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04 17:24:4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人文地理学科评估,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1.研究性教学的内涵与外延
研究性教学,也称研讨式教学,是指教师以课程内容和学生的知识积累为基础,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运用知识和能力,自主地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在研讨中积累知识、培养能力和开发思维的新型教学模式。泛义的理解,研究性教学实际上是一种探究式的教学方法,是利用来自实践或从实践中提炼出来的案例或问题进行类似研究的训练。是将课内讲授与课外实践、教师引导与学生自学、教材与文献阅读有机结合并达到完整、和谐、统一的教学。研究性教学是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景和途径,是让学生独立地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的学习过程,从而提高学生吸收知识、应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一种教学方式。
2.人文地理课程研究性教学的原则
以学生为本。人文地理研究性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生,其教学过程必须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动性、独立性、参与性;学生全体、全程、全面、全身心地参与教学活动。
以学科为本。人文地理研究性教学中“研究”讨论的焦点是“人文地理”,集中体现其科学性、研究性、社会性、生活性、时代性、地域性、综合性、边缘性、预测性的内涵与特色。
开放性。人文地理研究性教学过程中的开放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教学形式开放;教学内容开放;教学资源开放;学科开放;教学系统开放;研究结论开放;学生思维、情感开放。
有效性。研究性教学过程中教学时间有效、教学内容有效、实践应用有效,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研究性教学的教育价值。
系统性。人文地理研究性教学活动渗透在课堂教学、社会实践、课后作业、考试形式、学位论文等各个教育教学环节中,关系到教育、学习、管理、评估等多个层面,是一项系统性、持续性工程。
3.人文地理课程研究性教学的目标
基于教师的目标。教师在策划人文地理研究性教学的“预案”中,要研究教育规律,提升教学质量;审视人文地理学科前沿,提升人文地理学科水平。
基于学生的目标。学生在落实人文地理研究性教学的“过程”中,实践了人文地理学习能力、实践能力、思维能力、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
基于教学的目标。在整个研究性教学活动中,创新人文地理学教学模式,变革人文地理学的学习方法,构架教学与研究为一体的教学活动有效机制,实现人文地理学教学革命。
4.人文地理课程研究性教学内容的选择
研究性教学内容选择的基本要求。一是实施研究性教学的必要性,要求教学内容选择应注意:体现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重视人文地理学的科学性、奇特性、生活性和实用性。二是实施研究性教学的可行性,要求学生具有研究性教学内容的学科背景、知识储备、生活经验和研究条件等。
研究性教学选择的具体内容。包括经典性人文地理问题、社会性人文地理问题、前沿性人文地理问题、生活性人文地理问题、乡土性人文地理问题、时事性人文地理问题。
5. 人文地理课程研究性教学的基本要求与模式
研究性教学实施的基本要求。形式的多样化:研究性教学的方式、方法要多形式、多渠道、多层面。过程的有序化:在研究性教学实施的过程中,要按照“问题的提出——引导——准备——指导——实施——展示——评价——理论提升——实践应用”的思路、层次逐步落实完成。使研究性教学过程是有序的、开放的、主动的、互动的、探索的、求真的。目标的多元化:真正实现人文地理学科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研究与创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全面教育。
研究性教学实施需处理的六个关系。人文地理研究性“问题”的选择与课程教学目标的关系;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教师—主导、问题的激发者、教学过程的策划者、教学活动的参与者、教学效果的反思者,学生—主体、问题的解决者、教学过程的实施者、教学活动的参与者、教学效果的体现者;理论与实践关系:切入—印证—融合—升华;课内与课外的关系:时间安排、信息来源、问题分析与解决;基础与拓展的关系: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实践、应用、拓展;有序与无序的关系:组织与自主,放与收。
研究性教学的实施模式。分为“人文地理”研究性教学模式横向体系(图1)和“人文地理”研究性教学模式纵向体系(图2)。
二、人文地理课程实施研究性教学的意义
1. 有利于优化教学情境与教学系统的开放性
人文地理研究性教学强调开放性,给学生创造一个宽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教师由管理者、评判者转变为合作者、协助者和服务者,主要为学生创设友好的发展环境。师生之间是平等关系,学生之间是合作关系。在人文地理研究性教学过程中,思维方式也从单纯的教师思维到复杂、多向、多元的师生共同思维,从封闭走向开放。人文地理研究性教学对教学形式是开放的,以课堂、校园、社会为平台,采取自主型、问题型、体验型、交流讨论型、研究型等多种方式,在掌握基本理论的前提下,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课堂、社会、野外相结合。人文地理研究性教学的内容是开放的,表现在教材与其它教学资源的结合。教学视野不仅限于课堂、教材、考试,而是随时把师生引向对社会、经济、文化、生态等全球性、区域性、地方性人文地理问题的关注中,大大拓宽教学的空间,使其得以在更广的视野空间中发现、研究、解决问题。
2.有利于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传统的人文地理教学方式限制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学生成了被动的知识接受者。人文地理研究性课堂教学的首要目的就是使学生从人文地理知识的被动接受和吸纳者转变为人文地理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和人文地理客观世界的探索者。研究性教学蕴含并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发挥学生自身非智力因素中对人文地理需要、动机、理想、兴趣、爱好、意志、情感、习惯等的积极作用,激发学生的“人文地理”情意因素,尊重信任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引导学生发现人文地理问题,在实践探索中,培养学生的文献检索、自主学习、口头表达、互助合作,以及发散性思维、综合分析等多方面的人文地理能力和综合素质。不仅重视学生的智力发展,而且更加重视学生人文地理的动机、情感、意志、理想、信念等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激发学生能动性、自主性、创造性。在研究性教学过程中,培养了学生人文地理的语言表达能力、信息整合能力、思维分析能力、综合概括能力、判断辨析能力、实践应用能力、协作互助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及批判创新能力。
3. 有利于教师的自身发展与教育教学水平的不断提升
在研究性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角色是“组织者、学习者、参与者、研究者”,教师的作用是积极的、主动的、主导的。要实现研究性教学,教师必须接受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思想,研究研究性教学的内涵与外延,研究实施研究性教学的形式与方法,研究理解课程内容的宏观结构与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研究“时事性”人文地理、“区域性”人文地理,研究学生的人文地理学、地理学以及总体知识背景与知识水平,研究学生对人文地理学、地理学以及总体知识的心理需求与理想愿景;要实现研究性教学,教师必须整合教学内容与教学资源,自身具备人文地理学、地理学以及宽厚的相关学科知识背景与开阔的学科思维通道,具备与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善于评价,发挥表扬的艺术,更大程度地挖掘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的动力,具备对学科、课程、研究性内容、学生心理、研究性教学过程的宏观驾驭能力。所以,人文地理研究性教学是学生与教师同步发展、共同进步的过程,是教师自身发展、自我创新的过程,是全面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过程。
[关键词]场所依赖;游憩行为;理论框架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06)09―0019―06
1 现象描述及问题的提出
“某些地方与人之间似乎存在着一种特殊的依赖关系”是一个广泛存在的客观现象,而这个“地方(或是场所)”的尺度可以是宏观、中观和微观。如从地理宏观尺度来看,国外许多华侨抱有强烈的“落叶归根”的想法,希望年纪大了能回到生养自己的家乡度过最后的时光。国外的很多优秀留学生也抱有强烈的“报效祖国”的朴素想法,希望学有所成后回到祖国施展报负。从地理中观角度而言,人们经常会希望去一个地方2次或以上,比如丽江古城的游客有很多就是重游游客,对于他们而言,已经不是丽江的物质形式在吸引他们,而是一种对这个地方的特别的感觉成为重游的主要驱动力。从地理微观的角度而言,城市中的有些居民往往只习惯去少数的几个公园或城市开放空间中开展游憩活动,一些居民对城市内某些特定的建筑或场所的改造会产生强烈的抵触情绪。
“地方与人之间存在着的一种特殊的依赖关系”由团(Tuan)于1974年首先观察到并提出“恋地情结(Topophilia)”概念”,之后瑞弗(Relph)于1976年提出“场所感知(sense of place)”概念,威廉姆和罗根布克(Williams&Roggenbuck)于1989年提出“场所依赖(placeattachment,PA)”的概念。正如威廉姆等(Williams et al.)总结,游憩机会图谱(recreationoppoaunityspectrum,ROS)、可接受变化限制(Umits ofacceptable change,LAC)和“游客体验与资源保护”技术(visitor experience and resourceprotection,VERP)等用于管理旅游资源的工具首先将游客的心理因素引入了资源的管理中,而传统的关于人的心理与旅游资源或休闲设施的关系关注的是资源和设施吸引力(attraction)的方面,随着知识的增长,人们越来越发现场所依赖(placeattachment,或名为“地方依恋”)这种心理因素独立于资源和设施吸引。这种人与地的特殊关系在游憩领域为研究者所关注从20世纪90年初期开始,并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后形成了游憩研究中的一个热点。从文献呈现态势来看,“场所依赖”作为一种游憩行为现象主要有人文地理学、环境心理学和社会学3门学科介人,具体关系如图1。“场所依赖”就是人与地之间联系的有效纽带,因此,前两门学科着重从人地关系的角度对该现象进行研究,人文地理学的落脚点在“场所”上,环境心理学的落脚点在“心理”上。而社会学强调设施的象征意义从而影响人类与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
早期关于场所依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人造环境上,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研究逐渐转向以资源和依靠旅游的社区,如当地居民对附近“特殊场所”的依赖”2),游客对休闲和旅游目的地的依赖和第二居所拥有者的依附感等。
“场所依赖”的理论研究业已成为西方休闲研究的热点之一,而在我国仍基本处于完全空白的状态。同时国外现有文献主要是实证的微观研究,还没有从研究框架和理论框架的角度对“场所依赖”的理论进行总结。
2 概念体系
2.1“场所”的概念
对于“场所(place)”这个概念,现存的所有相关概念基本包括3个部分:地理位置(location),物质形式(materialform),以及它拥有的价值和意义(value and meaning)。“场所”是相对“空间(space)”提出来的。空间没有文化的成分,是用矢量来精确表达的,只包括地理位置和物质形式两个部分。而场所具有明显的文化因素,是使社会模式在空间范围内运作具体化的一个概念。在明确“场所”的文化含义后,“场所环境(placecontext)”被相应地提出,特指场所所在的社会环境总和。为方便概念的比较,本文规定狭义的场所概念只包含场所应有的内涵(即3个基本部分),而将“场所与场所环境(placeandplace context)”看作广义的场所,这个广义概念不仅包含了内涵,还包含了场所的外延。广义场所、狭义场所和空间有如图2的包含关系:
2.2 “场所依赖”概念的发展
关于“人与场所之间特殊的依赖关系”,先后出现了“恋地情结”、“场所感知”和“场所依赖”3个概念。恋地情结是人与场所之间形成的感情联系,这种感情联系是人对地方的关系、感知、态度、价值观和世界观的总和。场所感知是人与自然以某种美妙的体验为中心的结合,这种体验和意识集中于某些特别的设施。他们是存在于现实世界的基于体验的现象,现实的物体,正在进行的活动似乎都充满了意义,变成了个人和社区特性的重要来源,这种特性经常是人存在的深刻的中心,带着强大的情绪和心理联系。场所依赖是人与场所之间基于感情(情绪、感觉)、认知(思想、知识、信仰)和实践(行动、行为)的一种联系,其中,感情因素是第一位的。
从概念的描述上来看,3个概念基本一致,包含的基本内容可以总结为:(1)描述的是人与地的关系;(2)强调了这种关系是人与地的感情联系;(3)强调了这种感情联系的来源,如价值观、认知等。而“场所依赖”这个概念的突破在于它构建了“场所依靠(place dependence,PD)”和“场所认同(placeidentity,PI)”的结构。“场所依靠”是指一种功能性依赖,体现了资源及其提供的设施对想要开展的活动的重要性。“场所认同”是指一种精神性依赖,指个体与客观环境的这样一种依赖关系,这种关系依靠一个与该环境有关的个人有意或无意的想法、信仰、偏好、感觉、价值观、目的、行为趋向和技巧综合形成的复合体而形成。值得注意的是,“场所依靠”和“场所认同”并不是完全能够区分的两种情况,本文采用数学方法来理解场所依赖的结构。从某个特定“场所”的角度去衡量“场所依赖”,实际上是一个连续轴(二维坐标),轴的一端是“场所依靠”,而另一端是“场所认同”,如图3。同,x为方程变量。当,x=0时,PA=P/I,即场所依 赖完全没有功能性依赖的因素,全为感情因素。x=1时,PA=PD,即场所依赖完全为功能性依赖,几乎没有感情因素。0
3 研究框架
首先应该明确的是“场所依赖”的提出是运用归纳法对诸多客观现象的经验总结,因此,从某种意义而言,“场所依赖”是一种理论,这种理论武器能有效地解释“人与地之间特殊的依赖关系”这种现象。相关的研究,其目的都是加强这个理论武器的解释作用。然而,作为一种理论,应该首先确立研究框架,否则,研究就“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3.1 “行为地理学”的引入
“行为地理学”是地理学科的一种方法论,始于20世纪60年代,已经渗入到了人文地理学科的许多研究领域。行为地理学强调人地关系中人的文化和行为作为“软件”因素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而传统的人文地理学强调地理环境组成要素的“硬件”因素的形成发展变化的空间规律。“场所依赖”现象的解释无可避免地要涉及人的行为,而将行为地理学引入该现象的研究中,能够有效的解释“软件”对“场所”的影响。如旧城改造中常见的现象是居民对某些特定的场所的改造反应特别强烈,而该场所在周边环境的更迭中保持相对的稳定性,就可以尝试从行为地理学的角度提出“场所依赖”导致了该现象的产生这个假设。研究机构“风景美国(ScenicAmerica)”得出结论,在城市内,居民往往对某些特定的建筑或场所的改造产生强烈的抵触情绪,这正是场所依赖所产生的强烈保护意识所造成的。该结论从某种程度上基本证实了上述假设。
3.2 “场所依赖”的研究范式(CDEEM研究框架)
根据维尔(Veal)对旅游科学研究的理解,描述型研究(descriptive research)的目的是发现研究的对象是什么,解决的是what的问题;解释型研究(explanatoryresearch)的目的是解释为什么事物是这样的,解决的是why和how的问题;评估型研究(evaluativeresearch),目的是评估相关政策和项目的可行性、影响等。根据这个基本思想,本文初步勾勒了“场所依赖”理论体系的CDEEM(concept,description,explanation,evaluation,methodology)研究框架,如图4所示。
(1)概念研究 见前文第2部分的阐述。
(2)描述型研究 测量某一时点的场所依赖水平是现存文献中的主要部分,研究往往采用代替指标来衡量场所依赖的水平。如现场从事的活动能有效地预测人们对一个研究对象的依附程度。穆文等(Mowenet al.)发现,在美国弗吉尼亚州的一个国家公园内,骑马者对其中两条游道(trail)的依赖程度远高于远足者和骑自行车者,凯勒(Kyle)等测量了远足者(hiker)、划船者(boater)和钓鱼者(angler)3种休闲活动参加者的“场所依赖”程度。更多的实证研究发现人们对一个地方的亲近程度和参与活动的频率与他们对这个地方的依附程度密切相关。参与强度(intensityofinvolvement)也被认为是测量场所依赖的有效指标。如布瑞克和克思泰特(Bricker&Kerstetter)发现,在美国加州的美国之河(The American River)南部叉口,活动投入(activitycommitment)程度高的漂流游客比程度低的游客对这条河的依赖程度更高。凯勒等(Kyleetal.)对4种远足者类型进行由低到高的3种活动投入程度(吸引(attraction)、向心(centrality)、自我表达(selfexpression)的定量测量,结论说明活动投入(activityinvolvement)程度是“场所依赖”的有效指示指标。场所依赖的测量还被应用于更广泛的对象中,如旅游目的地(迪斯尼乐园)和高尔夫球场。
截面式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最大的贡献是基本确定了测量场所依赖水平的方法奠定了场所依赖理论深入研究和将理论运用于实际管理的基础。而纵向研究方面却还没有相关的成果,虽然无法时间倒流进行测量,但是,运用空间换时间的方法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如场所依赖水平为10%的人和场所依赖水平为100%的人,在历史空间流动上和生活环境上有什么变化导致了场所依赖水平的不同。
(3)解释型研究 场所依赖被分解为场所依靠和场所认同的工作是场所依赖结构研究的里程碑,之后许多的研究进一步将场所依赖进行了细分。如布瑞克和克思泰特(Bricker&Kerstetter)将其分为“场所依靠”、“场所认同”和“生活方式(Ufestyle)”3个子部分,之后又进一步将场所对休闲者的意义分为环境景观的(environmental-landscape)、休闲的(recreation)、人文社会的(human-soeial)、遗产历史的(heritage-historic)和日用品的(commodity)等5大类。
场所依赖的产生影响因素分析也是解释型研究的一个部分。如研究发现旅游者的投入与解说服务质量的感知正相关,也与“场所依赖”正相关,因此,“场所依赖”与解说服务质量正相关;凯勒等(Kyle etal.)的文章探讨了活动投入程度和场所依赖于休闲者对设施密度感知的相互影响;菲希威克和万宁(Fishwick&Vining)以及开特布朗(Kaltenbron)的研究暗示除了被给定的研究对象外(siven place),这个对象的位置(10cation)和环境(context)亦是产生场所依赖的重要原因。穆尔(Moore)和思科特(Scott)专门就此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
一些研究报告对场所依赖的产生过程进行了探索,如凯勒(Kyle)等探讨了场所依赖产生过程中投入(involvement)、奉献(commitment)、阻抗(自我阻止对不愉快的经历进行有意识的回忆的过程,resistance)和行为忠诚(behaviorloyalty)的因果关系;汉德森和金(Henderson&King)发表了一个关于少年聚会场所的报告,他们专门研究这些场所依赖对于少年的意义,说明了这些地方是如何从“公共空间(spaces)”变为“聚会的地方(places)”的。
场所依赖理论的解释型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这些成果将能直接运用于资源的管理中。在未来的理论深化中,本领域应该更重视比较研究方法的运用,如有场所依赖和无场所依赖的情况比较,场所依赖水平低和场所依赖水平高的比较,不同结构的场所依赖的比较等等。比较研究的方法将能更有效地揭示差异,提升理论的解释力量。
(4)评估型研究 评估型研究是针对某个项目和某些政策开展的以场所依赖理论为基础的研究,目的是探讨可行性,并提出调整意见。现有的文献中还没有相关的研究报道。
(5)方法论研究 方法的创新是知识创造的重要部分,就场所依赖的研究而言。威廉姆和万思克(Williams&Vaske)评估了心理测量学方法在“场所依赖”测量中的有效性和普适性。理查德等(Richardetal.)采用创新方法“游客使用图片技术”(visitor employed photography,VEP)来测量场所依赖。
本文的2.2部分提到行为地理学引入场所依赖理论的研究将为研究者提供一个新的方法论武器。柴彦威专门辑文探讨了行为地理学的方法论问题,强调微观个体行为与整体社会的结合、短期行为与长期行为的结合、主观能动性与客观制约的结合、定量研究与质性分析的结合。这些视角均能介入对“场所依赖”的理论深化工作中。
4 讨论
对某个场所产生依赖的人对这个场所将会贡献更多的时间和金钱;场所依赖是产生重游的主要动机;证明场所认同的增加会缓和休闲者付费使用资源的反感,对该场所管理费用支出的支持也相应增加。上述3个基本结论对于旅游资源管理和经营者有着巨大的指导意义,如布朗森和谢尔拜(Brunson&Shelby,1993)建议在更换游憩设施时将某些使用者的场所依赖作为一个重要的考量对象。
关键词:大数据;地理信息系统;物联网
中图分类号:P20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2945(2017)20-0170-02
1 概述
“大数据”是继“云计算”之后互联网时代掀起的又一个热潮。大数据时代正靠近我们的生活。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得到计算机软硬件系统支持,也拥有对地球表面(包括大气层)空间中和地理分布有关的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计算、研究、显示和说明等功能[1]。作为一门涉及面广的综合学科,地理信息系统信息技术的发展尤为重要[2]。在互联网时代,“大数据”这种重要资源增长速率过快,当今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转型[3]正在被慢慢侵蚀着。地理信息系统也身在其中,以基于位置的服务(Location Based Service,LBS)为代表的新技术的加入使得地理信息系统及产业在获得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挑战。
2 大数据
2.1 大数据定义
IDC(Internet Data Center,即互联网数据中心)最新的研究结果显示全球每18个月新增的数据量是人类有史以来全部数据量的总和到2020年,每年产生的数据将达到40ZB,其中传感器网络所产生的数据占40%[4]。而且这些数据中95%是不精确的,非结构化的数据[5]。归纳了(Volume、Varity、Velocity、Veracity、Value)大数据的5V特征,以区别于大众思维中的“海量数据”[6]。
大数据和有联系的自发地理信息(volunteered geographic information,VGI)存在联系不同需要研究。VGI和大数据都以大量个体数据汇总后的增值应用为目的,VGI应用目的优先;大数据使用过程目的明确,形式呈F多样化。这一特点使大数据应用速率增加相当快[2]。
2.2 大数据的发展现状
“云时代”的到来将大数据变成了一个焦点。大数据中非结构化的数据比传统数据占的分量重。大数据技术具有快速获得有价值信息的能力[7]。
大数据具有很高的商业价值。数据交易可产生很好的效果;为了提高企业销售率,增加利润,我们可以降低营销成本。数据共享、交叉复用后获取最大的数据价值是大数据的价值。
3 大数据对GIS的影响
大数据中的地理(理论):在地理学研究领域中,新数据的环境由大数据、开放数据与一些集成起来的小数据一起构成,这种新环境对现有地理学理论的证明有很大的帮助。传统的地理学理论以均质化集合单元的长期变化为分析对象进行勘测研究,在新的数据环境下,所呈现出的即时性、多角度维度、以及细粒度的变化观测对于一些关注异质化个体短时间内变化的地理学理论产生有很大的帮助和改善[10]。新地理学理论的发展离不开新数据环境[8,9]。
地理(环境)中的大数据:大数据的生产、处理和使用无时无刻都在被当时条件允许范围内的社会、经济、自然等等地理环境所影响,而这些地理环境根据各方面的原因条件所给予的表达不够具体,并且是具有选择性的,产生了盲区需要克服和改善。数据的变化也间接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3.1 机遇
大数据带来了研究范式的变革[13]。大数据可以依靠研究人行为所带来的移动的轨迹以及所处地理环境位置的重要特点进行评估。猜测人一天内活动的规律以及活动的范围。从而得到想要的人体情感态度以及土地范围活动区域内的相关信息。
大数据影响着地理学研究范式的变化趋势。传统的地理学“自上向下”,而现在“自下向上”也开始流行起来。其优势和不足比重各占一半。在空间大数据下,地理学进行学术勘测调查务必考虑结果的可验证性、尺度变化性以及相对不确定性。相关关系等重要因素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而已。
大数据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传统数据的不足。也为创新地理学研究的议题提供了机遇。
数据时空粒度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越来越变的精细。地理空间所给予我们的信息储备也变得越发重要。地表要素的属性变化在每时每刻都随大数据时代的地理信息影响,尤其是移动的个体或群体对象,移动的个体或群体对象空间位置和其自身的属性变化更为明显,地理大数据的出现促进了地理计算(GeoComputation)与城市计算(urban computing)和社会计算(social computing)的交叉和融合。大数据技术的城市与社会应用过程中很多研究场景和内容与大数据的空间紧密贴合[15]。
大数据对人文地理学的影响也是自然地理学的影响。在优化区域布局、防灾减灾、城市精细化管理、智慧城市等方面综合多维的国情地理数据影响甚大。这些大数据,对人文地理学研究内容与研究范式提供了巨大突破创新的机会。
3.2 挑战
由于原始样本的偏差、预处理方法是否恰当等多方面因素,地理学者对收集来的大数据的质量无法进行系统性评估,大数据是一个新呈现出来的新鲜事物,研究案例可供借鉴研究的少之又少,条件也不够充足,所以研究问题片面不够具体,所以研究的结果大多数都不够足以让人信服。
“大数据”不是“全数据”,在研究中需要研究数据样本里的独特点,集成多源数据交互印证是处理大数据的代表性问题的一大关键点。大数据主要提供了一种对既有模式及规律的研究调查手段,这一大发现对于地理学的意义不可忽视,使我们能够接触到以前从未触碰过让人耳目一新的新事物,这对于生物学发展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
迄今为止,大数据在地理学中的应用,仅仅还停留在校验印证既有理论的一方面,未取得理论上实质的突破与创新。我们今后研究,首先就应该将有关研究中主要思想抓紧,然后将范式需要保留的精华部分进行总结提炼,以最快的速度研究,从而形成在大数据的时代中,存在的地理学新概念新思想以及新方法的系统论述。
4 结束语
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对中国的地理信息系统的格局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以物联网、云计算为首的等多个技术的发展将为GIS的发展带来更多的便利,也同时给我们带来了机会。GIS的使用价值为了可以在大数据中全权体现, GIS与大数据技术的结合发展速率要提高。研究初心不能改变,地理学者仍要脚踏实地,沉着冷静客观地看待“大数据”的使用条件,依托地理学科及专业知识论证去完成多源数据相互检验等质量评估工作。大数据在地理中的应用基础需要一步一个脚印的走出来。
参考文献:
[1]汤国安,赵牡丹,杨昕,等.地理信息系统(第二版)[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2]胡捍东.大数据时代下测绘地理信息产业的机遇和挑战[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5,38(12):150-152.
[3]吴志峰,柴彦威,党安荣.地理学碰上“大数据”:热反应与冷思考[J].地理研究,2015,34(12):2201-2221.
[4]Adshead A.Data To Grow More Quickly[EB/OL].http:///news/2240174381/Data-to-grow-more-quickly-says-IDCs-Digital-Universe-study,2012.
[5]Mayer-Schonberger V,Cukier K. Big Data[M].Sheng Yangyan,Zhou Tao. Haungzhou: Zhejiang People's Press,2013.
[6]陆锋,张恒才.大数据与广义GIS[J].武汉大学学报,2014,39(6):645-654.
[7]中国企业如何应对大数据时代的来临[Z].传感物联网,2013,03.
[8]Batty M. The New Science of Cities. Combidge: The MIT Press, 2013.
[9]Batty M. Big data, smart cities and city planning. Dialogues in Human Geography, 2013,3(3):274-279.
[10]Graham M, Shelton T. Geography and the future of big data, big data and the future of geography. Dia-logues in Human Geography, 2013,3(3):255-261.
[11]Kitchin R. Data Revolution: Big Data, Open Data, Data Infrastructures and Their Consequences. Lon-don: Sage, 2014.
[12]Rabari C, Storper M. The digital skin of cities: Urban theory and research in the age of the sensoredand metered city, ubiquitous computing and big data. Cambridge Journal of Regions Econonomy and Soci-ety, 2015,8(1):27-42.
[13]Collins J P. The fourth paradigm data- intensive scientific discovery. Science, 2010,327(5972):1455-1456.
综合研究有现代过程的研究和历史过程的研究两个互相关联、互相补充的方面。地理环境中现代过程的综合研究包括:地表热量、水分的分布、转化及其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化学元素在地理环境中的迁移过程;生物群落与其环境之间物质、能量的交换。景观学和土地科学从类型结构角度对自然综合体进行综合研究,而自然区划则从区域角度进行综合研究。
在中国近现代地理学的发展历程中,自然地理学的发展较之人文地理学更强一些。20世纪50年代以前,林超、黄秉维等就已从事自然地理的综合研究工作,如黄秉维在30年代编撰了《自然地理原理》[1] 和《中国地理》[2] 等,周廷儒在30~40年代开创对历史时期环境变化的研究。我国综合自然地理学经历了20世纪的初的西方近代地理学的传入,又继承了中国古代地理学的传统。还受到原苏联地理学思想的深刻影响,与国家的经济建设密切结合,形成和发展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综合自然地理学,目前在科学之林中占居一席之地。50多年来,中国的综合自然地理学研究在古地理学、综合自然区划、景观学和土地科学、现代自然地理过程、区域自然地理等领域均取得了显著进展。
1 古地理学
自然地理学方向的古地理学,主要研究新生代以来的地理环境演变。此项研究遵循“将今论古”的现实主义原则,通过沉积、孢粉、同位素、冰芯、树木年轮、考古和历史文献记载等多种分析手段获取各种代用资料,对过去的地理环境进行复原。
我国古地理学研究是随着近代地质学、近代自然地理学、近代气候学等地球科学的出现而起步的。20世纪50年代后,古地理学研究得到了迅速发展。周廷儒于60年代初提出发展自然地理学的古地理方向,1962年在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系开设古地理学课程,随后创建古地理研究室。《中国自然地理·古地理》[3] 和《古地理学》[4],分别为国内古地理研究的第一部区域性与原理性专著。80年代后,他将自然景观—受人类活动改变的文化景观—未来景观的预测联成一体进行规律的探索,以期把握未来环境变迁的方向,引领中国环境变迁研究。70年代以来,随着国际上对过去全球变化问题研究的不断深入,我国的古地理学研究也获得了重大进展。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包括:竺可桢开创的基于考古和历史文献资料的气候变化研究,刘东生、安芷生等领导的中国第四纪黄土及古季风研究[5],施雅风领导的中国东西部第四纪冰川研究[6]、以及全新世环境演变研究,汪品先等领导的中国海域第四纪环境演变研究,及其他大量区域环境演变研究[7~9]。青藏高原、第四纪黄土和考古与历史文献记载的研究是我国独具特色的研究领域,主要研究新生代以来的地理环境演变,在国际上居领先地位,备受中外学者重视。
古地理学研究的突出成果可概括为以下几方面:中国第四纪以来环境演变过程与全球变化过程在总体格局上一致;青藏高原的隆起不仅使其自身从亚热带景观向干寒方向转化,还导致现代季风环流系统的建立与加强,强化了我国西北内陆地区的干旱程度,出现荒漠环境;新生代以来我国的环流系统经历了非季风、古季风和现代季风的演变过程;第三纪是我国自然环境格局形成的关键时期,该时期我国气候普遍比现代温暖,其后随着全球性的新生代衰退,温暖程度逐渐降低;第四纪时期,随着全球性冷暖期的交替变化,我国自然地带发生多次推移;全新世暖期盛期,我国东部地区平均温度较现代高2.5℃左右,增温幅度北方大于南方;气候干湿程度变化对我国的影响,不亚于冷暖变化所带来的影响,中国西部和华北的干旱化趋势得到认证;第四纪时期,海面随冰期—间冰期的交替而升降变化,最后冰期时海面低于现代海平面130~150m,与此相应,大规模的海陆变迁成为第四纪东亚地区最显著的地理变化之一。
我国自然地理学方向的古地理研究恰与国际性的全球变化研究相接轨,积极参与了pages等国际研究计划,正进一步深入研究全球变化在中国的表现与响应、以及中国环境演变对全球变化的影响。主要是关注15万年来及两千年来两个时间尺度的环境演变,注重分析技术的改进、新代用资料的开发、高分辨率序列的建立,及定量化程度的提高。
2 中国综合自然区划研究[10]
综合自然区划研究是对自然区域的划分、研究、描述。一个国家的自然区划水平是反映对自然地理环境认识深度和自然地理研究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综合自然区划是从自然环境的综合特征出发进行的地域划分。综合自然区划不仅要正确认识地域分异规律,还要深入分析各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是对各级自然综合体自然环境与资源的全面认识。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各地综合科学考察的逐渐深入,各类观测站网的建立,比较全面地、系统地积累了许多基本科学资料,
3 景观学与土地科学研究 土地类型的研究对象是自然地理各要素(气候、水文、地貌、植被、土壤等)相互作用形成的自然综合体。它是在自然地理要素研究,以及继综合自然区划研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类型研究,因而其形成、发展被看作是20世纪综合自然地理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
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起,陈述彭等[51] 就开展了大比例尺景观调查与制图的实践。此后从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在广东鼎湖山、北京怀柔、内蒙古毛乌素、甘肃民勤等地进行大比例尺的土地类型调查与制图,随后相继开展了中比例尺制图与调查研究工作。60年代以来对许多山区进行的山地垂直带研究和制图工作,也是中、小比例尺的土地类型研究[52]。自70年代起,以土地类型为基础进行土地资源评价,确定土地利用结构并开展农业区划的应用研究有较大的发展。在林超、赵松乔、陈传康的倡导和推动下,吸取德、苏景观学派和英、澳土地学派的长处,以土地类型为基础的土地资源、土地评价、土地利用、土地规划和土地管理决策的系统研究,已经全面发展为土地科学的系统研究。根据1978年制订的全国自然科学和基础科学发展规划,在全国开展了编制1∶100万土地类型图、土地资源图和土地利用图的研究工作。此期的研究成果,一是提供了宜农荒地自然类型、质量高低、开发条件和面积数量,为国家农业开垦提供了基本依据,二是在土地类型分级和土地系列制图上积累了经验,逐步完善和建立了独立的土地类型学体系,并为土地科学在我国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奠定了基础。
20世纪80年代我国土地类型调查和制图研究取得重大进展。在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主持下,1981年1月成立了由39个科研、教学、生产单位组成的中国1∶100万土地类型图编委会(主编赵松乔),参与此项研究的专业人员200余名,至20世纪末,取得的进展包括:第一,确立了土地类型在综合自然地理学中的地位,明确其研究对象是地理环境中的类型综合体,具有反映地段综合特征和属性的功能。通过系列制图的实践,土地类型基本上可分为三级:土地类、土地型和土地单元。从中国国土辽阔、地域差异大的实际出发,中国1∶100万土地类型图编委会在土地类之上设立0级单位(土地纲),作为土地类型分级的控制单位,实际上也是综合自然区划的基本单位。土地纲划分的基本依据是水分、温度大尺度分异,将全国划分出:a湿润赤道带,b湿润热带,c湿润南亚热带,d湿润中亚热带,e湿润北亚热带,f湿润半湿润暖温带,g湿润半湿润温带,h湿润寒温带,i黄土高原,j半干旱温带草原,k干旱温带暖温带荒漠,l青藏高原。土地类为土地类型分级单位的高级单位,反映了主导分异因素地貌的变化,如滩涂,低湿河湖洼地,海积平地,冲积平地……等。适用的制图比例尺为小于1∶100万。土地型是土地类下的续分单位,表示植被型(或亚型),土壤类(或亚类)的组合匹配形式,适于1∶20~1∶50万比例尺作图。土地单元是土地类型分级的基层类型单位,表示的是植被群系(或群系组)、土壤属(或种)的组合,或局部地段的综合特征,适宜于1∶5万~1∶10万比例尺成图;第二,具有大批同一区域不同比例尺土地类型系列图件,适于满足不同管理层次级别的精度需求。至1989年,按国际分幅出版了西宁等8幅彩图,鉴定评审通过了北京等23幅,覆盖面积达国土面积的40%以上。各省(区)同期为农业区划需要编制了大量1∶20~1∶50万比例尺土地类型图件,基本制图单位为土地型。以省区级独立完成的有宁夏等19个省区,大部完成的有四川等10个省区;第三,拥有大量典型区域以土地单元为制图对象的资料、图件,是深入解析不同自然区的地域分异规律和土地合理布局的基本依据;第四,对某些特定条件下形成的土地类型,如沼泽、海涂,荒漠、绿洲等进行调查、制图,在促进区域开发和环境整治中起到了特殊作用。第五,亦有不少理论方法总结,如《土地类型结构与农业综合自然区划的初步研究——以北京市为例》[53]、《贵州省地域结构与资源开发》[54]、《雅鲁藏布江中游地区土地系统》[55] 等。
以土地类型为基础进行不同利用目的的应用研究,在80年代取得了重大进展。应用最为广泛的是农业合理用地规划、调整土地利用结构方面。《中国1∶100万土地资源图》的编制(主编石玉林),基本摸清了我国宜农、宜林、宜牧土地质量与数量,并为国家制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农业发展规划提供决策依据。在若干地区的研究中,也取得成绩。如自治区土地利用的研究[56],在相当大的范围内应用航空航天遥感技术,完成大中比例尺的现状调查,这在全国是没有先例的。服务于单项目的的土地质量评价研究,亦有很大发展,如对水稻、柑橘、茶叶、橡胶的单项土地适宜性研究,均可视为土地属性深入研究的成果。80年代后,土地的应用研究领域不断拓宽,扩展到旅游、城市用地和环境综合整治方面。旅游质量用地评价依据土地利用的历史文化价值、艺术观赏价值、科学研究价值,采用景点、景观单元、游览线和景区的结构分析方法进行评价,通过对北京旅游区、乌鲁木齐南山风景区、广东丹霞山风景区、黄果树瀑布区等的研究,初步确立了我国旅游用地评价体系。城市土地评价在90年代中国房地产业的兴起中起到了突出作用,不仅考虑土地的自然属性,更多地依据城市土地的经济价值(地租)进行评估,对于建立城市用地合理结构有积极意义。以土地类型生态属性为基础开展环境综合整治的研究,有80~90年代在中国“三北”防护林建设体系的林灌草布局规划、黄土高原重点产沙区水土流失治理设计、吉林西部退化土地恢复整治生态建设、中国脆弱生态环境综合整治等。利用土地类型空间结构分析方法进行自下而上综合自然区划的工作,80~90年代完成了北京市、贵州省、青海省、云南省、甘青宁“三北”地区、江汉平原区、关中地区、秦巴山地等区域。在土地类型与土地资源评价研究基础上,80~90年代相继开展了土地生产潜力与人口承载能力的研究。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等单位开展了以土地评价分等单元为依据的类型等级法,进行了柴达木盆地、黄河大柳树灌区的研究。这一领域的研究,由静态研究转变为跟踪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生活水准提高的动态研究,以适应动态管理决策的需求。
由于航空航天遥感资料和计算机的应用,土地研究日益向定量化方向发展。80年代,利用假彩色合成卫星图像和彩红外合成航空像片逐渐普及,解译准确性和制图精度亦渐趋成熟,90年代开展了超小比例尺航空像片的解译及应用。利用卫星像片编制1∶50万土地类型与土地资源图件在80年代已经成功,利用1∶10万tm卫星像片编制相应比例尺土地图件,已较广泛应用于若干重大项目。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进行土地利用管理决策和arc/info软件制图的新技术应用,90年代亦日渐成熟。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研究作为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的重要方面近些年正广泛开展,并取得可喜成绩[57,58],成为土地系统分析与评价、土地质量指标体系建立与环境效应预测的重要科学基础。但是,不同驱动力的相互作用,以及不同驱动力尤其是人类活动的定量化表述存在难点,从而严重阻碍了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的综合研究以及动态预测模型的建立与运行[59]。
景观作为科学名词被引入地理学,具有地表可见景象的综合与某个限定性区域的双重含义。最早是19世纪的德国地理学家洪堡倡导景观研究作为地理学的中心问题,探索由原始景观变成人类文化景观的过程。自20世纪30年代景观生态一词为c. troll首先提出,景观的概念被引入生态学,作为位居生态系统之上的一种尺度单元。景观生态学是一门在景观地理学和生态学综合研究相结合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交叉学科,它以生态学的理论框架为依托,吸收现代地理学和系统科学之所长,研究景观的结构(空间格局)、功能(生态过程)和演化(空间动态),研究景观和区域尺度的资源、环境管理,具有综合整体性和宏观区域性的特色,并以中尺度的景观结构和生态过程关系研究为所长。
景观生态学的建立源于西欧20世纪30年代,在80年代进一步发展。在我国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两个阶段。1981~1988年是引入介绍阶段。1983年林超发表了c. troll的“景观生态学”和纳夫的“景观生态学发展阶段”两文的译文,在国内是首次介绍景观生态学的代表性文献。1985年陈昌笃发表“评价z. 纳维等著的景观生态学”,1986年景贵和发表“土地生态评价与土地生态设计”,陈昌笃发表“论地生态学”,对景观生态学和地生态学内涵作了有意义的探讨。1988年李哈滨等发表“景观生态学—生态学领域里新概念构架”,重点介绍美国学派的景观生态学研究进展[60,61]。80年代末,研究工作主要集中于我国景观生态学的发展方向、景观空间结构、景观异质性动态变化、景观生态类型、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应用、生态过渡带研究、以及其他方法研究。90年代,出版了几种景观生态学教材。以后,景观生态学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被国内同行广泛接受。
4 现代自然地理过程研究
早在20世纪50年代黄秉维就提出自然地理学要分别研究地表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的自然过程,然后加以综合。他指出,从更广阔的视野看,3个方向存在着外延部分叠合的关系,可以将不同尺度的研究结合在一个统一的体系之中,并将导致对地理环境中现代过程及其地域分异秩序的全面了解[62]。这样,就突破了描述性的、以要素为主体的传统综合研究模式,为综合自然地理学的深入和自然地理综合研究开创了新路。物理过程包括风力作用、水力作用、地表水分和热量平衡;水力作用研究包括径流的形成过程,侵蚀作用与河床过程,则与坡地利用和坡地持续生产力研究相联系,偏重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学科本身的系统研究只是在20世纪末才渐有起色。化学过程原以盐分平衡开端,水盐动态着手,后来转向与人体健康有关的地方病和环境保护研究;生物过程则与农业生产潜力相联系。后来,发展为土壤—植物—大气系统(spac)的综合研究。它包括蒸发过程、蒸腾过程、根系吸水过程、土壤水分运动、土壤水与地下水的相互交换过程以及水分在传输过程中各环节和界面上的势能变动和阻力等在内的水分传输和能量传输研究。1956年,黄秉维就提出要发展自然地理定位观测与实验。60年代初相继在石家庄、德州、衡水和延安、武功、民勤等地开展定位试验。又于1979年在山东禹城建立了禹城综合试验站,80年代筹建了北京农业生态系统试验站,对太阳辐射能、光量子能量、农田二氧化碳浓度、土壤水分状况、作物叶面温度、作物气孔阻力等进行了为期数年的测定,还对灌水定额和灌溉制度、耕作和轮作制度等方面的问题开展了研究,完全与农业生态系统研究融为一体。随后几年研究的主要进展是建立了田间试验研究网络。1988年由中国科学院直接主持的田间试验网络包括从中温带至中亚热带,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及干旱地区不同生态类型的8个试验站,在80年代进行了两整年的同步观测、其中作为农业生产潜力研究基本组成部分的太阳辐射分光谱(包括紫外、可见光、红外辐射)观测研究在国内是首次开展;建立了计算农业自然生产潜力的数学模型。这些定位观测试验的部分研究可以认为是黄秉维开创的热水平衡研究和左大康开创的太阳辐射研究的继续。但实验研究和测定技术仍然薄弱。1973年黄秉维首先提出了光合潜力的概念、计算公式及公式中各项系数的数值。认为,光合潜力是在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正常,其他环境因素都处于最适宜状态时,具备最适宜于接受和分配阳光的群体的,高光合效能作物充分利用阳光所能生产的植物质(包括根、茎、叶和繁殖器官含水15%的干物质)。所采用的光合潜力估算方法是将太阳总辐射〔卡/厘米[2]〕数值乘以0.124(后订正为0.123)便是光合潜力[斤/亩]数值。这个方法很简单,但每项参数的选择都经过比较仔细的考虑,又经过一些验订,总的倾向是偏保守一些。随后又完成了光温潜力、光温水潜力的分析计算方法,并就全国各区域的情况分别予以讨论。此后,农业生产潜力研究被广泛应用到不同自然区域的综合研究工作中。过去几十年,点上的观测试验、方法论研究和过程模拟已经相当深入,还可以继续深入下去,深入是无止境的,但工作内容过细,学科比较单一,已经不像综合自然地理意义上的试验研究。似应建立更加综合的试验基地,开展自然地理、地貌、水文、气候、生态等多学科的综合研究,才是正确的方向。同时,物理过程、化学过程和生物过程的综合显得十分不够,亦需要予以解决[63]。
5 区域自然地理研究
区域研究是自然地理学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全国性的自然地理研究成果主要有:20世纪50年代的中国自然区划(初稿)丛书、70~80年代的中国自然地理丛书的《总论》、任美锷主编的《中国自然地理纲要》、《中国自然区域及开发整治》,赵松乔的《physical geography of china》以及各大学地理系编撰的《中国自然地理》教科书等。
区域性的自然地理研究成果丰硕。《中国干旱区自然地理》[64] 从综合自然地理、地貌、气候、水文、地下水、土壤地理、植被以及动物地理等方面对干旱地区分别进行了概要分析和探讨。《新疆综合自然区划概要》[65] 分析了新疆自然地理特征、自然资源概况,并对区划划分的各个单元进行综合研究,阐明其基本特征及其利弊,以及开发利用中的问题,和相应的建设性意见。《自然地理》和《中国的青藏高原》[66] 全面阐述了青藏高原基本自然特征、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诸多要素,揭示了高原区域的自然地域分异规律。其中,《自然地理》是我国第一部重视从生态学角度进行区域地理阐述的著作,受到国内学术界的关注和赞扬。《横断山区自然地理》[67] 讨论了横断山区地域分异特点、垂直自然带谱、地形因素以及区划界线等问题,进行了综合自然区划。《雅鲁藏布江中游地区土地系统》探讨了高原山地地区土地系统的整体性和综合性特征,分析了土地类型、土地结构、土地分区、土地评价、土地生产潜力、土地发展规划和土地人口承载潜力等子系统,并讨论了它们之间的联系和作用。《中国绿洲》[68] 比较全面系统地论述了中国干旱荒漠区的基本自然地理过程,绿洲地域系统及其类型、特征和演变,绿洲结构及其功能,绿洲经济与文化,绿洲发展规划与管理体系建设等。《中国天山自然地理》[69] 是对我国境内天山全面系统论述的自然地理著作。此外,较具代表性著作还有《湖南自然地理》[70]、《湖北省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71]、《河南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72]、《青海省自然地理》[73]、《黄土高原地区自然环境及其演变》、《青海可可西里地区自然环境》[74]、《南迦巴瓦峰地区自然地理与自然资源》[75]、《喀喇昆仑山—昆仑山地区自然地理》[76]、《广东自然地理》[77] 等。可见,区域自然地理研究大多与综合考察相结合,始于边远、资料缺乏的地区,而后才逐渐向较发达、人口较多的地区延伸。同时,研究亦从单纯的自然地理学向自然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相结合的方向发展。此外,综合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工作还包括资源合理开发利用、退化土地的整治与恢复、坡地改良与利用、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自然灾害的综合研究以及环境脆弱与环境冲突研究等领域亦都取得成绩[78~80]。
区域地理学新的发展趋势包括综合研究与区域整合、新区域地理学的兴起、全球环境变化及其区域响应、区域地理研究的信息化以及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等几个方面。强调自然与人文的结合,关注人在区域性质的产生、延续与演变时所起的作用[81]。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社科与数理部,承德 067000)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and Physics,Chengde Petroleum College,Chengde 067000,China)
摘要: 依据人文地理学、旅游地理学等学科知识,给出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的定义,以因子分析法为研究方法,设立了资源竞争力、产业实力、市场竞争力和交通通讯等4个一级指标,16个二级指标,构建了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借助软件spss17.0,对2014年河北省各城市旅游产业竞争力进行排序。
Abstract: On the basis of human geography, tourism geography and other disciplines of knowledge, this paper gives the definition of the regional tourism industry competitiveness, by using factor analysis method, sets up 4 level indicators of resource competitiveness, industrial strength, market competitiveness and communications, 16 level two indexes, builds the regional tourism industry competitiveness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and sorts the competitiveness of the tourism industry in each city of Hebei Province in 2014 with the help of SPSS17.0 software.
关键词 : 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因子分析;河北省
Key words: regional tourism industry competitiveness;factor analysis;Hebei Province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18-0257-02
基金项目:河北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项,编号为QN20131159;河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承德市旅游产业受霾污染影响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编号为:201422122;承德市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承德市公交线路的发展现状与优化分析),201422123。
作者简介:刘欣(1977-),女,河北承德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计算几何、算法设计等。
0 引言
旅游业已成为各地区的战略性产业。目前,各国主要根据区域旅游竞争力分析和评估结果来科学地开发本地旅游资源,以确保旅游产业健康、可持续的发展下去。旅游业囊括了吃、住、行、游、购物、娱乐六大要素,是一种内涵及外延宽泛的消费趋势型产业。我们认为,旅游产业竞争力是各国、各地区在旅游业竞争中所反映出的优势及素质的差别,应该根据旅游资源条件和旅游企业的经营实力、管理及服务质量,结合当地的政治、文化、经济、环境等多个要素来综合评价其区域竞争力。
1 研究背景
世界经济论坛日前《2015年旅游业竞争力报告》称,在过去4年中,全球旅游业以每年3.4%的速度增长,目前产值已占到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的十分之一。与全球经济2.3%的年增速相比,旅游业在世界经济持续疲软状态下表现出强劲活力。今后5年,全球旅游业年增速预计将进一步上升至5.2%。斯坦费尔德(Stansfield)首先介绍了城市旅游的重要性。沃波(K. Wober)等通过旅游需求、过夜旅游增长率、游客季节分布及旅游地承载力等五项指标对当时欧洲39个首都城市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勾画出各个城市的综合竞争力空间分布图。库得纳(C.Coeldner)提出旅游产品竞争的信息指向概念。邹家红、袁开国等建立了区域旅游核心竞争力的评价体系,并以湖南省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把旅游业竞争力分为现实竞争力、潜在竞争力、支持竞争力三个层面。世界各国在城市旅游竞争力的研究上已取得一些成果,但是在城市旅游竞争力的概念、实质和内涵上众说纷纭,始终未达成共识,也尚未建立一套系统的城市旅游竞争力的指标评价体系。学术界向来重视对旅游资源的测度与评价,而把区域地理学和旅游地理学结合,对丰富旅游基础理论具有很大意义。
2 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2.1 确定指标体系的原则 ①科学性原则。指标设计要简明准确,指标不能互相重叠,也不能让信息不完整,导致该指标体系不能较全面地反应当地情况。②系统性,一个城市的旅游竞争力包含多个方面,彼此既相互联系,又互为条件,只有把他们系统地组合在一起才能得出全面正确的结论,科学的指导实践活动。③针对性,影响区域旅游竞争力的因素因区域类型不同而存在一定差异,所以每个地区的评价指标各有侧重。④可操作性,选取的指标应该具体、可量化,能取得相应的数据进行量化和执行。⑤动态性,区域旅游竞争力是动态变化的,在不同的阶段会有不同的特征,应选择适当的标准给予不同的权重,不同的指标。
2.2 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采用SPSS17.0统计分析软件,对河北省2014年的原始数据进行因子分析过程:提取公因子。结合产业竞争力理论及旅游业产业特点分析《中国旅游年鉴》和各省市的统计年鉴,我们设立了四类一级指标(即资源竞争力、产业实力、市场竞争力、交通通讯),下设原始二级指标共16个,因政策和社会环境因素暂时没有被量化,不作为参考因素。(表1)
3 河北省旅游竞争力模型
根据2014年《中国旅游年鉴》中的有关数据,运用SPSS17.0 统计软件按公因子累计贡献率超过85%的原则,共提取F1、F2、F3、F4、F55个公因子,依次命名为旅游资本竞争力因子、产业支持力因子、旅游资源竞争力因子、旅游人力竞争力因子、旅游政府支持力因子,据此构建旅游竞争力评价模型:F=0.43F1+0.16F2+0.13F3+0.12F4+0.06F5。
式中,F表示区域旅游竞争力综合得分,计算得到的5个主因子得分。F值越大,表明旅游竞争力越强。表2为河北省各地区旅游竞争力综合排名。
4 项目的社会效益
①加强体制改革,由政府主导区域旅游规划。近些年,河北省旅游业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出现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不良现象,应该建议一个管理机构,统一管理和协调本省旅游资源。②合理规划,将旅游业纳入区域经济发展总体规划,对旅游资源进行科学地规划和理性的开发建设,编制旅游产业发展蓝图。③整合旅游资源,深度挖掘其文化内涵,积极推行“文化+旅游”发展模式,推行红色旅游、生态旅游等特色旅游项目,赋予旅游发展生机,提升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④完成旅游系统网站资源建设。进一步完善数字化与基础设施建设,以旅游业为主导的经济体应采取措施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例如运用快速增长的移动互联网工具提供旅行搜索、计划、点评等服务。⑤进一步加大对旅游文化产业振兴发展的政策、资金引导力度,安排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强力推进旅游景区创建、宣传促销等,努力创新形式,增强旅游项目的观赏性、趣味性和参与性,促进本区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凌云.试论有关旅游产业在地区经济发展中地位和产业政策的几个问题[J].旅游学刊,2000(1):10-14.
[2]郭亚军,曹卓,杜跃平.区域旅游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案例比较研究的视角[J].旅游科学,2008.
[3]刘欣,等.河北省旅游业综合竞争力评价及提升策略[J].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4):71-74.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立体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实践教学
1997年教育部对我国高等教育专业目录进行了修订,在地理学一级学科下增设了地理信息系统本科专业。将近10年时间,全国已有100多所高校建立了该专业,其中大部分依托原有的地理学、测绘工程等专业,因此专业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存在着较大差异。2003年8月,地理信息系统协会召开了首届GIS专业教育研讨会,提出了GIS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方案,提出“低年级宽口径、高年级分类培养”的基本模式,但没有涉及到农林院校。随着地球信息科学和现代林业科学的发展,GIS技术在林业中的应用范围不断拓广,层次不断深入,建立适应地理学类专业基本要求、又具有森林资源与生态环境应用特色的立体人才培养模式和专业发展平台,以及立体化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对于GIS教育和现代林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北京林业大学GIS专业是在摆脱原有专业的情况下设立的全新专业,因此建立新的立体化课程体系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专业定位与特色
GIS专业的基本特点是该专业属于新兴的综合性、交叉性学科范畴。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通过对国内外GIS专业教学模式和课程设置的充分调研,结合我校的特点,适应林业和生态环境建设对创新性人才的需求,我们提出“立足林业,服务生态”的办学理念。通过专业建设,形成既适应地理学类专业基本要求、又具有森林资源与生态环境应用特色的立体人才培养模式和专业发展平台,以充分体现该专业的交叉性、边缘性、综合性和技术性,服务于生态环境建设。通过培养方案修订、课程体系优化、教学内容和手段改进、实践教学环节改革,构成专业建设的系统性工程,形成完善的立体人才培养模式,建立起专业发展平台,构建立体课程体系,使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手段等各个环节都得到极大的改造和提升,形成创新性人才培养和专业发展、学科发展的新特点,即:重视基础、面向应用、突出重点、深入前沿、分类培养、拓宽口径。
我校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的特色在于培养学生的地理信息系统设计、开发和地球信息科学综合应用能力,以资源与环境调查、信息管理、监测、评价、预测及决策为主要应用方向。学生主要学习地理信息系统和地图学、遥感技术、卫星定位系统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应用基础研究、技术开发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的训练,具有地理信息系统研究、设计与开发的基本技能及初步的教学、研究、开发和管理能力。专业定位概括为:3S理论技术基础扎实(专业的根本,提高培养层次);立足林业,服务于生态环境建设(体现专业特色);适当兼顾其他领域应用(拓宽就业渠道)。 br>
二、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
(一)专业培养目标
GIS专业主要培养具备地理信息系统与地图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能在科研机构或高等学校从事科学研究或教学工作,能在城市、区域、资源、环境、交通、人口、住房、土地、基础设施规划和管理、政务商务管理等领域从事与地理信息系统有关的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数学、计算机科学、地理学、信息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地理信息系统和地图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以及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开发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具有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空间信息处理分析、系统管理和维护的能力;
3.掌握森林资源与生态环境调查、监测、评价、信息管理的基础知识;
4.了解国家科学技术、知识产权、可持续发展战略等有关政策和法规;
5.了解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学科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以及地理信息系统产业发展状况,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
6.受到应用基础研究、技术开发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的训练,具有一定的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
7.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创造实验条件,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二)专业培养方式
GIS专业以课堂教学、实践教学、毕业论文、综合实习为主要培养方式,由技术应用人才、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人才、科学研究人才、创新型拔尖人才四个层次构成立体人才培养模式。
1.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理论、技术和基础知识。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采用启发式、研讨式等教学方式,加强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善于提出问题并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实践教学加强学生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主要通过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合理安排以及综合性实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毕业论文和综合实习环节,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以及掌握文献资料的能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独立工作的能力;
4.通过设置名师教室、科研训练学分和创新学分,使学生了解学科发展的前沿,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以及团队意识;
5.通过第二课堂、社团活动等加强素质教育,使学生具有一定的管理组织能力,积极参与多方面的社会服务与公益活动,树立服务社会的思想。
三、立体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
立体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思想是严格按照因材施教的原则,改革传统的一刀切这种单一的人才培养方式,根据生源的不同特点、兴趣和基础,将人才培养目标划分为不同层次,根据不同层次的培养目标制定相应的培养计划,提出不同的培养要求,学生毕业后达到不同的专业层次。
(一)立体人才培养模式
由技术应用人才、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人才、科学研究人才、创新型拔尖人才四个层次构成金字塔培养模式。
第一层次(技术应用人才):培养掌握地球信息科学基础理论和技术,面向广大行业服务的应用型人才。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计算机、地学、数学基础,面向多行业应用,熟悉和了解森林资源与环境调查、监测与评价,土地资源评价,房地产评估,地籍与 施工测量,区域分析与规划等多学科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特别是森林生态学、森林经营与管理、资源调查监测与评价、灾害监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能够胜任林业和生态环境建设领域有关空间信息获取、管理、分析等工作。
第二层次(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人才):在第一层次的基础上,培养在计算机、信息科学等方面具有较为扎实的知识和技术,面向企业、科研单位、教学行业的GIS设计与开发人才。要求学生熟练掌握VC++、JAVA等程序设计语言和系统设计工具,数据库管理和应用技术,软件工程、数据结构等基础理论和知识,了解GIS发展的最新动态,能够从事GIS设计与开发工作。
第三层次(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掌握学科前沿理论和技术,具有进一步培养潜力的高层次后备人才,毕业后可以直接进入硕士阶段的学习和深造,或成为科研、教学行业的研究型人才。要求学生具备多学科交叉知识的背景,掌握人工智能、空间统计学等基础理论,能够利用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在资源环境领域从事科学研究工作。
第四层次(创新型拔尖人才):这类人才应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和独立从事研究、开发的能力,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争取到国外深造。
将该模式用一个圆锥体来表示,圆锥的每一个截面构成一个不同的培养层次,在二维截面上,表示该层次应具备的知识和技术,底面是该专业的基本要求。层次越高,人数逐渐减少,学生的知识储备量是相应截面下圆台的体积。通过该模式的培养,学生毕业后可以成为3S技术在资源环境中的应用人才、软件开发人才、了解和掌握3S技术前沿信息的研究型人才以及高素质的拔尖人才。
根据此培养模式,在新的教学计划中,将第一层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作为专业基础和主干课程,通过不同门类的专业选修课达到该层次不同行业应用型人才的要求;第二层次通过专业主干课和有关系统开发设计的专业选修课达到培养目标;第三层次在前两个层次的基础上,通过人工智能、空间统计学、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等理论、技术的学习,以及创新性实践活动(如科研训练)达到要求;第四层次通过从低年级的外语加强,到高年级的专业讲座、名家讲堂、导师导向培养等多种方式,培养拔尖人才。
转贴于 (二)立体化课程体系的建设和优化
根据立体培养模式,建立理论——技术——应用的教学体系。与此相适应,在课程体系中,专业基础课注重基础理论的培养,要求深而广;专业课的设置注重知识的深度,体现学科发展的前沿,从技术的角度加深;选修课则注重知识的广度,体现资源与环境特色,面向实际应用。通过合理的课程设置,以3S技术在资源与环境中的应用为核心,加强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基础,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以适应本学科综合性边缘学科的特点。
1.课程设置原则
(1)体现林业特色。我校GIS专业在加强专业基础的同时,应体现森林资源与环境应用的特色。因此,设置林业生态环境工程概论、森林资源监测与评价、森林生态学等课程。
(2)加强开发能力培养。根据GIS专业的基本要求以及社会需求,加强开发的基础,使学生掌握GIS软件开发的基本方法、开发环境的工具,适应多种行业对软件开发人员的需求,设置VC++、C语言、GIS设计与开发等必修课,以及选修课Java语言、WEBGIS等。
(3)强化实践环节。GIS专业是技术性很强的专业,对学生实际动手能力要求很高,因此实践环节是教学效果和质量保障的关键。主要措施包括:综合实习5周,时间按排在第六学期末的暑假,不占用正常教学时间,地点以校外实习基地为主,结合教师的科研课题,内容包括数据获取的途径和方法、应用主流平台进行空间数据处理、模型与系统开发、数据维护等。
(4)尽早培养专业意识和创新意识。将遥感、GIS等主干课程设在二年级下半学期,使学生在二年级就开始接触专业核心。在核心课程教学中增加讲座、讨论教学方式,该方式已经在目前的教学中尝试并取得很好的效果。同时,设置“数据仓库与知识挖掘”、“地学模型基础”两门选修课,跟踪学科发展。
(5)强调课程之间的衔接,体现学科交叉的特征。由于学科的交叉性强,涉及计算机、地理学、数学、资源与环境等多种课程,课程之间密切相关,将“地球科学概论”与“系统科学概论”合并为“地球系统科学概论”,体现专业的特征。
(6)体现分类培养的理念。根据专业特点,同时体现我校的特色,拓宽专业渠道。选修课分为三类:开发类、应用类和前沿类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选择相应类别的课程,并自成体系。
2.基本课程设置
(1)主要专业基础课:强调计算机、地学、数学基础,以面向多种行业发展。
①计算机课程:包括计算机技术基础(理)、VC++、数据结构、计算机图形学、数据库原理与技术、软件工程等。
②地学基础课程:包括自然地理学、地球系统科学概论、地图学。
③数学课程:包括高等数学A、线性代数A、数理统计等。
④资源环境管理:包括林业生态环境工程概论、森林资源监测与评价。
(2)主要专业课:强调3S理论和技术的掌握。
包括专业概论、测量学、GPS原理与应用、计算机制图、数字摄影测量、遥感原理与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应用、遥感图象处理、GIS设计与开发。
(3)专业选修课:注重计算机、数学、地学知识的扩展和在3S技术中的应用,与研究生教育衔接。
专业选修课包括:
①计算机科学:计算机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及应用、微机原理、虚拟现实技术、计算方法、Java语言、人工智能、数据仓库与知识挖掘。
②地学:经济地理学、人文地理学。
③数学:地学模型基础、多元统计分析。
④应用:土地评价与土地管理、地籍测量与管理、施工测量、森林生态学、WEBGIS、区域分析与规划、资源环境信息系统、森林经营管理等。
通过以上课程设置,以3S技术在资源与环境中的应用为核心,加强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基础,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以适应本学科综合性边缘学科的特点。
四、立体实践教学模式
在实践教学方面,改革和完善实习、实验内容,增加综合性实习比重,以利于学生了解课程之间的联系并联系实际。立体实践教学模式包括四个基本层次。
(一)课堂实验
根据新的培养模式,对原有教学计划中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以及部分专业选修课的实验环节进行系统分析和实验效果跟踪,根据跟踪结果对部分实验内容进行适当调整,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比重。
(二)课程实习
实习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设计和开发能力,如在遥感图象处理与应用、GIS开发与应用课程中,采用国际主流平台培养学生的软件设计和开发能力。组织学生到企业、科研院所参观学习,增强学生对科研和生产应用的了解,以利于学生扩展就业思路,确定自身专业发展方向。
(三)综合实习
通过项目研究,决定增加5周的综合实习环节,以教学基地为主要平台,联合相关企业开展高年级综合实习,由专业教师和企业、科研院所共同承担指导工作,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将理论和技术应用于生产实际中。
(四)科研训练
制定学生参与科研活动的计划,并要求有科研课题的教师通过双项选择确定3~5名本科生参与课题研究。同时组织高年级的学生参加全国GIS设计大赛,学科教师为指导。
11SoftGIS简介SoftGIS是一个基于网络,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收集、分析并传递有关地区环境数据的研究方法,目的是根据居民对生活环境的感知,建立综合的地理信息数据库,在芬兰包括赫尔辛基、艾斯堡在内的多个知名城市均有应用,领域涉及范围广泛,包括城市安全、环境健康等,在当地政府和公众中均产生了较大影响[8-9]。SoftGIS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手段决定了其本质上是一个多学科、多理论交差的研究方法,涉及地理信息系统、知识构建理论、空间规划、人文地理学和环境心理学等方面。SoftGIS提供一个信息分享的平台,使得居民有机会能表达其对地方土地利用政策及环境变化的感受、态度与评价等,这些信息可为土地利用研究者、规划者和政府管理者提供长期的、动态的参考(图1)。
12PPGIS与SoftGIS的对比PPGIS是社会行为与GIS技术在某一地理空间上的结合,它通过网络实现地理信息系统数据的获取、分享和交互处理[10]。地图是重要的交流和决策支持工具,能够更快速而直接地传达更多、更丰富以及更易于理解的信息,为开展自救、互救、应急服务提供辅助决策信息[11]。SoftGIS是对传统PPGIS理念的延续和提升。与PPGIS相关系统相比,SoftGIS的特点在于重视收集和分析城市居民对居住区域环境的认识、环境对居民生产生活的影响以及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搭建起政府管理者、研究人员、企业和公众之间沟通的桥梁,强调形成一个知识构建的循环过程。图1展示了SoftGI中涉及的主要要素。SoftGIS通过网络调研获得当地居民第一手感官数据,建立数据库,并以此地理信息系统为平台,通过项目实践不断积累数据,通过分析环境信息的硬数据与软数据,为研究者解决复杂性课题提供更多挖掘数据的研究机会,使城市生态地质环境管理与大数据时代的发展同步。
2SoftGIS在京津冀地质环境评价中的应用
21加强城市地质环境管理的必要性我国地质构造条件复杂多样,多个城市在社会经济发展中遇到了一系列地质环境问题,严重制约着新型城镇化发展。加强“京津冀一体化”过程中的城市地质环境工作,对于缓解城镇化进程中的资源环境短缺、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尽管如此,从基本国情出发,我国城市既难以像一些人口密度低的国家或地区那样采取严厉限制向灾害高风险区发展的策略,也无力在短期内大幅度增加投资来降低灾害的风险度[2]。有效保护城市地质环境、加强城市地质环境安全的管理与评价工作,当前应重点从2个方面入手:提高城市地质环境安全评价与管理水平,提高城市地质环境系统的总体运行效率;加强城市地质环境安全的教育宣传,利用当前发达的信息传播形式,让社会公众、政府管理者充分认识城市地质环境资源的宝贵性,全面提高城市地质环境安全意识,并尽可能地发动大家参与到实际行动中来。
22城市地质环境“群测群防”的必要性京津冀一体化必须要面对地区发展与地质环境之间的矛盾,城市人口稠密,工程建设活跃,地质灾害、环境污染的影响效应更大,并且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社会公众综合素质迅速提高,对城市地质环境信息的透明度和管理程度要求更高。提高城市运行效率和地质环境安全度,是地质工作者应该重点考虑的问题。城市地质环境评价与管理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系统工程,着重调查研究城市地区“人类工程—经济活动—地质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目的是为相关城市政府管理部门提供数据调查、数据分析和决策辅助等技术支撑。一直以来,城市地质环境信息都是以电视媒体或网页新闻的形式,这是一种单向、没有交互的方式[12]。在网络、电脑、智能手机等通讯设备快速发展和普及的时代,公众越来越不认可被动式地接受信息,而是更多地习惯于互动式的信息。让公众有效参与到预警信息评估中,并能就发生在周围的一些问题与专家进行探讨,除了有利于政府管理人员作出更加准确的决策,还能消除预警信息给公众带来的负面影响[12]。要想有效预防、减轻城市地质环境风险,保障地质环境安全,首先要对地区的自然地理和人居环境条件有全面的了解。这就需要调查自然属性,并进行社会经济脆弱性分析和风险影响分析。只有充分考虑不同群体利益,使各阶层的意见得到适度反馈和利益均衡,才能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不竭动力[13]。居民对其日常生活环境的评价也是重要的信息来源,地方的本土居民通常要比专家在内的其他任何人都更加了解当地的情况,对于这种本地居民信息的收集需要一个系统性的、长期连续的方法和平台。
23SoftGIS在京津冀地质环境管理中的应用分析通过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广泛应用,SoftGIS可以将城市地质环境的评价与管理问题带给广大的社会群体,生成具有地域认同性的知识和信息,为更科学合理的城市地质环境评价与管理提供参考依据,因而是从地质工作者角度有效实践群众路线、服务于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技术路径。SoftGI决策体系实现了两大综合,即地质环境与社会人文和经济发展的综合、监测评估与政府管理的综合,提高了管理水平和力度。借助京津冀地区信息化程度相对较高的优势,将SoftGIS引入城市地质环境评价体系中,并建立面向服务架构的预警系统,以服务的方式来和获取城市地质环境安全预警中所需的信息,进一步提高城市运行效率和地质环境安全度,可改善目前预警系统刚性较强、信息共享困难的问题,是在地质环境工作中的“群测群防”,也是对“群众路线”思想的有效实践。同时,SoftGIS可为不同的乡镇、街道和社区量身定做设计这种平台,帮助居民充分细致地评价当地的地质环境安全,为研究人员和规划决策者提供长期和广泛的信息源。公众通过手机、Web等工具参与SoftGIS以实现城市地质环境安全信息的提交、交流与共享,而公众所反馈的现象又为城市地质环境安全应急指挥系统提供了实时的信息。这些相对“主观”和“软性”的信息可以与专家或规划者的“理性”或“客观”意见相互补充,从而提高决策的可行性和执行效率,为不同尺度的空间规划或决策提供更加细致的服务。由此,通过利用一个更加开放的模式来收集和分析城市地质环境数据,SoftGIS可以将传统的地质环境调查监测项目提升为一系列持续性的资源环境管理活动。
3门头沟矿区地质环境案例研究
31门头沟矿区地质环境分析与评估指标以北京市门头沟区王平镇南港村、东马各庄村、韭园村和东辛房办事处的圈门地区为研究案例,根据上述研究内容,尝试建立SoftGIS支持系统,居民参与SoftGIS调查的过程,可视为公众参与环境管理的过程。南港村位于镇域东南部,地处九龙山北麓、永定河南岸马家沟上游,韭园沟西南部,东径116°01′,北纬39°57′,海拔270m,西北距镇政府驻地3km,东南距区政府驻地(直线)约7km。山场面积315hm2,人口65户,200人(2012年统计数据)[14]。东马各庄村位于镇域东南部,南港村北部,东径116°01′,北纬39°58′,海拔200米。现有人口94户,212人,全部为居民户口。南港村与东马各庄煤矿历史悠久,自明清时期开始开采,存在地裂缝(近代开采所致)和采空塌陷(解放前就存在)等地质环境问题,对周边村庄均有不同程度的地质影响。南港村资源环境与产业发展问题和矛盾比较突出,在京津冀周边郊区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东马各庄村和南港村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显著退化,由于煤炭导致含水层破坏,加上常年少雨少雪,泉水和溪水断流干涸,对居民生产生活有较严重影响。韭园村情况稍好,有2眼泉水常年流淌,林果采摘收入可观,但能否避免地质环境的总体影响,仍需跟踪研究。本次调研的圈门地区与南港村和东马各庄村都经营过较大型煤矿,曾经的矿业生产对地质环境的破坏仍然影响着当地居民的生活。为更好地设计开发“SoftGIS地质环境决策支持系统”,我们进行了多次现场踏勘,并进行了调研,参与调研的人员包括:60—80年代的4位老村长,他们见证了该区域近50年的矿业、农业、林业发展历史;90年代至现在的村长、书记、委员、劳动保障员和大学生村官,他们见证了当前的发展转型。另外,采访了当地的居民近80户,了解当前居民的经济收入、地质环境破坏对他们生活的影响以及对村庄未来发展的预期。结合理论研究,确定了6类调研数据,22个数据小项,分为非空间数据调研和空间数据调研2项(表1)。然后进行SoftGIS系统开发,最终目的是建立“北京矿区地质环境承载力监测与综合决策支持系统”和完成相关区域研究报告。
32SoftGIS平台设计与实现根据SoftGIS和PPGIS的设计原理,结合研究课题的情况,进行了改进和完善。基于WebGIS三层体系结构,搭建了“SoftGIS地质环境决策支持系统”这一平台(图2)。网址为:wwwbjsoftgiscom。
321数据来源北京矿区生态地质环境承载力综合调研平台主要采用了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建设并推广的“天地图”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所提供的地图数据服务接口,利用编程接口将“天地图”的服务资源嵌入到本平台所研发的网站中,从而有效缓解地理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中技术难度大、建设成本高、动态更新难等突出问题。其中,基础空间背景数据来源于“天地图”。该调研平台使用了天地图所提供的WMTS服务接口。WMTS(webmaptileservice)地图切片服务基于OGC(opengeospatialconsortium)开放式地理信息系统协会所制定的统一接口标准,该服务标准定义了一些操作,这些操作允许用户访问切片地图。WMTS提供了一种采用预定义图块的方法Web地图服务的标准化解决方案。在服务器端把地图切割成一定大小的瓦片,采用HTTP协议,通过指定的参数返回相应的地图瓦片[15]。这里,切片地图最大比例尺选择级别为17级(比例尺近似1:4500)进行显示,提供普通矢量地图、卫星影像和地形渲染3种显示方式。调研数据总体分两部分进行入库:1)项目调研时期由项目人员通过纸质调研问卷方式向当地村民采集的信息,这部分数据按照数据库设计,进行后期电子录入;2)根据前期调研所收集的信息,了解到当地村民中很多都布设了宽带,被调研者可以在家中访问在线调研平台“北京矿区生态地质环境承载力综合调研”填写调研信息,为后期大面积收集调研数据提供了可能性。
322数据管理“SoftGIS地质环境决策支持系统”平台的设计来源于SoftGIS和PPGIS成熟的理念和实践经验。这一平台为北京门头沟区尤其是煤矿区的公众了解自我生活环境和周边地质环境问题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方式。“SoftGIS地质环境决策支持系统”平台以WindowsServer2008R2为服务器,使用世界主流的开源关系型数据库PostgreSQL及其对应的空间数据组件PostGIS来存储所采集的调研数据。根据调研设计需求,一个完整的调研问卷需要填写调研对象基本信息、家庭位置、常活动的重要地带、地质安全隐患识别、问卷反馈等共12个页面的信息,每一套问卷都是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的统一(图3)。问卷所涉及的每一个调研页面都作为一个对象即一张数据库表保存入库。调研者可以在结束调研前修改其所填写的所有信息,包括在地图上标注的地理信息;一旦提交问卷,其所有的信息作为一套完整的调研问卷信息保存到后台数据库,从而保证了调研数据的完整性和真实性。当然,这其中也有一些是用户填写的无效数据,需要再后期数据分析中做出判读。
33评价结果与分析评价指标选取的方法,从3个方面确定指标,包括社会、经济、环境(经济承载力、地质环境背景、地质环境现状及预期和公众参与评价)。采用层次分析法作为城市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的基本方法。具体评价过程如下:1)分析系统中各指标因素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递阶层次结构2)构造判断矩阵对同一层次的各要素对上一层次各准则的相对重要性进行两两比较并构造两两比较判断矩阵。各层指标的组合权重值参见表2。最后,检验判断矩阵的随机一致性,计算结果表明判断矩阵具有满意的一致性,不需重新调整。将综合指数作为定量化指标,建立如下城市地质环境承载力指数数学模型并进行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采用上述数据处理方法,将上面确定的18个指标进行处理,依据量化分级方法,将各指标量化分级,结果见表3。通过调研发现该村经济收入和生活环境状况均不容乐观,全村40岁以下的青壮年几乎100%进城务工或求学。约95%的居民表示对地质环境情况高度关注,但只有53%的居民认可当前的管理和宣传情况,表明在地质环境方面深入群众进行宣传和管理还需要加强。约97%的受访者认为垃圾回收处理妥当,房子、道路和宽带上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情况较好,但99%的受访者对水资源状况和地质环境安全状况表示担心和不满,对这两大方面的保护和治理还有较大的努力空间。根据调研结果可以看出,东马各庄村、南港村和韭园村集中反映了地下水和饮用水质量及资源的问题;而圈门地区由于棚户区改造等原因,主要反映了垃圾分类方面的环境问题,居民垃圾分类意识和生活区域垃圾卫生较差。长期的地下煤矿开采,严重破坏了调研区域的地下水资源。很多村民反映缺水和水质差的问题,韭园村村民大多依靠山上的泉水供应,只是近年来山泉水也少了很多。各个调研区域都反映了采空塌陷这一地灾类型。调研对象普遍认为采空塌陷已处于严重影响的程度,认知程度与专家勘查研究结果基本一致。根据实地调研走访,调研地区政府都设置相应的应急避险标识和场所,在发生较大型地灾危险时,村民可以逃离至应急避难场地。根据调研反馈结果,部分村民在发生自然灾害时,逃生路线的选择主要分为3部分:1)往周边高处逃离;2)根据群测群防员的指挥逃离至指定的避难场所;3)逃离至家附近的公路。由于更加全面的数据还在进一步整理中,本文通过对初步调研结果的展示和分析,构建和阐述了基于SoftGIS的地质环境“群测群防”体系,并把现有收集的数据进行了整理分析,将人的感受与地质环境二者结合在一起考虑,该研究方法获得了相关领域专家和广大居民的认可。另外,从统计资料和水土分析化验等途径也获取了部分数据,最终统一使用相关性分析方法进行统计分析,详细的数据分析以及各地区的对比研究将另行单独讨论。
4结论及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