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自然灾害的主要特征

自然灾害的主要特征

时间:2023-08-04 17:24:5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自然灾害的主要特征,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自然灾害的主要特征

第1篇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除险技术,研究

中图分类号:F40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我国的很多水利水电工程都建设在上世纪的八十年代初期,由于当时的技术条件和社会环境的局限性,影响了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导致了工程在设计和建设方面都并不完善。特别是经过长年累月的使用之后,一些水库已经出现了严重的病害,这些病险水库已经成为防洪体系当中最薄弱的环节,存在着非常大的安全隐患。为了保障水库的安全运行,对水利水电工程进行除险是非常必要的,它将直接影响到工程的安全和效益。下面本文就水利水电工程的除险进行分析。

水利水电工程技术病害主要特征

水利水电病害的主要特征包括以下几点:第一,水利水电工程的病害具有突发性的特点。一些灾害性气候(暴雨、洪水、冰雹)、地震等自然灾害,都会导致一些地区发生滑坡和泥石流。这些自然灾害对于水利水电工程设施的危害性非常大,并且是突发性,难以防范的。因此,自然灾害是导致水利水电工程发生重大危险的第一大杀手。第二,水利水电工程的病害破坏性特点:自然灾害除了有突发性的特点之外,还会具有非常严重的破坏性,自然灾害的发生往往会导致环境的严重破坏,导致水利水电工程发生重大的险情。此外,发生自然灾害,不仅对周边的环境造成破坏,还会导致水利水电工程现场的施工条件非常恶劣。第三,水利水电工程的险情具有不确定性。水利水电工程损害的主要原因是因为自然灾害的发生。由于自然灾害发生的时间和位置都难以进行预测,因此具有不确定性。另外,在自然灾害发生之后,后续的灾害依然会随时发生,这些的都是难以确定的。因此,水利水电工程的不确定性非常多。

水利水电工程的紧急处理技术

关于水利水电工程的紧急处理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下面本文进行简单分析:

2.1水利水电工程的安全性分析

安全性评价是工程除险的一个主要环节,关于水利水电工程的安全性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第一,安全性的评价范围,包括对水利水电工程本身的安全性评价;对于工程设置周围环境进行安全性评价;对水利水电工程的除险作业进行评价。第二,合理地规划安全性评价。工程施工的安全性能评价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技术难题,因此,相关的部门一定要合理地规划相关的方案。例如堰塞湖水利工程的除险工作过程当中,相关的部门就很好的规划了安全评价方案,出台了《堰塞湖工程除险技术导则》,对除险工作进行了规范。这样给以后堰塞湖水利水电工程除险工作具有好的借鉴。此外,技术规范的出台,能够加强工作人员的技术研究工作并尽快找到解决的办法。第三,抢险工作人员要尽快掌握险情信息。在险情发生之后,抢险工作人员要快速地掌握相关的信息,以便及时的进行除险工作。在一些紧急的情况之下,要采取先进的技术来进行检查,其中包括:遥感技术、探测工程设施的专用设备、险情信息数据传递的技术等等,以确保水利水电工程险情的检查和传播。

2.2水利水电工程除险的方案确定

对水利水电工程进行检查之后,对其设置抢修的处置方案也是整个抢修工作中的重点之一。对于水利水电工程的除险工作,设计处理方案能够有利于科学的确定,并及时地进行除险工作。关于水利水电工程除险的方案确定的主要内容有:第一,要注意确定紧急除险措施和除险技术的可行性,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除险工作。第二,要考虑抢险作业的现场条件,确定现场抢险工作所需要的设备,如物料设备、抢险空间、电力供应等。第三,要确定紧急除险措施的技术要求,必须要结合工程施工或者抢险的经验,对技术进行细化工作。另外,针对一些有危险性的抢险工作(如爆破),应该考虑其后果是否会影响到工程设施的受损情况,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的相关情况做明确的要求。

2.2水利水电工程的技术预案

水利水电工程的应急预案是有多重组织进行指挥,因此在进行水利水电工程抢险工作的时候,相关人员一定要加强对水利水电工程除险进行方案上的研究,确定抢险的技术设施,并在工程抢险、工程的立项、工程的设计等各个环节实施相关的规定。在审查时,一定要注意对工程险情的论证和把关,要充分考虑到自然灾害对工程安全的影响。在进行工程抢险工作的时候,一定要进一步查明自然灾害对工程的安全影响,收集相关的资料进行分析和研究工作。

水利水电抢险施工技术的研究

3.1一般的研究方法

关于水利水电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第一,不同工程类型进行研究工作。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研究工作的主要研究对象有好几种类型,其中江河堤防、土石坝、洪坝、泄洪系统可以归为一类;中小型的水利水电设施由于其抗灾能力相对较低,也可以归为一类;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可以归为第三类进行研究。这样系统的分类,能够有助于研究人员进行比较全面系统的研究。第二,对施工专业进行分类研究。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专业可以分为好几种类型。如:开挖、钻爆、混凝土作业、机电设备除险工作等。按照这些分类,工作人员可以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抢险进行更加深入的了解。同时,通过如此专业的分类研究,对于抢险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也有一定的提高作用。第三,对水利水电工程的技术路线进行研究。对于同一个类型的工程抢险施工专业技术,收集相关的资料信息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分析工程除险施工的适应性,加强和设备相关机构的通力合作,研究出有效的水利水电工程抢险路线。

3.2水利水电工程抢险的重点内容

关于水利水电工程抢险的重点内容主要包括一下几点:

要对工程的险情进行快速的勘察工作。快速的勘察工作是进行抢险

作业的第一个基本步骤,起主要内容包括:工作人对工程的设计、施工等相关资料的收集;对工程受损严重的地方进行资料的收集;调查水利水电工程安全造成威胁的原因,并进行资料收集;对施工周围的环境状况进行了解,并收集相关资料。以上的资料收集工作,技术人员可以采用先进的设备和方法进行快速的勘察。

第二,工程发生险情时,工作人员要快速到现场就位。关于水利水电工程的抢险工作,很重要一点就是注意时效性。在工程设施受损出现险情的时候,立即进行抢险工作,保证工程及时抢救,避免坍塌现象的发生。关于如何进行快速的抢险工作,是施工人员索要注意的问题之一。在进行抢险工作的时候,工作人员也要对伴随的特殊情况进行处理,如坍塌的路段、隧洞、桥梁等,要及时地进行抢修工作。

第三,抢险要做好安全控制工作。安全抢险工作要注意两个方面:首先是抢险工作人员的人生安全。由于抢险工作具有一定的风险,并且在抢险的时候要注意时效性。因此,抢险工作人员会面临很大的压力。针对这要点,相关部门一定要提供先进的设备,帮助抢险人员进行工作,查出工程的受损程度、受损地方、受损原因,提高抢险工作的速度。另外,对于抢险作业的方法一定要作充分的考虑,有一些抢险作业对于工程的安全会造成安全威胁。在施工抢险的时候一定要加以注意,防止因为抢险作业对工程造成更大的威胁。

结束语

自然环境的破坏对于水利水电工程的危害是非常大的。在面对水利水电工程的抢修工作时,一定要利用科学的方法、现今的技术对水利水电工程受损情况进行研究。而后准对工程受损的情况进行不同程度的抢修工作。

参考文献

[1]许佐龙.水利水电工程除险技术研究[J].水利水电技术.2012(07)

第2篇

【关键词】 大型灾害事故 消防通信 方法

一、前言

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更多拥有更强大的功能的通信装备与手段被应用到大型灾害事故现场消防指挥作战之中,从而极大的提升了广大消防官兵作战的能力。由于很多大型灾害事故其本身的复杂性、突然性,因而在消防作鹬谐3=行的是协同性的大兵团作战,这就对现场消防通信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2008年的5・12汶川大地震中,广大消防武警官兵进行救援抢险工作由于通信网络中断,使用的无线通信手段难以确保指挥部与各级救援队伍之间的有效通讯,从而极大的影响了应急救援的效率[1]。为此,公安部消防局近几年更加重视紧急救援通信系统的建设,本文以此为出发点,探讨大型灾害事故现场消防通信保障方法。

二、大型灾害事故现场消防通信现状

近年来,我国自然灾害以及人为事故发生频率较高,无论是汶川地震还是大连新港油库爆炸等事故都对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严重影响着社会的稳定。在大型灾害事故抢救工作中,消防部队往往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其中,通信困难就是最为常见的一种,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线路破坏导致通信信号中断

首先,线路破坏导致通信中断。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由于其影响区域广,危害性大,一般灾区内常常会出现大面积的通信中断情况,这主要是因为通信网络是借助有线光缆进行传输的,当出现地质灾害或者特大气象灾害时,光缆等有线传输渠道极易发生损坏,并且抢修难度较大[2]。在泥石流、台风、地震等大型自然灾害面前,无论是架构在空中的光缆还是埋在地下的光缆都显得极其的脆弱,一旦发生大型灾害,通信网络就会因为信号中断而成为通信盲区。

2.2 线路拥挤导致通信堵塞

在发生大型灾害事故现场,一般在短时间内产生极大的话务流量,持续性的呼叫涌进导致交换设备传输负荷过大,超出了交换设备设计时的极限数值,从而导致出现通信异常,具体常表现为电话打不进来,也拨不出去的局面,而互联网网络服务也会出现延迟,网速缓慢[3]。

2.3 电路中断导致的通信机房基站瘫痪

大型灾害事故,尤其是自然地质灾害发生时,经常会导致电力中断,从而早场通信机房基站瘫痪的情况。一般情况下,基站都会准备备用的电池系统,但只能维持很短的时间,无法满足人们通信的需要。目前消防部队在大型灾害事故现场主要的通信手段是依靠350M无线通信,其有着语音通信、距离短、资源少、有死角等弊端。当发生基站瘫痪情况时时,无线通信也经常会出现通信盲点和障碍,甚至出现瘫痪的情况,给抢险救灾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三、大型灾害事故现场通信特征以及通信要求

3.1 大型灾害事故现场通信特征

大型灾害事故现场通信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由于灾害事故一般都具有突发性,这就要求通信系统具有较强的应急反应能力。灾害都是突然发生的,在事前不具备预测性和可知性,但救援时间却是抢险救灾的关键,这就需要救灾的消防通信系统有着快速反应能力,第一时间了解情况。(2)由于灾害事故发生后,现场变化莫测,常常会出现新的情况,这就需要抢险救灾工作中对于人员、车辆的调度更加频繁,因此这就需要全方位的通信保障,从而实现准确传递指挥信息,面对不断变化的情况能够最快做出反应[4]。(3)发生大型灾害事故时,常常需要社会各界协同开展抢险救灾工作,这就需要有专门的协调通信系统来居中策应调整。

3.2 大型灾害事故现场通信要求

大型灾害事故现场进行指挥工作对现场通信一般都有着较高的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内容:首先,需要保证现场开展救援工作的各级官兵之间有较为畅通的通信系统。其次,需要具备有线、无线网络功能,具备GPS导航定位与计算机辅助能力,并且提供广播功能。再次,需要与指挥中心实现双向通信功能,并且可以传递音频视频。另外,需要能够随时调用重大危险源抢险紧急预案,能够迅速采集周围信息并传递给指挥中心。

四、大型灾害事故现场消防通信保障方法

4.1构建大型灾害事故现场消防通信指挥体系

依据实现常态通信化的要求,公安部消防局、各消防总队和部分支队都已经配备了有决策指挥功能的移动消防指挥中心,实现了以车辆为载体的移动通信指挥的目标,从而具备了一定的在大型灾害事故现场进行通信组网、指挥调动的能力,为事故现场与后方各级指挥中心之间的语音、视频、数据的互联互通提供了有力保障。

第3篇

【关键词】网络新闻 突发自然灾害 应急管理

不同的突发自然灾害带来的灾难各不相同,但都会造成人员伤亡、财产经济损失或者环境破坏等现实的危害。以报道灾难性事件为主要特征的灾难性新闻,因其具有突然性、震撼性、负向性和社会性而备受社会各界关注①。在突发自然灾害新闻报道的内容中,政府对灾害的发生概率、范围、危害程度等情况的认知对公众而言具有权威性和可靠性,政府所做出的救灾行为也是大众关注的重点,因此这两种内容在新闻报道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对突发事件新闻而言,网络新闻报道因其具有快速、多面化、多渠道、多媒体、互动等特点,在灾难性事件报道中具有比传统媒体更大的优势。因此本文以网络新闻为主要信息来源,整理出三个案例,对比分析政府对突发自然灾害的危机认知与应对行为。

案例介绍

在2005年制定的《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中规定,自然灾害包括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和森林草原火灾等。本文选取了三个自然灾害案例:2007年淮河全流域洪水蒙洼蓄洪区、2008年汶川地震唐家山堰塞湖、2008年初南方十几个省市大范围雪灾,这三个案例发生年份相近,持续时间相似,具有较高的可比性,在危机类型和危害程度方面也有较强的代表性。在案例所涉及的事实方面,主要来自网络媒体的新闻报道,经过总结和整理,按照《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对灾害应对活动的划分,案例分为这几个方面:

【案例1】:2007年淮河全流域洪水蒙洼蓄洪区

1、应急准备

物质准备:修筑堤坝,设置蓄洪区,准备完善

防灾宣传:对洪水灾害有长期的宣传,公众对危机各方面情况了解较多

2、预警预报与信息管理

监测:通过各级站点,利用卫星云图、天气雷达信息等最新接收及处理技术,及时获取足量、准确的信息。

预警:严密监测发展情况,在第一时间上报情况,引起高度重视。

事前研究:对蒙洼蓄洪区有充分的针对性研究,形成结论:国务院批复的《淮河防御洪水方案》中规定,当王家坝达到29.3米分洪水位,且水位持续上涨,根据水雨情和工程情况,适时启用蒙洼蓄洪区。

3、应急响应

响应启动:淮河流域6月29日开始出现强降水,国家防总7月3日启动IV级响应;7月5日启动III级响应;7月9日启动II级响应,7月10日启动最高级I级响应。

应急处置:专家会商得出精确结论,一次性正确决策,7月10日11时05分国家防总副总指挥、水利部部长陈雷宣布蒙洼分洪调度命令。②

救援与执行: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负责指挥,受灾时通讯联络保持畅通,乡村组织健全,村、乡、镇政府组织灾民有序撤离。

慰问灾民:7月13日,国务院总理前去蒙洼蓄洪区慰问群众。③

【案例2】:2008年汶川地震唐家山堰塞湖

1、应急准备

物质准备:几乎没有

防灾宣传:公众事前对堰塞湖几乎没有任何了解

2、预警预报与信息管理

监测:自然情况恶劣,基础设施损坏严重,无法在第一时间获得现场的第一手资料,难以实时监测情况的变化。

预警:中国科学院对地观测中心的科研人员,发现了唐家山堰塞湖,立即上报,得到重视④。

事前研究:仅对堰塞湖形成过程、解决办法及其危害有一般性认识,并无针对此地的解决方案。

3、应急响应

响应启动:我国首次启动国家I级救灾应急响应。

应急处置:专家讨论得出一次结论并实施工程后,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进行二次修正决策。

救援与执行: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负责指挥,受灾时通讯不畅难以获得及时的信息,撤离时部分公众有急躁情绪,有较高权威性的绵阳市委书记亲自进行安抚。

慰问灾民:6月5日,国务院总理实地考察、研究堰塞湖涨水及工程排险办法⑤。

【案例3】:2008年初南方十几个省市大范围雪灾

1、应急准备

物质准备:缺少必要物质准备,融雪剂和化雪用的工业用盐储备不足⑥。

防灾宣传:南方地区政府和公众对雪灾的危机意识、救灾知识、自救方式、营救能力等方面十分薄弱。

2、预警预报与信息管理

监测:气象预测系统只能准确预测未来一周内的天气状况,未能预测到雪灾持续时间长达1个月之久。

预警:雪灾预报未能引起各方的高度警惕,对天气预报缺乏危机敏感度,预警机制启动相对迟缓。

事前研究:中国南部地区发生雪灾的次数较少,相关研究不受重视,但也有宝鸡秦岭山区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提高抗击冰雪灾害能力的成功案例⑦。

3、应急响应

响应启动:1月12日降雪开始;安徽省1月22日启动省级IV级救灾应急响应;1月26日启动省级III级方案;1月27日启动国家级四级救灾应急响应;1月28日启动省级II级响应;1月29日夜启动国家级II级响应。

应急处置:救灾整体工作积极有效,但仍有决策不统一,如临近省份调度不周导致京珠高速公路湖南段和衡枣高速公路严重大堵车的情况⑧。

救援与执行:国务院煤电油运和抢险抗灾应急指挥中心负责指挥,但交通严重受阻,救灾行动计划实施困难,缺乏专业大型抗冰除冰机械,人工作业效率低。

慰问灾民:国务院总理去长沙、广州等地视察,亲临火车站考察工作⑨。

案例分析

1、事前准备

案例1中具有充分的事前准备,使政府在灾害到来的时候,可以使用有效的资源,从容应对,在很短的时间内做出正确决策,对危机进行处置,尽量减少危机造成的人民生命、财产损失,将危机造成的损失最小化。

案例2中堰塞湖灾害以往发生的次数很少,影响也较小,所以几乎没有任何物质的准备,当危机发生时,只有在发生灾害的第一时间组织起对堰塞湖有着一定的研究有关专家,并且调派各行动部队,提高反应速度。

案例3则由于存在思想上的不重视,导致原本有条件可以进行的物质准备却做得不充分,并且没有将已有的抗灾技术推广开来,导致应对灾害局面时的被动。

2、危机认知

案例1中的淮河流域洪水灾害,由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负责。在过去的时间里,淮河流域不同程度的洪水灾害发生次数较为频繁,政府在灾害应急救援中积累了具有针对性的较为丰富的经验,依据对灾害发展情况的准确监测和预测,及时并不断提升与事实相符合的救灾响应等级,对危机危害程度认识准确,其认知危害程度等于实际危害程度。

案例2中的汶川地震的危害程度巨大,由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负责。在过去的时间里,四川地区发生如此剧烈地震的次数极少,但在此次应急救灾中政府的认知危害程度正确、及时,在第一时间启动国家I级救灾应急响应,这也是我国最高级的响应等级,其认知危害程度等于实际危害程度。

案例3的中国南方各省份雪灾,是由民政部减灾委员会统一负责。由于事先预测灾害危害程度不足,在灾害发生初期,仅启动了国家级IV级救灾应急响应,并且启动不够及时,距离灾害萌芽阶段即降雪开始已有15天,比省级IV级别的救灾应急响应启动也晚了5天,其在危机应对时,认知危害程度小于实际危害程度。当雪灾进一步发展,更多的次生灾害显现出来之后,才认识到正确的灾害危害程度,将国家救灾应急响应等级从IV级提升到II级,这种跳跃性的提升,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对灾害危害程度的认识不足,但灾害的危害已经形成,为之后的救灾工作造成了更多的困难。

3、信息获取与传播

在案例1中,由于事先准备较为充分,可以采用各种先进的技术手段将收集来的较为全面的数据进行汇集、处理、分析,形成有利于决策的信息,并且通过完善的组织结构,将信息在最短时间内传递给需要的专家或者决策者,将专家会商意见及时提交给决策者。同时,由于在危机前对公众进行了行之有效的防灾知识宣传,且大众传播渠道与受灾群众中的人际传播渠道都保持完整,功能健全,可以很好的将危机信息传播给公众,公众的恐慌程度很低。

而案例2中,在基础设施全部被破坏的情况下,很难足量、准确、及时的获取到决策所需的信息,因此需要在决策时留出存在一定变数的可能,根据危机发展情况具体分析当前情势。将灾情的客观情况以及自救知识等传递给受灾公众,可以有助于形成正确的危机状态认知,而在通讯设施也被破坏的情况下,将危机信息传递给受灾群众则需要克服更大的困难。

在案例3中,灾害的严重程度和广度要求政府进行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危机应对,由于很多信息是人工进行收集整理,非常容易出现隐瞒信息现象。而信息在跨省之前共享不畅造成的大堵车,说明我国在统筹协调避险抗灾方面还需进一步加强,以保证信息的公开、透明和全面。

4、决策与执行

在案例1中的决策为程序性决策,即决策者对所要决策的问题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有先例可参考,但决定使用蓄洪区会损失该地方区域的利益,此时决策者必须能够顾全大局,做出正确的决策,此时由国家防总副总指挥、水利部部长宣布开启闸门,正是因为政府对危机状态的认知以及决策者的专业性和权威性都会影响到公众对决策的理解和信服程度,进而影响决策的执行。

在案例2中的决策为非程序性决策,需要根据事实情况,考虑众多变化的因素,不断调整决策,这其中可能出现错误与反复,这就要求危机应对组织具有更强的沟通、协调、执行能力和面对公众良好的危机传播能力。因此撤离绵阳市人民群众的决策需要具有较高权威性的绵阳市委书记宣布,并对受灾群众进行安抚。

在案例3中,各地区决策的不统一给救灾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只有同时具有正确的危机认知和物质基础的保障,才能使正确的决策得以有力的执行。国务院总理亲临现场起到三重作用:(1)亲临一线、靠前指挥的决策者;(2)促进各部门之间合作的协调者;(3)激发公众的勇气和信心的鼓舞者。

结语

结合以上案例的分析可以看出,在网络新闻报道中,政府对突发自然灾害的危机认知非常重要,只有正确的危机认知才能做出正确的应对行为。对于突发型灾难,如案例2,在很短的时间内形成的灾害,较为容易引起政府的重视,正确认知到其危害程度;而对于积累型灾难,如案例1和案例3,在事发初期并没有危险,而随着雨量或雪量等的积累危险性不断增加,灾难在无声无息中慢慢形成,则更需要对危机状态形成正确的认知,错误的危机认知可能会导致两种后果:如案例3中忽视危机的严重性,准备不足,应对不力造成更大的危害;而将危机的危害程度过于扩大化,则会浪费资源且有可能造成不必要的恐慌,在真正的危机到来时不能快速灵敏地做出反应。■

参考文献

①张平宇,《灾难性新闻的报道原则》[J].《中国记者》,2001(9)

②新华网news.省略/lo-

cal/2007-07/11/content_6356677.htm

③新华网news.省略/po-

litics/2007-07/14/content_6375354.html

④中新网省略/gn/

news/2008/07-05/1302943.shtml

⑤新华网sc.省略/

content/2008-06/06/content_13477105_1.html

⑥中国建设报mohurd.省略/

dfxx/200802/t20080213_163764.html

⑦新京报news.省略/opinion/

200802/0209_23_395779.shtml

⑧新华网news.省略/ne-

wscenter/2008-01/27/content_7502366.html

⑨人民网politics.省略/

GB/30178/6863376.html

第4篇

关键词:水土流失 防治措施

1.水土流失成因

影响土壤侵蚀的因素错综复杂,既有自然因素,又有人为因素,是自然环境诸因素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结果。人类不合理的社会经济活动则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是加剧土壤侵蚀的主要因素。

1.1自然因素

影响水土流失的主要自然因素是降水、地形、地质、土壤类型和植被等,其中地形、地质、土壤类型和植被等方面是潜在因素,而降水是主要动力因素。

1.2人为因素

自然因素是水土流失发生的潜在因素,而不合理的人为活动则是产生水土流失的主导因素。人为破坏植被、陡坡开荒、开山采矿和基础设施建设等破坏水土资源的行为,都是造成水土流失的主要因素。而且呈现出随着人口不断增强的趋势。长期以来,人为违背自然规律的不合理活动是诱发和加速水土流失的主要因素。主要表现在人口增长过快及人为破坏,形成了两个难以逆转的恶性循环。一是“越穷越垦、越垦越穷”的恶性循环。人口增长快,环境人口容量严重超载,不断破坏植被开垦荒地,过度利用自然资源,导致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耕地(主要是坡耕地)比例过大,农业经营粗放,生产水平很低,天然草场超载放牧,退化严重,不能发挥生态防护效益,造成水土流失加剧,生态环境恶化。二是“越穷积累越少,积累越少越穷”的恶性循环。另外,滥挖、滥伐等人为破坏活动和近年来生产建设项目不注意水土资源、自然植被和水土保持设施保护,人为造成新增水土流失。

2.水土流失危害

水土资源是人类生存最基本的条件,而严重的水土导致自然生态平衡失调,生态环境逆向演替,土壤肥力衰退,自然灾害频发,农林牧业产量降低。水土流失不仅成为制约当地经济持续发展的主要原因,而且还严重威胁人类正常的生产生活,妨碍社会的进步,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

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耕地减少,土地退化,沙尘暴频繁发生,泥沙淤积,影响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加剧洪涝灾害,恶化生态环境,是造成山区区域经济落后、人民生活贫困的主要原因,也是制约我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2.1水土资源损失严重

作为人类生存基本条件的水土资源的严重流失,使当地有限的水资源不能合理利用,加剧干旱程度;地表活土流失导致土地贫瘠,生产力严重下降,造成沟头延伸和沟岸扩张,沟壑面积扩大。严重的水土流失制约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加剧了当地群众的贫困程度。

2.2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

由于植被破坏、径流改变,土壤乃至地质结构受到影响,一遇暴雨,极易形成山体滑坡和泥石流,造成山洪灾害。滑坡、泥石流等灾害除了冲毁房屋、道路、电力通讯等设施外,也将破坏农田、水塘、水凼、水库等水利设施,严重的还会影响航运,使河道断流。

2.3淤塞河流、淤积水库等沟道工程

大量泥沙淤积下游河道水库,缩短水库使用寿命,严重影响行洪调洪、蓄水灌溉等综合效益的发挥,对工程安全构成了威胁。水库由于淤积防洪能力降低成为病险水库,保灌面积不到设计灌溉面积的1/3,有些水库已完全丧失了蓄水灌溉能力,只能采取“空库迎汛”的运行方式,造成汛期有水不敢蓄,汛后想蓄又无水的状况。

3.水土流失综合防治

3.1预防措施

预防措施分为三项措施。一是宣传措施,通过大力宣传水土保持法律法规,不断提高社会各界水土保持法律意识;二是政策措施,针对当地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存在的突出矛盾,根据水土保持法律法规,制定地方配套规范性文件;三是监管措施,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监督执法队伍,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严格落实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三同时制度,及时治理人为因素造成新的水土流失。

3.2管护措施

管护措施其内容包括管理措施和看护措施,管理措施是为了调动全社会治理小流域的积极性,提高治理效果和水平所采取的项目管理措施;看护措施主要是为维护和保护治理成果而采取的措施,分为自管、专管、监管措施。对属于个人所有或承包的区域内的水土保持设施,主要以自管为主,村集体所有水保设施,主要以村级管护员专管为主,对国有水保公共设施主要以职能部门监管为主。

3.3群众参与,部门协作和资源整合

要鼓励流域群众参与,发挥乡土知识在水土保持工作中的作用,使水土保持科学技术能够和当地的乡土知识建立起高度的兼容性。各县(级)政府对流域综合治理要高度重视,一个流域或者社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小流域“综合”治理管理,就必须建立相应的多部门协作机制。培养和提高当地群众的技术能力和管理能力,有效地保护和巩固水土保持项目的成果,在实现流域群众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实现流域可持续发展。

3.4植物措施

植物防护措施配置上要求土地整治与造林种草措施相结合,对树种选择要适地适树,并结合生活及美化要求。在具体布设上,注意乔、灌、草的合理搭配,绿化和美化的有机结合,实行近灌远乔,形成综合性保水保土的防护体系。造林树种的选择:根据所在地区的气候、土壤立地条件选择树木花草种类。

(1)“二退二还”:①退大坡度耕地为林地;②在低山丘陵的耕地基本上都是毁林开发的;破坏了生态环境,加剧了水土流失;对此在短期内必须采取“二退二还”的退耕还林治理对策。

(2)“二防二治”。对已发生库淤、湖淤的水库、湖泊采取清淤、治污,并在库区、湖区周围营造水源涵养林,由此达到防淤、防污的目的。

(3)生物措施。进行农田防护林、护沟林及封禁治理,行成生态自我修复,使活立木蓄积量≥400m3/km2,提高森林涵养水源调节小气候的能力。

3.5工程措施

3.5.1分级截流泄洪

在山丘自然林与耕地交界处,即坡岗地上部建截流沟,截住山水,防止山水冲刷耕地;在岗坡地中部和岗坡地下部,也都分别开挖截流沟,中部截流沟防止坡面水土流失,坡下建截流沟,既防止坡面水土流失又防止洪水倒灌。

3.5.2小塘坝工程

在山与山之间的沟谷里,修建小塘坝蓄积地表水,既可以蓄洪调洪,有效地防止水土流失,又可以综合利用水资源发展灌溉农业。

4.结语

水土保持工在当代利在千秋,只有搞好水土保持,把预防、治理和生态自我修复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才能减轻水、旱、风、沙灾害,保持生物群落所依赖的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的永续利用,促使整个生态系统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使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呈现一片蓝天、绿地和碧水,进而夯实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基础。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气候变化;森林灾害;法律防治

中图分类号:F840.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4)02-0051-02

在研究如何应对气候变暖的过程中,森林生态系统起到了不可或缺甚至是中流砥柱的作用,尤其是利用森林碳汇应对气候变暖是一个关键措施。然而,由于森林是一个极易遭受气候变化等自然灾害侵袭和意外事故影响的生态系统,气候变化必将对森林灾害以及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带来严重的影响。

森林灾害是世界七大自然灾害之一。森林灾害主要是指由于自然变异或者人为因素引发的,并对森林资源的正常发育或者森林生态系统的平衡造成破坏或者损失,进而给林业产业造成经济损失或人员伤亡的自然现象及人类行为。[1]研究已经表明全球气候变化特别是CO2浓度增加和温度升高的情况下,森林生态系统将受到严重的破坏,系统结构、空间格局、组织成分、分布范围以及系统生产力等都将发生变化。此外,气候变化还会使得部分物种的适生面积扩大,种群迅速扩张,一些生态系统出现干旱的频率加大,荒漠化加重,脆弱性增加等等。[2]森林是对气候变化比较敏感的一类物种,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气候变化将导致森林灾害风险的增加。

一、气候变化现状

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当今全球普遍关注的国际化问题。自《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生效以来,以气候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问题就引起了国际各界政府、社会组织和科学机构的高度重视。众所周知,导致气候变暖的关键因素就是大气中CO2浓度的增加。相关研究成果显示,全球大气CO2的浓度已从19世纪60年代以来的280μmol/L增长到了现在的387μmol/L。并且,近十年大气中CO2的浓度仍以4%的速度增长,到2050年以后,大气中CO2的浓度将会是现在的两倍。[3]因此,随着气温升高,温室效应的加剧,气候变暖和极端气候事件频发的趋势将会长期存在。

二、气候变化对森林灾害的影响

(一)气候变化对森林生物灾害的影响

森林生物灾害主要可以从两方面进行表述,即森林病虫害和森林鼠害。据普查,我国森林年均病虫害发生面积为934万hm2,超过年人工造林面积,直接导致经济损失和生态价值损失达880(亿元/a)。全国森林鼠害的年均面积约为150万hm2,其中以西部地区最为严重。[4]我国已经成为了世界上森林灾害发生面积最大,损失最为严重的国家。在新的气候背景下,气候变暖将进一步加剧森林生物灾害的严峻性。

1.气候变化使有害生物的繁殖速率增加,种群快速增长

温度对生物的繁殖发育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气候变暖,森林有效积温增加,许多森林害虫的生理过程、发育周期将大大提前,繁殖速率、适应能力和存活率也大大提高,从而导致世代数和群密度增大,种群快速增长。

2.气候变化使病虫害的适生区域扩大,危害程度加重

全球气候变化对森林病虫害的分布区系和危害范围有着重要的影响。气候变暖使森林害虫的越冬代北移,越冬基地增加,迁徙范围扩大,从而大大的拓宽森林有害生物的适生区域,主要呈现出向高海拔和两极方向扩展,区系分布由南向北变迁的整体趋势。[5]

3.气候变化缩短病虫害的发生周期,增大发生频率

随着气候变暖,森林植被的物候期也在发生着相应的改变。由于有效积温增加,许多昆虫的物候期提前,从而导致世代数目增加,病虫害的发生周期缩短。例如天幕毛虫的发生周期一般为14或15年,但近些年曾于1971年、1985年、1995年在牡丹江,1965年、1974年、1984年、2002年在吉林白城相继爆发;安徽的潜山马尾松毛虫1973年以前爆发周期为10年,1973年以后则为3-5年。[6]由此可见,气候变化使得许多森林病虫害的发生周期缩短,发生频率加大,进而导致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水平严重下降,抗灾能力大幅降低。

4.气候变化使森林鼠害面积明显增加,危害程度严重加剧

我国森林鼠害主要发生在生态脆弱区,以内蒙古林区以及西部干旱地区最为严重,每年发生约66万hm2以上。[7]随着气候变暖,新的环境对老鼠的存活和繁殖提供了更为适宜的条件,活跃期延长,加之当前人们对综合治理鼠害的疏忽,使得老鼠大量繁衍和种群密度急速增加,鼠害的危害程度将远远胜于过去。

(二)气候变化对森林非生物灾害的影响

1.对森林火灾的影响

森林火灾的发生是火源、可燃物、气象等环境因子交互作用的结果,其中气象因素是导致森林火灾发生的关键因子之一。气候变化对自然林火影响的范围、 程度和频率取决于森林经营历史、干旱频率及程度、病虫害爆发以及其他因素等。气候变化对森林火灾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气温升高,降水减少,蒸发加大,地被植物干燥,高温、干旱、大风等极端气候的频率和发生强度加大,从而森林火险等级和森林火灾发生的频率将明显提高;[7]其次,森林植被的种群组成和分布区域改变,使森林火灾的发生与蔓延呈现出一定的时空规律性;再次,气候变化导致病虫害的频发,促进了可燃物条件的形成,加剧了极端高温干旱区火灾频率及特大火灾的可能性;并且,由于火源分布、气象条件和可燃物的分布改变,林火的发生的准周期也将发生明显的波动,并逐渐呈现出缩短的变化。[8]

2.对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的影响

气候变化导致的森林气象灾害主要有冻灾、雪灾、风灾、旱灾、洪涝、雹灾、高温等。其中冰雪、洪涝等灾害又会进一步的引发水土流失、流泥石、滑坡等次生地质灾害或者火灾的发生。例如2008年,我国南方发生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导致林木大批折断受损,并且地表可燃物大量增加,平均地表可燃物载量超过50(t/hm2),严重超过高强度大火的标准30(t/hm2)。[9]1987年的大兴安岭森林大火也是由于长期干旱引发的。目前,气候变暖导致的旱灾是我国影响面最广的气象灾害,并且还常出现多种灾害复合叠加的现象。

三、关于森林灾害的法律防治

(一)加快完善森林灾害法律防治体系的必要性

在气候变化凸显的今天,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环境方针为指导,从生态、经济、社会等各方面加快建立切实可行的森林灾害法律保障制度,完善森林灾害法律防治体系,不仅有利于推动和实现森林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对于防止气候变暖也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首先,就环境保护而言,在应对气候变化历程中,森林对减缓气候变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森林碳汇功能,是减缓气候变暖的关键措施。应对气候变化,森林资源是主力;其次,就推进经济发展而言,气候变化将增加林业灾害的易发性和频发性,从而增大林业产业的风险,保护森林是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再次,就森林生态系统的自身特点而言,气候变化所带来的森林破坏在规模和程度上都会有一定的扩展,然而森林生态系统一旦遭到破坏,其恢复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控制森林灾害的发生是维护森林生态系统平衡的重要方面;最后,就森林资源的保护和管理体制而言,我国的森林灾害防治法律机制严重滞后,不够完善,在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客观要求相比,仍存在不小的差距。加快完善森林灾害法律保障机制的步伐,是促进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二)关于森林灾害法律防治的几点建议

1.将森林灾害法律防治与应对气候变化有机结合

森林灾害的频发与气候变化有着必然的内在联系,森林灾害法律防治体系应该把灾害防治与气候变化结合起来。一方面,把防治森林灾害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一项重要措施,在制定森林灾害防治的政策规划和开展的法律活动中,把气候变化因素考虑进去,跳出为防治而防治的定势;另一方面,把应对气候变化作为防治森林灾害的战略行动,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主动性和紧迫性。其中,减缓和适应是应对气候变化的两个主要方面,减缓气候变化与森林灾害防治的结合就是:制定并完善相应的森林保护法律法规,加大人工造林力度,充分利用森林资源的碳汇功能来减缓气候变化;适应气候变化与森林灾害防治的结合就是:在更好的掌握气候变化形势的情况下,制定切实可行的森林灾害防治政策,完善森林灾害防治机构的建设,加强森林灾害应急系统的构建,开展适应气候变化的森林资源培训和宣传工作。

2.完善森林灾害防治法律法规体系

气候变化背景下,森林灾害的发生往往出现新型灾害、复合型灾害、次生灾害或者衍生灾害跨区域发生或一起并发的现象,针对常规森林灾害制定的的单行法现和政策制度已严重滞后。亟需制定综合性的防灾治灾法或以森林保护法为统帅,再针对各种可能发生的森林灾害制定更加具体、实施性强的单行法规,从灾害的预防、监测、预警、应急处置、风险管理、恢复重建、救济救助等各层面都做出具体规范,并在防灾治灾的各个环节提出应对气候变化的一体化要求。

3.健全森林灾害地方管理体制,确立区域联防联控机制

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森林灾害管理体制层次比较广泛化,不够具体细致,以致无法应对新的森林灾害防治局面。因此,在各级政府设立由政府统一领导,综合协调政府各相关部门的专门机构,根据灾害发生的等级和特征,形成同一灾害区域多个地方政府参与的联合防控机制,协调建立森林灾害跨区域防治的检测预警系统,实施资源和信息共享、应急响应联动等措施。

4.加强森林灾害的防治能力建设和法律救助机制

以法律手段为保障,高效运行救助机制是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新的森林灾害风险的重要环节。由于森林灾害后果严重,需要建立森林灾害风险分担和转移机制,通过金融、保险等多元化机制实现森林灾害的经济补偿和损失转移分担,如生态补偿政策,森林保险制度和建立专门的森林灾害保障基金等。风险分担机制应与森林救济、产业恢复等减灾和适应手段相结合。此外,还可以进一步探索社会化的捐赠救助基金体制,充分的发挥公益慈善机构在森林灾害保障中的作用,拓宽救助资金的来源和渠道,充分基层自治组织和社会组织的联合防御、救助发挥的作用,弥补政府救助的不足。

参考文献:

[1] 魏书精,孙 龙,魏书威,胡海请.气候变化对森林灾害的影响及防控策略[J].灾害学,2013(4):37-38.

[2] 张文勤,纪成俭,王文烂,等.福建省森林灾害的发生情况与主要成因分析[J].林业经济问题,2001(3):175-178.

[3] 李艳丽.全球气候变化研究初探[J].灾害学,2004,19(2):87-91.

[4] 李剑泉,李智勇,易浩若.森林与全球气候变化的关系[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0(4):35-38.

[5] 赵铁良,耿海东,张旭东,等.气温变化对我国森林病虫害的影响[J].中国森林病虫,2003(3):29-32.

[6] 谢 晨,赵 萱,王 赛,袁 梅.气候变化对森林和林业的影响及适应性政策选择——基于全球和我国的相关研究进展[J].林业经济,2010(6)96-102.

第6篇

地质灾害 预测 影响因子

引言: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是导致人民生命财产损失的自然灾害之一,我国是一个地质灾害频发的国家,随着人类活动增多,地质灾害发生频率、强度以及对人民生命财产所造成的损失越来越大,加强对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与评估对于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地质灾情评估的目的、意义

地质灾害是自然因素、人为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地质灾害危险性是地质灾害自然属性的体现,评价的核心要素是地质灾害的活动强度。从定性分析看,地质灾害的活动强度越高,危险性越大,灾害的损失越严重。对地质灾害灾情预测评估首先是为了通过揭示地质灾害的发生和发展规律,评价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及其所造成的破坏损失、据此进行地质灾害发育趋势的预测;其次通过地质灾害灾情评估、做出救灾防灾决策的依据。因此。加强对地质灾害减灾规划和临灾预案的制定与实施有重要的意义。

2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方法

目前,我国在地质灾害危险评估中已具备较为完善的定量方法,常用的方法有层次分析法(AHP)、灰色关联度法、模糊综合评判法和信息量评判法等。由于不同的方法各有特点,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实际情况,选取较适合的方法,并进行合理的优化。

2.1层次分析法(AHP)

层次分析法也叫系统工程法,它是一种实用的多方案或多目标的决策方法其主要特征是,它合理地将定性与定量的决策结合起来,按照思维、心理的规律把决策过程层次化、数量化。2.2灰色关联度法

灰色关联度分析法是建立在灰色系统理论基础上的一种定量评价方法。着重研究概率统计、模糊数学所难以解决的“小样本”、“贫信息”等不确定性问题,它根据评价因子之间的发展态势的相似或相异程度,来衡量评价因子之间的关联程度,最终将评价因子的权重与其等级的分数相乘然后相加,得出评价结论。

2.3模糊综合评判法

模糊数学是研究和处理模糊现象的科学,它所揭示的是客观事物之间差异的中介过渡性引起的划分上的一种不确定性。通过建立模糊相似关系将客观事物予以分类。它主要应用于地质环境质量评价、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分区评价、单灾点稳定性评价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4信息量评判法

信息量评判法是在信息社会中产生的,它属于统计分析方法,在我国以前多用于地质找矿等领域,目前在地质灾害空间区划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用于地质灾害评估中主要通过某些因素对所提供的研究对象信息量的计算来评价,亦即用信息量的大小来评价影响因素与研究对象关系的密切程度。

3 地质灾害预测评估影响因子

3.1气象因子

气象因子包括气候类型、气温、气压、湿度、风向、风力、云量、降水等要素在这些要素中,对地质灾害的产生和稳定性影响的最重要原因是降水。地质灾害与降水有密切的关系,危岩(崩塌)、滑坡主要集中发生在降水较多的月份,而泥石流发生更离不开降水形成的强烈地表径流。

3.2 地形地貌因子

危岩(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与地形坡度的关系十分密切。如乔建平等研究了长江三峡库区云阳一巫山段斜坡坡度对滑坡的贡献率得出了该地区滑坡发育的主要坡度区间。

3.3地层岩性组合

地层岩性是产生地质灾害的基本物质条件,其组合决定了岩土体类型特征,也就决定了地质灾害类型及规模。如:软硬相间岩组,由于软弱岩体抗风化能力较差,被风化剥蚀而形成岩腔,使上部坚硬岩体失去支撑易产生危岩(崩塌)同时,软弱岩体的强度相对较差,易成为滑坡的易滑地层。

3.4地质构造因子

地质灾害是地球内外动力耦合作用的结果,地质灾害多与地质构造作用有关。如对于某一特定地区,剪切带区域抗风化能力较差,易于诱发泥石流灾害,而与新构造应力场主压应力垂直或大角度相交的陡崖或陡坡,则易于孕发危岩、滑坡等地质灾害。所以说地质构造因子是

地质灾害发育的一个重要因子,起主导控制作用。

3.5水文地质条件

在所有诱发和触发地质灾害的因子中,地下水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是地质灾害勘测、评价、预测与防治必须考虑的因子。在以往的各种地质灾害中,大部分危岩(崩塌)、滑坡的产生均有地下水的参与。

3.6人类工程活动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类对自然改造加大,各种大小工程活动,直接或者间接诱发了各种地质灾害。如:人类过度的开采造成对植被的破坏,从而导致水土流失,诱发泥石流;公路修建切坡形成危岩(崩塌)、滑坡等。

结束语:在实际地质灾害预测评估中,为了便于计算机识别和数学处理,一般会对影响因子进行量化,从而得出影响的强度。地质灾害的预测评估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只有充分分析了其影响因子基础上,利用科学计算方法,才能准确预测出地质危害,从而减少对人类的损失。

参考文献:

第7篇

关键词:干燥度指数;干旱情况;黑龙江省

中图分类号: P467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6.21.073

在各种自然灾害中,干旱造成的经济损失占气象灾害损失的50%,最为严重。干旱所引起的粮食减产占所有气象灾害造成粮食损失的60%左右,造成的经济损失达58%以上[1]。黑龙江省位于我国东北地区,是我国玉米、小麦、水稻等重要粮食作物的主要产区[2],其收益的好坏对于我国粮食安全有重要影响。

干燥度指潜在蒸发量与降水量的比值,反映了某地、某时段水分的收支状况,被广泛运用于气候的干湿状况分析。陈莉[3]等研究了东北三省1960年~2008年生长季干燥度的时空分布特征,得出干燥度大体上从西南向东北方向逐渐减小的变化特征。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遥感技术的进步,大大提高了数据的空间分辨率,为干旱情况的研究提供了便利的条件。本文以黑龙江省为例,研究50年来干燥度的变化情况,对黑龙江省的农业生产具有现实意义。

1研究区概况

黑龙江省地理坐标处于41°30'N~53°33'N,121°11′E~135°05′E之间。研究区内山地平原交叉分布。气候主要为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温由南向北降低,四季分明,雨热同期。冬季严寒干燥,夏季温和多雨,年总降水量在200~700 毫升之间。

2数据来源

本文采用的50年气象数据为CRU数据,该数据时间范围覆盖1901年~2010年,将全球在南北方向分成360个格点,东西方向为720个格点,形成为0.5°×0.5°的经纬网格数据集。

3研究方法

3.1干燥度指数

干燥度(K)表示一个区域内干湿程度的度量。其表达形式为:K=ET0/P

式中:ET0为潜在蒸散量,P为降水量。

3.2气候倾向率

本文采用线性倾向估计法分析气温时序的趋势变化:

y=ax+b

其中y为某一气候变量,a为回归系数,用以表示变化趋势大小;b为回归常数。

4结果与分析

4.1黑龙江省干燥度指数的时序变化

50年来黑龙省干燥度指数平均值为1.159,指数小于1的年份共有11年,其余皆大于1。对50年研究区干燥度指数做线性分析,其倾向率为0.016/10a,并未通过0.05概率水平检验,呈不显著上升趋势。

4.2黑龙江省干燥度指数的空间变化

1961年~2010年黑龙省干燥度指数空间上,西南部为干燥度指数高值区,最为干燥,其次为东部,存在一次高值区,西北部、中部及东南部相对湿润;1961年~2010年研究区干燥度指数气候倾向率介于-0.006~0.036/10a间波动,大部分地区呈增大趋势即变干,西南部及中部变干趋势较大,气候倾向率大于0.02/10a,相对而言研究区西北部及东南部变干趋势较小,且西北部有部分地区倾向率为负值,即呈变湿趋势,见图1。

5结论与讨论

本文在黑龙江省干燥度时序上的研究得出:黑龙江50年来省整体呈变干趋势。相关研究证明了该结果,吴文杰[4]等分析了东北干湿状况的时空分布及变化趋势,得出东北地区近50年呈变干的趋势。

本文在对黑龙江省干燥度的空间研究上,得出研究区域西南部变干趋势最强烈,西北及东南变干趋势小,西北部分地区为变湿趋势。与已有结论相似,王洪波[5]等对黑龙江省地表干燥度做出分析,得出全省及各区地表干燥度均存在变干的趋势,其中西部变干程度最严重,北部最轻。

本文所采用的气象数据为CRU数据,CRU资料以其非常小的插值误差为该区域的研究提供了有信度的参考资料。闻新宇[6]等利用该资料对中国20世纪的气候变化进行了研究,表明CRU序列比较一致地表现出中国温度和降水年代际变化的主要特征。

本文研究时间序列较长,早期数据空间分辨率较低,因而在数据处理上可能导致结果有一定误差。从而其分析结果代表性不高,这也是本文需要改进之处。

参考文献

[1]邓振镛.干旱与高温热浪的区别与联系[J].高原气象,2009,28(03):702-709.

[2]曾丽红.1960年以来松嫩平原生长季干旱特征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0,24(09):114-122.

[3]廉丽姝.三江源地区土地覆被变化的区域气候响应[D]. 华东师范大学, 博士学位论文, 2007.

[4]陈莉.东北地区近50年农作物生长季干旱趋势研究[J].灾害学,2010,25(04):5-10.

[5]吴文杰. 东北地区近50年地表干湿状况的变化趋势[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031):19313-19315.

第8篇

【摘 要】 目的 :探讨台风灾害对幸存者认知及心理行为的影响,为灾害幸存者心理救助提供依据。方法:以2006年8月超强台风“桑美”袭击的浙江苍南2个自然村为案例,在208名调查对象中,对9位经历超强台风的幸存者运用立意取样和个体深入专题访谈的方法进行,采用现场录音、问卷等方法进行资料收集和整理分析。结果 :在强台风灾害中,灾民的认知、情感以及行为体验发生显著变化,主要表现为:①灾民的需要结构变化,在需要内容、需要数量和质量方面明显降低,并且需求趋向一致的现象;②在情感体验方面出现负性情绪和负性认知,发生创伤后应激障碍和“闪回”现象;③对社会支持系统表示强烈渴望,出现人际交往的“共同经验区”。结论:台风等自然灾害对灾民影响是巨大的,不仅在物质上,而且带来一定的心理和精神伤害。因此,要充分重视灾民的心理健康问题,将其干预措施纳入到政策层面,采取合理、科学的灾后救助方法。

【关键词】 台风 ;灾害 ;心理 ;定性研究

中图分类号:B845.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6729(2008)012-0929-05

台风是严重的自然灾害,不仅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而且给灾民带来严重的心理行为影响和精神伤害。灾害造成的心理行为影响可表现为:短时的急性应激障碍(Acute stress reaction,ASR)和长期的创伤后心理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 [1]。近年来,人们开始重视人类自身应对灾害的脆弱性问题,灾害对幸存者的心理行为影响成为关注热点。资料显示:重大灾害如飓风、地震、“911事件”等幸存者的应激行为,在灾后2周约有20%~30%的人发生ASD,而灾后6个月有28%~36%的人出现PTSD现象[2-4]。近几年,我国每年因各种灾害造成经济损失在2000亿元左右,受灾人数高达3~4亿人次[5]。而我国关于灾害幸存者心理行为研究刚起步,对重大灾害幸存者心理影响的相关研究报道尚少。

2006年8月超强台风“桑美”登陆浙南及闽北地区,当时最大风速达68米/秒,台风强度达到17级,是建国50年以来登陆祖国大陆最强的台风,超强台风“桑美”造成温州87人死亡,52人失踪,经济损失48.91亿元 [6]。本文以桑美台风登陆浙江苍南造成的灾害为背景,采用定性研究方法深入重灾区与灾民进行访谈,获得幸存者对台风灾害的风险认知及心理行为影响的体验,为探讨和建立重大灾害对幸存者心理行为影响的预测指标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强台风“桑美”登陆并伤亡严重的2个自然村-浙江省苍南县河尾村和棋盘村为调查场所,河尾村在台风灾害中有47人死亡(因避难房子倒塌),棋盘村有4人死亡。通过入户调查方法对2个村居民调查,时间为同年12月份。除部分村民外出务工,留守村民在自愿前提下,鼓励参加,共有208名参与。

个体深入访谈对象选择:根据立意取样法选取访谈灾民。在208名调查对象中,根据其在台风中亲人伤亡和财产损失的程度(轻=无伤亡,有财产损失;中=有亲人受伤和财产损失;重=有亲人死伤和财产损失);结合年龄、性别、教育层次、社会经济状况,在村医的指导下选取。访谈个体要求为:①必须是居住在重灾村的灾民;②每一户被访者只能1位参加;③能用近似普通话表达其体验并同意受访者。研究样本量的确定以受访者的资料重复出现,不再有新的主题呈现为饱和标准[6]。访谈个体基本情况见表1。

1.2方法

本研究采用质性研究的现象学方法,根据超强台风影响造成的损害及相关文献资料,分析并提炼重要影响因素,以半结构式问卷进行问题的设计,由专业人员进行调查[7-8]。半结构式问卷包括二部分:以封闭式问卷设计了解受访者基本情况特征,如年龄、性别、教育层次、社会经济状况、亲人伤亡和财产损失、救助和保险等;开放性问题则以灾民对台风风险的认知和心理行为体验为主,包括6个方面问题,包括对强台风发生的情景描述;台风发生时自己的体验以及家人和家园的伤亡心理感受;灾后至今心理行为的影响;对政府及社会支持的看法等。访谈过程中充分鼓励访谈对象表达自己的看法、体验和感受,根据实际访谈情况和受访者的情绪适当调整谈话内容及方式。

1.3 伦理学问题

每个被访谈者在接受调查之前先告知调查目的,并征得其知情同意,由记录员逐个登记其一般人口学资料。在讨论过程中,被访谈者有权因任何原因拒绝谈论某个问题或中途退出,但在整个研究过程中没有出现这种情况。如果个别被访谈者在参加讨论之后出现情绪问题,为其提供个体情绪舒缓等心理支持服务。

1.4资料的收集及分析

访谈前让受访者了解采访目的,征得同意,在其家中或临时安置房内采取现场录音、笔录方法进行访谈。录音时要向受访者解释清楚,尽量避免因录音造成研究对象紧张。了解受访者基本情况后,以开放性问题与受访者进行交流,访谈中不设特定的封闭式问题,以引导的方法,获取更多受访者的真实感受和体验,同时观察受访者细微的表情变化做好记录,交谈的内容进行同步录音。每例个案访谈20分钟。

访谈结束后,收集所有的资料并仔细阅读,将叙述者资料输入计算机,根据提纲设计的问题对资料进行总结和分析。资料的分析采取了Colaizzi现象学资料分析步骤,阅读记录,回忆访谈时的情形并分析其含义,析取有重要意义的陈述,阐述观点,以研究者语言提炼成主题,以保证主题的真实和准确性[5]。如台风是“天灾人祸没办法”表达,本文归纳为“无奈”。

2 结果

2.1 主题1:灾民需求结构低层次并需求趋同

遭受强台风灾害,人们原有的生存条件被毁坏或丧失,使得原有生活均衡状态的需求结构难以维持,灾民在生活需要内容、需要数量和质量方面的要求明显降低,认为及时提供基本生活必需品是灾后最重要的需求。灾民们对生活需要呈现低层次并且需求的内容趋同。调查访谈中,正值年末,他们对自己一家能住进不足10平米的简易房感到满意,对社会各界送的救济物品表示感谢,灾民们不管原来贫富如何,都能同心协力,相互帮忙来重建家园。灾民G说“那场台风和大水把我的房子和家具等什么都冲走了,现在一家人在一起平安就好”;灾民F“现在住在简易房里,乡政府还给我们送来电视机呢”;灾民H “这次损失和我家的得到补助是没法相比,但是政府和社会好心人都在支持和帮助,我们也很满足了,毕竟灾后重建是靠自己的。”

2.2 主题2:负性情绪和负性认知

2.2.1 灾民的情绪变化以恐惧和无奈为主要特征

浙南闽北地处我国东南沿海,台风是该区域最严重的自然灾害,每年都会发生。虽然当地灾民有一定抗台的经验,由于台风不确定性和多变性,使得当地居民难以把握其规律和变化,加上每次台风造成后果,居民们还是非常惧怕。遭受灾害后,灾民情绪变化的核心是内心的痛苦体验,主要表现为恐惧、悲伤、无奈、愤怒等变化。在灾后访谈中,当问及灾民们对台风风险的认知时, 他们表现出极大的恐惧、无奈和消极等情绪。灾民A说“每次预报台风要来时,我都很害怕,不知道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灾民C说“虽然每次台风都会有预报,有时候也会预报不准的,可还是不敢掉以轻心,哪像这次台风,会打转拐弯的,现在台风太变化无常了”;灾民H “我们都转移到村里最好的房子,哪知道台风如此强,把避难房子都刮倒了,死了43人啊!”;灾民F“我家的果树去年才开始结果,可今年全刮断了,几年都长不起来,难啊?”(叹气)。灾民G“台风过去快半年的时间了,可我什么也懒得做,那么辛苦种植的农作物都打水漂了。唉!别提了!没啥好说的!命苦!”;灾民E “我是四川来的,从未见过台风,老板让我值班,哪知厂房突然到塌,我都来不及跑,腿被压断了,以后可怎么回家啊?(落泪)”。灾民I情绪激动,拒绝回答,她亲戚告诉我们她刚考上大学,这次父母在台风中双亡,打击很大。

2.2.2 灾后3个月,“余悸尤存”和“情景闪回”仍是灾民常见的心理影响

由于强台风的严重威胁性以及灾害的损伤性,给灾民物质和心理带来一定程度的伤害,若无及时疏导,灾民可出现延迟性心理创伤,称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 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多为严重突发灾害事件所导致的长期心理创伤。在灾后3多个月的访谈中,余悸尤存是台风幸存者特有表现。尽管台风影响已过3个多月了,灾民接受访谈时,仍不同程度显示对强台风的后怕和不愿谈及台风的情景,有明显的创伤后应激障碍表现。如灾民I自从2位亲人去世,变得沉默少言,不愿提及或回想台风“桑美”发生的情景。访谈时,提起台风“桑美”,灾民脸上表现出惊恐的表情,仿佛感觉到自己又经历这个可怕事件,表现为沉默无语。灾民A说 “这辈子我都不会忘记这场面,现在闭上眼睛就出现天空中瓦片、木棍、水桶、广告纸等乱飞,风速特别快,打到哪里,哪地方就缺一大块,太可怕了”;灾民C “我现在常做梦,梦见自己被台风一下卷到了半空中,又掉了下来,梦见自己被压在了很重的东西下面,动也动不了,晚上睡不好,白天也没精神”;灾民G“现在一有刮大风天气,我就无法入睡,总是在作梦,睡不好觉”;灾民H“以前身体也不怎么好,这次台风后得了肺炎,虽然住院治疗好了,可总觉得呼吸很用力,医生看了又说没问题,唉!没法干活了”。从灾民的访谈中显示:他们有强烈的灾害后反应,主要表现为“闪回”现象:再次体验灾害,痛苦事件不断回忆或梦中出现,回避与伤亡有关话题、对前途悲观及对大风雨发生高度警觉等现象。

2.3 主题3:对社会支持系统的希望,人际交往中容易引发流言

灾害发生后,由于生存条件的破坏及亲人伤亡,灾民们极易置于孤立和无援状态,友谊、关怀、爱心成为他们增加安全感、产生亲和力的心理需要,在行为上表现为寻求群体的包容和接纳,灾民聚集在一起,相互帮助、齐心协力,但也容易出现人际交往“共同经验区”,引发流言现象。灾民A“全靠邻居们把我和奶奶救出,现在也是他们帮我修建房子”;灾民F 说“当时水都漫到半个楼层,根本出不去,是村干部把我妈妈救出来的”。灾民G “现在大家都要到工地,帮助重建自己的房子”;灾民B 指出“(台风过后)开始几天是挺好的,有许多人来专门指导一些灾后的健康知识,可过几天就不见人来了,我们很需要经常的关照和指导”。人们在相互交流,互相鼓励同时,也容易传播一些信息,尤其是对救济财物的分配等问题。灾民F、G、H均提到:“救济物资分配不合理”;“媒体报道说有很多捐款,落实到我们手中却不多,有些人家里损伤没我家严重,可得到的补偿比我家多,救济应该更透明些”等,这些想法很快在灾民之间传开,有些人甚至把个人恩怨联系在一起,不利于救助工作开展。

3讨论

3.1灾害后灾民的需求向着低层次化转移

根据马斯洛层次需要理论,人的需要是一个由物质到精神的发展结构(生存需要、安全需要和发展需要)[9]。研究显示:台风灾害使灾民的生存环境和身心条件均受到相当的冲击,灾民们处于高度应激状态,出现一定的认知、心理行为变化。灾害打破了人们原有的均衡状态需求结构,使人们的自身需求出现了精神到物质要求的逆向变化,因此,灾后出现了人们需要更注重于基本生理需求,并且需求内容趋同。虽然原先的贫富差异和需求不同,但灾害后灾民的需求均向着低层次转移,大家都只求能够保证生存、平安,其他如享受、发展的需要都放弃了,灾后救助工作时应重视救助优先顺序,首先提供基本物质生活需要。由于人的需求结构和生存能力的调整,出现了人们对灾时行为趋向同化倾向,如在物资分配和需求方面趋向一致,这对于建立灾害事件救助体系以及开展灾后物资救助和分配有重要指导意义。

3.2 灾害后灾民心理行为影响以负性情绪变化为主

人们在台风灾害中心理行为均历经了“应激和适应”的过程。灾害的心理应激是以恐惧为主要特征的内心体验,同时产生引起诸多的负性情绪:如恐惧、悲伤、无奈、内疚感等创伤后应激障碍反应(PTSD)。根据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的诊断标准DSM-IV[10],PTSD指个体经历过严重的、危及生命的创伤性应激源;出现持续性的重现创伤体验,反复痛苦回忆、噩梦、幻想以及相应的生理反应;个体有持续性的回避与整体感情反应麻木;有持续性的警觉性增高,如情绪烦躁、入睡困难等;以上症状持续至少1个月,导致个体明显的主观痛苦及社会功能受损。因此,灾后心理救助时应及时给予关注和支持[11]。本文对3个月后重灾区灾民的访谈中显示:台风对灾民心理影响依然存在,出现“余悸尤存”和“情景闪回”,符合创伤后应激障碍现象。孙萍[12]对2004年重庆山体滑坡事件6个月后幸存者研究显示:灾民中有80%的人出现认知、行为等改变,66%的人出现情绪障碍,47.5%的人出现不同程度的躯体症状。Catherine[1]对经历印尼海啸人群研究发现:在2个星期中,有22%的人符合ASD的诊断标准而灾难后的6个月内有30%的人符合PTSD的诊断标准。由此可见,灾后物质性救助可以在短时期内提供,而在精神方面的关心则是长期和持续的[13],因此,灾后救助体系应将重视心理救助工作并列为重点内容。

3.3灾害后灾民人际交往出现共同经验区并具有涟漪效应

灾害后的灾民们自救和互救活动,使大家思想、感情和行动趋于一致,出现同舟共济、互助友爱、和谐友情和共渡难关的情景,这种心理行为变化对灾害条件下的人际关系产生极大影响,打破了平时由于经济、文化、信仰、爱好等不同的障碍或鸿沟,灾后的亲和力明显增强,出现了“共同经验区”。所谓的共同经验区指灾后人际关系亲和力增强,人们思想、情感和行为趋向一致[14]。虽然灾害的程度对不同群体的反应性不同,但是这种行为呈现的“共同经验区”可激发灾后困难条件下灾民的情绪,有时在一定程度上会放大灾害的冲击力,影响到灾民的个体,甚至会反射或影响到与个体有关的家庭、组织和社会。因此,灾区的社会易损性与灾害冲击的涟漪效应有密切相关[15],政府和社会支持系统应予以充分重视,及时开展灾后救助指导和宣传工作,引导灾民向着对危机管理有利的方向发展,树立战胜灾害的信心。

总之,台风是严重的自然灾害,社会救助支持系统不仅要在人员安全和物资保障方面给予支持,还要充分重视心理健康问题,将其干预措施纳入到政策层面,采取合理、科学的灾后救助方法,帮助灾民度过灾害的困难时期。

参考文献

[1]何爱萍.发展中国家灾害经济的特点成因及对策[J].灾害学,2000,15(2):91-96.

[2]So-kum C. Trajectory of Traumatic Stress Symptoms in the Aftermath of Extreme Natural Disaster: A Study of Adult Thai Survivors of the 2004 Southeast Asian Earthquake and Tsunami[J]. J Nerv Ment Dise,2007, 195(1):54~57.

[3]Klitzman S, Freudenberg N. Implications of the World Trade Center attack for the public health and health care infrastructures[J]. Am J Public Health,2003,193(3): 400-406.

[4]Galea S, Vlahov D, Resnick H, et al. Trends in probable posttraumatic stressdisorder in New York City after the September 11 terrorist attacks[J]. Am J Epidemiol,2003,158:514-524.

[5]王建华.实用医学科学研究方法[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440-450.

[6]温州统计年鉴(2007)[M]. 北京:中华书局,2008:58.

[7]周荣慧,黄人健,李春玉,等. 护理质性研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2002,2(1:21-23.

[8]秦大河,孙鸿烈. 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研究.总论卷.[M]. 北京:气象出版社,2004.

[9]刘兴倍. 管理学原理[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156.

[10]Thomas CR. Psychiatric sequelae of disasters[J]. J Burn Care Res, 2006, 27( 5): 600-605.

[11]张本,王学义,孙贺祥,等.唐山大地震所致孤儿心理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调查[J].中华精神科杂志,2000, 33(2): 111-114.

[12]孙萍. 灾难后的心理应激与健康[J]. 卫生职业教育,2005, 18 (3): 141-142.

[13]姜丽萍,王玉玲. 不同人群在灾害中的心理行为反应与干预的探讨[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7,23 (10): 691-693.

[14]邱慧萍.灾难性危机事件的心理干预[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4, 3(1):135-136.

第9篇

关键词:水文 地质 因素 地质 灾害

中图分类号:P641文献标识码: A

目前,关于水文地质因素造成的一系列地质灾害,我国相关部门一律采取“预防为主,治理为辅,防治结合”的基本原则,从最大程度上控制灾害。所以,为了有效地控制和防治水文地质带来的灾害,我们必须在了解地质灾害相关规律的情况下,因地制宜,具体问题具体解决,从而提出科学合理的防控措施。

1概述

水文地质结构的运动特点所谓水文地质环境,它主要指的是自然界地下水不同方式的变化和运动,地下水通常会贮存在包气带以下地层空隙中。一般情况下,地下水包括三个方面,即岩石裂隙、孔隙,以及溶洞水。作为一种重要的水资源,地下水是农业灌溉、工矿和城市用水的主要水源。然而,在一定条件下,地下水也会引起各种各样的自然灾害,主要是由于人类过量开采,而且不合理地加以利用,长此以往,就极易形成地下水位下降的现象,以至于造成大面积地下水下降漏斗,而且还会在地下水用量非常集中区造成地面沉降。除此以外,现实生活中有大量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都源源不断地流入地下,地下水难免受到污染,而受到污染的地下水会直接危及到地下水资源。地下水被存储在包气带下面的地层,包括岩石孔隙、裂纹和溶洞。地下水是大气层中重要的水,因为水稳定性强,水质好,是农业灌溉、工矿和城市的重要水源之一。但在一定条件下,地下水的变化也会引起沼泽化、盐渍化、滑坡、地面沉降等不利自然现象。地下水是存在于地表以下岩( 土) 层空隙中的各种不同形式水的统称。地下水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和地表水的入渗补给; 同时以地下渗流方式补给河流、湖泊和沼泽,或直接注入海洋; 上层土壤中的水分则以蒸发或被植物根系吸收后再散发入空中,回归大气,从而积极地参与了地球上的水循环过程,以及地球上发生的溶蚀、滑坡、土壤盐碱化等过程,所以地下水系统是自然界水循环大系统的重要亚系统。

2水文地质因素对地质灾害的影响

1)岩溶塌陷。岩溶塌陷是水文地质因素对地质灾害的影响结果之一,它的形成条件必须有开口型溶洞和溶隙的特定碳酸盐岩,松散覆盖层还要达到厚度要求,这些条件都极易改变地下水的动力条件,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破坏地下水运动的平衡。那么,水文地质对岩溶塌陷来说,造成的影响主要是形成巨大水流冲刷力,严重破坏溶洞底层结构的牢固性,最终出现塌陷现象。

2)砂土液化。砂土液化也是水文地质因素对地质灾害的影响结果,对于砂土液化来说,在饱水细砂土和疏松粉在临界发生地震的作用力下,瞬间破坏,急剧产生的液态流动现象。实际上,饱和砂土一旦受到振动,基本上都趋于密实,随后使孔隙水压骤增,然后在不停息振荷载的作用下,孔隙水压不断累积而使土粒悬浮起来,最终接近液体。据了解,根据不尽相同的地质条件,砂土也会产生不同的液化结果,同样会不同程度地破坏地质结构。比如,在沉积颗粒比较粗的地段,大大增加了液化土层的孔隙水压力,使其超过盖层的强度,然后地下水可以携带砂粒冲破盖层而喷出地表,即这样就出现了喷水冒砂的地质灾害现象。

3)地面沉降。水文地质因素对地质灾害的影响还表现在地面沉降。通常来讲,造成地面沉降因素很多,几乎无法数清,除了自然因素,还有人为因素,自然因素会让地质构造活动造成沉降、地震活动、海面上升等现象;人为因素则体现在过量开采深层地下水和地下热水,以及开采油气资源而引发的地面沉降现象。所以,地面沉降主要是因为地下水的开采,随着地下水位的变化,地面沉降速率和发展趋势随之变化,最终形成地面沉降层位与开采量的对应结果。也就是说,地下水的过量开采,或者无节制地开采都是引起地面沉降的主要原因。

4)地基变形。水文地质因素对地质灾害影响的又一后果集中体现在地基变形。在现代建筑施工过程中,软土地基是地质开发最为常见的问题,因为这种土体结构本身缺乏稳定性,无法牢靠地受地下水运动影响。比如说,软土存在触变特性,一旦振动原状土,将会严重破坏结构的连接,而且土的强度被降低后,将会很快导致土成为稀释状态,与此同时,在加载初期,地基中存在较高的孔隙水压力,使地基强度深受影响。软土除排水固结以外,在剪应力作用之下,土体也会缓慢产生剪切变形的情况。

3水文地质影响地质灾害的预防措施

3.1实时监测措施

关于实时监测的措施,需要强化地下水的水质监测、控制和研究。具体地讲,地质工作人员一定要准确无误地确定污染源,掌握地下水污染情况和污染的整个范围,并要看清地下水应用的发展趋势,在地下水中建立监测预报系统,这样就可以及时掌握地下水的水质状况,并且以此为依据,科学合理地预测、调整、规划、管理和预防,最终达到防治地下水污染的目的。对于地质灾害的高发地区,我们需要在 24 h 内设置监测系统,工作人员遇到检测异常信号时,需要及时通知相关地质部门的工作人员,以便专门负责人采取紧急处理措施。如果存在下雨的季节,工程作业人员更要加强监控地下水的流量,防止地下水流量超标,发现超标现象,应当采取相应措施迅速改变水流流量和方向,避免地下水运动破坏地质。最后,对于山区地方来讲,这些都是地质灾害活跃地带,政府必须加强山区抗灾指导工作,引导当地居民提前做好防范,并在山区不断推行地质灾害防治的宣传工作。

3.2开发利用措施

关于开发利用的措施,主要是由我国的地理位置决定的,基本特殊的地理位置,我国的地下水资源基本上一直处于饱和状态,而地下水储存量过大,也会大大冲击地质结构,这样的特殊状态很容易造成地质灾害,所以积极开发利用地下水是当前相关部门提倡的方案措施,它对于防范灾害行之有效。经过开发利用措施,可以降低地质灾害发生频率,稳定并维持地表结构,而且还能将地下水资源进行充分利用,从而促进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

3.3紧急处理措施

关于紧急处理的措施,对地下水开采区环境的水文灾害,我们必须对其加强研究,尽快建立水动力学预测预报模型,尽可能地提前预测预报,降低一切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并为突发性灾害的治理提出科学依据和安全保障。比如,地质灾害发生后,现场工作人员务必根据上面所述的科学依据,合理地采用紧急处理措施,杜绝一切不良影响,又要在最大程度上保证人类的生命及财产安全。当然,针对不同地质灾害,其应急处理措施也不尽相同,但是一切处理原则不能变,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进行科学救灾,同时还要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4结语

水文地质异常总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地质灾害,一旦发生地质灾害,不管是社会经济的发展,还是人民生活的正常进行,或者是土地资源开发利用,都会受到影响,其破坏力也是不堪设想的。所以,我们首先要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清楚地认识地下水运动对地质灾害造成的不同影响,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可以为相关部门制定防治措施提供可靠的依据。此外,合理地解决水文地质对地质灾害的影响,可以保证现代化城市交通建设的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 黄献州. 水文地质因素对地质灾害的影响[J]. 城市建设,2013(17):67-70.

[2] 王世岩,吕虹霖,杜春晓. 试述水文地质因素对地质灾害的影响[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7):10-13.

第10篇

根据年度省森林资源年度监测:全省林地面积664.46万公顷,其中森林面积593.55万公顷;活立木总蓄积2.29亿立方米,其中森林蓄积2.04亿立方米;毛竹总株数18.75亿株。

全省乔木林(不含乔木经济林)单位面积蓄积量50.76立方米/公顷,其中:天然乔木林48.50立方米/公顷,人工乔木林56.11立方米/公顷。乔木林分平均郁闭度0.55。毛竹林每公顷立竹量2473株。

全省活立木蓄积总生长量与总消耗量之比为1.69∶1,活立木蓄积量继续呈现生长大于消耗的趋势。

全省森林覆盖率58.31%,其他灌木林覆盖率2.61%;若按省以往同比计算口径,则为60.92%。森林覆盖率继续位居全国前列。

二、林地面积

全省现有林地面积664.46万公顷,其中:森林面积593.55万公顷,疏林地面积3.31万公顷,其他灌木林地面积26.60万公顷,未成林地面积8.27万公顷,苗圃地面积2.31万公顷,无立木林地面积10.58万公顷,宜林地面积19.84万公顷。

全省593.55万公顷森林面积中,乔木林面积429.38万公顷,竹林面积81.93万公顷,国家特别规定灌木林面积82.24万公顷。

三、活立木蓄积

全省活立木总蓄积22894.71万立方米,其中:森林蓄积20412.06万立方米,疏林蓄积55.03万立方米,散生木蓄积1698.69万立方米,四旁树蓄积728.93万立方米。

活立木总蓄积按组成树种分:松木类7572.39万立方米,杉木类7294.70万立方米,阔叶树类7038.97万立方米,灌木树种类988.65万立方米。

四、森林资源结构

森林林种结构全省森林面积、蓄积按林种分:防护林面积172.58万公顷,占29.07%;蓄积8152.04万立方米,占39.94%。特用林面积8.88万公顷,占1.50%;蓄积857.48万立方米,占4.20%。用材林面积302.59万公顷,占50.98%;蓄积11402.54万立方米,占55.86%。经济林面积109.50万公顷,占18.45%。

乔木林龄组结构全省乔木林面积、蓄积按龄组分:幼龄林面积160.26万公顷,占37.32%;蓄积4884.52万立方米,占23.93%。中龄林面积172.80万公顷,占40.24%;蓄积8414.40万立方米,占41.22%。近熟林面积65.03万公顷,占15.15%;蓄积4889.40万立方米,占23.95%。成过熟林面积31.29万公顷,占7.29%;蓄积2223.74万立方米,占10.90%。乔木林中,幼龄林、中龄林面积比重逐年略减,但仍然较大,二者合计的面积、蓄积分别占总数的77.57%、65.15%,说明全省乔木林仍然以幼龄林和中龄林为主体。

乔木林树种类型结构乔木林面积、蓄积按树种类型分:针叶林面积238.90万公顷,占55.64%;蓄积12744.48万立方米,占62.43%。阔叶林面积140.76万公顷,占32.78%;蓄积4612.47万立方米,占22.60%。针阔混交林面积49.72万公顷,占11.58%;蓄积3055.11万立方米,占14.97%。全省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面积呈逐年增长态势,但仍以针叶林为主体。

五、天然林与人工林资源

天然林资源全省天然林面积326.17万公顷,占森林面积的54.95%。

天然林面积按地类划分:乔木林283.08万公顷,占86.79%;竹林43.09万公顷,占13.21%。

天然乔木林蓄积13706.36万立方米,占乔木林蓄积的67.15%。

人工林资源全省人工林面积267.38万公顷,占森林面积的45.05%。

人工林面积按地类划分:乔木林146.30万公顷,占54.72%;竹林38.84万公顷,占14.52%;国家特别规定灌木林82.24万公顷,占30.76%。

人工乔木林蓄积6705.70万立方米,占森林蓄积的32.85%。

六、经济林与竹林资源

经济林资源全省经济林面积109.50万公顷,占森林面积的18.45%。柑橘、茶叶、油茶、蚕桑和板栗是我省的主要经济树种,合计占经济林面积的75%左右。

竹林资源全省竹林面积81.93万公顷,占森林面积的13.80%。其中:毛竹林69.55万公顷,占竹林面积的84.89%;杂竹林12.38万公顷,占竹林面积的15.11%。

全省毛竹总株数187503万株,其中:成片林分毛竹172027万株,散生毛竹15476万株。当年生新竹36525万株,占毛竹总株数19.48%。毛竹林每公顷立竹量2473株。

七、森林生态状况

森林群落结构乔木林中,具有乔、灌、草三个层完整结构的面积242.79万公顷,占56.55%;仅有乔、灌层或乔、草层较完整结构的面积180.05万公顷,占41.93%;仅有乔木层简单结构的面积6.54万公顷,占1.52%。可见全省乔木林的群落结构比较完整。

森林自然度自然度为Ⅲ级及其以上的森林面积35.60万公顷,占森林面积的6.00%;自然度为Ⅳ级的森林面积290.57万公顷,占森林面积的48.95%;自然度为Ⅴ级的森林面积267.38万公顷,占森林面积的45.05%。总体而言,由于人为活动的长期影响,全省森林自然度等级较高的面积偏少。

森林健康全省森林健康等级达到健康的面积比例为77.36%,健康等级为亚健康、中健康、不健康的面积比例分别为15.26%、5.81%和1.57%。由于年初雨雪冰冻灾害对森林健康造成较大影响,健康等级在亚健康以下的森林面积比正常年份增加了近一倍。

森林灾害无林木受害或受害比例在10%以下的森林面积487.37万公顷,占82.11%;遭受了其他不同程度森林灾害的面积106.18万公顷,占17.89%,其中灾害等级达到轻度、中度和重度的受害面积占森林面积的比例分别为11.44%、5.36%和1.09%。

从受害森林面积的各灾害类型看,森林病虫害面积占7.43%,森林火灾占1.13%,气候性灾害占91.21%,其他灾害占0.23%。从受灾面积看,年全省森林灾害面积比正常年份大幅增加,其中以气候性灾害(雨雪冰冻灾害)面积占绝对比重,其他原因受灾森林面积比重相对减少。

森林生态功能全省森林面积中,森林生态功能好、中、差三个等级的面积分别是3.25万公顷、471.88万公顷、118.42万公顷,所占比例分别为0.55%、79.50%和19.95%。全省森林生态功能指数为0.4747,虽逐年有所上升,但仍属中等水平。

八、森林资源动态变化

与本期基础监测年年以及近几年年度监测结果相比较,本次监测的全省森林资源状况呈现如下主要变化:

林地面积已从高位盘落全省林地面积为664.46万公顷,比年减少了3.51万公顷,比林地面积最多的年减少了5.44万公顷,年已出现下降趋势,年这种趋势更加明显。

森林面积处于滞长状态全省森林面积593.55万公顷,比年增加了9.13万公顷,年均增加2.28万公顷。但年年均增量为4.6万公顷,年森林面积基本上处于消长平衡,这表明我省森林面积已处于稳定状态。

森林覆盖率处于高位徘徊全省森林覆盖率为58.31%,比年增长0.9个百分点,较年略有上升,但与年持平,若按省以往同比计算口径,则为60.92%,比年增长0.43个百分点。说明我省的森林覆盖率已处于高位徘徊状况,进一步上升空间已十分有限。

森林蓄积和毛竹株数稳步增加森林蓄积和毛竹株数自年以来处于连年增长态势。年活立木总蓄积量比年增加3511.78万立方米,年均增加877.95万立方米,其中森林蓄积量增加3188.92万立方米,年均增加797.23万立方米。年毛竹株数比年增加21414万株,年均增加5354万株,每公顷立竹量增加137株。森林蓄积量的不断增加表明我省森林的固碳能力正在不断增强。

由于受雨雪冰冻灾害影响,年活立木总蓄积量仅比年增加214.15万立方米,年毛竹林每公顷立竹量比年减少了31株,表明自然灾害对森林资源的影响不容小觑。

第11篇

“风”在自然界中是普遍存在的自然现象。风的形成与地球的自转、公转,与空气的冷热、干湿、气压,与陆地表面的海拔高度、地形特点以及海陆位置都息息相关,密不可分。形成风的必要条件:一是当A、B两处空气温度失衡,冷空气处向热空气处流动而形成风;二是A、B两处空气气压失衡,高气压区向低气压区流动而形成风。大气温度、气压的平衡是相对的,短暂的,不平衡是绝对的,永久的,这种不平衡越悬殊,则风就越大。由于风在大气层中是运动着的气流,因此风是大气环流的动态表现,也是大气成分自然调节的过程。大气环流的方向体现在风向上,强弱和速度则体现在风力上。风在自然界中的作用非同寻常,它不仅有巨大的搬运、传播作用,同时也有调节空气气压、温度、干湿等方面的作用。所以风既是形成气候的主导诱因,也是构成气候的要素之一。

我国是一个四面八方来风的国家,加上我国面积广大,地形地势的复杂性和海陆位置的特殊性,不同季节不同方向的来风相互间交汇融合,又随地形地势的不同而分道扬镳,呈现出极其错综复杂的态势。这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比拟的。由于我国来风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也就直接导致了我国气候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又由于多样的气候条件,才使我国各地呈现出千姿百态、气象万千的地表景观和生态景观。但是,由于风的干湿强弱、生成时序、方向、冷热等因素在自然界中有着鬼使神差般的不确定性。因此,几千年以来,我国大部分地区并未形成固定不变的、周期性的气候模式。无论局部地区或国家全局,气候变数的几率是非常大的。气候灾害仍然是我国面临的最大自然灾害。所谓“天有不测风云”,说的就是气候的不确定性。历史上气候灾害带给中国人民的深重苦难是屡见不鲜的。现在虽说我国各地皆能较准确地预测天气,却不能预测气候,更不能掌控气候,因此,我国防范灾害性气候仍有极大的困难。

我国是一个较为典型的以季风气候为主的国家,绝大多数农耕区都受季风的影响。影响我国的季风按季节时序可分为冬季风和夏季风。冬季风分别源自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和蒙古国中、北部地区,按其风源地可分为东北季风和西北季风。冬季风由于源自亚洲大陆北部高纬度地区,其主要特征是寒冷而干燥,每年冬季若东北季风汇同西北季风强势南下,一波接一波不断攻击南方,虽有秦岭、大巴山脉的阻挡可以削减其锋芒,但作用有限,故南北两方均不能摆脱大风降温的厄运。这便是不期而至的寒潮。每波寒潮持续期一般为七至十天,也有长达二十天以上的,若北方寒流与大量南方温湿空气接触,则极易造成南方冰雪灾害,此类例子已不鲜见。每年夏季是我国盛行夏季风的时段,影响我国的夏季风分别是生成于太平洋上空的东南季风和生成于印度洋上空的西南季风。两大夏季风的显著特征是湿润和暖热,故夏季是我国各地集中降雨的季节,而降雨的地区分布和雨量的大小则完全由两大夏季风来决定。若这两大季风在我国登陆的时序早且携带大量水气,强势自南向北推进,则有可能导致我国南北两方暴雨成灾或雨季过长而涝死庄稼;若向北推进的速度过快,则有可能造成“北涝南旱”。若两大夏季风势弱,登陆的时序晚,向北推进的速度慢,则有可能造成“南涝北旱”或“南北干旱”。因此,我国降水分布、雨量大小以及地区干湿每年都要面临大自然不确定的赐予。这里要特别提到西南季风,西南季风每年携带印度洋上空大量暖湿气流向北推进。遭遇喜马拉雅山脉铜墙铁壁般的阻挡,故只能在山脉南麓降下大量雨水而成为世界雨极。因此,西南季风对我国西北广大内陆地区影响甚微,这也是该地区常年干旱的主要原因。但是,西南季风却可以经中南半岛从喜马拉雅山脉东南端海拔较低的空隙地区推进而影响我国广大的西南地区,给我国西南地区带来降水。若西南季风势弱,则我国西南地区,特别是云贵高原降水将严重不足。2009-2010年云贵地区持续冬春百年难遇的旱情与2009年西南季风的弱势密切相关。此外,影响我国气候的来风还有来自遥远的北大西洋上空的西风。西风在世界各大洲都是普遍存在的,且都是常年存在的定向风。在北半球,最为浩荡的西风从欧洲西海岸登陆,自西向东横贯整个欧亚大陆,形成亘古未变的定向风带。而在北美大陆,西风一登陆北美西海岸便遭遇落基山脉全面阻挡,因此对加拿大、美国中东部地区影响较小,西风带与地球自转的方向一致,其形成疑与地球自转有关。需知“坐地日行八万里”,折算到地球自转时速为1660多千米,对大气层怎能没有搅动或带动作用呢?每年夏季欧亚大陆西风带裹挟北大西洋大量水气,在其经过地因势抛洒雨露,成为欧亚大陆中、西部主要的降水来源。但降水强度自西向东呈逐渐递减态势,直至我国新疆西部时,降水态势已成强弩之末,但尽管如此,相对于我国西北广大内陆,准噶尔盆地及以西地区还是受西风带影响而得到较多的降水。每年冬季西风带较为干燥寒冷,途经我国西北地区时汇同北方寒流加剧了我国北方地区的寒冷,对我国南方由于青藏高原的阻挡则影响不大。每年夏季,高层西方气流将越过青藏高原,给我国中东部、南部广大地区带来凉意,同时又与西南、东南暖湿气流结合,促成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因此,绝不能忽视西风对我国气候带来的影响。

综上所述,可见我国“风”情复杂,在地理教学中只要做到以风为纲,结合有关的中国气候资料、图表,就可破解中国气候的复杂性,给学生留下较为系统而深刻的印象。在现实生活中,关注我国四面八方来风的冷暖、干湿、强弱,加强对风的监测,不仅是准确预报天气的首要条件,也是有效利用风能资源的首要条件。

第12篇

关键词: 工程事故; 调查; 分析

中图分类号: K826.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意外的变故或灾祸称为事故。在工程建设中,由于自然灾害或其他原因为当前人力所不能预防而造成的意外损害或破坏称为“自然灾害事故”;由于设计、施工、管理或操作时的过失所引起的事故称为“责任事故”。任何事故都可造成结构的局部损坏或整体破坏,都可造成物质、经济甚至生命的损失。我国建设部规定:凡质量达不到合格标准的工程,必须进行返工、加固或报废,因此而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在10 万元以上的称为重大工程事故;直接经济损失在10 万元以下,5 千元(含5 千元) 以上的为一般工程质量事故;经济损失不足5 千元的为质量问题。

一旦事故发生后, 尤其是重大事故发生后, 往往要进行调查、分析与处理,通过寻找事故根源,明确事故责任, 做好善后工作, 同时,更要从事故中吸取教训, 防止事故再度发生。本文就事故调查与分析的基本内容做一概要性介绍。

1基本情况调查

事故发生后, 往往头绪繁多, 甚至议论纷纷, 只要坚持按原则办事, 按事故调查程序办事,一定能明确事故的原因。基本情况调查包括:对建筑的勘测、设计、监理、施工等资料的收集, 对事故现场的调查以及对有关人员的询问, 查阅竣工文件等。

1. 1事故情况调查

发生事故的时间、经过, 事故见证人及有关人员的调查询问;建筑物的破坏程度、 破坏的特征,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情况; 现场的保护情况;当时的气象条件, 是否发生过不可抗拒的因素,破坏时的荷载情况。建筑物用途,使用单位及人员情况,使用方法是否得当。工程竣工验收情况,使用荷载,使用环境条件,使用变更维修记录,使用目的是否恰当, 有无发生过灾难性荷载。使用过程中的质量状况, 使用单位及人员的反应等。

建筑物所在地的地形、地貌特征, 水文气象、环境条件。建筑结构的主要特征, 事故发生时的工程进度情况或使用情况。 开竣工日期; 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的有关情况以及该项目的建设程序; 竣工验收和交付情况;设计图纸有无改变; 工程有无分包; 分包商的资历水平; 合同执行情况以及原材料供应、使用情况, 供应商的资质; 质检部门的有关情况。

当然, 调查有时要根据事故情况和工程特点,确定重点的调查项目, 如砼工程,对砼的质量应重点调查,钢结构则应对构件损伤和焊接部分重点调查。有时还可以分两步调查, 首先通过一般, 找出初步原因, 然后有针对性地进一步调查。

1. 2有关资料的收集

有关地质勘测报告, 与实际有无异常情况, 勘测单位的资历水平, 破坏时的地质条件、环境状况; 周围有无其它引起破坏的因素等。

设计单位的资质、任务委托书, 主要负责人及设计人员的资历水平, 设计的依据; 设计文件和施工图, 计算简图是否正确,构造处理是否合理, 技术标准是否明确,有无技术交底书, 设计图纸是否获得设计院盖章认可。

监理合同, 监理单位及监理人员的资历水平,内部分工情况。监理日志是否填写准确及时,签证手续是否齐全, 签证是否及时完备。 关键工序及特殊工序的监理记录, 原材料和关键部位的实验记录,质量问题通知单, 质量情况汇报及处理意见等。

施工单位的资质等级, 施工负责人的有关情况, 施工合同, 具体技术负责人的资历水平, 施工员的资历水平,劳务的使用情况,技术工人的等级,有无上岗证, 工程分包情况, 原材料和地方材料的采购情况, 使用机械设备的性能L施工时间、气温、风雨、日照等记录,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技术交底书, 图纸会审纪要, 原材料合格证及现场试验记录, 质检记录, 施工日志,混凝土及砂浆强度检验记录, 测量放线记录, 打桩记录,混凝土施工记录, 预应力张拉记录, 焊接试验, 变更设计纪要,特殊处理记录等。

2必要的测试与分析

2. 1必要的测试

1) 对地质情况重新进行勘探, 以检验原地质报告是否准确可靠,桩基要进行测试, 以检验其承载力以及桩身的质量等。

2) 测定建筑物中所有材料的实际性能。混凝土可用回弹仪或本体取样等手段测定建筑物的实际强度, 从建筑物中截取钢筋进行必要的化学成分分析和强度试验;砌体结构要测块体、砂浆的强度;钢结构的焊条、钢材以及焊缝的质量等。

3) 表面缺陷的观测。测量构件的裂缝宽度、长度、分布情况, 以协助判断构件的受力及变形状态;混凝土的外观质量; 焊缝的外观质量以及构筑物破坏状况等。

4) 内部缺陷的检查。可用锤击法、超声探伤仪等检查构件内的孔洞、裂纹等的缺陷;钢筋探测仪检测主要钢筋的分布及数量;砌体结构应检查砂浆的饱满度、砖石块体的搭接错缝等情况。

5) 必要时可作缩尺模型试验或现场承载试验, 通过试验检查结构的实际承载力、抗裂性能与变形情况。

2. 2分析与计算

在基本情况调查和必要检测的基础上, 选择有代表性或怀疑为首先破坏的构件进行复核验算。

对于结构构件, 验算时可取结构发生事故时的实际荷载, 结构的实际强度, 实测的构件截面尺寸, 依据国家或行业规程进行。除强度的验算分析外, 必要时还需对变形、裂缝宽度等进行验算、分析。

3事故调查报告的主要内容

事故调查报告必须真实地反映事故的全部情况, 只要以事实为依据, 以规范为指导, 以科学分析为基础, 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才能正确判断和处理事故。报告要准确可靠, 全面及时, 重点突出, 抓住要害。一般报告的主要内容是:

1) 工程概况: 重点介绍与事故有关的工程情况;

2) 事故情况: 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事故现场及发展情况以及采取的应急措施;

3) 事故调查记录, 实测数据;

4) 复核分析, 事故起因推断, 必要时进行模型试验的报告;

5) 涉及事故的人员、单位及主要责任;

6) 对工程事故的处理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