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04 17:24:2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如何开展素质教育,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素质教育;调研;农村小学
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对小学基础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时代的发展向素质教育的开展和落实提出了新的挑战。结合学校实际,做好小学基础教育工作需要我们付出更多的努力。
近年来,我校作为农村小学,在各级教育部门的指导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不断深化素质教育,努力探索新形势下优质教育建设的新理念、新思维、新途径,坚持科学发展观,加大教育改革发展力度,加速推进课程改革,提高教育效益,提升办学品位,学校整体质量和办学水平迈上了新的台阶。学校沿着“在快乐中学习,在和谐中发展”的办学方向,带动全校师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取得了一些成绩。而这些成绩的取得得力于我们在学校工作中注重打造三种境界,抓住五个转变。
一、突破管理瓶颈,打造教师群体的三种境界
目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现实就是小学教师队伍的严重不足和老龄化问题。目前,大多数农村小学能够勉强开全课程,要想开足课程还有些差距。原因之一就是小学教师整体老龄化,而伴随着老龄化问题还有知识的老化和身体疾病的困扰。
我校教师平均年龄近50岁,其中的大部分都是来自民办教师,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他们为小学基础教育做出了相当大的贡献,到目前还在支撑着小学教育。他们知识层次较低,第一学历大多是初中甚至小学文赁;他们身体状况很差,很多教师疾病缠身;他们在家庭和社会角色中承担着很重的责任。就是这样的一个教师群体,如果没有一种精神在支撑,如果我们不能从人文的角度去认识,那我们的小学基础教育将是一种什么现状?基于这一认识,我们从实际出发,本着为教师负责、为教师发展服务的原则,通过加强学习提高育人者的素质,通过典型带动树立教师形象,通过明确职责调动每位教职工的积极性。在整个教师群体中逐渐培养并形成了三种境界:平凡之中的伟大追求,平静之中的满腔热血,平常之中的极端负责。正是这三种境界突破了学校教师的管理瓶颈,保证了小学教育的正常发展。
二、抓住五个转变,培养有教养、会学习、身体好、敢竞争、能合作的全面发展的人
学校的教育工作不是单一的,也不是孤立的。素质教育的实施,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起着导向、动力和保证的作用。
一是转变教育方法陈旧的现状。德育教育在农村学校基本是每周二至三节的品德课、晨间活动或班会,形式单一,学生缺乏兴趣。学校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开展了晨会时会前一支歌、争当升旗手、校园小名人、环保有我、感恩在行动,献一本,读百本等活动,使学校的德育工作既不失传统又有所创新,为学生的校园生活带来了生机与活力。
二是转变德育评价制度。学校改变了过去对学生的评价由老师一语定性的办法,采取了新的评价方法。对学生的评价分三个层次:学生自评、教师评价、家长意见。让学生能看到自己的长处,让教师能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让家长能更全面的了解学生。这种评价学生高兴、教师满意、家长放心。
三是转变“怕学生出事而舍弃校外教育,不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做法。让学生走进大自然,走进工厂企业,走进消防大队等活动,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四是转变“学校教育是学校的事,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脱钩”的现象。学校教育只有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有机结合,才能培养全面的人,才能全面地培养人。学校每年上学期开展课堂开放月,面向社会,集中展现教师的教学。下学期组织一次全校学生家长会,让家长、教师、学生面对面交流。学校将各种活动的开展和学校的发展状况向家长进行了详细的汇报和展示。学校还通过特殊作业、感恩教育等,让德育教育走进家庭,实实在在地做起了家、校、社会的结合文章。
目前,学校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是当前教育经历的一场历史变革,它将全面推动教育由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的发展。在中学数学教学工作中,我们教师如何围绕提高学生素质这一中心,开展素质教育呢?笔者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积极开展素质教育的具体做法有如下几方面的措施。
1 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
数学这门课程,知识具有抽象性,很多地方的确是枯燥无味,所以学生在学习数学中经常出现一些情况,比如:无兴趣、厌学等。这样更使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下降。所以我在数学教学中,精心策划,认真备课,善于诱导,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知识观念,并挖掘教材中的兴趣因素,利用多变的教学方法,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利用名人的故事去激励学生,正确地对待学生数学的态度。兴趣对于学习数学来讲,它是第一导师,同样也是工作学习中的基础条件。对于任何一件工作如果没有了兴趣,更别谈要有所为了。所以,要学生学好数学,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引导学生活学活用,把数学知识实际应用
数学应用的内容十分广泛,主要有日常生活中的普遍应用以及在其他学科中的基础性作用。既然数学知识的运用如此广泛,所以要求我们在日常教学之中,善于运用数学知识于实践之中,所以要求我们在日常教学之中,善于运用数学知识于实践之中,这将更加有益于学生素质的提高。例如,我们让学生去量一下学校的旗杆的高度,启发学生利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自己动手去量一下,这样使学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对相似形的认识。再如,让学生去测得一个池塘任意相对两点的距离,让学生利用几何知识在池塘旁边再找一点,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去测得,这样就使得学生越来越感觉到数学知识的重要性以及实用性,将会使他们更加喜欢数学这门课程,通过教学实践大大提高学生的兴趣和数学科的素质。
3 培养逻辑推理素质能力,探索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
数学教学的目的就是解决问题,尤其是解决一些数据以及推进性的重要问题。在数学教学中强化逻辑推理能力,也正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解决一些问题,并不是简单地从表面去认识,而要深入其内容进行合理的推理、分析,才可能成功,这就要求我们有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我们作为教学工作者,也正是培养学生这种能力的导师,所以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教学过程中的启发式、发现式教学等方法也是培养学生这一能力的手段。学生能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也恰是数学素质能力的有力体现,问题解决中的猜想、综合、分析、归纳、类比的过程最终要通过严密的逻辑推理能力加以验证。
4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师只能是导向作用,不可能终身为学生思前想后,学生通过学习之后最终要经过自己的努力才能去认识解决一些问题,所以,在学校的生活学习中,应尽量让学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独立自主地去学习,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因此,在素质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应该依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风格、学生实际等去设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使用的指导方案。在此引导下,让学生有目的、有步骤地去学习,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主动地去理解课本知识,结合实际知识达到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目的,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当前,素质教育正在全国中小学的推行,给我们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上四个方面探讨是我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的一些体会。当然,素质教育不仅仅是这些方面,而且还更多方面有极其广泛的内容,我们在教学工作中更好的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各学科教学中,积极开展实施素质教育,不断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将是素质教育的一个发展方向。坚信不久的将来,我们将会有更多更好的方法去充实素质教育这块新的土壤,在数学教学中,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为21世纪培养出更多更好的优秀人才而努力奋斗。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6-073-01
素质教育是指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它担负着完成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特殊使命。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有效的开展素质教育呢?
一、转变传统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技能
素质教育重视学生个性创新能力的培养,在现代创造理论表明,以创造思维为核心的创新技能不是靠传授而得到的,也不是手把手教出来的,它往往是创造者经过心理的“烘热期”和“脑风暴”后的“顿悟”。因而,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技能必须依靠潜移默化的熏陶方法,让学生在不断经历的学习过程中,感悟到创新思维的技巧。
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来说,他们所面对的都是些经过人类长期积淀和锤炼的间接经验,让学生快捷地懂得这些成果或者沿着一条“简洁、顺畅的道路”,重复推演一下当初科学发现的过程,无疑是一条高效提高学生知识水平的途径。但是,如果在这个过程中,有意地创设一些对学生来说需要开辟新路才能消除困惑的问题情境,对于提高学生的创新技能是十分有益的。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有意识地将某些要揭示的概念、证明的规律纳入待解决问题的序列之中,将学生学习概念、规律的过程设计成对这些问题的“再发现”、“再解决的创新思维活动过程,让学生在经历了探索过程的弯路、岔路和纠偏过程后受到创新思维方法的启迪,从而增进创新技能。采用“解决问题”序列的教学过程,一要注意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引导学生不断地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二要引导学生面对问题前进,探索解决问题的新路。
二、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发展
素质教育的实质是实行主体性教育,时代要求培养具有扎实的知识基础和较强适应能力,又有独立人格和创造精神的智能型人才。体现在课堂教学上,要让学生在学好基础知识的前提下,重视培养能力、发展能力。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设法引导学生,让他们想学、会学、善学,使学生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和主动发现、研究、探索新知识的能力。应创造条件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参与教学的全过程 ,使教学面向全体学生。例如,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前面已学习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和通分,教师在教学中主要精力要放在引导上。可在复习题中安排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和通分两题,然后出示例题 ,问:这是什么样的题目,和前面做法有什么不同,能否转化成前面计算的那样的题目,怎样转化,当学生回答完这几个提问后,方法就比较明朗了。然后要求,能计算的把它计算出来,即使比较差的学生也会计算。接着让学生两人相互说一说是怎样计算的,并总结出计算法则。这样可以促使学生主动地去研究、发现知识与知识的内在联系,教学效果较好。
三、教学生活化,增强应用意识
素质教育是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教育。数学知识的形成源于实际的需要,小学阶段学生学习的大量知识均来源于生活实际。因此,学习小学数学,不能仅仅停留在掌握知识的层面上,而必须学会应用,使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数学服务于数学”。只有如此,才能使所学的数学富有生命力,才能真正实现数学的价值。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鼓励学生自己通过多种渠道搜集数学应用的具体案例,并相互交流,让学生了解数学的广泛应用,进一步了解数学的发展,感受数学的文化魅力,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只有亲身体验过的知识才会更深刻的理解和熟练的运用。培养学生应用意识的最有效的办法应该是让学生有机会亲身实践,为学生创造动手、动脑的机会,引导学生尝试、体验生活。设计开放化的实践活动,使得学生在实践中获取广泛的数学经验,学以致用,在感受成功的同时也感受到自身价值的存在。
其中,数学作业作为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例如,某教师教学了“认识物体和图形”后,对学生说:“同学们能用学过的图形和其他各种数学形体,画出生活中的一些物品吗?”学生兴趣盎然地说:“能。”接着教师布置作业说:“同学们利用彩笔把圆、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等画拼成你最喜欢的物品。”学生听后,个个都展开了想象的翅膀,积极认真地画起了自己喜欢的物品:球拍、不倒翁、汽车、山和太阳、小树、机器人……这样的作业,学生兴趣很浓,将课堂中的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联系起来,使他们真正体验到数学的美和创造的美,激发了学生作业的热情,学生的学习情感油然而生。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教师在教学中要把数学知识和生活的实际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再把学到的数学应用到现实中去,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形成初步的实践能力。
素质教育是时展的必然要求,作为小学教师,应该抓好小学生的基础,让小学生从小接受素质教育,以便在今后获得全面发展。这是当今社会的需要,也是当代教育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张文芝.小学数学课堂素质教育实施方略[J].学生之友:小学版:下,2011(07).
关键词素质教育 意志 中学语文
21世纪的基础教育指明了改革方向和奋斗目标。中学语文教育是提高整体文化科学素质的奠基工程,是发展上述整体素质的必要前提和条件。因此,搞好、中学语文课素质教育,是关系到提高整体民族文化素质和教育素质的世纪大事。
一、强化中学语文课素质教育
应该肯定,我们中、中学语文课的教育教学,无论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体现语文的工具性质,加强语文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训练方面,或是探索文道统一原则,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社会主义道德品质等各个方面,都做了大量工作,积累了比较丰富的教学经验,取得了不少可靠的成绩。但受“应试教育”思维的束缚,片面追求升学率“至高无尚”,使基础教育仍陷入难以自拔的误区。学校在升学率指挥棒左右下,全力以赴为升学考试组织安排教学、教师、资金和奖金。凡是与应试无关的其它活动则一律禁止,考什么教什么,不考就不教,三年的课讲二年。每天撂在学生面前的是各种各样的复习资料,数也数不尽,做也做不完的模拟考试题,这些题不是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融汇贯通,消化吸收,而是指令性地按着现成答案去死记硬背。即使有的学生背会满脑子答案,暂时赢得了高分,考上了上一级学校,而实际上,他们的听说读写语文能力非但没有提高相反却在整体素质上下降了,滑坡了。为了弥补这一根基的不足,在这些学生升入上一级学校之后,学校不得不用大量时间去采取补救措施。如果不这样补救,势必影响其它课程的学习质量和全面素质的提高。如高考升入我校的大专学生,不得不重新开设听力课、说读课、书法课等来补救中学时期语文课因应试教育而留下的听说读写素质先天不足,否则毕业后不能胜任教师工作。这些进一步告诉我们:在所有各门课程中,加强中学语文课素质教育显得更为重要了,因为它是决定整体素质教育提高的基础。
二、构建整体科学文化的基础。
学生在学习与掌握语文知识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而且能够凭借这门工具去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情趣、发掘他们自身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由此可见,在各门学科中, 中学语文课尤须重视强化对学生的素质教育,构造好坚实的科学文化的基础。
三、强化中、中学语文课素质教育的两个途径
中学语文课素质教育应从哪里入手?我的看法主要有两点:
第一、从教的角度看必须把提高语文教师自身的全面素质放在首位。道理极其明白:在语文教与学的矛盾中,教师是起主导作用的,教师的这种主导作用制约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所以只有把语文教师自身的全面素质都提高了,才能有效地带动与影响学生语文素质的全面提高。湖南省某市一个中学,大面积推行素质教育经验中,有一条很重要的经验是:学校与教师签定了转化差生的责任制,转化要承包到人,其中某班有位许×学生,入学时他的学习成绩、听说读写素质、学习习惯、行为规范都比较差。在教师转化差生的集中攻势下,经过两年,他的成绩跃居为全班第一,并在全校1000多“名同学中参加“十佳”竞循…。这个奇迹的出现,用该校校长话来讲,就是:“教育好差生,是教师最大的德行,是教师最高水平的体现。”可见只有高素质的教师,采用高素质的教育行为,才会把原来的“差生”培养成高素质的优秀学生。
第二、从学的角度看必须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针对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以自学为主线,通过主动活泼的学习方式,乐于接受教师施以语文素质教育,从而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都得到全面发展与提高。
为达此目的,必须抓好以下三个教学环节:
基于此,技工学校在开展农民工技能培训的过程中,除了帮助他们学习和掌握基本技能外,还要把安全生产素质教育问题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由于技工学校具有师资、设备、场地、企业需求、职业介绍等诸多特点和优势,因此,技工学校在进行技能培训的过程中有责任、有条件、有能力将安全生产素质教育内容融入其中。具体应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
一、强化农民工的安全法律意识
技校必须组织农民工集中学习《安全生产法》《劳动法》以及相关行业安全生产政策和法律、法规,使每个农民工懂得自己在从业时的权利和义务是什么,深刻领会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和严肃性。我国《刑法》第113、114、115条规定,对于干部违章指挥、工人违章作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造成严重后果的,要追究刑事责任,最高可判7年徒刑。要做到安全生产,农民工就必须遵章守纪,遵守安全操作规程、规范,严禁违章作业、违章指挥。
二、增加安全教育课程
技校在对农民工进行操作技能培训的同时,一定要把安全知识放在重要位置,增强他们的安全知识,让他们熟知本工种的安全操作规程。教师要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教学,把安全生产与操作技能、操作规程有机结合起来。安全生产的培训课时应占培训总课时的1/3,可以单列章节,更强调融入到操作技能、操作规程的教学过程中。
三、优化培训内容
在培训内容上,总的原则是:让农民工看得懂、用得上、记得住。教育培训要突出内容的实用性,增强对农民工的吸引力;技能培训应依据农民工的文化基础、学习要求和不同工种特点,确定教学内容。课程安排应根据国家职业标准和不同行业、不同工种、不同岗位从业人员基本技能和基本技术操作规程的要求设置;在教学内容上,理论知识要以够用为度,动手操作要多,教学形式要直观、浅显。
技校要坚持按需培训、注重实效的原则,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订单培训为主,以提高就业能力和就业率为目标。特别是特种作业人员岗位、特种设备操作人员的岗位,要依据逐步建立的城市就业岗位准入制度,坚持培训与技能鉴定相结合,使农民工在参加完成职业教育课程的学习和培训后,能获得相关的就业资格证书,直接进入就业岗位。
四、教学时间安排要符合“亦工亦农的兼业型”特点
由于受环境和各种因素的影响,对农民工来说,解决眼下吃饭问题、养家糊口才是头等大事。他们根本就没有心思参加培训,即使想参加培训,也没有一整天的时间,只有等到晚上或工余之后才能静下心来学习。因此,技校培训机构一定要见缝插针、送教上门,加大培训服务力度。由于农民工分布在各个行业,无法集中到办学地点进行培训。因此,在培训工作中,我们就必须更新传统办学观念,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坚持服务至上的宗旨,认真做好调研,主动与参培单位沟通交流。我们要根据企业的生产情况确定培训时间、培训地点,可采用集中培训、半工半培、错时培训、送教上门等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开展安全培训。
五、创新教学模式
在多年的农民工培训实践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农民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情况各有不同,如果我们采用常规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肯定达不到教学目的。我们一定要深入实际调查情况后,针对他们的特点,采取非常规教学模式。只有创新教学模式,农民工的培训才能真正抓出实效。
第一,编写与农民工文化程度相适应的安全培训教材。内容上力求做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突出与实际工作密切关联的重点。
第二,采用“预培”制。具体来说就是先制作或选用某个工种实践操作技能方面的影像资料,对将要参加培训的人员预先进行培训,达到一定学时,初步掌握一些技能且产生一些兴趣后再进行正式安全培训。
第三,针对该工种发生的重大事故案例,尽可能地采取录制的影像资料以放映的形式教学。教学时一定要透彻分析:事故的起因、性质、后果,事故的防范和正确的操作方法,事故的责任追究,应汲取的经验教训。
[关键词]青少年;素质教育;科普宣传
中图分类号:G647.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5-0231-01
前言:从客观角度来讲,我国的围绕青少年素质教育开展科普宣传在近些年有较为明显的加强,但是在科普宣传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比如说如何针对新时期新时代下的青少年素质进行围绕青少年素质教育开展科普宣传等,是现在的重点,但有些问题的存在严重的影响了围绕青少年素质教育开展科普宣传地进一步发展,也影响了我国国民素质的良好的发展势头。
1.围绕青少年素质教育开展科普宣传的基本概况
围绕青少年素质教育开展科普宣传其实在我国应该是实施很久了,因为在现在的社会中,青少年的素质教育变得越来越重要了,一个人素质的高低决定了他人生的高度,决定了他在成年后的很多方面,比如说生活、工作等等。而且在全国范围内围绕青少年素质教育开展科普宣传已经越来越多样化,越来越新颖。
现在围绕青少年素质教育开展科普宣传,顾名思义就是如何通过科普宣传进行青少年的素质教育工作。科普就是科学普及的简称,就是像普通大众宣传科学文化知识的办法,令普通大众通过参与更好的了解现在的科学文化知识,更方便的了解科学技术等,是一种可以更好的传播科学的活动。使得大众的科学价值观是正确的,向上的,充满正能量的,进而青少年素质教育结果也更令人满意,青少年的素质教育事业的根基更为牢固。
围绕青少年素质教育开展科普宣传是一种是通过各种科普宣传活动,来提高青少年的素质教育程度以及增强青少年的对现在科学技术的正确理解。围绕青少年素质教育开展科普宣传离不开不断发现在围绕青少年素质教育开展科普宣传的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以及提出对应的正确的解决办法。一个国家的青少年素质教育的程度是否强大已经成为现如今各国实力比拼的一大看点。围绕青少年素质教育开展科普宣传地加强,将大力增强我国青少年素质,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家实力,加速科学技术地快速发展。
现在围绕青少年素质教育开展科普宣传是一种大热的趋势,围绕青少年素质教育开展科普宣传已经深入我国各个社区或者学校中。特别是因为它自己本身的优势,被很多教育机构所关注。可以说现在的形势是一片大好。不过因为我国在围绕青少年素质教育开展科普宣传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现在我国发展还有着很多待于解决问题,当务之急我们应该尽快的解决现有问题,不断完善我国围绕青少年素质教育开展科普宣传的发展体系,为我国的青少年素质教育的发展提供大力的支持。
2.围绕青少年素质教育开展科普宣传的基本现状
2.1 围绕青少年素质教育开展科普宣传的必要性
我国在新时期下提出围绕青少年素质教育开展科普宣传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对我国的青少年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国家在青少年素质教育上占得先机,就是在国家的未来发展中占得先机,有利于国家的发展,也有利于更好地青少年成长,更好的为国家服务。
我国现在在世界大舞台上扮演者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国民素质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在青少年打好基础就更为重要,所以围绕青少年素质教育开展科普宣传中应大力的创新以及推广,实践出真知,可以提高青少年的素质教育程度,为以后的深入生活学习提供良好的基础。
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受教育的重要阶段,人们在青少年接受到的教育往往一生难忘,青少年的素质教育往往可以让一个人受益终生,为以后的学习打下牢固的基础。通过开展科普宣传可以使青少年素质教育更为生动,更为形象,更为快速的令学生学习到科学技术的意义以及青少年素质的提高,加大科技知识的储备。老师也可以更为便利地讲解科学技术,更为便利地调节教学进度,令教学方式不太枯燥,更有意思。这些才是现在围绕青少年素质教育开展科普宣传中的重点问题。围绕青少年素质教育开展科普宣传早就有,如何令它更为适合现在的国家情况以及现在的青少年的情况,才是我们应该重视的。虽然现在许多地区的围绕青少年素质教育开展科普宣传还处于初步阶段,宣传程度还不够成熟,但是不能否认的是现在围绕青少年素质教育开展科普宣传已经初具规模了,现如今的发展水平主要就是利用绘画展以及科技展等形势是科技内容生动形象的展示出来,提高青少年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还可以加大青少年对科技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加大学生的记忆点。
综上,我们必须注重科普宣传在青少年素质教育上的应用,其实也不应该仅仅是在青少年上,也可以是在各个年龄阶段上,因为现在有的初中生,高中生或者大学生的素质教育是相当不过关的,存在很大的问题的。换句话说就是我国应该在各种教学中都大力推进围绕青少年素质教育开展科普宣传。
2.2 围绕青少年素质教育开展科普宣传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措施
我们现在已经清楚了发展围绕青少年素质教育开展科普宣传对新时期新时代下的中国是相当重要的,但是就目前我国围绕青少年素质教育开展科普宣传工作的建设还是有很多的问题的,下面我们就来讨论一下。
第一点就是有些教育单位并没有对事业单位的围绕青少年素质教育开展科普宣传的事情重视起来。这种情况是十分可怕的,特别是这些事业单位大多是中小型事业单位,在规模上本就与大型单位存在差距,如果在素质教育方面还落后的话,他们间的差距就会越来越大,不利于实现共同富裕,是不符合我国国情的,应该极力反对。这种情况的发生是因为我国对围绕青少年素质教育开展科普宣传力度不够,有些单位甚至并不知道这种手段的存在。解决这种问题就是应该加大对事业单位的围绕青少年素质教育开展科普宣传力度。
第二点就是现在的围绕青少年素质教育开展科普宣传工作的环境良秀不齐,发展不平衡。像是经济基础较为雄厚的地区,科普宣传工作吸收新鲜正确思想或者人才的速度会比经济发展较为缓慢的地区快,经济发展也会快不少,长久以往下去,有损于地区间的发展,不利于国家青少年素质教育的发展。解决这个问题不仅仅需要国家对经济基础较弱地区经济的大力扶持,还需要培养更多的人才分配到各个地区,并尽量做到每个地区的生活工作得到相应的保障。
第三点就是现在围绕青少年素质教育开展科普宣传出现了许多宣传工作中较为浮夸的问题,工作中有弄虚作假,不切实际,不够严肃认真的问题存在,围绕青少年素质教育开展科普宣传是一个需要脚踏实地,能吃苦,付出很多的工作,所以我们一定要加强围绕青少年素质教育开展科普宣传工作时的工作态度。
3.结语:
绕青少年素质教育开展科普宣传使青少年素质教育建设工作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近年来我国围绕青少年素质教育开展科普宣传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在宣传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的影响了围绕青少年素质教育开展科普宣传的进一步发展,但是并不能就此否定围绕青少年素质教育开展科普宣传仍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关键词:旅游管理;素质教育;两主;两课堂
一、引言
随着旅游业和高职教育的飞速发展,高职旅游教育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扩张,高职旅游教育现已形成一个颇具规模的教育系统。2010 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 631 万人,比2009 年增长了 20 万人。根据教育部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后高校毕业生每年将以近 10% 的比例递增。[1]因此,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因此,各大高职院校要培养出适应旅游业不断发展变化步伐与激烈竞争的人才,笔者认为素质教育是关键。那么,如何构建系统的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素质教育体系?素质教育如何全面实施?本文在此如下探讨。
二、根据专业特点,构建系统的素质教育体系
旅游管理专业课程多属综合性、交叉性、边缘性学科,其知识面覆盖之广、知识更新之快、实践性之强、很少有哪个专业能与之相比。这就决定了其人才培养的方向应为具有综合素质的旅游管理人才。[2]因此,高职旅游管理专业需根据其课程特点设计全方位的素质教学体系(见下图):
在设计素质教育的模块和项目的同时,还需将以上素质教育模块合理贯穿于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计划的整个过程中。
三、充分发挥“两主两课堂“的育人作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一)以人为本,发挥“两主”的育人作用
教师和学生是教学的两个重要主体。一切教学活动的开展都离不开两个主体。所以,全方位的素质教育体系必须依赖 “两主”育人作用的发挥。
1.充分教师的主导作用
一方面,应建设一支得力的学生工作队伍。这支队伍可由系党支部书记主管学生工作,选拔一批政治素质高、文化修养好、年富力强的教师做专(兼)职辅导员或学生工作专职干部,进行日常管理。教师采取各种方法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在学习、生活、和情感等多方面给予学生正确引导;另一方面,教师应该将素质教育广泛纳入日常教学之中。在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中,无论哪方面的课程,教师可选取素质教育不同模块相应的素材 ,通过创设各种情景,并通过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以说 ,在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中 ,每门课程(包括实习课)中都有素质教育的充足素材 ,在教学的各个阶段 ,都可以根据课程内容随时向学生渗透素质教育。
2.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
学生是素质教育的主体,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按专业综合能力的要求,培养的学生应具有较高综合素质,具备爱岗敬业、艰苦奋斗的精神,成为勇于创新、遵纪守法的合格大学生。在教育中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素质教育通过调整人才培养目标、结构、转变应试教育观念上做出努力;同时素质教育将重心转向人的教育,将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其一,可通过开办学生干部培训班,通过讲座、案例分析、研讨和实际操作,提高学生干部的管理水平;其二,通过组织各类社会实践、行业实习等,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增强学生的行业认知、提升学生的专业自信等目标;其三,通过开展各种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加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自我管理意识,通过学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来促进良好学风的形成。
(二)发挥“两课堂”的育人作用
所谓“两课堂”即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如果说依据教材及教学大纲,在规定的教学时间里进行的课堂教学活动称之为第一课堂的话,那么第二课堂就是指在第一课堂外的时间进行的与第一课堂相关的教学活动。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第二课堂即是实现教与学的交流互动,教与学共同参与,又是一种学生成才标准和人才培养导向,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1.明确各门课程的素质教学目标,充分发挥第一课程教学的素质教育主渠道作用,让素质教育落实在教学全过程中
如在讲授《中国旅游地理》、《导游基础》等课程讲授我国的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的过程中 ,注意引导、激发学生对我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及对我国悠久历史、灿烂文化的自豪之感 ,从而在课堂上潜移默化地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比如在讲到地貌、气候、气象旅游资源的时候,用简明易懂的语言向学生讲授各种地貌及各种气候及气象(“佛光”、“圣灯”等)的科学成因;在讲到工业旅游时 ,可对高新技术旅游区的各种高新技术进行科普水平的讲解;对于人文社科知识可根据不同课程内容 ,恰当地引入,以求提升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在《导游实务》的教学中 , 可针对目前导游队伍中出现的蒙骗游客的“黑导游”现象 ,用课堂讨论的方式 ,让学生明白遵守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2.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充分发挥第二课堂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如在思想道德教育方面,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业余党校学习,提高学生的政治鉴别能力,树立坚定的政治方向,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通过组织学生开展文化艺术节、旅游知识竞赛、职业礼仪大赛、专业技能大赛(如导游风采大赛、酒店技能大赛等)、经典诵读比赛、演讲和辩论比赛等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市场调研、景点调研、酒店参观考察活动,鼓励学生利用暑假去旅游景点、酒店打工,与旅游行业亲密接触,加深对职业的直接感知;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社交活动,如组织学生参加世界旅游纪念日或中国旅游纪念日宣传活动、宗教名胜举办的宗教节日(如“浴佛节”、“观音诞”等)接待活动、地方举办的特色文化节庆(如“登山文化节、“炮龙节”、“桃花节”)等,让学生开阔眼界,学会在竞争中求发展等,引导学生走出校园,进入社会,认识社会,充分发挥社会大学的育人作用。
四、结语
总之,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要构建以提高学生全面素质为重点,充分发挥“两主两课堂”的育人作用,建设全方位的素质教学体系,并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符合新形势下职业教育发展的趋势和学生个体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
[1]苏 健.在旅游管理专业开展职业规划课程的探索――以高等职业院校为例[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3)
一、初中思想政治教育中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
人文素质教育,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的传授、环境的熏陶以及自身实践使其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的过程。中学教育中,除了基本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外,还要重视学生思想政治和人文素质的培养。人文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就是培养学生自立自强、不屈不挠、勇于奉献的人文精神,在这一点上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相同的。人文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是相互渗透、相互依存的,其共同之处都是和怎样做人相关,都是以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在初中思想政治教育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在于:一是能引导学生学会做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促进其更好地适应社会,有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二是良好的人文素质教育能够给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巨大的学习动力,不仅让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受到一定的启发,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延伸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这对全面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初中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素质教育现状
(一)对人文素质教育的认识存在偏差
虽然目前中学己普遍开设人文课程和人文讲座,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依然存在定位不准、流于形式等诸多问题,学生基本人文素质缺乏。尤其是学校管理者及教师受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的束缚,普遍存在“重知识轻人文”、“重智轻德”的教育观念,政治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脱节,人文素质教育弱化。
(二)教师主导作用?l挥不够
中学政治教育中开展人文素质教育,既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更不能忽视政治教师的主导作用。目前在中学普遍追求升学率的高压下,部分中学政治教师人文素质教育的参与意识不强,教学内容和形式单一,对学生缺少人文关怀,在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三)实施缺乏计划性和保障性
虽然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对人文素质教育要求作了相关规定,但是不少学校仍然不知道如何将人文素质教育落到实处,集中表现为实施中课程开设和安排缺乏计划性和相应的制度安排,并在师资配置、教学资源投入上保障乏力。
三、初中思想政治教育中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对策
(一)转变育人观念,树立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理念
初中教育是奠基工程,学校管理者和教师首先要克服“应试教育”的弊端,树立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理念,坚持知识教育与人文教育并重,将人文素质教育贯穿于教育始终。不仅要让学生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而且要让学生成为具有崇高的精神境界、良好的文化素养、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较强的创新能力的人才,实现教书与育人的统一。
(二)教师要发挥好主导作用,营造好人文素质教育环境
提高思想政治教师自身素养,发挥好主导作用,是初中思想政治教育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关键。首先教师要努力提高文化素质和教学水平,加强学习和专研,拓宽知识面,充实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亲其师,信其道”。其次,初中学生有非常强烈的自尊心和好胜心,渴望得到认可和支持。教师要给学生营造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认真倾听和尊重学生的心声和要求,给学生更多的人文关怀,提升学生的自信心,营造出良好的人文素质教育环境,进而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三)积极优化课堂教学,挖掘思想政治课的人文教育资源
课堂教学是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教师要积极探索人文素质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良好途径与方式。一是要在课堂上通过社会热点问题讨论、辩论赛、课堂演讲、专题讲座、读书交流会等多种多样的人文素质教育活动引导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思想政治教学活动。二是创设情景,引入案例教学。精心筛选体现当代人文精神的案例进行深刻分析,让学生主动探究,从容应对教学模拟的人生境况,学会怎样做人,形成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潜移默化培养学生人文素质。
一、推进技能人才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1.技能人才素质教育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要求。素质教育本身反映出社会的风气,精神文明程度,每个公民的个人修养,同时也代表着一个家庭的幸福指数和个人健康状况。目前,我国学校教育忽视了素质教育,过分强调教育的工具性,致使毕业生专业素质、职业素质、道德素质、心理素质有所下降。据重庆晨报报道,一大学生因为心里充满对社会的惧怕,拒绝社会,更拒绝外出找工作,把自己关在家里七年,很少与父母交流。这种自闭完全可以预防的,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努力,加强对技能人才培养的素质教育。
2.加强技能人才素质教育是提高就业质量的需要。随着毕业生人数的增加,就业形势极为严峻。在买方市场条件下,企业用人标准已经从简单的专业对口,转向技能人才素质的层面,招聘各类人才首先考虑应聘者的人品,也就是素质怎么样,这成为人才流动的支撑。因而,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必须拥有较强的人才竞争力,突出职业教育高层次的职业性、专业性、实践性、具备动手能力,才能增强就业竞争力。专业素质在求职和任职过程中被形象地称之就业的“敲门砖”,但是职业素质要以基本素质作支撑,尤其就业岗位专业不对口时,良好的素质可以使毕业生尽快适应工作要求,缩短岗位适应期。因此,提高学生就业质量,必须加强对技能人才的素质教育。
3.地方经济建设要求技能人才培养推行素质教育。地方经济建设,科技协调发展,需求不同类型的人才结构来完成,既有“研究型”人才,也有“实用型”人才,而“实用型”人才培养,主要依靠职业教育支持。一项科研成果的研发到投入生产,必须由技术工人的实际操作才能转化为产品。因而,高职院校培养的技能人才,其专业素质直接影响地方经济建设、科研成果的转化、技术的应用。而职业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又间接影响技术能力发挥的效果。所以,对技能人才培养的素质教育,有利于各类人才的全面发展。
二、技能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1.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高职院校及教育机构忽视对学生,特别是高职学生的素质教育。由于职业教育重视学生的技能培养、动手操作的训练、教育科研的开发,从而使学生合作意识差,心理承受能力和非智力因素减低,造成部分学生掌握一流技术,而做人做事却常常出问题。如今,很多发达国家对人才培养的素质结构,提出培养人的继续发展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学会生存――世界教育的今天和明天》研究报告中指出,“学会生存,学会做事,学会认知”,尤其学会怎样“做人”很重要。例如,有的毕业生就业之后,从不说礼貌用语,第一次与客户业务往来,就因为失礼而被对方投诉,本人却不以为然,这就是素质问题。
2.现有教师的管理体制、新教师补充机制、业务培训流程,还不能很好地适应新时期素质教育的要求,教师的职业素质有待于提高。他们认为,完成专业课教学计划就行,至于对学生进行如何做人、做事的素质教育与己无关,这不是自己分内的工作。所以,上完课就走人,很少与学生交流。而学生受其影响,认为学好专业课,掌握好技术操作要领就是好学生,什么职业道德、素质修养,心理健康教育,没有太多的实用价值,根本不留意这方面的学习。例如,个别学生清扫教室卫生,多擦一块玻璃都要与其他同学斤斤计较,表现的比较自私,以自我为中心。对此,辅导员,尤其专业课教师很少进行素质教育,讲如何做人的道理,学生以为这种行为是正确的。高职院校每年新教师上岗培训,都是讲解有关授课技巧、教学规则、校园文化建设、介绍本校优秀教师等,缺乏素质教育的内容。况且,新教师没有教学经验,本身的职业素质也有待于提高。
3.思想素质、道德素质、职业素质教育失衡。高职院校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技能人才,而技能人才应该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有较好的职业素质。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在社会信息化、经济全球化、政治多元化态势下,各种文化的冲突,导致部分学生偏离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责任感淡漠、不讲合作,凡是对己有利的事情就做,否则一概拒绝,表现出道德修养上的缺失。另外,物质诱惑,尤其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也使原有的价值观松动、失衡。在英国著名的学府里,大约有四分之一的学生选修哲学课,这是素质教育中的个人思想基础,对于今后就业、做人、积淀文化修养,具有积极作用。
三、推进技能人才培养的素质教育途径
2007年5月,国务院同意教育部制定的《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规划纲要中对职业教育明确指出,加快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专门人才,实施国家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工程,加快培养生产、服务一线急需的技能型人才,特别是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紧缺的高素质高技能专门人才。但是,在技能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一些有关素质教育薄弱的问题,应引起有关部门,特别是职业院校各级领导的关注。因此,对于技能人才培养的素质教育,笔者提出一下建议:
1.将素质教育纳入教学计划,渗透专业课的教学之中。技能人才培养的素质教育,要纳入高职教学计划,每个学期指派一名素质高、业务精湛的教师,定期进行这方面内容的讲座,要求学生写一份计划书,离校前写总结报告,考核成绩记入学生档案。教学、科研部门及教师,利用寒暑假,必要时可以向学校申请告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了解分析技能人才应该具备哪些素质最受企业欢迎;就业成功率高;如何开展素质教育效果好等,在这方面做好调研工作,并结合本校教学资源制定推进技能人才素质教育的具体实施办法,使学生在校期间逐渐养成“德育为先、训练有素的良好职业素质”。
2.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是由共青团、教育部、全国学联,为推进高校素质教育而联合实施的一项系统工程。计划的基本内容,以开发大学生人力资源为着力点,进一步整合教学主渠道,有助于学生参加各种素质教育活动和工程项目。在思想政治与道德素养、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科技学术与创新创业、文体艺术与身心健康、社团活动与社会工作、技能训练等六个方面,引导和帮助学生完善智能结构,以全面成长成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项活动很切合实际,也适合职业院校学生特点。因而,由高职院校的共青团、学生会、“两课”教师组建一支素质教育的团队,经常举办有关素质教育的展览、比赛、报告,开展以素质教育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使学生从中受到启发与教育,认识到素质教育的必要性。高职新生刚入校时,不懂得什么是职业道德、职业素质,学校教学部门及专业课教师,应按教学计划要求,直接把学生带到企业及相关部门参观,感受该行业专业技术的重要意义,更深刻地认识职业素质及相关法律的要求比专业技术更重要。例如,带领会计专业的学生,参观企业财务工作流程,列举会计人员犯罪所带给企业的经济损失及其影响。不做假帐就是财会人员基本的职业道德及法律约束。
3.加强高职院校“两课”教学建设。素质教育的重点,在于对技能人才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尤其职业素质教育最重要。因而,发挥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以就业为导向的理念培养技能人才,使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两课”教师应不断地提高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与针对性,深化“两课”教学改革,力争政治理论的指导意义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实际,学以致用,交给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走出校门,参加“三下乡”活动,有效地促进师生素质的全面提高。还要通过时事大家谈、各种讲座、辩论会等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
4.加强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技能人才素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实施过程中,要受到社会环境、学校、教师等多方面的影响。高职院校开展素质教育,需要学校从管理到教学,从教师到学生共同参与,共同提高。因此,教师必须具备理论知识,用于课堂教学;掌握一定的专业技术,用于实践教学,指导学生如何操作和使用各种生产工具及其设备;还要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为人师表,用于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如何做人,身心健康。所以,推进技能人才的素质教育,主要取决于教师队伍自身素质及示范作用。
教师成为技能人才素质教育的关键所在,教师有什么样的品行就会带出什么样的学生。然而,教师的职业素质如何养成、积淀,主要依靠专业课教师及“两课”教师本人不断地自我教育,或进入高校进修,以补充理论知识。同时,学校要增加经费投入,强化培训。即请进来,走出去。请进来,就是请著名教育专业家来学校进行师资培训,以最新的教育理论武装教师头脑;走出去,就是深入基层矿山、工厂、农村调研,向社会学习,了解我国职业教育的实际需求与研究国际职业教育发展动态。这些做法都是为了技能人才的素质教育储备知识,品德修养,赢得学生的信赖,做好技能人才培养的素质教育。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青少年;信息素质教育;培训方式
公共图书馆作为广大青少年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如何充分发挥出公共图书馆在青少年信息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是公共图书馆馆员目前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在信息社会,各种各样的信息资源复杂纷乱,公共图书馆必须做好青少年信息素质教育的指导工作,使青少年健康成长。
1青少年信息素质教育概况
1.1信息素质教育的内涵信息道德是整个信息活动中的行为准则,主要用于调节信息使用者、信息服务者和信息行为的行为规范。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人们获取信息的行为。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信息安全、有秩序地传播。信息素质教育包括信息道德教育、信息能力教育和信息意识教育。信息能力主要有获取信息能力、处理加工信息能力和利用信息能力。信息意识则是指人们获取信息主体、判断信息和如何有效抓住有用信息的敏感程度。信息意识教育就是培养青少年的信息观察能力,及时、准确地从复杂的信息中发现并利用有用的信息,进而实现个体目标。1.2青少年信息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开展青少年素质教育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教育改革过程中的需要。互联网在我国发展的时间比较晚,但却以惊人的速度发展,互联网与信息化之间的融合推动了信息社会的发展。在信息化社会中,熟练掌握网络知识和技术,跟上时展的潮流已经成为青少年发展的必然方向。但是,网络是把双刃剑,对于身心还没有完全发育成熟的青少年来说,有必要对其进行信息素质教育。
2青少年信息素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2.1培训方式不成熟公共图书馆在青少年素质教育方面的培养主要包括信息技能培养和信息道德培养,其培养方式比较单一,只是单纯采取讲座的方式,并没有结合青少年的实际情况提出有针对性、连续性的信息素质教育,严重阻碍了公共图书馆在青少年信息素质教育中的作用。2.2缺乏政策上的支持实际上,西方部分发达国家比较重视青少年的信息素质培养,相关政府部门也制订出了一系列关于青少年素质培养的政策、发展规划和教学计划等。而我国根本没有相关政策来支持公共图书馆在青少年信息素质教育中的工作,因为缺乏统一规划,所以,对信息素质教育工作的正常开展是极为不利的。2.3宣传力度不够电子阅览室是最近几年才兴起的,一部分图书馆并没有认识到电子阅览室的重要性,再加上社会各界对电子阅览室的宣传力度不够,导致人们对电子阅览室的误解不断加深。大多数家长认为,电子阅览室就是网吧,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不利于他们成长,不主张自己的孩子到电子阅览室内上网。因为公共图书馆的电子阅览室并没有阻止青少年玩耍网络游戏,所以,很多家长和老师对阅览室持否定态度。2.4责任缺失我国建立公共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的时间比较短,在开展青少年信息素质教育工作中缺少相关的经验,同时,还存在意识上的偏差。公共图书馆的管理人员普遍认为,青少年素质教育是学校的主要责任,与图书馆没有直接关系,政府部门也没有专门针对公共图书馆信息素质教育的硬性指标。正是因为责任缺失,使得图书馆没能承担起自身的责任。
3提升公共图书馆的作用
3.1完善的信息素质教育体系公共图书馆应建立一套完善的信息素质教育体系,加强教育读者对图书馆的认识和利用,使青少年可以熟练掌握基本文献信息检索方法和相关的检索工具,不断提升青少年鉴别文献信息和分析信息的能力。根据青少年的实际需要,将导读与导航服务相结合,进行连续、不间断的辅导。另外,要不定期举行各种宣传活动,例如开展读书活动,对青少年进行有针对性的阅读指导;开展信息技术培训活动,向青少年介绍识别网上信息的方法,适时加强对青少年网络道德方面的教育。青少年是信息社会的主体,应不断提升他们利用信息中的道德自律意识,抵制网络游戏,合理使用信息,促进信息社会的发展,以完成对青少年的素质教育。3.2合理利用馆藏资源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应及时调整对青少年的信息素质教育工作。网上信息资源的出现并没有改变人们的阅读习惯,图书馆的文献资源仍旧是以纸质图书为主。对于公共图书馆来说,应加强建设特色馆藏,确保其具有权威性、完整性和系统性。在印刷纸质版文献时,还要实时采购一些电子文献,使青少年更好地利用网络资源。另外,还要结合公共图书馆的实际情况,建立特色的馆藏数据库。目前,有很多公共图书馆都将网络资源作为未来建设馆藏资源的重要内容,开始加大建设网络资源的力度,为更好地开展青少年素质教育提供了条件。3.3提升馆员的专业素质为了充分发挥公共图书馆在青少年信息素质教育中的作用,要不断提升馆员的专业素质,建立一支高素质人才队伍。新形势下,对图书馆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不断吸收新的信息知识和来自信息社会的挑战,还要做好青少年的信息素质教育。众所周知,公共图书馆是青少年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青少年自身的信息素质和掌握的技能可以很好地反映出青少年的自学能力和研究能力,也是社会对综合人才的基本要求。
4结论
青少年信息素质教育主要是以培养他们的信息意识和信息处理能力为目标的教育。我国公共图书馆开展青少年信息素质教育的时间比较晚,培训方式还不成熟,缺少政策上的支持,宣传力度不够等,还有很多问题急需解决。公共图书馆只要将青少年信息素质教育放在首位,脚踏实地,充分利用图书馆内的资源,营造良好的青少年素质教育氛围,才能逐步完成对青少年的素质教育培养。
参考文献
[1]巩明英.论图书馆在培养青少年信息素质方面的作用[J].学术纵横,2014(08).
人之“成人”,不仅体现在生理学层面或法学层面,更重要的还在于文化学层面、心理学层面上的“精神成人”。当代大学生不仅要有知识还要有文化,不仅有学问更要有修养。大学生的“精神成人”具有迫切性和重要性,为了大学生的“精神成人”,高校开展文化素质教育有重要的责任担当。
“精神成人”旨在让大学生在本科阶段学会做人做事的道理,培养健全的人格,达到心智上的成熟。一个大学生毕业生,应该具备自己独立的判断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精神成人作为人生成长的重要一部分,其重要品质为诚实善良、内心丰盈、气质高雅,拥有独立人格和价值观,这些比专业技能更重要。精神成人与人们所注重的专业知识相比,精神世界、情感意识、人生态度、学生的生命状态,更为关键。
有学者指出,大学教育比获得专业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获得并热爱真理和智慧。大学的人文教育,不仅要关注大学生脚下的路,还要让他们抬起头来,关注远方的天空,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只有他们真正在精神上成人了,才可以获得真正意义上的个体的幸福和快乐,也才能真正维护和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开设跨学科大讲坛的必要性
加强人文教育,是要让学生具有法理意义上的“公民素养”伦理意义上的“道德修养”文化意义上的“人道意识”以及心灵意义上的“爱的情怀”。这些都是“精神成人”的内容。大学的人文教育可以通过课程的设置来实施,我国高校目前普遍采取的是在大学一、二年级开设通识类公共选修课程。然而这一类课程的内容体系今天来看仍有很大的改革空间。
在教育史上有着重要影响的“博雅教育”是英国人纽曼提出的,其内容重点就是强调学校要着重对学生品性的全面熏陶。他认为,让大学生“专业成才”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让他们“精神成人”。据此,他呼吁学校一定要重视人文教育。这一教育思想为很多教育家所推崇。
美国哈佛大学的核心课程改革方案也是直指学生的精神层面。具体而言,这一核心课程改革有四大目标:培养全球性的公民;发展学生适应变化的能力;使学生理解生活的道德面向;让学生意识到他们既是文化传统的产品,又是创造这一传统的参与者。这四大目标都以核心课程的方式显示出来。与现行的核心课程相比,这一新核心课程给学生提供了更广泛的知识领域,而降低在某一具体题目上的深度。换句话说,就是求广不求深。这里的一个重要理由是,大学要为学生面对现实生活作准备,而不是仅仅提供专业知识。
文化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思想,它注重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即身心、智力、敏感性、审美意识、个人责任感、精神价值等方面的发展。尤其是要使大学生经过大学阶段的教育,能够形成一种独立自主的、富有批判精神的意识。学生应该努力培养自己的判断能力,以便自己确定在人生的各种不同的情况下应该做的事情。学科学术讲座对于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的展开是功不可没的,它有效解决了各高校师资力量分配不均的问题,使每一位学生都得以学到学校不开设的课程和知识,使学生与名师名人零距离接触,在校园内即可听到来自全国各地名师的讲解。
20世纪90年代,杨叔子院士就曾指出,我国的大学教育普遍存在着“五重五轻”现象,即重理工,轻人文;重专业,轻基础;重书本,轻实践;重共性,轻个性;重功利,轻素质。这“五重五轻”中的重功利、轻素质是要害;而轻基础、轻实践、轻个性、轻素质又同轻视人文密切相关。人文教育是解决如何做人的问题,是基础的基础,人文素质是一切素质的基础素质。轻视素质,忽视人文,急功近利,危害无穷。忽视学生的精神成人问题,只能看作是教育体制缺陷的表现。高校紧密结合当代大学生实际,开设跨学科大讲坛是促进大学生“精神成人”的一个重要举措。
三、文化素质教育讲座课程的顶层设计、建设与实施
开设跨学科学术讲座是提高学生文化素质的有效途径,是学生体验和感受人文精神的良好场所。跨学科学术讲座作为推进素质教育工作过程中进行文化素质教育的一种方式,内容以人文为主体,覆盖众多学科,内容包括古今中外、文学、艺术、哲学等系列知识以及自然科学等方面的知识,旨在“提升文化品位、倡导格调生活、拓宽知识视野、推进素质教育”。
文化素质教育讲座课程一一跨学科学术大讲堂“启航讲坛”,是哈尔滨工程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专为丰富大学生文化生活、开阔学术视野而搭建的文化素质教育平台,并作为文化素质教育选修课程列入本科培养方案。面向文科学生普及自然科学知识,面向理工科学生进行跨学科的自然科学知识教育,面向全体学生普及中西方文化,同时介绍国内外着名科学家的创新思想、治学精神、研宄方法,学会做人之道,着重培养学生的科学与人文精神。“启航讲坛”旨在为广大学生提供一个更多地接触名师名家、提升大学生审美情趣,促进综合素质发展的平台。讲坛期望能吸引更多名师学者,办成黑龙江省乃至全国性的文化交流中心,形和科学精神的殿堂。
1.发挥“启航讲坛”的育人功能
“启航讲坛”作为一门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纳入了本科培养方案,其定位是素质教育跨学科的学术大课堂,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为主。主要邀请国内外高校名师,诠释通识教育内涵、拓展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合作”等方面素质与能力。尤其是“学会做人”,这对大学生成长非常重要,将会影响他们的一生。讲坛以“陶冶情操、提升境界、启迪智慧,引领航程”为宗旨,重在知识性、前沿性、趣味性、哲理性,由“中外历史与文化”“语言与文学”、“哲学人生与社会科学”、“艺术修养与审美'“自然科学与人类文明”、“国防文化与船海特色”等六大模块组成。
“启航讲坛”作为文化素质教育讲座课程重要载体,通过讲座互动以及讲座后座谈的方式,使学生有机会与专家“零距离”接触,达到典范教育,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启航讲坛”自2008年3月末开办,己成功举办近200多期。专家们以“渊博的学识、独到的眼光、睿智的见解、敏锐的思维、深入浅出的表达方式、引人深思的深厚学理、催人奋进的人生智慧”受到学生们的喜爱。同时学校也借专家来讲座为契机,扩大了知名度。“启航讲坛”开展的讲座,相继邀请到了中国科学院杨叔子院士、中国思想文化史专家张岂之教授、中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5号火箭系统总指挥黄春平,我校徐玉如院士、“终身荣誉教授”邓三瑞、校友郭宝柱、“两弹一星”专家邢球痕院士,清华大学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获奖教师彭林、北京大学教授王义遒、少将金恩祥、徐光裕,“百家讲坛”的金正昆、马瑞芳、康震、鲍鹏山、隋丽娟、孙立群、喻大华等先生,还请到了美国工程院院士WilliamC.Webster、耶鲁大学着名经济学家陈志武、美国加州州立理工大学UJ.Fan,全球经理人尹建维、屈中华先生,表演艺术家六小龄童、央视着名主持人韩乔生等先生。每一位嘉宾精辟独到的见解,深入浅出的演讲都能够唤起听众的共鸣,引起了学校师生的强烈反响。
华中科技大学涂又光老先生曾提出了“泡菜理论”,即泡菜水里泡出来的白菜、萝卜的味道,取决于泡菜水。同样,学校培养出来的人,取决于学校的文化氛围。学校对学生的影响是全方位、潜移默化的,“启航讲坛”所开展的通识教育课程正是起到了这样一种作用。通过“启航讲坛”,广大师生可以和知名学者面对面地交流,感受大师风范,拓展自己的思维空间,对所讨论的问题进行多元思考。学生说“启航讲坛”像干涸的土地灌进甘露,滋润学生的心田,震撼学生的心灵。
2.规范“启航讲坛”的顶层设计
讲座课程的顶层设计是做好讲座的前提,邀请谁、讲什么、怎样讲、效果如何,是我们十分关心的问题。我校讲座专家的邀请主要围绕文化素质教育六大课程体系展开,邀请专家以国内外高校名师为主,讲座内容中一定要体现如何求知、如何做事、如何做人。应提前一个学期设计讲授主题与系列,提前一个月联系好专家。“启航讲坛”开办的讲座作为学分课程,具备一般课程所需的运行要素,包括课程大纲、教材与参考文献、讲授方式等。
针对我校理工科大学的状况,侧重中华传统文化、国防特色模块,开展名师系列和少将系列讲座。我校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负责讲坛组织运转工作,负责对专家遴选、邀请、行程安排、现场掌控、课堂巡视、效果测评等情况进行统筹安排。
我们拟在每学期的教学周大致安排18场“启航讲坛”讲座,全年近40场。上半年讲座主要邀请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解放军国防大学的教学名师,以及来自跨国公司的CEO、国外大学的教授,重点讲授语言与文学、历史、哲学、经济、国际形势、国外高等教育相关领域。下半年结合新生入学教育,开展军工文化、学校特色船海系列、中华传统文化系列、国防教育系列讲座,重点邀请香港与台湾大学专家、“百家讲坛”主讲嘉宾、军事领域知名少将开展讲座。
我校“启航讲坛”跨学科大课堂的举办,受到学校领导、院系、机关、师生的大力支持,从依托课程体系遴选专家的前期策划、讲座嘉宾介绍的PPT制作、讲座内容网络与海报宣传、讲座礼仪主持、课程内容采编、专家专访,学生听后感等,均由基地学生工作中心学生团队完成。每期讲座后,作为“启航讲坛”幕后团队的同学们都认真总结,仔细分析不足之处,以便下次改进。
3.展望“启航讲坛”的开放课堂
“启航讲坛”讲座专家主要以国内外高校名师为主,走“高质量、精品化、课程化、常态化”路线。
部分讲座将以模块化的形式固定下来,己被聘为学校的名誉教授、兼职教授和客座教授30多位学者,每年将到我校讲座至少一次。专家提前两个星期提供讲座课程大纲或讲座简介或讲座文稿,并提供与讲座相关的教材或书籍,以便学生延伸阅读与学习。“启航讲坛”不仅浓厚了学校的文化氛围,提升了学生的文化素养,更是有效促进了我校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实施素质教育
目前,我国的教育体制正在进行深刻的变革,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改革的主旋律.但素质教育没有固定的模式,中等职业学校要根据自身的特点与优势,吸取百家之长,探索出适合自已的新路子.结合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本文试对中等职业学校如何实施素质教育略做探讨,以求教于方家.
1.实施以德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
”要说素质,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不断增强学生和群众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加强与改进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因此,中等职业学校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首先要树立以德育为核心的教育思想,把德育教育放在各项素质教育工作之首.我校的做法是从日常生活入手,加强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的养成教育.具体而言,从学生生活制度的建立入手,规范学生的一言一行.为此,我们实行了准军事化管理.通过经常性的军训,确立了学生内务、队列、纪律的标准,对学生的着装、举手投足等严格要求,使学生的形象大为改观.为巩固军训成果,我们定期进行全校性以及部分专业的军训会操表演,还不定期参加市内大型比赛等活动.这一过程使学生受到了很好的素质教育,并且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积极进取、守时守纪的良好品质,同时还提高了我校的军事化管理水平.
2.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
职业学校在课程设置上有其自身的特点,除开设文化课外,还开设种类繁多的专业课,如种植、机械、电子、旅游、财会、烹饪、文秘等.提高学生素质的关键就是要通过科学有效的教学过程, “润物细无声”地把教学内容”内化”为学生良好的素质和自觉的行动.所以,课堂教学应是开展素质教育的前沿阵地.
2.1优化课程结构体系
课程体系的设计直接影响学生发展的方向.实施素质教育,就要通过优化课程结构,为学生良好的基础素质的形成与发展保驾护航.课程是教育教学系统中的软件,职业学校在课程安排上,应重视专业课,但不可忽视文化基础课.因为职业教育应在完成了相当于高中阶段文化课教育的基础上,进行专业理论、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教育.学生也只有具备了较扎实的文化基础知识,才可能有较强的融会贯通能力,做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将专业知识真正领会,弄懂.
2.2改革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大致可分为以下两类:一类是侧重学生非智力因素发展的教学方法.主要是愉快教育,和谐教育和成功教育.另一类是引导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善于学习.所以,教师应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入手,选择适合教师和学生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将老师视为”良师益友”,从而”亲其师,信其道”.这样,课堂教学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收到理想的效果.职业学校因为学生基础差,最好采用先进的、新颖的教学手段,如一些多媒体课件、幻灯片、实物等来进行教学,营造一种现场教学的情景和气氛,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尤其对难以想象的、比较复杂的机械类课程,课件的直观性大大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有助于提高学习兴趣.职业学校必须充分利用好多媒体教学手段,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使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有详细的阐述.
2.3重视发展学生个性特长
职业学校可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的不同,成立各种兴趣小组,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让学生在第二课堂中陶冶情操,树立自信,展示自己.我们学校有茶艺、时装表演、书法、绘画等兴趣班,收效良好.
3.社会实践是实施素质教育重要途径
3.1组织学生参加社会服务活动
通过参加为社会做贡献的服务活动,可使学生感受到奉献的快乐,认识到人的价值只有在为他人的奉献中才能实现.我们学校结合所设专业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或节假日,到周围农村和企事业单位进行科技服务活动.如组织园艺专业学生参加市里绿化活动,组织种植专业学生指导农民农业生产,组织电子专业学生到农村去义务为农民修理家用电器等受到家长和社会一致好评.
3.2带领学生考察社会
我们学校利用假期成立科技夏令营,开展生物和环境科学探索活动;成立社会考察小组,参观名胜古迹、工厂、农业生产基地、经济开发区、博物馆等.开展考察活动,可以增强学生探索自然奥秘的主动性,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以及吃苦耐劳、合作探究的思想品质;还可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团队意识和组织能力等各种才能.
3.3校企合作参加社会实践
我们学校在社会的支持下,从本地区、本系统的实际出发,利用丰富的社会资源,建立校企合作实践活动的基地.让学生走出校门,深入基地,接触社会,了解行情.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得到多种锻炼,为他们今后走向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