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高中思想政治知识点总结

高中思想政治知识点总结

时间:2023-08-04 17:24:5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高中思想政治知识点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高中思想政治知识点总结

第1篇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模式;学习兴趣

伴随着新课改运动的推进,生活化教学模式运用在各学科中的优势得到了极大的体现。通过总结教育实践,笔者认为,生活化教学模式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突出优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深化学生对高中政治知识点的认知。以下,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案例,就上述提到的两个突出优势进行分析与探讨。

一、生活化的教学模式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高中政治的兴趣

笔者认为,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从学生已有的生活实际经历或者体验出发,想方设法帮助他们认识到高中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同自身的现实生活实际其实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相信,这对于有效唤起学生对高中思想政治这一学习科目的学习兴趣及热情将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因此,我在自身的教学活动中对上述认识进行了积极的实践。如,在教学“矛盾对立统一”这一知识点时,我就向学生列举了现实生活中经常用到的灭火方式:灭火时,我们该怎样快速地灭火呢?应当根据着火的原因而定。假设木材着火了,应当用水或者泡沫灭火器快速将火扑灭;假设是油、酒精灯等易燃物品着火了,则应当用泥土、黄沙或者泡沫灭火器隔断易燃物与空气的接触,贸然用水的话只能加大火势的气焰;当电器着火时,不能直接用水或者黄沙、泥土等进行灭火,而应当首先将电源切断……不同的着火情况决定了灭火时的不同处理方式,只有从着火的实际情况出发采取具体的灭火策略,才能真正达到灭火的最终目的。这就是高中思想政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最佳体现。

如此一来,就将“灭火”这一生活化的实例成功引申到了高中思想政治课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教学上来,使学生清晰地感受到:原来高中思想政治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并非没有用武之处,而是充分体现在我们现实生活中的各个方面,自己只有认真学习、掌握了高中思想政治课的理论知识点,才能使其更好地为自身的社会生活实践所服务。而这很显然为学生日后端正学习态度,进而在浓厚学习兴趣的推动下,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学习活动之中奠定了良好的情感基础。

二、生活化的教学模式能有效帮助学生实现对部分高中政治知识点的深刻理解

高中思想政治课作为阐述政治学科基础理论知识的主要阵地,其教学过程不可避免地将涉及一些抽象理论知识点的讲解与阐述。教师若是单纯将教材上罗列的理论知识点一股脑儿地硬塞给学生,不仅无法得到预期中的理想教育效果,相反还很可能激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并使其逐渐产生高中思想政治学习枯燥、单调、死板的错误学习观念,这将对其日后思想政治修养的长远发展起到极为恶劣的影响。

鉴于此,笔者认为,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可以利用生活化的教学模式,结合高中阶段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充分为其扩充高中思想政治的延伸范围,进而实现借助生活实例帮助学生更深刻认识、理解、掌握抽象、复杂理论知识点的根本目的。如,在学习“影响商品价格的因素”这一知识点时,很多学生不理解:同一种商品,为什么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区会产生截然不同的价格变化呢?这也就成为这节知识点的教学重点与难点所在。

针对此,我向他们补充了如下现实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例子:

一辆小汽车价格标为20万元,一辆摩托车的标价为2000元,一辆自行车的标价为200元;

同一品种的葡萄刚上市时每斤高达几元,可是等到葡萄大量上市之后,价格却一落千丈,几毛钱就可购买一斤;

暴风雨将要来临时,露天蔬菜市场上的菜农集中对各自摊位上的蔬菜进行降价销售;

寒冷的冬天,羽绒服在东北、华北等地区非常畅销,相反,即使价格一降再降,在气候炎热的海南地区也始终无人问津;

石油输出国组织宣布一段时间内减少原油的开采量,致使世界范围内的石油价格急剧上涨;

2008年初,我国南方遭受到了冰雪灾害的突然侵袭,一些生活必需品的价格大幅度急剧上升;可随着国家与政府大幅度的政策支持与宏观调控,生活必需品的价格得到了很好的控制;

……

第2篇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课堂讨论;存在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1-126-01

布鲁姆说:“有效的教学始于知道希望达到的目标是什么”。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为了活跃课堂气氛、引发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独立思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实现教学效果,通常会设置课堂讨论。但经过调查发现,讨论的实际效果通常不如预期。

一、思想政治课设置课堂讨论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政治课课堂讨论题目设计不合理

主要体现为设置的讨论题目难易度不当,教师往往是根据书本上的知识点来设置问题,有些问题过于简单,直接从书本上就能够找到答案,使学生不会认真讨论,只是机械的从书本上总结出答案,而起不到激发学生自主性的效果。另外有些问题与书本联系不大。学生讨论容易偏离知识点,导致课堂的无序性。有些问题设置得过难,又会打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二)思想政治课堂讨论分组不当

1.分组的随意性。教师设置课堂讨论的分组通常由于场地和时间的原因采取前后四人或同桌两人为一个小组的方式,而忽视问题本身对组员的需求。这样的分组讨论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小组更多的会讨论与课题无关的内容,如此一来课堂讨论也就只成为一种形式,很难真正对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有所启发,最终也只是依赖教师的总结得到知识而失去讨论的意义。2.小组缺乏分工。固定小组和固定同桌的分组会导致小组成员由于思维定势认为总是由同一名优等生或上课积极的学生发言,从而在课堂讨论中不认真,不能完全开动脑筋思考问题,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而发言的同学在讨论中也只会注重个人观点的阐述而忽视同组其他同学的见解,导致课堂讨论的参与度低。也在一定程度上打击暂差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讨论过程的无序性

1.在讨论前缺乏知识的准备和对自己观点的酝酿,导致讨论内容的肤浅和无序化。由于教师在开展课堂讨论时通常不会提前让学生进行知识预习和讨论准备,因此在课堂讨论中学生一时不知如何入手,讨论内容会背离问题本身,甚至讨论与课堂无关的内容。不能及时引发学生的兴趣,是导致讨论无效性的重要原因。2.教师在讨论中甚少起作用。在课堂讨论中教师往往不会参与小组讨论或只是象征性的加入某组或某几组的讨论,而不会听取每一组的讨论内容和同学意见。因此学生在讨论中也就不重视问题的解决,而是把任务交给每组回答问题的同学,依赖老师的总结。因此教师在讨论中未能起到“引导、启发、指正”的作用,也是导致课堂讨论无序性的原因之一。

(四)思想政治课课堂讨论总结的单一性

1.教师总结。教师在课堂上设置讨论的目的是引出知识点,因此在课堂讨论后往往是由教师进行总结。基于此点学生通常不会在讨论中尽力解决问题得出结果,而是依赖与教师的最后总结。2.典型学生总结。教师在讨论结束后会请同学阐述小组观点,经过观察,一般发言的都是固定的几位平时课堂发言积极的同学或优等生,其不一定能很好地结合小组的意见,更多是表达自己的见解,使得小组讨论缺少实际意义。

三、关于思想政治课课堂讨论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讨论问题设置的生活化、故事化

贴近生活、与学生有情感共鸣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有助于提高问题高论的参与度。如生活与哲学中“运动是有规律的”一框中,若老师让同学空谈规律的含义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这样的知识点难以引起学生的共鸣。但若教师举生活化的例子让学生参与讨论并自己得出结论,如“苹果落地”不是规律是因为其揭示的是“万有引力”的规律,体现了规律是事物间本质的联系;“守株待兔”不是规律是由于规律是事物间必然的联系等生活实例,让学生对规律的含义自行进行总结,有更深刻的领会和记忆,也更能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二)建立有效的估计评价机制

目的在于通过树立小组成员的集体荣誉感,使得小组的每个成员在课堂讨论和课程学习中发挥主动性,促进高效的学习。如教师可以对小组的讨论前准备、讨论的创新点和小组总结的情况进行评价,或是设置小组之间的互评。对于每次讨论的评价结果赋予一定的分值,再按月或学期进行班级各小组间的评比。对分值高的小组进行一定的物质奖励,因此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提高课堂讨论的效率。

(三)采用新颖的课堂讨论形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1.改变成果汇报模式。不再由同学主动举手回答本小组结论,而是发挥教师的主动性,让每个小组的每位成员都有可能成为小组讨论成果的总结者。小组汇报的结果与评价机制直接挂钩,这样有助于每一名同学为了集体荣誉而认真的参与讨论和总结。2.设置新颖的讨论形式,如辩论赛。比如让学生课前经过分组和资料收集,分析一个情景材料:市民沈女士在去县城卖水果的路上被歹徒抢走了一车水果,沈女士去派出所报案,听了案情后值班民警说:现在已经下班了,况且一车水果也不值多少钱,你明天上班时间再来吧,然后扬长而去。围绕“民警应不应该管”这个焦点,开展一场辩论赛,让学生自己通过思考和辩论明白民主监督的实质及意义。这显然比老师单纯设置讨论让同学们总结民主监督的意义更为有效,也能最大程度的调动学生的参与度。

著名人本主义教育家罗杰斯曾说:“凡是教师能够讲述的、能够传授的知识,多半是死的、凝固的、无用的知识;只有学生自己发现、探究的知识,才是活的、有用的知识”。只有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讨论中去,主动去发掘和总结知识点,才能真正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形成师生合作学习的良好氛围。

参考文献:

[1]罗绍良,陈燕辉,陈志燕.思想政治课堂讨论存在的问题调查分析[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1(1):78-79.

第3篇

【摘 要】教材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教师能否有效的运用和处理教材会直接影响整体的教学质量。在本文中,笔者结合思想政治新教材的特点,就如何创新地使用教材提出了一些看法,希望通过教材的有效使用更好地实现素质教育目标的要求。

关键词 高中思想政治;教材处理;素质教育

教材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教材内容构成了教学活动的主要内容,为了适应新课程理念,如今的高中思想政治教材也出现了较大的变动。与旧教材相比,新教材在教材观念、教材内容、教材结构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很多的变化。作为一名高中政治教师,我们在处理和使用新教材的过程中也应当打破传统桎梏,以更加先进的理念,以更具创造性的方式来使用新教材,以便让新教材更好地发挥其功能,更好地为政治教学活动服务。

一、转变教材观

传统的教材观往往把教材视为权威,视为不可更改的真理,在这种观念的指导下,教师往往把掌握教材内容作为使用教材的基本方式,因此,我们常常会看见教师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将教材中的知识点进行总结整理,然后系统地传授给学生,以学生掌握教材知识为教学活动的根本目的。这种教材观往往使得教学活动变成了“教书”,而不是将教材作为一种教学工具来“用书”,这显然与教材应当具有的功能不相符合。在这种落后的教材观的指导下,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在教学活动过程中都容易受到教材的限制,影响了思维的活跃度。因此,作为教师,面对新的教材,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转变教材观,将过去的“教书”转变成“用书”,真正的把教材视为一种教学工具,根据教学实际主动地对教材进行处理,以最大限度地满足教学活动的要求,提高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二、重视挖掘教材内涵

旧教材往往比较重视理论逻辑,在内容上会稍显呆板单一,而新教材对于教材中的这一问题进行了很好的改进,在编写思路上更加贴近生活逻辑,叙述方式也更加活泼化、生活化,给思想政治教学内容注入了很多新鲜的血液,使得教学活动在内容上更加亲切自然。然而,恰恰由于这一方面的改进,也使得新教材在理论性方面稍显不足,学科知识结构显得较为散漫,重点知识显得不那么突出。针对新教材的这一特点,作为教师的我们要更加重视挖掘教材的内涵,注意将教材中一些较为生活化的内容进行总结概括,使得这些内容在逻辑性、理论性方面更强,从而强化教材内容的理论根基。

三、适当对教材内容进行补充

虽然当前我们使用的是较新的教材,但由于知识本身的更新周期越来越短,政治教材的更新远远跟不上时代的更新,即使是新教材,在内容上依然滞后于当前的时事,因此,教师在使用教材的时候不能局限在教材内容之上,要注意结合实际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补充和增加。在增加教材内容方面,教师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补充:第一,结合党和国家最新的方针政策以及一些重大决策,把教材理论知识同鲜活的事件直接连接起来,增加教材内容的活力;第二,结合乡土特点补充材料。例如,在讲到经济常识部分的时候,教师可以结合当地的一些经济发展状况对该部分内容进行适当的补充,这样既丰富了教材内容,又增加了内容的实用性;第三,结合生活中的热点问题进行适当的补充。思想政治学科是一门具有很强实用性的学科,教材中的每一个知识点在现实生活中都能找到原型,通过把生活现象同教材内容结合起来,可以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思想政治内容的实用性,还可以提升学生用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讲到影响价格的因素时,教师可以结合现实生活中颇受关注的高房价问题与学生一起探讨,让学生在分析热点问题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掌握新知识。总之,通过对教材内容进行补充,可以使得教材在内容上更加与时俱进,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

四、注意对教材内容进行结构化处理

旧的教材一个最遭人诟病的地方就是将一些知识点进行了过多的整理总结,使得学生的思维受到限制,于是在新教材中,开始强调学生的自我探究和总结,这在一定程度上非常有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正因为如此,很多教师开始认为没有必要对新教材内容进行结构化处理,而是采用“放养”的方式处理教材内容,事实上,这种观念是不科学的,因为这种观念偏离了新教材基本的编写理念,不利于基本教学目标的实现。因此,教师一定要重视对新教材的结构化处理。在进行结构化处理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从两个思路来着手进行处理:一个是围绕着一个知识点进行结构的整合;另一个是围绕着一个专题进行知识结构的构建,通过结构化的处理,既可以弥补新教材在内容上零散化的问题,又能够培养学生的整体知识观。

五、积极开发教材中的探究活动

与旧教材相比,新教材在探究活动的设置比例上有了明显的提升,其目的主要是为了契合素质教育理念的要求,希望学生通过探究活动提升多方面的能力和素质。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一定要积极的开发教材中的探究活动,积极引导学生把探究活动真正的开展起来,努力避免过去那种轻视探究活动,探究走形式等问题,让学生能够在卓有成效的探究活动中真正的获得发展。

总之,与旧教材相比,新教材在各个方面都有了显著的进步,教材内容和形式都更加契合素质教育理念的要求,作为一名高中思想政治教师,我们要把握住新教材的优势,并结合实际对教材进行适当的处理,以弥补教材的不足,真正发挥教材功能,更加有效地提升思想政治教学活动的质量和水平。

参考文献

[1]侯瑞奇.浅谈高中政治教材处理技巧[J].现代教育实践与研究,2012年第10期.

[2]王喜军.高中政治老师应如何应对新教材的新特点[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年14期.

第4篇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漫画导学模式;实施

探索漫画辅助教学的操作模式,是黑龙江省教育学会“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高中政治漫画辅助教学的实践研究”(批准号:XHZ125―098)的一项研究内容。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们根据《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的要求,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教学规律,对新课标下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总结出了一套课堂教学新模式,即漫画导学教学模式。高中思想政治漫画导学教学模式是指教师依据教学内容,把漫画作为主要教学素材,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地运用漫画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以漫画主导教学的深入展开,结合漫画提出问题,组织课堂讨论与对话,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从而达到教学目的的教学模式。

一、漫画导学教学模式的提出

(一)成功实施课程改革,其基础在于改变教育理念及其影响下的教学模式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浪潮,促使我们每一位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师从“关注每一个学生发展”的思想出发,重新审视、定位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摒弃传统的“接受学习、机械记忆、被动模仿”的教学,遵循“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创立“促进学生发展”的新的教学模式。

(二)漫画教学为思想政治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

我国按新课程标准编写的高中思想政治教材设置了大量的漫画情境,仅《经济生活》一册中就有20多幅,这些漫画集启发性、趣味性、警示性、知识性于一体,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漫画的设置为传授知识和能力培养搭起了一座桥梁,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形式。教师应充分运用这种形式,有意识、有计划地精心设计漫画教学的方案和步骤,通过漫画这一知识载体达到能力培养的目的。

新课程新教材为教学模式的改革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平台,在此背景下,实施漫画导学教学模式将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主体发展,使其综合素质得到更好的培养。

二、漫画导学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序

(一)基本流程

漫画导学教学模式的主要流程一般为:以画入境以画设疑以画说理以理释画。

(二)操作程序和要求

1.课前准备阶段

漫画导学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认真研究课程标准,研究教材,研究学生,还要研究漫画。

步骤1:教师搜集、选择好漫画,认真查阅与漫画有关的资料,了解漫画的背景和特点,对漫画进行仔细观察,认真分析,深刻领会漫画的寓意,找准教学思路,提前进入课堂教学情境。

要求:要考虑不同年级的学生对漫画的认知水平的差异,针对不同学段的学生选择那些与教材内容紧密相联、贴近生活、新颖、典型,既蕴含知识又富有德育功能的漫画。

步骤2:教师设计好有层次、有价值、能引发议论的问题。在以学案为载体实施漫画导学教学模式时,教师可将考点或者知识点转变为探索性的漫画思考题,作为预习或复习的切入点,来体现高考的考核能力目标,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要求:预设的问题宜小不宜大。问题一定要来源于漫画,又与书中的原理紧密相联。

2.课堂导学阶段

创设漫画情境是漫画导学教学模式启动教学活动必需的前提环节。

步骤3:教师选择适当的切入漫画情境的时机,既可以在强化重点、突破难点时切入,也可以在整个章节学习完,总结复习时

切入。

步骤4:教师借助直观教具或多媒体教学手段,把学习设置到漫画情境中,运用漫画所提供的感性材料,形成情理美交融的形象意境,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学内容上来,点燃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步骤5:教师引导学生认认真真、仔仔细细地“看”漫画,主要看漫画的标题、主体(即人物的动作、语言、表情等)构成的画面整体和画注(对漫画情景的提示和注解)。

要求:教师要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指导学生正确地观察、分析漫画所反映的现实问题。

3.课堂讨论交流阶段

步骤6:教师设置问题情境,如,“漫画反映了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漫画反映的问题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漫画对你有什么启示?”等,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引导学生围绕漫画和问题展开讨论。

教师可以尝试将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学习、小品展示以及情景模拟融合在一起,加深学生对漫画的认识和了解,启发学生主动思考问题。

步骤7: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点评,肯定和表扬其合理之处,对一些不成熟的看法和不正确的言论给予及时的纠正,真正体现思想政治的育人功能。

要求:在讨论交流中,教师不宜轻易表态,要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充分的自由释放。当出现离题或失控现象时,教师要具备一定的调控能力,以保证讨论的针

对性。

步骤8:教师对漫画进行必要的讲解,引导学生脱离漫画具体内容的限制,从对社会生活的深层思考中认识漫画的寓意或普遍意义,透过事物的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得出理性的结论。学生认真思考、归纳概括出融入漫画中的理论观点。

要求:漫画不可完全由教师讲解,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从漫画中归纳出论点和原理。

步骤9: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评述漫画,即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教师在总结分析学生讨论结果的基础上,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进行答疑性辅导、提高性讲解,帮助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教材内容,构建起知识的网络。

4.课堂总结提升阶段

步骤10:教师进行归纳总结,明确结论,使学生的认识得到进一步深化提高。学生进行拓展练习,运用理论观点分析、解决其他实际问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思维能力,培养综合运用知识的

能力。

三、漫画导学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

(一)漫画导学教学模式的频率安排要合适

为了充分了解教师在教学中运用漫画的倾向性,课题组对

“教材中的哪些知识点可用漫画进行辅助教学”进行了问卷调查,根据对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我们发现在必修1《经济生活》、必修2《政治生活》、必修3《文化生活》、必修4《生活与哲学》中分别有31.7%、23.5%、33.3%、40.3%的知识点适宜采用漫画导学教学模式。因此,教师要科学合理地安排漫画教学的频率,每学期使用漫画导学教学模式的时间占到总学时的近三分之一即可。

(二)漫画导学教学模式的时间把握要得当

作为新的教学模式,漫画导学教学模式还处于尝试阶段,运用这一模式进行教学,需要注意时间的把握。对漫画的使用与安排,教师要把握好时机,合理分配展示时间,过长和过短都不利于学生集中精力,思考问题。切莫不分主次,顾此失彼,学生只乐不学,课后在知识上没有一点收获,只是沉浸在漫画的表面含义以及漫画所带来的单纯的趣味,那就失去了漫画辅助教学的意义。

(三)漫画导学教学模式的组织实施要科学严谨

教师在组织教学时,不可以让教学模式牵着自己的鼻子走,不可以生搬硬套每一个环节。要灵活运用该教学模式,面对不同类型的教学内容和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要合理安排各个环节,注意因材施教和教学的实效性。

经过近两年的努力,高中思想政治漫画导学教学模式已基本构建成型,该模式在调动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能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等方面的成效已初步显现。今后,我们将继续开展高中思想政治漫画导学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使其不断成熟,不断完善,相信该模式必将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发挥其独特的魅力,绽放出绚丽的光彩!

参考文献:

[1]王复生,傅石灵.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模式的研究[J].当代教育科学,2006(13):55-57.

[2]陈爱金.新课程下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模式初探[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08,24(08):33-35.

[3]任其宏.新课程背景下中学政治课堂教学模式[J].思想政治课教学,2009(11):19-20.

[4]隋桂荣.高中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模式探析[J].辽宁师专学报,2012(01):77-78.

[5]邓丕来.漫画艺术在中学思想政治课中的应用[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6.

第5篇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材料主观题;解题策略

目前,在对高中思想政治学习效果的各种测试中,无论是学校自己组织的还是高考,无一例外都对主观题尤其是给定材料的主观题赋予较大比重,这就要求全体师生都要重视材料类主观

题。但是在教学实践中,这恰恰是学生的一大弱点。如何解答好材料类主观题,笔者认为,一是靠平时的积累,将课内知识点牢牢掌握,并能够熟练运用到课外各种社会生活现象尤其是政治现象的解读中。二是靠在各种测试中认真审题、解题、答题。三是要注意一些答题要点,避免无谓的失误。在此,我总结自己教学实践中的三大策略,以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够有所裨益。

一、牢牢打好材料主观题答题基础

学生的材料主观题答题基础包括相关的知识基础、方法基础和训练基础。只有平时在教学中注重锻炼他们的各种能力,才能在各种测试尤其是高考时正常甚至超常发挥,达到理想的效果。

1.夯实知识基础

高中思想政治的知识点非常多,只有将这些基础知识尤其是各种基本原理吃透、完全掌握,才能从根本上做好材料题的解答。这也是困扰高中学生思想政治考试的最大难点。我在教学实践中采取了一系列跟进措施,以保证学生能够活学好、掌握好,为活用好打下基础。

(1)要求学生记忆必须掌握的基本内容

在教学中,教师要认真备课,结合实际社会生活尤其是政治生活的重大事件,来做好知识点的解析工作。通过灵活且有说服力的解析,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记住需要掌握的知识点。我一直认为,高中思想政治课的知识点是不需要死记硬背的,如果学生只会死记硬背,那肯定不会在各种测试中得到高分,尤其是在出题越来越灵活的高考中不能得高分。只要教师能够讲透知识点,并将其放在实际生活现象中进行分析,那么依照现在高中学生的理解能力,他们记住这些知识点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2)做好课堂小测试和讲评工作

虽然我们不担心学生的记忆能力,但我还是会每周、每月都抽取一定的时间对学生上周、上月的知识点记忆情况进行考评,一是随机抽取学生背诵学习过的知识点,让他们或背诵或默写。二是用提前准备好的小材料、小问题,让他们用学过的知识点进行简要分析,以加深他们的印象。随机抽查后,我会组织他们分成小组,针对每个学生的被检查情况进行分析,让他们自己对照进行查缺补漏,让他们在检查同学的同时对自己的记忆情况也进行

自查。

2.掌握答题技巧

材料题类型多样,内容也是千差万别,为了达到好的测试结果,必须针对思想政治知识点进行有意识地答题训练。只有熟悉各种形式的材料和问题,学生才能更加灵活地使用已经掌握的知识点,正确答题以取得最佳成绩。

(1)要做好典型例题的讲解

各种典型例题尤其是高考题对教学的参考价值巨大。教师应该重视这些例题,重点讲解例题的分析过程,引导学生跟上出题者和教师解题的思路,启发他们能够举一反三,在以后遇到同类题型时做到游刃有余。教师在分析后最好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培养他们交流沟通不同见解、能够从多方面解题并鉴别最佳角度的能力。

(2)比照参考答案,分析学生答题的见解优劣

教师应该对学生的答题和分析讨论进行点评,让学生最终理解自己见解的优劣,让他们明白哪些思维是对还是错,这样能够让他们在思维、解题思路上得到较好的训练,让他们能够写出比较完整的答案。

3.多进行实战训练

虽然现在提倡素质教育,但最终还是要在各种考试尤其是高考中鉴别优秀学生,所以在掌握基础知识和答题技巧后,要针对学生的短处和经常出现的错误之处进行高强度的实战训练,进一步加深他们的记忆和锻炼他们的技巧。我一般是通过分组来进行实战训练,效果还是不错的。

一是将全班学生按照平时成绩、性格等合理搭配,划分成若干个组,从中挑选出组长。二是在平时的实战训练中,以每周为时间单位出一道材料主观题,要求他们以组为单位集体完成,并要求他们把分析、答题的全过程记录下来,并挑选一个学生作为主讲人归纳答案,在课堂上公开宣读。三是教师在课堂上公开评价每组、每人的表现优劣,将更精准的意见传递给学生,让他们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水平。实践中,学生确实能够形成你追我赶的良好氛围,积极性和能动性大大提高。

二、不同种类材料分析题的具体破解思路

总之,无论主观类材料题怎么变化,不外乎以下几种类型。只要采取针对性地破题、解题措施,基本上基础好的学生都能得到较满意的成绩。我将它们归纳为以下几点:

1.原因类

对现象原因的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必然性、重要性原因,二是条件原因,三是危害性原因。对此,一般回答要根据设问来具体分析,主要的关键在于使用“有利于……”“原因在

于……”等词语,以表明自己对题干的认识。例如,很多高考、会考的试题都考查对生产灾难、食品安全等社会问题的原因分析,据此要求学生依据相关知识说明政府依法行政的原因。这就要用必要性、重要性分析法,具体的解释可以是:一是有理论和现实的必要性,如国家性质、政府性质等;二是有理论和现实的重要性,如有利于维护人民权益、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等。从这两个方面入手,解析就能比较全面,答题时自然就能获得较好成绩。

2.措施类

对措施的分析,一般是对特定行为主体的分析。如对国家、政党、企业、人民等。对此,要重点寻找这个主体是谁、具有什么属性,并联系教材和时政分析对策建议。例如,2012年高考江苏卷第34题(2)问就是此类问题:结合材料,针对上述影响两类企业各自应采取的对策。对此问,学生要仔细审题,将材料中涉及的出口贸易型企业和对外投资型企业都分析到位,然后结合教材和时政知识,从自主创新、防范风险、“走出去”战略等角度入手分析,这样就能使答案很丰满、很有深度。

3.启示类

对启示的阐述,一般要先确定从经济学、哲学、政治学等不同角度来阐述,这样才能使答题指向明确。在答题技巧上,一要先阐明不同的主体内容,二要回答怎么办才能更好地贴切这个启示。例如,2013年高考江苏卷第37题第(3)问,在这一决策过程中政府和公民应如何良性互动?这就需要学生先确定是从政治生活的角度,从政府和公民两个主体,指向“民主决策”这一过程,如何进行良性互动。这样的解题步骤才是清晰的。

三、注意答题技巧和细节

1.要避免思路紊乱

答题首先要判定问题的性质和答题方向,这样才能用已经掌握的知识来分析对应的问题,不至于南辕北辙、问答方向相差

太大。

2.要从题干中发现关键词和把握问题主旨

比如题干中出现“整体”的字眼,学生就要联系到“从全局出发、立足整体”的哲学原理;出现“重点”两个字眼,学生就要联系“主要矛盾”等相关知识。只有逐字逐句看清楚,提取一切有效信息,才能排除失误,最大限度地把握问题的精髓。

3.规范使用思想政治术语和答题规范

高中思想政治术语很多,学生在日常学习中要注意掌握,在答题中更要准确应用,不能用大白话代替术语,同时在规范上要下工夫,不能遗漏、错解。而很多学生在答题时容易漏掉要点,比如问题的限定词、主体等,从而痛失得分要点,这是应该尽量避免的。

总之,高中思想政治材料分析题是一个主观性很强的题型,师生要做的是努力将其客观化。通过基础知识掌握、分类专门训练、注意答题技巧等稳步推进,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汪海燕.高中政治反思性教学体系的构建[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0(06).

[2]孙杭辉.体味思想政治学科新课程的辩证教学[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06).

第6篇

【摘 要】 现今社会是一个信息和文化高速发展的时期,在高中课堂上,教师如何把政治课本上的内容通过基础知识潜移默化地延伸到正确的世界观,来抵御外来的诱惑?在高中这个即将面对大学或者社会的关键时期,正确的思想能够让学生更好的找到自己未来。本文主要探讨了正确定位高中政治对学生的影响,旨在对学生思想进行正确引导,加强对世界的理性观念,从而提升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达到全面且深度对思想的正确指导。

关键词 高中政治;定位;理性观念;正确引导

高中学习生活压力一直都是比较大,因为来自家长和教师的期望,同学的攀比和自己内心的压抑。现今高中政治以应试教育为主,以填鸭式的教学理念,纯粹的学业成绩,忽略了学生的心理教育,没有真正的做到对学生思想的正确指导。不正确思想将可能影响自己、他人乃至社会,所以高中政治教师应该从多方面去引领学生思维,正确定位高中政治的核心从而更好地带领学生走在正确的道路,同时也能减少学业对学生的压力,对学习有更深层的理解。

一、提升教师的教学理念,带动学生积极思考

传统的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师照搬参考书的教学模式,缺乏自己思想和对学生接受能力的评估,导致知识点的虚无;学生对应试教育的厌烦,导致教学质量的下降。所以教师应提升对的教学理念和方式思考,更多的去考虑本课程对学生将会带来什么样地改变,更多的体验学生的感受,更多的引领学生正确思维。但教师如何权衡教学质量是一个难点,在完成教学要求的同时,能够将本节课延伸的寓意潜移默化的传递给学生,从而带领学生积极的思考,更好地带动学生课后自己主动去思考。

例如,在人教版高一政治上册第一课第一节第一框题“商品和商品经济的含义”的教学课堂中,教师需要综合运用谈话法、图示法、讲述法、列表法,教学过程中着重培养学生由具体到抽象、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抽象思维能力;由已知判断合乎规律地推出未知新判断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用基本理论,分析现实生活中的经济现象以及党的经济政策,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通过与学生互动,对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物品进行判断,区分出哪些属于商品;分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仍然是商品经济。

通过多种的互动,将知识点穿插在周围生活当中,学生也能更好地接受,也不会有压力,而在日后接触到同样的事情,能够很好地回忆起,在课堂中的情景。也能够将自己的心得体会结合上去,通过社会的现象,也能让同学们有更深的理解。

二、利用身边事与理论结合,发散学生思维

对相较难的知识点,应该结合实际。对一件事情的分析,发散到对社会的分析,不断地提升思考的层次,更能够让学生跟着教师思维的节奏,一步步将知识点熟悉且灵活运用。在上课期间,通过模拟现实中的场景,让学生扮演其中角色,身临其境的感受,再由教师的引领,对知识点的深刻掌握,在期间教师只起到带领作用,其他均由学生自己去思考和感悟。通过一些较小的事情,能够让学生自己去思考,也是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教会他们独立去分析,并能够做出正确的判断。

以人教版高一政治上册第四课第二节第二框“劳动合同制度”为例,拟定一份简要劳动合同和案例适用的法律法规印发每个学生一份,让学生自己通过自己的认识去查找里面的漏洞,然后再进行组内的讨论,将大家的想法分享出来,再由教师进行分析和总结,这样就将主动权交给学生,试着让学生自己去学习。通过多媒体播放一些农民工务工的艰辛和黑心合同签订的视频材料,通过社会底层人士的血泪生活来激发大家对现有生活的珍惜,更能够使学生们在内心深处建立起自我保护的机制,避免同样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边。

通过一些案例使学生心灵受到震撼,培养学生关注社会问题,增强维权意识。加强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查找资料、阅读、分析能力、应用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能识别劳动合同中的陷阱,提高维权能力。通过教师指引就能够很好地将知识点很好地传授,学生也更好的利用在今后的生活当中。

三、课后带领学生进行实地考察,提升兴趣度

在书本里学到的东西需要在现实中实践,“纸上学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就能够很好的解释,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很难碰到,这个时候如果教师的出现,在某种情况下就能够给予学生一个机会,去积极思考。在倡导自主学习的时期,需要更多地去引领。其实,在现今学生有更多自己的思维,有自己的主张,但当教师去引导时,他们又会对此产生抗拒,害怕出错,所以教师更多地是去接受学生的错误,让学生在错误中学习。

如在高一人教版政治下册中第七课第二节第二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中提到消费,这个就是大家几乎每天都会做的事情,而教师在传授这个知识点时,只是更多的按照课程需求,稍加讲解,但是正确的树立消费理念在学生心中比应试更重要,因为这个可能会影响他以后的生活理念。如果教师能够更多的引导或亲自带领大家去商场做调查问卷,可能得出的结论,就不需要教师来总结,而是由学生自己得出,因为他们在这里面作为参与者,有自己的东西在里面。

要相信学生自我学习能力,更多的讲授,反而收效颇少,实践更能带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教师应该更多作为他们的伙伴,和学生们一起学习并鼓励学生不断前进,在一定程度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更加有效的提升学习的效率。

总而言之,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学生的思维需要打开,不能更多的束缚在课本知识,将现实生活中实例带入,从人生更大的角度去跟随学生的思维脚步,不仅是给予他们知识,更多的是教会他们面对整个社会,让他们保持一种不断学习和创新的思维。

参考文献

[1]张俊才.《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开展有效小组活动的策略》[G].教学理论与实践,2012(14)

[2]赵永林.《高中思想政治课有效教学策略略谈》[G].教育探索,2010(10)

第7篇

[关键词]课堂提问;高中思想政治课;语言;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7)07008001

古语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教学中启发学生思维离不开提问,它贯穿于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是课堂教学的灵魂,是师生交流的重要桥梁。高中思想政治课承担基本观点的教育和学生公民思想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故要把好课堂设问关。但通过对课堂提问的观察,我们发现,教师在课堂提问中还存在如下问题。

高中思想政治课的理论性强,如果教师事先没有精心备课,课堂满堂发问,内容低效,就会使学生疲于应付各种问题,从而忽略了对知识的理解体验和对问题的深入思考,导致思维发展严重受限。同时,教师发问用语没有任何的“包装”,语言贫乏、单一,学生就会出现审美疲劳。而在评价时,教师对学生答案的评价趋于简单化,只停留在正误判断上,忽略了引导学生生成答案。这些问题的出现使思想政治课变得枯燥无味,学生出现抵触心理,从而阻碍了高中思想政治课堂的高效发展。

针对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改进。

一、“精”――精心设问,设问目标明确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个体在一定时间范围内接受的信息和解决的问题控制在适度的范围内,学习者就会产生愉快的、积极的情绪体验。”学生只有在这种情绪体验下,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个体潜能,而提问频率过高则会让学生产生焦虑和厌烦,从而影响学习的积极性。所以,课堂提问要控制数量,做到少而精。教师设问要目标明确,问题的指向是知识、能力还是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都要一一考量,并结合学生的认识水平循序渐进地发问。如在文化生活中讲解“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时,通过引入美国好莱坞电影对中国市场影响的案例,向学生发问:“美国电影在中国市场上产生了什么效益?美国电影文化中透露出什么信息?可以从中得出什么结论?作为中国公民,我该如何面对这一现状?”通过这样精心安排的设问,先要求学生总结知识点,再引导学生思辨看待问题,最后促使他们情感的升华。这样的设问目标明确,每个问题都有针对性,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都得到良好发展。

二、“启”――启发诱导,于最近发展区发问

好的问题应该能启动学生的思考。苏联著名教育家维果茨基认为,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有个“最近发展区”,即从儿童目前已经达到的水平到他们目前自己无法独立解决问题,需要在成人或者同伴群体的指导下可能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区间。当问题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时,具有思考性和挑战性,可以激发学生思维。教师要找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并将问题分解成若干小问题,由浅入深逐步设问,启发学生思考。比如在经济生活中讲解“商品价值量的决定因素”时,教师可将问题分解如下:“什么是商品价值?价值量由什么决定?劳动量如何衡量?个别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会造成什么后果?那该怎么办?”通过这样的设计,从学生的旧知出发,步步导向新知,由此突破了该难点。

三、“趣”――优化语言,增加语言魅力

语言是课堂教学的载体,教师的课堂语言是传递信息的关键。而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内容又很抽象,教师承担着把抽象深奥的理论通俗化、趣味化的重要任务。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加强语言的丰富性、趣味性,这样进行提问才能引起学生的关注。教师在教学中要多选取网络流行语、歌词、段子、名人名言等进行转换表达,增强语言的趣味性。比如,在讲解“影响价格的因素”时,可用《雾里看花》的歌词引出价格波动情况;在分析股票的风险性后,可设问:“为了不做一个蓝瘦香菇的悲催股民,你应该如何投资呢?”诸如此类的语言包装能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从而激活课堂。

四、“评”――准确评价,将问题适时的回弹给学生

第8篇

关键词: 高中 思想政治课 生活化教学

1.引言

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①,要逐步转变教材繁、杂、难的特点,不断提高教学课本与现代社会、实际生活、科技发展之间的联系性,重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注重经验的积累。充分说明传统教学方法严重脱离实际生活的缺陷,不能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在新课改课堂教学新形势下,生活化教学应运而生[1],[2]。在当前高中政治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开展的教学教学活动,如教学方式、学生课程内容等与实际生活之间存在很大的脱节,特别是没有将实际教学活动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结合起来,课堂教学设计完全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同时课堂教学过程没有很好地营造出充分的生活氛围,更无法使学生切身感悟生活。因此,课堂无法拨动高中生的情感之弦,无法激发高中生的有效思维,教学效果无法实现,教学质量无法提升,直接阻碍高中生的学习需求及兴趣,同时更是泯灭了高中生对学习的生命活力[3]。因此,本文探究现阶段其高中思想政治课生活化教学现状、存在问题,并提出完善我国高中思想政治课生活化教学的有效策略,希望为今后中学开展高中思想政治课生活化教学提供一定的借鉴。

2.当前高中思想政治课生活化教学主要存在的问题分析

2.1在教学内容上缺乏对生活案例及知识点的有效整合

为了呈现更加精彩纷呈的政治课堂,以吸引学生注意力,老师在实践中往往选择将一些已有的生动例子融入教学环节,简单地理解为这样便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却忽视深层次挖掘实例背后隐藏的知识,所以即便能够引导学生进入设定情形,在缺乏情形具体剖析和归纳的情况下,不但没有达到将知识点深入浅出的效果,而且学生没有领悟到知识及经历本应感受的情感历程。在此前提下,老师会发觉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并未达到理想结果,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在于老师在应用实例教学之前没有细致地将其归类、筛选、整理与升华,没有与书本上的知识点充分糅合,导致生活实例在教学中成为僵化的过场环节,对生活化教学资源未进行有效利用,也没有完成教育学生的最终目的,甚至造成教学内容在生活化情形利用不善的情况下缺少连续性,无法真正地为课堂教学带来效果,致使课堂教学内容四分五裂,同时对学生来说,没能总结出自己的完整的知识框架。教师身为教学环节的引导者,务必拥有准确的教材观,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调整、研发和设计出适合的课堂教学内容。

2.2追求形式化的教学方法

现阶段,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针对学生只注重知识的学习,提出了多样化、探究性的学习方式与学习方法。大部分教师为了适应于新课程改革发展的要求,完全否定传统型教学,在生活化教学实际过程中根本不区分教学内容与教学对象,完全忽视教学有效性及教学活动丰富性,片面追求形式化,结果形成了教学课堂活动无实效性,没有明确的目的性,仅仅为了讨论而讨论,为了探究而探究。实际上,教学活动并不是越丰富越好,一方面应该有表面上的活跃氛围,另一方面应该充分激发学生丰富的思维。在设计课堂活动过程中,教师应该有效贯彻教学目标,结合不同教学内容通过不同的教学方法,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将生活化教学思想渗透到高中思政课教学的各个环节当中。

2.3教学过程中忽视教师的主导地位

现阶段,生活化的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生活情境,激起了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大多数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尽可能避免教师的课堂主导。甚至个别政治教师觉得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对学生独立自主性的一种扼杀,会遏制学生的想象力及创造力,影响学生的正常发展。所以,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让出教学课堂的主导地位,让学生自主学习。

3.完善我国高中思想政治课生活化教学的有效策略

3.1根据知识技能目标开展生活化教学

教师进行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活动时,为了培养高中生的道德认同,一定要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思想情感,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活动中,该课程对学生知识理论掌握有着较高的要求,因此,教师一定要细分知识理论的教学目标,并将其与生活教学实例相结合,使学生通过参与思想政治教学活动,从中受到熏陶和感染,让学生从中得到情感共鸣,形成正确的价值认同。生活化教学的一大特色就是德育目标和知识目标相结合。生活化实例对学生有一些具体要求,主要表现为:要求学生一定了解有关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的知识,从我国社会主义国家的角度而言,学生要着重从经济、政治、文化与社会四个方面掌握有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知识,对我国国情要有基本的了解,这些对于生活化教学来说不单单是知识技能目标,同时是对生活化教学实例进行研究的基础。所以,教师在思想政治教学活动中,一定要对相关生活实例进行大量研究,从而对学生形成积极的引导。

3.2加强教学案例与教学内容之间的生活化联系

教师把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生活相结合,就应该按照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第一,教师应该准确掌握教材的知识。实现高中思政课生活化教学的基本依据是教材的内容,同时是教师教授的知识。因此,实际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将教材作为基本根据,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适当结合教材知识选择生活实例。教师仔细分析教材内容之后,结合教材内容、学生心理特点、学习兴趣、生活经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兴趣。另外,选择生活实例应该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目标中的重点、难点,这同时是教学实例选择的基本原则。

第二,实现教材内容的生活化。在高中思政课生活化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把抽象知识具体化、枯燥知识生活化、理论知识实例化。本文下面主要列举某教师教授经济活动这一节课的关键环节:

教师首先通过幻灯片展示了部分文具用品。

教师讲述:在幻灯片上主要展示了大家较为熟悉的文具用品,那么在哪里可以买到这些文具用品呢?

学生回答:商场、文具店、超市等。

教师提问:商场、文具店及超市都是从什么地方进货的呢?

学生回答:文具用品批发市场,或者生产厂家等。

教师讲述:同学们回答得非常好。文具用品最初由生产厂家制造出来,接着被批发商运送到文具用品批发市场,商场、文具店及超市载从批发商手中进取货物,并且文具用品批发环节有可能是在两次以上,最终消费者购买文具用品。

结合以上这个生活实例,我们可知:对于四个经济活动环节(有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在这个简单的生活实例中全部体现出来,类似的生活实例很容易激发学生产生联想,对于课本知识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通过这种学习方式,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得更牢固。

3.3根据教学过程再现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灵活性”现阶段高中思政课开展生活化教学的特点,在选择高中思政课生活化教学案例方面,我们应该遵循相应的原则和今后所要努力的方向。

在选择高中思政课生活化教学的实例过程中,尤其是要将跟学生实际生活联系较为紧密的生活实例融入到教学活动中,使得学生出现认知冲突,刺激学生的思维风暴。但是,在学生丰富多彩的实际生活里,教师应该怎样从广阔无垠地社会生活中选择恰当的生活实例呢?教师可以依据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则:首先,对于选取生活情境,应该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学生获取到一定的认知结构,凭借新的知识体系作为联系基础;其次,对于选取情境,教师应该尽量选取一些能够引发学生思考的实例,只有将学生的认知不平衡激发出来,才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思考问题;最后,教师应该准确掌握情境创设的合理性。只有将合适的情境与学习目标紧密结合在一起才能有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注释:

①http:///zhuanti/kcgaige/

参考文献:

[1]刘祚柱.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生活化的哲学思考[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8,04:111.

第9篇

一、影响山区学生对政治课的学习兴趣的原因分析

1.山区教育形式单一,教育方法单调

长期以来,由于受到多种因素制约,山区的教育投入相对较少,师资力量、硬件设备等条件较差,这使得教师在进行教育教学时可以尝试和使用的教育教学形式和方法要比经济发达地区少得多,这不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政治知识。

2.课堂教学方法上的差异性影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接受

初高中政治在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上的差异性,决定了它们在教学方法上也具有一定的差异性。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容量大、节奏快,重视思维和能力,而初中政治课的内容少而浅,在课堂教学中相对而言节奏慢,反复较多。因此,学生初进高中时较难适应。

3.学习政治的动机、兴趣不足影响了学习的动力

在各种因素的引导下,部分学生刚入高中,就将自己的“奋斗目标”定位在理科上,从而产生了“我是学理科的,政治与我无关,充其量能应付会考即行”的想法。对于这些学生来说谈不上有学习政治的兴趣和内在需要,从而无法产生学习政治的积极动机,结果当然觉得政治是不好学的。

二、激发山区学生学习高中政治课兴趣的措施

1.转变学生思想观念,明确高中思想政治学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其一,学习高中政治可以让学生掌握一些经济、哲学、政治常识,这些知识对学生的成长是有帮助的;其二,学习高中政治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是对其他科目的学习也是有帮助的;其三,学习高中政治可以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尤其是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其四,学习高中政治可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而这一点对于今后学理科的学生也显得尤为重要。

2.上好高一年级思想政治开学第一课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要让学生信服你,学好你这一门课,你就必须在第一节课中让学生产生兴趣,否则会事倍功半。首先,要讲讲对所教授科目的认识,最好是联系实际,突出所教科目在当前社会发展中的实用性及重要性和在学考中的重要性,让学生在上完你的这一节课后精神振奋,产生一种想学政治课的欲望。其次,把学习方法系统介绍给学生,让学生知道怎么学。

3.优化课堂教学,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思想政治课的吸引力

要想学生对政治科感兴趣,教师除了切实转变学生的观念外,还应该精心准备课堂教学。这就需要教师运用高超的教学艺术,让政治课“活”起来, 而“活”起来的关键就是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师首先要信任学生,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营造平等、亲切、宽松、民主的课堂教学气氛;其次要采取多种形式和手段,如调查研究、课堂讨论辩论、多媒体教学等来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

4.加强学法指导

第10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高中;生活化教学

一、高中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的必要性

1.就目前状况来看,面对高考升学的压力,一些高中思想政治教师为了快速提高学生成绩,在讲课过程中,偏重于对知识记忆和梳理,大搞题海战术,很少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对身边发生的各种现象或者事件进行思考和感悟,这就造成了课堂中所学知识和现实生活严重脱离,学生学习效率不高,对政治学习没有积极性,课堂氛围没有生机,死气沉沉。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必须要生活化课堂教学知识,丛生活中走进课堂,加强实践和理论的联系。

2.“课堂回归生活,生活走进课堂”,是高中课堂教学改革的新理念,不但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需要结合生活,各个学科都要紧密联系生活,打造生活化教学新模式。就目前新版高中教材来看,“生活”二字基本贯穿了每一个章节,教材中很多知识点的编写侧重于对现实生活的关注,到处充满了生活气息,鼓励学生体验生活、探究生活、感悟人生。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加强生活化教学,有助于将复杂抽象的知识具体化、通俗化,促进学生理解,提高学生自主解决、发现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合作意识和探究意识,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深学生对生活的认知,塑造健康积极的心态。所以说,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生活化教材知识是非常必要的。

二、高中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的方法

1.巧设生活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生活化,要求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要结合现实生活,摒弃过去那些传统的教学方法,寻找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的方法。巧妙设计生活情景,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热情。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巧设生活情景的方式,鼓励学生学习,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

例如,在讲解到“买方市场和卖方市场“这部门内容的时候,学生非常容易迷乱,不能较好地区分卖方市场和买方市场,有时候虽然课堂上能够区分开这两种市场,但是一旦遇到现实生活问题,往往又混淆了二者。这时,教师就可以采用巧设生活情景的方法,帮助学生记忆。可以找几个学生对两个生活场景进行模仿:三名学生扮演成在市场上面卖米的,另外一名学生扮演成在市场上买米的;之后进行角色互换,之前买米的那位学生扮演卖米的,之前卖米的那三名学生扮演买米的。要求,卖米的必要把米卖掉,买米的必须要买到米。这样,通过各位学生之间讨价还价的场面,他们很快就能明白,买放市场是指的买者在市场中占据着主动权地位,当供过于求的时候,买方压价的机会会很大。而卖方市场是指,卖东西的一方在市场中占据着主动性的地位,当供不应求的时候,卖方很容易抬高价格。这样一来,学生就无形中理解了教材知识,并且在脑海中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不仅增加了学习积极性,而且提高了学习效率。

2.充分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化的教材知识

为了提高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进行知识构建和讲解,在课下教师可以下载一些对教学有益的图片和映像视频等,以备在授课过程中使用。因为多媒体是以与人类认知特点相接近的方式进行教学内容传播和知识结构构建的,其优势是为各门学科教学拓展了新的天地,主要特点是以色、形、声等形式刺激人的感官,使人们能够而闻其声、眼见其形,在脑海中形成共鸣,进而促进人们对各种知识的理解。在授课的时候,高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进行知识分析和讲授,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提高学习效率。

例如,在学习“生活与哲学”中“矛盾”这一部分内容的时候,因为知识比较抽象,学生不容易理解,那么如果教师运用多媒体进行讲解的话就能促进知识具体化,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展示“矛与盾”的情景,把生活引进课堂,在课堂教学中再现生活情景,这样就非常有利于学生理解知识,促进记忆。

3.要精讲多练,因材施教,多组织生活化实践活动

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和其他学科的教学不同,单纯依靠文字性的讲述不能很好地传输知识,所以,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必须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学习,同时,还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注重精讲多练,因材施教。“精讲”是指,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于学生基本上都了解的知识教师要少讲或者不讲,压缩教材内容,对于学生不了解的知识,教师要着重讲解,花费较多的时间进行讲授,在讲解的同时要抓注重点,突破难点,让学生能够掌握知识要领。“多练”是指,要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参加生活实践活动,更好地掌握思想政治教材内容。教师要结合实际生活实践活动进行知识讲授,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快速理解和记忆,同时,教师还要加强巡回辅导,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的总结,对学生的错误及时纠正。这样才能促进思想政治课程的生活化,提高学习效率。

三、结束语

让课堂回归生活,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将高中思想政治课堂学习和社会生活紧密联系,有助于促进学生在多彩丰富的生活中更好地与自然和社会融合,在生活中真正感受到学习思想政治的价值和意义,进而促进个体的发展和生长。

参考文献:

第11篇

关键词:新课改 高中思想政治 教学

在当下教育事业飞快发展的推动下,人们对教学质量的要求更加严格,高中政治是高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中政治教师应顺应时代的发展,改变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不断提升自我,给予学生良好的影响。以下就新课改下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展开研究分析,以进一步促进高中政治教师改进教学理念、行为与方式。

一、 新课改下对高中政治教师的要求

(一)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转变角色。教师作为教育事业的传播者,应随着时代的进步更新理念,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做好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工作,不断提升自己。一方面,高中政治教师应不断总结经验,研究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问题,形成规律性的教学认知,有机结合教学与研究,将“教书匠”的角色转变为“教育家”的角色,从而促使教学可持续发展,提高教学水平,现教学创新;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学生获取信息知识的手段增加,教师传授知识的作用逐渐弱化,教师应指导学生如何正确获取知识,帮助学生开发学习潜能。

(二)以学生为中心,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高中思想政治是一门注重培养学生拥有良好的综合素质的重要课程之一,高中政治教师应着眼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给予学生良好的影响。现代教育指导思想使以人为本,教师不再是知识教学的主体角色,高中政治教师应发挥引导者的作用,以学生为中心,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知识,并同时立足于培养学生的思想品质、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思维,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二、新课改下高中思想政治的教学策略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师应及时改变传统枯燥的讲解式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共性与个性,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科学、合理地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进入到政治知识的探究学习中去,并同时加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建立友好、和谐的师生关系,从而促进高中政治课程的教学,提高效率与质量。例如高中政治教师可以利用提问式教学、设置情境式教学、开展游戏式教学等方法进行教学,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如在进行“生活与消费”相关内容的教学时,高中政治教师可以将教材知识与现实生活中的例子相结合,提出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从而顺利地引导学生进入相关内容的教学中,如可以提问学生假设你去买菜,在选择肉类时会考虑哪些因素,学生积极思考,同学们互相讨论,然后再通过教师进一步分析人们的消费心理与消费影响因素,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掌握相关的消费知识点,并形成正确的消费观。

三、健全与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一方面,高中政治教师应及时对学生的政治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对进步较快的学生给予肯定,以维持学生对政治课程的学习热情,并关注学习落后的学生,帮助其找出原因并找到正确的学习方式,给予鼓励与支持的力量,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价,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另一方面,健全与完善学生对教师的评价体系,教师根据学生的评价总结经验,继续发扬优秀的教学方式,并及时改进不足的教学方式,从而进一步提升自我,在教学的过程中给予学生积极、正面的影响,保证教学效率。

四、注重情感教学

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发展应该是多领域的发展,包括知识、情感、人生观。政治课堂教学不单纯是一个认识过程,还是一种情感的过程。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过程既是传授知识的过程,又是情感渗透、交流、互动的过程。“情感教育是教育过程的一部分,它关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态度、情绪、情感以及信念。以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即情感教育是使学生身心感到愉快的教育。情感教育通过在教育过程中尊重和培养学生的社会性情感品质。发展他们的自我情感调控能力,促使他们对学习、生活和周围的一切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形成独立健全的个性与人格特征,真正成为品德、智力、体质,美感及劳动态度和习惯都得到全面发展的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情感运用非常重要,情感运用适当,能够加强学生的认知情感,增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同样学生在所学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认知情感又是激励老师更好教学的“兴奋剂”。这样师生情感交融、共鸣,推动着教学过程中产生一层又一层的情感“浪潮”,形成融洽的学习氛围,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性、积极性和实效性。情感教育寓于思想政治教学的各个环节,是思想政治教学的一大特征。教学实践证明,教学过程中情感运用是提高教学实效的“助推剂”。因此,“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对于政治老师来说显得特别重要。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的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师应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以学生为中心,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断改进与完善教学方式,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教学效率,并同时健全与完善教学评价体系,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教师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提升自我,从而促进教师与学生双方更好的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李琼.浅谈“新课改”下的高中政治教学[J].成功,2009,(04).

[2]孙世娥.新课改下高中政治教学有效性探讨[J].品牌,2014,(09).

第12篇

一、一个目标:目标明确,难易适度。美国马里兰大学管理学兼心理学教授洛克(E.A.Locke)在研究中发现,外来的刺激都是通过目标来影响动机的。目标能引导活动指向与目标有关的行为,使人们根据难度的大小来调整努力的程度,并影响行为的持久性。目标的明确度和难度是目标的两个最基本属性。明确的目标具有激励作用,能减少行为的盲目性,提高行为的自我控制水平。难度依赖于人和目标之间的关系,充分考虑人的能力和经验,设置目标难易适度且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有利于目标达成。

据此,提高高中政治课堂教育教学实效性首先要解决一个教育教学目标问题。目标是什么?是不是明确?目标难度如何?这是关系着高中政治课堂教育教学实效性的首要问题。试想教师连一节课要达成什么样的目标都不清楚,不明确,作为受众的学生还能够收获什么,还能够谈什么课堂实效?成都市著名教育专家周光岑认为把背景目标变为前台目标,使目标更加明确且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是提高课堂实效性的前提。

二、两个主体:发挥教师主导性主体作用和学生发展性主体作用。人的发展已成为当代教育观念变革的主题。教育的主旨在于让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与他人一起生活、学会做人”。新课程改革的核心问题之一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主体地位”,这一要求已不再是静态的内容,而是实现学生主体发展的动态场,是由理解、沟通、主体参与、互动这四个活性因素构成的。它们既是形成课程机制不可或缺的因素,又是对现代课程的一个总体描述。在这四因素中,主体参与居于核心地位,它是现代课程场共振的动力之源。

学生的能力是不能教的,只能在学习、实践的活动中生成。因此,在高中政治课堂教育教学实践中,要充分发挥两个主体作用,即教师的主体引导作用和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教师要尊重、相信学生主体,并充分发挥自身引导作用,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教师的主导性主体作用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精心准备材料;二是组织问题,一方面巧妙地设置基本的问题,另一方面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认真筛选,确定最适合于提升思维能力的问题,并按照知识的逻辑结构、学生的认知规律加以组合,形成台阶式的系列问题;三是启发学生思考,解答疑问;四是总结归纳,分析评价。

三、三重境界:由知识教学到思维教学、迁移教学,提升境界,提高实效。当今时代,衡量人才的标准已经不在于你知识记忆的多少,而是看你是否具有运用知识的能力,是否具有检索知识、重组知识和创新知识的能力,是否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育教学实效性,应当突破纯粹的知识教学,走向思维教学,并向迁移教学迈进。这不仅仅意味着学生学习的转变,更意味着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改变传统的知识教学,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重视学生应用迁移能力的培养。

四、四种结构:优化时间、知识、逻辑、活动结构,提升实效。现代教育学、心理学和统计学研究表明,学生课堂思维活动水平随时间变化而变化。因此,教师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必须做到优化时间结构,随时调整课堂节奏,提高时间利用效率。比如多观察,留意学生的反应情况,利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并通过增强信息的输入手段,缓解学生疲劳状况,延长最佳思维活动时间。

优化知识结构,一方面,要分析教学内容的知识结构,遵从其内在规律。不同的课时知识点要弄清楚其在知识结构中的位置、定位、关系,为更好的适应学生的认知规律做准备;另一方面,要分析学生的认知规律,据此调整教学内容的排列组合和呈现方式。高中生具有独立的抽象思维能力,就可以多以知识结构而不是具体零碎的知识点来呈现;此外,同一年龄阶段的学生认知风格有差异,因此要通过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知识结构的统一来设计教学结构,达成教学实效。

优化活动结构要注意时控性、整体性、灵活性。首先,要充分利用学生认知最佳时间,合理分配各个教学环节的时间控制教师的讲授时间。其次,在考虑课堂活动结构时,要有整体意识,把每个环节都看做是整堂课的一个重要“部件”,除了让它完成自己的使命外,还要注意各环节的科学合理组合,发挥整体功能作用。最后,预设的活动结构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它应在动态生成的过程中适时地进行修正。只有这样,才会流畅自然,灵活机智,才会使课堂的生成成为可能。

优化逻辑结构是指原来的由原来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教学,转变为教师主导性主体和学生发展性主体的双主体课堂教学。这需要我们转变教育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方式方法,使高中政治课堂更好的满足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这些策略的实施使我的课堂变得更受学生的欢迎,学生也觉得在课堂上的收获更多了。但是,高中政治课堂应有的实效性要充分体现出来,仍需继续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