知识的生产、扩散和应用所形成的核心企业创新网络。创新网络中各行为主体紧密围绕核心企业,从核心企业得到相关技术、知识、信息等创新资源,从而实现协同创新。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的结构

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创新网络是一种有核创新网络,核心企业在创新网络中具有绝对网络控制权力,并主导和控制整个创新网络的演化和运行,其结构如图1所示。核心企业作为创新网络的主导者,应规范和约束创新网络成员的行为,促使成员企业的目标与创新网络整体目标保持高度一致。核心企业一方面通过与各创新主体紧密互动和实施影响来引导并驱动创新的发生,从而激发创新网络的创新活力;另一方面通过吸引具有互补性或关联性强的企业或机构加入创新网络,从而进一步强化核心企业的主导地位,使创新网络结构更加合理和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创新网络具有较强的自主创新能力,适合于针对重大技术开展探索式技术创新。

考察图1,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创新网络是以核心企业作为网络的核心节点,并与大学、科研机构、供应商、客户、金融机构、相关企业、地方政府等主要行为主体所构建的柔性创新联盟和合作关系。根据核心企业与各行为主体的合作关系和作用机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创新网络是一个由创新中心系统和创新支持系统共同作用,并能产生协同效应的复杂适应性系统。创新中心系统是在核心企业的主导下,肩负着产业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任务,是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的核心组成部分。创新支持系统是在地方政府的引导下,基于核心企业创新网络所形成的横向支持联盟,其功能在于为创新中心网络提供资金、技术、信息、知识和政策等创新支持要素,从而保障创新的顺利完成。

核心企业主导下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的治理机制

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由于存在信息不对称和契约不完全所引起的道德风险和机会主义行为发生等缺点,因此需要对创新网络进行治理。关于集群创新网络的治理,汪国银和刘芳(2007)认为集群创新网络的治理机制包括整合机制、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三种。魏旭(2008)认为集群式创新网络治理机制的核心是信任机制,并从人际关系和制度两个方面进行了探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由于具有鲜明的高技术、新知识特征,以及其创新网络本质上是一种核心企业创新网络,因此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的治理机制有别于一般创新网络。关于核心企业创新网络治理问题,学者们从知识权力角度进行了探讨。党新华和王方(2012)认为核心企业掌握着网络中的关键性知识资源,具有较大的知识权力,并把知识权力运用分为核心企业知识资源的控制力和网络内其他成员可感受到的影响力,对知识权力合理运用有助于创新网络关系治理,从而提高治理效果。

本文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创新网络治理应由核心企业来主导,其治理机制是核心企业对各创新主体的行为进行约束和协调的各种正式或非正式的规范和准则的总称,本质上是一种基于信任基础上的协调机制。在借鉴党新华和王方(2012)关于知识权力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从知识权力视角,基于信任、知识控制力和知识影响力构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的治理机制。其中,核心企业的知识控制力对创新网络持续运行起着决定性作用,通常以具有硬性约束功能的知识控制力为主导机制,以具有软性约束功能的信任为机制,以具有软性约束功能的知识影响力为辅助机制,来共同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的高效运行,如图2所示。

(一)信任

信任是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创新网络持续、高效运行的剂,对各创新主体的行为具有软性约束作用,是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创新网络治理的机制。信任能有效降低和减少创新网络中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是创新网络保持稳定性的基础。信任连接着各创新主体,有助于降低交易成本,从而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创新网络运行的效率,如丰田基于信任的集群式创新网络的高效运行。

(二)知识控制力

知识控制力是核心企业拥有关键知识资源所具备的控制能力,对各创新主体的行为具有硬性约束作用,是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创新网络治理的主导机制。由于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创新网络中的关键性知识资源被核心企业所掌控,因此,核心企业可通过知识控制力,一方面可轻松地从其他成员企业获取和利用所需要的信息,从而有利于降低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引起的交易成本;另一方面可监督创新网络成员的行为,对创新网络中的机会主义行为进行强制性惩罚或制裁,从而减少其他企业机会主义行为的发生,最终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创新网络有序、高效运行。

(三)知识影响力

知识影响力是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创新网络中其他成员企业可感受到的一种影响力,对各创新主体的行为具有软性约束作用,是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创新网络治理的辅助机制。知识影响力是核心企业拥有的关键知识资源对其他成员企业的间接影响力。通常,成员企业由于意识到核心企业拥有关键知识资源,进而产生一种敬重感,乐意跟随核心企业并产生试图与核心企业保持稳定合作关系的诉求,从而使网络成员企业对核心企业形成长期依赖,最终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的稳定运行。

结论与研究展望

(一)结论

1.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创新网络是技术创新活动新的组织形式。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创新网络是由核心企业主导下知识的生产、扩散和应用所形成的核心企业创新网络。

2.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创新网络是一种有核创新网络系统。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创新网络是一个由创新中心系统和创新支持系统共同作用,并能产生协同效应的复杂适应性系统。核心企业在创新网络中具有绝对网络控制权力,并主导和控制整个创新网络的演化和运行。

3.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的治理应由核心企业来主导。核心企业的知识控制力对创新网络治理起着决定性作用。

(二)研究展望

首先,本文主要关注了单核心企业主导下有关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的结构和治理机制问题,对于多核心企业主导下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的结构和治理机制有待进一步拓展研究。其次,本文构建了核心企业主导下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的治理机制,选取典型新兴产业进行实证研究是将来需要重点研究的内容。

参考文献

1.李扬,沈志渔.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创新发展规律研究[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0(10)

2.刘志阳,陈海狮.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集群培育与网络特征[J].改革,2010(5)

3.王欢芳,何燕子.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式发展的路径探讨[J].经济纵横,2012(10)

4.喻登科,涂国平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协同发展的路径与模式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2(4)

5.刘友金.中小企业集群式创新[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6.刘友金,刘利君.基于混沌理论的集群式创新网络演化过程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8(1)

7.蔡玮.管理创新对园区集群网络结构特征的影响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21)

8.王卫东.产业集群网络结构风险预警管理系统及其运行模式[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11)

9.叶文忠,刘友金.集群式创新网络与区域国际竞争力分析[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

10.汪国银,刘芳.产业集群治理:动因、结构与机制[J].经济问题,2007(6)

第12篇

当我们强调政府在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职能的同时,政府在社会治理中的服务属性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与社会管理职能逐渐成为中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的重点。构建以服务为核心价值的政府治理模式成为我国行政管理改革的目标。传统管制型政府治理模式显然难以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这就要求我们在新公共管理理念和社会现实的推动下,构建新型的政府治理模式――服务型政府。

一、服务型政府的概念及其内涵

所谓服务型政府,简单说就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从政治学角度理解,就是为社会服务的政府;从行政学角度理解,就是为公众服务的政府。虽然角度不同,但学界基本就服务型政府的概念达成了一致,即“在公民本位、社会本位理念指导下,通过法定程序、按照公民意识组建起来的以为公民服务为宗旨并承担责任的政府”。服务型政府的概念言简意赅,但其内涵还是颇为广泛的,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概括:

(一)服务型政府是公正的政府

社会公正是人类政治社会的永恒追求,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属性。通过蕴涵着公正权力的治理模式来实现最广泛的社会公正和正常的社会生活是政府的根本职责。这就要求公正的政府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平衡社会的经济发展和文化发展,统筹安排城乡发展,对社会各个阶层的利益进行有效合理的安排,以公平和公正的态度进行社会的构建,保障社会公众的正常生活,实现社会公正。产品与服务的公共性恰恰是服务型政府的基本价值。所以说,只有公共服务型的政府,才能担当提供社会公正的责任,也只有公正的政府才能实现服务型政府的诉求。

(二)服务型政府是民主的政府

服务型政府就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为公众服务是服务型政府的价值理念,因此,民主是服务型政府的应有之义。与传统统治型政府和管理型政府不同,服务型政府更具开放性和规范性,通过法律制度来规范公共权力的运作,丰富社会公众与政府的沟通渠道,想民所想,做民所愿,尊重人民的自主性、自立性和创造性,保障服务理念和以民做主的理念贯彻到整个社会治理的过程中。所以说,服务型政府是一个民主参与程度高,政治过程透明的政府,是“以民做主”的民主政府。

(三)服务型政府是法治的政府

“法治”与“人治”相对应,是以制度和法律为内容的治理手段,这意味着在现代化国家中,法律权威高于政府权力。以民为本,以服务为核心的服务型政府,必定会制定法律和制度来约束政府及政府工作人员的权力,防止权力的随意扩张而损害社会公众的合理诉求,维护社会公正,与此同时,服务型政府势必通过各种方式来获取社会公众的反馈信息用以完善现存制度与法律,设立保护社会公众的人民之法。从以上两个方面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服务型政府是以法律来规范自身行为和权力范畴并以民之意设立公正之法来完善服务内容的法治政府。

(四)服务型政府是有限的政府

政府权力是有限的权力。政府只是社会治理主体中的一个管理主体,一个平等和协商性的主体。随着社会发展和全球化趋势,越来越多的社会事务需要具有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实践主体来完成。在这种趋势下,政府的职能应该随之改变。政府不是经济集权主体,所以说政府是不可以直接充当市场的“经纪人” ,而应该扮演激励环境的营造者,制度运行的监督者的角色。政府是公共利益的代表,应当为市场经济和社会公众提供公共服务和公共管理,它的职能出发点是公共利益最大化。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政府应该把更多精力放在服务社会和引导社会的内容上来。

(五)服务型政府是责任的政府

责任是服务型政府必须承担的义务,这种义务在强调对社会公众要求必须回应的同时,更加注重对回应方式的要求。服务型政府的构建处在信息及其传输方式高速发达的时期,对于获取社会公众对政府期望的信息和回应社会公众对服务的要求,政府可以采取多种方式来处理,如互联网、平面媒体、声讯媒体等等,这意味着服务型政府对待社会公众要求的回应方式是迅速、高效、有效和公正的,这是责任政府的核心理念,同时也是服务型政府的内在要求,由此可见,服务型政府是责任政府。

二、构建服务型政府的必要性

随着构建和谐社会理念的提出,政府职能必然要与时俱进,因此推进我国政府职能战略转变,建立服务型政府,设计有中国特色公共服务模式,成为当务之急。

(一)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建立服务型政府

按照世界发展进程的规律,当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人均GDP处于1000~3000美元的发展阶段,往往是经济容易失调,社会容易失序,心理容易失衡,社会伦理需要调整重建的关键时期。这时,社会需要全面完善的公共服务制度,否则,将导致社会发展的中断甚至倒退。我国的人均GDP已经达到2000美元,社会中存在诸多影响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如果不加以妥善处理,势必会影响经济发展的速度与质量。构建服务型政府有利于完善政府的职能,调节经济发展过程中各种因素的关系,为我国的经济建设提供稳定、健康和谐的内外部环境。

(二)全面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建立服务型政府

当前,我国政府治理模式已经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新形势要求政府改变传统的管理型政府治理模式。新型的政府治理模式要由直接干预微观经济活动和直接从事经济建设活动向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转变,要由政府提供私人产品,直接经营企业和投资办厂向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转变。政府应该把那些不该管的放出去,让本该由市场自行处理的事情交给市场、企业处理,最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政府应该下大力气提供充足优质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以满足社会经济和公众的生活要求。符合这些以服务为核心价值取向的政府治理模式就是服务型政府。

(三)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和谐发展,要求建立服务型政府

我国政府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充当了经济建设主体和投资主体的角色,因而造成了政企不分,产权不明,发展失衡和累积金融风险等问题。我国的经济结构的调整往往要超前于其他社会内容的结构调整,这就造成了,文化、教育、医疗、环境等社会公共事业的发展滞后于经济的发展。如果要解决这些失衡问题,就要求政府转型,要求政府由生产投资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型,以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供给为主要工作内容,将公共资金最大程度地注入到公共产品的提供中去,营造公正和谐的社会环境,保障经济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三、实现服务型政府的关键因素

构建服务型政府的关键是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而实现公共服务职能的关键是建立与我国国情相符的公共服务制度。

(一)要建立制度化的公共服务体系,实现公共服务的制度化

我们提出构建和谐社会,就必须建立制度性的公共服务体系。实现公共服务的制度化,就是要求政府提供以法律为基础的公共服务内容。随着城市化和社会现代化的进程,社会公众对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要求有了很大的变化,社会公众要求政府提供系统性和制度性的公共服务,要求政府提供可持续性和可发展性的公共服务,保证公共服务的公正、高效、有效和长久。实现上述要求的――基础就是公共服务的制度化。政府的核心工作是为社会公众提供所需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社会本位是服务性政府的核心理念,那么政府的公共权力就是为服务而存在的权力,应该受到约束并接受监督,实现的方式就是对政府权力的实施和服务的内容进行制度化的规范,以求掌握公共权力的政府始终把“以民为主,服务公众”作为工作核心。

(二)要建立多伙伴关系的多中心治理模式,实现公共服务的社会化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国政府在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提供上存在偏向生产性和盈利性的经济类型企业的问题,对社会公共设施的投入不足,出现以“维持为主,有限解决”的现象,难以满足社会公众对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日益增长的要求。其实从各国政府活动与角色演变的历史过程来看,政府都是走从维持性公共服务过渡到经济性公共服务,最后扩展到社会性公共服务领域的渐进路径。在演进的过程中,重点是政府角色的转变。就我国而言,政府应该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做出适合的调整,改变全能型或者管理型的政府治理模式。

服务型政府是在社会化的公共管理要求下产生的,政府应该成为市场经济的辅助和合作角色,“掌舵人”是政府的终极目标,政府自身不应该成为惟一的直接提供公共服务的主体。这就要求改变政府作为惟一治理中心的传统做法,让非政府组织,企业和私人部门也加入到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过程中来,将提供公共服务建立在市场机制、社会参与和政府自身变革的基础上。社会化的公共管理不是政府单一主体对社会的管理,而是一种治理主体多元化的社会化管理,政府的任务在于服务社会,引导社会自治。我国要建立多中心的治理模式就要把那些经营性和竞争性大的公共产品交给企业和非政府组织去做,减轻财政负担,节省更多的资金,以便投放到教育、卫生、文化和环境等公共产品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