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高血压病人护理诊断

高血压病人护理诊断

时间:2023-08-04 17:25:1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高血压病人护理诊断,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高血压病人护理诊断

第1篇

【关键词】高血压 并发症 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0)11-147-01

高血压即原发性高血压是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升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症,又称高血压病。它是引起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和危险因素。可影响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功能,最终会导致一些器官的衰竭,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病因之一。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北方高寒区为高发病地区,且城市高于乡村。我国迄今已有1.6亿以上的高血压患者。针对本地区高血压病患病率高的特点,我院在治疗此病的过程中注重对这部分人群进行自我护理知识的培训,在内容、方式、效果评价上做了深入的探索研究。现介绍如下:

1 做好护理评估

及时对住院的病人进行护理评估。要从致病因素、身心状况、实验室检查等方面展开评估。根据对象的身体状况询问其患病的原因、有无家族史、个性特征、职业、环境中有无诱发因素,生活饮食习惯、烟酒嗜好、肥胖及是否患有其他疾病。目前有无用药等状况。

2 找准护理诊断

原发性高血压的患者护理诊断不尽相同,这与患者目前血压波动范围、患病时间长短、受累器官的损害程度有关。

3 制定合理的护理计划,定实预期目标

高血压病人有多个护理诊断,要对这些诊断进行排序,以便根据健康问题的轻、重、缓、急安排护理工作。预期目标可分阶段制定,做好短、中、长期应达到的目标。在短期目标内使患者能识别并避免血压升高的诱因,使血压降至一定的区间;而后在一定时期内血压缓降至正常,头痛减轻至消失。最后能说出自身防护的措施和方法,不使自己受伤。

4 制定有效的护理措施

4.1 头痛、眩晕、视力模糊的病人应卧床休息,抬高床头,保证充足的睡眠。指导病人使用放松技术。保持室内安静。对焦虑的患者可遵医嘱应用镇定剂。

4.2 对肥胖患者(含体内脂肪高的人),指导其做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做健身操、骑自行车等等,每周3次,每次30分钟。如出现头晕、心慌、气短、疲乏等不适症状时应立即停止运动。一般每减5公斤体重,血压可降低6mmHg,要注重坚持。

4.3 合理膳食。尤其是注意食盐的摄入量,一般为6g/日以内。多食蔬菜水果,减少高热量、高胆固醇、高脂肪食物的摄入,适当增加优质植物蛋白的摄入,均衡饮食,一般7-8分饱,戒烟、戒酒、戒辛辣刺激的食品。防止便秘,减轻心脏负荷。

4.4 遵医嘱应用降压药物。用药一定讲究科学性,不可随意增减药量、漏服药、补吃上次的剂量或突然停止用药。要注意观察用药后的疗效和副作用,降压不宜过快。对于年龄小于60岁及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或肾病的患者,血压降低至130/85mmHg以下为宜,有效的治疗结果是使血压降至140/90mmHg以下。对某些能引起直立性低血压的药物,护士应做好指导,避免患者跌倒。

4.5 指导病人认识患有高血压病要坚持正确的治疗,长期用药。要避免过度的劳累、剧烈运动、情绪紧张或激动,防止便秘,防止屏气,剧烈咳嗽等等,以免加重心脏的负荷或诱发血压及颅内压骤升。应限制输液量及输液速度,一般输液速度为每分钟不超过40滴,输液量每日不超过1000ml。

4.6 保护病人安全。在病人活动的场所内设置防护栏、扶手、地面应防滑,病人床单位应设有护栏并加有防护垫,对昏迷、抽搐的患者要用牙垫。

4.7 生命体征的监测。及时做好T、P、R、BP的测量、记录工作。规范测血压,定时间、定、定部位、定血压计,做好记录。

5 高度重视健康教育

医护人员有责任对病人做好健康教育工作。可采取单独交流、集体讲座、发放宣传单、播放多媒体等各种各样的形式向病人讲解高血压病的危害性,引起病人的足够重视。让病人及家属知晓长期治疗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可预防或减轻靶器官的损害。同时建议合理安排工作适当休息,保持心情愉快,情绪稳定,保证充足睡眠。对长期服药的患者,要让病人知晓用药的名称、剂量、时间、用法、副作用等等。教会病人及家属正确的测量血压的方法,要做好医、护、患的沟通,随访工作要做到位。

6 总结

通过对病人有计划的实施护理程序并进行有效的健康指导,使住院的病人基本掌握高血压病的一般防护知识,有90%的患者改变了不合理的生活习惯,从而减少或推迟了并发症的发生,病人的生活质量有很大提高。

第2篇

【关键词】 护理程序;流动人口;高血压防治。

流动人口中高血压等慢性病的发病率逐渐增加。如何通过加强管理,引导流动人口关注高血压的防治知识,提高高血压的建卡率、知晓率、服药率、控制率,已是全社会关注的问题。我们借郑州市紫荆山南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立之际,从2009年3月~2010年4月,应用护理程序5个步骤对辖区流动人口高血压管理模式进行实践探索,尤其是运用社区护理程序,来引导流动人口自觉采取科学的高血压防治措施,取得较好的结果,现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居住在郑州市紫荆山南路社区的所有非郑州籍流动人口。

1.2 方法 采取社区护理的5个程序,对辖区内流动人口进行评估、分析、诊断、实施和评价。首先,通过基线调查,了解辖区内流动人口中高危人群的建卡率和管理率,以及高危人群及家属对高血压知识的知晓程度,然后制定相应措施,运用健康教育策略传播方法,对辖区内的目标人群进行干预和传播,以期提高辖区内流动人口的建卡率、管理率及控制率,从而提高流动人口高血压防治的管理水平。

1.2.1 评估阶段:社区评估是收集关于社区健康状况的信息,发现存在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并找到导致这些问题的相关因素,为护理计划和措施提供资料和窗口依据[1] 。

1.2.2 收集信息。走访街道、社区,首先,认识该街道的分管领导及各部门包括民政科、城管科的负责人和具体分管人员,收集相关的资料。其次,去各社区认识相关负责人,了解各社区的人口具体分布情况,特别是流动人口分布情况,获得房屋分布地图,建立联系方式。最后,进入社区访谈社区居民和流动人口,获得额外的资料。走访派出所,主要了解流动人口年龄、性别结构及来源等。走访辖区企业,主要了解外来务工人员的就业情况、年龄结构等;走访小区物业,主要了解流动人口的家庭、居住环境等。

1.2.3 整理信息。地理环境特征:紫荆山南路社区位于郑州市东南部,属于城乡结合处,区域面积约7.6万平方千米,常住人口约5万人,流动人口约5.8万人。同时获得了社区房屋分布地图等。人口群体特征:流动人口有职业的年龄为18~66岁,无职业者多为女性,多在家照顾孩子。家庭人均月收入在1000~2000元。流动人口的户籍管理规范(均办理了暂住证,有详细的登记本,房东对承租人情况非常了解)。获得高血压知识的调查显示:高血压的诊断标准,39.6%的人能回答正确;确诊高血压病人的服药率为65.6%,30%的病人认为无症状可以不服药;高血压病人服药治疗的血压达标率55.8%;高血压知识的来源:医务人员88.2%,大众传媒63.5%,亲戚和老乡68.5%;不能确诊高血压的原因:未测过血压79.6%,只测过1次的 17.3%,其他 3.1%;健康档案建档率为0。

1.2.4 诊断阶段:社区护理诊断是通过整理和分析获得的资料,陈述关于社区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2]。通过社区评估作出的诊断为:流动人口高血压确诊率低、服药率低、控制率低。原因是由于其知识缺乏及服务途径知晓率低。

1.2.5 计划阶段:计划是经过社区护理评估、资料分析,确立护理诊断后,由社区护士制定促进社区健康的计划,为提供连续、预防或减轻服务对象的护理问题而制定护理对策或措施的过程[3] 。

1.2.6 建立保健病历档案,进行早预防。要求病人购买血压计并教给如何自行检测血压,每周与所有高危人群及高血压病人电话咨询。并将结果记录分析,或要求被观察人员经常到门诊检测血压,通过经常性检查可以早期发现高血压病人,对已有高血压的病人可以了解治疗的效果,及时作出正确的调整。并根据所获得的其他信息进行分析,给每位病人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将对所有观察对象建立保健病历档案。每月对病人进行一次病情分析,防止或尽量减少已有高血压病人的并发症。

1.2.7 印制高血压宣传册。将高血压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预防控制、护理知识、药物治疗、高血压饮食、高血压检测等汇编成简明易懂的小册子,根据检查结果,有目的地进行发放。

1.2.8 有针对性地讲解高血压防治知识。树立信心:向病人及家属解释引起高血压的生物、心理、社会因素及高血压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以引起病人足够的重视。高血压病人中存在着以下不正常的心理:一种为过分悲观,一旦患病,认为要长期服药,且有多种并发症的发生可能性,整日心情郁闷;还有的表现为无所谓的态度,认为自己无头晕头痛等任何不适症状,血压高一点儿也无所谓,他们拒绝治疗;另外还有一些高危人群则认为他们无任何不适,且血压不高,要求他们控制体重、适当锻炼、调节饮食等简直是危言耸听。针对病人的不同心理,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健康教育。饮食习惯:指导病人坚持低盐、低脂、低胆固醇饮食,限制动物脂肪、内脏、软体动物、鱼籽、加壳类食物的摄入,多吃新鲜蔬菜、水果,防治便秘。肥胖者控制体重,减少每天总热量的摄入,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做到细嚼慢咽,避免过饱,少吃零食等。运动锻炼:指导病人选择适宜的运动方式进行体育锻炼,如慢跑、快步走、太极拳、气功等运动。药物治疗:告诉病人及家属有关降压药物的名称、剂量、用法、作用与不良反应,并提供书面资料。教育病人服药的剂量和时间,必须遵照医嘱进行,不能随意增减药量、停药或突然撤换药物。教会病人和家属定时测量血压并养成每天记录的习惯,定期到门诊复查。若血压控制不理想,或有心动过缓等不良反应,随时就诊。定期随访:每月或季度进行定期随访,了解病人病情变化,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1.2.9 实施阶段。指导实施是把计划中制定的策略付诸行动。在实施阶段,我们主动与社区上级领导和非官方的社区重要人物及专家进行沟通,获得他们的支持,进一步推动计划的实施。此外,我们还通过观察、访谈、调查等方式来了解情况,对所有的步骤进行评价,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从而保证计划的顺利实施。

1.2.10 评价阶段。评价是护理程序的最后一步,最终目的是测量和判断目标实现的程度,措施的有效性以及社区需求是否得到满足等。通过对实施健康教育策略传播后,通过前后高血压病人的建卡率、知晓率、服药率、控制率的变化来评价实施效果。

2 结果

2010年4月,通过对流动人口中高血压病人服务管理调查和统计,和实施计划前1年相比:建卡人数由2009年3月的0到2010年4月的建卡人数697人次,高血压的知晓率由39.6%提高到97.6%,服药率由65.6%提高到92.3%,控制率由55,8%提高到88%。两者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1.护理程序可以有效地促进流动人口高血压的管理。护理程序是以恢复或增进护理服务对象的健康为目标所进行的一系列护理活动,它是一种科学的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工作方法,是护理工作的框架和运转载体[4]。它通过评估、诊断全面了解社区流动人口高血压防治情况,找出问题,从而制订出可操作性强、各相关人员和部门乐于接受的社区护理计划,并根据计划全面实施,最后通过评价来判断预期目标实现情况,找出存在的不足并予以改正。我们在实践的过程中也发现护理程序的5个步骤是紧紧相扣、循序渐进又可以不断循环的过程,和之前的无序管理方法相比更具有科学性、计划性和统筹性。结果也显示使用护理程序后,高血压防治远远超出预定目标。因此,在社区中正确运用护理程序可以有促进和引导城市流动人口纳入一些慢性病的管理体系。

社区护士需具备多学科知识和能力,才能有效运用护理程序。护理程序既是一种思维方式,又是一种工作方法、手段和工具,可以帮助社区护士解决许多的问题。但是,在社区中要能有效应用护理程序来开展相应工作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真正做好此项工作,社区护士必须具备良好的统计学知识和分析能力,能做资料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同时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会熟练运用各种技巧和社区内各部门、社区干部及居民进行沟通交流,收集到有价值的资料,为诊断、计划、实施提供基本的前提和依据。

科学的评价方法有待完善。由于流动人口基数不稳定,流动性大、统计较难,通过公安部门调查办理暂住证的人数远少于实际建卡数。因此,流动人口高血压防治评估只能通过增加建卡数及门诊体检次数来评价结果,也只能作为每年变化的依据,所以进行结果评价时存在一定难度。不过,在一定程度上,还是能说明实施护理程序对2009年3月~2010年4月郑州市紫荆山南路社区流动人口高血压防治管理指标的影响。这种可比性的价值,还依赖今后全社会整体工作推进后的进一步实现。

参考文献

[1] 赵秋利.社区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41-49.

[2] 何国平,张静平.实用社区护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41-51.

第3篇

【关键词】 高血压;患者;护理;作用

高血压是一种现代流行病,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老龄化,以及一些不良生活方式的存在,呈现快速上升的趋势。患了高血压如果不及时治疗,就会引发中风、急性心肌梗死等疾病,导致残疾甚至死亡。目前,高血压已成为我国人口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高血压属慢性疾病,多数病人需长期终生治疗。采用药物控制血压,尽管能产生持续、可靠的降压作用,减轻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和死亡,但常因药物的副作用及长期服药的经济负担而影响对高血压的有效治疗[1]。故高血压患者除了临床治疗,合理的护理措施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控制高血压的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1月-2011年11月在我院内科住院治疗患者中,符合高血压诊断的患者120例,其中,男72例,女48例,年龄最小29岁,最大82岁,平均48、73岁。

1.2 方法 住院后通过和患者及家属进行沟通,评估高血压与以下因素有关:过量吸烟、高血脂、糖尿病、肥胖症、遗传因素、动脉硬化等以及各种社会因素。通过合理的临床治疗和优质的护理措施,患者均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

1.3 诊断标准 根据WHO高血压诊断标准,一般情况下,理想的血压为120/80 mm Hg,正常血压为130/85 mm Hg以下,130~139/85~89 mm Hg为临界高血压,为正常高限;140~159/90~99 mm Hg为高血压Ⅰ期,此时机体无任何器质性病变,只是单纯高血压;160~179/100~109 mm Hg为高血压Ⅱ期,此时有左心室肥厚、心、脑、肾损害等器质性病变,但功能还在代偿状态;180/110 mm Hg以上为高血压Ⅲ期,此时有脑出血、心力衰竭、肾衰竭等病变,已进入失代偿期,随时可能发生生命危险。

2 临床症状

大多数病人起病缓慢,早期多无症状,偶于体检时发现血压升高,也可有头痛、头晕、眼花、乏力、耳鸣等症状。血压持续性升高,造成心、脑、肾、眼底等损伤,出现相应的表现。若血压在短时间内剧升,收缩压大260mmHg,舒张压120mmHg以上,出现头痛、烦躁、心悸、呕吐、视力模糊等高血压危象征象,也可同时伴有中枢神经功能障碍如严重头痛、神志改变,重者意识模糊、抽蓄、昏迷,出现高血压脑病。出现高血压急症要迅速治疗,以免发生生命危险。

3 护理措施

3.1 规律用药 高血压一旦确立,通常需要终生治疗,药物剂量一般从小剂量开始而逐渐增加,达到降压目的后改用维持量。也可采用联合用药的方法以增强药物的协同作用。对一般高血压病人来说,不必急剧降压,以缓慢降压为宜。一般年轻人控制在120-130/80mmHg,老年人可控制在140/90mmHg以下。患者自己不可随意加大药物剂量或停药,如有需要可及时和医师进行联系。

3.2 合理饮食 合理饮食与高血压有着密切的关联,食盐的摄入量对血压的影响随年龄增长而增加,特别是高血压病患者。低盐饮食是降低高血压并发症的治疗方法之一,同时还促进其他降压药的效果。因此,笔者建议每人每日摄入食盐量应在6 g之内【2】。

3.3 保持适当的体力活动 适当做一些户外运动户外运动可以调节人体的高级神经活动,促进血管舒张,降低血压;同时也可以提高心血管的功能,促进新陈代谢,控制体重增加,并能增强人体的免疫抵抗能力 。

3.4 心里支持 正确的心理护理对高血压患者有较好的治疗作用。据研究,暴怒、激动时,人的血压可急升30mmHg左右。在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心理行为的干预,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患者紧张、焦虑等不良心理,改善了治疗效果。

3.5 生活方式干预 高血压患者应戒烟戒酒,据报道,饮酒量与血压水平呈正比,每日饮酒30 mL其收缩压升高4mmHg,舒张压升高2 mmHg,高血压病患病率50%;每日饮酒60 mL,收缩压升高6mmHg,舒张压升高2-4mmHg,高血压患病率达100%。高血压患者生活要有规律,保暖防寒,注意安全,保证充足的睡眠。

3.6 并发症的护理

3.6.1 高血压脑血管意外的处理 取半卧位,避免活动、安定情绪、遵医嘱给予镇静剂;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连好心电、血压、呼吸监护;开放静脉通路,血压高时首选硝普钠静点治疗。

3.6.2 定期监测血压,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发现血压急剧升高、剧烈头痛、呕吐、大汗、视力模糊、面色及神志改变、肢体活动障碍等症状,立即通知医师处理。

4 讨论

随着医学模式和健康观念的改变,大多数高血压患者不只需要一般的生活护理,更需要的是健康知识、以及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疾病治疗和预后的注意事项。高血压病病程长,病情进展程度不一。大部分是良性缓慢过程,但对心、脑、肾是一个很重要的致病因素。积极预防、治疗可制止高血压病对靶器官的损害。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在护理上有针对性地制定适合高血压病患者的健康护理计划,有效的进行健康护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第4篇

1 血压控制

1.1 术前血压准备:对病人情绪和病情稳定血压仍高于正常符合高血压诊断标准和既往有高血压病史的病人,术前给予适当的降压处理对预防手术过程中的血压剧烈波动及心、脑血管意外十分重要,其降压目标为降至正常或“理想”水平。即对于中、青年患者或合并糖尿病的患者,血压降至135/85mmHg或正常范围内;对≥60岁的老年患者将血压降至140/90mmHg以下.其降压的速度和方法应该依据病人的基本情况、心、脑、肾等主要器官功能情况、手术的急缓选择合理的降压措施,但切忌造成血压骤降,除非合并高血压危象、高血压脑病、急进性高血压、急性左心衰竭等高血压急症或术中出现严重的高血压一般不主张静脉应用降压药物。

1.2 术中血压管理:血压剧升,超过基础血压的25%~30%即应处理,在全麻时气管内插管最易引起血压剧升,目前尚无安全、确切的预防方法,可行的措施有咽喉部与气管内的充分表面麻醉,小量芬太尼静注,适宜的麻醉深度,诱导用药加深麻醉至血压降到波动允许的下限。对于气管内插管、手术切皮、开胸、开腹、内脏探查等刺激性强的操作一旦引起血压剧升,首先应适当加深麻醉,必要时可补注异丙芬、芬太尼,倘仍未能有效控制,可选用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降压药物。对于苏醒期的血压升高首先应确保无痛、无躁动挣扎、无恶心呕吐,血压仍高时,可给适量降压药调控至允许范围之内。

1.3 术后血压控制:术后血压受术前高血压的程度、血压准备是否充分、手术创伤的大小、失血的多少、麻醉方式、术中用药尤其是血管活性药物(包括降压药物或升压药物)等多种因素有关。对于较大的手术,病人受失血、物、镇静药物、止痛药物等因素的影响,术后短时间内血压一般不会太高,有时甚至偏低。但随着血容量的补足,物、镇静药物、止痛药物作用的逐渐消退,血压逐渐升高,对血压超过基础血压25%-30%和血压≥160/100mmHg的患者可采用静脉滴注降压药物将血压控制在理想范围,待病情稳定禁食解除后改为口服药物维持。对于较小的手术,局部麻醉,病人处于清醒状态的患者,术后血压多升高,对血压不超过基础血压25%-30%和血压

2 护理措施

2.1 一般护理:在围手术期内应认真、仔细地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使病人尽可能消除对手术的恐惧、紧张感,必要时给予镇静剂或(和)镇痛剂,保证病人充分休息,以提高降压药物的疗效,控制血压于稳定状态。其次应对高血压病人做全面的检查,全面评估病人的病情和心功能状态,从而进一步采取相应的措施。

2.2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对高血压病人术后24h内应每小时测血压、心率1次,掌握术前基础血压,以便了解术后血压升高的程度,同时注意观察可能引起血压升高的某些因素,如寒冷、疼痛、焦虑、失眠及尿潴留等,导致交感神经兴奋、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医生并及时处理。

2.3 掌握补液量和输液速度:某些高血压病人由于病程长,往往有潜在心、肾功能不全,当血容量短期内急骤增多时,可引起血压急剧升高,导致高血压危象、高血压脑病和急性左心衰竭,故补液量应满足病人生理需要量即可,不宜过多,速度宜慢不宜快。

2.4 使用降压药物的护理:对围手术期高血压病人,应根据病人的不同情况选择适当药物、给药时间和给药途径,有效控制血压。在用药时应注意按时给药,严格按医嘱掌握药物剂量和间隔时间,以防漏用。对禁食病人可采用舌下或静脉给药,对静脉给药一定要注意静脉推注和静脉滴注速度,速度不可过快避免血压骤降引起心、脑、肾灌注不足,血压稳定且病人可进食时及时改为口服药物。在使用利尿剂时应监测电解质,以防发生低血钾。在应用降压药物过程中,尤其是老年病人,在坐起、站起时,动作应尽量缓慢,防止直立性低血压发生。

2.5 出院指导:要让病人了解有关的高血压知识,合理安排生活,注意劳逸结合,定期测量血压;向患者说明高血压病需坚持长期规则治疗和保健护理的重要性,控制血压稳定在“理想”水平,防止靶器官的进一步损害和心、脑血管意外;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提高社会适应能力,避免各种不良刺激;注意科学饮食,减少钠盐、动物脂肪的摄入,忌烟、酒;保持大便通畅,必要时服用缓泻剂;适当参与运动,并注意血压变化,如有不适应及时休息;定期复诊,按医嘱服药;血压持续升高或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时及时就医。

参考文献

[1] 刘力生,龚兰生.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高血压杂志,2000,8(1):94-102

第5篇

【关键词】 护理干预;高血压;防治

【中图分类号】R46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4-0078-01

高血压病作为一种危害人类的身心健康的心脑血管类疾病仅依靠药物治疗,很难从根本上治愈,因此,有必要进行多种护理干预措施[1,2]。在社区内,高血压病作为常见和多发病越来越受到重视。本研究中对社区内126例高血压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取得了理想效果,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随机选取社区内的高血压病患者126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71例,女55例,平均年龄50.3岁。所有患者符合WHO/ISH高血压诊断标准,排除标准:患继发性高血压或严重心、肾、肺、眼并发症。根据病情将患者分为住院患者(n=76)和非住院患者(n=50)两类。护理过程中将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6)和试验组(n=40);将非住院患者分为对照组(n=25)和试验组(n=25)。分组病例在性别、年龄、血压水平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

1.2 治疗和护理方法:住院患者中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及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治疗、护理基础上增加心理与健康教育护理干预。患者出院后分别于半年和1年内进行随访,调查患者对高血压病防治知识的掌握及服药依从性等情况。非住院患者中对照组自行服药,试验组每月进行1次面对面护理干预,详细询问全面健康情况,针对患者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解答,随时发现新问题,及时进行解释、指导。

1.2.1 一般护理:入院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社区内高血压病患者均由医务人员登记建档,进行病情评估,在全面了解病人健康状况后,制定护理干预措施。

1.2.2 心理护理:心理护理主要是帮助患者解释和分析可能造成病人心理紧张的影响因素,社区护理人员应时刻关注患者情况,进行细致心理疏导,对容易激动或性情暴躁的患者需给予特殊护理,时刻关注患者心理状况,使其保持乐观与平和的积极心态。同时要避免患者情绪过于激动、紧张。

1.2.3 健康教育:对社区内患者进行有针对性地健康教育,包括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改进患者日常膳食结构及坚持运动等。社区内运动方式可多样化,如散步、跑步、骑自行车等。此外,需要戒烟限酒,以免影响治疗效果。

1.3 治疗效果评价:疗效按照卫生部心血管系统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进行评定。主要包括以下:①显效:患者舒张压≥10mmHg,并且治疗后降至正常水平或较原来降低20mmHg以上;②有效:患者舒张压下降<10mmHg,但达到正常范围或者患者舒张压下降10~20mmHg,但尚未达到正常范围,或收缩压下降>30mmHg;③无效:尚未达到以上标准。

2 结果

经护理干预后患者对高血压病相关知识掌握显著提高(p

从疗效来看,行护理干预的试验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

3 讨论

高血压病是以体循环动脉压的增高为主,而表现出来的临床综合征,在大多数病人中难以查明病因者占95%以上。如果长期患有高血压,会影响患者脏器,如心、脑等的功能,甚至造成部分器官的功能衰竭。病人的情绪,如焦虑、恐惧等都是影响患者高血压的发生、治疗,以及康复的重要因素。因此,行护理干预,从患者的生活方式和心理行为着手,积极干预将有助于弥补现代医学中单一药物治疗难以满足高血压病治疗要求的现状,因此,采取有针对性的临床护理干预对高血压并的治疗会起到积极作用[3]。

本研究中,试验结果表明在社区内对高血压病患者的思想情绪、日常生活和饮食结构,以及相关知识等内容进行积极地护理干预,将有助于全面治疗高血压病效果的显著提高[4]。此外,在常规治疗方法及方案的基础上,社区内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可以在不增加医疗和药物成本的基础上完成,并且能够显著提高高血压病患者对该病的防治效果,以及病人的生活质量,值得在社区内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刘艳容, 何金爱, 余健. 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效果的影响[J]. 广东医学, 2009, 30(12): 1938-1939

[2] 纪萌健. 高血压患者的护理干预[J]. 青岛医药卫生, 2008, 40(3): 235-236

[3] 黄珍柳. 人性化护理在急诊科的应用[J]. 全科护理, 2009, 7(2): 336-337

[4] 高应涛. 浅谈人性化护理[J]. 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2006, 3(9): 77

第6篇

护理评估的过程中需要收集资料,而资料的来源可以通过病人本身或者病人的家属及对病人有重要影响的人而获得。病人及其家属是护士直接接触的对象,所以护士在进行评估的同时就可以对病人及其家属进行相关知识的健康宣教。护理评估中收集资料的方法有观察法,交谈法和体检法三种最常用的方法。例如通过观察法,护士可以了解到护理对象的呼吸情况,有助于病情的诊断,与此同时,护士应该告诉病人及其陪同人员正常人的呼吸频率是16~18次/分,如果过快或过慢均不正常;又如,通过交谈法,护士可以了解护理对象的日常生活习惯,如吸烟、饮酒等,这时护士应该告诉病人及其陪同人员有关吸烟、饮酒的不良影响;如吸烟与肺癌的关系,饮酒与肝炎的关系等。通过健康教育可以促使人们养成良好的习惯。如果对护理对象进行体检时如测量血压,这时护士可以一边为护理对象测量血压,一边对其进行健康指导,如护士告诉病人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是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以及引起高血压的病因和诱因与遗传、饮食、精神应激和肥胖等都有关。综上所述,护士在进行护理程序的第一步,即护理评估的过程中通过对护理对象的观察、沟通和交流等就可以对其进行健康教育。使护理对象对与疾病相关的知识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在这个过程中,护士不仅可以得到更详细的资料,而且还可以满足护理对象对医学常识的需求。同时,还可以使护理对象更加信任护理人员。

护理诊断与健康教育

护理诊断是护士运用评判性思维分析和综合护理评估资料,从而确定健康问题的过程。一个完整的护理诊断是由诊断名称、原因和诊断依据三个部分组成。护士在下护理诊断的过程中通过对护理对象叙述与疾病相关的原因来进行健康宣教。如,护理问题“母乳喂养无效”的原因有:①充盈;②缺乏母乳喂养的知识和经验等。同时,还可以对解决相关原因进行指导,如对原因①可以教导护理对象在喂乳前按摩或热敷,对原因②可指导护理对象根据婴儿的需要喂乳和喂乳是婴儿的卧姿,以及如何肯定婴儿在吸吮和吞咽。另外,在护士运用评判性思维和分析资料后,初步确定问题后,护士应首先让病人确认其自身的健康问题,并引导病人叙述相关疾病的认识和看法。如病人有吸烟史,可以引导病人自己述说吸烟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性,护士可对其做相关的补充,这样通过病人自己参与到疾病和健康相关的讨论,可以更好地进行健康教育,从而使护理对象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护理计划与健康教育

护理计划是系统的制定护理方法和过程,其目的是要确定病人的护理重点,以及护士将要实施的护理措施。而健康教育也是一个有系统,有计划的活动。因此,护士在制订护理计划的时候应该同时制订健康教育的内容,措施和方法等。因为健康宣教及时合理,可以使护理对象在治疗时积极主动的配合,有利于护理目标的实现。如,对高血压病人的护理计划是使病人的血压维持在正常的范围之内,那么就应该对病人进行与高血压病因、饮食,以及正确吃药等方面进行健康指导,这样有利于高血压病人在病程中与医护人员紧密配合而提高病人的依从性,既有利于病人的恢复,又有利于护理目标的实现。x

护理评估与健康教育

护理评估的过程中需要收集资料,而资料的来源可以通过病人本身或者病人的家属及对病人有重要影响的人而获得。病人及其家属是护士直接接触的对象,所以护士在进行评估的同时就可以对病人及其家属进行相关知识的健康宣教。护理评估中收集资料的方法有观察法,交谈法和体检法三种最常用的方法。例如通过观察法,护士可以了解到护理对象的呼吸情况,有助于病情的诊断,与此同时,护士应该告诉病人及其陪同人员正常人的呼吸频率是16~18次/分,如果过快或过慢均不正常;又如,通过交谈法,护士可以了解护理对象的日常生活习惯,如吸烟、饮酒等,这时护士应该告诉病人及其陪同人员有关吸烟、饮酒的不良影响;如吸烟与肺癌的关系,饮酒与肝炎的关系等。通过健康教育可以促使人们养成良好的习惯。如果对护理对象进行体检时如测量血压,这时护士可以一边为护理对象测量血压,一边对其进行健康指导,如护士告诉病人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是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以及引起高血压的病因和诱因与遗传、饮食、精神应激和肥胖等都有关。综上所述,护士在进行护理程序的第一步,即护理评估的过程中通过对护理对象的观察、沟通和交流等就可以对其进行健康教育。使护理对象对与疾病相关的知识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在这个过程中,护士不仅可以得到更详细的资料,而且还可以满足护理对象对医学常识的需求。同时,还可以使护理对象更加信任护理人员。

护理诊断与健康教育

护理诊断是护士运用评判性思维分析和综合护理评估资料,从而确定健康问题的过程。一个完整的护理诊断是由诊断名称、原因和诊断依据三个部分组成。护士在下护理诊断的过程中通过对护理对象叙述与疾病相关的原因来进行健康宣教。如,护理问题“母乳喂养无效”的原因有:①充盈;②缺乏母乳喂养的知识和经验等。同时,还可以对解决相关原因进行指导,如对原因①可以教导护理对象在喂乳前按摩或热敷,对原因②可指导护理对象根据婴儿的需要喂乳和喂乳是婴儿的卧姿,以及如何肯定婴儿在吸吮和吞咽。另外,在护士运用评判性思维和分析资料后,初步确定问题后,护士应首先让病人确认其自身的健康问题,并引导病人叙述相关疾病的认识和看法。如病人有吸烟史,可以引导病人自己述说吸烟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性,护士可对其做相关的补充,这样通过病人自己参与到疾病和健康相关的讨论,可以更好地进行健康教育,从而使护理对象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护理计划与健康教育

护理计划是系统的制定护理方法和过程,其目的是要确定病人的护理重点,以及护士将要实施的护理措施。而健康教育也是一个有系统,有计划的活动。因此,护士在制订护理计划的时候应该同时制订健康教育的内容,措施和方法等。因为健康宣教及时合理,可以使护理对象在治疗时积极主动的配合,有利于护理目标的实现。如,对高血压病人的护理计划是使病人的血压维持在正常的范围之内,那么就应该对病人进行与高血压病因、饮食,以及正确吃药等方面进行健康指导,这样有利于高血压病人在病程中与医护人员紧密配合而提高病人的依从性,既有利于病人的恢复,又有利于护理目标的实现。

实施与健康教育

实施即护理措施,是对护理对象存在的护理问题进行干预的手段。在实施护理措施时更应该注重对病人的健康教育,因为实施过程即是护理操作的过程,护士可以一边进行操作,一边进行健康教育。以高血压为例,护士在操作过程中应该告诉患者控制血压的重要性和终身治疗的必要性;还应教会病人怎样正确地测量血压,以及饮食等方面的指导等,当病人服药时,护士应告诉患者药物的名称、剂量、用法和不良反应,以及不良反应的预防和处理措施等方面的知识;同时,还应告诉患者服药的依从性和维持性的必要性等。这些都可以在进行护理的操作过程中完成。

评价与健康教育

评价是护理程序的最后阶段,它是用来评判病人是否达到预期效果或目标是否实现的。而护士对护理对象的健康教育也需要进行评价,以了解护理对象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饮食与营养,以及用药知识的掌握程度。其评价方法可以让护理对象将健康教育的内容复述给他人,护士可以对其进行补充,这样可以使护理对象对健康教育的内容更加深刻,从而使护理对象在以后的日常生活中更加注重其健康宣教的内容,也可使护理对象将相关健康教育的内容叙述给他人,以利于健康知识的普及。

第7篇

【摘要】目的 探讨对高血压病患者的护理。方法 对400例患者进行饮食、运动、心理、应用药物的护理和对其进行健康宣教。结果 患者血压控制良好。结论 精心的护理和有效的治疗是减少或延迟高血压并发症的关键。

【关键词】高血压病 护理

高血压是一种高发病率、高并发症、高致残率的疾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有效地控制高血压,帮助患者正确认识高血压病的治疗知识,对减少和避免患者重要脏器的损害具有重要的意义。我科2009年6月-2011年6月共收治高血压患者400例,通过对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400例,其中男281例,女119例;年龄最大86岁,最小41岁;合并脑梗塞64例,脑出血8例,冠心病93例,肾衰10例。经过积极治疗与精心的护理,患者血压控制良好。

2 详问病史

对高血压病人,全面收集病史极为重要,应包括:家族史:询问患者有无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冠心病、脑卒中或肾脏病的家族史;病程:患高血压的时间、血压水平,是否接受过抗高血压治疗及其疗效和副作用;症状及既往史:目前及既往有无冠心病、心力衰竭、脑血管病、外周血管病、糖尿病、痛风、血脂异常、支气管痉挛、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性功能异常和肾脏疾病等的症状或病史及其治疗情况,有无提示继发性高血压的情况;生活方式:仔细了解膳食中的脂肪、盐、酒摄量、吸烟支数、体力活动量;询问成年后体重增加情况;药物致高血压:详细询问曾否服用可能升高血压的药物,如口服避孕药、非甾体类抗炎药、甘草等;心理社会因素:详细了解可能影响高血压病程及疗效的个人心理,社会和环境因素,包括家庭情况,工作环境及文化程度。

3 护理体会

3.1一般护理 保证合理的休息及睡眠,避免劳累,提倡适当的体育活动,尤其对心率偏快的轻度高血压患者,进行有氧代谢运动效果较好,如骑自行车、跑步、做体操及打太极拳等,但需注意劳逸结合,避免长时间的剧烈活动,对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者可适当使用镇静剂。严重高血压患者应卧床休息,高血压危象者则应绝对卧床,并需住院治疗观察。

3.2饮食护理 饮食应选用低盐、低脂、低胆固醇、高纤维素的饮食,限制动物脂肪、内脏、鱼子等食物,补充适量蛋白质。戒烟、控制饮酒,保证足够钾、钙、镁等人体必须微量元素的摄入。富含钾的食物进入人体可以对抗纳所引起的升压和血管损伤作用。足量的钙、镁对治疗高血压有益。多吃新鲜蔬菜及水果,预防便秘,因排便用力可使血压上升,甚至造成血管破裂。肥胖者应控制体重,减少每日总热量。 转贴于

3.3用药护理 用药注意事项:降压药物的使用应从小剂量开始,遵医嘱调整剂量,不可自行增减药量或突然撤换药物,多数病人需长期服用维持量。注意降压不宜过快过低,服药后如有晕厥、恶心、乏力应立即平卧,并取头低脚高位以增加脑部血流量。老年病人,服药后不要站立太久,因长时间站立会使腿部血管扩张,血液淤积于下肢,脑部血流量减少,导致晕厥。用药期间指导病人起床不宜太快,动作不宜过猛,防止头晕加重;外出活动应有人陪伴,以防晕倒引起意外。

3.4心理护理

(1)心理疏导。患者多表现有易激动、焦虑及抑郁等心理特点,而精神紧张、情绪激动、不良刺激等因素均与本病密切相关。因此,对待患者应耐心、亲切、和蔼、周到。根据患者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同时,让患者了解控制血压的重要性,帮助患者训练自我控制的能力,培养他们成为一个对人对事有一颗宽容心的人。

(2)减轻压力,保持心理平衡。长期的抑郁或情绪激动,急剧而强烈的精神创伤可使交感-肾上腺素活性增加,血压升高,因此,应指导患者学会自我调节,减轻精神压力,避免情绪激动、紧张等不良刺激,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护理人员要了解老年患者的性格特征及有关社会心理因素进行心理疏导,教会患者训练自我控制能力,对于易激动的老年患者做好家属工作,减少不良刺激,保证患者有安静舒适的修养环境。

第8篇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140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1、2两组。1 组为护理干预组:男性48例,女性22例;年龄62~93岁,平均70.1土4.5岁;其中一级高血压患者18例,二级高血压患者28例, 三级高血压患者24例。2组为常规护理组:男性48例,女性22例;年龄61~89岁,平均69.2土4.3年龄、临床分期、病程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

l.2 诊断标准: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 的标准。收缩压≥140mmhg或舒张压≥90mmhg,即诊断为高血压。本所选病例均为原发性高血压,除外继发性高血压患者。

1.3 护理干预措施;

l.3.1 生活方式的指导:(1)保证合理的休息和睡眠,避免劳累。劳累可使机体的儿茶酚胺水平上升,从而使血压升高,对部分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者可适当使用镇静药(2)限制钠盐摄人。大量研究显示食盐摄入量与高血压的发生密切相关,高钠摄入可使血压升高而低钠摄人可降压,然而过度减盐又有可能引起低血压、电解质紊乱、脱水以及由此而产生脑梗塞等并发症,故对老年高血压病人要劝其缓慢地限制盐的摄入,逐渐限制至6 g/d。(3) 减轻体重。肥胖与血压增高的关系比较明确,肥胖者对胰岛素感受性降低,故产生高胰岛素血症,可造成末梢血管阻力增加和体内钠潴留,因此要鼓励病人限制热量摄入,限制动物性脂肪的摄入,多食蔬菜和水果,辅以适当的体育运动,以减轻体重。(4)戒烟并限制饮酒。吸烟是高血压和心脏病的首位危险因素,而且吸烟会拮抗降压药的降压效果,因此,对老年高血压病人,应积极宣传吸烟的害处和戒烟的益处,规劝病人戒烟。有研究表明,饮酒量和血压之间存在剂量效应关系,因此要限制饮酒,不饮酒精含量高的酒,可饮少量葡萄酒或啤酒。

1.3.2 运动疗法及护理:体育锻炼可以调节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状态,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提高迷走神经兴奋性,缓解小动脉痉挛,降低血液黏度和红细胞聚集性,能促进侧支循环建立,改善血管血液灌注,从而缓慢降低血压;适度的有氧运动可使肌肉释放较多的ATP,使周围血管阻力下降, 以达到降压的目的。在实施运动疗法之前,首先应了解病人的身体状况,明确病人是否有运动受限的疾病及适合何种运动项目等。运动种类以肌肉收缩与舒张交替进行的有氧运动为宜,如慢跑、游泳、健身操等,建议每周至少运动5次,每次30~45分钟。运动要坚持有恒、有序、有度,否则运动终止4周后已降低的血压可恢复至原来的水平。

1.3.3 药物降压的护理:嘱病人按时服药,护士发药时应让病人服药后方能离开,并讲清用药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及注意事项,告诫病人不能随意增减剂量,以防发生意外。应告诉病人更换时动作要缓慢,尤其是夜间起床时,以免血压突然下降引起昏厥而发生意外。血糖控制困难或不稳时尽量避免利尿剂的应用。根据最新的高血压指南,血压应控制在120/80mmHg水平。能选用长效制剂,当然同时要考虑患者本身所能承受的费用。应密切观察血压的变化及药物不良反应,及时调整药物。中枢性降压药物最好避免使用,以免引起健忘、多梦、忧郁。

1.3.4 心理护理:病人入院时应热情接待,耐心倾听病人诉说,分析其心理特点与社会心理因素,及向病人介绍高血压的病因及规律,使其能正确对待病情,积极配合治疗,增强患者的依从性。对待患者亲切和蔼、耐心周到,避免言行举止生硬而对患者产生不良刺激;帮助病人尽快熟悉环境并为病人创造清洁、安静、舒适的环境,保证休息和睡眠。深入了解病人的思想顾虑,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开导病人自我调整心态,训练自我控制能力,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提高战胜疾病的信心。除此以外,还应向患者及家属解释引起高血压的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因素及高血压对机体的危害,以引起病人足够的重视,坚持长期的饮食、运动、药物治疗,将血压控制于接近正常的水平,以减少对靶器官的进一步损害。家属也应给患者以理解、宽容与支持。患者及家属应知道有关降压药的名称、剂量、用法、作用与副作用,并提供书面材料。服药剂量必须遵医嘱执行,不可随意增减药量或突然撤换药物,教会患者或家属定时测量血压并记录,定期门诊复查。

1.4 疗效评定标准:每天6、14、22时各测卧位血压1次。依据1998年卫生部高血压疗效评定标准判断降压疗效: (1)显效:舒张压下降≥10 mmHg并降至正常,或下降20 mmHg以上。(2) 有效:舒张压下降虽未达到10 mmHg, 但降至正常,或下降10~19 mmHg。(3)无效:未达到上述水平者。将显效和有效均定为有效。

1.5 统计方法:运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检验。

2 结果

护理干预组与常规护理组降压的疗效结果如附表。

3讨论

修正是非常重要的。非药物治疗适合于各型高血压患者尤其是对轻型者,可使血压有一定程度的下降。由于老年人多有心、脑、肾等器官动脉硬化性病变,加之循环系统调节反射减弱,体液量减少,降压治疗时极易出现过度降压的副作用,因此,在应用药物降压时应做到徐缓、适度,降压不可过多、过快,一般从青、壮年用量的1/3~1/2开始, 根据用药降压效果的情况于数周后逐渐增加剂量,逐渐降压直至满意疗效。降压幅度不宜超过原有血压的25% ,以防止脑动脉缺血而发生眩晕或心脏供血不足而诱发胸闷或心绞痛。老年高血压以Ⅱ、Ⅲ期居多,常有合并症、病程长,以至病人顾虑较多、情绪低沉,甚至产生焦虑、多疑、抑郁和悲观的情绪,住院后又会因环境的改变而引起精神紧张、心理不安,导致失眠而使血压升高。因此,加强对病人的心理护理,可以增强病人的依从性,提高战胜疾病的信心,更好地控制血压。

参考文献

[1]李子寒.循证护理资源的获取方法.中华护理杂志.2003.38:65-67.

[2]李复华.吕晓玲.江丽萍.循证护理在乙脑高烧患儿护理中的实践.中华护理杂志.2002.37(12):956-958.

第9篇

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主要表现的慢性疾病,诊断标准定在收缩压大于或等于140mmHg和(或)舒张压大于或等于,常常造成肾脏、心脏、脑部等重要器官结构与功能进行性损害。高血压患者病程一般较长,多反复发作。病人由于长期受到疾病的折磨,情绪波动较大,倍感身心疲惫,多数病人存在焦虑、抑郁、紧张、恐惧等心理问题。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血压病已日益成为我们国家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高血压病是一种慢性心血管疾病,病后均有心理状态的改变。所以,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必须进行有效地心理护理和健康指导,转变患者对高血压病的认识,督促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从而提高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1 心理护理

1.1 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主动与病人交谈,掌握病人的心理状态。

1.2 创造良好的环境病房环境舒适、幽雅、温馨。保持病房的清洁、整齐、空气清新,尽量把轻重病人分开,以免相互干扰,影响休息。

1.3 让患者对疾病有一个正确认识,对已出现的症状我们要做好解释,解除患者由疾病伴随而来的不愉快情绪以及各种顾虑,积极配合治疗。

1.4 保持良好的情绪避免情绪波动,保持良好的心态,情绪激动,尤其是生气和愤怒,可通过神经系统影响内分泌和免疫系统,造成心率增快血压升高,高血压病人要学会自我心理平衡调整,保持乐观情绪,家属也应给病人以理解宽容与支持。

2 健康指导

2.1 积极治疗原发病,针对病因采取合理的治疗方案,嘱患者遵照医嘱合理服用降压药。

叮嘱患者定期测量血压,尽量让血压保持在正常或稍高水平,如果血压偏高不宜降的过快、过低。对于高血脂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坚持调脂药物治疗;对于糖尿病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坚持降糖药物治疗。目前,治疗高血压病的主要措施仍为服用降压药物,因高血压病是一种慢性病,病程较长,需长期服药,所以在服用降压药的过程中要密切观察药物的副作用,一旦出现药物副作用要立即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不良后果的发生。

2.2 坚持适度身体锻炼

高血压患者不宜进行剧烈运动,以免血压突然升高,加重心脏负担。根据病情可选择慢跑、骑车、健身操、太极等有氧运动,当运动中出现头晕、心悸、气急时应就地休息。避免竞技性和力量型运动,如球类比赛、俯卧撑等。适当的运动有利于大脑皮层功能恢复,能够促进血液循环,提高机体抗病能力,锻炼身体要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的睡眠,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加病人对生活的信心。

2.3 健康膳食

高血压病人原则上以低盐、低热量、低脂肪、低胆固醇、清淡、易消化饮食为宜,少食多餐,可多吃水果、蔬菜、豆制品,由于钠盐与高血压的发病有密切关系,因此尽量少吃酱菜、咸菜、咸肉、咸鱼等,牛奶富含蛋白质,其胆固醇与钠盐含量较低,可适当饮用,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高血压患者一定要改变吸烟、喝酒等不良的生活习惯,尽量戒烟、戒酒。

2.4 保持大便通畅

日常除多食粗纤维食物和粗粮,养成每天适量饮水的习惯。一旦出现便秘也不用紧张,可早晚各饮一杯蜂蜜水,以润肠通便,必要时可遵医嘱用药,排便不宜过分用力,养成定时排便的好习惯,还可服用一些缓泻剂。病人家属尽量配合患者,营造一个温馨和睦的生活环境,保证患者充足的睡眠,以缓解患者紧张、焦虑、孤独的情绪。

第10篇

关键词:社区 高血压 心理干预

Community hypertension patients psychological observation and intervention

Xu Dongzhen

Abstract:Objective :Discussion community hypertension patients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method and effect. Methods:Selects from June,2006 (to live to from June,2009 to my courtyard outpatient service diagnosis hypertension patient 120 examples for the object of study in loose mausoleum town city community),carries on the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to this group of patients,the measure has the basic hypertension knowledge propaganda,psychological unblocking,the mood shift law,the body and mind relaxation technique.Observes this group of patients to implement around the intervention the average arterial pressure and state of mind grading. Results:Before this group of patients implement the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the average arterial pressure to intervene the remarkable drop,P

Keywords :Community Hypertension Psychology intervention

【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879(2010)12-0027-01

高血压病是临床常见多发病,也是我国人群脑卒中和冠心病的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常伴有脂肪和糖代谢紊乱以及心、脑、肾和视网膜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1]。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工作节奏加快等多种因素影响,发病率逐、年上升。其并随而来的各种急慢性并发症,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且由于该病治疗的长期性和终身性,病人以产生焦虑、抑郁等负担心理,而情绪变化对血压、血糖的影响很明显,某些程度上会加大并发症的发生。因此,对高血压病人进行心理治疗显得尤为重要。我院2006年6月至2009年6月对社区高血压病人120例进行心理干预,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120例,均为我院门诊确诊的高血压病人120例为研究对象(均居住于松陵镇城中社区),均符合1979年全国心血管疾病防治会议的诊断标准及分期条件。无胃肠道、肝、肾等主要脏器严重疾病。其中男71例,女49例,年龄在17~79岁,平均年龄51.2±5.6岁,病程3个月至18年,其中轻度高血压患者23例,中度高血压61例,重度高血压36例。

1.2 心理干预方法。

1.2.1 基本高血压知识宣教。

对病人及家属详尽讲解有关高血压治疗知识,对病人及其家属进行用药、饮食、运动、生活等方面的指导,使其正确对待药物的副作用,服用药物后不会因为药物的副作用为过分惊恐。向病人讲解自我监测血压的重要性,教会病人自我监测血压的方法。告知其只要通过有效的方法,高血压是能够得到良好的控制不会产生严重并发症,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

1.2.2 心理疏导。

要以和蔼的态度,真诚的语言,温暖的话语,关怀患者的内心,调整心态,纠正对高血压错误认知和行为,尽量满足病人的要求。主动与病人交流沟通导致病人主动诉说,获得患者的信任,以评估患者存在的护理问题。建立和谐融洽的护患关系,鼓励患者说出自己的不安与痛苦,耐心解决患者的问题,让他们有机会发泄,使患者保持一个比较平和的心态,理顺自己的情绪。

1.2.3 情绪转移法。

情绪转移疗法主要是转移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过度关注,还以通过适当的兴趣培养,根据病人不同的年龄、性别、习惯、爱好及文化素养等,培养病人的多种兴趣,使病人热爱生活,心情愉快。此外,在日常生活中还以多听一些自己喜欢的音乐,以解脱病人现实的压力,转移其注意力,改善不良情绪。

1.2.4 身心松弛法。

病人自然端坐,闭目敛神,两手掌放在两膝,注意力集中在两脚心,均匀平缓地呼吸3~4 min,使患者放松每一组肌群,并将此感觉扩展延伸到全身,缓慢睁开双眼。1次/次,每次30 min。该法可使病人消除杂念,达到调身、调息、调心、降低血压的目的。

1.3 评价指标。

对病人实施心理干预前后的平均动脉压的进行比较:平均动脉压(MAP)=舒张压+1/3脉压[2]。应用医院焦虑及抑郁量表(HAD)测定病人的干预前后的心理状态,HAD是一种包括14个项目的自评量表。其中焦虑及抑郁各占7项,每项以0级~3级的4级制分别评定焦虑和抑郁,≤7分者为无症状,8分~10分为可疑,≥11分者为确诊病例。

1.4 统计学处理。

用SPSS11.0统计软件。记数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用X2检验,P

2 结果

该组病人实施心理干预后平均动脉压较干预前显著下降,P

3 讨论

高血压是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也是我国人群冠心病和脑卒中的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多发病。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的快速时期,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同时,膳食结构和疾病谱也发生了明显变化。我国成年高血压患病率已达18.8%,其中大城市已达20.4%[2]。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治疗的地位显得尤为重要,其在某种意义上比药物治疗更加重要。高血压患病后,病人容易发生头痛,头晕,耳鸣,倦怠等躯体不适,情绪也容易焦虑、抑郁、烦躁,而情绪变化对血压、血糖的影响很明显,某些程度上会加大并发症的发生[3]。因此,高血压病患者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对高血压患者的心理治疗尤为重要。本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对社区高血压病人心理干预措施的实施,平均动脉压较干预前显著下降,P

参考文献

[1] 安瑞,苏玉凤.老年高血压病的预防及护理[J].黑龙江医学,2005,29(3):227

第11篇

【关键词】 老年高血压; 降压; 社区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 R473.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3)27-0061-02

高血压是我国近年来高发的疾病,占全国疾病的80%,尤其是老年患者,发病率显著升高,同时由于高血压发病原因不明确,并发症多,且需要长期、联合的用药,因此,在这一类老年高血压病的特殊群体中,存在年龄较大、血压普遍较高、控制血压难度较大的临床特点。由于社区护理更能够贴近患者生活,而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空巢老人较多,因此,通过社区不断研究,不停的进行分析、摸索、总结经验,在护理工作中针对每位老年高血压患者不同情况进行不同的护理方法,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特将此经验总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集笔者所在社区2012年3-12月收治入院的80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其中男65例,女15例,年龄59~84岁,平均(74.2±3.1)岁,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患者40例,其中男33例,女7例,年龄59~82岁,平均(71.2±3.8)岁;干预组患者40例,其中男32例,女8例,年龄60~83岁,平均(73.1±3.5)岁。

1.2 诊断标准

(1)1级高血压(轻度):收缩压140~159 mm Hg,舒张压90~99 mm Hg。对照组4例,干预组5例。(2)2级高血压(中度):收缩压160~179 mm Hg,舒张压100~109 mm Hg。对照组20例,干预组18例。(3)3级高血压(重度):收缩压≥180 mm Hg,舒张压≥110 mm Hg。此患者对照组12例,干预组14例。(4)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收缩压≥140 mm Hg,舒张压

1.3 护理方法

1.3.1 对照组 采取普通社区护理方法进行护理。

1.3.2 干预组 采用护理干预方法进行护理。(1)心理干预、认知干预:通过各种方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有效的教育。通过多方面的途径,如语言、手势、影像、图片等方法让患者及其家属充分了解高血压的病因、危害,强调控制高血压的重要性[1]。缓解患者的焦虑、不安等负面情绪,同时向患者介绍非药物治疗及药物治疗高血压的相关知识。并且嘱咐患者及其家属一定要按时、定量服用药物。(2)情绪干预:热情诚恳接待患者,尤其是性格较为孤僻或者空巢老人,更应该让他们感到温暖,每日可到老年患者家里聊天、谈心,了解患者需求,并力所能及地满足他们[2]。尽可能地照顾空巢老人患者的日常生活,耐心讲解饮食、用药等问题。如发现老年患者出现情绪上的波动,应该耐心地进行疏导,或陪同其聊天、下棋等,做一些老年患者想做或者需要帮忙的事情。帮助老年患者调整心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在病情稳定以及室外天气温度适宜的情况下,可以组织社区活动,让老年患者一起散步、聊天、下棋等。夏天可以组织老年患者傍晚跳跳舞、健身操等活动。活跃其身心,丰富其社区生活。鼓励老年患者互相沟通,甚至可以让血压较稳定的老年患者帮助一些情况较重的患者,以身说法,增强老年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并且可以缓解老年患者的情绪,促进血压稳定。(3)行为干预:帮助老年患者改变不良的生活饮食方式,如超重的患者要帮助其减轻体重,控制饮食,禁止烟酒。而社区中有一些高血压患者,由于长期的工作习惯,思想相对固执,不易接受新的治疗方法。因此需要对这类患者耐心引导。如患者情绪不稳定时,应当先稳定情绪,避免强迫患者,以免适得其反。(4)放松干预:可在清晨或午休后让患者全身放松,自然端坐,两手掌放于两膝,闭目敛神,同时可以辅助音乐调节身心,缓解焦虑抑郁的心情。在身心放松完毕后挑选患者喜欢听的音乐、戏曲[3]。

2 结果

干预组护理干预后达到正常血压的患者为75%,而对照组达到正常血压的患者为50%,干预组较对照组提高了25%,见表1。

3 讨论

经临床对比数据可见,干预组在进行合理的社区护理干预后比对照组普通的护理方法有着明显的疗效。同时干预组对二级,三级的血压控制方面,虽部分患者未达到正常血压,但普遍起到了降压的作用。临床可见,社区护理干预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社区护理人员应当提高自身多方面的专业素质,能够对社区的老年高血压提供更加专业的护理工作[4]。

参考文献

[1]万小红.高血压病人治疗依从性与社会支持的相关关系分析及其对策[J].当代护士,2005,25(9):27-29.

[2]侯春香.社区高血压病人药物治疗依从性调查[J].现代护理,2005,11(13):149-151.

[3]毛俊,钟华荪,李亚洁,等.中老年临界高血压病人社区护理干预研究[J].护理学杂志,2003,18(9):707-709.

第12篇

[关键词]高血压病老年患者;服药依从性;个体化护理

高血压病是常见的严重威胁中老年人健康的一种心血管疾病。本病病程长、控制难、服药时间长、不易根治,多数需终身服药是本病防治的难点。据最近InterAsia在我国抽样调查35~47岁高血压病患者的资料显示,知晓率为44.7%,治疗率为28.2%,而控制率(低于140/90mmHg)仅为8.1%,其原因除医生正确诊断与治疗方案外,患者是否具有良好的服药依从性,按医嘱及时足量服用降压药物是能否取得理想降压效果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而社区医护人员在为老年高血压患者诊疗过程中,往往忽视影响高血压老年患者服药依从性的相关因素,以致达不到理想的降压效果。本文通过对本所2003~2006年间收治的108例高血压老年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找出影响96例(135人次)高血压病老年患者服药依从性的相关因素对服药依从性的影响,采取有效的提高服药依从性的个体化护理对策,取得满意的疗效。现将影响高血压病老年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因素及护理对策介绍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2003~2006年间收治的高血压病患者共156例,发病年龄在35~59岁者占48例,占31%,60岁上者108例,占69%。其中有或有过不按医嘱及时、及量服药,或不经医生同意私自换药、停药、拒服降压药等不依从治疗现象者96例,占88%,累计135人次,其中男52例,女44例。文化程度:文盲19例,小学29例,初中31例,高中及以上17例。职业:农民46例,工人32例,干部18例。地域:城市53例,农村43例。

1.2调查方法问卷设计根据护理社会学,治疗依从性的原因进行设计的,以问卷调查的方法进行调查。通过对96例(135人次)老年病人问卷调查,影响病人服药依从性的相关因素为:(1)知识缺乏;(2)药物的不良反应;(3)联合服药的种类多或每日服药的次数多、持续服药时间长;(4)所服药物费用与其经济状况不相适应,超过其经济负担;(5)老年人智力衰退,记忆力、理解力下降等生理因素;(6)其他原因,共6项内容,由专人负责调查,根据病人直接回答的问题归纳分类。由2名调查员调查的结果,相符率达95%,本次调查问卷的信度可靠。

1.3调查结果见表1。表1影响96例135人次治疗依从性的相关因素构成比表1中结果显示:知识缺乏;药物的不良反应;服药的种类多或每日服药的总人数多、持续服药时间长和其他原因,4项原因占88.15%,是影响老年病人服药依从性的主要因素,剩余2项原因占11.85%。

2讨论

服药依从性是指病人对医嘱的服从或遵守,充分的依从是病人完全服从医嘱用药及护嘱,并产生相关的有效作用。服药依从性,即遵医行为,是指病人求医后其行为与临床医嘱的符合程度,为遵循医嘱的行为活动。高血压病服药依从性的高低直接影响高血压的效果。

2.1知识缺乏调查发现,不同性别、不同职业和不同文化程度的病人中,都不同程度的存在对自身所患高血压病认识不足但无显著差异,年龄组显示P<0.05,随年龄的增大,对疾病认识不足更为明显。调查过程中通过问询发现,病人对高血压病病情特点的认识不清,缺乏相关知识,以为该病同急、慢性胃肠炎、上呼吸道感染等其他常见病一样,病好了就可以停药了,血压降至正常了,也就可以停药了,不知道高血压病人的血压多数需靠药物维持,且多需终生服药,在无监测血压的情况下,不可以私自停止治疗,以免发生严重心、脑血管并发症。对高血压病的危害程度认识不够,特别是部分自觉症状轻或无自觉症状者,认为不痛不痒,不是什么大病,从而不重视服药治疗,导致服药依从下降。通过问卷调查由于知识缺乏而致治疗依从性下降者40例,占29.63%。

2.2药物的不良反应有些降压药物有某些不良反应。如钙离子拮抗剂所致的双下肢水肿,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所致的干咳,使病人不能耐受,或因恐惧、担心发生其他相关危险,不能接受长期维持用药,导致服药依从性下降。通过问卷调查由于该种原因而致服药依从性下降者29例,占21.48%。

2.3服药的种类多或每日服药的次数多、持续时间长多数老年人合并有较多的慢性基础病,如糖尿病、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大型临床实验HOT、UKPDS等证明要严格控制血压,约70%的患者需联合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降压药,目标血压越低,联合用药的比例及药物种类越多。这样一来,患者每日服用较多种类、较多剂量的药物,时间长了形成一种负担,部分患者虽然懂得坚持治疗的重要性,但因实施医嘱的意志力薄弱而造成拒服或漏服,导致服药依从性下降。通过问卷调查可见,由于该种原因而致服药依从性下降者23例,占17.04%。

2.4 年服用药物的费用与其经济状况不下适应,超出其经济负担能力本次调查中,有10例因经济困难造成不遵医嘱,其中7例为农民,居住在经济条件差的边远山区。医生在制订治疗方案中未能考虑到患者的实际经济状况,所服药物价格较为昂贵,经济上负担不起,加重了家庭负担,不能长期坚持服药,导致患者私自停药,服药依从性下降。通过问卷调查由于该种原因而致服药依从性下降者10例,占7.41%。

2.5老年人智力衰退、记忆力、理解力下降部分老年人随年龄的增长,发生不同程度的脑萎缩、脑血管病并发症等疾病,而致生活自理能力下降,出现误服、多服或漏服,导致服药依从性下降。通过问卷调查由于该种原因而致服药依从性下降者6例,占4.44%。

2.6其他因素如文化程度:文化程度高,接受能力强,能通过多种途径获得有关知识,因此依从性好。对医嘱了解不清:由于医生交待不清,病人没有记住服药方法,而导致服药依从性不好。护患关系:良好的护患关系使护患之间能经常互相沟通,护士能了解患者不依从的原因并进行有效的干预,帮助其服药依从与日常生活之间达到平衡,良好的护患关系有利于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这部分病人共27例,占20.00%。

3对策

3.1加强健康教育原发性高血压诊断一旦确立,通常需要终生治疗(包括非药物治疗),经过降压药物治疗后,血压得到满意控制,可以逐渐减少降压药的剂量,一般仍需长期用药,终止治疗后高血压仍将复发,所以及时进行有关疾病的健康教育是提高老年病人服药依从性的重要措施。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及时向病人及家属讲解有关疾病知识,使他们了解该病的特点、常见的并发症及其危害性,让病人及家属认识到高血压除了本身症状外,长期高血压还可以成为多种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并影响重要脏器如心、脑、肾的功能,最终可导致这些器官的功能衰竭,提高在思想上的重视程度,从而提高服药依从性。

3.2处理药物不良反应服药前向病人讲解药物可能出现的副反应,及其临床表现,使病人心中有数,不慌乱,不恐惧,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及时就医,采取相应拮抗措施,保证不中断治疗:或用药前有预见性,估计可能发生的副反应,提前给予预防措施,从而提高服药依从性。

3.3按阶梯给药,合理用药在治疗过程中,能通过非药物治疗,则不用药治疗;在不增加药物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的条件下,能单用,不联合,尽可能减少服药的种类和剂量,以减轻服药的负担。也可以根据情况选用一些长效制剂、缓释剂、控释剂,以减少服药的种类和剂量及每日服药的次数,从而提高服药依从性。

3.4根据病人家庭经济状况,合理选药根据病人家庭经济状况尽可能选用价格低、疗效肯定的降压药物,不追求新、贵、进口药物,使病人既能长期坚持治疗,又不失治疗效果,从而提高服药依从性。

3.5根据老年人身体生理状况,争取家属配合根据老年人身体生理状况,做好家属工作,指导病人家属学会观察病情变化,监督指导病人服药,争取家属互动参与,配合做好病人的护理工作提高服药依从性,保证老年人的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