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个体化健康教育的方法

个体化健康教育的方法

时间:2023-08-04 17:25:1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个体化健康教育的方法,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个体化健康教育的方法

第1篇

关键词:髋关节置换;个体化护理

髋关节置换是通过手术将病损的髋关节部分或全部由人工制造的关节假体所替代,是髋关节疾患终末期治疗的有效方法。全程、个体化的护理康复措施和患者的参与,对恢复关节功能、提高生活治疗至关重要[1]。本研究在髋关节置换护理中运用个体化护理理念和措施,旨在调查患者健康教育知晓度和服务满意度,提高护理效果。

1材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2012年1月至2012年6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行髋关节置换患者56例,入院后行个体化护理,记为A组。其中男37例,女19例,年龄28-74岁,平均49.2岁。其中全髋关节置换20例,非全髋关节置换36例。选取2011年同期患者49例,作为对照组,记为B组。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及骨折部位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护理方法 A组,患者入院后,根据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家庭背景、等方面,由经验丰富的护师、床位医师、患者本人和家属及相关人员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的护理计划,实施个体化、系统化护理。B组,按照常规的护理程序实施护理。

1.3具体措施:

1.3.1重视护患沟通,鼓励患者接受现实,克服负性情绪 患者入院后主动与患者沟通,注意倾听。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应用相应的语言知识,向患者交代住院注意事项。告知髋关节骨折,可行髋关节置换及相关治疗,疗效好。鼓励患者树立信心,配合治疗。同时鼓励患者有任何需求,随时沟通,由科室协助解决,为患者提供必要的物质和心理支持。

1.3.2家属及社会关系的支持 患者的家庭背景各有区别,责任护士在充分了解病情基础上,尽可能从患者的家庭角度出发,与患者家属沟通,取得信任和配合。向患者家属介绍情况并指导家属做好相关保障。

1.3.3加强健康教育,指导治疗 一方面,髋关节置换患者一般有外伤或摔伤史,恐惧、担忧和紧张不能控制。护士要不定期进行健康教育,告知疾病的程度,治疗阶段,如何饮食、如何功能锻炼等。另一方面,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目前医患关系紧张,患者对医疗的不信任时常可以见到。护士应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当患者有质疑、不满情绪时,及时发现并沟通,通过说服、教育,为其化解疑虑,配合治疗。术后患者因切口疼痛,不愿行功能锻炼,护士因主动配合,强调功能锻炼的好处,鼓励患者克服疼痛,循序渐进的锻炼,必要时指导服用镇痛药物。

1.4研究指标及统计学方法 出院前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的健康教育知晓度和服务满意度。所有数据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行χ2检验。P

2结果

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比较见表1。A组与B组比较,健康教育知晓度和服务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实施个体化护理,有助于提高护理效果,提升护理质量。

3讨论

个体化护理措施已应用于临床很多科室,收到良好效果[2-3]。髋关节置换患者行有效的个体化护理措施及在个体化护理框架指导下进行正确的功能锻炼,有助于患者的恢复、提高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

根据患者的家庭、文化背景、及入院手术原因,准确评估患者的护理问题,这是实施个体化的护理干预的前提。近年来,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对患者的疗效评价由传统的治愈率转为强调患者的治疗后的生活质量。研究表明,文化和护理措施对个体化护理是有潜在影响的[4]。通过个体化的护理,让护理人员能够从患者及家人的角度出发,对患者的生理、心理、社会环境、文化、经济情况及精神因素全面了解,实施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消除患者的顾虑,使患者尽快适应医院的陌生环境,积极配合治疗。对护士而言,同时也更有利于及时、准确的分析和评估患者的护理问题、做出护理诊断,为实施进一步的个体化护理提供条件。

患者健康教育知晓度的提高和满意度的提高是相辅相成的。通过个体化的护理,拉近了护患双方的距离,提高了相互信任度。患者享受到个体化护理带来的益处,必然对健康教育内容有较好的依从性,积极配合治疗。有了医、护和患三方面的配合,治疗效果得到提高,患者满意度随之上升。本研究结果提示,通过有效的个体化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健康教育知晓度和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这表明,患者的积极参与是个体化护理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这与Olano-Lizarraga M[5]的研究结果一致。由于个体化护理的实施,护士与患者接触和交流机会增加,使患者具有稳定和良好的情绪状态、遵从健康教育内容,也有利于康复。

参考文献

1. Walker J. Care of patients undergoing joint replacement[J]. Nurs Older People,2012,24(1):14-20.

2. 宋志燕,程卫珍.个体化出院健康教育对高龄脊髓损伤伴肢体瘫痪患者康复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87-88.

3. 晋溶辰,杨玲凤,黄金,等.个体化健康指导用于42例糖尿病足高危患者的效果评价[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6):37-40.

第2篇

【摘要】 目的 评价糖尿病患者个体化健康教育效果,探讨一种有效的健康教育模式。方法 从银川市48个社区随机选取4个社区,在每个社区中以自愿为原则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社区为基础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通过集体讲座的方式对对照组45例患者进行两次群体饮食健康教育,干预组49例除了接受与对照组相同的群体健康教育外,还进行个体化的饮食健康教育。采用健康教育知、信、行(knowledge-attitude-practice,KAP)调查表及血糖变化情况评价健康教育效果。结果 实施干预3个月后,干预组患者对饮食治疗的知识、态度及行为都有明显的改善,知识、态度、行为及KAP总分的标准化效应指数均远大于0.8,分别为1.86、1.21、1.29及1.67。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的空腹血糖[(7.0±1.9)mmol/L vs(8.7±3.2)mmol/L,P

【关键词】 2型糖尿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方式的改变及人口老龄化,糖尿病已经成为21世纪全球面临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糖尿病防治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1]。在糖尿病的综合防治措施中,饮食治疗是重要的部分。在对患者进行饮食治疗时除了需要专门营养师,还需要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是综合治疗措施中的核心,它能使患者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掌握控制糖尿病的基本技能、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心理状态和生活方式,达到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本研究通过由经过培训的社区医生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以饮食治疗为主的个体化健康教育,并且评价健康教育效果,从而探讨一种有效的健康教育模式,为社区糖尿病的综合防治提供理论指导和参考依据。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从银川市48个社区随机选取4个社区,在每个社区中以自愿为原则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标准为:已在县级及以上医院确诊为2型糖尿病;在社区建档完全;自愿参加。符合标准的有94例,将所选患者以社区为基础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患者49例,对照组患者45例。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1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

1.2 干预方法

1.2.1 对照组 通过集体讲座的方式对对照组患者进行两次群体饮食健康教育,主要讲解糖尿病的危险因素、症状、饮食治疗的基本措施、并发症、低血糖以及饮食治疗的原则;糖尿病饮食的有关知识、利用血糖生成指数选择食物、科学的烹调方式和科学的进食方式。

1.2.2 干预组 干预组除了接受与对照组相同的群体健康教育外,在干预期间还对干预组患者进行个体化的饮食健康教育,一对一的饮食治疗知识的辅导,并针对个体纠正饮食中存在的不良习惯;由社区医师组织2~3次小组讨论,就饮食治疗中的一些经验和心得进行交流。

1.3 评价方法 采用自行编制的2型糖尿病患者知识、态度及行为调查表,对饮食健康教育的效果进行评价。知识包括糖尿病的危险因素、症状、治疗的基本措施、并发症、低血糖处理以及饮食治疗的原则等。态度包括糖尿病可否控制和预防以及是否有信心控制血糖等。行为包括血糖、血压以及体重的监测、进食速度、吃油腻食物以及甜食的情况等。

1.4 统计方法及分析方法 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资料录入,两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显著性水平为α=0.05。

标准化效应指数[2]分析评价健康教育效果。计算方法:以净得分分析为基础(t检验),即在干预前后,干预组得分的差值减去对照组得分的差值,以判定干预的净得分或净效果是否为零。标准化效应指数不但能显示健康教育效果的改进程度,还可以用于不同研究之间的比较。一般标准化效应指数大于0.25时可认为教育有意义;当标准化效应指数为0.3时教育效果较小;为0.5时教育效果可视为中等;为0.8时,教育效果可视为较大[3];成功的健康教育,标准化效应指数大于1.17[4]。

标准化效应指数=净得分/联合标准差

净得分=得分增长值干预组-得分增长值对照组

联合标准差=(标准差干预组得分增长值+标准差对照组得分增长值)/2

2 结果

通过个体化健康教育,干预组患者对有关糖尿病知识、态度及行为都有明显改善,知识(K)、态度(A)、行为(P)及KAP总分的标准化效应指数均远大于0.8,知识的标准化效应指数最大,为1.86;其次为知、信、行总分(KAP),为1.67,见表2。表2 2型糖尿病患者个体化健康教育的标准化效应指数 干预前,对照组和干预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实施干预3个月后,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的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均明显下降,见表3。表3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血糖情况比较

3 讨论

健康教育以其“知、信、行”的过程,通过行为理论和方法的应用来提高广大群众的认知水平,达到促进其改变不良行为,保持形成有益于健康的行为目的[5]。通过对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使其了解糖尿病防治以及饮食治疗的有关知识,提高认知能力,从而产生通过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控制糖尿病和预防并发症的信念,进而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有效地控制血糖。

本研究结果显示,健康教育后,干预组患者的知识(K)、态度(A)、行为(P)得分及KAP总分的标准化效应指数分别为1.86、1.21、1.29和1.67,均大于1.17。说明本次饮食健康教育是成功的,患者糖尿病有关知识的增加,预防和控制糖尿病的态度改变,进而改变了以往的不良行为。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均低于对照组,说明个体化健康教育,通过知、信、行的过程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血糖水平。

健康教育不是简单的、单一方向的信息传播,而是既有调查研究又有干预的,有计划、有组织、有评价的,涉及多层次多方面对象和内容的系统活动[6]。由于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的群体健康教育,一般只强调理论知识的灌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知识水平,但是由于文化水平、职业、病程及对知识理解程度等诸方面的差异,能否由掌握的知识改变态度进而落实到实际行动上差别也很大。个体化健康教育的优势在于能够根据患者的文化水平、职业、理解接受能力等方面的不同,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随着我国社区卫生服务的不断进步和完善及社区医务人员素质的不断提高,为糖尿病患者提供就近、及时的个体化健康教育已成为趋势。

综上所述,在积极开展社区卫生服务、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水平的同时,对糖尿病患者在进行群体健康教育基础上增加个体化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提高糖尿病患者治疗的知识,改变以往的消极态度,从而改变不良行为,达到预防和控制糖尿病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李立明.流行病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92-210.

[2] 汪宏莉,霍卓平,余小鸣.应用标准化效应指数评价健康教育的效果[J].中国公共卫生,2002,18(12):1508-1509.

[3] Michael T,Herbert JW,GR,et al.Effectiveness of Teenage Health Teaching Modules.[J].Journal of School Health,1991,61(1):26-30.

[4] David B,Ralph R,Elaine F,et al.Summary of Findings of the School Health Education Evaluation:Health Promotion Effectiveness,Implementation,and Costs[J]. Journal of School Health,1985,55(8):316-332.

第3篇

[关键词] 糖尿病;个体化教育;集体教育

[中图分类号] R587.1[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9)01(c)-080-02

糖尿病(DM)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一组以高血糖为共同特征的代谢异常综合征[1]。在DM治疗方法中,DM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是糖尿病治疗工作中的核心,DM健康教育的效果与教育模式、方法、时间等诸多因素有关[2]。健康教育的实质是一种干预,向人们提供改变行为和生活方式所需的知识、技术和服务等,使人们面临各层次的健康问题时,有能力做出抉择[3]。笔者选择了2006年7~12月在我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116例,分为两组分别进行个体化教育和集体教育,分析糖尿病个体化教育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116例T2DM患者,均符合WHO关于糖尿病诊断新标准,能参加日常活动,与之交谈并合作,将7、9、11月住院患者作为个体化教育组(A组);8、10、12月住院患者作为集体教育组(B组)。A组60例:男性35例,女性25例,年龄(46.00±5.80)岁。B组56例:男性29例,女性27例,年龄(45.00±6.10)岁。两组患者年龄、职业、文化程度、教育前血糖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1)。

表1 糖尿病患者一般情况比较

1.2方法

1.2.1集体教育方法由内分泌专科医生或专业护士在医生办公室每周三下午15∶30~16∶30组织患者进行糖尿病相关知识讲座,内容包括:①糖尿病的概念、症状、综合治疗原则,急、慢性并发症的防治及预防等。②针对个人情况制定食谱。③常规糖尿病护理,讲解足部护理知识、血糖监测方法及如何进行运动锻炼。④药物治疗及胰岛素治疗,指导患者学会注射胰岛素的方法、部位及注意事项,胰岛素的保管、低血糖的表现和处理以及如何预防等。⑤出院后的自我护理能力、定期复诊等。

1.2.2个体化教育方法由主管护士每天采取一对一的个体化指导方式,针对患者的不同情况进行讲解直至掌握,每天30 min,共10次,内容包括:①糖尿病的概念、症状、诊断等基础知识。②根据患者身高、体重、运动强度、并发症等情况,制定个体化食谱,并且教会患者掌握食品换份,建立合理的饮食。③根据患者的血糖、并发症、年龄等情况,制定患者喜欢的有氧运动方式,每周3次以上,每次1 h,定时定量,达到运动强度的要求。运动不宜空腹,运动前后监测血糖,随身携带糖果及糖尿病卡,运动后应做好运动日记。④糖尿病治疗方法:口服药及胰岛素的作用机制、种类、用法及副作用,教会患者胰岛素注射方法、部位、注意事项及保管方法。⑤血糖监测的意义、方法及频率,养成每天自我监测记录的良好习惯。⑥指导患者做好日常足部护理,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⑦每次留一定时间为患者答疑。⑧出院后每2周电话随访1次,了解出院后患者依从性及存在的问题,并采取干预措施,两组在教育后3个月和6个月分别进行FPG、2 hPG、HbA1C测定评定。

1.3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0.0软件,计量资料采取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

2结果

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比较:教育后3、6个月,A组FPG、2 hPG、HbA1C与B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个体化教育患者控制的更为理想。教育后6个月,A组患者3项指标仍在继续改善,特别是FPG与教育后3个月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组患者2 hPG、HbA1C则无进一步改善。见表2。

3讨论

3.1个体化教育有利于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掌握

从表2中得知,个体化教育与传统的集体教育相比,具有明显的优越性,B组教育后3个月的各项检查结果好于教育前,但6个月后效果不明显。由于糖尿病是慢性终身疾病[2],会使患者产生懈怠情绪,遵医行为受到影响。因此,健康教育需反复进行。在征服糖尿病这个现代慢性疾病的过程中,人们不仅需要药物,更需要更新知识[4]。个体化教育可充分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积极配合治疗,使患者自觉坚持合理的生活方式,改善生活质量。

3.2个体化教育有利于患者病情控制

糖尿病教育是糖尿病综合治疗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改善疾病控制情况、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医疗费用和改善医患关系均有较大的价值[5]。糖尿病治疗强调早期、长期、综合治疗及治疗方法个体化的原则[1]。综合治疗措施包括糖尿病健康教育、饮食治疗、药物治疗和自我监测几个方面。DM健康教育是重要的基础治疗之一,应对患者和家属耐心宣教,治疗需持之以恒,生活应规律,戒烟和烈性酒,讲究个人卫生,预防各种感染。目前,采取集体教育已难以满足患者自我管理的需要,开展糖尿病个体化教育势在必行[12]。本研究显示,A组较B组效果显著,表明个体化教育血糖控制更为理想,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和病情的发展,减轻了家庭和社会的经济负担[6]。

总之,糖尿病个体化教育模式克服了以往糖尿病教育的缺点,能够有针对性地、有效地解决患者个体存在的问题,实现了教育个体化、系统化,出院后定期随访,复查、咨询、指导保证了糖尿病教育的连贯性和重复性[7,8]。通过本研究结果分析和总结,笔者认为:对DM患者实施个体化教育能有效地控制血糖水平,提高自我管理能力,能有效地防止并发症的发生,较传统的集体教育模式具有明显的优越性。不失为DM治疗的一个新的有效措施,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尤黎明,吴瑛.内科护理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413.

[2]王国华,崔丽娟,杨红艳.个体化教育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J].护理管理杂志,2007,7(10):9-11.

[3]刘俐惠.运用糖尿病生命网对糖尿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06,6(11):45.

[4]许梓荣.护士在糖尿病教育和管理中承担着重大责任[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10):727-729.

[5]Brown SA.Studies of education interuevtions and outcomes in diabetic:a Meta-analdysis review[J]. Patient Educ Couns,1990,16(3):189-215.

[6]王艳红,张梅.糖尿病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治疗中的作用[J].四川医学,2006,9(27):978-979.

[7]尹树田.医院人性化服务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医院,2007,11(2):41-43.

第4篇

【关键词】 头颈部肿瘤放疗; 口腔黏膜炎; 个体化健康教育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icacy of individual health education on improving oral mucositis of head and neck cancer radiotherapy patients. Method: 120 head and neck cancer concurrent radiotherapy patients with oral mucositis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each group contained 60 cases. All the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recombinant human 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 sprays. Patients in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conventional health education, and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given individualized health education. The oral mucosa reaction and satisfaction evaluation of the two groups were analyzed and compared. Result: With the increasing of chemotherapy doses and extending of chemotherapy time, the differences on oral mucosa reaction of two group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Key words】 Head and neck cancer radiotherapy; Oral mucositis; Individual health education

First-author’s address: Shenzhen People’s Hospital, Shenzhen 518020, 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5.01.047

口腔黏膜反应是头颈部肿瘤患者接受放疗后出现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高达46.0%~78.1%[1],患者临床表现为疼痛、口干、营养不良、吞咽困难,严重者会发生感染,严重影响了患者正常的工作、生活和学习,甚至必须停止化疗,影响了头颈部肿瘤的治疗[2]。因此,必须采取措施对口腔黏膜反应进行治疗,刺激因子喷雾剂治疗是常用的治疗方式之一[3-4]。临床研究发现,为患者提供及时有效的健康教育可以提供治疗的效果[5]。本次研究,笔者为口腔黏膜反应患者提供个性化健康教育,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9月-2014年5月本院收治的头颈部肿瘤放疗并发口腔黏膜炎患者120例,其中男65例,女55例,年龄31~75岁,平均(54.2±5.8)岁,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以及肿瘤和口腔黏膜炎病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喷雾剂治疗,治疗方法参照相关文献[6]。同时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主要采取口头教育,适当分发书面材料,定期开设相关讲座,并进行出院指导和随访。

观察组患者给予分阶段个性化健康教育。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入院健康教育。患者入院后帮助其树立康复目标,对其详细介绍疾病的诱发原因,发展规律,治疗方法以及康复情况,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帮助患者及家属掌握基本的护理和治疗配合方法,如配合、漱口法、饮食护理滴鼻剂应用、放疗野皮肤保护、雾化吸入法以及口腔护理等方面内容。(2)饮食健康教育。治疗期间少食多餐,禁烟禁酒,避免刺激辛辣食物,避免甜食,多使用新鲜蔬菜、水果,以及鱼类等食品,提高身体抵抗力,适当饮用含冰块的牛奶或者橙汁,从而减少口腔黏膜的损伤。(3)出院指导。患者出院后指导患者进行早期功能锻炼,根据患者身体状况,指导患者进行穴位按摩、鼓漱及腮部运动,同时出院后仍需注意饮食,多食用蜂蜜、牛奶以及橙汁等饮料,积极配合治疗和复查,并注意适当运动,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为患者定期举办抗癌讲座。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口腔黏膜反应以及满意度评价进行观察。口腔黏膜反应分级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HO)放射性口腔黏膜反应分级[7-8];患者满意度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注意包括健康教育的态度、语言以及内容等方面内容。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各组率的比较采用 字2检验,多组计量资料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P

3 讨论

近几年,虽然健康教育总体上在各种疾病治疗中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但是仍有一部分患者对效果不太满意,分析其原因为是目前的健康教育具有大众化趋势,缺少针对性。因此,个体化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9-11]。个体化、差异性是实施健康教育的质量要求,健康教育应有针对性,应做到个体化。个体化健康教育是现代医学模式改变的重要体现,是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以患者的需要为出发点,让其充分表达对疾病康复和生活的需求,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和医院自身条件,为患者提供最佳的健康教育,尽量条件个性差异,满足患者的需要,促进患者主动、积极配合治疗,从而提供治疗效果[12-14]。口腔黏膜反应是头颈部肿瘤患者放疗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并发症,严重阻碍了头颈部肿瘤患者放疗的进程和严重影响了其放疗的效果。目前,国内外大量的临床研究也尚未发现针对头颈部肿瘤患者放疗过程中口腔黏膜反应的特效治疗方法[15-16]。文贵子等[14]人研究了个体化健康教育在改善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口腔黏膜炎中的效果,研究发现,通过个体化健康教育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提供,患者满意度也显著提高。

本次研究为头颈部肿瘤放疗过程中口腔黏膜反应患者提供个性化健康教育,结果发现,两组患者随着化疗剂量的增加和化疗时间的延长,其口腔黏膜反应差异显著,对照组患者的对健康教育的态度、语言以及内容等方面的认可程度显著低于观察组。与文贵子等[14]报道结果类似。分析原因可能为个体化健康教育护理模式的应用,充分体现了患者不再是被动地接受治疗,而是更多地渴望了解相关知识、掌握自我护理的技能,这样大大提升了患者的知识配合治疗程度。同时医护人员的责任心和感情也得到了提升,医护人员的主动性、目标性、及时性均得到了显著提高,从而提高护士的整体素质,促进医患关系的融洽,改善了治疗效果。

总之,个性化健康教育能更好的发挥作用,患者对病情的治疗和康复更加了解,积极配合治疗,医护人员的医护人员的主动性、目标性、及时性均得到了显著提高。因此,患者对个性化健康教育的满意度更高,可以帮助患者进行疾病的治疗和康复。

参考文献

[1]韩亚骞,张姗姗,吴湘玮,等.含rhGM-CSF漱口液治疗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J].肿瘤,2014,34(1):72-77.

[2]顾艳荭,龚丽俐,胡雁.口腔黏膜炎每日自评问卷的汉化及信效度评价[J].中华护理杂志,2014,49(1):108-112.

[3]杜琴.大剂量甲氨蝶呤诱发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口腔黏膜炎的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2014,10(2):87-90.

[4]任晋进.西黄丸配合康复新液防治放射性口腔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4,14(2):255-257.

[5]李骥波,李啸波,俞焕苗,等.康复新、地塞米松、甲硝唑混合液治疗放化疗患者口腔黏膜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基层医药,2014,1(2):255-257.

[6]程芳,王玉娟,王薇.头颈部肿瘤患者放射治疗期间舒适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4,49(3):304-308.

[7]陈丽丽,康碧芸.慢性盆腔炎人性化护理分析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21):69-71.

[8] Maurer J, Rebbapragada V, Borson S, et 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in COPD: current understanding, unanswered questions, and research needs[J]. Chest,2008,134(4):43-56.

[9]金明兰.社区健康教育和健康干预模式的建立和应用[J].浙江临床医学,2014,16(1):148-149.

[10]徐丹君.分阶段个体化健康教育在改善骨折患者焦虑抑郁状况中的作用[J].中国基层医药,2014,(3):466-467.

[11]杨俊.临床护理路径在乳腺癌手术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30(12):28-30.

[12]武秀萍,李冰.个体化口腔卫生强化教育对固定矫治的青少年患者口腔卫生的影响[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14,30(5):310-311.

[13]付凌敏,李青,聂爱萍.个体化健康教育对预防不同成分泌尿系结石复发的影响[J].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2(4):79-81.

[14]文贵子.对慢性盆腔炎患者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2):83-84.

[15]钟淑玲,黄瑜.个体化健康教育在老年妇科手术患者中的作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0,7(35):129-130.

第5篇

【关键词】健康教育;支气管哮喘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0)18-132-1

为了探讨哮喘患者健康教育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我们采用有组织、有计划、有系统的健康教育方法,规律性随诊和随访,实现治疗护理方案个体化管理,对哮喘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选择2007年10月-2008年12月在我院门诊就诊的哮喘患者64例,哮喘的诊断和分期均符合2004年哮喘防治常规修订的标准,随机平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2例,其中男20例,女12例;年龄18-64岁,病程1~11年;病情分级:轻度持续20例,中度持续12例。对照组32例,其中男18例,女14例;年龄17-64岁,病程1~8年;病情分级:轻度持续20例,中度持续12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病情、受教育情况及家长的文化程度等方面,具有可比性(P>0.05)。

1.2治疗方法治疗上两组患者均给予吸入辅舒酮气雾剂,未给予其它静脉、口服用药,哮喘发作时加用支气管扩张剂,每日3次-4次,症状缓解后停用,有发热感染者加用抗生素。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有组织、有计划的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是从一般知识的“灌输”转变为以患者为中心科学的个性化健康教育,护理人员从哮喘患者的心理、药物、饮食、环境及适宜的体育锻炼等多方面进行科学的个体化健康教育及生活指导,规律性随诊和随访,实现治疗护理方案个体化管理。

1.3临床疗效依据全国哮喘防治协作组1998年修订的疗效判断标准,将治疗前后病情变化评定为临床控制、显效、好转和无效。同时记录两组患者在观察的1年中哮喘发作次数和急诊次数。

1.4统计学方法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两组均数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两组间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P

2结果

2.1临床疗效两组临床疗效见表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由此表明,健康教育有效提高哮喘患者自我病情监测与控制、自我预防的护理能力,从而明显提高治疗效果。

2.2哮喘发作次数与急诊次数两组观察前后哮喘发作次数与急诊次数见表2。观察前两组患者哮喘发作次数、急诊次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观察后两组患者哮喘发作次数、急诊次数比较差异有显着性。由此表明,护理人员从哮喘患者的心理、药物、饮食、环境及适宜的体育锻炼等方面进行个体化健康教育及生活指导,帮助患者避免各种致敏原,从而控制哮喘症状,减少发作次数、急诊次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第6篇

关键词 消化内科 护理 健康教育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17.306

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整体护理的逐步深入,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重视。近年来根据消化内科各类患者的特点,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完善,使患者掌握用药知识及防病常识,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密切联系了护患关系,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9年9月~2010年9月收治消化系统内科疾病患者845例,男397例,女448例,年龄5~97岁。大专以上文化程度260例,中学388例,小学120例。

方法:运用教育程序,即评估、诊断、计划、实施、评价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解决每个患者面临的健康问题。病区助理、负责护士及普通护士各司其职,充分利用晨、晚间护理及做治疗、发药等时间,主动热情地与患者或家属交谈,了解患者所需,做好心理护理,并指导患者正确用药,讲解配合治疗的重要性,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对文化程度高、接受能力强的患者,采用文字加口述的教育方法;对年老、文化程度低、接受能力差的患者,采用简短、通俗易懂的语言并加以图片说明,反复多次进行以强化记忆。

病因教育:消化系统疾病常见病因有精神因素、不良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继发性疾病等。饮食因素会引起胰腺炎、溃疡、胃炎、肠炎、胆囊炎、酒精性肝硬化等。因此,纠正不良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积极治疗原发病,是降低疾病发生的关键。应对上述患者重点实施病因教育,告之患者所患疾病及常见病因、诱因。

疾病及用药知识教育:如为什么要做胃镜、肠镜、ERCP等检查、应如何配合、术后注意什么;如溃疡病出血的患者目前主要用药、药物的主要作用是什么、有何不良反应、哪些药饭前服、哪些药饭后服等,强调坚持足量、规则用药是治疗和预防复发的关键,慎用致溃疡药物,如乙酰水杨酸、咖啡因、消炎痛、泼尼松等;肝病患者禁用异烟肼、氯丙嗪,切莫滥用“保肝药物”,以免加重肝脏负担等。

饮食教育指导:根据不同疾病及不同病期给予合理适当的饮食。肝硬化出血患者要特别告知勿食粗糙、坚硬及高纤维素食物,防止曲张的静脉破裂出血;肝性脑病前驱期患者应给予低蛋白饮食,血氨高、肝昏迷期应禁食蛋白;普通型急性胰腺炎,在急性期应禁食2~3天,恢复期进少量的水,无腹痛、腹胀时可逐渐过渡到低脂的流质、半流、软食,痊愈后恢复正常饮食,但不宜进辛辣、油炸、高脂肪食物,戒烟酒;慢性胃炎、胃溃疡患者不宜喝浓茶及咖啡,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忌喝牛奶,不宜进生、冷食物、饮料;如严重呕血伴恶心者应嘱禁食,并讲解为什么。少量出血可给予低温流质,切忌过热过甜的食物,以免致胃胀气、血管扩张而加重出血。

出院指导:对患者进行口头及书面的出院指导,以保证患者出院后的生活质量,预防疾病的复发。对恢复期带药出院的患者,指导其定期复查;对萎缩性胃炎患者要随诊观察,定期做纤维胃镜检查;肝病患者应定期做肝功能、甲胎蛋白、B超等检查,发现异常及时治疗;嘱消化性溃疡患者坚持正规治疗,不自行停止用药,禁用或慎用非甾体类消炎药物。

结 果

通过健康教育的开展,增强了护士与患者的沟通交流,患者及家属对护士工作的满意率维持在>95%。由于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健康意识提高,患者能较好地配合治疗,提高了抢救成功率、治愈率,缩短了患者住院日,降低了费用,患者再次入院率明显下降,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讨 论

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患者不再是被动地接受治疗,而是更多地渴望了解相关知识、掌握自我护理的技能。在医院这个特殊环境下,通过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可以增强患者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学会用健康观念处理个人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改善患者由于相关知识缺乏而引起的焦虑、紧张心理,协助患者发挥自身潜力,提高自我护理能力,从而有效减轻治疗后的不良反应,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改变不利于健康的各种行为习惯,建立科学的生活方式,形成正确的健康行为和观念,使患者主动参与医疗保健工作,从而提高患者的顺应性。

个体化、差异性是实施健康教育的质量要求:健康教育应有针对性,做到个体化。消化内科疾病种类多,有些疾病病程长,诱因复杂,与饮食关系密切,健康教育应根据不同病种及病情采取相应的教育内容。如急性胃肠炎患者禁食和进无刺激性流食,多饮水;急性胰腺炎患者应禁食,教会患者胃肠减压的有关知识等;康复期患者以适应新的饮食生活习惯为目的;对肠造瘘术、胃造瘘术患者,应学会必要的处理技术,领会需要掌握的方法和技巧,提高自护能力。由于缺乏治疗、康复相关知识,有的患者表现为不以为然、对治疗不配合,有的由于疼痛等不适,导致情绪低落、烦躁、焦虑等。应根据这些不同精神状态的患者正确评估其知识需求,提供实用的、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使患者正确地面对疾病,以良好的精神状态配合治疗,达到早日康复的目的。

第7篇

【关键词】健康教育;母乳喂养;母婴健康

文章编号:1009-5519(2008)13-1977-02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我科2007年在上级医院的技术指导下不断改进和完善健康教育方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07年住院分娩产妇640例,其中剖宫产202例,自然分娩438例,年龄在18~38岁,无妊娠合并征,均为母婴同室,选上半年310例产妇为对照组,下半年330例产妇为观察组。两组产妇在年龄、文化程度、分娩方式比较无明显差异。

1.2 方法:2007年上半年310例产妇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健康教育方式,即入院宣传、健康教育指导。护士在进行治疗、护理、巡视病房的过程中给予健康指导或解答产妇的问题,给予出院宣教。2007年下半年330例产妇为观察组,采用目标式健康教育方式,即根据产妇每日可能面临的问题,制订具体的健康教育内容(见表1),针对每个产妇不同的知识水平和需求,增减适当的内容,要求家属参加,并选择适当的时间和方式由责任护士实施。

1.3 评价指标:孕期相关知识掌握情况,产时配合程度,母乳喂养情况和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出院当天评价。

2 结果(见表2)

3 讨论

3.1 分娩和产后的护理目标:母婴健康,产时的分娩配合,产后个人保健和新生儿保健是产妇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1]。母婴健康知识涉及产妇的心理、卫生、营养、休息、活动以及新生儿的护理、母乳喂养等内容非常繁杂,要在短期内累积建构成自身可理解记忆的信息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2],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对照组的结果证明了此观点。

3.2 健康教育的效果:健康教育的关键是效果而不是形式,影响健康教育效果的因素来自于两方面,即接受教育和教育者,由于每个人的教育程度不同,知识面有差异,这就要求我们在开展健康教育的同时,根据不同的个体,开展个体化教育,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以达到健康教育的目的[3]。 而目标性教育,目标明确、具体,内容详实,护士可按计划完成教育工作,减少了教育工作的盲目性,提高教育效果。观察组正是采取了个体化的目标教育方式,家属和产妇共同参与,满足了不同个体的需要,并充分调动了产妇及家属的积极性[4],使产妇有了满足感,也使产妇及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提高。

3.3 家属的理解与支持:是取得良好教育效果的决定性因素,分娩中的配合、母乳喂养的成功也决定于社会支持系统,特别是家庭支持系统。观察组在健康教育中重视家庭成员的教育,注意调动家属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家属能在理解产妇生理和心理的前提下,给予心理安慰,及时耐心地调整产妇的心理状态,鼓励产妇经历分娩这一特殊时期,产后能保证产妇有良好的心境,给予丰富的营养,充足的休息和睡眠,帮助产妇克服生理上的疼痛和心理上的不适应,尽快使其进入母亲角色,担负起喂哺婴儿的重任,使产妇母乳喂养的信心增强。

3.4 个体化目标式健康教育:要求产妇与家属共同参与教育内容,目标的确立,经常会提出一些护士没有准备或没有仔细考虑过的问题,使我们感到自己知识的不足,从而激发了我们自觉地学习专业知识与相关知识,增加自身知识量的积极性,促进了护理人员的理论学习和护理服务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范晓君,郑修霞,刘 宇,等.住院产妇产后健康教育方式的探讨[J].护士进修杂志,2004,19(2):111.

[2] 童宝琴,赵志妹.住院产妇剖宫产术后阶梯健康教育的体会[J].护士进修杂志,2006,21(4):365.

[3] 丁晓玲,王英姿,李利军.先兆流产患者健康教育需求的调查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8B):68.

第8篇

【关键词】健康教育;高血压;社区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1-0264-01

在心脑血管疾病中,高血压是一种重要的危险因素,直接严重影响着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存质量[1]。同时高血压也是一种顽固性疾病,是目前全球公共卫生面对的重要问题。该疾病多发于中老年人群当中,并有年轻化的趋势。我社区在2012年5月至2013年6月,对选取的高血压患者在常规社区护理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本次研究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患者社区护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提高了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提高服药的依从性,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在我辖区管理的高血压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其中男性57例,女性33例,年龄在45-7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3岁,共有5~16年的病程时间,文化程度小学以上,7.9年的平均病程时间,所有患者均无语言、意识和理解等障碍,同时也未患有其他严重性疾病,全部都实施规范的的社区护理管理。所有患者均根据相关诊断标准,确诊为高血压疾病。将两组在例数、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病程等没有显著性差异,可以进行比较。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患者实施规范社区护理和一般健康知识宣教。研究组:在规范社区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患者实施强化的个体化的健康教育,具体措施如下:

1.2.1.管理方式:由护士长统一管理,确定详细的管理方案和工作流程;对负责管理的护士进行统一培训分工:一名主管护师负责健康知识讲座,一名主管护师负责电话随访,其他工作实行网格化管理,谁分管谁负责,责任到人。要求每两月进行一次高血压健康知识讲座及座谈会,每月进行一次面对面随访;每两周至少测一次血压。

1.2.2健康知识指导

社区护士利用座谈会、随访、问卷等多种形式收集患者健康需求和社区护理要求。问卷自行设计,内容包括高血压的基本知识,用药情况,个人生活方式等进行摸底调查。然后针对患者对高血压的认知程度和健康教育需求确定相应的健康教育内容。我们对反馈回来的信息进行总结、分析、评估,确定共性的健康问题和个性的健康问题。对共性的健康问题,通过定期开展的健康知识讲座、影像播放等形式开展;对于个性的健康问题,我们会根据患者的病情,相关危险因素,用药情况,和患者,包括家人的参与,共同拟定健康教育计划,开具个体化的健康教育处方,进行强化性的个体化的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高血压的定义,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及生活方式指导,高血压的危害,高血压治疗的长期性,高血压用药指导以及注意事项,疾病发展预后以及治疗原则,血压自测指导等等,让患者对自己的病情有了基本的认识,客观正确认识疾病,家庭成员也参与健康知识学习。

1.2.3.生活方式指导

1.2.3.1. 低盐饮食 社区给每个家庭发放盐勺一个,社区护士指导每个高血压患者的家庭详细记录:每袋食用盐开袋时间,用完的时间,每天的就餐的人次,倒掉的饭菜(倒掉食用盐的量),调味品等含盐食品的食用情况。算出每个家庭每天食用盐的量,及时进行指导。每人每日食盐量小于6克。

1.2.3.2.低脂饮食 社区给每户发放油壶一个;控制食用油的量,每人每天小于25毫升;尽量不吃动物皮和内脏;减少高胆固醇的食物摄入,多食含高纤维素、高维生素等食物,如新鲜蔬菜多吃豆类制品、绿叶菜及鲜奶等含有较高的钾多钙食物。

1.2.3.3.戒烟,限酒;适度运动,每周最少锻炼3-5次,每次不少于30分;预防便秘;保持心理平衡。

1.2.4.社区随访

社区护士定期入户随访,详细了解患者的病情及用药情况,生活方式改变情况,制定目标的完成情况等,相关行为的变化以及影响因素,根据每次随访内容进行健康结果评估,及时进行干预。

干预内容包括:健康需求及问题指导,制定相应的目标,开具个体化健康教育处方等;社区医生根据病情随时指导用药,从而将药物与剂量进行良好的调整,服药依从性有了明显的提高。

1.2.5.血压测量指导 (1)为了避免血药浓度、血压计等因素的影响,测血压我们要求做到定人,定时,定血压计,测出的血压值及时记录。(2)血压自测指导及注意事项?。

2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处理分析,通过x±s进行表示计量资料,并经t检验,通过x2检验进行表示计数资料,若P

3 结果

通过观察两组患者护理之后的血压情况得知,两组患者经相关护理人员精心护理后,其血压水平均出现明显降低的现象(表1),但是观察组相对于观察组,具有优势,比较其差异,P

4 讨论

目前,高血压疾病是社区居民中常见的一种高发病疾病,通常情况下,多发生于中老年人群中,同时该疾病极易让人们忽视[2]。因此,相关的社区医护人员对于高血压患者实行规范化管理,并结合健康教育,给予患者实施饮食指导、基本知识讲解等,让患者能够对高血压病有了系统的认识,能够正确客观认识自己的疾病,有效提高患者的自我保健能力,服药依从性较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防止和减低患者发生更多的并发症。

4.1首先,是健教护理人员对高血压患者讲解高血压的相关知识,高血压患者通过系统的学习,对高血压疾病有了认知,社区护士通过健康教育的方式,让患者了解了高血压病一旦确诊之后,必须在非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结合药物终身治疗。认识到非药物及药物治疗的重要性。相关护理人员耐心进行血压测量指导并进行血压监测,从而将药物与剂量进行良好的调整,服药依从性有了明显的提高。

4.2、高血压患者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是社区护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健康教育中的重要部分。经过调查,观察组的约20%家庭每天的摄盐量在10.0g左右;饮食搭配不合理;烟瘾难戒除等不良生活方式仍存在,说明虽然对高血压病有了认知,但养成健康行为习惯还需要高血压患者及家庭重视起来并积极配合,不断的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

4.3 通过强化个体化的健康教育,使我认识到社区健康教育必须深入,让患者对疾病有了认知,在认知基础上发生态度的改变,从而去培养其健康的意识和健康的行为,健康教育才真正具有意义。

总而言之,对于高血压患者,积极采用健康教育,在患者社区护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有助于患者降低血压水平,提高高血压疾病的认识和了解,从而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临床上值得广泛应用[3]。

参考文献:

[1] 李文利.健康教育对门诊高血压患者的影响[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0,3(20):45-50.

第9篇

前言

剖宫产作为妇产科临床治疗中一种较为常见的手术类型之一,其手术方式是指通过剖开产妇腹壁与子宫,使胎儿剥离母体[1]。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医疗水平不断提升,剖宫产的指征逐渐放宽,剖宫产手术的比例逐年上升,其逐渐成为了产妇分娩的首选方式[2]。虽然在自然分娩过程中剖宫产作为一种应急措施,可以解除孕妇和胎儿生命危机,但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剖宫产产妇极易发生肠梗阻、切口愈合不良、伤口感染等并发症,大大降低了手术疗效,甚至会给产妇及新生儿的健康带来不良影响[3]。因此,如何提高剖宫产术的术后护理效果及对产妇宣传自然分娩的优越性是至关重要的。本文通过研究个体化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对剖宫产产妇的临床影响,得出如下结论。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于2014年6月至2016年10月在本院妇产科进行治疗的5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进行观察与分析,并按照抽签法的具体规则将所有产妇进行分组观察,即A组与B组,每组各有25产妇。将产妇入选标准定为:有一定文化基础、孕周在37周及以上、精神正常者。排除标准为:合并严重的心肝肾等器官功能性疾病者、禁忌麻醉的产妇。在A组中产妇学历小学有3例,初中6例,高中7例,大学9例;而在B组中产妇学历小学有2例,初中5例,高中8例,大学10例。A组中产妇年龄最小为23岁,最大年龄为41岁,平均年龄为35.24±1.36岁,其中产妇孕周最长为40周,最短孕周为37周,平均孕周为38.24±0.25周;而B组中产妇年龄最小为20岁,最大年龄为39岁,平均年龄为35.10±1.06岁,其中产妇孕周最长为41周,最短孕周为38周,平均孕周为38.96±0.45周。通过分析两组产妇在文化程度、年龄、孕周等基本数据资料上,可知其研究数据无明显差距,且P>0.05,说明不存在统计学意义。

1.2 护理方法

A组实施的护理方案为常规护理(饮食护理、生活护理、母乳喂养宣教等),而B组则是在A组的护理基础上加以个体化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进行护理服务。具体方法如下所示:

(1)健康教育:在产妇入院后,护理人员可以根据a妇选择的分娩方式,将剖宫产术的相关知识告知产妇及其家属,协助产妇了解剖宫产术的适应证、可能产生并发症、手术流程等,并指导家属对产妇给予帮助。另外,可将自然分娩的优越性向产妇宣传,降低剖宫率。

(2)心理护理:面对手术及外界环境的影响,产妇难免会产生紧张不安、恐惧的心理。为减轻产妇不良的心理情绪,可由专科护理人员一对一护送至手术室,以及手术过程中全程陪伴,积极引导产妇期待新生儿降临的正面愉快情绪,缓解产妇的心理压力,增强其自信心。

(3)术后护理:术后指导产妇取舒适的,以免伤口撕裂;指导产妇拔除尿管后早下床活动以促进肠蠕动和肠道功能恢复,为产妇制定合理的科学饮食方案,如多饮汤类以促进下奶;指导其正确使用镇痛泵;为防止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及伤口感染,产妇可尽早下床锻炼,注意个人卫生清洁。

1.3 观察指标

将两组产妇术后发生并发症(肠梗阻、切口愈合不良、伤口感染等)的情况及护理满意度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指标进行分析。另外将产妇的护理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不满意、满意三个判断标准。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0.0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以(±s)表示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则采用2检验。若P

2.结果

2.1 并发症发生率

3.讨论

虽然剖宫产在产妇分娩过程中能够作为应急措施挽救母婴生命,具有一定优势,但是产妇在进行剖宫产手术时,面对陌生的手术室环境,其心理难免会产生紧张不安、害怕等负面情绪,不仅会对顺利实施手术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还会导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根据相关研究报道,可知个体化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对剖宫产产妇具有极大的积极影响。个体化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通过实施健康宣教、心理护理、术后护理等护理措施对产妇开展有效的护理服务。其可有效提高产妇对剖宫术的了解,缓解其不良情绪,促进产妇术后伤口的愈合速度,降低产妇的并发症发生率。另外,根据上文数据,可知相比A组,B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不仅比较低,护理满意度也比较显著,两组产妇的研究数值均存在差异,表明组间数值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体化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运用于剖宫产产妇的临床治疗,可有效降低产妇的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杨群燕,韩蓉.个体化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对剖宫产产妇的临床影响分析[J].浙江创伤外科,2016,21(03):598-599.

第10篇

【关键词】 胰岛素笔;规范化;个体化;健康教育

DOI:10.14163/ki.11-5547/r.2015.01.184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或作用的缺陷, 或者两者同时存在而引起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代谢紊乱[1]。胰岛素的应用在糖尿病患者的自然病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操作简单、注射时疼痛较轻、携带方便的胰岛素笔普遍使用, 使胰岛素治疗也越来越为患者所接受。但患者对胰岛素笔的注射技术及相关知识的掌握关系到胰岛素治疗方案能否正确执行及执行效果, 也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活质量。根据患者对胰岛素笔注射方法及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采取针对性的健康教育, 能起到显著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本科2013年3月~2014年4月入院的正在使用或曾经使用过胰岛素治疗的102例患者, 语言和思维沟通正常, 患者自行或家属协助完成注射, 具有较强的自我管理意识, 不排斥胰岛素治疗, 自愿接受调查。其中男46例, 女56例, 年龄19~78岁, 平均年龄(59±7)岁。

1. 2 调查方法

1. 2. 1 研究工具 采用自行设计的胰岛素笔使用情况及胰岛素相关知识问卷调查表。该表是根据有关文献、临床经验、专家意见等设计的, 包括患者的一般情况(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家庭经济状况、病程、糖尿病分型、使用胰岛素的时间、是否接受过相关教育)和胰岛素笔注射的注意事项及胰岛素的相关知识共19题。

1. 2. 2 资料的收集方法 由责任护士于入院当天对患者进行一般情况及相关知识的问卷调查, 在此后的住院期间, 护士根据患者入院时对问卷的掌握情况, 进行针对性的知识干预, 并于出院的前1 d对患者再次进行相同内容的问卷调查, 将2份问卷进行整理比较。本调查分2次共发放问卷204份, 有效回收204分, 有效回收率100%。

1. 2. 3 健康教育实施 ①入院时评估患者的年龄、文化教育程度、经济状况、家属的支持度、入院时问卷的解答情况等, 并根据评估情况给患者分组。②针对患者的评估, 进行灵活个体化的健康教育。包括:一对一的讨论、书面资料、多媒体材料、实物演示、成立患者互助组等, 并组织3次/周的小组教育。强调健康教育穿插在日常护理治疗工作中, 要保证30 min/d的健康教育时间。最后,在出院的前2 d确定患者能正确完成胰岛素注射过程, 对胰岛素的相关知识有深入的了解, 较圆满完成问卷调查。对不能完全理解的患者要登记在册, 作为出院1个月后重点随访对象。

2 结果

2. 1 102例患者的一般情况见表1。

2. 2 教育前后患者胰岛素笔的使用情况及相关知识掌握对比见表2。

表1 102例患者的一般情况(n,%)

项目 例数 构成比

年龄 <60岁

≥60岁 55

47 54

46

性别 男

女 46

56 45

55

文化

程度 小学

小学以上 22

80 22

78

病程 <5年

≥5年 72

30 71

29

分型 Ⅰ型

Ⅱ型 27

75 26

74

使用胰岛素

年限 <1年

≥1年 36

76 35

65

表2 教育前后102例患者胰岛素笔的使用情况及相关知识掌握对比[n (%)]

项目 入院时 出院前

随身携带急救卡 26(25) 98(96)

针头一次性使用 25(25) 86(84)

外出携带胰岛素笔时注意事项 56(55) 99(97)

BD针头适用于哪种胰岛素笔 78(76) 99(97)

低血糖的表现和处理 80(78) 101(99)

注射胰岛素的部位 57(56) 102(100)

两次注射部位间距距离 51(50) 98(96)

皮肤消毒的范围 20(20) 85(83)

注射预混胰岛素前摇匀 80(78) 102 (100)

胰岛素的储存温度 42(41) 99(97)

注射前洗手 33(32) 89(87)

如何正确安装笔芯 72(71) 102(100)

注射前排气 56(55) 100(98)

注射完针头在皮下停留时间 25(25) 96(94)

按时进餐 89(87) 101(99)

规律更换注射部位 25(25) 88 (86)

皮肤消毒剂种类 92(90) 102(100)

知道检查胰岛素的剂型和有效期 55(54) 102(100)

用后针头的处理 20(20) 98(96)

3 讨论

3. 1 影响患者规范化进行胰岛素治疗的关键因素是年龄、受教育程度及家庭的经济状况 年龄越小, 受教育程度越高, 家庭的经济状况越好, 患者就越能正确地执行胰岛素治疗方案, 执行效果也就越好。反之, 对于年龄比较大、知识层次低、家境贫寒的患者、依从性较差、执行力也低。因此, 在进行治疗方案的选择时, 要充分评估患者的一般情况, 选择对患者有效且最易接受和掌握的。

3. 2 患者对胰岛素治疗过程中的细节问题掌握不足 特别是对随身携带急救卡和更换胰岛素注射针头认识不够。90%以上的患者无携带急救卡的习惯, 85%以上未每次更换针头, 84%患者不知道注射前要排气。住院期间要大力加强患者胰岛素笔注射实践训练, 强化胰岛素注射的相关知识, 保证其出院后胰岛素治疗的安全和疗效[2], 提高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 良好地控制血糖, 提高其生活质量。

3. 3 具有针对性、个体化的健康教育, 患者更易接受, 掌握的程度越高 根据对患者的评估, 对于不同的患者侧重点不同, 对于已经掌握的知识不在重复教育, 对于患者还未掌握的知识点, 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进行强化干预。这样, 不仅优化了健康教育的流程, 简化工作内容, 节约护士的工作时间, 患者的知晓率也明显提高。

3. 4 加强对在职护士的健康教育培训 健康教育实施者知识水平和沟通技巧, 影响着患者教育的效果。近几年糖尿病研究发展较快, 对糖尿病的流行病学研究以及治疗方法、检测手段都有较大的重新认识和提高[3], 新技术、新项目的不断涌现, 都对临床护士有着较高的要求, 因此, 不断对护士进行新知识、新业务的培训, 对一个科室护理水平的提高, 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尤黎明, 吴瑛.内科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414.

[2] 周秋红, 李映兰, 李强翔.不同等级医院糖尿病患者出院前胰岛素笔使用及相关知识掌握情况调查.中国全科医学, 2009, 4(12):588-589.

第11篇

南京市大厂医院 江苏省南京市 210000

【摘 要】目的:分析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中个体化护理干预应用的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收治的80 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临床对对照组患者主要采用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主要实施个体化护理干预,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护理后FBG、2hBG、HbAlc 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观察组改善程度更为明显(P < 0.05),同时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患者护理满意度更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个体化护理干预在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中应用效果显著,可行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 老年糖尿病;个体化;护理管理;效果

老年糖尿病需长期服药或饮食干预,且易发生并发症,采用有效的护理干预方法,针对患者症状对症治疗,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使临床药效得到发挥,对改善患者疗效有重要作用[1]。为探讨个体化护理干预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特选取本社区收治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80 例,男性41 例,女性39 例,均为本社区2012 年1 月至2014 年9 月间收治的糖尿病患者,年龄均≥ 60 岁,平均(69.4±2.3)岁;病程1~16 年,平均(5.3±1.4)年。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 例,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各方面差异不明显(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患者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实施个体化护理干预,制定个人档案,包括姓名、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家庭经济情况、社会背景、病史、血糖水平等,根据个人档案制定个体化的护理干预方案,包括:(1)饮食护理:糖尿病与人体肾、肺、胃有必然联系,针对患者个体,制定饮食方案,按照每日千克体质量104.5 KJ(25Kcal)计算每日摄入总热量,制定每日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等的摄入量;遵循少吃多餐的原则,尽可能地保证食物摄入的多样性,满足每日营养需求并维持正常的体质量;(2)用药护理:在用药期间,给予个体化的用药指导,为患者讲述定期用药的目的、作用,药物不良反应情况、需注意事项等,提高用药依从性;为患者提供糖尿病健康教育手册,使患者知道自己的健康危险因素,提高临床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使患者可以积极配合治疗;(3)心理干预:多与患者沟通交流,根据患者心理状况,分析其产生不良心理的因素,制定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方案,调整患者心理健康;采取一对一的健康教育方式对老年患者讲解糖尿病相关知识,提高患者糖尿病相关知识水平,从而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4)生活指导:提醒患者应该保证充足的睡眠,以便促进情绪的稳定与机体恢复;根据患者具体情况,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运动指导,鼓励患者多运动,可采用慢速步行,避免剧烈运动,以提高患者身体免疫力,改善病情。

1.3 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患者干预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 小时血糖(2hB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采用科室自制满意度调查问卷,调查患者满意度,评分范围0~100 分,分数越高表示满意度越高。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中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的过程中运用统计学软件PEMS3.1,用() 表示计量资料, 用t 检验组间比较,P<0.05 表示具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前后血糖水平

两组护理后FBG、2hBG、HbAlc 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观察组改善程度更为明显(P<0.05),见表1.

2.2 两组满意度评分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5.4±2.3)分明显高于对照组(84.3±2.6)分,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1.687,P<0.05)

3 讨论

糖尿病是临床常见病,老年糖尿病患者由于机体的老化,其临床护理与一般成年人有所不同。个体化护理是“以患者为中心”理念下的一种护理模式和方法,其有效提高临床护理质量的作用已得到大量实践证实。以往的研究发现,在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给予个体化健康教育、康复指导等可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我院在对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给予个体化综合护理方案,从饮食、用药、心理、生活等多方面对患者进行个体化的护理干预,从研究结果来看,实施个体化护理干预后患者血糖水平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了护理的有效性。综上所述,个体化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老年糖尿病治疗效果,控制患者血糖水平,提升老年糖尿病患者治疗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第12篇

通讯作者:梁英

【摘要】 目的 探讨中年期患者舒张压增高的原因及健康教育在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将单纯舒张压增高的中年患者100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原有治疗方法不变,但对实验组采用集体健康教育和个体化健康教育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相应的健康教育。结果 1年后实验组生活方式,体检结果明显好转,高血压控制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关键词】 单纯舒张压异常; 健康教育

舒张压的高低主要反映外周阻力的大小,主要是由于外周小动脉阻力增大所致,而弹性大动脉僵硬度可能正常或较低,对单纯舒张期高血压应根据心率快慢,合理选用长效钙拮抗剂或а受体阻滞剂等药物,有时也需联合用药。但最根本的是综合治疗,即改善生活方式、减轻社会压力等,配合健康教育的指导。健康教育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和教育活动,促使人们自愿地改掉不健康的行为,消除或减少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高血压的健康教育不同于其他教育,其实质是一种治疗干预措施[1]。2008年5月~2009年5月笔者随机抽取52例单纯舒张压增高的中年患者,通过健康教育和降压药物的综合治疗,取得了明显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入选病例100例均为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其中男性58例,女性42例,年龄30~60岁,病程0.6~15年,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52例,其中伴有冠心病者9例,糖尿病者5例,高脂血症者14例;对照组48例,其中伴有冠心病者10例,糖尿病者6例,高脂血症者11例。两组性别、年龄、发病情况有均衡性。

1.2 入选标准 (1)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诊断标准,且均为单纯舒张压升高患者。(2)确诊高血压6个月以上。(3)曾或正在进行降压药物治疗。

1.3 方法 原有高血压治疗方法不变,对照组继续原治疗;实验组采用集体健康教育知识讲座,发放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相关宣传教育手册结合个体化的交流、与家属沟通、服药指导、饮食活动指导等方式进行。并且出院后电话随访、定期复查、监测血压等,由专门护士负责,按正规血压测量方法,使用台式汞柱血压计,被测量血压者至少安静休息5 min以上,进行记录并分析。

1.4 健康教育的内容

1.4.1 集体健康教育 实验组分批接受集体正规的高血压健康教育,内容包括请心血管主治以上医师讲解高血压的病因,尤其是单纯舒张压升高的机理、主要临床表现、分期、药物的选择、饮食与运动、情绪的控制、注意事项及并发症等,并发放科室自制的知识手册,让患者自己随时学习并让家属监督。

1.4.1.1 降压治疗的药物选择方面 (1)长效钙拮抗剂如波依定、络活喜等这类药物对周围血管有高度选择性,对降舒张压效果明显。(2)α受体阻滞剂(如特拉唑嗪等)可直接扩张血管,降低外周血管阻力,使舒张压明显下降,有较好疗效。(3)对心率快的舒张压升高患者,可加用β受体阻滞剂,心率减慢时,舒张压降低的幅度比收缩压降低的幅度大。(4)联合用药,可采用转换酶抑制剂加缓释异搏定等可能比单一用药效果更佳[2]。各种降压药物对舒张压的作用可能有所不同,更重要的是联合用药。另外,在控制血压的同时,对合并脂代谢异常的给予他汀类药物治疗,对合并血糖异常的给予严格糖尿病饮食、运动及降糖治疗等,从而使血脂血糖恢复或接近恢复正常。

1.4.1.2 集体健康教育的内容及目标(主要从改善生活方式方面) (1)限盐饮食:高盐饮食会使血压升高,减少食盐摄入量可降低正常人的高血压发生危险并使高血压患者血压趋于平稳,还可使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危险有所降低。食盐量一般减至6 g/d,个别可降至5 g/d。(2)戒烟限酒:戒烟或吸烟(5支/d),每日酒量≤1两白酒(酒精30 g)。(3)合理膳食:大量流行病学研究显示饮食与血压关系密切。多食粗制谷类高纤维食物,增加新鲜的果蔬,减少糖的摄入等。每日脂肪的热量小于每日摄入总热量的30%,饱和脂肪酸小于7%。(4)限制体质量和加强运动:减少热量摄入,增加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太极拳等,使体质量指数在20~24 kg/m2。规律的体育锻炼是维持机体和心血管系统管腔顺应性、健康体质量的基础,并可改善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降低其他慢性疾病的发生危险,还可使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相关症状有所减轻。(5)控制腰围:高腰围是代谢综合征最主要的危险因素。男性腰围≤90 cm,女性腰围≤80 cm。(6)放松训练:通过气功、太极拳等活动,调节神经张力避免紧张刺激。

1.4.2 个体化健康教育 对于一些血脂血糖高、肥胖、嗜烟酗酒、应酬多、不能坚持锻炼、思想负担较重或不重视的个体等采取个体化教育,纠正一部分患者存在的误区,如认为血压降至正常而不再连续服药;因工作忙或出差而忘记服药;不愿改变饮食习惯等错误观念,帮助其改变不良生活方式,从而提高降压效果。

1.5 疗效评定标准

1.5.1 生活方式改变 实验前后对研究对象进行影响血压的常见危险因素(如高盐饮食、吸烟饮酒、不控制体质量、缺乏锻炼、社会压力过大等)进行调查,对教育组和对照组在导致高血压危险因素的人群数量进行比较。

1.5.2 血压控制效果 (1)显效:舒张压下降>10 mm Hg至正常;或虽舒张压未达到正常,但其下降>20 mm Hg。(2)有效:舒张压下降

1.6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 11.0软件进行分析,以P

2 结果

2.1 降压效果 实验组1例自动放弃,1例因工作调动未参与调查,余50例完成实验。实验组降压效果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4.2%(显效10例,有效16例),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生活方式改变情况 实验组患者通过良好的健康教育,其中能坚持良好生活方式的人员显著增加。

3 讨论

高血压患者,尤其是中年期患者,体力和耐力均趋下降,社交活动和应酬频繁,面对多重生活压力,长期精神紧张、生活不规律、工作时间长、熬夜、吸烟饮酒、活动少等多种因素使舒张压偏高。据统计,舒张压升高,而收缩压正常,这类患者约占全部高血压患者的10%~15%[2]。长期高血压会导致并发症的发生,突发心脑血管意外的情况时有发生,另外,中年期患者通常伴有代谢异常,高血压和高血脂两者共存时对血管内皮损害更加明显,更易于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尤其是多种代谢异常的患者。因此,要进一步减轻心脑血管病发生的危险性,就要把高血压患者存在的心脑血管病危险因子进行全面干预。通过健康教育后,患者对疾病的相关知识知晓率明显提高,思想上更为重视,不良的行为习惯得以改正,生活质量方面得以提高,心理压力得到缓解,在生活方式方面也取得满意效果。

表1 两组降压疗效比较[n,n(%)]

参考文献

[1] 陈光.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近况.中国全科医学,2005,8:1020-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