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04 17:23:5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社会治理的举措,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小流域治理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小流域治理一定要考虑综合性。治理的多种举措要综合考虑,全面统筹,相互配合、环环相扣,形成一个有机和谐的系统,发挥各种措施的综合功能。即根据生态学、林学、农学、气候学、环境学及生态控制论原理,设计、建造与调控以木本植物为主体,草本植物为辅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小流域治理的目的在于恢复、保护、改善与持续利用小流域内的自然资源与环境。
首先,保护好小流域内天然林资源。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和自然资源的宝库,是林业发展和生态建设的物质基础,而天然林又是森林的主要组成部分。小流域内天然林资源保护既是森林资源保护,又是森林资源发展的保护。小流域内天然林保护对于调节气候、涵养水分、减少水土流失、防止小流域荒漠化,对于抵御自然灾害、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生物多样性、给野生动物提供避暑、御寒、繁衍、生长场所,都发挥相当大的作用。如果失去了小流域的天然林资源,后患无穷。
其次,要植树造林。凡是小流域内宜林坡地都要植树,披上绿装并避免单一树种,多选择几种树种,形成林木群落。还要切实做好树苗成活后的管理,除草、松土、剪枝、防病虫害及防止泥石流和滑坡,提高成活率。通过植树逐年提高小流域内森林覆盖率。
再次,防止及治理水土流失。由于多种原因,小流域内水土流失都不同程度存在着,且比较严重。采取的办法要多种草,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改良土壤。其中小流域内的退耕地、退化草地、三边地等,非常适合种苜蓿。苜蓿为多年生豆科牧草,蛋白质含量高达18%以上,富含多种维生素,被誉为“牧草之王”,是发展畜牧业特别是牛、羊重要蛋白质饲料,市场需求量很大,产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除此之外,要栽培荆,荆是落叶灌木,枝条性柔韧,可编制筐蓝,篱笆等。荆生长快,叶子呈长柄状,掌状分裂,花紫色,有一定香味,荆的经济效益也很高,用荆条编大小不等,风格各异的筐蓝美观,也很实用,市场上销路很好,也可供出口。很有观赏价值。荆的防风固沙、保持水土、落叶改良土壤效果十分显著。
第四,在保护小流域内生态的同时,也要注意开发利用。在小流域沟底平坦地段可培育树苗、建苗圃,培育木耳菌,养鸡、养兔,挖池筑坝蓄水养鱼,养鸡鸭,甚至可圈养猪、羊、牛;还可种植药草、蔬菜等。在综合治理的基础上,通过对小流域的进行开发利用,不但可以得到可观的经济效益,调动了治理者的积极性,而且达到了“治”与“用”的平衡统一,可以实现小流域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二、小流域治理具有有序性、系统性、综合性
小流域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自成一个系统。在一个林区中,某个小流域与周围小流域具有明显的边界,边界内小流域的功能也是相对的。小流域治理具有明显的有序性、系统性、综合性。因此,在小流域治理过程中,必须坚持科学,坚持科学发展,也就是坚持治理的有序性、系统性、综合性,简称“三性”。
有序性,就是小流域治理过程中,各种举措的次序、秩序、程序。先干什么,后干什么,措施之间如何衔接,事先都设计好,规划好。做到治理顺序不颠倒,不能乱来,否则,小流域治理很难达到预期效果。
系统性,就是小流域治理中,各治理举措按一定关系组成为一个整体。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认为:系统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有机整体。小流域治理既然是一个有序的系统,那么每个举措的功能就决定自己在系统中位置。这个位置不是随意安排的,而是由整个系统内部关系决定的。
综合性,就是在小流域治理过程中,把实施的各种不同属性与功能举措联合成的一个统一的整体,统一的体系,整体发挥的功能要远远大于各举措发挥功能之和,即1+1>2,发挥系统的综合功能优势。坚持好处理好这三点,就坚持小流域生态的科学发展,即可持续发展,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小流域治理存在的问题及验收标准
众所周知,近10年是北京城市交通建设与管理取得瞩目成就的10年,交通基础设施投入力度不断加大,累计投入已达1052亿元,占GDP的5.2%,力图为首都的社会经济发展与市民生活提供一个良好的交通环境。然而,持续高速增长的交通需求及各类影响和制约交通发展的内外因素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改变,使城市交通发展的形式和规律变得更加复杂和难以把握。交通建设上持续高投入并未从根本上平抑持续高增长的需求,供求矛盾依然十分尖锐。
面对这种情况,在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政府新闻办的大力协助下,北京市交通委及时举行各类新闻会,向市民通报北京市治理交通拥堵的重要举措。新闻会的举办,使市民一方面更深入全面地了解到北京交通拥堵的原因、状况,一方面也了解到了北京市委、市政府在疏解交通方面所做的巨大努力。广大市民对交通拥堵的认识发生了重要转变。
2003年9月,我们就“北京如何缓解交通拥堵”举办了新闻会,向广大市民通报了我们一系列缓解北京交通拥堵的举措,如:在未来10年,实现适应“新北京、新奥运”的发展需要,初步建成高效、优质、功能结构较为完善的城乡一体化综合交通体系;治理交通拥堵的根本要从规划的源头做起,交通委正抓紧与市有关部门一起,编制《北京交通发展纲要(2003-2020)》,作为今后一个时期指导北京交通规划、建设与管理决策的纲领性文件;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提高城市交通效率等。通过此次新闻会推动了政务公开和透明,增进了政府部门与普通老百姓之间联系。
2004年的第一季度,北京小轿车购买率持续攀升,这给本来日益拥堵的首都交通带来了更大的压力。在此紧要时刻,我们举办了“积极推进,强势开局,市交通委强力疏解首都拥堵交通”新闻会,向市民通报了北京市治理交通拥堵的一些重要举措和取得的成绩。如:市委、市政府决定从2004年起象治理大气环境一样分阶段缓解交通拥堵。2004年前4个月,首都84个拥堵点的治理已完成45处……新闻会使广大市民了解了政府的作为,知晓了缓解交通拥堵的举措,取得了市民的认可。
新闻还是比较集中地向市民提供政务信息的一个窗口,一个渠道。2004年“五一”黄金周到来之前,我们举行“五一黄金周交通举措”新闻会,向市民通报“五一”黄金周期间在道路、公共交通、运输等方面采取的一些特殊措施,方便市民节假日出行。2004年“十一”黄金周到来之前,我们就“十一”黄金周的道路情况、公交车延时、地铁在一些站甩站通过,通过新闻会及时集中向广大市民通报,方便了广大市民和来京人员的出行。
新闻工作还能很好地体现政府对公众的服务,体现一种政务的公开,政府决策的阳光操作。比如,2004年10月,就未来北京出租车车身颜色,我们在网上广泛征求市民的意见,让广大市民为自己喜欢的出租车颜色投上一票,投票结果显示,黄基色更受市民青睐,黄基色《中华北京》(8款)系列得票31557张,灰基色《京城风光》(4款)系列得票24540张。
为提高政府办事效率,加强与市民沟通交流,市交通委积极推进政务公开,全力打造“阳光政务”、“责任政府”形象,在路政局、运输管理局等职能部门推行“一站式办公”;各项政策出台前在网上公示;各项重大工程开工前方案都要先在网上公布;还在网上就“缓解交通拥堵”、“立交桥下空间整顿方案”、“出租车车身颜色”、“治理超载超限”等征求市民意见,使广大市民都参与到交通中来,形成缓解交通拥堵、人人献计献策,交通关涉人人、人人关心交通的热烈局面。
政务公开步伐的加快使得新闻工作更加如鱼得水,使我们能在更加宽松的环境中把北京市交通的重大事件、重要举措及时向市民通报。同时也使市民更加理解交通、参与交通、支持交通。
当新闻使政府的一言一行都“曝光”在千万市民眼皮底下时,当网上公示、信息、意见反馈成为制度时,人们有理由相信,千万双眼睛管着的,将是一个“阳光政府”,阳光政府下的新闻也必将会更加制度化。
(作者为北京交通委员会副主任、新闻发言人、北京工业大学博导)
面对严重通胀,越南进行了积极地治理,其在治理中形成的一些思路和共识,在某种程度上对我国当前抑制通货膨胀会有所启发。
跳出物价谈治理
在严重的通胀面前,越南在治理方面达成的共识是,要把实情告诉人民,通过广泛的社会参与,采取举国“共治”的思路。
4月3日越南政府对外宣布一揽子治理通胀、稳定经济措施。据了解,此次提出的一揽子措施,是于3月25日提交政府工作例会讨论的,经过协商讨论,形成广泛共识。越南中央研究院院长丁文恩说,目前的气氛是:“全党全民保持高度一致,实现控制通胀的目标。”
在考察中笔者感到,越南治理通货膨胀思路是开阔的。他们已跳出“就物价谈物价”的传统思维,着眼于治理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社会关怀和行政改革的有机结合,对中国有借鉴价值。
一是治理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相结合。2007年越南GDP增长率达8.5%,原定2008年GDP增长率“预期目标”也在8.5%。越南计划投资部副部长高曰生坦陈,国会原定的2008年经济目标正在进行调整,包括控制物价上涨指数和经济增长速度。笔者获悉,这种调整,可能是下调1~2个百分点,保持前五年经济增长率的平均水平,其中的关键,是寻找经济增长和抑制通货膨胀的平衡点。
中国2007年GDP增长率为11.9%,2008年“预期目标”为8%,但2005、2006、2007三年“预期目标”均为8%,而实际实现为10.2%、11.1%、11.4%,“离差”分别为2.2,3.1,3.4。同时,这里的“预期目标”是“预期值”也不等于“预测值”,世界银行2月4日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4月3日最新对中国GDP增长率“下调”后的“预测值”为9.6%,9.3%。笔者认为,今年宏观调控的制高点,也在于寻求并实现经济增长8%~10%与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4.8%之间的平衡点。
二是治理通货膨胀与社会关怀相结合。
越南是一个人均收入较低的国家,2007年人均GDP只有835美元,城市和农村居民人均月收入也较低。CPI的迅速飙升,特别是与人民生活紧密相关的商品价格上涨,使民生受到影响。因而强调关注民生,通过补贴等手段保障低收入阶层的生活水平。无论是越南总理阮晋勇发表的致全国人民的公开信,还是高曰生副部长的介绍,都特别强调这一点。
但这里有一情况,即越南城乡收入差距较小,为1.45∶1,小于中国3.3∶1的水平。因此,在研究CPI的迅速飙升使居民受到的影响时,除考虑给城市低收入阶层补助外,中国同时要关注农村,尤其是农民的增收(包括从农产品价格提高中的增收)。
三是治理通货膨胀与行政改革相结合。
这是越南朋友提供的一个新思路。最近,中国有官员提出“防止务工成本上涨”从而引起低收入阶层不安。越南则不在“务工成本”上纠缠,而是瞄准政府的“行政成本”,要求所有政府机关降低10%的行政费用,并把此作为治理通货膨胀的重大举措之一,对凝聚人心起了很好作用。高曰生副部长说,治理通货膨胀,稳定经济增长,完善社会保障,不能离开行政改革,下一步越南要“把行政改革作为重点”。
集中精力治理通胀
考察中笔者通过深入沟通了解,将越南治理通胀的举措归纳为以下八项:
其一,鉴于信贷和货币供应增长过多,提出采用提升国家信用、确保信贷信誉的手段,实施货币“从紧”政策。除严格控制2008年度信贷和货币供应外,对银行等金融机构已发生的业务进行全面检查,严格规范担保抵押,用风险防范手段“倒逼”回收过量放款;与此同时,国际结算方面预留贷款额度,并进一步加大利率的灵活性,从制度规范层面实施信贷调控。
其二,重新审核政府采购清单。对各部门、各省市提交的财政支出额度重新核实梳理,“务求2008年国家行政单位日常支出减少10%”,控制财政赤字。
其三,针对国内需求对价格的拉动,强调“治理通货膨胀,发展生产是根本”。通过加大对生产特别是与食品相关的生产的政策支持力度,挖掘增长潜力。
其四,针对贸易逆差过大情况,强调开拓国际市场。放宽出口信贷政策,提高出口品种的数量和质量,减少贸易逆差。
其五,保障国内市场的重要物资的供求平衡,包括燃油、电力、水泥、钢铁、化肥、农药以及粮食、药品等消费必需品,以及飞机票、火车票等实施价格控制。中央政府特别要求,冻结2008年上半年煤炭和用电价格,绝对不予提升;大幅度提高大米的出口税额,减少出口数量(不超过320万吨)。
其六,加大市场物价管理力度,反对垄断投机。对国内贸易进行全面核查,销售、网络以及专营产品形成价格的各个环节,为此次核查的重点。
其七,发挥企业作用。改进有关企业管理政策,调整经济市场,保障投资和生产经营稳定发展。
随着中国社会的不断发展,管理好时间,治理好时间,特别是重要时间节点,成为当下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本要求。
时间是国家治理的基本要素。任何治理活动都是在特定的时空之中进行的。但是,时间不仅是自然的时间,还可以被治理主体加以规划设计利用,转变为社会时间、政治时间。
时间的治理功能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首先是通过规定统一的时间,提高治理行为的协调性。比如各国都有自己的时间计量标准。其次是通过在特定的时间点重复举行重要的仪式性活动,比如各国都有自己的节假日。第三是通过划分时间确定治理活动的阶段性目标或者衡量治理的效果,比如中国的五年发展规划。第四是把时间作为解决问题的方法。
对于国家治理现代化来说,不仅要管理好时间,更要治理好时间。在当代的践活动中,时间的治理功能极大丰富,有了“假日经济”、“错峰上下班”、传统节日回归、“两个百年目标”、“战略机遇期”、“三期叠加”等判断和改革举措。重要时间节点管理就是其中之一。
重要时间节点管理,就是围绕特定时间段或点,动员各种资源,确保一定时间范围内的社会政治秩序以及重要活动的顺利举行。通常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活动时间,比如党代会举办年,奥运会举办年,G20等重大国际会议举办期间;另一种是纪念时间,比如纪念重要历史人物诞辰,重要历史事件发生等。
中国社会发展快速,重要时间节点也在不断增多,对各级公共权力机构和人员的治理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既要确保相关活动在特定时期顺利举行,也不能过度管制,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挫伤社会舆论的活力。在这方面,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首要是增强时间节点意识。中国正处于发展战略机遇期,也进入了改革攻坚期、社会矛盾凸显期,因此一些重要的活动往往会被各种社会力量视为表达意愿的平台,从而在短时间内将各种关系激化,并有可能发生突发事件。管理者既要了解时事动态,把握每年列入官方日程的重要时间节点,也要提高历史意识,了解一些历史人物和事件,做好思想和应对准备,避免问题出现后被动。
其次要积极推动重要时间节点活动的转化。比如有些纪念活动在社会政治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可以成为国家节日;有些重要的时事活动,要缩小参与规模,缩短举办时间,调整举办地点等,从而降低活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程度。
第三要逐渐淡化重要时间节点。从长期看,相当比例的时间节点活动或者被取消,或者被转化,成为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就当下看,公共权力部门越重视这些活动,投入的时间精力和资源越多,也越容易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起到为各种力量“搭台”的效果,造成治理成本的提高。淡化这些活动的政治意义,减少过度宣传,将其纳入国家治理的常规内容,反而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各镇乡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县府有关部门:
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排泄物治理,是省政府“811”环境污染整治行动的重要内容,也是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推进生态省建设的重要举措。此项工作开展以来,在整治农村环境污染,转变畜禽养殖方式,提高畜牧业现代化水平,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已经出现了良好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进一步做好我县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排泄物治理工作,现结合我县实际,就促进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排泄物治理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统一认识,加强领导。各镇乡(街道)和有关部门要从改善生态环境、构建“绿色家园”、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高度出发,进一步提高对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排泄物治理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切实加强领导,及时制定工作计划,做到早部署、早落实、早治理,把治理工作列入年度工作目标考核,建立健全工作责任制,加大督查力度,确保下达治理任务的全面完成。
二、因地制宜,科学治理。治理工作要按照循环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以资源高效利用为核心,采用“能源生态型”治理模式,即以沼气工程为重点,通过干湿分离、雨污分流、安装改造自动饮水嘴和食槽等清洁生产技术,污水转化“三沼”(沼气、沼液、沼渣)和粪便的综合利用等途径,开发可再生能源和安全高效有机肥料。同时,要与一定容积的氧化塘、周边的农田、山林、果园和鱼塘相配套,实现粪污的“零排放”。
三、明确职责,协同配合。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排泄物治理工作综合性强,涉及面广,各镇乡(街道)和有关部门要根据各自职责,加强配合,强化工作措施。所涉及的镇乡(街道)要抢抓工作进度,确定专人分管和落实,按月上报进展情况,帮助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及时协调解决治理用地、资金等困难;县农业局负责治理方案的制定、技术培训、技术指导、业务督查和工程验收等工作,定期组织力量对治理工作进行抽查和重点检查,并负责治理进展情况的汇总和上报工作;县环保、财政、建设、卫生等部门要积极配合,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格局。
四、强化管理,适当扶持。有关部门要加强对治理工程的监管,进一步完善后续管理服务机制,做好治理设施的维护、保养,要把工作重点从单纯治理转移到治理与监督管理并重,确保治理长效性,为提高规模养殖场对排泄物治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县里对通过省级验收的排泄物治理规模养殖场和畜禽粪便收集处理中心将给予适当补助。
[关键词]电力运行;安全管理;用电监管
[DOI]10.13939/ki.zgsc.2015.45.137
所谓电力运行的安全管理,就是指在受到外界干扰的情况下发电机组间维持同步运行的能力。电力运行安全管理关系到供电系统运行安全性与可靠性,要积极采取各种有效举措加强电力设备运行管理,做好抄核收工作,积极治理盗窃电力事件,确保电力运行风险降至最低,为国民生产与群众生活提供优质电力服务。电力运行安全管理要做好日常监管工作,在智能电网改造背景下确保用电通畅与安全,提升电力运行质量与效率,推动电力行业改革稳步深入,发挥电力支持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支柱作用。本文笔者对电力运行安全管理问题与举措探讨如下。
1 电力运行安全管理问题分析
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受各种因素影响容易出现安全问题,静态稳定与暂态稳定被打破的情况下电力设备、供电系统等无法正常满足电力运行需求,影响供电连续性与可靠性。目前电力运行中较为典型的安全管理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
1.1 设备故障问题
电力设备作为运行的关键基础,是确保电力运行的必要前提,一旦电力设备出现故障或问题,将会严重影响供电顺畅性、可靠性与安全性,造成电力资源浪费与设备损毁。电力系统构成复杂,涉及诸多电力设备,设备潜在故障无法及早发现并排除,会导致严重影响电力系统运行质量与安全。由于电力设备故障类型故障多样且预测难度大,日常工作中若未及时做好排查与维护,监测数据准确性、完整性将受到影响,不利于及早发现设备故障,同时工作人员专业技能、工作水平、工作态度等都会对故障的排除率产生影响,导致电力运行安全隐患增多。目前我国积极推进智能化电网建设,多种信息技术的应用提升了电网服务质量,但同时应用的相关电力设备也越来越多、越来越昂贵,这些设备的管理不善不仅影响供电系统运行质量,同时还会增加管理、维护成本,因此,必须积极治理电力设备问题故障频发这一问题。
1.2 日常维护问题
电力设备的日常维护直接关系到系统运行可靠性与安全性,在当前大规模进行电网改造、智能升级、配网改造等背景下,不少地区因设备老旧、电网改造投入不足、自动化水平低、科技含量低等因素影响,导致电力系统运行出现紊乱,不利于系统的调整、升级与改造,从而对系统安全运行质量产生负面干扰与影响。
1.3 电力系统数据问题
电力系统运行中会产生大量相关数据,对数据的接收、整理与利用直接关系到系统全线运行效率。比如,地理信息系统会产生供电各区域相关数据,管理信息系统会产生大量数据,抄核收工作与电力监察工作会产生诸多抄表、使用电量等核算数据,无论是数据本身的完整性与准确性还是数据处理、利用过程的严谨性都会对运行安全产生影响。电力系统数据关系到本身安全运行的方方面面,因此电网运行加强数据监测与利用是及时发现问题、消除安全隐患的一大关键。
1.4 应急举措不到位
电力系统运行中,各类故障、隐患等因素影响、突发事件发生频率较高,在无法从根源上消除突发事件发生的前提下,要做好安全应对举措,在故障与突发事件发生后第一时间启动紧急预案,以便将事故的负面影响降到最小,通过快速抢修现场、提升电力系统智能化水平、应用信息技术加强管理等诸多举措保障后续运行安全。
1.5 缺乏有效安全用电监管
电力运行安全管理的一大重点是保障用电安全,减少窃电现象,制定有效的安全监管举措,不仅可保障电网的顺利运行,还可有效减少各类因管理不当、设备故障等造成的安全事故。结合目前国内电力运行安全管理现状来看,很多供电企业在用电监察、反窃电方面都存在严重滞后问题,电力设备隐患的排除及违规窃电事故的处理存在诸多漏洞,干扰电力安全运行,因此,必须加强用电监察管理与反窃电治理,合理运用行政、法律等手段确保用电安全、减少窃电现象。
2 电力运行安全管理的应对举措
电力运行安全管理工作涉及事务多、压力大,要从多方面入手,坚持预防为主、治理为辅,将安全管理意识融入到电力运行管理等各项工作中,实现管理、监督并重,为电力运行创造一个安全、可靠的良好环境。
2.1 提升电力人员业务水平
电力运行安全管理目标的实现需要积极发挥电力人员积极作用。工作人员作为执行主体,新时期电力改革背景下要积极提升个人工作水平,以认真的工作态度、过关的专业技能,立足安全管理目标开展工作,对各类电力系统设备故障、盗窃电现象进行排查,及时发现工作中的问题与隐患并进行治理,以达到确保电力运行安全的目的。
2.2 强化配网巡检
根据电力运行安全管理需要加强对配网设备的巡视检查力度,积极落实各级人员责任,制定保电工作方案、成立工作领导小组,结合设备运行条件和运行环境,全面开展配电变压器的负荷测量工作,制定针对重载线路和重载台变以及重要负荷线路等运行维护方案,通过合理调整网架结构,确保电网设备安平稳全运行。
2.3 加强运行维护与监管
针对电力运行安全管理工作目标积极开展区域内配变台区负荷实测工作,重点做好重载变压器和三相不平衡负荷的调整、低电压治理以及树障等隐患排查整治。结合电网运行管理工作需求组织开展防雷、防冻、防火、防盗、防小动物等措施,落实专项检查治理,同时要加大电力设施保护的宣传,加强客户侧设备的管理,避免因外力破坏导致设备事故的发生。尤其要将日常运行维护管理工作作为关键,重点预防季节性事故的发生,做好配网台区及低压干线设备消缺,定期开展配电线路巡视工作,重点检查导线设备与民房、拉线、道路、树木等的交叉跨越距离,及时消除危及人身、电网、设备的危急、重大缺陷。
2.4 做好反窃电治理工作
在遏制盗窃电方面,要执行有效的专业培训计划,针对当前电力运行安全管理现状、需求实施针对性培训,让工作人员树立用电监察与防窃电管理重要性的认识,日常监察工作中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与程序执行,确保全程有记录,配合学习的专业监察手段与反窃电技术及时发现异常之处,从而为供电系统管理与运作服务。
2.5 强化电力网络管理
要围绕电力运行安全管理要求对电网数据管理与利用进行重点治理,对信息化的电网系统与平台进行定期优化与升级,确保电力业务得到高效处理,为系统提供各类可靠数据,方便进行全程、全局监管与统筹,实现信息的快速交换、共享与反馈,保障电力用户的安全。
3 结 论
综上所述,电力运行安全管理工作目前还存在诸多不足之处,要立足现有的管理缺陷,通过加强电力人员培训、配网巡查、维护监管、反窃电治理等举措,确保电力运行安全目标的实现,保障电力系统健康运转。
参考文献:
[1]韩军.电力运行安全管理漫谈[J].中国科技博览,2014(37):197.
[2]田瑞敏,宰洪涛.漫谈设备巡检与设备状态检修[J].中国科技博览,2013(33):98-99.
把《国家治理》周刊办好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朋友:
“《国家治理》周刊创刊启动仪式暨首届国家治理高峰论坛”进行了多项议程:
杨振武社长在致辞中,深刻解读了三中全会精神、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准确概括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重大问题的科学内涵和深远意义,明确提出了对《国家治理》周刊和人民论坛今后发展的要求与期待;
齐续春副主席的讲话,既站在时代、历史和全局的高度,又形象生动、引人入胜;既饱含对人民日报的深情厚谊、殷切期待,又对我们今后的工作给予了有益的指导和支持;
贾立政同志汇报了《国家治理》周刊创刊有关情况,展现了人民论坛积极创新、锐意进取的良好精神风貌,表明了他们办好《国家治理》周刊的信心和决心;
随后,《国家治理》周刊正式宣告诞生,“中国治理创新100佳经验”成功;“治理现代化与文明的跨越”理论研讨成果丰硕,气氛热烈,精彩纷呈,圆满成功!
借此机会,我也谈几点切身感受:
一是在主题演讲和对话探讨中,专家学者们直面问题,全面论述,深入剖析,满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坚定与执着,满怀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追求与热忱,体现了思想智慧、责任担当、大家风范,既富有启发,又令人感佩;
二是从中国治理创新100佳经验中,我们看到了地方治理创新的不懈探索和宝贵经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重点、难点和根本落脚点都在基层,许多办法、举措和生动智慧也都来自于基层。希望大家总结既往做法、不断创新探索,提供更多有价值、可借鉴的实践创新典型经验,人民日报、人民论坛将为优秀的地方治理创新经验提供最好的宣传推广平台!
三是有感于人民论坛勇于开拓进取、不断创新发展的精神和志向。近年来,人民论坛先后创办《学术前沿》、民智市场调查有限公司、人民论坛理论研究中心、《国家治理》周刊等,业态结构不断丰富,产业链条日趋完整,发展局面健康良好。你们要贯彻好、落实好杨振武社长的要求精神,将事业发展基础筑牢,把《国家治理》周刊办好,让现代期刊集团目标早日实现!
希望国家治理高峰论坛持续开展下去,集结来自理论与实践的更多经验、更多智慧!人民日报社愿与社会各界共同携手,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而不懈努力!
上海作为全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一旦发生危机事件,将呈现出显著的“放大效应”。因此,上海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尝试探索出一套与国际大都市相适应的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办法。
综合举措
由于上海没有煤矿和烟花爆竹生产企业,所以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的重点和难点是危险化学品的应急管理。上海以“源头管控、过程管理、区域联控、整体提升”为主线,关口前移、重心下移、立足长效,推进危险化学品“减量、集约、受控”,探索从“负面清单”到实现“正面清单”的管理。
实施源头管控,完成布局调整。2010年世博会前,完成了外环以内、黄浦江上游水资源保护区内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企业的布局调整。
加强过程管理,分步实施禁限控措施。在第一批《上海市禁止、限制和控制危险化学品目录》基本达到预期目标的基础上,2014年出台第二批《上海市禁止、限制和控制危险化学品目录》,规定了88种全市禁止、170种中心城区禁止以及178种限制和控制危险化学品目录,实施“负面清单”管理,为第三批实施“正面清单”管制进行积极的探索。
推进集中经营、逐步规范流通领域。出台指导意见,在奉贤、闵行、金山和青浦4个区推进危险化学品集中经营平台建设,对危险化学品的流动、流向、服务实行过程控制和全程监管,为下一步实现危险化学品闭环管理打好基础。目前,4个试点区的集中交易市场均正式挂牌运行,已引进200多家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落户。
建立安全生产信用体系,助力安全治理。根据上海市13个重点领域,围绕“以制度建设为核心、信息记录和共享为基础、流程优化再造和系统建设为支撑”的总体构架,构建完善上海市安全生产领域信用体系。针对各类市场主体建设“上海市安全生产(危险化学品)信用系统”,将安全生产执法检查、建设项目安全职卫审批、隐患督办治理和事故调查处置等日常检查、发现的相关信息适时录入该系统,自动生成企业安全生产基础信息。以分类、权重、分层(级)形成企业安全生产信用档案,并作为实施安全分类分级监管的重要依据。同时,实施“失信惩戒”制度,向社会公开曝光企业失信行为,从而形成强大舆论约束。2014年7月,在“上海安全生产网站”上公告了8家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严重违法失信行为。
构建体系
上海市正以安全生产法制建设、责任落实、隐患治理为重点,构建和完善城市安全生产治理体系。安全生产法制体系是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重要基石。在立法方面,上海市创设了一系列符合辖区安全生产实际的制度规定,出台了《上海市安全生产条例》《上海市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办法》《上海市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办法》等地方性法规、规章。明晰了“两级(市、区县)政府、三级(市、区县、办事处)管理、四级(市、区县、街道或乡镇、社区)网络”以及“综合监管与专项监管分工负责的”监管体系。
健全安全生产“综合监管、属地监管、直接监管”的责任体系,使法律法规更具执行力,也将法治意识传递至基层。在督促企业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同时,通过《上海市安全生产条例》对上海市安委会办公室以及安全生产监管部门的综合监管职责予以法定化,并通过《关于进一步强化地区安全生产责任的意见》对属地监管职责予以规范。在此基础上,以下达安全生产控制指标、责任签约承诺、年度履职考核为抓手,充分发挥上海市安委会办公室的平台作用和安全监管部门“指导、协调、监督”的综合监管职能,推动各区县、市安委会成员单位、控股(集团)公司有效落实安全生产责任。
创新隐患排查治理体系。一方面,上海创新总体制度设计,出台了《上海市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办法》,严格规范隐患排查、监控、建档、报告、督办要求,基本形成分级分类挂牌跟踪督办,社会共同监督的隐患排查治理常态、长效机制,改变原来安全生产区域创先评优、指标考核的传统做法,并纳入社会综合治理网格化管理体系,加大安全生产在综合治理考核中的比重,完善基层隐患发现报告和网格化属地治理机制。
另一方面,突出常态化治理,抓好制度落地。将隐患当作事故对待,对重大事故隐患责任单位负责人进行诫勉谈话,督促企业遵守承诺,限期完成整改,依法实施安全生产“一票否决”。每年对涉及公共安全的重大事故隐患由上海市安委会办公室实施挂牌督办,督促行业、部门分层分类落实重点治理工作。2011-2013年,上海市共消除危险化学品、道路交通、燃气管网、加油供气、消防安全等重点行业领域26项市级重大事故隐患;2014年“大叶公路沿线长输管道违章占压事故隐患治理项目”等市级督办事故隐患治理项目正在有序推进。
转变政府职能
转变政府职能,积极谋划深层次改革。通过有效改进审批流程、合并审批项目、拟定下放审批权限、规范要素要件、采用告知承诺、简化审批材料、发挥社会组织等方式,对上海市安全生产行政审批工作进行整体优化重塑。整合建立了安全生产行政审批信息系统,优化实施了内部并联审批、监察效能跟踪的行政审批流程。
整体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在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审查上,合并审批项目、简化审批流程。实施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和职业卫生审查与评价报告“二合一”。在专业服务机关资质审批上,简化审批内容,鼓励引导一家专门服务机构同时具备安评、卫评两种资质,加大安全和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融合力度。在安全培训管理上,取消机构资质审批,推进安全培训市场化运作、行业自律,推进安全资格考试体系建设,积极探索安全资格证书管理简政放权工作。
在社会组织培育上,引导发挥技术支撑作用。大力发挥技术服务机构、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作用,将审批中的技术环节审查交专家或者专业机构委员会实施。探索政府部门负责完整性审查和合格性审查、社会组织负责技术审查的新模式。同时,积极采取定期盲审、结果公开、警示约谈等多种措施,督促相关机构完善质量控制体系,创造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环境。
在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物质和设备上,做到与先进单位、地区和国家同步,有专人管理,确保物资完好。一旦有事,要备得有、找得到、调得快、用得好。
在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宣传和教育上,尤其在基层单位,要少一些口号标语,多一些安全提示和演练,第一时间、第一反应非常重要。第一反应者的素质和自救、互救的能力往往决定他们在事故发生时能否生存。
增强干部培训主业优势,引导党员干部坚守法治信仰、强化法治理念、增强法治思维。
干部培训是党校最主要的职能,要发挥培训轮训党员领导干部主渠道作用,把全会精神及时纳入整体教学培训计划,采取多种方式方法,更好地用中国化最新成果统一思想、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抓好教学实施。一要出好题。围绕全会提出的新观点新论断新举措新要求,开发开设相关教学专题,举办高层次辅导报告,使学习贯彻工作既体现中央精神又契合干部需求。二要选好人。选派或邀请政治素养高、理论功底深、授课效果好的专家学者作为主要班次专题讲师,确保讲课质量;遴选骨干教师组织研讨,增强学习效果。三要备好课。以集体备课、团队研讨为平台,先学一步,学深一些,激荡智慧,砥砺思维,梳理学理依据,探析思想方法,提高教学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感染力。
丰富学习内容。既要组织学员原原本本学习,深刻领会丰富内涵,又要引导学员做到“三个结合”:一要与学习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结合,深入领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深化理解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基本原则和重大任务,深刻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这“三个全面”的逻辑联系;二要与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结合,掌握其中贯穿的观点立场方法;三要与思考谋划实际工作结合,增强贯彻落实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增强培训实效。一要用好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这个看家本领,强化党纪严于国法、国法高于党纪意识,树立法律至上理念,引导学员自觉信仰法律、敬畏法律、坚守法律。二要发挥法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学科作用,普及法律知识,传播法律文明,加强对学员的宪法、行政法等法律知识教育,使学员学法懂法、用法守法。三要综合运用研究式、案例式、模拟式等多种培训方式,提高学员的规则性思维、程序性思维、合法性思维、公正性思维能力。
强化决策咨询核心功能,服务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强化决策咨询功能,发挥资政议政思想库作用,是党校争取更大作为的核心竞争力。要利用党校学科基础、人才优势、学员资源等有利条件,为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献计献策。
强化问题导向。要鼓励和支持教研人员树立世界眼光,立足中国国情,紧紧围绕如何把握“三个全面”的理论与实践逻辑联系,如何理解依法治国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系,如何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如何加强和改进党对法治工作的领导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明确科研咨询主攻方向,精心设计决策咨询题目。要发挥教师、学员两个积极性,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找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过程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抓住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加强对策研究,切实提高决策咨询“含金量”。
促进成果转化。要积极探索“课题孵化、教学转化、成果深化”的运作模式,强化对包括依法治国相关课题在内的决策咨询成果的推介和运用。要努力畅通报送渠道,及时报送教师和学员的调研报告、对策建议、理论文章等精品力作,争取让研究成果进入领导视野,发挥服务决策功能。要积极鼓励和支持教师把相关研究成果及时运用到教学实践中,推动科研咨询精品进课堂,提升教学培训质量和水平。
发挥思想引领阵地作用,推动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法治理念深入人心。 党校是学习、研究、宣传的重要阵地,在事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等重大问题上,党校要发挥引领思想、凝聚共识的积极作用。
积极“走出去讲”。党校人要自觉担当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的先锋排头兵,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充分发挥思想引领作用,推动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法治理念深入人心。党校教研人员要充分发挥学习表率作用,在学好吃透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基础上,深入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区进行宣传宣讲,把中央和省市县委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要求宣讲好、诠释好,进一步帮助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全面准确领会全会精神,为贯彻落实全会精神营造良好的思想理论氛围。
主动“请进来教”。邀请知名专家学者和有关领导干部,作专题辅导报告,进一步宣讲贯彻落实全会精神的新举措新实践和新思路新理念,帮助教师和学员开拓视野、拓宽思路。
为了进一步提高——广大干部职工的法律素质,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加强依法治——、依法行政进程,为全面实现“四五”普法规划的“两个转变、两个提高”的工作目标,根据——普法工作要求,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普法依法治理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依法治理活动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紧紧围绕经济建设和林业工作这个中心,层级推进,整体提高,不断深化普法和依法治旗工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有利的法律保障。
二、基本任务
各——要从自身的实际出发,进一步加强法制宣传教育,特别是做好专业法律法规的学习和培训工作,熟练掌握与本职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达到熟知熟会的程度。做好专业法律法规的社会性宣传,扩大覆盖面,不断提高宣传教育质量,为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法制氛围。进一步加大依法治理工作的力度,强化依法行政。
积极配合“严打”整治斗争和整顿市场经济秩序活动,进一步加大社会“难点”、“热点”问题的专项治理力度,维护社会稳定。
三、方法步骤
1、组织动员阶段:从2004年5月10日到5月30日为制定方案、组织动员阶段。这一阶段将制定《——普法依法治理活动实施方案》,成立林场普法依法治理活动领导小组,确定办公室及工作人员。
2、普法教材辅导与自学阶段:
这一阶段从2004年6月1日至10月1日,学习内容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社会主义法制理论读本》、《干部法律知识读本》。学习方式是以自学为主,适当集中辅导。林场要把法律法规学习作为理论中心组学习的重要内容,集中开展两次法律法规学习专题讲座。林场要在六月上旬举办一次《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专题讲座,下半年举办《行政处罚法》、《土地承包法》、《——》、《种子法》等法律法规专题讲座。
四、基本要求
(一)开展普法依法治理示范带动活动是推动——“四五”普法依法治旗的重要举措。要高度重视,把此项活动列为林场工作的重要日程,采取有效措施,突出重点,认真抓好落实。
(二)林场成立以——为领导小组组长的“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领导小组”,成立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办公室,具体负责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日常工作。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指导各单位实施方案的制定,研究解决活动中遇到的突出问题,对活动的检查监督和工作指导,总结汇总情况
通过加大综治宣传活动力度,让平安建设意识深入人心,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我镇开展平安建设的成效。通过本次宣传活动,赢得群众对综治工作的认同和支持、确保我镇在省市民调工作中取得好名次,好成绩。
1、广泛宣传全国全省全市政法工作会议关于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开展平安建设,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精神和工作部署。
2、广泛宣传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的现实利益和保障民生的经验和做法。宣传本地区、本单位在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的重大举措和取得的成绩。
3、广泛宣传“一包双联”、“一推行四公开”实施情况。
4、广泛宣传政法系统规范化执法的情况。宣传依法行政、公正执法、提高执法机关的服务水平,推进警务规范化建设的的成效。
5、广泛宣传“百日大走访”活动开展情况。宣传政法机关干部深入群众听民意,解困帮难暖民心,维护群众利益的工作成效。
6、广泛宣传“__”建设情况。宣传各部门各行业拓宽“平安浏阳、法治浏阳、和谐浏阳”建设工作的深度和广度,不断丰富平安创建的经验和做法。
7、广泛宣传各部门和社会各界在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中采取的其他重大举措以及取得的成绩和经验。
8、广泛宣传打击各种违法犯罪的情况。宣传开展“除民患、保平安”、打黑除恶,治爆缉枪、打击侵财和电信犯罪、影响群众安全的暴力犯罪等犯罪的成效。
9、广泛宣传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情况,宣传两实人口的意义和居住证办理政策,及出租房屋税收征收政策,推动流动人口就业、就医、子女入学、社会保障行公共服务成果,宣传特殊人群管理和“两新组织”管理、虚拟社会管理等社会管理工作成效。
10、广泛宣传矛盾纠纷排查调情况。宣传各部门发挥职能,运用“三级四调”机制化解各类矛盾纠纷,维护农民合法权益的事(案)例。
11、广泛宣传网络安全。宣传打击利用互联网从事违法犯罪活动的情况。加大对打击取缔黑网吧和违法、违规上网经营场所的典型案例的曝光力度,净化网络和上网环境。
12、广泛宣传日常法律知识。宣传常用法律法规,弘扬法治精神,不断增强人民群众法制意识,教育群众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形成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的社会风尚。
1、利用设立宣传牌、出宣传栏、挂横幅、贴标语、出动宣传车、发放宣传资料、发宣传短信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宣传,大力提高平安建设知晓率,争取社会广泛参与、支持,努力营造浓厚的平安建设舆论氛围。
2、采取日常宣传和集中宣传相结合的方式,精心策划组织开展综治宣传月活动。
镇村两级要在加强日常宣传工作的基础上,突出做好这次政法综治宣传活动。要层层召开会议,动员和部署宣传工作;以党委、政府的名义向社会发出平安创建公开信或倡议书;组织本镇辖区市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与重点对象及人员见面,进行交流沟通,切实落实代表联系重点对象制度。将法律法规、平安建设、公民道德规范等宣传资料发放到每个家庭;组织各村(居)民小组与每个家庭签订《平安家庭承诺书》。同时每星期安排不同的宣传内容,出动宣传车走遍辖区内各村(居)进行宣传;在主要道路悬挂10条以上宣传横幅,出一期宣传栏,在去年的基础上设立或完善永久性固定宣传标牌10块。各村(居)均出一期宣传栏,书写石灰粉标语10条,张贴标语50张以上。总之,要通过多形式、多渠道广泛深入扎实地开展综治宣传,形成铺天盖地、轰轰烈烈的浓厚氛围,真正让人民群众知道我们要做什么,在做什么,做了什么,为了什么,从而提高群众对综治工作的支持率、满意率。
关键词:石化企业;综治文化建设;特点与方略
加强石化综治文化建设是企业履行政治责任、社会责任的重要载体,是坚持以人为本,促进油田和谐稳定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
一、石化企业综治文化建设课题的提出
近年来,石化企业加大综治文化建设措施力度,平安创建活动得到了长足进步与发展,有效地促进了油田企业稳定与和谐发展。但是,由于复杂的社会环境,加上经济因素、政治因素、社会因素、境外因素等多方面影响,目前油田企业综治文化建设还比较滞后,维护稳定的压力依然很大,局部反弹的风险依然很大,尤其是面对目前世界金融危机,油田企业的经济发展遇到严峻挑战,政治敏感时段相对集中,各类社会矛盾复杂交织在一起,从全国的角度看,我国社会仍处在人民内部矛盾凸显期、刑事犯罪高发期。从油田企业发展形势看,国际金融危机的持续蔓延,给国际油价带来较大不确定性,化工市场将延续下行走势,对石油石化生产经营和谋划发展带来很多困难,势必会对油田干部职工的思想和心理状态造成不利的影响。从油田内部情况看,面临着低油价和保稳产的双重压力,油区治安形势不容乐观,各种涉油犯罪案件仍处多发态势,油区、社区和社会层面的各类问题也不少,特别是职工群众仍有较多利益诉求。因此,加强综治文化建设,是我们加强政治意识,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的有效举措。这就要求油田企业加强综治文化建设,进行有效的综治文化开发,从思维、意识、技能、行为等方面提高人的综治文化素质,有效减少失误,从根本上解决综治文化思维技能,提高油田综治文化建设水平,促进科学和谐稳定发展。
二、石化企业综治文化建设的特点
石化企业综治文化建设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继承与创新、研究与建设、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注重特色、发挥优势,科学规划、不断推进,积极倡导与平安建设客观规律相适应、与新时期管理理念相符合、具有油田特色的综治文化,不断提升油田综治文化管理水平,为油田持续稳定发展提供可靠保障。
(一)加强石化综治文化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加强综治工作,维护油田和谐稳定,是促进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油田企业的行业特点,决定了加强综治文化建设的必要性,是维护和谐稳定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必须站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大力加强油田企业综治文化建设,全面提升广大干部职工的综治文化素质,为实现油田和谐稳定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二)加强企业综治文化建设,是油田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加强综治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导向、激励、约束、凝聚的功能作用,是运用新的综治理念和方式提高油田综治工作管理水平、提升油田综治文化品位、促进油田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和根本保障。加强综治文化建设,能有效建立起综合治理长效机制,提升平安建设水平,实现油田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三)加强石化综治文化建设,是平安建设创新发展的重要举措。要实现新形势下综治管理创新发展,在广度、深度和持久性上实现新的突破,必须着眼于人的综治理念的塑造,着眼于综治责任的落实,着眼于提高综治管理制度的执行力,把以人为本、超前预防的原则落到实处。综治文化管理突破了传统综治管理的局限性,更突出职工群众的综治思想意识、工作态度、科学发展观等因素,从提升干部职工队伍人的综治文化素质下功夫,是强化综治文化建设,建立综治大格局思想观念的升华。
三、石化企业综治文化建设方略
加强石化企业综治文化建设是一种新思路、新策略,也是平安创建活动的基础工程。
(一)引导石油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综治文化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实现人的价值观。综治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就是要用一种崇高的精神力量去说服人、吸引人、团结人、鼓舞人、发挥人的创造力,在全体职工中形成共同的目标感、方向感和使命感。总结提炼出综治文化理念,让综治理念深入人心,引导职工群众形成共同的综治价值观念和追求。油田综治文化建设,必须有正确的综治观念来指导,力求让“以人为本”、“标本兼治”、“求实创新”、“科学发展”等综治理念深入人心。
(二)深入推进综治文化建设责任制落实。通过落实领导承包、签订综治文化责任状、“一岗一责”制、严格综治文化考核等措施,开展检查考核等活动,不断强化“谁主管,谁负责”、“谁签批,谁负责”、“抓管理必须抓综治”的综治文化责任理念,推进综治文化责任在领导层、管理层、操作层全面落实。
(三)建立健全并认真执行综治制度规范。结合岗位特点,坚持“抓管理必须抓综治”的原则,以平安创建活动为核心,建立健全综治文化标准、操作规程、规章制度和奖罚措施。强化制度规范的执行,推行标准化操作。加强综治文化监督机构建设,强化综治文化监督检查,及时发现综治文化建设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漏洞和管理中的薄弱环节,从而促进综治文化建设管理制度和规范综治文化建设的有效实施。
(四)强化综治文化建设教育和学习。把综治文化建设作为保障和谐发展的重要措施来抓,坚持定期学习与日常教育相结合,意识培养、知识学习与技能训练相结合,不断更新理念,丰富、完善和深化学习内容,拓展学习形式,创新学习方法,大力加强各层次人员综治文化教育学习,不断提升职工群众综治文化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