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初中语文教学要求

初中语文教学要求

时间:2023-08-04 17:25:1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初中语文教学要求,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初中语文教学要求

第1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现代诗歌;课程改革;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459.22 【文章标识码】C 【文章编号】1326-3587(2014)03-0031-01

在当前初中现代诗歌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教师缺乏足够底蕴、学生缺乏学习兴趣、教学过程单一枯燥、课外拓展较为狭隘等方面的不足,严重制约了教学成效提升。新课程改革对初中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语文教师,应当注重改革创新,全力打造高效诗歌教学模式。

一、初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现状

1.教师文学素养较低。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部分教师对于现代诗歌缺乏足够深入的研究,阅读的诗歌作品数量有限,深入开展研究的更少,导致教师文学素养相对不足。同时,部分教师在现代诗歌教学中缺乏教学技巧,教学停留于照搬成品教案的模式,完全按照应试知识点的要求组织教学活动,没有能够让学生充分领悟诗歌的意境韵味,无法有效胜任现代诗歌教学工作。

2.学生学习兴趣不足。在上述条件下,现代诗歌的教学课堂生动性也较为有限,学生所学习的是相关知识点等应试内容,教师通过单向讲解的方式开展语文教学,没有能够通过引领感悟的方式展示诗歌的绘画美、音乐美和想象美,导致学生在现代诗歌学习中缺乏浓厚兴趣。

3.教学过程单一枯燥。部分教师在现代诗歌教学中,完全以单向讲授的模式组织教学活动,没有能够让学生充分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也没有能够有效开展双边互动,提高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参与率,导致教学活动成为了教师唱独角戏的舞台,学生反而成为了被动接受知识的对象,影响了教学成效提升。这种为考试而教学的片面理念,无法有效彰显现代诗歌美的因素,无法有效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鉴赏能力。

4.课外拓展较为狭隘。部分学校的语文教师在诗歌教学中,没有能够对课堂进行延伸拓展,在各门学科课外活动开展轰轰烈烈的背景下,诗歌教学拓展却似春风不度玉门关,导致诗歌教学成效长期处于低位徘徊状态。

二、有效提升初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成效的思考

1.强化文学底蕴积累,提升教师教学驾驭能力。教师要有一桶水才能给予学生一碗水,相对于语文教学其他方面的知识结构而言,现代诗歌方面的积累,是许多初中语文教师履职能力中的短板。为了提升教学能力,教师应当增加现代诗歌阅读量,并且深入地分析研究,对于诗歌的意境、背景、主题、结构、用词等多方面开展分析探究,多接触现代诗歌,为教学活动积淀深厚的底蕴。同时,教师还应当潜心研究现代诗歌内容的先进教学经验,可以通过听课、研讨、座谈以及上网搜索、阅读教学刊物等方式,将先进的现代诗歌教学理念、经验与自身的教学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紧密结合起来,以此提升教育教学能力。

2.引导学生感悟意境,激发学生诗歌学习兴趣。初中生是开展现代诗歌阅读鉴赏的理想群体,他们正处于各种人生理念的成长期,要让他们感受到诗歌的意境,对他们的性情进行陶冶,品格进行熏陶,让他们更加健康地成长。教师在引导学生感悟意境的过程中,要通过多种形式的诗歌诵读让学生感悟诗歌音乐一般美的意境,可以通过多媒体手段引读、师生领读、学生对读等,让他们在声情并茂的朗诵之中体会感悟诗歌的意境,并借助多媒体手段演示相关情境的画面,增强学生内心情感的共鸣度,让他们在美中阅读、感悟、享受、理解。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在意境想象之中构建诗歌的绘画美,教师可以结合多媒体手段的演示,也可以通过引导想象让学生开启思维的翅膀,从字里行间去感悟简约的词句所展示的诗歌艺术境界,从而深刻领悟诗人的情感。

3.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在现代诗歌教学中,教师要从两方面入手,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首先,教师要创设浓厚的情境,让学生的心灵进入诗歌中所描写的境界,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作者的写作背景,诗歌表现的主题以及恰当的用词,以此为切入点,出示探究题,要求学生开展分析讨论感悟研究,让学生在相互交流讨论之中深化对诗歌内容意境的理解。让学生解读诗歌的语言之美,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领略诗歌的意境,同时能够为学生提供遣词造句方面的技巧,尤其是能够指导学生立意练字、推敲词句,在深刻领悟理解意境主题的同时,提高学生的遣词造句和写作能力。另一方面,教师在引导学生感悟意境、领会技巧的同时,要鼓励学生将所学、所感、所思有效迁移运用起来,可以鼓励学生运用诗一般的语言进行仿写,在教学一种题材类型的现代诗歌之后,可以要求学生借鉴教材的写法自选题进行仿写,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迁移能力。

第2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效率提高现状建议

初中语文教育不仅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有着重要的作用,还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现阶段初中语文教学的现状是,初中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并不高,而且也不重视,教师教学方式的欠缺等因素使得初中语文的教学效率难以提高。下面将对这些影响初中语文教学效率的因素进行详细的论述。

一、 初中语文的教学现状

现阶段初中语文的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阻碍初中语文教育发展的问题,这些问题使得初中语文的教学效率难以得到相应的提高。教师的教学方式较为传统、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是两个影响初中语文效率提高的主要因素,下面将对这两个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一一的论述。

⒈ 教师的教学方式较为传统

教师的教学方式较为传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首先,现在阶段教师在对初中语文进行教学时,大多采用的是教师作为课堂的中心,负责讲解,学生仅仅作为简单的被动的接收者。这种老套,枯燥的教学模式是初中语文教学效率难以提高的主要原因。其次,由于现在的竞争日益的激烈,使得一些教师为了应付升学考试,仅仅是对学生进行浅层次的语文教学,并划出一些所谓的重点要求学生进行死记硬背,这样违背了初中语文教育的初衷,难以培养出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不利于初中语文教育教学的发展。再者,一些初中语文教师的水平较低,也是教学方式难以得到改变,教学效率难以得到提高的原因。由于大家对初中语文的不重视,就使得有的初中语文教师仅仅是照本宣科,将书上的内容简单的读一边,划一下重点就算完事,完全没有什么语文的专业知识。这些传统的教学方式都是影响初中语文教学效率的原因。

⒉ 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

除了教师的教学方式影响初中语文教学效率提高外,学生对初中语文学习兴趣较低也是影响初中语文教学效率的原因。影响学生对初中语文学习兴趣的原因也有一下的几个方面:第一,作为教师,不重视学生对初中语文的学习。一些初中语文教师自己本身就不重视对初中语文的教学,仅仅将初中语文教学看作是应付,再加上一些初中语文教师本身就是代课教师转正而来,对初中语文的讲解仅仅是照书念,这样就使得初中语文课本身所应当具有的含义不能够得到真正的展示。这样效率较低的教学方式就会使初中语文教学变得更加枯燥,学生对初中语文的学习兴趣更加难以提高。第二,作为学生,对初中语文这门课程不够重视也是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的原因。学生不重视对初中语文的学习,有一大部分的原因是教师和家长老是向学生灌输,学好数理外,其他的科目都不重要这一思想,这样就会使学生认为初中语文课不重要,对语文的学习兴趣难以得到提高。还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教师教学缺乏新意,再加上学生学习课程较多,负担较重,这样就会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难以得到提高,使得初中语文的教学效率难以得到提高。

二、 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效率的建议

针对上述阻碍初中语文教学效率难以得到提高的两个主要因素,现提出以下两个建议进行改进。初中语文课也是非常重要的,应当重视对初中语文的学习,提高初中语文的教学效率。

⒈ 教师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转变

要想提高初中语文的教学效率,教师首先要对教学方式进行改变:首先,教师应当改变原有的照本念书的教学方式,应当进行更深层次的教学,例如:对学生谈一些课本之外的教学内容,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能够将知识串联起来,真正的理解初中语文所包含的内容并且能够进行有效记忆。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当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提问,开展一些趣味小活动,增加学生对初中语文的了解,从而增加学生对初中语文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初中历教学效率。其次,学校也应当重视初中语文的教育,要求初中语文教师能够具备专业的知识。因为只有具有专业语文知识的教师,才能够对学生的语文教学进行更深层次讲解,才能够理解初中语文教育的真正含义,才能够提高初中语文的教学效率。

⒉ 提高学生对初中语文的学习兴趣

要想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效率,除了教师应当转变原有的传统的教学方式外,学生也应当提高对初中语文的学习兴趣。那么学生应当如何提高对初中语文的学习兴趣呢?首先,教师应当以身作则,重视对初中语文的教育。这样才能够带动学生重视对初中语文的学习,才能够意识到自己身上的责任,才能够对初中语文进行更深一层次的探究,这样才能够寻找到提高学生对初中语文的学习兴趣,才能够提高初中语文的教学效率。其次,学生也应当重视对初中语文的学习,初中语文能够帮助学生建议一个较好的综合素质,会增加学生对语文的了解,同样也会对学生在未来获得好的成绩奠定一个基础。学生重视对初中语文的学习还应从行动中体现,要能够主动地去探索语文中的奥秘,能够对课上所学的语文知识进行巩固,从内心深处真正的喜欢学习语文,而不是被动的去接收,去死记,这样就能够提高对初中语文的学习兴趣,将会对初中语文教学效率的提高很有帮助。

三、 结束语

初中语文在初中生的学习中与数理外是一样重要,我们应当重视学生对初中语文的学习,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对初中语文的学习效率,这样才能够提高初中语文的教学效率,从而实现培养具有综合性素质的人才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郭秀娟. 对初中语文课堂的新思考 [J].中学课程辅导,2012,(5)

[2] 杨荣敦. 如何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J].考试周刊 ,2012,(10)

第3篇

[关键词]:初中 语文教学 导入方法

随着现代素质教育的不断开展,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其中对初中语文的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教学要求。众所周知,初中语文课程本是一门具有艺术性的学科,其语言的魅力能够通过语文教学来体现。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合理的运用导入技巧和方法,能够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带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创造活跃的语文课堂气氛,从而发散学生的思维,很好的进行语文知识的学习。语文教学的导入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发挥着独特的教学魅力,究竟该如何进行合理的语文教学导入,本文将对此展开详细的论述。

一、注意的问题详解

语文本是一门理解性比较强的学科,还具有艺术教学的形式,注重领略语文教学过程中魅力,这就需要掌握好语文教学导入的技巧。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导入技巧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把握好语文教学的导入技巧,首先要注意导入的几个细节问题。

(一)注意有目的性的导入

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我们时刻要明白,语文教学导入是为了达到更好的语文教学效果而采取的一种特殊的语文教学手段和方法。语文教学导入是为了更好的学习语文知识,导入是手段,是方法,而掌握真正的语文知识是在目的。所以在语文教学进行导入时要合理设置设计教学导入技巧,不能只为了追求语文课堂的活跃气氛,而偏离语文教学的主体,本末倒置,必须把学会语文教学知识作为课堂导入的根本出发点和立足点,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合理导入。另外还要把握初中学生学习语文的特点,并根据他们的语文学习能力,灵活多样的进行语文教学导入。

(二)注意新颖特别的导入

任何学科的教学都讲求教学方法的新颖、独特,初中语文教学也是如此。因为别具一格的教学特点能够增加学生的新鲜感,集中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不仅如此,还能给学生创造悬念,开拓他们的想象空间和思维能力。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的导入方法要新颖、独特。另外,创设多样化的导入方式也是增加导入新颖的主要方法。导入形式陈旧,每次都是固定的模式,这让学生容易产生厌恶心理,在老师导入之前,他们就已经知道导入的形式了,没有任何新意,这在潜意识里影响了学生上课的热情。因此,讲求独特、创意的导入对语文教学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二、导入方法探析

语文教学导入是提高语文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把握良好、合理的语文教学导入方法能够促进良好的语文教学效果,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增加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能力。下面主要介绍几种初中语文教学导入的方法。

(一)设问式导入

随着现代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不断要求掌握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导入技巧和方法。对初中语文教学的导入方法,我们也做了相关的研究和探讨,其中设问式导入对初中语文的教学效果发挥着重要作用。设问式导入能够通过悬念式的提问,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好奇心,发挥学生的主动作用,从而增加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举例来讲:在进行《愚公移山》文言文教学之前,语文老师首先可以设置一个问题,比如:当一座山挡在了你家门口,你会怎么来处理这座山。通过设置这样一个简单的问题,引起学生的激烈讨论和上课的热情,之后再对《愚公移山》这篇文章展开讲授,慢慢的告诉大家《愚公移山》的故事。通过这样的形式展开教学,教学效果显然比开门见山的直奔课堂内容要好很多。

(二)利用现代教学设备导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也呈现出一片繁荣发展的景象。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不断应用到现代教学课堂中去,尤其是多媒体技术的的应用,图片、视频、音乐等多功能的展示,形象而生动,能够使学生集中注意力认真听取课堂知识,极大地提高了现代教学的课堂效果。举例来讲:在进行著名文章《二泉映月》讲解之前,语文老师首先让学生听一遍《二泉映月》的曲子,让学生在乐曲的魅力中认真体会作者的形象,并对作者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和把握。又如在进行朱自清的著名文章《荷塘月色》授课时,我们都知道这篇文章的意境很美,作者眼中的荷塘好似一幅活生生的艺术画面。为了帮助学生们很好的理解文章的意境之美,可以展现给学生一些美丽的荷塘图片,并配之美妙的《荷塘月色》背景音乐,让学生在音乐的沉醉中,体会文章的魅力。通过现代化教学设备多媒体的应用,展现了美妙的语文教学效果。

(三)诗文朗诵导入

在某种程度上,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其独特的语言魅力,押韵的词句,富有音乐节奏的诗歌,所有这些都使语文教学工作充满趣味。由于语言的特殊魅力,所以运用朗诵方式导入也是一种很好的语文教学导入方式,并且朗诵也是一种用途普遍和广泛的教学方法,特别是在诗文教学过程中。在进行语文教学开始之前,语文老师可以用几分钟时间让学生朗诵课文,或者分组进行朗诵。朗诵课文能够创造一个热闹的语文课堂氛围,及时调整学生的态度,帮助他们尽快进入语文教学状态。另外课文朗诵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感水平,还能增强学生的情感,语文课文中饱含着作者丰富的感情,学生通过课文朗诵,在潜移默化中慢慢培养学生的情感。

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教学导入能够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致,发挥他们的热情和主动性,从而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因此我们要不断探索语文教学的导入方法,并不断进行创新,旨在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水平。

参考文献:

[1]吴向丽.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导入艺术[J].语数外学习(初中版下旬),2014(11)

[2]张露文,朱海梅.初中语文自主探究阅读教学的教学方法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06)

[3]彭新媛.宁夏地方文化资源在当地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开发利用[J].宁夏大学学报,2013(09)

第4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 现代信息技术 有效整合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表现形式的多样化发展,对语文教学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在进行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充分注意到对学生的基本特点的总结,利用合理的教学辅助手段,促进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使学生能够通过接受语文教育,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积极性,达到素质教育改革的目标。

一、初中语文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需要解决的问题

1.信息技术教学的两面性问题

相比较于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方式,采用信息技术教学方式,可以充分的利用好信息技术表现力强、内容丰富的特点,活跃初中语文课堂,有效提升初中语文教学效率。但是,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信息技术的发展很有可能导致网上出现大量雷同的PPT,初中语文教师备课不认真,或者产生过度依赖于互联网的实际情况,导致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产生和初中语文知识的脱节,造成对初中语文教学的恶劣影响。针对这样的情况,要想实现初中语文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首先要解决的就是信息技术教学方式的两面性问题。

2.传统语文教学过程存在的问题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往往容易忽视对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兴趣的考察,这就导致语文教学方法往往容易出现枯燥乏味、难以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情况。在这样的背景下,就要结合新课程教育改革的实际要求,在语文课程教学过程中,打破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的桎梏,通过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方式,打造多样化的语文课堂,满足素质教育改革的实际要求,帮助学生在快乐中完成语文的学习。

二、初中语文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方式

1.选择合适的信息技术插入时机

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正成为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参考指标,而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提升离不开合适的语文教学方式。针对这样的情况,在进行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语文教师要在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的基础上,合理的插入信息技术手段,促进语文课程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与此同时,在进行语文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要充分意识到学生的语文学习特点,合理选择信息技术的插入内容,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例如,在教学《济南的冬天》的过程中,如果只是单纯的让学生进行语文课文的学习,很容易导致学生产生对语文课程的厌烦感觉。这就需要在进行《济南的冬天》教学的过程中,穿插使用多媒体幻灯片,让学生欣赏《济南的冬天》中所涉及到的济南的冬天景象,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迅速提升。

2.优化初中语文课程结构

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语文教师可以在充分调查学生的实际特点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方式,优化现有的初中语文教学结构,有效提升语文课的教学效率。语文是一门人文学科,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注意到对于语文教学内容中情感精神的传递,合理的利用好多媒体技术手段的表达方式,进而有效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放松身心,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样,在进行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充分的注意到结合信息技术的实际特点,优化初中语文教学结构,促进语文教学效率的提升。

例如,在进行《羚羊木雕》的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木雕的美,可以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情意重,还是你自己的享受更加重要?”让学生思考,加深学生对于课文背后蕴含的人生道理的思考。学生沉浸在语文的魅力中,能有效的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为学生的语文水平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3.实现信息技术和教学内容的深度契合

在信息技术教学手段下,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语文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通过观看多媒体,加深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理解程度,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快速进步。

例如,在《皇帝的新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问题讨论,让学生在多媒体短片的叙事背景下,通过互相探索,顺利完成课文的研究分析工作。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中,形成对于语文课程运用的初步认知,有效提升语文的教学效率。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语文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实现信息技术和初中语文教学的有机融合,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语文学习氛围,切实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赵财经. 推进小学语文教学整体改革 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高[J].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2] 庞光辉、秦锡纯. 识读结合 识写一体――新编小学语文第一册《影子》教学述评[J]. 黑龙江教育,2000年09期.

[3] 杜洁琼. 小学语文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 基础教育研究,2000年03期.

[4] 陈妙兴、林月娥. 小学语文目标教学浅探[J]. 教育导刊,2000年Z2期.

[5] 张凤鸣. 浅谈小学语文插图的作用[J]. 教育实践与研究,2000年03期.

第5篇

【关键词】信息化技术 初中语文 教学效率 主体性

前言

语文作为初中教学的重要科目,在教学改革不断进行的过程中,对初中语文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相关的课本内容,更重视对学生语文素养以及学习兴趣的培养,这样才能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夯实的基础,对此,本文主要对如何利用信息化技术来提升初中语文教学效率进行了相关方面的分析和探讨。

1 信息化技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运用的作用分析

1.1 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在以往初中语文教学中,很多知识仅仅依靠教师的讲解很难让学生对其有着正确的理解,而为了应付考试,也不得不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其教学效率不高[1]。而信息化技术可以利用其自有的优势来充分发挥出辅助教学的作用,这样才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和理解,不仅能够有效的提升初中语文教学效率,更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1.2 更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传统初中语文教学主要以教师为主体的讲授教学模式,学生学习非常被动,思维也将受到一定的限制,这也是新课程改革以来初中语文教学中所面临的最大难题[2]。而在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下,主要利用信息化技术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并以学生为主进行教学,充分发挥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将从传统的主导者转变成引导者,为学生的学习指引方向,更有利于学生养成自主学习、自主探索的良好学习习惯。

2 如何利用信息化技术来提升初中语文的教学效率

2.1 利用信息化技术丰富初中语文教学手段

对于初中语文教学来说,以往主要采用的是传统的教学方法,并且,主要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学生的学习过于被动,而且学习兴趣也不高,对初中语文的教学效率造成直接的影响[3]。在信息化技术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将信息化技术应用到初中语文教学中,并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来丰富初中语文教学手段,可以有效的打破传统单一的教学方法,避免将丰富多彩的语文教学变成枯燥乏味的教学科目。例如,通过信息化技术的运用,可以将文字、语言、声音、画面等相关因素进行全面的整合,并利用多媒体呈现在学生面前,将初中语文最美的姿态展现给学生,活跃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气氛,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对唤起学生对初中语文的探知欲望也有着极大的作用,而且,在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下,也能够让学生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更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和理解,从而有效的提升初中语文的教学效率。

2.2 利用信息化技术设置教学情境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对初中语文教学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要达到这样的教学要求,仅仅依靠传统的教学手段很难达到目的,而且,传统语文课堂的枯燥、乏味也将给学生的学习兴趣造成极大的影响[4]。而在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下,能够根据初中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设计相应的教学情境,不仅可以运用丰富的信息化技术来营造一个良好的初中语文教学课堂,同时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着极大的作用。例如,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可以通过课文内容来设置相应的教学情境,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教师可以通过制作幻灯片课件的形式表达,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及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有着极大的作用,而且,在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下,对提升课堂的教学效果也有着一定的作用。另外,在利用信息化技术设置教学情境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与实际的课堂教学内容进行配比,同时,还需要将信息化技术作为支持,并及时对信息化技术进行更新,这样才能确保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而且,在此过程中,也需要教师掌握一定的信息化技术,这样才能熟练的运用信息化技术来对学生展开教学,从而有效的提升初中语文的教学效率。

2.3 利用信息化技术优化学生的自学环节

以往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经常要求学生自学,通过自己探索和学习来完成相关的学习任务,对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发展都有着一定的益处。然而,在对学生自学的调查中却发现,学生自学的语文知识中存在很多重复的知识,而且,其中也含有一定的糟粕,这不仅会耽误到学生的学习时间,同时也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率。而在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之下,通过丰富的网络资源,让学生自由的汲取知识、提升内涵,而且,信息化技术作为辅助教学的重要手段,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广袤的学习空间,并根据学生的爱好和需求来提供相应的知识,充分做到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从而有效的对学生的自学进行优化。另外,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也可以根据自身的能力以及特点,来确定学习步调和学习的目的,可以将其简单的比喻成“自助餐”,在知识的海洋中寻找自己感兴趣的知识,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应充分发挥出引导者的作用,不断的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避免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出现偏差而影响到自学的效率,从而有效的提升初中语文教学效率,促进学生语文学习上更大的进步。

总结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改革以来,对初中语文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对语文教学的认知也发生了极大的转变,更注重学生学习兴趣、学习热情的培养,通过信息化技术的运用,对提升初中语文教学效率以及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着极大的作用,而且,信息化技术也将成为未来教学发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刘刚. 从现代信息技术给教学带来的变化谈教师角色的转变[J]. 教育探索. 2013(02)

[2]熊敏娟,周伟,胡文军. 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及优化[J]. 卫生职业教育. 2014(07)

第6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语文教学;多元化

现代教育对初中语文教学提出更多要求,要求初中语文教学在满足学生知识需求的同时注意培养学生能力,这就要求初中语文教学通过不同教育模式的实施满足教育教学要求。由于目前多元化教学模式并不完善,再加上教师对多元化教学模式的认识存在一些问题,导致多元化教学实际效果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因而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探索出一套切实可行的多元化教学模式对初中语文教学具有重要意义。需要教师的努力和学生的配合,真正促进初中语文教学改革和发展。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多元化教学现状

1.教学重心不明确,学生主体地位不高。

教育教学的重点在于学生这个主体,对初中语文教学来说不能忽视学生作为教学中心这个关键点。现如今初中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就是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的地位没有得到强化,教师更多地充当教学中心。如进行古诗文教学时,教师往往忽略学生对教师授课的真实感受,以及不同学生对知识接受的差异性,一味地串讲,不断灌输古诗文的中心思想,导致学生在对一些基本词语都难以理解的情况下强行领悟中心思想,这样的教学严重阻碍学生对古诗词的认识,导致学生实际学习效率大大降低,影响多元化教学正常开展。

2.课堂讨论不完善,学生互动参与缺乏。

论是互动交流的一种有效途径,因此有效的讨论对初中语文教学非常重要。语文教学由于涉及范围比较广,因此更不能忽视课堂讨论这一重要环节。多元化教学对学生互动讨论有更高要求,要求学生在讨论中总结知识、发散思维。然而实际情况是初中语文教学中课堂讨论制度并不完善,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并不充分。如一些正常的互动小组讨论没有考虑到普遍性,普遍现象是一个小组讨论只有一两个人在发表意见,大部分学生并没有参与到讨论中,这样的现象使得只有一小部分学生在讨论中进行思考和学习,大部分学生一味接受别人的意见,没有形成自己的思维模式,这种没有针对性的讨论对多元化教学没有起到促进作用。

3.教学方式不合理,学生课堂效率低下。

学生在课堂上展现的学习效率决定了学生的真实学习情况,因而一定要把握住课堂,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学到知识。然而初中语文教学中由于教师对学生的心理把握不够到位,导致一些不合理教学方式难以适应学生发展。如课堂教学中常常出现的一些游戏活动,甚至开放性教育方法。游戏活动中一旦忽略教学需求的中心思想,那么游戏互动就会失去价值,可是一旦游戏失去趣味性,则易导致学生不愿意参与游戏互动。正由于教师没有把握好二者之间的关系,导致一些游戏互动失去教学价值,多元化教学的开展受到影响。

二、提高初中语文多元化教学的方法

1.确定学生主体地位,增强教学计划的目的性。

初中语文多元化教学不能忽视的就是学生的主体教学地位,只有不偏离这个关键点,正常教育教学才能有效开展。那么进行多元化教学的时候就需要在教学计划中改变以往以老师授课为主的教学方式,更多地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体,以学生的需求和反应制订教学计划,让教学计划更具有针对性与目的性。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采取不同教学手段不断强化学生对课堂的认同感,让学生更多地在课堂上掌握知识,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促进多元化教学发展。

2.改善课堂互动方式,提升课堂教学活跃度。

课堂互动的有效进行是多元化教学的一个关键点,传统课堂互动一般是老师提问或者学生主动提问,进行多元化教学要改变这种教学方法,在课堂提问这个环节进行创新,采用新的提问方式活跃课堂气氛并体现出课文中心思想。如《皇帝的新装》这一节课教学时,传统方式是教师授课,然后提问学生为何皇帝没有发现自己根本没有穿衣服。假如这节课让学生上,学生就可以通过角色扮演,通过相互之间的交流互动,让这节课在比较宽松愉快的环境中进行,学生通过相互之间思维的碰撞得到本节课要表达的意思,从而真正掌握这篇课文的关键点。

3.运用不同教学方式,提高语文教学多元化。

单一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发展,由于长期形成的单一教学方式难以满足日常教学需求,因此容易导致学生思维僵化。多元化教学方法要求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模式,日常语文教学时可以将课堂搬出教室,通过一些文化古迹参观进行语文教学,在满足学生知识需求的同时增长学生见识。也可以通过组织一些辩论赛形式进行知识碰撞,通过激烈的辩论碰撞出知识的火花,这种激烈的交锋最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和表达能力,促进多元化教学实施。因此改变教学模式就是促进语文教学多元化。

4.合理利用科技教学,强化教育教学实用性。

科技不断进步要求初中语文教学不能忽视科技力量的合理运用。初中语文多元化教学应该运用多媒体教学,科技展示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对语文的认知能力,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改变学生传统的认知观点,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认知能力。如多媒体教学中,教师不能一味串讲,而应该采取互动方式,每展示一组图片或者一段视频,就要求学生对这组图片或者视频提出不同意见,再通过大家的讨论最终形成正确的认知观点,这种多媒体教学模式能一改以往死板的教学方法,让教学变得更具有真实效果,起到促进多元化教学发展的积极作用。

第7篇

关键词: 初中语文 课堂教学 意义 优化策略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在新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给现行的教育体制带来极大的挑战,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已经不再适应时展变化的需求,国家对高素质人才的追求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断改革和创新教学模式,促进人才综合素质的不断提升。语文是一门人文性的学科,在教学中教师的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还要重视学生审美和创新能力的发展,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基础。但是,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体制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颇深,所以,新时代的初中语文教师应当重视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和完善,促进初中语文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那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进行怎样的改革和创新,以促进初中语文教学的优化呢?

一、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现状

一直以来,初中语文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很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往往是以提升学生的考试成绩为教学的最终目的。各种死记硬背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严重制约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尤其是在农村地区,由于受到教师综合素质的影响,学生自主意识的薄弱,使得教师的课堂教学还是活生生的传统应试教育,这样的教学,不利于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也不利于课堂教学的改革和创新。

二、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优化策略分析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下,初中语文教师应当不断改革和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促进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不断优化,主要策略如下:

1.不断优化课堂教学内容。

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指导之下,初中语文教学要实现教学的改革和创新,首先需要教师不断优化课堂教学内容。从根本上讲,教师的课堂教学内容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同时影响教学效率的提升。因此,优化教学内容刻不容缓。

首先,教师要善于打破格局,优化教学内容。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的教学内容往往都是固定的知识和内容,教师的教学立足于课本,却没有任何创新和延伸。在新课程改革理念之下,笔者认为,教师要善于打破固定的教学格局,通过不断开发语文课程资源,不断丰富教学的内容和信息,促进初中语文教学效率的提升。

其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立足于新课程改革的标准和理念优化教学内容。对于当前的初中语文教学来讲,教师对课堂教学内容的选择,应当以新课程改革为标准,严格按照课堂教学的目标和要求选择适合的教学内容,促进初中语文教学效果的强化。

再次,教学内容的优化应当以学生为主体。在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下,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的选择,往往都是立足于自己的经验和兴趣爱好。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之下,教师对教学内容的选择,不应当以教师为基础,而应当以学生为基础。立足于学生的个好、接受能力和接受水平,选择适合的教学内容,尽可能地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不断提升。

2.优化教学模式,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不断优化自己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初中语文教学的改革和创新。

首先,教师要不断加快初中语文教学改革的步伐。在新时代,教学的改革和创新势在必行。但是,笔者通过观察发现,当前初中语文教学改革的进程缓慢,新课程改革实施这么久,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依然在影响教师的课堂教学,很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依然是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自己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面对这样的教学现状,笔者认为,应当加快教学改革的步伐,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关心和关爱后进,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强化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广泛参与性,针对学生的差异性采用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模式,更大限度地做到因材施教,促进初中语文教学改革的又好又快发展。

其次,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不断丰富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营造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无论是在文学作品的学习上,还是在古诗词的讲解上,教师都应当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不断提高。

3.形成多维的课堂教学目标。

在课堂教学中,教学目标的设定极为重要,它是教师教学的基本方向。在传统的应试教育中,教师的课堂教学目标唯考试是从,不关注学生其他能力的发展。而新课程改革背景之下,教师的教学目标应当有所改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重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培养,还要注重学生语文思想、语言表达能力、综合素质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不断提升。

4.不断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是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因此,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通过不断学习和进步,促进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首先,语文教师要具有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中以新课程改革理念和标准指引自己的教学。其次,在专业化水平上,教师应当增强自己的科研能力,为教学工作的改革奠定基础。

总之,语文是基础性课程,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新课程改革理念之下,初中语文教师应当立足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不断改革和创新,促进课堂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的优化,为初中语文教学的改革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杨成学.解析对新课程下初中语文学案教学的思考[J].新课程导学,2013,(7).

第8篇

关键词: 初中语文 审美教育 教学方法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应用问题分析

审美教育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对学生的发展有重要作用。但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不是一帆风顺的。下面我们就对初中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诗歌与散文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教学内容中,老师利用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审美观念的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态度是十分重要的。美学范畴极其广泛,除了形式美外,还有内涵美,如文章的悲剧性与喜剧性,以及文章中人物的美与丑都是审美教育的重要内容。让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情趣是初中语文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的重要目标,情趣是一种理想,让学生在初中语文学习中强化审美能力十分重要。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对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的树立有促进作用,加强审美教育可以让学生在更深的层面上对人性进行思考,引导学生具有人文关怀。但是,受老师个人素质与教学思想的影响,某些老师无法开展较高文化层次与审美能力的审美教育。虽然也付出很多精力,但教学重点一直是文字,对于学生心灵的启发不大。

二、教学的内容与目标不明

在传统初中语文教学中,老师将语文知识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学生的语言能力及语文知识运用能力的提高是重要的教学目标。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审美教育变得越来越突出,将初中语文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与审美教育进行有效结合是十分重要的。但是,某些初中语文老师都不能将教学内容与目标整合到审美教育中。老师在教学方法上存在教无定法的问题,盲目引导学生通过语文学习内容进行情感的体验。这样的教学活动看起来是对学生想象能力的开发,但是缺少教学规范性。长期教学目标的缺失造成学生学习行为的盲目。这样的初中语文教学活动如果一直持续下去,那么虽然学生的学习负担得以减少,想象力得到发展,但在初中语文学习能力方面却没有很大的进步。

三、初中语文审美教育方法

分析初中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存在的问题,加强审美教育正确方法的开发成为当代初中语文老师的重要工作内容。下面我们就对初中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方法进行分析。

1.加强教学内容中审美元素的开发

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内容具有很多审美教育的元素,许多名字的作品当中都蕴含丰富的审美对象,这对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是很好的基础。文学作品的文学性与美学性都体现在字里行间,都是重要的审美元素。在初中语文课堂中,老师引导学生对文学作品进行阅读与欣赏,使学生的情感受到熏陶,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老师要利用不同的方法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欣赏。对于那些在朗读中可以体会到文学美的作品,老师就要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文学作品的韵律美。而对于那些需要深入阅读的文学作品来讲,老师则要引导学生对关键的语句、字词及点睛之处深入分析,通过与文章内容与结构的连接,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比如在讲解《木兰诗》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整体阅读,发现文学作品的形式美与韵律美。再通过对文章的深入分析,让学生体会到木兰诗的内容美与情感美,了解古代人物的自我奉献与爱国主义精神。

2.加强语文老师的审美元素的开发

语文教学内容具有很多审美元素,作为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主导者,老师是一个美的结合体。当代初中语文老师要加强对自身审美元素的开发,促进学生审美教育内容的丰富。在教学活动中,老师要发挥模范作用,以一举一动影响学生的行为与思想。老师的审美能力对于学生的审美态度具有直接影响,在教学活动中,老师要表现出正确的审美态度与审美情趣,通过模仿,很好地实现自我审美情趣的提高。老师要强化自我学习意识,通过丰富专业知识及提高观察能力,促进自我文学素养的提高,使知识与人格成为学生心目中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3.结合学生特点进行审美教育

一个人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不是由客观对象决定的,而是由其自身决定的,在对中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时候,必须充分认识到其自身特点,教师应该根据这一特点进行审美教育。中学生好奇心比较强,渴望新鲜的事物,语文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把握教学技巧,巧妙地激发学生寻觅美、发现美的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其次,初中生记忆力强,这就为他们理解并接受审美教育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再次,初中生想象力比较强,教师在语文课堂上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力,让他们设身处地地感受课文的美感。

四、结语

审美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开展对于当代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对初中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问题与对策进行分析,希望发挥初中语文审美教育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江.初中语文审美教学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1.

第9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素质教育;开放式教学

初中语文教育是培养初中学生文化素养,提升初中学生健康情操,培养初中学生的审美情趣的重要课程。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掌握水平,不断运用创新性的教学方式,不断采用开放式的教学手段,以此来提升初中学生的语文素养,以此来提升初中语文的整体教学水平。

一、当前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着主要问题

在初中学习阶段,语文的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在当前初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存在着非常主要的问题,这些问题影响着初中语文的教学质量,同时也影响着初中学生的文化素养的培养和提升。

1.初中语文教学更加注重应试成绩。在初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很多初中语文教学的教学目标或者教学规划,不是为了提升初中学生的整体文化素养,不是为了培养初中学生的整体审美能力,不是为了培养初中学生的语言驾驭能力,而是仅仅为了提升学生的语文成绩。在当前,虽然新课改不断深入,素质教育日益引发人们的重视,但新课改在实施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大的障碍,在现阶段的初中语文教学中,成绩和考试仍然是重要的指标。很多初中教师为了提升初中学生的语文成绩,为了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过分的注重学生的成绩,以学生的成绩为衡量标准。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以考试大纲为目标和规划来进行语文教学,忽略学生的自由发展,忽略学生的课外阅读,这些片面的初中语文教学方式,显然难以真正提升初中语文的教学水平,也影响初中学生的全面发展。此外,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存在明显的“成绩歧视”,教师将多余的精力或者教学的重点放在了班级的前几名身上,力图通过“开小灶”来拔高这些所谓尖子生的成绩,旨在通过优生率、高分率来“对抗”同年级的其他班级。这种“有教有类”的教学方式,容易打击成绩不高的学生的学习热情,不利于班级的均衡发展。

2.过分以教师为主导难以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在当前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仍然是主导性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提升教学的计划性,往往以教师为中心,教师通过课本、板书和多媒体等教学手段给学生传递知识。这种“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未能有效地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而进行针对性的教学,难以提升学生的兴趣,也难以真正提升学生的语文成绩和语文水平。在新课改下,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饱受诟病,在这种单一性的教学方式下,学生的主动性被扼杀,学生的积极性受到压制,教师不顾学生的实际掌握水平,不顾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而盲目地根据教学计划来进行按部就班的教学,虽然能够确保教学的计划性,但不利于综合性地提升初中学生的全面素养。此外,在这种教学方式的影响下,学生的主动性、探索性思维也会受到影响,难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3.课外阅读量较少对教学存在认知不足。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提升初中学生的语文知识,更不是为了提升学生的初中语文成绩,而应该是为了培养学生正确的认知,培养学生良好的文化素养,培养学生较高的文学素养。但在当前的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对初中语文教学目的存在严重的认知不足。不少初中语文教师将初中语文教学作为一种主要的杠杆,旨在通过初中语文教学来提升初中学生的成绩,来培养学生的语文技能。在这种错误的认识的主导下,当前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很少安排学生进行课外延伸阅读,很少安排学生进行语文的课外事件实践,直接导致初中学生的语文实际运用能力不足,初中语文知识更多地停留在理论层面上。

二、提升初中语文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

在当前初中教学中,语文教学发挥着非常基础性的作用。针对当前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应该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不断改良初中语文教学的水平,提升初中学生的语文素养。

1.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初中语文是一门集知识性、趣味性、文化性等一体的学科,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这样,才能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投身到初中语文的学习中来。因此,在初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该将教学的目标和重点放在语文成绩上,而应该注重学生的多元化发展。首先,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要充分利用好初中语文教材中的相关素材,根据初中学生的心智特点,来挖掘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故事,真正寓教于乐。其次,在初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全面的正确的看待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来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对于优等生,教师要着重提升他们的语文技能和语文知识延伸能力,对于中等生,教师要加强鼓励和引导,帮助他们步入优等生的行列,而对于后进生, 教师要给予一定的关心与爱护,充分提升他们的学习信心,帮助他们准确的找到学习差的原因,克服困难迎头而上。教师不应该带着有色眼镜来看待学生,只有充分尊重学生,才能有效地提升初中语文教学的整体质量。最后,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多元化的发展,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来积极的开展课外阅读,通过优质的课外阅读量来丰富初中学生的语文词汇,进而培养初中学生正确的审美能力。

2.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积极发挥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主导性的教学模式,淡化教师的角色,积极凸显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来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只有这样才能提升初中语文教学的吸引力,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提升初中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多元化地进行语文教学,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实际需求。在初中语文课堂上,教师应该通过科学的提问,通过开放性的提问来引导学生积极的思考,进而引导学生积极发散思维来思考问题,以不断提升初中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积极走出课堂,开展实践性语文教学。初中语文虽然是一门基础素质学科,但同时也是一门工具学科,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积极走出课堂外,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性教学。初中学生的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课程安排,适时的引导学生将语文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当然语文教学走出课堂,还包括通过一些多媒体等教学方式来开阔学生的眼界,如开展报纸阅览,当然还包括参观图书馆、教育基地等。

三、结语

初中语文教学是提升初中学生的文化素养,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等的重要学科,在当前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既不利于提升初中语文的教学质量,同时也不利于初中学生的文化素养的培养,鉴于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该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来提升初中语文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第10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情景教学;生活

语文作为所有课程的基础,在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和深入中,当然也是重中之重。新课改的教学将自主、合作、探究纳入教学理念,重点突出学生的主题地位,教师应该教会学生学习,而不是像传统的教学单一的传授知识。主张教学回归生活,教材及试题变得更加灵活。针对新课改的教学目标和要求,笔者提出以下几点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的方法。

一、利用情景教学

传统的语文教学往往都是单一的传授课本知识,形式单一,给学生的感觉很枯燥,不想数学、物理、化学学生会享受做对一道题的成就感,也不像英语那样对于初学的学生有那么多好奇感。而初中生又处在一个人生叛逆的时期,导致初中课堂上,大片学生会直接忽视老师的课堂,直接把课堂变为瞌堂,或是数理化的天堂。

然而实用情景教学的方法可以直接改变这一状况,情景教学可以使课堂变得活跃,所有人都参与到语文课堂中来。彻底改变传统初中语文教学枯燥、乏味的方式。使学生真正融入到课堂之中,感受语文的魅力,主动的学习语文知识,提高语文素养。然而情景教学的方式方法又是多种多样的,老师就应该根据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教材内容选择适当的情景教学才能将情景教学的优势发挥到最佳,才能有效的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

例如,利用多媒体创设情景。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教学设备的完善,多媒体的运用在初中也是比较广泛的了,教师如果学会合理利用,尤其对于语文教学可以起到相当大的作用。初中语文中,许多的古诗古文、现代诗歌都比较抽象,对于一个十一二岁的初中生,根据课文朗读以及词语的解释去理解作者的感情、故事的背景,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然而直接学生字词意思,或老师直接告诉学生作者的感情,学生只能背住去应付考试,然而对提高学生自身语文素养毫无意义。例如,《乡愁》这篇文章,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找一些相关图片,配上缓缓愁思的音乐和深情地朗诵,展示给学生,模拟一个作者余光中当时所处的一个环境,让学生试着去体会诗人的各种思念之情,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学到了教材上的知识,同时也提高了自身的语文素养。

节目表演的形式创设情景也不失为一种好方法。例如许多现代文,课文较长一起朗读一遍要花费半节课时间,估计大家也快睡着了。有故事的段落,老师可以让学生编排成话剧的形式在课堂上来表演,学生在准备的过程中回去主动熟悉教材,学习字词,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组织能力、表演能力。

二、突出学生为主体地位的教育模式

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模式,老师是课堂的主角。很多的脑海里应该都还存有这样的画面,老师在不停的念,学生在不停的点头(打瞌睡)。对于初中生,这样一个争强好胜的年纪,语文给他们的感觉是,不用学这些都懂,但是在考场上,总是觉得又不知如何下手。课堂上老师是主导,学生就像是在被灌输知识,对于早已厌倦的教学模式,早已不敢兴趣了。

新课改下倡导教学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将旧教学模式的学生被灌输知识转向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道路。建构主义者认为:知识是不能够为教师所传授的,而只能为学习者所建构。教师只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而知识确是学生自己获取的,填鸭式的教学,只会使学生厌倦,失去学习语文的动力与激情。教师可以根据课程的特点及学生的需求、兴趣,增加一些师生互动的环节,使学生融入到课堂之中,参与讨论与活动,在活动过程中自己探究、体会获取知识。

三、优化初中语文教学环境

良好的初中语文教学环境,是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建造一个轻松愉悦、开放型的语文课堂,在师生互动的欢乐氛围中,学生的思维更活跃,想象力更为丰富,学习知识的速度回更加的快。说道建造语文教学环境,一定少不了的就是人文环境,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常常忽略的这一点,以至课堂枯燥、乏味。学生着一种人文的教学环境下,更容易感受到课本中作者的情感,更易融入到语文的课堂和文学的氛围,才能更有利于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

四、让教学回归生活

语文本来自生活,但是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我们早已看不见生活的踪影,留下的确实枯燥、机械的生字、词语及各种老师对我们的训练。老师、学生、家长注重的都只是一个最后的结果――中考、高考的分数,以至于在题海战术下,学生都变成了答题的机器,然而真正的语文我们学生又掌握的多少,说到语文文学素养,又有多少呢?

语文,作为一门生活化的学科,新课程标准提出:“学习就是生活”这一理念。学习就是生活,主张现代的教学应该回归于生活,初中语文教师作为语初中文课堂教学的主要设计者,应该注意将语文课程将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使初中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感受语文魅力及其人文素养的同时,引导学生体验生活,使学生在学习中学会生活。改变传统初中语文教学模式,使初中语文更生活化。

初中语文教学与生活是密切相关的,不可分割的。让教育回归生活,不仅仅是让初中语文的课堂加入一些生活的元素,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生活,同时也是让学生在生活学会学习。语文本来自于生活,生活中更是无处不存在语文只要细心的体会与感受,你会发现语文就在我们身边。

那么初中语文教师可以怎样做到将语文与生活联系起来,教会初中学生主动学习语文知识、感受语文的魅力呢?老师可以用的方法很多,课堂上,老师可以用多媒体将学生带到一个有画面有声音的世外桃源,让学生亲身去体会那种幽静,从而更能体会文中作者的情感,感受作者文字的魅力。教师也可以通过多媒体手段,将同学们带到那远古时候的康桥,感受作者的不舍之情。除了课堂的之外,老师也可以带学生到室外去郊游,让学生融入大自然的怀抱,将自身的感情融入大自然,感受生活的美好,引导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都是语文,只要细心体会,都可以感知到语文的魅力。

教育,任重而道远,初中语文教学也是一样,更多更好的教学方法需要所有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王华丽.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情境教学的运用[J].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第11篇

感教育充分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内涵,应该受到我们的充分关注和重视。本文研究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方法,从情感导入、情景创设和实践培养三个方面给出初中语文教学情感教育的思路。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语文教学;情感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23-197-01

情感教育作为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教师依据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相关理论知识,按照特定的教学目的,通过相应的教学活动,关注和影响教育主体的态度、观念、情绪等情感体验,从而提高教学效果,促进教学活动的顺利实施和教学目标的圆满完成。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是指在具体的语文学习过程中,教师通过相关的理论和具体的方法,将其自身和教学内容的情感传递给学生,达成三者的统一,提高教学质量。语文作为一门具有很强艺术性和情感色彩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不仅可以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更有利于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和情感素质的提高。

一、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情感教育是新课程标准及语文教学改革的要求。“知识与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作为语文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要求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与知识能力和过程方法结合起来,促进教学目标的有效完成。新课程标准确立了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要求教师在充分与学生进行互动的基础上关注和尊重学生的个性和情感,充分体现出语文教学的人文性。语文作为一门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结合的学科,在着重培养初中生的语言运用和表达能力的同时,也承担着培养学生优秀品质和综合素质的责任,情感教育则在其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情感教育通过对学生情感的引导和关注,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自己的情感观念,形成积极健康的情感态度,提高审美情趣,全方位认识世界。新课标要求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兼顾学生知识、思维和情感,全面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质,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进行创新教育。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初中生的情绪容易波动起伏,有着极强的自尊感,作为一门人文性的学科,引导学生情感的发展是语文教学的题中之一。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因素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因素体现在教材、教师、学生三个方面。教材中的情感因素既包括直接通过语言文字、形象表现出来的情感,还包括隐含在教材内容的情感色彩。教师的情感则体现在教师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对教材内容的情感体验以及具体的情感表达和教师的情感素质和魅力等方面。学生的情感因素主要表现在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对语文实践的情感体验以及对教师、教学内容与过程的情感反应等方面。

三、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具体实施

1、注重导入,融汇情感

初中语文教学要在充分挖掘教材的基础上,充分准备,通过不断的努力营造出良好的情景氛围。通过富有情感的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营造出完美的情感氛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优美的语言文字将教学内容以生动的画面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指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切身体会进行领悟,通过引导和想象引起学生的共鸣。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对课程内容进行深入的情感体会和挖掘,以优美的朗读带动学生的情绪,注重语感和节奏的把握,以感性和平移等方式将学生带入到具体的情景当中,体会、领悟和品位具体的情感,并充分融汇多方的情感。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参与过程中,可以指导学生扮演课文中的角色,让学生真切体会到作品的感情。总之,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情景的创设要由教师和学生同时来进行,既要有教师对学生情感的激发和引导,还要注重让学生自己去体验和思考,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形成良性的互动,促进师生情感的交汇,以情景来启发和调动情感。

2、多种手段创设情景,强化情感

初中语文教学还要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技术如多媒体设备来创设情景,利用多种媒介和手段来创设出良好的语文教学情景,提高情感教育的效果。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和方式的利用,给教学带来了诸多方便,也使得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的要求。多媒体手段的应用,可以通过图片、声音等形式再现情景,并且进行具体的情景设置,让学生如同身临其境,感受到更为真实和客观的情感。通过客观的情景设置,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学生能够更好地进入学习状态,学习的主动性和有效性也会大大提高。学生通过教师创设的情景,结合自身的感悟,情感的体验和意识不断得到强化,情感教育的效果更为明显。

3、注重实践,培养真情实感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而且其目标也是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人文意识。初中语文教学要从阅读、写作、口语表达等方面全面提高学生的实际语文运用能力,而这些能力的提高与语文实践不可分割。语文能力的积累,不仅来源于课堂,更多的是来源于课外生活的观察和体验。因此,初中语文教学要充分引导学生在课堂内外积极沟通、观察,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拓宽学生的语文学习空间,以及学生参加语文实践的机会,以立体的形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学生参与实践和实践学习,使得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各种知识有情感体验的机会,也使得学生的情感来源更为真切。

综上所述,情感教育作为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和任务,必须引起我们充分的重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打破传统观念,注重学生情感的培养,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第12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新课程;自身学习;开阔眼界;教学研讨

目前,初中语文教学工作在新课程背景下得到了长足发展,积极融入到这场教学改革的洪流之中,立足于自身的工作实际进行创新,成为广大语文教学工作者的目标。初中语文教师应当对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工作的发展趋势进行全面深入的了解,并按照课程改革要求不断优化和改进自身教学工作,全面有效促进教学成效提高,本文主要针对当前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工作的发展趋势及建议进行简要论述。

一、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的发展趋势

1.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进一步尊重。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要求,也是各种改革成果的核心理念,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语文教学中主动参与的重要角色,学生需要依靠自己的努力来实现学习目标,教师在教学中充当引路人。

2.教学现代化趋势得到进一步体现。随着教学投入的不断增加,现代化教学手段已经走进初中语文教学课堂,其中多媒体是主要代表。多媒体手段的加入让初中语文教学工作迈入信息化的轨道,海量的教学信息能够形象展示在课堂之中,为教学成效的提升发挥促进作用。

3.教学差异化原则得到进一步落实。新课程改革中,教学工作应当面向全体学生,兼顾每一位学生的差异性,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得到充分长足发展。许多教师进行的分类教学有效适应了学生的发展差异,并为他们的整体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二、当前初中语文教师顺应教学改革的建议

新时期的初中语文教师必须有效适应教学改革要求并强化自主创新,将先进的教学改革成果经验和自身的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使它山之石为己所用,创造性地设计和组织语文教学活动。

1.强化自身学习,努力成为研究型的教师。初中语文教师面对日新月异的教学改革形势,不能坐井观天,而要开放眼界,及时补充知识,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进一步提高教学驾驭能力。

(1)认真学习教学刊物。初中语文教师要广泛涉猎各种教学刊物,从中学习与语文教学有关的经验,研究教学工作的规律与特点,吸取他人的成功经验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

(2)经常浏览教学网站。随着网络的普及,各种教学网站能够为教师的教学工作提供更多的参考与建议,教师在工作之余要浏览初中语文教学网站,进一步拓宽自己的教学思路,并从中搜集习题课件等方面的资源,有效应用于教学工作中。

(3)积极参加教学研讨。教师不仅要参加科研组、学校组织的教研活动,还要积极参加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教育活动,在教研活动中感悟他人的成功经验,并将其消化吸收并应用于自己的教学工作中,提高语文教学能力。

2.深化教学改革,充分优化语文教学过程。教学改革是教学成效提升的核心动力,初中语文教师要着眼于教学改革工作,对教学过程进行全面的优化,进一步优化语文教学过程。

(1)注重改进教学模式,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新课程改革提出的基本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再将学生当做被动接受知识的对象,而是要努力为他们创设载体,引导学生自主开展学习。许多教师采用了小组合作教学模式成效较为明显,按照班级生数将学生分为多个学习小组,将教学活动从学生个体转变为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在教学中给予必要的指点引导,侧重于在重难点方面对学生开展思维方式的点拨,基本型学习内容全部交给学生自己来完成,学生可以通过独立思考、相互交流的方式寻找问题的答案。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充分体现自己的启发引导作用,和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有机结合,既要让学生充分开展学习交流,对学生无法解决的难点方面也要给予必要的指点,通过师生互动的方式共同完成教学目标。

(2)注重兼顾学生差异,促进整体成效提升。对于学生存在的学习差异,教师一定要通过差异性的教学目标要求及相应的教学方式来满足学生的发展差异要求,从整体上提高教学成效。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上,教师要着眼于优秀生、中等生和学困生的实际情况,分别给予相应难度的教学目标,并在教学目标的引导下组织教学活动,不仅包括课堂教学提问,还包括语文练习、语文考试等。通过这样的方式,全体学生在整个语文教学活动中全部动起来,得到最大化发展。