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04 17:24:5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小学图书借阅管理办法,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2021年上半年校园阅读推广工作总结
在夯实书香校园基础建设后,2021年起教育卫体局开展“琅琅书声满校园、悠悠书香伴我行”主题校园读书活动,通过系列活动,全面提高师生的人文素养和道德素质,在刚刚过去的上半年,各类活动得到了有效开展,取得了预期效果,现就相关情况简要介绍如下:
一、班级图书角及校园书吧建设
目前,我区全部122所中小学、幼儿园已实现班级图书角全覆盖,图书角的书籍来源主要是学校图书室藏书,另有学生提供的家庭闲置读物及少量的社会捐赠读物。部分学校探索学生自管的方式,对班级图书角进行管理,还有学校开展图书漂流活动,加强图书的流动性,该项活动也很受学生及家长的欢迎。
中小学校园书吧建设受学校场地的限制,目前全区20与所学校都已建有校园书吧或特色阅览室,这不仅提升了学校的校园环境,也有助于营造浓郁的阅读氛围。
二、图书室配建工作
第二季度启动今年新建学校图书配备工作。四所新建学校配备图书室图书,图书室器材、智慧借阅系统、电子阅读设备等,相关采购请示领导已批示,目前正在陕西省政务采购网上进行意向公式。
本年度计划为第一初级中学配备图书室电子门禁系统,为第五十中学更换老旧书架,目前以完成资金下拨流程,各学校正在进行采购。
三、细致排查、清除问题读物
为深入落实教育部《中下学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进行安排部署,5月28日沣东新城教育卫体局下发《教育卫体局关于贯彻落实教育部〈中小学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的通知》〔2021〕149号文件,要求各中小学、幼儿园召开教职工大会,对上级“五项管理”有关文件进行深入学习。同时,要求各校严格对照“十二种负面情形”对本校图书室、班级图书角、和受捐赠图书进行全面排查,并填写问题图书排查登记表和整改报告。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社会开放;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G25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05-0274-02
为社会大众服务是图书馆自身的基本使命――图书馆历来就是一种公众性的社会文化服务机构,为社会提供文献信息服务是它产生、存在并得以不断发展的根本理由[1]。地方高校图书馆是地方高校的信息文献中心,承担本学校的教学和科研任务,同时也是所在地文化资源中心和地区标志性文化建设机构。鉴于目前中国平均每46万人口才拥有一家公共图书馆,人均拥有公共图书馆藏书只有0.519册 [2],为服务地方经济文化,部分弥补当前公共图书馆的不足,向社会开放理应成为地方高校图书馆的份内职责[3,4]。
在我国,真正向社会开放的高校图书馆并不多[5,6]。近年来,重庆文理学院图书馆坚持“读者第一、服务育人”的办馆宗旨,采用“三标一体”的教育质量管理模型,利用亚德管理系统进行现代化管理,充实馆藏资源,扩大服务范围,提升服务品质,延长服务时间。在为学校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同时,实行对外开放,服务地方建设。
一、面向社会开放的建馆理念
1.建馆基础的社会化
重庆文理学院位于重庆永川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其图书馆分红河校区博文馆和星湖校区弘文馆,馆舍面积26 417平方米,阅览座位2 745个。重庆文理学院图书馆主要服务本校教学科研,同时承担着永川区公共图书馆和永川职教城图书馆的部分责任。
2.数据库、馆藏内容等方面的社会化
丰富的馆藏资源是任何一个图书馆的立馆之本。重庆文理学院图书馆把握文献资源的采购,馆藏内容覆盖了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经济学、教育学、法学、农学等学科领域。截至2012年底,馆藏图书近250万余册,其中,纸质文献163万册,电子图书79万册,中外电子期刊20 000余种。年均采购新书(纸质、电子)近15万册,每年订购中外文期刊1 600余种、报纸100余种。
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要求,重庆文理学院图书馆参考国内外大学图书馆网站的建设风格,并不断调整修改完善,基本上建成功能强大、资源丰富、开放式的数字图书馆门户网站。
特色馆藏及服务是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之路。重庆文理学院图书馆引进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人大复印资料全文数据库、EBSCO和SPLINGER外文数据库等多种文献资料。利用亚德管理系统进行现代化管理,拥有完整的局域网系统,以1000M光纤上联至校园网,以100M交换连接至桌面。现有服务器18台,独立磁盘陈列柜2个,SAN架购的存储系统一套,总容量28.8TB,电子阅览室终端200台。外借书室周开放时间77小时,阅览室周开放时间98小时。服务器24小时工作,网络资源为读者提供全天候服务。除开展图书外借、阅览、检索、复印等常规服务外,还广泛开展参考咨询、定题服务、课题检索、文献传递、文献资源开发、读者教育等专题服务工作。定期编印《高等教育动态》、《国内外高校发展研究》、《学科动态》等,为学校决策和学科建设提供信息服务。
3.加强与当地其他图书馆的联盟
重庆文理学院图书馆是重庆20多所高校数字图书馆成员之一,以实现资源共享、利益互惠为目的,牢固树立“服务为先、发展为重、以人为本”的办馆理念,积极推进馆际协作,互通有无、互相补充,实现馆际共建共知共享。不断扩大社会服务成果。
二、面向社会开放的服务举措
1.转变观念,加强宣传,扩大影响
高校图书馆经费主要来源于政府的财政拨款。我国政府对教育投入的比例虽不及发达国家,但近些年来这个比例的确在不断上升。我国有近2000所高等院校,每所大学都有至少一个图书馆,在高校群体中,平均不到5万人就拥有1个图书馆,所以高校图书馆有条件对外开放,为公众提供服务,尽回报社会之义务。重庆文理学院图书馆顺应时展趋势,转变观念,主动承担为地方服务的职责。在正确处理好为学校服务与为社会服务的辩证关系的同时,通过多种方式,如直接承担永川区公共图书馆的部分职责、与当地其他高校图书馆联合以及与当地民间藏书楼沟通等,提高公众的图书馆意识。
2.面向公众,服务社会
图书馆面向社会开放,为市民提供借阅服务。重庆文理学院图书馆专门制定了《校外读者借阅管理办法》,由专人负责校外读者借阅证的办理和收交。永川区读者办理按以上标准执行,外地读者只办理临时阅览证。办证自愿,退证自由。由于图书馆的工作做得扎实到位,几年来,校外读者人数逐年上升,读者包括工人、农民、普通市民、机关干部、科研人员、中小学师生、外校大学生。每年外借图书近20 000册。发挥了一定的社会效益。
3.专设读书活动部,开展科普与读书等各种健康向上的活动
重庆文理学院图书馆读书活动部是在图书馆直接领导下建立的一个学生团体。自成立以来,除了在校内开展读书月活动及演讲、学术报告、专题讲座、征文和辩论赛等活动外,还在校外开展知识宣传周活动及其他多种形式的活动,向社会展示了图书馆的影响力。通过这些活动,实施素质教育,倡导终身学习,构建学习型社会。
4.走出校园,拓宽社会服务面
同时,重庆文理学院图书馆还走出校园,在中学、小学、居民社区、养老院、福利院以及乡镇、村建立流动书屋,给当地留守儿童送书,形式多样化、个性化,以满足不同社会人群特别是弱势群体的读书需求。
结语
我国高校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特别是广大的基层图书馆)发展水平不一,这使得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成为必要,但具体究竟如何开放,我们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供借鉴。不过,可喜的是,在国内已经有很多高校图书馆已经或正在进行向社会开放实践探索了。不断为公众读者服务,实事求是,大胆创新,就一定能够发挥好高校图书馆的社会效益。
为社会大众服务是图书馆自身的基本使命――图书馆历来就是一种公众性的社会文化服务机构,为社会提供文献信息服务是它产生、存在并得以不断发展的根本理由[1]。地方高校图书馆是地方高校的信息文献中心,承担本学校的教学和科研任务,同时也是所在地文化资源中心和地区标志性文化建设机构。鉴于目前中国平均每46万人口才拥有一家公共图书馆,人均拥有公共图书馆藏书只有0.519册 [2],为服务地方经济文化,部分弥补当前公共图书馆的不足,向社会开放理应成为地方高校图书馆的份内职责[3,4]。
在我国,真正向社会开放的高校图书馆并不多[5,6]。近年来,重庆文理学院图书馆坚持“读者第一、服务育人”的办馆宗旨,采用“三标一体”的教育质量管理模型,利用亚德管理系统进行现代化管理,充实馆藏资源,扩大服务范围,提升服务品质,延长服务时间。在为学校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同时,实行对外开放,服务地方建设。
一、面向社会开放的建馆理念
1.建馆基础的社会化
重庆文理学院位于重庆永川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其图书馆分红河校区博文馆和星湖校区弘文馆,馆舍面积26 417平方米,阅览座位2 745个。重庆文理学院图书馆主要服务本校教学科研,同时承担着永川区公共图书馆和永川职教城图书馆的部分责任。
2.数据库、馆藏内容等方面的社会化
丰富的馆藏资源是任何一个图书馆的立馆之本。重庆文理学院图书馆把握文献资源的采购,馆藏内容覆盖了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经济学、教育学、法学、农学等学科领域。截至2012年底,馆藏图书近250万余册,其中,纸质文献163万册,电子图书79万册,中外电子期刊20 000余种。年均采购新书(纸质、电子)近15万册,每年订购中外文期刊1 600余种、报纸100余种。
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要求,重庆文理学院图书馆参考国内外大学图书馆网站的建设风格,并不断调整修改完善,基本上建成功能强大、资源丰富、开放式的数字图书馆门户网站。
特色馆藏及服务是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之路。重庆文理学院图书馆引进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人大复印资料全文数据库、EBSCO和SPLINGER外文数据库等多种文献资料。利用亚德管理系统进行现代化管理,拥有完整的局域网系统,以1000M光纤上联至校园网,以100M交换连接至桌面。现有服务器18台,独立磁盘陈列柜2个,SAN架购的存储系统一套,总容量28.8TB,电子阅览室终端200台。外借书室周开放时间77小时,阅览室周开放时间98小时。服务器24小时工作,网络资源为读者提供全天候服务。除开展图书外借、阅览、检索、复印等常规服务外,还广泛开展参考咨询、定题服务、课题检索、文献传递、文献资源开发、读者教育等专题服务工作。定期编印《高等教育动态》、《国内外高校发展研究》、《学科动态》等,为学校决策和学科建设提供信息服务。
3.加强与当地其他图书馆的联盟
重庆文理学院图书馆是重庆20多所高校数字图书馆成员之一,以实现资源共享、利益互惠为目的,牢固树立“服务为先、发展为重、以人为本”的办馆理念,积极推进馆际协作,互通有无、互相补充,实现馆际共建共知共享。不断扩大社会服务成果。
二、面向社会开放的服务举措
1.转变观念,加强宣传,扩大影响
高校图书馆经费主要来源于政府的财政拨款。我国政府对教育投入的比例虽不及发达国家,但近些年来这个比例的确在不断上升。我国有近2000所高等院校,每所大学都有至少一个图书馆,在高校群体中,平均不到5万人就拥有1个图书馆,所以高校图书馆有条件对外开放,为公众提供服务,尽回报社会之义务。重庆文理学院图书馆顺应时展趋势,转变观念,主动承担为地方服务的职责。在正确处理好为学校服务与为社会服务的辩证关系的同时,通过多种方式,如直接承担永川区公共图书馆的部分职责、与当地其他高校图书馆联合以及与当地民间藏书楼沟通等,提高公众的图书馆意识。
2.面向公众,服务社会
图书馆面向社会开放,为市民提供借阅服务。重庆文理学院图书馆专门制定了《校外读者借阅管理办法》,由专人负责校外读者借阅证的办理和收交。永川区读者办理按以上标准执行,外地读者只办理临时阅览证。办证自愿,退证自由。由于图书馆的工作做得扎实到位,几年来,校外读者人数逐年上升,读者包括工人、农民、普通市民、机关干部、科研人员、中小学师生、外校大学生。每年外借图书近20 000册。发挥了一定的社会效益。
3.专设读书活动部,开展科普与读书等各种健康向上的活动
重庆文理学院图书馆读书活动部是在图书馆直接领导下建立的一个学生团体。自成立以来,除了在校内开展读书月活动及演讲、学术报告、专题讲座、征文和辩论赛等活动外,还在校外开展知识宣传周活动及其他多种形式的活动,向社会展示了图书馆的影响力。通过这些活动,实施素质教育,倡导终身学习,构建学习型社会。
4.走出校园,拓宽社会服务面
同时,重庆文理学院图书馆还走出校园,在中学、小学、居民社区、养老院、福利院以及乡镇、村建立流动书屋,给当地留守儿童送书,形式多样化、个性化,以满足不同社会人群特别是弱势群体的读书需求。
2.逐年扩大实验教学普及范围。实验教学普及内容广泛,涉及面宽,能反映学校教育装备管理全貌。1990年国家就提出开展实验教学普及县工作,要求在20世纪末全国85%的县实现实验教学普及。随着教育装备水平的提髙,中小学校实验条件不断改善,中学物理、化学、生物演示实验开出率、学生分组实验开出率、小学自然演示实验开出率逐年上升。经过多年努力,甘肃已全面实现了实验教学普及任务。实现实验教学普及和开展理科实验操作考核,促进和带2015年第3期动了全省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髙和素质教育的发展。
3.提高实验教学与图书馆(室)管理水平。管理工作是教育装备的灵魂和核心,以管理促使用,以使用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是教育装备管理工作的最终目的。在狠抓建配工作的同时,加大管理和使用工作力度,把实验教学作为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为了规范管理,先后印发了《省教育厅关于加强中小学教育装备工作的意见》《甘肃省实验教学普及县标、准及检査验收办法补充修改意见》《关于贯彻〈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修订)>实施意见》、《甘肃省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甘肃省中小学图书馆(室)管理办法》《教学仪器管理制度》、《实验人员岗位职责》《学生实验规则》《仪器实验室安全规则》等规章制度。
4.加强实验教学队伍建设。中小学实验室工作要有一支素质高、相对稳定的实验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作保证。近些年来甘肃注重充实实验仪器管理人员,加强管理队伍培训,强化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水平,开展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实验人员培训项目,实验建设队伍不断壮大。为使各科实验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更好地掌握中小学各科实验教学方法、教学理论,熟练掌握仪器设备的操作方法、维修技能和管理制度,提高教学水平和管理能力,积极开展实验教师、实验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培训、实验教学观摩、实践优质课评选、实践操作技能评选等活动。各地利用寒暑假举办仪器管理和实验教师培训班,并颁发《甘肃省普通中学实验教师专业合格证》。
5.广泛开展自制教具活动。师生自己动手制作教具,既能开发师生智力、培养动手动脑能力,弥补教育装备经费的不足,又为改进和提髙现有设备和实验手段的潜能创造了一定的条件。始终把开展自制教具活动作为教育装备的一项重要内容,纳入教育教学研究范畴,常抓不懈。为促进自制教具活动广泛深入开展,甘肃在全省范围内已经成功举办了五届优秀自制教具评选表彰活动,极大的调动了广大师生的积极性。参与自制教具的学校和师生人数逐年增多,质量不断提高。多次开展全省第优秀自制教具评选活动,并从中推荐出优秀自制教具作品参加评选活动,并多次得奖。
今后一段时期要全面实现实验教学的普及,中小学实验室和图书馆(室)建设达到国家规定的基本标准,图书和教学仪器设备的配备达到国家规定的基本要求;城区中小学和有条件的乡镇初级中学、中心小学建成计算机室、语音室、体艺室、探究性教学实验室,全面提髙教育装备的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益;按国家规定标准配备教辅人员,并通过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和能力;建立健全实验室、图书馆(室)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中小学实验教学开出率、图书借阅量达到国家规定的规范要求。
1.强化管埋职能。建和配,关键是投入,管和用,制度是根本。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各种规章制度,使教宵装备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逐步走上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最终达到教育装备现代化的管理目标。应进一步理顺教育装备的管理体系,强化管理职能,落实好规划、协调、指导、装备、服务和监督的职能。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快实验室的建设,积极开展实验教学,完善和加强实验操作考查,提高实验教学水平,把教育装备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2.加强队伍建设。高素质的实验教师和管理人员是全面推进实验教学的保证。随着中小学实验室、图书馆(室)设施的不断更新换代,现代化设施的不断完善,对实验教学和教育装备管理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实验教师和管理人员不断提高教育理论水平,更新知识结构,拓宽自己的视野,强化基本功训练,掌握熟练运用新教材和现代化教育技术从事实验教学的能力。因此要以知识更新、现代教育技术的普及、国家新课程方案的实施等为内容,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开展实验教师和管理人员的培训。采取短期与长期相结合、学期与假期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形式,对实验教师和管理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建设一支具有良好政治业务素质、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育装备管理队伍和实验教师队伍,为提高实验教学水平和教育装备管理水平奠定人力基础。要结合工作壽要制订实验教师配备标准,通过调整优化,逐步充实奪善实验教师的配备,并纳人当地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计划。
3.加大经费投人。实现教育现代化,经费投入是关键。应充分发挥政府财政投入的主渠道作用,按照“明确各级责任、中央地方共担、大财政投入、提高保障水平、分步组织实施”的原则,落实财政对教育装备的投入。改善教育经费使用结构,建立多渠道筹集教育装备经费投入的新机制,通过多种途径,使我省教育装备经费在今后几年有较大幅度的增加。
4.抓好装备管理。在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中既要重视硬件建设,也要重视教育软件和资源建设,既要抓装备,更要抓管理和使用。应要通过检查、指导,督促学校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教育资源,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鼓励广大教师在各学科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教育手段,把现代技术教育与学科教学相结合,积极开展信息技术教育。中小学要将仪器室、实验室、图书室管理由传统的管理方式向现代化管理方式过渡,采用计算机管理软件,将管理信息编入计算机数据库,从而实现管理现代化,充分发挥信息技术教育资源的效益。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落实《财政部教育部关于调整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有关政策的通知》(财教〔20*〕337号)精神,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全面实施农村义务教育教科书免费提供和做好部分教科书循环使用工作的意见》(教基〔20*〕23号,以下简称《意见》),明确要求从20*年秋季开始,对全国农村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费提供教科书。为贯彻《意见》要求,现就我省农村义务教育教科书免费提供和部分教科书循环使用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免费提供教科书和循环使用教科书的重大意义。义务教育由政府财政保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明确规定,免费提供教科书并逐步建立教科书循环使用制度是贯彻义务教育法的又一重大举措,是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的切实行动。各地要充分认识做好这项工作的重大意义,将这项惠民利国的大事抓好、落实。
二、认真落实免费提供教科书的各项政策,做好免费教科书的采购发放工作。
(一)免费提供教科书的对象范围。本次免费教科书提供的对象为全省农村地区(按教育事业统计口径统计为“农村”、“县镇”的)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学生。特教学校学生全部免费提供教科书。农垦、林场等所属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在校学生,按教育事业统计口径统计为农村、县镇的学校学生与所在地区农村同步实施,由中央和省统一免费提供教科书。教科书的版本尽量做到全省统一。
(二)免费教科书的采购。免费教科书实行政府采购,采购工作由省教育厅牵头、省财政厅配合,共同负责组织实施,进行招标采购。特教学校学生免费提供的教科书由各学校自行采购,采购资金由省财政按小学每年生均90元、初中每年生均180元直接拨付到各学校。
(三)免费教科书资金。根据《意见》精神,20*年春季学期开始,中央财政按每年生均小学90元、初中180元负责提供国家课程教科书资金。20*年春季省级开发的地方课程教科书由省财政安排专项资金,纳入政府统一采购,免费提供。20*年秋季以后,地方课程教科书将不纳入免费提供范围,也不得组织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集体征订。今后,省教育厅对各市自行开发的地方乡土教材的审批也将严格控制,原则上不再核准。同时,本着“谁开发、谁买单”的原则,从20*年春季开始,各市开发的地方乡土教材也必须对学生免费提供,资金由各市自行承担。
(四)免费教科书的品种。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印发〈免费教科书政府采购工作暂行办法〉的通知》(教财[20*]6号)规定,由省统一采购、免费提供的教科书具体包括:
小学:语文、数学、品德与生活(1—2年级)、品德与社会(3—6年级)、外语(3—6年级)、科学(3—6年级)、艺术(或音乐、美术)、综合实践活动(3—6年级)、信息技术(3—6年级),自然(大纲版,非课改5、6年级)、社会(大纲版,非课改5-6年级)。
初中:思想品德、语文、数学、外语、科学(或物理、化学、生物)、历史与社会(或历史、地理)、艺术(或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信息技术。
我省20*年春季地方课程教材包括:写字(1—8年级下册)、*地理(8年级下学期)。
(五)政府采购的免费教科书必须确保“课前到书,人手一册”,图书质量除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质量法》和《图书质量管理规定》的有关规定外,还应满足循环使用对教科书印制、装帧质量的特殊要求,要保证教科书循环使用的顺利实施。
(六)政府采购工作要尽最大限度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根据国家要求,在保证教科书采购质量和数量前提下,免费教科书采购结余资金可以采购必要的、与国家课程教科书相关的辅助学习资源(如作业本、地理图册、外语磁带等),免费提供给学生使用。
三、建立教科书循环使用制度。20*年春季开始,部分学科免费教科书实行循环使用。省教育厅负责组织实施全省免费教科书的循环使用工作,并根据国家对教科书循环使用工作的有关要求和我省实际情况,制定教科书循环使用的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对循环使用的教科书的登记、发放、回收、统计、消毒、保管、更新等工作作出具体规定,统筹解决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各地中小学校要制定具体的管理办法,加强循环使用教科书的管理。
(一)根据《意见》精神,纳入循环使用的教科书品种包括:
小学:《科学》、《艺术》(或《音乐》、《美术》)、《信息技术》;
初中:《艺术》(或《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信息技术》;
鉴于我省初中体育与健康学科选用的教科书多为初中三年全一册,初中《体育与健康》不纳入循环使用范围,仅在每年秋季为7年级配齐《体育与健康》教科书。今后,初中《体育与健康》教科书均使用三年全一册版本。
(二)循环使用的教科书的配备。中央财政于20*年配齐循环使用的教科书,今后将按一定比例安排资金用于循环使用教科书的补充和更新。我省将根据各地循环使用教科书的版本分布情况和当年实际学生数,近三年原则上每年按20%的比例进行补充、更新。对于部分地区出现的各年级循环使用的教科书版本不同的情况,由省在政府采购中按实际学生数统一调剂配齐。
(三)循环使用的免费教科书作为中小学学校装备,由学校集中管理,学生免费使用,不属学生个人所有。对新配备和补充更新的循环使用教科书,学校要及时登记入册,并积极创造条件,为循环使用的教科书提供专门的储存场所,配备专柜进行管理,每学期定期对循环使用教科书进行清理,更新。
(四)建立学生阅读使用规范和借阅制度。明确学生借阅、使用循环教科书的程序,制定学生使用循环教科书的规范,加强对学生正确使用循环教科书的教育,引导学生自觉爱护图书、养成正确用书的好习惯。
(五)加强循环使用教科书的卫生和质量管理。对回收的循环教科书要进行全面消毒,保证学生再使用时的卫生安全。对破损的教科书要进行分类清理,能修补再用的要及时进行修补,不能修补使用的,要及时清理并登记报废,及时更新,保证教科书在循环使用过程中达到基本的质量标准,不影响学生的再使用。
(六)要向学生、家长、教师和社会广泛宣传免费教科书循环使用的意义,增强学生、家长、教师和社会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责任意识和自觉意识,积极争取学生、家长和教师的理解和支持。
四、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收费工作的管理和监督。对农村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政策实施后,严禁向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收取涉及教科书的一切费用,严禁组织向学生统一收费征订各种教辅材料,严禁任何单位和部门向中小学校强行推销和搭售教辅用书及其它资料,坚决制止“一边免费、一边乱收费”的现象发生。
五、加强对免费提供教科书工作的领导。省教育厅、省财政厅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免费提供教科书采购和发放工作的领导。各地也要加强对免费教科书发放工作的领导和监管,确定职能部门,明确职责,专人负责,确保免费教科书按时、按量、按质、免费发放到每一位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学生手中。
开展安全、教育惩戒及五项专项管理工作落实情况汇报
根据2021年贵阳市教育工作大会确定的主要工作任务、 《贵阳市教育局2021年工作要点》(筑教发〔2021〕1 号)、贵阳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贵阳市教育局《关于下发2021 年“一月一主题常规视导”督导工作要点的通知》及花溪区教育系统2021年春季学期开学会议等要求,结合我实际,现将 2021 年“开展安全、教育惩戒及五项专项管理工作落实情况”汇报如下:
一、安全工作
本学期开学前我校就积极开展着各项安全相关的事务,在学校事宜中安全是大事,一开学我校就积极响应教育局各项安全相关要求,并认真开展相关安全教育工作:
认真落实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工作,制定工作方案、计划、进行各种安全隐患排查、每周三按时上报“两个清单”表。
建立马铃乡中心完小安全网格化制度、落实领导机构及各岗位安全职责。
制定马铃乡教育系统火灾隐患大排查大整治行动工作方案、制定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制度消防安全应急疏散演练方案、进行消防安全排查整治检查、每个工作日配合好乡政府进行火灾隐患大排查
开展一系列安全相关排查活动与学习活动;如:安全隐患排查活动、管制刀具排查活动、食品安全排查活动、消防安全培训、安全教育活动、消防安全与森林防火活动、春季防溺水宣传、《未成年人保护法》与《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学习活动、进行消防安全疏散演练活动
进行学校学生上放学情况摸排
建立校园安全管理疫情防控与食品饮水安全管理自查报告
建立校园学生宿舍消防演练预案并进行演练
建立校园电器火灾应急预案
二、 疫情防控
开学初召开疫情防控工作会议,围绕着“疫情防控十个达标”的要求,开展了以下工作:全部人员的摸排;告知家长、学生路途防护注意事项;建立了联动机制;校门检测做到“三个一律”;开展了卫生大扫除及通风换气、消杀保洁;开展了食堂食品安全卫生检查,达标才能开餐;住宿生一人一床,匹配了2名宿管员;防控物资到位;开展了疫情防控培训及演练;做到有疫情防控方案、指南,有防控管理制度和责任人,有防护物资储备,有属地医疗卫生指导,有隔离场所和转运安排等。
三、教育惩戒
2021年3月1日,吴同福校长组织全体教师在党员活动室学习了《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并要求教师们认真学习,按照《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中的惩戒分类可以对学生实施相应的教育惩戒;
四、 食品及饮水安全
饮水方面:
1、学校本着对学生、对家长、对社会高度负责任的态度,加强了学生饮水安全的管理,做到一学期清洗一次直饮水机,一年抽样检测一次。
2、加强学生良好饮水习惯的培养。不直接饮用自来水,不购买无证、变质、过期的饮用水。
食品安全方面:
开学初,根据花溪区教育局相关文件精神,学校认真制定了“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方案”,成立了相关工作领导小组及监督小组,对食堂食品安全进行了全面排查,确保食堂食品无安全隐患,保证学校“营养餐”的正常开餐。
所有食材在中标单位采购,并收集相关的索证索票。食材验收做到有食堂管理员和值班领导在场验收食材,保证食材的新鲜和安全。
五、 实验室危化品管理
1.有建立有毒有害实验用品的购买、领用制度以及实验用废弃危化品处置备案制度。
2. 对实验室通风情况进行排查,情况良好。
3. 实验室管理员和实验教师了解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基础知识,掌握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基础知识,提高安全管理意识和水平。
4.有制订实验室危化品安全管理等相关制度,明确要求、责任,杜绝了责任事故发生。
5. 对危险化学品及时登记到账册,保管好账册、领用记录册等。对危险品的领、用、剩、废、耗的数量详细记录。有专柜存放危险化学品,标签明确、清晰。
6. 学校实验室现有危险化学品全部放置在专门的仪器柜中,无遗失、损坏。
六、五项专项管理(手机、睡眠、作业、读物、体质)方面
(一)手机管理方面
2021年3月5日,学校出台了《马铃乡中心完小学生手机管理办法(试行)》,并要求各班主任在各班微信、QQ群进行宣传,与学生家长做好沟通,共同管理好学生手机。思教处牵头对全校学生开展了学生手机及电子产品进行排查,落实制度。
(二)睡眠管理方面
合理制定马铃乡中心完小学生一日作息时间表,保证学生10个小时以上的睡眠时间。
(三)作业管理方面
教务处严格按照筑教办发(2018)212号文件《贵阳市教育局办公室关于统一执行国家和省课程计划的补充通知》进行学校的课程设置,开齐课程、开齐课时,教师按照学校统一设置的课程表上课,各学科按照课程标准、学科教学计划进行教学。
作业方面,严格执行学生作业安排制度,一二年级不留书面作业,三四年,书面作业在30分钟内,五六年级书面作业在60分钟内。教务处采取每月检查各年级的作业布置和批改情况,学校要求书面作业不出校。
考试方面,一二年级学校不组织考试,三至六年级每学期只考试1次。
(四)读物管理方面
学校的读物、图书室是孩子们知识和理想的“第二课堂”,对于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兴趣、学识的增进大有好处,也有利于他们各项素质的均衡发展和全面提高。利用现有的图书资料及设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指导好学生利用图书中的知识来充实自己。
1、根据图书编号进行了分类和整理,设立了教学工具书专柜区域,教师和学生借书时不在浪费时间。为师生查找资料提供一切便利,并做好借阅的记录。
2、开学初根据不同年龄段给各班的配备图书,在每个班级设立图书角,利用班级图书管理员进行班级的二级管理,并做好借阅登记。
3、积极配合学校各项活动,根据学校德育处活动安排,将红色书籍借入班级,让孩子在课余时间阅读,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
4、学校每周二、四(12:40—13:20)开放,
5、为增强读书氛围,创建书香校园,在教学楼二、三楼摆放书柜,指定各层楼的班级轮流管理,在乐童之家一楼摆放书柜,为住宿生的学生提供了课余阅读的条件。
(五)体质管理方面
在学生体育体质方面,每天认真完成”两操 ”, 第一广播体操,每天早上第一节课后在操场跟着音乐节拍完成,接着开展大课间。第二眼保健操,每天开展两次,在每天早上第一节课后跟着音乐完成每一个部位,下午在第二节课后跟着音乐做好眼保健操,学生们熟练掌握两操的动作规范,每周认真完成体育与健康三节课程的内容,开展好每一节课所要学习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课后开展一个体育爱好活动,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特长来选择,如有跑步,投掷垒球,跳远,跳高等等活动项目。落实每年对学生们体质健康测试工作,认真,细心测查每一个学生的项目,及时关注每一位学生的身体健康情况,达到对他们进行体质健康测试的效果.认真实施,以《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为基础,丰富学生的体育活动项目, 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特点,将开展晨跑、广播操、眼保健操每天下午第三节课后,课外活动, 1晨跑:时间是8:40—8:50,2广播体操和眼保健操及课间操:时间是10:00—10:30及15:00-15:15. 每天下午第三节课后,课外活动。15:55—16:20. 通过落实学生每天一小时的校园体育活动,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努力营造健康向上的育人环境,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康通过落实学生每天一小时的校园。
以上是我校开展的安全、教育惩戒及五项专项管理等工作的落实情况汇报,不足之处请批评指正。
[关键词]农家书屋 可持续发展 管理模式 对策
[分类号]G258.23
1 农家书屋发展现状
1.1 农家书屋的发展规模
2007年开始实施农家书屋工程以来,农家书屋政策得到各省市自治区的重视,形成了全国构建农家书屋的热潮。截至2008年底,全国农家书屋建成数量已经达5万余家,甘肃省已经建成农家书屋4 600个,江苏省在全省54%的行政村都建成了农家书屋,数量达到9 341个,山东省农家书屋的数量已达10 000多个,河北省农家书屋的数量也已经近万家,其他各省市自治区的发展也非常迅速。从各地的计划来看,2009年将成为大规模发展的一年,年底时总数量有可能翻一番。
1.2 农家书屋的基本情况
目前,农家书屋的房舍多充分利用各行政村已有房屋,多数建在村委会、村文化中心等公共文化设施中,部分省市(吉林、甘肃等)建在供销社、副食店等农民的消费场所,部分省市(湖南、河北等)设在中小学校、农民技校等各类学校,还有些省市设在家族祠堂和农户家。各地农家书屋目前的管理人员也非常不同,主要包括村委会人员、教师和农民,有些由高校志愿者担当管理员,只有部分农家书屋配备专职管理员,多数管理员的工作都是义务性的。农家书屋目前正处于大规模的建设阶段,对于后期管理考虑的还比较少。国家层面农家书屋的管理制度目前只有《农家书屋工程建设管理暂行办法》,各地农家书屋的管理制度多处于摸索期,只有甘肃等省制定了《农家书屋图书管理办法》、《农家书屋管理员职责》等管理制度。
1.3 农家书屋的管理和发展模式
按照《农家书屋工程实施意见》,农家书屋的管理主要采用“农民自主管理、自我服务”模式,各地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许多有意义的探索,如江西的“三好六制”管理模式、山东的“合建、共建和城乡结对建设”管理模式、河南的“三种类型、六种标准”标准化装备管理模式等。各地也探索了农家书屋的发展模式,有些依靠企事业单位和个人资助构建,有些由村委会集资管理;“公益性起步,经营性发展”模式的农家书屋则承担起了图书“租售”等经营任务以自求发展。
1.4 农家书屋的资源构建模式
早期农家书屋的资源构建主要依靠捐赠单位捐赠,目前采用的是“重点书目推荐控制+自由选择控制+图书类目控制”的三层书目控制机制。根据新闻出版总署2008年《关于印发农家书屋重点出版物推荐目录的通知》的规定,农家书屋从重点推荐书目中选购的比例不得低于70%,本省出版物比例不得超过30%。重点书目根据新闻出版总署结合相关专家评审设定的,本省可选的出版物必须报总署备案。图书类目的控制则按照类目设定比例,如政经类4%,科技类40%、生活文化类35%等。
2 农家书屋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及问题分析
农家书屋可持续发展需要一种长效机制进行保障。所谓的长效机制是能够保证制度正常运行并发挥预期功能的配套制度,它有两个基本条件:一是要有比较规范、稳定、配套的制度体系;二是要有推动制度正常运行的“动力源”。通过对农家书屋长效机制的分析,笔者认为,农家书屋可持续发展主要受内部和外部环境8个方面因素的影响,如图1所示:
2.1 农家书屋外部环境因素分析
2.1.1 政策稳定性 农家书屋工程是一项全国性的惠民工程,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支持,需要相关部门之间的精诚合作,必须在相关的中央政策统筹指导和规范下,各级政府会围绕其进行项目规划、投入资金的统筹和划拨等工作,这是农家书屋工程顺利开展的有力保障。在农家书屋进入正常运转阶段,资源更新、资金投入、考核评价等依旧需要国家相关政策支持,如果政策缺位,已建成的农家书屋就可能失去原有“动力”,严重影响其可持续发展。
2.1.2 “三农”出版物市场的发展情况 市场上“三农”出版物的种类、数量和质量是决定农家书屋能否发挥作用的关键。三农出版物的选择既要考虑农民的实际需求,还要充分了解农民文化水平和阅读能力,使他们能够“看得懂、用得上”。另外,书籍内容的也需要及时更新。
2.1.3 农民的接受程度 农民对农家书屋的接受程度和图书质量、图书管理情况有密切关系,如农家书屋开放时间过短或者不固定影响了农民看书积极性。农家书屋接受程度和舆论宣传也有很大关系。目前书屋的宣传还不到位,调查显示相当多的农民不知道有农家书屋,更不知道农家书屋可以免费借阅。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2009年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农村居民的阅读率仅为38.2%,“农民和农民工”的阅读率仅为28.8%”。农民较低的阅读率极大影响了农民对农家书屋的接受程度,蒋东晟等调查反映出很多农民对于农家书屋“无所谓”、“不去”的态度也说明了这一点。
2.1.4 资金的来源与稳定性 目前农家书屋的建设资金多数来源于国家的专项建设资金,部分来源于企事业单位和各类基金会的捐赠、村委会集资。建成后的书屋,图书修补和更新、房屋设备修缮以及管理人员待遇仍需要大量资金。目前国家提供资金用于前期书籍、相关设备的购置,建成之后书屋书籍更新和正常运转所需资金从何处来,目前尚不清晰。企事业单位的捐赠从性质上来讲很难保证长期稳定。随着行政村“费改税”等工作的实施,村委会集资经费已经大大减少,长期提供集资也很难保证稳定。自负盈亏的盈利模式由于利益驱使,很难保证优质公益图书资源不向租售环节过渡,农家书屋公益性很难保证。
2.2 内部环境影响要素分析
2.2.1 管理模式 农家书屋的管理模式实际上就是农家书屋管理的基本思想和方式,其优劣将直接影响到书屋管理的效率和效果。目前农家书屋采用的是以“农民自主管理、自主服务”为基础、多种管理模式并存的管理模式,但目前对于该管理模式的思考还不够深入,农家书屋的具体领导机制、组织管理机制、培训机制、考核审计监督机制等都需要细化和研究。
2.2.2 管理制度 完善的管理制度可以规范管理过程,有效预防和解决管理过程中出现问题。农家书屋建设和正常运转需要完善并严格执行管理制度,规范开放时间、服务内容、读者权利、管理员的职责、捐赠管理、图书和设备安全与管理等活动。实践证明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对于农家书屋的可持续发展大有裨益,如甘肃省由于建立相关的管理制度,其图书完好率和按期归还率都在98%以上。
2.2.3 资源选购和更新 我国地域辽阔,各地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农家书屋建设必须结合当
地实际,办出特色,才能对农民、农业生产和农村文化建设有用。农家书屋图书采购需遵循这样的原则,如以猕猴桃种植为主的县应该多配置猕猴桃种植和加工方面的图书。图书的选购还要考虑农民的阅读能力和兴趣因素,“简单、好学、好用”是农业科技类图书的主要选择标准,农民难以理解的图书,包括部分国外经典文学书籍,应该尽可能少购买。农家书屋还需要考虑书籍更新的问题,以免图书多年不变,内容陈旧,农民逐渐失去查阅的兴趣。
2.2.4 管理员 管理员是农家书屋的直接管理者,也是农家书屋这一“惠民政策”的执行者,其业务能力、工作积极性等直接影响到整个农家书屋工程的服务水平。目前的管理员多数都是义务服务,没有任何报酬,这势必影响到管理员的工作积极性。管理员如果没有图书管理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一旦藏书的品种和数量达到一定的规模,图书就会出现凌乱,不便查找,势必影响农民的使用和农家书屋的长期发展。
3 农家书屋的可持续发展对策
3.1 构建农民需求导向的农家书屋资源配备管理体系
在农家书屋可持续发展的诸多要素中,不管是“农民接受程度”还是“资源采购和更新”都强调对农民需求分析的意义,只有真正符合农民需求的图书和管理制度才能够吸引农民接受农家书屋。①图书选购应该在现有“三层书目控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省级二次配书。目前国家为规范各地农家书屋的图书采购,采用“推荐书目”的形式对要采购的图书进行限定,但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经济发展和“三农”情况差别较大,很难保证“推荐书目”完全适合当地情况,各省应该根据省市县的特点进行二次配书。甘肃省的经验值得推广,其二次配书的基本思路“一是深入调研农民需求,一地一别,甚至一村一别;二是根据当地‘三农’特点和产业结构特点选配图书和音像制品,如酒泉敦煌主产棉花和葡萄,定西是国家级优质马铃薯产地,在选配农业科技类图书和音像制品时予以关注;三是重视青少年教育,安排相当比例的幼教少儿图书和青少年喜欢的优秀小说、文史、科普读物”。连调查发现致富信息、农业知识、娱乐休闲和法律知识是农民读者最需要的四类信息,但是农民的文化水平不同,对文献内容需求有较大区别。因此,需要建立农民需求的反馈机制,采用自上而下方式设计调查需求问卷,逐级归纳总结农民需求,根据不同层级总结需求设计本层级配书方案。另外,还要考虑农家书屋的主要用户群,如构建乡村小学的农家书屋,图书配备应该适当增加教育类比重。②农家书屋管理制度的设计也要考虑农民的需求。农家书屋的管理制度涉及到开放时间、阅览和借阅规则等都应该充分考虑当地农民的作息时间、基本文化水平等因素。捐赠制度设定时,构建在学校的农家书屋可以接受学生教参教辅废旧书籍的捐赠,而对于各个企事业单位捐赠的过时图书则可以不接受。③针对农民阅读低的情况,应该以图书为基础向综合性文化消费功能拓展,可举办各类专家报告会、读书征文、健康知识讲座等活动吸引农民参与,培养农民的阅读习惯,使他们认可和利用好农家书屋。
3.2 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管理体制
3.2.1 行政领导和业务指导双重管理机制 农家书屋工程对于农家书屋的行政管理有明确规定,即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代表中央8部委行使农家书屋工程的行政领导与组织协调职责。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及各级新闻出版管理部门对农家书屋进行行政领导,负责农家书屋工程发展规划、资源调配、机构设置、人员配置、各类评估考评、相关管理制度的制定、经费申请划拨分配和审计等,并协调其他相关部门实现工作的顺利开展。行政领导机构应该保障农家书屋政策的长期稳定性。从农家书屋的性质来看,其与图书馆性质和管理非常相似,图书馆在资源采购、资源组织、服务以及相关管理制度对农家书屋都有直接的借鉴意义。因此,增补图书馆相关机构作为农家书屋的业务指导部门,负责对农家书屋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协助制定相关的资源管理规范、管理规章制度等,对于农家书屋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将会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
3.2.2 政府投资主导下的多来源灵活经费投入机制 上文在影响要素中已经分析,农家书屋要可持续发展并保证公益性不变,政府投资必须承担主导作用。虽然中办发2007(21)号文(《关于进一步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将农家书屋工程列入国家重点实施的五项重大公共文化服务工程,纳入各地经济发展规划,纳入财政预算”,但是各地的经济发展情况不同,这就要求政府投资采用比较灵活的全局统筹机制。经济发展比较好的地区,投资可主要依靠地方财政投资解决,经济欠发达地区,则需要中央财政协助解决。政府投资也可以采用各级政府分解负担的机制,甘肃省采取的“省局配书,村镇配屋,县配桌椅,市配书橱”的硬件设施配置模式很有参考意义。当然,农家书屋经费可以采用更为灵活的方式获取,如建立各层次的“农家书屋专项基金”、各级捐赠和集资,这些经费可用于农家书屋设备改善、资源更新等工作,但是政府投资的主导地位不能发生改变。
3.2.3 采购和交换共享并重的资源更新机制 农家书屋资源的更新除了每年通过相应投资购买和接受捐赠外,还应充分利用交换共享实现资源更新。这种共享主要建立不同农家书屋之间,因此农家书屋资源建设需要进行更加细致的统筹规划,除根据本地特色设置的图书外,对于那些政治经济类、生活文化类具有普遍意义的图书可根据地域上就近性进行不同配置,然后按照某种时间频率和规则进行交换,实现资源的更新,也可以和县区公共图书馆进行资源共享。
3.2.4 轮流值班或专职管理员为主的人员配置机制 实践证明,管理员的服务意识、责任心和积极性是决定农家书屋成败的关键因素,从长远角度来看,管理员的义务服务不能从全局和根本上解决问题。鉴于此,行政村的村委会可以根据村内自然户的实际情况安排每家每户轮流值班,要求所有村民在享受服务的同时必须尽管理义务,并建立相关的监督和评比机制调动每家每户的积极性。条件好的村委会可以支付一定报酬、聘请专职的管理人员进行管理。在此基础上,如果有志愿人员、符合规定的下乡干部等也可以充实到管理员队伍中,辅助现有管理人员进行书屋的管理。
3.3 制定完善的农家书屋管理制度
农家书屋需要依靠完善的管理制度保证其可持续发展。相关的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两类:
一、创建工作成效明显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抓创建。根据区委、区政府和省市文化部门的统一部署,在区创建领导小组领导下,抽调人员组建创建工作班子,集中力量、集中时间、集中资源,扎实开展创建工作。去年4月份,召开全区创建动员会,对创建工作进行全面动员部署。区政府成立工作督查组,区人大、政协多次开展创建工作视察和专项检查。区创建办公室建立工作例会制、信息通报制、联动协作制、综合督查制等有效机制,通过工作例会、分析会、专题联席会等形式,及时研究解决创建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形成了上下联动、协同配合、各方参与的创建工作机制。
二是强化责任落实抓创建。围绕创建目标,制定下发创建工作实施意见、工作计划、工作职责及任务分解等文件,明确了创建目标、创建任务、创建责任。区政府和各街道、镇进一步加大设施投入力度,加快区文化中心、区体育中心和街道、镇综合文化中心建设步伐,确保全部达到创建标准。认真对照标准,高质量完成台账资料的收集、整理和装订工作。注重细节、精心准备,圆满完成创建迎检。
三是强化营造氛围抓创建。通过媒体宣传、环境宣传、活动宣传和介质宣传等多种途径,全方位宣传创建意义和目标。设置户外宣传广告和墙体广告,制作创建专题片、画册、图板,区创建办编发创建工作简报32期,动态反映创建工作进展情况。我区在推进基层公共文化建设的主要经验和做法多次被省政府《专报》、《信息》、《参阅》等刊物刊发交流。
二、阵地建设加快推进
一是设施规划编制完成。作为市唯一的试点区,《区文化体育设施布局规划》于去年5月获市政府正式批准。专项规划提出了近期到今年、远期到2020年全区文化体育设施建设的总体目标、空间布局和功能定位,为我区文化体育设施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
二是阵地网络不断优化。区文化中心、网球场、体育场分别于去年2月、10月份竣工并投入使用。目前区级已形成区文化馆、图书馆、纪念馆,区文化中心、体育中心,广场、全民健身广场“三馆、两中心、两广场”文化体育设施布局,逐步构建区、街道(镇)和社区(村)三级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综合体。至去年底,全区8个街道、镇已有6个街道、镇综合文化中心面积达1500平方米以上,全区4个街道、镇综合文化站达到省级“东海文化明珠”标准,8个街道、镇创建为“东海文化明珠”。
三是基层文体设施全面覆盖。以全民健身工程建设为抓手,全区新建、改造健身苑(点)等设施36处、篮球、乒乓球、羽毛球、门球、气排球、地掷球场(室)31个。目前,全区共有全民健身苑(点)330个,篮球、羽毛球、乒乓球、嗒嗒球、门球、气排球等场地182个,人均公共体育场地面积达1.80平方米,社区(村)健身苑(点)的建设数量和质量均走在全省前列。以新农村文化建设工程为动力,深入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全区实现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和“一证通”工程100%全覆盖,是全省首家实现“一证通”工程全覆盖的区(县、市)。
三、群众活动彰显特色
一是“文体惠民工程”扎实推进。成功举办元宵灯会、服饰风情节、红歌会、国际龙狮邀请赛、区田径运动会、全民健身月活动、“文化共享工程”走进大项目文艺演出等大型文体活动,主办、承办浙江省青少年游泳达标赛、市钱塘武术功力大赛、市五人制笼式足球赛、区机关系列健身活动等20余项省市级体育竞赛与活动。广泛开展“送戏、送电影、送图书、送培训、送体质健康测试”进村社、进大项目、进企业、进机关、进学校的“五进五送”文化活动。深入开展“广场文化年”活动,目前,全区举办各类文体活动1798场,放映电影1385场,极大地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
二是社团活动蓬勃开展。区文化馆举办了舞蹈、声乐、摄影培训和社区文艺骨干等培训班18期,培训学员1000余人次。充分发挥全区554支文体团队的带动作用,区摄影、文学、舞蹈、音乐等团队创作表演作品获得全国、省、市奖项30余项。钱江影会会员作品在奥地利超级摄影巡回展获得“一金一银”的好成绩。充分发挥区体育指导中心和体质监测中心作用,全年完成单项国民体质监测人数3000余人,完成机关干部和社区群众专项监测500人。
三是竞赛水平不断提高。组团参加市第十七届运动会青少年部28个项目、成年部8个项目的比赛,取得青少年部金牌总数是32枚、总分1030分的成绩,名列全市金牌数第9位和总分第7名。建立青少年单项运动队,全年参加省、州市各单项比赛20余项。组队参加市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浙江省少年儿童国际象棋锦标赛等,并取得优异成绩。
四、品牌培育取得突破
一是启动筹办广场民间文化市场。根据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区政府要求,在区广场跳蚤市场领导小组领导下,抽调人员组建工作班子,制定市场管理运行方案,开展前期调查研究,科学准确市场定位,制定入市条件,开展摊位设计与制作,制定《广场民间文化跳蚤市场及交易人员、交易品准入(试行)管理办法》、《广场民间文化跳蚤市场管理运行(暂行)管理办法》,抓紧抓实市场启动筹备工作。通过媒体宣传、活动宣传、广告宣传、海报宣传、网站宣传等各种途径,广泛进行市场宣传推介和招商工作。
二是大力推进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织造技艺”作为我国蚕桑丝织技艺项目重要组成部分,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和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厅,通过举办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进一步加强非遗项目的宣传保护。去年,获得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先进集体。
三是大力培育区域特色文化形态。深入挖掘运河文化、钱塘江文化、皋亭山文化,出版民间文学作品《皋亭山传说》。加快推进影视文化一条街建设,举办年会、“亲近”知识竞赛等活动,旧居接待参观2万余人次。积极培育“一街一社一品”,全区8个街道(镇)的115个社区(村)明确了“一社一品”培育方向、目标和举措。积极打造“欢乐文化周”、“文化超市”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基层文化活动。
五、市场监管日益完善
一是监管运行机制进一步健全。以“进一步构建权力阳光运行机制”为契机,清理行政审批事项,不断完善工作流程。开展普法培训5期,培训文化市场从业人员550余人。坚持日常监管、重点稽查、专项整治相互协调,组建街道(镇)文化市场监督员队伍,全区文化市场巡查覆盖率达100%,社会义务监督员作用进一步得到发挥,文化市场监管网络不断健全。
二是专项整治行动成效明显。开展文化市场公众聚集场所消防安全整治、无证照电子游戏机、赌博机专项整治和创建“无非法卫星电视接收设施镇、街道”等20余项专项整治行动,出动执法检查400余人次,检查文化体育市场2250家次,查处、取缔非法经营点87个,取缔非法音像制品大、要案3件,收缴非法音像制品5.6万余张,非法出版物近300张,办结行政处罚案件68件,受理各类来信、来访、来电57件,查处率、结案率均达100%。
六、管理创新不断推进
一是依法行政理念进一步强化。健全完善了权责明确的管理制度,明确了重大决策事项的范围、决策程序规则,健全了科学民主规范的行政决策机制。同时,建立行政执法内部评查制度,规范执法文书。按上级业务部门规定和要求规范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实行行政执法的公平、公正、公开,提高行政执法行为的社会效益。
一、一个人从婴儿到成年的成长发展,是家庭影响、社会环境影响和有序的学校教育以及社会生活实践等多方面培养的结果
人的性格、知识、能力和理想、信念、责任心的形成也都是在社会生活环境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显然,作为一项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和系统工程的“教育”,仅靠学校单方面的力量是不可能完成的。中小学生只有在社会生活实践中才会体会到知识的价值是什么,只有在正确思想指导下的社会生活实践才会促进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2011年初,教育部联合相关部委印发《利用社会资源建立主题教育社会实践基地,推动中小学开展社会实践的通知》,探索在全国建立利用社会资源开展中小学社会实践的机制。目前,教育部已经落实了与国家粮食局、水利部、全国节约用水办公室、科技部、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协、国家档案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等部门合作,依托现有国有大型产粮基地,粮食加工、仓储、物流企业,粮食院校、科研机构、粮食检化验机构、节水科技展馆、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水库、水电站、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现有科技资源、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国内质量管理先进企业、质检系统检验检测机构等公共资源和机构联合建立中小学社会实践基地,开展相应教育活动。
二、充分发挥校内外教育机构教育服务功能,促进校内外相互联系沟通,是建立校内外教育有效相衔接机制的关键环节
全社会都要有承担青少年教育的义务意识,“国家机关、企事业组织及其他社会组织应当为学校组织的学生学习、社会实践活动提供帮助和便利”(摘自《教育法》),形成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同学校教育密切结合的局面,这是党和政府历来的主张,也表达出了企事业组织的意愿。通过对北京“社会大课堂”首批480家校外教育资源单位调查显示,他们都非常愿意承担为基础教育服务的义务,都把开展“社会大课堂”活动看作义不容辞的社会职责,纳入本单位的工作计划。被调查的中小学校,尤其是远郊区县的中小学校,都迫切希望能够带学生走出大山,走进“社会大课堂”资源单位参观学习。但是,尽管校内外教育机构都有联系和配合的愿望,要真正实现校内外教育的有效衔接,还必须考虑到校外机构的教育内容和接待能力,如根据学校教育教学的特点加工整理这些校外教育资源,以适合学校教育的需求,以及学校如何规划活动安排等。
以北京为例,在2010年初对“社会大课堂”中的48家资源单位的调查显示,18家单位(占被调查总数的37.5%)不满意目前与学校联系的状况,认为需要加强学校和资源单位之间的有效沟通和深度了解。有些资源单位长时期无学校及学生问津;有些图书馆积极开放图书资源,但是一直没有中小学生群体来图书馆借阅图书。这就说明,尽管有了政策支持但学校和校外教育资源单位之间还需要做切实的沟通联系工作,深刻了解各自的特点、功能,理解各自的需求,找到校内外教育的结合点,真正使校外教育资源能够做到与学校教育需求的有机相融。
三、精心设计开发与学校教育教学相结合的活动项目,是实现校内外教育有效衔接的重要纽带
中小学生成长的需要和中小学校教育教学的实际需求是学校教育与校外教育相衔接的本源;校外教育资源要素是学校教育与校外教育相衔接的关节点;从中小学校教育教学实际出发,充分挖掘相关的校外教育资源要素,精心设计与学校教育教学相结合的综合实践活动项目或娱乐活动项目,是校内外教育相互联系、相互配合的重要纽带。
中小学生成长的不同需求和校外教育资源的多样性,决定了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多样性。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校外教育资源的特点和教育教学需求,动员教研员、教师、校外教育资源单位专职人员共同研究开发适合于不同学段学生的课程资源,逐步形成以动手实践和亲身体验为基本特征,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以及德育专题教育紧密结合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研究型学习课程,并以此为基础架构出数量众多、内容丰富、涉及多门学科、多项主题教育活动的课程目录,供学校设计多样的活动方案选用,才能使校内外教育相结合工作有的放矢,才能巩固校内外教育有机衔接的机制。要根据学校校外活动的需要,及时调整活动内容,精心设计开发与学校教育教学有机结合的活动项目,积极探索参与式、体验式、互动式的活动方式,创新活动载体,并配备相应的辅导讲解人员,使校外活动与学校教育相互补充、相互促进。
最近我到美国访问,看到通用汽车公司十分注重与学校教育密切配合开展社会化的免费专业教育培训活动,对象主要是高中一年级到高中四年级的学生。他们注意给有特殊兴趣和专长的学生提供专业化研修空间,给一些爱好汽车工业的学生提供发展特长、挖掘潜能的拓展性活动场所,给校内课堂中体验不深、实践不够的数理化学习提供多维教育。在通用公司的培训活动中,学生除了听课还可以参加汽车制造、设计等实践活动,甚至最终可以在工程师的指导下设计加工完成一辆自己设计的汽车。在这样的培养教育下,很多学生最终成为了通用汽车公司员工。通用汽车公司基于企业自身特点,结合学校教育实际开展的教育活动,很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四、建立教育行政部门牵头的管理体制,是实现学校与校外教育有效衔接的保障
要真正建立校内外教育的有效衔接机制,必须要有教育行政部门的参与才行。因为它涉及纳入教学计划、涉及学习评价的使用以及安全保障等政策方面的问题,是学校和校外资源单位个体难以解决的。总结北京市和山东潍坊市建立校内外教育相衔接机制经验,其共性一是建立了政府统筹领导,教行政部门主管、有关部门配合、社会积极支持的管理体制;二是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资源单位主管部门高度重视整合社区教育资源工作,把校外教育活动列入学校教学计划,实现学生的校外活动经常化、制度化;三是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活动场所设施与师资专长的实际,结合学校的需求,召集校外教育资源单位和学校共同研究确定校外活动的内容、方式、时间、考核标准及各个学校参加校外活动的次序;四是在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下,在校外活动项目的设计上,注意做到与地方文化、学生生活实际、学科知识、现代科技相结合,以提高校外活动的实效。
北京市和潍坊市的校内外教育衔接工作,主要的受众对象是小学高年级和初中一、二年级、高中一年级。其他年级受教学秩序和教学计划的制约,还只能是在点上的试行。还有个别区县近半数教师认为课时太紧,没时间组织学生开展这种活动,很多学校领导认为,基于学生安全等问题还不能把走出学校的实践活动真正落实。所以真正实现校内外教育的配合、衔接,还需要有相应的制度支持和具体可行的组织措施保障。此外学校教师认识上的转变也需要有个过程,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效果也还需要通过实际来证实。
安全问题也是影响学校组织学生参加综合实践活动的瓶颈问题,也是北京“社会大课堂”工作中大家反映最多的问题。由于学校、家长害怕学生出事故,很多很好的教育资源不能得到充分利用。为突破这个瓶颈,在实际工作中,很多校外教育资源单位和学校都依据《侵权责任法》和教育部等部委印发的《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积极开展安全教育和演练,以保障校外教育活动的进行。
自2011年乡村学校少年宫项目实施以来,我市各乡镇中心小学都积极进行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经过文明办积极向上争取,__中心小学成为我市第一所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的乡村学校少年宫。2012到2013年,__中心小学、__小学和__中心小学通过认证并相继建成乡村学校少年宫。目前,全市共有__中心小学等7所乡村学校少年宫。
从现场调研情况看,各乡村学校少年宫都具备运行需要的基本硬件条件,有室外体育活动场所、图书借阅等德育场所、音乐美术室等艺术场所及从事手工艺的教室等。尤其新建学校具有相当好的硬件条件,如__中心小学新建了教学楼,建立了专门的美术、音乐、武术等兴趣小组活动室,配备了电子钢琴、葫芦丝、古筝、刀剑枪棍等相应的教学设备。各学校也都制定了相应规章制度,建立相关档案,做到“一校一档”。
已开办的乡村学校少年宫都能结合实际开办特色课程,__中心小学依托“民间画艺术之乡”,创建了以“书画艺术教育”为主的乡村学校少年宫,在两年多的时间里,__中心小学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活动30余次,近千名学生获得不同类别的奖项;__中心校将中华传统武术融入到少年宫教学活动中来,开设拳类、兵器类活动项目,使学生强身健体的同时,传承了中华武术精神和技能。并多次参加全市各类大型活动,2013年9月份还参加了全省武术比赛(获得 金 银)。常山中心小学结合传统文化进校园,以打造“七彩少年宫”为切入点,开展书法和阅读经典等教学活动,走出了一条由墨香到书香,由传统到传承的特色乡村学校少年宫之路,该校已成为吉林省校园文化建设示范校、教育学院基地校、全国写字教育先进单位、全国书香校园。__小学注重将道德教育与实践有机统一,创办了“自主教育”特色少年宫,通过不同年级,不同学生分层次开展做饭、洗衣、缝补衣物、种菜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习惯和独立自主能力。学校先后荣获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校”、全省“五化管理先进单位”、“__市文明单位”、“美化绿化先进学校”等一系列荣誉称号。初步实现了“管理科学化,条件现代化,育人全面化,质量优质化”目标。
根据现场观摩和各校校长反映的情况,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安全问题。各校校长、任课教师都提出了对安全问题的担忧:(1)双休日,寒暑假小学生在往返乡村学校少年宫的路上,谁来保障安全?(2)如果孩子调皮,对家长说去少年宫,其实去了其他地方,脱离了家长和学校的管护怎么办?(3)如果在少年宫活动时孩子出了事,学校如何承担责任?
2、人员问题。一是专业分布不均衡。各学校都有专业教师,但不是所有活动教师都专长。比如,有小学校长提出:特长教师缺乏,局限了活动项目的开展。有的教师年龄偏大,专业水平与专业知识结构弱,有的时候达不到预期的活动效果。有的学校,有非常出色的美术、书法教师,但缺乏音乐、舞蹈类的人才。 二是轮班人员数量少。乡村学校少年宫要求放学后和节假日都要开展活动,这些时间段都要有专业老师参与少年宫活动。乡镇小学专业老师不多,为了维持日常运行,有些专业老师就必须经常放弃课后时间和假日。有校长提出:一次两次加班,老师可以接受,但长期加班,不太好说。尤其外聘辅导员,都需要有一定餐饮、路费补助。
3、资金问题。通过调查了解到,没有争取到中央彩票公益金支持的学校,启动资金大部分是各学校想方设法筹集的,筹集的数量非常有限,多数不超过6万。资金缺乏,少年宫的活动场地无法修缮,硬件设施无法购置,外请师资的补贴也无法保证,导致不少活动项目不能如期开设,开设的项目也尽量控制规模,同时也挫伤学校开展活动的积极性。
4、模式问题。 乡村学校少年宫是个新鲜事物,如何建设乡村学校少年宫是一个崭新的课题。由于缺乏明确的指导意见,也没有可参考的经验,在建设乡村学校少年宫上有些学校难免出现偏差。如在活动项目设置上,乡村学校少年宫究竟应该开设那些课程,部分学校认识不清晰,个别学校简单地把乡村学校少年宫等同于原有的第二课堂,在开设的课程中出现奥数项目。再如在课程的安排上,大多数学校没有一个系统的计划,上课的内容带有随意性,甚至单纯地把活动当作游戏。几乎100%学校都意识到这个问题,调研中,他们一致要求上级部门组织学习交流,向兄弟学校学习成功经验。
针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结合部分学校的做法,提出以下建议:
1、加强教育,强化安全意识。 一是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教育,通过应急演
练,培养学生应对突发事件的技能,告诫学生按时到校、及时回家,不在活动区域及他处逗留,提高学生自我保护意识。二是学校与家长、辅导员签订安全责任书,将活动时间明确告知家长,要求家长准时接送孩子。活动项目、活动时间调整时,教师要及时通知学生、家长和相关监护人。活动期间要严格考勤制度。三是对乡村学校少年宫内物品要定期检查,排除安全隐患,防患于未然。校内安全负责人员要定时巡逻,保证校园环境安全。2、双管齐下,解决人员问题。一是邀请外援,调动社会力量。要积极招募政治思想素质高、责任心强、有能力承担课外辅导工作的高校毕业学生和当地“五老”人员、先进人物、文体骨干、民间艺人等担任志愿辅导员。也可以邀请本校其他有特长的老教师参与少年宫活动,既能解决师资缺乏问题,而且老教师也乐意参加。二是资源共享,建立流动机制。可对专业教师或有不同特长的教师进行统计,统筹安排,建立市内流动机制。某方面师资不足的学校可邀请其他学校有特长老师参与活动或培训本校教师。通过交流,充分利用全市特长师资。
3、多方筹措,保障办学资金。政府和主管部门要按照“政府投资、社会捐助、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办法,筹措少年宫建设运行资金,在建设和运行上要给予政策支持,同时鼓励各乡镇、各学校通过社会各界冠名、挂牌等形式赞助支持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
山东省德州市禹城市实验中学位于禹城市中路南首,是由原市中街道办事处中学扩建而成,学校占地160亩,建筑面积6万余平方米,现有64个教学班,学生3784名,教职工329人。学校以“用心工作,用心管理,用心育人”为办学理念。两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关怀和教育局的领导下,学校一年上一个大台阶,取得了长足发展。
一、加强队伍建设
1.抓班子队伍建设
一所优秀的学校离不开一支拼搏务实、求真团结的领导班子。学校一直在努力打造一支“学习型”“业务型”“服务型”的干部队伍。每学期读一本管理书籍,每学期举办一次干部读书报告会,每月举行一次专题性集体学习,既提高了领导的业务素质,又提高了干事创业的能力。学校坚持一周一次校级干部会议,间周一次中层干部会议、分管工作展示及管理案例分析会、管理论坛,是每一次会议的重点。
校长经常同每一名干部沟通交流,树立成就教师就是成就学校、成就副职和中层就是成就校长的观念,鼓励他们干事创业,工作上分,目标上合,团结协作,创造性开展工作,把海尔集团在位监控理论引入到班子管理中,设立行政团队。从考勤、工作简报、反思周结、值班考核、日查周清报表、工作效能,校长周评七大方面落实周结管理考核,设立金标准、银标准两个考核标准,形成了层层有责任,事事有人管,时时有事做的良好运行机制。
2.抓班主任队伍建设
学校高度重视班主任队伍建设,班主任是学校发展的脊梁,没有一支高素质的班主任队伍,就不可能有学校的大发展。学校把每年十月份的第二周定为班主任节,以此为平台邀请名家和名校的名班主任来校做报告,为班主任搭建了学习交流的成长平台,提高了班主任的素质和能力;学校在财力非常紧张的情况下,拿出一定资金大力提高班主任待遇,使班主任费达到每月520元,极大调动了班主任的工作积极性。为使班主任队伍真正成长并成熟起来,学校制定了《名班主任培养计划》,通过外出参观学习、定期培训、交流例会、师徒结对、督促学习等措施促使班主任业务能力提高,通过名班主任评选来激励班主任们向先进看齐,使学校的班主任队伍呈现出比、学、赶、帮、超的良好局面。 3.抓教师队伍建设 学校倡导建设“学习型”组织,注重校本培训和校外学习相结合,促进教师主动发展,为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建设创设良好的平台。
首先,加强教师队伍思想政治学习,定期组织全体老师认真学习《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禹城市教育局关于师德建设的意见》等政策性文件,从而在政治思想上保障教师健康成长。大力开展教师的借脑、富脑工程,每学年给教师精选一本书,发至教师手中,引导广大教师静下心来认真读书,通过读书读出管理智慧,读出良好的心态,读出业务水平的提高。力邀名人名家到学校讲学,让老师们耳濡目染,引起他们心灵的震撼共鸣。
其次,积极开展校本培训,学校承担20个禹城市教育局的子课题研究之外,根据学校实际,实行校本研修项目组管理,成立“理想学生研究”项目组、“高效课堂研究”项目组、“学生管理社团研究”项目组、“家校合作研究”项目组、“学校制度建设”项目组、“学校文化建设”项目组、“学生海量阅读研究”项目组、“中小学衔接教育”项目组项目组,组织干部和精英教师成立研究团队,设立重大项目建设公关奖。一年提出可行的方案,二年铺开抓落实,三年出成果出经验。学校大力落实青蓝工程,教师结对、班主任师徒结对等工程,每天各个年级都有大批教师赛课,每学期实行名师示范课,青年教师汇报课,校级优质课评选,两区教师课改对抗赛等各项业务活动,提高教师自身业务水平。
最后,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培训方式,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培训是教师最好的福利,先后选派80多名优秀教师到东芦中学、洋思中学、后六中学、杜郎口中学、枣庄舜耕中学、上海闸北八中、南京六十六中等学校,进行为期一周的培训学习,挂职锻炼;请来了齐鲁名校长张京文、教育名家郑立平、省名班主任宋丽婷、杜长德、徐晓彤等到学校讲学;同时学校积极响应市教育局号召,派出多批次教师到基层学校送课,取长补短,互相提高。
二、推行精细化管理
1.用机制培育活力
(1)建立两区竞争机制。学校实行两个学区竞争的管理格局,每个学区由34个教学班,等量的初三、初二、初一班级组成。在校长的领导下,由业务副校长抓两个学区副校长,两个学区副校长再带领各自独立的行政团队,按学校总体要求和部署去工作。学校成立管理中心(学生管理中心、考核管理中心、政务管理中心、后勤服务中心、餐厅管理中心、宿舍管理中心、安全管理中心、家校协调中心),管理中心重点对两个学区从教师常规到学生管理,从早自习到晚休全方位立体考核。日查日报两个学区的日常管理,每周学校方方面面的工作周结考核,评出每周业务管理最佳学科团队,周考核20名最佳班级管理团队、3名最佳年级管理团队、1名最佳学区行政管理团队,坚持周结月清期评、学校管理收到了奇效。
(2)建立赛课机制。为早日实现课堂教学高效化,学校坚持每天都举行大批教师赛课,赛后马上评课跟上指导,然后再二次听课检查整改效果,并把成绩纳入教师的常规考核。
(3)建立学科教师捆绑机制。实行同学区、同学科教师赛课捆绑、常规捆绑,增设绩项合作分(差值为30分)。建立同学科教师利益共同体,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资源共享,群策群力,共同提高。
(4)建立教学抓差生机制。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学校推出了几项重大的固本培基工程,其中包括教学上以抓差生为主(尖子生优秀率得分占20%;中游生提升率得分占30qo;学困生控制率得分占50%),通过教师对差生的关爱与关注、督促与检查、小师傅与小徒弟结对子等多种形式抓差生学习的良好氛围已初步形成。
2.德育工作精品化
(1)文化引导,自主管理式的制度管理。学校处处皆文化,文化时时引导人。学校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把学校的楼房、墙壁、道路、花草都变成育人的文化阵地。每一幢楼房都有一个文化气息浓郁的名字,教学楼叫博慧楼、润德楼,办公楼叫行知楼,实验楼叫致知楼,餐厅叫百味堂,男生宿舍楼叫正德楼,女生宿舍楼叫兰慧阁;教学楼内墙壁布置是二十四孝图、唐诗宋词、世界名人等;教育内容丰富的大小宣传栏遍布学校各处,道路两旁有秩序地排列着养成教育方面的名言警句;学校的每一条道路每一片绿地每一棵树木都有自己美丽的名字。校园内弥漫的文化气息在不知不觉间改变着每一个孩子的精神面貌。
学校成立了由校领导和德育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等32人组成的教育训导团,每人包两个班级,每学期至少作两场报告,重点进行理想教育、信心教育、感恩教育、安全教育、普法教育等,通过正面引导,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 学校注重学生的自主管理。学校成立了校学生会,按照职责分工对学校的学生工作进行全面管理;各级部也成立了自己级部的学生会,管理级部的学生事务。这样既保障了学校的良好运行秩序,又锻炼了学生的各种能力,使他们获得全面发展。
学校的班级管理也体现了自主管理的特色。学校要求广大班主任老师追求“三精”意识,学生管理的每项工作要精细,每一个环节要精细,每一项工作都做成精品,要求各个班级形成“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事事有人管”的局面,大力推行分工精细化,工作包干制。把班级管理工作分成若干块,卫生、门窗、开关门、出门证及学生证发放、擦黑板、出板报、卫生保洁、图书借阅与发放、作业收发、公物管理、开关灯、工具摆放、饮水机管理、学生帮扶、宿舍值勤、餐厅值勤、楼道管理与值勤、班务等一系列包干给学生,并保证考核与监督管理的正常运转,结合积优分、积差分管理办法,推行学生管理千分制考核,把它作为评选文明学生、少年君子、进步之星的依据。通过种种措施,学校基本做到了人人都是班级主人,人人都是班级服务者,人人都是班级管理者。另外,学校提出了班主任和任课教师情感管理精细化,才是学校成功的最大关键。要求广大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老师,对学生怀有真诚的感情,尊重学生、关心学生、体贴学生,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自觉愉快地接受老师的教诲。广大教师身体力行,要求学生做到的事情自己首先做到,和学生签协议书、军令状,用自己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爱、言行一致、光明磊落的品质,对工作认真负责,以精益求精的态度感染学生。公正对待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班级的上空飘扬着正义之旗、公平之旗和博爱之旗。无论是品学兼优还是品学均差,从不偏信偏爱,树立“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进步就是好学生,提高就是一百分”的学生观。
(2)狠抓养成教育。学校建立四级监督考核机制:值班组每天负责制、管理中心日检日报制、值日班主任督查制、学校学生会和年级学生会日查制,每天都把早操出勤率、早读出勤率、课间操整齐度、午休晚休安静度、课间楼道内排单排靠右行情况、良好就餐秩序作为检查的重点。
学校突出“五个一”日常养成训练:
①整顿一个阵容——升旗仪式要严肃、出操队列要整齐。
②建立一种秩序——课堂秩序(让学生主动、专注、积极发言、表现自我)、课间秩序(排单排、靠右行)、上学放学路队秩序要井然,校园内及校门外硬化路上严禁骑自行车。就餐时要努力做到排单队、食无语、无剩余。
③培养一种习惯——穿校服、戴学生证、讲文明礼貌用语,校园内不随手扔垃圾、不破坏公物。
④树立一种意识——人人做少年君子,争当班级文明之星。
⑤坚持一项制度——班级管理日检月报制度。
3.社团活动多样化
学校本着“释放青春活力、陶冶高尚情操”的目的,对学生实施“自我锻造工程”,成立了丰富多样的学生社团。学校统一指导,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教育。通过各种社团活动,让小舞蹈家、小演奏家、小歌星、小发明家崭露头角;让许多体育人才脱颖而出;通过书画摄影展室、宣传栏使小书画家、小摄影师有了展示的平台;校园广播、《云帆》校刊让小播音员、小作家有了锻炼的机会;学雷锋大队等志愿者组织让学生培养了责任心;每年一届的艺术节、体育节、读书节更是各种社团绽放风采的集体盛会。通过社团活动的扎实开展,既陶冶了学生情操,又增长了知识,同时使校园充满了青春活力和气息。
4.教学管理精细化
(1)教学常规管理精细化。学校积极完善和落实常规检查的各项工作,对教师的教学计划、备课、上课、导学案的设计及导学案中达标题的难易比例(8:1:1),课后反思、作业批发、周结质量分析报告、月清质量分析报告、期中测评质量分析报告、期末测评质量分析报告等各个环节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并真正落实在实处。
每周形成抽测抽评教师常规制度,侧重于导学案、周结测试及周结质量分析报告,每月对教师的各项常规由教学管理中心普查一遍,记入教师的常规考核。考核管理中心每月抽测1/2的教师常规检查给两个学区计分考核。在此学校狠抓了集体备课,注重课堂教学的规范性和实用性。每个年级都配备了集体备课室,定计划、定时间、定地点、定人员。集体备课要努力做到“心中有本、目中有人、胸中有法”,以备资料、备中差生学法指导、备达标题、备周结测试为重点。通过狠抓集体备课,同学科教师之间互相协作、资源共享、共同进步的意识明显提高。
坚决落实“三清”:坚持“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等过硬措施。“清”不是考试,“清”的对象不是所有学生,而是“清”尖子生、中游生、学困生中未能完成基本任务者;“清”的内容是基础知识;“清”的时间是学生在校时的边角时间。通过三清工作的坚决落实,学生的整体学习成绩明显提高。
(2)课堂教学精细化。“师友互助,合作学习”是学校重要的教学方式,这样做使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培养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自我表达,进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学习能力的提高,最终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学校的主要办法是:同桌两人为一组,两人有明确的角色分工,本学科学习优秀的是学师,较弱的是学友,学师一列,学友一列,课堂上通过学生帮学生,学生教学生,师友互助学习,最终实现师友互助共赢。
建立小组考核机制,学校重点评价学习小组,强化学习小组的集体荣誉感,给每个小组集体量化加分点是:发言率、质疑率、展示率、纠错率作为重点。值日班长每天评价优秀组5组,学科教师每周评价最佳优秀组(各小组一周表现+周结测试前5名小组加分),凡是评上每周最佳优秀组的小组每名学生给本人以积优分的方式在学生千分制考核里加分,并由班主任给家长发周喜报。
每月召开一次课堂教学解惑会,学科教师做好发言,共商解决之道。学校达成了几项共识:教师要“三讲、三不讲”,讲学生自己讨论不能理解的问题、讲易混易错的问题、讲学生质疑后其他学生仍解决不了的问题;学生不探究不讲、学生会的不讲、学生讲之前不讲.,通过一年艰苦的探索,学校主流课堂教学模式固定为:三环节(自学、讨论、质疑)、三探疑(自学探疑、合作探疑、质疑再探)、一达标(当堂达标)。
学校2013-2014学年的目标是:管理全市先进,教学成绩一流。329名实验人同心同德、埋头苦干、扎实工作,学校有决心、有信心经过3~5年的栉风沐雨进入禹城市初中教育教学第一方阵,经过5—8年的顽强拼搏创建德州市现代化区域名校。
一、 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一)以早谋划、早部署为原则,打下良好的税收工作基础
一是层层分解落实税收目标,责任到单位,任务到人头,实行了班子成员分片负责、科室挂分局责任制;立足抓早、抓紧、抓细、抓实,从年初抓起,从每月抓起,毫不松懈地抓好组织收入工作。
二是实事求是下达年度税收计划,定期召开税收分析会。认真查找了税收执行情况中存在的问题,剖析了原因,提出了增收建议,增强完成全年任务的信心和决心。
三是以税收收入和征管质量为重点,挖掘税源潜力,以市局“架梁立柱,固本活源”要求为目标,夯实税基,培植税源新增长点,不断扩大收入规模,增加收入总量,提高征管质量,努力完成收入任务。
(二)大力组织税收收入,顺利实现“双过半”
一是坚持组织收入原则,确保收入质量。在组织收入工作中,认真坚持“依法征税,应收尽收,坚决不收过头税,坚决防止和制止越权减免税”的组织收入的原则。
二是加强户籍管理,全面拓展税收监控的管理面。建立健全与工商、地税等部门的信息共享机制,及时掌握各类生产经营者信息,防止出现漏征漏管;严格执行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认定管理办法,完善个体工商户电脑定税,抓好征免临界点纳税人管理。
三是抓好税基管理。认真做好应纳税行业、企业应税收入的核查工作,准确核实税基,摸清税源,进一步加强对非正常经营、专卖连锁经营、跨区域经营、直销代销等的监控;认真对企业财务数据和重要经济指标进行收集,深化数据的分析利用,统筹开展各税种评估管理。
四是着力抓好欠税管理。深化欠税分析,加大陈欠清收力度;不断增强防范新欠的预警能力和清欠能力,严防新欠形成,努力把欠税遏制到最低程度。
今年以来,国税收入面临众多不利因素,收入形势依然严峻。我局始终紧扣组织收入中心,牢固树立完成收入任务的信心和决心,不断增强职工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积极落实“挖潜力找收入、精征管要收入、强稽查补收入”等措施,顺利实现了季度开门红、半年“双过半”。 截止6月20日,我局1-6月税收收入累计入库2700.67万元,完成我局年度计划的53.27%,快时间进度3.27个百分点。通过采取一系列增收保收措施,有效弥补了政策性减收364万元(储蓄存款利息所得个人所得税减收47万元,企业所得税减收317万元)造成的收入缺口。“两税”收入累计入库2130.17万元,同比增收700.78万元,增长49.30%,快时间进度3.25个百分点。 “其他税收”累计入库570.5万元,同比增收322.21万元,完成年度计划的53.28%,快时间进度3.28个百分点。一般预算收入入库394.03万元,同比增收92.45万元,增长30.65%,占县府年度计划的54.73%,快时间进度4.73个百分点。
(三)夯实税收征管基础,不断提高管理水平
一是积极采取措施,提高征管质量指标。按川国税函〔20__〕59号文及遂国税函〔20__〕18号文相关精神,根据省局税收监控分析系统的数据,认真分析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努力提高我局税收征管质量。在每个月的局务会上对上月征管指标情况作出说明,与相关科室及税源管理单位研究讨论提升征管质量指标的各项工作措施,安排部署征管工作任务,并纳入目标考核,征管质量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二是初步制定税源管理专业化方案。根据省市局要求,为加强税源管理,促进征管转型,构建现代税收征管新格局,全面提高税收征管质量效率,从国税的现状出发,结合我县税源结构及分布等实际情况,制定了《 县国家税务局推进税源专业化管理实施方案》,提出了以信息管税为依托,建立跨层级、跨部门,纵向互动、横向联动、整体协作的税源专业化管理运行机制。
三是积极组织,做好组织机构代码比对工作。为加强税源监控,更好的组织税收工作的实施,也为了向纳税人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纳税服务,县局组织各税源管理单位对组织机构代码差异进行了比对,其中处理未登记信息1166条,共享信息392条,错码信息23条,重码信息36条,并在比对的过程中在发现了一些漏管、已注销或查无下落的企业,为我局加强纳税人管理、强化税源监控,提高征管服务质量提供了有力保障。
四是认真完成新版发票换版工作。根据“简并票种、统一式样、建立平台、网络开具”的工作思路,对现有发票进行了清理,并将库存中停用发存按照市局要求运送至指定地点进行销毁。启用新版发票以来,通过简并票种、压缩手工发票,有效地适应机打发票的使用和网络在线开票的推广,为全面提高普通发票管理水平和数据应用水平实现由“以票控税”转为“信息管税”奠定了基础。
(四)切实优化纳税服务,构建和谐征纳关系
一是进一步完善“一窗式”管理、“一站式”服务、“全天候”服务,扩充服务方式,积极为纳税人提供延时服务、预约服务,咨询服务、告知服务、专项服务、提醒服务等多种服务形式,努力把办税厅建成“纳税人之家”。
二是积极推行税库银横向联网工作,加强对纳税人的指导,提高银税协议签约成功率。截止到20__年6月15日,个体签约成功356户,其中双定户签约通过354户,占达起征点户数的55.22%;共计扣款成功1376户次,扣款38.24万元;每月通过短信平台,做好税款征收期纳税提醒服务工作以及税法宣传工作,并利用短信平台发送节日祝福,政策提醒等,切实做到为纳税人提供优质的纳税服务。
三是积极开展税收宣传月活动,今年我局围绕“和谐税收·魅力 ”税收宣传月主题,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活动,先后开展了隆重的启动仪式,启动仪式上,县委常委、常务副
县长王金兵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县人大副主任陈德政、县政协副主席李发扬等县领导及相关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出席启动仪式,工商、财政、公检法司等部门及社区、纳税人代表、中小学学生社会各界群众20__余人,组成了象征税收宣传20年的20个方阵参加了启动仪式。全县纳税10强代表郑重承诺“依法诚信纳税、共建魅力 ”;税务人员宣誓“依法征税、优质服务”。通过宣传活动,进一步增强纳税人的纳税意识,提高了纳税人的税收遵从度,整个宣传活动得到了各级媒体和当地政府的好评。
四是大力推进服务型机关建设,全面开展岗位技能、公务礼仪培训,提高办税效率、规范服务行为,注重服务技巧,提升服务形象;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纳税服务工作,进一步规范了服务行为,优化了服务手段,全县国税系统普遍树立依法服务的观念,切实做到公正执法、文明执法,维护好纳税人合法权益。
五是加强行风建设。强化内部效能,我局严格上下班、着装等纪律,推行局领导轮流带班制度,加大对效能建设情况明查暗访力度,在全局形成以遵章守纪为荣的良好氛围;提高税收执法和行政管理效率,切实加大了行业纠风力度,通过开展税务执法监察、专项清查、初核、治乱减负等途径,重点查纠了以税谋私、以税挤费、税收政策不落实、乱收费、乱摊派等行为,杜绝了各类损害纳税人合法权益和影响经济发展软环境的不正之风;坚持聘请行风特邀监察员,召开座谈会,认真听取特邀监察员的意见和建议,切实加大整改力度,从而畅通了行风监督渠道,赢得了社会各界对国税工作的好评。
(五)坚持依法治税,税收法制环境不断完善
一是加强依法行政,完成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十二五”规划工作。我局将依法行政纳入重要议程,及时成立或调整了县局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工作职责,加强配合,形成一级抓一级、逐级抓落实的组织领导体系。切实做到了机构、人员、经费、工作“四落实”。同时将依法行政、“六五”普法等工作纳入了20__年度工作计划、纳入了全局干部职工学习计划、纳入了年度工作目标考核。做到了“三纳入”;以税收改革为动力,以推行规范的执法责任制和“创建法治政府示范单位”为突破口,建立健全和完善了相关制度,建立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行政执法体制。
二是认真开展专项工作,确保专项任务的完成。认真开展了税务规范性文件的清理工作和重大税务案件审理工作和税务稽查案件复查工作;组织学习《遂宁市行政处罚案卷评查标准》,要求我局行政处罚案卷必须按照标准进行行政处罚,使我局行政处罚案卷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落实税收优惠政策,20__年上半年共计享受税收优惠的户数786户,其中企业36户,个体750户;优惠金额321.7万元,其中增值税69.7万元,企业所得税252万元。免费办理税务登记证95个,免收办证工本费1900元。同时定期清理优惠软件中的数据,及时对垃圾数据进行了修改,上半年共清理55条未申报信息;大力加强税收法律法规的宣传活动利用“税收宣传月”活动对税收法律法规进行宣传,同时按照20__年度“六五普法”工作计划,认真开展“六五”普法教育工作,举办“六五”普法学习6次,参加学习人员达400余人次。
三是认真做好行政复议工作。积极协助行政复议机关落实领导责任,全面掌握行政复议工作信息,定期向政府提交行政复议工作状况分析报告;积极协助行政复议机关首长认真履行行政复议职责,按照法定时限及时负责地签署 法律文书,推动建立并完善重大行政复议案件集体讲座制度;积极协助建立、健全行政复议工作责任制;积极协助行政复议机关加强对所属工作部门履行行政复议职责的监督;积极协助行政复议机关建立、完善重大行政复议决定备案制度;积极协助行政复议机关定期总结行政复议工作,对在行政复议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依照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
四是严格税收执法检查和执法监察工作,全面提升税收执法能力。认真组织开展了20__年度执法检查和执法监察工作。对我局的执法工作进行了日常监督,规范了税收执法行为,提高了税收执法水平和执法能力。落实税收执法责任制和过错追究制度,制定了我局20__年度税收执法检查方案,明确了20__年度我局执法检查的目标任务和工作方法,加强了对税收执法过错行为的追究。
(六)不断推进廉政建设再上新台阶
一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__—20__年工作规划》,按照省局“13131”基本工作思路和总体策略,全面落实惩防体系,加大源头治理工作力度,化解潜在风险,实现了“四个确保”、“三个安全”、“七无”、“三零”目标,较好地完成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任务。
二是切实抓好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落实。制定下发了《20__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要点》,在全县国税系统内层层签订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强化领导责任,落实分工负责制,并纳入目标考核,促进了党风廉政建设与税收工作同步发展,整体推进,保证了落实。
三是丰富内容、创新形式,加强反腐倡廉教育。以党性党风党纪教育为重点,加强对干部职工的理想信念、职业道德、优良传统、廉洁从政和预防职务犯罪教育,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突出抓好《廉政准则》及总局三个配套文件的学习和贯彻落实,进一步拓展廉政教育的形式和领域,建立苗头性问题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的“三早”预警机制。
四是深化“两权”监督。加强对贯彻落实上级和县局党组重要决策措施、重大工作部署的监督检查,结合重点企业征管服务质量综合绩效评估;开展督察内审、执法监察、定期走访和“跟班作业”等,加强对组织收入原则执行情况、税收定额调整、停歇业管理、普通发票管理、滞纳金罚款征收等重点环节的监督检查;继续推进政务公开,纪检监察部门全程参与干部选拔、财务管理、政府采购、“三公”费用管理等过程的监督,规避了行政管理工作中的风险,确保干部不出问题。
五是继续推进“读书思廉”活动。按照市局的部署和要求,突出抓好活动与党的建设、能力建设、制度建设、政风行风建设、业务工作的结合,在抓好读书思廉“三三六”基本活动的基础上,继续开展领导上廉政党课,廉政文化征文、读书思廉心得交流与评比、廉政知识竞赛等活动,引导广大干部职工广读、深思、精修,在“思廉”、“修身”、“践行”上发挥更大的作用和效力。
(七)以人为本,不断加强班子和队伍建设
一是狠抓班子建设。根据年初拟定的20__年党组中心组学习安排意见,按月组织中心组学习,通过深入学习,有力地促进了领导班子理论学习的深化和班子能力的提升,强化班子理论武装;积极开展争创“四好班子”活动,推动班子建设不断上台阶。制定了年度计划,确定了创建目标,明确了基本标准及要求,紧密结合创先争优活动,不断丰富和充实创建内涵。
二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和管理工作。以第十个公民道德建设“宣传教育月”为契机,开展了以“加强社会公德,塑造诚信人生,构建和谐社会,争做文明公民”为主题的公民道德建设宣传教育系列活动和各类道德实践活动,进一步营造了“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社会氛围;做足做细思想政治工作,深入到慰问对象家中、病房、征管第一线,亲切关怀他们的生活、学习、身体等情况,并送去了组织的问候。共走访慰问在职及离退休职工21人次。深入开展交心谈心活动,加强领导干部之间、职工与职工之间的沟通,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消除误解和隔阂,营造了和谐共事的氛围;切实抓好日常基础工作,加强日常管理,不断夯实人事工作基础。
三是加强干部教育培训。积极贯彻执行《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全面实施干部能力培训工程。通过全员读书、人人上讲台、岗位练兵、视频讲学、网上学园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干部在岗培训活动,大力构建“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一体化”的干部在岗培训工作格局。上半年来,组织“1+x”学习提升学习小组开展学习活动6次,完成市局视频讲学任务2期,送培78人次参加各类培训,其中:“361”培训18人次;岗位履职能力提升培训3人次;组织视频讲学学习7期,培训人员300余人次。
(八)文明创建工作持续开展
按照“巩固、规范、创新、提高”的要求,深化文明创建工作,大力开展树文明新风活动。
一是继续做好“巾帼建功示范岗活动”,成功创建全国巾帼文明岗。组织开展学先进活动,并结合部门实际开展了优质服务竞赛月活动。“三八”节期间,积极开展家庭文化建设活动,开展“五好文明家庭”、“和谐家庭”创建活动, “清明”节组织部分党员开展缅怀祭奠革命先烈活动,向旷继勋烈士敬献了花篮,参观了烈士纪念馆。组织开展文明执法、诚信纳税宣传教育等系列活动,深入创建活动内涵,我局办税服务厅创建工作得到省、市妇联和上级局的充分肯定,实现了一年一台阶,二年成功创建全国巾帼文明岗目标。
二是深入开展公民道德建设基本知识学习活动。在我局行业网学习天地专栏上刊载评论文章《大力实施公民道德教育》,转载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职业道德应 成为从业人员的行为准则》等相关内容。同时,还将《文明市民读本》、《机关工作人员文明礼仪手册》在各单位之间进行“读书漂流”活动。
三是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活动。为进一步改善城乡居民人居环境,保障市民身体健康、促进市民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文明行为习惯。县局还组织干部职工开展了以“创省级文明县城?我们在行动”主题的实践活动,60余名国税干部到街头、进小区拾垃圾,把建设美好家园付诸于实际行动。上半年我局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获得上级好评。
四是深入推进志愿者服务活动。除积极参加全县范围集中开展的活动外,我局志愿者服务分队还到敬老院开展帮孤助残、爱老敬老等社会公益活动,利用“六一”到新星乡小学看望留守儿童,并送去了价值近1000元的学习用品。
五是积极开展 “全民阅读”活动。县局积极收集书目,利用行业网刊载了《保卫延安》、《红岩》等十大红色经典书籍,引导干部职工多读书、读好书。
六是大力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结合我局实际情况,组织开展为贫困学生、“留守学生”服务的道德实践活动。同时,在干部职工子女中开展了给家长一封信活动。
七是认真落实计生“三结合”工作,完成了40户帮扶任务。
(九)深入开展税务文化活动。
一是利用重大节日,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与县局工会一道开展了迎新春游园活动、“五一”游戏竞赛活动,增强队伍凝聚力。
二是继续打造国税文化园。制定了《 县20__年国税文化建设实施方案》,对国税文化小区基础设施进行了升级再造;坚持以小区为平台,组织职工和居民,开展了“迎新春”工会活动;继续组织开展学习、创作、鉴赏、展示廉政书法的活动;健全小区阅览室管理制度,进一步丰富藏书种类和数量,开设廉政图书专柜,供干部职工及家属借阅;定期更换小区知行苑展板和书画长廊展品,不断丰富小区廉政文化内容,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继续开展廉政文化进家庭活动,召开了家属座谈会,评选表彰“五好家庭”和“助廉先进”各5名,教育干部家属当好“廉内助”,共建和谐清廉的国税家风。
三是组织职工参加国税系统各类税务文化活动。组织3名职工参加全市国税系统纪念建党90周年“党旭国遂”歌咏比赛活动,1人活动了一等奖;组织2名职工参加全市国税系统纪念建党90周年“党旭国遂”征文朗诵比赛活动;组织职工参加全市国税系统纪念建党90周年“党旭国遂”小品比赛活动,取得了三等奖;组织老干部参加全省国税系统退休干部书画摄影诗文作品征集活动,目前征集诗词13首。
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总结上半年工作,我们虽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足和薄弱环节:
一是税收政策性减收,税源不足导致收入压力增大,收入形势十分严峻;
二是对税收征管工作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分析研究得不够;
三是干部职工综合业务素质需要进一步提高,能力教育培训工作还需进一步加强,职工工作积极性还需要得到有效的发挥;
四是执法风险和安全意识不强应引起高度重视;
五是税收经费严重不足,一定程度影响到我局税收工作正常开展。
三、下半年工作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