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病人护理心得体会

病人护理心得体会

时间:2023-08-04 17:25:16

病人护理心得体会

第1篇

【关键词】 心理需要;整体护理

系统化整体护理是指以整体医学观为指导,以病人为中心,以护理程序为框架,将护理实践的各个环节系统化,突出了护理工作的科学性、系统性、整体性[1]。因此,系统化整体护理要求护士对护理对象的身心进行全方位的护理和呵护,不仅仅是延长病人的生命或是传统意义上的治好病,而是要求提高生命的质量。在具体的护理工作中,不能只关注病人身体方面的健康问题及护理措施,还要同时关注病人患病时的心理需要及心理问题,并提供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系统化整体护理。

1 病人的心理需要

需要是指个体和社会的客观需求在人脑中的反映,以“缺乏感”体验着,以模糊的意向或清晰的愿望形式表现出来,并为实现需要而驱动人的活动,成为活动的动机[2]。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按人类需要水平的高低将人的需要划分了五个层次,并认为需要的满足是使人发展的一个最基本原则。因此,人一旦得病其个体需要也会因角色的转换而发生相应的变化。此时他不仅作为正常人角色的基本需要会发生改变,同时还会有在患病期间作为病人角色特有的心理需要。

1.1 被尊重的需要 被尊重的需要是病人在得病时各种需要中最迫切渴望得到满足的,尤其是在面对医护人员时更渴望获得医护人员的关注和理解,通过医护人员对病人的关注和理解使病人被尊重的需要获得满足。

1.2 择优的心理需要 病人在进到医院后都希望能得到态度好、最有经验、医术最好、最权威的医生和护士的治疗和护理。为此,病人依据自身的条件用各种行为和方式向医护人员传递相关信息。

1.3 被接纳、归属和爱的需要 对于住院病人来说,在刚入院进入病区时,是进入了一个陌生的环境,由于环境的变化,会使病人产生很强烈的孤独感、陌生感和不适应等感觉,且这些感觉都是引发病人产生负性情绪的因素,此时,病人最强烈的需要是渴望被接纳、归属和爱的需要的满足。

1.4 了解信息的需要 病人来到医院进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加之对自己所患疾病的不了解和对医院环境的陌生感等,此时就会使病人产生强烈渴望了解各种相关信息的需要,并由此而产生各种症状和行为。

1.5 安全的需要 安全心理是人的一种自我保护反应,病人来到医院后,对自身健康的危机感并由此产生了迫切渴望获得安全需要的满足,同时安全需要的满足也是病人求医的重要目的之一。

2 准确评估病人的心理需要的意义

2.1 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的基础 在系统化整体护理实施的过程中,作为其重要内容之一的心理护理,其目标就是在护理过程中通过人际交往护士用自身的言语、表情、态度和行为去满足病人的心理需要,以达到消除病人的不良情绪,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自信和调动其战胜疾病主动性;向病人提供良好的心理氛围,提高病人的适应能力。在护士与病人交往的过程中,如果病人的心理需要没有被满足,不仅不能使病人原有的不良情绪降低,还会引发病人更多的不良心理反应,同时还会使病人对护理人员产生反感、抵触情绪,在这样的基础上要想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是不可能的。相反如果在护士一接触到病人就能针对病人的不同心理需要用自身的言语、表情、态度和行为使病人获得心理需要的满足,这样一来可以减轻病人因疾病产生的负性情绪,同时还可以使护士获得病人的信任,为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奠定了基础。

2.2 准确评估病人的需要是给出恰当诊断的前提 需要是人的内驱力,是产生动机的源泉,是人的心理活动和目标行为的基本动力,需要的满足与否,会影响人的情绪以至行为。作为病人其各种需要都会以不同的情绪、不同的方式和不同的行为表现出来。护士在对病人进行系统化整体护理的第一步就是对病人进行准确的评估。如果我们不了解病人的各种心理需要,只凭主观臆断就有可能在对病人评估时出现失误,在此基础上确立的护理程序就有可能无效。因此,只有准确的评估才能做出准确的诊断,也才能使护理程序顺利进行下去。要想做出准确的评估,首先通过观察、交谈、调查等方法收集有关病人各种心理反应的信息,因为病人的各种心理需要是通过各种不相同的心理反应来表达的,而且具有不同人格特征、不同社会经验、不同家庭背景、不同家庭的人的反应和表达方式是不同的。因此,只有通过对搜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整理,由此获得判断病人各种心理需要的依据,准确了解病人的各种需要,为准确评估做好充分的准备,更是为护理程序的顺利展开奠定了基础。

2.3 降低病人的应激反应水平 应激是指机体在受到各种体内外环境刺激时所出现的非特异性全身反应[3]。任何躯体的、心理的、社会的因素都可以引起个体发生应激反应。在正常情况下,应激反应是个体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有利于个体在变化的环境中维持机体的自稳态,增强机体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当人在得病时,同样也会引发个体的应激反应,然而由于疾病机体的自稳态本身就已处于紊乱状态,再加上疾病以及疾病引发的情绪异常,就使得机体自稳态的紊乱更重。如果病人到了医院,在与护士接触的过程中其心理需要没有获得满足,不仅会使病人原有的不良情绪加重,同时还会使病人产生更多的负性情绪反应,也就会使得个体的应激反应更强,使得病人的病情更重;相反如果护士使病人的心理需要获得了满足,就可以避免病人产生更多的不良心理反应,更重要的是可以使病人因不良情绪所导致的应激反应水平降低,有利于疾病向好的方向发展。

总之,了解病人的心理需要可以恰当的评估不同病人的心理反应特点,减少了在实施系统化整体护理的护理程序时的盲目性,可以确保病人的严重失衡得到重点调控,保障了护理程序的顺利实施,因此,了解病人的心理需要是系统化整体护理顺利达标,提高临床护理质量的重要前提。

参考文献

1 李心天.医学心理学.北京:北京医科大学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8:551-552.

第2篇

【关键词】人文护理;临床;文化护理

人文护理是指以人为主体的护理参与人文现象,核心是“护理”,现象是“护理人文”,即作为护士,用自己的生命、生活和言行,把自己选择的职业道德体现出来,这就是人文护理。它就是人文精神在护理工作中的体现;就是理解病人、关心病人、尊重病人和爱护病人,为患者营造人文氛围、倾注人文情愫、弘扬人文精神[1]。

它集中体现在对患者的生命与健康、患者的权利与需求、患者人格和尊严的维护,包括护理内部环境的人性氛围和护士的素质和品格等方面。整体护理中参与人文关怀,充分保障患者的各项权益,最大限度地满足患者的需求,使患者的满意度上升,提高了护士的自身素质,使护士改变了陈旧的护理观念,在患者及大众心目中建立起良好的职业形象,也为医院的生存与发展树立起良好护理品牌,倡导良好的护理科学观。

如何将人文护理更好的融入临床护理工作中?下面是我科近几年来的初步经验,具体有以下几方面的体会。

1营造良好的人文氛围

1.1营造舒心的住院环境做到服务设施人性化,让病人感受家一般的温馨。如在病房尽可能地提供一切便民措施:安装电话、电视,及时将开水、可口营养的饭菜送到床头,提供微波炉、针线等等。

1.2创造方便温馨的工作流程护理措施应人性化,让病人感受到护士的一片真情。如保护好病人的隐私,尊重病人的人格及知情权,向病人解释各项治疗及护理、药物的作用及副作用,详细介绍病区环境等等。

2以人为本推行人性化服务

语言沟通人性化。在日常工作中做到五心:接待患者热心、护理工作细心、解释工作耐心、听取意见虚心、整体护理专心。

2.1认真做好心理护理制订心理护理路径,运用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解决病人的思想顾虑,帮助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勇气和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争取早日康复。根据病人不同的文化层次、年龄、性别、社会阅历、文化地域习惯运用不同的沟通与交流方式,以达到良好的效果。

2.2健康教育在临床工作中加强健康教育,向病人讲解疾病的常见诱发原因、转归及怎样预防与配合治疗。充分发挥病人的自主参与意识,体现病人的价值观与被尊重的事实。

2.3延伸护理服务、拓宽服务领域随着医疗制度的改革,医疗工作不仅局限在医院,其逐渐走向社区、普通人群,向他们宣传防病、治病的知识,其中其延伸更多的是护理知识与理念,将护理工作走向社会、走向普通人群,使他们能够掌握基本的护理知识与技能,以提高全民族的身体素质。也使广大人民群众提高对我们护士职业的理解与支持,无形中提高了我们护理工作的社会认可程度。

3加强人文知识的学习

因为护理的对象是人,我们应该学会尊重、理解人,才会真诚的关心体谅人。健康观念的改变使得护理人员必须重视生物、心理、社会诸多方面的复杂因素对人的作用,在护理工作中既要重视疾病又要重视心理,既要重视局部又要重视整体,要达到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完美结合。因此,我们必须加强护理心理学、护理人际沟通、护理管理学、护理美学、护理伦理学、护理经济学和护理法律等知识的学习,培养一个人的思维和性格,建立健全心理素质[2]。

4熟练运用人文护理的原则和策略[3]

4.1人文护理的原则

4.1.1综合性原则在住院病人的护理过程中采取多方面的护理措施,如饮食护理、心理护理、支持护理等综合方法,使病人尽快适应医院的文化环境。

4.1.2教育原则病人在住院期间往往有获得有关疾病信息知识的需求,护士应根据病人的文化背景(接受能力、知识水平),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可以采用个别或集体指导方法,通过讲解、板书、多媒体、宣传册等形式,进行疾病的预防、治疗、护理和康复知识宣传,使病人正确认识疾病,积极参与疾病的治疗和护理过程。

4.1.3调动原则人文护理的目的之一就是调动病人的主观能动性和潜在能力,配合病人的文化需求,调动病人的参与意识,使病人积极配合疾病治疗和护理,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自护,对疾病预后充满信心。

4.1.4疏导原则在人文护理中,出现文化冲突时,应对病人进行疏导,使其领悟并接受新文化护理。

4.1.5整体原则实施护理时,不仅要考虑到病人本人的因素,还应评估其家庭、社会因素,争取得到各方面的合作、支持和帮助,帮助病人适应医院的文化环境。新晨

4.2人文护理的策略(1)满足病人文化需求:结合病人的文化背景,满足病人的文化需求。(2)理解病人的求医行f为:了解病人对医院、医生、护理人员的看法与态度,结合病人对治疗和护理的期待进行护理。(3)明确病人对疾病的反应:护士在实施护理的过程中,应动态地了解病人的健康问题以及病人对健康问题的表达和申述方式。通过对病人的临床护理工作与病人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进一步明确病人的社会心理问题,制订相应的护理措施,与病人、病人家属一起共同完成护理活动。①及早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尽早成为病人的“自己人”,取得病人的信赖与合作。②理解病人的行为:不少病人由于受到文化观念的影响,对护理人员持有双态度,即想依赖和不愿意依赖的复杂心理。护理人员应理解病人对待护理人员的态度和行为,满足病人的文化需求。③重视病人的心理体验和感受: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对同一问题有不同的解释模式,护理人员要根据病人的年龄、知识结构等文化背景与病人沟通,了解病人的心理与行为。④尊重病人的风俗习惯。(4)帮助病人适应医院的文化环境:帮助病人尽快熟悉医院环境,通过入院介绍使病人尽快熟悉和了解医院、病区、病室的环境、设备、工作人员、医院的规章制度等医院的文化环境(物理环境+人文社会环境)。(5)寻找支持系统:家庭是病人的一个重要支持系统,因此护理人员应了解病人的家庭结构、家庭功能,亲子关系、教育方式等情况,利用家庭的力量帮助他们克服孤独感,表达感情和困难,应对及解决问题。(6)注意价值观念的差异:不同民族和文化背景有不同的生活方式、信仰、价值观念,应注意不同文化背景病人的价值观念差异。

【参考文献】

1染涛.论护理临床教学中几个重要环节.中华护理杂志,1999,34(3):169.

第3篇

  医院护士长个人心得1

  护士长作为医院中的基层,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她接触广泛,工作复杂,在工作中担任各种角色。从某种程度上讲,护士长的言谈举止,对护理管理的成效,人心向背都会产生重大的影响。

  1、非权利影响力

  思想品德影响

  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自觉献身事业的精神。吃苦耐劳,以身作则,在护理第一线带头工作,不计较个人得失,淡薄名利,无私奉献;时时事事作出表率,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把荣誉让给别人,把困难留给自己。

  业务素质影响

  护士长有本专业较全面的理论知识和过硬的操作技能,能解决本专业的疑难杂症,否则,护士会找一个高年资、工作经验丰富、能解决实际问题的护师,留下一个权利因素支撑的护士长,使下属感觉无非也是管中窥豹,可见一斑,最终会被别人所取代。善于思考,勇于创新,有无决断的魄力是衡量护士长领导水平和才能的主要标志之一。因此,护士长要深入病房,了解病人,掌握第一手资料,对每一个病人做到心中有数,并善于发现下属工作中的不足之处,及时分析予以纠正,从而突出护士长良好的决断魄力。

  情感影响

  满足需求,人们的行为是有需要产生。作为护士长,须是每位护士产生自我实现的强烈需求。首先,满足她们低层次需要,护士长理解这一点,需提高护士进取心,就应多关心护士的生活和思想进步,掌握他们的心理需求,并尽量满足,发现问题给予实际帮助。实践证明,护士长与护士密切联系十分重要,范文写作可以缩短二者的心理距离护士长付出情感的多少与护理人员对护士长的凝聚力的大小成正比关系。

  2、称赞作用的影响力

  公开称赞护士

  这是用来鼓舞人的热情,提高她的重要感的强有力方法。当护士出色完成一项任务时,轻描淡写,一笔带过的做法是要不得的。要养成对护士的微小进步加以赞扬的习惯,要表现出真诚的态度当着所有同事及病人的面来慷慨称赞她,使被赞扬者有一种成就感,这样将会给你管理工作创造意想不到的奇迹。

  诚恳的赞扬而不是奉承献媚

  诚恳是真诚恳切,切合实际地去称赞一个人,而奉承是夸一个人是什么,而不是他做了什么。表扬要针对某件事,这样被表扬者会心安理得,旁听者心服口服。通过公开表扬,不仅调动被表扬者的工作积极性,而且可以提高全体护士的工作热情。

  用人之长也是一种称赞

  用人之长是一种间接的表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护士长如能发现并发挥每个人的长处,那么你就成功了一步。用人之长可以激励她们的工作热情,提高工作质量。虽然她们的工作任务多点,但她们依然愉快接受并高质量完成。

  用称赞(指出一个人的)纠正错误

  用称赞指出一个人的错误可以将消极的事件转为积极的事件,结果就不会损坏她的自尊心和善心,好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据调查90%的护士不喜欢公开点名,喜欢暗示。批评要讲究技巧,批评一个人不是目的,真正帮助她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并不再犯类似错误才是所要的效果。

  3、人际关系技巧的影响

  增强对护士的影响力

  广泛摄取知识,提高自身业务素质,依靠个人魅力提高在护士心目中地位。一个合格的管理者其管理技能与知识比临床知识更重要。

  工作中领导技巧

  (1)合理安排。(2)采用适宜的领导方式,分为命令型、民主型、自由放纵型3种。如在抢救工作中。时间紧迫,应命令型指导工作;在日常生活中可采用民主参与型;在组织护理人员讨论广泛听取意见时,可发挥她的主人翁责任感,采取自由放纵型。

  正确处理医护关系

  医生和护士是帮助病人康复的两大主力,两者应密切配合。护士长应加强对护士的教育。提醒护士正确及时执行医嘱,经常检查工作以完成配合治疗的职责。同时,护士长应协商好医护关系,对医生宣传护理专业的任务、职责范畴,以取得医生的理解与支持。护士长是个联络员的角色,医护双方有任何建议、意见通过护士长得到传达、反馈,使病人得到治疗。

  对病人进行管理

  根据接近性吸引的理论,人际关系的亲密程度与互相往来成正比。为促进人际关系的建立,护士长应每日数次查房,指导和协助病人工作,询问病人心理、生理问题,给予实际帮助,这不仅能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也可以了解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评价。

  总之,在新世纪人才辈出竞争激烈的今天,护士长这个作为技术单位的基层领导着,已不再局限于以往当好一个管家婆就可以了,更重要的是必须有套完整适合自己科室的管理体系、非凡的领导艺术、高尚的思想品德、良好的人际关系与扎实的理论基础,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目前这个潮流,使自己永立不败之地。

  医院护士长个人心得2

  三个月前,我怀着喜悦的心情走上了工作岗位,成为了一名护理员。身穿洁白的护士长服、头戴燕尾帽,迈着轻盈的步子,微笑的走向患者,这是护士长长教我的第一课。我原本以为“护理”只要对患者耐心,工作认真、吃苦耐劳就够了,可事实并非这样简单。

  这三个月的工作,使我成长了很多。从科室举办的“微笑服务,打造阳光团队”活动到医院的三甲评审结束,从简单的临床护理到危急的心肌梗死病人急救,我深深的明白,要做一名的护士长,容易,可要成为一名合格的专科护士长,真的不易。

  做为一名合格的护士长,要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良好的职业道德。要树立“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观念,尊重、理解、同情和关心病人,对病人无论性别、种族、贫富贵贱一律一视同仁。不但要关心病人的病情,也要加强对病人的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同时,还有必要对病人在社会适应能力的问题上提供帮助,这也是与“现代健康”相适应的。

  做一名合格的护士长,要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精湛的技术,全面发展,与时俱进。要适应新时代整体护理,就要具备多方面知识,如计算机、外语、人文科学等等。新时代护理理念要求护士长不光是一个健康照顾着,还应是一个合格的咨询师、宣教家、教育家,必要的营养师等等。因此,一个合格的护士长,在具有了扎实的基本功的前提下,还应不断学习,不断在工作中经验,不断提高自己。

  做一名合格的护士长,要有健康的身体、充沛的精力。对工作一丝不苟,认真负责。护士长的临床工作繁忙且劳累,而且对重病人的护理要求时刻保持头脑清醒,精力旺盛,尤其是在抢救病人过程中,要做到反应迅速、灵敏、果断,这都是与健康所分不开的。护士长在临床工作中要严格遵守医院各项规章制度,严格学习“三基三严”理论,严格无菌操作和消毒隔离,对每一个医嘱应及时、准确的处理,并完善各项护理文书。要认真按照护理级别巡视病房,观察病人病情变化,发现问题及时通知医生。

  做为一名合格的护士长,不论是正式、招聘、护理员都要具备主人翁精神、团队协作能力。护士长面对的医疗环境和人际关系较为复杂,一不小心便会误入雷区,造成不愉快。作为一名合格的护士长应懂得集体的力量才是强大的,断不可脱离集体,节外生枝。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才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将自己的利益与集体溶为一体的时候才有力量。集体是个人智慧的源泉,是陶冶个人才能和品格的大熔炉。一个团结协作的集体,会为了病人的健康,科室护理质量的提高而奋发努力、团结向上。团结就是力量,协作是帆,人情如水,只有团结协作,人情共济,船才会开得更稳、更远。

  做为一名合格的护士长,应有高度的法律意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病人对护理质量的要求也在提高。随着法制社会的建设,病人就医知情权和医药知识不断增长,护理人员很小的疏忽便会引发病人的不满或投诉。因此要求护理人员不断提高自己的法律意识更新观念,严格要求自己,避免与病人争吵,认真核对并执行医嘱,规范化操作,各种操作有理有据,热情服务,努力营造一个良好而安全的医护环境。

  总之,作为一名合格的护士长,要热爱本职工作,树立良好道德,有高度责任心,吃苦耐劳、踏踏实实认真工作。要不断学习,解放思想,适应时代需求不断提高。

  如果青春是一团火,那就让她为护理事业燃烧吧!我愿意用自己一生的时间,为护理事业增光添热。

  医院护士长个人心得3

  如何担当角色作为一名高级责任护士,如何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适应“以疾病为中心”到“以病人为中心”再到“以人的健康为中心”三个阶段,及时转变和更新思想观念,是长期值得思考的问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高。病人来医院治病,对我们的治疗护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作为一名高级责任护士,必须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全面掌握病人病情、护理和治疗。病人的一些细小微妙的变化,反映着某种疾病的发展趋势,责任护士必须深入病房密切接触病人,仔细连续地观察病人症状和体征,及时、准确地发现病情的变化,为医疗诊断提供有效依据。随着APN排班的实施及点式记录的全面推广,责任护士起着领头羊的作用,做好交接班,写好护理记录,充分体现专业内涵,需要不断的和磨练。

  我怎么做护理技术操作是护士必须具备的基本功,作为责任护士必须熟练地掌握各项护理技术操作,在减轻病人痛苦的同时,也获得病人的信任,给病人以安全感。护士的熟练操作技术是一种综合性的非语言交流,是维系护患关系建立护患和谐的桥梁。护士的工作辛苦又琐碎,要想做好护理工作,满足病人的每一个合理要求,就必须有爱心、耐心和细心。病人来医院治疗,他们需要医护人员的同情和关爱,作为责任护士,对病人要有同情心,关心体贴爱护他们,说话温和,表情亲切,耐心听病人讲解病情,细心观察病人病情的变化,为医生提供病情信息。做到眼勤、手勤、腿勤,让病人体会到护士无微不至的关心,消除他们的各种恐惧感。

  作为一名高级责任护士应有良好的沟通能力。与病人交流沟通,才能获得更多有关病人病情的信息,了解病人的需要,及时解决病人存在的问题,向家属和病人解释病症的原因、治疗原则、注意事项,并进行饮食、生活及健康教育指导。与病人建立感情,生活上给予关心和帮助,才能使病人积极配合治疗,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第4篇

【关键词】 语言沟通;心理护理;精神病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3)12-0235-01

精神病指严重的心理障碍,病人的认识、情感、意志、动作行为等心理活动均可出现持久的明显的异常,如果对于此类病人的护理和治疗不当,不但延长病人的住院时间,而且增加病人家属的经济负担。

精神病护理中心理护理及语言沟通技巧尤为重要。美好的语言,使人听了心情愉到亲切温暖和和蔼可亲,正如马克思所说: “一种美好的心情,比十付良药更能解决生理上的疲惫和痛楚”。因此,良好的语言加上心理护理可以提高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加速病情的好转和痊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笔者抽取所在医院的60例精神病患者进行分析,其中女患者40例,男患者20例,年龄22岁~76岁,平均年龄为42.3岁,职业有工人、农民、教师、公务员,病程1~52年不等。

1.2 诊断标准

均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和诊断标准。

1.3 护理方法

1.3.1 语言沟通

①积极的暗示:在病人住院期间,和病人进行良好的语言沟通。采取积极的暗示,能够使病人充满战胜疾病的信心,病人中个体差异不同,有的易于接受暗示,有的反应比较迟钝,这主要是和病人的文化层次、年龄性别、职业有直接的关系。如何才能使患者接受积极的暗示呢?首先,护理人员要树立在患者中的威信,服务态度和蔼可亲,言谈举止庄重大方,对病人体贴入微,取得病人的信赖,让病人感觉亲切平和,和病人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其次,护理人员要具备过硬的技术本领,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在和精神病患者的接触过程中,用自己的言传身教去潜移默化的影响病人。精神病患者中,癔病最容易接受暗示,高度的暗示,可以使病人迅速被周围人的态度、行为、言语感染和影响。最后,培养和病人的感情。病人的暗示性,是由情感倾向所决定的,如果病人存在明显的情感倾向,自然就容易接受暗示。这就需要护理人员多和病人交谈,取得病人的好感和信任。对于癔病患者而言,积极的语言暗示起到了重要的意义。采取积极的心理护理方式,对病人多鼓励、多肯定,是对病人心理的支持,能够帮助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②心理的鼓励:护理人员对病人进行鼓励,是对病人的心理支持,可提高病人战胜疾病的积极性。护士应学会对不同的病人说不同的鼓励性的话。对病人实行指令性语言也是护理过程必须的,但语气不能生硬,尤其对抑郁病人、躁狂病人和癫痫性格的人,当这些病人伴发其他疾病或做某些必要的检查时,应耐心和病人说明,如病人抽空腹血化验,可以告诉病人“:明晨不得进食,抽空腹血化验”,语气缓和,病人就很快接受。若语气不同,或解释不够,效果会适得其反。安慰性语言对病人的心情影响很大,那种温暖对患者来将是沁人肺腑的,因此,护士应学会安慰性语言。有一些女病人因牵挂孩子、丈夫,又哭又闹要求回家,可安慰说“:要安心养病,有很多孩子,大人不在家会更乖、更懂事,您的丈夫会把孩子照顾好的”。这样说可减轻病人的心理负担,使病人情绪稳定下来。如一病人较长时间无家人来看望,整天闷闷不乐。护士知道后,一方面通知家属来探望,另一方面安慰病人“:您住进医院,家人放心了,他们工作很忙,现在每个单位都一样,不好好上班就可能下岗,过几天他们会抽空来看您的”。病人听后心情又好了起来。

③实行指令性语言:在护理过程中,指令性语言是必须的,但不要采用生硬的语气。特别是对癫痫病人、狂躁病和抑郁病患者,在对病人进行必要的检查时,必须耐心说明和解释,如病人在进行抽空腹血化验时,要用温柔的语言:“明晨不得进食,抽空腹血化验”,这样病人就比较容易和乐于接受,若语气生硬、解释不到位,可能就会出现适得其反的效果。

④多使用安慰性语言:安慰性会对病人的心情产生一定的影响力,语言的魅力是无穷的,对患者而言,温暖的语言总是沁人心脾,在对精神病患者的护理过程中,护士要尽量使用安慰性语言,帮助病人减轻思想负担,如在住院期间一女患者因为担心家里的孩子无人照料而又哭又闹,要求回家,这时护士要这样安慰病人:孩子很乖、很懂事、在家里有老人照料,您只要安心养病,争取早出院,早日与家人团聚,您就会天天守在孩子身边了!这样病人听后心情很快好转起来,开始积极配合治疗。

1.3.2 心理护理

①提高患者的自护能力:心理护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提高患者的自护能力。在对精神病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必须将心理护理贯穿于始末,在每一次具体的护理操作、和患者接触、交谈的过程中,都要体现心理护理,和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取得患者的信任,让患者保持身心愉悦,指导教育病人,对疾病要有正确的认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②培养病人的社会适应能力:在精神病人自知力逐渐恢复和症状得到有效控制的阶段,护士要针对不同病人的具体情况,积极查找诱因和病因,向病人讲解一些简单的精神卫生知识,帮助病人克服自卑心理和消极悲观的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让病人做好充足的思想准备,一旦出院后遭受周围人的嘲笑、讥讽、歧视时,要有足够的承受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以尽量减少旧病复发的可能。同时还要与患者的家属或工作单位取得密切联系,取得社会的支持和帮助,做好患者的监护工作。

真正将精神病人作为“人”看待,这是做好心理护理的首要条件。首先我们要理解病人的特殊表现,谅解病人的一些冲动或伤人毁物行为,给病人以极大的同情,尊重他们的人格,不嫌弃、嘲笑他们。其次,必须将心理护理贯穿于护理工作的全过程,在和病人的每次交谈、接触和护理操作中都要体现心理护理,取得病人的信赖,努力使病人处于最佳身心状态。指导教育病人正确对待精神疾病,提高病人的自护能力是心理护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在病人精神症状控制、自知力逐渐恢复期,护士针对病人的具体情况,通俗易懂地向病人讲解精神卫生知识,帮助病人找出发病原因或诱因,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克服悲观消极情绪和自卑心理,让病人思想上有充分的准备,出院后能受得了周围人的歧视、嘲笑,增强病人的社会适应能力,避免或减少病情复发。我们还应与病人单位及家属取得联系,解决好病人出院后的工作、生活、监护,坚持服药等一系列问题,以取得社会支持系统的最大帮助。

2 结果

几年来这60例患者在接受心理护理和语言沟通之后,能够进行自我调节,正确对待疾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目前,医院护理模式已经逐渐由生物模式转变为社会心理护理模式,对精神病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和语言沟通,可以减少心理刺激,维持心理平衡,提高生命质量,促进身体康复。

3 结论

总之,随着护理模式由生物模式向生物社会心理护理模式的转变,对不断提高护士的身心素质及道德修养,提高护理质量,促进病人的自身康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语言沟通和心理护理的实施,给病人创造一个优美、温馨、心情愉快的治疗环境,促进病人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崔红梅,朱萍,姜苏华.对精神科护理人员进行心理干预的体会[J].齐鲁医学杂志,2008,23(1):81-82.

[2]王宪琴,刘仲发,张程.100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社区护理临床疗效对照研究[J].中国民康医学,2011,23(11):100-102.

[3]张兴南.情感性精神病护理体会.《中华医学写作杂志》,2003 年20 期.

第5篇

【摘要】基层医院内科诊疗缺乏特效方案。由于基层医院病人对疾病认识不足、经济及基层病人结构组成特点等因素,基层医院内科要提高整体护理质量,除了做好基础护理外,还要针对内科病人的心理特点及心理需要开展心理护理工作。

【关键词】基层医院 内科病人 心理护理

内科疾病的病因复杂,有些疾病尚缺乏特效的治疗方案,基层医院由于条件所限,表现更为突出,加之基层医院内科病人以老年慢性病人居多,学历层次低,对疾病的认识不足,经济不宽裕,给疾病的诊疗又增加了一定难度。疾病的治疗疗效与护理工作的质量有密切的关系,要提高整体护理质量,除了要做好基础护理外,还要注意病人的心理状态,了解和掌握病人的心理需要,消除各种不良心理因素,取得病人的积极配合。因此,护理人员必须熟练掌握内科病人的心理需要和心理特点,才能采取积极有效的心理护理方案,开展心理护理工作。

1 病人的心理需要

1.1 需要安全感和早日康复:基层医院病人多数来自农村,患有慢性病,经济不宽裕,求医的目的是为了早日康复,恢复健康的生活。当他们得知医务人员了解、尊重他们,以经济、有效的方案为他们诊疗时,就会感到有希望和信心,情绪稳定,少有忧虑,积极配合诊疗,得以较快康复。

1.2 需要被认识和尊重:基层病人特别是经济拮据病人很怕自己变成医院的一个有趣病例,怕被嘲笑家里穷,看不起病,从而会感到自尊心受挫,影响其治疗信心,也会对医护人员产生不信任感。

1.3 需要被接纳和有所属:病人入院后,环境改变,医务人员、病友组成了一个新群体,每个病人都希望被这个群体接纳,成为其中一份子。

1.4 需要提供信息:由于基层病人多数文化层次较低,经济不宽裕,对疾病认识不足,对自己的所患疾病希望医务人员能够详细介绍,同时希望知道自己疾病的发展、预后及所花费用。当病人对上述情况了解后,自信心常会提高,对医务人员信任增加,在治疗过程中能够较好配合。

1.5 需要适宜的活动:病房空间狭小,病人接触人员单调,长时间会产生厌烦、无聊。因此,医务人员需要给病人安排适宜的活动。

2 内科病人常见的心理反应

2.1 焦虑和恐惧:病人的焦虑主要来自对所患疾病本身的诊治,也可因家庭、经济、医院环境引起。病人对疾病发生、发展、转归认识不足,常产生焦虑心理。他人疾病转归不良时,常引起恐惧。

2.2 猜疑心加重:病人对周围事物特别敏感,特别是慢性病人。他们本身又想了解自身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治疗、费用等方面信息,又担心医生不讲真话,对医务人员的病情介绍将信将疑,甚至曲解。有时会怀疑医生诊断错自身疾病,怕自己患了绝症,医生没讲实话;有时怀疑自己会有后遗症;有时怀疑医生用错药,护士冲错药;有时担心用药会产生副作用。

2.3 易怒:病人患病后心情不佳,遇事易怒,可能因为微不足道的小事大发脾气或喋喋不休。也会因自己活动不便,生活不能完全自理而恼怒甚至自残。

2.4 期待:病人住院后,希望得到认真的诊治、护理,盼望早日康复。期望家属都能随时陪伴在身边。有些病人期待目标较高,一旦不能实现,病人常表现情绪消沉,精神崩溃,易惹易怒,拒绝配合治疗。

2.5 退化:自我角色加强,一切以自我为中心,希望别人尊重他,注意他,了解他的痛苦并照顾他。希望医务人员多关心他,要帮他详细检查、详细治疗,对医务人员充满期待。个人兴趣集中在自身,对身体的任何不适都比较关注,而对其它事物则兴趣索然。

2.6 孤独感:患病后心事重重,情绪低落,不易与人相处,加之医院规定严格,陪护人员减少,每天面对的除了医务人员就是病友或个别家属,容易产生孤独。

2.7 主观感觉异常:病人生病后主观感觉和体验与正常时有了差异,如冷时感到热,热时感到冷,吃东西感觉没味道,对很小的声音感觉吵。有些病人对自身躯体过分注意,正常肠蠕动认为不正常,感觉这里痛,那里痒。

2.8 习惯性心理:一直健康的人患了病总幻想自己没有病,是医生搞错了,不配合治疗。待疾病好转后却又认为病还没好,要求继续治疗。

2.9 逆反心理:医生交代糖尿病人不要吃甜食,病人却偏要吃,甚至偷吃。交代不要自己下床,却坚持要下床。给疾病的诊疗带来一定程度困难。

3 内科病人心理护理的原则

3.1 交往、沟通的原则:心理护理是护士与病人在交往、沟通过程中完成的,良好的交往、沟通技巧与语言艺术,不仅可促进患者的心理、生理健康,而且还能加强临床防治效果,否则就可能导致医疗纠纷、事故的发生,导致医患关系紧张,影响治疗效果和医疗质量。因为医疗护理是在人际关系中进行的,是通过交谈来沟通思想、交流情感和信息,因此护士必须加强自身的语言修养,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掌握医患沟通技巧与语言艺术,以美好的语言艺术鼓舞患者和病魔作斗争。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患者的信任和配合,建立良好的、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医患关系。

3.2 理解的原则:理解对于病人而言非常重要。我觉得理解贵在于“换位思考”。病人是身心两方面均受到伤害的个体,特别需要别人的理解与同情,我们应多站在病人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有些病人在患病期间脾气会非常暴躁,甚至是无理取闹,但作为一名护士,更应该加强与病人的沟通,帮助他们解决困难。我们要心胸豁达,学会宽容,学会善解人意,从而减少医患矛盾。

3.3 热情的原则:热情对待病人中最重要一点是学会微笑。微笑会让人感觉到亲切、温暖、易于接近,会让医患关系更加融洽。热情还表现在积极主动地关心病人。早晨查房时的一声问候、诊疗检查前的说明指导、帮助行动不便的病人送饭菜到床边等等,工作的每一个细节都需要我们认真细致地去做,付出百分百的热情与耐心,我们的努力会让病人看在眼里,热在心里。

3.4 启迪的原则:要不断地用医学知识、医学心理学知识做宣传解释,消除病人对疾病的错误概念、错误认识,使病人对疾病、治疗的态度由被动变成主动。

3.5 针对性的原则:病人的心理常常是千变万化的,因此心理护理应该根据每个病人、每种疾病、疾病的不同阶段等出现的不同心理状态,分别采取各种有针对性的护理对策。要做到有针对性,就必须在交往中注意观察、耐心交谈,以了解病情、了解病人及情绪变化,甚至用心理测验的手段,掌握病人的全面情况。

3.6 自我护理的原则:护士应帮助、启发和指导病人尽可能的进行自我护理。自我护理的四项职能是:①维持健康;②自我诊断、自我用药、自我治疗;③预防疾病;④参加保健工作。能够自我护理是身体健康的表现,是共同参与型医患关系体现,有助于病人自尊、自信及满足病人的某些心理需要,为患者早日康复创造有利的条件。

4 心理护理的实施

4.1 广泛收集和分析病人的各项心理信息:只有准确地掌握了病人的各种信息,尤其是心理信息,对病人的心理护理才会有针对性,才会收到比较好的效果。护士在与病人交往中要尽快掌握病人的疾病情况、病人的个体特性、病人的社会环境情况、还可以借助心理测验等心理学的手段去收集病人的行为、思想、情绪等方面的信息。可以用以下几种方法:

4.1.1 根据自我报告:即病人病史采集中的主诉、发病过程、诊疗过程、诊疗疗效、内心感受等,让病人如实的讲述,护士要耐心细致的倾听,离题时不要急于打断,以防止引起病人反感,离题太远时可以提示以使其转回到病史的叙述中来。

4.1.2 根据病人的生命体征及生理变化:病人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的改变以及尿频、便意都可能是情绪紧张、激动地反映,睡眠障碍、食欲减退可能反映了情绪的焦虑。

4.1.3 根据行为改变:双手握拳、咬牙切齿、横眉冷对、坐立不安反映了愤怒的情绪;长吁短叹、不愿讲话、愣神反映了抑郁的情绪;有的病人因病情严重而悲观绝望、拒绝进食、拒绝治疗、拒绝回答医护人员提问,而后又大吃一顿,喋喋不休,这是病人严重压抑而又突然决定逃避现实的行为。

4.1.4 根据动机:动机是情绪的外显行为,病人的动机常常是为了得到医务人员的关心、照顾。

将收集到的病人的各种心理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找出病人的主要心理问题,做出护理诊断,提出心理护理措施。

4.2 心理护理对策

4.2.1 建立起良好的护患关系:病人需要护士的治疗、护理和帮助,护士的工作需要有病人的信赖、支持和配合。所以护士与病人之间应该有互相依赖、互相尊重、互相爱护的关系,应当建立起指导合作型或共同参与型的护患关系。良好的护患关系是护理工作的基础,是心理护理正常实施的重要保证。

4.2.2 促进病友间良好的人际关系:病人住进医院,面临的不仅仅是陌生的环境,还有生疏的群体。护士应该积极主动把新病人介绍给同病室的病人,同时把其他病人介绍给新病人,让新病人能够比较快的与病友熟悉起来。平时应引导病人们互相帮助、互相鼓励。对于一些不善于与其他人交往的病人,家属亲友少或探视少的病人,病情有变化的病人,护士应该引导其他病友多与他接触,以减轻他的陌生感和孤独感。

4.2.3 争取家属的合作与配合:病人住院后,常挂念家务事,担心家属会如何对待自己,担心家庭经济负担不了自己的住院开销。对于这些后顾之忧,护士应争取家属的理解和合作,妥善帮助病人处理和解决好这类忧烦问题。

4.2.4 加强护理宣传:护士应经常对病人进行个别或集体的宣传,应该讲一些与他们自身疾病有关的医学知识、心理卫生、心理治疗等方面的知识,从而使病人认识心理社会因素与疾病的关系,调动病人的主观能动性,使之用乐观的态度、坚定的信心、坚强的意志战胜各种困难,配合治疗。

4.2.5 合理安排病人的治疗生活:一般病人应有适当的消遣和娱乐。应该根据个人的情况做好安排,指导他们散步、看书、下棋、看电视等,这些活动分散了病人对疾病的注意力,有利于调节情绪。

4.2.6 让疗效好的病人作亲身经验介绍:利用疗效好的病人向病友现身说法,包括怎样主动配合治疗和治疗中应注意的问题等。对克服其他病人因疾病或某种治疗操作而产生的恐惧心理有相当积极地作用。

4.2.7 创造良好的诊疗环境:医院应有一个幽静、清新的环境。病区内外的布局要合理;病房应简朴、清洁、整齐,窗户地面要干净,物品放置整齐,病人的卧具要保持清洁松软,使病人感觉舒适;病室光线要柔和;噪音应加以控制,要保持病人安静;室内外的颜色选择要适宜;不同病人要分开安排。颜色、光线、声音、气味、自然环境、病友都会对病人的心理产生直接影响。

5 心理护理状况的评价

经过护理计划的实施,即心理护理对策的执行,应及时进行护理效果评价,注意病人的心理状况有何变化,已经达到了那些护理目标,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问题须进一步解决等。把未解决的问题再列入护理计划,重新采取对策,如此循环直至达到护理目标,解决问题为止。

6 讨论

护理的任务主要是维护病人的身心健康、预防疾病、参与诊治、照顾病人、指导康复等。护理工作应以病人为中心,由责任护士专门对病人的身心健康实行全面的、系统的整体护理。“护理程序”学说认为:对病人的临床护理是一个有机的、能动的,包括决策和反馈功能的完整过程,必须实施计划护理。目前,大多数基层医院仍以功能制护理为主,必须促使其向责任制护理转化,执行护理程序,实施计划护理。

功能制护理是在生物医学模式下产生的,以疾病为对象,按护理工作的职能分工,如操作班护士,工作只要充充、换换输液,穿刺、拔针完毕即算完成工作任务。这种护理工作全部在医院,在病人床边实施,以疾病为中心,流水作业,能较好的配合医疗操作,对病人的体征进行观察,对病人的生活进行护理。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医学的进步,“生物医学模式”逐渐显露了它的局限性和消极影响。著名美国医学家恩格尔(G.L.Engle)指出:“这种模式认为疾病完全可以用偏离正常的可测量的生物变量来说明。在它的框架内没有给病患的社会心理和行为方面留下余地”。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必须实行责任制护理。它是以人为对象,满足人的生命全过程(生、老、病、死)护理的需要,完成维护人的身心健康、预防疾病、参与诊治、照顾病人、指导康复的任务,使护理工作在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康复医学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这种护理,既要关心病人的疾病,又要关心病人的心理社会影响,心理护理的实施是其核心。

心理护理是在护理过程中,护士以科学理论作为指导,以良好的人际关系为基础与病人交往,从而影响、改变病人的不良心理状态和行为,发挥医疗护理的最佳作用。心理护理是整体护理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是护理的手段和方法之一,它着眼于病人的生理与心理生物转化的关系。基层医院内科开展好心理护理工作,有助于病人消除不良刺激,防止身心疾病的恶性循环;有助于改善医患关系;有助于诊疗、护理方案的顺利进行;有助于调动病人的主观能动性,促进身心康复。

参考文献

[1] 朱建秋,汪风.内科病人的心理护理体会.当代医学,2008,14(22):125.

[2] 李朝品,韩一梅主编.医学生学习指导.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4:385~391.

[3] 孙艳,李宇军.内科病人的心理护理干预.全科护理,2009,7(5):1369~1370.

第6篇

1.完善ISO9000质量标准文件。

严格执行ISO9000文件是提高护理质量,确保病人安全的根本保证。护理部根据院综合目标的要求,运行ISO9000质量标准文件,使护理管理逐步达到了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使护理人员职责具体化、文件化;进一步加强了对护理单元的管理,并不断完善了各个护理环节的程序。

护理服务质量控制是质量管理的核心,通过质量控制阻断和改变某些不良状态,使护理质量始终处于符合质量标准要求的状态。树立预防为主的方针,将工作重点从事后把关转移到事先控制上。进一步完善了《护理部作业指导书》,制定了各种紧急预案,根据实际修改了护理文书书写规范,完善了护士站、治疗室、处置室物品器械放置规范,确定了实行护理宾馆化服务的内容,修订了安全教育制度,护士长巡视病房等制度,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

护理质量标准的控制范围,从病人入院到出院,包括新入院病人指导,执行医嘱,各项治疗护理,健康教育,出院指导,病人满意度调查等全部护理环节。通过对护理质量标准的控制,实现了护理质量管理持续改进,护理差错率不断降低,赢得了病人的信任,为医院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精心组织护理质量体系的运行与实施

为了把ISO标准运行于护理质量管理,使每个环节得到控制,最终实现住院病人治疗、处理,护理到位的目标。护理部充分发挥护士长,病房护理质量小组及老专家组成的质控组织的作用,每月定期、不定期组织检查、督促、指导,狠抓制度的贯彻落实,护理部质控组织每周检查一次,每月底护理部组织大检查。病房护理质量小组每天检查各班护士的工作情况,护士长每天巡视病房至少四次,密切观察每个病人的病情变化和思想动态,发现问题及时化解,了解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和解决病人的需要。实行了全程导医、分组护理及主管护士负责制,为病人提供全程优质护理服务。护理部每周随业务院长查房一次,以了解临床需求、护士业务学习及护理文书的书写等情况,护理部坚持节假日、危重病人查房、巡视病房至少2次/周,每月夜查房一次,以及时发现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护士长夜查房1次/周,每月底发病人满意度调查表,对检查和满意度调查的不合格项以书面的形式与主管护士及护士长反馈并签字与考核分数挂钩,在每月的总结会上对普遍性问题集中讲解,提出纠正预防措施并再以书面的形式对各护理单元的不合格项给以反馈。例如,巡视病房中发现一级护理的病人较多,在护士长会议上及时提醒护士长要严格执行分级护理制度,按要求巡视病房,特别是夜间一定要认真、仔细观察病情,发现病情变化及时处理。充分发挥质控网的监督指导作用,以标准为依据,以质量为核心,以薄弱环节为重点,以检查督促指导为手段,采取定期检查与随时检查相结合,全面检查与单项抽查相结合的方法对护理服务质量进行控制,确保关心病人到位,了解病人身心状况和病情变化到位,危重和自理困难病人基础护理到位;与病人的沟通、咨询和护理指导到位。注重护士素质的综合提升,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实行从病人入院到出院全过程控制,使护理工作的各个环节自始自终都处于严密监控之下,以保护病人安全。

通过检查有效的促进了护理单元的工作,进一步提高了护理质量和病人满意度。

3.抓好危重病人管理和基础护理的落实

我们在提高护理质量的同时,注重加强对危重病人的护理,要求每一个护士对一级和危重病人掌握八知道:床号、姓名、诊断、症状体征、辅助检查、治疗护理、病情变化、心理状态,要求护士长掌握每个病人的病情和心理状况,对危重病人及时进行护理指导,,以保证危重病人的抢救护理工作到位,提高了抢救成功率。抓好“四个”特殊:特殊人员(新护士、工作责任心不强及思想情绪有波动的护士)、特殊时间(中午、夜间、节假日)、特殊病人(年老体弱、婴幼儿、疑难和危重及大手术等病人)、特殊操作(不常见的操作或者难度大的一些技术操作及新业务、新技术开展等)病人的护理,做到预防为主,事前控制,确保关心病人到位,了解病人身心状况和病情变化到位,危重和自理困难病人基础护理到位;与病人的沟通、咨询和护理指导到位。注重护士素质的综合提升,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4.组织护士认真学习《ISO9000护理作业指导书》

ISO9000文件运行以来,护理质量和病人满意度有了很大提高,认证后将更能促进我院护理事业的发展,为打造胸科医院护理品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护理部工作总结二、开展优质服务,提高服务品质,打造胸医护理品牌

创建一流新型专科医院,精心打造“管理一流、质量一流、技术一流、环境一流、服务一流”的护理服务,开展了感受亲情护理,创建“优质服务示范病房”、“护理文书书写规范病房”活动和温馨服务活动,使护理人员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护理先行”的服务理念,营造温馨舒适的就医氛围,调动护士长和护士的积极性,鼓励护士长创本护理单元独特的护理品牌,增强了团队精神,为病人提供了优质全面无缝隙服务。

1、规范护士行为,护士精神饱满,着装整洁,佩带胸卡和发网、淡装上岗。推出优质服务新举措,使每个护理单元都做到:五个一:病人入院时得到一声问侯、看到一张热情接待的笑脸、一个温馨的就医环境、一张亲情卡、住院期间护士会积极努力为病人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三主动:护士对病人主动接待、主动观察、主动帮助;三个掌握:掌握病人病情、治疗和检查结果,掌握病人医疗费用情况,掌握病人及家庭、社会心理因素;七声:病人入院有迎声、进行治疗有称呼声、操作失败有道歉声、与病人合作有谢声、遇到病人有询问声、接听电话有问候声、病人出院有送声;使病人感受到在胸科医院护理服务的温馨。与检验科王协商解决了新入院病人一天两次抽血的问题,减轻了病人痛苦,使病人满意率不断提高。

2、宾馆化个性化微笑服务:使用文明用语,接待病人及家属时态度和蔼、语言得体,树立病人至上的观念,说话做事都要站在病人的角度,使病人感到我们都是在为他们着想,护士从一点一滴的小事中体现对病人的细心、耐心和爱心,标准化服务是平台,个性化服务是最终目的。

3、ICU独立理顺了与外科的关系,ICU护士相对固定利于管理和业务水平的提高,使外科护理工作更加规律,护士长能专心病房护理工作,ICU成立2个月来到内二、内六特护病人20个班次,较好地起到传帮带的作用。

4开展了流动奖牌活动,在这项活动中,每个护理单元都轮流获得奖牌。

胸外二护理单元获得三次“优质服务示范病房”流动奖牌,三次“护理文书书写规范病房”流动奖牌。

内三护理单元获得一次“优质服务示范病房”流动奖牌,三次“护理文书书写规范病房”流动奖牌;

胸外一护理单元获得一次“优质服务示范病房”流动奖牌,二次“护理文书书写规范病房”流动奖牌。

内五护理单元获得二次“优质服务示范病房”流动奖牌,一次“护理文书书写规范病房”流动奖牌。

内四内七心内。呼吸一呼吸二护理单元获得二次流动奖牌。

胸外三内二内六护理单元获得一次流动奖牌。

通过这项活动激发了护士比学赶帮超的意识,促进了护理服务和护理文书水平的提高。

5、5.12护士节与工会举行了以“传承南丁格尔精神,树立崭新护士形象,弘扬抗非斗志,打造胸医护理品牌”为主题的文艺演出和别开生面的“拔河”比赛,增强了护士为建设一流新型专科胸科医院努力工作的信心。

护理部工作总结三、提高护士风险、安全、法律意识,防控护理缺陷的发生

1随着社会进步,科学的发展,病人维权意识增强,消费者权利意识抬头,护患关系紧张,医疗纠纷增多,护理人员执业风险加大,为了增强护理人员安全防犯意识,护理部制定了《提高风险和安全意识,防控护理质量缺陷》对护理工作中常见的不安全表现、护理事故常见原因,进行了总结概括,对护理差错的定义和判定标准进行了描述,提出了如何防止护理事故及差错的发生、加强风险管理的综合措施并在1月份召开的护士大会上给予讲解;8月份分两次对全院护士进行了《如何应对举证倒置》的讲座,使每个护士提高了风险、安全、法律、自我保护意识,减少了护理差错的发生。

2、进一步规范了护理文书的书写,根据卫生厅《山东省护理文书书写要求及格式》的要求,组织护士长进行学习和讨论对书写的细节进行了规范,并抽调专人进行随机检查,每月组织护士长到病案护理病历,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使护士的书写水平不断提高,以确保病案资料科学、完整、真实。

护理部工作总结四、针对不同层次进行护士培养,全面提高护理人员素质

1.护士长培养

护理部进行了《护理管理理论》、《护士长素质与护理管理技巧》、《论护士长的多元意识》《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安全》等知识的培训,举办护理管理经验交流会,有9名新老护士长进行了发言,各自讲了管理体会,以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提高了护士长管理水平,为护士长创造了宽松、和谐、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有四名护士长进修学习,心外科护士长李春梅、心内科护士长到武汉亚心医院进修学习。内六、内七护士长到北京朝阳医院学习。

坚持了护士长手册的记录与考核:要求护士长手册每月5日前交护理部进行考核,并根据护士长订出的适合科室的年计划、季安排、月计划重点进行督促实施,并监测实施效果,要求护士长每月工作一小结,以利于总结经验,改进工作。

坚持了护士长例会制度:至少每二周召开护士长例会一次,内容为:安排工作重点,表扬先进,总结工作中存在的优缺点,每月初对大检查发现的问题和病人满意度情况,向各护士长反馈,提出改进措施,持续改进护理工作。

继续开展整体护理,健康教育,对住院病人发放满意度调查表,(定期或不定期测评)满意度调查结果均在98%以上,并对满意度调查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每月各科召开病人座谈会一次,征求病人意见,对病人提出的要求给与尽量满足。

2、全面提高护士素质

加强了护士的培养,对全院护士进行每月一项护理技能测试,一至10月份分别进行了心电图、简易呼吸器、气管插管、除颤器的使用、鼻饲、口腔护理、导尿、吸痰、静脉留置针、皮内注射和测血压培训与考试。提高了护士护理技术操作水平,组织护士长讲课,科室内安排相关业务理论学习,护理部进行抽查、提问每月一次,鼓励自学、函大学习,组织业务查房,选派一名护士到上海新华医院,四名护士到齐鲁医院和千佛山医院进修ICU,提高了对危重病人的护理水平。请赴亚心进修的两名护士长汇报了先进护理理念和管理经验,同时又选派两名护士到武汉亚心进修。护理单元护士轮流到心电图室学习,对年轻护士进行科室轮转,以尽快掌握各科护理技术。

3.对全体护士进行礼仪培训,提高护士综合素质

通过礼仪学习,所有护士都表现出了高度的纪律性和自觉性,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转变了服务理念:真诚为病人服务真正把病人当作是自己的亲人,使病人感受到了家庭般的温暖,享受了独特的胸医护理服务,改善了护士的形象,提高了病人满意度及胸医知名度。充分体现了“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宗旨,实现了“让病人满意,使病人健康”的护理目标。

第7篇

关键词:优质护理服务;护理质量;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7526(2012)08-0269-01

1实施方法

从我科今年成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试点病区以来,针对如 何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全科利用上班及休息时间进行了多次讨论。宣传动员工作召开“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动员大会,组织医护人员认真学习相关文件及活动方案,改变观念,调动全体医护人员的积极性,增强主动参与意识,确保活动取得成效。制定培训计划科室结合本科室的特色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包括基础护理操作、专科护理、沟通技巧、心理护理等各方面。培训由专人负责,并定期进行考核。

2优质护理在精神科护理中的重要性

对优质护理服务内涵理解,长期以来,由于“特殊行业”的影响,在面对机遇 与挑战并存的崭新世纪,护理服务必须适应时代的需要,不断完善工作体系,强化基础护理及专科技能,提高优质护理的质量和水平,逐步实践,制定切实可行的基础护理工作时间表,提升护理质量,护理服务更加规范,让我们的护理队伍从点点滴滴开始发生变化。从而使护理服务从被动逐步转变到主动。能够基本做到主动换位、主动察觉、主动沟通、主动介入、 主动关怀。患者来有迎声、见面有称呼声、问有答声、答有笑声、操作前有解释声、操作中有问候声、操作失误有道歉声、操作完毕有应答声、节日到来有祝贺声、患者出院有送行声。

而在开展“优质护理”工作中深深感 到白衣天使不仅仅是为患者做好治疗,更要在生活上关爱病人,视病人为亲人。只有做好优质护理服务,才能减轻病人家属的后顾之忧。 科室在创建优质护理服务工作中每个护士工作牌上都明显的标示了责任护士的名字,以便病人可以得到最及时的护理。有一对加强班,每天早上 7:30 我们微笑着来到病房做 晨间护理,为患者带来真挚的问候,保持病房整洁,并为病人扫床、更换床单被套整理病房及危险物品检查等。为患者剪指甲,对生活能自理的病人,我们做得更多的是健康教育,从入院直到出院,护士们始终和患者进行温馨的交流,认真倾听他们的诉说。对病情重且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做口腔护理、会阴护理。对生活半自理或完全不能自理的病人,我们协助他们定时翻身、拍背、加强肢体功能锻炼,认真讲解功能锻炼的重要性,取得患者配合。由过去的侧重于治疗性护理,转变成加强基础护理。虽然每天工作很辛苦,但当看着患者舒适地躺在整洁的病床上,大家一天的劳累全部烟消云散了。 我们尽力做好优质护理服务链:心中有病人――能够想到,目中有病人――能够看到,耳边有病人――能够听到,手中有病人――能够做到,身边有病人――始终临在,健康教育围绕病人――能够说到做到。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变“病人 要我做”为“我为病人做”,做到及时、到位、专业、规范、安全、 舒适的护理。体现了“爱心、耐心、细心、责任心、诚心和热心”的 服务理念。我们把这“六颗心”应用到工作中,用我的“六心”服务于每一位患者,让他们感受到在医院就像在自己家里一样温馨温暖,我们就是他们的家人和朋友,我们会真诚的与他们交流沟通。一个美丽的微笑,一句简单的问候都会让他们心里暖暖的,无论是对患者还是家属,我都微笑相待,真诚以待,构建一个和谐的科室氛围就是我 们提供优质服务的基础。9 月为我们实行了弹性排班。大家分工合作,明确岗位职责,全科护理人员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全面有效地提升了护理服务质量,为病人提供创新、人性化服务,得到了病人的称赞。我们还不断改进服务流程,实现了生活护理到位、治疗护理安全。进一步深化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将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活动持之以恒地开展好,让患者真正得到实惠,取得让社会满意的效果。 护士的工作是普通而平凡的,这里没有鲜花,这里也没有掌声, 要得到病人的认可,社会的承认,优质护理活动势在必行,而这项活 动的有效性则依靠每一名护士来保证。一个人的力量是微小的,一个 群体的力量是巨大的,工作每天都在做,工作做好则靠每一名护士姐 妹的努力,工作做细也要靠大家的众志成城,只要我们每名护士姐妹 们都在真诚的付出,都在用真心为病人解除病痛的折磨,都用好了那 把钥匙。我们的价值实现,病人、社会对我们的认可都将会实现,病人对我们的满意度和以前比也得到很大提高。这就是对我们工作的一 种肯定和鼓舞,我们会觉得自己努力工作是值得的、有意义的 !

3效果

通过开展“夯实基础护理、提供满意服务”这样的活动,患者得到了高质量的护理服务,在落实基础护理过程中,护士通过与患者沟通,能够了解患者的病情和心理状况,及时为患者解决问题,使患者的满意度提高.而且护士的整体素质也得到了提高,主动服务意识得到提升,责任感增强,服务理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使得护患关系和谐,降低了护理缺陷的发生率,并发症的发生减少,促进了护理质量的全面提高。

4体会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和人们保健意识的增强,人们对护理质量和服务都有了越来越高的期望。因此,以“夯实基础护理、提供满意服务”为主题的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的实施,真正体现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医学|教育网整理,有效的提高了护理质量,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满意的护理服务,促进医患和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护理团队是一个相互协作的团体,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明确了各级护士的工作职责,细化了基础护理流程,护理人员增强了主动服务意识,护理服务质量不断改进,最大限度满足了患者的需求,融洽了护患关系,赢得了患者信赖,真正做到护理工作服务于民。

参考文献

[1]武红,甄洁玉.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实践与体会[J].中国医学创新,2011,8(4):128-129.612-613

第8篇

【关键词】心理护理;个体;质量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0389—02

随着现代护理技术和医学模式的进展,护患双向心理研究与相互支持的护理学探讨,已发展成为心理治疗和心理护理的中心。人得同水平心理护理,使护患关系达到融合性心理效果,从而提高护理质量,已变为目前护理质量评估的重要指征,临床性心理护理的局限,职业性应激致部分医护人员身心健康状况失衡,导致加强护士技术培训与心理培训成为目前最基本的需要。

护士在帮助患者恢复健康,解除疑虚的工作中,技能性和护理性创造劳动具有其特殊的复杂性。因此,新的整体护理模式对护士的素质特别是护患心理沟通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护理目的和操作的准确表达及实施与病人理解配合的相向知心性心理交换,是减轻患者身心痛苦,提高治疗和护理效果的前提保证。

1 护士职业特点素质及心理素质

1.1 护士执业素质全面化的必要性及主要依据。

素质,是人的心理发展的生理条件,它并不决定人的心理的内容和发展水平,因而在医生与护士的主、助关系变为共同为病人康复而服务的合作关系的今天,护理素质的提高和缺陷修正显得极其紧迫和重要,护理以人的基本需要为理论根据,以病人为工作对象,以科学的护理程序为行为指南,其中,护士是医嘱的直接执行者。把单纯的技术操作扩展到积极主动,全面系统地了解,注意病人的环境,心理、精神、社会等整体状况对其恢复的影响转变观念,树立现代护理观,是护士素质进步的关键。

由于缺乏对护理学是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理论指导下的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的认识,没有看到护理学科已经形成其自己独特的专业理论体系和范畴,护理人员因为功能制护理造成偏重与重复、简单的习惯性技术操作,而知识更新的机会又少,使护理工作的科学规范性,专业性日渐淡漠。受传统护理观念的教育和影响,同时我国护士的培养以中专为主,其结果护士人文学科的知识较差,对护理发展状况的了解和护理自我评价能力明显薄弱。以护理程序为基础的整体护理模式,要求护理人员不仅要具有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崇高职业道德,而且要具备专业技能,心理,社会等全面智能结构,才能使护理问题得到求真务实的解决。

1.2 护理心理的预准备。

在长期的护理实践中,人们越来越多地认识到护士心理健康状况决定着心理护理的质量和水平,直接涉及到患者的治愈,鉴于心理护理与技术护理相铺相成,在整个疾病的预防和治疗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近年来,国内外对心理护理模式进行了大量深入的探讨,但由于研究手段的杂乱性,主观性、随意性,具体实施上显得空洞而格式化,实际应用多为强直性概念灌输。

护士是护理的主体,因此也是患者所处人际社会群体中独立的个体,因此对护士心理护理的要求必须符合其职业特点,包含于工作范围内,思维、情感、道德、语言等指标表现不可能在实际操作中超越人性而表现“神”职。具有普遍意义的护士职业道德是护士护理专业的行为规范准绳,心理护理则是在此感、态度、言行等有意识地影响和指导病人的感受和认识,达到改变病人不良心理及行为的目的,从而保证防病治病,加速肌体健康等工作的有效完成,对本职工作意义,价值思考职业态度,与职业要求相一致的行为特点,构成了护士—-病人互联关系中前者的个体和角色人格特质,其中心理外显得特质是品质的表达。职守与爱心,高度的责任度,情绪调节与自控,人际交往等社会适应性意识,首先应该是建立在人与人互助,互爱的情理之上,最终形成护患间对疾病危害及必须采取措施的共识。护士利用护理专业知识解释、安慰、说服其护理对象,才能在正常的人类交往(护理行为)活动中,取得心理核心地位和主导,使护理成为双向心理都能接受并彼此配合的社会行为,让病人处于一种最佳心理状态来接受治疗和护理。对不同心态病人的有的放矢地护理诊断,护理过程,诱导病人由依赖心理变成积极支持心理,直到取得最好的心理护理效果,这样护患个体单向性心理就构成了护理的同一和共向,也就是说,护理个体心理离不开心理护理个体,没有心理护理理素则个体心理只能是某一特定心理的活动。

2个性心理在心理护理中的集合

2.1 个性心理护理应用的质化。

心理护理不是普通的临床技术性护理,它要求护士在做好了解病人病情及其接受某些检查和治疗的同时,借助问、听、视、触、交谈有步骤,有目的判断和分析患者心理活动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特性及反映,准确把握病人的求医动机、希望、行为、个性、智力等特征,决定实现相应的心理护理方法,对不同的病人采用不同的心理护理,是咨询和治疗至关重要的一环,带有共性的一般心理护理是职业的体现,应用护士个体健康心理对病人进行个别深入心理剖析的方法才是心理护理的本质。排除伦理学范畴及“翻身叩背,输液打针”的简单技能活动,形成自觉行动的技巧运用才是个性护理的体现。

个性心理护理不是附合,也不是技术操作的强迫接受,它要求护士表现出自己的气质类型,文化涵养,性格特点和一定水平的个人精神境界,正确实施护理法则,使护理对象与自己的理解相统一。仅限于单一的情感性,艺术性、积极性、严肃性,风趣幽默,寓意贴切的表现力和表象力,即不现实也不可能。以病人为中心,探求其目的,制定心理护理的方式方法,注重角色人格特质的训练与引导,完成护患双向对病症治愈的高自信度,其中的护士职业人格特质和职业动机,是成功与否个性心理最明确的表达。

2.2 建立科学的病人心理评估关系。

自80年代以来,对护士心理素质和心理护理研究的文献已逾上百篇,但是,由于缺乏对被护理对象心理背景和期望的系统分析,这些讨论变成了对护士单向的职业 要求,使心理护理不仅仅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其内容也大都成为了对护理职业心理特征的描述。新的护理模式要求在执行医嘱的同时,从病人疾病,心理生活,社会等几个方面整体出发,开展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诊断和过程。这说明心理护理动态的了解及评估成为心理护理的第一要素和必要条件。

诸多病人所患病症是各不相同的,即使是同一类疾病,因为其年龄、性别、性格、文化素质、工作地位、家庭等个体差异,对疾病的言行表现,认识程度以及因此而带来的对疾病诊断、治疗、护理的影响各个不相同,即疾病的内在规律存在的共性问题是通过个性差异体现出现的。借助问卷,交谈,解释并通过技术性护理操作等手段,准确观察的思维变化,情绪波动,根据发现总结病人对其自身病患的感觉,认为等心理活动,在求医需要,情绪征兆,忧虑负担及医疗检查,用药情况,家庭影响等个体特征方面,寻求诊个体个性的特异性和规律性,评估病人存在的心理问题,严重程度以及对其施行护理的正负观点,建立起病人就诊的综合档案,逐个疾病,特定个体选用实施具体有效的护理方法,使心理护理形成病人、护士、医生参加的共融体系。

2.3 心理沟通在心理护理中的地位和影响。

心理沟通是护患之间的观点、意见、思考、情感等信息的交换,传递过程,并以此取得相互间良好的了解,理解、信任的人际关系。整体护理模式不是简单地满足病人的生理、心理、文化、社会、家庭等拥有复杂层面的综合体,对其采用科学的护理心理和护理程序,缺乏沟通的基本意识,在进行护理操作时没有必要的心理认识交流,甚至表现出消极,厌烦的个体情绪,仅仅是功能制护理的职业工作方式,都可能增加病人的陌生和紧张感,无形中的隔阂只能造成心理护理障碍而导致护理结果表现化。

主动,亲切的言语交谈是病人就医过程获得安全被信任感较为重要的一步。科室位置,疾病分科,入院介绍,表格填写等咨询活动首先影响病人对环境舒适与否的心理感觉,对不同病人检查化验注意事项,药品使用方法,疗效及家庭护理等内容运用掌握的专业知识辅助指导,是护患沟通的前期准备,对病人及其家属不安、担心、顾虑甚至宣泄的某些迫切心理愿望,进行耐心、冷静的心理疏导,诱使其转化为倾诉,是患者尽快取得心理沟通的条件保证,同时,娴熟、高超的专业护理技术也是消除沟通过程中的不利因素,培养和建立护患心理支持关系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心理护理中的心理沟通更新了工作方法,加大了注重实效的力度,病人满意度显著上升,护理质量得到提高,推动了护理学科的进步和发展。

3 心理护理的量化研究

3.1 护理质量指标的内容和权重。

实证评价在心理护理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关于对护理指标的看法不尽相同,科学地制定指标内容,设计质量保证的护理程序,有助于我们客观评估心理护理的有效性。

心理护理被认为是护理领域中最艰苦和复杂的创造性劳动,具有将生理需要升为精神得历史意义,它标志着护理以单纯的职业操作转化成为职业思考。由于系统论是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在护理领域的具体表现,实效结果的衡量就成了工作方法及程序正确与否的最终表达。分析质量管理现状和整体护理发展趋势,病人满意度和基础护理到位率呈强权值,心理护理的指标内容,应从护理职业范围出发,制定标准护理计划和教育计划,即护理服务态度,工作耐心热情,语言文明程度,即使解决问题及巡视,技术操作和专业知识深度的满意情况,病人对疾病、药物、饮食、休息与锻炼的认识,只有同时得到这些因素的协调支持,坚持现场落实和反馈控制的原则,并实施得分量化统计,才能体现出护理的效价和质量控制实值。

3.2 形体语言的主导地位。

职业性语言交流,技术操作时护理程序不可缺少的重要步骤,也是护理中进行沟通的正常手段,但由于存在语言不懂而解释却耗时较长,护士技能操作被视为理所应当的本质工作等认识障碍,由此产生的心境,情绪对护患关系的影响直接涉及到护理质量,所以有人认为形体语言处了能“辅助”有声语言的作用外,其具有较强的吸引力,表现力比语言性信息更富有感染力,重要性甚至超过语言性沟通。

语言信息交通是间断的,而非语言形体交流的信息是不间断的,形体“语言”传递信息是许多感觉器的综合信息。从病人就诊到离开,除语言外,护士在工作中的仪表、态度、举止、技能水平始终直观连续的影响着患者的心理状态,庄重、沉稳、自然、果断给人视觉、触觉上的同情、亲切和友善的安全感,增加病人与护士之间相互信任的程度,反之,冷漠、马虎的随意性等不良刺激,则使病人产生气愤、懊恼、恐惧而加重其病人心理负担。此外,形体语言信息因为受距离的限制,护患交往的双向是在近距离内感觉器官能互通的情况下进行的,这使得护士行为反映的是可见的实实在在的各项护理操作而并非空虚的说教宣传,目光、表情、主动搀扶、安排治疗等等动作---空间效应,无形中增强了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减轻了心理压抑,可以认为正确的形体语言是病人获得信赖并配合护理的第一感性的心理要求指征。

3.3 心理护理学研究是促进护理学深入发展的关键课题。

第9篇

【关键词】 整体护理;经验;护士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7494-01

1 护士素质是整体护理的关键

1.1 业务素质 过硬的业务技能、应急反应能力是护士必备的基本要求,在工作中我深深的感到,没有过硬的业务技能,很难赢得病人的信任。道理很简单,患者由于发病较急,心情焦虑,病人家属往往情绪急躁、惶恐,希望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检查、收费、取药等就耽误一定时间,最后到护士站,如遇到护士静脉穿刺技术不过硬,没有一针见血,就会造成病人的不满,甚至把其它环节中的不满全部发泄到护士身上,如没有明确诊断的急腹症的病人,需要作一些必要的检查,这期间不能用药,病人疼痛不缓解。当输液时一次不成功,肯定会招来对护士的指责、谩骂,甚至对医院的指责。即使护士再三耐心解释也很难与病人沟通。对于危重病人的抢救,护士技术不过硬,不能迅速准确地下胃管或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或其他必要的抢救措施,病人就可能失去进一步治疗的有效时机。因此,护士必须练就过硬的基本功,熟练掌握各种抢救设备、仪器的操作,具备丰富的临床知识,才能保证整体护理工作的开展、实施。

1.2 服务态度 医院是一个服务窗口,护士又是一个医院的精神面貌与服务态度的焦点。护士的服务态度就起到了启至关重要的作用。面对被疾病折磨着的、有着复杂心理变化的病人和家属,护士要根据患者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不同情况、不同层次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对患者和家属进行必要的心理沟通,将患者视为自己的亲人,才能赢得病人和家属的理解与信任。良好的沟通也是减少护患矛盾的最有效方式。当患者来医院时,护士首先要起立,面带笑容,主动打招呼,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详细询问病情并及时安排医生接诊,病人就会从感情上,对护士、对医院产生信任感。因此,良好的服务态度和有效的沟通是整体护理成功的必要条件。因此作为护士必须用一颗热情真诚的心来对待每一位患者,通过我们得体的语言、优雅的举止,来换取患者的理解与信任。要做到:①及时准确。不以任何理由耽误病人治疗、抢救;②有效沟通。解释、回复病人及家属的各种问题和要求;③谨慎细致。再忙再累也要保证不出一丝差错。

2 沟通的技巧是整体护理的重要环节

2.1 护理人员在沟通中不仅要让患者“看”到护士的服务,也要让患者“听到”护士的服务,从而让他们感受到服务的温馨。良好的护患沟通,可使患者对护士的服务能正确的理解,增加对护士的信任又可增强护士的自我价值感,拉近护患双方的距离,逐步建立起相互尊重、理解、信任、支持、平等、合作的护患关系。在日常的工作中,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做:①善于向病人传递温暖的感觉;②以真心诚意的态度对待病人;③善于尊重病人;④采取积极的倾听态度;⑤互动关系界限的确定;⑥表现同情心;⑦合理分配时间;⑧调整步调与病人保持一致;⑨善于向病人提出有效适当的问题;⑩注意细节间的关联性。

2.2 创造良好的交谈气氛 选择一个合适的场合和一个恰当的开场话,有利于交谈的顺利进行。如首次与患者交谈,护士要主动自我介绍,选择恰当的称呼,温和的语言,真诚的态度,如“阿姨你感觉怎样?”“哪里不舒服吗?”“是什么原因使你的情绪这么低落?”通过交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赢得患者的信任,准确掌握病情变化和有关护理问题及患者的心理变化,及时开导患者,让患者对自己的病情有所了解,愿意对护士诉说自己身体的不适和心里的苦闷和忧虑。

2.3 交谈的方法 ①得体的称呼。得体的称呼能缩短护患之间的心理距离,使患者更加信任护士,愿意与你进行心理沟通,增加彼此之间的了解,还可以使患者心情愉悦,处于最佳的心理状态接受治疗与护理。同时要尊重患者,与患者谈话要有科学性和艺术性。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健康观念的改变,对医疗护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要求护士不但要熟练掌握专科理论及护理技术,还必须学习和研究各种民族人群的文化、生活、习俗、心理等背景,只有掌握了丰富而广泛的知识,才能对病人提出的各种问题做出有科学依据的回答,取得病人的信任。②倾听的技巧。倾听不仅是指听到对方说话这样一种单纯的心理过程,而是包括了生理的、认识的和情感的过程。倾听过程包括了接受口语和体语这两种信息;在与病人交谈过程中,护士要注意全神贯注地听病人倾诉,注意保持眼神的交流,必要时给予适当的反应,如“是”、“对”或点头表示接受对方的内容,希望他继续讲下去。不要随便打断病人的说话,以示尊重,在交谈过程中护士要使自己成为有效的聆听者。使自己的语言表达准确,文明有礼貌,分寸掌握得当,具有真诚的关心、爱心、同情心,使护患之间始终处于一种默契友善的气氛中。

第10篇

护患沟通障碍的原因分析

①仪表:医院护士工作中需要衣帽整齐,这是延续多年工作的需要。而在社区家访和护理中,给病人的感觉是感情距离远,不易接近。如果护士的着装不够端庄大方,那么,直接影响患者对护士的第一印象及接受程度。②言行不一:护士的语言及非语言信息表达不一致,会使病人产生误解,或从护士的表现来猜测自己的病情而产生沟通障碍。③虚假的不恰当的保证:有时当病人表示对病情、治疗、护理的害怕或焦虑时,护士为了使病人高兴,而说一些肤浅的宽心话,给病人以虚假的保证。使病人感觉护士并不理解他的感受或对他的感受漠不关心。④突然改变话题:在沟通过程中,对病人的表现不是用积极的语言鼓励并加以肯定,而是直接或间接地用无关的问题突然改变话题,或者转移谈话的重点,会阻止病人谈出有意义的信息。⑤主观判断或说教:在沟通过程中,护士没有根据病人的年龄、性格、文化层次的不同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而是一律使用一些说教式的语言,过早地表达自己的判断,使病人没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情感,或觉得自己就像学生一样在接受老师的教育。比如护士对病人说:如果是我,我会如何等等,使病人感觉自己的感受对护士毫无意义,会停止与护士的沟通。⑥急于阐述自己的观点,过早地做出结论:护士如果在沟通中没有经过思考,很快地对问题做出回答,会阻断病人要表达的感情及信息,无法表达真正困扰他们的问题及感觉,将使病人有孤立无助、无法被理解的感觉。⑦信息发出的量及速度超载:当人患病时,由于身心的不适,会对沟通过程中的信息接受能力下降,而护士有时在工作繁忙的情况下,会急于求成,特别是在进行健康教育时速度太快,信息量太大,会影响教育的效果。

护理对策

护士的仪表着装:护士应根据当地的风俗及不同层次的社区家庭人员,穿着修饰适宜,大方、得体,稳重成熟,会赢得患者及家属的信任及良好的第一印象。

设身处地为病人着想:在社区中,护士要牢固树立以病人为整体、以保健为中心的思想,尊重病人,帮助病人。把人和社区联系起来,运用系统的观点对待人和事。社区中患者及家属面临巨大的压力,特别是病人病情比较严重时,甚至是1种很恐怖的经历,病人情绪易激动,对周围的一切很敏感,也常从护士的言语、行动猜测预后。因此,护士良好的、支持性的、明确的沟通技巧可以帮助病人度过这段痛苦的经历。反之,如护士对病人漠不关心,会使病人产生不信任感,甚至产生敌意。

尊重病人的人格,维护病人的权利:称呼是满足病人对尊重的需求,称呼得体,使对方得到心理上的满足,感觉到护士的亲近。称呼后的第一句话,也是引入交谈的开始,要避免使用医学术语和人们忌讳的字词,讲话时且勿省略主语和关键词。避免直接询问与疾病有关的话题,特别是对社区患慢性病的病人和高龄老人,应通过询问生活中的一般情况,达到了解与健康有关的情况,如询问睡眠如何,进餐如何等,病人可直接回答,通过这些一般情况分析与健康有关的问题,再计划下面谈话内容。

倾听的技巧:耐心主动的倾听,明确病人有诉说问题的权利,不过度猜测和错误的理解,不超越对方的情感层,交谈时始终跟随病人的情感,有意识的拉近护患间情感距离,不遗漏问题和主要内容,特别对老人、儿童和“困难”病人要用“三心”:耐心、细心和爱心。

打断的技巧:应该将病人看成1个具有完整生理、精神、社会需要的综合体。在与病人沟通的过程中,注意维护病人的自尊及人格,对病人说话时,语气要温和、诚恳,并尽量鼓励病人说出自己的想法,对病人提出的问题切忌使用审问的口吻,防止不耐烦地打断病人或粗暴地训斥病人。对于“爱说”的老人,可用触摸式的打断或反复给予帮助(翻身、饮水等)。打断谈话的技巧是通过积极的语言和具体的帮助,使对方接不上原谈话的内容,而达到打断的目的。

搞清对方(病人)的主要问题,随时向病人提供有关健康的信息并进行健康教育:护士在护理实践中,细心、耐心分析病人的叙述,目的是弄清和辨别病人的主要问题又不遗漏问题,一定要对病人所反映的信息或非语言的信息及时做出反应;随时发现机会,向病人提供健康信息及教育。如病人即将面临痛苦的检查或治疗,会出现焦虑、恐惧不安的感觉,护士应仔细观察病人的表现,及时向病人提供信息及指导。一些伤残病人,容易产生灰心甚至轻生的念头,并经常出现角色强化、角色缺如等角色障碍。护士应经常与此类病人沟通,及时了解病人的情感及心理变化,并应用相应的社会、心理学原理为病人提供护理,帮助他们尽快康复,或尽量做到生活自理,达到新的心理平衡。这样,不仅可以及时地处理病人的问题,满足病人的需要,而且使病人感受到关心、温暖及重视,加深了护患关系。

对病人所提供的信息保密,有时为了治疗及护理的需要,病人需要将一些有关个人的隐私告诉护士,护士在任何条件下都要保证对病人的隐私保密。除非某些特殊的原因要将病人的隐私告诉其他人时,也要征得病人的同意。如果病人的隐私对康复没有影响或帮助,绝不应向其他人扩散或泄露病人的秘密。

如何对待“夸张的描述”:对待疾病的态度,人群中有各种不同表现:有的人希望将自己的病说得很严重;有的人怕说自己有病;有的人没有严重问题,但为了引起家人注意,编出一些“夸张症状”;这类病人多是心理、精神问题或感到孤独等,要注意鉴别诊断,解决实际问题。

取得对方的合作:访视中,应了解到家庭内部相互间的影响,要认识到家属是病人的支持者、保护者、利益代表人,他们的言行和情绪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病人,因此,护士对家属的健康教育要落到实处,使其掌握切实可行的照顾患者的方法。需要及时向病人或其家属提供与其相关的知识、方法、步骤,并通过交流取得病人或家属积极地参与疾病护理的全过程,有利于病人疾病控制和康复。

触摸、手势和表情:对儿童和老人,特别是临终的病人,满足其皮肤饥饿的要求,触摸表达对病人的关心;对听、视力有困难和失语的病人,要用手势和表情来交流,尤其是极度衰弱元气力说话的病人更适用。如触摸表示不同意或疼痛,闭眼表示一般或无变化,小拇指表示不好等。

交流前首先要看“气候”,然后定“火候”:“气候”是指病人的具体情境,指病人的居住环境、生活领域、家庭中内部结构和功能。当护士进入此领域时,所做的一切都要经过病人的同意,方能实施。“火候”是与病人交流的内容和方式,根据病人的情境,在适当的时机将话题转入讨论的主体不至离题太远,又不影响病人的情绪。

第11篇

见习1个月,感受最深刻的是,临床是理论基础知识的巩固基地.临床的实地见闻,实地操练,让我重现在校学习那些枯燥又顽固的知识时提出的种种问题.例如:我干嘛要读这些药理病理?背了对我有什么用?好像知道了以后还是一点儿意义也没有,知识是统揽了,但学过后总的感觉是,一直只为考试而学习,没有几分属于我自己.在学校里,没有人问我这些药吃了会有什么不良反应,即使我知道有这些不良反应,但是我从来没有真正见到过,我不知道一种药用错后有多么严重,没有人问我这种病有什么临床表现,我也没有真正见到过这些临床表现,到底是怎样的呢?是不是就是书本上的一样呢?等等……半个多月的见习生活也对我在将来工作时做到医护配合大有帮助。医生和护士的职责是相同的,都是为了给病人解决生理和心理的痛苦。只有当医护做到密切配合,才能给病人带来最大的利益。而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了解自己的工作和对方的工作。作为将来的一名护士,必须了解护士的工作,所以这次见习我觉得既起到了早期接触临床的桥梁作用,又增进了临床思维能力,培养了动手能力,增强了信心。

第一,1个月的见习使我重新认识了护士这个职业的崇高.

在我以前的印象中,护士就是耐心和细心的代名词。我一直以为,她们的工作很轻松、很简单,只需要执行医生的医嘱,“照方抓药”就行了,其他的工作也都是些琐碎的小事情。这一次我通过护理见习,第一次深入到护士的日常工作中,亲身体会了一回做护士的苦辣酸甜,才发现原来做护士并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简单。护士的工作就是一个字“累”,我每天跟着他们跑都累得不行,而他们不但要不停的在病房间走动,还要给病人扎针换药,实际上比医生累多了,但他们一句怨言也没有。一名护士,只要在工作岗位上,她就充满了力量。她们全身心的投入在一场战斗中:把自己的活力完全展现在病房内外;把自己的能量连同微笑毫无保留的奉献给病人。

交班一般在早晨8点,护士医生都要参加,当然我也不例外。科室主任站在最前面,昨晚值夜班的护士开始做他们的护理病理交班报告,然后是值班医生,另外各位医生还要说一下自己管辖的危重病人的情况,最后两位主任和护士长进行总结便结束了每天必做的交班。我个人认为交班是非常重要的,它是对医生和护士的一种纪律的约束,让我们医护人员明白,病人的生命在我们手中,我们必须有很强的组织性和纪律性,做一名认真负责的医护工作者。

第二,一月的见习使我开拓了眼界,增加了见识。

见习期间,我跟随老师,细心听取讲解与指导,了解了许多医疗设备的基本操作,观摩并实践了许多种医疗操作,比如生命体征测定体重、血压、呼吸、脉搏、体温等等。有许多专业仪器我都是第一次见到。有许多看似简单的护理操作,真正做起来才知道并非如此。在医院的短短五周,新鲜事物接踵而至,时时给我带来兴奋的冲击。我充满好奇,留心观察,积极提问,护士们耐心的给我讲解,使我了解到了一些医疗仪器的使用方法、基本掌握了护理操作的要领和注意事项。她们生动的分析一个个看似简单的操作,并且在规章制度允许的前提下给我很多实践的机会,让我有机会使用这些仪器和设备,实践护理操作。这些都使我对将来从事的工作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

第三,一月的见习使我对医护配合的整体护理有了一定的理解。

这一点对我将来的工作极其重要,也是本次见习的最重要的目的之一。通过了解我认识到,医生和护士的职责是高度统一的,目标都是为了给病人缓解或解除生理上和心理上的痛苦。只有当医生和护士做到密切配合,才能给病人带来最大的利益。而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就要了解自己的工作和对方的工作。这方面的知识积累也是我这次护理见习的最大收获。具体地,我了解到:

1、整体护理要求医生与护士高度协作,其中科主任与护士长的密切配合是关键。在病区开展整体护理前,护理部主任下科室首先与科主任取得联系,将其工作计划、实施方案等向科主任介绍,争取科主任的支持。护士长在制定实施整体护理工作计划、制度、职责、人员分工、排班方式等方面都须与科主任商量。科主任对此项工作高度重视,在交班会上强调实施医护配合整体护理的意义、具体工作计划,并要求医生积极支持与配合。科室组织护士进行整体护理知识培训时,科主任和医生也须参加学习。

2、医护必须明确责任,通力合作,共同管理。病区每个病人的床头都挂有一个小卡片,上面分别写有主管医生和主管护士的姓名。新病人入院时,主管护士都要向病人介绍主管医生和主管护士,使医护明确自己的责任,为病人提供全方位的全程服务,从而使医护配合更加密切。

3、医护共同查房。这样有利于解决病人的医疗、护理问题。护理部规定病区的主管护士每天必须参加医生查房,并作记录。护理部不定期检查查房记录情况。护士参加医生查房,能进一步了解自己所管病人的情况、治疗方案,以利于护士找出问题,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4、医护配合可以让医生了解新的护理理念。护理制度的改革,是使以疾病为中心的功能护理转变为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改变了多年来护士执行医嘱的简单被动局面。新的护理模式,如按护理程序对病人进行护理,需收集病人资料,书写护理病历,制订护理计划、制订健康教育计划,进行心理护理、护患沟通等工作,这些都要让医生了解,以得到支持和帮助。

5、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是医护共同的责任。病人的情绪及心理状态对疾病的转归有很大的影响。按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去处理病人,是医护共同的责任。改变过去那种见病不见人的单纯生物医学模式。病人在生病时会产生种种不良的负性情绪,如紧张、恐惧、焦虑、悲观失望等。主管护士发现有上述不良情绪时,可以与主管医生配合,共同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使其在最佳心理状态下接受治疗。

第12篇

【关键词】高血压病人;临床护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301―01

高血压属于一种非常常见的临床疾病,其在临床主要表现为体循环动脉压增高。科学在不断发展,社会也在不断进步,人们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升,而高血压的发病率也就越来越高,再加上高血压绵延不愈,倘若控制不当,会对病人的生活品质与生命安全造成严重的影响,因为有效控制高血压已经成为当前社会人们热议的话题[1]。我院对2010年3月至2012年8月期间收治的88例高血压病人开展临床护理,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择2010年3月至2012年8月期间我科收治的88例高血压病人,病人入院之后先观察一周,病人的平均血压均高于正常的血压,完全符合高血压诊断标准。88例病人当中,男性病人53例,女性病人为31例,年龄最小的为56岁,年龄最大的为83岁,病龄为4至35年。

2 护理措施

2.1 对症护理 护理人员每天应当对病人的血压进行3次左右的检测,倘若测出病人血压偏高(收缩压≥180mmHg、舒张压 >100mmHg),升降幅度超过40mmHg,就应当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2.2 观察症状 一旦发现病人血压升高,并且伴有偏瘫、失语、气促、心悸、视力模糊、面色超红、呕吐、恶心以及剧烈头疼等任何情况,都应当及时通知医生,并且要及时准备好对应的抢救药物以及采取应急护理措施。此外,针对有肾、心、脑等并发症高血压病人应当密切观察病人的血压波动状况,并且要详细记录病人的出入液量;而针对高血压危急病人,护理人员应当密切检测病人神志、血压、呼吸以及心率等各项生命体征。

2.3 用药护理 ①密切观察用药反应,护理人员应当仔细观察病人在用药之后是否出现不良反应,要密切检测水电解质的平衡状况,是否出现高代谢障碍,病人是否出现耳毒性反应或者过敏性反应;此外,还应当检测病人的血常规,观察病人是否出现其他不适的症状,并且尤其要注意病人是否有过其他的疾病史,从而注意选择合理的用药。②指导患者安全用药,指导病人用药的时候,护理人员应当要向病人详细说明服务要的方法、时间以及剂量,并且要定期检查病人的用药情况,指导病人遵医嘱,谨慎服药,中西药不可以重复服用。高血压病症一般都需要采用联合用药,在用药的时候,护理人员应当先让病人明确治疗的目的,之后再向病人解释药物的治疗效、用药时间以及特殊药品的注意与使用事项,针对可能发生的常见不良反应,护理人员应当仔细关系,并且要及时处理。

2.4 心理护理 血压的波动情况与病人的心情、情绪之间的联系非常密切,因此,心理护理应当是护理的着重点,要让病人保持一个较为稳定的情绪,愉快的心情。通常的情况,高血压病人自身的情绪波动幅度非常大,烦躁、抑郁、恐惧以及焦虑的情况非常多,护理人员在护理的进程中应当时刻关注病人,注意观察病人在不同时期的心情与情绪的改变,并且要让病人明白情绪对于高血压的影响,从而有效消除病人的顾虑,让病人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需要注意的是,病房环境也对病人的心情与情绪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病房内应当保持清洁与安静,营造一个温馨、舒适的环境,才能够让病人保持舒畅的身心。

2.5 一般护理 ①休息:早期高血压病人应当注意适当进行休息。而血压交稿、工作压力大、伴有脏器损害或者症状明显的病人必须要注意进行充分的休息。在治疗以后血压得到控制、没有明显脏器功能损害的病人,除了需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意外,还应当参加一些轻松的工作,要鼓励病人多参与运用,不能卧床过久。②饮食: 高血压病人应当适量摄入动物脂肪与钠盐,要避免食用高胆固醇的食物。热量与食量都应当进行控制,尽量食用清淡、没有刺激、富含维生素的食物。③防止便秘,在必要的时候,护理人员应当给予轻泻剂或者剂。

2.6 戒烟限酒 大量的研究数据证实[2],人类抽一支烟心率大约每分钟会增加15次左右,而收缩压则会增加15mmHg左右,这是因为烟草中的尼古丁会刺激交感神经与中枢神经,使得心率增加,小动脉进行收缩,从而使得血压升高;而饮酒对于人体的影响至今仍然存在许多争议,一些研究说饮酒对身体有损害,而有的研究则说适量饮酒对身体有益,但是大量饮酒必然会对身体造成损害,高浓度的酒精会导致身体动脉硬化,使得病人的高血压症状加剧。所以,高血压病人应当戒烟限酒。

2.7 出院监测 当病人出院以后,要嘱咐病人保持愉快轻松的心情,注意劳逸结合与合理饮食,并且一定要按时按量的服用降压药,不可以随意停药、减量或者加量。此外,要嘱咐病人定期进行复查,倘若身体有不适的情况,应当及时去医院检查。

3 结果

通过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以及病人的积极配合,88例高血压病人的收缩压均控制在140 mmHg,而舒张压均小于90mmHg。并且病人刚入院时焦虑、消极的情绪都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临床治疗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

4 讨论

高血压的临床护理在高血压的诊疗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目前,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护理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发达国家出现了个体化护理,说明护理在心血管疾病诊疗中的重要性。尽管高血压难以彻底治愈,但相信通过医、护、患的共同努力,能够使高血压得到很好控制,从而预防或延缓高血压引发其他并发症,对提高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翟丽芳.老年高血压患76例心理及生活护理体会[J].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09(07):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