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手术中护理的内容

手术中护理的内容

时间:2023-08-04 17:24:3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手术中护理的内容,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手术中护理的内容

第1篇

一、存在的问题

缺项。记录过程中的疏忽和遗漏,护理人员对手术记录工作的不够重视。有些护理人员为了省事情,责任心不强。在记录过程中偷工减料,把一些必要的信息情况漏写,如对一些输血情况和手术使用物品的清点等不能够做到必要记录;对患者的病例情况如体重、皮质、药物过敏情况等没有做到详尽记录;记录不详尽、不全面,经常会发现有些医护人员漏记手术输液情况和标本情况等。护理人员必须在手术过程中对记录数据做到准确、客观、认真、全面的记录。只有这样,才能使手术护理记录具有完整性和科学性。

记录内容的不一致。如手术护理记录与麻醉记录和临床记录不一致:譬如对患者手术记录中,麻醉记录部位与手术记录部位的不一致;如LG患者的记录,麻醉记录为09 11出室,而护理记录为09 21出室。

书写质量认识不够。常发现有些记录单字体潦草,辨别不清,错别字和涂改严重,书写很随意。护理人员法律意识和风险意识缺失,对手术护理记录缺陷和记录单的使用不当,以此,对会引起的医疗纠纷认识性不够,对可能会造成的法律后果缺乏认识。

缺乏监督制约机制。监督制约机制是对手术护理记录工作的必要手段,是医院规章制度能否在工作中得到有效落实的重要关键。如果在手术护理中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那么医院的规章制度有可能形同虚设,成为一纸空文,医护人员的自身岗位意识也会大打折扣。

二、原因分析

护理人员对手术护理记录单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手术护理记录单是护理人员对患者在住院期间整个护理过程客观真实的记录,具有一定法律效果。在手术护理记录单中出现缺陷,对医疗双方可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特别是病历书写的规范、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与否,与医疗事故的定性与法律责任的有否有着十分密切的关联。因此,医护人员必须提高自身的法律意识、职业风险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对手术护理记录单的重要性有足够的认识。

护理人员与手术医师的沟通不到位。手术护理工作的整体性和协调性都非常强,必然要求在工作过程中要具备高度的团队意识。由于护理人员与手术医师的沟通不到位,造成一些手术护理记录单与手术医师的医嘱不一致。虽然护理人员与手术医师的专业不同,但是护理人员也要在学好本科室业务技能的同时,深入了解到临床医学,特别是手术病例的一些医学常识,才能在工作过程做好相互协作。

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和执行力不够。责任心不强,执行力不够,记录不够认真,对手术护理记录单所需要的填写内容和规定要求认识不到位,势必会造成记录单所记录内容不完整,书写不及时,记录不真实。由于手术护理记录是对病因、相关病史、身体检查的内容、评估内容、护理诊断、护理计划、病情观察的内容、治疗、护理内容及与护理相关的其他文字材料等方面的记录,所以应当在手术结束后及时完成,并跟随患者的病例情况和治疗情况返回医院科室及时保存。许多护理人员的记录单在进入医院病案室进行归档时,在护理人员自查以后,通过检查仍发现存在大量问题,这对于护理人员自身所担当的职责风险是非常不利的。

三、对策思考

(一)严格要求医护人员职责

1.手术室护士长的职责。要在护理部主任的领导下,负责好手术室的行政、业务、教学、制定手术室护理工作条例,并且做好对手术护理工作的组织实施、检查和总结。根据手术室任务和护理人员的情况,合理排班、科学分工完成手术。督促检查进入手术室人员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查对制度和交接班制度,确保护理安全,手术记录的客观和真实记录。负责手术所需的药品、器材、敷料、卫生设备等物品的请领工作,并随时检查急诊手术用物的准备情况,检查毒、麻、限、剧药和贵重器械的管理和记录情况。组织护理人员进行手术护理记录工作的业务学习,并对医护人员的手术护理记录工作进行考试、考核,提高业务水平。

2.手术室护理技术人员职责。在护士长的领导和主任(副主任)护师的指导下进行工作,严格执行手术室护理工作计划,参与护理管理,高度重视手术护理记录工作。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及技术操作规程,做好手术护理工作的各项记录。熟悉各专科的手术配合和各种仪器、设备的使用,密切配合医生完成手术,做好手术过程中所需物品和所用器械的记录,并和医生做好有效沟通。参加手术护理记录单的记录失误所造成的不良事件的讨论,提出鉴定意见及防范措施。协助护长对护理人员记录单的使用进行业务技术培训,记录单的记录情况进行考核。做好进修护士、实习护士的带教工作。

第2篇

目的探讨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1—12月手术患者3473例设为对照组,将2016年1—12月的手术室手术患者4482例设为研究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通过质量控制小组进行护理管理。比较2组的护理不良事件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手术室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0.29%(13/4482),低于对照组的2.71%(94/34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8.39%(4410/4482),高于对照组的90.30%(3136/34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应用于手术室护理管理可以减少手术室护理不良事件发生风险。

关键词:

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手术室;消毒;手术器械

手术治疗是疾病治疗的重要方式,在手术治疗疾病的过程中配合有效的手术室护理管理,提升手术护理质量,对保证手术顺利进行、促进患者康复具有重要作用[1]。本研究自2016年开始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实施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四川省骨科医院手术室手术的患者7955例,将2015年1—12月手术室手术患者3473例作为对照组,2016年1—12月手术室手术患者4482例作为研究组。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室护理管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建立质量控制小组进行管理,具体操作如下。1.2.1建立质量控制小组:根据科室的实际工作内容,建立多个质量控制小组,其中手术室器械管理小组主要对手术过程中需要使用的手术机械加强管理,做好机械准备、手术设备检查等工作;手术室护理文书组主要对护理过程的文书进行管理,对手术室护理做好记录;急救管理小组主要负责手术室的急救准备工作;消毒隔离组负责管理手术器械、手术室以及患者等的消毒隔离工作;管理质量检查组负责检查各个小组的工作内容是否达标,监督强化每个小组的工作,加强护理质量。每个小组包括4~5名护理成员,由高年资、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为护理小组组长。1.2.2加强护理培训:组织科室护理人员参与护理培训,医院要邀请资深的护理人员向全体护理工作人员进行培训,讲解手术室护理的重要性,加强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提升护理人员主动积极性。此外,针对不同的护理小组,还应该根据小组的具体工作内容进行培训,组长为小组成员发放护理质量控制管理表格,讲解护理质量控制管理的相关内容。小组成员可对护理质量控制管理的内容提出意见或者建议,对不合理的内容进行修改。在实际的手术室护理过程中,组长还应该为小组成员分配工作任务,明确成员的职责,使护理工作有序进行。1.2.3落实护理质量管理制度:在实施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的同时,落实护理质量管理制度,质量检验管理小组定期或者不定期对每个小组的护理工作进行检查,加强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评价,对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合理的情况及时指出并纠正,提升手术室护理的规范性。

1.3观察指标

观察2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和护理满意度。护理满意度采用医院自制的满意度调查量表进行问卷调查,总分100分,其中总分>90分为非常满意,总分60~90分为满意,总分<60分为不满意,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

2结果

研究组发生护理不良事件13例,发生率029%(13/4482),对照组发生护理不良事件94例,发生率2.71%(94/3473),研究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对护理服务非常满意2413例,满意1997例,不满意72例,满意度98.39%(4410/4482),对照组非常满意1123例,满意2013例,不满意337例,满意度90.30%(3136/3473),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医疗管理体系认识的不断加深,人们已经认识到手术室护理对手术的重要性,因此,在实际的手术过程中,应该加强手术室管理,提升手术室护理质量,从而为临床手术奠定良好的基础,促进患者的快速治愈,同时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在手术室护理过程中,采用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进行管理,针对科室的实际工作建立不同的质量管理小组,选出小组长,为小组成员分配明确的护理任务和职责,加强手术室护理过程中的消毒隔离管理、手术器械管理以及手术文书管理等,通过护理质量检查小组的监督管理工作,能够规范手术室护理中的操作,减少手术室不良事件的发生[2]。且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要高于对照组,说明质量控制小组管理运用到手术室护理管理中,规范了护理操作,能够有效提升护理质量。本研究结果与相关文献[3]报道数据相一致,再一次验证了质量控制小组管理运用到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具有良好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别逢桂,李柳英.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7):596-597.

[2]王荣梅,史念珂,赵岳,等.医护合作情境模拟教学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5,50(3):336-339.

第3篇

【关键词】 护理康复路径;结肠癌;康复效果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2-0641-02

临床护理路径始于上个世纪80年代末的美国,现已经被确定为一种高效的医疗服务模式。临床护理路径强调患者在知情的情况下配合医务人员进行疾病康复治疗的重要性。结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在所有的恶性肿瘤中,结肠癌占了10%到15%比例。对于结肠癌手术患者而言,科学有效的护理对手术的康复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1 概念介绍

1.1 结肠癌的概述 所谓结肠癌,指的是人体结肠粘膜的上皮在环境或者是遗传因素等各种致癌因素的影响下导致结肠粘膜上皮发生恶性病变的一种疾病,结肠癌属于恶性肿瘤的范畴。结肠癌的主要临床表现与结肠癌的症状和时期有关,早期结肠癌的主要临床症状有腹胀、腹部不适、消化不良等,早期的结肠癌症状从间歇性转变为持续性。随着病情的加重,结肠癌的临床表现出现腹部包块,肠梗阻等,同时由于结肠癌的肿瘤溃烂、失血以及毒素的吸收,会导致患者出现低热、乏力、浮肿等各种中毒症状。结肠癌的主要治疗方式包括手术治疗、生物治疗、靶向治疗以及化疗和放疗等辅助治疗[1]。

1.2 临床护理路径的概述 所谓临床护理路径(CNP),指的是针对特定的患者群体,以时间为横轴的一种患者在医院住院期间的综合性护理模式。这种护理模式最早出现与上个世纪80年代末的美国,并在实践中被美国确定为是一种高效的医疗服务模式。这种临床护理路径的主要护理内容和任务包括对患者进行入院指导、接诊时对患者的疾病类型和病情症状等进行诊断、检查、配药、治疗、护理,对患者进行饮食的指导、活动指导等健康教育宣传、出院计划等。医院根据这些工作和服务内容制定一个日程计划表,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对何时进行何项检查、治疗以及护理等进行详细的说明和记录[2]。

2 在结肠癌手术中实施护理康复路径

2.1 临床护理路径的设计 文章结合在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结肠癌手术患者的康复护理实施的护理康复路径对患者康复效果所产生的影响进行探讨。

首先根据本院的具体情况结合结肠癌手术患者的情况对护理康复路径进行设计,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在本院进行手术的结肠癌患者的具体情况按照主治医生、责任护士等层次和小组成员成立专门的护理康复路径研究小组。然后根据本院实施手术的结肠癌患者在围手术期的手术诊疗和护理的特点以及其具体的情况等,对临床护理康复路径的具体实施情况和工作内容、工作步骤等进行设计。本次研究中,临床护理康复路径的主要内容包括了结肠癌手术患者的饮食、休息、活动、检查、治疗、用药、康复护理效果等[3]。

2.2 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 为了探究临床护理康复路径的护理康复效果,本院选取一组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术后常规康复护理作比较。实施临床护理康复路径的观察组患者在住院时就由责任护士对其专用的临床护理康复路径内容进行详细的介绍,让患者对自身在住院期间的一个过程有一个总体上的了解,然后由护士指导患者进行手术后的康复锻炼和基本日常生活自理功能的恢复锻炼,通过鼓励和引用其他案例等,鼓励患者按照临床护理康复路径的计划执行康复锻炼。然后再由护士根据患者的完成情况进行记录和评价。

在结肠癌手术患者实施临床护理康复路径的过程中,在护理内容方面,要注意对患者进行相关的护理干预,包括心理护理、护理、饮食护理、以及康复护理等。心理护理的主要作用是帮助患者树立康复病情的信心,饮食护理和护理等是预防患者在手术后的康复过程中出现其他并发症和不良反应。进行相关功能和自理能力锻炼的康复护理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在患者进行康复路径的实施过程中,要避免患者出现手术并发症以及不良的反应等。

2.3 护理康复路径对结肠癌手术患者康复影响 本院本次研究结果发现,临床护理康复路径能够有效提高结肠癌手术患者的康复效果。根据对照组进行的手术后常规护理效果进行了对比,发现采用临床护理康复路径有效的降低了结肠癌手术患者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等情况的出现。本组患者对结肠癌疾病以及结肠癌手术后的护理知识等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促进了患者手术伤口的愈合和病情的康复,提高了患者对医院医务人员的满意度。采用护理康复路径对结肠癌手术患者进行全程服务,有效缩短了结肠癌手术患者在手术后康复期间的住院时间,同时也降低了患者的住院费用,减轻了患者的费用负担[4]。

3 临床护理路径的总结

总之,临床护理康复路径作为一种新型有效的护理服务模式,有效地提高了本院结肠癌手术患者的康复效果。它为医院护理学科的不断发展提供了发展的机遇和空间,促进了医院护理工作的不断完善。具体来说,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

3.1 对患者而言 对于患者而言,从本院在结肠癌手术中的应用结果可以发现,一方面,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有效的降低了患者手术后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等的出现,缩短了患者住院的时间,促进了患者手术的愈合和病情的康复,降低了患者的住院费用。另一方面,在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过程中,通过护士对临床护理路径的介绍提高了患者对疾病的了解和相关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有效的提高了自我康复管理。

3.2 对医院而言 对于医院而言,首先从医务人员出发,能够有效拓宽护士的知识面,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作为一种新型高效的护理服务模式,要求护理人员要提高护理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的能力,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工作主动性和护理质量,有效降低了护患纠纷率。从医院来看,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能够转变医院的护理观念,增强医院的服务意识。通过全过程的高效的护理服务提高了患者对护理人员和医院的满意度。同时,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有效规范医院的临床护理工作,有效提高医院的护理效率和服务质量。从而促进医院护理工作的不断完善[5]。

参考文献

[1] 胡红飞,卓亚娟,焦碧英,应瑛.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在结肠癌围手术期的应用[J].护理与康复.2011,12(02):23-25.

[2] 杨九菊,郝兰婕,张翠玲,王秀芬,赵捧欣,康艳凤.胸科患者患侧肢体加强康复操锻炼的临床效果观察[J].河北医药.2009,19(09):12-13.

[3] 孟秀云.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感染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A].全国医院感染护理新进展研讨会、全国传染病护理新进展研讨会、全国自然灾害护理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12(15):29-31.

第4篇

手术室护理查房能提高护士的手术配合能力,提高手术工作质量和效率。每月1次由护士长主持,包括术前访视、术中护理、术后随访。现将我院2001年以来手术室护理查房总结如下。

1查房形式和内容

1.1每月1次的护理查房由护士长主持,全体手术室护士、实习同学集体查房。每半年1次的护理查房由护理部主任主持,全院护士长及全科护士参加。根据病例选择个案查房、回顾性查房及技术性查房。

1.2个案查房

1.2.1术前访视:手术前1天到病房看望手术病人,首先阅读病历,了解病人一般情况,向病房责任护士了解护理计划。向病人作自我介绍,给予心理疏导,发放入手术室须知,并制定护理计划。

1.2.2术中护理:将术前护理计划贯穿于手术全过程中,巡回护士用熟练的专业技术知识配合手术,观察病情,及早发现问题,果断作出正确判断及处理。既保证病人在护理上的完整性、连续性,又使病人在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中顺利度过手术期。

1.2.3术后随访:术后2~3天专人到病房对术后病人进行随访,通过查阅病历直接观察病人、与其交流等,评价护理程序实施效果。了解病人对手术工作的意见和满意程度,观察有无切口感染,并做好术后康复指导工作。

1.3回顾性查房:由参加手术的责任护士详细介绍该手术病人的诊断、手术名称、手术方式、麻醉方式、用物准备、手术步骤及配合要点。如抢救病人,重点介绍病情、抢救配合情况、转归。学习疾病的病理生理、解剖、手术方法、器械准备等。通过护士术前访视、阅读病历、查阅资料制定护理计划,为病人提供完整的护理。主持者找出配合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1.4技术性查房:主要是为新技术、新业务的开展所进行的查房。如:宫、腹腔镜的使用,首先安排专人学习,熟练掌握后进行现场演示,进行这样的现场查房,不仅可提高护士的操作水平,也扩大了其知识面,更避免了对设备仪器不必要的损耗,更不会影响科室利益。

2效果及体会

2.1提高了护士的学习积极性,拓宽了知识面:为了做好每一次业务查房,护士必须抓紧时间看书学习,内容不仅限于专科知识和技能,还要有大量的医学基础理论、健康教育、心理学等多方面知识。

2.2护士的整体水平得以提高:提高了手术室护士的配合能力,责任心得到了升华,做护士工作更加认真、细心、谨慎。通过业务查房使护士不仅掌握了术中的护理知识,也使手术室护士掌握了更多的临床知识,满足了病人的需求,密切了护患关系。特别是在业务上刻苦钻研、精益求精、不断更新,适应手术发展需要。

2.3促进了整体护理的深入开展:通过查房,对外宣传了整体护理,也使护士更清楚地认识到护理诊断不是医疗诊断,不是护理措施。注重了护理程序的应用和护理计划的评价,使护理程序在整体护理中向纵深发展。突出了以病人为中心,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服务质量。

第5篇

【关键词】麻醉学;护理学;手术麻

醉麻醉学是现代医学发展中一门重要的学科,主要的研究的方向是临床医学麻醉,并且麻醉学已经有了二百多年的历史,麻醉学的运用帮助人们在治病的治疗过程中最大成都的减轻患者的痛苦[1]。随着现代医学麻醉学的不断完善,麻醉学的主要工作内容不再单纯的以手术镇定麻醉为主,而是成为了一门包含危重急救、麻醉护理、临床治疗等多个方面的新麻醉学,而麻醉护理学则是麻醉学实践应用发展中的重要内容。

1对于麻醉护理学的认识

由于麻醉学的不断发展与以人为本的医疗思想的作用下,麻醉所关注的内容不再是单一的手术过程,而是要考虑患者在手术中的麻醉情况以及术后的恢复状态等等,所以麻醉护理学将术中麻醉与术后护理两方面进行了完美的结合,提高患者的治疗质量,加快了患者的恢复速度。麻醉护士作为手术全过程的护理人员,享有高度自由的操作空间,同时他们也肩负着重要的麻醉责任,麻醉护理人员需要有专业的医学技术,包括在解剖、生理、病理、化学、物理、药理等多个方面的知识,在美国,CRNA是最专业的麻醉护理人员,要成为一名CRNA要通过严格护理教育资格培训。可以肯定的是,麻醉护理学在随着现代医疗水平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会成为麻醉学新的实践应用。

2麻醉护理学在医学实践中的应用

2.1手术前的麻醉护理

在手术前首先应对患者进行全方位的了解,了解患者手术的主要内容并且对患者的信息进行准确的核实,同时准备患者的病历资料,将病理资料由主治医生进行手术前确认,核对患者的个人信息,确保患者对手术中的内容没有过敏情况。由于手术内容的不同,所以在手术前,患者会对手术产生一定的心理情绪,具体的临床表现为血压升高、坐立不安、出现头晕、精神紧张等,麻醉护理不仅要向患者介绍手术的内容,同时应对患者关心的麻醉知识进行详细的解释,鼓励患者积极的配合治疗,配合麻醉的过程,使手术更加安全的完成。在手术开始前的设施准备方面,品是受到国家严重控制的药品,所以在手术前的准备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对品的储存、使用进行完全的控制,明确手术所需要使用的麻醉品种类,并且严防品与其他药品的遗失、混乱。同时,医护人员应选择性的根据手术的部位建立静脉通道,建立通道的同时应当尽可能的避开手术区域,防止意外情况的发生,下肢静脉的建立主要是用于上肢或腹部的手术,同理,上肢静脉的建立主要是在针对下肢进行的手术中。

2.2手术中的麻醉护理

在手术中的麻醉护理过程中首先要帮助患者做出正确的手术姿势,根据手术部位和手术内容与主治医生进行讨论,为患者提供最合理的,在进行椎管内麻醉时,保持患者侧卧在手术床上,并且使其背部尽可能的向前弯曲,将整个背部贴近于手术床的边缘。在进行气管插管全麻时,保持患者尽可能的平躺于手术床上,帮助患者仰起头部,抬高其双肩。其次在手术过程中要关注患者的整体状态,患者的状态包括心理层面与生理层面,在心理层面上,局部麻醉的患者会在手术过程中产生心理波动,恐惧、激动的情绪严重情况下会影响手术进行,危及自身安全。麻醉护理人员要及时发现患者心理上的变化,安抚患者的紊乱情绪,以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在生理方面,由于品影响的是患者的神经系统,所以在麻醉之后可能会产生一系列的并发症,因此护士应当关注各项仪器的指标显示,及时的向主治医师汇报病人的生命体征,并且对突发的各种事件,例如呼吸、心跳骤停等做出足够的准备。最后要保证患者的血液流通,患者的血液循环系统的稳定对于手术来说是成功的重要保障。医护人员需要根据手术进行的程度与患者生命体的状况对输液过程进行准确的调控,维持速度、容量的稳定,并且对输液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过敏性反应做出及时的应对[2]。

2.3手术后的麻醉护理

手术的结束并不等于麻醉的结束,尤其是在患者全身麻醉的情况下,手术结束之后,患者由于自身的情况可能会需要一段的苏醒时间,这时候就要求麻醉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全方位的观察,具体观察的指标有患者的血压、血氧饱和度、伤口渗液、脉搏、中心静脉压以及尿量等,手术后应当保持患者身体平躺于病床之上,并且对患者身体进行保暖,提高患者身体内的血液流速,加快术后恢复。同时对于手术后出现的严重的并发症情况做出全面的准备,对于情况危险的患者,应及时送入重症患者观察室进行治疗。对于手术后的麻醉护理来说,最主要的是与患者进行沟通,观察出麻醉和手术对于患者的影响,由于患者身体情况各异,所以要求护理人员具备高质量的护理技术,帮助患者更快的恢复健康[3]。

作者:王金福 单位:吉林省四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麻醉科

参考文献

[1]王志萍,曾因明,季永,丁伟,对我国麻醉护理学专业教学的思考与建议[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5(04).

第6篇

1.1系列卡的使用方法

①紧急联系卡,存于抢救车内,内容包括紧急会诊科室、输血科、药房以及相应负责人电话号码。因为内容精简醒目,在手术间发生紧急情况时,巡回护士只需要在抢救车旁即可快捷查询需要会诊科室的电话号码,而不用在密密麻麻的电话号簿里翻找相关科室电话或者科室负责人电话。如果科室电话暂时无人接听,就直接拨打科室负责人电话,要求手术室紧急会诊。时间就是生命,科间联系通畅,为急救成功提供了最基础的保证。

②采血提示卡,存放于采血试管存放处,内容是院检验科采集各类血标本的具体要求,正确采血应使用哪类试管、采血量等。在手术病员需要紧急采集血标本时,特别是进行专科性质较强的采血时,手术室护士可以很快查询到具体要求,做到“稳、准、轻、快”的正确采集,减少采集血标本错误。

③标本固定流程卡,张贴于标本固定处,使用简明的箭头图,指示出“查对,登记,加固定液,封口,再查对,上锁”,有效提醒护士按流程查对、操作。

④消毒液配制卡,在需要使用消毒液的位置张贴配制卡,内容为浓度、配制比例、容器上均张贴刻度表。如用含氯制剂浸泡使用过的止血带,通过浸泡桶桶盖上张贴的配制卡,操作人员就可以很容易配制所需要浓度的消毒液。在各种消毒液的使用过程中,只有准确浓度的消毒消毒液才能达到理想的消毒效果。

⑤术前访视卡,有正反两面,正面内容为温馨关怀语、病员信息(科别、姓名、拟施手术方式及时间、过敏史、手术史、术前检查完备)、术前后注意事项,反面内容为优质服务承诺、手术组信息(手术医生、麻醉医生、巡回护士姓名)。巡回护士在术前1d到病房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填妥后,根据提示向手术患者讲解,并将卡片留于床旁。病员能较为全面掌握手术信息,并逐条遵照执行。同时也加强了护患沟通,减轻了手术患者的焦虑和恐惧,增强了手术患者的治疗信心,使手术患者获得安全感和满足感。

⑥医师喜好卡,制作了各专科主刀医师的喜好卡片,以提示手术室护士针对不同医生的手术习惯采取专科化的配合。在这张卡片上,该医师以前的习惯会罗列于中,可能发生的情况在这张卡片上也会有所显示,护士遇术中突发事件也可以从容处理。通过手术医生喜好卡的应用,护士在配合手术时更加精准,避免了手术中的等待和寻找物品的时间浪费,使配合工作更加顺利。

1.2统计学处理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7.0软件,计数资料百分率间差异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使用系列提示卡前后,医师对手术室护理工作满意度比较见表1。科室每月抽查10份医师对手术室护理工作满意度表,以了解医师(包括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评价。结果显示,实施后组医师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不良事件方面,实施前组发生不良事件25例,发生率为36%;实施后组发生13例,发生率为14%。2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3讨论

护理质量管理应将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作为质量管理的首要目标,手术室护理服务不同于其他护理单元,包括手术医师、患者和家属几方面,呈现多元化特点,所以手术室护理服务范畴不应该仅仅局限于患者,每个环节都关系着的手术成败。流程是科学管理的核心概念,系列提示卡就是进一步优化流程,以流程为导向而制作应用的。手术室护理工作流程化管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人性化全程服务理念,系列提示卡在临床工作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工作环节的细化,体现了对操作者的高度关爱,有了被关爱的操作者才会有更被关爱的服务对象,才会真切提高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系列提示卡的应用体现了手术室护理工作“稳、准、快”特点,保证了护理安全。护理工作流程、应急预案是医院评审检查的必备资料,但是应将其更好地掌握和应用,而不是置于文件夹或者资料盒内,当应对检查或者出现问题时才搬出文件夹加紧学习培训。系列提示卡是实践操作与规范资料相结合的最佳表现。护士应该在工作中记忆并掌握很多知识点,但是如在实践工作中再给出确定的提示指导,会减少护士工作中的不确定、疏忽或失误,保证操作的准确性、正确性,提高工作效率,保障护理安全。同时,正确的提示指导,也是对应知应会的专科知识的不断强化掌握。

4总结

第7篇

【关键词】护理健康教育路径;手术室;应用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11.352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585-01护理健康教育路径是指为了满足患者在疾病发生、发展、转归过程中对健康教育的需求,依据标准健康教育计划,为某类疾病患者或正在执行某种特殊治疗的患者制定的住院期间进行的健康教育路径或表格。

我院自2010年在各大疗区实施护理健康教育路径管理,在对出院患者满意度调查中发现,大多数病人对护理服务非常满意,表示护士都能够经常深入病房,讲解相关知识,而有一少部分手术患者反应对手术室护士不了解,手术环境陌生,情绪紧张,针对这一调查结果,护理部于2011年将手术室纳入护理健康教育路径管理,经过一年多的应用与实践,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效果,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现将手术室实行护理健康教育路径的方法介绍如下:1了解患者需求、制定手术室“护理健康教育路径表”

手术对病人都会产生不同的心理应激反应,心理应激的矛盾冲突容易导致焦虑、恐惧、束手无策等不良情绪的发生。如果通过护士的精心疏导,改变病人的情绪、感受、认识及态度,那么,对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术后康复将产生积极的作用。手术病人需要了解的知识是多方面、多层次的,护士只有深入到病人的内心世界,弄清楚他们在想什么,需要怎样的服务,了解病人最担心、最需要解决的问题,针对具体问题再做耐心解释,安慰工作,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提供满意的护理服务。因此,在手术室开展健康教育路径前要做好大量细致的前期调研工作。

1.1护理部每周深入病房,每次选择10名待手术或手术后的病人,与其进行面对面沟通,了解病人所想、所需,并记录调查结果。

1.2对于有思想顾虑的患者,通过向其发放无记名调查问卷的方式,让病人或家属在问卷上写明自己最需要什么样服务,对以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

1.3对于已经出院的患者,通过电话随访的方式,调查患者对手术室护士在术前、术中及术后服务的满意度。

通过三种方式的调查了解,掌握第一手临床资料,为下一步工作提供重要的依据。护理部根据调查结果,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护理健康教育路径表,路径表中规定了术前访视的时间内容、术中指导的内容及术后访视的时间和内容,护士可按照护理健康教育路径表的要求,有步骤、有计划、持续不断地将患者需要的知识,高质量的输送给患者,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2规范手术室护士与患者沟通的文明用语

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一句真诚、有礼貌的语言,可止息一场不愉快的争吵;一句粗野污秽的话语,可导致一场轩然大波。因此规范护士的言行,制定“手术室护士规范性文明用语”就显得尤为重要,文明、礼貌的语言能够使护患沟通更加顺畅,减少纠纷的发生。手术室护士“规范性文明用语”包括术前访视时的文明用语、术中指导病人配合时的文明用语以及术后访视时的文明用语等,护士在进行护理健康教育时,应用文明用语与病人进行交流,使沟通在温暖和谐的气氛中完成,减轻患者紧张、恐惧心理。3对手术室护士进行护理健康教育培训

举行手术室护士专题培训,要求手术室护士全员参加,学习护理健康教育对手术患者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强护士主观能动性;培训手术室护理健康教育路径的相关知识、操作方法以及如何管理;科室利用晨早会学习规范性文明用语,做到人人熟练掌握文明用语,并应用于临床实践。4建立《手术室护理健康教育手册》

根据我院收治病人的特点,制定出具有专科特色的《手术室护理健康教育手册》,手册内容涵盖了医院简介、手术室简介、术前访视、术中配合、麻醉方式以及术后访视内容等,手册以图片加文字的形式详细说明了手术室的环境、设备、入手术室的流程、术中及麻醉方式等,图文并茂,一目了然,患者容易理解、易于接受。

对于择期手术的患者,巡回护士在术前一天下午,持《手术室护理健康教育手册》、“手术室护理健康教育路径表”及“手术患者术前术后护理访视单”到病房探访拟手术的患者。巡回护士首先查阅病人病历,了解病人有无传染病史、手术史以及过敏史等相关信息,在进入病房确认患者后,先进行自我介绍,说明访视目的,询问患者对手术有无顾虑或担心,同时通过对病人系统观察和交谈,了解病人的一般情况和精神状况,并进行术前评估,然后按照《手术室护理健康教育手册》的内容逐一向患者宣教,然后填写“手术室护理健康教育路径表”和“手术患者术前术后护理访视单”。向患者说明只要充分的配合都能保证手术的顺利施行,同时也可以避免或减轻手术中的疼痛。注意访视时间不宜过长,以10分钟左右、不引起患者的紧张感和疲劳感为宜。5举行护理健康教育示范表演

为了使手术室护理健康工作能够顺利有效开展,医院举办了护理健康教育示范表演,将访视时使用的“规范性文明用语”和“手术室护理健康教育路径表”和《手术室护理健康教育手册》相结合,制作成小的情景剧本,然后选择表达能力强的护士和一名虚拟患者,按照“剧本”的内容进行情景演示,通过情景剧的表演,使护士与病人的健康教育沟通情景再现,护士能够融入情节之中,沟通具有真实性,护士能够很快掌握交流技巧。全科护士通过示范表演,了解护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流程及内容,并按照示范标准,服务于每位待手术和手术后的病人,让病人感受到手术室护理健康教育更贴心、更舒心。6设立健康教育宣传栏

在护士对病人访视过程中,病人难免会出现对健康教育内容掌握不清的状况,因此,为了弥补这一不足,在手术科室病房走廊的墙壁上,张贴本专科手术前、后的注意事项以及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康复的方法,如术前几小时禁食、禁水,术中要求、术后何时活动、如何活动,咳嗽、咳痰时如何处理等。通过设立健康教育宣传栏,病人或家属可在病房走廊随时观看,掌握一些必要的方法,有利于术后更好、及早的恢复。7体会

7.1在手术室实施护理健康教育路径管理,不仅进一步规范了护士对手术病人实施健康教育的行为,而且明确了健康教育的内容,护士能够按照路径的指引有步骤的实施。

7.2能够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护理,消除病人及家属的顾虑,使病人在各方面都能以最佳状态配合手术治疗,而且有效的护理健康教育对术后的健康恢复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7.3对手术期间的病人实施健康教育,改变以往手术室护理工作单纯以操作技能配合为主的陈规,使之朝着整体化护理方向发展。使整体化护理更趋完善,体现整体化护理的系统性、连贯性和完整性,适应现代护理学的发展。

第8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手术室30名护士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⑴志愿参与本次研究;⑵身体健康;⑶会使用微信软件;⑷一年以上工作经验。排除标准:⑴不愿参与本次研究;⑵实习护士或是外来进修护士;⑶不会使用微信软件。所有护士均为女性,平均年龄(29.7±2.4)岁,护龄1~20年,平均护龄(8.7±2.3)年;中专12名,大专10名,本科及以上8名。2组护士在年龄、护龄、学历方面并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

医院手术室建立起微信信息管理平台,组织手术室护理人员加强护理信息沟通和交流,进而加强护理质量管理工作。具体内容为:⑴对微信平台使用进行培训,要求无微信的护士注册微信号,并对微信管理平台的使用方法进行图文介绍,要求护士熟练掌握相关的操作方法。⑵建立微信群,民主选举微信群主,负责在微信群中护理管理信息,并安排一名专职经验丰富的护士安排护理质量管理工作内容。⑶建立微信使用管理制度,由群主将相关信息下发给群成员。⑷在护理管理中充分应用微信平台,如手术室晨会管理、手术室护理业务学习、手术室风险管理、手术室信息管理、护士的人性化管理等。2组均在护理文件书写、安全用药、护理感染管理、仪器设备使用维护、病理标本留送管理、三方核查等方面进行护理质量评价并评分。

1.3观察指标

1.3.1医生满意度

采用自制量表分别统计微信管理平台使用前后医生对护士在手术配合质量、危重抢救配合、服务态度、护理工作整体性方面的满意度。每一项采用Lakit满意度5级进行评分,即1表示很不满意,2表示不满意,3表示一般满意,4表示较满意,5表示很满意。

1.3.2护理质量评定

按照我院手术室护理质量评价标准,对微信管理平台使用前后手术室护理质量进行评定。评定具体内容包括手术室仪器设备管理、护理文书制定、医院感染管理、安全管理等内容,每项内容得分为0~100分,得分越高,代表护理质量越好。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

2结果

2.1医生对2组护士手术室护理管理工作的满意度

医生对2组护理人员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存在较大的差异。在使用微信管理平台后,医生对手术室护理人员各项护理工作内容的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2.22组护士的手术室护理质量的变化

2组护士手术室护理质量各项评分有较大差异,微信管平台实施后,护士手术室护理质量的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

3讨论

3.1微信应用在医生对手术室护理管理工作满意度中的影响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建立微信管理平台后,医生对护士的护理工作满意度得到显著改善,这表明微信管理平台的应用可以提高护士在手术室的护理工作质量。微信平台可以容纳较多的人员,同时可以在短时间内即时传递信息,确保每一位护士均可以了解和掌握手术室护理管理工作的具体要求,同时护士还可以依靠微信平台与管理人员和群成员之间进行互动,即时反馈医生的要求和建议,进而不断提高自身参与护理管理工作的积极性,这样使得每一项护理管理工作均可以高效地落实到位[3]。同时微信平台还可以分享较多的专业护理知识,便于提高护士的专业技能水平,这样可以满足各科医生在手术室中的要求。

3.2微信应用对手术室护理质量的影响

本研究发现,在建立微信管理平台后,护士手术室护理质量的各项评分均得到显著改善,这表明微信平台可以有效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在使用微信管理平台过程中,可以不断培养护士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手术室可以依靠微信平台强化对护理人员的专业培训,指导护士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相结合,不断降低在手术室管理中的各项风险,规范手术室护理操作行为,预防护理风险的出现。以往的口头书面通知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微信可以及时完成沟通,有助于提高沟通效率和学习效果,进而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综上所述,使用微信管理平台可以有效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进而确保手术室工作更有效率,更具安全性,同时还可以降低护理风险。

作者:尹佳灵 梅方 单位:成都市温江区人民医院

参考文献:

第9篇

【关键词】手术室;优质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2-0838-02

2010年卫生部提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1] ,我院作为卫生部优质护理服务重点联系医院,分四批在全院范围实施了优质护理服务,现覆盖率达到100%。手术室作为医院重点科室,积极相应号召,创建了“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安全港”。近年来,在继续深化优质护理服务活动中,手术室通过不断摸索和创新,以加大护理人力资源配备、优化工作流程、创新服务模式、提高护理质量、丰富服务内涵为切入点,积极打造优质护理服务特色品牌,形成手术室专科护理特色 建立优质护理服务长效机制取得了患者满意、医生满意、护士满意、医院满意和社会满意的良好效果。现将具体内容总结如下:

1 加大护理人力资源配备

根据整体护理要求进行岗位设置和调整人员结构,按照护理岗位任务和护理工作量增加护理人员编制,手术床与护士比达到1:3,同时合理使用人力资源,实施手术室-消毒供应中心-洗涤中心集约化管理,把手术室护士从大量的非护理工作中解脱出来。实行弹性排班及绩效量化考核制度。合理调配手术室护理人力资源,根据次日手术量合理安排护士班次,使手术室人力、物资有效利用,科学的绩效量化考核建立了良好的激励机制,有效激发了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同时为围手术期护理服务提供人力保障,从而提高了工作质量。

2 转变服务理念,创新护理服务模式,优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2.1 实行“365天24小时开放择期手术”服务。首先与科室充分沟通、密切配合,以确保手术配合的优质高效。同时合理安排各科手术时间(如周六、周日择期手术要在周一至五完成计划内手术后方能加台)、非正常上班时间内手术选择对术后恢复影响小的手术方式,在保证手术病人安全的同时又加快了病人术后的恢复。此项服务缩短了手术患者等候手术时间,降低了患者住院费用,改善了患者就医感受,提升了手术室的服务能力,提高手术室工作满意度。

2.2 保证首台手术准时开台 召开手术室科室联系会,传达医务处设置首台手术切皮时间精神,同时手术室设置术前等候室,集中管理早上接来的手术患者。每天由夜班值班护士进行手术患者术前查对,并对患者进行心理疏通以减轻患者术前焦虑和紧张情绪;杜绝了以往晨交班时患者身边无人守候的盲区,保证了手术患者准确无误,手术顺利开台。

2.3 改变交班模式 精简晨交班内容,将交班时间控制在10min内,护士长将每日重要事项在公告栏上告知,护士随时浏览;同时,交班本放置于护士办公室供护士随时查阅。

2.4 缩短连台手术衔接时间 巡回护士根据手术进展情况提前通知手术室中控室值班护士长,再由护士长电话通知病房护士做好连台手术患者术前相关准备,有效缩短了连台手术衔接时间,加快了手术台周转率。实施手术物品配送及回收。后勤保障组人员将连台手术物品及时配送到手术间,同时将待清洗的物品器械收回,避免了护士因准备手术物品及归还物品离开手术间,保证了护士在岗,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医生的满意度。

3 做好围术期患者术前访视、术中护理及术后支持服务

3.1 术前访视 各专科小组根据手术类别、手术方式和手术对象的不同,制作温馨的专科手术术前访视卡,使术前访视内容更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同时利用数字平板电脑绘制作彩色宣教图谱,使患者对手术室环境、进入流程、手术、术前准备要点等内容有更直观的了解,有效减轻了患者的紧张和焦虑,提高了术前访视满意度。

3.2 术中护理精细化 当病人进入手术室时,手术室护士主动给病人以热情的关怀,亲切问候。夜班护士术晨提前一小时调试病人最佳的空调温度;为病人穿上分体式手术保暖衣并盖上温暖舒适的床被,防止病人术后着凉感冒 ;术中不谈论与手术无关的事情。规范使用约束带,防止坠床。手术时间长容易产生压疮,护士通过评估为患者身体受压部位贴上压疮贴妥善摆放并固定患者,配备各种型号及规格的预防压疮的乳胶垫,避免手术过程中压疮发生。购置加温箱,将术中输血、 输液、冲洗液加温至37℃后使用,减少手术并发症发生。手术结束后为病人擦净血迹,穿好衣服,盖好被子保暖,将病人干净整洁地送回病房或麻醉复苏室。

3.3 术后随访 在术后2~3天内,手术室护士必须对手术后患者进行术后随访,询问患者术后的一般情况,了解切口疼痛,肠蠕动情况,肢体血运、肢体活动度、肢体肿胀情况,有无压疮及其他手术并发症等[2];同时为患者提供相关的健康教育知识,了解患者对手术室的满意程度,留下联系卡进行出院后电话回访,确保手术患者获得完整性和连续性的护理服务。

4 多措并举,全面提高护理质量

4.1 建立手术室护理安全质量控制长效机制。依据卫生部颁布的患者十大安全目标以及等级医院检查标准中所要求的相关制度和流程,结合本院的护理工作实际,对相关制度和流程作进一步修订与完善。针对每日择期手术患者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建立手术安全质量控制档案,内容包括手术患者核对信息有误、手术部位未作标记、手术安全核查单未签名、特殊药物管理缺陷等等,每月进行一次汇总,并在手术室信息公示栏上公示,要求及时改正,确保患者手术安全。同时科室质量控制小组应用失效模式分析法、根本原因分析法对手术室护理质量进行持续改进管理。

4.2 制作操作视频,规范护理操作,内容包括技术操作,仪器操作、突发事件处理流程等方面,方便了教学培训,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

4.4 组建QC小组 国内许多文献报道 认为品管圈活动是提高护理质量管理的一种有效手段【3】。通过提出问题,现状调查,设定目标,鱼骨图分析原因,制定对策以及实施对策等过程,分析解决科内最突出、最容易收到成效的问题。QCC 活动的开展,对于解决临床护理工作流程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最佳的护理服务,提高护理工作效率。护士们在小组会上脑力激荡,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畅所欲言 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得到了激发 【4】,提高了护士的工作积极性。

4.5 开展护理查房提高手术室护士护理综合能力。手术室护理查房是提高手术配合质量,杜绝护理差错,提升手术室护士综合素质, 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的重要措施[5]。在手术室教学小组的组织下,每月 2 次开展护理教学查房,不断夯实手术室护士的专业技能。通过查房,发现问题,共同探讨,形成了浓厚的学术氛围,同时通过对某一个知识点或者某一个细节的查房使问题更加细化、更加明朗,抓住细节,查全查透,使得整个团队的专业水平得到提升。

5 多方兼顾,丰富服务内涵

5.1 为手术医生提供专业化、个性化服务。开展“医生的需要我知道”展示活动,根据每位主刀医生各自不同的手术习惯,包括手术器械、手术、电外科设备、术中用药、术中习惯用语、手术衣及手术鞋的尺码等等,护士们通过展示不同专科医生的手术习惯及生活需要整理成册供大家学习,使得手术配合更加默契,服务更加周到,医护关系更加和谐。

5.2 手术护士专科化。采用专科手术组人员固定制,提高专科手术配合质量,对手术医生定期进行满意度调查,及时反馈并制定整改措施,提高了医生的满意度。

5.3 后勤服务温馨化。设置休息区,提供饮用水、茶叶和咖啡等;设置有报刊架,陈列有多种报刊杂志;配备微波炉、冰箱供手术的医生就餐使用,从而尽量缓解医生的心理压力和身体疲惫。

5.4 为手术患儿提供各类安全性的玩具及利用平板电脑播放动画片减轻了患儿哭闹和家长的焦虑。

5.5 为患者家属提供人性化服务。设立温馨舒适的家属等候区,提供周到的后勤服务;建立信息平台及时反馈患者手术进程,缓解家属的焦虑和担忧,体现真正的以人为本。

5.6 建立积极向上的科室文化。与手术科室医护人员开展联谊活动,增进感情,建立医护一体化,促进医护沟通,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科室还开展了各种兴趣小组活动,如英语小组、宣传小组、科研小组等,不仅增强了科室的凝聚力,也提高了护士的学习热情。

6 效果

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的实施强化了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意识,提高了工作效率与护理质量。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以来,手术室全年手术量每年平均递增17.32%,首台手术病人患者入室到切皮时间平均缩短34.48 min,接台手术病人入室到切皮时间平均缩短10.64min,当日首台手术切皮准点率提高到95.75%。

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的实施使病人在顺利接受手术的同时获得心理的满足感和安全感,为手术的顺利实施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同时,不但深化了优质护理的内涵,也提高了病人和医生的满意度,病人的满意度由原来的93.5% 提高为99.2%; 医生满意度由原来的94.3% 提高为98.5%。优质护理服务促进了手术室护士的专业化发展,开展优质护理期间手术室新增专科护士9人,充实了专科护士队伍实力,提高了手术室护士整体技术水平。优质护理服务的有效实施,实现了护理工作贴近患者、贴近临床、贴近社会的要求,手术室的优质护理模式还将继续探索下去,以达到以病人为中心,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护理需求。

参考文献:

[1] 郭燕红.转变护理模式推进优质护理服务[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1):1-4

[2] 刘彬,李福宣,张健.解析患者隐性需求 拓展手术室优质服务内涵[J].护理学杂志: 外科版,2012,27 (7) : 3-5.

[3] 刘玉琼.持续质量改进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华夏医学2007 21 2375 376.

第10篇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5)06(b)-0189-03

近年来,为顺应护理方式改革的潮流,内地大型医院均对临床路径护理进行了探索性的实践,取得了可喜的成果[1-3]。临床路径护理大大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减少了资源浪费、有效提高了护理质量,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医患纠纷发生率,大大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为探究临床路径护理对甲状腺手术患者护理满意及手术认知的影响,本研究对本院收治的120例行甲状腺手术患者的护理模式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本院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20例行甲状腺手术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均符合甲状腺疾病的临床诊断标准[4]。排除标准:合并糖尿病等内分泌疾病患者;合并心脏、肝、肾等重要脏器疾病患者;有甲状腺手术史患者;沟通困难、神志不清患者。按照简单数字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中男性38例,女性22例;年龄为20~58岁,平均(38.6±2.5)岁,其中结节性甲状腺肿35例,甲状腺瘤25例。对照组中男性36例,女性24例;年龄为21~58岁,平均(38.3±2.8)岁,其中结节性甲状腺肿38例,甲状腺瘤22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和甲状腺疾病类型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甲状腺手术的常规护理,体现在基础疾病、药物、生活以及环境等方面,观察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具体的实施方法如下。

1.2.1 路径表制定 首先,建立临床护理路径表,且由本科室的护士长与护理人员共同参与,并且结合本科室的临床特征和患者的疾病特点制订临床护理路径表[5]。临床护理路径表中以患者入院到出院时间作为临床路径表的横轴,以临床护理计划作为纵轴,对患者严格地按照路径表的方法进行实施,主要体现在患者病情的评估、临床诊断、检查与用药以及饮食、功能锻炼和出院等方面[6]。对所有护士进行培训,确保每位护士对该表格中的内容进行全面、深入地了解,并可详细讲解每个护理细节。同时,护理人员应告诉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出现任何不适感应及时报告,尤其在饮食、换药以及拆线等方面应引起足够的重视。整个护理过程中主要分为临床护理与健康教育两个方面,护理人员需要有计划地对其进行实施,认真填写与核实整个路径表的内容。

1.2.2 路径表实施 护理人员应依据患者的不同文化程度和理解能力进行施护,护理过程中采取通俗易懂和患者比较容易理解的方式进行沟通,且详细地向患者介绍护理计划,从而取得患者的配合,使其能够更好地完成每个阶段的临床护理。同时,护理人员应严格按照路径表内容对患者进行施护,并使患者对未来的临床护理工作有全面的认识,正确对待,从而缓解患者对医疗情况的不知情。另外,责任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的每天护理情况进行严格核实,并做好详细记录[7]。

1.3 观察指标和评定标准

观察和记录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满意度及对甲状腺手术的认知情况[8]。制订问卷调查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问卷为本院自制,共有25个条目,主要包括护士的工作服务态度、病室环境、护士工作主动性、检查及治疗安排情况的满意度等。将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4个等级,总满意=非常满意+满意。对甲状腺手术的认知主要包括对自己疾病的了解、对自己疾病具体安排的了解、对疾病手术注意事项的了解、对手术综合征的了解及对术后并发症的了解等[9]。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使用SPSS 15.0软件包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比较

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6.67%,对照组为7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比较[n(%)]

2.2 两组患者对甲状腺手术认知情况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52例对自己疾病有一定了解,50例患者知晓自己疾病具体安排,53例患者知晓甲状腺手术的注意事项,55例患者知晓甲状腺手术综合征,48例患者知晓术后并发症情况,对照组中分别有25、28、23、26、28例,两组患者对甲状腺手术的认知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2 两组患者对甲状腺手术认知情况的比较[n(%)]

2.3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P

表3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的比较(x±s)

3 讨论

甲状腺手术是临床中常见的手术方式,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首次接受该手术时,多数患者很容易产生恐惧、焦虑、抑郁等,影响手术的整体效果。临床中采用科学、细致以及有针对性的护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使其更积极地配合临床治疗,促进其身体康复。临床路径护理弥补了常规护理模式中的不足和缺陷,受到广大医护人员和患者的青睐[10-12]。临床路径护理具有以下几个优势。①提高知情权:整个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将路径表发放给患者,且详细讲解其内容,让患者明确自己各阶段接受的服务内容,为患者主动参加临床治疗创造了条件,也极大地提高了患者的知情权。②提高满意度:临床护理过程中将患者作为护理的中心,加强病情的观察,且每天详细地实施护理计划,从而更好地促进患者与护理人员之间的交流,使患者能够积极地参与其中。同时,患者还可以对患者的施护情况进行全面评估,促进护理工作的正常进行,将被动方式转化为主动方式,更好地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另外,整个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可以及时发现患者的病情变化,可避免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以保证临床护理的安全性。③提高职业素养:整个临床护理路径中对护理人员的要求相对较高,且施护的护理人员需要具备专业性强的知识和沟通技巧,从而更好地促进护理人员的自我完善。尤其对于资质较低的护理人员来说,强化培训,能够避免工作的盲目性,同时可锻炼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力,从而更好地规范护理人员的工作流程。

第11篇

关键词:手术室;骨科;整体护理

骨科是医院收治患者最多的科室之一,老年患者比重较高,且病情多较重、处理难度大,青年患者多见骨、多发伤,病情急骤,手术是骨科最常用的治疗手段。据WHO统计每年约有3%~25%的手术患者因手术并发症致残、延长住院时间[1]。整体护理是指以现代护理理念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核心,将临床护理与护理管理各个环节系统化的工作模式,强调以患者为中心,满足患者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精神多方面需要,提供最佳护理[2]。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10月,骨科收治并拟行手术治疗患者58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3例、女15例,年龄14~82岁、平均年龄(44±14)岁、≥75岁者10例。纳入标准:①临床资料完整;②未合并认知、精神障碍;③麻醉风险等级Ⅰ、Ⅱ级;④无既往手术史;⑤无特殊人格,如极度易激惹;⑥四肢骨折患者。采用随机随机表达法将患者分为常规组、整体组各29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伤情、基础生理评分等级、手术类型等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按照医院旧有骨科手术、手术室护理程序,安排常规护理与护理管理。整体组给予整体护理,主要内容如下。

1.2.1术前访视

1.2.1.1评估 ①术前1d,巡回护士与器械护士进行术前方式,评估患者生理、心理状况;②做好术前准备,关注患者饮食、作息、躯体感受;③安排术前功能训练,如床上排便、排尿;④与患者深入交谈,了解患者需求、顾虑、错误认知。

1.2.1.2术前健康教育 简明扼要的介绍手术基本情况,应注意事项、麻醉时可能感受、手术,保障术前充足的睡眠。

1.2.1.3深入交谈,给予心理支持 ①从患者文化、社会背景、阅历的方面考量,采用合适的语言内容、语气,与患者进行深入交流,减轻患者紧张、恐惧的负面情绪;②掌握患者心理动态,及时进行疏导,告知良好心态的重要意义;③尽量采用积极的语言,畅想未来,增强患者信心。

1.2.2术中护理

1.2.2.1操作解释 在建立静脉通路、麻醉穿刺与推注时、摆位时等护理操作,与患者进行小声交流,给予必要的解释,减轻患者顾虑。

1.2.2.2预防低体温 ①有条件者,铺设具有温控功能的升温毯,术前预热;②做好输液预防;③避免皮肤暴露;④必要时给予变升温毯;⑤加温血制品、输液预备品、消;⑥加强肛温、鼻咽温监测;⑦注重术中配合,缩短手术时间。

1.2.2.3压疮预防 ①手术多为仰卧位,骶尾部等处易受压,常规用药或以垫软垫;②摆好后,条件整体床单元;③做好固定,术前做好室内湿度、温度调节。

1.2.2.4给予人文关怀 ①在操作时给予必要的眼神交流,避免机械操作,忌麻木表情,减轻患者陌生感、冰冷感;②在对敏感部位进行操作时,尊重患者隐私,操作前进行必要的解释;③避免医护间不必要的交流,禁止闲谈;④做好仪器管理,避免产生噪音。

1.2.3术后护理 做好落实切口护理,擦拭遗留污渍、血迹。帮助患者整理好患者衣物。做好复温、保暖等护理内容,但切记复温过快。按顺序检查各导管、支护架是否稳固。

1.3观察指标 应激指标水平:术前1d、手术室内,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峰值。不良事件:并发症(低体温、压疮、眼角膜炎等)、追加物、药物干预、手术时间延长、术后精神障碍、麻醉苏醒质量不佳等。

1.4统计学处理 以SPSS18.0软件包处理所获数据资料,以(x±s)表示计量资料,以[n(%)]表示计数资料,P

2 结果

2.1应激指标水平 整体组收缩压、心率手术室内峰值水平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不良事件 整体组不良事件例次率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骨科手术护理路径已基本成熟,器械护士、巡回护士各司其职,默契配合是护理管理主要关注点,以保障手术安全、预防并发。尽管手术成功率较高,但这并不代表骨科手术护理无改进的空间,恰恰相反,旧有的护理模式未能体现现代护理思想,护理仍以手术为中心[3]。

整体护理策略重点:①强调整个围术期管理;②以患者为中心,从心理、环境、生理等角度出发,改善患者生理、心理条件;③关注细节,充分运用循证思维,在设置改进目标后,查阅相关文献,制定针对性的护理策略;④注重人文关怀,尽量采用积极的语言,在进行护理操作时,以行动、语言、态度,给予患者被尊重、被关注、被支持的感受。

结果显示,整体组收缩压、心率手术室内峰值水平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当然,整体护理相较于常规护理,因护理内涵、内容都更加丰富,增加了护士工作负担,对护士综合护理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整体护理实施之初,还可能影响基础护理落实质量,增加新的风险。科室不应急于求成,可先易后难,先提升心理、环境相关护理,再增加技术护理。

参考文献:

[1]张玉坤,盛伟斌,唐庆,等.骨科手术风险度评分的建立及效能评价[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2,20(18):1647-1648.

[2]李娜.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D].上海:第二军医大学,2013:67-69.

第12篇

【关键词】舒适护理;普外科腹腔镜手术;干预效果

近年来,随着医疗条件的逐渐发展,腹腔镜手术在外可手术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在临床普外科中腹腔镜技术更为医生广泛应用。相对传统术式来说,腹腔镜手术具有操作视野清晰、对患者创伤小等特点,因此,腹腔镜手术更被多数患者和医生所接受。随之而来的一些患者心理、日常生活等问题也不断产生,临床护理显的更为重要。患者在手术后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焦虑、紧张等负面情绪,需要护士进行科学护理,帮助患者从不良情绪中走出,本次实验通过比较舒适护理与常规护理在腹腔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次实验研究对象的选择来自我院普外科自2012年1月——2013年1月所收的100例需要进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100例患者包括男性患者65例,女性患者35例,年龄从22-6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5.8±8.8)岁,患者中患有胆囊炎胆囊结实的有45例、患有阑尾炎的患者有30例,胃癌患者8例,大肠癌患者17例。所有患者均无手术禁忌症,意识清醒,且智力为正常,排除文化程度在初中以下的患者、精神病或有精神病史或精神病家族史的患者、有严重认知障碍和严重智力低下的患者。将100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基本资料在性别、年龄、病情、病程上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以比较。

1.2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舒适护理对手术患者进行综合干预。

1.2.1术前心理干预患者在手术前由于对手术内容的未知,会有不同程度的对手术风险的担忧、紧张焦虑的情绪[1],这时护理人员对患者的心理不良情绪的疏导尤为重要,向患者讲述手术的目的和内容,引导患者以积极乐观的心态来迎接手术。在术前,与患者沟通和交流是缓解患者负面情绪的重要有效途径,同时可以提高患者对护士的满意程度。

1.2.2术后护理患者从手术室出来以后,进入病房前,护士要将患者即将入住的房间、床铺打扫干净,被罩床单进行彻底更换,提前1-2小时将病房窗户打开,进行通风换气,保证患者进入病房后有一个整洁温馨的环境。嘱患者回房间后,取舒适,移动患者身体时,动作要轻柔,保证身体引流管的正确安放,并采用轮班制度24小时对患者进行密切监护,记录患者的基本生理指标和生命指征,出现异常及时报告。研究显示,不良的心理情绪会导致患者机体免疫力降低,减缓伤口愈合速度,患者感染的机会也会升高[2],因此,术后心理舒适护理同样关键。除病人所处环境的舒适度保证外,患者心理舒适度也是关键。需要注意的是,患者术后会涉及到伤口的清洗和纱布的更换,需要在无菌条件下进行,并做到及时更换,防止并发症和二次感染发生,当术后3-5d未出现恶心、呕吐、腹胀等现象则可以将胃管拔出,可以进食少量流质饮食。术后患者不可以吃产气食物,预防腹胀,适当帮助患者下床进行运动,帮助胃肠蠕动和排气。

1.3观察指标对比两组护理后患者的满意程度、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

1.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4.0对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两组比较P

2结果

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小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

3讨论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普外科门诊和病房的住院人数也呈逐年递增趋势,而腹腔镜手术治疗也被人们广泛接受。20世纪90年代以来,舒适护理概念被逐渐引进[3],而在普外科应用概率较大,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本次实验通过对比传统护理,从结果可以发现,舒适护理的效果要远远好于传统护理,从患者角度上看,它的护理内容更加细致化,更为具体化[4],对于患者除物质环境方面的护理已经延伸到心理层面的护理,包括情绪的疏导等方面,这给予了患者极大的帮助,从心理层面极大的减少了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舒适护理真正做到了以患者为中心,其护理模式和内容更为个性化、更为人性化,也更具有创造性[5],这一模式下能够达到传统护理模式所不能达到的以患者为中心的全方位立体化的综合性护理目标和高度,真正做到了让患者放心、舒心和安心,达到让大多数患者的满意的程度,因此舒适护理患者满意度很高,护患关系更为融洽。

综上所述,舒适护理在普外科腹腔镜手术中有很好的护理干预效果,能够极大的提高患者满意程度,减少患者并发症,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周学华,杨西宁.手术患者实施舒适护理的研究进展[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6):63-64.

[2]陈丽.舒适护理模式在泌尿外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7):122.

[3]王玉媛,袁江丽,郑灿燕.舒适护理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22):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