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项目管理专业知识

项目管理专业知识

时间:2023-08-04 17:24:3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项目管理专业知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项目管理专业知识

第1篇

【关键词】沙盘模拟工程管理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5-0255-02

工程管理专业作为新兴的工程技术与管理交叉复合性学科,主要培养具备经济学、管理学、土木工程技术和法学等基本知识的高级复合型管理人才。由此可见,工程管理专业是一个特色鲜明、要求学生有较高的综合运用能力的专业。

1.提高工程管理专业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必要性

作为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如果他们仅能够熟练掌握专业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无论是从在校期间对学生培养要求还是从学生毕业后用人单位的期望来看,工程管理专业学生应该具备基本的对专业知识的融汇贯通以及工程实践能力。

根据对本校近三年249名工程管理专业学生就业岗位调查获悉,近百分之八十二的学生在建筑施工企业、监理公司或是咨询公司从事现场施工技术、监理工作以及概预算或是招投标工作。工程实践能力是工程管理专业学生走向工作岗位的基本素质要求。实践教学环节正是工程管理专业学生把理论知识和实际工程的联系起来的纽带,是学校培养学生专业兴趣和提高教学的质量必不可少的环节。随着当前就业压力的不断加大,用人单位对学生工程实践能力要求也相应提高,为使工程管理专业学生在毕业后能较快适应工作的需要,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更具有紧迫性。

2.项目管理沙盘模拟在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项目管理沙盘模拟是训练学生通过角色扮演以及小组成员全员参与合作完成一个实体工程从签订合同开始到最后完工的全过程,使学生把专业的知识和工程实践紧密联系起来的有效实践教学环节。在沙盘模拟过程中,每个学生根据自己扮演角色的岗位职责编制各种工程计划并操作实施,最后通过教师应用配套软件来考核每个小组以及其成员的项目管理成果。

项目管理沙盘模拟实践环节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策划阶段、执行阶段以及最后的收尾阶段。

2.1 策划阶段

策划阶段是沙盘模拟最为重要的阶段。在这个阶段,每个小组就是一个项目管理团队。项目管理团队的每个成员――项目经理、财务经理、采购经理、生产经理、经营经理各司其职做好整个工程项目的策划。

策划阶段最为重要的工作就是编制施工进度计划。施工进度计划是沙盘考核的核心内容之一,施工进度计划的编制质量直接会影响工程项目方案的可行性和优劣性。学生通过对工程资料的了解,运用所学的施工组织设计的知识合理选择依次施工、流水施工或平行施工是编制施工进度计划的关键。

在这个阶段,生产经理负责编制施工进度计划,以及根据进度计划编制资源需求计划;经营经理根据进度计划计算每月报量收入、班组以及施工机械进出场时间;采购经理根据进度计划编制原材料采购计划,根据经营经理的安排的班组进出场时间选择库房容量以及其他临时设施容量;财务经理根据报量收入和原材料采购计划以及经营经理提交的成本计划选择融资方式和金额,并进行盈亏分析;而项目经理负责总体指挥、控制和协调工作。

2.2 执行阶段

这个阶段是项目管理沙盘的具体操作阶段。根据策划阶段的策划表格,按照沙盘操作表逐一执行。在执行阶段各个成员一定要在清楚全局策划的基础上,以策划阶段的策划数据为指导在项目经理的统一指挥下,按沙盘操作表流程逐一进行。为了保证工程项目实施的完整性和时序性,不准跳步操作,不准多步操作,更不要盲目追求操作速度。如果在执行过程中接到工程变更通知时不要慌乱,首先小组各成员一起分析变更对下一步工作的影响,然后制定应对方案并进行成本测算,核查按变更后方案对现金流的影响。当变更对施工进度计划产生影响时就要考虑对应调整劳务班组、机械进出场、材料采购等计划。

2.3 收尾阶段

收尾阶段的主要工作是对每个小组的策划和执行成果进行点评以及对小组整个沙盘模拟过程进行总结。根据每个小组递交的策划和执行表格,运用沙盘模拟配套软件对每个小组进行打分,并对每个小组项目的资源使用情况、进度情况、盈利情况等进行分析和总结,为下一个项目的策划和执行积累经验。

3.项目管理沙盘模拟教学效果

项目管理沙盘模拟实践要求学生具备施工技术以及施工组织等专业基础知识为前提,同时又必须熟练运用合同管理、风险管理、财务管理、采购管理、进度管理、信息管理、成本管理、资源管理、造价管理等多门专业知识,使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整体性和系统性能够有较为全面的认识。

沙盘模拟实践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角,教师主要职能不再是讲授而是是引导和服务;而学生则变成了课堂的主角,他们在教师指导下,相互学习,相互分享,以讨论的形式学习新知识,发表自己的感想并运用到沙盘模拟中。学生把自己成熟或不成熟的想法运用到沙盘模拟中,并体会所带来的或好或坏的一切后果,进而从中总结经验教训。这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大大激发了学生们对专业知识的兴趣,提高了学生们自主学习的热情。

通过近三届学生反馈信息来看,沙盘模拟实践教学对促进学生把专业理论和工程实践有效的结合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为了能给工程管理专业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提高就业竞争能力,有条件的学校应鼓励校企合作,建立项目管理沙盘模拟实践基地,使学生能够更直接的参与到工程项目中,增加学生的决策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同时利用学校的专业理论优势指导企业以达到双赢的效果。

虽然项目管理沙盘模拟实践教学还有一些不足和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但随着沙盘模拟的逐步推广和不断完善,其在提高教学质量以及培养工程管理专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中将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熊黎黎.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陕西教育[J],2009,4

[2]马立强.对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思考.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3

第2篇

关键词:基于项目管理;知识团队管理;管理模式

一、知识团队的概念和特点

(一)概念

知识团队指由知识工作者构成不定期提供新产品或服务的特殊性团队,以一定任务为导向,成员共同完成任务,知识团队的组成源于时代和企业对知识的需求。

(二)特点

知识团队作为特殊性的专业队伍,一般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专业知识技能多样性

知识团队是由来自不同知识领域的高水平知识员工组成的,每个员工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都是团队所需要的,所有员工的专业知识技能也基本达到互补状态。因此,个人无法完成一项任务,团队合作就可以,这也是锻炼员工团队协作能力的较好方式。

2.任务导向性

项目运行的目的是满足顾客的所有要求,而知识团队完成项目任务的方式却不是像企业其他职能部门一样有专门分工,而是以整体项目为基础,搜集资料,运用多种知识和技能,整合后完成项目任务,这也是知识团队最基础的目的。

3.知识工作创新性

随着企业市场的转型,开始以客户为中心,客户的需求也成为市场行为中决定的关键性因素,企业想要有更多的客源,最重要的就是要有产品或服务上的创新性,以此来吸引更多客户。而创新产品和服务等就是知识团队的工作,知识员工通过先进的科学技术将专业知识或技能转变为创新性产品或服务,并能在研发的过程中探寻新的理念、规律、工艺、方法等,为企业创造更多利润,因为客户和社会提供更多福利。

4.团队动态化

知识团队的存在并不是不可消除的,其是服务于项目的,许多企业都是采取项目成立,知识团队成立,项目结束,知识团队解散的方式。知识团队一般人数不会过多,并且是根据项目具体要求来选择知识团队成员,项目结束后,全员离开知识团队。5.收益递延性知识团队的收益是在项目结束审核后才能得到的,在项目期间收益无法确认,企业在将项目交给知识团队后,也无法确认收益,因此具有递延性[1-2]。

二、知识团队管理模式现状

(一)团队成员多以自我发展为主要目标

知识团队的员工来自不同的知识领域,但都是同样的高知识分子,且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与普通员工相比,能入选知识团队的员工对事业的满足感和追求感更突出,且热衷于有挑战和创新性的工作,将挑战自我当成一种人生乐趣,因此在工作中他们坚持独立思考,追求自主权,且希望在工作中拥有最大的自由度和决定权,对于工作环境,其也希望在更自由的环境和时间空间及氛围中工作。

(二)团队工作过程较难监督

知识团队的员工日常工作时大多是思维层面的活动,抽象且隐蔽,在想法未落实之前都是思维活动,且是来源于工作人员不时的创意和想法,具有不确定性和跃进性,因此在团队工作过程中,对于工作过程很难做到全面监督或监控,若工作过程中出现不可预估的问题也没有蓝本可参照,这也导致不能依据阶段性的成果判断员工们的劳动付出和工作进度。

(三)工作成果无法预估

也正是因为知识团队工作时因为不定期的想法和创意导致无法确认阶段性的工作成果,也难以根据此独一工作成果进行考核和评价。完整产品和服务价值需要项目结束时才能实现,时间漫长,在中途出现问题也会延长项目完工时间。而且,一个产品或者项目是团队共同完成的,不能对个人的付出进行考核和评价。若是出现项目中蕴含丰富的社会效益时,其会远超于项目的经济效益,成果更难预估[3]。

三、基于项目管理的知识团队管理模式

(一)强化与其他信息系统的交流

知识团队基本特点中还有个信息共享的特点,其不仅包括企业内部的交流,也包括外部的信息交流,内部信息交流便于员工成长,不断创新更优质的管理模式,外部信息交流便于企业提升自身的商业竞争力,并为企业争夺到更多的网络、资金等资源。采用项目管理方式后,能够促进知识团队的自我进化,丰富自身的知识积累,利用知识团队本身的优点,结合其他信息系统,将项目管理的优势最大化发挥。

(二)企业提供必需的资源保障

知识团队工作是需要大量的资金和物质等保障作为工作基础的,企业需在项目确立之时就准备好信息、材料、资金、技术等资源,并做好额外预算,做好和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交流,采用项目管理方式后,知识团队员工会根据项目管理的数据知识库提取有关内容,利用现有的资源创造更优质的方案或产品等。

第3篇

【关键词】继续教育;培训管理;项目化思考

教育与人们的思想联系密切,社会工作发生新的变化,教育也要随之变化,我们经历的教育从小学到大学,教学的内容和形式上各具特点,中小学的教育更看重知识面的拓展,高中教育是文科和理科的专业化学习,大学后方向确定专业化内容也被确定了,并通过对该领域的深层次研究,让人们今后从事相关研究。继续教育是在大学生学习生涯结束后从事的专业化再教育工作,通过再教育丰富人们的工作内容定位,并针对某一问题做细致深入研究。

一、管理项目概述继续教育的实施特点

1.管理项目概述

管理项目与社会发展同步前行,且社会的发展很多项目在建设的前期、周期和后期都需要专门的人员以及团体做组织、沟通和协调,目的是保障活动的顺利开展。社会发展进程中,企事业单位和政府机关也开始沿用管理项目的理念,改革管理内容,建立系统化的管理理念,成立专门管理部门。由此可见,管理工作已经充斥到整个市场内,新的历史发展时期管理项目已经占有一席之地,为提升管理项目工作的新意,就应在管理中做好项目构思,进而提升管理项目的竞争能力。创新工作的开展不仅要以基础知识累计为前提,更要在发展中不断的补充知识,继续学习深化现有的知识,更新原有旧知识系统,以期在研究学习中突破管理项目的困境。

2.继续教育实施特点

(1)满足新知识学习继续教育实施中,管理人员需要考虑培训内容的时代性,即要满足与时俱进的要求,培训内容最好集中新技术和新理念,目前很多高层次人才对于基础知识有牢固的掌握,因而成就的管理知识不适宜在继续教育活动中推行,若沿用传统的教学内容不但会浪费时间,更容易局限人才思维能力。新知识培训时,需结合市场技术信息的更新换代要求,研讨部分领域的新课题,结合新知识内容,更新市场信息及时,并且对市场中的某一领域话题做研究和讨论,以学习者的基础技能为基础的吸收前提,转化研究方案,拓展现有知识。(2)适应短期高效培训继续教育培训过程中,要求被教育者了解行业内的各项细则,且要求其有较好的的接受能力,探究某一个领域专业知识的时候要先疏通这一领域内的专业知识,专业知识被疏通以后高端人才就能在此过程中做工作探索。其实实际工作中不需要太长时间开展再教育活动,只需要固定好科技的研究和考察方向即可,在探讨创新知识体系的同时,要在新知识和新技术的应用中适应培训要求。

二、继续教育培训管理的问题

1.监督不到位管理落后

继续教育管理机构主要通过“窗口”面向社会,故为教育工作的阳光单位,故此在组织继续教育的时候要满足教育的高质量和严规范要求,让教育适应市场需求,且传授出的知识能应用在实际工作中。但,目前部分教育机构没能重视继续教育,并将其视为教育活动的附属产品,不能将继续教育工作看成教育活动的首要任务,导致教育机构或者教育培训管理部门在工作过程中存在死角,不能时时监督管理工作的推行和实施。

2.教学方式单一

师资力量薄弱部分教育机构将教学关注点集中在正常教学任务拟定上,忽略继续教育在教学机构中的地位,导致从事继续教育的工作人员流动性大,得到的晋升机会也很少,所以工作处于不稳定状态。另外,部分教育机构的继续教育管理模式中,招收的教师标准和流程都不能保障公开和透明,这就导致参与培训的教师师资力量偏薄弱。甚至部分机构在继续教育过程中,还沿用传统的集中式教学模式,培训者被动的听教师传授知识,但是知识内容和新颖度没有变化,其实传统的灌输学习方式已经不适应教学规律,导致继续教育模式单一,内容枯燥,发展性差。

三、继续教育项目管理可行性措施

1.树立项目管理思想

管理的思想决定管理的手段和方式,在继续教育培训工作推行进程中,由于项目管理充当管理的基础也是管理的核心要素。故此,要精准的解读项目管理内涵后,结合继续教育的培训工作特点和规律,制定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在此继续教育的培训领导要树立项目化管理思想,研究项目管理中的内涵或者实施要素和实施方法,并将各类管理要素都集中的使用在继续教育的培训管理中,满足继续教育的项目化管理要求。

2.制定项目管理规划

继续教育培训是由多个培训项目共同开设起来的,为让项目管理规划周密性好,就要求各个部门集中人力、物力和设备优势开展资源的协调和优化,并进行动态化管理,让继续教育培训工作在管理中顺利推进下去。为让培训更为高效,分解结构的方式细化工作任务是比较可取的方法,任务分解后要根据逻辑关系制定管理规程。

3.确立项目管理激励制度

继续教育发展中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为有效调动项目成员的工作积极性,应设立项目鼓励政策,主要是鼓励那些在项目执行过程中能够主动积极完成工作,恪守职责的工作人员,保障继续教育工作高效完成的前提下,更要给予部分奖励。

四、结语

继续教育是新时期人才培养的主要发展方向,借助于管理项目化的应用,建立系统化教育管理模式,满足行业发展的规范化和科学化要求,让高端人才可以继续接受新的系统知识,更新原有知识系统,管理项目中的教育资金,创新培养人才,通过新知识、技术、手段的运用,丰富人们的视野和思维,把累积的知识全部转换为先进的工作技能,带动社会的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曾越,陈宇婷.在继续教育培训中引用项目集管理的可行性分析[J].亚太教育,2014,(7):11-12.

第4篇

工程管理专业是融工程技术与管理科学于一体的复合型专业,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实践性。这就要求对工程管理人才的培养注定要强调“职业能力”的训练。职业能力强调的是人们从事某种职业所必须具备的能力,这种能力是从事岗位工作所需具备的各种能力的综合体。显然,大学生具备的职业能力对其职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

一、工程管理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构成要素分析

工程管理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是指从事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工作的多种能力的综合,同其他专业一样,也可分为“一般职业能力、专业能力和综合能力”,包含三方面要素:一是胜任具体职业而必须具备的能力,表现为任职资格;二是在工作岗位上表现出的职业素质;三是开始职业生涯之后具备的职业生涯管理能力。

1.职业一般能力。职业一般能力指经过后天努力能获得的基本能力。包括学习、理解、观察、语言表达、文字综合、判断能力等。在工程建设项目管理职业岗位上,主要体现在学生毕业后在工作中与人沟通交流过程中的交往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观察、理解、解决问题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环境适应能力等。

2.职业专业能力。职业专业能力指从事某种职业所必须具备的特殊专业技能。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应具备工程项目管理从业人员必须掌握的专业技能,项目管理原理、管理技术、方法和工具,参与或领导启动、计划、组织、控制和收尾过程的活动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需拥有项目管理员乃至高级项目管理师执业资格证书等。

3.职业综合能力。也称关键能力,是衡量毕业生能力高低和职业生涯潜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从业者的综合能力和职业素质。体现在从业者的跨职业、社会活动、方法、个人能力等。跨职业能力体现在从业者所具备的非专业要求的技能,如计算机的运用和外语应用能力等,这些能力有助于从业者职业生涯的发展以及在从业过程中对所遇到的疑难问题的解决。社会活动能力指从业者的沟通、团队协作、人际交往能力,是从业者职业能力发展成熟与否的标志,对其职业生涯发展程度具有重要影响。方法能力指处理问题过程中所体现出的综合能力,特别是对工作的计划、决策、执行能力,决定从业者的工作效率及职业发展潜力。个人能力指从业者的职业道德、职业素养,只有具备良好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才能得到认可和尊重,实现自身的职业价值。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认为,强调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就是强调“能力本位”,即以职业发展所必需的能力来确立培养目标,注重学生从业能力的培养。教学活动的开展与课程的设置、尤其是实践教学的实施,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宗旨,以能力至上为准则。对于工程管理专业,要以职业需求来确定岗位的能力要求,以能力分析确定培养目标,进行教学和课程设计,通过培养计划、教学大纲、课程内容、课程评价等过程实现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二、工程管理专业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实施途径

工程管理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应遵循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定位,以学生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提高为主线,构建应用型的本科教育,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实践教学环节的一体化,提升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加大实践教学及实习环节的比重。具体可采取以下途径。

1.注重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不仅仅是实验、实习、毕业设计或论文等工程实践教学环节的教育,而是在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始终贯穿工程能力理念,通过课内外诸环节,构建“学生主体、教师主导、教学融合”的教学、科研、社会、生产实践有机结合的实践教育体系。为此,必须在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中,强调灵活的思维和学习方式,注重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的实践锻炼,以此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2.校企联合,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力度。实习基地建设,要遵循“以建筑企业为依托、以工程项目为主体”原则,坚持开放式办学,努力促使产学研有机结合。为此,必须加强学校与建筑企业之间的联系,充分利用企业资源开展实习教学,聘请实习基地的技术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担任指导教师,与校内教师共同完成实践教学任务,要调动企业参与实习教学的积极性,稳定教学实习基地。以此为基础,逐步实现实习基地建设与学科建设、专业实验室建设的有机结合。

3.充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采用仿真工程项目管理的“全过程、全方位、实战式、体验式、参与式”等体现现代信息技术的实践教学形式,让学生尽可能多地积累工程项目管理经验。组织教师结合课堂教学设计模拟教学内容,让学生历经整个工程项目实施的全过程,包括项目前期策划、设计准备及设计、招投标、施工、竣工验收等,还应在模拟教学的时间上给予保证。

4.改革专业实习方法。以产学合作为主,加大工程管理专业实践课程的比重。把专业知识融入到实习中是高校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应予以高度重视。在实习过程中,指导教师应指导学生亲临工程建设与生产现场,直接领略先进的组织管理、设计手段和生产过程,全方位了解管理技术、生产人员的岗位职责、工作等情况。通过实习,使学生能全面应用和巩固所学的专业知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5.注重实践教学与课外科技创新的结合。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社团活动,通过开展课外科技创新活动,使学生所学的知识得到强化和延伸,在更高层次上实现知识获取。设置课外学分,通过讲座、俱乐部、论坛、各种协会等课外科技创新活动,丰富学生业余生活,弥补课堂教育的不足,锻炼学生的领导能力与沟通能力。

6.注重实践教学与社会实践的结合。工程管理专业应与业界建立起广泛联系,使企业参与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参与培养方案的修订和教学评估,形成大学与产业界之间的良性循环,为学生的学习和就业提供良好条件。

三、构建基于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措施

鉴于以上考虑,笔者认为,职业能力培养的实质是促使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掌握实践操作技能,形成实际工作能力。要使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落到实处,应采取以下措施:

1.构建符合职业能力要求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要组织专业团队教师,会同劳动部门、行业协会、企业,根据工程项目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分析岗位工作过程,参照职业资格标准,设计技能训练项目,将相关技术理论知识与技能训练项目加以集成,形成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突出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内容体系。

2.切实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要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教师的职业素养至关重要。专业教师要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必须致力提高职业素养,既懂专业理论,又善于实际操作。要树立创新意识,到实习基地及相关的单位跟踪调查,挂职锻炼,适时掌握工程项目管理的新技术、新方法。要培养教学把控能力,适时对学生的疑惑进行引导与解答。

3.加强与咨询、监理公司的顶岗实训合作。工程咨询公司和监理公司管理着许多不同结构形式、不同施工进度的工程项目,因此可根据各阶段实习的要求,选取符合教学要求的工程项目进行实习。利用工程咨询公司和监理公司的协调作用,使学生在不同的工程项目间轮换实习,满足实习的全面性。工程咨询公司和监理公司技术力量雄厚,能很好地承担起指导学生实习的任务,保证实践环节的教学效果。

4.充分运用仿真技术。实验、实习需要大量的设备、资金、耗材及人员的投入,使得很多实训项目受到限制,为解决此问题,可采用仿真实训。如,利用工程建设管理信息系统仿真工程项目的组织和管理,对项目的经费预算、物资储备、计划进度、质量监控、财务核算及成本管理等全过程模拟,增强学生对现代施工管理的认识。将学生分为业主、承包商及监理等角色,对工程施工过程进行模拟,按照施工组织和施工管理的要求对工程质量、进度等方面的工作进行检查、控制。

5.沙盘模拟实践教学。ERP沙盘模拟培训软件是以工程项目为背景,运用沙盘模拟工程项目从立项、建设、验收各阶段不同工作岗位的工作内容和工作任务,学生扮演项目经理、财务经理、经营经理、生产经理和采购经理等角色,使学生得到工程项目全过程的知识和技能的切身体验与实际训练,培养学生对工程项目进度安排、成本核算、资源配置、风险控制等方面的团体策划和实际操作的能力。每年举办的“广联达杯”全国高校工程项目管理沙盘模拟大赛及算量比赛,可帮助学生建立工程项目管理的认识,掌握项目管理的业务流程、岗位角色职责,对丰富实践教学内容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6.积极推进学徒式实践教学。利用“师傅带徒弟”的形式,以课程为纽带,结合课程的实践内容,安排学生在工程建设项目的各个环节及不同的部门进行学徒式实习,在真实的工作情境中,由师傅深入指导学生的实践学习,“做中学、学中做”,既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又培养学生对未来职业的认知度和忠诚度。

第5篇

    在国内监理行业现行的组织模式与管理体系中,监理单位普遍只具备辅助施工单位进行监督与管理的职责,但是难以实现对于工程项目实行全方位立体化的管理和控制,这是国内监理行业科学化管理中面临的焦点问题之一。水利施工监理与项目管理模式在本质上都是针对于水利施工中具体项目进行有效的管理。但是在管理层次、角度等方面仍然存在较大的不同,这是需要进行科学处理和协调的。

    (1)监理人员综合素质较差,专业知识及能力难以胜任

    目前,水利施工监理人员综合素质普遍较差,难以满足现代水利施工项目管理模式工作对于专业化、技术化、正规化的新型要求。另外,国内水利施工项目管理模式工作中,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层出不穷,工程技术标准和规范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监理人员只有具备监理行业相关专业知识,以及较强的个人能力,才能承担开张此项目管理模式的职责。

    (2)监理制度相对落后,难以符合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要求

    随着监理行业的快速发展,对于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标准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而国内监理单位现行的监理制度并且缺乏专业的分析和理论指导,只有依靠监理人员在工作中进行探索和总结。针对于国内监理行业的现状而言,尚难以承担对工程项目进行全面管理的需求。另外,监理单位在国内监理行业中多处于参与协助地位,难以得到社会及行业内部的认可,服务质量也难以保证,以上因素都限制了监理单位在项目管理模式中作用的发挥。(3)监理单位定位出现误差,限制了发展的进程随着国内监理行业的不断创新发展,监理单位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但是由于监理单位自身资历、技术力量、管理经验等因素的限制,其定位往往局限于水利施工项目的监理工作上。在水利监理单位的中远期发展目标中,也没有注意到对于工程项目管理模式业务的开拓与分析,这就无形中导致国内监理单位与实施项目管理模式的综合要求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

    二、如何通过水利施工监理实现项目管理模式的进一步强化

    (1)加大对监理单位的监管与扶持力度

    监理单位是一个服务性的社会机构,监理单位的工作主要是服务于水利施工项目参与各方。而各级监理行业主管部门则是国家的行政管理机关,具备依法管理的权利,并担负对工程项目实施监管的义务。各级监理行业主管部门应通过下发文件、公告等形式,以强制手段使水利施工项目实施监理制度,并积极配合监理单位开展各项本职工作。各级监理行业主管部门还要组织监理单位人员进行岗位培训,是监理人员具备更高的职业技能和专业水平,并与监理单位监理“点对点”的直线联系模式,及时协助解决监理单位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

    (2)实现建立制度向现代项目管理模式体制的过渡

    监理行业全面实施监理制度的时间相对较短,监理制度难免会存在某些弊端和问题,与水利施工项目管理模式体制的要求仍然存在一定的距离,这是必须及时得到解决的,也是实现建立制度向现代项目管理模式体制的过渡的基础条件之一。目前,部分发达国家对于工程监理制度的分析较为深入,已基本实现完成于工程项目管理模式融合的过程,其中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部分很多。同时,国内水利专业专家、学者也要加到对监理制度革新与完善的力度,实现建立制度向现代项目管理模式体制的过渡,进而实现国内水利施工管理水平的整体提升与进步。

    (3)逐步提升监理行业的社会地位

    由于国内部分监理单位在工作中片面注重经济效益,而漠视国家相关法律及制度规定,难以真正发挥监理单位应具备的职责,最终导致国内监理行业的整体社会地位受到恶劣的影响。水利施工现代项目管理模式理念在客观上起到规范监理行业的作用,也是实现水利监理单位整体工作能力的提高的重要条件,进而促进监理单位及人员严格按照工作制度开展工作,进而彻底改变人们心中对监理行业的固有观点,从而全面提升监理行业的社会地位。

第6篇

关键词:工程项目管理、专业化、职业化

Abstract: Project Management Company of project management as a service industry, providing consultation outcomes is still an emerging industry strength, the relevant state laws and regulations are still no strict definition and legal status. Increasingly apparent, but with the important role of large-scale development projects, specialization and professional project management company should not be overlooked.

Keywords:project management, professional, professional

中图分类号:K82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引言

随着国内国际市场的不断融合,工程建设市场正发生深刻变化。传统的由业主临时组建、培训一个建设班子进行工程管理的模式,不但已经难以适应高水平项目管理的需要,而且其诸多弊端也日益明显。基于此,迫切需要改革目前的工程建设管理制度,选择专业化、职业化的管理团队,即:项目管理公司,是降低和转移风险的最佳方法之一。尤其是项目投资额越高、项目越复杂且难度大的工程,项目管理更能体现它的优势。

二、工程项目管理的特点

一是专业化,由建设单位组建临时的基建班子,一般对建设程序和相关法律法规熟悉不够,缺乏相应技术和专业知识以及工程项目管理经验,管理的科学化、系统化和专业化难以体现,整体效益受到影响,而项目管理公司则是从事工程项目较多的专业公司,在这方面具有相对丰富的经验;

二是职业化,在传统模式下,政府和业主自己管理得多。一个工程项目建成后,项目管理人员随之被解散或者转入生产管理,工程项目管理经验难以积累,导致社会资源浪费。此外,临时班子人员缺乏职业化支撑,短期行为普遍,行政权力容易直接介入,极易造成决策失误和监督失灵,使项目投资效益低下,滋生腐败,工程质量得不到保证,而项目管理公司则是职业化公司,经验和业绩积累丰富;

三是成本效益可有效控制。在专业化与职业化同时缺失的情况下,投资成本低、工程效益高、建设工期短、技术和质量水平高的理想目标是很难实现的。只有借助专业项目管理公司的技术力量,才有可能从成本、进度、质量等方面整体把控工程项目。

三、工程项目管理服务的内容

工程项目管理的内容,根据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范围的具体情况而定。从全过程角度而言,项目管理服务可包括如下主要部分:前期策划与手续管理、设计管理、投资管理、招投标与采购管理、合同管理、施工管理、风险管理、沟通管理、信息资料管理等。

前期策划与手续管理

工程项目的前期策划主要是根据项目功能要求和目标,进行总体的规划与设计。经筛选形成总体规划方案。总体规划方案一方面是为可行性研究提供答案,同时也是项目后期设计实施的纲领。

根据建设工程的需要,项目管理公司还可以协助或代表业主方办理各项报审报备手续,并协助业主方进行工程的验收和交接手续。在建设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从前期的立项直到最后的工程竣工验收备案,其涉及的报批、报审和报备手续极为繁琐复杂。业主方作为非专业单位,并不了解上述手续,若自行办理不仅成本较高、时间较长,更可能长期无法通过审批。

鉴于此,在项目管理过程中,应尽量由项目管理公司负责办理上述手续,以充分利用项目管理公司的专业优势和资源加快审批程。

设计管理

设计管理内容主要包括设计任务书的编制、平面功能的审核审定、对设计进度和设计质量进行跟踪管理。

我国目前的工程设计操作实践存在较大的缺陷,比如:

(1) 施工图设计由设计单位负责,没有纳入施工单位招标范围内,施工单位仅按图施工,不利于设计与施工的衔接,也不利于发挥先进施工技术的作用。从国际惯例看,设计单位所做的工程设计,只到初步设计或扩大初步设计的深度,不出施工图设计。在施工单位投标的过程中,把施工图设计摆在龙头地位,以先进施工技术方案来体现保证质量、降低成本、加快进度。

(2) 设计依据主要执行国家有关设计规范,而国家规范远远跟不上工程建设实践的发展需求,导致设计落后于实践;同时,设计方在设计过程中,对业主方建设需求的考虑也不够,导致建设功能的下降和后期工程设计变更的增加。

(3) 土建设计、结构设计与装修设计的分家,导致了工程项目管理的过程中工作的衔接方面出现了比较大的问题,使工程造价普遍较高。

基于上述情况,在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应重点考虑对设计的管理。项目管理公司应充分利用其自身优势和专业知识,协调设计单位与施工单位之间的关系,加强设计与施工的衔接,加强土建、结构设计与装修设计的衔接;从经营角度确认总体平面功能,最大限度保证设计文件符合业主方的建设需求;从造价角度,确认工程方案是否符合经济上合理的要求。目前国内项目管理中还未充分认识到设计管理的重要性。

3、投资管理

投资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编制投资估算和审核设计概算,审核施工过程中的洽商变更费用,进行成本控制管理和竣工决算管理等。投资管理要求项目管理公司具有相应专业的技术人员。

4、招投标与采购管理

招标工作是工程建设项目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项目管理公司应具备招标资质,以业主方进行施工单位和材料设备等项目的招标工作。具体而言,招投标管理工作主要包括如下内容:

(1)编制招标文件,主要是招标文件中的《工程量清单》和《招标控制价》等有关技术文件的编制;

(2)组织招标工作,包括发放招标文件、组织现场勘查和答疑,组织回标、开标、评标、决标;

(3)组织合同谈判和签署。

5、合同管理

合同管理包括合同的签署、履行、变更、索赔和争议解决等,建设工程涉及的合同内容极为复杂,如何处理每个合同文件的衔接关系,明确合同各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都需要项目管理公司加强合同管理工作。

(1)一般而言,合同管理的具体内容包括:

1) 明确合同管理的构架;

2) 与律师事务所等专业单位协同制定科学完善的合同文本;

3) 监督合同的履行过程;

4) 加强合同风险管理。

第7篇

(一)政策性

来源于各级政府或部门的财政性资金拨款,资金使用需要遵从中央财政科技经费管理的政策要求,也需要遵守各拨款单位的具体经费管理规定。属于国家拨款支持的科研项目,必须严格遵守各级政府、部门制定的相关管理办法,例如财政部、科技部《关于调整国家科技计划和公益性行业科研经费管理办法若干规定》的通知,财政部、科技部、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民口科技重大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政部关于印发《民口科技重大专项项目(课题)财务验收办法》的通知等。国家拨款项目经费管理的违规行为将受到政府部门不同程度的惩戒,构成犯罪的还要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因而体现了指令刚性、执行强制的政策性特征。

(二)综合性和长期性

一个大型研发项目,可以分解为多个子课题,需多单位、多部门、跨专业合作才能完成,甚至需要开展国际技术交流与合作。由于其项目研发的前瞻性和创新性,且基本无历史经验数据借鉴,因而更加复杂。大型研发项目的研发周期普遍超过一年以上,有的甚至持续数年。项目管理活动中,对成本归集的技术要求高,研发成果与研发成本配比难度大。

(三)盈利性与非盈利性并存

企业作为经济组织,首先要以盈利为目标,科研企业也不例外,科研项目的立项需建立在研发成果的盈利性目的基础之上。科研项目在研发过程中,大多数不能够在短期内创造利润,研发支出资本化,研发成果将来为企业或其所属的集团带来长期效益。科研企业往往在同一时间内,一方面开展项目研发,是非盈利性业务;另一方面开展经营活动,以盈利为目标。因此无论从科研项目或是从企业角度来看,实施项目研发,盈利性与非盈利性并存。

(四)不确定性

科研项目创新性强、过程复杂、时间跨度大,因此研发投入的构成与投入量不确定,研发成果有可能会偏离预期目标,也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研发成果不确定性具体表现为:项目研发不成功,研发支出费用化;研发成功,研发过程中,会形成固定资产、存货(产品、样机)和无形资产,但项目研发初期,难以准确对成果进行界定。

(五)经济技术复杂性

科研项目研发对象一般都是行业、领域和整个社会中具有前瞻性和尚未知晓的事物。科研项目实施的探索性,研发成果的不确定性,以及没有可以参照的经济技术指标和技术水平缺乏等因素,可能导致研发项目在经济技术方面变得错综复杂,也使得科学合理地对科研项目进行评价更加困难。

二、管理会计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受公司治理结构制约

要让管理会计发挥作用,首先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但在我国企业中普遍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比如科研企业存在定位不准确、治理结构不完善、缺乏问责机制等问题;决策层对管理会计的作用了解不足、认识不深,在管理实践中难以有效利用;企业管理者一般以完成利润指标为考核导向,追求短期利益。上述情况的存在,可能会直接导致研发项目决策不当,研发成本控制不严,研发成本核算范围扩大,研发费用资本化不当,造成潜亏挂账等问题。

(二)技术方法运用不系统

技术方法运用不系统主要表现是在运用上的自发性、偶然性、以及运用范围的局限性。首先,管理会计易受主观态度影响,导致管理会计优先满足公司内部管理者的主观需要,当所有者与管理者的目标不一致,管理者有可能主观上倾向于回避于己不利的管理会计信息;其次,技术方法不成熟,缺乏相关规范,管理会计研究成果在理论上较多,应用技术方法较少;最后,管理会计运用尚无相关评价标准,在企业中运用也缺乏应有的法规制度依据,难以判断应用水平的高低、优劣。

(三)信息系统不健全

管理会计信息系统,是指在公司一切财务会计及与其相关的信息系统,应用范围主要包括全面预算管理、成本管理、投资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风险评估与管控、绩效评价等。管理会计信息系统需要迅速对财务数据及与管理相关的非财务数据进行收集、分析、整理,将其转化为满足管理决策需要的信息。经过多年的发展,大多数企业仍停留在财会信息化建设阶段,部分建设完成了ERP信息系统的企业往往因为自身的管理系统流程整合任务未完成而形成信息孤岛。

(四)缺乏管理会计专业人才

管理会计师并非等同于普通会计师,管理会计师的专业要求更高,不仅需要具备财务管理专业知识,还要有更好的项目管理才能和必要的专业知识储备。许多会计人员接触过管理会计知识和培训,但是这些知识主要是理论知识,并没有系统地应用于实际工作中。另外,科研企业的管理会计比较特殊,有着很高的专业性和应用性,普通会计人员还不能很好地将管理会计知识与科研项目管理相结合。

三、促进管理会计在科研项目管理中应用的主要措施

(一)建立完善的科研项目管理制度

1.建立授权管理制度

建立授权管理制度是公司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的重要手段,实现上级在向下级委派任务的同时授予相应的权利和责任,实现权责对等。在科研企业授权管理制度建立应包含项目决策层面授权和日常项目管理层面授权:

(1)项目决策授权

为避免项目立项及决策风险,应依据科研企业特点建立科研项目决策授权制度,对科研项目申报立项、验收进行论证与审批。科研项目的立项和验收必须由专业人员依据专业知识与经验进行评估、论证,而不能由无相关专业知识的人员进行审核。重大项目,坚持专家评审和集体决策相结合。针对科研企业的特殊性,可设立由不同领域的技术专家及技经人员构成的科研项目评审专家委员会,对科研项目的立项和验收进行多维度的评估和论证,提出项目执行风险点,提前审核把关,评审意见为项目审批决策的依据。

(2)项目管理授权

项目管理授权主要是日常工作授权,即公司管理权利与责任在公司内部和项目管理团队的分解与传递。在项目管理过程中,公司管理层、科技管理部门及财务部等职能管理部门人员、项目负责人及科研人员等在明确的授权范围内各行其责、相互牵制,切实履行在项目申请、组织实施、验收和资金使用等方面的管理职责。

2.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依据科研项目管理和科研经费使用的相关政策,在科研项目管理实施过程中将项目管理、财务管理、商务管理、物资管理、会计核算等实现制度化、流程化、标准化管理,加强过程监督管理,明确责任机制,避免科研项目管理和科研经费使用过程中出现违规行为,降低政策性风险。内审部门针对项目执行、进度管理、经费管理等风险点定期进行科研项目进行专项审计,对项目进度滞后、预算执行与项目进度不匹配、经费使用不合理、不合规等情况重点进行审查,提前预警。

3.进行统筹协调管理

科研企业是科研项目第一责任主体,项目课题组具体承担执行责任。企业应统筹协调科研项目申报、实施、验收。科研管理部门、财务部门应从项目申报开始就介入科研项目管理过程中,在项目预算申报、项目执行实施、项目验收结题过程中,加强对项目管理和资金管理的指导与协调,及时纠偏。在科研项目管理过程中可依据企业实际情况,建立由科研管理部门、财务部门、课题组共同组成的“科研项目管理协调小组”,深入到科研项目申报、项目实施、预算执行、经费使用及项目结题验收各环节,提前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二)实行“计划、预算、考核”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

在科研项目管理中通过建立“计划、预算、考核”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保障企业战略实施,实现计划与企业战略紧密结合,企业财务预算与研发项目计划协同运转,以考核促进项目研发目标的实现。

1.明确科研企业的定位

科研企业的定位需予以明确,企业的核心任务之一应是完成研究开发任务,形成可持续的发展动力,确立企业的发展目标。

2.明确科研项目的考核导向

对于科研企业的业务,按照技术成熟度划分为研发阶段和产业化阶段。对于研发阶段的业务,考核重点为科研成果,关注的重点应为科研任务的完成,只要完成课题就可以得到相应激励,不应与整个企业的经营业绩挂钩。由此,通过区分经营与研发考核指标设置,研发阶段的科研机构和人员可将工作重点放在科研上,而对于产业化的考核重点则向经济指标倾斜。

3.建立“计划、预算、考核”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

企业总体研发目标和战略焦点分解至各个项目部,“计划、预算、考核”三位一体,形成以计划落实目标、以预算保障计划、以考核督促计划、以奖惩兑现绩效的管理机制。将战略性科研项目列为公司战略焦点,集全公司之力,集中突破,各部门、各承接单位层层承接与分解,将各项目成员绩效与项目进展完整地结合起来,各司其职,保证科研计划的有效执行。在此基础上绩效评价和激励深度一致,做到奖励与鞭策并行,激发创新精神。

(三)运用财务预算与项目预算相结合的管理方法

在“计划、预算、考核”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下,将科研项目研发任务分解至各个年度,而相应的项目总预算也按照计划分解至各个年度,以确保项目计划得以顺利执行。

1.项目预算是基础

项目预算的编制坚持目标相关性、政策相符性和经济合理性原则,满足项目研发的合理需要。项目预算可依据经费来源细分为若干子项目,并按照经费开支范围确定的支出科目编制,以及对照项目研发计划,将项目预算分解至各年度,以确保项目计划与预算保障相匹配。

2.企业预算是统筹

项目预算分年度预算编制完成后,汇集成企业的年度财务预算。根据企业的年度战略计划,对各项目的预算之间进行平衡,统筹资源,保证完成企业战略目标所需的资源,保障项目计划执行所需的预算。

3.项目预算与企业财务预算相结合

在年度的预算执行中,每一笔项目支出既受年度财务预算控制,又受项目预算控制。项目预算把握研发进度,财务预算反映企业战略计划,两者相辅相成。

(四)建设管理会计信息化系统

科研项目管理离不开管理会计信息化系统这样的“硬件”来实施和控制,并且贯穿于科研项目管理的全过程。管理会计信息系统需要通过诸如SAP等ERP软件平台来实现。系统建设一般需要经过两个阶段,一是ERP实施阶段,二是优化项目阶段。

1.ERP实施阶段

建立ERP管理平台,同时集成工作流程。在核心系统中实现项目管理、采购管理、物资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文档管理等核心业务的对接。通过ERP管理平台的实施,对项目管理信息进行分析与处理,为各级管理人员及时提供管理决策信息。

2.优化阶段

ERP系统的优化应用主要是通过内部工作审批流程的精简与优化、功能报表开发等手段,实现企业财务及相关数据的共享和分析,可以主要通过如下优化措施提升系统功能:

(1)项目进度管理与数据维护,建立项目结构、进度计划和进度监控,开发项目进度报表,对科研项目进度进行实时展现与跟踪。

(2)项目人工费与项目间接费用全范围分摊,企业制定一定的项目成本分摊原则,如以科研项目的各作业成本为基础,通过开发ERP系统报表来实现全范围成本自动分配至具体科研项目,尤其是科研项目中不便于直接统计的人工成本与间接性费用分摊,可以通过ERP系统开发来实现和优化。

(五)构建多层次、多维度、个性化财务数据体系

1.构建多层次、多维度财务数据体系

科研项目在计划审批、预算批复、合同签订、资金支付各阶段,均需将相关管理数据输入系统。系统中上、下游数据层层关联,上游环节,自动对下一环节实施控制,比如:预算指标不得超出项目计划指标。在资金支付、项目成本实际发生环节,如何将项目管理体系与会计核算体系充分融合,是数据输入的难点。项目预算与会计核算科目并不相同,尤其是国家拨款科研项目的经费(预算)科目开支范围具有法规强制性,不得随意列支。首先,将预算科目拆解,对预算科目的明细项目进行重新定义并与会计科目(成本要素)相关联,实现预算科目与会计科目的对应。以国拨经费预算中的燃料动力费科目为例,该预算科目拆解为电费、水费、气费等会计明细科目。将预算科目拆解为一般会计科目后,预算科目已与一般会计科目建立起对应关系,突破了项目预算与会计核算两套体系的障碍。其次,根据项目预算科目分解对应的会计核目(成本要素),创建WBS,对项目各层级成本要素进行结构化编码,形成WBS节点。最后,在日常预算管理中,对项目各WBS节点赋予预算指标值。合同签订或支付发生时,受此成本要素预算金额控制。会计核算时,从该成本要素中列支,财务数据同时归集至会计科目和科研项目节点,形成项目预算与会计核算相统一的数据管理体系。

2.财务数据的个性化

在数据输出方面,通过加强财务数据的多层级和多维度建设,可在系统中开发满足各级管理需要的报表,除生成普通会计报表外,还可以生成与预算科目相一致的科研项目进度分析报表、经费预算执行情况报表、合同执行情况报表和项目经费决算报表等,使项目报表个性化,以满足项目管理需求。

(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企业必须要通过合理的人力资源配置,改善人员结构,建立科研项目财务管理人员队伍。工作中,加大培训力度,进行岗位练兵,加强懂技术、会管理、掌握管理会计理论和方法的人才队伍培养。

四、结束语

第8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技术管理;

随着我国城市现代化的高速发展,建筑业作为国家重要产业之一,地位日趋明显。面对巨大的市场诱惑,各相关企业的市场前景变得相当广阔。然而,由于长期以来“一哄而上”的格局,引起国内市场的无序竞争,建筑企业之间的市场争夺战异常剧烈。而技术管理工作又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行业的技术管理,贯穿建筑业个个专业科目;技术管理工作者具有单一的技术专长是难以胜任的,技术管理工作效果的好坏,取决于你应有的最缺乏的专业;涉及到的各个专业知识你均掌握其核心知识之后,而你没有相关的多年的实践经验,也是无法做到尽善尽美的,因此关键是苦练内功,抓好管理。

1工程项目技术管理的意义及任务

技术管理是企业进行一系列技术组织管理工作的总称。建筑企业的技术管理,是指以系统论的观点,对构成技术的各项要素和企业的各项技术活动,运用科学方法,进行计划与决策、组织与指挥、控制与协调。

众所周知,建筑工程的是一种复杂的多工种协同操作、多项技术的交叉综合应用过程。由此决定着企业的技术活动也是多种多样的。这里所指的“技术活动”,包括了由熟悉与会审图纸、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开始,到过程中的商洽管理、质量检查、直至建筑工程竣工验收全过程中的各项技术工作。“技术的各项要素”是指各项技术活动赖以进行的技术标准与规范、技术情报、技术装备、技术人才以及技术责任等等。

1.1技术管理水平对企业经营好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技术管理工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经营效益、企业信誉乃至企业存亡的问题。今天的建筑工程必须具备一定的技术条件和技术装备,而这些技术条件和技术装备需要企业的技术力量、技术管理水平支撑和实施。

2)建筑有其特殊性。众所周知,建筑的类型、样式繁多,规模要求各不相同,作业受天气影响较大,而复杂的多工种交叉、式项技术综合应用、工序搭接较多,在这些生产过程中都需要我们加强技术管理,进而去保证我们正常有序地进行,以便达到预期的质量要求、使用功能要求和降低建筑成本要求的目标。

3)随着建筑业的发展,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不断地出现,同时承担的新工程可能结构更复杂,功能更特殊,装修更新颖,从而促使生产技术水平再提高,技术装备再先进,技术管理要求更高,这也就使得技术管理显得更加重要。

管理作为永恒的话题,是关系到企业成败兴衰的关键。要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提高经济效益,必须抓“管理”这个关键。而技术管理则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技术管理,才能保证过程的正常进行,才能使技术不断进步,从而保证工程质量,降低工程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通过技术管理,可以逐步改变企业的生产和管理面貌,改变企业的形象,提高竞争能力。因此,企业管理者必须对技术管理工作予以足够的重视。

1.2技术管理工作的任务与作用

技术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是运用管理的职能与科学的方法,去促进技术工作的开展,在中严格按照国家的技术政策、法规和上级主管部门有关技术工作的指标与决定,科学地组织各项技术工作,建立良好的技术秩序保证整个生产过程符合技术规范、规程,符合技术规律的要求,以达到高质量地全面完成任务的目的。从而使技术与经济、质量与进度、生产与技术达到辨证的统一。技术管理在整个企业管理工作中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保证中能按科学技术和科学技术发展规律要求,确保正常程序进行。

2)通过技术管理,不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员工技术业务,从而能预见性地发现和处理问题,把技术和质量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保证工程质量。

3)能充分发挥人员及材料、设备的潜力,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努力降低工程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提升市场竞争能力。

2工程项目技术管理的问题分析

2.1技术中心的人员组织管理

企业根据其开发规模,大部分均设有技术管理机构,技术人员的管理机构的大小根据建设规模而定。一个项目的成败取决于一个优秀的高执行力的团队。在人员组织管理上常有以下几种情况:

2.1.1 组织机构不合理,技术人才缺乏

依据项目的建设规模与类别以及其技术含量,项目技术管理组织的设计有所区别,主要是人员数量上的区别,在技术含量上是基本相同的。一般一个项目的技术组织机构设计是金字塔形的设计,如:项目技术总工、专业技术总工、专业技术主管、专业技术员。一般项目管理过程中,忽视了技术组织在项目开发过程中的重要性,认为这是设计单位的事情,或是只是注重设计人才的开发与应有,忽视了复合型技术人才的开发与应有;有的技术组织成了只是来回拿取图纸的跑腿的运输队,形同虚设;有的技术组织由于能力不足又怕承担责任,将出现的问题均推到设计单位,而又没有对设计单位的一套审核措施,任设计单位设计一塌糊涂。专业组织设置不全和复合型技术人才缺乏已经成为项目技术管理中的难点。复合型技术人才是从基层各个专业慢慢干起来的集施工、技术、项目管理、设计综合审核、项目规划等于一体的技术管理经验丰富的人员;一般以项目技术管理工作不少于十年、项目管理不少于五年为佳;部分开发企业善终于聘用干过设计为基础的人员,其缺点是项目现场施工技术经验少,设计专业划分过细,处理专业技术间的协调能力差。

2.1.2 项目技术总监专业不对口、专业单一、现场施工经验少

一个项目的技术总监是集多种专业知识于一身,具有综合审核并处理专业间相互矛盾、冲突等的复杂技术问题的能力,项目管理经验丰富的人员来承担。在经验和专业知识方面,现场经验占了上风。大部分房地产开发企业中的项目技术总监,是从设计单位出身的,单专业设计知识精湛的人员;而这种设计专业人才往往是现场施工、项目管理经验缺乏,单专业设计精湛而其他专业知识缺乏,如设计规范和施工规范是两个范畴。当设计和施工经验均丰富的前途下,其从事过的主专业应当是以建筑专业为主的最佳,这是由于建筑专业向下细分的相关专业多而定的;其下的结构、水电、园林等专业都是为其服务分支专业;有部分项目技术总监是从事结构或是电器、暖通等专业的,往往是只重视了本专业而忽视了全局。

2.1.3 专业技术主管专业知识过度细分,精而不全

细分的专业知识需要的就是无缝覆盖。比如每个专业要通晓本专业范围内的设计、施工、材料、工艺、质量以及各个专业相互穿插配合的要求等知识。

2.2施工现场中的全面技术管理

现场技术管理是一个优秀项目的实施过程,是项目技术管理的中间管理阶段,此阶段所涉及到的专业科目更为复杂,管理要求更高,对现场管理人员的现场管理经验要求更高,对现场需求复合型技术人才的要求更为迫切。现场管理常出现的技术管理缺陷有以下几点。

2.2.1 现场项目经理专业技术单一,现场技术实践经验少

企业的现场项目技术管理,一般人认为是一个虚拟的工作,就是可以干也可以不干,由于这个技术工作是施工方、监理方、设计方的事情,项目现场的工程管理人员只是做各方的协调工作,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内外关系的协调工作是工作重点,项目的技术管理工作是项目工程管理的一个基础性工作,没有一定的多专业技术知识,您就没有这个基础,那您就没有资格来管理这个项目。现场的项目经理需要有比较全面的专业知识为基础,并能够及时对发生的项目专业间的矛盾冲突做出正确的分析和果断的处理措施。好多企业的项目经理很难做到或是做好这项基础性的工作,当项目进行到一定程度时,才发现以往的决策是错误的,甚者都不知道错在什么地方,更没有纠正错误的一套完整的方案,有的就将错就错,错到底,致使工程质量隐患重重,就不用说是受到的经济损失了。现场的技术管理是以现场施工为重点,项目管理中包括技术管理。

2.2.2 专业管理员综合技能差

项目管理过程中,有好多项目专业管理员,只精通自己本专业内的技术知识,对周边专业是一窍不通,在审查技术问题时,对问题观察的角度狭窄,很难得出一个较为正确的处理方案。比如:电器专业的人员看不懂建筑图和结构图,园林专业的看不懂市政配套图等等。

2.2.3 管理方法不对路

工程管理人员是一个侧面的、综合的技术管理工作,具有监督执行的层面;真正大部分的现场技术管理工作是施工方和监理方来进行实施和控制的;现场的施工、监理方只要有能力将这项工作干好,建设单位的工程管理人员就不应该过度插手其中的工作;有好多的建设单位工程代表,就没有将自己的技术管理位置认清,过度越位,致使有些项目出现建设单位工程技术管理人员多于施工、监理方技术管理人员的怪现象;管理是要靠科学的方法,不是靠人海战术的。现场人员需要精英,现场项目管理需要精通,管理方法需要精技。

3如何提高工程项目技术管理工作

3.1明确技术管理的职责,注重技术水平的提升

1)以法治企,强化落实。建立和健全各级技术管理机构和技术责任制,明确各级人员的权、职、责。组织全体员工,特别是技术干部学习现行规范。尤其是对验收规范的学习,明确各个分项、分部技术要求、方法和质量标准等要求,并以此来组织、检查、评定和验收。

2)学习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管理经验,组织技术学习、技术培训、技术交流。不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员工技术业务素质,从而预见性地发现和处理问题,把技术和质量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保证工程质量。

3)发扬技术民主,鼓励技术革新、创造发明,开展全员TQC活动,通过PDCA循环,解决技术瓶颈。

4)通过技术管理,探索、研究与推广新技术的应用,在行业中占据优势地位。

3.2认真贯彻各项技术管理制度

贯彻好各项技术管理制度是搞好技术管理工作的核心,是科学地组织企业各项技术工作的保证。技术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有:①施工图的熟悉、阅读和会审制度;②编制施工组织设计与场地总平面图;③图纸技术交底制度;④工程技术变更联系单管理制度;⑤质量管理制度;⑥材料及半成品试验、检验制度;⑦隐蔽工程的检查和验收制度;⑧工程质量检验与评定制度;⑨工程主体结构检查、验收与竣工验收制度;⑩工程技术档案与竣工图管理制度,

3.3不断加强对技术工作的管理

技术管理工作需持之以恒,因此,要不断地加强技术管理组织机构和技术责任制,充分发挥好技术人员、技术工人的才干和作用。工作重点主要以下几点:

1)依据国家和上级主管部门颁发的各项规范、规程、标准和规定,并针对企业特点,适时地制订、修订和贯彻各项技术管理制度,在生产实践中不断地完善和补充。严格做到技术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2)对技术管理工作建立定期检查制度,按建制开展项目的总结评比,达到肯定成绩,以利再战的目的。

3)实行行政和经济手段相结合的方法,大力培养和提拔技术业务人员,充分调动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的积极性。

4)注重人才,培养人才是提高管理技术水平的基础。我们现在有些企业不注重人才培养,导致管理水平的下降,只有不断地发现人才,挖掘人才,同时不断地对现有人才的培训、学习,提高他们的生活待遇,才能使管理水平更上一个台阶。

第9篇

1.1DB模式在绿色建筑工程项目中的应用

对承包商的施工安装过程以及项目设计的总承包叫做设计一建造模式,英文缩写为DB。业主在该模式下需要完成两个任务,分别是明确项目的要求和原则,之后在选定项目的设计与施工。而需要注意的是,绿色建筑项目要同时保证业主在质量、工期以及成本、绿色等级等方面需求的实现,这是与传统的项目相比最大的不同。而对于前三种目标的实现,DB模式都会很好的解决,但是对于绿色等级方面的需求,则会出现较大的不确定性。因此,这是要值得注意的地方。DB模式很好的将设计与施工环节融入到了同一合同当中,这非常有利于绿色等级需求的实现。而且,合同项目不会因为DB模式在绿色建筑项目上的运用而发生变化。也就是说,基于业主对绿色建筑知识的相对缺乏,而为了能够让业主更好的完成绿色等级方面关于要求与原则的制定,因此对绿色专项咨询工作的外包委托工作就应该首先完成。同时,业主有必要考虑到绿色技术具有一定的专业性,而在进行协调管理任务时,要委托绿色专项咨询工作人员来帮忙,这样才更稳妥一些。

1.2CM模式在绿色建筑工程项目中应用

通常为了能够给设计人员提供施工方面的建议,故在工程一开始就雇佣CM单位来参与到施工建设当中。而风险型CM模式和带理型CM模式是CM模式的主要两种形式。利用CM模式必须要确保绿色等级方面需求的现实以及质量、工期、成本方面与绿色等级的协调关系。因此,在项目生命周期内的分解工作上,业主必须要同CM经理或者绿色专项咨询机构权力配合,以便弥补自己在专业知识方面的不足,这样才能更好的完成工作。在协调与管理方面,CM经理在采用风险型CM模式或型CM时都要承担这两方面的责任。业主可以采用两种形式来对绿色等级目标进行任务分解:(1)自己单方面与绿色专项咨询机构签订委托合同。在负责绿色方面需求目标实现的工作上交给绿色专项咨询机构来完成,而协调和管理工作则由CM经理来完成。(2)绿色专项工作交给CM经理来承担。而此时的CM经理可以自己来完成,也可以与绿色专项咨询机构签订分包合同,不过这都要根据自己团队的情况来确定。绿色建筑项目中的CM经理必须要比传统型CM模式更早的进入项目才行,毕竟绿色专项咨询工作是要面向全生命周期的。而在实现业主绿色方面需求的参与方,如承包商、咨询工作人员等,CM经理都要负责协调方面的工作。而在绿色方面需求目标的实现的工作上,则要由绿色专项咨询机构来负责完成。绿色方面的施工工作,则是由风险型CM经理来负责的。

1.3PMC模式在绿色建筑工程项目中的应用

在对项目进行整体规划、工程招标、施工、项目定义、选择设计等全方位的管理上,项目管理承包商是可以代表业主进行全面管理的。在采用PCM模式对绿色建筑实行管理,那么业主负责的协调管理工作,包括绿色工程的质量、成本以及绿色方面需求目标等都要由项目管理总包负责。而绿色建筑项目在此项工作上是与传统项目有一致性的。业主可以通过两种形式来对绿色方面需求目标工作进行安排。(1)挑选有一定资历的绿色专项咨询机构,可以直接从社会上寻找,这方面可以由业主负责。(2)业主交给项目管理承包商来负责绿色专项咨询工作,但前提是项目管理承包商也要有一定的能力和资历。如果没有,可以通过聘请有相关工作能力的绿色项目咨询机构来做。虽然PMC是一定要承担管理与协调方面的工作的,但是负担的程度却各有不同。在项目管理承包商与绿色专项咨询机构的关系上,如果采用的是直接委托,那么两者就是协调与管理的关系。而绿色专项咨询机构不会因为业主将相关的指令权利交给了项目承包商而承当相应的责任。不过,绿色专项咨询工作的项目如果由项目管理承包商来负责的话,风险将会变的更大。而想降低风险,用增加费用的方式来弥补是一个好方法,不过对于实现绿色方面需求的工作则会造成一定的影响。一般情况下,只有项目管理承包商的资历与能力得到了业主认可的情况下,项目管理承包商才有权负责该项目。

2对比分析和建议

通过上面的介绍我们能够了解到,模式之间都能互相适用,这是各个管理模式最主要的特点。而绿色建筑管理模式之间是存在差异的。但是在诸多的项目模式当中,业主还是倾向于PMC模式。其中一点原因是PMC经理在专业知识上比DB承包商和CM经理更丰富。他们在管理协调工作方面更在行,所以业主为了弥补自己在某些专业知识上的不足和缓解工作方面的压力,通常会把项目管理工作交给他们来做。而且还会对施工单位与绿色咨询工作人员之间的沟通效率会起到提升作用。终上所述,PMC自己承担绿色专项咨询并且完成项目工作、业主与绿色咨询机构签署合同来完成项目工作是PMC模式的两种主要形式。不过就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还不具备PMC自己承担绿色专项咨询并且完成项目工作的能力,而提供绿色专项咨询工作更是无从谈起。所以就目前的情况看,由业主与绿色专项咨询机构签署合同的PMC模式是最适合采用的模式。

3全寿命周期在绿色建筑工程项目中的应用

3.1决策阶段工程项目行动方案的过程是一个项目的决策阶段。并且要从技术和经济的角度对方案的行动过程进行判断,以便获得最高的成本效益。因此如果想合理的利用资源,在绿色建筑过程中需要考虑:(1)把多种不同的方案进行比较,用规范的涉及眼光,科学的程序,理性的思维进行筛选,从中选择最优化的项目方案。(2)综合评估整个设计队伍,运用科学的论证、多种文化要素来进行评估。

3.2设计阶段对于设计队伍来讲,必须要从质量、成本、环境等角度认真考虑好才可以进行设计,因为建筑设计毕竟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因此在进行设计时需注意减少室外环境的污染、节约资源、提高能源利用率以及与周围建筑相称才行。只有做好了这四点要求,才会为将来的施工和建造出合格的建筑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3.3施工阶段设计的实现需要靠施工来完成,而在传统的额工程项目管理中,施工团队通常缺少交流,造成绿色建筑的工程质量下降,因此我们应该改变传统的观念,首先要加强组织管理,其次,要减少材料的浪费,最后就是加强施工团队间的交流,这样才能更好的完成施工任务。

4结束语

第10篇

我国经济经历了开放后的三十多年快速发展,目前进入到经济发展转型与产业结构升级阶段。市场需求与供给的整体格局,内涵式的经济增长要求相应营销人才培养的模式与之相适应,其中课程体系重新设置的问题也就随之被提出来。目前营销专业毕业生还不足以满足社会的需求,在课程体系设置中表现为以下几点。一是专业课程结构趋同。偏重理论体系的完整,而非针对实践应用;该体系以密西根大学教授杰罗姆•麦卡锡(E.JeromeMccarthy)提出的便于记忆和传播的4ps为基础,即,产品(product)、价格(price)、促销(promotion)、渠道(place),增加一些电子商务、物流等课程。存在问题第一是落后于当前消费个性化的特点以及信息网络化高速发展、信息过载的事实。第二是培养目标不清晰而导致课程设置缺乏主线贯穿。二是由于市场中企业人才选用偏重于“行为导向”而不是“素质导向”,企业对于人员选择的标准主要限于“听话,能吃苦、善沟通”的基层销售人员要求层面,课程设置中相对缺乏培养创新创业能力和意识的内容。三是营销理论与技能与一些专业领域(比如工程施工、机械、材料、电子等)知识很难兼顾。许多工程技术领域的营销人员来自于具备专业技术专业知识的人员经过短期培训而来。而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经过四学年的培养效果与短期的培训等同,无疑是否定了现有营销人才培养模式。

二、建立项目驱动市场营销课程体系的建议

(一)准确合理定位营销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目标

首先需要在学校办学目标的指导下定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同时根据所处区域的经济环境,专业办学历史以及专业办学条件,结合用人单位以及毕业生的调查反馈意见去定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该目标应突出培养学生的项目管理能力。

(二)以项目驱动为主线设计课程体系

1.理论基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建构是对知识的意义重新组合,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资料,通过意义的重构而获得,学习者是积极寻求知识的有机体,不是待填充的对象。合作学习理论认为,团队内部成员的交流对个体构成了认知冲突,导致成员重新思考,产生新的观点,对学习的深化提供了社会支持。项目驱动式课程体系设置就是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合作学习理论运用到实践之中的有益探索。是在活动或项目的驱动下展开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在完成活动或项目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种体系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协作精神。

2.明确项目流程营销策划、渠道建设、网店(微店)建设、会议或者展览、节庆、某项具体活动等都属于项目。

3.根据项目流程设计课程体系项目驱动市场营销人才课程体系强调将学生的需要、社会实践的需要以及学科的发展作为课程建设的目标,培养学生的市场分析、项目管理和管理沟通能力。从调研、策划到具体筹备、执行,为此课程体系以市场调查与预测与营销策划为核心课程,其他必修课程和营销专业课程根据项目管理的不同阶段来设计,并且在课程安排中结合当前的电商快速发展的实际突出了电商课程内容。课程体系由平台通修课程、项目管理流程课程、营销专业课程模块、营销实践模块、专业拓展模块组成。一是平台通修课程模块包括通识模块以及专业必修模块。通识模块包括为必需的文化、政治、身体类课程,例如邓论、毛概、马哲、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体育等;专业必修包括营销专业必修知识类课程,如宏(微)观经济学、管理学、投资学、统计学、市场营销等。二是项目管理流程课程主要包括市场营销专业的关键性必修课程,项目研究:包括市场调查与预测、消费者行为学。项目策划:营销策划、投资学。项目组织:渠道管理、物流管理、谈判与推销、供应链管理。项目现场管理:销售管理、管理沟通、服务营销。事后收尾:客户管理管理、管理信息系统。三是营销专业课程模块。主要是限定选修课,一部分包括广告学、价格策略、品牌管理;另一部分包括:电子商务概论、网络营销、电子商务系统规划与设计、移动商务与电话营销等。四是营销实践模块。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和技能训练,建立以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核心的“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从课堂教学实践、校内实习与合作企业实践相结合的实践训练体系,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缩短学生岗前适应期,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实习安排有在课堂上完成的管理信息系统、营销策划以及电子商务等课内实践;在学校实验室完成的企业经营模拟、营销管理、物流管理、谈判与推销、网络营销等实习;还有在企业完成的专业轮岗以及方向实习。五是拓展模块主要包括专业知识拓展、非专业知识拓展以及文化素质拓展等类课程。首先在学习营销专业知识的过程中,拓宽学习路径,鼓励学生选修l~2门由专业概论课程(如汽车、机械、电子等)组成的课程模块,培养学生兴趣,了解行业知识,就业过程中更有针对性,同时逐渐依托学校优势学科形成营销专业学生的培养特色。以学生活动为依托,搭建跨专业学生的学习交流平台。借助于全国性学科竞赛的参与组建各类团队,通过学科竞赛锻炼学生团队合作能力与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三、项目驱动课程体系发挥作用的保障

(一)建设一支“双师型”的教学团队

该课程体系要求教师队伍不仅要有学术水准,还要具备较强的专业应用能力和营销实践经验。教师需要不断加强自身学习,参加教育培训,学校需要创造条件通过校企合作和顶岗挂职锻炼相结合等方式提高实践经验。现有的考核标准要求教师将主要精力集中在教学与科研领域,建议教师岗位分为以科研为主、以教学为主和以实践为主的不同岗位,允许教师在工作内容上有所侧重。同时通过校企合作建立兼职教师队伍,聘请相关企事业单位中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人员担任兼职教师、举办讲座,介绍给学生企业营销中具体应用的技术、知识及企业对营销从业人员知识与能力的要求。

(二)进行教学改革,开展项目驱动式教学方法

项目驱动式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项目的设计可以是学生的学习、生活等问题、学科竞赛项目、教师主持或参与的科研项目或企业实际问题等,主要考虑学生的接受程度与可行性。同时教师的角色也由授课型转向导师型。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学方法由静态方式向动态方式转变,通过项目的运转,让学生行动起来,教学过程中以项目为主线,通过情景教学、仿真模拟、外出参观、调研、完成团队任务,撰写项目报告与课程论文、团队讨论与汇报等形式,引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的意识和能力,在教学活动中将碎片化知识逐渐转换成以项目管理为主线的能力。

(三)改革现有的考核评价方法,注重过程控制与评价

项目驱动式课程体系需要改变对学生的考核方式,构建以能力考核为核心的考核评价体系,注重对学生应用专业知识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创业创新能力等的考核。

1.改进课程考核制度,加强对学生的日常考核,注重对项目过程的控制与评价,将团队项目任务的分析、运转、总结各个环节的完成情况,以及团队成员的讨论、调研报告、项目总结作为考核的主要内容。

2.课程的考试内容改变注重考核学生对于知识的记忆的做法,加强针对学生理解和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核力度,加大案例分析题、综合分析题等应用题的比重,强调项目策划书,课程论文等考核方式。

第11篇

关键词:独立学院,工程项目管理,实践教学,改进措施

中图分类号: TU198 文献标识码: A

Improvement on teaching model of curriculum practice of project management of Independent College

Li Jin-yun Zhang Ai-qing Wang Shao-zhen

(Tianjin College,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Tianjin 301830)

Abstract: According to Tianjin College,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of civil engineering project management course practice for many years teaching experience, to the new situation ( plan of cultivating excellent engineers under national ) how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the course of engineering project management in independent colleges were discussed, the teaching method, case teaching method in Engineering project, create a classroom atmosphere; teaching practice, by inviting experts and business people lectures or seminars, increase the curriculum practice; teaching content is complete, comprehensive, guidance from teachers, curriculum design students finished independently, constructing a new mode of practice teaching.

Keywords:Independent Institute, project management, practice teaching, improvement measures

引言

独立学院是由普通本科高校(申请者)与社会力量(合作者,包括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或个人和其他有合作能力的机构)合作举办的进行本科层次教育的高等教育机构,是按照新的机制和模式举办的本科层次的二级学院。近年来,教育部有关领导指出,独立学院是保证我国高等教育今后持续健康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在此背景下,北京科技大学天津学院秉承北京科技大学“学风严谨、崇尚实践”的优良传统,立足天津“大发展”的时代背景,发挥北京科技大学理工结合,文理渗透的办学优势,树立“以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贯彻“教育、培养、服务、管理”四位一体的工作思路。我院的土木工程专业旨在培养具备土木工程技术的专业知识,能在工程建设领域从事项目投资决策和全过程造价管理的技能型人才。

工程项目管理课程以讲述工程项目管理理论和工程项目管理方法为主,该课程培养学生的主要目标有以下两个:

基本目标:了解工程项目管理的全过程和各个主要阶段管理活动的内容、重点和特点,工程项目管理的国际惯例,工程项目管理的基本过程、工程项目的各参与方。初步具备应用本课程所学工程项目管理思想、理论知识、技术、方法和计算机技术综合性、系统性地解决工程项目管理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

提高性目标:能够掌握工程项目费用、进度、质量等目标的管理与控制技术、方法,掌握工程项目合同管理、沟通管理、信息管理等主要职能中的常用的技术与方法。

传统教学的方式多属于“灌输式”教学,学生被动的学习知识,严重影响学生学习课程的兴趣,很难达到该课程培养学生的目标。对于独立学院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由于学生自身主动学习的能力较差,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课程要求学生达到的提高性目标是无法实现的。因此,应通过对工程项目管理实践教学的改进使学生逐步达到工程项目管理的课程目标。

鉴于工程项目管理课程的综合性、实践性及其内容体系的不断更新等特点,结合独立学院土木工程专业低年级学生实践技能培养目标的要求,课程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应进行如下改进。

1 引入工程案例教学法,营造课堂工程氛围

土木工程专业是实践应用比较强的专业,新世纪建设发展及相关企业都对工科学生提出了更多基层技能和工程实际应用能力的需求。低年级学生基础课程多,专业基础课、专业课较少,专业难成体系。在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背景下,从独立学院建校的实际出发,结合学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本课程设置和教学进程,应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更多的体现独立学院学生实际。为体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土木工程专业人才的现实和长远需求,必须要学以致用。基于此,为达到教学目的,实现教学内容,运用教学手段而进行,引进新的教学方法势在必行。本课程的主要理论、技术和方法等主要内容在课堂讲授方法的基础上,采用案例分析法、在教师指导下的分组讨论方式,即工程案例教学法。在工程项目管理中引入案例教学模式,既是适应教育理念转型的必然趋势,也是工程项目管理学科特点的客观要求。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案例教学可分为三个阶段进行:

1.1案例讨论前的准备阶段

教师根据课堂教学要求选择案例,并注意与教学内容的关联性 ,以及学生的可接受性和兴趣。在理论课讲解完成后,附于工程案例,说明理论在实际中的具体运用。之后,教师将其他相关案例发给学生,结合学生课前课外时间阅读大量的书籍、杂志和资料等,准备案例各项目材料,进行独立思考、分析,提出对策等。

1.2案例分析讨论阶段

结合案例提供的信息,运用工程项目管理知识进行针对性地分析讨论并将相关的各种因素尽可能地罗列出来,结合案例提供的信息进行论证,探讨工程项目管理的方法和技巧。学生在辩论中学习,他们充当主角;教师则充当一名导演或教练的角色,在幕后穿针引线,帮助学生相互沟通,启发学生分析、判断,在必要的时候,提供或补充一些相关信息,使讨论学习向既定的目标和方向继续下去。

学生通过分析案例,提出问题存在的各种可能性,找出问题的主要原因,并根据案例中提供的材料分析判断,进行决策。

1.3案例分析后的总结阶段

在案例讨论后,教师仅就学生在案例中的学习表现做简短总结,不宜对案例本身给出结论,做出定论,给学生留下进一步思考的余地。

案例教学是理解和深化理论知识的有效途径,工程案例教学法实际上是将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以案例的形式在课堂上提出,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启发,培养学生运用工程项目管理的知识和方法,通过模拟解决实际问题来实现知识由抽象到具体的飞跃。通过这一过程,学生能够亲身参与分析和讨论,既能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

2构建实践教学新模式

2.1邀请专家和企业界人士开设讲座或举办座谈会,增加课程实习环节

邀请专家和企业界人士开设讲座或举办座谈会,增加课程实习环节,把课程教学和工程实践结合起来,构建实践教学新模式。将新的科技成果和观念带给学生。这样做的同时也加强了学校与社会的联系,为就业指明方向。

2.2本课程在课程教学内容完成后,设置综合性的、由教师指导、学生独立完成的课程设计

时间为1~2周,内容包括本课程教学重点所涉及的内容。课程设计是土木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需要在土木工程专业的教学体系中不断调整和完善的,尤其是低年级阶段,更要合理地安排土木工程课程设计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解决入门阶段教学衔接和设计思维启发的一系列问题,因此安排好行之有效的教学思路和方法,使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有计划有针对性的设计训练,设计完成过程中系统地回顾和总结课程知识、仔细查看参考资料、认真查找相关资料,使设计报告条理清晰,内容详尽,数据准确。达到将理论知识融会贯通,将理论知识通过构思设计付诸于纸面及实践,增强了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启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主动性。在不断地学习设计和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较好的锻炼了学生基本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合作能力及工程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应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结论

工程项目管理课程具有实践性强、理论较为抽象等特点,而独立学院的教学不同于一般高校教学,一些实践教学方法和模式不能照搬。因此作为本课程教师应不断改进思路,完善教学资料;并根据学生的反应,改进教学方法。结合长期的一线本课程的实践教学经验,提出在教学方法上,引入工程案例教学法,营造课堂工程氛围,通过邀请专家和企业界人士开设讲座或举办座谈会,增加课程实习环节;完成课程教学内容后,安排一个综合性的、由教师指导、学生独立完成的课程设计,构建实践教学新模式。

参考文献

[1] 丛培经. 工程项目管理[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2] 童慧芝.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土木工程材料教学改革初探[J]. 科教文汇,2010(11).37~38

[3] 王岩. 独立学院工程造价专业概预算课程教学思考[J]. 山西建筑,2009(20).219~220

第12篇

1改革的理念

1.1面向工程,适应创新教育新发展工程的复杂性、系统性决定了学生能力培养的实践性与综合性。以实验实践教学观念更新、教学模式改革和手段创新为切入点,将融入工程实景的先进教学理念贯穿实验实践教学全过程,真实场景、真实问题、网络平台、模拟实验,面向未来岗位工作,架构层次合理、实践能力突出、训练过程创新的实验实践教学模式,形成有利于复合型工程应用人才培养的实验实践平台体系。

1.2科学规划,构建一体化实验实践教学体系按照课程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工程实践的综合性要求,以培养现代工程项目管理能力为实践目标,构建专业基础实验、开放综合实验、创新科研实验与专业技能实践相结合、面向真实工程把各专业实验实践课内容密切联系的一体化实验实践教学体系。把相关课程的实验实践教学有机形成一个整体,培养学生问题导向的综合知识应用能力和实践协同创新能力。

1.3全面开放,架构自主学习网络平台工程管理专业坚持实验实践教学要紧扣专业特点,兼顾工程实践与科研训练的多重目的,努力构建实验实践教学与科研研究、专业实践、工程问题相结合的创新教学模式和平台。工程管理专业拟构建远程网络平台,使专业网络软件校内共享,学生除专门课程设计等实验实践教学外,可以参与专业社团的实验实践训练,也可以在宿舍自行训练,还可以参与教师的横向课题,更能够在平台上完成毕业论文与设计。

2基于能力培养的工程管理专业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结合新的教育改革的理念,构建一个有效的一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形成满足社会实际需求的工程性人才的培养方案。

2.1实践内容和形式的组织天津城建大学经管学院工程管理专业,目前主要的专业课程:施工组织设计,技术经济学,房地产开发与经营,工程计量与计价,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和工程项目管理等。在实验内容和形式的组织上采用阶段式、层次式结构,即将实验教学过程分为三个阶段、三个层次进行[2]。(1)第一层次———专业基础型实验,是专业基础入门阶段,结合课程当中的理论知识进行,巩固理论基础,增强专业知识的理解与应用。本阶段主要是利用计算机专业软件,按照课程知识体系要求,完成相关课程设计与训练和模拟。如技术经济学课程设计、会计学课程设计等。(2)第二层次———开放型综合实验,是提高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综合应用,面向工程实际,增强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利用网络软件集成系统,按照独立课程设计要求,分组合作,完成以实际工程问题为中心的课程设计报告。例如,工程项目管理课程设计、工程招投标模拟课程设计、工程造价软件应用实验等。(3)第三层次———创新科研型实验,是综合应用阶段,这个阶段是在前两个阶段的基础上,以教师科研项目为平台,以学生科研立项为基础,以专业社团活动为形式,以各类专业竞赛为切入点,广泛参与和竞争选拔相结合,在综合性、实践性、设计性实验实践的基础性,创新探索出成果,获奖出效展风采。如学生可以参加挑战杯大赛、广联达算量大赛、ERP沙盘模拟大赛、清华斯维尔BIM大赛、项目管理沙盘大赛、房地产策划大赛以及学术研究。工程管理专业实验实践层次关系、实验实践形式与要求、实验实践独立设课内容、相关课程联系、实验实践功能、一体化联系基础等,如图1所示。

2.2一体化实践教学的优化工程管理专业实验课传统的教学,每个课程设计(或实验实践项目)各自独立,每位任课教师针对每个课程设计(课程实验)提供不同工程背景资料和工程图纸,以此为依据进行课程设计,课程设计之间缺少有机的联系,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缺乏对专业知识与技能“整体”的认识,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较差。同时,由于现行课程设计体系中每门课程均强调自身设计的完整性、综合性,不仅占用了学生较多的业余时间,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而且造成学生的重复劳动,降低了学习效率。因此,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素质,提高课程设计效率,针对工程管理专业培养目标,运用系统的观点进行实践教学一体化教学优化。“一体化实践教学”是指在紧密围绕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上,以素质与能力培养为中心,确立每门实践教学课程应实现的目标,据此确定相应的内容、方法和手段,按照前面课程为后续课程服务的原则,将部分实践环节串联为一个整体,将前面课程设计的成果作为后续课程设计的依据,通过课程学习和一体化实践活动,使学生最终具备人才培养目标所要求的素质与能力。由于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之间联系非常紧密,如果从一开始,面对工程实景提供一个完整的工程案例,从项目可行性研究、设计、实施、竣工全过程进行工程项目管理相关课程设计的实践,学生就会对自己所学的专业有一个清新的认识,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工程管理专业实验教学的优化基于资源的高效使用,强化实验教学全过程对工程管理人才基础能力的培养和综合能力的反复训练,以推动新形势下应用复合型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3]。

3网络学习平台的构建

网络学习平台是一种通过网络技术,建立一个基于Web的支持和管理教学过程、提供学习资源和各种学习工具的虚拟学习环境,为网络学习提供基础性通信与学习管理服务的教学平台。它的主要特点是广泛应用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通信为基础的现代教育技术,使教学过程数字化、教材多媒体化、教学环境模拟化、学习自主化,促进教学信息化改革和提高课堂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综合能力[4]。工程管理专业构建远程实践网络平台,网络平台主要可以实现以下功能:专业网络软件校内共享、课程设计等实验实践教学、专业社团的实验实践训练、互动问答平台和校本资源库(供精品学案、同步课堂、视频课堂、教学课件、试题试卷等)。例如工程造价实践课程传统教学,一般是提供给学生一套纸质的施工图纸,进行工程量的计算和工程的计价课程实践训练,它的缺陷是学生面对常规的二维图纸(不能直观地反映具体建筑结构的形体特征),只能按工程量计算规则去计算工程量,对于缺乏工程实际经验的学生来说,对知识点理解非常困难。而通过网络学习平台提供的专业的工程计量与计价网络软件以及大量的电子课件(教学视屏,PPT,三维模型动画演示等),完成课程实践非常容易。平台最大的优势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充分模拟虚拟建筑结构实际环境,工程造价理论的文字案例以影像、动画形式真实还原,如图2所示。

作者:刘海山单位:天津城建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