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29 16:40:4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涉农专业,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1.1职业学校涉农专业招生困难,专业陈旧缺乏创新性。从近几年毕节试验区职业学校的招生情况来看,涉农专业招生十分困难,报考人数达不到招生目标。由于人数过少,很多涉农专业已经无法开设全日制班。从职业学校的涉农专业设置来看,雷同性过强,创新性明显不足,没有突出地方特色,没有立足于农林实际生产,与现实脱离严重。
1.2教学与管理存在困难,社会效益不显著。从职业学校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来看,大多数学生基础薄弱,缺乏自控能力,同时受就业前途不够乐观的影响,学生学习动机不强,很多学生在校就是混日子,不能将自我精力很好地投入到专业知识学习当中去,这些都给职业教学与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学生不思进取不仅给学校的教学与管理增加了难度,同时使得学校的办学声誉受到不好的影响,学生毕业后走进社会无法找到合适的就业岗位,使学生产生一种厌学、自暴自弃的心理。出现职业学校教师对学生根本无法管理,也不愿教的状况;学生就业难,职业学校招生难,学校不愿招生的现象。
1.3近年来国家为了鼓励涉农专业的发展,对涉农专业实行免学费政策,这一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对涉农专业招生与涉农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产生有效的促进作用。但是受涉农专业本身特点影响,很多家长与学生都觉得涉农专业太艰苦,需要长期与土地打交道,因此对涉农专业热情不高。再加之很多职业学校涉农专业学生就业前景黯淡,很难实现对口就业,社会认可度低,这些都使得学生与家长放弃了对涉农专业的选择。
2.职业教育涉农专业建设创新途径
2.1围绕产业办专业。为“三农”服务是职业学校涉农专业办学的主旨方针,职业学校涉农专业要想获得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这样的办学理念。要想盘活当前职业学校涉农专业的发展一定要从教学观念上实现转变,在办学上要提升自身的主动性,加强学校同村镇、养殖种植大户、农业龙头企业之间的联系与合作,加强产学教之间的联系,适时根据生产变化情况对课程设置、专业建构进行调整,根据当地农业发展情况充分考虑多种因素设置专业,专业设置要灵活变化,努力提升涉农专业的实效性、实际性、以及实用性。
2.2拓宽资助对象,丰富办学形式。当前国家对涉农渣专业学生的自主基本局限于全日制在校生,这就致使很多半工半读的学生得不到政策的资助。因此国家若是能够根据具体情况,拓宽资助对象,丰富形式办学形式,有利于促进职业教育更好低发展。
2.3改善教学结构,适应农业产业结构需要,实现教与学的双赢。加强涉农专业师资建设。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有利于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随着国家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对涉农专业教师的要求也新上了一个台阶。作为涉农专业教师不仅要具备胜任专业教学的能力,还应该积极充实完善自己,能够成为行业里某一领域的专家学者;作为涉农专业教师精通生产与销售方面的知识;不仅要有先进的理念,要具备娴熟的技能,在思想上要掌握先进的理念;能够立足于市场需求与变化展开教学,能够掌握一些农业发展规律。从本质而言涉农专业教学就是要使培养出的人才更好地为农业服务,因此涉农专业教师要掌握农民的需要,展开教学。应积极加强自身与农民的联系,深入到农业实践当中,发挥自身兴农、支农的作用,给学生起到示范带头的作用,提升教学效率。培养面向现代农业发展的学生,展开实训教学,提升学生素质与能力。
2.4突出产教结合,调整专业结构,面向农村市场办学。现阶段国家不断对农业展开产业结构调整,出现了一大批专业镇、特色农业、生态林业,这些都会对职业学校涉农专业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所以,提升涉农专业设置的灵活度一定会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带来有益的影响。加强产教之间的联系对于解决当前职业学校涉农专业发展困境具有重要的作用,从本质而言产教结合就是指要立足于农村市场发展的现实展开教学,其最终目的就是能够为新农村建设培养出一批具有较高素质与能力的新农民。应该将科技示范作为教学的重点,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掌握农民的心理发展特点和需求,利用科技示范,激发学生的热情,积极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贡献力量。
2.5从农业产业结构进步中获得收益与发展。职业学校涉农专业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改造提供服务,势必会从相关产业中获取一定的收益。职业学校认识自身的优势特点,涉农专业发展坚持产教结合之路,以专业为依托建设实体,以实体反哺专业实现双向发展,形成人才培养、专业建设、经济开发齐头并进的良好局面。
2.6解决好“出口问题”才能更好地解决“入口问题”。为涉农专业学生就业创造条件,国家可以在政策上对涉农不专业学生进行鼓励与扶持,使涉农专业学生可以回到农村发挥自身的才能,实现学习与生产的有效对接,激发涉农专业学生创业激情。
关键词:涉农专业 教学 助农实效 思考
课 题: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2011年度职业教育课题(重点课题),涉农专业中“行动导向与就业创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教学实践研究。项目编号:ZJJX11JZ009。
2012年7月,黑龙江省与教育部在京签署共建国家现代农村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协议,提出着力培养一批“懂政策法规、会技术推广、能创业带动”的新型职业农民。涉农专业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服务新农村建设的职能,使教学最大化地发挥科教支农、助农、兴农的作用,是当前涉农专业面临的重要教改课题。笔者所在学院开展涉农专业三年来,积极探索,深化教学改革,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教学新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和社会声誉。
一、着力提高三个认识
1.充分认识涉农专业的重要作用
务农技术是农民解决生存、生活问题,走向富足、富裕的根本,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最大力量。涉农专业教学对象学习目的的明确性,学习环境的客观性,决定并强调了它的开展必定要以扶农、助农、支农为中心,经过理论知识的推演,实践教学的开展,实习实训的推行,拉近理论与实践的距离,使知识体系在学生对开放、动态实践认知的基础上建构起来,想方设法促进农村学员就业、创业与扩大再生产。对全面提升农民学员的务农技能、从业素质、创业思路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2.充分认识涉农专业的重要意义
培育知识型农民、促进新农村建设为目标,给农民送技术、解疑难、办实事,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对改善农村劳动力结构,加快新农村建设,发展农村经济,缩小城乡差别,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是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把我国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重要途径,事关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大局,可谓党和政府情系“三农”、关心民生的一项德政工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3.充分认识涉农专业教学对象的特殊性
教学对象年龄层次、文化素质、技术水平、经济生活状况、已有生产经营规模等方面均存在较大差距,以上诸多因素,决定涉农专业学生的学习目的具有明显特殊性。学校不仅仅是为了让学员拿个中专文凭,而是想通过较系统地学习,掌握实用的知识技能,在实践中感悟理论,再由理论指导实践,从而掌握促产增收、实实在在的农业技术,促进自家产业上规模、上水平、出效益。
二、加快完善三个结合
1.教学内容与农民生产实际相结合
教学与农民生产实际紧密相关,教学内容不仅含有学员关注的基本技术而且要把典型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涉农专业学员的实习基地,为学员介绍合作社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促发抱团闯市场的激情和提高效益就必须有组织上规模的想法,有力地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和农业产业化水平。结合农时,适时地调整教学内容与方案,使教学对生产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什么样的方法能省钱?种什么品种多打粮?养什么种猪卖高价?”以及学员在多年实际生产过程中积累的对“疑难杂症”的“土方野路”,以及治疗“地方病”的奇招妙法,这是学员关注的焦点。教学内容与农民生产实际的结合度越高、越广,教学效果才能越好。
2.教学内容与农民意识转变相结合
对于一些农村家庭,进城务工、临时性零工的收入也算家庭主要的生活来源,而参与学习毕竟占用时间,耽误务工,影响短期内家庭收入。然而近期的家庭收入提高只是“治标”,而形成一种创业意识、掌握一种务农技术才是“治本”。在教学内容中,我们尽量搜寻身边创业致富实例或典型事迹,提高感性认识,给学员“洗脑”,从而突破农村、农民固有的保守思想,转变观念意识,让学员看到党对农村的各项政策,看到农村的美好发展前景,找到自己的发展思路,让自己对自家的创业、立业“开窍”,设想出自家生产模式规划,列出各家增收具体的“经济算式”尤为重要。
3.教学内容与农民创业就业相结合
引导农村劳动力培训由“重数量”向“重质量”转变是新时期对农村教育提出的全新要求。从而,涉农专业教学内容的安排要围绕并结合农民创业就业为中心开展,突出“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认清教学并不单纯是传授农业技术,应积极主动的适应新农村建设需要,扩大涉及领域,重点加以阐述创业的意义、农业创业的机遇、农业产业的创业项目、农业创业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农业创业的风险防范及成功创业者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以及务工准备、劳动合同、工资待遇、维权、安全、文明、道德等等,体现教学的实用价值和时代特色。实现素质就业、稳定就业。
三、努力实现三个创新
1.涉农专业教学服务农村建设的理念创新
涉农专业的性质不仅决定着学校服务农村发展的领域和产业方向,而且关系着学员将来的事业发展。涉农专业只有根据新农村发展建设的需要,广泛开展调研,有针对性的调整教学安排,设置教学内容,培养社会所需人才,涉农专业才有开办的价值。在教学理念上,必须秉持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教学观点,不拘泥于固定的教学计划与校历安排,在保证教学质量、完成教学时数等原则范围内采取灵活的教学安排,高度重视“教学与生产指导相结合,教学与调查回访相结合,教学与生产实际相结合”的教学体系,力争科教支农落到实处达到最优化。
2.涉农专业教学推动农业生产的课程创新
对于在校常规教学,课程设置往往是按照大纲要求,一成不变、按部就班的,并在教学中占主体地位,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而涉农专业,“一镇一产,一村一品”的现实状况,决定涉农课程必须务求实际,充分发挥科教支农、兴农、富农作用,体现有针对性的推动地方乡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动经济发展惠农惠民为最终目的,打破常规,“应学员之所需,教学员之所用”。只有课程上创新,才能够达到符合当地农业生产的结构布局,符合农民学员的生产需要,才能受到农民学员的广泛欢迎。
3.涉农专业教学优化评定考核的模式创新
[关键词]三农;中职;培训;选修;三赢
在城乡统筹发展与建设新农村等大环境下,农村职业学校理应面向农民、农村、农业,服务“三农”,为此重庆市垫江县第一职业中学校(以下简称我校)进行了大胆的探索与实践,并取得了较显著的成绩。下面简要介绍我校非涉农专业服务“三农”的做法,与大家交流,抛砖引玉。
一、转变办学思想,理清办学思路
我校离垫江县城14千米,是一所农村职业中学,是第二批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3500人,95%的学生来自于农村。我校建校之初以种植、养殖等涉农专业为主,后来逐步开设了汽车(包括汽车驾驶专业、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等)、电子电器、计算机、建筑工程、市场营销与财会等为二、三产业服务的专业,2006年涉农专业停办。在新形式下,如何更好地为垫江县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社会转型服务,如何留住一大批农村青年,这是我们不得不认真研究的新课题。
我们组织教师走进农村,与农民、村社干部、农民企业家进行座谈交流,了解、分析、研究我县“三农”的现状及问题:一是大批农村青壮年外出打工,从事农业生产的多数是55岁以上的人;二是规模农业、特色农业、有机农业、观光农业正在兴起,急需一批农技专业人才以及经营管理人才。通过调研,找到了职业教育服务“三农”的切入口,一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为能够留在当地农村的适用型技能人才,二是要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城务工的培训问题,让农民尽快致富。
经过多年的探索,我校确立了“学历教育与短期培训并举”的办学思路。促进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学历教育为农村培养农业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实用型人才和管理人才,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就业创业能力是重要标准;非学历培训主要面向返乡农民工、村级干部和后备干部,让他们学实用技术、学农业经营管理。
二、面向广大农民,很抓短期培训
我校充分组建了一支多学科的培训教师队伍,为承担各类中期、短期培训任务奠定了基础。近年来,每年短期培训完成情况如下:初学汽车驾驶员1000人左右,汽车驾驶员继续教育培训3000人左右,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及农村失地农民转移培训500人左右。近五年来,我校面向垫江县、长寿区、忠县、石柱县、丰都县等区县,举办汽车维修从业人员资格培训班35期,培训学员7329人。
我校通过开展服务“三农”的短期培训工作,实现了“三赢”。
一是赢得学校发展资金。积极争取市、县、乡镇三级政府的“三农”培训任务,盈余的培训费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我校办学经费的不足。
二是赢得学校办学水平提升。形式多样的培训,促使我校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并在适应和竞争中不断提升我校的办学能力和水平。
三是赢得生源。举办社会培训,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校学历教育生源比较紧张的问题。
三、面向在校生,狠抓就业创业能力提高
我校开展了面向“三农”课程设置的课题研究,构建起了比较适应“三农”需要的课程体系。学校组织教师和行业专家,编写了《常用农机应用技术》、《农村应用文书写作》、《农村安全用电常识》、《汽车驾驶技术》、《现代农业实用技术》等校本教材,学校统一要求各个专业必须开设《汽车驾驶技术》课程,再结合专业的实际情况开设1~2门选修课程。
通过开设选修课,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又让学生多一技之长,增强为农服务的本领。例如,组织学生系统学习《汽车驾驶技术》,并在实训室练习模拟驾驶技能,让学生对学汽车驾驶充满期待,进入高三年级,年满十八岁的同学就主动报名学习开车,从而保证了我校驾驶专业的生源。毕业生取得驾驶证回到农村,既可以开机动车,也可以开农用车,也可驾驶拖拉机。汽车维修、电子电器维修专业学生学习《常用农机应用技术》,拖拉机、柴油机、汽油机、收获机等农机既会使用,又能检修,学生多掌握一门技术,为他们就业、择业、创业及二次创业奠定了更宽广泛的基础。《农村应用文书写作》的实用性很强,虽然简单,但部分学生却不会写,尤其是婚嫁、丧葬、寿诞、喜庆等具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文书,不经过专门训练的学生,完全有可能会不知道其写作格式、体例。学生通过农村应用文的学习,基本能够满足农村生产、生活及交际的需要。
四、全员参与,认真做好三篇文章
(1)让教师“活”起来。我校教师多数出生在农村,他们对农民、农村的情况比较了解。学校要求教师开展为“三农”服务教学工作,教师能够乐于参与。培养新农村建设需要的复合型人才,教师必须搞好教学改革,积极探索,点子要多,方法要活。这既有助于教师成长,也有助于学生成才。
(2)让学生“乐”起来。多一门技术,多一条出路。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中职毕业生在农村发展是有作为的。我校部分毕业生在农村致富成功的典型事例,让在校生感动不已。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充满希望中学习,在愉悦中发展,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关键词:中职学校;创业教育;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7.38
中职涉农专业是培养农业科技人才的主阵地,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创业型涉农人才,对于促进我国“三农”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当前的中职教育仍然以传统职业教育为主,创业教育对于很多中职院校还是一个空白,下面就对中职涉农专业的创业教育教学模式进行探索研究。
一、中职院校创业教育的重要意义
1.教改的重要方向
在我国教育领域教学改革始终是研究的重要话题,而创业是一种新兴的教育观念,在中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不仅体现出素质教育的要求,同时也突出了以服务宗旨、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特色。创业教育成为了当前如何转变学生的就业观念、如何提升学生的创业本领和就业能力的科学回答。
2.有效解决就业难问题
中职涉农专业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面较窄,就业不稳定,即便是有一部分学生找到了对口的就业单位,但大部分涉农企业的办公地点是远离城市的,待遇方面不是很理想,很多学生在工作一阶段后都会选择转岗。要想从根源上解决这个问题,开展创业教育非常有必要,在校期间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以创业促进学生就业,这样也能够确保学生就业的稳定性,是一项解决就业难问题的重要举措。
3.建设新农村的重要举措
中职农业专业的创业教育,是一种考虑长远、面向未来的教育、面向我国农村社会未来发展的教育。中职涉农专业开展创业教育教学模式,为我国农村经济建O输送复合型人才,引导学生毕业后在当地从事特色种植、规模养殖,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发展新农村建设所需的产业,同时可以吸纳农村的剩余劳动力,促进农村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中职涉农专业创业教育教学模式构建
中职涉农专业开展创业教育的核心,就是要将创业贯穿到中职涉农专业教学的全过程,在教学模式、课程设置、创业指导方面进行不断的研究,使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自身的创业心理和创业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1.完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制定创业教学计划
中职涉农专业开展创业教育的前提就是,建立完善的课程体系,根据创业教育的目标甄选教学内容,同时要注意将创业教育与专业课相融合,课上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根据涉农专业特点,建立完善的涉农专业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教学计划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制定全面的创业教育计划是开展创业教育的关键。中职涉农专业创业教育的教学计划要考虑到三方面内容:一是根据培养目标、知识和能力体系,对教学课程进行合理安排;二是根据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合理安排课时;三是根据涉农专业教育课程特点,合理安排授课时间。
2.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建立完善的考核方法
中职涉农专业创业教育教学中可以采用知识讲座、案例分析、企业家现身说法等多种教学手段,以此来提升创业教学的实用性,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和学习积极性。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将本校创业成功的学生作为优秀典型,也可以请创业成功的学生回来介绍自身的成功经验,以及在创业中面临的种种困难是如何应对的。还可以邀请业内人士就学生们缺乏体验的现实性问题和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讲解,通过多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使学生更明确自身的创业之路。此外,对学生的考核可以通过笔试、调研、口试等形式,对学生的考核要突出该准也的特点,考核内容要体现出创业教育目标。
3.建立一支综合素质过硬的师资队伍
创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有所不同,其不属于单独的教育体系,同时也不属于专业技术教育,它是继续教育、职业教育等的整合。创业教育的开展要求教师在具有完善知识储备的基础上,还要具有创业知识、技能和体验,因此,建立一支综合素质过硬的师资队伍是开展创业教育的必备条件。首先,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可以由全职和兼职组成,聘请涉农领域的农业专家作为创业教育教学的兼职教师,这样不但确保了校方师资队伍的稳定性,同时也弥补了部分专职教师缺少创业经验的不足。此外,应定期组织专职教师深入到企业中进行锻炼,使其自身的创业经验和知识理论掌握的更全面,从而更好的开展中职涉农专业的创业教育。
4. 完善创业实践基地
创业实践基地是培养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重要场所。实践基地分为两种,一种是校内的实验室、实训基地,另一种是校外的合作企业、农业示范区。在实践基地的建设中校方要给予极大的支持,同时要加强与农业企业的合作,使学生们在在校期间便可以深入到企业岗位,使自身的技能得到验证和锻炼,学生在参与到企业的生产和营销过程中,自身的创业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5.多渠道筹集创业资金,为学生搭建创业平台
学生在创业初期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资金,校方可以利用国家对农业的扶持政策,在学生创业初期为其提供小额贷款的担保,帮助创业的学生争取到国家农业项目资金,这样便有效的解决了毕业生创业初期的经济困难。校方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吸纳社会各界的赞助资金,并严格的筛选学生的创业项目,将赞助资金投入到学生的创业项目中,同时要做好后期的指导和监督,这样不仅保证了投资基金可以顺利回收,而且要确保了学生创业成功。为了使中职涉农专业创业教育达到预期的效果,校方要为创业教育搭建平台,定期开展创业者演讲、创业知识讲座、交流会等,在学生间形成浓厚的创业氛围,使学生被动的创业转变为主动创业,并付诸于实际行动创造出成果,最终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
结束语
综上所述,创业教育作为新兴的教育形式,其对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发挥着重要作用。中职涉农专业学生的就业率与其他专业相比,就业率较低,而通过在校期间的创业教育能够提升学生的就业率,以及就业的稳定性。创业教育在教育领域仍然处于初期阶段,还有很多的问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的研究,相信在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创业教育会得到更好的推广。
参考文献
【关键词】中职学校;涉农专业;教学策略
中职学校涉农专业分得比较细,种植的不学养殖与加工,养殖的不学种植与加工。许多农业企业却是一个综合经营性的单位,他们需要的是一个全面的综合性人才。职业教育长期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面对新的政策和发展机遇,中等职业学校涉农专业如何调整教学目标,开展教学改革,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综合性农业企业经营和管理人才,正是养殖专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
教学过程是处理教师、学生、教材三要素的过程,教师、学生、教材构成了课堂教学的全三角。教学过程对学生来说,是由“不知”到“知”的过程;可以说,教师的“己知”和学生的“不知”的矛盾构成了教学过程中的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则是教师的“己知”。所谓教师的“己知”,就是指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和掌握。实践证明:一个受过农业专业训练的毕业生,对农业科学的概念、定律、定理都有了基本了解,但对那些基本概念中的细节问题,往往会不十分清楚,理解也不够深刻。在教学过程中,钻研教材就成了解决教师本身的“知”与“不知”的矛盾的过程。解决这个矛盾的主要方法就是熟读教材,深入理解教材,抓住主线,明确重点,确定难点,在自己头脑中形成一个清晰的知识结构网。
二、把握好“知识”与“能力”的关系
教师不但要钻研教材,还应钻研如何通过传授知识来培养学生的能力,知识是能力基础,知识绝不等于能力。挖掘教材中有利于培养学生某种能力的因素,是钻研教材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如总结解题思路,不但能使学生加深对定律和概念的理解,也是培养学生总结概念能力的好方法。学校传授给学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是有限的,学生毕业后,这些知识和技能必须通过能力才能在工作中发挥作用,能力又会加速知识和技能的扩展与更新,如此反复深入。这样的循环既能促进学生知识水平的不断提高,又能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普及。因此,农业类专业教师在教学中应将过去以传授知识为主过渡到传授知识与掌握技能和培养能力并重。在一定意义上说,培养学生的能力比传授知识更为重要,能力是学生获得知识的手段。
三、重视“知识”与“品德”的关系
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教书又育人,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培养人才,人才必须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一方面农业类专业教师不能是只传授知识,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任何一个教师总会以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学生的思想,这一点恐怕也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另一方面农业类专业教材中也确实有着丰富的教育因素,如唯物主义思想、辩证的思维方法、爱国主义思想及农学家们的勤奋精神和创新精神等,农业类专业教师要本着对学生全面负责的态度,除了教给学生农业类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外,还要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热爱农业,热爱祖国,为振兴祖国农业的精神,要完成这些任务,就必须从教材中挖掘这些因素,并把它渗透到教学中去,有机地和知识教学结合起来,钻研教材时有意识地注意这个问题是完全必要的。
四、强化“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农业专业不同于别的学科,具有自身独特的特点。不仅具有较强的综合性,而且还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和其他学科之间均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教学中教师不仅仅是把精力放在短短的课堂内,而应该适应农业发展要求,不断完善农业实践教学体系。
同时,在农业实践中,作为重要的环节便是实验,实验的种类和数量都会对教学效果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由于现在很多学校没有对农业实践教学予以高度重视,导致这些学校缺乏足够的具有针对性的实验科目,给实验的有效开展带来很大的难度。教师必须充分考虑农业实际需求的情况下,对实验教材进行重新的编写,并对以往的实习内容进行整理和总结,并编写成册,为学生的有效实验提供参考。
五、加强教学实践的考核与评估力
考核和评估是中职农业专业教学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这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来说无疑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师在对教学进行考核和评估时,可以从实验基础知识、技能、探究能力以及态度观念等多个角度综合进行,并采取具有针对性的评估模式。对于实验基础知识来说,可以采用课堂自测累积的方式。而对于探究能力,则主要侧重于对学生设计和执行能力的考察和评估。另外,教师可以从出勤率、课堂表现以及实验报告的完成情况来考察和评估态度观念。并将这些模块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整理和累加,得出学生的综合实验成绩。
综上所述,中职农业作为农学专业的一门基础学科,应用性极强,必须对教师教学进行强化。只有不断提高农业教学质量,才能培养掌握农业理论的高科技人才,并为我国的农业生产所服务,促进我国农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薛路花.中职涉农专业存在的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J].职教通讯,2014,(3).
[2]李婵.浅谈涉农专业中职生创业能力培养的实施途径[J].广西农学报,2013,(1).
关键词:涉农专业;“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培养途径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1-0281-02
随着社会需求的变化和招生规模的迅速扩大,多数由中专学校或职工大学基础上升格而来的职业院校,在培养“双师型”师资队伍上急功近利,使学校走入了一个误区,从而加大了“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难度。我校经过多年的研究和探索,在涉农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学校中级以上职称的教师具备“双师”素质的比例占教师总数的85%以上,教师队伍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整体水平与实践教学质量有了显著的提高。
一、“双师型”教师的界定
“双师型”教师是指既具有讲师(或以上)教师职称,又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专任教师:(1)有本专业实际工作的中级(或以上)技术职称(含行业特许的资格证书);(2)近5年中有2年以上(可累计)在企业第一线本专业实际工作经历,或参加教育部组织的教师专业技能培训获得合格证书,能全面指导学生的专业实践实训活动;(3)取得本专业高级工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4)近5年主持2项应用技术研究(或主要参与者),成果已被企业使用,效益良好;(5)近5年主持(或主要参与)2项校内实践教学设施建设或提升技术水平的设计安装工作,使用效果好。
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
通过对江苏省内五年制高职涉农专业“双师型”教师的来源、学历、职称、数量、结构、教学与科研等现状的调查与分析,“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中存在如下问题:
1.教师的来源单一。受客观条件的限制,教师的来源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本科院校的应届毕业生;二是本校的留校生。教师从学校毕业后直接走上讲台,大多缺乏专业实践经验和专业操作技能;本校的留校生虽具备一定的专业操作技能,但专业理论知识明显不足。
2.教师充实、提高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操作技能的机会少。许多职业院校师生比过高。教师的工作量加大,平均周课时达到20学时,大多数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很难有机会较长时间到生产第一线锻炼和提高。学校也很难抽出教师参加专门的实践培训或到企业顶岗实训,这无疑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设置了一道障碍。
3.教师队伍结构不尽合理。学历层次偏低,高学历教师数量偏少,更缺乏专业带头人和其他优秀教师资源。我校涉农专业专任教师中研究生学历5人,仅占10%;理论课教师、文化课教师比例偏高,实验、实习指导教师和专业课教师比例偏低;高职称和具有企业实践背景的高素质教师偏少,初级职称和无职称者占专任教师总数的比重高;主持或参加过科研工作的只有30.45%,教师中曾下企业实践的也仅占16.8%;50岁以上及35岁以下教师比例过大;专业课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较差,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亟待进一步提高。
4.“双师型”师资培训体系不够完善。目前,教育部在全国设了很多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但培训还存在很多问题:学历层次的培训没有畅通渠道,教师在职攻读的只能取得硕士学位;培训内容与实际教学脱节,技能培训多不对口;培训师资只注重追求数量不注重质量的提升。再者,到目前为止高职院校仍在沿用传统的基于职业技术示范学院的培训模式和以普通院校为基地的培训模式对“双师型”教师进行培训,尚未建立相应的制度。
三、“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的途径
1.加强校企合作。校内外实训基地是体现职业教育质量、特色、水平的重要标志,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的重要支撑。学校通过校企合作,以合作共赢为目的,创新合作机制,建立健全校内外实训基地,使教学与生产、科研与技术、农业生产与技术推广、理论与应用、生产与管理等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引进和招聘一些实践经验和社会阅历较为丰富、职业技能水平较高的企业或基层单位的相关专业技术人才,充实到“双师型”教师队伍中,同时创造更多的机会,让青年教师到生产一线进行锻炼;另外,加强科研工作,将科研工作与培养“双师型”教师紧密结合起来,使更多的教师在应用技术研究中成长为“双师型”教师。目前,我校园艺技术专业已经与淮安日月洲农业生态园等12个校外实训基地建立了紧密联系,每年暑假时间,安排教师到专业对口的企业通过挂职顶岗、合作研发等多种形式强化实践技能,提高双师素质。教师在公司实地接触到先进的专业生产设备、技术和工艺,及时了解专业生产现状和发展趋势,丰富了实践经验,增强了专业技能。在以后的教学中及时补充反映生产现场的新技术、新工艺,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
2.参加各能各类技能竞赛。技能竞赛水平体现在学生,决定于教师。近年来,我校教师指导的学生在全国职业院校农业类技能大赛中,2010至2012年连续三年取得种子质量检测项目一等奖。在江苏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种子质量检测一等奖9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3项;艺术插花项目获二等奖2项、三等奖7项。为了鼓励教师在赛前对学生的指导,将赛前竞赛指导教师的工作与教学工作量、评优晋升、培训进修挂钩。通过技能、创新大赛,提升了“双师”队伍的水平。
3.开展科技帮扶。我校涉农专业有12名专业教师被淮安市人民政府聘为科技特派员,挂钩11个经济薄弱村,14名教师为“百名教授下农村”成员,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有2位专业教师挂职科技副镇长(乡长),任职已近一年;2009年2月,江苏省委省政府要求涉农的科研教学推广单位与苏北28个县(市)对接,我校被指定与洪泽县对接,组成了20多人专业教师队伍,赴洪泽县对接,指导农民科技致富已经2年,成效显著;每年受省农委和淮安市政府委托培训农民、种养植大户、大学生村官、退役士兵4000多人;由专业教师牵头的现代农业企业已有3个,运行良好……这一系列的实践活动提供了大量的素材,经验有待总结与推广。专业教师中12人获得行业资格证书,8人次参与企业培训,4人次参加行业学术交流,3人次被选派为科技特派员深入全市11个经济薄弱村进行科技帮扶,创建农村经济科技服务实体12家,扶持白蘑菇生产大户28家,辐射和服务农户二万多家,扩大了专业教师在行业中的影响。
4.建立“双师型”教师的激励机制。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工作中,激励机制是“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与发展的动力,鼓励更多的教师向“双师型”教师发展,必须制定出公平、公正、科学、合理的“双师型”教师评价和激励政策,使“双师型”教师的上岗要求、工作职责得以明确,业务水平和教学质量得到客观的评价,学校对符合评价标准的“双师型”教师在职称评聘、评优评奖、外出进修以及相关待遇等方面给予适当奖励。同时建立“双师型”教师定期进修制度,保证了“双师型”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与行业发展相适应。
目前,在我国尚无“双师型”教师的认定标准。世界各国的情况也不尽相同,为了更好地引导“双师型”教师有序发展,我校从教师承担科研与技术开发工作情况、教师参与校企合作项目实践活动情况及认定、双职称的评聘、行业执业岗位证书的认定、教师主持试验或实训课程开况、教师指导学生科技活动或实践活动的情况等方面制定了“双师型”教师的认定条件和培养管理条例。
参考文献:
[1]江苏省五年制高职专业建设水平评估指标体系[Z].苏教职〔2008〕12号.
[2]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Z].教高厅〔2004〕16号.
[3]贺文瑾.略论职技高师“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2,(4).
[4]张铁岩.高职高专“双师型”师资建设的几点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3,(6).
[5]柏育红.高职教育“工学结合”模式的双师建设比较研究[J].高教探索,2008,(4):57-61.
[6]陈小波,梁英平.战略视角下的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J].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4(3):54-59.
关键词:高职教育;涉农专业;教学改革研究
随着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土地流转、农村合作社、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不断兴起,社会对涉农专业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要求也越来越高[1]。如何培养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技能为中心,满足生产、服务、管理等一线实际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是未来农业职业教育发展方向[2]。这给高等职业教育特别是农业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而高职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则通过真实的任务情境,丰富的学习机会,团队成员的协作共事,有力地促进了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全面发展与提高,满足社会对专门人才的需求。全国高职课程项目化教改虽已实施数年,但据了解涉农专业课程项目化教改,目前研究者较少,有些不够深入。笔者结合周口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工程系园艺技术、园林工程、设施农业技术、食品加工技术等涉农专业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对存在的主要问题深刻剖析研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对策和措施。在教学理念、课程开设、课程内容选择、教学思路与方法、教学考核方式、效果评价等方面有了显著的提升,开发了课程标准,初步形成了一批具有特色的项目化课程,现简介如下:
一、涉农专业在项目化教学改革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简单把课程项目化教学理解为案例教学
虽然突破了传统以理论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弱化了知识点的讲解,采用案例教学法。但是案例过于分散,各案例没有内在联系,没有按项目规划案例,同时,课堂上缺乏内容丰富的教学形式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与学生的互动性不足,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这样既占用了大量的教学时间,又达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课程改革开发的项目缺乏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有力支撑
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最重要的环节就是实践性教学组织的支撑。如果学生缺少体验与操作过程的机会,很难全面系统规范的掌握操作技能和操作方法,导致学生不能将理论知识用于实际业务中。而目前涉农专业课程项目化教学的实践教学环节由于教学组织的复杂性与实践教学基地不足等条件的限制,使得改革课程开发的项目要么脱离实际,要么难以组织而无法实现[3]。
3、教学计划缺乏弹性,考试形式单一
目前我们在教学计划的编制、教学目标的制定方面,缺乏深入的研究,教学计划过于教条,缺乏弹性,是制约课程项目化改革的瓶颈。同时传统的闭卷考试形式很难使职业能力与其考分匹配,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职业能力,更无法真实展示学生的创新意识。
4、教师层面的问题
整个课程项目化教学,最根本、最关键的要素是教师。教师的思想观念,教师教学方法,教师积极性的调动,教师是否具备双师素质,决定能否有效指导学生完成课程项目化方案设计、协同操作与实施教学等一系列任务。
(1)教师思想观念上的问题。受长期以来知识传授教育的影响,对项目化教育教学改革认识不透、理解不透。总认为教好知识,上好课,完成书本教学计划,“有了知识,就有能力”。殊不知,知识不是教师“教”会的,而是学生“学”会的,能力不是教师“讲”会的,而是学生“练”会的。
(2)教师教学方法上的问题。目前,教师存在只知道专业学科体系,不知道按课程能力目标重组课程。只会知识讲授,不会行动导向。只了解专业内容,不了解学生学习基础,认知能力和过程,只怨学生缺乏“专业素养”,不了解新时期学生的兴奋点、兴趣、积极面,只看到缺陷。不少教师甚至认为“自己教学水平高,学生水平低”。教师不了解职业岗位要求,不会进行能力需求分析,不熟悉实际项目、举不出课程案例、找不到课程项目。
(3)教师生产实践能力的问题。课程项目化要求教师不仅要精通专业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具有十分熟练的业务操作能力。而目前大多数的教师由于缺乏在企业的实践经历,大都是采用传统教学的教学方法,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多数教师少有甚至没有动手实践过,熟练的操作技能更是谈不上,也不能简单的以一个证书来确定“双师型”教师。
二、涉农专业在项目化教学改革过程中采取的对策和措施
1、涉农专业在项目化教学改革过程中教学理念的调整
(1) 客观看待学生。进入高职的学生基础理论知识相对薄弱,自学能力相对较差,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但大多数学生动手能力很强,只要方法得当,经过合理的引导、适当的训练,完全可以在技能操作方面形成自己的特长,使其在就业市场找到自己的位置。
(2)转变教师的评价标准。评价教师的标准应与高职学生的基本素质及他们将来所从事的职业活动相适应。评价一名教师最主要的标准应该是看学生能从他所引导的教学活动中学到多少有用的技能以及相应的职业岗位所必需的基本知识。这样的评价标准就不仅仅要求教师精通知识,学会课本+粉笔+课件的灵活运用,更要求教师有一手过硬的技能,即必须同时具备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的能力。评价标准的变化将促进教师实践操作能力的提高,促使教师向“双师型”转变。
2、根据行业人才需求调整并确定项目课程体系
对某一职业岗位(群)所对应的人才市场调研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取舍的过程,是专业设置和建设的基础。其开发主体一般是行业、企业人员和学校教师。其开发成果是专业培养目标。
项目课程整体改革方案,必须从行业岗位需求出发,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专业体系,科学地处理好适用性与针对性的关系、就业竞争能力与发展后劲的关系。如园艺技术专业,我系首先让本专业的专业教师和试验、实训等教辅人员深入园艺园林企业和往届本专业毕业生中开展广泛的调研,搜集行业对人才规格的需求,同时,对本校在校的园艺园林技术专业学生也做一个调查,搜集他们对基础学科和研究性学科理论的接受情况、愿望,弄清他们对动手操作能力掌握程度。然后,由本专业教师并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参加展开讨论,明确专业的培养目标,确定专业课程体系,设计课程项目。并且根据社会需要随时调整专业课程体系,并设计相关课程项目。以满足社会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
3、完全打破学科课程体系,进行项目设计
根据专业岗位实际需要和工作需求,完全打破学科课程体系,以工作项目为核心重组专业知识。对部分课程内容进行分解、重组和更新,本着专业理论“必须够用”、专业实践技能扎实的原则,整合出既能适应专业岗位工作实践需求,又较符合本专业实际师资、设备条件的专业项目课程,这样就加强了专业知识的综合性、完整性、实用性、实践性,尽可能地避免了课程之间的内容重复,并尽可能地使每一项目课程都让学生掌握实际岗位工作的某一项实践技能[4]。如:设施农业技术、园艺技术、园林工程技术专业的《植物生长与环境》是由《植物学》、《植物生理学》、《土壤肥料学》、《气象学》、《农业生态学》等课程整合而成。食品加工技术专业的《果蔬加工技术》中果汁加工项目与《软饮料加工技术》的果汁加工项目相整合。果酒加工项目与《食品发酵技术》的果酒加工项目相整合。同时园艺技术专业的《果树栽培》嫁接技术最好安排到春季或夏季,而修剪技术最好安排到冬季;设施农业技术专业的《作物栽培》最好按季节实施教学;食品加工技术专业《肉制品加工技术》中的腌腊制品腊肉、香肠加工应安排到冬季进行等等。为此通过近几年的探索和实践,我们灵活运用教学计划,采取季节式、分段式、错位式、特色产品引领式等教学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4、培训专业项目课程师资,为项目课程教学奠定牢固的基础
专业教师长期在教学岗位上,缺乏实践经验,因此我系分批选派专业教师和实验、实训管理人员到具有一定规模的园艺园林企业进行轮训,同时参加国家级、省级专业骨干教师培训等。让他们真正掌握园艺园林技术专业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弄清园艺园林企业各工作岗位的日常工作内容,工程技术人员总结的工程经验和工作技巧,达到返校后能胜任专业课程教学工作。
5、改革考核方法
考试分项目考核,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以考促教,以考促学。通过分项目分层次的考核,逐渐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水平,构建与就业岗位相适应的职业平台,促进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三、实施效果评价
1、通过近几年的探索和实践,涉农专业师生对项目化教学的认识有了显著地提高,人才培养目标更加明确,更加贴近市场行业需求,教师都能主动开展项目化教学,学生积极参与项目化的教学过程。实施效果有了显著地提升。
2、学生动手能力增强,基本上实现了与涉农企业岗位需求的零对接。我系11级学生在河南新陆春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教学实习半年,学生参与到企业生产管理、销售的全过程并得到了企业的一致好评。
3、通过项目化教学活动的实施,提高了教师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能力。
4、涉农专业创新教学模式,采取季节式、分段式、错位式、特色产品引领式等教学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中国特色统筹城乡发展研究》 铁明太 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8.
[2]《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 2012.3.16.
[3]《探索中国特色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之路:顺德职业技术学院的理论创新与实践》 陈智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1.7.1.
近年来,供销社中职学校涉农专业发展步伐缓慢,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不相适应,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涉农专业的办学规模与学校的办学定位存在较大差距供销社中职学校的生源大部分来自农村,学生和家长对涉农中职教育的认识不足。不少学生和家长厌农、“跳农门”等封建思想依旧十分严重,认为从事农业前途不大的观念根深蒂固,就业理念存在偏差,导致学生入学时普遍不愿选择涉农专业,学校涉农专业学生人数偏少,开办的班级有限。2.教学模式改革创新不够,课程体系不能体现岗位需求涉农专业教学模式传统化,文化课所占比重较多,而专业课却不足。专业课的学习依然以理论知识为主,学生实践实习不足。缺少对学生就业的基本素养及个性发展潜能的教育。3.涉农专业师资力量较薄弱在校教师多是大学毕业生,教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的教师明显多于教实习指导课的教师,既能教专业课又能教实习指导课的教师更少,学校实训教学功能较低。4.学校服务社会能力有待提高教师对社会生产实际了解程度滞后,生产一线的实践技能水平不高,科技研发与推广能力不强,社会服务能力不高,无法很好实现服务农村、服务农业经济建设的作用。5.学生顶岗实习与就业难融合学校缺乏对企业和农村有效的服务,造成校企合作困难,导致了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深度不够,缺乏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涉农专业都是艰苦专业,待遇相对较低,企业很难留住学生就业,使得学生顶岗实习和就业很难融合。
二、加强供销社中职学校涉农专业建设的策略
(一)创新招生模式,扩大办学规模
1.加大涉农专业的宣传力度,改变社会上的“轻农”思想学校在招生过程中,要大力宣传国家对涉农专业减免学费等政策,分析现代农业的广阔前景和社会对农技人才的需求,增强涉农专业的吸引力、影响力,解决学生和家长的后顾之忧,引导学生就读涉农专业,扩大涉农专业的办学规模。2.发挥行业办学优势,以就业“出口”拉动招生“入口”充分发挥供销社产业链长,社有企业多,专业工种多、岗位多,吸纳人才强的优势,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实行订单培养,实现学习和生产“无缝对接”,大大提高就业率,通过解决好“出口问题”更有效地解决“入口问题”。
(二)改革教学模式,创新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涉农专业培养的是农业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实用型人才和管理人才,学校应围绕培养目标,进行教学改革。1.构建与岗位需求相适应,与职业标准相融合的课程体系学校应通过行业、企业调研,确定职业能力标准,开发突出能力本位,与岗位需求相适应,与职业标准相融合的课程体系。如茶叶生产与加工专业,可按照茶树栽培与管理、茶叶加工、茶叶审评与检验3个核心职业岗位群,以岗位能力培养为核心,将传统的专业课程整合、分解为《绿茶加工、审评与检验》、《红茶加工、审评与检验》、《青茶加工、审评与检验》、《黄茶加工、审评与检验》、《白茶加工、审评与检验》和《黑茶加工、审评与检验》等核心课程和《茶树栽培技术》课程,补充《茶树病虫害防治技术》、《茶叶经营与贸易》《茶叶机械》、《茶叶包装与储运》等内容;引入茶业行业的操作规程、生产过程的标准化管理体系,与茶业行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对接,形成工学一体化课程体系。通过“现场教学、项目训练、顶岗实习”,培养学生不同岗位的职业能力,实现“零距离”就业。2.创建“任务驱动、项目引领、理实结合”为主要特征的教学模式教学模式的改革,应以适应职业岗位需求为导向,实现专业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有效对接为目标,形成教学内容与工作任务融合、教学情境与工作场景融合、学校学生与企业员工融合的教学模式。如茶叶生产与加工专业可根据茶树物候期的特点和栽培工作过程来确定《茶树栽培技术》的教学内容,按绿茶、红茶、黄茶等不同类型茶叶生产工艺流程和审评检验的工作过程来确定《绿茶加工、审评与检验》、《红茶加工、审评与检验》《黄茶加工、审评与检验》的教学内容;在学校按真实的工作场景建设理实一体化功能教室,使学中做,做中学;顶岗实习阶段,学生以准员工的身份直接参与企业的生产实作,接受企业的管理,师傅在“做中教”,学生在“做中学”。这种模式通过“教、学、做”合一,可实现理论知识学习、实践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提升的深度融合。3.加强学生就业的职业素养及个性发展潜能的教育积极推进“产业文化进校园、企业文化进课堂”,通过校企文化的深度融通,以正确的导向引导学生,以内在的力量激励学生,以独特的氛围熏陶学生,增强学生的职业素养,激发学生个性发展的潜能。
(三)搭建平台,打造一流“双师型”教师队伍
1.不断完善技能课教师补充机制充分吸纳掌握行业领先技术的专家、企业技术骨干和能工巧匠充实教师队伍,为涉农专业教师队伍注入新活力。2.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一是可以通过校企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不定期地举行校企合作洽谈会,交流生产经营经验,实施产教研结合,培养和提升师资队伍素质。二是分批、分期将中青年教师派到企业学习现代先进的技术、技能,参与企业生产经营和技术创新,积累生产实践经验;三是鼓励获得中级以上的技能等级证书,使其能掌握更多的实用农业技术。3.完善教师技能竞赛机制,把它作为提高教师专业技能的大练兵、大比武,从而真正实现高效教学,提高专业教师整体业务水平。
(四)建设涉农专业综合性实验基地,拓展学校社会服务功能
首先教学与生产结合不紧密,课程设置方面不能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不能体现农业生产的地区性特点。大部分江苏省各农业职业院校仍然以传统农业需要设置专业和课程内容,缺乏与当地自然条件相适应的乡土课程内容。其次,专业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实践动手能力不强。部分涉农专业的教师往往从学校到学校,缺乏生产实践的锻炼,对土地、对农业的感情不深,对农业生产实际不太了解,上课时照本宣科,纸上谈兵。对于教授涉农专业的老师来说实验室是必不可少的教授场所,但是田埂间更应该是涉农专业的教师应该涉足研究的场所。农职院校培养目标有别于农业本科大学,高素质的技能性人才是农业职业院校的直接培养目标。我们培养的学生不是要求学生去进行理论的研究,而是要求学生会实践、会操作。再次,各院校的领导过于考虑生源数量,过于考虑招生市场需求,重复跟班地进行着一些非农专业的建设,对涉农专业鼓励发展策略不够多,无法形成学院鲜明的专业特色。
二、解读日本农业职业教育现状
二战后日本的农业教育快速发展,正规的日本农业教育逐步形成了三个层级,即大学本科(含硕士、博士的培养)、农业大学校(相当于我国农业职业教育的大专层次的高职院校)和农业高等学校(相当于我国农业职业教育的中职)。农业大学校在日本共有42所,还有15所短期大学设有农学系。
(一)从国家政策上来讲,日本对农业职业教育鼓励政策较多
在新修改的《粮食、农业、农村基本法》中规定,国家积极扶持农业技术教育,对农业学校进行财政补助。日本农林水产省管辖的农业职业学校实行免费教育,其经费来源由国家和地方财政分级拨款。日本政府还专门设立了“职业能力开发综合大学校”,包括农业专业教师都需进行一定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教师从业能力。
(二)从课程设置上来讲,日本农业职业学院比较尊重
学生的主体角色,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日本农业大学校和日本农业短期大学学制分为两年,课程设置以学科为核心,分为一般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课程设置方面内容较为广泛,有农产、畜产、林产、作文、外语基础、时事等综合课程。一般基础课程主要根据学生自己的爱好选择。一般基础课中与国际化相关的课程占到相当大的比例。如国际农业市场、国际文化等,这些课程的设置主要为了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国际思维能力。专业课程中分为必修课、理论课和实践课三类。日本农业高职院校非常注重支持和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每所学校都设有为教学服务的实习农场,面积最大有250亩,最小也有50亩。学生是学校实习农场的主角。学生从入学开始就经常在实习农场帮忙,到大二时他们会建立自己的研究课题。毕业论文中引用的大部分数据都是他们亲自在实验室或是农场实验基础上得到的数据。论文答辩过程中各专业老师会针对数据等提出比较尖锐的问题。
(三)日本农业职业学院最大的亮点就是专业课教材比较多样化
任课教师从各级农业部门和农业科技部门中聘请有实践经验的农业科技人员担任,没有统一的教材,全部由教师自编教材。这些兼职教师的聘用,有利于发挥兼职教师的潜力,给学院教学和科研注入生机和活力。另外各农业学院采取灵活的实践学分制,重视利用社会教育的场所、设施、人力资源等对大学生进行实践教育。学生在外所有与专业有关的实践都能得到学分。
三、艰难中寻求生存
(一)各院校要进行有效深入的专业内涵建设
内涵建设具体体现在深化课程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及加强实训地建设三个方面。作为以农为特色的院校需对现行专业进行合理调整,发展壮大符合现今经济产业化结构的涉农专业课程,不符合的需大胆摈弃,在专业上真正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在课程建设方面要始终把握专业建设规律,尊重社会事实,要将专业的发展紧紧与区域经济联系起来。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要采取灵活的机制,加强涉农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为涉农专业内涵建设提供力量保障。实训基地建设是涉农专业建设的重中之重。实训基地的建设直接关系到学生技能培养环境的好与坏。
(二)加大实践教学比重,采取公平灵活的评价系统
无论是对待老师或者对待学生,都要尊重他们。在统筹规划学院涉农专业的评价系统时,对待实践内容的传授,对待实践内容的演习与实践,给予老师充分的肯定,给予学生充足的学分。只有采取较为灵活的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教师会乐于带学生去展开实践,学生会乐于参与实践,社会会给予学院一定的回报,形成良性循环。
(三)形成学院独特的农业精神和农学文化
农业精神与农学文化不是空谈,更不是“作秀”。它要成为鼓励全院师生爱农敬业,奋发努力的精神支柱。袁隆平是这个时代的楷模,他终身奉行的宗旨是“学为农民,生为农民,造福农民”。他通过自己的身体力行做到了。当科学实验与经典理论相悖时,他更是敢于大胆怀疑与创新。当代农业职业院校的老师与学生不能认为袁隆平离我们很遥远。这位平易近人的老人曾经也很平凡,最初他也仅是在湖南省安江农校教书的农学老师。因为他志向高远,因为他爱岗敬业,所以他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我们每所农业院校都要将像袁老这样的老一辈的农学家作为学院的楷模典范去景仰,要逐渐形成自己学院独特的农业精神与农学文化体系,老师与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会热爱农学,关心学院的发展。
(四)加强对外科技指导
自2009年开始,江苏省涉农学校专业教师直接被派到县(市,区),驻在村,实现学校与地方对接,科技与产业对接,教师与示范户对接,实施“三对接”政策。这是农业职业院校发挥传统专业的办学优势,集中人才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服务的重要体现。通过这种科技指导,教师可以借此紧密结合生产实际,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成果转化在产业上,增强在当地经济的辐射作用,扩大社会影响。这种类似的科技指导活动要多开展,而且要有更为实效的对接普通农户活动的开展,让更多的农户享受研究成果,带领他们共同致富。
四、结语
一、研究结果呈现
在实际调查中,笔者以“您打算让孩子毕业后做什么?第一选择?第二选择?”作为问题,以“务农、打工、当兵、技校、高中(大学)、其他”作为问题的选项。根据调查结果可知,农业或者涉农专业在家长对孩子初中毕业后就业意愿中占弱势地位的假设被证实。以普高作为首要选择。受访者对孩子毕业后就业意愿的第一选择的统计结果显示:选择打工、技校、高中(大学)、其他的各有1人、3人、28人、12人,分别占总人数的2.3%、6.8%、63.6%、27.3%,受访者中无人考虑让孩子在家务农或者外出当兵。经过访问可知,选择“其他”一项的受访者多抱有等等看的心态,“孩子成绩不怎么好,先让他参加中考,看成绩,能考上最好,哪怕自费、择校。考不上读个技校啥的,总不能让他在家种地吧”。由此可以看出,普高成为受访者的首要选择,即使孩子成绩不好,在家务农也未纳入受访者的参考范围。
以职业技术学习作为次要选择。在孩子普高的首要期望不能实现时,职业技术学习成为受访者的次要选择。统计结果显示,选择打工、读技校、当兵以及其他的各有7人、23人、1人、13人,分别占总人数的15.9%、52.3%、2.3%、29.5%。笔者了解到:选择读技校一项的受访者中,孩子为男孩的受访者预让孩子就读汽修、电焊、电脑技术、理发等技能操作的技校,孩子为女孩的受访者预让孩子选择幼师方面的技校;据了解,选择其他一项的受访者预让孩子读高中,没有具体设想过孩子不读高中或者考不上高中之后的出路,他们的说法是“怎么也要让孩子出去,不能留在农村,这么小就留在这,什么时候是个头。”可见,即使将职业技术作为普高后的次要选择,农业或者涉农专业也并未占据优势。
对比受访者对孩子毕业后的就业选择,第一选择与第二选择之间存在明显不同,第一选择中选择读高中大学一项的人数较多、所占比例较大,直接选择读技校、打工的人数较少,只有4人,所占比例不到10%,经访问了解到,选择此两项的原因是“孩子成绩实在不好,他又不爱学习”,选择其他一项的原因多对孩子的中考成绩抱有期望;在受访者的第二选择中,由统计数据来看,高中大学一项已被剔除在考虑范围外,在受访者的选择中,技校所占比例较大,选择其他一项的部分受访者是因为还没具体想过孩子不上高中之后的事情。据访问可知,当前农村中学升入县级重点高中或者普通高级中学的升学率相对几年前有所提升,有受访者谈到:县里初中班主任的目标就是将整个班级的学生全部送入高中,现在F县地域范围内的所有初级中学均已合并到县内的同一初级中学,该中学的每一次月考均会排列出成绩榜单,在榜单上标示出每一名学生的成绩、与上个月相比的上升或下降名次,同时将每一名学生成绩与学生之前所在学校成绩、与当前所在学校成绩作对比。有受访者说:“这样排出成绩,用不着这些家长看,孩子自己都上火,县里是不知道,就咱们村这,这假期家长都让孩子去参加补课班,一天五六节的补、三四个地方跑,这些补课的学生肯定是要上高中的,一般家长还都想让孩子上重点,那些不补课的,这家长也没打算让孩子在家种地,但凡觉得孩子有希望上高中的都会让孩子跟着念,实在考不上再让孩子读个技校、到城里打工啥的,没有说孩子成绩不好,不念了,回家种地,没有......读技校一般也就是读电焊、汽修什么的,之前有读的,女孩子读个幼师、学学理发什么的,挣钱、发展不错,能养活自己。”
对比受访者对孩子毕业后的就业选择,第一选择与第二选择之间结果虽然呈现较大差异,但是都呈现出农业或者涉农专业的弱势表现这一共同点。即使对孩子未来没有具体打算的受访者,“怎么也要让孩子出去,不能留在农村,这么小就留在这,什么时候是个头”的说法折射出农业或者涉农专业弱势的必然性。
二、结论
综上,通过对受访者对孩子初中毕业后的就业预期的调查,笔者提出的假设:农业或者涉农专业在农村父母对孩子初中毕业后的择业意愿中呈弱势表现得以证实。同时笔者亦发现,在受访者对子女初中毕业后教育分流的意愿中,高中大学的升学常作为首要选择,职业技术学校为受访者的次要考虑。笔者以S市W乡初级中学初三学生为抽样范围,以一个班级的学生家长为半结构式访谈的对象,得出农业或者涉农专业在家长对孩子初三毕业后未来择业意愿中占有弱势地位的结论,由于样本量较小,所能代表的总体范围有限,对于中国整体农村社区来说,农业或者涉农专业的发展如何,以及新一代的青少年的未来职业选择尚待进一步的研究。
作者:李娜单位:沈阳师范大学社会学学院
山东省是我国主要的农业大省,也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先进省份。近年来,在国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政策方针指导下,山东省新农村建设工作取得了一系列的新成就,各项工作卓有成效,比如农村经济收入的大幅度提高、基础设施的不断改善、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日益完善、农民生活条件的明显提升等。但是,农村绿化率低、卫生条件差、工业污染加剧、农民收入来源单一、农民文化娱乐项目和设施短缺等都是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山东省有50多所高职院校,这些院校为山东省新农村建设做了大量工作,成绩显著,比如高职教育为新农村建设培养高技能人才、寒暑假期间的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部分学生毕业后考取村官、高职院校部分领导下乡担任某些村的第一书记、部分高职教师到农村挂职锻炼、部分高职院校与某些县乡村进行科研合作或实用项目对接等,这些举措都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山东省新农村建设。
二、山东省高职院校服务新农村建设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从高职院校层面而言,高职院校教育与新农村建设脱节。山东省大部分高职院校仍然沿袭传统的办学思想,服务新农村建设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多高职院校的办学方向为城市取向,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课程的设置以及工学结合和校企合作方面都存在着重工轻农的偏向。并且,部分高职院校服务新农村建设能力较低,部分高职院校在生产实践和技术应用方面较为薄弱,培养目标和授课内容无法与实际生产对接,办学实力、综合能力、技术水平以及研发创新能力等方面都难以满足新农村建设的需求。
(二)从教师层面而言,农业实践经验缺乏,涉农专业师资流失严重。据调研,山东省高职院校大部分涉农专业教师生产实践经验缺乏、技术应用能力欠缺,授课内容和方式无法与农业生产实际情况对接,教师素质和技术水平不能满足新农村建设的需求。与此同时,由于在高职院校“三农”问题得不到重视,很大一部分与农业相关的专业教师不愿从事农业专业教学,改教其他专业或者弃教从政,导致高职院校优秀的农业专业师资流失严重。
(三)从学生层面而言,就业观念导致农业人才愈加匮乏。据调查,虽然山东省新农村建设亟须大量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有发展”的农业人才,但大多数高职毕业生愿意并且最终去农村就业创业的屈指可数。由于农村生活条件较差,精神文化生活贫乏,绝大多数学生在专业选择和就业方向方面都选择远离农村,甚至部分学生入学后千方百计将涉农专业调换为非农专业,即使部分学生未调整,也没有认真学习农业专业知识,只是混到一纸文凭而已,毕业后即使找不到工作也不会到农村就业。这些现象必然导致新农村建设人才的匮乏。
(四)从政府层面而言,体制机制不够完善。目前,山东省新农村建设的各项体制机制存在诸多问题,如缺乏对高职院校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科学规划和资金预算,影响新农村建设进展速度;缺乏对高职院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激励与奖励机制,导致高职院校服务动力不足;农业科技创新机制不完善,高职优秀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等。
三、山东省高职院校服务新农村建设路径
(一)高职院校要树立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办学理念,创新服务模式。高职院校应当以“三农”实际需要为出发点,找准办学定位,调整人才培养结构,优化专业设置,强化学生的就业择业思想,全面推进高职教育在办学理念、培养目标、专业设置、管理机制、培训方式、科技服务等方面与新农村建设的对接;其次,为农民提供创新创业培训,引导农民敢于创业、乐于创业,为农民创业提供技术、资金和人才服务。同时构建信息化服务平台,利用自身信息技术和人才优势,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各项服务,并增强农民的信息化意识,促进农村信息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再次,加强就业创业教育,引导高职学生树立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思想,掌握农业知识和实践技术,具备服务新农村建设的能力素质,加强农村实践教育,培养出能够满足新农村建设需求的高等人才。除此之外,高职院校应加强与政府、供销合作社、农村和涉农企业、山东省其他高职院校的沟通和合作,围绕服务山东省新农村建设定期研讨、交流经验、合作开发项目,以达到最佳的服务功能。
(二)注重涉农专业师资培养,打造顶尖质量、一流水平的农业服务队伍。师资队伍是高职院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和保障。针对高职院校涉农专业师资短缺、农业实践经验缺乏的现状,应创造条件、加强激励措施,注重培养高水平的农业专业师资队伍。鼓励涉农专业教师到农业大学进修,提高理论水平和科研能力;鼓励相关专业教师到农村挂职锻炼,提高实践技能;鼓励教师加强“三农”方面的科学研究,深入农村进行实际调查研究,解决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三)政府部门应发挥主导作用,完善新农村建设各项体制机制,为高职院校服务新农村建设提供政策保障和智力支持,加大办学投入,注重措施引导。首先,各级政府部门应当发挥主导作用,建立各项体制机制,促进先进农业科技成果的创新和转化,搭建科研创新与成果转化的平台,支持激励高职院校科研人员转向农业和新农村建设,把服务新农村建设的科研项目落实到实践中,从而切实推动山东省新农村建设;其次,政府应当为高职院校服务新农村建设提供政策保障和资金支持。对于高职院校尤其是涉农高职院校而言,投入不足时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也是其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重大障碍。因此,政府部门应当增加财政投入,并确保各项投入经费足额到位,实现投入机制与服务新农村建设的良性循环;再次,政府部门应制定采取有效措施,引导高职院校毕业生从事现代农业,积极主动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为农业发展所需的新型职业农民,这也是涉农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新的着力点。
四、结语
一、提高学生毕业论文质量的重要性
高职院校学生毕业论文写作是培养其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必须步骤。学生毕业论文写作能全面检验其所学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掌握的程度。目前,社会对人才写作能力的要求日益提高,但高职涉农专业很多毕业生的科技写作能力与社会实际需要还存在着相当的差距。从我们走访过的几家园林公司、高山蔬菜公司和农业合作社来看,大多数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写作能力都有较高的要求,对写作能力的要求甚至超过了对专业知识的要求。但我们一些学生连写作基本技能都不具备。有的学生理论课考试成绩优秀,动手操作能力也很强,但写作上的缺陷影响了用人单位对其的满意度。因此,在学生毕业论文写作期间加强对其科技写作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掌握一技之长,更好地立足社会、服务社会,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毕业论文撰写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高职涉农专业学生的毕业论文写作大都安排到三年大学生涯的最后一学期,而这个时间又往往是学生找工作应聘的时间,因此学生很难静下心来查资料、做实验和撰写论文。有些学生不是通过艰苦细致的试验完成毕业论文,而总希望能走捷径,没有实验数据就虚造几个,或者在网上或杂志上大段抄袭文献,东拼西凑成论文。毕业论文的质量下降也就难免了。有的教师教学和科研任务十分繁重,精力和时间投入不足;还有的指导教师对自己所带的学生要求不严,写好写坏都让毕业,成绩好的同学就觉得很不公平。这样不利于学生毕业论文整体水平的提高。
三、提高高职涉农专业学生毕业论文质量的对策
3.1把好选题质量关目前,我校学生毕业论文的选题基本上是由本专业教师提供一些毕业论文的选题,然后由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自由选择,这样不会使学生的毕业论文出现大的偏差,但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学生选题的兴趣和偏好,影响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发挥。从前几年我们专业学生选题的情况来看,理论性选题偏多,而结合学生所处实习岗位的实际,生产实践需要的选题偏少。教研室要组织老师根据学生专业特点、实习目标以及实习单位的具体情况,分析每一个题目的科学性、实用性及可操作性,还有选题的新颖性。要坚持选题与生产实际相结合,既要有一定的学科背景,又要有较强的生产实践意义。
3.2实行师生互选制度实行师生互选制度,就是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老师,教师也可以选择与自己研究方向一致的学生。老师在平时上课过程中与本专业的学生比较熟悉,因此师生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就可以进行沟通和互选。学校可公示每位指导教师的基本情况、擅长的领域和长期研究的课题方向等,方便学生选择与自己课题相关的教师。
3.3充分发挥指导教师作用指导教师的自身科研能力特别是论文撰写能力的高低,以及教师的责任心,直接关系着学生毕业论文的质量。高职涉农专业的大多数指导老师要承担繁重的教学任务,因此有的指导老师在学生毕业论文的指导上精力分散,投入不足。由于毕业班的学生大多在校外基地实习,而教师在校内兼课,因此学生在毕业论文撰写阶段只能通过网络和电话接受教师的指导,师生之间沟通不充分。因此造成的后果很可能是指导老师定的题目不符合学生所处的实际环境,而学生的自选题目也可能与导师的长期研究方向不吻合。因此,校内指导教师要切实负起责任,对学生的毕业论文要严格要求,精心指导。对毕业论文的选题、撰写开题报告、论文初稿的修改等多个方面都要层层把关。这对学生毕业论文质量的提高会起到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另外,学校要适当减少指导教师的教学工作量,使指导教师有充分的精力和时间来指导学生的毕业论文。同时,也可聘任与专业对口的企业专业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指导教师。
四、结语
学生毕业后,不论从事何种行业,都必须具备一定的科研写作能力。而涉农行业对写作的要求更加突出,如课题申报书、实验报告、调查报告和研究报告的撰写。撰写毕业论文,能使学生加深和理解所学的专业知识,并培养分析实际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撰写毕业论文,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与敬业精神,使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之前,进行一次较全面的与本专业未来职业紧密结合的实际工作锻炼。实践证明,我们上述思路是正确的,经过毕业论文写作阶段后,有8位学生的在公开出版的刊物上,有11位学生的在校报内刊上,大多数学生的科研能力和论文撰写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受到了用人单位的好评。因此我们应该继续提高对学生毕业论文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使我校涉农专业学生的毕业论文写作进入一个健康发展良性循环的轨道。
作者:陈海生单位: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