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健康教育的核心问题

健康教育的核心问题

时间:2023-08-04 17:24:4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健康教育的核心问题,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健康教育的核心问题

第1篇

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是全面提高未成年人素质的两个重要途径,在素质教育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二者在内容和作用上存在重叠和交叉,并且学生的思想问题和心理问题是相互联系、互为因果的。道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辅相成,道德的产生、发展、变化都要受到个体心理发展的影响和制约,同时个体心理发展的方向也要受到主体思想的支配,二者存在密切的联系。

首先,心理健康教育是道德教育的基础。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认识道德,许多道德问题往往是与心理问题相关的,尤其是与个性及其发展的阶段性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在学校教育中积极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是有效开展德育工作和道德教育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其次,道德教育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方向。帮助未成年人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是道德教育的主要目标,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可以为未成年人提供正确认识世界的武器和人生目标,为避免心理问题的出现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方向。

道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一是从要达到的目的来看,道德教育是通过提供模范人物或道德榜样,使学生认同高尚无私的价值观,模仿先贤、英雄的行为表现,培养学生大公无私、先人后己等品质,使之能协调好个人与集体、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塑造高尚的心灵与社会责任感;而心理健康教育旨在培养学生健全、独立的人格,它力图使学生自知、自信、自立,善于选择适合于自我发展的最佳目标,并具有保持情绪稳定、承受挫折失败等优良品质。二是从所要解决的问题实质来看,道德教育的核心问题是人生观问题,而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问题是健康成长问题。道德教育力图使学生接受和认可社会的某种特定价值观或道德实践,并使之成为自己心理生活的一部分。而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是帮助学生在正确地认识自我、他人和社会及其相互关系的基础上逐渐学会选择;三是从开展教育的方法和手段来看,道德教育是一个教导过程,其重要的手段之一就是示范与社会学习。而心理健康教育则主要是一个讨论沟通的过程,它不试图扮演师者的角色,是在与当事人处于平等地位的基础上,通过尊重、理解取得当事人的信任,推动当事人进行积极思考与自我反省,增强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之能妥善解决其成长过程中的问题,并在此过程中逐渐成熟起来。

可见,尽管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在途径、方法、手段上有所区别,但教育内容和教育目标上是相通的。德育除了坚持以往的政治导向和道德导向外,还必须关注中学生的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落实德育目标的基础和重要方法。从小培养学生正确的认知能力,社会行为的判断能力,单独依赖传统思想教育是无法完成的,只有通过心理健康指导以其自身特点和优势弥补了德育教育的不足,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例如,对于“如何增进人际交往”、“学习怎样克服焦虑”、“如何提高心理承受能力”、“怎样面对遇到的困难”等问题每天都在影响或困惑着学生,这些问题正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那么,如何培养和构建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呢?

一要多一些关爱。作为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家庭环境和年龄特点,多给予孩子关爱,多给孩子创造发言和表现的机会,对孩子的点滴进步及时赞扬和鼓励;对学困生和留守学生,多给予鼓励,多启发诱导,少冷言冷语,给孩子营造一个温馨、健康向上的氛围。

二要相信孩子。无论在校在家,都要引导学生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去做,这样,既能培养孩子独立的个性和人格,又能使孩子在做事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体会到成功的快乐,使他们懂得珍惜,懂得感恩。

三要重视榜样的力量。定期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用英雄的事迹感染学生。让学生在缅怀前辈的过程中,心灵受到震撼,从而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完美人格。同时要善于发现学生身边的榜样,引导学生学身边人、做身边事。

四要让学生主动愉快地学习。首先,教师要转变教育思想,由单纯的应试教育转变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确实把学生从繁重的课业负担中解脱出来,还给孩子们童年的欢乐,使他们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其次,要创设民主愉快的课堂教学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喜欢学习。再次,要让每一位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尤其对学习较吃力的学生,教师要充分肯定他们的每一点进步,使他们感到,经过自己的努力是会获得成功的。

目前,学校教育已逐步发展成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战场。这不仅仅需要专业的心理辅导员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课,更需要我们每一位教师结合本学科特点,把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方法充分运用到教学中,两者有机结合,确保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使学生的人格得以和谐发展,为适应未来的社会需要在其能力上和心理上做好准备,使他们真正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第2篇

论文摘要:心理健康教育是全面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举措。但目前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效性普遍较低,制约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效能的真正提升。建构一个教学、辅导、监护三位一体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可以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大学生自身潜能进行开发教育,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积极生活态度,培养大学生自觉地、最大限度地实现自我价值的能力,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

按照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大学生政治、思想、道德以及心理、文化素质是一个相互连接的有机整体,而其中心理素质是人的发展中的关键性问题,心理健康教育则是全面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保证。[1]

一、课程教育是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的主渠道

课程教育以班级为单位,学生人数一般达一百人以上,是个别辅导和团体辅导的数十倍、数百倍,可以极大地扩展受益的学生数,有效降低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本,使有限的投入发挥最大的效益。要确保课程教育的有效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课程目标的正确确立

以往众多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目标是预防性的,以预防和矫治各种精神疾病以及适应不良行为为目标,是为了解决大学生日益突出的心理问题。工作的重心仍然放在对心理危机的干预和对突发事件的处理上。这种课程目标致使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和范围受到局限,影响了心理健康教育作用的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不够显著。笔者认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重点应该放在心理发展教育与心理健康素质的培养上,而不是对心理疾病的治疗。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应是一项普及性教育,要求在校的每一个大学生都要接受这一教育,让学生掌握系统、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新理念:了解自我、保护自我、健康自我;在学生中树立一种“健康的人也需要心理保健与心理咨询”的观念。它的目标应定位于“面向全体,重在发展学生的潜力,促进全体大学生心理素质的优化、健全人格的形成和个人的积极成长上”。遵循此目标,才能真正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

2.课程内容的改变

以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设是以补救性为主,主要是采用消极心理学的模式,即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当成是大学生心理健康干预的有效方式,当成是解决或帮助极少具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的有效手段。笔者认为,心理健康教育不是针对少数人在局部范围开展教育的工作,而是要将教育渗透到每个学生当中,激发学生本身内在的力量和潜能。因此,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面向全体大学生,采用积极心理学的模式,重视学生固有的、实际的及潜在的力量,激发人自身内在积极的心理品质,学会宽容、尊重、分享等,让学生学会创造幸福,体验快乐,充分发挥自身潜能,塑造积极向上的美好心灵。具体教学内容包括学习辅导、生活辅导、人际交往辅导、人格发展辅导、职业生涯规划辅导和性心理及婚恋观辅导等。[2]

3.教学方法的改进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大忌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纯文化课程教学。走近学生、准确地把脉学生心理、适时地调适和有针对、预见性地指导学生,挖掘学生固有的潜能和力量,这是本课程的活力根基和意义所在。笔者认为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应摆脱学院式的知识传授,要立足于学生的个人成长,侧重操作性的内容,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采用恰当的方式引导学生自我探讨,以达到促进学生个人成长的功效。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体验与互动,通过多媒体、室外活动等形式,强调学生个人的心理感受,提高学习兴趣,营造和谐的气氛。把团体心理辅导的技巧借用到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课堂的角色应该是一个引导者、辅导员,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这样的教学必定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4.科学的课程评价体系的探讨

纵观国内相关文献,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大都集中于实践操作模式的探讨和方法、途径实施的探索上,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结果的评价标准的研究却鲜有涉及。杨民和杨立红(2006)认为,当前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效性较低与缺乏科学的课程评价体系有关。因为缺少科学的课程评价体系,制约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效能的真正提升,应建立一种以“自我反思性评价”为核心的新的评价体系。[3]但迄今为止,我国各高校尚未建立起一套科学规范且操作性强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指标体系,这也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中最为薄弱的环节之一。笔者认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评价应该采用过程性评价、发展性评价,强调过程情境性。即对学生结果的评价应建立在情境化的操作任务上,提倡采用“真实性评量”和“操作评量”等多元化的方法,使学生能认识自己,判断自己的进步。

二、个体心理辅导和团体心理辅导及心理拓展训练是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的必要补充

1.个体心理辅导

个体心理辅导主要是针对大学生不同发展阶段由于所面临的任务、矛盾和个别差异而产生的心理问题,为学生提供帮助,增进学生心理健康,疏导心理障碍,防治心理疾病,优化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解决学生心理障碍的主要措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大部分属于青年期的成长心理问题,但又因人而异,因事而异,视其刺激源的性质、压力大小、挫折程度、伤害轻重,以及个人的承受力和康复力的强弱而有不同。这些问题有可能通过心理辅导教师的个别辅导,使其本人得到合理的发泄、转移、升华,逐渐平静、淡漠,恢复正常。 转贴于

2.团体心理辅导及心理素质拓展训练

相关研究表明,单纯进行心理健康教学、咨询和讲座不能显著地从整体上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4]而团体辅导及心理拓展训练则是一个有效的途径。团体辅导是一种在团体情境中提供心理学帮助与指导的重要方式,它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使个体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认识,学习新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以发展良好的生活适应。团体辅导创造了一个类似真实的社会生活情境,成员在团体中的改变容易迁移和拓展到日常生活中去。针对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发展性、适应性和人际沟通问题,举办专题的团体心理辅导,可以使学生在团体心理训练过程中习得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拓展训练是全球规模最大和历史最悠久的户外体验式教学模式,[5]是让学习者通过亲身体验经历,从根本上改变原有认知,并在习惯和行为上有一个新的改进和突破。其特点是以项目体验为载体,以态度训练为主旨,以行为改变为方向。素质拓展训练在20世纪90年代初进入我国,主要应用于对企业员工的培训,在各大高校中应用得还比较少,仅有部分高校在个别院、系对部分学生开设拓展训练课程。[6]目前国内的素质拓展训练主要采用场地、水上和野外三种培训方式。高校的校园环境、体育场可以作为培训的场地;游泳池可以作为水上项目的培训场地。高校完全有条件拓宽拓展训练的渠道,使素质拓展训练的形式更加丰富多样。

三、建立完整的学生心理健康监护系统是实现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的重要保证

高校必须设立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由专职的心理健康教师负责全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给在校的每一位学生建立心理档案。每个系应配备心理部长,组织开展各系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一个完整的学生心理健康监护系统还应包括学生的自助机制,因此高校应挖掘学生自身资源,倡导自主教育,这是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性的重要保证。例如可以班级和宿舍为单位,建立班级心理委员和心理联络员制度,其主要任务是立足本班、本宿舍,收集、传递心理健康信息,能够让他们在第一时间给身边的同学提供心理支持。

四、建立一支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是实现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的核心

师资队伍的专业化程度也是制约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的重要原因。许多高校采用专兼方式组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多数兼职教师是“虚岗”,履职很困难。学生的心理是多发的,而教师的岗位是虚的,结果不言自明。还有一些高校由思政干部充当心理健康教师,这类教师虽然工作经验丰富,工作责任和能力较强,但毕竟心理健康教育学科跨度大,专业理论要求高,他们也很难胜任教学。所以建立一支专业化的心理健康教师队伍是提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的核心问题。

参考文献

[1]黄洁,等.国内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比较研究[J].中国林业教育,1999,(6).

[2]郑祥专.大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

[3]杨民,杨立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刍议[J].文献资料,2006,(5).

[4]盛义岭.拓展训练课在高校开展的可行性分析[J].体育世界(学术版),2007,(5).

第3篇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学生的心理教育变得尤为重要,特别是随着独生子女体,家庭问题的复杂化,以及现代观念更新的加快,心理教育,特别是初中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学校教育的一个新课题,是帮助学生正确处理学习,生活,择业和人际关系,培养健全人格的手段和有效途径。

关键词:初中阶段;心理教育;环境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7-0016-01

目前,严峻的现实提醒着我们:不能只关心学生文化知识的掌握而忽视他们健康心理素质的培养。由于学生正处于半独立半依赖、半成熟半幼稚的成长时期,有其特殊的心理矛盾,有成人难以理解的困惑与苦恼。他们的许多心理冲突,或被自我掩盖,或被成人忽视,以至于不少学生感到孤立无助,只好都隐藏在心灵深处,备受煎熬,甚至诱发各种心理障碍乃至心理疾病。由此我认为,我们学校应该重视学生的心理教育,把心理疏导放在教学的首位,积极帮助学生解决困难,并帮助学生正确处理好学习、生活和人际关系,培养健全人格。作为一名初中教育工作者,经过多年的研究,对于心理辅导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在此表述,供同仁参考指正。

1.心理健康应该重视环境因素

学校是学生的第二个家,学生从学校中不知不觉地接受教育和影响,因此,优雅、洁净、文明、舒适的校园环境能给学生"润物细无声"的良好心理影响。创设育人情境,促进学生心理品质的优化。目前,青少年心理和行为问题日益增多,而人的心理和行为又是密不可分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受良好心理素质的支配,同时,良好行为习惯又可内化、积淀为一定的心理素质。因此,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单纯的口头说教,更应该创设各种情境,在行动中促使学生自我体验、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控制,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一定的心理素质。如现在一些学生自制力差,逆反心理强。教室里有纸屑箱,他偏把纸屑往窗外丢,看见瓶罐偏要用脚去睬和踢,随意采摘践踏花草等。曾听过这么一件事,有一间学校学生老喜欢用脚踢门,为改变这个坏毛病,学校安装了一扇玻璃门,结果玻璃门完好无损。我们从中得到了启示,于是在校园内各个角落安放了40多个环保型的果皮箱,果皮箱天天擦得光亮如新,草地上竖起木板,写上"请爱护我们吧!"等恳请的话语,果然学生不忍心破坏,过去的坏毛病也改了。可见,有了健康良好的心理素质就能表现出最佳的行为效果。因此,创设各种情境,通过心理认知暗示,能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2.开设心理健康课程,注重心理辅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中学的心理健康课程很是重要。心理素质教育的总目标是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创造、学会做人。同时可根据中学生的年龄特征与各年级的学习特点,分别制定心理素质教育的年级目标。例如对于初一的同学。我们应该帮助学生尽快适应中学的学习生活,加强学习方法与人际交往的指导。而对于初二的同学。帮助学生正确对待青春期发育问题,培养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而对于初三同学,要求也随之提高,我们要帮助学生正确对待学习过程中的各种"压力源",树立正确的认知观和升学观,进行应试心理的辅导与训练。有了目标,下一步就该实施内容了。中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内容体系中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包括三个方面:(1)学习心理教育。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出现许多心理问题,妨碍他们的学习,因此,有必要对学生进行学习心理指导。学习心理教育包括:智力健康教育、学习方法与学习习惯教育、考试心理的调适和训练、学习动机与学习兴趣的教育等。(2)反应适度教育。人的行为反应,无论敏捷与迟缓,都有一个适度的问题。反应适度教育包括:正视现实,正确对待现实;认识挫折的双重性;增强学生的自制力;提供多种情境,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乐观向上,不断进取。(3)健康情感教育。情感是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的反映形式。情感学习是中学生的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情感与一般疾病关系密切,更是心理疾病的重要诱因。健康情感教育包括:培养学生丰富多彩的生活情趣,形成稳定平衡的心境;了解感情活动产生、发展、形成、表达的规律,初步培养健康的高尚情感;学习并掌握"制怒"的方法,培养幽默感等。

3.重视心理教育的意义

如今这个社会充斥着各种竞争,例如经济、科技、军事等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又赖于教育去培养,所以尽快造就具有良好心理素质和广泛适应能力的各种人才就成为教育改革和现代学校关注的中心课题。心理教育对于人才的培养尤为重要。心理教育是维护中学生心理健康是全面素质教育的要求。我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建立,"科教兴国"、提高"全民族素质"等一系列战略方针的确立,都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时代呼唤高素质,个性健康的人才。素质的核心是心理素质,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教育发展《纲要》明确了心理素质是素质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研究维护心理健康是全面素质教育的要求。同时心理教育有利于促进中学生心理健康,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通过有效的途径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学生的心理得以正常发展。心理困惑得到疏导,不良心理与行为得到矫治,学生表现出良好的心理素质。学习积极性高、思维活跃,学习上没有心理负担与压力,爱学、会学,并富有创造性。个性健全发展,能够适应学校、社会的要求,完善自我。在此基础上,教学质量大面积提高。

总之,心理健康教育,特别是初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需要,应引起高度重视。学校要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学校更应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每个人都能受到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培养,具有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

第4篇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4-0072-02

全球一体化、高等教育大众化等导致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正在面临各种变化带来的新挑战,以往空洞抽象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他们自我发展的需要。各高校在课程实施的内容、模式、评价等方面尚处于探索性实践研究阶段。行之有效、科学、操作性强的教学方法是提高有关课程实施的效果的重要手段,是高校系统普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后需要重要研究的课题。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概念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面向全体全日制在校学习学生,遵循大学生各阶段身心发展规律,以促进大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为目的,以心理健康知识传授和心理危机干预技巧培训为内容,由指定的教育机构有计划、有组织地实施的专门课程。它由有一定心理学专业背景和素养的教育工作者实施,通过课程与教学来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高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

二、动静结合的教学组织形式

(一)开展以必修课为主的普及教育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学校课程教育体系中处于相当重要的地位,它不仅作为一门学科独立存在,更是其他学科有效开展的必要基础。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大学生将面临不同的心理困惑,学生的心理发展需求以及学校教育培养任务要求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必须实现常规的、规模性的、基础性的教育普及,引导和帮助学生实现心理的健康良性发展。这种教育和普及主要包括心理健康基础理论知识、树立健康心理意识的重要性、学生共性心理问题的分析和疏导等等。开展以必修课为主的普及教育是最有效的课程教育手段,它为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奠定了基础。为此,高校应开设以必修课为基础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二)开展以选修课为辅的系列教育

我们国家的教育方针是通过德育、智育、体育、美育以及实践培养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人才。然而,每个学生在接受学校传统教育的同时,又因为个人成长环境等多种因素的作用而具备各自不同的特点。整齐划一的教育设计很难满足他们身心发展的需要。作为各种学科的学习基础,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该注重教育对象的个体性和文化的多元性,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发展,既注重培养全面发展的“完人”,也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此,高校非常有必要辅以开设心理健康通识教育以及基本技能培训的选修课,作为教育普及性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程的有效补充。

(三)开展以活动课程为补充的实际训练

活动课程形式活泼、内涵丰富,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健康心理意识,充分挖掘心理潜能,尤其侧重于实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终极目标。为了进一步实现对心理健康教育课堂内容的延伸、扩展以及有效的补充,我们可以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设计开展实际训练活动。活动课程具有针对性强、操作性强、互动性强的特点,学生在活动组织中积极探索自我,自觉主动地挖掘自身的心理问题,这将很有效地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指教师为了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与学生一起在教学活动中采用的教学方式、途径及手段。教学方法是教师授课思想的体现,是教育内容有效传递给学生并产生积极影响的重要载体。它将教育内容进行技巧化的展现,实现了教学效果的最优化。本研究归纳了几种学生最喜闻乐见的教学方法,总结如下:

1.角色扮演法。角色扮演法通过戏剧角色演出的方

式,让学生按照教师的导演在某种特定情境下模仿特定角色的语言、行为等,引导学生体会恐惧、欣喜、忧伤、愤怒等心理感受,分析和发现问题的成因,并自觉地调节不良的心理状态。这种方法不仅引导学生亲身体验,还帮助学生宣泄不良情绪,协助学生积极进行心理调适,促进心理健康发展。角色扮演法通过激发学生的表演激情和创造欲望,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的课堂教学注入了鲜活的力量;学生们在互动表演中学会了良性的沟通交流,在师生导与演的配合中建立起了和谐信任的关系。

2.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是指根据课堂教学的具体目的,为学生提供具体而典型的心理健康教育案例,组织学生通过分析、讨论和交流等形式,学习观察心理现象、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方法。这种教学方法的本质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互动式的教学方法。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首先要向学生介绍案例的发生情况,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另外,教师要把握好自己的角色,做到“导”而不“演”,为学生展示和发现心理问题的深层次原因作好铺垫和指导。

案例教学法具有开放性、互动性以及体验型的特点。这非常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发现心理问题、分析问题症结、解决心理困惑的能力。案例分析法的本质是教师引导学生按图索骥,进行指定事件的分析与讨论,在层层剥离寻找最佳解决方案的过程中实现了学生个体心理的发展。

3.课堂讨论法。课堂讨论法与角色扮演法有相似的地方,主要表现在两者都是组织学生分析讨论某个核心问题,加强对有关问题的认识和理解,都能够很好地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与热情。然而课堂讨论法更强调单元课的教学目标,围绕此目标展开话题进行讨论;活动设计的核心是讨论,这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辩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学生在讨论中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容易产生多角度观点的碰撞,实现了各种心理信息的互动碰撞,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堂讨论法在实际运用中,教师要做好话题的主持人,始终引导学生围绕中心问题进行讨论,目标明确,避免海阔天空、漫无边际的讨论。教师在讨论结束后还要做好相关主题的归纳总结,表达自己观点的同时尊重学生的思考成果;教师认识到讨论是手段,切勿拘泥于辩论技巧等问题上,影响整体教学效果。

4.团体辅导训练法。“团体辅导训练法是指教师在团体情境中对学生进行心理培训的教学活动形式,它是通过固定团体内人际关系的互动作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体验、实现自我认识、完成探讨自我、接纳自我、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发展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实现助人与自助过程”。在团体辅导训练的参与人数不宜过多,同时要确保训练环境的封闭和安静,让学生在一个轻松、愉悦、安全的状态下进行训练更有效果。任课教师需要在课前做好纸板等辅导工具的准备,并能根据学生的现场表现给予及时有效的评估和指导;另外,教师还要充分尊重学生在训练过程中的表现,合理把握课堂的教学进度,避免团体辅导重活动轻辅导,重开头轻结尾。

5.心理测验法。心理测验法就是穿插与课堂教学主题相匹配的专题心理测试,通过对测试结果的解释,帮助学生在在课堂教学中,更好地实现自我认识,促进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比如,在自我意识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指导学生做“气质量表”或者“我是谁”心理测试,引导学生全面而又深刻地了解自己;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填写职业测评问卷,为学生做好就业指导等。

心理测验法是学生普遍喜欢和接受的教学方法,在心理测量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对自己进行更加科学、客观的评估,这不仅有利于建立起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信心,更为学生的心理内省与调适提供了科学依据。然而任课教师一定要确保心理测验所用量表及问卷的科学严谨,不能简单编辑组合问卷对学生进行测量;另外,教师务必做好数据的分析与解释工作,对于在测量数据中显示有问题的学生,及时做好跟踪辅导。

参考文献:

[1]吴增强,沈之菲.班级心理辅导[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第5篇

\[关键词\]高职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社会适应;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5)05-0015-03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2013年度立项一般课题(2013LSZ065),广西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13年度一般资助项目(SK13YB155),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2014年立项一般项目A类(2014JGA328)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王立高(1978―),男,山东费县人,硕士,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讲师。

一、研究的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

(一)积极心理学的兴起

自美国心理学家马丁・塞里格曼(Seligman)开创了积极心理学这一新的心理学研究取向以来,其核心观点就得到了大多心理学学者的认同。积极心理学认为,心理学应关注人具有的潜在力量和积极品质,关注人自身的积极因素,激发人自身潜在的积极品质和力量,使每个人最终都能获得自己的幸福。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一是主观层面上的积极体验,即过去的幸福感和满足感、现在的快乐和幸福、对未来的希望和乐观态度;二是个人层面上爱的能力、勇气、工作的能力、对美的感受力、宽容、毅力、创造性、对未来的关注、灵性等积极人格;三是在社会层面上的积极的社会组织,涉及公民美德、利他主义、宽容、责任感、礼貌、有职业道德的公民制度等。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研究的新视角,它通过关注并构建人自身积极的力量,有效地维护并促进心理健康,主张通过开发和应用人自身的积极力量,发掘其在维护心理健康方面的积极作用,促进人的幸福和发展。

(二)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消极模式

自20世纪80年代初在我国高校开展以来,心理健康教育得到了较好、较快的发展。尤其是近年来各高校都加强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力度,并且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为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缓解、各种负面事件的预防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但是,我们也发现,大学生群体的整体心理健康水平并未得到显著提高,仍然出现了很多社会影响比较大的事件,如硫酸泼熊事件、马加爵杀人案件、研究生虐猫事件、药家鑫事件,等等,还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厌学,沉溺网络虚拟世界,热衷电脑游戏,学生无心读书、缺课逃课的现象也极为普遍。因此,需要对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进行创新。然而目前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多是以传统的、关注人的消极方面的消极心理学理论为指导的,基于这种理论的心理健康教育关注的是有问题的学生和学生的消极面,因此我们忽略了大多数健康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在研究上,消极的心理健康教育关注的问题往往是大学生各种心理疾病的表现、原因及矫正措施,对有自杀倾向等严重心理问题个体的危机干预也很重视。相应的,学校对于大学生积极、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的关注,以及对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培养都存在一定程度的缺失。

(三)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突出优势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是促进个体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活动,它运用积极的内容、方法和手段,以人的积极品质为着眼点,根据个体的身心发展特点,从正面培养个体,防治各种心理问题。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理念是由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孟万金教授创立的,该理念针对传统病理式、问题式心理健康教育的不足,在整合和继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以积极心理学、积极心理健康、积极心理治疗、积极教育等理论与实践为依据,采用更加积极的内容与方式来培养积极心理品质,开发人的潜能,塑造个体积极、健康、向上的心态,并为其终生幸福奠定基础。每个人都有积极的心理潜能和向上的自我成长能力,这是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因此,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关注的是人的积极方面,重点放在培养人内在的积极心理品质和开发人的心理潜能上,还包括积极习惯的养成,积极的思维品质、积极人格的塑造,积极的情绪情感体验,积极心态的调整,积极认知方式的形成,积极意志品质的磨练,积极组织与积极关系的建立等方面的内容。更为重要的是,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提倡构建积极氛围的立体网络,也就是通过全过程、全方位、全员参与和全面渗透的途径,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参与的、正向的积极氛围。同时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强调情景性、互动性、参与性和体验性,更加注重学生的体验。

(四)积极社会适应的需要

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积极适应指个体对社会现状有清晰和正确的认知,并能适应和主动改造现实环境,处事态度积极乐观,能够顺利应对困难与挫折,心理行为顺应社会进步和发展的趋势。积极的社会适应包括认知上的灵活性与创造性、对现实生活的主观幸福感、应对挫折和困难的心理弹性。目前有关个体社会适应的研究多以病态心理为切入点,但没有心理疾病或心理问题并不意味着适应良好,因此与积极适应相关的认知创造性、主观幸福感及心理弹性成为研究的热点。职教学生的心理问题有其特殊性,尤其是高职生,由于面临的学习、就业、环境压力和社会偏见带来的压力剧增,茫然和不适应现象都会出现,严重的会导致心理障碍,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学习。因此,为培养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实施积极的高职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培养高职生的积极品质、积极情绪体验和积极人格,以及积极的社会适应,显得非常有必要。

二、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生社会适应的相关研究

(一)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现状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在2002年提出,2009年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批准的“中国学校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实验与推广”,标志着其获得了国家层面的认可。同年孟万金教授申报的财政部资助科研公益金重大立项课题“中小学积极心理品质调查及数据库建设”也得以立项。袁振国教授、孙时进教授等专家学者,都高度肯定了这一教育理念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国际领先性。至此,全国揭开了推广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序幕。全国首个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地级市实验区是山东省淄博市,北京市第十九中学也成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重点实验学校,中小学积极心理品质调查与数据库建设在全国15个实验区近300所学校展开。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取得突破,近期,项目组将逐步完成中小学积极心理品质调查,建设10万中小学生数据库,并建立全国常模,还将在全国15个首批实验区开展积极心理品质测评,为实验校提供咨询报告和个别化教育方案。同时开发与各个学段相适应的实验与推广指南、系列教学及参考用书。但是,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势还没有充分延伸到高校当中,在职业教育中的扩展更是少之又少。高职院校很有必要实施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结合高职生的身心特点,促进学生的心理发展和人格健全,并展开相应的研究,从而实现教研相长。

(二)大学生社会适应研究现状

近年在国外,积极社会适应逐步成为积极心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研究者开始关注积极社会适应的内涵、作用及其产生机制。大学阶段是学生从青年期向成人期过渡的重要准备阶段,是从以学习为主的状态到以工作为主的状态的过渡时期。社会适应能力是大学生必备的一种能力,个体对大学适应的情况,不仅影响其大学阶段的学习和生活,还会影响其步入社会后的工作和发展。鉴于其重要性,研究人员对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综合已有成果发现,大学生在社会适应能力方面明显存在不足,如认知能力较差、实践能力弱、人际交往存在障碍,等等。我们应从学校教育和学生的自我教育入手来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因此,对大学生实施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其必要。教育内容主要包括:提高大学生的认知能力、独立生活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学习能力、应变能力、应对挫折能力,等等,不断提高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为大学生走出校门适应新的社会角色作准备,促进其职业发展和终身发展。

三、高职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社会适应研究的思考

(一)研究目的

在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基础上,通过质性研究和定性研究,建构合理有效的高职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建设高职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平台,制订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团体辅导培训方案,并在此基础上通过一系列的现场实验、实验室实验和行为干预对高职学生实施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探讨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对个体的认知、情感和行为的影响,进一步考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对个体心理健康和良好社会适应的促进效应。

(二)研究内容

采用聚合交叉设计,探讨高职生的心理发展特征和开展高职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及具体的方式方法。建设高职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

与辅导的网络平台,制订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辅导技能团体辅导培训方案。通过心理测量的方法,探讨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与高职生社会适应间的预测关系。考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是否能够增进个体的心理弹性、主观幸福感,促进个体的积极适应。同时运用多层线性模型技术,分离其他变量在这种关系中的变异,建立相关影响因素与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和社会适应间关系的因果模型。运用社会心理学现场实验的方法探讨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对人际接纳与拒绝的影响。在诱发的人际接纳、人际拒绝和中性条件下,让被试判断友谊、人际信任、人际支持的水平,分析比较不同实验条件下个体的友谊、人际信任与支持的差异。运用认知实验的方法探讨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对相关因素的增进效应,并探讨对认知创造性和问题解决的水平的增进效应及其内在机制。运用结构方程建模技术,探讨相关因素与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和社会适应间的复杂关系模型,建立有关影响因素(个体人格、家庭功能)与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和社会适应的内在影响机制的因果模型。

(三)研究意义

研究试图通过心理测量、行为实验和干预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地探讨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对社会适应的影响及其内部机制,具有一定的开创性。在理论层面上,可以检验、丰富和发展高职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在实践层面上,可以建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和实施方案,为高职院校心理健康工作开辟新的途径。实施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为高职生的成长成才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孟万金.积极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

\[2\]王新波.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回顾与展望――孟万金教授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进程述评\[J\].中国特殊教育,2009(10).

\[3\]宋志英.积极心理学理念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策略\[J\].江苏高教,2009(7).

\[4\]孟万金.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J\].教育研究,2008(5).

第6篇

(一)国家课程校本化

为了弥补新课标教材“双基”不足、内容跨度大等问题,进一步促进教学方式、学习方式转变,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学校进行了校本学案的探索。学校国家课程校本化的主要形式,就是编写《导学案》。在校本导学案的研究过程中,我们界定了学案的概念,分析了学案的基本特点,辨析了学案与教案的区别和联系,形成了学案编写的原则、程序和组织方法。基于对学案本质的认识,我们认为学案应致力于建立一种“学的课程”,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学什么”与“怎么学”。学案既是一种教与学的课程资源,也是一种引导和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案;是沟通学与教的桥梁,是教与学的最佳结合点。

(二)德育课程序列化

我们通过调查发现,学校教育活动中经常组织开展的主题班会活动往往缺乏系统性,对学生在各年龄阶段的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不能很好地把握,教育活动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具体表现为:第一,认识上存在的误区:认为课前师生无需精心准备;学生主持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主题班会课结束,教育活动随之结束。第二,实施中存在缺陷:主题随意,缺乏科学育人的序列;过程表演性强,缺少育人的针对性;内容娱乐化倾向严重,不能很好地明理导行。第三,保障中存在的不足:在主题班会课上的研究、机制、保障还不够健全,难以提升主题班会工作的研究水平。第四,主题班会“主题”存在的问题:缺少有针对性的主题;缺少合理结构;缺少合理顺序。根据主题班会的问题,学校组织了部分优秀班主任进行专题研究,分别确立了三个年级的主题:七年级以适应和养成教育为主;八年级以青春期教育和学习方法指导为主;九年级以中考和理想奋斗为主。通过多次主题班会序列化研究课和专题研讨,规范了主题班会课课堂内容、教学程序,提炼了几套常用的教学模式,汇编成《初中学生成长30阶梯》,有效地解决了主题班会课的内容案例问题。

(三)课外校本课程特长化、活动化

1.学科综合社会实践活动。学校历史、地理、生物、化学、语文等学科,每学年都要开展一次全校性的学科社会实践活动。主要有:七年级历史学科参观金沙遗址,生物学科参观植物园,语文学科参观杜甫草堂;八年级地理学科参观建川博物馆;生物学科参观熊猫繁殖基地;历史学科参观三星堆;九年级化学学科参观污水处理厂。每次学科综合社会实践活动学生都有明确的学习任务,有反馈,有小结,有成果展示。

2.学科兴趣小组。为搞好学科教学的延伸和拓展,我们召开学科兴趣小组动员会,得到了老师们的积极支持;有特长的老师结合学生的兴趣特点申报了57个项目。学校根据学生的兴趣状况和教师特长的特点,对学科兴趣小组做了适当的调整,将学科兴趣小组调整为28个。每个小组做到了定时间、定地点、定人数,定内容。丰富多彩的兴趣小组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扩大了他们的视野。

3.班级第二课堂。班级第二课堂,班主任为第一负责人,学科教师参与,内容有价值观的引领、热点时事、学科兴趣拓展、演讲、棋类、辩论等。同时,学校制定了二课堂的底线要求,要求每次开展活动必须有考勤记录、活动方案、期中作小结、期末作总结、学年出成果,并严格考核,及时反馈,评出等级奖。班级二课堂为每个教师发挥自己的特长提供了机会,同时也为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培养奠定了基础,极大地丰富了校园生活,促进了每个学生的发展。

4.学生社团组织。校学生会、团委会、环保志愿者、文明执勤岗、礼仪示范班、广播站、电视台、心理志愿者等学生社团组织,吸引了大量学生参加,在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我教育方面,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

课堂教学篇:改革课堂教学方式

(一)问题分析和价值澄清

学校力求把新课程“自主、合作、探究”的核心理念落实到课堂教学中,聚焦点是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其基本要求是遵循学习的规律,其关键是重新定位教师在课堂中的角色,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有鉴于此,我们在分析现行课堂教学存在的种种问题之后,经过深入的调查研究和广泛的讨论,认为学校课堂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相比,滞后于课程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相当部分的教师一讲到底,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学生学习热情不高;二是教师单向灌输较多,教学方式单一,教学针对性差,课堂效率不高;三是学习过程学生参与度较低,学习状况反馈少;学习效率低,学业成就感差;四是教师压力大,工作负担重。寻找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之路成为全校领导、教师的共识。同时,受全国“先学后教”等课堂教学改革的影响,经过反复地学习、思考和比较后,学校确立了以导学案为载体,以“围坐式”为外显形式,以自主、合作、探究为基本方式的课堂教学改革,它从根本上转变了学生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课堂焕发新的生命活力。

(二)实施课堂教学改革

1.学生座位进行变革,全校所有班级教室内学生座位改“秧田式”坐法为以小组为单位的“围坐式”。

2.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定位进行变革。教师从讲授者转变为学习活动的设计者、指挥者、检查者、评价者。教师主要进行教学活动的设计、课堂学习活动的组织和指挥,是活动过程有效性和学生参与程度的检查者与激励评价的实施者。

3.对知识学习的程序进行变革。对于课堂学习活动要做到集约化,具体表述为学生自主学习能完成的学习活动须由学生个体独立完成,学生个体不能独立完成的则由组内两人合作完成,两人合作仍不能完成的则由本组内完成,本组仍不能完成的则可寻求其他组的帮助,当全班都无法完成时,则由教师引导启发完成。

4.学习方式进行变革,即改以课本为载体的听讲为以学案为载体的学习活动,进行学习成果的展示、讲解。同时,针对传统教学评价主要是侧重于学生个体的评价,着重于学生个体之间的竞赛,还对评价方式进行变革,改以学生个体为单位的管理与评价为以小组为单位的管理与评价。进行小组“捆绑式”评价,进一步增强小组的活力与凝聚力。

改革成效篇:学校育人水平不断提升

(一)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通过近几年的课程建设和课堂教学改革,学校教学质量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在龙泉驿区初中学段教学质量考核中,多次名列龙泉驿区前茅;尤其是划片招生后的2013级和2014级,各个学科更是全面完成龙泉驿区教育局下达的各项考核指标,在龙泉驿区初中教育界引起很大的反响。

(二)学生学习主动性增强,学习态度发生了较大的转变

通过近几年的学月问卷调查,80%的学生对“围坐式”小组合作学习予以肯定,并喜欢这种学习方式。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交流、讨论、组间展示和学生讲解,给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了展示的机会和舞台,较好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合作探究的兴趣,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三)综合素质全面提升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主题班会序列活动和各种兴趣小组、班级二课堂、社会实践活动,以及学生志愿者活动、心理健康月活动、“三自”管理活动(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艺术节活动等系列活动,龙泉七中学生的综合素质有了很大提高,学生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表现为:更加自信、自立、阳光、健康,初步具有良好的人格特征和心理素质,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合作意识大为增强,这都赢得区内外较高的认同和赞誉。

(四)学生的性意识和性道德进步显著

学生们通过学科渗透式教学、观看科普录像、性健康教育展览、实物标本展示、小组合作学习、座谈等多种教育形式,使青少年在温馨、和谐、生动、活泼的环境中,全方位多视角地获得了健康文明、科学的性健康知识。95%以上的学生认为,学到了书本上没有的东西,但比书本上的知识重要;以前很担心的问题,现在不担心了;以前不好意思的事情,现在觉得没什么,而且知道很多想法是正常的。通过性健康教育,解决了学生的很多困惑,使青少年学生能愉快地学习和生活。尤其是在青春期和性健康教育方面成效更为突出。通过这几年实施性健康教育项目,学生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五)社会影响不断扩大

第7篇

1、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明确岗位职责。

医院要建立健全相关的规章制度,定期一些相关医疗卫生工作的改革文件,组织各级部门学习,不断增强法律意识,以党的方针政策作为领导的方向,在规划工作时,要放眼全局,实行科学的管理方式。另外,各护理人员要掌握医院工作的相关规章制度及岗位职责,明确自己的工作范围。在实际工作中,要按章办事,处理好工作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并要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护士之间应相互学习,掌握医院的规章制度,并切实执行,以制度的落实规范自身行为。

2、实行小组制包干、责任到患者的工作模式。

护理组长负责、责任护士“包病人”,责任分工细化,目标明确,包床到护,由床位护士具体负责分管患者护理工作的实施与落实,组长在做好自己所管床位患者护理的同时,负责本组工作的落实与检查。护士清楚自己所负责的患者,患者知道谁是照护自己的护士,做到患者的每一次治疗、每一个护理操作、每一项化验检查、每一天基础护理服务都有护士关心、有护士服务、有护士落实、有护士负责、有护士检查。

3、真正按基础护理规范实施基础护理。

医院通过多种方式督促护士学习全新护理模式的理论技巧,通过撰写《护士服务手册》等规范护士的各项行为,落实好生活护理,实现患者从入院到出院以及出院以后的全方位护理服务,真正做到全程无缝隙护理,让患者放心,让家属安心。设立宣传栏为病人提供生活及医疗常识,并为病人准备如针线包、塑料袋、剪刀等基本生活用品,提供为病人代管物品、购买用品等人性化服务,方便病人安心养病。有条件的医院,还可提供代替患者取药、结账等全程化服务[1]。

4、加强安全防范措施。

医院要加强安全管理,做好应对紧急安全事件的预防工作,确保医护人员以及患者的安全。护理人员做好职业安全防护措施,必须立足于积极预防,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做好防感染工作,如已经发生感染等问题,应该及时上报,迅速处理,不得隐瞒实情。

二、结合专科特点,丰富护理服务内涵

1、各病区专科护理具有护理重点。

专科护理的执行到位充分体现护理质量内涵,各病区的专科护理重点要与专科疾病特点相结合,床位护士主动深入病房,完成各项护理操作。

2、给予专业健康指导,全面贯彻健康教育。

患者自入院开始到出院,其间的饮食、用药、治疗、特殊检查、手术等相关常识,护理人员要及时与患者、家属沟通,主动传授一些相关健康知识以及简单的护理技巧。各科室制定分病种健康教育路径,将健康教育全面贯穿于患者的入院到出院及出院后的全程,同时也贯穿于护理工作的全程,患者的入院教育、出院指导、包括出院后的回访都由床位护士负责落实。不仅对病人做好健康教育,也对家属做相关知识培训,更加强出院后的康复指导。另外,适时召开患者座谈会、健康知识讲座等,让患者了解更多健康以及护理小知识[2]。

3、为患者着想,创造良好医疗环境。

在对病人实施特殊治疗时尊重患者知情权和选择权,体现人文关怀。在日常的病房护理工作中,护士不仅要为病人提供病情护理的保障,还要多为病人着想,创造良好的疗养氛围,提高与病人之间的沟通,了解病人的需要,还应学会倾听病人的心声,找到病人的症结所在,减少因病人的心理变化导致对病情的不利。对于病人的一举一动,护士要善于分析,耐心做好工作。同时,为病人提供清洁、舒适、便捷、私密的服务环境。

三、建立完善绩效考核与激励机制

在做好优质护理服务的同时,高度重视护士积极性的充分调动。

一是实现护士的岗位管理。在编护士与合同制护士管理上一视同仁,实施护士的岗位管理。科学设置护理岗位,并按照护理岗位的劳动强度、技术要求、工作风险等要素确定分配原则,在分配机制上向工作量大、技术性强的岗位倾斜,实现按劳分配、多劳多得、优劳优得,提高了护理人员积极性。

二是绩效考核与薪酬分配相结合。部分医院已经将护士护理不同护理级别患者的数量、工作考核质量,患者满意度等要素与绩效考核相结合,并作为护士薪酬分配、晋升、评优的主要条件,制定《护士岗位职》、《护理人员绩效考核办法》等[3]。

四、简化护理文件书写

简化文书书写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与医生病程记录重复的内容,二是与日常护理工作关系不大或不重要的书写,确保摒弃的是“无用功”。采用表格化护理记录单。护士只需填写体温单、医嘱单、危重症患者护理记录单,取消一般患者护理记录,采用表格化护理记录单,使得护士有更多时间深入病房,为患者提供直接的护理服务,增进护患间的沟通。

五、提高病房管理水平,实施病房无陪护

病房无陪护试点工作的着眼点并不是禁止家属陪护,而是让患者不再需要家属陪护。提高病房管理水平,改变因家属陪护过多而导致的病房秩序混乱,患者与患者间纠纷增多等问题。核心是通过优质护理服务,使患者进病房后不再需要家属陪护,安心接受治疗,做到“把时间留给护士,把护士留给患者”。

1、医院对所有相关管理、服务环节进行了认真细致的梳理。调整配餐管理,取药程序,加强后勤物资保障,充实保安等相关部门力量,把服务直接送进病房。

2、尽量充实临床一线护士队伍,提高床护比。

第8篇

关键词:社会转型;德育模式;转变

我国传统的德育模式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强调教师的权威地位,将学生当作道德知识的接纳器,采用僵化的“说教”“管教”方式。忽视学生的接受心理、接受能力及现有的思想品德状况,缺乏针对性,难以收到理想的效果。笔者理解的德育过程应是走进生活,实现体验、内化和外化的诚信道德培养过程。侧重培养的是学生生活中应具备的最基本道德知识、道德能力和道德智慧。“怎样做一个人”的问题是道德的核心问题。现代学校德育担负着提高学生思想、政治、道德、心理、审美、交往、生活和自我发展等多项素质的任务,仅靠单一德育形式或方式,很难发展学生综合素质。因此,我们不可以拘泥于某种既定的模式,应秉承“与时俱进”的理念,不断转变、创新德育模式以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一、应注重情感德育模式的培养

德育只能是人理解人的教育,这种理解必须通过人与人交往而实现,最终还需经过自我意识的建构才凝聚成个体的德性。若把人的情感抽离出来,只剩干瘪的道德规范知识传授,德育将从根本上丧失它的魅力。同样,若只把德育当作纯知识性的教学,加之教育者本身也缺乏德育的情感、信念的投入,是无法培养受教育者的灵魂的。因此,学校德育要注重培养学生优美的、良好的情感和情操,充分发挥教师在情感德育中的主导、表率作用。教师的情感是学生情感塑造的支柱。这就要求教师要对学生充满师爱,以鲜明健康、丰富和饱满的激情讲述知识,用自己高尚的情感感染学生。

二、应坚持“回归生活”的教育原则

首先,“引进”生活内容,即要用真实的生活素材充实道德教育内容。德育内容的选择要贴近生活,从生活实际出发,在道德教育中让学生识别生活中的真、善、美,也要了解假、恶、丑,以对生活有一个全面、深刻的理解。“引进”生活方式,用“蹲下来”对话、“坐下来”商谈方式代替道德灌输。传统的道德灌输方法本身就是不道德的,因为普遍的即外部的灌输,不仅不能促进反而限制了学生道德的发展。道德教育方法上要变革,用对话代替灌输,因为对话可以打破信息的单向传递,有利于信息在师生间、学生间互动。道德教育采取对话方式,可保证道德对话的开放性,公平地对待对话的参与者,使其能够公开表达自己的真实意图和动机;可保证对话的自由性,允许每个人提出疑问,提出自己的主张,表达自己态度、欲望和需要。这样,通过真正的对话,能打破道德教育死气沉沉的局面,使学生的道德生活发生根本性转变。

其次,“走进”生活,就是要引导学生参与生活,自主选择生活。为了学生的生活而进行的道德教育,不能局限于“书本世界”空谈生活,空谈生活就像在岸上教人游泳一样荒唐。为此,在道德教育中,要给予学生自由的时间,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去参与生活、探究生活、创造生活,唤醒学生自主选择的意识,培养学生自主选择的能力,采取自主选择的生活方式。而生活德育就是要让学生在自己的生活过程中体验德性生成,学会过一种道德的生活,而不是在脱离现实生活之外的一个空虚的世界里培养人的道德。

三、应与民主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

学校德育应融入心理教育中,通过提高认识,理顺情绪,消除不良症结,矫正不良行为,学习新的适应模式来达到心理成熟和心理健康;将德育寓于民主法制教育之中,通过发扬班级民主和强化学生遵纪守法的意识,达到提高其公德水平的目的;把学生思想问题与心理问题结合起来,将现实的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德育之中,改善其个性品质及心理素质,增强其适应能力;开展学校心理咨询,深入学生心灵深处,将道德品质与心理品质联系起来。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意志品质,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更重要的是从心理实际出发。良好的思想道德的养成,也要注意学生的心理因素。进行心理素质的培养,实际上就是把学生的思想素质教育具体化。为此,学校要创设良好育人环境,发挥集体的作用,培养学生善于交往,学会对他人感情表示尊重和理解,虚心学习他人的长处,让学生在和谐、宽松的环境中学习、生活,保持积极向上的乐观情绪。同时,重视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学会愉快地接纳自己、认识自己。

笔者认为,在学校德育问题上要“坐而论道”,更要“起而行之”。作为一名教育管理者,很清楚教育机构承担着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职能。学校是教育学生的主阵地。因此,我们应整合各方面资源,不断转变、创新德育模式以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努力提高学生思想、政治、道德、心理、审美、交往、生活和自我发展等多项素质,促进其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尽一份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第9篇

关键词:性知识;性观念;性态度;学校性健康教育

随着时代的发展,西方文化的渗入,人们的思想不断解放,传统的性道德观念受到冲击,青少年学生的性观念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巨大变化。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此类学校在我国各省市均有分布,学生人数众多。而其中的中职学生,刚刚初中毕业,年龄正好十六七岁,正处于青春期,升入职业学校后学业压力比较轻,可支配的时间多,出现性问题的机会相对增多。通过对中职女生进行性知识、性观念、性教育现状的调查分析,了解目前女学生性知识的知晓情况及获取性知识的主要途径,了解她们对性健康教育的想法和要求,探讨学校性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探索符合学生需求的科学而有效的性健康教育内容,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减少生殖健康问题的出现。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对我市三所职业院校2011年度新入学的中专女生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被调查对象,采用自编的《职业学校女生性知识、性观念、性态度调查表》进行调查,共发放1098份,收回有效问卷1057份,回收率为96.26%。其中城市占25.35%,农村占74.65%,年龄16-20岁。

2.研究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到抽样班级集中发放,并向学生说明调查意义和填写要求,问卷当场收回。内容包括性知识的了解情况、获取性知识的途径、对待非婚、多等现象的态度等。所得数据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二、调查结果

1.现有性知识情况

本次调查将性知识分为性生理知识、性保健知识和生殖健康知识,表1调查结果提示(1)对性生理知识的了解程度28.95%的学生得分≥80%,56.39%的学生为20%-80%,14.66%的学生≤20%。(2)对性保健知识的了解程度,16.80%的学生得分≥80%,38.13%的学生为20%-80%,45.07 %的学生≤20%。(3)对避孕、怀孕和性病防治等生殖健康知识的了解程度19.49%的学生得分≥80%,, 26.86%的学生为20%-80%, 53.46%的学生≤20%。结果显示,中职女生对月经、、生殖器官等性生理知识了解较好,但对经期保健、保健、生殖器卫生等性保健知识了解较少,尤其生殖健康知识极度缺乏,甚至有的学生一无所知。在生殖健康知识的选项中,59.89%学生不知道容易怀孕的时间,38.88%的学生不知道怀孕后会停经(不来月经),44.09%的学生误以为蚊虫叮咬、共用浴池等可能会感染艾滋病,28.67%的学生不知道安全套可以预防性病。有些选项虽然错误率不是很高,但错误认识会影响她们日后的行为方式包括方式,从而引发生殖健康问题。

2.获取性知识的途径

调查表中将学生获取性知识的主要途径分为父母、学校、(同学、朋友等)同龄人、(书刊杂志、影视作品、网络等)公共资源、医疗机构。其中选择来自于书刊杂志、影视、网络的占34.34%,选择同学、朋友的占29.71%,而选择父母和学校老师的分别只占到10.41%和16.37%。调查表明学生获取的性知识主要是来自于书刊杂志、影视作品、网络以及同伴、朋友等,而家长和学校没有承担起对青春期女生进行性健康教育的主要职责,甚至84.86%的学生父母从未谈起过性话题。

3. 性观念、性态度

表3显示,(1)认为婚前可以接受的学生占46.55%, 32.92%的学生表示反对,更有66.79%的学生对有婚前的朋友表示理解。(2)对多性侣现象可以接受的占11.45%,58.58%的学生表示反对;认为现象可以接受的占9.84%,反对的占67.26%,调查显示随着时代的发展,青春期女生的性观念趋于开放,对身边有婚前的朋友多持宽容态度;但多数学生反对多个、现象,表明大多数学生有比较合理的道德评判标准。

表4中对恋爱对象性要求的态度,23.94%的学生表示在感情稳定时可以接受,27.91%的学生选择了谈婚论嫁时,48.15%的学生表示结婚时才可接受。这也反映了虽然学生的性观念逐渐开放,对他人的现象逐渐宽容,但大多数学生对自己的会比较慎重。

三、讨论

1.对中职女生加强性教育势在必行

学校应该肩负起教育的责任,对学生进行正确、科学和健康的性教育是当代文化素质的重要内容。通过本次调查发现,中职女生的性知识主要来自于报刊、杂志、电视、网络、同伴、朋友等社会资源,父母和学校没有成为学生获取性知识的主要途径。这也说明我们中小学的性教育做的并不好,即使开设性教育课程,也多是发书以自学为主,或仅限于生理卫生的内容。中职学生基本上都是初中毕业,这些学生大多学习基础较差,学习意愿不强,入学后学业压力较轻,可自由支配的时间较多,出现性问题的机会也相对增加。因此,尽早尽快对中职女生进行性健康教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2.针对不同性别、年龄的学生,性教育的侧重点不同

在具体的性教育工作中,我们应根据学生的年龄阶段、性别和所处得环境来选择性教育内容[ 1]。调查发现中职女生对性生理知识有较好了解,但对性保健知识了解较少,而对女性生殖健康、性病防治等知识则更是极度缺乏。所以对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性教育不能仍停留在讲解生殖器、月经等方面,而重点应该放在经期卫生、保健、生殖器卫生等性保健,以及避孕、怀孕和性病防治等女性生殖健康知识方面。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青少年的营养丰富了,生理发育期提前了,而我们的教育却远远不能满足青少年对性及相关生殖健康问题的需求,近年来青少年出现的有关性问题越来越多。在被调查人中,有129人已经有过性经历,占12.20%,发生时的平均年龄为16.71岁,在第一次时有121人未采取避孕措施占93.80%,其中23人曾经发生过意外妊娠。对这些学生提供必要的生殖健康知识,减少与性相关的健康危险,防止生殖器官炎症、性传播疾病和意外妊娠的发生显得尤为急迫。

3.学校的性教育应重视性心理、性观念和性道德的教育

性观念的核心问题是对性问题的道德评价。观念对行为的影响极大, 由于接受的文化不同, 个体的观念会千差万别, 尤其是性观念[2]。此次调查也显示学生的性观念趋于开放,对婚前及有婚前的朋友大多持理解宽容的态度,已经发生的学生超过十分之一。

青春期是性器官、性心理的发育时期,又是个体价值观、人生观逐渐形成的重要阶段,这时候接触到的信息很容易使其性观念发生变化,而不恰当的性观念可能产生不适宜的方式, 进而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整体道德观随之逐渐宽松,未婚同居、等事情不再让人闻之色变,甚至是司空见惯了。社会的宽容导致人们的价值观也在发生变化,处于个性生理、心理发育期的十六七岁的学生很容易会接纳这些观点,对待性的态度也逐渐宽容,继而接受开放的。因此学校的性教育还应重视性心理、性观念和性道德的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家庭和性道德观念。

但是,由于社会大环境的变化及网络的影响,单纯的学校对性观念和性道德的教育显得力不从心,尤其是对职业学校的学生,简单的说教难以奏效,这就需要我们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自我评判、自我反思,开展科学有效的性心理、性观念和性道德教育。同时,向学生讲解一定的性保健、性健康知识,介绍关于生殖器卫生、避孕措施、人工终止妊娠方法、性病预防方面的知识,使她们了解过早性生活、意外怀孕、人工流产等可能造成的危害,潜移默化地提高她们的自我防范、自我保护意识,使更多的学生能够约束自己的、推迟发生的时间,并且即使对已经发生的学生,也可以通过学到的知识把对身体的危害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第10篇

20世纪30年代,美国健康教育专家鲍尔提出了,“健康”是人们身体、心情和精神方面都自觉良好、精力充沛的一种状态。1988年,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博士提出了,健康并不代表一切,但失去了健康,便丧失了一切。同年,学者华林斯基提出了“立体健康观”,比较全面地解释了健康的现代概念,并根据现代社会的发展,将“道德健康”纳入健康概念之中,认为健康的人应当是“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

2.对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教育理念的再认识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对于学校开展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性作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的教学总目标中指出,体育与健康教学要促进学生的身体形态和生理机能的发展和对自然、社会的适应型及应变能力;使学生增进健康、抵御疾病;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承受能力;使学生掌握体育与健康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懂得体育在个人发展中的意义与作用,以及体育文化在现代生活中的价值,养成健康的身活方式和行为习惯;使学生学会运用体育等手段增进健康;使学生掌握一项或几项运动技能,并能积极参与团队活动和比赛;提高现代现代体育意识,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能够把健康与生存、学习、生活和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联系起来,提高对体育的兴趣,即主动地参与体育活动和竞争,提高欣赏水平,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使学生加强人际交往,正确处理好人际关系,培养团队精神,正确对待个人和集体、成功和失败,能够与同学友好合作。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它具有鲜明的基础性、实践性和综合性,是对原有的体育课程进行深化改革,突出健康目标的一门课程。它对于提高学生的体质和健康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高素质劳动者,具有重要作用。

新课程明确强调课程的社会价值和本体价值的整合,学生和文化的整合,学科和文化知识、技能及能力的相互整合,学生认知发展与情意发展的整合。它提出四个基本理念:

(1)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新课程标准把“健康第一”作为指导思想,以提高学生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为总体目标,满足未来社会对人的体育素质和健康要求。

(2)激发兴趣,培养终身体育的意识。新课程重视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从学生的动机、需要、兴趣出发,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把体育课上学习的内容真正作为日常锻炼身体的手段和方法,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

(3)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是“以人为本”教育思想的体现。它说明了新课程基本理念的明显特征是以学生为本,着眼于学生的发展,要求所有学生都能获得全面发展。

(4)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体育与健康课程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从保证每一个学生受益的前提出发,充分注意到学生的身体条件、兴趣爱好和运动技能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并根据这种差异确定了学习目标和有弹性的学习内容,提出有益于学生发展的评价原则。在教学组织和教学方法方面也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健康发展。

3.健康教育及学校体育开展健康教育的涵义

随着现代社会健康观的转变,健康教育不能只是单纯进行社会宣传,要从根本上区别于一般的教育与卫生宣传,是一种知识的传播,是实现特定教育目的的一种手段。新时期的健康教育是指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教育活动,促使人们自觉地采取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人们形成良好的健康意识、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降低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

健康教育不仅是传授或提供改变行为的知识和技能,使人们用这些知识和技能进行自我服务,而且是促进健康氛围的逐步形成,唤起群众同自己不文明、不科学的行为作斗争。健康教育不仅要采用各种方法帮助人们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并作出合理的的选择,而且应通过宣传争取政府的有效支持。人类的行为与生活方式不是孤立的,而是受文化背景、社会经济状况、社会关系的影响,健康教育已超越医学的范畴,涉及社会的诸多领域,是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活动。健康教育的核心问题是促使个体或群体改变不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尤其是组织的行为改变,此外还要采取各种方法帮助群众了解他们自己的健康状况并作出自己的选择,以改善他们的健康,而不是强迫他们改变某种行为。健康教育是连续不断的学习过程,人们一方面通过自我学习或相互学习取得经验和技能,另一方面通过有计划、多部门、多学科的社会实践获取经验。

学校体育中的健康教育不是体育教育和健康教育之间内容的简单相加或机械拼凑,而是与其他相关学科进行交叉、渗透或融合而产生的一个新的综合学科。现代健康教育的内涵是“健康不仅指躯体的健康.还包括心理健康、道德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在学校体育中实施健康教育是以人的健康的整体性和发展性为特征,使体格和人格相统一促进人的身体、精神、情感、智力充分和谐发展的教育。体育健康教育的目的是建立以体育为调节手段的生活方式,注重体育对人的内在影响,在运动过程中追求精神升华和人格的完善,在自我实现、自我超越中达到挑战生活、驾驭生活的目的。

4.学校体育开展健康教育的内容

学校体育实施健康教育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八个方面:

(1)身体教育。通过思维活动与机体活动相结合,进行反复的身体练习来掌握科学的身体锻炼方法。

(2)社会意识教育。通过体会体育各项运动中技术战术的相互配合协作来提高个性并完善需要作用于人与社会的支点。

(3)智能培养。促使人在“更高、更快、更强”的体育精神下不断进取,完善自我,开发潜能。

(4)心理素质。通过体育运动中所经历的各种喜怒哀乐体验,使其认识事物的各方面来把握自己,并不断地成长。

(5)情绪体验。通过运动中鲜明、强烈的情绪体验,认识和接受自己和他人的情感,学会积极地调节情绪,人能够处于信心百倍、精神振奋的学习、工作状态。

(6)营养方面。营养是人体生命活动的能量源泉,适宜的营养是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的物质基础。糖、脂肪和蛋白质是生物体内最重要的三大营养物质,合理营养对于人体具有十分的保健作用。

(7)卫生因素。卫生是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基本保证,因为任何有生命的个体都必须不断地与周围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物质交换的停止即意味着死亡的到来。学校是青少年学习、生活的活动场所,学校的卫生状况对青少年的生长、发育和健康成长有直接影响,关系到我国民族健康水平的大事。如:教室的卫生,宿舍的卫生要求,食堂的卫生,以及教育过程的卫生和运动建筑设备的卫生,等等。

(8)自我价值实现。人在体育实践中会认识到,人生的快乐是在自我价值实现过程中获得的。

青少年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他们思想开放、求知欲强、可塑性大、模仿能力强,易于建立巩固的动力定型,他们较易形成良好的行为、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

首先,学校教育开展健康教育主要是通过学校体育和学校卫生两条途径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学校体育由原来的对学生进行“身体的教育”转变为“通过身体而进行教育”,这是一种广义的文化教育(属于身体文化教育),而不是单纯地对学生进行生物改造,即不仅向学生传授知识、技术、技能、增强学生体质,促进身体全面发展,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而且将体育作为增进健康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传授给学生,帮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健体、学会审美、学会生活、学会创造,促进学生个体的社会化。学校体育健康教育还能使学生主动学习正确地进行体育锻炼的知识,激发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兴趣,抵制各种不良行为习惯的影响,进而增强防范意外伤害的观念和意识,增强自我保健的意识和能力,降低常见病患病率,提高生长发育水平。

其次,学校健康教育是关于学生身体保养或养护的系统教育。它力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观,掌握生理和心理卫生知识,养成科学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并通过改善学生的生活学习环境,最终达到育人育体的目的。学校体育与学校健康教育两者在以学生身体为对象上是共同点的,前者通过身体的活动达到优化健康的目的,后者通过采用外在手段达到这个目的,都是为保持学生健康服务的。可见体育更为积极、更容易调控。虽然这并不能解决健康教育的所有问题,但学校体育是实施学校健康教育不可缺少和至关重要的载体,它不仅是学校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而且是重要手段,其它学科所无法替代。

参考文献:

[1]詹华宁.对健康及健康教育的认识.中国科技信息,2005,(18).

[2]《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试验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陈作松.新体育课程的实施对体育教师提出的新要求[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3).

[4]黄敬亨.健康教育学[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2.

[5]徐维克.学校体育健康教育探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2.

第11篇

关键词:中学生 心理健康状况 学习成绩 调查分析 对策研究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含义

心理健康教育是指以心理学及支持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如教育学、生理学和社会学)为基础,以运用心理技术了解教育对象为前提,以普及心理科学知识和运用心理调节技术为手段,有计划、有目的的培养(包括自我培养)、协助学生发展自我个性、防止心理偏差、调节心理技能、开发心理潜能、增强心理素质,进而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整体素质提高和个性和谐发展的教育(((。中学生健康不仅仅是指生理、躯体方面的,而且应包括心理方面的。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是教育界和全社会的热点、焦点。在当今全面实施新课程,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年代,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虽已引起教育界同仁的重视,但仍是学校教育的一个薄弱环节,特别是在广大的农村中学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那么什么是中学生心理健康?中学生心理健康是指具备健全的智力,情感和意志;连续统一的人格及对己、对人、对社会的正确认知和良好的适应。

二、中学生心理的特点

A、渴望独立、渴望其行为得到大人认可,但自我评价与调节能力不高。

B、抽象逻辑思维迅速发展,并开始占主导地位,但具体形象成分仍起重要作用,认知能力还不高,仍带有片面性和表面性。

C、能较自觉地完成学习任务,但控制情绪、自我监督的能力还不高。

D、有了稳固的学习兴趣,观察富有目的性、模仿性,想象富有创造性和多样性。

E、开始意识两性关系,萌发、和恋爱需求,人际关系逐渐频繁,渴望找到朋友。

F、逐步形成比较自觉稳定的道德信念,但带有冲动性和感彩,不大切合实际,不善于把感情与理智结合起来。

三、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从中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特点中可以看出,中学生的自我同一性的稳定程度、自我价值体系的建立水平、人际关系是决定其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另外,对学习的适应性也仍然是左右中学生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鉴于此,在参照世界心理卫生协会所提出的有关心理健康标准的基础上,我们把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标准确定为以下几个方面:学习适应性、人际关系的和谐程度、自我认知与现实感、个性发展的良好性四个方面。

(一)学习适应性 一个心理健康的中学生,通常有比较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学习目的明确,学习目标具体、切合实际;学习的自觉性强;善于制定学习计划,并在执行计划的过程中表现出意志力强、学习信心足的特点。在对待考试问题上,他们沉着冷静,灵活应对。

(二)人际关系的和谐程度 人际关系指的是人与人之间心理上的直接关系或心理上的距离。一个心理健康的中学生,一般与同学、老师、父母、朋友等的关系处理得比较融洽,而很少发生冲突。他们乐于与人交往,具有同情心,待人热情、宽容、真诚,而不是胆小、怕羞、不和群、表情冷淡或忸怩作态。

(三)自我认知与现实感 自我认知指对自己的心理过程与特征及其表现的认知,而现实感则指个人对自己同现实之间关系的认知。心理健康的中学生往往有较强的自我认知能力,他们能够正确地认识自己,自我评价恰当。在对现实的感知能力上,他们能够客观地认识现实,并根据对现实的认识来给自己作出恰当的人生发展定位,有与现实联系紧密的自我价值体系。

(四)个性发展的良好性 个性是指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的总和,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结构。人的个性结构主要由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组成。其中个性倾向性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等,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等。心理健康的中学生,在个性发展上,应表现出良好的态势,即作为心理动力系统的个性倾向性各成分之间的关系和谐,个性心理特征上的一些成分则表现出良好的社会适应性,如情绪控制能力强、善良、自律等。

四、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类

(一)学习类问题

因学习而产生的心理问题是中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部分。其问题有:

1.学生学习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造成精神上的萎靡不振,从而导致食欲不振、失眠、神经衰弱、记忆效果下降、思维迟缓等。导致学习压力的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1)考试成绩不够理想,不能达到父母的要求;(2)学习落后于其他同学;(3)能否考上大学;(4)考试要争取好名次;(5)有学习天赋,成绩却不能名列前茅;(6)学习成绩忽上忽下;(7)试卷面前脑子一片空白;(8)努力了,但还是学不好;(9)一到考试出现躯体症状

2.厌学是目前学习活动中比较突出的问题,不仅是学习成绩差的同学不愿意学习,一些成绩较好的同学亦出现厌学情绪。

3.考试焦虑,特别是遇到较为重要的考试时焦虑更为严重。以上问题主要是由学校教育结构、学校教育指导思想、学校教育方法的影响而形成的。在现行的中等教育体制中,我国的教育结构存在着不合理现象,绝大部分是普通中学,学生面临的是升学难、就业难、出路窄的现象,特别是那些成绩差的后进生更是感到升学无望。一种毕业后无出路的忧愁和恐慌感控制着他们,这一种情况反映在学习上,就是感到学习的沉重,讨厌学习,考试焦虑。

目前一些学校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指导思想影响下,学校当中分好、差班,考试排名次,搞题海战术,采取一些违反心理健康原则的教育方法,教学手段和教育措施。这种情况,一方面,使学生的心理整天处于一种智力超负荷的高度紧张状态之中,致使学生脑神经衰弱、失眠、记忆力减退、注意力涣散,出现一些异常的学习行为与习惯;另一方面,对分数的错误看法造成学生心理上的痛苦。教师的嘲讽,同学的轻视甚至家长的埋怨和打骂,给学生的心理造成了很大的压力。于是厌学出现了,焦虑产生了。另外,不当的教育方法例如教学方法不灵活,带有惩罚性,也会给学生的心理造成种种问题。

(二)人际关系问题 人际关系问题也是中学生反映较多的问题

1.与教师的关系问

其主要问题是教师对学生的不理解、不信任而使学生产生的对抗心理,以及教师的认知偏差等情况给学生造成的压仰心理,攻击行为等问题。中学时期,教师仍然是学生的理想目标、公正代表,他们希望得到教师的关心理解与爱。如果教师缺乏理解、耐心与爱心,不能以热情的态度给予指导帮助,反而横加指责,学生则会失望。

2.同学间的关系问题

中学生除希望得到老师的理解与支持外,也希望在班级、同学间有被接纳的归属感,寻求同学、朋友的理解与信任。由于同学关系不融洽,甚至关系紧张,有的同学就流露出孤独感,想恢复与同学的关系,而又不知该怎样去做。

3.与父母的关系问题

民主和谐的家庭给中学生一个温暖的港湾,专制式的家庭中父母与其子女之间不能进行正常的沟通,造成儿童孤僻、专横性格。家庭的种种伤痕,会给中学生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伤害。

五、针对中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应对中学生心理问题所采取的对策

1.学生自身的应对策略

对于中学生自身来讲,保持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途径是注意培养锻炼自己良好的人格品质。首先要自觉学习,确立正确科学的人生观与世界观,要正确认识自我,培养悦纳自我的态度;其二要培养挫折承受能力,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凡事从大局出发,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拥有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再者,在日常生活中,要形成健康的情绪和情感,懂得生活知识,正确对待生活中的矛盾,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习惯。另外还要掌握一定的心理学知识,了解自身心理发展变化的规律与特点,科学地对待心理疾病,学会心理保健的方法,自觉调节控制情绪。

学生由于水平、基础的实际差异,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会不断增大,所以很难坚持学习,容易产生厌倦感、自卑感、无助感,而这种感觉又会进一步影响学习成绩,导致更多的学习缺陷和困难,形成恶性循环。因此,有必要加强认知训练,同时加强情感和意志教育,并注意将知、情、意、行四者结合起来,采取“综合治理”的措施,对学生进行忍耐挫折的教育,保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学校方面的应对策略

学校可建立心理咨询服务机构及组织,积极开展心理咨询工作,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问题咨询等做到切实有效的服务。一是加大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力度。学校要给学生进行心理卫生、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增强学生心理上自我修养、自我保健、自我调控的意识和能力。二是积极开展心理健康咨询。心理咨询强调疏导,内容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心理障碍咨询,对于正常的心理反映和一般性心理问题,要靠心理咨询和教育来疏导,帮助有心理障碍的大学生挖掘病原,找出对策,消除痛苦;第二,心理适应咨询,对于有心理障碍的大学生,要通过心理咨询专业人员进行心理干预并提供帮助;第三,心理发展咨询,帮助大学生提高自我认识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发展能力,挖掘自身潜力,促进全面发展。高校大学生的特点决定了高校心理咨询的内容应以教育的、发展的咨询内容为核心,要遵循教育的规律,遵循人的心理发展与变化的规律。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情操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这样有利于学生把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精神化为自己的思想意识,把自己融入国家、民族的共同理想与奋斗目标之中,使其精神世界更为充实。

3.社会和家庭的应对策略

社会有关部门应大力抵制大众传播媒介中一些格调低下、观念错误、腐化堕落的东西,以免对中学生思想意识产生侵蚀带来消极影响阻碍他们健康成长,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由于计算机网络的普及,网络上的不良因素也深刻影响了中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网络成瘾等现象极大地影响了他们的学习与成长。所以对于网络或网吧的管理要切实加强。

社会舆论应该积极发挥其导向作用,对中学生进行正面的引导和教育,培养中学生形成良好的心态和情感。另外还须注意,舆论宣传不应一哄而上,大肆炒作造势,使其产生强大的紧迫感和压力感,从而影响其心理的正常发展。舆论也应同社会各界一样为中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作为社会的重要细胞,家庭的和谐与稳定发展是社会良性发展的基石。父母是学生的第一任教师和榜样。作为家长,应该时刻关心子女的身心成长状况,要科学合理地解决家庭出现的任何问题,创建一个和谐的家庭氛围,为子女提供良好的学习与成长环境,既不能溺爱子女,也不要对子女提出不合理的期望,要及时疏导他们的心理问题,使他们健康地成长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栋梁之才。

在我国,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起步相对滞后,多数学校未形成规模,尚在初步探索之中,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总结。随着我国改革的发展,教育改革也必将逐步深入,中学生尤其是广大农村地区的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必然会出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只有在教育的实践中不断认真总结,找出教育的基本规律和经验,使其不断提高和发展,才能适应社会发展和素质教育的需要。

总之,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在日益受到社会各界重视的情况下,虽然得到了很大的改变,但又不时出现新的倾向和问题,这就需要我们持之以恒的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探索和研究,需要家长、学校、社会三方联合起来,共同帮助中学生,使他们心理状况朝着健康的方向快速发展,为今后他们各自的发展提供更有力的保障。

六、探讨、维护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意义

(一)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是当前教育面临的新课题、新任务

当前,我国的中学生正处于新旧体制常常发生碰撞,许多问题不可能尽如人意和适时解决,各行各业的改革都步履艰难的背景下,受应试教育的驱使中学生被迫投入竞争,随着父母离异的、父母外出打工的增多,以及社会环境的某些消极影响,造成了中学生的种种心理问题。面对中学生存在的各种心理健康问题,仅仅靠原有的教育教学与德育工作难于应付局面。为了改变学校教育的被动状态,社会、学校、家长都在呼唤心理学直接参与学校教育工作。所以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是教育面临的新课题新任务。

(二)维护中学生心理健康是全面素质教育的要求。素质的核心是心理素质,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教育发展《纲要》明确了心理素质是素质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研究维护心理健康是全面素质教育的要求。

(三)有利于直接促进中学生心理健康,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通过有效的途径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学生的心理得以正常发展。心理困惑得到疏导,不良心理与行为得到矫治,学生表现出良好的心理素质。学习积极性高、思维活跃,学习上没有心理负担与压力,爱学、会学并富有创造性。个性健全发展,能够适应学校、社会的要求,完善自我。在此基础上,教学质量大面积提高。

注释:

[1]胡军生,王登峰,李泉.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5年04期.第35页

参考文献:

[1]《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华文出版社。

[2]胡军生,王登峰,李泉; 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5年04期

[3]张岗英; 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 [J];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06年03期

[4]曾天德; 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与探索 [J]; 教育探索; 2002年04期

第12篇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思想政治教育高校

[作者简介]王君君(1979- ),女,河南淮阳人,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学生部,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党的建设、高校学生管理与思想政治教育。(河南新乡453003)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3年度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新时期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法治化问题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3-QN-118)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4)17-0060-02

思想政治教育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优良传统和各项工作的生命线。如何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一直以来都是学界探索的议题。众多专家和学者都一致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社会科学。要想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就必须借鉴和运用其他学科中最新的理论成果,吸收心理学、政治学、传播学、社会学和管理学等多门学科的知识为其所用。本研究就是这种跨学科研究的一项尝试。

一、积极心理学概述

2000年1月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塞利格曼和西卡森特米哈伊联名在世界著名的心理学杂志《美国心理学家》(第55卷第1期)上共同发表了《积极心理学导论》一文,具体介绍了积极心理学兴起的主要原因、主要研究内容以及将来的发展方向等,自此积极心理学开始被世人所熟悉,并认为“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的科学”。

积极心理学的本质体现在修正先前心理学发展的不平衡,强调心理学的发展既依赖于预防和治疗人类的心理疾病,同时更依赖于培养、建构人类的优秀品质,二者可以相辅相成,平衡发展。由此可见,寻求人类的人文关怀和终极关怀是积极心理学追求的最终目标和本质。

二、积极心理学应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一)必要性之一:教育者角度

1.积极心理学能够促使教育者反思自我角色。在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中,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教育者是主体,受教育者是客体。这种教育效果并不理想,原因在于它强调了教育者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忽视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当教育者根据积极心理学提倡的理念和方法,在教育过程中充分关注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和能动性的时候,他们就已经开始反思自我角色了,这种反思会使得教育者重新审视自身和受教育者的关系,并试图重建双方关系,形成平等合作关系,从而使教育目标顺利实现,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2.积极心理学能够促使教育者反思受教者角色。只有在与作为客体的受教育者的关系中,教育者的自我角色才是确立的。利用积极心理学提倡的理念和方法来反思受教育者的角色时,教育者就能够认识并理解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和能动性,而这种主体性和能动性在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中是缺乏应有的关注和重视。

(二)必要性之二:受教育者角度

1.积极心理学能够积极关注和挖掘大学生的积极品质,引领大学生积极向上。积极心理学重视人性的积极方面,致力于研究人的积极品质的挖掘和培养,这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特别是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学,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尽量关注和发现每一个学生的优势和积极品质并及时鼓励和表扬。

2.积极心理学能有效开发大学生的潜能,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积极心理学提倡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提倡对大学生进行积极的人格辅导、学习辅导、生活辅导和积极的人生规划等人生问题教育,帮助大学生学会情绪管理、挫折应对、适应发展,以此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

(三)必要性之三:教育实践角度

1.积极心理学能够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科学性。积极心理学研究的部分理论可以通过实验方式检验,这摆脱了传统心理学的思辨研究方式,跻身现代实验研究领域,具有科学性。运用积极心理学的实验方法和科学检验能够增加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检验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效果;同时,从学生的人格特质出发,理解和帮助学生,可以更加客观地了解学生个性心理特点及其发展趋势,从而也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时代感。

2.积极心理学能够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预见性。在高校中普及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科学地开展普查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为大学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积极预防大学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不但有利于高校准确了解和及时把握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也有助于大学生本人科学地掌握自身的心理健康状况和心理特点。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性、针对性和预见性。

三、积极心理学应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行性

(一)可行性之一:理论基础

作为心理学的分支学科积极心理学所关注的人的积极品质和人格等心理现象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是密不可分的,人的积极品质和人格等心理现象是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尤其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为积极心理学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二)可行性之二:现实基础

积极心理学主要研究积极的情感体验、积极的人格特质以及积极的社会系统和社会环境等。处于青少年时期的大学生由于生理趋于成熟,人生观、世界观及价值观等处于关键的形成期,因此,他们更需要积极的情感体验,培养积极的人格特质以及建构积极的社会系统和社会环境,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等。

(三)可行性之三:目标基础

积极心理学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一致性为积极心理学的应用提供了目标基础。健全的人格培养是积极心理学的核心目标之一,而这一点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目标之间存在一致性。这种目标一致性表明了积极心理学应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正当性,它再次为积极心理学应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行性提供了支撑。

四、积极心理学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思考

(一)积极理念

1.幸福理念。积极心理学注重希望、快乐和幸福对人的意义,如何让人获得幸福从而过上良好生活成为积极心理学的终极关怀。这些心理追求恰恰是大学生内心和谐发展的基础。因此,积极心理学提倡的个体内心和谐发展的幸福理念对于培养“人的全面发展”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观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并丰富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幸福理念可以通过希望教育和快乐教育的途径应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

2.自我决定理念。自我决定理念的应用途径,主要是重新设定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角色,具体如下:第一,教育者的双重角色设定。引入积极心理学的自我决定理念,启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更新教育观念,明确自己既是教育工作者又是助人者的双重角色。第二,受教育者的双重角色设定。积极心理学提倡的自我决定理念集中表现在当个体面临困境时如何做出行动选择。这种自助者角色的担当可以挖掘大学生自身的潜能,激发他们自主地解决问题、摆脱困境的能力。

3.积极教育理念。积极教育理念的应用途径包括成长问题教育和赞赏教育。第一,成长问题教育的完成途径有:准确挖掘问题根源,问题归因正确;问题定性正确,要做到让大学生认识到问题的暂时性和可控性,从而树立他们应对问题的信心;积极寻找问题本身包含的消极因素和积极因素之间的联系,并探索消极因素向积极因素转化的条件和方法,从而达到对成长问题的积极解读之目的,让大学生从成长问题中获得积极体验。第二,赞赏教育。积极心理学“重视和尊重人的文化遗传、年龄、生活情景、信仰和个人的特点”,认为“所有人不论年龄和生活状况,都能学习和成功”,这就是赞赏教育的立论基点。

(二)积极方法的应用

1.积极心理辅导法。积极心理辅导法不仅可以纠正和提高当前高校心理健康辅导的实际效果,而且丰富了心理健康辅导方法体系,具体应用途径如下:第一,利用积极心理测量技术科学地认识高校学生的心理状况。积极心理测量技术主要采用幸福感指标从积极的、正面的方面来描述和解释高校学生的心理状况,并同时强调测量技术的多样化。第二,利用积极心理学课程教育方式优化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开设积极心理学教育课程,普及积极心理学知识,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第三,利用积极心理干预策略培养高校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心理干预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旨在运用心理学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有计划、有步骤地影响个体或群体的心理活动、个性特征或心理问题。

2.积极组织系统法。利用积极组织系统法,构建“家庭-学校-社区”模式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组织系统就显得尤为重要,具体应用途径如下:第一,目标整合。在充分认识家庭、学校和社区的教育功能、教育责任主体地位以及教育目标的一致性基础上,就可以实现三者的目标整合,从而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组织系统提供明确目标。第二,路径整合。家庭、学校和社区各有自己的功能路径,从这个意义上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从始至终都离不开社会或社区的参与。家庭是个体的重要成长和生活环境,必然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场所。所以,将家庭、学校和社区融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实现一体化既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其必然要求。

五、结论与展望

本研究发现,积极心理学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既是必要的,又是可行的;由于积极心理学通过倡导积极理念和积极方法来贯彻积极心理学思想,因此,其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可区分为积极理念的应用维度和积极方法的应用维度。因此,文章对这两个应用维度的具体途径分别作了探讨。在分析了积极心理学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应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之后,进一步分析了其应用途径,并从积极心理学提倡的积极理念和积极方法两个维度加以考量,旨在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定借鉴。

[参考文献]

[1]钟恒.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应吸纳心理学知识[J].思想教育研究,2012(11).

[2]曹新美,刘翔平.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反思与积极心理学取向[J].教师教育研究,2009(3).

[3]陈浩彬,苗元江.快乐的研究进展[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