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管理学相关知识

管理学相关知识

时间:2023-08-04 17:24:1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管理学相关知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管理学相关知识

第1篇

(一)部分《管理学》教材的知识体系结构滞后,教材选用模式化。

目前,我院的《管理学》教材完全依赖引入教材进行教学,与我院学生实际的知识素养基础与培养目标不同步。

(二)《管理学》课程的教学内容重视理论模块,实践模块的教学学时安排不完善,且部分教学方法较为单一,缺乏新意与创新。

(三)部分《管理学》课程的考核机制单调,依旧保持在一张试卷、一份作业的笔试答题考核的模式阶段,出现学生应付上课、应付考试,教师任务型组织教学、任务型考核学生的模式化考核范式。

(四)《管理学》课程教学依旧属于任务型的课程教学阶段,教师教学基本上还是处于完成课时目标的制度化模式中,无法对从专业角度对《管理学》课程作出新思维、新趋势的研究与探讨,全院的《管理学》课程教学既没有精品课程与核心师资,也缺少对教学资源整合与师资后续培训的跟进。

(五)部分《管理学》课程教学缺乏相关的学生实训机制,管理活动的实践环节不足,校企合作机制不完善。

鉴于以上我院《管理学》课程教学与实践中存在诸多不足,再结合我院教学资源、师资力量、专业设置、培养目标和发展趋势等,我们务必针对《管理学》课程教学做出改革与创新。《管理学》教学改革与创新需要综合层面的指导与微观层面的操作。以下从微观层面的六大可操作性的构思出发,实施《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的科学、实用之处。

一、创新《管理学》教材的新知识体系,编写我院实用的《管理学》教材,全面进行学生教材与教学案例参考书的改革与实践

目前,我院部分《管理学》教材选用脱节。各系(部)选用的诸多《管理学》教材,在知识框架与理论体系上大体上沿用国内本科院校周三多主编的《管理学》教程,存在着理论体系前后脱节、知识层次构造单一、案例借鉴较为空泛、教材内容难易不定等宏观与微观层面的缺陷。

因而,我们需要从我院归属于高职高专类的职业技术型高校层面出发,在学生层次、专业设置、师资储备、教学资源等层面作出调整,建构我院最贴切的《管理学》教材体系。在管理学大类核心师资的主导下,我们需要从《管理学》教材编写入手,打破传统的教材框架尘封固定的模式,专注编写一本我校各专业必修与选修最实用、最客观的《管理学》教材,坚持在新教材中以创新性的结构体系、多元化的适应模式、实证性为特色,适合于不同专业(方向)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教学需要。

二、创新教学内容,全面重构管理学理论与实务的知识体系与范畴

现有部分《管理学》教材的内容主体覆盖面广、知识层面较为空洞,与高职高专的教学实际脱节。尤其在教学内容的知识编排上延续一下流程:管理的相关概念――管理学思想――管理环境与道德――管理的基本职能细说――管理学新发展学说与趋势……因此,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索与改革。

首先,我们需要从高职高专管理学课程开设的教学宗旨出发,从教学学时、理论体系、实务框架、案例探讨等方面重新建构教学内容。这些建构将会呈现在第一步改革中新编写的《管理学》教程中。在动态、静态、整体、局部等涉及到管理学理论与实务的知识面立足,运用知识框架的总述――分述――总论等知识建构模式,对我院的《管理学》课程内容作出改革。

其次,在对学生进行《管理学》专业知识讲授时,我们必须保证传授专业知识要精,增加相关知识要泛的目标实现。必须要使专业知识的严密性、科学性、规范性,保证所传授专业理论的正确、清晰。必须将专业化的知识术语转化为通俗易懂语言,深入浅出,必须开阔专业视野,增加相关知识的实践讲解,随机增加相关现实案例分析。比如增加相关诸如企业文化、战略管理、MBO、企业战略、HRM等相关实务管理的案例教学,才可以保证课堂教学的丰富有趣,从而保证知识层面的深化与丰富,不能把课堂教学理解为简单的专业知识传授。

另外,我们要坚持在内容上以管理思想启蒙为主,培养学生学习管理的兴趣,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明确各种类型组织中涉及的各种管理问题应该如何正确地处理,引导学生使用管理理论解决现实社会中的实际管理问题,在教学内容中强调培养优秀学生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

三、创新教学方法,全面改革以往的课程教学方法,践行新的指导模式

目前,部分《管理学》课程教学在教学方法上,基本上延续高校课程的教师主体、学生辅助的课堂教授方法,缺少新意与创新,理论体系与管理活动的实践操作脱节。从而形成了一种教师主讲、学生细听、教师主论、学生静听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一本《管理学》教材就是学生学习、辅导、领悟《管理学》知识的全部,已经完全违背了《管理学》课程教学的最终目的。

我院的《管理学》课程教学务必在教学方法与方式范畴中进行改革,打破现状弊端,做到教、学、行一体化。

首先,我们需要接受的《管理学》教学方法是:教材内容为主线,案例探讨为辅线;培养学生的管理学的理论与实务素养为主导;讲授为中心,案例教学为延伸。

其次,我们需要实践以下新的教学方法:

第一、案例教学法;第二,分层(目标)教学法;第三、专业(方向)区分指向教学法;第四、能力导向教学法;第五、实践教学法等。

四、创新课程考核方式,全面改革传统的书面习题作答的考核办法

目前,部分教师选用《管理学》课程的考核方式相对单一与枯燥。现有《管理学》课程在对学生的知识考核中,延续着书面纸质的闭卷考题的形式,简单的圈题、背题、答题等脱离《管理学》教学目的与意图的考核方式,已经无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与课程教学检测目标。因此,我们需要对《管理学》课程考核机制与方式作出改革,建构新的考核模式与衍生模块。

我们需要作出以下的考核方法与方式改革:

第一,课堂案例探讨考核;第二,章节实训作业考核;第三,管理实务的项目策划考核;第四,知识风暴与头脑风暴考核等。

五、整合师资与教学资源,培养《管理学》课程教学的后续师资力量

目前,我院《管理学》课程教学的后续师资力量不足。绝大部分相关专业的教师属于理论型、学院型的教学人才,基本上延续“高校专业学习――高校教学岗位就业――高校教学科研”的人才发展路径。这样部分教师的知识储备处于基础化、理论化的阶段,不明确管理学理论知识体系的新发展,不清楚社会对于管理实操型人才需求的标准。同时,缺乏对教研活动与交流的导向性认识。

鉴于此,我们务必结合我院教学资源的现状,作出以下改革与探索。

(一)整合师资,打造实务型师资队伍。结合我院实际,重提《管理学》课程教学,需要教师具有宽广的知识面与实战经验,尤其对于实际管理活动与流程务必清晰与熟悉,在生产管理、现场管理、中小企业管理、创新管理、团队协作、MBO、ERP、TQM、JCM、CI、文化建构等诸多最前卫、最重要的管理实操技能方面,重新对专业教师提出实务型培养建议。

(二)培养教研综合性师资队伍,通过学术交流、教学研讨,教学方法改进、教材教案编写等方式,打造了一支科研教学双肩挑的核心管理学教学团队。

(三)制度化激励教师不断加强专业学习,扩展《管理学》课程教学的综合知识。我们必须认识到我院管理学专业教师的知识储备不足的现状,务必要求教师依据综合知识型教师的目标要求自己,保证自身不断学习从而为课堂教学输入新的知识血液。在规范的备课环节之外,我们应该从书籍、网络、电视、媒体平台等多种渠道获取相关知识,扩充知识视野,必须增加最新、最全的实践管理活动的知识,以备随机在课堂教学工作中传授给学生。

(四)联系校外一线管理实务型的专家、学者、企业管理者,引入利于我们管理学教学活动借鉴的经验与模式,提升管理学教学与指导技能。

六、创新校企合作与学生实训机制,进行教、学、行一体化改革

目前,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务必要以就业为导向,这也需要在阶段性的课程教学中贯穿服务社会、服务市场的人才培养理念。在我院,《管理学》课程属于专业课基础课,但是在部分专业的《管理学》课程的教学计划制定、课堂教学组织、实践教学安排上没有紧紧围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培养目标。

鉴于此,我们需要坚定做到对学生的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相结合、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深入到人才市场、企业、生产一线进行调研,从而对《管理学》课程作出以下的改革与探索。

(一)在这一模块的改革期间,我们务必做到三个原则:提升学生实操能力为基准的原则;督导教师参与实训为依托的原则;实现校企互赢为目的原则。

(二)依据经管类、工程类、狭义的管理类等各专业学生的人才培养计划的差异性,由各专业结合实际的实训背景下,动态的渗透管理学实操知识的训练,不可以模式化与范式化。

第2篇

教师作为教学方法的直接实施者,若是认识不到教学方法创新的重要性,积极性不高,则再好的教学方法也很难实施下去;而同样,作为接受者,若是学生对新的教学方法不适应,或是已经习惯了原来的接受方式,不想再去接受新的方式,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也很难进行下去。所以,教师和学生对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比较重要,只有二者相互配合,并积极去接受新的教学方法,才能够实现教学方法的创新。

二、创新质量管理学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1、质量管理学学科特点

在认识质量管理学课程的重要性的基础上,找出质量管理学学科特点,以提出适应其学科特点的教学方法。第一,质量管理学是一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交叉学科,涉及到管理学、经济学、工程技术和统计学等多个学科的内容。所以这就要求授课教师具有扎实的多学科知识基础,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根据其他学科的知识讲解质量管理学中的相关内容。第二,质量管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而变化的。一方面,要求授课教师要了解现实中企业质量管理的新理念、新方法和质量管理新工具;另一方面,要求授课教师关注质量管理前沿知识,不断充实学生的知识深度和宽度。第三,质量管理学是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课程里会涉及许多实践性的方法和知识,而仅靠书面的讲授不能让学生充分掌握相关知识,这就要求在课堂中和课下安排适当的案例教学及实践教学模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既让学生掌握了相关知识,又提高了他们的分析能力、实践能力,培养了创新精神。

2、转变教学理念,接受新的理念

对于质量管理课程来说,首先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这就要求不能只把目光盯在质量管理这门课上,要在完成本门学科教学任务的同时引导学生选取正确的价值取向,使其学会基本的科研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具体到质量管理这一学科,我们应树立以下几点教学理念:首先,针对实践性较强的特点,教师更要本着“学以致用”的思想,把精力重点放在与社会关系密切的知识点上,如质量相关理念,西格玛等相关知识,既能使学生掌握本学科的知识,又能使他们在生活和未来工作中应用;其次,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主动去学习。毕竟课堂时间有限,教师不能把所有的知识都传授给学生,特别是那些质量管理软件和工具,最终要靠自己去主动学习才能掌握的;最后,要逐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中工厂和企业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3、教师和学生协同配合

由于质量管理学课程针对的是大学三年级开设的课程,对于一些想尽快实习找工作的同学和准备考研的同学来说,已经不能静下心来认真听课和学习了,特别是对于一些自己不熟悉的新教学方法,就会产生抵触的心理,这就要求任课教师考虑学生的现状,针对学生的情况开展合适的教学方法,师生间达成共识,既能按照教学要求完成教学任务,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又能使学生们有一定的时间去做自己的事情。

4、创新性教学方法

在具体考虑质量管理学的学科特点和在转变后的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我们积极参考其他学者的观点和根据自身的教学实践,提出了适合质量管理学课程的创新性教学方法。(1)主讲教师和助教配合的教学方法。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学生各方面变得比较成熟,同时也变得更加独立自主,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再像小学和中学那样亲密,教师对学生的了解也比较少,很多情况下,老师和学生们只在课堂上才能见面,课下接触的机会很少,有时甚至老师不认识学生,学生也不了解老师,老师和学生之间在沟通上存在较大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教学的有效性就会大大降低。所以,有必要设置助教职位,作为主讲教师和学生的桥梁,发挥作用。对于质量管理课程来说,主讲教师主要负责课程的设计和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引导,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助教可以由对质量管理课程比较熟悉的在校研究生担任,主要协助主讲教师负责课堂的讨论,批改学生作业,对学生进行课外辅导,并及时将学生的情况反馈给主讲教师,主讲教师就能够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做进一步的改进和创新。这样既减轻了主讲老师的教学压力,又能够加深同学生的联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2)基于TRIZ的教学方法。TRIZ全称是TheoryofInventiveProblemSolving(发明问题解决理论),TRIZ是前苏联学者根里奇阿奇舒勒于1946年率先提出的。他和他的同事先后剖析了来自世界各地的250万项高水平的发明专利,从中抽象概括出各类技术进化的规律与模式,总结出解决各种技术矛盾和物理矛盾的创新原理和法则,概括出了解决发明问题的基本方法,从而建立了TRIZ体系。TRIZ思想方法有助于从长远的需求来思考和解决问题,将其应用于教学方法中能够更好地实现教育上的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培养质量管理方面的创新型人才。例如,由于不同质量管理学教材的知识点和章节安排都有所不同,同时由于课时的限制,不可能所有的知识点都一一讲解,这就要根据TRIZ分割原理,按知识点重要性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将教材重新分割组合为不同部分,再以重点讲授、案例学习或自学等不同方式进行教学。40条发明原理不仅可以指导工程及产品设计过程,也可以有效地指导质量管理的决策过程,对于非常规出现的创新性问题提供一套解决思路。同时,可以将物质-场模型运用于质量管理活动中,以有效地辅助管理者快速决策,实现质量管理创新。[3]将TRIZ理论和方法引入到质量管理教学中既使学生更好的掌握的知识,又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积极性。(3)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是被证明的一种有效的能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积极性和更好理解教学内容的教学方法,对于那种没有特定的解决方法和实践性比较强而讲解起来比较枯燥的知识点非常有效。这种方法最重要的是案例的适用性,即对学科的适用性、教学知识点的适用性和学生的适用性,不同的学科要采用不同的案例教学法。就以质量管理学来说,质量管理学是一门技术和管理相结合的学科,案例教学法这就要求以较好的方式把二者结合起来,充实教学内容。在质量管理课程中,ISO9000体系章节比较适合案例教学法,如果单纯的去讲解教材中的ISO9000相关内容,学生只能从字面上去理解,特别是对于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里面只是单纯的规定条款,不结合相关案例,学生们很难真正的对其理解和运用;对于案例的选取和展开过程来说要适合学生的特点,选取的案例应该同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比较接近,这样学生对案例比较熟悉,易于接受,同时案例跟自己有关就会充分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同时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分组讨论,不仅使同学们很好的掌握了相关知识,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和思考、表达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同学们的团队精神和协作精神。(4)依托精品课程,实行开放式教学。作为“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的核心内容,我国的精品课程建设已经成为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资源开放政策,是教学资源基于网络平台的共享项目。自2003年4月项目正式启动实施至今,精品课程的建设已初具规模,包含本科、高职高专和网络教育三个教育层次和学校、省和国家三级精品课程体系。[4]随着我国精品课程数量不断增加、涵盖的学科门类的不断扩展及手段的不断完善和创新,对提高我国高校教育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开放式教学是一种主动的教学方式,教学时间不限于课堂,教学内容不限于课本,作业也不限于传统的课程作业,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而精品课程是开放式教学的一个很好的载体。以质量管理课程的精品课程来说,它能够及时做到课程与学术前沿和管理实践的结合,满足时代要求,培养学生的理论和实践能力。同时,精品课程中的电子教案和习题自测和相关案例等网络资源是对学生课堂学习的很好补充。

三、结语

第3篇

关键词: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知识结构

一、知识产权人才的类型

1. 知识产权人才的界定

知识产权人才的特质是由知识产权的工作特性以及知识产权工作对从业者知识和技能的特殊需求共同决定的,因此知识产权人才的概念应建立在对知识产权工作的目标、功能、职责等作出清晰判定的基础上,对从业者的专门素质提出类型和水平界定。但由于我国知识产权工作起步较晚,其理论和实践尚属开拓阶段,加上知识产权工作涉及的主体较多,对于不同主体的素质要求不尽相同,因此对于知识产权人才至今尚未形成一个统一的看法和界定。广义上,知识产权人才是指系统掌握知识产权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从事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或管理等相关理论与实务工作的各类人才;狭义上,知识产权人才主要是指从事知识产权保护、运用、管理等相关理论与实务工作的专门人才。本文的研究对象属于狭义的知识产权人才范畴。

2. 知识产权人才的类型

关于知识产权人才类型的划分,目前还未形成一致的看法。纵观不同学者的观点,主要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分类路径。广义的分类把知识产权创造人才纳入到知识产权人才体系之中,将之粗分为知识产权创造人才和工作队伍两大类——其分类依据源于原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王景川2004年1月13日在全国专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以此为基础,田文英等人依据知识产权人才在社会和经济生活中发挥的功能和作用,又将其细分为五类,即知识产权创造人才、研究人才、管理人才、实务人才[1]。狭义分类路径从知识产权研究与实务等知识产权工作实践出发对知识产权人才进行分类——该分类路径以北京大学郑胜利教授的观点代表。他也把知识产权人才分为五类,即从事知识产权公共管理事务的业务人员、知识产权司法审判人员、企事业单位从事知识产权事务的业务人员、社会从事知识产权中介或服务的专业人员、大学中从事知识产权教学的教师和研究所(中心)中从事知识产权研究的研究人员[2]。

显然,广义分类路径比狭义分类路径具有更大的包容性,有利于对知识产权人才的全方位认识与把握,但缺陷是由于过于宽泛的外延淡化了知识产权人才的个异性特质,不能凸显知识产权工作的重心和特点。狭义分类路径关注于知识产权工作本身,强调从知识产权工作性质或职责分工的视角对知识产权人才进行分类。这种分类路径有利于突出知识产权人才特质,对于知识产权人才的管理、教育与培养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

二、知识产权人才的知识结构

关于知识产权人才知识结构的争论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知识产权人才是法律人才的一种还是不同于传统法律人才的新型专门人才;二是不同知识产权人才的知识结构总体是相似的还是存在类型差异。实际上,从知识产权工作的性质看,知识产权工作不限于知识产权保护,创造、管理、应用也同样是知识产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知识产权法律人才不能涵盖知识产权人才的全部;另外,不同知识产权人才的工作性质差异决定了知识产权人才的知识结构存在类型上的差异。因此,知识产权人才的知识结构应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进行分析和讨论。

1. 一般结构

宏观上,知识产权人才的知识结构是指各类知识产权人才都应掌握的专门知识,可以称之为一般知识结构。这类知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专业知识、基础知识和相关知识。专业知识是指从事特定知识产权工作必须具备的、对工作效果产生直接影响的专门知识;基础知识是指对有效掌握和运用专业知识发挥基础和铺垫作用的各类知识;相关知识是指对所从事的特定知识产权工作发挥积极影响的背景知识。

2. 分类结构

显然,不同知识产权人才由于其从事的知识产权工作的性质差异,虽然都必须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基础知识和相关知识,但这三类知识的类别、掌握程度和侧重存在差异。

知识产权管理人才。包括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知识产权管理机构以及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中的领导干部或中高层管理人员在内的知识产权管理人才,其必备的专业知识主要是指知识产权的基本知识;基础知识主要是指管理学和经济学知识,其中政府和事业单位的知识产权管理人才应重点掌握公共管理学和政治经济学类专门知识,企业和中介机构管理人才应重点掌握企业管理和经济管理类专门知识;相关知识主要是指此类人才应具备一定自然科学的背景知识。

知识产权保护人才。包括知识产权司法审判人员、行政执法人员、知识产权律师等在内的知识产权保护人才,其必备的专业知识主要是指深厚的知识产权法学知识;基础知识主要是指广博的一般法学知识(包括国内法和国际法知识);相关知识主要是指经济学和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

知识产权业务人才。包括政府部门从事知识产权公共管理事务的业务人员、企事业单位从事知识产权事务的业务人员以及知识产权中介服务的业务人员在内的知识产权业务人才,其必备的专业知识主要是指知识产权的基本知识;基础知识主要是指管理学和经济学一般知识;相关知识是指此类人才应具备一定自然科学的背景知识。

知识产权教学研究人才。知识产权教学研究人才主要是指大专院校、研究或培训机构中从事知识产权教学或研究的工作人员。众所周知,这类人才通常以团队的形式存在于高校、研究所或社会培训机构中,他们通常对于知识产权各类知识(包括专业知识、基础知识和相关知识)都有所涉及,但精于某些特定方向或领域的教学研究工作,因此这类人才的知识结构难以像其他知识产权人才那样进行作出明确划分。一般而言,他们的专业知识往往精于知识产权规划、保护、运用、管理、人才培养、中介服务等某些专门领域,甚至主要是集中于某个领域中的某些特定方向;对于知识产权教学研究人才而言,其基础知识是指对他们教学和研究的专长起直接支撑作用的其他知识产权知识或法学知识;相关知识则是对教学和研究的专长起间接支撑作用的其他知识。

三、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的基本模式

知识产权人才存在类型上的差异,社会对各类知识产权人才需求的层次也不尽相同,因此知识产权人才培养不可能仅靠某种单一的模式来实现,而是需要多种社会力量相结合,多种培养模式相互补充,才能够较快满足社会对此类人才的迫切需求。

1. 机构设置

我国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机构主要集中在高校。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中国《商标法》、《专利法》的颁布,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高校先后成立了知识产权教学研究中心,1993年北京大学成立我国首家知识产权学院,此后,清华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华东政法大学等高校相继成立知识产权学院(系)或设置相应的专业、中心、基地等[3]。据统计,目前已有近40所高校设立了知识产权学院(系)或研究中心(基地),覆盖了全国大部分省市,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工作在中国高等教育机构中迅速发展并壮大起来。近两年来,在上海、广州、北京等一些大型城市中还出现了一些社会培训机构专门从事知识产权人才的培训工作。这些机构虽然还不能成为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的主流力量,但由于其运行机制灵活,善于整合师资力量,紧跟市场需求,因而受到欢迎并表现出较大的发展潜力。

尽管经历近20年的发展,目前我国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存在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仅从知识产权的机构设置上看,知识产权学院(系)或研究中心(基地)是在各高校法学院(系)或专业的基础上衍生而来的,相当一部分知识产权学院并未从法学院中真正独立出来。这样的机构设置培养出来的主要是知识产权保护人才,或者说这种知识产权人才的专长主要是从事知识产权保护工作,难于胜任知识产权管理或业务工作。另一方面,由于新近创建的一大批知识产权学院(系)或研究中心(基地)起步较晚,基本沿袭了高校封闭式传统办学模式,还未能同地方政府知识产权管理部门以及本区域重要企事业建立起有效的沟通和协作机制,缺乏稳定的实习、实践和研究基地,致使人才培养同社会需求还存在不小的差距。因此,优化和完善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的机构设置十分迫切,这种体制上的再设计是使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模式迈向通用性与专业性相结合、创新性与实务性相结合的基础和前提。

目前,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的机构设置应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变革和完善:首先,形成以高等院校为主、社会办学力量为辅的知识产权人才培养体制。高等院校的知识产权学院(系)或研究中心(基地)重点办好学历教育,兼顾普及教育,并可根据社会需求和自身特点进行一定的非学历教育;社会培训机构主要从事非学历教育和培训。其次,高等院校以法学院(系)为基础创办的知识产权学院(系)要形成同管理类学院和理工类学院联办知识产权教育的格局,为突破以法学为单一主干的人才培养模式确立体制基础,通过多学科的交叉整合达成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模式的转换。实际上,在美国,高校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机构除了一部分设置在法学院,还有一部分就直接设置在管理学院和工学院[4],说明知识产权人才的培养不能仅由传统的法学院独立完成。第三,高等院校的知识产权学院(系)要尽快形成开放办学的整体格局。高校必须充分认识到知识产权人才的复合型、实务型特征,在完善和加强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同时,突出抓好实验、实践以及实务教学环节,建立起与所在区域重点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合作共赢机制,设置足够的教学研究、实习实践基地等,加强办学的开放性。第四,鼓励和规范社会力量参加知识产权人才的培训工作。对于知识产权社会办学机构一方面要在政策、资金和人员上给予适当支持;另一方面要在资质认证、培训质量、软硬件配备等方面进行必要规制,使之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2. 专业设置

知识产权人才是一种复合型人才,这一点是学界的共识,但是这类人才究竟属于法学大类还是属于某种新兴交叉学科,抑或是属于法学、管理学或工学的一个新兴学科分支,这在学术界还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目前主流观点强调其法学性质,将其列为复合型法律专业人才,例如北京大学陈美章和郑胜利教授都持这种观点,他们认为:知识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培养能够从事知识产权法律事务的专门人才[5]。大多数的知识产权专业人才应有一定的理工科背景,有扎实的法学基础,并掌握一定的工商管理和经济学知识(如无形资产评估、许可证贸易等)的法律专业人才[6]。但也有人暗示知识产权人才分属于法学和管理学,如同济大学王珍愚、单晓光等人在论及我国知识产权教育的专业设置时主张,“……大学知识产权教育的专业设置……应考虑单独设置知识产权法学专业和知识产权管理专业,以培养知识产权专门人才。”[7]美国的知识产权教育分布于法学院、管理学院和工学院的现实也表明,知识产权人才并非属于某种新兴学科,而是法学、管理学或工学的一个新兴学科分支。

厘清知识产权人才的学科性质对于高校知识产权专业设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1986年我国高等教育体系将知识产权法列为法学本科专业,中国人民大学率先开办知识产权双学士学位班以来,人才的培养层次不断提升,一些有条件的高校早已开始了硕士和博士的教育和培养,不过无论是本科还是研究生教育,目前我国高校知识产权教育一直定位于法学专业。经历2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这种法学定位的人才培养模式开始显露一定的局限性,尤其是在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以来,社会对知识产权人才需求呈现出了专业性、实务性和多样性的特点,知识产权保护人才已不再是社会对知识产权需求的全部,知识产权管理和实务人才的需求显得日益急迫,因此高校知识产权教育必须从专业设置上进行及时调整,实现人才培养的优化配置。

根据郑胜利等知名专家的分析和预测,我国未来10年对知识产权管理人才和业务人才的需求量占知识产权人才总需求量的一半以上,现有的知识产权法学专业不仅不能满足人才总量上的需求,也无法满足职业适应性需求,因此设置知识产权管理专业十分必要。原则上,知管理专业应首先在一些较早成立知识产权学院并建有管理学一级学科或相关二级学科的综合性大学或理工科大学中进行试点,经过3~5年的探索再逐步推进。知识产权管理专业应隶属于管理学院,授予管理学学位。在前期可以参照知识产权法学专业的模式采取双学位教育的方式,逐步过渡到硕士和博士学位教育。知识产权管理专业的生源主要通过两个途径选拔,一是理工科学生,二是法学或管理学学生。前者主要开设知识产权法学与实务、管理学理论与实务等课程,培养企业和中介机构的知识产权基层管理人才和实务人才;后者主要开设知识产权法学与实务、自然科学基础和科技管理实务等课程,培养政府、事业单位知识产权管理和业务机构的知识产权管理基层管理人才和实务人才。考虑到学习成本和办学质量等方面的原因,知识产权管理专业双学位教育可以在有攻读双学位意向和能力的在校本科生中进行择优选拔后采用“五年制两阶段”培养方式,即在校工科、法学或管理学专业的本科学生在第一阶段用三年时间修满第一学位规定的主要学位课程后,再在第二阶段用两年时间修满第二学位(即管理学学位)规定的学位课程,考核合格后授予工学与管理学或法学与管理学学位。

优化知识产权专业设置必须考量的另一个重要问题是,无论是知识产权法学专业还是知识产权管理专业,都需要在根据社会需求和宏观环境的改变不断凝炼专业方向和人才培养的特色。这也就是说,各办学单位一方面要有意识的形成专业方向的区位和校际差异,另一方面还要着力打造相同或相近方向的区位和校际特色或服务领域特色。通过专业方向的凝练和特色的打造,在全国范围内形成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人才培养体系。

3. 学科设置

尽管我国知识产权教育已经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历程,但其学科的性质、地位和归属还很不明晰。实际上,早在2004年教育部和国家知识产权局在其联合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知识产权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就已经提出要“提升知识产权的学科地位”,但实际并未对其进行明确的学科定位;2008年颁布的《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明确提出要“设立知识产权二级学科”,但至今仍未对其学科性质和归属问题作出明确界定,学科设置工作仍未纳入议事日程。虽然在部分从事知识产权教育的高校中已经在硕士、博士层面展开了知识产权高级人才的培养工作,但是除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个别高校之外,没有知识产权专业硕士或博士点,有些学校只能在法学、工商管理、公共管理、经济学等学科下面探索开展知识产权方向的学历和学位教育,各个人才培养单位普遍感到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名不正、言不顺[8]。基于此,许多业内学者强烈呼吁要尽快设置知识产权学科,有学者甚至建议应将知识产权定位为一级学科,下设技术性知识产权和非技术性知识产权两个二级学科[9]。

纵观有关知识产权学科设置的各种研究和论点可以看出,知识产权未能形成独立学科的原因之一与学界对于其学科性质的认知分歧有关——知识产权究竟应归属于法学,还是分属于法学、管理学和工学,抑或是属于一种独立的新兴学科?国内对此颇有争议,尚无定论,因此学科设置的条件尚不成熟。当然,因为存在争议而将学科设置问题搁置显然不利于人才培养,甚至会影响知识产权战略的实现;但是在学科定位尚未明晰的情况下仓促设科,势必导致人才培养的方向和质量上出现偏颇;当然由于很难将其归属与某个现存学科而将其直接设置为一级学科也是一种冒进之举,有违学科建设工作的严肃性和规范性原则。据此看来,根据目前国内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状况,率先在法学一级学科和管理学一级学科下分别设置知识产权法学和知识产权管理两个二

级学科不失为适当选择。其理由主要是,如果仅设知识产权法学二级学科虽然有利于满足知识产权保护以及部分知识产权业务(如)人才的社会需求,但不能有效满足政府以及企事业单位对于知识产权管理;从法学和管理学中分别下设知识产权相关二级学科有利于强化不同类型知识产权人才专门素质和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动员更多优势资源和师资力量投入到知识产权人才培养中来,提升人才培养的层次、水平和质量。

当然,一个新兴学科的创建需要一个过程,不能一蹴而就,更不能一哄而上,需要经过深入论证并逐步推进。根据目前我国研究生学历教育的现实情况,可行的方式是先选择10所左右办学条件好的综合性大学或理工科大学试办知识产权法学或知识产权管理学二级学科,招收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同时参照MBA、MPA以及法律硕士的培养模式,选择20所左右办学条件较好的大学开展知识产权法学或知识产权管理学专业学位教育,面向相关在职人员招收并培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通过这种学历教育和专业学位教育的双重路径,不仅有利于探索和解决学科设置中的分歧和问题,也有利于较快缓解知识产权各类中高层知识产权人才短缺的局面。预计经过五年左右的探索和实践,目前存在的知识产权学科设置难题将会得到有效解决。

参考文献:

[1]田文英, 纪梦然. 我国知识产权人才及其结构探析[J].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06(4): 37.

[2][6][7][8]郑胜利. 论我国高等学校知识产权专业人才教育: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的思考. 中国发明与专利[J]. 2008(8):15-18.

[3][5]陈美章. 中国高校知识产权教育和人才培养的思考[J]. 知识产权, 2006(1):3,10.

[4]王珍愚, 单晓光. 略论中国大学知识产权教育的发展与完善[J]. 法学评论, 2009(4):119-124.

第4篇

1.1管理学的综合交叉性与学生知识单一性的矛盾

管理学是一门交叉性的学科,其内容涉及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多种学科,要求学者具有较丰富的知识储备。而大一本科生受高中文理分科的影响,刚进入大学时大多知识面狭窄、相关知识储备欠缺。这一矛盾增加了管理学的教学难度,尤其是高中学理科的学生,大多认为管理学原理都很抽象、深奥,整个学习过程像听天书一样;而一些高中学文科的同学在学习管理学中涉及一些数据、计算的内容(如决策一章中关于一些决策方法的运用)时亦感到很吃力。

1.2管理学的实践性与学生缺乏实践经验的矛盾

管理学注重实践性,许多管理理论也是管理学者从大量的管理实践当中抽象凝练出来的。而大一的学生不仅没有组织管理的经验,大多数学生甚至连任何社会实践经历都没有,这就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产生两种极端倾向:要么觉得管理学很抽象、难以理解,于是在学习过程中不自信,也提不起兴趣;要么觉得管理学很简单,谁都看得懂,从而轻视课堂教学环节,以为期末考试之前通过死记硬背就能实现该课程的学习目的。

1.3管理学的应用性与学生无法识别应用需求的矛盾

管理学具有应用性的特点,其理论的产生与发展都是为了解决某个具体历史时期特定的组织管理问题而提出的。而学生由于自身所处的人生阶段,还不能看到管理学对于自身的重要性,加上目前的就业形势严峻,能找到一份工作都很不容易,多数学生认为自己一开始不可能成为管理者,因而现在学习管理学是没用的,这是导致学生学习管理学积极性不高的最主要因素。

1.4管理科学与艺术的双重性与学生定势思维模式的矛盾

管理既是科学又是艺术,具有双重性,管理学的理论本身也处于丛林状态,对于同样的管理问题,不同的学者提出的理论差异很大,甚至相左。而大一学生由于刚从高中环境中走出来,往往习惯于是非黑白分明的思维模式,尤其是当教材中出现各种理论相互矛盾时,学生从认知习惯上将很难接受,更无法理解。

2基于学生心理需求的管理学课程改革

心理学中认为,人类有目的的行为都是出于对某种需要的追求,未满足的需要才会让人产生行为的动机,进而做出某种行为。由此可见,要让学生在管理学课程的学习中积极性更高,关键是要发现学生有哪些未满足的需求,并通过管理学原理这门课程来满足他们的相关需求。一般本科院校中,管理学原理都是安排在大一上学期为学生开设,下面笔者先对这一时期学生的心理特点和需求进行分析,并以此为基础为管理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提出自己的一些想法。

2.1学生心理变化周期

2.1.1活跃期

在学生刚进入大学的前六周,他们对大学充满了好奇,很多事物对他们来说都是如此新鲜和好奇,进取心强,学习积极主动。处在活跃期的大学生拥有最难能可贵的学习激情、斗志甚至于野心。

2.1.2迷茫期

迷茫期是大学生必须经历的过渡期,一般出现在入学后第七至九周。这一阶段的学生经常会有方位丧失的感觉,内心会产生一种令人畏惧的无力感。此时心理素质良好或有先见认知的学生,能主动或有意识地寻求帮助,采取一些正确的心理干预措施,从而较轻松地渡过或尽早结束此期。但能做到这样的学生数量较少,多数学生还是会跌入更为糟糕的反叛期。

2.1.3反叛期

反叛期是大一学生最危险的一个阶段,一般出现在大学入学后第十至十二周。在这一时期,学生了解到大学在很多方面和自己当初想象的存在巨大差异,因而会有很强的失望感,失望过后进而变得消沉颓废。于是在这一时期就出现了很多学生用游戏、网络小说、睡觉、电视剧等行为打发时间的情况。

2.1.4调整期

调整期是学生经历反叛之后的一个自我调整阶段,一般出现在入学后第十三至十五周。这一时期的学生经历过大学的众多喜怒哀乐后,内心开始慢慢地平静下来,开始比较客观地看待大学里的一切,逐渐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

2.1.5稳定期

稳定期是学生自悟、觉醒的阶段,一般出现在入学后第十六周至学期末。这一时期的学生大多数已经可以以一种平和的心态来看待大学和大学的自己,同时由于临近期末,学生会想着应该努力学习争取考出好成绩,所以会把大部分精力花在学习上,从而减少了胡思乱想的时间。

2.2管理学教学内容与学生心理需求变化周期的整合

一般来说,管理学原理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管理基础理论知识、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六大模块。以往的教学中,很多教师包括笔者本人往往更强调所谓的知识逻辑性,所以讲课内容的顺序基本是按照教材中的一个逻辑顺序,并没有考虑到知识内容和当期学生内心需求的适应性问题。若能结合学生不同阶段的心理特征和需求,合理安排管理学原理课程内容的教学次序,这对于提高管理学原理课程的教学效果具有明显帮助。

2.2.1活跃期的教学内容

活跃期的学生最想快速了解周围的一切,尤其是自己所学的专业和所处的学校。结合学生的这一需求,在这一个阶段,管理学原理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定在管理学基础知识和组织这两大块。通过管理学基础知识的介绍,让学生初步了解到什么是管理和管理学,并在管理的大框架下结合所教学生的专业具体分析其专业特点。在讲授的时候,教师可以结合所在学校这个组织来分析,说明学校的组织结构、组织文化、组织发展及变革等内容,这样一来,不仅可以让学生对组织的内容有所了解,而且把学校的纵多情况一一展现在了学生面前,从而使得学生想了解所处学校的这一需求得到满足。组织这一块内容一般需要花6个学时。

2.2.2迷茫期的教学内容

迷茫期的学生最缺乏的就是目标感,来到大学后发现没有了高中时代紧凑的课程安排和频繁的考试,很多学生会觉得在这样一个宽松的环境里无所适从。加上大学里接触的人也比较多,不少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不足也凸显出来。所以,这一时期学生的主要需求是确定一个明确的学习目标,并和周围的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为了满足学生这两方面的需求,在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内容上教师可以重点安排计划和沟通两大块的内容,大概需要占用9个学时。在讲计划这块内容时,让学生结合自身情况做好综合环境分析、作出决策、拟定计划。接着再向学生介绍沟通的相关知识,让学生学习相关的沟通方法,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帮助学生发现沟通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克服自身的沟通障碍,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

2.2.3反叛期的教学内容

反叛期是学生最无心学习的一个阶段,所以此时课程的教学内容要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和激励性,针对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师可以选择领导和激励两大块内容来讲授,大概需要9个学时。在学习领导和激励的相关理论之后,教师可以选取一些名人的经历作为故事传授给学生,讲授形式最好是教师口头讲授和多媒体视频播放相结合。笔者上学期的教学中就选取了特蕾莎修女、、朱钅容基的故事在课堂上和学生分享,让学生讨论他们分别是凭借什么在进行有效的领导,事后学生不仅对这三位名人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更重要的是从他们身上获得了很多感动和激励,这对于帮助学生摆脱反叛期是有很大的帮助的。

2.2.4调整期的教学内容

这一时期的学生逐渐适应大学学习和生活,适应过后会慢慢发现自身专业的乐趣所在,从而期待获得更加丰富的知识。在管理学原理的教学中,此时教师可以讲授创新和控制这两块的知识,大概需要9个学时。教师在让学生理解组织应该如何创新、控制的基础上,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谨记创新的重要性,同时鼓励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应该充分发挥想象力,做人做事不要太僵硬。但在强调自由创新的基础上也不能忽视有效控制的重要性,在此教师应该以讲授“控制”的内容作为契机,对学生进行一番关于学校规章制度的教育,同时让学生学会进行自我控制,尽快把自己的不良行为纠正。

2.2.5稳定期的教学内容

稳定期是接近期末的最后一个阶段,一学期的课程学习接近尾声,不少同学都期待着有机会能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以证明自己的能力。所以,在这个阶段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尽可能地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其在课堂上一展风采。教师可以让学生运用学习到的管理学知识对相关案例进行分析,然后每个小组轮流上台展示本组讨论结果。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复习前面的知识,也可以考察学生问题分析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满足了学生自我表现的需求,让他们感觉到这门课程给他们带来的收获。

2.3基于学生心理需求的管理学课程改革的特点

2.3.1打破了传统教学内容中按照教材上固有的管理职能顺序依次讲授的定势,主张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和需求交叉安排教学内容传统的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中,多数教师是按照教材中编写的管理职能顺序来教授,即先讲理论,再以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为一条线逐一展开讲授。而基于学生心理需求的管理学课程改革主张教师打破这一定势,把组织这一块内容放到了第一个阶段来讲,同时以学生的需求为基础把各个知识点联系起来,打破了以往知识点间的孤立状态。

2.3.2把管理学的知识和心理学的知识结合起来运用,从满足学生心理需求的角度让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根据心理学知识可知,人的一切行为动机来源于未满足的需求,要使学生愿意学习管理学原理课程,必须让其认识到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可以满足他未满足的需求。对于教师来说,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准确分析出学生的需求,然后在教学过程中把课程的内容和学生需求对应起来。要做到这一点,要求教师必须具备多学科的知识,尤其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同时,要求教师及时与辅导员进行沟通合作,对学生进行跟踪,了解学生的变化情况。

2.3.3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特性,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再结合课程内容的性质,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例如,当学生兴趣较浓、求知欲很强时,教师可以用讲授法给学生教授管理学的基础知识;当学生感到很无趣时,教师可以结合多媒体采取讲故事的形式让学生掌握一些有效的管理方法和经验;而当学生充满激情和自信的时候,则应该把讲台交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尽情展示。

3结论

第5篇

国内外设计管理理论发展的现状与趋势 开题报告 /html/lunwenzhidao/kaitibaogao/

一、设计管理理论的研究现状

现今随着经济的发展,对设计的要求越来越高,对设计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作为设计团队的一员,设计师不仅需要掌握基本的设计程序,还需要研究心理学、营销学、管理学等相关知识,以便更好的完成设计工作。

设计管理发展到现在,武汉理工大学管顺丰教授认为其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设计管理实践探索阶段,这一阶段开始于工业革命,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不久。20世纪初,一些公司开始设立设计总监,推行设计的标准化以及重视企业的形象识别。20世纪中叶,一些公司开始实行整体的设计战略,而且设计员工的培训、福利待遇和设计创新等各方面的公司活动都进行了拓展。第二阶段为设计管理理论探索阶段。二战后的技术与经济的本文由收集整理快速发展推动了设计理论的发展,这一阶段设计管理理论得到了实践界和理论界的重视和探讨,这一过程一直延续到20世纪90年代。20世纪50年代,在第一届aspen设计会议上,倡导将理论与设计商业结合在一起,讨论“作为管理要素的设计”等主题。20世纪60年代,迈克·法尔撰写并出版了第一本有关设计管理的书籍。迈克·法尔认为“设计管理是在界定设计问题,寻找合适设计师,且尽可能地使设计师在既定的预算内及时解决设计问题”。第三阶段为设计管理理论系统化阶段。进入20世纪90年代,知识经济的兴起、竞争的全球化和人们需求的日益多样化,导致了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产品品种越来越多,设计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在这一历史条件下,设计管理理论也得到了广泛的重视。//zuowen/

现在,我们国家的设计管理很大程度上停留在理论研究的层面上,很少在公司或设计团队的发挥出应有的作用。目前,我们面对的最大的问题是如何去利用设计管理这门知识,让设计工作创造出更多的社会效益。设计师是一种综合性很强的人才,需要掌握设计学、营销学、管理学、心理学等等一系列知识,而如果想掌握这些知识没有经过长期的专业培训是不可能的,能很好地理解设计管理相关知识的人本来就不多,更不可能有太多的能灵活应用的人才了。结合中国的国情分析,中国现在的设计相对于发达国家还是起步阶段,而且中国的设计有很大多数是直接模仿,企业对于设计的认知也是极为薄弱,这样就导致了现在所谓的“廉价设计师”,严重阻碍设计的发展。特别是一些管理者根本不知道设计有什么实在意义。俗话说:一头狮子带领的羊群可以打败一支由一只羊带领的狮群。可见设计管理者以及设计管理的重要性,从我国的国情以及我国设计管理发展的现状来说,我们现在确实需要那么一批理解并可以从事设计工作的管理者。

二、设计管理理论的未来发展趋势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经济时代下,设计管理理论的研究呈现出多远的发展趋势。首先,设计管理发展的哲学化、伦理化和合规化趋势。设计管理学的哲学化趋势,表现在从哲学的高度,对设计管理进行了最高层次的考察与解释,将管理与哲学沟通起来。管理学的伦理化是指管理的理念等应与道德伦理相结合,企业借助伦理道德达到更好的管理效果。此外,现代企业还应注重法律理念的塑造与培养,通过合规管理,树立契约精神、诚信意识和社会责任理念,充分发挥设计团队的作用。其次, 知识经济时代对知识资本的管理,设计团队信息共享的体系的建设与管理显得越来越重要。此外,还有对设计团队的成长方向、成长速度等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可持续发展与设计团队的成长管理。将机会作为一种稀缺资源,探讨如何认识机会、寻找机会、利用机会,结合风险管理,为设计决策服务的寻机管理等。再次,设计管理研究将更多地与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数学等紧密结合。最后,设计管理的研究将更突出以人为本的特色。随着人本主义管理时代的到来,见物不见人的基于利益驱动与诱惑思想下的管理技术,受到了严峻的挑战。人们开始认识到,人性得到充分尊重、个人自主性得到充分发挥,即人人都是管理者的模式。应当把对人的理性管理同感性管理有机结合起来。//html/jianli/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和社会关系的转变,新的管理理论内容和管理方法层出不穷。在设计管理工作实践中,我们应灵活运用这些理论,有助于提高设计团队的管理效率和水平。

第6篇

【关键词】管理学;建构主义;教学模式

管理学是高等职业教育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也是当今适应企业及社会各组织管理需要,发展最为迅速的一门课程。自从泰罗的科学管理诞生以来,以企业管理为基础的管理学在实践的推动下发展很快,面对当今的变革潮流,管理知识成为必不可少的基础知识。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既掌握这些必要的管理知识,又具有一定的职业能力和再学习能力,以适应从业的需要,一直是我国高职教育管理学教学亟须解决的问题。本文根据构建主义学习原理,结合管理学课程特点,探讨了管理学新的教学模式。

一、对建构主义理论的认识和理解

探求一种新的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必须及时更新教育观念,了解和掌握先进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并以此来指导自己的教学活动。通过学习和比较分析,我认为乔纳森的建构主义观点对我们“管理学”的教学工作有很好的指导意义和借鉴作用。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是认知心理学派中的一个分支,建构主义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不仅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且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这就意味着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全新的教学模式(彻底摒弃以教师为中心、强调知识传授、把学生当作知识灌输对象的传统教学模式)、全新的教学方法和全新的教学设计思想。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教育技术领域产生过广泛影响,一直到现在还得到重视和研究,基于建构主义理论而形成的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也得以在教学活动中得到推崇和应用。研究认为建构主义教学模式是指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在这种模式中,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教材所提供的知识不再是教师传授的内容,而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媒体也不再是帮助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方法,而是用来创设情境、进行协作学习和会话交流,即作为学生主动学习、协作式探索的认知工具。显然,在这种场合,教师、学生、教材和媒体等四要素与传统教学相比,各自有完全不同的作用,彼此之间有完全不同的关系。但是这些作用与关系也是非常清楚、非常明确的,因而成为教学活动进程的另外一种稳定结构形式,即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模式。

掌握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很重要的方面是创设学习环境,在设计学习环境时,所创设的学习环境应该是日常社会生活中、经济活动中真实的任务,并且是与教学情景相关的任务,而不是抽象的任务,也就是说要在“管理学”的教学中提供真实世界的基于案例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这创设的环境中通过交流与合作进行知识的构建,完成既定的学习任务,得到相应的锻炼和提高。

二、管理学课程特点分析

课程特点,是教师授课的内涵性依据。不同的课程特点,要求有不同的教学方法与之相适应。管理学是从实践中产生的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具有其自身独特的特点:

(一)管理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科学

管理学是一门吸收了经济学、哲学、社会学、心理学及各种专门的工程技术学与计算机科学等多方面知识而发展起来的一门综合学科。该课程既是一门管理知识的基础理论课程, 又容纳了许多其他相关课程。所以, 在对该课程的教授过程中, 对教师的知识覆盖面要求比较广,教师在对此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也需要有其他学科的相关专业知识。

(二)管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在管理学中没有千古不变或“永恒”的定理,必须对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管理对象的复杂性和管理环境的多变性决定了运用管理知识的技巧性、灵活性和创造性。在学习管理学理论的过程中,如果缺乏实际应用,就不能全面深入地了解有关理论知识体系,更难以掌握和运用。中外教学实践证明案例教学是该课程有效地教学形式,通过选择经典案例和创设情景案例将学生导入具体的实践环节思考解决实际中可能出现的管理问题。

(三)管理学是一门发展中的科学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管理学理论不断丰富和完善,各种管理理论和观点不断涌现,这就要求管理学课程理论和体系也必须及时更新和发展。为了让培养的学生更适应市场的需求,胜任企业的管理岗位或从事相关的管理工作。管理学的课程教学模式内容和体系设计必须尽量体现最新的管理理论嬗变。

管理学既具有应用的广泛性与实践的艺术性的特点,又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与抽象性的特点,这就要求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既要重视和掌握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基本方法、技术等理论知识,又要重视理论在实际中的应用,加强实践环节的学习和运用理论知识的艺术。这也就要求管理学的任课老师,在安排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摸索和总结,合理设计管理学的教学模式,以提高管理学课程的教学质量。

三、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管理学教学实践

基于上述对管理学课程的认识,以及对建构主义理论的理解,笔者在教学中不断进行思考总结,就如何设计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的教学实践进行了探讨和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具体做法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教学活动的开展是根据预先安排的教学内容来进行的,因此,教学内容的安排合理与否将决定教学效果的优劣。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要改变强调学科体系完整的做法,构建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知识体系。根据我国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现状,结合学生的兴趣以及他们生活中所熟悉的管理情况,对整个要讲授的管理学内容进行科学划分,并把这些管理学知识变为多个知识模块单元,供教学中根据需要进行拼接、组合。

(二)以学生为中心,创设管理学课程教学情境

创设管理学课程教学情境的方式很多,既可以采取设问的方式,也可以采取作业的方式;既可以设于课堂,也可以创设在课堂之外。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还可以通过选择典型案例,创设真实的管理情境。对教学案例要有针对性的筛选,要挑选与相关知识点联系紧密的,便于学生了解能够感知的案例。尽量将案例教学抽象的东西具体化,在典型的情景中帮助学生领会管理理论,学以致用。为使案例实现直观性,案例编写形式,简洁明了,笔者采用了大量图标和流程图,使学生对所培养训练的能力及方式一目了然,充分反映“管理学”课程综合性、实践性、应用性、科学性的特点,把学生带入到管理的“现场”,要求学生用所学的理论分析案例,引导他们进行辩论、分析和决策,真正达到学以致用。

(三)构建主动的学习平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教学活动中,为激发学生的兴趣,使用现代教学手段,编写形式多样、图文并茂、简洁直观,有助于广大学生理解和掌握。将学生按照自由组合原则划分为几个团队,让学生之间展开合理的竞赛。在课堂教学中创造一种竞争的气氛,有利于团队合作,又能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在课堂上采用管理故事、寓言、游戏、角色扮演、经典案例分析等多种训练方式、方法,充分调动学生主体的积极性,使学生在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中习得知识、提高能力。

(四)注重教与学的互动,强调“协作学习”

学生们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一起讨论和交流,共同建立起学习群体并成为其中的一员。在这样的群体中,共同批判地考察各种理论、观点、信仰和假说;进行协商和辩论,先内部协商(即和自身争辩到底哪一种观点正确),然后再相互协商(即对当前问题摆出各自的看法、论据及有关材料并对别人的观点做出分析和评论)。通过这样的协作学习环境,学习者群体(包括教师和每位学生)的思维与智慧就可以被整个群体所共享,即整个学习群体共同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而不是其中的某一位或某几位学生完成意义建构。

(五)实行以能力为中心的开放式考核

针对管理学课程应注重实践性、创造性和实际管理技能培养的要求,本课程应全面改革“期末一张卷”的传统考核方法,实行以能力为中心的开放式、全程化考核。在考核内容上要以管理的四大技能为核心,将课程中的知识点转化为技能要求对学生进行考核。考核的范围既包括教室课堂教授过的以及实训操作过的,也包括教师课堂没讲、但是要求学生自学或者教师指定参考资料中包含的内容,还包括应该和必须具备的管理常识。考核的标准开放,对于一些主观性试题,注重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的考核,在标准方面不拘于只有一个标准答案。考核过程中应坚持多种考核方式,坚持从始至终全过程进行考核,避免期末一张试卷决定学生学习成绩的现象。

参考文献

[1] 王雪丽,付天舒.论建构主义理论对语篇阅读的启示[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7,(1).

[2] 周长梅.建构主义视角下的生物学教学[J].教学与管理,2006,(36).

[3] 纪淑军.基于建构主义的英语多媒体网络教学[J].文教资料,2006,(34).

第7篇

关键词:游戏;教学法;管理学

一、引言

管理学课程作为高职高专经济管理类的必修专业基础课,是系统研究管理的基本特征、运用规律、管理方法的一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学科,主要培养学生具备初步的解决管理过程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具体而言,这些能力包括:善于发现问题,并具备较为熟练的分析界定问题的能力;协调人际关系和有效沟通能力;运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利用互联网等资源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等。如此重要的一门课程,对教师的教学方法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的“一言堂”的教学方式对于没有感性经验的学生来说,很难调动学生学习本课程的积极性,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很难在脑海中形成系统的概念,自然也不能有效体现课程实践性的一面,使得教学效果不高。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最好的学习动力莫过于学生对所学知识有内在兴趣,而最能激发学生这种内在兴趣的莫过于游戏。”高职教育倡导寓教于乐,多维互动,而把握现阶段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运用游戏教学法贯彻教学活动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能提高课堂效率。

二、游戏教学法的阐释

通过教学实践发现,高职学生的学习具有明显的特点。他们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对于很多问题,他们懒于思考,依赖现成的答案,课后也很少阅读教科书和相关专业知识,知识点掌握零散、杂乱,缺乏系统性。对于布置的作业和课堂案例分析讨论,很多学生缺乏积极主动性,参与度不高,他们有选择性的学习,对感兴趣的东西积极性就高,不感兴趣的比较难的问题则缺乏主动性,效率自然低下。他们的学习兴趣的高低与课堂参与程度直接影响学习成效,在学生看来,有趣味、快乐的、幽默以及气氛融洽的教学氛围让他们更乐于接受,由此可见,“乐学”应该是学习中的最高境界,而寓教于乐的游戏教学法不仅能让学生学起来更轻松,在轻松愉快的课堂环境中体验收获的快乐,更能对课堂质量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对于任何年龄段的学生来说,游戏都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且让他们感到学习是一个有趣而且对自身发展有益的过程。游戏教学法,顾名思义,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插入游戏,将“游戏”和“教学”两者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通过游戏的感性活动,引导学生从游戏中掌握知识点。

三、游戏教学法在管理学课程中的实施

(一)结合教学目标,选择恰当的游戏

游戏的选择必须结合教学的内容,不是“为了游戏而游戏”,而是将教学内容中生硬的难理解的理论知识与游戏巧妙结合,明确知识点,使它生动形象化。游戏教学法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更好的理解与掌握管理的相关理念,提高课堂效率。因此,在采用游戏教学法进行教学前教师需首先要明确教学目的,做好充分的准备,选择恰当的游戏,引导学生通过参与游戏环节、思考知识点,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例如在讲授“管理者角色”的内容时,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管理过程中不同的角色的情境,认识管理者要素的重要性,采用“看不见与说不清”的游戏,由三名学生扮演工人,蒙住他们的双眼,被带到教室的某个地方,另外分别找两名学生扮演经理,一名学生扮演总裁。通过游戏,让学生了解游戏的意义:各个层级的管理者各自扮演着自己的角色,在工作中出现问题时,一定要以“角色转换”的心态来面对。

(二)游戏教学法的课前准备

教师要在课堂中有效的植入游戏环节,课前需进行精心准备。教师在课前应对教学内容相当熟悉,并且吃透游戏本身。要合理设计与相关知识点紧密结合的主题游戏,准备好游戏所需的道具,明确游戏规则,同时要充分考虑到游戏的可行性及学生操作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各种问题。有些游戏如果较复杂,可以提前布置任务和游戏规则,并让学生熟悉游戏的内容,以保证在课堂中实际操作时活而不乱。

(三)游戏教学过程中的组织实施

在运用游戏的实施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做好全局把握和角色分工。在游戏的过程中,教师的角色小有改变,成为游戏的主持人,向学生介绍游戏规则,同时营造出一种融洽的竞争游戏环境。监控好整个游戏过程,注意观察所有学生在游戏过程中的表现,提出建议与意见,充分引导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发挥能动性和创造性,并体会游戏带来的乐趣。

游戏教学过程中应紧扣教学内容,明确游戏目的是为了引出或说明管理学中的教学理念。比如要让教学班级的团队成员理解组织和团队建设,促进团队成员的相互了解,可以将“建塔”游戏过程设计为两个环节。第一环节是进行分组,对各组发放游戏道具,布置游戏任务,明确游戏规则。第二环节则是给各小组规定的时间交流沟通并完成“建塔”任务。教师在游戏过程中给予学生建议或意见,把控和监督整个游戏过程。

(四)游戏总结

游戏结束后的讨论与总结是保证游戏教学法的实施效果的关键。游戏结束后,教师应安排学生进行分组思考讨论,让学生将自己在游戏过程中的感受、体验及时进行总结,教师再结合知识点进行阐述归纳。

如“建塔”游戏完成后,让学生分小组进行总结发言,分享展示各小组的作品,阐述小组成员工作任务安排及作品的设计思路,指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分工以及小组活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努力方向,最后由教师围绕预设的问题,让各小组开展讨论并进行观点分享,总结游戏中的问题以及涉及到的知识点。

四、效果评价

游戏教学法带来的优点显而易见。通过游戏教学法的教学,学生能深刻体会到管理的四大职能在整个游戏过程中的运用,为今后处理生活工作中的管理问题打下基础。

(一)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育心理学家说,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是学生高效学习专业知识的原动力。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游戏教学法要枯燥和单调,对于管理学这样理论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运用游戏教学法将游戏和知识巧妙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和主动参与的积极性,真正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二)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调查研究表明,高职学生在学习工作中存在团队意识薄弱的问题,多停留在书本和口头上。他们有些不善交际,不爱参与集体活动,缺乏合作意识等,而游戏教学法的运用通常是将学生分成小组,小组成员在游戏活动中按角色相互沟通合作完成任务,学生参与程度高,这样很大程度提高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凝聚力。

(三)有利于学生理解、掌握管理理论和方法

对于某些理论性较强的知识点,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努力实践,做到融汇贯通,学生才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知识体系。游戏教学法以特定的目标知识点为切入口,设置相应的游戏环节,学生通过游戏,仿佛身临其境在真实的管理情境中,对抽象概念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更容易理解和掌握管理理论和方法。

(四)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能力

游戏教学法和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对教师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游戏教学法的准备、实施、总结和评价整个过程来看,它要求教师在实施游戏教学法的过程中不仅首先要对知识点和游戏环节相当熟悉,还要有把控教学课堂全局的能力。要根据高职学生的特点将各个知识点结合到游戏中去,详细设计好游戏环节中的角色分工,以免游戏环节出现突发事件甚至学生不能理解配合的情况。游戏结束后,教师还要通过对游戏过程及结果进行总结,及时引导学生思考问题产生的原因,尝试让学生用自己的观点分析管理学的相关知识。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游戏教学法的真正目的,真正实现知行合一。所以这也是对教师能力的一种挑战,如果教师在实施游戏教学法的过程中有环节做得不到位,将直接影响课堂的效果。

总之,管理学的教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教无定式,贵在得法,而运用游戏教学法将学习和游戏有机结合也是科学和艺术的统一。在管理学课堂教学中适时地开展游戏教学是也是对传统教学方法的一种有益补充,它令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在学习中游戏,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和良好的课堂气氛不仅能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更主要能实现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增进师生情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余芳,刘利.关于高职学生学习特点的调查与思考[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105-109.

[2]张晓莲,张远灯.游戏教学法在高职管理基础课程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9(2):78-80.

[3]狄寒梅.管理学参与式教学模式研究[J].科技视界,2015(10).

第8篇

[关键词]民族地区 管理学 能力框架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 C9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08-0125-02

一、民族地区本科管理学人才能力框架设计

我们通过对政府主管部门、企事业单位、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了解民族地区本科管理学人才培养的实际效果和社会需求,并分析两者之间的差距,综合确定民族地区对管理学人才的能力需求框架。

(一)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对管理学人才的能力需求分析

1.实际培养效果分析

通过对教师、毕业生和在校生的问卷调查和访谈,我们发现,尽管民族地区地方院校对管理学人才培养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但本地人才成长仍然较缓慢,人才队伍总量不足、质量有瑕疵。

第一,对知识体系培养效果的评价。教师、毕业生和在校生都比较集中地认为管理学本科层次教育应主要培养应用型人才。管理学科设置基本适应经济社会需要,但与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有一定矛盾。各专业课程结构基本合理,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教育数量充足,但人文社会知识教育相对较少。

第二,对能力体系培养效果评价。教师和学生最重视的能力因素都体现在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上。但在实际培养过程中,部分学校长期存在着学校课程与职业脱节的现象,学校对学生的基本技能训练不够,不能为其提供充分的就业准备;部分院校尽管在操作能力上较重视,开展了大量工作,但效果不够理想。对沟通协调和合作能力的培养,都意识到其重要性,但缺乏配套教育,主要依靠学生的自我意识。对创新能力的培养则主要通过课外活动进行,缺乏系统的课堂教学过程。

第三,对素质体系培养效果评价。教师和学生都认为素质教育很重要,尤其是在个性培养、心理健康教育、社会责任感的树立、职业道德的培养等方面。但由于形式单一、缺乏有效的教育体系,培养效果与预期有较大的差距。

2.社会需求状况分析

为了解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对管理学人才的总体需求状况,我们选取若干有代表性的新疆企事业单位进行问卷调查和现场访问。同时,对政府相关经济管理厅局也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

第一,用人单位需求意愿。总体来看,社会需求意愿仍然较强,90%的单位表示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内都会有招聘意愿。从学历要求看,本科管理学人才仍是需求主体。从毕业院校看,财经类院校在管理学人才培养上具有一定功能优势。例如,我校作为疆内唯一一所财经类高等学府,是单位招聘管理学人才的首选。

第二,对毕业生相关能力的要求。用人单位最重视毕业生的操作能力、合作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最不重视的是社会关系、性别。值得注意的是,事业单位对性别和特长相对重视,小型用人单位对族别较重视。

第三,对已聘毕业生的评价。总体显示,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各项指标评价中等偏上。其中最满意的是精通专业知识、工作态度和计算机应用水平,排在最后三项的是心理承受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和开拓创新意识。

第四,对本科管理学创业人才的需求。对政府相关经济管理厅局和已毕业创业校友的问卷调查和访谈显示,近年来民族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劳动力市场的变化给管理学毕业生带来了较多创业发展的机遇,众多创业成功的实例激发着学生的创业热情和信心,本科创业型人才有一定的发展空间。

(二)民族地区本科管理学人才的能力框架构建

管理学是专业性与技巧性都很强的一门学科,在借鉴国外管理人才能力框架的基础上,结合民族地区对本科管理学人才的社会需求和实际培养效果的差距,我们拟构建出民族地区本科管理学人才的能力框架,以指导后续的人才培养。

我们认为管理学人才能力框架应该是由职业知识、职业技能、职业价值观构成的一个系统。

1.职业知识

职业知识是管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用以证明能力的事实和信息。职业知识具体包括:第一,管理学方面的知识。要掌握管理学基本原理,了解工商企业、金融机构、政府部门、事业单位等组织的一般运行规律,掌握各种不同类型组织的特点和基本的管理原则。第二,会计、审计及相关知识。会计学是管理学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重要的专业基础知识。通过这些方面的知识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企业财务会计信息的产生和流转过程;熟悉财务会计信息的各个环节;掌握企业财务运作的程序和基本规律。

2.职业技能

职业技能是在职业环境中用来合理、有效地利用职业知识、职业价值观的各种能力。管理学人才职业技能主要包括:第一,专业操作能力。要求管理学人才能将所学的知识综合运用到实践中,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第二,创新意识。要求管理学人才能够突破传统思维的定式,从多种角度、多个层次上思考分析问题,而且能够通过分析提出创新的解决方法。第三,人际交往能力。要求管理学人才对内具有协调、沟通的能力,对外具有谈判、联络的能力。第四,一定的创业技能。要求管理学人才具备一定的发现和捕获机会并由此实现其潜在价值的能力。

3.职业价值观

职业价值观贯穿于管理人员履行的每一项职责、处理的每一具体事件以及其如何致力于市场的诚信建设。具体包括:一是正直诚信。正直诚信是管理人员应具有的最基本的品质,是管理人员赢得他人信赖的保证。二是追求卓越的态度。管理人员应具有敬业和奉献精神,敢于迎接挑战;关注社会经济发展和职业环境变化,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锐意进取,勇于创新。三是客观公正和保持良好的职业风范。客观公正是管理人员重要的道德规范,是职业人员的行为准则和基本要求。

二、管理学人才培养模式对管理学人才能力框架的路径依赖

(一)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要素

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涉及三方面问题:一是培养什么人;二是怎样培养人;三是如何营销人。第一个问题主要涉及价值层面的培养目标,属于目的要素;第二个问题主要指教育过程中如何实施人才培养模式,涉及培育内容和培育方法,属于内容和方法要素;第三个问题主要涉及行为层面的营销机制,属于应用要素。

1.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同时也是确定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方法,检查和评价教育结果的依据。

2.培育机制

培育机制主要涉及培育内容和培育方法。培育内容是为实现培养目标经选择而纳入教育活动过程的知识、技能、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的总体,一般以课程的形式体现,包括课程计划和教学内容。培育方法是为实现培养目标、掌握培育内容而采用的程序、方式和手段的总和。培育方法既包括教育活动的方法,也包括教育活动的程序;既包括教学方法,也包括考核评价方法。

3.营销机制

营销机制是指在应用型管理学人才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之间建立“直通车”的各种方式与方法的总称。通过营销机制,把本科管理学毕业生推向市场,在满足市场的同时,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二)管理学人才培养模式对管理学人才能力框架的路径依赖

我们根据市场需求建立了民族地区本科管理学人才能力框架。要培养符合此要求的管理学人才,高校必须在正确的教育思想(包括国家确定的教育方针与教育目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人才培养模式。

首先,根据管理学人才能力框架确定人才培养模式,并予以实施。该培养模式下的培养结果输出到社会后,接受社会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根据该评价和社会发展的新需求,调整管理学人才能力框架;按调整后的人才能力框架新要求,进一步修正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

在整个过程中,人才培养模式的确定是关键,只有确定了正确的人才培养模式,才能带动整个循环良性发展。也就是说,只有在正确的培养模式下,高校才能为社会和经济发展输送合适的、满足管理学人才能力框架需求的实用人才。

[ 参 考 文 献 ]

[1] 张晓京.创新教学管理手段确保本科人才培养质量[J].中国大学教学,2007,(1).

[2] 郑瑞.提高经济与工商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构想[J].现代企业教育,2006,(21).

[3] 刘东菊.创业教育与大学生就业.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2006,(4).

第9篇

1、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就业方向一般会进入各种国家机关、高等院校、科研单位、新闻、出版等事业单位以及有关企业单位,负责党务、宣传、行政、组织、党团工作和管理工作。

2、本专业毕业生,在就业选择上,面还是比较宽的,主要从事思想宣传工作、高校学生工作等。

3、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要求学生在掌握扎实的理论功底的同时,广泛涉猎哲学、法学、政治学、管理学、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多学科知识基础;学生要在理解人类文明发展史的基础上掌握基本理论;要在对中国现代化历史和现实的学习中深刻理解中国的国情、社情、人情;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要在对思想政治教育及相关知识技能的学习中掌握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能力。

(来源:文章屋网 )

第10篇

关键词:教育原理;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育经济与管理;硕士研究生培养

随着教育学科的不断发展,原先大一统的“教育学”逐步被分化为许多子学科,“教育原理”就是其中一个。长期以来,“教育原理”的称谓就比较混乱,经常与教育学原理、教育概论等混为一谈。而教育经济与管理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本身的概念界定、学科属性就存在很大的争议。因此,针对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所开设的教育原理课程,其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是否应当体现专业特殊性就更加成为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基本概念界定

(一)教育

《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认为: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也有学者站在社会视角,同时重视人在教育中的地位,给教育下了比较科学的定义。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教育的本质问题,主要是基于对教育存在形态的功能和作用的揭示,而传承社会文化是教育最根本的使命,也是教育最基本的功能和作用所在,因此教育在本质上是一种传承人类精神文化的手段和工具。

(二)教育原理

《教育大辞书》对“教育原理”作了如下解释:“凡实施教育、评判教育之基本的准则,统称教育原理。”随着学科的不断发展,“教育原理”日渐受到研究人员的青睐,但其内涵仍旧没有统一。大致有以下三种解释:将“教育原理”理解为“教育哲学”,将“教育原理”理解为“教育基本理论”,认为“教育原理”是在理性层次上研究教育的主要关系。其中第二种观点更为普遍。这样,我们可以将教育原理定义为研究教育中最一般性问题的科学。它主要是通过对教育基本规律的阐述和研究,从而为具体学科提供最一般的理论指导。教育原理在教育科学体系中处于基本理论学科的地位。

(三)教育经济与管理

教育经济与管理是教育学、经济学和管理学多学科交叉的学科,其主要特点是将经济学和管理学的相关理论运用到教育管理过程之中。1997年学科目录调整前为两个并列的学科:教育经济学和教育管理学。此后,合并调整为一个新的学科,称之为教育经济与管理。

二、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面临的问题

我国高校开设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已经有十几年,目的在于培养能够运用经济学、管理学的研究方法来研究教育领域的经济现象、经济行为和管理行为的规律的学生,从而为政府部门和非政府公共机构培养具有现代公共管理理论和公共政策素养,掌握先进分析方法及技术,熟悉教育经济与教育管理或教育政策的领导者、管理者、政策分析者以及相关公共服务的专家型通才。但是,此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就业困难,究其原因是培养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

(一)专业布点不合理

我国开设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高校很多是为了扩大学校规模和影响力,这种盲目设置专业的行为不仅违背了交叉性学科的专业设置要求,同时对于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发展、学生的培养都是极其不利的。

(二)专业教师匮乏

当前,虽然许多高校开设有教育经济与管理这一专业,但研究队伍中能够系统掌握教育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的“科班人员”非常匮乏。另外,此专业少数的毕业生大部分没有投身于教育经济与管理的交叉学科研究中,专业教师缺乏问题未能得到缓解。

(三)课程设置不合理

课程设置结构不合理,理论讲解多于实践体验;课程内容陈旧,难以与学科前沿和科学研究同步;学科课程专业性强,综合性差。

(四)教学方式与方法单一

目前更多的仍旧是“一言堂”教学,且重视理论灌输,缺乏实践体验,学生参与程度低,不利于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三、教育原理课程的开展

教育原理作为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基本理论学科对于我们学习教育学具有重要作用。针对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所面临的课程设置、教学方式方法问题,教育原理作为一门必修课应当如何设置其课程内容,运用何种教学方法是目前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课程内容的选择

原理是“带有普遍性的、最基本的、可以作为其他规律的基础的规律;具有普遍意义的道理”。教育原理是关于教育的一般科学原理。就内容来看,教育原理侧重于研究宏观的教育问题和一般教育活动的规律,主要涉及三个方面:贯穿于教育各层次的普遍原理、有关教育事业发展的原理和有关教育活动过程的原理。具体涉及到教育起源、教育宗旨、教育方法、教育制度、教育与人的发展、教师与学生等内容。对于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要提高其科研创新能力,必须先夯实基础,提高专业素养。因此在教育原理的课程内容选择上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开设学术性专题,提高本课程的前沿性。教育原理从学科称谓到内容现状都存在颇大争议,是一门不够成熟的学科。因此该课程内容在讲述基本原理的同时,应当注意及时摄取该领域的前沿性知识,让学生紧跟学术步伐,了解该学科的最新动态,方便日后在教育领域内从事管理和科研工作。

第二,拓宽知识口径,深化课程内容。教育原理涉及教育起源、教育宗旨、教育方法、教育制度、教育与人的发展、教师与学生等,内容多而杂。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专业素养,我们应当将上述各个方面的知识都加以深化讲解,让学生从根源上了解教育原理。如关于教育的起源问题,我们应当从古希腊的宗教神学开始介绍。并且,讲解应当涉及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背景,从而拓宽知识口径,加深学生对专业知识的认识。

第三,注重实践教育,强化能力培养。所谓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教育原理从根本上是为了指导学生在该领域的学习和工作,因而重视实践运用刻不容缓。如对于教育制度的学习,应当带领学生进行实地调研,考察教育部门、学校的制度建设和落实,从而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认识。另外,锻炼学生结合自身经历讨论教育原理相关知识也是提高其实际能力的有效途径。通过强化实践,有利于提高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工作和社会适应能力。

第四,注重专业融合,提升综合能力。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是一门由教育学、经济学、管理学构成的交叉性学科,因此,在进行教育原理知识的讲解时,应当综合经济学和管理学的相关知识进行问题分析。如教育与社会的发展、教育与人的发展,无不与社会经济发生关系,与人性需要有所牵连。此时,经济学和管理学的基本理论是我们进行教育发展分析的重要工具。

通过专业课程内容的改革,有助于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的专业素养、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大力提升,从而解决目前该专业学生存在的一些问题。

(二)教学方法的选择

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是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专业,它意在培养具有敏锐洞察力,能够准确把握教育发展的最新动态,并能结合实际情况预见未来的教育发展趋势的学生。所以,对该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教育不仅要打牢学生的理论功底,开拓学生的视野,还要结合专业特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研水平及实际工作能力。这就要求我们改变陈旧的教育理念和“一言堂”“放羊式”的教学,探求新的教学方法。教育原理作为一门理论性和基础性的专业课,目的在于强化该专业学生的理论功底和专业素养,因此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第一,案例教学法。所谓案例教学法就是创建一个师生互动式的教学平台,在教师激发、促进、引导之下,学生主动、互动式学习与探究,解决教学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激发、感受、学习、研究、操作、自创的过程中,生成学生的知识与能力。通过案例激发和教师启发式、开放式的教学,引导学生深刻感受教学内容,推进其互动、合作、探讨,从而提升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二,“研讨式”教学法。这种教学方法包括专题划分和团队组建、进度安排、课堂报告与讨论、撰写课程论文等具体环节,需要教师精心准备和组织。“研讨式”教学方法对于加深硕士研究生对专业基础课的理解十分有效,因此对于丰富教育原理的教学方法具有重要意义。该方法对于培养研究生逻辑思维能力和理论分析能力也具有重大作用,是培养“科班出身”的高级专业人才的有效途径。

除了上述方法,我们还可以辅之以邀请专家、学者作报告以及参观调查等教学方法丰富教育原理的教学。总之,在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过程中,我们应立足于现在,着眼于未来,不断丰富和发展教育原理的教学方法。

四、总结

教育经济与管理作为一门由教育学、经济学和管理学交叉而成的复合性学科,对于丰富学科体系,推进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大有裨益。教育原理作为教育科学体系的一门基础学科和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基础课程,要适应该专业的专业特色和培养目标,合理设置课程内容,不断丰富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叶澜.教育概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8-9.

[2]胡德海.教育学原理(第二版)[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6.

[3]张银桥.“教育原理”在教育学科体系中的地位探讨[J].新课程坛,2011,(16).

[4]石忠仁.教育原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2-24.

[5]娄成武,史万兵.教育经济与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05):1-13.

[6]卜树春.从就业看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 [J].职业时空,2008,(12).

[7]沈有禄,于小淋.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硕士课程设置改革[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2).

[8]冯建军.关于“教育原理”的学科称谓与内容现状的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27).

第11篇

[关键词] 健康管理;高尿酸血症

[中图分类号] R589.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673-9701(2011)21-140-02

The Effect of Health Management on Patients with Hyperuricemia

WU Shengzhong ZHAO Kaiming LI Mei CHU Ruixue XU Jing NIU Yujin LIU Changxin

Department of Health Care,Lishi Road Clinic of The Second Artillery,Beijing 10082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of health managementon on patients with hyperuricemia.Methods All 110 patients with hyperuricemia was intervened with health management process. ResuIts It showed that health management process can increase the knowledge about hyperuricemia(P<0.01),and their uric acid, lipid and other indicators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P<0.05).Conclusion Health management was economical and effective in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n patients with hyperuricemia,The study obtains the good economic and social benefits.

[Key words] Health management;Hyperuricemia

高尿酸血症是指37℃时人体血清中的尿酸含量,男性>4l7μmol/L,女性>357μmol/L。是由于体内嘌呤代谢紊乱致使血尿酸生成过多或排泄减少以及外源性嘌呤摄入过多造成血尿酸水平升高,可与多种疾病伴发。随着对高尿酸血症研究的深入,已发现降尿酸治疗有望成为一种心血管疾病防治的新途径。我们采用健康管理的理论与方法对高尿酸血症患者进行指导,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选择2008年1月~2009年12月在我部参加门诊查体的高尿酸血症患者110例,其中男74例,女36例。年龄(46±9.6)岁。血尿酸测定采用酶比色法,测定值:男性>417μmol/L,女 >357μmol/L,均排除严重心脑疾病患者及有严重合并症患者。

1.2健康管理方法[1]

1.2.1 基本健康信息收集 ①一般情况调查:包括年龄、性别、地区分布、种族、遗传、受教育程度、社会地位、职业、家庭收入、日常用药情况等,女性增加询问月经、生育史、避孕药物应用等;目前健康状况、既往史、家族史调查:包括近期的自报健康状况,既往病史如高血压、血脂异常、胰岛素抵抗、肥胖及吸烟饮酒等危险因素,家族史。②体格检查: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血压,计算体重指数和腰臀比。③生活习惯调查:包括吸烟饮酒情况、身体活动状况、饮食习惯及营养调查。

1.2.2制定干预方案 ①对收集到的基本资料进行分析,发现主要的危险因素,对生活习惯进行评估:包括分析基本资料,评估生活习惯、饮酒情况、饮食习惯及营养摄入情况、日常身体活动状况。② 结合血尿酸水平制定干预方案。根据血尿酸值及有无心血管合并症给予不同的干预方法:血尿酸值<476μmol/L(8mg/dL)时改变生活方式;血尿酸值>476μmol/L(8mg/dL)有合并症时给予药物治疗,无合并症时改变生活方式;当血尿酸值>536μmol/L(9mg/ dL)时配合药物治疗。治疗目标值将血尿酸水平控制在357μmol/L(6mg/ dL)以下。

1.2.3针对主要引发高尿酸血症的主要危险因素,进行健康干预,开展生活方式指导。①改变饮食习惯:严格控制肉类、海鲜和动物内脏等高嘌呤食物的摄入,每天嘌呤摄入量限制在l00~l50mg ;控制蛋白质及脂肪的摄入量,防止体内生成尿酸过多,每日摄入蛋白质按理想体重为(0.8~1.0)g/(kg・d),脂肪摄入量控制在总能量的20%~25%,以植物油为主;适量摄入碳水化合物,主食以碳水化合物为主,占总热量的50%~60%,总热量的供给因人而异,避免摄入过多引起肥胖;保证充足的维生素、碱性食物,多进食富含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C的食物,如新鲜水果和蔬菜,但应限制香菇、豆类(如扁豆)、紫菜和菠菜等的大量食用;限制饮酒、多饮水,酗酒者放弃饮用啤酒,限制饮用白酒,鼓励适量饮用葡萄酒,每日入水量保持2000~3000mL,以增加尿酸的排出。②改变生活方式:戒烟;减轻体重,体重指数(理想值22kg/m2)超标者每月减轻体重1~2 kg。③适当运动:根据年龄,用预计最大心率(220-年龄)的百分比制定运动量,锻炼时要求心率达到预计最大心率的55%~64%。④合理用药:避免应用使血尿酸升高的药物如噻嗪类利尿剂、水杨酸(小剂量)、烟酸、环孢菌素、左旋多巴、乙胺丁醇、吡嗪酰胺、维生素B12等;合理使用降尿酸药物。

1.2.4对生活方式指导效果进行评估。每3个月询问被检查者生活习惯的改善情况,及时修正指导计划与指导方法。通过健康管理1年后,以同样方法检测血尿酸、血压、血脂、血糖、体重数据,

1.3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2.0进行统计分析。采用自身对照方法进行比较,结果以均数±标准差(χ±s)的形式表示,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结果

110例患者均完成全程健康管理。由表1可见,通过对高尿酸血症患者进行健康管理前后两个阶段的健康信息进行分析后表明,健康管理干预后的患者对高尿酸血症相关知识均有显著提高,干预前后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健康管理干预后血尿酸等指标变化情况详见表2;健康管理干预后1年患者各项检查指标改变情况见表2。由表2可见,实验前后患者血尿酸显著下降(P<0.01),血脂、体重指数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压、血糖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人体尿酸来源有两个途径,外源性占20%,来自富含嘌呤或白食物在体内的消化代谢;内源性占80%,是由体内氨基酸、磷酸核糖和其他小分子化合物合成的核酸分解而来。高尿酸血症主要是内源性嘌呤代谢紊乱、尿酸排出减少与生成增多所致[2],其患病率有逐渐上升的趋势,男性高于女性。除了与痛风关系密切外,高尿酸血症还能显著增加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心力衰竭和脑卒中等高危或心血管病患者心血管病事件和全因死亡的危险[3],还可以引起尿酸盐性肾病、尿酸性肾病、肾结石等三种肾脏病变[4]。

随着近年来健康管理学在国内的发展,健康管理学的理论与方法在慢性疾病的防控中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要搞好慢性疾病的防控工作,提高防治水平,必须做到:防控战略前移――预防为主,控制患病危险因素。社区健康体检在慢性病防治上具有早发现、早治疗的优势,发挥着第一道防线的作用[5],体检部门也需要掌握丰富的医学护理理论相关专业知识和具备较强健康教育方法,结合高尿酸血症人群特点,进行健康教育[6]。我们结合社区门诊部的特点,通过健康体检早期发现高尿酸血症患者,并运用规范化的健康管理流程,将健康管理学的理论与方法应用到高尿酸血症患者的防治上。规范化的健康管理流程,改变了既往单一饮食改变或药物治疗的观念,将生理、心理和社会管理相结合,更能调动患者的参与性、积极性、依从性,提高了健康管理的效果。本文结果表明,通过规范化的健康管理,高尿酸血症患者对该疾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明显提高,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等更趋向合理,血尿酸、血脂、体重指数等指标明显改善,从而预防相关心脑血管疾病及并发症的发生,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 吴盛忠,赵凯明,徐静,等.高尿酸血症的健康管理[J].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2009,3(6):368-370.

[2] 史宇晖,王培玉.痛风的预防与生活方式管理[J].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2008,2(5):306-309.

[3] 樊晓寒,惠汝太.高尿酸血症与心血管病[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07,23(5):323-327.

[4] Ghei M,Mihailescu M,Levinson D.Pathogenesis of hyperuricemia:recent advances[J]. Curr Rheum-atol rep, 2002,4(3):270-274.

[5] 陈伟,何小镜,王武义.社区综合防治对高尿酸血症患者治疗的影响[J].临床医学工程,2010,17(1):126-127.

[6] 姜增娜,沈菁.健康教育对海岛地区高尿酸血症人群的影响[J].中国基层医药,2009,16(8):1456-1457.

第12篇

【关键词】公共管理学 美国 问题 借鉴

任何理论的出现都是由其独特的历史渊源和现实的社会条件共同作用而成的。历史渊源能够表明一种理论产生、发展、演进的轨迹,现实的社会条件则是推进原有的理论在不断变化的新环境中发展、创新的基础。理论的演进伴随着的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的变化,人们对于现实世界的认识的深化不断转化成形形的理论,充实着现行理论的体系。当代公共管理学的发展和演进也必然遵循着科学发展的客观规律。以下即对公共管理学的理论起源及现状做一个系统的回顾和描述,从中探寻美国公共管理学发展过程中的得失,并将其与中国的公共管理学的发展进行对比,力求为我国公共管理事业的发展提供切实可行的经验和理论指导,从而真正使理论与实践达到有效结合。

美国公共管理学的理论起源及现状

从标准学术意义上来说,公共管理学是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才真正作为一门完全独立的科学研究领域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它的理论渊源来源于公共行政学。回顾公共行政学发展演进的历史,其理论源头可以追溯至20世纪初期形成的传统的公共行政学和20世纪60年代起开始流行的新公共行政学。发展至20世纪70年代末,公共管理学在公共政策和工商管理两个学科的强烈影响下,终于形成自己的体系。如今的公共管理学已成为一个包括经济学、政治学、管理学、社会学等众多学科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的交叉整合型的学科体系。

学术界一般认为,美国学者伍德罗・威尔逊(Woodrow Wilson)在1887年发表的《行政学研究》一书,主张政治与行政分离、建立一门独立的行政学科,是公共行政的奠基之作。随后,经过较长时间的发展,一系列的理论随着时间的延续相继诞生。20世纪60年代的布凯南的“政府失败说”,以其实用性和创建性逐渐为人们所接受。他们认为,政府官员们追求私利是导致政府管理无效性的必然的结果,因此必须对整个政府的管理体制重新进行设计,否则就不会出现行政改革家们所追求的行政行为的高效率。伴随着西方经济危机的加深,传统的官僚制政府体制的危机也随之凸显,发达国家政府又掀起新一轮行政改革的热潮,奥斯本的企业家政府理论于是顺应时代的潮流而诞生。奥斯本认为,官僚制的政府组织形式之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经久不衰的原因是因为它适应了当时社会的需要,而今天的社会环境与官僚组织产生的环境大不相同,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人们更加追求效率,因此,用企业家精神来重塑政府是相当必要的。随着时间的演进,先前的理论在风靡世界的同时也遭受到了许多批评,在这些批评之中能够直接针对新公共管理理论尤其是企业家政府理论的一套具有替代性的新理论被提出来,即登哈特的新公共服务理论,其主要观点是建立一些具有完整的整合力的公共机构,坚持管理的自由化和管理的市场化理念,关注公共行政在以公民为中心的治理系统中扮演的角色。

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美国国内出现了新公共管理运动,以解决政府和其他公共部门对于公共事务的管理为核心目标。通过对各个学科相关知识的融合,重新创建一个公共管理的新知识框架,从而适应当代公共管理发展的迫切需要。公共管理学以公共管理问题为核心,融合来自于各个学科的知识,突破了先前的公共行政学的学科限制。它研究的核心议题是“提供公共服务时,除了拓宽和完善官僚机构之外,其他机构也可以提供所有这些职能”,并围绕该核心展开对公共机构与公共部门经济效益之间关系的研究。公共管理学研究的问题远远包括以往的公共行政学涉及的主题,如公共服务供给、制度选择、政府腐败等。总之,一系列与公共管理相关的理论的提出,共同拓宽了公共政策研究的主题和范围,形成了广泛综合的知识结构框架以及新的公共管理方式。

美国公共管理学存在的问题

公共管理学的可信性。随着上述众多的公共管理理论学说在美国的诞生及发展,公共管理的研究领域大大扩展,所吸收以及包含的知识框架也越来越多。然而,美国的公共管理学仍然存在众多问题。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学者Van Riper就已经提出警告:学者要认真了解公共管理学的历史,否则便会误解学科的基本理论和传统。然而,直到2001年,芝加哥大学的林恩教授(Laurence E. Lynn Jr)才开始关注到该问题。林恩在2001年发现,许多著名的学者连学科发展的真实情况都不能掌握,因此他们所建立的理论的可靠性以及所提供的建议的可能性都存在众多疑问。例如,威尔逊在1887年提出“政治与行政二分法”之后,并无意推广这个并不恰当的主张,这个事实就被当时的众多学者所忽略。

重要问题研究的肤浅。即使众多的公共管理理论发源于美国,事实上,美国的公共管理学者的学术水准以及对政府改革的影响并非如外人想象中那样理想。许多美国学者也没能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分析在某一时刻的公共管理现象,而是只对其作镜花水月式的简单描述,没有深入分析可以随环境、价值以及权力的转变而改变的公共管理的本质。例如,美国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出现的严重经济危机,直接致使美国政府权力极度扩张,公共管理部门膨胀,对大企业监管加强,继而导致美国大政府的出现,这种情况的出现表明美国的公共管理学者们在针对具体的背景和社会环境下并没有把握住公共管理的实质,与此同时,在关键时刻也缺乏先见之明,没能够深入研究公共政策在运行之初可能带来的后果。

美国公共管理学对我国的启示

鉴于以上对于美国的公共管理学的现状以及问题的描述,我们有理由相信,美国公共管理学在为该学科作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存在着某些重大的问题。因此,认清美国公共管理学的现状,了解美国与中国在公共管理之间的差距和差异,对于我们更好地学习和掌握公共管理学的理论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任晓林教授曾撰文指出:“中国公共管理相关理论的发展走的是一条借鉴、学习、吸收与创新的道路,包括对西方公共管理理论的借鉴。”以下即为笔者总结出的几点启示。

确立公共管理学特有的问题意识。公共管理理论最根本的出发点就是解决政府问题。根据公共管理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定义,公共管理理论就是为解决国家、政府、社会公共事务而存在的。因此,公共管理学作为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应用学科,其根本目的就是改变我国公共管理的现状。中国有自己独特的国情,因此,目前的公共管理系统应当根据我国的政治现实,适当而积极地促进政府职能的转变,改进行政管理方式,完善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的决策机制以及促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功能。我国公共管理理论成熟的标志就是首先能够准确分析并有效解决中国在公共领域存在的问题,即解决政府管理中存在的内部问题以及与政府自身相关的外部问题。因此,中国的公共管理必须从实证分析入手,注重对经典案例的分析以及组建包含典型案例的案例库,在此基础上建立理论模型和数据模型,并以此为重心来展开相关的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