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计算机教案

计算机教案

时间:2022-08-05 10:18:46

计算机教案

第1篇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案例设计;计算机图形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6-0226-02

计算机图形学(Computer Graphics,以下简称CG)是利用计算机研究图形的表示、生成、处理、显示的学科[1],该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计算机图形学的基本概念、方法和算法。在教学中我们发现,不少同学因为受算法所影响,感到这门课枯燥、难于理解,从而使其对该课程的学习积极性有所下降。还有一部分同学只倾向于研究算法,而忽视了算法的编程实现,缺乏实践动手能力。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了案例教学法,旨在通过设计具体的教学案例,引导学生参与分析、讨论、表述、实践等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积极思考、主动探索,充分调动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注重能力的培养,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案例教学主要依赖的是案例材料,编写一套与教学内容、教学进度相适宜、与教材相配套的教学案例材料是实施案例教学的关键所在。没有案例,案例教学无从谈起,没有好的案例,便没有有效的案例教学,所以案例的设计在案例教学中至关重要。

一、CG中的案例设计原则

教学案例的设计,既要符合案例教学的特点,又要综合考虑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及学生的特点,我们认为CG案例教学中的案例设计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一)针对性

针对性原则主要体现在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两个方面。案例的设计要充分考虑教学内容、教学难点、教学重点,案例材料的设计选取应围绕教学内容,突出重点和难点。对于重点内容的案例,更应精心设计,以期达到更佳的教学效果。

教学对象方面是指要因材施教,案例的设计应紧密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体现一定的专业方向性。数学院的学生数学基础比较好,编程能力比较弱,因此案例可适当要求对算法做较深入探讨,同时强调算法的编程实现,这样能够扬长补短、有的放矢。

(二)典型性

典型性是指案例应具有代表性。案例中的问题不是泛泛地提出,而是能反映某一类问题,具有普遍意义。通过对典型问题的分析、讨论,学生能够掌握相关理论知识,融会贯通,从而解决这一类问题。另外,案例中的问题也不必面面俱到,比如直线段扫描转换问题,只考虑斜率大于0小于1的情况即可,不必考虑全部四种斜率,让学生把精力和关注点放在中心问题上,等把中心问题解决了,通过对案例的扩展,再考虑其他情况。

(三)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有趣的案例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之产生学习动力。CG中的理论知识和算法往往比较单调枯燥,容易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因此,在进行案例设计时,要考虑怎样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使学生在极大的兴趣下,产生积极探究的动力。学生往往对实际接触到的、用到的东西感兴趣,那么在设计案例时就要尽量切合实际,把案例跟现实应用结合起来。比如,让学生思考常用的绘图软件中的“橡皮擦技术”是怎样实现的?这比直接说画线、画多边形和直线裁剪生动有趣得多,同时这种绘图方式也与商用绘图工具如Windows绘图软件、Photoshop、AutoCAD等非常类似,极具实用性。而对于多边形填充,学生通常感到非常抽象,那就可以以游戏“俄罗斯方块”为例,让学生思考游戏中各种形状、各种颜色的方块是如何绘制和填色的。趣味性是案例的驱动剂,案例的设计应突出趣味性、应用性。

(四)多元性

CG中的问题,往往有多种算法,多个解法。多元性原则就是对于同一个问题不满足于一种解法,而是探究不同的解法,让学生在比较中学习,提高决策水平。学生一开始可能提不出多个解法,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分组协作,逐步思考、探索、归纳出问题的其他已知解法,甚至有可能提出新的未知的解法。最后通过对多种解法的比较鉴别,选出最优答案。例如直线段的扫描转换,学生最可能先想到的是DDA算法,在对该算法进行剖析后,教师通过提出问题做适当引导,使学生从另外的角度思考问题,进而自发地发现中点画线算法和Bresenham算法,并通过对三种算法的比较,总结归纳每种算法的特点,找出最佳算法。这种多元化及最佳化答案选择,可以开拓学生的思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他们的决策水平,同时形成了良好的教学氛围,从而不断提高教学效果。

(五)扩展性

扩展性指的是案例问题的横向扩展。一个案例有一个中心问题,围绕这个中心问题,又可以进行多方面的扩展,使这个案例变得更丰满,涵盖更多内容。例如,学生在用中点画线算法解决了画线问题后,可以再对该问题进行扩展,提出“怎样画任意斜率的直线段”、“采取什么样的方法可以减少计算量,提高算法的效率”等问题,引导学生更全面地思考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扩展问题是对案例中心问题的补充,应在中心问题解决后再提出,精彩的扩展是对案例的升华,没有扩展的案例就像直挺挺的树干,有了扩展的案例才是枝繁叶茂的绿树。

(六)延续性

延续性指的是案例问题的纵向延伸。案例设计要符合人类认知的规律,循序渐进,问题由简到繁,由易到难。教学内容前后具有关联性,案例中也要体现出来这种关联。因此,可以设计一组案例来体现教学内容,前面的案例作为后面案例的铺垫,由浅及深,层层深入,这样有利于学生学结,使他们善于利用前面学过的知识解决新的问题。比如绘制具有一定宽度的直线段,需要先掌握绘制单位宽度的直线段的算法;要想对直线段进行反走样处理,也需要掌握直线段的扫描转换算法,这些内容存在关联,后面的问题是前面问题的延续。再比如,中点法可以用于画直线段,那么画圆时可不可以用呢?画椭圆呢?在设计案例时要考虑到这一点,利用案例的延续性,将学生一步一步引导到更深层次的问题上,提高他们探究问题的能力。

根据计算机图形学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要求,针对数学院学生的特点,按照以上案例设计原则,我们设计了十六个案例,涵盖了光栅图形学、几何变换、曲线曲面、造型技术、图形裁剪、图形消隐、真实感图形绘制、计算机动画等主要内容,这些案例有效地支持了案例教学的进行。

二、案例的评估及改进

案例设计好以后,要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实施,根据实施的效果进行评估和改进。案例的评估和改进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案例的难易指数。根据学生解决问题的用时等情况,评估案例的难易程度,为不同的案例确定难易指数。针对学生特点,适时改动案例,调整案例的难易指数,使之与教学相适应。(2)案例的吸引力指数。该指数反映了案例对学生的吸引力大小,通过改变不同的案例叙述方法、问题提出方式等手段,评估学生对案例的兴趣大小,找到学生喜欢的方式,从而提高案例的吸引力。(3)案例的教学效果。教学效果要看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对相似问题的分析能力和解决能力,还要了解学生对案例的认可接受情况。

总之,教师设计好一个案例后,要通过案例实施、总结归纳,对案例进行评估,依此对案例进行改进,以期使案例适应教学,适应学生,发挥出更佳的效果。

以上讨论了CG案例教学中案例设计的原则,并结合具体案例进行了解析。案例教学要取得好的效果,需要精心设计教学案例。同时,教学案例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学内容要跟上时代的发展和要求,教师必须不断地进行案例更新,使案例适应时展,满足新形势下的教学要求。如果案例不作更新,多年不变,那么,学生也只能处理几年前的事情和得到几年前的知识。因此,案例更新是保持课堂活力的血液,案例的设计也要与时俱进,这样才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第2篇

关键词:案例教学;计算机基础教学;PPT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普及和推广,计算机技术已被运用到各行各业、各个领域,各大院校也纷纷开设了计算机基础课程,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基础技能,便于在日后的学习、工作中取得更大的成就。计算机类人才是市场实用型、技能型、专业化人才,也是国家紧缺型人才,这就需要社会各界做好计算机类人才的培养工作。计算机基础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另一方面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合理运用案例教学法,以此来达到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的目的。

1案例教学概述

1.1案例教学的含义

关于“案例”一词,学者们普遍认为,案例就是状态、事例和情形。学者余凯成通过研究指出,案例作为一种教学方法,能够根据既定的素材,紧紧围绕特定问题,完整编写有关情景。案例教学要求教师严格根据教学大纲内容、教学目标,将学习者引入特定的教学情景当中,教师与学生之间通过良性互动,来解决教学问题。可以说,案例教学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方法。

1.2案例教学的优势

与传统教学法相比,案例教学法的优势和特色十分突出,从教师层面而言,案例教学法打破了传统教学法的固定模式,能够结合实际教育情景、教学场景来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同时,传统教学法以教师、课本为主,学生只能够被动听讲,而案例教学法能够将教师与学生紧密地联系起来,集讲解、思考、讨论为一体,有利于教学成效的提高。从学生层面而言,一是案例教学法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探索和创新兴趣,有利于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二是案例教学法内化了知识,尽管不能将所有知识点全部以案例的形式表现出来,但是能够为学生提供解决同类型问题的方法;三是案例教学法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有利于学生表达、思考、探索、讨论能力的提高;四是案例教学法十分生动,能够将课堂知识与生活情景紧密地联系起来,让学生更加容易接受;五是案例教学法能够将原先较为抽象的概念、原理具体化、现实化,融入合理的情景当中,学生可以在生活、学习中理解概念、掌握原理,并灵活、正确地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突出了“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践”的特点[1]。

2案例教学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运用

2.1案例的设计

计算机基础教学中,教师要严格按照学生专业,设计出与专业高度相吻合的案例,并根据课程大纲内容,确保设计的案例涉及每一个知识点,在精确设计单项案例的同时,将各个单项案例密切联系起来,形成一个统一的案例集合。比如,对于工程类专业的学生,在教学案例设计过程中,要将计算机基础课程与工程专业有机关联起来,形成专业的案例。目前,关于计算机基础教学的主要内容为文档处理和表格使用,与工程专业的教学大纲内容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需要基于工程类专业教学大纲,明确教学目标,细化分解学习内容,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只有将计算机基础与工程专业的实际密切相结合,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此外,案例教学设计要坚持实用性、针对性原则,将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经验密切结合,通过案例来推动专业教学[2]。

2.2案例的选择

首先,根据教学进展,在不同教学阶段和环节设计不同的案例。通常情况下,在教学初期,所设计的案例要尽量简单,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案例内容,明确学习目标。在教学中期、后期,学生基本上掌握了学习技巧,也学习到了案例分析和运用方法,这时可以适当增加案例难度,案例的选择也要考虑到专业化和综合性,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例如,对工程类专业学生讲授计算机基础知识过程中,让学生熟练掌握Word中的文字处理、段落调整等格式操作方法,特别是要合理、恰当编写一些招标资料,确保格式正确、文字和数据运用合理。在不同学习阶段,分别选择不同的案例。其次,案例选择要与专业高度相似。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案例设计和选择要突出针对性,确保所选择的案例与所学专业知识高度相似。这样一来,教师在讲解计算机基础知识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系统学习专业知识,以此来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3]。最后,案例选择要结合学生学习情况,给学生留下自由发挥和自主想象的空间,并且要鼓励和引导学生参与案例的选择,学生在案例设计和选择过程中,能够激发自我想象力和自主创新力,有利于学生运用专业知识,也有利于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让学生在自我设计和自我选择过程中,逐渐建立自主学习意识,培养自觉学习能力。

2.3案例的评价

在计算机基础教学的过程中,案例设计要明确案例的评价标准,严格按照案例评价标准来衡量学生的学习能力。客观、公正的案例评价策略有利于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的提升,也有利于学习目标的实现。实际教学过程中,案例评价指标设计要分阶段、分环节、分过程,教师作为案例评价指标的制定者,要确保案例评价指标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例如,在制作PPT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专业知识,设计有针对性的幻灯片内容,确保色彩搭配合理、结构框架清晰、整体美观大方、内容关联性强等[4]。同时,学生要根据案例要求展示学习成果,在自我评价、相互评价和老师点评的基础上,不断发挥自己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教师根据学生的案例运用情况和问题处理结果,给予学生公正、客观的评价,从而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成就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2.4案例的组织实施

第一,在计算机基础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专业,有针对性地设计案例和选择案例,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讲解Excel表格有关内容中,教师可以将工作报表作为典型案例来讲解,教会学生如何使用各类函数、公式,让学生根据范例自行设计一套表格,合理运用有关公式、函数。通过情景模拟,学生对这种实用性较强的案例产生兴趣,进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可以说,设计有针对性的案例,并创建与实际相符的情景,将有利于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和计算机基础知识[5]。第二,案例教学目标的设计要突出重点,计算机专业教师在设计案例目标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学生专业,有针对性地确定目标,突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课程讲解和案例目标设计之前,需要全面回顾、总结专业知识,综合分析专业知识和计算机基础知识的交叉融合点,根据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能力和水平,科学设计案例目标。第三,通过案例教学来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创新能力。计算机基础教学过程中,案例教学要与学生所学专业知识密切关联,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创新能力。教师要根据学生学习情况、所学专业,科学设定学习目标和案例评价标准,按照内容的不同,分别设计不同的案例,引导和鼓励学生自主设计案例,在案例学习和运用中发现问题,并分析问题成因,提出问题解决方案。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能够设计出更加科学、合理的案例,也能够自然成为案例运用的主体。教师要转变传统教学理念,让学成为真正的课堂主体,在教师的带动下,学生自主学习和讨论[6]。只有在一个较为宽松、自然的学习、讨论环境中,学生才能积极思考和探索,也能够积极参与案例设计与分析,从而有效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第四,突出案例教学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案例教学过程中,学生会或多或少遇到一些问题,这就需要利用所学专业理论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教师要教会学生综合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方法,通过案例教学方法,建立问题分类处理机制。待课程结束时,要分析错误和问题,学生在设计案例的过程中可以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专业操作技能。第五,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案例教学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运用,离不开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机制。教师严格按照教学评价办法,综合评价学生的案例分析和学习情况等,给予学生客观、公平的评价结果,对作用优秀的学生要进行奖励,并将优秀作品展示出来,成为其他学生的榜样,以此来形成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7]。第六,准确定位案例之间的不同和差距。案例教学结束之后,教师要让学生进行案例的对比分析,找出不同案例之间的差距,作为案例改进和完善的主要参考依据。

3结语

综上所述,案例教学已被广泛运用到计算机基础教学等领域当中,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将课程理论教学和案例分析教学紧密结合起来,可以发挥案例教学优势。对于计算机基础教学来讲,案例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积极主动性,有利于学生掌握计算机基础和专业知识。可以预见,案例教学法将会被运用到更多的实践课堂教学当中,成为一种典型的提高教学质量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汪一百.案例教学法在医学院校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7(18):228-229.

[2]姜明涛.案例教学在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科教导刊,2016(12):82-83.

[3]曾雪松,林莉芸.案例教学法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福建电脑,2016,32(6):175-176.

[4]张同权.案例教学在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有效开展[J].电子制作,2015(8):120.

[5]黄宇.基于案例教学在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中的尝试[J].教育教学论坛,2015(10):230-231.

[6]陈淑玉.案例教学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应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4,10(36):8700-8701.

第3篇

【关键词】高职医学院校;计算机教学;案例教学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技术已经渗透到医学领域的方方面面,这对现代医务工作者应用计算机的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高职医学类院校要紧跟社会需求,把医疗卫生领域对卫生人才的需求与学生所学知识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使学生的知识、技能与就业实现无缝对接。由于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卫生信息技术基础》教学更多强调的是每条命令的独立功能和单个知识点的介绍,师讲生听,师写生记,学生少有独立思考的机会。这样学生很难将所学的知识点融会贯通,更不利于解决专业学习和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那么,如何提高学生应用计算机的实际能力,为以后的专业学习和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呢?这就要探索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以提高医学信息技术基础教学的水平。本研究选取了铁岭卫生职业学院护理专业的部分学生为研究对象,就高职医学院校计算机教学中开展案例教学的应用效果作以初探。

1研究方案

1.1研究对象

选取铁岭卫生职业学院2014级高职护理专业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同届的所有学生均通过高考统一考试入学,随机分班,其年龄、性别分布和入学成绩并无显著差异。2014级高职护理2班和4班作为对照班采用讲授法教学,2014级高职护理6班和8班作为实验班采用案例法教学。进行持续一学期的《卫生信息技术基础》课程学习效果的跟踪调研对比,学生使用统一的《卫生信息技术基础》教材,4个班级均由一名教师任教,考试采用无纸化考试形式。

1.2案例选取

《卫生信息技术基础》课程包括两个模块:①信息技术应用基础;②卫生信息学应用基础。其中第一个模块包括的内容有信息技术与计算机系统、WindowsXP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与应用、Word2003文字处理软件、Excel2003电子表格软件、PowerPoint2003演示文稿制作软件。第二个模块包括卫生信息学概述、医院信息系统、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在信息技术与计算机系统单元设计如何自己组装计算机的案例,将抽象的理论形象化,帮助学生了解计算机各个部件的功能。在WindowsXP操作系统单元设计病志文件管理的案例,引导学生对收集的信息进行归纳、分类、存储,提高学生处理信息能力。在计算机网络与应用单元设计在宿舍内组建局域网和医学信息检索案例,帮助学生了解网络的基础知识,提升学生专业信息素养和科研能力。在Word2003文字处理软件单元设计个人简历、医学论文排版、卫生信息宣传栏案例,提升学生就业能力。在Excel2003电子表格软件单元设计医学统计学的教学案例,培养学生医学统计与数据分析能力。在PowerPoint2003演示文稿制作软件单元设计个人简历、卫生知识宣传片案例,培养学生在信息收集的基础上利用展示软件进行交流的能力。在医院信息系统单元设计HIS(医院信息系统)系统中门诊护理执行医嘱操作,住院病人排床、转科、转床及修改档案操作,住院病人自动记账、护理费用记账及结算审核操作,住院护理医嘱审核执行操作共四个与护理专业学生相关的案例,帮助学生熟练使用医院信息系统,在工作中能迅速进入角色。

1.3研究方法

1.3.1问卷调查法计算机教学学期结束后对实验班和对照班进行问卷调查。重点考察学生学习本门课的兴趣,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是否能将所学应用到实践中去。1.3.2数据分析法从三个方面来分析数据:①从布置的作业中分析;②从期末考试成绩中分析;③从平时实验成绩中分析。其中作业成绩占总成绩的20%,期考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50%,实验成绩占总成绩的30%。

2研究结果

2.1调查问卷结果与分析

问卷共发放198份,回收198份,有效率100%。表1是对实验班进行的问卷调查统计,表2是对对照班进行的问卷调查统计,根据表1和表2的对比分析可知:(1)经过一学期的计算机教学,实验班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要高于对照班。(2)使用案例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本门课的热情,这也增强了授课教师对计算机案例研究的热情。(3)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学生都能按照教师的要求完成作业,说明学生本身素质比较好。(4)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调查结果可知实验班在这三方面要远远高于对照班,说明案例教学不但具有趣味性,还具有综合性和实用性,在计算机教学中使用案例这个方向是非常正确的。

2.2期末总评成绩对比分析

本研究的期末总评成绩包括作业成绩、实验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三部分,这种综合考核方法可以有效的测试学生能否分析、解决问题以及综合思考的能力。(1)从实验班和对照班完成作业情况分析,所有学生都能按时上交作业,并按照教师要求完成作业。实验班作业的错误率是2%,对照班作业的错误率10%。说明对于作业中的某些知识点实验班要比对照班掌握的好一些。(2)从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实验成绩分析,实验班的综合思考能力比对照班强,实验班的多数学生会将所学的知识点应用到综合实验中去,更好的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3)从期末考试成绩分析,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学生均参加全国医学信息技术考试(中级),该考试既考察了学生计算机操作的能力,又考察了学生医学信息技术的能力,有机的将计算机和医学信息技术相结合。从反馈的成绩可知实验班的平均成绩要高于对照班。

3结语

第4篇

1案例教学模式内涵以及特点

案例的教学,美其名曰就是以实际的案例作为依托,然后实习网页设计教学,这样的教学形式可以帮助学生能够爆出扎实的基础知识与实际实践操作的要点,按照教学大纲上的需要,对于教学的目标加以确认之后,教师带着学生工程完善实践的学习,同时采用小组合作和探索研究的方式,积极的对知识予以进一步的解析与研究,从而不断对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加以提升,另外,教师还需要积极的调动起学生进行沟通的能力和从工作作风等多个方面去进行教学计划,从整体上去对学生的网页设计整体水平加以提升,在很多的实践调查分析之后我们能够看出,案例教学可以充分的调动起学生进行学习的积极性,并且还可以对网页课堂教学气氛进行活跃,从而提升学生进行学习的积极性。

2案例教学在计算机网页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2.1案例教学设计

案例名称:某旅游公司“一日游”的专题网页设计(1)企业概况。本次进行的案例教学,以某旅游公司的专题设计为内容,该公司从事旅游资源开发工作,是一家具有民营性质的合法公司,在庐山脚下,四通八达,以“庐山”为景点的一日游独具特色,价格合理,是针对各个群体要求定制的套餐服务,该公司具有自己的宣传网站,属于“三星级”旅游公司。(2)“庐山一日游”的主题介绍。人们生活节奏加快,身心俱疲,在周末或者是闲暇的时候,去庐山欣赏自然风光,缓解身心疲劳,通过体验大好的自然风光,唤醒人们对祖国打好河山的热爱,

2.2主要教学内容

(1)准备阶段。在准备阶段,教师应选择适当的情况,提供给学生,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情况,设计主题,进行相关数据收集,教师应该考虑学生的兴趣,兴趣和学习特点作为基础,选择当前的热点问题,以及学生关心的问题,善于解决问题,从而保护案例教学的成功。(2)明确的设计主题。教师将成为向课堂上所有学生分发的第一种材料,根据教学目标和公司情况,清晰的设计主题,要求学生设计具有风格特点,可以对互动功能页面产生市场影响。(3)练习分组。在班上有45名学生,9人分为5组,每组选择一组组长,组内容分配书面报告写,数据收集任务,调查时间为半天,讨论研究时间是长时间。在整个实施阶段,教师需要参与整个过程,为学生解决各种问题,教师积极与各个小组保持联系,检查他们的网页制作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4)结束的过程。这一阶段是总结网络生产情况,分析问题,总结过程中的经验,案例评估可以是学生自我评价,教师评价和群体相互评价三种方法。

3案例教学落实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和谐学习分为良好的师生关系和科学知识体系,这是促进案例教学成功的重要因素。因此,教师应更加注重这些方面,并为案例教学提供更多良好的条件。

3.1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网页设计教学,和谐气氛,学生的思维能更加积极,心理会产生安全感和自由感,网页设计,数据分析与分析的时间,可大胆的想象力,教师在案例教学实现,记住他只是一个指导,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学生辅导,但不能取代学生的思维和设计,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独立完成案例教学过程。

3.2提高教师素质,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如你想确保计算机网页设计案例教学的顺利进行,教师需要有博潮知识,有经验的特点,这是老师为学生传授的基本条件的经验和知识。因此,教师必须继续学习,以便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信息。因为唯一的办法是提高教师的影响力和威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此外,老师应该全面,多角度关心和关心学生,而学生在中间,为了更好地感受和体验内心世界,然后做好老师,努力成为学生朋友。

3.3建立科学合理的知识体系,选择合适的教学案例

良好的认知系统是帮助学生掌握快速消化知识的关键,学生有基本的条件来理解和适应环境,在学习中可以继续实现知识的同化适应,遵守功能也是更优秀。但是良好的认知系统不是从一开始的,老师应该引导学生建立内在知识和新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以大纲为基础,案例教学,应该确保案例有很强的针对性,可以充分反映相关知识点的大纲。例如,当布置网页时,可以通过使用表,框架和层来完成。例如,当你为一个食物网站制作图表:要确定页面的主要颜色,将背景图像放在第一层:添加活力和活力,可以插入第二层哈希动画:食物将入到第三层:为了反映食物文化,可以与第四层的歌曲相关联:增强页面三维,将浮动对象添加到第五层。此外,教师应鼓励学生使用表单布局来解决问题,然后是层的内涵,然后逐渐解决问题直到完成学习任务。

结束语

案例教学是网页设计教学中最有效的教学方法。它的应用突破了传统的无聊和单一教学模式,释放了学生的思维,教学更相关,学生成为学习主体。设计本身非常实用,教学必须结合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案例教学符合教学理论与实践的要求,提升网页设计教学质量和效率。本文从几个方面分析案例教学在网页设计教学中的应用,希望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建议和参考。

引用:

[1]陈思聪.浅析电子商务案例教学模式[J].教育现代化,2016(10).

[2]林丽钗.案例教学在高职教育学中的实际运用[J].科学中国人,2016(15).

第5篇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案例;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1引言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具备用计算机处理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从而提高完成专业学习和工作任务的效率。因此课程内容的重点应放在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上。如何提高学生应用计算机的实际能力,为以后的专业学习和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计算机基础案例教学的实践证明:案例教学模式是提高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案例驱动的教学模式,摒弃了传统的“菜单”式或“基本概念―语法―例题”的教学模式,采用案例贯穿知识点的教学,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但能掌握独立的知识点,而且具备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2计算机基础教学现状

目前,大多数大学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必修课程是“计算机应用基础”和“程序设计语言”。“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模式主要以“菜单”式的教学为主,教学内容分为两类,一种是以计算机基本理论为主,另一种是以计算机的基本应用为主。“程序设计语言”的教学大多采用“基本概念―语法―例题”的模式。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菜单”式的教学更多强调每条命令的独立功能和单个知识点的介绍,这样学生很难将所学的知识点融会贯通,从而用于解决专业学习和实际工作中的问题。例如,通过Word的学习,学生知道了如何插入页眉/页脚和分节符,但对毕业论文的分章节页眉的插入以及论文目录和正文部分的不同页码设置,95%以上的学生却束手无策。

由于“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课时的限制,以计算机基本理论为主的教学内容,基本上是由计算机的抽象概念

和术语组成,是多门计算机课程的超级浓缩。教师讲不透,学生听不懂,考试背标准答案,这样完全背离了本课程的目的。以基本应用为主的教学内容较多的重复了中学的教学内容。学生对于低水平的重复没有兴趣,并且对专业学习帮助不大。

“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概念―语法―例题”的教学模式更多的强调基本概念和语法。例题以解释基本概念或语法为主,很少涉及实际应用,所以学生缺乏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宗旨是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必须探索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以提高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水平。以下以计算机应用基础和程序设计语言的案例教学为例,对案例教学做一些探讨。

3计算机基础案例教学实践

计算机基础的案例教学注重综合性和实用性,是在计算机基本应用上的扩展和提升。

“计算机应用基础”和“程序设计语言”案例驱动教学模式通过三年的实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对该课程的满意率达到90%。学生认为,案例教学模式更具有实用性和趣味性,提高了他们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这种教学模式也得到了一些计算机教育专家的认可。

案例教学模式的成功实施必须具备以下两个条件。一是配套的案例教材,二是辅助的教学手段。

3.1配套教材的建设

案例式教材的编写是案例教学实施的重要环节,而教材案例的选择又是教材成败的关键。因此,在教材编写中把握以下原则:案例强调实用性,兼顾趣味性;每个章节的案例目的明确,重点突出,并且知识点需恰当地融入案例的分析和制作过程中。

《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案例教程》(ISBN:978-7-302- 13173-1)和《Visual Basic 6.0程序设计案例教程》(ISBN:978-7-302-16706-8)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是优秀的计算机基础教材,具有体系科学、内容先进、资源丰富等显著特色。该套教材紧扣教育部关于大学计算机基础的教学基本要求,符合教育部“分类指导”的基本思路,定位准确,适应当前信息社会对学生信息素质培养的要求;该套教材以案例驱动为特色,突出面向应用,有利于提高学生结合领域需求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该套教材自2006年7月出版以来,已经3次印刷,深受读者欢迎。采用该教材的高校普遍反映该教材特色突出,教学适用性强,教学效果好。故已被清华大学出版社正式立为课程研究项目。

3.1.1教材案例的选择

实用性强的案例通常包含大量的信息,如果把握不好将会杂乱无章,枯燥无味,教学效果适得其反。因此,在注重实用性的同时要兼顾趣味性。以下分别介绍计算机应用基础和程序设计语言(VB6.0)教材的案例选择。

(1)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材案例的选择

在Word中通过“校园先锋”简报案例的制作,使学生学会版面的布局,以及分栏、分节、段落格式的设置、查找和替换、选择性粘贴、图片及图片工具栏的使用等。通过“论文编辑”案例,介绍了样式和格式的编辑、文档结构图、索引和目录命令、公式编辑器的使用、页眉页脚的高级使用。

Excel中通过“学生成绩的分析”案例的制作,介绍了工作组的概念及其使用、公式的使用及单元格的引用(相对、绝对和混合)、函数(Max、Min、RANK、COUNTIF、FREQUENCY)的使用、图表的制作。“电子教学记录表”案例的学习,将使学生掌握了宏按钮的制作、数据有效性的设置。

PowerPoint中的案例“动画故事――小米的生日”,涉及了路径线的使用、动画音效、插入声音文件、对象精确定位、触发器、排练计时等知识点。其影像效果可以与Flas媲美。

Flash中精美的“电子贺卡”案例,介绍了影片剪辑元件的制作和使用、图形对象的处理(选择、组合、移动、复制、叠放、变形)、声音的添加、运用补间动画的创建(层、时间轴、关键帧、空白关键帧、帧频率)、Flash电影的。

FrontPage中综合案例“花之心语”网站建立的案例,介绍了网站建立的全过程,知识点全面,网页精美。

(2) 程序设计语言(VB6.0)教材案例的选择

基于程序设计语言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性质的不同,程序设计语言中的每个案例都有若干实例作铺垫。

在顺序结构的程序设计中,通过制作带有动画、时钟、日历、密码的备忘录,使学生掌握计时器、时间日期函数、输入框、消息框、文本框和命令按钮等的使用。为此案例铺垫的实例是“密码验证程序”、“日历牌”和“电子时钟”。其中“密码验证程序”的目的是学会InputBox函数和消息框的使用;“日历牌”的目的是掌握常用日期函数;“电子时钟”的目的是熟悉图像框、计时器和滚动条的使用。

选择结构程序设计中通过“简易计算器”上运算符及等号代码(+、-、*、/、=)的设计,掌握选择结构的基本语句。通过其它按钮的设计了解编程中细节问题的处理方法。此案例铺垫的实例为“统计”、“网络课堂”,分别掌握选择结构的语句及控件――“单选按钮”、“复选框”和“框架”的使用。

循环结构程序设计的案例是“译码器”。通过译码器的设计掌握运用循环结构处理字符串的基本技能,提高程序设计的综合能力。熟悉常用字符串函数的使用,了解窗体的调用。

数组中的案例是集成绩输入、动态分析为一体的“成绩分析工具”。通过成绩分析工具的设计熟练掌握数组的基本操作和常用算法,如数组的输入输出、求最大及最小值、排序、查找等。熟悉组合框的使用及控件数组的使用。其相应的实例为“大赛选手成绩统计”及“花卉展示”,以分别掌握数组的排序、查找及控件――列表框和组合框的使用。

在文件部分有“大学生形象大使评选平台”案例;图形及多媒体章节有案例“电眼”和“踢足球”动画及歌词同步的MIDI播放器;数据库部分有“会员信息管理系统”。

实用加趣味的案例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1.2教材的结构

(1) 应用基础教材结构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材的基本结构是:入门知识、案例、案例实训。入门知识部分简要介绍应用软件的使用环境。案例中包括案例目的、完成案例需要的知识点介绍和完成的详细步骤,同时穿插介绍操作技巧。案例目的的介绍,使学生明确案例的实用性;知识点的列出和介绍,便于学生把握和总结重点;操作技巧的介绍,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案例实训要求学生完成,不提供答案,目的是巩固案例要求的知识点。以下为第3章的结构。

(2) 程序设计语言教材结构

目前,程序设计语言教材(VB)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沿用传统的教材模式,另一类类似于实验指导书。传统模式的教材没有突出可视化的编程思想,学生最后只学会用一些简单的过程化语句。类似于实验指导书的教材,教会学生界面制作,但代码的编写能力又相当欠缺。因为其基本概念、语法及常用函数只是出现在例子中,不便学生系统地学习、查找。因此程序设计语言教材必须既突出案例教学的综合性,又兼顾学生学习、查找基本概念及语法的方便性。这样教材结构的合理性就显得尤为重要。

《Visual Basic 6.0程序设计案例教程》突出综合案例教学,同时将传统教材和实验型教材有机结合。

《Visual Basic 6.0程序设计案例教程》每章,除第十一章和第十二章外,由四节组成:基本概念及操作、控件、案例、案例实训。基本概念及操作部分,简要介绍概念及语法,通过实例操作掌握其要点;控件介绍主要属性及方法,重点是实例的完成。案例部分包括设计要求、设计目的、设计步骤。案例实训和案例的知识点及内容相近,这样便于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案例要求的知识点。以下为第5章的结构。

此结构的特点是基本概念及语法部分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便于学生系统地学习。但是内容简要,且例子为用于铺垫案例的实例。控件部分,选择与本章内容相关控件,有利于学生将代码编写和控件使用的有机结合,以领会可视化编成的思想。但大多数教材是将控件单独列为一章。案例及案例实训部分,内容体现综合性、实用性;结构明了。

教材的最后一章为按单元编写的综合案例,以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最后一章为学生课后学习之用。

目的明确,重点突出的编排结构为学生在课后的学习提供了便利。

3.2教辅手段的实施

综合案例具有信息量大的特征,因此需要增加辅助的教学手段,以巩固教学效果。主要教辅手段实施如下。

3.2.1建立网络教学平台

(1) 网络教学平台的实验环境

用于计算机公共基础教学的实验室有足够的计算机供教学使用,并通过校园网与互联网连通。实验除能开出教学要求的实验外,实验室提供目前的主流应用软件以供学生能在校园网环境下自主学习。

计算机实验室除建立一个现代化的教学网络外,实验室全体教师积极参与案例教学活动以确保案例教学实验的顺利进行。实验室教师分工明确,以较高的机器完好率确保基础教学的正常进行。

(2) 网络教学平台资源

计算机公共基础网上教学平台具有在线课堂、教学视频、学习交流论坛、网上答疑系统、网上自测系统、网络考试系统等功能。除此之外还具有多媒体视频教学课件下载、电子教案下载、练习下载、问卷调查等功能。

案例制作过程的视频录制。为便于学生课后复习和完成针对每个案例的“案例实训”作业,将每个案例的制作过程录制成视频文件,放于应用基础的学习网站供学生使用。这样学生能够直观的学习、掌握各种操作技巧。视频使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最大可能地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视频教学提供了便捷灵活的“五个任何”: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从任何章节开始、学习任何课程。不会遗漏任何知识点和难点,学生可以反复学习直至学会为止。

在线课堂。提供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录像,资源共享。

学习交流论坛。学习交流论坛是由学生建立和维护。由计算机应用基础、多媒体设计、程序设计语言三个主要交流区域及校园动态和学生天地组成。在此论坛中学生发表学习心得,案例实训制作过程录像等。

在线答疑:教师网上答疑系统的实施,有效解决了两校区办学带来的教师与学生沟通难的问题。

即时测试:学生通过即时测试系统的考试,可以很方便地了解知识点的掌握情况,督促学生及时消化所学知识。

电子教案、练习下载。方便学生随时阅读教案,练习案例。

问卷调查:方便开展教学方法、教学改革、教学质量调查,及时了解学生情况。

网络考试系统:计算机基础网络考试系统,实现了知识点分模块的网上无纸化考试。分阶段、分模块的多次考核方式,有效地督促了学生及时消化所学知识,减轻学生期末一次性考试负担,提高了考试效率和教师的阅卷效率。

网络教学环境的开发和利用,给不同层次学生提供了形式多样的教学资源,提供了不受时空限制的空中课堂,很好地解决了知识点多,教学时数少,学生计算机应用水平差别大等矛盾。

3.2.2 “过程”化教学管理

针对计算机基础课程综合案例教学的特征,从而要求学生严格按时完成指定的案例制作。同时评分,将其作为最后成绩的一部分。此项成绩占总成绩的40%。

3.2.3建立学习激励机制

定期组织了“计算机基础技能大赛”,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大赛内容以解决实际问题的案例为主题。如表现专业特色的网站设计;体现校园生活的Flas设计;专业相关数据的处理与分析等。大赛分一、二和三等奖,其中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两名,三等奖十名,分别获一定价值的物质奖励,同时允许免修本课程。获奖学生只要提出申请,还可以免费学习计算机专业和微软培训认证的课程。

学习激励机制的建立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热情,同时选拔出了一批优秀的学生。目前,已有一些优秀学生参与到计算机类的项目开发中。

3.2.4学生参与课程建设

学生是教学的参与者,是教学活动的主角。教学方案的实施得到学生的支持和认可,将是教学方案成功实施的重要因素。选择优秀的学生参与课程建设可以使学生深入了解本课程建设的思想,同时从学习的角度提出合理化的建议,从而使教与学溶为一体。这样的课程将具有更强的活力。学生自主开发和管理的学习交流的网上论坛,设计时尚、具有活力,且内容丰富。学生可以在此共享学习心得,提供相关案例实训的制作方法及作品。

4教学效果

“计算机应用基础”和“程序设计语言”从2006年开始采用案例教学模式,已取得良好的成绩。

目前,“计算机应用基础”和“程序设计语言”两门课程是上海市重点建设课程,校级精品课程。《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案例教程》和《Visual Basic 6.0程序设计案例教程》材自2006年7月出版以来,已经3次印刷,深受读者欢迎。采用该教材的高校普遍反映该教材特色突出,教学适用性强,教学效果好。故已被清华大学出版社正式立为课程研究项目。

案例教学及配套的网络教学平台自使用以来,教师使用情况良好;学生对该课程的整体评价好,学生们普遍反映该课程教学信息量大、教学效果好。一项对课程采用多媒体教学效果的网上调查显示,1700多人中有75%左右的学生认为满意,20%的学生认为比较满意;对课程教学内容的满意度调查中79%认为合适,10%认为较合适。从2006年9月到目前使用网络教学平台进行学习的学生近4万人次。

教育部高等院校计算机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陈国良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我国著名计算机教育家谭浩强教授,教育部高等学校农林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裴喜春教授都对该课程的教学效果给予了高度评价。

第6篇

关键词:计算机英语教学;案例教学模式;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4

1 计算机英语的内涵及教学难点剖析

1.1 与普通教学模式下的英语教学授课不同,计算机英语更具专业性,通过计算机信息化特点的应用,充分丰富教学信息,以英语信息的多元化教学发展体现出更多方面的实用性。计算机英语的掌握学习,对于学生的英语基础水平提出了一定层次上的要求,词汇量的缺乏、固定模式搭配的理解运用能力不足,都会导致计算机英语学习进程受阻,没有良好英语基础造成了计算机英语学习上很大困难。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认清学生的英语基础,通过课程内容与实际情况进行有机结合,使计算机英语在实际教学中发挥出最大限度的应用价值。

1.2 计算机英语教学的难点,在于平衡高水平要求的计算机应用和学生英语水平高低不等的现状。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注重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水平,通过带动起活跃的课堂气氛,唤起学生对于计算机英语学习的热情,并以此为目的,开展英语相关练习,增强学生英语实际应用的综合能力。课堂中对于生僻英语词汇应注重浅显易懂地进行解析,让同学充分理解的同时加强对于计算机英语相关应用的掌握。课堂学习气氛的轻松、活跃是计算机英语教学过程中最为重要的环境影响因素。

1.3 计算机英语课程教学中,对于多媒体的内容处理也为教学带来了一定实施难度。计算机信息量的庞大对于教师课前的课程准备提出了一定程度的难度要求。课件内容的设计应尽可能做到生动活跃,以保证课堂气氛的有效带动。教学过程中对于课件内容的编制安排也要经过精心设计,通过对不同方案进行设计来应对课堂学生提出的相关问题。落实计算机技术的全面应用,教师应通过自身的高水平能力为学生学习做出榜样,促进学生对于计算机英语的深入学习。

2 案例教学的发展及优势

2.1 所谓的案例教学法,就是在利用传统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并能够进行简要分析,教师以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为原则,适当采用典型的与教学内容相关教学案例,将学生从抽象的理论教学带入到具体实际的案例中,然后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题,通过自由结组或者其他方式,充分分析教师提出的具体案例,以此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还能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素质,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符合新课标对于现代教育提出的新要求。经过长期的发展,案例教学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有两条基本原则,其中一条就是案例教学要充分发挥具体案例的作用,不能采用演讲或者是其他手段来进行教学内容的开展,再者弥补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缺乏沟通的弊端,让学生成为教学课堂的主体,通过学生结组等形式的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进而提高学生课堂上的学习效率,从而实现教师的教学目标。案例教学的发源地在西方,并且当今已经发展的比较成熟,案例教学已经成为西方教学过程总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其案例教学资源相对于我国目前状况而言比较丰富。从教育理念角度讲,案例教学有效的实现了课堂理论与课堂实践的有机结合,有效的改善了部分重视实践教学的科目缺少实践的现状。

2.2 案例教学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有着明显的优势,案例教学模式彻底的改变了传统意义是上的教学观念。传统教学观念通常是以教师教授教材知识的形式来实现教学目的,注重的向学生介绍知识,对于学生自身能力的培养则相对较弱,造成学生能够学会理论知识但是无法进行实践操作的现状。案例教学与传统教学概念正好相反,其以培养学生能力为目标,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通过分析并解答问题的过程,提高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2.3 案例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具备学习能力的人才才是现代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传统教学模式是让学生通过理论概念来解决现成的问题,大部分学生都是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来掌握知识,但是在案例教学模式中,问题的标准答案往往有多个。教师需要做的就是适当的引导学生,整个教学过程都是学生自己来完成。在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就得到了培养,随着时间的积累,就会变成一种能力。

3 应用策略研究

3.1 在进行案例教学模式之前,教师要做好充分的备课准备。教师对于即将使用的教学案例必须做到全面的了解,教师要精心策划学生何时开始讨论、采用怎样的讨论形式及对于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要做怎样的解答等。教师还要注意根据每个小组对于案例的分析状况临时改变案例的讲授方案。

3.2 适当的课堂引导。教师在进行案例教学时要向学生介绍清楚案例的来源。比如在进行计算机编程语言JSP语言教学时,要选择专业公司的设计案例来进行教学。通过案例的介绍,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所学知识内容的重要性,此次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在选择具体教学案例时要注意选择学生常见的案例,比如对于JSP语言程序,教师就要选择具体网页来作为教学案例,常见的案例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案例,然后学自由结组进行讨论,教师可以适当的引导学生向着案例包含的知识点进行讨论研究,然后模仿学习案例中的小案例,通过模仿来掌握需要掌握的知识点,然后在此基础上创新原有案例,最后教师通过点评各组学生的作品,总结知识点。

3.3 教师要进行适当的辅导。案例教学模式教师通常是在课前将教学案例发放给学生,学生要在课前花一定的时间来研究案例。学生必须对案例进行独立的研究,教师要根据学生独立研究的内容概括案例的基本内容。教师要根据学生对于计算机英语知识掌握的水平来选择开始讨论的时间。在具体案例实现过程中,教师的任务就是根据学生探讨的情况进行适当的辅导,保证大家思考的问题按照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来进行,教师的职责就是引导大家讨论的方向,决不能针对学生讨论的内容进行相关的辅导。

3.4 在对于案例的实效分析过程中,教师针对不同案例采取的不同模式,对学生进行案例的综合性分析,采取正确的引导方式让学生通过自身对于案例的总结理解,进行案例问题的总结,并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思考。对于案例出现的问题,采取正确方式将问题剥离出来,寻求更为有效地解决方法。教师在对于案例的引导分析中,应注重对于隐藏问题的提取,使学生对于课堂知识在问题分析中得到进一步理解与掌握,以实现案例教学在计算机英语课程教学中的良好教学效果。

4 总结

经过实际的教学尝试,案例教学法在计算机英语教学中有着良好的教学效果。随着我国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英语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也必须做出一定的调整。案例教学素材也需要不断的完善和补充,学生对于计算机的应用水平也在逐年提高,因此教师还要注意改变案例难度,不断的改革和创新,才能确保案例教学在计算机英语方面教学的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陈善利.计算机专业英语教学方法的研究与探讨[J].科技信息报,2012.

[2]钟静.如何提高学生对计算机英语的学习兴趣[J].吉林教育学院,2012.

第7篇

1.1我国教学档案管理的难点

1.1.1专业分类多,学制时间长在我国,综合类院校比较多,多专业化且学制长是其主要特点。以医学院校为例,医学院校的专业分类更甚其他类院校,且各专业的交叉内容较多。医学院校的学制也要比其他类院校的学制更加灵活,目前的学制有三年制、四年制、五年制、六年制、七年制、八年制等。1.1.2部分机密性的教学档案收集阻力大对于一些涉及教师自身学术资源、科研成果的资料,往往受到保护,当事人一般不愿提交,这就为教学档案的收集整理工作造成了很大的阻力。

1.2我国教学档案管理的主要内容

1.2.1信息报告类其中主要包括学校的政务文件以及教学文件,如学校在教学管理与实践中的改革措施和改革计划、科研方向、储备人才培养计划、教学制度的制定、会议记录、调研报告、招生计划、学校宣传文件等等。1.2.2学校发展建设类其中主要包括学校的重点发展建设、各院系科室、专业、实验室等单位的建设发展所形成的文件。

2我国高校教学档案管理现状

2.1教学档案管理观念匮乏,未受到足够重视

虽然近年来,各高校对教学档案管理的重视程度有所增加,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仍然远远不够。一方面,校领导对于教学档案管理的重视还仅仅局限在教学资料的收集记录上,与校园建设的其他方面远不在一个水平上;另一方面,学校的教职员工更认为教学才是自己的本职,至于教学档案的收集提交,跟自己没有关系。再加上医学院校的教学,尤其是临床教学过程中经常涉及教师个人的研究成果,出于安全考虑,更不愿意交由学校保管。

2.2缺少教学档案管理制度或制度落后

教学档案管理工作近年来才逐渐受到各高校重视,因此,在制度上的落实普遍滞后。有些高校的档案管理制度,只是照搬国家制定的高校档案管理制度,流于形式,对具体的档案管理工作没有什么作用;有些制度涉及的技术手段比较落后,对于以计算机技术为主要依托的档案管理新环境,早已不适用。

2.3档案管理部门权限较低,得不到有关部门的配合

档案的收集、分类、归档是一个庞大、繁杂的工作,如果仅仅靠档案管理部门来完成,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在档案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各部门的紧密配合,才能高效、精确、全面的完成。然而现实中,许多学校在部门权力的分配上,过于偏重学科建设、专科研究、教学等方面,使得档案管理部门的权力普遍有限,得不到相关部门的认可,对于归档工作的配合自然也就大打折扣。

3计算机技术应用于教学档案管理的优势

21世纪,是一个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面对如此庞大的信息资源,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使用户能够从容地在这个信息大海中乘风破浪尽情驰骋。由于各地高校的高速发展,使教学档案的规模也非从前可比。针对各地高校的教学档案管理现状,将计算机技术引进到教学档案管理工作中,可以大大简化档案管理工作,有效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加快教学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进程。这主要是因为,计算机技术应用于教学档案管理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优势。

3.1教学档案的管理更方便快捷

传统的档案收集分类工作,需要各部门与档案管理部门合作进行收集、整理、分类,效率、准确度和全面性都相当有限。而应用计算机技术,可以实现教学档案的自动收集、分类、归档等。

3.2教学档案的存储形式多样化

传统的教学档案形式单一,纸质的记录方式既浪费空间,又浪费时间,有时很难以还原最初的教学情况。通过采用计算机技术,能够将声音、影像都准确地记录下来,在使用时提供第一手资料,使档案的价值发挥到最大。

3.3信息分享便捷,不受地域限制

随着各地网络办公与自动化办公的逐渐成熟,在互联网上,几乎可以获取任意一所高校的信息。基于这种平台,可以很方便的将计算机技术应用到教学档案管理中,并实施在线共享。简化管理流程,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传统的教学档案管理,流程复杂繁琐,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资源。而应用计算机技术,可以显著简化管理流程,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4借助计算机技术提高教学档案管理水平

随着我国各地高校的显著发展,教学档案管理面临着严峻的形式。网络办公、自动化办公的逐渐普及以及计算机技术对于高校教学档案管理的众多优势,使高校迫切需要借助计算机技术,来提高教学档案管理的水平。针对目前我国高校教学档案的基本情况,通过利用计算机技术,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进行教学档案管理改革。

4.1建立统一档案信息库

高校可以以档案馆网站为基础,建立电子档案信息数据库,将档案部门的资料以电子文件的形式上传至信息库中,实现电子档案的实时管理与应用。同时,学校的档案馆还要与各部门进行紧密合作,以实现电子文件信息资源共享。

4.2将档案信息库与教学办公网络进行绑定,实现自动上传和下载

一方面,传统的教学档案管理,信息的收集工作是最大的难题之一。对比传统的纸质信息档案,通过应用计算机技术,可以将档案信息库与学校的办公网络进行绑定,从而实现电子文件信息的自动上传和下载。

4.3强化沟通服务渠道,开展在线预览等服务

传统的档案服务,需要借阅人到档案馆,凭借有效证件进行借阅查看。在以计算机技术为依托的电子档案时代,可以通过网络实现在线预览等服务,使用户足不出户即可享受到档案馆的服务。

4.4实行网络认证,强化安全管理

以计算机技术为依托的电子档案,拥有传统档案无法比拟的优势,但在安全性方面,远不如传统的纸质档案。这主要是因为互联网的开放性使网络病毒和黑客有机可乘,使档案存在随时被恶意删除或篡改的风险。因此,需要实行网络认证等手段,强化电子档案的安全管理。

5结语

第8篇

关键词:教学;信息处理;电子档案;计算机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11-0000-01

Computer Applications Analysis in Teaching File Management

Zhu Yuanping

(Nanch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Nanchang330029,China)

Abstract:As one university teaching file archives,the whole teaching and practice of management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university education as the rise and popularity of the network,will bring the full file of information in recent years,with the extensive use of computer technology,a large number of vocational schools teaching files quickly carrier disk,tape,CD-ROM replaced by a growing number of teaching files to digital form,so that the teaching fil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was put on the agenda.

Keywords:Teaching;Information processing;Electronic files;Computer

高校教学档案管理工作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基础性工作,是学校管理水平的具体体现。从档案的产生、收集到提供利用,传统教学档案管理所涉及的人与部门点多面广,工作量大,任务繁重。为提高教学档案的管理和服务水平,做好教学档案的开发利用工作,应用计算机进行教学档案管理是一个必然的选择,但对其存在的问题也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一、高校教学档案的基本特点

教学档案是学校档案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是教学水平的客观记录和开展教学研究的依据条件。它具有如下特点:

(一)教学档案所需原始性材料多并且杂。高等院校的教学档案来源于教学活动或与之相关的材料,教学档案要反映教学工作面貌和真实记录教学管理活动,必须要依靠大量的原始性资料。没有数量充足、完整准确的原始资料就不能反映教学工作的真实面貌,因此教学档案资料的原始性和完整性是教学档案工作的主要特点。

(二)教学档案的信息来源多。教学档案信息来自上级各主管部门对教学工作、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指令、规定、条例等.同时也包括来自教学管理部门和学生工作部门甚至教研室、实验室、实训基地的有关教学工作等方面的材料。

(三)教学档案整理的周期性比较强。因此,教学档案应按学期、学年或学制来构建,形成周期性的档案,对以学期、学年、届次来组织教学的教学管理工作更具有参考和指导价值。

(四)教学档案学科专业性强。高等院校的各系的专业性比较强,各院系按照专业不同教学活动,既有遵循人才培养成长共性规律的一面,更要遵循不同学科专业属性的特殊规律。因此,不同学科专业院系的教学工作是不尽相同的,教学档案的整理同进时具有很强的学科专业特性。

(五)教学档案资料的形式多种多样。高等院校教学活动的多样性,既有课堂教学,也有相应的课外教学,同时还有校内实习、实验,以及校外的实习等活动。记录活动的形式也是多样的。既有纸面的形式,又有图片的、音像、光盘等多种形式。只有档案原始资料的多样性,才能真实确切地反映多样性教学活动的面貌,才更具有档案的作用和价值。

二、利用计算机加强教学档案管理的措施

(一)建立健全教学档案管理制度。加强教学档案的管理必须依赖一系列管理制度的健全和完善。学校要根据档案专业主管机关的规定,结合学校特点和教育科研管理发展状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办法。

(二)加强教学档案管理队伍建设。现代管理理论认为,在组织资源中,人是最关键、最重要、最活跃的因素。要搞好教学档案管理工作,也必须有一支结构合理、素质精良的管理队伍,特别是利用计算机进行教学档案管理的人员。学校首先要从事业发展的需要出发,注重选拔那些富有使命感、奉献精神和敬业精神,具有管理能力和一定计算机基础的人从事教学档案管理工作。其次,要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有关教学档案管理人员参与计算机的知识讲座和辅导培训,以提高有关人员的专业理论和技术水平。再次,由于档案管理是一项默默无闻、服务性很强的工作,一方面学校领导要关心、理解教学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在评优、职务晋升等方面给予倾斜,以保证人员的稳定;另一方面,教学档案管理人员也应树立明确的服务思想,满足教学工作的需要。

(三)注重提高教学档案的利用价值。教学档案要为教学提供智力支持。运用计算机对教学档案进行科学管理,要注意定期征集归档、建档,并要不断完善、健全和刷新教学档案,科学地更新检索工具,合理开发利用现有教学档案,不断挖掘档案信息资源,扩大利用服务范围,提高教学档案的利用效益。这就要求教学档案人员熟悉学校各专业设置和学科特点,掌握相当的文字档案管理经验,并储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尤其是电脑技能。

(四)建立基于计算机网络的教学档案服务系统。利用计算机创建教学档案,可快速传递信息资源,并能实现管理者与使用者、使用者与使用者之间的信息互动。教师可以利用教学档案服务网来交流教学信息,了解各专业学科的最新动态,通晓教学大纲、教学计划的变动,获知最新教学成果;同时也可交流教学经验,反馈教学意见及建议,探讨教学改革,整合教学方案,还可征集大家对教学档案管理工作的意见。这样,就能充分利用教学档案,为学校教学活动提供第一手的、丰富的、新的资料,让教学档案服务网实现有机传动,让教学档案活起来。

教学档案管理工作是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教学档案管理工作是强化教学管理的需要,是深化教学改革的需要,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可以想见,以计算机及其网络作为工具或基本工作环境自动或半自动地代替人来从事档案管理工作是时展的需要.它对于提高教学档案的保存和利用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随着高校科技教育网的兴起和普及,必将带动档案的全面信息化。

参考文献:

[1]吴宝康主编.档案学概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

[2]黄恩梅.实现档案管理计算机化加速医院档案信息化建设[J].城建档案,2008,11

第9篇

1.1与学生知识储备出现偏差

从生源上讲,中职学生文化基础差,年龄偏小,对专业知识生疏,因此,学生整体分析能力、接受能力、思维能力偏低。进入中职之后,课程种类不断增多,教学方法较之初中有所不同,教学进度加快,学生的厌学情绪渐浓,这导致学生综合素质普遍不高,学习能力差异较大,知识储备严重不足。面对这样的生源,在进行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选择案例时,如果不仔细考虑学生现有的知识储备,脱离实际,仅为案例教学而案例教学,结果往往适得其反。如对中职高一学生传授“C语言程序设计”中的指针与堆栈等内容,只会降低学生对程序设计类课程的兴趣,增加学生专业课程学习的畏难情绪。

1.2与学生兴趣热点出现偏向

中职学生的年龄一般为15~18岁,属于青年初期,是身心发展最迅速、最旺盛、最关键的时期,也是各年龄发展阶段的最佳时期,又称为人生的黄金时代。这个阶段的学生兴趣热点非常年轻化,比如喜欢游戏,尤其是过关升级类游戏,渴望在虚拟世界里提前获得成功的体验;比如喜欢形象性、应用型、生活型知识,因此我们的案例应该符合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三贴近”原则。如对“C语言程序设计”的案例教学,只是选一些数学内容作为案例,会与学生的兴趣点出现偏差,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只会被动地接受,而不能主动接纳,这与教学的初衷背道而驰。

2从模仿到创新:案例教学三步曲

从模仿到创新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认知过程,也是案例教学法计算机专业课程中实施的三个主要层次:完全模仿案例、变通知识案例、思维创造案例。

2.1基本案例—从完全模仿中完成知识的积累

人的一生都在学习和模仿,这是人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认知规律。对熟练掌握一个陌生的知识或一项生疏的技能,第一步就是模仿,以完成必备知识的原始积累。通过观察、选择、模仿成熟案例,在模仿中吸取知识,培养提高自身的技能,即“看中学”积累阶段。学习积累是模仿创新中的核心,也是创新得以实现的重要基础。这样可以达到时间短、效率高的教学效果。计算机专业课程在选择完全模仿案例时,要选择那些便于学生模仿的案例,这需要教师在案例的选编上,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首先是“生活化”原则。这样的案例有利于贴近学生生活,引起学生共鸣,提高关注度。比如学习“Photoshop图像处理”时,选择生活中常见的电影海报、热点电视节目海报、饮料、食品广告等案例,这些案例在现实生活中运用广泛、随处可见,学生接触后感到亲切熟悉,认同感十足,同时案例比较有实用性。

其次是“短而精”原则。中职学生普遍缺少足够的耐心,对于一个知识点,不愿花长时间去实践,因此用于模仿的案例必须短小精悍,对于一节45分钟的课程,学生模仿所花的时间不能超过25分钟,一个案例中的知识点不能超过两个,最好是一个。如“网络技术”中“双绞线制作”采用案例教学时,案例就是教师示范加视频教学,让学生在15~25分钟内学会水晶头的制作,并重复练习,而水晶头的两种接法则不适宜一同教学。最后是“易展现”原则。中职学生大多数是经过中考落选普高的学生,心理早已蒙上了一层失败的阴影,他们需要认同感,更需要获得成功的体验。因此,计算机专业课程在完全模仿的阶段时选择的案例一定要利于展示,每一节课都能让学生看到自己的成果,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如对于“网页设计与制作”中的SQL内容,如果展现的是含有SQL语句或者ASP语句的网页代码,学生之间不容易相互交流与对比;如果展现的是语句执行生成的页面,展现的内容更加形象,学生更容易获得成就感。根据以上三个原则选择和编创出来的案例更能满足学生初步学习的要求,通过完全模仿快速完成知识的积累。

2.2复杂案例—从知识变通中完成技巧的领会

在完全模仿案例教学的过程中,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知识,但依然处于“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阶段。为了让学生领会、掌握知识应用的技巧,需要通过多个新案例来组织教学,但这类案例难度的跨度不宜过大,要尽可能通过已学知识的变通来形成新的案例。

(1)变通素材、参数。对于单一知识点、固定模式内容的案例,可以通过改变案例中的素材和参数来形成新案例,这类案例应用的方法不变,可以由一个案例派生出多个案例,但万变不离其宗,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完成掌握结构、训练技巧,增加熟练程度。如在“Photoshop图像处理”中关于配色的教学,在初步教学的案例中学生已经掌握图片色彩三要素的调整方法,在新的案例中,让学生对同一张风景照片分别配色成红、橙、黄、绿、蓝、紫、白、黑、银、金等不同的色调,通过课堂展现后,学生会对比出冷暖色调、亮暗色调,并能根据主题选择不同的色调。这样,通过改变案例中的一个参数,学生既掌握了改变色调的方法,更学会了根据不同主题选择色调。再如“Flas技术”课程中关于形状变形的动画案例,初步案例时将正方形变成圆形,在新的案例中,改变原有的素材,将图形变通为“公鸡”和“山羊”,两种动物之间的变形既增加了案例的趣味性,同时也让学生掌握了形状变形“控制点”应用的核心技巧。

(2)变通环境、结构。对于有些技能实训型课程,技巧的掌握更加依赖于多种不同案例的训练,我们可以通过变通初步案例中设置的工作环境、硬件平台结构等方面来实现。这样既可以节约实验实训的准备时间,又增加了新案例的应用。BIOS设置是“计算机组装与维修”的重要知识点,在初步案例中,学生已经学会了联想电脑PhoenixBIOS的进入与修改方式,为了扩大学生知识面,我们需要准备多种不同案例来帮助学生掌握BIOS设置修改的技巧,因此可以通过变通原有案例中的环境—不同品牌电脑、不同类型主板,形成多个案例供学生实训。“计算机网络技术”中交换机的配置是重要实训内容,如学生已经通过初步案例掌握两台交换机的VLAN划分、端口划分、链路聚合等知识,通过变通案例的硬件结构,将两台交换机变成三台,将24换机变成16换机形成新的教学案例,既没有增加案例的难度,又通过不同案例的训练掌握了交换机配置的技巧。

(3)变通途径、方法。对于一些计算机专业课程的教学案例,可以通过变通途径和方法来形成新的案例,这些案例中实现的途径、运用的方法原理相同,目的一致,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方法运用的技巧,提高教学效率。如“计算机组装与维修”中采用Ghost安装操作系统是中职计算机专业的必备实训技能,在原有案例中学生已经学会光盘版的系统安装,通过变通安装的途径,分别采用硬盘Ghost、U盘Ghost等方法形成新的教学案例,这与原有案例的途径不同,但原理相同,难度跨越不大,学生可以掌握更多的系统安装方法。再如在“影视后期处理”中利用AE实现抠像技术是重要实训内容,学生在先前案例中掌握了用ColorKey线性颜色键控工具进行抠像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变通实现抠像的方法(如用Extract抽取键控、ColorRange颜色范围键控、SpillSuppressor溢出控制等)生成新的案例来帮助学生掌握抠像的技能。

2.3创新案例—从技巧应用中完成思维的创新

案例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在通过知识累积、技巧掌握两轮案例的模仿训练中实现超越,用新颖、实用、高效的思维来创造新的案例,甚至成为别人研究的经典案例,这是案例教学实施的最高层级。在这个阶段教师选择案例时没有定式,而是像客户一样提出要求和目标,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储备和技巧,迸发出思想的火花,产生创新的思维,用新的方法、新的理念、新的内容完成案例实践。教师只需要提供案例实现过程中所需要的各项条件。如“Photoshop图像处理”中关于海报设计的教学内容,经过前面两次完整案例作品的学习与制作,学生已掌握了海报制作的基本技巧,在最后一个案例的教学中给学生布置创作自己个性作品的任务。教师给出“校园禁烟”的主题,让学生独立或小组合作完成从图片的选择、整理到海报制作的整个过程,教师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各种条件,如Adobe官方网站、图像处理论坛等资源型自主学习空间,学生自主创作的方法更多,空间更广,水平随之上升得更高。这一案例的采用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各项操作技能、创作能力,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审美能力。这些案例整理后可以通过编辑成册、专题展览等方式来展示,提高学生成就感。再如,许多威客网站(如猪八戒网)会有许多关于计算机作品制作的需求,从网站的设计制作到动画的创作,从工业产品设计到企业整套VI设计,学生可以利用这些案例的训练来提高计算机专业的实战水平。还可以几名学生小组合作,组成设计团队,积极参与威客的工作,增加成功的几率,提高团队设计的美誉度。

3总结

第10篇

[关键词] 案例教学 语言类课程 实施流程 计算机基础课程

语言类课程是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的基础课程,它在学生其它专业课程的学习和日后工作技能的培养等方面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语言类课程常面临着更新快、内容多而课时少的困境。在授课过程中,往往既要讲授大量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又要讲授具体的应用及操作;既不能抛弃传统的、经典的内容,又要介绍当前最新的成果。因此,学生在课程教学中常陷入既忙于做笔记又无暇深入思考,对教学内容既觉得空洞乏味又无法做到理论联系到实际的困惑中,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种现象与语言类课程在计算机高职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极不相称,严重制约了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因此,我们有必要改变语言类课程的传统教学方法,对计算机高职教育中语言类课程的教学进行流程改造和创新,以适应时展的要求,提高教学质量。

1 案例教学的内涵

1910年,美国哈佛商学院率先在课堂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法,开创了案例教学的先河。一般认为,案例教学法(case study)是一种以学习者为主体,依据真实案例或场景,通过授课教师对所研究问题的层层引入来实现教学目的的互动式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法充分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平等对话”的宗旨,为学习者积极参与问题研究、师生间广泛交流互动提供了有利平台。这种形象生动、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学方式极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提升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因而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和青睐[1]。案例教学法于20世纪80年代初传入我国,目前,在计算机语言的教学应用方面尚属摸索阶段。

2 案例教学的优势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对案例、讲授、模拟练习等方法的教学功能调查中发现,案例教学法的整体教学效果是最佳的。特别是与传统的讲授法相比,案例教学法在提高学生分析能力方面的优势尤为突出。具体比较如表1所示。

注:表中数值为效果排序序号,随数值增大,效果递减。数据来源:向春. 《实效培训》,广东经济出版社,2005年。

2.1 案例教学有助于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2]。“学习这门课程究竟有何用处?”这是学习过程中常常困扰学生的一个问题。案例教学将理论和实践引入特定的教学环境,从不同的角度审视两者的关系,在理论和实践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使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在一起。案例分析促使学生对理论运用的方式、原因等作更深入的思考,在思考过程中,学生可以将有关理论知识融会贯通,并与实际应用联系起来,这样获取的知识是在感性认识上对知识的完整理解,而不是简单记忆。案例教学生动再现了社会实际工作场景,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战技能。

2.2 案例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在案例教学中,案例为学习者设置了一个现实的情景。因此,学生面对的是不可回避的、必须处理的实际问题,需要透过众多的信息去发现问题,需要不断调整思考问题的角度去分析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这给学生提供了一系列认识、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机会。很明显,案例教学的着眼点在于讨论和分析,希望得到的不是该案例的标准答案,而是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和能力。如果案例的解决方案是比较成功的,那么学生就可以从中学到掌握应对复杂问题的方法,并探求可能的、更好的方案。即使是一个不合理的解决方案,同样具有教学意义。不合理的方案往往可客观地反映实际工作的复杂性和风险性,具有强烈的警示意义和较大的启示性。学生可以从中吸取教训,并找寻导向合理的其他方案。因此,案例教学法特别适合于开发智力技能,如分析、综合及评估能力[4]。

2.3 案例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主动性[2]。案例是工程实践中发生过的真实事件,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使他们虽身在课堂,却好像亲临现场,从而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案例教学使学生围绕案例去查找资料,通过自己的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学生的成就感。

2.4 案例教学有助于培养团队精神和发挥集体智慧[3]。案例教学法是一个全员参与的集体教学过程,不同的学生会对案情做出不同的反应,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相互启发,相互影响,让学生自觉地发现解决问题的多个途径与方法,并找出较为合理的解决方案。在此过程中,学生会发现自己只是一分子,个人的见识是有限的,别的学生的见识常常有超越自己的地方,只有将集体的智慧组合起来才能形成解决问题的好方案。

3 案例教学的实施

案例教学的效果是受案例教学的实施直接影响的,所以科学地实施案例是必要的,其流程如图1所示。

3.1 案例选择

案例是案例教学的基础,案例的选择是开展案例教学的关键,直接影响教学效果。一般说来,案例应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2]:

(1)真实性。对于计算机语言类课程,案例是为了培养学生分析工程、提出解决方案、评估解决方案及实现解决方案等诸多方面的能力。因此,案例应取材于实际要求,是真实发生的,而不是为了学习知识点而假设的。当然,为了突出主题,可以根据主题对案例进行模块划分。

(2)完整性。案例的叙述要有一个完整的描述。案例不仅包含工程应用的背景、需求分析、系统设计、详细设计,还应包含相应的文档。

(3)典型性。案例是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典型事例,代表着某一类事物或现象的本质属性。案例既要辐射众多知识点、体现知识点的联合应用,又要考虑学生知识水平和能力,使教学内容和学生基础相适应。

(4)启发性。案例应该能够引人深思,启迪思路,进而深化教学内容,并能留给学生必要的自主发挥空间。

案例的选择既要考虑实际的需求,又要考虑学生的知识发展水平,还要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因此,选择案例的难度比较大,需要教师有一定的底蕴。

3.2 教学计划

案例教学需要教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包括教学任务、教学内容、教学进度、全班学生的程度、该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衔接等,并据此进行周密的教学计划。

3.3 课堂组织

案例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软件工程的方法。课堂组织应包括以下内容:

(1)发放材料。课前将案例说明资料以及与案例有关的背景知识、理论说明参考资料等交给学生,供学生提前进行预习,也可供课后复习[2]。

(2)分析案例。教师应熟悉案例,了解案例的应用背景及业务逻辑,引导学生分析案例,明确系统的边界(哪些功能计算机能完成,哪些功能只能手动完成),最后形成需求分析说明书。比如,在分析案例“银行存取一体机客户端系统(ATM)”前,要求学生先进行调研,熟悉ATM系统的功能,然后引导学生进行详细分析,并形成需求分析说明书。

(3)实现案例。进行系统设计时,先让学生思考解决方案。如果学生因不熟悉新知识点而提不出方案的话,可以由教师提出多种解决方案,让学生进行选择。这时可采用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评估方案,从中选择较优的方案。在实现方案的过程中,理论知识的实践应用马上就体现出来了。这样对理论知识的学习不再是停留在感性层面,而是有了实战的经验。但是,这样的案例教学过程,因其更重视应用情境的介绍和解决方法的描述,突出原理的实际应用,而往往忽视原理本身的讲解[4],所以可能导致学生对知识点的运用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因此,实现案例的过程中还应把原理讲透,并对知识点进行系统化介绍。

(4)扩展案例。案例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4]是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而对知识的灵活运用,仅仅通过单个案例是难以凑效的。因此,可采取多个案例并行的方式,课堂讲授一个案例,课后练习另一个案例。比如,在“Java语言程序设计”中,课堂讲授的案例是“蛋糕收银管理系统(CM)”,而课后练习的则是“银行存取一体机客户端系统(ATM)”。这样增强学生的应变能力,实现举一反三的教学目标。

4 课后总结

案例教学并不是上完课就结束了,而应及时地进行总结。一方面,从学生所提交的各种文档、源代码进行分析,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找出学生的薄弱点,在后续课程中加以巩固;另一方面,跟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碰到的难题,然后及时调整课堂的组织;最后,教师还应反思自己设计的案例是否合理规范,有无不清晰或者是不明确地方,如果存在,应及时纠正。总之,案例教学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不断地摸索总结。

5 实施过程的注意事项

5.1 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学无止境,应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可以通过引导的方式让学生逐渐掌握自学的方法。最直接的引导方式是课前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预习找出答案,或者在课后的案例练习中增加扩展部分,让学生自己去探讨实现。

5.2 教师治学的严谨。因为学生具有很强的模仿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很容易受教师思维习惯、编程习惯的影响,经常会发现教师的一个小小疏忽,却给学生造成很大的困扰。因此,教师应当养成良好的习惯,特别要养成清晰描述案例、精确分析案例,准确评估解决方案,规范编写代码,及时形成文档等习惯。

5.3 教师知识面的扩充。实际的工程项目经常涉及非计算机的行业,所以教师除了学习本专业的知识外,还应尽可能对案例所涉及行业的业务逻辑做深入的了解,这样对项目的分析才会比较到位。

6 结论及建议

由此可见,案例教学法在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素质等方面具有传统教学无以比拟的优势。然而,由于受学生人数多、素质参差不齐,并且课堂教学时间有限等因素限制,使得案例教学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常无法达到最优效果。对此,针对高职院校的现实情况,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加强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参与意识,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因而,在日常教学及实践中应通过各种激励措施①,不断鼓励学生参与课题谈论研究中,避免“填鸭子式”的教学方法。

第二,精选案例,做到案例既形象生动,又切合实际运用。在案例的选取上,可以选取学生在日常上机操作过程中常出现的习惯性错误,通过正反两方面的运用来加深学生对错误做法的认识,从而既能避免类似错误的再次发生,又能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

第三,加强团队协作。针对我院学生人数多、素质参差不齐的现状,可以采用分组的方式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谈论中。通过团队协作,既可以使一些平时比较内敛的学生把自己的想法汇集至团队负责人中,又有利于充分调动大家的思考意识和团队意识,从而使全体学生的创新想法得以体现。

第四,逐渐转变考试方式,使考试向有利于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方向转变。案例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实现理论联系实际。而传统考试形式过分强调卷面形式,然而,学生在课堂的案例教学中得以提升的实践技能却在卷面考试中无法体现,从而严重抑制学生的学习兴趣。因而,应减少一些缺乏运用的知识点的卷面考核,加强对学生技能操作方面的考察。

第五,不断加强师资力量建设。案例教学法对教师的能力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因为案例教学不仅需要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课外知识,还亟需优良的教学手段。因而教师应在日常生活中多增加与学生的联系,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进程及感兴趣的话题或学习中面临的困惑,从而为案例的选取提供很好的现实素材。同时,高职院校也应相应增加一些教学实践辅导和交流,有效提高高职院校教师的教学水平。

注释:

①如,对回答问题的同学给一些鼓励性的表扬,课堂表现计入期末成绩,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供学生课后讨论等。

参考文献:

[1] 李岩,杨断利,王福增.案例教学在高校计算机语言类课程中的应用[J].福建电脑,2008(6):28-29.

[2] 周云,辛华,姚新宇.案例教学在“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课程中的尝试[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7(3):57-59.

第11篇

C语言程序设计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高级语言编程的基本概念,学会利用C语言结合算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3]。这需要从两个方面进行落实,一是C语言本身的语法和编写结构;二是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掌握一定的算法设计思想与常用子程序的编程方法,为后续课程打好基础。课程的内容包括C程序设计的基本内容,重点在编程的训练和语法的使用。目前,在我校除了计算机应用专业外,其他非计算机专业的学时较少。例如,电子信息专业C语言的总学时为72,其中理论54学时,主要是课堂讲授,实验在计算机机房进行,共18学时。非计算机专业的教学效果尚还达不到预期目标。教学过程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教学重在利用多种方法培养学生算法设计与动手能力,而单一的课堂教学和考核方式会使学生产生照本宣科和枯燥无味的感觉,从而影响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实验课时间比理论课程少,致使上机实践与理论课程产生脱节。这样会使学生感到该课程没有实用价值,教学效果没有达到大纲要求。(3)课时紧凑。在有限学时内完成教学大纲内容,对于教学进度的合理安排以及课程重点和难点的把握提出更高的要求。(4)考核方式单一,多以笔试为主,考核体系需要获得改进以体现学生对程序设计综合掌握能力。可见,对该课程的建设不能停滞。非计算机专业的C语言教学改革是非常必要的[4]。

2教学改革方案

2.1“网络平台”+“上机实验课”的教学模式

由于课时的限制,可通过学校网络在线教学平台先进行网络授课。授课的内容包括每一次课的课件、讲述的主要内容、重点和难点以及课后思考与习题等。学生先通过网络自主预习,进行思考。课堂理论讲授改为在计算机实验室进行,教师针对课程中的重点和难点以上机操所的形式进行集中讲解和演示。剩余的时间再指导学生做相应的练习。例如,教材中的格式输出函数printf,其格式声明有%d,%5.2f,%-8d等,在讲解过程中,通过运行程序显示结果能让学生容易理解和掌握。此外,在指导学生练习或讲解习题时,通过编译程序讲解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的趣味性。例如下面一段程序:inti=5,k;k=(++i)+(++i)+(i++);printf("%d,%d",k,i);执行结果是24,8还是21,8还是21,7?通过学生亲自编写和运行可增加结果的说服力和便于理解。

2.2网络资源平台的设计

网络教学平台的主要功能结构如图1所示。网页界面结构分为以下几部分:(1)“课程内容”,每一次课的讲授章节和主要内容将放到这一栏。每次上实验课之前,学生必须预习完成这部分的内容。(2)“知识点”,也就是学习的重点和难点。(3)“思考题”,在预习本次课后,对教师提出的关键问题进行思考。(4)“课堂讨论”,学生在此平台就课程内容进行相互交流、讨论。(5)“提交作业”,包括作业的收发与成绩的自动录用。(6)“答疑区”,学生在此栏对本章节的内容提出问题,教师就最关注的问题统一解答。(7)“在线测试”,在学习到一定阶段时,教师出题库由学生抽题测试,题目只包含程序题,不包含简答题。网络系统对课程分别设置管理权限和访问权限,只有有效用户(上课班级的学生和任课教师)才能登陆课程界面。作业管理模块支持师生之间的作业的收发,系统会自动统计学生提交作业情况并保存教师对作业评定的成绩。学生管理模块对所有学生登陆网页的信息和停留时间进行记录和统计,学生之间也可以通过这一模块互相监督。在线测试模块由教师提交题目和答案组成试题库。学生选择所在章节范围内题目、以及难度系数,作题提交后由系统自动判题并给出标准答案。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户名查询所有信息,包括每一次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作业成绩以及登陆的时间和次数。在完成期末上机考试后,教师手动输入期末成绩,系统依据平时成绩和期末考核成绩的比例自动生成综合成绩并显示出完成的成绩单。网络资源平台不仅满足了教学的需要,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教师的负担。

2.3启发式教学

教学方式不再采用传统教学方法中的理论讲授,而是将理论学习的环节放到网络教学与学生自学的方式上。在“课程内容”讲解中提出每章节的知识点和重点,让学生有目的性地去预习,并且对难点问题先进行主动的思考。在上机实验课环节,教师手把手地指导学生上机操作并解决困惑,这样不仅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目的,而且使学生可通过对一些例题的训练举一反三。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学生之间相互协作、相互促进、相互监督,学习积极性将得到明显改善。

2.4加大实践机会,完善考核机制

我校的计算机公共实验室配备有完善的软硬件设施,包括PC机、投影仪、屏幕等多媒体设备。每台学生机安装有必要的教学软件和应用软件,另外,教师专用机配备有教师演示软件。除了上课时间外,在课余时间公共计算机实验室也全面开放,这为该课程提供了良好的教学环境。考核内容包括理论知识(占30%)和操作技能(占70%)。综合成绩=平时成绩+期末考试成绩。期末考试为随机抽题的上机考核。教师根据学生所掌握的水平建立试题库,成绩由考试辅助软件自动评定和录入。平时成绩以网络资源平台统计的分数为准。总体成绩的评定侧重于考核学生的上机操作技能和利用C语言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3教学效果比较

为了检验C语言教改方案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对2013级电子信息专业学生采用新教学方法,并将其与2012级电子信息专业学生采用传统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相比。比较的重点在上机操作技能、算法设计能力、上课积极性、考勤和作业以及期末考试及格率5个方面。

4结语

第12篇

[摘要]随着现代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中职计算机教学也取得了进步。为了提高中职学生的计算机学习质量,培养中职学生的计算机创造能力,中职计算机教师要注意运用多种教学方法,针对不同的教学情况使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帮助中职学生打下基础。论述了中职计算机教学当中的案例教学方法,阐述了在中职计算机教学当中的应用情况,旨在提高今后中职计算机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案例教学方法;应用

一、设计教学案例

要想在中职计算机教学当中引入案例教学法,首先要有完整的教学案例作为教学活动的依托。在具体教学案例的设计中,中职计算机教师要注意分析现阶段的教学进度和任务,在充分了解了教学内容的基础之上进行相关的理论案例讲解。针对案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并且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措施;此外,还要注意的是选择的教学案例必须具备一定的时间性,这一要求主要是为了适应现阶段计算机课程专业实践性变强的特点。例如,在讲授Photoshop制图软件的内容时,中职计算机教师可以将车类的名牌标识纳入教学课堂之中,让学生进行图案的绘制和修饰,如奥迪的四个圈、捷豹的豹子以及宝马的分割性图标都是良好的教学案例。学生在这种教学方法中大多会表现出更加积极的学习态度,自然而然地融入教学活动当中。不但提升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还可以让他们在这种案例教学活动中获取更多的专业知识和辅助知识。最后,还要注意选择具有针对性和特殊性的案例,根据中职学生所能承受的知识范围尽可能地选择富有发散性思维的案例来进行教学活动,拓展学生的认知面,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制作教学案例库

在完成了系统的教学案例设计工作后,需要制作教学案例库。在案例教学当中,案例是计算机案例教学不可或缺的关键性因素,只有有趣和富有代表性的案例才能够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对其产生共鸣。因此,中职计算机教师应该根据中职学生的特点和自身的教学素质对教学案例进行分类,建立科学合理化的教学案例库,并且在课堂教学当中根据学生素质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教学案例进行教学,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成效。教学案例库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种类:生活案例库、理论案例库、时尚案例库等。生活案例库主要由生活当中的一些现象积累而来,主要作用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传授给学生知识;理论案例库主要讲述了课程理论特征的案例,从知识理论层面上阐述教学内容进行案例教学;而时尚案例库则是从当下最前沿的时尚要闻中汲取案例,进行案例教学。这种案例教学不但能够帮助学生学好计算机知识,更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引发学生的共鸣。

三、做好案例教学的总结

在完成案例教学之后,就需要对案例教学的开展、最终取得成果进行总结和巩固。只有这样才能发现其中出现的问题并且加以弥补。在中职计算机的案例教学当中,需要不断优化案例教学在计算机教学中的运用,总结经验和教训。中职计算机教师要注意提高自身的教学素质,只有中职教师自身的教学素养满足了基本的案例教学要求之后才能更好地完成案例教学活动。同时,计算机教师还要严格将案例教学实施过程当中的每个环节进行总结和反思,思考在案例教学中自己所使用的方法是否具有可行性和进步性,从而不断完善自身的案例教学手段,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案例教学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对于提升中职计算机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有着显著的成效。在中职计算机的教学当中引入案例教学的方法也能充分锻炼中职学生对计算机能力的掌握,从而更好地提升中职学生的计算机专业水平。使其能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更加游刃有余,更快地适应现代社会快速发展的形势。

参考文献:

王艳.关于案例教学方法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J].电子制作,2015(4):118.

作者:丁建华 单位:甘肃省甘南师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