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区域地理教学设计

区域地理教学设计

时间:2023-08-04 17:25:0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区域地理教学设计,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区域地理教学设计

第1篇

关键词: 新课标 高中地理教学设计 问题

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地理教学设计已经摆脱了传统的教学设计理念,受教学论、学习论、系统科学、传播学的启发,地理教学设计的新理论、新方法不断出现,现代教学设计的研究已经成为广大地理教师关注的热点和焦点。

一、精心设计教学目标、突出准确性和可测性。

教学目标设计是地理教学设计的原点,是指教学活动结束后的预期行为结果,因此有四大基本特征:首先是指向性,即规定教学活动的运动方向;其次是选择性,即教学活动中的方式方法、媒体手段的选择必须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再次是整合性,即课堂教学活动的每个要素所发挥的作用和功能都服务和服从于教学目标;最后是可测性,即课后对学生的行为结果能进行测量,并对本堂课的目标实现度进行科学客观的评价。由此可见,地理教师首先必须精心设计教学目标,突出准确性和可测性。教学目标设计的准确性必须依据高中地理课程标准,通过准确解读课程标准把握教学要求,并围绕教学要求确定教学目标。

二、科学设计教学方法和策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一)巧妙创设导入情境,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新课导入是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每节课课堂教学的第一步,关系到该节课的教学效果。一个创设巧妙的情境导入可以唤起学生的强烈求知欲,使学习变为一种身临其境的真实感知。德国一位学者曾做过一个形象恰当的比喻:将15克盐放在你的面前,无论如何都难以下咽。但将15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将很容易地在享用佳肴的同时将其吞下。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需融入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需融入情境之中,方可显出活力和美感,才容易被学生理解、消化、吸收。情境的价值体现在“情”与“境”两个方面,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这是情境中“情”的作用。另一个是“境”,就是用一种直观的方式,再现书本知识所表现的实际事物或者实际事物的相关背景。形象地说,“境”就是一座桥梁。有了这座桥梁,学生就容易实现形象与抽象、实际与理论、感性与理性,以及旧知识与熟知的沟通和转化,从而使学习的理解变得容易和有趣。

(二)科学构建地理课堂教学信息结构,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根据传播学的理论,传播不仅与信息的意义相关,而且与信息的形式和结构有密切的关系。信息的合理结构是有效传播的必要条件,而无序的信息由于缺乏结构易被遗忘。而大多数教学信息只需改变原有信息的呈现形式,例如可以把文字信息转变为语言信息和图像信息的结合,即转变为视听信息。这看似只是一种形式的转变,但其信息结构更完善,课堂教学效果更显著。

(三)精心设计学生合作探究环节,构建以生为本的有效课堂。

多项教育研究表明,只有突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主动探究知识,构建以生为本的课堂,才能真正开展有效教学。

怎样才能设计出一系列科学的学生合作探究环节呢?为此我以“探究曲线”为理论指导,力争用设计的合作探究把学生引入琢磨状态。

研究表明,学生只有在发现了问题之后才会产生真正的探究动机,在学生提出假设之前,学生的思维和行为都处于发散状态,一旦提出假设,学生的心理指向就有了明确的方向和目标。在验证假设时,学生的心理指向是直线指向目标的,总是希望越快越好,但实际上,真正的探究行为却是曲折的,是正反馈(+)和负反馈(-)不断交错出现的。

如何利用好这一规律把学生的迫不及待之情很自然地引到合作探究中呢?我认为“问题”是学生进入琢磨状态,开展合作探究的导火索和发动机。学生的探究过程是“发现问题—尝试错误—体验成功—趋近目标”的过程,我们在问题的合作探究中可以设计小步子问题,层层深入递进,引导学生探究质疑。这种探究设计避免了一种困境:一下子将一个大而无边的问题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无所适从。同时分层次小步子问题更符合学生认知发展的规律,发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作用。

三、合理设计重难点的突破,将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问题通俗化。

高中地理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都属于高度综合性学科,涉及自然科学的大量知识和技能,同时也涉及社会科学的知识和方法论,综合性和区域性是地理学的两大特征。因为让学生掌握地理科学的问题需要自然科学的大量知识和技能及社会科学的知识和方法论实现,所以高中地理教学往往一开始就让学生对地理学科产生高难度的体验,对地理学科产生畏惧感,也让学生对地理学的兴趣泯灭在学科难度的体验中。

如何突破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在教学设计中就应该体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原则,这是完成教学任务、进行有效教学的关键。我们在地理教学设计的时候,针对众多难点的课时体系,一方面可以提炼核心问题、分层次小步子层层剖析,另一方面可以运用“几何地图”教学法突破难点。

随着地理教学改革的深入,进一步开展地理教学设计研究,将先进的教学理念指导转换为教学实践,避免地理教学活动的盲目、随意,增强地理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和可控性具有重要意义。探究地理教学设计的基本理论,掌握地理教学设计的基本方法,是提高地理教学设计质量、增强地理教学效果的基本途径。

参考文献:

[1]陈澄.地理课堂教学设计[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李家清.地理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与方法[J].课程·教材·教法,2004(1).

[3]王向东,袁孝亭.对地理教学设计的认识与思考[J].地理教学,2002(10).

[4]王民.地理新课程教学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第2篇

一、研究对象及意义

本世纪以来,我国地理教育研究在各方面都进一步取得了发展,并促进了地理教育的发展。为了分析近年来我国地理教育研究现状,本文选取了在我国地理教育界影响较大的期刊之一 ——《地理教育》,希望通过对期刊的文章内容及特征进行统计分析,从而得出我国地理教育研究的整体状况并提出一些建议。

《地理教育》是本着“更好地服务于中学地理教学”办刊宗旨而发行的双月刊,目前已逐步走向成熟,成为国内重要的地理教育类杂志之一。伴随着新课程的改革,《地理教育》杂志从地理科学发展、地理教育发展两个层面,为中学地理教育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该杂志文章的撰写者大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地理教育管理者;②地理教育理论工作者,包括地理科学工作者、教育科学工作者、高师院校地理学科教育工作者、高师地理系学生以及地理教育出版编辑人员等;③地理教育实践者,包括广大地理教师、各级教研员等;④部分中学生。

本文拟通过研究《地理教育》2004-2009年所发表的文章,期望可以侧面了解近年来我国地理教育在课改、教材、教学及高考方面研究关注点的变化以及对各个点的关注程度,并提出建议。

二、文章内容分析——我国地理教育研究现状

1、课程改革

《地理教育》把课程改革方面的文章放在最前面的部分,就足以证明课改对于整个地理教育的指导性作用。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地理新理念,课程评价,课堂教学等。

2、地理教学研究

从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地理教育》对于教学探讨方面的文章最多,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对教材的重新解读,课堂和教学设计,地理教学新观念,新老师对于地理教学的认识展示交流,地理教学中采用的新手段,中外地理教育的对比等,且主要集中在前三个方面,而对于教学新手段和中外地理教育对比则关注较少。

1)教材的重新解读:2007年以前主要以解析、比较、概念和规律梳理的方式进行呈现;2007年以后主要以问题探讨、重难点解析、具体问题的教学辅导建议等方式提出。

2)课堂和教学设计:2007年以前更多以课堂和教学设计中一些原理和技巧的探讨等方式呈现;2007年以后更多以整堂课的案例教学设计或课堂实录的方式呈现。

3)地理教学新观念:越来越多地强调新课改后,地理教学对实际生活的实际意义,注意教师在课堂中发挥的作用以及角色的转变。

3、教材研究

近年来对教材本身的关注增加,除了原本教材新析中对于教材的重新解读,另外专门开辟了“地理之窗”一个一级栏目对教材的相关知识进行补充介绍。此外,原本教材解读中只是对高中部分进行解析,在2008后增加了对于初中部分的补充,且就文章数量来说与高中部分几乎相等。从文章统计数量还可以看出,课外链接虽然有所减少,但是总体关于地理基础知识部分的文章数有较为明显的增加。

就研究内容看,之前更多关注自然地理方面的部分,例如太阳高度角、水圈、气圈等方面的知识,人文地理方面则较为关注“工业化”“城市化”等;近两年更加关注人文地理方面的部分,例如城市、区域等,更多地是以区域整体趋看待人地关系,并寻求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对自然方面的关注则转向于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的关系等问题。此外,无论从教材本身内容关注点的变化或是课外知识链接的选择,近两年都呈现出与生活联系更为紧密的趋势,回应“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例如随着台湾旅游的开放,初中地理有《台湾旅游资源》的介绍,又如与媒体的联系加强例如《看电视剧<闯关东>谈人口迁移的原因》,这些与时俱进的话题在吸引学生学习的同时,加强了他们利用所学地理知识解决生活中问题的能力。

4、高考

从统计的文章数我们可以看出地理教育对于高考这一指标的重视,2006年以后在“高考聚焦”栏目中专门开出“专题指导”这个二级栏目,以专题的形式梳理相关知识。此处以这个二级栏目为侧面反映高考关注点的变化,而高考关注点的转移则可以侧面反应地理教育中的重难点以及关注点的转移,这种方法或许有些片面,但可以总结出高考关注趋势基本没变(表1),始终包括太阳高度与光照图、区域地理(区位)、世界地理、海洋,都是较为宏观层面的对地理事物间的整体认识。

5、其他

主要为“学生园地”和“地理广角”。其中“学生园地”中一个二级栏目由原来的“名师指津”改为现在的“师生对话”,更为符合新课改下对师生平等教学互动的强调。在“学生园地”中,一直受到关注的是地图的使用以及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问题,但不同的是近两年更加注重从生活中关注环境、爱护环境,例如《我想种棵树》、《关于长沙市生活垃圾调查及处理的报告》等。此外,在“地理广角”中新增一个二级栏目“师范教育”,专门关注新课改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创新点,并调查一些地理教育现状与探讨地理教育师范生的培养问题。

三、结论

第3篇

[关键词]地理教学论新课程技能培养课程群

[作者简介]黄莉敏(1969-),女,湖北潜江人,湖北科技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地理课程与教学论;钟儒刚(1963-),男,湖北监利人,湖北科技学院副校长,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学。(湖北咸宁437100)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1年度湖北科技学院重点教学立项“基于职业技能人才培养的学科教学论课程群建设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1Z012)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17-0120-0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对师范院校四年制本科教师教育类课程学分所占比例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指出教师教育课程最低总学分占毕业最低总学分的30%以上。这一重大变化,将改革重点聚焦为重视教师教育类课程。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新理念,也要求“师范院校和其他承担基础教育师资培养和培训任务的高等学校和培训机构应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与内容,调整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结构、改革教学方法”。地理教学论是师范院校培养中学地理教师的教师教育类核心课程,其课程改革也势在必行。

一、地理教学论应构建基于技能培养的课程群体系

地理教学论既是高师院校体现地理教师专业特点的重要课程,又是直接反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的重要载体。基础教育地理课程理念价值取向、功能特点、课程目标、内容标准、教学观和学习方式、评价方式等的变化,要求地理教学论在课程培养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方案等方面作出相应变革。

地理新课程“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体系中,尤其凸显技能培养,不仅要求教师掌握常规教学技能,更强调应娴熟运用新课程改革理念赋予的新技能与方法,包括课中和课外共计16种技能(见下表)。

地理新课程技能类型的数量增加和内容创新,对高师院校地理教学论仍以单一课程方式存在(一般54学时),并在这单一课程中要同时完成理论概括与新课程下的多项技能训练两项性质不同的任务的现状提出了质疑。调查表明,当前地理教学论单一课程方式无论从教材编写还是学时安排上都很困难,其结果是重理论轻实践,培养的师范生远离中学职场“以技取人”的门槛准入和对“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需求。因此,对地理教学论教学内容重新进行融合与分解,打破单一课程方式,构建多门相互关联的、基于技能培养为核心目标的课程组建课程群,增加地理教学论课时数,是践行《纲要》、落实新课改目标的路径选择,也是高师院校学科教学论课程改革的方向。

二、基于技能培养的地理教学论课程群设计(一)课程群及其构建意义

课程群是指若干门彼此独立,内容上密切相关、相承和渗透,具有某一共同属性的一组课程集群。构建课程群的目的应基于师范生从业需要和学科课程发展需要,达到课程建设的规模效益。通过课程群建设能去旧删重,增加提高教学质量和提高学生社会竞争力的新内容,使课程功能更完善,实现课程结构、课程体系功能最优化。

(二)课程群特点

课程群具有内容相关性、课程群建设的融合与分解性及课程实施的相对独立性等特点。内容相关性表明课程群中的课程应切合时代,能指导师范生掌握中学地理课堂相关教学技能,相互之间的内容纵向有传承关系,横向有内在联系,能够扩充单一的地理教学论课程中欠缺的知识,增大知识容量,帮助师范生形成较为完善的地理教育知识体系。课程群的建设实际上就是课程群如何融合与分解,它是对课程的再设计。课程群建设的融合与分解表明,要根据中学地理课程改革需要、学生就业需要将现有地理教学论课程内容进行重新审视整合,去陈存新,并就知识的相关性重新分解归并入相关课程,或增设新的课程,课程群中各门课程在设置中要关注内容体系,注重各课程的互补性,避免重复性,即时融入新的知识。课程实施的相对独立性,表明各门课程在课程群总目标指导下具有相对独立的课程子目标、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形成地理师范教育知识体系中的一个模块。

(三)地理教学论课程群体系设计

根据课程群内涵与特点,地理教学论课程群构建基本思路是:在教育教学理论指导下,充分体现地理新课程理念和地理学科特点,依据地理教学技能分类和实施的时段性、各种教学技能关联性、性质差异及在课程中所处地位,围绕“一个中心,三个维度”,对现有地理教学论内容基于社会发展、学科需求进行全面融合与剖析,将原有的单一课程分解成内容上具有紧密逻辑联系和互补性,利于掌握地理教学规律和凸显全过程技能培养的多门独立课程。构建后的地理教学论已不是一门课程,而是基于技能培养为核心的系列课程组成的课程群。如下图所示。

1.一个中心——核心必修课。教育理论是师范教育的必修内容,是学科教学的理论基础,指导着教学实践活动,后续的一切教学技能课程都以此为准绳进行设计与教学。在课程群构建中,保留原有单一课程设置下的地理教学论中的学习理论、教学理论、课程论、教材论、方法论、地理课堂教学和教学心理论等知识板块,融入最前沿的研究内容,设置偏重教育理论的新课程“地理教学概论”作为地理教学论核心必修课,用以学习地理教学理论、研究地理教学规律、指导地理教学技能。该课程教学目标旨在培养师范生利用教育教学心理学理论分析中学地理课程基本结构、课程目标、内容标准、教材设计与编制方法、教学方法、教学活动规律及学生心理等技能。

2.三个维度——辅助选修课。这类课程主要是围绕核心必修课“地理教学概论”,在其指导下以选修课的开设方式对其进行拓展和补充。(1)方法操作技能类课程。主要是指课堂(中)教学方法方面的教学技能,设计以下两门课程:一是“地理课堂教学技能实训”课程。地理知识的传授,主要通过课堂教学活动一系列教学技能和方法来完成,课堂教学技能是完成教学计划有效达成课堂教学目标的关键,是地理教学技能的核心所在。在单一地理教学论课程中地理课堂教学技能常常仅以节的编制而存在,内容简短不全面,与新课程下地理课堂教学技能所处核心地位不相称。保留常规导入技能、提问技能、讲授技能、媒体使用技能、组织技能、结课技能等内容,融入新课程要求下的地理教师教学创新技能、组织学生合作学习的技能、对学生进行科学评价的技能等内容,整合为独立核心专业限选课程“地理课堂教学技能实训”,能系统性、可操作性、全方位地培养师范生的多种课堂技能。二是“地理信息技术应用”课程。地理新课程理念特别提出“强调信息技术在地理学习中的应用”,“地理信息技术应用”是《高中地理(必修3)》的学习内容和高中选修模板课程之一。“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3S技术,是地理科学发展与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内容,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技术手段,在区域经济发展、城市规划、生产生活领域应用越来越广泛。在地理教学论课程群中增设“地理信息技术应用”课程,对其他地理教学技能具有补充、辅助的作用,对学生信息技术的掌握、地理研究技术的了解与应用、地理区域系统思想的建立和地理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以及地理问题的分析与处理能力的培养等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通过该课程的设置与教学能培养师范生信息素养和应用地理信息技术解决中学地理教学相关问题的能力。(2)设计研究技能类课程。构建“中学地理教学设计”(课前)和“地理教学研究”(课后)两门技能课程。“中学地理教学设计”课程。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活动前的准备工作,是为地理教学活动科学规划蓝图的过程,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可控性,减少和克服地理教学活动的随意性、盲目性,在当前中学地理教学技能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应当作为高师地理教学论课程群重要专业限选课程之一。以往在诸多地理教学论教材编写中,将地理教学目标设计、地理教学过程设计、地理教案设计、地理教学技能设计等内容重复、混合编写,并纳入地理课堂教学论章节是不科学的,因此独立开设“中学地理教学设计”课程,厘清教学设计内容尤显必要。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和地理课改理念指导下的教学设计主要内容应包括课标分析、教学内容分析、学情分析、课程资源开发、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策略设计、教学媒体设计及教学过程设计等要素。此课程教学目标主要培养师范生掌握教学设计的基本原理、要素及方法的技能。“地理教学研究”课程。通过前面理论性课程、课前课中的师范性技能课程设置与教学,基本能使师范生获得较为系统的中学地理教学技能的理论与方法、原则和规律,意味着师范生对中学地理课改理念“入门”了,教学技能训练也“上路”了,意味着会教了,但21世纪培养的中学教师不再只是教书匠,而必须成为“教师即研究者”,做反思型教师、研究型教师,是新课改教师观的最新阐释。因此培养师范生的教学研究意识与教学研究技能,提高师范生从教研究能力,增设“地理教学研究”技能课程具有必要性和迫切性。

3.实验实践技能类课程。在地理教学中,有大量的地理事象形成过程的时空跨度大、原理复杂,讲解起来抽象难懂,往往需要借助于实验模拟或实践观察等来帮助理解,这类方法在欧美等发达国家早已成为中学地理教学最常见的方法,在我国一些重点中学地理课堂教学中也正逐步引入,但对实验技巧把控、实验内容的系统性都还有待进一步提升与完善。在高师地理教学论课程中开设“中学地理实验技能”课程,建立大气运动类、地球运动类、地质类、水文类、环保类等模拟实验室,培养师范生的动手、观察能力,掌握科学的实验方法和树立正确的地理观,对师范生走上工作岗位,进行中学地理实验教学开发与应用,解决地理原理教学“难”度问题具有指导意义。

见习和实习是师范教育的必备实践环节。为使师范生地理教学技能在中学实践中的应用得到反馈与改进,有必要将实习活动分阶段一和阶段二(以往只一个阶段),阶段二旨在阶段一反馈基础上提高教学技能。

三、地理教学论课程群实施计划

地理教学论课程是高师院校的专业主干课程之一,长期以来安排教学时数一般为54学时,远不能满足对师范生进行系统教学技能培养的需要。通过增加课时,从课程性质、课程学时、学分、开设学期、考核方式等方面对地理教学论课程群进行设计,“一个中心”的“地理教学概论”课程设置为必修课,54学时,3学分(其中理论48课时,课外6节),开在第四学期;考核方式为考试。“三个维度”课程全部为考查课,其中,“地理课堂教学技能实训”“中学地理教学设计”设置为限选课,分别为45学时和36学时,开设在第二学期;“地理信息技术应用”“地理教学研究”设置为任选课,分别为18学时和36学时,开设在第一和第二学期。“教育实习1”和“教育实习2”为必修课,时长分别为3周和4周,安排在第六和第七学期,学期分皆为3学分。

上述课程群计划的课程结构从类别上包括专业必修课、辅助选修课,课程计划设置合理,较好地吻合了新课程对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目标要求,实现了大学与中学教育的有效衔接。

[参考文献]

[1]段玉山.地理新课程课堂教学技能[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朱汝葵.高师化学教学论课程群建设构想[J].全球教育展望,2009(9).

第4篇

关键词:自主学习;高中地理教学;研究与实践

针对自主学习能力进行研究,主要从改变教学观念、优化教学设计、提高学习动机三个方面深入分析,以提高高中学生在地理学习过程中的自主学习能力。

一、改变教学观念

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首先要地理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及独立性,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发展空间及独立学习的机会。在当前地理课上,许多教师普遍存在忽略学生主体作用的现象情况,习惯沿用传统教学的方式,其在地理课堂中往往起主导的作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地理课堂的教育内容、节奏等,这很难调动学生对地理知识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因此,教师必须结合当前课堂教育的要求,改变教学观念。如在讲授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内容时,教师可结合学生对该节内容的理解,合理调整课堂教学模式,加入更多的实例帮助学生理解学习内容。

二、优化教学设计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不仅需要教师转变教学观念,还要求教师合理优化教学设计。教师在优化课堂设计的过程中,应在课堂上与学生进行更多的交流与互动,安排更多时间让学生去自主掌握地理知识,自主分配学习时间。如在学习“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这一内容时,教师可设计出一个话题探讨的课程,组织学生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进行自由的分析。

三、提高学习动机

学生只有具备了学习动机才会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地理课程的学习中,学习动机不仅是学生学习课程的动力,还是学生树立学习目标的重要基础。如教师在讲授区域发展阶段与人类活动课程时,在上课前,教师可先要求学生自行制订学习计划,有意识地提升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动机,使学生能够对内容学习的章节制订出不同的目标及动机。

综上所述,高中地理作为一门重要课程,除了教师科学合理地指导学生地理知识外,必须有意识地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首先要改变教学观念,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与学,再进行教学的优化设计,使地理教学课堂能够明确课堂教学内容,最后应有意识地加强学生的学习动机,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对地理学习投入更多的时间与精力。

第5篇

由于基础薄弱,在高一必修教材的学习中,不少同学学习地理非常吃力,甚至对地理产生畏惧情绪,看到地理就头疼、厌学。到了高二又不得不面临文理分科的现实,像我们这类生源不是太好的学校,选择读文科的学生,地理基础普遍薄弱。本着从实际出发,为了弥补初、高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巨大“断层”,帮助文科学生打好坚实的地理基础,我校在高二的地理教学安排上,往往以复习初中地理即:《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为主要教学任务。高二是文科学生学习地理的一个新起点,高二地理教学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高三的复习进程,甚至影响到高考的发挥,所以,高二的地理教学至关重要。如何才能搞好高二文科的地理教学呢?下面谈谈我的几点感想,借此与广大地理教学同仁商榷、共勉。

一、端正学习态度,培养学习兴趣

俗话说态度决定一切,所以,良好的学习态度是学好地理的先决条件。受初中地理教学的影响,不少学生把地理课当成放松课、休息课,要么不听讲,要么做其它科的作业,看其它书籍。必须改变这种状况,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和学习态度,学校、老师、家长都必修从学生的全面发展加以高度重视。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至关重要。地理是一门和生活联系十分紧密的学科,在教学中,老师不要光在纸上谈兵,要学以致用,要联系实际。从学生的日常生活谈地理,解释地理现象,让学生感觉到地理就在我们身边,地理知识与我们无时无刻不同在,以激发学生探求地理知识的兴趣。

二、要善于把高初中地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复习效率

针对我校现状,在高二地理教学中重点补上初中地理,由于初中地理教材是针对初中学生编写的,内容难免比较浅显粗略,无法满足高中地理教学的需要。这就必须要求教师要熟悉高初中教材,吃透教学大纲、考试大纲,把高初中知识有机的结合起来,切忌简单的走一遍初中教材。

高初中知识的有机结合,并不是简单的把知识进行罗列与堆砌,以及生硬的安插。要有机的结合就必须找出高初中知识的内在联系。高初中知识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最大的区别在于初中地理侧重于学习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而高中地理则侧重于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的学习。然而,初高中地理又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由于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地理事物的空间联系和结构变化,地理现象的产生、发展变化都是在一定的空间进行的,都需要一定的空间位置来呈现。初中所涉及的区域地理是高中自然与人文地理知识的出发点和归宿,许多原理内容的引入都要通过区域地理的具体实例来阐明,原理掌握后,也需要通过区域地理的事实来印证,所以学习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时,都离不开区域地理的地理事实。因此,在教学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高初中知识的内在联系,将两方面知识精炼提出,合理搭配,有机融合在一起。

怎样才能把高中地理的内容适时适度地融入到初中地理教学中去呢?不管是中国地理还是世界地理,作为区域地理,在教学上都有一共同的特点:都是从位置范围、人口和名族、地形、气候、河流和湖泊、资源、农业、工业、商业、交通、城市、生态问题等方面进行阐述的。高中地理中的自然和人文地理内容要适时适度地融入到初中地理教学中。

例如:在复习中国地理的时候,可以把高中地理选修第二册的知识融入到相关内容中。初中“北方地区”中“脆弱的生态”部分讲得很粗略,而在高中地理选修第二册的“国土整治”中出现时被细化。在“南方地区”的学习中借助南方地区治土治水和中国第一大城市——上海的内容,可以把选修第二册中“山区资源的开发”“长江三峡”“浦东新区的开发”融进去;“西北地区”中加入“西北荒漠化”“西气东输”;在“青藏地区”中融入“青藏铁路”“南昆铁路”;在讲完“台湾省”“香港和澳门”之后,再讲海岛资源的开发——海南岛。至此,在中国地理知识基本学完的同时,高中地理选修第二册也随之讲完。这样既节省时间,又使学生所学的内容有了一定的深度和系统性。学习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的气候部分时,初中地理重点学习气候的特点与分布,最好把高中地理中相应的气候成因,气候类型的判断,气候的分析评价等内容融合进来。学习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所涉及的农业、工业、商业、交通、城市等人文地理时,要有意识的融入高中地理必修下册的区位知识。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提高复习效率。

三、探索学习规律,培养学生正确的分析思路

地理事物和现象是纷纭复杂的,但它的发生、演变和分布是有一定规律的。组成地理环境的诸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互为因果,反映了客观世界的内在联系。只要掌握了这些规律,就能建立正确的分析思路。对于地理知识的学习巩固、深化及其应用,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学起来也就容易得多了。

第6篇

关键词选择地理教学方法 主要依据 基本原则

地理教学方法的选择是地理教学设计的基本环节和主要内容之一,是达成地理教学目标的关键,是选择地理媒体和教学组织形式的重要依据。所以,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对于优化地理教学设计、实现地理教学目标、提高地理教学效果来说至关重要。

一、地理教学方法的一般类型

地理教学方法的类型多种多样,可以从教师传授知识的媒介不同、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不同、课型的不同、地理知识属性的不同、达成教学目标的不同等角度来划分。为凸显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主要根据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不同进行划分,具体包括以直接感知为主、以语言获取信息为主、以象征符号认知为主、以操作训练为主、以自学探究为主和以参与体验为主的六种方法。其中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方法主要包括旅游参观法、演示法等;以语言获取信息为主的方法主要包括讲授法、谈话法等;以象征符号认知为主的方法主要包括地图法、“纲要信号”图示法等;以操作训练为主的方法主要包括练习法、实习法(制作法、实验法、观测法、野外考察法、社会调查法)等;以自学探究为主的方法主要包括自学辅导法、案例法、决策法、发现法、课题研究法等;以参与体验为主的方法主要包括讨论法、游戏法、角色扮演法等。

二、选择地理教学方法的主要依据

1.地理教学方法自身的特性

要科学地选择地理教学方法,首先应了解每种地理教学方法的特点、运用条件、适用范围、优势、局限性等。例如,讨论法,既能在很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通过学生独立的思维活动进行创造性学习,又能通过学生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但要求教室空间比较大、班级规模比较小;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学习自觉性、合作技能和口头表达能力,一般适用于高中阶段;还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问题设计能力和课堂管理调控能力。又如,地图法是最具地理特色的教学方法,直观性强,最适合区域地理中地理名称、地理位置、地理分布等知识的教学,但抽象性和概括性较差,需要与讲授法配合使用。实践表明,正确认识各种地理教学方法自身的特性,是选择地理教学方法的前提条件。

2.地理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类型决定了应当选择的方法。由于各章、各节、各课时教学目标不同,就必须相应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如果教学目标主要是让学生获取地理知识,就可选择以直接感知为主和以语言获取信息为主的方法等,以利于学生建立丰富形象的地理表象[1],进而准确地理解地理概念、掌握地理原理;如果教学目标主要是让学生掌握地理技能,除了采用讲述法、讲读法、问答式谈话法等以阐明有关知识,让学生明确基本要求和掌握操作要领外,还应大量运用以操作训练为主的方法,加强技能操练;如果教学目标旨在发展学生地理能力,则可选用讲解法、启发式谈话法、以象征符号认知为主的方法、以自学探究为主的方法以及讨论法,以发展学生的各种地理能力;如果教学目标有科学的地理价值观教育,则可选用讲解法、案例法、讨论法等;如果教学目标旨在使学生获得某种地理体验、产生某种地理情感,则可选用以参与体验为主的方法。

3.地理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对教学方法的选择起着重要的制约作用,教学内容的性质决定了应当采用的方法。自然地理内容多概念、原理,既抽象又远离学生生活,相对比较难学,宜采用旅游法、演示法、讲解法、启发式谈话法、变式练习法等,便于学生理解概念,掌握原理。自然地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特征决定了在自然地理课程的教学中还应较多地采用制作法、实验法、观测法、野外考察法等具有自然地理特色的实践性很强的教学方法。人文地理内容常常被认为是“易学不易教”[2]。因此,针对人文地理的知识特点,宜采用参观法、社会调查法、自学辅导法、案例法、决策法、讨论法、角色扮演法等具有人文地理特色的教学方法,使人文地理内容“易学易教”。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内容,多地名、数据、景观、分布、判断、特征,可采用演示法、地图法、“纲要信号”图示法、游戏法、区域比较法等,有利于学生建立丰富的地理表象,掌握地理事物和现象的特征。乡土地理内容最接近学生生活,既是学生熟悉的内容,也是学生最感兴趣的内容,应采用学生自由度较大和参与度较高的教学方法,例如决策法、发现法、课题研究法、讨论法、角色扮演法等,给予学生较多的学习自,同时尽可能采用旅游参观法、野外考察法、社会调查法等方法,实行开放式教学。以人教版教材为例,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根据课题名字就可确定以模型(地球仪)演示法为主。又如高中《地理》必修2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的问题研究“从市中心到郊区,你选择住在哪里”、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的问题研究“家乡的农业园区会是什么样”、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的问题研究“煤城焦作出路何在”,根据问题内容很容易确定出其主导教学方法为决策教学法。

4.学生的特点

教学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选择教学方法就必须与学生的心理特征相适应[3]。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认知方法取决于年龄心理特征。初中生的心理特征主要表现为课堂注意力比较短暂,容易分散;观察事物和现象比较片面、肤浅、粗略;直接经验比较少,理解能力弱;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想象一般从感性出发,贫乏单调;记忆以机械记忆为主,不够牢固。因此,地理教师应充分考虑初中生的心理特征,选用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方法、以象征符号认知为主的方法、讲述法、讲读法、启发式谈话法、游戏法、角色扮演法等,激发学生地理学习兴趣,丰富地理表象,发展地理形象思维能力。高中生的心理特征与初中生有很大差异,主要表现为课堂注意力比较集中、持久;观察事物和现象比较全面、深刻、细腻精确;直接经验比较丰富,理解能力强;思维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想象一般从理性出发,丰富且具有创造性;记忆以意义记忆为主,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比较牢固。因此,地理教师应从高中生的心理特征出发,教学方法以讲解法、练习法、实习法等为主,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观察、练习和实践操作,辅以自学辅导法、案例法、决策法、发现法、课题研究法等自学探究的方法和讨论法。同时,依据学生的生活体验、知识存量和初始能力来确定教学方法的运用也是十分必要的。

5.地理教师的特点

教师是教学方法的运用者,教学方法的选用往往带有运用者的个性色彩,因此,地理教师应发挥自身特长、优势,选择适宜的地理教学方法[4]。如有的地理教师雕塑和美术功底扎实,他就可以多选用模型、板图、板画等直观教学方法;有的地理教师酷爱旅游、擅长摄影录像,他就可以多选用标本、照片、幻灯、投影、录像等直观教学方法;有的地理教师精通计算机和网络,他就可以多采用计算机多媒体演示法和网络演示法;有的地理教师语言表达能力较强,音质柔美、极富感染力,语调抑扬顿挫,讲话幽默,他就可以多采用讲解法、讲述法;有的地理教师动手操作能力强,他可以多采用制作法、实验法、观测法、野外考察法、社会调查法等以操作训练为主的方法;善于组织学生活动的地理教师,可多运用讨论法、游戏法、角色扮演法等参与体验为主的方法。总之,地理教师应充分利用自己的特长,发挥自己的优势来选择地理教学方法,做到扬长避短。

6.地理教学环境

教学环境是教学系统的重要组成要素,学校的教学设备条件与周边教学环境是选择地理教学方法的物质基础。“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地理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必须充分考虑本学校现有的地理图书、报刊、挂图、图片、标本、模型、教学软件、网络教材、教学器材、学习场所等教学设备条件、学校所能够提供的教学经费情况以及学校周边的自然与人文教学环境,选用条件许可的教学方法。如教学设施比较简陋的乡村学校,可以充分利用学校周边地质地貌、河流、植被等自然景观进行野外考察教学,可以充分运用地球仪和地图册进行直观教学,可以利用身边的材料制作简易教具和设计实验进行教学。而现代教学媒体齐全、条件优越的城市学校往往建立了地理专用教室,可以经常采用标本与模型演示法、实验法、计算机多媒体演示法和网络演示法。那些建立了地理园的学校还可以经常运用制作法、观测法。总之,地理教学方法的选择应建立在对学校教学设备条件和周边教学环境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做到因校制宜、因地制宜、切实可行。

三、选择地理教学方法的基本原则

1.多样性原则

从地理教学方法自身看,选择多种方法有助于进行组合教学,实现优势互补。实践证明:没有一种教学方法是万能的,所有的方法都有其运用条件和适用范围,都有其优势和局限性[5],没有一种方法在所有方面都超过其他方法,也没有哪一种方法能适用于所有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校、学生和教师。有时,某一种方法的局限性可能正好是另一种方法的优势。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有助于扬长避短,优势互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组合的形式多种多样,如可以将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教学方法进行组合、直观教学方法与逻辑思维教学方法进行组合[5]、文字语言教学方法与图像教学方法进行组合、以教师活动为主的方法与以学生为主的方法进行组合等。

从地理教学系统的构成要素看,选择多种教学方法是由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情、教师素质、教学设备条件等的不同所决定的。不同的进程,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不一样;不同的学校,教学设备条件有差异;不同的班级,学情有区别;不同的教师,素质有高低。地理教学系统构成要素的复杂性、变化性客观上要求教学方法必须多样化。

2.主导性原则

主导性原则是指在一节课里,教师所选择的几种地理教学方法不能均衡使用,而要在其中确定一种方法作为这节课的主导方法,而其他方法作为辅助和补充,为主导方法服务,所谓有主有次,主次分明。具体而言,要分三个维度进行选择:首先要在宏观层次上本节课是以教师活动为主旋律,还是以学生活动为主旋律。例如,以语言获取信息为主的方法就属于以教师活动为主旋律的方法;以自学探究为主的方法就属于以学生活动为主旋律的方法。其次,要在中观层次上确定本节课是以哪一种方法为主导,即确定是以操作训练为主的方法为主导,或是以自学探究为主导,还是以参与体验为主导。最后,要在微观层次上确定本节课具体的主导方法。如在自学辅导法、案例法、决策法、发现法、课题研究法等方法中选择案例法作为主导方法。

3.有序性原则

有序性原则是指选择地理教学方法要遵循一定的程序,以保证方法的科学合理性。对此,首先要熟悉各种地理教学方法的特点、优势、局限性、运用条件、适用范围等自身特性。其次要分析地理课堂教学目标的三维要素组成与水平层次(包括了解、理解、掌握、应用水平等);分析地理教学内容的性质、知识属性、组成、层次结构、逻辑联系、重点和难点[6];分析不同学段学生的注意力、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的差异等年龄心理特征,挖掘学习需要、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学习态度等学习积极性因素,结合生活经验、地理知识存量、初始地理能力等学习基础,学习方式、学习环境等学习风格;清楚教师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教学能力、教学风格、教学特长、教学弱点;熟悉学校的教学设备条件、教学经费情况和周边的教学环境。再次,要充分考虑学校目前为地理课程安排的教学时数(即课时)和最大程度所能提供的教学时间保证,做到因时制宜。在此基础上全面比较,综合考虑,实现教学方法的最优化。

参考文献

[1] 陈澄.地理课堂教学设计[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 林培英.探讨“决策”教学[J].课程・教材・教法,2010(6).

[3] 袁书琪.地理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4] 李家清,等.生本取向优质地理课堂教学的理论与实践[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10).

[5] 李晴.论地理教学方法的优选和组合[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3).

第7篇

教学分析是教学设计的基础。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分析,不仅有利于教师准确定位课堂教学的“目标状态”,更能有效规划课堂教学进程。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去分析中等职校地理学科课堂教学。

一、学情分析:教学设计的出发点

“为学习设计教学”是现代教学设计的基本理念。要达到为学习设计教学,学情分析是基础,也即要求教师一改从分析教材入手,而代之以学生的学习需求、学生地理知识存量和学习能力的分析作为教学任务研究的切入点。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往往以专业学习需要为唯一目的来规划专业课程教学计划,这就致使地理学科在职业教育教学体系中被无情地打入冷宫。高中地理课程“提供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知识,增强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生存能力,关注人口、资源、环境和区域发展等基本问题,以利于学生正确认识人地关系,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等,这些是学生终身发展不可缺失的,也是其他课程所代替不了的。因此,教师必须跨越地理教学唯职业学习需要的价值取向误区,而代之以满足学生终身发展和学习需要为出发点,从而真正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和以学生职业发展为本的现代职业教学理念。

教学任务分析以学情分析为基础,也是教学规律所决定的。一堂课的新授内容都必须从学生的原有知识和经验出发,这样才可能将新知纳入学生固有的知识体系中。教师既要分析在地理教学活动开始前学生在认知、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现状,即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能做些什么、能说什么以及“实际是什么”等问题;又要预期地理教学活动结束后学生必须达到的状态,它反映了教学任务、学习目标等“应该是什么”的问题。只有当教师明确了“实际是什么”和“应该是什么”两者的差距,才有可能提出切合实际的教学任务与具体目标;当教师把学生的一切“了然于胸”时,教学活动才有开展的可能与意义。否则,教学只是教师单向“教”的活动,只完成了课堂教学形式化的任务。

二、职业分析:教学设计的关键点

一般情况下,教师总是将教材作为目标状态的来源,聚焦教学任务,就是分析教材内容、完成备课环节中的备教材这一个过程。但是,由于职业教育归属于专门教育,面向职业,通常是按职业(专业)要求组织教学,这也就导致了中等职校的地理学科常常因其对某些专业的针对性不强,而不能单列为必修课程甚至选修课程。即使出于专业需要,地理学科也免不了常常处于一种从属地位而不被人们所关注。

正是由于不同的专业对地理学科教学有着不同的要求,教师又无法在中等职校地理教材中找到专业针对性强的通用教材,所以不同专业的地理学科教学的目标取向上也相差甚远。地理教学任务分析,还就要求教师能从未来职业对人的需要和现在专业学习对学生知识基础的要求两个方面出发来确立地理学科的教学目标,而教学内容是为了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而确立的。内容是载体,任务是目的。对教学任务的分析,除了要确立课堂教学目标外,还有就是重组地理学科教学内容,突出地理学科知识与职业知识的有机整合。要达到上述要求,其一,教师要较强的课程意识。不同专业的地理教学具有较大的差异性,要体现地理学科的职业(专业)特色、职校地理课程实施中教师不仅是课程实施者,更是课程的设计者、课程的开发者。其二,加强地理学科教师与专业教师之间的合作。地理学科教师要与专业教师一道通过对某些具体职业(专业)岗位分析,明确职业(专业)岗位对人才的地理素质要求,并共同确定特定专业的地理学科教学目标。这种特定的教学目标既体现了地理学科自身的价值取向,又能较好地为学生的专业学习做好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准备。其三,从专业(职业)学习需求的角度出发,突破地理学科原来的知识体系,致力于构建地理学科知识与职业知识和技能的有机融合的富有职业特点的地理课程体系。在职校地理教学任务分析时,教师在固守地理学科自身最基本和核心原则的基础上,要做好对地理知识的删节、补充、拓展、综合等,从而保证地理学科知识能够更好地与职业知识相互相联结、与实际的职业活动相互联系。例如,在化工类专业的地理教学中,应以“环境保护”作为教学重点,突出“环境与发展”的价值取向,注重学生的人地观、环境伦理观和可持续发展意识的培养。

三、教材分析:教学设计的创新点

尽管现代课程理论要求我们突破“教材中心”,但并不否认教学中教材的重要地位。学科知识体系的组织形式也是通过教科书表现出来的,学科知识内容也是以教科书为载体。教学任务分析,在学情与职业(岗位)分析的同时,有必要围绕课程教材所规定的内容展开,并进行科学处理。中等职校地理教材分析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通过教材分析,明确教材的基本内容。教师要从整体上认识教材的编排体系,明确各部分内容之间的相互关系,把握每部分的地位和作用,明确每章节的编排意图,然后将这些通过分析、理解,内化为自己心中的知识点。在此基础上,弄清重点、难点和关键,并选择提供对学生的相关教学地图、地理数据、专业资料等。如《海运经济地理》中的“国际大宗货物的运输”这一章内容,是在前几章节较为系统、全面介绍各大洋、诸海域、重要通航海峡、国际运河、国际大陆桥等基础知识的基础上,综述世界海运大宗货物的生产布局、货流规律与海运航线等,是对前几章节内容的综合与运用,也是整个课程体系的重点内容。但对于不同的专业,如船舶驾驶、国际航运、外贸运输、海事法律、国际贸易等,这一章节的教学要求及侧重点又各不相同。

2.通过教材的分析,确定教材的处理方案。在地理教学中,教师不能照本宣科、把教材当作圣经来念,而应坚持用教材来教。这就要求教师从学情和职业需求出发,科学处理教材,通过增减、调序、整合、新选(新编)等措施对教材进行适当处理,使教学内容更贴近教学任务和目标的要求。例如,对计算机应用专业的普通地理学科教学时,笔者大幅增加了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等内容,凸现地理信息3S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IS、遥感技术RS、全球定位系统技术GPS)主题,从而达到地理学科与专业学习的有机整合。如果确因专业教学需要,建议还可以开发校本地理课程模块、专业地理课程模块等。

第8篇

关键词:思维导图;高中;地理教学

G633.55

思维导图也叫做心智图、概念地图、树状图,是一种“放射性思考具体化”的方法。具体来说,即是确定“中心信息”,然后利用线条、图像、关键词等向四周发散,形成层次清晰,便于理解,高效记忆的图画。思维导图具备如下几个特点:其一,中心信息是核心、主题。其二,分支具有放射性。其三,分支上下具有关联性。

一、思维导图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

首先,教师教学设计。教师利用思维导图,可以将教材文本设计为“中心”,教材中的每一章作为一级分支,每一节作为二级分支。如此设计,教学内容的安排即显得条缕清晰、一目了然,然后再对每一分支“标注”(如分成重点内容、非重点内容)。教师在备课时,需要整合多种资料(如网上搜集的图片、补充教材的知识点等),将整合的资料对应的“放置”于每一章节。提高了教学内容的丰富性、系统性,教学活动也能做到有的放矢、收放自如。其次,学生高效学习。教学中发现,许多学生的“知识体系”相当混乱。学生掌握、记忆了大量知识,但知识不具备连贯性、灵活性。实际运用中(作业或者考试),学生只是盲目的、随机的运用知识。对于分析类题目,缺乏宏观上的掌控。答题时容易出现漏洞,致使成绩不够理想。此外,长期的“知识混乱”,学生难以发现自己的不足,做不到高效的查缺补漏。低效学习方法,容易让学生丧失对地理学习的兴趣。

二、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实践探索

1.课前预习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高中地理学习,需要有良好的预习习惯。预习过程能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在接下来的课堂学习中,才能跟上教师的思路,而不至于“天马行空”。教学中发现,许多学生都能坚持课前预习,但预习的效果不佳。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的预习方法不当。大多数学生只是粗略的浏览教材文本,对于相关的知识点零星记录。遇到重点问题,也只是简单的勾画。如此预习方法,不具备系统性、逻辑性,效果自然不好。运用思维导图,能有效的提升预习效率。例如,教学“气候”之前,笔者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圆圈,在圆圈内写上核心词“气候”,之后引申出许多线条,在各个线条的末端画圆圈,圆圈内分别写上“形成”、“要素”、“类型”、“影响”、“其他”。笔者对学生说:“同学们看黑板上的框图,这就是下节课的学习内容。同学们预习的时候,要参照老师所给出的框图,分门别类的寻找相关知识点,填上关键词。”实践证明,通过思维导图的引导,学生预习目的性强,方向明确,对后来的教学工作做了良好的铺垫[1]。

2.课堂教学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高中地理教学,运用思维导图,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首先,直观趣味性。众所周知,高中地理需要涉及大量的“图像表达”(或者是根据图像获取信息,或者是根据信息描绘图像)。而思维导图,同样以图像的形式展示,因而有利于学生的记忆。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学习工具,除了拥有以图像的形式传递信息之外,还包含“关键词”、“符号”等信息载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将“字、图、符”有机的结合起来,扩大了理解范围,深化了知识程度。相对于传统的板书,思维导图色彩更加丰富,生动有趣的表现形式,更容易激发、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思维导图还具有严谨的逻辑性。色彩的不同、分支的不同,能让学生轻松的掌握知识点的主次性。其次,交流互动性。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学应当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活动中,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给出一个“核心主题”。之后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让各小组成员互相交流,最终构建出系统性的“知识框架”。教师根据学生构建的“知识框架”开展教学,能极大的提升教学效率。

3.课后复习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地理学习,需要强化课后复习。阅读文本或者是课后习题,都是复习的有效途径。复习的关键因素,在于抓住重点,主次分明。以重点内容为核心,复习过程可做到有序、有理、有节。通过建立思维导图,能有效的提高复习效率。首先,明确复习方向。目前的题型模式,已从原先的“教材知识”,转变为对题目的“原理分析”。如“区域地理”即是其中的典型。分析区域地理,头脑中应当立刻出现主要的分析原理。具体为:农业区位选择、工业区位选择、城市区位选择、交通区位选择以及热力环流。其次,地理基本规律。具体为:地球的运动规律、地壳的活动规律、大气的运动规律、水文的变化规律以及地域的分异规律。最后,当地区域的地理基本过程。主要包括:当地水循环过程、人口的迁移/增长过程、城市化过程、工业化过程、产业跨区域过程等。总之,利用思维导图,从地理原理、地理规律、地理过程三条主线入手,即能有效的复习所有学过的知识点;并对以前所学的知识进行补充、总结、消化[2]。

三、结语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不言而喻,高中学生需要具备自主学习意识,较好的逻辑思维能力。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长期的运用思维导图教学,能有效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此外,教师需要不断学习,调整教学模式,以更加灵活、高效的教学手段奉献到教学工作之中。

参考文献:

[1]王庆.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实践运用[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3(06).

[2]张党玉.基于思维导图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D].鲁东大学,2014.

第9篇

一、学生学习方法的衔接与融合

初、高中是学生成长的两个重要阶段,这两个阶段跨度比较大。升入高中的学生在思维方式,学习态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都要有一个质的飞跃,才能适应高中学习要求。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迅速转变对知识学习的态度与方法,启发、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引导学生从本质上理解所学内容。

(1)学习态度与方法的转变

高一新生来自不同的初中,各初中地理教学情况不一,因此首先可通过各种方式了解学生初中地理学习的内容,掌握的程度,及对地理的认识与对待态度,寻找学生地理学习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同时要告诫学生遇到初中学过的知识,千万不要有 “轻敌”的“骄傲”情绪;要通过新课讲解让学生看到新知识是怎样在初中知识基础上发展获得的;通过对比使学生看到初、高中地理知识的不同要求,不同学习方法。如气候知识,在初中只要求掌握主要气候的主要的分布区域,而高中教学不仅要求学生掌握这些主要气候的特点、成因和分布规律,还要根据文字描述或图表等相关资料,分析、判断和推理气候类型、形成原因、怎样分布等一系列问题。教师要在原有基础上适时对学生加以正确地引导,教给他们良好的学习思想和学习方法,协助学生找到正确的学习途径,否则学生会渐渐感觉学习吃力,特别是刚进入高中不久的学生,他们对于地理的学习,还处于一种摸索阶段,如果能对及时他们进行适当的诱导和点拨,他们将很快适应高中知识的学习,并可能会受益终生。

(2)地理学习兴趣的培养

地理知识不是孤立的,它与其他学科联系交融,在讲课时不仅要充分利用课本图表、地图册、挂图等,还要利用其他学科资源活跃课堂气氛,创设身心愉快地学习氛围。如讲地形对气候的影响时,诗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可用来印证;“正午太阳高度角测量”,运用到相关的数学知识,“大气热力环流”,又涉及到物理理论,喀斯特地貌的形成原因可以用化学上的知识来解释等,这些让学生发现原来各学科知识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地理知识中有着如此丰富的内涵。

比起其他学科,地理更贴近我们的生活,许多地理现象与地理知识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结合相关课本知识,多联系社会实际,启迪学生思维,开阔学生视野。如教师在讲到大气逆辐射时候,可以结合早春的寒潮到来时,如何防止作物冻伤等实例入手提出问题,然后引导学生思考、分析、讨论,在讲到这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掌握相关知识,还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从而达到了培养能力,提高兴趣的目的。

社会热点和焦点问题经常是地理试题的切入点,也是调动学生情感的调料,而热点、焦点问题最终落脚点还是考查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关注与地理学科相关的社会热点,并切实将热点、焦点问题与教材相结合,从中找出相关的地理素材,用学科知识去分析、阐释和评价人类面临的诸多问题,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例如讲到“西北地区”时,可联系酒泉卫星发射基地的区位优势。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从地理学科的角度分析问题,并能意识到本学科与其它学科的联系。一些传统的热点问题,如合理开发能源、优化资源配置(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三峡工程”、“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人类与环境的协调发展、“生态农业”等问题,在学习时要求教师要适时引导学生将地理知识与这些生产生活中的问题联系起来,引导学生从地理的角度去发现、解释、解决这些问题,不但能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能力,还能加强环保与发展意识。

二、教学内容的衔接与融合

(1)要做到初高中知识有效的衔接与有机的融合,教师不但要对高中《课程标准》和教材了如指掌,同时也要初中《课程标准》和教材熟稔,这样才能完整地把握学科体系,高屋建瓴,对整个学科知识体系做到成竹在胸。在教学前教师应对初、高中教材和课程标准进行对比分析,了解在初中哪些知识讲过,哪些知识是重点,哪些知识虽讲过但学生不易掌握,哪些知识还需在高中进一步加深和拓宽等,所有这些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必要时作适当的记录。然后,根据调查研究得到的学生情况和教材变化情况,做到“知己知彼”,结合高中教材的教学要求,确立高中教学目标。如地球的运动及地理意义,在初中地理中只需学生简单地理解有关概念、特点和昼夜现象、四季的划分等意义。而作为高中地理第一课,则要求学生进一步理解和运用,并且加入一些抽象的分析判断及计算题,知识显得琐碎而深奥,给了高中地理初学者一个下马威。有些学生一时应接不暇,知识难以消化吸收。教学时应在已有的基础上结合生活实例进行教学设计,尽量地将知识系统化、简单化,对难掌握的要细化、具体化、形象化。例如晨昏线的判断与应用的问题,大多学生理解起来很费力,教师通过多画图、多分析、多练习,善诱导,使学生牢固掌握判断方法。

(2)教学内容的衔接与融合不是初、高中知识简单的罗列与堆砌。也不是将初中知识拿来生硬地安插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科学的教学与学习应把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知识与高中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以及选修必修教材的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因为地理事实的空间分布,地理事物的空间联系和结构变化,地理现象的产生、发展、变化,都是在一定的空间进行的,都需要一定的空间位置来呈现。初中所涉及的区域地理是高中自然与人文地理知识的出发点和归宿,许多原理内容的引入都要通过区域地理的具体案例来阐明。原理掌握后,也需要通过区域地理的事实来印证,所以在学习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时,都离不开区域地理的地理事实。因此在教学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初高中地理知识的内在联系,将两方面知识精练提出,重新剪裁,合理搭配,融合在一起。

中国地理分区包括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台湾省、香港和澳门六部分内容。这些内容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从位置范围、人口和民族、地形、气候、河流和湖泊、资源、经济、生态问题等方面进行讲述的。由于教材是为初中学生编写的,内容有些浅显粗略,这时应适时地把高中地理选修第二册的内容融入教学中。既可加深教学内容的深度,使学生学到的知识形成完整的体系。如初中“北方地区”中“脆弱的生态”部分讲得很粗略,而在高中地理选修第二册的“国土整治”中出现时被细化。在“南方地区”的学习中借助南方地区治土治水和中国第一大城市――上海的内容,可以把选修第二册中“山区资源的开发”“长江三峡”“浦东新区的开发”融进去;“西北地区”中加入“西北荒漠化”“西气东输”;在“青藏地区”中融入“青藏铁路”“南昆铁路”;在讲完“台湾省”“香港和澳门”之后,再讲海岛资源的开发――海南岛。至此,在中国地理知识基本学完的同时,高中地理选修第二册也随之讲完。这样既节省时间,又使学生所学的内容有了一定的深度和系统性。

第10篇

当人类社会步入宇宙时代的时候,多媒体已经在各个领域广泛的应用了。学校的地理教学平台也随之变为

多媒体教学的主要阵地。利用多媒体进行地理教学,可以了用地理课件本身的特点,模拟现实地理景观,

有效地解决学生无法感知的地理现象。所以,多媒体已成为初中地理教学中信息传递的主要手段。?

一、多媒体在基础教育中地理信息传递的积极功能

第一、多媒体的应用展示了多元化的地理信息?

传统的讲书教学法不能显示出地理学科的动态特色,多媒体的应用使得地理事像由静态变为动态

,从而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去认识地理环境,提高了教学质量。例如:我们将多媒体用于展示“地球运

动”一节时,极其真实的模拟了地球自转和公转,将一日、四季更替这样复杂的天文地理现象直观形象的

展示在学生的面前,使学生用心去学习,用脑去研究,用生活中积累的知识去发现地球运动的基本规律。

第二、多媒体的应用了解了整体性的知识体系

传统的地理教学方式中无法做到知识体系的跳跃传授,但是,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学是在围绕一

条主线开展的同时,可以讲一个知识点与另一个知识点的内在联系用需要的其他的知识点来做铺垫,可以

直接跳转到要使用的知识点,如:将中国的季风气候时向学生展示中国的地势动态图,不但可以开拓学生

的知识视野,让学生对季风体系有一个整体的了解,而且可以融会贯通所学的地势知识,这种教学过程促

进了学生对季风知识体系的整体掌握。

第三、多媒体的应用提高了探究性学习的能力

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地理教学是实现学生素质教育的一条重要途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与

学生之间有人差,如果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不可能发挥学生各自的优势,多媒体的介入可以有效的开展

“探究性”学习,共同参与、相互协作,通过查找、观察、研究、讨论、整理等环节最终得出相关的知识

结论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在探究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发展技能、培养能力,特别是创造

能力,同时接受科学价值观、科学方法等的教育,发展自己的个性,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学生自主参

与过程,而多媒体的应用使得地理教学课堂更生动、学习更便捷,学生更自主。

第四、多媒体的应用提高了学生们的学习效率

传统的教学课堂,一节课不可能也没有多少时间更换教学挂图,更不可能将地势、地形、政区、

气候分布、自然带分布、区域等图像战士在学生面前,此外,一般地图图幅比较小,后排学生看不清挂图

,教学效果显而易见。尤其是在区域地理教学的过程中,为了让他们找一些重要的地理事物需要花费很长

的时间,而且地理事物又是不断变化的,新的地理事物不断出现,用教学挂图要不断更新,一节课学不了

多少知识。但是,利用多媒体就不同了,通过大屏幕及相关的软件,在课前先把所要用的地图存入计算机

中,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看屏幕上不断变化的地图,教师还可以放大或缩小所要展示的地理区域,这样

的地理教学可谓事半功倍。

二、多媒体对基础教育中地理信息传递的实践思考

1、多媒体与教学主体的关系

众所周知,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则是教学设计、课堂引导的主体,多媒体仅是

为收到良好教学效果而使用的一种手段,它起着辅助作用,而绝非决定作用。如果过分依赖多媒体,即将

所有的教学环节全部使用课件演示,则教师已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成了现代化教学设备的操作员,因

为展示的时间毕竟是短暂的,所以,思考与练习的时间相应的少了,这样下去学生和老师有可能成了多媒

体的“奴隶”。

由此,教师在现实课堂教学过程中,应摆正媒体与主体的辨证关系,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

性,合理设计教学环节,恰时适当的选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优化教学过程,着重于学生的和谐发展。

2、课件美观与实效性的关系

课堂教学的最终目标是通过参与学习过程,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

值观,三方面得到和谐发展。多媒体的声、光、色等多种信号刺激,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美观的课

件,热闹的场面,课堂氛围表面上看很好,可在课余的学习反馈中,我们发现学生真正记住的寥寥无几,

只是感觉很有意思。如果不顾教学实效性的,随意、无序使用多媒体,尤其是音乐的频繁使用,会分散学

生的注意力,打断学生三维的连续性,从而冲淡了课堂教学的主题,不利于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

由此,地理教师使用多媒体必须把握时机,寻找最佳切入点,突出教学重点、解决解决教学难点

,建立耗散结构的良性课堂。

3、教学“量”与“度”关系

多媒体应用于地理教学的优势之一是节省了课堂的教学时间,便于教师充实课程的教学内容,增

加教学容量,解决了初中地理基础薄弱的难题。

但是,如果把多媒体看成是“空间食品”,把所有涉及的知识都压缩在一节课内,则不利于学生

对知识的消化,不分主次,囫囵吞枣的教学是不利于学生的良性发展的。

因此,教学中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认知程度与认知结构量体裁衣,协调好“量”与“度”

的关系,是目前的当务之急。?

4、电化教学与健康性的关系

多媒体应用于教学过程后,电子辐射的客观存在,长此以往对于学生的身体健康产生一定的负面

影响, 它直接影响到人的视觉健康。听觉健康,学生处于其中,长期下来就导致了很多学生患有不同程度

的眼疾、听力下降等疾病。同时,对教师的身体健康影响也是很大的。除外,多媒体的使用时,也释放出

了很多的热量,对地球的温室效应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总之,多媒体的应用为地理教学带来的好处的确很多,可实现声情并茂、视听结合、动静相宜、

形象直观的教学效果,给教师和学生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能为学生的学习铺路搭桥,拓展思维,创设情景

,学生可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提高了地理课堂的教学效率,加强学生对于地理知识掌握的长久性。但是

第11篇

关键词:自然地理教学 一般法则 实践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5.077

1 高中自然地理中的一般法则

1.1 高中自然地理一般法则的分类

①原理性的一般法则——气候形成的原因。区域气候形成的原因受很多因素的影响,虽然这些影响气候的因素在不同区域的不同组合后形成的气候类型是不同的,但分析气候成因的影响要素都是从纬度、风带、地形以及洋流等方面来入手,这就是高中自然地理的一般法则的表现;②地理分布规则——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分布,不同区域的垂直地带性是不一样的,但分析一个地区的垂直地带性时也会存在其分析的共同因素,例如基带、纬度、海拔等因素;③地理规律的一般法则——三圈环流,对于三圈环流来说,强调的是规律性原理的掌握,三圈环流的原理抽象,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所以掌握学生认知顺序,将规律先分析给学生,然后再对号入座的具体化分析,将一般法则具体运用,达到的教学效果会更好。

1.2 一般法则与特殊描述

介绍了一般法则,和其有关的特殊描述的研究也有着重要意义。特殊描述也就是指在一般法则下更具体,更细化的描画,更具个性和特殊的地理对象描述。一般法则一般是与特殊描述配套使用的,两者之间的关系就类似一般到具体的演绎逻辑,只是一般法则相对演绎逻辑来说范围窄了很多。

在高中自然地理教学中,不仅要教授具体的一般的法则,更要教会学生在一般法则的指导下的特殊描述的分析。例如:高中地理课本必修一中的河流地貌的教学内容中会涉及世界上的大部分的大江大河的入海口处都会出现河口三角洲,河口三角洲的成因的一般法则是:①河流流速慢;②河流含沙量足够大;③入海口处地势平坦开阔;④海水的顶托作用。但并不是所有的大江大河的入海口处都会出现河口三角洲,例如非洲的刚果河的入海口处就没有形成三角洲。河流沉积地貌的形成原因的一般机制在刚果河这不成立了。因为刚果河流域位于热带雨林气候区,植被覆盖率高,含沙量小,入海口处是一个峡谷,水流落差大,所以流速较快,入海口处的大陆架较深,不易于泥沙的堆积。以上述例子为例,世界上的大江大河入海口处会有三角洲平原,而刚果河的入海口处没有形成三角洲平原,究其原因我们可以从分析河流堆积地貌的形成一般法则来反推其不形成三角洲平原的原因,但仅作一般法则的描述是远远不够的,还要结合刚果河流域的地域特征再来详细解读。这个详细解读就是特殊描述。

2 一般法则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建议

2.1 关注学生主体的一般法则运用

进入高中阶段的学习后,学生开始感觉力不从心,总会出现老师讲了就会了,出了课堂就忘了的情况。教师在地理课堂上给学生传达的知识容量是很大的,但毕竟学生能够抓住的信息量有限,所以如何在有限的课堂上能够使学生获得最优化的知识是摆在高中地理老师们面前的一大问题。在课堂上老师会花大量的时间来处理教材中所涉及到的零散的知识点,而对于零散的知识点的教学,学生捕捉的真正有价值的知识是很少的,所以在每节课快要结束之前,对教学内容做出总结,将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梳理,以便于加深学生对每节课重点知识的印象。一般法则对于知识点逻辑结构的梳理是很有帮助的。采用一般法则对每堂课的知识的梳理过程,其实也是体现学生主体的过程。新课改倡导的将课堂还给学生不能仅仅只是一句空话,而是要是实实在在的贯彻到教学过程中来。

2.2 能力训练把握一般法则

培养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是新课程理念的核心内容之一,对于地理技能和地理素养的训练是教师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能力训练着眼于一般法则的灵活运用会促进教学过程的优化,对学生的学习也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等值线这部分知识的学习,等值线的判读所要涉及的基本要素有延伸方向、疏密程度、弯曲方向、闭合情况以及极值的判读等

个方面,这几个方面可以称为判读等值线的一般法则。在高考试卷中一般不会出现让你写出等值线的判读步骤的题目,高考试题多是注重能力的考查,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给学生的是对等值线判读的方法,让学生获得是一种学习的能力,掌握的是等值线的判读技巧,从而在遇到有关等值线的判读中,学生都能游刃有余的利用其一般法则的基本要素灵活解决等值线的相关问题。

2.3 一般法则的特殊描述选择要典型

一般法则与特殊描述之间的辩证关系可以帮助解决许多自然地理中的问题。地理很多空间问题的解决都是以案析理的过程,这里的案就是特殊描述,理就是一般法则。在以案析理的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案例的典型性和代表性,也就是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选择的特殊描述一定要是能够充分演绎一般法则的。例如,农业区位的选择的分析案例选择,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多收集典型的农业区位选择案例来丰富学生的认知。如法国梅多克地区为什么是世界上的葡萄酒优质产区,位于热带雨林区的新加坡为什么还会有缺水的情况。这些案例的选择既具有其典型性,又具有问题分析的一般特征。这些问题的解决教师还可以开展探究活动,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

参考文献:

[1]单之蔷.地理学家、摄影家与一座中国人都应该知道的山峰[j].中国国家地理,2009,(4):1-2.

[2]袁孝亭,朗宇.“地理规则”及其教学[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1998,(7-8):4-5.

[3]袁孝亭,张志孝.地理共同要素与地理学习迁移[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1996,(10):11-12.

[4]袁汉明.迁移理论对地理教学的促进作用及其应用[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2,(5):96.

[5]焦秋生.实用中学地理教学设计[m].2009.

第12篇

[关键词]初中地理;核心素养;人口与人种

[中图分类号] G633.5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16009102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教育背景下,中学的学科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在中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则是落实对学生的素质培育和人格培养。地理核心素养主要包含四个要素:人地协调观、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那么,如何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呢?笔者结合人教版七年级“人口与人种”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思考和体会。

一、教学理念

要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教师首先要更新自身的教学理念,发展自身的学科素养。教师是开展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养成与教师具备的学科核心素养密切相关。在全面深化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地理教学不仅仅要教会学生地理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以及将地理知识与生活实际结合的地理实践力,促进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养成。

笔者在“人口与人种”设计和教学中,更多地强调发挥地理学科的育人价值。首先是贯彻“立德树人”的教育思想,立“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协调发展”之德,树“具备地理核心素养”之人 ;其次,通过课堂小组讨论、探究活动的开展,侧重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与地理实践能力;再次是关注学生个性品质的培养,在课堂交流、展示中尽可能让每位学生表现自我,从而张扬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本节课的教学理念与地理课程标准所要求的“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基本理念相符合。这一顶层设计为“人口与人种”一课的教学提供了思想上的引领。

二、教学目标

在撰写教学设计时,教学目标是设计的重中之重,它是课堂教学的核心,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宿。明确的教学目标,有助于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使地理核心素养更加具体化。教学目标的设计需要教师在深度解读课程标准与地理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学情,将课程标准细化为课堂教学目标,同时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与评价方式,实现教、学、评的统一。

地理课程标准对于“人口与人种”的学习提出了最低的要求,H仅依照课标进行教学设计,很难达到笔者最初的教育理念:立“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协调发展”之德,树“具备地理核心素养”之人。因此,笔者结合实际教学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设置为:①通过看新闻视频,让学生了解世界人口在数量上和增长上的特征;②通过学生讨论交流,师生共同总结人口问题,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③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合作学习并总结出世界人口分布特点,交流汇报影响人口分布的自然原因;④学生结合地图,说出世界三大人种的体貌特征及主要的分布地区。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设计,笔者将树立正确的人口观念渗透到教学活动中去,期望通过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读图、议论、交流、展示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地协调观。

三、教学策略

1.重视地图教学,培养综合思维能力

地图是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同时地图也是初中地理学习的重要工具。初中学生在学习完“地图的阅读”后,应掌握从地图中获取知识并用来解决实际地理问题的能力。这也是发展地理核心素养的重要方面。

笔者在本节课教学中充分利用地图,让学生从地图中获取知识。例如在“人口增长”这一知识点教学中,笔者展示世界人口增长曲线图,引导学生掌握曲线图的阅读技巧,让学生自主分析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又如在“人口分布”教学中,设计学生探究活动:①对照图例,找出世界人口稠密的地区;②结合世界地形图、世界年平均气温图、世界年降水量图,分析这些地区人口稠密的自然原因;③对照图例,找出世界人口稀疏的地区;④分析这些地区人口稀疏的自然原因。这些教学活动都充分利用了地图,让学生通过地图的阅读,获取地理信息并解决地理问题,提高综合思维能力,培养地理核心素养。

2.设计突出学生主体性的探究活动

在探究式教学中,教师提出相关的案例和问题,学生以自主、合作的方式,开展阅读、思考、议论等多种形式的探究活动。探究活动的有效开展,使得学生的主体地位与学习能力得到提高。探究式教学在学会学习与实践创新两大素养的培养中有着独特的优势。

在“人口与人种”的教学中,笔者设计了多个探究活动。例如,在学习完世界人口分布特点之后,笔者设计了探究活动:“请同学们利用所学知识自主分析影响家乡南通人口稠密的自然原因。” 该活动设计希望学生通过家乡南通人口密度的数据,在已学知识的基础上,开展生生之间的合作探究,分析南通人口稠密的自然原因,让学生学会知识的迁移,将地理知识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来,体现出课标要求的“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

3.实施促进学生地理核心素养发展的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评价对教学活动起着重要的导向和促进作用,能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学生在受到正面评价后,能够产生更强的学习自信心。

在日常教学中,笔者更多的是对小组中负责汇报的学生进行一定的点评,忽视了对小组其他同学的评价,而点评的语言主要是“汇报得很好”,“对问题思考得比较深入”。笔者后来认识到这类语言的过度使用会使得教学评价失去意义。因此,对学生的评价应当以过程性评价为主,结果性评价为辅,聚焦学生在人地协调观念、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方面的表现,让学生能够张扬个性,健康发展。

[ 参 考 文 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