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高中语文教学重难点

高中语文教学重难点

时间:2023-08-04 17:24:1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高中语文教学重难点,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高中语文教学重难点

第1篇

高中语文教学中虽然面临不少压力和困难,但是广大教师还是应该千方百计地创新教学思路和创新,以课堂教学为依托,千方百计地提升教学的有效性,促进教学的发展和学生的进步。本文正是以此为线索,着重论述了新时期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几种有效策略和方法。

【关键词】

高中语文教学 语文课堂 学习积极性 多媒体

高中语文的教学相比小学、初中阶段更显其任务的艰巨和时间的紧迫,这其实给教师、学生都带来了很大的压力。由于要面临高考与升学,因此很多学校的高中语文教学陷入了“功利主义”的泥淖,显然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语言能力的。新时期的高中语文教学还是应该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提升他们的创新思维与实践意义能力,不断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尤其在高中语文教学改革的大背景下,研究高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思路和策略,无疑符合当下的潮流和趋势。

一、注重课堂教学的效果,想方设法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课堂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主体,语文教师不仅要立足课堂的实际,而且要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制订并实施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以培养和激发学生们的语文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具体做法是,教师在整个语文课堂教学中必须淡化自己的角色和作用,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人翁精神”,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导者。教师的授课、讲述与点拨必须“少而精”,要尽可能地把大部分课堂时间交给学生们,让他们在自主思考、动手与实践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形成创新思维的习惯与意识。

如,教师在课堂授课时,可以适当减少自己的讲授时间,让学生们有更多时间自主学习,将教材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教师可以拿出15分钟左右的时间对语文教材与课程的主要知识进行简要的分析与阐释,然后给学生们20分钟的时间进行自主讨论和思考;最后10分钟,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他们发现的问题进行集中讨论、研读,然后对重点、难点进行系统分解,以帮助全体学生更好地掌握本堂课的核心知识。此外,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们组成小组,开展小组协作式学习,以更好地突破学习难点,掌握教材的关键点。类似这样的策略能够做到让学生们“举一反三,学以致用”,这也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最佳路径,更是学生们需要的。坚持这样的策略,学生可以更加自由地翱翔在高中语文课堂里,教师教学工作效率的提升就会更加容易。

二、开展“探索式教学”,塑造良好的语文课堂教学气氛

高中语文教学讲求对语文应用能力的培养,即语文知识不是死板的“纸上谈兵”,必须要在实践中加以验证和使用。所以,要想营造良好的语文课堂气氛,必须让学生们成为课堂的主人,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让他们在课堂学习中真正活跃起来。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要做到这一点,可以尝试采用“探索式教学”的方法,即根据高中语文课程的进度及教学计划安排,定期制定探索课目,让学生们在课堂学习中不断接受新的知识点的考验,同时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探索欲。

例如,在开始语文课程的讲授前,教师可以预先设置一些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探索类问题。诸如“这堂课的核心知识点有哪些”“这堂课的学习难点在哪里”等等。在这些问题的引导下,学生可以带着疑惑进入课程的学习。之后,教师留出专门的“问题探究时间”,让学生们按照问题的要求进行讨论、分析,最后给出相应的答案。类似这样的探索式教学方法,其实包含问题探索、课堂环境营造、探索方法思索等多种内容,其根本诉求是引导学生在探索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感知学习的乐趣,并且调节课堂的气氛。当语文课堂气氛越发活跃、愉快的时候,学生们的学习劲头也会随之“水涨船高”,高中语文教学的效率自然得以提升。

三、引入多媒体技术,开展电教多媒体模式下的语文教学

多媒体技术对教学的提升作用是显而易见的,语文教师在日常备课时,要想方设法地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课程核心知识点的展示。要知道,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有效方法是多媒体技术变革高中语文教学的主要手段。由于多媒体形象具体,动静结合,声色兼备,所以恰当地加以运用,可以变抽象为具体,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协同作用,解决教师难以讲清、学生听不懂的内容,从而有效地实现精讲,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取得传统语文教学方法无法比拟的教学效果。

以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语文教学教案与教材,能够一下子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高中语文的学习中来。这样一来,教学工作的开展就变得十分简单,学生的学习也会更加有趣。此外,高中语文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虽然是一个看似老生常谈的话题,但是真正研读起来仍然充满实践价值。多媒体与语文教学本来就存在极为复杂紧密的联系,二者是相互作用存在的。运用多媒体技术手段辅助与提升高中语文教学,教师可选择的思路与策略不一而足、千差万别。但无论如何,科学合理地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能为高中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和学生语文学习和应用能力的提高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程相光.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策略研究【J】.新课程(教师),2010(12)

【2】赵娜.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的人文性探析【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31)

【3】刘宏亮.论新课改下的高中语文教学与审美培养【J】.中国教师,2009(S2)

第2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提出策略;分析

有史以来,课堂提问都是高中课堂师生互动的一个重要的方法之一。在当今时代,教师在课堂上所提出的问题对教学的影响都有着很大的作用,这样可以创建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如果教师不这样,会直接地影响学生的上课情绪和学习兴趣,那么就直接影响到了高中语文的教学效率。也要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不同对待。

一、提问对高中语文课堂所起的作用

1.引起注意

课堂上如果教师提问学生,学生的注意力会更集中的,学生更积极,课堂的听课效率也会得到提升,这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就会更加的牢固,更加的深刻,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2.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在高中语文课堂上提问,也可以给学生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使学生的表达能力得到训练得到提高。有的同学不敢回答,但是如果教师不断提问,不断训练,学生的勇气和胆量也会有所提高。

3.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老师不断地提出问题,引起孩子解决问题的欲望,不断探索,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对学生掌握知识也有很多的帮助。兴趣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有了兴趣就有了主动性,自己探索的精神,从而提高学习效率、课堂效率。

4.突出重点、难点

在高中课堂上适当提问,可以使重点难点问题浮出水面,教

师对重点难点的提问,还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并使他们得到深刻理解。如果学生自己解决了重点难点这些问题,会增加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更加的自信。

二、高中语文教学所存在的问题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提问是有好处的,但是还是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使在课堂上的提问所起到的效果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有时甚至还起到了反效果。

1.提问过多

在高中语文课堂上,如果教师不断地提出问题,致使学生不知道从哪里回答,学生思维混乱,就带来了不利的影响。作为教师要知道并不是问题越多越好,应该提一些有价值的、值得学生去思考的、能启发学生的问题,这样才能使学生的思维得到训练,学到的知识更加牢固,学习质量得到提高,教学效率得到发展。

2.时间不足

高中教学中,需要教的内容多,教师的任务较重,这样一来,教师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时间就比较短。教师既然提出问题,就应该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思考,长久下去,学生就会形成独立思考、乐于思考的习惯,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在学习中处于主动,那么学习效率也会得到提高,随之教学效率也会提高。

3.语气不和善

在课堂上教师语气温和,有亲和力,学生都会很喜欢听,同样提问题也是,语气温和,并给予眼神上的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在回答问题时,教师要对学生进行肢体上的共鸣,学生会更有动力。

三、提高语文水平策略

对于高中语文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我们必须采用合理的方

案进行解决,这样才能使教师在教学中发挥其不可替代的作用,从而促进高中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提高。

1.对重、难点进行提问

只有在重难点上进行提问,才能使提问在教学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在高中教学课堂上对重难点进行提问,可以使学生更深刻地了解重难点问题。例如,《青松不老》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个人爱护环境的主题,根据这一特点,教师应给学生设一个关于环境与个人的问题,那么文章的主题就会得以呈现,学生就会认真思考并认识到要保护环境。并且,这些问题可以独立成立,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

2.因材施教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都有了一定的语文基础,要根据学生的语文基础和学习能力,采取因材施教、因人而异等方法,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不同的教育,使基础较好的学生成绩更上一层楼,基础较差的学生成绩得到提高。教师在准备课程的时候,要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涉及拓展性较强的问题时,既要考虑到好学生的领悟力,又要兼顾基础差的学生的学习能力。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在学习上有很大的发展,提高学生的整体学习效率,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实现教育的目标。

3.问题难度适中

所提问题的难度也要适中,太难会打消学生的积极性,只有难度适中才能起到应有的效果,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消化课文。

高中阶段的学习是人生的一个重要阶段,是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阶段。高中语文教学的好坏对精神文明进步的步伐有着深远影响。在教学中,应该保持师生一体化,让学生处于主动地位,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提高学习兴趣,这样便提升了学习效率。所以,高中语文教学的进一步改善任重而道远,我们仍需继续努力。

参考文献:

[1]王瑞钦.激发职高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策略[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8(03).

第3篇

随着新课改不断深入,语文教学逐渐被人们所重视,语文是所有学科的基础,其要求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改进教学方法。微课是人们通过多媒体资源开发研究的新型教学模式。本文主要从微课教学特点入手,深入探讨微课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

微课 高中语文 教学方法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多媒体教学的重要性。微课教学是依据多媒体技术研发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并以其特有的优势被广泛应用到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开展高中语文教学活动,有助于高中生凝聚学习专注力。构建新型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教学的格局,有效提升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微课是指通过微视频的形式,为学生营造一个更具视听效果的课堂环境,使学生充分将教学内容与实际相结合。

一、微课内涵及优势

微课以视频为主要载体,根据教学内容把重要知识点及精彩教学环节通过视音频形式来完成整个教学活动的开展。在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以及教学评价方面,微n教学与其它课程教学基本相同,以内容的快速理解来提升课堂学习效率。微课优势具体如下。

1.微课具有教学时间短特点

研究发现,优秀微课时长基本在10分钟以内,最佳时长6-8分钟,国外脑科学研究提出“学生的有效注意力时长为10分钟”。

2.微课教学内容精

基于微课教学时间短的特点,因而微课的教学内容一定要精简,通常教师一节课时只围绕某个知识点进行重点讲解。总之教师设计微课视频时,内容必须简明、扼要,不能拖拖拉拉,讲授过程中要将内容简单化,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学生自主性微课区别于传统教学模式,学生可在教学过程中自由发挥、自主探索,完全不受教师的控制与管束,是一种独立、自主的学习模式,学生能结合学习内容自主选择,充分发挥学生的自由性,并且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学生依据自身情况及兴趣,自由选择学习时间、学习内容,也能按照自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程度,反复观看教学视频,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二、高中语文微课教学应用策略

1.在课程知识的导入中运用微课教学

通过对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效果分析,高中语文教师深刻的意识到,课堂教学时课程知识的导入是教学活动成功开展的关键。而微课教学方式的引入,利用几分钟的小视频,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求知欲望,这样就实现了教学内容的有效导入。例如语文教师在讲授必修二鲁迅先生的《祝福》时,应利用网络技术下载相关资料,并进行整理、剪辑,制作成时长为3分钟的小视频,视频内容主要向学生介绍鲁迅生平经历、主要作品及《祝福》创作背景等,利用微课新型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对鲁迅这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想、革命家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这样能使学生更好的从《祝福》中感悟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及崇尚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品质。再如在教学屈原的《离骚》时,教师引导学生鉴赏《屈子行吟图》,通过画面的渲染将屈原傲岸神态、气宇轩昂的样子生动、形象的展现出来,并通过微课视频把教学内容引入语文课堂,使学生充分了解《离骚》语言风格特点,理解文章主旨。利用微课开展语文教学,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凝聚了学生的专注力,同时,使学生丰富语文学习途径,让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全身心的学习语文知识,提高学生语文水平,使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得到显著提高。

2.在重难点知识的分解中运用微课教学

微课教学的最大优势就是提升语文教学效率。开展微课教学能实现重难点知识的合理分解,突出核心内容,把知识进一步细化,实现语文教学的针对性、目的性,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与发散性思维的提升,并锻炼学生的理解能力,促进学生综合发展。例如教师讲解戴望舒《雨巷》时,结合教材内容,把重难点进行分解,通过微课的方式展现给学生,让学生深刻体会诗歌中借物抒发的内心情感,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实现语文教学中重点内容的内化。利用微课开展语文教学活动,实现难点知识的分解,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激发学生探究语文知识的欲望,实现学生品格的升华,促进高素养、高能力人才的培养。

3.在知识的巩固与复习中运用微课教学

开展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时,通过教师的引导与分析,学生能基本了解诗词大意,初步掌握答题方法、技巧。而随着学习内容的增加,容易混淆相似题型。因此,教师应根据教材提纲,制作不同类型、不同题目的微课,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对教学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与认识,在课程结束后学生利用闲暇时间,结合自身知识点掌握情况自行播放教学视频,以此熟悉教材内容,强化巩固知识点。例如在苏教版选修教材《唐诗宋词选读》的教学中,教师根据本册内容制作微视频,按照诗歌体裁分类有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歌等、总结诗歌鉴赏技巧,例如从情和景的角度分析、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分析等,并结合教材中的诗句具体分析,使学生一目了然。学生课后反复观看,有助于语文知识的巩固,加深学生记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结 语】

新课程标准改革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面临的挑战依然严峻。因此,高中语文教学采用微课教学方式,是传统教学方法的创新,为学生创造了更多的学习平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微课以视音频为主要载体,通过短视频形式将教材内容呈现给学生,这种新型教学模式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目的性,有利于学生提高语文水平,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促进学生更好的理解与掌握教学重点,显著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王竹立.微课勿重走“课内整合”老路――对微课应用的再思考【J】.远程教育杂志,2014(05)

【2】张亚娇,肖樟树,张向梨.浅析微课在中学信息技术分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5(16)

第4篇

在当前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研究工作也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机遇期。广大教师立足教学实际开展改革创新,为语文教学成效的提升增添了活力。笔者在教学中结合高中生身心特点与语文教学工作实际,开展了以体现学生主体地位为主要方向的“1234”教学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效,本文将做简要论述。

一、高中语文“1234”教学模式的背景与意义

部分教师在高中语文教学工作中仍然受应试理念的束缚,以单向灌输作为教学的主要方式,时间战术、题海战术、疲劳战术时有出现。笔者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将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对教学流程进行改进与优化,原来单向灌输的教学模式转变为学生自主探究、教师启发引导相结合的互动模式,重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语文学习能力,促进教学成效提升。这一教学模式具有四个方面的显著意义:一是能够为语文教学的顺利开展营造浓厚氛围;二是能够有效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三是强化了对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培养;四是有效增强了学生在学习中的协作意识,综合着力促进了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二、高中语文“1234”教学模式的实施要点

1.紧扣“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提升”这一主线。

教改工作要始终围绕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将其精髓充分落实到教学活动之中。笔者在教学模式改革中,始终坚守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提升这一原则,将其作为整个教学活动设计与组织的主线,对语文教学的环节流程进行优化,提高教学成效。

2.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启发引导”两大抓手。

在“1234”教学模式的运用中,笔者对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定位进行了进一步明确,教师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发挥启发引导、点拨促进的作用,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现主体地位,独立思考、自主探究,依靠自己的努力,以及和其他学生共同努力完成学习目标。语文教学活动不再简单采取教师讲解、学生听讲的单向模式,而是体现了师生互动为主的双向模式,更加有利于教学成效的提升。

3.按照“课前自主预习”、“课堂自主探究”、“当堂检测反馈”三个流程推进教学。

“1234”教学模式中,三个教学步骤是最为核心与关键的环节,笔者对这三个教学环节进行了充分优化,处处体现学生为主体,最大化地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思维活跃起来,自主开展学习活动。首先,在课前自主预习教学环节,笔者侧重于对学生进行预习习惯培养和预习技巧指导,让学生养成坚持预习的良好习惯,掌握过硬的预习技巧,科学高效地开展语文预习活动,既能够解决基础知识,也能够在预习活动中筛选出难点重点,在下一步学习中进行优化与突破。其次,在课堂自主探究环节,笔者侧重于发挥思考题的引领作用和小组的促进作用。为了让学生的思维探究具有鲜明的方向,笔者专门设计了思考题作为探究的线索,思考题的内容来源于教学方案中的难点重点,以这样的方式出现在学生面前,鼓励他们认真分析、相互交流,在语文学习中自主获得问题的答案。小组的作用重在体现对学生集体智慧的集聚,在学生完成了独立思考之后,应当在小组内进行分析交流,提炼和提升学习成果。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中,学生依靠自主探究获得了问题的答案,提高了思维能力、协作能力,这对于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升具有积极的帮助。教师在课堂自主环节还应当发挥对学生的启发引导作用,学生分小组开展学习研究,教师应当在小组间进行巡视,查看学生学习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并对学生进行重难点方面的思维点拨,从而实现师生互动有效推进教学深入的目标。另外,在当堂检测反馈环节,侧重于了解学生在本节课学习任务完成情况,通过对教学要点难点的提问、书面检测等方式,在第一时间了解学生学习任务完成情况,将学生的学习反馈信息搜集起来,能够在下一步的教学中作为调整的依据,学生也可以直观了解语文学习中的薄弱之处,及时回顾提高。

4.实现“营造浓厚氛围”、“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学习能力”、“增强协作意识”四个方面的教学目标。

“1234”教学模式最为显著的特征是体现了学生语文学习的自主地位,在这样的背景下,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有效激发,能力发展也有了长足进步。经过一段时期的实践,笔者发现,“1234”教学模式具有顽强的生命力,适应了高中生身心发展特点以及高中语文教学工作的实际需要。这一教学模式实施以来,语文学习的氛围明显浓厚,学生不再感到枯燥乏味,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了充分提升。在学生自主开展探究分析的过程中,他们的思维能力尤其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到了明显提高。同时,学生在以小组为单位的合作学习中,改变了单打独斗的学习格局,进一步集聚了大家的智慧,提高了问题突破的有效性,团结协作意识也得到了增强。

三、高中语文“1234”教学模式运用的注意点

第5篇

【摘 要】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成为十分重要的课题。多媒体的使用要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有助于突破教学内容的难点、重点,要从实际出发,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宗旨,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才能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点,多层次、多角度地呈现丰富的教学内容,真正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高中语文 教学 多媒体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按新课程语文教学理念,语文课程重在实践,要适应现实生活和学生自我发展的要求。但传统的教法:老师讲,学生听,学生学习少了主动性和自主性,学习学得被动,对语文学习缺乏创新精神。现在新的教学策略、教学方式是让学生自己学、主动学,老师主要是“导”,以体现高中语文课程的时代性、基础性、选择性,培养高中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实现素质教育。而语文课程的革新与现代化,必须要求相应的教学工具、教学途径也现代化、科学化,信息技术作为最广泛最先进的科技,它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是必选无疑的。因为在信息技术的环境下,学生能更好地学语文,用语文,使语文教学与日常生活更贴近,更符合社会发展需要。如语文口语训练,高中语文课本的每一单元都设有口语练习。就拿演讲训练来说吧,听名人的演讲,用传统的工具,学生只能听到演讲者的声音,是种远听而不可近视的感觉,不能引发学生较浓厚的兴趣。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就不同了,学生除了听到演讲者的声音外,还能看到演讲者的动作、神态和表情,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并受到感染,从而激发内心对演讲的兴趣和欲望,达到主动训练的目的。所以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教学的整合是势在必行的!

信息化使高中语文教学更加充满人情味,更加贴近现实,更加生动活泼。同时,这种信息化教学,也为素质教育的全面而真正贯彻执行、为大语文教学提供了切实可行的现代化的技术支持。因此,信息化辅助教学很快在中国大地发展起来。利用信息技术来改造我们的教学,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已成为广大教师的愿望。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信息技术带来的不只是积极的效应,也给我们带来了消极的影响和问题。”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在《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一文中告诫说。

有的教师以为,信息化教学效果很好。于是,他不分课型,也不管学生是否适合上信息化教学课,“坚持”堂堂必上信息化教学课。其结果是,自己由于整天忙于开发研制教学课件,而根本没有时间进行学习来充实、提高自己。这样长期下去,他开发研制多媒体教学课件的能力虽然大大提高了,但他的教学水平和业务水平却下降了。这还不算,更可怕的是,由于堂堂上信息化教学课,而上课模式却是一成不变,了无生趣,学生也越来越讨厌他的课了,其教学成绩也就可想而知了。

确实,当前的语文教学中,信息技术也好,网络环境也好,大多数教师使用的仅仅是它的演示功能。我们语文教师如果就语文学科原来的一套东西纹丝不动,肯定只能和现代教育技术简单“拼合”或勉强“掺合”。那么,怎样才能将现代教育技术与语文教学由“拼凑”提升到“整合”,怎样才能走出误区呢?

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应该寻求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结合点――以语文学习为载体,把信息技术课程作为工具和手段渗透到语文教学当中去,在现代高效的技术氛围中感悟语文文化的精妙,获取更多知识,培养学生综合性的学习能力。在这样的形势和理念指引下,我们尝试将信息技术整合于语文教学中,寻求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教学的交叉点,通过一种全新的手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突破语文教学的重、难点,让传统语文教学的精髓、现代语文教学的新理念和信息技术相融,以探求一种高效、新颖的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经过长期的实践和研究所总结出来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当前的教学模式仍不可能脱离传统的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手段只能作为“辅助”的作用,而不能完全替代传统教学模式。有的教师认为多媒体课堂教学具有传统教学模式所没有的优势,每节课必言多媒体,特别是公开课或示范课,好象不用多媒体就不能算是一节好课。这种认识过分强调了多媒体教学的优点,而忽视了课堂教学中的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师生之间课堂上的情感交流,削弱了教师的授课艺术和临场发挥能力,不符合学生的的认知规律。过多过滥地使用多媒体,不利于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涵咏。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领悟感受能力,而多媒体的使用,让学生养成一种惰性,因为有画面,绝对不会在乎文字,而将对文字的注意力转移到画面上,时间一长,学生喜欢语文实际上也就变成了喜欢影视,不知不觉中将语文教学的语言文字的感受能力主体性给偷换掉了,无形中也就暗合了当前所谓的“读图时代”。而传统中的“青灯黄卷”和把全身心融于文章字句中的至纯至美的情境已很难出现,严重影响与制约了对学生语感能力的培养。因此,如果一味追求课堂上的教学过程的“奢华”,讲究声音、录像、动画和投影,追求知识传授上的“大容量”,最终不是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就是把学生搞得顾此失彼,反而降低了课堂效率。每一个教师特定的教学语言、教态、板书和应变能力是最大的财富,只有把传统教学手段、教师个人特色和多媒体辅助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发挥多媒体课堂教学的效果。

在教学展开阶段,灵活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教学资源,让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激发学习的兴趣,刺激其求知的欲望,从而能提高教学效率,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如学习《神奇的极光》一课,对什么是极光,极光的形、色如何,只看文字,显得有点枯燥无味,印象也不能深刻。我紧扣“神奇”二字做文章。开场时轻点鼠标,一组形态各异、色彩纷呈的极光图片展现在学生眼前。面对如此神奇的景象,学生的好奇心激发起来了,兴趣陡然高涨,探究问题的意识自然也就增强了。学生就能积极主动地去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了。

总之,在运用信息技术进行高中语文教学时,要抓住信息技术的优势,用它来优化我们的高中语文教学过程,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积极参与、努力探索中学到知识,形成能力,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激发强烈的学习兴趣,为全面而真正贯彻执行素质教育的方针政策,为切实推进“科教兴国”战略,为更好更多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开拓创新型人才而作出更大的贡献。

第6篇

一、语文教学的现状

对当下的高中语文教学活动进行分析,可以发现部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没能深入贯彻新课程理念,教学活动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影响了语文教学的深入开展。

1.学生语文学习兴趣低下

对于高中生而言,学习紧张,部分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学习兴趣不足,对语文学习缺乏自信心,以及目标定位不够准确,没有能够充分认识到语文学科的重要性。这样的消极情绪表现在语文学习活动中,最为明显的就是缺乏兴趣,动力不足。

2.课堂教学模式枯燥

长期形成的应试教育模式依然存在,部分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还是按照教师讲解、学生听讲这样的模式。教师在讲台上讲得海阔天空,学生在座位上听得昏昏沉沉,师生之间缺乏有效互动,学生成为被动学习的旁观者,学生的自主性和参与性未能有效体现,影响了教学成效。

3.打造生动课堂效果不佳

生动形象的语文课堂对于高中语文教学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当前,各校在教学设备改进方面进展迅速,但是部分高中语文教师对信息化手段不够重视,自身运用能力也较为低下,在教学活动中没能把资源优势发挥出来,在打造生动课堂方面存在严重不足。

4.学生记忆理解技巧不足

高中生在语文学习中需要记忆理解的信息量较大,大多数教师指导学生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进行巩固,这样的教学方法看似在短期内具有一定效果,但是长期记忆效果并不佳。教师应当指导学生记忆理解的方式方法,教给学生更为形象科学的记忆途径,让学生语文学习记忆理解更为高效。

二、快乐教学法的运用

1.强化励志教育,让语文学习“激情澎湃”

对于高中教师而言,提高学生语文学习兴趣,要从两个方面入手。首先,要强化学生对语文学习重要性的认识,让学生明白语文是语言与文字的结合,不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门艺术和工具,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是未来融入社会的交流工具。让学生明白学好语文对自己一生的发展都将具有积极的影响。

其次,教师要强化励志教育,尤其是针对语文学习后进的学生,更要对他们加以鼓励,让他们明白面对高考和升入更高学府的竞争压力,语文是必不可少的科目。即使语文学习存在薄弱环节,自身语文基础不佳,也要鼓足精神、充满信心,积极投入到语文学习活动之中。越是薄弱的环节越要投入更多的精力,让学生增强语文学习的紧迫感。

另外,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还要积极鼓励学生。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取得的进步、获得的成功,以及学习态度有了转变等等,都要及时进行表扬鼓励。高中生对教师的评价较为敏感,教师见缝插针选择恰当时机对学生进行鼓励表扬,能够让他们增强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情感,从而有利于语文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激情澎湃,向着更高的目标前进。

2.强化课堂改革,让语文学习“全面参与”

快乐教学法的一个重要方式就是参与。以往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是被动的旁观者,导致学生无法体会到探索与成功的快乐,没有亲身参与到教学互动之中。现在,教师要对课堂教学进行改革,核心是体现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能够全面参与。

教师要对教学设计进行改革,调整教师直接给予的教学环节,将这些环节设计为教师启发引导、学生思考探究,通过教师提问、学生回答,以及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分组合作等不同的形式来开展高中语文课堂学习活动。

教师还要在教学线索、教学载体两个方面着手进行全面优化。在教学线索方面,教师要重点将教学目标融入到思考题之中,紧扣教学难点重点进行设计,使学生能够在自主学习中抓住本节课的要点。在学习载体设置上,可以借鉴多个学科成功的经验,将学生编为多个合作小组,以多名成员共同探究的方式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在整个互动学习过程中,教师还应当发挥重难点点拨和点评总结的作用,通过这样的方式,更加有效地引领学生自主学习,同时完善学习成果。

3.强化设备改进,让语文学习“生动形象”

新时期的高中语文教师,一定要提高信息手段的运用能力,不仅要学会正常操作,还要学会自主设计,进一步发挥多媒体手段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促进作用。

首先,教师应当运用多媒体手段补充大量的教育信息服务于课堂教学,尤其是针对远离学生生活的景观、科技成果等内容的教学,教师可以选取一些系统介绍教材内容的文字、图片、视频等资料,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教材内容,避免因缺乏直观感知而导致理解深度不足的问题。

其次,教师在教学情境营造、教学兴趣激发等方面也可以充分发挥这些手段的作用,如为了改变课堂导入的沉闷,可以尝试以视频或音乐的手段进行导入,从课堂教学一开始就营造一种轻松激趣的气氛。教师也可以在需要渗透思想情感教育的环节借助于多媒体手段的播放,增强学生内心情感震撼效果,让整个语文教学变得更具渗透力。

4.强化技巧指点,让语文学习“事半功倍”

高中生在语文学习中,需要记忆与理解的内容非常之多,强化记忆理解技巧的指点具有“授人以渔”的重要作用。

一方面,教师要教会学生怎样科学地进行记忆,如运用联动记忆法,在记忆一个知识点的同时,将与其相关的知识点连成团状结构,牵一发而动全身,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达到记忆新知、复习旧知的联动效果,在学生脑海中形成了一个个前后连贯、记忆深刻的知识团队。教师也可以指导学生开展框架记忆法,将相关知识点梳理成框架,在脑海中进行知识点定位,如同一张电子地图,鼠标点击到哪,相对应的知识点就会显示出来,通过这样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记忆效果。

另一方面,教师还应当强化对学生记忆规律运用的指导。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规律是心理学研究方面的重要成果,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按照自身语文学习的频率、内容等因素,科学地安排首次复习、二次复习、再次巩固等不同轮次的时间,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最为牢固的记忆效果。

第7篇

 

一、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现状

 

在高考语文设置的所有考点中,作文是最能检测考生语文综合素养的题型,故一直以来,高考作文分值很大,是整个高考语文的半壁江山。1977年,中国恢复了高考制度之后,对于作文题型的改革就从未停止过:从最初单一的命题作文形式、半命题作文形式、到后来出现的话题作文形式,再到新材料作文等,高考作文的命题形式一直在不断创新。故而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也就倍受语文教学工作者重视。

 

在许多普通高中的语文教学中,除去对课文的教学、各种语文素养的训练,语文老师们把更多的课堂时间留给了针对作文的教学。但是,即使老师花大量的时间在作文的指导与教学上,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由于各个语文老师教学水平的差异,以及学生们阅读量、写作水平的参差不齐等原因,导致当前很多学校的高中语文作文教学效果不佳,学生写作水平仍然不能得到明显的提升,每次习作优秀作文不多。这种现状给很多语文教师带来了巨大的困惑。

 

二、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问题和缺陷

 

就目前高中语文作文教学来说,存在许多的问题和缺陷。由于高考是国家每年的一个大事件,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所以对于为了高考而打下基础的高中语文作文的教学出现的问题和缺陷也应该得到重视。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和存在的缺陷如下。

 

1.功利化的作文教学,急于求成

 

由于高考的限制,语文作文的教学也被限制在一定的圈子之内,很难得到突破。有些老师甚至在作文教学中什么文体容易操作、容易拿高分,就重点训练什么文体,其它文体甚至忽略不练;什么结构模式学生容易掌握,不易出问题,就求稳让学生去套模式等等。这种功利化的作文教学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学生的手脚,限制了学生的思维,不利于学生整体写作能力的培养。语文教学,尤其是作文教学,不像是数学物理化学等短期内能够快速的提升成绩的理科教学,学生的写作技能需要长期的锻炼和提升,很难做到立竿见影。因此,在作文教学备考中,不论是学生还是老师都不能有一招制敌走捷径的想法。

 

虽然高考明确了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总体方向,促进了高中语文作文的教学进程,但是同时高考也使得有些学生和老师在写作和教学中较为功利,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2.高中语文老师没有针对作文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

 

这也是当前语文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试想,作文教学课堂上没有明确的教案,没有明确的重、难点,老师仅仅只是布置写作任务,学生们也只是机械的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作文的数量提上去了,但是作文的水平却止步不前。这种做法很难让学生发现他们自己作文的优势所在和存在的缺点,很难有针对性的进行训练,也就提高不了他们的写作能力。

 

3.语文老师作文教学能力的不足,是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出现的一个重要问题

 

虽然语文老师整体的教学能力是不容置喙的,但是针对作文教学,很多语文老师的教学水平的确有待提高。作文的写作需要大量的知识的积累,需要大量的书籍的阅读,以及对于生活的丰富体验,这些都是一个好的语文老师需要具备的。但是有些语文老师达不到这样的水平,也就无法给予学生们写作的示范,从而使得学生们的写作水平难以得到提升。

 

4.学生课外阅读欠缺,教师督促力度不够

 

学生学习习作,方法在课内,但更多的知识的储备积累却必须靠学生在课外自觉进行,否则作文时就会出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尴尬,但现在很多学生都没有看课外书,特别是经典名著的习惯,这样就导致写出的作文肤浅,没有内涵,而很多老师也没有有效地给学生规划高中三年的阅读任务,不注意平时的厚积,怎么能最终在高考的考场上薄发呢?

 

三、高中语文作文教学有效化的措施

 

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局限在于太过于模式化,仅仅是为了高考而机械的教学,从而忽视了学生语文作文能力的提升。语言能力是学习、工作的基础,而写作能力是语言能力的综合表现。如何突破高中语文作文方面的教学局限,让教学达到高效的目的,这是当前语文教学研究小组和高中语文老师们都要反思的问题。下面提出几点作文教学方面的有效措施。

 

1.构建良好的的学习氛围,关注学生的情感健康是使作文教学行之有效的一个措施

 

在作文课上,老师不仅要对学生进行书面上的写作指导,教授学生书本上的写作方法,还要引导学生们注意观察和体验生活,热爱生活,让学生们进行写作。俗话说得好,艺术来源于生活。通过对生活中实际物体的感受与感知,学生们在写作时会更加有想法、有素材,这样一来,可以打破学生写作观念的枷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2.重注学生作文素材的积累,指导学生阅读经典、引用素材

 

作文素材是写作过程中尤为重要的因素,任何作文都不能干巴巴地陈述事实,而要有丰富的引例来佐证陈述的观点。对学生作文素材的积累,就需要老师在课堂讲课中,即使不是作文课,也要时时提点学生注意这个内容可以当作文素材。比如在《沁园春·长沙》这篇课文的教学中,可以将其归类为关于“责任”“义务”的作文素材,要提醒学生在遇到这类的作文时,可以将课文加以引用,使得作文出彩。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在高一时就给学生规划好未来三年的阅读任务,整体提升文学素养,为写作打好基础。

 

3.语文老师及时对学生作出恰当的评价和示范

 

语文老师要根据学生写作水平和能力的差异给予不同要求的评价:对写作基础好的学生给予鼓励,同时对其提出更高的要求;对写作基础差的学生,不能一味地批评,要在他用了好的诗词佳句的时候给予表扬,提高其对作文写作的兴趣。另外,教师经常写写下水作文,会对学生的写作起到很好的引导和示范作用。

 

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师作文教学方法的实施效果也不可能立竿见影,但是只要我们在学习中、教学中有计划,重落实,多示范,相信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之下,学生写作能力一定能得到提升,而语文作文教学有效性的实施也不再是一件难事。

第8篇

一、高中语文辨析与修改病句教学的现状

目前的高中语文教学中,老师对于辨析与修改病句教学的忽视,导致了语文辨析与修改病句的教学在整个语文教学中所占的比例少之又少,所花费的课时就更少的可怜。有的老师在讲语法时,直接拿着练习习题上的例子讲解,一带而过,只是停留在表层,并不深人,不告诉学生这个错误在哪,为什么错的,只是习惯性的读答案,让学生课后去自己学习,导致学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云里雾里,模糊不清的就过了辨析与修改病句学习的课时;有的老师更是奇葩,在考试之前,给学生恶补一把语文辨析与修改病句的学习,挑取考试常考的几种类型,有针对性的学习修改病句,对于学生培养辨析和修改病句的能力非常不利,只是为了应付应试教育而迫不得已的学习。

二、高中语文辨析与修改病句教学的内容

1.辨析病句

病句的辨析是对语文知识学习的综合考察,它涵盖了语法,逻辑、修辞等几个方面的知识,要点多,细节复杂。学生又麻痹大意很不容易发现病句的存在,常考的六种病句类型包括:语序不当、塔配不当、成分残缺或累赘、表达意思不明、不符合逻辑、结构混乱等。例如:“根瘤菌具有从空气中吸取固定氮,并将其作为养料提供给作物”这个句子读上去明显不顺,感觉别别扭扭的,仔细分析,它属于成分残缺病句里的一部分,属于缺少宾语,在“固定氮”后面加上能力或功能,这个句子就完美了;

2.修改病句

能把句子的错误找出来,它的下一步就是对它修改了,这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不要觉得只要把病句找出来就可以了,还要根据自己的理解形成书面文字加以修订,不仅要求学生的思维缜密,而且语言表达能力也要强。

三、高中语文辨析与修改病句的教学方法

1.总结相关语法的规律进行教学

理论是指导实践正确的基础,高中语文的辨析与修改病句也是一样,也需要理论作为指导。老师要对高中语文中适合学生语法学习的知识点进行总结、概括,方便学生学习。老师在提高自身语文修养的前提下,总结出的语法规律一定要浅显易懂,并系统性地传授给学生,以利于学生提高语文辨析与修改病句的能力。

2.语感质疑法--朗读教学

语感质疑法是通过我们日常积累的经验,找出毛病并改正。一般情况下,大声朗读可以培养我们的语感,并让我们能够发现隐藏在深处的病句,例如:“这明月高悬、繁星满天的星空真美啊。”这个句子乍看上去不会发现毛病出在哪里,但根据我们的常识就可以发现了,因为月朗星稀,怎么可能在“明月高悬”的天空中,又出现“繁星满天”的景象,要是我们不重复地读,还真难发现这个句子的病理所在。在平时的作文课中,老师要引导学生自己去反复朗读自己的作文,并体会其中的用词、用语是否恰当,提倡学生之间进行作文交换修改的学习方法,这样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避免下次出现类似的错误。

3.提取句子中心思想针对长句病句教学

对于字数过多,语句过于繁杂的句子,老师可以指导学生进行提取句子主谓宾的游戏,看谁提取的又快又准,先看句子的主谓宾是否正确,在对修饰主谓宾的定状补进行排査,先整体,后局部,很容易就能找出病因所在了。例如:“现在,我又看到了那阔别多年的乡亲,那我从小就住惯了的茅草房子,那崎岖的山道,那熟悉的乡音,那大别山里人所特有的幽默爽朗的笑声”从这个长句子里,我们提取出主谓宾--我看到了乡亲、茅草房子、山道、乡音、笑声,一提取我们就发现了病理所在,乡音”和“笑声”怎么能看到呢,要么去掉“乡音”和“笑声”换成别的可以看到的事物,要么就加上听到这个词,使句子比较完整。

4.逻辑分析教学法

有的病句病理藏得很深,光靠语法是找不到的,这是就得教会学生换位思考,运用逻辑分析句子的病理在哪里,提高学习效率。例如:高层建筑火灾的预防十分重要,因此,建筑物的设计要从内部的通道、设施和外部的交通等诸方面因素考虑”在这个句子里,在反复通读几遍之后,还是发现不了句子的问题所在,因此,要推断词语的运用是否符合逻辑思维的要求,前后的顺序、其中的关系是否合理,当学生从这些角度,全方位的推敲之后就不难发现问题所在了,“设施”和“通道”在词义上有重叠和涵盖的成分,只要去掉“通道”就可以了。

第9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情境创设;有效教学

情境教学是新课改的重要体现和组成部分。新课改提倡设计真实、复杂、具有挑战性的开放的教学情境与问题情境,诱发、驱动并支持学习者的探索、思考与问题解决活动。福建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余文森在《教学情境,犹如美味而富有营养的汤》一文中也谈到情境创设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具有重要的作用。下面,笔者结合高中语文情境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就如何巧设情境,提高课堂效率的问题做交流分析,旨在抛砖引玉。

一、高中语文情境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语文版高中教材以其全新的面目、丰富的内容、精巧的编排吸引了广大教师在教学中大胆进行情境教学尝试,然而在具体操作中却问题重重,主要表现为:(1)教师情境创设没有倾注感情。一些教师因为重复授课等原因,情境创设和课堂驾驭已经非常熟练,在重复授课时情境的创设就只注重过程而不注重感情。(2)某些教师因为过于追求情境的渲染,创设出的情境很虚假不自然,在实施过程中不自觉地让学生被动接受知识。(3)某些课堂教师在建构情境中,急于让学生体悟到正确的理解,而忽略个别学生对情境产生自己独特的理解。(4)有些情境教学课堂,教师仍存在着师生等级观念,而教学中,学生主动参与少,多被动接受。(5)个别情境教学只局限在小课堂环境中。诸如此类的情境的创设,严重地违背了情境教学的科学理念,阻碍了学生的有效学习和健康发展。

二、高中语文情境教学的有效举措

1.提供文化背景,创设文化情境

高中语文教材的选文具有鲜明的时代性,闪烁着美好的人性光芒,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大多篇目所描绘的生活图景距离中学生所处的时代久远,因此,要想对文本有通透的理解和把握,需要“知人论世”,有丰富的文化背景知识。教师要在课余让学生利用各种渠道,为学生创设文化情境。例如,《祭妹文》的教学,可以将祭文的沿革,优秀祭文的选介方式引入创设情境;在教学《孔雀东南飞》一课,可以古代婚姻制度和妇女地位问题作为创设情境的切入点。还可以充分利用哲学、历史、地理、自然科学等学科知识,充分整合实现创设文化情境的目的。

2.巧引时事新闻,创设生活情境

从语文教学的本身来说,语文教学离不开社会生活,只有将语文和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才能丰富语文教学的外延。借助时事新闻创设必要的生活情境,有助于帮助学生将课堂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有助于丰富语文学科的内涵,扩展语文教学的外延。我们身处于广阔的社会生活,要善于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仔细观察身边的人和事,来增强关注社会时事的意识,提高关注社会时事的能力,养成思考社会时事的习惯。

3.利用电教媒体,创设视听情境

现代信息技术已成为重要的现代化教育手段,如果合理有效使用电教媒体,创设视听情境,就能把抽象的内容通过视频和音频的方式直观地呈现出来,快速突破教学的重难点,从而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如,学白的《将进酒》,可通过给学生播放张耀宇演唱的《将进酒》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如,教学《雷雨》可节录作品的影像片段,来凸显其丰富的艺术形象。事实证明,充分利用现代媒体网络资源,能为语文教学提供更广阔的空间,也能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更为便利的条件。

4.利用学生主体,自创学习情境

第10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 阅读能力 培养

阅读能力是语文能力中最基本的一种能力,毫不夸张地讲,语文的其他能力培养都是建立在阅读能力培养的基础上进行的,由此可见,阅读能力也是语文能力中最为重要的一种能力。高中语文教学对于学生来讲是十分重要的,这不仅仅是巩固,更是新一轮的提升,而且,对于部分学生来讲,高中毕业后对于语文的系统教学便彻底结束了,因此,如何在高中阶段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将影响其一生的发展。通过阅读,不仅能够获取知识,还能够陶冶情操。不仅如此,在高中语文的考试当中,阅读理解也占据着半边江山。就目前来看,在高中语文阅读能力培养上仍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注重情境,激发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首先就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应当改变高中语文在教学中传统模式,要将先进的科技手段融入到课堂教学当中,为阅读教学创设出故事情境,使学生能够自觉主动的融入情境当中,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例如,在高中语文《鸿门宴》的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技术,将现代一些剧集播放给学生观看,通过剧集的观看,使学生初步了解鸿门宴的一些历史背景,此时,再让学生猜想一下刘邦参加鸿门宴以后的情景,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便会自觉主动地进行阅读。除了利用媒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可以创设音乐情境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例如,在高中语文《春江花月夜》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先为学生播放《春江花月夜》的古筝演奏,让学生在音乐中进行阅读,通过边听边读的方式,让学生领悟其中的一种意境,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注重方法,提升阅读水平

实用的方法可以使学生的阅读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当学生产生了浓浓的阅读兴趣之后,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从而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在阅读方法上主要有以下几种:

1.个性阅读。个性阅读主要是以学生自我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自主选择阅读的内容。当学生进行自主选择后,教师还需要对其进行深入的指导,从而达到预期的效果。

2.目的阅读。目的阅读是在设定好阅读题目后,根据阅读题目进行针对性的阅读。例如,在高中语文《荷塘月色》的教学中,文中提到“这几天心里颇不平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针对“为什么不平静”来进行阅读,让学生对《荷塘月色》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3.比较阅读。比较阅读就是对写作形式不同,但内容相同的文章进行阅读,或者是对主题不同但题材相同的文章进行阅读。例如,在高中语文《长恨歌》的教学中,可以通过《长生殿》和《新唐书》来进行比较阅读。通过比较阅读,可以让学生了解不同体裁、不同写作手法所带来的不同效果。

三、注重预习,培养阅读能力

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有所准备,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同样需要注重预习。做好预习工作,可以使阅读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课前预习,可以使学生了解阅读的重点、难点,这不仅是一种习惯,更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教师也要对学生的预习方法进行指导,对于学生预习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解决,从而达到预习的效果,改变以往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通过预习,还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充分挖掘学生自身的潜力,使学生能够自觉主动地探索新的知识。

四、注重扩展,提高阅读能力

第11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 有效课堂 分析研究

高中语文教学中,广大教师立足教学实际开展改革研究,笔者在教学中尝试开展“四化”课堂的研究,有效地提升了课堂的教学效率。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对其进行简要阐述。

一、教学环节前置化,引导学生开展高效的课前预习

课前充分的预习在语文教学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能够帮助学生熟悉教学新内容,提高学习难点的针对性,并有助于节约课堂时间、提高教学效率以及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笔者在语文教学中强化了对学生预习活动的要求。一方面,笔者对学生进行预习技巧的指导和提出预习活动的要求,指导学生按照“多读、多想、多做、多记”的原则开展预习活动,解决基础知识,寻找学习难点。如教学《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节选)》时,笔者对学生提出三个方面的预习要求:1.解决课文中全部字词理解方面的问题;2.了解海伦·凯勒的生平、创作背景;3.熟读教材,感悟课文中蕴含的热爱生活、珍爱生命的情感,揣摩心理描写对表现人物思想情感的作用。这一组预习提纲体现了对学生学习能力与习惯的要求,对学生的课前预习具有线索引领的作用,使学生在预习活动中对基础知识能够基本掌握,同时也使学生在理解分析教材的过程中确定重点与难点,这有助于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进一步明确重点。

二、课堂活动自主化,借助小组合作模式组织教学

高中语文教学课堂多彩多样,有满堂灌输式,也有师生互动式。“体现学生主体地位”是新课程改革提出的重要目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当遵循这一原则,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笔者在语文教学中,建立了合作小组,将学生组织起来,集聚大家的智慧开展语文学习,在群策群力之中提高教学成效。为了更好地引领学生的课堂学习,笔者尽可能地将教学活动向学生自主学习倾斜,在进行点拨引导之后,提出思考题要求学生自主开展学习思考。如教学《记念刘和珍君》时,笔者设计了一组探究题:刘和珍是一个怎样的人?为什么要写其生前的微笑、温和及其他情形?写烈士遇难经过的用意是什么?“从背部入”说明了什么?为什么突出“其一是手枪”?除写刘和珍外还写了哪些类型的人,作者对这三类人的感情如何?这样一组思考题,引领学生逐层深入地了解教材、领悟其中的情感和主题,而且相互之间可以进行讨论,博取众长、集思广益。小组之间也要进行交流和辨析,提高学习成果的科学性与完善程度。

三、教学目标分层化,体现不同层级学生兼顾的原则

进入高中阶段之后,学生之间的语文学习基础与能力有较为明显的差异,这样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作为语文教师,应当适应并积极弥合这种差异,落实到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就是要兼顾到每一个层面学生的实际情况,切忌按照“一刀切”的模式组织语文教学。笔者在教学中实施了分层要求,力求为不同的语文学习基础与能力的学生量身打造学习目标,在教学中开展差别性对待,帮助学生树立语文学习的信心,增强语文学习的兴趣,提高语文学习的技巧,最终实现语文学习成效的提升。在这一过程中,笔者在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设计上都进行了分层处理,教学互动过程中也予以区别考虑,主要体现在教学提问的难度方面,专门设计有不同难度系数的提问内容,保证全班不同层级的学生都具有平等参与和展示的机会,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尤其是在激发学困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方面效用更为明显。除此之外,在作业布置、考试考核等方面,笔者也进行了分层设置,保证学生的学习难度、任务目标与自身的最近发展区域相一致,从整体上提升语文教学的成效。

四、信息反馈当堂化,通过课内检测调整教学方向

每完成一节语文课的教学之后,高中语文教师都应当对教学成效进行评估,这样的环节既是对教学目标达成度的分析,也是为下一步教学方向调整以及完善措施提供必要的参考。许多高中语文教师习惯以课后练习的批改反馈信息作为教学评价的依据,这样的反馈模式较为滞后,真实度也有所下降。笔者对此进行了改革,将教学考查信息环节放在课内,第一时间掌握学生学习情况,通过这种方式,准确评价这一节课的实际成效,并从中寻找薄弱环节,在下一节课的教学中针对性地回顾、巩固,以保证整个教学任务全面完成、环环紧扣。笔者在每一节课教学的最后环节都安排一次简短的习题检测,对教学重难点进行分析,获取学生的反馈信息。这种获取的学生学习反馈信息的方式更为准确和及时。

综上所述,在高中语文教学工作中,广大教师要注重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对教学空间进行有效拓展,并创新教学模式,促进教学成效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蒋艳华.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时效性之我见[J].魅力中国,2009,(23).

第12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 教学途径 探析

一、引言

高中教学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在为提升教学效率而不断的努力着。就高中语文教学而言,可以从几个方面进行改革,已到达教学的最优化和高效性。结合笔者的自身工作经验,以及对各所学习语文教学课程的了解,认为以下几个方面能提升教学效率:(1)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2)现代化设备的使用;(3)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置;(4)拓展语文教学内容。

二、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

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保证课堂活跃气氛的前提,是提高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基础。笔者经过对学生的了解和调查,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考虑师生关系的构建:

(1)尊重和肯定每一位学生

高中的学生正处于心理的成熟期,需要别人的认可和尊重。所以教师不能就学生的成绩来区别化的对待学生,要相信每一位学生的身上都存在着自身的闪光点。对学生的尊重和肯定能够帮助他们提升成就感,从而促进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2)关心和爱护学生

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不止是在学生的学习上,还应该体现在生活上面。就学习方面来说,可以时常的关注学生在语文中遇到的困惑和难题,积极的帮助他们回答这些问题;而在生活中要关心学生的家庭和人际关系,从而让他们能够安心、专注的学习。

(3)认可学生取得的进步

认可学生的进步能够鼓励他们继续的取得进步,合理的奖励也能让学生享受到胜利的乐趣,增强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而帮助他们提升语文学习的效率。

三、现代化设备的使用

课堂教学是学生接受知识的最佳平台和最主要的来源。而与传统的课堂教学内容不同,当今的课堂已经有着很多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合理的使用这些设备能够极大程度上的丰富课堂内容,以提升语文教学的教学效率。笔者就现代化设备的应用提出了两种见解:

(1)在课程之初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现代化的多媒体设备能够将枯燥文字内容通过声音、图片、影片等表示出来,而在课程之初使用这些设备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方便他们在之后的学习。例如在《沁园春. 长沙》的教学之中,进过提前进行了相关资料的收集,在课前播放了一段朗诵的视频,学生们很快就被表演者的朗诵吸引住了,在接下来的语文教学中学生们保持着良好的学习专注度和对语文知识的渴望。

(2)辅助课堂讲解

语言的学习是一个比较枯燥的过程,尤其在有着悠久文化的中国,其语言非常的复杂。在向学生传授语文知识的过程中,有很多内容单单通过讲解不能让学生完成的理解,这就需要现代化设备的帮助。例如在对学生讲解《林黛玉进贾府》这一课时,学生很难理解当时的环境结构,所以可以在电视剧《红楼梦》中剪辑一段相关内容的视频,在帮助学生直观理解课本内容的同时,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原本枯燥、难懂的知识变得十分生动。

四、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置

笔者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注重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体现学生为主体的原则,综合着力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在教育的过程中体现学生的主置,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

(1)前置教学环节

课前对所学内容的充分了解能够调动起学生对课程的兴趣,而且了解文章的具体结构,并且带着问题去学习也能提高教学的效率,节省教学所耗时间。

(2)转变教学方式

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以教师为主体,没有重视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不利于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即便顺利的完成教学计划,学生也未必真正的有所收获。面对这样的问题笔者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和对其他优秀教育手段的了解,认为可以以“学习小组”的形式改变当前的现状。具体的做法是将全体学生分为小组,在研究语文知识的时候,通过组内的合作顺利的完成学习。在研究结束后也可以进行组间的了解,总结取得的收获和学习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3)进行随堂检测

学生学习成效的高低需要通过反馈信息来判断,笔者在每一课的教学之后,都安排重难点的简要检测,以3-5 题、5 分钟左右的时间,概要了解学生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完成情况,获得第一手的反馈信息,作为调整教学设计的依据。

五、拓展语文教学内容

尽管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可是不能忽视其他教学内容对高中语文教学教学效率提升的帮助。笔者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以下几个方面拓展语文的教学内容:

(1)开展兴趣活动

对语文知识的需求是语文学习的第一动力,良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帮助他们更好的收获语文知识。因此。可以开展多种兴趣活动后,如文学兴趣活动、古诗文兴趣研究活动等,指导学生深入研究,总结推广学习经验,不仅激发学习兴趣,还能带动全体学生学习技巧的提高。

(2)开展学习竞赛活动

高中语文教学中,不仅包括新授内容,还包括复习教学,这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教师在复习教学中,可以通过学习竞赛的方式,将各部分、各类型的内容组织竞赛,让学生增强学习动力,提高学习效果。

(3)开展实践活动

对于高中生而言,校园生活的封闭与生活阅历的匮乏,是学生无法写出声情并茂和有深度文章的重要制约因素,教师可以借助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尤其是学校和上级教育部门团组织开展的实践活动,像文明城市创建、五四纪念活动等,在这样的活动中获取丰富的素材,有助于学生作文水平的提升。

六、结语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利用构建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现代化设备的使用;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置;拓展语文教学内容等有效的教学策略,能够有效的提升语文教学的教学效率,达到教学的最优化、高效性,为学生未来的发展、语文文化素养的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段莎.多媒体技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应用的反思[J].成功(教育),2011(05)

[2]谢清华.浅议高中语文教学的反思与改革[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