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实施素质教育的内涵

实施素质教育的内涵

时间:2023-08-04 17:24:0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实施素质教育的内涵,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实施素质教育的内涵

第1篇

关键词:误区;内涵与实质;全面发展;学会做人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29-049-01

当前在我们的小学素质教育实施中主要存在以下误区:

1、认为素质教育就是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即削减点教材内容,减少学生的学业内容,少留课外作业,让学生有更多的休息时间;2、认为素质教育就是改变一下传统的教学方法,使用更受学生喜欢的开放式教学模式,多采用在游戏中完成教学任务的教学方式,更多地使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工具和手段;3、认为素质教育就是多开展音体美等课外活动,就是增加些社团、科技小组和社会实践活动,开设兴趣班,并搞出一些小制作、小发明;4、认为素质教育就是不能进行考试,不能用数字来对学生进行评价,不能在班上、学校对学生成绩进行排队,甚至不能公开学生的评价成绩;5、将当前所进行的一切教育教学改革都与素质教育划等号,把任何一项改革都贴上素质教育的标签,打着素质教育的旗帜来进行,泛化和更加模糊了素质教育的内涵;6、认为素质教育就是否定现行所有的教育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把素质教育当成是解决当前困扰我国教育发展众多问题的“灵丹妙药”。

那么素质教育的内涵和实质到底是什么呢?笔者认为素质教育的内涵和实质就是人的教育,它包涵两个方面,一是全面发展,二是学会做人。素质教育首先是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其衡量的基本标准不是别的就是学生是不是发展。

那么,在小学阶段该如何有效地实施素质教育呢?

一、转变教育观念

1、我们的学校教育不应只立足于传授书本知识,而应更注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学会做人的能力,所以我们应淡化以传授书本知识为主要目标、以考试分数文化成绩为学生唯一衡量标准的观念。这也就告诉我们,应试教育并不是素质教育的对立物,素质教育不是不考试,而是考什么、怎么考、怎样评价考试结果的问题。2、我们的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在各自的基础上都得到发展,在义务教育阶段要淡化选拔意识,要承认每一学生都有其长处,通过我们的教育都能成才。3、要承认个性差异。每一个人都他独特的个性,所以我们的教育所面对的对象本身就是复杂的,这也就要求我们教育不能像机器加工产品用一个模子来进行,它必须按照受教育者的特点,因材施教,才能卓有成效。

二、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只有通过课堂教学,才能把素质教育真正落实到实处。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学生会有枯燥感、厌倦感,将学习当成一种负担,主要是我们的教学方式束缚了他们的思维,打消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所以能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并不素质教育本身的问题,而是要求我们要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只有课堂教育变得更有趣、学生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来,我们的素质教育才能得到真正的实施。 1、我们的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以促进的学生的发展为主旨,让学生觉得学有所用,学我感兴趣的东西,启动学生“内驱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自然就会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2、我们的教学方法要生动活泼,教学手段要形式多样;要善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加强学法指导,使学生“会学”、“学会”;要还权于学生,尊重个性,因材施教,让学生自主发展,使教育更富于人性化。自然学生就会爱学、乐学、会学,也才能学有所得,学有所用,学有所成。

有些人认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甚至将推进素质教育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划上等号,认为学生的学习就不可能是一件轻松愉快的事。为什么学生会感到学习负担过重?我认为,这固然与学生学习的知识的量过大有关,更与学生日常学习的知识太单调、教学方式太枯燥、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有关。学生的学习是不可能没有负担的,而关键是要调整我们的教学内容,减轻学生过重的知识性学习负担,而要加强学生的实践性学习负担,加强真正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和学会做人能力方面的内容;要改进我们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有兴趣的负担,就不再是负担了。

三、改革学生评价体制

评价体制直接影响到我们教与学的内容和兴趣,所以要实施素质教育,我们的评价体制就必须强调学生的全体发展,突出学生的学会做人能力。1、我们的评价目的要淡化选拔和评比性,突出发展性。2、我们的评价内容要强调全面性,以全方位的评价引导学生多方面的发展,并注意个性化的发展。3、我们的评价主体要多元化,突出学生的参与性,让学生在参与中正确认识自己、评价自己,在评价中求发展。

四、要充分发挥班主任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第2篇

素质教育评估的探索与实践

1.确立中小学校素质教育督导评估理念

中小学校素质教育督导评估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用全新的评估理念作支撑才能有效实施。我们以促进学校内涵发展为目标,以系统论为理论指导,以党的教育方针和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学校长远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为线索,以指标内容达成度为依据,调动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方面人员参与,从指标整体入手,“走进学校看工作,走出工作看学校”。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进行综合分析认定。力图把督导的过程变为调研的过程,把检查的过程变为学习的过程,把座谈讨论的过程变为分析问题的过程,把反馈的过程变为培训的过程,把整个评估的过程作为督学与学校领导和师生感情沟通、智慧碰撞、信息交流的过程,真正达到以评促建的目的。

2.构建中小学校素质教育督导评估模式

我们建立了“规范性与发展性相结合”的素质教育督导评估新机制,并构建起“互动捆绑式”素质教育督导评估工作运行模式。所谓“互动捆绑式”评估,是一种评估过程的操作方法。“互动”是共同参与,研究论证,达成共识,其特点是使评价主体与客体实现矛盾统一;“捆绑”是联动制约,互促发展,确保公平。其特点有三:一是评估人员捆绑,由督导室牵头,相关部门参与,组成综合督导评估组统一进行评估;二是评估内容捆绑,将单项工作与整体工作整合运作,一次评价,结果共用;三是评估对象捆绑,把评校长和评学校结合进行,突出自律、他律、法律互补功效,结果通用;把评学校和评责任区进行捆绑,结果联用。推进“龙头带动,城乡互动,项目驱动”的工作开展,进而促进县域教育均衡发展。

这种评估模式既能避免重复评价,也能减轻学校负担;既保证了学校的正常工作秩序,也保证了素质教育督导评估结果的真实有效。

3.把握中小学校素质教育督导评估要点

第一,抓住一条主线。

抓住学校素质教育实施理念,即办学理念,这是对学校办学思想的深层次思考。在督导评估的过程中,我们注重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办学策略、办学思路、各部门规划、工作记录,等等,这既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主线,也是素质教育督导评估的主线。所检查的三所学校,农安一中的“人要有一点精神”、德彪小学“尊重主体,面向全体”、合隆中心校“尊重的教育”三种教育理念,都充分体现了素质教育实施理念,而且三所学校的办学目标、办学思路、各种计划等都是紧紧围绕办学理念而实施的。

第二,抓好两个落实。

一是抓好各项工作规划、计划的落实。实施素质教育,从学校规划、计划层面来说,要紧紧围绕学校办学理念来制定,并认真实施。在素质教育督导评估过程中,我们注重学校各项规划、计划的达成度,通过验证达成度来检验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效果。

二是抓好工作过程的落实。督导评估实践中,我们注重评价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工作是否扎实有效,如实施素质教育的各项措施是否明确具体、针对性强和实效性强,工作职责是否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到位,过程指导是否记录翔实,是否有评价、有反馈、有指导、有总结,相关必备的资料是否梳理、归档。

第三,突出两个结合。

一是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针对指标中评价本身的特点,我们采用了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评价,指标中涉及数量界定的要素,如班额、课时偏差率等采取查清相关数量,再进行计算,然后定等打分。而对指标中难于定量或不可定量的要点,采取定性评价的方法进行评价,如办学思想中的四个要素,属于不可定量的要素,只能依据党的教育方针及学校办学理念、发展规划和计划,综合诸多要素进行定性分析、判断,然后定等打分。还有些指标只用其中一种办法无法界定,我们采取了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办法进行评价,如艺术劳动教育中一看活动次数,二看活动质量,二者综合定等打分。

在评估过程中,我们注重检查方式、方法的创新,比如,评估学校课堂教学改革、教育教学研究、学生交流合作能力等指标,就采取走进课堂,通过听不同类型的课来验证;评估学校与社区互动等指标,采取走进社区,随访社区人士的形式进行;评估学校执行课程计划等指标,采用观课形式,全面验证学校是否开齐学科、开足课时,是否按计划授课。

二是规范性评价与发展性评价相结合。对基础工作指标采用规范性评价,即严格按照指标及相关文件要求进行评价,如执行课程计划,课业与图书管理等属于对学校办学的基础性要求,没有弹性,必须按要求严格执行。而对非基础性指标的评价,采用发展性评价办法,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学校发展为本,以促进学校发展为目的,追求学校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依据国家对学校的法律法规要求,学校的办学现状和学校自主选择的发展目标,对学校发展的态势和绩效进行价值判断。如改革创新等指标,通过和领导、教师、学生乃至家长进行交流互动,综合分析,定等打分。对既具有基础性要求又有发展性要求的采用规范性与发展性相结合的办法进行评价。如教师参加教育教学研究指标,对实验人数、论文篇数、实验过程等采用规范性评价,而对材料质量及效果则采用发展性评价方法,两种方法结合后,对该指标进行定等打分。

素质教育评估的认识与思考

中小学校素质教育督导评估工作的探索与实践,我们主要有以下思考。

1.更新理念是前提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教育,素质教育督导评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应该放在促进素质教育实施上。为了实现这一评估目的,作为教育督导部门就必须转变评估理念,跳出“定等、打分”鉴定性评估的桎梏,一切从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出发,评估过程中,关注人的价值、人的参与和人的发展,坚持科学性与人文性相统一,为学校领导和教师创造宽松的督导评估环境,用科学发展观和人文政绩观评估学校。践行“和谐督导,以评促建,共同发展”的评估理念,实施规范性与发展性相结合的评估,和学校领导、教师站在同一个平台上,共同研究指标的内涵与外延,共同研究达标的策略与办法,重“导”轻“督”。通过交流指导,发挥教师的创造性,让他们有广阔的空间和时间,去追求教学的艺术化,创造出不同的教学风格;引导学校领导转变管理方式,走出繁琐的量化打分的管理模式,突出对人的尊重,让教师享受成功的喜悦。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校扎实有效地实施素质教育,进而提升素质教育督导评估的实效性,达到共同发展的目的。

2.创新机制是核心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教育督导机制建设的灵魂。一种督导评估机制在一定时期内对推进教育改革和发展能起到积极和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督导内涵的不断丰富,教育督导层面的不断扩展,教育督导理念的随之变化,教育督导评估机制必须与时俱进。每一个督导评估机制,都是在继承和发展的基础上,从管理理念、管理手段到管理模式等方面的重新构建。根据我县教育发展实际,不断创新并完善素质教育督导评估模式,是目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教育督导工作的重要研究课题。我们感到唯有创新才有活力,唯有创新才能更充分发挥教育督导评估的功能和作用。

3.督学培训是基础

素质教育督导评估工作,要靠督学有法有度、有章有序地去运行,这就要求每位督学必须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评估前,我们集中对督学进行长达两周的培训,努力使每一位督学做到:热爱督导工作,熟悉督导业务,掌握督导方法,具备督导能力,做到能督、能导、能讲、能写、能研;能把在督导评估中听到的、看到的感性东西,透过现象看本质,用容易被督导对象接受的语言准确地反馈回去;能把督导工作的计划安排、实施方案、评估结论、督导报告等用文字恰如其分地表达出来;要乐于和善于进行督导评估改革实验和教育督导课题研究,尽快由经验型督学向科研型督学转变,以适应素质教育督导评估的需要。

4.过程指导是重点

第3篇

素质教育主要是指以培养人的全面素质为目的的教育。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也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主渠道,是师生双方活动的主要形式。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让学生轻松愉快的掌握授课知识和提高自身的学习技能呢?我们还应向每一堂课要效率。

1实施素质教育,教师自身素质是关键

素质教育的提高关键在于老师,首先教师要转变思想,树立素质教育理念,以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为目标,通过提高课堂效率 “把时间还给孩子”、“把健康还给孩子”、“把能力还给孩子”。其次教师要有广博的知识。要想教好一门课,教师只具备该学科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他必须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去对待某一学科知识。教学中既给学生以必要的基础知识,又开拓学生的视野,促使他们勤于思考,使各种知识相互联系,提高教学效率。教师还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懂得教育、教学的规律和方法,及时掌握先进科学的教学手段,因材施教,因人施教,追求教学的最大效益。作为一名教师只有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探索,才能不断的提高自己,才能使自己有能力提高课堂效率,才能担当起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高素质学生的重任。

2改革教学模式,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能力

2.1认清传统教育模式的不利影响。明确实施素质教育的必要性。教学过程是由教师、学生、教学媒体、教学内容四个基本要素组成,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学生听,讲什么就记什么把学生当成存知识的“软盘”,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学生毫无主动性,更无创造性。这显然不利于启迪学生的思维,不利于学生的智力,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力,由此可见,实施素质教育势在必行。

2.2变注入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培养激发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实践证明,在教师精心引导和启发下,学生能通过自己独立思考获得知识,积极的练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学习和自我教育,切实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2.3组织学生讨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因此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善于思考,敢于斗争,用于提高的意识,彻底改变学生只当“听众”的角色。听过讨论,让学生各抒己见,最后达到共识,从而完全理解和掌握文章的思想内涵。

3优化课堂结构,切实把握好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

所谓优化课堂教育结构,就是把课堂分为几个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阶段,即在传授知识过程中,启迪思维、开发智力、调动学生在技能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因此每节课教师在传授知识过程中要精心设疑、巧妙点拨、激发思维、鼓励创新,力求每节课都要设有思维和创新活动。

总之,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培养人才的关键是教育,而教师是进行课堂教学实施者。教师应在课堂上时时、事事、处处注意学生素质的培养,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真正培养出适合时展的高素质的跨世纪人才。

第4篇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内涵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填鸭式”教学时一种主要的教学方法,大多呈现“课上老师灌,课下习题转”的现象。这种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的传统教学方式,显然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而弊端重重。虽然,近些年以来,“减负”的口号一直在喊和执行,但终究满足不了素质教育的要求,尤其对于数学这么一门对素质教育要求较高的学科,更是不能满足。 

因此,在小学课堂的教学中,教师务必要意识到“填鸭式”教学的弊端所在,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采取合理的教学策略和模式,以满足教书和育人结合的目标,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笔者结合自身实践工作经验,在下文中提出几条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策略,例如将思想品得教育进行渗入、采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手段、引入情感体验、面向全体学生以及关注非智力因素的开发等方面,相信可以为相关的研究和教育工作者带来一些借鉴意义。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策略 

1.将思想品德教育进行渗入 

思想品德教育和小学数学教育并不是独立的两门学科,笔者认为在小学教育中要有意识的引入思想品德教育,以培养学生们在学习中更加注重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等。教师不仅要教授学生知识,更要将教书育人的道理深入理解,使得学生养成独立思考、不怕困难的精神。 

同时,可以将辩证唯物主义的内涵融入到教学内容中去。数学作为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很多知识都是由在实践中升华所得来的,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结合实际,例如教师可以把加减、乘除、积商等一些相互联系的形象提示出来或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使学生意识到矛盾的对立和统一的观点,通过指导学生观察量与量之间、概念之间、公式之间的内在联系,渗透事物间相互联系的观点,通过“控制定量解决变量”、“一题多解及多题一解”等的训练,使学生增强事物发展、运动、变化的观念。 

2.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培养学生思维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也逐渐走入了课堂,它不仅使教学变的更加轻松,而且增加了教学效率,学生在学习的同时也逐渐增加了自己的综合能力。因此,多媒体手段已经成为当前教学工作的好帮手。 

通过多媒体教学,教师可以将数学教学内容形象、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得抽象性和逻辑性更加严密,使教学中三维的、抽象的、枯燥的概念与法则变得具体、形象、通俗易懂。这样既丰富了学生对知识的感性认识;又强化了学生的形象思维;在揭示数学本质特征的同时,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3.引入情感体验 

情感体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它不仅对学生的学习、而且对人格的健康发展非常重要。作为新时期的数学教师,我们必须转变观念,将小学数学教育看作是科学知识的教育、人格发展的教育,从而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拓展学生解决问题的空间,使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探究欲望,让学生通过探究得到各方面的满足与体验,形成良好的情感素质。 

4.素质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 

素质教育不应该只体现在个别学生,而应该要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众所周知,由于生理条件、遗传因素以及环境、教育等多方面的影响,人的生理、心理结构,接受能力和发展状况都会有所差别,小学生同样如此。因此,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广大教师应充分考虑每个学生的特点,在教学时实行分类指导,坚持因材施教,从而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够通过努力学习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具体而言,教师应在重视优等生的同时,关注中等生和差等生的学习,对于那些在学习上存在困难的学生进行重点辅导,帮助他们分析其中的原因,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在其他方面下一番功夫,比如教师可以适当补充一些其余的学习内容,以达到扩大学生知识面的目的;同时可以适当增加一些难度较高的综合性练习,加强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和发散性;组织学生参加一些数学课外活动和数学知识竞赛,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笔者相信,如果可以有效地坚持下去,小学生的数学素质必将得到全面的提高,以实现全面发展。 

5.对非智力因素进行充分开发 

人们虽然具有较多复杂的心理活动,我们将其综合起来也不外乎分为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个主要方面。智力因素主要由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与注意力五种基本因素组成;非智力因素则包括很多心理因素,主要由学习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五种基本因素组成。其中,非智力因素对学生的素质发展起着主导作用。因为众多的研究表明,人的智力因素比较稳定,一般不会有较大的波动。而非智力因素则不然,它很不稳定,波动性非常大。 

因此,笔者认为,在小学数学素质教育中,积极开发和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就显得尤为重要。鉴于数学是一门集知识性、审美性、逻辑性于一体的学科,在教学时教师应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解释数学知识,让学生发现数学的美,同时多对学生进行诸如审题、计算、书写、检验等方面的训练,充分激发学生各方面的非智力因素,使其产生良好的学习动机,从而更好地进行数学学习。 

第5篇

关键词:初中生 素质教育 路径分析

一、中学生素质教育宏观改革方向分析

1.中学素质教育应拓宽其思路。实施素质教育,其关键是转变教育观念,转变传统的教育方式,素质教育工作应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由以应试教育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向以素质教育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变,是教育改革中带有实质性和根本性的大问题,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是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中心任务。不要把学生整天禁锢在课本中,沉压在作业堆里和围绕着考试。要让学生有时间看课外书,看报纸杂志,让学生有时间自己组织各种活动,让学生有时间到社会上参加社会实践,让学生有时间到大自然中接受大自然的熏陶,使学生在社会发展的阶梯上,去拓宽思路,增长见识,努力学好各门功课和理论知识,全面提高素质。

2.中学素质教育应拓宽其教育内容。素质教育本质上来讲重点突出的是学生的综合人格素质,这种综合的人格素质内容包括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劳动技能素质等。围绕这几方面的素质,从现代人的个性发展要求出发,从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出发,制定可持续性的素质教育目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对学生实施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环境课程等方面的教育。坚持“以纲为纲、以本为本”,但又不受大纲和课本的限制。根据素质教育目标的需要,在教育内容上,可作适当的扩展、补充,增加选修课,组织学术讲座,增设活动课、社会实践等,让学生学多、学活,深刻领会,熟练运用,增强其各种适应能力。

3.中学素质教育应拓宽其境界。实施素质教育,要不断拓宽学生的思想境界。不要把学生从早到晚关在教室里,关在学校内。应当让学生接触社会、体验人生、品尝疾苦、了解过去、展望未来。以参观、瞻仰革命圣地、大好河山,讲述英雄人物等方式,去引导学生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崇高品德,激励学生努力学习,积极向上,树立把自己培养成社会主义一代新人的远大理想。

二、中学生素质教育的微观具体路径分析

1.抓关键——加快推进中学教育内部结构改革的步伐。中学教育内部结构的改革应以素质教育为中心。素质教育本身来讲是一个理念,或者说是一种制度,在素质教育过程实施中必然涉及到中学课程的教材、教法、课程设置、师资培训、基础设施建设、招生制度等,这些都要从强化素质教育的角度出发。

2.抓主体——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学校的一切教育教学目标是靠全体教师完成的。高素质的学生靠高素质的教师去培养,教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力。素质教育对教师的要求更高,教师不仅要有渊博的学识,而且要具备实习操作技能和技术;不仅能卓有成效地传授理论知识,还必须站在科学发展前沿阵地动态地指导学生。因此说为了素质教育工作开展,必须加大力度培训师资。建立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教师的素质包括政治思想素质,教师要有坚定的政治方向和高尚的情操业务能力素质,能把自己的知识转化为学生理解的知识,引导学生去发现,去创新文化科学知识素质在所任学科上知识要专、要深、在其它知识面上要广、要博。

3.抓核心——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素质教育的内涵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素质教育在不同的社会阶段有不同的内涵和标准的,因此实施素质教育应该紧密结合社会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标准实施。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变革时期,不同的意识相态相互碰幢,加强对广大同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形成综合的素质能力是十分重要的,素质教育既要强调个性发展,又要注重个人内在品质,既然素质教育是社会性的系统工程,评价标准就要体现社会性,因此必须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理性的精神和思维模式。

第6篇

有对素质教育的满腔热情

校长是一校之魂,实施素质教育的主力军是教师,而校长应该是这支主力军的引领者,是所在学校推行素质教育的掌门人。

校长自身要有对素质教育的满腔热情。校长对待素质教育的心态往往左右老师、学生乃至家长的心态。如果校长对推进素质教育缺乏热情,态度冷冰冰,或畏首畏尾,举棋不定,或因循守旧,裹足不前,那么老师、学生、家长自然会陷入认识的误区,理解有偏差,态度不积极,行动上迟缓。因而校长应当增强推进素质教育的责任意识,以积极的心态、饱满的热情、进取的精神投身到这场变革中去。同时,还要激发、感化师生员工的热情,统一思想认识,明确努力目标,准确把握航向,坚定信念,知难而上,排除干扰,带领全校师生员工以积极的心态、高昂的斗志、务实的作风、求是的精神投身到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去,尽力为学校的改革与发展激发动力、注入活力,给学校的兴旺发达、特色创建带来勃勃生机。

倡导素质教育已近20年了,虽然对于“究竟什么是素质教育”众说纷纭,但笔者认为素质教育归根结底应该是对学生的发展负责任的教育。作为校长,只要胸怀对学生高度负责的满腔热情,心中时刻装着学生,装着社会,装着责任,素质教育之路就会越走越宽阔,素质教育的明天就会更加美好。

有对素质教育的理性思考

素质教育实质就是一种教育思想和理念,正如前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在谈及我国的教育改革时所指出:“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是教育思想要有一个大转变。”素质教育的内涵十分丰富。从素质教育的定位看,宗旨是提高国民素质,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合格公民,灵魂是思想道德教育,重点是提高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素质教育的功能看,素质教育充分考虑人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主动精神和个性差异,注重形成健全的人格;从素质教育的价值取向看,素质教育关注“人的发展”,并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作为核心价值。说到底,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钟情于素质教育,不仅要有对素质教育的满腔热情,还要有对素质教育的理性思考 ,有一颗对待素质教育的平常心。推进素质教育既要积极稳妥、实事求是,又要防止激进、浮躁。家长、政府、社会应当站在公正的立场上来看待学校的教育行为,看待教师的教学行为,看待学生的发展状况,不求全责备,不夸大其词,也不要“一叶知秋”。

推进素质教育,应当准确把握素质教育的内涵,不应当“跟风” 、“追风 ” 、“做秀”,谨防教育“理想化”;推进素质教育,应当遵循教育规律,不应当急功近利,谨防片面追求升学率;推进素质教育,应当对每一位学生负责任,不应当脱离学生实际,谨防过分“玩潇洒”;推进素质教育,应当求真务实,实事求是,顺乎自然,不应当随意“贴标签 ”,谨防“伪素质教育”。既要防止追求表面上的蹦蹦跳跳、热热闹闹、松松垮垮,对学生放松管理、还要美其名是搞素质教育的做法,又要摈弃以牺牲师生身心健康为代价的死揪蛮干、还要贴上素质教育标签的行为。

推进素质教育,还应当注意对学生非智力素质的培养。在教学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借助于教师的指点、同学的帮助和学习小组的讨论,通过模仿和自己动脑动手,达到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成功意识和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等优秀品质以及团队合作意识和责任意识的目的。

2005年11月,中央教科所长朱小蔓在南通教育会议上明确指出, 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并不是针对个别或部分的“精英教育”,而是为了全体学生的“大众教育”;不是只顾学生的部分或片面发展的“片面教育”,而是关注学生德智体美等和谐发展的“全面教育”;不是脱离现实的“理想教育”,而是注重现实条件和学生实际的教育。

真诚地期望各位校长同伴在推进与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理性、理性、再理性!切记:“瞬间的误导”可能会成为“历史的永恒”,校长不应该因一时的冲动或因循守旧给学校的发展留下不必要的遗憾。

有对素质教育的切身经历与感受

教育需要悟性,而悟性基于学习、研究、反思、实践。校长作为所在学校推行素质教育的领头羊,应当具有践行素质教育的能力。不仅要有对素质教育的热情与理性思考,还应当有接受素质教育的切身经历、体验与感受,或长期进行探索、实践、反思与追求,校长的素质应当与素质教育共“成长”。

“技多不压身”。记得在20世纪70年代,那时虽然受“读书无用论”思潮的影响,对学生的知识文化素质要求远不如现在,但是学生的思想素质好、境界高,动手参与生产劳动的实践机会多,体艺活动丰富多彩,学生学习负担很轻,学生组织能力很强。许多学生身怀“百般武艺”,能歌、善舞、会书画,会演奏多种乐器,精通多种棋类,能从事多种球类活动,爱好十分广泛……1977年刚恢复高考制度时,虽然录取率很低、录取分数线不高,但是学生进入高校后,发展潜力大、后劲足。大学毕业后,很快就能胜任本职工作,活跃在各条战线上,现在大多已在各行各业的重要岗位上挑大梁,难怪有人称之为“77现象”。相信有过此段宝贵经历的校长当然会对素质教育的激情倍增。

素质教育实施的过程应该是校长素质提升与成熟的过程。眼下年轻的校长不可能再有那样的经历,有的基本上是在充满浓厚的应试教育色彩的过程中度过了中小学时代,但是完全可以通过学习、借鉴、探索、实践,补上素质教育这一课,努力培养自身广泛的兴趣爱好,增强自身的多重素养。

有了对素质教育的真实的体验与感受,才能当好一名钟情于素质教育的有心人、贴心人、引路人,做素质教育的“促进派”与“忠实信徒”。一个素质全面的校长,自然会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吸引住师生,赢得师生的羡慕与信赖,进而缩短与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有了高素质的校长,更能培养出高素质的教师,更能造就出高素质的学生,“校长有思想,教师有风格,学生有特长,学校有特色”,教育才会有希望。

有对素质教育的执著追求

“将口号化为行动”。新时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使命光荣、任重道远。推进素质教育不应只是停留在口头上,而应当内化在日常教学与管理行为之中。

推进素质教育,既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全社会理解、支持,共同努力,共同参与;实施素质教育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一步一个脚印,不好高骛远,不好大喜功。在这个过程中,校长所扮演的角色,承担的责任,发挥的作用,不容忽视。校长不能因为眼前的困难和阻力裹足不前,应该对推进素质教育旗帜鲜明,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坚定信念,把准航向,执著追求,稳步推进素质教育。只有通过扎扎实实的努力,才能将素质教育变为现实。

在对素质教育执著追求的过程中,要切实加强实施素质教育重要性的宣传,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课程观、教学观、教师观、人才观,使素质教育的思想观念深入人心;要将基础教育目标定位于着眼培养合格公民,使每个学生的个性都得到充分的发展,进而全面提高民族的整体素质;要在考试评价制度改革多样化方面做文章,努力构建多样化的人才培养和人才成长的立交桥;既要探索多样化的考试形式,又要更多地体现过程性评价,还要处理好传承与创新的关系。“教育改革不是打倒一个另立一个”,素质教育的推进,不应当以竞争、考试为对立面。每一所学校都有其自身独特的文化底蕴与优良的传统作风,有一套培养学生兴趣、爱好与特长的行之有效的办法和措施,应当让优良传统与作风发扬光大,同时又要不断开拓创新、与时俱进。

第7篇

面对新世纪科学知识的新特点,立足于知识经济发展的现实和我国现代化建设对人才的需求,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造性人才,将主要依靠教育.因此教育如何适应这一形势呢?教育改革势在必行.党和政府提出的“素质教育””就是为了适应当前教育改革的新形势.培养高素质的学生,培养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才,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目的.小学语文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学科.语文学科实施素质教育的成败,直接影响着其他学科。

一、从“素质教育”的视角,看小学语文教学

对“素质教育”的初步认识“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简言之,是注重受教育者基本素质发展的教育。人的素质结构是开放的,有序的、分层次的身心系统。根据《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提法,可以整理成如下的图示:基础层“学校教育,其涵义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其根本属性是“培养人”。“素质教育”就是面向21世纪对基础教育的需求,针对中小学中一度普遍存在的“应试教育”的弊端而提出的,它明确了基础教育的出发点与归宿。学校课程是实现学校教育目标的手段,教学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毋庸置疑,作为义务教育中的重要基础学科──小学语文,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进程中,应担负着极其重要的任务。这种认识,基于“语文学科的功能和语文教学的任务是多维的,既包含发展语言这一基本功能和任务,又包含再现知识、认识世界、形成学习方法的功能和任务,也还包含着提高思想、陶冶情感的功能和任务”

不难看出,组成语文学科功能的各要素与人的素质结构各层次要素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人”通过个性认识和社会实践活动,形成比较稳定素养的过程中,语文的学习必然会施以重大的影响。此外,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是素质的特点之一。素质是社会文化通过个体有意识地反复交错进行的“内化”和“外化”,逐渐积淀而成的身心发展的品质,而这种“内化”与“外化”的主要“工具”是语言。况且,小学阶段是整个学龄期语言和思维发展的最佳期。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学应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具有其它学科或教育形式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与“素质教育”建国之后,特别是党的以来,我国的小学语文教学研究有了长足的进展,教学改革不断深化。1993年秋实行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行)》,已明确地将本学科纳入素质教育的轨道;教材的科学化、多样化进程,不断加速;小学语文教学基本理论,在充分进行实验研究、不断总结经验的过程中,有所发展。在教学改革的进程中,一些观点已成为小语界同仁的共识,并在逾来逾大的范围内转化为教学活动。一是明确了小学语文教学功能和任务的综合性,增强了整体意识;二是明确了小学语文学科的根本属性,增强了训练意识,提高了寓德育于教学之中的自觉性;三是明确了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应与教育中的“客体”地位是辩证统一的,既要充分调动儿童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教师又要不失时机地予以引导、教授;四是更自觉地从教育心理学的高度,探索学生的认识规律,重视了语言与思维发展的辩证统一,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五是明确了语感教学为基础,以语言规律为指导,加强了语言训练的科学性;六是从儿童的年龄特征出发,进行了“愉快教学”的尝试;七是立足于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进行“目标教学”的研究;八是教法、学法、考法的综合改革……篇幅所限,仅举如许,但足以说明小学语文教学。是始终伴随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不断改革进取的。这构成了小学语文教学发展的主流。然而,由于“应试教育”的桎梏,区域性的教育体制正在完善之中;学校干部、教师队伍的建设,不能适应教育飞速发展;教学研究的成果,不能更大范围地转化为教学效益等原因,造成一部分学校,乃至地区的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仍存在一定的问题。“素质教育”的提出,有利于端正教育思想,有利于区域性教育体制的完美,有利于学校干部、教师队伍的建设。这些都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同时,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我们应该抓住契机,深入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以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

二、实施“素质教育”,深化小学语文教学改革

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和其它的概念一样,“素质教育”也具有“内涵”与“外延”这两个逻辑特征,内涵所反映的是事物的特有属性,外延则是具有这个概念所反映的特有属性的对象。只有注重概念“外延”与“内涵”的辩证统一,才可能取得实质性的认识。在这种认识下,才能不偏离“培养人”的基点,使听说读写训练作用于学生基本素质的发展。比如:识字教学,就会既完成一定的识字量,又注重识字能力的培养,以及良好习惯的养成,就不会忽视“四会”(读准字音、掌握字形、理解字义、学会使用)的要求,而造成学生能记得“这个生字是课生字表中的第几个”,但作文时却写错这个字的现象。阅读教学,就会既注意字、词、句、段的基本功训练,又注意篇的整体内化吸收;既注意语言完整性、准确性、形象性、条理性等方面的培养,又注意晓以规律、渗透学法。就不会忽视听话、说话、朗读、复述、背诵方面的教学。作文教学,就会把作文过程视为一种有规律的认识过程,体现出观察是前提,表达是结果,思维是核心。就不会再让学生背记范文,考试时按照题目“一文多变”了。

第8篇

1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1.1 体育教学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同过去相比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仅要求其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和专业素质,也要求其具有健康的心理和身体。面对这种形势,体育教学作为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不言而喻。

1.2 体育教学是提高高职学生素质的需求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也不断提升,更加注重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面对这种形势,高职院校应该提升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而体育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必不可少的一个关键环节,通过设置体育课,不仅可以锻炼学生强健的体魄,还可以使学生领略到体育精神的内涵,为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 “大锅饭”式的课程编排

诸多的高等院校在设置体育课程时,经常将不同专业的同学编排到一起上课,如此虽然编排课程比较便利,也有利于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但是对教师编制课程内容的要求是很高的,很难把握课程重点。特别是一些学校采用选课系统,如果把体育专业的学生和幼儿教育专业的学生放在一起进行教学,那么应该如何开展课程?所以“大锅饭”式的课程编排给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带来很多困扰,这个问题不容忽视。

2.2 教学内容非常单一

我国作为运动项目的素材非常有限,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的基础内容经常只有长短跑、简单的压腿伸展等练习,特色选修课程的教学内容也不够深入,这种情况就造成对体育感兴趣的一些同学发现在体育课上根本学不到什么实际的内容,渐渐对体育课失去了兴趣,从而出现了一个恶性循环,不仅阻碍了学生体育运动水平的提升,也极大的浪费了学校的体育教学资源。

3 体育教学在素质教育中具有重要作用

体育教学是学校教育的重要板块,也是当前实施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在素质教育中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

3.1 体育教学具有发展性

所谓“发展性”是指要着眼于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自我发展的素质与能力,不断提高体育运动水平,使体育锻炼成为自觉主动的行为。同时引导学生把体育课程的技术要领拓展至文化学科,比如可以运用物理的抛物线原理选择投掷项目的角度、运用数学的两点间直线最短原理可以知道短跑要跑直线等,使学生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生活中能够学以致用,自觉地理论联系实际,不断自我完善。

3.2 体育教学具有未来性

所谓“未来性”是指立足于未来社会的需要,而不是眼前的升学目标或就业需求。体育教学主要是教会学生科学的运动方式和方法,保证身心健康才能有充沛的精力学习、工作和生活。在体育教学中就有大量的比赛竞争、达标、技能测评等内容,能培养学生勇于竞争、争取胜利以及承受失败和挫折的能力,更能适应未来社会。

4 在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改革建议

4.1 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把素质教育作为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

体育教学是高职院校进行素质教育的一个关键环节,在实际的体育教学中应该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把素质教育作为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的发展。注重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基础性和全面性,教学要重视学生的学,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是使学生会学习、会探索、能创新。

4.2 体育教学在素质教育中有重要的地位

体育学科具有悠久的历史、丰富的内涵。通过学校体育,可以熏陶学生的体育文化,提高文化素养。通过体育教学,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到体育的真正含义和作用,更加懂得珍惜和爱护自己的身体,也可以培养学生进行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真正意识到保持强健体魄的重要性,进而为培养其他的素质打下坚实的基础。另外,通过对体育教学内容科学性的揭示,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加深学生对体育教学手段和锻炼方法内涵的理解,在锻炼手段和方法的选择上会更加具有个性特点,进而创造性地运用体育知识,进一步将素质教育的成果发扬光大。

4.3 不断改善教育方法,优化教学课程内容

以增强学生能力、体质及终身体育为目的,体育教学内容应增加一些健身效果较好、简单易学、符合学生兴趣爱好、年龄的内容,同时删去不符合学生实际需要的项目。这就要求体育教师要拓宽视野,适应时代的进步及学生的兴趣、爱好的要求,充分发挥聪明才智,根据教学目标大胆开发教学资源,选择一些新兴运动项目为教学内容,让学生掌握一种或几种可以长期从事的运动项目。同时增加一些保健知识的传授,以适应新时代对体育教学的新要求。

4.4 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是加强体育师资队伍建设

没有高素质的教师,培养不出高素质的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是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体育教师应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优良的心理素质。要有进取意识,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改善教学方法,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5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发展趋势

5.1 突出学生职业化特色的路径

按照学生专业类别进行课程的编订和班级设置,针对专业特色与职业特色规划课程内容。不同专业的学生对于体育课程的需求是不同的,体育课程的内容设置也应当与其今后的职业特点相契合。对学生的职业前景要有恰当地分析,为不同的专业设计不同的“体育课套餐”;展开各个专业相对应的体育课程的教学,尽量拓展休闲类体育项目,以契合学生的职业特色。

5.2 增强体育教育的实用性

第9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 素质教育 人文素质 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2-0020-01

新时期教学工作重点已经从应试教学向素质教学方向发展,作为小学教育工作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工作。那么作为小学教学工作者而言,首先要转变思想,认识到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一、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只有真正把握了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才能更好地开展小学教学工作,并在教学工作中不断地通过方法和形式创新来推动素质教育工作再上一个新的台阶。笔者认为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素质教育的重要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小学语文素质教育培养下的大胆创新能力。小学教育过程中因为学生年龄尚小所以对待身边的事物认识水平有限。作为教师应当对于小学生的自主学习给予必要的引导,经过教师因时而宜,设置情境的方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便不断地得到提高;其次,小学语文素质教育培养下的审美能力。在教学工作者的引导下,小学生的思维活跃,他们将更愿意去寻找出“奇形怪状”的美,在这种发现的过程中也不经意地培养了他们想象美的能力;最后,素质教育酝酿下的德育品质。小学生的德育品质除来自于家庭以外,更多地源自于学校。而教学过程中对品牌教育的渗透则可以对学生的心灵和行为都产生重大的影响。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的素质教育有其重要的意义。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

二、小学语文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为了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还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和路径,这样才能保障素质教学实施之路走的更加坚实和长远。

首先,把握语文课堂教学内容。为了使学生的语文素养更加坚实,教师要对语文课堂教育内容做好针对性的把握工作。具体可以通过倡导自主、合作的语文学习方式,教师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性格特征,呵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尊重学生不切实际的想法和说法,鼓励他们自己主动去发掘自己疑惑的事物并努力去证实自己的质疑;还可以通过精先教法。语文教学课堂上要选择更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还要不断地更新思想观念,优化课堂教学内容。所以更多的教学方法还有待于更多的教学工作者在实践中不断地寻找和探索;另外,还可以进行教育资源的整合。多媒体教学也慢慢走进小学校园。教师要通过利用多媒体进行辅教学工作,多媒体教学更宜于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所以信息技术和语文教学的融合将更益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师生之间的互动。

其次,挖掘教材内容探明蕴藏思想内涵。为了使学生的人文素养得到全面提高,教学工作者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要不断地挖掘出教材内容所蕴含的内在思想。所以实现语文学科内容中思想素质和道德素质的提炼,才能更好地达到教学目的。为了更好地挖掘教材内容思想因素,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把握学生的年龄,从年龄上寻找挖掘点。为了使挖掘教学内容的思想素质因素得到学生的接受,应当考虑到他们的实际年龄是否在他们能够接受的范围内。这样才能使教师的真正思想素质传递给学生。对于小学教师而言,针对低年级学生要保证挖掘的思想素质因素浅显易懂,针对高年级同学挖掘的思想素质因素要适中,这样才能收到“有的放矢”的教学成效。对学生思想素质训练过程中要本着务实的态度,以教材内容作为依托,避免离开书本谈论。另外,带领学生从情感目标着手进行思想挖掘。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要指导学生认识课文并能做到理解课文,通过学生对课文有了深入的理解后,教师再对学生进行深层次的引导工作,让学生能够感受到课文中作者的情怀。在不断地指导下,学生们将会更加热爱生活,并能以更为积极乐观的态度去发展生活中存在的各种美。

最后,探索有效的语文评价机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然而,现行的考试机制,使我们评价学生的学习,仍然停留在一张试卷上。探索有效的语文课程评价机制,对学生进行科学评价,才能适应素质教育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评价内容综合化。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常常看到有的学生语文成绩并不怎样,但其朗读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出众;有的学生语文成绩不错,但不善言辞,不善表达。这都说明以单一的试卷成绩来评定学生的语文素养是不全面的,也不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改革语文评价内容,应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几方面着手,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评价形式多样化。长期以来,笔试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来评价学生,其弊端已不言而喻。只有充分运用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评价,才能调动学生参与评价的积极性,才能在评价的过程中,促进师生间的交流,融洽师生关系。我们不妨在学生的语文评价中,采取笔试、口试、活动中测试等多种形式进行评价,必将受到学生欢迎。

三、结束语

探寻出了小学语文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才能使教学工作者在今后的素质教育实施过程中更加有的放矢,也只有针对性和把握性的工作才能保证素质教育工作的高效开展。小学语文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实施之路仍然任重道远,还需要教学工作者在教学实施中进行不断的创新和不断的探索。

参考文献:

[1]郭建军,朱紫檀,江任东. 农村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素质教育[J]. 中国校外教育,2010, (03).

[2]刘芳. 试论语文课堂素质教育的形式[J]. 职业教育研究,2010, (04).

第10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素质教育;渗透;课程改革

当今的素质教育主要面向全体学生,引导学生在各自的基础上都能够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以形成丰富而独特的综合素质,这正是新课改的终极目标。语文是一项最重要的语言交际工具,同时也是一项最重要的文化载体。语文作为一门语言学科,它包含着丰富的创新内涵。因此,我们教师一定要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不断改进教法,并时时刻刻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将学生培养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所以说实施素质教育,深化素质化的语文教学改革,是当代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语文教学对传承民族优秀文化,构筑学生的精神世界具有非凡的意义。在创建和谐社会的今天,继承传统文化的任务任重而道远,语文教师有责任、有义务通过自己执着的努力和不懈的探究,不断更新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以使我们的子孙后代都能了解和领略祖国传统。那么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素质教育的渗透呢?下面笔者就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结合农村中学教育现状,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我们语文教师必须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

当今素质教育主要是针对以前应试教育的缺点而提出来的。素质教育侧重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为目的教育,教师人生观和教学观的不同是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最主要的区别之处。素质教育更加注重师生双边活动,注重学科能力的提高,注重启发学生的主动学习。因此,我们应该不断地改进我们的教学方法,并做好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尽力引导学生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规律,使他们掌握正确的学习技巧,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努力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语言环境,使素质教育真正地落实到我们的课堂教学当中。

二、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

多数学生的知识掌握和技能训练是在课堂中完成的。因此我们应该重点通过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实现语文素质教育。那么如何实现优化教学目标呢?我认为语文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中明确目标。新课改的教学内容和目标已经规定的很明确,它指明了我们的教学方向,也给我们实施素质教育指明了方向。如今的语文教学,语文教师应该采用启发式、引导式等多种教学法,尽可能地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做到由浅入深,画龙点睛,要避免教师在课堂上唱独角戏,而应该转变教学模式,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从而实现素质教育。

三、更新教学方法,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最有效的途径

当今的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必须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思维,学会选择,学会审美,成为具有学习能力、发展能力、创造能力及实践能力的有用人才。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改变以前的做法,不断改进自身教学方法,尤其是关于学习方法的引导。语文学习中的难记易忘现象是师生双方都非常头疼的事情,学生要花很多的时间来积累语音、词汇、语言点,所以我们教师必须站在学生的角度,耐心地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他们找到最佳的记忆窍门。这样学生在学习中才会充满自信,有成功感,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消除语文学习的害怕心理,从而提高语文教学的成果。

四、创设语言交际情境,培养交际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

初中语文既是一门实践性的语言学科,也是一种语言交际工具。但是学习语言除了应该有正确的学习方法,它还必须有一条最佳途径,即需要营造一个真实的语言交际环境。如果没有真实的语言交际环境,我们教师应该为学生创设语言交际情境,将语言和学生实际相联系,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交际机会。这样才可能地将语言形式与语言意义和学生实际紧密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具有语感,并不断深化知识,掌握语文技能,提高语文实践运用能力。

五、素质教育的教学模式,关键还在于教师的自身素质

目前少数语文教师的专业素质还相当落后,对语言教学有点吃不透、拿不准,还不能熟练驾驭语文教学,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语文教学,所以说教师的素质提高势在必行。新时期的教师不仅要有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还要有专业文化素质,做到深入领会教学大纲,全面掌握教材,熟悉语言教学规律和中西文化的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使语文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现代化,从而提高我们语文教学质量,顺利完成基础教育阶段素质教育赋予我们的任务。

六、建立科学合理的测试评估体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

第11篇

关键词:小学教育;数学;素质教育

中国分类号:G623.5

现阶段,我国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向就是素质教育,这也是提高民族素质的主要方式。小学数学的教学目的不仅仅是对知识进行传授,也应该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与三观的形成,这就要求教师重视对学生的引导,以此来实施全面的实施素质教育。

一、数学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我国的教育改革不断的深入与完善,但现阶段,我国的教育依然处于应试教育的阶段,其在学生的教育方面存在一定的弊端,其不仅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这就要求教育部门对其进行重视。例如在奥林匹克的竞赛当中,我国小学生的成绩相对较高,但在诺贝尔奖的获得者中,中国人却屈指可数,甚至有人评论中国的教育状况是“高分低能”,其实中国人的能力并不高,导致这一状况出现的一部分原因就是现在的教育模式――应试教育。我国早期就提倡素质教育,以此来对全民的素质进行提高,对传统的应试教育进行改善,也是提高中国教育水平的主要方式。素质教育主要是按照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因材施教,不仅要对学生的共性进行研究,还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通过符合学生发展规律的方式来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使学生的特点与优势得到充分的发挥。

我国的素质教育是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培养,要求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小学的数学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教改要求教育重视学生的兴趣与差异,以此为基础实施因材施教,现阶段,教育的对象多是独生子女,这类学生的依赖性相对较强,心理素质也难以达到社会发展的要求,这就要求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重视素质教育,一次来保障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数学教学的前提是基础知识,加强学生主体知识的学习,在此基础上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与创新意识,使其达到社会发展中对人才的标准。

二、素质教育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的途径

(一)提高教师的素质

现阶段,很多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对素质教育缺乏正确的认识,这也就难以将素质教育贯穿教学的始终,使得素质教育流于形式,难以有效的实施。这就要求对小学的数学教师进行定期的培训,对教师自身的素质进行不断的强化,并提高教师的教育理论,完善专业技能与内涵修养,以此来达到教学的标准,并提高教学的效果。在教学的实践过程中,教师应该将影视教育的教学思想向着素质教育转变,并对素质教育进行正确的认识,以此来对学生进行培养。同时,教师还应该对教学方法进行不断的更新,在实践的过程中来完善教学的方法,对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进行改变,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做到因材施教,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以此为基础正确的对师生关系进行处理,并摆正教师的位置,重视学生在课堂上的地位,教师对其进行正确的而引导,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自主的探索,来对知识进行掌握,以此来推动素质教育的贯彻落实。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实施素质教育应该重视对学生人格、兴趣以及积极性的培养,最大限度的对学生的全能进行调动。素质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中的应用就是要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这可以让学生对相关知识进行掌握的同时,加强自身的观察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以此来提高教学的效率与质量。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并建立师生平等的关系,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发挥自身的想象空间与创造力来对问题进行解决,这不仅可以提高学习的质量,也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小学生的好奇心较强,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还可以通过对教材、教学设施以及多媒体等的灵活运用,来将小学数学知识具体化、形象化,通过这种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的思维空间发展。

(三)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

因材施教是实施素质教育重要方式,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是面向全体学生的,这就要求对学生的个性发展状况进行尊重,这也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与课表来进行教学课堂的设计,达到以人为本的教学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明确,还应该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掌握,以此来对教学的目标进行制定,并采取相应的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让学生可以掌握学习的方式,成为课堂的主体。同时,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还应该对学生之间的差异进行明确,对差异的客观进行进行充分的考虑,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评价,对于学习成绩中等或者较差的学生制定与之状况相应的学习方式,注重这类学生的心理研究与个性培养,对其给予一定的尊重,加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此外,还应该重视教学实践的进行,设计不同程度的习题来让学生进行学习,让学生自主的去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并达到对知识的掌握,让学生体验到解题的乐趣,以此来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动力,提高学习的质量与效率。

结语: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实施素质教育是现阶段小学教学的主题,也是提高学生素质,保障教学质量与效率的重要方式。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落实素质教育,通过因材施教的方式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从而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第12篇

关键词:中职数学教学;实施策略;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指“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习者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习者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而一个人的数学素质,是“在先天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的学习所获得的数学观念、知识、能力的总称,是一种稳定的心理状态”。

一、存在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一些弊端

在中职数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一些明显的弊端,这些弊端与素质教育的要求是不相对应的,主要表现如下:

(一)某些数学教学内容,表达单一,缺乏联想,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我们不仅仅是证明、演算,还可以出一些启发学生思考的题目,培养他们的思维品质,甚至给出一些错误结论的题目,让学生去找错或判断是否有错,有与没有,都要说明理由,这样对学生的思维是有帮助的。

(二)某些数学应用题,特别是所谓难题,太脱离生活、脱离现实,而应用题是容易结合实际,引起学生兴趣,体现数学的用处的教学内容,只要教师的教法得当,就可以改变目前学生怕学和不会学的现状。

二、中职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一)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需要

职业教育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我国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随着当今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发展的现代化,农业发展的产业化的需要,加大力度发展职业教育将成为我国教育发展的一种战略选择。可以说,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发展的高技能人才是中职教育的目标。素质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面向少数学生,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就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而不是单纯应付考试的能力。由此可见,推行素质教育也是中职教育的必然要求。

(二)数学学科教育的需要

中职数学是中职教育一门基础学科,与专业技术课对比,对就业和生产的直接影响几乎看不到,数学学习在素质教育观下所得到的知识是一种思维和能力。作为基础学科的数学,它在科学文化素质方面所显现出来的教育功能具有基础性、综合性和多样性。数学学科承担着培养运算能力、空间想象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重任,它的特点是具有高度的抽象性、逻辑性与广泛的适用性,对能力的要求较高。

三、中职数学教学如何实施素质教育

在中职数学的教育过程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让数学教学能够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是我们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摒弃传统的应试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素质教育思想

素质教育是世界教育发展的方向,转变思想观念,增强素质教育意识是中职数学教育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数学是中职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数学教学的任务是让学生掌握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以及相关的运算技能与能力,为学习专业知识、掌握职业技能、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二)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在中职数学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学生的学习动力,往往是来源于兴趣。因为学生对感兴趣的东西会积极主动地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时间,也更容易取得成就,并且对于克服困难具有更大的信心和勇气。教师应尽量多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多联系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处处诱发兴趣,时时刺激注意,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

四、中职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数学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争取大面积地提高数学教学质量,进而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特别注意提高学困生的数学水平。提高学困生的教学水平是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对学困生,要有耐心关心他们,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上,可暂时降低要求,针对他们知识上的缺欠采取有效措施,使他们学有所得,在原有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到毕业时力争达到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

(二)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的关键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课内尽量让学生理解新知识,掌握新知识。尽可能在课内让学生多作练习,课后少留些作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