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市域社会治理的工作重点

市域社会治理的工作重点

时间:2023-08-04 17:24:2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市域社会治理的工作重点,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市域社会治理的工作重点

第1篇

    一、加强组织领导,周密安排部署

    镇党委、政府始终把“扫黄打非”工作摆在重要位置,纳入重要议事日程。镇成立“扫黄打非”专项工作领导小组,由党委书记任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为副组长,综治、安全、工商、教育、文化等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同时镇安排专项工作经费用于开展工作,并将“扫黄打非”工作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考核范畴。

    二、明确任务,突出重点

1、“扫黄打非”出版物市场专项整治工作重点:坚决刹住打字店等印刷机构的非法盗印风,坚决清除学校周边及中心书店的有害卡通画册、口袋本图书及有害游戏软件,坚决堵住学校、学生订购使用盗版教材辅读物,坚决控制重点部位,如菜市场、**镇中、**镇小等人口高密区域,坚决清除一切地摊游商。

2、网吧整治工作重点:坚决取缔无证或证照不全的“黑网吧”,严厉查处网吧接纳未成年人的违法行为,严厉查处网吧超时经营的违法行为,坚决打击网上传播有害信息的违法行为,查处网吧存在的安全隐患。

3、书刊、音像店整治工作重点:坚决查缴非法出版物、音像盗版光盘。

    三、强化宣传、注重引导

1、加大法律法规宣传力度。专门召开“打黄打非”宣传工作会议,召集各村干部、图书音像、网吧、打字印刷从业业主传达和学习上级“扫黄打非”法律法规和会议精神,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2、加大查处违法行为力度。对具备书刊、打字店、印刷能力的印刷店一经发现违法行为,一律从重从快处罚直至吊销经营许可证。对网吧接纳未成年人的一律从重处罚,第一次严厉警告;第二次停业整顿一个月,罚款2000元;累计三次接纳未成年人或在规定营业时间以外接纳未成年人的,造成恶劣影响的一律吊销《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和《营业执照》。

我镇的“扫黄打非”行动,在县委、县政府县和县扫黄打非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在各部门的密切配合下,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仍然任重道远。在下一阶段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做好以下工作:

    1、继续加强文化市场日常监管,加大违法违规行为的惩治力度,杜绝政治事故的发生。

第2篇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加大环境执法力度,以着力解决危害群众健康和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集中整治重污染行业、重点区域的环境违法行为,促进主要污染源减排和区域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

二、工作重点及要求

(一)以保障**赛事顺利召开为目标,开展环保专项执法检查

1、开展重点区域冒黑烟专项检查

(1)检查范围:主要交通道路两侧,机场周边区域。

(2)检查时间:8—9月

(3)具体要求:对无法达标排放烟尘的企业,督促企业采取限产、停产措施,杜绝奥运期间锅炉冒黑烟现象。

(4)职责分工:区环保局负责辖区内企业锅炉冒黑烟检查,定期对主要交通干道、机场周边区域的巡查。

2、开展重点区域扬尘污染控制联合执法

(1)检查范围:外环线以内、淀浦河沿岸及吴泾整治区域。

(2)检查时间:8—9月

(3)具体要求:会同区城管监察大队开展重点区域码头堆场扬尘整治,控制吴泾整治区域扬尘污染。协助市有关部门,控制重大市政工程建设工地扬尘污染。

(4)职责分工:区环保局会同区城管监察大队,结合扬尘控制区创建及吴泾整治区域整治要求,加强扬尘污染执法检查。

3、严格重点区域建筑施工审批管理和监督检查

(1)检查范围:主要道路两侧、较为集中的居住区等敏感区域。

(2)检查时间:8月

(3)具体要求:严格审批重点区域建筑工地施工,加强噪声控制,原则上停止敏感区域夜间施工审批。

(4)职责分工:区环保局加强工地施工审批管理,并会同区城管监察大队开展建筑工地噪声污染控制检查。

4、开展放射源专项检查

(1)检查范围:市、区重点辐射技术利用单位

(2)检查时间:8—10月

(3)具体要求:严格按照辐射技术利用监察计划对重点企业开展环境监察,抓好各类辐射项目的审批、验收和日常监督检查,建立严格的工作台帐制度,防止放射源污染事故。

(4)职责分工:依据奥运期间放射源监管要求,区环保局会同区公安分局负责各相关企业的执法检查和监管。

(二)以巩固整治成效为目的,集中开展环保专项行动后督查

1、重信重访案件的查处

(1)检查范围:重点检查*年以来群众反映强烈、引起领导及有关媒体关注的重信重访案件,尤其是企业噪声、粉尘、恶臭及有毒有害气体污染扰民问题和居住区周边餐饮业污染问题。

(2)检查时间:8—10月

(3)具体要求:对环境污染严重的企业实行挂牌督办和限期治理;对违法案件,做到查处到位、处罚到位、整改到位。

(4)职责分工:区环保局会同区监察委负责辖区内重信重访案件的梳理和执法检查。

2、挂牌督办案件的后督查

(1)检查范围:2005年以来,我区开展环保专项行动中列入挂牌督办的重点案件。

(2)检查时间:8—9月

(3)具体要求:加强对重点督办案件的后续监管,落实整改措施,重点检查取缔关闭、停产整治、限期治理等行政处罚措施的落实情况;对屡查屡犯的违法企业从严处理。

(4)职责分工:区环保局会同区监察委负责对督办企业进行检查。

3、饮用水源保护区的专项整治

(1)检查范围:黄浦江水源、准水源保护区

(2)检查时间:8—9月

(3)具体要求:对2006年开展饮用水源保护区专项检查情况进行复查,重点检查一级饮用水源保护区范围内排污口设置及违法建设项目取缔关闭情况;对准水源保护区内企业必须做到稳定达标排放,对不稳定达标及超标排放的企业,责令限期治理,未完成治理要求的,一律停业整治。

(4)职责分工:区环保局会同区水务局负责辖区内饮用水源保护区范围内企业的执法检查。

4、化工企业整治情况的后督查

(1)检查范围:辖区内重点化工企业

(2)检查时间:8—10月

(3)具体要求:对*年专项行动中存在环境安全隐患的化工企业进行督促检查,对未完善应急措施、制定应急预案的企业,依法立案处理,对未建立水污染事故和危险物品防控措施的企业,要停产治理。

(4)职责分工:区环保局会同区安监局负责辖区内重点化工企业执法检查。

5、停产整治、限期治理企业的后督查

(1)检查范围:2006年以来列为限期治理、停产整治的企业进行检查。

(2)检查时间:8—10月

(3)具体要求:对超过限期治理期限尚未完成治理任务,要停产整治;对未按要求完成整治或不达标企业,提请区政府责令关闭;对已完成整治的企业加强监管,确保稳定达标排放。

(4)职责分工:区环保局会同区经委对辖区内已停产整治、限期治理的企业进行执法检查。

6、建设项目违法行为整治情况的后督查

(1)检查范围:对辖区内*年以来审批项目、违反“三同时”的建设项目及投诉严重的污染企业。

(2)检查时间:8—10月

(3)具体要求:对违法建设、开工的项目,责令停止建设、生产;对违反“三同时”制度的企业及环保手续不全,环境污染严重的“厂中厂”,依法予以查处。

(4)职责分工:区环保局会同区监察委、区发改委、区经委、区工商分局对辖区内违法的建设项目进行执法检查。

(三)以促进污染减排为目标,集中开展对城镇污水处理厂、关停并转企业的专项检查

1、城镇污水处理厂的专项检查

(1)检查范围:本区已建污水处理厂

(2)检查时间:8—9月

(3)具体要求:检查污水处理厂及其配套管网建设的基本情况,包括进出水水质、处理水量、主要污染物去除情况、污泥处置情况和在线监测设施安装运行、环境管理档案建设等情况;严厉查处污水处理厂超标排放、直接排污和污泥不按规定处理造成二次污染的行为。

(4)职责分工:区环保局会同区水务局负责辖区内污水处理厂执法检查。

2、关停并转企业的专项检查

(1)检查范围:对*年以来辖区内关停并转企业

(2)检查时间:8月

(3)具体要求:检查摸清关停并转企业的主要污染物排放的削减、生产线关停情况及相关企业残留污染物处置情况;确保各企业落实污染物削减指标,杜绝残留污染物二次污染,推进减排任务顺利完成;严格审批要求,控制新引进项目。

(4)职责分工:区环保局会同区经委对辖区内企业进行执法检查。

三、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部门协调

为加强*年环保专项行动的组织领导,成立由分管副区长任组长,区府办分管副主任、区环保局局长任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领导小组。

在区专项行动领导小组的统一组织协调下,制定工作方案,区监察委、区发改委、区经委、区司法局、区环保局、区水务局、区安监局、区城管监察大队、区工商分局和*供电公司要严格履行各自监管职责,强化部门协调,形成联动和案件移交机制,切实加大监管力度,各司其职、协同作战,全面推进专项行动。

(二)实施挂牌督办,加强案件管理

围绕专项行动的工作重点,将群众反映激烈、影响社会稳定的重大环境污染的典型案件,实行挂牌督办,进行公开曝光,做到查处到位、整改到位、责任追究到位。对实行挂牌督办的案件,强化后督查工作,建立重点案件管理档案,完善督办制度,公示督办结果,接受群众监督。

(三)推进综合治理,落实责任追究

要总结运用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惩治力度和解决重大环境问题的力度。区环保局、区监察委要定期分析环保违法案件,对环境违法行为查处不力,甚至包庇、纵容违法排污企业,致使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的,监察部门要依法依纪追究责任;区发改委、区经委要加大对劣势企业的产业结构调整,淘汰落后的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根据区环保局抄告的严重违法企业名单,依法吊销其营业执照;区安监局加强化学危险品及化工企业的监管力度;区城管监察大队协同加强对堆场码头、建筑工地等扬尘污染整治;电力公司按照政府决定,对违法企业采取停电、限电措施。

(四)加强舆论宣传,实行公众监督

要充分发挥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作用,公布违法排污企业名单、典型环境违法案件查处情况和环保专项行动进展情况,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对典型的违法案件坚决曝光,并组织新闻媒体进行跟踪报道,加强舆论宣传力度。同时畅通区环保“110”投诉热线和区“民生热线”,积极营造群众参与和监督的良好氛围。通过舆论宣传、公众参与、社会监督,形成整治违法排污企业的浓厚氛围。

四、工作安排

(一)动员部署阶段(8月)

根据*市专项行动工作要求,结合本区实际,确定工作重点,成立*区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全面启动专项行动。

(二)集中整治阶段(8—10月)

8—10月,按照实施方案全面开展集中整治:

1、8月20日前,完成*专项执法检查情况;

2、9月20日前,完成挂牌督办、饮用水源后督查;

3、9月20日前,完成污水处理厂、关停并转企业监管,摸清减排情况;

4、10月20前,完成重信重访、化工行业、停产整治及限期治理后督查;

(三)总结阶段(11月)

区环保局会同有关部门总结专项行动工作的成效与不足,提出加强长效管理的具体措施,提交工作总结报区政府、市环保局。

*区环境保护局

*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区经济委员会

*区监察委员会

*区司法局

*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分局

第3篇

(一)工作目标

围绕全运会赛区组委会的总体工作部署,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和预防为主的工作思路,以全运会食品药品(含医疗器械,下同)安全保障为主线,以专用药品安全和兴奋剂治理为重点,开展药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举全系统之力,加大药品生产、经营、使用环节的监管力度,确保实现全运会期间我市无药源性兴奋剂安全事件、无重大食品药品安全事件发生的工作目标,为全运会成功举办创造良好环境。

(二)主要任务

1.专用药械安全保障。开展全运会专用药械检验检测工作,确保专用药械质量安全。严格审查药械招标采购投标单位资质。严格审查药械储存单位资质,检查储存、配送条件。加强定点医疗机构以及全运村、比赛场馆、定点宾馆饭店医务室专用药械安全监管。

2.净化兴奋剂药品市场。继续保持兴奋剂专项治理的高压态势,坚持“严令禁止、严明职责、严格检查、严肃处理”的“四严方针”,严肃查处兴奋剂违法违规行为,进一步净化兴奋剂市场,切实达到无非法生产、无非法批发、无非法零售、无非法进出口蛋白同化制剂、肽类激素行为的治理目标,确保全运会期间不发生药源性兴奋剂事件。

3.开展药品安全专项整治。进一步加强药品生产、经营、使用行为监管,严厉打击制售假劣药品行为,保证药品质量安全,确保全运会期间不发生重大药品安全事件。

二、工作重点

坚持统筹安排、突出重点的原则,加大重点区域、重点单位、重点品种的监管力度。

重点区域突出辖区内有比赛场馆的历城区、历下区、市中区、长清区、章丘市,其中历城、历下两区是重中之重。

重点单位突出机场、车站、繁华街道、旅游景点周边的涉药单位,兴奋剂生产企业、批发企业,定点医疗机构,全运村以及比赛训练场馆、定点宾馆饭店的医务室。

重点品种突出专用药械和兴奋剂,加强全运会专用药械质量监控,加强蛋白同化制剂、肽类激素、注射剂、生物制品、放射性药品、品、、疫苗等高风险品种监管。

三、组织领导和职责分工

市局成立全运会赛区食品药品安全保障工作指挥部(以下简称市局指挥部),负责全运会期间食品安全综合监督和药品安全保障工作的组织领导和指导协调工作。

市局指挥部下设办公室、药品生产环节安全保障部、药品经营环节安全保障部、药品使用环节安全保障部、医疗器械安全保障部、专用药品检验部、食品安全综合监督协调部和十个县(市)区局(分局)分指挥部(以下简称一室六部十个分指挥部,市局指挥部及组织机构成员名单见附件1)。

(一)指挥部办公室

工作职责:

1.负责制定全运会赛区食品药品安全保障工作方案。

2.负责协调六部十个分指挥部的工作安排和职责分工,对全运会食品药品安全保障工作进展情况进行调度汇总和督导检查。

3.负责全运会食品药品安全保障工作的文件、简报、信息的草拟、审核等工作。

4.负责全运会食品药品安全保障工作的新闻宣传工作。

(二)药品生产环节安全保障部

工作职责:

1.负责组织药品生产环节的安全保障工作。

2.负责对高风险品种(注射剂、生物制品、肽类激素、、放射性药品)生产企业组织实施驻厂监督。

3.负责医疗用毒性药品、品、、放射性药品、易制毒化学品以及毒性试剂的安全监管。

4.负责涉药违法违规案件的查处。

工作重点:

1.重点企业。市局药品安全监管处负责监管的重点企业:含兴奋剂药品生产企业(19家),注射剂生产企业(9家);药品经营企业(7家)。县(市)区局(分局)负责监管的重点企业:毒性饮片生产企业(2家),医用氧气厂(3家),特殊药品涉药企业(27家)。

2.重点品种。兴奋剂(1个)、注射剂(195个)、品(21个)、(29个)、医疗用毒性药品(39个)、放射性药品(4个)、医用气体(1个)、毒性化学试剂(2个)。

3.重点内容。药品生产企业是否严格按照GMP组织生产经营,毒性化学试剂、菌毒种和危险化学品是否按规定严格管理。兴奋剂药品生产企业是否按GMP规定组织生产经营,是否严格按规定渠道销售,程序和手续是否完备合法,流向是否有追溯性。生产含兴奋剂目录所列禁用物质药品的包装标签或说明书上是否已标注“运动员慎用”字样。纳入远程动态监控的企业是否正常上传数据。特殊药品(毒性药品、品、、放射性药品)涉药单位是否按规定严格管理。

责任部门:药品安全监管处、稽查大队、各县(市)区局(分局)。

(三)药品经营环节安全保障部

工作职责:

1.负责组织经营环节的药品安全保障工作。

2.负责对专用药品招标采购投标单位进行资质审查,组织对专用药械定点储存单位的资质以及储藏、配送条件的监督检查。

3.负责组织全市药店的“迎全运、亮窗口、树形象”活动。

工作重点:

1.重点区域。主要包括七点八线九片。七点:机场、火车站、长途汽车站、全运村、齐鲁医院、省立医院、中心医院。八线:经十路、解放东路至经四路、和平路至经七路、文化路、历山路、英雄山路至济洛路、北园大街、经二路。九片:泉城广场(趵突泉、银座)、大明湖、千佛山、洪楼广场、大学城、百脉泉公园、奥体中心、大观园、体育中心。

2.重点品种。批发企业:蛋白同化制剂、肽类激素、品、、疫苗、生物制品、血液制品等高风险品种以及毒性药品。零售企业:含兴奋剂药品、含麻黄碱的复方制剂、含磷酸可待因口服液以及处方药品。

3.重点企业。重点批发企业:具有蛋白同化制剂、肽类激素经营资质的20家,具有品、经营资质的4家,具有疫苗经营资质的5家,以及具有生物制品等高风险品种经营资质的批发企业。重点零售企业:七点、八线、九片沿线两侧及周边的药店。

4.重点内容。与药品经营企业签订兴奋剂治理责任书,加强对经营蛋白同化制剂、肽类激素批发企业的远程动态监控,加强对零售药店禁止销售药品、严格凭处方销售药品、经营含“运动员慎用”字样兴奋剂药品的监管,严厉查处无资质经营蛋白同化制剂、肽类激素行为,对兴奋剂药品继续实施网格化监管,实行专人、专柜(或专层)管理,确保不发生药源性兴奋剂违规经营事件。严格全运会专用药品资质审查,严格对专用药品定点储存单位储存、配送条件的监控,确保专用药品购进渠道合法,储存条件符合要求。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严肃查处挂靠经营,出租、出借许可证和“走空票”、“体外循环”等违法违规经营活动。配合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深入开展虚假违法药品广告专项治理。

责任部门:药品市场监督处、各县(市)区局(分局)。

(四)药品使用环节安全保障部

工作职责:

1.负责组织药品使用环节的安全保障工作。

2.负责规范本市药品生产企业含兴奋剂物质药品的包装、标签、说明书。

3.负责定点医疗机构药品的质量安全监控。

4.负责全运村、比赛训练场馆、定点宾馆饭店医务室的专用药品质量安全监控。

5.负责组织药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演练。

工作重点:

1.重点单位。蛋白同化制剂、肽类激素及含兴奋剂目录所列物质的16家药品生产企业。配制含兴奋剂目录所列物质药品的19家医疗机构制剂室。全运会定点医疗机构以及全运村、比赛训练场馆、驻地宾馆饭店的医务室。

2.重点品种。专用药品,蛋白同化制剂、肽类激素及含兴奋剂目录所列禁用物质成分的药品品种。不允许使用医疗机构配制的制剂。

3.重点内容。药品生产企业生产、医疗机构配制的蛋白同化制剂、肽类激素及含兴奋剂目录所列物质成分的品种,必须按照《药品注册管理办法》规定,在药品包装标签说明书上用中文注明“运动员慎用”字样。跟踪专用药械使用环节的监管

责任部门:药品管理处、各县(市)区局(分局)。

(五)医疗器械安全保障部

工作职责:

1.负责组织医疗器械领域的安全保障工作。

2.负责审查专用医疗器械招标采购投标单位资质,审查医疗器械储存单位资质,检查储存、配送条件,负责专用医疗器械委托检验的组织协调,按时完成检测工作。

3.负责定点医疗机构在用医疗器械(检验仪器、诊断设备等)、全运村、比赛训练场馆、定点宾馆饭店医务室医疗器械的质量安全监控。

4.组织高风险医疗器械安全隐患排查治理。

工作重点:

1.医疗器械生产环节。突出对国家局、省局重点监管产品的8家生产的监管,加大我市高风险产品目录中一次性使用输液器、一次性麻醉包、骨科植入物、防粘连产品、生物粘合剂、橡胶等22个高风险产品的隐患排查,对每个品种的原材料采购及进货检验、产品生产过程质量控制与管理、产品出厂检验及上市跟踪监测、产品召回及应急处置等关键环节进行隐患排查,抓好隐患排查整改。

2.医疗器械经营环节。审查全运会专用医疗器械招标采购投标单位资质,对中标的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体外诊断试剂、植介入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实施重点监管及远程动态监控。审查全运会医疗器械定点储存单位资质,检查储存、运输条件。

3.医疗器械使用环节。以全运会定点医疗机构、比赛训练场馆和全运村为重点,对全运会专用医疗器械实行重点监控,按要求做好检验检测工作。

责任部门:医疗器械处、各县(市)区局(分局)。

(六)专用药品检验部

工作职责:

1.负责全运会专用药品检验及委托检验工作。

2.负责突发事件的药品检验工作。

工作重点:

1.按照专用药品目录做好药品抽验的准备工作。

2.确定专用药品的检验品种、检验原则、检验方式,落实检验设备、仪器、试剂等检验条件。

3.协调落实委托检验药品的工作。

4.按时限要求完成专用药品的检验。

责任单位:市药检所。

(七)食品安全综合监督协调部

工作职责:

1.负责食品安全综合监督。

2.负责组织开展“食在、放心泉城”主题创建活动。

3.负责组织开展全运会期间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活动(赛区内食品安全保障工作,按照省、市全运会组委会统一部署进行)。

工作重点:

1.发挥牵头作用,营造食品安全良好氛围。组织抓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第十一届全运会期间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的意见》(济政办发〔2009〕9号)的贯彻落实。深入开展“食在、放心泉城”主题创建活动,推进环节监管,强化综合监管,为全运会的成功举办营造安全有序的食品市场环境。

2.组织各县(市)区、各环节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顿,把好源头关、生产关和入口关,提升综合监管水平。开展市区尤其是赛场周边餐饮消费环境综合整治,彻底净化赛区周边食品市场环境,确保特殊时期的食品安全,有效防范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

3.健全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防范机制。采取有效措施,充分发挥全市食品安全专家库的决策参谋、信息咨询和应急处置作用。进一步完善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进一步提高对突发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组织指挥、协调配合、快速反应和应急救援能力。

责任部门:食品安全协调监察处、各县(市)区局(分局)。

(八)分指挥部

十个县(市)区局成立全运会食品药品安全保障工作分指挥部,县(市)区局的主要负责人为分指挥部指挥。

工作职责:

1.按照市局方案的总体要求,制定本辖区全运会食品药品安全保障工作实施方案,进一步落实责任,明晰职责,细化要求。

2.按照监管职责,负责组织落实本辖区的安全保障工作。

四、工作步骤

(一)动员部署阶段:(3月底前)

印发工作方案,召开动员大会,四个保障部和十个分指挥部按照辖区及工作职责,层层进行动员,周密安排部署,明确保障工作目标和要求,涉药单位知晓率要达到100%,各项安全保障工作全面启动。

(二)自查整改阶段:(4月至6月)

涉药单位按照安全保障工作要求,强化“第一责任人”意识和自律意识,深入查找药品安全隐患和薄弱环节,采取扎实有效的措施,进行整改,并将自查整改的情况报告所在地药品监管部门,涉药单位自查率要达到100%。涉药单位自查整改的重点由市局按自查自纠表格的形式统一制定,四个保障部和十个分指挥部负责向涉药单位分发。自查整改结束后,四个保障部和十个分指挥部要写出涉药单位自查整改情况报告,于6月30日前报市局指挥部办公室。

(三)重点督查阶段:(7月至9月)

组织市县两级联动督导检查。

1.四个保障部和十个分指挥部按照职责分工,对涉药单位开展明查暗访,进行督导检查,重点区域、重点单位检查覆盖面要达到100%。四个保障部和十个分指挥部的监督检查情况以报表形式每月上报一次。

2.市局组成由局领导挂帅的五个保障工作督查组,对县(市)区局(重点是历下区、市中区、历城区、长清区、章丘市)及重点涉药单位进行督导检查。

(四)赛时保障阶段:(9月23日至10月23日)

1.对重点区域、重点单位、重点品种严防死守。

2.十个分指挥部要认真制定涉药单位网格化管理分工表,采取网格监管措施,对重点单位的监管责任、监管措施落实到人。

3.检查情况每周一报,重要情况随时报告。

五、工作要求及保障措施

(一)提高认识,落实责任。全运会食品药品安全保障工作是今年全系统最紧迫的工作任务,各级各单位要站在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进一步增强使命感、责任感,按照“市局统一指挥、市县两级联动、突出整治重点、注重工作实效”的工作思路,举全系统之力,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安全保障任务落到实处。各县(市)区局要根据市局方案总体要求,制定细化实施方案,进行再部署、再落实。

(二)突出重点,从严监管。市县两级要按照监管职责,突出重点区域、重点单位、重点品种,强化网格监管措施,规范药品生产经营使用行为,严厉打击制售假劣药品行为。要强化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切实做到责任、措施、监督检查到位,对因工作不力、疏于监管等原因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严肃追究责任。

(三)落实应急预案,确保万无一失。各县(市)区局要抓紧制定完善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处置措施,做好应急响应准备,确保迅速有效处置药品安全突发事件。市局将在5月份,以药品使用环节为重点,组织开展一次应急演练。

(四)加强督导检查,做好信息报送。市局将定期不定期的对各县(市)区局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明查暗访、督导检查和调度,确保安全保障措施落实到位。要切实做好信息工作,建立畅通的信息沟通机制,严格按照市局指挥部的时限要求,及时上报统计数据和相关信息,不得迟报、漏报。

第4篇

2012年节能减排工作思路: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镇域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这一中心任务,以节能减排项目为载体,加强源头管理,加大淘汰力度,大力发展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低碳经济,促进镇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工作重点

(一)实施节能减排重点工程。一是实施电机系统节能改造工程,在推广电机系统变频改造的同时,引进铁选企业球磨电机节能技术,进一步扩大电机系统节能技术应有范围。二是实施节水工程,做好宣传,强化人们的节水意识,在农业产业上大力推广滴灌和喷灌等节水农艺技术。三是实施清洁生产工程,优化能源结构,合理调整煤、油、气、电比例。积极引导企业使用清洁优质能源和原材料,推广水源热泵、电热膜等新技术使用。四是实施污染治理工程。创建环境优美乡镇、村,积极开展生活垃圾治理工作,严格控制农药、化肥污染,进一步优化畜禽养殖业结构和布局,实施畜禽养殖综合整治和利用。

(三)加强重点企业节能减排基础管理。一是加强企业内部节能管理,实行重点耗能企业能源审计和能源利用状况报告制度。二是积极探索合同能源管理。实施节能项目的企业与省市节能服务公司之间签订能源管理合同,节能服务公司负责能源审计、项目设计、项目融资、设备采购、工程施工、设备安装调试、人员培训等节能服务,由企业在实际节能中支付报酬。合同结束后,企业获得节能设备和剩余节能效益,实现企业节能零风险。三是严格管理节能减排。以食用菌、铁选企业、建材等行业为重点,进一步延伸循环经济产业链,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排放。

(四)着力抓好全社会节能。一是做好建筑节能,完善建筑设计、施工、验收、检测、综合评价的标准体系,大力建设低能耗绿色建筑工程,扩大太阳能应用范围。二是推行农村节能,实施以沼气为主的“猪—沼—菜”、“猪—沼—果”农村节能推广示范工程,进一步扩大绿色照明产品应用范围,提高全民节能意识。三是落实机关、学校等公共机构节能,公共区域安装照明灯自动开关和节水龙头,避免“长明灯”“长流水”现象。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长效机制。镇政府成立节能减排领导组织,落实责任制,一级一级抓落实。

(二)加强节能减排宣传。利用板报、宣传单、会议等形式普及节能减排知识,大力弘扬“节能光荣,浪费可耻”的社会风尚,提高全社会节能环保意识。

第5篇

近期,城区非法营运三轮车载客经营行为出现反弹,严重干扰了正常的道路交通和城市客运秩序,社会各界比较关注。各级各有关部门要从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认真抓好客运三轮车市场监管,进一步加强从业人员思想教育,严厉查处非法营运三轮车载客经营行为,有效保障交通安全,维护良好的城市形象。通过整顿治理,使城区客运三轮车市场进一步规范,三轮车车容车貌、经营行为、服务质量进一步改观和提升,非法营运三轮车载客现象得到有效遏制,城区交通秩序明显好转。

二、强化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责任

为切实加强对此项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市城区客运三轮车管理联席会议制度,市交通运输局、市局、市纠风办、市长公开电话受理中心、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市劳动保障局、市城市管理局、市残联、日报社、市广播电视台、牡丹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等县区和部门单位为联席会议成员。同时,成立城区客运三轮车市场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交通运输局。联席会议有关成员单位要抽调参加联合执法的负责同志为办公室成员,切实履行管理职责,共同做好客运三轮车市场整治工作。

三、突出整治工作重点,建立长效工作机制

(一)明确工作原则。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按照“部门联运、各负其责、联合执法、综合治理”的原则,以强化源头控制为重点,加强重点区域管理,加强主要路段巡查,严厉查处三轮车非法载客,维护良好的交通和市场秩序。

(二)广泛进行宣传。制作发放《治理整顿城区客运三轮车宣传提纲》,利用宣传车、报纸、电视、广播等多种形式进行广泛宣传,营造强大舆论声势,大力提高全社会对非法载客三轮车危害性的认识,为整治活动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同时,城区各街道办事处、社区要加强宣传教育,做到家喻户晓,督促非法载客三轮车车主自觉停止违法行为。

(三)大力加强整治。各级各有关部门抽调精干力量,组成联合执法队伍,在火车站、汽车站、医院等重点区域、重点路段、重点部位严密布控,全天候稽查,重点对非法营运三轮车载客行为实施严厉打击,坚决遏制非法营运的势头。对正规营运三轮车车容车貌、经营行为、服务质量进行整顿规范,对违反道路交通安全的行为依法进行治理。

(四)建立长效机制,规范市场秩序。按照国家、省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政策和市政府“优先发展公交车、适量控制出租车、逐步取消三轮车”的城市交通发展规划,在加强宏观调控和综合整治的基础上,研究制定相关政策,积极稳妥地引导城区客运三轮车规范运行和转型升级。

四、明确工作要求,确保整治实效

(一)提高认识,确保成效。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要高度重视这次整治活动,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和稳定意识,切实做到认识到位、措施到位、宣传到位,确保取得预期成效。要认真落实好城区客运三轮车管理联席会议制度,形成协调一致、齐抓共管、综合治理的良好局面,有效规范城区客运三轮车市场。

第6篇

一、2014年首都环境建设是以往环境建设工作的延续

自2008年北京奥运会以来,北京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北京的环境建设,借鉴奥运环境建设经验,成立了首都城市环境建设委员会及办公室,全面负责首都环境建设的统筹协调。首都环境建设委员会及办公室自2009年成立以来,制定了一系列环境建设的规划、方案,近几年的环境建设工作始终围绕环境建设规划持续推进。比如,环境建设达标大街从2010年实施以来,已有250条市级达标大街,今年将继续推进相应的工作;大型垃圾渣土堆放点的治理也在持续进行;此外,从前几年就全面展开的环境秩序治理、卫生死角治理、违法建设拆除等工作,2014年将继续推进并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力争取得更好的效果。

二、2014年首都环境建设依然以市民需求为重点

历年来首都环境建设都以群众身边环境为重点,着力满足市民需求。2010年至2013年,北京市735个老旧小区、近800条街巷胡同、45处老旧平房区、近300处校园周边和1千多个村庄环境得到治理,极大地改善了市民生活环境。今年的环境建设工作方案中,APEC会议环境保障仅是其中的一项,其他重点工作依然是围绕市民关注的问题来确定的:一是围绕群众关注的问题强化集中治理。包括推进中心城区100条街巷胡同和全市100个校园周边、100个集贸市场周边环境示范工程;落实旱厕改造和农村、行业公厕规划管理;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开展环境秩序问题集中治理行动,加大小广告、黑车、无照经营、废弃车辆等突出问题治理力度;消除邮政报刊亭、早餐车、废品回收站点和快递行业等违规占用公共空间的行为等。二是围绕环境整体提升开展综合整治。推进城乡结合部和郊区村庄综合整治;开展河湖沿岸、铁路沿线、高速路沿线、地铁城铁站点、桥下空间等跨区域和管理交叉地区环境治理;开展全市30处重点区域和60条市级、144条区级主要道路达标建设;开展建筑物外立面和各类公共设施清洗粉饰;全面拆除违规设置的大型户外广告等。这些工作任务的确定都是在充分调研和专家论证的基础上,从市民需求出发确定的。

自2013年4月份以来,首都环境办组织了16次专项检查,摸排环境建设的薄弱点,检查发现问题1.32万个,解决问题1.28万个,大大改善了背街小巷、老旧小区、城乡结合部、农村等薄弱地区的环境面貌,提升了城市环境品质,公众对环境建设的满意度和认可度逐年提升。按照首都环境建设工作的部署,2014年上半年北京市市政市容管理委员会联合相关委办局,组织各类设施行业主管部门、属地市政市容委和设施产权单位,对城六区重点区域、重点大街和APEC会议环境保障涉及的“三区”、“八线”、“四周边”道路先后开展了联合检查和联合执法工作。

经过整治,背街小巷环境得到明显提升。为全面提升背街小巷日常环境卫生水平,北京市研究出台了《背街小巷环境建设质量要求与作业规范》,按照一般地区和文保旅游区实施分类分级作业和管理,积极推进背街小巷的专业化作业和小型机械作业,推广了北京市西城区背街小巷“三快一净”作业新模式(即:快速清扫、快速收运、快速保洁、环境干净整洁的标准)。目前,城六区6249条背街小巷环境卫生作业实现了全覆盖,明确了人员配备、经费保障标准,每4000―5000平米配备1名保洁人员,明确了设置垃圾筒、果皮箱等垃圾收集容器单侧间隔100米左右的标准。

北京市从1999年就开始报刊亭建设,点多面广,管理难度大,近年来报刊亭设施超范围经营,私改设施扩大经营面积,私拉电线造成安全隐患等现象极为严重,极大地妨碍了市民生活,也影响了首都市容环境面貌。2014年,为遏制报刊亭和其他城市道路公共服务设施影响市容、阻碍通行的问题,改善群众出行环境,为市民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和创造更加整洁优美的市容环境,依据相关法规和标准,北京市市政市容管理委员会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城市道路公共服务设施专项治理工作。通过治理,报刊亭私改设施、超范围经营、占路经营、违法张贴广告等问题得到初步遏制。为巩固治理成果,北京市市政市容管理委员会还将继续加大设施检查力度,建立设施长效管理体制机制,从各环节规范设施管理。同时,利用现有的“12319”城市管理服务热线,扩大市民参与渠道,充分发挥媒体监督作用,吸引社会公众积极参与首都环境建设,形成“共建共享”优美环境的良好局面。

此外,北京市市政市容管理委员会联合北京市住建委、环保局、城管执法局、交通委、公安交管局等部门,开展建筑垃圾运输车辆专项整治工作,制定了土方、砂石、建筑垃圾运输车辆标准,对建筑垃圾运输车辆进行了综合治理,全市违规渣土车扬尘遗撒问题得到初步遏制。北京市水务局以“无垃圾渣土、无集中漂浮物、无违法排污、无明显臭味、无违法建设”为目标开展了水环境生态整治建设工作和供排水保障工作。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围绕“三区、八线、四周边”及、二环路、三环路、四环路、京藏高速等重要联络线开展了绿化美化工作。

三、APEC环境保障是首都环境建设总体工作中的一项重点工作

第7篇

街道美丽乡村建设和农村人居环境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在区农业农村局的精心指导下,街道坚持以提升人民群众生活品质为根本出发点,结合乡村振兴战略,以先进的指导理念,高起点的规划定位,因地制宜、结合实际打造“美丽光明”。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强化组织领导,争取工作主动性

今年以来,街道党工委、办事处高度重视、精心部署,多次召开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专题会议,切实加强阴村美丽乡村建设的组织领导。一是成立领导小组。及时成立以党工委委员、办事处副主任为组长,包村科级干部为副组长,相关部门人员为成员的美丽乡村建设领导小组,对全面开阴村田园综合体项目建设工作进行了细致、周密的安排和部署。二是严格评审论证。多次邀请专家、领导对项目规划进行汇报评审和现场视察论证,并广泛征求村内老党员、村民代表的意见,认真讨论研究,形成了《阴村美丽乡村建设规划设计方案》,拟定了一个符合村情民意的整体规划和年度目标。三是统筹项目资金。光明路街道统筹使用好各类项目资金,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全面推行市场化运作,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群众参与”的模式,通过招商引资,引入社会资本助推美丽乡村建设工作。

二、全面推进实施,确保工作实效性

一是抓基础设施建设。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与杭州汉潮集团签约,并聘请浙江华清集团规划设计东山阴美丽乡村,率先在全区实现了“雨污”分流。阴村垒砌花池11个,栽植女贞33颗,小叶黄桃苗4000棵,硬化路面2800多平方米,安装路灯32盏、旱厕改水厕300多户,铺设花砖300多平方。二是抓村域环境治理。美丽乡村建设以来,突出工作重点,实施村内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以提升村容村貌为抓手,重点围绕村周边主要道路、村内小巷、河沟、田间地头等区域,彻底清除“三堆五垛”、裸露垃圾和卫生死角。三是抓文明建设提升。阴村通过特色党建助推文明养成,完善“好商量”办法,加强社会治理,推行党员积分量化管理,开展党工委书记讲党课、美丽乡村建设宣讲,树立典型榜样,以家风带村风、以村风带乡风,让村民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主体。

三、高标准加强基础设施改造,提高农村人居环境水平

为构建长效保洁机制,街道财政投入200余万元,新建垃圾处理点12个,配备保洁员80名,为每村购置必要的保洁工具,对辖区缺损绿化树木进行补种,对东山阴、雷村两个示范村进行绿化、美化。同时按照“一个标准、一查到底”的要求,规范建立了每周一抽查,每月一普查的分级分期考核制度,并加强结果运用,严格奖惩。对辖区东南部进行铺设管道、道路建设、修建公厕等基础设施建设;对西北部部进行拆除,整合土地资源,进行新农村改造,提升人居环境水平。

第8篇

2010年上半年,我局紧紧围绕市局和区委、区政府的工作重点,以“三个代表”和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按照总书记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以生态区建设为契机,强化环境专项治理,严格建设项目管理,深入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求真务实,开拓创新,锐意进取,我区环保工作取得了新的成效。

一、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加快区域环境综合整治,改善城区环境质量1、全面开展医化企业废气规范化整治。作为市、区二级政府为民办实事的重点之一,我区高度重视废气规范化整治。在去年整治的基础上,今年以来,采取多种方式加快整治步伐。一是限期治理。在调查取证的基础上,分三批对12家废气污染较重的企业提请区政府下达了限期治理决定。

二是学习交流。先是组织医化企业去黄岩联化、天台药业等先进企业参观学习废气治理经验,后来又组织中小企业去海正、九洲等企业学习,请企业介绍治理情况,推广成功的治污经验。并建立了大企业每周例会和中小企业半月例会制度,进行技术和进度交流,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三是标本兼治。即末端治理和清洁生产都要兼顾。四是控新促治。始终坚持“先整治、后审批,先控制、后发展”的原则,全面落实项目审批与整治进度挂钩相结合,对整治不到位的,一律停止新、改、扩建医化项目。五是技术服务。整治期间,我们邀请了一些有资质的单位为企业设计治理方案,并组织专家对方案进行论证,帮助企业完善整治方案。对不符合整治要求的方案予以否决。六是加强督查。建立了周报制度,要求企业每周一上报废气整治进度。增加了督查频次,实行每日一查。局领导经常与执法人员一起在节假日和晚上到企业进行检查。七是公众监督。今年3、4月份,对列入限期治理的12家企业的废气整治情况在**日报上公布,并公开环保监督电话和企业法人电话,接受社会公众监督。达到了较好的社会效果,有力地促进了废气整治。到目前为止,已有28家企业上报了设计方案,投资6000多万元,其中海正药业(外沙厂区)、海正化工、新东港、九洲、海翔、信友等6家企业已通过预验收,6家企业已完成进入调试,新东海、一洲已报告申请验收。

2、实施废水在线监控。针对外沙岩头化工区废水污染突出问题,我局在前几年抓企业废水治理工程建设的基础上,XX年重点抓在线监测设施建设。目前,化工区的废水在线监测网络已建成(36家企业39套装置投资1000多万元),区级自动监测平台正在建设;黄岩**交接断面水质自动监测正在筹建。3、开展三山化工集中区整治。在历年整治的基础上,我局今年又多次召开三山区域医化企业和企业主管部门领导会议,督促企业开展全面整治。经过调查取证,我局对该区域5家医化企业中的4家企业提请区政府下达了废水限期治理决定。目前4家企业基本完成了废水整治。其中3家企业已提交了验收监测报告,另一家企业正在委托监测。4家企业的废气规范化整治工作尚在实施之中。并要求企业在废水、废气整治基础上,进一步抓清洁生产,厂容厂貌等工作,确保三山化工集中区年内顺利“摘帽”。

(二)、落实目标责任制,为完成全年任务打好基础

1、严把项目审批关。继续把宣传贯彻《建设项目管理条例》和《环评法》作为项目环保管理的重要内容,按照省局建设项目审批六项原则,严把建设项目审批关。按照国家环保总局《建设项目管理分类目录》,严格执行环评制度,分类管理,分类审批。今年上半年,共审批项目27个。其中登记表9个,报告表18个,上报市局初审意见10个,否决项目10个。执行区批“三同时”项目4个。办理及审核排污许可证38家,办理危险废物转移申请表40家,上报辖区内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申请表3家。

2、开展环保产业调查。为了掌握全省环境保护及相关产业现状,开展浙江省环境保护及相关产业发展研究和制定环境保护及相关产业发展规划提供依据,我局从XX年3月开始对辖区内的15家企业分别进行了环境保护及相关产业基本情况进行一次摸底调查。其中资源综合利用企业8家,环境服务业企业3家,洁净产品生产企业2家,环境保护产品生产企业2家。从调查的统计数据来看我局的环境保护及相关产业发展势头良好。

第9篇

关键词 喀斯特 低碳农业 石漠化 气候变化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识码:A

1南方喀斯特地区农业发展情况

以贵州高原为中心的中国南方喀斯特面积达55万km2,是中国乃至世界热带、亚热带喀斯特分布面积最广、发育最强烈的地区。范围涉及贵州、云南、广西、湖南、湖北、重庆、四川、广东8省区(以下简称南方8省)。该区域的喀斯特环境与生态问题在全国和全世界都具有很强的典型性和代表性。依据国务院2008年批复的《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规划大纲(2006-2015年)》(以下简称大纲)的统计,在中国南方喀斯特地区总人口2.22亿人,其中农业人口1.79亿人,占总人口的80.63%。农业在该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该区域的农业经济发展并不容乐观,长期落后与全国其他地区,不论是农业生产总值,粮食产量,还是农民人均纯收入都长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农业发展和社会经济相对落后,农业生产亟需改善。与此同时,当地的农业发展还受到了石漠化和全球变暖两大环境问题的威胁。一方面,由于在脆弱的喀斯特地区,历史上不合理的人为活动引起生态环境恶化形成的石漠化问题,使得当地水土流失加剧,耕地条件恶化,人地矛盾突出严重制约着当地农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由于全球变暖导致的极端天气,如2008年南方的雪灾和2010的大旱,都给该地区的农业生产造成了重大影响。在如此恶劣的农业发展背景下,低碳农业作为一种节约型、环保型、生态型和高效益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是中国南方喀斯特地区农业发展的理想选择,理应受到当地社会的重视,并在中国南方喀斯特地区进行推广。

2喀斯特石漠化地区发展低碳农业的必要性

(1)发展低碳农业,增加南方喀斯特地区农业产出,提高农民收入。根据大纲的相关统计,2005年,中国南方喀斯特地区农业生产总值为5513亿元,粮食总产量9397万吨,农民人均纯收入2547元,相当于当年全国平均水平的78%。现有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166个,占8省(区、市)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数的67%,占全国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数的28%。人均耕地面积1.3亩,部分石漠化严重地区人均耕地面积不到0.5亩。岩溶地区有限的耕地大多属于旱涝不保收的贫瘠山地,中低产田比重超过70%;有效灌溉耕地面积约占耕地总面积的34%;坡耕地比重超过40%,其中25度以上的坡耕旱地占坡耕地面积的25%左右。可见,中国南方喀斯特地区农业发展问题存在着人地矛盾、土地产出低、耕地条件差等关键问题。而低碳农业能够最大限度的节约资源,减少农业投入,同时能够增加单位土地面积的产出,培肥土壤,是南方喀斯特地区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理想途径。

(2)发展低碳农业,促进南方喀斯特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增加石漠化综合治理的减源汇效益。不论是在石漠化的形成,还是在石漠化综合治理中,农业都扮演着重要角色。首先,以刀耕火种、坡地开垦、过度采樵、过度放牧等为主要特征的喀斯特地区传统农业活动是导致石漠化的主要人为因素。其次,石漠化综合治理中林草植被的保护和建设、草食畜牧业发展、水土资源开发利用、基本农田建设、农村能源建设和易地扶贫搬迁、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以及科技支撑体系建设等六大工程无不与农业密切相关。因此,发展低碳农业,实现南方喀斯特地区农业发展的节约、环保、生态,将对我国石漠化综合治理大有裨益。同时,发展低碳农业增加农业收入,能够有效的缓解人地矛盾,遏制农业活动对石漠化的促进作用,保障石漠化综合治理成果。除此而外,袁道先院士曾经指出,石漠化是碳排放过程,而其治理是固碳增汇的过程。通过石漠化综合治理实现石漠化地区的农业的低碳发展,那么,将会大大丰富石漠化综合治理的减源汇效益。

(3)低碳农业是中国南方喀斯特地区应对气候变化,实现低碳经济的必然选择。首先,农业是我国的基础产业,农业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发展低碳农业,实现农业经济的低碳化,是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必然选择。对于农业人口比例达到80%的中国南方喀斯特地区而言,实现低碳经济对发展低碳农业的要求更强烈。其次,农业已成为温室气体的第二大排放源,同时,又具有巨大的碳汇潜力,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生态农业系统可以抵消掉80%的因农业导致的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发展低碳农业是减源汇,应对气候变化的必然选择。对于面积达55万km2的中国南方喀斯特地区而言,发展低碳农业,应对气候变化,既是不可推卸的责任,也是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 王昀.低碳农业经济略论[J].中国农业信息,2008(8).

[2] 熊康宁,等.点石成金―贵州石漠化治理技术与模式[M].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2011.

[3] 高贵龙,等.喀斯特的呼唤与希望:贵州喀斯特生态环境建设与可持续发展[M].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2003.

[4] 许广月.中国低碳农业发展研究[J].经济学家,2010(10).

[5] 陈兴中,孙丽丽,李富忠.我国低碳经济发展之路探析[J].商场现代化,2009(30).

[6] 陈莉.低碳农业经济: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11(3).

[7] 何蒲明.我国发展低碳农业的必要性、前景与对策分析[J].农业经济,2012(1).

第10篇

2月28日,农业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供销合作总社八部门联合召开2015年全国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电视电话会议,动员各地、各部门迅速行动起来,深入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保障春耕生产,维护农民权益,为农业稳粮增收保驾护航。

2014年,各地、各部门深入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取得了积极进展和成效。农资打假力度持续加强,共检查农资企业92.2万余家,整顿农资市场26.2万个,查处假劣农资案件6.1万余件,捣毁制假窝点68个。严惩了一批违法犯罪分子,司法机关共破获制售假劣农资案件628件,抓获犯罪嫌疑人952人,58件113人,审结52件,生效判决84人。

农民利益得到更好维护,共受理农民投诉举报7663件,为农民挽回直接经济损失5.4亿元。农资监管机制不断创新,各地、各部门积极探索创新,扎实推进信息化建设,不断提升农资监管水平。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已连续开展14年,整治力度持续加大,农资市场不断净化,农资质量状况呈现趋稳向好的态势,为我国粮食生产“十一连增”、农民增收“十一连快”提供了重要保障。

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在会议上指出,农资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物资保障,其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农业发展的数量、质量和效益。加强农资打假和监管工作,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要求,是农业“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保障,是依法履行职责的紧迫任务。

2015年农资打假和监管工作要坚持问题导向、依法行政、打防结合、标本兼治,进一步加大农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健全完善长效监管机制,努力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和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

一要明确工作重点。在春耕、“三夏”、秋冬种等重点时节,围绕农资主产区、小规模经营聚集区、区域交界处等重点区域,抓住审批、生产和销售三个环节,要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要求,严把农资生产经营许可关,集中治理种子、农药、肥料、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农机具等产品存在的突出问题,对症下药。严防购销旺季假劣农资流入市场,让农民用上放心农资。

二要突出案件查办。做好线索的排查梳理,坚持重拳出击、露头就打,深挖假劣农资制售源头,不查到水落石出决不放过。对于大案要案,要采取挂牌督办、联合办案等形式,加大案件查办力度。要查办一批大要案,端掉一批黑窝点,严惩一批违法犯罪分子,曝光一批典型案例,有效震慑不法分子。同时,要科学制订并有效实施农资产品监督抽查工作计划,扩大监督抽查范围,提高监督抽查覆盖率,重点检测种子质量和品种真实性,农药的有效成分含量及是否添加违禁成分,肥料的养分含量是否与标识相符,提高监督抽查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对补贴机具质量进行调查监督,认真查处农机质量投诉。加强渔船船用产品质量监管,依法查处制售假冒伪劣行为。

三要完善长效机制。健全规章制度,加快《种子法》《农药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修订步伐。不断创新监管手段,提升农资信息化监管水平。大力开展社会化服务,推动现代农资经营服务体系健康发展。

四要强化社会共治。推进信用体系建设,开展农资经营企业诚信评价,建立并完善信用体系运行机制,构建行政监管、行业自律、社会监督、公众参与的农资社会治理体系。加大行政处罚案件信息公开力度,不断完善农资打假举报奖励机制。各级农业部门要进一步增强法治思维和法治意识,勇于履职,勇于担当,严格依法办事、依法行政。统筹安排农业部门内部力量,完善执法机构和技术部门的分工合作。

质检总局、工商总局、公安部分别对各级质监、工商、公安部门农资打假工作进行了专题部署。福建省农业厅、江西省工商局、湖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山东省公安厅在会上做了典型发言。

农业部总农艺师孙中华主持会议。

第11篇

一、基本目标

通过在全市范围内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水土保持国策宣传教育,为实现“三提高”、“三增强”的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三提高”即提高全民水土保持法制观念,提高广大水保人员依法行政能力,提高社会公众参与水土保持积极性。“三增强”即增强全民保护水土资源的意识,增强开发建设单位履行水土保持法律义务的自觉性,增强各级领导防治水土流失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主要任务

(一)宣传月活动:宣传月期间,各县(市、区)水利水保部门要在当地新闻媒体开展一次集中宣传,组织一次以上包括宣传标语、现场咨询在内的多形式、多层次的活动。

市局将会同有关县(市、区)水利水保部门,在市级以上主流媒体开展一次集中宣传。

(二)科教普及活动:各县(市、区)水利水保部门,特别是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中央国债和省重点补助治理工程的县(市、区)水保部门,应组织当地群众进行水土保持科学技术培训,开班数量不低于2期。

全市水利水保部门在落实开发建设项目“三同时”制度时,要组织开办法律法规知识和防治技术培训班,进一步加强对开发建设单位业主、施工单位人员的宣传和培训。

全市水利水保部门要根据《福建省水土保持普及教育基点中小学行动指南(试行)》的要求,认真总结经验,深入开展中小学生水土保持科普知识教育活动,建立中小学生水土保持实践基地,每县至少要有1 处以上基点学校或基地达到省级评估标准。

(三)专题宣传活动:一是组织好长汀县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作十年回眸专题宣传活动;二是落实好水利部去年部署的“青山碧水惠民生中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摄影作品” 征集工作,各县(市、区)于6月30日按通知要求上报作品。

(四)信息报导:各县(市、区)水利水保部门至少一次向当地党和政府主要信息载体报送水土保持工作动态信息,向领导层和决策层,反映当地水土流失发展趋势、防治成效。各县(市、区)水利水保部门向省部级以上主流媒体或水利水保网站报送的信息,年不少于5条。

(五)广告和标示牌设立: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中央国债补助治理工程、省级财政补助重点治理工程,应树立1面长期较大型广告牌。

三、基本要求

(一)加强领导,落实任务。各地要把水土保持宣传教育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列入部门年度工作重点,主要领导亲自抓,进行高位推动。要把宣传工作与水土保持监督管理、重点治理等工作同时布置、同时落实、同时检查。要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做到有人管事,有人干事,职责分明,切实做好水土保持宣传工作。建议在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中,安排水保宣传教育经费。有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的县,要把水土保持宣传教育列入年度重要工作,把宣传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安排相应资金。

第12篇

【关键词】 水利工作 经济发展

一、解决人畜饮水问题,发展小城镇供水和联村供水,促进小城镇发展和居民饮水健康

近几年,水务局充分利用国家加大人畜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有利契机,主动与上级主管部门沟通,实施了一大批人畜饮水安全工程,共解决12个乡镇,53个行政村,4.1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完成总投资1585万元,促进了农村饮水健康体系的发展。

今后可以转变工作思路,加强集中供水工程建设,为地区经济发展务实基础:一是实施延村扩户工程,即将县城周边的村庄纳入延村扩户范围,统一由县自来水公司供水,这样不仅可以解决县城周边群众的饮水安全问题,确保水量水质,提高群众的生活质量;而且能提高自来水公司的供水能力和管理水平,促进饮用水工程的良性运行,增强农民的安全用水和节约用水意识。二是实施集中供水或联村供水工程。结合小城镇发展规划,逐步对各乡镇实施小城镇供水,促进乡镇建设和管网建设;对村庄密集的区域实施联村供水,解决群众饮水难问题,降低群众用水成本,确保群众饮水安全,以一套切实可行的措施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二、节水灌溉,促进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推动节水型社会发展

卢龙县农业灌溉用水在全县用水中占77.1%,而引青灌区用水又占农业用水的72%,抓好引青灌区的节水改造,是农业节水的重中之重。水务局自1999年开始连续12年实施灌区节水改造续建配套工程,使引青灌区的灌溉率从原来的60.7%左右提高到75.1%以上。今后应以适应农村生产关系为着眼点,本着改善灌排服务质量、提高管理和技术水平,减少社会承担的管理成本为原则,大胆推进水利改革,促进效益型现代农业建设和灌区良性运行与可持续发展;继续实施节水灌溉工程,多渠道筹措资金争取对分干渠及支斗农渠进行维修改造,扩大和改善农业灌溉面积,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实现粮食增产稳产;安装计量节水设施,推行定额用水方法,推广污水处理系统和循环用水系统,充分利用再生水资源,加快循环用水型工业和节水型农业系统工程的建设,推动节水型社会的发展。

三、治理河道(主要是青龙河和教场河治理),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县域经济

随着工农业及居民用水量的不断提高及水源环境的破坏,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以河道治理工程项目为工作重点,积极推进大水系建设,是保护好水源,涵养水源,加大水源利用率,改善民生的有效途径。

(一)青龙河治理

青龙河是卢龙县境内较大的河流之一,属滦河水系,发源于河北省承德市平泉县七老图山支脉南侧的台头山,流经凌源、平泉、青龙等县,经桃林口穿越长城进入卢龙县境内,由东北流向西南,经县城西侧南流至虎头石村西汇入滦河,河道全长222km,流域面积6340km2,其中:县境内河长43.5km,境内流域面积304.3km2,占县境面积的31.7%,承担着汛期的主要泄洪任务,也是城区水厂建设工程的水源所在地。因此,对青龙河的生态治理显得尤为重要。一是加大打击河道范围内违规开采砂石的力度,在不损害河流自然功能、保障河道安全行洪的前提下,综合开发利用砂石资源,促进资源的有序利用;二是对河东支流进行河道清淤疏浚,结合县城防洪工程,以西环路为契机统一规划,合理安排,建设高效、节水、防污和防洪安全体系,同时防止治理时人为原因对水资源的破坏,达到人与河流的和谐发展;三是加大对各种污染源排放的治理工作,保障以苗圃场为中心的饮用水源的安全;四是加强河道保护,改善生态环境,为县域经济建设构建平台。

(二)教场河治理

教场河发源于卢龙县下寨乡彭家沟村东,流经下寨乡、卢龙镇两个乡(镇)的19个行政村,控制流域面积65.5km2,主河道全长16.97km,由东至西穿城而过,是卢龙县的城中河。对教场河进行全面规划,加强管理,严禁往河道范围内乱倒垃圾、堆放物品等影响水质的行为;在河床上分设水闸设施,积蓄水源,并利用其绕城特点开发人文景观,水质净化与水上景观建设相结合,凸显卢龙古文化底蕴,为县城容貌再添亮色。

四、充分利用国家对水库除险加固的支持,加大水库除险加固力度,确保水库下游防洪安全

县境内有小(一)、小(二)型水库126座,塘坝181座。水库塘坝历来是全县防止或减轻山洪,洪涝灾害的主要屏障。目前存有较大隐患的水库55座,其中6座小(一)型水库已进行了除险加固。在国家对水库除险加固的大力支持下,继续加大水库除险加固力度,增强水库的灌溉效益和防洪除涝效益,确保水库下游度汛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五、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为农业抗旱生产保驾护航

全县地处燕山南麓浅山丘陵区,辖12个乡镇, 548个行政村,总人口41.9万,其中农业人口33.2万,县域面积96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0.5万亩,其中70%以上为山地丘陵。农业主要种植水稻、玉米、小麦、高梁、谷子、甘薯、豆类等;山坡多种植果树,以桃、葡萄、苹果、石门核桃最有名,还有梨、山楂、杏、李子、沙果、海棠、板栗等,靠天等水的区域面积较大,历史上十年九旱。小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要实现灌溉方式的多样化、灌溉形势的节水化,即在渠灌和井灌的基础上,发展计量设施+集雨灌溉技术+节水灌溉技术(防渗、管灌、微灌等)+农艺节水技术的综合节水措施;发展节水高效农业,推广旱作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和新的农业耕作技术,提高土壤水和雨水的有效利用率;积极支持各用水户的节水项目,加大对节水工程的投资扶持力度,最终实现提高粮食产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增产增收,发展“两高一优”农业,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