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机电一体化特色

机电一体化特色

时间:2023-08-04 17:24:0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机电一体化特色,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机电一体化特色

第1篇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技术;特色建设

国家教育部宣称要根据社会需求为指导,合理化设置科目专业,重点将行业与产业相结合,加快培养优秀人才。因此,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特色建设,要以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改进高校对人才的培养方式,加强与信息技术紧密结合的环节,与就业单位保持密切联系,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专业型人才。为了满足社会对机电人才的需要、适应当前的就业模式、带动学生的就业积极性,从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上不断分析、探索和改革创新,从而形成了别具一格的专业特色。

一、创办有特色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课,培养专业技能型人才

(一)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概念

机电一体化是将机械化和电子学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基于当化机械理论和技术装备,具有机电一体化产品和技术应用开发的基本课程。机电一体化专业课意在培养高素质型人才,全面发展德智体美,具有专业的操作技能,改革创新精神和良好的道德品质的高等专业人才。

(二)创办有特色的机电一体化专业课,要有其独特的培养模式和专业实训

首先,在专业课的建设中,要坚持将就业环境与教学环境相结合的理念,营造真实的企业实践环境,为学生进入企业工作奠定基础。在教学过程中重点以教师教学为主,以学生为根本,工作与学习相结合为核心,培养新时代具有创新精神的技能型人才。在提高教职工素质方面,学校要专门为教职员打造一套特定的人力资源配置系统并且提供相应的培训课程,提高教职工的专业技能,打破学科界限,培养友好的团队精神,通过培训的机会充分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打造优秀人才,为社会的发展输送源源不断的血液。学校以学生为根本就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全面为学生着想,坚持以人为本,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增强学生的职业素养,比如在假期的时候为学生提供实习单位,在实践中加强培训力度以及操作水平,从而达到“就业快、学习即工作、成绩能力并进”的教学宗旨。

其次,在实训建设上,校方通过与政府、工会和技术企业合作的同时,实现学校和企业共同受益的效果。比如在学校和前沿企业合作的过程中,共同建造以生产性实训操作项目为依托的研究室,学生的作品可以直接进入市场,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独立意识,激发其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兴趣。通过融入社会的实践经验,在与企业的合作中开发项目,了解市场最新的发展趋势和信息资源,掌握新科技,提高教职工和学生的专业科技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在合作中也增强了师生的团结互助精神,扩展了教学资源,为造就具有创造力的专业技术人才提供最佳途径。

三、优化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特色建设

(一)坚持工学结合,实现校企合作共赢

在教学过程中要时刻将教与学相结合,在工作基础上加强课程体系的改革,从中探索出教与学的有效方法。在优化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同时,要从课程的整体改革开始,强化专业课程建设,把技能培养作为首要目标。在技能培养中要坚持工学紧密结合,实现校企合作共赢的建设平台。

(二)将教学理念转为实际行动,促进教学改革

将教学理念转为实际行动,首先要进行课程改革,加强师资一体化,以专业课为基础,加强信息化改革。其次要利用好兴趣小组为依托,开展多样化的社会实践,着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最后要注重创新思维培养,目的是让学生利用发散性思维解决问题,以技术应用为基础,创新出新成果,做好特色教学。教师通过课程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传授专业知识,在培养过程中要坚持不懈,重复练习,在实践中提高学生能力。对于专业知识的汲取,学生根据自身不足进行补充,重点要造就学生的适应能力和学习能力的提升,并且从中保持良好的心态。

(三)加强机电一体化建设的措施

要想开办专业的机电一体化课程,首先要有一个良好的产业背景,选择一个与专业相适应的企业平台;其次,要组建一支爱岗敬业、专业技能超强、无私奉献的教职团队;第三,要研发一套根据校企双方合作、工学相结合的专业课程方案;第四,要建造一个供学生生产、教师实训、师生科研和培训的实践基地,从而培养出最专业的人才。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就业竞争激烈的当今社会,需要的人才是全方位高素质的,尤其τ诨电一体化专业要求更高,因此机电一体化专业在高校建设中也越来越重要。通过优化课程系统,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式方法,极大地提高教学质量,在建设机电一体化专业越来越具备特色的同时,也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品质。在各大高校中,只通过专业技术知识来帮助学生实现全方位发展的目标是远远达不到的,还要提高其文化素养和技术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健康全方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程一凡,李邦彦,谢美.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04:207-209.

第2篇

[关键词]人才培养方案特色;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方案提炼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3878(2016)02-0053-02

一、人才培养方案设计思路

以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职业岗位(群)的能力要求为依据,将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三方面有机融合,按照能力递进的培养方式,实现培养服务机电设备制造、机电设备检修、机电工程安装、机电产品销售和适应机电设备的安装调试、运行维护、检修等岗位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熟练专业技能的高素质、高技能、可持续发展人才。①在前四个学期实施2年的文化课程和专业课程教学,培养学生的基础职业素养和专项职业能力。绝大部分专业课程采用“理实结合”的教学模式,把教学内容分成一个个小任务,强调“学中做”。②在第五学期按照不同专业方向(生产线维护方向、机器人方向、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方向、激光加工方向、3D打印方向),开设“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应用性课程,实施“校企优势互补、深度合作”的“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强化训练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校内实训课程采取“项目(或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突出“实境”,强调“做中学”,提升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③在第六学期安排8周的顶岗实习,实施“以就业为导向”的“产学结合”教学模式,突出岗位工作的学习,强调“岗中学”,提升学生的实际生产能力。其课程体系如图1所示。

二、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最初设计

根据人才培养方案设计思路和课程体系,最初机电一体化特色专业提炼的人才培养方案,如图2:“专基础、活模块、主干+分支”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学生入学时,确定一个基本的专业方向,在学业前两年完成专业能力基础模块的学习和训练,按照高技能人才的成长规律,实施职业教育四阶段(职业能力认知阶段、职业能力形成阶段、职业能力提升阶段、职业岗位训练阶段)中的前两个阶段,并在前两年的培养过程中,根据各阶段特点设计工学交替的学习进程。在第三学年,根据企业订单需求,灵活确定岗位需求弹性模块。对未参加企业订单培养的学生,另行提供若干岗位需求模块供其根据个人就业意愿自主选择。岗位需求弹性模块是灵活的、有弹性的,而且根据新技术发展趋势和就业市场的需求变化,每年会对岗位需求弹性模块的设置、模块课程和课程内容进行相应的调整。

三、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特色

经过多次开会研讨人才培养方案,再一次提炼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特色,如图3,“项目贯穿、赛训融合、三阶提升”人才培养模式。在三年培养中,以项目贯穿学生整个学习过程,用比赛和实训(实习)融合方法,提升学生职业能力。学生在学业前两年完成专业能力基础模块的学习和训练,按照高技能人才的成长规律,实施职业教育三阶段(职业能力认知阶段、职业能力形成阶段、职业能力提升阶段)中的第一阶段,并在前两年的培养过程中,根据湖北省机械创新大赛、全国应用型人才综合技能大赛等赛事要求,融合在实训中开展技能培训。在第五学期,根据学生兴趣开展项目培训,以学校研发的湖北省机械创新大赛一等奖项目孔雀开屏和冲床光幕保护等项目开展,使学生职业能力形成。最后一学期开展顶岗实习,使学生职业能力得以提升,提高学生就业质量。机电专业是一个传统的专业,怎样办出特色,怎样吸引学生报考,一直是高职院校在考虑的问题。要把专业办好,发挥这个专业的优势和特色,就要把人才培养方案做好。要按照学校的特点,按照“项目贯穿、赛训融合、三阶提升”人才培养模式,完成对学生的培养,使学生好就业。

[参考文献]

[1]陈明秋,刘峻,等.谈谈我院机电一体化技术特色专业的建设[J].科教文汇旬刊,2007(9).

[2]汪超.机电一体化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的研究[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5).

[3]金美琴.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3(25).

第3篇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十三五;教学

为了进一步彰显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的实践成果与教育特色,国内职业院校都在对教学体系实施积极探索与不断改革。由于机电一体化专业的课程具有理论概念抽象、知识点分散等教学难度,既往的理论与实践分离教学的手段已落后于时代,更不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与实践能力的提高。基于此,“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更加强调能力、素质为培养基础,实现学生实践能力的加强,可以将一些复杂、难懂的知识点通过实训予以解决,更加适合机电一体化的专业特点。

1.构建适应于产业要求的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体系

1.1转向模块化发展

高职院校教育应当始终保持自身的教学特色,并强化专业方向,充分发挥职业教学的能量。对此,可实施模块化发展设置:如电气自动化模块化;机电一体化论证、设计、开发模块化;数控机床维修模块化等[1]。不断建设健全实践教学体系,进而更好地处理和企业对接问题。教学课程依照模块化发展路径及专业发展与人才供需,为学生上岗实习夯实基础。具体来说,可在课程设置上将模块分成子模块,并让学生在子模块中进行技能训练,以加强学生的协作能力。开展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谨遵数量和时间原则:一般情况下,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实践课时应占教学总课时的一半;将实践教学分成课内实验、阶段实训、毕业实习三个模块,每一个模块均和课程同步进行,做到“在学习中进步,在实践中提高”,实现持续性的知识传授。

1.2重构教学体系

毋庸置疑,职业院校的教学课程体系建设更需要从职业教育的角度进行,针对具体岗位工作所要具备的技能施以具体分析。应当以应用技术为主,加以实践技能为核心,特别要对教学中的实践能力课程展开进一步整合与强化,最大限度实现技能培养和实践操作的无缝对接,以防止出现无谓的重复。保证实践教学体系是由整合课程与技能模块课程结合而成,例如在普通加工基础课程中的普通车床,把普通零件加工的过程连接在一起,以培养学生的加工能力[2]。

2.构建机电一体化实践教学模式的策略

2.1打造应用型实训基地

实训基地作为开展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基础,其作用就在于满足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与此同时,也能够兼顾科研、培训、服务于社会的需求;满足学生实训中岗位技能的提高,并且以技能评价的办法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重视相关应用技术能力,进行社会培训、产品生产等。顾名思义,职业院校中的机电一体化专业旨在培养学生更好地在未来站稳机电产业的岗位。从机电技术的应用、设备维护、电气设计等环节出发,实训基地是把机电一体化中所涉及到的产业技术、设备结合到一起实施综合实训。例如电工技术、电气技术、检测技术、传感技术、信息处理以及系统总装等课程。实训基地的开设,符合十三五期间苏南机电一体化专业对学生的要求,使学生的自主能力在实训中得到尽可能的发挥,同时,教师在其中进行适当的引领和辅导,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完成有关的机电设备安装、调试、操作等工作。

2.2打造校企融合的文化氛围

说到底,职业院校中的实训基地是实现人才培养的关键性教学场所。其文化性质往往存在于学校和企业之间。因此,在开展校企合作时,相关的学校实训基地的建设就需要涵盖企业文化中的物质层次、精神层次,完成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以及精神文化的三重结构的有机融合。要实现这一点,就要打造实训基地中有关的文化氛围,以文化氛围为主题。一方面不脱离于校园文化,另一方面也要具备企业文化的特色,其价值导向以创新、真实为重点,最大限度上发挥校园文化的技术性与企业文化的实用性,让学生在参加岗位培训的过程中体现优越性,这也有助于提高职业院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和科技应用水平,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2.3建立校企合作机制

“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的全面推进与深入,无法脱离企业的支持。对此,应结合苏南区域的产业群特点,理性的制定契合机电一体化专业特点,行之有效的校企合作机制。在这期间,学生应当利用合适的项目载体,及早地去试着接触企业环境,以更快地培养职业素养与岗位能力。以企业真实项目作为合作桥梁,把企业生产加工、技术改进、设备维护、故障检修等岗位操作嵌入到实践教学中来,在很好的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同时,也能完善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此外,企业单位也可参与到学校的课程建设中来,并针对具体的岗位要求,设计具有苏南区域特点的课程标准与人才培养计划,确保机电一体化专业整体教育教学改革的纵深化,实现校企互赢的效果。

3.结束语

综上所述,职业学院的机电一体化教学应当利用教学与课程体系改革来推行“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得以顺利实施,把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让学生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机电一体化专业对岗位的要求。并且设计优质的项目载体与教学评价体系,利用和企业的全景式合作,针对性地设置教学模块,以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肖海慧,严美娴.基于“互联网+”的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J]职业时空,2016,15(03):12-15

第4篇

【关键词】培养质量 高职机电专业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8C-0139-02

为了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完善质量评估体系,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就业质量,提升专业服务社会和区域经济的功能,笔者借助分布在全国各地的毕业生了解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并结合第三方教育数据咨询与教育质量评估机构麦可思公司,通过问卷设计、问卷调查、数据清理、数据分析撰写的报告,系统、科学和客观地评价了解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为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和教学改革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下面仅从机电一体化专业调查数据分析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改革的思路。

一、调查样本说明

(一)调查对象和方式

向毕业半年后的2010届机电一体化专业毕业生发放答题邀请函、问卷客户端链接和账户,毕业生结合工作经历和体验回答问卷,客观评价自己在工作中能力和知识的重要性、社会需求和社会评价。

(二)调查规模及覆盖面

向来自7所不同高职院校的机电一体化专业2010届毕业生发放问卷78份,共回收问卷66份,有效率占84.5%,样本数足够,调查结果具有代表性。

二、调查结果分析

(一)专业培养特色不明显

通过长期的调研和走访,笔者了解到企业对高职毕业生的要求是“基础扎实,会操作新设备,维修能力强,对新技术接受能力强,具备一定的设计开发能力,具有奉献精神、团队精神、创新精神”;具体要求是:毕业生具备熟练的设备操作能力,熟悉设备的机械结构和控制系统的电气设计,掌握机电设备的机电联调,掌握设备维护维修所需要的综合知识,具有生产管理知识,有一定实际经验,知识面广,能独立完成设备元器件的选型、安装、调试和精度优化,具有设备的局部设计改造能力。既懂技术又懂生产和管理的复合型机电一体化人才最受中小企业欢迎,是企业、特别是民营机电类企业的抢夺对象。

机电一体化专业培养面向的就业岗位有质量管理员、工艺员、设备操作员、设计辅助员、设备维护员、车间调度员、产品营销员等,不同岗位对基本能力、核心知识、任职资格等的要求不同,各高职院校根据不同专业毕业生从事的主要职业来改进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以及指导学生的职业规划和入学教育,为适应就业岗位需要作了较好的铺垫。然而,调查数据显示,机电一体化专业毕业生主要就业行业是非建筑施工业的施工技术员,专业对口率只有60%。可见,机电一体化专业培养的学生与企业需求产生了较大的偏差。

(二)专业核心课程满足度不高

专业核心课程是专业的主干课程,重点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职业岗位对应的素质和工作能力。从调查得知,机电一体化专业的毕业生认为,最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是机械制造技术、电气与PLC控制、机电设备安装与调试、液压与气动技术、数控机床,重要度分别为79%、77%、77%、62%、58%;然而,毕业生在工作中对这五门核心课程的满足度却很低,分别为47%、33%、40%、30%、29%,说明学生在毕业时掌握核心知识的水平都低于工作要求水平,工作能力也相应较为欠缺。

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效果直接影响了专业能力的培养,专业能力包括基本工作能力、知识应用能力、分析处理专业技术问题的能力,决定了学生从事专业工作、适应工作岗位的能力。其中,亟待改进的基本工作能力是有效的口头沟通、积极学习的能力,有效的口头沟通主要是指交谈中有效果地传递信息,积极学习主要是指理解信息中的启示,便于解决问题、帮助做出决定等。

(三)就业竞争力缺乏

就业竞争力指数反映了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水平,综合了就业率、月收入和毕业时掌握的基本工作能力这三项指标,是对培养的毕业生就业能力的综合评价,从中可以看出单位、职业、岗位对基本工作能力和知识的要求水平及满足度。调查结果显示,机电一体化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指数为88%,处于中等水平;学生毕业时掌握的基本工作能力只有51%,以至于就业质量较低,即月收入低、专业对口率低、离职率高、职业和行业的转换率高、职场磨合期长等,就业稳定性较差,半年内的离职率达到了41%;离职率较高,反映了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匹配度较低,毕业生不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用人单位也不符合毕业生的期望。究其根本,教学过程要培养出社会需要的能力和知识,不能忽视对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工作习惯的教育等,需要高职院校充分了解用人单位的需求,用人单位和实践专家、长期工作在专业领域一线岗位的校友要参与到学校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培养过程,使学校准确地把握专业培养方向,全面认识学生的就业状况、培养质量和发展后势,长期的监控和分析,以便制定出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学改革方案。

另外,46%的毕业生认为专业教学需要改进的地方主要是实习和实践环节,其中,69%的毕业生认为应增加专业技能相关的实训,通过增加实习和实践环节可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提毕业生对母校的满意度。

三、教学改革的思路

(一)探索具有专业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作为高职院校,办学特色是竞争的本钱和生存的前提条件,而学院的特色是靠专业特色来支撑的,专业特色是通过毕业生特色反映出来的,最终,毕业生的特色取决于人才的培养模式。因此,高职院校应根据培养目标和就业岗位特点,以培养特色人才、实业型人才为宗旨,探索和实践以“校企合作”、“工学交替”、“工学结合”为基础的具有专业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例如,根据机电一体化专业立足于机电产品制造业,重点面向装备制造业一线的实际需要,培养机电一体化装备的设计、生产、维修、技术支持等方面的高素质、高端技能型人才的目标,培养过程应与企业工作过程、产品生产过程相一致,可尝试以培养专业能力、岗位工作能力为目标的“目标产品+教学工厂”、“厂校共育、分段实施”、“工学融合”、“学员+员工”、“订单导向”、“专基础活模块”的人才培养模式,这些模式有利于学校与企业对接、学生与员工融合、学习与工作并行,通过构建完整的、基于职业工作过程的专业课程体系,探索按计划、分阶段、弹性、灵活的教学组织形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现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最终目标。

(二)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培养工作岗位群适应能力

社会在飞速发展,技术不断升级,企业追求更高的经济效益,相应的要求高职毕业生能力全面、上手快、专业能力强、岗位适应能力强等,为适应这种变化,高职院校要拓宽专业口径,淡化专业界限,以大类专业领域实际工作岗位群所需要的知识能力和基本素质为主线,研究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的校级公共基础教育平台、大类专业技术基础教育平台、专业化方向的模块化课程体系。根据机电一体化专业面向机电产品、数控设备、汽车、现代装备制造业等区域内支柱产业,对接机械零部件设计与加工、机床数控系统及电气维修、自动生产线安装与维护岗位的就业趋势,结合学生个性发展需要,围绕市场对机电一体化技能人才的需求和企业的技术标准,构建灵活组合、按需施教“多线并行、宽基础活模块”、学做合一的课程体系,专业技术类课程以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为设置的出发点,充分考虑学生职业技术鉴定考证、工作岗位能力要求、毕业生工作岗位晋升的需要。基本原则如下:一是采用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对口,专业知识与来自生产一线的岗位职责要求对口的原则。二是淡化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的界限,以工学结合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切入点,带动专业建设并引领课程改革,形成由系列课程组成理论与应用相结合的模块化教学模式,在各模块的系列课程中,都以基本素质和专业综合工作能力培养为主线。三是打破学科系统性观念,坚持理论教学以必须够用为度的原则,优化组合原教学体系中按学科分类的课程,实现专业理论为能力培养服务、为技术应用服务、为实际工作过程服务,使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四是深入推进以能力本位项目化改造为核心的课程改革,实施教师全员教育教学能力培养和测评,提高教师教学能力。

(三)创新教学模式与评价机制

机电一体化专业对接机械零部件设计与加工、机床数控系统及电气维修、自动生产线安装与维护等岗位,学习过程、能力训练过程与生产实际密切关联,教学过程适合采用“行动导向、项目载体、任务驱动、学做一体”教学模式与多模块、分段式、弹性、灵活的教学组织形式;课程教学以工作过程为主线,融“做、学、教”于一体,构建“以工艺流程为导向”的职业教学模式,结合基于职业岗位的课程体系建设,分解典型工作岗位的工艺流程所需掌握的知识、技能、素质,引入现场实际生产任务,重点突出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

要确保项目教学的效果,需要在校内生产线实训基地或技术中心营造完成典型的工作任务所需要的校内学做一体教学环境,实现专业核心课程均校内生产线实训基地或技术中心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另外,通过完善“素质+技能+知识”、以过程考核为主体的“三位一体”课程考核评价体系,构建学校、企业、教师、学生共同评价监控的“校内外多元化”四级质量评价和保障体系,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体制机制保障。

第5篇

【关键词】典型产品 课程体系 机电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2-0061-01

1概论

自20世纪80年代初,世界制造业进入一个发展停滞、缺乏活力的萧条期,几乎被人们视作夕阳产业。90年代以后,计算机等电子技术在该领域的广泛应用,为制造业注入了生机。如今,机电技术应用产业以其特有的技术带动性、融合性和广泛适用性,逐渐成为高新技术产业中的主导产业,成为新世纪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在此背景下,各高职院校纷纷开设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以满足社会对该专业人才的需求。目前社会对机电一体化方面人才需求很广,但只有少数学校能够培养出达到企业要求的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主要问题在于专业定位较为模糊,课程体系设置过于求全,学校与企业联系不够紧密,教学方法需要创新,教材内容需要跟上时代的变化,培养出的学生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1]

2课程体系改革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主要有“机”和“电”组成,培养的方向分为机械加工方向、控制方向、产品设计方向及机电产品营销方向。但实际上机械与电子本身各自为两大学科,内容十分丰富,涉及面非常广,让一名高职高专生在短短的三年时间里系统地掌握两大学科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是不现实的,也没有这个必要。前述的理想化定位,往往造成“机不太懂、电也不太通”的尴尬局面,失去了该专业应有的特色,达不到培养目标。由于许多机械类专业如机械制造及自动化等一般也强化了电子和计算机等方面的应用,使它们没多大差异,体现不出自己的特色,实际上行不通。因此,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应定位在“以电为主、机为辅,机、电、计算机三足鼎立”为宜。[2]

如何把机、电、计算机三者有机联系起来呢?可以通过完成一个典型的机电一体化产品的设计、仿真、加工制造和调试,将相关的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程建立起关联性。比如在《机械设计基础及课程设计》中,让学生设计一个典型的机电一体化产品的机械结构,如遥控小车的机械部分。在《CAD/CAM基础》中,完成该小车的三维造型的设计和二维工程图,并在三维图中完成小车的结构分析和动作模拟。在《金工实习》的普车加工中,完成该小车机械部分的加工。在《机械制造技术》课程中,完成该小车的加工工艺方面的设计。在《机床电气PLC》或《单片机及接口》课程中完成其控制部分设计,最终在《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课程中完成该产品的调试。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把相关的专业课程通过一个企业的典型任务串联起来,让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学生能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能够清楚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具体用在什么地方,如何解决实际的问题等。

3教学方法改革

在传统教学中各个课程之间关联性不强,并且传统教学中以老师讲课理论性太强、说教为主,使学生感觉很枯燥。争取把各个专业课联系起来,采取基于工作过程教学方法解决实际的工程问题,加强学生的技能训练和解决实际工程问

题的能力。整个课程设置不讲求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强调针对性和应用性。[3]

课程建设的具体改革方法:会根据具体课程采取具体的措施,比如《单片机及接口》课程,可以选择如图1所示的理实一体化教室授课。首先,在“理论教学区”讲授该项目所需基础理论知识,当学生掌握了理论知识后,给学生布置该次课需要完成的项目。然后,让学生分成小组到讨论区和资料区讨论研究该项目的解决方案。最后,到操作区完成该项目的操作。

在进行理实一体化教学时,需要2名教师,一名主教,一名辅教。主教负责理论教学、控制教学进度、指导学生和评价学生成绩。辅教主要负责指导学生,解答学生问题,并可以向主教提出评价学生的建议。

4总结

在教学改革的实施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很多困难,比如:教学体系的改革需要每位教师(尤其是专业课教师)的配合。教师需要提高自己的技能或者换新教材,要到企业一线实践,选择典型的工程项目进行教学,同时,教学方法也要从讲授式转变为互动式和指导式教学,这对教师都是极大的考验。同时,学校也要给予一定的配合,比如提供教学场地、理实一体化教学设备,师资人员的选拔要根据系部的需要,尽量聘请有相关工作经验的教师等。

总之,高职高专院校机电类专业教学改革需要克服很多困难,需要教师个人努力、学校管理层的协作、企业的配合、政府的指导,才能真正培养出企业所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张金宝,张晓亮.加强机电一体化专业建设,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潍坊科技职业学院学报,2007.6

第6篇

【摘要】近些年来,机电一体化行业的快速发展,使社会在急需大量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的同时,也对机电一体化人才的专业水平有了更高的要求。而通过机电一体化专业的教学改革,不仅能够有效缓解当前紧迫的人才就业压力形势,还能为社会的快速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为此,本文便基于社会需求对机电一体化专业的教学改革途径进行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社会需求;机电一体化;教学改革

一、社会需求下的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

近些年来,众多新型技术不断涌入到机电一体化领域当中,从而极大提高了机电一体化技术的使用价值与应用规模,并逐渐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在当前的形势下,机电一体化技术的不断应用,也使社会对机电一体化人才求贤若渴,并对人才的专业技能与综合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而这也使各个高职院校纷纷开始重视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的培养,但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在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只注重理论知识方面的教学,而忽略了对专业人才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这也造成这些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难以适应相应的岗位,更加难以满足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因此,为了能够适应社会需求对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的冲击,培养出更多能够满足社会要求的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就必须对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进行相应的改革,以此培养出更多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只有充分认识到教学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并充分结合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结合,才能确保高职院校的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能够满足社会需求。

二、基于社会需求的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改革途径

1.社会需求下的专业设置改革。高职院校要想确保机电一体化专业的人才培养能够满足社会需求,就需要先从专业设置上入手,并将培养应用型人才作为核心培养目标,以市场对接作为专业的设置根本。高职院校在对专业设置进行改革时,应将社会需求下的机电一体化人才标准与职业素养进行掌握,并以此作为参考来对机电一体化专业进行定位。此外,高职院校还要充分结合自身的教学优势来进行特色化的专业设置,以此提高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能力。2.社会需求下的课程体系改革。高职院校在对课程体系进行改革时,要想实现机电一体化专业与社会需求的良好对接,就必须对市场需求形势下的人才培养需求与岗位技能要求进行充分掌握,以此作为课程体系改革的关键,并根据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的专业素养层次来进行课程体系改革,在课程体系改革上应分为三个课程类型,分别为专业核心课程、氛围基础课程及素质拓展课程,并充分结合专业理论课程的进度与内容来建立实践性课程。实践性课程应以帮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运用与强化自身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作为战略定位,当然,在建立实践性课程时,必须要确保实践性课程能够满足社会对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的需求。3.社会需求下的教学过程改革。机电一体化专业作为一门知识内容涵盖范围广、专业综合性强、实践性强的一门学科,如果在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过程中只重视理念教学的灌输而忽视了实践能力的培养,不仅会使学生难以理解机电一体化专业的理论知识,更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与积极性,从而使教学效果大大降低,更会使其在未来的市场就业中难以满足社会的需求。因此,高职院校必须要对教学过程进行全面的改革,通过在教学过程中加入实践性教学,通过多种教学方法与教学工具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充分实现学用结合的教学方式,这样更有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4.社会需求下的教学计划改革。机电一体化专业的教学计划是高职院校对人才培养的前提,在高职院校对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方向上更是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在社会对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极度渴求的形势下,要想确保机电人才培养能够适应社会需求,就必须对教学计划进行改革,通过对社会需求下的岗位能力与人才标准进行分析,以此作为参考来制定教学大纲,并对教材内容及重难点进行充分结合,来不断完善教学计划,此外还要建立人才考核体系,以此确保高职院校在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中能够有效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5.社会需求下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高职院校应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通过加强院校与企业的合作,来引导学生进入企业进行生产实践,以此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学生在未来的职业发展中奠定良好的基础,在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时,应以多元化作为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方向,以教学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来为学生创造更加真实的实践环境,使其能够在大量的实践环节中提高自身的职业能力。此外,通过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的方式,不仅能使企业获得更多人才选择的机会,还能通过院校资源方面的优势来提高自身的生产水平,此外还能够有效解决高职院校在实训资源方面的匮乏问题。6.社会需求下的师资力量改革。教师是培养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的主要力量,只有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才能使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的培养能够满足社会的需求。因此必须要对师资力量进行改革,高职院校通过建立一支具备过硬素质、教学水平高超的师资队伍,来进一步加强机电一体化专业的理论与实践教学结合,不仅能使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的培养更加高效,还能使教师获得更多的社会历练与学习机会。

作者:田 雨 单位:山东煤炭技师学院

参考文献:

[1]胡晓岳,冯宁.以实践为导向的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改革[J].职业技术教育,2006,27(32):20-22.

[2]张燕,史留勇,刘世豪.基于社会需求的机电一体化专业实验教学改革[J].中国电力教育,2014,(29):75-76.

第7篇

2.先进教学手段的应用。(1)运用多媒体进行直观教学。课程中的原理图、梯形图、程序及电路图较多,利用Authorware、Powerpiont制作成多媒体课件,集文字、图片、动画和声音于一体,不仅仅大大减少了老师课堂上画图的时间,而且学生兴趣倍加,容易理解,提高了教学效率,增大了课堂教学的信息量。(2)联系生活,启发学生思维。课堂教学重在理论联系实际,运用生活中的实例,既有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又有益于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对实际问题的思考能力。如在讲解三相异步电机的变频调速时,结合变频空调原理和特点,来分析变频空调与普通空调之间的区别,从而阐述变频调速的优点,学生增加了生活知识和学习的趣味性。(3)与时俱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师应该与时俱进,了解课程最新的技术动态,并把它传授给学生,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真正的把课教好。如在介绍直流电机中,运用高速磁悬浮列车的例子给学生进行了讲解,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兴趣、求知欲和学习的动力。

3.改革优化实践环节。实践教学是技术应用能力形成的重要环节,也是高职专业教育教学的重点。为了培养学生专业技术能力,改革传统的实践教学模式,将实践教学分为三个阶段进行:(1)实验技能训练。实验技能训练主要包括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中的实验,使学生掌握基本实验仪器的使用,基本数据的测量、采集和基本实验方法的运用。(2)单项技能训练。单项技能训练主要包括金工实习、数控实训等,学生进行基本技能(钳工、机加工、电工)、职业基本素质(数控车、数控铣、加工中心的编程和操作)的训练。通过训练使学生掌握相应的技能,参加职业资格考核取得数控工艺员或数控车、铣、加工中心操作工等级职业资格证书。(3)综合技能训练。综合技能训练主要包括生产实习、顶岗实习等,学在实训中,采用边教、边学、边做的教学方法,通过典型零件数控加工案例引导教学设计,针对实际零件数控加工任务讨论工艺解决方案,并在加工现场实施,形成不同零件加工效果的直观比较和认识,以合作完成实训教学过程。融“理论、示范、练习、反馈”于一体,将“教、学、做”合而为一。有效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生根据实际生产任务,在不同的岗位上完成实践任务,毕业后实现“零距离上岗”。

(四)建设特色课程

在课程设置上根据对企业人才需求情况和对近几年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查,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工作任务或产品为载体,根据学生就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通过与企业有关人员共同论证,进行课程设置。课程内容的确立与工作过程各阶段的任务密切相关,在与企业的深度耦合中,通过对职业岗位群从业人员和与职业岗位群有关的人员及专家进行调查,通过对在职业岗位上工作的学生的描述,经过分析、归纳、整理、综合,确立职业岗位工作过程中不同阶段的工作任务,将工作任务和内容转化为学习领域的课程内容,通过对工作过程各阶段的各级工作任务的使用频率和难易程度进行分析,确定适用于不同层次的专业核心课程内容和学时安排。

(五)总结

机电专业教学中必须坚持“面向现代,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发展方针,从实际出发,确定教学改革思路、培养目标,深入改革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使专业人才培养与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相适应。在对学生的培养方面要做到:1.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实际动手能力、工程设计和创新能力,学生能根据一般的设计要求和动作流程完成整个控制系统的设计。2.提高教学质量,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3.在实验和设计中增强了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从一个目的、两个原则的教改思想出发,抓好课程理论、实践、考核的每一个教学环节,不仅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开拓创新精神,而且充分调动教师教学和教改的积极性,在教与学两个积极性的推动下,教学质量得以大幅度提高,使高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

【论文关键词】机电一体化教学改革专业特色

【论文摘要】针对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不能满足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这一现状,提出了以实践为导向的机电一体化教学改革。阐述了机电教学改革的必要性、思路和方法,提出在实践环节深化改革,在专业培养方案上努力突出专业特色的重要性,淡化了原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的界限,对课程实践教学进行了改革,体现了机电教学的特色。

【参考文献】

[1]张超,刘爱云,王娜,叶婷.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计划改革初探[J].中国科技信息,2007(22):202-204.

[2]李巧萍.生本教育理念来源于实践服务于实践[J].现代教育论丛,2002(5):6-20.

[3]魏增菊.机电一体化教学改革[J].平原大学学报,2007,24(5):93-95.

第8篇

关键词:培养技师课程 设置 特点 建议

一、机电一体化专业技师课程设置

1.知识和能力要求

(1)能力要求。具备英语和计算机方面的通用能力;掌握操作机电一体化设备的技能,具有分析、制定机械加工工艺文件的能力;具有处理车间生产现场工艺技术问题的能力;具有维护常用机电一体化设备运行的能力;具有维修机电一体化设备的能力,管理车间生产现场的初步能力。

(2)知识要求。具有高技能型人才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具有必需的机械技术知识;具有必需的检测与传感技术知识;具有必需的伺服驱动技术知识;具有必需的信息处理技术知识;具有必需的自动控制技术知识;具有车间生产和质量管理及产品营销知识。

2.机电一体化专业技师课程设置的依据

机电类技师课程设置的构建,一是,根据江苏省人社厅《技师学院专业目录及教学计划汇编》。二是,要以目前与将来生产一线的高技术、高技能的职业能力为导向,从职业能力分析入手,围绕培养目标对人才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专业技能的要求,采取模块的形式和综合化的方法设计课程。三是,根据支撑机电一体化专业的理论知识、技能要求和区域经济特点和就业单位的要求,开设相关课程。

3.理论课程结构

课程结构是指课程或课程内容的排列组合结构。课程结构可以分为专业纵深型结构(I型)、专业分支型结构(Y型)和纵条型结构(II型)三类。

4.实践课程结构

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坚持以实训为主体,理论课程依附于实践课程的理念。根据学生的实际文化程度及就业的需要,调整文化基础课程、核心课程、专门化特色课程和实践课程的教学目标。

二、机电一体化专业技师课程特点

1.突出核心技能的培养

机电一体化这一高新技术的发展、变化十分迅速,原有的技术岗位不断分化复合,智力成分和创造性成分不断增加,劳动者的核心技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强化核心技能的培养,关键是开发核心技能训练课题。编制核心技能训练课题应以核心技能内涵为依据,渗透行业通用技能标准。为了便于教和学,便于教学检查,可以把核心技能教学内容分解成思维、能力、方法、技巧、意识、品质六大系列。

实施核心技能课题训练,很重要的一步就是编写新型的教案。教案是核心技能教学活动的蓝图和方案,核心技能课程内容结构既不同于学科课程的知识体系,也不同于常规技能实训。

核心技能融于行业通用技能,同样,行业通用技能课题训练又可促进核心技能的提高。

2.明确核心课程、特色课程、综合课程

(1)核心课程是开设课程中指与专业密切相关的、能统揽专业全局的、基础性的、关键而具有共性的课程。虽然目前人社部没有统一的技师教学计划,但从支撑机电一体化专业技术角度出发,再结合现有学校资源,笔者建议专业核心课程为工程制图及计算机绘图、自动控制技术、机械工程传动基础、传感器和测试技术、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2)课程的综合化。生产一线和工作现场的许多问题几乎都具有综合化的特征,用单一的学科知识往往解决不了问题,需要综合运用多方面的技术知识加以分析,然后找出各种技术办法加以解决。

3.采用“整合能力观”模式

根据机、电两个专业的特点,从职业能力目标出发,借鉴“整合能力观”的课程观思想,选择不同的教学模式,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学资源优势。基础课教学主要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专业课教学打破学科体系,采用课题式一体化教学模式。

根据技师能力标准,设计一系列研修专题。如高新技术专题,典型技术专题,综合技能专题和技术攻关专题等。笔者学校在进行课题、课程设计教学时,专门成立了学科专业评审组,制定课题、课程设计工作条例,明确规范。由学科专业评审组成员对学生所在单位进行技术调研,了解学生所在岗位技术含量,针对学生情况确定课题标准,采用研修互动模式,由每位学生结合自身实际提出课题,经学科专业评审组集体评审其课题的可行性,再下发课题通知书,进入为期四个月的课程、课题设计教学阶段。把各专题理论实践结合在一起,课堂教学与企业生产实际相结合,学员以研修的方式进行学习,并实行导师制和小班化学习,着重培养学生自我学习和独立开展工作的能力,养成强烈的敬业精神和创新意识。

三、关于院校培养技师的几点建议

1.课程标准化建设

技师教学目标的制定和考核的标准,是近年来国内职业技师院校在技师教学中遇到的首要问题。

2.中外课程合作研究

第9篇

关键词:电工电子技术;机电一体化;高职;实训教学

引言: “电工电子技术”是一门集基础性和应用性于一体的学科,不仅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还要求学生能将所学的理论知识有效的运用到未来工作岗位中去。因此,在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电工电子技术”中开展实训教学是必要的。

一、以岗位需求为导向,建立特色化的实训课程体系

传统的电工电子技术实训教材是在其理论教学内容延伸而来的,以这种方式建立的实训课程体系具有连续性和完整性的有点,但是存在重点不突出、特色不明显、与实际工作岗位需求联系不紧密等缺点。这样一种传统的教材编制方式对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开展实训教学,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是极为不利的[1]。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必须以学生未来工作岗位的实际需求为导向,建立特色化的实训课程体系。

总的来看,教师在设置特色化的实训课程体系时,可以将教材内容整合成三个主要部分,即电工电子技术的常用仪器、仪表实验,电工电子技术的基础实验以及电工电子技术实训。教师应该删除了一些学生在实际工作岗位和生活中用处不广的、且难度较大的理论性实验,相应的增加一些用途较为广泛的专业技能实训内容。如将电工部分的“一阶电路瞬变响应”、模拟电子技术部分的“运算放大器基本运算电路”等实验内容删除,增加“数字万用表电路的设计与组装”、“三端可调集成稳压电源的组装与调试”以及“单相电度表的安装与检测”等实训课程。此外,教师还可以优化实训课程的整体结构,增强实训教学前的“预习内容”、实训教学中的“注意事项”和实训教学后的“积极评价反馈”等。通过建立与工作岗位需求相适应的、特色化的实训课程体系,有利于高职机电技术专业开展高效的实训教学。

二、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电工电子技术是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既要求学生要有完善的理论知识结构,又要求学生较强的实践能力。而受高职“2+1”教学模式影响,单纯的实训教学时间较为急促,为了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教师在日常的理论教学中要渗透实践教学,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尽量留给学生充足的动手操作时间。

如在“半导体二极管和整流电路”教学中,教师在讲授完基本理论知识后,教师可以鼓励和组织学生利用所学的二极管单向导电的性能制作一个简单的收音机。又如在“声光控延时开关的制作”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以“按照电路原理图进行组装和焊接元器件,对安装完的电路进行调试”、“以白炽灯为控制对象,使得电路中的灯在有光的情况下不亮,在无关和有声音的时候就亮,且1分钟后就会自动熄灭,再次有声音或震动时就再亮”、“安装后的电路如果不能按照设计好的要求正常工作,就要及时查找故障原因,并找出解决措施”等为要求,制作一个声光控延时开关,用于自己小区楼道照明。通过开设这样的实训活动,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锻炼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做好提高实训教学效果的保障性工作

一方面,要建立一支强有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双师型”教师是指具备了完善理论知识和高程度的专业技能素质的教师[2]。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教师必须要有较高的理论知识水平,要有良好的学识学历体系,要实现青年教师的硕士化,骨干教师的博士化。同时,高职院校要注重对机电教师的专业技能培训,注重教师深入到企业中,进行下厂锻炼、顶岗培训、跟班研讨等,提高教师的动手操作能力。另一方面,要加大对实训基地建设和实训设备购置的投入,以保证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电工电子技术”实训教学的顺利开展。对机电专业而言,高职院校必须给实训教学提供包括机电液综合实训设备、自动化生产线设备、数控铣床、普通铣床、数控车床、普通车床、PLC仪器设备、单片机实训设备、智能机器人装置以及一体化多媒体机房等设备。通过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科学的实训基地和设置健全的实训设备,能够有效保障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电工电子技术”实训教学的开展。

四、结语

总之,实训教学是整个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电工电子技术”教学的核心,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岗位竞争力,为社会输送高素质全面的机电人才。教师在教学中,必须以岗位需求为导向,建立特色化的实训课程体系,结合理论与实践教学,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参考文献:

第10篇

关键词: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

机电一体化技术涉及的知识面宽广,是集机械、电子、信息和管理等诸多学科于一体的新兴交叉学科,因此机电一体化专业是一个很宽泛的专业,也可以说是一个大的专业平台。随着机电一体化产品市场占有份额的迅速增大,机电一体化技术的重要性已日益为人们所认识,企业对机电一体化人才的需求量也一直呈上升趋势。从工科类高职院校近些年的招生情况来看,报考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学生人数居高不下。从历年的毕业生就业统计情况来看,机电一体化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形势良好。

本文作者在广泛开展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准确定位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拟定出“一条主线、二岗融通、三方融合、四阶段培养”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并进行探索实践,取得了良好效果,体现了特色和创新。

一、机电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内涵

机电一体化专业实现“一条主线、二岗融通、三方融合、四阶段培养”的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也就是:以有效职业学习为主线,学员、学徒两岗融通,政、校、企三方融合,基础学习、生产实习、专业提升和顶岗实习四阶段培养模式。

1.“二岗融通、四阶段培养”。我们将整个教学活动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基础学习阶段、生产实习阶段、专业提升阶段和顶岗实习阶段。学生进校后先进行1年半的基础知识学习和基本技能训练;然后在合作企业进行为期半年的生产实习;再回到“校中厂”或一体化教室进行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的提升;最后在用人单位顶岗实习半年。

学生在学校是学员,在企业是学徒,两岗融通、工学交替。

2.以有效职业学习为主线。我们所有的教育教学改革都是为了一个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奠定可持续发展潜能,实现有效职业学习。具体体现在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力求达到以下要求,分别是基于行动导向的学习、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整体化的学习和自我管理式的学习。

要实现上述目标,就要让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系统化地完成一系列典型工作任务,获得专业知识和工作过程知识,具备一定的工作能力和基本工作经验。专业课程的内容必须是来源于具体工作实际的、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综合性学习任务。

基于上述要求,我们开展了基于工作过程的、整体化的职业资格研究。在对企业实践专家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分析整理出一系列岗位工作任务,继而召开了企业实践专家研讨会,借鉴他们丰富的职业经历,寻找出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工作任务。在此基础上,我们兼顾工作过程分析、职业资格分析和职业生涯发展,进行教学设计,确定课程体系的基本内容。

我们将机电一体化专业主干课程的课程模式确定为项目课程或者学习领域课程,教学内容均来自企业实际工作中的一个个典型工作任务。

(1)基于行动导向的学习和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行动导向教学强调“思维”和“行动”的统一,这里的行动不仅仅指日常生活中的行动,而是指为达到学习目标而进行的有意识的行为。每一个完整行动过程的起点都是理智的常识性行动,终点都是行动目标与行动成果的比较。

“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意味着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主体,教师的任务是为学生独立学习起咨询和辅导作用。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一定要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对于不同阶段、不同层次的学生要区别对待。

机电一体化专业的专业课程大多采用项目课程或者学习领域课程作为课程模式。在专业学习初期,学生的专业基础和自学能力尚不具备,我们就采取行之有效的办法进行教学过渡,把“学生围绕学习目标独立完成学习任务”作为此阶段课程教学的一个培养目标。我们采取案例导向、项目训练的模式进行教学设计和组织教学实施。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教学内容,以边讲边练、讲练结合、师生互动的方式进行案例教学。通过巡回辅导、校正答案、反馈交流实现重难点的突破,让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完成新知识的学习,实现教学做一体化。然后给出工程项目,引导学生进行项目训练。

在学习后期,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均有提高,此时我们就放手让学生围绕已明确了的学习目标独立完成学习任务,教师不给予直接帮助,只是为学生独立学习起咨询和辅导作用,帮助学生独立获得必需的知识并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实现专业知识能力、工作过程能力以及学习方法能力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

(2)整体化的学习和自我管理式的学习。职业教育的整体化学习过程包括:专业知识学习、解决问题的学习、社会合作和交流式学习、情感伦理学习等。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各课程目标都提出了知识与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社会与交流目标以及情感态度目标。课程内容的选取都是来自工控实际的典型工作任务,并且是以完成整体化工作任务的工作过程为导向、着眼于职业能力和生涯发展进行提炼和转化的。目的就是促进学生职业能力、职业素养和社会责任心的综合发展,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奠定在岗迁移的潜在能力。

我们把“实现学生自我管理式的学习”作为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教学的最高目标。学生以现实生活和工作情境为基础,根据自己的需要设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资源和方法,确定学习进度、时间和地点,并评价自己的学习成果。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负责,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帮助学生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学习活动。我们相信,只要学生具备了“自我管理式的学习”能力,就拿到了终身学习的金钥匙,打开了通向成功的大门。

在专业提升阶段,我们采取以学生小组合作共同完成实训项目的方式,即小组学习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会自我管理式的学习。小组学习的内容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由组长负责安排和分配学习任务,合作完成项目实训,并进行工作成果总结。

3.政府、学校和企业三方融合。两岗融通、工学交替,校中厂和厂中校的建立以及职业教育的教育教学改革需要政府、学校和企业的三方融合。

学生各个阶段的学习安排在不同地方,即:基础学习校两室(教室、实验室)、生产实习厂中校、专业提升校中厂,毕业实习企业岗。真正实现了校企深度融合,联合培养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

我们和企业进行深度合作。宜昌森德科技有限公司将数控加工车间建在我们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成为我院的校中厂;国营红光港口机械厂的装配车间是我院机电一体化专业的装配实习车间,是建设在企业里的厂中校。

学校和企业的利益点不同,要实现很好的校企合作,需要政策支持和扶持,学校的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改革以及双师素质的师资队伍建设也需要政府的经费投入和政策支持。师资队伍的建设尤其是双师素质的教学团队建设更加需要政府的经费投入和企业生产的实践支持。

二、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运行效果

我院机电一体化专业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从2006级学生开始实施运行,到现在已运行了四届,效果很好。从已毕业的情况来看,学生不但专业知识扎实,专业技能熟练,而且综合能力得到很大提高。因为有过厂中校、校中厂的实习和提升经历,学生熟悉企业工作流程,具备工作过程知识,知道如何工作,因而跨出校门就能上岗,受到用人单位好评。学生一次性上岗就业率达93%以上。早期的毕业生在企业里表现出很强的消化吸收新知识和接受新任务的能力,他们之中已有人开始向生产管理或者设备调试、维护维修岗位迁移。

第11篇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作者简介:金美琴(1969-),女,江苏南通人,南通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机电系机电一体化教研室主任,讲师,工程师。(江苏 南通 226007)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5-0060-02

高等职业院校以服务社会为宗旨,以崭新的办学理念和鲜明的职业特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支生力军。[1]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机电一体化已从原来以机械制造为主的领域拓展到目前的汽车、化工、轻工、仪表、通信、电力、建筑、冶金等广泛领域。机械和电子两大学科的内容本身已经十分广泛,本科院校学生掌握机电一体化知识已经很难,让一个高职学生在短短的三年时间里既掌握“机”又掌握“电”是不现实的。[2]高等职业院校开设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应明确专业培养目标,构建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体系,既要防止出现教学内容过多、过杂、过深、专业技能不突出的现象,[3]又要防止不恰当地降低理论课的学习要求,培养出的学生缺乏迁移能力和应变能力,将来无法胜任工作,影响升职和发展。

一、合理定位,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应适应市场需求,瞄准经济与产业结构调整的走向,以就业为导向,制订“突出职业技能培养,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方案,实现“宽基础、强技能、高素质”的人才培养规格的总体要求。以“够用、实用、适用、先进”为原则,既重视培养学生的就业适应能力,注重实现零距离上岗就业,同时也关注培养学生毕业后的转岗能力、职业迁移能力、竞争能力以及可持续发展能力。

当前南通的工业化水平正处在中期向后期过渡的阶段,企业技术升级加快,集中表现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制造业的技术含量持续增加。[4]通过人才市场调查发现,机电一体化专业毕业生就业单位不仅是机电一体化产品的制造企业,更多的是使用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广泛的行业领域。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主要从事的岗位为:机电一体化设备操作、安装调试、维护维修、升级改造和技术管理等。其中机电一体化设备操作岗位对从业人员的知识、技能要求相对较低,往往以技校生、中职生为主,也是高职生的初次就业岗位;机电一体化设备安装调试岗位、维护维修岗位属于综合技能型工作岗位,一般对学历有一定要求,从事该工作的人员基本为高职生和本科生;机电一体化设备升级改造和技术管理岗位则不仅有学历要求,还有工作经验的要求。这类岗位的任职资格一般需要大专以上的知识素养,并经过操作岗位、安装调试、维护维修岗位锻炼过的高技能型人才。

多年来的专业调研表明:计算机、网络等高新技术已渗透到传统的机电行业,控制方法和手段也悄悄发生着变化,具有“智能化”的特征是机电—体化与机械电气化在功能上的本质差别。我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以技能培养为主线,将机电行业中普遍使用的可编程控制器(PLC)技术作为职业技术课程的核心,构建“以电为主,以控制为核心”的课程体系,突出计算机技术和先进的智能控制技术在机电产品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在掌握“够用、适用”的机、电知识与能力的基础上重点掌握机电一体化“融合”技术,从而克服原来的机电一体化专业“机”不如机制专业、“电”不如自动化专业的尴尬局面,并且做到具有一定的前瞻性、拓展性,培养学生既要具有实践动手能力,更要具备随产业升级的岗位迁移能力。

二、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

按照“企业调研—职业能力分析—工作任务—行动领域—学习领域—学习情境”的步骤构建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

1.进行专业调研,明确职业工作岗位

深入南通及长三角地区各行业中涉及机电产品、自动化设备与生产线的制造、使用的企业调研,由企业专家提供有关本专业的工作岗位及实际工作任务。全面打造机电设备运行维护、机电产品检测、装配、调试能力以及故障诊断及维修技能等专业核心能力,使其符合培养高技能应用性人才的需求。

2.整合典型工作任务,归纳行动领域

对企业调研所获取岗位的工作任务进行分析、归纳,明确就业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及做好这些任务必须具备的能力。机电一体化专业人员的典型工作能力概括为:熟知机电一体化设备的构造和信息流程,会定期进行检查、拆装和、保养;对设备常见故障有判断力、预见性,了解适当的处理、防范措施;会根据工艺要求调整传感器和执行机构等器件的安装位置和运行参数;能看懂和调试PLC控制程序、设置变频器参数等等。

3.基于实践能力培养,构建学习领域

以上的工作能力都要求学生具备读图、识图能力和常见工具仪器仪表的使用能力,根据认知及职业成长规律,结合高职学生的学习习惯及相关教育方法论对行动领域进行整合,围绕学习目标确定教学内容,本着注重基础、强化共性的原则,整合知识点。确定了五门专业核心课程:机械零件加工与拆装、传感器安装与信号处理、电气控制与PLC应用技术、交流伺服与变频器技术和自动生成线的安装调试及维护。

4.由浅入深排序,设计学习情境

根据职业特征分解学习领域,以项目、任务、案例、设备、现象、产品等为载体,进行学习情境设计。工作项目的选择由易到难,将学习内容按由简单到复杂、由局部整体系统、由单一技能到综合技能的顺序,循序渐进地安排教学进程,将知识的学习和企业实际工作过程有机结合,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技能的提升,实现教师的传授由多到少、学生自主学习程度由低到高递进。

5.加强校企合作,深化课程改革

广泛听取行业企业意见,与企业技术专家一起共同研究课程描述、学习情境划分、学习项目(任务)的划分、推荐考核方式等内容,经教学实践不断地修改完善,最终建立成熟的课程标准。按照“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的课程开发六步法进行课程教学设计和项目化教材编写。教材内容与课程结合紧密,以实际工作任务和新方法、新内容、新规范、新标准等作为编写内容,校企合作共同开发、对接国家职业标准、符合职业岗位要求。

三、建设“教、学、做”一体化的校内外实训基地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实训是促使学生掌握职业技能的关键环节,为培养学生真正的职业技能,要有真实的或类似真实的机电一体化实训设备,只有职业化的设备才可能培养出职业化的人。[5]学校要增加机电一体化专业的硬件投入,购置符合行业现状、技术先进的机电一体化实训设备,建立“教、学、做”一体化教室,采取类似真实工作情景的实训教学模式,制订符合真实工作要求的严格的考核办法。

加强实验实训基地内涵建设,创建企业真实的工作环境和氛围,以企业员工的标准要求学生。在项目中让学生分别担任操作员、检验员、工艺员、技术员等不同的角色,经历制订计划、设计工艺、准备材料、生产运行、质量控制、产品交付等产品生产的全过程。在项目评分中,让学生体会到将来的工作要求,促使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以职业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实践应用能力与团结协作能力。

将课程教学尽量安排在实训室、生产现场进行,“理实一体”,将元件、仪器带进课堂,对着实物讲原理,按照实景讲流程,老师边讲解、边演示,学生边实践、边学习,在“教、学、做”一体化的现场教学环境下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和动手能力。例如:电子技术这门课项目化改革后,将学生按个人兴趣分组,分别组装收音机、门铃、小音箱、万用表等常见常用的电子产品,从元器件的选择、焊接、安装、调试到最后能正常使用,学生完成任务时很有成就感,极大地激发了其学习热情和主动参与能力,提高了其实践技能。

四、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与实践能力

“打铁先要自身硬”,提高教师专业素养与能力是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保障。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师要有较完善的专业知识结构、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6]并且对机电一体化工作岗位的要求、行业标准和规范要非常熟悉,能把理论教学与企业生产实际结合起来,能正确地指导学生实训实习,并积极参与到教学改革中,能结合机电专业知识进行项目教学和案例教学等。

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建设“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数量足够”的双师型教学团队。专业教师通过到国内外研修先进的职教理论和到企业学习、锻炼,参与企业横向课题,解决企业的技术难题,从而拓宽视野、掌握行业动态和先进机电一体化技术;从企业聘请技术专家和能工巧匠从事实践教学工作。校企合作共同开发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任务导向、项目驱动的实训项目、课程、教材,发挥企业技师、工程师丰富的工作和管理经验优势,从而打造出一支专兼结合、技术过硬的优秀教学团队。

五、结束语

总之,新形势下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应从服务地方经济、实现学生职业发展的需求出发制订明确的培养目标,并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的全面推广以及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探索和总结,购置适应行业发展趋势的先进教学仪器设备,不断完善实验实训条件,同时培养和提升师资队伍素质,从而提高实训教学的质量和水平,确保人才培养目标的顺利实现。

参考文献:

[1]陈为,范骏.以就业为导向的机电一体化专业设置与专业建设研究——以江苏城市职业学院机电一体化专业为例[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6).

[2]王怀奥,徐智跃.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方向的探讨[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3).

[3]刘焕平.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09,(3).

[4]管德明,汪锋.南通产业结构调整与高职教育发展互动的研究[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10,(1).

第12篇

随着机械工业的蓬勃发展,世界各国对机械类专业的高等教育越来越注重实践性、应用性及前沿性。德国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是通过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的形式,以学习者专业能力、方法应用能力和适应社会能力等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本位,以市场需求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将学习和工作要素相结合,并通过分析与综合,把工作过程的各个部分按一定的顺序,导入课程体系中以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机械工程与应用力学系提出“机电一体化”课程改革思路,在学期项目中预定实验方案,根据实验方案决定课程内容。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机电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中,将科研成果引入课程的理论和实验教学中,自主研发教学实验系统平台,简化项目研究内容,研究一体化的系统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国内高校关于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的教育改革各有特色,但与国外教学水平相比,仍处于初级阶段,还没有形成系统的改革方案。建立适应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课程本身特点的教学模式任重而道远。

二、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教学改革研究

从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课程实践性、综合性特点出发,对其进行教学改革,是高校培养应用型机械类人才的关键。机电一体化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主要包括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改革、实验内容改革及考核方式改革四个方面。

1.教学内容改革

以系统设计思想为主线,机电一体化的研究方法不能只是简单拼凑,应该从系统设计方案开始到各元部件选择到系统最终成形的全过程都要贯彻系统设计的思想。首先是从整体角度及可行性方面对系统进行多种整体方案设计;然后对其机械机构、执行元件、微机控制系统、检测传感装置等组成部分及相关接口进行细节设计;最后对系统性价比进行衡量,得出优化设计方案。选择原则是在保证目的功能要求与适当寿命的前提下不断降低成本。在讲授每一部分内容时都结合该案例,并将系统设计方法融于其中,既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又能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便于学生分析和设计其他的机电一体化产品。

2.教学方法改革

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不断提高教学效果,由于机电一体化技术普遍应用于自动化设备(如数控机床、加工中心、机器人等)和自动化生产线(如柔性制造系统等),而学生基本未见过上述自动化设备和生产线,无法了解自动化设备和生产线是如何利用机电一体化技术进行工作的。另外,机电一体化技术是集控制技术、伺服传动技术、传感检测技术、计算机信息技术等于一体的新兴综合性学科,具有涉及面广、综合性强的特点。

3.实验内容改革

在实验教学环节开设的多为演示性、验证性实验,学生动手操作调试的机会少,学习积极性不高。机电一体化教学团队探索构建以学生为主体,以项目驱动为主线,通过项目任务引导理论教学和理论教学指导项目实践的互推互动的教学新模式。在剖析某几个典型机电一体化系统(项目)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设计过程中,串联讲解知识点并在实验环节进行知识点在项目中的具体应用实现,进而将项目实施和理论讲授有机融合,使学生所学知识得到利用,也提高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将加强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工程意识培养与训练切实落实到每个教学环节中去。

4.考核方式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